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6-30 16:58:3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文学叙事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莫里森,《爱》,苏珊·S·兰瑟,女性主义叙事
托尼·莫里森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黑人女作家。近年来对莫里森的研究已在文学界掀起了一股热潮。中外学者们从不同的视角用不同的文学理论对其作品进行了分析。其中《最蓝的眼睛》、《所罗门之歌》、《爵士乐》以及《宠儿》受到的关注和评论是最多的,同时也为莫里森赢得了极高的荣誉。而对于莫里森小说中的女性主义叙事研究在国外一直处于零星状态,在国内的研究者也寥寥无几。本文将结合苏珊·S·兰瑟的女性主义叙事理论,对莫里森2003年发表的作品《爱》中女性主义叙事特色进行探讨,研究黑人女性话语权威的建立。博士论文,苏珊·S·兰瑟。
1.“虚构的权威”——女性主义叙事理论的构建
《虚构的权威:女性作家和叙述声音》是女性主义叙事学的建构者——苏珊·兰瑟的著作。在这本书中,兰瑟系统地阐述了女性主义叙事学的相关理论。女性主义叙事学“将社会身份和叙事形式联系起来了。由此假定:社会行为特征和文学修辞特点的结合是产生某一声音或文本作者权威的源泉”(兰瑟 2002:5),并定义了“话语权威”——“由作品、作家、叙述者、人物或文本行为申明的或被授予的知识名誉、意识形态地位以及美学价值”(兰瑟 2002:5) 。从女性主义角度看,作家写小说并寻求出版的行为本身就意味着对话语权威的追求:这是一种为了获得听众,赢得尊敬和赞同,并建立影响的企求。兰瑟认为,“每一位发表小说的作家都想使自己的作品对读者具有权威性,都想在一定范围内对那些被争取过来的读者群体产生权威”(兰瑟2002:6)。博士论文,苏珊·S·兰瑟。作者试图在作品中实现的这种叙述声音的权威,即是苏珊所称的“虚构的权威”。为了实现“虚构的权威”,作者通常采用三种叙事模式:作者的(authorial)、个人的(personal)和集体的(communal)叙述声音模式。每一种模式不仅各自表述了一套技巧规则,同时也表达了一种类型的叙事意识。莫里森在其小说《爱》中,不仅娴熟地使用了传统的叙事模式——作者型声音和个人型声音,还大胆引入了较为现代的集体型叙述声音。各种叙事模式相对独立,同时其他模式又与之兼收并蓄,使莫里森成功地为非裔女性建立起了“话语权威”。
2.作者型叙述声音(authorial voice)
作者型叙述声音表示一种“异故事的”(heterodiegetic)、集体的并有潜在自我指称意义的叙事状态(兰瑟,2002:17)。博士论文,苏珊·S·兰瑟。它取代了传统的“第三人称叙述”的提法。在这种叙事模式中,叙述者不是虚构世界的参与者,他与虚构人物分属两个不同的本体存在层面。博士论文,苏珊·S·兰瑟。作者型的叙述因其全知角度而往往被理解为虚构,但其叙述声音又显得更具有可信度。而莫里森在她的小说中也运用了这种传统的叙事模式,在《爱》中,叙述人L(也是故事的参与者)是一个具有自传性特征的人物。她曾是科西酒店的厨娘,在柯西家族工作了几十年,见证了这个家族的兴衰荣辱。通过不断化解柯西家族中女人们的冲突,L一次又一次的拯救了整个家族。所以,在小说的故事情节方面,由于L与科西家存在的特殊关系,使她具有了连接各个故事片断的作用。其理性的声音不仅出现在文本的开头和结尾,形成一个叙述框架,而且还在第三章、第四章、第六章结尾部分直接插入故事的叙述之中,控制着整个叙述及其叙述行为的发展。通过作者型声音,莫里森树立了一个无所不知的现实而客观地讲述者的形象,而这位讲述者正是一名非裔女作家。因而,莫里森不仅为她自己实现了“话语权威”,也为非裔女性作家群体实现了“话语权威”。
3.个人型叙述声音(personal voice)
个人型叙述声音表示那些有意讲述自己的故事的叙述者。这个术语仅仅指热奈特所谓的“自身故事”(autodiegetic)的叙述,其中讲故事的“我”(“I”)也是故事中的主角,是该主角以往的自我(兰瑟,2002:20)。因为个人型叙述无法采取无性别的中性掩饰手段,也无法躲避在可伪装成男性的某种文类的声音之中,从而使得女性权威的确立异常艰难。博士论文,苏珊·S·兰瑟。但个人型叙述声音里的虚构在形式上与自传难以区分,从而使得其叙述声音的权威又往往名正言顺。所以,虽然女性的个人型声音直到19世纪才在文学作品中出现,但到近代,个人型叙述声音已为女性作家们广泛采用。而莫里森更是在其小说《爱》中或多或少地运用了个人型声音。在小说最后两章,随着时态由过去时变为现在时,希德和克里斯蒂自我叙述的声音变得更加明晰。两位老人回忆起童年时的友情和多年来二人之间冷酷的战争,彼此间的仇恨和误会也逐渐消融。此时她们才明白,真正给她们的一生造成伤害的不是彼此,而是如同幻影般存在的柯西。由于他造成的荒唐婚姻,导致两位亲密伙伴在童年时就成为憎恨对方一生的敌人。“我们原本应该携手共度我们的人生,而不应该四处寻找大人物的保护”(Morrison 2003:189)。博士论文,苏珊·S·兰瑟。通过对男性权威的瓦解,个人型叙述声音让小说中的女性建立起了“话语权威”。
4.集体型叙述声音(communal voice)
集体型叙述声音指这样一种叙述行为,在其叙述过程中某个具有一定规模的群体被赋予叙事权威:这种权威通过多方位、交互赋权的叙述声音,也通过某个或某群体明显授权的个人的声音在文本中以文字的形式固定下来。兰瑟将集体型声音分为三种可能:某叙述者代表群体发言的“单言”(singular)形式,复数主语“我们”叙述的“共言”(simultaneous)形式和群体中的个人轮流发言的“轮言”(sequential)形式(兰瑟,2002:23)。集体型声音被边缘群体和被压制的群体所用,从而实现了整个群体的“话语权威”。通过集体型的叙述,莫里森一方面成功地达到了结构上的平衡和统一,另一方面通过对黑人群体中母女关系、姐妹关系和夫妻关系的探讨,为处于边缘地位的广大的黑人群体实现了“话语权威”。
从女性主义叙事学的角度来分析莫里森的小说《爱》,我们不难发现:莫里森通过多种叙述方式--作者型声音、个人型声音、集体型声音--只为了实现一个目的,那就是使得女性、尤其是美国黑人女性获得叙述话语的权威,让她们建构自己的故事,讲述自己的历史,从而焕发出黑人女性主体性精神的光彩。
参 考 书 目
[1] Toni Morrison.Love [M]. New York: Alfred A.Knopf, 2003.
[2] 陈妍. 实现叙述声音的权威—从女性主义叙事学角度解读谭恩美的作品[J].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09,(6),12-13.
[4] 苏珊·S·兰瑟. 虚构的权威:女性作家与叙述声音[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4-26.
[5] 唐红梅. 论托尼·莫里森《爱》中的历史反思与黑人女性主体意识[J]. 当代外国文学,2007 (1), 37-38.
[6] 言捷智.解读莫里森小说《爱》中的意象[J].华章, 2010 (16), 35.
一、中国传统文学观的影响
中国文学的抒情传统,可谓源远流长。“诗言志”贯穿了我国古代整个诗文理论,我国古代的文学理论,一向主张诗以言情。如《诗大序》说:“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陆机《文赋》说:“诗缘情而绮靡。”严羽《沧浪诗话•诗辩》篇说:“诗者,吟咏情性也。”我国古代长期以来诗歌创作以抒情为主,叙事诗不发达,因此影响了人物形象的塑造。主情一直是中国诗歌理论的主流:《毛诗序》讲“在心为志,发言为诗”以及诗歌的“吟咏性情”,无论是“志”还是“情”都不属叙事。西晋陆机有“诗缘情而绮靡”,唐代有“诗者,苗言,根情,华声,实义”之说,晚唐司空图提出“味外之旨,韵外之致”。宋代诗歌总体来说是重理尚法,以议论为诗,也没有把现实生活当作诗歌内容来咏唱,严羽又说“羚羊挂角,无迹可求”。后来的“四灵派”、“江湖诗派”,明代公安三袁的“独抒性灵”一直到清代的“格调派”、“肌理派”等等。总而言之,上述诸多诗学理论都没有把目光投向现实生活,而是投向心灵,把“情”和“志”以及人生体验作为诗歌所要表达的对象,或把精力用在技巧上而忽视诗歌内容。很少把现世生活和现实事件作为诗歌要表达的对象,这显然影响叙事诗的发展。另一方面,诗歌五言、七言以及格律押韵等这些形式上的要求也限制了诗歌的叙事。诗歌从一开始就注重章句的整齐,以便歌、舞、乐的配合协调。从诗经的四言诗到汉魏六朝的五言诗、七言诗,最终发展为唐代的五、一七言格律诗。格律诗篇有定句,句有定字,对仗和押韵有严格的要求,这种诗体是极其不便叙事的,因而影响叙事诗的发展。除了叙事诗不发达影响人物形象的塑造外,我们还必须注意到不同时代的文学价值观是不同的,人们的审美评价标准也是不同的。唐以前人们主要从政治美刺角度去认识文学的功用,由此界定文学。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人们对文学辞章之美、个性情感之美,开始有所认识,如以有韵、无韵区分文、笔;唐以后人们开始把文章之用从政治美刺转向道义,提出“文以载道”。在骈体文昌盛的南北朝,文人把骈体文学崇尚的骗偶、辞藻、声韵、用典等语言文辞之美,作为作品最重要、最普遍的艺术特征来看待。唐代诗文创作涌现出一部分文人主张写散体文,诗歌领域一部分人提倡写古体诗,推崇建安风骨。但从总体上看,还是骈体文学占据优势地位,并反映到理论批评方面。《旧唐书•文苑传序》鲜明地表现了编者拥护骈体文学的立场和态度。我国古代诗歌创作以抒情诗为主,叙事诗不发达。古代诗论中的一些重要概念,诸如比兴、意境、星期、韵味、神韵等,大抵都是从抒情或情景交融的角度探讨的,很少涉及到人物形象。古代戏曲、小说到元明清才进入繁荣时期,在此之前诗文一直在文坛占据统治地位,比较通俗的叙事作品(志怪、传奇、变文等),往往受文人的轻视和排斥。
二、中国传统史学观的影响
从先秦到唐代,中国古代叙事作品除了上古文学中的神话、寓言故事、志怪小说外,主要是依附着历史写作发展起来的历史叙事方式。《史记》等纪传体史书中的人物传记部分就是这种历史叙事的典型。近年有学者通过中西文论的比较,认为中国古代诗文理论中的“诗性叙事和叙事诗论最初是寄生在历史叙事和叙事史学中的”。并认为:“中国的叙事诗论是从诗之外的小说戏剧等写作经验中生长出来的,而小说戏剧的母胎更像是史传而非诗歌。因此,以小说戏剧论的样式而出现的中国叙事诗论的形成史就是既依存又艰难偏离史传叙事理论的历史。”③古代文论的叙事传统从《尚书》和《左传》开始,《尚书》是最早的历史文献汇编《左传》则是被誉为“叙事之最”的第一部完整的编年史。二者构成中国史官文化的叙事之源,刘知几《史通•叙事》讨论史官文化的叙事传统及叙事原则,就是从《尚书》和《左传》开始谈起的。刘知己指出:“史之为务,必藉于文。自《五经》已降,三史而往,以文叙事,可得言焉。”④“以文叙事”,即中国文化“文史不分”的传统。“史”之叙事必须借助于“文”,而“文”之批评和理论又常常寄生于“史”。就后者而言,《史记》有文学家列传及其“太史公曰”,《汉书》有《艺文志》,《后汉书》有《文苑传》,《隋书》有《经籍志》和《文学传》……历史叙事与文学(理论)叙事缠杂交错,难解难分。在古代中国,“史”的叙事者,同时也是“文”(文学和文论)的叙事者,如司马迁、班固、沈约、刘知己、欧阳修、司马光、冯梦龙、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章学诚等。他们或者在自己的史书中讨论文学理论问题,如《史记》之《太史公自序》、《屈原传》等;或者在史书之外另有文学理论的专门著述,如班固之《离骚序》、《两都赋序》等;或者其著作兼有史学(理论)与文学(理论)的双重性质,如刘知几《史通》、章学诚《文史通义》等。中国传统的史学观,使“史传文学”更好地承担了人物形象塑造这一重任。“我们考察、衡量古代诗文的艺术价值,应当实事求是地结合作品的实际情况,结合它们在艺术表现上的民族特色和历史传统,而不是套用国外的理论(如形象性、典型性),这样才能取得比较客观中肯的评价。”⑤我国古代文论注重语言和修辞具有较强的诗性特征,从而忽视了人物形象的塑造。这是和我国的传统哲学观、文学馆、史学观密不可分的,只有在特定的文学背景下才能更好地理解与之相适应的文学样式。同时我们也不能忽略我国古代文论诗性特征的内在矛盾。我们评价判断一种文学理论的根本尺度在于此种文论对文学现象解答的深刻性和对后世文学的指导性,而中国传统诗文理论“以诗论诗”的形式在一定程度上模糊了批评本体(文论)与批评对象(文学)的界线。古代文论如何更好地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如何成功“转型”是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作者:肖艳
《为你打开一扇门》
阅世 浏览 徘徊 诠释 憧憬 大有裨益
潜移默化 危言耸听
《冰心诗四首》
妄弃 倘若 惊羡
《安恩和奶牛》
腼腆羞怯 七皱八褶 撂在 木屐 锃亮 瘦骨嶙峋
翩然起舞 熙来攘往 嘈杂 卸货 蹭着 翕动
反刍 找茬 臀部 瑕疵 粗粝 挑剔
锱铢必较 惶惑 踌躇不决 斑驳 死乞白赖 窘迫不安
《往事依依》
搜索枯肠 历历在目 徜徉 雄伟险峻 烟波浩淼 目睹
走投无路 身历其境 阴晴雨雪 风云变幻 美不胜收 活生生
眼花缭乱 心旷神怡 五彩纷呈 雕镂 油然而生 感慨万端
滚瓜烂熟 鸦雀无声 镌刻 信口 谆谆教导 受用
《幼时记趣》
明察秋毫 怡然自得 庞然大物
《十三岁的际遇》
抽屉 稚气十足 白驹过隙 蓦然回首 四处迸溅 不胜凉意
茫然若失 积攒 沉淀 骤然 呜咽 迷离
涉足 絮语 安详 摒弃 争辩 犀利
一视同仁 怪僻 谈笑风生 古朴凝重 另一番 纵然
安恬 撷取 一届 抚慰 惆怅 小立
二、了解下列文学常识
1.《为你打开一扇门》的作者是赵丽宏,当代著名作家。
2.《繁星》的作者是巴金,原名李尧棠,字芾甘,现代小说家、散文家。他的主要作品包括长篇小说“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激流三部曲”(《家》《春》《秋》)、“抗战三部曲”(《火》之一至之三),中篇小说《寒夜》《憩园》,散文集《保卫和平的人们》《友谊集》《随想录》等,译作有长篇小说《父与子》《处女地》。
3.冰心,原名谢婉莹,现代散文家、小说家、诗人、儿童文学作家,代表作品有诗集《繁星》《春水》,散文集《寄小读者》《再寄小读者》《三寄小读者》《小橘灯》等。
4.《安恩和奶牛》的作者是约翰尼斯・延森,丹麦小说家、诗人,1944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主要作品有《漫长的旅途》《冰河》《船》等。其小说、诗歌和散文被誉为“丹麦文坛三绝”。
5.《郑人买履》选自《韩非子》,作者韩非,战国末期哲学家,法家的主要代表人物。《刻舟求剑》选自《吕氏春秋》,《吕氏春秋》是战国末期秦相吕不韦组织门客编写的。
6.《幼时记趣》选自《浮生六记》,作者沈复,字三白,清代作家。《浮生六记》是沈复的自传体散文集。
三、文章体裁分类
从文章学的角度记叙文写人记事的记叙文写景抒情的记叙文说明文事物说明文事理说明文议论文立论文驳论文应用文:人们在生活、学习、工作中为处理实际事务而写作的具有
应用文:实用性特点,并形成惯用格式的文章。从文学的角度诗歌从体例上古诗(又分为“古体诗”“近体诗”等)新诗(又叫“现代诗”“自由诗”等)从内容上抒情诗叙事诗哲理诗散文叙事散文抒情散文小说小小说(也叫“微型小说”)短篇小说中篇小说长篇小说戏剧喜剧悲剧
四、理解下列加点的文言词语
度先自度其足(duó,量长短)吾忘持度(dù,这里指量好的尺码) 而而置之其坐(表承接,然后)而忘操之(表转折,但是,然而)拔山倒树而来(表修饰)
其先自度其足(他的)遽契其舟(那)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他)常蹲其身(自己的) 之至之市(去,到……去)而忘操之(它)故时有物外之趣(的)昂首观之(代这种景象)项为之强(这样)
关键词:儿童亡灵;视角;《风景》;《丁庄梦》
小说是一种作者通过讲故事来表达其思想的文学创作范式,视角的选择是其如何准确表达思想的重要的形式问题。“视角指叙述者或人物与叙事文中的事件相对应的位置或状态,或者说,叙述者或人物从什么角度观察故事。必须承认,观察的角度不同,同一事件会出现不同的结构和情趣”。[1]本文意在简论儿童亡灵视角的独特叙事魅力,以及儿童亡灵视角背后隐含着作家的生命关怀。
一、陌生化的审美效果
通过形式上选择荒诞的儿童亡灵视角来表现现实的题材,使小说营造出超现实主义的氛围,给读者以新奇、诡异的审美感受,从而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华莱士·马丁在《当代叙事学》中指出:“叙事视点不是作为一种传送情节给读者的附属物后加上去的,相反,在绝大多数现代叙事作品中,正是叙事视点创造了兴趣、冲突、悬念,乃至情节本身。”[2]《风景》中小八子讲述的是自己父母和兄弟姊妹的故事,但他在出生半个月就死去了,并没有与家人产生实际的互动。叙述者已死,故事的讲述变得不可能。然而,在怪异的氛围中,看似是不可能的儿童亡灵的叙事使笔者在构建的荒谬之中感受到了故事的真实性,儿童亡灵叙事使作品拥有了直指人心的感人力量。
二、叙述视角的突破
首先,《风景》和《丁庄梦》是第一人称叙事,虽然小八子和十二岁的“我”叙述的是活着的人的生活,叙述者和故事人物分属两个不同世界,但是叙述者与故事人物有亲属关系,在他们叙述故事的内容时,反而会有代入感,有身在其中的效果。从而,增强了故事的文本的可信度。其次,死亡赋予了叙述者全知的叙事能力。一方面,亡灵可以自由全面的表达,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叙述者可以讲述过去、现在和未来,他还可以窥探到故事中人物的内心想法。《风景》中小八子可以知道“父亲每次这么说都令七哥心如刀绞……他想他对父亲的感情仅仅是一个小畜牲对老畜牲的感情”。另一方面,亡灵身份使得叙述者可以客观冷静的表达。亡灵身份脱离现实束缚的独特性赋予隐含作者干预叙事的合理性,硕士论文这样隐匿其中的理性判断不会显得突兀和生硬,叙述者的思维和眼界可以高出他的实际身份和年龄。《风景》中在叙述者小八子可以看到七哥思想的鄙陋。总的来说,这个视点制定了叙述者同各人物的双重关系:他一方面同这些人物保持了亲密的血缘关系,另一方面又不必介入他们之间严酷的生存竞争。儿童亡灵视角将全知全能叙事和第一人称限制叙事的优点统收入自己的叙事里,故事的发展不会显得生硬,叙述者的视角可以照顾到故事的方方面面,而且情感上对于读者来说,真实可信。
三、双重对比下的生命关怀
任何形式上的变奏,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主题而服务。儿童亡灵视角兼具两个特殊身份:儿童和死人。1、儿童视角“对自然、生命个体的原初本能的表达,补充了角作为一种社会、文化、历史的角度的偏颇,拓展了文学的技巧空间”。[3]《风景》和《丁庄梦》两个文本中,叙述人涉世未深,甚至没有机会进入社会,他们的世界是定格在简单里的,而他们面对的确是一个复杂的、残酷的现实社会。作家借以叙述者儿童身份的纯然的特性来反衬成人世界的复杂与社会的生存秩序对人性的异化。2、唯有死亡才能讲述生的真谛。《风景》中的父母和兄长都十分羡慕已死去的叙述者小八子,他们都觉得被埋在窗下的小八子过得最舒服。在叙述者的冷静叙述中,笔者感受到作者“生不如死”的主题表达,感受到了处于经济转型期中人们的躁动,以及生活的困厄和处于底层社会的人的挣扎。要死者来同情生者,无不让人感到令人窒息的绝望。《丁庄梦》同样如此,被叙述的阳间生活荒诞可怕,在艾滋病的蔓延下,随着身体被病痛的侵蚀,人性的荒芜也逐渐显现。在叙述者和被叙述的故事人物之间,有儿童与成人的距离,有死与生的距离,还有在安宁与喧嚣,幸福与痛苦之间的巨大裂缝。儿童亡灵视角的选择,使得小说的主题和思想在极具反讽意味的氛围中被传达出来。
参考文献:
[1]胡亚敏.叙事学[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一元谓词句的论元结构及其句法实现
基于语料库的批评话语分析
加的夫语法数量词组完成语研究
宇文所安英译唐诗空白的翻译策略——以孟郊诗歌的翻译为例
话语中意识形态的互文性叙事
口译质量的社会性调查与分析:意义与途径
英语专业本科翻译教学主体体系建构的整体观
大学英语师生学习策略教授与使用情况对比研究
非英语专业多学科大班博士生英语论文写作教学模式初探
《兔子富了》与美国中产阶级的物化世界
永恒的空间,变迁的内涵——《好兵》与英国乡村庄园文学传统
从《紫色》看沃克对传统男性霸权气质的颠覆与理想男性形象的重构
论海伦·嘉纳女性主义文学作品的后现代转向
论构式压制的转喻阐释
属格结构生成句法研究
庭审提问过程中话语标记语and的语用功能
生态语言学视角下的汉语外来词研究
英语事件类双及物构式的认知研究
论译学研究范式转换的理性基础
试论和谐翻译
吉拉里的建构主义翻译教学:贡献与缺陷
从墨西哥女性原型看桑德拉·西斯奈罗斯小说中女性形象的嬗变
从梦境到现实——谈托马斯·格雷《墓园挽歌》对西方传统牧歌的解构
凯列班:人文主义者想象的他者——莎士比亚《暴风雨》的殖民主题与人文精神
解读《所罗门之歌》中黑人属下的多重声音与身份策略
基于加细程度理论的语篇教学——以WritingforMyself为例
汉语思维与话题对英汉互译过程中主位推进的影响
贯穿20世纪中国翻译史的意识形态操控行为
严复的“达旨”与食人主义翻译观
媒体语篇中的情态动词分析
论最简句法框架下的多次拼读及其理论局限性
第三人称代词反单向性照应的生成解释
论篇章博喻的研究理据、目的和方法
卡明斯视觉诗L(a的语用认知分析
《到十九号房间》的意象研究
一个求索的灵魂——对哈利特·雅各布斯《一个奴隶女孩的生活经历》自传叙事的思考
《黑暗的心脏》的复义叙事结构
日本女作家林芙美子的反战观——以《浮云》为中心
《一小时的故事》与文学阐释的几个方面——兼答《性别政治还是婚姻约束》一文
论《尤利西斯》的互文性艺术
《坎撒普拉》叙事中的后殖民策略
文学变译:话语权力的颠覆和抑制
主位推进与译文连贯的意谓
旧话重提:《西风颂》还是《东风颂》
论权力话语与十四行诗译介
浅议口译中言语转换的简洁性
论语篇的信息连贯
试析优选论对中介语及其变异性的解释力
从原型理论看及物性物质过程的非标记现在时态——对Halliday观点的质疑
语言递归的层次与方式
历史现在时在叙事结构中的文体价值
会话结构的语用研究方法述评
试论语言教学的文化观
在听力教学中注意提高词汇意外习得
创新与承续——论中国传统翻译理论的继承
简析西班牙语翻译的语言变体
从silk(888)到taikonaut(2003)——英语中汉语借词的社会文化研究
论英语动词时态呼应的标准
à和de的基本意义及特性对à,de句段中语义效果的影响———对à和de趋同用法的思考与研究
影响指称赋值的认知语用因素
辩证看待语言的符号性
论英汉习语喻体词汇的国俗语义异同现象
安妮·塞克斯顿:与疯狂共舞
我们缘何绝望——纳博科夫小说《绝望》简论
都柏林没有缪斯
法文诗歌中的视觉成分初探——从克洛岱尔的《百扇帖》说起
百衲被:加拿大文化与女性身份的载体——解读《别名格雷斯》中的百衲被
[关键词]气候变化;科普;小说;叙事策略;修辞策略
[中国分类号]I712.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848(2012)05-0036-06
[作者简介]帕特里克·D·墨菲(Patrick D. Murphy),美国中佛罗里达大学英语系教授,全球著名生态文学批评理论研究者,生态文学权威期刊《文学与环境跨学科研究》(ISLE)奠基人,主要研究领域为自然文学、现代美国诗歌、生态批评、科幻小说以及巴赫金对话理论等。
[译者简介]龙迪勇(1972—),男,江西宜春人,文学博士,江西省社会科学院中国叙事学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研究员,主要从事叙事学研究;(江西南昌 330077)杨 莉(1973—),女,江西南昌人,文学博士,江西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主要从事英美文学、比较文学研究。(江西南昌 330013)
Title: Narrative and Rhetorical Strategies in Climate Change Popular Science and Fiction
Author: Patrick D. Murphy
Abstract: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narrative and rhetorical strategies that are employed in a range of novels and popular science books. Examples will include works from Australia, Canada, the UK, and the US. Some of these texts are future oriented, while others focus on climate history and the daily events of the present and immediate past. Some have as their primary strategy the intellectual edification of the audience while entertaining them in ways typical of formulaic literary and popular nonfiction genres. Some, instead, pursue an emotive-affective response from readers in order to incite them to action. Rhetorically structured works frequently rely on extensive and varied forms of embedded narratives for distinct purposes. Meanwhile, the novels often contain extended rhetorical passages, often provided as explanations or speeches. The author will conclude by considering the growing convergence of the information components of both types of works and the types of audience impacts different strategies are likely to produce.
Key words: climate change; popular science; fiction; narrative strategy; rhetorical strategy
一
气候变化为语言和文学教学提供了便捷可用、极具价值的话题。对于处于本族文化中的学习者以及学习外语的说本族语的人,这一话题都具有迫切性和重要性。它要求跨越多个学科的词汇量和语篇模式,例如生物学和地质科学、政治科学、哲学——尤其是伦理学、宗教学、经济学、外交政策、新闻学、文学和大众文化。它鼓励学生了解在一种语境中被视作客观话语的科学的语言在另一种语境中是如何被视作主观的、引起论争的并且推动议程的话语的。
一、记叙文
记叙具体的生活内容,描述具体的事件或场面,这样的文章叫记叙文。写人、叙事、写景、状物是记叙文的主要内容;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是记叙文的六要素。记叙文必须有贯串全文的线索。线索主要有实物、人物、事件、时间、地点以及某种思想感情等。记叙文在表达方式上以叙述和描写为主,议论和抒情不应该超过文章的三分之一。叙述的顺序有顺叙、倒叙、插叙和平叙。记叙文的语言要生动形象,富有画面感,文句要有表现力。
记叙文写作的基本对策:一是将题目演绎成一个故事,二是用故事表达一种思想,三是将思想蕴涵在描写之中。
记叙文写作的标准:一是有一个鲜明深刻的主题,二是有一个波澜起伏的故是事是,三是有一两个性格鲜明的人物,四是有一两处生动的细节、场面描写。
当然,高中生写记叙文宜写复杂的记叙文,不能停留在一般记叙的水平上。
二、议论文
议论文又叫说理文,它是一种剖析事物、论述事理、发表意见、提出主张的文体。作者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辨是非,以明确其观点正确或错误,树立或否定某种主张。议论文通常由论点、论据、论证三部分构成。论点是作者在文章中提出的对某一个问题或某一类事件的看法、观点、主张。论点必须正确、鲜明、有针对性。一般情况下,在文章题目,或第一句话,或结尾提出或表明论点。论据是证明论点正确的证据。事实论据包括代表性的事例、确凿的数据、可靠的史实等;理论论据是指读者比较熟悉的,或者是为社会普遍承认的,对大量事实抽象概括的结果。首先,论据必须让人觉得真实、可信,能够充分证明论点。其次,论据要具有典型性,能收到以一当十的效果。再次,论据要新颖,尽可能寻找一些新鲜的、能给人以新的感受和启示的论据。论证过程是指运用证据阐释、证明论点是否正确的过程。它要求论述深刻、周密,且讲究说理的艺术。基本的论证方法包括五种:归纳法、例证法、演绎法、类比法、对比法。
现在高考更加注重考查考生的理性思维能力和现代公民意识,而写议论文正是检测考生理性思维能力和现代公民意识的最好手段。高考作文通常都要求作文文体特征鲜明,绝大多数省市在高考中甚至明文规定考生要写议论文。理性思考就是见微知著。作文不能局限于写一人一事一花一草,而要由点及面、由树木到森林地揭示或印证某一规律及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考生在写作时,面对纷繁复杂的人和事,要多追问几个“为什么”。也就是说,作文不仅要让读者知其然,还要让读者知其所以然。理性思考还要求观点具有启发性,立意要能引起读者的共鸣,达到“人人心中皆有,人人笔下全无”的境界。
三、散文
散文是所有文学样式中最自由活泼的体裁。根据内容和表达方式的不同,散文大致可分为四类:叙事散文、抒情散文、写景散文和议论散文。
1.叙事散文。叙事散文是一种以写人记事为主要内容的散文样式。它的突出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可以抒情、议论,但要依附于事件、人物的叙述和描写。一般来说,叙事散文不像小说那样注重故事情节的完整性和人物性格刻画的深刻性,记叙事件常常只是选取生活中的某一侧面或片段,描述人物也只是选择人物性格的某一方面。
2.抒情散文。抒情散文是一种以抒发感情为主的散文样式。它注重依事生情,借景抒怀,托物言志。这类散文往往以情感为结构线索,通过形象思维展开艺术联想,将生活的片段连缀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还常常以象征、隐喻和诗意盎然的艺术境界来吸引读者。
3.写景散文。写景散文是一种以描写景物为主的散文样式。这类文章多是在描写景物的同时或借景抒情,或寓情于景。写作这类散文必须抓住景物的特征,按照空间的变换安排顺序,运用移步换景的方法,把景物的变化作为全文的脉络。
4.议论散文。散文说理往往借助于对事例的简述、形象的描绘和感情的抒发来进行,文学色彩很浓。它同一般议论文一样,要求观点鲜明,概念准确,说理充分,层次明晰,以理服人。但是,它不需要逻辑推理和严密论证,而是常常借助于对古今故事、花鸟草虫等具体事物的描述来说理,从而显得妙趣横生并富于感情。
四、创新文体
近年高考作文强调文体特征鲜明,讲究文体规范,但这并不意味着排斥文体创新;相反,如果考生在规范的前提下进行文体创新,“万绿丛中一点红”,就会更讨阅卷者喜欢。高考作文创新文体大致分为两大类:应用文和文艺文。应用文主要有书信、日记、访谈录、辩论词、书序、说明书、广告、合同、广播稿、启事、招标书、会议纪要、诊断报告、成果报告、申请报告、实验报告等。文艺文主要包括适合于编故事的小小说、寓言、童话、故事新编,适合于抒情的诗歌、散文诗,以及适合于设置矛盾冲突的剧本等。
文体创新需要考生有扎实的相关文体知识作基础,然后根据自己的写作特长进行文体创新,切忌为形式而形式。从近年高考作文的情况来看,文体创新还存在着比较严重的问题。
1.自不量力,弄巧成拙。一些考生不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选择自己擅长的文体,而是眼高手低,使用自己不熟悉的创新文体,结果弄巧成拙。如有的考生选用诗歌,在形式上也按诗歌的要求分了行和节,但只是把记叙文的内容分行排列而已,既无节奏,也无韵律,更寻不到意象,探不到意境,纯粹是游戏之作。
关键词:空间化转向;萧红;《呼兰河传》;空间叙事
中图分类号:I2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2)15-0028-01
一、叙事学的空间化转向
人类认识和实践活动主要是通过时间和空间这两个维度来进行的。但是,长期以来人们在对待小说叙事这个问题时都一贯重视时间的维度而忽视空间的维度。直到二十世纪,伴随着空间化转向潮流在各个领域的盛行,叙事学也开始了空间化转向。
1945年约瑟夫·弗兰克在《西旺尼评论》上发表《现代文学中的空间形式》,这篇文章结合现代主义的作品对空间形式做了阐述。弗兰克认为现代主义的作品是空间性的而非时间性。这篇论文首次广泛地引起了人们对作品空间形式的关注,成为叙事学空间理论的滥觞之作。20世纪的后期,西方整个文学批评界开始了空间化转向。在空间化转向潮流的影响下,西方文学中的叙事开始注重空间维度。20世纪末空间化转向的理论在我国文学批评界得到广泛的关注。除此之外,我国文艺批评界还有许多专门介绍和阐述空间理论问题的学者和文章,这里就不一一介绍了。上述种种都表明了20世纪以后空间化转向的理论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关注,人们逐渐开始关注一度被忽视的空间维度。
二、萧红《呼兰河传》中叙事空间的呈现
(一)萧红《呼兰河传》中故事的物理空间
《呼兰河传》的空间叙事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完成:
1.对时间维度的模糊和消解
在小说中,作者没有对时间进行细致地描述,时间在这里都是被粗略地概括的。《呼兰河传》中没有具体的时间描写,作者对时间的粗略概括要达到模糊和消解时间的目的。比如:作者在描写呼兰河人的生存状态时说:“呼兰河的人们就是这样,冬天来了就是穿上棉衣裳,夏天来了就穿单衣裳。就好像太阳出来了就起来,太阳落了就睡觉似的。”除此之外,作者在对四季更替的描写也都是十分笼统和模糊的:“夏夜若无风无雨就这样地过去了,一夜又一夜。很快地夏天就过完了,秋天就来了。……‘棒槌’一捶完做起被子来,就是冬天。”从作者这些对时间描述的语言上可以看出:作者是在有意地将时间这个维度弱化、模糊化,从而更好地突出空间这个维度。
2.《呼兰河传》中故事物理空间的层次性和多维性
《呼兰河传》中的叙事空间不是单一的,而是有层次性的、多维的。文中最起码有两种不同的空间层次:1.呼兰河城——十字街、东二道街、西二道街——东二道街上的大泥坑、染缸房、扎彩铺。2.呼兰河城——“我”家大院及后花园——大院里的团圆媳妇家、有二伯家、冯歪嘴子家。不同层次的叙事空间有着不同意义,不同层次的物理空间也在结构上呈现出空间化的效果。《呼兰河传》正是围绕着种种不同的空间而展开叙事的。
(二)《呼兰河传》中作者的心理空间及其与故事物理空间的关系
作家在创作时,心中一定有一个与作品的叙事空间相对应的情感心理空间。萧红把自己的情感倾注进了《呼兰河传》的故事物理空间中。萧红对呼兰河城以及呼兰河城的乡亲们有一种十分复杂的感情:一方面,她对呼兰河城及其乡亲们的愚昧、落后既批判又同情。另一方面,她对呼兰河城又抱有一种十分浓烈的思乡之情。这种特殊的情感构成了作者的情感心理空间,这个空间同作品的故事物理空间是对应的,二者之间有着十分紧密的关系。
《呼兰河传》这一小说中有很多故事物理空间的板块,乍看起来,小说的结构好像十分散乱,其实不然。该小说的线索是作者的情感。作者对家乡、对乡民们的那种情感把这些看似支离破碎的叙事空间板块连接在一起。故事物理空间同作者的情感空间是对应而存在的。所以,这些故事物理空间不是平白无故出现在小说中的,它们要肩负起表达作者感情以及作品叙事主题的任务。
三、结语
《呼兰河传》就是这样一部打破了传统叙事注重人物、情节和时间因素的叙事模式,转而以情感为线索,并且注重空间叙事的小说。作品的故事物理空间是多维的、多层次的,并且这些空间同作者要表达的叙事主题与叙事情感有密切的关系,同作者的情感心理空间是相互对应和密切相关的。这是一部体现了高水平空间叙事的作品,它在文学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论文关键词:周杰伦,歌曲叙事意象,叙事主题,叙事语言
长期以来,流行音乐作为一种稍纵即逝的快餐式文化,难有深刻的内涵,所以它在音乐领域并不曾受到专家学者们的重视。但是,它作为当代最为普遍流行的音乐形式,为广大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朋友所追捧,对社会的影响力实在不容小觑。因此,当下流行乐坛以周杰伦为代表的一批歌手掀起的“中国风”对寻找、回归中国传统文化起到了较大的影响。
流行音乐作为回归传统文化的力量在两个方面产生巨大的影响。一是以流行音乐作为工具,用它的创作与传播对背离传统文化而产生的种种不良社会现象与文化现状提出抗议,另一是某些音乐本身就是传统文化的展现,通过传统文化自身独特的魅力赢得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再度认同、热爱与追随。从叙事的观点来分析周杰伦所演唱歌曲,我们可以看出,他的歌曲无论是从形式还是内容上都非常注重展现中国的传统文化。
一、叙事意象
意象作为一个生命力极强的诗学范畴,在各种艺术领域中占据相当重要的地位。周杰伦演唱的歌曲中跳动着多个鲜活的自然意象(、稻香、芭蕉等)和蕴含丰厚民族特色的文化意象(炊烟、阁楼等)。
以《青花瓷》为例,瓷器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符号,也是使西方认识中国的一个特殊名词。它凝聚了中华民族工艺、书法、绘画的精髓。青花瓷以其稳定的色泽,明净素雅的画面成为瓷器中的珍品。歌曲中的青花、檀香、烟雨、锦鲤、汉隶、宋体等对青花瓷的描绘完全展现出了青瓷洗尽铅华、古朴典雅的那种“自顾自美丽”。再加上古筝叮咚,牙板清扬,琵琶淙淙和周杰伦柔情而古朴的唱腔,构成了一阕佳作。
《东风破》中孤灯、圆月、烛火、酒、水东流、古道、荒烟等意象音乐论文,很容易令人想起《相见欢》或《天净沙秋思》等诗词,这些意象的运用不仅深化了歌曲的内涵,而且重复渲染着中国传统文化的主题。《上海一九四三》中泛黄的春联、黑白照片、雕花的门窗、斑驳的砖墙、豆瓣酱、旧皮箱等都是显明的传统文化意象,它们能够使观众产生强烈的认同感,因为大家都有过相似的经历或有相同的文化浸润。 二、叙事主题
对于文艺作品的主题,当前人们比较通行的一种看法是,它属于文艺作品的深层意蕴,它常常透过形象、意境而表达出包含某种思想观念和审美意识。从具体作品来看,周杰伦的歌曲数量庞大,主题多样,但从众多而多样的歌曲中,我们可以发现他所演唱的歌曲主题大多不离传统文化。
爱国主题是周杰伦歌曲的第一大主题。广为传唱的《蜗牛》于2006年被上海市教委列入《上海中学生爱国主义歌曲100首》的推荐目录论文开题报告。《本草纲目》迫不及待地要向国外输出中国传统文化,他说我们民族曾经创下了古文明,因此要“抓一把中药服下一帖骄傲”,希望“华佗再世”,医治“崇洋媚外的病症”,并且要把我们的中华文化传播出去,甚至还要让“外邦学汉字”。《双截棍》一歌中以武林绝技将“东亚病夫的招牌”“一脚踢开”,歌中的“仁者无敌”、“一身正气”既是中华武术的精髓也是中国人立身与处世的根本所在。《龙拳》豪情万丈的宣告:全世界的表情/只剩下一种/等待英雄/我就是那条龙!这里的叙事者是一个自信、骄傲以及充满尊严的中国英雄。
“百行孝为先”是典型的中国传统文化。《爷爷泡的茶》讲爷爷在主人公小时候泡茶的生活情节,那就是家的味道。《外婆》告诫当今的人们孝顺长辈不但要给予物质上的赡养,还要给予精神上的关爱。《听妈妈的话》通过与童年时自己的对话教育现在的孩子要爱自己的妈妈,要听妈妈的话,让她少操心。
当下社会竞争激烈,生活与工作节奏加剧,人们充满焦虑,再加天灾人祸不断,很多人陷在了困难的负面情绪中,针对这样的现实,《稻香》表达了对单纯、原始生活的向往,其中虫鸣鸟叫的乡村能够使人想起庄子的文化,它的主题是什么?知足。而“知足常乐”也是被当下人们所遗忘了的一种可贵的传统文化。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在周杰伦的歌曲中大部分常常表现出对过去世界深情的留恋,时间在他的歌曲中成了一个能指的符号,过去是充满意义与价值理想、美好的所在地。
三、叙事语言
朱光潜先生曾说过,西诗以直率胜,中诗以委婉胜。当下流行音乐的歌词以直截了当为风尚,浅白易懂到无味地步。而周杰伦的歌曲语言却能以中诗的委婉胜,这在于它的叙事不但十分注重琢词炼字,而且大量出现传统文学中常见的比喻、拟人、引用、通感、用典等叙事手法,使作品体现出了与中国古典诗词一脉相承的风格与神韵。“残满地伤你的笑容已泛黄”(《台》)运用“通感”的修辞手法,将“的黄”与“笑容的黄”一起呈现音乐论文,使人感到曾经温暖甜美的笑容已逐渐淡离远去,令人无限伤感。同时,这句又令人想起李清照的“人比黄花瘦”的名句,真是更添思念哀伤之情。“只恋你化身的蝶”(《发如雪》)用的是民间传说“梁山伯与祝英台”中“化蝶”的典,《发如雪》歌题本身对李白“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的转化,《《四面楚歌》歌题用是项羽的历史典故,这些切题达意,浑然天成的用典或转化以古喻今,使歌曲显得古朴而文采斐然,体现出以少胜多的简约美,还体现了中华文化的悠久历史和深厚根基。
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没有语言就没有文化,同时,语言又表达着文化,可以说,语言能够反应一个人特性,包含着一个人的历史与文化背景与反映着人对世界与人生的看法与态度。
【关 键 词】赫尔曼・麦尔维尔 发展脉络 论文类型
赫尔曼・麦尔维尔是美国文学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第一个把他引入中国译介的是曹庸,曹译《白鲸》(1957 上海新文艺版)是《白鲸》在中国的第一个译本。大体而言,国内学者对麦尔维尔的研究可分为四类,即评论、译序、论文和文学史。本文主要考察论文这方面的研究。
笔者在中国知网里面输入关键词“麦尔维尔”,大致情况如下:
大部分论文是对《白鲸》的研究,各时期情况如下:
周珏良的《河、海、园――、、的比较研究》(《文艺理论研究》1983年04期)开了麦氏作品在中国研究的先河。最新的是刘海燕发表在《荆楚学院学报》2011年04期上的《有形的樊笼无形的囿囚――解读中“墙壁”意象与象征》。
一、发展脉络
国内对麦氏的研究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比较突出的除了周珏良还有吴加和李万钧。八十年代对麦氏作品的研究还不多,论文只有8篇。
九十年代国内对麦氏的研究逐步深入,涌现了钱满素、汪义群等有影响的研究者。钱满素的《含混:形式兼主题――文书与的联想》(《外国文学评论》1991年03期)指出含混开拓了多元化的理解层次,有利于人类认识水平的提高。汪义群的《论中的人道主义思想――纪念麦尔维尔逝世100周年》(《外国文学研究》1991年04期)指出《白鲸》处处闪耀着人道主义思想的光芒。
进入新世纪国内对麦氏作品的研究急剧深温,南京大学的杨金才尤其突出。他撰写了9篇相关论文及1部专著。他的专著《赫尔曼・麦尔维尔与帝国主义》(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掀起了麦氏作品在中国的研究。另外比较显著的有韩敏中和林元富。
二、研究类型
1、总论型
这类论文总共才三篇,一般是对作家的生平、创作特点及作品的综合研究。杨金才在《英美文学研究论丛》(2000年第1期)发表的《赫尔曼麦尔维尔创作简论》并将其作品大致分成三大类。另外两篇是曾艳兵的《麦尔维尔与大海》(《东方论坛》1999年04期)和聂庆娟的《麦尔维尔:敢于说“不”的探索者》(《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期)。
2、创作特点研究型
此类论文涉及到《皮埃尔》、《泰比》等很多作品,从叙事特点、创作意图、人物塑造等方面入手进行研究。
长期以来,《玛迪》一直因文体的杂乱无章被许多评论家讥讽为小说中的“异类”。于建华和杨金才的《之“奇”形:一次关于小说的冒险》(《外国文学研究》2005年05期)指出作者刻意用这种方法对小说的叙事结构进行探索和实验,是一次关于小说的冒险。这一论文扭转了其他学者的偏见,为麦尔维尔进行了。
视角比较新颖的文章还有:杨金才的《从人物塑造看的文本内涵》(《外国文学研究》2008年03期);安芝丹《试论的哥特成分》(《文艺理论》2009年11期);郑然在《麦尔维尔短篇小说中的艾伦・坡元素》(《外国文学研究》2009年第4期)。
3、比较研究型
从表中可以看出这类论文占的比例也较大,内容丰富多彩。
周汶在《四川外国语学报》(1999年01期)发表的《一脉相承 异曲同工――和比较分析》通过对两部作品的创作背景、动机、人物刻画、主题等方面的比较分析,探讨了菲次杰拉尔德对以麦尔维尔为代表的美国文学传统的继承和对美国小说创作技巧的完善。杨金才的《从看麦尔维尔与狄更斯的近缘关系》(《南京社会科学》2001年第8期)比较分析了两部作品中的人物描写和主题意蕴间的近缘关系,并指出麦氏对狄更斯进行了借鉴。
4、作品分析型
绝大部分研究都属于这一类。这类论文除了少数几篇涉及到《奥穆》、《皮埃尔》及其诗歌创作外,主要集中在对《白鲸》的研究。大致从以下方面进行分析:
(1)对作品中的人物进行分析。吴格非在《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年02期第27卷)发表的《荒谬境遇中的生命抗争――麦尔维尔小说的存在主义解读》运用存在主义阐释了该小说的现代意义。此前已有很多评论家对该作品其进行过各种解读,运用存在主义进行新的解读,不落俗套,发人深思。
对亚哈进行解读的文章也很多,但对他的评论却褒贬不一,有人说他是人类进取力量的化身,也有人说他是魔鬼的化身。主要论文有:戴雪芳的《论亚哈船长的“疯狂”》(《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8年02期),王传顺和杨敏的《亚哈之死》(《美与时代》2006,01)。
(2)运用原型批评理论进行解读。这类文章一般运用原型批评理论寻找《白鲸》中主要人物的原型,这类研究重复现象比较明显。主要论文有:韩德星《外国文学研究》(2000年02期)《谈人物形象的“圣经”原型》;雷锋莲《论中的圣经原型》(西北师范大学,2001)等。
马文霞在的《对中原型意象的探析》(《时代文学》2009年02期)指出麦尔维尔并非“为原型而原型”或“原型至上主义”。这一原型解读并不是一味地寻找作品中人物的原型,而是注重于追溯其神秘原型产生的原因,不落窠臼。
(3)解读《白鲸》的宗教意义。评论家在这一方面的争论较少,一致认为《白鲸》表现了麦氏矛盾的宗教观。他一方面怀疑《圣经》中上帝的仁慈,但又不愿抛弃《圣经》教义的约束。主要论文有:孙筱珍的《的宗教意义透视》(《外国文学研究》2003年04期);朱喜奎的《中的宗教思想》(《时代文学》(下半月)2008年12期)。
(4)从生态伦理批评的视角分析作品。随着近年来生态批评热潮的兴起,从这一视角研究《白鲸》的论文急剧增加。这一方面的主流观点是《白鲸》表现了作者前瞻性的生态危机意识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持这些观点的主要论文有:郭海平的《中人与自然多维关系的伦理阐释》(《外国文学研究》2009年03期);徐明和李欣湘的《论的生态意识》(《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有些观点认为《白鲸》表现了作者矛盾的生态伦理观。周海燕和杨正和的《解读的生态伦理困惑》(《江西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6年05期)阐释了麦尔维尔在生态伦理问题上的思想冲突和内心困惑。
(5)探讨《白鲸》的主题
一直以来学者们对《白鲸》主题的阐释都没能达成共识,有的视其为一部反映现实的作品,有的揭示其复仇主题,众说纷纭。
韩军利的《中复仇主题的神话原型分析》(《世界文学评论》2009年01期)从原型批评的角度对其复仇主题进行分析。用原型分析解读主题,可谓别出心裁。熊伟和侯铁军在《外国文学研究》(2008年03期)的《清教预表法与美国文学中的救赎主题――以、和为例》指出作品中救赎主题与《圣经》中三种救赎主题的相似性,论文把救赎主题上升到宗教的高度。
(6)探讨《白鲸》的象征意义
这类论文所占比例也较大,一般探讨白鲸、主要人物、白色等的象征意义。
张立新的《对于美国文学与文化中“白色”象征意义的重新建构》(《国外文学》2006年03期)指出:麦氏不仅支解了美国文学中“白色”的神话,并对“白色”的内涵和象征性进行了重新建构。陈秋红发表于《外国文学研究》(1997年02期)的《象征意义的文化阐释》从三个不同层面对《白鲸》的象征意义进行了剖析。
三、结语
纵观国内对麦氏的研究,可以发现国内学者做了大量的工作,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研究广度和深度都不断增强,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美中不足的是重复现象极其突出,例如关于《白鲸》的悲剧性、象征意义和生态批评解读等一再重复。虽然我们提倡“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然而一些毫无新意的重复显然是应该避免的。此外,国内的研究只涉及到麦尔维尔的一部分作品,主要集中在《白鲸》,他的诗集和其他作品如《雷得本》、《白外衣》等则少有涉及,以后的研究可以致力于这些之前不被关注的作品,这样才能更全面地了解一位作家。另外笔者注意到国内与国际麦尔维尔研究的对话与合作研究几乎没有,以后应多加强国际合作。总体而言,我国对麦尔维尔作品的研究仍处于初步阶段,整体学术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参考文献:
[1]Robert S. Levine. Herman Melville [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2]韩德星.谈《白鲸》人物形象的“圣经”原型[J].外国文学研究,2000(2).
[3]韩军利.《白鲸》中复仇主题的神话原型分析[J].世界文学评论,2009(1).
[4]孙筱珍.《白鲸》的宗教意义透视在[J].外国文学研究,2003(4).
一、小说叙事特征与叙事理论
由此发轫,笔者意识到研究海明威创作的文学作品不仅要重视探究其审美诉求和精神指向,更应从小说文本中大量出现的人物对话入手。通过分析这些宝贵的信息载体,进而获得进一步了解海明威文学世界的真实意图。国内学术界对于海明威及其文学创作的研究起步较晚,大致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末期80年代初期。造成这一局面的因素有很多,最为直接的因素在于1949年之后特殊的历史语境使得普通读者和学术界对于欧美文学的关注较少,取而代之的主要是苏俄文学。进入到20世纪80年代,随着大量欧美文学作品和理论书籍被译介到中国,普通读者开始逐渐了解海明威,部分专业人士也开始将关注的视野投向这位久违了的美国作家。
回首针对海明威创作文学作品的研究路径,大体上可以从三个方面做整体概述:最早的研究是从作者本人独特的人生经历、传奇的成长历程入手,尤其是部分研究者将海明威参加一次世界大战所受到的身体、心灵的双重创伤视为他一生从事文学创作的动力,使得20世纪60年代针对海明威小说的研究更多地聚焦于外部价值探讨,存在脱离小说文本实际的缺陷。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国外学术界在进一步有效梳理海明威生平经历、创作过程的基础上,逐渐将关注的焦点定位于小说的人物形象塑造,尤其是对小说《太阳照常升起》所塑造的“迷惘的一代”倾注了较多的研究热情。
进入到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学术界对于海明威及其作品的研究逐渐进入到历史的高峰期。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先后发表了大量以海明威作品为研究对象的学术论文,并呈现出逐年增长的趋势;其二是一批硕士、博士的学位论文选定了海明威及其作品,这无疑极大地深化了学术界对海明威和他的作品的研究深度。在这一过程中,笔者发现单纯从层面分析海明威及其文学创作并不能有效摒除外界因素的干扰。这就使得我们的研究始终停留在层面,没有能够真正深入到作者丰富的内心世界深处。
叙事学理论的蓬勃发展为研究者开辟了新的视野,对这一理论的发展,俄国人普罗普贡献良多。他明确提出了叙事功能的理论,进一步将一部文学作品或故事析分为角色和角色的行动构建的大厦。在他的辛勤努力之下,这一理论粗具雏形。但由于初始的分析对象仅为俄罗斯民间童话,不免沾染上研究对象的某些特征,使得叙事理论存在一定的认知不足。当笔者尝试着运用叙事学理论考察海明威创作的作品时,逐渐意识到海明威的创作虽然取材于现实生活的诸多维度,但就其叙事模式而言却存在着相对固定的模式。这一点正是叙事学理论存在的方法论意义,也将注定使得笔者对于海明威及其文学作品的认识达到更高的层级。
二、海明威小说对比分析
作为一名作家的海明威无疑是高产的。他在为后人演绎一个又一个生命奇迹的同时,也在讲述着那些或发生在他自己身上、或他本人亲身经历的“历史事件”。笔者首先将关注的目光投向了小说《老人与海》,尽管这部作品在国外学术界的研究中并没有受到足够的关注。但是作为一部带有鲜明海明威色彩的作品,笔者仍然认为这部小说具有学术研究的价值。
“纵观海明威的硬汉小说,我们发现这类小说不外乎这样一种模式:主人公有一个愿望,可是碰到了障碍,经历千辛万苦的拼搏,最后还是失败了,但主人公精神立于不败之地。”[2]所谓“精神”,表现在文学作品中更多的是需要读者将自我的身心浸润其中,方才能够体悟得到。在作者所营造的虚拟的文学世界中,这种“精神”往往通过作者所塑造的众多人物来体现,而这些人物中最重要的主人公更是将“精神”的内涵、外延阐释得最为全面的关键所在。
中国读者对于海明威的了解或许还停留在中学课本所节选的《老人与海》以及同名电影《乞力马扎罗的雪》。这种较为片面的认识无疑阻碍了人们全面认识海明威,必须时刻谨记的是海明威是以“精通现代叙事艺术”而得到诺贝尔文学评奖委员会肯定的。“在谈论他的作品时,我们不应忘记他的叙事技巧。一个短小的故事经过他反复推敲,精心剪裁,以简明的语言、精致的构想使人们一下子就被他的作品抓住,获得极鲜明、极深刻的感受。”[3]
以小说《老人与海》为分析对象,桑迪亚哥的目标是捕到一条能够证明自己捕鱼能力的鱼。这不仅是为了生计着想的现实诉求,更是桑迪亚哥迈入垂暮之年后试图证明自我能力的一次努力。在长达八十余天的海上漂流中,桑迪亚哥始终不曾放弃自己的信念,他坚信凭借自己多年捕鱼积累的经验一定可以达到目标。当桑迪亚哥的“硬汉”之旅进入到第85天之后,他终于捕获到有生以来从未见过的一条大马林鱼。当老人凭借着自己坚强的意志最终将大马林鱼征服之后,老人似乎获得了短暂的休息。但成群鲨鱼的到来彻底摧毁了老人的胜利果实,最终留给老人的就只有空空的骨架而已。
单纯从物质层面的因素进行分析,老人失败了,但他的行为体现了“人可以被消灭,可是打不败的”硬汉精神。当读者感叹《老人与海》所传递的精神时,却发现“硬汉形象”并不仅仅存在于小说《老人与海》中。在海明威同一时期创作的文学作品中,笔者也能找寻到近似的叙事模式。在小说《打不败的人》中,海明威为读者塑造的是一位挑战自我的老斗牛士。为了证明自己,他一次又一次冲向公牛,只为了将剑扎进牛身――证明自己的价值。“海明威小说着力描写身处恶劣环境中的人,从不同角度去观察和检验人的生存状况,以便考验他们的勇气、胆识和自我完整性,同时阐明自己对不屈于命运,视死如归的硬汉精神的赞美。”[4]类似的故事还在海明威的另一部短篇小说《五万元》中有所体现,这是一部以拳击比赛为主要表现对象的作品,拳击手杰克为了赢得奖金忍受了巨大的痛苦。
三、海明威作品叙事特征分析
通过对上述作品的分析,笔者了解到作为一种特定的叙事模式的存在,不仅在海明威某一作品中有所体现,而是以一以贯之的表现形式多次出现在他的文学作品中。海明威本人颇具传奇色彩的人生经历以及他多次遭受肉体创伤和婚姻不幸的经历,使得后人在阅读他的作品时极易形成先入为主的“硬汉形象”。
当然,海明威的作品中并非只有“硬汉”小说,这一类型的作品情感基调基本是悲剧性的。这一类型的作品以小说《太阳照常升起》为代表,不同于之前的作品,这部小说中的人物没有了美好的愿望和奋斗的目标,他们有的仅仅是安于现状的生活态度和处事原则。
“奇怪的是它一点也不痛, ”他说, “你知道, 开始的时候它就是这样。”
“真的这样吗?”
“千真万确。可我感到非常抱歉, 这股气味准叫你受不了啦。”
“别这么说! 请你别这么说。(《乞力马扎罗的雪》)
这是这部作品中极具代表性的一段对话,作者没有直接交代男女主人公的姓名,而是将其置放于数页之后。在违背惯常语言逻辑模式的前提下,作者所采用的新奇表现手法充分展现了他所具备的高超叙事能力。总体而言,笔者仍然认为“硬汉”小说是海明威诸多作品中最富艺术张力的作品。这主要缘于在笔者阅读海明威小说的过程中获得的信息,不仅是在所谓的“硬汉”小说中可以洞悉到类似于上文所提及诸部作品中出现的叙事模式,而且在海明威作品中占据相当重要分量的战争小说也是如此。以《永别了,武器》为例,男女主人公内心深处最为渴望的就是和平安宁的生活状态,但战争的爆发使得他们的美好愿景化为乌有。当凯瑟琳死于难产时,消失的不仅是凯瑟琳的生命,还有一段属于属于凯瑟琳和亨利的美好感情。现实生活在他们渴望平静的简单生活中投下了巨大的阴影,生活对于他们而言是如此的残酷。这样的“障碍”还出现在小说《丧钟为谁而鸣》中,为了阻止纳粹的攻势,他们需要炸毁一座具有十分重要战略意义的桥梁。对中国读者而言,更多的似乎感受到了英雄们所彰显的价值取向。当笔者冷静下来之后,逐渐意识到这座桥是否必须被炸,它在一场战争中的作用真的有那么大吗?
至此,我们可以对出现在海明威各种类型的小说中的共同的叙事模式做一个简要的概述。出现在这些作品中的主人公们都会在内心深处产生某种形式的愿望,为了实现自己的愿望,追求更为美好的人生开始了各种形式的努力,但在他们前进的道路上出现了一个他们无法逾越也无法战胜的阻碍。当他们意识到障碍的存在时,用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试图跨越一切时,突然意识到“障碍”几乎是不可逾越的,并且“障碍”将真正成为阻碍他们实现自我愿望的外在因素,几乎无法抵抗。“海明威小说中一再出现的其他障碍物的象征:那把杰克和布雷特分开的创伤(《太阳照常升起》);把亨利和凯瑟琳分开的难产死亡,甚至那座使书中的主人公付出生命代价也必须炸毁的桥。”[5]
[参考文献]
[1] 张薇.叙述学视野中的海明威小说的对话艺术[J].外国文学研究,2002(03).
[2] 张薇.海明威小说的叙事艺术[D].苏州:苏州大学,2003.
[3] 杨恒达.海明威――创造“硬汉”的“上帝”[J].长春:长春出版社,1999:203.
[4] 苗春雨.决战荒诞的斗牛士――存在主义角度分析海明威《打不败的人》[J].剑南文学,2012(10).
[5] 董衡翼.海明威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121.
关键词:叶适;记体散文;艺术特色
中图分类号:I2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27—0010—01
叶适是南宋散文名家,千百年来备受称赞。宋叶绍翁云:“水心先生之文,精诣处有韩、柳所不及,可谓集本朝文之大成者矣。”四库馆臣说:“适文章雄赡,才气奔逸,在南渡卓然为一大宗。”其散文诸体兼备,涵括奏劄、奏议、表、书、序、记、墓志铭、祭文、铭、疏文等十几种体裁样式,许多名篇已成为中国散文史上的典范。考察历来对叶适散文的探讨,其奏劄、奏议、墓志铭得到了较为充分的关注,而记体散文则似乎未予重视。本文拟就叶适记体散文之艺术特色略作论述。
叶适的记体散文,“藻思英发”,文采烨然。模山范水,状景如画,叙事议论且富含理趣。
叶适记体散文的特点之一,在于将叙事、描写、议论、抒情熔为一炉,腾挪变化,涉笔成趣。北宋的记体散文,一般采用先叙事,再描写,最后发议的“三段式”写作模式。如王禹偁的《黄冈竹楼记》、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欧阳修的《醉翁亭记》等,皆是如此。然而苏轼并不肯蹈袭常式,其《超然台记》、《凌虚台记》等将叙事、描写、议论穿插并用,灵活变化,使记体散文的面目为之一新,格局亦为之一变。叶适在记体散文创作中,继承了苏轼的这一笔法,灵活处理叙述、描写、发议、抒情之间的关系。如其散文名作《湖州胜赏楼记》:
凡城邑据江海陂泽之胜,皆即以为赏,盖物常聚于大矣。吴兴三面切太湖,涉足稍峻伟,浸可几席尽也。然四水会于霅溪,镜波蓝浪,梁梠动摇,而靓妆袨服之倒影,互为散合。众流放于荷叶浦,沈清浮渌,凫鹄栖止,而绮荷文蓼之罗生,无有际畔。特岭联互,巧石绵络,颇抑湖之重势而蔽遮其寒风,故其人意安而气和。舸经舫纬,艇绘艓缕,细声窈眇,豪唱激越,宛转一州间,随地而胜,随胜而赏,无不得所求,具区虽大,不暇观也。夫岂娱于耳目之狭者易徇,而迪于心志之广者难亲耶?亦其神灵爽异所独钟,彼虽大而此不小也。
本文为胜赏楼所作之记。文章描绘霅溪之镜波蓝浪,楼梁弄影;荷叶浦之渌水清波,凫鹄栖息,荷蓼罗生;绵绵的山岭与巧石,由近及远地点染了胜赏楼外的湖光山色。进而由景发议,“颇抑湖之重势而蔽遮其寒风,故其人意安而气和”。至此,景物描写似已结束。然而,叶适却宕开一笔,描写湖面上舸舫纵横,啸歌游赏的景致。文章景物描写,色彩清晰,静动相衬,文采斐然,别有一番韵味。文章以下部分转入叙事,遥想名士的流风余韵,交代了作记的缘由。最后,作者谈到治政与山水的关系:“政在平,平在久。加以不倦,瘠土可使沃,穷阎可使富。况蒲鱼丰衍,明山媚水,素称胜绝乎!”。整篇文章,叙事、描写、议论灵活穿插,将优美的景物与深邃的哲思巧妙融合,意味隽永。钱基博先生谓其“随笔曲注,情事都尽;而波有余渟,笔无滞机”,可谓一语中的。
叶适的记体散文,结构模式腾挪不羁,变化自如,即便是一段之中,也往往将诸多表现手法错杂并用,极尽灵活变化之能事。如《白石净慧院经藏记》首段。作者先写游赏所览:“山麓漫平,深泉衍流,多香草大木。陆地尤美”;次叙景中之人与事:黄、钱二家,累世不贫,以秀士自居;又有杨翁者,善种花;余曾讲习于此,时与诸人赏花钓鱼,畅游净慧院;黄氏之子,终老不出户;再抒心中之情:“见其能侃然自得于山谷之间,未尝不叹其风俗之淳,而记其泉石之美,既去而不能忘也”;最后议论作结:“盖天下之俗,往往皆如是。使为上者知冒之以道,而不以偏驳之政乱之,则以余所闻于古人之治,何不可治之有哉!”寓景、事、情、理于文中,由景及事,由事生情,由情入理,层层推进,充分显示了作者善于谋篇布局的笔力。
叶适记体散文的特点之二,是用山水游记的移步换形笔法来记亭楼藏院,既让人如临其境,又引起人们探胜索幽的兴致。移步换形,是柳宗元山水游记的惯用笔法,叶适虽无山水游记,但他却将山水游记的这一笔法运用到亭楼藏院记的创作中来,可谓新人耳目。如其《烟霏楼记》。文章从作者赴蕲州之任写起,以游踪为线索,描写沿途所闻、所遇、所览。先入蕲州境,极目“空堤绝岸,败芦衰莽”、“碎坡丛岫,靡迤连接”,渲染了一派荒疏之景;继而行至蕲州,总写蕲州风物与民情,“州无城堞,市无廛肆,屋无楼观,佳卉良木不殖,公私一切简陋”,这里的涵晖楼、见山楼与超然观等遗迹,既凋敝又逼仄,“皆不足以处”。最后,作者来到了烟霏楼。烟霏楼,在通判厅之西,为一州风光佳境。面对如此美景,叶适兴致盎然,展开了大量的景物描写。他先点染烟霏楼下“不见甚陋”的情状,再描写鸥鹭鸡犬,刻绘林樊晻霭,由低到高,由近及远,动静映衬,展现出一幅生动秀美、启人遐思的画卷。要之,全文在移步换形的过程中,又常见叙事成分,将游记的写景手法与楼记的叙事艺术巧妙叠合,令人叹服。
文辞俊丽横肆、句式灵活多变是叶适记体散文的第三个特点。诚然,叶适强调“为文不能关教事,虽工无益”,但他并不因为重道而轻文,他曾编选过一部宋代散文集,名为《播芳集》,此书今佚,然序尚存。在序文中,他这样阐述自己的选文标准:“取近世名公之文,择其意趣之高远,词藻之佳丽者而集之。”又序《罗袁州文集》云“散语幽寂,有兰芷之洁;合语华润,有桃李之艳”,足见其对思想和艺术是并重的。
叶适“雄文博辩”,“笔力横肆”,擅长言事论证。又“于欧公四六,暗诵如流,而所作亦甚似之”。于是,他将政论和四六惯用的对偶、比喻、排比等辞式移植到记体散文的写景状物中来。他的记体散文也表现出“横肆”的特点。譬如《石洞书院记》:“土开谷明,俄若异境。稍复深入,臻于旷平,则石之高翔俯踞,而竹坚木瘦皆衣被于其上;水之飞湍瀑流,而蕉红蒲绿皆浸灌于其下。潭涧之洼衍,阿岭之嵌突,以亭以宇,可钓可奕,巧智所欲集,皆不谋而先成。”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句式工巧整饬,文笔俊丽雄赡。此外,叶适还好用四字句式,如《宝婺观记》:“漫陇伏冈,林茂野蕃,若轾若轩,若万马纵牧于平原,锦出绣没,不可控抟。两溪广长,会清合凉,匪厉伊方,徐纳于江。南山绵绵,果蔬之区,柘桑之园,日月风雨,借其姿态,雾烟氛霭,相为吐吞。”成功运用了铺排和比喻手法,由近及远,由低到高,层层推移,一派千山秀色,尽揽绣囊。以大量四字句式展开铺排,又使行文气势流走。叶适《观文殿学士知枢密院事陈公文集序》称“文欲肆”,此文即见其妙。叶适甚得韩柳之意,除了喜用四字句外,还注重句式的奇偶相错,长短并用。如《沈氏萱竹堂记》:“沈君体仁始治园观,广池以接清流,累土以抗峻峰,缭其四旁,互为蔽隐,搜花拣石,绵日系月,衣食所余辄具焉。然后迟客有亭,延月有台,藓梅露药草木之奇品,莫不贯序以先后。”句式整饬又不失变化,有参差错落之妙。
要之,叶适的记体散文,打破传统“三段论式”的写作格局,将叙事、写景、议论、抒情熔为一炉,结构灵活自如;在句式上,叶适既喜用四字句和对偶句来写景状物,又注重行文的骈散相间,错落有致,使记文横肆可观。此外,他将游记中惯用的移步换形笔法用到亭楼藏院记的创作中来,不仅引起读者探幽索奥的兴致,而且增强了记文的文学色彩。朱迎平称,“叶适是集乾、淳散文中兴之大成的散文大家”,从这个意义上说,叶适记体散文的贡献正是他“集散文之大成”所不可忽略的一个重要方面。
参考文献:
[1]叶绍翁.四朝闻见录[M].北京:中华书局,1989:35.
[2]永瑢.四库总目提要[M].万有文库本.
[3]脱脱等.宋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7:12889.
[4]黄震.黄氏日抄[M].王水照编.历代文话[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854.
[5]钱基博.中国文学史[M].北京:中华书局,1993:649.
[6]孙诒让.温州经籍志[M].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刊本.
[7]黄震.黄氏日抄[M].王水照编.历代文话[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