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28 17:31:4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绿色农业现代化,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余欣荣指出,农业现代化是我国现代化的基础和支撑,也是我国农业发展的方向。能否实现农业现代化,决定了今天和未来能否更好地保障老百姓吃饭,决定了我们能否保障粮食安全和农产品有效供给,也决定了广大农民能不能够同步全面进入小康社会。10月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全国农业现代化规划(2016-2020年)》,这是落实十八届五中全会和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的重大部署,《规划》是指导未来五年我国农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余欣荣介绍,《规划》由农业部、国家发改委牵头,会同有关部门编制,主要包括“十三五”农业现代化发展形势、战略要求、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发展任务,还包括要实施的重大工程、重大政策和保障性措施。《规划》要求,“十三五”农业现代化要以提高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为中心,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为引领,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农民持续增收和农业可持续发展,走一条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发展道路。
《规划》明确了“十三五”农业现代化的目标,提出要通过五年的努力,全国农业现代化取得明显进展,国家粮食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农产品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显著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要进一步增强,农民的生活达到全面小康水平,美丽宜居乡村建设迈上新台阶,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大城市郊区、国有垦区和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等四个区域要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
《规划》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提出五方面的重点任务:一是创新强农,着力推进农业转型升级。重点推进体制机制和科技创新,稳定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引导农户依法自愿有序流转土地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强化技术装备的支撑,提高机械化、信息化水平;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增强粮食等重要农产品安全保障能力。二是协调惠农,着力促进农业均衡发展。重点加强产业融合,提出要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以及电子商务、休闲农业等新业态,促进农民增收;优化区域结构,建立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匹配的农业生产力布局;培育新型主体和职业农民,推动经营主体协调发展。三是绿色兴农,着力提升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着眼于资源节约、环境友好、质量安全,组织实施绿色兴农重大工程,严格化肥、农药、饲料添加剂等使用管理,推动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无害化处理,综合防治农业面源污染,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四是开放助农,着力扩大农业对外合作。统筹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优化农业对外合作布局,提升农业对外合作水平,促进农产品贸易健康发展。五是共享富农,着力增进民生福祉。
重点是推进产业精准脱贫,助力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加大强农惠农富农力度,健全财政投入稳定增长机制,拓宽社会资本市场化投入渠道,优化农业补贴政策,创新信贷、保险等支农措施;促进农业现代化与新型城镇化相辅相成,为农业现代化创造更为有利的条件。
余欣荣表示,“十三五”农业现代化的时间表、路线图已经明确,农业部将会同有关部门,认真履行职责,抓好贯彻、组织好实施。
问:关于农业现代化的问题其实并不是一个新鲜的问题,我们知道“十二五”期间已经出台过全国现代农业发展规划,请问“十二五”规划目前完成的情况怎么样?这次又出台了新的关于农业现代化的规划,与“十二五”相比,新的特点有哪些?
答:“十二五”期间,国务院印发了全国现代农业发展规划,经过五年的实施,各项目标任务基本顺利完成,粮食产能、农民收入、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等一些反映现代农业进步的重要指标提前完成,这些成就为“十三五”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这一轮规划,我们既保持了“十二五”规划的连续性,又突出了适应新形势、新要求,特别是按照党的十以来的一系列中央关于农业发展的方针政策,作出了一系列新的部署。概括起来,有几个特点:
一是突出落实新的发展理念。按照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谋篇布局,贯穿到农业现代化的各个关键环节。
二是突出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围绕着去库存、降成本、补短板的任务,推进农业结构优化、发展方式转变。
三是突出底线思维。我们讲的底线思维,就是农业的现代化必须有几个基本的或者是根本的遵循,重点是落实好新形势下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强调绿色发展和保障国家生态安全,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根据新的形势、新的要求,这次规划又在目标上有新特点。一是突出了结构调整,设置了玉米、大豆、棉花等种植面积,以及畜牧业产值比重、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比等结构调整指标。二是突出可持续发展。今天发展现代农业,再不能够以牺牲生态为代价。因此,这次《规划》围绕“一控两减三基本”等绿色发展任务,提出了7个专门指标,其中有6个是约束性指标。三是突出对农业的支持保护。提出了全国公共财政农林水事务支出总额、农业保险深度等指标,这是以前没有过的。
相信经过五年的努力,老百姓的米袋子、菜篮子会更“优”,农民的钱袋子会更“鼓”,城乡人居环境会更“绿”,农业将更具有魅力,农村将更具活力,亿万农民将和全国人民一道顺利实现全面小康。
问:近年来我国农业连续丰收,但也出现了诸如供给和需求不匹配、增产不增收等结构性矛盾,中央对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请问《规划》在这方面有怎样的部署和安排?
关键词:农业现代化;农业持续化;集约持续农业;持续发展
科学理论是实践变革的指导。本世纪以来,先后出现了四种全球性与农业有关的思潮,即农业现代化、绿色革命、自然农业与可持续农业。作为一种思潮,往往是狂风般的蜂拥而来,也可能是落潮般的悄然而去。各种思潮中科学性强的理论能经受历史的考验推动生产力的发展而经久不衰。也有部分科学性不强或反科学的理论只能热闹一时而自然地退出历史的舞台。当代受各种思潮冲击的人们,必须保持冷静头脑,分析思潮产生的背景、实质性内容、利与弊,进而辨认其科学的真伪,从而从本国本地的情况出发,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任何对农业思潮的盲从或“拿来主义”都会导致行动或决策中的失误。
一、农业现代化思潮--二十世纪的主旋律
从原始农业转变为传统农业,再从传统农业转变为现代农业,实现农业现代化,这是世界上任何国家或地区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十九世纪工业与科学技术发展为农业现代化准备了条件。1892年第一台拖拉机问世,1840年李比希营养归还学说出台,再加上达尔文杂种优势理论与摩尔根遗传学理论等,促进了农业现代化思潮与行动的产生与发展。其主要内容是以现代工业装备农业,实行机械化、电气化、化学化、水利化;以现代科学技术武装农业,用杂交玉米等高产新品种与新耕法替代老品种老经验;以现代经济管理理论和方法经营农业,用开放式的商品经济替代封闭式的自给性传统经济。
农业现代化思潮有力地推动了现代农业的发展,世界农业一反过去几千年老牛破车的步伐,取得了突飞猛进的成就。本世纪四十年代美国率先实现了以机械化为主要特征的农业现代化,到六十年代占世界耕地面积40%人口24%的工业化国家先后实现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从本纪初到八十年代中期,世界人口增加了2倍,但谷物增长2.3倍,农业产值增加24倍,用事实否定了马尔萨斯关于人口增长快于粮食增长的悲观预测。劳动生产率空前提高,美国一个农民人均产粮已达110吨,产肉101吨,可养活80个人。目前,由于发达国家已经实现了农业现代化,加上粮肉生产过剩而将注意力转向环境,因而作为一种思潮的农业现代化已经不再受青睐,但实际行动仍在继续,而且进一步向现代化迈进。发展中国家正在进行的绿色革命实际上也是农业现代化思潮的影响而衍生的一种行动。
现代农业在产生奇迹般增加产品与效益的同时,由于曾对资源环境的忽视而带来某些负面效应。例如能源消耗急剧增加,从1950年的0.36亿吨增加到1985年的2.6亿吨石油当量,因而有人贬称之为“石油农业”;农药、除草剂等化学品对环境与食品安全构成威胁;有人还担心大量施用化肥会不会破坏地力和污染地下水;有人还将主要是工业化引起的水、空气污染也归咎于现代农业。这些问题正引起人们的广泛注意,近来已将资源环境良化纳入并作为农业现代化的一个重要内容。
二、自然农业思潮——一次超凡脱俗的尝试
作为一种对农业现代化的逆反,七十年代西方出现了企图替代现代农业的第一次尝试,即自然农业思潮。其派别与口号多种多样,如生态农业、有机农业、生物农业、替代农业、再生农业、自然农法、超工业农业等等。形成了在学术界颇有影响的农业思潮。较有名气的英国真菌学家霍华德提倡的“有机农业”,1971年美国土壤学家艾希瑞克发起的“生态农业”,日本的福冈正信写了一本《绿的哲学》,提倡无施肥无耕作无农药无除草的“自然农法”等。这股思潮在哲理上提倡归朴还真,与自然和谐一致,尽量减少人类对自然的干预,主张低投入;在技术内容上强调传统农业技术,提倡堆肥、轮作、豆科作物、生物防治等,排斥现代农业科学技术中的人工合成化学品(化肥、农药、除草剂、饲料添加剂)与生物工程技术;在管理上主张小型,自给自足,强调农户(场)内闭合式物质循环而排斥农户外的投入。这股思潮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不大,但受生态至上的环境保护主义的推动,在学术界曾一度时髦。然而就是在西方也争论甚大,提倡者认为这是一种农业的“理想国”,反对者认为是“复古”,是“神话”。
自然农业思潮有其积极与消极的方面。它强调崇尚自然,对唤起环境保护意识起了积极的作用,纠正了现代农业只强调产品与效益而忽视资源环境的不足;它所强调的某些传统农业技术仍有其积极的作用;生态农业、有机农业等作为一种农业的特殊模式,在某些情况下少量应用(如旅游景点、安全食品)也是不足为怪的。另一方面,这股思潮又极端地强调自然而走向否定人的能动作用,反对投入,反对人工合成品,企图返回古代式传统技术而否定现代科学。在理论上,违反最基本的能量转换与散逸定津,企图实行自我封闭式的物质循环模式,而滑向科学上的倒退。因此,作为一种农业的整体战略是不足取的,在实际生产上,由于它只强调保护自然资源环境而忽视生产与经济,因而不能广泛地被农民与政府接受。在欧美试行的各种自然农业模式,比重极少(占耕地千分之几)。八十年代中期以后逐渐衰落下去而被可持续农业思潮所代替。
三、可持续农业思潮——当前的热点
本世纪中后期,为抵制工业化所产生的消极影响,环境保护主义风起云涌席卷全球,罗马俱乐部悲观主义的代表作《增长的极限》译成了几十种文字,“生态危机”、“粮食危机”、“资源环境危机”、“经济滞胀”,以至于“世界末日”等说法震撼人心。在农业上,鉴于自然农业尝试的失败,八十年代中期在西方发达国家出现了可持续农业的思潮,企图以此作为替代现代农业的第二次尝试。
在吸取现代农业、自然农业优缺点及成败教训的基础上,可持续农业思潮既强调粮食安全与发展农村经济,又强调保护资源环境,实现生产、经济、生态三个持续性的统一。既强调发展当前的农业而又不破坏资源环境,兼顾当前与长远,促使农业与农村的可持续发展。
与自然农业受到冷落的处境不同,可持续农业思潮一出现,国际社会即刮目相待。许多国际机构,联合国粮农组织、开发计划署、环境署、世界银行以及许多国际性农业研究机构都纷纷以此作为发展农业的指导思想,有的国家政府或议会还通过相应决议与法律措施。1992年巴西里约热内卢的“发展与环境”世界首脑会议上通过“21世纪议程——可持续发展”的宣言,成为一个里程碑。1993年在北京召开了“国际持续农业与农村发展学术讨沦会”,1994年4月中国国务院通过“中国二十一世纪议程——人口、环境、发展”白皮书,其中将农业与农村的持续发展作为重要内容之一。
作为一种农业发展的战略方向,可持续性获得了国内外各界的广泛赞同。强调农业的当前与长远的结合,重视持续能力的建设,这是具有重要理沦与现实意义的。当然,由于时间尚短,对于可持续农业究竟是什么,仍然仁者见仁、意见各异。可持续性究竟只是一种思路或农业的属性,还是一种策略与模式等问题尚在争论中。至于可持续农业的定义、内涵、技术体系等更是众说纷坛。一些西方国家专家简单地将环境保护技术或自然农业提倡的某些传统农业技术移花接木就作为可持续农业的技术内容,有的甚至以传统技术排斥现代科学技术,或只强调环境而排斥发展。这些观点招致了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异议与批评。越来越多的人倾向干将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农业的思路与战略,而不是一种具体操作的模式,更不能将某些西方生态农业、有机农业等模式嫁接在可持续农业的头上。也有人认为可持续农业内容空洞难以操作,以至在1996年底在罗马召开的世界粮食安全首脑会议上,粮农组织尽管仍强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路,但已转而将农业与粮食安全的突出地位让给了“新的绿色革命”。
至于农业现代化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我们的认识是,这两者不是对立或相互替代而是互为补充的关系。农业现代化与可持续化是从不同角度上反映了农业发展的方向与战略,可持续性强调了农业发展的态势与后续能力,弥补了原有农业现代化的不足,但它不能替代农业现代化中有关物质装备现代化、技术现代化、商品化、市场化等各项内容。对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来讲,今后的任务,是将传统农业转变为在可持续发展基础上的现代农业,实现农业现代化与持续化。
四、绿色革命思潮——发展中国家振兴农业之依托
本世纪六十年代,在发达国家基本实现了农业现代化的同时;在发展中国家开展了有声有色的绿色革命。这一思潮与行动的主要内容是通过推广高产新品种(如矮秆小麦、矮秆水稻、杂交稻)带动农业的全面发展,但只改变品种而不改变生产条件收效甚微。因此,在实际推行过程中,形成了种子十化肥+灌溉三驾马车一起上的局面,故有人又称之为“肥水农业”。其实质是农业现代化的一种衍生与前奏曲。由于多数发展中国家经济弱、劳力多、规模小,因而与发达国家不同,其强调的重点不是机械化而是投资少见效快的新品种与化肥、农药等,水利对多数地处热带、亚热带的发展中国家十分重要。绿色革命在亚洲、拉丁美洲取得了积极的效果。六十年代以来,整个发展中国家农业发展快于发达国家。以1961~1965年作为100%,1992年发达国家农业生产指数149,而发展中国家为238(中国280)。八十年代后期与1950年相比,农业总产值发达国家增加0.86倍,而发展中国家达1.64倍,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农业总产值之比也由2:1变力1:1。
可惜,作为一种思潮,绿色革命在七十年代后遭到厄运。一些来自发达国家的专家批评绿色革命造成了农村两极分化,贫苦农民困无力购置新品种种子、化肥、农药等而难以从绿色革命中得到好处。随后自然农业、可持续农业思潮又接踵而起,这样,绿色革命思潮就沉寂了下来。但是,这一思潮指导下的行动却在发展中国家继续开花结果。其中,中国与印度被认为是绿色革命的典范。
最近,在沉寂了1/4世纪以后,绿色革命在罗马世界粮食安全首脑会议上重新被提了出来。出乎许多人的预料,联合国粮农组织并未将当前世界的热点——可持续农业——作为农业发展与粮食安全主要手段,而将“新的绿色革命”放在突出地位。重新肯定了新品种、化肥、灌溉、农药在农业发展中的巨大作用,特别强调化肥与灌溉是“新的绿色革命”的重要部分,也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所谓“新”主要有两点。一是绿色革命的四大技术手段必须与社会经济环境相适应,采取相应的政策与科技进步并增加投入。二是将绿色革命的各项技术建立在可持续发展基础之上,重视对资源环境的保护。也曾有人主张将新的绿色革命建立在生物工程基础之上,但鉴于来自生态保护主义的强烈反对与抵制,联合国粮农组织采取了十分审慎的态度。总的认为生物工程是有前途的,但它“是国际争论的焦点,发展中国家要在10~20年后才能理解到它的好处”。:
五、中国农业现代化之路——集约持续农业
以上四种思潮各有所长与所短,各有它的背景与适应性,农业具有极大的地域性与差异性,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发展农业的思路、目标、内容、技术体系都不尽相同。发达国家人均占有谷物750公斤,肉类60公斤,而发展中国家却分别只有250公斤与12公斤。因此,前者已将关注的热点放在环境上,而后者仍将发展生产增加农民收入放在首位。在最近的罗马世界粮食安全首脑会议上与会的60位首脑中,来自发达国家的仅有一位,说明了立场与爱憎的分明。因此,我们在努力吸收世界各种农业思潮与理论精华的同时,一定要冷静地加以辨别,关键在于“中国化”。
1949年以来,中国的农业生产、农民生活与农村生态环境获得了持续的发展与改善。但是目前农业生产与环境形势也日趋严峻,怎样养活养好十多亿中国人已成为世界注目的焦点。在罗马世界粮食安全首脑会议期间一位美国记者提出:“你认为中国真的能够达到粮食自给吗?”我的回答是“在今后一二十年内,如果我们真正去努力搞好农业,而且按适合中国国情的方向道路去进行的话,做到粮食基本自给(95%)不是不可能的”。那么什么是中国式的农业发展的方向道路呢?
首先,我们要力争在30~50年或更长一点时间内实现中国农业现代化。尽管当前发达国家已经实现了农业现代化而不再将这口号作为他们的目标,因而国际学术界农业现代化的声音已甚为微弱,西方已将现代农业称之为常规农业,但对发展中国家来说,仍有待于完成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这一艰巨的历史任务。它的主要内容是:第一,在物质上用现代工业装备农业,实现水利化、化学化、机械化、电气化、信息化。这是农业现代化的物质基础,没有它就谈不到农业现代化。第二,在技术上用现代科学技术装备农业,实现高产化、良种化、耕作制度与农业结构优化、栽培技术规范化、资源利用高效化、节约化。第三,在经济上,用现代的经济管理科学指导农业,实现商品化、市场化、产业化、土地或经营规模化、社会化。第四,资源环境良化。保护资源,减少污染,净化美化农田与农村环境。最后,中国的农业现代化还必须与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同步进行,以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大幅度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最终目的是持续地提高生产力实现农村农民的富裕化。那种匆忙将农民真实的人均年收入还不足200美元时就拔高为“小康”的做法是值得商榷的。
关键词:农业 机械 推广
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科技成果的物化,也是农艺科技成果大面积、规范化实施的载体。农业机械化为农业的生产发展带来了革命性的转变,如今我国大部分地区实现机械化的程度都比较高,农民不再为农地流更多的汗,农村也不再是人们想象中的最苦的地方。这些观念的转变,很大程度上与我们进行的农业现代化进程有关。农业现代化是指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化的过程和手段。在这个过程中,农业日益用现代化工业、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经济管理方法武装起来,使农业生产力由落后的传统农业日益转化为当代世界先进水平的农业。实现农业现代化,要素方面有很多,其中有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农业机械化,加大农业机械化技术的推广,对农村土地的合理配置,加快农村的现代化进程均有重要的意义。
一、提高农机作业服务水平
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完善需要政府和社会的双向互动,农机化服务体系是衔接农业机械和农户的桥梁,是农业机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必要途径,主要措施有:第一,加大对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的投入力度。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发展农业机械化,使过去由国家和集体投入为主,变为国家、集体、个人和社会共同投入的新机制。第二,开展市县级农机服务中心站和乡镇农机管理服务重点站建设升级竞赛活动,推广农机科技示范园的成功经验。第三,强化农机技术与质量监督,维护用户权益。一是加强农机化质量标准体系建设;二是加强农机产品质量认证和推广鉴定工作;三是加强农机使用质量跟踪调查。第四,搞好成果转化。一是加强农机新机具的研制开发,将人才资源与资金、市场有机结合;二是认真实施农机科技创新示范工程,加大农机科技投入,加快农机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三是是积极开展送科技下乡活动,尽快改变农机化发展资金不足,技术相对落后的现状,加快农机化科技创新。
二、充分认识农业机械化的地位和作用
我们要改变过去那种只懂服务不懂经营的思想观念,把试验、推广,服务、开发新产品与经营联成一体.走进市场、利用市场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组织技术人员深人农户、田间、地头开展有偿服务,将技术优势、服务优势与信自、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增收增效,发展自身,壮大实力。不仅要积极争取各级政府进一步加大对农机化的投入和农民购买农机的补贴力度,发挥好项目带动和补贴资金的引导作用;还要发挥市场配置资源作用,进一步调动农民和社会工商资本投资农机化的积极性,逐步建立以财政资金为主导的多元化投入机制。
三、完善农业机械技术推广体系
我国目前的农业机械推广体制是以省、市推广总站为基础,以县农业机械推广站做牵头,以乡镇农机站位纽带的纵向推广模式,而今随着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农民更加迫切的需要新的农业机械来提高生产效率,来提高市场的竞争力。所以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满足农民农业生产的需要,需要建立起新型的纵横互补的农业机械技术推广体系。农机推广工作机构既要执行好政府的宏观调控工作,为国家制定相关政策积极建言,又要深入农业生产第一线,及时掌握农民思想动向,及时掌握农业生产对农业机械的需求。各农业机械推广机构还要加强农机生产企业与科研单位的联系,及时向他们提供第一线的信息,帮助他们不断改进农机设备的性能,扩大农机推广的领域。
四、构建农业机械化的绿色设计与推广应用
农业机械作为农业生产的重要工具,在考虑其农作业实用性的同时也要考虑其环境属性,所以,要大力提倡农业机械的绿色设计与推广,具体措施有:第一,农业机械动力装置的绿色选型设计。绿色选型设计应优先选择以电力为动力的农业机械,加快开发太阳能、氢气、植物油、可燃气发动机。第二,农业机械关键部件的绿色设计。技术与生物技术和农业工程装备技术优化组合的变量施肥技术的应用,改进播种机的内部结构,使之节省动力且排种效果好;研制如声控或光电式的新型播种机来降低对能源的需求。第三,农业机械液压系统的绿色设计。农业机械传动采用的液压系统,应加快以水代替矿物油的研究,减少石油消耗和漏油污染。
五、放开思维,勇于创新
农业机械技术推广工作应该遵循市场经济的规律,按照市场需要来组织实施推广项目,引进优势农业机械技术,打破当地以往单一的耕作模式,大力发展经济作物和高效作物。另外,农业机械技术推广也需要与经济相结合,需要采取各种办法,适当的采取有偿与无偿相结合的方式。既能保证先进的农业机械技术得到广泛的推广,也能提高农机推广机构和人员的积极性。从根本上保证了农业现代化的顺利进行。
六、提高农村从业人员的现代化观念
农业机械技术的推广需要适应当地的实际情况。有些农村从业人员科学知识水平有限,不能很好的认识到新型农机机械设备的优势,很多农民因此而错过不少降低劳动成本,增加实际收入的机会。这种现象的产生,一部分是由于农民观念过于保守,不敢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另一个原因就是对高科技认识不足,本身的知识水平限制了他们的眼光,作为农业机械推广机构,对这类事件责无旁贷。农业机械推广人员及机构应坚持技术推广工作的先进性、适用性和成熟性,要注重新形势下新的环保形势的要求,帮助农民提高科学、科技种的意识,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大力推广环保节能技术。
七、总结
农业现代化要做的方面很多,需要调整农村的产业布局,提高农业科技的转化力度,提高农业从业人员的知识水平与现代化耕作的意识。农业机械化作为农业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各级部门的大力支持。农业机械化的普及需要各级、各方的参与,农村因为经济条件的限制,在大力引进先进农机设备时,往往会面临一些经济问题。政府部门还应大力推进并健全农机补贴政策,从经济上帮助农业机械化的尽快普及,提高农民种田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郑雅雪.对农业机械技术推广的几点建议[J].福建农机,2009,(01).
一、农业现代化的含义
1.现代化的基本内涵在现代化理论中,虽然不同学派和不同学者对现代化的理解和定义有所不同,但学者们普遍接受现代化的两个基本内涵:一指发达国家工业革命以来发生的深刻变化;二指发展中国家在不同领域追赶世界先进水平的发展过程。罗荣渠先生在《现代化新论》中指出,作为人类近期历史发展的特定过程,把高度发达的工业社会的实现作为现代化完成的一个主要标志也许是合适的。
2.农业现代化的基本含义农业现代化是现代化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研究应该以现代化理论为基础,结合农业特点而提出。关于农业现代化的基本涵义多种多样,目前,较为一致的为:
(1)农业现代化是一个转变过程。
(2)农业现代化是所达到的相应水平时的一种农业状态。现阶段农业现代化的基本内涵可表达为:通过科学技术的渗透,工业部门的介入,现代要素的投入,市场机制的引入和服务体系的建立,用现代工业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管理方法管理农业,用健全的社会化体系服务农业,使农业在形态上成为具有当今世界先进水平的现代农业。其基本目标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改变农业生产结构、投入结构、资源结构和生产方式等,提高农民素质和收入,实现农民富裕、缩小工农差别和城乡差别,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以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法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经验
从20世纪60年代实施农业现代化开始,法国农业有了突破性的进展。法国在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中,广泛应用自动或半自动的农业机械,农业生产过程已全部实现了机械化,并己发展成为高效率、集约化的现代农业。法国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过程,是用现代工业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管理方式管理农业、用现代科学文化知识提高农民素质的过程,是建立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生产体系和可持续发展农业生态系统的过程。法国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道路无疑是成功的,总结他们在农业现代化过程中主要采取了的一些措施,借鉴其成功经验,对加快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有重大意义。
1.注重农业的经济投入法国农业之所以有大的发展,是因为战后法国政府加强了财政干预,大力扶持农业,包括增加农业预算支出、扩大农业低息贷款、提供巨额农业补贴,尤其是在高速发展时期,农业投资曾长期占有较高比重。如1975年法国政府用于农业的财政支出为33.379亿法郎,用于农业投资的新增贷款50亿法郎。国家农业投资占总投资的73.9%到1987年法国政府农业财政投资已经达到了269亿法郎。法国政府采取的农业投资政策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从税收、财政补贴和信贷等角度对农民购买生产资料特别是农机具给予资助。(2)以补贴和贷款的方式对农民实施的水利、道路、电气化和土地整治等农村基本建设工程给予资助。(3)对农产品价格实行保护政策。(4)农业发展科研教育和培训及农产品销售合作社等项目的政府投资。政府对农业的大量投资,加速了资本和土地的集中,大力推进了农业的专业化和一体化生产,加快了农业现代化进程。
2.构建农业经济合作组织农业合作经济组织把家庭小规模生产联接起来形成社会化的大生产,把家庭小范围的经营和整个社会的大市场联系起来,推动了农业现代化进程。在法国,农业合作社种类很多。农业流通领域的合作社是农业合作社的主题,包括农产品收购、加工、销售和生产资料供应等。在法国的120万个农场中,有100万农场主参加了产前、产后的流通领域合作社。法国流通合作社属于纵向联合的合作社,合作社来组织、协调和推动家庭农场按照市场需要进行生产,通过流通领域合作社的运作,使家庭农场成为了食品加工企业的专业化和商品化的生产基地。这种不经过农业生产合作社就把农业生产者纳入到纵向一体化的合作轨道是法国农业合作社的最大特点。
3.加强农民的教育和培训农业要发展,人才是关键,现代化农业的实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业经营者的文化技术素质。法国把农业教育作为农业政策的重要组成。法国政府对农业教育进行改革,提倡公私共同兴办农业教育,由高等院校、农业高中、农业初中和半工半读4个层次组成农业教育体系,围绕“学以致用、就地施教、面向农村”开展教育,提高农业经营者的文化技术和管理水平。同时,通过国家、省和农场3级技术推广委员会,尽快把农业科研成果推广到生产实践中去,使科技成果尽快转变为现实生产力。
4.农业规模化经营对土地集中和农业互助合作给予财政支持。为了扩大农场经营规模,法国政府购买“无生命力农场”的土地,并优先卖给大农场主。政府规定出售土地的农场主可得到35年的预备年金,以鼓励老年人提前退休。对于转业来经营农业或扩大农场规模的青年农民,国家给予财政援助。对购进土地的大农户给予免税登记、无息或低息贷款。对停止经营的农场主或出租土地者(出租土地18年以上)由国家发给奖金。农场经营规模的扩大促进了农业机械广泛而充分的运用,加速了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5.用多层次、多元化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保障农业现代化法国的现代化农业,是由多层次、多元化纵横交错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来保障的。这些服务组织不仅跨地区提供科研、生产、试验、推广、教育培训、技术信息咨询、质量认证、销售及跟踪维修等服务,而且依靠自身拥有的实用的技术、准确的信息及可靠的手段,为农业生产及时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在农业经营者中享有很高的声誉。法国形成了由政府、农会、农民以及私人企业等组成的有效服务体系。法国农用工业比较发达,私人企业销售网遍布农村,有的还开办出租业务,出租农场主买不起的大型农业机械,例如联合收割机等,服务周到。在政府的倡导和扶持下,农民也合作开办一些生产资料合作社和生产资料供应社,进行产前服务。生产资料合作社由若干农户集资,主要是用银行贷款购买农业机械,雇佣驾驶员,共同使用。生产资料供应社主要供应化肥、农药、种子等农业生产资料。另外,由于法国农产品过剩,有关销售问题,除了私人企业外,农民们组织了各种产后服务的合作组织。
三、对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几点启示
1.国家要加大农业投入,加大对农业的扶持力度面对市场的国际化和竞争,投资成为农业发展的关键,可以说,如果没有深刻的技术革命和财政投资,法国的农业生产不可能有飞跃式的发展。现代农业需要高科技、人才和资金,不是靠农民自身的力量可以做到的,必须依靠国家的支持。借鉴法国的经验我国应因地制宜加大对农业的投入,按市场经济价值规律的要求,多元化多渠道筹集资金,并激励农民增加对农业的资金投入。当前,应逐步建立起以政府投入为导向,集体和农民投入为主体,信贷投入为驱动,外资投入为补充的农业投入机制,逐步完善农业投资机制,提高基本建设投资效益,确立投资主体的职能,制定资金使用管理制度。同时,政府为了保证资金的按时到位和合理使用,还应该加快农业投资立法进程,规范政府投资行为,克服政府投资的随意性。通过法规约束,来保证对农业投资的稳定增长及对资金使用的有效监控。
2.国家要建设齐全的农业经济组织和农业社会化服务系统多年前,我国农业改革建立的“统分结合,双层经营”体制,以分散的小农户家庭经营为基础,已经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围绕农业及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应积极引导和支持以行业或产品为纽带的各类民办的专业协会、研究会和合作社等农民自发的服务组织,发挥其在保护农民利益、沟通市场信息、组织产品运销等方面的作用。当然,要实现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的有效对接,必须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借鉴法国的经验,当前流行的靠订单联系起来的“公司+农户”模式是一种松散而不持久的“订单农业”产业化模式。最好的办法是:在实施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要采用产业一体化组织战略,塑造崭新的产业组织结构。成立各种行业协会和产加销联席会议等行业组织,让商品生产专业户普遍加入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各类市场主体高度组织化的结果是,在农业产业内部和涉农领域形成平衡的组织结构,从而有力地促进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要加强政府在基层的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要加大以资金为主的政策扶持。要改善金融服务,切实解决农民和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贷款难的问题。要强化对农业社会化服务的监管。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切实担当起对农业社会化服务的监督管理职能,制定农业服务的行业标准,规范服务行为,明确服务质量。大力推行服务质量承诺制,服务收费公示制,不断提高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
3.国家要努力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广泛开展农民科技培训,全面提高农村劳动者的整体素质,是推进农村小康建设、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要加强职业教育和培训,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我们要发挥在农业科研、教育方面的优秀,要以农业院校、农函大、文化技校为阵地,抓好乡村干部、农技人员以及广大农民的教育培训。根据农村的现状和实际情况,开展农民教育、提升农村人力资本。加强现代农业科技知识培训,加强非农产业就业技能培训,加强市场知识方面的培训,有选择地组织农民到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参观考察,或外出经商、打工,以贴近市场、开阔眼界、提高素质。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农业现代化;生态现代化;环境治理
一、生态现代化理论嬗变及其在农业发展中的应用
(一)生态现代化理论嬗变
生态现代化概念一般认为是由德国学者MartinJänicke在20世纪80年代初的一次柏林州议会辩论中最早提出(郇庆治和马丁•耶内克,2010)。生态现代化理论发展大致经历了强调在工业生产中以科技创新来应对环境危机(从20世纪80年代早期开始),关注经济和文化因素以及产品消费而转向科技、经济市场、政府三者协调平衡(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关注全球化影响及制度本身(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三个阶段,研究区域从西欧国家逐渐扩展到中欧、东欧、北美以及一些发展中国家(Mol,2000)。进入21世纪以来,生态现代化理论仍处在不断发展完善当中,并进一步在世界范围内扩散,成为具有影响力的理论(Jänicke,2008)。生态理性是生态现代化理论的根本,生态理性使人们开始将经济的生产和消费过程视为生态过程,而不仅仅是经济过程。生态现代化理论不断地丰富发展,由单纯地关注科技转向政治、经济、文化,逐渐包含科技、经济和市场、政府、环境运动、环境意识形态五个方面内容(Mol,2010):(1)科技不仅仅是应对已经产生的环境问题,而是更多地转向环境改善和预防环境危机,将环境保护纳入技术和组织创新的设计当中,而不再过多依靠传统的修复式技术;(2)经济市场要素和组织在环境改善中的作用日益增长,生产者、消费者、信用机构、保险公司、商业协会等成为生态重构、生态创新、生态改善的重要承担者,带来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变化,并且将环境成本以货币、价格、供需、产品、服务等清晰地表达出来;(3)政府的角色、位置、运作发生改变,政府管治由从自上到下的命令式的方式转向权力分散下放、更加灵活、更加趋向于公众参与的管治方式,非政府以及跨国、全球性组织和机构逐渐发挥影响;(4)环境运动的角色、指导思想发生了转变,环境运动在环境决策中作用得到显著增强,环境运动指导思想也从单纯的反现代主义转向以合法性、负责任、公开透明、广泛参与为原则;(5)环境意识形态从纯粹地反对经济增长和完全忽视环境保护两个极端转向两者的协调统一,并被广泛接受。
(二)生态现代化理论与农业发展
工业快速发展带来的环境危机同样蔓延到农业当中,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严重的挑战,现实困境促使人们开始寻求转变农业发展理念。在发达国家,以现代工业技术为基础的“石油农业”带来严重的环境危机,产生空气和水污染、土壤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食品安全受到威胁、能源消耗巨大等诸多问题(Kimbrell,2002)。值得关注是,主要发生在发展中国家的“绿色革命”,虽然促进了粮食产量的快速增加,有效降低了全球粮食价格,大大缓解了一些地区的粮食紧张问题,但是“绿色革命”也引发了土壤退化、化学污染、地下水枯竭、土地盐碱化等环境问题,迫使人们转向环境友好型技术,减少对环境的不良影响(Evenson,2003)。此外,“绿色革命”带来生物多样性和地方传统知识的破坏,同时引起贫富分化加深和区域农业发展失衡的问题。“绿色革命”并不是可持续的,农业生态科学成为农业发展的新理念,而在农业生态理念下进行新的绿色革命不仅要注重科技创新,还应与社会调整或变革结合,农业生态视角下政治、经济、文化转向明显(Altieri,2009)。农业发展研究中存在生产主义和后生产主义的二元分立,生态现代化理论则是超越二元论的比较可取的理论分析框架(Evansetal.,2002)。农业生态现代化是生态现代化理论与农业发展相结合产生的,日益表现出一种多维、综合的整体性分析框架,逐渐拓展到科技、经济、生态、社会文化、空间、政治等多个维度,“弱农业生态现代化”正转向“强农业生态现代化”(HorlingsandMarsden,2011):科技上,从注重经济驱动科技发展、科技解决问题、物质和能量循环利用,转向需求驱动科技创新、科技适应地方性;经济上,从强调企业化经营、效率优先、追求节约成本,转向推动生产经营网络化、综合化、整体化以及立足于农场水平追求高附加值、多功能农业;生态上,从较多采用生态和基因工程的产业生态视角转向较多采用生物型防护的农业生态视角;社会文化上,从提倡运用现代科技、理性的人地关系转向地方自主内生、人地协同、生产服务化;空间上,从偏重全球化、出口导向、外来资源大量使用,转向关注生产嵌入地方社区,注重本地资源利用;政治上,从自上到下式的单一方向的管治,转向内生扶持政策、参与式方法应用、社区发挥影响以及地方和区域灵活管治。
二、生态现代化视域下农业发展思维
生态现代化理论嬗变过程伴随着发展问题、环境问题、公平问题的继生转换,三个问题日益呈现出交叉、复杂的态势,而西方发达国家多年的环境治理表明,环境问题的解决最终有赖于公平问题的解决。农业发展问题涉及农业环境治理问题,而环境治理牵扯到公平问题。生态现代化视域下农业发展思维转向整体统一的系统视角,农业生态现代化关注目标的平衡性、应对的多维性、行动的多元化。
(一)目标层:发展、环境、公平的统一
工业文明时代的科技进步使人类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改造自然的能力,促使人类中心主义思潮蔓延,引发了深刻的环境危机。人类不得不反思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问题,增长受制于环境和社会的原因而存在极限问题,技术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环境危机的根源不仅仅涉及人与自然的关系,而且涉及人与人的社会关系,环境问题是社会公平问题的反映。从社会公平拓展到环境公平,将完善发展人类内部以及人与自然的正义,走向兼顾环境问题和公平问题(O'Connor,1998),环境问题的根本解决离不开公平问题的解决。生态现代化视域逐渐从单纯关注环境问题转向环境问题的深层次的社会根源。生态现代化视域下农业发展寻求发展、环境、公平的统一。以现代工业技术为基础的“石油农业”引发严重的环境危机,促使农业发展寻求发展与环境的统一,而环境问题不仅仅与“石油农业”生产技术有关,同样有其深层次的社会根源,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公平问题一定程度转嫁到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从而加深环境危机。农业环境治理成败关键在于能否实现发展、环境、公平的有机统一。
(二)应对层:科技、经济、生态、文化、空间、政治等多维治理
发展问题、环境问题、公平问题的日益交叉复杂化,对问题应对提出了空前的挑战。生态现代化视域下环境危机发生不仅仅涉及人与自然的关系,而且涉及人与人的社会关系,环境治理的视角突破科技局限,拓展到经济、文化、政治等多维视角,环境治理应对从单一向多维转向。西方国家环境治理经历了从单纯关注科技创新逐渐关注到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过程。发达国家由于基本完成农业现代化,农业发展开始面向农业现代化过程产生的环境问题和公平问题,而发展中国家则更多地面对粮食安全和农业收入增加问题,并着力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但环境问题和公平问题已经显现(Pingali,2007)。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农业发展中都涉及环境问题和公平问题,使得农业发展问题复杂化。问题复杂性迫切需要全面、系统的分析与应对。生态现代化理论将环境问题嵌入农业发展本身当中,使农业发展兼顾环境问题,同时指出环境问题有其深层次的社会根源,从而使农业发展本身不是仅仅停留在科技上,而是拓展到经济、文化、政治等多个维度。生态现代化理论为农业发展适应环境问题和公平问题的挑战提供一个可行的框架。
(三)行动层:生产者与消费者的协同
生态现代化视域下环境问题的关注从生产领域拓展到消费领域。面对发展中面临的环境问题,消费领域是整个经济过程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是可持续发展中重要的影响因素。环境治理不仅需要生产方式发生转变,更重要的是消费方式的转变,从而通过市场机制有效地推动生产方式的转变。可持续性消费是环境问题应对中的重要策略。消费者本身行为则是可持续消费的关键一环,而个人之间可以通过协作消费减少不必要的消费和生产,从而形成新的健康、可持续的生活方式。生产者与消费者塑造是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环节,两者缺一不可。农业有机生产可以提供健康、天然的不含有毒杀虫剂的高质量产品,同时维持土地肥力和生物多样性,促进乡村可持续发展,因此在欧美国家得到相当重视并发展壮大(Badgleyetal.,2007)。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需求成为生产的目的,消费成为生产的调节器,因而消费者塑造的重要性凸显,成为转变生产方式的重要助推器。生态公民是农业可持续消费的重要驱动力量,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促成农业可持续消费的根本力量,可克服一些农业可持续消费面临的重要障碍(Seyfang,2006)。
三、生态现代化视域下我国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
我国农业正处在现代化进程当中,农业现代化进程仍处在较低水平,农业发展面临环境保护的问题,农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矛盾随着现代化程度加深将会加剧,农业污染已然不容小视(温铁军等,2013),关系到国家食品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发达国家的环境治理经验表明,环境治理不仅仅是一个技术问题,而是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等多方面,环境问题的根本解决离不开公平问题的解决。农业环境治理是我国农业现代化过程中面临的严峻挑战,也是我国新型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面对日益严重的农业环境问题,生态现代化理论为我国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提供了重要借鉴与启示。
(一)我国新型农业现代化应是发展、环境、公平的统一
我国人多地少,人均土地资源相对较少,由此带来的资源、环境压力将会长期存在,而在农业发展中出现的农业污染问题进一步加剧人地关系矛盾。当前中国农业仍然以相对落后的小农经济为主,农业经济效益不高,农民收入水平提高相对缓慢,农村劳动力非农化加剧,并引发一系列文化衰落和社会失衡等问题。我国农业现代化已经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技术问题,也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而拓展到政治、社会、文化等多方面的问题。一些欠发达贫困地区环境破坏事件时有发生,甚至一些地区形成恶性循环,区域发展公平问题成为不可忽视的根源,这些地区的环境问题根本解决有赖于区域协调发展。我国农业现代化道路面临两大选择问题:一是继续走发达国家曾经经历的“先污染再治理”的“石油农业”道路,还是探索一条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协调的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二是继续走一些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经历的“强发展、弱公平”的农业发展道路,还是走发展与公平相统一的农业发展道路。中国人多地少,生态环境脆弱,城乡、区域差距巨大,难以承受“石油农业”带来的严重的环境压力以及公平问题带来的环境风险转嫁,必须走一条发展、环境、公平相统一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二)新型农业现代化需要多维协调推进
我国农业现代化本身面临多重挑战,生态现代化视域下我国农业发展同样面临发展问题、环境问题、公平问题。当前我国农业区域发展不平衡,一方面造成农业生产中心地资源环境承载负荷过重,环境污染不断加剧;另一方面,造成一些非中心生产地的小农生产者破产并由此引发土地荒芜浪费,同时造成一些小农生产者迫于竞争而加大对土地和资源过度开发,从而引发环境破坏问题。问题的交织复杂性需要多维综合应对:(1)在科技上,在关注环境修复技术的同时应更加注重预防性技术创新,从农业生产设计阶段就考虑不同区域的环境因素,最大程度提前规避可能出现的环境问题,而环境恢复往往耗费更大,并造成不良的现实后果;(2)在经济上,在追求农业生产效率和压缩成本的同时更加关注生产网络化、本地化以及提升产品的品质,以带动本地经济和满足更加多样化的需求;(3)在生态上,在关注以工业技术为基础的工业生态技术的同时,应当遵循农业生态理念更多地采用生物型技术,并适应不同地方特性;(4)在社会文化上,在关注依靠科技来专业化生产和协调人地关系的同时,更加主动地根据地方需求展开研究,充分利用本地资源和劳动力实现人地协同发展;(5)在空间上,在关注农业外向型生产和消费的同时,更加注重与本地生产和消费的联结,避免出现“飞地式”发展;(6)在政治上,在关注从上而下的集中、单一的管治手段的同时,应更加注重管治地方化和内生化,充分发挥地方的自主性,防止区域发展失衡。
(三)新型农业现代化需从生产端和消费端两端并举
我国农业现代化不仅包括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而且包括农业消费方式的转变。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农业生产走向商品化,市场消费需求在农业生产发展中发挥基础性调节作用。当前我国更多是关注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对农业消费方式关注程度并不够,农业消费方式转变迟缓往往拖累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一是虽然我国居民对农产品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但是相当部分居民仍然趋向价格偏好,对质量较低水平的产品耐受较强,往往使一些落后生产方式得以存在,这些现象在经济落后的地区问题比较严重。二是随着居民收入不断提高,一些消费者对国家保护的动植物或者由其生产的产品产生不合理的消费需求,推动一些不合理的产业发展,对生物多样性构成严重威胁,破坏了生态环境。三是由于不合理的消费方式,产生了大量食物浪费,耗费大量的农业生产资源,变相对农业生态环境造成压力,而食物里程的拉长也同样会产生间接的资源消耗。农业现代化生态转型应生产端和消费端两端并举:(1)从生产端来说,农业有机生产与中国传统农业的精耕细作相契合,应不断推动农业有机生产科技创新,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着力提高农业有机生产的效率,通过有机农业生产的不断提升来推动农业生产方式转变,同时调整和增强农业认证管理机构,加强构建和完善有机认证体系,为农业生产有机化提供良好环境和重要保证;(2)从消费端来说,对于个人而言,应加强环境教育,塑造生态公民,提倡个人节约消费、绿色消费,摒弃过度消费和不当消费行为,而对于整个农业生产网络而言,应充分考虑食物里程因素,构建合理的生产和消费的空间耦合结构,强化农业本地化生产的内生作用,带动本地资源和劳动力的充分利用,减少资源间接浪费。
(四)农业生产地方化有助于解决区域农业发展失衡问题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农业现代化;农业;教育
20世纪中期以来,以现代育种技术和农业化学技术为指导的农业科技革命,使传统的资源农业得以高速发展。近50年来,生物技术、电子与信息技术的发展,又带来了一场新的农业科技革命,大大推动了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农业现代化建设需要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作指导,需要先进的技术装备和基础设施做支撑,更需要具备现代化农业意识的高素质农业科技人才来实施。科技人才的成长靠教育,时代的发展对农业,同时也对教育提出了新的课题,利用现代化的教育教学手段,发展农业教育,实施“科教兴农”战略,是发展现代化农业的重要途径。
1现代教育技术及其应用于教育的必然性
现代教育技术是指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对教与学的过程和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以实现教学优化的理论和实践[1]。现代教育技术最早形成并应用于西方工业发达的国家(美国),早期称视听教育。20世纪30年代,现代教育技术在我国开始应用,并有一特殊的名称:电化教育。这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边缘科学,它综合应用了现代电子技术、教育学、心理学、生理学、哲学、语言学、信息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知识,是一门技术性和艺术性相结合的学科。
20世纪50年代以来,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知识总量迅猛增长,引起了全球范围的“知识大爆炸”,每10年所出现的发明和发现,比以往2000年的总和还要多,人类知识翻一番的时间和知识老化周期日渐缩短,这就对学习者提出了两点要求:一是必需提高学习能力,扩大学习容量,缩短掌握知识的过程;二是必需不断的学习,离开学校后还需继续学习,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不断更新所学知识,这就要求必须改变传统的教育方式和学习方式。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把科学技术成果应用于教育领域成为现实。从幻灯、无声电影、唱片、无线电广播、电视、磁带录音机,到近年来闭路电视、电子计算机及多媒体与网络通讯技术设备的出现。这些技术和设备无不给教育带来深刻的变革,它们和传统的教育方式逐渐有机结合,形成了具有时代特色的现代教育技术。从产生之日起,现代教育技术就始终在提高着教育的效率和质量,使教学可以通过现代教育媒体进行,走上了现代化的道路,同时也使教育结构发生了重大变革,使在职教育和培训得以蓬勃发展,教育普及程度大大提高,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成为可能。
2现代教育技术与农业现代化建设
2.1农业现代化建设的现状分析
我国农业现代化的目标是:农业生产稳定、和谐、持续发展,生态条件能满足可持续发展,农产品的品种、数量、质量能满足人们的需要,农业经济繁荣,人口适度增长。农业信息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和标志,农业现代化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实施现代化农业,发展现代化农业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所谓现代化农业,是指当代具最先进生产力,农产品在国际、国内市场上具最强竞争力,对自然灾害具最大抵御力,人口、资源、经济协调关系中具最优的持续生产力的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生产系统[2]。
现代化农业与传统农业不同。传统农业的重要特征是农业技术的长期停滞,经济增长依赖土地资源和劳动的不断投入。中国是一个有13亿人口、约占世界人口22%的农业大国,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伴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但农业发展所面临的极其严峻的现实是:人口负荷过重,农业资源短缺且利用率低下、生态环境日益恶化,这些问题已成为制约农业持续发展的重大障碍。因此,从长远看,必须以科学技术为依托,改造传统农业,大力发展现代化农业,以获得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多丰收。农业现代化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更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实现,农业经济的繁荣与稳定,都有赖于农业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综合生产力的提高,尤为重要的是需要大量的高素质的农业劳动者去实施。然而我国农业劳动力的主体,占全国总人口72.6%的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却比较低,2005年4月,国家统计局的《中国农村全面小康监测报告》显示,2004年我国农村文盲率仍高达10.7%,农村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为7.7年,仅相当于初中二年级的水平,平均受教育年限指标的全面小康实现程度为15%。这种智力型知识型人才比例偏低的状况直接导致新技术、新成果、新信息不易被接纳、吸收和应用;另外农村的农业技术人员缺乏,也是阻碍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因素。据报道,我国农村平均每万人中的技术人员不足7人,约占全国农业人口的0.06%,低于美国的0.24%和日本的0.28%[3],远不能满足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并导致农业劳动生产率不高、科技对农业增长的潜力得不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较低等问题,从而影响了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进程。
2.2现代教育技术是促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手段
2.2.1现代教育技术促进了农业学校教育的发展,使教学效率和效果大为提高。在学校的教育教学过程中,现代教育技术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首先,现代化教育技术能加大知识的传输量及传输速度,以图、文、声并用的形式把人类积累的知识再现,具有化难为易、化抽象为直观、化枯燥为趣味等优点,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开阔学生视野,发展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利于学生自主探究和学生主体性的发挥,为提高教学效率及学生素质全面提高创造了条件。其次,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使教学内容与信息的传递不再局限于以口语和教课书为主的班级授课制,而是出现了由电影与录像媒体、广播及卫星电视媒体、计算机网络传输媒体等构成的地面、空中、线路这样的立体化信息传输网,学习者可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媒体,从而促进了办学形式的多样化,使教育规模大得以扩大。总之,现代教育技术在农业教育中的应用培养了一大批掌握实用技术、具有现代农业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农业科技人员。
摘要:城镇化是“四化”发展的重要推力,本文根据2000-2011年中国31个省份的“四化”发展数据,采用Malmquist-HR-Xtlogist模型,分析了城镇化对“四化”协调发展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前,我国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城镇人口转化、社会发展以及环境改善等对“四化”协调发展助推乏力,经济增长对“四化”协调发展作用明显,教育资源对“四化”协调发展作用不明显,基础设施的共享性不足。因此,在我国城镇化过程中必须注重绿色发展,采取公平共享、集约高效式发展方式。
关键词:四化协调度;城镇化;Malmquist-HR-Xtlogist模型
中图分类号:F29922 文献标识码:A
一、 引言
十会议指出新型城镇化建设是扩需,推动农业现代化、工业化、信息化的关键①,必须大力发展城镇化。城镇化通过人口聚集的规模效应,有效刺激内需的增长,带动“四化”发展。
为了深入分析城镇化在推动工业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发展上的作用,学者们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城镇化与工业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发展的理论逻辑研究,另一方面是城镇化与工业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之间互动关系的实证研究。具体而言,一是城镇化与工业化的关系研究,从二者互动关系的理论研究上看,学者们普遍认为工业化是城镇化发展的动力,而城镇化是工业化发展的空间表现形式,对于提升我国经济发展实力具有重要的作用;从实证研究的内容上看,主要表现在:城镇化与工业化发展的速度及区域发展差异,城镇化与工业化对于我国社会保障水平的影响,城镇化与工业化之间的共生及互动关系以及城镇化与工业化发展的协调关系等。二是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关系研究,从二者互动关系的理论研究上看,大多数学者认为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对于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农业现代化发展对加速提升城镇化水平也有着重要的协助、推动作用,二者是同一事物的两个侧面,都是建设新农村的手段和路径;从实证研究的内容上看,主要表现在:城镇化与产业集群的关系,城镇化与农业产业机构调整的关系,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与农民收入增长的关系等。三是城镇化与信息化的关系研究,从二者互动关系的理论研究上看,学者们普遍认为城镇化是信息化的空间形式,信息化是城镇化的经济内容;城镇化是信息化的载体和依托,信息化是城镇化的提升机和倍增器,城市产业升级和城市功能提升的发动机;目前,鲜有学者就城镇化与信息化的互动关系进行实证研究,我们将在后续的研究中进一步论证。
此外,目前对“四化”的研究还停留在理论概述上,更多的是侧重“三化”的研究。在“三化”的理论研究上,普遍认为工业化发展推动城镇化进程、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城镇化是伴随工业化发展而产生并加速发展起来的,但是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又对带动工业化发展和农业现代化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农业现代化发展对工业化的深入发展和城镇化水平的加速发展也有着重要的协助、推动作用,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发展是协调统一的关系。在“三化”的实证研究上,内容主要集中在:城镇化、工业化与农业产业化发展速度及对经济的影响,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动态关系,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三化融合”的概念内涵及内在机制的检验。
从现有文献来看,自“四化”协调发展的概念提出之后,对“四化”的系统研究始于2013年②,研究强调了“四化”发展对破解当前中国发展难题,尤其是城乡一体化等诸多社会问题的重要作用,其中突出了信息化的提升作用。但是,鲜有就“四化”协调同步发展进行实证研究,这为本选题的研究留下了一定的空间,而定量的实证分析能够更好地暴露“四化”协调发展的问题。
正如崔凯、冯献(2013)所述,中国自1950年就开始了现代化建设的步伐,为“四化”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几十年的发展中,取得了成绩也隐藏了诸多问题,尤其是城镇化的发展颇具争议,突出表现在城镇化发展的水平及作用上。本文所要思考的是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对“四化”协调发展的影响程度,也即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到底对“四化”发展有何影响。本文将以中国2000-2011年31个省份及自治区的面板数据为样本,以城镇化水平对“四化”协调度发展的影响为研究目标,系统性分析在考察期内中国“四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期对中国“四化”发展有所裨益。
二、模型与方法设计
(一)城镇化、信息化、工业化与农业现代化发展绩效动态评价模型
关键词:绿洲农业;农业产业化;农业现代化
中图分类号:F320.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890(2009)07-0020-04
产业化是目前全球农业的方向,也是现代农业的标志,已成为各国农业发展战略的选择。农业产业化的概念是由农村工作者提出的,并迅速引起理论界的广泛关注。虽然至今尚未有一个大家一致赞同的定义,但基本内容已趋一致,即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对当地农业的支柱产业和主导产业进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把产供销、贸工农紧密结合起来的经营体制,实现农业的专业化、商品化和社会化。它是以市场为导向,以利益为联动,以骨干企业为龙头,以提高集约化水平和经济效益为中心,对农业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综合性开发、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形成农工商、科工贸一体化的利益共同体。农业产业化就是把被传统农业和传统计划经济所割断的各个产业链环连接起来,按照市场经济要求,重新组合优化,在农业内部形成一种新的经济循环过程。
农业现代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世界各国的农业现代化有共性,也有个性,而基于目前中国的国情和农业现代化所处较低水平阶段,中国要走一条适合自己国情的社会主义农业现代化之路。根据中国国情和未来农业发展趋势,借鉴国外农业现代化的经验,21世纪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内涵可以概括为:(1)生产手段的现代化;(2)劳动者的现代化;(3)管理组织的现代化;(4)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现代化;(5)资源环境的优良化。
一、加快产业化经营对绿洲农业实现现代化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绿洲农业虽然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有长足的进步,但基本上仍是传统意义上的农业,直接受制于自然条件的影响,生长周期长、资金周转慢、技术进步滞后、比较收益低、多环节的农产品流通渠道、扭曲的农业利润分割方式、脱离资源优势的农产品加工项目,使绿洲农业在市场和产业的竞争中始终处于提供初级产品的极为不利的地位。相对于既定的农业资源而言,农村劳动力供给严重过剩,人多地少的矛盾十分尖锐;农业现代化所需要的巨额资金难以筹措,农业投入不足。而通过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扩大农户经营的外部规模效应,把传统体制下被人为分割的生产、加工、销售诸环节有机地连接起来,通过扩大农产品生产的外延,延长农业的产业链条,实行产加销一体化经营。农产品加工、运输、贮藏、销售的增值利益,使农民作为生产者和经营者分享其应有的利益。
通过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农民应用增加的收入,可以采用新技术、开发新产品,提高农业的比较效益,增强农业开发的深度和广度,扩大农业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能力,加速改变农业弱质产业地位的进程。因此,农业产业化就是在家庭承包的基础上,把农户生产通过龙头企业组织与国内外市场连接起来,实现农产品生产、加工、
销售的紧密结合,是促进绿洲农业发展和实现绿洲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
二、农业产业化对绿洲生态农业现代化的拉动作用分析
随着改革深化,农民和农村在向市场经济迈进、逐步实现农业现代化过程中会遇到较多困难,实行农业产业化可进一步促进农村改革与发展,使农业现代化由单项突破进入整体推进的新阶段。具体而言,农业产业化的作用表现在如下方面:
(一)农业产业化加速了绿洲生态农业现代化过程中的技术变革
中国的农业技术变革主要由政府引导和推动,其主要是对农业科研和技术推广扶持,但在技术变革中终端往往因为农民拥有的要素结构和人力资本的限制而受阻。在传统的绿洲经济中,作为先进技术接受者的农民,一方面由于受教育水平的限制,对于现代化的技术需要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去接受;另一方面先进适用技术的引进需要资金,从农民的角度考虑,短期利益和以往的经验比投入资金、引入新技术以带来高收益更容易采纳。而在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龙头企业追求自身利益过程中,龙头企业一方面在资金上可以给予农民支持,向农民提供优惠的技术服务和与此相应的要素,同时,在先进技术的采用方面可以起到示范作用,使农民更快地接受现代科学技术,从而强化农民对新技术接受的意识和能力,使更多的农业适用技术迅速得到推广。
(二)农业产业化可以减少农业资金的流失,为实现绿洲生态农业现代化积累资金
绿洲传统型农业受区域环境因素的制约,一直是弱质产业,由于农业比较利益低,以致经常发生农业资金向非农产业的流转,特别是在市场配置资源的情况下,这种趋势更加明显。绿洲农业仅靠自身积累式的发展很难实现传统农业到现代化的转变,必须加大对农业的投资力度,才能使农业更快、更稳的发展。而实行农业产业化经营,可使原来仅靠生产经营的农民获得来源于加工增值的更多收入,从而提高了农业的比较经济收入,强化了农民对农业投入的诱因,而且使农民具备了对农业进行投资的资金基础;另一方面,实行产业化经营的企业为能够保持稳定的优质原料来源,必然会投入一定的资金,修建自己的原料生产基地,这就在某种程度上解决了农业投资长期不足对绿洲农业现代化的束缚。
(三)农业产业化经营有利于加快农业科技进步,推进绿洲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
农业科技进步,是新阶段绿洲农业发展的力量之源。绿洲经济由于受地域分布特征的制约,农户的小规模分散经营,制约了现代科技的应用,影响了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而通过农业产业化经营对农户生产环节和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大大提高了生产、加工、销售环节的规模化、专业化、集约化程度,为应用现代农业科学技术奠定了组织基础;龙头企业为了提高产品质量,积极应用现代的加工技术和装备;农产品原料基地的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为采用优良品种、改进栽培技术、应用农业机械、搞好储藏运输创造了条件。对于地处运输不便之地的绿洲,先进、适用的储藏运输技术保证了绿洲农产品更加安全、快捷地进入大市场,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绿洲农产品的竞争能力。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实行龙头企业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模式,促进农户从事小而专的商品生产,建立了有一定规模的商品生产基地,使龙头企业有稳定的原材料来源,提高集约化水平,实现布局区域化。对于绿洲经济而言,技术对于资源的边际替代率不可小视,一方面,龙头企业从自身可持续发展的角度,会加大力度采用一些对绿洲脆弱的生态环境产生正的外部效应的现代农业科学技术;另一方面,专业化、规模化生产要求龙头企业必须采用先进适用的现代农业科技来改变绿洲经济现有格局中存在的生产分散、产品质量差、加工层次低等问题。绿洲经济走产业化的道路,通过采用现代农业科学技术,从技术上实现传统绿洲经济到农业现代化的转变。
(四)农业产业化引起绿洲农业区产业结构的非农化,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加速了绿洲传统农业到绿洲生态农业现代化转变的实现
农业现代化的一个主要特征就是农业现代化的程度越高,农业所需劳动力就越少。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市,可以解决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但是对于绿洲区而言,仅依靠城市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是十分有限的。主要出路是不断地进行农业的深度和广度开发,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农业产业化经营不仅在农产品的深度加工上有广阔前景,可以把一个产品发展为一个产业,而且也拓宽了农业的领域,使农业从单一的种植业、原料生产、初级加工向精加工、深加工以及保鲜仓储、运输销售等环节延伸,向工商业、运输业、建筑业、服务业和高科技等领域拓展,从而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绿洲区农业人口负重大,已成为制约绿洲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绊脚石”,只有将传统农业中剩余的农业劳动力从农业生产中转移到农产品的加工等环节中去,才能实现绿洲农业的快速发展和向现代农业的转变。而农业产业化通过将农业产业链进一步延伸,不仅使绿洲农业人口负重减轻,同时也增加了农业人口的人均收入,加快了绿洲区农村现代化的实现。
(五)农业产业化加快农业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进程,促进农产品深层次开发,实现农产品多层次增值,提高农业经济效益
农业产业化经营,通过龙头企业把若干农户结合起来,形成农产品生产基地,发展适度经营规模,实行连片种植,统一采用生产技术,提高规模化程度,为提高农业比较效益开辟新的途径。一是农业产业化经营可以促进农产品基地专业化生产、区域化布局,延长产业链,提高农业集约化水平,并可以充分利用绿洲现有的资源,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增加农产品附加值,提高农业比较效益,从而提高绿洲区有限资源的利用效率,做到以最少的投入达到最大的效益。二是龙头企业与农户结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采取保护价收购、提供服务、部分利润返还等形式,使农业获得社会平均利润,增加农民收入。三是农业产业化经营能在贸工农一体化的系统内流通以节省交易费用,提高农业的经济效益。
(六)“小生产”与“大市场”连结起来,加速了农业企业化与市场化的步伐,推动了农业经济市场化
随着绿洲经济逐步走向市场化,绿洲经济必须参与市场竞争。中国农业产业化的基础是家庭承包经营。但家庭承包经营的特点就是农户的分散性、无组织性。而绿洲区的农户由于地域特征,所经营的土地更加分散。面对强大的竞争市场,他们无所适从。弱小的农户独自承担自然和市场双重风险,成为制约绿洲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农业产业化则把分散的小农户组织起来,形成聚合规模经济,提高农业整体素质,提高农业的市场集中度。从根本上解决农业分离而封闭的状态,把农业与其他经济部门,特别与市场有机地结合起来,实行一体化经营,把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连结起来,加速了绿洲农业企业化与市场化的步伐,推动绿洲农业经济市场化。它既可以让农户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又可以让市场正常运转并且品种繁多,满足不同层次消费者的需要,从而较好地解决“小农户”与“大市场”不对称的矛盾。
总体来说,农业产业化是指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优化组合一、二、三产业的相关部门,大规模进行农产品商品化分工分业的联合生产和销售,以整体推进农业向现代化持续发展的有效运行组织经营机制和格局。农业现代化所追求的终极目标是建设先进而发达的农业,为此所采取的手段或措施是改变农业生产方式,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对绿洲农业现代化而言,当务之急是在农业生产中采用现代化的生产方式和生产要素。但是,当前随着中国农村经济的深化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在农业生产领域大规模采用先进生产方式和生产要素的同时,受到小规模农户分散经营的制约,又遇到农业生产力水平和生产方式落后于产前、产后等部门的阻碍,使一体化经营难以真正形成。农业现代化必须依赖农业产业化来克服农业小规模家庭经营局限性,而农业产业化又必须借以农业现代化来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增强农业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
没有农业产业化,就没有绿洲农业现代化。农业产业化是绿洲农业现代化的基础和载体。农业产业化的全面实施,加速了绿洲农村和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三、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措施
(一)强化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实现管理组织的现代化
政府要根据农业产业化的总体发展规划,对重点建设造成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趋同进行调控,解决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等多种形式的协作与联合;从发展方向上进行引导,包括在生产基地建设、工商企业参与、农户生产以及市场、效益、结构、技术等方面进行引导;在政策资金上扶持,多方融资,突破农业产业化的资金瓶颈;协调部门与部门之间,条块之间的工作关系和利益关系,克服各利益主体之间的工作关系不协调和利益磨擦,从而实现农业管理组织的现代化。
(二)大力培植具有地方特色的主导产业、龙头企业和生产基地,实现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现代化
积极培育龙头企业,强化龙头的带动功能,建立科学合理的利益联结方式和利益分配机制,促进龙头企业发展;创造优势名牌产品,实施名牌战略。努力开拓国内外市场,扩大农产品出口。加强对绿色龙头企业的培育,选择规模较大、起点较高、技术力量较强的龙头企业按照绿色经济运作的要求,重点扶持,依托其为产业骨干,组建突破城乡界线和所有制结构的企业集团,形成辐射面更大的规模优势,产生更强的产业牵动能力,带动辐射范围内的农业企业实现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现代化。
(三)合理扩大农户土地经营规模,建立生态农业生产基地,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基本保障
生态农业生产基地是农业产业化的基本依托,也是解决小生产与大市场接轨的重要环节。为此,应当大力提倡和支持以土地大户租赁制和土地股份合作制等方式实现土地向部分生态农业户或经济组织合理集中,依靠经济手段推动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发展。土地实现规模化经营是农业现代化过程中农业机械化、农业科学技术等得以推广的基本保障。
(四)积极调整农村经济结构,突出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特优农产品,实现农地园林化
因地制宜发展优势农业,培育区域性主导产业,是农业发展的自然基础,也是产业化形成规模效益的前提。抓好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逐步形成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的格局,积极发展特色农业;要按照“特色+优质+规模+品牌=效益”的思路,统筹规划、突出特色,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区域优势、行业特色和品种特色,发展壮大特色农业,突出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农地园林化。
(五)加快建立和健全适应农业产业化经营所需要的社会化服务体系,促进劳动者现代化的实现
各涉农部门要不断完善服务网络建设,强化服务功能,对农户在技术、种肥、农膜农药、资金等方面开展专业服务。引导农民积极发展各种专业协会、研究会、中介组织等农民自我服务体系,开展有偿或互的自我服务,使农户有更便捷的渠道了解、接受、采纳农业新技术、新产品,培育适应农业现代化所需要的新型农民。
参考文献:
[1]陈献政.加快兵团农业产业化进程[J].新疆农垦经济,1998,(4).
[2]孙占潮,张建树,谢继存.发展生态农业产业,促进生态经济良性循环[J].农业环境与发展,2000,(4).
[3]董树亭,靳相木.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理论与实践[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2003,(4).
[4]贺峰,等.论生态农业与中国农业现代化[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5,(2).
[5]黄祖辉,王祖锁.从不完全合约看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组织方式[J].农业经济问题,2002,(3).
[6]刘书楷,陈利根.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综合管理基础研究刍议[J].生态农业研究,1999,(2).
Speeding up the Agriculture Industrialization Management to Accomplish
the Oasis Ecological Agriculture Modernization
Yang Xiuhua, Li Yuxin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Trade, Shihezi University, Shihezi 832003, China)
一、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新内涵
(一)明确新的发展目标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就是要在当前以及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牢牢抓住工业化这条主线,努力提高工业化水平,提升工业发展质量和效益,促进我国由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转变,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坚实基础。要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培育以创新和人力资本为基础的新竞争优势,推动“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提升和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工业集约化、清洁化和精细化程度,形成大中小企业有效竞争、分工合作的发展格局,推动工业化发展。
(二)提出新的发展要求
新型工业化不是“一化”孤立发展,也不仅仅只停留于“两化”融合发展层面,而是要实现“四化”同步发展。要继续推进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跨越式发展,信息化激发工业化活力,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构筑新兴产业优势。要发挥工业化对农业现代化的支撑带动作用,提高农业生产技术水平,构建农业规模化生产优势,切实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要促进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为城镇化发展提供强大动力,促进实现城乡协调发展。
(三)拓展新的发展路径
新型工业化所蕴含的“四化”协同发展理念拓宽了工业发展路径。信息化为新型工业化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和消费市场;城镇化为新型工业化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融通城乡资源,降低工业化成本;农业现代化将为新型工业化提供坚实的原料基础和劳动力大军,同时也是潜力巨大的生产资料消费者。
(四)树立新的发展理念
在十提出的推进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下,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要着力推进绿色工业发展,摆脱“先污染、后治理”的陈旧观念,树立以清洁生产、低碳环保、降低能耗、提高效率为主的绿色发展理念,实现人口、经济、资源与环境的相互协调,真正走出一条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工业发展道路。
二、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对中小企业发展提出的新要求
中小企业是我国工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其成长壮大促进了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快速发展,是新时期实现新型工业化的重要支撑,是实现“四化”同步发展的关键着力点。
(一)中小企业应增强创新能力,力促实体经济发展,践行工业强国战略
中小企业是实体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工业强国目标的主力军。一方面,中小企业数量大、就业广、活力强,是振兴实体经济的重要主体。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手段多、效率高、周期短等优势,努力向高新技术和生产业领域拓展,全面推动工业转型升级,实现工业跨越式发展。
(二)中小企业应转换角色,应用并发展信息技术,促进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发展
中小企业是应用和发展现代信息技术的最大群体。在新时期,中小企业要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发展契机,重视信息化建设,由被动采用转变为主动应用和发展信息技术,借助公共服务资源,将云计算、移动网络、物联网等信息技术充分应用于生产、研发和管理等各个环节,有效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附加值,同时,不断积累技术人才优势,完善信息技术产品和方案,逐渐掌握技术话语权,实现内涵式、集约高效式发展。
(三)中小企业应发挥集聚发展优势,提升综合实力,促进工业化与城镇化良性互动
中小企业,特别是乡镇、农村中小企业,是吸引农村剩余劳动力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向城镇转移的主要载体。一方面,中小企业应发挥集聚发展优势,构建中小工业企业产业集群,培植城镇产业基础,提升城镇经济规模,实现资源集约化、企业规模化、农村城镇化发展。另一方面,中小企业要充分利用城镇化的发展空间,提升企业综合实力,带动服务业和周边市场的兴起,为地方经济增长提供支撑。
(四)中小企业应勇挑工业反哺农业重担,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推动工业化与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
中小企业是实现农业支撑工业、工业反哺农业发展格局的关键。中小企业发展将有力促进农业规模化经营,带动专业人才、现代技术、先进设备、管理理念和经营模式向农村渗透,形成以市场为导向,以农户为基础,以龙头企业或合作经济组织为依托的农业产业系统,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现代化的进程,有力推动城乡一体化进程。
(五)中小企业应践行科学发展,采取绿色低碳模式,加快工业转型升级步伐
新型工业化要求大力发展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作为制造业主体的中小企业应充分发挥绿色发展潜力,走清洁安全、绿色低碳发展道路。要摒弃原有高污染、拼人力的“黑色”发展思路与做法,转变技术水平低、效益差、污染严重的低端制造发展模式,不断提升绿色环保技术水平。大力推动绿色产业发展,加快促进绿色技术、产品或商业模式创新,优化工业产业结构,推动工业转型升级。
三、新型工业化背景下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对策
(一)转变观念,将中小企业作为实体经济长远发展的中坚力量
纵观建国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的脉络,国有经济备受关爱,而中小企业一直在夹缝中生存,被当作刺激经济活力、缓解就业压力和抚平经济波动的救命稻草。虽然当前中小企业得到诸多重视,但垄断行业进入壁垒高、融资渠道少、扶持资金规模小、缺少话语权的生存状态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因此,在新时期,必须彻底摒弃任由中小企业自生自灭的旧有观念,重视中小企业的重要地位,着力增强企业实力,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科技产业、服务业中的“小巨人”,将中小企业作为推进实体经济发展,繁荣国内消费市场和实现经济长远健康发展的中坚力量。
(二)培育土壤,促进中小企业成为国家创新的生力军
发挥中小企业创新的灵活性、快捷性,完善中小企业创新扶持政策,营造良好的创新发展氛围。一要完善中小企业创新资金扶持政策。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加强对中小企业研发的财税支持力度;以政府引导基金为杠杆吸引社会资本支持企业创新。二要完善技术创新公共服务体系。通过搭建技术服务平台促进技术供需对接和成果转化,实现技术创新、转型升级与融资服务相结合,推动中小企业创新式发展。三要出台相应的人事制度和社会保障政策,鼓励引导创新型人才流向中小企业。
(三)把握机遇,加快推进中小企业转型升级
当前,宏观经济下行和成本持续上升压力,不断压缩中小企业利润空间,倒逼中小企业转型升级。因此,要力促中小企业“转型、转移、转行”,为其提供政策缓冲期。一是引导基础条件好、技术水平高、发展潜力大的企业向绿色低碳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端服务业等领域拓展。二是鼓励出口贸易型中小企业利用贸易优惠政策,巩固传统市场,开拓国内外新兴市场,加快市场转移。三是帮助轻工、纺织等传统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压缩落后产能,谋求转行发展机会。四是发展产业集群,促进企业间技术互补、信息共享和人才交流。五是支持中小企业加强研发投入,完善落实研发投入税前加计扣除和所得税等优惠政策。
(四)规划引导,形成大、中、小企业协调共进的发展模式
一是打破行政垄断。系统清理歧视性政策,打破“弹簧门”和“玻璃门”,营造公平竞争环境。二是落实好中小企业参与政府采购优惠政策,降低准入门槛,确保中小企业份额。三是引导和鼓励大型企业对中小企业的技术援助,鼓励大企业带动中小企业节能减排、技术创新、信息化建设等。四是维护中小企业权益,开展清理大企业欠款行动。
(五)理顺体制,切实解决中小企业融资瓶颈问题
一、科学布局渔业生产
围绕渔业基本现代化考核指标,确保如期实现渔业基本现代化目标。全镇将新建3个以上现代渔业示范基地(场)或示范村,从而以点带面来辐射带动全镇渔业产业健康有序发展,做到总体布局科学合理,建设水平达到渔业基本现代化。
二、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
2014年是定义全市农机时代的一年,我镇将围绕全市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的总体目标和要求,以巩固提高粮油生产机械化为立足点,以加快渔业、畜禽业和园艺业生产机械化为主攻点,以平安农机和农机组织化建设为支撑点,以财政补贴大型农机具推广开展镇级匹配补助为保障点(具体将与水稻高产增效创建同等补助标准执行),努力使全镇农业机械化综合水平超87%,力争在全市率先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
三、扎实开展持证农民培训
今年全镇持证农民培训计划人数881人,各村要结合本村农业生产实际需要,及早排出年度培训计划。建立健全职业农民培训管理体系,探索农业生产经营准入和农民持证上岗制度,年内全镇持专业证书的职业农民占务农劳动力的比重达35%以上。
四、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工程
按照质量安全和绿色生态的理念,推进农业标准化,构建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完善农产品质量日常检测与检查体系以及产地准出与市场准入协调机制,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市场竞争力。今年各行政村要配备兼职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协管员1名以上,“三品”认证企业尽快建立健全农产品产地编码、产销档案等。全面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基地建设,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站监管意识,提高农产品快速检测站检测能力,发挥示范效应,实现农产品产地检测全覆盖。
五、积极申报农业产业园区
关键词: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熵权法;南京
中图分类号:F32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7年2月23日
一、引言
农业现代化建设是一个长期、艰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农业日益用现代工业、现代科学技术与现代经济管理方法武装起来,运用现代化发展理念,将农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结合起来,使落后的传统农业日益发展成为具备当代生产力水平的生态农业。因此,农业现代化日益成为众多学者关注的焦点。目前,关于农业现代化的定量研究方法,大部分学者采取层次分析法的评价方法,如李芸、张安明基于AHP法研究了重庆市现代农业发展水平,林正雨、李晓等利用AHP法探讨了四川省农业现代化的综合发展水平,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主观性较强,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客观定量研究方法,因而本文拟采用客观赋权的熵权法确定权重,以此减少主观因素的影响,使研究结果更客观、科学。
二、研究区域及数据来源
南京市地处长江下游地区,地理位置为31°14'~32°37'N,118°22'~119°14'E,全市总面积为6,597平方公里。2014年南京市常住人口为818.78万人,城镇化率达到80.9%,位居江苏省第一位,全市耕地面积为237.19千公顷,实现农林牧渔总产值384.63亿元,粮食作物总产量114.7万吨,素有“鱼米之乡”的称号,农业基础条件较好。近年来,随着南京市城市经济快速发展,农业现代化趋势也逐渐加深,作为东部经济强省江苏省的省会,南京市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可为周围其他城市提供参照,因此研究南京市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显得十分重要。
本文选取的统计指标数据来源于《南京市统计年鉴(2006~2015)》、《南京市环境发展公报(2005~2014)》以及2005~2014年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三、研究方法与数据处理
(一)指标体系设计。本文在遵循指标选取的真实性、可操作性和层次性的基础上,借鉴已有的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研究成果,同时依据南京市的实际情况,初步从农业投入水平、农业产出水平、农村社会水平和农业可持续水平4个方面选取12个指标,反映南京市农业现代化综合发展水平。
(二)数据预处理。由于所选指标原始数据的量纲不同,无法进行直接比较,因而采用极差标准化的方法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
1、正向指标越大越好,计算公式为:
Xij'=(Xij-minXj)/(maxXj-minXj) (1)
2、负向指标越小越好,计算公式为:
Xij'=(maxXj-Xij)/(maxXj-minXj) (2)
式中,Xij和Xij'分别为第i年第j项指标的原始值和标准化后的数值,maxXj和minXj分别为第j项指标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三)确定指标权重。本文选用客观赋值的熵权法确定权重,根据各指标的变异程度,利用信息熵计算出各指标的熵权,再通过熵权对各指标的权重进行修正,从而得出较为客观的指标权重。具体步骤如下:
(四)数据标准化。用标准值法处理数据,在个体指标分析基础上,找到一个比较合适的标准值,如果该指标达到了这个标准值,就可以当作实现程度达到了1。一般情r下,对于某个指标的实际值Xij,其对应的标准值为X0,按照公式Zij=Xij/X0进行标准化处理,若Xij>X0,则给定Xij=X0,使得标准化结果不超过1;若指标值Xij
(五)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综合指数。在确定了权重以及各个指标对应的标准化数值后,就可以计算南京市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综合指数Y,计算公式为:
其中,n为统计年数,j为指标数,?棕j为各指标的权重,Zij为各指标每年的标准化指数。在参考国内农业现代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将农业现代化发展分为5个阶段,即准备阶段、起步阶段、初步实现阶段、基本实现阶段和发达阶段。(表2)
四、结果分析
(一)南京市农业现代化发展总体评价。依据公式(6)计算出南京市农业现代化发展综合指数,计算结果如图1所示。可以看出,自2005年以来,南京市农业现代化水平一直处于上升趋势,2014年相较于2005年已经上升20%左右,可见近10年来南京市农业现代化水平一直处于平稳上升的发展状态,这得益于南京市先天拥有的较高水平的农业发展基础。随着南京市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农业发展逐渐让位于工业与服务业,到2014年,南京市已经基本形成“三二一”型产业格局,二三产业比重逐渐上升,第一产业即农业比重持续下降,第一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不到3%,但农业发展水平并没有因此下降,反而呈现出逐渐上升的趋势。这主要是由于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农业也引进不少新技术,走向机械化发展的道路,使得大规模经营成为可能,农业生产效率逐渐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也因此逐步提高。依据农业现代化发展阶段划分,目前南京市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仍属于初步实现阶段,正在向基本实现阶段稳步前进,但距离发达阶段仍有不小的差距。(图1)
(二)农业现代化水平结构特征。图2显示出农业投入水平指数、农业产出水平指数、农村社会水平指数和农业可持续水平指数,这4项指数是农业现代化程度的主要标志。(图2)
1、农业投入与产出水平指数。由图2可知,相较于其他结构指数,农业投入水平指数一直处于低水平均衡发展的状态,基本维持在0.3左右,表明南京市在农业发展方面的投入一直以来比较稳定,并没有为了增加产量而加大投入的趋势,可见近些年来南京市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提高并不依赖于农业生产投入的增加,而应是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相对应地,农业产出水平指数不断上升,到2012年,农业产出水平指数已经达到最高水平。可见南京市农业产出水平远高于农业投入水平,农业投入的边际效益递增,目前已达到最佳发展状态,表明近些年来,南京市对农业基础设施与农业现代化装备的投入已发挥了实质性的作用,促进了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逐步提高。
2、农村社会水平指数。从图2中可以看出,南京市农村社会水平指数处于不断上升的状态,2014年南京市农村社会指数达到0.9736,已经接近最佳水平。南京市目前已经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2014年农村人均收入超过17,000元,远高于标准值13,000元,同时农村居民生活恩格尔系数也逐渐下降,现在农民从事的基本是与农林牧渔有关的服务类行业,农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这得益于乡村企业的逐渐壮大。政府也给予乡村企业以优惠政策,鼓励他们在农村投资建厂,使农民可以就近工作,大大提高了农民的收入水平,促使农村社会水平大幅度上升。
3、农业可持续水平指数。由图2可以看出,农业可持续水平一直处于不断上升的状态,从2005年的0.4025提高到2014年的0.6964,近10年来增幅达到73.02%,由此可见,南京市农业可持续水平不断提高,表明近年来南京市在提高农业产出的同时,并没有忽视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南京市建成区面积逐渐扩大,但全市森林覆盖面积不减反增,森林覆w率逐年提高,2014年森林覆盖率已超过35%,位居江苏省第二;同时,南京市发展农业也日益关注农产品的质量要求,单位面积化肥施用量逐年减少,绿色产品逐渐增多,这些都使得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逐渐提高。
五、结论
2005~2014年,南京市农业现代化建设取得较稳定的发展。总体上看,南京市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处于初步实现阶段,正在向基本实现阶段发展。农业产出水平稳步上升,已达到最佳发展水平,而农业投入水平一直处于低水平均衡发展状态,表明南京市农业生产效率逐渐提高。农村社会水平也稳步上升,现已接近最佳发展水平,表明农村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农业可持续水平不断上升,增幅超过70%,表明南京市在发展农业的同时,亦十分注重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有利于农业现代化向更高水平的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李芸,张安明.基于AHP法的重庆市现代农业发展水平评价[J].中国农学通报,2013.29.26.
[2]林正雨,李晓,何鹏.四川省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综合评价[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4.35.1.
[3]李满,李世峰,欧阳映鸿.基于熵权法的涿鹿县现代农业发展水平评价分析[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14.19.5.
[4]徐贻军,任木荣.湖南现代农业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测评[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9.4.
[5]王国敏,周庆元,卢婷婷.西部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定量测评与实证分析[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6.
[6]李宝玉,李刚,高春雨.环渤海现代农业指标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发展水平评价[J].中国农学通报,2012.28.11.
【关键词】:农业地区、农业现代化、现代农业综合产业体系、城乡统筹
【 abstract 】 the xinxiang city plain new city as an example, explore a suitable for two, three industrial comparative advantage is not apparent,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foundation superior agricultural areas urbanization and urban development of development. Thought the regional development should change the traditional industry area for the start of the transfer of the development ideas and make full use of their own agricultural advantage, take the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to "three" urbanization and industrialization of the combination of the urban development road.
【 key words 】 : agricultural area, and the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to the modern agriculture comprehensive industrial system, urban and rural areas
中图分类号:DF413.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工业经济取得了快速的发展,基本实现了从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的过渡。然而,从农业人口所占全国人口比重来看,我国仍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农业大国,存在着许多二、三产业发展落后、动力不足,而农业基础相对优越的农业地区。这些地区作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经济转型以及促进城乡统筹等国家战略的重要主体,其健康发展已成为关系全局的重要问题。新乡市平原新区地处粮食大省河南,属于典型的农业地区,于此,本文望通过平原新区发展战略规划,引入一种基于现代农业的城镇化与城市发展的新思路。
新区概况
1.1现状特点:典型“农业地区”
1.1.1空间区位特征
平原新区地处中原城市群,北与新乡市中心城区相距40公里,南与省会城市郑州主城区隔黄河相望,另外与中原城市群得核心城市焦作、开封等有着便捷联系。
1.1.2经济特征:工业尚未起步,农业基础与优势突出
平原新区内部的工业发展相对滞后,但由于地处黄河冲击平原,土地肥沃,农业条件十分优越。同时,作为全国粮食主产地,全身农业科研基础雄厚,仅新乡市内就集聚了位列全国地市级农业科研机构前十强的市农科院,省农科院现代农业示范中心等行业翘楚。此外,中国农科院及省市农科院所属的多家农业科研机构相继落户平原新区河南省农业科研开发基地,农业科研机构成集聚发展之势,为片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了良好支撑。
1.1.3城镇建设特征:传统乡村聚落特征
平原新区规划研究范围共465平方公里,其主城区为188平公里。在如此大面积的区域内,除了桥北镇新建了部分道路基础设施和河南省农业科技研究开发基地外,全为传统的乡镇聚落地区。
挑战与困惑
结合片区现状发展特征,平原新区发展将主要面对以下几方面的挑战;
其一,平原新区作为我国粮食大省河南省的重要粮食生产区,直接担负着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使命。因此,城市发展必须在不牺牲农业的原则下进行。
其二,城乡统筹是我国的基本国策,要求城市发展需将建成区与非建成区并重考虑。以往的城乡统筹规划的编制都是围绕已建成区重新构建城乡关系,而平原新区现状全为乡村聚落,这为地区从规划建设伊始就将乡村与城市统筹考虑提供了机会,但怎样实现乡村与城镇间的高效分工与空间有序组织是新区发展应该重点解决的难题。
其三,广大中西部地区主观快速发展的强烈诉求,导致产业转移竞争十分激烈,呈“僧多粥少”的局面。仅中原城市群范围,建设有175个产业集聚区,总面积多达1700余平方公里。如此大手笔的工业区建设意味着一轮惨烈的产业转移争夺战。
在对平原新区发展现势条件一系列的认识背后,我们的困惑在于:怎样才能在不牺牲农业的前提下实现城市快速发展?在工业基础不强的情况下,走怎样的城市发展道路?如何推动地区城乡统筹?
发展路径选择
分析农业地区的发展路径,可以发现,由于依靠农业经济自身发展累计的内生发展,农业地区发展速度缓慢,与工业发达地区的经济井喷增长间的存在巨大落差,使得农业在农业地区眼中成为落后的代名词。这导致农业地区大多选择牺牲农业,走承接先发地区传统工业转移的工业发展之路。显然,这种发展思路无法解决平原新区目前面临的困惑。
因此,规划转变发展思路,扬长避短,充分利用平原新区自身农强工弱的现实条件,摒弃了牺牲农业的城市发展之路,而从国家战略发展需求出发,依托区域与自身的雄厚的农业科研优势,将农业作为城市发展根本,选择一条以“农”兴城的科学城市发展路径。具体来说,是利用农科优势,促进农业现代化,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农业工业体系及相应的产业服务体系,通过农、工、服务业综合经济间的产业联动,推动区域整体发展,形成农业现代化、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协调发展的共赢局面。
规划要点
4.1动力营造:构建农业综合经济体系
所谓农业综合经济体系实质是现代农业生产以及与其相关联的产业群所组成的产业网络。具体包括现代化农业耕作,基于现代农业的工业化体系以及相关的服务支撑体系。
4.1.1依托农业科研优势,实现农业现代化生产
借助区域农科资源,推进新技术、新品种、新生产方式的应用,实现农业现代化生产。重点发展现代化、商品化的无公害农副产品种植,并建立完善的销售服务体系,培育流通加工、会展、国内外市场拓展等功能,促进农产品商品化,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并利用农业的生态等拓展功能,发展服务于周边的农业休闲旅游等服务产业。
4.1.2依农兴工,建立农业工业化体系
规划以农业初级产品为原材料和载体,兴办一批根植于农业的工业企业,利用河南省科技研发试验基地的技术实力,重点塑造“绿色、安全”品牌,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的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业;并积极延伸产业链,培育生物医药、生物能源研发制造等新兴工业,完善现代农业工业化体系,增加城市经济总量,通过特色工业化带动作用推进城市化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