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德育的主要途径

德育的主要途径

时间:2023-06-26 16:25:3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德育的主要途径,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德育的主要途径

第1篇

[关键词]德育途径问题策略

进行德育,不仅要有正确的内容,而且要有恰当的途径。常有这种情况,教师对学生所讲的内容是正确的、有针对性的,但实际上却收不到良好的效果,其原因就与德育途径选择不当或不畅通有关。为此,必须针对中小学德育途径存在的问题,采取优化策略,以确保德育途径畅通,顺利实现德育目标。

一、中小学德育途径的重点

德育途径是指学校为了向青少年学生施加德育影响而组织进行的各个不同方面的活动和工作。它是德育工作在教育对象那里取得效果的基本渠道,是实现德育目标的桥梁。德育途径规定了实现德育目标、落实德育内容所必须经过的基本通道或路径。

根据我国现行中小学德育大纲的规定,并结合中小学的实际情况来看,当前我国中小学应重点抓好以下德育途径:第一,教学途径。包括专门的德育课教学(如思想品德课、政治课等)与其他各学科的教学。第二,活动途径。包括课外与校外活动(含劳动与社会实践),共青团、少先队所组织的各种活动。第三,班主任工作。班主任是教学途径统一要求缺陷的弥补者,是活动途径的主要组织或指导者,是学校德育向家庭、社会德育延伸的搭桥者。第四,家庭、社会等校外环境。家庭是学生成长的第一空间,父母是学生发展的第一任教师。社会是学生成长的广阔空间,社会的各种事件、变化等是影响学生发展的全方位途径

上述四个途径在实践运行过程中,存在着程度不同的问题,需要我们加以关注并寻求优化的策略。

二、中小学德育途径存在的问题

1.教学途径不畅通,发挥不了主渠道的作用

教学途径不畅通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专门的德育课教学在中小学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往往成为其他所谓“主课”的牺牲品,教学时间得不到保障、教学内容陈旧僵化、教学方法单调死板、教学评价重知轻行。二是其他各科教学未能做到寓教育于教学之中,有的教师在课堂上只顾教书,忘了育人,认为那是德育课老师和其他德育工作者的事;有的教师则游离于教材之外生硬添加或简单联系学生实际,使学生反感。这些均导致教学途径发挥不了主渠道的作用,让学校德育的实施丧失了主阵地。

2.活动途径走过场,形式大于内容

由于活动途径有着特殊的外显魅力,所以活动被很多学校、老师所青睐,但实践中许多活动途径只是走过场并未取得预期的实效,形式大于内容。有些学校的德育工作,搞起计划来相当正规和庞大,似乎很受重视。诸如:搞多少次主题班会、主题队会,请名人做多少次报告,搞多少次参观、访问、调查等等。当然这些活动本身是好的,但若只追求形式和数量,就会使这些活动徒有虚表,而学生的思想境界、道德品质、言谈举止中存在的很多具体、实际的问题则不一定能解决。

3.班主任工作急功近利,智育重于德育

面对升学的压力和外在歪曲的评价、物质的诱惑,班主任工作的重心往往落在短期内能够抓出成效的智育上来,而不大钟情于吃力不讨好的德育。其实促进学生的学业成绩进步并不是班主任的主要职责(说极端点它都不是班主任的职责),而是班主任工作的副产品。“班主任的具体任务和职责很多,其中的一项主要任务和职责是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因此,班主任的主要职责应是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道德品质、学习态度、学习目的等较为深层的有关思想认识领域的规范与引导。学生学业成绩的进步是各科教师优秀教学的结果,是学生求知欲强烈、学习态度端正的必然结果,这并不能成为班主任工作的根本追求,更不能成为评价班主任工作的主要指标。

4.学校、家庭、社会德育相分离,未能形成有效合力

有人曾形容我国当前的学校德育是强调奉献的教育,强调学生高尚品格的形成;家庭德育是实惠教育,强调自家的孩子在与外界交往时不吃亏;社会德育是利己教育,突出自我发展,有点“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痕迹。这些说法也许是不恰当的,但却也说明了一个不争的事实,即学校、家庭、社会在教育未成年人方面,尤其是在德育方面相互分离,各自为政,未能形成一股有效的合力共同地作用到未成年人身上。学校是高处不胜寒,孤掌难鸣;家庭钟情于孩子能否在学业上继续深造,将来出人头地;社会不太能够自觉控制自己的不良影响,“社会教育对我们所说的,把父亲和师长所教育的思想全部。”这种分散的、甚至有点相悖的德育影响阻碍了学生政治、思想、道德品质的健康成长。

三、优化中小学德育途径的策略

1.恢复教学途径的主渠道地位

(1)必须恢复德育课在学校教学中应有的地位,同时改革德育课的教学与评价,真正发挥德育课专门的教育、养成作用。第一,确保专门德育课的教学时间,不能是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第二,及时更新并不断吸收新的德育素材,让学校德育素材贴近学生生活、贴近学生实际、贴近社会现实。第三,改革德育课的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学校其他各科的教学都在探索教学组织形式与教学方法的变革,而作为专门培养人思想品德的德育课本应该是这场变革的先导,更不能落伍了。小组讨论与合作、采访或追寻身边先进人物、参观、辩论、社会实践、主题演讲、情感体验等都可以成为德育课教学的策略。第四,打破以试卷、笔试、背诵有关道德条款等以考查德育知识为主的德育课评价体系,构建融面试、道德实践活动、义务劳动、爱心体验等为一体的,以考查知行统一为主的德育课教学评价体系。

(2)必须明确德育“工作”不仅是德育工作者的专门工作,也是学校全体员工的工作,只是科任教师在学校里承担的教学任务不同,所施加德育影响的方式有别罢了。“任何人没有权利剥夺任何教师参与学校德育工作的权利,任何教师也没有权利放弃对学生进行德育的义务,德育是教师的天职,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2.还活动以育人的本真面目

(1)开展活动之前必须明确活动的育人目的,并依此来检验活动的成败。有的时候也可能需要活动来“做做秀”,但更多的时候则是应该通过活动达到其他途径所不能达到的最佳德育效果。

(2)活动目的的实现离不开活动过程中每个细节的认真处理,所以对在活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突发事件、对学生在活动中的言谈举止等都要加以认真对待。正所谓成功的活动必须考虑到所有方面,但失败的活动只要有一个细节没有考虑到则足以导致。

(3)活动的数量、类型应因德育的目标和内容而定,不是数量越多越好,不是活动越热闹越好。如对于激发学生的同情、友爱之心来说,一个贫家子弟发奋成材的现身说法,可能比声势浩大的向灾区人民捐款要来得更为直接和有效。

3.让班主任成为学生成长为“人”的引导者

“‘教育’最本源的意义就是‘引导’,教育者在本真的意义上就是一个‘引导者’。”必须明确班主任工作的主要职责,让班主任将主要精力投入到不能立竿见影的,需长期抓、抓长期的德育工作中去,促进学生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树立,促进学生良好品德习惯的养成,促进学生浓厚学习兴趣和踏实学习态度的形成。“野心人人各不相同,同一个事件或对象也不会满足两个人的野心;但人道人人相同,同一个对象触动所有人的这种激情。”班主任就是要不断激起学生这种充满人性的激情,成为学生成长为“人”的引导者。

第2篇

关键词:德育方法;理性反思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3)03-0003-03

何谓德育方法?南京师范大学编写的《教育学》认为,“德育方法是为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而采取的各种影响方式的综合……包括教育者的活动方法和受教育者的活动方法”[1]。这一定义认为方法就是“方式的综合”。由华东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编写的“教育原理”把德育方法界定成“方式”的综合,并明确“既包括教育者的施教方法,也包括受教育者形成品德的方法”[2]。1989年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育大辞典・教育学》给德育方法下的定义是“思想品德教育所采取的各种影响方式的总合,包括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两方面的活动方法”。鲁洁、王逢贤主编的《德育新论》一书认为,“德育方法是为达到既定教育目标,教育者、受教育者参与德育活动所采取的各种方式的总称”[3]。该书将方法解释成“各种方式的总称”。詹万生等认为,“德育方法是为达成教育目标,完成教育任务,在教育原则指导下,运用各种教育手段,教师与学生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总和”[4]。檀传宝教授认为,德育方法是指“学生和教师在德育过程中为达成一定的德育目标而采用的有一定内在联系的活动方式与手段的组合”[5]。在这里,檀传宝教授把德育方法看成是“具体德育方式与手段的组合”。王玄武等人认为,德育方法是“为达到德育目的、实现德育目标、完成德育任务、落实德育内容所采取的各种手段、方式、途径和形式”[6]。很明显,王玄武等人把德育方法看成“手段、方式、途径和形式”的运用。

通过上述对德育方法概念的梳理可以看出,从表面上看,我国理论界对德育方法的理解大体上是一致的,即基本上都认为德育方法是德育“方式的总合”。也就是说,我国对德育方法概念的认识表面上基本都统一在所谓“方式”上。那么,究竟何谓方式?如果不能确切地回答这个问题,是不是有用概念解释概念之嫌。事实上,我们几乎都回避了这个问题,都是在实践中根据不同的理解来掌握,这就导致德育方法看似一致,实际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别,可以说十分混乱,这也是我国学校德育时效低下的原因之一。德育方法是实现德育目标的重要条件,然而在我国对德育方法概念迄今仍有着不同的认识,这就必然会致使具体的德育方法出现偏差,进而影响德育实效。笔者认为,导致我国德育方法概念混乱的原因有五方面。

一、对方法一词的模糊认识

方法是一个使用频率极高的词汇,人们的举止言行中处处都体现着方法。何谓方法?《辞源》的解释是“方法,谓办事之条理也”[7];《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方法,指解决思想、说话、行动等问题的门路、程序”[8];《新现代汉语词典》对方法的解释是,“古指量度方形的法则,现指为达到某种目的而采取的途径、步骤、手段等”[9]。可见,上述几部权威词典对方法的解释并不一致。实际上,在现代汉语和现实生活中“方法”也是一个模糊概念,也就是说,人们并没有把方式、方法、手段、原则,甚至途径严格地区别开来。尽管如此,由于有了具体的语言情境或上下文,还是可以较好地把握方式、方法、手段、原则和途径的内涵,达到沟通与交际的目的。然而,在教育研究与实践中就不允许我们使用模糊概念,也就是说,必须把握方法的确切内涵,并将其同方式、手段、原则和途径区别开来。然而,我们没有做到。在德育方法概念的界定中,由于大多都参考权威词典对方法的解释,因此,对德育方法概念的定义也基本是围绕着所谓“方式”进行的。究竟何谓方式?“方式的总合”就是方法吗?几乎又都回避了这个问题,各自在实践中根据不同的理解来掌握。笔者认为,我国当前教育中的许多问题都是因为没有确切地理解方法的内涵而造成的。事实上,在我国的教育理论与实践中,特别是在德育工作中,把方法、方式、手段、原则、途径,甚至内容混在一起的现象司空见惯,这一点,已经严重地影响了德育的实效与全面和谐发展教育的实施。这正是我国德育方法混乱的根本原因。

二、对方法一词内涵的误解

在现实社会生活中,人们对“方法”一词内涵的认识不尽相同。最为明显的是人们常常把方法与方式混在一起,有时也把方法、方式、手段混在一起,有时把原则、途径也称之为方法。这种对“方法”的不同认识与解释,直接影响着人们对教育方法的理解,当然也影响到对德育方法的理解。在教育中,由于未能较好地区别开方法与方式、原则、手段、途径的关系,致使我们对教育方法的认识不尽统一,甚至人言言殊。在教育理论与实践中,有的把“方式”看成“方法”,有的把“手段”看成“方法”,有的把“途径”也当做“方法”来对待。特别是把原则当成“方法”的情况最为普遍。比如,孔子提倡的学思结合、启发诱导;《学记》中的善喻、长善救失、循序渐进、藏息相辅;朱熹提出的“学思结合、温故知新”;王夫之提出的“知行并进、学思想资、因材施教、积渐不息”以及陶行知提出的“教学做合一”,等等,这些都是原则,但许多权威专家也把它称为方法。众所周知,原则是应该遵循的准则,是指针,应该是“方法”的上位概念,原则下应该还有具体的方法,但如果把原则看成方法,就穷尽方法,没有下位概念。方法易于操作,而把原则当做方法来使用就难以实施和实现。大凡研究过西方发达国家教育方法的人就会发现,西方发达国家教育家说的方法都比较具体,且能够操作与评鉴。因为他们提出并研究的是真正意义上的方法。如夸美纽斯的教育过程四步骤法(观察、记忆、理解、练习);赫尔巴特提出的教学过程四阶段论(明了、联想、系统、方法);杜威根据“做中学”原则提出的具体教育步骤与方法:斯金纳的程序教学法;布鲁姆的掌握学习法;奥苏伯尔的先行组织者方法;罗杰斯的非指导性教学法;赞科夫的高难度教学法;洛扎诺夫提出的暗示教学法,以及案例教学法、任务驱动型教学法、项目驱动型教学法等。但是,在我国许多方法都比较原则且不易操作,更不宜评鉴,因为这些方法本来就是原则性的。究其原因,主要是对方法一词内涵的误解所致。德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在德育活动与过程中,方法是多种多样的,而且是灵活多变的;方法没有对错之分,只有妥当与否,应该寻求方法的最优化;手段是动态开放的,应有效地利用各种先进的技术与手段;途径是一种客观存在,要尽量开发和利用,否则德育就不会收到实效。

三、对方法本质的不同认识

对德育方法本身的理解与认识不同,也是导致德育方法混乱的原因之一。一方面,由于所持的教育理念和角度不同,对德育的动因或决定因素的理解也不尽相同,导致对德育方法的认识不同。“教师中心论者”和认为“德育可作为知识教”者,从“教师主体”的角度和教师“教”的角度来理解德育方法,在他们眼里语言讲授(教授)的方法就是主要的方式和方法,而课堂教学则必然被视为最主要的,甚至是唯一的德育途径。与之相反,“学生中心论”者,则把学生如何利用教师提供的教育资源进行自我教育视为德育的关键,即教师只是德育服务的提供者,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自主创新性学习和自我教育才是德育的关键。因此,从如何指导与帮助学生生成与发展良好品格的角度来理解德育方法,十分重视学生自我教育的方法。具体而言,教育工作者所采用的德育方法(包括语言说理类、榜样示范类、实践锻炼类、规范制约类、评价激励类、情感陶冶类等)其落脚点主要在指导上;而在德育途径上除了强调课程学习外,也十分重视实践活动途径、日常生活途径以及管理活动途径等。因此,“学生中心论”者对德育方法下的定义是:“(服务)德育方法,是指为实现德育目标、达到德育目的,施教者依据德育基本原则向学生提供德育服务时所采用方式、手段与程序的组合,以及学习者在施教者的帮助下,在自我教育活动和过程中所采用的方式、手段与程序的组合”[10]。德育方法是一个由“施教者采用的德育具体方法”和“学生者自我教育的方法”构成的德育方法体系。另一方面,对德育方法的组成认识不同,也导致了对德育方法的不同认识。例如,有的专家学者认为,德育方法由指导思想和方法构成[11];有的认为,由方法论意义上的方法和具体的方法构成[12]。笔者认为,我国亟待开展对德育方法论的系统的、理性的研究。

四、对传统德育的非理性评价

对传统教育方法缺乏理性的认识与客观的评价,导致德育方法概念混乱。现在有一种倾向,就是,谈到教育和教育方法问题,就指责传统教育;说起传统的教育,就一概予以棍之,加之盲目或断章取义地对古人教育思想与方法的批判,直接导致对教育方法及其概念的茫然。类似的批判可常见于报端,例如:“长期以来,我们将‘传道、授业、解惑’看做教师的神圣职责……教师的这种职业定位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使教师教育教学活动的创造性几乎丧失殆尽。”我们知道,“传道、授业、解惑”,这是我国唐代教育家韩愈的著名论断:“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其实,这里韩愈强调了教师作用的重要性,同时也强调了教师职业的特征。但以何种方式、方法,采取何种途径传道授业解惑,韩愈并没有具体说。就教师职业特征而言,“传道授业解惑”并没有错,这是教师职业的一部分功能,问题是采取何种途径、方法来“传道授业解惑”。我国古代许多宝贵的教育思想精华,如孔子学、思、行的教育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述而》);“由博返约”、“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孟子“教亦多术”对教学方法的认识;王守仁“顺应儿童的性情”教育思想;王夫之 “讲习君子,必恒其教事”对教师的要求;杨贤江“全人生指导”教育思想以及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的教育原则等,都是文化瑰宝。我国古代、近代的私塾,老先生(教师)更多地管理着学生,由学生自己读书,遵循的是“书读千遍,其意自见”和“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学原则,在今天看来,处处都洋溢着倡导学生自主性创新学习和自我教育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想。然而,这些我们并未较好地汲取和继承,或非理性地漠视,或盲目地摒弃或批判,使得我们自己也陷入糊涂的泥潭,进而导致德育方法与概念的混乱。

五、外文文献的误解误译

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近年来我国引进与翻译了大量的英文教育文献。然而,由于对有关教育方法词汇的误解与误译,在一定程度影响了我们对德育“方法”概念的正确认识。“方法”一词,英文为“method”,一般认为,该词来源于希腊文的“metodos”,意思是沿着的一条路径或程序。实际上,在现代英语语言中,英文“method”、“approach”、“way”、“means”等都可以表达汉语的“方法”之意(在汉语中“方法”一词是个笼统的模糊概念),其中“method”和汉语的“方法”意思最近,英文的“methodology”翻译成“方法论”;“approach”也有汉语“方法”的含义,但更多地强调“方法实现的活动过程”;英文的“way”也可译成汉语的“方法”,但更多地强调“方法实现的路径”;英文“means”也可以译成汉语的“方法”,但其重点在“手段”上。汉语的“方式”,英文用“way”、“manner”、“mode”、“style”等来表示,这里的“way”实际上更强调“方法实现的过程特征”,“manner”强调的是“人的(好的、坏的)活动方式特征”,“mode”(非常正式的词汇)强调“方式的选择性,主要用于有关文化的上下文之中”、“style”强调的是“形式”和“风格”。汉语“途径”用英文“way”、“channel”表示,“way”强调的是“路径”,“channel”指的是“渠道”。通过上述分析发现,除了“method”外,在英文中,“approach”、“way”、“means”也都有汉语“方法”的意思。这里要特别注意的是“way”既可以表示汉语的“方法”,也可以表示“方式”,还可以表示“途径”,也就是说,英文的“way”是一个常用多义词汇(common word),在明确上下文的情况下,可以用来代替“method”、“means”、“manner”、“style”和“channel”等。事实上,在英语语言中,尤其是在非正式的(infml)或非标准的(nonstandard)或口语(oral or spoken)的文献中,这种现象十分常见。这就是说,在英译汉时,只有仔细阅读和领会字里行间的含义,才能知道究竟该用“方法”还是“方式”,或者说是“途径”来翻译。本人发现,在教育专业文献中,不确切的翻译司空见惯,由此引发的误解和不必要的争论更是层出不穷。可见,由于翻译不当造成对“方法”、“方式”、“途径”等的混淆不可小视。

总之,目前我国德育方法的概念十分混乱,造成这一问题除了上述五大原因外,还有一些其他原因,诸如是实施“大德育”,还是“小德育”;道德是否可教;德育是否只是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等,这些都影响着德育概念和德育方法概念的界定。笔者认为,从德育方法概念的文字表述来看,如何界定德育方法概念,关键是要从文字意义上把教育方法、教育方式、教育手段、教育途径、教育原则较好地区别开来。否则,概念不清或混乱必然影响对德育方法的认识,进而影响德育实效。

参考文献:

[1]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282.

[2]华东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校.教育原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5:115.

[3][11]鲁洁,王逢贤.德育新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386,401-412.

[4]詹万生.整体构建德育体系总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420.

[5][12]檀传宝.学校道德教育原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146,151-166.

[6]王玄武等.比较德育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225.

[7]词源(第二册)[Z].北京:商务印书馆,1915:1145.

[8]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Z].北京:商务印书馆,1993:306.

[9]王同亿等.新现代汉语词典[Z].海南:海南出版社,1993:434.

第3篇

摘 要 个案调查结果显示,职业学校德育对象在行为习惯、道德素质、学习积极性等方面与普高生存在一定差距。集团化办学为职业学校德育工作开拓了新途径,能够增强学生对职业内容和职业道德规范的理解,提高德育效果。集团内的职业学校应充分利用集团化办学资源,建立以实践为导向的德育模式,构建以学校和企业为“双主体”的德育评价体系。

关键词 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企业资源;德育实践

中图分类号 G7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2)14-0078-03

一、调查背景

在集团化办学背景下,职业学校德育工作实施状况,将直接影响人才培养的质量,关系到企业的持续发展,也直接制约职业教育集团化的发展。为全面了解集团化内部职业学校的德育工作开展状况,课题组以江西华忆职教集团下的江西华忆电子工业中等专业学校(以下简称“华忆学校”)为例,全面调研其德育工作开展情况。华忆学校位于江西省吉安县,是全国重点建设的示范性职业学校,实行的是“前校后厂”和“六个对接”(即校长与厂长、专业与产业、教师与师傅、课堂与车间、学校实训基地与企业研发中心、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的人才培养模式。现有在校学生3500余人,教职工200多人。调查主要采用访谈法、问卷法。访谈对象为部分德育课教师、学生及学校管理人员;问卷对象为有实习或实训经验且目前在校或集团内企业实习实践的二、三年级学生,针对文秘、计算机、平面设计等专业发放问卷730份,回收有效问卷658份。调查项目主要针对集团化办学模式下学校德育实施的总体状况、德育实施过程、德育课程、教师队伍、评价以及校企合作对德育工作的影响等进行。

二、集团化背景下职业学校德育实施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分析

调查显示,职业学校十分重视德育工作的实施,但德育工作的实施效果并不令人满意,在接受调查的学生中,只有32%的学生对学校的德育工作持满意态度,持不满意态度的占60%,剩余的8%则表示无所谓。由此可见,学校的德育工作有待加强。经访谈及问卷了解到,造成学校德育效果不佳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五方面。

(一)德育对象素质不高,德育工作难开展

近年来,由于职业学校招生困难,招生不设门槛,“不问成绩,先招后管”成为不少职业学校的现实选择。这致使目前职业学校学生素质普遍不高,在诸如行为习惯、道德素质、学习积极性等方面与普高生存在一定差距。教育难、管理难成为职业学校普遍面临的问题,致使德育实施困难。

(二)德育师资匮乏,学生认可度低

德育师资队伍直接决定德育的实施效果。调查显示,大多数职业学校从事德育工作的教师基本都是由专业教师或班主任兼任,他们没有经过正规的专业训练,缺乏德育工作的专业技能和方法,上课基本还是以说教为主。无论在学历还是在资历上都难以满足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需求。对学生的调查显示,分别有66%和12%的学生认为学校德育教师的工作表现“很一般”、“不太主动”,说明学生对于德育师资队伍的认同度明显偏低。

(三)德育课程设置偏理论,实践活动少

德育课程是实施德育的载体,其质量状况直接影响德育的成效。从广义角度理解,职业学校的德育课程内容应当包括世界观、职业道德、法律知识、心理健康、政治素养等方面[1]。调查显示,82.3%的学生认为学校德育课程主要集中于文化课程部分,活动课程和实践课程设置比例分别为10.2%、7.5%。在集团化办学模式下,学校与企业融为一体,因此为学生了解企业文化、进行实际锻炼提供了绝佳场所和机会。加上目前职业学校学生学习动机不强、缺少升学压力等,因而要调动其学习积极性,更应该多开展活动及实践类课程,同时将企业文化内容融入学生德育内容中。

(四)德育途径单一,吸引力不强

在实际德育过程中,虽然集团化办学为学校进行德育提供了多条途径,但调查显示,近70%的德育活动仍集中在课堂讲述上,目前课堂教学依然是主要的德育途径,企业参与较少。学校把集中灌输、理论讲解、大会教育等形式作为德育的主要方式,而不注重生活实践、学生体验、自我评价等对学生品德形成的作用。图1显示的是学生希望学校开展却很少开展的德育实践活动。

(五)学校与家庭未形成合力,德育效果不足

学生品德形成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家庭对其影响特别大。调查显示,56.6%的学生认为家庭对自己的品德产生了积极影响,10.7%的学生认为家庭对自己的品德产生了消极影响,认为“没有影响”的学生占11.5%,回答“不清楚”的学生占21.2%,可见家庭参与是德育工作顺利实施的重要因素之一。但目前多数学生的家庭经济条件和教育环境相对欠佳,大部分学生的父母或在家务农或外出打工,家长根本没有时间或精力参与到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中来。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脱节,难以与学校教育形成合力,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职业学校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

三、职教集团化背景下开展德育工作的优势

(一)集团化办学为德育工作开拓了新途径

在集团化办学中,学生从学校进入到企业进行实践或是实习时,学习环境发生转变,此时德育工作的开展也由学校转移到企业中,以往德育工作的盲点——实习或实践时无人管的现象将会避免。在企业中,由于教育者、教育环境、教学方式都变得更具有实践性,所以德育工作的内容和途径也随之发生变化。因此,集团化背景下的德育工作具有了新的视野、新的平台以及新的方式。

(二)集团化办学有助于丰富德育资源

第4篇

1引言

高中班主任工作是重要而又特殊的德育途径。班主任作为学校的基本教学单位——班级的组织者和教育者,是学生全面发展的指导者,是各科任课老师的联系者。班主任工作不仅是学校教育中极其重要的育人工作,更是社会和谐发展的基础工作。和谐社会需要和谐教育,班主任与每一个学生的和谐健康发展密切相关,加强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提高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实效性策略

班主任是班级德育的直接负责人和实施者,是各种德育途径落实和实施的主要组织者、协调者与实施者。班主任与学生接触最多,同时也是经常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法制教育的基本力量,对学生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产生决定性的影响。提高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实效性策略笔者总结为以下几点:

2.1遵循学生知、情、意、行等因素协调发展的规律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品德的过程,品德结构主要由思想、政治、法纪、道德方面的认识、情感、意志、行为等因素构成,这几个方面简称为知、情、意、行,高中班主任要想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首先必须遵循学生知、情、意、行等因素协调发展的规律。知,即道德认识。学生思想道德的发展离不开认识,一定的品德是以一定的品德认识为必要条件的;情,即道德情操,是人们对行为、事物的真假、善恶、美丑等标准作出一定的判断后所表现出的喜怒哀乐的情绪体验;意,即道德意志,是一种自我控制、自我约束的能力;行,即道德行为。道德行为时衡量一个人道德修养水平的重要标志,是德育的最终目的。一般而言,德育过程是沿着知、情、意、行的顺序形成和发展的,这就要求高中班主任在德育过程中要做好引导工作,但是,知、情、意、行这四个方面在发展的方向和水平上常处于不平衡的状态,这就要求班主任要注意德育过程的多端性,从某个因素开始,最终使得学生的品德达到知、情、意、行四个方面的和谐发展。

2.2遵循因人而异、因材施教的原则因材施教是指进行德育要从学生的思想认识和品德发展的实际出发,针对他们的个性差异进行不同的教育,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最好的发展。因材施教,首先要做到全面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内心世界;其次,要根据学生的个人特点有的放矢的进行教育,努力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再次,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有计划的进行教育。

2.3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做好班级德育工作德育工作的方法主要有说服法、榜样示范法、陶冶法、锻炼法以及自我修养法等等,班主任要善于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做好班级德育工作。譬如对于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可以采取说服法或榜样示范法。后进生虽然在班上为数不多,但他们的能量不小,破坏性很强,很容易成为班上的不稳定因素,他们喜欢“离群”,时常与老师、集体处于对立状态,所以班主任要做到全面认识和了解后进生,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全面做好班级德育工作。针对后进生思想和学业成绩较差,在学校和集体中常常得不到应有的爱护与关怀这一特性,可以采取陶冶方法,做到以情感人,做后进生的知心朋友,与他们建立感情上的联系,用真诚的爱来感化他们;针对他们复杂的心理状态,班主任应多采取鼓励的方法,对他们做出的成绩做到及时表扬和奖励,树立他们的自信心……总之,后进生的转化工作作为班主任德育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此外,做好班级德育工作还要善于做好优秀生的培养工作、中等生的促进工作以及学生干部的培养工作,从多个方面,运用多种方法做好班级德育工作。

2.4班主任要组织好课外活动与校外活动课外活动与校外活动时生动活泼地进行德育的重要途径。不管是课外活动还是校外活动,都很少受教学计划的限制,各种活动的选择与组织要根据学生的兴趣、需要与爱好进行,即学生自愿选择参加,自主的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制定并执行一定的计划与纪律,以调节自己的行为和处理人际关系。通过课外活动进行德育培养,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识别是非、自我教育等道德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以及纪律性与责任感。

3结语

班主任德育的途径十分广泛,而且伴随着当今社会的发展,也产生了很多适应新形势的新方法,如生活指导法、心理咨询法、网络教育法等等,处处蕴含着德育的意义。要想做好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就需要根据不同的德育目标与内容选择适当的德育途径,同时还需要考虑采用适当的方法相配合,从学生发展的实际出发,全面做好班级德育工作,促进每个学生的和谐健康发展。

第5篇

关键词:小学德育;方法;途径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化,德育工作逐渐成为了小学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要求小学各科教师在专业教学中也要加强对学生德育的重视,保证学生的智力发展、专业发展和的德育发展并举,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以下本文就小学教育应该如何较强学生德育的方法和途径进行简单分析。

1创新学校管理模式

德育的发展与学校的内部管理是分不开的,要加强学生的德育必须要求学校能够从内部管理着手,创新内部管理理念,重视小学的德育工作。在过去的学校发展过程中,大部分学校采用的均是传统的管理模式,传统管理模式的特征是固定化管理、效率低。而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化,为了促进学生在德育方面的发展,学校必须要创新“低重心运行,高效率工作,走动式管理,近距离服务”的管理理念,转变内部管理模式,实现扁平化管理。而在日常教学管理中,学校不仅要加强对教学的重视,做好后勤管理工作,还要将德育工作当作管理的重要内容。为了保证德育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学校还需要建立完善的决策系统、监督系统和执行系统,即创建德育处,使德育处和教务处对各班级和年级的德育工作进行实时监督,要求各年级和各处室必须要严格按照新的管理思想进行教学,同时建立完善的反馈系统,方便年级教师或者处室人员进行德育相关信息的反馈。只有做好以上这些方面的管理工作,德育工作才能够真正取得实效,促进学校和学生的共同发展。

2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建设是加强德育的必要条件,教师和领导在教学和管理中应该要充分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让学生能够在良好的环境中接受文化熏陶,并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自我的道德素质。校园文化包括几个方面:首先,反思文化。反思文化主要是针对各科任教师而言的,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压将反思的精神和思想贯穿于教学中。每堂课上,教师均需要做好反思工作,如做好案例的编写和教学记录工作,要形成习惯,逐渐培养教师的反思意识和批判意识,让教师能够更加客观的看到自己的教学思想和效果;其次,合作文化。教师是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一位教师均是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中坚力量。但是,要打造优质的校园文化不能够仅仅将各教师的力量进行简单的相加,而是要将每个教师的力量相乘,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中能够认识到合作的力量,在合作中实现学校师资力量的乘积。因此,各教师一定要强化自我的团队意识,在教学中和日常的管理中要相互合作和交流,优化资源整合,提高校园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再次,学习文化。学习文化的建设主要指的是让各教师和管理人员均能够坚持“活到老、学到老”的思想,打造学习型的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就教师队伍而言,教师应该要加强对《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义务教育法》以及《未成年人保护法》等的学习,认真严肃其中关于师德方面的内容,加强师德建设,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素质。此外,就管理队伍而言,学校应该要加强对管理队伍的专业培训,切实提高管理人员的管理素质,使管理人员能够不断接受性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思想,促进学生的德育发展。在培训之外,各管理队伍还应该要定期进行学习交流,如每周进行一次学习交流,交流大会中可以为管理队伍推荐管理类的书籍和文章,相互交流工作经验和心得,做好必要的记录;最后,做好校园环境文化建设。营造书香环境文化,进行布置校园,通过将文化、景观和绿色相结合的校园环境建设,为学生营造书香校园环境,感染和熏陶学生。

3举办多样化的主题活动

充分利用法定的和具有重要意义的节假日,如历史重大事件发生的日子、传统的节日、校庆日等,举办多种多样的校园主题活动,通过这些主题活动的举办来加强对学生的德育,保证学生德育的发展。例如,开学的第一周组织学生观看“开学第一课”,定期让学生观看道德模范颁奖典礼,以“孝顺、敬老”为主题举办多样的专题活动等,当然也包括“学习雷锋”、“环保”为主题的黑板报活动、竞赛活动等。这些主题活动的设计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还能够使学生在校园活动的参与中接受道德教育,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4开发特色校本课程

为了加强对德育的重视,学校还可以通过开发特色校本课程的形式来促进学生的德育发展。以德育为中心的校本课程指的是将我国的传统文化进行独立的科目进行教学,如教授学生关于我国的景点诗词和传统文化礼仪,让学生在学习我国传统文化的同时,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促进学生的德育发展。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对低年级学生可以以礼仪教育为主,以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为基本原则,开发校本课程。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情景教学法的运用,让学生在实际的情境中进行快乐的学习,提高德育的效果。而对高年级学生,校本课程则应该以诗词朗诵为主要内容,让学生在诗词朗诵中加强德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5结语

德育是我国小学教育的重要内容,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加强对学生专业知识的教学,还要教会学生做人的道理,让学生能够实现自我的全面发展。因此要求各教师在教学中能够重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运用,同时要求学校能够通过校园管理念的创新和校园文化的建设,为学校德育工作的完成奠定扎实的外部环境基础,进一步提高学校德育效果,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将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也为学校的发展提供更多的保障。

作者:娜拉 单位:呼和浩特胜利街小学

参考文献:

[1]魏民.积极探索德育途径不断创新德育特色[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8(07).

[2]师瑞军.小学德育途径的开发与整合[J].北京教育(普教版).2007(Z1).

[3]赵兴明.浅谈新形势下小学德育途径的创新[J].新课程学习(上).2014(07).

[4]关洁馨.浅议思想品德课的说理教学[J].教育导刊.1994(Z1).

第6篇

关键词: 中美高校德育 比较 思考

伴随着新时期社会发展的新形势,高校德育也体现出现代化的发展趋势,如何使德育在社会转型期和教育转轨中走现代化之路,已经成为教育界思考和探索的焦点问题。中国高等教育在与国际接轨的过程中,机遇和挑战并存,高校德育工作在比较中借鉴,在借鉴中发展,形成符合时代特征的有效的学校德育理论和方法,显得至关重要。本文从中美高校德育目标、内容、方法和途径方面进行比较和分析,从中吸收和借鉴美国高校德育中的精华,不断改进和完善中国高校德育体系。

一、中美高校德育目标比较

受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德育思想的影响,我国始终把道德教育摆在教育的首位,有强调伦理本位、主张德教至上和追求理想人格特色的特征,始终把谋求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作为人生理想的主旋律,并注重培养人的群体意识。自以来,我国的德育目标政治化倾向比较明显,德育目标是以、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理论基础建立起来的,十分注重人的素质的全面培养,并且把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作为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

美国是一个移民的年轻的多民族国家,因此,特别注重德育教育。美国的德育目标是培养全体国民的美国精神,尤其把不断涌入的移民“美国化”,建立和维持一个统一强大的美利坚合众国。其高校德育目标有多元化的特征,其基本内涵表述可概括为:力图使学生成为具有爱国精神,守法精神,具有健全人格的有用的、让人满意的社会大家庭中的一员,成为积极进取的美国公民。1987年,时任美国总统里根在国情咨文中强调,高校要培养以爱国、修身、诺言、恢复伦理道德、纪律等为主体内容的“国民精神”。围绕这一总目标,各大学纷纷制定各自的具体目标。爱国主义、法制教育、文明史教育、价值观教育及心理教育成为学校德育的重要内容。可以说,美国德育的宗旨是培养“我是美国公民”的公民意识教育。

中国的高校德育目标反映了从社会出发的教育价值观,而美国的高校德育目标则反映了从个人出发的教育价值观。美国的高校德育目标是以培养合格的美国公民为基本点,整个社会并没有要求通过德育把学生培养成思想道德水平较高的一部分,而是强调学校德育目标与公民教育的等同性,是一种“大众型”目标;美国社会的价值观强调个人是比社会更本质、更中心的存在,其德育目标就更强调健全人格和个人完善;它整体呈现出多元化和多样性的特点,其德育目标的政治性要求隐寓于爱国和守法之中,认为爱国主义精神和守法精神是社会政治制度在学校德育中的体现,培养遵守法律和忠于美国制度的公民是学校对社会和学生应负的责任。

二、中美高校德育内容比较

在我国,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与之相对应的德育内容就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为核心,其主要内容可以分为三类:一是方向性内容,包括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国际主义教育等;二是认知性内容,包括世界观人生观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和审美观教育等;三是规范性内容,包括道德教育、法制教育、职业规范教育和纪律教育。

美国的主流文化主要由三种文化体系构成:宗教文化、共和文化和个人主义文化。三种文化体系深深地影响着美国高校德育的内容:以培养合格的公民为核心的公民教育,以个人前途为动力的价值观教育,以诚信为中心的伦理道德教育,以历史为主要内容的爱国主义教育及以健全人格为中心的心理教育。德育的主题是培养合格公民和社会责任感,即公民教育,主要传授一般的伦理道德规范和法律知识,教育途径主要是公民学课程。在高校德育中,公民教育仍然是重要内容,但不设置专门的公民教育课程,而是把有关内容融于整个教育活动中,并在层次上有所提高,目的是培养“好公民”。在其教育的核心内容中,民主、自由、人权、个人主义价值观长期不变。

我国倡导的是科学的世界观,美国倡导的是以个人主义为核心的价值观;我国倡导的是以集体主义为核心的价值观、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美国倡导的是以个人主义为核心的价值观、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的人生观,看重个人价值、个人奋斗和个人成功;我国着重于理论体系和基本概念、基本规范教育,偏重政治教育和理想教育,忽视对学生生活化的教育,而美国注重政治性与一般性的统一,在理论传授的基础上注重解决现实生活中的现实问题,既注重保持德育内容中核心价值观的稳定性,又注重德育内容的生活化。

三、中美高校德育方法和途径比较

中国大学德育的方法主要有:1.说服教育法,2.榜样示范法,3.实际锻炼法,4.情感陶冶法,5.自我教育法。中国高校德育的途径主要有:1.开设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在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报导下,我国各高校均设置了统一的德育课程体系,成立了独立的思想政治教研室和“两课”基地,课程主要包括理论(含基本原理等四门课程)、廉洁修身和形势政策课等,这些课程作为必修课面向全校学生开设。2.在学校进行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主张全校教职工全员育人,各专业学科充分发挥德育功能,提倡教书与育人并重,强调教职工的言传身教。3.在学生中开展日常思想教育工作,加强党团工作、学生会工作和社团工作。4.进行社会实践。5.校园文化建设等。

美国大学德育的方法主要有:1.信奉多元性的同时注重正面引导。在美国,没有统一的德育目标和要求,教师要对学生正面引导,首先教师的道德观要泾渭分明。2.间接教育,全方位渗透。将道德教育有机地渗透于各科教学和学生的日常生活之中,比直接灌输收益更大。3.强调道德实践,培养良好品德。良好的品德必须在实践中通过不断确立信念、培养感情、锻炼意志、规范行为,通过不断总结经验和切身体验才能完成,美国学校通过校内外各种活动,让学生加深对道德观念的理解。4.注重心理咨询。培养健全人格心理咨询的任务就是提高学生的自我意识水平和自助能力,解决学生遇到的各种问题,促进学生在思想和心理上的成熟。美国高校德育的途径主要有:1.设置通识课程进行德育。美国各大学普遍开设通识课程,有历史科、公民科、人文科及有关专题。2.通过各种实践活动进行德育。美国大学注重通过组织学生参加课外活动和社会服务,以增强德育的实效。课外活动主要包括形式多样、内容广泛的各类学术活动;丰富多彩的校园社团活动和文体活动;校庆、国庆、入学及毕业仪式等全校性活动。3.运用心理咨询进行德育。心理咨询是美国大学教育的组成部分,其主要职能是进行生活指导、学习指导、心理辅导和就业指导,其中心理辅导(又称心理咨询)的道德教育功能较为显著。4.利用大众传媒和社会环境进行德育。美国高校重视大众传媒的作用,利用电影、电视、网络、广播等进行道德教育,倡导美国精神和价值观。

如果说中国的德育教育为显性教育,美国德育教育则是隐性教育。与美国相比,中国学校德育更侧重用直接的方法,向大学生传授和灌输有关思想道德的观念,通过较好地运用德育的直接方法,重视完整、系统的道德理论知识的灌输,为学生打下良好的道德认知基础,使学生较快地了解我国的思想政治观念。

四、比较之后的思考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通过以上比较,我们不难看出中美高校德育的异同。我们在看到本国优势的同时,应对自身不足之处有清醒的认识,并汲取美国高校德育的精华。

1.注重显性德育和隐性德育的结合,加强德育的实效性。

从日常生活出发,将德育所强调的政治性以潜在的形式融于学生的生活学习中,加强德育中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落实。注重从多学科对道德教育进行研究,一出现成熟的德育理论,就把它们运用于实践。借鉴发挥公共课与专业课的“载道作用”和“渗透作用”,倡导教书育人,减少学生的“防备”意识,提高道德教育效果。

2.树立“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体现德育的主体性。

现代道德教育就是以促进人的现代化为中心的教育,是以人为本,尊重人的主体性,以促进主体思想道德发展为根本的教育。因此道德教育目标的制定必须“以人为中心”,体现“一切为了人”的观念,在新的层面上重新界定道德教育的目标和功能,注重促进教育对象主体意识的觉醒和自主发展。

3.发挥各种社会活动和公共环境的社会性德育作用,凸显德育的多元化。

与社会各界建立广泛联系,建立实践基地,利用博物馆、展览馆、纪念堂等公共场所对学生进行教育;社会、学校、家庭、网络世界要齐心协力,努力创造一个适合大学生健康发展的良好的社会环境氛围。

4.组建多学科高度融合的德育专家队伍,提升德育的专业性。

逐渐培养和形成一支由教育学、心理学、伦理学、社会学等方面专家和社会工作者组成的高层次德育队伍,不断扩大咨询指导的范围和形式,让学校德育工作贴近学生,贴近生活。

5.提供优质高效全方位服务,展现德育的服务性。

要从优化环境、改变理念、健全机构、提高效率入手,为学生提供学习、生活、身心健康、择业就业等全方位的服务,寓德育于优质高效的服务之中。当然,我们也要看到美国德育中由于过分强调个人价值而导致的个人自由主义泛滥,缺乏必要的纪律约束,出现种族歧视、吸毒、酗酒、校园枪击事件等问题。只有“善学者假人之长以补其短”,才能推动我国高校德育体系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唐亚豪.论高校德育目标的内涵、功能及实现[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5,(2):172-174.

[2]谢雪.中美大学德育的比较[J].教育探索,2002,(8):74-76.

第7篇

自从人类有意识地从事德育活动起,就有了关于德育效应问题,即“德育实际干了什么”的问题。历史上不少的教育思想家,如孔子、朱熹、洛克、卢梭等人,都对德育效应问题提出过深刻的见解。不过,我国将德育实效作为一个专门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来看待,并从不同的角度开展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当时,德育实效是一个特指概念,主要是针对德育的“形式化”及其所导致的“虚效”问题而提出的。后来,有所泛化,以至于一说德育问题就不能不想到德育实效问题,一说实效问题那就是指德育问题。

那么,德育实效究竟指什么呢?分析已有的研究,存在三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德育实效即德育效果;第二种观点认为,德育实效即德育工作成功率;第三种观点认为,德育实效即德育的现实功能与期望功能的吻合程度。这三种观点各有其理由,但都有言不尽意之处。比如,何谓德育效果?德育工作成功率如何计算?现实功能与期望功能如何把握、如何比较?等等。

其实,实效问题涉及的是人类活动的效应评价问题,它有三个维度:其一,活动的结果在多大程度上实现了目标―效果评价;其二,活动的产出与投入的关系―效率评价;其三,活动目标的达成度(效果)对于更高一层活动目标或者说其他活动目标的影响―效益评价。

学校德育活动属于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一种特殊形式,因而,我们可以运用效应范畴(包括效果、效率与效益)来进行反思或分析。德育实效实则有三种含义:第一种,德育实效指德育效果,即学校德育是否实现了既定的德育目标;第二种,德育实效指德育效率,即学校德育投入与产出的关系;第三种,德育实效指德育效益,即学校德育对更高层次的目标如全面发展教育目标的影响,以及对于其他活动目标如智育目标、美育目标等的影响。

人们对学校德育实效低的批评,大体是在以上三种含义范围内进行的。最为通常的批评就是,因为学生身上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如懒惰、不思进取、贪图享乐、两面人格等,就断定德育实效低,就认为学校德育没有搞好。这种批评所隐含的德育实效观是效果观,依据是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没有实现预定的德育目标。另一种批评,实则是抱怨,常常是德育工作者抱怨自己的辛苦工作没有得到应有的结果,所谓“事倍功半”“得不偿失”;或者是批评我国有世界上最庞大的德育工作者队伍,但是德育工作并不是世界最出色的。这种批评所隐含的德育实效观是效率观,其依据是德育投入(个人投入或国家投入)与德育产出不相称。还有人批评学校德育未能改变校风、教风与学风,未能帮助提高升学率,未能为学生的终身幸福奠基,等等。这种批评所隐含的德育实效观是效益观,依据是学校德育未能有助于更高层次教育目标(如学生终身幸福)或其他目标(升学率)的实现。

二、学校德育实效的现状

纵观已有的研究,虽然有研究分析或罗列了德育实效低的种种表现,但存在不足:第一,对德育实效低的判断,缺乏系统的实证调查和访谈研究,停留于现象层面;第二,对是“谁”在抱怨德育实效低这一问题,现有的研究只是以成人的眼光和立场来讨论德育实效,而未见到德育工作的对象同时也是德育主体―学生的意见与看法。有鉴于此,我们有必要以实证研究的方法来考察德育实效的状况。我们编制了五套调查问卷,包括小学生卷、初中生卷、高中生卷、家长卷和教师卷,在多地中小学展开了调查。我们重点了解三个方面的情况:一是效率维度的德育实效,即学生、教师和家长对中小学德育工作的看法与评价;二是效果维度的德育实效,即学生、教师和家长对中小学生思想品德的看法与评价;三是效益维度的德育实效,即学生、教师和家长对德育工作和中小学生思想品德的社会适应性和个体满足性的看法与评价。通过第一方面,我们可以了解学校是“怎样做”德育工作的;通过第二和第三方面,我们可以了解学校德育“做得怎样”。下面是调查结论。

(一)学生眼中的德育实效

关于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性:从小学到高中,德育从未占据“首位”;而且年级越高,学校越不重视德育工作。

关于学校德育的作用:随着学生独立意识的越来越强,学校德育的影响越来越小。小学生与中学生对此认识存在根本差别。

关于德育途径:随着学生年级的升高,传统教育观认为占主导途径的德育课,其地位和作用却在不断降低。

关于德育内容: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虽是社会提倡的“主旋律”,是学校德育内容的“主旋律”,但并不是学生认可的“主旋律”。

关于德育课教学:照本宣科、为考试而教越来越不受学生欢迎,德育课的教学方法亟待更新。

(二)家长眼中的德育实效

从家长对“学生品行发展”状况的反映来看,被调查的家长们普遍认为,学生在所有的品行发展的积极指标(爱国、爱人民等)上表现良好,学生在所有的消极指标(如懒惰、不思进取等)上存在着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从家长对“学校德育工作的认识和评价”的反映来看,被调查的家长们普遍认为,现在的学校是重视德育工作的,也是应该重视德育工作的,学校德育工作是有较大和较好的成效的,并希望通过加强学校德育工作,改善社会的精神文化环境;同时也认为,家长与学校的沟通不足,对学校工作了解有限,因此要求学校德育工作者主动与家长联系,向他们介绍学校各方面的情况,增进双方的相互理解,加强家校合作,共同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质。

(三)教师眼中的德育实效

从教师对“学生品行发展”状况的反映来看,被调查的中小学教师总体上对中小学生的品行发展水平表示肯定,只是对学生品行发展的某些方面持否定态度,并且呈现出这样一种特征:肯定的方面多、否定的方面少;肯定的比例高,否定的比例低;肯定的方面比较一致,否定的方面则存在较大的分歧。

从教师对“学校德育工作”状况的反映来看,被调查的中小学教师普遍认为各学校的领导还是相当关注学校德育工作的,至于效果不令人满意,主要是苦于摊子大、经费不足,有些相应的措施还没有跟上来,致使许多德育工作流于形式。部分教师认为:“形式主义虽然不好,但有总比没有强。一句话,学校重视德育工作,但比较而言,学校对教学工作的重视是‘真抓实干’,对德育工作的重视则是‘形式主义泛滥’。”

从教师对“学校德育工作地位”状况的反映来看,被调查的中小学教师普遍认为,虽然学校德育工作的形式主义比较严重,但这并不表明德育工作在学校实际工作中没地位;虽然学校德育工作在学校中有一定的地位,但学校德育在学生品行发展中的作用不可高估,因为社会环境和家长对学生的影响更大。

从教师对“学校德育各途径作用”的反映来看,被调查的中小学教师普遍认为,学校德育各途径都有作用,但各途径所起的作用不一样且区分度高:“班主任工作”是起最大作用的一种途径,其次是“班会、团队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或“课外活动”),作用最小的是“思想政治课教学”和“各科教学”。

从教师对“学校德育由谁负责”的反映来看,被调查的中小学教师普遍认为,学校德育主要应由全体教师、班主任和校长为代表的三个群体负责。

从教师对“学校德育实效”状况的反映来看,被调查的中小学教师普遍认为,学校德育实效性确实不高,但也并不像人们流传的那样低。

三、学校德育实效的提升策略

(一)基于效益维度的提升策略

德育实效具有鲜明的社会历史性,即在不同的社会历史时期,社会发展的要求和个人发展的需要是不同的,因而德育实效的根本追求也是不一样的。这就有必要从效益范畴出发对德育实效进行探索性研究。从这一点出发,我们要对社会转型时期适合社会发展要求和个人发展需要的德育特征,如人性化的德育指导思想与模式、合格公民的德育目标、丰富性的德育内容体系、开放性的道德教育方式等,进行研究。

社会转型是同人的终极关怀、人的完整性、人的全面发展和人的解放相统一的,它为我们重新认识学校德育实效的时代特征提供了深刻的社会背景。为适应社会转型时期社会发展要求和个人发展需要,学校德育必须转向“人本”,即关怀人、关怀人的德性发展;转向“公民”,即培养具有主体性的、负责任的、遵纪守法的公民;转向“多元”,即在坚持道德价值导向一元化的前提下,考虑不同道德践行主体的差异性与多样性;转向“丰富”,即结合社会发展的要求,把科技道德教育、环境道德教育、经济伦理教育、合作精神教育、网络道德教育等内容融入德育“主旋律”,使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更具新意,富有时代气息;转向“开放”,即走出纯“学院式”的培养模式,走向更加开放的广阔天地,社区教育、企业文化培训等将在人的德性培养中扮演不可缺少的作用。

(二)基于效果维度的提升策略

德育实效属于结果的范畴,其提升离不开德育实效的各影响因素的完善,这就有必要从效果范畴出发对影响德育实效的一些新的因素进行补充性研究。从这一点出发,我们要对以往德育实效研究中关注较少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如社会风气的优化、学校制度文化的构建、学科德育的完善、学校所有教职员工实施德育或实践道德生活积极性的调动等,进行研究。

社会风气是影响年轻一代品德发展的重要力量。要全面增强德育实效,必须全力改善社会风气,包括完善法律规范,抓好党风廉政,发展社会经济,负起政府的道德责任;必须转变教育者观念,建构学校、家庭民主生活方式,促进美德成长。

学校制度文化是学校重要的德育资源。为充分发挥学校制度文化在德育中的作用,要把时代的伦理精神与制度的现实性、可操作性结合起来;要加强学校制度建设,为学校生活提供充分的、可行的制度;要发扬民主,让学生参与制度的制定与学校的管理。

教学,特别是课堂教学是育人的主要渠道,是德育的主要途径。学科德育要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必须准确认识道德课课堂教学与道德课以外其他各科课堂教学在德育实施上的关系,正确理解渗透于教材、教法和教师人格中的道德影响,恰当定位学科德育与其他途径德育的关系,彻底树立“全方位教育”的教育价值观。

课堂教学只是具有实施德育的可能性,至于能否真正在其间培养学生的政治、思想、道德、法纪和心理品质,还取决于许多内在和外在条件,尤其是教师的工作积极性的具备和发挥。为调动教师实施德育的积极性,要设置既有明显价值又有实现可能性的学科德育目标,尽量消除学校中客观上存在着的不公平现象,完整理解教师的需要系统,全面看待教师需要的满足。

(三)基于效率维度的提升策略

影响德育实效的各因素,并不是单一地起作用的,也不是平行地起作用的,而是结合起来起综合作用的,是某些条件下某些因素起典型作用的,所以有必要从效率范畴出发对影响德育实效各因素的综合作用和典型作用进行创新性研究。就综合作用来说,我们要从管理学和系统论的角度对学校管理和德育系统进行研究;就典型作用来说,我们要从人性论和政策学的角度对加强制度建设和完善学校德育制度进行研究。

德育实施的好坏直接受制于德育管理乃至整个学校管理。为消除“德育职责专有化”“德育职能部门化”“德育控制目的化”等不良学校管理表现,必须改革学校的人事管理,树立学校职能部门共同教育任务理念,正确定位学校管理。

德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家庭、学校、社会以及道德主体自身包含极其纷杂的各种育德力量,它们构成了一个内部结构相当复杂的德育系统。在德育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中,存在着大量的不协同因素。为推动德育系统各力量的协同,政府和学校要率先成为有力的德育组织者。

第8篇

伴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以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为基础,以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为重点,以中小学德育课堂为载体,以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为途径,以家庭、学校、社会三为一体的教育网络为保证,积极构筑德育工作发展的新格局。

我们把学校教育分为德育、智育、体育等三个主要的方面。在学校教育中,智育重在对人的智力开发,这是培养创新人才才智机构的主要方面,而智育主要是通过课堂教学来实现的,德育是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和品德教育的集合,现在也有人把心理健康归为德育。长期以来,学校教育总是人为地把德育与其他诸育割裂开来,把德育当作是学校分工中的一个门类,总是把“教学”放在一切工作的中心地位,这种“教学崇拜”还有不断加强的趋势,使学生才智因素的培养有观念和行动上的保障。在此情况下,对学生非才智因素培养的任务就显得十分重要。而德育是完成这方面任务的重要手段。事实上,德育、智育、体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的三个重要方面,德育属于教育目的的范畴,德育不是学校的一种工作,而是学校一切工作的归宿,是学校一切工作的最终目的之一。因此,在培养创新人才的过程,要把德育渗透到诸育当中去,做到相互联系,密切协调,共同育人。

塑造人类的精神和铸造人的灵魂,这是时代赋予教育的重要任务。不少人往往有这样一种思想误区,即把学生道德的有无,片面地定义在对人的意志与行为的限制与防范上,将道德教育变为空洞的说教和粗暴的灌输。这种通过强硬的纪律约束,严密的管理程序,量化的评价手段和无情的惩戒措施,严格控制了学生的道德行为和道德成长,无视人的价值内涵和精神品性,把本应温情脉脉的道德教育变为琐屑的行为训练和消极防范。毋庸置疑,信息时代对人的要求之高是前所未有的,道德的社会作用之大是前所未有的,道德教育的紧迫也是前所未有的。人的全面发展首先是德育的发展,学校教育不可能少了德育。

学校德育是个系统工程,是就其内容和实施途径来说和。就内容说,学校德育应该包括爱党、爱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勤奋学习、遵纪守法、心理健康等各方面;就实施途径而言,是以专门的思想品德(思想政治)课为主,各学科渗透,充分利用校内团队、各种群体组织和集会、节日庆典、升降旗仪式、晨会和课外活动等形式进行落实的。

实施素质教育首先是思想观念的转变,而思想观念转变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进行德育渗透,充分利用素质教育的主阵地――课堂,对实施素质教育的主体――学生,进行思想渗透和灌输。如何加强职业学校各学科的德育渗透,是当前教改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在全社会普遍重视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大氛围下,学校作为专职教育单位,“把德育放在学校一切工作的首位”已是我们的共识。加强对学生进行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纪教育和心理品质教育,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起着主导的决定性作用。为了推动“课课有德育,人人是德育工作者”这一教育理念,积极开展“各学科渗透德育”,拓展德育阵地,增添德育渠道,丰富德育形式,扩充德育内容,使学校传统美德特色教育在学科渗透中增添新的时代内涵,在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作为我们职业学校不仅要对学生进行“五爱”教育,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还要特别加强职业道德教育、职业理想教育和创业教育。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由此看来,人的一生,“习”性教化可谓是最重要的了。从出生到入学应属童年时期,是启蒙阶段,主要受教于家庭环境和父母;从入学到毕业(不管何级)属青少年时期,是成长阶段,主要受教于学校环境和教师;从学校毕业以后是成年时期,是工作阶段,主要受教于社会环境和自我教育,以至终身。童年虽短,却是人生之基石。古人所云“三岁看老,百岁瞧小”,早已道出了这一时期的重要性。此时期的关键应取决于家庭教育环境的优劣和父母亲属的素质。而跨入社会后的成人期,其工作、生活、为人处事的“德性”、方法,主要来自前两段时期的“教化”所得。那么,学校教育在整个人生长河中,起到什么具体作用呢?笔者认为:学校教育主要应起补救、输送、升华的作用。因此,作为人生中间阶段的学校教育来说,就要针对每个学生家庭教育的现状,及时采取补救、输送、升华的措施,这应成为学校德育工作的主导思想。

首先对那些家教失误的孩子,学校是医院,教师是医生。我们应发扬医护人员那种救死扶伤的革命人道主义精神,不歧视,更不能辱骂学生及其家长。而应采取一切力所能及的措施,通过学校环境的影响,家教制度的建立,政府行为(社区活动)的支持,使其逐步转化到“健康”人群中来,共同接受良好的道德品质教育。

对那些没有家教失误,特别是较优秀的孩子来说,学校德育的职能主要是输送和升华。家教如溪流,优劣如清浊,学校教育如江河。我们就应集泉纳溪,江流成河,以保证他们融入集体,循着正途奔向人生的海洋,避免其流进沼泽,误入歧途。当然,升华寓于整个输送过程之中,是学校德育的主体。学校德育是个系统工程,整个人生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主要是在学校教育阶段获得。学校德育的升华教育就是要把每个人潜在的道德意识从原始状态,提升到理性认识后,进一步养成其自发性的行为习惯,使其成为自己跨入社会后各项工作得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

综上所述,学校德育是人生道德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环。所以,我们应认真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始终把德育工作作为学校工作的首要任务来抓,为把每个学生都培养成对社会有用的合格公民而努力!

第9篇

德育方法的整体性问题是指为了充分发挥德育方法的综合、整体效果,而应科学、合理地处理好德育系统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德育方法外部关系)及各德育方法之间的关系(德育方法内部关系)。

1.德育方法与其他德育要素的整体性

德育方法与其他德育要素的整体性问题,主要涉及德育方法外部关系,即德育方法分系统要与德育要素系统所包括的其他五个分系统——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途径、德育管理和德育评价横向贯通,互相联系,互相依存,构成整体。德育方法不应游离于德育整体系统之外,而是发挥它在整体中、系统中的应有作用。例如,从德育方法与德育途径的关系看,二者“既有密切的联系又有根本的区别,是两个不同的范畴。途径和方法是互相影响、相互制约、互相促进的。途径决定方法,德育方法的选择依赖于德育途径。如课堂教学这条途径,决定了讲授法和说明法是基本方法;而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实践锻炼法、考察参观法则是基本方法。另一方面,方法的改进也会影响途径的发展。例如,多媒体信息技术,开辟了网络德育途径”[2]。同样,德育方法与其他分系统的关系也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在整个德育系统中发挥着各自的独特作用,而独特作用的发挥又与它们之间的联系密不可分。

2.德育方法体系的整体性

德育方法体系的整体性问题,主要涉及德育方法本身系统内部的关系,即各种方法的关系问题。国内有学者指出:“德育过程的复杂性和德育对象的多样性与变动性,以及制约德育方法的诸多因素,决定了德育方法既是多种多样又是紧密相连的。不同的方法各有侧重,要各种方法巧妙的变换和组合是一种高超的教育艺术,它将使德育方法的整体效用得到充分发挥,从而出色地完成德育任务。”[3]因此,方法的整体性问题必须引起重视。众所周知,每种方法都有一定的适用范围,没有一种方法是万能的,是可以适用于每个人及各种情形的。一种方法,可能完成多种任务,实现多个目标,适合多类内容。同样,多种方法可能完成同样的任务,实现同样的目标,适合同样的内容;而且,多种方法优选组合可能更好地作用于目标、任务及内容。因此,要根据不同主体、不同时空、不同情形,合理选择最合适的一种方法或多种方法,进而充分发挥各种方法的协同、整体作用,以便到达良好的德育效果。

二、德育方法的多样性

1.德育方法的多样性

在教育实践中,德育方法一般可以概括为4类18法:以语言说理形式为主的方法,主要包括谈话法、讲授法、讨论法、辩论法、演讲法等;以形象感染形式为主的方法,如典型示范法、情感陶冶法、影视音像法,小品表演法等;以实际训练形式为主的方法,如社会实践法、调查访问法、参观考察法、常规训练法、大型活动法等;以品德评价形式为主的方法,如奖惩激励法、表扬鼓励法、评比选优法、操行评定法等[2]。除此之外,还有以自我教育为主的自我修养法等。需要指出的是,多样化的德育方法在新时期的发展有所侧重。

2.德育方法的选择问题

方法的根本问题也是选择问题。要想取得德育的良好效果,必须学会在丰富多样的方法体系中选择最合适的方法。因此,科学而艺术地选择德育方法必然引起每一位教育者的重视,也是作为一位合格教育工作者的必备素质。方法的选择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要依据工作的出发点及不同情况和需要,灵活选择。具体到某种原则,人们可以从多个角度列举出许许多多,比如,目的性原则、层次性原则、时代性、开放性、实效性等等,这些原则都有其合理性,对实际工作也有一定的启发价值。但由于上述原则提出及排列的依据不是很清楚或一致,致使人们可以列举无数有关原则,从而使原则的指导价值打了折扣。鉴于此,我们试着遵循一定的逻辑规则,演绎出如下德育方法选择的原则,使德育原则既有限,又有效,解决了前述问题。

笔者认为,原则的提出和排列要明确几个前提条件,第一,为谁的问题。方法不是目的,它要服务于目的,因此合目的性是根本。第二,如何为的问题。要想实现德育目的,必须按照事物发展的轨迹或者规律运作。第三,何时的问题。而规律的作用是在实际情形下发生的,这又离不开社会发展历史状况及时代特色的制约。第四,谁用的问题。方法毕竟是通过教师的选择才发挥作用的,因此,教师的自身特点往往影响方法的选择,即教师应该选择适合自身特点的方法。我们可以把上述层次的原则视为一级原则,它还可以分别划分出二级、三级原则等。根据这种分析,我们认为德育方法的选择原则(一级原则)问题可以表述为以人为本(促进入的发展)的原则、合乎品德发展规律的原则、历史性原则(时代性原则)和教师主导性原则。这些原则都可以具体到某一级教育,比如,对于当代初中学段的学生而言,则可具体为充分促进初中生品德提升的原则和遵循初中生品德发展规律的原则、紧密结合时代要求的原则和适切教师风格特点的原则等。三、德育方法的实践性

传统的德育方法,往往陷入机械的、脱离社会实践、脱离生活实际与脱离时展的窠臼之中。因此,学生也无法有自己的真实的体验和感受,缺乏情感性。基于此,笔者认为,德育方法必须强调实践性,即重视德育与实践的结合,使德育回归学生真实生活及引导学生为未来生活做准备,并在实践和生活中,强调学生的情感和体验,从而收到良好的德育实效。

1.要重视德育的实践性——在实践中形成美好品德,在实践中展现美好言行

“道德根本上是实践的”[4],这已是古今中外人们的共识。据此,我们也可以认为德育根本上也是实践的。因此,德育工作的全过程应凸显实践性,应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德育的起点,是与学生的已有体会和经验密不可分的;德育的实效,是通过实践来加以提升、检验和展现的。德育就是要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道理与已有经验相结合,然后内化为自觉的要求,随之产生高尚的情感,并在实践中外显为良好的精神面貌、优秀的意志品质和正确的行为习惯。具体而言,学校除了强调德育与已有感受和体会相结合外,还应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比如,结合学生的思想实际,开展诸如社会调查、社会服务、生产劳动、科学考察、远足等各项社会实践活动。通过策划、组织形式多样的活动,吸纳学生积极参与整个活动过程,并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大力发展他们的主体性,从而促进学生思想在丰富而有意义的活动中不断提高。同时,通过活动的组织,学生的责任心、组织能力等等也会得到较好的培养。

2.德育方法的生活性——德育回归学生真实生活,并引领学生的未来生活

长期以来,我们的德育方法已成基本定式,模式为“约束—压服—控制”,容易导致学生产生病态的压抑心理和专横型的品质,给师生制造心灵上的隔阂,甚至情绪上的对立,以至于压抑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削弱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作用。因此,传统的“管、卡、压”等措施不能做到发挥学生主体以及尊重学生的自主道德选择。所以,必须将生硬的道德灌输教育还原成学生生活和成长的过程,进行生活德育。

在生活德育中,德育首先要源于生活,即一定要寻求学生的最普遍的生活,要善于在普遍生活的方方面面中,充分挖掘教育价值,从而使德育工作可亲、可近、可信,增强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同时,德育还应高于生活,要考虑到生活的未来性和发展性,积极引导学生为未来的生活做准备,比如,通过引导学生观察他人及成人的生活,再从这种感性发展到理性,形成道德的知、情、意,以便为未来生活中的角色及承担的任务和应具有的品性做储备。

3.内心体验——情感是德育加强与实践及生活联系的重要切入点和关键点

德育的本质在于育德,要培养人的高尚品格,而高尚品格与人对道德的体认及感悟须臾不能分离。因此,要在实践过程中和现实生活中,不断加强体验性教育,调动学生的同情心、责任心及良心,充分发挥情感的作用,使之在学生内心中留下美好、幸福的情感烙印,从而达到以情认知、以情促意、以情带行的境界。情感的积极介入,就可以改变过去空洞枯燥的说教,变“刻意”教育为“无为”教育,发挥“陶冶”、“暗示”、“体验”等方法的作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的自我思考、自我判断和自我体验。进一步讲,“德育对象的情感对其德育接受意愿、接受程度都会产生直接影响,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德育实效”[5]。

参考文献:

[1]孙少平.改革开放时期中小学德育的发展与问题探讨[J]教育发展研究,1999(12).

[2]詹万生.整体构建德育体系总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3]利小红.浅谈中学德育的实施方法[EB//OL]http://chsgez.100point.com/school/chsgez/items/校长文集/xz23.htm.

第10篇

我们的做法是:

一、突出地位,加强探究。

“思想道德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学校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主阵地、主课堂、主渠道,切实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我们义不容辞。为增强学校和广大教育工作者的紧迫感、责任感,掌握新时期德育工作的要求和方法,提高德育工作的能力与水平,我们主要做了两项工作:一是制发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行动计划》,对全县学校的德育工作进行全面部署,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并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行动计划》列为我县教育工作“十大行动计划”之首,进一步加强了对学校德育工作的督查和考核;二是对新课程理念下的德育工作进行了认真的研究和实践。如东门小学以“开发德育资源”为子课题,对如何挖掘学校德育资源进行了研究和实践;梅关中学以“创新德育内容”为子课题,积极探索和构建以培育铭源精神为主要内容的学校文化;池江中学以“创新德育形式”为子课题,对学生进行分类指导,分层育人;大余中学以“创新德育手段”为子课题,进行了通过量化管理让学生在自我管理中自主发展的探索与实践;池江小学以“创新德育工作途径”为子课题,提出了合作育人的命题等。各校虽然方法各异,途径不一,但思想统一,目标一致,得到了上级领导的充分肯定。去年12月,市委宣传部、市教育局在我县召开了全市中小学校德育工作现场会,会议对我县学校的德育工作的做法及成效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二、构建机制,突出实效。

为了进一步增强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我们以新课程改革为契机,以德育工作新理念为导向,从建立德育工作新机制入手,重点构建了新课程理念下的学校德育评价新机制,并取得了实质性的突破。

一是建立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新机制。我们根据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对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制度和高中招生制度进行了改革。改革的基本点是对学生的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进行综合评价,评价的结果既是学生初中毕业的主要依据,也是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的重要依据;

二是建立了教师德育工作评价新机制。为了实现新课程的德育目标,我们根据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实际,制定了《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目的就是力促教师认真解读《新课程标准》,领会《课程标准》的德育思想,挖掘学科中的德育资源,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精心设计每一堂课,设计每一个环节,并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自然渗透德育内容,把学科教学与德育工作有机结合,将德育贯穿于教育教学工作始终。

与此同时,我们要求学校把教师的德育工作情况与其切身利益挂钩,并实行“一票否决”制度,即凡是对学生违纪行为视而不见者,对学生不文明言语听而不闻者,在年终考评、职称晋升和评优评模中实行“一票否决”。

实践证明,教师德育工作评价机制的建立与实施,极大地调动了教师开展德育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使教师既教书又育人,不仅浓厚了学校的德育氛围,也增强了学校德育工作的力量实效性。

三、创新途径,形成合力。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离不开家庭的理解、关心和支持。为了形成全社会都来关心和支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合力,我们在把德育工作融入到社会实践活动同时,提出了“合作育人”的德育工作思路,积极争取社会和家庭对学校德育工作的支持。

一是学校与社会合作育人。我们要求学校积极争取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不断增强德育工作合力,努力形成全社会都来关心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如我们在配合公安、工商、电信、城管等部门整治校园周边环境的同时,要求学校从当地公安或司法部门聘请法制副校长,积极开展警校共建活动。又如,我们在争取县关工委、老干局对学校德育工作的大力支持的同时,要求各校加强学校关工委的建设,聘请他们为校外辅导员,积极争取当地老干部、老党员、老战士、老教师、老模范对学校德育工作的支持。此外,有的学校还与村委会、老年活动中心、周边企业建立合作育人的伙伴关系。

第11篇

关键词: 中职学校 德育工作 中职德育导师制

道德建设的成败事关国家安危,民族兴衰。道德教育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德”被置于教育目标的首位,“传道”历来都是教育的第一要务。在我国,德育在学校教育工作中具有特殊的地位、作用和重要性。然而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在中西文化冲突与价值多元的背景下,学校德育被动与滞后,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刻不容缓。中职学生是我国未成年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未来产业大军的重要来源,他们处于可塑性最强的时期,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我国产业大军的素质,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中职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但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面对国际国内形势深刻变化和新时期新阶段的任务要求,中职学生思想道德教育面临严峻挑战,工作中还存在许多不适应的地方和亟待加强的薄弱环节。

中职学校要切实重视德育工作,转变原有的德育观念,积极探索德育工作的新路子。我们要从中职学校目前德育现状出发,不断加强与改进德育工作,开创新的德育工作思路与方式,积极拓宽德育工作渠道,全面凸显“以人为本”的理念,努力探索中职学校德育的新思维、新方法、新途径,以“爱”为主题,以“个性化”为特色,深情召唤新课程背景下的德育工作,树立大德育观、“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理念,积极构建全员参与的育人格局,不断增强德育教育的针对性与实效性。正如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德育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德育教学研究会主任蒋乃平提出的:“不只德育课老师是德育工作者,所有的老师都是德育工作者。”加强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其形式和方法有许多,我认为,中职德育导师制是其中比较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之一。

一、实施中职德育导师制的必要性

德育导师制就是由一名德育导师带一名或几名有进步要求的学生,使他们提高政治觉悟,迅速成长。这种形式对于学校发现和培养优秀学生干部、转化后进生很有启发,效果较好。中职德育导师制是指在中等职业学校开展德育导师制,它是中职学校德育工作必要和有效的补充,具体说就是在“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首先是德育工作者”等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将学校德育的目标、任务分解到担任导师的科任教师身上,形成全员育人、全科育人、全程育人的良好育人模式。导师既教书又育人,既管教又管导,从而形成整体合作、优化班级教师管理的一种学校德育管理模式。

中职学生正处于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这个阶段,青春期生理上的急剧变化冲击着心理的发展,使身心发展失去平衡。学生心理活动存在成人感和半成熟状态的矛盾、心理断乳与精神依赖之间的矛盾、心理闭锁性与开放性之间的矛盾、成就感与挫折感的交替等种种矛盾。他们心理抵抗能力弱,叛逆心和好奇心相对较强,心理不够成熟。于是,中职校园内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因素,如上网成瘾,打架,缺乏学习自觉性,不尊重老师和同学,随地乱扔垃圾,等等,这些都令中职学校德育工作者感到头疼。长期以来,学校德育工作存在一些问题:德育目标缺乏层次性;德育内容缺乏针对性;德育途径、措施不具体,缺乏实施性;德育方法重灌输,轻主体体验、内化,缺乏实效性。德育工作在中职学校工作中往往是“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无形之中走向边缘化,德育在学校中的首要位置难以落到实处。就学校德育的形式和方法来看,还普遍存在着陈旧简单,缺乏新意的弊病和套路化、模式化的问题。而且现在学校德育日趋“专人化”,德育工作主要是班主任、德育处的事情,任课教师则只管抓教学,学校德育与智育的剥离,使学校德育出现了很大一块“真空带”。传统德育只注重满足社会需要,片面强调社会规范的要求,而忽视受教育者的个性特点和心理需求。教师习惯于用统一的标准要求学生,缺乏对学生个性的尊重、理解,往往居高临下,摆师长权威,容易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造成师生关系紧张。

目前,大部分中职学校班级管理实行班主任负责制,班主任的管理无论是质量还是时空都是有局限性的。中职德育导师制下,职责具体到个人。面对小批量的学生,导师更容易了解学生的思想动向和学习情况,能够全面而深入地了解学生的个性、志趣和特长,因人而异地帮助学生规划自己的人生目标并进行指导,使每位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发挥自己的潜能,提高个人素质。这大大弥补了传统班级管理模式的不足。因此,在中职学校实施德育导师制有其必要性。

二、实施中职德育导师制的目标、内容和任务

中职德育导师制的提出和推行,是我们对中职学校德育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任务和工作现状深入反思的结果。学校是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必须按照党的教育方针,把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中职德育导师制作为学校德育的重要方法之一,其目标应该是符合中等职业教育的德育目标,培养健康发展的学生。蒋乃平说:“中职学校中的德育工作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就是让每年招收的800多万孩子,灰溜溜地进来,然后通过学校的教育,抬着头、挺着胸走出去。”

德育导师的主要工作是“导”,其指导内容应该是涉及学生的思想品德、爱国情感、心理健康、人格养成、行为规范、学生成长、职业素养等方面,依据“用心沟通、以德树德;竭诚交流、以情动情;刻意磨炼、以志励志;修身垂范、以行导行”的育人原则,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我们实行的中职德育导师制,偏重于思想、行为、生活和心理上的关心和指导,主要是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润物细无声的教育,帮助学生提高职业素养,注重学生遵守规范,发现学生的特点,指导和帮助学生解决一些思想上、心理上的疙瘩,培养学生的全面素养。各类学生对德育导师的需要是不尽相同的,德育导师应根据不同的指导对象设置不同的指导任务,包括对优秀学生的培养、行为表现不良学生的转化、心理状态不良学生的心理调适等。美国现代哲学家、教育家杜威有一句名言:“一切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形成人格。”教育工作者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人格,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德育导师制正是德育个性化、亲情化的载体。导师是学生思想上的指引者、学习上的辅导员、生活上的指导员、心理上的疏导者,导师应成为学生最信任的人、成长中帮助最大的人。

三、实施中职德育导师制的途径和方法

第12篇

“心理辅导”是20世纪末教育改革中出现的新观念,作为德育工作方式的补充手段,“心理辅导”工作应成为现代学校的一个标志。把“心理辅导”纳入德育工作之中,这是学校教育发展的要求。

一、“心理辅导”是“德育”工作方式的补缺

“心理辅导”又称心理健康咨询。它的主要方法是在一种新型的建设性的人际关系中,学校的老师根据掌握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给学生以合乎需要的协助与服务,帮助学生正确了解自己,认识周围的环境,根据自身的条件确立有利于个人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生活目标,培养学生在成长过程中自行克服障碍的能力,帮助他们在学习、生活及人际关系等方面调整自己的行为,增强对社会的适应能力,逐渐使其行为与社会的要求相吻合。

“传道,授业,解惑”是学校教育的主要工作,其中“传道”“解惑”工作与我们今天的“德育”“心理辅导”工作的目的基本一致。目前,在学校的教育工作中,相对传统的德育工作而言,有些教育工作者对“心理辅导”的目标,途径,作用等,远没有像前者那样熟悉和了解,原因是“心理辅导”工作目前还尚未得到普及,对做“心理辅导”工作的方法和技能也没有完全掌握,这除了需要补充相关知识之外,还有一个认识问题。那么,“心理辅导”在学校教育工作中究竟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呢?

应该说学校的“心理辅导”和“德育”工作的对象都是学生,它们的基本职能都是“育人”,而在实现这个目标的途径上,“心理辅导”有着自己的特点。心理辅导者比较关心学生的动机,情感,兴趣等个性方面的发展,特点是容纳并重视学生个性的差异,注意发挥学生的自主精神,强调依靠学生自我探索来解决面临的问题,最终实现育人的目标。这些特点使得“心理辅导”可以成为学校德育教育工作有力的配合和有益的补充。在对学生的教育中“德育”和“心理辅导”结合起来进行是完全可行的,这种结合既不是使用传统的德育方法解决学生一切心理问题,也不是要用“心理辅导”来取代德育工作,而是要充分发挥两者在统一“育人”活动中的独特作用,通过不同的途径去实现共同的育人目标。

二、“心理辅导”与“德育”工作方法的区别

尽管“心理辅导”和“德育”有着共同的育人目标,但在实现这一目标的途径上有着各自的特点。“心理辅导”和“德育”工作各自的独特之处具体表现在:

1.观点不同。“心理辅导”工作和“德育”工作都是针对学生的,德育工作者一般把学生当作塑造的对象,把自己看作“美好心灵的塑造者”,德育工作中教师是学生心中的权威;而心理辅导者则把学生当作需要帮助的“当事人”,把自己看作是能提供帮助的协助者,心理辅导过程中教师是学生的“参谋”和朋友。

2.工作内容不同。“心理辅导”与“德育”的内容存在着交叉关系,在一些基本道德范围,如在社会公德的教育上,在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有着共同关心的问题。除此之外,它们还有着对方包含不了的东西,如心理活动中的思维方式,学生个性品质中的有些内容不属于德育工作的范围,德育工作一般不能解决纯属心理卫生方面的问题;而心理辅导工作的主要内容是了解学生的心理现状,采用适当的办法来调整学生的思维方式,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达到其行为纠偏的目的。

3.工作方法不同。“德育”的工作方法很多,常见的有:宣传教育法、分别谈话法、正负强化法、提供榜样法、实践锻炼等。心理辅导的方法有以了解学生为主的观察测试法、自我描述法、沟通分析法和以影响学生为主的行为矫正法、角色扮演法、生活技巧锻炼等。心理辅导的许多方法在传统的德育工作方法中较少使用。前面谈到的几点区别只是相对而言,其实在“心理辅导”和“德育”中彼此的方法是可以互补的。随着教育领域的改革,教师的德育观念正在更新,学生在品德形成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广大教师的尊重,德育工作的面貌也由此大为改观。

三、“心理辅导”对德育工作有着积极影响

心理辅导对学校的德育工作起到的积极影响不可忽视,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心理辅导”进一步完善了“德育”的内容。学校的德育主要是对学生进行包括政治思想教育和道德,法规等行为规范教育,旨在为国家培养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德育内容注重的是社会对个人的政治,思想,行为规范方面的要求,但对于学生成长过程中的一些基本层次的问题,如:人际交往问题、处理同异性的关系问题、如何正确对待生活中的挫折问题、如何调整情绪状态的问题、如何发挥个人的主创意识等问题,缺少解决的办法,而这些问题却实实在在地存在于学生的生活之中,影响着学生的思想、情绪和行为,对于这些问题可以通过心理辅导的方法来解决。因此,“心理辅导”完善了学校德育工作的目标和内容,它使德育内容更加贴近学生生活,更有利于学生的成长。

2.“心理辅导”为有效实施德育创造了条件。一个学生接受正常教育的前提是要有一个良好的心理基础,“心理辅导”能为有效实施道德教育提供良好的心理背景,打好心理基础。学生要形成良好的品质,他必须能够正确认识自己,具有一定的责任心,能够正常与他人交往,能正确表达和控制自己的情绪,如果不能具备这些条件,他就失去了接受道德教育的重要条件。心理辅导要让学生学会自我调整,正确选择生活目标,正常施展自己的才能,成为一个有健全人格的人。假如我们的学生缺乏日常社会生活这样一些基本层次的做人本领,则他们的政治方向、道德品质会因缺乏坚实的心理基础而终究落空。

3.“心理辅导”为提高“德育”效果提供了新的途径。“心理辅导”作为学校德育工作又一途径,促进了德育工作的开展。

首先,在学校开展心理辅导,必然会促使我们去努力学习掌握现代心理科学中关于人的心理现象与行为改变的知识,开辟学生工作的新途径,使得学校德育工作更加完善。

其次,可以借助心理辅导中的具体方法来客观地了解学生个性的状况、长处与短处以及发展的趋势,使德育工作更加有针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