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28 17:32:4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生态安全的本质,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企业安全是行为安全,科技安全、生态安全的统一体。在一个企业里,行为文化、科技文化、生态文化相互制约又相互促进,三者集体表征着一个企业的安全水平,而企业的安全水平则是企业安全文化的物质表现。这其中既有我们最直观的安全文化,也有内涵深刻的安全文化,总之,都反映着企业安全文化的核心内涵。
一、企业安全文化之人文文化内涵
人是一个企业最为宝贵的物质财富,离开人的发展,企业的发展无从谈起,一个不能容纳人的综合发展的企业恐怕也不会有什么发展前途。在众多的社会责任中,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就是对人的责任,包括最起码的安全保障和一定的发展需要等,由此构成了企业安全文化的人文内涵。
企业安全文化之人文内涵是企业社会责任在人文领域的表现,它是尊重人的生命的文化,是注重人的全面发展的文化。生命只有一次,我们只能预防,避免事故的发生,从而保全我们的生命,由此可见,企业安全文化体现着强烈的人文关怀。企业安全文化能弥补安全管理的不足,因为安全文化注重人的观念、道德、态度、情感等深层次的人文因素,通过教育,宣传、奖惩、营造群体氛围等手段,不断提高企业职工的安全修养,改进其安全意识和行为从而使职工从不得不服从管理制度的被动执行状态,转变成主动自觉地按安全要求采取行动,即从“要我安全”转变成“我要安全”。当然,由于安全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层次的,因此不可能在短时间内产生明显的、根本性的效果。
另外,安全文化的推行,必须建立在完善的安全技术措施和良好的安全管理基础上。
二、企业安全文化之科技文化内涵
企业安全文化是通过器物层向我们直观地传递信息的,在企业内部,我们可以看到很多机器设备、标牌标记等等,这其中无不凝聚着科技的因素。没有先进的科学技术,就不会有代表先进生产力的生产设备,就没有安全科技;有了先进的科学技术,没有用在恰当的地方,就丧失了科技安全,也不会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添砖加瓦。因此,企业安全文化在科技视野中是以企业科技安全和企业安全科技来体现的。
其一,通过技术创新,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也提高企业科技安全水平。企业科技安全考察企业是否能够抵御国内外同行企业以科技手段损害企业利益的行为或企图,考察企业科技系统是否不受重大破坏和危害,考察科技能否发挥对企业安全的保障作用。
其二,通过发展科学技术,可以避免事故,实现本质安全化。企业安全科技主要是指通过科技的发展来解决企业的发展问题,依靠科技进步,推广先进技术和成果,不断改善劳动条件和作业环境,实现生产过程的本质安全化,不断提高生产技术和安全技术水平。
因此,企业要健康持续地发展,要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处于不败之地,企业的安全要得到保障必然要发展科技,要弘扬科技文化,由此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在某些方面就是要建设科技文化,科技文化是企业安全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
三、企业安全文化之生态文化内涵
在保证数量安全的同时,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出现问题。简约化生产,滥用化肥、农药的负面效应达到一定程度后,土壤污染、地力下降影响农产品质量的同时,也反过来影响了农产品数量。数量与质量的辩证关系反映了发展生态农业的必要性。只有发展生态农业才可以实现数量安全与质量安全的较好统一。当基本的温饱解决后,人们追求高质量生活的需求升级,必然助推以生态农业为主的农业发展方式的升级。在处理数量与质量关系上,追求量的同时,要按生态农业的标准确保质的要求。可以选择从满足基本质量安全的生态标准,向较高水平的生态标准分类发展不同质量级次的生态农业。
一、市场与政府的关系
生态农业发展的直接主体是农业生产经营者。在开放的市场经济环境下,市场决定人们的行为选择,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是否选择生态农业的发展方式,其决定因素仍然是市场,农业生产经营中的资源配置也必须遵循这一基本规律。基于这一点,发展生态农业要顺“市”而为。当前发展生态农业的需求已初现端倪。生态农业经营者在面临传统农业生产的自然风险和一般市场风险外,也会面临环境污染的生态风险,特别是他们精心营造生态产品的异质化、策划生态产品的市场细分时,还会面临其他不法经营者的道德风险影响。为维护统一的生态环境和市场环境,需要政府发挥相应作用。首先政府要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对环境污染实行零容忍,对农业面源污染提供公共治理服务。其次制定农业安全生产标准,切实加强农业产品质量监管,完善从田间到餐桌的监督链条,破解市场主体因“囚徒困境”引发的道德风险问题。三是通过无公害产品、绿色产品和生态产品的标识认证,保护不同级次生态农业品牌,让农业生产通过更加生态的方式而有利可图。在发展生态农业方面处理好市场与政府的关系,就要让市场与政府各司其职,互补而不跨界。从这方面看,生态农业发展应该是多元主体共建的过程。
二、技术与制度的关系
不同生态农业理论都共同强调可持续性、安全性、自然属性。其宗旨和目的是一致的:在洁净的土地上,用洁净的生产方式生产洁净的食品,以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之间、资源利用与保护之间的关系,形成生态和经济的良性循环,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不管生态农业的发展存在返璞归真的趋势,强调回归自然,还是以一种纯粹的生态农业观,反思化学农业和石油农业的危害,强调去化学、去石油化倾向,技术视角的生态农业仍然是生态农业发展的自然科学基础,反映了生态农业发展必须遵循的一般自然规律。在生态农业发展的实践中,现代技术的应用也是无处不在,如各种自然生态链的恢复和完善技术、环境治理技术、生态循环技术、节水技术、转基因监测技术、环境监测技术、生态植保技术等等。但是某些技术的使用如果不当,也会带来负面效应。现代生态农业发展离不开技术的正确运用。尽管如此,促进生态农业发展更要注重相关制度建设,同时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也需要良好的制度环境。除了技术外,生态农业发展需要制度基础。生态农业生产主体的培育需要综合的制度变革,如土地制度和户籍制度的协同推进,这将有利于各种要素和资源的合理流动和组合,有利于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构建和完善,有利于通过适度规模经营来发展生态农业。同时要转变政策思路,按照微观机制重于宏观统筹的原则,以恒产促恒心的方式,提高微观主体对环境保护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将现代技术与传统农业有机结合,也需要相应的扶持政策,推行生态效益补贴,完善森林、草原、湿地、水土保持等生态补偿制度,形成正向激励,以提升发展生态农业的积极性和技术应用水平。对于滥用技术从事农业生产的行为,更需加强反向约束的制度建设,让违法违规者得不偿失。
作者:闻新国
【关键词】网络安全;现状;技术发展
由于信息技术高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互联网的安全问题,互联网中包含了大量的用户信息,会导致出现网络安全问题,这也对人们使用互联网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只有认真分析当前网络安全的现状,找到问题的关键,并根据出现的问题找到本质,才能更加有针对性地解决网络安全问题,让广大用户更加安心的使用互联网。
一、网络安全的发展现状分析
1.安全工具的应用缺少相应规定。互联网由于使用范围广的原因会涉及到生活和工作的方方面面,这就会产生很多种类的安全工具,但是没有统一专业的管理,这就让网络安全系统中会存在用户滥用的情况。由于种类繁多,系统的安全软件缺乏必要的安全技术作为支撑,会让黑客对这种情况加以利用,破坏网络的安全管理工作[1]。网络安全工具一旦被黑客利用,就会对网络进行攻击,产生巨大的安全隐患。
2.固有的安全漏洞变得日益明显。互联网的安全系统往往都会存在不同程度的漏洞,这些漏洞中难免会存在设计人员故意操作,为的是以后一旦发生意外,可以更加顺利地进入系统。但是就因为这个漏洞,一些非法的人员,就会充分利用这个黑洞,对系统进行破坏和攻击。更有甚者,破坏者会根据这些漏洞,发现一些链接,不但能够增加网络系统的负荷,在用户再次使用的时候出现“请求超时”的字样,还会通过一些渠道传播这些链接,严重损坏网络的正常使用。
3.网络设备本身存在的安全问题。网络设备自身也会存在一定的安全问题,这些安全问题一旦被有某些意图的人发现并加以利用,就会严重影响到网络的安全。例如,众所周知,互联网分为有线和无线网络,有线网络相对比无线网络更加容易出现问题,这是因为,黑客可以利用监听线路,以此对信息进行收集,这样就可以得到大量的信息[2]。与此同时,通过有线的连接,一旦其中的某一个计算机受到的病毒的袭击,那么会导致整个网络系统变得瘫痪,整个网络都无法再次使用,引发严重的网络安全问题。
二、未来网络安全技术发展的趋势
1.网络安全技术产业链要转变成生态环境。网络技术在最近几年不断发展,并开始进行了跨界合作,这让网络安全技术的概念发生了转变。网络安全技术已经不仅仅是技术产业链,而是在产业链中不断有新的进入者,打破传统的思维模式,寻找更加优秀的开发商和战略合作伙伴。产业价值链在计算机产业和行业融合的大军中,不断成长,也发生了很大的转变和分化、重新组合,导致价值链有着越来越复杂的结构[3]。由于参与者之间也存在竞争关系,现如今已经使用“生态网络”来描绘网络安全技术的产业链。生态环境的生存法则就是:任何环节都是有可能被替换,这将取决于他的整个影响力;此外,生态环境具有很快的发展速度,参与者需要具备较强的适应能力和观察力。
2.网络安全技术优化向智能化、自动化方向发展。网络安全技术的优化过程是长期的,并能够贯穿整个互联网发展的过程。网络优化的步骤是: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并进行跟踪,对信息进行测试,分析等,通过对整个网络安全技术进行分析,才能够找到问题的本质,通过改善网络的软件和硬件的配置,能够促使网络的最佳运行模式,高效利用有限的资源。网络优化不断发展,并逐渐朝着智能化和自动化的方向发展和进步,出现了人工智能专家,这就打破了原有的思想,通过智能决策支持系统,可以更加有效地对机制进行运用,针对网络中存在的问题,网络优化人员能够给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3.向大容量网络发展。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原有的数据业务无法满足当今的使用需求,这就对路由器以及交换机的处理能力提出了更多的需求。未来每过10个月,互联网就能够增长一部的宽带,以此来支持业务的发展需求。网络技术就是朝向大容量网络发展,也可以通过交换硬件,以此来转发引擎,提供了使用的性能。通过使用大容量交换矩阵和网络处理器,都让网络安全得到保证,解决了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这已经得到了普遍的共识。总而言之,由于互联网技术的出现,人们的生活和工作都有了极大的便利,但是互联网能够传递大量用户的使用信息,网络安全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只要不断进行分析和研究,找到问题的本质,并加强技术的发展,提供更加安全和优质的网络服务。
参考文献
[1]张伟,庞永清.计算机网络安全现状及防治措施研究[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2(19)
[关键词] 农药残留 监测 农产品 安全监管 重要性
伴随着热门经济的收入不断增加,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升,人们对于食品安全问题以及营养安全问题越来越关注,更加渴望食用富有营养、优质以及安全的食品,与此同时,伴随着我国颁布以及实施食品质量安全法,人们对于自身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意识也越来越强,所以,对农产品实施农药残留监测工作已经迫在眉睫。农药已经成为了农业产品中不可缺少的一种重要投入品,更加是一种有毒的化学品,将农药在农田中实施以后,有一部分农药会起到防治病虫害的作用,还有一部分农药残留物会在食物链里面存在,这样就会直接影响到生态环境安全以及农产品自身的安全,这也就要求必须要对农药残留进行监测。下面,笔者就浅议农药残留监测对农产品安全监管的重要性。
一、食品质量安全问题要求实施农药残留监测
近些年来,全世界人们都对食品安全问题进行高度重视,食品安全问题已经成为了全球公众健康所必须要首要考虑的问题。伴随着当前食品的消费方式逐渐向社会化进行转化,食品的安全事件也有了很大影响,这一影响已经从个体以及家庭逐渐向社会扩大。再加上世界经济不断实施全球化,食品的安全性问题也超过了国界,成为了世界性的问题。在我国,食品质量安全管理领域起步比较晚,和发达国家相比,食品安全问题仍然存在着一定的距离,在国内,时常会发生食品安全事件,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直接危害了消费者自身的身体健康情况。那些例如蜂蜜以及茶叶等出口食品因为农药残留量超标的情况遭到了国外的限制,这已经从本质上影响到了我国经济全面发展,食品质量安全已经变得越来越重要,并且已经引起了各个方面高度的重视。
二、农药残留监测能够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
农产品中农药残留限量和国际形势需求相互结合已经逐渐降低,对于自身的检测技术也就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对农药残留监测技术必须要向速测化、信息共享化、便携化以及高技术化迈进,进行一个系统食品检测机构设置,并且要使这一机构逐渐实现社会化,建立健全一个科学检测质量的保证体系,强化农药残留检测技术储备以及人员储备,这样能够从本质上提升我国的农产品检测能力。国务院主张将完善我国食品安全检验检测的体系,使资质的审批进行严格要求,使农产品质量逐渐转向社会,进而实现了农产品安全监管信息以及农药残留监测信息之间共享,这已经成为了完善以及建立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体系的根本目标以及措施。对农产品检验检测的资源进行优化以及整合,强化农产品的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完善以及建设,这已经成为了进一步对我国农产品安全监管以及农药残留监测工作的必然要求,更加是我国的农产品安全综合监管工作实现务实的根本渠道。
三、农药残留监测为农产品安全监管提供有力依据
从农业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经济作物的种植比重已经越来越大,因此,必须要对农产品实施农药残留监测。采用一种标准化的生产方法已经成为了保证我国农产品优质以及农产品安全必要的手段,蔬菜等等作物实施标准化的生产,促进推广科技成果,保证农产品的优质以及安全,进而实现社会效益最大化、生态效益最大化以及经济效益最大化。农产品的检验和监测必须要根据我国相关的规定,对食品质量进行评价,判断食品质量的优劣,进而为我国农产品安全监管工作提供一个十分重要的技术支撑。近些年来,我国发生了多起食品安全事故,究其原因在于农产品中存在农药的残留物,我国农业部门调查表示,我国普遍存在着农药残留量超标的现象,所以,要求人们必须要研究快速、经济以及合理的农药残留监测的技术,将我国农药残留监测的水平提升,强化农药残留监测和控制,进而对农产品安全监管进行保证,从本质上提升农药残留监测的能力,建立一种行之有效的农产品安全监管控制体系,规范农药残留监测的操作方法,提供一个公正、公平、准确以及科学的农药残留监测根据,这已经成为了保证农产品安全性的手段,提升农产品的质量。
四、结语
本文中,笔者主要从食品质量安全问题要求实施农药残留监测、农药残留监测能够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以及农药残留监测为农产品安全监管提供有力依据这三个方面探讨了农药残留监测对农产品安全监管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侯博,阳检,吴林海. 农药残留对农产品安全的影响及农户对农药残留的认知与影响因素的文献综述[J]. 安徽农业科学. 2010(04).
[2]金志勇,宋佩茹,李强,洪明祥,高岐,袁军喜. 沈阳市主要蔬菜农药残留的调查研究[J]. 农业环境与发展. 2008(02).
关键词 最小生态安全距离;城市开发边界;多规融合;新型城镇化
文/贾滨洋 曾九利 李玫 柏松
科学、有效地划定城市开发边界,确保合理的生态安全空间,是城镇化发展战略中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
近年来,为解决我国传统规划中存在的部门为主、综合不足、管理分割、内容重叠、利益冲突、协调难办、导向混乱等问题,国家提出了“多规融合”这一新的规划理念,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环境总体规划之间协调统一。而在我国城镇化快速发展的进程中,构建新型城镇化的理论与模式,提升城镇发展的水平、质量、效益和宜居层次,建成生态城镇,也是一项亟待探索和解决的重大课题,科学、有效地划定城市开发边界,确保合理的生态安全空间,是城镇化发展战略中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在“经、城、土、环”多规融合的新视角下,特别强调从环境保护的角度,重新厘清城市开发边界,划定保障城市生态安全的合理边界。城市开发边界与最小生态安全距离的基本概念
城市开发边界
所谓城市开发边界(Urban Gr-owthBoun dar),通俗而言,是指城市的开发范围。边界的确定,规定着城市开发的空间规模、空间模式和城市发展的基本格局与容量,是塑造合理城市内部空间与外部空间的空间基础。迄今为止,城市开发边界的相关理论已经被美国以及许多西方国家视为控制城市无序蔓延、实现精明增长的技术手段和政策工具。在我国早期的城乡规划中,虽然没有关于这一概念的明确表述,但也有许多类似的概念,如“规划区”、“规划建设用地规模”(这个规模不仅有数量,也包含了界线的意思)、“城市发展方向”、“三界四区”(图1)等相关概念和内容。
2006年,我国《城市规划编制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令第146号)中,首次明确提出了城市空间增长边界概念,即所谓的城市开发边界;2013年,我国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和《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等,对城市的开发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即“严格新城新区设立条件,防止城市边界无序蔓延”,“城市规划要由扩张性规划逐步转向限定城市边界、优化空间结构的规划”,由此可见,划定“城市开发边界”已成为落实《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的重要任务之一。
最小生态安全距离
最小生态安全距离这一全新概念,是为应对我国城镇化发展进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新矛盾而产生的。2014年全国环保工作会议首次提出最小安全距离的概念,并且明确要求“抓紧推进试点城市环境总体规划编制,研究提出城市之间最小生态安全距离,减少城镇化进程中的环境问题”。目前,国内外对最小生态安全距离的研究才刚刚起步,学界对此概念的认识和理解仍十分薄弱,至今尚无明确的定义。
最小生态安全距离是为满足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正常运转以及环境容量不超载的城市间或城市功能单元间经济社会活动空间间隔的最小距离。最小生态安全距离不等于合理的距离,更不是优化距离,而是最低限度应保持的距离。不能保证这个距离,生态系统就可能受危害,生态安全就可能受到威胁。图2中两个城市缓冲带( dl+d2)最小的宽度为最小生态安全距离,即城市开发不能逾越的距离。
城市开发边界与最小生态安全距离的差异
城市开发边界和最小生态安全距离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两者的共同点都是围绕城市的发展空间为主轴来思考的,两者需要在同一城市或城市群中得到体现。但两者有不同的视角、内涵和方法。
第一,两者着眼点不同。城市开发边界重点强调的是“坐标”,是控制和引导城市开发建设的重要规划工具,其主要目标是如何优化城市空间布局,防止城市无序蔓延,提高建设用地利用效率,其核心问题是探索城市建设可以延伸到的最大范围(或最远距离),其着眼点重点放在社会经济、人口、行政区划和城市功能分区上。我国现有规划体系中对城市开发边界的划定主要采用强制性限制为主的思路,即通过设置不可逾越的红线,将各种开发建设行为框定在一定的地理或行政边界范围内,特别是将政府管理核心圈定在固定红线内,避免了城市开发边界向外扩张。例如,城市总体规划严格规定了城市的规划范围、城市的发展规模,以及重大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并严格划定“三界四区”等内容,这些规定所表达的城市开发边界的内涵是“只能在规定边界内进行开发”,具有极强的控制性和刚性。又比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同样严格设定了一些禁建区和限建区,并且单独对土地的利用和配置做了硬性规定,如基本农田保护区的划定等,其实质仍是将开发用地限定在一定边界内,即传统意义上的“城市开发边界”。
最小安全距离则是瞄准城市的质量及其发展的可持续性,其着眼点主要放在生态系统服务、生态宜居、环境质量和生态安全上。要确保城市生态安全,必须保证城市居民生存安全的环境容量具备最低值、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维系具有最基本的空间保障,对重大生态灾害能有起码的规避空间。总之,划定最小生态安全距离,就是划定城市生态安全的合理边界,使得城市在保障自身生态环境支撑条件以及对周边城市的生存和发展不造成威胁的同时,又能够充分实现社会经济生活的可持续发展和城市区域性生态系统功能和过程的可持续发展等目标。因此最小安全距离着眼于划定出城市开发所不能逾越的界线和城市之间必不可少的安全距离。
第二,研究方法不同。迄今为止,关于城市开发边界的内涵及其相关理论在学界研究较多,但对其划定方法尚无统一认识。总的来说,按照研究思路的不同,划分城市开发边界可分“正向”和“反向”两种模式。前者是目前城市规划中较为流行的方法,以城市为中心,圈定城市拓展所需发展空间,并给出其扩张界线。该方法的技术路线是:首先确定城市人口规模,其次测算总用地规模,最后确定开发边界。“反向”模式通常假设城市的扩张界线是无法准确预测的。基于此假设,该方法不是以城市为中心,而是以保护城市外围的各类资源为出发点,通过划定“限制和控制类环境要素”进而“倒推”出“城市开发边界”。该方法实质上只划分出了城市中建设行为禁止侵入和有条件进入的地区,类似于规划图的图底关系互换,但就其效果而言,同样可以达到框定城市开发边界的目的。
生态安全是指人类在生产、生活与健康等方面不受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等影响的保障程度,包括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维系、饮用水与食物安全、环境质量与绿色环境等基本要素。虽然大家已经认识到城市之间“最小生态安全距离”的确定对缓解城市之间环境污染的相互影响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对其如何界定、影响因素有哪些以及构建怎样的距离测算模型这些方面,学界的理论研究仍然较少,各级政府也缺少相关的实践尝试。从理论上,最小生态安全距离应遵循生态学的基本原则与研究方法。
“多规融合”背景下城市开发边界与最小生态安全距离的关系探讨
在“多规融合”的背景下,两者必须结合
多年以来,从保障城市生态安全的角度,开展城市开发边界的研究十分匮乏,因而在保护资源环境的前提下未能合理划定城市边界,已成为制约我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瓶颈。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密集的城市布局以及高强度的污染物集中排放,导致污染物很难在环境中自然净化,环境污染问题已超过其行政边界而呈现出区域性特征。为此,在城镇化进程中,除了要控制城市自身建设规模,还必须控制城市与城市间和城市内功能单元间的距离以保障城市的健康和谐发展。最小生态安全距离的提出,是为了合理测算和确定城市间的生态安全距离,在提高城市宜居性的同时,为生态修复、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环境污染净化预留空间,其本质是一个“保护”的概念。
综上分析可见,城市开发边界与最小生态安全距离虽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在“多规融合”这一新的规划体系中,它们必须相互结合才能起到“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的作用。城市开发边界着眼于解决城市开发具体能到何处,是一个政策设计过程,一个综合性的政策工具包,应通过各部门协作共同实现。而最小生态安全距离主要解决城市开发不能到达的问题,它综合考虑城市发展目标定位、城市自然生态系统特点、城市承载力空间分布、城市发展主要限定要素等,强调空间结构的非建设性要素与不适宜开发的区域边界的衔接,有助于实现城市开发边界与自然生态边界的有机结合及可生长空间格局的构建,可促进城市开发边界“多规融合”的实现。需要注意的是,“多规融合”是一种综合的协调优化导向,是综合利益的优化,会对不同部门的利益进行再分配或调整,融合过程中强调的是综合大局、全局,各专业规划必须在服务大局中摆正各自的地位和定位,寻找合理的协调空间。
城市开发边界需预留最小生态安全距离
在“多规融合”视角下,划定城市开发边界时需预留最小生态安全距离,即探索城市开发可以达到的最大范围(或最远距离),必须要划定出城市开发所不能到达的区域。这一概念强调的是在城市综合承载力下,城市经济社会活动产生的环境问题不会对周边城市生态系统产生影响的最小距离,而不仅仅是保证城市自身生态环境系统安全的距离。
我国将分类打造20个城市群,这些地区将成为今后经济发展格局中最具活力和潜力的核心区域。但随着城市化进程与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资源与环境压力将逐年加大,大气、水、生态等环境问题将随着城市规划扩大和城市的聚集而呈现复合污染态势。从城市的健康发展角度,如何确定城市群的规模、如何合理安排空间布局与空间结构、城市和城市间的距离以及城市功能组团间的距离最少要保持多少都是目前亟待研究的课题。通过研究最小生态安全距离,厘清城市群环境承载力的空间布局,可为城市群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基于“多规融合”的最小生态安全距离下城市开发边界划定方法
不论是“正向”还是“反向”的规划模式,以往城市开发边界主要是以城市发展规模确定城市开发的边界坐标。在“多规融合”背景下,从提高城市质量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尽管我们在考虑城市发展规模的同时也要保障城市生态安全,但其仍然是为确定规划城市开发边界“坐标”服务的模式之一。
对于最小生态安全距离而言,其研究目的主要是为了保障城市内部及城市间的生态安全,并满足生态系统正常运转以及环境污染物稀释扩散的需要。而且,为解决城市“开发”与“保护”的协调统一,研究最小生态安全距离还应该包括如何将最小生态安全距离融入到城市开发边界的划定方法中。因此,针对相对不同的研究目的,对最小安全距离的研究方法也将与规划城市开发边界的研究方法有所区别。在中国城市发展轮廓基本划定的条件下,可以考虑将开发边界划分中的“反向”法有机地应用到“最小生态安全距离”的研究方法当中。例如,首先假定城市A与B行政边界处的各项环境监测指标都是安全达标的,然后运用城市生态安全的研究方法反推要达到这一目标所需要设置的社会经济活动区域和生态核心区域,划定出城市开发所不能到达的区域,并对区域生态特性进行快速评价和分级划定,平衡土地的开发与保护、自然资源的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环境污染治理之间的关系,从而科学合理地确定出城市最小生态安全距离。在此基础上,以保障土地资源最优配置和保持生态服务水平,实现健康的城镇化发展为目的,科学合理地规划城市发展边界,从而进一步解决我国城市普遍面临的土地资源瓶颈、生态环境恶化等城市蔓延问题。与此同时,还要注意采取相应的空间政策和辅助工具来保证城市增长边界功能的发挥,并逐步建立边界线的绩效评价及调控机制,以适应未来不断变化的状况。
关键词:食品科学;自然辩证法;人本主义;生态自然观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人类的生存离不开食品,它是人类与环境进行物质联系并赖以生存的基础,是人类维持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食品科学是以满足人的生理需求为目的同时兼顾人的心理需求的一门自然科学,它充分体现了服务人、关心人、尊重人的人本主义精神。自然辨证法生态自然观中,坚持人与自然、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强调人类的长远、整体利益,实质上是以人为本的生态自然观。而食品科学正体现了自然辨证法生态自然观的要求和思想。
1 食品生产应遵循生态自然观
在辨证唯物主义生态自然观认为,人要与自然和谐一致,人是生态系统中的一员,是天然食物链中的重要一环,我们在进行食品生产,满足人的生存与发展需要时,必须尊重自然,与自然协同进化。农业技术的进步极大地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可也给我们生存的生态环境带来了污染,蓄积在蔬菜、粮食中的各种污染物对人体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以前看来遥不可及的食物农药残留、重金属指数超标等问题,如今已现实地摆在每个人餐桌面前。对于农产品,食品在生产过程中,源头污染是食品污染的直接原因。在水、土、气环境中存在的污染物质对农产品构成污染的主要物质归纳起来有四类,分别是:重金属、有机污染物、生物污染和由普通营养引发的污染物。这四类物质都可能通过食物链,在农产品中富集,进而造成食品污染,影响人类身体健康。因此,我们在进行食品生产过程中,应遵循生态自然观,注意保护生态环境。食品中的污染物来自于环境污染,要控制食品中的污染物,必须从治理环境入手。
2 食品科学服务于人
食品科学是以满足人的第一生理需求为目的,包括了食品的开发、生产、加工等过程,都是以人的基本需求为出发点和目标,它的发展方向随着人们不断变化的观点和需要变化的,充分体现了食品服务人的精神。
社会发展到今天,人类对食品有了更全面更深层的认识。今天的“食”,已不仅仅是解决饥饿问题,人们开始从健康、卫生、营养、科学的角度注重饮食生活。在中国,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人们盲目的追求高脂肪、高蛋白的食品到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人们更讲求卫生、安全、营养均衡的食品,食品科学的研究方向也逐渐从单一的高脂肪、高蛋白的食品转向到今天的多样的低热卡值食品、绿色天然食品、保健食品、功能食品等。除了说明食品的发展为了服务人类而趋向多元化,更体现它关心不同人群的健康。
3 食品安全是为了保证人的生存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的安全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根本,食品安全为人类的生产、生活提供了必不可少的生命维护系统和最基本的物质资源,是关系人民健康和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我国在基本解决温饱即食品量的安全后,食品质的安全越来越引起全社会的关注。近年来在历届全国“两会”上,食品安全问题几乎成为热点,人民群众反映也非常强烈。在食品的研发与生产中,食品安全性是首要的核心的内容,它充分体现着自然辩证法中生态发展观的人本实质。目前,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标准化、食品安全检验检疫都是着眼于保证食品的安全性,让消费者的人生安全和健康有更好的保障。食品安全的根本目标是以人的生命安全和健康为根本落脚点,是从根本上维护人们的利益,是实实在在的以人为本,从而维护人作为生态系统中的主导者的地位。
4 追求食品营养是注重人的发展
如果说讲求食品安全是保证人的存在,那么追求食品营养则是注重人的发展。食品营养是在食品安全有保障的情况下,科研工作者和生产者需要进一步考虑的科学研究问题。科学的营养指标是食品科学追求的主要目标之一,首先许多食品的生产都是为了满足人体的基本营养需求,保证个体营养均衡,提高社会整体人群的健康水平。其次,它还要迎合消费者的营养理念,这样的食品才更受青睐更有市场。食品科学为满足不同人群的营养需要,也开发一些适合不同人群的食品,各种功能食品、保健食品都是为了满足对营养需要不同人群的需要。例如:为儿童设计的加钙、加锌奶粉,为女士设计的补铁奶粉等等。我国即将出台的《食品营养标签管理办法》更是为了保证广大消费者对食品的营养特性有知情权,方便大家凭借食品包装上的营养标签更加科学地选择健康食品,让消费者吃得明白、放心。科学的营养就是为了提高广大人群的健康水平,使人体营养吸收更趋于合理化,使人的生理健康得到更多呵护,真正做到关心人的发展,突出可持续发展的主题。
5 食品科学的发展应兼顾人的心理需求
食品在满足人类生理需求的同时,还应该向着满足人类心理需求的方向发展。在今天的食品研究中,除了食品的安全、营养,还有更多被讨论的是食品如何被人们认可和接受,如何通过食品的色、形、味、口感等感观功能去迎合消费者的审美心理,是食品科学研究中的另一方面重要问题。
食品的开发、加工、生产应本着服务于人,关心人,尊重人的人本精神,首先是满足人的第一生理需要,其中以人的安全、健康为最基本的出发点,同时还要兼顾各个消费群体的需要和大众人群的心理需求。食品科学的价值也就在于它能满足人的需求,脱离人的需要谈食品,显得空洞而没有了方向。因为没有人的需求作为指导,食品科学的发展也就迷失了方向。因此,食品科学的发展体现着服务于人,关心人,尊重人的人本主义精神的同时,它也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服务人类。
自然辩证法的生态观要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都是为了更好的维护人类自身的利益,是以人为本的自然观。食品的生产是为保证人作为生态系统的调控者的存在,从而展现了它服务人的人本主义精神,体现着生态自然观的本质要求和辩证法思想。
参考文献:
[1]史贤明.食品安全与卫生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2.
(一)情感趋势
社会生活的快节奏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物质资源的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在钢筋水泥城市中生活的工作人员,他们承受的压力与日俱增。这些压力需要得到适当的派遣,负责会给人们的心理和生理带来损害。大多数人希望在承受巨大的工作压力的时候能够有个释放压力的环境,希望能够有一个舒适的环境调节紧张的心情。生态型的环境技术设计,就是在人们的这种希望下生成的。由于生态型环境艺术设计是人性化的,人们在这种环境中可以感受到人与自然的融合,在这种环境中不良情绪得到释放,所以生态环境艺术设计的发展是遵循社会潮流的。
(二)艺术趋势
艺术本就来源于生活这种生活是指最原始和最本质的人与自然相处的生活。生态性艺术设计可以最大的还原生活本质,这是环境艺术设计的追求。
(三)社会趋势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不仅是发展和谐社会的要求,而且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同时这也是环境艺术设计的追求,他们有着共同的目标。现在的城市俨然就是一副钢筋水凝的世界,我们社会的发展要求我们转变这种生活方式,人类对自然也从改造发展到了保护。生态型环境艺术满足和谐社会的发展要求,发展生态环境艺术设计符合我国社会发展的趋势。生态理念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基本特性环境艺术设计分为两个部分,即外部环境设计和空间环境设计。在外部环境方面,生态环境艺术设计主要是将外部环境与人们生活能够相互融合,在满足人们生活需要的同时最大限度的保护环境。在空间环境设计方面,生态环境艺术设计主要是要保证人们有一个健康舒适的生活环境,必备的生活设施可以正常使用,资源能够合理的利用。生态性环境艺术设计主要有:高效性、持续性、多样性和可循环性。生态性环境艺术设计的高效性,主要体现在对资源的合理利用,尽量使用可再生资源,对于非再生资源做到使用率最大化,减少浪费,并且实现用最少的资源实现最大的收益;生态性环境艺术设计的持续性主要体现在,设计的布局以及使用的材料能够满足人们的长期使用;生态性环境艺术设计的多样性,主要体现在产品设计的多样化上,以满足不同消费的需求,给消费者更多的选择;生态性环境艺术设计的循环性,主要体现在对使用的材料的循环利用上,在设计中使用的材料可以通过一些物理或化学方法分解再利用,提高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二、环境艺术设计的生态性策略
(一)社会性设计策略
环境艺术设计的社会性设计策略,是指设计人员在作品设计中,要遵从社会性和生态性,不要盲目地追求艺术化。目前环境状况不容乐观,考虑到当前的环境情况,设计者在设计作品使更多的应该从目前的生活方式和文化模式这个层面出发,创造符合环境情况的能够满足人们现实需要的作品,而不是一味地追求艺术拿环境作为牺牲品。现代社会中,一些设计人员为了追求艺术效果对环境状况置之不顾,虽然作品的艺术效果让人们钦佩,但是对环境的破坏是不可弥补的。设计者追求艺术性无可厚非,但是不顾环境的盲目追求艺术是不可取的,也不符合现在社会的发展趋势。当今社会人们更追求一种人与自然平衡和谐的艺术形式,而且从长远来看,追求一种人与自然平衡的艺术不仅能够实现设计者的设计目标,而且对环境也起到了保护的作用。如果我们的设计师能够将设计融入于环境当中,那么这种设计比起以牺牲环境为前提的设计,将更能得到人们的喜爱。现在一些企业或电台在举办活动时为了追求活动效果,使用大量彩灯作秀,漂亮的灯光效果是得到了人们的赞叹,但是对电力资源的浪费是不能忽视的。
(二)安全性设计策略
生态性环境艺术设计的安全性设计策略,需要设计者考虑到人的安全和自然安全这两方面的内容。人的安全这方面来说,环境艺术设计是为了满足人们的需求,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所以在设计时,人的安全要放在第一位,如果设计中有安全漏洞,那么这种作品不能成为一件合格的作品。例如,在对喷泉等水景设计时,应该充分考虑到人的安全,在喷泉的旁边应该设置有护栏和警示牌,防止孩子由于贪玩而落水。同时喷泉等水景的深度不易过深,以防有人不幸落水被淹。自然安全这方面来说,设计者在设计时应该考虑到周围环境适当造型,而且还应该考虑到材料的选择,选择适合周围环境的建筑材料。造型方面在融入环境的前提下,适当造型以牢固为主;在材料选择时应该使用方便回收和拆卸的材料。例如,在小区环境设计中,由于空间限制,一些景观设计与车辆停靠场所有所重叠,这样很容易对在景观处玩耍的小朋友的安全造成威胁。还有在设计时没有考虑到具体的情况遗留下安全隐患。设计者不仅肩负设计的责任还肩负观赏者的安全的这份责任,所以在设计作品之处就应该考虑到作品的安全性。
(三)舒适性设计策略
环境设计的出发点是为了人类创造更加舒适的生活环境,满足人们的需要。好的环境艺术设计在物质方面设计中的采光,照明等要高于日常的生活质量;在精神需求的满足方面,能够使人们的心情得到放松,情趣得到陶冶,并能丰富人们的审美观。世界上很多生态村的成立正验证着以上观点。例如位于苏格兰最北边的芬德霍恩生态村,设计的目的就是为了保护环境和舒适生活相融合。设计师在住宅设计上多使用玻璃等,保证无能光照充足,屋顶上有太阳能发电装置。在房屋的建筑材料上使用的是完全无毒的材料。在屋顶和墙壁上采取加厚处理的方式,这样在夏天由于室内可以储存冷气而不至于过渡使用空调等,在冬季保暖的同时又可以节约煤炭等资源。同时还建立了风力发电的装置,在设计上不仅满足人们的艺术追求而且最大限度的满足对资源的利用。在这样的环境中居住不仅能够满足人们对生活舒适的度的要求,还能最大的保护环境,将社会建设与环境保护融合起来。
三、总结
通过严格的立法和制定技术标准对转基因生物及其产品实施安全监管是世界各国的普遍做法。在国际准则层面上,联合国相应机构及其他有关国际组织,如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UNIDO)、粮农组织(FAO)、世界卫生组织(WHO)、环境规划署(UNEP)以及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等已制定和颁布了几十个有关生物安全的共识文件。在与国际公认准则接轨的基础上,各国根据本国利益和对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的不同理念,采取了不同的管理模式。
美国模式:美国对转基因技术及其产品持积极支持的态度,采取“以产品为基础”的宽松管理模式。美国认为转基因生物与非转基因生物没有本质的区别,监控管理的对象是产品,而不是转基因技术本身。
美国的法律并不要求转基因产品要经过与传统产品不一样的特别评估或许可,也不要求转基因产品带有特别的标识。只有在转基因技术改变了食品构成或可能对人体产生危害时,才须做出特殊标识。
美国转基因生物主要由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简称FDA)、美国环保局(简称EPA)和美国农业部(简称USDA)负责检测、评价和监控。
欧盟模式:欧盟对转基因生物及其产品的管理采用“以过程为基础”的严谨模式,极力主张“预先预防的态度”。欧盟认为转基因技术本身存在潜在危险,所有转基因生物及其研发过程必须接受特别的安全性评价和监控。
尽管目前所有权威机构的评估均未发现己进入市场的转基因食品对人体健康或生态环境具有危害,但欧盟仍坚持认为科学是存在局限的,科学评估转基因食品所需的完整数据要等到许多年后才能获得,无论研究方法多么严格,结论总会存在某些不确定性,规定转基因产品必须清楚标识,同时对为科研和开发的目的向环境中释放转基因生物的安全管理进行了严格规定。但欧盟各成员国有的直接使用欧盟法规,有的依据这些法律制定本国自己的法规。
中间模式:国际上,还有一些国家采用介于美国和欧盟模式之间的管理模式,包括:阿根廷、巴西、印度、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南非、埃及、尼日利亚、肯尼亚、中国等大多数发展中国家。这些国家农业转基因技术发展相对落后,安全性评价研究和管理起步晚。近年来,这些国家的立法管理进程加快,安全评价技术研究投入增加。
无论采取哪种模式,世界各国,特别是生物技术比较发达的国家,都根据转基因生物研发的进展和安全管理的需要,积极开展转基因生物安全的科学研究,陆续制定和了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检测与监测的技术指南及相关标准,对转基因生物及其产品进行严格管理。充分利用转基因技术造福人类,保障转基因生物安全及其产业的健康发展,维护转基因产品正常的国际贸易秩序,已逐步成为全球共识。
(转引自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
【关键词】食品安全;伦理;道德;生态环境;执法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近来,层出不穷的问题食品却让人忧心忡忡,食不下咽。人们还在担心餐桌上的“地沟油”时,“瘦肉精”、“染色馒头”、“牛肉膏”等又接踵而来。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发展进程中,我们清晰的看到,没有健康的体魄,何来社会的长治久安?何来社会的发展进步?
一、食品安全的内涵
食品安全是指食品无毒、无害,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对人体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食品安全是“食物中有毒、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影响的公共卫生问题”。
从生命伦理的角度而言,食品安全表达了一种对人们生命安全的呵护和尊重,表现出一种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与共的良好生命姿态。包括两方面:一,有充足的食品供应,解决饥饿的问题;二,食品富有营养及安全可靠,所摄取的食物要富含能保证人的正常生长和发育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总的来说,伦理学上的食品安全就是在人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食品领域,伴随着食品的生产、流通、供应、消费等过程而产生的道德关系的总和。
二、从伦理学的角度分析当前食品安全问题
2.1 从环境伦理学的角度来看,食品安全造成了环境的污染
近年来,有些不法食品生产者,被利益驱使,在鱼塘投入化肥对鱼进行催长,严重污染了水质;还有的果农,对正在生长果蔬注入催长素、膨胀剂之类的化学物质。一方面,破坏了植物的正常生长,发生变异;另一方面,残留的化学物质破坏了土壤酸碱性。恶性食品安全问题造成的环境污染,值得进行深刻反思,它不利于环境的可持续。实践证明,水污染以及土壤污染等问题,不是一时半会就能直接解决的问题,依靠其自身的自净功能,需要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这个过程里,倘若类似食品安全问题持续发生,只会导致污染越来越严重,不利于环境的可持续,也不利于经济的循环发展。近年来,国家提倡循环经济,食品的安全问题,毫无疑问在理念上违背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与我们发展循环经济的宗旨相矛盾。
2.2 从生态伦理学的角度来看,食品安全问题导致了资源的严重浪费
构建和谐社会,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大力节约能源以及重要资源,提倡构建节约型社会。从生态伦理学的角度来看,食品安全问题则导致了我国资源的严重浪费。如:双汇集团因“瘦肉精”事件被曝光之后,将400余公斤含有“瘦肉精”的猪肉都埋入土壤中,与此类似的还有,“染色馒头”、“发霉的月饼”等,透过一个个鲜活的例子,我们看到的是让人痛心疾首的资源严重浪费。双汇集团埋肉事件,在网上引起了网友的热议。网民们在感慨自身的利益得到维护的同时,对400余公斤猪肉表示惋惜,不少网友表示,这的确是一笔巨大的浪费!结合我国的国情来看,我国虽然是一个地大物博的国家,但是不容否认,我国的人口众多,任何一个巨大的数字,除以十三亿都会变得渺小,这样我国人均占有的资源相对较少。那么,又还剩多少资源可以值得我们去浪费?
2.3 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食品安全问题违背了诚信原则,与崇德重义的价值取向背道而驰
据调查统计显示,诚信生产食品的企业,其所获得的利润远远高于为图一时利益而昧着良心进行食品生产的商家。诚信就是一个企业的招牌,是一个企业长期以来留存下来的无形资产。早在先秦时期的儒家,重义轻利的观点就已经存在了。到了汉朝,董仲舒提出“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由此奠定了正统儒家义利观崇德重义的价值取向。恶性食品安全问题,不仅违背了商业道德中的诚信原则,同时与中国传统的崇德重义的价值取向相背离,从其本质上来说,就是商家不能根据食品生产法的规定,生产安全的食品;是生产者通过各种不法手段,不顾消费者健康与安全,谋取最大利益的问题;是通过不道德手段进行竞争,抢占消费者市场的问题。这些都触及了我国的道德和法律底线,危害了消费大众的生命安全,也损害了其他企业的正当利益。从社会学的角度来说,我们社会的发展需要诚信,我们渴望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我们在呼唤诚信。
2.4 从社会生态的角度看,食品安全问题助长了不良的社会风气,不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
透过种种现象,我们清楚看到食品安全问题破坏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秩序,违背了市场经济发展的规律,扰乱了竞争的公平性。从社会生态的角度来看,食品安全问题如果不得到良好的处理,则会助长不良的社会风气,阻碍我国和谐社会建设的进程。虽然目前陆陆续续已经被查处了不少生产问题食品的厂商,但是仍有不少不法制造者存在于一些黑暗的角落,继续侥幸生产问题食品。正当的企业受到利益上的侵害,为了在竞争中取回主动权,也纷纷效仿,那么这个社会将继续混乱下去,届时,不良的社会风气将继续不停的蔓延,此为其一。另一方面,目前我们社会也存在着一些生产问题食品的作坊主买通卫生管理部门的执法人员的现象。执法人员都对这样没有营业执照、没有卫生证明就进行食品生产的黑作坊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再进一步说,如果人人都想方设法买通执法人员,那么,对于广大消费者来说,还有谁能予以保护?他们的健康安全又谁能负责呢?试问,最后受到问题食品危害的人又是谁呢?
三、当前恶性食品安全问题产生的原因
在商品经济中,每一个生产者都是“理性的经济人”,都想获得利益的最大化,这在我们看来是再正常不过的。而今,却出现生产者为获得最大利润,在食品中使用廉价化学替代物,甚至在食物源头添加有害药剂促使食物不正常生长等手段来谋取高额利润。这不得不让我们重新审视所谓的“理性经济人”。他们真的理性吗?
3.1 为了在市场中获得主动权,忽视商业道德,在利益驱使下,运用不正当手段参与竞争
商业活动主要是通过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买卖行为而实现的,而协调商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伦理关系就是商业道德。人们常说,薄利多销。在中国,绝大部分的消费者都较为节约,相较于价格偏高的食品,他们更乐于接受价格偏低的可替代品。正是由于不法商家利用了消费者在价格上“趋低”选择替代品的心理,使其在竞争中获得了主动权,尝到了获利的甜头。于是,就有了这样的不法生产者,为追求更大的利润,从生产原料上下手,利用廉价的化学成分代替生产材料来降低成本,全然不顾消费者健康。这严重的违背了商业道德中的诚信以及正当求利的要求,而这些食品制造者以这种不正当的方式参与竞争,不仅危害了广大消费者的健康安全,同时也侵害了其他诚信竞争商家的正当利益。
3.2 我国当前关于食品安全的法治尚不健全,监管力度不够,消费者的维权意识薄弱,纵容了不法食品生产者
仔细观察,不难发现,大街小巷都充斥着各式快餐店、流动摊点等。他们没有工商部门的营业执照,在不具备任何卫生许可的条件下进行生产作业。当执法人员前来检查时,他们四处逃串,甚至于买通执法人员。类似现象,被查处的不法制造者也为数不少,但依然不时的有类似事件发生,这说明我们目前关于食品安全的法制不健全。一方面,执法人员进行执法的过程中,不是完全有可供依据的法律,同时,由于市场生产集中度比较低,加上卫生监管人员有限,经费有限,导致监管力度不够。另一方面,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倘若发现购买的食物存在质量问题,大部分的购买者都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态,维权意识较为薄弱。从某种程度来说,以上原因纵容了部分不法食品制造者。
四、解决当前食品安全问题的措施建议
4.1 建立食品安全加工生产机制,发展生态经济
食品安全的关键在于生产源头。要严加控管食品加工行业的生产原料,净化食品生产源头,保证用于加工的原材料符合国家的生产标准,建立和完善生产加工环节食品安全监控机制,加强食品原料基地的建设和管理。发展生态经济,规范食物种植、养殖等过程中农药、饲料等的安全使用。运输过程中,注重食品的保鲜。生产过程中,实行规范化管理,注重生产车间的卫生,以及相应食品制作人员的个人卫生。在生产的各个环节注重各种材料及食品添加剂的合理安全使用。不定时抽查食品的生产过程,严肃食品生产,最终保证食品所用的生产原料完全符合国家相应的规定,使得生态经济成为真正注重和谐与发展、效率与公平相统一的新型经济。
4.2 完善食品安全管理的法律制度,对食品安全管理的责任范围实行分片区分管,增加执法人员执法过程中的责任感以及严肃性
首先,完善食品安全管理的法律制度至关重要。一方面,执法人员有法可依;另一方面,有利于食品生产者在生产食品过程中畏惧于违反法律。其次,对超市、商店、作坊等责任范围实行分区管理、监督、质检,有效的避免盲目管理的弊端,再次,增加执法人员的责任感以及对工作的严肃性,这就要求不断提高执法人员的业务技能与职业道德,行政能力与执法水平,意识到作为食品安全执法人员的责任感,认识到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严肃性,做到公平、公正、文明执法。最后,严厉制止不法商家企图买通执法人员的行为,严格履行食品安全的监管职能,确保消费者的健康。
4.3 进行伦理道德教育,做绿色理性消费者
首先,对人民群众进行伦理道德教育,有利于将伦理道德内化为自我的认知结构,从而外化为自身的实际行动。其次,通过开展各种活动,如:道德两难问题的情境再现等,思索作为消费者与生产者的不同立场。通过所听、所做、所感、所想,真正的体会到在社会不同角色人应有的权利和应尽的义务,时刻用伦理道德约束自己的行为。最后,做绿色的理性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学会保护生态,保护环境,并自觉理性的抵制问题食品,倡导绿色生活、低碳生活、安全生活,时刻用伦理道德内省自我。
4.4 建立市场检测体系,增加媒体透明度
首先,建立市场检测体系,定期或不定期对市场进行检测,让恶性食品安全问题无处藏身,对于恶性食品制造企业,责令其整改甚至停产。其次,加强群众的监督力度,如:实行有奖举报、公开信箱等透明举报制度,鼓励消费者学会利用正当手段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再次,网络、报纸、电视台等应有计划、有针对的对食品监测的结果进行适时报道。增加透明力度,表彰优质、合格、高质量的食品,曝光质量存在问题、不合格的问题食品。全方位的对食品安全问题展开关注,让消费者认清商标品牌,远离问题产品,真正让消费者吃的安心,吃的放心。
【参考文献】
[1]卢风,刘湘溶.现展观与环境理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2]亚当・斯密 国富论(下)[M].敬年译,陕西:陕西人民出版社,2001.
[3]肖群忠.伦理与传统[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4]汪石满.中国伦理道德[M].安徽: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
[关键词]人力资源安全 系统支持 动态平衡
当人事管理走向人力资源管理的那一刻起,学者和企业家们就开始重新审视人作为资源的意义,人不再被作为简单的劳动力商品要素单纯地通过货币来交易,而是被认定为具有深度潜力的可再生资源,通过对其不断开发和挖掘,成为企业超额利润的源泉,拥有一批具有企业精神的高效能团队是衡量一个企业竞争优势的关键指标之一,企业的人力资源更是决定该企业行业地位的重要要素。因此,如何在动态变化的环境中维护和提升一个企业的人力资源的安全性就成为了重要的时代课题。
一、人力资源安全的内涵
所谓人力资源是指包含在人体内的一种生产能力,是体现在劳动者身上并以劳动者的数量和质量来表示的资源,是能够作为生产性要素投入社会经济活动的劳动人口的总称,或这部分人口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人力资源是一切资源中最具活力、最宝贵的资源。1960年,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在《为人力资本的投资》的报告中指出,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除了靠增加劳动力和物质投资以外,更主要的是靠人的能力的提高。20世纪70年代初期,经济学家们研究发现,一个国家人力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对于民族的兴衰,对于有效地利用物质资源,实现经济增长,都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最终决定一个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速度的不是物质资本或物质资源,而是人力资源。
安全(safety, being safety; freedom from danger)即平安、稳妥。安全科学技术对安全的定义是:没有危险、不受威胁、不出事故,即消除能导致人员伤害、发生疾病和死亡,或造成设备财产破坏、损失以及危害环境的条件。安全是相对的,危险性是安全的隶属性。当危险性低于某种程度时,人们就认为是安全的。S.M.马拉斯基(1992)对安全进行了属性区分,即安全包括“功能性”和“状态性”定义,“功能性”定义是指消除能导致人伤害、疾病或死亡,或引起设备或财产破坏或损失,或危害环境的条件的属性;“状态性”定义可理解为“无危则安、无损则全”,即没有危险,不发生事故、灾害,不造成损失、伤害的状态。因此,“功能性”安全是一个过程、途径,“状态性”安全是目标、结果。
安全的概念最早运用于生产过程中,现有的研究对安全的内涵进行了扩张,它已广泛用于各个领域对该领域所面临的危机的一种客观描述,如粮食安全、技术安全、环境安全等。因此,广义的安全应该是人类在任何生产、生活或其他一切生存发展活动中不受任何伤害,没有尊严的威胁,能身心健康安全地从事活动。它具有四个特点,即有人身安全、财产安全和环境安全之分;与危险性和破坏性有关;始终以人为本,与人的生命、生活、生产活动有关;具有一定主观认同性和相对性,不同主体、不同群体对安全的危险性和破坏性的主观心理感受不同。安全的本质属性应包括人本属性、优先属性、价值属性、自然属性、社会属性、相对属性等等,具有丰富的内涵。
通过对文献的梳理,现有研究中还没有正式对“人力资源安全”概念的解释,搜索到的相关概念主要聚焦于“人才安全”。人事部人才问题课题研究组针对国家人才安全立法提出了人才安全定义,即人才安全一般是指人才领域内当事主体(包括国家、地区、行业、单位、个人等主体)依据法定责任、义务与承诺(契约),维护各相关主体合法权益不受侵害,保证人才培养、吸引、使用、流动和激励等相关环节的稳定、有序和高效运行,并面向未来的人才竞争为各相关主体提供综合、安全的环境保障。部分学者通过建构指标体系试图对人才安全提供评价依据和指导。此外,还有学者提出了“人本安全”“人口安全”等更为宽泛的相关概念。
通过对现有研究的综合分析,学者们对企业人力资源安全的关注主要分为两个层次,一是一般意义上的人力资源安全,即国家或行政区域内的人力资源安全,主要是指由区域内人力资源素质、人力资源结构以及人力资源流动情况等要素构成的安全等级;第二个层次是指企业的人力资源安全,是微观层面上的分析,本文的研究正是基于企业层面对单个企业内部的人力资源安全进行探讨和分析,并试图找出促进企业人力资源安全的相关措施。
从现有对人力资源安全微观层面解释的相关研究来看,大部分研究都侧重对人力资源现状静态结果的分析或评价,忽视了人力资源动态变化的特性。企业的人力资源是企业内部多人力因素的综合影响结果,它受到各因素的动力制约而保持着力量的均衡维系人力资源体表面的稳定,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外界力量的冲击导致内部力量失去均衡,使人力资源的内部网络结构解体,人力资源的要素重组形成新的高一级状态体,人力资源体随着时间推移不断地“解体――融合――跃迁”螺旋提升且动态演进,如图1-1。
因此,企业人力资源安全不仅仅是企业现有人力资源力量作用结果的综合反映,更应该体现出这种力量结果的延续性,这种延续性能对组织未来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即能够为组织的战略发展和调整提供持续性的人力资源保证,通过培养员工创新力构建人才梯队和做好人才储备等。
基于此,本文从人力资源静态特征和人力资源宏观动态发展综合视角对企业人力资源进行整体把握和理论上的深层次研究,提出了人力资源安全这一概念。本文认为企业人力资源安全是对企业组织内部人力资源系统的整体性描述,是企业内各类各层次的人力资源个体相互作用表现出来的企业人力资源的综合特征和属性,反映企业人力资源内部要素作用力的均衡状态,体现人力资源现有水平与未来竞争力大小,是其静态结果与动态持续发展相结合的综合性概念。
二、人力资源安全的属性分析
鉴于企业人力资源安全的动态性,本文结合它对组织的功能差异的角度来理解人力资源安全的内涵,以便于本文对企业的人力资源进行更深层次的结构性剖析和研究。本文认为一个企业人力资源是否安全应该从企业现有的人力资源体的综合实力是否具有对组织的系统支持功能和动态平衡功能这两个维度来判断,如图2。
系统支持功能是描述企业人力资源现有水平的属性,衡量企业现有人力资源状态体是否能保持相对稳定、人力资源素质和结构是否适应企业所处行业的发展速度以及是否能满足现有组织绩效的需求、现有人力资源相关政策是否带来员工的满意度和促进人力资源的发展等,因此主要有稳定性和适应性两个二级维度。静态表象主要应该包括企业现有人力资源存量和现有人力资源结构等,动态表象可以通过组织内部人员配置的合理性和组织内外人员流动的有序性来体现。
动态平衡功能是描述企业为了提升企业预期增长力而期待获得自主创新和实施变革的能力从而对组织人力资源提出的更高要求。在动态变化的环境中,只有具备创新能力的人力资源才能得到可持续发展从而获得真正的安全。根据创新力影响的不同,分为基础创新力和开拓创新力。基础创新力一般是指企业在浅层次创新的角度进行的创新,体现为企业在产品样式或服务方式上的创新、在现有的技术基础上的改进、吸收或应用市场出现的新技术,而且一般技术改革的速度比较缓慢等;开拓创新力是指企业在深层次创新的角度进行的创新,如企业通过大的研发投入来拥有一批行业领先的高技术团队、在产品研制上经常引入新理念和新技术、在产品性能上进行创新、与同行业相比具有一定的技术优势甚至是行业新工艺技术的创造者,而且企业进行技术改革的速度快、面对市场企业总是能迅速调整自己的技术等。
人力资源的系统支持力是企业生存的基础,它使企业能获得现有市场平均利润保持正常竞争状态,同时它又构成动态平衡力生成的平台,发挥其“社会助长”作用,组织可以通过团队的力量挖掘出成员的潜力,促进成员创新能力的提高。同时,动态平衡力也有利于系统支持力的增强。通过创新力的实现完善现有人力资源系统,促进现有人力资源体安全层级的跃迁,使整个人力资源系统更加具有市场竞争力,提高所在企业的竞争优势和行业地位,从而使组织成员产生强烈的组织优越感和依赖感,组织承诺得以加强,组织成员凝聚力增加,人力资源体更加稳定。
但另一方面,由于受到群体行为“社会抑制”和“从众效应”作用的影响,即在某些场合,有别人在场或与别人一起工作时,工作效率并不会提高,根据群体行为这一特点,长期稳定的组织群体难以实现绩效突破,因此系统支持力会带来动态平衡力发展的瓶颈;其次,组织成员创新力的提高必然带来其人力资本的稀缺性,导致人员流动加速威胁企业稳定。组织内的人力资源个体一旦具有了高效的创新力,就会使组织成员产生强大的自我效能感,即组织成员对自己实现特定领域行为目标所需能力的信心或信念增强,“我能行”的感觉得以膨胀,从而引发员工对增薪、晋升和受重视的需求,而一旦需求没有得到满足,就会产生流动意愿,从而威胁组织现有人力资源的稳定。
三、结论
本文通过对动态环境下人力资源安全内涵的界定,从对组织影响的角度提出了人力资源安全应该具有系统支持力和动态平衡力两个属性,而且这两个人力资源安全属性相互促进和影响,组织应该试图找出二者结合的力量平衡点,提高人力资源安全的综合性能。
参考文献:
[1]西奥多•W•舒尔茨.论人力资本投资[M].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2.
[2]牛津现代高级英汉双解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1004.
[3]安全科学技术词典[M].北京:中国劳动出版社,1991.
[4]S.M.马拉斯基.系统安全技术与应用[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1992.
[5]徐国平.安全的本质属性及实现安全健康的途径[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7,(10):103-105.
[6]苗伟伦.知识经济视野下的人才安全观[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社科版),2002,(4):12-17.
[7]董伦超,李春淼.我国人才安全政策法规研究[J].组织人事报,2005,(1):31.
[8]王红乾.略论“人才安全”的概念与基本特征[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4,(1):23-26.
[9]赵琦.保障我国人才安全战略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武汉:武汉大学,2005.
[10]薛晶.企业人才安全内涵及预警机制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大连:大连大学,2007.
[11]王文波,薛晶.生态位在企业人才安全内涵探讨的应用[J].价值工程,2007,(3):140-144.
[12].“人本安全”的价值论争[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3):116-125.
【关键词】哄惫家湿地公园;植物景观;营造
1.湿地及湿地公园的概述
1.1湿地
至今为止,湿地的定义多种多样,而最被国际青睐的是1971年在伊朗拉姆萨尔正式通过的国际《湿地公约》(Ram sar公约 ),再次其中郑重表明:湿地是指不问其为天然或人工、长久或暂时性的沼泽地、泥炭地或水域地带,静止或流动的淡水、半咸水、咸水,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 m的水域 "。
1.2湿地公园
湿地公园本质是在城市或城市附近利用现有或已退化的湿地,通过人工恢复或重建湿地生态系统,按照生态学的规律来改造、规划和建设,使其成为城市绿地系统的一部分,突出主体性、自然性和生态性三大特点,集生态保护、生态观光、生态科普教育、湿地研究等多种功能的生态型主题公园。
2.哄惫家湿地公园植物景观设计理念及生态设计原则
2.1哄惫家湿地公园植物群落设计理念
西安哄惫家湿地公园植物景观的构建必须满足多层次、多物种植物合理搭配,提高湿地系统的生物多样性、水质净化性能和景观品质。营造季相分明,分区特征明显的植被景观。滨灞绿带过渡区符合生态修复结合水质净化的种植理念。
2.2湿地公园植物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
2.2.1增强湿地生物多样性原则
依据湿地生态系统特点,遵循湿地植物的生态位特征,借鉴湿地公园或临近区域的地带性自然湿地植物群落的种类组成、结构特点和演替规律,构建以木本湿地植物为骨架、草木湿地植物为主体的生物多样性群落,提高单位面积生物多样性指数,形成健康、稳定、高效的近自然湿地植物群落,为湿地动物(鸟类、鱼类、昆虫和微生物等)提供优质的食物来源和良好安全的栖息环境,以维持和提高城市湿地公园的生物多样性。
2.2.2生态性原则
立足区域生态,遵循生境相似性、生态位、群落演替原则,选择以地带性的湿地植物作为城市湿地公园植物景观规划设计的主要素材,适度引进外来生态安全的特色湿地植物为辅材,构建具有当地植物区系和植被特征的湿地公园生物多样性格局。
3.哄惫家湿地公园植物群落景观营造
3.1.区位与性质
哄笔地公园位于灞河与渭河的交界处,由灞渭河交汇处的河道自然湿地保育区(河道区),灞河大堤东岸人工恢复湿地区(东岸区),灞河大堤西岸人工恢复湿地区(西岸区)三区共同构成,总面积约 798.2公顷。属于西北半干旱半湿润地区河口人工恢复湿地(图4.1)。
3.2.现状植被物种调查
植物多样性较为丰富,具有经济及观赏价值的物种较为丰富。但大多植物的生长势较差,生物量较低。经调查哄鄙态区湿地植被面积为 1996 hm2,野生植被类型均为河漫滩湿地草甸。在该植被类型下,划分为垂柳-杂草类群系、芦苇-杂草类群系、香蒲-杂草类群系、杂草类群系和水生植被五种群系(群落),每个群系下又根据优势种的不同划分为不同的群丛。整体群落结构简单,群落组成单一。
3.3.哄笔地公园植物群落生境营造
4.生态功能
1.鸟儿栖息地的营造
湿地既是生命的起源地,又是生命的栖息地,是天然丰富的基因库。鸟类的生存与植物的种植质量息息相关,所以湿地植物景观的营造需同时考虑鸟类的栖息、取食、筑巢等,在树种的选择上选择鸟类园艺栖息能提供食物的种类,构建多层次的植物配置,一方面为鸟儿提供栖息地,另一方面为鸟儿提供觅食的场所。
3.3.2特色湿地展示功能
依据不同的湿地生境,构建相应的植物群落,通过当地气候、自然植被、生境的特点、气候等自然条件的制约、植物生长习性、植物所能发挥的功能性、季相变化、观赏特点等手段构成多层次的复合生态结构,成为自然和谐的人工植物群落。使乔灌草水生植物共生,使喜阳、耐阴、喜湿、耐旱的植物各得其所,从而充分利用阳光、空气土地构成一个相当长期稳定很少需要人工管理干预的有序顶级植物群落来营造不同类型的湿地生境。
具体植物群落模式如下:
1. 溪涧湿地是一个水草丰茂且色彩丰富、溪上有树荫,溪中有砥的自然景观。
主要植物景观模式有:
陆生:垂柳--狭叶十大功劳+迎春+珍珠梅+丛生黄栌--松果菊+耐湿组合1(花毛茛+金鱼草+千屈菜)+滨菊
湿生:枫杨--耐湿组合2(千屈菜+薄荷+荆芥)+红蓼
水生:菖蒲--水葱+再力花
2.旱沟湿地,以耐旱植物为主,营造节水型植物群落。
主要植物景观模式有:
陆生:刺槐+白蜡--木槿--小叶女贞+丛生紫薇--滨菊+鸢尾
湿生:加杨+杜梨--连翘+忍冬+丛生丁香--花叶芦竹+麻黄
水生:芦苇--香蒲群丛
3.沙湾湿地,以沙土为主,植物选择以耐旱贫瘠、抗日灼、喜透气、耐沙埋、固沙为主,耐旱植物最大特点是叶子形态和结构的变化。
陆生:柽柳+沙枣--铺地柏+沙地柏--芨芨草
沙枣+海红子--锦鸡儿+沙蒿--羽状三芒草+冰草
水生:香蒲+芦苇--海韭菜--荻--黄花菖蒲
4.池塘湿地是针对养殖种植等农业活动形成的,以水面为主,具有一定的水深条件。因此植物景观再构建时应注意表现耐水湿植物群落和耐阴植物群落。
主要植物景观模式有:
陆生:垂柳--南天竹+金焰绣线菊+黄杨--莎草
湿生:水生鸢尾--花菖蒲+虎耳草+择地早熟禾
水生:荻+水葱--虎耳草+小婆婆纳+莎草
5.荷塘湿地是营造以"荷"为主题,用色彩不同的荷花营造蜿蜒曲折的静谧荷塘。
陆生:栾树+女贞--狭叶十大功劳+珍珠梅 +蜀葵+平枝荀子
湿生:柳树+水杉+刚竹--水杉美人蕉+花叶芦竹
水生:荷花--睡莲+荇菜
6.涝池湿地,是长时间聚集水,用于灌溉农田。
主要植物景观模式有:
陆生:合欢--迎春--月季--早熟禾
湿生:枫杨+垂柳+白蜡-美人蕉-金娃娃萱草
水生:水葱--再力花群落
7.岛屿沼泽湿地植物群落以观果为主,以耐阴、耐水湿植物为主题,主要营造出湿地草甸沼泽景观,使其具有生态野趣的园林景观效果,并赋予"有生命的沼泽地"和"鸟类的沼泽地"的意义。在这里由设计者营造的"沼泽地"标志,完全驱除了人们的犹豫,凸显出园中这个"美丽的绿色角落"。
陆生:垂柳--南天竹+金焰绣线菊+黄杨--莎草
湿生:莎草--泽泻--千屈菜
水生:泽泻--野慈姑(挺水)
5.结论
哄笔地公园植物群落模式应根据其湿地类型特点,在遵循生态归回的基础上应用艺术设计手法,构建机构合理生态系统稳定的合理的群落景观,为今后类与哄笔地公园相类似的公园植物景观建设提供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王思元,牛萌.湿地公园的植物景观设计---以上海崇明岛西沙湿地公园为例[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9,7(27):194-196.
[2] 王亮. 湿地生态系统恢复研究综述[J]. 环境科学与管理,2008,(08):152-156.
东软集团高级副总裁兼首席技术官、首席知识官张霞博士表示,随着中国政府与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深入,政府在提供智慧民生服务、企业在运营过程中更关注人、业务与物的融合,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普及使企业与政府的边界呈现模糊化的趋势,物联网技术的成熟和大范围应用使企业虚拟化成为可能,物理资产实现数字化,数据的种类、规模、产生速度已经发生了本质性的变化,数据已经成为企业的重要资产,这些数据中蕴含的规律为企业更好地理解客户、优化运营、管理风险提供了可能,问题的关键是企业需要及时地发现这些规律,并加以利用。东软推出RealSight(睿见)大数据高级分析应用平台产品,就是为了应对这样的挑战,帮助企业与政府发掘和利用深藏在数据中的价值。
曙光与Check Point签署战略合作谅解备忘录
4月底,曙光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与Check Point公司在上海签订了一份战略合作谅解备忘录,旨在建立一个有关网络安全的合作框架,通过产品研发、技术服务及安全方案组合等三方面的合作,携手在中国推进网络安全生态系统的全面发展。
对于曙光和Check Point的合作,曙光公司副总裁沙超群充满信心:“通过曙光在安全领域的多年经验和对中国市场的深刻理解,结合Check Point在网络安全领域的国际地位,以及两家公司在网络安全的过硬技术及实力,这将令中国的网络安全生态系统发展踏上新的高度,我们将携手助力能源、电信、金融、企业、广电媒体等众多行业的企业在高度安全的情况下全面发挥网络带来的商业优势。”
聚焦“裂变”,又拍云推出直播云等多场景解决方案
在B轮数亿融资后,为用户提供一站式的数据托管服务的又拍云,4月底了点播云、直播云、融合云产品及面向不同应用场景的多款行业解决方案,进一步交付场景化CDN服务。此次的又拍云点播云、直播云产品,通过强大的云分发技术平台,提供直播和点播加速服务,实现用户高速、快捷、稳定、安全的一站式视频加速需求。又拍云创始人刘平阳表示:“创业就是用百米速度跑马拉松,时间是所有创业者最大的基础成本。又拍云场景化CDN所做的事情就是让创业更简单更快,帮助他们简化工作、加快成功。”
甲骨文再推新品定义PaaS新时代
目前云计算的部署已经覆盖所有行业,企业对于云计算的接受度、信任度,相比于前几年已经有明显的增长。
甲骨文公司中间件产品管理副总裁邹晓兵表示:“数字化转型的趋势包含移动、社交、大数据、物联网,背后需要具备高效和高度业务敏捷性的云技术支撑。PaaS在云计算中担任开发平台的角色,提供数据管理、应用开发、商务智能、系统管理、移动等广泛的功能,同时能将云上的应用实现订制化,对整合IT架构起到重要的技术支撑作用。”
此次甲骨文最新推出的Oracle Cloud Machine是目前市场上最新的云平台产品,也是第一个由重要公有云供应商推出的本地部署堆栈,可以实现与Oracle云的100%兼容,可用于多种用途,包括灾难恢复、弹性爆发、开发/测试、直接迁移工作负载,用于开发运营的单一一个应用程序接口和脚本工具包。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实现弹性扩展并按需付费。由于产品特性,一些渴望实现公有云又有各方面安全考虑的用户可通过Oracle Cloud Machine实现需求。
Infor启动成都东软学院教育联盟项目
日前,成都东软学院正式加盟Infor公司教育联盟项目,成为该项目在亚太地区的首个合作机构。根据联盟协议,双方将针对中国IT行业人才短缺的问题,通过在成都东软学院开设一系列ERP课程,应用 Infor LN作为教学工具,与学院教师联合开发教材,联合开发试题库等方式,共同培养面向未来的应用型IT人才,支持中国科技的发展。
在大数据的时代背景下,中国正在全面推进“中国制造2025”战略,各行各业处于全面的产业结构调整、向智能制造转型的重要时刻。如何利用先进的IT解决方案实现这一转型非常关键。而培养专业的IT软件人才则是实现智能化飞跃的首要战略。
Infor 作为领先世界的行业云厂商, 对垂直行业的深入理解和专注、美观友好的用户界面、基于云、可提供科学洞见的企业管理解决方案,为行业所广泛认可。通过与中国的大学结成联盟合作伙伴,共同设置推出专业的 ERP 软件课程,可帮助中国培养高端IT软件人才,推动中国产业的智能化转型。
Infor公司北亚地区董事总经理Graham McColough认为和成都东软学院结成教育联盟, 将有助于进一步壮大我们在中国的合作伙伴联盟体系和打造完整成熟的生态系统,有力推动Infor更好地服务中国市场。而Infor公司教育联盟高级总监Martine Cadet则表示:“在中国乃至全世界,全面的产业调整和转型产生了紧迫的人才需求,尤其是大量的高端IT专业人才。通过开设先进的ERP课程,培养教师团队和培训学生,为中国培养高端IT软件人才,服务中国新兴产业发展。”
锐捷网络IT运维系列新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