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德育的特点和地位

德育的特点和地位

时间:2023-06-27 17:59:3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德育的特点和地位,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德育的特点和地位

第1篇

本文作者:徐志伟工作单位:邳州市八义集中学

要挖掘教材,吃透教材精神,并掌握其内在的思想性,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

这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1)要加强和重视体育教学中的常规教育,体育课同其他学科相比较有一个明显的区别就是在野外操作训练,它首先受着自然气候、地理环境的影响,因此要强化学生的纪律性,培养学生一切行动听指挥的集体主义精神。(2)按照体育教学大纲要求,田径课所占比重最大,内容丰富,锻炼形式多样,也是各项运动的基础。但田径课的特点是教法简单,枯燥无味,而且有些项目特别艰苦,这就要求教师要依据教材的思想性和内容,教育学生,使他们认识到:田径课不仅能促进人体新陈代谢,提高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及其他内脏器官的功能,而且能培养人的勇敢、坚毅、果断、吃苦耐劳等优良品质。(3)球类运动课是学生最喜爱的课目,因为球类运动具有娱乐性、对抗性、集体性、群众性的特点,颇受学生青睐。为此,教师应根据教材的特点,在教学、比赛及训练中都应提倡集体主义精神。特别在比赛中要求学生做到胜不骄、败不馁,奋勇拼搏,既要有荣誉感,又要有虚心学习的态度。同时通过比赛,也可以调动非参赛同学观看、服务,从整体上培养同学们关心他人、关心集体的思想道德。

充分发挥受教育者的主体作用

受教育者是产生德育效果的主体,他是否接受德育的影响及接受德育影响之程度,直接影响德育效果的质量。产生德育效果的过程中,外部环境和教育者传导,固然是引起思想品德变化不可缺少的外部因素。但外因要发挥作用,还必须通过受教育者内部思想和心理矛盾运动。而受教育者作为一名有感情、意志和个性的社会成员,所谓个性,是指在社会化感受教育过程中形成的那种决定自己心理特点和倾向的内在驱动力总和。它可以使人在不断变化的内外环境中产生独特的行为反映。总要从他们当时认识、情感、个性发展的需要出发,对德育影响作出接受或拒绝的各种选择,从而产生不同的德育效果。所以任何一种德育影响要产生的德育效果,没有受教育者的认可和接受都是不可能的。无论德育影响有多么重要,影响力有多么深,都难以取得德育影响的正面效果。体育教师只有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并发挥好他们的主体地位和作用,才能取得良好的德育效果。

在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也要学会做人的思想工作

首先体育教师要懂得一些心理学知识。因为人的性格特征各不相同,不同的人的性格、气质直接影响着人的心理活动的强度及心理活动的指向性。对于不同气质的学生,思想教育的方法应有区别。如果体育教师不懂得心理学知识,对学生不从心理角度区别其性格、气质特征,思想教育方法一个模式,简单粗暴,就不会取得理想的结果,可能适得其反。其次对学生应坚持正面教育为主,表扬与批评相结合的原则,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教师要理直气壮地反对学生中存在的不良风气。在批评学生的缺点时,应心平气和摆事实,讲道理;和他们交换思想,做到感情上融合。同时在坚持原则的基础上,还要注意批评的策略,把批评与表扬相结合,肯定优点、成绩,指出缺点和改进的方法。必要时给学生提高条件,帮助学生克服不足之处。要坚决反对教师不分场合,不注意策略地对学生横加指责,批评埋怨的恶劣做法。最后作为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还要利用学校的各级组织、团体、班主任等各方面力量,相互之间协调、沟通、信息交流和反馈,一旦出现问题,立即争取各方面力量的支持,及时有针对性地、有效地解决学生思想上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克服困难,消除顾虑,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学习和训练。在教育中要重视遵循德育的重要性,特别是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规律,因为规律是事物内部的必然性本质的联系,它决定着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德育工作是长期反复的逐步的发展过程,德育效果具有滞后性,要坚持长期一贯的深入细微反复渐进的,通过不同形式的思想渗透,情感的陶冶,意志的磨练,行为的训练等反复培养,才能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才能积极的完成体育教师的职责。

第2篇

关键词:德育课程;重要性;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17-070-01

一、现行学校德育课程存在的问题

“德育课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课题,是各专业学生的必修课,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法制教育、职业道德和职业指导教育、创业教育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等的主阵地”(《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

1、德育课在学校整个教学中的地位是“名不符实”

中等职业学校的德育课的地位就如同德育的地位一样,口号喊得高,但实际地位很差。德育工作应该是学校工作的首位。但在中等职业教育中,有很多重要的工作需要花大力气去做,所以,德育课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但培养初中级技术工人的中等职业学校,文化课往往处于被轻视的地位,而德育课更被看成既不教技能又不教有用知识的偏门了,更何况德育课人人都可以拿着书本“照本宣科”。

2、现行教材体系与国家教育部规定的出入

现行的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包括《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一年级上期)、《法律基础知识》(一年级下期)、《经济与政治基础知识》(二年级)、《哲学基础知识》(三年级上)。在这个规定的教材体系中,缺乏心理健康教育与形势任务和时事政策教育的内容。

3、课时设置不合理

德育课程的周课时一般为每周2课时。从教育部规定的教材容量上看以及实践中实际授课过程得出一个结论:安排的时间少了,不太可能完成教材规定的教学任务。导致实际授课时只好选择性的进行教学,进行德育渗透深度受影响。

4、考试和评价的体系不科学

德育课程的成绩一般以期中和期末考试成绩为准。即使有平时成绩,也只是作业或者课堂表现方面的考核。德育课程的考核评价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脱节,不利于对学生的培养。

二、几点建议

1、落实德育首位,充分认识德育课的重要性

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是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课,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法制教育、职业道德和职业指导教育、创业教育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等的主阵地。中等职业学校都要把思想政治教育摆在重要地位,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和削弱。职业道德教育培养学生的敬业精神,并结合行业特点和行业职业道德规范,使教育内容具体化。职业指导和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形成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劳动就业和生活观念。美育工作,创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活动,培养学生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2、根据现实需要改革教材,以道德品质的培养为主

现行的中等职校德育课所涉及的内容,包括政治、经济、法律、哲学、伦理、道德等,这些统编教材,用的是科学化模式,概念性的东西居多,感觉较空,没有充分体现出职教的特色。

中等职教德育课教材要能体现能力培养,强调应用性,实现育人目标,就需要在教材内容上兼顾系统知识的灌输和各行各业的行为规范了解,还要强调社会实践,使学生从认知到形成习惯。也就是说,教材应侧重培养学生各种能力,并渗透思想政治观点和爱国主义精神在其中,注重道德品质的培养。实现我们职业教育的目标。

3、改变考试方式和评价体系,注重个性的发展

对学生的成绩考核不能仅用两次考试来衡量就完事,我们必须明白德育教育应该与学生的成长过程结合起来,考核应该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而不是简单的两个点或三个点。要形成评价主体的多元化,以任课教师、学生自评、学生互评、班主任、政教处教师、学校领导为共同的评价主体来对学生综合评定。以学与做为中心取代以知识为中心的考核重点。这样也更能全面评价学生,从多角度和多方位发现问题,从而使德育教育更具有针对性,使德育教育收到实效。

4、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改进德育课教学的方法和手段,充分利用现代化教育手段,充分利用声像、多媒体等视听电子技术的现代化教学手段,以学生较容易接受的形式,开展教学,避免简单的概念灌输,使德育课教学更加生动、活泼、形象,易于为学生所接受。鼓励和支持广大德育课教师进行教学研究和在教学改革方面的探索实践。

注意教学内容的可接受性,力求浅显、生动,理论论述少一些,具体材料多一些;教学设计要符合学生“学”的要求,使学生想学、爱学、并能学会;寻找教材和学生喜闻乐见的实际生活的结合点,挖掘其深刻的教育内容。德育课教学要紧密联系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实际,讲究实际效果,克服形式主义。才能培养出不唯书、不唯上,有独立思考能力和批判精神的创造性人才,职业教育也才能培养出适应现代经济发展所需的专门人才。

第3篇

【关键词】德育工作;心理需要;学生实际;学生主体;德育网络

在全社会普遍重视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氛围下,学校作为专职教育单位,“把德育放在学校一切工作的首位”已是我们的共识。新一轮课改对学校的德育工作提出了新要求,作为思想政治课教师,要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德育工作的方法,提高德育工作的质量。本文就中学德育工作的问题和对策谈一下自己的认识。

一、要改变传统的学校德育工作与学生心理需要相脱节的现象

传统的德育工作没有把学生的思想实际作为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传授的理论知识和学生的成长实践相脱节,得不到学生内心的认同,极易产生逆反心理,学校的德育内容脱离了学生的生活,不符合学生的心理发展和年龄特点,对于生理和心理尚未成熟的中学生来说,只能是肤浅的、唯心的理解它。如学习战争年代的英雄人物,这些人物不具有时代特征,无法融入学生的日常行为实践。

要改变德育工作脱离学生实际需要的做法,必须注重学生的心理需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接受能力。无数事实证明,把学生的养成教育与学生个性心理特征结合起来,就可以调动中学生心理机制的积极性,把外部有利于学生成长的因素转化为学生的内部因素,形成一种动力调节机制,从而产生积极的效果。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不同实际,把心理教育引入课堂教育领域,重视对学生心理障碍的了解和疏导,增加师生间的心理沟通。教师应注重将群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结合起来,针对不同生活经历、性格、气质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方法。

二、要改变传统德育重说教、轻实践的德育方法,强调与学生实际相结合

传统的德育工作大多以“书本”、“教师”为中心,在课堂上教师照本宣科,重知而轻情和行,把知识的学习摆到了不适当的位置,使思想政治课异化为一般的知识课,失去了情和行,也就失去了思想政治课的灵魂。

在新课程实施中,要改变以往说教灌输的方法,把德育融于学生的生活之中,倡导品德培养回归生活,重视学生的养成教育,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和特点,开展丰富多彩、寓教于乐、学生喜闻乐见的德育,使学生通过活动受到教育、受到熏陶,逐步形成待人做事的价值观念和思考问题的取向。中学生具有强烈的求知欲,但识别能力差,教师应善于引导学生对社会现象和思潮进行剖析判断,以提高他们的识别能力,青少年学生时刻面临着形形的物质和精神因素的诱惑,采取单纯的禁止不是根本的办法,应帮助他们提高思想认识水平,提高对事物的分析能力。学校和班级要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文艺活动、社会服务活动等,充实他们的生活,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培养良好的品行。

三、要改变学校德育工作偏重教师主导作用的现象,重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学校的德育过程实质上就是教育者把道德规范传授给学生,使受教育者形成道德品质的过程。传统的德育工作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注重向学生传授固定的道德规范,忽视了作为德育主体的学生的参与,教师往往以批评、禁止、训斥、说服、奖励与惩罚等方法,剥夺学生的主体地位,强求一律,阻碍学生个性及主体性的发展,也不符合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影响了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

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我特别重视学生这个主体,想方设法让他们活动起来,我在教学中为了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或热点问题,在给学生布置作业时,充分利用图书室、课外资料及网络等渠道,让学生搜集有关信息,让学生通过自己搜集的资料发表自己的见解,展开分析讨论,将热点知识从感性上升到理性,改变由教师满堂灌的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使学生感到新颖有趣,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四、要改变传统德育工作中学校与社会、家庭相脱节的现象,加强多维联合,形成德育网络

中学生的生活环境包括家庭、学校和社会,家庭是学生接触最早、受影响最深的教育环境,在现实生活中,一部分家长对子女的教育不能与学校德育工作一致,对子女娇生惯养,孩子力所能及的事家长都包办代替,一部分家长望子成龙,对子女的期望过高、拔苗助长,严重阻碍了学生心理的正常发展,再加上社会上拜金主义和利己主义的思潮影响,严重影响了未成年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产生了“五天的学校教育敌不过两天的社会影响”的现象,学生从书本上学到的和在现实生活中接触到的差之千里,对中学生的心灵产生重大的震动,因此,环境的影响不容忽视。

德育工作不单单是教育工作者的事,全社会都应关注,德育工作要坚持多维联合,建立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全方位的德育网络,通过开办家长学校、开展社会实践等活动,让新的教育理念深入人心,让全社会都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营造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促进青少年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

在整个社会道德教育普遍弱化的情况下,要转变学校德育工作中不适合学生全面成长的现况,改变当前中学德育工作中存在的一些脱离实际、呆板生硬、成人化倾向、缺乏实效等情况,德育工作者要创新思维,转变观念,掌握德育工作新方法,提高德育实效性。

参考文献:

[1]吴萍,谈当代心理学者的素质要求――心理学的历史与现状给我们的启示,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02期。

[2]周秋竹,浅析注意在课堂教学中的心理效果,鄂州大学学报,2004年03期。

[3]王   王彦教育叙事:在实践中体悟生命[J],《教育研究》(北京)2005.2

[4]周勇 论德育教育的叙事方式[J], 《思想、理论、教育》,2004年1

第4篇

本文拟就如何结合政治课堂教学,进一步推动中学德育工作的整体改革,加强和改进中学的德育课程,探讨人才培养的正确导向,谈谈自己的几点思考。

一、当前学校政治思想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1.对目标要求上的认识误区:一些人忽视了思想政治课价值实现的渐进性和长期性,忽视了德育工作内在过程的反复性,一旦当思想政治课教学目标不能在短期内实现时,有人就认为思想政治课对育人的价值不大。

2.逻辑观念上的误区:有些人误认为思想政治课是德育的唯一途径,并且忽视了社会、家庭对思想政治课价值实现的影响作用,把德育效果不佳的责任完全归咎于思想政治课。另外,忽视了思想政治课在人文知识传播、思维智力训练、道德行为养成和审美能力积淀方面的作用。

3.社会对人才规格要求的“失衡”引起的错觉:在市场经济负面效应冲击下,社会对人才规格要求实用性强,重知识技能,轻思想品德修养,这给人们造成了错觉,误认为人才品德不重要了,导致学校、家长、社会对学生思想品德培养的重视程度下降。

4.考试制度改革造成的误区:由于高考理科不考思想政治课,许多人,包括一些学校领导和老师,认为思想政治课不重要了,所以事实上也就不把政治当成主要科目对待。这样,德育在学校工作的地位自然下降了。所以,深刻认识政治课的价值,是强化学校德育地位的关键问题。

二、政治课堂教学的重要性分析

1.政治思想课的个人价值。思想政治课对学生个人的价值,可以归纳为七种功能:知识积累功能,政治思想导向功能,思维锻炼功能,道德规范功能,法纪强化功能,心理品质优化功能,审美情操陶冶功能。

2.政治思想课的社会价值。它的社会功能是指思想政治课能满足社会整体进步需要的功能,包括:宣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传播理论知识;保证学校的社会主义性质,保证人才培养方向;培养国家接班人应具有的现代文明意识,促进社会改革和社会进步。

三、对政治教学与德育融合的对策

德育方式应多样化,要根据新时期教育科学发展的特点和学生思想发展复杂化的特点形成合力,呈现出多样化的德育方式。

1.教学内容和过程的优选化

提高德育的质量在学校里最主要的途径是提高教学质量,而优化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是优化教学的主要因素。

(1)优化教学内容。优化教学内容要在教学中做到:根据培养目标,突出重点内容的讲授;根据国内外政治形势的要求,随时补充新的教学内容;删除、简化陈旧、重复和内容交叉的教学内容;学生熟悉的教学内容讲课时可以从略。

(2)优化教学过程。要树立学生主体意识,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让学生带着社会责任感和兴趣自觉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提高思想政治课的可信度,排除学生学习的心理障碍;坚持以教师为主导和以学生为主体的结合,充分发挥教师导好、学生学好的“双主体”的作用;教会学生在理解运用中学习,让学生在课外活动的广阔天地里学习。

2.理论教育与养成教育的同步化

德育规律和德育实践都证明,养成教育是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径,德育工作如果离开了养成教育是不会成功的。养成教育是指在德育理论教育的基础上,通过日常严格管理、训练和活动等多种教育手段,使学生养成自觉遵守社会道德、行为规范等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一种教育形式。中学教育阶段是进行养成教育的关键时期,因为,它经常进行的各项活动都具有群众性,还有参加有纪念意义的会议和庆祝活动等。长期的集体活动和集体生活会使学生的纪律性、组织性和道德品质得到锻炼和加强。这个时期学校和家庭若能互相配合,教育学生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就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和良好的道德品质。由于养成教育具有培养遵守纪律和社会公德的特点,使遵守纪律成为习惯,使遵守公德成为自觉,学生才能通过自主意识去掌握、控制、调节、规范自己的行为,使自己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

第5篇

一、日本中小学德育的方法

日本始终把道德教育放到首位,在德育过程中强调学生德育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真实体验和实践感受。基于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和道德教育规律,日本中小学探索出了一系列有代表性的操作性强、效果好的德育方法。

1.问题解决法

日本在道德教育中强调问题解决方法的应用。问题解决法强调儿童作为道德学习的中心和主体,反对以教师为主导的说教式灌输。它的主要特点是为学生提供问题情境,让他们产生认知冲突,主动地解决所面对的疑问和矛盾,从而在此过程中建立道德认知,提高道德能力水平。教师的作用在于创设问题情境,向学生呈现能够引起疑问或认知冲突的材料,关注学生已有的道德经验和认识,研究发展经验和认识契机,努力利用新的问题情境,提高儿童道德的理解能力、思维能力及问题解决能力。另外,教师会组织学生进行交流、研讨和辩论,提供学生发表意见和反省的机会,并在此过程中激发学生的思维,拓展学生的视野,加深他们对道德的理解。

2.道德两难教学法

基于对美国道德教育理论家科尔伯格理论的研究,日本中小学在课堂上较好地运用了道德两难教学法。道德两难教学法是教师在课堂上向学生提供一种同时涉及两种道德规范且不能兼顾的问题和情境,由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充分讨论,目的在于创造机会让学生接触比自己道德性发展阶段更高一层的道德思维,引发认知失衡,引导他们在寻找新的认知平衡中,不断地提高道德的抉择能力和判断能力。

3.角色扮演法

角色扮演法是日本中小学课堂中比较重视且很有特色的德育教学法。它的特点在于引导学生学会换位思考,主要方法是通过练习角色换位,在承担某一事件特定角色的过程中充分体会角色的处境,从而让孩子体会到他人的感受、需求或利益。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会引导学生思考自己与他人差异或分歧产生的原因,帮助学生超越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方式。

4.实践体验法

促进道德认识、情感向道德行为转化,是道德教育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因此,日本道德教育非常重视实践体验法。日本中小学在实施道德教育的过程中,强调学生在不断实践和反复训练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有效地将学生认识转变成实际生活中的日常行为表现。因此,日本在德育教材中提供了大量且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内容,鼓励教师带领学生进行德育实践。另外,日本中小学尽量将道德教育内容细化为行为规范,使学生在具体实践和行动的过程中能够有规可依、有章可循。

5.多感官体悟法

日本学校道德教育课程强调学生对道德价值的感悟和体会,强调学习过程中学生信息的输入与输出。这不仅给学生留有专门的时间来思考,还能充分调动学生多感官进行学习。课堂上,教师会给学生提供道德资料,包括阅读资料和声像资料。依据内容,教师提出有利于儿童深化思考和讨论的问题,给学生留出充分的思考时间。学生要将自己的想法转化成文字或以表演的形式表达出来。这种遵从信息输入―内化加工―提取输出的德育方法,可以加深学生对道德价值的感悟和体会,最终达到能够自发做出道德判断和解决问题的

效果。

基于这些高效的德育方法,日本还强调直接德育方式与间接德育方式的有机结合。一方面,加强间接教育活动与直接道德课教学的联系;另一方面,加强直接道德课教育跟各教科及特别活动的联系,发挥直接道德课教育对间接性道德教育活动的深化、补充、统一和综合的作用,从而提高中小学道德教育的效果。

二、我国德育方法存在问题

2014年,教育部出台了《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强调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从战略高度确立了德育在教育中的核心地位。但目前,我国中小学德育效果差强人意。

第一,德育方法单一,学生实际获得较少。概括地说,我国中小学道德教育的方法过于简单,“说教为主”和“形式主义”严重,缺少对学生德育过程的关怀,情感培养少,其结果是学生对规范的接受可能只是表面和机械的,不是出自内心的道德认识和道德信念。第二,忽视道德发展规律,学生主体性地位缺失。随着课程改革进入“深水区”,教育必须遵循教育对象的成长规律,尊重学习者的主体性地位。不考虑儿童道德认知发展阶段特点,把学生仅仅视为道德规范的被动接受者,用这种教育方式培养学生,很难提高学生的道德判断和选择能力。第三,缺少高质量德育情境,学生缺乏实践体验。中小学是一个人道德模式和道德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最需要循循善诱、潜移默化、真情实感和生活体验式的教育。然而,在当今的德育课堂上,缺少高质量德育情境的创设,教师处理课堂情境时主观随意,使学生情感体验不足、不深,出现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割裂的现象。学生缺少体验性的过程,致使德育缺乏向生活和现实世界回归的途径。第四,未建立一体化育人模式,缺少间接性德育方法。很长一段时间,我国将道德教育课看作德育教师和班主任的责任,导致德育与其他课程脱离和分裂,未能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获得积极的价值取向,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目标落空、

落虚。

为此,2014―2015年,北京市陆续出台了《中小学学科教学改进意见》《义务教育阶段国家课程设置实施方案》等重要课程改革文件,要求全面落实立德树人,发挥学科育人功能,潜移默化实现育人目标,实现全科育人、全程育人、全员育人,从多个维度系统地构建全方位、立体化的育人体系。

第6篇

中职德育课程教学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德育的主要途径。

一、影响中职德育课程有效教学的因素

1.教育观念滞后。中职德育的教学中,无论是“职业生涯规划”、“经济政治与社会”还是“哲学与人生”等德育课程,都是把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作为总体目标。教师如果无视学生的实际,不及时更新教育观念,拿着新教材,唱着过去的歌谣,提高教学实效将是镜中花和水中月。

2.学生主体地位模糊。德育课教学中,模糊学生的主体地位,不少教师的主要教学方法是“灌输式”,不考虑学生的实际,无视学生的感受,一切以教师为中心,学生一味地接受、听从,讲授、说教充满课堂,学生的生命力、主体性被遏制,课堂气氛死板、机械、沉闷,导致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强,课堂教学的效率低下。

3.教学方法呆板。教师把教学简单化,看成是教师教、学生学的叠加过程,仅仅理解为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向学生传授知识、讲解道德、分析解决问题和规范行为的过程。因而,课堂完全以教为中心,学围绕教转,以教为基础,先教后学,教师复制教科书上的内容,学生则把它粘贴到自己的笔记本上,学生是被教会,而不是学会,更不用说会学。

二、创新课堂教学,提高德育课程实效

整合德育课内容资源,促进学生健康发展。当前,德育课程内容,大都注重理论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忽视现实性和针对性,忽视现阶段利益主体多元化和价值观念多元化的现实,不利于学生主体意识的形成和健全人格的塑造。提高德育课程实效必须以课程内容为突破口,改变政治化、说教化的倾向,做到既注重思想政治教育,又重视人格教育和个性品格培养,围绕学生的成长、成才和发展来整合、设计德育课内容。首先,要加强德育课程建设,促使单一的德育课堂向多元化发展。增设实用性德育内容,如心理健康课、职业生涯课、人际沟通与礼仪、企业优秀文化、美学与美育等,最大限度地发挥课程的德育功能。其次,要强化教学育人功能。学科教学中蕴藏着丰富的德育资源,我们将德育资源的挖掘和体现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在人文学科教学中,把世界观、价值观、道德观、审美观教育放在首要地位,同时有意识地发掘家乡悠久的人文传统和丰厚的文化积淀。

构建主体性教学模式,突出学生个性培养。社会的全面发展,首先是人的全面发展。由于社会群体内存在着人与人之间的明显个性差别,人的全面发展不仅是德、智、体的充分自由发展,还是人的个性得到充分自由的发展。中国要实现和平崛起和民族复兴,必须依靠亿万实用型、创新型人才,而创新能力总是与个性发展联系在一起,独立个性的存在是创造潜能实现的内在基础。因此,德育课教学要积极构建主体性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主体精神、主动意识和健康个性。承认和尊重学生主体地位、主体人格,以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素质和心理素质为目标,从职高学生的心理特征、认知特点和思想实际出发,结合当前国内外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通过多元课程教学途径、方式,创设开放、和谐、宽松、民主的教育环境,唤醒学生的主体性意识,引导、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提高学生的主体能力。

改革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中职学校德育课教学要使其发挥出最大的功效,就要从改革德育课堂教学入手,强化改革意识,创新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要充实德育内容,需实现“三个贴近”。要重视道德选择能力的培养,围绕社会现实和学生的发展需求寻找教育主题,认真研究学生关注、议论的道德热点问题,积极为学生创设各种道德情境,及时引导学生正确地面对现实生活中的困惑,正确认识纷繁复杂的道德问题。要精心组织教学过程,把人作为教育的根本出发点,充分认识和把握人的本性,充分引导和满足人的正当需求,发掘人的最大潜能,发挥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作用。

第7篇

一、关注学生的社会生活,

遵循了学生的认知规律

学生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小学阶段的学生虽然在生活、情感和精神上对成人都有很强的依赖性,但他们的体验、感受和思想完全属于他们自己。只有充分关注学生的现实生活,让学生在社会中生活中和亲身经历中感悟、体验,才能加深学习的效果。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两门课程的性质皆定位在以学生的社会生活为基础,并将其作为贯穿始终的一条主线。品德与生活课程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学生为目标,“引导学生通过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自然与社会环境、社会活动与关系、人文文化与规范的交互作用,不断丰富和发展学生的社会生活经验,加深他们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正确认识和理解”,为学生成长为积极参与现代社会生活、推进社会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品德与社会课程则重点让学生学习有关社会生活的常识、感受社会生活的美好、懂得社会生活的规范、掌握适应和参与社会生活的知识和能力。让教学内容始于课堂又不局限于课堂,融入社会生活。

新课标遵循了学生生活的逻辑,以学生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以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的主题活动或游戏为载体,内容和形式十分贴近学生的生活,反映学生的需要。落实新课标,一定要鼓励学生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

二、关注学生的渐进发展,

遵循了教育教学规律

新课标在课程目标、内容、形态、实施方式等方面都严格按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教育规律来修订内容。在课程内容选择上,品德与生活课程注重与幼儿园课程衔接,同时又为小学中高年级阶段的品德与社会、综合实践活动等课程打下了基础。品德与社会课程用了“综合交叉,螺旋上升”的设计思路,要求某些教学内容如在后续年段重复出现,必须提高要求、螺旋上升。在具体实施中,要通过品德与生活课程帮助入学儿童适应学校的环境,着重让他们感受学习知识的乐趣;通过品德与社会课程帮助学生品尝学习的快乐,培养学习习惯,提高学习兴趣与自信心,体验学习成功的乐趣。

三、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

坚持了以人为本

人的成长不是简单地通过外在作用塑造和训练的,而是在自身与环境不断互动的过程中逐渐生成和提升的,主体在其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新课程改革已从以本为本走向以学生为本、以生活为本的课堂文化,通过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激活学生道德学习的潜能。在品德与生活课程中,教师不再是知识的直接传授者,不是教教材的人,而是儿童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和指导者。在这三种角色中,学生的主体地位都是不可动摇的。

在教学中,必须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满足学生的精神需求,要把学生能力的提高放在首位,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主体发展,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让学生亲身体验、实际操作,以学生的发展为宗旨。

四、关注学生的差异性和独特性,

体现了素质教育要求

每个学生都有属于自己的独特的身体和心理素质,独特的生活环境和成长经历,导致了学生的差异性和独特性。新课标充分重视了这种个性差异和认知差异。《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2011年版)》强调“全面关注儿童丰富多彩的体验和个性化的创意与表现”;《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将“具有良好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作为课程目标之一。在对学生的评价上,二者都强调“从每个学生的原有基础出发,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建立科学、多样的评价标准,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综合运用多种评价方法”。在具体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多元评价,培养个性人才,全面落实素质教育的要求。

总的说来,中小学德育课程的新课标就是通过营造一个与学生生活本身一致的,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高度综合的课程形态,来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这不仅符合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精神,也符合现代教育发展的趋势。

贯彻落实好小学德育新课标就要以学生社会生活为基础,将道德教育寓于儿童生活的方方面面,让道德教育回归生活,这是今后德育课堂和德育活动的指导思想。同时,新课标的贯彻实施必须以教学活动的改革为支撑,必须以德育活动的创新为条件。四平市教育局通过积极探索,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种全新德育模式――“经历教育”。“经历教育”就是通过有计划的主体经历的德育活动,引导学生做德育的主体、活动的主角,在教育活动和实践中获得各种经历,通过利用课堂主阵地、抓日常生活细节、设计大型集体活动,让学生在教育活动和社会生活中获得各种经历,从中体验生活、感悟人生、追求成功、学会发展。用一个公式来表达就是:经历教育=主动发展+理想志向+角色互动+体验感悟+智能开发,这与新课标的理念高度契合。

一是将日常生活与“经历教育”结合。就是以学生日常生活为基础,实施“经历教育”。充分运用日常生活中的德育资源,引导学生把自己的日常生活和社会经历作为成长进步的资源加以开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点、行为习惯等确定一个教育主题,每月召开“我的多彩经历总结会”,让学生把生活体验与收获写成文章或“每月一记”,作为人生经历、精神财富保留和积累起来。

二是将大型集体活动与“经历教育”结合。通过开展大型集体活动,实施“经历教育”。把学校运动会、艺术节、大型劳动等大型集体活动设计成符合学生年龄特点,有递进层次,激励性和趣味性相结合的“经历教育”活动,让学生在活动和实践中获得经历,在经历中体验和感悟,形成良好的品德。

三是将课堂教学与“经历教育”结合。以课堂为主阵地,实施“经历教育”。开发编写地方德育教材《经历教育活动指导》,并列入教学计划;同时,充分利用德育渗透课开展“经历教育”,把“经历教育”思想引进学科教学,使之成为一种新的教育教学模式,让学生通过自己提问、自己解决问题等形式的探究,成为学科教学的主人,让学生的学习经历同课外的生活经历、思想经历相结合,同步实现体验。

第8篇

关键词:信息时代;高职院校;德育教育;模式

如今,信息已成为社会发展的主题,谁掌握了信息就是谁的世界。网络信息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获取知识、人际交流、展现自我的舞台。但由于社会环境变迁,高职院校德育教育应紧密结合时代的发展和掌握学生具体情况,认真分析信息化存在的问题,构建科学的信息管理机制,注重教育内容的选择与优化,创新高职院校德育教育模式,从而促进高职院校学生德、智、技等全面发展,培养符合社会、生产和管理一线岗位所需要的人才。为此,笔者开展了深入调研。

一、调查情况综述

随着当今社会环境的变化,高职院校学生基本上人手一部智能手机或其他智能终端,网络信息已渗透到其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这种新常态对于高校德育教育工作既是挑战,同时也是创新德育教育模式的最佳时期。为更好地完成高职院校德育教育工作,笔者针对高职院校学在获取网络信息的行为模式、心理特征、价值取向等特点进行了调研。并对高职院校德育教育工作者进行了访谈,了解与掌握高职院校不同年级的学生使用信息、媒体、网络中的心理与行为特征。同时,通过查阅收集已有的研究成果,将它与本次问卷调查、专家咨询的结果进行对照分折,努力探寻信息快速传播对高职院校德育教育产生影响的原因。

1.问卷调查

笔者选择贵阳护理职业学院、贵阳职业技术学院和贵州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为调查对象。本次调查共发放800份问卷,收回786份,有效问卷774份。问卷调查发现:多数学生运用智能手机、电脑等上网获取信息。在回答关于“你上过网没有?什么时候开始的?”问题时,调查结果显示:所有的学生基本上过网,有83.6%的学生在上大学前就上过网,有14.3%的学生在大学以后开始上网,有2.1%的学生现在上网还需要别人的帮助,也算是上过网,可以说现在的高职学生学习和生活都离不开网络信息。在“回答关于你在校期间课余时间在做什么事”的问题时,有52.3%的学生选择的是上网,有31.2%的学生选择的是看书、学习,有19.1%的学生选择的是参加各种课余活动,有7.4%的学生选择的是其他。在回答关于“上网时主要干些什么?”的问题时,有27.6%的学生是浏览网页、无目的,有47.4%的学生是聊天、听音乐、看视屏,有14.2%是上网学习、查阅资料,有10.8%是上购物、打游戏等。在回答关于“一天上网多长时间?”的问题时,有31.3%选择不好确定,有26.7%选择课余时间基本都上,有15.4%选择有需要时才上,有27.6%选择无聊时就上等。此外,笔者还对少数部分学生进行了访谈,进一步了解当前高职院校学生使用网络信息教育和获取德育信息的情况。

2.专家咨询

笔者咨询了贵州省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名师(高职院校德育研究方面的专家),这些专家长期从事高职院校德育研究工作,或曾在一线从事德育工作,他们拥有较深德育理论和实践经验,掌握高职院学生的特点,他们对笔者的研究给予了充分的理论指导。与此同时,笔者还与不同职业院校思想政治课理论课教师进行了交流讨论,更多地了解不同类别专业的高职院校德育教育的情况,并进行比较分析找出它们的共性和特性。

3.查阅文献

对已有研究成果的查询结果显示:目前有关的信息化时代高职院校德育的研究成果较多,但在研究方法上多数都是属于描述性研究,专门针对高职院校德育教育实证研究的成果相对较少,提出的论点论据没有比较权威的调研数据作支撑,导致研究内容空洞乏力,说服力不强等。基于以上原因,笔者从信息的视角对高职院校德育教育进行研究,并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同时运用教育学、社会学等原理进行跨学科研究;运用问卷调查、深度访谈和查阅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结合高职院校德育教育的实际探索可操作性的研究途径,为科学构建信息时代下高职院校德育教育模式提供有益的借鉴。

二、信息时代下的高职院校德育教育现状

现代的科技、网络、信息打破了地域、时空和人际的界限,使其不受时间、地点和人群的影响而广泛传播。在这种背景下,信息传播模式也有利于德育教育内容的选择,调动德育教育主体的广泛参与;有利于高职院校学生拓展道德认知、丰富道德内容;有利于调动高职院校学生积极参与社会活动,有更多机会了解社会发展形势,充分发挥其主体性意识,自我调适心态,向往美好生活、提早做好就业准备,缓解就业压力等。顺应时展,高职院校德育教育在取得巨大成绩的同时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例如:对德育教育重视不够、抓得不够;德育教育内容空洞,缺乏说服力;德育教育形式空泛,失去吸引力;德育教育队伍素质不高,失去影响力等。

1.高职院校德育教育重视不够

信息具有开放性、广泛性和互动性的特点,它使当下高校德育教育发生较大的变化,传统的高职院校德育教育采取的“一元主导”地位和权威受到极大的挑战,在德育教育中的绝对领导地位和作用受到动摇。信息的快速传播使得不同地域文化之间交流与融合在所难免。调研数据显示:绝大多数的高职院校学生都在上网,网络信息是他们获取个人伦理道德观念的重要来源。信息传播的内容必然有东方文化,也有西方文化,两者之间存在意识上的差异,不同民族文化所传导的价值不再具有不可撼动的统摄力,导致高职院校学生社会精神价值的多元性并存。传统的高校德育教育绝大多数都采用理论灌输的方式进行,当前,网络技术的普及,学生获取的信息量成倍增加,传统的理论绝对统治地位受到挑战。但是,大多数高职院校德育教育并没有利用网络作为德育教育的途径,没有抢占信息教育领地,或者说重视力度不够,导致高职院校德育教育效果不理想,有脱离社会现实的现象。

2.高职院校德育教育内容空洞

传统的高校道德教育教师具有绝对的领导地位,表现为“一言堂”或“满堂灌”,形式是“教师讲、学生听”,即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活动。教师主体是指一种单向的传道授业,注重道德知识讲授与理论灌输,重视教学任务完成情况,而很少结合学生的实际需要和教育效果如何,几乎没有与学生进行平等的沟通和交流。信息时代到来之前,教师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比学生多,这成为大家认同教师主体地位,学生自然处于被动接受教育的模式。但是,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信息传播速度加快和网络技术的普及,多数学生通过智能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获取大量的网络信息,有的学生掌握的信息量甚至已超过了教师,教师已失去了传统的权威地位,而有的教师还是按照指定的教材内容照本宣科,学生觉得枯燥、乏力。

3.德育教育队伍素质不高

高职院校德育教育教师队伍素质不高。由于当前国内多数高职院校都是由中专学校升格而来的,原来中专学校德育教师自然成为高职院校德育教师,办学层次的提升并不意味着教师队伍素质的提升,教师队队伍素质的提升还需要一个过程。

三、创新高职院校德育教育模式

高职院校德育教育应正确对待信息时代背景下的教育环境,顺应历史潮流,努力创新教育观念。既要根据现代高职院校德育目标的要求完成工作任务,又要结合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成长规律、学生的实际需求和现实生活环境,积极探索创新高职院校德育教育模式。

1.高度重视信息传播在高职院德育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以网络为载体抢占高职院校德育教育阵地,始终坚持的指导地位。是经得起实践检验的,吸收人类一切文明成果的科学理论。在信息时代,我们更要充分利用网络信息资源优势,加强的传播渠道建设,运用教学案例,以信息传播为载体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当前社会热点、难点问题,为创新高职院校德育教育注入新的素材。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创造思维,拓宽学生视野,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培育实践能力,从而促进学生德、智、技等全面发展。

2.丰富高职院校德育教育内容

信息化时代背景下网络德育信息传播内容范围广泛,涉及文化观念、价值选择和行为规范。因此,教师要选择正确的网络教育资源为学生提供参阅、选择,拓展学生知识面,辅助学生学习,丰富德育教育内容等。但是,有的高职院校学生上网成瘾、甚至沉迷于黄色信息或网恋而不可自拔,从而引发了很多问题,造成了不良影响。因此,高职院校必须加强网络信息监管力度,坚持“积极开发利用、科学引导、依法管理、信息过滤”的原则,借鉴已有的经验,深入挖掘有价值的、有吸引力的德育教育内容;同时,又要努力与校外相关部门合作,统一管理,形成合力、权责明确、加强管理、注重技术研发,保证网络信息有序传播,严格执行信息过滤与封堵、内容审查、网站注册等程序,提高网络信息的运用效率。此外,高职院校应积极开设网上德育课堂、在线德育论坛等,重视网络教育空间,加强对高职院校学生的引导,抵御不健康思想观念,教育培养学生自律自强,引导学生文明上网,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约束自己的不良行为,科学构筑坚固的精神防线。

3.提升教师队伍素质,构建“教师主导,学生主体”教育模式

学生全面发展是高职院校德育教育的目的。能否达到这一目标,首先,起决于教师队伍素质,教师队伍素质如何直接影响教育的效果,教师是关键。高职院校德育教育应根据教师队伍的实际,主动调整师资力量,尽最大的努力提升德育教育教师队伍素质,如加大投入,把送教师出去学习、培训与引进人才结合起来。其次,需要改变原有的教育模式,从满足学生的需要着手,通过网络平台建立平等互动的交流方式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充分利用网络信息为高职院校学生打开了一条获取理论知识和习得技能的新路,精心选择网络德育资源,运用现代先进技术手段进行传授。最后,在教学过程中,坚持以“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充分体现出教师在加强网络德育教育内容的解惑和引导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换而言之,教师授课内容不能局限于课本知识,而是需根据当下的热点、难点编写教学案例,以鲜活的事例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信息载体的融合,使高职院校学生在获取信息的同时受到教育,并高度认同、内化为自身价值追求,规范自己的行为。

作者:汤健 毛越华 单位:贵州建设职业技术学院 贵阳护理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张耀灿,郑永廷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第9篇

【关键词】德育工作 和谐发展

德育是教育者根据社会和受教育者的一定需要,遵循品德形成规律,采用言教、身教等有效手段,通过内化和外化,使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法制和道德几个方面素质综合发展的系统过程。作为一名德育工作者,我们必须创新德育工作方式,为学生提供良好的环境,促进学生和谐发展。

一、以德育活动为主体,注重体验感悟

“教会学生做人”是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根据青少年的身心特点,以德育实践为主体,将德育工作寓于丰富多彩的活动之中,让学生在活动和实践中体验感悟,从而提高道德素质和人文素养。

1.充分利用节日、纪念日进行主题教育活动。我们利用各种节日、纪念日进行主题教育活动,效果显著。比如:母亲节、教师节时组织征文比赛、演讲比赛,清明节祭扫烈士墓,六?一儿童节、国庆节时组织爱国主题文艺演出等。这些活动都收到了预期的效果。

2.加强礼仪常规教育。从认知和行为两个方面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让学生在活动中增强文明意识。开展了争做文明学生和合格小公民的教育活动,从学习和生活的细节做起,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3.充分利用每周的升旗仪式进行常规教育。为了更好地发挥每周升旗仪式的教育作用,升旗手由各班自主申报品学兼优的学生,树立榜样。这样的升旗仪式更贴近学生实际,激发学生强烈的荣誉感,增强了教育效果。同时,我们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独立生活能力。为了让学生贴近生活,体会劳动人们的辛苦,树立劳动创造一切的观念,我校每年组织高年级学生到彰武县劳动实践基地开展了生产劳动实践活动,通过这些活动,使一批批学生在那里学到了在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锻练了本领,磨练了意志。

二、以学科教学为主阵地,重视课堂渗透

学科教学中蕴藏着丰富的德育资源。我们将德育资源的挖掘和体现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在学科教学中,把世界观、价值观、道德观、审美观教育放在首要地位,同时有意识的发掘家乡悠久的人文传统和丰厚的文化积淀,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学校的美好情感,从而更深刻的了解人生、认识社会、感受现实。

1.根据学生特点进行思想教育。教师在传授科学知识、培养学生能力的同时,注重激发学习兴趣,培养良好习惯,端正学习态度,根据学生特点,发挥学科优势,让学生在探索中获得真知,在实践中品味成功,为他们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使学生在提高科学素养的同时获得人文素养、道德素养的提升。

2.通过校外活动培养学生品质。开发活动课程,在丰富的文体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合作意识和坚韧的意志。校外课堂带领学生走出校园,到烈士陵园、敬老院、生产实践基地等单位参观体验,让学生在特定的环境中接受道德教育。

三、以优化的德育环境为依托,注重濡染熏陶

学生的德育工作还要注重凸显校园环境的德育功能,充分发挥环境的熏陶作用。充分利用板报、宣传栏、红领巾广播站等宣传阵地,根据学生年龄特点选取相应德育内容,对学生进行正面教育,把教学楼走廊设为“文化艺术长廊”。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各层长廊内容各具特色。一楼长廊设有校歌、校徽、校风、校训、交通安全等栏目;二楼以舞蹈艺术为主,记录了学校舞蹈队的辉煌历史,收集了舞蹈队的演员们参加省、市、县及国家各级各类比赛和演出时的精彩瞬间,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三楼以绘画艺术为主,用四块版面展出不同年段学生的绘画作品,定期更换内容,记录了小画家们的成长过程;四楼以班队报为主,为学生提供了展示才华的平台。

第10篇

【关键词】德育;初中英语:新课标

《英语教学大纲》写道:“遵循英语教学规律,寓思想教育于语言教学之中。在知识教学的同时要渗透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思想品德教育,寓思想教育于语言教学之中,使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在思想上也得到良好的熏陶,树立正确的思想和培养良好的品德,明确学习外语的目的,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培养学习的兴趣及克服困难的意志和毅力。”可见英语教学与德育关系极为密切。当然,在英语课堂上德育的渗透不是用一些套话或是单纯的灌输就能够进行的,我们应将隐藏在课文里面的德育因素挖掘出来,针对不同的教材选择恰当的方法。

一、结合初中教材的特点,挖掘德育素材,寓德于教

《英语》教材中不少对话、日常用语、阅读文章都具有丰富的德育修养知识,教师用这样的教材实施教学,在传授英语知识、培养英语运用能力的同时,自然也就渗透了人文性、思想性的教育。因此,教师在组织学生听、说、读、写的过程中,要善于发现教材内容的德育价值,完成对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重大任务。另外,教师必须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找到并确定教材中训练的内容和思想教育内容的结合点,以防止德育空泛化。如《英语》(新目标)七年级Unit3《This is my sister》单元围绕“家庭成员”这一主题展开听、说、读、写等多种教学活动。教学核心是用英语介绍家人和朋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引导学生用英语通过对人物个性化的描述,介绍家人和了解朋友的家人,增进彼此的了解,建立友谊,从而更好地尊重对方,理解家人。再如《英语》(新目标)七年级Unit 11《What time do you go to school?》,这部分学习内容是询问和谈论时间,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互相询问或谈论自己或对方的作息时间安排和活动计划,让学生学会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培养学生良好的作息习惯和守时习惯。

二、创设教学景,发德育激情感

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围绕教材的主题,取其精华,精心设问,使学生在理解教材内容的同时,思想上得到熏陶。教师和学生在讨论问题时,自然而然会产生感情上的共鸣,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受到了教育。在中学英语教学中,充分挖掘教材内涵的教育意义,根据学生的基础和能力,循序渐进。教师应着力培养学生在日常交际交往中有效使用语言进行表达,与他人沟通,为今后学习奠定坚实的语言基础。如《英语》(新目标)七年级Unit2《Is this your pencil?》教学核心内容是“确认物主”。在教学中可通过寻找主人的游戏和失物招领等活动,通过小组活动,指导学生积极与他人合作,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并结合教材内容提出问题:“Have you ever picked up others’things or lost anything?What will you do with these things?”让学生说出解决的办法,同时通过与学生讨论问题来引导学生树立拾金不昧、健康向上的良好品德。

在教《英语》(新目标)九年级Unit 1时,针对初三学生面临中考的实际,如何调整学习方式的问题,在教学中围绕这一话题:“How do you study for a test?”组织学生进行交流、讨论及交流各自的学习方法并写成书面报告,让学生知己知彼、取长补短,端正学习态度,从而养成刻苦学习的习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发扬民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个性差异,用小组讨论模式,启发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积极思考,主动交流或辩论,做出判断,寻找自己认为正确的答案,鼓励学生在讨论中考虑他人的观点和意识,协调与他人的分歧;教师还要面向全体学生,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造条件,给后进生以更多的成功机会,使他们看到自己的闪光点,不断增强自信心,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

三、树立、构建健康和谐的课堂典范

学生道德行为习惯的培养不仅需要认识、情感和意志的支配,而且还需要平时的训练和引导。作为英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学生不同的天赋和智慧,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能以成绩的好坏来判断他们,真诚接纳、关爱、宽容每一位学生,真正做到互相尊重,互相关心,以学生的感受为感受,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并把这种理解传递给学生,让学生能深刻认识到教师的用意,使学生感觉到老师的亲切可信,这样学生在课堂上信心较足,学习兴趣较浓,并能以愉快的情绪、饱满的精神,产生合作、交流的愿望,积极配合教师的教学活动。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的知识水平、工作能力、思想道德、心理素质等都将直接影响到学生培养的质量和效果。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以其高尚的道德品质、扎实的教学技能、崇高的人格魅力为学生树立典范,以教师自身的高素质去影响学生,让英语课堂弥漫着民主、宽松、和谐、融洽的氛围。

第11篇

关键词:以学生为本 生命教育 高校德育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5(a)-0188-02

高校德育是人性化的教育,因为它关注的是大学生的精神世界和生命价值的实现。然而长期以来,受现代社会知识本位、技术至上的价值观的影响,高校德育越来越忽视大学生的主体性和个性差异,忽视对大学生生命意义的提升,距离大学生的内心世界越来越远。因此,要提高德育的实效性,高校必须以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为根本,加强生命教育,引导学生从人生的终极问题上思考生命的课题,从而理解生命、欣赏生命、捍卫生命,建立起对生命的正确态度和对人生的崇高追求,促进大学生的人格完善和全面发展。

1 高校德育与生命关怀的疏离

生命是人的智慧和情感的唯一载体,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高校德育的目的是“为了人”,即为了学生的人格趋向完善,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因此,关爱生命,以学生为本,是德育的永恒主题,生命关怀也就成为了学校德育的人本诉求。但是,审视当前我国高校的德育,“从教育目的来看,渺视学生生命的完整价值,从教育内容来看,忽视对生命主体身心发展和生活多样性的关注,从教育方式来看,漠视与教育对象的互动交流,从评价机制来看,无视个体差异和个性发展。”[1]表现为课堂内的传授和灌输,只强调教给学生“有关道德的知识”,忽略学生内在的情感体验,德育内容也因疏离了师生共同生活的现实世界,使德育不再充满生命活力,成了脱离学生现实生活的空洞说教,学生变成了盛放知识的容器,教学过程变成了知识的堆积,大学生的自主精神和创造性受到压抑,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也难以德育的实效性。

“人是具有鲜活生命特征的个体,关注生命、关怀生命应该成为德育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2]它一方面要求人们对生命本身的重视与关切,特别是对人作为个体存在所具有的差异性及其个性发展需要的充分尊重;另一方面又要求人们对生命价值与人生意义的引导与提升。受中国传统伦理型文化重思辩轻实证、重人伦轻自然、重整体轻个体的影响,高校德育也强调统一人才的培养,强调德育的目的是培养“人”的德性,而做有道德的人意味着要“奉献”甚至是“牺牲”,在遇到矛盾冲突时要以满足他人或集体利益为第一选择,忽视学生的个性特点与个人发展需要,不以学生为本,不以关注学生的生存状况和生存意义以及学生的多元价值观为过程,这就导致高校德育与生命关怀的疏离,失去生命关怀的德育在面临各种现实压力带来的挑战时就会降低实效,导致大学生重名轻命,无谓扩大挫折的后果,轻生、暴力等怠慢、漠视生命现象的发生。

2 高校德育与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契合

生命教育与道德育息息相关。因为道德的源头是对生命的热爱,德育只有深入人的内心,关心生命,理解生命,尊重人的主体地位,才能唤醒生命深处的力量。高校德育就是在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这一特殊时期,区别于其他阶段的德育要求,培养大学生的健全人格,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其本质是促进大学生个体人格和品德的建构和塑造。归根结底,高校德育工作的出发点是“以人为本”。大学生作为社会新技术、新思想的前沿群体,视野开阔,享有丰富的资讯和现代化的生活方式,竞争的日益激烈和就业形势的严峻同时也使大学生面临的压力与日俱增,由此也带来了人生目标迷失、浮躁焦虑的心态,因此帮助大学生形成高尚的社会主义道德品质和积极有为的人格,追寻生命的价值就成为高校德育的必然任务。而大学生生命教育的本质就在于,以生命关怀、尊重生命为中心,“遵循生命发展的原则,以大学生自身潜在的生命基质为基础,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唤醒大学生的生命意识,开发生命潜能,提升生命质量,关注生命的整体发展的活动。”[3]其最终目的也是“以人为本”,即把大学生培养成为了解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珍惜生命、善于生存,热爱生活,能积极预防和干预心理危机的人格健全的人。因此,高校德育与大学生生命教育在本质上是相契合的。

3 探索基于生命教育的高校德育实践模式

3.1 建构倡导对话和交往的生命化课堂

高校德育只有唤醒大学生内在的情感,激起成功的渴望,才能得到他们的共鸣。因此,高校德育必须利用好课堂教学这一主阵地,建构以生命影响生命的生命化课堂,即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以生命教育理念为指导,以培养学生的生存能力和提升学生的生命价值为目标,以生活为根基,以活动为主轴,充分释放学生生命活力,体现生命的互动和平等交往的课堂。

道德人格的养成不能仅仅靠简单的说教、知识的传播、理论的灌输来实施,良好的道德品质只有在鲜活的教育情境中才能比教材更生动,只有在体验中才能变成自觉的意识。高校德育仅靠传授德育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教师一切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充分承认并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用积极的情绪和活力感染学生,引导学生建立主动探索的学习方式,善于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热爱、关怀和赏识学生,培养学生具有丰富的生命情感和优良品格,教会学生珍爱生命,体悟人生的意义,追求人生的理想,使课堂教学成为师生之间平等对话与交流的过程。

第12篇

一、正确认识中学生心理特点

兵法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当然,老师与学生的关系不可能是交战双方的敌对关系,但正确认识中学生心理特点和发展规律,才能理解学生的一些行为和做法,从而有的放矢地开展德育工作,得心应手地解决工作和学习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应该说,从小学毕业升入初中的学生,其总的特点是处于半幼稚、半成熟、半成人的状态,处在独立性与依赖性、成熟性与幼稚性复杂的矛盾中。

从小学升入初中,学生的课程增加了,知识的视野扩大了,交际的范围广阔了,老师的要求提高了,独立的意识增强了,这一系列的变化,无论对学生自己还是家长都完成了一个历史的跨越;但是,这个跨越是相对的,表现在程度上也是循序渐进,而不是一步到位的。处在这一转变过程中的中学生往往会自我感觉“长大了”、“独立了”,对于他们这些认识和行为,首先老师必须有个清醒和明确的认识,学生只有在矛盾对立统一的过程中,才能推动心理和行为不断发展,最终走向成熟和完善。切不可把这种理想和现实的冲突看作学生本身的品质问题,如果存在这样的认识偏差,就失去了做好德育教育工作的基础。其次,为解决这一矛盾,必须加以及时地提醒和正确的引导。解决了这两个问题,也就掌握了工作的主动性,也才能最终解决中学生独立性与家庭、教师管理之间的矛盾、个人活动欲望与集体行为准则的矛盾、个人活动能量较大与认知水平较低之间的矛盾。

二、做好班主任工作时德育教育的重要途径

学校的大量活动和教育工作是通过班主任这一渠道安排下去的。班主任工作的性质决定了他(她)必须处于学校非专业德育教育的中心位置。而因为环境的变化,中学班主任既不能像小学班主任那样慈母般的喋喋不休的嘱咐,面面俱到的关心和体贴,又不能像大学班主任那样只做简单的布置,放任学生自己管理自己,所以适当掌握这个度,对班主任来说至关重要。

1、既作严师,更作良友

中学学科门类明显比小学增多,不仅学科数目增加到十余科,而且学科容量和难度有了纵深的发展。面对这种变化,一方面要做好原有学科的衔接工作,另一方面要夯实新开科目的基础,从一接触这门学科,就使学生感兴趣,并树立学好这门专业的信心。

作为班主任,不仅要作学生的良师,更要做学生的益友。师生间建立了彼此的信任,真诚相待,那么许多问题也就迎刃而解。我曾教过一个学生,她的父亲去世,母亲改嫁,她一个人随着亲戚生活,从本质上讲,她是一个聪明好学,懂事明理的学生,但坎坷的生活经历和特殊的生活环境造就了她谨小慎微、生性多疑的性格,总是无故地对别人充满敌意,有什么心事也不愿意和别人交流,别的同学也觉得她怪怪的,不愿和她交往。了解她的这一情况后,我没有嫌弃她,更没有歧视她,而是经常找她谈心,给予比其他同学更多的关心和体贴。衣服破了,我帮她缝好,忘记带饭了,我帮她买来。有一年冬天她病了,又不好意思找亲戚要钱,只要硬着头皮挺着,我发现她的反常后,冒着刺骨的寒风带她到医院看病,并自己掏钱为她拿药。生活上这些细微的关怀,慢慢地改变了她对社会和周围人们的看法,性格逐渐恢复了开朗活泼,也能和其他同学融洽相处,后来还担任了班内的团支书,工作认认真真,多次受到任课老师的表扬。这个同学在2011年中考中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市重点中学。

2、发挥主体班会作用,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

尊师重教,源远流长。尤其是学生对自己教师的尊敬和爱戴更应该是无私和纯洁的。但是后来我发现,由于受社会不正之风的影响,这种爱戴和尊敬逐渐有变味的倾向。以前学生在元旦、教师节等重大节日,送贺卡、发短信等表达一下自己的心情,这我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送给老师的礼物也逐渐由轻到重,由普通到特殊,甚至在学生中形成一种互相攀比的风气。面对这种既浪费学生钱财,又可能助长不正直风的气势,我结合当时《燕赵都市报》正开展的给老师送礼的大讨论,组织学生针对这一主题召开了班会。我首先表明了自己的立场:既不提倡,更不可取。随后,同学们踊跃发言,从不同角度阐明了自己的观点和立场,虽然起初观点各异,但经过讨论,大家逐渐统一了认识,普遍感到这是一种不可取的行为。最后,我又鼓励同学们用文字的形式表达自己的看法,并择优向报社推荐了稿件。有好几个同学的文章得以刊登。这样的活动既锻炼了同学们动手能力,更使他们明辨是非,坚定立场,收到了一箭双雕的功效。

3、做好学科之间的沟通和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