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科学与工程管理

科学与工程管理

时间:2023-06-27 17:59:2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科学与工程管理,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科学与工程管理

第1篇

企业的信息化管理系统是集组织模式、企业规范、业务流程以及信息技术为一体的综合化管理体系。计算机中的应用改变了传统的工程管理方法,提高了劳动生产力。但在施工的生产管理、施工过程的控制和监督等方面还是比较落后的。如何使用计算机信息技术对建筑业结构进行优化,如何提高企业与项目的管理水平,以及如何提高劳动生产率都是值得认真探讨和研究的紧迫课题。我国现代的工程承包、施工内容都非常丰富、涉及面极广、建设周期较长,加上经济环境错综复杂,使我国工程建设企业都面临着潜在风险。所以,如何利用快速发展的信息技术来对落后的局面进行改善,已变成企业首要解决的工作。

2电子信息科学技术在建筑项目工程管理中的功能

建筑工程的项目管理是脑力劳动,它主要是依据建筑工程建设工作的实践经验,处理协调各方面的要求,把各项目资源分配到时间节点和恰当环境中,实施动态调整,以合理经济的方式完成预定的目的。电子信息科学技术在建筑工程的项目管理功能主要有以下几点:

2.1完成建筑工程在企业内部进行数据共享

现代化的建筑工程项目中的电子信息科学技术系统运用了相对完善的数据管理,它的最大优势是确保数据共享。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可以利用那些管理数据共享作为企业内部所采用的标准。现代数据库的管理系统能够运用搜索方法,从上百万数据中寻找到指定的数据,这个过程只需要短短的几秒钟就可以实现了。

2.2保证统计的数据具有准确性

建筑项目的资料数据能够以动态的方式将准确性的指定内容提交给工程项目管理人员,防止了人为因素所带来的各种缺点,有效的阻止了时间上的拖延和实际状况的错误判定。如果不能有效的解决这些问题,就会给工程项目带来不便。电子信息科学技术对工程项目进行模拟实施,在较短的时间内把同一项目进行千万次的模拟,因此,统计信息能帮助建筑工程的管理人员进行有效的实施决策管理。

2.3完成数据间的通信

通过电子信息科学技术和网络技术,能完成建筑工程管理人员间的信息通信和,通过网络技术和公用传讯方式可以将企业总部和建设的施工现场联系起来,从而使供货商和各方之间进行信息交流,完成对远程数据的管理。

3提高工程管理电子信息科学技术应用水平的措施

3.1在掌握施工项目管理的信息化基础上,制定正确计划

将电子信息科学技术应用于建筑项目工程管理是工作中的重要内容。不能只把信息化应用看作企业点缀,要把信息化的应用落到实处,处理建筑工程管理中的紧要问题,从而最大程度的发挥信息化技术作用。提高工程施工中的效率和水平对企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所以,我们要利用电子信息科学技术来改造目前的水平与技术。提高工程管理的信息化,关键之处在于电子信息科学技术在其应用水平上的高低。

3.2运用因特网、局域网等载体,实现信息共享和网上

公办社会的不断发展,使建设项目的规模逐步扩大,建筑工程所涉及到的单位比较的多,文件和相关信息也繁多复杂。过往的项目管理信息方式都是以纸为分析、记录的载体,分析整理后的数据还要一层层的经过多个部门进行转交,最后到达决策者的手中。这样的办公方式不仅仅浪费时间、财力和人力,还会降低工作效率,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转交次数过多而导致信息交流的完好性和有效性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因此,在这个信息的时代,要运用科学有效的信息技术来分析、传输第一手信息,并及时向决策者转达信息,从而才能提高工程施工的管理水平。

3.3开发相关的应用系统

在因特网上开发出各种工程项目的信息管理系统,建立大的数据库和链接,把网上查询、网上投标、网上材料采购、网上会议等信息公布在大家面前,向有意向人员展现出一个信息交流和共享的平台,把纵向的信息交流方式转变为平行,这样的方法不仅能提高工作效率和信息准确性,还能促进企业间的沟通和合作,提高决策的准确度。在施工的过程中,也要把项目管理的信息系统与技术软件应用到该过程的管理,从而提高管理水平和效率。

4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在建筑项目工程管理所采用信息化发展获得了较大的成功。但与国外的信息化技术相比,我国还存在着很大的问题。每个企业都应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的把信息技术应用到工程管理中,从而提高工作效率,从企业的长远发展来看,信息化技术对企业发展具有着深远意义。

作者:邴浩

参考文献

[1]肖猛.电子信息与科学技术在现代工程管理中的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18.

第2篇

一、工程及工程管理概述

从工程科学的角度来看,工程指的是人类为了实现生存与发展,运用科学与技术,有组织性地利用资源,以实现特定的目的而进行的造物或者改变事物本身的性状的集成性活动。而工程管理则指的是为了实现预期的目标,通过有效地使用资源,对工程进行的一系列活动,包括计划、组织、决策、指挥、本文由收集整理协调与控制等。工程管理具有综合性、系统性以及复杂性等特点,其在社会中的地位越来越重。此外,工程管理学则是围绕工程而产生与发展起来的产品管理科学、技术管理科学与产业管理科学的综合性学科体系。

二、工程管理理论的解析

(一)工程管理学科的特点解析

1、研究对象规律性

从某种层面上来看,工程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其实就是工程技术活动的管理问题,其主要解决的便是工程技术活动及与之有关的管理规律。换句话说,工程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其实就是基于工程技术的一系列管理规律。工程管理学的研究对象有其自身固有的行业特征,因此,不同的研究对象所依赖的研究方式与技术都有其自身的特性。从当前来看,工程管理学科较为典型的特征是:工程管理自身的共性知识同所在的行业技术特征之间形成了有机结合。

2、发展具有互动性

工程管理学的发展需要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之间的相互协调合作,也就是说它的发展是互动性的。为了保证工程质量,降低相应的工程成本,同时优化工程的进度,相关技术与工作人员一直坚持不懈地探索着如何更好的运用经济学、项目管理以及管理学等方面的理论知识与方法。在大量的工程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与不足,形成自身的工程管理理论与方法,成为了当前工程管理技术人员必须要去履行的职责,只有这样才会更好地推动工程管理的发展与进步。而理论知识在实践中也得到了很好的验证与完善,从而反作用于工程管理的实践水平。因此,两者之间相互作用,具有不可分割的互动性。

3、应用领域广泛性

工程管理在很多方面都有应用,可见其应用领域十分广泛。总的来说,工程管理的应用领域主要有:重大工程项目建设中的管理(工程规划与论证、工程勘察与设计等)、重要或复杂的新型产品管理(研发管理、制造管理、生产管理等)、企业的技术改造创新管理等。

(二)工程管理与其相关学科的联系解析

1、工程管理与工程学

工程管理在某种程度上属于一门技术工程,其具有工程技术背景特点,它在研究领域上也会因为工程技术的不同而产生变化,这便决定了在研究工程管理的时候需要对其所处的行业技术特点与相应的管理理论进行综合研究。同时,工程学的创新也需要工程管理的发展加以促进。由此可见,两者之间是相互促进,共同进步的。

2、工程管理与管理学

如前文所述,工程管理学主要研究工程管理的相关规律,而管理学则是系统地研究管理活动的基本规律与一般方法的科学,由此可见工程管理学隶属于管理学的范畴,属于管理学的一个分支。它俩是子系统与母系统、小系统与大系统之间的关系。管理学的相关理论知识涵盖了工程管理学的相关规律,管理学的理论不断发展会推动工程管理学相关理论的发展,而工程管理通过不断的实践促进理论的发展也会丰富管理学的内涵。

3、工程管理与经济学

工程建筑中,除了要保障其工程质量外,还应该注意的就是经济性问题,这是工程师必须首要考虑的问题。工程建设中,整个工程都与经济问题挂钩,工程的设计、施工、竣工等方方面面,都牵扯了经济管理。工程经济学作为经济学的一个分支,从产生开始便渗透到了工程管理之中。随着经济学理论不断发展,其在人类活动规律的认识上越加深刻,其对工程管理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当前,新兴发展起来的经济学理论诸如委托—理论、交易成本理论等已经广泛应用在了工程管理中。

4、工程管理与系统论

系统论指的是研究系统的一般模式、规律及结构的学问,并研究了各个系统的共同特性,它是一门带有一定数学性质与逻辑思维的新兴科学。新时期的工程管理,需要系统的思想与理论作为指导,因此在具体的实践操作中,系统论就显得格外重要。管理者应该从整体系统出发,利用系统论的相关思想与理论知识研究其内部要素之间及其内部同环境之间的关系,从而更好地实现工程项目的最终目标。

此外,工程管理还有一定的哲学基础,它所蕴含的哲学基础具有深刻的哲学内涵,并且在具体的实践中能够指导与影响其正常开展工作;工程管理还与信息科学息息相关,毕竟当前科学技术发展,电子计算机已经成为了普及化的工具,因此工程管理也应该跟上时代的步伐,进入信息科学化领域,实现工程管理质的飞跃。

三、工程管理理论体系的构建

(一)工程管理理论体系的研究意义

工程管理的经验要想得到有效提升,就得将已有的经验与理论进行必要的梳理,利用工程实践与相关科学技术的推动,构建工程管理新的理论体系,改变我国传统的依赖于国外理论知识体系的工程管理,从而开拓出新的局面。总的来说,工程管理理论体系的研究意义有以下两个方面:1)通过研究,能够更加科学地界定工程的各种概念及概念间的关系,进而更加深入的研究,从而揭示工程本质特征;2)通过研究,使得工程管理的理论内容更加丰富与完善,从而为工程管理理论体系提供一定的支撑,同时也为其操作运行提供有效的、科学化的指导。

(二)工程管理理论体系的框架

简而言之,工程管理理论体系构建之后,其涵盖的内容包括了其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层次关系与逻辑结构,而将这些内部关系梳理清楚,指导和推动工程管理的发展,则是理论体系构建的主要目的。

1、工程管理集中了工程学、管理学、经济学等学科的一般理论与实践方法,其将这些学科的相关理论与实践经验进行了整合,从而得出了适合于自身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经验。由此可见,工程学、管理学、经济学等为工程管理理论体系的构建提供了基础的理论知识,同时也为其提供了大量的实践经验。这些基础理论的发展推动了工程管理的进步,而工程管理理论的成熟则体现了基础理论的价值。

2、工程管理活动属于其管理体系的逻辑起点,换句话说若没有工程管理实践活动,则不会产生相关的管理理论,自然就谈不上管理理论体系。从当前来看,工程管理活动包括了很多方面,比如规划与决策、生产与施工管理、新产品开发管理、设计管理等等。这些工作的基本价值得以体现,则相应的为管理理论的创新提供了条件,也就为体系的构建做好了铺垫。

第3篇

关键词:水利工程 工程管理 现代化 评价指标体系

对于水利工程而言,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是水利项目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其对现代水利事业的发展具有积极影响。构建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应及时了解工程管理现代化发展水平,明确工程管理现代化评价内容与具体指标等,是实现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的重要途径。

一、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的基本概述

当前,社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为满足新时期社会的发展需求,应顺应时代的发展趋势,以实现水利工程管理的现代化,其象征着水利工程事业进入了一个崭新阶段,是历史动态化发展的具体呈现。在不同地区、不同历史时期等对水利的规范与要求不同,其所设定的评价标准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以往的水利系统主要是建设多种水利工程来及时满足社会各个领域的发展需求,合理配置水利资源,使用现代化与诸多先进的手段,充分利用好基础水利工程,以求为水利工程体系运行提供条件。建设与使用水利工程时,还应强调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与管理,及时利用好水利资源,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以达到人、自然、社会与经济的协调性发展的目的。为推动国家的进一步发展,我国提出于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待到本世纪中叶实现基本现代化的目标。该目标的提出,对水利行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强化工程管理现代化建设,建立相配套的水利工程管理机制,最终实现管理科学化、规范化与法制化。

二、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一)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对于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而言,必须打造更为完善、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在构建该体系时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

首先,应遵循前瞻性原则。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时,应设定好评价指标,运用此种方式能对一段时间内的发展情况予以检验,还能根据未来的实际发展情况进行反映。前瞻性原则的提出,能具备预警意识,充分遵循水利市场的发展规律,是实现水利工程项目现代化的重要途径。

其次,应遵循可比性原则。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对于水利工程行业而言是一项重要依据,选择指标时,应遵循可比性原则,能及时将工程管理真实结果与水平进行呈现。

再者,应遵循层次性原则。为促进水利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应构建完善的工程管理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该评价体系属于一个动态化的过程,其中会涉及到多种指标与评价要素,为提升该评价体系的人性化,应充分遵循层次化的元素,根据评价指标层次的不同选择不同的评价方式,是提升评价效果的关键方式。

(二)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框架

对于水利事业而言,应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科学的管理体系,该体系形成的过程呈现动态化的特点,主要包含指标层、目标层与准则层三个方面。所谓的指标层主要涉及到22个最为基础、常见的指标,设置这些指标,能将最为真实、科学的评价结果进行全面呈现;目标层,顾名思义,就是设定未来目标,是未来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的重要目标,能设置综合评价指标,对于现代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而言是一项重大的标志;准则层系统较为复杂,其中涉及到运行、组织、安全与经济管理四项内容,从四个方面彰显了不同方面的工程管理现代化发展状况。在三个层次中,准则层属于核心环节,因此,在构建指标体系时,必须给予高度关注。

(三)科学设定评价指标

1.安全管理。在整个工程管理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中,安全管理现代化是一项重要指标,该项指标充分反映了工程管理的合格率、防汛指标与达标率等多项指标,发挥好工程管理机构的作用,全面推进形成管理工作,对工程项目的各项设施、设备等进行系统性的管理,借助安全管理指四苁迪侄怨芾砘构管理效果的全面呈现,还能充分凸显工程管理组织在突发性、应急性实践上的预警反应能力。

2.经济管理。经济管理指标能及时将水利工程项目的支出情况、征收率与盈亏情况等充分反映出来,通过多种指标的设定,能充分凸显水利工程的经济效益。

3.组织管理。组织管理指标主要反映现阶段工程管理与运行的实际机制状态是否科学、是否完善,通过对岗位机制、人资管理等制度的分析能充分反映组织管理机制的运行状态。

4.运行管理。运行管理指标主要对设备的自动化控制效果、设备的完成度与运行质量等进行合理性的评判。构建现代化水平指标,能及时凸显工程项目的自动化与工业化指标,将应用效率充分呈现出来。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国家现代化建设体系中,必须实现水利工程管理的现代化,是当前需要注意的重要问题。水利工程项目处在不同阶段、不同区域等而使得水利行业发展发生一定的变化,对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进程的发展影响很大。新时期,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的实现,应将最新的工程管理思想与理念、工程管理机制等运用到工程管理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之内,可实现水利工程管理的科学性与现代化。

参考文献:

[1]欧阳红祥,李欣,方国华.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及其评价指标体系[J].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2012,(01).

[2]方国华,高玉琴等.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水利水电科技进展,2013,(03).

第4篇

关键词:建筑工程;创新;管理模式

随着时代的发展,工程管理也在向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新的管理模式发展,传统的管理手段和方法因存在不足之处,已不能满足现代工程管理的要求,被迫要求做出改革和创新。因此,工程管理要不断的进行创新,只有这样,才能适应建筑市场的发展。

1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及不足

1.1建筑工程管理模式

我国的建筑工程管理模式主要有三种类型:①业主自身管理模式;②业主聘请管理承包商模式,即pmc模式;③业主委托承包商管理模式,即epc模式。业主聘请管理承包商模式(pmc)是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一种模式,同时也是目前国际上最为流行的一种管理模式,是指由业主通过招标的方式,聘请一家有一定实力的项目管理承包商对项目进行全程管理的方式。这种模式需要承包商与业主签订合同,确保双方能按照合同履行合约。而业主委托承包商管理模式(epc)是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另一种模式,是指企业拿到工程以后再转手给承包商,承包商对工程项目具有所有的管理权,而业主只是收取一定比例的费用。

1.2建筑工程管理模式的不足

一个好的建筑工程管理模式不仅要保证工程质量,还要能降低工程成本,达到增加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和提高建筑企业的市场竞争力。然而,我国目前的建筑工程管理模式存在许多不足之处,主要体现:①没有完整的工程管理体系,工程管理队伍不够专业,管理方法和技术也很落后;②工程管理主要是通过行政手段来进行管理,管理者缺乏管理意识,导致不能充分发挥工程管理的优势;③有关工程管理的法律法规不完善,出现执法不严、贪污受贿等违规现象,并与国际项目管理脱轨;④管理形式不科学,工程管理以承包企业为龙头、以施工企业为骨干和以劳务作业为依托的管理模式消耗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这样的管理模式造成严重的浪费。因此面对有缺点的工程管理模式,如果建筑工程企业还想有所发展,那么就不得不对现有的管理模式进行改革,进行创新。

2建筑工程管理模式创新的意义

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不断更新的管理方法冲击着传统的管理模式,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传统的管理模式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为了在竞争中抢占先机,建筑工程管理模式就必须有所创新。只有与时俱进,才能在残酷的竞争中生存下来并有所发展。以下几点是建筑工程管理模式必须创新的意义:

2.1建筑业发展的潮流

现阶段我国出现的工程项目管理不规范、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完善等一系列的问题都已证明现存的工程管理模式不符合建筑业发展的潮流,必须进行改革和创新,否则建筑业的发展将面临困境。

2.2建筑业自身发展的需要

建筑业想要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关键在于创新。创新不仅可以带来良好的社会信誉,还会带来丰厚的经济效益,因此为了自身的发展需要,工程管理模式必须改革。

2.3建筑业顺应科学发展观的需要

科学发展管的理念适用于各行各业的发展。创新工程管理模式需要科学发展观的指导,在不断的研究和探索中寻找适合我国建筑业的管理模式,完成改革、创新工程管理模式的任务。

3建筑工程管理模式创新的途径

针对创新工程管理模式提出以下几点建议,分别从管理理念、管理体制、管理技术和管理形式四方面入手,具体如下:

3.1调整管理理念、树立创新思想

意识是行动的导向,为了使建筑企业能够长期发展,建筑管理者就不能抱着以前的管理方法不变。只有改变以往的思维方式,调整管理理念,才能满足建筑企业的内在发展和顺应时代的发展。而改变原来思维方式的前提是认识到创新的重要性、长期性和艰巨性,实实在在的加大管理投入,真真实实的培养或引进管理人才,确保创新工作落实到每一步,提高工程管理的战略发展高度,由此可见,树立创新思想极其重要。

3.2改革体制、建立约束和激励机制

为保证工程管理创新模式能够正常运作和健康发展,就必须得改革体制,建立现代化工程管理,制定长期有效的约束和奖励机制。建立机制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①实行项目责任制度,细化责任指标,明确产权,建立新型的产权关系;②制定项目考核制度、考核标准及激励机制,做到有奖有罚,奖罚分明,最大限度地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在愉快的环境中培养人才。

3.3创新管理技术、提高管理的效率

创新管理技术是指在工程管理中应用新的知识、新的技术和新的方法,以达到提高产品的科学技术含量和增强市场竞争力。建筑工程要想获得企业的最大化效益,就必须得依靠科学技术,而科学技术又是创新的前提和保障,二者相辅相成。因此在未来的发展中,必须加强工程管理软件的开发,顺应信息时展要求,提高工程管理的技术水平。

3.4创新管理形式、提高管理专业化

不合理的管理模式造成人力物力的浪费,因此应该劳务队伍的整体劳动素质和专业化程度。这样以减少人力物力的浪费,使资源得到合理和充分的利。

4结束语

建筑工程企业是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建筑工程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地出现新的管理问题,而人们就在摸索的过程中不断地提出新的理念。这些新理念推动市场经济的发展,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还使得建筑工程顺应时代的发展潮流。同时这些新的理念还提醒着建筑工程各个部门的管理者努力学习,提高自身的技能,加强管理水平,在管理的工作中树立创新思想,建立创新管理模式。

作者:曹培洲 单位:深圳市侨信置业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雷凯.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分析及控制措施[J].住宅与房地产,2016,(9):144.

[2]刘辉宁.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分析及控制措施[J].冶金丛刊,2016,(4):88-89.

第5篇

【关键词】工程管理;成就;问题

【中图分类号】TU【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1)03-0173-1.5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发展,我国的建筑工程质量和服务质量的总体水平不断提高,为建立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扩大对外开放发挥了重要作用。工程管理工作己经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人们已经清醒地认识到了高水平、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是市场竞争的有效手段,是企业提高竞争力、扩大市场赢利的必然选择,是发展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根本保证。

一、工程管理简介

工程管理跨行业广,具体来说主要包括水利工程管理、建筑工程管理等等。其依内容来说包括目标管理、施工管理、质量管理和成本管理等。工程管理需要学习的不仅仅是一种管理的思想,同时还要求有一定的工程背景和数学知识。在这门专业的学习中,应明白一个基本的等式就是“工程管理=工程技术+经济管理”,当然决不是简单的相加,而应当掌握相关的管理理论和方法、掌握相关的经济理论、掌握相关的法律和法规、具有从事工程管理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具有运用计算机辅助解决工程管理问题的能力以及较强的科学研究能力。总的来说,工程管理还是偏重于管理科学,要求管理者既有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又要善于用理性去思考问题。

工程管理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具备工程技术及经济管理、法律等基本知识,获得工程师基本训练,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的高级工程管理人才。

任何一个建设项目在规模大小,技术复杂程度,或是工程性质上可能有许多不同之处,但是在管理上却有许多相同之处。在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有的工程公司在保持发展原有的市场领域上还能够不断地开拓并适应新的市场。在竞争中不断发展壮大,而有的公司却停滞下前,不断萎缩,甚至退出市场走向衰亡,究其原因就是没有建立起一套先进、科学.灵活的工程管理机制。在市场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发展中,企业要提高竞争力、在市场里扩大赢利,必须不断的学习新的工程管理知识,提高工程管理能力。

二、工程管理取得的成就

工程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管理过程,有严格的工作范围、时间进度、成本预算、质量性能等方面的要求,要想取得可喜的成就必须要求工程管理者有较强的管理能力、丰富的专业知识,同时还要借助团队合作的力量,加强团队内部的合作。近些年来,我国在工程管理方面取得了极为突出的成就,主要有:工程管理学科专业化建设水平不断提高、工程管理质量不断提高、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取得新突破这三个方面。

首先,工程管理的学科专业化水平不断提升。

工程管理学科的专业化建设水平是工程管理发展水平的象征。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工程管理学科目前已经形成了科学的学科定位即研究工程技术活动中涉及到了计划、组织、资源配置、指挥与控制等管理问题。其研究对象是基于工程技术的管理规律,其研究方法是工程技术与管理理论的集成,工程管理学科是理论研究与应用的结合。工程管理学科的专业化建设有效地推动了工程管理的发展。

其次,工程管理发展质量的不断提高。

工程管理发展质量的提高既是工程管理发展的结果,也是促进工程管理发展的动力之一。当前我国工程管理发展质量的提高主要表现在工程质量和工程设计水平有所提高,建设工期延缓现象得到缓解,工程预算更加科学合理,工程管理运行机制更加畅通,工程监理的监督作用更加明显等。

最后,工程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取得丰富的成果。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升以及工程管理复杂性的日益加深,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与发展已成为工程管理企业的一项重要内容。就目前而言,国内先进的工程管理企业已经逐步拥有了自己的计算机系统和软件,勘察设计用的管理信息系统可以对设计单位的人员信息、设计项目信息、设计过程信息和设计审核等进行系统化的管理,从而大大提高了管理的效率,提升了管理形象,节约的了管理成本。

三、工程管理存在的不足

经过不断的建设和发展,我国工程管理虽然已经取得了较大的成就,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依然存在着一些不足和欠缺,这些不足和欠缺已经影响到我国工程管理质量和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主要有:工程管理发展不平衡、工程管理的制度化建设有待完善、高级工程管理人才缺乏等。

各行业工程管理发展不平衡。主要有:不同行业间发展不平衡和同一行业,不同企业的工程管理发展不平衡。不同行业间发展不平衡是工程管理发展不平衡的一个显著特征,主要是在不同行业间信息化应用水平不平衡等;同一行业,不同企业的工程管理发展不平衡。如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管理先进的企业施工现场都已经安装了先进的监视系统以监视工地现场安全,部分规模小的企业却缺乏资金支持难以实现。

工程管理的制度化建设有待完善。工程管理的制度化建设是工程管理企业进一步提高工程质量和管理水平的重要保障,目前国内工程管理的制度化建设不完善主要有:部分法律、法规、政策等的制定落后于市场的实际需求,部分工程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虽然已经制定,但更新不及时,部分工程管理有总的法规和规章但缺少具体明细的实施细则,这给有关法规、规章的执行带来了困难和不便。

管理人才缺乏,尤其是高级工程管理人才的缺乏是工程管理企业面临的一项新的挑战。人才的缺乏对工程管理企业来说将意味着:提升工程管理水平难度加大,企业工程管理水平的提升依赖于人才的支撑和推动,企业缺乏相应的人才将导致企业整体发展乏力,市场竞争力不强。

工程管理是工程管理企业日常经营中的一项重要活动,加强工程管理的质量与水平是工程管理企业提高竞争力,扩大市场赢利的必然选择,也是提高我国工程管理的整体质量的需要,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

【参考文献】

[1]陈鹏.浅析当前工程管理现状及改进建议[J].科技资讯,2008.

[2]王晖.强化工程管理控制工程造价[J].建筑管理,2007.

[3]张涛.工程管理中施工进度的管理[J].科技资讯,2009.

[4]陈鹏.浅析当前工程管理现状及改进建议[J].科技资讯,2008.

第6篇

根据多年从事江苏沿海“四大港闸”工程管理的实践与体会,笔者认为就具体的水利工程管理单位而言,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的基本内涵可以理解为:具有创新顺畅的管理体制机制和系统健全的规章制度,各项工作正常、有序和规范开展;采用先进技术及手段对水利工程进行科学控制运用,保证工程安全高效运行;创造水利工程管理良好的法制环境,在维修经费投入、工程设施保护、涉水事件维权等方面均能得到充分的法制保障;注重和追求水利工程管理的工程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复合化”,提升水利工程整体运行水平;确立以人为本理念,打造水利工程管理文化,促进水利工程管理事业科学、健康和可持续发展。概括起来,实现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就是要实现“五化”,即水利工程管理规范化、科学化、法制化、效益化和人文化。

二、水利工程管理“五化”的主要内容

对于类似江苏沿海射阳河闸、黄沙港闸、新洋港闸和斗龙港闸“四大港闸”的挡潮闸工程,水利工程管理“五化”的主要内容可作如下描述:

1.工作开展规范化

体制完善,职责明确。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分类定性准确,机构设置合理;维修经费落实,实施管养分离;全员竞争上岗,职责明确到位;建立激励机制,实行绩效考核。制度健全,管理有序。水利工程管理中的控制运用、检查观测、维修养护以及行政管理、财务管理、档案管理、设备管理、安全管理、岗位责任制等制度健全完善。单位各项工作开展有章可循,按章办事,有条不紊,井然有序。运行规范,安全高效。贯彻水利部颁布的《水闸技术管理规程》,修订挡潮闸《技术管理实施细则》,严格执行启闭机械、电气系统和计算机控制等设备操作规范,同时不断完善和及时启动防汛防台和反事故等各类预案,确保工程安全高效运行。

2.运行控制科学化

智能守潮,运行预警准确。运用传感技术和自动报警系统取代人工肉眼观测,进行智能守潮,准确把握潮水规律和水情变化,适时发出开关预警,随时投入闸门运行。中央操作,闸门启闭及时。工程运行实行中央集中自动化控制,并有一机一柜单台就地手动操作作为备用。中央操作系统迅捷可靠,闸门启闭次序可控,实现对称开关,改善流态,维护闸身安全。远程监控,调度运用科学。建立工程运行信息网络系统,对闸门开启状态、上下游水位变化、排水流速流量等图像及数据实行远程适时监控和传输,工程管理人员和上级主管部门随时随地掌握获取第一手资料,对工程运行作出科学判断和合理调度。清淤保港,港道排水通畅。实施《江苏沿海挡潮闸防淤减淤运行规程》,加强闸门运行科学控制运用,采取带水位差、开孔流和利用潮汐等水力措施冲淤,必要时辅助以机械清淤,保持闸下港道排水通畅。

3.维权保护法制化

法制宣传有阵地。开辟水法律法规宣传画廊、板报专栏,开展“世界水日”、“中国水周”等活动,通过喇叭广播、散发材料、设点宣讲等形式,唤起全社会水法制意识。水政监察有队伍。配备专、兼职水政监察员和必要的水政执法装备,加强培训,提高水政监察队伍的思想业务素质和执法办案能力。维权保护有力度。完成水利工程用地确权划界,工程管理和保护范围明确,取得《国有土地使用证》。加强平时日常巡查、节假日重点巡查和汛前清障等工作,把可能引发的水事纠纷案件和安全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4.工程运用效益化

保持工程完好,发挥工程效益。按规定开展工程经常检查、定期检查、特别检查和安全鉴定工作,加强工程位移、闸身裂缝、河床变形等项目观测,搞好工程设施设备的日常维修、防汛岁修、应急抢修和除险加固,始终保持完好状态,充分发挥工程效益。立足防灾减灾,发挥社会效益。顾全大局,服从调度,关闸保水灌溉时杜绝跑冒滴漏,开闸泄洪排涝时坚持争分夺秒,最大限度地防止和降低工程控制流域范围内干旱、洪涝等灾情可能造成的损失。坚持人水和谐,发挥生态效益。贯彻“水量与水质并重”的水闸管理原则,合理调配和调蓄水源,在满足生产生活用水和防汛排涝需要的同时,适时进行群闸调度排水补水,保水活水,改善水质,修复生态。利用资源优势,发挥经济效益。加强水土资源开发管理、固定资产效益管理和政策法规性收益管理,在保证水利工程安全运行的前提下,发展水利工程管理经济,获取一定经济效益。

5.管理环境人文化

建设精神文化,职工情趣健康。建立文化活动场地,配备体育健身器材,开展职工运动会、技能大比武、歌咏大会、演讲比赛等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陶冶情操,激发活力,提升能力,推进工作。建设物质文化,条件不断改善。守潮室、控制室、值班室等场所具备良好的工作条件。对于地理位置偏僻的水利工程管理单位,达到职工吃有食堂、住有公寓、行有“厂车”。建设环境文化,管理环境优美。按照“园林式单位”标准,搞好工程范围、管理院区的绿化、美化和亮化,创造整洁、优美、怡人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环境。建设行业文化,团队形象良好。强化思想政治工作和团队精神培养,加强爱岗敬业和爱闸如家观念教育,职工情绪稳定,单位风清气正,社会形象良好。

三、水利工程管理“五化”与现代化的相互关系

水利工程管理“五化”的主要内容与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的基本内涵完全统一。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犹如大厦,离开了规范化的体制机制、规程规章,就失去了根基成为“空中楼阁”;以科技为先导的水利工程管理是现代化的基本特征,也是对水利工程进行精准控制运用的客观需要;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离不开健全良好的法制环境,只有唤起全社会的水法制意识才会有保障;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建设的成效如何,必须接受防灾减灾、生态经济等“复合效益”的考量,否则现代化就没有意义;水利工程依赖人的管理,建设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应坚持以人为本。综上,在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的大范畴内,规范化是基础,科学化是体现,法制化是保障,效益化是考量,人文化是根本。水利工程管理“五化”构成了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的完整体系。

四、建设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五化”)的初步实践

近年来,江苏沿海“四大港闸”工程管理单位贯彻《江苏水利现代化规划(2011-2020)》,并且创造性地把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建设与实施水利部“1000分制考核法”结合起来,以水利工程组织、安全、运行和经济“四项管理”作为建设水利工程管理规范化、科学化、法制化、效益化和人文化“五化”的基本载体,取得了良好效果,其中以射阳河闸最为典型。该闸建成运行已近60年,素有“江苏沿海第一闸”之称。在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的研究、探索和实践中,射阳河闸分别把住“四项管理”的4个关键,起到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科学促进水利工程管理整体水平的全面提升,使“老工程”焕发了“新活力”。2012年通过水利部专家组考核,成为全国第60家、江苏第12家、苏北第一家国家级水利工程管理单位。

1.组织管理以文化引领

竞聘上岗、分配激励、技能竞赛、文体活动,激发干部职工干事创业热情,闸管所连续被评为省、市水利系统文明单位,运行班获“工人先锋号”和“五一文明班组”称号;将启闭机房深厚文化底蕴和现代风格气息相互交融,射阳河闸建筑群被盐城市人民政府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射阳河闸赋》、《老闸门》等雕塑小品和“观澜台”“、听潮亭”等亲水景观星罗棋布,生态环保警言、古今名人诗句随处可见,洋溢着浓郁的水文化气息;院落整洁、鸟语花香,是当地唯一的“市级园林式单位”。

2.安全管理靠预防为主

工程安全鉴定、实施加固改造,“防”字当头,一丝不苟,工程运行基础牢靠坚实;管护范围明确、界桩标志明显,工程管理拥有“防”地,工程安全更具保障;建立水政队伍、加强水法宣传,坚持查防结合、制止违法行为,独创《水政考核手册》在全市推广,水政中队被评为盐城“十佳”;安全网络健全、安全责任明确,防汛措施可靠、防汛抢险有力,闸管所被授予“盐城市抗洪救灾先进集体”,工程几十年安全运行无事故。

3.运行管理需效益考量

4次修订《工程管理工作规范》,2次完善《技术管理实施细则》,工程管理规范有序;组织工程检查,开展工程观测,及时资料整编,注重成果运用,工程状态随时把握;土工石工混凝土精心养护,闸门电气启闭机及时维修,工程设施完整完好;服从防指调度,强化控制运用;坚持科技先导,实现智能操作,工程效益发挥充分。年均排水量达40亿m3,占“四大港闸”总排水量的50%以上,为江苏苏北里下河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水工程支撑。

4.经济管理由规划主导

制定资源开发规划,科学划分三类区域。禁止开发区域搞好水土保持,控制开发区域发展经济林木,可供开发区域实行招商引资。资源规划主导,综合经营齐上。“千亩银杏园”、砂石建材场等项目颇具规模,特种种植养殖、船舶维修制造等项目初见成效,水利工管经济保持良好发展态势,闸管所被评为“江苏省水利综合经营先进集体”。在江苏沿海“四大港闸”工程管理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射阳河闸创新“四项管理”推进“五化”建设的做法树立了良好的示范。受其影响和带动,新洋港闸、斗龙港闸成功创建江苏省一级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基础条件相对薄弱的黄沙港闸也通过了江苏省二级水利工程管理单位的考核验收。

五、结语

第7篇

关键词:现代工程管理 管理现状 管理创新研究

引 言

中国现代工程管理20世纪80年代后形成以来,其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逐步进入专业化、体系化、标准化的发展轨道,初步形成了现代工程管理理念与管理体系。进入社会发展的新时期以来,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与管理理念的快速更新为工程管理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发展动力,工程管理实践发展也日趋专业化、规范化与人性化,管理实践进入快速发展的新时期。然而,中国的工程管理因为起步相对较晚、且受到社会环境、经济发展与科技进步的诸多限制,从而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诸多的不足之处,工程管理创新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本文的研究过程中,对现代工程管理的发展现状具有深入的了解,继而可以结合自身的工程管理的经验进行管理思考,因而结合就目前现代工程管理创新思路进行思考,在工程管理资源整合与模式创新方面;实施立体化的风险管理、制定严密风险管理措施方面;加强网络信息化技术应用、实现工程管理网络信息化技术建构方面;以及加强综合管理控制与项目评价创新,实现项目的可持续发展方面等提出了一点思考与建议。

一、现代工程管理概述

工程管理是“管理者在有限的资源约束下, 运用系统的观点方法和理论, 对项目涉及的全部工作进行有效地管理, 即从项目的投资决策到项目投入使用的全过程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和评价, 以实现项目的目标。”1近年来,随着国内经济建设和大型工程项目建设的不断增多,尤其是房地产开发建设规模的发展,亟须更加高效、创新、低成本、低风险的管理模式,对现代工程管理的创新与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而,现代工程管理面对如何使用大型化建设项目的发展环境,如何满足项目规模化发展与低风险运行的需要等问题,使得现代工程管理的创新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二、现代工程管理存在的不足

(一)现代工程管理科技含量不高,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是推动现代工程管理质量不断提升的重要动力,也是保证工程质量的重要支撑,只有不断地将管理科学中的新技术、新方法、新机制融合到现代工程管理实践之来,才能有效地保证现代工程管理的质量与水平。然而,现代工程管理实践中,科技含量不高成为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现代工程管理限于多方面的因素的影响,对信息技术、声频技术、视频技术等促进工程管理革新的重要技术因素的利用相对乏力,至于涉及管理理论的革新的博弈论、系统论等新兴的管理理念的推广与应用更是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二)机构臃肿、层次重叠、管理人员比例失调,管理效率低下

在当前的工程管理领域,机构臃肿、层次重叠、管理人员比例失调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这一问题直接导致了工程管理的效率低下以及权责不清、重复管理的问题。诸如:在一些工程建设企业进行管理岗位设置的过程中,本来监理单位能够完成工程的质量的监督和管理工作;然而,许多单位依然设有项目经理管理机构,并且要求项目经理“具有从初步设计到项目完成后评价的管理职权, 并负责组织工程建设实施和控制工程投资、工期与质量,”2这种管理体制明显造成了管理方与监理方的“权限冲突”,这种结构的重叠严重影响了工程管理的效率。

(三)工程管理的制度化建设有待完善

工程管理制度化建设是工程管理发展的重要内容,其发展水平也是工程管理水平的一个缩影,工程管理制度的完善与否直接影响到了工程质量和工程管理水平,然而,目前的工程管理制度化建设亟需完善。这一问题主要表现在:首先是涉及工程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制度等制定落后于目前工程管理的发展形势;其次是工程管理制度虽然已经指定,但是没有及时的更新,其中也有一些不合时宜的制度;最后需要提及的是一些工程管理法律、法规在执行上因为缺少相应的执行细则,执行效果大打折扣。

三、现代工程管理创新思路

(一)工程管理资源整合与模式创新

科学的工程管理形式是工程建设过程中在现有的管理资源和管理环境的基础上,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作为先导与整合手段,进行资源的优化配置、高效整合,从而实现工程管理效益的最大化的管理模式创新思路,其中良好的合作关系、系统重组运行机制、集成化的管理模式都是工程管理模式创新的重要特征。这种工程管理形式是在相互信任协作的基础之上,以相应的资源共享机制与合作协议作为连接手段,进而签订相应的合作协议作为运作基础,共同实现工程管理效能的最大化3。

(二)立体化的风险管理

广泛风险是现代工程建设的重要特征。现代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风险形式主要有:“技术风险、经济风险、自然风险和社会风险等各种风险,使预期目标难以达到,还可能造成项目失败,甚至带来巨大损失。”4现代工程管理决不可忽视工程建设风险的存在,同时也无法回避风险存在的可能性。因而,我们在现代管理实践中必须做到:正确认识和识别工程中所存在的风险,对于工程管理中要加强风险管理,制定科学的风险监控运行机制,形成立体化的风险管理体制,争取将风险降低到最低。

(三)工程管理的信息化与网络化

工程管理的信息化与网络化是现代工程管理在信息化环境下发展的重要趋势,也是适应新形势下工程管理发展的重要举措。工程管理的信息化与网络化主要是将信息化。网络化的管理手段纳入到工程管理体系中来,使得现代工程管理更加完整、高效与准确。一方面,基于工程数据储存的信息管理建设,就是充分发挥现代计算机技术的强大存储能力,将涉及工程建设的各项数据进行及时、准确、完整的收集与处理,形成工程管理的信息库与数据库管理系统。另一方方面,掌握了大量的工程管理数据信息之后,要进行准确、及时的分类处理,为整个工程建设提供详细的信息数据保证,整个时候就需要进一步利用计算机系统的数据传输优势,利用优良的网络传输环境,将工程建设所需要的各项数据信息进行及时地交互传递。

(四)综合管理控制与项目评价创新

现代工程建设是一个开放化的复合系统,诸多的管理主体、复杂的管理关系、多元化的风险类型交织在一起,构成系统的管理元素在不断地增加,这就势必增加工程管理的风险,因而必须进行工程管理综合控制,对关系工程管理效益的成本因素、质量因素以及工程的进度进行综合控制,从而实现工程建设管理的低风险与高效益。与此同时,将工程后评价机制作为一条贯穿始终的评价举措,从而实现整体工程建设的可持续发展,贯穿于整个工程项目管理的生命周期过程中,其监测与评价作用也会更加的有效与明确。工程后评价中所涉及到的诸多内容均是衡量工程管理效能的重要指标,也是对以往的工程管理实践进行总结和提高的重要依据。

结 语

工程管理是一项动态化、系统化的工程管理流程,也是工程建设企业在日常的经营活动中一项常抓不懈的工作内容,加强工程管理质量与管理水平成为中国现代工程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在目前市场竞争十分激烈的情况下的必然选择,只有不断地进行管理创新,才能实现企业竞争力与内在实力的不断一生,也是中国现代管理质量发展的必然需要,故而需要成为广大工程管理工作者引起重视的工作内容。虽然在现代工程管理创新探索过程中,我们虽然也取得了一点成绩,经济效益与市场效益也得到了一定的提升,但是仍需要进一步的努力与付出,最终希望工程管理创新思路能够为工程建设发展做出一点贡献。

参考文献:

1、戚效敏.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应用研究[J]. 安徽建筑,2005:(6),165

第8篇

关键词:工程管理理论 解析 体系 构建

中图分类号:F2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5)10-0155-01

随着工程建设的不断发展,工程管理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对工程管理理论体系思维相关研究也在进一步深入,工程管理的独立学科地位也开始得到认同。 因此,本文就构建独立的工程管理理论体系,对工程管理理论做出了相关解析。

一、解析工程管理理论体系

工程管理理论体系有着不同于其他工程体系的特点,其特点一般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该体系面向对象是工程技术

工程管理理论体系是工程技术等方面的管理来研究的,在这个研究里,首先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就是工程技术等方面管理的规范性。由于工程这个行业的特殊性,工程技术的成熟性与规范性都是由工程管理理论来做出指导和规范的,因此,工程管理理论体系的专业性和基础性知识与工程行业特点相辅相成,成为工程管理理论体系的一个重要特点。

2.工程管理学发展理论与应用相互进行

我们在解析工程管理理论体系与方法时,首要考虑的是如何通过对理论的解析而缩短工程时间,提高工程质量以及降低工程成本和费用。工程理论体系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一种前人留下的经验,而我们在应用的时候就要从理论和实践相互进行中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处理问题、解决问题,这样才能在原来的工程管理理论体系的基础上总结出更适合我国工程发展和进步的新的工程管理理论体系,从而使得工程管理理论体系更加丰富和完整,推动我国的工程事业更上一层楼。所以说,我国的工程管理学发展理论与应用相互进行。

3.工程管理体系和项目管理既相互作用又有本质区别

在实际应用中,项目管理正在随着工程管理的发展而发展,但说到底,工程管理体系和项目管理虽然相互作用,两者之间却有着本质的不同――两者的管理对象不一样。工程管理是在工程环境中对整个工程进行全方面的指导与规范,而项目管理则是在整个工程中有特定的目标,对这个目标在指定的范围内进行指导和规划,项目管理不需要有特定的工程环境的,对工程技术也不一定会有所涉及。

二、工程管理体系的科学构建

1.研究工程管理理论体系的必要性

工程管理是一种里程碑式的存在,但是这并不代表工程管理体系的科学性,因为我国很久以来,工程管理都只是按照传统管理的形式存在,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大规模工程也越来越常见,工程界和理论界都在期待着工程管理的创新。因此,工程界和理论界开始对工程管理展开积极地探索和研究,通过不断努力,新的工程理论体系产生了多种符合我国国情发展的管理理念、模式、方法、手段以及管理平台等理论。目前看来,工程管理理论体系在我国工程中应用还比较多,但是仍然还是一个比较不完整的理论体系。可以明确的一点就是,我国工程管理理论体系特色鲜明,做到了西方工程中所不具有的理论与实际相互结合、相互进行。在一定程度上,工程实践的推动也较好地实现了工程管理理论体系逐步走向成熟和完整。[1]

2.研究过往历史归纳工程管理发展规律

对工程管理在每个历史阶段的不同特点和经验进行研究,并对每个阶段的工程管理每个状态都进行研究,我们不难发现,工程管理体系的根本就是总结工程管理理论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的某些规律,这才是构建工程管理体系的历史法的本质,工程管理体系的发展就是其在工程实践中的不断应用及对其成果的总结。

3.使用逻辑方法与实践相互结合

逻辑思维是指在进行或发展某一件事之前就有了推断和应用的某些推理的能力。逻辑思维能够充分地利用大脑考虑工程实践中的各个方面包括所预料到的问题,使用逻辑方法与实践相互结合,构建科学合理的工程管理体系才能保证在工程的进行中时刻为工程的安全保驾护航、保证工程的质量、提高工程效率。工程管理体系是总结历史每一个阶段的状态、从简单到复杂一点一点积累起来的,因此,工程管理体系是依靠不断积累,不断吸取经验而构建起来的。在日常工作中,不断参考成功的方案、总结经验和教训才能不断完善工程管理理论体系,才能使工程管理理论体系实现可持续性发展。[2]

4.针对工程管理体系某些问题的具体分析

工程管理体系存在在我国每个不同的行业里,但在这些行业里的工程管理理论都有一个显著地特点就是工程管理理论与实践是分开而不是共同进行的。一方面是因为我国想要使经济取得快速发展,倡导实践先行;另一方面就是人们还不重视理论的指导作用和规范作用。因此很多行业都存在在工程管理理论的重大错误。在工程管理体系中建构理论体系是相当重要的,因为理论就是一种经验、一种教训的总结,各种经验和教训会让不管是哪一行业都能直面缺点和不足,当我们能够研究行业里存在的问题时,意味着我们正在进步、正在发展。

5.工程管理体系的构建需要结合相应的环境

环境是影响工程管理体系构建的一个最重要的外部因素,因此,构建工程管理体系一定要结合相应的环境。工程管理体系的外部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工程管理体系构建的基础性因素,只有把握好工程管理体系的外部环境,科学分析其对外部环境的适应性,对外部环境所影响的一系列问题及时进行解决,才能够真正做到合理有效构建工程管理体系,才能对工程管理体系的构建起到积极作用。[3]

综上所述,工程管理理论对我国各行各业的发展存在着极为重要的导向作用和规范作用,同时其对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也不言而喻。而工程管理体系的构建和逐渐完善更是对维护我国经济可持续性发展和稳定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构建科学合理的工程管理体系最关键的一步就是在科学的理论上实践。随着工程建设的发展,工程管理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工程管理体系在工程建设中的价值也正在一点一点地体现出来,未来,工程管理体系一定会受到各行各业的承认。

参考文献

[1]何继善,王孟钧,王青娥.工程管理理论解析与体系构建[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21:1-4.

第9篇

关键词:目标管理;工程管理;应用

当今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工程管理的科学性问题被提上议程。目标管理的计划性、预见性特征比较明显,所以它广泛应用于工程呢个管理中。当前目标管理技术正在不断改进,因而对工程管理的完善的贡献必将日益增大。

一?目标管理的概述

(一)目标计划的编制

进行目标管理首先要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这是目标管理实施的前提条件。制定的目标应符合当前的状况,只有目标的客观性较强,目标的贯彻与实施才能更好地进行。在制定目标时,任务的总体目标的制定应优先进行,也就是说,要保证达到预期状态,任务的实施很重要,这对整个工程的进展与任务的趋向的引导作用很强。为了使总目标较好地贯彻执行,在实践操作过程中,可以制定出阶段性目标,完成起来比较容易,对整个总目标的实施情况有参考作用。

在制定目标时,完成目标的制约因素应充分考虑,如人员、资金、设别等,只有这些客观条件被充分考虑到了,才能制定出切合现实情况的目标。所以要在任务或工程开始之前展开深入调查,客观分析任务,把握好环境及规章制度等因素。而后要认真考虑目标的风险,风险是必然存在的,这就要求适时地监督任务的进展情况,促进目标的达成。另外,制定出一些补救方案应对意外风险是十分有必要的。

(二)目标计划的执行

目标一旦制定出来则就明确了任务的发展方向,为任务的顺利进行,对于目标的执行也就显得尤为重要。目标执行的程度直接影响着完成任务的效果,因此,目标的执行在整个过程中有着重要的地位。首先对于目标的制定要紧跟目标的要求,对目标进行认真地总结分析,组织相关的人员与设施来完成阶段性的目标,避免计划的盲目性或将所有任务推到最后导致总目标无法实现。在执行过程中应将责任落实到个人,实行责任实名制,这样有利于目标得到真正的重视。要组织专门的人员进行相应的指导,是每一个部门与机构都能够真正肩负起自身的责任与义务,确保目标的顺利实现。

(三)目标的控制

对目标的完成情况要进行评价与考核,不然的话,目标不能顺利达成。要结合多方面因素综合考虑目标的完成情况,预先制定的硬性指标固然重要,但其他方面的影响情况也应考虑,比如员工的价值观念会受在目标实施过程中逐渐改变,环境变好等等,这些都应该进行评价与考核,单一指标的考核是不可取的,不然的话,会导致形成错误的价值取向。专门的评价机构应逐渐建立,专业的评价人员队伍也亟待建立,这样工作才能向专业化方向发展,保证科学、客观地对目标进行评价。在目标完成的过程中,意外状况难以避免,因而致使目标无法实现,这就一定要细致、深入地分析事故原因,如果是由于不可抗拒的外在因素的影响,如自然灾害、政策法规的改变等等,要对这些情况进行客观评价,不应将责任归咎到个人身上,从而降低个人积极性,导致企业价值取向的错误。

二?目标管理在工程管理中的应用

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工程管理在我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工程管理质量水平不断提升,这主要表现在工程的设计与规划水平的逐渐提升和工程预算科学化、合理化上。但是,毋庸置疑,我国工程管理中的问题还有很多,把目标管理引入到工程管理中,许多关于工程管理的现实问题能得到有效解决。

(一)目标体系与经济指标相联系

施工企业最终追求的是经济利益,要贯彻并执行好目标,必须把目标体系与经济指标联系起来。如果目标体系与经济指标不相符,那么目标便很难开展下去。在目标与经济指标相符合的情况下,应将总体目标划分为阶段性目标,而后在各个部门与机构中分配阶段性目标,并细致分配到每个人身上,这样真正落实目标体系。只有这样,目标的可持续发展才能实现,责任才能更加明确,目标才能顺利实施。

(二)人员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

目标管理的实施是依托在所有部门与员工共同努力的基础之上的,对于工程管理也是如此。将目标管理引入到工程管理中,是科学规划工程管理的重要举措,是科学方法的大胆引进。这就需要对全体员工进行目标管理相关方面的教育与指导,是全员树立目标管理的理念,激励全员都参与到目标管理当中,为目标管理的顺利进行奠定人员基础。这种全员参与必将带来更加强大的发展动力,是工程管理的效果得到更加优化。

(三)工程管理中行业发展的失衡状况得到有效化解

目前,我国工程管理中存在着各行业发展极不平衡的重大问题。当前我国各行业的经济发展水平差别很大,在这种情况下,各行业间的工程管理发展状况极不平衡。例如行业间的信息化应用水平存在显著差别,这给了行业之间不同的发展空间。即便是同行,因为其资源共享程度不一,所以发展状况也不相同。在工程管理中,目标管理的计划性优势可以充分发挥出来,从而优化共享资源,促进不同行业间实现公平的竞争,为工程管理创造优良的环境。

三?结语

由于目标管理的计划性与科学性较强,因而在工程管理中被不断引入,并引起重视,使工程管理实践中避免了很多问题,解决了工程管理的很多困难,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工程管理的发展。在工程管理中引入新知识,对目标管理技术的推广意义深远。在工程管理的发展中,随着目标管理技术的不断改进,目标管理技术在工程管理中的作用必将更加重要。

参考文献:

[1] 黄勇军.??工程管理对建设工程质量的影响分析及对策[J]. 科技促进发展. 2010(04)

第10篇

【关键字】建筑工程;管理;创新模式

目前,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建筑行业竞争日益激烈。在建筑行业的发展过程中,全面改进施工技术、提升施工效率已成为建筑企业提升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从目前的建筑工程管理来看,其还存在着各种各样亟需解决的问题,只有解决好这些问题,才能使建筑工程经济效益、施工质量得要根本保证。针对这些问题,建筑企业必须具有创新精神,在工程管理中充分利用创新手段,解决相关问题,使之实现创新发展,提高建筑产品质量和企业经济效益,进而保障我国建筑业健康、稳定、可持续地发展。

一、建筑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管理者素质不高

“重视技术、轻视管理”是大部分建筑企业存在的通病,不少建筑企业为节约项目成本,盲目地减少从事工程管理人员的数量,导致了工程管理的不深入。另外,部分企业的工程管理甚至都没有具备专业资格的项目经理,工程管理人员极为缺乏,管理者的素质普遍不高,这些都会直接导致管理水平的低下。

(二)管理模式欠合理

长期以来,我国都处于计划经济体制时期,这样特殊的国情也决定了建筑工程管理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受计划经济体制影响,在建筑工程管理中普遍存在着“行政指令”管理现象,管理模式的科学性、合理性较为低下,具体体现如下:

第一,控制体系的完整性、科学性有待完善。在工程管理工作中,很多企业都没有制定科学、完善的控制体系,很多都是凭管理者的经验、主观臆想,以检查作为工程管理的主要内容。这些检查工作往往仅在任务完成后才实施,即便检查出了问题,对这些问题也仅是凭经验进行定性判断,并未进行系统的分析,做量化计算。

第二,材料采购管理不善。目前,大部分的建筑企业都仍然沿用了大批量的集中采购方式,很少有企业与供货商建立起稳定的、长期的合作关系。传统的采购方式灵活性较差,对于大宗材料,若一次性购入量太大,不但占用资金也会占用场地,对于零星材料,若频繁采购则会增加采购成本。

第三,未能对工程进度、工期进行合理规划。大多数企业都还存在着对总体规划不重视的现象,工程计划多凭借经验制定,主观臆想定工期,工程计划中的很多内容都与实际不相符,当面临结构形式新颖的工程项目时,常常就会不知所措,此时若凭经验办事,势必导致进度、工期制定的不合理。

二、创新模式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一)是管理科学的必然要求

管理科学,是符合现实管理需要的一门科学,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管理科学能为其提供科学、先进的、切合实际的管理方法,使工程管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其在建筑企业发展中占据着关键地位。然而,管理科学侧重于理论研究,对人的内心想法不够重视,所以,将理论、实际二者紧密联系成为了我国建筑行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基础。创新模式提出,正好满足了管理科学的这一要求,其能让建筑工程管理作用得到更为全面而有效的发挥。

(二)是时展的迫切要求

对于一个企业来说,要发展壮大就离不开创新,与此同时,创新也是时展的迫切要求。现代建筑企业唯有不断创新,积极适应市场的需求变化,才能让企业茁壮成长、发展壮大。建筑企业在工程管理方面,若不能积极创新,应用创新模式进行管理,必将永远落后于人,跟着别人跑,最终将走上淘汰之路。所以,建筑工程管理必须积极创新,革新管理模式,有效改善管理方法、管理体制,提高工程管理水平与质量,从而让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三)是企业制度的客观要求

在现代建筑企业中,管理制度的建立离不开创新。工程管理水平是反映企业管理水平的重要体现,要提高工程管理水平,就必须建立规范的管理制度,以确保管理的有效性。建立管理制度必须充分考虑企业实际情况、行业发展要求,创新管理体制,能让管理更为有序和轻松,同时也能较好地克服旧制度存在的诸多弊病,比如科层制所导致的信息传递不畅。另外,制度的创新也是思想的创新,其有助于激发员工的创造能力,增强凝聚力,从而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

三、创兴模式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

(一)管理理念的创新

创新管理理念是创新管理模式的关键,企业要调整管理理念,首先需要管理者在思想方面加快创新步伐。企业应当大量引进工程管理人才,加强人才培养,增强创新意识,以创新思维管理进行管理,立足于市场要求,深刻认识到创新管理的重要性、长期性和紧迫性。

(二)创新组织机构

在工程管理中,作为项目经理不应只顾自身利益,而应当将部门运作与企业整体发展紧密联系起来,以免给工程项目埋下各种隐患。建筑企业应当与项目经理签订责任合同,增强企业对项目经理部的有效制约。由于建筑企业的施工项目较多,企业与项目、职工与项目间的利益关系协调难度较大,所以必须应用创新思想调整组织机构,对这些问题加以解决。

(三)创新管理体制

在建筑工程管理中,有效控制是一项重要职能,创新模式下,有效控制应当根据发展需要调整管理标准或事先确定管理标准,根据标准分析、总结、考察各项工作,一旦发生偏差要及时予以纠正,以免此类错误再次发生。创新管理机制,能让建筑企业保持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在市场中占有稳固地位,并不断发掘潜力市场。企业实力及其对市场机遇的把控、判断能力体现出了企业的竞争力,企业实力主要来源于项目经理部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而企业对市场机遇的合理把控、科学判断则源自项目经理部业绩、信息的优劣。由此可见,建筑企业要增强自身实力,就必须加大工程管理部建设力度,创新管理体制,提升企业社会形象、经济效益。

(四)技术方面的创新

对于建筑企业来说,技术水平直接决定着其生存与发展,项目部作为企业形象的代表,也是企业实力的重要体现,所以加大技术创新力度是保证企业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根本所在。建筑工程管理的顺利实施必须以强大的创新技术为支持,其是工程进度、施工质量的根本保证,唯有此才能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另外,企业只有不断进行技术创新,掌握先进的核心技术,才能在市场竞争中占领优势地位。

总之,将创新模式应用于建筑工程管理,是保障建筑企业稳定、健康发展的基础。管理模式的创新应从管理理念、组织机构、管理体制、技术方面入手,不断探索出先进的工程管理模式,改进施工技术、提升施工效率,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许飞.论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及发展[J].价值工程,2010,29(15):47-47.

[2]李江,赵奕磊,王媛媛等.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及发展分析[J].建筑・建材・装饰,2013,(5):104-104,107.

[3]郑元兴.关于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探究[J].建材与装饰,2012,(29):131-133.

[4]张志刚???.论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及发展[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20).

第11篇

【关键词】绿色工程管理;工程价值观;工程哲学

一、工程哲学与工程管理创新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在当前的社会中大行其道,因此,在工程管理方面有关的一些传统的观念也在逐渐的落后,表现出并不适应现代工程管理发展的需要,他们的方法和理念已经不能够适应新的工程观念。因此,在这种情况之下,新型绿色工程管理就成为了一种在管理方面的趋势和一种形势所需。

(一)工程哲学及其内涵。有关工程管理学的定义,中华辞海中对其的解释是这样的:对于人类以及自然界之间的规律的研究以及对于人类有关的思维方面的一些探究。就在最近几年对于这方面的有关探索和研究情况来看,在工程哲学有关方面的创新对于工程活动的推进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工程哲学作为工程管理中去指导实践的一项理论支柱,对工程管理实际问题的指导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并且工程管理中的一些实践问题,在运行的过程当中也会去把这些问题上升到有关的哲学方面,进一步让工程管理有了一个非常明确的发展方向和发展的目标,从而不断的推进工程管理去适应时展的需求。

(二)新时展之下对工程管理提出的新的要求。传统的工程管理理念的核心价值主要在于追求一个比较高的效益和效率,它们的目标主要有四个,分别是:安全、质量、成本、工期。但是在整个发展建设的理念中缺乏了有关环境保护的和对于资源的有效节约与减少环境污染的一些方法的明确提出。因此,在这种传统工程管理的指导之下,就缺乏了一种对于环境的重视意识和对于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的提高。当今社会环保已经成为社会的中心议题,因此,在工程管理的有关方面就非常需要改进传统的理论,发展出创新型的理念和方案。

(三)进行工程管理创新的重要意义。工程管理活动对于环境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并且对于环境的保护和破坏有着直接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之下,就需要工程管理遵循环境保护的原则,其活动就必须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在实际的实施过程当中,不管是什么性质的企业都应该以科学发展观为理念进行可持续的发展,都应该重视绿色成本。从管理学有关的方面进行分析和研究,不论是管理科学还是行为科学,虽然二者所主张工程管理所采取的方式是不同的,但是最终的目标却是一致的,也就是在有限的资源管理之下,通过科学的方式把这些资源的利用率达到最大化,从而实现利益和效率的最大化。今天的企业商务环境中也包含着两个方面的内涵,分别是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其中生态环境排在了第一位,这样工程管理中有关环境保护的相关理论和实践就变得非常重要,不断的推进绿色工程管理也就进而对于环境保护的促进作用大大的得到了提高,当前国家大力支持环境保护的工作,不断的推出一系列环保的产品,新型的工程管理不仅以绿色为中心的议题,还努力践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和原则,对当前的环保工作和对于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利用的工作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推进作用。

二、绿色工程管理的工程价值观

(一)绿色工程管理的内涵。绿色工程管理的内涵往往包括了四个方面的内容,主要是有四个不同目标的导向追求,具体来说分别是:以生态目标为导向;追求社会和经济以及环境这样一个多目标并重的理念;全寿命周期的管理;表现为质量、成本、工期、和安全的有效控制。这四个方面主要是绿色工程管理的最主要的内涵,下面对这四个方面做具体的分析和阐述。首先,第一个方面是关于以生态目标为导向这一内容。绿色工程管理最主要的核心目标就是把可持续发展作为其主要的指引方向,而传统的工程管理的理念中缺乏对于环境保护以及一些对于生态环境保护的绿色的价值观念。第二个方面主要是新型的绿色工程管理主要的追求目标是把经济和社会以及环境这三者之间结合起来的,多重的目标并重的一种方式,把三者之间的关系处理得到,并且最终促进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展开,同时也在一定的程度上,让工程活动和环境有机的结合起来了,这样一来就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工程管理其目标具有复杂性的这一特性。因此,也就不能够在片面的去只考虑追求最大的经济效益和效率了,就应该做到社会、环境和经济三个方面之间的相互协调。第三个方面主要是在有关的全寿命周期管理方面的,绿色工程管理往往还和一个项目的构思以及其批准的过程和施工等各个阶段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其贯穿到整个工程活动的始终。因此,绿色工程管理也是一项非常复杂的活动。

(二)绿色工程管理提出的背景与可行性分析。在当今社会发展过程中,环境保护成为全民遵守的一项原则和义务,不论是生产者还是消费者都以绿色环保为意识去分别进行生产活动或者消费活动。政府出台的有关环境保护的一些政策和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制定中都把绿色作为中心词汇,作为各项活动中必须践行的一项重要原则和依据。但是在实际的活动过程中,只要真正的做到遵守这一项原则,努力做到对于环境最大化的保护,资源可持续的开发,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的让绿色工程管理成为一种可能。另一方面,我国出台的一些国家的相关政策非常支持绿色工程管理的实践和有关的理论的提出,对其给予大力的物质和精神方面的支持,最近几年里,我国的科学技术发展突飞猛进,并且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因此在各种绿色科学技术不断的涌现的今天,也为绿色工程管理的发展创造了前提条件。

(三)绿色工程管理的原则。绿色工程管理有四个方面的原则,它们分别是:系统性的原则、客观性的原则、以人为本的原则、先进性实用性和经济性统一的原则。首先作为第一个原则的系统性原则,因为绿色工程管理和环境保护是息息相关的,并且其核心的目标就是绿色和环保,因此在有关的社会和环境相互之间的关系层面上,绿色工程管理大多是涉及到其多个层次和多个领域的,因此面对着这种复杂的环境和背景,就需要在一个非常系统的原则指导之下对于这些不同的关系进行处理,使之能够协调的发展。其次是客观性的原则,不管是什么事物,其运行和发展的过程都受到客观规律的制约和影响,人们在完成一件活动的时候,因为每一个事物都具有其特殊性,对于工程当然也不例外,每一项工程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和有关的其一些内在的特殊性,在这种情况之下就要求绿色工程管理真正的做到结合当前的实际情况,真正的做到从客观实际出发对每一个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做到真实的分析和具有针对性的管理。对不同的问题进行不同的分析使得其实践的方法更加的具有针对性,不能够采取绝对化和机械化的态度和方法。再次是以人为本的原则,这主要是因为人是改造世界的主体,作为一个工程项目的存在和人的存在,在本质上是类似的。最后一个方面主要是有关的先进性和社会性以及经济性质之间的相互统一,因为这一个原则主要是由绿色工程管理其内在的复杂决定的,没有这几个方面的任何一个都不能够保障工程的顺利进行,不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条件,而且还有可能出现浪费资源和破坏自然环境的现象。因此,应该将这三者有机的结合,不断的促进绿色工程管理的向前发展。

三、推进绿色工程管理的对策建议

针对以上的分析对于绿色工程的管理提出有效的对策和建议,首先应该不断的让公众去参与到工程当中去,工程管理对于人民的幸福生活以及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和非常紧密的联系,让绿色工程成为一种民主的决策同时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其大众性决定了其具有一定的民主性也是非常有必要的。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让绿色成为一个人人遵守的理念,让绿色践行在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是至关重要的,营造一种绿色环保的氛围,只有这样才能够让全社会行动起来,同时也有利于绿色工程管理的进一步推进。对那些落后的和不适应现代社会的一些模式进行不断的创新,让整个工程的始终都贯穿着一条中心的原则和思想,那就是绿色发展。一个扎实的基础知识对于管理人员来说是进行良好的管理的前提,因此,提高工程管理人员的知识技能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参考文献】

[1]李伯聪.工程哲学引论———我造物故我在[M].大象出版社,2010

[2]徐艳梅.管理学原理[M].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11

[3]李艳.浅谈绿色工程项目管理评价体系[J].海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2)

第12篇

【关键词】工程管理;创新管理;现场

工程管理对于企业管理而言,属于战略发展问题;对于项目管理而言,属于战术问题。工程管理的内容很广泛,贯穿于项目建设的每一个方面,同时也是检验和反映企业工作的重要窗口。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工程管理越来越显现出它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工程施工的目标控制是安全、质量、工期、成本四大指标,其落脚点就是施工现场。这就需要把现场工程管理放到重要的位置。创新现场工程管理是一项复杂的创新性活动,也是形成和运用新构想、新观念的活动。

一、工程管理理论的改变

1、观念的改变

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建筑工程企业主要完成上级交付的计划任务,并以追求产值为目标。但是在市场经济体系下,建筑工程企业必须改变传统的经营理念,适应时展的需要。在实际应用中,应将市场观念取替计划观念、利润观念取替产值观念、管理观念取替行政指令,以此促进工程管理者的科学决策,同时改变经验主义,实现科学技术管理,强调创新,促进建筑工程的发展。

2、施工材料管理理论

在建筑工程管理过程中,加强对原材料进场检验与取样检测,是提高工程质量的重要保障。由于材料控制是工程的经常性工作,具有涉及项目多、工程量大的特点,应由施工单位与监理单位联合管理。监理单位主要负责抽查进场材料的质量,如石骨料、砂等是否具备出厂合格证、检验报告,水泥、机械、钢材等是否符合规范要求,对于不符合施工标准的材料坚决不能使用。钢筋、混凝土等作为建筑施工的重要材料,对其监理取样工作必须有见证人在场监督的情况下进行取样试验,并经各方签字认可。另外,混凝土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率较高,对质量控制也起到关键作用。在大体积混凝土中,温度应力和温度控制也十分重要,在运转过程中,结构的应力状态受到温度的影响较大,如施工中常见的温度裂缝问题。经大量实践证明,混凝土中常见的裂缝,多是不同程度上的表面裂缝,如由于温度梯度而造成的寒冷地区温度骤降也会带来裂缝现象,因此混凝土的保温也对表面的早期裂缝起到决定性作用。

3、施工技术管理理论

施工技术管理是建筑工程企业的重要制度。一般情况下,现场技术管理人员应明确分工、各负其责,并实现相互监督与协调,以提高企业的技术管理能力。任何企业中的建筑工程都应有严格的管理制度,以实现科学化、规范化。作为建筑工程的技术管理者,应参与图纸会审、编写施工方案等各环节,并根据建筑工程的技术措施,合理安排进度,确保工程质量,并尽力做到节约成本,加强监督管理手段。根据具体情况,应实现对特殊结构及特殊部位的技术交底,组织日常检查顺利开展,包括样板活动等。另外,建筑工程管理理论体系中还应涉及新技术、新工艺的质量鉴别,实现分部工程与一般工程的质量评定、竣工验收等,加强对工程质量与安全的事故调查、分析及处理。如果是大事件应及时上报相关部门,并负技术管理责任。通过全面质量管理组织,再加上小组活动,实现技术创新与技术开发的监督,并对监督资料进行整理和归档,加强技术业务的学习与安全教育。

二、工程管理实现创新管理的具体体现

1、现场工程管理中要保证各参建单位的有效联系

众所周知,工程项目一般是多单位协同合作,共同参与建设,这就会造成各参建单位之间不可避免地产生矛盾。只有把各参建单位关系处理好,避免发生冲突,才能保证整个工程建设的顺利实施,保证整个工程的质量和工期。这时就要创新现场工程管理,保证各参建单位的有效联系。

对于一个大型的施工工程,施工单位会根据实际情况对预先的设计进行一些相应的改动。在改动过程中会涉及到多个单位,现场工程管理部门就要把改动的要求反馈给设计单位,再由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和监理单位在一起共同论证改动要求的可行性、必要性和科学性,在达成共同意见后以设计变更单的形式通过现场管理部门告知施工单位。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遇到施工困难和很难按设计要求完成的情况时,也需要现场工程管理部门与监理单位、设计单位联系达成一致意见后,根据施工单进行改动。

现场工程管理创新管理能保证整个工期要求和施工质量。现场工程管理根据监理单位的监理报告能有效掌握当前的施工质量以及工程进度的情况,当施工工期进度、施工质量达不到要求时,现场工程管理部门可以汇同检测、监理单位进行分析,提出下一阶段的加快工程进度、工程质量的方法,由现场工程管理部门传达给施工单位。

总之,现场工程管理中要保证各参建单位的有效联系,只有协调好各参建单位的关系,合理调整施工进度计划,才能保证实际施工进度情况达到计划施工进度的要求,更好地保证整个工程的按期完成。

2、现场工程管理中要科学协调与地方的关系

一个工程的建设从可行性论证开始到工程的结束,这整个过程中都不可避免地要和各级管理部门相联系,办理各种地方手续。这些工作也是现场工程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场工程管理涉及到与地方有关的问题有主次、时间先后之分,决不能盲目、无计划地处理那些和地方有关的问题。在施工初期,协调好地方的关系尤为重要,关系协调得好,能够为下一阶段工程的顺利开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

3、现场工程管理中要实施科学的工程质量管理

工程质量的好坏决定整个工程的命脉。而质量管理是现场工程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现场工程质量管理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①建立规范的管理制度,以书面的形式对施工单位规定需要完成的任务,明确规定施工单位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