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工程管理的制度

工程管理的制度

时间:2023-06-27 17:58:4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工程管理的制度,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工程管理的制度

第1篇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施工建筑;影响因素;解决办法

1.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影响因素

1.1环境因素影响着建筑工程管理

影响建筑工程管理效果的因素,相对其他因素来说,环境因素有着不可操控性,在现阶段的科技发展中,虽然能够有效预测,但是却不能完全进行掌握,但是,环境因素对工程管理却有着一定程度的影响。例如,工程施工中如果进行混凝土浇筑,如果遇到较大的风雨天气工作就不能再继续进行,另外,建筑工程中必须注重对环境的保护,如果不能有效重视环境,在工程建筑中让污染了环境,非常容易引起法律纠纷,这样的建筑案例不在少数,当前建筑工程管理中缺少对环境管理的制度,并且没有建立专业人员负责,而且在建筑工程管理中保护环境的意识不强,所以,在建筑工程管理中,提高对环境因素的管理,能够使管理更加完善。

1.2现代化机械设备以及安全因素对建筑工程管理的影响

设备,是工程施工中重要的工具,在现代化建筑工程管理中,现代化机械设备的良好运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管理中出现的人工费用,并且能够不断推进工作的进度,提高效率。然而,在实际的建筑工程管理中,首先,出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互相协调上,由于机械设备分属不同的单位,这样在有效协调上就会出现一些问题,从而导致降低管理效率,而且现阶段高素质技术人才不多,这样就会导致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较多。基于以上情况,要注重现代化机械设备对工程管理的影响。

1.3建筑材料的影响

建筑材料,是建筑工程质量是否达到标准的根本,可以说,如果建筑材料的质量不合格,那么建筑物本身的质量也不会合格,两者之间有着非常直接的关系。同样,在建筑工程管理中,对建筑材料的管理以及对人为因素的管理非常重要,所以,建筑材料对建筑工程管理的影响非常重要,在建筑工程管理中占据着非常关键的地位,一旦出现管理上的纰漏,容易影响工程质量。例如,某建筑工程管理中,所使用的建筑材料由于没有进行良好的保管,导致其质量下降,影响整体建筑品质。出现这样的问题,是由于在建筑工程管理中忽视了对建筑材料有效的管理,建筑工程管理中没有相关的制度和部门主动承担建筑材料管理,或者现场的管理不规范,才会出现这样的问题。所以,在建筑工程管理中,需要重视对建筑材料的管理,在实际工程进展中,对现场的管理环境进行有效的考察,以分析问题形成的原因,提出有效的对策进行解决。

2.建筑工程管理的主要解决方式

2.1建立健全的建筑工程管理制度,并进行监督落实

完善并具有科学依据的建筑工程管理制度,能够为管理工作提供重要的依据,让建筑工程管理逐渐实现科学化和制度化,促进工作有序的开展,但是当前我国的建筑工程管理制度,相较西方还有一些差距。在完善制度中,制定相应的监督制度,并建立审查监督小组,保证制度的有效落实。[3]在不断的落实制度额过程中,就能够对管理中出现的思想因素和建筑材料因素进行有效管理,避免这两种因素出现问题影响管理效果和工程进度。

2.2在进行工程成本控制上,要不断进行强化

工程成本控制,是提高管理的有效办法。在建筑工程管理中,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有效节约成本,这是当前工程管理中重要的工作。在强化成本控制上,首先应该改变思想,要在注重质量的前提下,注重经济效益,其次,对采购进行严格的把控,从源头进行建筑材料的成本控制。另外工程成本贯穿工程施工的始终,在每一个环节都要进行有效的成本把控,不但优化施工环节,而且节约成本,提高效益,不仅能够实现建筑工程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的提高,而且能够提升工程总体质量,促进建筑事业不断进步[2]。

2.3通过各种措施让管理人员以及施工队伍素质实现有效提升

在建筑工程管理中,人为因素的影响可以说一直都体现在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上,为了避免管理人员做出错误的决策,为了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对两者进行有效的管理和培训是当前建筑工程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任务。其主要措施中,第一,需要对管理人员进行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并不断进行学习深造;[1]第二,对当前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进行改革创新,对当前的建筑工程管理模式进行有效的创新,弥补传统管理模式中显现出的不足。第三,要强化在职培训管理和入职培训管理,是施工人员明确工程施工的危险性质,保证其按照规定对大型的机械设备进行有效操作,不但保证机械上的有效统一,而且能够促进管理水平的有效提高。有效提高建筑工程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的素质,所收获的效果不仅仅体现在某一方面,而且体现在多方面。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保证管理水平有效提升,而且能够促使工程整体质量不断提高,有效避免自然环境和人文因素对建筑工程的不利影响。例如,在建筑工程管理中,如果管理人员的素质不高,就不能实现对工程建设的全面性考量,在管理制度落实的程度、管理问题的解决程度、现场建筑材料保护程度都会受到很大的影响,正所谓上行下效,管理者自身出现问题,就非常容易降低其管理水平,所以,通过各种措施提高管理者和施工人员的素质,是非常重要的任务,这是降低各种因素对建筑工程管理的主要对策。

总之,在我国的发展中,建筑工程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为了不断强化建筑工程管理,要对其中的问题进行全面性的考察,并有效落实责任制度,并且通过各种措施有效保证建筑工程施工阶段对环境的有效保护,通过培训、学习等措施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强化制度保证成本控制过程中的有效监督,促进建筑工程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

作者:李爱云 单位:中国石油新疆培训中心

参考文献:

[1]魏文萍.建筑工程管理的影响因素与对策[J].财经问题研究,2015,S1:67-70.

第2篇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主要问题;解决对策

引言

建筑企业中的工程管理问题是一项关乎工程质量和企业效益的大问题,由于工程管理受到各种因素的不利影响,使得一些企业在管理方面出现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如果不能有效解决,就会直接影响到企业的整体效益和发展水平。由此可见,加强建筑工程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企业管理中务必要加强工程管理工作,使其达到标准化、科学化,全面提高建筑企业工程管理的整体水平,进而达到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共赢。

1、加强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要性

在企业发展中,加强建筑工程管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首先,从加强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方面看,施工队伍的整体素质直接影响到工程的整体质量,所以在选拔施工人员时一定要严格按照程序,加强对人员的管理,对施工人员进行必要的岗前培训,以便提高施工人员的整体素质。同时,对材料和设备的质量要进行检验和验收,检验结果需要符合相关规定和标准的要求,保证材料和设备的质量,这样建筑工程的质量才能得到提高,得以保障。其次,从加强建筑工程的成本管理方面看,针对成本进行成本预算,制定计划,结合施工中的实际情况进行成本控制和成本考核,这是成本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只有加强成本管理才能有效完成预算工作,进而保障建筑工程资金发挥其应有的功效。最后,从加强建筑工程的安全管理方面看,建筑工程在施工过程别要重视安全管理,安全建设可谓建筑工程的一项重要任务,只有加强安全管理,才能尽量减少或避免施工中的各种安全隐患,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以及造成的损失,由此可见,加强建筑工程管理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有助于提高建筑工程的整体管理水平和管理质量。总之,加强建筑工程管理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于加强不同生产领域之间的有效沟通和交流,同时也有利于解决我国当前建筑工程管理中存在的种种问题,使得建筑工程管理水平不断提高,管理质量不断增强,促进建筑行业的稳定健康发展。

2、建筑工程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建筑工程管理的制度不完善

建筑工程管理的制度是否完善与整个工程的质量密切相关,同时也反映出一个工程其管理水平的高低。然而现实情况中,我们国家的建筑工程管理的相关制度欠完善,表现为原有的制度难以适应当前建筑工程市场发展的需要,制定的制度规章缺乏针对性,不能随着建筑工程管理的发展对制度进行有效的更新。另外,建筑工程管理的法律法规不健全,大多是借鉴国外的管理方法以及管理模式,但是相比较而言,我国建筑工程管理的法律法规还比较落后,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表现为许多建筑工程企业缺乏现代化的管理,管理欠科学,不规范,缺乏明确的管理机构和管理体制,难以按照有关的法律法规来进行建筑工程管理工作。

2.2企业领导对建筑工程管理不够重视

一些企业领导在进行工程管理时往往凭借经验习惯加以管理,这样的管理方式对工程质量管理非常不利,与此同时,一些企业领导对建筑工程管理缺乏重视,监管力度不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建筑工程管理的质量和水平。此外,一些企业领导对安全管理不到位,造成各种事故发生,严重威胁到施工人员的安全。数据显示,大多数施工安全事故的发生都与管理者的管理意识和责任密切相关,他们大多在管理施工人员上存在缺陷,缺乏对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必要的培训,即使有培训教育,也往往只是表面文章,对有关安全教育的实质内容的培训力度不到位,造成事故频繁发生。

2.3建筑施工管理人员素质偏低

建筑工程管理人员的素质高低一定程度上关乎建筑工程质量的高低以及管理水平的高低。一般而言,建筑工程管理人员都要具备相关的建筑知识和管理经验与实践,同时还要熟悉相关的管理制度和法律法规等,由此可见对施工管理人员的要求是比较高、比较严格的。然而现实情况中,我国当前还缺乏对管理人员进行严格的考核制度,管理人员来源比较复杂,由此组成的管理队伍整体素质不高,呈现出参差不齐的状况。

3、建筑工程管理中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3.1不断完善建筑工程管理的制度和法律法规

在建筑行业进行工程管理过程中,需要不断完善相关的制度和法律法规,对已有的各项规章制度进行更新,使其适应现代市场发展的需求,制定出有针对性的各项制度和法规,以便满足建筑工程管理不断发展的要求。与此同时,要不断健全相关的法律规范,吸收和借鉴国外先进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方式,并结合自身企业的实际情况加以创新,使得管理更加科学化、规范化,管理机构和管理体制更加明确,建立起新型的建筑管理制度,综合国内外先进的管理理论和思路方法等,制定出符合我国发展的建筑工程管理的新途径,进而为我国的建筑工程提供必要的法律保障。

3.2企业领导要加强对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视

在建筑工程管理过程中,企业领导要发挥其带头作用,重视工程管理工作,不断提高管理意识和经验,带动员工树立起高度的工作责任心,认真贯彻执行相关的规章制度,认识到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要性,善于采取各种方法将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等召集起来共同学习,使得相关的工作人员学会运用法律知识维护企业的权益。同时,企业领导要加强对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的重视,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安全培训,将安全意识落实到企业的每一位职工身上,时时处处关注企业的安全,重视安全管理,进而尽量降低和减少各种安全事故的发生,减少企业的损失。

3.3提高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在建筑工程管理过程中,施工管理人员要增强自身的素质,相关单位要严格执行上岗考核审查制度,同时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管理人员的教育,使其掌握先进的管理知识和实践经验,熟悉管理法律法规,严格控制管理人员的行为,提高其综合素质,以便满足建筑工程管理的需要,提高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王年生.对建筑工程管理中常见问题及对策的综合探讨[J].科技传播.2010.

[2]林胜华.浅谈建筑工程管理若干问题及控制措施[J].建材与装饰,2010,(2):29- 30.

[3]王相坤.探析我国建筑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商品与质量:理论研究,2012(8).

第3篇

加强土木工程管理是保证土木工程质量的重要手段,必须深挖土木工程质量问题的根源,提高土木工程管理的效率。

关键词:

土木工程;管理策略

本文在简介现代土木工程管理特点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探讨土木工程管理的策略及发展趋势。

1土木工程管理的基本特点

1.1经验管理与技术管理相结合

土木工程管理工作对于经验有较大的依赖性,同时又必须依靠先进技术手段。①技术手段是土木工程管理的基本方法,对于实现管理精准性有重要价值。②经验可以帮助施工人员判断问题产生的原因,可以找出数据被后的问题,可以有效的快速的解放现场存在的问题。

1.2技术管理与监督管理相结合

做好土木工程的管理工作,必须依靠现场的施工技术人员,必须由技术人员贯彻执行施工细节要求,在发挥施工技术人员管理作用的同时,还要发挥施工监理人员的监督作用,这样才能形成必要的制约性体系,使土木工程管理在完善的管理机制体系下,科学的保证土木工程的质量。

1.3制度管理与程序管理相结合

土木工程施工管理依靠完善的制度规范,要求所有的工程操作都必须按照即定的操作原则与制度执行。为了保证制度的履行,还要围绕着施工过程进行管理,在施工的每个细节上落实具体的制度,发挥出制度的有效性。

2土木工程管理的主要问题

2.1安全管理方面的问题

土木工程管理方面问题主要反映为安全的问题,由于管理不细致和安全责任落实不到位,导致土木存在着安全隐患。①土木经济•管理•综述•2工程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不强,安全工作处于现场管理的从属地位,导致土木工程施工中意外事故的增加。②还有的土木工程管理人员缺乏对施工人员必要的安全教育,导致施工人员不按照安全程序进行施工操作。③还有的些土木管理体系中安全监督机制不健全,没能对安全形势进行深入分析,部分施工管理人员不认真落实安全管理制度造成施工隐患较多。

2.2质量检查制度不完善

土木工程管理中的质量管理是重中之重,由于管理工作不到位常会造成工程质量问题。①土木工程管理中的质量监管体系不健全或者监管制度不履行,造成土木工程施工过程中监管不力,没能有效的预防质量问题的出现。②还有的土木工程质量监管往往是事后监管,没能做到有效预防和及时发现质量问题,因此给土木工程造成较大的损失。③还有的土木工程管理人员与监理人员不能有效的配合,无法对所有细节进行监管,存在着施工监管马虎或者监管不全面的实际问题。

2.3工程进得管理不得当的问题

保证土木工程的施工进度,确保工程如期完工是土木工程管理的重要内容,由于对土木工程研究不深入,对施工的重难点环节掌握的不到位,造成土木工程施工进度延期问题。①部分施工项目与工程总体进度不能保持协调,不能根据每项工程的难易程度科学的调配施工力量,造成施工进展不同步,施工进度被拖慢问题。②还有的土木工程进度要求模糊,管理人员没能形成明确的时间概念,没能在工期方面进行有效的安排,导致工程进度时快时慢,最后存在着突击施工问题,严重的影响工程进展速度和质量。③对工程的困难预计不足,没能采用科学的技术方法对工程进展进行预判,因此影响了施工的进度。

3土木工程管理的基本策略

3.1完善土木工程管理制度

为了有效消险土木工程管理中的问题,全面提高土木工程管理的效率,必须依靠完善的土木工程管理制度,对土木工程实施全方位的细化管理,有效解决土木工程管理领域的问题。①必须围绕着土木工程的实际需求,建立有效的管理制度,切实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的责任,并且形成必要的奖惩机制,体现出工程管理制度的效能。②围绕着土木工程的进展情况,以及土木工程管理制度的实践情况,科学的修订和完善制度,调动工程管理人同积极性,依靠有效的制度实现高效的管理。③结合土木工程科学技术,把技术要求贯穿于工程管理制度当中,从而体现出科学施工的土木工程管理思维理念。

3.2加强质量与进度管理策略

为了保持土木工程的合理进展速度,保证土木工程施工达到基本的质量要求,必须针对实际情况使用科学的管理策略。①围绕着施工方案与合同要求,合理制订工期安排,反施工计划需要渗透到工程管理的整体过程,结构施工条件与施工标准,合理预判工作,并且采用科学的技术手段进行施工调整,达到控制工期目的。②加强施工材料的控制,保证施工材料来源、检验、运输、储存等环节的安全,有效防止出现有材料质量问题。③对施工过程进行全程无死角的监控,注重采用技术手段和有效工具对施工质量进行判定,及时找出施工中存在的问题。④加强施工人员的技术培训,在做好示范的基础上,保证施工人员的优质施工,最终确保工作合格,全面提高工程管理品质。

4土木工程管理的发展方向

4.1土木工程的精细化管理发展方向

为了更好的控制土木工程的质量,解决土木工程中存在的各种质量和安全问题,必须使用精细化管理的手段,精细化管理已经成为未来土木工程质量管理的基本趋势。①数据的精准分析在未来管理中有重要作用,在技术的支撑下,可以提高土木工程管理效能,为土木工程管理者提供基础的管理依据。②实现对工程流程和施工细节的精细管理,要在资源统筹调配的基础上,要对管理模式进行不断的修改与完善,只有发挥出全部施工管理工作的效能,才能使用有效的管理。③标准将在土木工程管理中扮演越来越重要角色,标准化与标准检验手段将广泛用于土木工程管理,围绕着技术测量进行管理将成为趋势,凭主观经验进行管理的方式必然让位于凭机器进行数值测算的管理。

4.2土木工程信息化管理发展方向

在现代信息化的背景下,土木工程管理工作日益强调效率,只有全面提高土木工程管理的效率,才能实现管理目标,解决传统土木工程管理低效低质的问题。①信息化的手段在数据收集和数据有效传递的基础上实现了远程实施管理。②信息化的管理可以对工程进展和工程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预判,达到提前分析问题和进行提前管理的有效目标,实现了向事前和事中管理倾斜。③信息化的管理还注重智能管理,可以借助各种机器来辅助管理人员,有助于全面实现土木工程的标准化。

5结论

做好土木工程管理必须从实际情况出发,贯彻使用信息化与精细化的管理手段,实现土木工程顺利实施目标,解决好传统土木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李浩.浅谈土建工程施工的控制与管理[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04).

[2]李成斌.浅谈当代土木建筑施工的问题与对策[J].经营管理者,2011(02).

第4篇

[关键词]基层水利工程;管理;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30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25-0088-01

前言

目前,由于我国基层水利工程管理问题越来越突出,传统的基层水利工程管理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化基层水利发展的需要。水利局只有拥有良好的基层水利工程管理水平,才能保证水利工程发挥较好的效益,同时,基层水利也是我国经济快速和稳定发展的物质基础。由于基层水利工程管理不仅会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还会影响政府在群众中的形象。因此,为了较好地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并且确保基层水利工程产生较好的效益,在群众中树立良好的政府形象。采用有效地基层水利管理措施显得至关重要。

1 基层水利工程管理的特征

1.1 管理对象的动态性

由于基层水利工程的建设受到的外界环境影响较大,使得基层水利工程管理存在很大的波动,因此,基层水利工程管理对象具有动态性的特点。同时,我国基层水利工程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还不够健全,并且我国很多地方水利局对基层水利工程管理也不到位,尤其是一些经济比较落后的地区,由于这些地区的基础水利工程融资方式较少,这样就使得基层水利工程管理具有较强的动态性。

1.2 管理目标的综合性

为了更加严格地提高基层水利工程管理的质量,需要从基层水利工程管理中的多个角度进行考虑。同时,由于我国基层水利工程的设施并不是非常完善,很多地区的基层水利工程建设并没有达到相关的要求,因而对基层水利工程进行系统化管理很有必要。因此,为了更好地提高基层水利工程管理的水平,需要对基础水利工程进行综合性管理。

1.3 管理行为的专业性

为了确保基层水利工程运行的质量,基层水利工程管理一定要严格按照相关的标准进行,因而要求基层水利工程管理行为的专业化和科学化。由于基层水利工程是一种基础产业的建设更加要求配置专业化的管理人员,提高基层水利工程的管理水平。尤其是对地方水利局来说,实现对基层水利工程管理的专业性是提高我国基层水利工程管理水平的重大举措。

2 基层水利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 基层水利工程管理的程序有待严格

目前,我国水利局在进行基层水利工程管理的过程中已经取得了较大的成就。由于基层水利工程会给社会直接带来经济效率,因而人们更加重视基层水利工程管理。因此,水利局应该严格按照标准化的程序对基层水利工程进行管理,从而使得基层水利工程能够按照一定的标准运行,以提高基层水利工程管理的质量。

2.2 基层水利工程管理的方向不够明确

基层水利工程管理中存在缺陷的问题常常会出现在基层水利工程运行的过程中,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基层水利工程管理不足。因此,水利局应该制定好相关的基层水利工程管理规章制度,明确基层水利工程管理的方向。同时,在进行基层水利工程管理的过程中,常常会出现基层水利工程管理人员对自己应该负责的工作不够明确,从而影响基层水利工程管理的质量。

2.3 基层水利工程管理的理念比较落后

目前,基层水利在我国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大的作用,然而我国地方水利局的基层水利工程管理理念还比较落后。尤其是在我国现代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由于水利局基层水利工程管理制度方面存在着很多问题,从而给基层水利工程管理带来了很大的麻烦。

2.4 基层水利工程管理人员的素质有待提高

目前,我国基层水利工程管理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就是缺乏高素质人才,基层水利工程管理一般主要是由地方水利局负责的,但是,由于有的水利局的某些水利管理人员还存在经验不足、管理理念比较传统和管理知识不够全面等问题,同时,由于基层水利工程管理工作的待遇不高,水利局就很难吸引高水平的基层水利管理人才。由于水利局缺乏高素质的基层水利工程管理人才,基层水利工程管理工作就很难高质量地完成,从而就会影响基层水利工程管理的质量。

3 提高基层水利工程管理水平的措施

3.1 确定科学化的基层水利工程管理目标

为了使得水利局更好地加强对基层水利工程的管理,首先应该确定科学化的基层水利工程管理目标。作为水利工程主管单位,水利局首先应该对基层水利工程进行全面的了解和认识。同时,有效地结合水利局的战略发展目标,有针对性地明确基层水利工程管理目标,实现科学化的基层水利工程管理。

3.2 实行基层水利工程管理体制的改革

目前,实行基层水利工程管理体制的改革是提高基层水利工程管理水平的一个重要方面。第一,明确基层水利工程具有一定的公益性质。在地方水利局对基层水利工程进行管理的实际过程中,由于基层水利工程具有一定的公益性质,这就会使得基层水利工程管理的经费都是由国家给予的。第二,加强对基层水利工程管理体制的改革。由于传统的基层水利工程管理体制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基层水利工程发展的需要,而且很多地方水利局对基层水利工程管理的制度都是根据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实行的,这就会导致基层水利工程管理体制过于落后,所以进行基层水利工程管理体制的改革显得非常关键。第三,加强对基层水利工程管理资金的改革。由于基层水利工程管理一直存在资金不足的问题,为了提高基层水利工程资金的使用效率,加强对基层水利工程资金的管理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3.3 建立健全的基层水利工程管理体系

一直以来,我国基层水利工程管理中都存在管理体系不健全的问题,因此,提高基层水利工程管理水平需要建立健全的基层水利工程管理体系,一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第一,在水利局进行基层水利工程管理时,基层水利工程管理人员应该更多地到基层水利工程中进行考察,进而保障基层水利工程管理制度具有一定的效果,使得基层水利工程管理人员的管理工作能够按照完善的管理制度进行。第二,加强对基层水利工程管理人员的检查,采取有效措施加强约束基层水利工程管理人员的工作,从而提高基层水利工程管理的水平,避免不合格的基层水利工程管理人员从事到实际基层水利工程管理工作中,从而实现科学化的基层水利工程管理。第三,制定出合理的责任制度和基层水利工程管理评价制度,使得基层水利工程管理人员的水平能够较好地体现出来。因此,地方水利局只有致力于基层水利工程管理体系的完善,才能确保整个基层水利工程管理质量有效的提升。

3.4 加强对基层水利工程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其专业技术水平

目前,基层水利工程管理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与整个基层水利工程的质量有很大关系。因此,地方水利局应该加强对基层水利工程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基层水利工程管理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加强对基层水利工程管理人员的培训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加强对基层水利工程管理人员的教育工作,使得基层水利工程管理人员对基层水利工程的管理目标有一个明确的认识,从而意识到加强基层水利工程管理的重要性。第二,加强对基层水利工程管理人员的培训,不断提高基层水利工程管理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第三,地方水利局通建立完善的奖惩机制,激发基层水利工程管理人员工作的责任心和积极性,从而为整个基层水利工程管理水平的提高奠定了基础。

4 总结

总而言之,为了有效地提高基层水利工程管理的水平,实现科学化的基层水利工程管理显得非常重要,我国地方水利局应该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基层水利工程管理人员对基层水利工程的整体认识。根据基层水利工程的特点,不断提高基层水利工程管理的质量,明确基层水利工程管理是一项综合性的管理方式。因此,现阶段研究基层水利工程管理问题及对策具有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潘志富.浅谈基层水利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水利科技与经济,2014,14(2):101-102.

[2] 张俊涛.我国基层水利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前沿,2013(07):14-18.

第5篇

关键字:水利工程 现代化管理 内涵 目标 内容

中图分类号:TV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我国的水利建设是国家经济建设的基础,也是未来现代化建设的重要部分之一,特别是对大江大河的综合治理和开发,必须从水利的现代化出发,来逐步提高水利工程管理的水平。为此,作为水利建设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水利工程管理的现代化的目标和内容的确定,就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

一、从水利工程管理的现状来分析

水利工程管理主要是通过对已开发的水源或水利工程进行有效的保护和管理,并实现对传统水利向现代化水利建设的转变,其中,对水利工程管理的现代化是建立科学的水利工程的前提,也是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水利的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对水利工程动态管理的根本需要,没有水利工程管理的现代化,就没有水利现代化,为此,从水利工程过来的现状来看,其内涵主要包括建立适应水利发展的先进、科学的水利工程管理体系,比如高标准的水利工程,先进的水利监控和调度系统,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水利管理模式,现代化的水利技术管理队伍等,从而确定了水利工程管理是一个动态的现代化管理的过程。

二、从水利工程的管理目标来分析

水利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就是实现对水利工程的现代化管理,为此,必须从基础设施建设上不断改革和创新,通过引入先进的治水理念,科学的管理制度,来实现对水利工程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进而确保水利工程管理的法制化,为此,必须从以下几点来促进水利工程目标的实现。

2.1 创新水利管理新模式

管理模式的创新必须打破固有的传统思想的制约,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出发,以满足现代水利工程管理特点和发展规律,并利用现代水利管理模式来实现对水利工程运行机制的良性循环。

2.2 强化对管理标准的精细化

管理需要精耕细作,从《水利工程管理考核办法》中认真贯彻水利工程的组织和管理目标,依靠现代科技来提高水利工程的管理水平,强化运行管理、落实安全管理,最大限度的确保水利工程的科学设计和使用寿命,充分发挥水利工程的综合效益。

2.3 强化对公共服务的管理职能

水利工程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从安全用水、合理开发中来实现对公共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并从对水利事务的管理中来强化其为社会服务的职能,如维护水利的引排调蓄能力等。

三、推动水利工程现代化发展的主要环节和内容

水利建设重在管理,必须从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中来确保水利工程的管理创新,并在确保水利工程设施完好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水利工程的综合效益。为此,必须结合我国的水利工程管理实际,神化改革,适度超前,因地制宜,统筹全局,从软件和硬件两个方面来实现我国水利工程管理的规范化、专业化和现代化。

3.1 强化管理理念的现代化

在水利工程管理中,必须注重以人为本的现念,水利工程的运行和管理,根本宗旨就是为了实现为广大人民提供供水保障和防洪需求,并在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前提下,最大化的开发和利用水利资源。为此,必须从水利的安全管理出发,突出水利工程的公益性,并将保护人民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同时,树立公平公正的水利观,引入市场监管机制,强化对水利资源的稽查和行政执法力度,确保水利建设市场秩序有效,引入环境保护机制,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在重视水利工程建设的同时,抓好环境与生态问题,促进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的协调发展。

3.2 强化对管理体制的现代化

建立良性的水利运行机制,促进水利工程的科学、有效利用,使其能够承担起对维护社会公共利益,提供公共服务的职责,为此,必须从三个方面来进行改革,一是从水利工程的分级管理体制入手,合理的划分其公益性与经营性,切实履行其职责,并将公共财政与水利工程的建设形成明晰、畅通的管理;二是建立规范、科学的水管运行机制,从对水的治理到管理,实现管养结合、定岗定编、规范运行、高效管理的新模式,以适应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水利发展特点;三是从市场化的水利维护体系中来提高专业化水平,增加对水管单位的改革力度,实现对水利工程的管养分离,首先要从水管单位内部建立管养分离,并实现养护管理与财政配套的核准,其次是在原有的养护任务的基础上,实现对水管单位的市场化运作,比如通过招投标的形式来择优选择专业化程度高的养护单位,从而实现对水利工程的规范化、目标化管理。

3.3 建立健全水利工程管理的制度化、法制化

3.3.1 健全规章制度,实现全面制度化管理

对水利工程管理制度化建设,其目的是为了实现对水利工程进行全过程、全方面、全状态的监督和管理,比如对人事制度的管理,学习制度的制定,岗位职责能力的限定,安全检查工作制度、档案管理制度等,从而实现工程管理有章可循。如通过对档案工作进行调整和细化,从档案的分类管理到档案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再到对各类文案资料的收集、整理和综合应用,都实现了对档案规范化操作的管理目标。

3.3.2 落实工作检查和考核制度

从对水利工程各单位的工程检查和观测工作中,通过对其工作要求的制定,来实现定期的检查和安全鉴定,从而推动水利工程制度的全面实施。如对水利工程养护工作的细化和规范,从其维修项目到养护目标的实施,都从制度上给予项目的检查与验收,从而建立全面的质量管理体系。

3.4 依托现代化和信息化技术来促进水利工程管理创新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对水利工程的规划和实施上,以资讯化技术为平台促进管理创新,改进管理手段,提高水利工程管理的现代化水平和科技含量。主要表现在,一是从推进水利工程信息化建设为依托,如建立水利工程信息采集和监控系统,引入数据库系统和服务,来提高大型水利工程建设的信息化水平,通过建立自动采集系统,将水利工程管理中的水情、旱情、工情等信息进行及时的收集和整理,以提高信息管理的效率和水平,同时,对于实现防洪抗旱,水资源的调度和管理,确保地区水利工程的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在水利信息化监控体系中,通过对水利工程运行管理的实时监测,从而构建其水利信息通信网络平台,将实现对地区范围内的雨水情,水文数据,以及水资源等信息进行有效的存储和整合,以实现对公共服务的能力,为此,加强对水利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力度,全面推进现代水利信息资源的共享和利用,充分发挥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的优势,强化其堤防工程和水库加固的科学性。

通过建立水利遥测和视频监视系统,从而可以对水利工程的各项信息进行及时的采集和传输,以应对水情需要,为防汛和水资源利用提供科学决策。通过建立自动化的水闸监控系统,可以从各个方面来全面监控各项机电设备、水闸船闸等的启闭状态,水文数据和各项水利实时监测信息,从而通过遥测和控制系统来实现对整个水利枢纽工程的准确、及时、高效管理。通过建立水情预报和调度系统,来实现对水利各测站的水文信息要素的实时、自动采集,并按照信息系统模型来进行分析和处理,以实现对水利工程的科学调度,比如利用监控中心站和终端站的遥测控制系统,来实现对某个枢纽闸门的开启,以实现水资源的调度。

3.5 构建具有现代化水平的水利工程管理队伍

对水利工程管理来说,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是提高其管理能力的重要途径,为此,必须加强对水利人员的专业素质的教育和培训,从知识结构和能力层次上来不断提高人员的专业能力,制定相应的人才培养机制和创新激励机制,来推动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力度,从而为实现水利工程管理的现代化储备坚实的高素质信息化人才队伍。

四、结语

总之,水利建设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基础工程,也是实现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的必有途径,在对水利工程现代化管理的全面建设中,从其具体的内容展开分析,来实现对水利工程管理专业水平和市场化建设的有力跨越,从而为水利资源的综合应用和开发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第6篇

关键词:工程管理; 组织协调; 合同管理;信息管理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04-0050-02

0 前言

管理是企业永恒的主题。从严治理企业,是企业振兴的必由之路。工程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企业管理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所谓工程管理,从一般含义上讲,就是对企业从订货到交货的整个生产过程的管理,是为了在规定时间内,按规定的质量、成本、数量和交货期生产产品,并综合使用工厂中的生产资料进行低成本生产的一种管理。

1 存在的问题

1.1 建设投资方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

在项目参与各方中,投资方是唯一自始至终参与项目建设管理的一方,其工作任务涉及决策前准备、可行性研究、设计前准备、设计、招投标、施工、开工前准备和维修等所有阶段;覆盖工程管理的各个部分,如组织协调、投资控制、进度控制、质量控制、合同管理、信息管理、风险管理等。其中重要一环是组织好设计方、施工方和供货方的工程管理,是设计方、施工方、供货方工程管理的龙头。投资方工程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其他各方管理的效果,可以说工程管理的很多问题都能从投资方的工程管理中找到原因。在履行工程管理的任务时,当前我国投资方的工程管理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1) 对项目的目标定位、具体责任人不明确。

投资方工程管理的首要任务是为项目实施制定明确的目标,包括提出详细的设计任务书、确定投资总额、制定总的工期目标等,并由专门的人员负责。但由于组织和体制上的原因,往往没有专门的部门和人员进行投资控制、进度控制和质量管理,也就没有专人对投资、进度和质量方面的问题负责任。这样,一旦出了问题,人人有责,人人无责,不利于项目目标的实现。

(2)投资方的工程管理人为因素过多,缺乏科学性。

工程管理的重要方式就是先规划,后执行,在执行的过程中进行动态控制。当前我国投资方的工程管理往往受到过多的人为因素影响,缺乏科学性,其结果是投资控制缺乏严格目标论证和控制体系,进度控制往往受“献礼工程”等政治因素影响而无法制定合理的工期计划,质量控制过于依赖施工监理,没有详细的验收要求等。这就直接影响工程项目目标的实现和其他各方工程管理的顺利实施。

(3)对设计阶段的投资控制认识不足,措施不力。

投资控制是投资方的工程管理的重要任务之一,应贯穿于整个项目实施周期。但是,实际操作中,很多投资方的工程管理把投资控制主要局限在招投标和施工阶段把,审核施工图预算、合理结算工程价款,算细帐,但毕竟是事倍功半收效甚微。其实,能否节约投资,设计阶段至关重要,从设计方案的选择到初步设计、设备选型、扩初设计、施工图设计,都有大量节约投资的可能性。而一旦进入施工阶段,由于主要的设备、建材、施工工艺已定,节约投资的潜在因素已较少,无法大幅度地节约投资。遗憾的是,设计阶段投资控制的重要性至今仍没引起我国投资方的足够重视。

1.2 设计方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

设计方作为工程项目建设的重要一方,其工程管理同样涉及投资控制、进度控制、质量控制、合同管理、信息管理和组织协调等各个方面。从我国目前的情况看来,设计方的工程管理主要集中在设计阶段。其投资控制在控制整个项目投资外,还须考虑自己内部的成本核算;进度控制、质量控制都以出图进度和出图质量为主;合同管理、信息管理、组织协调主要以与业主方及设计分包的内容为主。从工作任务来看,设计方的工程管理还存在不少问题。

(1)重技术因素,轻管理因素。

设计方往往有重技术、轻管理的倾向,其工程管理体系还没有完全建立。尽管很多设计院都设有项目经理,但其任务却只限于向业主方收取设计费、给设计分包控制付款而已,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单凭技术因素维系、缺少系统的工程管理的设计行业存在很多问题,必须加强改进工程管理工作。

(2)投资控制工作尚待加强。

设计方的投资控制不但要进行设计班子内部的成本核算,对于整个项目的投资控制也是意义重大。设计阶段节约投资的可能性最大,设计挖潜不但要由业主方、监理方组织力量去实施,更要设计方主动去实施。

(3)应由设计方自行设计质量的保证体系。

“谁设计,谁负责。”设计质量是设计方工程管理的三大目标之一,是设计方工程管理的重要任务。由“设计监理”来保证,不符合国际惯例,也不利于提高设计质量,不利于我国设计行业向良性方向发展。

(4) 设计方的组织协调工作有待改进。

大型工程项目的设计工作往往涉及很多参加单位,他们之间的组织协调是设计方工程管理的重要任务。由于设计方尚未建立有效的工程管理体制,设计各方摩擦较多,在进度目标、质量目标的实现上往往困难重重。在国际上,当很多设计单位合作设计时,往往聘请专门的工程管理公司进行设计联合体内部的协调管理工作;而在我国,还很少听见有设计方聘请工程管理的说法。设计者是工程设计的行家,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也是合同管理、信息管理、组织协调的行家,不需要别的方面的咨询。改变观念的过程对于建立设计方的工程管理体系非常重要。

1.3 建设施工方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

施工方的工程管理主要集中在招投标阶段和施工阶段。它的任务同样是投资(成本)控制、进度控制、质量控制、合同管理、信息管理和组织协调。作为工程项目重要的参与一方,由于施工质量问题重重,施工方受到越来越多的批评。这些与其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有重要关系。

(1)“谁施工,谁负责”的质量保证体系尚未建立。

质量管理是施工方工程管理的重要内容。按照国际惯例,施工质量应当由施工方来保证。《建筑法》也规定,施工总包单位对分包单位的质量问题负连带责任,施工质量事故的第一责任人是施工方。在此问题上,许多人还有误解把本该由施工方负责的任务转移给监理方,工程质量一旦出现问题,首先追究责任的就是监理方,这样就从某种程度上放松了施工方的管理,对提高工程质量不利。

(2)对工程管理咨询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国际上,施工方聘请专业的咨询者担任自己的工程管理是很常见的。但在我国,这种情况还很少看到。我国的设计方、施工方一般都在某些技术领域具有较高的专业水平,但这并不意味着它同时也是合同管理、信息管理、组织协调等工程管理方面的行家。这点在我国施工企业开展国际承包业务时尤其明显。由于缺乏对国际工程惯例以及工程所在国的工程管理模式的了解,我国的施工企业付出了相当大的代价。如果及早认识到施工方也需要工程咨询找合适的国际工程管理咨询公司做自己的工程管理,损失就可能小得多了。

2 加强工程管理的对策

我们探讨了当前我国工程管理存在的种种问题。当前首要的任务是明确各方工程管理的任务和责任,使其为工程目标的实现服务。下面就如何改进我国的工程管理工作提出一些建议。

2.1 建立和完善规章制度是切实提高工程管理水平的前提

企业在工程管理的各个环节,各方面,都应该建立和完善规章制度,有了制度,照章办事,严明奖惩,管理才能严得起来,效率才能真正提高。在工程管理上,企业的一个重要课题就是完善相应的规章制度。管理工作制度是指企业根据工程管理的客观规章要求,对计划、生产、工艺技术、劳动工资、物资供应、财务会计、人事等方面的范围、内容、程序和方法等所作的规定。企业所承担的工程能否进行科学的管理和推行管理现代化,取决于工作制度的健全和完善程度。责任制度是指企业为保证工程任务的完成对每个机构和每个成员所规定的工作而提出的责任要求。制订工程责任制度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因地制宜、按照责任制的基本范围创造各种形式,防止形式主义,必须既有定性的要求,又有数量、质量、时限等定量的规定;必须根据企业整个系统的需要,解决每一个工程、每一个岗位在企业系统的“空间联系”和“时间联系”,使责任制科学化;必须注意职与责的一致性、责任与利益的对等性,以激发员工的主观能动性。

2.2 重视前期管理工作,各种手段多管齐下

投资方、监理方的前期管理工作的重点是制定项目的组织结构方案,明确各参与单位的任务和责任,确定项目的总投资目标,编制框架性的融资计划、投资使用计划,论证和分析项目总体进度目标,设计项目的合同结构等。这些任务的完成对整个项目的顺利实施非常关键,不应单纯靠行政手段去解决,而应通过组织手段、管理手段、经济手段、技术手段等多种方式去实现。

2.3 采用计算机辅助手段,实现工程项目的动态控制

投资控制、进度控制、质量控制的主要方法是动态控制,即通过动态比较计划值与实际值来发现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偏差,并及时采取纠偏措施。动态控制需要收集、处理、存储大量的工程数据,没有计算机辅助的手段,很难进行有效的比较工作。投资方、监理方的工程管理与监督应率先采用计算机辅助手段,以提高整个工程管理体系的计算机应用水平,从而提高整个工程管理的效率。当然,计算机系统还有助于实现投资方、监理方、设计方、施工方之间的信息沟通,有利于四方工程管理体系的一体化发展。

2.4 着力培养懂设计、懂管理、懂经济、懂合同的复合型

工程管理专业人员能从事设计方工程管理的人员应同时具备设计、管理、经济、合同、法律等各方面的知识。只有能力超过一般的建筑师和专业工程师,工程管理专业人员的服务才会得到设计方认可。目前国内具备这种条件的专业人员并不多,需要着力培养。

2.5 强化施工方的合同管理

施工方的工程管理涉及成本控制、进度控制、质量管理、合同管理、资源管理和组织协调等诸多方面。除去合同管理和组织协调,其他各方面的管理任务较多地涉及到技术、经济手段,是我国施工企业比较擅长的地方。真正关系到施工方赢利与否的是合同管理。这是国际施工管理专家的一致意见。合同管理不但包括合同谈判,合同文本的起草,而且包括签订合同后的履行、索赔工作。合同管理的重要性在我国承包境外工程时体现得更为明显,应该引起足够重视。

3 总结

工程管理在理论上并不难懂,但实际做起来就比较困难,问题不少。当前,或者可以说较长时间以来,我国的工程管理中,规章制度不完善,质量管理跟不上,基础工作很薄弱,是工程管理中相当突出的问题时有给企业造成严重损失,给社会和人民生命财产带来严重的危害。因此,大力加强和改善企业的工程管理,切实提高工程管理的质量和水平,是管理之所迫,企业之所盼,人民之所望。

参考文献

[1]郁义鸿.知识管理与组织创新\[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2]徐波.工程质量管理的一次机制创新\[J\].工程质量,2004,(8).

[3]田金信.建设项目管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4]顾慰慈.工程监理质量控制\[M\].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1.

第7篇

关键词:新形势;房地产行业;工程管理

中图分类号:F29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房地产行业的发展也取得了突飞猛进的效果。近年来由于房地产工程规模的扩大,国家对于房地产行业的工程管理也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面对新形势的挑战,房地产行业的工程管理应该进行怎样的改革,才能更好地促进房地产行业的发展是房地产管理者需要积极思考的问题。

一、新形势下房地产行业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房地产行业在近年来的发展中取得了比较好的成绩,房地产行业的规模逐渐扩大,房地产行业的施工项目逐渐增加,这也为工程管理带来了一定的压力和挑战。房地产行业对于国家的经济建设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同时加强房地产行业的工程管理可以更好地保障施工质量,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保障。但是由于房地产行业的建筑工程项目逐渐增加导致的工程管理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为了更好地促进房地产行业的发展,需要房地产管理者不断改革工程管理,推动房地产行业的发展。

(一)工程管理的体制不健全

房地产行业的项目施工是一项比较复杂的项目,施工过程中需要多个环节,因此需要建立完善的工程管理体系,保障项目的顺利施工。但是我国大多数的房地产行业的工程管理体系都不健全。一方面,工程管理的制度需要完善。房地产行业的工程管理需要建立有效地制度保障。但是由于房地产行业工程量的加大,房地产行业的工程管理制度已经不能适应工程项目的变化,一些项目中的突况没有相应的制度规范可以参照,这也给工程想的管理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另一方面,工程管理的体系需要健全。房地产工程管理体制不健全对于工程的进度和质量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工程项目进度受到影响将会给房地产行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二)对工程项目开发阶段的管理不足

建筑工程项目的工序十分复杂,需要工程管理人员从工程的设施到工程的竣工都需要有严格的工程管理,以免出现问题影响正常的工程施工。但是大多数的房地产行业的工程管理都忽视了工程项目的开发设计阶段的工程管理,导致工程的最初阶段由于缺少管理而导致一些问题的出现影响了正常的施工时间,造成了企业的损失。同时由于缺少对于设计阶段的管理而导致出现工程项目设计出现问题,最终影响了建筑的质量,大多数的企业应该注重前期阶段的工程管理,保障企业的工程顺利施工。

(三)工程管理的任务量增加

近年来,由于国家经济的发展,房地产行业的发展十分迅速,各地的工程建筑施工逐渐增加,工程管理的任务量也逐渐加大,这也为房地产行业的工程管理造成了一定的压力。房地产行业的工程管理人员更需要提高工作效率保障施工的顺利完成。另外,项目施工的环境也更加复杂,工程管理者更需要加强管理,有效地应对各种情况,保障施工顺利进行。但是由于工程量的增加和工程技术要求的提高,因此对于工程管理的要求也逐渐增加,需要工程管理提高工作水平,更好地避免工程管理中出现的问题,保障施工的正常进行。

(四)对工程施工的管理缺少监督

建筑工程的项目逐渐增加,建筑工程量也逐渐加大,工程管理的工作也变得更加复杂。但是由于目前房地产行业的人员的原因或者是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致使工程项目的管理中缺少监督,导致工程管理没有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另外由于缺少对于工程管理的监督导致工程项目中的偷工减料的现象经常出现,由于缺少监督一些腐败现象也会出现影响了建筑工程的质量和房地产行业的信誉。

(五)工程管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房地产行业的工程管理人员近年来逐渐增加,员工的素质也不相同。但是由于员工人员众多,缺少系统的管理导致工程管理工作的效率降低。另外由于工程管理人员的素质不高,导致工程管理工作的事务,影响了正常的建筑施工,为企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另外由于工程管理人员缺少职业道德意识,对于工程管理工作不负责任,影响了正常的建筑施工,腐败现象也有所增加,对于房地产行业的发展造成了不良影响。

二、如何加强新形势下的房地产行业的工程管理

随着房地产行业的发展,加强工程管理也逐渐受到重视,为了更好地促进房地产行业的发展,保障人民生活的质量,需要加强房地产行业的工程管理。由于最近房地产行业的工程问题逐渐增加,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突出,更需要提高工程管理水平,保障施工的顺利进行,维护企业的发展。

(一)完善工程管理体系

对于房地产行业的工程管理需要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保障工程的顺利施工。一方面需要对工程施工的项目进行全面的了解。一项施工项目有着十分复杂的过程,需要管理人员了解清楚工程项目的每一个环节,更好地促进施工的顺利进行。另一方面需要建立完善的制度保障,规范工程管理工作。对于项目工程的管理需要建立完善的制度保障,使工程管理工作有章可循,促进工程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

(二)提高工程管理人员的素质 培训 职业道德

工程项目十分复杂需要工程管理人员认真对待每一个环节,保障施工的质量。一方面需要对工程管理人员进行技术培训,提高专业素质。随之工程项目的增加,工程量的加大,对于工程技术的要求也逐渐增加,这就给工程管理人员提出了新的挑战。工程管理人员需要加强技术培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更好地对工程项目进行管理。另一方面需要加强员工的职业道德意识。由于建筑施工频频爆出腐败现象,导致工程施工受到严重影响,同时也损害了房地产行业的信用。工程管理人员需要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加强对工程的管理,保障建筑工程的施工。同时工程管理人员也需要加强自律,维护企业的利益,杜绝腐败现象的产生,避免由于工程管理不利导致的建筑施工受到影响的现象。

(三)提高工程管理水平

随着工程项目的逐渐增加,房地产行业对于建筑工程质量的要求增加,需要提高工程管理水平,保障工程的顺利施工,促进房地产行业的发展。在工程管理的过程中需要工程管理人员对于整个工程进行有效的规划。对建筑工程的设计,施工过程以及质量检查都需要进行全方位的规划管理,明确责任分工,加强工作之间的协调,更好地促进工程管理工作的进行,提高工作效率。

(四)加强对于工程管理的监管法律质量监管

加强工程管理的监督可以有效地杜绝一些腐败现象的产生,维护企业的利益。一方面需要制定相应的法律制度,对工程管理进行监督。严格的法律规范可以有效地杜绝违法乱纪现象的产生,保障工程管理工作顺利进行,同时如果出现不良现象,做到有法可依,严惩腐败现象。另一方面,需要加强对于工程管理的质量监督。房地产行业的工程项目需要加强对于工程质量的管理,建筑工程的质量不仅关系到房地产行业的信誉,同时也关系着百姓的生活。在工程管理的过程中需要加强对工程质量的管理,工作人员 需要以严谨的工作态度保障工程的质量。工程施工人员需要严格按照施工标准进行施工,保障工程的质量。

结语:

房地产行业的发展对于国家的经济建设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同时也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更好的生活环境。由于房地产行业的发展,工程施工量逐渐增加唉,工程管理中的问题也相应的增加。房地产管理人员和工程管理人员需要不断提高工程管理的水平,保障工程施工的进度和质量,维护房地产行业的信誉,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聂鑫. 论建筑施工质量管理[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21).

第8篇

关键字:绿色工程管理;工程价值观;政策建议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hina,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project management have new changes that is it must comply with the scientific concept of development,so the innovation in project managementis imperative. By researching the necessity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innovation in project management, this paper proposes that how to promote green project management to apply to the implementation of green project management in China, hoping to make contribution to the development of green project management.

Keywords: green project management; engineering values​​; policy suggestions

中图分类号:TL372+.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一、为什么要进行工程管理创新

1.工程观演变的要求

和传统的工程管理理念相比,现代的工程管理不再片面地将工程活动理解为改造大自然的社会活动,而是将可持续的观念贯穿于整个工程活动之中,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符合自然的发展规律,促使社会的各个方面的协调发展。

在传统的工程管理中,人们忽视了工程管理对环境的影响,而一味地追求效益和效率,这使得工程管理违背了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力度严重缺乏,对资源的浪费漠不关心,只注重对工期的把握,大量的“豆腐渣”工程频频出现,工程的安全质量问题也受到了忽视。因此,随着可持续观念不断地深入人心,人们的工程观念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在这种新的观念的指导下,传统落后的工程管理模式和方法即将面临一种迫切的全方位的改革和创新。

2. 工程管理创新意义的要求

人们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只有遵循自然的规律才能获得更为长远的利益。作为人们改造自然的工程活动会对环境产生直接的影响,如果不顺应自然的发展规律,势必会影响到人们的持续发展。因此,对于工程活动必须进行绿色的管理,工程管理的创新直接关系到工程活动的可持续。

管理就是要实现效率和效益的最大化,而且这种效率和效益的最大化是在有限资源的约束下达到的,这也是当今大多数企业所说的成本的绿色管理。人类发展到今天,取得了不少的成就,作为企业应该更多的体现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对于工程的实施必须做到以人为本和遵循自然发展规律,工程的管理应该更加地注重社会和环境的双重效应。但是,在现实社会中,企业并没有将工程的环境问题放在突出的位置,也不是工程管理者所重视的关键。因此,加大对工程管理的革新力度,实行绿色的工程管理对我国的工程实施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二、绿色工程管理的价值研究

1. 绿色工程管理的含义

绿色工程管理注重管理的科学性、环保性和安全性,以生态的环保的施工理念为指导,做到人、自然和社会的全面可持续发展。其具体地含义有一下几点:

(1)追求生态目标。绿色工程管理明显区别于传统的工程管理,它追求生态环保的工程目标,最大限度地减少工程对环境产生的不良影响,做到工程完全融于生态环境之中去,实现生态环保的目标。

(2)工程生命周期的绿色管理。每个工程都有其生命周期循环的一个过程,绿色工程管理强调要将工程生命的每个周期都要进行环保绿色管理,从工程的建设到工程生命终结之后的拆除,都必须将对环境的影响和资源的利用考虑其中。

(3)做到工程成本、工期、安全和质量的有效控制。在绿色工程管理中,工程的成本、工期、安全和质量都被赋予了全新的内涵,都被注入了环保的血液,完全以生态环保为导向,做到工程行之有效的管理和控制。

2. 绿色工程管理的原则

(1)系统化原则。绿色工程管理所涉及到的领域很多,在这些领域之中各个方面的联系错综复杂,这就要求在工程的管理之中要正确地处理好各方面的联系。在绿色工程管理的过程之中,对各个方面的联系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对各种资源的使用都做到合理搭配,完全将管理系统化更好地达到资源的优化配置作用,使之符合生态环境的标准。

(2)遵循客观事实原则。在大自然的生存法则之中,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同时也要遵循大自然的发展规律。工程管理同样如此,在工程的管理之中,人们要想达到什么样的目标,首先必须遵循客观规律和事实的原则,也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最佳的管理效果。绿色工程管理要求对工程的每一个细节都要进行仔细分析,做到每一个环节都尊重客观事实遵循客观规律,杜绝不当的方法。

(3)“人本”原则。工程的修建是以人的存在为第一性的,工程的形成是人的智慧、构想和价值的体现。同时,工程的建立改变了人们的生存环境和生产活动,而它最根本的目标是要为人们的生存发展服务,保证工程的质量就是保证人类生命的质量,因此,工程的建立必须注重以人为本,使之与自然和社会协调发展。

(4)注重实用性和经济性的统一原则。传统的工程建设很多时候都缺乏一些实用性和经济性,在工程管理上也没有从工程的实用性和经济性来考虑。绿色工程管理的内在要求是要更好地处理好实用和经济在工程建设中的关系。实用性,可以有效地减少资源的浪费,经济型可以实现人们工程目标的需要,只有这样才能最好地做到工程的绿色。

3. 绿色工程管理指标的评价原则

绿色工程管理是否达标,在管理的过程中就会制定相关的管理指标,而在管理指标的设定上必须遵循相关的评价原则,具体如下:

(1)科学性。绿色工程管理关系到工程的方方面面,因此,在工程的管理过程之中必须做到科学管理,无论是对管理的指标界定还是管理结果的界定都要做到科学,只有这样才能发挥管理在工程建设中的作用。

(2)可操作性。管理指标有千千万万种,但并不是指标的多少就能决定管理的好坏,关键还要看管理指标的可操作性强不强。对于绿色工程管理指标必须要有良好的操作性能,具有较高的现实价值,这样才能更有利于工程的管理。

(3)综合性。绿色工程管理指标是为更好地管理工程而设定的,它的每一个指标都不是单独而存在的,而是所有的指标是一个综合的整体,共同反映工程管理的是否有效,从不同的方面优化对工程的管理。

三、如何推进绿色工程管理

推进民主决策管理制度

工程的建设最根本地就是要为广大的人民群众服务,它直接关系到人们的利益。因此,在工程的建设过程中要体现出民主的决策性,工程的实施必须得到人们的认可。推进工程的绿色管理还必须接受群众的监督和参与,使绿色工程管理的内涵为民众所理解,使人们对工程的建设有更好地了解和认知,这样才能做到绿色工程管理符合民意。

2.打破绿色工程管理的制度瓶颈

绿色工程管理的推进是在传统工程管理上的一次巨大变革,势必会触发到许多部门和阶层的利益,然而,在工程的管理过程之中还必须要多个部门的协调合作,因此,绿色工程管理在制度上就会陷入推广的瓶颈之中。要想推进绿色工程的管理步伐,就必须打破制度上的瓶颈,废除以前的腐朽制度。

3.提升工程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绿色工程管理是传统工程管理的根本性变革,它对工程的管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素质要求。管理人员不仅仅要懂管理还要懂其它的综合性的学科,同时还必须具备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环保意识。因此,要推进绿色工程管理就必须首先打造管理人员的素质培育仓库,使得工程的管理人员在自身的素质上有一个根本性的变化,更加地符合现代绿色工程管理的需要。

结语:

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的重视不断加深,传统的工程管理已在不断地被绿色工程管理取而代之,相信绿色工程管理会在以后的工程管理之中表现出它强大的生命力,但是绿色工程管理的推进还需要更多人的参与才能更好地发展,因此绿色工程管理的道路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参考文献

[1]李艳.浅谈绿色工程项目管理评价体系[J].海南大学学报,2009.

[2]王建廷,李迎迎,肖忠钰.绿色工程管理及其工程价值观研究[J].工程管理学报,2010.

第9篇

关键词:建筑 工程 管理 因素 措施

中图分类号:TL372文献标识码: A

我国当前的建筑工程管理现状而言却不容乐观,内部和外部因素共同制约着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开展,管理工作举步维艰。因此,只有从建筑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制约建筑工程管理的因素出发,对建筑工程管理工作进行深入的分析,对影响管理工作的因素进行系统的研究,才能有的放矢,找到解决对策,进而提升建筑工程管理的质量和水平。

1 当前建筑工程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建筑工程管理体制不健全

管理体制不健全是当前建筑工程管理工作中的一个突出问题,也是核心问题。一个健全的建筑工程管理体制应该要设有一定数量的职能管理部门或者机构以便形式其有效管理的职能,管理部门应当根据建筑工程的实际需要配备相应的管理人员负责监管,以满足工程管理中各项工作的具体要求得以实现。但在实践中往往是工程项目为了节约开支把人员削减和克扣管理经费的歪脑筋动在了工程管理部门,这就造成了工程管理部门的设置和人员的配比上都有所不足,有些管理工作人员不得不一人身兼数职,直接影响了管理工作的开展和管理工作的质量。缺乏健全的管理体制是摆在建筑工程管理工作面前的一大难题,亟待解决。

1.2 建筑工程管理制度得不到有效落实

随着对工程质量的要求越来越严格,中央及地方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也逐渐加大了对于建筑行业监督与管理的力度,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有关建筑工程管理的规定与文件,希望通过行业内部以及相关部门的监督来实现建筑工程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但是,这些管理的制度的落实却不尽如人意,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有上级检查时工程管理工作一定正常开展,一旦检查结束,下发到各个建筑工程单位的文件就变成了“一纸空文”,根本没有实际意义,监管制约无从谈起。

1.3 对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不重视

施工单位大多以承揽为主,效益成为了他们关注的主要目标,多数施工单位从思想上就不重视工程管理工作的开展,对于工程管理的相关规定也从未认真贯彻落实,以致管理混乱,工程质量无法保证,这样既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也不利于整个建筑行业的稳定前进。

2 影响我国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主要因素

从表面上看,我国建筑行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和巨大的发展空间,但从深层次进行分析后就会发现,我国建筑行业工程管理工作的发展速度是相当缓慢的,甚至出现了停滞不前的情况。影响我国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主要原因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2.1 建筑工程管理人员意识落后

任何一项事物的前进和发展与人求新求变的思想意识是分不开的,如果人在主观上就排斥新事物的发生和发展,那么新事物就不可能得到发展和壮大。我们的建筑工程管理工作者恰恰就没有这样的主观能动意识,他们认为传统的管理方式完全能够满足现阶段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需要,不愿意费时间、费精力去对管理内容进行修改和完善,主观上排斥先进的、科学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始终坚持传统的、落后的管理方式。建筑工程管理工作者的主观不努力,导致管理体制无法建立、健全,管理制度无法贯彻、落实,管理任务无法具体、细化,管理责任无法明确,使我国建筑工程管理的整体水平保持在一个很低的层次,进而导致工程管理工作发展缓慢。

2.2 政府建筑行业主管部门监管不到位

政府相应的建筑行业主管部门对于建筑工程的管理工作有协助和管理的义务,主管部门应当认清自己的职责所在,秉承认真的工作态度,协助建筑单位对工程进行管理,树立一个正确的榜样。然而实践中,由于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制约,政府相应主管部门的管理权限和职能根本无法得到全面的贯彻和落实。政府部门监管不到位成为影响建筑工程管理的客观因素之一。

2.3 建筑工程监理体制的不完善

我国的建筑工程监理体制起步较晚,发展也相对缓慢。工程监理单位作为与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相独立的第三方,应当具有独立开展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职能,对建筑工程的施工和管理工作进行有效的监督。但是实践中,多数监理单位在建筑工程管理中根本没有话语权,也无法对建筑工程进行有效的监督和管理,工作职能不被认可,权利被架空,使得多数监理单位失去了监理的意义和效果。

3 改善我国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对策分析

分析影响因素的目的就是为了能够更加清晰的判断出问题所在并有针对性的改进。总的来说,想要提高建筑工程的管理水平就要不断坚持创新,要与时俱进,完善相关体制的建立,制定科学、有效的发展策略,这样才能实现建筑工程管理全面的提升和飞跃。

3.1 转变建筑工程管理理念

管理理念是提升建筑工程管理水平的核心,它是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传统的建筑工程管理理念多流于表面形式,忽略了与实践的有效结合,实际效果不明显,同时也制约了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开展。当前,我们要根据实践当中的需求对传统的管理理念进行一定程度的改革与完善,加入新的思想和管理内容,以满足现代化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需要。但值得注意的是,在建筑工程管理理念创新的过程中不能犯教条主义和激进主义的错误,不能盲目求变不考虑实际,也不能一味求变全盘否定,要注意改革的速度,并且把握好前进的方向。要结合中国国情,建立一套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筑工程管理理念,求创新、求发展、不跑偏。

3.2 建立健全建筑工程管理体制

可以说,体制建立和健全是建筑工程管理水平得以提升的前提和基础。一方面,充分借鉴国外建筑行业中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管理经验,对先进的管理思路和方法进行细致的分析研究并加以整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根据我国国情,建立起一套符合中国建筑行业发展的管理思路体系。另一方面,在实践中要优化管理部门的设置,根据工程具体情况和需求科学、合理的分配人员,保证工程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另外,建筑企业内部要落实好用人制度、分配制度、监督制度的相关内容和措施,政府相关部门也要进一步加大监管力度,做好协助工作,确保相关政策法规的贯彻执行。

3.3 注重施工后期的管理工作

建筑工程的管理不能忽略施工后期的管理内容,做好后期施工管理工作,确保整个工程项目按期交工、保质保量,是建筑工程管理工作不容忽视的一个问题。管理者要统一思想,并根据工程项目的特点、规模、专业性等内容设置具体的管理目标,严格把关,层层落实,确保管理目标的实现。此外,管理者还可以采取适当的经济措施来促进管理工作的开展,做到管理机构科学合理、办事高效,做好建筑工程施工收尾工作,通过有效的后期管理为建筑工程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看出影响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从主观到客观,从企业自身到政府职能部门的监管,管理工作的改进和发展任重而道远。值得强调的是,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确实有其自身的复杂性和较大的难度,想要改进建筑工程管理工作就需要深入分析影响管理工作的原因,并有针对性的加以解决,这样才能改变现阶段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相对薄弱的现状,提高建筑工程管理水平,进而促进建筑行业的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管理水平的提高,我们可以预见在不远的未来建筑工程管理工作必定会朝着更加成熟的方向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杨燕萍.浅析影响建筑工程管理的主要因素及对策[J].科技与企业.2013(11).

[2]蔡姗.影响建筑工程管理的主要因素及对策分析[J].科学之友.2010(4).

[3]李世凯.关于影响建筑工程管理的主要因素及对策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2).

第10篇

关键词:建筑工程;工程管理;现状

对于建筑工程来说,加强管理不但能保障工程质量,而且能够很好的保证工程按时完成。所以,作为建筑工程管理人员应该加强工程施工中的各个环节的管理,对于一些工程中常见问题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并积极解决,保证建筑工程管理的顺利进行。

1 当前建筑工程管理现状的分析

传统认为建筑工程管理指的是从整个建筑工程的立项开始,在招标、规划、设计、施工等各个环节进行管理,从而保障整个工程高效率、高质量的完成。但是在我国的实际中,建筑工程管理理念的实施时间较短,而且缺少较为系统、深入的研究,从而使得我国建筑工程管理中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具体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1.1 管理体制不健全

管理体制的不健全问题是现今我国建筑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重要问题。作为一套健全的管理体制就应该有自己完整的管理机构和部门,并根据实际工作中的需要安排专门的管理人员,对工程各个环节中的管理工作进行管理。但是在现实中,存在着很多工程项目为了达到节约开支的目的,对于一些管理部门随便撤销,管理人员任意缩减。这种现象的存在使得一些管理部门以及相关人员出现分配不足或者身兼数职的现象。

1.2 管理制度的落实存在问题

现阶段我国中央以及地方政府已经开始逐渐加强对建筑行业的监察和管理,并且根据一些建筑行业专家、学者、工程管理人员的意见,通过不断的总结制定了相应的建筑行业管理制度。但是在实际中,大多数的建筑单位只考虑自身的经济利益,对于管理制度的落实只是敷衍一下,从而使得我国整个建筑工程管理制度仅仅存在于表面。

1.3 管理形式缺少科学性

从目前我国建筑行业的形式来看,现阶段的主要行业模式为以承包企业为主、施工企业为辅、劳务作业为依托。从实际的工程管理过程来看,此种模式的效果并不是很理想。在很多的工程项目中,除了一些专业性比较强的环节,大多数的环节仍然是由传统的劳务队来完成,从而导致我国整个建筑工程施工劳务人员的整体素质水平不高,专业知识不够,所以这就需要大量的专业人员和资源来管理劳务队,但是现实中的管理的效果并不是太好,更进一步的是大量人力、物力被使用,从而造成其他方面的管理缺失,整体管理水平得不到提高。

2 针对当前建筑工程管理现状的对策

2.1 不断更新建筑工程管理理念

为了达到建筑工程管理理念的更新,首先,要做的就是引起管理者的足够重视,从而在经费上大力支持,使相应的管理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工作顺利进行,更新思维方式,从深层次上认识到管理理念改变的重要性;其次,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应该从企业发展的长远思路上来看建筑工程管理理念的更新工作,从而使建筑工程管理理念的更新工作充分得到落实;最后,建立一整套建筑工程管理的创新方案,这就要求在现实的建筑工程管理过程中并不是一味的一成不变,而是需要根据实际工程施工过程中不断的对管理理念和方式进行完善和更新。这里所说的更新主要是指在符合建筑工程的管理的实际情况条件下,既要满足建筑工程管理的要求,又要与当前的社会发展和行业动态相吻合。

2.2 创新建筑工程管理的组织机构

在过去的建筑工程管理中,由专门的项目经理部对其进行主管。项目经理部随着合同的订立而产生,合同实施完毕后则随着解散。项目经理部名义上可以代表建筑施工企业,但事实上它并非企业,无法承担企业法人所能承担的责任,这就导致权责不明问题的产生。在建筑工程管理的过程中,项目经理有着支配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权利。但建筑企业却没有有效的方式对其进行监督和制约。除此之外,建筑施工企业往往在同一时间进行着多个建筑工程项目,这样一来,企业与项目部之间的关系就更为错综复杂,难以进行有效地协调。上述问题的存在。都需要创新建筑工程管理的组织机构才能得到彻底的解决。因此,建筑企业有必要建立健全项目部的组织机构,成立独立的部门甚至分公司,主管建筑施工管理的工作。从招标投标、签订合同到建筑施工的整个过程。做好监督和管理工作,术业有专攻,提高建筑工程管理的效果。

2.3 改进建筑工程管理的技术

按照技术内容来看建筑业可以说是一种分工细致并且劳动力密集的行业。我国的建筑工程管理具有施工的人数众多、工程分散、工序繁复等特点。因此。要想保证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和进度.必须创新建筑工程管理的技术。采用强有力的创新技术。需要注意的是,创新建筑管理技术并不是一个孤立的过程,在进行技术创新的同时还需要做好配套的体制创新以及结构创新等工作,为技术创新提供支持和保障,这也是建筑工程管理实现技术创新的基础。创新建筑工程管理的技术中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实现管理过程的信息化。由于我国处在经济高度发展的历史阶段,建筑工程量非常之多。这样一来就产生了数目巨大的图纸,对这些图纸进行快速的组织、分类、查询以及检索等问题的解决就成为当务之急。采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建立管理系统,可以有效地管理技术文档、共享设计方面的信息资源,及时反馈和处理建设工程管理中出现的问题,提高我国建筑工程管理的水平。

总之,建筑工程在整个社会的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关系到人们的正常生活,而且关系到社会的顺利运转,所以,作为建筑工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工程管理工作应该引起上层领导的充分重视。不断加强建筑工程管理工作,努力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从而使得企业在激烈的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

参考文献

[1]刘业涛.浅谈建筑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控制措施.科技传播,2010(21).

第11篇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 A

前言:建筑工程管理是指依据施工合同,施工图纸及国家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通过对工程建设的过程进行管理。作为一项重要的建筑工程,建筑工程在人们的日常生产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关系到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建筑工程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我国建筑业能否得到可持续发展。

1、加强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要性

在企业的发展中,加强建筑工程管理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首先从加强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方面看,施工队伍的整体素质是直接影响到工程的整体质量的问题,所以在选拔施工人员的时候一定要严格按照程序,加强对人员的管理,对施工人员进行必要的岗前培训,以便提高施工人员的整体素质。同时,对材料和设备的质量要进行检验和验收,检验结果需要符合相关规定和标准的要求,保证材料和设备的质量,这样建筑工程的质量才能得到提高,得以保障。加强建筑工程的管理是非常重要的,有利于提高建筑工程的整体管理水平和管理质量。加强建筑工程管理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于加强在不同的生产领域之间有效沟通和交流,同时也是有利于解决我国当前在建筑工程管理中存在的种种问题,促进建筑行业的稳定健康发展。

2、当前建筑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管理的意义以及重要性

2.1在质量管理方面

参建的各个主体,如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工程监理单位等对于自身在建筑工程质量方面的主体责任尚未真正认识到位,虽然各地建设行政管理部门委托有关机关对于建设工程质量给予监督,但受我国市场整体信用环境的制约及地方保护主义的限制,工程质量信息渠道不畅通,既难以全面及时地取得相应的质量状况信息,也无法对各种违法行为进行有效查处。

2.2建筑工程管理的意义

如果建筑工程没有科学合理的规划的话,那么建筑工程项目从什么时候开工,到什么时候结束就没有严格的标准,就会导致施工进度变的很慢,建筑工程管理是应该有效控制工程的进度的,从而增加工程的成本,影响工程经济的效益。增加建筑工程管理,可以对工程建设进度进行有效地控制,既保证工程的质量,又节约时间,减少投入,增加经济利润。

2.3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要性

管理的问题影响建筑工程的最终效益,建筑工程的最终目的是为了通过劳动获得一定的可观的经济收入,只要通过有效的管理制度进行合理的规范和约束,才能保证建筑工程获得比较丰厚的经济利润。

3、当前建筑工程的管理现状

3.1施工队伍管理存在很多问题

建筑业所涉及的范围极广,所需要的工作人员也多。这就牵涉到工作人员难以统一管理的问题,有从事脑力劳动的大学生、研究生,也有从事体力劳动的农民工等,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制定科学的管理方案显得比较困难但又是必须要做的。但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高层管理者往往一味追求经济利益而忽视了管理队伍这一重要环节,或虽有制度但只是为了应付上级检查。综上原因,在工程建设中引起了一系列问题,主要有各个岗位、部门的系统协调性差,不能默契配合,不仅使施工进程变慢,还导致了资源浪费;工作人员一旦上岗,便忽视了学习的重要性,一味沿用旧有方法,无法有效保证施工安全,对工作人员的岗前培训和定期培训工作未做到位。

3.2现场施工管理不到位

现场施工管理是建筑工程管理的重中之重。建筑工程管理水平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现场施工管理效率决定的。施工管理直接影响建筑工程的质量和施工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在施工的过程中,不能够严格地按照施工规范以及设计要求来进行施工,个别的情况下甚至还会出现为了降低工程造价、降低工程质量或者是为赶进度而擅自改变施工图纸的行为。

4、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几个关键要素分析

4.1进度管理要素

进度管理是建设单位在进行工程管理的时候的一个重要的因素,在项目实施之前,建设单位要组织相关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等人员按照相关事务和制度编制工程进度计划,首先制定一个科学的可行的进度计划。建筑工程建设单位在项目开工之前,要对与工程项目有关的人员进行组织,并根据施工项目以及相关制度等,对工程的季度计划表进行编制,为此制定出切实有效的进度安排。

4.2安全管理要素

安全是建筑工程在施工的过程中必须要考虑和注意的问题,因为安全问题是直接危及和影响到人们生命安全的问题,同时也是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经济效益。做好安全管理的工作,避免工作人员受到生命威胁,还可以减少企业在安全问题上的赔偿的现象,从而有效地保证工程的经济利益。建筑工程建设单位要严格控制工程的设计工作,在设计建筑工程的时候,一定要做好详细的调研工作,严格审查工程的设计,要对建筑材料的质量进行严格的把握。

5、提升建筑工程管理水平的措施

5.1 完善建筑工程管理制度

“无规矩不成方圆”,想要有效的保证建筑工程管理的质量和可行性、高效性,必须建立一定的管理制度来规范管理行为。同时还要给予工作人员一定的激励,以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制定科学、完善的管理方案,使施工更具专业性和技术性。

5.2加强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所有行业的管理方式都是大同小异的,对于建筑业也是如此,竣工时的建筑质量与施工过程的质量监督控制有密切联系。为保证工程的质量,在施工过程中,管理者必须从人、机、料、法、环、测六大方面进行工序质量控制,并严格执行“三检制”,以工序质量保证分部、分项工程质量,以分部、分项工程质量保证整体工程质量。优质的建筑工程管理是建筑工程质量的保证,也是使用者安全使用的保证。因此,工程管理人员需要在施工初期就制定好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案,为施工过程管理提供技术依据,同时须完善管理制度、加强施工人员技能培训、合理配置施工资源,强化过程质量控制,保证建筑工程安全、优质、高效、按期竣工。

6、建筑工程管理中问题控制措施

6.1加强工程管理人才的培养

要想加强企业内部的人才培养,必须得建立管理专业化的队伍,并强化培训,通过管理理论的知识和专业技术以及道德素质等方面的培训,来提高和培养员工的管理创新意识,对各个岗位的工作表现和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价,并通过实行培训考核、工作考核等绩效考核的奖惩形式来激励其积极进取,提高工作的积极性。

6.2不断地完善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制度和法律法规

在建筑行业进行工程管理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地完善相关的制度和法律法规,对已有的规章制度进行更新,使其适应现代市场上发展的需求,制定出有针对性的各项制度和法律法规,从而满足建筑工程管理中不断发展的要求。不断健全相关的法律规范,吸收借鉴国外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方式,并结合自身企业的实际情况创新,使管理更加科学规范化,管理机构和体制更加明确,综合国内外先进的管理理论和思路方法等,制定出符合我国发展的建筑工程管理的新途径,从而为我国的建筑工程提供必要的法律保障。

结束语:建筑工程中工作的内容多,项目大,工作环境较为复杂等因素而造成建筑工程管理的问题也是非常复杂的,但是只要把握好项目工程的管理要素,坚持用管理抓产量质量、抓安全和经济效益,从而提高建筑工程的总体效益,保证建筑工程的顺利发展,保证国家建筑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第12篇

关键词:管理需求 管理特性 管理智能化

一、我国的建筑工程管理的智能化需求

智能化管理主要就是利用科学的管理制度和资料处理方式,使得建筑管理更加的科学而经济。其主要的管理手段有两个层次,一个层次是现场管理的制度柔性化,一个层次就是设计和分析过程的计算机化。我国的建筑工程管理还处在较为落后的阶段,这时因为一些现金的管理方法还没得到全面的推行,市场的机制还不能完全指导建筑工程的实施和获取效益,国外大多数的建筑企业都实现了软件化管理,而我国真正能够实现软件管理的还很少,能够实现的也仅限于少数的大规模公司,此种形式对我国实现建筑工的智能化管理显然是十分不利的,而另一方面,市场竞争的激烈和作业空间的拓展,加之公司规模的不断扩大,智能化管理手段和措施对于建筑工程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所以总体看,我国需要智能化的建筑工程管理体系和制度。

二、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突出特征

1、工程目标性

建筑工程的目标性十分明显,从立项到施工再到竣工,所有的工作任务都围绕着工程实施来进行,其中包含了对工程三个要素的分析确定和管理,即完成对成本、工期、质量的确定和控制,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而通过设备、材料、技术、人员、安全等管理来促使前面三个既定目标的实现,而这些子系统也具有其独立的管理目标,这些大大小小的目标都得以实现后,建筑工就得以完成,管理也随之结束。因此建筑工程的目标性明显,利用目标管理当然也是十分恰当科学的。

2、工程责任性

建筑工程管理中责任始终贯穿在管理的每个环节中,可以说是无处不在。从合同的签订到施工现场的各项管理,到最后验收竣工,都需要在不同的目标前提下划分管理和实施的责任。合同规范的是甲乙双方的责任和义务,也规定了管理方的责任;施工中承建方进行组织和管理,也需要将具体的责任划分到各个管理组,具体对人、才、物进行管理和控制,其中也包括了责任的明确。因此,建筑工程管理中的责任性是突出的管理内涵,即通过责任制度来完成对建筑工程的管理是最为直接而高效的手段。

3、工程复杂性

建筑工程项目的复杂性也是一个重要的管理特点,建筑工程本身就是一个多学科向融合的学科,在建筑工程的实施中涉及到的因素众多,自然、人为的因素在项目管理中都能够体现出来,在加上管理中质量、进度、成本这三个要素所涉及到的方方面面,使得建筑工程的管理成为了一个巨大的多点网络,每个管理内容都不能忽视,一旦出现问题将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可见,建筑工程管理的复杂性是其突出而不可忽视的特征。

三、建筑工程管理方法的智能化

1、实现多层次的管理

智能化管理实际上就是一种科学而逻辑化的管理模式,即通过科学而协调的管理优化对建筑工程管理的环节和途径,进而找到更加科学的管理切入点。从建筑工程的管理特征看,目标使其最为主要的管理切入点,因此在实现智能化管理的时候,应当根据参与管理的主体进行管理层次的划分,即业主、监理、设计、施工,从这些层面上找到管理的目标,并使之具有明确的责任,这样就可以按照阶段完成管理目标。首先做到管理的清晰,然后在通过对现场施工环节逐一进行管理目标的划分,并规范其责任制度,进而完成建筑工程管理的总体方案的设计和实施。

2、对信息进行统一管理

对建筑工程的管理实际上就是对各种信息的管理,即采集信息、分析、评估、反馈,然后在采集开始进入到管理的循环中。目前建筑管理的之所以不能实现完全的智能化,就是因为其信息管理的方式和方法不足以应对建筑工程的复杂性。因此要实现管理方法的智能化,就需要对建筑工程中产生的信息进行统一的管理,即将整个项目的信息按照系统进行化分,采集、整理、储存、分析等,并形成有针对性的反馈意见,指导管理。具体的方法就是按照项目的进程将各个阶段的信息归类并整理起来,如:进度计划、成本计划、管理组织计划、人员资料、材料管理等这些具有独立流程和指导意义的资料进行采集,建立其工程信息系统,并根据工程的进度采集相关的数据,经过计算和分析得到修正的意见,并以此指导工程实施,这就也是的管理更具智能化。

3、使现场管理制度智能化

再好的管理也需要具体实施来实现,因此在建筑工程中应当做好对现场的管理,才能保证智能化管理的实现。因为现场的制度化管理既是一种规范,也是一种智能化的体现。因为制度化管理是对复杂环境管理唯一手段,没有了规矩当然也就谈不上管理,更加的谈不上智能化了。因此在实际的管理中应当对现场管理的制度进行智能化改进,此种智能化并不是利用计算机来完成自动化管理,而是采用合理的制度规定来保证管理的到位,即不需要人员进行巡查,而是利用表格和制度完成对现场施工的全面管理,此种方式实际上是一种目标和责任制度的延伸。实施中通过管理的目标设定,然后制定相应的规范,而且规范的建立不是独立的单线管理,而是利用与之相关的系统对其进行辅助监控,如:在施工人员的管理中,管理的目标是实现人员的定岗定位、定量管理,即人员在其相应的责任范围内高质量的完成其负责的工作,即保质保量,但是仅仅依靠现场的技术人员是不能完全保证这个目标的,因此制度规范中除了对人员的岗位检查、数量检查外,还应当将监理的制度引入,对质量进行监控,同时将责任纳入到管理中,对人员的工作进行定量、定质管理,一旦出现问题就和奖惩制度关联,进行处理。这样,对人员管理的不再仅仅是人力管理部门,同时增加了监理、财务等部门的协调,增加了管理的效率。再如:材料管理中的三检制度,在材料进场后,即完成自检、互检、交接检,此种检查制度就是利用了多个系统交接的管理要点,保证了材料进场的合格率,因为此种检查方式所涉及的不是一个部门而是多个部门,包括了采购、仓储、质检、施工等,因此此项制度实际上就是一种智能化管理的体现。

四、结束语

建筑工程的管理是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因为影响其成败的因素复杂。如:公路、铁路建设容易受到地质、气候的影响,市政、厂房建设容易受到气候和环境因素的影响。因此对建筑工程的管理需要对管理方法进行智能化改进,这样才能保证管理的有效性。通过前面的论述可以看出,智能化管理需要先进的硬件系统,也需要科学的管理制度,然而这些还应当建立在适应性的基础上,即在智能化管理的过程中,应首先对工程的特性进行分析和研究,将工程管理中所需要面对的主要矛盾找出来,确定管理的关键,然后在进行相应的管理措施的建立,这样就可以保证智能化的合理性。

参考文献:

[1]段洪德.加强建筑工程管理智能化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 2009,(02) .

[2]刘泽权.建筑工程管理的智能化提升[J].山西建筑,2009,(14) .

[3]王文忠.建筑工程智能化管理现状和改进措施[J].消费导刊,2008,(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