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28 17:31:4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银行的职业发展前景,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我觉得理财意识是一个人天生的、本能的东西。大学时我学的是会计专业,毕业后做了一年的出纳,再后来,做了财务主管和财务总监。也许是因为我一直做财务,让我对钱财一直保持比较理性、稳健的心态。
1997年,公司开始会计电算化,我发现财务行业变成夕阳产业,没有多大的职业发展前景。于是,我选择到一个跨国公司从事投资银行业务。有了一定的经济基础,懂得什么是财务杠杆的财富放大效应的我,在做好人身保险以及家庭风险保障储备后,开始尝试投资。
1998年,凭着30万元原始资金和良好信用,我到银行按揭了70万元,开始投资房产。在我的同龄人当中,我是第一个向银行借钱的,当时很多朋友都还很难接受这个做法。因为贷款投资要支付银行的贷款利息和承受很大的风险。但是,我相信自己的眼光和风险承受能力。凭借这100万元,我在不到两年内就打了个滚儿,净资产快速增值到七位数。后来,很多人纷纷贷款进入楼市。而此时的房产投资收益已经降到不到10%。所以,两年后我很快从房产投资脱身。
在2001和2002年两年里,凭借自己在投资方面的积累,我开始做理财顾问。刚开始,我做的只是协助朋友进行多种资产的系统组合和配置。在这期间,我拿到了澳洲新南威尔士大学国际会计专业硕士文凭,并攻读了美国金融管理学会“美国特许财富管理师(CWM)”,正式成为一名理财专家。
凭着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经验积累,我开始以技术和部分现金入股,投资一些高科技方面的实业投资。之所以选择实业项目,一方面因为我有在实业房产、能源、零售业、文化传媒和金融行业等领域的项目投资运作经验,觉得这比股市投资的成功率大很多。另一方面因为我无法把握股市的系统性风险,不能充分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经验。而且,我没有时间每天看盘研究行情,也不喜欢做投机随便把自己的钱投进去。所以,我选择了自己熟悉的实业项目投资并获得了很好的收益。于是在2004年,我开始研究私人理财市场,开始筹办大陆第一家独立理财顾问机构――富晨理财。
我认为理财分三个阶段:首先是财富积累,其次是财富组合,而最后则将是弱化财富增值性,做到以“个人生活方式”为中心的财务自由和生活有效打理。我目前应该属于财富组合的阶段,理财更注重于把自己的财富组合起来,从而更好地享受财富增值的快乐,不为财富所困。
自我有系统的理财概念开始,我就坚持只做投资,而不做投机,尽可能把风险控制在自己可以掌握的范围之内。因此,这么多年,我感觉自己在投资上没有失误的地方,唯一遗憾的是2002年在上海做房地产投资调研的时候,我看到了地产方面的投资前景,但因自己的能力储备还没有达到一定程度,错过了前几年投资上海地产的机会。
我一向很注重风险保障和收益齐飞,因此,我的理财组合中保险占10%、保障型存款及流动性储备占30%、风险比较大但收益丰厚的创业型股权占30%、风险小而收益客观的实业项目投资占30%。
从小会计到财务总监,再到今天的投资经理和私人理财专家,我认为个人理财要有长期经营的思想,要对自己的职业发展做好规划,当某些产业逐渐变成夕阳产业时,要做好财富的转移和资产的组合规划,从而悠闲地享受财富自由的快乐。(作者系美国金融管理学会“美国特许财富管理师(CWM)”,北京大通富晨理财机构董事长兼总经理。)
(摘自《私人理财》2006.7)
关键词:商业银行 国际化战略 国际化人才 培养机制
中图分类号:F832・3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1770(2010)010-060-03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以及金融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商业银行纷纷提出了更加高远的战略目标,走国际化道路成为中资商业银行的战略重点之一。如何在与国外大型银行的竞争与合作中学习其国际化经营的经验和能力,无疑已成为中资商业银行国际化战略的首要问题。因此,学习战略是中资商业银行国际化经营的必然选择,中资商业银行应站在战略的高度上,以全球为市场、以知识为源泉、以学习为手段来培育和发展国际核心竞争能力,构筑国际竞争优势。
一、中资商业银行国际化所需人才的特质
中资商业银行国际化战略所需要的国际化人才,一是要能够制定投资并购策略和方案并推动战略落实;二是要能够组织领导中资商业银行海外投资新设、对外参股、兼并收购的实施工作;三是要能够根据授权代表总行或集团公司对被投资并购机构行使股东权利等。这就要求中资商业银行的国际化人才应具备三种国际化能力:
一要有国际营销能力。面对外资银行抢滩中国以及中资商业银行走出国门、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市场竞争,中资商业银行应迅速培育自己的国际营销能力,在国际市场竞争中不断发展壮大,建立全球化的市场网络体系。
二要有国际人力资源开发能力。对于一个跨国经营的中资商业银行来说,如何培育本土化的国际人力资源开发能力,选择自身发展所需要的各种人员并对他们进行合理的搭配,直接决定着国际化的成败。
三要有国际研发能力。在知识经济条件下,本土化的国际研发能力是国际化经营的商业银行成功拓展全球市场的关键。商业银行应充分利用当地的技术研发力量进行本土化研发,不断开发创造新的产品和技术支撑,提升中资商业银行海外分支机构在东道国市场上的国际竞争优势。
二、中资商业银行国际化人才培养的路径
国际化为广大中资商业银行提供了一个近距离学习合作伙伴或竞争对手新型经营理念、先进的管理模式、优秀的企业文化和创新意识等隐性知识的机会。这些隐性知识植根于合作伙伴或竞争对手的组织内部,只有通过本土的、互动的近距离学习,才能为中资商业银行所获取,从而延伸其国际营销、国际人力资源开发和国际研发能力。
(一)外向国际化与本土学习
一是通过设立海外分支机构进行国际化人才培养。中资商业银行的境外机构分布在亚洲、欧洲、美洲、非洲和大洋洲,业务范围涵盖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保险等多种金融服务领域,并且大多已经做到经营本土化、研究与开发本土化和企业风格本土化。在瞬息万变的全球市场中,这些海外分支机构的本土化过程培养了一批国际化人才。二是通过跨国并购进行国际化人才的培养。跨国并购可快速获取被并购银行的客户、网络及人力资源等,进而培育和发展新的核心能力,实现自身国际化能力的迅速积累。
(二)内向国际化与互动学习
一是中外资银行合作中的互动学习。中资商业银行引进外资战略投资者的目的有三个:补充资本金、学习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和引进先进的技术。虽然实际效果有待改善,但总体上看,中外资银行的股权合作还是良性发展的。尤其是各中资商业银行伴随着与境外战略投资者的股权合作而开展的一系列培训合作,如RBS集团为中国银行提供了在司库、财务管理与战略规划方面的培训支持,汇丰银行向交通银行审计部派遣了专职技术专家进行了6个月的咨询培训,华侨银行向宁波银行提供了500万美元的培训款专门用于管理人员和员工的培训。在中外资银行合作中,中资商业银行从管理经验与能力、文化影响、学习控制手段等方面开展与外资银行的互动学习,使中资银行拥有了更多的国际化竞争能力。
二是中外资银行在竞争中的互动学习。中资商业银行与外资银行不仅在合作中互相学习,而且业务竞争中也会互相学习,因为竞争会使外资银行的“市场示范效应”、“金融创新的示范效应”表现得更淋漓尽致。外资银行在华的快速发展,使中资商业银行清晰地认识到竞争是学习过程的开始,中资商业银行结合市场实践不断总结和完善竞争中的学习机制,提高互动学习的效率,可以实现国际化知识的获取与内化。
(三)双向国际化与人才培养的协同和整合
中资商业银行国际化使其经营活动与学习活动分布在全球不同的环境,并以此作为获取竞争优势的支点,但这些分布于不同环境中的活动必须彼此联系和协调起来,才能获得全球扩展的优势。
1.双向国际化与人才培养的协同效应
中资商业银行利用外向国际化中的本土学习和内向国际化中的互动学习,并使两个过程中分别掌握的国际化知识进行协同,即充分利用能够获益的各种潜在机会以及这些潜在机会与公司技能之间的紧密关系,实现成本减少或收入增加。从这一意义上讲,动态环境中的中资商业银行必须协同其内外向国际化的学习路径,通过持续的培训学习过程维持国际化人才知识与能力的独特性。中资商业银行在实施互动学习与本土化学习路径的基础上,应迅速构建全球的培训学习网络,通过内外向学习培训促进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有机协同和国际化知识的交流与共享。通过全球学习培训网络协同内向国际化中的互动学习与外向国际化中的本土学习,使中资商业银行现有的国际化知识存量重新组合协同起来形成新的知识。如果这一组合所创造的新知识与中资商业银行的国际化组织能力和技术能力相匹配,中资商业银行就基本实现了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协同。因此,在全球学习培训网络的支持下,中资商业银行才有可能在国内外市场建立竞争优势,并最终获得可持续的战略发展。
2.双向国际化与人才培养的整合效应
全球学习培训成功的关键是要使国际化人才进入世界主要市场以获取竞争能力和当地知识,同时在全球市场对竞争活动和各地知识进行有效整合。全球学习培训战略能帮助中资商业银行摆脱把各国市场分割对待的做法,从而在中资商业银行内部整合分散在各国市场中的资源与优势,以争取最大限度地有效配置国际化人才资源。在全球学习培训网络中,包括总部和海外机构在内的每一个节点都能在国际化知识的获取、转移和创新中发挥作用,而来自于每一个节点的国际化知识都被整合进整个网络中以便产生出新的知识并将其转移到需要的任何地方。
内向国际化的运作与外向国际化的运作是相互联系的,因此,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整合更加强调全球学习培训过程的本质应是将中资商业银行在世界各主要市场上的竞争行动和知识技能整合起来,服务于全球经营战略的总体目标。具体而言,中资商业银行可在内向国际化中通过与来华外资银行的互动学习,吸收并积累适应于外向国际化阶段的必要经营知识;同时在外向国际化中实施本土化学习,由各个海外分支机构学习和汲取当地的经营知识并与母公司现有知识互动融合,以有效提高整个企业的知识存量和本土化能力;最后再进行内外向学习培训的整合,在全球范围内创造性地生产和转移新知识。
三、中资商业银行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具体措施
国际化知识将在知识基础层被重新分类和去情景化,再融入到银行走国际化道路的共同愿景、组织文化和技术中。这就有必要设立专门的知识管理部门和增设知识主管,目前中资商业银行的培训机构就可以承担这一角色,其主要任务是了解银行国际化的知识需求,建立适于国际化知识共享的环境,监控国际化知识库的内容、质量、风格以及这些方面是否与银行走国际化道路的方向一致,并进行强制性的批量化的培训。
第一,与国际化战略相配合,构建国际化人才培训体系。一般地讲,国际化人才培训需求可以大致分为三类:一类是与中资商业银行国际化战略目标和发展道路相配合的兼并收购和海外投资新设相关的培训需求;第二类是与海外机构的目标和业务相关的培训需求;第三类就是与个人绩效、个人发展相关的后备人才的培训需求。中资商业银行应紧紧围绕国际化战略发展的需要,安排资源整合国际化战略框架的实施。
第二,与时俱进构筑国际化人才的培训内容。从内容上看,中资商业银行职工培训可以分为五个层次:知识补充与更新,技能开发,观念转变,思维技巧,以及心态调整与潜能开发。目前中资商业银行海外业务范围已经涵盖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保险等多种金融服务领域,故国际化人才的培训内容应围绕这三方面内容的五个层次构建内容丰富、重点突出、层次分明的国际化人才培训新内容。尤其要注重新观念、新思维、新知识的培训;注重中资商业银行战略目标和发展前景的培训;注重专业知识培训、业务技术培训、基本素质培训、能力开发培训、思维技巧培训等。
第三,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建立国际化人才的全球培养网络。网络的出现为国际化人才的培训方式注入了新的活力,网络培训作为现代科学技术与人力资源管理相结合的产物,依托于网络,以电子化的方式提供全方位的课程在线培训,为员工提供全新的在线培训平台。这种培训方式可以降低培训成本、实现全员培训外,使培训项目质量可以得到事先控制、培训内容及时补充更新,机构遍布全球的银行职工可以立即接受最新的和一致的培训。
第四,努力做到学以致用,规划国际化人才的职业生涯。中资商业银行根据自身的国际化发展目标,并结合国际化人才的发展需求,制订其职业需求战略、职业变动规划与职业通道,以实现国际化战略目标与国际化人才职业发展目标相统一。国际化人才培训的职业生涯管理,既要考虑“缺什么培训什么”,更要考虑培训的内容应该与国际化人才的职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针对国际化人才的不同层次和相应的职业发展路径的不同,制订相应的培训计划,使培训既满足商业银行国际化发展的需要,又充分考虑到国际化人才的个人发展。
第五,建立国际化人才培训的评估机制。鉴于商业银行国际化培训的目的在于进一步提高国际化人才素质,严格考核是保证国际化人才培训质量的必要措施,因此对受训人员要择优奖励和升迁就成为调动其培训积极性的有力杠杆。培训机构应遵循方向性、相符性、实用性、连续性、客观性、可靠性等原则,采用检查学习记录、实际表演评估、工作验证评估等多种方式,通过培训机构的事前评估、培训学员的事中评估以及培训机构的事后评估做好培训效果的评估工作,以此判断培训是否取得预期培训效果。另外,还应该建立培训效果评估档案,为以后培训提供参考和依据。
总之,目前中资商业银行尤其是国有大型商业银行从业人员业务素质和专业能力都比较强,所以在培训过程中除采用“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培训方式来加强内向国际化的互动学习和外向国际化的本土学习外,更要注意加强理论基础和宏观层面的学习培训,对学员起到醍醐灌顶的作用,有可能更有利于国际化知识的传递和创新以及应用。
参考文献:
1. Grant R M, Baden-Fuller C. Acknowledge accessing theory of strategic alliance .Journal of ManagementStudies. 2004, 411, 41(1) :61―84 .
2.何庆明等.战略并购与知识联盟的学习效应[J] .企业改革与管理,2009,(3),p36-37.
3.吴波等.企业间合作经验的学习效应研究[J]述评研究与发展管理,2007,(4),p14-19.
4.顾庆飞.构建职业生涯管理的银行员工培训体系[J] .人口与经济,2009,p85-86.
5.谢泗薪等.中国企业全球学习战略的脉络与机理[J]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p86-93.
6.薛求知.全球学习效应:跨国公司行为新解释[J].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4),p184-189.
衡量内部审计师的工作效率主要体现为以现有的审计资源实现更好的审计目标或为完成既定的审计目标耗费更少的审计资源。不断地提高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必然要求内部审计师在工作实践中不断地寻找差距、改进方法、总结经验,持续地全面学习,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更好地胜任本职工作,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审计任务,并真正树立起审计人员的权威性和良好形象。
二、影响因素和问题所在
1.内部审计职能的履行和发挥
内部审计职能的履行与发挥程度将直接决定内部审计质量与效率的高低。当前,审计履职主要以对业务事项的检查为主,而对公司治理效果、全面风险管控体系、资源配给及绩效管理、战略督导等方面涉足不多,评价和验证不足,面向全行提供审计咨询服务不够,审计的深度、广度和高度还有一定的局限性,一定程度上导致内部审计层次不高、影响力有限、信息传导与反馈缺漏,这些都影响到审计职能作用的发挥。
2.审计队伍的稳定发展
内部审计队伍的稳定发展又是影响内部审计职能履行和发挥的关键因素。近几年商业银行虽然已建立了董事会下垂直管理的审计体系,重新组建和培养了一批较为专业的审计队伍。但是,作为派驻性质的管理模式、组织形态和从职的稳定性,以及目前涉及审计人员的职业规划与发展、归属感等,都一定程度上使得内部审计人员人心不稳,纠结于机构与职业长期稳定性的担忧。种种这些因素难免影响到审计履职的发挥和对审计事项的客观评价,进而对审计质量和效率产生负面影响。
3.内部审计方法的创新和改进
现行的审计项目在由传统的现场审计为主、非现场审计为辅逐步向现场审计和非现场审计相结合转变,内部审计在组织形式、审计系统升级、审计技术和方法创新等方面都进行了有益探索,且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但随着内部系统升级和数据集中,新业务、新产品的快速发展,金融市场的瞬息万变,内部审计要有所作为,创新发展是关键。特别是在激活机制、引入和吸纳内审工作先进理念、掌握和应用科技手段、改进和创新审计方法等方面,更应多途径地推进创新发展,为不断提升审计质量和效率创造条件。
4.审计人员综合素质的提升和完善
目前审计过程中仍存在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内审人员主要是从银行内部其他岗位转岗而来,缺乏审计专业知识,对于银行全面风险管理的工具掌握不够,审计时较少地运用先进的风险审计模型;二是大部分审计人员缺乏对审计方法的提炼总结,审计人员之间经验、方法分享不够;三是受各种生产系统和信息资源共享约束,审计分析维度不够,造成审计分析的局限性和不完整性。
5.内部审计成果的转化和利用
近年来,通过实施一系列审计项目和推导以风险为导向的审计活动,内部审计在促进本行稳健发展的作用越显突出,审计成果得到较好的体现。但由于受传统审计惯性思维束缚、审计环境影响和审计力量不足等因素限制,审计发力点仍主要停留在以检查挖掘问题和风险为主,对审计成果的转化利用不够,审计成果难以转化为生产力,经营行同类同质问题屡查屡犯,后续整改不能解决根源性问题,不能真正起到举一反三地利用审计成果的作用。
三、解决方案和对策建议
1.从体制建设方面保证审计队伍长期稳定
党的十三中全会作出了深化改革的决定,商业银行必将在不断改革中发展,而内部审计也将面临新的挑战,审计人员作为承载主体,需要建设一支能打硬仗,能啃硬骨头,且能与时俱进的精英审计团队,既保持在一定稳定从业环境下的长期历练,也具有良好职业发展前景和通道的成长机制,使人生出彩与本行事业相辅相成,促进公司与团队、个人的价值积聚。
2.从制度健全方面保证审计工作有序开展
要使审计质量管理有章可循,建立审计质量管理的常态化机制,必须进一步健全审计的管理、评价、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形成一套系统详尽的审计工作质量评价标准,既为开展审计工作提供遵循,也为工作评价提供标准,为各项成果认定和审计责任追究提供依据,同时将质量控制结果与绩效考评挂钩,促进审计人员提高审计质量的主动性和工作热情,降低审计风险发生概率,提升审计工作质量效率。
3.从业务创新方面保证审计工作有效推进
一是鼓励内部审计方法创新鼓励审计人员进行审计方法的总结创新,注重用各种分析方法来考察数据之间的内在关系和变动规律,将定性指标与定量指标相结合,对各项业务和产品经风险评估后,有的放矢地进行数据分析、编写审计方法、完善风险分析模型,以发现更深层次的问题。二是加强非现场日常监测。将非现场审计监测作为一项常态化的工作来实施,由原来以单一的、静态的、不连续的审计监督,逐步转变为多方位、动态的、持续的审计监督,集中力量对本行重点业务、重大风险进行日常监控,防范系统性风险和极端事件的发生。
4.从素质提升方面保证审计工作高效运作
一是建立学习型审计组织。要充分发挥内审人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之能够自觉地持续进行职业培训和专业学习,不断丰富业务知识和专业见识,切实提高履职能力和工作水平。二是加强审计人员日常培训。要充分利用审计项目间隙,开展业务培训和交流,实现审计经验的交流分享。有针对性地邀请业务专家指导授课,快速储备新的业务知识,提供审计人员阶段性在各层级业务岗位的实践学习机会,定向培养审计人员专业化水平,促进审计专业能力的提升。
5.从过程监督方面保证审计工作取得实效
伴随危机的大规模裁员也如期到来,在美国,目前大约有53万人失业,这其中囊括了金融业、航空业、IT业等以往被人们羡慕的行业。随之波及的美国汽车业如不能及时找到有效的解救方案,那么就意味着还将会有数以百万计的员工加入失业大军。
在职场中的我们如何来应对呢?笔者结合多年的人力资源工作经验,根据当前及未来的就业情况提供一些建议,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些启示和帮助。笔者认为,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须做到“审时度势、蓄势待发”。
审时度势:2009年就业形势分析
1 整体形势分析
上述诸多迹象表明,本次危机已经由点到面、由地区波及全球,所涉及的领域也由虚拟经济逐步涉及经济实体,同时伴随的大量企业倒闭造成了失业率大幅提高,这对就业市场的影响才刚刚开始。
在最近几年中国每年均有1000多万的新增就业人口,其中新增的高校毕业生约占1/3至1/2。据教育部的统计,2008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达559万人,比2007年增加64万人。而全国高校毕业生总量压力还将继续增加,2009年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611万人,比2008年增曾加52万人。如此多的就业人口再加上金融危机的持续影响,国内2009年就业形势堪忧。
2 行业分析
虽然面对经济危机的刺虐,众多行业面临紧缩及裁员,但是那些真正有实力的公司对人才还是需求若渴的,就像10月份,虽然有一部分公司取消了原定的校园招聘计划,但仍然有公司不但没有取消,反而大大增加了招聘量,达到了近千人。
如此迅速发展的行业环境及当前的经济环境,无疑给大家带来了空前的发展机遇,不过,各位在面临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更多的竞争和挑战。但总体来说目前技术及相关研发人才的成长仍然明显落后市场的发展,例如,世界软件工程师大会称:中国软件人才缺口仍然持续巨大。企业的快速扩张,新毕业的计算机相关专业大学生进入企业后无法尽快上手,“过渡期”较长,导致软件行业成熟人才颇为紧张,一些拥有5至7年工作经验的成熟软件人才成为众多知名企业争抢的对象。面对软件人才的“一将难求”,许多企业虽然一再降低应聘门槛,提高薪资待遇,但仍然无法完成招聘任务。
蓄势待发
1 如何正确看待网上的各种建议
随着危机的发生,众多热心的专家和网友纷纷在网上展开了如何安全度过的建议和讨论,在这当中有中肯的建议,有闲来无事的调侃,当然更有无益且有害的损招。笔者摘录几条与各位分享,比如针对工作方面的有:不要辞职,不要换工作;多备份几个可以去的公司职位,多帮朋友留意工作机会,轮到自己找工作时,才会有朋友帮你,不主动要求老板涨工资,裁员往往从工资高的裁起。针对生活的有:存钱、买国债,或者双币存款,别买股票;e买车;勒紧裤带,让日子紧着过,在以上的建议中,还恳请大家根据实际情况斟酌采用,不要盲目效仿,如果你真有了合适的工作机会那该换还得换。
2 笔者建议
笔者结合自身的经验和对未来人才市场的预期与各位分享一下观点,总而言之就要“蓄势待发”。
①视野的蓄势:密切关注行业发展。
各位在IT和电子行业工作的朋友在一如既往的完成好本职工作之余,还要不断拓展自己的视野,也就是说要密切关注整体经济形势的发展、该行业的形式发展以及自身企业的发展。一个人的职业发展总是不能够孤立于社会而独立存在的,规划自身的职业发展是要看国家产业政策对行业的影响、行业的长远发展潜力以及所处企业在该行业的地位,如果选择对了则能顺势而上,如果选择错了不但不能扭转而且还会花费更多的时间/机会成本去寻找新的机会,诚如古人云“君子谋时而动,顺势而为”。
这次危机必然像大浪淘沙一样,淘过之后留下来是真正的金子。在市场风浪中越是在波谷的时候,越能够让那些真正有实力的公司踏浪前行、脱颖而出,而那些不具备实力及发展前景的公司则被卷入洪流中,成为历史,被人们淡忘。就像上次的“网络泡沫”一样,那些保留下来的公司在这些年当中得到了快速而平稳的发展。
②身心的蓄势:调整身体及心理健康。
这些年来随着医学的发展人们有能力战胜更多的疾病,但是同时也有一些疾病的发病率远远高于以往,经过科学的统计,有两种疾病悄悄地进入我们的视野并在周围的亲戚和朋友中屡屡发现,这就是癌症和精神病。根据寻证医学的原理这两种疾病的发病原因虽然不能十分确切的认定到底由那些原因造成,但是精神压力过大确是众多原因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那么,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应如何加以调整才能面对此次危机带来的压力呢?
首先,我们应该坦然面对,坦然接纳,既然危机已经发生了,就说明是应该发生的,如果我们只是一味抱怨、牢骚满腹,那就等于用我们个人的力量去试图已经发生的事实,这是不可能的。仔细想来,既然已经发生了,怎么还能让时间倒转呢?所以,就只有面对,这样我们才可能把精力用在如何去正确的应对上,开拓视野、拓展思路去思考:在这种状态下,可以做何努力、做何工作,让自己走出困境,或者将损失降到最低。因此借着这次危机、各个企业在调整的时机,我们正好能够跳出平时纷繁芜杂的世界,让自己安静下来,对自身的工作现状和未来发展有一个审视、自省,也许会发现一个不同的自己,经过调整后会更有能力、也更自信地去面对以后的工作。
其次是放松。既要放松身体也要放松精神,放松身体的同时,精神也可以随之放松。比如可以去健身、游泳、练练空手道、合气道(大家可以互相合理合法地发泄一下),不喜欢热闹的可以听听音乐、练练瑜伽,这些都可以让不良的情绪得到缓解和控制。
第三就是在放松的同时,还要关注自己的身体和精神的健康情况,做到每年一次全面的体检,如果发现器质性的病变要及时治疗,如果发现自己出现失眠的症状更要及时就医,以免导致抑郁及精神疾病的发生。
③能力的蓄势:调整知识结构、提高能力应对。
首先要关注当前机会,做好当前工作,从工作中不断创新、汲取能量、获得新的知识,这是面对危机的基本对策;同时适当增加危机感,不要管这个危机是来自于经济危机,还是来自于职 场内外的同事的竞争,站在自身长远发展的角度,不断引导自己,找到更加适合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
其次,在能够出色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更要关注同自己岗位所在价值链中上下游的其他岗位工作,拓展知识和能力,为公司创造更大的价值,降低自身替代率,那么当裁员危机来临的时候就可以化解危机。
第三,清晰职业定位,在危机来临之时,没有人可以保证自己不受任何影响,因此对自身未来的职业规划有一个清晰的目标及实现的途径是至关重要的。那么如何在此时做好或进一步明晰自身的职业方向呢?
整合以往的知识、经验/资历,梳理自己的竞争优势与特长,清楚自己能够胜任的工作,这样就为能够找到更加适合自己的新的职业发展平台(包括公司内部和公司外部)。在这里,建议大家可以登录一些专业的人才网站,针对自己的性格方面、职业倾向方面做做测评,测评的结果虽然不能起决定作用,但是可以帮助大家更好地认识自己并为自己提供一些有效的建议。
通过上述整合,根据明确的职业发展方向,找到与其相一致的工作,并坚持向这个方向前行,保持自身职业发展的连续性。这样才能平稳地度过这段非常时期,甚至还有可能变“危机”为“转机”。
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及素质。经过管理界多年的研究和实践,我们发现决定一个人绩效优劣的决定性因素,那就是素质,如图1所示。
素质包含三个因素:知识、技能及动机。针对这三个因素我们可以实施个性化及整合的提高方案。
知识方面:各位工程朋友可以结合自己以往的知识/经验、与朋友或专家的沟通以及一些专业网站的建议,在当前知识结构的基础上再利用业余时间学习相关新的知识并且最好能够取得相关颇具权威的证书。
技能方面:技能是我们如何能够有效地结构化利用知识的能力。笔者在本刊2008年第10期的文章《成为卓越的技术及研发工程师》中谈到,一个卓越的技术及研发工程师应具备的素质,它们包括思维能力、成就导向、团队合作、学习能力、坚韧性和主动性。大家可以针对这些能力结合自身的特点加以锻炼和提高。
动机方面:动机是指一个人对某种事务持续渴望、进而付诸行动的内驱力。这点大家可以通过上述的自省、与周围人的全面沟通(包括领导、同事、下属及客户)及适当的测评,清晰地认知和了解自己,以便做出准确的职业发展方向。
综上所述,我们应该做到的是“审时度势、蓄势待发”,即面对金融危机,做到未雨绸缪,坦然面对,做好职业规划,防患于未然,只有这样才是当前最重要的职场生存之道。
2008年十大科学进展
美国《科学》杂志近日公布了该刊评选出的2008年十大科学进展,其中在对细胞重新编程“定制”细胞系方面的进展名列第一位,这些细胞系以及“定制”它们的有关方法,为科研人员理解甚至未来治愈一些医学上的顽疾提供了工具,比如帕金森氏症、I型糖尿病等。其他9项进展如下。
系外行星,眼见为实:今年,天文学家们利用特殊的望远镜技术将行星微弱的光线与恒星明亮炫目的光芒区分开来,第一次直接观测到了太阳系绕其他恒星运转的行星。
癌症基因名单扩充:通过对来自不同癌症(包括胰腺癌和胶质母细胞瘤这两种最致命的癌症)细胞基因进行测序,科研人员发现了数十种与癌症有关的基因突变,这些变异使得细胞分裂失去控制,导致细胞一步步发生癌变。
神秘的新型材料:高温超导体是在某个相对较高的临界温度下电阻突降至零的材料。在2008年,科研人员制造了一场“高温超导轰动”,因为他们发现了一类全新的以铁化合物为基础的高温超导材料,这是继“铜一氧”化合物高温材料之后高温超导领域的最重大进展。
观察蛋白质的工作:生物化学家今年取得了令人惊讶的新进展:他们“看”到了蛋白质如何与目标结合,然后转换细胞的代谢状态,起到促成某一组织特性的作用。
迈向可再生能源:今年,科研人员发现了一种非常有应用前景的新工具,能够把风能:太阳能发电等所产生的过剩电能进行规模化存储。这种新工具就是并不难获取的钴磷催化剂,在其作用下,电能把水裂解,将氢分离,然后就可以把氢填充到燃料电池中进行发电。
胚胎视频:2008年,研究人员对发育中的胚胎内部细胞进行了史无前例的细致观察,他们对组成斑马鱼胚胎的大约1.6万个细胞的运动进行追踪,并对追踪的影像进行了分析。
“好脂肪”工作过程:“好的”褐色脂肪可以燃烧“坏的”、白色脂肪,为身体产生热量。科学家的研究发现,他们可以将“好脂肪”转变为肌肉,反之亦然。这一研究将来可能会为治疗肥胖症提供新方法。
美国密歇根罗斯商学院营销教授Venkat Ramaswamy却对这一风靡世界的理论提出补充性――或者也许会被证明是颠覆性的意见――互联网创造的机遇,并不仅仅局限在将位于价值链末端的消费者力量引入进来,事实上,在整条价值链上的所有利益相关者――从股东到原料供应商,都可以被整合起来,而这就是Venkat Ramaswamy的“共同创造”模式。
“大多数公司并没有准备好,他们还未习惯这样做。”Venkat Ramaswamy对《成功营销》记者说,“这是一个非常大的调整,因为人们要从组织文化入手,用这一模式重新设计供应、生产、渠道等环节,同时建立互动平台。”
共同“再造”
Venkat Ramaswam在《共同创造的力量》(The Power of Co-Creation)一书中提出了共同创造模式的四个步骤:第一步,确定从生产到销售整个链条中牵涉到的利益相关者;第二步,了解各利益群体之间的接触和互动情况;第三步,组织学习讨论小组,在小组中利益相关者可以相互分享体验,并且共同商讨提升体验的方法;第四,组织与利益相关者持续对话,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法国一家邮政服务公司La Poste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共同创造”的案例。
La Poste公司的邮寄业务受到互联网的影响而大幅下降,于是,它决定扩张包裹邮寄和银行业务,但这一战略实施过程中必须克服三个巨大障碍:领着固定薪水、没有斗志的出纳员,因长时间排队而失去耐心的顾客,以及夹在二者之间的沮丧的部门管理者。
La Poste决定引进“共同创造”模式。它邀请出纳员和邮政事务所管理者们和当地顾客进行沟通,共同讨论如何能够提供更好的服务体验。在沟通中关键的一点,是让他们自己决定工作日程,三方共同决定每个邮政事务所什么时候开放,空间如何分配使用。
共同“改造”的结果十分喜人,这个被重新设计的邮政事务所,将顾客等待的时间降低了50%,长期下降的顾客满意度开始上升。最重要的是,即使在经济危机中,此公司的包裹邮寄和银行业务依然获得了显著的增长。
不只对消费者开放
研究“共同创造”理论的5年时间里,Venkat Ramaswamy和同事总结出实行该模式的四大原则:第一,利益相关者必须获得心理或经济价值,否则他们不会全身心地投入到顾客服务中;其次,最好的共同创造价值的办法,是关注所有利益相关者的体验;第三,利益相关者必须能够和彼此直接互动;第四,公司需要提供使利益相关者互动和分享经验的平台。
“互动平台对于达成合作十分重要。”Venkat Ramaswamy说,目前互动平台大致有三种类型:第一种是基于产品本身搭建的平台,人们围绕他们对产品的体验进行沟通交流;第二种是基于创意搭建平台,人们可以提交自己的创意,同时公司可以选择其中一些优秀创意进行实现,并且和人们分享自己是如何一步步将这些创意实现的,以便使人们了解公司在做什么;第三种平台是基于生产链中某个环节,即将生产链中的任意一个环节进行开放,可以是战略管理、绩效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等,让大家共同参与,通过互动来重新设计流程以降低成本。
“互联网的发展,使得在各个环节的利益相关者本来可以非常容易地互相沟通,而避免因为沟通不当造成环节的堵塞等问题。但是很多公司依然没有真正地帮助所有相关人分享信息,并在这些多方关系中发展一种理解和合作。”Venkat Ramaswamy说。
低成本开发
Venkat Ramaswamy曾经参与一家大型欧洲银行的项目,推出较为低端的人寿保险险种。
传统上,公司要关注产品的生产和上市过程,使成本和时间最小化,满足顾客的需求,因此公司需要对一些顾客进行需求调研,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设计产品,然而“共同创造”并不是如此,它关注的是所有利益相关者的体验,对于这一项目来讲,包括顾客、保险产品经理、银行分析专家、高级顾问、初级顾问等等,为此这家银行举办了一系列讨论会,让这些利益相关者商讨共同新险种的推出计划。讨论最后发现,整个环节在初级顾问们的体验中出了问题。
初级顾问的职责一直被限制在前台事务,如开户、发传单等等,看不到事业发展前景。渴求事业获得提升的他们,总是被认为不够资格去处理具有风险性的事务,而此次的低端人寿险种被他们视为自己职业发展的机会。同时在讨论中,人们又渐渐发现初级顾问和目标顾客有很多共同之处:年龄相当;投资的经验、现有资产都比较少;都希望提升自己的投资技能。
基于这些发现,项目计划制定出来:在正常工作日,初级顾问作为顾客们的关系管理人,负责顾客们的险种销售事宜,高级顾问会在需要时给予帮助;而在事先约好的晚上或者周末,初级顾问和顾客们会聚集在一起,由总部专家来跟他们讲解新险种的情况。
但令人惊讶的是,工行高管层的态度却是出奇的低调和冷静:有了政策支持,诸如财务重组、成立股份公司、引进国外战略投资者乃至上市等,当然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但是一个银行要持续健康发展,办成真正的好银行,单靠外力是不行的,不管国家给你多少政策,给你多少帮助,若没有自身的努力,始终不会成长为一个好银行。正如一个病人一样,最终可以依靠的还是自身的免疫功能。
回想1998年,国家用2700亿元特别国债来充实四大银行的资本金。设计方案时按照1997年底各行的风险资产规模,令其资本充足率达到8%的法定标准,计算了注资需求,并确定了注资方案。也在短时间内使四大行的资本充足率达到了巴塞尔协议的最低水准。但是,随后,资本充足率每况愈下,四大行的体制也几乎是运行依旧。再扩大一下眼界看看已在股市上折腾10多年的上市公司,我们就会清楚,工行高管们的看法绝不是杞人忧天。
这样看来,工商银行在正式启动股份制改革前所做的工作就显得尤为关键,因为正是这些看似波澜不惊的举措增强了工行的造血能力和免疫力,为其建设现代商业银行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当我们有幸与工行人一起回顾其近几年来的改革历程时,我们的确感到工行有自己的一套思路,他们的步伐迈得的确很有质量。
观念深处扎营盘
在谈到工行近几年的风雨历程及全行所发生的诸种变化时,工行的领路人姜建清是这样说的:“我们的企业,如果说这几年有什么大的变化,不是说不良资产下降了,利润大量增加了,而是观念变化了,这是最重要的。”
全工行的员工都知道,姜建清所说的观念即“效益,质量,管理,发展与创新”,其中效益是目标,质量是前提,管理是基础,发展和创新是动力。
乍听起来,姜建清所谓的观念变化似乎没有多少新意,但凡是在中国的国有银行中工作过的人,对此却是颇有共鸣。工行的―位高管深有感触地说:“过去,不少人都认为存款是目标,存款是第一,有了存款也就有了―切。所以好多银行甚至搞高息揽存,20%多的利率把存款拿来去乱放贷款。”
事实上,姜建清也不避讳自己所言的“普通性”。“虽然‘效益是目标’是非常朴素的道理,但是当时很多银行工作人员的脑子里并不是很清楚。”
观念当然不能仅仅停留在口头上或抽象的层面。为了在全行牢固树立效益是目标这一思想观念,工商银行提出了经营利润的概念,即将造成虚假利润的各类垫支,如表内应收未收利息等全部扣除后,才算真正实现了效益。经营观念的转变给当时步履蹒跚的工商银行注入了新的活力,2000年当年就一举扭转了连续多年经营利润亏损的局面,实现经营利润100亿元。作为国际商业银行经营核心指标的成本收入比也迅速改观,从2000年的63.74%逐年下降至今年上半年的35%,这个数字已是国际银行业的先进水平。
抽象观念向生产力转变的集中体现在对长期压得工行人喘不过气的“三座大山”(即信贷类不良资产、非信贷类不良资产和借新还旧贷款)的态度、行为的转变。首先是新增贷款质量得到有效控制。1999年以来,新发放的贷款质量连续六年控制在1.60%以内。其次是借新还旧贷款基本清理完毕。2000年工商银行在国内率先提出借新还旧贷款解决方案,制定了非常严格的流动资金贷款管理方案。通过多年努力,借新还旧贷款从2000年末的1万亿元压缩至今年6月末的680亿元,而且这680亿元基本都是正常的流动资金贷款。另一个亮点即处置存量不良贷款的速度大大加快。2000年面对着问题成堆的不良贷款,工商银行提出了十个字,即“分流、堵漏、清淤、综合治理”。近几年来,工行每年置换出1000亿元左右的贷款转而支持有市场有效益发展前景好的企业和项目,客户结构不断改善。信用等级在AA级以上优质客户贷款在工商银行全部贷款中的占比每年都能提高5个百分点以上。信贷类和非信贷类不良资产的余额压缩规模达2286亿元。
风险管理改革
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构建是银行公司治理的应有之同时也是公司治理有效运转的基础性制度。
业界都知道,中国银行业面临的主要风险是信用风险。工商企业贷款的信用风险又是重中之重,而承载此种风险的最大的主体就是工商银行。截至2003年年底,工行不良资产余额为8546亿元,其中不良贷款为7207亿元,非信贷类风险资产为1339亿元。据说正是因为这个拖累,工行才错过了国有银行上市的早班车。质量不好,固然与我国转型经济的特点有着直接的关系,人民银行的调查显示,80%的不良资产来自于转型的成本,但是并不能因此忽视银行在信贷管理体制机制方面存在的严重缺陷。
痛定思痛,工商银行对信贷管理体制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再造信贷管理流程,建立健全了行业分析、授信、审批和监测检查中心的工作机制,完善信贷政策制度体系,强化信贷风险预警和监控,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信贷风险管理体制。首先,工商银行深刻地认识到投向与投量上的宏观管理在贷款经营中的关键地位,管好了投向与投量,就等于是牵住了信贷资产质量的“牛鼻子”。为此,他们高度重视信贷增长与国民经济发展的协调关系,注意信贷总量的适度、均衡增长,创造性地提出通过核销不良资产和从有潜在风险的贷款市场中退出,每年置换出1000亿元左右的贷款规模转而支持有市场有效益发展前景好的企业和项目,同时通过加快贷款的周转速度实现贷款累放量而不是余额的大量增加,来满足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居民对消费信贷的需求的新思路。
在这种不盲目追求市场份额、着眼于做优做强的信贷经营策略的指导下,工商银行依据科学授信和强大的经济分析能力,积极推进信贷品种结构调整、信贷行业结构调整、区域结构调整和客户结构调整,由重点对单个客户的信贷风险控制转变为对全行信贷组合风险的控制,由追求个体风险控制最优过渡到追求全局风险控制最优,信贷资源配置进一步优化。
当然,对于信贷管理这样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仅仅把好投向与投量是不够的。必须将防范贷款风险的要求贯彻到贷款的日常管理中去,进行全过程控制,才能真正把贷款管住管好。工商银行对传统的贷款操作模式进行了改造,特别值得―提的是工商银行从2001年起全行建立了完善的信贷业务非现场监控体系,对信贷业务活动和贷款质量状况逐日监测,按月通报,及时预警,建立起全行上下联动、反应迅速的信贷风险监控体系,实现了全行信贷管
理质的飞跃。
在千头万绪的风险管理工作中,工行人可引以自豪的还有操作风险的管理。近几年来,工商银行的各类违法违纪案件明显下降,2004年全行的发案数量和涉案金额分别比1997年下降了85.7%和98.7%,其中发案数量创下了近10年的新低,并且没有发生特大恶性案件。为此,工行在防范操作风险上的确付出了诸多心血。
在业务流程环节,他们按照现代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要求,整合现行规章制度,再造业务流程,已逐步实现了公司和个人金融业务的前后台分离,建立了后台专业化集中化管理的新模式,形成了后台对前台业务的有效制约机制。以贷款操作为例,首先是从机构、人员、职责上彻底实行前后台分离,分别建立市场营销体系和风险控制体系。其次是加强的风险控制体系建设,不仅加强行业分析和授信管理,还加强客户评级、评估和授信管理,其中重点加强对大客户授信和关联企业授信,同时进一步完善独立的信贷审批体系。第三是完善后台风险管理体系,加强贷款核保与操作部门的建设,建立独立的部门和人员审查会计信息的真实性,解决信贷管理中信息不对称的突出问题。
在对分支机构的管理中,工商银行不断完善“下管一级、监控两级”的管理体制,总行对一、二级分行资产质量、经营效益、综合成本、依法合规经营以及负责人履职等情况的综合监管能力大大增强,各一级分行对基层领导班子和管理人员的授权控制、考核评价和监督管理水平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在两级监管体制的基础上,工行对主要业务和机构的警告、限期整改和市场退出制度得到了有效的贯彻执行,这对于规范各级机构的经营行为和增强全行的风险控制力发挥了重要作用。在组织架构上全行系统重组成立了内控合规机构,在各级分支机构中专司内控管理,内部控制和合规管理职能得到加强。再有就是对机构网点进行减肥消肿,共撤并了低效机构网点2.1万个,机构总量比最高峰的1999年缩减近―半。机构扁平化管理的改革也在部分一级分行和二级分行开始推行,管理层次得到简化,内控能力得到提高。中国银监会―位主管国有银行监管和银行改制工作的官员也坦承,这些年来工行案件相对较少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其管理体制的变革、靠制度来约束人。
内部审计环节的工作也及时跟进。先是改革传统的内部审计体制,构建相对独立、垂直领导的稽核框架,在稽核方式上实施了三个转变:即由合规性稽核为主向以风险性稽核为主转变;由以现场稽核为主向以非现场稽核为主转变;由事后稽核为主向对业务流程全过程稽核、做好基层行内控评价为主转变。2004年的内部审计工作又迈出更大步伐,改组了内部审计委员会,在原稽核监督局的基础上设立了内部审计局,在原跨区域设立的6家稽核专员办公室的基础上扩充组建了10家垂直管理的内部审计分局。至此,内审工作的权威性和独立性有了了更加完善的体制保障。
为了弥合原有的治理结构与建设现代商业银行目标之间的巨大差距,工商银行领导层下决心引进“外脑”,于2003年就开始与普华永道接触,并于当年年底做好了准备工作。2004年2月普华永道正式受聘对工商银行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现状环境进行诊断分析,并且为工行建设世界级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设计目标环境和路线图。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工商银行重组了总行风险管理委员会,并由辅助决策机构转变为风险管理决策机构,成为该行风险管理的最高职能机构。风险管理委员会下设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和流动性风险四个专业风险管理委员会,并开始了相关工作,初步形成涵盖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流动性风险及信息技术风险在内的风险管理体系。此外,工商银行还正在按照《新巴塞尔协议》的要求进行内部评级法的建设。
财务管理体制变革
在2005年7月13日工商银行对外宣布成功完成财务重组后接下来所做的一系列规划中,财务管理体制改革清单包含5大项。一是推行财务集中。通过上收财务权限,强化内部财务控制,促进公司治理机制的完善。二是细化财务核算单元,推行分部门、分产品核算,准确衡量每个部门、每个产品、每个网点的业绩贡献。三是加强资本管理,推行经济资本配置,建立资本约束业务的可持续发展机制。四是推行全面风险拨备制度,建立健全以信贷资产损失准备为主,其他资产减值准备为辅,集风险拨备成本制约和拨备资源优化配置为一体的拨备制度。五是实行新的绩效考评办法,建立能够平衡风险与收益,统筹考虑成本、风险和资本约束的全新考核指标体系。
事实上,其中的财务集中的试点工作已于6月初在15家分行正式启动。其主要内容是“四个统一”,即统一财务集中内容、统一财务集中核算模式、统一集中支付管理和统―财务集中制度。在财务集中改革后,包括营业费用、资本性支出、营业外支出、财务其他应收应付款等在内的全部财务类科目账户,将由上收行统一负责凭证审查、账务记载、账务核对、对外支付、财务监督、相关报表编制等操作性职能。同时,在全行统一核算层级与核算模式基础上,在制度层面,由总行配套出台系列制度、办法,建立健全财务集中制度体系,规范核算行为,促进财务核算的规范化、标准化。
更早的财务治理动作中最为成形的是会计核算体制改革。此项改革的目的旨在实现会计核算主体与经营主体的分离。而会计核算主体与经营主体的一一对应是国内所有银行的通病。其病症在于一是过多的核算层次,造成会计数据的层层汇总,影响会计信息的及时性与决策有用性;二是由于核算起点是网点,会计信息量极其庞大,这使得上级行难以控制各个网点的核算内容,难以及时处理系统挂账和错账,埋下―系列风险隐患。在攻克此病的过程中,工行扮演了第一个吃螃蟹者的角色。2004年,全行会计核算的基本单位由网点上收到了支行,基本会计核算单位从24000多个下降到4500多个,全行总账数量与内部、表外账户数量减少了60%。大大提高了全行会计核算和管理的集约化水平。
另一项富有成效的工作是尝试进行全面成本管理。主要进展有:成本费用逐步实现精细化管理,建立了大额开支论证制和费用长期跟踪评价机制,对科技投入、新建网点等费用和资本性支出管理实行集中采购,强化流程控制。在资金管理体制改革方面则逐渐实施资金来源的全额集中和统一配置,重新构建内部资金价格体系并已经以住房信贷和票据业务模拟核算作为试点,开展了统一内部资金计价标准的制定工作。
铺设银行“高速公路”
几乎所有的国内外同行都承认,工行的科技优势是非常明显的。这要归功于他们对科技就是第一生产力的共识。工行人将这个道理表述为“工行改革,科技先行”。姜建清有句名言:“高速公路上的车自然比砂土路上的车跑得快,借助科技创新造就的优质平台,工行就能实现跨越式、超常规的发展。”事实表明,工行人可没有将其仅仅挂在口头上。他们在科技创新的道路上的确投入了精力、付出了心
血,其中不少创新成果还远远走在了同行的前面。业界公认的领先成果主要有“数据大集中”、信贷管理系统(CM2002)“特别关注客户信息系统(CIIS系统)”以及会计核算体系、成本核算系统等。
2002年,工商银行的“9991”数据大集中工程正式建构完毕并投入使用。这一工程在当时被誉为“我国金融系统数据集中的开创性工程”。目前,工商银行数据中心总处理能力达17000个MIPS(每秒百万次),存储各类账户总数达4.8亿户,日均处理的业务量超过2000万笔。
从数据大集中过程中受益最大的恐怕要数其信贷管理治理了。2003年4月28日,中国工商银行信贷管理系统(CM2002)在全行范围内成功投入运行。此一创新使其赢得了“在国内率先实现了信贷管理电子化”的竞争优势。CM2002带给工行人的好处可谓多多,在此不妨列出一个稍显冗长的单子。
使全行信贷业务数据管理实现了大集中。一是数据库管理模式的集中,系服务器由分散在各二级分行的400台改变为全行逻辑上只有一台,应用结构由C/S结构改变为B/S结构,并利用瘦客户端方式,使全行15000台前端机免维护;二是信息的集中,改变了原系统采用的二级分行、一级分行、总行三级分布式数据存取方式,实现了数据的集中处理,彻底解决了数据的层层复制问题;三是业务的集中,全行各项信贷业务均通过总行的服务器办理,从而可以对跨区域客户、关联企业等的业务流程实行集中处理;四是系统管理的集中,系统的参数设置、人员管理、特别授权和停办业务等管理和控制全部集中在总行,管理人员由分散在支行、二级分行和一级分行的4000余人减少到几十人,大大提高了系统日常管理的效率。
使系统的业务流程内容和信息量大大扩充。新系统增加了授权审批流程、授信审批流程、中长期贷款评级流程、五级分类审批流程,完善了信贷业务申请审批流程、信用等级评定流程,增加了循环贷款、打包贷款、转贷款、委托贷款、表外业务等业务品种的流程,增加了客户资本金构成、上市公司、利息处理、客户历史和机构客户状况等信息内容。这为实现信贷业务的全过程管理、信贷管理和决策的信息化、科学化奠定了基础。
使信贷业务操作的全过程电子化。新系统建立了信贷档案缩微系统,对各种权证类、要件类等档案资料通过数字化缩微方式存储于计算机系统,并与信贷管理系统数据对接,实现了信贷档案的远距离调阅和查询。这保证了本级和上级行的信贷管理人员可根据需要在系统中随时调用企业的任何信贷档案资料。
使信贷业务自上而下的刚性控制和柔性控制有机结合。信贷业务数据的大集中管理可使总行在对信贷政策、制度要求量化的基础上,通过对系统设定标识或额度,对全行的审批权限、保证金比例收取、退出客户、控制行业、锁定业务等信贷业务操作和办理权限进行刚性控制,有效避免了信贷业务的违规、越权行为,大大提高了风险防范的有效性和及时性。另外,系统在进行自上而下刚性控制的同时,还对优质客户、办理低风险业务客户等实行了柔性控制,建立了“绿色通道”,以保证这些客户的业务在有效控制风险的前提下提高服务效率,满足业务竞争的需要。
使信贷管理系统与其他系统更充分,有效的连接。新系统实现了与会计综合业务系统的实时连接,信贷业务发放前,贷款的申请审批流程在新系统中操作,贷款发放时,新系统通过电子准贷证将贷款信息传人会计系统,贷款发放后,会计系统则将财务处理信息批量返传写入新系统,并通过CIS(客户信息系统)号与新系统实时连接、校验,从而确保了系统中日常信贷业务活动产生的各种信贷数据的及时、准确和完整。另外,新系统还改变了与人民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接口数据的产生和传输方式,并为实现系统与人民银行总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的直接连接预留了接口。
数据大集中所带动的又一个成功的科技创新案例是工行于2004年推出的特别关注客户信息系统(CIIS系统)。这是中国银行业第一个完整的内部“黑名单系统”。此一系统使工行在风险管理领域又领先了同行一大步。系统数据来源包括来自于工行内部各个专业部门和所有分支机构的客户数据和外部19家商业银行以及公用事业、电信部门的黑名单,甚至包括联合国、美国和我国政府通报的名单。CIIS系统不仅包括个人客户不良信息,还包括法人客户不良信息。全行21000个分支机构的信贷业务人员在受理信贷业务时,必须查询这个系统,只要客户名单在系统里面,业务员就可以直接拒贷。该系统正式投产一年以来,已累计堵住4739起不良信用客户再融资,拒绝恶意贷款金额达5.72亿元。同期,工商银行还通过使用CIIS系统追回不良信用客户欠款1256笔、金额2252.22万元。这些风险中由于高达85%是跨地区性的,33%是跨省际行的,所以在没有CIIS系统之前,这些风险的防范是难以想像的。从这个角度言,“特别关注客户管理系统”的建立,的确为工行多了一件防范不良贷款的利器。
机构调整与人力资源改革
虽然中国的改革开放已接近了而立之年,但机构和人力资源管理的改革―直都是国有银行改革架构中最敏感,最脆弱的一根神经。难怪,工商银行的高管层在每每触及机构和人力改革这个话题时,其调子表现出出奇的谨慎:不搞大规模裁减机构和人员,对管理人员也不搞“全体起立”、“全体下课”。
早在1997年,中国工商银行就开始集约化经营,以地市级分行为核算单位,支行实行报账制,县支行只有调查权,而无贷款决定权,同时撤并子一些机构,某些偏远业务量不大的支行降格为分理处。在当时,内部产生了抵触情绪,一些员工不理解,为何别的银行不这样做,偏偏工行这样做,这无异于将市场拱手让于他行吗?甚至对存款业务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但工行的决策者明白,这是必须迈出的一步,不管付出多少代价,尽管在业务上或某些指标上不好看,也是值得的。后来,别的银行也开始了同样的改革。
工行率先开始了员工分流的改革。国有银行的员工,是国家干部,怎能想分流就分流呢?当时,员工们还是想不通,这是一项难度最大的改革,因为涉及到员工的利益。但工行的决策者们却排除一切阻力,对亏损行实行严厉地减员增效政策,四年以来,工行共减员20万之众,现在只有37.6万员工了,这―数字相对于工行这样的大行来说包袱不是太大了。
不过,更为明智的是工行选择了创新激励约束机制这个突破口。人不走,没关系,大家凭本事干活,凭本事拿工钱,得待遇。至于谁钱多钱少,谁能上能下,当然得有个科学合理的标准才行。工行的更为明智之处还在于在探寻这样一个标准的路子上走在了同行的前面。业绩价值管理系统(PVMS)的成功开发就是其中的一项有益的尝试。业绩价值管理系统所提供的主要是关于银行产品、部门和机构的业绩评价标准。
[论文摘要]随着我国金融市场化改革的逐步深化和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推进,我国金融风险呈现出日益加大的趋势,在此形势下,健全完善风险管理体系,是稳定国内金融形势的关键。风险管理部门的职能定位是风险管理体系运作的重要保证,构建更合理和完善的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体系。采取适时而进的新方法,积极度量风险,科学管理风险,合理承担风险,才能获取与之相匹配的收益回报。
随着我国金融市场化改革的逐步深化和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推进,我国金融风险呈现出日益加大的趋势,在此形势下,健全完善风险管理体系,是稳定国内金融形势的关键。当前,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体系还不够完善,这是多年累积的结果,是国民经济各方面矛盾和问题的综合反映,是多方面因素造成的。无论是从银行自身的生存与发展来说,还是从整个国民经济的稳定与发展来看,强化风险意识,加强风险管理,构建更为合理的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体系,都具有相当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本文将从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体系的现状出发,参照国际先进银行的风险管理经验和技术,结合我国国情,探讨如何进一步完善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体系。
一、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体系的内容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体系的内容,主要包括组织形式、组织结构、风险控制制度和风险管理部门的职能安排以及风险的度量技术等方面。
(一)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体系的组织形式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体系的组织形式分为“自上而下”的集中管理模式和“自下而上”的分散管理模式。风险集中管理由总行统一管理风险,管理体系与整个银行的管理体系配套,风险管理效果取决于汇总后的风险信息质量及相关分析人员水平。其缺点是风险管理决策层远离一线,决策者难以保持对风险的高度敏感,且在一定程度上使得一线风险管理人员缺乏管理好风险的积极性。风险分散管理对控制风险的权限下放,由分支机构根据各自面临的风险实施管理。其不足是如果相应制度缺失,风险管理的责任、权利和利益难以有效统一,就可能使风险控制流于形式。
(二)风险组织结构
风险组织结构一般包括:对风险负最终责任的董事会、被授权管理风险的风险管理委员会、负责风险管理政策实施与风险控制的风险管理职能部门、监控风险管理政策实施的稽核部门和业务风险经理。董事会最终承担财务损失或股东权益减少等责任,防范、控制和处理银行所面临的所有风险是董事会的重要职能。风险管理委员会隶属于董事会,负责制订银行的风险管理政策,对那些能够量化的风险颁布量化风险标准,对内部评估不易量化的风险建立相应的操作规程。风险管理职能部门隶属于风险管理委员会,行使日常的监督、衡量和评价量化风险的职责。其职责是:批准衡量财务风险的方法体系;监控风险限额的使用;审核风险的集中情况;衡量非正常市场状况的发生对银行体系的影响;监控投资组合价值的实际波动与预测值之间的方差;审核和批准信贷人员和业务操作人员所使用的定价模型和风险评估系统。稽核委员会通过内部和外部稽核人员来保证已获批准的风险管理政策得到有效执行。各业务部门的风险经理负责本部门的风险管理与控制,其职责是确保业务部门贯彻风险管理政策,并向风险管理职能部门提供日常报告。
(三)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体系的风险控制制度
建立健全风险控制制度是现代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体系的核心内容。包括:一是科学的法人治理结构,通常由股东大会、董事会和监事会等机构组成,是现代商业银行正常经营与风险控制的基础性制度保证。二是明确业务部门风险控制分工及相互制衡关系以实现风险控制与管理中交叉监督和双重控制的效果。三是严密谨慎的授权审批制度。在内部建立针对贷款权限、风险限额和审批程序等内容的授权、审批制度。四是有效的内部检查与稽核制度。
(四)商业银行风险管理部门的职能安排
风险管理部门的职能定位是风险管理体系运作的重要保证。包括:一是风险管理政策督导。制订下达授信政策导向、授信资产管理目标、风险管理政策及相关规章制度;审核分支机构制定授信业务的操作办法和实施细则,确保信用风险管理制度体系的一致性;对各分支机构在执行中的具体授信管理问题给予指导。二是客户统一授信风险监控。负责制订授信业务授权管理办法和授权方案,明确各分支机构的授信审批权限。三是尽职调查和风险评审。信贷业务部门受理的所有授信项目都要经过风险管理委员尽职调查小组的调查和集体审议,才能报送决策层审批。四是资产质量监控和后评价。监测、分析和管理资产质量整体状况,监督各项授信规章制度的执行,监控其授信资产质量及授信执行情况。
(五)风险度量技术
1.风险价值法fvaR)。VaR把银行的全部资产组合风险概括为一个简单的数字,并以货币计量单位来表示风险管理的核心——潜在亏损。VaR实际上回答了在概率给定的情况下,银行投资组合价值在下一阶段最多可能损失多少。
2.风险调整的资本收益法(RAROC)。风险调整的资本收益是收益与潜在亏损或VAR值的比值。在对其资金使用进行决策时,不是以赢利的绝对水平作为评判基础,而是以该资金投资风险基础上的赢利贴现值作为依据。银行应在风险与收益之间寻找一个恰当的平衡点,这也是RAROC的宗旨所在。决定RAROC的关键是潜在亏损即风险值的大小,该风险值或潜在亏损越大,投资报酬贴现就越大。
3.信贷矩阵(CreditMetrics)。该模型以信用评级为基础,计算某项或某组贷款违约的概率,然后计算上述贷款同时转变为坏账的概率。该模型通过VaR数值的计算力图反映出银行某个或整个信贷组合一旦面临信用级别变化或拖欠风险时所应准备的资本金数值。
二、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体系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国内商业银行积极致力于完善风险管理体系的建设,取得了不少成果,得到了监管部门的充分肯定,但与国外先进银行比较,依然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问题:
(一)在意识层面
尚未形成适应现代商业银行发展要求的风险管理文化。当前,银行普遍增强了风险意识,但全面风险管理的理念还没有真正树立,风险管理战略的执行还缺乏一致性,尤其是基层行在贯彻风险管理方面还多少存在被动消极的问题,一定程度上加大了风险防范的难度。
(二)在体制层面
尚未确立科学、严谨的风险管理制度体系。如何使业务发展与风险管理相互分离又相互制衡,体现发展的规范性与灵活性的要求,并在风险管理方面最终实现价值最优化,在内控体系建设上存在不少制度空白或制度落实不到位,风险责任的划分和追究还缺乏较明确的管理举措等都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在机制层面
尚未建立高效、流畅的风险管理流程体系。一方面,银行信息化建设才刚刚起步,风险管理系统很难在信息传导和共享、数据分析以及管理决策等方面发挥快速反应的作用;另一方面,在基本的机制构建上也存在不少薄弱环节,一些制度和规则的操作性不强,风险评估的手段不够。
(四)在技术层面
还处于对现代银行风险管理手段的探索准备阶段。从硬件上说,目前国内商业银行的系统建设、数据收集与信息管理等工作还远未成形。从软件上说,对于国外先进银行已普遍使用的先进风险管理方法或计量技术,各银行内部还在积极摸索;在风险控制上,国内银行更多依靠计分模型、财务比率分析以及主观经验进行管理,缺乏先进的风险管理模型以及满足风险计量要求的数据支持,资产评估的准确性不高,难以进行更深入的风险细分。 (五)在人才层面
适应现代风险管理需要的高素质人才还相当缺乏。建立风险管理的信息平台以及引进和运用现代风险管理技术,都需要大量高素质的风险管理人才,人才不足是国内商业银行提升风险管理能力的重要瓶颈。如何引进以及建立自身的培训体系和激励机制,提高人才培养和使用的质量与效率,是目前国内银行亟须加强的一项工作。
三、如何构建完善的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体系
(一)构建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文化体系
积极培育成熟健康的风险管理文化对促进商业银行全面提升风险管理水平,有效防范和化解经营风险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构建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体系,首先要确立牢固的风险管理理念,有鲜明的风险管理主题,形成有效的风险管理办法;其次要坚持人本观念,增强从业人员的风险管理意识,让每位员工认识到自身的工作岗位可能存在的风险,使正确的风险管理理念在每个机构和每位员工心中扎根,形成防范风险的第一道屏障;再次要强化队伍建设,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力度,提高全员风险识别和防范的技能和水平;最后,要注重工具创新,强调运用先进的风险管理工具,注重对风险的量化分析,提高风险管理的科学性。
(二)构建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制度体系
一是从制订和完善制度出发,保证各项制度的有效性。首先,要适时废除过时的有关制度,对新制度不断加以完善,以适应与时俱进的发展要求。其次,要防止前后重复,让基层执行者无所适从。再次,要强调制度面前人人平等,任何时候、任何层次上都不得有特权化阶层。最后,要具有强制性和规范性,各级要严格执行制度,充分体现制度的严肃性和不可抗拒性。二是建立权力监控制度,完善责任追究机制。内部控制对银行员工的约束力会随着职位的升高而减弱,表面化的集体决策制度,看上去是降低了决策的风险,实则缺乏责任控制,易使权力失控。责任牵制是业务发展的核心问题,只有明确责任,才能使当权者谨慎使用自己的权力,实现相互之间横向与纵向的有效控制。
(三)建立全面、流畅的风险管理组织体系
构建全面、流畅的风险管理组织体系,是提高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水平的关键。一是要培育先进的全员的风险管理文化;二是建立独立而权威的风险管理部门,以实现对各机构风险统一管理;三是通过科学的风险管理模式,对各类风险实现全面管理;四是通过风险识别、衡量监测、控制和转移实现全过程管理;五是确定风险管理职责在各业务部门之间和上下级之间的协调联动管理。
(四)建立完善的信贷管理体系
贷款业务是银行的重要业务,也是银行取得最大利润的业务,其面临的风险也是银行所面临的最大风险。
1.强化贷款防范风险机制。首先,要建立一套信贷的审贷分离机制,将贷款的审查与批准分开,相互牵制,形成贷款管理的质量保证体系。其次,要建立权责结合的考核与监督机制,完善贷款管理责任制。
2.设定定性考核指标,搞好贷前调查工作。银行在贷前应由专业人员对借款企业的信用等级、资金结构、经济效益、企业的发展前景等设立相应的考核指标进行审查,以明确企业的资信程度、偿还能力,从而决定是否进行贷款。
3.选择适当的贷款方式。对新发放的贷款,采用适当的贷款方式,可以有效地降低贷款的风险,要全面地实行抵押、质押、保证贷款,尽量少或者不发放信用贷款,对已经发放的旧贷款逐步进行补人完善抵押、担保手续。
4.跟踪、监测贷款的使用情况。要根据贷款的额度、方式、风险程度,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监测贷款的使用情况。
5.加强对贷款的收贷工作。对于已经到期的贷款,银行应主动从借款人的账户中扣除。而对于已经形成的呆滞、呆账贷款要实行专户管理、定期催收,还要采取债权保全措施,依法清收。对于保证贷款,应主动在保证企业一位账户中扣收或向他行办理无条件委托收款,最大限度地收回贷款本金。
6.实行贷款损失补偿机制。银行对于一些已发生的数额较小的贷款损失,可以直接摊人经营成本。对那些数额较大的贷款损失,银行应建立隐性储备,适当提高每年利润中提取的贷款风险基金,来冲销数额较大的贷款损失。
(五)充分利用先进的风险度量技术
在对商业银行风险进行定性分析的基础上,引入先进的风险度量技术进行量化管理,实现经营过程中定性定量相结合的风险管理模式,已成为国际活跃银行主流的风险管理理念。如J.PMorgan(JPM)银行于1997年开发的度量信用风险的CreditMetrics模型、衡量银行全面风险的RAROC绩效考核模型等。这些模型几乎均以目前国际上流行的风险价值(VaR)技术为载体,把风险损失程度与银行经济资本的配置紧密结合在一起。在数据充分的基础上,商业银行能够根据不同的适用模型测算出相应的风险损失状况,进而采取合理的处置措施。因此,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同时,我国商业银行应注重学习和引进先进的风险度量技术,为风险模型的开发运用,风险量化系统以及整个风险管理体系的建立完善创造良好的条件。
(六)培养造就一批风险管理的高素质人才
风险管理领域的高素质人才是目前国内商业银行最稀缺的资源,应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和战略发展的高度,逐步完善人才引进、培养、使用、考核和激励的人才开发体制,确立人才培养的职业发展通道,加强对各级各类专业人才的引进和培训,建立一支专业化风险管理团队。要按照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论要求,借鉴国际先进经验,改革现有的人事管理制度为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大力选拔懂经营管理、有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到银行的管理岗位,特别是高级管理岗位。引进、充实各级各类专业人才,建立起一支适用于全面风险分析的专业化人才团队,使各个岗位人员在整个风险管理系统内默契合作。
关键词:大类招生模式;公共管理类专业;专业认同
0引言
我国高校的招生模式始于20世纪70年代,是根据我国教育发展的实际情况进行的教学改革。它是指将同一或相似的学科、相同或不同部门的专业合并,按一个大类进行招生。在实践中,大类招生模式较好运转,扩大了学生专业选择的空间,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填报志愿的精准性,但仍然存在诸多不足。其中,专业认同是大类招生模式下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重要依据。我国实行公共管理学科大类招生模式后,建立了行政管理、城市管理等多个二级学科,不同学校有不同的划分。安徽财经大学实行公共管理类专业大类招生模式,包括行政管理、土地资源管理和劳动与社会保障管理三个专业。两年的公共管理类专业生活,笔者发现,公共管理类学生转专业比例很高,认同感较低。因此,为了深入理解公共管理专业学生的专业认同,笔者以安徽财经大学公共管理类学生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大类招生模式公共管理类学生的认知与学习状况。并实行二次分流,分别于大一下进行一级学科分流和大二下开展二级学科专业分流。
1基础数据分析
本次调研以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2015级、2016级、2017级本科生为调研对象,其中大一学生150人,大二学生46人,大三学生24人,共220人填写电子问卷。在调研中发现涉及专业认同问题时,大一与大二、大三在专业了解程度上差距过大。大一普遍不了解公共管理类专业,不清楚公共管理专业的发展前景,有76.6%的同学表示不了解公共管理类专业,60%的同学表示想要换专业学习;大二与大三中,80%的同学表示了解公共管理类专业,71.4%的同学内心已经认同这个专业。
2学生专业认同感低的原因
2.1非自主选择此专业,调剂专业占比大接受调查的同学,其中53.75%因高考志愿调剂进入本专业,7.5%是因父母或其他人意愿选择这个专业,只有37.5%是从兴趣而选择这个专业。这表明,大多数学生是非自愿的,自主选择的学生较少。在专业认同的调查问卷中,自主选择专业的同学中认同率达到80%,非自主选择的同学中认同率仅为40.6%,这种差距必然会形成广泛的影响,导致学生对此专业的认同感普遍较低,对未来缺乏信心,同时转专业的期望高。
2.2大类招生模式的影响(1)分流政策标准单一,专业日益冷门。高校实行大类招生模式,按照大类授课,不分小专业,统一开展通识教育,大二时再进行专业分流。在分配过程中,虽然不同学校的分流政策不同,但大多数高校根据录取后1~2年的学业成绩进行排名,并设定了一定的专业分流比例。此外,学生的从众心理和父母意愿的影响,大多倾向于选择热门专业。以安徽财经大学为例,学生多选择转专业到会计、经济、金融等优势专业。同时,若成绩达不到转到优势专业的要求,大多学生会选择较为热门且限制条件较低的专业,如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中的财政类专业,导致公共管理类专业日益“冷门”。(2)开展通识教育,专业特色不显。进入大学后,首先对大一新生进行通识教育,学习基础通识课程。但因为原先报考此专业时对专业了解较少,加之统一学习基础课,使公共管理类专业缺乏特色和吸引力,学生容易跟随潮流,转专业学习所谓的“热门”专业。本专业的核心课程以经济、政治、社会为主线,从课程体系可以看出公共管理专业特色体现不明显,专业知识针对性不强,涉猎面太广,学生不能在有限的课堂上体会到专业的精髓。(3)缺乏专业引导机制。大类招生模式的初衷是学生可以拥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理解每个专业的内涵和选择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但实际情况并不乐观。首先,在进行通识教育的前提下,学生大多接触通识课老师,对公共管理类专业的老师接触较少,缺乏本专业老师的引导,每次分流前虽进行专业分流指导会,但并不能解决广大同学的对本专业的疑惑。其次,在以分数为主导的大学分流政策下,学生会通过成绩高低定专业,而没有考虑自己真正有兴趣的专业,当然,也因为缺乏了解专业的平台。
2.3社会认可度较低在专业认同调查中,无论是大一,还是大二大三的同学,对今后从事的职业以及专业前景普遍不了解,并有75%的同学担忧今后的就业问题。大二、大三的同学,虽已慢慢接受公共管理类专业,但仍有60%的受调查同学对未来充满迷茫,对本专业持有怀疑的态度。安徽财经大学公共管理类有三大专业,分别为行政管理专业、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和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其人才培养目标虽有其特色,但总体区别不大。三个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都为培养应用型、复合型的公共管理人才。其中,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特色较为突出,倾向于“技术+管理”复合型应用人才,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与行政管理专业差异较小。行政管理专业定位较广,社会保障、土地管理专业范围较明确,但学生对三个专业的认识还远远不够。而且,真正进入党政机关、社区机构的学生毕业后所占比例相对较小。大多本专业毕业生进入其他行业,如银行业、保险业和房地产业,从事管理工作。就业与专业的匹配度低导致学生对专业的前景不看好,对职业规划模糊不清。
3三方合力提升学生专业认同感
从上文分析可以看出,学生的志愿、大类招生模式和社会接受程度共同导致了学生对专业的接受度较低。心理上的分歧使得学生很难主动学习专业,培养自己的专业能力和思维能力,从而未能真正培养应用型的公共管理人才。因此,笔者认为应从个人、学校与社会三方合力探索解决措施。
3.1学生主动参与学生专业选择的主要依据是兴趣和就业。在分流前的一学年,应该多渠道了解专业信息,加深对大类专业的认识,明确自己是否对专业感兴趣。(1)保持探索的心态。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应该多读专业书籍,多参加学术讲座和专业实践,并与专业领域的师生进行交流,以拓宽和深化对专业的理解。只有当我们对专业有了充分的了解,我们才能明确自己的兴趣,才能认同所学专业。(2)坚持刻意练习。通过刻意练习,发现自己与专业匹配中的优势和不足所在,从而培养相匹配的个人特质,从内心上认同公共管理类专业。在练习中,经常与老师、同学交流,学习专业知识,了解专业前景,增长专业知识。(3)坚持参加实践活动。在专业学习期间,要根据专业特点开展社会实践、科学研究和实践活动,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培养专业能力,体验专业带来的成就感,提升就业能力。
3.2学校多方面支持学校应在大类招生模式下,结合本校、本专业实际情况,为学生提供了解专业的渠道和平台,制定合适的分流政策和人才培养方式。(1)拓宽专业认识的渠道和平台。通过开展活动,为学生提供专业交流的机会,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如专业交流会、新老生交流会、学术沙龙等,将师生联系起来,将不同年级的学生联系起来。此外,学生对这一领域的兴趣可以通过课外活动培养,如社会实践。高校可以加强与公共部门的合作,建立实习基地,踊跃引进具备实践经验的公共部门工作人员作为兼职教师或通过开课等方式,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实践、练习。(2)制定科学的分流政策。目前大多学校将成绩作为分流的主要标准,吸引了优秀学子到热门专业,虽然起到了较好的作用,但其弊端不可忽视。其一刀切的做法加深了学生的从众心理,不利于他们对专业的选择,同样也不利于专业的健康发展。(3)制定合理的人才培养方式。学校应根据大类招生模式的特点,结合本校本专业发展和就业的状况,从而调整专业培训方法,制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在课程方面,结合公共管理的社会需求,本着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统一原则,梳理课程体系,制定专业特色课程,加强与社会的联系,明确各门课程在职业教育中的意义,准确向学生传达本课程在专业知识框架中的地位,使学生既知道要学什么,又知道为什么要学。
3.3社会提高包容度学生对公共管理的认识深受其就业前景的影响。但是,由于公共管理发展较晚,社会对该专业的认识程度相对较浅。在这种情况下,专业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政策引导和社会包容,这包括政府引导社会观念、用人单位改变就业标准。公共管理专业的学生有系统的专业知识和培训,他们不仅初步掌握了公共管理的基本理论,而且培养了一定的公共服务意识和公共责任。在企事业单位,尤其是公务员行列,其更有优势,更能发挥公共管理的作用,促进事业的发展,社会治理的进步。总之,提高学生、学校和社会对该专业的整体意识,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职业认知环境,让他们了解自己的职业,热爱自己的职业,提高职业认同感是培养应用型公共法力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芮化勤.高等学校公共管理类专业学生专业认同问题探析———以湖北民族学院为例[J].科教导刊,2016,(4):48-50.
一、科技型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财务控制能力及监管能力薄弱
1.账务处理混乱。研发项目核算和费用归集不清晰,影响相关资质和税收优惠的申请。自1988年国家批准成立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开始,国家为鼓励自主创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陆续出台了各种税收优惠政策,包括新办软件生产企业的企业所得税自获利年度起“两免三减半”、高新技术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研究开发费用加计扣除、软件产品销售增值税即征即退、技术转让和开发收入免征营业税等税收优惠政策。在实际工作中,大多数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研发费用”在管理费用的二级科目中进行核算,有一部分企业将与研发项目无关的管理和销售费用归集进研发费用中,或者有多个研发项目的未分项目进行独立核算,或是多个研发项目共同发生的期间费用没有按照合理的比例进行项目分摊,还有一些企业的软件产品销售的进销项税金没有独立的科目进行核算等等,这些账务核算的不规范现象最终会影响到税收优惠申请的顺利通过。
2.财务管理控制能力薄弱。财务管理贯穿于经济活动的全过程,许多科技型中小企业仍然处于初始的记账阶段,对资金活动和资金关系的管理为事后控制的落后模式。技术创新是科技型中小企业的重要特征之一,持续性的技术创新是企业发展壮大的关键因素,因此技术创新投资是科技型中小企业投资的主要领域,目前在产品研发的可行性研究、立项、设计等前期阶段,很多科技型中小企业财务人员并未介入技术开发风险的前期防范,在产品开发过程中,也未对开发项目的实施成本进行控制,事前和事中的控制严重不足,影响了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盈利水平甚至带来更大的投资风险。
(二)融资渠道不通畅,企业发展受到约束
资金是企业的血液, 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关键要素。由于科技领域发展很快,科技型中小企业须持续不断地加大研究开发资金的投入,技术创新所需要的资金需求很大,因技术创新所带来的企业高速成长又形成了规模生产的资本需求,仅仅靠有限的自有资金无法满足企业高速发展的需要。由于科技型企业技术投入的高风险性,我国主板市场的上市要求高,而中小企业板和创业板的门槛也不低,再加上证券市场的容量有限,科技型中小企业难以从资本市场直接融资。另一方面,由于多数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总资产中技术、专利等无形资产占了较大比例,可用于抵押贷款的实物资产太少,通过银行获得融资贷款的可能性也不大。因此,无论是股权性融资,或是债权性融资,对科技型中小企业而言融资难度大,企业发展受到了极大的约束。
(三)激励机制不完善,人才流失严重
人才的流失已严重威胁我国高科技企业的生存。当前高科技企业间对人才的争夺越来越激烈,由于供需不平衡,高科技企业每年纷纷进驻高校招贤纳士,为招聘到高素质的科技人才,薪酬标准轮番上涨,但也阻挡不了高毁约率的发生。据统计,2012年科技专业的学生毁约率高达40%。同时,高科技企业互挖人才的情况也屡见不鲜,人才流动率比较高,人才的流失,特别是关键技术人才的流失,不仅使企业在人力资本上的投入付诸东流,而且企业的核心技术也有被带走的可能,企业的竞争力受到极大的影响。
二、科技型中小企业财务管理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大部分科技型中小企业起步规模较小,为节约成本,大多选择传统的管理方法,没有建立完善的会计核算制度、项目评估制度和内部控制制度。而且企业领导者大多是技术人才,企业管理意识特别是财务管理意识薄弱,他们往往将精力集中在科技项目的研发和科技成果的转化上,没有认识到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认为财务部门就是负责管理资金和费用报销的部门,忽视科技项目管理中财务人员的参与,导致项目的资金投入缺乏计划性,项目开发过程中的资金使用也没有得到实时监督和控制。由于缺乏现代财务管理观念,使财务管理失去了在企业管理中应有的地位。
(二)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资金来源主要来自企业自有资金、政府拨款和债务性融资。由于企业的自有资金比较有限,而研发场地、研发设备以及吸收高级技术人才的人力成本等前期投入比较大,将科技成果产业化所需要的资金往往不足。虽然近几年政府增加了对高科技研发项目的扶持,但科研经费的申请往往耗时几个月的时间,国家拨付的专项经费也要求企业必需配套一定比例的自筹资金,取得的国拨科研经费比较有限。目前科技型中小企业主要的资金来源仍来自银行,但很多银行不愿意提供贷款,主要原因一是处于初创期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尚未形成自己的品牌,无赢利记录,经营风险大,信用状况不确定;二是科技型中小企业规模小,资产总量少,可用于抵押、质押的资产不足;三是对科技型中小企业资产中拥有较大比重的无形资产、知识产权等价值评估不确定,因此科技型中小企业从银行机构取得的资金往往很少。另一方面,我国的创业板上市条件过于注重盈利能力等财务指标,忽视了成长能力等非财务指标,不利于真正有潜力但盈利金额小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利用股票形式进行融资。
(三)科技型中小企业人才流动率高既有行业特点的原因也有人力资源管理方式落后的原因。一方面,与传统产业相比较,科技型中小企业因为经营风险大,在企业初创期由于发展前景不明朗,技术人才流动性较大。另一方面,高科技企业员工以年轻的知识型员工为主,通常具有独到的见解,对职业发展有较高的期望值,内心也有较强烈的自我价值实现需求,目前,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方式相对比较落后,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比较匮乏,对员工的发展和职业规划不够重视,大多数科技型中小企业没有建立一套留住人才的人力资源政策。
三、解决科技型中小企业财务管理问题的对策
(一)完善企业财务、会计制度,突出财务管理的战略地位,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科技型中小企业应规范财务核算制度,严格按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进行核算,制定规范的研发项目核算制度。同时,还必需建立完善的资金活动、资产管理、研究与开发和全面预算等内部控制制度,财务人员应参与企业经营的全过程,形成事前控制、事中监督、事后考核的企业内部控制系统,促使企业经营高速稳健运行。此外还必需加强企业财会队伍的建设,实现财务管理信息化,吸收高素质的财务管理人才,加强财会人员的专业培训,增强其监督意识。
(二)积极拓展各种融资渠道
科技型中小企业应增强自身筹资能力,拓宽融资渠道以满足企业发展的资金需求,主要包括:1、规范企业财务核算和财务报表的使用,优化资本机构和负债结构,提高商业信用,开辟应收账款抵押贷款等融资渠道。2、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建立健全研究开发项目的可行性研究、立项及核算制度,加强研究开发的组织管理水平和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充分利用国家的财政扶持政策,争取国家科研课题、省级科技项目的拨款及创新基金等资金支持。3、科技型中小企业应规范企业研发项目的管理和核算,积极申请高新技术企业等各项资质,做好知识产权、软件产品登记及技术开发合同登记备案等工作,最大限度地取得减、免、退等税收优惠政策,减轻企业的税收负担,减少企业发展的资金压力。4、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和盈利能力,首先获得风险投资的青睐,然后等条件成熟后再积极争取在资本市场的直接融资。
(三)财务管理的理念逐渐从以物为本转变为以人为本
在当前知识经济的时代中,知识已经成为了企业主要的资源,高科技企业的最大特征是智力密集,企业只有不断开发出新技术、新产品,才能在市场中保持一定的竞争优势,其对于人才的依赖性比传统产业大得多。2008年科技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办法》中,明确规定了科技人员占职工总数的比例,其中高新技术产品研究、开发企业10%以上、生产型高新技术企业20%以上、投资型高新技术企业50%以上。可见,优秀的技术人才能确保企业的技术优势,是科技型企业最大的生产力,也是最主要的资产。所以,科技型中小企业必须树立起人才价值以及知识效益的观念,将以人为本这一种理财的理念进行强化,在财务管理过程中重视对技术人员的管理,建立起将责权利三者相互结合的全新的财务运行机制,充分重视对于人力资源进行的投资,与此同时,还要预防知识资源的外溢,用“绩效股”、“股票期权”、“年薪制”、“利润分成制”等激励机制留住主要的经营管理者和核心科技人才,使他们以主人翁的态度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
参考文献:
[1]弓锋伟.科技型中小企业财务管理模式的现实选择.财会研究.2008(01).
[2]郑琼.科技型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创新之我见.湖北社会科学.2008(07).
[3]屈志强.现代企业财务管理下税收筹划的方法及其运用.企业家天地下半月刊(理论版).2009(09).
[4]周国芹,梁锦玲.我国企业财务管理的不足及新形势下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应对措施.中国商界(下半月).2008(11).
[5]于晓红,陈玉梅,王丽.中小企业财务管理问题研究――以巨人集团为例. 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04).
一、物业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现状分析
(一)财务管理不规范
大部分物业企业缺乏科学合理的财务管理手段,没有健全的物业企业财务管理制度,有些公司虽然有比较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但多数是房地产企业的管理制度,没有专门针对物业企业的管理制度,并且行业间不同制度也不完全适用。财务报表的类型过于笼统,绝大多数的物业企业作为房地产企业的一个业务板块,需要纳入母公司的核算体系,所以无论从报表格式还是科目设置都无法体现物业企业的行业特性。并且报表只有常见的三大财务报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数据过于简单、表面,缺少系统和详细的各种财务分析报表。大多数物业企业还没有实行全面预算管理,预算编制方法过于简单,对一些指标也没有做有效的分解,所以部分指标与实际经营计划完全脱节,导致业绩指标跟项目的经营情况不匹配,无法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导致企业没有活力。
(二)管理层意识淡薄、知识匮乏、观念陈旧导致会计监督力度不够
多数物业管理层人员对财务管理工作认可度不够,没有正确的财务管理意识,认为财务管理单纯是财务部的事情,加上管理层和公司员工把财务部看作是一个相对独立的部门,使之财务管理成效大打折扣。大部分的物业企业管理层来自于房地产公司开发商内部,多年的房产建筑行业经验,物业服务的概念停留在“物业服务就是收取物业费,配套维修做小区保洁和绿化”等。认为财务工作只是收费、记账和写报告,轻视了财务管理工作,没有把成本控制和财务分析的理念提升到一个高度。企业内部员工对企业的财务管理的认知更是模糊。对于部分物业公司还存在物业公司和房地产公司双重领导的情形,把财务部门作为一个后勤部门,使得物业企业财务部的财务管理职能未能得到应有的重视,更谈不上财务监督功能作用的发挥。还有一些领导重业务轻财务管理,经常是等业务完成后再补个财务手续,财务监督功能形同虚设。
(三)物业企业收益水平不高,且融资困难
物业企业收入来源单一,主要是物业费收入以及相应的广告收入,加上物业公司能进行投资的项目较少,资金的营运水平不高使之产生的短期运营风险较大。相对于房地产收入占比来说,物业公司的收入占集团收入的百分比就很小了,因此未能引起股东的重视。物业公司的融资渠道少,除了取得股东投资外,主要依靠银行进行借款融资。例如购物中心,近几年来非常流行的商业体,前期的投入大,后期还需不断地增加投入,银行融资极为艰难。
(四)财务部建设薄弱,财务管理力量不强
由于项目经营规模及成本方面考虑,项目人员配备不足,导致财务部出现人手短缺的情况。多数物业企业对财务部的定位是出报表、记账、收支,主要表现有入职财务部人员业务水平偏低,无法胜任财务管理工作;人员配置不合理,各财务人员忙于处理财务核算工作,无暇参与财务管理工作;部门分工不合理,主要是以会计工作为基础进行分工,而忽视财务管理人员的配置。所以即使有的企业设置了内审、内控岗位,但往往因不能发挥其财务管理职能而形同虚设。
二、提高物业管理公司财务管理水平的几点建议
对物业企业财务管理的现状进行分析,要从物业公司它本身的财务管理的特点出发,并且从提高服务工作、强化企业财务管理,提高物业企业财务管理的质量与高度。提高物业企业财务管理需要取得外部的大力支持,有关部门在了解、分析物业公司业务特点的基?A上,建立一套适用于物业企业财务管理的会计准则实施意见,保证各物业管理公司在会计体系建设过程中“有法可依”,使各个物业企业管理公司会计账簿、会计报表具有可比性,同时要努力提升自身的财务管理水平。
(一)提高物业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素质
各公司要把人才建设放在企业发展的首要位置,提高人员素质是提高公司管理水平的重要条件之一。首先,要提高财务人员入职门槛,提高财务人员的薪资待遇跟职业发展前景,引入高素质人才。其次,加强对财务人员进行培训,定期不定期举办财务管理相关知识及的培训。财务管理工作不单单是财务部门的工作,而且关系到公司整体利益,财务管理活动不仅仅涉及到公司筹集、分配资金,同时会受到公司经营规模与经营状况的影响。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果最终会体现在财务报表上,财务管理需要全盘考虑,实现企业经营成果最大化。服务是物业企业的生命,“以人为本”是物业管理服务的永恒主题,为了实现这个目标,要求物业管理人员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和工作能力,不断提升物业管理水平。
(二)完善物业企业财务管理制度,提高财务预警功能
企业的财务管理制度的制定,要依据国家相关的税法政策及各相关财经法规,根据企业自身的行业特性、管理要求而制定,并在实施过程中根据管理要求及时修改完善。对物业企业的预算和计划的执行过程进行跟踪监督、对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调整和改正,以保证公司预算的正常执行。在物业公司管理控制过程中,由于企业各个部门的经营及预算的完成情况都会以价值的形式体现在财务报表上,所以也必定会对企业资金的运作结果产生影响,这需要企业全体员工共同参与企业预算的落实和执行,以便实现企业的经营高效运转、企业价值增值。物业企业要对财务活动的各个环节进行风险控制和管理,做到“事前和事中控制”,确保企业目标和预算的有效达成,同时需要制定规避企业风险的预警方案,采取更为有效的规避措施,减少风险所带来的危害。
(三)物业企业要加强资金管理、拓宽融资渠道
资金问题一直是制约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物业企?I的收入比较单一,仅靠物业管理费收入难以维持公司的正常运作。所以物业公司要加强资金管理,开辟新的融资渠道,包括规范收款流程、收费标准、交款时间、记账要求,增强应收账款的催收力度,减少坏账损失、加快企业资金回笼,缩短应收账款的周转时间;对于已收的资金由集团集中管理,采用资金池管理方法由总部统一调配,加强对闲置资金的充分利用,降低企业自身财务风险;物业公司要采用多种经营方式增加收入,为公司创造更大的收益。比如增加广告位租赁收入、停车场租赁收入、保洁费收入等等。物业公司在取得集团股东追加的投资的同时应积极探索外部的融资渠道,银行作为物业企业主要的融资途径之一,物业企业想要取得更多的银行贷款主要取决于自身的经营情况,提高自身经济效益、降低经营风险,方可逐步建立起良好的银企关系。
(四)加强物业企业财务预算管理,提升财务监督权威
《现代汉语词典》对优秀人才的定义是“德才兼备的人,有某种特长的人”,它强调的是人才具有优于一般人的品德和才能。人力资源专家对人才的定义则更为全面、深入:“人才就是为社会发展和人类进行了创造性劳动,在某一领域,某一行业,或某一工作上作出较大贡献的人。”
这个定义除了强调人才要具备优于一般人的才能外,还强调要进行创造性劳动和为社会做出较大贡献。
通过上述人才的定义,可以看出,人才之所以成为优秀人才,而区别于一般的人力资源和劳动者,在于他们具备的知识技能,进行的创造性劳动和实现的社会贡献都要优于一般人。人才的本质在于“杰出性”.正是因为人才杰出性的本质,使成才成为人们的追求。这就需要一定的标准去衡量。人才的标准是人才概念的具体化,人才的标准要能较全面的反应和把握人才的本质特征。目前,各地的人才统计中有这样一个标准:“凡是具有中专和中专以上学历”或“初级和初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都被纳入统计范围,在这里,学历和职称是衡量人才的标准。但这只是一种标准而不是唯一标准,譬如比尔。盖茨大学没有毕业,谁又能说他不是人才呢?其实岗位职务、成果获奖、技术发明专利等,也都是社会认可的人才衡量标准。
二、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小企业面临的市场环境与存在的问题(一)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小企业面临的市场环境2009年下半年全球经济出现复苏性增长,进入了“后金融危机时代”.金融危机给我国中小企业带来的伤害余波尚存,同时也加快了企业经营模式调整与转型的步伐。在这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期,中小企业人才管理面临着许多挑战,必须通过深化管理走出困境。
1.中小企业人才面对的世界市场局面更为复杂多变金融危机到来后,各国对是否应开展自由贸易的态度变得更加暧昧。与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萧条情况下各国争相转嫁危机不同的是,此次贸易保护是在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显著的背景下发生的。因此,表现出了人们对待贸易保护既谴责又渴望的矛盾心里。例如,在西方7国新近出台的经济振兴计划中,都多多少少带有保护主义的色彩。但在2009年2月14日召开的财长会议上却发表声明称,稳定金融市场和推动经济增长是各国需要采取措施的“优先目标”,同时痛批正在抬头的贸易保护主义,号召全球共同抵制。再如,以往双边谈判多为互利互惠,如今却成了讨价还价的平台。2007年12月美国在第三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中,向中国要价和施压倾向明显,出现了美国处于攻势而中国处于防守的态势。
不仅如此,中小企业人才需要对付的贸易保护主义手段更具伤害性且隐蔽。近两年来,西方国家实施的反补贴调查远远大于反倾销调查。例如,美国继2006年10月对中国铜版纸发起补贴调查后,又连续对我国发起多次补贴与损害调查,直接涉及到我国8. 6亿美元的出口和500多家企业7万人的就业。欧盟也已经表示,对于非市场经济体在反倾销调查中获得市场经济地位的企业,自动适用反补贴调查。一般认为,反补贴针对的是政府,影响的却是一个整体的行业。至于服务外包,因其提供的产品是无形的劳务,因此政府的保护常难以琢磨。一种方法是禁止能够开展外包的工作离开国境,当然这种政策执行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另一种是政府制定规则,对服务外包加以控制。在美国,已经有一系列州或联邦政府层面的对付实施服务外包的私人企业的方案出台,当然实施起来确实有一定的难度。这些保护措施,对于提供服务外包劳务的国家来说,更是闻所未闻。
2.新型世界市场对中小企业人才的要求更为严格面对后金融危机时代的新型世界市场,迫切需要整体型、全球化的国际经贸人才及复杂贸易局面解决方案的专家。在描述国际商务管理者所应具备的特征时,有研究者用了这样一段描述:“灵活的个性,广泛的知识面,文化移情价值观,普遍友好、耐心、谨慎,无可挑剔的教育和专业或技术资格———所有这些都是一流的,并且具有健康的体魄、创造能力和同辈的尊敬。如果家庭也得到同样的恩赐,将会更好”.
高级别综合型的国际经贸管理人才、跨行业的国际经贸管理专才等将成为后金融危机时代全球贸易市场最为紧缺的人才。转型的世界市场,商务活动更为复杂,没有全球的眼光和经营头脑,就难以胜任。以服务外包为例,国际服务外包包括很多种商业服务,比如说数据进入,电话呼叫中心,以及软件服务等。美国、英国等国的跨国公司是服务外包的用户,提供者主要来自印度,此外还有菲律宾、中国、俄国和中欧一些国家。美欧跨国公司之所以看重印度的服务外包市场,是由于那里不但劳动力成本低,而且具有良好的教育背景,并且会讲英语。其他国家要想从事这种业务活动,首先得过语言和技术观。如何满足这些条件,无疑给世界市场新领域的中小企业人才带来挑战。
3.新型世界市场的业务范围更加广泛且有难度
有人说,金融危机实际上是一个所谓的叫创造性毁灭的过程。也就是说把那些已经过时的技术,过时的生产方式,过时的产业进行一定的淘汰。因此,这个时候会产生新增长起来的企业,新增长起来的产业和技术,世界市场的业务范围将更加广泛且有难度。危机过后,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要求世界市场上中小企业人才所具备的知识结构也要发生相应的变化;为了引进经济建设所需的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要求外销人员不断掌握新知识、新概念;随着世界市场竞争的加剧,要求有大批熟悉世界贸易组织各项协议和国际贸易新规则的高素质人才。对此,参与者应有各种各样的应对手段,去解决后金融危机时代世界市场转型所带来的种种难题。这既要求政府适时采取措施,有针对性地对在校学生和已经从事国际经营的人员进行教育和培训,同时也要求中小企业人才本身加强学习,以适应新的环境变化。
(二)中小企业自身存在的困境
由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健全,各项改革尚处在探索深化之中,中小企业无论在融资、人才、技术、信息等方面,还是在政府政策扶持方面,中小企业与大企业相比都处于劣势地位。随着经济国际化进程的加快,中小企业将成为独立的市场法人实体,直面市场风险,其自身固有的困难也更为凸现。
1.融资能力差,形成恶性循环。一是银行贷款难,由于中小企业规模小,资信等级低,融资主渠道基本局限于银行贷款,但自己很难找到符合条件的抵押物或保证单位,而金融部门为防范金融风险,资金主要投向效益好的大中型企业,中小企业贷款难的问题更加突出。虽然各地建立了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但担保范围和数额有限,相当一部分中小企业仍然融资无门。二是上市困难。我国证券市场的定位是以促进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为宗旨,重点放在扶持国有大中型企业上市筹资上。中小企业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企业的投资和经营活动因资金短缺受到制约,从而使企业难以更新设备,改进技术,难以凭借更为有利的条件采购原材料和推销产品,也就不能获得较好的规模效益。而越是效益不好,融资也就越困难。资金问题成为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在经济全球化的冲击下,企业的生存就岌岌可危了。
2.技术水平偏低,技术创新能力有限,抗风险能力弱。由于资金、信息、人才管理水平等原因,中小企业普遍存在着引进技术无资金、自行开发无人才、技术创新有愿望而无希望的现象。半数以上的企业50%以上的设备属于七八十年代的,有的甚至是五六十年代的,技术创新基本上靠自己力所能及地做一点。同时,职工文化素质普遍低,技术人员紧缺,很难抵御经济全球化的巨大冲击。
3.产品销售、信息渠道不通畅。中小企业大多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传统产业和技术含量低的领域,产品多以粗加工为主,缺乏有效的产销渠道,更缺乏与国外市场的联系渠道,不能及时捕捉市场信息,正确决策,开发适销对路产品,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竞争中常处于不利的被动局面。
4.生存环境不理想,政策扶持力度小。当前,在对中小企业的认识和政策上,有许多模糊的方面,一是重大轻小,一些地方政府片面理解“抓大放小”政策,在实践中往往“抓大不抓小”,甚至“抓大丢小”,只对组建当地的大型企业集团感兴趣,而弃中小企业的发展干不顾,或者只对出售中小企业感兴趣。二是国家出台的各项扶持企业改革的政策,都是针对国有大型企业,中小企业根本无法享受到。三是各地治理“三乱”时,主要是减轻国有大型企业的负担,常常忽视了中小企业所承担的“三乱”负担问题。
5.竞争手段偏重于价格竞争,竞争力不强。由于方方面面的原因,中小企业经常出现一哄而上、盲目模仿的现象,往往偏重于价格的竞争,而忽视信息、质量、售后服务等方面的竞争,竞争能力不强,更不用说参与国际化的竞争。
6.企业间相互拖欠现象严重。你欠我,我欠他,造成大家都缺少资金,问题复杂化,资金环境和信用环境恶化。资信度低,根本无法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
(三)后危机时代中小企业面临的人才困境
1.经营危机处理引发人才资源短缺
金融危机时期很多企业进行了裁员减薪,导致后危机时代人才资源短缺。研究表明裁员与随后发生的员工主动离职呈正相关关系,裁员行动会引起非裁员对象的震动并促使他们跳槽。中小企业裁员大多粗放无序,在人员价值评估、留存员工心理辅导、社会影响公关等方面缺乏相应操作方案,更加重了人才流失。有的企业则采取集体减薪、取消奖金、缩减福利等方式应对危机,虽然不会导致人员大规模流失,但一些企业只考虑了薪酬总量的减少而忽略了薪酬政策的差别化倾斜,打击了高业绩和关键人才的积极性,“千军易得,一将难求”,高价值人才流失也会给企业造成巨大损失。后危机时代企业经营开始复苏时却陷入了人才短缺困境,不得不匆忙招聘和培训新人,但是新进人员的知识技能、文化适应性相对滞后,培训周期与成本加大,可能使企业贻误先机;关键人才的积蓄更非一日之功,核心人才短缺直接制约着企业日常运营及战略目标的实现。
2.经营模式转型导致人才结构失调
金融危机后全球经济减速、外部需求收缩、生产能力过剩、资源环境约束加剧,加速了我国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型,从主要依靠投资和出口转变为依靠国内消费需求,从过度依赖低成本要素投入转变为提升资源使用效率和自主创新,中小企业经营模式也将随之发生转型。这一进程中企业将不同程度地面临结构性人力资源紧缺或过剩,一方面转型所需人才严重短缺,许多外向型企业过去主要依靠OEM等方式生产,而现在要独立面对国内市场,从加工制造向产品设计、营销管理、品牌建设等领域扩展。但这类企业过去业务功能单一、职责不健全、某些岗位设置缺位,内部缺乏相关人才。另一方面战略转型导致业务活动性质、组织结构发生变化,一些岗位的职能作用减弱甚至丧失,一些员工无法适应新的职责要求,富余人员面临安置,人员过剩问题一旦处理不好,将制约企业顺利转型。
3.经营状况动荡滋生人才信任危机
金融危机已给企业凝聚力造成了伤害,后危机时代的转型又会带来不同程度的动荡,滋生人才信任危机。首先,金融危机后市场不确定性程度加大,企业用人规模受市场波动影响更显著,经济环境不景气造成企业内部氛围紧张,员工不知何去何从。其次,企业经营前景不明朗,战略转型又处于摸索中,新的盈利模式尚未建立,员工对企业前途心存疑虑,进而对个人在企业中的发展失去信心。论文格式第三,金融危机时期的裁员减薪已使劳动关系受损、团队士气低落,后危机时代的人才结构调整一旦处理不善,更将雪上加霜,破坏内部和谐。最后,企业转型期间资源紧缺,必然会采取相应措施降低成本,包括削减薪酬福利开支,这又导致员工认同感、稳定性下降。后危机时代企业必须拿出有效措施激励人才,增强他们对企业及个人发展的信心。
三、后危机时代中小企业的人才管理策略
(一)做好人事规划,有序管理人才
后危机时代对中小企业意味着二次创业,急需营销、技术、管理类人才,同时一些原有业务被削减,相关人员有待调整。企业必须就所需人才的种类、结构、数量、质量、重要性、紧迫性等进行分析预测,确定人才管理的总思路、总目标、总政策,保证各项工作有序进行。一是既要支持和服务于企业经营模式转型,又要考虑政策对员工态度、团队士气、组织文化产生的影响;二是系统整合人才外部引进、内部调配、培训开发、绩效改进、薪酬调整等人事职能工作,协调与其它业务活动之间的关系,避免相互脱节、资源浪费;三是量力而行,视企业承受能力合理分配资源,中小企业资金实力有限,更要检查相关方案的实施成本及效益,严格控制成本支出;四是制定具体措施方案,加强控制检查。
虽然后危机时代企业经营模式转型是必然趋势,但这是一个渐进过程。一方面现有市场还存在机会,如我国外贸依存度仍保持在60%左右,企业要抓住现有市场尽可能为经营转型提供资金来源。另一方面新经营模式的探索也需时日,这一过程充满了不确定性。所以人才规划也变得更加艰难,应该通过滚动计划法等方式提高灵活性,实现人与事的动态平衡。
(二)调整人员配置,优化人才结构
人才结构调整是后危机时代中小企业人才管理的核心课题。
1.加强关键人才的外部引进。由于企业将面对更多的新市场、新领域、新活动,内部又缺乏具备相关经营理念、知识技能、市场资源的人才,迫切需要从外部引进新鲜血液。受金融危机影响多数行业不景气,人才流动加剧,相对经济景气的时候更容易获得人才,这给中小企业带来了机会,要利用自己机制灵活的特点,加大关键人才引进力度。由于外部人才招聘获取、甄选考察、适应融合周期较长,人才引进时要有一定的前瞻性和提前量,不能“临时抱佛脚”.
2.在工作分析、任职资格评估的基础上对现有人员进行合理调配,并辅之以技能培训、转岗培训,使他们逐渐适应新的工作。
3.有计划有步骤地削减一些非核心或者冗余人员,操作过程中切忌粗放无序,可以采用提前退休、临时下岗、直接裁员等多种方式,并且做好离岗培训、经济补偿、优先返聘等工作。
4.转型过渡期新旧业务并存,业务量及人员需求波动大,可以采用两种应对策略:
(1)临时聘用,招聘临时工、兼职人员以解决季节性、临时性人员短缺;(2)通过外协加工将非核心业务外包,或者通过劳务机构将非核心人员外包。这些措施有利于控制人力成本,提高人员使用的弹性,避免给人才结构规划造成混乱。
(三)重视培训开发,积蓄人才资源
后危机时代自主创新、效率提升是推动复苏和发展的根本力量,人才资源的战略地位日益凸显,企业也将面对越来越多的知识型员工,他们更重视个人知识积累,专业培训和职业发展是激励他们的有效手段。
企业应根据发展所需知识技能确定培训计划,挖掘内部培训资源,加强培训成果的实践转化。从中小企业资源现状和培训实效看,要特别强调不脱产的在职培训,在实践中提高工作胜任力,把企业真正建设成为学习型组织。同时培训也是化解人才结构失调的手段,通过“一岗多能”培训能提高人员使用灵活性,更好应对业务波动;使员工掌握更多技能可以增强其自主择业能力;还可以委派工作不饱满的核心员工参加脱产学习,既起到保留、发展、激励核心骨干的作用,又能通过培训满足企业未来发展需要,还可以对培训期间员工的薪资作一定下调。
当然应与该部分员工签订《培训服务期协议》,防止培训后人员流失。
(四)深化管理机制,有效激励人才
中小企业必须从过去粗放的人员管理转变为更精细的人才激励,特别是健全绩效管理、薪酬管理和职业管理体系。
绩效管理不仅是对员工过去工作的评价,更是着眼于提高其未来绩效。绩效管理中要强调:
1.绩效管理包括计划制定、过程监控、考核评价、开发应用、绩效沟通等环节,不能只盯着绩效考评;2.发挥绩效管理的导向性,通过指标设置、权重分配、标准划分来引导员工行为;3.既关注员工实际产出,也重视工作行为,不能像初期管理那样只重结果不论过程;4.尽可能采用可量化、可观察的考评指标,公平合理地评价员工绩效。优化薪酬管理,充分发挥薪酬的激励作用。中小企业实力不雄厚,薪酬水平可以与相关岗位的市场平均薪酬标准持平。同时强调薪酬与绩效挂钩,既发挥薪酬的激励作用又能合理控制薪酬总成本;逐步完善薪酬体系,引入技能薪酬、宽带薪酬、股权激励等形式,与员工中长期激励计划相结合。
加强职业管理,从更深层次激励员工,当员工对自己在企业中的发展前景拥有美好期望才会充满信心。通过职业路径设计为员工提供多维度的职业发展通道;通过建立胜任力模型让员工明确职业发展的条件要求,并为人才选拔、招聘、配置有据可依;通过职业策划帮助员工合理定位,使个人目标与企业目标相匹配;通过工作进展辅导帮助员工激发优势、改善能力、弥补缺陷。
结论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给全球经济发展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在我国,众多的外贸经营企业受到了巨大的冲击。进入2009年下半年,特别是2010年后,世界经济复苏迹象明显,我国经济率先开始走出反弹。因此中小企业如何吸引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是关键。伴随着知识经济和全球经济一体化时代的到来,企业之间的竞争范围不断扩大,竞争的强度不断加剧。在竞争的过程中,人力资源丰富的企业将在竞争中占据优势。因为经济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是人力资源综合素质的竞争。在现代商战中,人才资源是最重要的生产要素,人才竞争已发展到白热化的程度。“合理的流失率”有利于保持企业活力,但如果流失率过高,将影响到企业工作的连续性、工作质量和其他人员的稳定性。若不采取有效对策,最终将削弱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潜力和竞争力。在这样的竞争环境下,中小企业如何吸引和留住人才的问题已经成为中小企业生死存亡的大问题。
本文分析了我国中小企业存在的问题,并就中小企业如何吸引和挽留人才提出了对策。全文共分为三大部分:
第1部分:理论部分,优秀人才的概念,即是“德才兼备的人,有某种特长的人”,强调的是人才具有优于一般人的品德和才能。
关键词:巡回赛;高尔夫;职业;球员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612(2012)09-0045-05
Status-quo, Problems and Emerging Mechanism of Chinas Professional Golf Tour Development
HE Mang,CHEN Xiao-ya
(School of Tourism Management,SUN Yat-sen University,Guangzhou 510275,Guangdong China)
Abstract:By the method of literature review, comparative and analytic study, the paper reviews the development route and status-quo of Chinas golf professional tournament. It finds that although the scale was built, it faced many difficulties, such as low competitive level, small game, incomplete policy and system, limited sponsorship and low public popularity compared with the six big international tournaments. The interactive of these issues drives Chinas tournament into a malignant cycle. By comparative study of Korean golf and Chinas golf professional games, it finds that low public popularity is the root cause of all the other issues. The emergence of top golf players shall increase the audiences and lead the tournament into beneficial cycle.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increasing number of golf players and introduction of golf into Olympics, China shall promote golf tournament development by institution reform, education, culture and globalization.
Key words: tour;golf;professional;players
高尔夫球与足球、网球并称世界三大体育产业,主要原因在于高尔夫职业赛事拥有大量的高端受众,由此产生了巨大的社会、经济和文化影响[1]。如美国男子职业高尔夫巡回赛仅每年45个常规赛事的奖金总额就达2.5亿美金,直接或间接拉动的赛事赞助、电视转播、门票及旅游等经济收益更是高达数十亿美元。有鉴于此,中国高尔夫球协会于2005年8月创办了中国男子职业高尔夫巡回赛(以下简称“中巡赛”)。但与足球、网球等赛事相比,我国高尔夫赛事研究明显不足,有关中巡赛的研究则更少,这与高尔夫赛事应具有的地位及影响显然不符。本文试图通过中巡赛发展历史的纵向分析及其与国外的横向比较中,归纳我国高尔夫赛事存在的问题,解析制约中巡赛发展的深层动因和基础条件,探求破解中巡赛事发展困境的深层机理,建构和完善中巡赛发展机制。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2005年中国高巡赛创办以来每年的赛事站次、奖金及参赛球员规模和赛事体系及运作模式等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查阅了国内外大量的网站和文献期刊资料,对国内高尔夫职业赛事的发展历程、现状、问题及成因等进行归纳,同时通过对中巡赛的举办方和承办方的主要负责人进行访谈以验证文献资料的真实性;运用比较研究法对中巡赛与世界六大巡回赛进行对比;最后,本文运用演绎、归纳等综合分析法对各种信息进行全面分析与探讨,探求中巡赛所面临系列问题的形成机理。
2 中巡赛发展现状分析
2.1 基于中巡赛发展历程的纵向分析 国际上对高尔夫职业巡回赛基本信息的统计指标主要有站次、每站比赛天数和洞数、资金总额及平均每站奖金等。自中巡赛创办以来各年基本情况如表1所示。
从表1中的历年比赛状况来看,2009年以前比赛站次和奖金额度等增长较为平缓,2009年曾有所萎缩,但2010年以来发展迅猛,2011年奖金总额已超过2亿元人民币,中巡赛已经初具规模。中巡赛规模的跨跃式发展,则是高尔夫球被列入2016年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简称“高尔夫入奥”)背景下,中国高尔夫球协会推出了新的中国高尔夫球巡回赛(简称“大中巡”)的赛事体系和运作模式。
从表2可以看出,高尔夫入奥后的“大中巡”赛事改革主要有:一、扩张了赛事体系,构建了包含职业挑战赛、职业锦标赛、职业精英赛、职业公开赛和世界顶级高尔夫球职业赛等五个层次的赛事体系[2],各层次赛事的站次设立灵活;二、丰富了奖金额度层次,与2009年以前中巡赛只设立一个奖金额度相比,“大中巡”依赛事级别设立了从10万美元至700万美元不等的多层级奖金体系;三、完善了赛事运作体系,引入了更多专业化公司,2009年以前中巡赛每年都由世界体育集团(WSG)独家运作,改革后不同级别比赛将分别交由多家专业公司来运作。另外,大中巡的最大变化是将汇丰银行锦标赛、Volvo中国公开赛等在国内举办多年、具有重大国际影响的赛事纳入了赛事体系,提升了中巡赛规模和奖金总额,扩大了中巡赛的品牌影响力。
2.2 中巡赛发展现状的横向比较分析 从表3可知,2011年我国高尔夫职业赛事在站次数量、奖金额度等方面虽与美巡赛和欧巡赛的差距非常明显,却已超过其它四大巡回赛的规模,但中巡赛的国际影响力仍然无法进入世界前六。这主要是因为进行“大中巡”改革后,中巡赛的各项规模指标虽然与六大赛的差距缩小,但中巡赛体系中的本土高尔夫赛事(如职业挑战赛)整体水平并没有显著改善。目前奖金总额超过100万美元的重要赛事,基本上都是国际六大巡回赛在国内所设赛事,如最有影响力的汇丰世界锦标赛、观澜湖世界杯、VOLVO中国公开赛、宝马公开赛等,都是美巡赛、欧巡赛和南巡赛的比赛站次。这一方面表明我国已经具备举办国际大赛的区域经济优势,国内市场的发展前景非常可观,另一方面也表明本土职业高尔夫赛事并没有开发好国内市场,尤其是在高端赛事市场上缺乏应有的竞争力。
实际上,国际六大巡回赛的创办时间都要比我国早,加上创办地具有高尔夫运动发展的历史悠久,拥在大量高尔夫业余爱好者,高尔夫发展受到政策支持等,这些是中巡赛皆不具备的条件,发展经验较难借鉴。但韩国高尔夫发展曾面临着与我国相类似的问题,如今韩国高尔夫职业发展水平远高于我国,职业球员的国际影响和排名要选高于我国;另外,曾经同样被称之为富人运动的我国网球职业赛事在国际网坛影响力也明显高于高尔夫。也就是说,我国高尔夫职业赛事在横向比较中相对落后,中巡赛发展存在着相应问题。
3 中巡赛面临的问题及形成机理
3.1 中巡赛面临的主要问题
3.1.1 竞技水平低,比赛站次及影响力不够 多年来,我国男子职业高尔夫球员国际排名一直靠后,女子高尔夫职业球员成绩要好于男子,虽有国际顶尖球员,但尚未产生明星效应。高尔夫入奥后,中高协适当降低了职业考试门槛,但我国高尔夫职业球员人数仍不足400人,与韩国高达8 000多人的职业球员总量相比,差距非常悬殊[4]。另外,适合我国本土高尔夫球员参加的职业锦标赛与职业挑战赛的规模偏小、站次偏少。由于缺乏足够数量的比赛锻炼,本土球员的竞技水平也很难实质性提高;由排名靠后、知名度偏低的本土球员支撑的锦标赛和挑战赛也难吸引社会公众关注,赛事的社会影响力有限。
3.1.2 政策缺位,缺乏合理赛事体制保障 我国高尔夫运动普及程度偏低,加上球场建设中存在的若干问题,使得我国政府对高尔夫项目的发展一直采用限制型政策[3],这既抑制了高尔夫消费需求增长,也使高尔夫赛事的发展缺乏合理的体制保障。如政府相关部门在交通、安保等方面为高尔夫职业赛事提供的配套支持,在力度上很难与其它同级别体育赛事相比,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我国高尔夫赛事的运营难度;此外,国内仍未建立起完善的赞助商进入与退出机制,赞助商的权益得不到有效的制度保障,致使社会资本轻易不敢进入高尔夫赛事市场。
3.1.3 专业人才少,赛事管理与运营水平不高 国内现有的重大赛事几乎都由国际管理集团 (IMG)和世界体育集团(WSG)等国外专业公司承办。除深圳朝向、北京东铭等少数企业外,绝大多数国内高尔夫赛事运作公司目前较少独立承办大型赛事,从业人员的数量规模和专业化程度也难以满足产业发展需求。从人才培养体系来看,我国高等学校的相应教育资源对产业发展也难起支撑作用,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高尔夫赛事的专业化发展进程。
3.1.4 成长环境差,职业球员生存压力大 高尔夫职业球员的收入主要来自比赛奖金、商业赞助和广告代言。由于排名后、名气小,目前参加中巡赛的大部分本土球员都没有赞助或广告收入,比赛奖金成为其主要收入来源。但与六大巡回赛每站至少100万美元的奖金额度相比,国内球员能够参与的中巡赛每站总奖金只有10万美金,低奖金额度使得名次偏低的本土球员在支付参赛报名费、交通食宿费、球童费等参赛费用后常常入不敷出,很难做到“以赛养赛”[5]。职业化发展路径不顺,使很多职业球员在生存压力下选择了转行或退役,加上高尔夫职业球员与企业家接触机会多,更易步入商界,一些颇具潜力的高尔夫球员常常过早结束了职业生涯。
3.1.5 赞助商有限,媒体和社会对赛事关注度不够 商业赞助是职业体育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在国际上,高尔夫球星常常是企业形象代言的首选,收入通常高于同级别的其它体育明星。但我国高尔夫赛事的商业赞助主要来自国外,并且以六大巡回赛设在国内的赛事为主,对中巡赛体系下的本土赛事较少赞助;国内仅有TCL、美的、华彬集团和观澜湖等少数企业赞助高尔夫职业赛事,职业球员中也仅有张连伟、梁文冲等少数球员能获得企业形象代言[6]。我国高尔夫赛事商业赞助,不但远远不及国外高尔夫赛事,也明显不如国内的乒乓球、足球、网球等其他体育赛事。此外,由于国内高尔夫赛事受众有限,吸引到的媒体关注相对也较少,虽有主流媒体开设高尔夫球频道或版面,但在报道内容上以国际赛事、国际球星和战术解析为主,较少转播和报道本土职业赛事,也较少关注和引导中国高尔夫受众群体的成长[7]。
3.2 中巡赛系列问题形成的深层机理 深入分析中巡赛发展所面临的系列问题,不难发现这些问题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因果联系。比如说,社会关注和赞助商支持有限,必然导致赛事奖金少、国际球星缺乏参赛激励,本土职业球员也很难达到“以赛代练”、“以赛养赛”的锻炼目的,比赛竞技水平因此难以提升,而竞技水平低和赛事影响小,反过来又会影响政府的政策支持力度、延缓产业基础的培育进程,导致赞助商进一步降低投入……
这一系列互为因果的难题交织在一起的相互作用,使中巡赛陷入了恶性循环的发展“困境”。其中,经济发展水平有限导致高尔夫参与者有限,社会对“高而富”的质疑令高尔夫体育运动形象受损,直接导致了高尔夫职业赛事受众有限;受众越少,媒体和社会对赛事关注就越低,商业赞助就越少,中巡赛规模也难以扩大,使得比赛站次和影响力不够,赛事人才和专业化程度就难以提升,职业球员群体难以发展壮大,高尔夫球星难以成长,缺乏明星示范和媒体宣传,高尔夫运动推广较慢,没有群众基础使得高尔夫赛事缺乏受众,我国高尔夫运动多年来也一直处于这样的恶性循环之中。
由于上述系列问题之中,我国高尔夫政策和形象等外部环境难以在短期内改变,中巡赛发展的关键就在于增加高尔夫赛事受众,提升社会和媒体对高尔夫赛事的关注度。体育明星则是社会和媒体关注的焦点,打破中巡赛发展中系列问题形成的恶性循环就需要高尔夫明星效应,韩国高尔夫和我国网球的发展历程已经提供了很好案例。上世纪90年代时,韩国政府仍然严禁高尔夫球场建设,打高尔夫被视为富人的奢华、浪费行为,但在上世纪末韩国政府为应对东南亚经济危机允许高尔夫球场建设以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朴世莉、崔京周、魏圣美等一批高尔夫明星的涌现,彻底改变了韩国大众对高尔夫运动的认识,高尔夫职业赛事成为受众最多的体育节目之一,激励着一批又一批青少年成为职业球员,培养出众多国际高尔夫明星[8]。在我国,李娜、郑洁、晏紫等我国网球名将对我国网球运动发展和职业赛事推进起着不可磨灭的贡献。由此不难看出,中巡赛由恶性循环转向良性循环的边界就是世界级高尔夫明星的诞生,一旦我国高球界出现类似韩国朴世莉这样国际明星,就不难提升公众对高尔夫运动关注,改变高尔夫运动的社会形象,增加高尔夫球员和高尔夫赛事观众,导致商业赞助的回报和动机增强,赛事站次和资金增多、职业球员成长环境更好,也将反过来推动高尔夫赛事体制的建设和完善,提升高尔夫赛事管理水平。
4 构建中巡赛发展的推进机制
中巡赛发展困境的深层动因在于我国高尔夫爱好者人数有限和高尔夫社会形象欠佳导致的高尔夫赛事受众有限,培育和打造我国的世界级高尔夫明星将能让中巡赛突围。近年来,冯珊珊等女子职业球员不断冲击大满贯赛事并最终获冠,表明中巡赛的临近突破恶性循环的边界。但由于中巡赛发展面临着互为因果、相互作用后累积而成的系列问题,要破解中巡赛发展困境,我们不能做等高尔夫球星出现,
4.1 加快高尔夫球运动管理体制改革,全面提升产业化运营水平 在国家体育总局《2001-2010年体育改革与发展纲要》的指导下,中国高尔夫球协会应加快协会的法人化、实体化改革进程,进一步发挥对赞助商、专业赛事公司、职业球员和地方政府等不同利益主体的行为协调作用,尤其是通过建立完善的赞助体系,为赞助商提供便捷、有效的进入与退出机制,更好地保障赞助商权益并推动其加大投入。此外,中国高尔夫球协会还应重点加强与各级政府的沟通,争取相关职能部门在交通、治安、环保和宣传等方面的支持,更好地为提升中巡赛的产业化运营水平提供制度保障。
4.2 增加职业球员数量规模,多途径提升竞技水平应将增加高尔夫职业球员人数和提升竞技水平作为主管部门工作重点,在推进“高尔夫进校园”活动的同时,重点发掘和培养有潜力的职业球员,打造和依托赛事平台提升职业球员竞技水平。在积极推动将中巡赛积分纳入国际高尔夫巡回赛积分体系为本土球员提高世界排名创造机会的同时;还应尽力促进更多中国球员出国参赛,邀请更多国外球星参加中巡赛,吸引更多国际赛事登陆中国、加入“大中巡”体系;另外,还应做强做大业余高尔夫赛事,为业余球员在转职业之能有更多锻炼机会和更好成长环境。随着高球奥运战略和“走出去、请进来”的国际化战略的实施,我国职业球员的世界排名和竞技水平将有质的飞跃。
4.3 加强高尔夫赛事与文化宣传,提高社会公众认同 受众群体规模是决定高尔夫赛事发展前景的关键。在社会公众对高尔夫运动认知不足、认同度偏低甚至存在种种偏见的情形下[7],中巡赛的发展将举步维艰。为此,应尽力整合媒体资源,增加对高尔夫赛事的转播场次和报道力度,加大对高尔夫赛事与文化的宣传力度,引导社会公众更深入地了解高尔夫运动的文化内涵,全面激发公众对高尔夫球运动的关注和参与意识。
4.4 大力发展高尔夫职业教育,夯实高尔夫产业发展基础 人才资源是高尔夫产业发展最重要的无形资源[9],对于起步较晚的中巡赛来说尤其如此。在高水平国际赛事的强力挑战下,中巡赛迫切需要一大批既精通赛事运营、熟悉裁判业务、具备赛事策划组织能力,又接受过系统外语和计算机教育的专业化经营管理人才。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加快发展高尔夫职业教育,创新高尔夫人才培养体系,加强高尔夫领域的产学研合作,并建立起高尔夫从业人员的职业资质认证体系和激励机制。
5 结 语
从纵向比较来看,中巡赛取得了很大进步并初具规模,但与国际六大巡赛回和同样发展背景下的韩国高尔夫和我国网球职业赛事的横向比较来看,面临着赛事受众有限、职业球员少、竞技水平低、赛事规模小、赛事体制不健全和商业赞助不足等问题,这些互为因果的系列问题相互作用使得中巡赛陷入恶性循环发展之中。其中,高尔夫运动参与者人数有限和高尔夫社会形象欠佳导致的赛事受众有限是中巡赛发展困境的深层动因。韩国高尔夫和我国网球等职业赛事发展经验表明,培育和打造高尔夫球星能够打破恶性循环,将中巡赛导入良性循环发展之中。在高尔夫入奥和我国高尔夫爱好者不断增加的背景下,以冯珊珊等为代表我国女子高尔夫球员排名提升和国际影响力的增加表明中巡赛已临近突破恶性循环的边界,由高尔夫明星引导中巡赛走出发展困境是可行的。我们应以高尔夫入奥为背景,从赛事体制改革、职业球员培育、高尔夫文化推广等方面多管齐下,尽快构建破解中巡赛发展困境、促进职业球员成长的赛事推进机制。
参考文献:
[1]
何莽,饶勇,陈奕滨.国际化旅游项目在民族地区文化融合的实证研究[J] .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11,33(2):123-128.
[2] 高尔夫奥运战略显端倪,打造大中巡纳入国际积分[EB/OL] . http://.cn/golf/2010-01-27/09114811445.shtml.
[3] 何莽,陈奕滨,饶勇.我国高尔夫球场发展和区域分布的影响因素分析[J] .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1,34(1):122-125.
[4] Kim, S. S., K, J. H., & Ritchie, B. Segmenting overseas golf tourists by the concept of specialization[J] .Journal of Travel & Tourism Marketing,2008,25(2), 199-217.
[5] 付成.基于DEA方法的我国重大高尔夫赛事运营绩效评价[D] .中南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系,2009.
[6] 刘惠英,胡庆龙. 我国职业高尔夫运动的发展困境及对策思考[J]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8,25(4):46-49.
[7] 李勇勤. 中国高尔夫职业巡回赛动态解析及其可持续发展策略选择研究[J]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9,23(6):113-116.
[8] Kim, S. S., Chun, H. & Pertick, J. Positioning analysis of oversieas golf tour destination by Korean golf tourists[J].Tourism Management, (2005),26(6), 905-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