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中小学德育任务

中小学德育任务

时间:2023-06-27 17:59:4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中小学德育任务,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中小学德育任务

第1篇

为深入学习贯彻全国中小学德育工作经验交流会和全省第十二届党代会精神,全面落实国家教育规划纲要和陕西省实施意见精神,2012年7月3日,陕西省教育厅在西安召开了全省中小学德育工作会议。会议总结交流了近五年来陕西省中小学校德育工作经验,分析了当前中小学校德育工作形势,明确了今后陕西省中小学校德育工作目标和工作任务。陕西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厅长杨希文出席并讲话。

杨希文在讲话中充分肯定了近5年来全省中小学德育工作取得的成绩。他说,5年来,全省各地紧紧抓住课程德育、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建设、班主任队伍建设和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等关键环节,不断增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特别是在中小学广泛开展“三讲两实践”系列主题教育活动,用“讲传统”凝聚爱国精神,用“讲守则”规范行为习惯,用“讲诚信”奠基做人根本,用“道德实践”塑造时代新人,用“创新实践”提升创新素质,把“三讲两实践”落实到校生活、校外生活的方方面面。大力弘扬抗震救灾精神、奥运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连续6年每年举办中小学生科技节和“科技成果展示周”活动,开展“中小学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举办了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建国60周年、建党90周年等重大主题教育活动,创新了中小学德育的内涵和载体,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和时代精神。

杨希文指出,5年来,陕西省中小学德育工作亮点纷呈。在前不久召开的全国中小学德育工作会议上,陕西省“三讲两实践”系列主题教育活动、泾阳县四项传统美德教育、石泉县关爱留守儿童长效机制建设、西大附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建设等四项主题活动,被教育部评为全国中小学德育优秀工作案例,受到通报表彰;蒲城县、宁陕县、渭滨区、子长县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被教育部命名为“全国县级示范性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陕西省在“全国青少年爱国主义读书活动”中获组织特等奖;陕西省开展的中小学影视教育,受到教育部和国家广电总局的充分肯定;宁陕县在中小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方面,创新了很多做法。这些先进典型,把陕西省中小学德育工作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层次。

杨希文对下一步中小学德育工作作了安排部署,从4个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一是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中小学教育教学全过程,二是要不断深化和提升“三讲两实践”系列主题教育活动,三是要以加强师德建设为重点推进全员德育,四是要进一步加强对中小学德育工作的组织领导。

会上,西安市教育局等7个单位交流了德育工作的典型经验,印发了经验交流材料和中小学德育优秀案例。

会议由陕西省教育厅巡视员吕明凯主持并作小结。共青团陕西省委副书记、省少工委主任段小龙,省文明办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处处长韩光,省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厅考核奖惩处处长罗永新和省教育厅相关处室主要负责人出席了会议。

来源:省教育厅基础教育一处

第2篇

关键词:新课改;中小学德育;教育改进

中小学不仅是学生学习文化知识的最好时期,也是他们身心发育的重要阶段,更是对其进行思想品德、个性人品以及行为举止的培养教育的最好阶段。利用好这一重要的阶段,培养好他们的思想道德教育会让他们的一生受益匪浅,也会在其一生当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成为人生当中的闪光点,有着非凡的意义。

一、中小学德育中出现的缺陷

由于改革开放的深入人心以及新课改的逐渐使用,德育工作当中出现的和新课改观念相互矛盾的观念和情况逐渐地突显出来。具体有如下的几个方面。

其一,德育任务标准计划的方式较为单一,其内容过于理想化,让学校的教师、学生以及家长等并没有进行很好的实施。这种理想化也会导致很多人出现负面消极的态度去对待中小学的德育工作。并且多数学生对于德育方面的培育和训练重视程度不足,理想化就会形成学生只会说不会行动的局面。

其二,多数学校只重视知识学习,对于德育不太重视。很多学校都把学生的思想品德标准放在德育书面考试的知识以及教师随意的评价上,这样就将机械的记忆取代了行动,将德育与学生需要记忆的知识画上了等号,德育就变成学生考试的一门需要背诵的课程。

其三,注重理论学习,而不重视学生们的实践与掌握程度,往往对于学生这个主体选择忽视,不管学生对于知识是否可以接受,一味地将其知识与思想在外部强行地让学生记忆,这种方式已经不能算是引导,因此德育课程达不到教育的目的。

其四,家庭以及社会给学生灌输的思想和学校教给他们的想法并不统一。现在国内的家长对于学生的教育存在着很多误区,家长的教育方法并不适合孩子当前阶段的发展,这就给学校的教育增加了很多无形的阻碍。目前的社会形势当中,利益为主体就导致了人们思想观念的不统一性以及复杂性,这就给学校的教育带来了负面影响。

其五,网络的普及给德育提供了便利的同时,也增加了困难,网络上信息的良莠不齐,学生有时不能分辨,不能得到约束,这就会让网络成为学生德育的重要障碍。

二、新课改背景下中小学德育的改进

在德育以及新课改要求不断深入的背景下,我们面临着新的困难,需要勇于挑战、探索并且追求最好的方式教育学生,让他们得到全面的发展。针对上述不足,以下提出几点意见可供参考。

其一,创建一个合理的中小学德育任务标准,增强中小学德育任务标准的合理性以及民主性,并且制订符合学校德育体系的标准时,需要充分考虑是否符合学生现状,让德育真正成为学生在人生成长当中可以获得的优良品质、内在的涵养,好的习惯变成了自己的行为,达到德育培养的目的。

其二,从多方面进行德育,全方位地增加学校德育工作,让学生在其受教育的过程当中有所领悟,并不是以完全不变的灌输形式完成,而是把学生自己原有的想法作为铺垫,经过教师的诱导,让他们获得新的经验,或者在学生学习、生活中出现某些思想道德问题时,教师帮助其解决,让学生得到感悟,获得成长。

其三,构建家庭、学校、社会、网络等方面的统一性,教师与家长共同进行统一的教育,可以正确地对中小学生引导,并且让他们合理地使用网络等媒体。在很多方面的共同作用下,相互理解、相互配合,努力地给中小学生创建健康成长的空间,构建起一座牢不可破的保护网。

其四,在增加学科知识体系的同时,还需要追求对于学科教学的渗透,让每一门课程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并且在与学生自身风格相结合的作用下,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以及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科学精神、科学方法、科学态度等方面的教育,让学生在知识与品德方面得到共同的提升,改变以往只在思想品德课中对学生进行教育的单一局面。

总之,无论是改革开放之前,还是在推广新课程标准改革以及使用新课程的现在,校园德育是学校的重要教育,也是一项巨大的体系工程,更是一门科学和艺术。在德育这个系统工程中,学校如何让开展德育的方式处于统帅地位置,起着引导、动力以及保障的功能,作为学校和教师,需要清楚地认识到目前在中小学德育过程中所出现的弊端以及漏洞或新的问题与现象,应该直面困难,勇敢挑战,追求创新。只有坚持不懈地努力,我们才能培育出有着高尚品德以及崇高理想的栋梁之才,才能顺应时代的发展,培养出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社会公民。

参考文献:

[1]傅安洲,阮一帆.战后德国政治教育价值取向的转换及其启示[J].高等教育研究,2013(07).

第3篇

中国德育:鹿局长您好。近年来,晋中市教育局在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成为“全国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先进地区”。那么,在追寻教育公平的过程中,您对德育有着怎样的定位和谋划?

鹿建平:这个问题我不妨从培养人才的角度来回答。培养什么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怎样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但是目前教育中最大的问题是教育方针在各个层面的落实还远远不够。德智体美,在我们的学校中真正落到实处的只有半个字——知,把智育简化成了知识教育,“智”指的是智慧,孩子在学校中不应该像容器一样被简单地灌注知识,而是应该体会到智慧的欢愉。体育是关乎健康的,而人的健康不只是身体健康,更重要的是心理健康。长期以来,学校却把体育简单地理解为竞技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还未得到应有的重视。美育是要让孩子们能够去懂得美、欣赏美、追求美,而我们有的老师对真善美的欣赏水平并不高。德育简单讲就是教会学生做人,而学校德育工作却在“高度重视”声中被轻视、被忽视。德智体美,为什么把“德”放在第一位?先生说过:“德育实为完全人格之本,若无德则虽体魄智力发达,适足助其为恶,无益也。”可见,德育是方向,智育是基础,体育是保障,美育是境界。四个层面四件大事,目的是要实现“活力教育、魅力校园、智慧课堂、幸福师生”的教育追求。“德智体美”四个字丢了哪一个,都不是一个完整的教育,而其中德育尤为重要。

正是在上述认识的基础上,我市整体构建了富有晋色的中小学序列化德育体系——在全市中小学开展养成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公民素养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旨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推动我市教育工作的科学发展和内涵式发展。

中国德育:在2011年召开的全国中小学德育工作经验交流会上,晋中市中小学序列化德育体系被教育部评为“全国中小学德育工作优秀案例”。请您介绍下晋中市序列化德育的成功经验。

鹿建平: 2011年5月,我市下发《晋中市教育局关于整体构建中小学序列化德育体系的意见》,短短一年的时间,中小学序列化德育工作之所以能够得到教育主管部门的肯定和表彰,我的体会有两个方面:

一方面,体系构建要科学。德育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因此,中小学序列化德育也应遵循系统论原理,将其视为一个可控制的系统工程,注意整个德育活动中各要素之间的结构关系,要有个“序”,也就是层次性。因此,我市在遵循学生成长规律的基础上,根据小学、初中和高中学生不同年龄的特点,在小学阶段侧重开展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在初中阶段侧重开展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阶段侧重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在整个中小学阶段开展公民素养教育,从而达到由浅入深、由低到高、由感性到理性、由具体到抽象的整体教育效果。

另一方面,推进措施要给力。我市在落实序列化德育方面坚持党政主导,注重顶层设计,强化保障措施,成立了全市德育工作领导组,市委副书记亲自担任组长,21个相关单位负责人为成员,坚持“一条龙”推进战略,形成了完整的德育工作体系,尤其是“全市中小学德育序列化工作考核指标体系”,已经成为我市督查指导和考评激励各项德育工作的重要参考标准。此外,不断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网络,建立了内外衔接和分项实施机制,即坚持校内与校外相结合,形成了家庭、学校和社会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按照“月月有重点、年年有侧重、整体有突破”的思路,把工作任务层层分解到校,逐月考评,季度总结,年度表彰,有效地保证各项教育目标的落实。

可以说,科学化的顶层设计和制度化的推进策略增强了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也就自然地提高了德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中国德育: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使得合理引导广大青少年树立正确的公民意识、提高公民素养成为目前中国教育理所当然的重要任务。然而,公民素养教育像晋中这样在全市中小学全面铺开的做法并不多见,请谈谈您的认识和理解。

鹿建平:这就要回到刚才我们谈到的人才培养问题。权威调查显示,国家恢复高考制度以来,各个省区的状元很少有人成为某个领域最杰出的人才。如何来界定“人才”?与其在中小学阶段盲目地渲染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倒不如把基础教育定位于培养合格的公民,如果我们基础教育给社会输送的都是合格的公民,那么人才就在其中。

为什么中小学要普遍开展公民素养教育?我认为原因有四个方面:第一,开展公民教育目的就是让人从自然人变为社会人。如果你身处西方国家,一个最明显的感觉就是那里的公民素养较高,公共场所没有人随地吐痰、乱扔废弃物、大声喧哗,而我们在这些方面做得远远不够。因此,我们应该借鉴国外公民教育的成功之处。

第二,公民教育是对传统道德教育的重要补充。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中国传统道德教育的核心就是忠和孝,对皇帝、君主要忠,对父母和长辈要孝,但除此之外对社会公共生活的规范却比较少。所以说,公民教育是对传统道德教育的完善。

第三,公民道德教育是中国教育的现代诉求。学校教育就是要“奠定学生的幸福人生,成就家长的美好愿望,输送社会合格公民,培养国家优秀人才”。校长和老师应该清楚自己的责任是沉甸甸的,一肩挑着千家万户的期望,一肩挑着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有了这样的共识,那么公民素养教育就应该受到学校的高度重视。

第4篇

德育活动恰当性是指中小学在开展德育过程中的目标、内容、形式、时机等要与受教者的现实生活和发展需要相统一,其过程中的要素之间和要素与整体综合之间的磨损、干扰、离散等要降到最低,而协调一致、整体优化达到高值状态;是德育活动现场对受教者产生的道德感染力、影响力,让其心理产生认同、敬意和逐步内化,即受教者的瞬时德育收益与长时德育收益达到有效、统一状态。

美国著名教育家内尔・诺丁斯等人发展的精神关怀理论认为:第一,道德的本质是实践性的,而非理论性的,道德原理应该是给真实情景中的具体人在实际生活中遭遇的道德问题提供行动指导的,道德发展的关注在于共同体中的个人及培育和谐关系;第二,核心是“注意和反应”,在教育过程中强调教师必须倾听学生的心声,而不是仅仅向学生灌输事先准备好的内容,必须认真考虑学生们的兴趣,充分关注现实存在的道德问题;第三,对学生的精神关怀是为了学生的幸福,因而成就幸福理应是学校教育的根本目的[1]。

在现实的中小学德育活动中,通过对具体德育活动的目标、策略和评价进行控制,是提高德育活动恰当性的关键路径。

一、恰当的目标

德育活动是具有鲜明目的性的活动,这种目的性更多是施教者的,因而德育活动的成功在于要把施教者的目的性转化为受教者的意识性、能动性,这需要施教者创造性地把德育活动的目的性与受教者的道德认知特征、行为特征等相结合。这要求学校德育目标整合国家德育目标、社会德育关注、家庭德育要求,整合普世道德、现世公德、社群规范,与中小学生的各阶段道德感知和行为能力结合起来,确立活动目标主旨。重要的德育活动的主旨有爱生命、有责任、敬法律、积良善、尚勤奋等,适合中小学学生阶段品性和品行发育,是立足于中小学学生个体成长的内在需求和外在要求而选择的,在开展学校德育活动规划过程中,可围绕其中一个或两个主旨方面的内容来确定活动主题或专题。

1.爱生命。珍惜主客体生命存在和生命发展环境的理念和行动,倡导中小学学生生命优先的原则,引导其掌握适龄的交通伤害、气象灾害、人为暴力(含冷暴力)伤害、水电火灾害等发生时的求生技能,同时引导其理解和掌握适龄的预防和避免导致生命危害发生的技能,引导其树立和参加热爱生命、不伤害弱小生命的情感理念和活动。

2.有责任。引导中小学学生通过适龄的具体活动、事例、情景建立责任情感,尚行认真踏实完成角色具体责任。责任产生于社会关系之中的相互承诺,包括个体正当承诺、角色基本任务、法律法规规定、优良传统习俗、社会公德原则等。

3.敬法律。引导中小学学生尊重和敬畏法律的界限,培养崇尚法制生活的态度,学会关注自己的和他人的法定利益,学会通过符合法规要求的渠道获取和维护利益,培养自己的违法羞耻感。

4.积良善。引导中小学学生关注,并将自己融入到家庭、社区、班级、学校及现实社会生活中的优良行为和风尚中,能够认同和尚行民族优良传统,爱惜和感恩于劳动和奉献,怜惜和关怀于痛苦和困厄。

5.尚勤奋。引导中小学学生认真对待学习和生活,尽力珍惜和精彩度过学生时代的光阴,并积极参与学习生活,逐步形成忠诚于理想,敢于拼搏、勤劳奋斗的精神气质。

二、恰当的策略

德育活动是具有强烈时代感的创造性活动,要把教育的目标、内容有效转化为受教者的道德意识和行为,则需要有能够触动、感染、号召受教者的过程、形式、样例、工具等的综合演绎,演绎的设计和实现的恰当性则需要一定的目标控制性原则和结构系统,使德育活动的目的追求转化为有效的德育活动结果,预防因活动的过程、形式、样例、工具等的过度或不足而造成活动的效益损耗或教育损伤。

1.目标控制性原则。目标控制性原则是从时代教育活动必须遵循的“人本”“法治”“科学”等基本思想中整合而出,用于立足中小学学生品行和品性培育的基本要求。具体而言,它主要包括以下四方面原则。

(1)可接受性原则(量力性原则)。指所施教的需要与受教对象的发展水平相适应的适度原则。即德育活动要从中小学学生发展的实际可能性出发,其任务、内容、方法和组织形式是学生可接受的。贯彻这一原则,要准确了解和评估德育活动域内中小学学生的接受能力与智力、体力发展水平。

(2)互动性原则。指德育活动的施者和受者必须有良好、恰当、真实的互动过程。互动的实质是无论是自我互动还是社会互动,都是主客体之间的往返活动,都是主客体之间的沟通,这种沟通主要依靠包括暗示和语言在内的“符号”。

(3)连续性原则。指针对中小学学生的德育活动必须是前后相连、上下平等的,道德要求是一贯的、普世的,具有良好的系统结构的延展能力。

(4)实践性原则。指中小学学生参与的德育活动是现实生活中可独立或合作完成的,是日常生活中能够正常发生的,是通过主观努力可以做到的,是可以重复发生和再现的。

2.目标控制性系统。目标控制性系统,作为触动、感染、号召中小学学生德育活动的建设要求,是德育活动设计者在活动的制作、创造中,根据德育活动目标系统,在一定时间、空间和人间的三维结构中把德育活动资源围绕活动主旨激活,使德育主旨成功演绎。具体而言,它主要包括以下七方面内容。

(1)明确的主题。用恰当的语言、音乐、画面等把德育活动的主旨和内容提炼和烘托出来,让参与者一目了然。

(2)相宜的仪式。根据参与者的角色特点和活动目标,设计恰当的仪式,使活动产生深刻、端庄、生动等正能量的氛围,让参与者的精神世界得到感召。

(3)简明的过程。德育活动必须以活动主体角色为中心展开,围绕主题详略恰当,核心环节要细致入微,动人心弦。

(4)鲜活的题材。德育活动的题材是活动参与者现实生活或相关生活中的事物或内容,是参与者可为的事物,具有强烈的时代感。

(5)精要的内容。围绕德育活动主题和过程精选各环节的呈现内容,各环节内容不可跑题。

(6)和谐的角色。德育活动的主配角的活动及任务要分配恰当,以防活动角色地位颠倒。

(7)科学的模式。观摩交流式、专题研讨式、展示评比式、学术报告式、试验探究式是开展德育活动的基础性形式,可以根据德育活动目标选择一种基本形式,或由多种基本形式组合成一种综合性形式,如“学术―观摩式”“展示―研讨式”等。

三、恰当的评价

德育活动的评价是一种价值判断的活动,是对客体实现主体需要程度的判断,是针对德育活动满足社会与个体道德需要的程度做出判断的活动。恰当的德育评价是要对德育活动直接的、现实的价值或潜在的、预期的价值是否能够满足活动相关主体的价值需要做出判断的,以期达到德育价值实现增值的过程。德育活动评价的一般步骤是:确定评价目标和方案―选择评价时间和搜集评价对象信息―分析评价信息形成评价结论―根据评价结果提出改善策略。下表是针对区域性、校本性的组织化德育活动开展设计的活动效能评价表(见表1),按照两级项目评价设置,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将评价结论用等级或数值呈现,等级或数值可在“评价关键点”的右边增加评价等级或分值栏,但建议使用等级评价为好。

最后,有必要重温的讲话精神:“引导人们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让13亿人的每一分子都成为传播中华美德、中华文化的主体。”总之,道德是一种生活方式。“道德教育的根本使命就是要引导人走上‘成人之道’”,“道德所引导的是人的目的的实现……‘德性’并不仅仅是狭义上的道德品格……道德就是要使人按照人的本然存在方式去存在,它为人指明的就是成人之道”[2]。

参考文献

第5篇

家庭教育薄弱。作为第一教育基地的家庭,如今有许多也无法担当起教育子女的重任。离异家庭,父母都外出打工的家庭,在许多班级中占到了近四分之一的比例。更有一些家长教给孩子利己,以恶制恶,金钱至上等错误观点。家庭,学校不但不能形成合力,反而出现了5+2<5的怪现象。

德育教学的随意性和学生成长的个性之间存在着矛盾,对学生的不良行为的习惯形成奠定的基础。当前,城区学校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班额普遍偏大,每班学生人数大多在70人左右。教师工作量增大,而学校主要负责学生德育工作的班主任大都担任了语文或数学的教学工作。每天除了完成教学任务,还要处理大量烦琐的班级日常工作。如:清洁,安全,学生的突发性状况等。再加上应试教育的压力,分身乏力,因而在德育方式上呈现出单一化、成人化、公式化的趋势。主要表现在教育内容抽象、空洞、缺乏较强的针对性和层次性。中小学生有丰富多彩的思维方式,渴望符合自己特点的德育活动。这种朴素的心理要求在现阶段德育教学随意性较大的,以智育标准来衡量一个学生情况下必然会受到压抑,从而产生一种“逆反心理”,拉大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这样对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形成奠定了基础。综上所述,由于中小学德育在学校教育中没有真正放在为首的位置,学校,社会,家庭没有三位一体,真正形成合力等客观存在的问题,中小学生在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文明礼仪的自觉遵守,传统美德的继承,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养成方面都不能得到有目标,有计划,有步骤的系统训练。这就像一棵小树在迅速成长的过程中却得不到充足的阳光一样,我们怎么能不担忧在这样随意的德育教育下孩子能否养成良好行为习惯,自觉遵守文明礼仪,继承传统美德,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呢?

针对现状应采取的对策

诚如梁启超先生所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青少年是未来中国的希望。为了培养出有良好行为习惯,自觉遵守文明礼仪,能继承传统美德的,有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的合格人才,应从以下几方面加强学校德育工作:

1、德育组织形式社会化。仔细思考,我们的中小学德育工作之所以未尽人意,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学校、家庭、社会之间协调不够,缺乏相适应的组织形式和工作经验,未形成一股巨大的合力。近年来的德育研究与实践告诉人们,要取得中小学德育的最佳效果,光凭学校单方面德育管理是不行的,必须实行社会全方位综合治理。各行各业,校内校外,家庭、政府都要负责,齐抓共管,一起把青少年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1)政府与社会积极配合。政府与社会积极配合,通过成立学校德育社区教育委员会,划片治理,包校到区,明确社区教育的职责、任务、目标、分工等问题,并逐级落实的办法,构建“一主两翼”的社区教育模式。这种模式以学校为主,社会和家庭密切配合,以德育为中心开展共建、共管、共育活动,优化德育的外部环境,增强学校德育效果。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社区教育格局。

(2)充分发挥家庭教育作用,让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形成合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势在必行。学校在了解家长们普遍关心的重点、热点和难点的基础上,首先利用家长座谈会向家长介绍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意义,使家长充分认识到实施素质教育与学生健康专长的密切关系。其次请家长参与和协助学校的德育活动。正确地引导家长配合学校的教育工作,促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相结合,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巨大潜力。最后通过家访活动,让学校德育走入家庭。

2、学校德育内容课程化,设德育专职教师,保证德育活动专项资金。

(1)德育内容课程化。德育内容课程化是学校实施德育内容发展的主要趋势。随着学校德育工作目标进一步明确,学校德育内容逐步实现全面、系统、具体。现阶段我县各个学校通常都能够从实际出发,联系具体实际,进行大量的德育活动,这些活动虽然大都对提高学生德育素质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对学生整体素质发展而言,其全面性、系统性、必要性从量和质上缺乏教育的规定性,必然造成德育的盲目性。克服盲目性、明晰规定性的基本途径,就是德育课程化,使德育的目标内容、计划和方法成为广大教师自觉操作的规范。世界上不少国家都以课程方式明确规定了德育的训练项目、时间和程序,这种课程与学科课程从规定上和实施上的不同特点在于,有共同的明确目标和相对统一的教育要求,但在内容和方法上有相对的选择性。因此,县教委应组织学校德育专职教师在我国德育大目标的指导下,联系学生和当前社会实际,制订一套目标明确,操作性强,分阶段有序进行的德育课程。使学校德育不再宽泛、无序。

(2)学校设德育专职教师。现在的中小学德育工作,主要由思品课,班队会组成。思品课上的德育教育由于只局限于书本收效甚微。班队会由于前面谈到的班主任工作量的繁重也质量不高。要想真正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落到实处,应该设专门的德育教师,从而保证教师有充足时间,精力实行目标明确,操作性强,分阶段有序进行的德育教育。

(3)政府应保证学校的德育活动专项资金。随着高科技的发展,德育的手段必须现代化,随着学生视野的不断拓展,与社会接触的增加,德育的形式也必须多样化,其中许多问题如果没有经费的保证,是无法解决的。因而,政府应保证学校的德育活动专项资金。

第6篇

关键词:中小学;德育;反思;实效性

当代中小学校的德育教育工作在素质教育背景下不断发挥作用,不仅提高了学生的道德素养,还在规范着学生的行为习惯,使学生养成健康的身心和饱满的学习激情。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是建设社会主义的后备力量。因此,对中小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既关系到学生个人成长,也关系到祖国和民族的发展。而中小学生正处于个性形成和身体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所以教师必须要发挥引导作用,积极完善德育教育内容,培养学生辨别善恶的能力,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但是,目前的中小学德育教育工作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限制了德育工作的效果,需要引起广大教师的高度重视。如何提高德育教育工作的实效性,促进中小学生养成健康的德育观,成为了每个教育工作者应该思考的问题。下面,笔者根据德育教育方面的教学经验及反思,提出有效的德育教育策略,以提高学校德育教育水平。

一、当前中小学德育教育的现状分析

(一)德育与各学科衔接不紧密,德育工作流于形式

德育教育应该是渗透于各学科的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受到思想的启迪。但是,当前的中小学德育教育却并非如此,许多教师在实际工作中只关注自己教学任务的完成情况,忽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以及对学生的德育渗透,使德育工作进展缓慢,无法发挥德育教育的真正作用,导致德育缺乏完整性。甚至有的教师把自己的情绪带入到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发号施令,不顾学生的感受,使学生构建的道德底线瞬间被冲破,从而对学生造成极大的影响,也使德育工作流于形式。要想切实改变德育教育的现状,教师必须首先转变观念,能够给德育教育留出时间和空间。

(二)对德育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缺乏有效的规定

从目前的中小学德育教育工作进展情况分析,教师和学生都存在对德育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的现象,这也是导致德育教育受挫的主要原因。教师是课堂的引导者和组织者,一些教师错误地认为德育是可有可无的,完全靠学生自己的约束能力,即使教师苦口婆心地教导,也不见得能够发挥作用,这样错误的想法使德育陷入僵局。同时,有些学生不重视德育,把主要精力都放在文化课的学习上,认为只有取得好成绩才是最重要的,自己的思想是没有问题的,因此就形成了“高分低能”的现象。中小学校在开展德育工作上缺乏有效的规定和指导方案,使德育工作完全被扭曲,远远达不到理想的效果。

(三)德育方式不科学,只注重对学生的严格管理

目前,很多中小学校的德育工作都是在集体活动中进行的,因为这样便于教师管理和总结,也容易让领导和家长看到德育的效果,但是这样的教育方式给学生带来的只是表面的现象,无法真正引导学生掌握道德标准和行为准则,无法在实际生活中正确地指导学生的思想和行为。真正的德育教育需要教师的监督和检查,需要全体学生都积极参与,也需要教师的情感感化。现在有一些学校依旧认为德育就是严格管理学生,约束学生的行为,限制学生的个性,阻碍学生的发展,这样不但没有发挥作用,还容易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中小学生需要有自由发挥的空间,才会在学习和生活中发挥主观能动性。

二、提高中小学德育教育水平的策略

(一)注重校园文化建设,为德育营造良好的氛围

校园文化是学校具有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是学校发展的重要指标,是一所学校“活的灵魂”。在进行德育教育时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氛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集体意识,让校园文化感染学生,从而促进学生行为健康地发展。中小学生的可塑性强,学校可以在教室、教学楼、校园等醒目的位置张贴名人名言或者道德故事等,以此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可以在学校的食堂里摆放珍惜粮食和节约用水的警示牌,告诫学生要从自身做起,珍惜身边的资源;还可以在学校的草坪上做出禁止践踏的提示,这样学生就会逐渐地养成良好的习惯。由此可见,德育教育是在潜移默化中进行的,校园文化建设为德育教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加强德育与各学科的联系,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

德育教育不是孤立存在的,要不断完善德育教育理念,加强德育与各学科的联系,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接受德育教育,促进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比如在语文课堂,教师可以用“孔融让梨”“铁杵磨针”等故事教育学生重视中华传统美德,增强自信心和自豪感。在音乐课堂,教师可以通过音乐节奏和音符等提高小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欣赏能力,让学生学会团结友爱、尊重师长。在体育课堂,教师可以让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养成正确的生活方式,树立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同时,在德育教育上还要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将德育情况记入学生的个人档案,用心呵护每一名学生,不放过每一名德育上的“差生”。

(三)改变传统的德育教育观念,鼓励学生发挥主体作用

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离不开实践活动,传统的德育教育方式极大地限制了学生的动手和动脑能力,不利于中小学生的成长。在新时期,教师要定期组织丰富多彩的德育实践活动,鼓励中小学生发挥主体作用,将德育与活动相结合,寓教于乐。比如,在国庆节、建军节等重要纪念日,教师可以组织中小学生到纪念馆或者博物馆参观学习,让学生亲身感受先烈的英勇事迹和不屈的精神。还可以号召学生到敬老院去帮忙打扫卫生,不仅能够感受到劳动的乐趣,还让学生学会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通过多种课外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有利于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和价值观,为学生走入社会铺平道路。

三、结语

综上所述,中小学德育教育工作在学校教育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教师必须不断创新和探索,增强德育的实效性,在原有的教学基础上做出调整,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不动摇,将德育教育渗透于各学科教学中,通过组织各种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道德品质,规范学生的道德行为,使学生在良好的环境下学习和生活。

作者:李庆勇 单位:河北省辛集市华北油田十五处学校

参考文献:

第7篇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非常重视农村中小学教育,各级各部门逐年加大投入力度,农村中小学基础设施、师资力量、教师待遇和教育水平得到了明显改善,农村中小学德育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在广大农村教育工作者的努力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城区中小学相比,农村中小学德育工作仍然比较落后,突出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思想上淡化德育,德育工作难上常规。在农村部分中小学校,虽然德育工作领导小组的名单挂在墙上,德育工作计划写在纸上,可落实在实际工作中的内容虚多实少,德育工作难上常规。突出表现在:

(1)学校每周一次的升旗仪式不能正常进行。(2)团队活动的开展有名无实。除农村学校资料少、教育基地少等客观因素外,学校怕耽误学生学习、怕外出发生安全事故担责任等也是制约团队活动开展的重要原因。(3)家长会不正常。学校与学生家长沟通互动不够,没有调动发挥家长的作用。学生家长一看到孩子成绩落后,就感到不好意思或者认为没有必要参加家长会。(4)校外辅导员制度落实不到位。没有严格实行校外辅导员定期辅导制度,往往只停留在纸面而没有实施。

2.一心抓应试教育,德育教育被忽视。自教育部提出实施素质教育以来,大多数教育工作者理论学得不少,具体实施不够,具体表现在:(1)没有按规定课程开课。有些学校,课程表的内容与国家规定的课程表相同,但实际上课只上主要学科,音乐、体育、美术、思想品德等课程很少开展。(2)班会、晨会经常被改为自习课,或被老师占用。(3)学生作业负担重,压力大,课余活动少。(4)教师因循守旧,只重视应试学科,忽视德育教育。

3.市场经济转型期,特殊家庭的孩子难管理。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全面推进的社会转型时期,学校德育管理中出现了一些令人颇感头疼的问题。(1)独生子女娇生惯养,傲气十足,在学校不能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同学之间不能友好相处。(2)富裕家庭的孩子花钱大手大脚。(3)部分贫困家庭的孩子有自卑感,容易形成孤僻自闭的性格,影响身心健康发展。(4)“留守儿童”管不住或无人管。

二、解决以上问题的对策

针对以上问题,需要从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个方面入手共同解决。

(一)家庭方面。

1、提高家长对家庭德育教育的认识。家庭德育是指通过父母对子女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和必要补充,对青少年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家庭德育是学校德育的必要补充和助手。孩子大部分时间在家中度过,与家庭成员的接触交往更多、更亲密,家长最了解自己的子女,如果学校教育得不到家庭教育的支持和配合,即使学校再努力,也难以取得应有的效果。

2、让家长明确家庭德育的内容。家庭德育的内容与学校德育基本一致。但从家庭的特点及目前家庭德育中存在的问题来看,应侧重于以下几方面:

(1)家长要充分利用和创造有利于教育孩子的客观条件,如提供书报刊物、广播、电视等,引导孩子认识学习更多积极向上的知识。同时,要从小培养孩子关心别人、爱护别人的优秀品质,进而关心和热爱学校、家乡、祖国和人民。

(2)培养良好的思想品质和行为习惯。良好的思想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培养是家庭德育的重点,也是我国家庭德育的优良传统。

(3)家务劳动教育。家务劳动教育是家庭教育最主要的内容和手段。必要的家务劳动不但可以培养孩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艰苦朴素的作风,还可以增强抵御轻视劳动以至厌恶劳动,怕脏、怕累、贪图享受的腐朽生活作风。

(二)学校方面

1、提高思想认识。从思想的高度认识农村中小学德育的现状,加强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深入细致开展工作,持之以恒、狠抓落实,将存于学生意识中偏离了社会要求的道德观念扶回正道。

2、加强审美教育和心理教育。美育使人的心灵达到和谐,使人愉悦的接受、主动的追求和善的境界。许多农村学生的父母外出务工,学生缺乏亲情交流,心理脆弱,对教师的说教因缺少交流而易产生抵触情绪,所以必须加强心理教育,丰富学生情感。

3、热爱关心学生,营造融洽和谐的集体环境。要加强与学生沟通交流,增强师生情感,和学生打成一片,消除对抗,在与学生的交往中以自己高尚的人格魅力陶冶学生,以自己挚热的爱温暖学生,营造温暖快乐的集体环境。

4、加强爱国主义教育。通过座谈、讨论、故事、榜样、格言等具体办法帮助学生树立正确道德理念,提高辨别是非能力。

5、充分发挥共青团、少先队的先锋模范作用。少先队和共青团是青少年中的先进组织,从学生中来,最熟悉了解学生,是学生最亲密的朋友,因而共青团和少先队是开展德育工作的好帮手。

(三)社会方面

首先,应在全社会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营造风清气正、健康和谐的良好社会氛围。

其次,应加强社会思想道德建设,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不断优化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尽量减少社会阴暗面对中小学生的影响。

第8篇

关键词:中小学;美术教育;审美误区;改正策略

前言

素质教育下的中小学美术教育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美术教育不仅能够交给学生美术知识技能,还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审美水平,因此,美术教育中的审美教学具备一定的重要性。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相关美术教师不断针对审美教学存在的误区进行改正,逐步实现审美教学的高效率完成,最大程度上发挥其应有的效应。

1中小学美术教育的审美误区

第一,将审美教育看做单纯的教学手段,忽视了审美教育对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性。在我国现阶段的中小学美术教育中,普遍将审美教育看做一种教学手段,特别是存在于素质教育改革下的教学手段。许多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会单纯的将美术作品归类为一种艺术形式的存在,而不是将美作为美术作品的内涵。这样教师在进行审美教育时往往无法抓住其中的中心,是的审美教育沦为美术教育的手段,而无法实现其对学生全面发展过程中应当起到的作用。可以说,这样的审美误区时片面看待审美教育的结果。第二,割裂了美术教育中审美教育与其他教育的关系,缺少与德育、智育的有机联系。在美术教学过程中,实施审美教育必然会涉及到其他教育方式,特别是在素质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德育与智育是与美育密切联系的。但在我国现阶段的美术教学过程中,大部分教师都无法正确认识到三者之间的密切联系,往往盲目的割裂三者之间的联系,使得美育的作用无法在实际教学中得以发挥,也无法真正的做到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当学生不具备正确的道德观念时,也就无所谓审美水平。教师在教学中应当认识到德育才是所有教育的基础,美育和智育时对其的升华。因此,教师一旦在美术教学中割裂美育与德育、智育的关系,容易造成审美教育的扭曲,是美术教学成为一种单纯的审美教学,起步到其他的作用。第三,在中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将美术教学中的审美教育与其它学科的审美教育等同起来,缺少学科的独特性。美术教学中的审美教学具有美术学科独特的特征。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美术教师大多无法正确理解美术教学的审美教育,将在语文、音乐等学科中对审美的理解强加到美术之上,使得美术中存在的审美范畴成为形式。这样在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师对美术学科的审美教学理解不够透彻,无法深入的教授给学生,学生也就不能做到真正领会美术学科之中存在的审美意味。

2改正中小学美术教育审美误区的策略

第一,正视中小学美术教学中审美教育的作用,采取多种手段使其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发挥力量。美术教学中的审美教育确实是一种提升学生美术水平的教学手段,但不能单纯的将其视作教学手段,而是需要将美育作为美术教学中的一项任务,一个教学中的重点。教师应该认识到美术教育的最终目的不仅仅是教授给学生有关美术的知识技能,还需要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开拓学生的创作视野。这样看来,教师应当对教材进行深入研读,从中挖掘出美术作品中存在的美,并按照美的发展规律向学生教授。例如在进行有关剪纸艺术的学习时,教师不仅要交给学生剪纸的技巧,还应该引导学生发现剪纸过程的趣味性以及剪成之后作品的美感,让学生感受到剪纸艺术蕴含的魅力。这样才能真正发挥美术教学中审美教育的实际作用。第二,在中小学美术教学中,适当加入德育、智育,使美育能够与其他教育相协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适当加入德育与智育的教学。德育是所有教学的基础,学生只有在真正学会做人,树立好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之后再进行智育与美育的教学。美术教学中进行智育能够有效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美术教学中相关的知识技能,帮助学生更好地体会到美术作品中存在的美感。尤其是中小学生在智力发育和人格建立上还存在一定的不足,教师应当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将德育、智育与美育相结合,这样才能利用好三者,相辅相成的不断提升学生的审美水平。第三,对美术教育中的审美教育进行深入的研究,使其具备美术教育的特色,与美学中的一般审美范畴进行区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明确美术教学中的审美教育与美学中审美范畴的不同,进行审美教育时注意美术的特点,与其他学科进行区分。美术之中的审美是构图、色彩搭配、形状等带来的美感,语文中存在的美是文字、语言的美,音乐中的美是节奏、音律等的美,在教学过程中应予以区分。教师可以针对每节课所涉及的不同的作品进行分析,这样才能保证美术审美教学与美术作品的密切相关,使学生更为深入的理解美术作品。

3结语

综上所述,中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审美教学存在一定的误区,需要教师在正视中小学美术教学中审美教育的作用,适当加入德育、智育,使美育能够与其他教育相协调,对美术教育中的审美教育进行深入的研究,使其具备美术教育的特色,与美学中的一般审美范畴进行区分。采取多种手段使其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发挥力量。从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参考文献

[1]陈建华.中小学工艺美术类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的误区与对策[J].课程.教材.教法,2015,06:92-97.

[2]潘公凯.探索中国特色的现代美术教育之路———就中央美术学院的改革与发展答本刊记者问[J].美术研究,2003,01:4-13.

[3]李庆云.试论中小学美术教学法中的几种非审美性趋向[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综合版),2003,02:56-59.

[4]李世菊.高师美术教育的定位与特色[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5,12:89-91.

第9篇

关键词:校外活动;中小学生社会责任感;养成

一、中小学生校内社会责任感养成存在的问题

1.1学科教学中的社会责任感教育难以落实。思想品德课承担着学校德育的主要任务。初中的大纲中九年级第一课安排了责任感教育的内容;小学的思想政治课也包含了丰富的公民教育。作为德育主渠道的思想品德课承担着对学生的责任感知识和行为进行全面教育的责任。然而,其中存在的问题是思想品德课的课时少,与学生接触的时间少,纸上谈兵,教育效果并不明显。其它学科往往由于本身的教学任务,而容易忽略社会责任教育的渗透[1]。每个学科的教师都有德育的义务,都可以利用该学科资源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即使是数理化等学科也蕴含着很好的责任教育的资源,例如,化学学科可以在学生做化学实验的过程中,通过引导学生处理好危险的化学药品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1.2 教师实施社会责任感教育的动力不足。长期以来,中学存在的“重智育、轻德育”现象严重影响了中学德育的发展。社会责任感是良好道德品质的基础,它基于个人对自身社会角色的认知,需要相应的教育激发,并最终内化为学生的道德与价值。然而,在“中考”指挥棒下,教师绝大部分精力需要投入到学生的智育发展过程中,容易忽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只是偶尔联想到了,才会穿插教育。并且,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教育行政部门的文件、通知等越来越多,所有文件的最终“目的地”都是学校。这种过多的行政干预进一步分散了教师的精力,使得教师对学生的德育投入更少。

二、在校外活动中培养中小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2.1 按照认识过程引导。根据中小学生的认知特点、接受能力和成长环境影响,校外活动中其应认识和承担的社会责任:认识自我责任,建立对生命的珍惜感和对自然的敬畏感;认识家庭责任,建立对父母、亲友的知恩感;认识他人责任,建立对同学的尊敬感,认识集体责任,建立对社区的荣誉感;认识社会责任,建立服务社会、建设社会的义务感;认识国家责任,建立国强民富的使命感等。这些社会责任在不同学习阶段和不同学生身上表现是不相同的。就是在同一学生身上受到周围环境影响在不同学习阶段也会存在差异。但是按照中小学生认知规律,他们对社会责任和道德情感总有一个由低到髙、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认识过程,可按认识顺序进行培育和养成,还需因人、因时、因地区别对待[2]。

2.2 遵循行为规律养成。中小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本质上是行为养成的问题,一般经历以下阶段:接受认识阶段,在学校授予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相关知识,让社会责任感被学生所认知、认同,形成内心体验;动机形成阶段,通过个体内在心理活动,催化为思想动机,形成内在的驱动力;行为选择阶段,内在的一系列动机支配行为选择,外化为自主行为;习惯养成阶段,行为经过多次重复,形成良好习惯;个体意识形成阶段,在行为实践过程中,性质相同的习惯有机结合,转化为个体的倾向性,形成个体意识,赋以责任内涵,也就是责任意识,渗透道德情感,就转化成社会责任感。可见,中小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养成经过内化和外化的两次转化,先由教育者施加培育影响,内化为学生个体责任意识,再由学生个体责任意识外化为服务社会的责任行为。而这两方转化还要接受社会实践的检验,社会教育者可以根据学生社会责任感养成的实际效果,充分利用校外活动实践,不断修正养成计划,以适应变化了的新情况,从而开始新的社会责任感养成过程。

2.3 选择有效途径实施。中小学生社会责任感养成的路径是多方面的,而且是相互结合的,可以以一个养成路径为主,同时结合其它路径一起实施,取得整体有效的育人效应。校外教育者要认真选择好以下路径:

一是认知教育的路径。认知是和认同、体认相联系的,一般是通过课堂讲授、参观访问、实地体验获得的。认知是指对社会责任感的知识、理论的了解和把握,属于学习范畴;认同是对社会责任感的认可和确信,属于价值评价范畴;体认则是在体验中深化认可,属于实践范畴。三者之间紧密联系,可选择多种路径实施,提高养成效果[3]。校外教育者要多在体认工作上下功夫。

二是道德情感培养的路径。校外教育者可根据中小学生认识特点和实际状况,可选择感恩教育为切入点,通过相关活动,培养学生感恩父母、报恩师长、报答社会、报效祖国的实际行动,从而对道德情感培养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三是行为养成的路径。行为养成主要是在社会实践中形成的,培养中小学生社会责任感,校外教育者要充分利用校外活动基地,让中小学生走出校园、走向社会,在社会实践中承担责任。

三、结束语

中小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育和养成是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面对新形势、新情况,校外的社会教育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应该认真研讨,积极探索新时期教育的新特点和规律,探求新的教育方法,配合学校、家庭建立良性循环的教育机制,共同做好中小学生社会责任感教育工作。

参考文献:

第10篇

关键词中小学教师 道德教育 教师信念

2001年,国务院颁布《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旨在推进我国公民道德建设、提高公民素质。中小学阶段是儿童道德观念形成的重要时期,提高中小学道德教育成效无疑是推进国家公民道德建设的根本举措。教师作为学校道德教育的主体,其所持有的道德教育信念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其对儿童进行道德教育的态度与做法,影响学校道德教育成效。因而,分析中小学教师的道德教育信念状况,提出有针对性的改善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教师的道德教育信念及其构成

教师在能够高度认同或确信学校道德教育对于社会和个体发展方面具有重要而独特价值的情况下,才会从内心重视学校道德教育活动,并将德育工作的成效作为检验自己教育能力的重要方面,这是教师道德教育信念发展的基础。为了有效促进学生道德水平发展,教师需要明确不同阶段学生道德的发展特点与发展目标,能够准确判断学生群体或个体的道德发展水平,并据此制定具体的道德引导措施,这是教师能够进行有效教育决策的前提;道德教育活动是否能够取得理想效果,还取决于教师所选择教育方式和策略的适恰程度。因而教师对于学校道德教育活动方式与策略的认识、选择和判断,也是教师道德教育信念的重要组成部分。

依据以上对教师道德教育信念内涵的分析可知,具备完善道德教育信念的教师,应该具备以下三方面的科学认识:教师对学校道德教育活动之社会价值与个体价值的认识与判断;教师对儿童道德发展规律、所教学生道德发展阶段及其成长目标的认识;教师对学校道德教育活动方法与策略的认识、选择和判断。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其中一个方面存在不足都会影响教师道德教育行为的针对性、力度与效果。理论上讲,所有对中小学生负有道德教育责任的教师,都应当具备包含以上三方面内容的完善而科学的道德教育信念。

二、当前教师道德教育信念存在的问题

1.教师道德教育信念状况

目前,中小学教师的道德教育信念具有一定的认识基础,但其信念水平距离当前道德教育实践需求还存在不小差距,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教师普遍认可道德教育的方向与重要性,但对于道德教育之个体功能的认同度明显低于对其社会功能的认同度;

(2)部分教师特别是初中教师,对于学校及自身在青少年道德教育方面的独特作用与重要责任认识不足,道德教育方面的自我效能感相对偏低;

(3)大多数教师缺乏对不同发展阶段学生道德教育内容及其发展目标的关注与清晰认识;

(4)很多教师对新型公民道德教育之意义与内涵、目标与任务缺乏充分的了解与理解,公民道德教育敏感性与教育意识不足;

(5)教师具备关于学校德育途径的基本知识,但对儿童道德发展的规律与促进不同年龄阶段儿童道德水平发展的具体策略与方法缺乏足够知识;

(6)教师对提高自身德育水平有一定需求,但缺乏便捷而实用的学习资源。

总体而言,中小学教师在学校道德教育方面具备一定的直觉信念,高度认同国家的学校德育目标并表示愿意承担对儿童进行道德教育的责任。但因其道德教育实践缺乏科学完善的理性信念作指导,道德教育成效不高、自我效能感偏低。在面临复杂的道德教育问题不知如何解决时,教师便不自觉地将道德教育不力的原因完全归于家庭与社会,产生逃避心理。

2.教师道德教育信念问题成因

一般来讲,教师道德教育信念的形成会受到以下几方面影响:一是所处国家和社会道德教育传统与个体职业经验影响,二是自身所受职前教育影响,三是其所接受的职后培训影响。教师所处国家和社会道德教育传统与个体从业经验会影响到教师相关直觉信念的形成,教师所接受的职前与职后教育会作用于其相关理性信念的形成。

(1)我国道德教育传统的影响。社会文化传统是影响道德教育活动内容与方式的重要因素。从公民道德教育的内容方面来看,我国传统道德教育注重以个体德性修养为中心的“修身”教育,对一般公民只要求其能够“独善其身”的传统教育内容,弱化了以公民权责为核心的公民道德内容在包括学校教育者在内的民众心目中的普及与内化。尤其是五四之后,我国儒家文化传统经历了多种文化冲击,多元价值观交汇但并未形成能够对全体社会成员起到道德约束作用的公共良知。这种状况一方面影响了学校道德教育具体内容与评价标准的形成,另一方面也影响到了道德教育之个体功能的实现。家庭、社会中成人所奉行的道德与学校道德教育中所倡导的道德不完全一致,使得学校道德教育难以看到明显效果,对教师道德教育方面的自我效能感的获得造成不利影响。

(2)教师所接受的职前教育影响。职前教育是塑造教师教育教学理性信念的起始阶段,对于教师专业信念发展有着奠基性意义。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入手,帮助教师建立科学完善的道德教育信念,是教师教育不能推脱的责任。目前来看,我国教师职前教育在此方面还存在一定缺陷。

①职前教师教育在公民道德教育方面,未给学生提供足够丰富的理论知识。发展儿童的道德水平是中小学教育的重要任务,培养能够胜任道德教育工作的教师是学校教育的首要责任。为学生开设专门的道德教育理论与实践课程,是教师职前教育不能忽视的重要内容。据研究者了解,到目前为止,很多为培养中小学教师的学校,未将专门的德育原理及其实践方法开设为必修课。一般只是在《教育学》课程中包含一小部分德育基本知识,除此之外也未开设任何旨在提升学生道德教育能力的相关课程或组织相关活动。研究者在访谈中发现,很多初中教师对道德教育工作表现出相对明显的消极态度。这些教师将学生道德问题的成因完全归于家庭教育不力,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无力感与逃避心理。观察这些教师的教育过程可以发现,教师对学生的道德教育缺乏明确的道德教育目标与科学规划,随机管理中的教育行为缺乏理性思考与科学策略,最终导致教育效果不佳。此类问题的根源,正是在于教师道德教育知识与技能的欠缺。

②职前教师教育在公民道德教育方面未给学生提供充分的实践与反思指导。在目前学生的教育实践中,指导教师大都重视学生的课堂教学技能提高,忽视对其道德教育技能的指导,使得职前教育中的道德教育实践学习无法落实。与此同时,在引导中小学生道德发展方面,很多指导教师的教育示范作用不容乐观。研究者在访谈中发现,很多学生经历过实习之后,开始怀疑 “教育是爱的艺术”这一学校德育的重要理念,因为他们看到一些学生“只认能够对其产生威吓的老师,自己对其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不起作用”。他们不懂得“讲道理”只是道德教育过程中的一种方法,真正有效的道德教育策略,是在对教育对象进行系统观察与分析之后对方法进行慎重选择的结果。这些学生也没有对教师运用“恐吓”手段产生的教育后果进行理性分析与思考。在教学过程中缺乏理论知识指导下的实践反思,学生道德教育的理性信念不足自然难以避免。

(3)教师职后从业经验与所受教育影响。

①学校道德教育实践目标的系统化与具体化程度欠缺。教育内容的系统性与教育目标的具体可测性,是完善成熟的学校道德教育的重要标志。然而,“我国学校德育目标的演变,不是通过建立德育目标系统,经由德育总体目标到课程目标,而是走了一条相反的道路”[1] 。可以看到,我国中小学一直都开设有思想道德类的课程,但却长期缺乏可以用来测量其教育成效的系统化的具体目标。调查中发现,目前很多中小学的道德教育活动并非自觉自发开展,而往往是为了完成上级管理部门下达的临时性任务。道德教育是学校教育的份内之事,开展道德教育活动是教师的职责所在,但当其活动内容缺乏系统性与连贯性,并要不时地顺应外界要求的话,势必会使学校和教师形成一种观念:道德教育活动不是学校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而是政治形势下的额外任务。此种从业经验会消弱教师道德教育的责任意识,进而影响到其道德教育信念的正向发展。

②教师职后培训缺乏以提高教师道德教育知识技能为目标的专门课程。在职教师培训的有效性,建立在专业培训机构对教师实践需求进行全面准确评估的基础之上。很多教师反映,他们参加过的教师培训很少有旨在提高教师道德教育技能的专门课程。虽然在有关班级管理或班主任工作的培训中,有很多优秀班主任的工作经验推广与介绍,但一线教师的工作经验很难具备可以从根本上完善与提升教师道德教育理性信念所需的系统性与普遍适用性。上述状况一方面会造成教师“道德教育不重要”或者“道德教育不需要科学知识与方法”观念的形成,另一方面也造成了教师道德教育理性信念缺乏的事实。中小学教师一方面在学校德育方面承担着重要责任,另一方面却难以获得此方面的专业培训,此一矛盾的存在不容再被忽视。

三、对策与建议

1.重视教师道德素养提升

道德教育从根本上讲是人影响人的活动。教师自身道德素养的高度会直接影响其道德教育信念可以到达的高度。因此,建议教师教育机构重新审视道德素养在教师专业素质中的重要地位,重视与加强学生与在职教师的道德素养。

2.开设道德教育理论与实践课程

教师完善的理性信念建立在其对相关理论学习与实践反思的基础之上。职前教师教育阶段的理论知识学习与实践反思能力的培养,可以对其职后相关理性信念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建议承担教师职前教育的学校增加专门的道德教育理论与实践课程,将其放在与学科教学知识与能力培养同等重要的地位,为“人师”的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3.制定科学可行的系统化道德教育目标

相关研究机构依据儿童道德发展阶段特点,制定与儿童生活相契合的具体、可测、系统化的道德教育目标,为中小学道德教育工作提供明确的方向指导。教育目标的系统化程度决定了其对教育实践之连贯性与有效性的支持力度。教育目标越是具体、可测,其对于教育实践方向的指导就会越有力。与教育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中小学生道德教育目标呈笼统与抽象,尤其是缺少可以直接衡量教育效果的可观测目标,它对于在职教师道德教育的理性信念发展极为不利。依据青少年儿童道德发展规律,制定与其日常生活相契合的具体、可测、系统化的道德教育阶段目标,应当成为相关教育研究机构的重要课题。

4.增设教师职后培训课程

目前,我国大多中小学教师在其接受职前教育期间,都缺乏足够的道德教育理论知识学习与技能训练,因而必须在职后培训中为其补充相关教育。在教育实践过程当中学习教育理论,是教师职后学习得天独厚的优势。因此,道德教育理论学习与实践能力训练,应当成为教师职后培训机构重视开发的重要课程。

5. 增强对学校德育工作进行评估的能力

学生的发展状况是教师工作成效的最终体现。教育管理部门要对学校德育工作进行督促,必须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量化或质性评价标准,依据标准要求,选择合适方式对相关工作进行成效评估。只有这样才能以评促教,提高教师的教育信念水平。

第11篇

[关键词]德育途径问题策略

进行德育,不仅要有正确的内容,而且要有恰当的途径。常有这种情况,教师对学生所讲的内容是正确的、有针对性的,但实际上却收不到良好的效果,其原因就与德育途径选择不当或不畅通有关。为此,必须针对中小学德育途径存在的问题,采取优化策略,以确保德育途径畅通,顺利实现德育目标。

一、中小学德育途径的重点

德育途径是指学校为了向青少年学生施加德育影响而组织进行的各个不同方面的活动和工作。它是德育工作在教育对象那里取得效果的基本渠道,是实现德育目标的桥梁。德育途径规定了实现德育目标、落实德育内容所必须经过的基本通道或路径。

根据我国现行中小学德育大纲的规定,并结合中小学的实际情况来看,当前我国中小学应重点抓好以下德育途径:第一,教学途径。包括专门的德育课教学(如思想品德课、政治课等)与其他各学科的教学。第二,活动途径。包括课外与校外活动(含劳动与社会实践),共青团、少先队所组织的各种活动。第三,班主任工作。班主任是教学途径统一要求缺陷的弥补者,是活动途径的主要组织或指导者,是学校德育向家庭、社会德育延伸的搭桥者。第四,家庭、社会等校外环境。家庭是学生成长的第一空间,父母是学生发展的第一任教师。社会是学生成长的广阔空间,社会的各种事件、变化等是影响学生发展的全方位途径。

上述四个途径在实践运行过程中,存在着程度不同的问题,需要我们加以关注并寻求优化的策略。

二、中小学德育途径存在的问题

1.教学途径不畅通,发挥不了主渠道的作用

教学途径不畅通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专门的德育课教学在中小学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往往成为其他所谓“主课”的牺牲品,教学时间得不到保障、教学内容陈旧僵化、教学方法单调死板、教学评价重知轻行。二是其他各科教学未能做到寓教育于教学之中,有的教师在课堂上只顾教书,忘了育人,认为那是德育课老师和其他德育工作者的事;有的教师则游离于教材之外生硬添加或简单联系学生实际,使学生反感。这些均导致教学途径发挥不了主渠道的作用,让学校德育的实施丧失了主阵地。

2.活动途径走过场,形式大于内容

由于活动途径有着特殊的外显魅力,所以活动被很多学校、老师所青睐,但实践中许多活动途径只是走过场并未取得预期的实效,形式大于内容。有些学校的德育工作,搞起计划来相当正规和庞大,似乎很受重视。诸如:搞多少次主题班会、主题队会,请名人做多少次报告,搞多少次参观、访问、调查等等。当然这些活动本身是好的,但若只追求形式和数量,就会使这些活动徒有虚表,而学生的思想境界、道德品质、言谈举止中存在的很多具体、实际的问题则不一定能解决。

3.班主任工作急功近利,智育重于德育

面对升学的压力和外在歪曲的评价、物质的诱惑,班主任工作的重心往往落在短期内能够抓出成效的智育上来,而不大钟情于吃力不讨好的德育。其实促进学生的学业成绩进步并不是班主任的主要职责(说极端点它都不是班主任的职责),而是班主任工作的副产品。“班主任的具体任务和职责很多,其中的一项主要任务和职责是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因此,班主任的主要职责应是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道德品质、学习态度、学习目的等较为深层的有关思想认识领域的规范与引导。学生学业成绩的进步是各科教师优秀教学的结果,是学生求知欲强烈、学习态度端正的必然结果,这并不能成为班主任工作的根本追求,更不能成为评价班主任工作的主要指标。

4.学校、家庭、社会德育相分离,未能形成有效合力

有人曾形容我国当前的学校德育是强调奉献的教育,强调学生高尚品格的形成;家庭德育是实惠教育,强调自家的孩子在与外界交往时不吃亏;社会德育是利己教育,突出自我发展,有点“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痕迹。这些说法也许是不恰当的,但却也说明了一个不争的事实,即学校、家庭、社会在教育未成年人方面,尤其是在德育方面相互分离,各自为政,未能形成一股有效的合力共同地作用到未成年人身上。学校是高处不胜寒,孤掌难鸣;家庭钟情于孩子能否在学业上继续深造,将来出人头地;社会不太能够自觉控制自己的不良影响,“社会教育对我们所说的,把父亲和师长所教育的思想全部。”这种分散的、甚至有点相悖的德育影响阻碍了学生政治、思想、道德品质的健康成长。

三、优化中小学德育途径的策略

1.恢复教学途径的主渠道地位

(1)必须恢复德育课在学校教学中应有的地位,同时改革德育课的教学与评价,真正发挥德育课专门的教育、养成作用。第一,确保专门德育课的教学时间,不能是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第二,及时更新并不断吸收新的德育素材,让学校德育素材贴近学生生活、贴近学生实际、贴近社会现实。第三,改革德育课的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学校其他各科的教学都在探索教学组织形式与教学方法的变革,而作为专门培养人思想品德的德育课本应该是这场变革的先导,更不能落伍了。小组讨论与合作、采访或追寻身边先进人物、参观、辩论、社会实践、主题演讲、情感体验等都可以成为德育课教学的策略。第四,打破以试卷、笔试、背诵有关道德条款等以考查德育知识为主的德育课评价体系,构建融面试、道德实践活动、义务劳动、爱心体验等为一体的,以考查知行统一为主的德育课教学评价体系。

(2)必须明确德育“工作”不仅是德育工作者的专门工作,也是学校全体员工的工作,只是科任教师在学校里承担的教学任务不同,所施加德育影响的方式有别罢了。“任何人没有权利剥夺任何教师参与学校德育工作的权利,任何教师也没有权利放弃对学生进行德育的义务,德育是教师的天职,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2.还活动以育人的本真面目

(1)开展活动之前必须明确活动的育人目的,并依此来检验活动的成败。有的时候也可能需要活动来“做做秀”,但更多的时候则是应该通过活动达到其他途径所不能达到的最佳德育效果。

(2)活动目的的实现离不开活动过程中每个细节的认真处理,所以对在活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突发事件、对学生在活动中的言谈举止等都要加以认真对待。正所谓成功的活动必须考虑到所有方面,但失败的活动只要有一个细节没有考虑到则足以导致。

(3)活动的数量、类型应因德育的目标和内容而定,不是数量越多越好,不是活动越热闹越好。如对于激发学生的同情、友爱之心来说,一个贫家子弟发奋成材的现身说法,可能比声势浩大的向灾区人民捐款要来得更为直接和有效。

3.让班主任成为学生成长为“人”的引导者

“‘教育’最本源的意义就是‘引导’,教育者在本真的意义上就是一个‘引导者’。”必须明确班主任工作的主要职责,让班主任将主要精力投入到不能立竿见影的,需长期抓、抓长期的德育工作中去,促进学生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树立,促进学生良好品德习惯的养成,促进学生浓厚学习兴趣和踏实学习态度的形成。“野心人人各不相同,同一个事件或对象也不会满足两个人的野心;但人道人人相同,同一个对象触动所有人的这种激情。”班主任就是要不断激起学生这种充满人性的激情,成为学生成长为“人”的引导者。

第12篇

我申报的第一志愿是干训部,第二志愿是党委办公室。

首先,我感谢院党委进行这次人事制度改革给们创造了竞聘的机会,也感谢各位领导对我申请竞聘的机会,也感谢各位领导对我申请竞聘给予的鼓励和支持。

一、主要工作经历

我于年月毕业于白城师专教学系,年教学函授本科毕业,——年参加了东北师范与学教育学原理专业研究生课程进修班学习。

年毕业后,分配到前郭县教师进修学校师训部工作,主要负责中师函授学号教学课程的辅导和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年月调入学院工作。原创:—年在教务处工作,主要负责中、小学教师的学历培训及管理工作。同时还承担相应专业的辅导任务。年被院党委任命为教处付处长,年调入考核办公室工作,年下半年被派到综合部任主班兼第三党支部书记,主抓德育教研,在这期间,我除了完成好本部门的工作外,还承担过干训部主办的分管德育的付校长及德育办主培训班的《中小学德育管理》这门课程的讲课任务。年月九七级师范生一至十班共计名学生业到我院学习,组织上任命我为教务主任,除了完成正常的管理外,我还承担了《小学德育》这门课程的教学工作。

寒暑假期间,我还承担过各种培训班的讲课任务。去年暑假我承担了小学骨干教师培训班《接受为与发现学习》专题的讲课任务。去年寒假我承担了中、小学科带头人培训班的《中小学德育研究》专题的讲课任务,今年暑假我承担了小学骨干教师培训班的《小学数学教学与小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这一专题讲课任务,以上是我的主要工作经历。

二、主要工作业绩

我于、、、年度被评为市级综合优秀,年、年被评为院级先进工作者,年被省教委评为优秀管理干部,年被市教育院评为优秀党员。年被评为市级优秀教师,我所领导的部门年被市教育分院评为先进党支部,教务处于年底被评为院级先进部门。

年来,我曾在七本刊物上发表文章。同进参加了《中小学教学管理基准》一书的编号工作,另外还参与中小学德育实效性课题的研究工作。

三、上岗后的工作设想:

、按照国家、省有关部门对干训工作的要求,支持干训工作服务于素质教育、服务于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的原则,做好十五期间干训工作。

、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

干训部是校长之家。干训工作的核心是服务,要努力为校长学习工作、生活我创造一些方便条件,通过自身和部门同志的努力树立良好的“窗口”形象,同时要细化岗位职责,规范工作程序,健全规章制度,努力实现管理的科学化,提高服务质量。

、做好组织协调

组织协调是干训工作的重要特点,要强化协调配合,另外要搞好省、市、县三级干训部门之间的联系以及与学员所在学校的句通与联系把省、市教委及省市学院的省县决议、决定落到实处,做到上情下达,同时要及时检查、指导各县(区)的小学校长培训工作,及时把学员的意见手建议反馈给主管领导,做到下情上知。

、改革培训模式

培训模式直接影响到培训的质量,鉴于校长培训班培训的目标和课程设置要求难度大,又考虑到校长工作的实际,我认为十五期间应积极尝试下列培训模式:

()问题引探教学法:

校长培训班的理论课程的证明授时间是十分有限的,要达到好的理论教学效果,最好采取问题引探教学,即先由教师或学员提出若干当前教育管理改革的热点问题,专家进行探讨和争论,然后由教师从理论层面上进行概括性分析,变一言堂和满堂灌为群言堂和启发式。

()课题研究指导培训法

即以课题研究为主的导师指导下的研修培训方法,由专、兼职学科专家组成导师组,围绕当前教育改革发展中的若干问题确定课题研究选师和相应的理论课程,在精讲理论的同进,指导学员课题研究,使赏在课题研究中消化所学习的东西,这种方式既为利于校长对新的理论知识的领会和应用,原创:又有利于他们在培训期间出成果。

除些之外,自主读书研修法,案例分析教学法,管理行为训练法,蒋弱校调查诊逝法等也都是行之有效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