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生态问题的根源

生态问题的根源

时间:2023-06-27 17:59:3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生态问题的根源,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生态问题的根源

第1篇

[关键词]自然环境、环境问题、文化根源论、思想文化观

中图分类号:X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27-0320-01

1 自然环境与环境问题

从出现人类这种物种开始,人类就一直依赖着自然环境存活着,人类不断的向自然索取着自己需要的物质,渐渐的改变着自己的生活环境,也慢慢的改变了周围的自然环境,并使之朝着有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着。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逐渐强大,人类为社会创造出了巨大的财富,但是人类活动对自然的影响越来越大,甚至对自然造成了不可逆的环境问题。

(1)自然环境与环境问题的概念

所谓的自然环境,主要包括水环境、大气环境、土壤环境、声环境等其他自然环境。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里的定义,自然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1]”。

环境问题是指环境中出现的各种不利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现象,按其成因可分为原生环境问题和次生环境问题[2]。原生环境问题是指自然产生的环境问题,这一类是我们没办法干涉的自然力,比如火山喷发、地震、海啸等;而次生环境问题是指人为产生的环境问题,即由于人类活动而导致的自然环境失衡产生的问题,比如向水环境排放大量污水而超过其自净能力所造成的水污染、由于超标排放大气污染物对大气环境造成损害甚至导致人类疾病、森林破坏严重、垃圾污染、及臭氧层破坏等。

(2)我国突出的环境问题

中国的环境问题主要分为两类,即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

我国的生态破坏问题包括水土流失、沙化土增加、草原不同程度退化、耕地减少、土壤质量下降、水资源缺乏等。而由于森林砍伐、草原退化、环境污染、自然灾害以及过渡捕猎、捕捞,我国大量动植物的生态环境受到破坏,种群数量减少,很多物种已经或濒临灭绝。

环境污染主要是由于城市工业化进程造成的大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物污染,包括温室效应、臭氧空洞、雾霾、地表水以及地下水污染等等。大多数的自然环境失衡问题都是人类活动而导致的。

(3) 环境问题的根源理论

由于人类与自然是相互影响的,当自然环境受到了威胁,人类的发展进程也会遭遇环境问题的制约。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经济总量不断扩大,人口的继续增加;自然资源的相对不足、环境承载力弱已成为我国在新的发展阶段的基本国情。有关环境问题的根源理论,我们经历了人口根源论、科技根源论、经济制度根源论、社会根源论、道德根源论和文化根源论。

2 思想文化观对环境问题的影响

人类任何关于自然的思想都是文化的产物,是文化决着人对自然的态度,并影响着自然。自然界生态危机的根源是人与自然关系的恶化而造成的生存困境,而人与自然关系的恶化是由人的特定的文化理念主导下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所造成的。因此,自然环境问题与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文化是在一定环境中形成的文化,环境是一定文化下形成的环境,人并没有脱离或超越自然或环境,也没有办法脱离自然单独存在。

事实上人类在实践的基础上是同环境一道发展起来的,不同的环境或自然条件塑造了不同的文化。文化是人适应自然的产物,是人独有的生存方式,贯穿于社会的经济、政治、制度之中,人类任何关于自然的思想都是文化的产物,是文化决定着人对自然的态度。

既然环境让我们人类生存且产生了意识,文化意识同样也影响着环境。那么目前的环境危机是由什么样的文化意识所主导呢:我国传统道德文化观。重“私德”轻“公德”导致人类环境意识淡漠,人的价值取向总是偏向于人类社会,而忘记了人类生存的大环境――大自然。

人类中心主义价值文化观认为只有人具有价值,自然是通过对人的有用性而定义的。脱离人,自然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在这种价值文化观指导下,人与自然的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自然成为人无限掠夺、索取的对象。而我们较少的去考虑自然的特性、法则和生态规律。

如今,把人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的道德文化观显然在重视环境的时代里起到了绊脚石的作用,面对减轻污染的方法技术,人们总是以自身生活环境的安逸作为优先考虑的对象;由于以自我为中心的观念太过强大,也造成很少有人去培养保护环境的意识,我们没有意识到自然是有一定的承受能力的,不是我们产生多少,丢弃多少,环境就能够接受多少。

3 优化我国环境的文化思路

人的思想文化观决定着我们的行为,决定了整个社会的发展,也影响着大自然。我们可以从以下两点对环境问题进行优化:

(1)培养公众的环保意识

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我们就必须从最根本做起,培养公众的环保意识,从政府宣传做起,养成一种与自然共存的文化观。还是用焚烧厂做例子,如果我们对环保有一定的认识,就不会盲目的在没有了解焚烧技术之前就因为自认为的影响了生活的环境和大气环境而反对这项技术;如果在我们文化观中形成了垃圾分类这种环保意识,也可以帮助垃圾焚烧实现清洁环保,虽然对于现在的中国,要实现垃圾分类处理是很困难的,然而当我们的人文素质和科学技术共同达到一定的高度,我国提出的“三化原则”(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就一定会实现。

(2)构建可持续的价值文化观

在传统自然文化观的指导下,人类的行为对自然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如果不以自然规律为依据进行计划,只能带来灾难。全球性的污染和生态失衡证明了这一点并使人们对以往的自然文化观进行了全面、深刻的反思和总结。

我们应该坚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构建生态自然文化观来重构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可持续发展认为,人类的历史就是不断地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并使两者保持着动态平衡的历史,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要的能力的发展。换句话说,就是指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人类要想继续生存下去就必须正确的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并使它们保持辩证的和谐性。

可持续的价值文化观强调“人与自然关系”与“人和人的关系”的和谐性。我们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就要处理两大关系,人类社会要想继续发展下去,就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这“两大关系”关系,使之保持和谐的状态。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依赖的。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10.

[2] 卢升高.环境生态学.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

[3] 刘建涛.贾凤姿.环境问题根源研究综述.前沿.2012.第一期.

[4] 李真真.杜 鹏.黄小茹.环境伦理的实践导向研究及其意义.北京.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2008.

[5] 李绍波,韦秋杰.论生态自然观与中国可持续发展.世纪桥.2010.第19期.

[6] 刘东强.我国环境问题的现状及原因分析.辽宁经济,2006.

第2篇

关键词:农村;环境保护;“三农”问题

农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会制约农业持续发展、威胁农民生命安全、影响农村的稳定和谐,加剧“三农”矛盾。因此,在剖析农村环境问题加剧“三农”矛盾根源的基础上,探寻改善农村环境问题的现实路径,具有积极的现实指导意义。

1农村环境问题加剧

“三农”矛盾的根源追溯农村环境问题加剧“三农”矛盾的根源,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农村人口基数大,环保素养偏低。近年来,我国农村地区人口迅速增长和需求急剧膨胀,加剧了生态环境的压力。二是,过度开发现象严重。人们在资源需求的过程中,由于使用规划不当,很容易加剧生态环境的污染,导致过度的砍伐、畜牧等,造成水土流失,土地迅速沙化,陷入过度使用的恶性循环。其中,“五滥”指的是滥伐、滥牧、滥垦、滥采、滥用水资源,这些都给农村造成了严重的生态破坏。三是,粗放式农业生产导致农村污染现象加重。近年来,农药化肥的使用量逐年增加,化肥、农药过度使用带来的农业污染问题也日趋严峻,给农业可持续发展造成了不利影响。四是,畜禽养殖、农村生活污水已成重要污染源。农村地区大都建有畜禽养殖基地,大部分养殖基地没有专门的牲畜排泄物处理系统,都是直接排入河流中,导致水源遭受污染。同时,我国农民的教育水平普遍不高,环保意识也很薄弱,生活污水和固体垃圾都是随意处理,极易造成环境污染。五是,城市污染向农村转移,乡村企业污染加剧。近年来,随着城市污染的加剧,城区生活污染开始向农村转移,大量的生活垃圾不经处理就被运输到郊区或农村,随意倾倒或者就地掩埋,导致郊区农村地区遭受污染。此外,随着城市用地的日趋紧张,许多乡村企业开始兴起,其中不乏很多技术落后、装备陈旧、污染严重的小企业。

2改善农村环境问题的现实路径

2.1发展生态农业,推进农业集约化

经营传统追求产量和依赖资源消耗的粗放经营,已然不在适应新时期的农业发展形势。这就要求现代农业要走出一条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而发展生态农业、推进农业集约化经营是新形势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发展的客观需求。要想发展生态农业,要想有长远的发展,就要将土地集中起来,进行规模化经营。这就需要政府的支持,进行农村土地确权,让农民手中的土地流转起来,让想发展生态农业的人有土地来种植或是养殖。具体而言,发展生态农业要挖掘资源优势,巧打生态牌,发展现代农业;要统筹考虑地形地貌、耕地资源、水温气象和农业发展现状,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布局;要逐步形成特色鲜明、优质高效、持续增长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要进一步推进农、游结合,推广生态旅游农业模式。

2.2控制乡村企业污染,加强污染防治

针对乡村企业的污染问题,必须要从多方面进行防治。首先,要加强乡村企业环境综合整治规划,合理布局,以利于污染集中控制;其次,要强化中小企业环境监管,坚决淘汰污染严重和技术落后的生产项目、工艺和设备,防止城市污染向农村地区转移。第三,要因地制宜,从企业内部物质循环利用、建立企业之间物质循环链、发展行业之间的循环经济链等方面出发,大力发展乡村循环经济,实现物质、能源的良性循环和多层次利用。第四,要加快乡村企业设备与工艺的淘汰和升级改造,大力推行清洁生产。第五,要扩大农村地区的环保人员编制,增加农村地区的环境监测机构的布点。具体,可以采取增加补贴的方式鼓励在农村地区工作的环保人员,提高其工作积极性,对有一定文化层次的农民进行环境保护专业知识培训,使其兼职成为农村的环保人员,从而培养出一批有责任心、有素质的环保人员,以加强污染的监管与控制。

2.3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农民环保意识

针对农村村民环保意识不高的情况,在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过程中,应建立乡镇、村两级联动机制,形成工作合力;采取村民喜闻乐见的方式来宣传环境综合整治意义,避免生硬的灌输,真正地让农民了解生态环境污染的严重性及其带来的危害,从而增强村民的环境卫生意识和资源节约意识,调动村民参与的主动性、积极性。例如,可以通过印发“致农民的一封信”、签订门前三包责任书、播放音频宣传资料等方式,把深入开展环境整治的重要性、维护环境整治成果的紧迫性、持续开展环境整治的必要性传达给每一位群众。此外,还应建立日常督查、协调调度、考核评比等工作机制,定期对乡镇实施情况进行检查指导,对工作滞后、进展缓慢的,及时通报,限期整改。

3结束语

农村环境污染会制约农村经济的发展,对农民的身体健康以及经济收入造成影响,阻碍农村进步的脚步,破坏农村的稳定和谐。而要想解决“三农”问题,必须要从避免粗放式农业生产的形式、多途径有效控制农村企业污染、加强农村各项污染的治理、加强农民环保教育等多方面着手,以促进农业的发展,保障农民财产,加快新农村的建设。

参考文献:

[1]黄晓丽,马洪林.加强农村环境保护有效解决“三农”问题——天津市大港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现状与建议[J].农业环境与发展,2009(5):69-71.

[2]李新阳.农村环境污染对三农问题的不利影响及对策分析[J].科技资讯,2013(26):138-139.

第3篇

【关键词】生态女性主义 父权制 女性 自然

1 引子——问题的提出

启蒙运动以来,人的主体性和理性得到了空前的扩张。17—18世纪,培根喊出了“知识就是力量”的口号,笛卡儿“给我物质和运动,我将为你们构造宇宙”的宣言则更加彰显了人类理性的自信心。在启蒙理性和科学技术的推动下,人类取得了辉煌的物质成就。但是,另一方面,以理性为核心的启蒙运动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对自然的态度,从而也改变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并且也最终确立了人对自然的无限统治权。所以,启蒙理性受到了各流派的诸多批评和指责。在众多的批评中,生态女性主义的批评视角可谓最为独特和尖锐。生态女性主义的核心观点就是把人类(主要指男性)压迫自然与压迫女性联系起来,认为女性借助于自身特有的情感和敏感性,可以发现上述两种压迫的内在联系,两者的根源都是来自人类与人类文明相伴随而出现的父权制。所以,从根本上来说,保护自然与解放女性是相通的,都是要通过破除父权制才能得以实现。

生态女性主义以极力批判父权制和男性文化而轰动了学界和社会各界,它的观点让人们耳目一新,使得人们明白了原来一直捆扰人类社会的两大关系难题(一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二是男人与女人的关系)竟然有着惊人的相似性。然而事实是否如此?人们一直在思索着。生态女性主义在发展的过程中,也逐渐暴露出了自身的理论缺陷和逻辑矛盾,这些缺陷和矛盾一直困扰着生态女性主义的理论发展和运动的开展。本文主要要做的工作是澄清与生态主义相关的几个概念和一些关系,纠正人们对生态女性主义在认识上的一些误区,并试图解决它内在的逻辑矛盾。

2 对父权制的批判

从上述对生态女性主义的简单介绍可知,父权制是生态女性主义批判和指责的对象。

但是由于各种原因,人们在很多时候都简单地认为生态女性主义就是要打倒男性,从男人手中夺回女性应有的权利,而女性借助自然来反对男性是毫无理由的。从这样的一种认识来看,它显然混淆了男性和父权的概念,并且也忽视了女性对自然的独特理解。从生态女性主义理论发展史来看,社会上存在的这种认识上的误区,一部分是来自女性主义自身理论发展过程中存在着的理论分歧,另一部分更主要的是来自于人们(特别是男性)评判生态女性主义仍局限于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

打倒父权制并不等于打倒男人。父权制与男人的关系比较复杂,理顺两者之间的关系,首先应该认清和理解两者各自的本质和内涵。对男人的定义比较简单,我们可以从生物学、生理解剖学等各个层面来界定它。这里重点说明的是父权制。一般看来,父权制是伴随人类文明而诞生。按照生态女性主义者卡村·J·沃沦(Karen J.Warren)的观点,父权制是一种压迫性的观念结构:这种观念结构主要包括有三个层次:

(1)等级制的价值思考,即赋予上层者更高的价值、地位和名誉;

(2)价值二元论,即把事物分成相互分离和对立的双方,给予一方凌驾于另一方之上的地位和价值,处于劣势的一方在历史上一直被等同于“身体”、“情感”和“女性”,而处于优势的一方被界定为“精神”、“理性”、“男性”;

(3)统治的逻辑,即是证明处于屈从地位的那一方是合理的,一方对另一方的压迫是必然的。

根据以上的三个层次,我们又可以简易地得出以下的推论:

a.在西方文化中,妇女被等同于“自然”和“身体”范围,男人被等同于“人”以及“精神”的范围;

b.无论什么被等同于“自然”和“身体”范围的东西,在价值上要劣于被等同于“人”或“精神”的东西;

c.所以,妇女要劣于男人,即男人优越于女人;

d.对任何X和Y来说,如果X优于Y,X对Y的统治就可以在道德上证明是正当的;

e.所以,男人统治妇女可以在道德上证明是正当的。

从沃伦对父权制的推导来看,父权制的等级制、二元论和统治逻辑确实对妇女和自然造成恶劣压迫和伤害,父权制是“自然”和“女人”的共同敌人,但是反对父权制是否就意味着反对男人(男性)?这存在很大的争议。本文认为不能简单地否定或者肯定。因为,从父权制的产生和内涵来看,它是包含了历史和文化的因素,父权制是男性社会统治整个世界(包括女性)在内的一种价值判断和逻辑思维,它赋予了男性“高贵”和“权威”,而女性和自然的价值往往被忽视。在很多时候,男性(男人)采用了暴力和野蛮的方式来占领自然和统治女性。父权制给男人带来了利益和权力,所以在整个人类历史过程中,男性一直都在巩固着父权制和男性的文化。

3 女性与自然的关系

生态女性主义批判父权制的立足点是认定父权制对女性的压迫和对自然的压迫存在某种历史性的、象征性的和政治性的关系。所以,在批判父权制的同时,还必须处理好女性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关于这一点生态女性主义内部存在着分歧,这也是遭到各方批判的主要焦点之一。女性主义内部对此主要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应该强调女性与自然的联系,包括自然的、文化的生态女性主义以及精神的生态女性主义,主要代表人物有:玛丽·戴利(Mary Daly),苏姗·格里芬(Susan Griffin)以及斯塔霍克(Starhawk)等。她们基本上认为,女性比男性更容易接近自然,女性是大自然的代表,女性与自然之间有着生物学上的联系。C.斯普瑞特奈克强调:“大地和子宫依循宇宙的节奏。大地上孕育万物的河流随月的盈亏而涨落,而女人子宫的来潮也经历同样周期性的变化………女人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生儿育女,并把事物转化为乳汁喂养他们,大地则循环往复地生产出丰硕物产,并提供一个复杂的容纳生命的生物圈。”文化生态女性主义者和精神生态女性主义者把女性与自然“拴”在了一起,使生态女性主义理论和实践找到了根基和动力。但与此同时,过分强调女性与自然的联系,甚至把女性等同于自然,借此来区别于男性,这实际上意味着生态女性主义者已经承认了男人与女人的对立,即是认同了父权制背景下的二元对立,预设了男性对女性的压迫以及人类(男性)对自然的压迫。把女性与自然连接起来,蕴涵了内在的逻辑矛盾和紧张,并在一定程度上承认了西方文化(男性文化)中女性的工具化和自然的工具化。

为了逃离这种逻辑矛盾,生态女性主义试图切断女性与自然的联系。这代表了生态女性主义的另外一种观点。主要以社会的或社会建构主义的生态女性主义为代表,如多罗西·丁内斯坦(Dorothy Dinerstein)、沃伦(Warren)等。她们不再强调自然与女性联系的重要性,并主张削弱这种联系。在她们看来,过分强调女性与自然的联系,就会使自然成为女性的拖累和负担,就会陷入父权制的逻辑圈套,因此,她们认为男人与女人都是自然的、文化的,女性与自然没有必然的联系。同时她们认为女性身上的很多特征(包括生育、抚养、关怀等)并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塑造出来的,是文化建构的产物。切断妇女与自然的联系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二元论所预设逻辑矛盾,但同时也切断了生态女性主义的根基,使到生态女性主义失去了内在的动力机制,“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生态女性主义者最初的激情,她们的初衷是要在有机体的意义上——尤其是在提到妇女的生物学特征时——重申自然”。

4 生态女性主义的当代价值

生态女性主义哲学采取的策略是用女性意识和女性原则来替代人类中心主义和男性中心主义。生态女性主义者认为,女人与自然之间的特殊联系使她们免于像男人那样对自然实行掠夺和控制。女性更懂得如何去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又由于女人做母亲的经历和对孩子的喜爱,使她们善于用情感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以一种和谐的母子关系代替男性世界中普遍存在的等级和统治关系,来自女人独特生活经验的女性文化和价值从私人领域带到公共世界,可以改变战争与政治。男性是把世界当成狩猎场,与自然为敌;女性则要与自然和睦相处。因此,女性比男性更适合于为保护自然而战,更有责任也更有希望结束人统治自然的现状——治愈人与自然之间的疏离,这正是生态运动的最终目标。生态女性主义哲学主张自然世界与女性主义精神的结合,它认为应当建立不与自然分离的文化。

作为发展中的社会思潮和文化运动,生态女性主义无论在理论还是在实践中,都远未成熟。即便如此,“它对压迫妇女和掠夺自然的共同的社会文化根源的挖掘,无疑深化了人们对环境保护和环境伦理问题的探讨。它对作为压迫妇女和自然的共同根源的父权制、二元论和统治逻辑的揭示,使我们能够避免把当代环境问题的根源简单地归结为抽象的人类中心主义。它对关怀、关系、特殊性的强调,也有助于我们超越现代性的各种‘话语陷阱’。”尤其在21世纪的今天,在全球生态环境危机日益加剧的语境下,生态女性主义关于女性与自然的观点有着极为重要而深远的意义和影响。“它把女性主义的‘社会性别’(gender)范畴作为研究和分析问题的范式,重视女性的地位、价值、体验和利益,以性别视角透视环境伦理、生命伦理、妇女伦理等实际问题,注重挖掘生态危机产生的深刻历史根源,并试图为这些问题的最终解决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生态女性主义克服了女性主义、生态主义视角单一的缺陷,而力图从女性和自然的关系的视角出发,将环境问题和妇女问题联系起来进行综合考察,使生态主义和女性主义得以互相促动、协调发展。仅仅20年前,即使那些最激进的环保主义者都认定人类是优越于自然的,他们也只不过是警告人们要居安思危,劝告大家不要为了人类的需要而滥用改造和征服自然的权利。和环保主义者相比,生态女性主义者前进了一大步,她们看到所有的不平等,无论是存在于人类内部的,亦或是存在于人与自然之间的,都是不合理的。生态女性主义关注人与其他生命形式的相互关联,它的目标是达到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参考文献

[1] [美]罗斯玛丽?帕特南?童.女性主义思潮导论[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P364.

[2] Karen J. Warren, The Power and the Promise of Ecological Feminism, Environmental Ethics,12(1990),No.3,PP.125-146.

[3] [美]C.斯普瑞特奈克.生态女性主义建设性的重大贡献[J].国外社会科学,1997(6).

[5] [美]罗斯玛丽?帕特南?童.女性主义思潮导论[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P400.

第4篇

【关键词】;自然观;人与自然关系;失衡;根源

自然观指出人与自然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人与自然界是内在统一的,自然、人、社会是有机整体发展的,并认为违背自然规律是人与自然对抗的认识论根源,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解决人与自然关系异化的根本途径。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由于经济增长基本建立在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传统工业发展模式上,一些地区以环境为代价实现经济增长,出现了比较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人与自然关系逐渐异化。从自然观来看我国人与自然关系失衡的种种现象,可以总结以下几种根源:

一、认识论根源

人和自然的关系,从认识论方面理解,就表现为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古代中国人有“天人合一”的观念,可见古代人没有将人与自然割裂开来的思想,当然也就不会把自然当作异己的客体去加以征服。马克思自然观也主张,人与自然是统一的,人、自然、社会是共同发展的。当代社会,人类中心主义思想的主导和人文精神的缺失使得人类对自然资源需求的过度膨胀,导致了一系列的自然生态问题,这就反映了主体和客体的严重分离。

一是人类中心主义思想的主导。有的学者认为,“人类中心主义的根本在于其主体主义预设,即认为可将宇宙间的万事万物划分为主体和客体,而人是宇宙间仅有的主体,其它一切存在物都是毫无灵性、毫无神秘性可言的客体。”从这一点出发,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人居于核心地位,自然则被看作是可以恣意利用的人类附属物。远古时代,由于社会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人们的认识能力受到很大限制,对于很多自然现象人们都不能解释,所以在价值观念上就表现为自然崇拜。工业革命以来,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支配和改造自然界的能力越来越强,人类支配自然界的规模越来越大,超过了以前的任何一个时代,人对自然的关系也由对自然的崇拜转变成对自然的占有。

二是人文精神的缺失。随着科学技术迅速进入生产领域,大工业第一次大规模地、富有创造性地实现了人与机器作用的结合,使人类社会的工业化进程以空前的速度不断推进。科学技术使人类感受到了物质财富的巨大实惠,从而使人们对科学技术推崇备至。于是科学文化占据了人类文化的中心,而人文文化的阵地逐步陷落,“唯科学主义”思想逐渐突起。其实,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科学技术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的物质生活,但也正因为科学文化的支配与人文文化的缺失,使人类丧失了自己的人文精神,变得心灵空虚、陷入了机械、世俗、实用、唯利可图的思维。这种唯科学主义的思想加剧了人类对自然的破坏。

改革开放后,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我国对经济政策做了极端化、片面化的理解,“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思想肆虐,基于这种“人类中心主义”思想的影响和人文精神的缺失,造成了人与自然关系的紧张,环境污染和环境破坏问题的不断加深,阻碍了和谐社会建设的进程。

二、经济根源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指出:在私有制社会中,由于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的基础——劳动异化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就成为同自己相对的异己世界的关系。进入工业社会,人类为追求利益最大化,用一切手段掠夺自然,使有限的自然资源更加紧张,进一步加剧人与人的对立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异化。

一是经济效益的推动。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各国都在尽可能地追求更大的经济效益。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处在优先地位并取得了辉煌的成就,30年来我们积累了巨大的物质财富。首先,经济总量发展迅速。改革开放30年来,GDP年均增长9.8%,是同期世界经济年均增速的3倍多。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居世界的位次由1978年的第10位上升到目前的第3位。其次,国家财政收入大幅增加。1950年只有62亿元,同时,以2008年为例,该年突破了6万亿元大关,2008年底达到19460亿美元,成为世界第一大外汇储备国。由此可见,在巨大的经济利益的驱动下,人们尽可能地对自然开发和消费,最大限度地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这不可避免的带来了我们生态环境的恶化。

第5篇

所谓“语言陷阱”,就是利用表面堂皇、符合常规或者似是而非的语言,使人上当吃亏,从而牟取私利的行为,也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从本质上看,现象芜杂的“语言陷阱”,主要有几种类型:人均论、均价论、公共利益论、有关部门论、优惠免费论等。

“语言陷阱”的四种套路

人均论,是指某些地方政府采用人均份额的说法,表明经济社会发展或国民生活发展程度的手法。例如,某省或某市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多少万元,居民银行存款人均多少万元,职工工资人均上涨多少元、升幅为百分之多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多少平方米,等等。从人均数量上看,绝对数似乎不错,上涨率甚是可爱,但却掩盖了人与人之间的巨大差异,掩盖了不同地区、行业、部门、阶层之间的差异,自然也就掩盖了其中蕴含的社会发展的严重不均衡的隐忧。比如,某省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三万多元,当然可喜,但其全省国民生产总值的80%以上是由该省很小一块地区和很少数量人口生产出来的,该省绝大多数地区和人口创造的国民生产总值其实十分低下,表明发展的严重不平衡,贫富两极分化十分严重,但简单的人均论,往往就掩盖了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严峻问题。

与人均论相应的还有均价论。商家兜售商品特别是房地产发展商售楼,经常使用均价论。某某楼盘开售,均价某某元。某某商场推销空调,均价多少多少。这种均价论往往给人以相对便宜实惠的感觉,吸引眼球,聚集人气,但实际上是把低质甚至劣质产品包罗在内,掩盖某些高价商品的暴利。尤为离谱的是,某些部门,常常使用均价论来达到“懒政”或者掩盖问题的目的。例如,南方某市国土房管部门统计说,该市2009年房价均价为6000多元,实际上该市市区房价至少万元以上,高的超过3万元!该部门是将包括该市偏远山区和远郊在内的数千平方公里土地的房价连同中央商务区和市区平均计算,从而掩盖了该市房价在2009年度涨幅居全国前列的事实。如果真有人念及房价合理,兴冲冲到该市就业,结果发现稍为过得去的市区房价都在16000元以上,这才尝到了语言陷阱之痛。

公共利益论,是某些人打着公共利益旗号而谋私的语言陷阱之一。利用公共利益的幌子,强行拆迁,罔顾民生,是其间最为典型而又恶劣的情形。成都市金牛区城管执法局局长钟昌林在恶劣影响遍及海内外的唐福珍自焚事件后,不仅没有对罔顾生命强行拆迁而导致的人命案有自我批判和深刻反省,反而指斥自焚殒命者是“法盲悲剧”。该拆迁事件中的官员一方,倚仗的便是所谓“公共利益”这张“王牌”。钟昌林反复强调的是“按照公共利益去办”、“不能让少数人的利益损害了大家的公共利益”,认为唐福珍“把个人利益凌驾于公共利益之上”。

有关部门论,是语言陷阱的另一表现。在社会生活中,近年人们经常听到的是“有关部门”如何如何。具体是什么部门,不得而知。有关部门要求,根据有关部门指示,请找有关部门,已转有关部门,这类表面清楚实则不知所云的部门,往往云遮雾罩,弄得人们晕头转向,不知如何是好。难怪人们调侃说:最神秘的部门就是“有关部门”,最不负责任的部门,就是“有关部门”。有关部门是什么部门,你既不知道,也难以找到;什么问题该找什么有关部门,有关部门自己不清楚,老百姓也根本不知道;有关部门的责任和权利是什么,有关部门也不知道。最终,有关部门成了虚设的机构,成了搪塞敷衍民众的托词。民众的正当诉求,民间的诸多声音,往往在有关部门的语言陷阱中被消解、被屏蔽。

“陷阱”彰显不良文化生态

上述现象产生的原因,不同的人可以有不同的解释。在我看来,根本问题是我们的文化生态没有处于良性状态,存在深刻的问题。诚信缺失、唯利是图、法制观念不强、政治生态不良,都是其具体的表现。

缺少诚信,是语言陷阱出现的道德根源。诚信是中国古代社会的基本道德。君子一言、驷马难追,一诺千金,是全社会认同的高尚品德,是君子人格的重要表现。诚者天之道,诚之者人之道,是天人合一的重要理念和根据所在。在建设现代化社会的今天,诚信是公民道德建设的基本规范;“以诚实守信为荣 ,以见利忘义为耻”,是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内容;同时,诚信友爱也是同志提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而“诚信友爱,就是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语言陷阱的制造者或利用者,正是缺少基本的诚信品质,玩弄文字游戏,利用人民的诚实善良,兜售私货而牟取不义之财。

唯利是图,见利忘义,是语言陷阱出现的经济根源。人均论、均价论也好,公共利益论、有关部门论也罢,其宣导者利用者无不因为有着明显的利益在内。制造利用语言陷阱,不外经济之利或政治之利所驱动。其间,唯利是图,见利忘义,是制造并利用语言陷阱者的显著特征。

缺少法制观念,是语言陷阱出现的法律根源。依法治国是民主社会的基本追求和政治特征。而语言陷阱的制造者和利用者们,并不把法律放在眼里。即使有时他们也声称按照法律办事云云,其实也是选择性执法,选择性用法,选择性释法,为我所用而已。这本身也就表明其法制观念的淡薄和松弛,甚至有时是和法律悖反,近年出现的实行暴力执法而贬斥民众暴力抗法的事例,就是明证之一。

第6篇

一、“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具有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等多种知识底蕴

研究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和锻炼,不仅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储备,而且需要多学科的、交叉性的知识储备。爱因斯坦曾言:“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4]不同学科的理论、知识、观点、方法与技术的交叉、碰撞、吸收、融合与共振,能改善研究生的知识结构、思维方式与能力结构,形成单一学科所不及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与处理问题的素质和能力。“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就是一门包含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的综合性、交叉性学科,能够实现自然观、科学技术观、科学技术方法论与科学技术社会论等多种学科知识的互补,该课程所蕴含的知识有利于培养当代研究生的创新素质与创新能力。第一,“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包含一定的自然科学、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知识。“自然辩证法概论”不仅研究自然界及其与人的关系,而且研究科学技术的研究方法及其与社会的关系。“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自然观、科学技术观、科学技术方法论、科学技术社会论、中国科学技术观与创新型国家五部分。“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主要运用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依据科学技术的发展演变来研究科学技术的内容、方法及其人文蕴涵,研究自然、社会及其相互关系。因此,“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必然包含大量的自然科学、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知识。反之,如果把这些知识排除在“自然辩证法概论”之外,那么它也就只能凭借思辨、猜测、臆想甚至幻想等手段进行研究,而这些属于人类早期的做法,或者说是宗教、神话、文学的做法。第二,“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有助于融合自然科学、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知识。英国科学家斯诺提出“两种文化”(即人文科学文化和自然科学文化),指出人文科学文化与自然科学文化分裂的危害。杰罗姆•凯根提出建立“第三种文化”,即融合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的文化。但高度分化的当代科学为其融合设置了障碍。“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包含自然科学知识、人文科学知识与社会科学知识,便于学生对同一事物或同类事物进行多侧面、多角度、多层次的理解与认识,沟通自然科学、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知识,实现对事物立体化、真实化的理解与认识。这种理解与认识可能是相互协调的,也可能是相互矛盾的,但无论怎样,都是对真实世界、现实世界的理解与认识。以这些理解与认识为基础,以现实事物为基点,协调、统一、融合多方面的理解与认识,从而在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科学技术、科学技术与社会的问题时能够实事求是地认识、解决与处理,实现自然与生态、科技与国家、经济与社会等多方面的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缓解、预防或避免生态、环境、能源、人口、社会等问题的发生。

二、“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具有理性思维、批判思维与辩证思维等多种思维底蕴

“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既是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也是一门综合性、交叉性较强的课程,具备培养和锻炼研究生的理性思维、批判思维与辩证思维等创新能力所需要的思维底蕴。第一,“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有助于培养和锻炼研究生的理性思维能力。理论思维是人类在知识和经验事实的基础上形成的认识事务本质、规律和普遍联系的一种理性思维。从课程内容方面讲,“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涉及很多自然科学方面的概念、观点与理论,这些理论能培养和锻炼研究生的理论思维能力。从课程性质方面讲,“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属于哲学门类,哲学是抽象思维较强的学科,哲学类课程的学习过程就是对抽象思维能力锻炼和提升的过程。如,对生态自然观部分的学习,既要理解和掌握相关系统科学的概念、观点和理论,也要理解和掌握生态科学的概念、观点和理论;既要从科学视角审视生态自然观产生的现实根源与逻辑必然性,也要从哲学视角审视其理论内涵与当代价值。任何科学研究活动都必须运用理论思维,许多伟大的科学家也是哲学家,如爱因斯坦、玻尔、波恩、贝塔朗菲、普里高津等。著名物理学家波恩指出:“关于哲学,每一个现代科学家都深刻意识到自己的工作是同哲学思维错综地交织在一起的。”研究生教育要超越感性思维与经验思维,培养和锻炼研究生形成普遍性、规律性认识的抽象思维。“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是多学科交叉的哲学性质的学科,其抽象程度与理性思维水平要高于一般的专业科学理论,能够培养和锻炼研究生的理性思维能力。第二,“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有助于培养和锻炼研究生的批判思维能力。所谓批判性,就是人们对已有的理论知识、思想观念等提出怀疑,并通过科学研究寻找真理,实现对现存事物的改造和思想理论的革新。目前,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其广泛应用,在增加社会财富、提高人类生存质量的同时带来了资源匮乏、生态危机等问题。“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不仅是对现实的了解和理论的学习,而且是在具体分析的基础上,对这些内容作批判性考察,考察其理论根源、现实根源与价值观根源。如,对“科学技术与社会”部分的学习,不能简单认为科学技术是好的、万能的,也不能简单认为现代社会中的科技运用都是善的、正当的,而要研究科学技术的发展状态及其在社会中广泛应用的科学技术根源、现实社会根源与科学技术观根源。对既定事实与理论的怀疑与批判是创新素质与能力的重要内容。如果一味地循规蹈矩、因循守旧、崇拜偶像、迷信权威,就只能复古守成,难以创新。具有批判性思维能力才能对不断变化的事物去伪求真,追根溯源。是对前人既定的理论框架完全接受,还是大胆反思和批判、推陈出新,成为评判人们是否具有自主创新意识的重要参量。“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倡导批判性的科学精神、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态度与实事求是的科学追求,有助于培养和增加研究生的批判思维能力。第三,“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有助于培养和锻炼研究生的辩证思维能力。马克思指出:“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理解中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理解。”“自然辩证法概论”以辩证的视角理解人、自然、科学技术、社会及其之间的关系。如,对科学的理解,既要理解其可确证性的一面,也要理解其可证伪性的一面;既要理解其个体性的一面,也要理解其社会性的一面;既要理解其“小科学”时代的意义,也要理解其“大科学”时代的意义;既要理解其简单性的本质,也要理解其复杂性的本质;既要理解其对人类社会积极性的一面,也要理解其消极性甚至破坏性的一面;既要理解与认识科学,也要理解与认识非科学、伪科学与反科学;既要避免科学主义,也要避免反科学主义。

三、“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具有沟通科学、技术、社会与人文的实践底蕴

作为理论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有助于培养和增加研究生把科学技术应用于社会的问题意识;有助于培养和锻炼研究生把自然科学、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等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的素质和能力。第一,“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有助于培养和增加研究生把科学技术应用于社会的问题意识。自然辩证法首先强调技术进步的机制与科学家的创造精神,科学技术的研究、发展与创新既有科学技术自身的推动力,也有经济与社会发展需求的牵引力。科学技术的研发需要着眼于、致力于社会需求;着眼于、致力于社会需求的科学技术的研发成果能够更有效地转化与应用,造福社会。但这种研发行为有一个前提条件,即具有把科学技术应用于社会的问题意识。“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立体化地研讨科学技术在现实社会中的具体问题,不仅有助于培养和锻炼研究生把专业理论应用于社会的问题意识,而且有助于培养和锻炼研究生创造性地把专业理论应用于社会的问题意识。第二,“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有助于培养和锻炼研究生把自然科学、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等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的素质和能力。“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涉及的知识,不仅仅是“象牙塔”或“楼阁”中的知识,还包括现实社会中的知识;不仅仅是理论状态的知识,还包括理论知识运用到现实社会时所产生的效果与影响。“自然辩证法概论”从科学技术与人、自然和社会关系的视角理解科学技术。科学技术不是悬置在空中的孤立之物,而是在世俗社会中与自然、人类息息相关之物。从本性上讲,科学技术是属人的、为人的;否则,科学技术就可能异化成人类的对立物,损害或控制人类的生存和安全。如,高度发达且高速发展的科学技术运用到自然界与人类社会中,既有助于产生便利、舒适的人类生存工具与环境,也伴生了物质崇拜、人性异化、意义淡漠、价值虚无等问题。在科学技术的实践活动中而非脱离其应用语境的抽象概念中理解科学技术,有助于研究生把对科学技术的认识从理论迁移到实验室、从实验室迁移到试点或试验区、从试点或试验区迁移到社会生产与实践中,从而把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的能力与素质。创新型人才是国家、社会与时代的需求,是实施科教兴国与人才强国战略的关键,是建设创新型社会与创新型国家的关键。研究生阶段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关键阶段,“自然辩证法概论”是帮助硕士生掌握的自然观、科学技术观、科学技术方法论、科学技术社会论,培养硕士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具有增强研究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知识底蕴、思维底蕴与实践底蕴。换言之,“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具有丰厚的创新意蕴,能够履行“为国服务”的重要功能。“在构建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时代浪潮中,自然辩证法大有可为。

作者:智广元刘霁堂冯慧卿单位:广州中医药大学副教授广州中医药大学思想政治学院副院长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

第7篇

同志们:

按照市委巡察工作领导小组的安排,今天在这里召开第五轮巡察反馈会议。刚才,XX同志代表市委第四巡察组向市XX集团班子反馈了巡察情况。下面,我再讲几点意见:

一、全面落实中央、省党委和市委关于巡视巡察工作的部署要求,切实增强做好巡察工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今年X月X日,中央巡视工作领导小组召开了全国巡视工作会议,X月X日召开了全国市县巡察工作推进会。X月X日,省党委巡视工作领导小组召开了全区巡视巡察工作会议暨十一届省党委第九轮巡视动员部署会。这些会议紧紧围绕贯彻落实关于巡察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对推进新时代巡视巡察工作作出总体部署、提出明确要求,同时也对巡视巡察整改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为开展巡视巡察工作提供了重要遵循。9月3日,市委四届第五十七次书记专题会议听取了市委第七轮巡察情况汇报,市委书记XX严肃指出了巡察中发现的问题,并对巡察反馈和整改提出了明确要求。X书记强调,要把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进一步压紧压实,充分运用好巡察成果,切实把巡察反馈和整改工作抓落实、抓到位,确保整改取得实效。贝荣越同志代表市委第一巡察组反馈了巡察情况,对市XX集团近年来的工作既给予了肯定,又严肃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了中肯的意见建议。希望市XX集团党委高度重视巡察反馈意见,以强烈的政治自觉和责任担当,把巡察反馈意见整改落实工作作为加强党的建设、全面从严治党的“试金石”、“催化剂”,以这次巡察反馈意见整改为契机,进一步净化、优化本单位、本系统政治生态。

二、充分发挥领导干部示范表率作用,全面落实巡察反馈意见整改责任

“巡视巡察发现问题的目的是解决问题,发现问题不解决,比不巡视巡察的效果还坏”“整改不落实,就是对党不忠诚”。市XX集团党委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切实把抓好巡察整改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巡察反馈意见整改责任,不折不扣抓好整改落实。

一是领导带头抓整改。党委书记为落实整改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牢固树立“整改不力就是失职,不抓整改就是渎职”的思想,始终把整改任务放在心上、扛在肩上、抓在手上,在主动改、带头改的同时,切实加强整改工作的组织领导,层层传导压力,推动整改工作全面落到实处;班子成员要按照职责抓好分工范围内的整改落实工作,确保任务到人、责任到岗、要求到位。

二是上下联动抓整改。对属于班子的问题需要下面配合解决的,要下沉基层调研,问计于民;对属于下面的问题但根子在班子的,不推诿、不敷衍,要主动作为;对需要部门之间联合解决的问题,要各方协调,充分调动各方面的整改积极性,统筹发力,共同抓好整改。

三是统筹兼顾抓整改。要把整改工作置于中心工作和大局中去谋划、去推进,进一步提振广大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精气神,统筹抓好本单位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努力在新的起点上争取更大的成绩。

三、切实采取务实管用措施,认真抓好整改工作

市XX集团党委要针对巡察组反馈指出的问题,切实采取有力措施,认真抓好整改落实。第一,要分析问题原因,深挖根源。要及时召开巡察整改专题民主生活会,对巡察发现的问题,要对照纪律条规,深入剖析问题的危害,深挖问题的根源,对问题的原因、危害、根源及整改措施形成共识,奠定整改工作的思想基础。第二,要制定具体的整改方案,分解整改任务。反馈会议结束后市,市XX集团党委要及时召开党委会议,认真学习市委有关精神,做到系统研究整改工作,制定具体的整改方案,把巡察指出的问题细化为一个个具体问题,把巡察提出的建议分解为一项项具体措施,落实到有关部室和单位,明确责任领导、责任部门、整改时限和整改要求。第三,要实行台账管理,逐条整改落实。对存在的问题要逐条纠正、整改到位,实行台账管理,建立整改问题清单、任务清单、责任清单,一件一件地抓好整改落实,完成一件销号一件。第四,要认真办理转办件,强化执纪监督。市纪委派驻纪检监察组要全面履行监督责任,严肃查处违纪违规行为,让失责必问成为常态。第五,要加强制度建设,形成整改长效机制。市XX集团党委要剖析问题根源,举一反三,在全面整改落实巡察组反馈意见的基础上,突出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狠抓制度建设和执行,形成制度管人管事管权的长效机制。第六,要引导社会舆论,主动接受监督。积极回应群众关切,按照巡察工作要求,要将整改报告在一定范围内通报。

市XX集团党委要自反馈之日起2个月内完成集中整改工作,并向市委巡察工作领导小组书面报告党委主要负责同志组织落实情况和整改工作情况,未完成的整改事项要在每月的规定时间报送市委巡察办备案。按照中央和省要求,市委巡察机构将加强对巡察整改情况的跟踪督促,市纪委机关、市委组织部门将加强对巡察整改有关情况的日常监督。

第8篇

生态女性主义是特殊时代下的产物,既是生态哲学的一个重要流派,同时也是女权主义研究的一个重要流派,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社会文明的发展。本文主要分析生态女性主义中的精神和社会向度,从而进一步挖掘隐藏在生态女性主义背后的内涵。

关键词:

社会向度;精神向度;生态女性主义

在上世纪七十年代,生态女性主义逐渐发展起来,它是两种运动相结合的产物,即环境保护运动和妇女解放运动。生态女性主义认为,要想重建基本的社会经济关系,就需要将上述两种运动的要求结合起来。从其特征来看,最为明显的一点是: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分析、阐述对自然的统治、对女性的统治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但是,在导致两种统治的基础、原因等方面,对于不同的生态女性主义者来讲,则完全可以做出不同的解释,同时侧重点也不尽相同。下文主要分析其精神向度和社会向度。

一、生态女性主义中的精神向度

在当今环境问题日益恶劣的形势下,探讨生态危机的根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大部分环境主义者的观点来看,人类中心主义是主要根源。但是,生态女性主义则并不这样认为,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人类”只包含“男人”,女人则是受害者。

(一)自然的生命性

在生态女性主义中,一部分人认为父权制对妇女、自然的统治时间比较长。在新时期时代文明中,女性的地位比较高。在前父权制的平等主义文化中,动物主要用来四眼,饮食以素食为主,大自然是一个有生命的存在。当然,对于当代的女神精神运动来讲,它并非只是重复古时代宗教,而是一个创造性的精神实践,其中存在女性向度。对于当代的女神精神运动,斯普瑞特奈克认为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其一,神性弥散在自然之中,并非是某些力量拥有者;其二,重视内在力量的获得。人们了解自身的本质后,可以获得某种内在的力量;其三,再生意识,即从现实生活中的死亡感走向再生。总而言之,在生态女性主义中,注重将自然从压迫性的男性文化中挣脱出来,并且将自然视为生命的承载着,给予充分的尊重。

(二)自然的社会心理

对于父权文化的心理根源问题,一部分生态女性主义尝试从“社会-文化心理”方面进行探讨。其中,格雷芬《妇女与自然》中,指出父权男人在面对死亡时感到恐惧,从而将永恒的本质(比如心灵、灵魂等)与非本质的必死方面(比如血液、肉体、性等)对立起来。因此,父权男人必须对有机的和自发的事物进行控制,比如他女人身上的野性、野性的动物等。妇女代表了自然内(直觉、感觉等)和自然外(怀孕、哺乳等)的东西。因此,妇女必须要反对父权男人不利于自身的倾向,即否认、抨击所有肉体的、有机的等事物的倾向。从格雷芬的著作来看,赞美了感觉、激情、直觉等,比较了父权自我的线性的、抽象的理性与被长期压抑的女性意识模式[3]。总而言之,在格雷芬的这类文化生态女性主义者观点中,女性文化比较关注物质、身体、情感、私人生活等,男性文化则注重理性、客观性、智力、公共生活等。男人总是在不停奋斗,不断地进行掠夺、征服。因此,只有发动女性主义革命,才能改变女性现状,在社会中建立由女性主导的文化。

二、生态女性主义的社会向度

对于社会生态女性主义者来讲,认为对自然、妇女的双重统治不仅是女神崇拜的消失,或是抽象的哲学观念,而是与具体的社会结构、经济体系等因素有关。因此,在生态女性主义中包含了社会向度。

(一)反对殖民

在生态女性主义者中,一部分具有社会主义倾向的人认为,对自然的剥削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与社会中的剥削有关,与此同时,对妇女的压迫与种族、阶级的压迫相互关联,并由此关注殖民主义,认为人口增长话语背后存在歧视问题,即性别歧视、种族歧视等。此外,社会生态女性主义者还对被殖民主义的女性、自然所犯下的罪过进行分析,在欧洲的早期发展中,主要是依靠对殖民地进行掠夺,这不仅是对自然的破坏,而且也是对女性的剥削。

(二)反对社会等级制

在社会生态女性主义者中,对压迫妇女、黑人、穷人、自然等之间的联系比较关注,强调资本主义经济产生的破坏性影响(主要是针对生态健康、社会主义)。从她们的观点来看,只有消除等级制,才能实现解决对所有人压迫的现状。因此,在女性主义的议事日程中,不能剔除对资本主义的批判。此外,社会生态女性主义者不认为父权制是统治的最初形式。比如从柏尔的观点来看,从压迫形式来看,不止是女性被压迫,男性(比如穷人、黑人等)同样被压迫。

(三)反对战争,强调和平

生态女性主义是在特殊时期下产生,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它本身就是和平运动的产物。因此,生态女性主义反对、批判军国主义。比如在1980年,女性主义团体在美国五角大楼组织了静坐、示威活动,人数多达200人。在此次活动中,发表了“妇女五角大楼抗议活动声明”,该宣言直指军国主义及其象征物,即五角大楼。从宣言的内容来看,明确指出军国主义是毁灭地球生命的力量,也是一种“由父辈传给子孙”的疾病。从军国主义的毁灭途径来看,主要有以下几种:将社会财富用于军事目的,比如制造武器、掠夺等;制造有毒废物;助长以统治与暴力为特征的国际关系;部署核武器等。因此,生态女性主义者反对、批判军国主义,要求结束所有形式的男性暴力,停止压迫、停止战争,构件和谐世界。

综上所述,生态女性主义是女权意识的觉醒,同时也是对环境问题的关注。从不同的思考角度来解读生态女性主义,可以有不同的理解。本文将生态女性主义分为两种类型,即文化生态女性主义、社会生态女性,并分别从精神向度(自然的生命性、自然的社会心理)、社会向度(反对殖民、反对社会等级制、反对战争与强调和平)进行分析,发现生态女性主义具有生态后现代主义倾向、关注环境正义、主张和平主义理念。

参考文献:

[1]邓环.社会主义生态伦理观价值向度探析[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05):138-141.

[2]郇庆治.西方生态女性主义论评[J].江汉论坛,2011(01):133-139.

[3]盛雅焜.生态女性主义视角下的生态文明[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4):21-24.

第9篇

关键词:林业生态环境;园林绿化建设;人和自然

一、绪论

踏入新时代以来,经济与生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我国政府坚定不移要实现的目标之一,而为了确保我国人们的生活质量,更进一步改善林业生态环境,深入实行绿化发展是亟需进行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部分地区一定程度上在基础设施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发展了特色经济以及优势产业等,同时科技教育和卫生文化等社会项目明显得到发展。但是,在经济发展的同时,许多问题呈现出绿化成绩的缺乏。因此,新时代的林业生态环境建设以及园林建设发展将会为我国经济生活带来巨大的影响,林业生态环境建设以及园林建设发展备受关注。而本文将会围绕着林业生态环境的完善以及园林建设的发展这一主题,重点阐述青海地区近年来的生态环境建设,以提供理论性参考建议。本文将借鉴前人的研究,为以青海地区为主的生态园林设施建设提供建议,为日后的城市转型提供参考性思路,促进生态城市最终形态的形成,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并进一步发展可持续性的生态经济,具有一定的现实与实践意义。另外,本文将为林业生态环境建设等文献研究作初步总结,为日后的理论研究以及实践提供理论基础,具有一定的学术意义。

二、文献综述

林业生态环境的改善与园林绿化的发展研究应从生态园林开始,并由生态园林的含义功能等进一步延展到生态园林在我国的发展研究以及建设进展研究。因此,本节将针对以上三个方面进行文献的阐述。关于生态园林的含义以及功能,王浩指出,生态园林是一个基于生态学原理而衍生出的园林绿地系统,即是基于科学的配置,美化的景观以及群落的源生循环调节功能而形成的林业生态环境。生态园林的功能是丰富多样的,例如“自觉”调节气候、改善空气、改善环境等功能,而学术界对生态园林功能的总结,主要是能够促进人们更完善的、更有质量的经济生活的实现[1]。关于我国对生态园林城市的发展研究,王浩提出,应该在科学明确的生态园林城市概念及理论研究基础上,有针对性的研究我国生态园林城市的规划与建设方案,形成基础理论模型将有利于林业生态环境的进一步完善以及园林绿化的进一步实现。侯碧清基于具体的生态园林城市的实施,深入研究并提出绿地的生态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战略规划,系统总结与归纳林业生态环境的理论与方案。骆天庆系统地介绍了当代生态规划设计的思想与经验以及发展的未来态势,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生态规划设计,形成生态规划设计的主要内容与做法,为构筑林业生态环境奠定系统理论基础。而翁奕城进一步指出园林与城市之间的相处模式,并强调这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解决难点[2]。基于以上系统的理论基础,更多学者强调,尊重自然规律,以可持续发展的观念进行林业生态环境改善以及园林绿化改善,并提出了不少建议。如,牛然提出循环经济与生态建设的结合,指出当代高消耗的生态经济建设模式的致命缺点,尊重其自然规律,尊重其内在循环规律,应是当代生态经济建设的重点。除此之外[3],刘杰,经过比较分析我国的生态城市建设模式,指出其内在发展机制;韩云龙提出林业生态环境建设的总体框架以及方法等等[4]。以上文献从林业生态的内在规律出发,主要指出林业生态环境的建设以及园林绿化建设与其自身的内在规律有着十分重要的联系。关于目前我国生态建设的进展,主要围绕以下几座城市的模式展开研究。一是天津市等为模型的生态建设模式,该模式注重城市内在特色,利用其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资源以及历史文化资源发展的基础进行生态建设,提高林地的占有率,扩大城市园林绿化,以“适地适树”原则为基础,在盐碱地上实现绿化建设,造就特色生态建设模式[5]。二是以宁波市等为模型的生态建设模式,该模式以系统论为基础,重点衡量区域治理与整体治理的协调性,以系统的观念为林业生态建设与园林绿化建设提供实现方案的理论基础,其目的是培育一个绿化系统模式———花园城市[6]。三是以深圳市等为模型的生态建设模式,该模式从新的角度进行林业生态环境建设,以整体的思维看待周边城市,与周边城市抱团绿化治理,进行组队林业生态环境建设与园林建设,科学利用整体思维合理规划资源,以更大更有凝聚力的力量进行生态建设[7]。四是以苏州为模型的生态建设模型,其依托于自身浓厚的历史文化背景,以建设“小多匀精”模式为主要目的,是基于城市本身的基础内核,可以以较高的标准以及起点来规划生态环境建设[8]。基于以上文献研究,我们可以知道林业生态环境与园林绿化的建设,本质上是人们从新的角度寻求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方法,而生态建设并不能设计一套统一的模式,因地制宜,才能更好地进行生态建设。与大部分城市相比,青海地区的城市生态环境比较恶劣,如何运用科学的配置方法进行生态规划设计,是当前许多学者都在致力研究的一个问题,解决西部林业生态建设以及园林绿化将是解决西部大开发重要难题的起点之一。

三、青海地区林业建设与园林绿化

1.青海地区林业建设与园林绿化的进展

一个国家林业的发展、林业的富裕是其社会繁荣的重要标志之一,非协调性经济发展所导致的生态环境的恶化促使林业建设与园林建设成为国家建设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林业建设与园林建设,是一项伟大的社会公益事业,是保护国家生态环境与整治国土环境的首要任务。因此,进行林业建设与园林建设毋须置疑。而作为荒漠化极其严重,自然环境极其恶劣的青海地区,应该是林业建设和园林建设的重要考察对象。为此,我国有一套具体的林业建设与园林建设的方案。一是在源生生态系统的基础上进行林业园林建设。自开始治理青海生态以来,国家不断投入各种资源保护改善青海地区的生态环境,但是青海地区的环境仍然持续恶劣,甚至出现了更多生物难以生存的境地。究其原因,是在进行生态建设的过程中,保护观念的滞后性,保护的措施并不能适应当前破坏源环境的速度。在进行生态环境建设时,出现了为了速度而放弃详细的考略与衡量的情况,致使保护工作没有做到位,结果不尽如意。解决该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对青海地区源生生态系统的保护的基础上进行林业园林建设,建立自然保护区。二是改善黄河长江中上游环境,为林业园林建设提供良好的基础环境。天然林是我国森林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天然林天生对水环境的要求比较高使极大部分干旱的青海地区缺少天然林。人工造林在一定程度上会存在生物多样性的破坏,也有可能无法达到真正森林的标准。因此,创造建设天然林源生生态环境至关重要。改善长江黄河中上游的环境,使江河断流现象逐渐消失,是保护天然林的重要举措。在天然林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林业园林环境的生态规划,从而使天然林保护工程与林业园林建设工程相联结,为林业园林建设提供良好的环境基础。三是以退耕还林工程为重,进一步进行林业建设与园林建设的生态规划。退耕还林主要是为了解决因开荒种粮而出现的森林退化问题。农业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计生行业,长期以来为了进行西部大开发,曾一度剧烈开展开荒种粮行动。然而,虽投入了大量物资,但是农产品产量不大,森林资源也在不断减少,生态环境更加恶化,实践证明开荒种粮并不能解决西部大开发问题。因此,退耕还林,以更大的土地进行林业园林建设是当前西部地区林业生态环境完善与园林绿化的重要项目之一。通过退耕还林,增加森林的面积,从根源上保持水土平衡,从而改善西部地区土壤以及环境问题,这也是西部地区进行林业园林建设的重要目的。四是围绕防护林建设进行林业生态环境工程建设。三北防护林工程是我国六大林业工程的重点项目之一,是实现飞跃式林业园林建设工程的重要标志。三北防护林工程是指在青海、东北以及华北三个地区建设风沙带防护林建设,以构筑起“绿色长城”,为生态环境建设保驾护航。作为三北之一,青海地区的防护林建设为青海地区减少了恶劣的环境侵害。以上四点是当前我国在青海地区进行的林业生态环境建设以及园林绿化建设工程,基于保护以及持续发展的理念,在林业园林建设的基础上进一步构建我国青海地区的林业生态系统,改善西部大开发的自然环境条件。

2.青海地区林业建设与园林绿化的困境

多年来,缺水是人们对青海地区的基本印象,也是贫困以及难以生存的重要原因,解决缺水的根源问题,是青海地区林业生态系统需要进一步完善的问题。完善林业生态系统,使西部地区有水可用,进而促进农业的进一步发展,人才的流动、促进经济的发展。本节将围绕当前西部地区林业生态建设以及园林绿化建设的难点出发,系统概述当前的困难之处。一是青海地区特殊的地理环境限制了林业园林建设。森林是林业产品的主要资源来源,兼顾调节气候和保持水土的功能,也是林业与园林建设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青海地区森林的覆盖率较低,是水土流失严重的重要原因,青海地区干旱的自然环境与当地气候干燥、降水不足息息相关。青海地区环境系统十分脆弱,而脆弱的生态系统难以维持林业与园林建设。青海地区荒漠化严重,为当地生物的多样性带来威胁,生物的单一系统导致生物循环系统不能正常进行,这也是阻碍林业与园林建设的重要原因之一。青海地区并没有充足的江水河水或者湖泊,且江河断流现象日益严重,而水是林业与园林建设的重要条件,水资源的缺乏更是阻碍了青海林业生态系统的发展。除了上述原因,青海地区自然灾害频繁,冬春季冷雪伤害十分严重,极端的低温使林业生态建设受阻。二是计划经济色彩浓厚,缺乏创新思想,阻碍了青海地区林业建设与园林建设的发展。东部沿海地区在市场机制的带领下,焕发起了新的生机,青海地区改革缓慢,市场机制在青海地区发挥的作用无法与东部沿海地区相比。青海地区依靠行政管理的色彩比较浓重。青海地区森林大部分属于国有,林业建设与园林建设长期处于低收益低公开的状态,因此效率较低,不利于林业园林建设的发展。同时,青海地区仍然处于贫困地区,缺少优质人才和具有创新能力的企业,从而整体创新意识不足。

第10篇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环境保护;发展

自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以来,科学发展观已深入人心,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新时期我们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充分认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为目的,营造生态良好的环境,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一、我国环境现状及严重后果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建设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但是伴之而来的却是环境的污染,生态的破坏,这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制约了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

(一)残酷的现实。中科院的一份报告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创造了许多第一:经济增长第一,外汇储备第一,直接投资第一等等,同时带来很多令人担忧的问题,就是建材消费第一,能源消费第一,空气污染排放第一和水污染排放第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面积是960万平方公里,在1949年之前就已经有1/3不可居住了。建国以来,土地又因水土流失减少了1/3,现在可居住的国土面积是300多万平方公里,但人口却从7亿增到13亿。中国单位GDP能耗是发达国家的8~10倍,污染是发达国家的30倍。中国的化学需氧量排放是全世界第一,二氧化硫排放量是全世界第一,碳排放是全世界第二。我们的江河水系70%受到污染,40%严重污染,流经城市的河段普遍受到污染,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不足20%,工业危险废物化学物品处理率不足30%。3亿多农民喝不到干净的水,4亿多城市人呼吸不到干净的空气,其中1/3的城市空气被严重污染。世界空气污染最严重的20个城市中,中国占了16个,一多半的城市空气不达标。

中华民族北有黄河,南有长江,中有淮河,这三条河是中华民族血脉所系的生命之河,保护三河就是保护中华民族的现在和未来。然而,三河的现状却令人堪忧,长江:湖泊在不断消失,洪水频繁发生;黄河:河床在不断增高,污浊的河水在空中流淌,断流频发;淮河:受到严重的污染,河水既不能饮用也难以用于灌溉,沿淮两岸癌症村迭出不穷。

虽然党和国家非常重视环境保护,出台制度、法规,下发各种文件,督促各地加大环境监管力度,但是在利益的驱动之下,在地方保护主义的庇护之下,一些高污染、高消耗的企业还在上马,一些破坏环境的活动还是屡禁不止,环境现状不容乐观。

(二)严重后果

1、经济损失巨大。2006年9月7日,《2004年中国环境经济核算》绿皮书正式公布,这是我国首次的环境污染经济核算报告。报告指出,2004年因环境污染给我国造成的经济损失为5,118亿元,占当年GDP的3.05%。水污染的环境成本为2,862.8亿元,占总成本的55.9%。大气污染的环境成本为2,198.0亿元,占总成本的42.9%。固体废物和污染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为57.4亿元,占总成本的1.2%。如果用现有的治理技术水平全部处理2004年点源排放到环境中的污染物,需要一次性的直接投资约为10,800亿元,占全年GDP的6.8%左右。2008年河南省民权县成城公司向大沙河排放含有大量的砷和数百吨劣质矿石的废水,造成沙河的严重砷污染。污染事件发生后,安徽省连夜筑起5道大坝拦截来自河南的污水。经过4个月,花费2,000余万元治污“清毒”后的大沙河,依旧难觅昨日踪迹,而成城公司仅是一个向当地财政年贡献不过百万元的企业。成城公司应让我们引以为鉴,但类似的环境事件,还在一些地方上演。

2、危害健康。2007年《OECD中国环境绩效评估》报告指出:根据卫生部的统计数据,2001~2003年记录的中国25%的出生缺陷归因于环境污染;有超过2.7亿的城市居民生活在空气质量不达标的环境中,大约有2.3万人死于各种呼吸道疾病,1.3万人死于心脏病;约有3亿人每天都在饮用受到污染的水,其中约有1.9亿人患病,每年约有3万儿童死于腹泻。另据肿瘤专家统计,每年200多万癌症患者中,70%与环境污染有关。

3、影响社会稳定。就国内来说,由环境污染引发的群众上访事件呈显着上升趋势。以2005年为例,全国共发生5.1万起环境纠纷,上访投诉40多万起,每年以30%的速度递增。上下游水污染和跨界污染纠纷近年来日益增多,甚至造成不同地区之间的冲突。一些企业与周边群众因污染问题也矛盾重重,并不断尖锐化。国际上,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也在影响着我国的国际形象,像日本、韩国最关心的是沙尘暴,他们认为沙尘暴100%来源于蒙古和中国。东南亚一些国家抗议我们在上游修水电站,破坏了他们的生态等。与周边国家存在的环境问题处理不好会成为外交摩擦的隐患。

二、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处理好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一)环境问题的根源。引发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的根源是什么?原因很多,如技术落后、地方保护主义、环保法制与体制不得力……但归根究底是发展观问题,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

在发展问题上,我们一直在思想上存有误区,概括起来,主要表现为“四个片面”:一是片面认识“发展”。狭义理解“发展是硬道理”,认为先污染后治理、先破坏后恢复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规律,因而出现了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发展经济的诸多问题;二是片面对待“发展”。一些开发和建设活动不尊重客观规律,甚至违背自然准则,不考虑环境的承载能力,对自然界只讲索取不讲投入,只讲利用不讲建设,造成难以弥补的环境后果;三是片面追求“发展”。在急功近利思想的推动下,单纯追求经济增长,在制定重要的规划、开发计划时,不考虑对环境的影响,许多环境问题的防治主要依赖于末端,大大提高了防治成本;四是片面评价“发展”。政绩考核偏重经济增长、忽视全面发展,偏重短期效果、忽视长远利益,未能把发展过程中的环境损失和环境效益纳入评价体系,一定程度上助长了重经济增长、轻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的行为。

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创造了GDP年均增长9.8%的奇迹,然而这种增长是以资源高速损耗和环境的破坏为代价的。全国高利税企业,排在前面的全是钢铁、水泥等高耗能、高污染企业。现在世界环境问题非常突出,中国不能再模仿发达国家走“先发展后治理”的老路,中国的人口资源环境结构比发达国家要紧张得多,发达国家可以在人均8,000~10,000美元的时候改善环境,而我们却要在人均3,000美元时就面临生态的严重压力,我们那微薄的经济成果根本无法抵挡。所以,中国环境问题如此严重,当务之急就是树立科学发展观,做好环境保护工作,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转贴于

(二)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处理好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发展是硬道理,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在促进发展中,不仅要关注经济指标,而且要关注社会发展指标、人文指标、资源指标和环境指标;不仅要增加促进经济增长的投入,而且要增加社会发展的投入,增加保护资源和环境的投入。经济的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资源为代价,要为子孙后代着想,为他们留下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必须努力保证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这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科学发展观的内涵非常丰富,其中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可持续发展,处理好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充足的自然资源是经济增长的基础和条件。经济增长的最终目的是富民强国,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良好的环境是高质量生活的必要条件,而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既有悖于促进经济增长的初衷,也不利于人们保持良好舒畅的心情,不利于生产的进行。另外,污染治理和资源短缺不但会制约经济的增长、甚至制约一些产业的发展,影响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其次,经济增长不足或增长方式不当是造成环境污染、资源枯竭、生态破坏的重要原因。贫困地区毁林开荒、草原过牧、陡坡种粮等是造成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的主要原因。粗放式的经济发展方式把环境成本外部化,不考虑资源更新的速度及生态服务价值,低成本的工业扩张是造成环境严重污染和资源浪费、短缺的根源所在。

第三,发展经济要有可持续性。我们在发展的同时,不仅要考虑当代人发展的需要,也要考虑子孙后展的需要,给后代人留下良好的环境条件是我们必须负起的历史责任。

第四,环境问题是发展带来的也只有通过发展才能加以解决。没有必要的经济增长和缺乏改善环境的条件和资金的支持,保护环境就难以奏效。只有在发展经济的同时重视环境保护问题,才能使问题得到妥善解决。

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做好环境保护工作

恩格斯曾经警告说:“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历史更以无可辩驳的事实告诉我们,社会发展只能走人与自然和谐共荣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人们不能再以“天之骄子”自居,而必须把自己作为自然界的普通一员,坚持科学发展观,正确认识和对待环境保护问题。

(一)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积极推进清洁生产。循环经济的特点是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实现以最小成本获得最大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大力推进循环经济,要把工业与农业、生产与消费、城市与农村以生态链为纽带统筹规划,建立循环型社会。环境问题的本质就是发展问题,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必须大力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

清洁生产指生产过程中要节约原材料和能源,减少排放物的排污量和毒性,同时也要求减少整个生产周期对人的健康和环境的影响。“预防污染”是清洁生产的本质特征,传统生产是一种孤立的、只强调物质生产而忽视环境的生产方式,由于它已延续很长时间,成为传统习惯,要使这种观念得以根本转变,需要不间断地施以清洁生产意识教育,引导人们转变传统生产观念,让清洁生产的要求和方式深入人心,成为政府、企业、社会的自觉意识和行为。

(二)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和强化环保责任意识。保护环境,领导干部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必须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不追求脱离实际的高指标,不盲目攀比;不做表面文章,不急功近利;必须坚持办实事,求实效,珍惜民力,不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切实做到保护环境,把绿色GDP作为考核官员的主要标准。保护环境,还应强化各方的环保责任意识。首先,要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环保危机感和责任感,要把环境保护工作放在突出位置;其次,加强环保产业单位和从业人员的职业责任意识教育,加强环境保护的监管力度;第三,“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不仅要成为人们的环保意识,更要成为人们参与环保的自觉实践。

(三)加强环境保护的立法和宣传工作。环境保护需要一定的法律、法规做保障,用以规范和约束政府、企业和个人的环境行为,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要坚决取缔一些污染重、耗能大、群众反映强烈的企业,对破坏环境的行为要加大惩处力度,要强化新项目的审批制度,防环境污染于未然。增强全民的环境法律法规意识,加大宣传力度,使人民群众充分认识我国环境保护的严峻形势,充分认识环境对经济发展的支撑和促进作用。进一步增强全民的忧患意识、保护意识、监督意识和责任意识,坚定地落实好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发展是人类社会的永恒主题,是人类不断否定过去和追求自我完善的过程,是现代人应有的自觉意识。科学的发展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相协调的发展,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的可持续发展。要牢固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坚定不移地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经济问题和环境问题,把我国建设成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主要:

[1]林秀红.必须控制经济增长的环境成本[D].海峡科学,2010.6.

第11篇

森林旅游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开提报告

选题依据:森林旅游是伴随20世纪70年代世界环境认识运动而迅速发展起来的,它是在不采伐、不破坏森林的条件下,充分发挥森林的生态功能,是越来越受各国游客欢迎和重视的一种生活方式。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文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传统的观光旅游一统天下的局面已发生改变,越来越多的游客转向休闲、自由、经济的森林旅游。开展森林旅游,不仅有利于提高人们走进自然,欣赏自然的兴致,也有利于提高自然旅游在旅游业中的地位和赚取外汇的份额。在看到森林旅游发展前景较乐观的同时,我们也应看到森林旅游业对环境造成的近期和远期的危害,森林旅游面临着森林旅游资源的粗放开发和盲目利用、森林旅游区生态环境系统失调、森林旅游区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因此,我们应对森林旅游的真正内涵加以研究,结合我国的实际制订出森林旅游的法制法规和管理措施,充分认识到森林旅游是一种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与自然环境相和谐的旅游。我们也应处理好保护对象与森林旅游的关系,处理好保护区内群众关系,把握适度的开发速度,控制接待人数,增强环保意识,使森林旅游成为对旅游者进行生态教育的一所大学校,以此来保护我们的自然景观与文化遗产,使森林旅游业成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绿色产业。可行性论述:根据实际情况提出解决好森林旅游所面临问题的对策,大力发展森林旅游业,是林业体制改革,扩大对外开放程度,调整产业结构增强经济活力的重要措施,是尽快绿起来、活起来和富起来的重要手段。因此,森林旅游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是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国内外经济热点问题。

相关手段和方法: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相结合;对比论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演绎分析等方法。主要通过图书查询;实地访谈;网上浏览等方法来收集资料。运用林业经济学、生态经济学、管理学、区域经济学等相关知识来撰写论文。

本论文拟分以下几个部分撰写: 第一部分:森林旅游的概述通过对森林旅游的现状,作用和地位及国内外森林旅游发展的现状的简单阐述来对森林旅游的概况作一个简要的叙述。第二部分:森林旅游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原因拟对森林旅游面临的主要问题及相关原因进行剖析,通过对问题的剖析来达到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作用。同时介绍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第三部分:解决好森林旅游面临的问题的对策通过对森林旅游现存面临的主要问题的剖析来寻找并找到问题的根源所在,然后相应地采取解决问题的措施来对现存问题加以解决。

XX年10月20日—XX年11月10日,收集资料,拟订论文题目,撰写论文提纲并与指导老师进行交流。XX年11月11日—XX年11月30日实地调研,相关访谈,拟草稿。XX年12月01日—XX年12月20日撰写论文初稿。XX年12月21日—XX年12月30日修改论文,撰写论文第二稿。一周内根据指导教师的点评,完善论文,并做好答辩前准备。XX年06月19日—XX年06月20日左右进行答辩。

第12篇

关键词:水产养殖;水域环境;影响;研究

中图分类号: X824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ki.jlny.2017.15.022

1我国水域环境的现状

我国淡水湖分布以五大湖为主,除去人迹罕至的原始湖泊地区,其他的淡水湖营养化经测量都基本达到了富营养化的标准,尤其是处于城市地带的湖泊,富营养化最为严重,富营养化中存在的较多化学物质多为氮和磷,可见人类的不自觉对于水域环境的危害性较大。另外,近些年我国水产养殖行业快速发展,养殖规模不断扩大,人们为了尽力跟进水产养殖的高度集约型发展,不断地加大养殖量和水产量,通过投放大量的水产饲料,不断地加大了水体的富营养化。人们为了自身利益,不重视水产养殖对水域环境的负面影响,只重视水产养殖的速度规模和自身利益。

2水产养殖对水域环境的影响

2.1对水产品质量的影响

近年来,市场对水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广泛,养殖户在计算收益时发现入不敷出,许多养殖户面临着各种窘境,所以一味的依靠养殖新品种来增加效益也不能达到效果,而常规鱼类养殖业不一定无利可图,主要对管理技术有较高的要求,合理的管理是水产养殖成功的标准。

2.2对水体底质的影响

我国水产养殖技术偏低,经常出现饲料的超量投喂,这样很容易造成饲料的过剩,大量的饲料沉入水体底部。水产养殖所排出的代谢产物以及粪便等也相继沉入水体底部。久而久之,水体底部的有机质越来越多。水体有机质的增多,使水中微生物的活动更加频繁,进而消耗水体底部更多的氧气,底部缺氧,致使大量的有毒物质出现,这些毒物不仅污染水体环境,而且导致水体底部生物大量死亡。

2.3水域环境遭受一定程度的污染

随着生活水平提高,我国水产养殖业呈现突飞猛进的发展势态,但是人们忽略了水产养殖所产生的负面影响,从而在不同程度上造成了环境的污染,化肥、农药等的大量使用,不仅导致稻田、湖泊水体的富营养化,改变了水质,还严重的影响人体健康。

3制定相关的治理措施

3.1科学规水产养殖的面积

为了保证水产养殖的生产量和经济效益,水产养殖的方式大多采取密集型,现如今发展迅速,规模也逐渐扩大,一些水产养殖已经开始走向高度密集的发展趋势。在养殖过程中,通过饲料来生长的生物未必会将所有投放的饲料吸收,未被吸收的饲料沉入水底,长期积累形成废料。水体自身存在修复净化功能,但如果日积月累,再加上养殖的高密度性,水体已经无法完成自身的修复净化,生态环境问题的危害性已迫在眉睫。所以,相关部门在对水产养殖面积规划时,要合理考虑水体的修复功能和负载功能,以及水体可容纳的最大养殖限度,不要为了利益而盲目破坏环境。

3.2提高水产养殖技术及从业人员专业水平

目前,使用最广泛的技术是投饵式养殖和无饵式养殖。但两者对生态环境的危害都较大,不建议采用。现如今,我国的科技生产能力也日渐提高,对于养殖技术的研究也已经取得一定的进展,例如生物净化技术、植物净化技术等,既可以保证水产养殖的生产量,又可以保护水域,缩小污染源,并且还具有投资小、没有二次污染的优点。所以,有关部门要大力开展宣传工作,将生态环境的污染扼杀在源头。在提高技术的同时也要提高相关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从事水产养殖的从业人员,综合素质普遍较低,欠缺相关方面的专业技术知识和法律意识,从源头引起了水域污染,导致水产资源问题一直不难解决。有关部门要引起重视,加强对从业人员的技术培训和法律专业知识普及,及时传授各种先进技术,使之在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前提下,进一步提高水产养殖的生产力。普及相应的专业法律知识,使从业人员认识到问题的重要性与严谨性,从而使从业人员更加重视对水域环境的保护,从根源解决水域污染问题,使水产养殖和水域环境能互相协调发展。

3.3加强水产养殖的管理以及对富营养化的管理

虽然水产养殖的利益在逐步加大,但是其带来的负面环境问题也在日益扩大。有关部门要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制定相应的管理条例,加强对水产养殖的管理。只有保证水域不受污染,才能大力发展经济,水产养殖才能真正促进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政府部门要完善各项法律法规,完善对水产养殖的监督,同时,有关水产养殖部门也要根据法律条例制定相应政策,在保证不污染水域环境的前提下完成对水产养殖的经济发展。例如,制定相应的条例、规定各个地区水产养殖的资格证、加强对饲料成分的监察等,来充分实施严格的水产监督措施。水域环境富营养化是目前的最大问题,有关部门要积极响应,根据实际问题积极采取对策。

4结语

就目前形势看,我国的水产养殖行业取得了不小成绩,但是对于由此带来的环境问题不容忽视。有关部门要相互协调,引进相应的先进技术,培养高素质人才和从业人员,从根源保证水域不被污染。要注重长远利益,不能以牺牲水域环境的代价来实现利益的扩大。

参考文献

[1]段学华,何立红,李春燕.水产养殖对水质影响及防治措施[J].能源与环境,2010,(04).

[2]秦战营.有机水产养殖面临的问题与讨论[J].河南水产,2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