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新课改下的音乐教学要求

新课改下的音乐教学要求

时间:2023-06-27 17:58:3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新课改下的音乐教学要求,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新课改下的音乐教学要求

第1篇

关键词:高中音乐;新课改;困境;对策

21世纪的今天,我国的教育正在进行着改革创新,以适应素质教育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新课改在高中教育中的推广运用就是立足于此时代背景的,然而,在高中音乐新课改实施下,在实践工作中也遇到了一定的困境。文章主要对此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一定的解决对策。

一、高中音乐新课改实施的困境

1.音乐课程定位不明确,课时量不足

新课改对于高中音乐培育学生的要求远远不是现阶段实践中仅仅“欣赏”的要求。同时,现阶段的高中音乐教学理念及内容远远不能与素质教育、义务教育的要求相配合,也与小学音乐、初中音乐的衔接不够。此外,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现阶段的高中音乐教育备受忽视,课时量远远不足,难以满足教育教学的需要。如,我地某区的音乐课时总量在新课改后还不到20节,而2000年教育部规定的音乐课时总量则是48学时。

2.应试化传统明显、评价机制不完善

现阶段新课改下高中音乐教育出现的一系列问题,究其原因,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可以说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应试教育的传统影响极大,致使高中音乐教育的定位、认识及内容等存在不足,也难以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音乐兴趣。此外,评价机制不完善也是新课改实施遇到的一个重要困境。相关部门关于该方面的考评规定不清,各学校及教师在具体实践中也难以有效进行,以致教师与学生对于高中音乐的重视度明显不够。

二、高中音乐新课改实施下的对策

1.深化选修课程及特色课程的完善

针对高中音乐教育的实际与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我们应积极针对学生自身的兴趣爱好、特长及学习需要,鼓励他们选择适合自己的选修课程或者特色课程,以尽可能地发挥学生自身的长处和优势,给予他们学习的乐趣与自信。此外,我们重庆地区是重要的少数民族聚集区之一,民族区域文化浓厚,应积极发挥地域特色,健全特色课程的学习,以提升文化的多样性,增强课堂的贴近生活性、人文性。

2.建立健全的考试评价机制

在信息化社会的今天,为了更好地培养人才的素质及能力,应有一个合理而又健全的考试评价机制。在教学工作中,我们可以班或者年级为单位由音乐教师统一对学生进行考评。此外,也可发动社会、家长的力量对于考评进行统一化、公平化及开放化的评级体系。如此,让学生在学习音乐美的同时,提升自身的素养及音乐教学的水平。

3.提升课堂的教学质量及水平

课改成败的关键在于教学质量的层面上,只有提升了高中音乐教学水准,才可以为学生的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教学研究与业务素质是教师自身的两大重要方面,与高中音乐教学的质量密切相关。所以,在教学工作中,还应注意对教师学习的积极引导,鼓励教师深化自身的实践与学习、思考,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素质及教学研究水平。

第2篇

【关键词】新课改 音乐教育 理念转型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我国音乐教育中存在的教学方法陈旧单一,教学手段老化落后,师资力量参差不齐等问题逐渐得到了改善。而新课改背景下的音乐教育理念更是旨在让所有学生的音乐潜能都能够得到充分的开发,音乐教育的重心从以往仅仅进行知识技能的教授逐渐向重视学生学习、实践能力以及创新精神培养等方向转变。

一、以审美为核心的教育理念

在音乐的教学过程当中,必须要考虑到“审美”这么一个问题,对于绝大多数将来不会从事音乐专业的学生而言,音乐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审美”。而在新课改之前的中学音乐教学过程当中,很多老师都没有注意到这一点,不是对学生的音乐教学过分放松,就是对学生过分苛刻,完全忽视了对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培养,这是在新课改下需要得到转变和改良的。比如,教学内容作为音乐教学的主要参考资料与依据,它是使学生获得音乐审美感受、培养音乐审美能力的客观条件。所以,在进行课前准备时,老师应当根据中学生的知识结构、情感特征,选择一些对于他们而言具有审美空间与欣赏价值的乐曲。总之,在新课改下中学音乐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树立起以“审美”为核心的教育理念,对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加大培养力度。

二、以兴趣为动力的教育理念

兴趣作为学生学习音乐的根本动力,它是学生感受音乐、享受音乐,运用音乐感受美的前提条件。新课改背景下的音乐教育理念注重发挥音乐自身的艺术魅力,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实际情况和审美特征,让音乐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更加丰富活泼,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让学习音乐成为学生心中渴望。只有当学生具有了学习音乐的浓厚兴趣之后,才能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更好的激发其主动参与学习,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能够积极的学习音乐。所以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创造活跃愉快的课堂学习氛围,让学生能够在这种轻松的学习环境之下感受音乐的魅力,让学生被音乐的美所感染,以此来提升他们的学习兴趣。如果学生失去了对音乐的兴趣,那么教授音乐基础知识技能的基本任务就无法顺利实现,音乐教学的目的也很难达到。就终身教育来说,兴趣也许是学生持续学习音乐的最关键条件,也是在学生未来的人生中不断进行音乐的学习、欣赏的主要动力。

三、面向全体学生的音乐教育理念

无论是处在哪个学习阶段的学生,都应该将其视为教学活动的主体,让每一个学生的音乐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并且让他们在音乐教育中收到实际的好处,这不仅是学生应该有的权利,也是音乐教育工作者必须履行的责任与义务。不管学生是否拥有学习音乐的天赋和才能,音乐教育都应该一视同仁,让他们都能够享受基本的音乐教育,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音乐教育理念必须要认识到这一点。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当今社会的教育正在进行着重要而深刻的转变和反思,音乐教育也会逐渐面向所有学生,让音乐教育达到更好的效果。提到音乐教育,其包含的范围十分广泛,比如音乐想象能力、音乐记忆能力、音乐基本技能和知识、音乐表演心理等。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常常把音乐和美学联系在一起,从而组成了音乐学中的一部分内容。在1883年,施通普夫发表了《音乐心理学》,之后雷维斯提出“高音的双重成分理论”,这个理论和古人推崇的雅俗音乐观念极为相似,之所以谈论,是因为音乐教育所面向的学生可能在各个方面都处于一个发展与完善的过程中,因此现代音乐教育理念更应该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针对所有学生,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整体音乐水平的提升。

四、音乐教育要理解多元文化

世界的和平发展离不开各民族相互之间的理解与尊重,音乐教育也应该如此,当我们在注重本民族音乐发展时,也应该打开我们的视野,与世界其他各民族相互交流和学习,吸取借鉴其他民族音乐文化中的精髓,再通过音乐教育的形式向学生传达音乐多元文化,树立他们平等的多元文化价值观,以便于我们共享人类一切的音乐成果。很多人认为,用新课改的要求来指导当前音乐教育实践和教学观念的改革,必然会大大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并且不断吸取外来音乐文化中的精华,最优化的实现美化个体、美化自然以及美化社会的统一。在音乐多元化受到极大关注的今天,教育工作者也应该不断学习,让学生能更容易的理解音乐。

新课改着重提出以审美为音乐教育的核心,强调了将兴趣爱好作为学生学习音乐的动力、音乐教育面向全体学生以及多元化的音乐文化等新的音乐教育理念,冲突了传统音乐教育模式的舒服,树立了素质教育的育人观,这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在不断进行的音乐教学实践过程中,也应该努力的研究出更多的音乐教育新理念。

综上所述,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音乐教育理念必须进行一定的创新和转型,只有让学生自主的去学习音乐、接触音乐,教师才能够更好的为学生灌输音乐理念;而只有当学生脑海中形成了一个学习音乐的“理念”,在日后的音乐教学中他们才能更加主动的去探寻音乐学习中的快乐和收获。因此,教师只有授之以渔,才能够充分激发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才能够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欣赏音乐,让他们积极的把自身对音乐的热情传递给身边的人,形成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重视音乐学习,才能够让音乐像奥运圣火一样传递到每个学生心中,让他们真正的理解音乐在学习生活中的意义。

【参考文献】

第3篇

【关键词】新课程;音乐;有效教学;苏少版

人民音乐家冼星海说过:“音乐是人生最大的快乐;音乐是生活的源泉;音乐是陶冶性情的熔炉。”音乐的熏陶对于人的良好性格的形成,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化,新课改对音乐教学提出了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目标,要求教师注重对学生审美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强调对音乐基础知识的有效掌握,我国的音乐基础教育逐渐迈入一个崭新的阶段。但在当前的音乐教学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出现学生会唱却不了解音乐常识的现象;出现学生了解常识却不懂如何实践的现状。在当前的教育背景和形势下,如何有效地开展课堂教学,成为当前音乐教学亟待研究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当前音乐课堂教学现状分析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发展,音乐教学改革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突破,但课堂教学根本性好转的迹象并不明显,由于多方原因,音乐教学仍处在“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尴尬地位,教学低效现象普遍存在。

1.教育观念存在偏见,副科地位引不起重视

一直以来的传统教育都对音乐课存在偏见,即使新课改的实施,也仍然未摆脱音乐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副科位置,部分学校、教师或学生个人对音乐教学的重视不够,没有与时俱进地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改进教学方法,因循守旧,导致学生学习兴趣的丧失,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大打折扣。

2.传统教学依然存在,学生本位体现不明显

新课改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促进学生的终身学习,但在当前的音乐教学中,部分教师依旧沿用传统单一的教学方法,没有体现出学生的主体性,没有充分发挥新课改的优势,课堂教学手段的单一、陈旧,且教学目的过于“功利化”,使得虽然大多数学生都喜欢音乐,却不喜欢音乐课,爱音乐但音乐教学成效低下的怪现象。

3.课程教学资源局限,难满足学生兴趣需求

目前音乐教材大都是一些中外经典作品或耳熟能详的内容,要么学生在学习之前早已会唱,要么对学生来说太陈旧,犹如催眠曲,无法调动其学习的兴趣,教学课本内容较为单一,也不符合当代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和音乐需求,使学生很难在音乐课中得到快乐的享受和艺术的熏陶,造成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的低下。

二、新课程背景下音乐有效教学策略

针对当前音乐的课堂教学现状,笔者通过几年的实践摸索,就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总结出了以下几点方法,供大家交流思考:

1.听——预设,乐在其中,让学生感受音乐课之美

美国教育家克莱.贝德福德说:“你一天可以为学生上一课。但是,如果你用激发好奇心来教他学习,他终生都会不断地学习。”兴趣,始终都是学生学习心理的最活跃因素。情境教学,作为一种有目的的知识活动,是营造学习气氛,调动学习兴趣的重要教学手段,在新课改下,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抓住学生最敏感的兴趣点,努力创设生动有趣、新颖又不失自然的教学情境,以此调动学生们的情绪,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实现最佳课堂教学效果。

2.视——渐入佳境,动态增色,在想象中充分理解音乐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想象力推动世界,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我的一切都来源于音乐的启发。”音乐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学生好奇心强,想象力较为丰富,随着现代化技术的发展,形象逼真的多媒体能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和听觉,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运用图片、录像片、幻灯片等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给学生想象的空间。

3.做——创作生成,自主燃情,全面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新课程改革指出:在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强调学生的参与性。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自主、合作、探究等新课改下倡导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主动参与、独立思考,使其在学习音乐知识的同时获得综合素质的锻炼和发展。

4.想——满足需求,多元评价,在反思中提高审美能力

《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音乐课评价应充分体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精神,着眼于评价的教育、激励与改善的功能,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发现和发展音乐的潜能。新课改倡导多元化的综合评价方式,为教师提供了很好的考核评价参考,在教学中采取自评、他评和互评结合形式,使音乐在多元评价中产生魅力。

音乐作为一门艺术,已深入到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等方方面面,作为新时代的音乐教师,只有紧跟时代步伐,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素养,根据学生的认知实际,以学生为本位,创新教学方法,适时牵引,使学生自始至终地融入到音乐中去,丰富情感体验,培养审美情趣,促进个性发展,从而使学生的素质教育和美育能力得到双向提升。

【参考文献】

[1]郭绍利.如何让初中音乐课更加“鲜活”[J].学生之友下,2010,(3).

[2]许玲.初中音乐教学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教育探索与实践,2010,(12).

[3]吴微琴.初中音乐课堂问题行为干预策略初探[J].成才之路,2009,(1).

[4]胡志华.浅谈如何提高初中音乐教学质量[J].新课程(教师版),2011,(3).

第4篇

一、更新音乐教学理念,激发学生音乐学习兴趣

从现阶段来看,不少学校仍然将音乐课程看成是“副课”,使其的得不到应有的重视,从而导致学生对此也产生片面的认识,认为音乐课可学可不学,学好学坏一个样,因此,作为音乐教师,必须树立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契机,积极创建师生共同参与的互动性音乐课堂。一是充分发挥音乐课的优势,用音乐的独特魅力吸引学生。例如采用师生对歌、师生歌伴舞等形式,让学生在师生互动中体验的学习音乐的快乐。二是在课堂上让学生更多地体验到进步的喜悦。教师对与学生的参与应该予以积极支持和鼓励。即使是学生一丁点儿的进步,也要及时予以捕捉和表扬,让学生收获到进步的喜悦。

二、创新音乐课堂教学的导入,激发学生兴趣

教师适时恰当的开放性评价会激发学生学习音乐和获得创新的成功乐趣。“互动式”教学模式,就是要求为创设与教学内容相符合的情境,来获得教学效果的最佳。如:在教唱歌曲《八月桂花遍地开》时,我一改以往教学风格,不让学生听着音乐进教室。事先带领学生像节日搞活动那样,扎起彩绸,吊起彩花,伴以欢快、热烈的秧歌音乐,要求学生扭着秧歌进教室。学生兴趣盎然,自我表现强烈。为了营造更为强烈的音乐氛围,可以将传统的成排成行的座次形式改变成“马蹄形”“圆形”的座位形式。这样可以消除师生间相互交往,相互合作的心理障碍,大大地缩短师生间的心理距离,为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供保障。

三、创建学生展示才艺的平台,营造和谐的师生互动氛围

随着新课改的提出,音乐课堂教学不再是传统的课堂教学,更具有开放性和实践性。在这样的音乐教学氛围中,教师应注重学生才艺展示平台的创建,努力营造师生互动的和谐氛围,从而有效融洽师生关系,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基于此,初中音乐课堂的教学,教师既扮演着“导演”的角色,也扮演者“演员”的角色。当教师扮演“导演”时,带领全体学生迈向音乐的世界,学生在学习音乐知识的同时,收到来自音乐的滋养,进而发展学生身心的愉悦、健康;当教师扮演“演员”时,与全体学生共同欢唱,在实践过程中既与月亮身心,也充分体现了教学的有效性,让师生在音乐的海洋中遨游,鼓励学生放开歌喉,开放心情,开展一些列的演、说、唱的互助活动,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和兴趣,帮助学生树立坚定的信心。新课改下的初中音乐课堂教学,就是要师生平等,营造师生互动的和谐课堂氛围。因而作为教师,应在初中音乐课堂教学过程中坚持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基本原则,再借助适当、有效的点拨,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激发学生的音乐潜能。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常此循环,就能很好的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和潜能的激发,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

四、创设竞赛情境,提高师生互动的积极性

随着时代的发展,各种各样的竞争摆在当代初中生面前,因而他们大都具备较强的好胜心。而由于其心智还不够成熟,教师应充当好胜心的保护者,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竞赛情境的创设,提高师生互动的有效性。教师在课堂上应很好的应用这一当代中学生的主要特点,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各种演唱,并在上课之前准备好一些小道具,以小道具辅助音乐理论知识教学,加上竞赛情境的创设,不断提高教师互动的有效性。

五、注重音乐活动课的教学,提升课堂互动教学的实践性

第5篇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美术;鉴赏教学;问题;对策

高中美术鉴赏教学是培养学生艺术修养的重要课程,并且能健全学生的人格。以往的教学以教师的知识灌输为主,学生的学习兴趣难以得到提升。随着新课改的推行,上述问题逐步得到解决,但是依然存在一些教学弊端。文章主要阐述了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美术鉴赏教学需要完善的部分,以期为相关教育者提供参考。

一、新课改下高中美术鉴赏教学存在的问题

随着新课改的推广,高中美术鉴赏教学发生了极大的转变,其教学效果得到显著提升,但不可否认的是,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依然存在一些教学弊端,如教学观念落后、教学模式缺乏创新、学生兴趣较低等,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到最终的教学效果。因此,高中美术鉴赏课程的教学还需要不断优化,真正从学生层面出发,改善当前比较落后的教学思想,实现教学的新突破,继而开展完善的教学活动,以促进高中美术教学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增强教学的有效性,提升学生的审美意识。

二、优化高中美术鉴赏教学的有效措施

1.转变教学理念,优化教学模式

高中美术鉴赏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为了强化学生的审美意识,并陶冶学生的情操,让他们能够从繁重的课业中解脱出来。现阶段是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这在某种程度上为美术鉴赏教学提供了良好的机会,特别是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应用促使教学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改善,继而推动美术教学趋于多元化。如,《亲和火与土》一课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欣赏青花瓷。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相关的音乐,以活跃课堂教学氛围,如周杰伦的歌曲《青花瓷》,让学生能够感受到美术鉴赏的乐趣。歌词中的诗意能够打开学生的思维,让他们能够从文学的角度欣赏作品。美术鉴赏课程教学对教师的整体素质也有着极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不断完善自身的知识储备,还需要借助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内容,让学生感受到美术鉴赏的有趣与生动,这样自然能够加深学生的印象。

2.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对最终的教学效果有重要影响,教师选择良好的教学方法,能够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美术鉴赏课程对学生而言存在一定的困难,这就需要教师对其进行有效的指导,从多个层面帮助学生获取良好的鉴赏效果,提升教学的有效性。教学方法的选择对教学目标的实现具有良好的助力,所以,创新教学方法能够推动教学效果的提升。如,《神秘的傩面具》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电影帮助学生理解欣赏内容,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变相怪杰》,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电影中的精彩片段,这样能够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推动美术课程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出有挑战性的问题,但是不宜过深。在新课的讲解过程中,教师需要突出亮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彰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运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增强教学的有效性,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其审美意识

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样的道理同样适用于高中美术教学。要想在美术课程中增强教学的吸引力,提升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教师必须筛选学生喜爱的教学内容,尤其是美术作品的选择上,最好是以学生为视角,在情感上打动学生。如,在作品《沉思》的欣赏过程中,教师需要从作品想要表达的思想情感着手,引导学生感受雕塑的美,通过联想与想象教学增强教学的实效性。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从多个层面对雕像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重点阐述其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意义,通过自然、有效的引导提升教学的整体质量,激发学生对美术鉴赏课程的兴趣。

三、结语

总体来说,新课改背景下的美术鉴赏教学尚存在发展的弊端,这导致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难以得到提升,并且对教学效果产生负面影响。所以,相关教育者必须对当前存在的教学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具有建设性的改进措施,以提升高中美术鉴赏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康宁.新课改下高中美术鉴赏教学方式方法浅谈.教育教学论坛,2011(29).

[2]周玮.浅析新课改下高中美术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2011(3).

[3]种美.浅谈新课改下的高中美术鉴赏课教学.美术教育研究,2015(4).

[4]常玲艳.新课改下高中美术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美术教育研究,2016(12).

第6篇

关键词:小学音乐;教学方法;翻转课堂;教学情境

在以往的小学音乐教学中,一方面,教师普遍采用讲授式的教学模式,即在上课之前按照课程标准进行备课,在课上给学生进行必要的讲授。另一方面,由于学校对学生音乐课重视的力度不够,缺乏必要的音乐器材和专业性的音乐指导教师。这种音乐教学现状根本不会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也很难提升学生的音乐乐感和音乐鉴赏水平。在新阶段,必须践行小学音乐新课改的精神内核,培养学生的整体乐感。本文通过分析三种培养小学生音乐乐感的教学与鉴赏模式,希望为新课改下的小学音乐有效教学提供借鉴。

一、引进“翻转课堂”模式,促进学生思考

在新课改下,“翻转课堂”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逐渐被引进来。所谓的“翻转课堂”,具体来说,就是重新调整课堂内外的时间,变传统单调的“讲授”课为现在的“学生主动学习”课,进而转变课堂的讲授模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要想进行一堂完整的“翻转课”,必须要协调三个内容,也就是合理的网络环境、自觉的学生和充足的时间。

例如,在讲小学音乐三年级下册(人教版)《可爱的家》的时候,由于本课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熟悉掌握本首歌的音乐节奏,通过练习歌曲的乐谱,使学生掌握曲子的升降节奏,不断培养学生的乐感。在进行本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先在多媒体上给学生列出一系列的问题,即“关于‘家’的歌曲你们能想到有哪些吗?本课中的《可爱的家》的演唱情绪是什么样的?在看曲谱的时候我们应该注意什么呢?”教师指导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去看课本上的音乐乐谱,同时在多媒体上给学生播放这首歌,使学生进行深刻体会。学生分析过后,通过自己的思考提出了一些新的问题,即“用什么样的声音最能表达这首歌的情绪呢?模唱时候应注意什么事项?”教师带领学生分析这些问题,完成本课的音乐教学目标。

二、引进“微课”教学,促进学生理解

“微课”主要是采用视频讲课的方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录制几分钟的短视频,对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进行一一讲解,便于学生更好地抓住本课的重点和难点,理解课程内容。它改变了传统的教案设计模式,直接突出课程的重点和难点,删去不必要的讲课内容,便于学生学习。采用“微课”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可以很轻松地抓住课程内容的重点和难点,给学生点明正确的学习方向,有了新的学习动力,不再是没有头绪地学习。

例如,在讲小学音乐四年级下册(人教版)《少先队员采茶歌》的时候,由于本课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可以用纯净、优美的声音去演唱本首歌曲,并指导学生分析具体的音乐节奏和律动特点,培养学生的乐感。在进行本课教学之前,教师先在多媒体上给学生播放一个小视频,在小视频里对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进行一一阐述,即“五度音程的音准问题,圆滑线的唱法,附点四分音符的时值问题,顿音的演唱技巧”等,使学生对这些内容有一个大致的了解。接着教师再带领学生分析具体的乐谱和音乐节奏,使学生跟着多媒体进行练习,顺利完成课堂的教学目标。“微课”教学促进了学生的理解,提升了学习效率。

三、设置合理教学情境,提升学生的参与度

在小学阶段,由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认知能力还没有完全发展,学习能力各有差异。所以在音乐教学中,教师给学生设置合理、具体、可观的音乐情境,使学生在可触摸的、可见的音乐情境中学习音乐乐曲,感受音乐的真实魅力,同时不断培养音乐乐感,促进高效学习。

例如,在讲小学音乐二年级下册(人教版)《童趣》的时候,由于本课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学会唱歌曲《打花巴掌》和《蜗牛与黄鹂鸟》,掌握这些体现童趣歌曲的重要节奏,配合身体的律动,从而提升学生的乐感。在进行本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先给学生播放学生看过的动画片《樱桃小丸子》《三只小熊》的歌曲,从而给学生渲染一种“欢乐童年”的氛围,使学生跟着音乐进行演唱,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意识。之后教引进本课的音乐教学内容,指导学生先跟着录音进行模唱,之后给学生讲述演唱技巧和歌唱节奏,促进学生的理解。

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创新教学机制体制,引进新型的教学手段,如“翻转课堂教学法”“微课教学法”“情境教学法”等,从而不断增强学生的课堂参与意识,提升学生的整体音乐乐感。

参考文献:

第7篇

[关键词]高中美术鉴赏教学审美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9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270073

新课改下的高中美术鉴赏教学的目标在于,通过美术鉴赏课程的学习,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艺术修养,培养学生对美术作品初步的分析、理解、甄别、评价的能力。高中美术鉴赏课程作为一门新兴的教学课程前途是光明的,然而道路是曲折的,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高中美术鉴赏教学存在一些问题,并未达到预期的成果。

一、新课改下高中美术鉴赏教学存在的问题

高中美术教学作为一个艺术类学科,目前的发展还不是很全面,存在一些问题,影响教学质量的提升。首先,受升学率的影响,许多高中学校虽然设立了美术鉴赏课程,但是却缺乏对该课的重视。许多高中学校本来美术鉴赏课的课时就非常少,却还经常出现了美术鉴赏课让课给其他学科的现象,导致了美术鉴赏课名存实亡。其次,虽然现在应新课改的要求,许多的高中学校都设立了美术鉴赏课程,但是这些高中普遍缺乏真正专业素质过硬的美术教师,甚至有些是其他科的教师转过来的,导致美术鉴赏课程教师专业素质偏低。高中美术鉴赏作为一门新兴的教学课程,缺乏系统有效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单一,教师课堂上不注重学生鉴赏能力的培养,使学生缺乏最基本的审美能力,学习流于表面,无法全身心地投入到对美术作品的分析、鉴赏中,导致学生对美术鉴赏课的兴趣不高。

二、新课改下高中美术鉴赏教学建议

1.提高学校的重视程度,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

高中学校应该增加对美术鉴赏课程的重视程度,首先,学校方面要认识到美术鉴赏是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学生树立健全的人生观、世界观;其次,在合理的范围内增加美术鉴赏课的课时,并且保证不能将美术课让给其他科目;最后,学校尽最大能力保证美术鉴赏课程的师资充足,提高教师待遇。

美术教师作为学生美术鉴赏课程的引导者,他们的专业素质对美术鉴赏课堂的作用是非常重大的。第一,美术教师的选拔必须出自专业院校,杜绝将其他科目的教师直接转过来教美术的现象。因为只有专业的美术教师才能将美术知识系统、有序地教给学生,才能通过自己长期培养的美术气质感染学生进而提升高中生的审美能力。第二,作为美术鉴赏课程的教师不仅应该充分了解艺术作品,能从艺术层面对作品进行解析,还要对艺术家和作品的创作背景有着充分的了解,能让学生从艺术家的艺术经历中学到做人处事的精神。这就要求教师应该广泛阅读书籍,增加自己的知识面,多了解关于作品的故事、传说。第三,作为美术鉴赏课程的教师,要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这是教师这个职业最基本的要求。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能够使美术教师自身的知识能准确、丰富地传达给学生。

2.利用多媒体教学,激发高中生对美术鉴赏课的兴趣

传统的教学方式局限于以教师为主体,以黑板、粉笔为工具的枯燥、单一的形式,时间长了难免引起学生的审美疲劳。新课改对高中生美术鉴赏能力的要求也提醒我们广大教师要利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丰富学生的学习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近年来流行的多媒体教学,通过声音、文字、图像等多方面的综合教学方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各项感官,有效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加深了学生对课堂的印象。

例如,当讲到印象派画家莫奈的作品《日出・印象》时,教师课前应准备好多媒体课件,上课时,先播放一段悦耳轻柔的轻音乐,然后设置效果将这幅作品缓缓展开,再配上教师用轻柔的声音将画中描述的意境用诗一般的语言娓娓道来:拂晓时分,一轮暖暖的太阳渐渐升起了,划破了淡淡的晨雾。两三艘小船,慢慢地淡入到前景来,静悄悄的,宁静而悠远。朝阳,渲染了这天光水色,也把莫奈的画布染成了一首朦胧的诗……此时,优美的画作,诗意的语言,轻柔的音乐便将学生带入艺术的殿堂。这种新颖的多媒体教学的方式将极大地激发学生们对美术鉴赏的兴趣。

第8篇

一.新课改对初中文言文教学的要求

新课改对初中语文文言文作品安排做了一定的调整,以七年级为例,主要课文包括《论语》十则、《世说新语》《塞翁失马》等内容。这些文章的编排是严格按照新课改的要求进行的,对教学也有相应的要求。一方面,文言文承载着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其内容选择基于一定的伦理、教化角度,通过对文言文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相应伦理教化知识,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另一方面,文言文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通过文言文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更多的文言文知识,阅读更多的文言文作品,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陶冶学生的情操。在教学中要明确这些要求,更好的组织文言文教学工作,实现新课改的目标。

二.初中文言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1、忽视文言文的人文性。教师在教学中往往关注的是文言文的工具性,去忽视其人文性,学生通过文言文的学习难以获得情感体验和审美体验,也难以陶冶情操,升华人格,一些老师将文言文变成若干习题进行教学,学生难以掌握文章的内涵。

2、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文言文教学中仍然以老师的讲解为主,学生难以参与到教学中,忽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一些老师仍然以记忆作为学生学习文言文知识的主要方式,在课堂上主要讲解词义,翻译文本。

3、文言文教学内容不够深入。一些语文老师的文言文功底不够深厚,对作者和作品的相关内容了解较少,将文言文教学变成词义解释和识记,教学内容不够深入,影响学生学习和老师教学效果的提升。

三.新课改下初中文言文教学策略

1、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引起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为了更好的进行文言文教学,首先必须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解除学生心理上的压力,平等友好的对待每个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文言文学习当中,鼓励师生进行交流。例如,在教学中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材料,适当的设计思考题。让学生进行积极思考,并敢于提出问题,回答问题。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运用语言材料的能力,还加深学生对所学文言文知识的理解,引起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2、根据文言文教学的相关内容,巧妙创设教学情境。第一、在讲解课文内容之前,可以利用与文言文教学内容相关的故事或者情节,设置短小的生活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例如,在学习《童趣》这篇课文的时候,可以利用歌曲池塘边的榕树上创设相应的情境,再用诗画、情境体验的方式导入教学,使学生产生共鸣,让学生谈谈自己童年所经历的趣事,从而自然的引入的课文的学习当中。第二、重视多媒体、图画、音乐的运用,精心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进行学习和课堂讨论,增进师生之间的交流,加深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更好地把握文章的中心主旨。

3、转变思想观念,改进文言文课堂教学方法。第一、重视对文言文的诵读,这是进行文言文教学的重要方法,有利于学生全面把握文章的主旨,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获得文字的美感。在进行诵读教学的时候,教师要做好引导工作,注重范读,读出氛围,然后让学生诵读。学生在诵读的时候要注意理解和体会,以获得对文言文深入的理解。同时,教师还应该带动学生质疑和思考,以加深对文言文的理解。第二、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不断丰富学生的文言文知识。很明显,掌握丰富的素材是学生更好的学习文言文的前提和基础,如果学生缺乏相应的素材和阅读量,就很难深入理解文言文的课文内容,也就难以提高文言文学习效果。第三、重视学习过程中的合作,重视思考和讨论,这样能够取长补短,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第9篇

【关键词】:新课改 教学模式 自立自主 实现多元化

一、新课改下的教育教学

“新课改”即“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建国后,“新课改”层多次实施,国务院提出要“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很多人误以为,改革就是改换教学素材,这个是理解是错误的,改革是:改革课程目标、改变课程结构、改变课程内容,改变课程实施、改变课程评价、改变课程管理。

因此,在新课改下,要求教师不断的提高自身素质的培养,多吸纳新的知识,教师应该摒弃传统的教学理念,改变腐旧的思想,不在要求“尊师重道”,不在做学习的主体,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师在教学中充当的不应该是学生的主导者,而是学生的引导者,领路者,正确的引领学生的学习方向,引导学生进行学习,要学生通过自己努力攻破重点难点。在这一点上,中国的教育要想国外的教育进行学习,在国外,在乎的不是知识的学习量,而是通过学习对理解、感悟能力的培养,在国外,对于小学生知识的灌输是十分吝啬的,学生要学习到更多的知识是很不容易的,所以学生渴望学习,会在学习到的知识上进行自我的感悟,开发,创造;而在中国,灌输给学生很多的知识,根本不理会他们是不是能够消化,只是一味的要求他们学习,这样的学习是达不到良好的学习效果的。

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说过“对学生的最好刺激,及是对所学教材的兴趣。”因此在新课改下,要注重对学生兴趣的培养,要学生能够在已学知识上进行创新。新一代的社会缺少的就是创新性的人才。

二、突破课堂教学模式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讲,学生听,老师写,学生记”。这种教学使学生产生了依赖性,只会听老师讲的内容,不会自己动脑思考问题,不善于创新,老师讲解的问题,只会等待老师公布答案,然后动手抄下来。因此,教师要进行自我反思,在传统教学上做出突破,利用身边的外在条件,在实施教学前先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如在学习《美丽的小兴安岭》一课时,要学生提前预习课文,要学生搜集关于小兴安岭的各方面的内容,并整理上交材料,教师把这些材料进行整理、归纳、上传,提前做好准备工作。运用多媒体,播放出同学搜集来的的小兴安岭的资料,其中有美丽风景,有小兴安岭最新的发展情况等……要学生在感官上感受到小兴安岭的美丽,教师播放合适的音乐,充分的激发学生的感情出来,在这种良好的氛围中,刺激学生进行学习。

老师在适时地导入课程,通过学习,要学生从以下几点进行学习:①了解小兴安岭美丽的景色和丰富的物产,激发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②体会作者准确生动的语言,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观察事物的方法。③感受小兴安岭的四季景色,体会用词造句的准确,学习作者抓住小兴安岭每个季节景色的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通过学生的探讨,得出总结和答案。

三、要学生自立自主的学习

现在很多小学生不会自主自立的学习,完全依赖教师,这是在长久的教学中形成的不良习惯,因此教师要想办法改变这一现状,培养学生独立的学习习惯。经过长期的教学,本人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实施。

课前要学生预习课文,并且做好课文内容的分析,在笔记上写出自己思考出的文章重点、难点内容并加以解答。

上课时要学生根据自己的预习,先回答这一课文章所讲的主题内容,所表达的中心思想,要学生变相的进行自主学习,然后教师在进行课文讲解,通过学习,教师在黑板上板书出来课文正确的表达的内容,要学生对照自己的笔记进行修改,弥补不足。这样的预习,可以充分的调动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要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和创新,而且课前认真预习课文,然后课上教师在进行正确的引导,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巩固学生学习。、

一些对话形式的课文,可以组织学生分成小组形式进行演练,然后每个小组进行适宜的探讨,把自己探讨的结果讲出来给全班的同学听,教师在这个时候就是做好板书,把学生的想法及时的记录下来,经过全班同学的探讨,文章所表达的基本内容也就全部挖掘出来了,教师在对一些不足进行完善,这样就形成了完全的学生自主学习课堂,把课堂完全的“还”给了学生。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表现欲望,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实现多元化教学

人常说:“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会多一些好学生。”因此要根据不同的学生进行不同的衡量,不同的教学,不能把学生一概而论。更不能因为图省事,只按照一种模式进行教学。因为学生的素质和发展方向的不同,要因材施教,多元化教学。

不能过分的强调学生的智育,从而忽视掉学生学习能力、创新精神、学习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的培养。学校往往会按照成绩进行排名,然后进行公布,长久以来,考试成绩的好坏,形成了判断好学生和差学生的标准,出现了唯分至上的现象,出现了教学中的“功力色彩”。毕竟“好学生”是少数,这种现象抹杀了“差学生”的上进心,打击了他们的自尊。

因而,要因材施教,不因为分数一概而论,每个学生都是有优点的,发觉学生的长处,扬长避短,并对他们进行赞许,要学生知道自己被重视,使之有求学的上进心,有利于实现学生的全方面发展。

参考文献

第10篇

(招远一中山东招远265400)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学校教育终极价值目标的改变,学校的艺术教育越来越被人们重视。就音乐教学而言,如何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全面提升学生的音乐素质、审美素质,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是音乐教师遇到的一个大挑战。为此,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适应新课改的要求,我们就必须对音乐教育作全新的改革!

传统的音乐教育,强调的是基本音乐知识的传授和基础音乐技能的培养,这个“双基”落实在大多数的音乐课上,特别是低年级音乐课上要求“齐、准、象”,教师比较满足于唱歌教学标准化、模式化,教师教、学生学,要求整齐划一,音调准,节奏稳,动作齐,老师一遍遍教,学生一次次练,教师死扣教材,学生机械模仿,忽视了学生在思维过程中的主体性和形象思维的个性化特点,阻碍了学生思维空间的扩大。正因为许多传统的音乐教育过于偏重艺术音乐教育的使命,致使教师们往往看不到孩子进行创造性音乐活动的潜在本能。那么,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引下我们音乐教育工作者该怎样做呢?

作为一名高中音乐教师,面临新课程改革,除了接受有关培训,认真解读、领悟新课程体系中蕴涵的思想,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外,更应该在日常教学中积极渗透新课改的精神与理念,实践新教法。音乐鉴赏教学是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在高中阶段上音乐鉴赏课对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影响。它为青少年智力的全面发展,心灵的净化,人格的完善,思想素质和文化素质的普遍提高,开辟出一片新的天地。那么,怎样才能上好高中音乐鉴赏课呢,我的体会如下:

一、鉴赏教学要循序渐进

音乐鉴赏程度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要经过一个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发展过程。我们的音乐前辈黄自先生认为音乐欣赏时,欣赏者要经过这样一个心理反应过程:感知外部音响开展想象联想得到情感共鸣理解认识。所以,鉴赏教学时必须遵循这一心理反应过程,引导学生逐渐由低层次的直觉鉴赏向高层次的情感鉴赏、理智鉴赏方面发展。这样,既符合心理过程,也有利于鉴赏教学的逐步提升。

二、鉴赏教学要精讲多听

理解音乐作品,首先要对音乐表现手段有灵敏的感知能力。要达到这一要求,必须通过大量的音乐鉴赏才能完成。语言是不可能代替音乐并且表现作品的,因为音乐作品可以从不同高度、角度和深度去领悟。我们知道,即使是同一首作品同一听众,由于场合和心境的不同,对作品的感受都会有所不同。所以,在教学中不能离开音乐的艺术形象而做繁琐冗长的讲述,因为如果讲述过多,必然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同时也阻碍了学生的独立思考。必要的作品分析和知识介绍应该主动、精练、富有启发性,目的在于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音乐上来,通过师生间的讨论、听赏等共同活动,使学生深入体会作品的思想内容。为此,音乐鉴赏教学要精讲,让学生多听,引导学生在学会聆听的基础上学会鉴赏。

三、鉴赏教学要注重因材施教

高中新课改是为了提升学生的素养,就是要以培养学生的兴趣为动力,突出每个学生的爱好和优势,充分张扬学生的个性。所以我认为,在音乐鉴赏教学中我们应该实施个别化教育,充分发挥因材施教的优势。在《音乐与舞蹈》的选修中,有的同学喜欢街舞,有的同学喜欢民族舞,有的同学喜欢形体训练等,那么,在教学中如何让他们都能喜欢这门选修课呢?这使我想到了个别化教育教学方式。以10分钟为单位时间,把一节课分成几个时段,把这些学生分成几组,分别练习自己所喜欢的舞蹈;或者放一段比较中性的音乐,让学生用不同的舞蹈语汇来表演。分组因材施教,既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能培养学生的兴趣特长。

四、鉴赏教学要求音乐教师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素养

第11篇

关键词:新课标,高中历史,教学模式,例谈

 

为了适应高中新课程的课改要求,需要教师积极投入新课改中,认真学习普通高中新课标,深入研究新课改的基本精神和新理念,积极探索新课改下的课堂教学新模式。在近几年的历史教学实践中,做了一些关于历史教学新模式的探索。

一、尝试学案导学法

这种教学模式是以学案为基础的,每节课教师要精心制作一个学案,课前发给同学们。一个学案一般包括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过程、配套练习等环节。其中最主要的是教学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又有导课激疑、合作学习、成果展示、归纳总结许多环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精心设计好本节课的结构框架,以填空(基础知识部分)和问答(能力提升部分)的形式表现出来,课上引导同学们完成。下面结合“‘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及实践”来说明这种教学方式。

1.创设情境、激疑导入

教师根据本节课内容和新课标的要求,通过联系生产和生活的实际,特别是一些热点问题,创设问题激疑导入新课,调动起学生对本课学习的欲望和积极性,不自觉地投入到学习之中。如针对本节课,可播放歌曲“七子这歌――澳门”或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提出问题“七子是如何离开母亲的,又是如何投入到母亲怀抱的?”

2.自主控究、合作学习

此环节一般让学生先自主学习学案,教师在规定的时间内让学生完成基础知识部分的填空部分,重点难点部分、能力提升部分、同学们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鼓励同学们相互讨论,合作交流,共同解决难题。教师及时巡视,适时点拨。这样通过讨论、辨论,同学们完成了思维升华。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加强了团队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成果展示、汇报交流

在这一环节,让同学们把上一环节所获得的成果通过书面报告或多媒体展台形式展示出来,然后就其成果,老师及时订正、引导、鼓励、评价,以避免同学们误入歧途。

4.归纳总结、提升拓展

在本环节,针对本节课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结合教师在教学中已有的经验和学生们提出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拓展提升。或引导学生自主归纳总结、理清知识结构,总结解题步骤,掌握规律和方法。

5.典题训练

针对本节课的课标要求,对学生进行典型习题训练,学生们完成后,课下教师全批全改,及时发现问题,对教学查漏补缺,及时订正。结合训练情况,及时掌握学生的情况并提高课堂教学的针对性。

二、探究情境模拟法

情境模拟法就是让学生在学到哪一节时,努力去模拟当时的情境,以身临其境。历史也是生活,只不过是过去的生活,情境性很强,只有身临其境,才能明白历史为什么这样发展而不是那样发展,历史人物为什么要这样做而不是那样做。。情境模拟的一个典型手段就是编演历史剧。编演历史剧就是针对教学中故事性强的内容,把它编成历史剧本并让学生们通过表演,把昔日的历史再现出来。用这种方法要做好如下工作。一是选题:应该选故事性强的重点部分的内容来编演。。二是写剧本:可以让几个写作水平比较高的学生协同完成。三是排练:可让一个组织性强的学生和一个对导演艺术了解的比较多的学生用课余时间组织、排练。这其中要把全班学生都发动起来,分别充当演员、化妆师、剧务、主持人、音乐指导等。四是上演:一切准备就绪之后,选定时间和地点把剧本表演出来。五是总结:在历史剧演完之后师生要共同总结成败得失。在这一过程中,开发了学生们的语言智能、空间智能、音乐智能、身体运动智能、人际智能、内省智能、存在智能。

三、研讨游戏教学法

游戏教学法是以历史基础知识为题材,提出众多形式的历史问题,以游戏的形式表现出来。例如以“挑战无极限”的形式进行,让同学们在兴奋中学习知识,锻炼能力。准备工作如下:教师首先根据同学们的历史知识水平,准备一系列的题片,这些题片就是在游戏中同学们要回答的问题。游戏形式很多,每个小组组长都可以自己设计,我不一一列举了。

这种游戏形式比较适合单元复习课,它的优点是:第一,以历史知识为内容,从而让同学们注重历史知识的学习。。第二,以游戏形式出现,以竞争为机制,以现代流行歌曲的名字为线索,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同学们的竞争意识,锻炼了组织语言的能力,锻炼了学生的心理素质。

四、推行参观日记法

参观日记法就是让学生参观博物馆、文化遗址、历史展览等,让学生写参观日记。参观时,完全开放,学生愿意看什么就看什么,看后,学生想写什么就写什么,只要是参观想到的都可以写。优秀作品可以在校刊上发表出来,或推荐给大型的历史刊物。这样开发了学生的语言智能、内省智能、存在智能。

五、试用自由论坛法

自由论坛法就采用自由灵活的形式,保护、鼓励这类学生学习、探究历史问题的积极性的方法。学生是有差异的,有些学生对历史很感兴趣,他们喜欢探究历史问题。鉴于这种事实,一旦学生有了新鲜独特且有道理的观点、文章,就让学生作品问世于全班、全年级、全学校、甚至于更广的范围。这种方法“开放”了学生的个性、特长;“开放”了学生的“先进性”;开发了学生的语言智能、内省智能、存在智能、自然智能。

当然,教学有法,学无定法,每一位有心的老师都可以在多元智能理论的指导下,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做更多有益的探索。只要是让学生心动、口动、手动、脚动的方法,就能让大脑的各个功能协调发展,就是好的教学方法。

第12篇

关键词:中学音乐 鉴赏教学 问题和提高

中图分类号:G633.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2(c)-0235-01

在音乐鉴赏学习中,学生能够感受音乐情感,理解音乐包含的思想和内容。所以说,在中学音乐教学中,鉴赏教学是一个非常重要、不可或缺的部分。通过音乐鉴赏学习,能够让学生拓宽自己的视野,提高自己对音乐学习的兴趣。饱含思想的音乐也能够让学生充分的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培养自己的创造力。所以,音乐欣赏不仅决定着学生的文化素质水平,也决定着他们的审美观念。新课改要求教师转变传统的教学思维和方式,同样也包括着音乐鉴赏教学。

1 中学音乐鉴赏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可以看出,随着新课标的普及,教师的教学观念也发生了很大的革新,但是在现今的中学音乐鉴赏教学中,仍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1)经济和社会水平的发展,也带来了网络和计算机的飞速普及。传统教学中,教师主要依靠“粉笔、黑板和讲台”来进行教学,现今的音乐教学中,多媒体技术得到了充分的利用。教师能够将图片、视频、音乐或者课件等融入到音乐鉴赏的教学之中,丰富多彩的多媒体素材,大大拓展了学生的视野,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但是,很多教师认为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可以摒弃,多媒体教学才是“够档次”的教学方法,这就造成了一种喧宾夺主的教学现象,教师过分的依赖多媒体教学方式,反而不重视传统教学。例如教师在制作具有背景动画的课件时,过分的注重课件所展示出来的视觉效果,而忽视了课件的实际作用。学生只能够看到制作优良的课件,但是同时注意力也偏向了这个方面,音乐鉴赏教学的本质被忽视了。所以,教师应该注意,多媒体只是用来辅助教学的一种工具,能够真真正正的让学生们获得知识,才是教学的目标和本质。

(2)在音乐鉴赏教学中,为了增加学生的知识,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教师会加入一些其他方面的内容,同时培养他们抽象思维和具体思维的能力。但是有些音乐鉴赏教学在进行延伸时,没有做到适度。例如在欣赏中国古典名曲《广陵散》等音乐时,教师给学生讲解作者在曲中包含的“对社会不满,生活不如意”等思想,这就偏离了音乐鉴赏教学的目标,让学生过多的了解了音乐鉴赏以外的内容。还有在欣赏我国的民歌时,在鉴赏教学的内容中,穿插过多的对民族风俗、文化知识和传统的讲解,这样,音乐鉴赏课就变成了历史课和语文课。教师忽视了教学的重点。

(3)像很多其他科目的教师一样,在音乐鉴赏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同样会为了活跃课堂气氛,加入一定的课堂活动。但是很多教师没有把握好“度”,在音乐鉴赏教学中,穿插诸如“小组讨论”“舞蹈演讲”等等课堂活动,诚然,课堂气氛得到了活跃,但是这些活动严重的占用了正常的教学时间,虽然学生的热情很高,但是教师没有真正的讲解知识,学生们在课堂学习中毫无收获,浪费了一整堂课的教学时间。所以,在进行课堂活动时,教师应该首先注意适度,在适度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状况的不同,灵活的进行课堂活动内容的设计。例如在欣赏非洲乐器时,可以让学生扮演非洲人,进行乐器表演,而且应该鼓励活跃的学生去做,或者其他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一起完成。一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背离了音乐鉴赏教学的初中,迷失了教学的方向。

2 中学音乐鉴赏教学的建议

从上面可以看出,中学的音乐鉴赏教学存在很大问题,要提高音乐鉴赏教学的质量,就要积极采取各种措施来解决问题。众所周知,中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尚且不高,在进行音乐鉴赏的教学中,第一个阶段主要是以学生的“感官欣赏”为主的,通过简单的感官欣赏,学生才能与作者产生共鸣,教师要营造一种课堂氛围,这个氛围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特点来决定。正值青春年少的中学生,对于音乐学习的目的可以说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兴趣特点,灵活的改变教学方式,在课堂上营造出适合学生学习的氛围,不仅让学生学的好,也能够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例如在欣赏“天鹅湖”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扮演天鹅,感受音乐中的力度、速度、音色等等方面的内容,模仿恶魔和天鹅的对话,各自感受不同角色的性格特点,感受音乐中包含的意境。这种教学方式能够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效率。

教学目标是引领音乐教师教学的重点,也是教学的动力所在。教师应该根据情况设置自己的教学目标,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中学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还不是很高,教师应该在音乐欣赏教学中,加大学生基本能力和知识的培养。在教学中,教师是“引导者”,应该在教学中,将音乐的趣味性、实用性等融入到教学之中。新课改要求的是“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所以教师要坚持“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理念,在教学中发挥学生的积极作用,让讲台不再是教师独占。其次,教师要设立教学目标,应该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堂教学中活跃氛围。

有些学生和教师认为音乐鉴赏课枯燥无味,没有实质的作用,从而忽视了音乐鉴赏教学。这种情况下,教师应该及时的转变观念,改革传统的教学方式,使用计算机、网络或者多媒体来增加课堂的趣味性。选择学生比较感兴趣的内容来进行引导,将教学内容进行整合,改变以往冗长枯燥的课堂解说。结合适度的音乐鉴赏活动,选择一些优秀的、文化内涵比较丰富的音乐来给学生欣赏。

3 结语

在中学音乐鉴赏教学中,盲目的热情和模仿,显然都是不可取的。教师在教学时,应该适当的进行总结和反思,紧跟新课改的步伐,坚持“学以致用,学生为本”的理念,各个方面共同努力,做好中学音乐鉴赏教学。

参考文献

[1] 陈曦.音乐鉴赏课堂有效导入研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22):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