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工程项目设备管理

工程项目设备管理

时间:2023-06-27 17:58:4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工程项目设备管理,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工程项目设备管理

第1篇

1工程项目施工设备管理存在的问题

1.1工程项目施工的调配设备方面存在着落后性

从目前的发展来看,工程项目施工设备大多是企业积存设备或者是其他项目所给予调配的,所谓调配,实际上就是有效利用各项资源,这样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节省开支。在进行项目设备调配过程中,所调配设备很多是较为陈旧设备或者是落后设备,其中存在着很多隐患故障与隐患危险,虽然在刚刚投入使用时不会暴露非常多的危险,但是在使用一段时间后不得不暂停整个工程进行设备维护和设备保修,这就需要花费更多成本在项目设备管理方面,在一定程度上还可能延长工期。

1.2工程项目施工设备操作工作人员的技术能力相对较差

工程项目运行规模逐渐扩大促使传统设备管理方面存在着非常多的问题,工程项目施工设备操作人员在其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从目前来看,工程项目施工设备操作工作人员大多是采用对外招聘的人才选拔方式,但是总体上存在着技术能力以及职业素养方面的不足,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不仅工资方面的要求非常高,还存在着工作责任心不强的问题,这就促使设备维护工作与设备保护工作并不是非常理想。在进行工程设备的管理过程中,存在着施工设备故障问题愈发严重,缺乏科学、严格维修制度,但是却并没有明确设备操作工作人员的工作责任,工程项目施工设备管理方面存在着严重的不足。为了能够更好的维持工程项目施工设备管理,需要逐步提升技术操作工作人员工作责任心和操作技术能力,通过更加准确、更加及时维护来尽可能的延长工程项目施工设备使用寿命。

1.3工程项目施工设备的修理质量并不高

从目前发展来看,大多工程项目施工都是选择在较为偏僻地段,由于受到维修设备、维修能力等方面限制,往往选择距离施工地址较近的维修店来开展施工设备维护工作,但是一般性维修店在维护能力、维护水平等方面存在着不足,对整个施工设备并没有非常透彻、非常详细了解,无法准确判断施工设备障碍,主要是采用更换维修部件方式,修理开销与配件开销都非常高,往往设备维修更换的部件也不是来自正规的生产厂家,一部分甚至并没有达到质保期就已经开始进行返厂进行再次维修,这就使得施工设备配件费用增加,项目施工设备管理效果并不是非常理想。

2工程项目施工设备管理对策分析

2.1做好工程项目施工设备的优化配置

在进行工程项目施工设备管理过程中,需要根据施工的组织计划以及施工的组织方案来制定更加科学、更加合理的施工设备进场日期,结合工程量的具体规模以及工期的实际长度,更加合理的安排施工设备数量以及施工设备规格型号。在具体计划过程中,需要做好工程项目机械安排并根据项目施工中所需要的机械,具体的安排机械进场和出场时间。为了能够明确施工设备进场数量和施工设备进场时间,需要保证其控制在企业发展有效范围内,在选择施工设备时,需要更加全面考量施工设备安全性、经济性以及实用性,在进行施工设备实际配置工作过程中,需要尽可能的避免采用新进器械,这样能够尽可能缓解在项目资金流通方面存在着的压力,尽可能解决工程项目成本开支。企业在进行内部原有设备采购以及使用过程中,相关的设备管理工作部门需要做好施工设备检查维修工作,尽可能避免出现施工设备带病作业。

2.2提升工程项目施工设备管理工作人员工作责任心

在开展工程项目施工设备管理过程中,需要重视项目施工设备操作工作人员的选拔工作,在保证操作工作人员持证上岗基础上,选择更加优秀的技术操作人才。在工资制度方面通过固定工资、浮动工资相叠加的方式,尽可能吸收综合素质相对较强并且技术能力突出的操作人员。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对于施工设备更加爱好的操作人员应给予一定奖励,这样能够激发其工作热情。此外,还需要逐步增加工程项目施工监督力度和检查力度,需要定期检查维修工作人员以及施工设备,定期组织安排施工设备的操作工作人员进行专业技能的培训工作以及提升工作。在进行工程项目管理过程中,需要给予施工设备操作工作更多的体贴,由于工作性质方面的影响促使操作人员不得不进行加班加点工作,这样需要重视提升设备操作工作人员生活环境和住宿环境,尽可能的培养更多高素质施工设备操作人员。

2.3重视工程项目施工设备管理工作

在进行施工设备管理过程中,需要重视设备使用工作以及设备维护保养工作。在进行施工设备的调度管理过程中,不仅需要考虑到水文、总工期以及天气等方面的要求,还需要考虑到主施工设备生产能力与配套机械生产能力。在选择施工日期时,需要尽可能的避免在冬季进行施工,因此,在冬季施工过程中增加了非常多工程费用,同时也加大了施工设备磨损,通过合理组织设备来进行掌握各项工程之间存在着的差异,做好设备调遣工作,提升施工设备维护保养有效性。在进行施工设备的使用以及维护过程中,需要更加严格按照各项操作规程,一旦出现设备使用异常,那么需要停机检查,更加及时的汇报设备的维修工作人员。在进行工程项目的施工过程中,往往存在着加班加点工作的现象,如果只是遵循过去固定保养与月保养方式,那么无法保证施工设备一直是处于较好的技术工作状态,那么就需要严格的执行保养制度,促使设备能够处于较好的工作状态下。如果存在着同类项目相对较多的现象,那么在实际条件允许的状态下,需要重视总成件的存储工作,诸如,在施工设备装卸前后进行差速度计算,对于进口的设备,可能在配件配置方面存在着非常长的周期,那么可以利用局部改造方式来进行将设备恢复到原有的水平。例如,在进行水库大坝的施工过程中,对于不同的坝段或者是不同的时段进行混凝土搅拌配比,人工拌合机实际上很难满足实际需求,那么需要重视技术改造工作,在节省原料同时来提升工效,为工程项目设备管理质量提供有效保障。

2.4重视单机考核与机制费核算

在进行工程项目设备管理施工过程中,需要构建更加完善的定机体制、定人体制、定岗体制,在进行设备操作过程中,需要在较为固定情况下来逐步提升施工设备综合管理水平,通过科学与合理衡量来有效控制设备的使用开支。在进行项目设备的使用开支管理过程中,需要做好相关分析管理以及分析制度,有效掌握设备的维护成本,尽可能的节省实际开支。

3结语

在进行工程项目施工设备管理过程中,通过科学有效管理方式能够为顺利开展工程建设项目提供重要的保障。企业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需要认识到施工设备管理工作为顺利开展工程项目的重要意义,重视高素质人才的引进工作与培养工作,通过更加合理、更加科学途径来有效推动我国的工程建设事业更好发展。总之,工程项目施工设备管理工作旨在于尽可能的延长工效以及施工设备的使用寿命,这样能够为建设施工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工程项目施工设备管理工作人员需要结合设备使用情况以及设备的维护保养情况,结合工程实情来构建新型管理模式以及新型管理方式。

作者:杨金枝 单位:中国水利水电第十四工程局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秦玉萍.施工企业项目工程设备管理的问题和对策[J].隧道建设,2007,27(3):115-117.

[2]龙广成.工程项目施工设备管理存在的问题与管理对策[J].科技资讯,2006(13):28-28.

第2篇

关键词:项目 施工 设备管理

一、前言

当前以工程项目管理为核心的项目法施工已成为建筑施工企业普通施行的体制。项目法施工是以一个完整的工程为实施管理对象,按照项目的内在规律,通过生产要素优化配置和动态管理来实现其项目目标,并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的的一种科学管理模式。设备管理是项目生产要素和施工过程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加强项目的设备管理,可以保证生产的顺利、有序进行,同时最大限度的发挥设备效能,降低工程成本,使工程项目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中煤矿山建设集团是国有大型施工企业,经济规模和综合实力连续4年在全国煤炭基本建设行业中排名第一位,拥有各类施工装备16000余台套。集团普遍采用的是项目法施工,其中设备管理是以满足项目的工期和质量,满足施工生产需要和创造最大效益为目标。如何做好在建项目设备管理工作,笔者认为应该从施工设备的配置、使用、核算管理三方面的做起。

二、项目施工设备要配置合理

新建工程项目设备的选型和配置是十分关键,选好设备、合理配置是做好一个工程项目的前提。

1、根据施工组织设计和工程量的大小、工期,工况场地等,准确的预测出应投入的施工设备型号与数量和所需施工机械进出场的时间计划,做好施工设备数量、进度控制。应在保证工期的前提下,充分考虑设备的综合效率,尤其是大型设备如提升绞车、综掘机等。

2、设备采购由设备管理部门进行调研和询价,采购要做到货比三家,竞价采购,保证所采购设备质高价廉,从源头控制机械使用费,降低施工成本。

3、项目部遵守集团规定,采取机械设备租赁制度。根据集团的实际情况,采取“先内租,后外租”的原则。先选择集团内部的、闲置的设备。不足部分和缺口设备,通过外部租赁市场租用,一般情况下,租赁费用(去除动力、人工费等)超过设备购置费用的40~50%时,租赁设备就不如购置设备合算。应尽量避免自购设备,否则会增大工程成本,给项目后期带来存量资产,不利处置。

4、设备选用原则是生产上适用,技术性能先进,安全可靠,设备状况稳定,经济合理。所以要求项目部租用的设备应选择整机性能好,效率高,故障率低,维修方便,互换性强的设备;避免使用淘汰性产品;尽量选择能源消耗低、噪音小,环境污染小的设备。

三、做好施工设备的使用管理

项目法施工中设备管理的重点是施工设备正确使用,但是很多项目部在实际工作中,只追求施工的进展速度,忽视了施工设备的管理工作。如何选好、用好、管好设备,最大限度的发挥设备效能,应做好以下几点。

1、项目部必须明确分管施工设备的领导,必须配备专职或兼职的设备管理员。加强设备操作人员的技能和安全教育,操作人员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管好、用好、修好设备。

2、项目部不论是租赁设备还是自购设备,必须建立设备台帐,防止设备流失。大型设备必须建立运行日志,确保安全运行。

3、适当安排生产任务,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要防止设备闲置和设备大机小用。不可过度使用设备,防止减少设备寿命。

4、做好配件管理工作。配件消耗是设备使用中的必要成本,项目的配件管理工作应由设备管理部门主管,不能与材料的管理混淆。配件的管理与设备的管、用、养、修紧密结合,使机械设备在运行、修理中发生的问题较易发现,也容易解决。

5、集团及工程处机电管理部门对租用设备的项目部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设备检查。对违章和影响安全生产的行为进行处罚,以加强设备使用人员对设备维护保养的自觉性,提高生产的质量。

四、做好设备的成本核算

加强设备的成本核算,努力降低设备使用成本,提高机械设备使用效能,创造最大的经济效益。

1、确定成本核算目标。项目部要根据工程处下达的机械设备管理的各项指标,制定适合本项目的各项指标,并努力达到指标要求。设备管理考核指标主要有设备完好率、利用率、机械效率、装备生产率等。应该防止片面追求产值、利润,出现拼设备的短期行为。

2、项目部对每台设备应有核算记录,对租赁费、电力消耗、燃油、维修费用登记造册,逐一核算,使可变成本和不变成本做到心中有数。随时掌握了解设备完成单位产量、所需动力、配件消耗及其运杂费用开支情况。依据项目工程特点,及时分析设备使用效能。以便随时调整施工机械用量,减少费用开支。

3、加强时间价值观念的认识。做好大型设备的进、出场工作。设备进场,提前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尽力实现设备进场即用,用完即退。以最短的使用时间,发挥最大的设备使用效能,创造较好的经济效益。

第3篇

关键词:水利水电 设备管理 问题 措施

中图分类号:TV文献标识码: A

近些年来,我国水利水电行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同时也在面对来自于市场的巨大竞争压力。目前,水利水电施工企业都是依赖着大量的施工机械设备进行的大规模的施工。而随着企业改革步伐的不断深入 ,加强设备管理水平成为当务之急。目前,水利水电行业中出现了机械设备情况差与施工能力逐步提高之间的矛盾 ,专业技术力量薄弱与机械装备技术先进之间的矛盾以及管理水平低于施工机械化程度高之间的矛盾。为了解决这些矛盾,必须逐步提高设备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这是控制工程成本的手段之一。因此,要切实搞好机械设备的使用管理,充分发挥机械设备的作用,从而促进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健康发展。

水利水电施工项目设备管理的重要性以及使用特点的分析

水利水电施工项目的设备管理具有重要作用,它是水利水电工程正常运行的保证,是进行工程成本控制的主要手段之一,也是提高水利水电施工项目整体管理水平的关键所在,是关系着企业是否能够获得预期的经济效益与长足发展的重要因素。另外,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的全过程都有机械设备的参与,主要的特点表现在:1.机械设备运作基本上属于露天作业。露天作业就会受到自然与社会的严重影响,增加了施工的难度,因此,要特别注意保证施工机械设备的可靠性,一旦发生问题要做出及时的反映并解决问题。2.机械的设备流动性比较大。这主要是由施工地点的改变而引起的,工程项目部会随着施工地点的转换而发生改变,机械设备的流动性太快,可能会使得工程机械设备的运转面临困难。3.工程机械设备的技术结构比较复杂。目前市场上的工程设备的规格比较繁多,涉及到各个领域的知识技能。

二、水利水电施工中设备管理存在的问题

1.管理体制不够完善,责任落实不到位。目前,我国的水利水电施工设备管理体制不够完善,相关的责任落实不到位。即使现在的施工企业已经制定了相关的管理制度,比如《设备管理办法》、《岗位责任制》、《操作规程》等,然而,随之而来的问题又困绕着施工的进行,主要表现在这些已有的制度本身具有一定的不合理性,制度的执行力不到位,难以完全落实。另外,责任落实不到位,各个设备管理部门的使用责任落实不到位,没有制定相关的责任落实制度。并且,机械的使用者只负责操作流程,而忽视了机械设备的基本原理和维护保养的具体方法,不仅缩短了设备的使用寿命,而且给维修工作也增加了任务量和难度。责任制的落实不到位,奖惩制度也是运用不公平,造成奖少罚多,致使相关人员没有积极性,对于设备的适用于管理仍然无济于事甚至会引起部分人员的不满而产生故意破坏机械设备的行为。

2.人机调动频繁,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机械设备的管理。目前,大多数施工企业是属于多个项目交叉进行,施工地点多并且施工工期长,再加上处级设备管理人员力量不足,使得人机的调动非常频繁,而在实际的项目施工中,设备的管理体制是处、项目部和队的“三级管理制”。在人机调动频繁的情况下,这种管理体系很明显已经不适应施工的需求。由于各个施工场地的具体实际情况不同,对于设备管理机制也是有所区别,频繁调动便使得这种管理处于混乱状态,工作效率无法提高。

3.专业的设备管理和维修人员缺乏,出现普遍综合素质不高的情况。这主要是由于现在有些施工项目为了缩短工期而获得经济效益施,将设备的管理和维修人员进行大范围的裁减。再加上这些专业人才的待遇以及其他福利的满意度不高,大量跳槽加重了专业人才的流失。再者,施工企业对于设备管理和维修的专业培训和学习不到位,使得他们的素质得不到好的提高,在操作和维修的过程中无法保证设备的质量与正常进行。4.设备的配套不完善。由于市场竞争的激烈性,以及施工企业追求快速利润的目标,减少成本,使得施工企业在设备的选择上趋于便宜化,而忽视了设备配套运行的质量与效率。尤其是在机械设备超负荷运转,出现故障得不到及时检修的时候,借用其他设备进行拼凑再运用于工程施工中,严重影响了设备的施工效率和工程进度。

5.维修保养不及时、不达标。在水利水电施工作业中环境比较恶劣,粉尘大、任务量大,因此对于设备的维修保养的难度比较大。对于设备的维修不及时,就会大大降低设备的完好率,缩短了设备的使用寿命。另外,设备维修工作难度大、技术含高,维修人员在维修过程中,为了给自己的工作减负,在一些情况下把本应该维修的机件更换新件,造成“以换代修” 的局面频现,这在无形中增加了维修的成本,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费。 6.设备更新不及时。施工企业为了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来不断减少成本投入,进行人员的精简,也不乐意购置新的设备。从而为了节省设备成本便租用或继续使用年限比较长、技术状况差的那些陈旧的设备,使得维修量增加,成本也相应的提高,还会由于设备得不到及时的更新换代造成施工的工期不停地延后,另外,也会使得我国的水利水电工程设备的技术落后、效率低下,严重影响着我国水利水电工程的发展。

三、水电施工项目设备管理的具体措施

1.逐步建立一套完善的机械设备管理体系。首先,要不断建立完善的设备管理制度和相关的法律法规,切实保证设备管理有章可循、有理可依,促进设备管理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其次,要加强制度改革,将责任制落实到每个人的身上,采取管理监督共存、激励与惩罚相结合、管理维修统一化的模式,将各个部门的责任落到实处,切实保证设备的管理人员、操作者以及维修人员对自己的工作一一负责,严格执行相关的制度规定。2.重视机械设备的配套工作,提高机械设备的工作效率。工程机械的配套使用,能够在很大程度上确保工作效益的最大化实现。因为在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的施工中,机械的配套使用合理与否,会直接影响到到施工的进度、质量和成本等问题,是顺利保质保量完成施工和充分发挥机械效能的关键所在。

 3. 及时有效的进行设备维修保养由于水利水电施工作业环境复杂,对于设备的维修和保养的难度也就比较大,对施工的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必须及时有效的做好机械设备的维修保养工作。不能出现施工中对于设备进行“重用轻管”的现象,要不断加强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减少重负荷最施工设备造成的巨大损害,从而保证施工进度正常的进行。为此,首先要加强企业合理使用、加强维护的思想观念,提高企业对于施工设备的维修与养护的重视度。另外,要注意对施工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和保养,遇到设备故障要及时进行处理,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备的维修,严格杜绝“以换代修”的现象再次发生。

4.注重施工设备的及时更新换代。施工设备的技术先进与否直接会影响到企业的施工效率和市场上的竞争力。目前,在施工现场的工程机械设备的更新不及时,造成机械设备的工作效率低下,甚至出现陈旧设备造成的亡人事故,为了避免此类事件的再次发生,必须及时进行施工设备的更新,尤其是要将那些技术性能比较落后、高耗能、低效率、维护成本高等达不到使用标准的机械设备要及时更新,从而来更好的确保施工的质量和安全,保证机械设备良好的运行。

5.不断加强相关人员的综合素质。施工设备管理的相关人员的综合素质直接影响着施工质量与安全,也是关系着设备管理的关键所在,是与企业经济效益息息相关的。目前,许多施工单位的设备管理的相关人员在施工设备的使用与管理上存在一些缺乏素质的行为,比如操作的不规范性、保养工作不到位、维修工作不负责任等。因此,需要不断加强他们的综合素质,逐渐建立一支专业的机械设备管理队伍。

总之,水利水电施工项目的整体管理水平与设备管理水平是息息相关的,设备管理的合理性与科学性是保证施工质量与安全的重要因素,一定要切实做好设备管理的相关工作,促进水利水电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伟导. 浅谈水利水电施工项目的设备管理[J]. 建筑机械化,2002,04:50-51.

[2]刘明兆. 水利水电施工项目成本控制技术[J]. 广西水利水电,1993,02:37-41.

第4篇

【关键词】机械设备;标准化;人机一体化;经营效益

在当今科技日益发达的社会里,工程项目施工越来越依赖于大型专业化的机械设备,设备的运行状况成为决定工程项目的安全、进度、效益的重要因素之一;据可靠统计,项目机械设备的使用成本占工程项目总成本的12%左右,因此,如何提高项目设备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增加经济效益,已越来越受到工程项目的重视。

一、实施项目机械设备标准化管理办法,规范项目机械设备管理工作程序,保证机械设备安全正常运行,降低机械设备使用成本,提高工程项目经济效益

根据项目机械设备标准化管理办法,对项目所需设备按照编制设备需求计划、进行资源的比选、供应商的评估评价、租赁合同的评审及设备进场的验收、过程控制等进行规范化、标准化管理,制定统一的表格等;对设备使用过程中的安全监督、维修保养进行统一规范化的记录,从而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管理成本。

二、建立人机一体化管理制度,实现提高设备完好率、降低设备折旧率及维修成本的目的

近年来项目机械设备“人机一体化”管理模式得到设备管理人员的青睐,人机一体化管理在项目上深得人心,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人机一体化可以实现降低设备故障率、提高工作效率。通过人机一体化管理模式,使设备的操作人员对所操作的设备的技术状况、设备性能、故障高发点等了如指掌,能够及时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对降低设备故障的排除时间,提高设备的完好率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2、提高企业设备管理的整体形象。随着人机一体化的开展,项目对企业设备管理的印象越来越好,设备状况得到了有效的提高,服务质量得到了改善,保障了现场施工进度,为项目增加了效益,项目上越来越倾向使用企业内部的设备,从而也避免了效益的外流。

实施的人机一体化管理,不只是单纯的把操作人员及个别的技术人员安排在现场,为了能更好的实现人机合一,保证设备的性能和状况,达到节约成本、提高效益的目的,还需从完善管理体制、拓宽外衍服务、搜集整理历史资料三个方面加强管理:

① 加强人员的考核机制,达到人、机效益成比例兑现。对他们实行设备个人承包责任制,在预交风险抵押金的同时,把设备完好、材料消耗、维修费用定额、机械故障发生率等内容与设备承包人员的工资、奖金、年终先进评比相挂钩,月考核、季兑现、年度评比,经济责任追究,增强设备操作管理人员的责任心。

② 对设备的安装、拆除同样实施人机一体化模式。实行谁安装谁拆除制度,从出库到安装、从拆除到入库、再到入库后的检修和库存维护等实行全程包保制度,把设备零配件的缺失情况、结构件的破坏情况、拆装运输的成本、设备维护情况等与拆装人员的工资、奖金、年终先进评比相联系,确保设备周转的完好性。

③ 建立完善的资料库。建立健全设备的履历信息,详细记录设备在现场使用过程中的状况、故障原因及分析、处理方法;记录安拆过程中发现的结构损失及缺陷;记录入库维保期间的状况及检修过程中发现的新的隐蔽故障等。是操作人员再次使用之前对设备的整体状况有一个充分的了解和认识。

三、重点控制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确保机械设备安全运行,防止工程效益的意外流失

1、加强安全监督。对于特种设备,项目部应选择具有相应安装许可资格的单位进行施工,设备安装前,由设备安装施工单位向设备使用所在地的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办理安装告知登记;项目部应对特种设备安装施工单位的安装方案组织评审和安全技术交底,方案通过评审并批准后方可实施,保证设备安装过程的安全;一般的特种设备安装后,由项目部组织按特种设备试验技术要求进行试验工作,特种设备完成试验后,应及时到当地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办理安全检验合格证,检验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设备管理部门应加强设备日常监督管理,对检查发现的问题和隐患,应制订整改措施,下达隐患整改通知单,并定人、定时、定标准,整改到位后方能继续作业。

2、健全各项管理制度。使用单位要建立和健全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岗位责任制,起重机械安全技术档案,起重机械司机、指挥作业人员、起重司索人员安全操作规程,起重机械安装、改造、维修人员安全操作规程,起重机械维修保养制度等,要分工明确,落实责任,奖罚分明。

3、加强安全技术培训、交底工作。大型、特种设备投入使用之前,项目部应组织对设备操作人员、相关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进行设备使用安全技术培训,做到培训上岗,培训工作应建立相应记录并存档;大型、特种设备在进行安装、拆卸、试验等重要工作前,要对相关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保证作业按施工工艺要求进行,确保作业安全。

4、加强特种设备的维修保养管理。机械设备操作人员负责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和检查工作,要正确使用油水,保证机构和部件正常状态,保持设备整洁。要对设备经常巡视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或报告。项目部要配备相关工种的机械维修人员,如机钳工、电工、液压修理工等,负责现场设备的一般性修理工作。设备保养和修理过程中产生的废油、废弃物,作业人员要及时清理回收,保证设备清洁,并确保其对环境影响达标。

四、立足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控制机械设备使用成本

1、控制设备消耗:要及时收集和统计设备的能源和材料消耗量,定期检测消耗情况,如有异常,应查明原因,及时解决;在施工中要合理、安全地使用设备,精心维护设备,使其技术状况良好、能耗少、排放低、工效高。

2、在确保安全生产和按照规定的前提下,要采取措施提高机械设备使用效率,减少设备在工地的停机时间。

3、机械设备部门应定期对设备使用费用的统计数据进行运行成本分析,对照设备需求计划和成本预算,对设备使用合理性、利用率、修理费用、能源消耗率等指标进行分析,发现异常情况时要查找原因并及时采取措施纠偏,以提高设备使用效率,降低设备使用费用。

设备管理工作在工程项目中地位的不断提高,这就要求我们要不断提高设备管理水平,实现集约化、标准化、精细化管理,为工程项目创造更高的效益。

参考文献:

第5篇

水电施工企业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一般实行承包责任制,项目法施工在水电行业得到普遍应用和推广,追求工程项目最佳经济效益成为水电施工管理的主要课题,设备作为施工的主要技术手段是制衡企业安全、优质、经济完成项目工程的关键,而传统的设备管理方式已大大落后于现代施工的要求,这主要表现在:

(1)施工项目对设备自管自用、设备配置“大而全”、“小而全”,导致设备配置既不经济又不合理,增加了项目施工成本;

(2)设备没有从企业发展战略方向上按系统、专业统筹配置,先进技术的设备难以引进和推广,无法形成核心竞争力,使有限的投资达不到预期效果;

(3)设备维修保养工作缺乏有效地指导与监督,造成使用单位“重使用、轻保养”,缩短了设备正常使用寿命;

(4)项目间设备调剂困难,使用效率低下,造成设备资源浪费;

(5)设备资产管理监控体系不健全,设备实际技术状况(成色)与财务账面净值不符,导致资产流失严重,既影响设备后期使用,又使项目经济考核缺乏公正性和科学性。

因此,对传统设备管理方式进行改革,建立起产权明晰、责权明确、管理科学、考核到位的运作体系,是保证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必要手段,是推进设备管理现代化、科学化的重要途径。

1、设备有偿使用管理是适应现代企业制度和市场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

设备有偿使用就是设备需求单位按照合同约定,向设备产权单位支付设备使用费后,取得一定期限的设备使用权。对国有大型水电施工企业而言,企业集团的产权设备委托给设备经营单位统一管理后,按有偿使用方式提供给企业集团的直属项目部或子分公司使用,可以实现设备规划、配置、组织、使用、维修和经营结算等全过程管理的相互制衡与约束,不断适应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和市场经济发展的规律。通过设备有偿使用管理,有利于合理调配设备资源,发挥企业核心装备优势;有利于对设备运行管理进行监督指导,保证设备的完好率、利用率;有利于科学合理使用资金,不断提高设备装备实力,充分发挥设备效率;有利于降低设备运行成本,增强企业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2、设备有偿使用管理

2.1组织体系

设备有偿使用管理实行三权(所有权、经营权、使用权)分离,即企业集团是设备产权单位,由其职能部门负责设备的业务管理和财务核算;设备经营单位负责设备的现场管理和经济运营;企业集团直属项目部和子分公司是设备使用单位,负责设备的安全运行、日常维护保养等。

设备有偿使用管理以项目施工为载体,按照集中管理、统一调配、有偿使用的原则,在企业集团内部形成两级设备租赁市场,即企业集团设立设备经营单位管理一级设备租赁市场,各子(分)公司设备部门管理二级设备租赁市场。

2.2配置原则与方式

设备配置要围绕企业生产经营目标和长远发展规划,遵循“优先挖潜、调剂,适当外租外联,必需方可购置”的原则,结合企业经营状况量力而行,并采取分级管理的模式,实现设备资产结构的不断优化与升级。在项目中标后,由施工项目部制定设备需求计划,经过经济技术论证后,由企业集团设备管理部门进行设备组织,内部可以调剂使用的由设备经营单位组织调配,满足设备配置要求的则按照设备采购程序进行新购。

2.3价格体系

设备使用价格是设备有偿使用管理的核心,它既要保证设备投资者的收益,又要满足企业项目设备使用成本在投标预算范围内,还要低于市场设备租赁行情,保持设备有偿使用的竞争力,以谋求设备所有者、经营者和使用者三方共赢。

在制定企业集团设备有偿使用取费标准时,将设备使用年限分为经济使用寿命期和后期使用寿命期,在经济使用寿命期回收设备原值的95%和财务费用。经济使用寿命期内设备年度新度系数逐年递减,以加速折旧的方式收取设备使用费。经济使用寿命结束,企业集团组织对设备进行技术鉴定后,对设备进行大修并重新评估设备价值和后期使用寿命,按上述方式继续收取设备使用费。

2.4运作方式

2.4.1资产管理

设备资产是企业固定资产的主要组成部分,是进行生产的技术物质基础。设备资产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规划、论证、采购、验收、使用、维修、更新和报废等。企业集团根据在建项目施工和总体发展战略需要,统一配置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主要大型设备,将设备资产委托给设备经营单位管理。

2.4.2现场管理

组织管理:设备经营单位根据企业集团设备管理部门的设备购置或调配计划,与设备使用单位签定《设备有偿使用合同》后,根据设备实际分布情况将设备组织进场,并完成新购设备的验收交接手续。

人员管理:设备进场后,设备经营单位派现场代表对施工设备进行监督和管理。大型骨干和专业特种设备,由设备经营单位配备机长和主要操作人员,通用设备则只配备机务管理员,其他设备操作人员则由设备使用单位招聘选用。所有设备操作人员上岗前都要进行资质认定和岗前培训,考核合格后才能正式上机操作运行。

维修保养管理:现场设备日常性的维修保养工作由设备使用单位负责,设备的大修则由设备经营单位负责,设备大修寻求设备制造厂家的技术支持,具体修理工作委托项目部或有资质的专业厂家完成。设备大修时,由设备经营单位向企业集团专题申报,修理费用从已提取的设备使用费(包括设备大修基金)中支出。

2.4.3设备使用费核算

现场设备进场、安装、拆除费用由设备使用单位承担,设备按照项目部的要求自进场之日起按月收取设备使用费。设备日常维修保养费用和设备操作人员工资待遇(包括设备机长)由设备使用单位承担。设备使用费按照内部有偿使用收费标准根据《设备使用合同》确定。

在核算设备使用费时,新购设备使用超过半年后可以因渡汛、施工方案调整等特殊原因申请报停,但一年内只允许报停一次,设备报停期间按正常使用费的1/4收取停滞费。设备使用结束在退场前由项目部对设备进行一次全面的维修保养(恢复性)修理,保证设备的正常成色并确保退场设备在下一个项目正常使用三个月(即质保期)。

2.4.4监督机制

人力资源管理:设备经营单位的管理人员和大型设备机长根据生产经营实际需求,在企业集团核定的编制范围内进行设置和招聘,并派驻现场管理人员履行设备运行管理监督指导职责。设备操作维修人员由设备使用单位招聘选用,现场设备管理人员则组织对其进行资质审核和培训考核。

财务管理:企业集团财务部门负责组织制定资产管理责任制,审查相应凭证,做好设备资产的财务核算工作;设备经营单位按照以收定支的原则,将设备使用费上缴企业集团后按核定的指标支配工资经费;设备使用单位则严格按《设备使用合同》支付设备使用费。

监督管理:设备经营单位实行经济责任制考核,其业务管理、分配机制、人事管理和财务管理等由企业集团各职能部门负责指导和监督,设备现场管理情况则由设备使用单位进行监督考评。

2.4.5经济责任制

经济考核与设备管理指标:主要经济考核指标包括设备产值、资金回收率、设备折旧费与大修费、工资及经费;设备管理指标主要是设备的完好率、利用率、出租率和事故损失率。

激励与约束:企业集团按《经济责任书》考核设备经营单位时,若指标满足经济考核和设备管理指标要求,则对设备经营单位进行绩效奖励。若指标达不到考核基数要求,则由企业集团在经济责任书中明确减少奖励基金直至取消奖励的考核细则。此外,还要建立设备技术状况考核长效机制,将设备后续使用效果与设备运行管理人员的业绩挂钩,按比例进行奖惩兑现。

3、设备有偿使用管理的实践效果

第6篇

机械费用是工程项目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机械设备管理的各个重要环节的把控直接影响到机械费用的大小,合理配置机械设备,做好维护保养,控制设备油耗及用油管理是机械成本管理控制的关键,是节约机械成本提高机械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设备管理;配置;维护保养;油耗管理

0引言

随着机械化进程的逐渐发展,越来越多先进的施工机械投入工程项目使用,带来了高效的工作效率。但是随着投入项目的工程机械数量和种类的增加,项目设备管理难度也逐渐加大,成本管理也越来越复杂。因此加强管理核算,努力控制机械费用有很重要的意义,笔者认为应做好以下三个重要环节工作:

1加强机械设备管理,做好设备配置工作

目前在大多数项目中施工机械配置时,均是按项目投标承诺书以及业主的要求进行配置,基本没有参照合同工期,施工组织优化方案以及施工地域等综合因素进行合理的配置,并在有多段分区域施工时候管理协调性差造成机械流动性管理不强,出现施工项目上施工机械配套性不强、利用率低下、甚至出现闲置的现象。所以在设备配置上应在工程项目开始时进行施工现场的实地考察并根据项目施工组织设计、合同内容、工程量、工期,并结合业主对前期的准备要求,选择项目施工机械设备,编排各种设备进出场的时间顺序,做好设备总量及进场控制,并形成书面计划。设备配置前应充分考虑自有资源,以满足施工投入最小为优。本着“先调剂,后租赁,再购置”的原则对设备购置、租赁、单位内部设备调剂进行深入比较,确定配置最佳方案。根据企业内部各承接项目收尾情况,由近及远的进行机械设备合理调剂,并且优先使用闲置设备;对于无法满足设备需求,配置不足时因考虑设备的实际使用时间,设备的成本,和设备对于企业以后承接项目可能使用的频率来综合评定来采用租赁或者购置的方式;确定配置方式之后再进行设备的配置选型配套工作力求以少求精,做到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生产适用、状况稳定、经济合理、满足施工工艺需求。

2做好设备的维修保养工作,有问题及时发现,及时解决

首先操作手及日常管理人员要严格执行机械设备制定的维护保养工作,形成文件记录以备查验,对不同的机械设备还应定期进行分级保养。一级保养:日常维护保养,由操作人员认真检查落实,重点是、紧固和外观的整洁,突出解决“三滤”的清洁,即按规定检查和加注油脂,检查紧固各部螺栓,清洗各滤清器定期清洁各滤清器,并且及时发现设备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处理,保证隔日施工时机械处于一个良好的工作状态。二级保养:以操作人员为主,修理人员为辅,按规定完成。重点是检查、调整,除进行一级保养内容外,还要从外部检查发动机、传动系统、工作装置、制动机构、液压装置及电器元件的工作情况,必要时进行调整,并排除所发现的故障。三级保养:以修理人员为主,操作人员为辅,按规定完成,必要时外送。重点是检查、调整、消除隐患,平衡各部件的磨损程度,以总成解体检查,清洗调整为主。对操作手应定期进行先进有效的维护保养技巧培训及基础性的修理培训,以提高操作手对机械设备的了解,提高操作手的使用技术水平。做好落实维护保养工作是设备持续良好生产的重要保障,有减缓了设备老化速度提高了设备的经济效益,降低了设备的故障概率,避免了配套施工因为机械故障而出现的施工线停止窝工和大量经济损失。做好机械设备的保养维护是降低机械成本风险提高机械生产效益的一个重要环节。

3做好自有机械和租赁机械用油管理和用油核算

从目前项目管理模式来看,不论自有机械还是外租机械,机械用油均由项目部无偿提供,出租方不承担油料,且操作司机不需对燃油负责;同时管理人员协作有盲点,项目部管理制度不完善,监控机制不周全,核算程序不及时。出现“加油的不管油”、“用油的不控油”、“管油的不用油”、“核油的看不到油”等现象。因此,机械用油管理失控已成为影响工程成本的重要因素。针对以上现象,项目部应从以下几方面做好机械用油管理方面的工作:第一,加强教育培训,提高相关人员的节能意识。第二,完善机械管理制度,健全监管机制。严控项目加油程序,机械使用审批程序,加强现场施工管理,形成机械操作人、机械使用人、项目负责人签字确认的监管体系。第三,严控加油环节的核算,不定期的抽查燃油加入时的数量和质量,加油时现场物资、机械人员和司机共同到场签认,核定收支数量。第四,及时区别进行油耗核算,施工中须以各种不同机械的定额油耗值为参照,不同的工作内容应核定出不同的油耗标准,实行按实际工作台班及不同的油耗标准提供合理的用油量,控制现场机械用油量。

4结束语

目前,在施工过程中影响机械设备成本的不确定因素还有很多,还有许多具体问题有待于我们在工作中深入细致地研究。加强机械设备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将设备的管理使用、设备用油、成本核算和项目指标考核体系有机结合;同时,加强项目施工机械设备的有效管理,充分挖掘内部潜力,物尽其用,提高设备使用效能,是提高项目经济效益,降低机械设备成本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杨仕刚.浅谈加强工程项目机械设备管理[J].财会研究,2012(08):64-65.

[2].关于公路工程外租机械用油管控的几点建议[J].路桥科技,2013(26):194.

第7篇

一、轨道交通工程设备系统概述

在轨道交通工程建设中,设备系统所占的投资非常大,工作量也比较大,因此,占用的总工期时间较长,一旦在设备系统方面出现问题,就很可能导致工期延误。设备系统不仅构造复杂,而且在与土建、子系统的衔接上也比较复杂,设备系统的采购、安装以及调试等各环节都需要花费大量时间,下面就以某城市的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为例进行分析。该工程项目的总概算额为22亿,其中,设备的总概算约占36%,设备系统主要包括供电、通信、信号、车辆、通风空调、FAS、AFC、电梯、通风空调、车场设备、电梯等部分,本工程的工期预计为4年,其中,设备从采购环节开始,直到全线联调完成共花了2年6个月,整个工程的完工以系统设备的正常运行为标志。设备系统根据参与者可以划分为信号商、车辆商等;根据阶段可以划分为调试商、安装商、制造商和设计商等,这些构成了设备系统参与的矩阵网络。作为整个轨道交通工程的一大关键组成部分,设备系统将直接影响到轨道交通工程的进度,所以,业主必须将设备系统的进度管理放在重要地位,可根据管理模式建立动态进度循环系统,将进度作为核心,对设备的招标、制造、安装以及调试等进行全面监控,以确保工程设备系统的按时、按量、按质完工。

二、设备进度组织体系和管理模式

(一)从组织上将进度管理落实到位

由于设备系统本身就具有内部构造复杂的特点,因此,需建立类似线性项目组织结构实际管理体系,也就是由设备商、项目集成商、机电监理商和业主构成的管理体系,在监理层次上主要考虑建立两级监理体制,因为各设备系统之间既具有非常明显的影响,同时也相互独立,而且每个系统内部还含有若干个独立的子系统,所以在监理商方面计划聘请项目集成商和机电设备监理商两类监理商,在轨道交通工程四级管理体系中,业主位于设备系统进度管理的中心位置,由于施工承包商和其它所有监理商只是设备系统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他们在安排具体工作的时候很可能只考虑到自身的利益,而忽视其它相关设备系统的影响以及土建工程可能带来的影响,只有业主才能站在整体上统揽全局,协调好每个设备系统之间、土建与设备系统之间以及资源在时空上的矛盾。

(二)动态的进度控制系统

在动态进度控制系统的建设过程中,首先,需要业主负责编制设备进度计划主线,承包商根据所签订的合同进行分系统设备进度计划的编制,在编写内容、编写原则以及编写格式等方面,承包商必须完全服从业主的要求,业主以此为基础进行设备系统工程总计划的编制。然后,根据实际需要进一步筛选过滤,生成执行计划,并交由承包商在监理的监督管理下严格落实。业主应对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不定期检查,同时还应在最后对整个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深入分析,考虑是否需要对设备系统总计划进行更新和改进,这样便建立了进度计划的滚动管理机制。

三、轨道交通工程项目设备系统进度管理的内容

(一)编制设备系统进度计划

在整个设备系统运行的全过程,都需要设备系统进度计划的指导,该计划对设备管理工作具有一定的制约作用,在设备工程项目实施中占据核心和灵魂的地位。在交通轨道工程项目中,最好准备多种类型的计划,并严格按照相关规范进行计划的编制。各类专业进度计划主要指的是各种设备系统的进度计划,它能从横向角度反映出设备系统的进度,根据系统进行划分,可分为信号、供电、车辆等专业进度计划,每一类计划都包含招标、设计、制造等各个环节,其中最为重要的是系统联调计划和接口工作计划。定期计划主要指的是周期性的工作计划,包括季度计划、半年计划、年度计划、总计划等,其中,总计划在整个进度行动中占据纲领性的地位。在计划编制上,要求所有的设备承包商子系统进度计划的编制都必须将工程进度计划指令、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等作为根本依据,同时还必须满足业主的总体要求。

(二)设备系统进度的跟踪

1、工程月报和周报系统

要将设备进度动态控制的工作落到实处,就必须构建传递承包商现场设计、安装、调试等信息的快速通道。业主可组织人力开发B/S形式的信息和采集系统,由该系统负责对设备月进度进展的汇报,包括设备制造质量、工程完成情况以及产值等相关数据,并通过网络将这些数据传递到有关单位,以便其及时了解工程的实时进展。

2、图形检查

图形能比较直观地表现进度,在设备进度控制过程中,主要从设备的平面布置和系统图布置两个方面对设备的进度进行考察。设备平面布置图能将全部设备根据平面地理位置如车场、车站、指挥中心等的布局来显示,并将设备的进度信息和清单信息集中展示。设备系统图可将全部设备按照统计格式进行编码,并用不同的颜色对设备的状态进行设置,包括设计、制造、调试等环节,颜色的更新信息可以通过设备厂商提供,并经由监理检验批准。

(三)设备系统进度控制

在设备系统进度控制中需要用到网络前锋线调整技术,该技术方法主要用于在计划执行中的控制日绘制每个工序前锋的连线,进而反映出延误或超前的时间,以及对关键路线的影响程度。网络的前锋线主要采用两种标定方法,第一种是已消耗时间和预计消耗时间的比值;第二种是已完成工作量和预计工作量的比值。除了利用网络前锋线调整技术以外,还需要进行分析评价、召开进度会议、对进度计划进行更新等,其中,进度计划的更新非常重要,只有定期更新进度计划,及时纠正偏差,才能實现对工程进度计划的动态管控。此外,业主还应当对工程进度采取必要的控制手段,根据合同内容制定完善的进度计划审批制度,实行奖惩机制,对计划执行效果进行定期考核,并对轨道交通工程进度计划中的重点项目,如供电、通信、车辆等进行严格跟踪和控制。

第8篇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问题;监督

中图分类号:F25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作为建设工程产品的建筑工程项目,其投资和消耗的人工、材料和能源相当大,建筑工程施工质量一方面关系到工程适用性,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和社会的安定,另一方面关系到企业的生存,所以把质量放在头等地位是非常必需的。近年,我国建筑业工程质量有了很大提高,但是目前仍存在着相当严重的问题。提高建筑工程质量,是建筑施工企业提高信誉、扩大市场的根本途径[1]。如何提高工程质量,是摆在所有施工企业面前的重要课题,也是永恒的话题。

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问题的特点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特点是由工程质量特点决定的。房屋建筑施工质量具有以下特点:

(1)影响因素多。工程质量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设计、材料、机械、地质、水文、气象、施工工艺、操作方法、技术措施、管理制度等。因此,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控制必须考虑这些因素的影响。

(2)质量波动大。由于房屋建筑的单件性和流动性,不具有工业产品生产的固定生产流水线、规范化的生产工艺、完善的检测技术、成套的生产设备和稳定的生产环境,所以工程质量容易产生波动。同时由于影响质量因素多,任何因素发生变动,都会导致工程质量出现波动。

(3)质量隐蔽性。建筑工程项目在施工过程中,由于工序多、中间产品多、隐蔽工程多,因此质量存在隐蔽性。在施工质量控制中,应加强过程质量检查,及时发现质量问题,避免事后进行表面检查,而难以发现内在质量问题,造成质量隐患。

(4)终检局限性。建筑工程建成以后,不能像工业产品那样依靠终检来判断产品的质量和控制产品的质量。也不可能像工业产品那样将其拆卸或解体检查内在质量。所以,工程项目的终检(竣工)验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故此,工程的施工质量控制应以预防为主。

2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问题的影响因素

2.1人的控制

人是直接参与施工的管理者和操作者。人的因素是质量控制中的第一因素。在质量控制中,人的因素起决定性作用。所以,质量控制应以控制人的因素为基本出发点。施工现场人的控制对象包括施工项目管理者和操作者。作为控制对象,人应避免失误;作为控制动力。应调动人的积极性,发挥人的主导作用。为此,建筑行业实行资质管理和专业人员持证上岗制度是保证人员素质的重要措施。尤其是重要技术工种、特殊工种及危险作业工种等;做好操作人员的技术培训,强化项目全体人员的质量意识;严格项目的施工管理制度,规范操作人员的作业活动和管理人员的管理活动行为;建立为保证施工质量的奖罚机制,充分发挥施工人员的最大工作潜能等多方面措施。提高人员素质保证施工质量[2]。

2.2材料的控制

材料控制包括原材料、成品、半成品等的质量控制。各类工程材料是工程施工的物资条件。材料质量是工程基础,材料不符合要求,工程质量就不可能合格。加强材料质量的控制是提高工程质量的重要保证。在施工过程中必须对材料严格检查并且正确使用,建立管理台账,做好收、发、储、运各个环节的管理,避免不合格的原材料出现在工程里。对材料质量,主要是控制其力学性能、化学性能、物理性能。进入现场的工程材料必须有产品合格证或质量保证书,性能检测报告,并符合设计标准要求,凡需复测的建材必须复试合格才能使用。并且不允许用于重要工程中;

2.3机械设备的控制

机械设备的控制包括工程项目设备和施工机械设备的质量控制。工程项目设备是指组成实体配套的工艺设备和各类机具,如电梯等,它们是工程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优劣直接影响使用功能的质量。施工机械设备是指施工过程中使用的各类机具设备,包括运输设备、操作工具、测量仪器、计量器具以及施工安全设施等。施工机械设备是工程实施的重要基础,合理选择施工机械设备是保证施工质量的重要措施。

2.4施工方法的控制

施工方法控制包括技术方案、施工工艺、施工技术措施等方面的控制。技术工艺水平,对工程质量会产生相当影响。采用先进合理的工艺、技术,依据规范的工法和作业指导书进行施工,必将对组成质量因素的各项物理、化学特性方面起到良性的推进作用舒近年来,建设部在全国建筑业中推广的多项新技术,包括地下空间工程技术、高性能混凝土技术、高效钢筋和预应力技术、新型模板脚手架应用技术、建筑防水技术等,对确保建设工程质量和消除质量通病起到了积极作用,收到了明显的效果。

3建筑工程质量存在问题的监理措施

3.1加强全面质量管理,确保建筑工程质量

建立质量保证体系的一个中心问题,是要建立以产品为中心的质量责任制。建立质量保证体系还必须充实测试手段。提高产品质量,不能满足于部标、国标的要求,要按照国际标准来衡量,这样的国际市场才会有竞争力。要抓好设备管理、设备性能,精度不合格也就谈不上提高产品质量。抓设备管理,要建立健全设备全过程的管理。工程质量的提高也要从原材料上抓起,材料必须经过严格的检验,各项材料试验数据合格后才能使用。这是保证工程质量的物质技术基础。强化管理,向管理要质量,向管理要效益[3]。

3.2加强设计阶段的质量控制

设计工作是工程建设的基础性工作,建设单位应重视设计阶段的质量控制,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设计单位进行工程设计,以提高设计质量。重视设计前期工作,配合设计单位搞好现场测量和查勘,考虑各种不利因素对工程建设的影响,使工程设计尽可能完善、准确,符合工程建设的实际,减少不必要的设计变更。设计过程中,实行设计监理,以便及时对设计方案、设计质量进行检查。设计完毕后,及时组织专家对设计进行审查,提出审查意见,及时修改设计,为工程建设提供准确详细的设计图纸。

3.3加强施工技术方面的质量控制

施工方案必须实行分级审批制度,方案审完后,做出样板,反复对样板中新存在的问题进行修改,直至达到设计要求方可执行,同时对技术方面进行准备控制,包括熟悉和审查项目的施工图纸,工程项目设计交底,工程项目质量监督交底,重点、难点部位施工技术交底,编制项目施工组织设计等,在施工中要建立严格的交接班检查制度,严格依据国家现行建筑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对分部分项及单位工程进行质量检验。对于那些质量容易波动的工序或对工程质量影响比较大的关键工序检测手段或检测技术比较复杂的,一定要在交工前做好质量检验关[4]。

3.4建立健全工程质量监督告知制度,提高监督执法的透明度

为了全面贯彻执行《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等一系列工程建设的法律、法规以及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应根据工程质量不断发展的要求,特别是工程普遍实行监理的情况下,针对工程质量监督机构角色和职能的变化,积极探索新的思路和理念,深化工程质量监督机构改革,健全执法运行机制,建立工程质量管理与监督的新模式。建立健全工程质量监督告知制度,提高监督执法的透明度,使工程质量监督真正成为“阳光监督”。

结论

总之,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要站在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高度来认识工程质量的重大意义,坚持“以质取胜”的经营战略,科学管理,规范施工,以此推动企业拓宽谋求更大发展。

参考文献

[1]郑瑛. 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及对策[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09:110-112.

[2]梁小华. 做好建筑工程质量监督工作的策略探讨[J]. 科技视界,2012.09:105-110.

第9篇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设备;管理问题;思考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企业拥有的设备,是企业在建筑市场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在现代化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施工设备的作用日益突出。越来越多的科技含量优、生产效率高的先进设备在施工中得到普遍运用,施工设备的管理亟需高度重视;随着水利水电建筑工程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施工设备适应市场的能力亟需增强;施工设备管理作为一项专业性强、技术标准多的工作,设备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亟需提高。

1 对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设备管理现状的观察及浅析

甘肃省水利水电工程局属经国家建设部审核批准的具有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总承包一级、公路工程施工总承包二级、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二级资质的综合性大型企业,已有44 a的施工历史,年完成施工产值逾5亿元以上;目前拥有各类机械设备861台(套),价值7 637.01万元。就自己所在企业施工设备管理而言,经多年的观察和分析,其设备管理现状和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设备管理观念滞后,影响参与市场的竞争能力

一家老水利水电施工企业,在施工设备管理方面有着丰富的传统管理经验和办法,并在过去的生产经营中发挥了显著作用,有效促进了企业施工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发展壮大,曾经荣获全国水利系统施工设备管理先进单位称号。但是,随着建筑市场的不断改革开放,新技术、新设备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的广泛使用,日益反映出在设备管理上的不适应,诸如设备管理人员的知识老化和设备操作技工的技能陈旧,引进、消化、吸收同行业设备先进技术和有益管理经验迟钝,推广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投入不足,结合本企业生产经营实际而创新设备管理的能力有限,设备管理人员深入现场工地掌握设备运行真实情况不充分……这些差距和缺陷,虽然反映在设备管理上,却直接影响着施工企业在水利水电工程建筑市场的竞争和适应能力。从思想认识上来分析这些症结,无外乎属于设备管理工作中的理念滞后。

1.2 设备运行不均衡,达不到正常利用率

以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为例,在施工任务充足时,承担施工项目部的设备基本上均能投入运行,发挥了较高的利用率;工程项目竣工,没有新的工程施工任务时,施工设备闲置“待命”,利用率处在“零”状态;由于工程项目构造类型和专业性的不同,比如隧洞施工的设备在厂房施工中也会被闲置“待命”,同样利用率处在“零”状态。这样不同的时段,自然形成了部分设备的“待岗”,给施工企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如果对闲置设备疏于管理,未及时采取有效的保管维护措施,致使这些设备逐渐成为“少胳膊”、“缺腿”的“残疾体”,一旦有新的施工任务需要它时,却发挥不了作用。此类情况还会严重影响施工企业设备信息的真实性。

1.3 现有设备不配套,发挥不出应有效益

由于部分从事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的设备管理人员,一般较少参加工程项目组建时施工设备的配置工作,这样容易导致设备的工作能力不能很好地配套,形成实际施工的运行不畅和窝工;施工管理人员限于资金困扰,大局和长远意识淡薄,对设备的配置仅以满足现有施工生产的需求、完成在任经营责任为目标,在配置设备时能省则省、能替则替、能改则改,造成设备配套的综合性能达不到施工需求。这样,在施工运行中设备发挥不出应有的效益,影响施工进度。如果替、改的设备重新复原,恢复性修理投入大,使设备固定资产投入的回收得不到保障,极大地浪费了设备资源。

1.4 管理职责不落实,设备完好率令人堪忧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是野外作业,工期紧、强度大、环境恶劣、条件极差。在这样的不良条件下,虽然施工企业根据国家机械设备管理方面的法规,结合本企业的实际情况,早已制定和不断补充完善了一整套施工设备管理办法,但在一线项目部工程施工中,往往追求的是质量、进度和效益,对设备的使用自然是费用越低越好,而忽略了设备管理制度的严格落实,规章制度流于形式。诸如管理责任落实力度不够,设备管理人员责任不明确,考核指标不具体不完善,奖罚措施不兑现等,从业人员责任心不强;对设备重使用、轻保养,造成设备机械性能状况低下,缩短了使用寿命;对设备的维修保养不重视,尤其对设备综合性能恢复性修理的程序被简化和忽略,以应付性修理向上交差;非专业人员对设备进行保养修理,维修技术差,修理质量得不到保证,导致设备还未达到规定的使用年限就丧失了使用功能……

1.5 设备管理与施工脱节,设备信息服务施工的作用不明显

设备管理是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一些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现场,存在着与施工生产组织管理相脱节的现象。主要表现在项目施工管理中,一方面设备管理者一般不参与施工组织管理,另一方面生产管理很少考虑现有设备的技术性能和状况,只是做一些理想状态下的施工计划,致使有序的施工组织被现有设备存在的问题所制约;项目部设备管理信息一般为设备的台账、购置资料、出厂资料、检验资料及大修理记录等,不能全面反映设备在每个时段(工程项目)的使用状况;对设备的技术性能及管理信息不能及时收集,满足不了设备动态可追溯性的管理要求。

2 加强和改进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设备管理的建议

施工设备是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企业生产经营的“当家之本”,它既是企业施工实力的真实体现,又是企业赢得建筑市场的取胜利器,事关施工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针对以上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企业在设备管理上存在的缺陷和差距,笔者就加强和改进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设备管理列出以下几点建议。

2.1 更新管理理念,狠抓制度落实

认识观念支配着人的言行;管好用好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企业的机械设备,使设备管理工作适应建筑市场发展的形势,更新设备管理理念是当务之急,认识观念跟不上,管理行动自然滞后陈旧。我们既要传承老企业在设备管理方面传统的优势和经验,又要引进、消化、吸收国内外现代企业设备管理方面有益的管理经验和先进技术,还要结合本企业生产经营实际,探索创新设备管理的特色途径,达到企业施工设备管理水平的上台阶、见成效。

实现以上目标的“牛鼻子”在于求真务实、狠抓落实。再好的制度和措施,如果只是“写在纸上、说在嘴上、挂在墙上”,不实实在在付诸于行动、见不到实效,仅是形式主义的“花架子”。只有企业各级负责人苦抓、设备管理人员苦干、操作技工自觉遵守,才能达到制度和措施的预期目的。固然,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在荒郊野外,各项目地分散且相距较远,增加了设备管理工作的难度。针对这种情况,拿出切实可行的办法,建立健全相应的管理机构,层层落实责任,进行经常性的督促检查或抽查,把设备管理的量化指标分解列入施工项目的整体考核内容;企业的设备管理部门负责整个企业设备的宏观管理,制定和完善企业内部规章制度,规范企业设备管理工作,推广先进的管理经验,着重做好设备前期管理工作和资产管理工作;扎实兑现设备管理奖惩规定,激励和增强设备从业人员的积极性和责任心。

2.2 突出以人为本,培养造就设备管理人才队伍

对施工设备管理而言,执业人员的思想道德素质、爱岗敬业品质、科学文化知识、专业技术水准、进取创新精神决定着企业施工设备管理的水平高下。近年来,笔者所在企业一部分从事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设备管理的技术人才流失严重,一方面显露出企业在稳定设备管理人才队伍方面的缺陷,另一方面也反映出我国的市场化用人机制在不断发展。对企业来讲,亟需能够在施工一线工作的设备管理技术人才,他们是支撑企业施工设备管理工作的中坚力量,企业应在巩固和壮大设备管理技术人才队伍方面寻找“良策”,吸引、接纳和培养年富力强的新生设备技术人员。同时,要不断培养提高现有设备管理和维修人员的专业技术素质,增加培训投入,加大专业培训力度,培训和造就一批懂技术、会管理、会核算的设备管理人才队伍,培养锻炼“一专多能”的操作技工。

2.3 优化施工设备配置,提高设备利用率

施工设备资产是施工企业资产比例中份量最大的部分,是最主要的生产工具,而且价格高昂。施工企业应加强项目设备的优化配置,按项目施工组织设计,依据工程量的大小、工期,本着“先调剂,后经租”的原则,先将企业内部的,闲置设备充分利用。不足部分和缺口设备,对工期短、工程量小的项目通过外部租赁市场租用。尽量避免对不常用的大型专用设备的购置,以增大工程成本,给项目后期带来存量资产的不利处置。在购置设备时应选择整机性能好,效率高,故障率低,维修方便,互换性强的设备。避免使用淘汰性产品。尽量选择能源消耗低、噪音小、环境污染小的设备,使其综合成本降低。考虑其较长远的利用率和收益率因素,应审慎注入设备资产投资,反复评估和比较新购置设备的使用范围和周期,盘活现有设备资产,最大限度的提高设备利用率,让设备为施工企业创造最大经济效益。

2.4 注重设备信息建设,强化设备管理工作

第10篇

关键词:公路项目 机械设备 管理与维修

一、公路施工机械设备管理目前所存在的问题

1缺乏经济配置,没有科学规划

随着施工项目、施工环境和施工条件的变化,工程施工也变得复杂多变,其所需要的施工机械设备的种类、数量、组合方式也都不会是一成不变的。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施工企业相关人员专业知识结构的欠缺,对设备配置的长期规划不足或者不现实,导致形成机械设备的盲目购置或者即兴购置,抑或是重复购置,也有些高价买回来后才发现并不符合施工要求,在实际管理运作中又存在着只注重购置,不关心设备管理和保养的管理理念,致使各项工作不尽人意。

2制度欠完善,考核不健全

在许多施工企业中,仍然没有真正建立健全科学完善的机械管理制度和机械考核办法,并没有从真正意义上完全实现单机单车的核算制度,仅仅一味地侧重于工程进度的完成,只把机械设备的管理工作流于形式,有时甚至不考核成本,造成人们对机械设备的管理漏洞视而不见。

3施工设备不齐备

项目部主要以路桥技术人员组成,机械管理人员往往不在项目部或不是项目部重要组成人员,而生产管理人员作为机械使用管理的门外汉,对机械的正确使用、定期保养等知识可想而知,而操作手对施工技术所知甚少,往往处于施工被动或受支配地位,这样机械管理被大大削弱。

二、公路机械设备日常管理与维修

1加强日常管理,提高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

施工机械的管理分为:前期管理、使用管理和修理管理,使用管理的基本要求是保持机械的良好技术状态,正确使用和优化组合,充分发挥机械的效能,安全、优质、高效、低消耗地完成施工生产任务;前期管理主要是指设备的选型,良好的选型会降低设备的后期运营、维护费用;工程施工一旦开始,施工机械的设备管理工作就集中在使用和维修管理上。因此在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要合理使用机械设备,必须做到如下几点:

1)制定项目的机械设备使用管理规定实行“三定”制度,主要设备实行定机、定人定岗位制,制定岗位责任制及主要机械设备操作规程。

2)施工前,对机械操作手进行岗前培训,严禁违章操作,交底要详细,让操作答员对机械设备性能和操作原理充分了解,使他们掌握设备的结构、性能和工作原理,避免因不了解、不熟悉而造成机械事故。

3)加强日常监查力度。每辆设备均建立随车档案,档案内容包含日常维修保养记录、换件记录,以及日常工作内容、使用情况等。机管负责人要定时不定时的检查机械操作手对设备的保养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设备使用时,除了要按照设备使用管理规定进行合理使用外,同时也要注意与机械运行相关产品的管理工作,例如重视油、柴油的质量,选择适用于本机械设备的、保质期内的优质油、柴油,能使机械设备更加平稳、准确、灵敏、可靠地运行,减少故障的发生,提高工作效率。

4)维修人员与设备操作人员共同做好巡回检查、定期维护、计划修理及故障排除等工作,并负责完成管区内的设备完好率、故障停机率等。

2完善的机械管理体系

要实现对公路工程中的机械设备有效管理,建立完善的机械管理体系是尤为重要的,保证管理制度的健全和管理机构的高效,以充分调动广大工作人员的积极性。项目中标后,要根据中标文件做好组织计划,合理确定机械的种类和数量,做好设备的采购计划,防止一些低质设备进场,为公路工程施工顺利进行做好准备。实行机长负责制,将设备操作人员的报酬与设备的各项指标挂钩起来,促使规范性操作;每台设备配一张设备例行保养登记卡,每个工作人机长负责填写,管理人员要对此做好监督。加强现场监督,实行奖惩制度,对一些操作不当要给予及时处理,因出现机械故障而造成的经济损失,操作着要承担一定的责任,对技术指标好的操作者,要给与奖励。对于一些工作量比较大的设备,要实行项目部成立时应立即建立项目设备组织管理体系,根据项目部中标文件做好组织计划,确定机械种类,数量和主导机械,编排所有进出场计划和机械总量控制,并深入了解各机械技术状态,撤换低劣机械,为公路工程施工顺利进行做好准备。另外,要加强对设备操作人员的培养,改进设备缺陷,实现机械管理与人员管理的有机统一。

3以预防为主的维修法与定期维修制

长期以来人们认为机械设备的安全性取决于其可靠性,故认为预防工作做得越多、修理周期越短、机械设备越可靠,这就是我们沿用多年的以定期维修为主的预防性维修方法。这种方法增加了维修工作量、维修费用及停机时间,其结果是做了很多无效维修,却不能及时排除随机故障和早期故障。实践证明,对于复杂的机械设备,其故障主要是随机性的,而定期维修不能排除随机故障,因此有的国家开始通过应用可靠性大纲、针对性维修、按需检查和更换等试验性工作进行探索,在统计的基础上初步产生了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方法。

4设立机械维修基金,加强机械设备的成本核算

1)设立机械维修基金,实行专款专用,能够有效解决项目部的短期行为。机械维修基金可从各项目部提取,比例可根据项目大小或效益的情况而定。

2)成本核算应对燃油、油和维修费等执行单机登记,随时掌握设备完成单位产量、所需动力、配件消耗等杂费开支等情况。健全机械设备使用记录,对运转台班、台时、完成产量、油料、配件消耗等作好基础资料的收集,按月汇总和对使用效果进行分析评价,以便对机械使用技术指标的比较和调整。

三、结语

随着公路建设事业的飞跃式发展,我国公路施工、养护工程机械的保有量有了大幅度的增长,工程机械的技术含量、性能、质量也在逐步提高。因此,我国的工程机械维修必须与基本建设事业和机械发展相适应。因此,我们只有根据我国的机械维修现状,并结合单位自身的机械维修需求,才能真正找到满足现阶段施工、养护工程机械维修需求的维修策略与模式。

参考文献:

[1]钟勇.公路施工设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工程机械与维修,2005(15).

第11篇

关键词:水利工程施工组织管理问题策略

中图分类号: TV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我国地域较广、幅员辽阔,各个地区的自然条件也大不相同,因此在不同施工条件下,要考虑形式不同的施工特性。在水利工程的施工过程中,会受到当地水文气象等条件的制约,还会受到地形地质条件的影响,如果是在偏远的山区中,那么施工条件则更加复杂。工程实践告诉我们,施工组织管理不仅是水利工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还是业主方面控制工程总投资的一个重要参考。水利工程的施工组织管理对于合理组织施工、保证工程质量、正确选址、整体优化方案、缩短施工周期、降低工程造价、提高工程效率和效益等都有着较为重要的作用。

一、水利工程施工组织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体制问题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日益完善,为我国水利工程施工管理创造了一个新的外部环境。在这样一个条件下,传统的管理体制的缺点日渐显露,落后、保守、纰漏百出,已不能适应目前发展迅速的水利建筑行业,不利于水利工程施工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2、质量问题

工程质量问题是所有问题中的重中之重,目前很多企业为了追求最大的利益,往往忽视了工程质量。目前,水利工程施工管理部门并没有对水利工程质量进行较完善的管理。部门管理人员的不足、或者工程管理人员专业知识的匮乏一直是这个问题的症结所在,导致工程的施工质量没有得到强有力的监督,出现大量质量低劣的建筑材料在工程施工过程中使用的情况,更有甚者连相应的质量管理部门都没有设立,最终带来了严重的质量安全隐患。

3、安全问题

安全事故经常发生在工程建设过程中。相对来说,水利工程的工期紧任务重,施工环境复杂恶劣,在有限的场地内经常出现大量的施工人员与机器同时混合作业的情况,存在巨大的安全隐患,给施工人员的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威胁。但在我国的施工管理中更多的是把精力放在技术管理上,而对安全管理问题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使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得不到保障。

4、成本控制问题

水利工程建设的成本大,协调好成本控制与施工组织和工程进度之间的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日益激烈的市场经济导致的投标报价风险加剧、项目评估依据不统一以及成本核算基础工作薄弱,以致水利工程造价不断上升,成本日渐增加,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

5、人员素质问题

施工管理专业技术人员的缺乏以及在职施工管理人员专业技能知识的缺乏造成管理人员的知识结构严重老化,不能很好地进行有效的管理工作,不能适应现代水利工程施工管理发展的要求。

二、加强水利工程施工组织管理的策略

1、建立科学的质量管理机制

建立健全科学的质量责任机制是水利施工管理的重要内容。要想建立健全科学的质量责任机制,应该做到以下几个要点:

(1)健全施工监管工作机制,落实管理人员岗位责任制;

(2)规范、健全审核批准程序;

(3)按规定组织分部工程验收,参加单位工程验收,并提出相应的质量评估报告。只有做到以上三点,才能从根本上建立健全科学的质量责任机制。

2、做好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施工准备阶段应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施工机械和施工时间计划,编写详细并具可操作性的施工组织设计。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施工组织设计的要求去做。在每个施工阶段,加强工程的阶段检查,对比设计中具体要求,找出偏差,并合理灵活地改正。做到按时按质完成阶段目标。

3、建立员工岗位职能培训机制

施工人员是施工过程的主要执行人员,所以在岗员工的职业技能、素质关系到工程质量好坏。这要求对员工进行定期的职能培训,做到以下几点:

(1)对施工人员进行思想上的教育和引导,加强他们的责任意识和职业道德;

(2)定期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或者让部分人员去进修,及时更新他们的知识结构,提高他们的相关技能;

(3)制定一套科学的可行的技术考核制度,通过考核及时了解人员的技术水平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4)加强内部沟通交流,相互帮助,共同进步。

4、认真抓好施工现场质量管理,保证工程质量在施工中必须认真抓好施工质量管理,保证工程质量。为此要做好以下几点:

(1)现场施工材料管理

材料质量是施工项目质量形成的物质基础,所以加强材料的质量控制是提高施工项目质量的重要保证。材料质量控制包括以下几个环节。

第一、材料的采购

施工所需要采购的材料应根据工程特点、施工合同、材料性能、施工具体要求等因素综合考虑。主要因素,包括优选供应厂家、中间商和专业供方;对供应厂家、专业供方及协作厂家的产品质量保证能力进行调查、认可,建立收货检验的质量认定和质量跟踪档案制度;健全材料采购质量责任制,落实到每个人;建立必要的采购质量审核制度;进行采购人员的技术培训等。

第二、材料的试验和检验

材料的试验和检验就是通过一系列的检测手段, 将所取得的检测数据与材料标准及工艺规范相比较, 借以判断其质量的可靠性及能否使用于施工过程之中。

材料的检验方法有书面检验、外观检验、理化检验和无损检验。根据材料质量信息和保证资料的具体情况,材料的检验程度分为免检、抽检和全检验。

第三、材料的存储和使用

加强材料进场后的存储和使用管理, 避免材料变质和使用规格、性能不符合要求的材料而造成质量事故,如水泥的受潮结块、钢筋的锈蚀等。为此,施工承包单位既要对材料合理调度, 避免现场材料大量积压,又要对材料合理堆放,减少2 次搬运。在正确使用各种材料的同时, 还要进行及时的检查和监督,做到场清料净、周转材料及时退还和材料往来有据可查。

(2)现场施工设备管理

第一、施工机械设备的控制

施工机械设备控制是使施工机械设备的类型性能参数等与施工现场的实际生产条件、施工工艺、技术要求等因素相匹配,符合施工生产的实际要求。

要做好施工机械设备的控制,一是要按照技术上先进、生产上适用、经济上合理等原则选配施工生产机械设备, 合理地组织施工; 二是要正确使用、管理、保养和检修好施工机械设备,严格实行定人、定机、定岗位责任的使用管理制度,在使用中遵守机械设备的技术规定, 做好机械设备的例行保养工作,包括清洁、、调整、紧固和防腐工作,使机械设备经常保持良好的技术状态,以确保施工生产质量。

第二、工程项目设备的控制

工程项目设备的控制主要包括设备的检查验收、设备的安装质量、设备的调试和试车运转。

首先,要求按设备选型购置设备,优选设备供应厂家和专业供方。设备进场后, 要对设备的名称、型号、规格、数量的清单逐一检查验收,确保工程项目设备的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设备安装要符合有关设备的技术要求和质量标准, 安装过程中控制好土建和设备安装的交叉流水作业; 设备调试要按照设计要求和程序进行,分析调试结果;试车运转正常,并能配套投产,满足项目的设计生产要求。

5、抓好安全管理,保障人身安全

抓好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工作,可从以下方面进行:

建立相关的安全规章制度并完善安全保证体系,逐级签订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明确责任;

完善施工现场的安全保护设施的设置,及时投入安全施工措施费并正确使用,给施工人员的安全提供切实有效的保障;

(3)从思想上着手,对工程项目部的所有人员特别是新员工及农民工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增强他们的安全保障意识和自我保护的知识;另外施工作业人员要做到持证上岗,特别是重要技术工种、特殊工种和危险作业等,也要时刻做好安全巡视和安全检查工作。

参考文献:

[1] 黄德书.施工组织设计在水利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 中国城市经济. 2010(08)

第12篇

关键词:机械设备;维修;设备维护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highway construction mechanization, scientifically to improve the economic efficiency of enterprises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machinery management units, enhance market competition ability, the development of highway construction market plays a vital role. Undertake comprehensive summary by some problems in equipment maintenance and repair, combined with years of practical work, especially in repair and maintenance of machinery and equipment in project management.

Keywords: machinery and equipment; repair; maintenance of equipment

中图分类号:F416.42

加强机械设备维修的必要性

近几年来,我区公路工程项目建设中机械化程度在不断提高,施工机械设备在工程项目建设中的地位愈来愈高。加强工程机械设备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可以加快工程项目进度,提高工程质量缩短工期和减轻劳动强度,从而节省劳动力,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工程造价从而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同时对加速工程项目建设,改变公路交通面貌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机械设备的长期使用,造成的损害对工程有很大的影响,下面主要就此进行分析。

1.1设备的磨损。设备的磨损分为有形磨损和无形磨损。项目使用设备时,由于摩擦、震动使设备发生了形体磨损。这是设备的主要磨损形式,这种磨损在设备的不同使用期也有所不同。设备在闲置停放中也要产生形体磨损。它主要由自然力作用引起。如温度、湿度、灰尘、有害气体等的影响,使其发生锈蚀、老化、变形等现象。不论是项目使用和停放中发生的设备磨损,都将使零部件的原始尺寸发生变化,改变了零部件之间的形位公差,从而导致设备丧失精度,性能衰退,直至丧失工作能力。它是项目施工中引起各种机械事故的重要原因。

1.2磨损加剧的原因。现代项目施工过程不断的自动化、连续化、使设备作业时间增加。高强度、高效率的项目施工也提高了设备的速度、压力和温度。重载荷使设备易于疲劳。所有这些因素促使有形磨损不断的加剧。设备的有形磨损使设备丧失工作能力时,就到了完全磨损的程度。项目施工期间,要消除和缓解这种磨损,只有通过维修保养来加以解决。从机械使用的状况来看,一般的有形磨损都随着时间 (工作时间与闲置时间 )的延长而加重,只是程度不同而已;随着使用强度的加大而加重;随着环境的变坏而加剧;通过维护保养的改善而减轻。

2.公路工程机械施工设备管理与维护中存在的问题

在公路工程机械施工过程中,各种施工机械都有其独特的技术性能,比如施工机械的便甩性能分为牵引特性、动力特性、机动性、稳定特性和经济特性等。 为了高质量地使用公路施工机械,取得良好的实物成果和经济成果,了解施工机械的使用性能是非常重要的。 结合实践经验,我们从机械的使用性能出发,分析公路机械施工设备管理与维护中存在的不良因素。

2.1机械管理与生产管理不合理。机械管理往往是一些工程技术人员,但这些人员常被安置在技术研究等相关部门,不能在生产过程中发挥作用。而生产管理的人员尽管长期实践, 但是却对公路建设机械的正确使用、定期保养等专业知识掌握不够全面、操作机手的施工技术知识掌握有限,在指导公路建设施工过程中产生很多弊端,就大大削弱了机械设备的正常管理。

2.2机械设备管理的寿命短。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往往过于重视经济效益,因此在公路建设施工过程中对于机械的使用率也是越大越好。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单位便不得不加班加点,长时间超负荷工作。这种“轻管理,重使用”的行为大大影响了机械的技术状态和使用寿命。此外,对于某些发生故障的机械,施工单位不愿承担高额的维修费用,这些因素都导致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大大缩减。

2.2施工机械设备配套不够。公路建设工程项目中标后,公路建设施工单位要组建项目部,从现机械设各中抽调的部分设备技术状态较差,投入工程建设难免会影响施工进度和质量。而在某些情况下,大型或特殊的设备不到位、设备不配套同样是很棘手的问题。

3.工程机械设备维护管理措施

3.1 机械设备维护措施。应对机械设备严格执行机械保养制度实行定期保养,使机械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尤其是一些利用率高并且容易出故障的设备应做好跟踪诊断,一旦发现异常现象应立即停机,并迅速组织维修人员进行检查和现场抢修。通常公路工程的机械故障大多是由不良引起的,所以对机械的合理是机械保养维护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对工程机械各零部件进行合理的,能降低零件的磨损程度,从而减少机械故障。为此,一定要合理选用剂,还应经常检查剂的数量和质量,及时补充或更换。公路工程中施工机械设备在使用过程中难免会出现故障,其中有些故障对机械设备的影响是比较严重的,而这些严重的机械故障往往是忽视了对小故障的及时处置而引发的。因此,在维修方面,一定要对小故障及时处理,切不可因故障小不影响使用,而让设备带病作业,最后造成大故障,使机械设备不能使用,这样不但会延误工期,影响工程进度,还有可能造成设备突然报废,造成重大财产损失。还应做到养修并重,预防为主,根据零件磨损和机械损坏规律,定期对设备实施强制保修项目;还应进行预防性维修,即按照维修对象的实际计划状况来控制的维修方式,这样能避免强制维修造成的浪费。在检修过程中更多的采用先进技术的不解体检测和保修,并加强工程修理车的利用,以便对故障机械设备随时随地的进行维修,大大节省维修时间和费用,相应地提高了机械设备的使用效率。对一些大型的设备,应利用施工间歇时间和下雨天,执行计划预防保养制度,减小事故率,最大限度的提高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

3.2 机械设备管理措施。首先应积极做好设备的组织工作,在初期建立项目设备组织管理体系,做好项目组织计划工作,根据工程需要来确定机械种类和数量,编排机械总量控制,及时上报组织计划,还应对各机械技术状态深入了解,将不合格机械进行撤换,以保证公路工程顺利进行。其次,还应建立完善的机械管理体系,包括完善的管理制度和高效的管理机构,这样能更好的调动广大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实现机械设备的有效管理。还可对工程机械实行包机责任制,将责任人的经济利益与机械设备的维修等各项费用挂钩,增强其责任心,促使规范性操作,对机械设备更加爱护,调动对设备维护管理的积极性。可以给每台机械设备设置一张设备例行保养登记卡,由相关负责人来填写,以对设备实现动态跟踪管理。管理人员要加强现场监督,根据实际情况实行奖惩制度,对那些技术指标好的操作者,给与相应的奖励,对操作不当者要给予及时处理,对于操作者造成的经济损失,其本人要承担一定的责任。再次,对机械设备的使用也要注意,使用时严格按照规定的操作程序进行操作,并在合理的使用范围和条件下使用,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安全生产。而能否正确对机械设备进行操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操作人员的水平。因此,应对操作人员进行教育,指导他们正确使用和操作各种工程机械,尽量保证机械负荷的均匀加减,不能使机械在超负荷状态下进行工作,操作手要严格按照规章操作,时刻关注机械状况,及时排除各种隐患确保机械的正常运转。还应对他们加强岗前培训,提高操作人员专业素质,杜绝无证人员上岗操作,使操作人员不仅仅会操作使用,还要对机械的构造。原理和性能有充分的了解,并掌握基本的保养和检查方法,会排除故障,这样能从源头上减少机械故障。

4.结束语

综上所述,设备的保养和维修在整个使用过程中都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应该意识到只有抓好设备的保养,才能尽量减少设备的维修工作。只有做好设备的维修管理,才能让机械设备在整个的使用过程中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参考文献

[1]中国水利水电总公司.工程机械使用手册M.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