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27 17:59:3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音乐对教育的重要性,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器乐教学对培养和发展学生对参与社会生活时的自我把握、发展与他人合作、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培养情商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功能,这是音乐教学功能的重要体现和组成,也是器乐教学社会功能的体现。
一、器乐教学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地位
音乐的表现形式分为声乐和器乐两大类,器乐是音乐艺术的重要部分,它理应成为普通小学音乐教育的重要内容,只是由于条件的限制,以往未被普遍采用。欧美各国自本世纪初、日本从50年代初在中小学增加了器乐教学,现在不仅普及面广,而且课内外乐器演奏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在我国中小学、幼儿园器乐教学的试验早有进行,课外器乐活动也有长久历史,新的小学音乐教学大纲对器乐教学的地位和要求作了明确的规定。
(一)器乐教学能激发小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调动学习音乐的积极性
儿童从小就表现出对乐器的浓厚兴趣,他们对学习乐器的渴望和热情,以及在学习和演奏乐器是所获得的欢乐常超出我们的意料。课堂器乐教学,充实、丰富了教学内容,改变了课堂面貌,大大地增强了音乐教学的吸引力。
儿童对能发响声的器物有一种天生的好奇心和爱好,用打击乐器开始入门教学对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是很有益的。但开始他们根本不知如何敲,对大多数器乐特别是打击乐器使教学过程能充满声响,这样就激发了小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即儿童在学习音乐过程中,要把技术的困难减小到最低限度,使他们没有任何负担和困难,能尽早、尽快地进入到音乐中,去享受音乐及长早的乐趣。打击乐器的特点就体现了这个原理,通常包括有皮革类(鼓类)、木质类(竹木制作)、金属类(铜等金属)、散响类等。
(二)器乐教学促进小学生感受音乐、表现音乐能力的发展
器乐教学的最大价值在于提高学生们的音乐素质,发展他们对音乐的感受、理解和表现、创造能力。通过学习演奏乐器和合奏训练,使学生较好地获得节奏感、音高感、和声感等音乐能力,并体验到音乐要素在表现音乐情感、风格中的作用,从而更深刻、准确地感受和表现音乐艺术。器乐教学在这方面的教育价值比之唱歌教学是毫不逊色的。
利用乐器创造一个引导学生通过即兴演奏,发展他们的创造力的教学方法,我们可以看到数十人即兴合奏的精彩表演,每一个奏乐者全无乐谱,只是根据乐器基本配制原理即兴演奏,在老师的统一指挥下即可产生一部“新的”作品。原来创造性教学并不是神秘莫测的。
(三)器乐教学提高了小学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效果
器乐教学扩大了学生的音乐视野,有利于学生对音乐知识、乐理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特别是在培养识谱能力方面作用更为显著。实践证明,由于进行了器乐教学,音乐教学中一直感到困难的识谱问题能够较为顺利地获得解决。
奥尔夫由于创造简易乐器,使学生无需经过冗长枯燥的技术练习,便可通过乐器作出反应。由于打击乐器是所有乐器组(弦乐、管乐等)中音色最独特、最丰富的,加上音条乐器设计得充满情趣和幻想,对于诱发学生的即兴创作的欲望,会产生非常理想的效果。一个儿童拿着一件小敲击乐器,从最简单的节奏即兴表演,就开始进入了充满神奇、幻想的创造天地。
(四)器乐教学有效地发挥小学音乐教学的审美教育功能
相应地也促进了德育和智育的发展。器乐教学中眼、耳、口、手等器官协调并用,激发学生思维的多向性,从而使大脑和手指,以及各种感觉和运动器官更加敏锐、灵活,使学生们的观察力,理解力,记忆力,想象力,操作能力得到综合的发展。器乐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们团结协作、相互配合、遵守纪律等优良品质。集体主义精神在器乐演奏(合奏、齐奏)的过程中得到培养和发展,而集体主义、群体意识的发展对于当代青少年成长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学校音乐教育中的演奏,一般讲是属于集体性的活动,是一种集体的体验。在一个合奏整体中,每个声部、每个人都是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合奏活动中,即使天赋差的学生,也都能根据自己的能力参与一定的活动。三角铁与旋律的木琴一样在音乐中有同样的重要性,在合奏中,每件乐器都有可能在音乐的某一部分中充任“主角”,而它随时也要让位给别的乐器,而充当“配角”,通过这种音乐上角色转换的活动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合作观念、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的观念,每个人既是集体(社会)中不可缺少的一员,每个人也必须为集体(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
(五)器乐教学丰富了小学生的课余生活,有利于青年一代的健康成长
学会演奏乐器,参加课内外的合奏活动,使学生在紧张的学习之余得到休息和娱乐。吸引他们投入有益的文娱活动,有效地抵制社会上不健康文化的侵袭,保证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
在这个演奏集体中学生们学习着自己管理自己,因为你的演奏不能每个音符、每个节奏都要靠提示,每个人是自觉地参与。每个学生必须注意指挥,养成数拍子记小节和服从的习惯,而这种服从又是充分发挥个性的投入的服从,即在指挥的“领导”下充满了主动精神地去表现自己的那部分内容。他在这里学习了有条不紊地工作,这些经历将对他终生产生影响。
由于器乐教学有如此重要的教育价值,最近数十年间在世界范围内得到普遍发展。我国的普通学校器乐教学虽起步较晚,且当前还存在不沙困难,但近年来的迅猛发展,说明了它在音乐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二、小学课堂进行器乐教学的方法
器乐教学的方法包括乐器演奏教学法和器乐合奏的教学法。
(一)每种乐器都有各自的演奏方法要领
传授各乐器演奏方法时需注意:指明基本要领,要求简单、明确:多用形象化的比喻,引导克服难点;先易后难,循序渐进,进度要慢,不可过快过急;引导体会乐曲的美感,避免机械枯燥练习;启发学习积极性,发动学得好的学生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二)器乐合奏教学的方法应灵活多样,根据年级和乐器的具体隋况采取不同的方法
一般在训练中应注意;要养成学生听从指挥、遵守练习规则的习惯,要有严格的要求,并切实加以督促实行;要引导学生善于倾听合奏的整体效果,追求整体的协调、统一。善于体会自己和本声部在合奏整体中的地位和作用;分部练习与合奏练习要恰当配合;分部练习时要让学生唱一唱,把唱与奏结合起来。
教学班的合奏教学是一项创造性的教学活动,它需要教师做到严格要求、富有情感、反应敏捷、热情、耐心和必要的风趣,当然最需要的是较强的教学组织能力和高度的责任感。
三、小学器乐教学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器乐教学要坚持民族化的方向
器乐教学的民族化包含两个方面,一是乐曲要多民歌和民间音乐。另一方面是尽可能采用民族乐器。
(二)器乐教学要有明确的指导思想
小学音乐课上进行器乐教学的主要目标是:通过乐器演奏,启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表达音乐的情感,培养小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表现能力,从中受到审美教育。
(三)器乐教学要循序渐进
在器乐教学中要着重注意循序渐进,不急于求成,要有一个长远的计划,坚持下去。要求过高,过急,进度过快会使部分学生由于学习吃力而失去兴趣和信心;基本要领掌握不好,影响进一步发展,效果也难以提高,甚至导致失败。
(四)器乐教学要因地制宜
要考虑到我们的国情和各地、各校的不同条件,从实际出发,因陋就简,克服困难,发动学生自制乐器,采用一些“代用品”是一个极好的方法。
(五)普及器乐教学要从试点入手
我们的器乐教学起步较晚,从整体上尚未形成完整的体系,在这个领域里还有许多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音乐教育 新课标 音乐教师素质 创新
在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经历了漫长的发展阶段,直至建国后才逐步成熟并取得了较大的成果。但是,现行的音乐教育观念、内容、方法、手段和评价体系等方面已经不能适应素质发展的要求。在2001年,国家教育部制定并颁发了《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课程标准(实验稿)》,还有国家基础教育《音乐课程标准》的成功研制,依据《音乐课程标准》编写的新教材的启动、使用,体现新课程理念的教学的实施,像一股股清新的风吹进了中小学校园。音乐新课程不仅对传统音乐教育造成了巨大的冲击,更是给学校的音乐课程带来了全新的变化。
1 小学音乐教师素质对小学音乐教育的重要意义
新课标是《新的国家课程标准》的简称,新课标顺应当今时展的要求,并提出了适应时代的素质教育理念,力求体现新的课程观、教材观、教学观和学习适应现阶段教师和学生的需要,并有利于促进教师专业能力和水平的提高,有利于促进学生主动的、生动活泼的学习,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是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理念转变的里程碑。小学音乐教育是培养学生审美修养的大好时机。因此,小学音乐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当然,要抓好小学音乐教育,还必须解决好其他相关因素,比如教育环境,教育设施和教师素质等,教育环境,教育设施等因素是可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而逐步得到解决。因此小学音乐教师的素质这个教育软件则成了影响小学音乐教育的主要因素,小学音乐教学是我们音乐审美系统化的开始,如果在第一个环节没有做好,势必会影响到小学音乐的教学效果,甚至影响素质教育的效果。因此在新课标下关注小学音乐教师的素质有其特别的重要意义。
2 小学音乐教师素质现状分析
2.1 小学音乐教师责任心不够强 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我们的人民教师应该有高尚的职业道德,一切为了学生,尽自己的最大努力把学生教育成才,要有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自我奉献精神。对自己一丝不苟,对工作兢兢业业,对学生认真负责,对社会无私奉献。从我的周围朋友同学得知,大多数的人都不愿意从事教师这个行业,而从我在学校实习的期间,大多数的教师还再用着以前的教案,没有结合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去更新自己的教案,在《新的音乐课程标准》大力推行的情况下,有很多的教师都没有真正地理解。
2.2 小学音乐教师学历层次不够 在我调查的一些小学得知,第一学历中师的教师占到了一定的比例,尤其是在一些乡村的小学中,他们没有经过比较专业的音乐教育,虽然很多教师在职期间通过了函授本科的学习,都达到了本科的文凭,但是很多教师都没有仔细认真地去学习函授课程,所以他们的学历应该以第一学历为准。通过我的调查,有的老师既任教音乐课程也任教着英语课程,还曾经带过语文,数学等等,可见小学音乐教师队伍很不稳定,还有的比较偏远地区的小学里基本上没有专职的音乐教师。这些情况直接影响着小学音乐教育的健康发展,也对小学生的音乐审美教育造成负面影响。
2.3 小学音乐教师对新的教学方式、教学理论运用不够 小学音乐教师的文化素质总体水平不高,电脑水平达到二级的很少,对多媒体教学手段使用不够熟悉,甚至部分教师不会使用,英语水平相对较差,普通话一般都在二级乙等,对小学教育学,小学心理学等有助于教学的基本理论知识认识不够深刻,这些就直接导致了他们教学手段相对单一,教学思维相对落后等后果。如:多媒体教学,活动教学,情景教学等缺少运用。音乐课程设置的“综合化”、教育内容的“社会化”、教育技术的“现代化”这些新的教育理论得不到推广。限制了音乐教师更深层次地了解学生,更新教学观念,吃透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手段。
2.4 小学音乐教师欠缺过硬的专业知识 作为一名合格的小学音乐教师,应该具备专业的知识和技能,并适时更新,而且现阶段的小学音乐老师大多数都是中师毕业,而且有部分老师就没有参加过音乐史的考试,只有近几年才有本科生,他们在学生时代学习的音乐知识在飞速发展的当今时代显得较为陈旧,对学生更深层次地、更近距离地接受音乐教育不利,然而在困难面前,我们大多数的教师没有选择通过各种学习形式去提升自己,也没有在日常生活中去充电,而是带着这些相对陈旧的知识去培养学生,这样反复的恶性循环只会与音乐教学的目的背道而驰。所以当今的小学音乐教师应当更好地加强自己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学习,为更好地开展音乐教学服务,让学生接受高水平、高质量的音乐教育,从真正音乐上去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更好地达到艺术教育的目标。
3 小学音乐教师素质的努力方向
3.1 提高职业道德素质 一个优秀的教师首先要爱自己的工作,爱自己的学生,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当你爱上教育事业以后,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去完成自己应该完成的工作,按《新的音乐课程标准》中对小学音乐教育的教学目的要求去培养学生。时代在进步,经济在发展。我们的教师一定要经得起经济浪潮的诱惑,站稳自己的脚跟,树立为教育事业奉献终生的观念。
3.2 终身学习提高学历层次 教师,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师者,传到授业解惑也。终身学习有利于提高学历水平;拓展知识领域、更新专业知识;紧跟时代的步伐、提高教育能力;保障教育质量。对于教师来说,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是非常重要的。古人云:“活到老学到老”,这是对所有的人而言,而对教师来说就更为重要了。
小学音乐教师应该在自己的闲暇时间不断地充实自己,使自己的知识随着时代的进步而提高。寒暑假更应该利用起来,通过不同的方式提高自己的知识,提高自己的学历。
3.3 更新教学理念提高教学要求 小学音乐教师应加强对新课标的学习,更新教学理念,重视课前准备,加强教研活动,多样教学方法,同时提高自己对教学的要求。①教学大纲要求:明确教学目的,弄清规定的知识体系和各册、各单元的内在联系,弄清限定的知识范围、深度。②使用教材要求:对知识点的认识要准,对重点的把握要准,训练的项目的掌握要准,组织教材和选择教材要活。③备课和写教案要求:备课时,对学生的一般认识水平要清楚,学生的个体差异要清楚,预测学生学习中出现的问题要清楚。写教案要做到:目的明确,难点明确,步骤明确,方法明确。④课堂讲授要求:口头表达鲜明、生动。课堂教学的导入过度、讲解、点评、总结等教学环节严密系统,准确连贯。⑤运用先进教学手段要求:根据课程需要使用现有的现代教学手段于课堂中,上课形象生动,调动学生的活跃性。⑥优化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学的主导思想应该是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学生为主体,发挥学生的能动作用,使学生容易接受又能愉快地学习,教师还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⑦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活跃课堂气氛:教师在课堂上应让学生活跃思想,处理问题不照搬照套,使学生有发挥的余地,应该让学生有充分发表见解的机会,无论学生回答正确还是错误都应该鼓励,绝对不能打击。
3.4 更新专业知识跟上时代的步伐 时代在进步,新的教学大纲、新的教学环境、新的教学内容已经让我们很多的专业知识相对落后,新的教学工具也已经让我们的专业技能无处容身。作为一个合格的小学音乐教师应该在这种飞速发展的环境下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通过参加小学音乐教师基本功比赛,各地举行的钢琴比赛、声乐比赛、音乐理论知识竞赛、合唱比赛等等来发现自己的不足。从而在工作和学习中找到突破口针对性地提高自己。在比较-发现-提高-再比较-再发现-再提高这个循环中提高自己跟上时代的步伐,满足小学音乐教育的需要。
3.5 教育的根本是爱 《爱的教育》有这样一段话:“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对待学生要有一颗博爱之心。孔子之所以被誉为万世师表,关键在于他有一颗爱满天下的博爱之心。学生会不仅把我们当教师,更把我们当作朋友,兄弟,父母。离开了情感,一切教育都是无从谈起,感情当然不能取代教育,但教育必须充满感情。总之,爱的教育是治疗心灵创伤的良药,是打开学生心扉的钥匙。被爱的人才懂得去爱人,爱给人力量,给人温馨,也给人美丽的心灵和情感。让孩子们心中拥有爱,很多问题都可能在爱的暖流里溶解。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他担负着教书育人,传播人类文明,培养合格人才的使命。一名优秀的小学音乐教师,除了必须以满腔的热情对待事业,对待学生以外,还必须自觉地、高标准地去塑造自身的人格,从而才能培养出学生健康的人格。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也指出:“教师的职务是以自己为榜样教育学生”,古语也说:“善歌者教人习其声,善导者教人习其志”。但是我国目前小学音乐教师的现状,如学历层次,责任心,教学方式,专业知识等方面还是很令人担忧,因此我通过自身思考和所查阅资料的理解找到了提高小学音乐教师的方法。但是由于我的知识,阅历以及经验的不足,论文之中有很多的不足,这将会是我以后工作和学习的动力,让自己在工作和学习中不断完善自己,提高自己在各个方面的能力,最终把自己培养成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
参考文献:
[1]李志巧.智慧型教师素质养成策略研究[J].价值工程,2011(15).
一、音乐艺术在青少年情感教育中的重要性
匈牙利作曲家李斯特曾说:“音乐是不假任何外力,直接沁人心脾的最纯的感情的火焰。它是从口吸入的空气,它是生命的血管中流淌着的血液。”可见,音乐艺术对人们的影响非常大。音乐艺术不仅是青少年情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是青少年的情感塑造具有重要意义。
1.音乐艺术可以培养青少年的高尚品质
青少年的意志已经趋向成熟,虽然不再像儿童那样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但却具有青少年独有的叛逆的性格,处事容易冲动。因此,青少年的情感教育非常重要,而音乐艺术在青少年的情感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音乐艺术可以在陶冶青少年情操的同时培养出高尚的品质。
2.音乐艺术可以促进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
今天的社会,很多人都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而导致心理变态,行为怪异,甚至自残或是自杀,不再珍惜生命。这也就让我们明白了,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性,而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尤其重要。音乐艺术本身具有独特的魅力,许多音乐作品不仅具有缓解压力,舒缓心情的功效,而且能够促进身心健康发展。因此,青少年的情感教育离不开音乐艺术。
二、音乐艺术在青少年情感教育中的应用现状
音乐艺术在青少年情感教育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这就需要我们正视音乐艺术在青少年情感教育中应用的现状。据笔者多年的教育经历和细心的观察,发现音乐艺术在青少年情感教育中应用的情况很不乐观,许多学校的教学观念落后,忽略音乐艺术在青少年的情感教育中的重要性,导致部分教师以及学生不理解音乐艺术在情感教育中的真正意义。
1.学校教学观念落后,忽视音乐艺术在青少年情感教育中的重要性
许多学校虽然也在推崇素质教育,但却缺少实践,并且在推行上也存在一定的误区,不仅教学观念落后,忽视音乐艺术在青少年情感教育中的作用,而且对青少年的情感教育没有真正得到关注和重视。从而导致音乐艺术在青少年的情感教育中的应用发展缓慢。
2.教师在音乐艺术的教学上积极性不高,青少年对音乐艺术的兴趣弱
许多音乐教师虽然也明白音乐艺术对青少年情感教育的重要性,但是由于得不到学校的重视以及社会的支持,导致他们的教学积极性不高,仅仅只是把音乐艺术当作教学任务,并未真正为学生情感培养考虑。这样,也导致了学生对音乐艺术的理解丧失了兴趣。
3.音乐艺术的相关活动普遍较少,且对青少年的影响不够深切
音乐艺术在青少年的情感教育应用中的不到位,除了学校、教师和学生的问题以外,还和音乐艺术活动较少有关。不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上,我国的音乐艺术都普遍被当作是娱乐形式的一种,并未体现其真正的艺术价值。
三、音乐艺术在青少年情感教育中应用的方法与途径
经过对音乐艺术在青少年的情感教育中应用的现状的分析,我们看到,要改变其现状,就要推进其发展。笔者作为一位中学音乐教师,根据自己多年的从教经验,得出以下方法与途径,力求为青少年的情感教育尽自己的一份力。
1.教师充分利用音乐作品来进行情感教育
教师是青少年的引路人,在青少年的成长中就像是黑暗中的光明,为青少年照亮未来的路。因此,教师对青少年的成长非常重要。教师在对青少年进行音乐艺术教育的过程中应该充分利用音乐作品。例如,在唱国歌时,我们应该利用国歌那种雄浑的气魄和振奋人心的情感,让学生在内心滋生爱国主义情怀。再如,在教学生唱歌时,教师一定要带着对歌曲的真情实感来教学,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这样学生的情感就会受到感染。
2.在利用音乐艺术进行情感教育的过程中做到“寓教于乐”
青少年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其性格中具有较强的叛逆性,因此,教师在对青少年的教育中应该讲究教学方法,在让他们学习的同时,也要让他们快乐,也就是做到“寓教于乐”。例如,在教学生唱《黄河大合唱》时,我们可以先让学生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并给学生播放关于黄河气势的小视频,尽量让学生理解作者的创作心情。这样,学生学起来不仅效率高,而且心情会比较愉快。
3.鼓励青少年多参加一些音乐艺术活动
虽然,音乐艺术的活动开展比较少,但是这并不影响音乐艺术的魅力。因此,在对青少年的情感教育中,我们应该鼓励青少年多多去参加一些音乐艺术活动。例如,我们可以在教学的过程中,多给学生创造一些真正接触音乐艺术的机会,让他们与音乐接近,接受音乐艺术对他们的感染,从而起到更好的情感教育的作用。
四、结语
一、音乐教育在教学与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意义
1、中国的教育家、思想家都很重视审美的培养。孔子以“六艺”教授弟子,六艺中“乐”就是诗、歌、舞、演、奏的综合体。中国近代教育家大力倡导美育。他说:“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冶感情为目的者也。”而美育的核心就是艺术教育。我国不但在基础教育中设立音乐课,近几年还为音乐课制订了新课标。通过这些我们很容易分析出音乐对于陶冶情操、树立良好的人格和个性、智力的开发、感性思维的培养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2、音乐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作为人类审美意识的表现形式,音乐的价值以审美为基础。所以,音乐审美教育的重要作用不容忽视。
音乐还有重要的娱乐功能。在音乐欣赏的过程中,使人获得精神上的愉悦,得到休息。高中阶段的课业学习量是众所周知的,在这样的环境下,音乐能够带来愉快的感觉。通过放松、左右脑的调节与调动会使学生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3、当代社会生活的特殊性需要音乐教育。我国从上世纪开始的改革开放,至今还在不断地深化。社会经济、文化的转型使艺术也有了相应的发展。一方面开放使对外的艺术交流、欣赏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结合。信息时代高中学生也可以从各种渠道认识这个世界的发展,对于他的视觉、听觉早就有了一定量的冲击。对于外国的音乐艺术形式、发展状况已不感到陌生与惊奇。另一方面,中国人的生活已不再单一而朝着多元化发展。但是缺乏正确的审美思想、缺少正确的引导,这些问题可能使高中阶段的学生在音乐种类、作品的选择上出现单一性(即听流行音乐才是正常的),审美的内容只有一个层次,而且这一层次的标准还得不到提高,带来了不少负面的影响。
通过以上三点的阐述,可以看出高中音乐教育在教学与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意义。
二、高中音乐课的现状
1、开课时间与条件
现在的高考以数学、英语、语文为三主科,并辅以文综、理综两类。音乐课作为素质教育先于考试课程结束。因此高一、高二开设音乐课。高三一般不设立音乐课,或此课长期被“占领”。一周安排一次教学,每次40分钟。
还有一部分音乐特长生的情况稍有不同。他们多数是从小爱好音乐,因此常年坚持音乐学习。教授他们的教师一般是大学专业教师或社会办班等。这些学生中的大部分有着过硬的声乐或器乐的基本功,因为长时间学习音乐所以或多或少的学到一些音乐理论知识。在高考前为迎接术科考试还会专门学习视唱练耳、基本乐理,甚至要报考音乐学、作曲、指挥专业的考生,还要学习音乐史、民族民间音乐、和声、曲式、作曲等专业性较强的音乐课程。但上述的学习过程、学习时间都是业余的,他们的程度也不能等同于所有的高中学生。作为研究对象的三所高中,音乐课的硬件条件还是过关的,学校有专门的音乐教室或每个班级都有投影、计算机等授课设备。
2、课堂教学及教学效果
开课的内容多以欣赏为主,但学生多数不喜欢教材上的欣赏内容,而且对于音乐没有一定量的积累,欣赏交响乐等大型体裁也确实不能胜任。所以有时的课堂内容调整为欣赏一些流行音乐,学生积极性不高。
三、高中音乐课的改革方法
1、教师应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学习观点
高中阶段的学生家长与大部分学生,都会有一个错误的观点那就是:学习是非常重要的,音乐只是一种玩乐。要改变这种长期存在的错误观点。首先需要校方、老师不断深化美育思想以及宣传艺术教育的重要性。使他们明白学习音乐对大脑开发的作用;对一个人全面发展的重要性;对建立良好性格、情操的重要性。我们培育的是新时代的全面发展的人,不是只会学习的工具。对音乐的起码了解、学会欣赏音乐是学生自身发展的必要。
2、针对兴趣进行引导,由浅入深全面介绍
针对现在的青少年对流行音乐及新民乐等现代音乐的喜爱,对音乐课内容做相对调整是应该的。但并不是放弃教学中的其他内容,而是应在引发兴趣之后,进行全方位引导,使他们对不同时代音乐的各种题材、体裁产生兴趣,进而由浅入深的学习,使他们逐步跨入音乐的殿堂。
3、课程设计内容丰富、生动活泼、有吸引力
信息化时代,音乐课也应具备时代的意义。不应用刻板的方式进行讲授,虽然学生通过各种渠道得到的音乐信息众多,但是他们不一定拥有足够的知识将看到的全部“消化”。经典的音乐在任何一个时代都具有吸引力,只是他们还不曾用心去感受,就拒之门外了。所以音乐课的内容及授课方式就必须以引导为主,让他们心生乐趣,然后再辅助讲解。单调的欣赏课并不能完成艺术教育的目的。所以应采取特别的方法,例如:有很多经典的音乐作品都曾经出现在动画片或影视剧中,可以放映这样的例子,使他们感兴趣,然后讲解这段音乐的出处、表达的含义、如何去看待音乐画外音的作用。促使他们理解音乐也有许多语言达不到的含义、有它独特的表现方式,不只局限在听觉,带给人们的感受和他传递的思想感情更为重要。
关键词:中小学;音乐教育;重要性
从古至今,人类的生活都不曾离开过音乐,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小学开设音乐课是对学生进行音乐教育最有效的途径。
一、小学音乐教育的重要性
1.有利于中小学生能力的培养
中小学生学习压力大,学习负担重,常见的心理问题就是学习焦虑,音乐可以有效地缓解中小学生的负面情绪。音乐教育还可以培养中小学生的注意力。在音乐教育中,需要学生全身心投入。音乐教育区别于其他学科教育,需要学生的各个器官来配合,音乐的优美旋律能使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中小学生可以随着乐曲展开想象,锻炼创造能力。在培养注意力的同时,音乐对中小学生记忆力的提高也有很大的帮助。
2.有利于中小学生对于音乐教育价值的认识
人们对于音乐的喜好由来已久,在中小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方面,音乐教育占有重要的地位。从本质上来说,音乐教育是塑造人的性格和内涵的,通过陶冶情操提高学生审美水平。以人为本的教育要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开展音乐教育为中小学生审美能力的挖掘提供了良好的途径,帮助中小学生完善品格个性,丰富精神生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有利于中小学生了解音乐教育的价值
第一,音乐教育的核心价值在于审美能力的提高。审美能力不只是一个空泛的概念,它作用于人的情感世界,并对情感产生重要的影响。音乐教育的基本目的是通过学生聆听音乐、感受音乐来陶冶性情,提升修养,培养审美能力。音乐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学生与音乐之间产生共鸣提供帮助,为学生抒发自己的情感提供渠道,而这些都离不开审美的作用,因此音乐教育的核心价值在于审美能力的提高。第二,音乐交流中体现出的社会价值。音乐的交流不受国界、种族和语言的限制,在许多群体性的音乐表演中人们之间是一种互相配合的关系。开展音乐教育不仅可以在课堂中实现学生之间的互相沟通和学习,还能积极引导学生融入社会,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实践能力。第三,音乐教育中的文化传承价值。我国自古以来就有许多优秀的音乐作品流传于世,这些作品不仅提高了中华民族整体的文化修养,也是我国文化影响力的重要表现。开展音乐教育可以增长学生的音乐知识,帮助学生了解本国音乐和世界音乐的发展历程,为我国音乐的传承发展作出贡献。
二、音乐教育的作用
1.有利于人们沟通交流
世界上存在很多国家,各国人民的生活方式、语言、文化习惯各不相同。然而,音乐无国界,美妙的旋律可以使用任何国家的语音进行演绎,可以让全世界的人们更好地交流,对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有很大帮助。
2.陶冶情操
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学生会发现很多以前不知道的关于音乐世界的美妙事物,无论是舒缓的音乐还是激情类音乐,都有其独特的魅力。舒缓的歌曲可以使我们安定心神,透过歌词和旋律可以探知演唱者当时的心境;而激情类音乐听起来就让人兴奋,觉得干劲十足。音乐可以提高人的欣赏能力,拓展视野,将听者带入音乐的世界里任意遨游,听者的心境也会随之变化,这就是音乐的魅力所在。
3.发掘学生的潜能
良好的音乐教育却能够发挖掘学生的创造力,即使学生在某一领域没有取得好的成果,但是可以在音乐或者其他方面发现自身的潜在能力,并通过努力最终获得成功。
4.教会学生认知生活
年轻人的世界里,事物没有那么复杂,他们认为事物都是客观的、可以量化的。然而在音乐教育的过程中,可以让年轻人更加清楚地认识到,生活不全部都是客观和量化的,很多事情需要有主观方面的努力。
中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这个阶段的学生情感强烈,情绪变化快,而且不够稳重成熟,特别需要通过音乐来陶冶情操,满足他们情感上的需要,使他们对于情感有更丰富和深刻的理解。音乐教育对中小学生养成良好性格有极大促进作用,因此中小学音乐教育应该得到应有的重视。
参考文献:
[1]谢嘉幸.我国当代音乐教育学研究综述[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15,1(3):1-18.
【关键词】中学音乐教育;重要性;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613.5【文章标识码】B【文章编号】1326-3587(2011)07-0061-01
当前,音乐教学普遍存在着一些问题:教师以教唱歌曲为主,学生对音乐理论知识不感兴趣,欣赏教学进行的极少,课外的教学活动也较少,学校没有多少乐器,学生会乐器的也极少。针对这种残缺的教学现状并结合音乐教学新课标,在音乐教育中进行改进是十分重要的。
一、音乐教育的重要性
音乐的本质是塑造人的工程。人需要音乐,培养人的教育也同样需要音乐。在音乐教育大纲中其所承担的任务就明确指出:通过提供给学生感受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的机会,使学生主动参与到音乐实践活动之中,并在音乐实践活动中学习最基本的音乐文化知识技能技巧,以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和爱好;使学生获得音乐审美的体验和享受成功的欢愉;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表现能力;奠定其终生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发展音乐能力的坚实基础。
通过音乐教育,着力培养学生的个性、创新精神以及合作意识,陶冶高尚情操,发展创造力,并为其他方面的学习创造有利的条件,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培养对人生和生活积极乐观的态度。苏霍姆林斯基说过:“音乐教育并不是音乐家的教育,而首先是人的教育。”
二、音乐教育存在的问题
在我们现行的基础教育是学校注重文化知识的教学,轻艺体、美育,导致音乐在学校只出现在课程表之上,而学生并没有获得该学科应有的基本教育。
人们在认识上的偏执,也是音乐得不到应有发展的原因。表现在只关注音乐课程的外在价值,特别是辅德价值,而忽视音乐课程的内在和本质的价值――音乐的审美价值。漠视音乐教育在开发学生潜能、培养创造力、完善人格、美化人生等多方面的独特作用。必然导致了在音乐教育教学实践中,音乐课程审美性、艺术性的严重缺失。
还有违背普通音乐教育的规律,导致音乐教育的极端现象。不顾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音乐审美教育特点,在教学内容、要求及教育形式等方面,存在严重的专业化倾向;或发现不了学生的内在审美情操的需要,一味去繁求简:一台录音机随着暂停键的跳动,就上完了一节又一节音乐课,学生在脱疆中如何能获得音乐的基础教育。最终,都彻底的磨灭了学生对音乐的渴求的兴趣。
三、如何使音乐教育的功能得以实施
1、教师要提高认识。音乐的学习领域包括:感受与鉴赏,表现,创造性活动,课外活动,视听活动等,把这些方面的内容综合起来教学,还要把音乐与舞蹈、美术、戏剧、影视等姊妹艺术综合起来教学,这样音乐教学才能达到最佳效果。因此,教师要把音乐教学摆放到非常重要的位置。
2、要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有意让孩子们在不同场合感受音乐的魅力,如婚丧嫁娶,蒿草锣鼓,生日,节日,比赛,运动等,让孩子们知道音乐是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知道它的重要性和实用性。
3、多进行音乐课外活动。如采用歌咏比赛、合唱队、舞蹈队、乐器小组、兴趣小组等不同形式的课外活动加以提高歌唱效果。
4、拓宽音乐教学内容,向综合的音乐教学发展。我们要转变音乐教学理念,改变音乐教学以各种类型好歌曲为主,以教师和乐谱教学为中心的教学方法。要拓宽教学内容,把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特别注意从学生对学习音乐的态度入手进行音乐学习。把音乐的教学内容拓宽到欣赏、唱歌、器乐、创作、律动、表演、分析、音乐史评价等。
关键词:文化;音乐教育;音乐文化
随着素质教育观念的深化开展,目前很多国家的音乐教育已经开始与文化相融合,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文化音乐教育。由于每一种音乐背后都有一种文化对其进行有效的支持,因此可以说音乐是一种文化的表达,音乐与文化共存亡,没有文化就没有音乐,而没有音乐也就没有对文化的有效解读。音乐教育是一种对音乐与文化的有效传承手段,为音乐的发展注入了生机和活力,但我国目前的音乐教育还没有将文化有效的融合进来,因此很难获得真正意义上的音乐艺术的发展,要有效的繁荣我国的民族音乐文化,对音乐进行文化渗透是必要的选择。
一、文化与音乐文化
文化是一种历史表现与历史传承,狭义的文化主要是对人的一种价值观念、意识形态等的描述,广义的文化是一种精神财富的综合。音乐作为一种艺术体现,也属于精神文化的范畴,因此可以说,音乐是文化的一部分。同时音乐的表达一定程度上是受其背后的文化氛围的支撑的,因此可以说音乐与文化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音乐文化的教育主要是按照文化的发展模式来研究音乐的发展,实际上,音乐与文化二者之间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感念,音乐文化某种程度上可以认为是一种文化传统的结合,我国音乐历史源远流长,在音乐发展的历史过程中,无不体现了音乐文化的艺术魅力,这种文化包括各种音乐乐器的发明与使用,以及各种经典音乐作品的出现,比如高山流水的创作,体现了朋友之间的情谊。嵇康在《声无哀乐论》中提出了关于音乐美学的理论,体现了中国音乐文化的光辉和音乐思维及审美情趣,与我国的传统文化一起构成了我国音乐的巨大艺术魅力展示。
二、音乐教育与音乐文化
音乐教育与音乐文化二者之间有密切的联系,一方面是音乐文化对音乐教育的促进作用,音乐文化作为音乐教育的基础元素决定着音乐教育的文化特性,决定了音乐教育的发展方向,如果没有音乐文化,音乐教育则只剩下对音乐技巧和技术的应用与描述,而失去了其审美情趣以及艺术表现力;另一方面,音乐教育的发展一定程度上又促进了音乐文化的发展,音乐教育的持续发展会促进音乐文化内涵的逐渐丰富。音乐教育作为音乐文化发展的重要载体和途径为音乐文化的创新提供了有机的促进作用,如果没有音乐教育,那么音乐文化也会停滞不前。
音乐文化一定程度上制约着音乐教育的发展,有什么样的音乐文化背景,就会有什么样的音乐教育模式,目前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和国内外交流沟通的增加,世界上不同的音乐教育模式及音乐文化底蕴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中国音乐教育的发展。另外音乐教育的转换也会促进音乐文化的不断繁荣和丰富,比如音乐教育过程中对其他音乐文化的吸收与借鉴,会对我国的音乐文化产生一定的同化作用,对促进我国的民族音乐文化具有重要的作用,
三、重视文化音乐教育
音乐教育某种程度上对文化的发展起到一种持续与稳定的作用,经典音乐是表现艺术价值的途径,是一种在感觉的不断积累的过程中实现其价值的形式。因此可以发现音乐教育的基本智能是对音乐文化的一种延续,通过音乐教育的形式使得音乐文化不断的进行创新和发展。同时有计划、有目的的音乐教育也可以有效的对音乐文件进行传授,使得受教育者能够最大限度的领略音乐教育的要领,获取音乐知识。音乐教育对音乐文化的有效传承实际上是一种去粗取精的过程,通过不断的筛选与整理实现的,这种筛选的过程主要依据社会的发展需求和受教育者的心理要求来决定的。比如我国音乐文化历史上,曾经采用简谱、五线谱等音乐符号来记录音乐,随着社会的发展和音乐教育的进步,五线谱和简谱逐渐成为社会音乐活动发展的需要,成为音乐教育活动中记谱法的主要教学内容。另外音乐教育还将音乐文化的内容进行了重构,以更方便的形式使受教育者接受音乐形式,从而最大化的提高受教育者对音乐知识的掌握程度,从而不断的掌握音乐文化的主体标准,确保音乐文化系统的统一性和完整性发展。音乐文化教育作为一种持续发展的动态过程,是一种不断进行传承的过程,将音乐教育与音乐文化结合起来,以促进文化和音乐文化的发展。
受中国教育模式的影响,教育的发展更多是重视对基础的训练,反应在音乐教育领域,更多是对音乐教育的技术和技巧进行培训,而对音乐作品背后的文化,学生的创造能力和想象能力等的教育和培训相对较少,学生不能深刻的理解音乐的艺术价值,制约了学生创造能力的发挥。就音乐教育来看,目前许多国家都将音乐教育规定为美育教育,音乐教育的主要目标是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审美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在我国,音乐教育虽然处于一种基础教育阶段,但音乐的文化内涵也开始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民族音乐的发展与文化的有效结合取得了初步性进展和成功,音乐的文化教育发展特点越来越明确。
四、结论
在音乐的文化教育与传承过程中,音乐与文化二者是紧密相关的,任何形式的音乐教育都必须经过文化的衬托才能体现出其艺术价值,文化对音乐教育的促进作用是目前音乐教育领域的重要理念。一种音乐只有与其特定的文化内涵相联系,才能获得良好的发展,充分体现出其艺术的价值。因此在音乐教育的过程中,还需要进一步的发现音乐作品背后的创造背景以及文化内涵,以感悟到音乐作品中的文化积淀。我们应该充分的认识到音乐教育对音乐文化传承的重要性,积极发挥音乐教育的作用,体现出音乐教育的价值,促进我国优秀音乐的发展,保证我国传统音乐文化的独特性和多元性价值的发挥。
参考文献:
[1]张计.我国音乐教育与音乐文化协调发展探析[J].学术交流,2010年2期
[2]周顺平.发挥基础音乐教育作用服务桂林文化名城建设[J].学术论坛,2009年5期
[3]樊祖荫,谢嘉幸.中国(大陆)以音乐文化多样性为基础的音乐教育:发展现状及前景[J].中国音乐,2008年2期
关键词:中小学音乐教育 创新能力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教育又在培养创新精神中肩负着特殊的使命,音乐艺术因其固有的特质和独具的魅力,使音乐教育在青少年的发展阶段成为一种重要的人格教育,在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发散性思维的挖掘等方面占据着优势地位。
一、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及影响因素
在丰富多彩的中小学音乐教育中,教师必须明确创新能力培养对于学生人格塑造的重要性,音乐教育的目的应是不断地培养学生创新的意识、创新的思维和创新的能力,为学生良好的心理基础建立和提供一个可靠的保障。音乐教育不仅有利于学生的思维和行为能力,更有利于他们的社会能力的培养,对于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增强学生对事物的感知力,培养个性化的创造力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所以音乐的教育不仅是一种美的教育,更是一种升华学生人格的教育。中小学音乐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内容,教师应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确立其主体地位,鼓励创新、求异,在教学中把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作为首要目标和任务。
需要引起我们的注意的是,现如今音乐教育的状况不容乐观,从家庭、学校到社会,音乐课作为一门副课,并没有引起重视。家长也只是注重孩子的语、数、外主课成绩,对音乐课的内容不闻不问,认为音乐课程不在中高考的考试科目范围之内,音乐课的分数也无关紧要,并没有意识到音乐教育对于孩子素质培养的重要性。置身于功利心较强的社会大环境之中,这一心态直接影响到了学生对于音乐课的重视程度,除了一部分艺术类及特长类考生,学生对于音乐课也是一副无所谓、满不在乎的心态,这势必影响着音乐课堂的教学效果,也制约着对于创新能力及思维潜能的培养。日常教学中,音乐课时间也总是被其他主课老师占据,早早被叫停。课余的音乐学习也围绕在一系列的考级、获奖、特招,家长很少关注孩子对于音乐的兴趣,让音乐教育虚有其表,只剩下外在价值,学生在枯燥和被强迫的学习情境下对音乐的学习失去了兴趣和动力。由此可见,中小学音乐教育的生存现状很难达到真正音乐教育的目标。
二、创新能力培养的途径
音乐是一门情感艺术,美妙的旋律是人们思想感情的真切表达,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有着至深的感染力,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音乐教育恰好为为学生提供了独特的学习和体验环境,既能引导学生的形象思维,又为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提供良好的空间。
要想引发学生创新的主动意识,我们必须注重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是学生主动创新的基础,只有在学习中产生一种迫切探求愿望时,他们的创造力才得以发挥。音乐教学应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参与实践过程,教师诱导,学生们展开讨论,通过各种教学环节的设计,采用符合学生身心特点的方法,激发学生对艺术的学习热情,强化学生的音乐实践和感受,让学生具有创新意识,增强他们的信心,进而培养创新能力。不管是在音乐上具有特殊天赋的学生,还是那些基础差接受能力薄弱的学生,教师都应具备极大的耐心,给予正确评价,对一点一滴的进步进行表扬和赞美。
随着现代科技信息的发展,教师已经不完全是唯一的知识来源,信息的便捷,使现在的学生对新事物的接收信息量变大,学生的学习方式已经由纯粹的接受式转变为创造性的参与式,教师要从传授的角色向促进启发的角色转变,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去引导而不是去滔滔不绝的讲授,这对于学生思维的创造和发展具有重要影响。音乐教育,尤其重视创新能力的开发,音乐教学应为学生们提供一个开放式的平台,提供自主选择的环境和条件,让学生们在学习体验互动,体验创造,享受愉悦,享受成功。在音乐教育中,不要局限于固定的“一言堂”教学思维模式,应该在课课堂中为学生们营造一个轻松活跃的氛围,在师生互相尊重的前提下,教师应和学生建立起交流、互动的师生关系,既自由轻松,又不严肃古板,给他们一个自我展示的舞台。音乐教育本身具有广泛的适应性,每一个学生又具有不同的个性特点,承认这些差异性,避免进行选择性淘汰。学生们是教学的主体,在教学中教师应尽量让所有学生都积极参与进来,采用合理并且灵活的方法组织教学,根据不同内容变换教学方法,借助多媒体技术手段,引导学生聆听、感受和体验音乐风格及特点,允许学生发表不同的意见,对每一个回答和思考都应给予鼓励,不要否定学生不合情理但独具趣味的想象。
除了教学模式的改变之外,音乐教师自身素质能力的提高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缺乏创造力的老师很难培养出真正有能力的学生。这就要求音乐教育工作者们要不断充实自己,更新理论知识,更新教育观念,在教育学领域上多下功夫,积极思考与实践新的教学模式,在巩固提高音乐技能的同时,还应具备较强的综合素质,并熟练运用多媒体技术手段,这样才能在课堂教学中表现的流畅自如,与学生相互交流,合作探究,学生自然主动积极分享自己的体验和富有创造力的想法。
关键词:兴趣;重要性;方法
一、小学音乐教育中学生兴趣的激发与培养的重要性
音乐可以开发学生的左脑,让人更明智,小学音乐教育可以让学生智力得到开发,让学生在享受音乐的过程中得到愉悦,小学音乐教育对学生以后的音乐鉴赏和品读能力有很大的作用,如果教育得好,学生就会多一项长处,甚至对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之后更进一步地研究音乐的各种类型、各个方面,以后说不定可以成为这方面的专业人士。对音乐的敏感度要从小培养,这种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对音乐的敏感度直接决定了学生以后是否能够辨别形形的音乐,是否具有对音乐的高端的审美意识,不至于以后没有基本的辨别能力,喜欢上低俗的音乐。这就要从小抓起,所以小学音乐教育中学生兴趣的激发与培养十分
重要。
二、小学音乐教育中学生兴趣的激发与培养的方法
(一)让学生听不同类型的音乐
不同类型的音乐对人欣赏水平有不同的要求,学生很多,对于学生的喜好教师也众口难调,不可能一首歌让学生都喜欢,所以教师要寻找不同类型、不同风格的音乐让学生欣赏,当然也不用找太复杂的,找最简单的,毕竟小学生还没有很高的水平和意识,了解学生大概的喜好,是喜欢欢快的还是有感情的,喜欢描写景物的还是喜欢描写人的,比如《春天在哪里》和《烛光里的妈妈》是两首风格类型完全不同的歌,一首欢快,描写春景,另一首情感细腻,抒发对母亲的感激之情,多找几首这种不同类型的歌让学生欣赏,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二)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看法和观点
对于每一首歌,不同的人听后有不同的看法,教师不能要求学生看法统一,听到不同的声音时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肯定和鼓励,没有人能肯定地说出哪种看法是正确的哪种是错误的,每个学生的看法都应被保留。而且对于小学生来说,敢于说出自己的看法而不是模仿大部分人的看法就是很有勇气,应得到肯定。比如《众人划桨开大船》这首歌,如果大部分学生说自己听到了团结的重要性,如果有学生说他听到了个体的脆弱和对外界不可对抗的能力,教师不应马上否定,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对学习音乐的兴趣。莫言说过:“当众人都哭时,应该允许有的人不哭。当哭成为一种表演时,更应该允许有的人不哭。”有的学生对音乐没有完全理解,但为了让老师看,就跟着集体说的答案,没有自己的思想,这是一种表演而不是欣赏。
(三)给学生充分自由的空间与时间发挥对音乐的想象
在学生欣赏音乐时,教师不要一直在旁边说自己的看法,要把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在安静和不受打扰、不受外界影响的情况下欣赏音乐,如果教师一直在说自己的看法,有的学生就不会认真用心去感受,会把老师的看法当成自己的看法,在欣赏之前就有了固定的思想,小学生在很大程度上对老师所讲的话深信不疑,老师说出来以后学生就没有了自己的看法,这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
(四)不要嘲笑学生对音乐的品位
很大一部分人觉得小学生没有鉴赏和辨别能力,所以当他们喜欢的音乐类型和大众不同时,人们就会对这些不屑一顾,这会使学生对自己产生怀疑,会让学生觉得自己以前对音乐的认识和看法是错误的,会打击学生的积极性,这是十分错误的想法,虽然小学生没有很高的鉴赏能力,但有自己的喜好,不管多小众的音乐都有人喜欢,当初许嵩出道凭借的是不被人理解的《飞蛾》,my boyfriend is a gay也让人不能接受,还有lost rivers也受到很多人的嘲笑,但这并不影响部分人对它的喜爱程度,没有人可以说“这首歌很难听”,每个人的想法不同,理解不同,世界上没有难听的歌,只是欣赏水平不同,有人觉得民谣真实,情感丰富,能打动人,有人觉得民谣没有动人的歌词,对其没有兴趣,更喜欢网络歌曲和流行歌曲,没有哪一部分人是错的。小学生更需要人的鼓励和赞许,而不是以过来人的姿态对他们进行否定和评价,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并把这个作为爱好来培养。
人们要改变思想,教师要有合适的教学方法,学生要对自己所喜爱的坚持,不管有多大一部分人否定你,总有人和你有同样的感动和感受,这三方面要慢慢做到并配合,就能激发学生对学习音乐的兴趣,也能更好地培养。
关键词:音乐鉴赏;人文精神;培养
近年来我国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新课标”中更加明确了素质教育的重要性,注重从小抓起,教育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我国现阶段培养的学生群体,一方面能够努力奋斗,勇敢的去追求梦想,肩负着国家和民族的希望。另一方面,学生人文精神的现状也十分让人担忧:一些学生人文精神修养不足,个性和道德上的都存在一定的偏离。新闻媒体还经常会报道关于中学生的负面新闻,尽管是少数情况,但让人们必须反思这个大问题,就是学生普遍缺乏人文精神。人文知识作为人文精神的认知基础,包括文学,艺术,历史,哲学等经典人文学科的知识。学生具有活跃的思维,接受新事物和学习能力强的很强,但是价值观和人生观还未建立,所以,通过音乐鉴赏课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至关重要,能够促进学生全面的发展,让学生逐渐培养人文精神修养,所以,在学校开展音乐鉴赏课培养学生人文精神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素质教育开设音乐鉴赏课的重要性
音乐鉴赏从根本上来说是一种音乐审美的实践活动,它有许多其他课程所不能比拟的优点,例如培养创造性发散性思维,让学生进行深层次的情感体验以及进一步开发想象力。从而让学生在思想境界上有所改变,使他们能够认识生活、感知生活,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创造生活,对于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以及价值观起到关键性的作用。那么,何为音乐鉴赏?说到底,音乐鉴赏其实就是一个倾听或者是聆听的过程,在倾听的同时,不仅可以感受到音乐制作者当时想表达的情感,更可以将自己的感情和理解赋予其中,从而形成自己的感觉和表达。所以,音乐鉴赏过程中学生并不只是浅显的停留在音节或音符的表面,而是会发挥学生自身的想象力从而赋予音乐具有不一样特征的体验。音乐鉴赏作为一种学习人文精神的方法不仅是音乐学习的起点,更是一种动力。音乐教学形式多种多样,音乐鉴赏作为其中一种占有很大的比重,是我们所一直提倡的音乐教学的终极目标。另外,学生的人文素养并不能通过音乐鉴赏得到培养,而是通过倾听、欣赏、评论等其他手段获得。作为素质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环,音乐鉴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提高学生鉴赏能力,更能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
二、学校音乐鉴赏课培养学生人文关怀的意义
众所周知,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对于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青少年时期又是培养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重要时期,所以,音乐鉴赏作为培养三观的方法必须得到充分的重视。在日新月异的当代,人们更加重视对于专业素养的培养,但殊不知人文素养培养也是很重要的一环,人文素养与专业素养齐头并进才可使学生日后发展进一步提升,也对我国这个庞大的发展中国家起着强大的推动作用。在当代素质教育课程中,音乐教育不可缺失,音乐鉴赏更不能少,作为当代音乐教育工作者,教师应该积极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青少年时期的高中生们尚停留在朴素的认知阶段,还没有一个完善的人生观,青少年时期的音乐鉴赏可以促进青少年的人生观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在音乐鉴赏的同时,好的音乐千古流芳,广为流传,为人们所熟悉,所传诵,所聆听,所感受,不知不觉间就对文化传播起到了重要作用。对于我国当代青少年的音乐鉴赏课程中不仅有我国的经典音乐作品,还有世界其他各国的优秀的音乐作品,这便使得青少年能站在一个高度倾听来自不同国家的音乐,感受不一样的作品,综合各国先进文化势必会对青少年世界观的完善起到很大的作用。另外,在深刻学习本国音乐作品后也会树立正确的民族观、价值观,从多方面培养他们对各种事物的认知和态度。
三、通过开展音乐鉴赏课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的有效策略
当今世界,人才质量是各国所关注的重点问题,如何培养高质量人才也是当今教育中所必须重视的问题。高度的人文修养从何而来,音乐便是其中很重要的来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从不同形式让学生鉴赏音乐,如:通过幻灯片、多媒体、学生现场演唱等多种形式开展教学工作,教师再进行针对性的点评,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也可以深层次的提高学生的人文修养能力。所以,素质教育中的老师应该以人文音乐等作为主要的鉴赏材料。青少年时期,正值知识增长的大好时光,若是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佐以一点音乐鉴赏能力的培养不仅能促进人文主义情怀的增长,更会使我国的素质教育上一个台阶。当前,我国的教育模式仍是传统的应试教育,这其实对音乐教育的开展是不利的,很多音乐课程得不到学校的重视,为了考试科目的学习随意占用音乐鉴赏课上课时间,他们完全忽略了音乐教育的重要性,音乐教师甚至学校领导自身都不能足够重视音乐教育,其实对学生的人文修养培养是非常不利的,所以,学校领导和老师必须深刻的认识到音乐教育的重要性,建立完整的音乐鉴赏课教学体系,明确培养学生人文精神作为教学目标,不能占用音乐鉴赏课的教学时间,其次,在老师授课的同,应添加人文知识,注重对于音乐背后的关于作者和时代背景知识的讲解,分析音乐包含的思想感情,既能够丰富课堂内容,穿插人性化的教育理念,又能够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学生的音乐鉴赏、音乐学习也就不再单调乏味。另外,老师在授课时尽量运用现代科技对一些音乐知识进行阐述,互联网的发展为音乐教学提供了很大的便利,如:运用多媒体播放音乐作品和音乐电影等,让学生直观感受音乐作品的魅力。最后,在教学过程中应尽量与日常生活相结合,很多音乐作品来源于生活,让学生感到熟悉和亲切,有助于学生音乐素养和音乐鉴赏能力的提升。通过这些方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人文精神也将随着音乐鉴赏能力的提高而提高,从而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黄海.大学音乐鉴赏教学的理性与审美分析[J].南京工程学院学报2013.
[2]赵璐光.浅谈大学生音乐鉴赏能力的培养[J].许昌学院学报2012.
小提琴教学 音乐理论 问题 重要性
学好音乐理论,是学好一门乐器的前提和基础。当今音乐教育出现了“重技能教育,轻理论教育”的现象,导致很多学生音乐基础不扎实,乐器练习时效率较低,学习乐器的兴趣大大受到影响;此外由于缺乏对音乐理论,尤其是音乐历史的学习使得艺术的传承和魅力受到负面的影响。因此,音乐理论的学习有其重要性。
一、音乐理论的内涵
作为一种艺术形式,音乐是人类专门研究的一门学科,广义上的音乐是指任何的以多种方式组合起来的,令人愉快的,具有艺术感的声音。一般意义上讲,一系列对于有声、无声具有时间性的组织,并含有不同音阶的节奏、旋律及和声即为音乐。音乐的传播载体具有多样性, 即包括传统的现场表演,又包括了现代化的各种乐器及电脑合成音的混合,加工后通过电视,电影,电脑及收音机等载体进行传播。
音乐理论主要包括音乐的基本乐理及视唱练耳等,音乐理论的各个部分之间是相互联系并且不可分割的,任何一个部分理论的缺失都会影响其他部分的学习,如乐理的基础理论没学好,势必将会影响和弦基本理论的学习,甚至会出现完全学不会的现象,更不用说区分和音的基本机构单位,和弦在音阶上呈现的由C、E、G三音组成三和弦以及由G、B、D、F四音组成七和弦。想要学习好一门乐器,并成为这一乐器演奏的大师,培养艺术家的内在艺术修养,学习包括音,音色,共鸣,基音,泛音,音高,音名等在内的音乐理论及音乐史势在必行。此外,每个艺术家都有自己的演奏风格和自己偏爱的音乐艺术派系,学习古今中外的音乐发展史对于自身音乐演奏的风格的形成及音乐创作的特征和风格的形成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二、缺乏音乐理论学习所产生的问题
学习音乐理论是学习小提琴的前提,只有学好音乐理论,小提琴的基础训练、创作以及自身创作和演奏风格的形成才会有基可循,但是在近几年的小提琴教学中,许多小提琴老师及学生忽视音乐理论的学习,认为音乐理论是“纸上谈兵”,只要学会小提琴联系的技巧和方法即可掌握小提琴演奏和创作的技巧,成为一名成功的小提琴艺术家,这种现象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阻碍了了学生自身音乐风格的形成,音乐创作以及音乐修养的提升。
首先,单一的小提琴技巧教学会使学生的演奏无自身的风格,形式单一,没有创新性,不利于小提琴这一艺术形式的可持续性和创造性。只有在音乐理论的熏陶下,学生才会逐渐的形成自身的演奏风格和艺术修养,具备成为一位艺术家的潜力和资格。
其次,单一的小提琴技巧学习会大大降低学生学习效率,学生学习进度较慢,甚至会出现止步不前的状态。缺乏音乐理论,只注重技术学习使学生对小提琴及音乐理论了解甚少,理论基础的薄弱会导致技术上进步缓慢,出现了有的学生视谱能力较差,背谱非常困难等问题。缺乏音乐理论的指导,小提琴教学就如同船失去了掌舵手,也就失去了前进的方向,偏航或倒退。
最后,缺乏因与理论会导致小提琴学科的研究止步不前,阻碍小提琴艺术的可持续发展。近几年,关于小提琴教学的研究发展缓慢,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小提琴学科的理论研究和学科建设,阻碍了小提琴专业教学的发展。
三、音乐理论学习的重要性
基于缺乏音乐理论学习,使学生在有关自身的艺术家的修养及自身艺术风格的形成、学习小提琴的效率以及小提琴教师在小提琴专业教学发展等几个方面所产生的问题可看出,在小提琴教学中学习音乐理论有其重要性。本文针对小提琴教学中音乐理论的重要性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
1.自身艺术修养及艺术风格方面
了解和学习音乐理论,特别是小提琴发展史,小提琴大师的生平创作事迹等可以潜移默化的影响小提琴学习者的自身修养和自身风格的形成,使学生的创作具有创新性和艺术性,而非在单一的小提琴技巧下单一地发展。
2.技术方面
学习音乐理论,特别是小提琴的发展史,基本结构,发音原理等音乐理论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小提琴并可以利用这些理论知识,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小提琴基础练习的要求和方法,掌握小提琴基础练习的技巧,使学习和练习的效果事半功倍。如在给学生详细的讲解小提琴的基本结构及构成材料:琴身(包括琴头、琴颈、指板和共鸣箱)、琴弦系统(包括弦轴、挂弦板、琴马和琴弦)和琴弓。琴身为木制结构,以槭木和云杉为原材料配合制造的音色最佳;琴弦为金属丝;琴弓由马尾制成。学生可以对小提琴有个大致的概念,对于小提琴的发音原理和系统有了一定的了解,在小提琴基础练习时关于小提琴的持琴方式和技巧等就可以很容易的掌握,提高学习效率。
3.专业学科发展及学科理论研究方面
对于学生来说,音乐理论的缺乏将会影响其在未来的学科理论研究。没有音乐理论作为学科研究的支撑,学科研究将会变成无基之楼宇,摇摇欲坠,很容易被;对于教师来说,在小提琴教学中音乐理论的缺乏将阻碍专业教学的理论建设,阻碍学科专业的发展。
四、结语
音乐理论源于音乐实践,对于音乐实践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音乐实践是在实践过程中对音乐理论的运用;同时在音乐实践的过程中将会对音乐理论进行进一步的检验和补充,使音乐理论得以完善以更好的指导音乐实践。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就业压力的加大,社会对于复合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将小提琴与音乐理论相结合,符合将社会发展与教育相结合的要求,既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又有利于小提琴专业学科的发展,更好地发辉小提琴教学的作用,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盖甜.论音乐理论对艺术院校学生的重要性[J].青年文学家,2012,(11).
[2]周世斌.音乐教育与心理分析方法.2005,5.
[3]刘儒德.探究学习与班级课程授教.2005,7.
[4]章连启.音乐教育教学经验.2004,1.
摘要:音乐这门学科既是艺术,也是一种文化。音乐传承与音乐教育互相配合密不可分,因此,在重视音乐教育的同时也不能忽视了音乐传承的重要性,只有把两者有效的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促进音乐这门学科的发展。目前我国实行的素质教育中,音乐教育占着很大的比重,音乐教育不仅仅是教会学生会唱歌和懂一些基本的乐理,更为重要的是,对于音乐文化的一种传承。更加深层次的让学生去热爱上音乐这门学科,通过学习这门学科去了解音乐把音乐更好的传承下去,这才是音乐教育最终的目的。音乐传承与音乐教育是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作为教育者,更加应该重视起来,抓住关键,有效地把两者恰当的相结合,使学生更容易去接受音乐教育,去主动地进行音乐的传承。综上所述,两者的关联性体现在方方面面,需要我们去抓住重点,更好地把音乐教育传承下去。
关键词:音乐教育;音乐传承;关联与影响
引言:
当代的音乐教育中,更加注重于专业知识的教授,而传统文化在音乐教育中所占比例较轻,由于音乐教育与音乐传承两者相互关联,相互促进,因此,我们不仅要重视音乐教育,在重视音乐教育的同时,更不能忽略了音乐的传承。音乐教育与音乐传承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两者是不可分割的。我们要深入的去分析去研究音乐教育与音乐传承的关系,把二者Y合后有效地运用到教学实践当中。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师观要求我们,重视学生的各方面发展,抓学习成绩的同时,也不能忽视了素质教育带给我们的有益之处,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更应该抓好音乐教育。
一.把握好音乐教育
(一)音乐教育的重要性
音乐教育不只是素质教育的一部分,在懂得更多知识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对学生精神方面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音乐教育是音乐传承的重要表现形式,只有进行良好的音乐教育,才能更好的进行音乐的传承。一个民族的文化形式是多种多样的,音乐是一种古老的文化形式,我们不仅要从形式上去学习,更要从精神上去传承。进行音乐教育,不仅让学生的学习生活更加的多姿多彩,让学生的特长可以更好的发挥出来,使学生各有所长,发展更加全面,让学生的精神层面上,思维方式与待人接物的处事能力上得到有效的提高。音乐教育可以让学生对学习生活中产生的困难,用积极的心态去面对解决。由于音乐教育与音乐传承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音乐教育作为音乐传承的载体,音乐传承的实现方式,只有发挥好音乐教育的作用,才能更好的把音乐传承下去。有上述可以看出音乐教育的巨大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必须引起我们的重视,并从实际行动中表现出来。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更好地发挥音乐教育的作用。
(二)如何施行音乐教育
首先是在课堂上对音乐专业知识的全方面传授,抓住重点,运用恰当的方式让学生去积极地接受音乐专业知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抓住音乐的特点与灵魂。让学生逐渐爱上音乐这门学科。对于音乐教育的传授,要积极主动地去进行课堂创新,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不能一成不变,容易使学生对音乐产生厌倦的心理。音乐教育的实现不仅仅是在课堂教学中,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使学生潜移默化的去接受音乐的熏陶,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提高学生的乐感。除了一些专业知识让学生接受以外,对于音乐学习中可以也穿插一些相关的知识,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让音乐教育的实现更加的科学化,具体化。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音乐的传承与发展,音乐教育的更好实现。由上述可知,音乐教育的实现并不是一朝一夕之间的,需要学生与老师的共同努力,只有这样,才能促进音乐的发展与传承,音乐教育的更好实现。
二.音乐传承与音乐教育的关联与影响
(一) 音乐传承的重要性
音乐的传承不止是对于音乐本身的继承,更是对历史文化的铭记与尊重,音乐起源较早,流传至今,拥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是一个民族历史更好的表现形式,不同于文字的记载,音乐的传承是文字与语言等肢体的表现形式相结合的结果。在音乐中,可以更好的有利于情绪的表达,情感的体现。音乐传承是对人类文明的传承,人类文明的源远流长其中音乐的传承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我们不仅要重视音乐的教育,也要重视好音乐的传承作用。我国是礼乐之邦,更应该尊重历史,尊重音乐知识的传承,不论是在课堂教学中,还是在更多的形式表达上,都不能忽视了音乐传承所起到的作用,努力去接受音乐传承中的精髓,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有目的的把音乐文化传承下去。
(二)音乐传承与音乐教育
音乐传承的大部分是在音乐教育中进行的,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只有更好的教育才能进行有效的传承。由于社会的快节奏发展,经济全球化的加快,人们的生活也更加的快节奏,对于音乐更多的趋向于流行歌曲,对于传统音乐的传承逐渐减弱,使得传统音乐逐渐失去色彩。传统音乐的作用却是不可忽视的,也是现代流行音乐替代不了的,几千年的精华正在逐渐被人们所遗弃,所丢失,因此,我们要以身作则,积极的把传统音乐传承下去。让音乐传承与音乐教育共同发展下去,既不能忽视了音乐教育,更不能忽视音乐的传承。两者相互关联相互影响,兼容并蓄,吸收现代音乐的优秀之处,同时容纳历史,在音乐教育中把两者相结合,积极主动的传承下去。
结论:
音乐教育与音乐传承都发挥着其不可替代的作用,两者的关联和影响都要重视和明确起来,让中国的音乐更加自信的立于世界音乐之林,让学生更加全面的发展,落实好素质教育,真正的让素质教育发挥作用,并且有效的实施。作为中国人,我们有义务把中国的音乐传承下去,并努力的发扬光大。让音乐传承与音乐教育真正的相结合,用实际行动去实现,使音乐教育和音乐传承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