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生态因子作用特征

生态因子作用特征

时间:2023-06-26 16:27:3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生态因子作用特征,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生态因子作用特征

第1篇

本章重点

一、名词解释

1.生态环境2.生境4.限制因子5.趋同适应和趋异适应

3.生态幅(ecologicalamplitute):生物对每一种生态因子都有其耐受的上限和下限,上下限之间是生物对这种生态因子的耐受范围,称为生态幅或生态价。

6.生活型和生态型:(1)趋同适应的生物,具有类似的形态、生理和生态特性的物种类群称为生活型。(2)趋异适应的生物,分化形成的形态、生理和生态特性不同的基因型类群称为生态型。

二、问答题

1.简述谢尔福德耐性定律。

2.简述利比希最小因子定律及其补充。

3.试述生态因子的作用特征

答:(1)综合作用:环境中各种生态因子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彼此联系、互相促进、互相制约。任何一个因子的变化都会引起其他因子不同程度的变化。(2)主导因子作用(非等价性):在诸多生态因子中,必有一个对生物是起主要作用的,称为主导因子。(3)阶段性作用:生物在生长发育的不同阶段对生态因子的需求不同,因此生态因子对生物的作用也具阶段性。(4)不可替代性和补偿作用:不可替代性:生态因子虽非等价,但都不可缺少,一个因子的缺失不能由另一个因子来代替。补偿作用:但某一因子的数量不足,有时可以由其他因子来补偿。但只能是在一定范围内作部分补偿。(5)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环境中的地形因子,它的坡度、坡向、海拔高度等对生物的作用不是直接的,但他们能影响光照、温度、雨水等因子的分布,因而对生物产生间接作用,这些地方的光照、温度、水分状况则对生物类型、生长和分布起直接作用。

4.简述环境因子、生态因子及生存因子之间的关系。

思考题

一、名词解释

1.内稳态2.实验驯化与气候驯化

二、问答题

1.根据不同分类标准,生态因子分为哪些种类?

2.简述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

3.生物对耐受性范围的调整方式有哪些?

1、具体的生物个体和群体生活地段上的生态环境称为(B)

A.环境

B.生境

C.内环境

D.地球环境

2、简述环境因子与生态因子的区别与联系

环境因子是指生物有机体以外的所有环境要素。生态因子是指环境因子中对生物的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有着直接或间接影响的因子。生态因子是环境因子对生物起作用的因子,生态因子包括在环境因子中。

3、根据生态因子的稳定性程度可把生态因子分为稳定因子和(D)

A.气候因子

B.地形因子

C.外来因子

D.变动因子

第2篇

关键词:城市水资源;复合系统;DPSIR模型;可持续发展

引言

可持续发展是指人类在社会经济发展和能源开发中,以确保它满足目前的需要而不破坏未来发展需求的能力。水是生命之源,是生态环境的基本要素,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是指在维持水的持续性和生态系统整体性的条件下,支持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和满足代内和代际人用水需要的全部过程。

城市是人类高强度活动的地区,城市水资源、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相互耦合、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城市水资源-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复合系统(简称城市水资源复合系统)。因此,城市水资源复合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应该包含以下几方面的内容:第一,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是可持续的,即在保持城市生态环境健康的前提下开发水资源;第二,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必须满足一定的社会经济发展规模;第三,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必须坚持“节流优先,治污为本,多渠道开源”[3]的发展战略;第四,水资源开发利用要满足世世代代人类用水需求,体现代内与代际间的平等。

城市水资源复合系统是高度人工化的生态系统,对这类复杂的生态系统,不确定性是其最基本的特征[4],因此,在构建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之前首先应从机理上对城市水资源复合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过程进行研究,找出影响和制约城市水资源复合系统发展的胁迫因子,进而提出合理的管理措施和途径,实现城市水资源复合系统的可持续发展。由PSR模型延伸出来的驱动力(Driving forces)-压力(Pressure)-状态(State)-影响(Impact)-响应(Responses)模型(DPSIR模型)正是符合这一思维模式的模型,可以很好地描述城市水资源复合系统的发展过程。

1 城市水资源复合系统发展过程的DPSIR模型

DPSIR模型是目前在环境领域中广泛使用的框架模型,它用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五个因子共同描述生态系统的发展过程。城市水资源复合系统可以用DPSIR模型来描述其发展过程。

1.1 驱动力因子分析

在城市水资源复合系统的发展过程中,驱动力是指造成水资源复合系统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可以分为自然驱动力和社会经济驱动力。自然驱动力是指城市化导致的自然条件的变化,主要包括城市水循环、城市气候及降雨特征、城市水文效应及城市水环境的变化[1]。社会经济驱动力是指社会经济的发展对城市水资源的需求,主要包括城市发展的人口目标和经济目标。从对城市水资源复合系统作用的时效性上来说,自然因素导致的城市水资源复合系统的发展变化是缓慢的,而社会经济因素对城市水资源复合系统的影响大、作用突出,是城市水资源复合系统发展变化的主导驱动因子。

1.2 压力因子分析

在城市水资源复合系统的发展过程中,压力是指通过驱动力作用后,直接施加在水资源复合系统之上的促使水资源复合系统发展变化的压力,直接表征驱动力的强度。驱动力对城市水资源复合系统的压力一方面表现在城市水资源复合系统的各个子系统对水资源的竞争上,具体表现在城市的工业需水、农业需水、生活需水以及生态需水之间的竞争,另一方面表现在社会子系统和经济子系统对包括水环境在内的生态环境的影响,具体表现在废污水的排放。可持续发展的水资源开发利用,实际上就是通过对水循环过程的调节,使水分沿着特定的路径循环运动,从而满足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等不同部门对水资源的特殊需求,同时使水资源、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协调并可持续发展。

1.3 状态因子分析

在城市水资源复合系统的发展过程中,状态是水资源复合系统在驱动力和压力共同作用下的现实表现,是驱动力和压力共同作用的结果,描述水资源复合系统的物理特征。水资源复合系统的状态及其动态变化是研究驱动力和压力的基础,也是分析影响和响应的出发点。城市水资源复合系统的状态可以用地表水开发利用程度、地下水开发利用程度、可用水资源量、水质状况、水资源重复利用能力、污水处理能力、人口现状、经济发展现状、生态环境现状等来表征。

1.4 影响因子分析

在城市水资源复合系统的发展过程中,影响是指水资源复合系统在驱动力和压力共同作用下的状态的变化。与状态的相似之处是,二者都是驱动力和压力共同作用的现实表现,不同之处是状态反映的是城市水资源复合系统的状态,而影响反映的是城市水资源复合系统的变化,对影响的分析是决策的基础,是响应的依据。社会经济发展以及生态环境对水资源的需求和水资源供应之间的矛盾以及社会、经济、生态系统对水资源需求的竞争,导致了城市水资源复合系统的状态不断地发生变化,主要表现在水资源量的变化、水资源质的变化以及生态环境的变化等方面。

1.5 响应因子分析

在城市水资源复合系统的发展过程中,响应是指人类对状态和影响的反馈,是对水资源开发利用、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等所采取的管理措施。社会经济因素对水资源复合系统的压力塑造了水资源复合系统的当前状态,系统的状态反过来又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规模和结构等,为了实现城市水资源复合系统的可持续发展目标,人类必须调整自身行为,即社会的响应。

1.6 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机理分析

城市水资源复合系统发展的DPSIR模型是一种基于因果关系组织信息模型,存在着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的因果关系链,在城市发展的初期,驱动力因子和压力因子的强度在水资源的承载能力之内,水资源能满足城市发展的要求,水资源对城市的形成和发展起着孕育、滋养、促进和支持的作用,水资源复合系统处于稳定、有序的状态。随着人类对社会经济发展要求的不断提高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人类活动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施加的压力超过了其承载能力,水资源系统的状态,包括水资源的数量和质量、水资源的水文循环过程等都发生了改变,而水资源的短缺和包括水环境在内的生态环境的恶化又反过来影响和制约了社会经济的发展。随后,人类逐渐通过经济和管理策略对这些变化做出响应,一方面调整水资源系统的驱动力和压力,从根源上改善水资源状况,另一方面采取直接措施改善水资源的状况及生态环境状况,从而使水资源复合系统朝着健康、有序的方向演进,如此循环,最终实现城市水资源复合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城市水资源复合系统的发展过程就是这样一个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的S型发展过程。

2 基于DPSIR模型的城市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研究方法

基于以上分析,城市水资源复合系统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应该遵循以下过程:首先评价城市水资源的现状及其变化趋势,然后分析造成城市水资源现状和变化的原因和以及社会经济发展对水资源的驱动力和压力,找出胁迫因子,分析水资源的现状和变化对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影响,据此调整当前的发展策略,提出合理的管理措施和途径,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城市水资源复合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2.1 城市水利用基本状况及需水预测

DPSIR模型的状态因子在城市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研究中体现在对城市水利用基本状况的调查及需水量的预测。

城市水利用基本状况主要包含以下四方面的内容:第一,城市供水水源状况。城市水资源包括传统的淡水资源和非传统的水资源。对供水水源构成特征的分析,就是调查构成城市水源的各种水源的量和比例;第二,城市供水状况,包括供水设施能力、供水量、供水水质的调查分析;第三,城市用水状况,城市用水分为工业用水、生活用水和生态环境用水,对用水构成特征的分析,就是调查各部分用水的量和比例;第四,城市排水状况,包括城市污染排放量、污水处理率、污水处理收费等方面。

在对城市水利用现状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目标,对城市发展的需水量做出预测,预测方法主要有万元产值需水量定额法、用水增长趋势分析法、人均用水定额法、关键因子相关分析法等,不同的预测方法有不同的适用条件和不同的优缺点,因此在实际需水量预测过程中可以结合多种预测方法相互校验。

2.2 城市水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DPSIR模型的影响因子在城市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研究中体现在对城市水问题的调查研究,驱动力因子和压力因子体现在对城市水问题产生原因的分析。

城市水问题的调查研究是在对城市水利用基本状况调查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的,包含两方面的内容:第一,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的水资源和生态环境的问题,具体表现在水资源是否短缺、水污染状况、生态环境的健康状况等方面;第二,水资源和生态环境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和制约,具体表现在水资源量对社会经济发展规模、包括水环境在内的生态环境对人类社会的影响等方面。目前存在的水问题主要表现在水资源供需矛盾、水体的污染、生态环境的恶化。

在对城市水问题调查的基础上深入研究其产生的原因,找出制约城市水资源复合系统可持续发展的胁迫因子,即城市水问题产生的驱动力和压力。目前水问题存在的原因主要包括污水处理率低、用水浪费、供水漏失量大、工业用水效率低下、工业布局不合理、管理措施不利等。

2.3 制定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DPSIR模型的响应因子在城市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研究中体现在为解决城市水问题所采取的措施,即为城市水资源复合系统制定可持续发展策略。

通过对城市发展过程中出现水问题的原因的调查分析,从调整驱动力因子和压力因子的强度、改善状态因子和影响因子两方面入手,采取各种措施协调城市发展与水资源、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改善包括水环境在内的生态环境的质量,进而实现城市水资源复合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具体措施主要包括调整水战略方针,遵循“节流优先,治污为本,多渠道开源”的原则;科学配置、综合利用各种水资源;加强城市水系统规划;加强水市场监督;加强管理,创建节水型城市[3]。

3 结束语

城市水资源复合系统是城市水资源、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相互耦合的复合生态系统,系统中各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相当复杂,DPSIR模型的应用可以简化这一过程。通过全面分析城市水资源复合系统的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和响应,可以深入理解社会、经济、水资源、生态环境之间的作用过程以及彼此之间的因果关系,为城市水资源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建立提供理论依据,为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奠定基础。在用DPSIR模型分析城市水资源复合系统发展过程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DPSIR模型的城市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研究方法,为城市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参考文献

[1]左其亭,等.城市水资源承载能力――理论・方法・应用[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5:16-132.

[2]冯尚友.水资源持续利用与管理导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62-214.

第3篇

[关键词]生态位 图书馆生态位 生态位因子

[分类号]G250

生态位理论是生态学的基本理论之一,生态位理论在种间关系、群落结构、种的多样性及种群进化研究中已被广泛应用。生态位理论研究生物种群在生态系统中的空间位置、功能和作用,生态位理论反映了生态系统的客观存在。由于图书馆也处在由自然、经济、社会等因素构成的生态环境里,图书馆生态观假设图书馆与环境因素之间、图书馆与图书馆之间、图书馆与信息服务业之间相互构成复杂的生态关系,使生态学中的核心理论一生态位原理运用到图书馆生态关系的分析成为可能。

1 生态位概念及其演变

1894年,Streere在解释鸟类物种分离而居于菲律宾各岛现象时,引发了人们对生态位的研究兴趣。自然生态学家Jobnson于1910年最早使用了生态位一词:“同一地区的不同物种可以占据环境中的不同生态位”,1917年,生态学者格林尼尔(Grinnell)在研究加利福尼亚长尾鸣禽的生态关系时使用生态位术语并首先给以定义:恰好被一个种或一个亚种所占据的最后分布单位,人们称它为空间生态位。1927年,动物生态学家埃尔顿(Elton)从动物生态学角度提出一个动物的生态位表明它在生物环境中的地位及其与食物和天敌的关系,即“营养生态位”或“功能生态位”。生态学家哈奇森(Htchinsuon,1957年)利用数学上的点集理论,把生态位看成是一个生物单位(个体、种群或物种)生存条件的总集合,并提出了多维超体积生态位概念。Whittaker(1975年)认为,生态位是指每个物种在群落中的时间、空间位置及其机能关系,或者说群落内一个物种与其他物种的相对位置,既考虑了生态位的时空结构和功能关联,也包含了生态位的相对性。通俗地讲,生态位就是生物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在一定时间和空间拥有稳定的生存资源(食物、栖息地等),进而获得最大生存优势的特定的生态定位。生态位的形成,减轻了不同物种之间恶性的竞争,有效地利用自然资源,使不同物种都能获得比较生存优势,这是自然界各种生物欣欣向荣、共同发展的原因所在。生态位理论对所有的生命现象具有普适性,不仅适用于生物界(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也适用于人(包括由人组成的集团、社会、国家)。

2 研究图书馆生态位的逻辑起点

2.1 图书馆与生物具有相似性

图书馆具有多方面类似生物特征:①印度图书馆学家阮冈纳赞在《图书馆学五定律》中指出:“图书馆是个生长着的有机体。”在生态学领域中,存在一个复杂有序的层次系统:生态系统、群落、种群和个体。而图书馆也具有这种类似的层次系统:图书馆生态系统,图书馆群落、图书馆种群和单个图书馆。所以,两者在生态关系、群落形态等方面,都具有十分相似的地方;②图书馆作为社会中的文化主体,必须要有一定物质的、精神的、社会的和人文的诸多要素,如同生活在大自然中的生物,如果脱离了适宜的生存环境,就会濒临灭绝;③生物个体必然有出生、成长到死亡的过程,但是作为生物的组合,即物种,则是延绵不绝的,而图书馆具有与物种相同的生存目的,不断适应变化着的环境,使自己获得长久的生存和发展。

2.2 图书馆与环境的关系同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具有相似性

图书馆的生存发展如同自然界中各种生物物种的生存与发展,均是一种“生态关系”,图书馆与环境、图书馆与图书馆,同生物与其环境、生物与生物的关系有本质上的一致性。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包括竞争与互利,而图书馆也有类似的竞争与合作的关系,是一种相互依赖和相互制约的关系。这就为生态学在图书馆与环境关系研究上的应用提供了可行性。

2.3 生态学和管理学、经济学研究问题的相似性

生态学和管理学、经济学研究的往往是类似的课题,如资源的利用率,供求关系、竞争等。在自然界,付出的成本是能量和资源,而在人类世界里,要用金钱来偿付。图书馆与环境、生物和环境之间都构成复杂的生态系统,这使得生态学中的核心理论,即生态位原理运用到图书馆生态关系的分析成为可能。生物生态位原理为图书馆管理提供了一种科学的研究方法,用一种有机的、生态联系的、系统的观点去看图书馆与环境的关系,使图书馆有意识地、主动地去适应环境的变化,有效地开发信息资源,协调地处理好与同行以及行业的关系。

2.4 图书馆生态位观的适用性

图书馆生态位观的适应性,笔者认为有三种观点:①从图书馆单体的角度;②从图书馆种群的角度;③从图书馆群落的角度。这三种观点,可以解释为微观生态位和中观生态位、宏观生态位。微观生态位是以图书馆单体为研究对象,在对图书馆个体特性把握的基础上,研究图书馆种群内的单体图书馆相互之间的差别,寻找图书馆与其所占据的生态位相互作用的影响特征,这是一种细小入微的管理学思路;中观生态位是把种群作为生态位的基本单元,研究同一种生态位下的图书馆种群如何适应环境的变化,以及环境又是如何对种群进行选择,在图书馆种群划分清晰的前提下,研究图书馆种群与个体的生态发展状况;宏观生态位是以图书馆群落作为生态位的基本单位,研究群落与社会信息业之间、种群与群落间、个体与种群间的影响和作用,并寻找它们之间所产生的多样化和差异化的原因。

无论是图书馆单体生态位,还是图书馆种群或群落生态位,它们研究的都是同一类的问题,即图书馆在环境中的生态地位及其发展进化规律。但是,如果对图书馆战略进行研究,把图书馆种群或群落作为生态位的基本单位,则显得目标过于宽泛,单位量大,它们的固有属性难以识别,环境对它们的信息传递也难以梳理和区分。而从单体图书馆的角度研究不仅能有效地凸现图书馆个体的特征,而且还可以得出从种群或群落角度不能企及的细节信息。

3 图书馆生态位概念及基本原理

3.1 图书馆生态位概念及函数表达

基于以上分析,在兼顾图书馆种群或群落的基础上,将主要视角定位在图书馆个体生态位,图书馆生态位的概念,在综合上述三种生态位观的基础上可以定义为:图书馆与环境之问的一种关系定位,这种关系是图书馆与环境互动后所达到的均衡状态,它受到图书馆内部因素的影响,并通过图书馆与环境的物质交换接口,即资源和需求的状况表现出来。从外部看,图书馆生态位是图书馆在环境中形成的多维资源和需求空间的向量叠加集合,如用公式来表达,可记作:p=αs(K,t)+βd(K,

t),其中,p表示图书馆的生态定位;α、β为控制参量,其作用可以在一段时间内保持不变,这里可以理解为技术与制度的调控作用;s,d表示图书馆的资源与需求状况,它们是空间坐标K=(x,y,z)和时间t的函数,即:s=s(K,t),d=d(K,t),令s1,s2,…,sn和d1,d2,…,dn为状态变量,它们是K和t的函数:si=si(K,t)di=di(K,t)(i=1,2,…,n),为简便记,常采用状态变量来表示:s(K,t)=(s1,s2,…,sn);d(K,t):(d1,d2,…,dn)。

图书馆生态位是一个与时间和空间有关的函数,其本身也是一个系统变量,具有非线性的特征。而图书馆生态位由资源和需求两个变量及控制参数综合进行描述,图书馆生态位的状况由这些变量和参数的状况决定。简单地说,图书馆生态位是一种基于环境资源空间特性和图书馆固有性质互动的客观关系定位,是图书馆与环境互动匹配(适应)后所处的客观状态,如图1所示:

图书馆生态位表达了图书馆与环境之间所形成的一种共存均衡状态,它主要包含两方面属性:一是宏观生态环境在生态位层面的延伸与渗透,是环境的终端,形成生态位环境(又称小环境);二是图书馆向外作用的起点,是图书馆行为延伸的直接作用物,是图书馆与环境互动的发生场所。

从宏观层面看,生态位是图书馆复合生态系统环境的中间层。图书馆所处的整个生态环境构成一个图书馆复合生态系统,这个系统可以理解为三个关系圈的集合:其核心圈是图书馆,构成该系统的生态核;第二圈是图书馆活动的直接环境,即生态位,可称为图书馆生态基础圈;第三圈是包括图书馆种群或群落在内的图书馆生态系统,可称其为生态库。生态位包含于图书馆生态库之中,是生态库的一个构成单元,如图2所示:

从中观层面看,生态位是图书馆生态环境中的客观存在,是图书馆客观与环境客观的交汇点。

从微观层面看,生态位是环境对图书馆的直接外包,是每个图书馆生存发展所依赖的小环境,它不仅是与图书馆接壤的环境终端层,同时又是图书馆一切外延行为的出发点。从空间位置上看,这种小环境是图书馆所处的生态大环境(生态库)中与图书馆紧密接触的那部分,是环境中直接影响图书馆的因素,并承受图书馆直接的互动反馈,是图书馆活动与环境互动的直接受力和反作用物。

3.2 图书馆的理想生态位和现实生态位

根据G.E.Htchinsuon(1957)的基础生态位和现实生态位理论,图书馆生存的全部最适生存条件称为图书馆的理想生态位,在这个生态位中,图书馆的所有环境条件都是最适宜的,而且不存在竞争者。然而,图书馆在实际生存和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全部条件不会那么理想,它包括了所有限制图书馆生存和发展的各种作用力(见图3)。图3中图书馆E与图书馆A,B,c,D,E,F发生竞争关系,其中图书馆E的理想生态位用中心的圆E面积代表,而图书馆E的现实生态位则用中间的类五角星面积表示。

3.3 图书馆生态位模型

根据Hutchinson的生物生态位的超体积模可以建立图书馆生态位的n维超体积模型,如果把一个图书馆对某一环境资源的适合度相对于这一资源的梯度作图,就可绘出一条钟形曲线,如图4所示:

其中横轴代表环境资源梯度,纵轴则代表图书馆适合度。如果同时采用N个环境资源因子梯度作图,绘出的图形就是一个四维空间,N个轴代表N个不同的环境变量,具有高适合度密度的那部分空间对图书馆来说是最适宜的,而具有低适合度的那部分空间则对图书馆的生存不太适宜。

3.4 图书馆生态位测度

3.4.1 图书馆生态位宽度 生态位宽度是指现实生态位超体积的限度,通常用宽或窄加以描述。图书馆生态位宽度是指生态位涵盖空间的大小,其大小与图书馆的适应度成正比,即对市场环境资源适应的多样化程度。一个图书馆的生态位越窄,该图书馆的特化程度就越大。相反,一个图书馆的生态位越宽,该图书馆的特化程度就越小。

3.4.2 图书馆生态位重叠 自然界中,当两个生物利用同一资源或共同占有其他环境变量时,就会出现生态位重叠现象,这时就会有一部分空间为两个生态位的n维超体积共同占有。类似地,如果两个图书馆为了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占用同一种资源或环境变量时,这两个图书馆的生态位就会出现重叠,如两个图书馆馆藏类似的资源、拥有相同的读者群体,这些都是生态位重叠现象。如果两个图书馆具有完全一样的生态位,它们就会发生完全的生态位重叠。因此,生态位重叠是指图书馆之间生态位类似程度或者说生态位因素相同的比例,生态位重叠与图书馆间竞争强度成正比。设有A、B两个图书馆,它们的生态位重叠可能会出现如图5所示的重合、内包和交叉三种情况:

3.4.3 图书馆生态位分离 自然生态系统中,生态位分离是指两个亲缘关系密切的生物在异域分布,它们的生态位没有重叠。图书馆生态位分离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图书馆的生态位没有交叉、互不重叠。设有A、B两个图书馆,他们的生态位分离可能出现如图6所示的邻接和远离两种情况:

生态位的宽度、重叠和分离,都与图书馆的战略定位和竞争态势有密切的联系,并有很强的实际应用价值。

3.5 图书馆生态位类型

3.5.1 剩余生态位 读者的需求与图书馆的供给往往并不平衡。当图书馆的供给不能满足读者需求时,就会产生大量的剩余图书馆生态位。剩余图书馆生态位是指那些已经被现有的竞争者和潜在进入者所发现,但由于技术、资源、人力等的限制,未能全部占领而剩余下来的图书馆生态位空间。图书馆可以通过增加人力、物力、技术等,提高资源的供给能力,占据更多的生态位空间。

3.5.2 潜在生态位 读者的很多需求只是得到了局部满足,或者根本未得到满足。此外,那些原本已经得到满足的读者会因为其更高层次的需求而变得不满足。对于这些未得到满足或未得到充分满足的需求,图书馆必须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发现,并通过更先进的技术、资源使读者得到满足。这种情况定义为潜在图书馆生态位。

3.5.3 附生生态位 图书馆要追求更高的效率,就必须摆脱大而全的经营模式,采取供应链管理,依赖社会分工与协作。图书馆应该和上游行业建立较为稳固的协作关系,实现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所以,这些伴随着其他图书馆或信息业生态位发展而发展的生态位称为附生图书馆生态位。

如同物种生态位一样,图书馆生态位也具有多种类型,除了上述几种图书馆生态位以外,还有时间生态位、空间生态位等等。图书馆只有准确认识不同类型的图书馆生态位,结合图书馆自身的优势,选择和开拓适合自己生存和发展的生态位,才能健康成长。

3.6 图书馆生态位特征

3.6.1 社会性 生物生态位在形成过程中,自然选择

起主导作用,而图书馆生态位则不同,由于与社会活动的密切关系,所以它具有社会性。一方面,图书馆生态位的形成和变化主要由图书馆自身的基础和经济发展条件等社会性因素来决定;另一方面,图书馆生态位的发展与人的发展有十分密切的关系,社会性是人类的本质属性,图书馆的领导、馆员等的行为都具有社会性,因此,图书馆这项依赖人类参与的活动,自然也具有明显的社会性,并随着管理工作的进步和创新,图书馆生态位的范围、内容及内涵都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3.6.2 动态选择性 生物主要受自然规律的支配,生态位是比较稳定的,时效性也不明显。而图书馆是包含人因素的有机整体,具有更强的思维性和主动选择能力,要随着社会的发展进行定位和各项服务的调整,力求最大限度获取更优的生态位。并且图书馆的竞争带来科学技术的进步,不断创造出新的生态资源和生态位,扩大生态空间。

3.6.3 跨区域性 生物一般栖息于某一环境中的,只能利用该地区的生态资源。而图书馆则是跨地区利用生态资源。不仅可以利用所在地的生态,而且可以利用全球的生态,并能促进全球图书馆生态体系一体化。

3.7 图书馆生态位构成

图书馆生态位由生态因子构成。生态位因子是影响图书馆生存和发展的关键要素,是支配图书馆行为的主宰力量。图书馆生态位通过生态因子对图书馆发挥作用。同时,生态因子又受到宏观社会环境以及图书馆与环境、图书馆之间互动的影响,发挥作用的强度和形式不断发生变化,它们彼此之间相互制约、相互组合,构成了多种多样的生存环境,为图书馆的生存创造了大量的生态位类型。生态因子是图书馆生态系统中的序参量,而图书馆生态位则是由图书馆生态系统中的序参量构成。

图书馆生态位因子虽然很多,但具体到生态位上表现为序参量特征的因子并不多,可归纳为:时空、资源、需求、制度和技术,这五类因子是图书馆生态位中的一级因子。时空是客观存在而且可以感知的,图书馆的存在和发展必然占据着相应的时间和空间;需求因子主要包括读者的现实需求和潜在需求,是读者对图书馆可提供资源的需要程度;资源因子主要包括供应资源、人力资源、资金资源、馆藏资源和市场资源、自然资源等,这些资源是图书馆生态位中的二级因子;技术因子指被图书馆自身掌握和运用的技术,对图书馆的各项服务活动具有主导支配作用,决定了图书馆的服务水平和质量;制度因子主要指国家政策、理念,以及图书馆内部的规章制度及岗位目标等。

需求和资源因子是衡量图书馆生态系统内有序程度的主要参量。图书馆的竞争优势也主要体现在满足需求和运用资源的程度上。并且,资源因子为图书馆提供了价值生产的物质基础,需求因子保证了图书馆的价值实现。技术和制度因子是图书馆发展的控制参数,是图书馆由资源到需求过程中的催化剂。上述五类影响因子对图书馆的生存与发展起着关键的影响作用,而且它们本身也是一个系统,并具有典型的系统构成和运行特征。

图书馆生态位研究是一个新的课题,涉及的内容很多,但因篇幅和获取资料有限,文章仅对图书馆生态位概念、原理、生态位因子进行了初步的研究。今后,还有更多的内容有待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

[1]张光明,谢寿昌.生态位概念演变与展望生态学杂志,1997,16(6):46―51.

[2]朱春全.生态位理论及其在森林生态学研究中的应用.生态学杂志,1993,12(4):41―46.

[3]杨效文,马继盛.生态位有关术语的定义及计算公式评述生态学杂志,1992,11(2):44―49.

[4]钱辉生态位、因子互动与企业演化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

[5]钱辉,张大亮.基于生态位的企业演化机理探析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2):20―26.

[6]麦肯齐.生态学.孙儒泳,等译.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第4篇

1.1信息生态的内涵

信息生态学是信息科学与生态学交叉融合形成的一门交叉性学科,构成其理论的基础是生态学与信息科学理论基础的总和。由于信息科学的范围过于宽泛,信息生态这一理论的提出为其提供了一个理论框架。生态学系统的研究对象为多种生态要素在复杂的动态时空中发生极其复杂关联的生态系统。信息生态问题是人们在信息时代面临的一个重要且跨越多学科领域的复杂问题,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并积极投身信息生态的研究中,其研究内容涵盖信息生态系统、信息生态环境、信息生态平衡、信息生态危机、和谐信息社会等多主题,呈现出多级分层和不断演化的形态。目前学者们对信息生态学的研究包括对它的学科范围进行研究,以及对其中的关键要素的研究,例如:信息生态圈、信息生态链、信息生态位、信息生态系统以及信息生态因子、信息生态系统的演化规律等。信息生态系统是信息生态学的主要研究对象。信息生态具有多样性的特点,每个信息因子处于不同的信息位上,信息生态系统的复杂性为每一信息因子的存在提供了可能。信息生态具有协同演化的特性,同样在信息生态中新思想、新技术、新专业的涌现或者是信息人自身态度的变化也将影响信息生态的演化。

1.2信息生态系统要素

信息生态系统是信息自身与生命体及其周围环境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狭义的信息生态研究发轫于本世纪中叶,当时它不包括人和社会环境的内容,仅局限于生物信息的产生、传递和接受等内容,如今广义的信息生态研究应包括人和社会环境的内容【1】。信息生态系统的要素特征决定其复杂性、多样性、系统性以及演化性的基本特征,且这些特征具有普适规律,所以本文将信息生态系统作为一个大的环境来分析其背景下的企业生态系统的结构特征及管理规律。

1.3企业生态系统

企业生态系统就是借用自然生态系统的概念,来解释企业组织内部及企业组织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企业组织不是孤立存在的,企业与生活在他周围的其他相关企业和组织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与其外部环境通过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构成了一个相互影响、相互依赖、共同发展的统一体。企业不仅受到自然环境的限制,更重要的是受到变化越来越剧烈的社会环境的影响。企业本身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它不断地与其生态环境发生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企业生态环境的复杂性使得企业与其环境的相互作用异常复杂;此外,企业生态系统中自然资源与社会资源的转化过程离不开人类的活动,企业生态系统受“人类活动”的影响相当显著,比如科学技术的进步、政策的变化、体制的改革等等都会使企业生态环境发生极大的变化【2】。对于企业外部来说,物质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是影响企业生存以及发展的重要信息因素。企业生态环境是指围绕生命主体、占据一定空间、构成生命主体存在的条件的各种物质实体和社会因素。除了物质、经济以及社会环境之外,企业的竞争对手也是影响企业发展的重要的外部环境因素,这也是企业在制定和确定自身核心竞争力和制定企业战略重要的参考因素【2】。企业生态系统是以企业为核心的,特别是拥有核心能力的主导企业,从其构成成员的紧密性和重要性的不同,可以将其划分为三个层次:核心生态系统、扩展生态系统、完整生态系统。核心生态系统主要包含主导企业及其供应商、分销商、顾客等要素:扩展生态系统是在核心生态系统包含这些要素的基础上加上供应商的供应商以及顾客的顾客要素;涵义最为全面的是完整的生态系统,他还包括政府组织、风险承担者、竞争机构以及外部宏观环境要素等等。对于企业内部环境来说,高度集成化的信息生态系统根据职能划分为驱动力(信息生产者),工作流为主线(信息传递者)将信息反馈到企业内部各部门或者企业外部的供应商(信息消费者),进一步进行信息处理工作,在企业内部每天处理业务的同时,会有大量的信息在企业信息管理系统中产生,形成大量的信息流在各部门或层级之间流转,从而推进工作流的进行,信息的产生、传递、消费都无时无刻不在发生。以目前较为发达的SAP系统为例,其中包含了生产计划(PP)、物料管理(MM)、销售管理(SD)、财务会计(FI)、管理会计(CO)、财产管理(AM),以上6个模块为企业运营的核心模块,另外还包含了:质量管理(QM)、项目管理(PM)、人事管理(HR)、信息管理(IS)、工作流(WF)、项目系统管理(PS)。SAP系统是高度集成化的企业管理软件和信息生态系统,支持多接口可与多种系统集成,内部有开放的代码编写环境,开发人员可以进入软件的底层,直接利用系统提供的计算机语言或者自定义表结构来满足不同的业务需求。由于企业内部的生态系统中的各个模块的紧密联系以及相互作用,形成了一个集采购、库存、生产、销售以及财务相互作用为一体的负责的企业生态系统,因此也决定了SAP系统的高度集成化,每一个业务模块从采购到库存以及生产相关的环节都在业务流程上有着相互影响和制约。在受到内因与外因的共同作用时,企业有可能在竞争的环境中经历共生发展、协同发展以及蜕变或者企业种群变动的变化。

2企业生态系统中的复杂网络

2.1企业生态系统的复杂性

企业生态系统是一个典型的复杂系统,它由种类繁多、数目庞大的企业以及复杂的企业生态环境相互作用而构成,更重要的是这一系统还包括最复杂的系统——人,由于人类的理性以及非理性更增加了企业生态系统的复杂性。经过总结学者们的研究成果,得出企业生态系统的复杂性主要表现为。

(1)演化性。

即系统由简单到复杂的进化特性,它是所有复杂系统得以产生和存在的根本原因。企业生态系统作为典型的复杂系统更表现出典型的演化特性。具有现代意义的企业诞生也就是最近200年的事。当时,企业的数目还不多,企业之间你死我活的生存竞争几乎没有,企业的雇员被当作会说话的机器只是简单地完成固定的工作,企业生态系统刚开始形成,整个系统相对来说是简单的。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各种类型的企业不断出现,企业雇员的素质不断提高,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企业生态系统也逐渐由简单变得复杂起来。演化特性造成了企业生态系统的动态复杂性。

(2)理性与非理性。

虽然企业是企业生态系统研究中的基本单位,但是企业及其生态环境都少不了人类的参与,企业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特性上必然要打上人类理性及非理性的烙印。一方面,在竞争性的企业生态系统之中,博奕者的理性(智慧、策略等)产生局部最优与全局最优的矛盾;另一方面,由于人类的情感、偏好、意志等非理性的存在使得企业生态系统的复杂性大大增加。

(3)自组织、自催化性。

企业生态系统的发展有明显的自组织及自催化现象,即企业生态系统由于系统内部的相互作用而不断进化。比如,企业之间的竞争所导致的企业之间以及企业与环境之间的协同进化。

(4)层次性与多样性。

企业生态系统是由大量的处于不同层次的组分相互作用构成的,首先企业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系统,它下面有不同的战略单元或部门,部门下面有各种不同的团队,而构成团队的又是世界上最复杂的系统——人。从宏观审视,企业之间可以建立企业联盟、企业的上下游可以构成企业生态链,相同性质的企业可以构成行业群落、同一地域的所有企业构成企业群落、企业群落与环境相互作用又构成区域企业生态系统,各个区域企业生态系统相互作用才构成完整的企业生态系统。企业生态系统中不同层次、不同组分之间的相互作用造成了企业生态系统的结构复杂性。

2.2信息生态系统中企业生态系统的复杂网络

企业生态系统中每一个信息子处在不同的生态位上,如果生态位重叠的部分较大则构成竞争关系,如果重叠的部分较小且依存程度较大的为共生关系,处于不同生态位上的信息子也有可能既是协同发展的关系也是共生关系。如果不同信息子之间的交叉程度较大则会形成较为复杂的网络,形成拓扑关系(一个节点有多条边)。在企业外部生态系统中,企业不仅受到自然环境的限制,更重要的是要受到变化越来越剧烈的社会环境的影响;企业对其环境的影响也比生物体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大得多。企业本身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它不断地与其他生态环境发生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企业生态环境的复杂性使得企业与其环境的相互作用异常复杂;此外,企业生态系统中自然资源与社会资源的转化过程离不开人类的活动,企业生态系统受“人类活动”的影响也相当的显著,例如科学技术的进步、政策的变化、体制的改革等等都会使企业生态环境发生极大的变化。在企业内部生态系统中,销售订单会直接指导生产计划,生产计划产生之后就会对物流需求计划提出要求从而引发采购行为,在采购收货的时候库存管理会被触发,同时收货的时候会产生发票校验以便财务对账使用。这一系列的业务活动产生于供应链上,且每一个活动可以作为一个信息子来看待,它们的关系是共生关系也是协同发展的关系,每一个信息子之间的信息链的断裂都会影响整个流程的正常进行。而当这些信息流在供应链上流转的同时,质量管理、项目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也同时在进行,这些信息子之间没有必然的共生关系但是却协同作用于整个供应链中。质量管理贯穿整个生产、物流、销售、服务等各个环节,帮助企业整合支离破碎的业务流程,其质量管理模块支持企业的质量管理需求;项目系统管理可提前拟定出计划,指导生产、备料以及采购优化流程管理,并且项目系统管理贯穿于整个计划实施的过程中,有监督管理的作用;人事管理,包括人力资源总体规划、员工招聘、员工培训、员工职业发展规划、考勤管理、薪资福利、员工绩效和员工关系等。

3企业生态系统复杂网络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分析

3.1系统动力学相关理论及模型概述

系统动力学是一门分析研究信息反馈系统的学科,也是一门认识系统问题和解决系统问题的交叉综合学科。从系统方法论来说:系统动力学是结构的方法、功能的方法和历史的方法的统一。它基于系统论,吸收了控制论、信息论的精髓,是一门综合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横向学科。构成系统动力学模型的基本元素包含“流”与“元素”。“流”分为“实体流”和“信息流”;“元素”包括“状态变量”,“速率”和“辅助变量”。系统动力学建模有3个重要组件:因果关系图、流图和方程式。因果反馈图描述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是系统动力学的重要工具;流图帮助研究者用符号表达模型的复杂概念;系统动力学模型的结构主要由微分方程式所组成,每一个连接状态变量和速率的方程式即是一个微分方程式。系统动力学中以有限差分方程式来表示,再依时间步骤对各方程式求解,呈现出系统在各时间点的状态变化。

3.2企业生态系统的动力学模型分析

下文将利用系统动力学的因果关系模型图来分析企业生态系统的外部环境信息因子对其运行机制的影响,以及企业生态系统的内部各个核心模块中的信息因子的作用关系。反应了企业生态系统的外部环境对企业的影响,科技、市场需求以及政府和科学技术的支持都对企业生态系统的运行机制有着积极正面的影响。反应了企业生态系统内部信息因子的作用关系,形成了以生产和销售拉动需求的正负反馈因果关系图,每个箭头都有信息因子流入,被箭头指向越多的信息节点说明在企业生态系统内部的能级越高,它的变化会带来联动的影响。无论在企业生态系统的内部还是外部,各信息因子间都有相互作用的关系,一部分是制约一部分是促进,从而形成了竞争和互利共生的关系。在每一个因果关系图中信息流都顺着箭头的方向进行流转,为了保证信息能顺利且准确的传递到下游,必须控制好每对信息因子之间的信息链有无断裂或者不对称的现象。而且可以根据关系图直观的看出哪些因子是处于信息生态链的上游,哪些信息因子处于信息生态链的下游。在做出正确的分类和判断以及影响分析之后,管理决策者可以划分其管理的优先级,并合理地安排人力物力于此因子上发生作用。并且在容易发生信息生态链断裂的区域重点监控防御以便适当降低管理风险。

4结语

第5篇

内容摘要:本文选取20个具有代表性的指标构建评价模型,采用因子分析法,对我国各省、市、自治区的技术生态位进行了综合评价,并对地区间产生的差异性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关键词:高新技术产业 技术生态位 评价指标 因子分析

产业生态位是指产业自身演化中在自然、经济、社会、文化和技术环境所占据的地位,即一定生态环境内产业在生存、生长、发展乃至衰退、消亡历程的每个时段所具有的功能地位(张丽萍,2002)。本文结合前人研究的成果首先给出评价高新技术产业技术生态位的指标体系,然后利用因子分析法分析、评估我国不同地区高新技术产业的技术生态位水平,然后依据因子综合得分进行比较分析。根据分析结果,结合各省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实际给出相应的结论和建议。

高新技术产业技术生态位评价

(一)高新技术产业技术生态位评价指标体系

本文根据技术生态位中技术创新能力的内在涵义,以及指标体系设计的科学性原则、系统性原则、可比性原则、可行性原则、突出重点原则,选出代表性较强的20个系统性指标。本文中高新技术产业技术生态位自主创新能力评价体系如表1所示。

(二) 因子分析法实证分析

本文采用因子分析法来评价我国各区域高新技术产业技术生态位的技术能力,所用数据来源于《 2009年高新技术产业统计年鉴》(由于数据欠缺,故没将其纳入统计范围)。根据因子分析的步骤,首先得到20个评价指标之间的相关系数,20个指标之间的相关系数都比较大,除个别指标的相关系数在0.3以下,其余变量指标之间的相关系数均在0.5以上,表明比较适合做因子分析。另外,还可根据KMO检验和Bartlett球形检验结果来看是否适合做因子分析。表2是KMO检验和Bartlett球形检验结果。从表2中可以看出,KMO检验的计算结果值为0.733,很适合做因子分析;Bartlett球形检验的Sig取值为0.000,表示拒绝该假设。

根据各变量的相关系数矩阵可以计算得到技术能力的因子特征根及方差贡献率(见表3)。从表3可以看出,第一主成分的特征根为15.820,方差贡献率为79.101%;第二主成分特征根为1.683,方差贡献率为8.415%,第三主成分特征根为1.152,方差贡献率为5.759%。前三个主成分的累计方差贡献率为93.276%,根据提取因子的条件―特征值大于1,故选取了三个主因子。因此,用前三个主成分因子就解释了原始20个变量的变异,即相当于使用这两个主成分来分析问题只丢失了6.724%的信息,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原始数据的复杂性。为了便于主因子对实际问题的解释和分析,文章对载荷矩阵进行了方差最大化旋转,得到旋转矩阵(见表4)。

根据表4 ,因子1在科技活动人员数量、科技活动人员中科学家和工程师数量、科技机构科技活动人员数量、R&D经费内部支出额、新产品开发经费支出额、科技活动经费筹集额、出货值、新产品出口销售收入额、新产品产值、专利申请数、拥有发明专利数等11个因子中有较大的负荷,这 11个因子分别描述了各地区自主创新投入状况与从业科技人员情况,因此可将因子1定义为高新技术产业生态位的经济效益因子。而因子2在科技机构数、年末固定资产原价、微电子控制设备原价、企业数、主营业务收入、利润、全部建成或投产项目等指标上有较大的负荷,这几个指标测量了高新技术产业技术生态位的产出和成果,因此将因子2归结为高新技术产业生态位的经济效益因子。而因子3在项目建成投产率、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上有较大负荷,反映了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状况,因此将其称为高新技术产业生态位的发展效率因子。

(三)因子综合得分比较分析

利用表3所列3个主因子所代表的贡献率,通过SPSS软件计算得出因子得分系数矩阵,即各省高新技术产业生态位测量模型的主因子系数。本文以主因子值贡献率为权重,计算各省高新技术产业技术生态位的整体综合得分。各因子的权重由表3可知,分别为:P1=0.79101,P2=0.08415,P3=0.05759。以旋转后各因子的信息贡献率作为权数来计算综合测评得分,即:

F综= P1×F1i+ P2×F2i+ P3×F3i,得表5:由表5得知,东部地区的北京市第一因子和第三因子得分排序均位于全国的前列,而第二因子得分排序却位于全国下游,这说明北京市的高新技术生态位的科技水平和技术效率较高,但经济效益不佳,这也与北京市的科技发展情况基本吻合。再看东部地区的江苏省,第二因子得分排全国第一,而第三因子得分排序却在全国倒数,说明江苏省的技术生态位发展水平和产出效益水平较高,而技术效率却较低。东部地区的上海、福建、天津的第二因子和第三因子得分排序在全国的位置比较靠前,但第一因子的得分排序却比较靠后,说明这三个省市重视了技术生态位效率和经济效益的提高,但忽视了科技的投入和产出,使科技发展水平有所降低,从而导致整个区域技术生态位的下降。中部地区湖北、河南、湖南三省的第一因子得分排序均处于全国前十名,其他省市的第一因子得分排序比较落后这说明科技投入对区域技术生态位的升级有着较大的贡献,而技术生态位的科技水平又决定了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从湖北、河南、湖南三省的经济发展状况来看,科技水平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特别是湖北省在加大技术创新的投入后,经济发展水平有显著提高。

西部地区四川省、陕西省的第一因子得分排序均在全国前十位,的第三因子的得分排序位于全国前三甲,这说明技术生态位的升级不仅与技术投入有关,而且与技术产出和技术效率也有着密切关系。东北地区辽宁省各因子得分排序均位于全国中上游水平,吉林省、黑龙江省的单项因子得分排序基本处于全国中游水平,这表明各因子的发展水平对于区域技术生态位的升级都有较大的影响。

结论与建议

经过实证检验和分析,我国各地区之间所处的技术生态位水平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东部地区的技术生态位发展水平最高,而西部各省市明显落后于其他地区。笔者认为应着重从以下两方面来提升中西部地区的技术创新能力。加大科技投入,提高中西部地区技术创新能力。从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的实证分析来看,东部地区的整体技术创新水平较高,居于四大区域之首;而中西部地区,除湖北、河南、四川和陕西省技术创新能力较高外,其余地区的技术创新能力均居于全国中下游水平。再从技术创新能力单项因子得分排序来看,技术创新能力低的地区主要是由于第一因子的得分较低,即科技投入和产出水平较低。因此,要提高中西部地区的技术创新能力,必须加大地区科技投入,提高技术效率,从而促进本地区技术进步。加强技术扩散,促进技术流动与转移经过分析发现,我国各区域的科技水平呈现较大的梯度,其扩散呈梯度推进之趋势,形成了从东部沿海开始,向北为东三省,向西为中部地区,然后再向西到西部地区的技术发展水平的三个层次。为提高中西部地区的技术创新能力,应当加强东西部地区间的技术扩散;同时充分利用东部地区的涓滴效应,促进东部地区的先进技术向中西部地区流动和转移,逐步缩小东西部地区间的技术发展差距。

参考文献:

1.张丽萍.从生态位到技术生态位[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2(3)

第6篇

关键词:皖江城市带;金融生态环境;因子分析;聚类分析

作者简介:郑兰祥(1965―),男,安徽凤台人,安徽大学经济学院教授,研究方向:金融运行与管理。

中图分类号:F211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1.04.10 文章编号:1672-3309(2011)04-20-03

一、问题的提出与文献综述

经过30多年发展,中国经济的区域差异日益明显。消除这种差异,必须加快在各区域之间的产业转移和承接。由于产业转移的各个环节都需要金融支持,因而资金要素是实现产业转移目标和提升产业转移绩效的关键。由于金融支持的力度与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呈正相关,所以金融生态环境是产业转移研究中的重要议题。

金融生态环境是一个仿生概念,是指对金融的生态特征和规律的系统性抽象,本质上反映了金融内外部各因素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价值关系。从广义上讲,金融生态环境是指与金融业生存、发展具有互动关系的社会、自然因素的总和;从狭义上讲,是指微观层面的金融环境。金融生态环境对产业转移的作用主要体现为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可以实现经济系统与金融系统之间资金、信息的科学流动,降低交易成本,减少产业转移风险。

近年来,对金融生态环境进行考察的文献较多。郭伟(2007)分别从定量和定性两种角度,对武汉市和上海市的金融生态环境作出量化评价并做对比;陈学华、张文政(2007)以井研县近10年来金融生态环境变化和经济金融发展情况为基础,探讨了金融生态环境变化对经济金融发展的影响;欧阳宗旨、常庆(2009)运用因子分析法,对我国19个省市的金融生态环境进行考察;胡滨(2009)以黑龙江省13个地市为例,采用多元统计因子分析法,评估区域金融生态环境水平。这些研究只是对局部地区金融生态环境的单纯考察,未能与产业转移相联系。尽管有些学者研究了金融生态环境与产业集聚之间的关系,如张荣刚、梁琦(2006);也有些学者提出承接产业转移必须优化区域金融生态环境,如吴成颂(2009);但这些研究只是定性的逻辑分析,缺乏实证分析的支持。本文的创新之处是将金融生态环境与产业转移联系起来,运用实证方法考察产业转移中的金融生态环境问题。

二、研究思路与方法

1、分析对象。2010年初,国务院正式批准了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简称示范区)规划,这是我国第一个国家级战略层面的产业转移区域性规划。它承东启西、连南接北,作为长三角产业发展共生圈的组成部分,既是长三角城镇体系的延伸和补充,也是沿长江经济带中发达地区进一步扩张延伸与带动发展的纽带;它依托相对政策优势,集聚国内外发展要素,加速规模扩张和工业化、城市化进程,推进结构升级,进一步增强产业辐射能力,有利于实现跨越式发展。可见,示范区在我国承接产业转移中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适合作为考察对象。

2、分析思路。为了对示范区金融生态环境进行实证分析,首先需要收集各个渠道的数据并进行处理形成数据集,然后选取相关指标,以此为基础进行实证分析(包括因子和聚类分析),最后根据实证得到的结论提出政策建议。本文的思路可以用下图表示。

3、分析方法。金融生态环境具有属性多样、结构复杂的特性,这需要建立多指标、多层次的考察系统。其中,几何移动平均法最为常用,优点是简单易行,但也存在明显缺点,即选取权重时存在较大的主观性,使结果有偏。在研究结构复杂的层次系统中,也可以采用层次分析法,但它在赋予各层次因子权重时也带有较大的非客观性。相比之下,属于降维方法的因子分析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上述缺陷。因子分析将相关比较密切的几个变量归为同类,这样每一类变量就成为一个因子(之所以称为因子,是因为它是不可观测的,即不是具体的变量),从而以较少的几个因子反映原始资料的大部分信息。其最大优势是各综合因子的权重不是主观赋值而是根据各自的方差贡献率来确定,这避免了人为确定权重的随意性,使结果唯一且较为客观。聚类分析是根据事物本身的特性研究个体分类的方法。聚类分析的原则是根据同一类中的个体有较大相似性,不同类中个体差异很大。本文采取的是样本聚类(Q型),是对事件进行聚类或者是说对观测量进行聚类,是根据被观测对象的各种特征进行分类。

三、实证分析

1、生态环境考察指标体系的构建。本文选取了示范区10市(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安庆、池州、巢湖、滁州、宣城和六安)2009年区域经济的横截面数据。模型选取经济基础、政府行为、经济开放度、金融发展水平及社会环境5大类要素计18项指标,构建生态环境考察指标体系。考虑到数据的可获得性和稳定性,每10万人口拥有大专及以上教育程度人口和高等学校毕业生数占人口比例选取的是2008年数据。具体指标体系如表1。

2.因子分析。由于原始数据量纲不一致,首先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为了保持指标一致(除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外的指标均可以视为正向指标),需要对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进行正向化处理,本文采用的是对标准化后的数据取倒数的方法。因子分析要求指标数目远远超过样本数目,由于样本数目不足,本文分要素运用因子分析法。首先利用相关矩阵对各要素进行因子提取并计算因子得分。表2给出了因子分析的特征值与方差贡献率。公共因子的选择标准为特征值大于1。其中,经济基础、政府行为、经济开放度、金融发展水平都只需要提取1个公共因子,而社会环境需要提取2个因子。可以看到,方差贡献率比较可观,能够反映大部分信息。另外,经过旋转后的因子方差贡献已经发生变化,但累积方差贡献率并没有改变。

在一个因子情况下,要素得分即为因子得分。在两个因子情况下,需要根据方差贡献率赋予权重,构建层次得分函数。

至此,得出示范区10市的金融生态环境各要素得分,如表3所示。

最后,以经济基础、政府行为、经济开放度、金融发展水平和社会环境要素得分为主要对象,再次进行因子分析。根据特征值大于1的标准,抽取1个因子。由于方差贡献率达到85.952%,所以该因子得分即为最后的金融生态环境得分,降序排列结果如表4所示。

3、聚类分析。根据以上因子得分,可以对示范区10市进行聚类分析。聚类方法选取系统聚类中的组间联接,度量标准区间选取欧式距离平方,标准化方法为Z得分,聚类范围为2―4。聚类结果表明:合肥单独一类,芜湖、马鞍山、铜陵属于一类(铜陵较为特殊),安庆、巢湖、滁州、六安、宣城、池州属于一类。

4、实证结论。示范区各地市金融生态环境存在很大差距,金融生态环境较好的地市与较差的地市之间差别很大,导致区域间金融业务发展不平衡,金融风险差异较大。一般来说,金融发展与经济水平相关,经济发达地区的金融生态较好,经济落后地市的金融生态较差。金融生态环境得分示意图直观反映了这一点。整体金融发展状况排名靠后的地市,基本上都是经济基础薄弱、产业结构初级化、缺乏优势产业群的地区。值得关注的是,一些经济落后地市在某些因子上得分却很高,这说明其具有自己的相对优势。

除合肥外,金融生态环境总体水平都不高。合肥作为省会城市,其金融生态环境水平遥遥领先于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内的其他地市。在第二期“中国金融中心指数”中,合肥首次上榜,排名第10位,超过北部沿海区域内综合竞争力最强的天津。在合肥滨湖金融城竣工后,合肥区域性金融中心的框架得以实现,并将形成立足安徽、辐射周边、服务长三角的区域性金融中心。但由于地处内陆,而且金融基础较差,示范区内其他地市的金融生态环境并不乐观。

四、政策建议

1、加快经济发展,实现中部欠发达地区经济与金融和谐。安徽近年来在经济保持较高增速的同时,金融业发展特别是信贷投放不尽理想,贷款增速相对于经济增速偏低。经济金融发展不和谐的突出表现是银行“贷款难”和企业“难贷款”。研究表明,银行资金配置受经济环境特别是地区生产总值的影响较为显著。这说明像安徽这样的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阶段和水平相对较低,金融业也处于初始阶段,区域经济整体发展状况对金融资源总量的形成具有关键作用。因此,加快经济发展与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民营经济,仍是当前改善金融生态环境的最佳切入点。这样,才能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形成新的信贷有效需求,带动银行配置资金总量的扩大,从而提高经济发展水平,真正解决经济金融发展不和谐问题。

2、转变政府职能,提高金融资源配置质量。由于在处理相关金融问题时地方自由裁量度较大,金融纠纷案件诉讼和执行周期长、成本高、效果差等问题,给金融机构拓展业务带来了极大困扰,阻碍了金融服务效率的提高。因此,地方政府在地方立法、执法的权限范围内,应尽可能解决执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平衡维护市场原则与社会稳定之间的关系。首先,适当减少行政干预,增强金融部门独立性,实现金融与经济可持续发展,走出“小金融”圈子,树立“大金融”意识,将主要职能转变到公共服务上来。其次,金融生态环境作为一种具有正外部性的“公共物品”,不可能由市场机制解决其供给问题,政府的推动是一种自然和必然的选择。地方政府要从社会整体资源长期配置的角度看待金融系统资金使用问题,强调对金融机构权益的保护和金融资源的涵养。最后,在承接产业转移中要发挥地市相对优势,进一步带动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提升城市竞争力,掌握未来发展的主动权。

3、稳步改善企业治理机制,提高金融资源使用效率。企业作为经济运行的细胞,也是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微观基础,企业治理机制的健全与否,决定了金融资源使用效率的高低。各有关部门要大力推动企业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健全财务制度,使企业能够紧跟市场形势。而企业要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完善治理机制,明晰产权结构,实行科学管理,提高综合竞争力。要牢固树立诚信意识,强化信用观念,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处理银企关系,提高企业偿还银行贷款的自觉性;不断提高自身经营管理水平,增强自我造血功能,以良好的经营业绩和信用形象,争取银行支持;此外,各企业应主动和银行对接,规范各类财务报表,塑造自身重诺守信的新形象,努力提高信用等级,依法加大信息披露力度,扩大银行贷款投放空间。企业负责人要注重学习金融知识,研究金融政策、信贷政策,掌握金融产品和资金市场运作规律,遵循信贷管理和其他各类金融服务产品的运行规则,为自身融资创造有利条件。

4、创造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推进信用体系建设。信用是市场经济的基石,更是金融生态环境的核心。健全地区社会信用基础,必须建立和完善多种形式的信用征信与评价体系,建立政府监管部门、金融、商业、社会服务机构和社会公众广泛参与的全方位信用监督及失信惩戒机制。一是突出信用在金融生态环境中的核心地位,继续深入开展诚信宣传,积极培育企业资信评级市场;二是逐步建立独立、公正的中介服务体系,完善信用担保机制,注重增强信用担保基金实力,充分发挥信用扩张效力,降低银企交易成本,切实解决贷款难问题;三是加快征信体系建设,完善企业信贷登记咨询系统,充实企业信用信息数据库,增强信用信息透明度,充分发挥其在提高金融机构信贷管理水平、便利企业融资、加强金融监管等方面的积极作用,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提供坚实的信用基础。倡导政府部门带头守信,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诚信企业的支持,加强政府和司法部门与金融机构的协调沟通,实现金融安全区和社会信用建设的良性互动,为金融机构的安全生存创造和谐的社会信用环境。

参考文献:

[1] Bossone B, Mahajan S,Zahir F. Financial Infrastructure,Group Interests and Capital Accumulation[M].IMFWorking Paper,2003.

[2] Beck,Thorsten,Financial Economics D-kunt and Levine,Ross,“Law,endowments,and finance”[J].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2003,(70).

[3] 周小川.完善法律制度改进金融生态[N].金融时报,2004-12-07.

[4] 李扬、王国刚、刘煜辉.中国城市金融生态环境评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5] 徐诺金.论我国的金融生态问题[J].金融研究,2005,(02).

[6] 胡滨.区域金融生态环境评价方法与实证研究[J].经济管理,2009,(06).

[7] 何立胜、汪桂霞.产业转移、产业承接、产业升级[J].当代经济,2006,(06).

[8] 张荣刚、梁琦.催化・搭桥・根植・外部性――金融生态环境与产业集聚的可持续发展分析[J].生态经济,2006,(04).

第7篇

关键词:关键词:西方教育生态学;本科课堂;物流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05-0214-02

1 西方教育生态学理论概述

1.1 限制因子定律

生态学中的限制因子是指达到或超过生物耐受限度的因子。限制因子定律是指当生态因素缺乏时,或在低于临界线,或超过最大忍受度的情况下,就会起限制因子的作用。这一原理介入到教育,就成为教育生态学的一个重要定律。但是,教育生态学中的限制因子定律又表现出一定的特殊性:(1)在教育生态学中,所有的生态因子都可以成为限制因子,而不只是某些因子。限制作用不仅仅是因为某些因子的量太少,低于临界线,某些因子的量过多也起限制作用;(2)教育生态系统中的有机体不仅对限制因子的作用具有适应机制,而且能主动地创造条件,积极地反馈调节,变限制因子为非限制因子。

1.2 耐性定律与最适度原则

耐度定律是指生物对一种生态因子的忍耐范围是有限度的,“过”和“不及”都是有害的。这就涉及到生态因子作用的三种状态:最小量、最大量、最适度。最适度的“度”是生态因子质和量的统一。教育生态系统也要符合耐度定律和最适度原则。

1.3 教育生态位原理

生态位是指在一个群落中,每个物种都有不同于其他物种的时间、空间位置,也包括在生物群落中的功能地位。一个物种所利用的各种资源的总和的幅度,称为生态位的宽度。与生态位相关联的是竞争排斥原理和资源分享问题。生态位的问题存在于整个教育生态中。从教育个体生态系统的角度看,每个学生个体在班级这个生态环境中,都处于相应的位置,都有自己的生态位。这种生态位的形成既有其主观原因,也有其客观原因。从主观上讲,一是自身的知识、能力、性格等因素的影响;二是自我效能感。从客观上讲,周围环境、他人评价,尤其是教师或其他成人的评价都会影响学生个体的生态位。

本科物流课堂教学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因此,运用西方教育生态学理论,有助于我们从一个新的思维角度去科学地实施以提高本科物流课堂教学质量这一系统工程。

2 本科物流课堂教学生态的基本结构

本科物流课堂教学生态包括两大基本构成要素,即生命体――课堂教学生态主体和生命成长赖以发生的环境――课堂教学生态环境。课堂生态主体包括教师和学生。主体可以是个体,也可以是群体。多个教师个体可以组成教师种群,多个学生个体也可以组成学生种群,教师种群和学生种群可以共同组成师生群落,不同的师生群落也可共同构成课堂生态。主体生态因子是课堂教学生态环境的构成要素,课堂教学生态关系中的环境可以是生物的,也可以是非生物的,因此我们根据这些因子的不同性质可将其划分为物理生态因子、生命生态因子和人为生态因子等类别。他们所构成的物理生态环境、生命生态环境和人为生态环境共同组成课堂教学活动赖以发生的课堂教学生态环境。而课堂生态环境与课堂生态主体之间、课堂生态主体内部各部分之间教师个体、教师种群、学生个体、学生种群、师生群落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则实现着彼此间的有机联系和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与信息流通,并共同构成课堂教学生态。

3 本科物流课堂教学生态失衡因素分析

3.1 课堂生态主体与课堂生态环境的失衡

教育生态理论中的耐度定律和最适度原则指出:教育生态主体在其发展过程中,对周围生态环境和各种生态因子都有自己的适应范围和区间。反之,环境亦对教学产生双面影响――有利的小生态环境可以促成个体的超常发挥,不利的小生态环境会阻碍个体的发展。我国高校扩大招生规模以来,本科物流课堂人数剧增,大班授课成为本科物流课堂教学模式的主流。一个教学班少则五、六十人,多则七、八十人,甚至合班一百多人。过大的班级密度使有限的教室空间产生了“拥挤效应”,使课堂生态空间环境超过了生态主体的承受力和耐受度,超出了教育群体最适当的群聚度。不适当的密度对教育群体的活动和效能的发挥产生了负面影响,造成学生生态主体生理与心理压力增加,出现了课堂生态主体与课堂生态环境的失衡。

3.2 教学目标与生命全面发展失衡

从社会需求看,物流人才的能力结构包括操作能力、设计与运作能力、经营管理能力、研究和教育能力。长期以来,本科物流课堂教学被深深地打上了应试教育的烙印,课堂教学教师以传授知识为目标,学生应付考试为目的,偏重于知识点教学。对学生能力培养的定位模糊,教学模式不明确,进而导致了教学模式的混乱。如在处理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的关系上,现有的实践教学体系就很难解答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关系、实践教学的目的等问题。另外对学生应该具有的知识结构不清晰。本科物流教学强调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并重,而物流本身又具有交叉性、综合性、应用性的特点,这就决定了学生的知识结构应该具有层次性。现有物流管理知识体系缺乏系统性,知识体系内各模块彼此之间缺乏有机联系。对于各模块知识之间的联系缺乏深入探讨,使得学生无法得到上述问题的解答思路。它的最大负效应是忽视了教育过程的真实价值,忽略了学生综合技能的培养,阻碍了学生的整体进步和全面发展,破坏了以促进生命个体和谐发展为本的课堂教学生态系统。

3.3 教与学的失衡

传统的本科物流课堂教学是以教师为主体,主宰教学过程;学生为客体,扮演听者、记者的角色。课堂成为教师表演知识的舞台,学生接收知识的电台,呈现出一种强制教学形态。物流是一门相对较新的学科,能够理论联系实际的全面型教师太少。师资力量的不均衡严重影响了人才的培养。虽然引入了现代化教学手段,主要是采取电子教案和案例讨论的形式,而且不少教师误以为有了课件课就上的生动了,穿插了案例就说明内容讲清楚了,所以往往采用大量的案例,结果把案例变成了像教材内容一样枯燥无味了。教师的课堂霸权地位忽视了学生作为完整的人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阻碍了主体的个性化自主参与和探索性自觉建构。教师机械灌输的知识传授,学生消极被动的信息接受导致课堂教学缺乏生机与活力,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之间的关系出现严重失衡。

3.4 课内学习与课外运用的失衡

目前,作为学习重要场所的本科物流课堂仍处于封闭半封闭状态,教学内容从书本到书本,与实践脱节, 形成闭锁式小循环。虽然管理类本科专业物流管理教学在理论授课的基础上,日益重视实践教学,强调实验教学、课程设计、认识实习、生产实习等在教学中的地位,但对于这些环节缺乏系统性设计,容易造成实践教学流于形式或过分简化,降低其在培养学生专业能力和素质方面的效果。尽管许多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能较好地领会书本内容和老师的讲解,经过不懈努力也通过了本科物流课程的考试,但在课外需要实践能力的社会中,经过长期学习积累的知识无法有效地转化为能力应用。结果,导致了课内学习与课外运用的失衡。

4 本科物流课堂教学生态的优化策略

4.1 “和而不同”――关注师生的生态位

课堂生态应体现出个性与共性的统一,这才是发展的真谛。“和而不同”用来形容学生、教师群体在课堂中的发展趋势。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为认为智能的表现是多样化的。可见,个体在知识、能力、性格等方面都是存在差异的。个体的这种客观上的差异导致了他们在课堂教学资源占有情况的不同。同样是一堂物流课,有的学生通过倾听教师的讲述收获较大,有的学生通过阅读材料能够得到最大的成就感,这体现出学生的生态位是不同的。同理,教师群体中的包含教师专业素质的结构、品质、量的特征、发展阶段等方面的个体差异,促成了教师种群中生态位各异的教师个体。另外,课堂中他人对个体的评价也会作为隐性心理因素影响个体的生态位。这要求我们除了要注重师生自身条件方面的客观差异之外,还要注意采取科学的评价方式促成生态位的合理变化。根据高斯原理,各生物单位都倾向于占据不同生态位,用相互补充来代替直接竞争,在竞争过程中通过生态位的分离来更有效地利用环境资源,实现共同生存的目的。要关注不同个体的生态位,使得生态位分布合理化,才能最大限度地开发和利用课堂教学资源。因此,对于师生的生态位,既要促进师生间的合作,开发利用师生态位差异中的资源,又要积极推行师生发展性评价,以科学评价促进师生态位分化。

4.2 拒绝“花盆”――关注师生的生活质量

花盆效应在生态学上称为局部生境效应,指半人工半自然的小生境对个体发展体现出的局限性。局部生境是人为创造的适宜环境,易于导致生态因子的适应闭值下降。正如温室里的花朵,在花盆内的个体或群体若离开人工的生态环境,难以维持其生存和发展。“花盆”效应为本科物流课堂教学提供了十分宝贵的隐喻,当代的人才培养,不能是将学生封闭在教室之内读死书,这种规则对于教师培养和学生的发展同样适用。要摆脱局部生境效应,提高课堂生命体的活力,就要消除教学世界与生活世界之间的重重壁垒,为生命体创设最接近他们真实生活的活生生的成长环境。对教师而言,课堂教学应该成为教师专业素质发展,成就自我实现的土壤。教师要从课堂教学中发掘智慧的营养,支持自我意义的建构与提升。对于学生,要做到课堂教学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增强学生生命力,就要促进学生的主动探究,改陈旧的书本知识为与学生息息相关的生活信息,要让课堂教学回归学生生活世界。

4.3 突破“限制”――关注本科物流课堂教学环境

生态学中的限制因子是指达到或超过生物耐受限度,限制生物生存和繁殖的关键性因子。在课堂教学生态中,所有的生态因子量的过多或过少都能对整体生态起到限制作用,成为限制因子。限制因子定律提示我们要关注课堂教学环境中的各种因子,发挥生命体对环境因子的适应与反馈调节作用,适时将限定因子转化为与生命体和环境和谐共生的非限定因子。据调查许多问题都是由于教师未能因势利导、及时找出限定因子并将其转化而造成的。如班级规模过大是师生情感交流不足的限定因子教师没有利用分组教学。合作学习等方式创造与学生交流的空间,未能转化限制因子教师教学风格过于平淡,对学生的激励与期望不足成为阻碍师生互动的限定因子,课堂规则过于浅表化,未能引起学生共鸣,成为课堂规则建设的限制因子等。可见,在课堂教学生态中,人人都可成为环境,都有可能成为影响整个课堂生态关系的限制因子。构成课堂教学的是教师,学生和课堂教学环境等方多面的复杂关系网,影响课堂教学生态的因素也有内部和外部多种。生态的视角和原理为我们提供的不是解决问题的普适方法,而是思维方式上的转变。

参考文献

[1]关文信.西方教育生态学理论对课堂教学监控的启示[J].外国教育研究,2003,(11).

[2]杜亚丽,陈旭远.透视生态课堂的基本因素及特征[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7).

第8篇

关键词:大学英语;网络多媒体;课堂生态

 引言

 从20世纪初,生态学的思想、原理和方法被越来越多地借用、移植、发展,广泛运用于社会学领域。早在1932年,美国教育学家Waller, W. 在《教学社会学》一书中就提出了“生态课堂”这个概念。1976,美国学者劳伦斯· A ·克雷明提出了“教育生态学”的概念。教育生态学研究教育与其周围生态环境(包括自然的、社会的、道德的、生理和心理的)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和机理,其核心内容是教育的生态平衡。教育生态学开拓了教育科学的新领域,从宏观上启迪了外语教学的新思路。

  国内对教育生态的关注始于20世纪80年代, 发展很快, 并出版了一系列论著。从总体上看, 我国的教育生态学研究还刚刚起步, 研究比较集中在生态教育研究的宏观层面,即把教育生态简单理解为教学环境的营造; 涉猎生态教育的微观层面、探讨课堂生态问题的学者不多。更重要的是,对于生态教学理论作为教学策略的研究远远不够深入或者完全忽略。本文将依据生态教学理论,结合网络多媒体教学的特征,探讨基于网络多媒体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对于构建课堂生态环境,促进课堂生态平衡的作用和意义,以期对构建和实施生态化网络外语教学有所启示。    

 1 大学英语课堂生态

 课堂生态是教育生态学的一个重要组织形式,课堂生态研究主要从生态学的角度来关注、研究课堂问题。多伊尔(Doyle,W.)和庞德( Ponder, G.)把课堂生态界定为“对教学环境产生影响的互相联系的过程和事件所形成的网络”。 根据这一观点,大学英语课堂生态就是由英语教师、学生和课堂环境三种生态因子之间互相联系、互相作用所构成的“网络” 即微观生态系统, 所以对课堂生态某个或若干因子的研究总是关注这三个因子中的某一个或若干个, 同时某一因子又会不可避免地与其它因子互相关联。

 大学英语生态课堂是一种动态和谐的自然与人工互补的生态系统,以一种整体、和谐、协同和可持续发展的教学模式呈现。其中教师与学生是系统中最主要的能动因素和主导因素,双方的良性互动决定了系统的发展水平,是系统中的生物因素;系统的非生物因素即课堂环境是课堂活动得以实现的基础,包括物理环境、教学目标、内容、方法、手段、教学氛围等,这些非生物因素不仅仅为外语教学提供基础,还是促进教与学的重要外因。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特别是网络多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由计算机、网络和其他信息技术所构成的教学媒体为大学英语教学的生态系统注入了新的元素,在大学英语课堂环境因子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成了生态因子中举足轻重的构成要素。

 生态后现代主义(ecological postmodernism )主张生态世界观, 即世界是由关系网络组成的有机整体, 现实中的一切单位都是内在地联系着的, 所有单位或个体都是由关系构成的。在这个整体中, 作为关系者的事物和事物间的关系都是真实地存在着的, 任何一物的变化必然引起这些复杂关系网络的变化。这种相互包含的关系是一种内在的有机联系,而不是实体与实体之间机械的外在相互联系。大学英语课堂生态的三个因子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适应,他们在合作与共生中使大学英语课堂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生态整体,共同完成“生命发展”(育人)的功能。[如果其中一个因子被破坏,将会导致整个大学英语课堂生态系统失衡,呈现不和谐的局面。反之,利用某一生态因素的能动作用,也可以解决外语教学中的失衡问题, 消除传统教学的弊端, 促使整个课堂生态系统达到平衡, 有效提高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质量。

 2 网络多媒体教学下的课堂生态

 一般认为,网络多媒体教学是指以学科教师组织的课堂教学活动为主,同时利用开放的网络环境、丰富的网络资源、多样化的知识呈现方式、方便的人际交互环境和工具,针对不同个体的学习特征,引导学生进行主动、自由的课堂或课后学习活动,并引入互动讨论、分组协作机制,将学生的学习活动延伸到不受时空限制的网络环境。

 2.1网络多媒体教学使得构建以学生为本的课堂生态成为可能

 在大学英语课堂生态中,学生处于重要的生态位,他们是课堂学习行为的实践者,是教学效果的体现者,是知识的主动建构者和生成者。所以大学英语课堂的根本目标是一切为了学生。网络多媒体有助于解决传统教学封闭、单向、单一等弊端,为构建以学生为本的课堂生态环境提供技术支持,成为实现课堂生态化的一个能动因素。

 2.1.1开放多样的教学环境

 网络多媒体技术与外语教学的有机整合促使外语教学由传统的封闭式和单向性的知识与技能传播转向开放式和多向性,为学生提供了多种多样的课程资源、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和课堂活动,使学生有广阔的选择空间,打破了课堂教学时空的局限性,将学生置于开放的生态系统中,把课堂延伸到社会,引导学生走出教室小课堂,走进社会大课堂,实现学习主体与环境的有机整合,克服传统课堂教学中的花盆效应,达到生态平衡。这种平衡状态会有力地激发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为很好地体现学生在课堂生态中的主体地位奠定基础,提供条件。

 2.1.2宽松自主的学习环境

 教育的目的不仅是教会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在网络多媒体环境下的学习活动可以归结为三种基本类型,即信息搜集与加工型、人际交流型和问题解决型。学习者在此环境中进行学习享有较大的自由度和自主权,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水平选择他们感兴趣的语言学习材料,自主确定学习目标,自由选择学习方法和学习途径进行有效的学习。在此过程中,教师充当助手、学员和学伴,体现出应有的主导作用:设计、组织课堂教学活动;指导、帮助学生开展课堂教学活动;作为交际活动一方,直接参与教学活动;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成绩进行公正合理的评价,从而引导和帮助学生主体培养学习责任心和自主学习能力,实现生态因子的可持续发展。

 2.1.3和谐互动的师生、生生关系

 “教育生态学模型的核心思想是互动”。 网络多媒体为大学英语教学提供了超越时空的立体互动平台,在这个交流平台上,师生关系由霸权、控制转变为多元、共生,教师以学生发展的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身份,学生以求知过程的参与者和探索者身份平等交往;同时,生生之间在教师的指导下为实现既定的学习目标也在实施双人、小组活动、班级活动等有意义的思想感情交流活动。师生、生生之间的这些直接、频繁的交往和紧密合作决定了英语课堂的和谐性;和谐平等的课堂氛围不仅能够减轻焦虑,激活学生的求知欲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学会做事,学会与其他生态因子共同生活,学会与他人、社会、自身及自然的和平共处。2.1.4灵活多元的评价体系

 美国当代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告诉我们个体差异在教学中不可忽视。因而,传统评价用统一和标准化的方式来评价学生必定是有局限性的。网络信息的交流和共享具有快速、及时的特点,网络环境使得进行多元化主体参与的教学评价不但可能而且可行。坚持评教与评学相结合,坚持他评和自评等多种形式相结合,提倡成长袋评价和面对面评价;不仅评价学生在知识、技能、智力和能力等认知方面的发展,还要评价情感、意志、个性、人格等非认知因素的发展。

 2.2网络多媒体教学可实现教师个体的可持续发展

 将网络环境引入教学,对于学生和教师都是全新的经历和课题,它要求教师不仅懂得现代教育技术如计算机及其网络或一些教学软件的开发和使用、多媒体设备的使用等,还要求教师掌握先进的现代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一些趋于成熟的教学模式,以寻求适当、良好和有效的教学方法以及新的角色定位。所以网络环境下的教师是教学的研究者和终身学习者,在大学英语课堂生态中的教师个体和学生个体一样获得自身素质的提高和生命个体的可持续发展,从深层意义上体现了终身教育的理念,符合生态发展的根本目标。

 2.3网络多媒体教学有助于构建师生共塑

 在网络多媒体环境下,师生之间处于空前直接与频繁的交往互动状态,课堂教学活动也相应地成为师生双方互惠共生的价值活动,他们共同策划教学方案、选择教学方法、发现问题、寻找信息、解决问题,在这一过程中,两个生态主体之间既注重生命个体活动的自由和独立,又注重互相之间自然而流畅的交流,进行知识、情感、观念、经验等各种信息的相互交换,以动态生成的方式达成目标,实现价值,形成师生共塑的良性循环。师生关系由此变成了平等交流、互相促进、相互质疑的伙伴关系,在知识与智慧相互交流、相互启发、相互补充中取长补短,达到共同发展。这也正是课堂生态研究的终极目标:基于和谐的关系促进每个人的发展。

 3 结语

 从以上研究中我们看到,在科技、信息和网络技术迅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网络多媒体技术介入自然课堂环境,使构建以学生为本的课堂生态成为可能、实现教师生命个体的持续发展,给大学英语课堂的生态系统中其他两个生态因子分别带来了积极影响和他们之间的相互塑造、共同发展,使语言教学中的各种要素都整合、能动起来,促进更好的学习过程。与此同时,根据生态学的整体观和协变原理,我们也不能孤立地强调英语教学的某一方面,而要全面地分析这个生态系统中每个因素之间的关系,而这种关系是相互依赖和相互影响的。忽视或过分强调其中一种关系,都会导致英语教学生态的不完整。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探讨如何采取具体有效的教学策略,使网络多媒体技术对大学英语课堂的生态平衡发挥应有的功能,实现生态个体的持续成长,让大学英语课堂真正成为一个健康的、可持续发展的良性生态系统,将是一个任重道远而又大有可为的课题。

 

 参考文献:

 [1]Leather, J. & J. van Dam. Ecology of Language Acquisition[M]. Dordrecht: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2003.

[2]贺祖斌.高等教育生态研究述评[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05 (1).

第9篇

关键词:环境设计;生态空间;园林景观

中图分类号:J59 文献标识码:A

一、环境的概念及相关内容

所谓环境(environment),顾名思义是针对某一主体而言的,是作为某一主体的对立面和依存面而存在的,因此环境只具有相对的意义。与某一特定主体有关的周围一切事物的总和,就是这个主体的环境。

在生物科学中,以生物为主体,环境是指生物个体或群体以外的一切因素的综合。构成环境的各个因素称为环境因子(environmental factor),包括需要的、不需要的或者是有害的因子。在环境因子中,能对生物的生长、发育和分布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作用的因子称为生态因子(ecological factor),如温度、水、二氧化碳、氧气等直接起作用的因子以及地形起伏、坡向、海波高度等间接起作用的因子。生态因子中生物生存所不可缺少的环境条件,也称为生存条件。所有的生态因子构成生物的生态环境(ecological environment)。

在环境科学中,环境一般以人类为主体,是指围绕着人群的空间以及各种外部条件或因素。现代园林建设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改善城市环境条件,创造一个良好的人居环境。

(一)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

自然环境(natural environment)是指一切可以直接或间接影响生物生存的自然界中的物质和能量的总体,主要包括空气、土壤、岩石矿物、太阳辐射等。

人工环境(artificial environment)是指人类在开发利用、干预改造自然环境的过程中构造出来的有别于原有自然环境的新环境,或称次生环境。广义上如人工经营的农场、水库、林场、园林等均属于人工环境,狭义如温室、建筑空间等。

(二)环境设计自然化

休闲生活可以逃避城市的紧张和喧嚣,是对大自然的回归,故而园林景观的影响和作用十分突出。一般来说,休闲的景观和园林安排一定要自然,要么体现出大自然原始的美,要么体现出田园风光,避免过分人工雕琢的痕迹。即使是在原天然生态系统已严重破坏的废弃地上,也应尽量恢复当地原生态系统的面貌或向与当地大环境条件相适应的田园风光的方向营造。植物是景观园林的第一要素,在其选择上,应多使用当地的乡土树种,生长期好,能提供更大的生态服务功能,维护成本又低。

(三)环境心理学

环境心理学(Environmental psychology)是研究环境与人的心理和行为之间关系的一个应用社会心理学领域,又称人类生态学或生态心理学。这里所说的环境虽然也包括社会环境,但主要是指物理环境,包括噪音、拥挤、空气质量、温度、建筑设计、个人空间等等。

环境心理学是从工程心理学或工效学发展而来的。工程心理学是研究人与工作、人与工具之间的关系,把这种关系推而广之,即成为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环境心理学之所以成为社会心理学的一个应用研究领域,是因为社会心理学研究社会环境中的人的行为,而从系统论的观点看,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是统一的,二者都对行为发生重要影响。虽然有关环境的研究很早就引起人们的重视,但环境心理学作为一门学科还是20世纪60年代以后的事情。

二、生态系统的概念及人居环境的相关原则

(一)生态系统(ecosystem)

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由生物群落与其环境组成的一个整体,该整体具有一定的大小和结构,可长远借助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而相互联系、依存,并形成自我组织、自我调节功能的复合体。

人居生态环境,当然以人为本,体现对人的关怀,休闲住区尤其如此。人们应主动借助植物以及其它一些生物物种的作用,把生态因子向着使人感觉更舒适的方向调整。为此,应考虑更多的生物措施以充分发挥其生态服务功能。如人行道树木的选择既考虑造就人行道的林荫效果,又考虑快车道适当留出上空以便受污染的空气上升扩散;在华南,建筑物北侧的树木选择高大浓荫的常绿树,以阻挡冬季北风和拦阻夏日北晒,南侧主要选用冠形耸立的针叶树种或枝叶较稀、冬季落叶的阔叶树种,使房间内冬季阳光充足,造成干燥暖和的效果。再如恰当的墙面和屋顶绿化,起到室内降温的作用;穿插能释放较多负氧离子的针叶树种或既杀菌又有清香气味的桉树类树种,从而使空气清新等等。

生态功能休闲住区是现代城市住区的一种形式,具有郊区和生态两层概念,在大景观的营造上与都市景观的最大差异,在于后者是以建筑物为景观的第一要素或表现者,而休闲住区应坚决贯彻以植物及自然地貌为第一要素或表现者的原则。这不仅是在美学手法和美学效果上显示与城市的不同,体现出更高层次上的自然美,更重要的还在于提供更多的生态服务功能,使区内的环境变得更好,更有益于人的健康。

(二)人居环境的相关原则

1.污染防治的原则

一方面是细致而周到地考虑植物可能的环保作用,一方面使这种作用尽可能发挥到极至。如利用高大乔木叶量大、初级生产力高的特点,能对二氧化碳的吸收和氧的释放做出更大的贡献;在面对交通干线的地方设立浓密的起隔音降尘作用的高绿篱;利用针叶树和桉类树种分泌的抗生性物质杀菌净化空气;利用厌氧微生物处理中水和地下水,再选用生长快的沼(水)生植物吸收和过滤经氧化发酵处理过的废水中的悬浮物和能导致富营养化污染的营养离子;在水体中放养食孑孓鱼类以减少杀虫剂的使用,等等。

2.系统稳定的原则

休闲住区往往建在山体、水畔、海边等地方,这些地方地处生态学上的边缘汇带,天然景观虽好,但地质、水文、气象、生物诸因子间的平衡比较脆弱,更易发生自然力导致的灾害,如滑坡、泥石流、崩塌、沉陷、洪水、台风等。为了防患于未然,在最初规划的时候就着手考虑环境稳定性的问题是十分必要的。提高环境稳定性从两方面入手:其一,在规划中尽量尊重当地的地质、地貌、土壤、水文、植被现状,因为这是千万年来各种自然力作用取得均衡的结果,如果你强行把它破坏了,就可能引起生态系统连锁性的退行性变化,或它又向原来的状态恢复,把你花了投资构筑的东西和安排的景观部分或全部地毁坏掉。其二,在维护和加强系统稳定性的措施中,生物措施应是首选的,因为这些活的东西可以通过适应和调节而和其它生态因子达成平衡,虽然从短期看不一定是最好的,但从长期看却是最稳定的。这方面的措施,比如生物护坡、生物固堤等。

3.适生树种及合理的群落布局的原则

生态学之要旨,生物和环境的统一。许多植物虽漂亮,不适应开发地的环境也不能用。而植物和动物能否生长良好从而达到最佳的景观效果及提供最大的生态服务功能,除了和大环境有关外,还涉及到各种群体相互作用而造就的群落小环境。所以,符合生物天性的群落组配,甚至是更加重要的。比如,开放式草坪和疏林草地选用的草种不同,透光乔木下和浓荫乔木下选用的灌木和地被植物不同;根能产生相性物质的树林下不要安排重要灌木成景而是安排下层开敞的野生营地;池塘中大鱼要植食性等,都反映了这方面的考虑。

4.生物多样性的原则

生物多样性是近年来生态学界以及广大公众都十分关心的问题,在休闲住区规划中对此的考虑形成了一个有别于传统园林的突出重点。除了植物的使用必须多样化以外,为了达到景观园林层次的提升,应力争多安排动物措施,如鸟类招引、小兽放养、家鱼野化、昆虫饲养、野生动物保育等。当然,这不要被理解为动物越多越好,前提是不能给居民带来烦扰、不便甚至伤害。为此,管理和调节、控制动物种群的密度就是至关重要的了。

5.物质循环的原则

在了解生态系统物质循环规律的基础上设计、调节生态化休闲住区的物质循环使之向最有利于人类利益的方向发展,是生态住区工程的主要内容。具体到住区规划里,一是为了降低物质输入输出水平以降低物业和生活成本进而提高效率(效率优先原则的具体化),又是为了减少住区内外的富营养化污染,还为了减少住区内用于维护栽培植物而使用的化肥量进而减少其方方面面的危害。例如,小工区内屋顶绿化可以使用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技术,就是为了把园内的枯枝落叶和污水处理过程中积累起来的营养离子再一次利用起来。再如使用植物系统处理生活污水,也包含了这方面的考虑。

总之,休闲住区的环境设计包含两个层面的问题,即景观和生态的设计。设计要结合具体环境的地形地貌特点以及生态环境中的水文、动植物等各种要素,以美学、生态学和循环经济等理论为指导,实现休闲住区景观的美化、生态的优化和环境的可持续性。

三、空间的基本要素及在环境设计中的运用

(一)空间及其构成要素

空间的创造一直为设计师所关注,有关空间设计的理论也层出不穷。谈到空间,设计师们总喜欢引用老子《道德经》中的“埏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一段话来说明空间的本质在于其可用性,即空间的功能作用。一片空地,无参照尺度,就不成为空间,但是,一旦添加了空间实体进行围合便形成了空间,容纳是空间的基本属性。

“地”、“顶”、“墙”是构成空间的三大要素。地是空间的起点,基础;墙因地而立,或划分空间,或围合空间;顶是为了遮挡而设。地与顶是空间的上下水品接口,墙是空间的垂直接口。与建筑室内空间相比,外部空间中顶的作用要小些,墙和地的作用要大些,因为墙是垂直的,并且常常是视线容易到达的地方。空间的存在及特性来自形成空间的构成形式和组成因素,空间在某种程度上会带有组成因素的某些特征顶与墙的空透程度,存在与否决定了空间的构成,地、顶、墙诸要素各自的线、形、色彩、质感、气味和声响等特征综合地决定了空间的质量。因此,首先要撇开地、顶、墙诸要素的自身特征,只从它们构成空间的方面去考虑,然后再考虑诸要素的特征。并使这些特征能准确地表达所希望形成的空间的特点。例如,空间形体的线型有定的设计涵义,能表达一定的感情,使人产生联想。

(二)空间的形式

园林空间有容积空间、立体空间以及两者相合的混合空间。容积空间的基本形式是围合,可见为静态的、向心的、内聚的,空间中墙和地的特征较突出。立体空间的基本形式是填充,空间层次丰富,有流动和散漫之感。容纳特性虽然是空间的根本标识,但是,设计空间时不能局限于此,还应充分地发挥自己的创造力。例如,草坪中的一片铺装或伸向水中的一块平台,因其与众不同而产生了分离感,这种空间的空间感不强,只有地面这一构成要素暗示着一种领域性的空间。例如,一块石牌坐落在有几级台阶的台基上,因其庄严矗立而在环境中产生了向心力。由此可见,分离和向心都形成了某种意义和程度上的空间。实体围合而成的物质空间可以改造,人们亲身经历时产生的感受空间也不难得到。

(三)空间的处理

空间处理应从单个空间本身和不同空间的关系两方面去考虑,单个空间的处理中应注意空间的大小和尺度、封闭性、构成方式、构成要素的特征(形、色彩、质感等)以及空间所表达的意义或具有的性格等内容,多个空间的处理则应以空间的对比、参透、序列等关系为主。

空间的大小应视空间的功能要求和艺术要求而定。大尺度的空间气势壮观,感染力强,常使人肃然起敬,多见于宏伟的自然景观和纪念性空间。有时大尺寸的空间也是权力和财富的一种表现和象征,例如北京的颐和园,法国巴黎的凡尔赛宫苑等帝王园林中就不乏据大尺寸度的空间。小尺度的空间较亲切怡人,适合于大多数活动的开展,在这种空间中交谈、漫步、休息,常使人舒坦、自在。

为了塑造不同性格的空间就需要采用不同的处理方式。宁静、庄严的空间处理应简洁,流动、活泼的空间处理要丰富。为了获得丰富的园林空间,应注重空间的层次,获得层次的手段有添加景物层次,设置空透的廊、开有门窗的墙和稀疏的种植。在有限的基地中想要扩大空间可采用借景和划分空间的方式。“园虽别内外,得景则无拘远近。”借景是将园外的景物有选择地纳入园中视线范围之内,组织到园景构图中去的一种经济、有效的造景手法,不仅扩大了空间,还丰富了空间层次。空间的划分能丰富空间层次、增加景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拉长游程,从而使有限的空间有扩大之感,但若处理不当,则会给人带来不适之感。

空间的对比是丰富空间之间的关系,形成空间变化的重要手段,当将两个存在着显著差异的空间布置在一起时,由于大小、明暗、动静、纵深与广阔、简洁与丰富等特征的对比,而使这些特征更加突出。没有对比,就没有参照,空间就会单调,索然无味;大而不见其深,阔而不显其广。例如,当将一系列的空间组织在一起时,应考虑空间的整体序列关系,安排游览路线,将不同的空间连接起来,通过空间的对比、渗透,引导、创造富有性格的空间序列。在组织空间、安排序列时应注意起承转合,使空间的发展有一个完整的构思,创造一定的艺术感染力。

四、景观生态学的发展

随着生态学理论在景观设计领域的应用逐渐增多,景观生态学生产实践中所遇到的生态问题又有其特殊性,其他应用生态学不能完全解决园林中生物与环境的关系问题,同时,有关园林景观生态的研究日益增多,相关理论不断丰富。李嘉乐(1997)认为,“景观生态学以人类生态学为基础,融会景观学、景观生态学、植物生态学和有关城市生态系统理论,研究在风景园林和城市绿化可能影响的范围内人类生活、资源使用和环境质量三者之间的关系及调控途径”,他认为景观生态学应属于人类的范畴。景观生态学应属于景观学与生态学的交叉学科,主要研究四方面内容:一是城市地区的生态环境条件与园林植物的相互作用关系;二是城市生态系统,特别是城市绿地生态系统在改善城市环境中的作用和机理;三是与城市植被相关的群落生态学问题;四是城市生态规划以及城市的生态恢复与生态管理等。显然,景观生态学属于应用生态学的范畴,是研究城市居民、生物和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它以城市居民、植物、动物、微生物以及城市环境为研究对象,以健康的城市人居环境为研究目的,利用生态学原理改善城市环境,合理使用资源,调控人、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最终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人类获得物质文明的同时,环境质量、生活质量下降的问题日益严重,并开始危及到人类自身的生存,结果是城市居民纷纷外移,选择生态环境良好的郊区甚至远郊区居住,导致城市中心呈现衰败的景象,如纽约市中心区在20世纪60年代末一度衰落。实际上,绿色城市的基本含义是一个生态健康的城市、一个可持续发展城市,因此,又将其称为生态城市(ecocity)。关于生态城市的理论还在不断地丰富发展,在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的同时,城市的环境建设、城市园林绿化工作也得到了极大重视和发展。为了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高人居环境质量,生态城市的理念开始为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人员所接受,在呼唤文明城市的今天,“绿色城市运动”正在带来一场根本性的革命,生态城市正成为现代人类寻求与自然和谐共存、可持续发展的城市模式。

人对人居环境的普遍重视极大地推动了景观学和生态学的发展和融合,景观生态引来了发展历史上的最佳时期。当代景观生态的研究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①城市绿地的生态效益研究;②城市绿地的布局和结构研究;③城市绿地或植物群落的恢复建设;④生态景观规划设计与城市的生态管理,特别是城市行政区域的生物多样性及自然水域、山体的保护,城市生态安全的长久实现。随着景观生态发展和学科间的交融,景观生态研究领域也不断扩宽,研究深度不断增加,同时研究手段也在不断发展,除田间试验和市内分析方法外,现代的遥感技术、仪器分析技术、生态环境的自动观测技术、数字模型及生态制图技术等也逐渐受到研究者的重视和应用。

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快速改变,人们的环境审美观念悄然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功能形式等空间美学原则受到空前的挑战,在我国特有的社会形态发展过程中,空间审美思想将呈现多元并存的现状,空间审美的思想观念、意识正在发生着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改变,这种改变是由我国特有的发展中国家现状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所决定的。就有的景观空间的审美原则正在进行着历史性的融合与置换,这种融合、置换将在世界各个国家之间、城乡之间、不同人文或地理单元之间交叉出现,交叉融合,发展趋势趋于明显,即趋同于以自然生态景观审美为目标的“景观生态审美”模式。

五、结语

随着工业化的生产,城市人口迅速增加,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园林的服务对象从少数贵族扩展到大的城市居民园林范围,也扩大到整个城市的绿地系统。同时由于城市问题的出现,城市中大气、土壤和水体被污染,交通拥塞,噪音嘈杂,卫生条件和精神环境日趋恶劣,城市生态平衡再次破坏,环境质量下降,如何避免城市环境恶化已成为城市规划设计的首要任务。我国在80年代提出走生态园林道路,90年代提出建设园林生态城市,是对园林景观的重新认识,强调园林景观在改善城市环境、维护城市居民身心健康方面的作用。

进入二十一世纪,生存与居住环境问题日益凸显,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综合问题也随之越来越突出。为适应这种急剧变化,生态环境设计的观念也应作出相应的改变,不仅仅应解决局部人群或地域的矛盾,也不能单独追求片面的空间功能需求,也远非“空间形式美学”一词所能简单概括,而应着眼于大的环境的综合改善。如果说,20世纪初期在西方兴起的工业设计思想革命掀起了工业设计的狂潮,演绎了现代意义上的空间环境设计思想美学,进而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影响人类整整一个世纪,对人类在文化进化史上写下了岂今为止最为光辉的一页;那么在21世纪,当人类面对自身文化极度发展所带来的负面影响的诸多作用下,在社会、经济发展和生存环境恶化的巨大压力下,如何谱写新的历史篇章,人类在思想层面上如何提出新的革命性的“激活点”或者在生态设计规划上提出新的、能够在更大程度上协调诸多矛盾的生态理论观念,是我们应当高度重视的规划战略思想。

参考文献

[1]俞孔坚,李迪华.景观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2]过孝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经济损失[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第10篇

(1.广西大学商学院,广西南宁530004;

2.暨南大学经济学院,广东广州510632)

[摘要]本文选取反映经济、资源等诸多方面的16个指标,利用spss统计专业软件,对2011年全国30个省区的数据进行因子分析,抽取5个公因子,并按每个公因子所代表的指标的含义加权合并成三个公因子,分别为:绿化状况、经济状况与污染状况因子,得出每个因子与综合得分及其排名,同时以三个公因子得分为分析变量对各省区进行聚类分析,得出聚类树状图及分类结果,并计算个案汇总表,分析每一类特征,同时提出自己的意见与建议。

关键词 ]生态质量;因子分析;聚类分析;综合得分

[DOI]10.13939/j.cnki.zgsc.2015.04.138

1前言

保护生态环境,既是发展问题,也是民生问题。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于是对生态质量的理论研究则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参照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及本人想法构建了符合我国国情的生态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根据所构建的生态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聚类分析方法,对我国生态质量进行测定和统计分析,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各个方面对我国各省区生态质量进行了综合分析。

2生态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国内学者像汤姿、关海玲等人一直在不停地探讨、修正和完善生态质量指标体系,以使其符合我国国情。在结合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人认为生态质量指标体系就是以物质生活为基础的包含环境状况与经济状况和社会诸多因素在内的系统。综合考虑各省区环境状况及数据可获得性,以及各指标的意义,本文构建了包含16个指标的评价体系,如表1所示。

本文从2012年国家统计年鉴、各省市统计年鉴和国研网数据中心等权威机构搜集到各省区2011年的统计数据,由于西藏数据缺失,于是将西藏这一地区剔除。由于代表污染状况的6个指标值是越小越好,这与绿化状况与经济水平公因子均呈负相关关系,故在做统计分析之前对X6~X11六个指标的所有数值取倒数,得到XX6~XX11。首先进行巴特利特球行度检验和KMO检验,发现其统计量的观测值为573.194,相应的概率P接近0。同时,KMO值为0.690,可知原有变量适合进行因子分析。

由表2解释的总方差可知,前5个特征值较大,其余特征值均较小,前五个样本方差贡献率的和为87.643%,这表明选取的五个公因子已足够解释所有的指标,因此选取五个公因子。

建立5个因子的载荷矩阵,发现初始因子的含义不清,不便于进行实际背景的解释,因此对其进行方差最大旋转,使每个变量仅在一个公共因子上有较大负荷,而在其余公共因子上的载荷比较小,旋转后由旋转成分矩阵可知:第一个因子主要反映了xx6、xx8、xx10、xx7即二氧化硫排放量、烟粉尘排放量、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生产量、氮氧化物排放量这四个指标,不难看出这些指标反映的均是污染状况方面的信息;第二个因子主要反映了x12、x14、x3等即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公交车辆运营数、指标R&D经费,这些指标主要反映了我国各省区绿化状况方面的信息;第三个因子主要反映了x5、x4、x1,为全体居民消费水平、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第三产业比重,主要是关于经济方面的信息;第四个因子主要反映了x13、x15、x16、xx9、xx11、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森林覆盖率、自然保护区占割比重、废水排放量、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反映的是主要是关于绿化方面的信息;第五个因子主要反映了x2是城市人口密度,是经济方面的信息。

由以上五个因子各自反映的指标信息我们可以看出,第二个因子与第四个因子反映的主要是绿化方面的信息,故可以将第二个因子与第四个因子合并为一个因子命名为绿化程度因子,计算公式为f1=(fac2×19.427+fac4×16.807)÷36.234,它的方差贡献率为36.234%,反映的信息量最大为第一因子。第三个因子与第五个因子主要反映的是经济方面的信息,因此我们可以将第三和第五个因子合并为一个因子命名为经济状况因子,计算公式为f2=(fac3×18.385+fac5×6.420)÷24.805它的方差贡献率为24.805%,为第三公因子。第二个公因子为污染状况公因子,方差贡献率为26.604%。

为了对中国各省区的生态质量状况进行综合评价,需要计算出三个公因子的得分,以及综合得分,综合得分计算公式为z=(f1×36.234+f2×26.604+f3×24.805)÷87.643,并对各公因子以及综合得分进行排名,得到各因子与综合得分排名。

为了对各省区发展状况进一步分析,我们以绿化状况因子、经济状况因子和污染状况因子得分为分析变量,采用Ward方法,对30个省进行系统聚类,得到如下分类结果:

第一类:海南

第二类:北京、上海、天津

第三类:广东、江西、浙江、江苏、福建、山东

第四类:湖北、安徽、辽宁、湖南、河北、四川、广西、吉林、云南、重庆、山西、黑龙江、河南

第五类:贵州、新疆、甘肃、宁夏、山西、内蒙古

第六类:青海

同时计算得到分类均值汇总表,即表3:个案汇总表。

4结论

从方差贡献率看,第一个因子即绿化状况得分最高,为36.234%,第二个因子即经济状况得分为26.604%,第三个为污染状况得分为24.805%。从而可以得出在生态质量综合评价上,绿化状况对评价结果影响最大,污染状况其次,最后为经济状况。

从绿化状况因子得分与排名看,广东、江苏、山东得分位居前三,表明其绿化程度很高,相比其他城市更重视绿化建设;而内蒙古、甘肃、宁夏、青海等地在绿化状况公因子上得分很低,在各省区中位居后列,表明这些省区在绿化建设上做得不好。同时从旋转成分矩阵中可看出x12与x14即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量与公交车辆运营数对绿化状况因子得分贡献最大,R&D也对其有非常大的贡献,说明科技的进步有助于环境的保护。同时x16、xx9对绿化程度有比较大的负贡献率,阻碍城市绿化方面的建设。

从经济状况因子得分与排名看,上海、青海得分在倒数,表示这三个省份经济状况不好。同时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全体居民消费对经济发展有较大的促进作用,而人口密度相应的阻碍了经济的发展。

从污染状况公因子看,海南、北京、青海得分很高,污染相对其他地区最轻,而山西、内蒙古、河北污染状况因子得分最低,污染最严重。同时,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烟粉尘排放量是影响环境的主要因素。

从综合得分看,海南得分最高,北京、广东、上海位居其次;而青海、甘肃、内蒙古得分最低,表明海南北京等地发展协调,注意生态质量的协调发展,而甘肃、青海等地发展不好,经济与环境状况总体水平靠后。

从三个公共因子排名来看,一些地区存在着经济发展与环境状况不协调的现象。例如河南、山西等地,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还算可以,而污染状况排名却排在了后列,这些都足以说明有些经济发达的地区存在着经济、社会、资源与环境发展不协调的现象,经济的发展以破坏环境为代价。

从个案汇总表知:第一类别地区总得分最高,同时污染状况得分也最高,排在各类别之首,唯一不足之处即经济状况因子得分为负,说明这一地区注重环境的保护,污染少,绿化水平高,看重整体的发展;二类别地区综合得分第二,污染状况因子得分、绿化因子得分处于中等水平,经济状况因子得分居各类别第一,这说明该地区经济发展迅速,污染与绿化适度,总体发展比较好;三类别地区即综合得分位居第三,绿化与经济水平位居各省区前列,只是污染状况得分排在中等水平靠后位置,总体发展比较好。四、五、六类别地区总体得分均为负数,表明发展的不是很好,再看各个公因子得分,基本处在负数水平,说明这些类别地区发展缓慢,同时污染严重,也没有注意绿化环境。尤其第六类别地区即青海,经济发展水平与绿化状况均倒数第一,这也间接说明了经济水平低的地区,绿化水平也低,即经济水平是绿化水平提高的保障。

参考文献:

[1]肖翠仙.广西城市生态贫困的区域比较分析[J].广西社会科学,2012(4):25-28.

[2]李馨,李旭祥.基于因子分析的黄河流域人居环境评价[J].环境科学与技术,2010,33(6):189-193.

[3]汤姿.基于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的生态环境质量评价[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2006,22(6):121-125.

[4]关海玲,孙玉军.我国省域低碳生态城市发展水平综合评价[J].技术经济,2006,31(7):91-99.

[5]邱尔妮.基于因子分析的我国区域生态竞争力评价及提升路径[J].科学进步与对策,2012,29(12):107-112.

第11篇

1)生态退化具有一定的基点和地域性。

2)生态退化具有阶段性。

3)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是生态退化的两大触发因子。

4)生态退化是以人和生物的生存为参照标准。

5)生态退化具有相对性,例如,某一生态系统发生退化时经历了A,B,C三种状态,当在人为条件下,生态系统又从C返回到B,此时,C相对B来说是进化,相对A来说仍然是退化。

6)生态系统在某些情况下是一个动态平衡,但对于某些远离初始态的生态退化往往是不可逆的过程,很难或者不可能自然或人为的恢复到原有状态。

一、生态系统的力学性质

生态系统是由生物有机体和无机环境组成的,本文假设生态系统是一个具有n维空间的物质实体,它的每种指标为各维度上的位置,它和一般物体一样,也具有运动的特性。生态退化实际上是生态系统从高水平的稳定状态向低水平的失衡状态转化的一种运动形式。

生态系统作为一个整体,它不断受到外界的各种“生态效应力”的作用,既包括各种动力类型,也包括由于自然干扰和人为活动引起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循环的而表现出的一类抽象的驱动力。通常一些自然作用是塑造生态系统的基本牵引力。人为活动干扰力也往往起着重要的诱发和推动作用。

任何生态系统都具有一定的抗逆能力,即内在的“生态阻抗”。然而这种抗逆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即只有当系统外部的负向干扰合力小于生态系统的内在抗逆能力时,才能通过自我调剂保持稳定状态。

二、生态系统的定量表达

设区域的生态系统为一个n维空间系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很大程度取决于该区域内生态系统自身性质指数、人为活动强度指数和自然干扰指数。

本文构建了如下的一系列指数,旨在定量表达生态系统退化潜势的大小。

三、生态系统自身性质指数

为了描述区域生态系统的自然稳定性和脆弱性,这里采用生态系统自身性质指数EPI加以描述,一个地区的生态系统自身性质指数越大,生态系统的自身稳定性和抗逆能力越高,一般而言区域的生态系统自身性质指数与该地区的地理位置(主要是纬度),气候干旱程度以及地貌结构密切相关。因此,生态系统自身性质指数可用大陆度K,干燥指数D和地貌指数H来加以构建。其中,大陆度的大小可说明平均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相差范围和变化时间的长短,同时也可部分的反映生态系统平衡的稳定度。干燥指数D反映的是降水量和蒸发量的比值,大陆度和干燥指数越大,表明生态环境条件十分恶劣,生态系统较为脆弱。地貌指数是指单位面积内绝对高程与相对高程的综合特征,用以反映区域的地貌区域稳定性和重力作用潜势的大小。

这里大陆度K采用康德拉公式[2]K=1.7Δθsinh+10-14,可避免赤道的K值无限大,Δθ为气温年较差,h为纬度;干燥指数D采用公式D=0.16∑T10R,其中T10为日平均气温≥10期间的活动积温,R为同期降水量;地貌指数H某一地区的平均相对高度RH与平均相对高度AH的乘积与该区域面积S之比,H=RH×AHS,则

EPI=D×K×H-13×100%

四、自然干扰指数(Natural Disturbance Index)

从自然干扰的角度来讲,区域地质地貌(如重力作用等),气候和水文等的异常变化是生态系统不稳定性和退化的自然成因。这里,需要说明的是,自然干扰因素的稳定变化一般不能视为生态退化的诱发因子,只有当自然干扰因素发生较高强度的不稳定的波动或无规则的异常变化时,才会打断生态系统正常的运行过程或节律,导致生态退化的发生,此时,自然因素就扮演着“干扰因子”的作用。

因此,可用地质地貌、气候和水文等干扰作用的异常变化等特征来表征自然环境因素对生态系统的扰动,即自然干扰指数NDI可用地质灾害指数Gi,风力灾害指数Wi,水利侵蚀指数Ei,干旱灾害指数Dri,洪涝灾害指数Fi,低温冻害指数Tfi来表示:

NDI=Gi+Wi+Ei+Dri+Fi+Tfi

其中,Gi,Wi,Ei,Dri,Fi,Tfi可用相应的灾害强度Ii乘以相应的灾害发生频率fi来表示。

五、人类活动强度指数(Human Activity Index)

人类活动的干扰作用也是生态环境退化一个重要的外部驱动力,实际的生态退化通常是自然干扰和人为活动干扰叠加作用的结果。因此,在研究生态系统退化时,还应考察人为活动对生态系统的作用。这里,采用人类活动强度指数HAI,以此来度量人为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干扰程度。即用人口密度指数Di、工业与城市化发展水平Ui、环境污染综合指数Pi、农业土地利用强度Ai和区域旅游活动强度Ti五者之和来综合表示。

HAI=Di+Ui+Pi+Ai+Ti

Di=某一区域的人口密度所在区域的适宜人口承载密度

Ui为该区域工业化程度

Pi=1n∑Iiwi,wi=BiCsi-Bi∑BiCsi-Bi

(Ii为某污染物的分指数,wi为某污染物的相应权重,Bi为某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背景值,Csi为某污染物的评价标准)

Ai=Ci+MCi

Ci=耕地面积区域土地总面积×100%

MCi=全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耕地面积

Ti=平均旅游人数该区域适宜的旅游容量

六、无量纲化及临界值确定

可根据该三个影响指数将所研究的区域生态系统做降维处理为三维。由于影响生态系统的三个作用指数EPI,NDI,HAI,与多个环境因子有关,且各位环境因子之间的单位和量级(即计量指标的数量级)不同而无法直接进行运算和评价,故对所采集到的降水量,人口密度,耕地面积等原始数据进行数据标准化无量纲处理。

数据无量纲标准化,即:第i个评价对象的第j个指标的取值为aij,将各指标值转化为标准化指标值aij~,有

aij~=aij-ujsj,i=1,2,…,m,

其中:uj=1n∑ni=1aij,sj=1n-1∑ni=1aij-uij2,j=1,2,…,m,即uj,sj为第j个指标的样本均值和样本标准差。

数据标准化之后,各个因子之间属于同一数量级,可以进行运算和评价,生态系统自身性质指数EPI与大陆度指数,干燥度和地貌指数有关,当各个影响因子的波动值在一定范围内,生态系统处于平衡可恢复状态,在生态系统平衡可恢复状态时分别取该三个环境因子的上下临界值maxi,mini,根据上文的运算公式,设生态系统自身性质指数受n个环境因子影响,则可得在生态系统处于稳定时,生态系统自身性质指数EPI的正常波动范围即:

∏ni=1min-13i×100%≤EPI≤∏ni=1max-13i×100%

同理,设自然干扰指数受m个因子影响,如风力灾害指数、干旱灾害指数等,根据上文NDI公式,即可得自然干扰指数的正常波动范围:

∑mi=1mini≤NDI≤∑mi=1maxi

设人类活动强度指数受p个因子影响,如人口密度,耕地面积,环境污染综合指数等,根据上文HAI公式,可得人类活动强度指数的正常波动范围:

∑pi=1mini≤HAI≤∑pi=1maxi

根据上文公式,可分别求得生态系统自身性质指数EPI,自然干扰指数NDI,人类活动强度指数HAI正常波动范围的上下临界值,在临界值以内,生态系统处于可恢复状态。

七、生态系统可恢复值范围

由于各指数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影响作用力效果不同,根据不同的影响程度则可确定生态系统自身性质指数,自然干扰指数,人类活动强度指数分别为a1a2,a3,在一定范围内生态系统处于稳定可恢复状态的综合值,设为生态系统可恢复值RV,根据权重,综合值的表达式为:

RV=a1EPI+a2NDI+a3HAI

设MaxEPI,MaxNDI,MaxHAI分别为生态系统可恢复时,生态系统的自身性质指数EPI,自然干扰指数NDI人类活动强度指数HAI的正常范围上界,MinEPI,MinNDI,MinHAI为生态系统可恢复时,这三个指标的下界,根据该三个指数的正常波动范围的上下临界值,则求得当生态系统处于可恢复状态时,生态系统可恢复值RV正常范围为:

a1MinEPI+a2MinNDI+a3MinHAI≤RV≤

a1MaxEPI+a2MaxNDI+a3MaxHAI

设A,B为可恢复综合值RV的上下临界值,取A,B两值形成一有刻度的单坐标轴线,当某个系统的综合值落在A,B范围内之内时,称生态系统为可恢复,此时可通过调整人类活动强度(人为干扰因素)使生态系统恢复,此时施加外力的大小可通过两综合值之间的差值得到。当生态系统的综合值落在A,B范围内之外时,生态系统不可改变人为干扰因素使其恢复,此时生态系统紊乱为不可逆。(作者单位:西南科技大学)

参考文献:

第12篇

关键词 教育生态学 高职公共英语教学 文化输入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教学课堂的主要构成元素是学生、教师和环境,是教育教学最基本的形式特征。教育生态学的主要功能是教育人才,辅助功能是培养学生的社会属性,通过文化的传承和个人思想的融入,构建共同的价值观念。通过教育生态学的角度来对高职公共英语教学进行研究,发现其中生态缺失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改革方案,是素质教育改革中一个重要的方面。

1 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主要问题

教育宏观生态系统指的是在国家乃至世界的范围内所建立或者产生的教育环境,教育微观生态系统则指的是某个学校里某个课堂内的教育环境,它由教学设施、教学师资力量、学生和教学管理等组成。教育宏观生态系统和教育微观生态系统共同构成了教育生态系统。高职公共英语教学属于教育微观生态系统的一个细胞,囊括了教师、学生和课堂环境三个生态因子。这三个因子之间互相联系,互为作用,如果一个因子发生了变化,势必导致其他因子的改变,从而影响整个教育微观生态系统的稳定。因此,只要了解了三个因子中的不稳定因素,就能实现生态平衡,实现教育的作用。

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不仅需要学生学会必备的英语知识,还要学生掌握英语应用能力,可以进行基本的涉外交流和沟通。社会要求的转变,也使得高职英语学生改变传统的重知识轻技能模式,更加注重英语技能的学习。但是在英语教学中,传统的教育模式没有得到有效的改善,教师依然以自我为中心,通过填鸭式教育让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学生无法有效发挥主观能动性,导致师生间交流极少,学生就无法得到满意的语言训练环境。同时,学生们西方文化意识的薄弱,给学生深刻理解语言内涵造成了困扰,很多学生无法理解英语的表达方式,导致了他们无法满足社会上英语工作的要求。公共英语教学中文化输入的缺失,势必给学生文化输出带来影响。

2 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文化输入的方法和途径

2.1 课内文化输入

(1)结合教材,适时引入文化知识。通过上述描述,我们可以看到,教材也是教育生态平衡中的一个重要因子,它很好地沟通了教师和学生,起到了桥梁的作用。现在很多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一般更侧重于精读和听力的模块,所以在精读的教材中,教师要根据课文内容,加入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让学生明白西方价值观和我们国家的差异,让他们了解个人英雄主义和实用主义在西方思想中的重要地位。而在听力方面,教师可以将听力分成具体的情景形势让学生练习,例如,问候、感谢、道歉、邀请、约会、面试等。通过这些,让学生明白不同国家不同人群的语言性格特点,为文化输入打下基础。

(2)结合词汇,讲解文化概念。词汇是人们长期沟通和交流的载体,很多词汇在不同的语境条件下会产生不同的特点。所以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应该就中西方词汇差异进行细致讲解,分析词汇在中西方语言应用中的不同,从而让学生领悟到两种文化的碰撞,挖掘出语言的共性,为之后工作生活提供帮助。例如在讲到送寿礼的时候,我们应该避免赠送龟鹤图等一类的东西给英美人,在吃饭的时候,也不应该点狗肉。虽然这些都是小的细节,但是如果疏忽的话,就会造成误解。

(3)通过阅读进行提高。很多学生会发现,在阅读的时候,文章字面上的意思都可以理解,但是在文章的整体把握上就会出现偏差,另外,学生们对于自己熟悉的文章理解得比较深刻,遇到生疏的文章就会显得手足无措。究其原因,还是因为学生对文化知识了解不够。因此,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教师对于容易产生歧义的方面进行讲解,提高学生对外国文化的潜意识。例如,Friday在英语中有着比较特殊的含义,由于很多英美人信奉耶稣基督,而耶稣的受难日刚好是星期五,所以会有黑色星期五这一说。当你听到“Friday face”的时候,不要迷惑,它指的是“愁眉苦脸”的意思。但是在中文中,星期五就没有很特别的文化指示。再比如,在英语国家,很多人会认为13是一个不吉利的数字,而在中国,国人对4则比较敏感,所以了解到了文化内涵,对于英语整体阅读有着很好的帮助作用。

2.2 课外文化输入

(1)开展文化专题讲座,改变学习方法。对于一些比较重要的文化内容,教师可以通过召开讲座的形式,让学生理解掌握。同时,教师可以在课余时间给学生布置适量的文化作业,让学生自己去查阅资料,然后分组讨论,通过学生自我劳动的成果,让学生体会学习的乐趣,从而增加记忆的强化。同时,教师要不断地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语言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应用,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参加一些跨文化交流,让学生多接触外国人,在潜移默化中增加学生文化内涵。

(2)借助报刊杂志的影响。一些报刊杂志例如China Daily,《21世纪报》等都有助于学生深刻了解外国文化,教师可以给学生介绍这些期刊,让学生自己去阅读提高。教师应该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在不同的环境下分别使用精读、略读和浏览,不断提高学习效率。课内学习很多情况下是枯燥的,报刊杂志中其他国家风土人情的介绍,可以很大程度上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合理利用影像资料。除去报刊杂志,另外对学生有着强烈吸引力的就是影视资料。很多国外优秀的电影中,会有介绍外国人文特征,自然属性的知识点,学生可以通过电影观赏学到这些。同时,标准的英语发音,合适的人物对话,还可以让学生不断提高自己的听、说、读、写水平,增加学生的自信心。

(4)网络资源不可或缺。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网络越来越普及,渐渐成为英语教学的重要工具。互联网的出现,有效弥补了部分学校跨文化交流条件的不足,使得英语学习的教育宏观生态环境更加融洽。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资源轻易查到自己想要的知识,大大提高了学习上的便利。

3 结语

教育生态学的引入,为教师教学打开了一扇大门,让教师可以站在更高的位置上来进行英语指导。这样不仅增加了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更有效地提高了教学质量,培养了优秀的英语人才。一个和谐的教育生态系统,极大地调动了各个因子的相互作用,在和谐的英语教学环境下,保证了学生最大限度的成长。

参考文献

[1] 曹路漫.教育生态学视角下的大学英语教学策略研究[J].中国高等教育,2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