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经营能力分析

经营能力分析

时间:2023-06-27 17:58:2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经营能力分析,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经营能力分析

第1篇

【关键词】 苏宁电器; 国美电器; 经营策略; 获利分析

苏宁电器(002024.SZ)与国美电器(0493.HK)于2004年分别在深圳和香港上市。几年来两个公司都有了快速的发展。苏宁电器2004年营业收入91亿元人民币,2007年达到401亿元人民币;国美电器2004年营业收入97亿港币,2007年达到425亿港币;两个公司取得如此不凡的成就,取决于他们良好的经营理念及战略眼光,这是他们具有较强获利能力的前提。本文主要从经营模式及获利能力角度分析他们取得成功的经验,为其他企业发展提供借鉴。

一、经营模式比较

由于近几年苏宁与国美取得了突出的业绩,所以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关于这两个公司的研究非常多,通过大量的资料论证分析,笔者认为他们之所以成功取决于公司具有良好的经营理念,同时选择了科学的经营战略。

(一)连锁经营

两家公司采用多样化开发手段,将城市作为重点,开发核心商圈,建立一级、二级市场,甚至三级市场,同时提供优质物业、确立合理规模。据有关资料介绍,截止到2007年底,苏宁拥有店面632家,占地面积为264.21万平方米;国美拥有店面726家,占地面积为264万平方米。国美在2007年报告中指出,2008年度,计划新开门店约120家,其中新开旌旗店30家。而苏宁在2007年报告中宣称,2008年苏宁计划新开店面数量将突破200家。开发连锁店使他们占据市场绝对优势,并在大多数市场巩固和增强了市场领先地位,同时都采用“商地+产地”运作模式。在两家上市公司的发展中,苏宁电器主要以发展自有店的模式为主,而国美电器并购的比重则略多。规模经营带来了两个公司的规模效益。

(二)会员营销

在营销策略上,两个公司同样实行会员制,这是增加营业收入的重要营销手段。对持有会员卡的会员,他们实行价格优惠、异地购物、积分增值、以旧换新等多种服务。苏宁电器截至2007年8月拥有会员1 800万人,二次消费率达80%;国美截至2007年末会员达到约1 140万人,比上年提升70.15%。同时,会员品质也在不断提升。会员制作为一个以市场为导向、以提升顾客忠诚度为宗旨的重要举措,吸引更多价值型顾客进行长期消费。同时也带来两家公司的价值节节攀升。

(三)自建物流配送体系

作为第三利润源泉,商业物流目前正在国际、国内风起云涌(袁作龙)。苏宁与国美对物流配送中心的建立都表现出了积极的态度。截止到2007年底,国美集团共有131个配送中心,其中一级市场36个,二级市场95个;配送中心总面积为53.53万平方米,其中一级市场37.67万平方米,二级市场15.86万平方米。而苏宁从2005年开始即采购了200辆轻卡,宣布自建物流体系。之后,送货的及时率有了很大提高,同时,管理费用等也有相应降低。在物流模式上两个公司做法不尽相同,苏宁采用自建物流体系模式,而国美将部分配送业务外包。但是目的却是大同小异,即都是紧紧围绕着服务与成本这两个基本内容。

(四)与供应商战略合作

苏宁电器与国美电器一直致力于谋求与供应商建立长期稳定和良好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以使公司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占据更加有利的地位。但两个公司的风格迥然不同:国美强硬,在让利销售的过程中,国美实际上是将利润从厂家转移给消费者,将其中的某些成本转嫁给企业,对消费者进行部分让利,而国美本身却保持着相当的利润;苏宁温和,苏宁对厂商时有让步,谋求共同发展,达到双赢。尽管两公司风格不同,却都能以自己的方式与厂商建立长期稳固的战略关系。

选择适合自己的经营模式将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苏宁电器与国美电器能够科学合理地选择适合自己的经营策略,这些都为公司的加速成长奠定了基础。

二、获利能力分析

良好的经营理念使两公司的业务成长和服务价值不断攀升,从而实现了两公司核心竞争能力的提升与长期的可持续发展,为公司发展的良性循环及公司价值的提高奠定了基础。自上市以来苏宁与国美有了飞跃的发展,他们快速稳步地走上了快车道,见表1。

因为港元对比人民币的汇率基本是1:1,或者在这个比价上下浮动,而且本文的分析主要看两个公司的增幅,因此没有将国美电器的港元折成人民币。通过表1能够看出两个公司2004-2007年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都是处于不断上升的态势,而且增幅很大,据此进一步绘成图1和图2,从图上更能明显地反映出两个指标的上升趋势。

通过图1可以看出两个公司2004―2007年营业收入增长线基本吻合,且一直处于上升趋势,分别从2004年的91.07亿人民币和97.16亿港元上升到2007年的401.52亿人民币和424.78亿港元。其中2006至2007年上升更为明显,不过国美还是略胜一筹。

再看图2,两公司净利润的增长趋势虽然都是上升的,但是苏宁上升的幅度大于国美,上升跨度大,2005年比2004年提高了94.44%,而后两年增长率都超过了100%,非常强势。国美起点高,上升趋势较平缓,而苏宁虽然起点较之低,但到2007年已经超出国美,其净利润的增长速度明显高于国美。

通过上述图表及相关资料,我们能够清晰地看到苏宁电器与国美电器的发展一直处于高速发展的轨道上。另据报表资料反映,从2004年上市至今,两公司的获利能力指标(主营业务利润率、净资产利润率、总资产收益率等)都有不同程度的大幅度提升,明显高于行业平均水平。探究原因,笔者认为:其一,两公司选择了上述良好的经营策略;其二,两公司控制成本能力较强,同时能合理利用资金。进一步探析,根据两公司报表资料,反映了两公司能够选择适合它们的财务结构。据报表资料整理计算,他们的资产负债率较高,近两年的资产负债率在70%左右,两公司科学合理地运用了财务杠杆效应,这点也非常重要。

三、几点启示

苏宁与国美在经营策略与创收水平上虽然略有差异,但他们创造了同样辉煌的业绩,由此引发笔者一些深层次的思考。

第一,作为第三产业,直接面对的是客户,服务无疑是首要的问题。“顾客就是上帝”似乎一直作为服务的宗旨挂在嘴上,但作为“上帝”的顾客却没有切身感受到这种待遇。苏宁与国美在这方面一直比较努力,但还有相当多的企业存在很大的差距。经常看到这样的情形:在你准备消费的时候,服务员对你表现出极高的热情,但如果你一旦决定不消费,服务员马上换一种态度;甚至当你付出货币以后其热情也是急转之下,让人感觉很不舒服。这其实是服务意识问题,这个问题不彻底解决,将会阻碍企业的健康发展。现代社会人们的消费观已经发生了重大转变,笔者认为企业在服务运营方面的不断提升将是必然的选择,包括服务流程与服务意识的提升。总之,提高企业服务品质是企业发展的根本,也是提升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之一。

第二,企业有信得过的产品,同时具有价格优势也很重要。对于同样品牌的产品,或可替代产品,温饱型消费者和小康初级阶段消费者愿意购买价格较低者,而且这个过程还将持续很长一段时间。苏宁与国美成功的深层次原因是他们“天天降价”的战略,他们既考虑客户的利益,创造了客户价值,同时又取得了客户给予他们成功的回报,其结果是双赢。

第三,符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苏宁与国美的成功给其他企业提供很多宝贵的经验,但是这些经验不能复制,而是因地制宜,合理定位自己的产品与服务。苏宁与国美的经营理念与策略也在不断的提升与深化,其实力是国内零售业的龙头,他们创造的商业帝国别人难以超越。所以其他企业可以借鉴苏宁与国美的经营思想,确定自己的优势,创建自己的品牌,以求不断发展与壮大。

总之,苏宁与国美是成功的。他们的成功取决于公司具备了良好的经营理念与魄力,且经营策略符合时代的要求;他们成功地在为自己创造价值的同时能够为厂商、为客户创造价值,这也是企业走向健康发展的基本保障。

【参考文献】

第2篇

关键词:可持续经营 财务分析 衡量标准 必要性 措施

一、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判断企业的可持续经营能力

1.财务数据的分析

(1)资产负债率,资产负债率是企业期末负债总额处以资产总额的百分比,用来表示债权人提供的资本占全部资本的比率,如果资产负债率过高,说明企业的偿债能力弱,此时融资能力减弱,与此同时如果企业的利润薄弱甚至已经无利可图,那么企业的可持续经营能力就会受到影响。。如果企业的资产负债率接近或超过100%,那么企业已经资不抵债,可能会面临破产倒闭,此时企业的可持续经营能力的未来不确定性较大。

(2)流动比率,流动比率是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率,反应企业用可在短期内转变为现金的流动资产偿还到期的流动负债的能力,影响企业的偿债能力。如果此比率过低,说明该企业捉襟见肘,这时需要结合企业一年内需要偿还的债务进行分析,如果债务高,而流动比率低,长期处于这种状况,他的可持续经营能力也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营运资金出现负数。流动资产减流动负债即为营运资金,保持适当的营运资金是企业正常经营的必要条件,如果出现负数就要特别关注。

(3)盈利能力,盈利能力是判断企业能否持续经营的基础如果一个企业连续巨额亏损,那么这个企业的可持续经营能力就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数据判断企业的盈利能力:主营业务利润率=利润,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利润率体现了主营业务利润对总利润的贡献,体现了经营活动最基本的获利能力,主营业务利润率过低,企业的盈利能力有问题将直接影响对企业可持续经营能力的分析。成本费用利润率=利润,成本费用体现了经营耗费所带来的经营成果。该项指标越高,利润就越大,反映企业的经济效益越好,过低说明企业的可持续经营能力不确定性高。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平均净资产,该指标反映股东权益的收益水平,用以衡量公司运用白有资本的效率。指标值越高,说明投资带来的收益越高。该指标体现了自有资本获得净收益的能力。过低说明企业的可持续经营能力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2.股东,管理层。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管理层的管理能力,管理层的稳定性;是否存在利用优势地位损害公司利益的动机和风险;管理层的管理理念,管理模式;管理层是否具有因个人业绩束缚而追求短暂财务指标的可能性。

3.行业。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该行业是否属于国家扶持,支持,鼓励的行业;是否存在行业周期性风险;行业竞争存在的其他风险。

4.其他。存在可能带来无法承受损失的未决诉讼;严重违反有关法律,政策;因自然灾害,战争等不可抗力因素导致严重损失;有关法规或国家政策的变化可能造成重大不利影响。

二、可持续经营分析的必要性

不确定性是常态,我们要永远关注形势,以研究未来的挑战和机遇,其实挑战中就蕴含着机遇。我们只有迎接挑战抓住机遇,审时度势,居安思危才能将企业可持续经营下去。可持续经营分析可能会影响管理层的经营决策,也可能会影响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意见,同时可能会影响政府的相关政策。

1.可持续经营影响管理层的经营决策。如果企业不存在可持续经营的问题,那么此时管理层的经营战略可能就是如何扩大规模,如何创造更高的利润,创造更多的价值;如果企业的可持续经营能力存在问题,那么此时管理层需要首先考虑的就是如何让企业继续存活,继续经营下去。可见可持续经营能力分析直接决定了管理层的经营管理战略。

2.可持续经营分析是注册会计师进行审计报告必须考虑的因素。注册会计师作为外部审计,为投资者提供企业公正的,真实的资料,审计报告是投资者决策的关键资料,其中可持续经营分析是必须考虑的因素,注册会计师必须认真分析企业的信息判断企业的可持续经营能力,出具公正的审计报告意见,为投资者提供依据。

3.对于投资者而言企业的可持续经营能力将直接影响投资者的决策。可持续经营能力是投资者进行决策的关键因素,对于未来可持续经营能力有重大不确定性的企业,投资者会更更加小心的分析,然后做出决策。

三、面对不确定因素,企业首先想到的是怎么让企业活下去,然后是如何把企业规模做大,利润做好

1.分析原因,分散风险。2000年时,柳传志把联想集团分成了两部分,一个是联想集团,另一个是神州数码。主要是考虑到高科技领域里被创新覆盖的可能性很大,在这种情况下,最安全的办法是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要想不被不确定性打败,我们必须要多元化发展分散风险。首先我们要做的就是分析产生可持续经营的原因是什么,然后分散不确定因素对企业的影响。

第3篇

【关键词】可持续经营能力;主成份分析;业绩

1.指标体系的建立

1.1 指标选取的原则

1.2 选取的指标

参照以上原则,本文优化的选择了一下九个指标:速动比率、现金负债率、权益负债率、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销售利润率、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利润率。由反映企业的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盈利能力的三类九项计量指标构成,用以计算企业可持续经营能力的初步结果。

2.评价模型

根据主成份分析法的基本原理及其求解方法可以求得:贡献率矩阵;特征向量系数矩阵;第个企业的m维标准化指标向量。从而可以确定:

(1)第i个企业指标的m个主成份:。

(2)第i个企业综合评价值。用方差贡献率作权数,求的加权和,即,其中,为主成份的个数。

式中,称为指标综合系数。

3.实证分析

3.1 样本选取及数据来源

本文以河南省深圳A股33家上市公司作为样本,样本选取过程中剔除了指标不完整的上市公司23家,得到10家研究样本。

3.2 主成份分析的步骤

对样本企业的可持续经营能力的主成份分析步骤包括:构造原始数据矩阵;对原始变量进行标准化并求其相关阵,分析变量之间的相关性;求相关系数矩阵的特征值及特征向量;用主成份法根据因子贡献率选取主因子;求旋转矩阵、特征值、累计贡献率。

3.3 利用主成份分析法的评价

依据所选取的样本数据,利用相关的主成份分析应用软件,得到由原始变量X1、X2、X3、X4、X5、X6、X7、X8、X9组合而成的主成份,根据前4个主成份累计方差贡献率96.88%≥95%的原则,本文选取前4个主成份代表原始变量的所有信息量,计算结果如表1所示。

4.结论

从实证分析结果可以看到用主成份分析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上市公司的可持续经营能力,如华兰生物在综合得分中最高,其在偿债能力和盈利能力得分也最高,所以说主成份分析法能从错综复杂的众多数据中理出一个比较清晰的结构,找到对上市公司综合业绩产生影响的主要因素,根据公司主成份得分的结果对其综合业绩有一个科学评价。

参考文献:

[1]陈美林,徐国祥.因素分析的理论和方法[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86.

[2]胡玉明等.财务报表分析[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

[3]余建英,何旭宏.数据统计分析与spss应用[M].中国邮电出版社,2004.

[4]陈振字,陈新强.我国上市公司业绩评价体系研究[J].经济师,2007(3).

[5]张鹤.因子分析法在工业企业可持续经营能力评价中的应用[J].当代经济,2008.

作者简介:

孙艳霞(1986—),女,河南周口人,会计学硕士,研究方向:公司理财及内部审计。

第4篇

2001年上市公司年度会计报表审计中,共有159家上市公司被注册会计师出具了非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的审计报告。非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的审计报告包括带说明段无保留意见、保留意见、否定意见和拒绝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这些非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涉及的事项主要包括:(1)上市公司持续经营能力存在重大不确定性;(2)资产减值准备计提的金额难以估计;(3)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及重大会计差错更正;(4)控股股东和其他关联方占用上市公司资金;(5)强调某一重大事项。从审计报告的质量看,大多数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审计报告意见类型定性准确,用词规范,便于理解和使用。但也有一些审计报告意见类型定性不准,逻辑不清,表述不当,用词晦涩,难以理解和使用。某些会计师事务所在独立性方面存在问题,不按独立审计准则的要求出具审计报告。比较突出的现象是,以拒绝表示意见或保留意见代替否定意见,以保留意见代替拒绝表示意见,以带说明段的无保留意见代替保留意见或拒绝表示意见。

从我们的分析看,由于中国证监会在2001年底了《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14号--非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及其涉及事项的处理》,对于上市公司拒绝就明显违反会计准则、制度及相关信息披露规范规定的事项做出调整,或者调整后注册会计师认为其仍然明显违反会计准则、制度及相关信息披露规范规定,进而出具了非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的,证券交易所应当在上市公司定期报告披露后,立即对其股票实行停牌处理,并要求上市公司限期纠正。在这种压力下,上市公司规避非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的动机明显增强,会计师事务所面临的压力也大大增加。某些会计师事务所在能够确定被审计单位明显违反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情况下,不再执行必要的审计程序,以审计范围受到限制为由出具保留意见或拒绝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甚至出具带说明段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这样一来,就回避了对上市公司是否明显违反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发表意见。当然,根据有关部门的核查,某些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标准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同样存在着一定问题,这种报告的隐蔽性更大,给会计报表使用者带来的危害也更大。为此,我们进一步研究了2001年上市公司的159份非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的审计报告,并对2001年之前的审计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现对其中的几个共性问题提出我们的看法与大家讨论,并就如何出具审计报告谈一些意见。需要说明的是,这些问题并不针对哪一家会计师事务所,而是希望通过讨论,引起大家对这些问题的注意,使审计报告质量在以后年度得到进一步的改善和提高。

关于持续经营能力问题

1997年到2001年约有150份审计报告明确提及了上市公司的持续经营能力问题,其中55份为拒绝表示意见,4份为否定意见,61份为保留意见,30份为带说明段无保留意见。

许多会计师事务所在带说明段无保留意见或在保留意见段之后增加说明段提及持续经营能力问题,也有相当一部分会计师事务所在拒绝意见的审计报告中提及持续经营能力问题,极少部分会计师事务所在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中提及持续经营能力问题。

许多会计报表使用者反映,一些上市公司的持续经营能力问题及其披露并不存在显著差异,而会计师事务所在审计报告说明段中的表述也不存在显著差异,但审计意见类型却差异很大。把持续经营能力问题简单地放在意见段之后,或等同于审计范围受到限制,出具保留意见或拒绝意见的审计报告,致使审计报告的有用性受到影响,甚至产生误导作用。持续经营能力问题实际上是一个重大不确定事项。对不确定事项,我们可以进行如下分析。

1.不确定事项不等于审计范围受到限制。不确定事项包括或有事项,但范围比或有事项大,主要是过去交易或事项形成的一种状况,其结果须通过未来事情的发生或不发生予以证实。任何不确定事项都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已经发生的事项,二是尚未发生的事项。注册会计师对已经发生的事项有可能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而对尚未发生的事项则无能为力,审计证据有可能在将来才能获取。因此,不确定事项并不等于审计范围受到限制。不能遇到不确定事项,就简单地出具保留意见或拒绝发表意见的审计报告。

2.不确定事项不等于被审计单位没有遵守企业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不确定事项与被审计单位没有遵守企业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是两码事。如果被审计单位按照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对不确定事项进行了适当会计处理和披露,就不算违反企业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

持续经营能力问题是比较复杂的不确定事项。如果被审计单位在会计报表中进行了适当披露,注册会计师应出具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并在意见段之后增加说明段,描述导致对持续经营能力产生重大疑虑的主要事项或情况以及管理当局拟采取的改善措施。如果被审计单位未在会计报表中进行适当披露,注册会计师应当出具保留意见或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并在意见段之前的说明段中描述导致对持续经营能力产生重大疑虑的主要事项或情况,以及持续经营能力存在重大不确定性的事实,并指明被审计单位未在会计报表中进行适当披露。

3.如果认为被审计单位编制会计报表所依据的持续经营假设不再合理,而被审计单位仍按持续经营假设编制会计报表,注册会计师应当出具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如果认为被审计单位编制会计报表所依据的持续经营假设不再合理,且被审计单位已按其他基础重新编制了会计报表,注册会计师应当按照《独立审计实务公告第6号——特殊目的业务审计报告》的规定办理。

4.如果被审计单位存在可能导致注册会计师对持续经营能力产生重大疑虑的事项或情况,但管理当局拒绝就持续经营能力作出书面评价,而会计报表仍按持续经营假设基础编制,注册会计师应当出具保留意见或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

关于对重大事项强调问题

2001年上市公司年度会计报表审计中,共有124份非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在意见段之后增加了说明段,其中97份为带说明段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27份为意见段之后带说明段的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涉及的事项主要包括八项减值准备计提、未决诉讼、大额逾期借款、持续经营能力、重大交易事项的法律手续不完备、关联方占款以及为关联方担保等关联交易、资产重组、提及其他注册会计师、前任注册会计师或专家的工作、补贴收入、非经常性损益、一次易取得的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较大、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发生变更等。上述事项固然属于重大事项,然而有些事项放在意见段之后的说明段是不合适的,需要实施必要的审计程序,把问题搞清楚。为了规范注册会计师出具带说明段的无保留意见和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我们在近期修订的《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7号——审计报告》中明确规定,当存在下列情形之一时,注册会计师应在无保留意见或保留意见审计报告的意见段之后增加说明段:(1)强调有关持续经营的重大事项;(2)存在可能影响会计报表的重大或有负债;(3)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发生变更且对会计报表产生重大影响;(4)与已审计会计报表一同披露的其他信息与已审计会计报表存在重大不一致;(5)更新前期审计意见;(6)强调某一重大事项(持续经营除外)。注册会计师应当在说明段中指明,“此外,我们提醒会计报表使用者关注……。本段内容并不构成对会计报表的任何保留,也不影响已发表的审计意见类型”。通过采取这样的措施,一方面可以明确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责任,在一定程度上遏制某些会计师事务所以描述事项代替发表意见的行为,防止把本应发表保留甚至否定意见的事项放在意见段后表述,另一方面也可以提醒会计报表使用人更加明确地理解审计报告的意见类型。此外,我们还在起草的《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规范指南第5号——审计报告(试行)》中作出了一些禁止性的规定,限制把某些事项放在意见段之后的说明段中作出表述。

关于资产减值准备计提问题

第5篇

如果在项目开始设计时就将资产的整个生命周期的成本评估进去,将会节省大量的成本。这样的分析可以帮助企业通过减少浪费、提高物流效率等提高其持续经营的能力。同时,它还为评估整个资产在其寿命周期中的持续经营能力提供了一个清晰的框架。

何谓全寿命成本

在探讨为什么那么多公司不愿使用全寿命成本的核算方法来为投资决策提供信息之前,我们先来明确―下全寿命成本核算的概念。

英国标准ISO15686-5将全寿命成本核算定义为:“在定义的范围内,对某项资产生命周期内所有成本和收益的系统的经济评估。”这个定义把生命周期成本(LCC)和全寿命成本(WLC)做了一个关键的区分。生命周期成本是指一项资产从开始建设到其报废期间发生的直接成本。而全寿命成本则在生命周期成本基础上加上非建设成本(如土地)、资产相关的收入,以及其外部成本(如二氧化碳排放等)。

缘何受“冷落”

私营公司不愿应用全寿命成本原则的原因有很多,主要包括如下方面:

其一,公司的资本管理和运营管理分离。

其二,对未来成本预测的不确定性,导致公司更关注短期的资本成本。这可以说是用一个精确的错误来代替近似的正确。

其三,对应用全寿命成本技术缺乏信心。

其四,对项目支出的详细审查,会导致对超出预算的担心胜过其他。事实上,有些时候通过全寿命成本来分析,项目并不会超出预算,某些改变甚至会产生巨大的投资回报,但人们仍倾向于不使用全寿命成本法。

其五,对全寿命成本应用的误解。

不要认为把生命周期内发生的各种各样的成本加起来就是全寿命成本,而应按照全寿命成本的原则,并以此来进行设计和做出购买决策。

应该注意的是,全寿命成本方法并不总是适用的。在一些情况下,如在资产的购置成本占其全寿命成本的比例非常大的情况下,应用全寿命成本方法的价值则非常有限,尽管这样做确实能使成本管理更加严格。

根据经验,许多项目在设计阶段根本就没有考虑如何使资产的持续经营能力最大化。资产通常基于标准来设计,在这种情况下,全寿命成本的概念只是锦上添花而已,而不会是项目的核心。

历史上有很多本应得益于全寿命成本的大型项目的案例,英国的核电站就是一个例子。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设计和建造这些核电站时,他们没有充分考虑到日后的维护和拆除问题。现在看来,要拆除这些核电站恐怕要耗资730亿英镑,如果当初在设计和建造时应用了全寿命成本方法,现在要拆除核电站的成本将远低于730亿英镑。

持续经营能力是一个长期形成的概念,但是很快它便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关乎政府政策、竞争优势、职业化、甚至个人责任。全寿命成本在帮助组织实现持续经营能力目标方面,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它为探究和评估每个投资项目的全寿命周期的持续经营能力及后续的产出提供了一个有用的工具。

在一个项目中,了解不同参与者的看法非常重要。项目的前期建设者和未来几年的经营者,对项目的看法肯定会明显不同。在项目初期就把他们各自不同的目标综合起来考虑,将使得各项决策可以与全寿命成本节约的原则有机结合。

应用原则及与方法

通过下面三个步骤可以帮助我们系统地对不同资产设计方案下的不同效果进行对比:

常规的生命周期成本分析。

外部成本的计算,如二氧化碳的排放成本,包含直接和间接成本。

持续经营能力的分析,基于定量的评估,涉及多个方面包括经济、社会和环境等。

要对每一个可能的方案进行如上三个步骤的评估,最好还能考虑到不同业绩水平下的结果,然后找到全寿命成本最低的一个方案。要把资金来源、最低限度的服务需求,以及法律责任等约束条件都充分考虑进去,同时,对方案的风险和不确定性也要进行分析。

为了使全寿命成本成为组织核心的管理理念,要采取一系列必要的步骤:

首先,要向组织内阐明原因,以获得各个将会受到影响的部门的支持,如财务、工程和运营等部门;

其次,要确定一个清晰的全寿命成本和持续经营能力的框架和定义,并开发一个简单灵活的工具来收集数据、做出评估和分析报告,还要有明确的标准和切实可行的审核清单,并提供足够的培训;

最后,建立一个实时的汇报系统,并对各种方案组合进行分析以使收益最大化,把全寿命成本的理念融入组织,使之成为组织日常的业务实践。

第6篇

【关键词】 可持续性; 相关风险; 披露

中图分类号:F235.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937(2014)14-0077-04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研究背景

21世纪以来,经济全球化及信息化大数据迅速发展,世界经济已经步入全新领域,云计算、网上虚拟企业、网际企业等新形态不断出现。投资者对企业信息的需求在不断扩大,一方面企业需要及时对新环境作出合理调整,另一方面投资者也有更多投资机会,对企业信息披露质量的要求大大提高,尤其是在以“3C”(竞争的全球化、顾客的需求化和变化的常态化)为特征的信息社会,企业持续经营不确定性成为企业发展的常态,因此对企业持续经营风险的披露刻不容缓。

(二)研究意义

持续经营是会计四大假设之一,是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在这种假设下,企业所持有的资产将在正常的经营过程中被逐渐耗用、出售或转换,其所承担的负债也将在正常的经营过程中被清偿。当持续经营假设不成立时,企业则不能按通常方式提供会计信息。虽然会计理论抽象地突出了持续经营的重要性,但是现实中却缺乏统一的衡量标准及框架,即使面对统一的会计资料,不同的人员根据自身的经验判断也千差万别,而作为当代经济学与管理学结合最成功的企业理论也仅仅追求企业利润的增长,而忽略了企业持续的生存能力发展。事实上,企业只有在保证自身的生存状态下,及时披露相关信息,以辅助投资者正确判断公司经营业绩,才有可能更好地从中取得利润的增长,使企业持续经营。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不仅可以有效制约股票发行方的行为,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利益,而且对于整个证券市场有效地发挥资源配置功能都具有重要意义。公司的持续经营能力与公司业绩成正比关系,当公司持续经营能力受到怀疑及被外界认为有可能出现财务危机时,投资者和债权人为保全自己的资金安全并最大程度上减少机会成本,会持观望态度。企业持续经营能力的强弱无疑是投资者和债权人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对投资者及债权人来说最大的风险莫过于企业破产。虽然企业出现持续经营危机并不一定导致企业破产,但是持续经营危机相对公司的盈利来说是有很大财务危机成本,如销售和利润的损失、由于获取外部融资的难度加大而增加的筹资成本、供应商为规避困境企业的信用风险而要求提高供货价格、客户的流失等“机会的损失”。合理地披露公司持续经营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股票市场健康有效地发展,反之如果一味规避披露信息,不仅投资者、债权人会因为破产导致重大损失,长期如此也增加资本市场的不稳定性。

二、文献综述

(一)国外研究现状

Eldon S. Hendriksen在其1970年所著的经典论文“Accounting Theory”中认为,支撑会计理论构建的假设包括环境假设、会计目标假设和会计计量假设三类,其中环境假设包括会计主体假设和持续经营假设。在国际会计准则第1号中,持续经营是这样叙述的:“企业一般被认为是继续经营,即在可预见的未来持续经营。它假定这一企业既不企图也不必要停止或从实质上削弱它的经营规模。”

Guerin(1999)认为在会计信息化下,会计主体的不稳定性和可变性使人们对其是否会持续经营下去难以判断,且随着全球资本市场的蓬勃发展,企业面临着更为激烈的市场竞争,经营风险日益加大,随时都有被并购、清算、终止的可能,会计主体的不稳定性和可变性更加明显。

在国外,持续经营能力传统的分析工具是由Ewdord.I.Almtna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提出的,该模型实际上是通过五种财务比率,将反映企业偿债能力的指标、获利能力指标和营运能力指标有机联系起来,综合分析预测企业财务失败或破产的可能性,但其分析基础是存在缺陷的利润指标体系。

(二)国内研究现状

持续经营假设是财务会计的基础性假定之一,持续经营假设的常见定义是:除非有相反的证据存在,都假定每一个企业能够无限期地持续经营(葛家澍,1996)。

持续经营是指在正常情况下,主体将按照既定的经营方针、目标、形式,无限期地经营下去,即在可预见的将来,会计主体不会停业或者破产清算(盖地,2003)。

陈晓、陈治鸿(2000),王强(2002)等学者认为由于影响企业持续经营能力的因素繁多、不同行业持续经营能力的影响因素不同,目前企业持续经营能力方面仍处于缺乏理论的“资料驱动型”阶段。如不建立相关预测模型,必将对投资者、债权人甚至整个资本市场的稳定及有效运行造成损失。

葛家澍(2002)在建构我国财务报告体系中也特别强调了持续经营假设,虽然持续经营并不存在于所有企业之中,但是为了不间断地处理在企业中发生的交易与事项并定期提供报告,必须假定每一个企业作为会计主体是持续经营的。

随着21世纪的到来,人类社会逐渐从工业经济时代过渡到信息经济时代,企业所面临的外部社会经济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冯月平等人在《会计假设的历史演变及未来构想》中认为知识经济时代下,风险与不确定性的空前增加挑战了会计持续经营假设,网络企业等流动性强的虚拟组织随时停业的状态也使得持续经营假设受到更多非议。

程爱民(2005)认为,会计信息化不仅仅是会计与信息技术相融合的一个发展过程,也是会计技术手段上的又一次重大变革,它更体现了一种与信息时代相适应的新的会计观念和思想,必然会对传统会计理论带来一定的冲击和挑战。

朱康萍(2009)认为,虽然现在的经济环境与最初提出持续经营假设的工业时代出现了很大变化,但是按照优胜劣汰的市场经济竞争原则,企业的关、停、并、转,甚至倒闭清算并不鲜见,然而从总体来看,破产清算的企业终究只是少数。对绝大多数企业而言,持续经营假设仍然是合理的。只是对于一些新兴的行业和领域(如虚拟公司),持续经营假设可能不具有适用性。

陈静(1999)第一个对我国上市公司的财务失败预警进行了研究,建立了线性判别分析模型;陈晓、陈治鸿总结现有的理论和研究方法,将预警时间提前至5年,并运用Logistic模型提高了预警的正确率;张爱民、祝春、徐丹健(2001)建立的模型显示,在被ST前3年该模型均具有较好的预警能力。

吴世农、卢贤义(1986)通过比较我国上市公司中70家处于财务困境的公司与70家财务状况良好的公司,利用线性判断方法和回归分析,选定4个预测指标,分别是净资产报酬率、负债比率、营运资本/总资产和资产周转率,建立了Fisher判别模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和Logistic模型。

刘学华(2011)认为,从审计失败认定与持续经营有重大疑虑审计意见决策相关性的角度考察,证券市场监管具有有效性。因此在对企业持续经营能力进行合理预测后,在审计方面提高披露质量少不了市场监管和对会计师法律责任的追究。

以目前对我国财务报告的了解,注册会计师对公司审计意见的表示中,很少有因为公司持续经营能力的怀疑而出具否定意见的,因为大部分财务报表使用者认为,一旦因企业持续经营出具保留意见或否定意见,该企业即面临破产清算,这无疑将对企业后续投资者和债权人的行为产生重大影响。

综上所述,国内外学者公认持续经营假设在会计理论及实务领域的基础作用。在信息化时代,来自市场及客户压力巨增的情况下,有的学者认为持续经营假设已不适用于网络虚拟企业,但是对实体企业仍有作用;也有的学者认为持续经营假设在总体上仍适用于网络企业,但是该假设需在以前内涵中作出相应调整。但不管持续经营假设在信息化时代仍否适用,都突出了企业可持续经营能力的强弱对该企业未来发展的重要影响。国内学者在研究企业可持续经营能力评价方面大多以国外学者的模型为基础,结合我国国情进行相应的修正,虽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现阶段未有一个评判标准。

三、我国上市公司持续经营风险披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上市公司持续经营风险披露现状

持续经营风险属于预测性信息,虽然大多数企业在编制财务报表时都是以持续经营假设为前提的,但是企业持续经营风险的隐患是存在的。大多数企业当出现持续性危机时,已经历了一个不利的经济环境、企业管理层不理智地作出扩张或不合理投资行为决策、现金短缺迫使管理当局举借新债的恶性循环等,最后导致资不抵债最终破产。因此通过有效的模型或者财务指标,在企业出现财务问题初期及时、合理谨慎披露其持续经营风险,可以直观地弥补现行财务报表中不完善的信息,减少投资者预期收益落空的风险,帮助投资者更好地了解公司运营情况。

但是由于持续经营风险预测主观成分多,我国目前缺乏完备的预测性信息披露制度,因此在持续经营风险披露方面多是自愿披露或者滥用预测性信息夸大公司情况,以实现融资目的。

(二)我国持续经营风险披露存在的问题

1.缺乏合理的评估标准

在我国,虽然很多学者借鉴外国其他研究模型并结合我国国情建立了预测机制,但是目前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来衡量企业的持续经营能力,大多数情况下仍需要投资者根据各方面信息自行判断。在这种情况下由于信息不对称以及投资者分析能力的不同,无法使得证券市场的资源得到合理配置。因此有必要研究符合我国国情以及不同行业的持续经营风险模型,并且完善对投资者有利的上市公司风险披露的详细规则,以给予投资者更多的信息,保证市场融资的透明性及公平性。

2.自愿披露动力不足

在成熟资本市场上,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监管一般都经历了自愿信息披露到强制信息披露再到强制信息披露与自愿信息披露相结合的发展阶段,目前我国证券市场信息披露的要求仍是最低的披露要求。由于委托关系及信息不对称等原因,处于信息优势地位的人常常为了短期的利益隐瞒实际信息,甚至肆意涂改数据,以得到个人利益的满足,企业披露信息量过少或者不真实,长期以来客户信用度降低,在证券市场中融资将越来越困难,最终导致企业经营困难的严重后果。如果建立一种激励制度,使得人能够尽可能充分及时地披露信息,实现自身及公司的整体同步发展,将成为公司持续经营强有力的后盾。

3.披露内容不完整、不充分

持续经营假设是一般会计报表的编制基础,因此很多公司便在持续经营风险方面一笔带过不做过多解释,当出现重大事项后不及时披露,而是在定期报告中披露,这样明显就在披露的及时性上出现很大问题,更有以商业机密不方便披露为由拒绝披露,意图隐瞒持续经营风险,及时披露也是以文字模糊描述,不能给投资者带来清晰全面的认识,这都给外部信息需求者带来很大不便。主要表现为:对关联交易的披露不规范,存在重形式、轻实质;不依法披露关联交易,或隐瞒、掩盖重大关联交易;有意回避重大关联交易;对商品购销的交易,只披露交易金额及所占的比例,对计价原则及方法等不作说明;对计息标准及资金使用期限等披露不详等。

4.缺乏对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的披露

知识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的经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必须兼顾企业经济效益的增长与社会责任的承担,要求企业在取得经济效益的同时,要对因自身原因造成的资源损耗、人员消耗、土地利用和环境污染等问题进行核算和计量,对社区建设、人员就业和培训、产品质量、公益捐赠、社会保障、植被绿化等这些信息予以披露。企业社会责任的信息披露,不仅要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评价所需要的信息,而且还需要运用监督管理的职能,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尽管我国的《劳动法》、《环境保护法》、《上市公司治理准则》等相关的规章都要求企业履行相应的社会责任,但我国当前绝大部分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还没有管制要求,尚属自愿披露的范畴,目前财务报告只侧重于反映企业自身的经营业绩,无法提供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目标所需的相关信息。

5.法律法规制约机制不完善

我国法律上目前没有具体规定关于企业持续经营风险信息披露的要求,而且在缺乏各方激励、企业披露该信息自愿性较低的情况下,审计人员精力多用于应对行业检查,对重大错报有遗漏,但是这样即使通过了行业检查,时间长了总会出现问题。

四、对策

(一)建立合理谨慎的评估标准

影响企业持续经营能力的因素诸多,包括财务因素和非财务因素等,不同行业间各影响因素程度也不尽相同,在不同时期不同的外部环境中预测标准也不确定,因此研究不同行业在不同经济时期的预测风险模型十分困难,但十分有必要。国内外学者在Fisher判别模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和Logistic模型的研究中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结合我国的经济环境,应建立适用的持续经营风险预测模型进行风险评估。

(二)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在股权日益分散、所有权与控制权分离的情况下,董事会作为缓解委托问题的机构也随着相关职能的完善逐渐成为当代公司治理的核心。董事会最重要的职责是:(1)选拔、监督和控制公司高级管理人员;(2)审查评价公司战略;(3)对公司决策提供咨询和建议。公司董事会的成立目的就是为了保障投资者的利益,当公司出现持续经营危机时董事会有义务促使公司经理层对外披露相关信息。目前董事激励机制欠缺,“零报酬”、“零持股”现象非常严重,这不仅可能带来董事为了大股东的利益而损害应有的独立性,更为普遍的问题可能是偷懒行为的泛滥。因此,应使董事充分发挥保护投资者相关利益的职能;另外,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提高治理层人员素质,减少信息不对称导致的投资失败率。

(三)改进财务报表披露方式

据以往资料显示,由于大部分公司适用持续经营假设,因此在审计时并未将企业持续经营能力作为特殊的单独一项进行解释说明,而是作为一种默认状态,但是随着外界环境发生巨大变化,持续经营这一假设的不适用性越来越大,因此必须在审计之初就先评定其核算基础是否合理。

在信息化社会,关于公司业绩及其他情况不仅可以用传统的报表数字表示,还可以综合运用运营视频、各方采访记录、CEO发言、股东大会及管理层会议等其他多种形式,以增加投资者对该企业的认识与了解,在持续经营风险方面,敢于披露并找到出现风险的原因并及时有效地将其缩小,这才是公司扭转经营状况的根本。

在财务信息披露方面,应以财政部门为主,充分考虑证券监管部门和上市公司等各方的合理建议,尽快改进和完善会计信息披露制度,并适时制定市场所需的新的规范性法规。对上市公司必须披露的会计信息的内容、披露时间、披露方式及违规后的处罚及连带责任等应做到更详尽的规定,使其具有可操作性。

(四)增加社会责任信息

目前,企业应该把自身利益和社会利益统一起来,企业只有通过社会效益的实现才能更好地实现其经济效益目标,考虑其经济活动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生态效益。从政府的角度来说,企业披露社会责任方面的信息可以使政府得到更多的与企业有关的信息,从而便于对企业加强管理,纠正其危害社会的行为;从投资者的角度来说,公开披露企业的社会责任,能帮助他们分析企业可能有哪些经营活动将要受到政府的限制和管理,从而更加准确地预测企业的经营前景,进行可靠的投资决策。

因此,在财务报告中应增加披露企业对社会的贡献信息、有关企业污染环境信息以及企业全面履行社会责任的信息,如对所在社区的贡献、改善自然环境的贡献、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情况等文字信息。在实务中可以通过其他财务报告或以单独的社会责任报告形式对外披露。增值表是目前国际上公认的比较完善的社会责任报告方式,可以用来借鉴。

(五)健全法律法规

我国当前的信息披露制度侧重于要求上市公司履行最低限度的强制信息披露义务,而对自愿性信息披露行为则缺乏应有的制度设计。如果法律法规过多地强制披露相关信息可能会打压企业自愿披露的积极性,因此应该在强制规定中寻找激励企业自愿披露持续经营风险的动力。虽然法律规定了披露的内容、格式等,但是相对于持续经营风险等预测性信息的披露规定仍不具体,对于企业虚假披露风险信息的行为,应加大惩罚力度,增加惩罚透明性、公开性,增加上市公司披露虚假夸大信息的成本,以规避信息披露不实等违规行为。

五、结论

在信息时代,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信息需求的准确性、及时性等都达到了空前程度,企业持续经营风险无时不在,我们只有通过法律法规的强制规定,不断完善报表内容及格式,建立企业内部结构制约机制,激励企业自愿披露持续经营风险,并促进管理人员找到发生危机的根本原因以更好地解决危机,才能更好地保护投资者的利益,建立信用良好的健康发展的证券市场。

【参考文献】

[1] 冯月平,杨向荣,王曙光.会计假设的历史演变及未来构想[J].财会通讯,2010(6).

[2] 朱康萍.“持续经营”会计假设新论[J].会计之友,2009(2).

[3] 程爱民.20 世纪英美文学论稿[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

[4] 朱小平,余谦.上市公司的财务指标与审计意见类型相关性的实证分析[J].中国会计评论,2003(1).

[5] 彭韶兵,黄益建,赵根.信息可靠性、企业成长性与会计盈余持续性[J].会计研究,2008(3).

[6] 葛家澍,陈少华.改进企业财务报告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

第7篇

根据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公布的2010年――2012年审计快报,三年期间的上市公司年度报表审计意见情况如下:

从上表可以看出,2010年到2012年,非标准审计意见所占比例逐年下降,2012年达到最低点3.60%,较2011年下降1.94个百分点,较2012年下降1.27个百分点。在非标准审计意见中,带强调事项段的无保留意见占较大比例,平均达到80%左右。3年里都没有出具否定意见,说明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整体质量有所提高,注册会计师保持了较高的职业谨慎。

二、影响审计意见的直接因素

(一)2010-2012年非标准审计意见原因汇总

在2010年有118份非标准审计意见,在2011年有115份非标准审计意见,在2012年有89份非标准审计意见。以下根据注册会计师在审计报告中的说明,对总计322份非标准审计报告的原因进行了汇总,从中得出注册会计师发表非标准审计意见的主要原因。

(二)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的原因分析

(1)持续经营能力。持续经营能力是指企业所拥有的人力、财力等资源足以维持企业的正常运转,企业不存在资不抵债、破产等情况。企业的持续经营能力与其内部因素密切相关。当企业的资产规模大、财务状况良好、盈利能力强时,企业的持续经营能力较强;反之,当企业出现资不抵债、连续亏损等状况时,则表明企业的持续经营能力存在重大不确定性。持续经营能力是判断一个企业是否有发展前景的一个重要指标。

根据表2的统计,在322 份非标准审计意见中,有217家因为持续经营能力存在不确定性而分别被出具了带强调事项段的无保留意见、保留意见以及无法表示意见,比重高达67%。可见,持续经营能力存在重大不确定性是会计师事务所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的最主要原因。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上市公司的持续经营能力与非标准审计意见负相关,即企业的盈利能力越强,不存在巨额亏损,那么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的可能性越低。

(2)审计范围受到限制。根据上述统计,因为无法实施函证等审计程序导致审计范围受到限制,是上市公司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的第二大原因。三年里,总共48家上市公司因为该原因被出具了保留意见。这说明审计程序的实施与非标准审计意见正相关,即审计范围受到的限制越大,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的可能性越高。

(3)法律诉讼。立案稽查、诉讼或仲裁结果存在不确定性是上市公司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的另一重大原因。在表2中,有21家上市公司因为该原因被出具带强调事项段的无保留意见。这说明上市公司的法律风险与非标准审计意见正相关,即企业的法律风险越小,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的可能性越低。

三、影响审计意见的间接因素

(一)会计师事务所规模与审计意见的关系

一般认为,会计师事务所规模越大,收入来源渠道越广,其收费结构相对于小规模会计师事务所而言更合理,因此能够避免来自客户的财务压力,保持较高的独立性。相反,小规模的会计师事务所的收入仅仅来自固定的某几个客户,容易受到客户管理层的财务限制,失去应有的独立性,从而出具对审计客户有利的审计意见。另一方面,大规模的会计师事务所和小规模的会计师事务所因审计失败而遭受的损失是不同的。大规模会计师事务所因为规模大、声誉好而受到公众的信任,如果因为审计失败而遭受法律诉讼,那么会计师事务所的声誉将受损,客户将大量流失,遭受的损失比小规模会计师事务所大。因此大规模会计师事务所更不愿意放弃独立性,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可能性会更高。

(二)会计事务所变更与审计意见的关系>

会计师事务所变更分为主动更换和被动更换。主动更换指上市公司因为自身原因而变动会计师事务所,而被动更换是指上市公司因为会计师事务所合并或政策原因等而不得不变动会计师事务所。证监会对上市公司变更会计师事务所作出了相关规定:如上市公司不得随意更换会计师事务所,如若变更必须经过股东大会决定,同时要说明更换会计师事务所的原因。大部分ST公司,很可能存在因为持续经营能力的不确定性或者在扭亏为盈的过程中进行不恰当的盈余管理而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在这种情况下,ST公司很可能出于购买审计意见的动机而主动变更会计师事务所。

(三)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与审计意见的关系

内部控制是决定一个公司能否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然而,目前大部分上市公司对内部控制不够重视,片面地认为内部控制成本高而效益低。一些上市公司虽然建立了内部控制制度,但大多是形式主义,并且内部控制的设计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难以得到有效的执行。薄弱的内部控制带来的风险可能对财务报表产生广泛影响。当企业的内部控制设计合理,并且得到有效的执行时,容易收到清洁的审计意见,反之,当企业的内部控制存在重大缺陷时,容易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

四、建议与对策

(一)加强对变更会计师事务所的管理

规范上市公司披露信息的格式,要求上市公司在向监管部门提交报告时,在报告中明确变更会计师事务所的事实,披露变更的发起方,变更的主要原因等。严格变更会计师事务所的审批程序,在股东大会批准前,上市公司不得与会计师事务所签订业务约定书。加强信息披露监管力度,尤其加大对ST公司的监管力度,防止利用变更会计师事务所来达到购买审计意见的目的。

(二)加强上市公司内部控制

上市公司要提高对内部控制的重视程度,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做到内部控制设计合理并且能够有效发挥作用,同时设立内部控制监督机构,加强对内部控制的监督力度,尤其要防止管理层凌驾于内部控制之上的风险。

(三)加大注册会计师审计中的关注力度

注册会计师要密切关注当前宏观经济形势、资本市场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变化,充分考虑业绩压力对被审计单位可能造成的影响,特别关注经营风险较高的被审计单位持续经营能力,要识别和评估重大错

第8篇

关键词:发展中国家;国际化战略;成长战略;战略模式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3-7217(2007)03-0101-05

一、引 言

历史表明,一个国家崛起成为世界经济强国的时候,伴随着国力增长,都形成和发展了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国公司:19世纪末,德国经济崛起,涌现了西门子、拜耳等一批著名的大公司;20世纪上半期,美国经济开始主导世界,福特、杜邦等大公司也开始在国际舞台上崭露头角;二战后,日本经济后来居上,松下、索尼、丰田等大企业飞速成长起来;三星、现代等企业集团影响力的日益扩大则标志着韩国经济的振兴。强大的企业群是国家经济崛起的基础,而大型跨国公司则是企业群的代表,只有培养一批属于自己的大型跨国公司,发展中国家在全球经济活动中的影响力才能得到进一步提升。

2005年的世界投资报告[1]显示,发展中国家企业在世界经济500强中的比重进一步上升,来自我国香港的和记黄埔更是排到了世界非金融跨国公司的第16位,发展中国家的跨国公司显示了很强的发展潜力。

我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行业发展参差不齐,区域发展也不均衡,自身结构比较复杂,在当今机遇和挑战并存的局面下,如何推动发展中国家的企业通过跨国经营稳步健康的成长为大型跨国公司成了一个不得不面临的问题。

二、相关文献回顾

伴随着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的兴起,企业国际化理论逐渐产生并发展。北欧学派[2]提出的企业国际化四阶段论是早期比较有代表性的国际化理论,之后又相继出现了企业国际化的网络模型[3]、技术创新演进模型[4]、一体化与反应模型[5]、法默-里奇曼模型和企业国际化四要素模型[6]等。从发展脉络上看,企业国际化理论的研究大致有两方面的趋势,一是在研究对象上,由早期的国际化战略逐步向区域化直至全球化战略扩展;二是在研究方法上,由最初的研究企业内部能力逐步转向到研究企业所处的外部环境,强调企业自身资源与外部环境的合理结合。

自战略管理大师钱得勒[7]开创企业管理成长理论以来,企业成长理论领域相继出现的比较有代表性的成果有:企业成长战略论[8]、市场发展战略论[9]、企业内部资源论[10]、竞争战略论[11]、核心竞争力理论[12]以及企业成长多因素论(1994 Story&Cardozo),等等。西方学者对企业成长理论的发展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强调研究企业的内部资源以及合理利用内部资源的能力,主张从完善企业自身机制入手来推动企业的成长,企业能力的增强反映在企业闲职资源的减少,资源利用效率的不断提高上;二是强调研究企业所处的外部环境,认为企业成长战略的制定需要与企业所处的外部环境相匹配,企业需要通过对外部环境的详细分析明确自身所处的战略位置,从而选择合理成长战略。近年来,关于上述两方面的研究有互相融合的趋势。

三、企业国际化战略与成长战略的内在联系

企业国际化成长战略所讨论的是怎样通过企业的国际化战略来推动企业的成长,无论是企业的国际化战略还是企业的成长战略都可以分为“内”和“外”两部分,“内”强调的是从研究自身结构入手来制定国际化或成长战略,而“外”强调的是通过对企业所处的外部环境的准确分析与把握来制定国际化或成长战略。关于企业国际化战略和成长战略的内在联系可以从“内”、“外”两方面来概括。

(一)基于企业“内”在因素的联系

1.企业规模的扩张。企业成长首先表现为企业规模的增长,科特勒就把企业的市场规模即产品销量作为企业成长的一个重要指标来考察。企业规模的增加包括企业资产的增值、产品市场份额的提升、组织机构的扩张、员工数量的增加等等。企业国际化战略强调的正是企业经营范围的国际化,包括销售的国际化、生产的国际化和经营的国际化等,通过国际化战略,企业可以在更大的市场空间内扩张自身的规模,获得规模性成长。

2.管理水平的提高。企业的成长除了外在规模的增加外还表现为一种内在成长,即企业管理能力的提升。彭罗斯认为,企业总是在利用现有资源和开发新资源之间求得平衡发展,企业的成长可以视为企业利用资源与开发资源的一种能力,普拉哈拉德更是强调企业成长的直接目的就是培养自身的“核心竞争力”。突破“彭罗斯效应”即管理能力对企业成长的约束是推动企业成长的一个关键性因素。企业国际化战略同样强调企业自身组织能力和管理能力的提升,企业国际化的主要表现包括企业资源配置的国际化和组织结构的国际化。资源配置的国际化强调企业资源的有效配置,在地区或部门内将企业资源完成一个从低效率向高效率的转移;组织结构的国际化则强调企业管理体系与国际的接轨,向国际领先的管理水平看齐。通过国际化战略,企业可以引入国际先进的现代企业管理组织制度来优化和整合企业内部的组织机构,使企业的组织效率有质的提升,获得内在能力的提高。

(二)基于企业“外”在因素的联系

企业国际化战略和成长战略的“外”在因素的联系表现在两种战略都强调企业战略的制定要与企业所处环境相结合。安索夫强调企业成长战略的资源匹配性和环境适应性,而法默-里奇曼模型同样将企业的环境因素作为主要变量纳入到国际化战略的分析体系中。强调对企业所处环境的分析来制定企业战略可以增加战略的合理性与有效性,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波特的企业成长战略就建立在对提升企业竞争能力的分析之上,通过“钻石”模型准确分财经理论与实践(双月刊)2007年第3期2007年第3期(总第147期)谢光亚,倪 见:发展中国家企业国际化成长战略模式选择析企业所面临的各种影响因素,对企业进行正确的定位,一方面企业的国际化战略可以使企业获得一个国际化的网络关系,有利于企业竞争力的提升[13];另一方面也使企业所处的环境更为复杂,加大企业准确定位和制定国际化竞争战略的难度。

四、发展中国家企业国际化成长战略的SWOT分析

发展中国家企业在面对国际市场复杂多变的环境和来自发达国家领先企业的强有力的国际竞争时,要完成成长壮大的战略使命,必须选择适应环境且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竞争优势的国际化成长战略,这就需要发展中国家企业在战略制定时从分析企业内外部环境入手,判定出企业的优势、劣势和市场环境的机会与威胁,即进行详细的SWOT分析。

传统的企业发展战略的SWOT分析围绕着环境-组织分析体系构建了一套分阶段的逻辑分析框架,将环境-组织分析框架分为组织内部分析――展现产业概貌――分析现存环境――预测未来环境四个步骤[14]。发展中国家企业针对国际化成长战略进行组织-环境分析时,既要考虑企业自身的组织能力,又要考虑跨国经营所需的企业国际化网络经营能力;既要考虑国内的产业结构和宏观环境,又要考虑国际上特别是东道国的环境因素和来自发达国家作为行业领先者的强有力的竞争约束。在组织分析部分,发展中国家企业国际化经营经验能力普遍相对不足,因此,在针对单个组织内部能力分析的同时,有必要将企业国际化网络经营的能力区别出来;而在环境分析上,发展中国家企业作为后发企业,面对的国际市场与发达国家进行国际化经营的初期阶段已有了很大不同,现有的市场大多已被行业领先者所占领,竞争要激烈很多,因此,有必要将竞争因素区别于一般的环境因素单独考虑。具体的分析框架如下图1所示。运用该框架分析的主要目的在于:首先,弄清发展中国家企业自身所具备的组织优势与劣势分别表现在哪些方面;其次,这些优势和劣势在跨国经营条件下由于受到企业国际化网络经营能力的影响会有哪些变化,即分析发展中国家企业国际化网络经营的优势和劣势;最后,在对母国和目标国进行环境分析和竞争分析的基础上,判明企业所面临的成长机会和成长威胁。

五、发展中国家企业国际化成长战略模式的选择框架

在SWOT分析之后,根据相应的分析结果,即可以进入到战略选择阶段。传统的战略框架包含四种战略选择:发展性战略(SO战略)、先稳定后发展战略(WO战略)、退却战略(WT战略)、多元化发展战略(ST战略)[15]。

发展中国家企业国际化成长战略的SWOT分析有别于上述传统分析,在优势和劣势的分析上需要增加对企业国际化网络经营能力的研究,而在对市场机会与威胁的定义上也将市场的范围扩大至国际市场。因此,在构建发展中国家国际化成长战略选择框架时,可以将传统的二维分析框架扩展至三维,加入企业国际化网络经营能力优势(S)、劣势(W)分析。相对于发达国家企业,运用上述框架得出的发展中国家企业国际化成长战略着重强调了发展中国家企业国际化经验积累不足和国际投资环境变迁两方面的特点。该框架具体构成如下表1:

1.规模成长战略(SSO战略)。如果企业内部组织能力存在优势,同时又具备丰富的国际化经营经验和国际市场知识,有较强的国际经营能力,在国际市场存在机会的情况下,可以直接进入目标市场。正如海默的垄断优势论指出的那样,企业可以依托自身的竞争优势扩展市场份额,通过跨国直接投资实施规模化的成长战略。这类企业一般是母国国内行业中的佼佼者,较早开始国际化经营,比如我国的海尔集团,通过在美国市场上积累的国际化经验,在进入东南亚和非洲等发展中国家市场时就采用直接进入与快速发展的战略,开拓海外市场,充分依托自身的内在优势实施国际化成长战略。

2.并购成长战略(SWO战略)。如果企业内部组织能力存在优势,但缺乏国际化经营的经验或国际市场知识,存在国际经营能力的不足,无法将组织内部的优势通过跨国经营体现出来,企业可考虑并购发展战略。根据邓宁的折中理论,企业在向国际直接投资经营发展过程中还必须获得区位优势。通过并购东道国发展比较成熟的企业,企业可以完成关于当地市场知识的快速积累,弥补自身跨国经营能力的不足。此外,依托自身的内部组织能力优势完成对并购企业的整合,企业可以在学习和积累中达到国际化网络经营能力的提升。

3.海外成长战略(WSO战略)。如果企业内部组织能力存在不足,但拥有丰富的国际化经营经验,对国际市场也有较充分的认识,在外部市场存在机会的情况下,企业可以将成长的重心转移到国外,灵活运用自身的比较优势,实施海外成长战略。比如来自台湾的食品企业顶新集团,来大陆发展前在台湾本土并不是很突出,但该企业较早就开始了国际化经营,拥有丰富的经验,上世纪80年代末,当我国政局出现动荡国外投资者纷纷撤资之际,该企业果断逆向而动,以低价在天津买入大量土地,为日后依托“康师傅”方便面取得成功奠定了基础。

4.竞争成长战略(SST战略)。如果企业内部组织存在优势同时又积累了较丰富的国际化经营经验,具备一定的跨国网络经营能力,但国际市场上竞争对手很强,机会并不明显,企业应利用自己的优势主动与对手展开竞争。根据拉奥的技术地方化理论,发展中国家企业应该充分利用本地化创新所带来的国际竞争力,一方面可以通过竞争来开拓国际市场,提高自身的品牌知名度,另一方面在与强有力的对手竞争中,企业可以完成进一步的学习和积累,获得组织能力的成长。我国的海尔集团进行国际化经营走的是“先难后易”的道路,选择竞争最为激烈的美国市场,通过与美国家电企业的激烈竞争,积累了跨国经营的经验,树立了海尔品牌的知名度,为日后进入亚非市场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5.窗口监测(SWT战略)。如果企业自身组织能力较强,在国内的发展己颇具规模,但对国际市场知识缺乏,与国际领先企业存在较明显差距,还不具备直接进入国际市场的实力,企业可在已经发展较完善的海外市场开设分支机构,起到一个窗口监测的作用,在了解对手经营状态的同时搜集技术或运营方面的信息,为自身的成长提高指明方向和提供支持。比如我国的电视厂商康佳集团,在开发数字高清电视上就得益于该企业在美国硅谷开设的研发实验室,在进行技术监测的同时还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技术支持。

6.战略联盟(WST战略)。如果企业组织能力还不够强大,但拥有丰富的国际市场知识,有很广泛的国际网络关系,而此时海外市场又没有比较明显的机会,企业可以利用自己的比较优势争取建立或加入战略联盟,与其他企业结成博格所谓的“知识联盟”,共享行业知识。通过与国外企业特别是那些领先企业结成战略联盟,依托信息共享,企业可以利用战略联盟来逐步发展壮大自己,在国内市场逐步发展壮大的同时还可以紧盯国际市场及时了解最新动态,随时做好向海外发展的战略准备。

7.谨慎退却战略(WW战略)。如果企业自身组织能力一般又没有国际化经营的经验,这时无论国际市场有无机会,企业都没有足够的能力进行海外业务扩张,经营重心应放在国内发展上。企业在组织能力和跨国经营能力都呈劣势的情况下,贸然进行国际化经营风险太高,在国际市场上应当采取谨慎的退却战略,从国际化最初阶段的产品出口开始积累,逐步提升自身的内部组织能力与国际化经营能力。

六、结 语

上述发展中国家企业国际化成长战略模式选择框架着重考虑了发展中国家企业自身国际化经营积累的不足和国际竞争环境变迁两方面的因素。针对发展中国家企业不同程度的发展现状做了相应的分类,涵盖了大多数企业的发展模式。发展中国家在进行国际化成长战略选择时需要注意三点:一是战略的灵活性,在不同的目标市场和不同的业务上,同一个企业所处的地位是不同的,所采取的战略相应的也会不同;二是战略的反应灵敏性,每一种战略都有它适用的条件,随着组织能力和环境的变化,战略需要具备足够的灵敏性,随时根据变化而调整,完成战略之间的过渡;三是战略的协同性,企业制定战略需要从全局出发,从长远的发展来考虑,战略在不同阶段和不同地区间要保持协调,使企业实现持续稳步的企业增长。

参考文献:

[1]Unctad.world investment report 2005- Transnational Corporations and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R&D[R].United Nations Publications,2005.

[2]Johanson, J. & J.-E. Vahlne.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Process of the FirmsA Model of Knowledge Development and Increasing Market Commitment[J],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 1977,(2)23-32.

[3]Johanson ,Jon,L.G. Mattsson.Marketing Investments and Market Investments in Industrial Network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search in Marketing,1985,2(3),185-195.

[4]Czinkota, Michael R.Export Development Strategies: US Promotion Policies[M].New York: Praeger Publishers,1982.

[5]Prahalad C.K,Y.L.Doz.The Multinational Mission: Balancing Local Demands and Global Vision[M], New York: The Free Press,1987.

[6]王超.跨国战略――国际工商管理[M].北京: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1999.

[7]Torben Pederson, Bent Petersen.Explaining Gradually Increasing Resource Commitment to a Foreign Market[J], International Business Review,1998,(7).

[8]Chandler A.D. Jr.Strategy and Structure[M].Massachusetts:MIT Press,1962.

[9]Ansoff H.I.Corporate Strategy[M].London:Penguin Book Ltd,1965.

[10]Kotler P.营销管理(第十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11]Penrose E.T. The Theory of the Growth of the Firm[M].Lond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59.

[12]Michael Porter.国家竞争优势[M].李明轩,邱如美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13]胡小娟,张兴华.提高外向型产业集群吸收国际产业转移质量的思考[J].湖南大学学报(社科版),2006,(4):62-67.

[14]Prahalad C.K,Hamel Gary.The Core Competence of the Corporation[J].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90,(5-6).

[15]赵国杰,于海洋.企业发展战略的选择[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0.

[16]赵景华.跨国公司在华子公司战略研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

[17]明茨伯格,阿尔斯特兰德,兰佩尔.战略历程:纵览战略管理学派[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18]赵锡军.企业成长战略-《哈佛商业评论》精彩译丛[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19]杨杜.企业成长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

A Research on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 Growth Strategies of the

Developing Countries' Enterprises XIE Guangya, NI Jian

(Economics & Management School, Beij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Beijing 100022, China)Abstract: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strategies of developing countries' enterprises must be harmonized with their growth strategies. They should achieve growth in their process of internationalization. Considering the particular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eveloping countries' enterprises, we can get the SWOT model of the developing countries' enterprises by the traditional SWOT model adding two new dimensions which are international operation abilities and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 environments. On the basis of the analysis,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 growth strategies of the developing countries' enterprises involve seven kinds of strategic modes according to their distinctiv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and international market environments.

第9篇

[论文摘要] 企业的现金流量是衡量企业可持续经营能力的重要指标。与利润相比,现金流量存在着诸多方面的优势。加强对企业现金流量的管理,可以从根本上保证企业的可持续经营能力。笔者从现金流量衡量企业的可持续经营能力相对于利润的优势着手,对现金流量的强化提出了如下可行性建议。

一、衡量企业可持续经营能力现金流量优于利润

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在评价企业业绩时,往往会进入只关注企业的利润水平,而忽视企业现金流的误区。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的经济主体,获取利润是其本质属性。然而,许多企业尽管“利润”丰厚,却难逃破产的厄运。究其原因,无非是因为现金流的不足。现金流就好比企业的血液,关乎着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要衡量企业的持续经营能力,现金流就显得尤为重要。

对企业经营者而言,通过对现金流量规模与结构的关注,可以判断企业在不同时期的支付能力,并客观评价企业的经济实力,进而优化企业的经营决策。对投资者而言,现金流量则是指导其调整投资方向,防范投资风险,提高投资效益的风向标。

现金流量与企业利润相比,对于衡量企业的可持续经营能力,具有如下优势:

1.以收付实现制为确认原则更加合理

利润是在权责发生制原则下进行确认的,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会受到会计政策选择的影响。在会计人员根据会计准则对其进行确认时,可能会因为主观因素的作用而导致确认的结果不真实。并且由于未考虑信用风险的存在,确认的利润较实际值可能偏高。而现金流量则是在收付实现制下予以确认,其不仅能真实的反映企业的实际状况,而且还可为投资者,债权人和管理人员进行决策提供更好的参考依据。

2.对于破产界限的界定

根据《破产法》的规定,一个企业的破产界限,是债务人不能清偿到期债务。而单纯资不抵债,则不能界定企业破产。如果没有利润,尽管企业的发展能力会受到影响,但并不会因此而面临破产清算。可见,现金流不足导致不能清偿到期债务,才是企业破产的根本原因。

3.避免人为对利润的操纵

根据会计准则,会计人员可以根据相关制度的规定,对有关会计事项选择不同的入帐方法予以记录。入账方法的不同则会直接影响当期利润的大小。因此,会计利润的准确度会受到会计人员自身的执业水平和主观因素的影响,也成为股东和高层管理者进行间接利润操纵的手段。而现金流量与利润相比受会计估计和分摊的影响较小,较真实客观。因此公司的现金流量能力分析,可以从一定程度上检验上市公司是否有利润粉饰和操纵现象发生。

4.为投资者进行决策提供依据

引入现金流,可以规避账面利润对投资者的误导。由于现在很多企业尽管利润状况良好,但大股东占款却十分严重,应收账款回收困难。此类企业内部现金流严重不足,利润虚增,不仅无法产生投资收益,而且时刻面临破产的风险。因此,投资者应运用现金流量对该类企业进行分析,从而做出更为可靠的投资决策,以避开公司高管人员的虚假利润信息陷阱。

二、加强对现金流量的管理,确保企业的可持续经营

企业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对现金流量的管理,以确保自身可持续经营目标的实现。

1.合理安排现金流中各部分的比例

企业的现金流量按照其构成要素可分为经营活动现金流,投资活动现金流和筹资活动现金流。其中经营活动现金流是最基础的部分,应首先得到满足。保持经营活动现金流的充足,有助于进一步扩大企业的生产规模,促使企业利润的增加。当企业在满足日常生产经营后仍有一定的闲置资金时,可用于进行投资活动。当企业发生资金短缺时,则需要利用筹资产生的现金流弥补其他两者的不足。对实现各部分现金流合理配置的目标,应进行层层分解后下达到各部门,并与每个人的工作业绩相挂钩。

2.加大对应收账款的清收工作和监管力度

为增大产品的销售,企业会对购货方提供一定的信用额度,使一部分货物以赊销的方式售出,并形成应收账款。对于应收账款因此应成立信用部门,对其进行专项监管。信用部门主要负责根据每个客户的信用状况为其制定信用政策和对应收账款进行实时监控。信用政策的制定以保证企业持续的现金流为前提。对于有无法收回可能的应收账款,应派专人进行定期催收,并适时调整各客户的信用等级。同时,还应利用现金折扣吸引客户早期还款,以缩短其周转期,避免坏账损失的发生。

3.加强对应付账款的管理

企业应充分利用供货方提供的信用政策,在信用期内较晚还款。通过增加应付账款的周转期,可以增大企业现金的平均持有量,保证企业内部持续充足的现金流。同时,还可利用除现金以外的其他结算方式,如票据结算,信用证结算等,来增大承诺付款和资金到达对方账户之间的时间差,从而有效利用货币资金的浮游量增加企业的现金流。

4.对存货进行有效的监控

由于存货在企业的流动资产中所占比例较大,其变现能力又较差,因此存货的增加会增加企业现金的流出,并造成企业现金流量的占用。因此,对于存货应事先制定采购计划,以合理控制企业存货的数量。在保证缺货成本为零的前提下,按照经济订货量予以购货。同时,还应对存货进行定期盘点,以及时处理积压的存货,从而减少存货对现金流量的平均占用。

参考文献

[1]仇瑞欣:实现利润与现金流共赢促进企业持续健康发展[J].会计之友,2006(6)

[2]刘纪年:正确认识财务利润与现金流量的关系[J].经济师,2006(12)

第10篇

内容摘要:杠杆收购是指一个公司进行结构调整和资产重组时运用财务杠杆,主要是通过借贷筹集资金进行收购的一种资本经营活动。本文简要介绍了杠杆收购的内涵及特点,利用信息不对称博弈对杠杆收购中独特的融资过程进行了分析,得到了杠杆收购双方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均衡解,并讨论了杠杆收购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杠杆收购 资金回报率 负债融资 垃圾债券 博弈

研究背景

著名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施蒂格勒曾经说过“没有一个美国大公司不是通过某种程度、某种方式的兼并而成长起来的,几乎没有一家大公司是主要靠内部扩张成长起来的”,并购的兴起已经成为一种引人注目的经济现象。

杠杆收购是20世纪70年代后期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金融工具,它的出现改变了传统的企业并购的局面,使过去企业并购中难以想象的“小鱼吃大鱼”现象变为可能,为企业的扩张与发展开辟了一条便捷之路。2004年底,联想集团以1.5亿美元的自由资金收购了净资12.5亿美元的IBM全球PC业务,是我国企业迄今为止最为典型的杠杆收购案例之一。2006年2月,总部位于日本东京的海外私人投资基金太平洋同盟团体以1.225亿美元收购昆山好孩子集团68%的股份,开启了杠杆收购在我国运用的新阶段。

杠杆收购作为一种新型的企业并购方式,正在越来越多的受到我国理论界和企业界的广泛关注。目前我国企业正处于结构调整和资产重组的活动时期,因而研究杠杆收购融资问题及其操作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杠杆收购的内涵界定

杠杆收购就是通过增加公司的财务杠杆去完成兼并交易,从实质上看就是指收购方以目标公司的资产作为抵押,向银行或投资者融资借款来对目标公司进行收购,待收购成功后再以目标公司的收益或出售其资产来偿本付息。杠杆收购有别于其他并购融资方式,其本质特征主要表现为以下方面:

(一)资本结构

杠杆收购过程中收购企业只需投入少量的资金便可获得较大金额的银行贷款或其他金融机构的投资,即杠杆收购融资的财务杠杆比例非常高。一般而言,收购企业的自有资本占目标企业股份购买价格的10%左右,发行的垃圾债券约占收购资金的30%,商业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借贷资金约占60%,十分适合资金不足又急于扩大生产规模的企业进行融资。

最著名的杠杆收购案当属美国KRR公司收购RJR公司,其收购金额达250亿美元,而KRR公司只出资了仅占6%的15亿美元,由两家投资银行牵头的投资集团提供了60%左右的资金,其余的收购资金则来自“垃圾债券”。

(二)杠杠收购的风险性较高

杠杆收购中的大部分资金是靠借贷得到的,若收购完成以后受经济波动周期的影响或经营损失及其他因素的影响而造成企业经营亏损,就会使企业面临大量债务无法按期偿还,从而出现倒闭的后果风险。

(三)高收益

“杠杆”一词在财务上的解释就是以小博大,因此,对提供贷款的金融机构来说,能使他们获得高的收益。同时,由于被收购企业在收购交易中的交易价格一般低于实际价格,所以,对收购企业来说,可以得到额外的收益,并且金融借贷人只要求偿还利息和本金,不会分享收购企业后的资产利润,所以,收购者将获得十分高额的收益。

融资过程分析

(一)杠杆收购融资问题说明

杠杆收购区别于其他收购的最大特征就在于其大部分的收购资金来自于负债融资,并且还是以被并购企业的资产作抵押。所以融资在杠杆收购中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倘若在融资过程中,收购方不能有效的向资本市场的众多投资者传递相关的信息,就不能使投资方准确的判断收购方的经营能力,也就不能取得资金的来源。因此经营能力强的企业希望通过自己传递的信息使投资者准确区分开自己和其它融资者,并且使自己在融资过程中收益最大化。

资金回报率就是给投资方传递信息的一种方式。因为好企业在取得资金对目标企业完成收购后它更有可能使企业改善经营状况,从而有能力为投资方提供更高的投资回报率。而经营能力差的企业却不敢过度举债投资,否则可能会导致破产。因此企业对资金回报率大小的选择可以传递有关企业类型方面的信息。

(二)模型假定条件

假设N={X,Y }为局中人集合,X代表杠杆收购方,Y代表投资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简称投资方。并且假定X方的资金来源全部为负债融资。博弈分为两个时期,t =0时期为负债融资阶段,t =1时期为经营整合阶段。

假定X在t =1阶段的资金收益率V1∈[0,K ]服从均匀分布。K代表X的类型,经营能力越强的X的K值越大。X知道自己的真实类型,但投资方不知道。不失一般性,我们假设K服从两点分布(即要么K为高值KG,代表经营能力强的企业,要么为低值KB,表示经营能力差的企业)且P(KG )=q,P(KB )=1-q。

在t =0时期X向Y提供一定的资金回报率D∈[0,K ]以吸引投资者进行投资,使X在t =0和t =1时期的收益的加权和最大化,即

(1)

其中V0(D),V1(D,K )分别为当X给定的资金回报率为D时,X在t =0和t =1时期的资金收益率,r为权重系数。

若X在t =1时期经营不善使V1< D,不仅会造成资金损失,还会使企业蒙受信誉损失,用L表示单位信誉损失率。

(三)模型的求解

若在完全信息条件下,投资者Y知道K的值,则无论企业X的类型如何,企业都将会选择D =0使自己的收益最大化。

若投资者不具备K的信息,而且如果他观察到的是对称信息下的最优负债水平D =0,那么他就无法确定企业X是好的类型还是差的类型。而且投资方对企业的期望类型判断有,即好企业的类型期望值小于其实际值KG,而差企业的类型期望值大于其实际值,因此对好企业就希望能够以某种方式去传递他们类型的信号。投资回报率就是他们传递信号的方法,因此好企业必须给投资方一个高于差企业的资金回报率以使自己与差企业区分开来而获得投资方的资金。

在t =0时期X的收益率V0和其选择的投资回报率D紧密相关,且由局中人Y根据D的大小判断决定。而在t =1时期的收益率V1不仅与投资回报率D有关,且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一旦经营不力不但会遭受资金损失还会遭遇信誉损失,L表示单位信誉损失率,可以将t =1实际收益率表示为

,则在t =1时期的实际期望收益率为:

(2)

又V1在[0,K ]上服从均匀分布,有,则V1′也服从均匀分布,且。代入(2)式,有(3)

所以局中人X的目标函数可以表示为:

(4)

当X选择资金回报率D时,它预测到投资者将从D推断K,从而决定V0(D)。若企业选择D时投资者认为企业收益率为K的期望值是(D),则。

本文考虑分离均衡,由于,即经营能力强的企业越能提供较高的资金回报率,将V0(D)代入(4)式并对D求导得一阶条件:

(5)

在均衡条件下投资者从D能准确判断出K,就是说如果D(K)是属于类型K的企业的最优选择,那么(D(K))=K,因此。

将此等式代入(5)式得到微分方程:

(6)

解上述微分方程得:

(c为积分常数)(7)

基于上述分析,可得到以下结论:

类型为K的X会选择的投资回报率为D(K),也就是说不同类型的X会选择不同的回报率水平D,这就是企业X的均衡战略。此时对局中人Y,在均衡条件下则有

(8)

上述结论说明,好企业要向投资者传递自己类型的信息,必须选择一个高于差企业的资金回报率。尽管投资者不能直接观察企业的经营能力,但他们通过观测企业选择的回报率来判断企业的经营水平,从而正确的给企业定价,较高的资金回报率可以被投资方理解为企业具有高价值的信号。正是由于非对称信息的存在迫使越是好的企业承担较高的投资回报率,以显示自己的高质量。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好企业而言,也并非选择的资金回报率越高越好,当回报率到达一定水平时,好企业宁愿被看成差企业也不愿意承担巨大的债务,甚至破产。所以在现实生活中,经营能力强的杠杆收购方希望通过各种渠道向投资方透露企业的业绩水平以取得投资方的信任从而降低由信息不对称而多付出的成本。

杠杆收购对我国企业改革的借鉴意义

杠杆收购在国外已被证明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融资工具,在我国同样有广泛的适用范围。一方面我国大多数国有企业负债比例比较高,不良资产多,需要合适的融资途径来解决资本运营环节中的大量资金,同时我国金融机构存在着数万亿的存款,这些存款亟待寻找有效率的投资渠道。另一方面,一部分机制灵活充满生机的中等企业因上市额度制的限制希望通过并购得到快速发展。杠杆收购让那些资金能力有限但有发展潜力、经营机制灵活的中等企业通过杠杆收购去并购那些亏损、微利的大型企业,既使自身得到了发展壮大,又盘活了国有存量资产,最终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充分体现了优胜劣汰的市场经济规律,同时也有利于通过杠杆收购创造出中国的世界级大企业,增强中国的经济实力。人民银行一再降低存款利率并增加货币投入都为杠杆收购在中国的实施创造了良好的机会。

结论

综上所述,在实际的运作中,不可避免会遇到一系列的障碍和困难甚至风险,但随着我国经济改革的深化、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的逐渐接轨,杠杆收购在我国会逐步走向规范化,杠杆收购作为一种有效的经济调整方式在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丁•弗雷德•威斯通,S•郑光,苏珊•E•侯格.兼并、重组与公司控制[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2.高燕燕.解析“中国杠杆收购第一案”[J].企业管理,2009,11

3.殷醒民.论杠杆收购的利润来源[J].世界经济文汇,2001,3

4.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M].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三联出版社,1996

5.贾立.杠杆收购:并购融资创新路径探讨[J].理论探讨,2006,3

第11篇

关键词:新型职业农民;经营管理能力;培训策略

中图分类号: F323.6;G725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ki.jlny.2016.24.012

当前,随着我国城市化以及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大量的农村青壮年走进城市,在城市务工挣钱,大量的农村学生在学业有成后,也选择留在城市工作生活。这种情况导致农村出现大量的留守儿童、妇女和老人,高素质及青年人才严重缺乏,甚至一些农村出现无人种田的情况。因此,针对这种情况,一定要加强对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力度,以强化农民的管理能力、经营能力及科技素质为核心,帮助农民成为新时代需要的农业人才。

1 新型职业农民经营管理能力构成

1.1市场预测和分析能力

新型农民一定要适应农业的商品化、产业化以及市场化,了解和掌握农产品市场最新信息,树立全面的营销理念,进而改变传统的小农思想。同时,新型职业农民还要对市场进行充分调查,收集市场的最新信息,对市场进行科学预测,分析影响市场因素,从而做出科学而可靠的预测,减少决策失误,更好的实现预期目标。

1.2决策能力

市场处于持续的变化中,因此,新型农民一定要摆脱传统的思想观念,运用独到的眼光去发现市场规律。在进行决策的过程中,一定要积极思考问题,并且拥有事业感和责任感,探索农业的发展趋势和发展规律,做出科学的决断。

1.3管理财务能力

我国农业长期处于家庭化的生产模式下,导致农民的管理财务能力和融资能力较差。而新型农民一定要根据经营状况以及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合理的财务管理,掌握相关金融知识,并且积极了解融资渠道和方式。运用资产和产品进行融资,对成本进行科学的计算和控制,控制生产成本,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

1.4管理生产能力

农业在实现现代化后,一定要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益和效率。在具体经营活动中,新型农民要能够依据市场环境和农业规律,依靠当前的资源,科学制定生产计划,并且组织相关资源开展生产,处理好各方面的问题,控制生产过程。在生产过程中,完成对劳动工具、机器以及种子的控制与组织,对一些大型农用设备实行管理科学。

1.5管理设备能力

农业的发展趋势是自动化和机械化。在农业生产中,需要运用到先进的且大量的机械设备,因此,要求新型农民要具备管理设备的知识和能力,对设备的使用和寿命进行全面管理。从改进设备、保养设备、维护设备、操作设备、安装设备以及选择设备方面进行管理,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行,提高其工作质量和效率。

2 新型职业农民的经营管理能力培养策略

2.1制定科学培训计划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要根据培养环境、培训内容以及培训对象,制定科学的培训计划,培训计划主要包括制定开课时间、确定教育教师、明确培训时间和地点,明确培训内容和课程。同时,在对农民进行培训的过程中,要根据农民的现有素质基础和文化水平,对其进行管理以及经营方面的知识培训,进而开展针对性培训。

2.2充分调查农民需求

在当前的一些培训活动中,很多内容都缺乏针对性,一些基础知识,与农民的预期具有较大差异,农民通过培训不仅没有获得想要的知识和信息,反而浪费时间和资源。因此,在开展培训之前一定要做好调查,并且分析农民对培训的需求和期望,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开展培训。例如,农民对某市场产品具有兴趣,那么培训就要以这种市场产品为出发点,针对农民的需求开展培训,帮助农民发家致富。

2.3充分明确培训内容

明确培训内容一定要根据市场和农民的实际需求,具有针对性的制定培训知识,例如强化新型农民的管理和经营能力。培训内容需要包括以下几点:一是了解和调查当前农产品的行业和市场前景;二是掌握如何获取市场的有用信息;三是创新农产品推广和销售渠道;四是掌握农产品定价的技巧和策略;五是掌握质量检测以及进入超市等策略和流程。通过系统的培训,帮助农民具备较强的管理和经营能力。

2.4强化培训教师队伍建设

对于技术培训和农业教育的教师,一定要具备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管理经营能力,在掌握教育理论方法和理论知识的同时,还要灵活运用教学手段。同时,国家农业部门和地方有关部门还要出台相关规定和政策,完善培训人员的上岗机制,保证其具有教学资格。并且还需要从事农业教育培训的经历,对教师开展定期能力强化教育,加强培训教师团队建设。

2.5强化培训监督评价

完善以及构建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监督评价体系,监督机制主要包括评价评判、评价内容以及评价标准等方面的内容。保证培训活动的顺利以及有序开展,为我国农业输送更多的现代化农民,满足农业生产的实际需求。

3 结语

第12篇

论文摘要:兼并企业在兼并目标的选择上具有一定的操作空间。作为兼并方,在选择兼并目标时不能盲目、随意。为使目标企业的选择更加规范、具体、系统、科学,需侧重对目标企业进行产业环境、财务状况、盈利能力、经营能力等方面的分析。

我国目前兼并市场的主流,主要是国有企业的有偿兼并和国有资产在国有单位之间的无偿划转。就兼并市场供求关系看,由于国有企业经营状况普遍不佳,濒临破产企业数量较大,市场供求关系严重失衡,许多有兼并意愿的企业找不到买主。兼并企业在兼并目标的选择上具有一定的操作空间,作为兼并方在选择兼并目标时,不能盲目、随意。同时,企业本身就是一种可以在产权市场上交易的商品,作为经营该种商品的投资者就必须要了解企业的价值。而如何对并购进行选择,用什么样的方法进行选择就成为投资的一个重要课题。

对被兼并企业进行分析,就要进行充分的市场调查搜集大量相关信息,并进行加工整理是目标企业分析的前提,目标企业分析内容主要应侧重于以下几方面。

一、产业环境分析

产业环境分析主要针对目前被并企业所处产业的发展阶段,产业在社会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产业的基本状况和竞争情况。在产业分析中我们可以借鉴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对朝阳性产业可以选择进入,对夕阳性产业由于市场饱和、竞争加剧,企业一定要慎重进入。考虑到产业因素,兼并方具体选择经济界人士看好的产业和景气行业中的不景气企业。比如,一些有实力、前途的企业往往会由于狭小的空间难以扩展,而另一些经营不善、市场不景气的企业却占有较多的土地和优越的地理位置,这时优势企业就可能并购劣势企业以获取其优越的上地资源。无论是战略防御还是战略扩张都可以通过内部积累和外部并购两种途径实现,但在多数情况下,并购途径更为有利。尤其是当企业面临变化了的环境而调整战略时,并购可以使企业低成本地迅速进入被并购企业所在的增长相对较快的行业,并在很大程度上保持被并购企业的市场份额以及现有的各种资源,从而保证企业持续不断的盈利能力。

二、财务状况分析

依据被并企业公开对外报送的财务报表,对财务报表中所反映的经营业绩和财务成效进行分析。财务报表本身就可视为是通过反映企业经营活动过程的结果来表述企业价值的报表。企业通过对目标企业财务报表的分析可进一步掌握并购企业具体情况。

(一)对报表主要项目分析

1、资产负债表是通过反映企业在一定时点上的财务状况来揭示企业价值的一种会计报表。但它是用历史成本反映企业取得各项资产、负债和净资产价值的。所以,它并不能满足与企业相关的各种利益主体的决策需要。因此,有兼并意愿的企业就要将历史成本的资产负债表调整为现值资产负债表,即对企业拥有的各种资产的现实价值和投资者拥有的现实企业价值份额的分析。

2、损益表是通过反映企业一定时期盈利状况来揭示企业价值的会计报表。因为企业价值的大小除了可用企业资产价值之和表示之外,还可用企业盈利的资本化或未来现金流量的折现值来表示,用这种方式表示的价值是企业的经济价值。企业的经济价值对有兼并意愿的企业界极为重要。

3、现金流量表是反映企业现金流人和流出状况的报表。企业通过流人和流出结构的历史比较和同业比较,可得到更有意义的信息。如对一个健康的正在成长的公司来说,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应是正数,投资活动的现金流量是负数,筹资活动的现金流量是正负相间的。

(二)偿债能力分析

企业除对目标企业的报表进行相关分析外,还可利用具体的指标进行更细致的研究。通过这些指标与同行业其他企业的比较,可在总体把握被并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情况。

1、流动比率。它是流动资产除以流动负债的比值。它可以反映短期偿债能力,企业能否偿还短期债务,要看有多少短期债务以及有多少可变现偿债的流动资产。流动资产越多,短期债务越少,则偿债能力越强。如果用流动资产偿还全部流动负债,企业剩余的是营运资金(流动资产一流动负债=营运资金),营运资金越多,说明不能偿还短期债务的风险越小。因此,营运资金的多少可以反映偿还短期债务的能力。一般认为,生产企业合理的最低流动比率是2。这是因为流动资产中变现能力最差的存货金额约占流动资产份额的一半,剩下的流动性较大的流动资产至少要等于流动负债,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才会有保证。如果目标企业低于这个比率,则说明目标企业短期负债过多。这时,企业就要分析其原因。因企业所并购的目标企业都是亏损性企业,有兼并意愿的企业就可根据流动比率的分析考虑在短期内是否有足够的资金对其进行偿还。

2、速动比率。它是从流动资产中扣除存货部分,再除以流动负债的比值。通常认为正常的速动比率为1,低于1的速动比率被认为是短期偿债能力偏低。这仅是一般的看法,因为行业不同,速动比率会有很大差别,没有统一标准的速动比率。例如,采用大量现金销售的商店,几乎没有应收账款,速动比率大大低于1是很正常的。相反,一些应收账款较多的企业速动比率可能大于1。这就要求企业深入被兼并的目标企业,对应收账款的变现能力进行进一步分析。因为账面上的应收账款并不一定都能变成现金,发生坏账的可能性比汁提的坏账准备要多。同时,像工程施工单位季节性变化也可能使报表的应收账款额不能反映平均水平。企业要根据实际情况具体原因具体分析,以免对自己造成误导。

3、资产负债率。它是负债总额除以资产总额的百分比。它可以说明总资产中有多大比例是通过借债来筹资的,也可以衡量并购企业在清算时保护债权人利益的程度。通过资产负债率来衡量并购的目标企业,有兼并意愿的企业可了解到其借人资本的代价。在企业所得的全部资本利润率超过因借款而支付的利息率时,企业所得到的利润就会加大。相反,运用全部资本所得的利润率就会低于借款利息率,则对企业不利,因为借人资本的多余的利息要用企业所得的利润份额来弥补。同时,企业通过分析还可看出目标企业经营活动存在的问题。如果目标企业举债很大,超出债权人心理承受程度,企业就借不到钱。如果企业不举债,或负债比例很小,说明企业畏缩不前,对前途信心不足,利用债权人资本进行经营活动的能力较差。为企业今后对其目标企业进行改善提供了数据。

4、总资产周转率。它是销售收入与平均资产总额的比值,即总资产周转率等于销售收入除以平均资产总额。该项指标反映资产总额的周转速度。周转越快,反映销售能力越强。企业可以通过薄利多销的办法,加速资产的周转,带来利润绝对额的增加。同时也可看出目标企业资产总额所能代回的收人情况,次数越多,说明企业用较少资产赢得收入的能力越强,反之越差。企业可查找原因,是存货过多销不出去,还是因资产闲置老化等原因,企业应结合自身的情况选择目标企业的资本结构。是改善存货积压状况还是提高资产的生产能力,这些都是企业在并购时应考虑的问题。

通过这些指标计算分析目标企业,并与同行业的其他企业比较,可使企业在总体下把握被并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情况。其中,偿债能力分析的作用在于判断被并方债务清偿能力,兼并方在被并企业无力偿债的情况下是否愿意和有能力承担被并企业债务及并购后是否有能力改变其不良状况的经营环境,这都是有兼并意愿的企业要考虑的问题。

三、盈利能力分析

盈利能力就是企业赚取利润的能力。无论是投资人、债权人还是企业经理人员,都只益重视和关心企业的盈利能力。但是确定企业价值所用的盈利能力和风险水平又是并存的,没有风险的盈利几乎是不存在的。所以盈利能力和风险水平是确定企业价值的两个基本因素。为了正确地对被并购企业进行估价,就必须对企业现有的盈利能力和风险水平进行分析和调整。

(一)对现有盈利能力和风险水平分析

主要是根据调整后的财务报表上的数据直接进行的分析。企业盈利能力指标主要有收入盈利能力、资产盈利能力和净资产盈利能力三大类指标。而每一大类指标又是由若干明细的指标所组成,这些不同的盈利能力指标从不同的方面揭示了企业的现有盈利能力。企业风险水平可以分解为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两大类,反映风险对盈利能力影响程度的杠杆也有一些。财务风险除了可以影响企业盈利能力的不确定性外,也影响到企业的偿债能力,即还本付息的能力。这就要求企业对其并购的目标企业进行分析,根据得出的结果进行调整。

(二)对并购企业盈利能力和风险水平的调整

主要是根据企业现实的盈利能力构成、经营效率和管理水平的高低等情况以及企业的外部环境来进行。这是因为它们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揭示企业未来盈利能力和风险水平变化趋势。把握住这些情况后就可以对企业现有盈利能力和风险水平进行适当的调整,以求得估计企业价值所需的企业未来的盈利能力和风险水平。在进行财务报表分析时,特别是根据风险水平对企业盈利能力进行调整时,应充分注意社会对待盈利能力和风险水平的态度,因为社会对待盈利能力和风险水平的态度会通过对资本市场上的供求关系和企业经营环境的影响,而影响到企业价值和价格。

四、经营能力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