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28 17:31:5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银行业的发展历程,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资本市场功能
在新兴产业发展历程中,资本市场为其提供融资、成长、进步空间,并且彰显以下几方面功能:一是资本市场在新兴产业发展中具的产权重组、转换性功能。在产业发展过程中,合理、初始的产权界定,是产业一切资源得到有效配置的前提条件。在此背景下,资本市场作用在其中,通过经济机制的改变,为新兴产业合理融资提供通道,实现新兴产业产权重组、转换模式,促进新兴产业资源的合理性配置、分配,为新兴产业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二是资本市场在新兴产业发展中具有融资性功能。新兴产业的发展需要具有一个良好的融资渠道,双方能够借助资本市场平台,进行直接的融资,以此能够拓宽新兴产业渠道,提升新兴产业融资效率。在新兴产业融资过程中,资本市场能够在短时间内将社会层面中的闲置资金进行集中,形成较大的资金流,为新兴产业提供有力的资金支撑。与此同时,针对一些大型产业上市,资本市场提供充足的融资渠道,促进产业规模的扩大。三是资本市场在新兴产业发展中具有流动性功能。新兴产业在发展历程中,资本市场彰显的资金流动性功能,是指产业投资者在市场中购买一定的金融工具,其能够根据自身实际,在一定条件下出售金融功能,实现市场买卖交易模式。而针对此市场买卖形式,并不是货物形式买卖,而是通过货币化、证券化形式,克服时空障碍限制,实现市场资本的有序流通,维持市场经济平稳发展。四是资本市场在新兴产业发展中具有资产风险定价性功能。在新兴产业发展历程中,资本市场属于非完全竞争市场模式,存在一定的资产交易风险,但与此同时,资本市场也为新兴产业发展提供一定的资产风险定价功能,促进新兴产业资产的进一步调整。
资本市场促进新兴产业成长的价值
拓宽新兴产业融资渠道融资是资本市场的本源功能,其为新兴产业发展提供融资渠道,推进新兴产业发展及成长。从新经济学视角分析,资产市场在发展历程中,会不断的积累、形成较多的资本,这为新兴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资金流。资本市场以其独有的资本整合、集聚机制,为一个国家、一个区域的产业经济发展提供支撑,能够满足新兴产业不同的经济发展需要,为新兴产业升级转型提供强有力的资金流,并且能够帮助新兴产业度过瓶颈时期,实现资产的合理性分配,以此拓宽新兴产业资金渠道。资本市场作用于新兴产业成长,其融资渠道拓宽主要体现以下几方面:一是在新兴产业发展以及上市过程中,需要一定的产业、经济予以支撑,其中包含法律法规手段以及充足的融资资金流;二是在新兴产业成长过程中,资本市场能够构建一个专门的融资板块,根据新兴产业发展需要,经过合理的审核,为新兴产业提供源源不断的资金流以及资金获取通道,推进新兴产业发展;三是资本市场在新兴产业成长中,通过合理的配置市场资源,为新兴产业长期发展、升级提供资金保障。提升新兴产业风险抵御能力资本市场在新兴产业发展过程中,不仅具有拓宽融资渠道,为新兴产业提供源源不断的资金能力,更能够帮助新兴产业抵御风险,提升新兴产业风险抵御能力。众所周知,无论是新兴产业还是发展较为成熟的产业在各自发展历程中都存在风险,尤其新兴产业,其对市场发展模式以及风险类型明晰度不足,在风险来临之际,很容易受到风险的侵害,严重者使自身产业发展滞后,甚至使新兴产业退出市场发展平台。同时,由于是新兴产业,其信用度较低,财产担保力度不强,多数银行很难向其提供融资、贷款等服务模式,使新兴产业在发展历程中不能够以充足的资金抵御风险。而在资本市场的作用下,能够帮助新兴产业提供融资通道,使新兴产业能够有足够的资金抵御风险,增强新兴产业抵御风险的能力。此外,资本市场根据市场发展模式,为新兴产业发展提供建议,使其对自身产业发展进行明确,使其发展不迷茫,进而推进新兴产业发展及成长。
资本市场促进新兴产业成长的方法
为新兴产业提供低成本融资平台在新兴产业发展历程中,融资渠道、平台的明确,为其发展注入动力,使其能够有充足的资金流,促进自身成长。因此,发挥资本市场功能,推进多个层次的股票市场体系建设,以此为新兴产业发展提供低成本的融资平台。首先,推进主板性的新兴产业进行整体上市。在促进新兴产业成长过程中,需要推进较多的新兴产业进行一同上市,提供整体上市的融资平台,减少投资方对新兴产业股票的投机,为新兴产业提供平稳的证券流通平台,推进新兴产业长远发展。整合所有同等类型的新兴产业模式,实现新兴产业整体上市模式,为新兴产业融资提供宽广的平台。其次,建设中小新兴产业板。中小新兴产业在资本市场作用下,建设符合中小新兴产业板块,符合证券市场以及大众监督管理作用,实现新兴产业制度、体制的国家,提升新兴产业核心竞争力,以此为主板市场发展提供有益补充。在市场发展历程中,新兴产业要想取得良好的发展前景,需要发挥自身融资功能,实现资金的流动。最后,实现场外交易市场发展。拓宽新兴产业发展面,实现场外交易市场发展模式,为新兴产业发展提供较为广阔的融资渠道,以此推进新兴产业成长。
鼓励银行业态业务创新
在新兴产业成长历程中,银行作为资本市场的重要部分,银行起到关键性的融资作用效度。针对新兴产业融资困难、发展力度不足问题,银行应调整业务操作模式,根据新兴产业发展模式,开发新的银行业务模式,推进银行业务模式的创新。首先,政府发挥作用功能,鼓励银行业务创新模式,为新兴产业融资提供平台,此外,银行在为新兴产业服务的同时,能够提升自身业务发展能力,促进自身全面性发展。其次,银行业务模式应与新兴产业发展模式实现合作关系,加强两者的交流、沟通,使银行能够获取新兴产业相关资料,以此能够为新兴产业提供贷款等业务。例如:在信息技术作用下,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提升银行获取新兴产业信息资源便捷性、真实性、快速性,以此为新兴产业提供相关的以往服务模式。再次,银行在金融机构准入制中,放宽政策,为新兴产业提供融资模式。例如:借助德国等国家的全能银行发展经验,鼓励新兴产业参与到融资机构中,为新兴产业发展提供融资平台。最后,针对新兴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不足情况,银行业务实施中,应根据此信息内容,拓宽适合新兴产业融资渠道。例如:资产抵押等业务活动的开展,加强风险控制,提升融资服务项目模式。新兴产业发展债券市场在新兴产业发展中,资本市场大力的发展债券市场,为新兴产业成长提供支撑。首先,资本市场大力的发展债券市场,管理新兴产业发行产业债券模式,针对我国债券市场发展不成熟以及新兴产业融资力度不足等问题,借助国外成熟的债券市场发展模式,根据本国债券发展模式,推进本国债券市场的发展,助力于新兴产业成长。例如:在债券市场发展中,多鼓励新兴产业进行债券发行,通过购买债券,使新兴产业获取较多的资金流,拓宽新兴产业融资渠道。其次,推进中小新兴产业债券的发行。相比较大的产业发展模式,中小新兴产业发展模式力度不足问题是众所周知的,针对此问题,鼓励中小新兴产业进行集合的债券发行,以自身优势,打造特色的债券发行模式,吸引受众面关注,获取较多的融资渠道。最后,推进适合新兴产业成长的高收益债券的发行。在新兴产业债券发行中,吸引投资者购买收益较高的债券模式,推进自身债券发行模式的升级,促使自身债券顺利发行。同时,通过资本市场发展模式,提升债券面值,实现股份分红等模式,拓宽新兴产业融资路径,推进新兴产业健康发展。
结语
研究资本市场促进新兴产业成长方法十分必要,是发挥资本市场在新兴产业的功能性需要,促进新兴产业全面性、综合性、国际性发展,以此提升我国新兴产业在国际化市场发展中的地位,促进我国综合经济实力的提升。因此,新兴产业的发展需要依托于资本市场,发挥资本市场功能性,从为新兴产业提供低成本融资平台、鼓励银行业态业务创新、新兴产业发展债券市场三个维度,拓宽新兴产业融资路径,进而实现资本市场促进新兴产业成长的战略发展模式。
参考文献
[1]胡吉亚.战略性新兴产业异质性与融资模式匹配度研究―――基于120家上市公司数据[J].社会科学,2020(04):44-57.
[2]万哨凯,宋晓丹.江西省金融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途径研究―――基于国际经验及启示[J].经济研究导刊,2019(32):23-25.
[3]耿成轩,曾刚.政府补贴、融资约束与战略性新兴产业融资效率―――基于双边随机边界模型的实证研究[J].管理现代化,2019,39(04):5-8.
【关键词】信托 信托业 发展 法制
一、中外信托业发展历程概述
(一)国外信托业发展历程概述
1.英国信托业发展历程概述。英国信托业是世界上信托业的发源地,最早出现的形式是以社会公益为主的非营利性民事信托。在1925年,《法人受托者》l例颁布后,由法人办理的以盈利为目的的营业性信托才真正开始。随着英国工业革命后生产的突飞猛进,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全英国财产的 1/20 是信托财产。英国信托业务偏重于个人信托,这一点是英国信托与其他国家信托相比最显著的特点。英国的法人受托信托业主要由银行和保险公司兼营,英国信托有着极为广阔的海外发展空间。
2.美国信托业发展历程概述。18 世纪末到 19 世纪初,美国开始从英国引进民事信托。不同于英国的是,美国一开始就把信托业作为一种事业经营,用公司组织的形式大范围地经营起来。美国比英国早80多年在世界上率先完成了个人受托向法人受托的过渡,民事信托向营业信托的转移,为现代信托制度奠定了基础。19世纪末到20世纪80年代,现代信托在美国得到迅猛发展。
3.日本信托业发展历程概述。日本的信托业是从欧美引进的,起步晚但是发展迅速。日本法律意义上的“信托”始自1900年的《日本兴业银行法》,之后日本的信托公司和信托业随着日本经济的起飞而获得迅速发展。二战后,日本信托业务日渐衰落,信托专业公司只剩下7家,为了解除信托公司的经营困境,日本效仿美国让信托公司兼营银行业,信托公司在形式上转化成了银行,7家信托公司除1家转化为证券公司外,其余全部更名为信托银行。但信托银行成立不久,日本又对信托业重新确立了分业经营的模式,规定信托银行以信托业务为主,只是在与信托业务有关的范围内可以经营银行业务,而银行兼营的信托业务则全部移交给信托银行管理。
(二)中国信托业发展历程概述
我国最早的近代信托业产生于1921年,但是并没有像英国、日本、美国等国那样发展成为国家金融、服务机构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我国的现代信托业发展虽然只有短短30几年,但是呈现出了其非常有特点的一面:首先在监管部门的严格管控之下,目前在法律方面还是有很多缺失,但是中国现代信托业的外部发展环境却是逐渐趋于完善。
二、中外信托法制差异分析
(一)信托的设立
1.委托人的地位
在是否将委托人视为信托当事人的问题上,英美法系与我国有着截然不同的结论。英美信托法由于出现在合同法之前,并未赋予委托人权利主体的地位而我国《信托法》认为,委托人作为信托的设定者,在信托法律关系中具有重要地位,受托人对信托财产的管理和运用直接关系着委托人意愿能否实现,肯定委托人的信托当事人的地位符合合同的基本法理。
2.信托受益人的确定性
信托制度作为一种为受益人的利益而进行财产管理的制度,受益人的确定性至关重要。没有受益人,信托关系就不能成立,受托人不履行职责的,就没有人要求强制实施信托。
3.信托登记制度
信托登记又称为信托公示,是指通过一定的方式将对有关财产已设立信托的事实向社会予以公布。信托登记的实质是信托财产的登记。英美法系国家的信托法没有专门的信托登记制度。我国成立了专门的《信托法》,近年来,上海在对信托登记进行试点,并建立了专门的信托登记中心,并面向全国提供信托登记服务。
(二)信托财产
1.信托财产的所有权。英美法系中,信托财产有双重所有权制度,即受托人享有普通法上的权利,受益人享有衡平法上的所有权。我国《物权法》奉行一物一权主义。财产权的法律构造方面包括物权和债权,有如下几个特点:一、财产所有权是指对物全面的排他性的支配权利,实践中一般是赋予受托人对信托财产物权性的实际控制权。受益人则取得受益权,并使之债权化。
2.信托财产的独立性。信托财产独立性是指信托一旦有效设立,信托财产即从委托人、受托人和受益人的固有财产中分离出来而成为一项独立的财产。信托财产的独立性对于保护信托财产,实现信托目的具有重要意义。我国《信托法》对此都有明文规定,但在英美国家没有成立信托法。我国的规定是将该项利益归入信托财产。因此可以认为美国信托法的此项规定暗含着将受托人谋取的私利归属受益人。
三、结语
本文的研究是笔者在以往学者及信托从业者大量研究的基础上完成的,结合当前的我国信托业发展形势及自身在信托行业的工作经验,分析中外信托制度的不同,从而得出对我国当前信托业结构优化的启示与可操作性的建议,所得出的观点难免因数据时滞或考虑欠周而不妥,或引用文献出处有疏漏之处,在此敬请指点和谅解。谨以此文献给初入信托行业的从业者,以供建立信托行业知识架构以及对信托业结构优化感兴趣的同仁,以供理论与实践的探讨。
参考文献:
[1]周小明.中国信托业协会网站:2014年3季度中国信托业
发展评析.
[2]李雨潼.中日信托业发展历程比较分析[J].现代日本经
济,2009(165).
[3]曹芳.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英、美、日三国信托发展比
较研究及启示.
“直销银行”根植于互联网时代,作为采用新型运作模式的银行,应运而生、顺势而盛。它几乎不需要设立实体业务网点,有些情况下甚至不需要发放实体银行卡,通过邮件、电话、传真、互联网及互动电视等媒介工具,就可以实现与终端客户的直通,快捷便利地开展业务往来。
“直销银行”产生于20世纪末互联网初兴时期,在“互联网+”的背景衬托下焕发出新的光彩。中国银行业是否可以借助“直销银行”转型已成为行业热议的命题之一。 “直销银行”产生于20世纪末互联网初兴时期在“互联网+”的背景衬托下焕发出新的光彩。 海外直销银行发展历程
就海外直销银行的发展演变来看,从20世纪80年代末产生至今,国际直销银行走过了25年的历程,在利率市场化、网络技术进步、客户消费观念和习惯改变、监管导向调整等因素的共同影响下,其发展历程可分为萌芽发展、模式初成,快速发展、整合分化,以及创新突破、百花齐放三个阶段,每一个阶段,银行业都相应出现了一些典型的机构和业务模式。
(一)1989年-1998年:萌芽发展,模式初成
在直销银行起步阶段,产品服务、销售方式和渠道布局都处于摸索试探和快速变化状态。互联网技术的出现和发展,推动直销渠道从初期的电话和邮件开始向网络转移,但整体来看,直销银行在市场的影响很小。
1.驱动因素
利率市场化势不可挡。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欧各国陆续完成利率市场化。德国1976年全面放松利率管制,英国1981年取消公布最低贷款利率,美国1986年完全取消Q条款,银行业的利差收益遭受挤压,面对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创新突破势在必行。
互联网技术横空出世。20世纪90年代末,最令人激动的技术革新莫过于互联网技术的出现。随着互联网进入长期快速成长通道,销售和交易等市场行为也在技术上从电话模式向更便捷、更便宜的互联网转移。
2.领先银行与标志性事件
1989年10月,英国的米特兰银行创办了全球第一家直销银行First Direct并取得了成功,它通过位于英国利兹市的呼叫中心提供24小时服务。First Direct在推出不到两年后便获得了10万名用户,并于1994年开始赢利,今天已成为英国影响力最大的直销银行品牌之一。
随着First Direct的成功,欧美其他金融业比较发达的国家也相继出现了自己的直销银行。1995年,美国第一家直销银行SFNB正式宣布成立,是世界上第一家完全通过互联网运营的直销银行。1997年,ING集团在加拿大设立了集团第一家直销银行ING Direct Canada,并在日后将该模式逐渐推广到欧美其他各国,成为规模最大的全球性直销银行。德国的DAB Bank于1994年成立,在德国混业经营的金融市场中开创了直销证券经纪模式,后成为欧洲第一家推出网上股票经纪业务的金融机构。
3.发展特点
战略定位:在直销银行发展的初始阶段,主要是通过线上渠道代替传统银行的线下网点,从而大幅降低运营成本,利用成本优势提供价格更有竞争力的产品,通过薄利多销的模式来吸引客户。
产品/服务:纯线上渠道的直销银行在发展初期的产品主要以存款、消费贷款等基础性的产品为主,同质化现象明显,无法完全满足客户的综合金融需求。同时,合同签署、支票存汇等常用的服务都需要通过邮寄的方式实现,在安全性和时效性上相比传统银行都存在较大不足。
渠道:直销银行在发展的初始阶段以电话、邮件等线上渠道代替传统银行的线下网点来服务客户。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直销银行也逐渐向网络模式推进,从而持续降低人工服务的成本并提供更便利的渠道体验,纯粹的网络直销银行模式开始出现。此外,部分直销银行也开始通过提供邮寄账单、合同服务,自建ATM或合作建立ATM网络等服务渠道来尽力弥补线下渠道缺失造成的不足。
总体而言,直销银行刚刚起步,无论在技术上和服务模式上都不成熟,在品牌认知度、用户信任度及服务体验上均落后于传统银行。此阶段直销银行的获客成本往往较高,规模在银行业中的占比也可以忽略不计。
(二)1998年-2010年:快速发展,整合分化
2008年开始的次贷危机对全球的银行业都带来了较大的冲击,直销银行也难以幸免。根据统计显示,2009年美国直销银行业的资本利润率(ROE)为-4.34%,比当年银行业的平均水平低3.64个百分点。但总体上看,多数直销银行基本上经受住了危机的洗礼,也为纯线上直销银行模式在完善风险控制方面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1.驱动因素
经济周期波动深刻影响了银行业竞争格局。2008年次贷危机对金融业造成极大冲击,行业内出现了整合并购的浪潮。受危机的影响,部分直销银行因为自身承受风险能力较低而被迫倒闭或重组,小型独立直销银行承受风险能力低,纷纷成为大银行并购的对象。这一轮行业整合使得领先的直销银行做大做强,部分小型直销银行则走上差异化道路。
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普及。以互联网为主要渠道的直销银行模式在多国快速发展,并开始蚕食传统银行市场。传统大银行面对激烈的竞争开始主动应对,欧洲多国大银行通过并购早期的直销银行或者成立子公司纷纷试水直销银行。
2.领先银行和标志性事件
这一阶段,互联网技术和商业化进一步发展,直销银行在多个国家继续快速发展。以美国为例,目前资产总额最高的16家直销银行中有9家是在1998年至2000年期间创办的,主力来自外资银行、券商、险企、信用卡公司、车商等市场新进入者。美国直销银行的市场份额从2002年的0.7%提高到2009年的3%,年复合增长率达20%,远超美国银行业整体7%的增速。
与此同时,直销银行模式除了在美英德等金融产业发达的国家持续推进,也开始在欧美的其他国家大量出现,如意大利的WeBank银行和Fineco银行、波兰的mBank银行、澳大利亚的UBank银行,以及全球性的HSBC Direct等。
3.发展特点
战略定位:在行业整合分化的大潮中,领先直销银行做大做强甚至向全功能银行发展,而一些小型直销银行则转而走向差异化之路。
领先直销银行做大做强比较典型的例子是荷兰ING金融集团旗下的ING Direct。在进入目标市场初期时,ING Direct主要针对25岁-40岁熟悉互联网技术的中高收入群体并取得成功。随着业务发展,ING Direct通过不断丰富网上产品种类、建立线下低成本的ING咖啡馆渠道等手段,成功将目标客户拓展到了更加广泛的人群。而小型直销银行则开始走差异化道路,针对不同的目标客群打造自身特色,最为典型的就是First Direct。与此同时,世界各国还出现了一些走专业化产品路线的直销银行模式,如美国的Scottrade、Onvista,德国的NetBank等。
产品/服务:随着技术能力的不断提高,直销银行的产品和服务创新在这个阶段十分突出,不再局限于起步初期只提供简单的存贷款产品的模式,在保持简单快捷的竞争优势的同时,通过不断丰富产品种类和组合,满足用户更广泛的需求并持续提高用户的黏性。例如,美国的Scottrade和Onvista直销银行主打股票、基金的投资服务,相比传统投资渠道更加简便快捷。
渠道/营销:一方面,随着技术发展,网上渠道的完善,直销银行更多的服务功能和产品销售实现了网络化,更多产品提高网上推广力度。另一方面,部分直销银行开辟了自己的专属线下网点,或通用母行的线下网点开展服务,“线上+线下”的模式成为直销银行打造形象、提升信任度和体验度的重要方式。在营销渠道的选择上,由于目标用户使用习惯的特点,直销银行更加重视互联网渠道的推广,如投放更多的网络广告、率先使用社交媒体营销等。
(三)2010年之后:创新突破,百花齐放
在度过了2008年以来的次贷危机后,近年来直销银行业的净资产收益率(ROE)显著高于银行业平均水平:2012年美国银行业的ROE为8.7%,而直销银行业则达到11.4%,这说明美国直销银行业更快地从危机中复苏,体现了直销银行模式的活力。
直销银行在银行业中的影响力也不断增强,在目前欧美发达国家普遍占据了约7%-10%的市场份额,成为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特别是从2010年至今,在新技术的支持下,直销银行的业务模式不断创新突破,百花齐放,并同时开始向全球蔓延。
1.驱动因素
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爆炸式发展。技术进步推动了直销银行模式上的创新和进一步快速发展。欧洲直销银行业继续发展,出现新型直销银行,如主打移动端的创新模式等。2010年后亚洲、澳洲等直销银行出现并快速发展。
客户需求的变化。大数据等新技术的应用进一步提升了网络金融的效率,使随时随地的体验成为可能,为满足客户对社交化、定制化、金融场景化的需求,顺应互动、跨界的趋势,纯移动端的直销银行正式推出。
综合金融进一步发展。金融开放和融合(与非金融的融合)。美英德直销银行继续重组,大银行收编趋势加速。经过不断地兼并整合,目前,全球大多数的直销银行都是大型银行集团全资或控股的子公司或子品牌。
2.领先银行和标志性事件
新加坡最大的银行集团之一华侨银行在2011年5月推出直销银行子品牌Frank。针对20世纪80年代以后出生的年轻人,Frank从产品设计、网络渠道风格到营销手段上都大胆创新以迎合年轻人的使用习惯,并辅以线下渠道作为其品牌宣传的手段。Frank的线下商店整体风格清新明快,店员也都是和顾客相仿的年轻人,柜台设计完全开放。这种店面设计颠覆了银行网点的刻板风格而更像是一家家精品购物店,一经推出就获得了年轻人的青睐。
巴黎银行于2013年在法德荷比四国同时推出直销银行品牌Hello Bank,以移动客户端作为服务客户的唯一渠道,PC端仅用来推广品牌而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Hello Bank也因此成为全球第一家完全通过移动端渠道运营的银行品牌,体现了直销银行紧随移动互联网发展趋势的创新精神,又一次走在了银行业的前列。Hello Bank还大幅简化了登陆、产品购买、转账查账等功能的流程,以更好地适应用户在移动端的使用习惯,大幅提高了用户的体验。
3.发展特点
关键词:商业银行;特殊性;创新性
[中图分类号]F83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12)3-0016-02
对于我国商业银行而言,纵观其发展历程来看,走过了从混业到分业,再到综合经营的发展历程。虽然这段历史并不长,但回顾起来,这段历史还是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我国银行业综合经营还处于初级阶段,收入、利润贡献度都较低,仍有较大发展空间。但是综合经营已经成为大型商业银行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我国商业银行的改革任务是十分艰巨的,需要明确目标、周密策划、区别对待、稳步推进。
一、我国商业银行的特殊性
1.商业银行又是不同于一般工商企业的特殊企业。我国商业银行的特点之一是社会属性的企业法人但国家并不能像对待一般企业那样对待商业银行。其特殊性具体表现于经营对象的差异。工商企业经营的是具有一定使用价值的商品,从事商品生产和流通;而商业银行是以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为经营对象,经营的是特殊商品:货币和货币资本。经营内容包括货币收付、借贷以及各种与货币运动有关的或者与之相联系的金融服务。从社会再生产过程看,商业银行的经营,是工商企业经营的条件。同一般工商企业的区别,使商业银行成为一种特殊的金融企业。
2.商业银行与专业银行相比又有所不同。商业银行的业务更综合,更全面的为客户提供金融服务。而专业银行只集中经营指定范围内的业务和提供专门服务。随着西方各国金融管制的放松,专业银行的业务经营范围也在不断扩大,但与商业银行相比,仍差距甚远;商业银行在业务经营上具有优势。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外资银行全面进入我国市场,我国商业银行不仅面临着国内同行的竞争,还需要与外资银行一争高低。各银行为了在竞争中占据市场优势,纷纷通过金融创新的手段增强银行竞争力,这无疑加快了我国金融创新的整体步伐。但是“创新”是一把双刃剑,它在为商业银行带来收益和竞争优势、规避现有风险的同时,也留下了新的风险隐患。
二、新时期商业银行的创新性要求
1.金融业务的创新。商业银行业务创新是以客户需求为导向,以技术进步为基础,为提高竞争力和追求利润最大化,规避政府的金融管制而进行的业务产品的创新。它直接关系到商业银行的生存和发展,是银行整体创新中最活跃的部分。商业银行在经营过程中,为追求利润最大化,时刻关注着客户的需求,积极寻找新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以不断满足广大客户的要求;同时,创造新的利润增长点,扩大市场份额,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2.金融服务差别化的经营创新。服务是竞争取胜的前提,现在越来越多的商业银行选择通过提供差别化的服务,以提高自己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差别化指经营机构向客户提供与众不同的产品和服务来满足不同客户的不同需求,从而在市场中取得竞争优势。要求商业银行从以产品为中心转向以顾客为中心转化,以满足客户需要为前提,推出个性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并通过金融创新不断培育客户的潜在需求。商业银行为推出创新的金融产品,需要通过业务量、业务规模以及客户资信等指标将客户划分为不同等级,并为其提供差别化的产品与服务。
3.金融监管方式的创新。首先应优化监管体制、奠定法律基础,构筑商业银行综合化经营的制度框架。西方金融业由分到合的制度变迁过程显示,一方面监管体制与法律法规应该顺应经济、金融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要以优化监管体制和立法等形式引导并推进金融业深化改革。因此,目前对商业银行综合化经营进行立法成为了强化监管的首要任务。其次还应促进监管合作、形成协调机制,强化商业银行综合化经营的功能监管。
金融创新离不开高素质的人才,优秀人才是开展金融创新的坚实基础。就目前我国银行业从业人员的状况看,各级经营者大多过分偏重传统业务和传统市场,在金融创新上缺乏长远的战略眼光,缺乏对市场的洞察力;一般员工知识结构老化,业务单一,工作中墨守成规、缺乏创造力,缺乏将银行发展与自身利益相结合的主人翁精神;开发人员基本为计算机专业人员,不熟悉银行业务,不具有开发创新产品的复合型知识。因此高素质人员的缺乏,阻碍了我国银行业金融创新的步伐。
[1]陈子季.金融创新的宏观效应分析[J].金融研究,2000年05期.
[2]刘红.基于金融危机视角的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研究[D].山东经济学院:山东经济学院,2010.
[3]黄嘉仪.金融危机成因中的金融创新因素分析[D].吉林大学:吉林大学,2010.
[4]王海波,尹晓海.从美国金融危机看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J].中国经贸导刊,2010,(11).
【关键词】中国银行;国际化;发展研究
一、中国银行国际化发展的重要性
(一)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银行业作为金融机构,经营的目的就是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中国银行的国际化发展能够满足银行对于利益的要求。通过对于国外业务的开展,使中国银行进军世界舞台,吸收更多的资金,扩大银行的经营规模,加快银行的发展历程,增加银行的盈利水平。国际化的发展为中国银行实现自身利益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在当今稳定的经济局势下,金融危机过后导致各国的经济不同程度上的衰退,为中国银行进入世界舞台,追求自身的利益带来机遇,所以应该更好地把握这难得机遇。
(二)满足客户的需要
中国银行的经营不能只局限于中国金融市场,在世界大环境的影响下,国际市场的还存在着巨大的发展潜力,需要放眼国际金融市场。中国银行的发展需要以客户为发展的基石,为了最大化的满足客户的要求,增加资金的来源,满足客户的资金需求,需要开拓海外市场,融集更多的资金,满足本国客户发展的需要,给予资金上最大的支持。
(三)经济全球化的需要
全球经济的迅速发展,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要求,使各国金融业的发展不再拘泥于本国的金融市场,开始了向外扩张的时代。银行业作为重要的融资机构,为本国经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随着时展的要求,中国银行想要进一步的发展,就必须开始国际化的发展历程,提高充融集资金的能力。由于我国处于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本国资金的融集不能满足对外投资与对外贸易的出口,需要走向国际市场,在全球范围内获得融资。
(四)分散风险的需要
在各个国家建立银行的分支机构,将银行的资金分散到多个国家,符合资本资产最优组合,能够最大化的分散银行的风险,减少银行在一个国家承担的风险,使银行的发展更加的具有保证。中国银行也应该采取开拓多个国家的市场,从而最大化的分散风险,保证银行健康、稳定的发展。
二、中国银行国际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海外机构布局不合理
中国银行在海外20多个国家都设有分支机构,但是大部分的分支机构都围绕在我国的周围国家建立,在亚太地区的分支机构占绝大数,中国银行在海外其他地方的分支机构还没有建立完善,许多的区域还存在空白。海外机构的建立十分的不合理,世界资本高度聚集的地区在欧美国家,我国的对外贸易中最大的合作伙伴也是欧美的发达国家,但是中国银行的分支结构却很少建立在欧美国家,与当今中国对外经济发展的局势不符合,脱离紧急发展的需要。而且对外分支机构大部分的银行功能不健全,依靠海外分支机构自己经营,来扩大规模,减慢了中国银行国际化发展的脚步
(二)金融产品单一,融资能力较差
中国银行在海外发展的道路上通过自身的努力已经取得了不小的成就,但是由于我国的金融业发展相对滞后,使中国银行的产品结构单一,降低了融集资金的能力。我国的金融发展起步较晚,金融工具相对较少,银行经营的业务品种比较的单一,融资的手段主要依靠存款和贷款的利息差额盈利,金融产品较少,而存款贷款的差额不足以与国际上具有影响力的银行相抗衡,没有竞争优势。陈旧的产品不能很好的吸引客户投资,通过发行企业债券的方式融资,手段单一,融资能力差,使中国银行在国际市场中不具备核心竞争力。
(三)跨国经营能力不足
受到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中国银行的发展存在着很多的制约因素。我国金融业的对外开放时间较短,对于国际化的经营历程发展缺乏经验,依靠在本国经营获得经验不能很好的解决在国际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首先,中国银行在国际化发展中需要注意进入一个国家时先要解决进入壁垒问题,了解海外国家的金融机制,充分考虑两国的政治因素,选择合适的进入方式。其次,中国银行在海外经营的过程中,沿用本国的管理模式,导致经营能力存在问题,老旧的管理方式不能适应国际化发展的需要,制约着中国银行海外发展的进程。最后,国际化经营的人才十分匮乏,缺少对于国际金融环境的了解和分析,难以制定合理的经营方式,扩大中国银行的业务范围。
三、中国银行国际化发展的措施
(一)采取跨国并购策略
在全球经济发展的局势下,跨国金融机构对中国银行的发展构成了威胁,要求加快中国银行的国际化发展步伐。中国银行的跨国并购策略能够节约资本的投入,以最快的速度进入其他国家的金融市场,节约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首先明确市场定位,在采取跨国并购策略时,需要建立规范的管理机制,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增加在海外市场的竞争优势。其次,寻找合作伙伴,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实现战略联盟,解决自身在国际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减少跨国并购时带来的阻力。最后,合理的运用跨国并购策略,实现中国银行快速登上国际舞台。中国银行在海外的发展经验得知,跨国并购是进入海外金融市场最快最有效的方式,极大的减少资本的投入,接收先进的管理经验和专业的人才,能够以最快的速度获得收益,迅速的进入市场开展业务。
(二)增加金融产品的创新能力
金融产品的创新,是吸引海外资金的重要方式,也是扩展银行规模的必要手段。中国银行的金融产品虽然种类很多,但是大部分都是从国外引进,模仿别国的金融产品。本国的金融产品创新能力低,降低了本国银行的核心竞争力。中国银行在海外市场的发展,需要提高金融产品的创新能力,增加金融产品的种类,开创多种多样的融资方式,吸引国际客户资本的聚集,加快资金的融集。形式多样的金融产品也能很好的增加中国银行的核心竞争力,满足客户多样化的需要,提高经营水平,在跨国金融机构中处于优势地位。
(三)提高经营能力
中国银行在国际化的发展历程中需要提高自身的经营能力,从而在国际舞台上站稳脚跟。经营能力是银行发展的重要基础,对于银行扩大规模、增加业务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中国银行的国际化发展过程中,首先需要确立完善的发展战略,确定发展的区域,根据自身的情况确定对外发展的区域选择。其次,建立完善的经营管理机制,不断的引进国外银行先进的管理经验,制定因地制宜的管理模式,从实际出发,树立全局发展的意识。最后,要加强对于人才的引进和培训,重视人才的利用,充分发挥人才在国际化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刘力.中国银行国际化经营策略分析[J].新闻天地,2009.
[2]陈晓静,张洁.股改后中国银行业国际竞争力提升策略[J].国际商务研究,2008(3).
关键词:合业经营分业经营金融监管风险防范
金融业作为现代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持,其业务经营方式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经历了一系列的变化过程.在目前世界经济逐步趋于一体化,金融趋于全球化的浪潮之下,金融业合业经营的趋势也日益明朗。本文拟从美国金融业的发展历程出发,对全球金融业合业经营的趋势略作分析。
一,美国金融业的发展历史。
作为现代经济金融的强国,美国金融业的发展趋势对全球各国的金融发展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其中不乏值得借鉴的发展模式,当然也有许多发人深省的经验教训,为此,讨论金融业的发展趋势,我们有必要首先了解美国金融业的发展历程。
首先,在20世纪30年代以前,美国的金融机构基本上都是混合经营,没有严格的业务范围的划分,金融机构的种类也比较少,服务品种也不丰富。作为金融机构的主要代表-银行几乎承揽了社会上需要的全部金融服务品种。银行从传统的吸收存款,发放贷款业务中解脱出来,开发了中间业务,但是这些业务还远没有形成规模效益,尚处于起步阶段。
随后,30年代一场由金融危机引发的世界性经济危机之后,美国的银行体制几乎崩溃。为了挽救危机中的银行体系,美国于1933年颁布了《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因为他们将危机的诞生主要归因于银行发展的多项综合业务加剧了银行体系的风险,从而为整个金融业与经济发展埋下了隐患。鉴于此而颁布的银行法便主要着眼于银行业与其他金融业分业经营以降低风险。其内容主要有以下三个部分:第一,该法案规定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是吸收存款,投资银行的主要业务是承销和发行证券,二者必须实行严格的分业经营。严厉禁止交叉业务和跨业经营。其二,该法案对银行支付活期存款利率进行了限制。最初规定对活期存款不支付利息,即零利率,后来提高了利率上限,允许支付少量利息。这主要是为了降低银行的支付危机。其三,该法案规定政府对银行存款给予保险,并据此成立了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以及实行最后贷款人制度,这一切都是为了保障储户利益,同时提高银行的信用水平。
在《格拉斯-斯蒂格尔法》的严格限制下,美国金融业在分业状态下迅速发展着。这时候,以前从属于银行的一些金融机构开始独立发展并逐步成熟起来,并有了自己独立的业务经营范围与经营管理模式。在此过程中,金融业逐步形成了银行,证券,保险,信托四大支柱。但是进入60年代以后,逐步出现各种金融机构的金融业务范围的交叉,严格的业务划分被逐步打破,,经济学家及政府都开始考虑关于《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是否真的有利于金融业的安全发展问题。经过长久的争议与探讨,1999年12月,美国终于废除了《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并新颁布了《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从而为金融业的合业经营扫除了法律上的障碍。
二、业经营的产生原因及利弊分析。
前已述及,金融业自诞生以来,其业务范围及机构设置并没有自动的划分开来。最初几年主要都是由银行为了满足社会发展对多样化金融产品的需求而在其本身业务(存款与放款业务)之外新开发的金融服务产品。但是在30年代全球经济危机以后,美国率先立法,限制银行(商业银行)与投资银行(证券公司)的业务融合,要求分业经营,随后,许多别的国家纷纷效仿,这主要是基于以下考虑:
首先,分业经营能够使各金融机构更加专注于自己所擅长的优势业务,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避免盲目开发新产品,新服务,这样可以降低金融机构(当时主要是银行)的风险并使其收益更加稳定和有保障。其次,分业经营也更有利于政府的监管。实施严格的业务划分,各金融机构的业务都相对单一化,简单化,这样就更有利于政府根据不同金融机构的特点,实施有效的监督和管理并使其经营风险得到有效控制。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分业经营的立法规定却并未达到其预想的效果,这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状况以及这一立法规定本身的局限性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关系。
首先,分业经营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严格的业务划分使投资者失去了方便,快捷而又综合化的服务机会,投资者不得不与多家不同的金融机构往来以满足其多种金融需要。同时,它也削弱了银行业的实力,因为业务范围的严格限制使许多银行丧失了许多盈利机会,所以现实中,许多大银行都力图混合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业务,可以说,这也是满足社会需求的结果。并且分业经营降低了金融机构间的竞争性,将过去整个金融业的竞争分散到了几个不同的领域,例如投资银行不必再担心来自于许多大的商业银行的竞争,从而削弱了许多金融机构的竞争意识和创新意识,而投资者也无法享受激烈的市场竞争给他们带来的好处。
另外,尤为重要的是,在二战以后,世界经济贸易迅速发展,这对金融服务业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经济的全球化必然要求金融的全球化,而金融业务的分业经营状态无疑不能满足全球化的金融发展趋势的要求。于是各个国际性的大银行纷纷朝着业务的综合化方向发展。他们通过金融创新,开发,设计一系列的金融衍生产品,绕开法律的壁垒,达到综合经营的目的。60年代末期出现的新型金融工具,如定期存单,NOW账户,现金管理账户等一系列金融衍生工具都是这一环境中的产物。
分业经营规定的最初动因在于降低银行的经营风险,然而在事实上,面对世界一体化的经济发展趋势,它反而加剧了银行业的风险,使其生存能力受到限制。正因为此,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商业银行逐渐突破了与其他金融机构之间分工的界限,走上了业务经营全能化的道路。七八十年代以来,西方商业银行不断推出新业务品种,从专业化逐步走向多样化,全能化,从分业走向合业,这是与西方经济金融发展密切相关的。引起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银行负债业务比例的变化为其业务拓展提供了可能性。近二十年以来,西方商业银行活期存款的比重逐步下降,定期储蓄存款的比重相应上升,这一结构性的变化为商业银行开拓中长期信贷业务和投资业务提供了较为稳定的长期资金来源。第二,银行盈利能力的下降促使各个商业银行寻求更多的盈利渠道。自70年代以来,西方金融业竞争激烈,银行盈利水平普遍下降,这迫使银行业开拓新的业务和品种。他们一直想方设法绕过法规的限制,向证券保险等领域扩张,突破传统的业务束缚,开发更多的中间业务和表外业务。对于这些积极创新的银行而言,许多法律条文形同虚设,因为通过创新业务的开展,他们可以轻而易举的逃避政府的监管和法规的限制。与此同时,金融管理当局顺应经济发展的要求,也取消了一些过时的法规,适时的为商业银行开拓新业务提供了方便和支持。第三,金融理论的深入发展。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论随着各个历史时期经济金融环境的变化而不断的发展,从最初的资产管理理论到负债管理理论及至70年代末期出现的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他们都是为了有效推动金融业的安全稳定发展而产生的。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突破了传统的只重视资产或者只重视负债的理论的偏颇之处,使商业银行真正的从其资产负债业务双方着手,同时拓展资产负债业务,使其相匹配,达到收益最大化,风险最小化。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的发展适应当前金融形势,为西方商业银行业务不断走向全能化综合化提供了理论基础,从而极大的促进了他们综合业务的开展。
由此可见,美国社会经济的发展,金融理论的发展乃至政府监管水平的发展都为金融业的合业经营做好了准备。分业经营终究只能是金融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过渡阶段。
三、合业经营的发展趋势。
1999年12月,美国颁布《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正式废除了已实施六十余年的关于金融业分业经营的法规。这一法案的颁布无疑将会对美国乃至世界的金融业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合业经营势不可挡。在此过程中,金融业的兼并与重组将会加剧,银行的综合经营能力将进一步提高,其国际竞争力也会日益加强。然而另一方面,我们也应当看到,在此过程中也存在着种种不确定因素,隐含着许多风险。
首先,合业经营将加剧兼并行为,使各金融机构过分重视规模的扩大和业务的综合化,而忽视了稳健经营这一根本原则。从一定意义上说,金融机构兼并的机会成本就是其稳健程度,稳健经营要求管理人员经常不断敏锐的监督本机构运作情况,而不是分散注意力去过分关注合并以扩大规模和范围,这可能造成在管理文化,预期,策略及日常业务经营等方面潜在的混乱。由于合并各方在企业文化,员工素质,经营理念等各方面都可能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合并后能使各方的优势结合并发挥其规模效益还取决于整合是否成功,而不同企业之间的整合成本往往是巨大的。
其次,合业经营也会对金融机构的监管提出更高的要求,这需要政府,社会以及金融机构自身都更清醒的认识到风险所在并加以防范。而对于某些项目,即使那些较大的金融机构对其所面临的新的风险也缺乏有效的管理办法。其中最为典型的是对从事金融衍生工具所带来的风险的监管和防范。
综上所述,金融业的合业经营趋势是不容置疑的,但不能急于求成,只有在社会经济金融形势都为此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时,才能够适当放宽对业务范围的限制。目前我国所采取的金融业分业经营分业监管正是基于这一考虑。而一旦我国的金融体系发展更为健全,金融机构的抗风险能力进一步加强,内部监管与外部监管的水平进一步提高,我国便可朝着业务监管综合化方向迈进一步。
参考文献:
关键词:银团贷款;发展历程;成因
银团贷款也称辛迪加贷款(Syndicated Loan),是由获准经营贷款业务的一家或数家银行牵头,同时多家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参加而组成的银行集团采用同一贷款协议,按商定的期限和条件向同一借款人提供融资的贷款方式。而国际银团贷款中的银团是由不同国家的多家银行组成的银行集团。随着经济的发展,银团贷款发展迅猛,特别是国际性的银团贷款。发展迅速的银团贷款不仅满足了企业的大量资金需求,而且也作为银行的一项业务,增强了银行的收入。
一、银团贷款市场的发展历程
(一)国际银团贷款市场发展历程
国际银团贷款市场的发展大致经历了3个阶段:
第一阶段(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中期),以支持基础设施为主的项目融资阶段。石油美元回流将国际银团贷款推向第一个。国际银团市场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由于欧洲美元的诞生以及跨国银行同业市场的发展,不同国家的贷款银行才有机会,在提供共同融资和遵守共同条款的基础上。组成银团参与银团贷款。1973年油价上涨,获利丰厚的产油国没有能力把这些收入迅速有效地利用在本国市场上。跨国银行因此成为这类国家大量美元存款的接受者,同时由于拥有大量这类存款,银行也在寻找合适的贷款机会。这样产油国在石油账户上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盈利,并将其很大一部分存在跨国银行,而跨国银行又将这些钱借给石油进口国用以支付进口石油的账单,资金的循环回流就这样完成。同时,借款人在银团贷款市场上的借款活动在20世纪70年代末达到了顶峰,这也构成了第一阶段国际银团贷款发展的一部分。
第二阶段(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末)。并购杠杆交易推动银团贷款业务进入第二个发展。20世纪80年代末。由于一系列杠杆融资活动的出现,美国的银团贷款市场发展势头迅猛。1989年随着KKR组织的金额为250亿美元的RJR NabiSCO融资交易的完成,并购杠杆交易到达了顶峰。这笔交易包括一项140亿美元的银团贷款。到90年代中期。美国在杠杆融资领域又开始了快速增长,这一时期的另一个特点是。非银行投资者的增加。
第三阶段(20世纪90年代末至今),银团贷款二级交易市场快速发展。20世纪90年代末,银行希望更灵活地管理贷款投资组合。这种对资金流动性的需求导致了贷款交易二级市场的快速发展。美国、欧洲和亚洲各自成立了正式的机构LSTA、LMA和APLMA,以提供操作程序和格式规范的贷款文本。这些都记录在贷款合同的可转让条款中。目的就是借款人同意贷款的转让,进而银行可以获得更大的自由度。
(二)中国银团贷款市场发展历程
尽管银团贷款在国际金融市场已是成熟产品,但我国银行业的国际银团贷款业务起步较晚,在上世纪80年代及90年代,能够承担起安排一宗银团贷款牵头行地位的银行并不多。主要集中在外资银行手里,可以说那时的银团贷款产品设计还是西方银行的专利。当时在中国市场上,由中国银行、美国第一芝加哥国民银行(后改名为第一银行1等四家机构合资成立的中芝兴业财务有限公司较早的在内地引入银团贷款项目,先后引进外资几十亿美元。那时的香港中资银行及国内的银行大多只能作为一般参加行,既不能够成为银团筹组过程中的经理团角色。当然也就与任何管理费分配无缘。由于银团贷款在增加费用收益和分散贷款风险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因而也吸引了新兴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参与。民生银行组建的“俱乐部”制银团贷款团队涵盖外资银行、城市商业银行、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等多家金融机构,专门为企业提供超大融资需求的银团贷款。
随着基础设施建设步伐的加快,我国对大规模投资资金的需求日益增多,银团贷款为大型项目融资提供了极好的投资渠道。2003年11月,中国长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就得到了由中国建设银行牵头,三峡财务有限责任公司、工商银行等10家金融机构参与的银团贷款。贷款总额33.5亿元人民币。我国备受瞩目的南水北调工程也同样得到了银团贷款的融资支持,2004年6月,《南水北调主体工程银团贷款银行间框架合作协议》举行了签字仪式。这是由国家开发银行牵头,9家金融机构参与组建银团,对南水北调工程提供的大型项目贷款,贷款总价值488亿人民币。此次贷款项目为南水北调工程提供了充分的金融支持。
据中国银行业协会银团贷款与交易专业委员会统计。截至2010年6月30日,全体成员单位(指银团贷款委员会49家成员单位)银团贷款余额为2.08万亿元人民币(不禽间接银团、内部银团和境外银团)。突破2万亿大关。银团贷款市场不断壮大。
近年随着银团贷款一级市场的快速发展,银团贷款余额的不断扩大,发展银团贷款二级市场的需求随之产生。银团贷款二级市场,是银行优化资产结构、调整资产规模的有效渠道,能够形成更加市场化的贷款风险分担机制,增加市场流动性。2010年,结合我国市场情况。借鉴国际先进经验。银行业协会银团委员会了《中国银行业协会银团贷款转让交易示范文本》。并在全行业进行了推广培训,旨在规范市场操作流程,提高交易效率,减少交易成本。2010年9月。中国银行与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就广州地铁三号线银团贷款转让交易项目正式签约并交割完毕。该项目为国内首笔银团贷款二级市场规范化交易。标志着我国银团贷款二级市场规范化建设取得了又一阶段性成果,
随着中国银团贷款市场逐步发育,配套的制度建设也日臻完善。2006年,中国银行业协会银团贷款与交易专业委员会宣告成立,并签署了《银团贷款合作备忘录》。2007年8月,中国银监会出台了利于中外银行共同执行的《银团贷款业务指引》,用于引导、鼓励、规范银行业机构广泛开展银团贷款业务。这些相关法律制度为中国银团贷款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二、银团贷款市场的发展成因
(一)法律法规
在银团贷款的发展过程中,由于银团贷款可以满足大量的资金需求,并且为银行带来丰厚的利润。于是各国政府纷纷出台相应的法律允许银行发展银团贷款业务,并规范银团贷款市场。美国的《银行法》中就明确规定银行可以从事银团贷款业务,并进行了相应的规范,里面涉及银团贷款成员、银团贷款发起与筹建、银团贷款协议、银团贷款收费等相关规定,大力促进和规范了银团贷款业务。分散授信风险,推动了银行同业合作。与各国《银行法》相对应的,各国也纷纷对银团贷款涉及的法律条款进行规定。例如:银团贷款业务涉及的担保和签订合同,各
国政府也纷纷指定和完善《合同法》,对银团贷款涉及的具体条款进行规范。由于经济的全球化,各国政府为了发展当地经济以及国际资本为了赚取利润,纷纷通过《外汇管理条例》等放松对外国资本的监管,使得外国资本可以更容易进入其他国家,这也为银团贷款提供了便利。同时各国经济的改革,使得利率市场化程度加深,特别是伦敦同业拆借市场的建立,使得伦敦同业拆借利率成为银团贷款的基准利率。资本市场的发展也促进了银团贷款的发展,在中国,银团贷款发展起点低,但是我国政府也通过制定相关法律条款促进银团贷款市场的发展。2007年。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出台了《银团贷款业务指引》对银团贷款进行规范,2008年新修订的《外汇管理条例》有效地促进了外国资本进入中国和中国资本流入外国,从而促进银团贷款的发展。
(二)金融监管体系
金融监管促使金融创新,银团贷款也是在各国金融监管的条件下催生出来的,金融监管也促使了银团贷款的快速发展。20世纪50年代初。由于美苏冷战。导致苏联和东欧等国家将其美元存款从美国国内转到西欧银行,从而产生了欧洲美元和欧洲货币市场。欧洲货币市场摆脱了各国金融管理当局的监管,几乎是由市场机制运作的。美国1933年银行法《第Q条规定》,授权联邦储备委员会对银行的定期存款规定最高利率,而欧洲市场上的存款利率则不受限制,1966年。美国开始对银行发行的可转让单也实行此规定,导致企业资金从此转移到欧洲货币市场。欧洲货币市场的产生使得银行间的合作加深,各国银行可以在欧洲货币市场中组建银团,为大型企业或者项目贷款,这主要是在欧洲货币市场中可以规避监管者的监管。并且可以筹集更多的资金。这就为银团贷款提供了沃土,银团贷款也正是在欧洲货币市场中形成的。并且迅速发展。20世纪50年代,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使得汇率由黄金汇率变为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美元成为国际通用货币。这就为银团贷款带来了有关货币上的便利。并且随着伦敦同业拆借利率的建立。使得LIBOR成为国际贷款的基准利率,这就为银团贷款提供了便利。发展中国家又实行金融开放改革,放松了对国际资本流动的限制,国际资本的流动规模空前加大。各国纷纷逐渐放松外汇管制。并且逐步将本国货币与美元挂钩,同时各国为了促进本国经济的发展,逐步放宽资本管制,引入外国资本,例如中国就通过改革开放。逐步放松外汇管制,引入外国资本,这就使得外国资本可以进入各国。使得银团贷款的对象和范围增加了。特别是一些新兴市场。由于发展本国经济,一方面放松了各种金融监管,另一方面也增加了资金需求。使得银团贷款对象增加。促进银团贷款的迅速发展。
银团贷款必将产生风险,金融监管当局对金融机构风险的监管使得银行更加关注风险管理,银行为了减少风险,促使了银团贷款业务的产生。例如:银行风险管理要求商业银行向同一借款人提供贷款都规定有最高限额,如中国《商业银行法》第39条规定,对同一借款人的贷款余额与商业银行资本余额的比率不得超过10%。瑞士政府规定对外国人借款不得超过1000万瑞士法郎,超过者必须先经过批准。《新巴塞尔协议》对资本充足率提出了新的规则和要求,对不同类型的信贷资产设定不同的风险资产权重,以便避免银行将其业务集中于某一个领域。损害存款人的利益。而银团贷款使得银行可以掌控其资本策略和资本充足率。由于银行贷款存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监管者要求加强银行贷款的信息透明,防止客户利用信息不对称等手段实施信贷诈骗,增加银行的信用风险,而银团贷款形式促使银行之间能够共同掌握企业本身以及关联企业的开户情况、资金流向、财务状况等信息,使得银行间信息共享。
目前,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各国之间的金融监管也逐渐加强合作,并且形成了IMF、世界银行等国际性组织,各国监管合作的加深也促使银团贷款的监管更加方便。有利于银团贷款的进一步发展。
(三)二级市场
金融创新产生了资产证券化,资产证券化将银行贷款转化为相应的证券,能够在二级市场上交易,增强了银团贷款的流动性。银行资产收益的需要、银行调整资产存量和机构的需要和银行流动性管理的需要使得银团贷款的二级市场活跃,到20世纪90年代初,银团贷款二级市场活动的深度和广度都增加了,参与的买卖双方的组成更加多元化。包括保险公司、退休基金、互助基金以及大型财务公司等金融机构。20世纪90年代,美国银团贷款市场积极引入多元投资者,其中投资银行被引入到银团贷款,并主要集中在杠杆贷款市场领域。同时银团贷款二级市场的分销、回购和资产证券化等技术的形成和成熟、使得信贷二级市场更加规范、灵活、透明和标准。另外,各国监管机构也在积极建立和规范银团贷款二级市场。各国纷纷建立一些交流平台以利于各银行和机构投资者交流相关信息,例如美国的银团与贷款交易协会(LSTA),英国的贷款市场协会(LMA),亚洲的亚太贷款市场协会(APLMA),日本的贷款债券市场协会(JSLA。近年来,国外银团贷款的主要参与者都建立了交易柜台来增强银团贷款的流动性,例如美国有超过35个活跃的银团贷款交易柜台,银团贷款二级市场的发展。支持并刺激了机构投资者的增长以及市场参与者买卖贷款的能力,最终将现代银团贷款的发展推向了。
(四)中介机构
中介机构的发展催生了银团贷款的快速发展,其中包括会计师事务所、资产评估公司、律师事务所和自律组织等。这些中介机构为银团贷款提供专业服务,例如:会计师事务所对借款人的财务状况进行审计。保证借款人财务的真实、准确性:资产评估公司对银团贷款协议中涉及的抵押品等实施评估,方便银行决策:律师事务所对银团贷款中涉及的法律问题进行认定,保证银团贷款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维护当事人利益。在银团贷款发展过程中,强大的统计及信息机构对银团贷款的宣传起着重要的作用。银团贷款证券化的趋势提高了对市场透明度的要求。评级机构为银团贷款证券化产品进行评价。穆迪公司和标准普尔公司先后开始对银团贷款实行评级,促进银团贷款二级市场的发展。为了促进银团贷款市场的规范性发展,世界主要银团贷款市场先后成立专业的自律性协会,1995年美国成立了正式的机构银团及贷款转让协会:同年,亚洲成立了亚太贷款协会;1996年英国成立了贷款市场协会;2006年中国银行业协会牵头成立了银团贷款与交易专业委员会,成员单位覆盖了国内主要银行业金融机构。并共同签署了《银团贷款合作备忘录》。
三、发展中国银团市场的措施
第一。完善银团贷款相关法律法规。借鉴国际银团贷款发展经验和相关法律法规制度。完善我国的相关制度。应该使其条款与国际接轨,促进银团贷款市场的发展,特别是国际银团贷款市场的发展。例如:我国在《银团贷款业务指引》中扩大银团贷款市场的主体范围,加强违约条款处罚力度,并及时更新规章制度。
关键词:国外银行;国际化;经验借鉴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15-0134-02
一、国际先进银行国际化发展特点分析
尽管受制于各国的政策、经济发展水平和银行自身的战略、经营管理能力等因素的影响,各发达国家银行业在国际化发展阶段和水平上表现出了一定的差异性,但银行国际化毕竟是大势所趋,各国银行国际化发展中更存在大量共性特点,其具体包括:
(一)银行国际化发展与政府扶持相结合
发达国家银行国际化的成功无一例外都得益于各国政府的政策扶持。以美国为例,美国政府和监管机构的法律政策,推动了美国银行业的国际化进程。在对银行经营的管理导向上,美国政府采取 “限内促外”的策略,即限制银行的跨州经营,而鼓励其跨境发展,限制银行国内分支机构的扩张,而鼓励银行去海外扩张。此外美国政府在战后推出的一系列限制资本外流的政策法规,如“利息平衡税”、“自愿对外信贷限制计划”、“Q字条例”以及政府对美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实施强制性管制等政策,这些政策的推出使大量美国银行在欧洲等海外市场建立机构,规避监管,客观上推动了欧洲美元市场的繁荣与发展。
(二)银行国际化发展与跨国公司扩张相结合
美国银行业的国际化是市场和企业引导的银行国际化,企业需求是其产生和发展的关键。特别是大企业在美国银行国际化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扩张自己的势力,产业资本国际化直接带动了金融资本的国际化。大型跨国公司和大型跨国银行齐头并进,紧密联系,成为当代美国金融资本的两大支柱。
而在日本同样如此,经过持续的发展和多年贸易顺差,日本国内积累的巨额过剩资金开始在全球范围寻找出路。日本的公司企业在银行的支持下,积极将过剩资金投向世界各地,进行国际化扩展,其制造企业在中国、巴西等新兴国家广建生产能力,综合性财团在美国、欧洲等发达国家也频繁出手,并购房地产、影视、制造等企业,这些都得到了日本银行的融资或担保支持。
(三)银行国际化发展与跨国并购相结合
建立国际化的银行是许多银行梦寐以求的目标,而要实现这一目标,银行的跨国并购则是最有效、最快捷的途径。以美国的花旗银行为例,该行在1812年创立之初,其注册资本仅为200万美元,主要从事一些与拉丁美洲贸易有关的金融业务。但该行自成立起,就具有明显国际化经营的色彩,其海外业务始终保持高速增长,并购成为其外延式增长的主要方式,历经近两个世纪的潜心开拓,花旗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金融服务机构之一,1 490余个分支机构分布在全球近百个国家,客户总数超过2亿,其中海外业务占了其业务的主体,2/3的员工和3/4的机构分布于美国本土以外,海外机构的收润贡献占花旗全部利润的60%以上。
(四)银行国际化发展与业务渗透相结合
在国际化扩张和经营过程中,发达国家银行大都比较注重业务输出,往往会将自身的优势业务、产品及技术扩展应用到东道国,并在当地推广利用,以实现占领市场,获取收益的目标。如荷兰银行原来在国际范围内扩展自己的经营时,大都以其卓越的个人理财服务作为宣传的进入点和市场突破口,在通过个人理财服务站稳脚跟后再逐步拓展公司类的业务,扩大业务和市场范围;渣打银行在进入某个市场之初,也往往是运用自己在贸易融资和中小企业业务方面的传统优势,来建立客户关系,理解当地市场,在此基础上再将自己的综合业务优势发挥出来,通过业务实现真正的占领市场;瑞士银行集团则始终将其在私人财富管理方面的优势作为其国际化扩张的利器,私人银行业务作为瑞银集团的核心业务,是瑞银国际化的重要方面,瑞银通过收购渣打和大通等管理的私人银行客户资产组合来扩张其全球化的私人银行业务,使得其业务范围迅速渗透到英国、美国等发达国家。
二、银行国际化先进经验对中国国有控股商业银行的启示
中国国有控股商业银行国际化起步较晚,为了在国际化扩张和发展过程中少走弯路,就必须注意把握好银行国际化的特点和相关规律,注意从其他国家银行的国际化发展历程中吸取经验和教训,并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实施适合的国际化战略。
(一)服从于自身的发展战略是银行国际化的前提
首先,国际化就是充分发挥银行自身各种优势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汇丰、星展之所以能够进行国际扩张,开展国际化经营,都是由于其具有某些方面的优势,这些优势可以是绝对的,也可以是相对的,它们充分地认识和发掘了自身所具有的优势,在国际化经营过程中加以利用,甚至通过国际化扩张以及相关战略安排,巩固和发展自身所具有的优势。在本次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中,由于中国国内市场的稳定发展,各国有控股商业银行受到冲击大都较小,连年的利润高增长,使得中国国有控股商业银行相对于其他国家银行来讲有更加雄厚的资金实力。
其次,在银行国际化经营的初期,往往会选择新设分支机构的方式,而当银行国际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并购则可能会成为有效进入东道国市场并迅速获得较大市场份额的主要途径。当然,这样的扩张方式选择并不绝对,而是具体问题具体决策。虽然并购的扩张效果使其在近年来的银行国际化发展中显得引人注目,但是不能因此完全否认新设方式在银行国际扩张中存在的必要性和有效性。关键还是要看银行的自身实力以及市场机会,在银行具备相当的资金实力的情况下,如果遇到区域性或东道国发生经济危机等情况,出现有利的市场并购机会时,可以果断出击,迅速完成对市场的抢占,而当银行自身资金实力较弱,或东道国市场处于稳定发展时期时,比较适合采用新设的方式,稳步进行国际化扩张。
第三,中国国有控股商业银行在实际业务拓展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就是有了国际化战略,也遇到了良好的市场机会,但就是没有人能去利用市场机会,有效地实施国际化战略。因此,中国国有控股商业银行在今后自身的经营发展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国际化人才的培养和吸纳。一方面通过全球招聘等形式,在世界范围内搜寻合适的国际化人才,另一方面应加强对银行自身人才的培养,通过交流培训、海内外轮岗等方式,在银行内部训练和发掘具有国际化经营才能的人才。此外,在国际化经营过程中,也应注意人员本地化策略的运用,注重发掘当地人才,吸收当地人才,利用当地人才,真正实现国际化人才来源的多样化、多渠道化。
(二)政府的大力支持是银行国际化的重要条件
要想尽快缩短这种差距,中国政府就切实应加大扶持力度,将国有控股商业银行的国际化经营纳入国家发展战略范畴,统筹协调,积极鼓励,为国有控股商业银行的国际化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一是按照公平、对等、互惠互利的原则,在国际间经济交往和双边合作中,对与中国有密切经贸往来和政治、经济合作的国家和地区,可以从国家层面与上述国家和地区就允许中国国有控股商业银行开始分支机构的相关事宜展开磋商,施加影响,力争为中国国有商业银行的海外经营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二是既然国际化有利于银行长远发展、符合长远利益的观点已经得到公认,那么国家完全可以考虑在鼓励国有控股商业银行海外经营的政策上实行正负激励的办法,从客观上迫使那些对国际化进程推进不力的银行必须加快发展,如相关政策可规定积极主动参与海外发展的银行在营业税、所得税上国家分阶段降低税率,反之适当提高税率;三是由于中央汇金、财政部是代表国家作为五大国有控股商业银行的出资人和第一大股东,他们拥有绝对的话语权,可以在董事会、股东大会层面要求各国有控股商业银行经营层制定其清晰的海外战略和业务发展计划,督促经营层负责认真组织和实施相关计划,保证中国国有控股商业银行国际化相关工作的健康、快速推进。
(三)渐进式的发展是银行国际化必然经历的过程
从跨国银行国际化的发展历程来看,银行的国际化往往呈现的是一个稳步推进的渐进发展过程。究其原因,主要归结于以下几个方面因素:首先,银行国际化是一个渐进的学习过程。金融是经济的核心,银行是金融的核心,而银行国际化恰恰是银行在经营过程中较为复杂的实践活动。各银行在国际化的过程中都要经历从熟悉的国内经营向陌生的国际化经营的转化,在转化过程中必然遇到各种各样的现实问题,而这些问题在过去的经营中可能是从未遇见的,需要各家银行不断的摸索总结,特别是在教训中汲取经验,逐步提高自身的国际化经营水平。
总之,中国国有控股商业银行和发达国家银行相比,不管是经营历史还是国际化经验都存在着明显的差距,虽然中国国有控股商业银行的改制都相继完成(其中农行还在进行中),但国际化的发展历程毕竟还比较短,经验比较少,各种管理监督机制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因此,在进行国际化扩张时更需要认清自己所处的阶段,稳步推进跨国经营的进程,而不能一味地追求速度,追求所谓的跨越式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文超.国有商业银行国际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路[J].江苏商论,2007,(10).
关键词:银行保险;经营模式;资本融合
在三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中,银行保险的快速扩张逐渐引起了金融服务领域的广泛关注。银行保险正在成为全球性的经济现象。在银行保险的发源地欧洲,银行保险的保费收入在部分国家的寿险总保费收入中的比例已经达到20%- 35%;在法国、葡萄牙和西班牙,这一比例甚至超过60%。在亚洲的一些国家和地区,近年来银行保险的发展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例如,香港已经成为亚洲银行保险发展得最为成功的地区之一,银行保险的保费收入占总保费收入的比重接近25%;新加坡银行保险在寿险新契约加权保费收入中的占比在过去几年一直稳定在20%左右;而在马来西亚,,2004年银行保险在寿险新契约保费收入的占比已经超过了传统的人渠道。不仅如此,20世纪90年代后期,银行保险甚至在南美洲、澳洲、南非等地也得到了迅猛发展。
相比银行保险在世界各国和地区的蓬勃之势,中国银行保险经过了十多年的探索,在迅速成长的过程中暴露出了许多问题,这些问题已经引发了人们的诸多思考,也使得中国银行保险的发展走到了一个关键时期。
一、中国银行保险的发展状况
中国银行保险的发展开始于1996年左右。当时,国内的泰康人寿、新华人寿等一些人寿保险公司开始尝试涉足银行保险。表现为,银行以兼业形式销售寿险业务,主要在商业银行和寿险公司的基层网点之间开展合作,寿险公司没有针对银行销售渠道开发专门的保险产品,银行保险的总体规模也一直很小。
2000年以后,银行保险在产品的开发创新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2000年8月,平安人寿保险公司推出了专门的银行保险产品——“千禧红”。随后,其它寿险公司相继推出了各自的银行产品,如中国人寿的“路路顺”、“家家福”、“事事达”、“鸿泰两全”、“鸿星少儿”、“鸿信消费信贷”;太平洋的万能寿险、“红利来”;新华人寿的“红双喜”;泰康人寿的“千里马”、“世纪之星”、“福寿两全保险”等。自此,银行保险对中国寿险业务的影响与日俱增。2001年,中国人身险保费收入达1423.96亿元,其中银行寿险保费收入为44.57亿元,占人身险保费收入的3.13%; 2002年,中国人身险保费收入达2 274.83亿元,其中银行寿险保费收入为388.4亿元,占人身险保费收入的 17.07%;2003年,中国人身险保费收入为3011亿元,其中银行寿险保费收入达764.9亿元,占人身险保费收入的 25.4%,同比增长96.9%。其间,银行的保险业务甚至超过团体保险,成为中国人身保险产品的三大销售渠道之一。除了业务规模的迅速增长外,各家保险公司和银行在银行保险的组织架构方面也都进行了建设和完善,以配合业务的发展。表现为,几乎所有的中资寿险公司和少数外资寿险公司都成立了专门的银行部门,一些公司还实行银行保险事业部制,加强银行业务的独立运营和核算;此外,部分商业银行也设立了一级或二级的保险业务部门。
然而,进人2004年,一些人寿保险公司开始进行业务结构调整,主动收缩银行保险业务,导致银行保险的发展速度放缓。2005年第一季度,银行保险的保费收入甚至出现负增长,同比下降19.5%。整个2005年,银行保险机构由 2004年的76437家下降为65 853家,银行实现的保费收入为803.25亿元,约占人身险保费收入的21.7%。2006年开始,银行保险又出现了大幅增长。
二、中国银行保险发展存在的问题
不难看出,中国银行保险虽然总体上发展较快,但业务起伏较大,目前寿险公司与银行之间的良好合作互动机制尚未建立起来。
(一)产品结构单一,影响持续增长潜力
目前,各寿险公司的银行产品同质化现象较为严重,结构单一,在市场上常见的多是保险责任、保单费率基本相同,保险金额、分红方式等略有不同的五年期、十年期趸缴型分红产品。这些产品与银行储蓄产品较为相似,在业务发展初期,易于为银行客户接受,但从长远来看,此类业务不仅会逐渐给银行施加争夺储蓄存款、分流客户的压力,还可能对寿险公司维持稳定的现金流带来不利影响,并且可能透支潜在的优质保险资源,不利于长期持续发展。
值得庆幸的是,国内保险公司逐渐开始意识到这一问题,在推出万能保险的同时,期缴业务的比重也大幅提高。然而,与银行业务具有一定关联性和互补性、能充分激发银行分销潜力的银行保险产品,如捆绑销售的住宅火灾保险与银行抵押贷款等,仍属空白。
(二)手续费恶性竞争,导致经营成本增高
目前,银行与寿险公司的合作缺乏长期利益共享机制,更多的是在手续费上进行博弈。一方面,各银行网点为了获得更多的收入,主要以手续费的高低作为选择合作公司的标准,而且有的银行网点在手续费的支付上要求寿险公司采用不规范的操作方式。另一方面,由于银行网点资源有限,寿险公司不惜成本,竞相提高手续费率,甚至出现贴补费用进行恶性竞争,导致有的保险公司保费收入增加了不少,但利润却反而下降了。在一定程度上,银行的手续费要价过高已经使理论上寿险公司通过银行网点降低保险产品分销成本的结论落空。例如,2002年,国内寿险公司营业费用、手续费、佣金分别同比增长了67.45%、212.99%和28.92%。
2002年10月修改的《保险法》取消“1 1”限制的规定,在一定程度上也加剧了这种恶性竞争。在实践中,有的银行网点同时与多家寿险公司签订协议,销售多家寿险公司产品,但具体以手续费高低为标准决定推销力度,从而加剧了寿险公司之间的手续费竞争。竞争的日趋激烈和手续费率的不断攀升,不仅扰乱了市场秩序,而且导致寿险公司的经营成本明显上升,制约了银行业务的发展。
(三)激励机制不畅,引发诚信问题
关键词:银行风险 公司治理结构 风险管理组织体系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其发展状况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发展的健康与否。在我国,银行业在金融业中占主体地位,所以我国银行业的健康发展是对国民经济的保障。特殊的资本结构决定了银行经营具有高风险特质,所以风险管理是贯穿于银行业发展历程的永恒话题。随着国内金融市场全面开放,各种新金融产品新技术的出现,国内银行正面临着国内外银行的激烈商业竞争,承受着巨大的市场压力。在这种严峻的形势下,风险管理显得更为重要,它是银行业健康发展的基础,而银行管理组织体系则是风险管理顺利开展的保障。
一、当前我国商业银行所面临的风险环境趋势
商业银行风险是指银行在经营活动中,受事先无法预料的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而使银行蒙受损失的可能性。2004年《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将银行风险概括为三类: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本文就从这三个角度来考察银行面临的风险形势。
(一)信用风险。信用风险是指由于借款人和市场交易对手违约而导致损失的风险。麦肯锡公司的研究表明,以银行实际的风险资本配置为参考,信用风险占银行总体风险暴露的60%,我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中,按照“五级分类”的口径,不良贷款率高于东南亚国家银行1997年金融危机时的不良贷款率。这种信用风险的过度集中,严重威胁着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生存、发展和整个社会金融体系的安全。
(二)市场风险。市场风险是指因市场价格、利率、汇率、股票价格和商品价格的不利变动而使银行发生损失的风险。近年来,出于管理资产负债表的需求,国内银行已越来越多地参与具有较高杠杆的衍生产品交易。同时,随着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完善和利率市场化进程的推进,我国商业银行所承担的市场风险也逐渐增加。
(三)操作风险。操作风险是指由于不正确或错误的内部操作流程、人员、系统或外部事件导致直接或间接损失的风险,其受到内外部环境影响,涉及商业银行的所有业务,几乎每一位员工,难以事先计量、预测和控制。从现实情况看,操作风险的管理是中国银行业的软肋,尚缺乏成熟的操作风险管理体系。从互联网、媒体公开报道和法院案例三种来源收集数据得知,我国2002–2006年期间发生的三百多例银行操作风险损失事件共造成银行损失达258亿之多,而且事件主要来源于银行内部,特别是银行内部人员或内外勾结所进行的主观故意的内外部欺诈行为,这暴露了我国银行业公司治理结构和内部控制薄弱隐藏着巨大的操作风险。
二、当前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体系现状
由上可见,我国银行业面临的各种风险形势仍比较严峻,这也暴露出银行风险管理水平的低下,这种状况除了先天性的银行发展历史短暂、理念落后等原因外,根本原因在于银行风险管理组织和制度的极不完善,造成风险管理发展缓慢,水平低下。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和明晰的产权制度是风险管理体制的关键所在,而在我国现代商业银行制度还未真正确立,现代公司治理结构也不尽完善,与之相应的是风险管理体系不够健全,实施有效风险管理的基础比较薄弱,总体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外部风险管理组织架构不健全。首先,虽然当前商业银行大都建立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高级管理层“三会一层”的公司治理基本结构,但在风险管理上的职责并未清晰划分,相互合作和制衡机制较为薄弱,风险管理的基础不牢。其次,在完善的银行风险管理组织架构中,一般在董事会中会有几名董事组成风险管理委员会来承担董事会的日常风险管理职能,但我国实际情况是风险管理委员会由于人才、资源、沟通的不足,普遍缺乏运行支撑,管理效果不佳,而且作为管理全行各类风险的专门委员会,风险管理委员会还应该负责集中和协调各种风险,但在我国其风险覆盖面还不够,对信用风险和操作风险关注较多,而对其它风险关注较少,这样导致整个风险管理框架不够完整,统一性和集中性不足。最后,在我国风险管理职能主要集中在高级管理层、总行和分行,而在支行和基层机构缺乏独立风险管理的角色,导致整个银行风险垂直管理链条的缺失,弱化了风险管理职能。
第二,内部风险管理职责不完善。首先,作为整个银行风险管理战略制定者的董事会和风险管理委员在我国均普遍缺乏运行支撑,职能较弱,因此银行缺乏完整清晰的风险管理战略,风险管理体系建设普遍缺乏科学规划指导。其次,风险管理委员会和高级管理层所设的风险管理部门对风险的全面、集中管理程度均不高,没有一个强大的风险管理部门对全行包括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等各类风险进行集中管理,风险管理的全面性和有效性不足,效率低下。
三、完善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体系的几点建议
(一)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组织体系首先需要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作为前提。当前我国银行大都为股份制银行,必须要明确董事会、监事会和高级管理层在风险管理中的不同职责。董事会通过其下属的风险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定银行的经营战略和相应的风险管理战略,监控各种政策、制度的实施;监事会负责监控董事、高管等的道德风险和尽职情况,监督银行的财务状况、整体风险水平和内控能力;高级管理层在董事会的领导和监事会的监督下,朝着银行经营目标努力,在风险最小化的前提下实现收益最大化。
(二)建立独立的、垂直的风险管理组织框架。实行总行、分行、支行三级经营单位的风险控制。在总行,行长是首席执行官,负责全行的风险管理,下设风险管理委员会是全行最高风险管理和协调机构。在分行,总行可借鉴扁平化管理模式实行风险的垂直管理,对分行行长实施风险问责,并派出风险管理官协助分行管理风险,并委派相应的信审、财务和稽核方面主管,工作上对总行相应的风险管理部门负责。在支行,分行向支行委派会计经理,控制营业部的会计风险和财务风险。由此形成自上而下的垂直领导、由外对内的横向监控的风险管理组织框架,各风险管理部门权责明确,促使风险管理体系独立、高效运行。
(三)设置首席风险官,集中银行风险管理职能。董事会下设首席风险官领导的风险管理委员,在其下设置专门的信用风险,市场风险以及操作风险管理机构,董事会将风险管理决策职能集中于首席风险官和风险委员会,首席风险官要与其他高级业务主管平级并有权对他们说“不”,这并非一种个人制度,而是建立在适应集中性原则和独立性原则的风险管理组织结构和流程之上的一种职能,首席风险官要听取各业务单元风险主管的汇报,并指导所属在相应层面根据风险状况及其趋势的演变调险应对策略。
(四)在基层业务线上设置风险经理岗位。一方面配合业务线负责人进行风险控制,另一方面是作为风险管理部在业务线上的派出单位,负责风险数据的收集、风险状况的实时监控。
参考文献:
[1]毛应梁.我国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组织框架问题分析[J].新金融, 2007, (07).
[2]韩光道.国外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经验及其借鉴[J].金融理论与实践, 2005, (05).
[3]滕海川.国外银行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立的实践分析[J].生产力研究, 2007, (04).
二十一世纪是世界经济全球化突飞猛进的时代,也是中国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金融业是经济运行的血液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杠杆,为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提供重要的资金支持和更具广度与深度的金融保障。当前,在中国深化经济发展和加入WTO带来的金融全球化大背景下,国内银行业的改革也迫在眉睫。
在我国金融银行体系中,存在着的少数国有控股商业银行占据绝大多数市场份额呈现良好发展态势而大量的中小商业银行由于各种原因发展相对缓慢、亟待转型的现状,而这种将中小型银行置于不利地位的现象迟早会影响整个行业的发展。近30年国际银行业跌宕起伏的发展历程反复证明:一个稳健而富有竞争力的银行业格局对整个国家经济健康状况是极为关键的,一个完善的银行业体系不单纯意味着银行类型齐备,更重要的是要求银行业格局在规模、服务领域及产品业务外延上应具备相当完整的层次结构。优化银行业格局,对于提高一国银行业整体竞争力和稳定性、为国家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支持与保障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必须站在国际国内银行业格局的战略高度来思考中小银行的发展问题。
二、本文的研究方法
本文通过列举国内外典型案例分析,总结国内同业银行和外资银行网点转型的举措和经验,并以桂林银行为例为我国中小型网点经营转型提供借鉴意义。所用的研究方法如下:
调查法:以桂林银行网点转型为例,对桂林银行的发展历史及发展经验,对桂林银行当前发展面临的挑战压力和桂林同业银行的竞争环境等进行深入调查分析;在此基础上对桂林银行网点经营转型的重要性、必要性进行深入分析。
比较分析法:列举国内外商业银行网点转型典型案例分析,总结国内同业银行和外资银行网点转型的举措和经验,在比较分析研究的基础上为桂林银行网点转型提供借鉴意义。
三、网点经营转型
(一)网点经营转型的介绍
在我国,商业银行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往往会开设多家网点。网点不仅是深入发展有效客户关系的重要工具, 也是我国商业银行引以为豪的巨大优势。银行网点转型重塑网点价值,银行网点经营转型是指网点的业务功能由传统的核算交易主导型向营销服务主导型的转变。具体来说,就是用统一的标准,规范网点的服务营销模式,实现服务标准化和客户体验的一致性,以提高产品销售能力,提升客户满意度。银行网点转型重塑了网点价值,国内银行业提出这个概念是在2002年左右。目前各家银行都在积极推进网点功能的转变,虽然每家银行的方法和侧重点不太一样,但其目的是一样的,就是提高网点的运营、营销和服务能力。
现今,国内银行竞相投资进行网点建设,各类银行下设网点众多。在世界经济全球化、外资银行涌入国内金融市场的大背景下,由于外资银行往往具有雄厚的资金、成熟的经营管理模式和先进的创新服务理念,在金融市场份额的竞争中具有强劲的优势,与此同时,我国商业银行凭借市场上大量的营业网点,在竞争之中也保有不可小觑的潜力。然而,纵观我国商业银行尤其是中小商业银行现状,网点的价值尚未被充分发掘出来。网点的作用与价值依然较多地停留在为顾客提供 传统的存取业务上,这不免造成了网点建设的浪费,再加上当今电子银行业、自助服务银行快速发展与普及,各营业网点都设置了ATM自助服务机,然而这对于前来银行寻求服务的人来说大多成为了摆设,人们更倾向于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服务,尽管只是简单的存取业务。这更说明了银行应依托网点提供各式各样的营销服务,通过人与人面对面的沟通促进各项金融商品的营销,将网点经营由传统的核算交易主导型向营销服务主导型的转变。
(二)网点经营转型的指导思想与实施方式
近些年,国内外商业银行实施网点经营转型大多遵从“以优质客户为中心, 以渠道为载体,以产品为手段,以队伍为主体,以机制为保障,转变管理发展方式,强化营业网点的营销服务功能,提高客户和员工两个层面的满意度,实现营业网点由传统的交易核算型向营销服务型转变。真正把营业网点建设成为客户需求的征集点和实现点,产品需求的提出点和改进点,营业服务的落脚点和关键点”的指导思想。
四、国内外商业银行网点经营转型的先行先试
(一)光大银行:转型发展 创领未来
在竞争日益激烈、环境复杂多变的今天,科学的战略成为银行生存发展的关键。按照光大银行确定的发展战略,光大银行北京分行积极探索“更有内涵的发展”道路,朝着总行唐双宁董事长提出的“三年改变面貌,五年形成自身特色,十年勇争同业前列”的战略目标迈进。光大银行(601818)北京分行坚持“零售优先”的业务策略,把零售业务作为转型的突破点和发力点,通过科学的战略、周密的运筹、艰苦的付出,近十年来零售业务不断发展壮大,储蓄存款由少到多、个贷业务由弱变强、出国金融从无到有、小微金融走向深入,品牌形象日益彰显,整体竞争力大幅提升。特别是近两年来,分行零售业务厚积薄发,储蓄存款年均增加100亿元,年均增速超过40%,特色产品和创新业务叫响京城,实现了从“跟跑者”到“超越者”的华丽转身。
关键词:物流金融 融通仓 仓单市场 物流银行 物流保险
中国与世界各国的资本和物资交流日益频繁,这促使我国物流产业和金融产业迅猛发展。在网络和通信技术广泛应用的条件下,物流和金融之间强大的吸引力已经产生学科交融的奇葩,它给物资流通带来的巨大影响被敏锐的学者准确地捕捉到,进而从理论的高度构建出一个崭新的平台―物流金融。
物流金融理论研究的发展历程
国内物流金融的理论研究最初是沿着物资银行、仓单质押和保兑仓的业务总结开始的。早在1987年3月,中国人民大学工业经济系的陈淮就提出了关于构建物资银行的设想。90年代初期也有学者发表文章,探讨物资银行的运作。但是,那时的“物资银行”还带着非常浓厚的计划经济色彩,主要是探讨通过物资银行来完成物资品种的调剂和串换。由于物流的概念没有被充分发现和认识,所以当时的物资银行的概念与现在的概念存在较大差异。
1998年4月,时任陕西秦岭曾氏有限金属公司总经理的任文超探讨了利用“物资银行”解决企业的三角债问题,是这一概念的一个突破。随着物流学的不断发展,物资银行的概念也逐渐发展成熟。2003年9月,西安交大管理学院的学者于洋、冯耕中,2004年任文超以及2005年华中科技大学的王治等,都对物资银行的含义重新进行了研究,得出了比较规范的概念。仓单质押业务的理论总结始于1997年6月,当时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张平祥、韩旭杰对粮棉油货款的仓单质押业务展开了研究,但是并没有将物流的概念结合进来。
此后,随着物流学的兴起,相应的研究开始增多。2001年,烟台大学的房绍坤;2002年,学者孙宁;2003年,东南大学的郑金波;2004年,学者邵辉等对此都进行了研究。该业务与物流业发生紧密联系只是近几年的事。对于保兑仓业务的研究则是基于仓单质押业务而衍生出来的。
物流金融领域的一项标志性成果是“融通仓”的研究。2002年2月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罗齐和朱道立等人提出“融通仓”的概念和运作模式,迄今仍有系列成果推出。 2004年5月,浙江大学经济学院邹小、唐元琦首次提出“物流金融”的概念,定义了它的内涵和外延,“物流金融”被正式确立为一个新的研究平台。至此,物流金融的研究对象、研究方向基本确立,并且与实践相结合归纳出了一系列的运作模式。在学科概念的发展过程中,也有学者做出探索。2005年3月,复旦大学管理学院的陈祥锋、朱道立提出了与物流金融相类似的“金融物流”的概念。但因其相对于“物流金融”在表达上不够准确,续用者不多。物流金融领域的另一项标志性成果是“物流银行”业务的出现与普及。2004年,广东发展银行在“民营100”的金融平台基础上及时推出了“物流银行”业务,期望有效解决企业的融资与发展难题。从2004年底至今物流银行业务迅速在各行业中得到应用,如中储与华夏银行的合作,福建中海物流公司 、泉州正大集团与中信银行的合作等等。物流银行业务是以产品畅销、价格波动幅度小、处于正常贸易流转状态且符合质押品要求的抵押或质押为授信条件,运用实力较强的物流公司的物流信息管理系统,将银行资金流与企业的物流有机结合,向客户提供集融资、结算等多项银行业务于一体的银行综合服务业务。可以看出“物流银行”是“物资银行”业务的升华,具有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化、远程化和广泛性的特点。物流金融近期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基于网络技术的物流金融产品设计和风险管理等领域。
物流金融的相关概念
浙江大学经济学院的邹小、唐元琦首次定义了“物流金融”的概念。他们认为物流金融就是面向物流业的运营,通过开发、提供和应用各种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有效地组织和调剂物流领域中资金和信用的运动,达到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的有机统一。这些资金和信用的运动包括发生在物流过程中的各种贷款、投资、信托、租赁、抵押、贴现、保险、结算、有价证券的发行与交易,收购兼并与资产重组、咨询、担保以及金融机构所办理的各类涉及物流业的中间业务等。物流金融是为物流产业提供资金融通、结算、保险等服务的金融业务,它伴随着物流产业的发展而产生。物流和金融的紧密融合能有力支持社会商品的流通,提高全社会的福利。该定义指出了物流金融所研究的领域和基本的研究方向,它还强调金融创新思维和金融工程技术的运用。
“融通仓”作为物流金融领域的重要概念最早是由复旦大学的罗齐和朱道立在2002年提出。朱道立等人系统地介绍了融通仓理论。他们认为,因为融通仓所涉及的对象数量众多,要想把这些分散的个体有机地连接起来,实现资金、信息和物流的结合,除了借助先进的信息通讯系统和交通技术之外,还要用系统的思想和方法设计出切实可行的模式和结构,包括基于动产管理的融通仓运作模式、基于资金管理的融通仓运作模式、基于风险管理的融通仓运作模式等三种。他们设想的融资结构有纵向结构、横向结构、星状结构和网状结构四种。这些结构的设想主要是来自对不同环境与规模类型的企业给出的因对象而异的分析。基本思路是以“仓”为突破口,运用各种各样的信息传递程序,实现对仓中动态的物资的计价,使它们可以与资本实现转化。资本、物流、仓储是企业运作过程中流动资产的三个代表性的形态,它们覆盖了企业日常运作的全部流程。朱道立等人的理论研究强调物流对金融的融资功能的辅助,注重基于银行服务的讨论,给出了第三方物流企业扩大服务范围,开发新的高利润服务项目的思路。其中虽然涉及了物流金融的结算职能,但没有把它作为重要的内容加以讨论。
物流金融理论在实践中另一个重要的应用是物流银行业务的开展。物流银行打破了固定资产抵押贷款的传统思维,创新地运用动产质押解决民营企业的融资难问题。广发银行在国内物流银行业务的开拓上走出了第一步。广发行对生产企业的一个(或多个)品牌产品在全国范围内的经销给予支持,改变了以往单个经销商达不到银行授信条件而无法获得银行支持的局面,同时银行通过全国范围内的经销商和生产商内部的调剂,分散了风险。“物流银行”与前面的“融通仓”在寻求对流通中的资产进行评估的思路上保持了一致,区别是它更多地站在银行努力寻求在扩大贷款的同时控制风险的角度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物流金融理论的研究发展
在“物流金融”概念问世之后,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涉足这个领域,他们的研究丰富了物流金融学的内容。刘高勇(2004)从网络技术的角度讨论了企业物流与资金流的融合。他论证了网络环境下企业物流与资金流融合的可能,其中信息充当物流和金融整合的媒介,对生产和经营过程产生重要的影响。陈祥锋、朱道立(2005)提出了面向供应链的金融物流的概念,尝试从物流金融提供者的角度转换到物流金融的客户角度来开展分析。徐莉、罗茜、熊侃霞(2005)介绍了物流银行业务的特点与作用,指出开展物流银行业务面临的风险,并就风险防范和利益分配等问题提出设想。王颖琦(2005)介绍了物流保险在现实的生产过程中的应用,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唐少艺(2005)以UPS和和广东发展银行为案例,描述了第三方物流企业和金融机构开展的物流金融业务,向准备在我国开展物流金融业务的企业提出了针对市场现有状况合理运作的建议。邹小 (2005)在《管理塑料价格风险的利器:网上中远期仓单市场》一书中指出,在传统现货批发市场基础上综合运用现代网络技术和电子商务模式而建立的中远期仓单市场,是全新的流通方式,极具创新意义和推广价值,能大幅降低物流成本,有效满足业界规避价格风险和违约风险的需求。该书以浙江塑料城网上交易市场为代表的仓单市场作为研究对象。从阐述仓单交易市场的基本内涵、形成、现状、功能作用和市场运作等角度入手,对网上中远期仓单市场的组织架构、市场管理、交易者、交易行为、交易目的等进行论述,对市场的操作流程和基本制度作了详细的解说,研究了衍生品交易和物流服务如何结合并产生效益和控制风险。唐少麟、乔婷婷(2006)用博弈分析的方法从风险控制的角度论证了对中小企业开展物流金融的可行性,指出相应的风险可以通过规范管理制度和采用新的管理工具(主要是管理信息系统)加以有效控制。
现实世界里,“资金”、“原材料”、“库存”这三种资产形态经常相互转换,而转换过程通常很难受到全程不间断地跟踪,特别是“物流”的过程在先进的通讯和信息技术得以广泛应用之前是很难被考察的。因而传统的会计学和金融学在研究企业运作时通常取其“现金”或“库存”的静止状态进行分析,很少涉及动态的转换。 “物流金融”的长处就是能解决运动中或处在不稳定状态下的资产利用的问题。它好比社会科学中的“微积分”, 使商业领域中的变量可以计量。
通过众多学者的努力,物流金融的理论体系初步建立,明确了融资、结算、风险控制等主要职能,总结出替代采购、信用证担保、仓单质押、买方信贷、授信融资和反向担保等服务模式,在实践中收到成效。UPS的综合性物流金融服务、中储股份的仓单质押融资业务、广发银行的“物流银行”、TCL应用融通仓思想开拓手机市场等案例对理论做出很好的印证。
结论
中国的物流金融研究有一个良好的开端。学术界已经充分论证了开展物流金融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确立了开展物流金融的主体,提出了以不同主体为核心开展物流金融业务的多种模式,并且与实践相结合,指导相关行业运作。但是物流金融服务的开展仍然要面临许多问题,比如:如何有效地管理物流金融业务所带来的风险;金融工程技术在物流管理中的应用;物流金融服务收费标准;信用评估系统建设;账单和支付管理系统的完善以及企业应用物流金融时会计记录怎样才能更加合理;运筹学的理论如何在物流金融的体系中最大限度的发挥功效等。这些细节问题还有待学者们进一步研究解决。
参考文献:
1.陈淮.关于物资银行的设想[J].中国工业经济研究,1987(3)
2.张平祥,韩旭杰.粮棉油贷款仓单质押的意义与建议 [J].济南金融,1997(6)
3.任文超.物资银行及其实践[J].科学决策,1998(2)
4.房绍坤.论仓单质押[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1(4)
5.罗齐,朱道立,陈伯铭.第三方物流服务创新:融通仓及其运作模式初探[J].中国流通经济,2002(2)
6.孙宁.仓单质押贷款的操作要点[J].农村金融研究,2002(3)
7.郑金波.仓单质押的管理[J].中国物流与采购,2003(15)
作者简介:
邹小,男,浙江大学经济学院金融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