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28 17:31:4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商业银行的发展规律,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从新世纪新阶段的实际出发,努力把握发展规律、丰富发展内涵、创新发展观念、开拓发展思路提出来的重要战略思想。作为我国金融市场主导力量的商业银行,如何全面理解和正确运用科学的发展观,不仅事关商业银行自身的发展大计,而且对整个金融市场乃至经济社会的发展都有举足轻重的影响。科学发展观在商业银行的正确运用,从宏观上讲,体现在妥善处理好经济与金融的关系,不断增强对经济发展规律和金融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和科学判断,促进经济稳健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从微观上看,落实在统筹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的关系,不断深化对商业银行发展规律的认识,不断优化业务结构,改善增长质量,提高经营效益,加快有效发展。
正确运用科学的发展观,出发点在于加快有效发展。发展观是用来指导发展实践的。在传统发展观的指导下,“增长=发展”的评价标准在金融领域大行其道,商业银行存在强烈的总量偏好,片面追求上速度、上规模,过分强调资产负债规模或存贷款等业务指标的高增长速度,走的是一条“重总量扩张,轻结构优化”的发展之路,其结果是我们在为某些总量指标的快速增长而陶醉和欣喜时,亦不得不接受结构失衡带来的负面后果。运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商业银行的发展实践,必须把加快有效发展作为出发点,正确把握和处理好速度、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的关系,克服“速度情结”和“规模冲动”,把发展的重点放在结构、质量和效益上,策动商业银行资产业务、负债业务和中间业务“三套马车”并驾齐驱。一是把握好“进”和“退”的关系,改善资产业务质量。坚持有进有退的原则,科学判断和准确把握产业、行业和企业的生命周期,在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调整中调整优化信贷资产结构。
在“进”的问题上,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每年在充分调研和信息归集的基础上,提出年度信贷资产调整优化计划,明确指标比率控制要求,信贷资产结构调整优化的行业导向意见,明确区分鼓励类行业、审慎类行业、限制类行业和禁止类行业,针对不同行业采取不同措施。另外,在进行资产营销时要注意避免几个“误区”:大客户并不等于好客户;上市公司并非都是优质客户;有抵押的项目并非没有风险。在“退”的问题上,深刻汲取产生不良资产的经验教训并制定落实退出策略,对信贷资产存量中那些夕阳行业和前景暗淡的企业,应根据行业分析结果,结合具体项目的实际情况,对客户进行分类,确定拟压缩、淘汰的客户名单,根据名单逐个制订主动压缩退出计划,定项目、定金额、定时间、定责任人、定措施,在确保风险不扩大的前提下,寻求有利时机对这部分项目进行主动性的压缩退出。二是处理好“被动”和“主动”的关系,优化负债业务结构。在商业银行的各项负债中,存款是最基本、最活跃的被动型负债,也是负债总量平衡的重点。长期以来,由于受制于诸多因素,我国商业银行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负债业务结构失衡的情况比较严重,表现在高成本的定期储蓄占比居高不下,低成本的对公存款却一直是弱项;本币存款规模扩张较快,而外币存款却一直“发育不良”;负债业务的发展与资产业务的发展失衡,资产负债比例很不协调,存贷比不能保持在一个适度的水平上。同时,在负债业务工作中,不同程度地存在高息揽存和月末、季末、年末搞突击,冲时点,拉临时存款的现象,严重影响了效益的正常实现。基于此,要实现负债业务的有效发展,必须变“被动”为“主动”,加强对吸收存款方式的管理,通过推行存款证券化,发行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开办银行本票和回购协议业务等方式,扩大存款来源、优化存款结构、降低负债成本,使负债和相应的资产相匹配。三是解决好“新业务”和“老产品”的关系,提高中间业务的效益。从总体上看,目前我国银行业中间业务仍处于起步阶段,业务范围狭窄,发展不均衡,利润贡献率低,与国外银行业中间业务的差距十分巨大。
“在收入构成上,目前国内银行业非利息收入占比11%,中间业务占比6%左右,而国外银行业非利息收入一般占30%以上,有的达到70-80%。”②加快中间业务的有效发展,必须把中间业务摆到与资产业务和负债业务同等重要的位置,坚持以效益为目标,彻底摒弃不计成本盲目拓展那些低效、无效的中间业务的错误做法。一方面对现行开办的中间业务进行清理,对那些低效益、工作量大、消耗资源多的“老产品”要及时取消、停办或加以必要的完善;另一方面加快中间业务产品的创新和推广,深入研究中间业务品种所依托的消费群,细分客户市场,确定合理价格,大力拓展智能型、科技型、高附加值的“新业务”,着力提高中间业务的效益和在整个银行业务中的比重。
正确运用科学的发展观,基本点在于强化风险管理。银行是经营风险的特殊行业,自其产生之日,风险就与之相伴,形影不离。把握风险的客观规律,强化风险管理,是商业银行正确运用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点。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发展最为缺乏的不在金融资源方面,而是在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这个环节上,风险管理理念、体制、制度、技术和人员等多方面与现代商业银行的标准有很大差距。强化商业银行风险管理,须借鉴《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要求,围绕风险管理的文化、体系、理念、技术等方面进一步加以完善。一是改变以往对风险管理的偏见,树立先进的风险管理文化。风险管理和业务发展是并行不悖的,风险管理的过程同样是创造价值的过程。任何
业务都是有风险的,风险管理的任务就是寻找业务过程的风险点,衡量业务的风险度,积极寻找、发现防范风险的办法,在克服风险的同时从风险管理中创造收益。二是健全风险管理体系。
一般来说,风险管理体系应该包括风险管理组织体系、政策体系、决策体系、评价体系等内容。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组织体系应从两个层面进行调整:首先要适应商业银行股权结构变化,逐步建立董事会管理下的风险管理组织架构。其次,在风险管理的执行层面,要改变行政管理模式,逐步实现风险管理横向延伸、纵向管理,在矩阵式管理的基础上实现管理过程的扁平化。三是优化风险管理理念。目前,改进风险管理理念的关键是要处理好业务发展和风险管理的辩证关系,核心是采取差别化管理的原则,包括不同业务、品种和地区的差别化管理。四是提高风险管理技术。内部评级和资产组合管理是风险度量的重要技术。国际先进银行的经验表明,内部评级的准确与否直接关系到风险定价、盈利性分析、资产组合分析与提取准备金、决定经济资本和监管资本等方面工作;利用资产组合模型度量整个银行资产的预期损失,利用地区、行业、产品等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行风险分散,通过证券化、衍生工具等进行资产负债管理,降低银行的风险敞口。授权管理是风险控制过程中的重要手段,根据不同的业务特点,应采取差别授权的方式。五是前移风险管理关口。在商业银行内部彻底实现风险管理体制的变革,改变以往商业银行内部条条框框的管理模式,实现以业务流程为中心的管理体制,并不断摸索以战略业务体为中心的风险管理体制。逐步在业务部门设立“风险管理窗口”,通过“窗口”传递和执行风险管理政策,从业务风险产生的源头就进行有效控制。
正确运用科学的发展观,落脚点在于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就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既强调人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目的,又不否认人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手段。马克思曾经指出:“表现为生产和财富的宏大基石的——是社会个人的发展”,“真正的财富就是所有个人发达的生产力”。作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重要力量的商业银行,必须把坚持以人为本作为正确运用科学发展观的落脚点,始终做到以人为主体,以人为动力,以人为目的。一是坚持把以人为本作为推动商业银行持续发展的核心战略。商业银行的经营目标是实现利润最大化,而人是商业银行利润最大化得以最终实现的主导因素。一个持续成功的商业银行,只有把坚持以人为本作为发展的核心战略,充分肯定人在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产生推动各项事业不断发展的强大动力;只有从现阶段人的特点和实际出发,围绕有利于增进人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来选择发展的内容和道路,在推进发展的措施上体现人性,考虑人情,尊重人权,做到以人的全面发展来推动整个组织的协调持续发展,才能打造百年基业,办成百年老店。二是坚持把以人为本作为强化商业银行科学管理的基本理念。按照现代管理学理论的观点,“管理就是通过决策、计划、组织、领导、激励和控制等一系列职能活动,合理配置和优化运用各种资源,为在集体中工作的人员谋划和保持一个能使他们完成预定目标的工作环境”。这一观点的核心就是“把人作为管理的中心”。要把我国的商业银行办成真正意义上的现代金融企业,必须把以人为本作为强化科学管理的基本理念,实现以业务为中心的管理模式向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模式的转变。一方面,在实施管理的过程中,要以人的发展为基石,以发挥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为根本,充分认识、掌握人的实质,了解人的需要、思想、心理和行为,充分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使个人目标与企业目标相协调。另一方面,在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倡导个性发展和权变管理的同时,切实加强管理制度建设和约束机制建设,用一套好的制度、机制保证把以人为本落到实处并取得良好效果。三是坚持把以人为本作为构建商业银行企业文化的价值取向。企业文化是以人为中心形成的团队精神和命运共同体,是企业员工的共有观念、价值标准、行为准则、思维方式、道德规范等外在的表现形式。
卓越的企业文化是现代企业制度生生不息的物质和精神支柱。对任何一个追求可持续发展的商业银行而言,只有坚持把以人为本作为构建企业文化的价值取向,打造以人为中心的卓越的企业文化,把员工的全面发展及个人价值的实现与商业银行先进的价值观念和美好的发展未来紧密结合起来,才能增强员工的责任感、荣誉感,形成强大的合力和动力,让员工在顺境时有效掌握机会创新发展,在逆境时团结一致克服困难。卓越的企业文化不仅在于凝聚人,更重要的是要着眼于塑造人,商业银行只有立足于通过完善教育、培训、激励等机制,来不断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不断增强员工的主体意识,使广大员工能够自觉地把自己的理想和追求融入到企业的奋斗目标中去,才能真正走出一条可持续的发展的道路,才能最大限度地为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作出贡献。
关键词:商业银行;传统管理观;辩证管理观
1商业银行辩证管理观探析
1.1发掘“辩证”一词的含意
按《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辩证”有两层意思。第一层意思是:作动词,意为“辨析考证”:如反复辩证。也作“辨证”。第二层意思是:作形容词,表示“合乎辩证法的”:如辩证关系、辩证的统一。在理解这两层意思时,我们应注意如下几点:
首先,“辩证”作“辨析考证”理解时,“辩证”同“辩证”。从哲学角度分析,“辩证”所指的“辨析考证”,是人们对自然界、人类社会与人的精神三大领域的人或事物自身进行直接地或通过相关文献资料进行间接地反复辨别、分析和研究以探求事实的过程,是主观见之于客观、客观又见之于主观的“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螺旋式上升的认识过程。可见,“辩证”一词背后隐含的是在可知论基础上的唯物主义认识论。
其次,“辩证”是直接与辩证法相联系的。“辩证法”是希腊语“dialego”的汉语译文,原意为谈话、论战的技艺。后指与形而上学相对立的、专门研究世界普遍联系和发展变化规律的哲学学说。辩证法在发展演变过程中先后出现了古代朴素辩证法、以黑格尔为代表的唯心辩证法和马克思的唯物辩证法三种基本历史形式。其中,只有唯物辩证法是客观物质世界的发展规律和认识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
1.2透视辩证管理观
当前学术界对管理的研究大多是沿着美英等国的管理思路进行的,而对辩证管理方面的研究很少。总体来说,关于辩证管理现有的论述主要可概括为三类观点:
第一类观点是从管理实践中挑出几个诸如“疏”与“堵”、“宽”与“严”、“刚”与“柔”等具有辩证关系的词并加以简略分析,于是便称之为辩证管理。如果这能够称为辩证管理的话,那么中国古代《管子·正世》篇中所言“不慕古,不留今,与时变,与俗化”反映出的“变革”与“稳定”之间的关系也可称为辩证管理。实际上,管理过程中偶然闪现出的辩证管理思想火花并不等于辩证管理。
第二类观点是从中国传统中医学“辨证论治”或“辨证施治”理论延伸出辩证管理,并认为“医人医国”,“其道一也”。按传统中医学观点,“证”通“症”,“辩证”的意思就是根据中医学理论,运用四诊、八纲等方法,辨别各种不同的症候,以做出正确的诊断。“施治”或“论治”,即根据辨证的结果,针对病情,确定治疗原则,选择恰当的治疗方法。可见,辨证施治在诊断和治疗上体现了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的特点,也在一定程度上再现了上文所分析出的“辩证”的两层含义。但值得注意的是,辨证论治本身并不是辩证法和认识论,更不是辩证管理的思想源头与方法论基础。
第三类观点是从马克思辩证唯物论和管理二重性原理出发,认为辩证唯物论是辩证管理学的方法论基础,管理二重性原理是辩证管理学的思想渊源,并且辩证管理学是以管理过程中的一般性(自然技术关系)和特殊性(社会关系)及其对立统一关系为研究对象的综合性管理学。仔细推敲后,很容易发现这种观点有两点不足需要指证。
首先,该观点所提出的“辩证唯物论是辩证管理学的方法论基础”的论断具有一定片面性。因为唯物主义是研究世界物质本性的,而辩证法是研究世界的联系、运动、变化、发展的一般规律的,这两部分结合起来才会形成科学、完整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按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结合方式可以形成侧重点不同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其中,一个是辩证唯物主义,另一个是唯物主义辩证法。前者在承认世界普遍联系、运动和变化、发展条件下研究世界的客观物质本性,后者在坚持世界客观物质本性基础上研究客观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和运动、变化、发展的规律。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管理所应该研究的是如何通过认识、把握和利用管理主体、客体及管理中介的普遍联系、运动、变化与发展的规律以实现既定目标,而不是在普遍联系、运动、变化和发展中研究管理主体、客体与管理中介的本性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从这个意义上讲,与其说辩证唯物论是辩证管理学的方法论基础,还不如说唯物辩证法是辩证管理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重要基石。这是其一。其二是,该理论虽然以辩证唯物论为方法论基础,但没有意识到唯物主义认识论和唯物主义历史观也是构成辩证管理的世界观与方法论基础的另外两块重要基石。因为管理作为一种人类特有的社会现象,具有相当的复杂性。所以,这就决定了我们必须在唯物主义认识论指导下透过现象把握本质,必须在唯物主义历史观指导下用唯物辩证法三大规律及相关范畴对管理二重性,即管理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进行辩证分析和研究,从而才有可能使管理走出令管理学界千夫所指的管理理论的“丛林”、摆脱管理中的困惑。
其次,该观点仅仅是对创建辩证管理学的一种理论构想,并未涉及如何建立辩证管理学、如何把辩证管理理论应用于具体的管理实践等内容,所以,其对具体管理实践的指导性和实用性较差。
商业银行欲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发展,首先要改变原有观念,并树立商业银行辩证管理观,即在坚持辩证唯物主义与唯物史观基础上,以唯物主义认识论和唯物主义辩证法作为方法论基础,认识、把握和利用管理与生产力相联系的自然技术属性方面的规律、与生产关系相联系的社会属性方面的规律,以及管理与上述两大规律之间的辩证规律,从管理二重性的辩证关系角度研究提高管理效率的管理方法,以保证管理目标的顺利实现。
2商业银行传统管理因缺乏辩证管理的优势而陷入双重困境
客观地说,无论是对一般企业进行管理,还是对商业银行进行管理,都具有对生产力进行管理和对生产关系进行管理的二重性。若在管理过程中能够坚持辩证管理观,即在兼顾对自然技术属性进行管理的同时,兼顾对社会关系属性进行管理,并处理好二者的辩证关系,则这种管理才是科学的。否则,管理在理论或实践方面很容易陷入这样或那样的困境。
2.1商业银行管理思想的三次革命没有使银行真正摆脱理论方面的困境
随着商业银行的不断发展变化,在不同时期的银行家对安全性、流动性和营利性的认识和取舍也不断发生变化,从而引起商业银行的管理思想与管理理论也随之发生变革和更新。在此过程中,商业银行管理虽然经历了以商业贷款理论、资产转换理论和预期收入理论等为代表的资产管理理论、20世纪60-70年代出现并占统治地位的负债管理理论和20世纪70年代中期出现并延续至今的资产负债综合管理(以下简称为资产负债管理)理论三次管理思想的革命,但是这三种理论都是从管理的自然技术属性角度分析银行管理的,也都不约而同地忽视了从管理的社会属性角度对银行管理的研究,所以是具有片面性的。不仅如此,这种银行管理思想与管理理论上的片面性,导致资金池法、线性规划法和财务规划模型等以资产或负债为内容的具体管理方法也会加强和延伸这种片面性。其实,这只是商业银行管理理论的困境之一。
商业银行管理理论的另一个困境就是,现行的诸多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方面的教科书不只是单方面从管理的自然技术属性来研究银行管理,而且还把银行经营运作中技术性联系很强的业务人为分割开来并机械地加以研究。比如,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教科书中常见的情形就是,把资产管理、负债管理和流动性管理分别分成不同章节讲述;还有就是把商业银行贷款管理和企业信贷风险管理也分别分成不同章节进行研究,诸如此类,不一而足。作为一种研究方法,对某个论题像“解剖麻雀”般地“分而析之”本无可厚非。但是,如果仅仅是把“解剖麻雀”形而上学地加以运用,并且对“解剖麻雀”观点背后的“个别到一般,特殊到普遍”的哲学要义全然不知的话,那么就有可厚非了。实际上,除了上述资产、负债和流动性管理之间以及贷款管理与企业信贷风险管理之间密切相关以外,商业银行管理中还有其它很多管理项目之间的关系都是密不可分的。我们需要用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的观点对这些项目进行辩证研究,机械的“解剖麻雀”观是要不得的。
2.2商业银行管理实践方面的困境
从管理二重性角度来看,如果说现在的一般企业管理由于在自然技术属性与社会属性方面偏倚重于一方、缺乏把两者有机联系在一起的科学管理理论指导而被称为“瘸腿管理”的话,那么目前的商业银行管理就可以被称为“单腿管理”。因为当前商业银行不仅缺乏像一般企业管理中人际关系学说和行为科学那样专门研究人与人际关系的管理理论,而且也没有反映管理二重性辩证关系的科学理论的指导,在此情况下,经济中出现以巴林银行为代表的银行倒闭事件以及人们发出“不断下降的竞争力和沉重的监管负担,正在将商业银行推向死亡”的感慨,都是不足为奇的。这恰恰是银行管理实践方面困境的写照。
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相比,尽管它们正在奉行的资产负债管理有“单腿性”,但是,我国的资产负债管理依然不可与之同日而语。正如我国有些学者所言:“我国银行的内部管理基本上还处于资产管理和负债管理阶段,没有真正进入全面资产负债管理阶段。”具体说来,我国商业银行管理实践中的困境主要体现为目前尚无法有效得到解决的一些矛盾。比如,实行能够体现管理二重性辩证关系的科学管理与缺乏这种科学管理理论指导之间的矛盾,实行全面资产负债管理与某些银行职员因素质差而读不懂资产负债表之间的矛盾,实行全面资产负债管理与商业银行资产管理部门和负债管理部门内部各自为政的矛盾,实行全面资产负债管理对员工群策群力和团队精神的要求与银行职工在现有奖惩机制下工作积极性不足的矛盾等等。
3商业银行实行辩证管理的基本思路和原则
商业银行要逐步摆脱管理实践中的困境,应该把辩证管理观落实到具体的管理中工作,通过具体的银行业务及相关管理践行辩证管理观。在此过程中应遵循如下思路和原则:
3.1商业银行应该从其自身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中把握自己的生存规律及将来的发展趋向
构成人类社会的各种要素大致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构成的人类社会基本要素。第二类是由氏族部落、民族、家庭、企业、国家与政党等组成的人群共同体或社会组织。第三类是包括需要、利益、社会分工和社会交往等在内的运筹性因素。作为一种社会组织,商业银行应该用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的辩证眼光,在人类社会基本要素构架下,在商业银行与其他人群共同体和社会组织共同发展的历史长河中,考察商业银行与其他社会组织与人群共同体如何通过选择、调动、处置、分工、匹配等手段来发挥运筹性因素的作用,从而由商业银行发展的历史轨迹中概括、总结并发现规律,以便为自身的发展提供规律性指导。
3.2建立商业银行辩证管理的双中心制
客观经济活动过程的辩证二重性决定了商业银行管理的辩证二重性和辩证管理的双中心制。如图1所示,银行管理自然技术关系和人与人际间的社会关系决定了银行必须同时以人和工作为辩证管理的中心,处理好以工作为管理中心和以人为管理中心的辩证关系,才能确定科学的领导方式和领导行为,才能做好管理工作。
3.3商业银行应在不同环境下确定自己的行为准则和行为模型
无论在确定性还是不确定性条件下,商业银行应该能够处理好营利性、流动性和安全性三者之间辩证关系,处理好银行偏好与银行效用的辩证关系,在此基础上确定银行理性选择行为、行为准则和行为模型。这决定了商业银行生存和发展的现状和前景。
3.4在综合权衡各个管理主体不同管理特征的基础上合理确定商业银行的最佳管理策略
商业银行负债经营和经营对象的特殊性决定了商业银行管理的特殊性。在一定程度上,银行的经营对象是银行重要的管理客体,同时也可能是不同特征的另外其它管理主体的管理客体。例如,商业银行给生产性企业发放的贷款,既是商业银行的管理客体,又是作为借款人的生产性企业的管理客体,同时还成为银行监管、证券监管等部门的管理客体。如图2所示,银行对贷款的贷前、贷中和贷后管理的二重性与银行信贷客户使用信贷资金进行生产的管理二重性融合在一起,增加了银行管理的复杂性。这也正是我们研究和倡导商业银行进行辩证管理的主要原因之一。
(1)按银行业务关联度或重要性不同,把银行业务分为不同的业务群,研究同一业务群内部和不同业务群之间的辩证关系,在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前提下,把重要的业务群管理与银行内部组织结构管理结合起来,对重点业务群的管理交由相关部门进行专项管理。比如,可以把商业银行市场营销与金融创新业务合并成为一个业务群,并建立金融产品创新推广部专门负责这一业务群对老产品的改良和新产品的创造、原有市场的巩固和新市场的开拓等业务的辩证管理。
(2)处理好以工作对象的银行业务绩效管理与以人为对象的人力资源管理之间的辩证管理关系,在此基础上建立良好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与积极性。
参考文献
[1]杨文士编著.管理学原理(第二版)[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2]张金鳌.二十一世纪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M].中国金融出版社,2002.
[3]陈功伟.试论辩证管理[J].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5,(3).
关键词:全球金融;混业经营;挑战与机遇
自1993年以来,分业金融体制始终贯穿在我国金融行业中,这满足了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需求,能够有效杜绝和减少金融经营风险,从而推动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然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我国金融市场的国际化进程不断加快,实现混业经营是大势所趋。我国金融业要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掌握主动地位,就必须加快分业经营向混业经营转变的步伐,有效防范各类金融风险。
1 金融业混业经营的具体定义
金融业混业经营是一种金融概念,它是指金融机构不断适应市场形势变化,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同时通过监事、选调董事以及企业股权等形式发展实业业务。商业银行的全能银行化是商业银行视角下的混业经营,它是指商业银行经过业务调整后,全面提供信托、保险、证券以及银行信贷等业务,同时以委托股票权、持股等形式开展实业。
2 探讨混业经营的优势
第一,能有效降低运作成本,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混业经营实现了资源或信息的循环利用,从而有利于费用分摊。就经营环节而言,信息费用被多个环节共同承担,那么支付一次就可以多次使用,切实降低了总费用,避免了重复支付的浪费。
第二,有利于进一步优化市场结构,推动市场竞争的良性开展。混业经营实现了各个行业的相互渗透和交融,这一方面有利于行业合作的开展,另一方面会加强市场竞争,从而形成优胜劣汰的市场准则。
第三,有利于规模经济的形成。混业经营能进一步拓宽金融机构的业务范围,从而加强客户、资金、设备以及信息等资源的整合,不断扩大企业经营规模,提升企业经济效益,最终实现金融机构的发展壮大。
3 分析混业经营的劣势
第一,进一步加大了风险监管和控制的难度。混业经营使得业务交叉现象明显,致使经营环节的透明度降低,不利于金融监管,幕后交易风险的可能性增加。金融机构钻监管的空子,大肆谋取暴利,积累到一定程度会导致金融市场的崩溃。
第二,不正当竞争的加剧可能增加垄断风险。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竞争必然越来越激烈,但是竞争的最终结果确是市场垄断。势力较弱的企业在竞争中被淘汰,而实力较强的企业会越挫越勇,逐渐发展壮大,最终仅留几家或者一家金融机构,这就形成了市场垄断。
4 我国银行业混业经营面临的风险及其有效对策
4.1 面临的风险
混业经营适应了全球银行业的发展规律和趋势,有利于进一步提升银行的综合竞争力和经营效率,但是这种模式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和弊端。它的缺点在于,银行为了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可能做出损害存款人意愿的行为,在从事高风险金融活动前没有取得存款人许可,擅自利用自身的资金优势操纵股市。同时,股市受银行业的影响,一旦股票市场不稳定,那么银行也可能面临严峻的经营安全和资金安全威胁,严重的会导致信用系统瘫痪。所以,金融机构要与时俱进,准确认识和把握混业经营风险,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有效的解决策略,切实提高混业经营收益。混业经营的金融机构所面临的风险如下:
4.1.1垄断风险。目前,金融市场体系处于完全竞争的状态下,金融机构混业经营的实行有利于进一步扩大机构规模,提升金融机构的整体素质和竞争力,而且机构可以充分利用自身的人才、技术以及资金优势,不断提高金融服务和产品的附加值,但是这是垄断利润和垄断地位形成的重要依据,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消费者剩余,阻碍金融服务效率的有效提升。比如,美国投资银行直到1929年都一直施行混业经营模式,商业银行控制着大部分投资银行。在混业经营模式的推动下,商业银行参与到证券投资市场,导致联手操纵、大进大出、垄断以及虚售等违法行为的频繁出现,这在一定程度上诱发了1929―1933年的金融危机。在经济危机期间,纽约证券交易所的股票市值下降,降幅约为82.5%,由原来的892亿美元直接下降到156亿美元。美国银行业也经历了重创,共有7763家银行倒闭破产。
4利益冲突风险。利益冲突涵盖多方面的冲突,主要包括股东和集团系统内部之间、集团总公司与子公司之间、集团成员之间等。例如,银行子公司向业绩或者信用不好的客户提供贷款,允许其发行证券,银行贷款负责支付手续费,这加大了银行的贷款风险,但是证券子公司却能从销售证券中获取高额利润,导致部门冲突的激化。同时,“搭售策略”是集团公司系统业务运作的一般形式,集团公司为了转移破产企业的贷款损失,便利用证券发行的机会对企业进行包装,加剧了客户和集团内部的矛盾。之所以会发生这些矛盾和风险,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违背了市场运作规律和经济发展规律。
4.1.3衍生工具风险。混业经营金融机构受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制约,内部控制机制一般较为缺乏,对风险的控制水平较低,这将在无形中加大衍生工具风险。比如,由交易员里森越权操作而导致的巴林银行倒闭案中,在判断衍生金融产品交易时出现了失误,将大约70亿美元的期货投入到欧洲日元债券和日本公债,而且没有制定完善的风险规避计划。最终结果是,1995年日本关西大地震导致日经指数大幅下降,期货价格剧跌,老牌商业银行倒闭。
4.1.4观经济波动风险。混业经营的金融机构要实现利益最大化,可能造成宏观经济的不稳定。比如,在上世纪90年代,美国金融监管部门加大了履职力度,对金融机构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其大力增加人力和技术投入,不断强化信贷风险评估工作,在更大范围内使用和推广信贷风险控制模型和工具。显然,这些政策的出台将在无形中增加企业的经营成本。银行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就要降低经营成本,增开咨询、证券等业务,减少信贷支出,这些必然导致宏观经济的不稳定。
4.2 行之有效的解决措施
4.2.1提升工作人员业务素质,建设高质量的从业人员队伍。要切实提升银行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就要重视人才的竞争,组建高质量的从业人员队伍。商业银行可以加大教育投入,为员工创造海外学习或者工作的机会,提升其综合素质;同时,要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积极引进海外优秀员工。此外,银行建立起完善的激励机制,激发员工的创造力和工作热情,从而有效应对日新月异的经济形势。
4.2.2积极与外资银行建立友好合作关系,从整体上提升商业银行竞争力。我国商业银行要与外资银行加强业务上的联系,学习对方的先进管理经验。究其本质,混业经营和分业经营不是外资银行与国内商业银行在竞争能力上存在差别的根本原因,经营管理模式和体制才是关键。所以,商业银行要竞争制胜,就必须加强管理,进一步深化体制改革。比如,浦发银行加强了与花旗的合作,这为其走进国际市场创造了契机。浦发银行在与花旗合作以后,积极引进先进银行规则,进一步完善银行治理结构。浦发银行在实现法人治理结构的国际化以后,进一步健全了现代企业制度,为银行实现效益最大化、决策高效化和管理科学化提供了可能。
5 我国银行业选择的混业经营模式
间接融资在我国金融业发展中占据着主导形式,间接融资占银行融资的90%,只有10%为证券市场融资,国有商业银行在整个金融机构体系中实力最强,它的资本规模、资产以及业务网点等都是其他银行所不能比的,所以它有能力通过收购和投资来实现混业经营。我国要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借鉴并学习外国先进经验,组建金融控股公司,推动商业银行向混业经营发展。现今,中信集团和光大集团是我国纯金融性控股公司。两家集团的主营业务都是金融业,而且均属于大型综合性跨国企业集团。金融服务、保险、证券以及银行等公司均被集权控股或者全资掌控。比如,光大信托、光大证券、光大银行三大信托由中国光大集团拥有,而且申银万国证券19%的股权归光大集团,香港建设公司、光大国际、光大控股也由其掌握。国务院批准平安保险以金融集团名义在香港上市。目前,平安集团建立了平安证券、平安信托、平安寿险、平安产险等子公司,金融业务领域已遍布它的踪迹。在进行了体制改革以后,平安集团、中信控股集团以及光大集团都成为了纯投资控股机构,分业经营和管理金融控股公司下的信托公司、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和商业银行,实现了金融控股公司的混业经营。
6 总结
总而言之,混业经营在目前仍无法避免的存在着风险,但是实现我国商业银行向混业经营模式的转变是时代所趋。目前,我国金融业要取得长远发展,就要加强与西方等发达国家的交流和合作,积极借鉴并引进美国先进经验,组建金融控股公司,保持商业银行的主体地位,最终实现商业银行的混业经营。我国商业银行要不断转变经营策略,拓展业务范围,加强从业人员培训,积极与外资银行建立友好合作关系,建立并完善银行监管系统和风险预警机制,提升我国商业银行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推动我国商业银行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刘畅.银行业监管的协同应用探讨[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3(12)
关键词: 商业银行;创新;建议
金融创新是我国商业银行适应全球经济变化,提高自身竞争力的主要手段。创新可以转变商业银行落后的利益收入模式,解决目前收入单一的现状,实现收入的多元化发展。随着我国金融体质改革的不断深入,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要不断丰富产品结构,强化风险管理手段,灵活进行市场运作,提高自身的金融服务综合能力。金融创新可以推动我国经济的稳健发展,确保我国商业银行的国际竞争力。
一、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现状分析
(一)缺乏明确的创新目的
目前在市场经济体系下,我国商业银行进行的创新,仍以经济利益为主要目的。商业银行进行的一系列创新活动仍然是要使自身增加更多的市场份额,收集更多的资源,从而完成产业结构调整,增加自身的收益。但是从创新的结果来看,很多商业银行缺乏明确的创新目的,对创新的理解存在偏差,导致无法准确分析金融市场的发展趋势,造成盲目创新,抢占市场,而没有结合自身的发展现状,金融创新无法达到盈利的目的。同时,我国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依然受到政府的影响和干预,无法形成自身的特色。
(二)商业银行的业务范围较小
我国商业银行的业务范围仍然单单局限在信贷、信用卡以及各种业务上,很少涉及到金融衍生品以及投资等领域。在这些全新的领域我国商业银行的创新明显不足。我国商业银行目前开通的金融业务相对较少,无法形成一定的规模。各种相关业务在商业银行的整体发展中所占的比例不高,不利于商业银行的资本优化,资本的作用被弱化,阻碍了商业银行的发展。
(三)缺乏具有自身特色的金融创新
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的创新缺乏自身的特色,无法形成特有的竞争优势,不利于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展现出优势。商业银行在创新时往往是引进其他银行或金融机构成功的创新方法,没有自身独特的产品和业务。商业银行金融创新没有联系我国经济市场的实际问题,缺乏具有自身特色的新颖的产品和服务。
二、强化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建议
(一)转变落后的创新理念
商业银行想要进行良好的金融创新,就要转变落后的创新理念,根据我国金融市场的变化实时调整,开发出具有我国商业银行自身特色的金融产品。金融产品的创新不在于数量的多少,更不能直接引入别人的成功产品,而是要根据商业银行自身的特点和现状,认真分析我国的经济发展趋势,以实际为基础进行创新,开创具有独特角度的金融产品。过去一段时间,我国曾经出现过金融衍生品过度的情况,消费者只是认为银行有保障,盲目的购买,以至于自身的理由受到伤害。随着人们理财思想的不断改变,金融创新必须适应时代的发展,满足人们日益变化的需求。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需要以资源配置的功效为基础,不断更新创新的理念,这样才能确保金融创新可以取得满意的效果。金融衍生品的创新不但要对既定资本进行价值体现,还要适应金融市场的发展规律。
(二)认真贯彻金融信息化的战略
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离不开全新的信息技术的应用。我国商业银行想要进行创新,就要不断引进高新技术,将创新与互联网技术和通信技术密切结合。也就是说,商业银行需要加大信息技术的投入,制定并认真贯彻金融信息化战略,提高银行信息系统的数字化和网络化,建立统一的商业银行运行系统,以确保金融项目的运转速度,提高系统的自动化水平,进而提升系统的工作效率。信息化战略可以有效解决金融业务的空间限制,增加商业银行的竞争力。信息化战略要求商业银行必须开展网上银行业务,以实现金融服务的网络化和信息化。商业银行的工作比较复杂,需要多个部门协作完成,因此需要建立统一的内部管理系统,提高管理的科学性和高效性。管理人员要认真分析各项信息数据,以确保商业银行的各项决策的正确性和准确性。
(三)培养创新型人才
商业银行想要实现金融创新,培养创新型人才是关键。我国商业银行的产品单一的主要原因是缺乏创新型人才,产品研发人员整体素质偏低,无法研发出具有自身特色的金融产品。商业银行要加大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力度,引进先进的人才培养方案,对现有人员进行再教育,同时注重专业人才的引入,进而为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提供人才支持,以确保金融创新可以顺利开展。
三、总结
在国际和国内竞争激烈的背景下,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可以确保其竞争力,实现收益的最大化。金融创新要根据我国商业银行的自身特色,分析我国的具体国情,研发出适合我国经济发展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才能提升我国商业银行的竞争力。 (作者单位:海南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关键词:信用衍生产品;发展规律;次贷危机
Abstract:The credit derivatives market has shrank sharply after the subprime mortgage crisis while it had expanded rapidly. The article takes U.S.A. as an example to researches the development course and law of credit derivatives. The course is divided into three stages:bud and development,overdevelopment and regression. Study on relationship between market conditions and performance in the three stages reveals the development law of credit derivatives:the credit derivatives can diversify and hedge risks if market scale is below a certain level,risks can also be amplified and spill over into the whole financial market if the transferred risks destroy market tolerance. We should strictly supervise credit derivative market in compliance with the development law to keep it from bubble.
Key Words:credit derivatives,development law,subprime mortgage crisis
中图分类号:F830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1674-2265(2010)01-0019-05
信用衍生产品自上个世纪90年代出现以来,不断创新,交易量迅速增加。目前主要品种有信用违约互换、总收益互换、信用价差远期和期权等传统工具和信用联结票据、债务抵押凭证(collateralized debt obligation, CDO)等结构证券。根据国际互换和衍生品协会(ISDA)市场调查,2001年6月信用违约互换的未清算名义金额仅有0.63万亿美元,到2007年末金额达到了62.2万亿美元,几年间增加了近10倍。CDO等结构产品也从无到有,成为债券市场上重要的交易品种。2006年全球发行5206亿美元,比2005年增加了91.53%。但在次贷危机中,信用衍生产品放大了次级住房抵押贷款的信用风险,使全球遭受了巨大损失。此后,信用衍生产品交易大幅下降,2008年末信用违约互换的未清算名义金额减少到38.6万亿元,比2007年下降了37.94%。债务抵押凭证更是急剧萎缩,2008年仅发行611亿美元,比2007年下降了87.33%。甚至有人预测复杂的信用衍生产品将逐渐消亡。
信用衍生产品市场究竟将会如何发展?我国是否应该发展信用衍生产品?美国是最主要的信用衍生产品市场,本文通过对美国信用衍生产品的发展历程进行研究,探索信用衍生产品的发展规律,为我国发展信用衍生产品提供借鉴。
一、第一阶段:萌芽与发展阶段
从1993年信用衍生产品首次出现到2001年,信用衍生产品基本品种逐步规范,交易规模逐渐扩大,形成了相应的监管制度,在俄罗斯信用事件和网络泡沫破裂等事件中分散了信用风险,避免了金融市场剧烈波动。
(一)产品逐渐改进,交易成本降低
1993年出现信用衍生产品后,信用违约互换、总收益互换和信用利差远期和期权等传统信用衍生产品逐渐规范。1998年,ISDA制定了第一个关于信用衍生产品的协议文本,为信用衍生产品交易提供参考,提高了交易的规范性和效率,降低交易协商成本。1999年,ISDA又修订了信用事件的定义,减少交易双方对信用事件分歧引起的法律风险。违约偿付逐渐由实物交割为主转变为现金结算为主,避免基础资产交割,降低交易成本。交易以信用违约互换为主,占交易量的90%以上,并且以单名互换为主,多名违约互换很少。基础资产以投资级公司贷款和债券为主,几乎没有投资级以下证券。
(二) 形成商业银行、投资银行和保险公司为主要交易者的信用衍生产品市场
起初,信用衍生产品交易只是在投资银行间进行,其他投资者对此并不感兴趣。因为与商业银行相比,投资银行的债券投资组合需要逐日结算,价格变动频率比银行贷款变化大,因此投资银行更需要信用衍生产品动态管理投资组合。商业银行认识到信用衍生产品的风险转移的作用,逐渐成为信用衍生产品的主要交易者。商业银行运用信用衍生产品对冲信用风险和降低监管资本要求,同时商业银行也是信用保护的重要卖出者,通过信用衍生产品进行资产组合管理,降低贷款组合风险。保险公司是主要的信用保护卖出者。保险公司保费收入现金流稳定,同时信用风险同保险风险相关性低,提供信用保护有利于分散风险。投资银行、商业银行和保险公司占交易量的90%左右,这些金融机构风险承担能力强,经营稳健,并且受到监管当局的监督。因此,这个阶段信用衍生产品市场发展稳健。
(三)建立监管制度
由于美国实行机构监管,商业银行、证券公司和保险公司的信用衍生品交易自然纳入监管体系,美国各监管当局对这些机构的信用衍生产品交易进行监管,形成了比较完备的监管制度。对于银行业机构,监管当局认可信用衍生产品的风险缓释作用,信用衍生产品用来对冲银行账户信用风险的,由信用保护卖出方的风险权重代替参考实体的风险权重,由于卖出方的信用等级高于参考实体,风险权重低,因此购买信用保护可以降低监管资本要求。对于资产错配、期限错配的信用衍生产品,监管当局规定折扣系数减少资本减让效应。银行卖出信用保护的,同直接向参考实体发放贷款一样计算风险资产。规定交易账户的信用衍生产品在净额结算的基础上计算参考资产资本要求。限制银行对单一参考实体及其关联实体的大额风险暴露,并规定了其对监管资本的比例上限。证券交易管理委员会和各州保险局也建立证券公司和保险公司信用衍生产品监管制度,纳入资本监管框架,要求信用衍生产品业务满足偿付能力和投资集中度等监管指标要求。监管当局制定有关业务指引指导监管对象开展信用衍生产品业务,要求其报告信用衍生产品交易报表,并进行非现场监管和现场检查。
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和1998年俄罗斯债务危机中,股票、债券和银行贷款等金融资产普遍缩水,触发了大量信用事件,如长期资本管理公司事件。由于美国银行运用信用衍生产品转移信用风险,未受到严重影响。2001年美国网络泡沫破裂,陷入经济衰退,贷款违约率上升,出现了世通、安然等大公司破产事件,信用衍生品广泛分散信用风险,使美国大银行免受灾难。仅在安然事件中,大约27亿美元的风险被转移出去。信用衍生产品使美国比较平稳度过了经济衰退,全球金融市场几乎没有出现波动。
二、第二阶段:过度发展阶段
2002年到2007年,信用衍生产品市场快速发展,市场规模迅速膨胀,出现了许多复杂的结构衍生工具,投资者过度投机,监管滞后,没能及时有效控制风险,风险超过了金融市场承受能力。
(一)交易规模膨胀
根据美国货币监理署(OCC)的统计,2007年美国商业银行持有的信用衍生产品合约名义金额为14.41亿美元,是2001年的36倍多,而同期银行贷款仅增长72%。2001年,信用衍生产品同银行贷款的比例是10.05%,到2007年这一比例上升到212.55%。这仅仅是商业银行持有的信用衍生产品,还不包括投资银行、保险公司、担保机构、对冲基金、SPV以及其它机构持有的信用衍生产品。由于信用衍生产品在场外交易,监管当局难以统计交易数据,通过对交易者的调查来获得数据,一些投资者不在监管当局的监管和统计范围之内,信用衍生产品市场规模到底有多大,恐怕难以说清楚。根据芝加哥联邦储备银行的数据,摩根大通银行2006年持有的信用违约互换是其贷款余额的4.7倍。特别是大量次级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并在证券化的基础上进一步结构化处理,衍生产品金额远大于基础资产。根据美国经济分析局调查,2007年美国次贷余额1.6万亿美元,而次贷MBS近2万亿,CDO达1万亿,违约互换数十万亿。由于信用衍生产品同其基础资产不合理的比例关系,当基础资产发生风险,必然会放大反映到信用衍生产品市场上去,信用衍生产品价格跳水,流动性枯竭,进而流动性危机蔓延到整个金融市场。
(二)结构信用衍生产品进一步创新
CDO成为重要的信用衍生产品。2007年,CDO占信用衍生产品市场的20%左右。CDO经过对基础资产的分档结构化处理,向投资者发行不同风险档次的证券,即使中小投资者也能参与投资,避免了信用违约互换的门槛限制,提高信用风险的流动性,进一步分散风险。信用违约互换同CDO结合创新出合成债务抵押凭证(Synthetic CDOs),SPV可以不购买基础资产,而通过卖出信用互换和投资无风险债券实现风险债券多头。与现金债务抵押证券相比,合成债务抵押证券不需要资金购买基础资产,摆脱了基础资产的规模限制,可以创造出更多的CDO。出现了双重证券化的结构工具:ABS CDO和CDO2。ABS CDOs就是基础资产是ABS的CDOs,CDO2的基础资产是另一个CDOs, 甚至创新出CDO3。在普通CDO的基础上衍生出单一分类CDO(single-tranche CDOs)、管理CDOs(managed CDOs)、组合分类篮违约互换(tranched basket default swap,TBDS)等新产品,还出现了固定比例组合保险(constant proportion portfolio insurance,CPPI)、固定比例债务凭证(constant proportion debt obligations ,CPDOs)和杠杆高等级产品(leveraged super-senior products)等市场价值产品(market value products)。
同传统的信用衍生产品相比,结构产品更复杂,信用风险分散更广,风险链条延长,投资者难以掌握结构产品的风险,信用评级成为投资者决策的主要依据。但是,信用评级机构并不能准确预测结构金融工具的风险,一是因为结构金融工具风险同公司债券不同,结构金融工具的风险分配技术打破了信用评级和信用风险之间稳定的逻辑关系,损失同基础资产风险是非线性的,损失方差对系统风险高度敏感;二是因为信用评级公司主要根据历史数据模拟来测算结构金融工具资产池的违约率、违约回收率和违约相关系数,当历史上罕见的风险来临时,评级结果不能预测风险;三是因为投资者根据信用评级进行投资,投资偏好一致,当评级下调,投资者都卖出结构证券,出现流动性风险,价格迅速下跌;四是由于评级费用由结构金融工具发行人支付,信用评级机构为了获得评级费用有提高评级的动机。
(三)信用衍生产品基础资产风险加大
更多投资级以下的资产成为信用衍生产品的基础资产,比如次级住房抵押贷款、次级汽车消费贷款和杠杆贷款等。根据美国货币监理署统计,2006年末,基础资产中投资级以下的信用衍生产品占到25%,2006年新发行的夹层CDO中,70%的担保品是次贷MBS。高风险基础资产提高了信用衍生产品的收益,吸引投资者购买,也促进了发放次级贷款和发行高风险债券。如此循环,金融市场上隐藏了巨大的信用风险。
(四)投资者风险偏好增强
随着信用衍生产品市场的发展,更多的投资者参与信用衍生产品交易,除了投资银行、商业银行、保险公司外,养老基金、对冲基金、资产管理公司、资产支持商业票据管道(Asset-backed Commercial Paper Conduits,ABCP Conduits)和结构投资载体(Structured Investment Vehicles ,SIVs)也参与信用衍生产品交易。同投资银行、商业银行、保险公司相比,对冲基金、资产支持商业票据管道和结构投资载体等机构受到较少监管,具有更高的风险偏好,杠杆率高,交易更活跃。这些机构利用信用衍生产品低成本交易,既卖出信用保护也买入信用保护实现资产的多头和空头,运用高杠杆提高资本收益。但是高杠杆也会扩大损失。同时他们资金来源不稳定,会面临较大的流动性风险。商业银行参与信用衍生产品的主要目的不再是监管套利和对冲风险,商业银行利用“发放――分销”模式获利,即行发放贷款,进行结构化处理,发行证券转移风险。商业银行经营模式的转变是推动ABS CDO市场发展的重要因素,正是银行广泛采用这种经营模式推动了次级住房抵押贷款的发展。投资银行的杠杆率逐年升高,根据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统计,五大投行的杠杆率都在20倍左右,2007年更是达到30倍左右。保险公司同投资银行合作参与结构化过程,为MBS和ABS提供担保,卖出CDO超优档次的信用保护,为ABCP提供信用升级等。资产管理公司也是成为新的参与者,同投资银行、保险公司和银行合作订制开发出满足投资特殊需求的结构产品。
在这个阶段,美国经济增长较快,信用风险还没有暴露,即使一些高风险资产的违约率也较低,投资者积极投资信用衍生产品,银行通过“发起――分销”的模式发放大量高风险贷款并转移分散风险,银行贷款拉动总需求,刺激经济较快增长。但是,风险由抗风险能力不足的对冲基金等投资者承担,金融市场成为随时都有可能爆炸的炸弹。
三、第三阶段:萎缩阶段
美联储从2004年6月到2006年6月的两年时间内连续17次上调联邦基金利率,联邦基准利率从1%提高到5.25%,次级住房抵押贷款利率从原先的3-4%上调到8-9%,房价也开始回落。次级住房贷款违约率上升,信用风险传导到次贷衍生产品,次贷衍生产品价格下跌,投资者同时抛售加剧了下跌幅度,价格跌幅超过了90%。次贷衍生产品下跌引发了市场流动性风险,非次贷证券也受到影响,2008年12月,AAA级的商业抵押支持证券价格跌到面值的68%,尽管商业房产抵押贷款的违约率只有1%。金融机构申请破产成为常见的新闻事件,自2007年到2008年两年内,有超过40家银行濒临破产被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接管。次贷危机爆发后,信用衍生产品大幅萎缩。
(一)交易量下滑,复杂信用衍生产品萎缩
根据OCC统计,2008年第四季度,传统信用衍生产品名义金额较三季度减少了2520亿元,下降2%。2007年,全球发行CDO4816亿美元,比2006年下降了7.5%,2008年仅发行611亿美元,下降了87.33%。ABS CDOs和CDO2双重证券化工具的发行明显下降,2006年发行3077亿美元,2008年仅发行184亿美元。2005年,CDO中以结构工具抵押的比例是64.99%,2008年仅占30.18%。次贷危机后,国际清算银行对市场参与者的调查发现,市场普遍认为两次以上证券化的结构产品对风险太敏感,难以用于风险管理,对信用评级过于依赖,其定价是模型风险的平方,这种复杂的信用衍生工具将逐渐萎缩,甚至消失。
市场价值产品是2006年才出现的创新产品,不是通过不同层次的负债来减少高等级层次的风险,而是依赖市场价值触发机制分配风险,当参考资产的市场价值降到触发门槛时,改变交易策略去保护高级债券持有人,如降低杠杆率、清算资产。次贷危机加大了信用价差,触发许多市场价值产品清算的扳机,即使没有投资次贷支持证券的市场价值产品也被迫清算、重组。刚刚出现的市场价值产品也萎缩了。
(二)高风险基础资产下降
次贷危机爆发后,为高风险基础资产提高保护的信用衍生产品大幅下降。次贷危机使投资高风险资产投资者遭受损失,其风险偏好降低,转向投资低风险的国债等金融工具。贷款机构回收流动性,减少贷款发放,更不用说次级贷款,信用保护者也不愿为次贷等高风险资产提供信用保护。2007年,美国次贷MBS发行62亿美元,比2006年减少了93亿美元,下降幅度为59.24%。2007年,次贷夹层CDO仅发行29亿元,下降幅度达90.43%。信用衍生产品将重新回到降低风险的基本功能,而不是激励产生更高的风险。
(三)去杠杆化
次贷危机后,出现了去杠杆化趋势。根据IMF估计,2008年全球对冲基金平均杠杆率从上年的1.7倍降低到1.4倍,现金资产余额占总资产的比例从14%提高到22%。从2007年下半年到2008年9月,全球银行补充了4300亿美元的资本,各国政府对金融机构的巨额注资降低了杠杆率。金融机构通过卖出资产、减少负债、补充资本等手段也降低了杠杆率。由于金融市场低迷,金融机构出卖资产、募集资本困难,影响杠杆率降低。但是,总的趋势是去杠杆化,降低风险偏好,提高风险承担能力,改变将风险转移到风险敏感投资者的状况,提高金融系统安全。
(四)监管加强
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后,人们开始反思监管的不足,着手完善监管制度。美国财政部长保尔森2008年3月向国会提交了一份名为《现代金融监管体制蓝图》的金融监管改革计划,提出对美国金融监管体制进行重建。该计划提出建立以目标为基础、而不是以金融机构类别为基础的监管模式,分别从短期、中期和长期提出改革建议,加强监管机构监管目标和监管框架的紧密联系,使监管机构能够对相同的金融产品和风险采取统一的监管标准,避免监管失误,提高监管有效性。
四、结论
美国信用衍生产品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萌芽与发展、过度发展和萎缩。在萌芽与发展阶段,传统信用衍生产品逐渐规范,交易成本降低,基础资产以高等级资产为主,主要由银行、投资银行和保险公司参与,信用风险被分散吸收,提高了金融市场的稳定性;在过度发展阶段,信用衍生产品快速发展,不仅交易规模成倍增长,产品结构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以高风险高收益资产作为基础资产的工具大幅增加,结构产品成为重要的交易品种,对冲基金等杠杆率高、风险偏好强、更激进的机构积极参与信用衍生产品交易。信用衍生产品的高收益吸引投资者,也激励银行、房地产贷款公司等机构采取“发放-分销”的模式大量发放高风险贷款并转移风险。大量高风险资产风险通过信用衍生产品扩散放大,而风险承担者杠杆率高,风险承受能力差,金融市场蕴藏了巨大风险;次贷违约率上升引发了蕴藏的风险,形成了金融危机,信用衍生产品投资者遭受巨大损失,甚至破产。信用衍生产品交易萎缩,尤其是高风险基础资产和复杂结构信用衍生产品,投资者也开始降低杠杆率,监管当局认识到监管不足,着手改革监管制度,加强监管。
从美国信用衍生产品发展历史中可以发现其发展规律:信用衍生产品既能降低风险,也会扩大风险,当信用衍生产品转移的信用风险在风险承担者的承受限度内,风险能被金融市场吸收,提高整个金融市场的稳定性和效率,但当转移出来的风险超出风险承担者的承受能力,一旦基础资产信用事件大规模发生,信用风险反映在信用衍生产品上,价格急跌,投资者为减少损失,争先抛售信用衍生产品,引发流动性风险,并外溢到整个金融市场。遭受巨大损失的投资者远离信用衍生产品,交易量大幅萎缩。随着危机过去和人们信心恢复,信用衍生产品交易也会逐渐恢复。
由于信用衍生产品结构复杂,风险信息更加不对称,人们不能准确识别潜在的信用风险,在经济繁荣期会低估风险,信用衍生产品过度发展,在危机中,高估风险,过度反应,信用衍生产品萎缩。因此,市场机制调节无法避免信用衍生产品的周期性波动,应遵从发展规律,加强监管,避免信用衍生产品过度发展形成泡沫。
同美国的情况不同,我国还没有信用衍生产品市场,信用风险集中在商业银行内部,急需分散,投资渠道缺乏,需要发展信用衍生产品拓宽投资渠道。因此,我国应积极发展信用衍生产品,分散信用风险、拓宽投资渠道,提高金融市场安全和效率。在发展信用衍生产品过程中,我们应认真学习美国的经验教训,规范交易,加强监管,完善制度环境,建立健全的信用衍生产品市场,并控制信用衍生产品市场规模,避免其过度膨胀。
参考文献:
[1]British Bankers Association,Credit Derivatives Report 2006 [R],2006.
[2]Christopher Culp,Structured Finance and Insurance: The Art of Managing Capital and Risk[M],Hoboken,NJ: Wiley & Sons,2006.
[3]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Global Financial Stability Report [R],2008.
[4]Franklin Allen & Elena Carletti,Credit risk transfer and contagion[J],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2006 Vol.53 (No.1)
[5] The Joint Forum,Credit risk transfer [R].2003.
关键词: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行业思维
中图分类号:F830.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3-0-02
一、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内涵
面临当前国际金融形势,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越来越突出,而出现银行信贷风险的主要是由我国商业银行的贷款业务造成的。银行信贷风险的内涵是指银行所做的贷款业务没有在规定日期内收回,对信贷资金以及其收益造成一定损失的可能性,这种表现我们称之为不良贷款,即客户或企业没有按照规定日期偿还贷款。从其内涵上我们可以看出银行信贷风险实际上是一种概率事件,而其所发生的损失只是一种概率事件,不是现实事件,这就不难看出,银行信贷风险也是一种动态的经济行为。其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借款人能否按照与银行签订的合约对其贷款进行还本付息的不确定性;第二,由于目前出现越来越多的不良贷款,造成我国商业银行危机的可能性。影响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因素很多,主要有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外部因素其主要包括国家经济和社会政治因素的变动,以及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等因素。内部因素主要包括商业银行的运营收入、贷款结构以及贷款规模等因素。对于银行信贷风险我们只能将降低和化解,但不能消灭。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目标是建立有效的现代管理体系,制定出正确科学的贷款政策,加强贷款政策,提高贷款质量。保持资产的流动性,快速识别贷款每个环节出现的预警信号,及时采取措施,降低风险,同时为银行获取更多的利润,保证银行信贷业务的顺利进行。
二、通过行业分析体现降低商业银行公司信贷风险的重要性
1.了解行业的投资规律。通过行业分析能够充分了解到各行业内的投资规律。任何企业的生存发展都不能脱离企业所处的大环境,通过对企业进行行业分析,可以充分掌握行业的内部结构、相对价格以及分工链条等,这些因素决定了企业的获利机会和生死存亡,从而指导商业银行的信贷决策。在目前的市场经济条件下,行业成长一般经历四个阶段,即初创阶段、上升阶段、成熟阶段和衰退阶段,这些阶段在行业内非常重要。比如在初创阶段,消费者还都不太了解,市场需求还不是很明确,市场面相对很窄,消费者都很怀疑,如果在这时,抓住时机,大胆扩展需求,通过强大的资金技术实力支持进步来进行扩张,然而在成熟阶段,这时应该主要将供需总量作为重点,进行落实。通过行业分析,尽量减少盲目的信贷支持,避免行业的潜在进入者进行重新建设,降低公司信贷风险。
2.促进行业信贷政策。通过行业分析可以促进行业制定出科学的信贷政策。通过对战略群体进行科学客观分析,相应地对客户群体进行不同等级的分类,针对这些客户群体实施不同的信贷政策和信贷条件,并对商业银行的市场份额、期限、高低利率配置等进行确定,充分了解行业属性和内部发展规律。还可以通过对比行业差异,实施不同信贷分析重点,提出解决方法和措施,尽量规避风险,减少损失。
3.促进资源整合。通过行业分析可以促进资金的整合,进行充分集合使用。现代资金的集合使用要求信息和人才技术进行高效率、高质量的合理配置,即人才专业知识的集合、信贷分析技术的集合和信息分析利用利用的集合。通过信息和技术充分利用,按照行业划分四位一体的信贷分析,四位一体指项目评估、队伍建设、客户评级以及授业与行业分析。这样不但能够克服现代管理中的信用风险,还能够充分了解行业、客户和现代分析技术一条龙服务的优势,同时也能够控制外部信用风险比其内部道德风险偏弱的局面,对信贷风险进行控制,找出其控制的难点和切入点,对信贷工作进行调整,从而减少投入,对贷款业务人员进行专业的培训,实现信贷业务扁平化管理。
4.促进内部评级和风险量化。通过行业分析促进内部评级和风险量化,我国的商业银行不但能够促进行业风险进行量化,还能够对内外的潜在风险进行具体的量化。利用行业分析的方法可以将微观经济给宏观经济带来的影响进行合理的逆行统筹考虑,从而确定行业风险的影响因素,同时还可以客观的识别出市场风险、政策风险以及关联风险等等,进行行业风险量化工作,支持内部评级法的实施。
三、加强商业银行信贷管理的对策
1.加强内部控制机制的完善。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水平的高低与贷款决策有着直接的关系,贷款决策的正确与否会直接影响到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所以我们必须对内部进行严格的控制。我们要想将银行信贷业务做好,就必须实现风险控制和资源配置的最佳组合时机,这样就必须不但要有纵向总行和分行的管理还要有横向管理,横向管理主要是对部门进行合理的分工和制约。而风险管理部门不但要在信贷业务的整个过程的内部控制机制进行完善,还要在组织结构上进行严格信贷管理,要对整个过程的每个环节进行严格的控制,完善激励与约束机制,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第一,对商业银行现在的经营思想进行转变,加强内部控制和内部管理;第二,对商业银行信贷业务人员的整体素质进行提高,定期进行培训,主要对市场以及相关法律法规进行相关掌握;第三,不断与同行业进行沟通,充分了解现在的市场,对信贷风险进行防范;第四,对现有的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的程序进行严格管理,认真对待每一笔贷款;第五,对资产负债比例的管理技术进行提高,我们可以借鉴外国的成功经验,对资产负债结构进行调整。
2.外部监管体系的构建和完善。要想加强商业银行信贷管理,我们还要不断构建和完善外部监管体系,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构建和完善。第一,建立现代化的监管系统。由于我国商业银行与国际同行的电子建设方面是相对落后的,所以我们必须建立自己的现代化系统。银监会主要是对商业银行机构进行监管,准确、快速地获取信息,保证监管质量和监管效率;第二,不断对商业银行的各项法律法规进行完善。我们只有大力加强商业银行监管的相关法律法规框架和执法力度,才能保证我国商业银行在监管过程中实现有法可依,提高依法监管的水平和效率,实现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的顺利进行;第三,同步对会计原则和监管标准进行审慎。审慎监管标准和审慎会计原则不但在金融防范风险起到重要作用,而且还在促进金融体系安全运行中起到重要作用,我们一定要吸取亚洲金融危机的重要经验教训,同步对会计原则和监管标准进行审慎。
3.注重对信贷人才的培养。一方面银行应加紧人才的引进,充实风险管理的各个阶层,不能因为种种原因降低信贷岗位专业人员的素质;另一方面,各商业银行应加强对信贷人员的培训和教育,将绩效管理与教育培训结合,使他们在培训中不仅可以获得新知识、新技能,更重要的是获得团队协作精神。另外,通过培训和考核等提高信贷人员识别风险的能力及自我管理,建立以信贷员为核心的风险早期发现机制,一个信贷员的知识水平、业务能力以及主观能动性发挥与银行信贷,资产的质量是紧密相连的,信贷人员与银行应该结成命运共同体,只有这样才能实现风险的早期发现和控制。
4.建立科学的激励和惩处机制。一方面,要构建商业银行分支机构的经营管理绩效考评、专项业务业绩考评等绩效奖励体系,适当调整有关资产的质量指标,加大以测算利润贡献和风险利润的方式评价资产风险管理的工作绩效,鼓励化解历史存量信贷风险资产;另一方面,要建立恰当的处罚体系,体现公正准确的原则,统一处罚尺度,将风险程度划分不同等级的责任,明确相关责任人,确定罚款数额标准,统一行政处分和其他处理措施的适用范围。
总之,商业银行作为一种经营货币的特殊行业,在经办各种业务的同时,也在经营风险,风险不可能被消灭,只能被控制、降低和化解。在我国商业银行目前面临的各种风险中,信贷风险仍是主要风险,商业银行必须尽快采取一些有效措施,构建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系统,提高自身风险防范意识,确保我国银行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苏志芳.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分析.经济视野,2013(20).
关键词:商业银行;私人银行;策略
一、引言
招商银行和贝恩管理顾问公司联合的《2011中国私人财富报告》指出,2011年中国私人财富市场仍将继续保持增长势态,高净值人群将达到59万人左右,高净值人群持有的个人可投资资产规模达到约18万亿元。但目前高净值人士的财富目标、资产配置和服务需求已经呈现多元化趋势。外资银行不断强势入驻,品牌效应不断加强,而我国私人银行由于现行的品种、投资方式单一,将逐步丧失本土优势。面对强敌,我国商业银行应认准形势,剖析自身,摸索出一条适合本土私人银行发展道理。
二、对策
(一)转变观念,从“收益驱动”到“收益、成长双驱动”
以往我国商业银行私人银行主要靠收益驱动,追求收益最大化。但总结国外先进经验,发现外资银行除了注重收益驱动,还注重成长驱动。成长驱动指私人银行不仅关注银行理财和投资产品为客户带来的实际收益,而且通过提供间接的金融服务帮助客户“成长”。从“收益驱动”转变为“收益、成长双驱动”,那么私人银行在确保客户资产的保值增值的基础上,既可以为客户提供诸如宏观、行业等方面的数据以及专家分析报告,为客户的经营和决策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又可以通过信贷支持,帮助客户融资,合理利用财务杠杆促进企业成长。
(二)完善私人银行业务的组织架构
私人银行客户分布广泛,需求复杂多样,服务层次要求很高,业务独立性较强。因此构建一种适应私人银行业务内在发展规律的组织架构迫在眉睫。私人银行部门作为零售银行总部的一个独立的事业部,全面负责私人银行业务绩效。分行成立相应的私人银行中心,私人银行中心与分行其他业务相互独立,直接向总行私人银行事业部汇报工作。总行应在营销和业务上赋予分行充分的自主决策权力,以便提高对客户的服务效率。
各分行私人银行中心配备由客户经理、投资管理团队、专家支持团队、研究团队等组成的专家队伍,采取多对一的服务方式,即由一名客户经理和若干专家为一个客户服务。各团队专家隶属于各专家团队,当有客户需要提供服务时,客户经理可以从专家各团队中寻找若干专家,形成项目小组为客户提供全程私人服务。若客户的需求发生变化,客户经理可以根据客户需求相应调整项目组成员。各团队成员可以根据需要,在不同时段为不同的客户经理提供技术支持。
(三)开展差异化营销
不同的客户有不同的金融需求,所以私人银行有必要对客户进行进一步细分。
(1)民营经济经营者,包括个体户和私营企业家。他们是中国高净值人士的主力军,他们大部分是第一代财富创造者,未来三年增长潜力最大。但是这一客户群的需求差异较大。
(2)企事业单位的高层管理人员。他们事务繁忙,有稳定的经济收入,一般具有较高的学历和机敏的金融头脑;但私人时间较少,对银行及其产品较为严谨,不大喜欢冒险。
(3)专业投资者。学历高、收入高,通常有丰富的金融知识和投资经验。他们坚持不懈地跟踪市场动向,并相信自己的判断,不依赖私人银行的意见,但会重视其提供的市场信息。
私人银行细分客户类型后,应制定有针对性地营销方案。
民营经济经营者在产品组合上应以稳健增长型产品为主,在投资决策风格上,他们大多为自主型,由自己管理资产,所以私人银行应定期向客户提供各类金融产品盈利状况,为客户投资提供咨询服务。
企事业单位的高层管理人员由于精力有限,他们依靠私人银行跟进市场,并需要银行提供优质的投资建议或财务规划。一些则采用全权委托的方式,请私人银行代管他们的资产。
专业投资者由于自身具备丰富的金融知识和投资经验,他们并不需要复杂的投资产品,但需要高质量的咨询服务。在投资决策风格上,他们大多为参与型,依靠良好的投资建议,需要客户经理主动识别好的投资机会。
私人银行不仅需要强调“量身定制”和激发客户参与积极性,而且需要培养高素质的私人银行顾问与专家团队,构建适应私人银行业务内在发展规律的组织架构,开展差异化营销,才能为客户财富的保值、增值提供一流的金融服务。
参考文献
[1]招商银行搭建境外私人管理平台[ol].caijing.com.cn/2011-04-20/110697592.html.
>
[2]郑芳.金融业全面开放背景下中资私人银行问题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3.
[关键词]新常态;利率市场化;挑战;建议
[DOI]10.13939/ki.zgsc.2017.02.079
1 新常态下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的挑战
“旧常态”中的商业银行热衷于扩大资产规模,追求扩张速度的提高,往往淡化了商业银行经营中的风险。新常态经济下资金流转速度下降,商业银行以往的隐形风险显现出来,如煤炭钢铁房地产等行业产能过剩,风险逐渐暴露,破产企业增多,其风险辐射到多家商业银行,如中国农业银行不良资产率2013年为1.22%、2014年为1.54%、2015年为2.39%;交通银行不良资产率2013年为0.26%、2014年为1.25%、2015年为1.51%,浦发银行不良资产率近三年数值2013年为0.74%、2014年为 1.06%、2015年为1.36%,各银行不良资产率都呈现明显的逐年递增态势。不良资产率问题的化解依赖于商业银行自身盈利能力,在净利息收入下降的情况下对各银行的经营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利率市场化在这种新常态经济下增加了商业银行的风险。
1.1 存贷款利差缩减
我国商业银行的利息收入占总收入比例普遍在60%~70%,甚至部分高达80%以上,同比明显高于汇丰银行美国银行等国际银行利息收入占比为45%~50%。通过各商业银行的2014年、2015年年报统计看,各商业银行的净利差2015年同比2014年下降。经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对我国四大行检测发现,利率市场化会使得四大行的利息净收入减少一半左右。目前我国银行业以低风险的对公业务为主,未来预计存贷款利差会有100个基点的下降空间(李宏瑾,2015)。我国商业银行将会面临更严峻的考验。
1.2 利率风险加大
首先,如果资产对利率敏感程度和负债对利率敏感程度不同,则会出现收益波动。如果利率敏感性资产数量大于利率敏感性负债,若利率下降,利率敏感性资产先于利率敏感性负债重新调整价格,则贷款所获的利息收入减少而成本暂时没有变化就会使得商业银行的盈利下降;同理,如果利率上升,商业银行@得更多的利润。即使商业银行的资产和负债对利率的敏感性相同,也会因为存贷款所依据的基准利率不同而导致存贷款的成本与收入出现空缺。
其次,商业银行可能会调整安全性的经营模式,转而将资金借给风险高、收益高的项目,使得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率上升,因此加大了逆向选择风险。
最后,因商业银行长时间受利率管制的影响,缺乏定价理念。在实践中,商业银行依照既定的利率形式,不会衡量成本与收益,所以贷款利率缺乏合理性和弹性。商业银行不重视贷款对象的细分,执行统一的标准,容易降低优质客户的积极性。银行内部资金转移定价机制不成熟,经常发生一级和二级分行与各支行之间资金的无偿或者低成本的划拨。
1.3 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业务模式造成冲击
1.3.1 以利息收入为主的盈利模式转型存在风险
中间业务收入稳定、成本低、风险小、附加值高,但也存在许多潜在的风险问题。首先,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结构不合理,业务主要集中在银行卡业务、支付结算和投资银行业务,业务集中使得潜在风险加大;其次,商业银行对一些中小企业以各种名目强制收取中间业务的服务费用,不利于市场的有序发展。
新常态的经济使得互联网金融业崛起,并且从线上业务扩展到线下业务,形成越来越完善的与银行业相隔离的清算中心,以放开利率管制为动力的第三方支付蚕食了传统银行业中间业务,即以银联为代表的银行卡业务以及结算清算现金管理业务,互联网金融依托的货币市场基金2015年超过1万亿元。商业银行正受到消费资金慢慢边缘化的危机。
目前可以看出商业银行金融产品正试图涉及投资银行业务、金融衍生工具等领域。商业银行面临的挑战而进行的金融创新产品是一把“双刃剑”,创新的产品虚拟性高,采用高杠杆,也扩大了市场的波动性。
1.3.2 以大企业为主的营业模式亟待改变
首先,新常态经济强调产能高效率的重要性,其中拥有高效率的新型技术企业多是中小企业;其次,大中型企业在利率市场化下大企业议价能力弱,大大缩减留给商业银行的利润空间;最后,大中型企业融资渠道丰富,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大型企业针对于银行的融资渠道依赖度降低,他们将更多地寻求低成本的债务融资。但是一般中小企业存在很多问题,资产规模小,缺乏透明度,对其监管起来需要投入比较多的人力和物力,银行业面临着较大的压力。
2 利率市场化下商业银行的经营对策
2.1 加快业务转型
2.1.1 遵循行业发展趋势
新常态强调环保民生和发展质量,商业银行应紧跟国家政策的步伐,加大对新常态下符合政策要求的行业的融资力度。对遵循经济发展规律和支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相关行业加大扶持力度,大力支持能改善国计民生的行业,如“三农”、教育、旅游、保障性安居工程、先进制造业、耐用消费品等。
2.1.2 提高中间业务比重
商业银行应开发中间业务弥补传统业务受到的冲击。运用自己所提供的金融服务以此收取手续费,风险低,对利率的变化敏感度小,不易受到利率市场化所带来的一系列风险。首先,各商业银行应夯实抵御经济波动的业务,如支付结算、资产托管、银行卡等业务。其次,因为重组兼并、承销等投资银行业务没有资本损失风险,银行应拓展这部分的市场份额,增强竞争力;最后,重视商业银行风险控制管理,商业银行应根据不同的风险承受能力开展中间业务,中小银行可以发展资产证券化产品,大型银行可以适当地对客户进行交易性中间业务产品的提供。
2.1.3 增加对中小企业的业务比重
银行应该增加对中小企业的关注度及支持力度。商业银行应区分针对大型企业和中小型企业不同的战略方案,将不同的业务细分为不同的类别,可以为中小型企业设立一个中小型企业贷款部门,针对不同类别的客户实行不同的政策,实行差别利率,着力于对中小型企业贷款的管理,更好地服务于中小企业,拓宽中小企业的市场。
改进针对中小企业的信用评审机制和流程。为了降低征信成本,可以通过对群众信用的整合来对中小企业进行信用评级。中小企业风险比大企业要高,所以要有效甄别优质的中小企业。为中小企业开发相适应的融资平台,对待不同行业,不同信用特点的中小企业有分类化的管理,也解决了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激发中小企业的潜力,促进商业银行的发展。
2.2 加强利率风险防控
第一,我国已经建立了利率定价机制,引进了贷款基准利率集中报价、机制。对于非自律机制和集中报价系统的银行而言,也需要加强利率定价自律,做好优惠利率报价工作,建立不同的利率定价机制。第二,利率市场化带来利率变动更加频繁,商业银行应该加强利率预测能力,增强对利率变动的敏感性。准确预测利率变动水平、方向、利率结构变化及周期转折点等。调整资产负债结构,使得重新定价的利率敏感性负债和重新定价的利率敏感性资产相互匹配,减少利率变动对盈利的影响;第三,结合金融衍生工具的应用,灵活运用远期、期货期权、套期保值等工具对冲规避利率波动风险,对利率风险进行组合或分解,由被动风险管理转向主动的风险管理模式。
参考文献:
[1] 中国建设银行浙江省分行课题组.商业银行金融产品创新及其风险防控的研究[J].中国学术期刊电子杂志出版社,2014(9).
关键词:利率市场化;商业银行;中间业务;金融创新
利率起源于经济学中“货币的时间价值”原理,本质是资金借贷成本的反映,其市场化程度决定了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利率市场化在宏观层面有助于储蓄转化为投资,进而带动国民经济的增长;从微观层面看有助于推动资金的合理流动,使利率充分反映资金的供求状况,我国自2015年10月24日起不再设置商业银行存款利率的浮动上限,这标志着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基本完成。
一、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盈利模式的不利影响
商业银行在我国整个金融体系中扮演着信用创造者的角色,其传统的盈利模式主要是依靠存款和贷款的利差收益,但是利率市场化打破了传统的固定利差,大大削弱了银行的盈利基础,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压缩了银行的利润空间,打破银行的垄断地位。利率市场化拓宽了融资渠道,有助于互联网金融、股权众筹等新型融资方式的发展,而影子银行的崛起打破了商业银行“一家独大”的局面,根据银监会的2015年第四季度数据显示,我国商业银行实现净利润15926亿元,同比增长仅2.43%,增长趋势明显放缓,中国工商银行――我国资产规模最大的银行,其2015年净利润同比增长只有0.59%,这表明商业银行必须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
第二,容易引发利率风险,加大商业银行风控难度。利率市场化意味着利率水平取决于资金供求,这容易引起利率的波动,首先当短期利率与长期利率波动幅度不一致时,会造成银行利息收入的减少;其次银行必须根据利率缺口不断调整资产和负债的结构,这会造成银行资产收益和负债成本的不对称;最后由于存贷款选择权在客户手中,而利率波动会引发客户的道德风险,例如利率上升时,客户有可能通过提前支取的方式进行利率套利。
第三,利差减小,商业银行之间的竞争加剧。利率市场化将导致银行更加激烈的竞争以占取更多的市场份额,银行之间不再是仅仅争夺客户资源,而是将竞争领域扩展到存款业务、贷款业务甚至是中间业务,银行的信用、名誉、金融产品的种类、服务质量以及创新能力都将成为竞争的决定性因素,例如许多商业银行通过精简贷款审批手续来吸引企业客户,通过发行利率上浮大额存单的方式来进一步吸引储户。
二、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盈利模式的积极影响
利率市场化顺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虽然在一段时期内缩减了银行的盈利空间,加剧了银行间的竞争,但机遇总是与挑战并存的。随着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的提高,其信用风险和违约风险大大增加,而利率市场化则给商业银行转变盈利模式和创新发展创造了条件,具体来说包括:
第一,有利于推动我国形成健全和完善的金融市场,为商业银行创造公平的、规范有序的运营环境。利率市场化实质上是给银行更多的经营空间和自主决策权,这会促使银行形成结构合理、品种繁多的融资工具体系,促使政府相关机构加大对商业银行的监管力度,推动国家制定并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体系,规范商业银行的信息披露制度,有助于提高社会组织以及储户参与监管的积极性,并最终推动我国的金融市场从初级阶段向高级阶段转化,进而为我国银行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第二,可以促进商业银行自身经营模式的改革。商业银行在性质上属于企业,其目标也是追求效益的最大化,利率市场化有助于落实商业银行业务经营的自,进一步确立商业银行的自主经营地位,这一方面可以更好发挥银行信用中介的功能,促进资金的融通;另一方面可以更好发挥银行支付中介功能,完善支付链条。利率市场化可以真正实现银行的“自主经营、自担风险、自负盈亏、自我约束”,可以推动银行完善股权架构、合规性管理、加强风险管理、强化内部控制、资产负债管理以及健全成本预算,这些都会使商业银行发生根本性变革。
第三,有助于我国商业银行推出新的金融工具、产品以及服务,促进商业银行业务的全面健康发展。利率市场化将会促进商业银行经营重心由传统的存贷款业务向理财、支付结算以及资产托管等中间业务倾斜。在利率市场化条件下,一方面银行为了获得更多的存款,肯定会上调其存款利率;另一方面银行为了争取优质客户――特别是企业客户,又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其贷款利率。由此可见,银行的传统业务势必会不断下降,与此同时又必然会涌现出大量的创新型金融产品,特别是那些不占用银行自身资金以及受利率波动影响小的表外业务将获得快速发展。利率市场化最重要的功能是推动金融创新,个人客户、企业客户以及银行都会从中获益,利率市场化一方面赋予商业银行更多的金融产品定价权,这将大大增加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另一方面银行为了应对日益激烈的竞争以及潜在的利率风险,必然会通过金融创新来研发更多增值、保值的工具。
第四,有利于商业银行客户结构的不断优化。利率市场化将会推动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部门更加关注贷款市场的运行情况,在办理贷款业务时,不仅要考虑可能给银行带来的收益,更要考虑银行的资金成本、管理费用以及潜在的风险等因素。银行不仅要考虑客户的需求,更要考虑客户的还款能力以及违约风险,在此基础上确定不同的利率水平,对于优质客户可以制定优惠利率,对于高风险客户要制定较高利率作为风险补偿,以推动客户结构的优化。
三、利率市场化条件下商业银行盈利模式的对策建议
利率市场化给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既带来机遇也带来挑战,在存贷款利差逐渐缩减的情况下,银行必须探索新的盈利模式。
第一,推进金融创新,创造新的盈利增长点。对于银行负债业务,一方面要大力推广存款保险制度,以保障客户的资金安全;另一方面可以发行大额存单并鼓励其转让流通。对于银行资产业务,一是可以通过资产证券化,进而调整并优化银行的资产结构;二是打包出售贷款,以增加银行资金的流动性,使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三是鼓励采用银团贷款,银团贷款条件下各个参与行自主确定授信行为,分工明确,可以有效的分散违约风险和信用风险;四是推广贸易融资业务,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对外贸易占我国经济的比重不断上升,因此贸易融资必然有着广阔的前景;五是购买优质债券,债券可以平衡银行的流动性和收益性,提高银行的资本充足率,降低资产组合的风险,实现银行的稳健和持续发展。
第二,加强利率风险的管理和控制。利率市场化意味着利率风险日益突出,因此商业银行必须健全并完善利率风险管理机制,建立风险准备金并制定相应的阀值,确定利率的期限结构和风险缺口。事前要对潜在的利率风险进行严格的把控和审核;事中要强化对利率走势的分析和预测,并运用衍生工具规避风险;事后要及时对风险进行追踪,做好相关总结。
第三,大力发展中间业务。中间业务不构成银行的表内资产和负债,因此大大降低了银行的经营风险,有助于银行形成以经济资本为核心的约束机制,银行可以大力发展业务、托管业务以及顾问咨询业务等中间业务,同时鼓励开发期权、期货以及组合类金融产品,以增强银行经营的灵活性和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巴曙松,严敏,王月香.我国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分析[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13(7).
根据总行党委关于2002年度中高层管理干部的培训安排,我们一行18人于10月25日至11月13日赴美国进行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培训与考察活动。现将培训考察的收获与心得简要汇报如下:
一、赴美培训学习的主要内容
1、美国商业银行的经营环境;
2、美国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
3、美国商业银行企业信贷业务的经营与管理;
4、美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
5、美国商业银行的主要产品分析;
6、美国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总行对下属行的控制;
7、电子技术在美国商业银行业务中的应用;
8、美国商业银行的客户关系管理;
9、美国商业银行的人力资源管理。
二、美国商业银行先进的经营管理经验
1、重视经营环境的研究,注意把自身的经营管理活动与经营环境相结合,融入到当地的经济环境中去。
(1)注意与市场竞争环境相结合。在美国,财务公司是商业银行资产业务的最主要竞争对手,而共同基金则是商业银行负债业务的最主要竞争对手。(2)注意与监管环境相结合。(3)注意与技术环境相结合,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改善自身的经营与管理。在美国,由于金融机构、金融工具的多样性以及竞争的充分性,商业银行的整体市场地位正在逐步下降。
2、重视市场定位与奋斗目标的确定。
美国商业银行不管大小,从开业的那天起,就已明确自己的经营理想(vision)、经营使命(mission)和企业核心价值观(core value),从而注意企业文化的塑造、培育与传播。市场定位与奋斗目标的明确,有利于全行朝着统一的目标前进,全行员工也有了统一的行动指针。
3、重视业务的不断创新。
美国商业银行业务种类和金融工具(含货币市场工具、资本市场工具、衍生金融工具)繁多。根据市场与客户需求的变化不断推出新业务品种是美国商业银行的一大特点。目前,美国商业银行开展得比较多的新业务品种有:租赁型业务、客账购理业务、贷款买卖证券化业务、锁箱收账业务等。事实上,推动美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原动力主要有三种:(1)COST,即成本;(2)CUSTOMER,即客户需求;(3)CONVENIENCE,即方便性。另外还有一个C,就是COMPUTER(计算机)。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金融创新提供了可能性和剂,先进的信息技术是美国商业银行业务增长与效益增长的基石。在美国,住房按揭贷款证券化的比率为65%。证券化意味着贷款卖掉,贷款卖掉使原来的融资性业务变成收费性业务。
4、重视风险管理。
美国商业银行的信贷销售(信贷员)与信贷质量管理(信贷分析员、信贷检查员、次级贷款管理员)是严格分开的。从以下方面,我们可以看出美国商业银行对风险管理的重视程度:(1)对所有贷款的质量进行详细的划分,一般分为12级;(2)现代信息技术在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中的大量应用;(3)十分注意利率风险管理,把利率风险管理作为风险管理的重要内容来抓;(4)年度信贷检查一般采取外援法(即信贷检查外包),聘请咨询公司中经验丰富的人员(往往是已退休的信贷员)进行检查,以提高信贷检查的客观性,同时也可节约雇佣专职检查人员的成本开支。
5、重视贷款政策的制定和完善。
在美国,每一家银行的信贷政策都是一大本,写得非常透彻,规定得很细致,并且注意适时调整,每年审核、修订一次。美国商业银行的信贷政策十分注意行业授信总额的控制和各级风险贷款比重的控制,如“911”导致航空业整体严重下滑,房地产业贷款过分集中等问题。
6、重视效率比和成本控制。
效率比=(非利息支出-无形资产摊销)/(净利息收入+非利息收入)。由于利息支出随市场变化而变化,因此无法控制;而非利息支出则有办法控制。在美国,各家银行竞争到最后,产品差不多,服务差不多,差距只在成本和效率比上。目前,美国各家银行的一项主要工作就是降低成本,控制非利息支出的比重。
7、重视客户需求的变化,进行营销理论创新。
美国商业银行十分重视客户需求的变化,银行的营销理论也相应地发展创新。20世纪50-80年代营销理论的基本原则为4P,即产品(好产品)、价格(合理价格)、场所(适合的营销地点)、促销(特色营销措施);90年代营销理论的基本原则为4C,即客户需求、满足客户需求的成本、购买的方便性、交流与沟通。
8、重视客户关系管理(CRM)。
传统以产品为中心的客户关系管理和现在以客户为中心的客户关系管理是有很大差别的。现代的客户关系管理十分重视不同渠道客户信息的整合和客户信息数据的收集与分析,挖掘客户信息的潜在价值,做到不移动客户,只在组织内部移动客户信息,让客户信息在组织内部得到共享。
三、对我行造就一流现代商业银行的几点建议
1、明确我行市场定位与经营理想、经营理念和核心价值观。
此次美国之行,给我们印象最为深刻的是美国商业银行的办事理念与方法。永远不变的东西是永远变化的,商业银行的一切经营管理活动都要紧跟形势与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美国商业银行永远不会对客户说不,它会想方设法去帮助客户,为客户创造价值,为客户而存在。我行到底是往综合化方向发展,还是往专业化、特色化方向发展,这是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实现什么样的奋斗目标的问题,也是我们在发展过程中必须回答和在全行必须明确的问题。我们必须不断修正业务发展方向和发展轨迹,否则就会走弯路、产生不必要的损失。企业的核心价值观会左右企业的行为准则与企业文化。因此,我行树立什么样的核心价值观也十分重要。
2、大力发展中介型、收费型中间业务。
商业银行整体市场地位下降是历史的必然。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金融资产占全部金融资产的72%,而美国这一数字在1860年就只有71.4%,预计20年后中国商业银行的市场地位会下降50%,甚至不用20年。传统存贷利差收窄也是大势所趋,因此扩大不占资金、无风险的中介型、收费型业务必须提到全行的议事日程上来,应日益重视非利息收入的业务品种创新,不断提高非利息收入的比重,只有这样,一家银行才能永续经营、不断发展。
3、处理好业务创新与金融监管的关系。
商业银行不能做现有法律法规的“奴隶”,金融创新在很大程度上意味着怎样合理地规避现有法律法规。企业成功的两大法宝:一是降低成本,二是不断推出新产品。我行应该推出一两个在未来有竞争力的核心产品,如信用卡、私人理财等。
4、控制费用,加强成本管理,提高效率比。
严格控制我行非利息支出的过快增长,对各分行非利息支出进行更加严格审核;出台各项业务处理的单位平均成本标准,以供各分行控制各项费用支出进行参考;重新设计我行独特的内部成本利润考核机制和客户经理的成本利润考核机制,实行内部计价核算办法。
5、重视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实行科技立行战略。
美国商业银行非常有意识、非常重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来提高银行内部的运作效率,改善银行的服务质量,其信息技术支出是仅次于人员工资的第二大项支出。同时开展技术外包,专注核心业务,有所为、有所不为,提高本行市场核心竞争力。
6、积极探讨到美国设立分支机构的可行性以及途径。
走出去发展也是我行的一项重要战略选择。由于美国中小银行众多,通过跨国购并美国中小银行进入美国金融市场也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我行可以组织专门调研小组对此事进行前期调研。
四、对我行个人业务发展的思考与政策建议
(一)我行个人业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对个人业务发展规律认识不足,个人业务战略定位也不明确。
当前我行在将个人业务作为整体经营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是作为公司、同业业务的必要补充,是要持续投入以便全面参与未来的市场竞争还是限制投入任其自然发展等等重大问题上,始终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导致实际上存在着许多分行对个人业务发展不重视的问题。个人业务的发展规律与同业、公司业务有着本质的不同,只有在客户资源积累到一定程度,业务总量达到一定规模后才能显现出稳定的效益。因此是否发展个人业务,存在一个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如何平衡的问题。目前我行个人业务核心竞争力还未形成,其根本原因在于个人业务在我行业务发展中的战略定位不明确,没有从改善全行业务结构和逐步实现全行经营重心调整的高度上来谋划和推进个人业务的发展。
2、保障个人业务快速发展的组织机构尚不健全,管理人员配备严重不足。
目前我行保障个人业务发展的决策、管理和科技支持岗位设置不够完善,职能与职责划分不够明确。现在只有深圳、福州、上海、北京、重庆、厦门6个分行设立了个人业务部。组织机构上的欠缺弱化了全行个人业务的管理与发展功能,直接影响了个人业务的运作效率和发展速度。同时我行个人业务队伍建设亟待加强,许多分行个人业务管理人员配备严重不足,且没有专门的个人业务营销队伍,制约了个人业务发展。
3、现行业务发展考核机制,难以对分行发展个人业务形成有效的激励。
现阶段,我行业务综合考核的核心主要是利润和存款。在2002年千分制的综合考评体系中,个人业务仅占70分。在这种政策导向和考核机制的驱动下,各地分行的业务发展投入和资源分配必然以对公业务为重点,将个人业务置于从属地位。这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影响到我行个人业务的发展。
4、科技支持不足,个人业务发展基础较为薄弱。
目前,我行尚未建立起有效的个人业务科技保障机制,缺乏有影响力的核心产品,高端客户群体规模较小,管理资源和人才储备也不足,许多重要的业务指标在同业中处于落后地位,发展个人业务任重而道远。
(二)以下几个主要因素决定了我行不得不发展个人业务
市场因素:个人业务60%的市场份额与容量决定了我们必须而且应尽快抢占这一市场,我们不可能老是在40%的市场份额中打拼;中产阶层或富裕阶层的加速形成,也为个人业务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和美好前景。
监管因素: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费管理规定即将出台,必将从利益机制上促动商业银行大力发展收费性的个人业务;混业经营、利率市场化、外汇管制放宽三大因素也将为个人业务发展提供更加广阔的市场空间。
技术因素: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网点有限的中小银行发展个人业务、甚至超过大银行提供了技术上的可能性与现实性;中小银行发展个人业务,必须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发展所提供的无形服务网络,打通自助服务设备、电话银行、手机银行、客户服务中心、网上银行等服务通道或渠道,为个人目标客户群提供快捷、便利和优质的服务。
本行因素:本行在全国经济中心城市的有形服务网点布局已比较完善,为我行个人业务的发展提供了现实的有利条件;本行在不同发展阶段有着不同的业务发展重点,存在业务结构不断转型、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个人业务将成为本行业务结构动态调整中必须日益重视和加强的业务门类。
(三)我行个人业务发展的战略定位和总体发展思路
按照总行党委“一个定位、三个战略、两个结合”的战略方针,根据内外部经济金融形势分析,我们认为现阶段我行应将个人业务定位为全行业务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持续投入,以中高端客户群为服务对象,创新核心产品,塑造核心竞争能力,在今后五年左右逐步将个人业务培育成我行的主导业务门类之一。个人业务的这一战略定位,体现了从行情出发和动态发展的原则。个人业务具有投资回报期相对较长的特点。从我行的实际情况出发,将个人业务定位为全行业务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要使其成为加强点,保持合理投入,采取积极进取的发展策略,实现同业、公司、个人业务的协调发展,提高我行综合竞争力。
今后几年全行个人业务发展要继续坚持“以银行卡业务发展为主线,以营销与和创新两个动力,以业务联动、差异化服务、分类指导为基本策略”的指导思想,在具体运作上要把握好以下几点:
1、坚持走产品品牌带动、批发化运作的发展道路。
个人业务具有客户分散、需求多元化、对关系营销依赖程度低的特点,其业务发展规律、市场营销方式与公司、同业业务有着根本的区别。现阶段国内各家银行提供的个人金融产品与服务同质性很强,从自身行情出发,我行也不可能采取拼网点、拼人员、拼投入的粗放型市场竞争模式,因此下大力塑造我行个人金融核心产品品牌,提升其市场认知度和美誉度,已成为我行在个人金融同业竞争中把握主动的关键。只有在市场上形成了个人金融核心产品品牌,我行才能通过“无形服务延伸”培育广泛而忠诚的个人客户群体。而且实施品牌带动的个人业务发展策略,也是境内外银行普遍的成功经验。为此,今后三年全行要一步组合包装现有个人金融产品,以强有力、立体化的市场宣传贯穿于营销工作的整个过程,按照总行党委的要求,全力打造兴业卡、银证通等核心产品品牌,加快优势产品的推广营销力度,最大限度地发挥现有资源潜力,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要进一步加强个人业务营销队伍和营销体系建设,推动营销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将个人金融产品品牌塑造与日常营销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要进一步强化个人业务的营销管理,针对目标客户策划和组织统一、有效的特色营销攻势,使个人金融品牌产品、品牌服务和本行形象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带动个人业务全面发展。
我行作为中等商业银行,个人业务发展要实现大的突破,必须实施业务联动发展策略,突出以批发性为主的业务拓展模式。为此,我们必须紧密依托全行的主导业务和核心客户,推动个人业务与公司、同业业务联动,通过交叉营销,与核心客户建立紧密型的利益纽带,获取综合效益;必须推进个人资产、负债、中间业务联动,进行个人业务产品的捆绑式销售,为个人高端客户提供综合性的个人金融服务;必须实行本外币业务联动,通过多方位的产品链接构筑我行的服务优势;同时还必须实行全行上下总分支行联动,有效推进行际间合作,形成内部合力,发挥整体优势。
2、坚持走以中高端客户群为中心、实行差异化服务的发展道路。
按照金融界公认的客户价值“二八”法则和境外银行的成熟运作经验,要提高个人业务的经营效益,必须首先细分个人客户市场,分析高端个人客户的个人金融需求,提升对高端个人客户的服务能力,不断培育和扩大高端个人客户群体。我行作为中等商业银行,在个人业务发展上更要走集约化的发展路子,明确客户定位,有针对性地开展客户拓展与维护工作。当前,我行个人业务的重点客户定位在具有良好个人信誉和一定文化层次的中高收入阶层。现阶段,主要依托同业、公司业务拓展高端个人客户,重点发展电力、电信等具有相对垄断性质的行业和IT、媒体等快速发展行业以及律师、广告策划等热门行业的从业人员、国家行政事业单位中高层行政人员以及具有一定生产经营规模的个体工商户。
要将市场细分不断推向深化,使之贯穿于个人业务发展的全过程,并针对不同的客户群体,提供差异化的服务。今后三年我行要有计划地推进个人理财中心的试点与推广,整合与创新个人理财产品,打造全新的营销渠道;导入客户关系管理,根据个人客户对本行的价值贡献,出台不同的服务标准,针对高端个人客户提供综合化、增值性、个性化服务,增强对高端个人客户的吸引力。
3、坚持走分类指导、重点(区域与业务)突破的发展道路。
从当前各分行的实际情况来看,个人业务全面启动时机尚不成熟,为此今后三年必须根据我行整体发展战略、各分行的经营规模、区域经济特点、个人业务发展潜力、财务资源与管理基础等因素,对各分行划分类别,在目标管理、市场营销、产品创新、业务与客户定位、资源倾斜等方面实行区别对待、分类指导。同时根据各分行的具体情况,明确业务拓展的重点领域,采取灵活的营销策略,形成各分行的经营特色和工作亮点。对于总行确定的重点分行,要在政策导向、资源配置、业务创新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鼓励其优先发展、以点带面。今后三年我行个人业务的重点分行,可以选择公司和同业业务已达到一定规模、个人金融资源丰富、个人业务管理基础较好,发展潜力较大的经济中心城市分行,通过局部突破,带动全行个人业务的整体发展。
今后三年在产品定位上,要以银行卡业务为主导,在继续强化储蓄卡市场渗透力的基础上,加快信用卡项目运作,塑造兴业储蓄卡、信用卡“双卡理财”的市场形象。同时坚持产品选择的收益取向,重点开拓有利息收入、有收费收入的个人业务。为此,在推动银行卡业务发展的基础上,要大力发展以汽车、住房贷款以及多种类短期贷款为主的个人消费贷款业务,继续拓展银证通、保险、代销基金及其他有收益的业务,探索性地发展个人理财业务,逐步培育银行卡、个人消费信贷、个人理财三大支柱业务产品体系。同时围绕核心产品,加大业务创新与市场营销力度,争取在局部领域形成业务特色和规模效益。
4、坚持走依托现代信息科技、打通无形服务网络的发展道路。
个人业务要实现大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的应用与支持。今后三年我行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积极推动个人金融产品创新,提高产品与服务的科技含量。要增强对市场客户需求、特别是高价值客户需求变化的敏感性、洞察力和预见性,并强化科技对个人业务创新的支撑作用,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争取在特色产品和局部业务领域确立我行的优势地位。
要按照总行党委的要求,积极推进无形服务渠道扩张,逐步打通个人业务的电话银行(呼叫中心)、网上银行和自助服务终端三大服务渠道,将虚拟服务网络改造成个人金融产品营销和服务中心。结合整体银行系统建设,今后三年我行还应当考虑构建个人业务的三大技术平台:一是个人负债业务平台,对传统本外币储蓄、借记卡、代收代付等业务进行整合;二是个人投资理财业务平台,包括银证通、银保通、银基通、银期通、银债通、银汇通、银金通等;三是个人信贷业务平台,包括质押贷款、按揭贷款等,并构建单独的信用卡业务系统。同时要建设个人业务数据仓库以及个人客户经理绩效考核与个人客户综合效益评价两大分析系统。通过提高个人金融产品创新、营销、管理的信息化水平,全面提升我行个人业务的核心竞争力。
5、坚持走对外联合、外包合作、社会化的发展道路。
关键词:城市商业银行;财务管理;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F830.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31(2007)06-0083-03
城市商业银行大多由于成立时间短,管理水平偏低,在业务经营中,偏重于扩张规模,提高市场占有率,对效益增长、质量提高注重得不够,财务管理更是目标模糊化,责任部门化,理念陈旧化,方法简单化,严重削弱了城市商业银行的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值得关注和思考。
一、城市商业银行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财务管理目标模糊化
第一,从地方政府角度看。由于城市商业银行多为地方财政、地方国有企业参股或控股的地方性金融企业,作为主要股东及主管领导的地方政府更多关注城市商业银行的融资能力以及对地方的信贷支持力度,对于城市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权益状况、风险程度关注得不够,对城市商业银行也只是考核存、贷款规模增长指标,财务管理目标没有体现。
第二,从监管部门角度看。银监部门更多的是关注风险指标,如资本充足率、存贷比、单户贷款比、风险拨备提取等,重点是保护存款人利益,对财务管理目标也未提出具体要求。
第三,从城市商业银行“三会一层”角度看。城市商业银行虽说是股份制企业,有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经营层,也制定年度经营计划及3年―5年中期经营计划,包含有盈利水平这样的指标,因国有股占绝对控股地位,这种计划往往流于形式,作为领导班子也多是关注自身任期内的考核性指标,财务管理目标的核心地位无法体现。在实际经营中,城市商业银行往往将经营目标与财务管理目标混同,有的甚至只讲经营目标,不讲财务管理目标,因而导致在整个经营活动中财务管理目标越来越模糊。
(二)财务管理责任部门化
城市商业银行在财务管理过程中往往将财务管理明确为财务部门职责,由财务部门负责。目前城市商业银行的财务部门对财务的管理也仅限于财务核算,属于事后反映,即使管理也只是通过编制预算和计划、节约开支、控制费用等方法来实现,带有很大的主观性,既无法促进收入的有效增长,也无法达到对成本费用的有效约束和控制。对于财务活动的收入总量与结构变化,以及未知成本的引发因素等,更是缺乏多层次全方位、多环节全过程、多部门全员参与,远没有形成齐抓共管,共同负责的局面,最终财务管理责任被淡化。
(三)财务管理理念陈旧化
目前大多数城市商业银行在营业网点设置上偏重于有形网点,认为固定网点才是银行,以致无形的网点少,如自助银行、ATM、电话银行和网上银行缺乏,而人员较多的综合性营业网点多,固定成本开支大,人力费用高。在具体财务管理中,认为分网点核算可以进行量本利分析,也便于数据的收集与指标的考核,而条线核算数据不易取得,责任难以落实。而且年度计划多是通过下达与考核分支行经营目标而实现的,没有分产品、项目、服务进行条线风险成本收益核算,没有将相关部门划分为成本中心,利润中心和投资中心,进行收入、成本、利润、收益率等指标的考核与控制。
(四)财务管理方法简单化
目前大多数城市商业银行财务管理还仅限于事中核算和事后财务分析与监督,财务管理还停留在记账、报账、财务分析、财务检查的财务会计阶段,有计划和预算但缺少过程控制。大多数城市商业银行财务管理信息系统还没有建立,分部门、分项目、分产品、分客户核算未能实现,财务管理不能细化,无法及时提供更多有用的数据,因而难以实现财务的实时监控。
二、改善城市商业银行财务管理的对策建议
(一)确立科学的财务管理目标
财务管理目标是围绕企业经营管理战略和经营管理目标所必须开展的财务活动的目标,是以企业战略目标为核心,以经营管理目标为基础的财务活动结果的评价标准。[1]我国商业银行财务管理目标经历了利润最大化、每股盈余最大化,企业价值最大化(股东财富最大化)三个阶段,而目前城市商业银行还多处于利润最大化阶段。城市商业银行要成为真正的现代企业就必须确立科学的财务管理目标,通过自身的经营管理活动和财务活动,采取最优的财务政策,在充分考虑货币的时间价值,风险和报酬的关系,在保证城市商业银行长远发展的基础上使银行的总价值达到最大,只有确立这样的目标,才能既考虑到现时的股东收益,又考虑股东未来收益。城市商业银行确立银行价值最大化,强调城市商业银行将长期的稳定,高质量发展、保护存款人利益摆在首位,注重整体价值提升和未来风险控制。在银行价值最大化过程中还必须处理好战略目标、经营目标、财务管理目标一致性的关系,处理好风险与权益的平衡关系,处理好短期收益与长期发展的关系,处理好股东、存款人、职工三者利益关系。只有处理好这些关系,才能有利于银行价值最大化目标的实现。
(二)明确全新的财务管理理念
要实现城市商业银行财务管理目标,全面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就必须明确全新的财务管理理念,具体讲就是努力实现以下三个转变。
一是实现从财务会计到管理会计的转变。管理会计不再是局限于提供财务数据,而是进一步利用会计信息进行财务预测、财务决策、财务规划,并对财务活动进行控制、分析与评价,最大限度地提高盈利能力,降低经营风险。[2]因此,城市商业银行财务管理不能再简单满足于会计的日常核算和事后结果的报告,而应加强对每一产品、每一客户、每一网点收支的预测和计划,对财务活动的全过程进行控制,并对其结果进行分析、考核与评价,以达到整体盈利能力的提高。
二是实现从财务部门单独管理到全员参与的转变。按职能将各部门划分为成本中心、利润中心和投资中心。成本中心主要考核评价其费用控制水平,尤其是可控部分,与历史同期比、与同等规模银行比、与同行业先进水平比;利润中心主要考核评价其部门的边际贡献水平,与历史同期比、与同等规模银行比,与同行业先进水平比;投资中心主要考核评价投资剩余收益及投资剩余收益率,考核其高于平均资金收益水平的部分。[3]
三是实现从块块核算到分产品、分客户、分项目条线核算的转变。财务核算不能仅限于块块的量本利分析,而更多的是应按集约化经营的要求,对每一产品、每一客户、每一项目,甚至每一岗位进行核算与分析,使财务管理贯穿于业务经营过程的每一环节。只有这样,城市商业银行才能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在控制好风险的前提下,实现价值的最大化。
(三)建立高效的财务管理体系
高效的财务管理必须有高效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的支持。目前城市商业银行基本实现了会计数据集中处理,有自身的计算机系统,但主要还是局限于前台的会计核算,后台管理系统缺失,不能实现资源共享,也不能及时提供更多有用的数据进行成本收益的实时监控。因此,城市商业银行必须充分利用会计核算的信息资源,根据财务管理的需求,利用数据库建立信息代码库,使每笔业务都具有多元化的组合,便于随时按类提取统计,并扩展到每个业务核算系统,使管理系统的数据收集、分析整理、输出功能、信息加工处理能力实现质的飞跃,这是城市商业银行建立现代财务管理体系的必然选择。
在构建信息系统和监管制度的基础上,调整财务管理权限,由总行统一制定财务管理制度和财务计划,统一编制财务预算、统一业绩评价,统一进行资产负债定价,统一进行费用和资产的配置。分支行主要负责财务预算的落实,在总行的授权下进行日常财务管理,实现城市商业银行资源的有效配置和财务风险的集中控制。为了提高财务管理的效率,应将财务实行垂直管理,董事长或行长办公会行使战略性决策,总行财务部门对分支行财务主管的人事任免有参与决策权,在必要的时候可以向分支行派驻财务部门负责人,以保证分支行财务管理的质量和效率,逐步实现对资金、费用、资产等资源进行集中管理,按权限审批,逐步监控。总行要把有限的资源向效益好、管理好、有发展潜力的分支行和产品倾斜,对管理混乱、效益差的分支行的费用和固定资产要坚决压缩,对长期规模小、效益差的营业网点进行撤并,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控制财务风险。
(四)创新有效的财务管理方法
首先,从业务流程再造入手,实行全面成本管理。一是要正确选取成本核算对象。随着知识经济、网络经济的到来,金融业也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新业务、新品种不断涌现,城市商业银行有必要对现有产品进行重新分类,按类进行成本收益对比。对成本低、盈利能力强的产品要加大市场营销力度,提高市场占有率,提高盈利水平;对新开发产品要进行开发营销成本预测,制定合理的产品定价,找准市场定位,提高产品竞争能力。二是细划核算单位。城市商业银行只有将所有的成本支出按经营环节进行全程追踪和计算,并辅以考核和奖惩措施,将成本细化到每个部门每个人身上。三是制定明确的成本管理目标。提出成本预算目标及必须安排的成本费用项目,编写方案,明确成本开支的金额,进行成本效益分析,确定预算资金项目分配的先后顺序,落实成本预算。四是开展成本分析与业绩考核评价。要对主要价值活动进行分类和识别,然后对有关价值活动按照实际情况匹配相应的成本和资产,进而分析影响各项价值活动的成本动因。通过成本动因分析,找出降低成本的途径,选择经营范围、调整产品结构,实现优化组合。
其次,运用先进手段,提高财务管理的科学性。目前城市商业银行各项业务指标的下达,往往凭借领导的期望值、历史水平或同业数字比较等简单方式进行,缺乏科学的测算依据和说服力,并容易受财务人员主观意愿和财务管理水平的影响。为了提高财务预测的准确性和客观性,如对利润指标的下达,可以从分支机构历史发展规律、同业市场份额占比、领导期望和可预见因素等四个方面综合考虑。根据各分支机构的历史业务数据,分析寻找其业务发展规律,在不考虑其他三个方面因素影响的前提下,通过回归分析法、本量利分析法、利润敏感性分析法等数学方法,建立相应业务发展数学模型,并利用该模型,对历史业务数据进行测算,查找与实际数据之间的差异,确定其他三项因素对差异的影响,进而确定各项因素所占的权重。在实际预测时,可根据各项因素的权重,对预测数据进行修正,得出诸如日均资产及负债、期末资产负债规模、负债成本及资产收益率、资产负债内部结构、费用总额等业务指标预测值,并以贷款利润率和存款利润率等指标进行校证,最后以此作为下达业务指标的依据。在业绩考核中,要充分运用回归分析法,设置科学合理的数学模型,分析单个产品效率、客户效率、单笔资金效率以及员工贡献效益。通过财务预测,运用内部资金转移价格作为调节杠杆,得出模拟利润,从而客观公正地评定分支行业绩。
参考文献:
[1][3] 注册会计师协会编.财务成本管理[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2] 汤业国.中西方企业财务管理比较研究[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Some Thoughts Concerning Financial Management of Commercial Bank
CHEN Xiao-lin
(Bank of Jiangsu Huai'an Branch , Jiangsu 223001,China)
汇丰银行非利息收入情况
汇丰银行的客户群分为五大类:个人理财业务,工商业务,企业银行、投资银行及资本市场业务,私人银行业务及其他业务。2005年,汇丰银行实现净利润328.73亿港元,其中个人理财业务税前利润占比为40%,企业银行、投资银行及资本市场业务税前利润占比为25%,工商业务税前利润占比为21%,个人理财业务占有绝对优势。
汇丰银行的非利息收入仍以传统业务为主。个人理财业务和企业银行、投资银行及资本市场业务的非利息收益净额超过净利息收入。个人理财业务的非利息收益主要来源于已赚取保费收益,其次为费用收益。企业银行、投资银行及资本市场业务的非利息收入费用收益与交易收益相当,交易收益略强。工商业务仍以利息收入为主,其次是费用收益,交易收益占比很小。
在费用收益中,卡业务和证券经纪业务占据了相对优势,传统的进出口业务、保险业务和单位信托业务比例占到费用收益的10%左右。在交易收益中,外汇收益占比超过50%,其次是利率衍生工具业务。
汇丰银行的投行业务设于企业银行、投资银行和资本市场部中,2005年投行收入占比为15%,投行业务相对薄弱。投行业务在汇丰银行的整体战略中处于投资阶段。
国内商业银行应积极开展投行业务
目前,国外发达国家商业银行大都已发展成为集传统商业银行业务及现资银行业务于一身的综合商业银行,其投资银行业务在国际著名商业银行净收入中占比通常达到30%左右。随着我国加入WTO后外资银行的进入以及金融市场竞争的逐步加剧,我国商业银行突破传统的经营模式,开发新的业务品种,开辟新的利润增长点已成为突出问题。此外,随着客户融资需求多元化的发展,单一的银企借贷模式已不能满足客户需求,客户需要银行帮助解决融资安排、为其提供资金融通的渠道并通过债券、股权方式或其他融资成本更低的方式解决生产资金问题,这为商业银行开展投行业务提供了很好的发展机会。同时,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迅速发展,投资银行业务市场潜力非常大,我国商业银行开展投资银行业务营销对于满足客户需求、提升业务结构、增强盈利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商业银行经营投行业务的优势
资金优势及销售优势。商业银行凭借自身的资金优势和信贷能力,无论是企业正常经营的投融资,还是并购重组等资本运作,都可以为企业提供整体方案和全面策划,并辅以合适的融资安排,可以为客户提供融资、并购、顾问的全套服务,这种优势可以为其开展投资银行业务带来得天独厚的便利。
客户优势。商业银行与企业有密不可分的天然联系,它们在对企业的经营状况、管理水平、市场前景、财务状况等情况的了解方面有着其他金融机构无可比拟的优势,完全可以利用这种优势主动参与企业的各种金融服务活动,积极拓展投资银行业务。
商业银行经营投行业务的制约因素
牌照制约。在分业经营的监管条件下,我国商业银行发展投行业务最大的障碍是不能拥有投行业务牌照,投行业务难以全面、系统地开展。
投行收益见效周期长,稳定性差。与传统商业银行业务比较,投行业务实现收入的周期较长,在客户资源上需要较长的时间积累,而且,投行业务受经济周期波动的影响比传统商业银行业务大得多,因此,投行业务在财务管理、考核激励等方面需要弹性更大的、宽松的、不同于传统商业银行业务的制度安排。
文化差异。商业银行、投资银行是两种风格迥异的企业文化,在组织机构、管理制度、风险控制和用人机制等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商业银行能否适应投资银行行业特点进行相应的变革,建立适合投行特点、灵活有效的运营管理体系,进而实现两种机制的和谐共存,是今后商业银行综合经营战略所面临的最大挑战。
正因为投行收益见效慢,文化整合难度大,近年也发生了刚刚实施了投行并购的一些英国及美国商业银行又很快剥离了投行业务的案例。但是,花旗银行在整合商业银行业务与证券承销业务方面又带给商业银行信心,花旗银行在2005年全球股票承销中独占鳌头,改变了自二战结束以来,尚无一家商业银行在证券承销中占主导地位的状况,树立了商业银行与投资银行整合的成功典范。
开展投行业务的其他必备条件
投行业务不同于传统的商业银行业务,商业银行开展投行业务需要银行管理层及投行管理层具有快速决断的能力。投行业务多带有创新性质,市场竞争激烈,良好的股票承销及并购机会转瞬即逝,这要求管理层必须具备快速决断力。此外,投行的核心竞争力主要体现在品牌与人才上,与同行相近又优于商业银行水平的薪酬制度是吸引投行人才必不可少的条件,同时,定期与不定期的人员培训计划在培养投行人才上也会起到很大作用。
商业银行开展投行业务的组织形式选择
目前,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开展投资银行业务已经在各商业银行中形成共识,各家商业银行都把投资银行业务作为今后业务发展的主攻方向。结合国际商业银行发展投行业务的经验,并购是迅速扩大商业银行投行实力、占领投行市场的捷径。近二十年来,在国际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趋势下,美国、日本等国金融业混业经营的趋势日益明朗,以扩充商业银行业务范围、提高竞争力和盈利能力为主要目的的商业银行与投资银行的兼并收购案不断涌现,为商业银行未来开展投行业务提供了思路。
国内股份制商业银行大多设立了投资银行部门或类似机构,在模式的选择上大致可分为实体职能部门、事业部附属和金融控股等三种模式,分别以工行、浦发和中行为代表。
实体职能部门模式的代表为工行。2002年,工行在国内率先成立了投资银行部,开始探索分业监管环境下商业银行发展投行业务的思路,目前已在重组并购顾问、结构化融资、银团贷款与资产证券化等投行业务领域占了一定的市场份额。
事业部附属模式的代表是浦发银行。2005年,浦发银行参照花旗模式进行了全面的组织结构调整,在整合对公业务的基础上成立了专门的投资银行部,主要业务内容包括:中长期项目贷款、银团贷款、财务顾问和房产资产证券化。
金融控股模式的代表是中国银行。中行以香港的中银控股为平台,实行职能管理和运作实体分开的金融控股关系型发展模式。中银控股作为总部,对外负责与中国银行总行对接,对内对各子公司实行垂直管理。
有观点认为,在我国目前分业经营、分业监管条件还不成熟,央行、银监会、证监会等管理层都将金融控股作为推进金融综合经营的最佳选择的状况下,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商业银行不宜实行单纯的实体职能部门模式、事业部附属模式等体制内的内生型投行发展路径。
同时,从行业的发展规律看,在全球范围内,金融控股公司经营效率最高,而在商业银行体制内发展投资银行成功的例子很少。从国内的现实操作看,中行、交行、建行等都选择了金融控股关系型发展模式作为其组建投资银行的途径。
无论采取哪种经营模式,商业银行都要根据组织架构特点,建立起一整套投资银行风险管理制度,建立防火墙风险控制制度,防止因为一项业务的失败而拖垮整个银行。
商业银行开展投行业务的内容建议
因我国仍采取较严格的金融业分业经营、分业管理制度,同时,由于股票发行上市实行保荐人制度,在承销资格上有严格限制,商业银行尚不能开展股票发行承销业务,但商业银行可以根据自身的资产负债状况及风险承受能力有选择地开展其他投行业务。汇丰银行投行业务更多地体现在为公司客户提供咨询服务上,为客户进行融资策划、出具融资方案,以收取服务费。
国内商业银行可以利用机构网络、客户资源和信息渠道重点开展以下投资银行业务:
并购顾问。为客户提供并购咨询,在交易估值、确定买卖结构方面提出建议并参与协商有利的交易条款。在并购中,在可承受的投资风险范围内,参与LBO,提供过渡贷款。
公司理财。通过资产、负债、可转换证券、优先证券或衍生品证券等方式确定客户所需的资金数量和构成,为客户新的项目和可能有的项目筹资进行策划、安排。
项目融资。为基础设施或石油资产项目进行筹资安排。
结构化融资。开发并出售有资产支持的证券,使资金流入贷款、投资机构。普通的有资产支持的证券将应收信用卡、自动应收贷款或抵押贷款证券化;其他领域的有资产支持的证券包括商业票据、有抵押的债券债务或其他重新包装的资产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