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28 17:32:2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古人生态思想,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一、优秀古诗文,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语文负载着传承祖国文化和民族精神的任务,有着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极其辉煌的人文精神。为此,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语文教学应使学生在语言能力发展的同时,逐步养成正确的价值观念。中学生正处于人生观的形成时期,健全人格的形成必须吸取优秀的文化。古诗文作者大多富有理想,心怀天下,他们的人生态度是健康向上的。这种人生态度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使他们以古代圣贤为楷模,不断完善自己,追求人生之更高境界。
基于以上的观点,我在讲授《岳阳楼记》一课时,摒弃了以前为考试而讲课的功利做法,没有仅仅满足于翻译课文,背诵课文,讲解几个重点考试要点,而是从范仲淹的生平及写作背景入手,花了大量时间讲述有关范仲淹的故事和他的代表诗作。他少年刻苦读书,中年驻守边关征战沙场,晚年虽遭贬谪仍心系天下,丝毫不以个人荣辱为意……通过这些生动的讲解,范仲淹的人格魅力就凸现出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襟抱负就不仅仅是单调的语句,而是学生主动乐于汲取的精神营养了。在学习中,在作者思想的感召下,学生们不仅乐于学习课文内容,更以范仲淹为楷模。他们认识到有意义的人生不是建立在“小我”的基础上的,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他人,奉献社会,奉献人类。同时他们也认识到人生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当在生活和学习中遇到困难、误解,甚至不公时,应该以一颗淡泊之心正确对待。这样,通过古诗文教学,古代圣贤优秀作品所蕴含的至真、至善的人格魅力成为了学生成长的精神食粮,成为了学生前进路途中指引方向的明灯,帮助他们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
二、优秀古诗文,能激发学生的人文情怀
苏霍姆林斯基讲过:“在学生精神世界最复杂的那些过程之中,居于最首要地位的是个人情感和观点的形成过程”。他认为,少年儿童如果从小没有起码的人道主义和善良温存的思想感情,他将来就不可能有热爱祖国和人民的思想,而善良情感的培养从他们爱父母、爱朋友做起,这是爱国主义教育的第一步,也是道德教育的起点。语文课堂正是实施这种教育的阵地,被选入初中语文教材的古诗文都是思想内容纯正的作品,它们表达了古人对于真、善、美理想的执着追求。浸润其中,涵咏体味,会使人无形中受到熏陶感染。
学习文天祥的《过零丁洋》,学生们被他面对元军的威逼利诱而宁死不屈的精神所感动,与他的千古绝唱“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产生了强烈的共鸣,心灵经受了一场爱国主义的洗礼。而看孟郊的《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则深深体会到了母亲对孩子的无限慈爱,母子相依为命的骨肉亲情,令人动容。
三、优秀古诗文,能培养学生认识生活与自我能力
文言诗文具有无法估量的教育价值,只要我们用历史的眼光、辨证的方法合理地去开发利用,它就一定会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在学习《论语》时,孔子面对奔流不息的大河,发出“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感慨,告诫自己和弟子莫要虚度时光,一事无成,让学生们认识到“一寸光阴一寸金”的道理;在学习蒲松龄的《狼》一课时,通过屠夫和狼斗智斗勇,教育学生对现实生活中的坏人、恶势力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人的智慧可以战胜一切;而《赤壁赋》一课中苏轼慨叹“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让我们认识到生命的短暂与宇宙的无穷;学习《愚公移山》则让学生明白正确处理人和自然的关系,使自然为人类服务。正是这些优秀的文学经典让我们汲取了古人的智慧,让我们站在前人的肩膀上真切地认识了自己,生命和宇宙万物。
四、优秀古诗文,能开启学生的想象之门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发展他们的观察、记忆、思考、联想和想象的能力,尤其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古人留给我们的佳作都是形与神俱美的经典,含蓄精炼。西方人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故要学习古诗文,必须发挥想象、联想的作用。抓住文中的意象,丰富文中的情境,这样既能整体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也能将文章理解的更加透彻。
【关键词】语文教学古文经典自然情怀
随着人类与环境关系的日趋紧张,自然、自然观这一关系人类现实存在和未来命运的哲学范畴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语文新课标中多次提到要引导学生“学习认识自然”,要求“逐步提高对古诗文语言的感受力。在阅读中,体味大自然和人生的多姿多彩,激发热爱生活、珍爱自然的感情”,逐步加深“个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和认识”,“ 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丰富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
2014年3月教育部印发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也要求利用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引导“尊重自然,培育集体主义精神和生态文明意识”,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生活、亲近自然的情感。培养自然意识,关注自然生态这一严峻话题是教育工作者的庄严使命,而语文教学利用中华传统文化资源培养学生的自然意识、濡养学生的自然情怀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自然精神在不同的文化体系中都是最具根源性,富有奠基意义和最能彰显民族心理本质性特征的文化精神。中华民族在自身发展的过程中逐步地“认同自然,认识自然、利用自然、征服自然并与自然相融相依”。中国古代文化同样不例外地体现了中华先民对自然――这一所有情感思想的起源和终极指向所做的探索性研究和独特阐释。
在粤教版的教材中,专门安排了一个“认识自然”的单元,由徐迟的《黄山记》梭罗的《瓦尔登湖》和周涛的《巩乃斯的马》三篇文章组成。其实如果我们注重挖掘中国古典文化经典,就会发现语文教材中古代文化选文部分同样蕴涵着丰富的自然文化资源,先进辨证的自然思想以及对自然尊重热爱的深厚情感。利用好教材中的古文经典也许能更好地对学生进行自然情怀教育,丰富学生的人文情怀,提升学生的生命境界。
那么我们应该从传统文化经典中给学生带来怎样的自然意识、领会怎样的自然思想、培养怎样的自然情怀呢?
首先,从古人对自然的神圣崇拜中学会敬畏自然,尊重自然
随着人类对自然的认识以及改造自然能力的增强,人类以万物之灵长自居的意识无限膨胀,对自然缺乏敬畏和尊重,破坏植被、污染水源、乱砍滥伐等等随意践踏破坏自然的行为充斥着这个世界,所以要在学生心中种下对尊重自然的种子,从而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而这些思想在教材古文经典中可以随手拾来。
孔老夫子站在滚滚而逝的江水之滨发出感慨:“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不正是人类在永恒宇宙面前对自身渺小与短暂的最真切概叹。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将人类在浩阔宇宙时空面前的渺小感孤独感更是宣泄的淋漓尽致。感叹自然伟力、时光永恒与人类渺小短暂的文字在教材中几乎随处可见:“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李白更是直接唱出“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的诗句。
对自然的敬畏更升华为一种对大自然的尊重,遵从自然规律,顺应自然。早在两千多年前的孟子“数罟不入池”“斧斤以时入山林”的告诫就高瞻远瞩地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自然观、发展观,充分体现了先人对自然规律的尊重,对自然的敬畏。
人类本身在自然中的束缚与认识到的自然广阔无垠、永恒久长,足以引起人们对自然磅礴宏伟的气魄、深沉博大的气度、包孕万物的胸襟产生敬佩和景仰之情,而早早扎根与心的对自然的敬畏之心会让人类日后与自然相处的行为中多几丝审慎,少几分轻浮和傲慢,这样我们才能在挥舞屠刀砍向美好的自然生命的时候有罪恶感,才会有对自然美好生命的怜悯和尊重。这无疑会对创造更加和谐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大有裨益。
其次,从古人与自然的亲近中感受美好自然,从而热爱自然,感受生命生活之美。
古人从不仅敬畏自然的磅礴伟力,以虔敬之心仰望生育养育生命的自然,也对自然造化赋予的神奇美丽充满着喜爱之情。在古人笔下,自然充满着无穷的魅力:奔腾不息的大江,烟波浩渺的大海,明丽的湖光山色,深邃的大漠隔壁,浩瀚的宇宙星空,写不尽画不完的美景常使文人墨客为之倾倒。在教材中,既有“洪波涌起,山岛竦峙”的激情峭拔,也有“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的吞云吐日。既有“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的深情缱倦,也有“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肃杀凄厉。。在古诗词中还有着丰富的色彩组成了一幅幅色彩明丽、优美动人的画面:“两个黄鹂呜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黄、翠、白、青四种颜色,明丽的色彩组合,将诗人舒展开阔的心境刻画的生动优美,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由衷赞美之情溢于言表。杨万里赞美西湖荷花“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鲜艳的红色点缀了无穷无尽的碧绿,西湖美景带来的视觉享受让人陶醉。 李贺“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更是用浓墨重彩地描绘了一幅瑰丽壮美的画卷。其实不仅是这些优美的诗句,很多的山水小品文中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也足以让人心襟动荡,比如“风烟俱净,天山共色”的桐庐山水真让人对美丽自然留恋向往,生出“望峰息心、窥谷忘反”之意。
大自然在古人的文字里变换多姿地展示着丰富多彩的美,美丽而多情的自然赋予了我们太多美好的记忆和情愫,研读这些文字的时候让学生充分感受自然的美丽神奇,能让学生更加热爱自然,从美丽的自然中感受到生活的美好,从而更加热爱生活,享受生命。
再次,从古人对自然的效法中学习回归自然、师法自然,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
领略自然之美,热爱自然,敬畏自然固然重要,但与自然还处于一种想分离的状态。其实自然孕育的人类,原本是自然的一份子,与万物同生同源、同体同构、同体与共。正如西谚:你来自尘土,必将归于尘土。来自自然的人类也必然回归自然,融于自然。而只有真正认同物我同袍的道理,我们才能真正认识钟灵毓秀、神秘莫测的自然,从自然中汲取生命的滋养,学习生存发展的哲理,从而真正实现古人所追求的天地浑同、物我一体的崇高境界。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饮酒》等将人摆脱世俗嘈杂、抛弃功名利禄,而回归自然、执着本性时天人两忘、与物俱化的悠然陶醉之情描摹的优美动人,以致后人常常以他作为一种精神的坐标。对自然的回归并不仅仅存在于像陶渊明、王维这样的山水田园诗人的心中。在古典文学中,融身自然,从自然中学习生命生活道理的看法同样俯拾即是。
自然是吾友,自然是吾师。《道德经》中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庄子则直接化身为蝶,“栩栩然胡蝶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从翩跹飞舞的蝴蝶感受自然的无穷魅力,从喧嚣的人生走向了无穷的逍遥之境。
这些都强调人要了解自然,从大自然中学习自然之道以指导我们的人生,让我们能真正做到逍遥于自然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先进》中,孔子对曾皙所描述的“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泳而归”的适性随意、天人合一、物我两忘的生活也充满向往,也同样追求一种天地浑同,物我一体的生命境界。天人合一的思想始终贯穿于中国文化的进程,以自然为最高法则,追求返朴归真的思想引领了中国文人的生命。
人与自然、自身天性以及自然规律相合的追求,要求人们顺应自然,回归自然,引导人们走向和自然融为一体。在文化经典中引导学生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固然很难,但对于引导学生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中克制自己容易膨胀的物质欲望,追求宁静淡薄、超然洒脱的风尚无疑是重要的。
比尔盖茨做慈善,就是源于中国传统文化,就是中国文化经典引导他超然洒脱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他曾向搜狐财经表示:“我们都有一条,已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基本规则”,而这就是孔子的话,可见,比尔盖茨已经把中国的传统文化,运用的炉火纯青。他明白了中国老祖宗的舍和得的关系。大舍大得,小舍小得,不舍不得的道理,所以他做慈善,乐此不疲。 事实证明:他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而当比尔盖茨学了《弟子规》 和《孝经》后,就道出了人间真谛:世界上最不能等的,就是孝敬父母。他明白了,无论你是富翁还是乞丐,无论你是天子还是平民!可见,中国文化也能让世界名人与自然、自身天性以及自然规律完美相合,中国文化也濡养和成就了世界名人。
美读法
对文言文,尤其是其中的名句,不妨在“读”上下工夫,读得新,读得美,读得有调,读得有情,读出名句的意蕴。
对于一些情感丰富的名句,要求学生化身为作品的主人公,在美读中真实地再现作者的情感,物我两忘,如,朗读《念奴娇・赤壁怀古》,朗读者犹如身在赤壁,心融入其中,聆听大江东去的奔腾,感受惊涛拍岸的气势,“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首句高起,读得激情澎湃,充满壮志豪情。到“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重读“穿”“拍”“卷”,尽可能用声音读出赤壁的壮美。最后的“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用自嘲的语气,“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读得绵长,读出梦的意味,读出淡淡的无奈。如果学生能够忘记自己,真正体会出作者的感情变化,读来是感人肺腑的。
对于一些政治色彩较浓厚的名句,最好让学生能学习古人,摇头晃脑地读,用文言腔调读,体味语言的波澜起伏和实虚词之间的节奏变化、语调变换,读出轻重缓急、抑扬顿挫、高低起伏。在美读过程中,在与古人邂逅交流中,触摸他们的思想,体悟他们的品质,启迪自己的智慧,陶冶自己的情操。
摘录法
中学阶段接触到的文言名句不少,如果平时有意识地摘录下来,不管是对学习文言文,还是对提高学生作文水平,都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如,荀子的“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说的是学习需要坚持不懈;孟子的“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说的是在任何情况下都要意志坚定……这些都可以作为名言,摘录下来。
这些具有深刻的思想底蕴的名句,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某些句子进行点评或写读后感,或者是用其他名句来对此进行补充,如,学习《五人墓碑记》,为了使学生更好理解“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这句话背后的思想,教师可以补充顾炎武的“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以及梁启超据此修改而成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两个句子,让文言名句的内涵深入学生心灵。
对摘录下来的名句,要求学生经常翻阅记忆,鼓励学生在作文中恰当引用。这些名言名句,定会使文章增色不少。
比析法
比较分析法是语文教学的重要方法之一,学习文言名句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句含义,理解诗文主旨,感受作者心境,不妨试一试这种方法。
关键词:天工开物;生态设计;可持续发展意识
中图分类号:J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08-0063-01
一、《天工开物》之解读
《天工开物》系明代宋应星所作。全书分上、中、下3卷,又细分18卷。上卷内容涉及五谷棉麻种植,蚕蜂饲养、纺织印染、矿产采集、采盐制糖。中卷记载砖瓦陶瓷制作、车船建造、煤炭硫黄开采以及榨油造纸方法等工艺流程。下卷记述金属矿物开采冶炼,兵器制造,颜料酒曲生产,卷末为珠玉采集加工等。对衣食住行都有详细记载和描绘,与人类生活有关的均囊括其中。全书总结了古代农业、手工业等诸方面卓越成就,反映了当时社会生产的发展水平,是一部内容全面、系统分明、资料翔实、体制宏大的科学百科全书。
《天工开物》主张造物设计科学化,追求实用、和谐、适应自然,探其一般造物规律,以普通日用物品为主,记述设计结构、数据、操作方法等,很多都有设计工艺图示,这反映出明代重实践、轻空谈,重试验观察、轻烦琐考证,重实用技术、轻神仙方术的科学精神。书中强调人于自然协调发展,只有在人的工巧与天然物质条件相互协调适应,互相配合作用下,才能开发出适用之物。
二、设计的生态性
(一)《天工开物》生态性体现
《天工开物》强调“天人合一”。它认为农业、手工业技术的原料、工具和手段等无一不与生态环境息息相关。传统的造物设计思想展现了人与自然的一种和谐关系,保障经济、社会、资源和环保协调发展。在《天工开物・乃粒第一》中“生人不能久生,而五谷生之;五谷不能自生,而生人生之。”道出了人与自然物的辩证关系。人的生存离不开五谷,而离开了人的播种和加工,五谷则不能自行生长,充分说明人与自然要相互依存,协调发展。在造纸的一章中,《天工开物・杀青第十三》关于造纸的材料来源――“所谓杀青,以斩竹得名;汗青以煮沥得名①”对于材料用法――“树已老者,就根伐去,以土盖之。来年再长新条,其皮更美”,更深层地揭示古人尊重自然规律,恰当地利用自然资源,实行和谐的生态保护,不过度消耗采伐的崇高理念。“精者极其洁白,供书文、印文、柬启用;粗者为火纸、包果(裹)纸”,将消耗的资源降为最低。无论是加工过程,还是原料的消耗,古代人们已经开始注重自然的生态保护。
(二)《天工开物》的生态设计
《天工开物》思想体现在设计中最重要的就是要求设计应该顺应自然规律,尊重生态伦理,而进行“生态设计”。生态设计的理念与“天工开物”中强调“天工”与人工相配合、自然界的行为与人类活动相协调的思想不谋而合。随着全球工业化进程的急速发展,人类对自然界的过度开发和索取导致了自然对人类的一系列惩罚。面对这种现状,各国政府、社会团体以及一些有识之士开始有计划地采取相应的措施和行动以改善环境状况。在设计艺术领域中,提出和倡导“生态设计”理念,目的在于从人类造物的第一个环节来缓和人与自然之间的紧张关系。生态设计是设计与生态过程相协调,将对环境的破坏影响降到最低的一种设计理念。从产品的设计阶段直至生产、运输、使用、维护、回收这一生命周期,都必须考虑对环境的影响。
三、可持续发展的设计意识
《天工开物》――“天工人其代之”“、开物成务”。从字面上便体现出中国传统造物设计的真正内涵,表明了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只有在人的工巧与天然物质条件互相协调、适应下共成一体,才能开发出适用之物,有益于人类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在序中“天覆地载,物数号万,而事亦因之,曲成而不遗。岂人力也哉。”自然力创造了万物,其首先肯定了天然因素的力量,清晰的强调自然客观物质在造物中的作用。“开”又可译为人工之巧,在《天工开物・锤锻第十・锚》一图中集合多人,协调运作,生动刻画了人工配合劳作的完美风景。在《锤锻第十――治铁》中又指出“凡铁性逐节粘合、涂上黄泥于接口之上,入火挥槌,泥滓成枵而去,取其神气为媒合。胶结之后,非灼红斧斩,永不可断也②”自然力和人工的合力充分展现出古人无尽的智慧,所以说,“天工”就是指人依靠自然力形成的技巧,“开物”就指人借这些自然力的技巧来造物,来开发有用之物。这一题目不仅展示了以自然取材为基础的传统设计,更揭示了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思想。
历史的车轮总是不停息的向前运转,在现代社会中,随着设计的成熟,设计不单纯只是表面的,而日益和人们的各种生活需求相互渗透。设计已不仅要满足人类功能的需求,还要满足人类精神的需求,它将以追求生态性、技术融合、绿色环保为趋势而发展。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敲响了人们贪婪吮吸自然资源的警钟。现代设计倡导结合周围的环境,尽量节省材料的使用量,为再循环、提高能源利用率而设计。当前我国提倡科学发展观,倡导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作为新时代的设计人员必须重视当前的环境状况,积极的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走可持续的发展道路。
四、结语
古代有令人骄傲的先进技术,有辉煌的经济思想,生态设计思想占其重要一部分。在当下,可持续发展思想已成为维系人类生存的途径。现代产品设计是产品一环境的中介,理应寻求人、产品、环境的协调一致。不仅需要设计师的理性,更需要新兴科学和技术的融入。当今生态环境遭到人类严重破坏,可持续发展思想被人类唤醒并重新重视起来――既满足现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求的能力。作为设计者,必须把这种生态环保思想运用到设计实践当中,为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生态文明社会而努力。
注释:
①《天工开物・杀青第十三》“所谓‘杀青’”句:宋应星继续为他的纸起于上古说进行论证,对“杀青”、“汗青”做了自己的理解,即都是造纸的工序。
②在《天工开物锤锻第十――治铁》把铁逐节接合起来,要在接口处涂上黄泥,烧红后立即将它们锤合,这时泥渣就会全部飞掉。这里只是利用它的“气”来作为媒介。锤合之后,要不是烧红了再砍开的话,它是永远不会断的。
参考文献:
[1]石丽华,罗见今.论《天工开物》中的生态技术思想及现实意义[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7.
[2]李立新.中国设计艺术史论[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4.
[3]吴江,万然,张志华.论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指导下的工业.
[4]胡飞.论中国古代造物的设计文化观念[J].艺术百家,2007.
关键词:风水学,居住环境,天人合一,现代人居环境
中图分类号: B992.4文献标识码:A
1、风水学的概念
风水,亦称“堪舆”。体现在传统的阴阳、五行、八卦、天干、天星、地支之中,是在当时哲学观念与民俗意识支配之下,为了选择与建造适宜的生活环境,为使城市、村落、住宅、墓地趋利避害而发展起来的环境评价系统,是中国古代人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和生产实践活动中总结而成的关于“环境选择”的学问。它包含了对自然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进行地形分析、区位与方向分析、环境规划布局的学术思想与方法。它还是中国传统宇宙观、自然观、环境观、审美观的一种反应。对传统住宅、村镇、城市的选址及规划设计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并起到正面的作用。
“风水”一词来源于晋朝风水家郭璞的《葬经》,郭璞在《葬书》说:“葬者乘生气也。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谓风水。”这就是说人的墓地周围要有树屏蔽,才能聚生气,还要有水环绕,才能保持生气,这就叫做风水。历史上,风水的称谓繁多,诸如堪舆、卜宅、相宅、图宅、青乌、青囊、形法、地理、阴阳、山水之术等等,后来统称为“风水”。
2、风水学与古代聚落选址
在中国历史上,,从聚落选址、区域规划、建筑单体到施工营建,从皇家宫殿到百姓民居,无不受风水影响,风水理念可以说贯穿于中国传统人居环境营建的全过程。中国古代风水理论的核心内容是天人合一,在应用过程中着重探求人居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相处,同时也使建筑的选址、方位、布局、外观、色彩等因素与周围建筑相协调。因此,我们可以这样理解风水学的概念:风水学是关于中国古代城市和建筑(住宅、宫殿、陵墓等)及其环境的选址、规划设计理论和方法的一门“术数”学问,它通过直接阐发和运用中国固有的哲学范畴和思想(如阴阳、五行八卦等),通过理论思维和附会类比的推演,建立一套直观的营建选址和空间经营的准则和方法,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以达到“天人合一”的至善境界。
风水作为一门环境选择的学问,有着独特的选择模式。人们通常把风水地的构成概括为五个方面,即龙、砂、水、穴、向五大因子,又称为“地理五诀”。
风水中的“龙”是指蜿蜒而至的山峦,确切地讲是山脊线,通常为气脉流贯的山体,它形成风水地的靠山,或称镇山。
风水中的“砂”指山,是护卫来“龙”的四周较小的山峦坡地形态。以“端正圆巧,秀媚光彩”为吉。此外,还有“水口山”,即环绕基址的河水的来处和去处。
“水”指水源、水流,是实际围绕风水地范围内的大小水系及其走向流势。水能“藏气聚气”。对水环境的选择主要考虑生活、农耕、交通、设险、调节气候以及优化环境等作用,于是水的选择要从水形、水质、水量、水色、水声等方面来考虑。总体来说,水以环弯、归聚、明净、平和为上。
风水中的“穴”指建筑的基址,是风水地中所谓的“生气”出露之处,为最后选定的合适位置。“穴”位的选择是风水选址的关键,是选择人居环境的最根本目的。
“向”指方向、朝向。基址的方向决定房屋的日照、通风、景观等。以我国所处的地理纬度,我国理想的朝向是坐北朝南。但在实际中因考虑了气候、地形、景观和建筑功能等环境和美学因素,房屋的朝向只要求达到最优,并不一定要朝南。
风水地所具备的这些因素可形成负阴抱阳,被山面水的风水格局。这种格局很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生态和良好的局部小气候。背山可以屏挡冬日北来寒流;面水可以迎接夏日南来凉风;朝阳可以争取良好日照;近水可以取得方便的水运交通及生活灌溉用水,且可适于水中养殖;缓坡可以避免洪涝灾害;植被可以保持水土,调整小气候,果林或经济林还可取得经济效益和局部的燃料能源。总之,好的基址容易在农、林、木、副、渔的多种经营中形成良性的生态循环,自然也就变成一块吉祥福地了。
风水格局山川聚结,通过对内外空间界合、流通的限定及对“生气”的“迎、纳、聚、藏”等细腻处理,使“维持生命存在及决定其变化的‘生气’充盈其间”,使影响生物圈最为重要的“风”和“水”的循环、运作得以整合,于是聚落处于与自然的最佳关系中,生态良好,生机盎然。
风水学说虽然是按照“气”,阴阳、四灵、五行、八卦等风水学说来考虑的,但出于天人合一、天人感应的中国古代哲学思想,认为人与自然应该取得一种和谐的关系。所以,追求一种优美的、赏心悦目的自然和认为环境的思想始终包含在风水的概念之中。居住环境不仅要有良好的自然生态,也要有良好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左青龙、右白虎”体现了对称美。古今中外,许多古城、皇宫、民宅、陵墓,讲究左右对称与均衡布局。“山环水抱”和“曲径通幽”体现了曲线美。“负阴抱阳、背山面水、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体现了整体美。有山有水,有阴有阳,有高有低,井然有序。这种模式体现了地质、地貌、水文、日照、风向、气候、气象、景观等一系列自然因素的整体协调,以及所需要采取的规划设计措施,从而创造了适宜于人类长期居住的良好环境。
3、风水学与现代人居环境
古代建筑风水与现代人居环境观的共鸣。人居环境,是人类聚居生活的地方,是与人类生存活动紧密相关的地表空间,它是人类在大自然中赖以生存的基地,是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主要场所。由此可见,中国传统建筑风水理论实际上是一门人居环境科学,在风水理论指导下的人居环境不论是在景观选择上还是在生态环境构建上都蕴含了较高的科学性。具有良好生态环境的居住地是古人追求的目标,,也是现代人们追求的理想境地,古代建筑风水理论穿越时空,与现代人居环境观产生了历史的共鸣。
有机自然观。建筑风水把大地本身看成一个富有灵性的有机整体,认为自然是一个统一的、大的生态系统,人居住在这个系统中,就是这个系统的一份子,人必须同其他因子互相联系,互相依赖,共同维持系统的发展和稳定。
人地和谐观。即“天人合一”观或者说“天、地、人合一”观。古人看来,天地的运动直接与人的生长相关,人被视为自然生态链的一环,人生存中的任何活动要吻合于自然,要取得与天地自然的和谐相处。风水学在实际操作中不以地形复杂为坏事,而是抓住山水做文章,用山水美化城市,用建筑美化山水,借助自然景观保护山水的美,同时也衬托建筑物的美,通过建筑物,将人、地(即自然)高度协和为一体,逐渐形成了与自然相互依赖、相互协调、相互制约的良性循环关系。这种人地和谐的思想正是现代人居环境构建所需要遵循的理论基础。
参 考 文 献
1、王深法。风水理论与人居环境。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03:24-29.
一切存在严格地说都需要“时间”。时间改变一切,证实一切。气候寒暑,草木荣枯,人从生到死,都从时间上发生作用。
常说到“生命的意义”或“生命的价值”。其实一个人活下去真正的意义和价值,不过占有几十个年头的时间罢了。正仿佛不少人对生命下的结论差不多都以为是“生命的意义同价值是活个几十年”,因此都肯定生活是吃,喝,睡觉,吵架,恋爱,……活下去等待死,死后让棺木来装殓他,黄土来掩埋他,蛆虫来收拾他。
生命的意义解释得如此单纯,“活下去,活着,倒下,死了”,未免太可怕了。因此一些聪明人同一些愚人,对生命的意义同价值找出第二种结论,就是“怎么样来耗费这几十个年头”。他们虽都肯定了生活是由“吃,喝,睡觉,吵架,恋爱……”所构成,然而生活得失取舍之间,到底也就有了分歧。这分歧一看就明白的。大别言之,聪明人要思考生活,愚蠢人要习惯生活。聪明人以为目前并不完全好,一切应比目前更好,且竭力追求那个理想。愚蠢人对习惯完全满意,安于现状,保证习惯。(在世俗观察上,这两种人称呼常常相反,安于习惯的被呼为聪明人,怀抱理想的人却成了愚蠢家伙。)
这两种人虽同样有个“怎么来耗费这几十个年头”的打算,要从人与人之间寻找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即便有时择业相同,他们的成就却不相同。同样想征服颜色线条作画家,同样想征服乐器音声作音乐家,同样想征服木石铜牙及其他材料作雕刻家,甚至于同样想征服人身行为作帝王,同样想征服人心信仰作思想家或教主,一切结果都不会相同。
因此世界上有大诗人,同时也就有蹩脚诗人,有伟大革命家,同时也有虚伪革命家。至于两种人目的不同,择业不同,那就更容易一目了然了。
看出生命的意义同价值,原来如此如此,却想在生前死后使生命具有一点特殊意称和永久价值,心性绝顶聪明,为人却好像傻头傻脑,历史上的释迦、孔子、屈原、耶稣,就是这种人。这种人或出世,或入世,或革命,或复古,活下来都显得很愚蠢,死过后却显得很伟大。历史上这种人并不多,可是每一时代间或产生一个两个,就很像样子了。这种人自然也只能活个几十年,可是他的观念,他的意见,他的风度,他的文章,却可以活在人类的记忆中几千年。一切人生命都有时间的限制,这种人的生命又似乎不大受这种限制。
话说回来,事事物物要时间证明,可是时间本身却又像是个极其抽象的东西,无形,无声,无色,无臭。要说明时间的存在,还得回过头来从事事物物去取证。从日月来去,从草木荣枯,从生命存亡中找证据。正因为事事物物都可为时间作注解,时间本身反而被人疏忽了。所以我们被提问到生命的意义同价值时,没有一个人能说“生命的意义同价值,只是一堆时间。”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这是一个真正明白生命意义同价值的人所说的话。老先生说这话时心中的寂寞可知!能说这话的是个伟人,能理解这话的也不是个凡人。目前的活人,大家都记得这两句话,却只有那些从日光下牵入牢狱,或从牢狱中牵上刑场的倾心理想的人,最了解这两句话的意义。因为说这话的人生命的耗费,同懂这话的人生命的耗费,异途同归,完全是为事实皱眉,却胆敢对理想倾心。
他们的方法不同,他们的时代不同,他们的环境不同,他们的遭遇也不同;相同的是他们的心,同样为人类向上向前而跳跃。
赏析
本文由时间来论及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很有说服力。文章通过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态度的对比,肯定了什么,否定了什么,都一目了然。对生命下的结论差不多都认为是“生命的意义同价值是活个几十年”,吃,喝,睡觉,吵架,恋爱……活下去等待死。这实际上是一种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的人生态度。另一种人对待人生的态度是:“想在生前死后使生命具有一点特殊意称和永久价值。”这种人自然也只能活个几十年,可是他的观念,他的精神,他的风格,永远活在人们心中。“一切人生命都有时间的限制,这种人的生命又似乎不大受这种限制。”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这是一个真正明白生命意义同价值的人所说的话,也是我们都应该明白的。
读什么呢?古人云:“取法乎上,得乎其中;取法乎中,得乎其下。”所以,我们要“取法乎上”地读书——阅读经典。所谓经典,就是经过千百年的检验,大浪淘沙时光流逝之后剩下的精华,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走进经典,就走进“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的精神殿堂;走进经典,就能够以一当十,拓宽你生命的维度;走进经典,就能走进大师所创造的精神境界。犹太人为什么优秀?——犹太人从6岁开始就背经典。《犹太智慧书》中写道:“不读经,毋宁死。”每天都有好书陪伴,就会不由自主地主动去品味和汲取人类的精神遗产,并且逐渐内化,以致运用自如,成为“心灵巨富”。
那么,我们“取法乎上”阅读经典,先读什么呢?文学家鲁迅先生的老师章太炎先生告诉我们:“读《百家姓》不如读《三字经》,读《三字经》不如读唐诗,读唐诗不如读‘诸子百家’,读‘诸子百家’读一本就读《论语》。”《论语》是经典中的经典。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共同发表的《巴黎宣言》中称:人类要想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500年前,从孔子那里去寻找智慧。历经2500年,在中国一直流传不衰,证明了《论语》思想的永恒性。现在,世界上300多个地方建起了孔子学校,日本的出租司机在等红灯的间隙读《论语》,有的国家小学生在背《论语》。
基于此,我和我的学生利用早自习的时间,从《论语》开始,一起诵读经典。
怎么读呢?全球推广儿童读经第一人、台中师范学院王财贵博士说,诵读经典,“方法越简越好”,不管理解与否,先得熟读成诵。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于是,每天的晨读时间,从我班教室里传出这样的声音: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子曰:“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
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未由也已。”
……
琅琅书声传出教室,本身就是一道极美的风景。摇头晃脑,沉醉其中,内化到心,就是一生文化的储蓄,一生幸福的储蓄,这种储蓄会升值,一旦外显出来就是一道绚丽的风景。
我想,之所以好多老师说我们班的学生很懂事,达到了“不教之教”的目的,我觉得很大程度上是《论语》涵养的结果。他们不会因小事而斤斤计较,因为他们懂得——“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通过学《论语》,他们懂得了做人要彬彬有礼——“不学礼,无以立”;懂得了学习方法——“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懂得了君子之争——“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懂得了怎样孝顺父母——“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懂得了当班干部之道——“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懂得了用人之道——“举直措诸枉,则民服,举枉措诸直,则民不服”。除了早自习的集中诵读,我们随时随地读,见缝插针地背,一学期下来,好多同学背起《论语》都能出口成章了。德育不是无实之基、无本之木、无水之源,这样把中国传统文化的仁、义、礼、智、信、忠、孝、节、勇、和引入我们的德育中去,从大处着眼,小事入手,定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培养出一个个谦谦君子!季羡林大师说:“何用半部,将《论语》中几句话坚持好了就是成功人士了。”
后来,我在诵读《论语》时,还在语文课上加进《增广贤文》《道德经》《菜根谭》《孟子》《庄子》等古代经典中的段落、名篇。品味着书的精华,陶冶着情操,汲取着智慧,享受着学习的快乐,求仁而得仁,求义而得义。厦门大学易中天教授做客“百家讲坛”时说:“在孔、孟、墨、韩那里,我读到了人生态度;在老子、庄子那里我读到了人生智慧;在孔子那里,我读到了和谐。读孟子,一股正气平治天下;读墨子,一腔热血救助苦难;读韩非,一双冷眼直面人生。这些加起来得出四个字——人生态度。”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些大浪淘沙后沉淀下来的经典,能使学生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让贫乏和平庸远离我们,让博学和睿智拯救我们,懂得人生的要义,并为自己规划人生大格局。在经典的浸润中充实生命,尽善尽美。
朝闻道
经典诵读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
五千年来,经过炎黄子孙一代代的创造和积累,中国文化虽历尽沧桑,却绵延不绝,其内涵丰富多彩、博大精深。在这座由文言的“砖石”砌成的文化宝库里,浓缩着中华文明的景观,记录着中华民族的历史,反映着历朝历代的生活,透视着中国人的文化心态、思维方式……经典阅读就好像在孩子们面前打开了一扇窗户、铺开了一条通道,让他们能穿越时空,去阅读、去思考、去吸取,与两千年前的大师直接对话,举一反三,了解并深刻地认识我们的祖先的智慧,站在他们的肩头思考学习,通过认识昨天来了解今天、懂得今天、开创明天。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说,弘扬传统文化是时代的需要,我们没有理由抛弃数千年的文化积淀。正是因为中学生接触传统文化,他们能进一步认识了解并热爱祖国文化,提升自我的人文素养。
“朝闻道,夕死可矣。”古人对理想的孜孜不倦的追求,为高中生提供了榜样。高中生也应有明确的志向和目标,现代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教育培养,人才就要求掌握一定的科学知识,“光阴似箭催人老,日月如梭趱少年”我们莫把宝贵的光阴虚掷,要珍惜时间,爱护生命,创造人生的辉煌。每一条河流都有自己的梦想,那就是奔向大海。每一个人必须有自己的志向,不管绕过多少的障碍,都要冲破悬崖峭壁,让自己的生命冲向梦想。想要向梦想冲击必须要沉淀下来,明确逝者如斯,才能为前进而努力。只有沉淀下去,才能不断地积蓄自己的力量,不断地冲破障碍,积累自己的厚度,成就自己的生命。
君子坦荡荡
经典阅读提高了认识,完善了自我。
高中教育最重要的不仅仅是教授知识,还要教给学生做人、做事的道理。这些道理在我国传统文化中都有非常形象、非常精炼的阐述。古代的谦谦君子风度延伸到现今,对如今的生活、学习有较大的教益。受全球化大环境的影响,各种文化的交流冲击,传统文化中的孝义、诚信、忠直等美德,依旧是教育的内容,古人曰:“礼博大精深,深奥无穷。”不仅表现在待人的礼节上,更深深地表露在每个人的内心中,提升自我的内在修养。
通过经典阅读,我们从屈原列传里,我们感受到主人公关爱国家与人民那强烈的责任心与使命感;从苏轼身上,我们感受到了旷达乐观,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从柳宗元身上,读到了坚持自己独特的人格,与腐朽势力抗争到底的精神;从司马迁身上,读出了不甘沉沦,努力追求实现其人生价值的志向。
高速竞争的社会,碰到压力无法去舒释,通过经典阅读,让学生的心灵经受一次洗礼,重新认识古人给我们当代人留下来的宝贵精神,重新将优良美德传承下去,继续发扬光大,并不断地进行发展丰富,铭记五千年来的伟大结晶。通过经典阅读,学习他们丰富的人生经验,穿越沧桑,传递到今天,让我们仍然觉得温暖;而他们在千古之前,缄默地微笑着、注视着,看我们仍然在他们的言论中受益。
登东山而小鲁
经典阅读启迪了心智,提升了境界。
摘要:隋唐奉行儒、道、释并立共宏的政策,孙思邀有机地吸收了三家思想,择优汰劣,使之相互融合、相辅相成,并以高明的智慧改造及妙用孺、道、释的有关理论。着重从儒、道、释思想交融的角度,在退居养志与救世济民、追求长寿与不慕神仙、不杀生与人为贵等方面探析了孙思邀的医学伦理思想。
关键词:孙思邀,医学伦理思想,儒,道,释
孙思邀是汉代张仲景后至唐代成就最高的一位医家。他不仅医德高尚,医技精湛,而且学识渊博,“弱冠,善谈庄、老及百家之说,兼好释典。”撰《大医习业》列于《备急千金要方》(下称《要方》)卷首,陶冶后学。其云:“若不读五经,不知仁义之道;不读三史,不知有古今之事;不读诸子,睹事则不能默而识之;不读内经,则不知有慈悲喜舍之德;不读庄老,不能任真体运,则吉凶拘忌,触途而生。”孙思邀力荐业医者将儒经、古史、释典及庄老著作当成必修课,其自身更是“道合古今,学弹数术。”隋唐奉行儒、道、释并立共宏的政策,孙思邀有机地吸收了三家理论,并使之相互融合、相辅相成,从而形成其哲学内涵丰富的医学伦理思想。
1、退居养志与救世济民
众所周知,道家思想是出世的哲学,道家的社会政治和人生态度是“无为”,其理想人格是“真”。孙思邀精晓道学,“自注《老子》、《庄子》”,“高谈正一,则古之蒙庄子”,其思想烙上了道家的印记。他淡于名利,对隋文帝、唐太宗、唐高宗的征召,均固辞不受。孙思邀考虑到“若知进而不知退,知得而不知丧,嗜欲煎其内,权位牵其外”,不仅会内热致疾,更严重的是可能遭遇“身灭覆宗之祸”。这种思想与庄子的理论是一脉相承的。庄子认为山木被砍伐、漆树被割剥、油脂被煎熬都是因为“有用”,所以极力主张“无用”,“无用”本身就是“大用”;而“有用”却常常招惹灾祸,导致丧生而终究归于“无用”。要消除忧患,获得身心自由,应忘却名利,抛弃权势,虚己忘我,自身也随之得以保全。孙思邀曾举孔融、杨修为例,二人皆好学能文,才思敏捷,为人恃才负气,终不免触怒曹操而被杀,英年早逝。孙思邀因而终身未仕,先后隐居于太白、终南、峨嵋、五台等山区。他在《千金翼方》(下称《翼方》)中设《退居》专篇,从择地、缔创、服药、饮食、养性、种造药及杂忌等七方面论述了隐居之道,被后世奉为“孙真人”,而“真人”正是道家的人格典范。
但庄子懂得完全无用也不一定高枕无忧,鹅就因为不能鸣叫而被杀,所以庄子认为处在“有用”与“无用”之间最宜。孙思邀亦没有醉心于个人对社会的超脱,而是一生坚持在民间行医。古人认为,医生是唯一能在野为国效劳的人,宋代范仲淹微时曾祈“不为良相,便为良医”,孙思邀也以医国、医人、医病作为衡量上医、中医、下医的标准,这又是儒家积极的人世态度。儒家追求的人格是“善”,古代有三种职业是以谋生和行善为目的的:一是行医,二是教书,三是算命。行医不仅限于助人健康,更能救世济民。孙思邀在《大医精诚》中提出:“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侧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其中“安神定志,无欲无求”体现了道家的清心寡欲,“大慈”、“普救”充分显露了佛教普渡众生的理念,“恻隐之心”则反映了儒家对良知的认识。孙思邀“志存救济”,一生从事着“山林相业”,处于“无用”与“有用”之间,既保全了自己,又服务了社会;既求“真”,也求“善”。道家的“无为”和儒家的“有为”共同构成了其人生态度,佛教慈悲之情丰富了其精神生活。
2、追求长寿与不慕神仙
庄子感到人生如白驹过隙般短暂,气聚而生,气散则死,故主张生不足喜,死不足悲。孙思邀亦认识到“人生一世,甚于过隙”,不过他并未仿效庄子,做一个看透生死的达人。他认为人生越是短暂,就越要重视养生。唐代是道教发展的鼎盛时期,道教追求长生不死,强调身体健康和道德修养,孙思邀将“道”的哲学思想运用于医疗卫生实践以保障人们的身心健康,吸收了道教养生中合理有效的内容,如修性养神、内丹、服食和房中等,集养生理论方法之大成,为传统医学养生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他自己寿享百岁,正是其躬行养生之道的最好例证。
但孙思邀并不盲目追求肉身不死。他借老子之“如膏用小住之与大灶”来比喻人寿命的长短,言下之意寿数是有限的,他时而亦提到“不死”,但其“不死”指长寿,非谓成仙。这与儒家对待鬼神的态度如出一辙。《论语·雍也》:“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论语·述而》:“子不语怪、力、乱、神。”和孔子一样,孙思邀是怀疑鬼神的存在的。孙氏当然不是无神论者,否则其医方中不会保留那些道佛咒禁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生态精神;天人合一论
[中图分类号]G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848(2012)06-0116-06
[作者简介]赖华先(1976—),男,江西永丰人,江西省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部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论研究。(江西南昌 330077)
Title: A Trial Study of Eco-spiri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Author: Lai Huaxian
Abstract: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attaches importance to eco-character of all things in the world, thus better realizing harmony and unity between subject and object and that between aesthetics and life. Heaven-man unity is a basic spiri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which contains many rational eco-thoughts, and people are inspired to notice the vast field of humanity behin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hen they push society forward with scientific thinking. Only when people’s living style and cultural taste are perfected with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nature and man, can human beings gain integrated life and development.
Key words: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eco-spirit; heaven-man unity
中国传统文化的思维方式是文象思维,体现了全面、深刻而完整的生态精神。当前我国进入了工业化和后工业化的转型时期,强调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并重,继承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精神和生态智慧,对我们实践科学发展观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一
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说:“究竟什么是思维和意识,它们是从哪里来的,那么就会发现,它们都是人脑的产物,而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是在自己所处的环境中并且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这里不言而喻,归根结底也是自然界产物的人脑的产物,并不同自然界的其他联系相矛盾,而是相适应的。”①作为人脑的产物的思维及自然界的产物的人类自身理应是自然主体和社会主体的有机结合,但是在人类社会实践中,以市场经济为支撑的现代社会却表现出日益严重的工具理性倾向,而被完全“社会化”的现代人的生活日益脱离自己的自然主体,都事实上面临着人的本质的“异化”。
在人类思维历史上,最先出现的思维形态是前语言逻辑思维。所谓前语言逻辑思维是指在没有出现成熟的语言文字之前人类所使用的思维方式,法国哲学家列维·布留尔将之命名为“原始思维”。随着人类认识能力和水平的提高,特别是语言文字出现以后,各种文明开始迅速发展和完善。语言文字作为现代人类思维的载体和工具,在促进人与人之间交流以及各种知识的记录和传播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正是基于语言文字是思维的载体和工具,我们在界定思维的时候,要将思维与意识、意向、认知、反映等概念区分开来。广义的思维是指人脑对客观现实概括的和间接的反映,它反映的是事物的本质和事物间的规律性的联系,包括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狭义的通常的心理学意义上的思维专指逻辑思维。形象思维是中国哲学根据国外思维理论创造的一个名词,但笔者以为现有的中国思维理论将广义思维分为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并不严密,因为形和象本是同义词,在天成象,在地成形,无论是象还是形,强调的是事物的本来形貌以及人的感性认知后经过人脑反映后的一种符号性的虚构性的形象,而这种符号性的虚构性的形象本质上还是要用语言文字或“象”来进行表达,比如文学通过“文”来表达,音乐和绘画依靠“象”来表达。目前有关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探讨正在深入当中,在形象思维这一概念之外,王树人先生提出了“象思维”的概念,笔者借鉴前人的学术成果,尝试提出“文象思维”这一概念。
中国文象思维是基于人类作为自然主体的反映世界的思维方式。最早对中国文象思维方式进行系统阐述的人是南朝的刘勰,在《文心雕龙·原道》篇中,他说到:“文之为德也大矣,与天地并生者何哉?夫玄黄色杂,方圆体分,日月叠璧,以垂丽天之象;山川焕绮,以铺理地之形:此盖道之文也。仰观吐曜,俯察含章,高卑定位,故两仪既生矣。惟人参之,性灵所锺,是谓三才。为五行之秀,实天地之心,心生而言立,言立而文明,自然之道也”;①“庖牺画其始,仲尼翼其终。人文之元,肇自太极。幽赞神明,《易》象惟先。而《乾》、《坤》两位,独制《文言》。言之文也,天地之心哉!”②刘勰认为“文”与天地并生,而且只有人才能参悟“文”,运用语言文字将天地之“文”描述出来,就是“人文”。同时他认为“人文”有个优先性的条件,就是“象”,天地万物之“文”固然要有人才能言说,但是如果有了人却没有“象”,同样也不能形诸“文”,“人文”也就无从落实!接下来两句特别有意味,刘勰说:“而《乾》、《坤》两位,独制《文言》。言之文也,天地之心哉!”《乾》、《坤》代表天和地,是《周易》里最重要的卦和象,在《乾》、《坤》即天和地两位之中,特别地建立《文言》这一《易传》方式,所谓《文言》,就是“言”之“文”,刘勰将之称为“天地之心”。这两句话不仅是天、地、人“三才”的同义反复,更体现了刘勰对《周易》之精髓准确的理解,即《周易》运用的是文象相生的思维方式或者表达方式。“文”和“象”要像天、地(《乾》、《坤》两位)和人结合为“三才”一样结合在一起,因为“文”、“象”结合的主体只能是人,而人只有通过“文”、“象”结合才能创造出“人文”!
中国文象思维通过“文”、“象”结合来创造“人文”,与西方概念思维倾向探究事物“单子”的意义不同。西方传统思维方式必然导向现代科学理性精神,崇尚科学实证性;而中国传统文化倾向于从“文”、“象”的整体性、动态性、非实体性方面去创造人文,崇尚人文性,这是中西文化、文明的根本分野之所在。
西方现象学为我们揭示中西思维差异提供了一种考量,即西方思维秉承西方传统的形而上学,过于强调客观世界的设定性及结构性,从而忽视了人的生命与自然的互动性与动态性。胡塞尔的现象学提出要对西方的形而上学进行现象学意义上的还原,并提出了著名的“平行论”;海德格尔从揭示“存在”的真正面目出发,提出要通达“存在”,需要诗思,需要承认自然的生生不息的力量;德里达作为现象学的后起之秀,从语言文字的角度进行现象学的还原,并在动物思想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以上这些西方著名现象学学者所做的研究,都是对西方传统形而上学进行“去蔽”或“解蔽”的工作。如果我们运用现象学还原方法去还原中国传统文化,则必然会还原成“文”和“象”及“文”、“象”结合主体——人,用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现象学还原之后的现象——“文”、“象”、“人”去对应“天”、“地”、“人”三义,从而演绎成中国传统文化的一般思维方式——中国文象思维,然后运用中国文象思维去证明、分析、解构中国文化的诸种特征,如生成性、变动性、整体性、观照性、人文性、生存性等等。
二
伟大的民族孕育伟大的文明,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历史融汇了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历代典籍汗牛充栋,分经、史、子、集四部,涵盖了政治、经济、教育、历史、文化等各个领域,它们筑起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成为历代相传的宝贵遗产。中国传统文化不仅泽被国民,更流传四周,播向海外。
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有机的体系,是天、地、人、神和谐统一的人文系统,这个系统有个最基本的特征,那就是遵循人文规律。什么是人文?这就涉及中国文象思维的关键概念之一“文”。简单地说,“文”是事物的基本属性,世界万物都有“文”。古人是从虎豹、禽鸟之外在纹理,从世界万物内在条理和法度去规定“文”。从“纹”到“交错成文”,再到“文章”(先秦的“文章”概念是指事物的内在条理和法度),再到人类最有意义的创造“语言文字”,古人赋予了“文”极其丰富而精微的内涵。《周易》说:“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表面上看天文和人文对举,实际上“天文”的涵义具有中国传统文化所赋予语词的丰富延展性。“天文”也要由人去体察,仰观天象,归纳出四季的更替、节气的知识和经验。“天文”的意义不仅在于制定历法,古人还赋予“天文”泽被万物、高高在上、刚健、雄性、运动等含义。由于这些潜在的或者人赋予的“德性”,“天文”的背后隐约形成了一个具有意志的神——“天帝”。由“天文”到“天帝”,这种“文化”很显然是“人文”的,或者说是“人文化”的。
“人法地,地法天”,人—地—天的层级结构是古人所建构的立体生存时空。虽然古人不可能具有现代天文学的知识,他们不知道银河系,更不知道有河外星系,他们也不可能离开地球到太空中去观察,他们甚至认为天就像一个盖子,一个深邃而遥远的苍穹,日月星辰都在其中运行,寒暑在其中更替,但是古人扎根于肉眼观测之“天象”,着眼于现实经营之“人生”目的的“天文”观测,形成了大量的“天文”、“地文”(后面用“地理”这个概念来表示“地文”,即古人通常意义上的天文地理)的知识和经验,这些知识和经验足以建构一个实用的、现实的、相对稳定的甚至是精妙的时空体系和生存体系。
从时空体系和生存体系的维度去衡量,古人天地人一体的观念并不幼稚,更不愚昧,无论在哲学还是在现实意义上,它都是一个完整的统一的和谐的体系,而这个体系的核心就是“人文”。无论是外在的纹理还是内在的法度和条理,它都是在尊重客观事物和客观世界的基础上,将“人”这一主体属性与客观事物之属性融合在一起,这就使得中国传统文化显示出独特的东方神韵,而与西方传统文化所建构的人是自然的主宰这一主客二元分裂的思想迥异其趣。
中国古代哲学观念集中体现在以《周易》为代表的上古典籍中,《周易》的哲学观念又集中表述在《易传》中。①冯友兰说:“从哲学史的角度看,《易传》的重要不在于这些道德说教,而在于它的宇宙观和辩证法思想。”②陈鼓应将《周易》的哲学思想归纳为万物起源说、自然循环论、阴阳气化论、刚柔相济说、天地人一体观五个方面。③虽然不同学者各有表述,但大致是殊途同归的,而《周易》的天地思想、阴阳观念、循环观念尤其是中国哲学观念之核心。
古人的天地思想包含了起源论、时空论、和生存论。从起源论来说,《周易》《乾》卦《彖传》曰:“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云行雨施,品物流形。……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大和,乃利贞。首出庶物,万国咸宁。”④天的元气资生万物,天道变化,使万物性、命各得其所。阳气为万物之所始,君王或圣人遵循天道而为,则使万物咸宁。《坤》卦《彖传》曰:“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坤厚载物,德合无疆。含弘光大,品物咸亨。”⑤地的元气是至善的,她资生万物,是顺承天道的。地广厚能容载万物,各种物类都能得到畅达。天地之元气是各种生命的起源,“元”古人解释为“元者,气之始也”。中国古代的起源论并不像西方现代科学所揭示的那样——生命的最小单位是细胞,由基因控制的细胞分裂生长形成各种生命体;而是从生命体的内、外机制与运行来规定生命的起源,这就是关于生命起源的“元气论”。中国古代关于生命起源的“元气论”在没有现代科学揭示生命起源的科学认知之前,准确地规定了生命的自然属性,这就使得中国古代的生命起源论、生命时空论、生命生存论和谐地统一起来。而从21世纪的现代人的时空视角看,关于起源、时空、生存三者的关系仍然是统一的、永恒的。
从时空论来说,地球上的生命都是在天地之间生存,即使是在现代社会,仍然是在天地运行所创造的时空中生存。我们并没有超出古人的经验视界,并没有创造和使用太空或星际日历和记时制。中国古代的天文历法是和农业生产和生活紧密相关的,生存所需的记时制严格依照历法来执行。
《尚书·尧典》载:“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民时。分命羲仲,宅嵎夷,曰旸谷。寅宾出日,平秩东作。日中,星鸟,以殷仲春。厥民析,鸟兽孳尾。申命羲叔,宅南交。平秩南为,敬致。日永,星火,以正仲夏。厥民因,鸟兽希革。分命和仲,宅西,曰昧谷。寅饯纳日,平秩西成。宵中,星虚,以殷仲秋。厥民夷,鸟兽毛毨。申命和叔,宅朔方,曰幽都。平在朔易。日短,星昴,以正仲冬。厥民隩,鸟兽鹬毛。帝曰:‘咨!汝羲暨和。期三百有六旬有六日,以闰月定四时,成岁。允厘百工,庶绩咸熙。’”⑥“羲和”就是一个职业历法官员。羲仲、羲叔、和仲、和叔大概是羲和的下属官员。这四个人分别驻守东南西北四个方位,测定春、夏、秋、冬的至、分,星宿分布情况以及民俗民风、物产等情况。
《周礼·春官》载:“冯相氏掌十有二岁,十有二月,十月二辰,十日,二十有八星之位,辨其叙事,以会天位。冬、夏致日,春、秋致月,以辨四时之叙”;“保章氏掌天星,以志星辰、日月之变动,以观天下之迁,辨其吉凶。以星土辨九州之地,所封封域,皆有分星,以观妖祥。以十有二岁之相,观天下之妖祥。以五云之物,辨吉凶、水旱、降丰荒之祲象。以十有二风,察天地之和命,乖别之妖祥。凡此五物者,以诏救政,访序事。”③“冯相氏”和“保章氏”属于春官礼官系统的下属机构,其掌管的也是与天文历法有关的事务。具体来说,冯相氏掌管一年四季的历法事务,而保章氏则专门掌管天文、星宿,通过观察天文的变化来预测祥妖。其人员配置情况如下:“冯相氏,中士二人、下士四人、府二人、史四人、徒八人。保章氏,中士二人、下士四人、府二人、史四人、徒八人。”
从《尚书》到《周礼》,我们可以看出古代中国对天文历法已经运用政府行为去管理,并设有专门的机构和专业人员。他们通过专业的研究,不仅积累了丰富的天文历法知识和数据,也对农业生产和国家生活产生重要的指导作用。
古代中国将天、地、人并称为“三才”,不仅提高了天地在创造万物、承载、养育万物的“天赋”和地位,也将人的“天赋”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除了天地,人就是宇宙自然中最有创造力和天赋的物类,难怪道家进一步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在古代中国的哲学观念里,人与天地一样,是有创造力和天赋的,人、地、天都属于自然的一部分,只不过在自然万物中,此三者处于较高的地位,而其他自然形态则处于较低的地位,这使无生命形态的自然与有生命形态的自然共同构筑起自然的时空。这个时空是统一的,相辅相承的。
从生存论来说,中国传统文化最重要的哲学内涵莫过于生存。《周易·系辞上传》:“生生之谓易。”对于“生生”,前人较少注意到它的复杂含义,而只偏重于“生长”、“生生不息”,如周振甫在《周易译注》中将“生生之谓易”翻译为:“生生不停叫做变易。”实际上“生生”具有多重含义,特别是要对照天、地、人三义来进行理解。笔者认为,《周易》之“易”除了前人揭示的“易”之三义,即不易、简易、变易以外,还有一层更重要的含义,即“天、地、人”之三义。《系辞·上传》主旨是揭示天地人之关系,之所以标出“天、地、人”三义,是因为这是中国传统文化建构的起源论、时空论、生存论的整体要素和整体环境,脱离天地人三义就没有中国传统文化。从这点看来,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核心就是天地人三义。只有从这个层面去理解,我们才能理解“生生之谓易”的完整内涵。
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核心是天地人三义,天地人三义的精髓又在于“生生”即生存。可是,西方传统文化的核心却不是这样,无论是以《圣经》为主要文本的基督教,还是以古希腊文明为源泉的西方文化,其人文核心都是着眼于城邦制的“社会生活”的个人,是一种基于“个体的人”及“个体的人的社会”的文化,因而其人文核心汇集成文艺复兴时的人文主义,而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核心是天地人三义,或称人文性。人文性与人文主义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所谓人文主义是人类文明进程中的一种进步思潮,也是关于人类价值的基本评价与认识,即要求尊重人在世界中的主体地位,赋予人类生命以尊严与价值;尊重人在社会生活中的主体地位,赋予人类生命以相应的民主与人权。但是,人文性的价值取向并不在于用来表述具体的行动理念和社会理念,而是从人类以何种生存体系这一维度去规定人类的世界观及生存观。中国传统文化之人文性的核心是“天地人”三义,即人类不是凌驾于物质世界之上的主体,也不是凌驾于生命世界之上的主体,而是与物质世界与生命世界息息相通的主体,这便是“天地人”三义留给现代人类生存时空与生存体系的最大启示。
三
“生态”一词的词根为希腊语“ECO”,本义为家园,简单地说就是指一切生物的生存状态以及他们相互之间及与周围环境之间环环相扣的关系。回顾地球环境史,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二三十年间,由于欧美国家战后的经济恢复和整个社会的工业化水平加快,西方国家的环境污染程度较高。也就在这一时期(20世纪六七十年代),这些国家的社会组织团体开展了环境运动,倡导绿色、生态,抗议工业化带来的环境污染,环境保护越来越受到西方国家社会的普遍重视。20世纪80年代初,随着中国等发展中国家打开国门,改革开放,发达国家将高污染高耗能产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时代的到来,全球性的产业梯次分布形成,全球化时代背景下的国际竞争态势使工业化在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进一步扩大和加深,从而使全球性的环境污染成为世界性难题。在这种时代背景下,生态文明超越一切意识形态性质的文明而成为当前倡导的世界性主流文明形态。各国就经济发展及环境保护制定了相应的法律法规,国际上政府间也围绕环境保护展开合作和谈判。
通过对环境污染历史的简单回顾可以看出,工业化其实是环境污染的“祸端”。无论是资本主义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在工业化的进程中都不可避免地会出现环境污染问题。然而,我们可以预见的是,工业化在全世界的进程不会改变,人类追求文明进步的现代生活是值得尊重的。在这种潮流和趋势下,走可持续的、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并重的生态文明之路就成为一种世界性的共识。
关键词:宏村 生态思维 住区规划
中图分类号:TU984
当代中国住区规划,过度的西方模式弱化了归属感与文化认同感。如何打造适宜中国特色的可持续住区是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宏村聚落经历百年积淀,其中所包含的生态思维对于中国特色可持续住区设计有着良好的借鉴意义。
1“天人合一”——宏村聚落生态思想
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文化核心,是古代先民生态思想基础概念,更是今人环境发展的最终目标——可持续发展。这一思想在宏村的风水选址、象征主义聚落营建上均有体现。
1.1风水形胜
古代风水又称堪舆,晋代风水家郭璞《葬经》中对风水的定义为:“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谓之风水。风水之法,得水为上,藏风次之。”藏风聚气的环境选择本质上就是对土地肥沃、植物茂盛、气候温和、水量充足的理想居住环境的选择。从现代生态学的角度来看,风水思想是一种大地有机自然观。
宏村选址思路为“北枕雷岗,三面环水,南屏吉阳山”。这种太师椅式格局与风水吉穴相对应,满足“负阴抱阳、背山面水”的选址原则,这一环境使聚落有良好的日照、水源、土壤、植物情况,交通便利,同时利于村落排水且。
“雷岗山者,村之依托也,村人视其来龙圣所、村之屏户之望也。村人担石压土,种树植草,春秋二祭,丁状络绎然。”这段记载于清代《雷岗山记》的文字为我们展现了宏村人对村落周边环境的重视。为强化周边风水形胜,宏村人通过景观建筑修建、局部山体高度或形状调整、植树育林等手法对村落微气候进行维护提升。
1.2 象天法地
宏村聚落规划采用牛的象征主义手法。聚落以雷岗山为“牛首”;以村口古树为牛角;根据“山水之气以水而运”的原理,以水圳引入溪流为“牛肠”;引水汇入村中泉水形成中央池塘——月沼,为“牛胃”;为解决“南方山赤如焰”的问题,村外部建南湖,为“牛肚”;环绕村庄的河溪上架有四桥,为“牛腿”。
2、宏村聚落生态实践
2.1总体布局——适应自然与礼法的网格布局
气口,是村落接纳外部空气的主要开口方向。据徽州地区的地理环境与气候特征,仅西南方向的山脉留有缺口,利于新鲜的空气的送入,所以宏村聚落建筑的网格多是面向西南的。而在聚落的定居发展过程中,宗族礼法则深深的影响着村落空间的聚集。在宏村形成了以祠堂建筑——乐叙堂为核心的整体网格,强调中心性,强化宗族归属感。
图1 宏村入口空间
2.2入口空间处理----气不外泄
村口的意义不仅仅是公共活动场所及人流的疏散空间,更是聚落防御及私密性的保证。在宏村入口空间的处理上,聚落强调“气不外泄”这一风水思想。聚落内部道路与对外道路相互错开,并自然形成类似广场的开放空间。(图1)这种布局形式有利于进出聚落的人流分流。同时以风水树作为入口标志,缓解直入气流,调节微气候。
2.3功能明确的交通空间
宏村内交通网络由三级路网组成:东西向交通干道,承担主要的人流及车行交通;南北向生活性次干道,起到联系组团作用,是街巷特色空间集中地;备弄空间虽然只满足“通过”功能,但对通风保温起到了重要作用。各路网间连通性好、空间收放尺度适宜,有利于自然通风组织。
2.3水资源空间生态系统的疏理
根据雷岗山地形特点,将人工活水网络贯通全村。宏村水系主要引西溪清澈水流,通过水圳与村中泉水相通,最终汇入南湖。水圳整体高差3.9米,大水圳的上、下水圳0.6米左右宽,小水圳0.4米左右宽,以水圳的宽窄、坡度来保持水量与流速。
村内建筑通过屋顶向天井汇水,用于室内微气候调整、绿化灌溉、涣洗汲水等。水通过屋檐水槽、天井下方及墙内排水管流入地下水道,经过自然净化流入人工水系。同时以“居民使用——养鱼——灌溉”的一水多用模式,产生了以人养鱼、以鱼养田、以田养人的循环生物链。
宏村给水、排水系统采用了分流设计和自净设计。分流就是将洁污分流,互不干扰。生活污水是采用生物净化处理方法,在室外设污水发酵池和净化池,利用莲藕吸附污泥和浮游生物净化水质的方法,再通过沟渠或管道排入村外水圳或农田。[1](图2)
天井 水圳 月沼 南湖
图2宏村水循环系统
3、宏村聚落生态思维在现代住区规划中的应用
3.1 天人合一思想的沿传
文化内涵应当是中国特色的住区规划的出发点与重点。天人合一思想是从人与自然平等的角度阐述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这一思想应当是从设计之初就作为核心理念,并体现在设计、施工及后期管理的各方面。
3.2 “形胜”思想下的山水营造
形胜思想强调将城市规划扩大到宏观的山川形势,强调形与意的契合境界。当代住区规划应当充分宏观分析,观察规划区域与城市的空间联系、历史延续、人文关联,挖掘符合城市特色的规划理念。在具体的空间布局、建筑设计、景观营造上,整体考虑城市水网、绿网,分析周边建筑体量关系,为形成可循环的水、绿、风系统创造条件。
3.3 核心性——住区归属感的营造
虽然当代住区规划已经没有宗族制度约定,但核心性的精神场所依然值得保留,它可以凝聚生活氛围、增强归属感。这种核心可以以中心景观、社区服务、商业街等多种形式出现,亦可以是具有明确的功能性的公共服务核心。景观设计中应当强调标志性、故事性,成为印刻住区历史与记忆的场所。
3.4 水资源循环利用
当代住区规划中水景设计是重要组成。但是我们经常可以在住区中看到干涸的河床、污染的水面,良好水景系统往往停滞在设计图纸之上。制约水景观生态效应发挥的原因是一个复杂问题,更多的情况下它与当地水资源条件、技术成本、人工管理息息相关。
传统聚落宏村自净、自循环的水资源系统值得我们学习与反思。在这样一个景观作为商品的时代,我们更应当理性的因地制宜的看待环境的价值。在分析资源本底与环境承载力的基础上,采用适宜技术,水景观体系应当满足自循环、多用途、自净化的可持续发展标准。
在住区规划设计之初,对场地的分析尤为重要。场所及周边水资源基底直接影响设计后水体的面积大小与形态,应当根据实际地形特点选择静水园或动水园;在此基础上,采用适宜的雨水回收、中水利用技术,如利用建筑集水、绿化街道渗池或浅沟、雨水花园、景观池湖等形成完整、连通、流动的水景观体系,最好可以与城市水网相连;多使用人工湿地的自然净化方法,如鱼龟等动物净水、水生植物净水、植物浮岛净水、微生物净水等。
3.5 自然通风体系的营建
建筑布局遵循获得最大限度夏季自然通风、遮挡冬季寒流、住区内部风环境舒适的原则。如北方住区建筑北高南低,高层建筑西北侧布局遮挡寒流;与周边建筑协调,留出适当的气口;建筑主立面尽量朝向夏季主导风向,而侧立面对着冬季主导风向(夹角小于30度为宜);通过建筑布局引导空气流动,合理建筑密度,避免风速过大、漩涡或无风的区域。
3.6 院落模式的微缩
院落是中国传统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体现了中国人“天人合一”、“内外有别”的空间意识,是居住者领域意识与归属意识的集中体现。院落空间作为外部环境与建筑室内的空间过度,体现中国文化内涵。在中国特色住区之中,合理应用院落手法,无论是建筑前附加院落、建筑围合院落还是抬高地层形成院落,都是一种丰富生态景观资源、深化文化内涵的好方法。
结语:
宏村的生态实践与思想体现着古人优秀的生态思维,为今日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参照。 唯沉淀才弥新,从我国古老的智慧出发、用现代的手法延续传统的积累,可以创造真正属于中国人的灵魂家园。
参考文献:
[1] 陈伟.徽州传统聚落与人居的可持续发展[J]. 工业建筑,2000,30(1):6-10
[2] 段进,揭明浩. 世界文化遗产宏村古聚落空间解析[M].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9.
[3] 尹弘基. 论中国古代风水的起源和发展[J]. 上海: 自然科学史研究, 1989.
古人认为,流水之声可以养耳,青禾绿草可以养心。没有碑帖的日子,我的心就充满灰尘,渐渐消失的读帖雅趣也会使心灵的肌肤褶皱起来。太忙碌于生活,驰骛于外界,总有疲倦的时候,此时读帖,便是我心灵最好的栖息之所。
如今媒体众多,比如电影、电视、广播、报刊、互联网等等。相比之下,读帖的那一份独有的沉静、深远和幽雅,最让人心清神定,怡情宜志。繁忙的工作之余,捧一碑帖,或坐于书房,或行于户外,无声的书艺颇能给你一份闲情逸致。可以深入,亦可浅出,在无声中聆听奇妙的旋律,在心画中观赏人性的美景。正如书法家庞中华所言:“书法是凝固的旋律,音乐是流动的线条”。
书法艺术是书法家们漫长生活的感情积淀,它能给予我们的不仅仅是知识的增多,精神的享受,更在于感情的升华和情操的陶冶。书法艺术就像一个大磁场,从过去到现在,再到未来,心灵的罗盘都会在这里发生强烈的感应。我们可以从篆书中读到“天”的博大,因篆书形为圆,其象为天;可以从隶书中读到“地”的广阔,因隶方且扁,其象为地;可以从真书中读到人的智慧,因真书方圆并用,其象为人等等。此乃宇宙之三才也,儒家主张天、地、人“三合”的精辟养生理论,皆合乎此。
在读帖中,我们知道,每种碑的艺术感染力是各具其独特表现的。譬如《玄秘塔》的苍劲挺拔;《九成宫》的冷艳峭绝;《多宝塔》的丰腴豪迈;《黄庭经》的温秀雅丽;《兰亭序》的婉妍多姿;《郑文公》的博大洒脱……,故读帖不仅要择帖而读,更要根据当时心境的需要而读。碑帖中的艺术直接映衬着书法家本人的人生态度、思想境界以及文化素养。直正会读帖的人,会着力挖掘书法家深层次的创作意图,以求得深层次的美感。如心情过于疲惫,可进入一些幽雅高远的书艺境地;心情烦燥,可进入一种冷静清澈的书法意境等。读帖时尽量将心情释放进书艺中,情景交融,自得其乐,烦恼顿消,从而进入“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的第三层人生妙境,以闲适的心情去看待生活中的恩恩怨怨,心怀坦荡地经历完美的人生。
一幅好字是心灵的洗涤剂,它洗除了人们一生的疲劳,洗除了人们内心深处的痛苦;它也是尘世的一盏明灯,照亮了人们的心灵,也照亮了人类历史的路径。读帖是一种高尚而神圣的享受,可以给人带来心灵的慰籍和精神的振奋,可以让人活出人生的大境界。如果说我们能从音乐中,听出智慧的启示;从舞蹈中,看出生活的真谛;那么从碑帖中,我们更能看出人生的高层次境界。试想,在万籁俱寂的夜晚,排除杂念,或伴倚床沿,或微伏案边,捧字入定,这是一种多么儒雅的享受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