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生态治理新格局

生态治理新格局

时间:2023-06-27 17:59:0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生态治理新格局,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生态治理新格局

第1篇

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要“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战略任务,把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作为基本方向,把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作为根本要求”。我们必须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精神,努力开创农村改革发展新局面。

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战略任务

正视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从实践和群众反映看,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急”。对任务的长期性、艰巨性认识不足,工作上操之过急,缺乏长期奋斗的思想准备。二是“偏”。对目标的全面性、完整性认识不够,把新农村建设片面理解为“新村建设”,偏重于新村规划和村庄整治,对发展生产、农民增收、深化改革等任务重视不够。三是“冒”。脱离当地实际,超越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盲目攀比发达地区,把标准定得过高。四是“同”。不突出乡村特色、地域特色、民族特色,不区分轻重缓急,一种模式,一个步调。解决这些问题,关键是引导广大农村党员干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刻认识建设新农村的重大意义和科学内涵,自觉地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重大决策和部署上来。

抓住新农村建设的重点。一是抓好农业生产,切实让农民得实惠。重点抓好生产发展,在促进农民增收上多下功夫。为此,应继续推进结构调整,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不断加大基础设施投入,促进农业科技进步,加快建设现代农业。二是突破资金投入瓶颈制约。健全农业投入保障制度,调整财政支出、固定资产投资、信贷投放结构,保证各级财政对农业投入的增长幅度高于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加大对农村的金融支持力度,拓宽融资渠道,综合运用财税杠杆和货币政策工具,定向实行税收减免和费用补贴,引导更多信贷资金和社会资金投向农村。三是加强制度建设,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体制保障。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在充分尊重农民土地承包权和生产经营自的基础上,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深化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体制和县乡财政体制、土地征用制度改革。适应取消农业税的新形势,完善乡村治理机制。四是真正把决策权交给农民,充分调动农民建设新农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新农村建设的资金投向和物资运用都应让农民知情,接受农民监督。五是搞好分类指导,突出特色、注重实效。进一步细分地域类型、工作措施,提高指导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把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作为基本方向

正确理解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基本内涵和总体要求。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基本内涵,就是以保障农产品供给、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资源产出率和商品率为途径,以现代科技和装备为支撑,在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在市场机制和政府调控的综合作用下,建成农工贸紧密衔接、产加销融为一体的多元化产业形态和多功能产业体系。基于现阶段农业农村发展的实际,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应加强农业基础建设,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产品有效供给和农民持续增收;在稳定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基础上推动农业经营方式创新,不断满足农业生产力发展的新要求;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村经济发展的质量;稳定完善强农惠农政策,着力构建农业支持保护体系;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努力形成城乡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扩大农业对外开放,提高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能力,保障国内产业和供给安全;坚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积极探索建设现代农业的多元模式。

拓宽农业发展思路,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发展现代农业,必须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和创新,加强农业物质技术装备,健全农业产业体系,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增强农业的抗风险能力、国际竞争力、可持续发展能力。把发展粮食生产放在现代农业建设的首位,稳定播种面积,优化品种结构,提高单产水平,不断增强综合生产能力;开发农业在特色产业、生物质产业、生态产业、旅游休闲产业、农业文化产业等方面新的产业形态,构建现代大农业产业体系,把农业基础建设好、发展好、巩固好、维护好;立足产业特色和地域条件,发挥产业优势,重点培育主导产业,推进规模扩张,形成产业群;大力培育产业化龙头企业或集团,推动产业集群发展,加强优势农产品基地建设,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农业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积极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建立健全农业科技体系,不断加强农业物质装备建设,实现农业科研与推广应用的有效对接;用现代科学文化、科学技术武装农民,着力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把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作为根本要求

深刻认识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基本内容和重大意义。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包括城乡发展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劳动就业和社会管理等多个方面的一体化,旨在促进公共资源在城乡之间均衡配置、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实现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使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是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根本要求,是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加快农业农村发展、促进农民富裕的根本途径。

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必须坚持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完善相关政策和制度。一是建立健全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公共财政向“三农”倾斜,切实把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重点放在农村;充分发挥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将市场机制和政府调控机制相结合,促进城市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等要素向农村流动,促进城市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形成城乡互促、共同繁荣的良好局面。二是协调推进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提高工业化、城镇化水平,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形成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互促共进机制。三是统筹城乡社会管理。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放宽中小城市落户条件,使在城镇稳定就业和居住的农民有序转变为城镇居民;完善各级行政管理机构及其职能设置,逐步实现城乡社会统筹管理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第2篇

通过参加这次为期*天的全市党政领导干部春季培训班,特别是聆听*的开班辅导讲话,感觉站位高远、统揽全局,指导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都非常强,为我们更加深入地开展党史教育,更加全面地贯彻好党的*届*中全会精神,提供了科学的指引和有力的遵循。

总体感触最深的有三点:一是深感必要及时。正值“十四五”开局之年,恰逢奋力夺取首季开门红的关键时刻,组织开展集中培训,*书记进行专题辅导,对于全面学习贯彻党的*届*中全会精神,实现开好局、起好步非常关键,意义重大。

二是深感受益匪浅。

*书记的专题辅导,兼具思想性和实用性,“四个着力”“五个聚焦”,为我们抓好各项工作提供了科学指导和具体方法,深有所得。

三是深感受用解渴。

*书记的专题辅导,结合实际、深入浅出、干货不少,学思践悟“三个聚焦”“三个深刻把握”,让我们对党的*届*中全会精神有了更为全面、系统、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下步,我们将继续坚持以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准确把握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对生态环境保护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坚定不移落实好*书记讲话精神和市委、市zf的各项决策部署,牢记初心担使命、凝心聚力抓环保,用心用力用情建设天蓝地绿水秀、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

一、观大势、我们有信心,一定以精准研判锚定方向

一方面,我们要继往开来观大势。党的*届*中全会将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作为“十四五”主要目标之一,到2035年,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生产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基本实现,对我们在新阶段新征程抓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提出了新任务新要求。

另一方面,我们要精准判断谋全局。虽然生态保护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当前我市生态环境保护结构性、根源性、趋势性压力总体上尚未根本缓解,以*为主的重工业结构、以*为主的能源结构和以公路货运为主的运输结构没有根本改变。我们将坚持方向不变、力度不减、标准不降,从源头治污降碳,把好环境准入关,以马不离鞍、僵不松手的定力,以反复抓、抓反复的韧劲,以钉钉子精神切实守护好*的蓝天绿水青山。

二、明大势、我们有决心,一定以过硬举措开创*生态建设新局面

一是精准发力严格“治”(治理)。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治理始终是第一位的。坚决用好法律,用足政策,扭住重点企业、重点时段、重点区域、重点点位,强化源头减排、过程管控,实施排污总量和月度排放控制,强力推进企业超低排放治理,常态化夜查、晨查,严格铁腕执法,敢查敢严、真查真严、常查常严,以铁的担当抓落实、保实效。

二是统筹推进突出“制”(机制)。

组织领导、制度机制是确保生态保护实效的根本保障。始终牢牢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细化完善考核评价办法,严格责任考核评估追究制度,建立高效部门协调联动机制,天天算账、天天要账、天天对账。同时,健全环境决策公众参与机制,完善监督举报、环境公益诉讼等制度,切实形成强大合力,持续构建我市生态环境保护新格局。

三是实时监管强化“智”(智慧)。

生态保护重治理,更重防范,持续创新方式,最大限度实现监管智能化、实时化、全覆盖。特别是进一步建立健全环境监测网络,系统整合视频监控、在线监测、在线质控等监管平台,综合运用环保天眼、雷达走航等手段,时时监控、精准溯源,把污染排放控制在端口、降到最低。

三、借大势,我们有诚心,一定向市委和全市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绿色答卷

一是深化学习提素质。

把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届*中全会精神做为重大政治任务,局党组带头、干部以上率下,原原本本学,逐条逐段领悟,突出领会好重点和创新点,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提高抓好“退后十”工作的政治意识、责任意识。

二是党建引领聚合力。

以深入开展党史教育活动为契机,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全面强化基层组织、基础工作、基本能力建设,从政策、制度、机制上,在用人、经费、装备等方面向基层一线倾斜,激发基层活力,提高基层组织力和战斗力,一以贯之、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开展对各分局巡c,把各级党支部建成环保铁军的“司令部”和“战斗部”。

第3篇

关键词:倡导;绿色;可持续发展

一、切实树立绿色思维方式

绿色思维是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关系,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思维方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迅猛发展,2010年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资源约束,环境污染,生态退化等问题日趋严重,人们的生存环境不断恶化,环境承载能力已达到或接近环境承载上限,生态环境已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和瓶颈制约。

这是我们过分强调经济总量和增长速度而忽视与自然和谐的结果。现在我们强调绿色发展,不仅仅是生态环境保护的问题,而是从内在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转变,延伸到外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乃至社会管理的深刻变革,而思维方式的转变首当其冲。因此,一定要牢固树立“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的发展理念,用绿色思维谋划和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用绿色理念引领产业结构调整和生活方式转变,努力让人民群众在享受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发展成果的同时,共享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果,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持续发展。

二、着力构建绿色产业结构

产业是发展的基础支撑。推进绿色发展,首要任务是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国民经济绿色转型。一是优化三次产业比重。巩固农业比重,大幅提高绿色、有机、生态农业项目比例;减轻工业比重,强化环境准入、环境标准硬约束,严格控制高能耗、高排放行业发展;扩大三产比重,大力发展商贸物流、电子商务、生态旅游和金融保险、信息会展等现代服务业。

二是促进传统产业绿色改造。以产业转型升级为契机,制定煤、焦、铁、电力、水泥等重污染行业绿色改造方案和规划,推动绿色低碳技术的创新、引进和应用,推动节能减排、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建设,淘汰行业落后产能,提升产业集中度。

三是大力发展绿色新兴产业。发展壮大信息通信技术、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电力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等战略性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四是建立引导绿色产业发展激励机制。建立绿色产业政策导向,设立绿色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通过政策引导和公共财政投资激励,激发市场活力,促进产业结构绿色化。

三、大力倡导绿色生活方式

生活消费是生产的终点,也是生产的起点。生活消费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生产方式和产业结构。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对于带动生产方式转变,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具有导向性的意义。因此,要通过多方面、多渠道的引导,增强全民环境意识、节约意识、生态意识,在全社会形成低碳生活、绿色消费的良好风尚。一是弘扬低碳节约的价值理念。充分发挥各类媒体的宣传教育和舆论导向作用,广泛传播生态文明理念,积极培育生态文化、生态道德,普及绿色生活知识,让勤俭节约、低碳绿色、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成为公众的自觉行为。

二是大力倡导绿色消费。积极推广绿色服装、引导绿色饮食、鼓励绿色居住、普及绿色出行、发展绿色休闲等,营造绿色消费良好氛围。三是建立绿色生活方式引导机制。实行居民用水、用气等阶梯价格制度,优先发展绿色交通和城市公共交通,鼓励民众购买使用节能产品,大力推广绿色节能建筑和可再生能源建筑等。四是开展全民绿色生活行动。引导公众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少抽一支烟、节约一度电、少开一天车、珍惜一粒米等,通过不同的环保公益行动,让节约、绿色理念固化为公众的自觉行为。

四、努力打造绿色生态环境

强调: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推进绿色发展,当前非常迫切的一项任务就是加大环境治理力度,着力解决影响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突出环境污染问题,为人民群众创造山青水秀天蓝的生活环境。一是加快实施主体功能区建设。调整优化空间结构,划定农业空间和生态空间保护红线,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应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严格按照重点开发区、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的区域主体功能定位,明确发展方向,细化相关政策,形成市场统一规范、要素自由流动、主体功能约束有效、基本公共服务均等、资源环境可持续的区域发展机制。

二是深入开展大气、水、土壤等环境污染治理行动。以雾霾治理为重点,加强细颗粒物监测和区域联防联控,加快城市重污染企业搬迁改造,推动燃煤电厂超低排放改造,有效预防重污染天气。加强重点流域和区域水污染防治,突出加强饮用水源地保护,保障水源地安全;实施重点行业废水深度处理,加大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及中水回用力度,减少城市黑臭水体和工矿区、农村黑臭水体。强化土壤污染治理,实施工矿废弃地综合整治和复垦利用。

三是加大农村环境治理力度。针对农村生态环境实际,推进以垃圾无害化处理和污水处理为重点的农村环境整治,强化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和畜禽养殖污染治理,统筹农村饮水安全、改水改厕、垃圾处理,创造良好农村生态环境。

总之,绿色发展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我们要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锲而不舍、水滴石穿的精神,主动作为,久久为功,让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融入到我们的各项事业之中。

参考文献:

[1]沙之杰.低碳经济背景下的中国节能减排发展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

第4篇

【论文摘要】文章针对西部大开发中水土保持工作对经济体制建设的影响,提出四点意见;一是水土资源配置必须以市场经济为基础;二是要树立“水保为社会,社会办水保”的意识;三是依法行政,强化监督,把依法防治水土流失落到实处;四是依托市场,增强竞争意识,大力发展小流域经济。



当前,西部大开发正处在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构建和谐社会、进一步完善西部地区市场经济体制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新形势下,水土保持工作如何适应科学发展观与节约资源的要求,更好地与市场经济接轨,在西部大开发的进程中确立水土保持工作在西部经济发展中的独特地位,就成为摆在广大水保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在此,笔者浅谈己见。

一、水土资源配置必须以市场经济为基础

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条件下社会资源配置的一种形式,新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水土保持工作,必须依据目前市场运行需求和经济规律要求,把水土资源进行空间和时间的科学配置,以形成一定农业区域发展的新格局。要认识到水土保持是西部地区开发和发展的生命线,是国土整治、江河治理的根本,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水土保持不仅要占领山头,还要占领市场,发展优质高效的小流域经济,如张家口市坝下的扁杏、葡萄基地,以及坝上的反季蔬菜、禁牧舍饲等,均引入市场经济理论,并取得明显效果。

二、树立“水保为社会,社会办水保”的意识

水土保持是一项公益事业,又是一项重要的基础设施。水保工程的实施,改善了生态环境,增加了群众收入,调剂了财富,丰富了市场,减少了河流泥沙的淤积,保障了工业、电力、交通、通信、矿山等企业的利益,还保护了上下游、左右岸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而目前的投入机制主要是上游群众出劳出资,国家和地方政府给予一定补助,而作为受益主体的电力、交通、通信、工矿企业、开发建设单位和城镇社会都没有出资,投入严重不足,导致了局部水土环境恶化。

水土保持作为一项社会性工程,其投入也应具有社会性,即水土保持投入通过国家税收调节,社会合理分担,真正形成“水保为社会,社会办水保”的新格局,在国家财力有限的情况下,国家应统筹考虑从如下渠道增加水土保持资金:一是在江河下游受益各项税收中附加水土保持防治费,按照总产值一定比例附加作为对上游的生态补偿。二是从耕地占用费中提取一定比例用于水土保持。三是从防洪保安基金中,安排一定比例用于水土保持。同时,要通过宣传教育,使社会各界都能自觉防治水土流失、保护水土资源。

三、依法行政,强化监督,把依法防治水土流失落到实处

按照《水土保持法》监督工作重点,应抓好“三权”的落实,即水土保持方案的审批权、水土流失防治费和水土保持设施补偿费的收费权,以及对有关开发建设行业、部门、单位、个人的水土保持监督管理权。《水土保持法》颁布以来,凡是“三权”落实到位、执法力度大的地方,水土保持部门的权威逐渐树立、社会地位日渐提高,保持水土资源的效果相应显著。

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要把治理水土流失各方的责、权、利以法律形式固定下来,保护广大群众治理水土流失的合法权益,通过采取承包、租赁、股份合作、拍卖“四荒”使用权等多种形式,实行谁治理、谁收益、允许继承转让的政策,让群众吃“定心丸”,拓宽资金渠道,加快治理速度。如怀来县采取一系列措施,对全县范围内的荒山、荒坡、荒滩、荒沟资源进行总体规划,结合实施京、津风沙源治理项目和首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规划等国家重点工程,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葡萄、杏、苹果等经济林树种,使全县水土流失面积减少了46.5万亩,每年减少泥沙流失量和土壤侵蚀量各为75.5万t和180万t。在治理中,将国家的宏观生态效益寓于农民的微观经济效益之中,并有法律保障,一改过去的“要我治”为“我要治”,大大调动了千家万户治理千沟万壑的积极性。

四、依托市场,增强竞争意识,大力发展小流域经济

第5篇

都市农业现状及对策

一、金台区都市农业发展历史

1、初级阶段(2000―2005年)

市场经济不断成熟,资源在城乡两个空间中寻找最佳配置,城市在体验乡村生产、生活、生态的新奇时,乡村价值源泉的塑造重新找到了一个接口――都市农业。金台区北坡农家乐乡村游拉开了金台区都市农业发展的序幕。2000年登山锻炼的城里人越来越多,一部分有经济眼光的农民在自家门口经营起了面皮、搅团、凉粉、油饼等农家小吃。这样既方便了城里人,又增加了经济收入,实在是一举两得,到2003年已经形成了一定规模。农户自发式的经济行为开启了城乡经济交流的新渠道,传统农业通过功能再造开始自觉地迈向第三产业。

2、形成阶段(2005―2010年)

金台区“十一五”农业发展规划,坚持从城郊优势出发,按照“强化基础、特色开发、科技支撑、突出服务、促进增收”的发展思路,进一步优化农业区域布局,大力发展民俗生态旅游、休闲观光为主的都市农业。金台区都市农业发展的格局和构架基本形成,包括胜利塬观光农业区、蟠龙塬体验农业区、六川河生态休闲观光农业、优质粮油小杂粮生产基地、无公害蔬菜基地、干鲜杂果基地、特色养殖基地、食用菌生产基地及花卉苗木生产基地等园区。

二、宝鸡市金台区都市农业发展现状

1.都市农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畜、果、菜等优势产业区域布局合理、特色鲜明,形成区域化专业生产格局,优质专用农产品比重达到60%。

2.粮食综合生产能力逐步提高

到2010年,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5万亩左右,总产稳定在2.1万吨左右,单产水平有较大上升;优质粮种植面积近一步扩大,到2010年达到4万亩。

3.都市畜牧业取得跨越式发展

到2010年,奶牛存栏达到2000头,肉牛5000头,猪30000头,鸡20万只;肉、奶、蛋产量分别达到1.5万吨、0.8万吨和0.23万吨;畜牧业产值达到0.7亿元。

4.都市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壮大,全区市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达到5个,其中省级1户,市级1户,区级3户;农民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共建立新型农民专业化合作经济组织14个,带动农户2300户;市场体系日益健全,全区共建设30多个农产品交易市场,其中年交易额超过亿元的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3个。

5.都市农业产业化程度不断提高

按照“扩大开放引龙头,嫁接改造育龙头,政策扶持壮龙头”的发展思路,大力发展农副产品加工龙头,努力开拓农副产品销售市场构建优势农产品产业体系和市场营销体系。积极完善农产品龙头企业和农户之间的利益调节机制,大力发展订单农业,形成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产业格局。积极推进各种形式的联合与合作,大力兴办农产品销售型、技术服务型等多种类型的农民专业化合作经济组织,围绕特色产业和农产品加工、销售,开展系列化服务。农产品销售品牌化取得突破,马家塬葡萄、杨家槽苹果、南北社设施蔬菜纳入全省农产品原产地保护范围。

6.农业科技推广体系不断创新

建成专家大院3个,农业科技示范园7个,推广关键实用技术20多项,有效解决了科技与农户的对接;区乡农业科技推广机构组建课题组,围绕特色产业开展配套技术研究,重点推广标准化栽培、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等10种模式,科技对农业贡献率达到了45%。

7.都市乡村民俗旅游业形成规模

目前,胜利村、蟠龙山村共有农家乐经营户123家。其中:胜利村77家,蟠龙山村46家。两村由市旅游局授牌的经营户53家。据不完全统计,2010年,全区农家乐乡村旅游及就餐者60余万人次,农家乐经营户年均纯收入在3.5万元左右,最高可达10万元。仅此一项,年增净收入600余万元。

8. 动物性、植物性食品质量提升

依托高产奶牛繁育中心,实施以胚胎移植为重点的性别基因控制生物工程,积极引进优良畜种和胚胎,提高良种生产能力和水平。大力发展饲草产业,推广粮经饲三元种植结构,饲草饲料面积达到了3万亩,其中青贮玉米2万亩,紫花苜蓿1万亩。实施畜禽防疫工程建设,全面推行畜禽防疫“双轨制”,加强畜禽疫病诊断检测、疫苗保存运输、兽药监察、重大疾病控制长效机制建设,确保畜产品安全。实施无公害产品品牌建设,扩大无公害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辐射带动作用,加强产前、产中、产后管理,加强原产地和产品认证,推行农产品质量安全承诺和追溯制度,争创品牌产品,增强市场竞争力。

三、宝鸡市金台区都市农业存在的问题

1.自然条件差,都市农业基础设施薄弱

金台区是典型的旱作农业区,硖石、金河、蟠龙、陵原等乡镇地形复杂,沟壑纵横,自然条件极为恶劣,全区可灌溉面积仅占总耕地面积的8%,山坡地占总耕地面积的50%以上,属于需要改造的中低产田。加之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欠账较多,在增量上也不能满足发展的要求,难以保障新阶段农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2.都市农业与城乡统筹发展认识不足

对建设有“农”的城市,提升城市环境品质,增加区内农民收入并保障食品安全融入城市整体统筹规划的趋势和前景认识不足。没有将农业与城市化建设发展结合起来,农业产业结构不适应城市发展需要。城乡一体化中要素资源配置不够合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及产业改造升级滞后,统筹发展的大格局没有真正形成。小规模种养殖业投资规模小,集约性弱,资金效益不高,经济效益差。

3.都市农业投资不足,发展缓慢

金台区都市农业利用毗邻城区的区位优势,错位发展近郊、远郊现代农业、休闲观光农业、特色农业的步伐缓慢,点多、面广、线长,基础弱、投资少、规模小、档次低的问题任然比较突出。农业区域经济持续增长的内生动力不足。

4.都市农业公共物品特征定位不明确

都市农业向城市提供集生产、生活、生态为一体的复合性产品和服务。与一般农业相比,都市农业具有显著的公共物品的特征――效用的不可分割性、消费的非竞争性和受益的非排他性,具有巨大的外溢性。基于都市农业显著的公共物品特性,政府应在政策、资金、人力等诸多方面,加大对都市农业的引导和扶持作用,加快构建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长效机制,加快都市农业的发展进程。

5.都市农业脆弱性认识不足

都市农业是在应对都市环境污染与改变用地功能带来“暴富”的诱惑等矛盾中生存的脆弱产业,应将都市农业发展纳入整个城市发展的总体规划,并通过制定法律规章,切实对都市农业予以保护。

6.都市农业城市性与农业性联接偏颇

一方面,都市农业最基本的特点是城市性,都市农业是城乡融合关系,城市需要农业,农业依托城市,城乡互动、协调发展。另一方面,都市农业体现农业特色,突出农村生活风貌和丰富乡土文化内涵。都市农业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工程,单靠农业自身是难以实现的,必须靠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7.政府在都市农业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不显著

政府缺乏宣传和推广都市农业的理念,政府管理层、规划部门及社会各层对其功能与作用的认识不足。都市农业投融资机制缺失,政府缺乏都市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兴趣――以政府投入为引导、全社会广泛参与的多元化都市农业产业投入新格局尚未形成。政府对培养都市农业各类专门人才队伍缺乏认知。

四、构建金台区都市农业产业的建议

1.科学管理土地资源,保证都市农业建设

金台区都市农业发展应从高起点、新格局、多功能、有特色的区域定位、目标定位出发,对城市生态用地、耕地、农业建设用地和农业基础设施进行分类保护、规划与管理,确保粮油基地、蔬菜基地、瓜果基地、副食品生产基地、休闲农业用地的正常运行,避免土地资源浪费,保证都市农业建设的顺利进行。

2.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发展都市生态农业

合理利用金台区川、塬、水、林自然资源,发展以荒山绿化和水土保持为主的林(果)―牧―农―加工型的良性循环模式和集约化畜禽养殖场的畜禽粪便―沼气―综合利用―水回收―无污染排放的生态模式;发展城乡植树绿化、环带绿化、风景经济林带和农田林网化,净化、美化、绿化城乡生态环境;开发旅游景、教育基地、度假村等休闲观光的场所;开发安全、营养、无污染的绿色食品,发展生态农业,走农业可持续发展之路。

3.推行适度规模经营,加强市场建设

随着城市大市场的形成和变化,推行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农业的组织化程度显得日益重要。通过推行“一村一品”发展专业农场基地和专业农户,围绕“一个主体(奶牛),两个稳定(猪鸡)”,推进硖石、蟠龙、金河等畜牧业传统产业区发展,加快畜牧小区建设、标准化高产技术示范、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与餐饮行业联系与协作,发展订单农业;加强建设批发交易市场网络;发展产销直挂,减少流通环节,丰富市场。

4.建设都市农业开发区,推进农业产业化

通过优选金台区都市农业主导产业和产品,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系列化加工、企业化管理、社会化服务,优化组合和配置生产要素,运用高科技、智能化的手段,走高投人、高产出、高效益的资金、技术、知识、信息密集型的农业发展道路,建设都市农业高新科技开发区,引进科技人员和高级研究和管理人员,培养能适应都市农业发展要求的新型农民,推进农科教相互联动,带动农业向集约化、科技化、产业化更高层次发展。

5.治理农业污染,保障食品安全

治理农业自身生产活动的污染,解决化肥、农药和固体废弃物对环境和农产品的污染,切实保护水土健康,强化“从农田到餐桌”食品管理体系,保障食品安全。

参考文献:

[1]牛宝俊,郭洁珍,郭穗燕,汪凤桂.广州现代都市农业科技发展思路与对策[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4):15-18.

[2]马俊哲.都市农业与京郊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2004(1).

[3]果雅静等.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发展模式研究.生态经济[J].2007(11).

[4]党双忍.知识化农业与21世纪中国农业发展[J].农业经济问题,1999(1):30-35.

[5]严力蛟,朱顺富主编.农业可持续发展概论[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0.93-97

第6篇

据一项调查显示,我国大多数电视台拥有3-4个频道。由于严重的内容趋同,加之为争夺广告而引发的激烈竞争,很多频道在未来将逃脱不了倒闭或被兼并的命运。

与中国的电信业相比,中国的广电发展时间虽久,但市场化程度却不高。2003年中国广电的收入是567亿,而电信的收入是5000亿元以上,相差将近?0倍。2003年底,中国有线电视用户为1亿多,同年电话与手机用户超过了2.6亿。眼下中国经济正进一步融入全球化,趋向成熟,媒体也一样,可以预见的变化会很快,中国除了央视和少数省级,市级电视台外,其余大部分都处于苦熬期。现在的情形是强势媒体获得了暴利,弱势媒体连生存都比较困难。本文拟从宏观调控的角度提出几个观点,探讨电视媒体的未来发展之路,与大家商榷。

一、频道供求矛盾日益突出

电视媒体有三次标志性的突破:第一次以政策突破为特征,以四级办电视为内容;第二次以技术突破为特征.以有线电视崛起为主要内容,开创了电视收费的先河;第三次以体制突破和网络化、数字化发展为特征,以整合发展广电产业为内容。梳理这三次突破,我们不难发现,现在电视的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90年代的上星运动给整个媒体的生态环境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央视因为是国家台,在这场变革中是最大的、也是最没有悬念的赢家,凭借其得天独厚的政策优势领先于其它卫视。但央视在很多方面也受到凤凰卫视、星空台、国内卫视的节目挑战。省级台借助上星这个“出海口”,增加自己的吞吐能力,完全具备日后与央视共舞的可能,而这也将孕育着未来几年中国可能会出现的几大媒体集团共存的雏形。虽然我们现在有庞大的规模,良好的发展势头,但也有不少问题,比如说发展的空间日益缩小、广电层级矛盾突出、广电服务模式单一、盈利模式单一、节目雷同造成成本奇高,恶性竞争,层级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尖锐.不少省级台和地方台的竞争甚至到了白热化的程度。这一切都是由于大量市场化程度低的频道追逐有限的广告资源所致。

面对如此众多的频道,我们不难发现中国的电视媒体发展进入了一个怪圈:频道众多,老百姓与客户选择却极为有限。我们周围充斥着大量相似的综合频道,这些频道节目的高度同质化与编排的高度相似是目前中国电视收视市场的不争事实。对高收视率的追逐与办专业化频道内容的单薄,客观上促成了频道结构发展的不均衡.而结果就是造成很大程度不可避免的资源浪费。

这么多电视台、这么多频道缺乏的不仅仅是内容上的缺陷,也有“囊中羞涩”的尴尬。没有资金如何去办好的节目?中国电视业虚胖的体质与大伙解决温饱问题的渴望让竞争日益升级,不知何时起,央视、省级媒体、市级媒体这三者的竞争呈现出白热化的复杂态势。这种竞争交织在一起,从横向到纵向,从省市到区域、从区域到全国都有一种炎炎夏日的味道。

二、政府应加强监管力度

在经济上发展一个活跃的传媒产业,好处显而易见。美国、英国的传媒产业均占了GDP的5%以上,2003年我国的广告收入占GDP的0.92%。

目前全世界的媒体行业一共创造了1万亿美元的财富.并且仍然以每年7%的速度稳步增长。默多克说:“对于任何一个在21世纪先进国家而言,一个强劲繁荣的传媒产业不仅是有利可图的,更是必不可少的。”这就对政府监管提出了迫切要求。

有人指出中国电视媒体的竞争是场不在同一个起跑线上的比赛。由于经济区域的不同,发展观念的不同,导致所有队员的水平、体质良莠不齐。另外,央视媒体依靠中央的政策可以在全国不交落地费,而省级卫视为了实现在各省的落地,却在广电自己的钱包中相互收取费用,重复上税,相互牵制。很多情况下,媒体的竞争往往是先天的特质与优势在起作用,缺乏鲜明的市场竞争行为、因此这样的结构难免会让人对比赛的公平有所质疑,对比赛的结果缺少期待。

据美兰德公司数据预测,05年全国卫视的落地费用将由4亿元飙升到10个亿,卫视想落地到外省城市的有线电视网.比以前难了,另外,部分省份还要对外省卫视的落地权进行拍卖,而对卫视落地权的竞争将促发电视市场的“马太效应”,如果部分省级卫视因为落地费在这一轮的竞争被淘汰.这将会是一件十分可悲的事情。试想,如果卫视演变为一种“富人”玩的游戏,更不利于中国电视产业的整体良性发展,甚至可以说是资源的一种巨大浪费。

近年来,我国广电业正从“跑马圈地”的急速扩张阶段过渡到市场成熟和整合阶段。一方面,中国传媒改革的深入和市场化程度的提高为广电业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另一方面,广电行业也面临着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激烈的竞争,这种竞争不仅来自各级电视台之间的相互争夺,同时还面临数字电视的挑战,新的竞争环境呼唤政府发挥监管职能,从宏观的生态角度对现在的媒体环境作修正,建设、健全相关配套的理念、政策,从源头上抓体制改革,依靠体制变革改变媒体现状,便于媒体更好参与市场竞争。

目前我们在广电产业合理监管进上的缺陷,不但可能丧失我国电视业发展的良好机遇.而且还可能使我国的电视业发展由于受到体制的羁绊而误入歧途。笔者认为,对于广电目前出现的问题,需要政府加以引导和管理,提前制定相应的预警机制,而不是老用总局令去事后做规范.出现一个问题解决一个问题的方法将会使我们永远被动地落在市场之后,很难达到治标治本的效果,也很难真正做到从源头上治理。广电行业只有真正与市场同步,用科学的发展观指导工作,才会有更大、更长足的发展。

众所周知,频道的多而滥会破坏广电的整体进程。对于中国电视媒体的出路.笔者认为可以考虑适当用用“减法”,综合考虑一个城市、一个地区究竟应该有几个电视台、几个频道的容纳量,还有哪类频道进入的空间,而非一味地以数量增长为发展繁荣的标准。比如市级台加盟省级媒体,这不仅是适应现代传媒业激烈竞争的需要,更是增强媒体的自身实力.更好地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需要,更是避免重复建设,优化资源配置.走出省级台和地方台共同发展新路子的需要。显而易见,现在的电视媒体竞争混乱、无序,互相攀比,各自找理由、不规范的竞争演绎到各个层面。只有发挥适度的“统”的职能,从广种薄收转为精耕细作,才能改变现在的滞胀现象。规范各级电视台的广告经营行为,降低内耗性竞争成本。只有政府将更多

的注意力放在关注媒体整体水平提高的层面上,给予大家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建立有序、可持续发展的政府监管体系,充分意识到我国广电面临的严峻形势,按照科学的发展观,深化广电体制改革,制定积极的电视发展政策,才能推进中国广电产业的繁荣发展。

三、电视新格局趋向竞合

对广电产业整体来讲,“长于实践疏于理论”是普遍存在的一个现象。近年来,央视改版频频,加大理论建设力度,甚至借来经济学者为其理论学说助阵,它所强调的电视媒体的布局还是旧的行政格局,如中央电视台、省级电视台。地方电视台三级。但不争的事实是,目前形势正在发生变化,以全国性媒体(央视、省级卫视)、区域性媒体(省级地面频道和市级台)为特征的二元新格局正在日益形成。比较有代表的省级卫视台像湖南,它的广告收入规模已经与除中央一套以外的其他央视的强势频道非常接近。虽然它是省级卫视“出身”,但实质上已经成为全国范围的媒体。即使目前央视的核心竞争力是全国唯一,绝对垄断,同时又提出了“媒体品质”论,从理论的高度对客户进行诉求。然而我们也不应该漠视新格局的雏形,当众多媒体为成为全国媒体或区域媒体上下求索时,我们也需要为其寻找理论支撑,借理论的“东风”更好地促成广电行业的良性发展。那么新格局的优势究竟在哪里?是否“影响力”这个指标就可以完全包容媒体的所有品质?

笔者认为,我们应辨正看待“影响力”这个指标,将“影响力”看作是考察媒体的因素之一,而非选择媒体的唯一标准。笔者认为传媒实力是一个综合概念,反映不同方面的指标对传媒实力有不同影响。青年学者陆地也认为,影响力是一个系统工程,它包括现实影响力、潜在影响力、有效影响力等,影响力仅是其中的一项指标,注意力、收视率、地缘性、覆盖率都是衡量媒体的重要标准,这些建构的指标缺一不可。

笔者同时也认为,媒介影响力可分为媒介的社会影响力和市场影响力,从本质上讲二者是统一的。但在选择媒体上更要重视有效传播。鉴于目前中国媒体特殊的行政划分,媒体的性质、等级不同,我们对其影响力的要求也应该不尽相同。比如央视,它的社会影响力与权威感是不可动摇的,也是与生俱来的。而省级媒体在一级市场和周边城市的覆盖率相当高,在内容上创新的能力比较强,对区域文化和消费者特征的把握也比较到位,对当地的文化特点和消费者习性特别了解,这种深刻了解的地缘贴近性优势正是促成其市场影响力的巨大动因。同时随着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粗放式的营销管理模式已经不适应当前的形势,终端为王和对网络的精耕细作要求更呼唤销售的实效性与媒体的市场影响力。这种灵活的态度,既符合现代传播理论,也符合经济规律,当然这需要一个磨合的过程。

中国的经济发展一直用“高速”形容,它的动力来源于区域经济,如果说央视是聚焦效应,那么省级媒体则是作为分销与铺货的通路起着重要的互补作用。因为任何架在空中的理论或者宣传最终都要脚踏实地。这个实地,就是省、市级媒体在区域内的强大表现与促动作用,而新格局的轮廓正从这里日渐清晰。不可否认的是.大一统的全国市场操作的思维在如今有些落伍,因此,我们急需为新的电视格局找到适当的、真实的理论依据,反映目前的中国电视媒体状况,避免在资源配置的时候轻视各类媒体的区域影响力与渗透力。

应当说,中国内地的媒体市场是一个正在蓬勃发展的市场,孕育着无限的潜力。当然这个发展还有赖于很多因素,有赖于政策环境的进一步完善,有赖于资本市场的进一步成熟。目前中国广电资源并没有被充分利用和有效开发,随着竞争格局的变化,相信广电资源的垄断性会逐步降低。

第7篇

通过依法治理工作的扎实开展,提高我局执法人员乃至全体工作人员的工作水平;不断提高全体工作人员的知法守法用法水平。为依法治县在我局得以实施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二、主要内容

依法治理、建设法治城管学习的主要内容包括:《宪法》、《省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条例》、《省城市规划园林绿化管理条例》、《省行政执法监督条例》、《省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专题教育》、《道路交通安全法》、《环境保护法》、《传染病防治法》、《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禁毒禁赌条例》等以及与城市管理工作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工作条例、规程和国家、省、市新颁布的法律法规等。

三、任务与措施

(一)加强领导,明确职责

高度重视。切实加强对依法治理、建设法治城管工作的领导,把依法治理、建设法治城管工作纳入我局的重要议事日程。

(二)加强全体职工的法制教育工作

1、继续开展“法律七进”活动。继续坚持领导班子和职工学法制度。重点学习《省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条例》、《省城市规划园林绿化管理条例》、《省行政执法监督条例》、《省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等城市管理法律法规,强力打造城市环境,突出抓好城市“净化、亮化、绿化、美化、规范化”工作,有力推动我县经济建设持续、健康、和谐发展。

2、抓好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工作。在进一步落实我局领导干部人员学法用法各项制度的基础上,不断拓展学法用法的新方法和新途径,不断提高各级领导干部依法维权的意识和依法决策的能力。

(三)结合实际工作,深入推进依法治理工作

1、全局干部职工深入学习相关的城市管理法律、法规,执法技能等业务知识,加强队伍建设、队容风纪、文明执法、打造一支过硬的优秀城管铁军,搞好全县城市管理工作。

2、进一步强化市容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创造和谐,宜居、宜业的生态县。搞好“四城”创建,达标城市“五化”工作要求,对城区主次干道的违章占道,“马路市场”、车辆乱停乱靠,广告乱挂,“牛皮癣”等现象进行综合整治,加强部门联动,切实解决城市管理工作中遇到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综合执法规范化建设行动。以落实执法巡查制度为重点,推动建立运转高效,保障有力,实行分片分区,定人定点督察巡查机制,推进城管进街道社区的管理模式。

3、实行分段管理,城区实施全天候“两扫一保”的清扫保洁制度,实行全天候三次的洒水降尘工作,消除卫生死角,加大环卫工作力度,重点加强对公共场所,大街小巷,沿街门店等垃圾外扫、乱倒垃圾,施工工地违法倒放渣土、淤泥等行为的查处力度。同时规范环卫队伍的综合素质提升,完善工作制度,建立长效管理机制。

第8篇

[关键词]中国;绿色发展;调控

中图分类号:D63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09-0267-01

1 引言

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绿色发展,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可持续发展,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新贡献。”

2 绿色经济发展与政府功能

2.1 政府在推进绿色发展进程中的经济理论

绿色发展是以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为特征的发展过程,其中“发展”是目标,“绿色”既是制约因素,也是制约方向。 核心是正确与环境和平发展。 环境是一种具有不可排除性和非竞争性的公共利益,其产权不容易被界定。 在没有外部限制的情况下,商人会过度利用环境,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追求额外利润,使私人成本低于社会成本, 因此,在微观和宏观两个层面上,政府需要采取干预措施来纠正在环境保护方面的市场失灵。

2.2 发达国家对于绿色发展的调控

第一,各国政府常用的环境规章制度,明确要求政府要建立相关的“标准”,“禁令”来直接控制污染事件, 这是所有国家的惯例。 二是环境税(或污染者费用)是环境的内部成本,是防止市场失灵的重要途径。 目前,世界各地有数百种环境税,如石油和产品污染税等。三是排污权交易,这是另一种通过市场机制来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的体系。政府可以通过发行可在排放权交易市场进行交易的可交易排放许可证来限制年度排放量或资源消耗,其价格由供需决定。第四,取消对环保不利的补贴,实施环保技术补贴。例如,美国对节能产品的补贴就非常成功[1]。

3 政府在“十一五”规划期间在绿色发展上的得与失

“十一五”期间,由于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泶俳绿色发展。进一步完善了法律法规;在一些关键区域增加对于污染治理的投资;加强了执法与政府监管力度等。

3.1 政府在绿色发展上的主要成就

“十一五”期间,中国绿色发展迈出了新的一步,环境保护不断加强,污染治理投入保持着较快增长,基础设施项目增加,主要污染物排放受到控制,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都取得了进步。首先减少污染和排放的任务提前完成。在经济增长和能源消耗超出规划的情况下,减少二氧化硫排放量的目标提前一年完成,减少化学需氧量的目标比实际提前半年。其次基础设施对绿色发展的支持能力进一步增强,根据大数据统计,城市绿色固定资产投资稳步增长,城市供水和污水处理能力大大提高,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被不断改善,城市道路和公共交通设施发展迅速。另外农村环境保护和基础设施条件也大大改善。

3.2 政府在绿色发展上的主要问题

第一,环境质量恶化虽然得到遏制,但并没有完全停止。“十一五”下半年,随着国家投入增加,监管力度加强,经济增长放缓,出现了环境质量改善的势头。然而,在“十三五”期间,整体环境状况仍然处于“局部改善,总体遏制,仍将面临不断增加的压力”。 在中国,环境压力会比世界任何一个国家都要大,资源环境问题比其他任何一个国家都要严重得多,对这些问题的解决将更加困难。第二是中小企业成为污染治理的重点。 “十一五”期间,随着中国环境监管更加严格,大型企业的环保设施投入大幅度提高,排放量大幅度下降。但与大型企业相比,中小企业的排放比例仍继续上升。这种情况的原因如下:中小企业发展较快,总体经济比重增长迅速。此外,中小企业技术装备水平处于较低,单位产值排放量较高。随着排放量日益增加,中小企业落后于大企业污染治理能力,全部工业污染比例迅速上升。目前,改善中小企业污染治理条件的关键问题是污染治理和环境监督的成本。但是由于中小企业太分散,治理监督费用过高,这两个因素也是环保治理的困难所在。第三,环境污染正在向中西部地区和农村转移。20世纪70年代,中国的环境污染显示出点滴分布; 20世纪80年代,河流污染和空气污染严重; 20世纪90年代,污染已经有了区域扩张的趋势[2]。二十一世纪之后,污染已经有了加速扩张的趋势。沿海地区特别是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迅速转移到中西部地区。位于乡镇地区的企业遇到了很多严重的污染问题,造成中部地区农村污染恶化,导致集体事件发生。由于农村环保设施和农民环保意识非常差,污染严重,农村环保压力越来越大。

4 “十三五”期间政府对绿色发展的规划与展望

全面落实国家资源节约型环保政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强度,发展循环经济,促进低碳技术,积极应对全球气候改变,帮助人与资源和环境和谐发展。

4.1 加快经济发展的格局转型,充分发挥环境保护作用

积极评估各种计划的环境影响,如水电开发,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及时应用这些评估结果,特别是在中国的五个地区。深化施工项目环境评估,严格排除高耗能高排放项目,加快并购,淘汰落后产能。启动环境保护专项行动,对非法排放企业进行补救,保持环境执法监督的高度压力。完善环境风险防范和管理机制,全面重视江湖附近化工厂的治理,避免化工行业频繁的环境事故。加强防范紧急情况的总体能力[3]。

4.2 采取综合措施,积极推进污染和减排

重点关注结构性减排,继续加大项目排放量和排放管理力度,严格制定纸,纺织,皮革,化工等行业排放标准,全面启动污水处理厂建设,大力开展农业用水污染减排工程建设,继续在燃煤电厂进行脱硫脱硝工作,控制汽车严重污染,对城市污水处理厂脱氮等进行深入研究 ,推动污染治理设施有效稳定运行,大力节约能源,减少交通运输部门排放。

4.3 加强主要河流水污染治理工作和海洋污染治理

全面实施城市饮用水源环境保护规划,对地级以上城市饮用水源进行评估,制定重点湖泊和河流生态安全评估技术与管理体系。 加快各地共同预防控制的新机制,加大对颗粒物和挥发性物质的污染防治力度,并控制机动车辆的排放。加强城市环境管理和工业污染防治,完善公营企业环境保护核查体系,深化国家环保示范城市建设。

参考文献

[1] 高明,洪晨.美国环保产业发展政策对我国的启示[J].中国环保产业,2014,(03):51-56.

第9篇

1.1地区概况

乌海市是内蒙古西部一座新兴的工业城市,位于黄河中上游,地处宁蒙交界处,市辖海勃湾、乌达、海南3个县级行政区,总面积1754km2,人口55万。现在乌海市已形成能源、化工、建材、冶金四大支柱产业,正加快推进国家级煤焦化和氯碱化工基地建设,力争打造成为全国最大的PVC生产基地、交易中心及全国重要的煤焦化生产、加工基地和交易中心。

1.2水资源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2.1水资源状况乌海市位于自治区西部干旱地区,属严重缺水城市,全市可利用水资源量为2.14亿m3,其中,地下水允许开采量为1.2315亿m3,黄河水指标0.5亿m3,中水0.26亿m3,疏干水为0.1亿m3,降水形成的地表径流可利用量0.05亿m3。黄河是乌海市唯一一条过境河流,境内全长105km,多年平均流量862m3/s,多年平均径流量272.6亿m3。

1.2.2水生态环境状况乌海市地处乌兰布和、库布其、毛乌素3大沙漠边缘,年平均降水量仅160mm,年平均蒸发量3286mm,是自治区典型的干旱少雨地区。辖区内16条季节性河流,降水形成的地表径流可利用量仅0.005亿m3。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水资源供求矛盾越来越突出,水资源紧缺问题是制约乌海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瓶颈。在干旱少雨、荒漠化严重的环境中,水生态建设就显得更为重要。

1.2.3存在的问题一是水资源紧缺的实际问题。乌海市水资源利用已经达到2015年的总量控制红线,没有进一步开发利用的空间。水资源紧缺是制约乌海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二是水系建设还比较滞后。乌海市各山洪沟防洪基础设施薄弱,流域水土流失严重,侵占河道的现象日渐增多,致使河道萎缩严重,对所在地区城镇的防洪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三是生态安全屏障建设不足。乌海位于三大沙漠的交汇处,生态基础脆弱,植被建设及绿化工作任重道远。四是水生态文明意识仍很薄弱。尽管在节水、保水、护水等方面开展过宣传教育工作,但离水生态文明的要求相差甚远。

2创建水生态文明城市的基础条件

近年来,乌海市立足城市长远发展,紧密结合本地特点,从产业转型、生态建设和水资源管理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高度重视水生态文明建设,不断加强水资源的科学利用和节约保护,陆续实施了“黄河海勃湾水利枢纽”、“甘德尔河水系治理”、“千里山水库”等一批重点水利工程;结合地区实际,建设水生态亮点,以防洪水系为主线,大力建设龙游湾湿地,形成“点线面”一体的环城水系工程;积极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大力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

3发展水生态文明的基本思路

全面部署水资源管理、水系联通、湿地保育、水污染治理、水土保持、防洪安全保障、水生态文明意识教育等涉水事务,以水生态文明建设促进当地的全面发展。一是要坚持“尊重自然,保护优先”的原则,优先考虑黄河的保护,保护沿河湿地等河流生态系统;二是坚持“全面统筹,梯次推进”的原则,处理好本地生态文明建设和黄河保护的关系,将水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到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当中;三是坚持“改善民生,促进发展”的原则,改善乌海居住及发展环境、保障水安全、提高城市品味,使水生态文明建设成果惠及民生;四是坚持“彰显特色,科学谋划”的原则,合理构建水生态格局,针对区域水生态环境特点提出针对性的建设任务和措施,积极探索和创新,形成可供类似地区借鉴的区域水生态文明建设模式。

4打造乌海水生态文明城市的具体措施

4.1围绕“乌海湖”建设健康水生态体系以黄河海勃湾水利枢纽工程建成蓄水为契机,实施乌海湖东岸岸线综合整治工程。以山洪沟治理为依托,建设集“防洪减灾、美化环境”于一体的城市防洪体系工程。多措并举建设“乌海湖”健康水生态体系。

4.2建设绿化供水工程,打造绿色生态安全体系根据生态绿化需要建设绿化供水工程,围绕生态绿化,实施一批绿化重点工程,建成一批公园绿地,打造绿色生态安全体系。

4.3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构建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框架体系,完善配套规章制度,全面提高水行政执法效能。对各项指标进行分解落实,并严格考核。深入开展水权转让工作,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加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严格水功能区划管理,加强入河排污口管理工作。

4.4加强乌海市水文化体系建设结合乌海黄河沿岸长河、大漠、高山、戈壁、古烽火台、村舍、田野所形成的独特自然风光,依托已建成的黄河海勃湾水利枢纽工程,做足山水文章,规划建设跨黄河两岸,融“高山、大漠、湖泊、湿地、绿洲”为一体的独具特色的西部漠上景观城市,打造“沙漠绿洲”,建设“水上新城”。

5建议

5.1健全管理机制严格执行国家及内蒙古现有法律法规,逐步由行政管理向规范化、科学化和法制化过渡,最终将发展成为以行政法为主体的科学管理。逐步整合现有水资源市场,由专门机构统一负责取水、供水、用水等不同水资源调配环节,逐渐形成取水有计划、供水有保证、用水有目的的新型水资源管理模式。

5.2推进水管理体制改革结合新一轮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按照分级管理、属地管理原则,建立健全权责明确、分工合理的职权体系。对照涉及水行政职权的国家法律、法规和内蒙古地方性法规,对条件成熟的部分管理职能逐步下放调整到位。

5.3完善水资源管理制度,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全面建立覆盖市、区的“三条红线”控制指标体系,尽快出台相关制度文件,进一步加强水资源管理制度体系建设。确立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主体责任和监督管理的主体责任。

第10篇

1技术与成效

1.1创新种植模式促进农业增效云和县属浙南山区,山多地小,造成本区域具有明显的垂直性气候差异,山区气候特征明显,形成了光、热、水、气不同的生态环境特点,为创新种植模式提供了生态环境条件。按照创新模式、产业循环发展的要求,推广轮作、间作、套作等农作技术和农牧结合、粮经结合等农作模式,研究示范推广了稻-鱼﹙鸭﹚、耳﹙菌﹚-稻、稻田养鸭、稻田养螺(甲鱼)、稻药轮作、果药套种等多种农作制度,年均推广耳-稻轮作面积150hm2,稻田养鱼230hm2,取得显著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其中耳-稻轮作栽培模式、浙贝-水稻模式分别获丽水市十佳和十佳优秀农作制度新模式。

1.2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和农药减量控害增效技术根据减少农业投入品减轻农业污染的要求,实行农药化肥减量增效和清洁化生产,积极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和农药减量控害增效技术,规范农业生产和使用农业投入品。云和县年均实施测土配方施肥技术5340hm2,占全县农作物播种面积7314hm2的73%。推广农药减量控害增效技术和水稻统防统治面积1600hm2,通过推广应用生物、低毒、低残留农药,2013年化学农药单位面积使用量较常规减少20%左右,病虫危害损失率下降5%以下。据调查,水稻统防统治实施区全年平均用药防治3次,667m2农药用药量(有效成分)为258g,常规区全年平均防治5次,农药用药量为319g;水稻统防区平均节约工资84.1元;统防统治区平均667m2水稻产量497kg,比常规区增产9%;水稻统防统治实施区比常规区667m2节本增效124.5元。

1.3提高农产品质量积极“三品一标”认证按照质量安全、环境生态的要求,实行农产品安全、绿色生产。以提升品牌公信力为主题,围绕强化质量安全监管,加强“三品”(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企业生产管理、产品认证和证后监管开展工作,实行“三品一标”(一标指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2013年,云和县通过无公害生产基地认证(整体认证)1160hm2,通过“三品”认证的农产品5个,其中无公害农产品4个、有机食品1个。开展“三上墙、两规范”,即安全责任制度、内检员责任制度、质量安全承诺书要上墙,生产记录、农资管理要规范。

1.4做好畜禽粪便处理促进畜禽清洁养殖为进一步加强畜禽养殖污染整治,加快推进“五水共治”,不断优化生态环境,根据云和县委《关于全面实施“河长制”进一步加强水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的实施意见》要求,编制了《云和县生态畜牧业发展规划》,调整了云和县畜禽养殖禁养区和限养区,出台《云和县畜禽养殖污染整治工作方案》,按照畜禽养殖“减量化、规模化、生态化、无害化”的原则,对全县范围内的所有畜禽养殖场进行整治。通过建设沼气池或格栅式厌氧沉淀池,利用农田、园地、林地等就地和异地消纳畜禽排泄物等措施,使沼液和污水进入氧化塘,畜禽养殖场达到了雨污分流、干粪收集、固液分离等生产工艺标准。逐步实现养殖场排泄物达标排放。

1.5推进农村沼气建设和沼液(渣)综合利用近年来,云和县积极推广农村沼气建设,把农村沼气项目与“千万工程”、村庄整治工程、农村污水治理等紧密结合,实现了项目资金效益最大化,以“一池三改”(沼气池建设与改造圈舍、改造厕所、改造厨房同步设计、同步施工)的模式推进农村沼气建设。到2013年底,全县共建沼气2543户,服务网点31个。年处理养殖污水15.3万t,年产沼气100万m3,年提供沼渣沼液肥2.5万t。通过引导和扶持养殖户走向养殖-沼气-种植为主要模式的生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道路,沼渣沼液综合利用率达到80%以上,为保护农村生态环境,节能减排,清洁生产,增加农民收入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显著成效。

1.6实施生态循环农业项目促进生态农业发展为进一歩促进生态农业发展,推动农业生产规模化、产业标准化和经济生态化。农业部门积极争取生态循环农业项目,2012-2013年向浙江省农业、财政厅争取生态循环农业项目11项,争取项目资金280万元,2014年储备生态循环项目5项。通过项目实施,提高了云和县畜禽排泄物、作物秸秆、食用菌废菌棒等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规模畜禽养殖场排泄物综合利用0.7万t,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2.56万t。

2工作措施

2.1加强组织领导云和县农业部门成立农业水环境污染治理领导小组,农业局领导任组长,各科室负责人为成员,加强对县农业面源污染整治工作的领导。以农业生态能源办公室为主,成立农业治水办公室,农作站、质监、畜牧等相关专业的技术骨干为成员,负责规划、指导全县农业治水各项工作。

2.2制定方案整治农业水污染根据浙江省农业系统水环境治理工作视频会议精神及云和县水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实施方案,结合云和农业发展实际,制定云和县农业水环境治理实施方案,明确今后一段时期农业治水目标、任务及措施,有计划地开展农业水环境治理。

2.3政策激励积极推进农业水环境治理2007年以来,云和县出台的云和县粮食生产意见,明确对水稻开展统防统治给予600元·hm-2补贴,对全年统防统治33.3hm2以上的合作组织财政再给予150元·hm-2的奖励,有力地推进了统防统治工作和农药减量控害技术的应用。云和县政府出台了《云和县农业产业水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实施方案》《关于全面实施“河长制”进一步加强水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的实施意见》《云和县畜禽养殖污染整治工作》等政策措施,有力地推进了水环境保护和治理,通过畜禽养殖污染整治,使畜禽养殖逐步达到水污分流、干粪收集、固液分离等工艺标准。

2.4加大宣传力度,发挥基地的示范带动作用认真总结和宣传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的好做法、经验和好模式,以生态循环项目建设为契机,充分发挥生态循环示范项目辐射带动作用,以点带面推动生态循环农业的健康发展。

3问题与讨论

第11篇

一、农业治水迫在眉睫

全力投身农业水环境治理,全面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是破解农业资源环境约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农业作为自然再生产与经济再生产有机结合的产业,离不开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有效支撑。我省农业资源禀赋不足,而且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加快推进,农业受到的资源制约和环境承载压力越来越突出,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促进农民增收和实现可持续发展,更加有赖于有限资源的节约、高效、永续利用。经过前些年的努力,我省虽已治理完成规模养殖场3万多家,农业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但是,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形势和任务依然严峻、繁重,必须扎实有效地推进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各项工作,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全力投身农业水环境治理,全面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是推进农业转型升级,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内在要求。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浙江农业经历了“一优两高”、效益农业、高效生态农业的发展历程。随着“四化同步”的推进,特别在我省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高效生态农业强省、特色精品农业大省”的建设目标,要求农业发展在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农民收入增加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同时,必须更加重视节约能源资源、有效防治污染、优化生态环境。为此,必须坚持生态优先理念,把环境倒逼的外部约束转化为转型升级的内在要求,努力实现生态和以治水为契机发展生态农业高效共赢,形成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强劲动力。

二、治水倒逼农业转型

推进农业水环境治理,应紧扣“生态农业、美丽田园”建设目标,突出“治水倒逼促转型、生态兴农美田园”主题,以实施畜禽养殖污染治理与排泄物资源化利用、畜禽生态养殖提升和种植业肥药双控减量三大工程为主抓手,坚持政府主导、强化主体责任、完善运行机制,通过治水全力推进养殖污染全面治理,化肥农药逐步减量,着力形成产业布局生态、资源利用高效、生产全程清洁、环境持续优化的现代农业发展新格局。

一是做好“治”的文章,促进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坚持把畜禽养殖场(户)作为治理责任主体,把畜禽养殖排泄物生态消纳或达标排放作为治理衡量标准。严格执行“三个一律”,即禁养区畜禽养殖场(户)一律关停;达不到生态消纳或达标排放的畜禽养殖场(户)一律限期整治、限期整治不到位的一律关停;不能做到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的畜禽养殖场(户)一律关停。大力推行畜禽规模化养殖和设施化、生态化改造,落实畜禽养殖排泄物生态消纳措施和达标排放标准。当前,重点推进生猪50—100头小规模养殖场污染治理,100—1000头中等规模场设施修复改造,完成1000头以上规模场标准化改造,逐步实现畜禽养殖排泄物生态消纳或达标排放。

二是做好“转”的文章,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优化产业区域布局,认真落实畜禽禁养区、限养区政策,统筹考虑环境承载、消纳能力,利用山地丘陵、沿海滩涂发展农牧结合生态畜牧业。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按照种养结合、协调发展的要求,落实生态畜牧业发展规划,科学安排种养业结构。大力推广粮经轮作“千斤粮万元钱”高效模式,实现稳粮与增收的有机统一。推进产业联动发展。积极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弘扬农业生态文化,开发农业功能,促进农业的一二三产联动发展。三是做好“省”的文章,促进资源节约利用。一方面,优化农业资源配置。在尊重农民意愿的基础上,加快推进农业规模化生产和集约化经营,鼓励和引导通过土地流转、农民合作和社会化服务等途径,发展多种形式的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另一方面,强化资源节约利用。紧密结合粮食生产功能区、现代农业园区“两区”建设,扩大设施栽培、节水灌溉、肥水同灌等设施应用,大力推广节地、节水、节肥、节药、节能、节工等节约型农业技术,着力减少农业资源消耗和物质投入,提高农业生产经营效率。四是做“减”的文章,促进种植业肥药减量。我省耕地复种指数比较高、高产作物品种比较多,单位面积化肥农药施用相对比较多,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要加大政策扶持和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增加有机肥、配方肥和新型肥料应用,通过肥效提升和养分替代减少化肥用量。普及深化测土配方施肥,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减少化肥施用和流失,提高化肥利用率。进一步推进病虫害统防统治、绿色防控和高效农药替代,实现农药减量。坚持试点先行,全面构建废弃农药包装物的回收处置体系,完善废弃农膜回收处置市场化运行机制。力争三年内实现“十百千”三个目标,即实现十万吨化肥农药减量、百万吨商品有机肥推广、千万吨沼液资源化利用。

三、机制保障农业治水

政策引导。充分考虑发展治理水环境的公益性和外部性,积极争取出台扶持政策,综合利用税收、金融、价格、补贴等政策杠杆和手段,引导工商资本、民间资本进入有机肥加工、农膜回收等领域,形成政府扶持、企业主体、市场化运行的农业污染治理和资源化利用长效机制。技术支撑。深入研究畜禽规模养殖排泄物资源化利用技术。依托省“三农六方”科技合作平台,组织开展沼液净化浓缩、畜禽规模养殖污染工程化处理等关键技术研究。通过开展培训、实地指导、现场观摩等形式,推广应用一批先进适用的污染防治和资源化利用技术。典型示范。认真总结推进水环境治理的好做法、好经验,加强扶持政策、运行机制、组织保障等的交流和推广。深入挖掘基层群众的实践创造,加大水环境治理有效模式的推广,以点带面促进先进模式的应用,扎实推动水环境治理全面展开。监督检查。建立定点联系制度,定期组织检查,对于工作推进不力或进度慢的县(市、区),开展重点督查。建立班子领导联系重点乡镇、重点治理项目制度,实行工作人员分片、分场包干负责。舆论宣传。切实加强舆论宣传,大力宣传水环境治理的战略意义和现实作用,提高治理农业水环境的自觉性。加强社会公众的引导,把水环境治理作为公益宣传和科普教育的重要内容,倡导建立绿色消费和健康文明的生产生活方式,为推进农业水环境治理提供外在动力。

作者:史济锡 单位:浙江省农业厅

第12篇

今后五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也是哈尔滨全面振兴发展爬坡过坎的攻坚期。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和即将召开的党的精神,深入贯彻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对我省两次重要讲话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五大规划”、“十大重点产业”、“龙江丝路带”等战略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全面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奋力走出一条质量更高、效益更好、结构更优、优势潜能得以充分释放的全面振兴发展新路子。

今后五年的奋斗目标是:到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力争今后五年,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6.5%左右,公共财政收入年均增长4.5%,经济综合实力和民主法治、文化发展、民生福祉、绿色发展水平显著提高。为实现上述目标,工作中我们要把握好以下五个方面:

――坚持创新发展理念,切实增强全面振兴发展新动能。把振兴发展的基点放在创新上,主动顺应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能转换新趋势,突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线,扎实做好改造升级“老字号”、深度开发“原字号”、培育壮大“新字号”三篇大文章,着重在工业扩量升级、服务业提质增效、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等重点领域,实施一批牵动性产业项目和关键性改革措施,打造经济增长新引擎。力争用五年时间,使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提高到65%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比重大幅提升,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跨入千亿级产业行列,汽车、民用航空、燃气轮机、智能装备及机器人、新材料及3D打印等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基本形成,经济社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

――坚持协调发展理念,不断提升区域整体发展水平。积极抢抓哈长城市群发展机遇,适应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逆城市化新特征,统筹城乡规划建设和产业布局,有序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着重在完善城镇综合承载功能、推动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等方面实现新突破。力争用五年时间,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5%。机场扩建、哈站改造、阳明滩北部联络线等重大区域联通工程竣工投用,主城区与新城区及周边卫星城交通网络更加完善,巴木通方依区域一体化发展更趋紧密。哈长城市群和哈尔滨都市圈实现产业优势互补、经济互动共赢,区县协同、产城融合、城乡一体、区域联动发展的新格局基本形成。

――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加快建设美丽生态宜居哈尔滨。深入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重点在城乡垃圾污水处理和环境综合治理、冬季清洁取暖、绿色建筑推广、沿江景观带保护开发、发展循h经济、企业达标排放等方面实施一批基础性工程,强化生态损害责任追究,确保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力争用五年时间,主城区基本淘汰分散燃煤小锅炉,秸秆综合利用率超过85%,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达标率达到80%以上,市区建成区基本消除黑臭水体,阿什河水质达到或优于五类标准,森林覆盖率稳定在46%以上,单位生产总值用水量、能耗、二氧化碳排放量大幅下降,让哈尔滨的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空气更清新。

――坚持开放发展理念,着力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新格局。深度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积极落实省“龙江丝路带”建设部署,重点畅通航空、铁路、公路等国际物流大通道,巩固提升哈尔滨新区、综合保税区、临空经济区、中以和中白产业园等平台的产业集聚功能,引进建设一批支撑性强、外向度高的产业大项目,积极申建哈尔滨自贸区,全面推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加快形成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力争用五年时间,构建起面向俄罗斯和东北亚、承接欧美地区更加便捷的跨境运输通道体系,加工贸易、服务贸易和跨境电子商务比重显著提升。将哈尔滨新区建设成为中俄全面合作重要承载区和东北地区体制最新、效率最高、功能最优的新增长极,使哈尔滨对俄合作中心城市地位更加巩固、作用更加凸显。

――坚持共享发展理念,持续提升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始终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突出问题,进一步巩固提升文明城市创建成果,促进创业带动就业,稳步提高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水平,坚决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力争用五年时间,实现城镇新增就业51.5万人以上,城乡低保、最低工资、养老保险待遇等标准明显提高,全面建立城乡统一的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市图书馆、群众艺术馆和奥体中心等重大文体设施建成投用。二环以内及三环、四环周边棚户区改造基本完成。延寿、木兰、巴彦3个贫困县全部摘帽,现行标准下的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努力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

今年是新一届政府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也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做好今年工作意义重大。我们要牢记的重要嘱托,坚持扬长避短、扬长避短、扬长补短,全面落实“四个着力”、“三篇大文章”、“五头五尾”、“五个要发展”等重要工作部署,更加注重产业转型升级和振兴实体经济,深入落实“三去一降一补”任务,持续推动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更好发挥省会城市龙头带动作用。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以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左右;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3.5%以上;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3%以内。为实现上述目标,我们要做好以下八项工作:

(一)坚持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着力点放在振兴实体产业上,进一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支撑能力。着重在既有市场需求又有供给优势的产业领域精准发力、科学施策,加快形成消费与供给良性互动、需求与产业协同升级的发展格局。一是做大做强工业经济。二是促进旅游业创新升级。三是加快发展生产业。四是加速园区产业集聚。五是提升招商引资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