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工程管理经验交流

工程管理经验交流

时间:2023-06-28 17:44:03

工程管理经验交流

第1篇

实行建筑工程劳保基金统筹管理工作,是促进建筑行业健康发展、维护社会稳定、确保建筑行业职工切身利益的重要举措。为了切实做好此项工作,我们高度重视,科学分析,找准重点,创新思路和方法,建立健全各项制度,以劳保基金的收缴为工作的重点,全局上下一盘棋,经过全体职工的共同努力,圆满完成了年度各项工作任务,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绩。20*年,我县共办理开工报建项目92项,收缴劳保基金167.4万元,很好地维护了我县建筑行业的稳定。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加强领导,努力提高思想认识

(一)领导重视,注重多方协作。建筑行业劳保基金统筹管理工作是关系建筑企业和职工切身利益的大事,是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实践。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把建筑行业劳保基金统筹管理工作纳入全局的一项重要工作范畴,由分管局长亲自负责,并安排责任心和业务能力较强的同志具体开展此项工作。在工作中,要求招标办、建管站、质监站、安监站紧密配合,把劳保基金收缴工作同办理工程招标、报建、质监等手续结合起来,形成有效的收缴机制和合力。通过局属各单位、各站室的紧密配合,不仅提高了劳保基金统筹管理工作的效率,减少了运行成本,而且有效的把住了劳保基金收缴的关口,为我县建筑行业劳保基金统筹管理工作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大力宣传,努力提高认识。首先,局领导班子成员把握时机,不遗余力地向县委、政府领导汇报劳保统筹的重要意义,宣传劳保统筹的政策法规,使有决策权的县领导在思想上重视劳保统筹工作,行动上支持劳保基金收缴管理工作,为县重点工程、招商引资工程劳保基金的收缴排除障碍。近几年,我县的重点工程项目比较多,比如**电站与**大桥等项目,投资方希望对劳保基金予以减免。我局坚持原则,依据规定,及时向县委、政府领导做耐心细致的汇报,宣传劳保统筹的重要意义和政策规定,最终赢得了县领导的理解和支持,保证了该项目劳保基金足额收取。其次,我们一方面加大对工作人员的教育力度,提高工作人员的认识,坚决杜绝人情费,另一方面,加强对征收对象的宣传教育,在征收工作中做到以政策教育人,以道理说服人,以真情感动人,促进建设单位自觉缴费。

二、应收尽收,强化基金收缴措施

收缴工作是建筑行业劳保基金统筹管理工作的前提和基础,也是整个工作的重点与难点。为此,我局根据有关规定,结合我县实情,采取一系列措施,千方百计抓好收缴工作。具体有以下几点措施:

(一)规范运作,足额收缴。首先,为给收缴工作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我局不断完善各项规章制度,规范办事程序,公开收取依据,增加劳保基金收缴的透明度。其次,落实“一站式”收费服务,将劳保基金收缴纳入“一站式”收费服务的办事流程,并着重强调了“三个不”,即:未按规定缴纳劳保基金的工程项目,不得发放施工许可证;建设单位以前有项目拖欠劳保金行为的,在未缴清所欠劳保金前,不得办理新建项目的报建手续;未按规定交足劳保基金的项目,不得办理工程竣工验收备案。真正把劳保基金的收取作为办理工程报建手续的一项重要内容,确保了劳保基金的足额收缴。

(二)创新思路,加大追缴。我县是一个山区大县,交通闭塞,建设资金短缺,从而造成了个别拖欠工程款的不良现象,如何在这种困难的情况下做好建筑行业劳保基金统筹管理工作成了我局面临的一大难题。经过调查研究,我们实行预收、补收、清收相结合的工作机制,有效地促进了收缴工作的开展,但是有些工程项目收缴时间间隔较长,有的甚至跨了几个年度,给收缴工作带来一定困难。为此,我局加大了劳保基金的监察力度,对漏、欠缴劳保基金的建设单位坚决进行查处、追缴。在追缴工作中,一是对追缴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明确目标,统一认识,落实责任;二是在摸清底子的基础上,明确追缴范围、追缴对象,使查漏追缴工作有的放矢;三是针对各建设单位的具体情况,采取不同追缴措施,按欠缴时间排队,首先追缴欠费时间长的单位;四是不畏艰难,一追到底,上门服务,办理交款手续。20*年全年追缴工程项目5项,补征劳保基金10.5万元,占全年入库总量的6.3%,有力地促进了我县劳保基金收缴管理工作的全面发展,为今后的收缴管理工作探索了新的路子。

三、强化监管,依法保障企业和职工利益

劳保基金的拨付使用是统筹管理的核心,也是我们管理的目的。为了充分发挥劳保基金的作用,保证我县建筑企业职工养老金及时足额缴纳,我们严格按照《湖南省建筑行业劳动保险基金统筹管理办法》规定的拨付条件及标准,本着有利于建筑企业发展,有利于建筑企业职工生活改善的原则,及时向企业调剂拨付劳保基金,并对拨付给建筑企业的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监督,使建筑企业职工养老保险资金来源真正有了保障。如安化县建筑工程公司是一家特困集体企业,有180多位退休职工。近年来,由于市场的强大冲击,公司效益不好,其公司管理层为了改变被动局面,将公司所属的一块老区进行了集中开发,但急需开发资金,于是想从返回的劳保基金中抽调部分资金用于开发。当我局得知后,当即向该公司负责人强调劳保基金必须专款专用,从而打消了其不良念头,切实保障了建筑企业职工的合法权利,得到企业和职工的拥护与好评。

四、收支分离,完善财务管理制度

第2篇

关键词:核电厂;调试管理;调试流程

作者简介:徐娟娟(1988-),女,山东德州人,山东中实易通有限公司,助理工程师;王子奇(1984-),男,河北鹿泉人,山东中实易通有限公司,工程师。(山东 济南 250101)

中图分类号:TM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26-0193-03

核电站工程建设分为核电站设计、设备制造、土建和安装施工、调试四大阶段。核电站调试是电厂投入商业运行前的最后一个重要阶段。同时,核电调试期间又面临着参建单位多、接动复杂、质量标准严格、安全要求高等诸多考验。一套合理的调试管理模式和体系对于优化调试过程控制、理顺各工作单位间的接口关系、保证调试质量、控制调试工期、节省工程投资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核电调试管理模式的简介

纵观国内外已建核电站的调试经验,调试管理模式主要有两种:专业工程师调试管理模式,根据核电站的各个系统按不同专业的组成配备不同的专业工程师负责该方面的调试实施工作;系统工程师调试管理模式,按照系统的复杂程度和技术难度安排系统工程师,一个系统工程师负责一个或几个系统,不按专业划分。

而无论是专业工程师调试管理模式还是系统工程师调试管理模式,其管理内容均涵盖了组织结构与责任分工、质量管理、安全管理、计划管理、文件管理等方面。在本文中仅以海阳核电为例深入探讨调试管理模式在海阳核电的具体应用。

二、海阳核电调试管理的主要内容

海阳核电采用系统工程师调试管理模式,并建立了一套系统全面的管理程序。本文仅介绍与调试关系密切五个方面的管理内容:

1.组织结构与责任分工

山东核电有限公司建立了系统的组织结构并明确工作职责,本文主要介绍在调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单位和部门。海阳核电一期工程调试主要组织机构图如图1所示:

(1)联合调试队:联合调试队是由调试管理部、核岛调试承包商、常规岛调试承包商、计划协调组、维修组等组成的联合调试机构。

调试管理部是业主专门负责管理、组织和实施调试启动及试运行的部门,与调试承包商接口。其职能为接收并管理建安向调试移交的系统和设备并在预运行试验完成后向生产部门(运行、维修等)移交,代表联合调试队与安装、设计单位及其他部门的接口协调等。

调试承包商主要负责调试技术和调试移交文件的编制、审核、批准、和实施,编制各级调试计划,解决调试过程中的技术问题等。除此之外,调试承包商还与调试管理部共同负责建安向调试移交过程中的验收和确认、负责组织实施预运行试验结束后系统及设备向生产移交的工作。

计划协调组是联合调试队下专门负责编制并调试计划、协调各调试参与单位按计划实施调试活动的部门。

(2)维修部:机组调试及启动试运期间,维修部主要负责联合调试队管辖下的系统和设备在TOTO(调试向生产移交)前的维修工作以及在调试期间维护和维修项目的工作准备与执行。同时,维修部还参与调试技术文件审查和建安向调试移交检查。

(3)运行部:运行部在机组调试及启动试运期间主要负责系统由建安向调试移交前建立隔离,调试工作中配合调试活动,根据调试计划向联合调试队签发试验许可证并管理试验边界。同时,运行部还参与调试技术文件与临时变更的审查并参与建安向调试移交检查。在TOTO后运行部负责系统的运行管理。

(4)安全质保部:安全质保部是业主负责工业安全、质保的监督部门。在调试期间,安全质保部主要负责移交过程中对工业安全设施和在此期间发生的不符合项进行监督管理。

(5)工程部:工程部与建安承包商接口,负责监督和组织建安承包商向调试移交,协调建安向调试移交遗留项、安装尾项和调试期间发现的属于土建、安装等原因产生的缺陷处理,同时协调调试期间相关的建安支持性工作。

(6)建安承包商:建安承包商负责完成常规岛建安合同要求的前期调试工作,解决联合调试队在检查中发现的问题,组织安装完工的系统和设备向联合调试队移交并处理遗留项、尾项和调试期间发生的建安质量问题,同时配合调试处理期间出现的设备、设计修改等问题。

2.质量管理

海阳核电为确保工程质量,建立了质量控制分级和质量控制点制度。质量控制(QC)分三级:1级QC适用于非核安全相关的试验项目或一般试验项目或活动;2级QC适用于纵深防御相关的试验项目或相对重要的试验项目;3级QC适用于核安全相关的试验项目或重大的试验项目。试验过程中设立质量控制点(QC点):见证点(W-Point),需要进行检查,但不属于工作继续的必要条件;停工待检点(H-Point),在某一特定活动期间或之后进行下一项工作前需进行检查或检验时所指定的点;报告点(R-Point),试验报告应提交给质量控制工程师。

联合调试队编制了调试质量控制大纲并设置了质量控制工程师(QCE)全程审查监督:调试工作开展前编制质量控制计划(COQP),过程中执行调试质量控制计划,完成后编写调试质量监督报告(CQSR)。

3.安全管理

基于核电安全至上的理念,为落实安全管理,海阳核电在调试期间建立了安全责任制,建立健全各级调试人员安全管理组织机制和安全网络。制订定期安全检查整改制度和调试过程安全控制程序并定期召开调试安全会议。同时,编制调试过程风险分析程序,对现场各种调试活动可能产生的风险进行分析、评价并制订预防措施,以有效控制这些风险。开展调试安全标准化建设,定期进行安全培训,建立调试经验反馈制度,在调试工作中落实安全监督等。

4.计划管理

海阳核电计划实行分级规划,与调试工作密切相关的是三级计划、四级计划、专项计划、90天滚动计划、调试三天滚动计划等。

三级计划根据工程一级进度计划、工程二级进度计划进行编写,体现了满足里程碑节点和项目完成节点的系统完工顺序,是进行调试活动逻辑安排和进度控制的重要手段。所有调试三级计划中的系统都有相应的四级调试计划,详细显示试验、试验支持和接动的顺序、工期。调试三天滚动计划是对调试四级计划的进一步细化,根据现场设备安装情况、调试活动每日更新,反映调试活动的最新进展状态。一些重大试验有相应的专项计划,按实际需要由调试承包商编制和修订。90天滚动计划包括四级计划中前30天活动的跟踪及后60天活动的前瞻。

5.文件管理

文件管理是核电企业管理的基础,是核电企业质量安全的保证,也是核电调试过程中的必不可少的部分。海阳核电调试文件细分为五大类:调试技术文件、调试管理文件、调试记录和报告、调试变更及调试移交文件。每一类调试文件又包括不同的调试文件类型,总计约24类调试文件。

三、海阳核电调试流程

海阳核电预运行试验阶段调试工作流程主要有建安向调试移交(TOP)流程、调试试验流程和调试向生产移交(TOTO)流程。

1.建安向调试移交流程

建安向调试移交流程包括移交文件编制、移交联合检查和隔离挂牌等。调试承包商依据设备的区域和功能划分TOP移交包并编制TPSD文件,界定移交包的范围和边界。继而调试承包商依据TPSD文件编制TOP文件,界定TOP移交包的隔离边界和包内设备并提出调试前需建安完成的临时措施。建安承包商根据TOP文件完成施工安装工作和试验后,将工作情况补充入TOP文件。联合检查后调试单位和生产单位对TOP移交包内施工安装、试验情况提出缺陷和遗留项,由建安承包商处理缺陷。无缺陷后,运行部门根据调试承包商提交的TOB隔离工单对移交包设备进行隔离挂牌加锁,确保移交包以安全状态移交至调试队。建安向调试移交流程图如图2所示。

2.调试试验流程

调试试验流程明确了TOP移交包移交至调试队后调试试验申请、排程、实施以及试验过程中缺陷处理的过程。如图3所示。

调试承包商依据已编制的调试程序准备文件——调试大纲、试验规格书和试验策划编制调试试验程序。调试试验程序需体现试验过程中的安全和技术注意事项及质量监控点,且必须在TOP移交包移交至调试队之前生效。

TOP移交包移交至调试队后,调试承包商发起试验工单,试验工单需明确试验项目、试验所需的隔离边界和试验预期的实施策划。运行部门审查批准试验隔离边界的同时,计划组对工单的试验项目和策划进行审查,并依据全厂施工和调试进度排程。运行部门依据计划组的排程和调试承包商提交的隔离申请进行现场隔离挂牌工作。调试承包商确定隔离情况后即可取得运行部授予的试验许可,开始移交包内的调试试验工作。调试试验过程中,调试承包商主导,调试管理部协调辅助,运行部门负责设备操作。

若试验过程中发现缺陷,发现人将缺陷登录至缺陷处理流程。调试队确认缺陷后,维修部受理缺陷,并依据缺陷情况发起缺陷处理工单,并将缺陷处理工作定责给责任方。缺陷处理工单的流程与试验工单基本一致。此处,若缺陷影响调试试验的进行,则运行部门将调试试验许可暂时收回,待缺陷处理完毕后由调试承包商对缺陷处理情况进行确认并关闭缺陷处理工单后方可继续进行调试试验工作。

调试试验工作全部完成后调试承包商编制调试报告并提交联合调试队审查。报告签字生效后归档。调试试验流程图如图3所示。

3.调试向生产移交流程

调试向生产移交(TOTO)流程与建安向调试移交流程(TOP)类似,包括移交文件编制、联合检查和挂牌移交。首先调试承包商拟定TOTO移交包边界,交由生产部门确认。之后调试承包商将调试试验相关记录补充至TOTO移交包文件,交由生产部门审核,同时组织联合检查,对TOTO移交包内的设备调试情况提出缺陷项和遗留项。调试承包商将所有缺陷项目处理完毕后,运行部门根据设备实际状况确定边界并挂牌隔离,补充试验报告并归档。调试向生产移交流程图如图4所示。

四、总结

海阳核电在调试管理中有几个显著的特点:严格的人员授权制度,所有参与调试人员必须经过安全及管理流程的培训考核;参与调试的各个部门与单位责任划分清晰明确;生产部门全程参与系统隔离及调试试验工作;注重调试工作前的文件准备,文件经过多级审查确保正确性与可实施性;质量管理分级,设置质量点,实现以点带面的质量控制目标;自建安至生产有明确的移交流程,层层把关确保各阶段的工程质量;实行多级计划管理,统一协调工程进展;整个调试流程采用先进的电子工单管理系统。

参考文献:

[1]钱剑秋.秦山核电厂调试[J].核动力工程,1993,14(1).

第3篇

关键词:精细化管理;问题管理系统;管理信息系统

1 系统开发背景

某公司是属于异地办公形式,销售客户部分在北京,技术部在桂林分公司,协作进行一个大型的综合性网络平台的开发,该平台在开发过程中有个比较特殊的情况是,所有需求都是总公司逐步设计完善出来的,一边开发一边修改的过程,所以整个开发过程,需要北京公司的市场和规划人员和桂林的技术开发人员密切的高频率的交流,同时,因为该项目是个很庞大的门户网站,包含几十个子网站和独立的小系统,在研发过程中,旧的问题还没有解决的时候,又出现了新的问题,新的问题在解决的过程中又出现更新的问题。尽管公司从各个方面进行了强化管理,但由于庞大的系统和有限的人力,总是不能很好的解决。

对此笔者通过精细化管理的思想来设计一套适用于当前这种情况的问题管理系统。随着在开发应用完善的过程中,笔者发现该系统大大的减少了问题管理中的各种不足和低效率的情况,提升了项目开发速度,同时对于精细化管理思想的细致应用,使得该系统逐步拓展成为一个颇具规模的大型it公司应用的大型平台。

2 基本设计需求和开发步骤

北京实创信通公司自从其2007年成立以来,就接受总公司委托,一直致力于面向上地信息产业基地和创新园等几个高科技园区的综合产业服务平台的建设。WwW.133229.cOM由于该公司采取市场部在北京,技术部在广西桂林分公司,两边协同开发的模式,因而在市场和技术以及技术开发本身对需求的实现程度等多个方面出现问题,尤其是大型平台的开发过程中,出现了各类问题,数量和种类繁多,因此,公司很有必要设计并开发一套专门针对此问题及任务管理的系统,利用信息化管理的手段尝试解决这个问题。

该系统的开发和设计经历了4个步骤,第一,分析实创公司当前项目开发过程中对于各类问题处理的方法和措施以及其他相应问题,第二,针对现状设计问题管理系统的需求分析。第三,设计问题管理系统的具体功能和表现形式。第四,根据具体应用情况设计相应的参数指标和内部绩效管理体系。

利用内部管理系统以科技驱动型实现成本管理的发展步骤:

第一步:问题管理。

包括问题的提出,备案,问题的分配,问题的确认,问题的限时解决,问题的评论和交流,问题解决结果的提交,问题的验收,验收失败的流转,问题类型的统计,解决问题花费的时间,责任人完成情况评价等功能。可以实现对于公司所有问题的精细化管理

第二步:计划管理。

包括计划的制定,整合、修改、流转、批注到确认和发布,分配,确认,自动统计和总结全程在线流程,可以大大节省计划阶段的耗费时间,节约成本

第三步:流程管理。

包括对项目实施流程的多元化定制以及流程固化,对于控制点的验收和对整个项目的进度把控等功能,可以避免对于流程的执行经常出现问题的情况等

第四步:成本管理。

包括公司日报,周、日工作时间统计查询,周、日成本自动核算查询,项目日成本核算查询,项目成本自动预警,项目成本效益自动计算查询,项目成本多维度查询,个人任务成本查询,公司周度月度成本报表自动生成等功能,可以全盘清晰化掌握公司的全部环节的成本。

第五步:绩效管理。

包括个人详细工作及耗费时间列表,请假管理,会议管理,身份管理(专职,兼职,临时等),个人超时任务及提前完成任务自动统计,个人绩效分自动统计等功能,可以清晰有依据的评估出员工的价值度以便真正在保证公司效益的基础上,根据个人所产生的价值落实对个人的激励,产生促进作用。

第六步:发展管理。

建立起完善的项目效率库,记录公司已有项目所有步骤和功能环节所耗费的时间和完成人员以及相关技术水平,根据设置的百分比值,自动估算同类项目应该提高的效率和完成时间等,可以使得公司发展按预定的轨道进行,实现自笔者激励功能。

3 问题管理系统的初步参数和流程设计

3.1 任务管理的流程是

提出任务——确认任务等级和紧急程度——分配给主管——主管分配给技术员——确认任务以及具体完成时间——完成任务的过程或者阶段性报告——完成任务并申请主管验收——主管验收成功则提交总监验收——主管验收失败或者提交了修改意见则任务返回未完成状态(要对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评定,如任务失败还是需要完善)——继续完成并提交验收申请——主管验收成功提交总监验收——总监自己验收或者委托某人验收并进行评定——验收完成后正式交付任务——任务归档 。

3.2 任务管理的状态有

状态有:提交任务——任务性质确定——第一次分配任务(总监)——第二次分配任务(主管)——确认任务(包含完成时间)——进行任务并阶段性汇报(通过现在的日志或者跟帖实现)——申请主管验收——主管验收并提修改意见——确认修改意见(包含完成时间)——进行修改并阶段性汇报——再次申请主管验收——循环该过程——主管验收成功并评定改任务完成情况以及提交总监验收——总监验收或委托某人验收——提交修改意见并分配给主管——主管二次分配给技术员——技术员确认修改意见并上报修改时间——循环该过程——总监或总监委托人验收成功——总监签字提交交付——任务日志评价。

3.3 任务变更的情况

第一次提交任务——走任务流程——任务出现变更或者需求变更——在原有任务下进行跟帖——该变更任务由总监进行第一次分配到主管——主管第二次分配到技术人员——技术人员确认需求并上报时间——该新确认时间自动更新原任务完成时间(但不删除原先提交的预期时间)——进行任务并阶段性报告(通过日志)——提交主管验收——走任务管理流程 。

任务变更的简单的说,就是在原先的问题的那个帖子下,再加一个跟帖,并以这个跟帖作为重新任务分配的的任务 。

3.4 问题管理的流程

问题管理的有些区别,就是多了一两个环节主要是:

①提出问题(可以写重要性和紧急状态,但是不是确定状态)——②问题的分类和重要性的确定(由总监确认,如该问题是属于无效问题还是有效问题,还是暂缓解决问题,以及该问题的重要性)——③问题的第一次分配给主管——④主管对该问题的第二次分配给技术员——⑤技术员确认该任务以及完成时间——走任务管理流程——主管验收——总监验收——问题提出人验收——总监对该问题的归档和分类(如个人责任问题,还是非责任问题)——问题终结——记录该问题整个流程——将该问题记录到责任人的个人文档。

3.5 时间管理

就是对于完成时间,由责任人或者主管提交的时间,假如笔者觉得不合适的话,可以进行修改,修改后,再交给主管以及责任人进行确认。

3.6 涉及到的管理

①任务管理;②问题管理;③时间管理;④问题的性质管理;⑤任务的过程管理;⑥任务的交付管理;⑦问题和任务的归档管理。

4 功能模块设计

该系统功能模块的设计是从以前以文档处理和工作流为主的管理方式,发展成为以知识的共享和交流,强调协作和团队精神的协同化的办公和服务,以问题和任务(计划)管理为主要应用的功能。创建一个共同使用的办公平台和集成的办公环境,使所有的办公人员都在同一个桌面环境下一起工作,摆脱时间和地域的限制,实现电子化协同工作与知识管理。具体来说,在长期实践过程中,逐步完善修改,确定出以下几个方面的功能的构造设计。

5 问题管理系统应用条件及初始步骤

该系统是专门针对it企业进行设计的,其需要的一个必要条件就是每个员工都有自己的电脑,而且在工作期间一直处在开机状态,这样才能保持系统一直处在激活状态,并对员工的相关工作进行精细化的把握和控制。下面是该系统初次使用的基本流程和注意事项。

(1)该系统默认保存帐号密码,登录一次后,下次使用时候不用重新登录,建议大家作为自己电脑的主页,若是在外面电脑上使用的时候,则每次用完必须退出登录。

(2)每次打开页面后,最上方显示的是两个栏目是“笔者未确认的任务”和“笔者未完成的任务”。

(3)提出问题(任何人):就平台以及管理管理,经营上出现的任何问题,注意提问题的时候标明期望解决时间,同时最好上传问题截图图片。

(4)分配问题解决任务(总经理、副总经理或技术总监直接分配或委托部门主管分配):分配问题之前和责任人协商好大致的时间,分配的时候直接到具体的责任人,协助人以及完成时间。若有必要,需要对问题做一些分析说明。

(5)确认任务(任务责任人和实施人):任务责任人到系统确认自己的任务已经接收。

(6)完成任务(任务责任人和实施人):接收到该任务的所有人都完成任务并提交任务完成,由任务责任人提交验收申请。

(7)第一次验收(任务分配人):由分配该任务的总经理,副总经理或技术总监等委托部门主管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提交。验收失败后进入“验收失败问题”,验收成功后进入第二次验收流程。

(8)第二次验收(问题提交人):由问题提交人员对问题解决的情况进行验收,验收失败后进入“验收失败问题”,验收成功后进入已经解决问题,问题结束。

(9)问题解决的过程情况汇报可以通过“写日志”来记录。

(10)对安排的某个任务要发表自己的看法,可以用发表跟帖的方式进行。

参考文献

[1]李战军.吉粮集团收储经销有限公司精细化管理研究[d].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2]徐松杰.精细化管理的实现方法及其应用[j].河南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8).

第4篇

一、基础会计学教学现状与改进思路

(一)基础会计学教学中的困惑 《基础会计学》作为会计学科的入门课程,是会计学基本原理的综合,教学目的在于要求学生从簿记学的角度准确理解会计要素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要求学生掌握会计的各种核算方法,并利用这些方法对制造业企业的常规经济业务进行账务处理;要求学生理解会计的基本原则和程序,为进一步掌握财务会计知识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该门课程兼具理论性和应用性,教学过程中则会引入大量的案例,尤其是核算方法和基本技术,往往给出特定常规业务,引导学生运用会计学基本原理完成对于经济事项的会计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的程序。但这种“核算型”的教学组织形式强调以计算做题、练习会计分录来达到理论与实践结合的目的。而会计从本质上来说是基于信息系统之上的经济管理活动,会计核算始终融入企业经济管理活动之中,核算节点渗透于各项经济业务流程,因此在基本原理讲授的基础上,导入单个案例或者给予学生既定的经济业务进行分析运用,仍旧导致课堂教学单调乏味,同时使得学生无法深刻体会会计工作服务于企业管理的本质。实际工作中,以工业制造业企业为例,刚进入社会的会计专业毕业生往往会被要求进入以生产车间为主的各个职能部门轮岗实习,其目的在于了解企业运营管理中各项业务流程,如果业务流程节点不清楚,势必直接影响经济业务交易轨迹的理解,从而影响到原始凭证的获取及会计核算组织程序,只有根据原始凭证登记记账凭证及会计账簿,会计核算的流程才能够得以进行。传统的教学组织形式往往直接教授学生根据经济业务编制会计分录,省略了辨别、分析原始凭证到记账凭证的过程,重视记账凭证到会计账簿的核算流程,而在会计信息化时代,这部分工作可以由计算机替代,因此传统教学组织形式忽略了经济业务交易轨迹的思维训练,缺少将业务流程与会计核算有机融合的过程,导致学生缺乏根据经济交易实质进行独立思考的能力,无助于会计职业判断意识的形成。

(二)流程化思维:来自内部控制思想 我国于2006年建立与国际趋同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2010年建立了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内部控制和财务会计系统相辅相成,从而保障单位业务稳健高效运行,确保财务记录、财务报告信息和其他管理信息的及时、可靠、完整。实务工作中,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形同虚设,则必然导致财务会计系统的混乱。而内部控制建立完善的重要手段就在于梳理各项业务流程、确定风险点、提出管控措施。只有业务流程的各个环节清晰化,才能进行具体的职责分工、明确权责,获取真实有效的单据、顺利实施管控活动,这也就是内部控制中的流程化思维。

从哲学的视角,会计是一种方法论,也是为了更好地管理企业的一种方法。会计的所有精华浓缩在八个字中:确认、计量、记录、报告。而会计核算的这四道程序和经济业务以及交易的流程是紧密交织的。比如原材料,原材料取得之前要经过预算和请购两个环节,而通过这两个环节获取的单据并不能表明企业已经形成原材料这项资产,只有完成原材料的订购、材料运达企业验收入库等环节,订购单和材料入库验收单才能作为原材料存在的重要原始凭证,这时企业才能在记账凭证和账簿中确认、计量、记录。接下来企业根据供货方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验收单编制付款凭单才可以进入银行转账支付的程序,只有银行开具的转账支票的存根联才能确保原材料采购款项的支付,企业最终在财务报表中列报从采购到款项支付的完整流程。因此,会计的“确认、计量、记录、报告”的各个环节深深嵌入至预算、请购、订购、验收、入库、付款等流程之中,只有理解和掌握经济交易的每个环节和程序,账务处理的流程才能清晰化。

(三)体验式实验教学的设计 基于内部控制的流程化思维,基础会计学的理论及实践教学都必须突破原有的理论加习题的“核算型”模式,笔者尝试结合体验式教学模式探索课程教学改革,即从原有的48课时理论教学课时中拿出6课时用于实验教学,实验教学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了解经济交易和业务流程的运作,实验教学的过程强调学生对常规业务运作过程的亲身体验,以助于学生真正掌握会计核算本质,即通过账务处理描述经济业务运行的轨迹和结果,防止舞弊和风险的发生,更好地服务于企业管理。

体验式教学模式是基于建构主义的教育思想,即学习应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的主动建构。首先,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结构性的认知和非结构性的知识或经验的过程,目的是最大限度地促进学习者与情境的交互作用,必须通过学习者的主动活动体验来完成知识的建构。其次,建构主义的教学策略以学习者为中心,学习者在一定情境及人际关系中体验,最终完成对自己知识体系的建构。课程实验过程中强调“合作学习”,学生与学生之间需要针对业务流程进行体验,并在体验过程中相互交流和质疑,从而了解彼此的想法。体验式教学模式是主体主动“体验-建构”的过程。另外,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对知识体系进行合作性建构的过程。在设计课程实验的过程中,强调师生的合作是必须的,教师的组织、引导与促进作用不可忽视,否则,仅有学生主动体验将会导致课程教学的无序状态。

二、体验式实验课程教学实施

根据流程化思维和建构主义的思想,体验式教学模式就是由学生亲身体验经济业务的流程,了解会计单据的传递及核算程序,正确进行账务处理。课程实验教学过程包括:制定规则、理论学习、流程实验、总结强化等四个基本程序。按照此步骤,师生之间不断交互,最后使学生掌握基本理论,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制定规则 流程化思维通过体验式实验教学模式体现,在实施教学之前必须制定合理的规则确保教学秩序,提高学生的参与度。通过设计实验手册的形式确定实验的基本规则,同时在设计课程实验和制定实验手册过程中需要深入分析学习者特征和教学目标。学习者分析是根据实验条件设计适合学生知识与能力的实验项目的基础,也是确定实验内容和目标的依据;分析教学目标是为了确保实验项目的主题及所要达到的具体要求。考虑到基础会计学是会计学的入门课程,学生的知识能力仅停留在初级阶段,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深刻体验与理解业务流程对于会计核算的作用,因此将借贷记账法及其应用、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核算组织程序等传统上通过课堂讲授的理论和核算的内容设计成实验,开发出6学时的3个综合性实验项目(采购至付款流程、销售至收款流程、差旅费用报销流程);同时,编写了3个实验的指导手册,其中对实验目的、实验材料、实验配套的软件支持、实验分组、实验过程等内容进行描述,并提供与该实验流程相关的参考资料,要求学生填写实验心得、流程的账务处理等内容。根据实验手册及参考资料,师生间的教学活动不仅可以标准化,而且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理论学习 《基础会计学》是会计学基本原理的综合,理论性较强,适当的课堂理论传授是必须的。教师首先要讲授与课程实验相关的基本理论,并在此基础上结合经济交易的实质提出容易混淆的问题。如在讲授“资产”、“收入”时,教师先阐述资产与收入的概念、特征、分类等基础理论,然后根据特征来辨别经济交易中是否形成资产或者收入,若采购交易中完成预算和订购,仅凭订购单是否能够确认原材料这项资产的存在呢?销售交易中款项未收,但商品已经发出,销货发票已经开出了,能否在账面上确认收入呢?教师要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根据所学的原理让他们发表看法。学生在课堂上的相互讨论往往可以激发学习热情。这种教学方式能够让学生在理论学习上不断地“认识-质疑-讨论-形成正确看法”,加深对基本原理的印象。

(三)流程实验 学生学习会计学原理时经常出现这种情况,概念和理论似乎都已经懂了,但面对实际经济业务却无从着手,这就需要通过流程实验来解决问题。鉴于财务信息的特殊性,《基础会计学》课程的流程实验无法深入到企业层面,因此课程改革需要将企业运作流程搬入校园,课程改革组借助于虚拟商业社会环境(VBSE)跨专业实训平台较好地达到了实验效果。如教师在介绍完借贷记账法、会计凭证之后,提出差旅费用报销的实验任务,学生首先根据实验手册中的描述进行分组,每个小组5人,按要求进行岗位分工,分别设置出差人、业务部门、财务部门(其中设置会计和出纳两个岗位)、分管领导部门,每个岗位设置1人,由出差人整理出差票据,在软件系统中填制费用报销单,同时提交给业务部门岗位的学生审核,审核通过后将票据提供给财务部门会计岗位的学生审核,这时提醒学生审核原始凭证时应该注意的事项,联系会计学原理的理论知识,该岗位的学生同时还需在系统中电子审核通过费用报销单,教师可以设置限额权限内的核准事项和超限额权限之外的核准事项,对2000元之内的差旅费,业务部门和财务部门核准即可通知出纳岗位的学生支付现金,对2000元之上的差旅费支出还应该提交分管领导部门的学生审核方可支付。出纳员根据审核过的票据和费用报销单方可支付,而会计则必须根据审核过的票据、费用报销单以及支付凭据才可以登记现金付款凭证,现金付款凭证交给出纳登记现金日记账,会计人员登记现金总账和费用总账及明细账。教师可以进一步提出如果出纳岗和会计岗是一个人,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引导学生体验内部牵制原则对于货币资金管理的重要性。实验过程中,实物票据、单据、凭证、账簿、伪钞、印章印鉴等实训平台均可按要求提供,5人可以轮流体验不同岗位的工作。最后学生对业务流程进行归纳,对教师所提问题进行讨论,再由教师对费用报销业务流程、会计核算及财务控制进行归纳和总结。这样,学生就可从业务流程和会计核算两方面全面地了解费用审核与报销的事项。实践证明,这种将业务流程和会计核算有机结合的教学方法十分容易被学生接受,有助于学生形成流程化思维,在理解经济交易本质的基础上进行正确的会计核算,教学效果良好。当然,实验过程中,教师要履行控制、管理、帮助和指导的职责,引导学生按照正规的业务流程运作。

(四)总结强化 通过理论和实验教学,教师应适时地对知识点进行总结。如,通过销售与收款流程实验,学生明确认识到,收款、开票与会计核算不相容岗位有效分离的重要性,印鉴印章保管与领用的有效控制,以及各种票据的保管、申领、启用、核销、销毁的有效控制;销售模式对于会计核算中收入确认的影响,发出商品的成本对于利润的影响,记账基础(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对于收入核算的影响。销售收入的产生和发出商品需要两个不同会计分录来分别确定收入与成本从而产生毛利,而在流程实验之前的单纯理论讲授中,很多学生账务处理中极易混淆收入和成本的概念,算不出毛利。显然,这一问题通过业务流程的运作很容易解决。通过类似的学习,有助于学生深层次理解交易事项的实质,有助于职业判断能力的形成。

三、体验式实验课程教学效果

在《基础会计学》教学过程中增加流程化实验部分,不仅能够调动学生专业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其发现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增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同时加强了学生间的团队协作关系。该课程实验教学的效果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增强 体验式教学模式中,学生的地位发生明显变化,他们不再处于被动的位置,而是以主体的身份参与业务流程,自我管理意识和积极性、自信心、责任感明显增强。如,为了做好“采购与付款交易”实验,学生会主动学习配套的企业内部控制资料;并且尽量考虑可能的风险和舞弊,思考相应岗位设置的合理性以及会计票据传递的效率和账务处理的及时性及正确性;学生也经常会在课堂外就某个问题或知识点进行相互的学习和讨论。这些都能激发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热情,使其能够顺利跨入会计学的门槛。

(二)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增强 实验涉及业务流程和会计核算两个方面,单纯依靠一个或几个学生完成任务的可能性降低,因此要求学生作业时必须团队合作,实验中还必须轮岗作业,防止案例教学中搭便车行为的产生。同时学生在参与实验的过程中,随着单据的传递,工作的承接,不仅要与他人分工合作、协调配合,而且还要支持他人工作,这样才能更好地完成小组任务,取得优秀的工作成果。通过这种合作方式,学生间彼此的友情可以增进,协作能力也得到加强。

(三)沟通与组织管理能力提高 实验中每个学生都有特定的岗位,都必须参与业务流程,随着业务流程的进行,不仅需要团队精神,还需具备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能够有效进行沟通和说服他人的能力。实验完成后,还必须进行有效的总结与陈述,这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是一种锻炼。此外,实验教学还能提高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特别是各个小组组长不仅要统筹分工,合理设计部门、分配岗位、组织业务流程和会计核算的实施,还要统一协调组员间的不同意见。

基于建构主义理论,将内部控制中的流程化思维融入传统基础会计学课程教学,实施体验式实验教学模式,能够增强经济业务和会计核算的仿真性,有助于学生领悟会计工作的本质,明确专业学习目的,提高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应不断地启发、引导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并适时做出总结。当然体验式教学能否取得理想的效果,很大程度上仍取决于教师的理论与实务指导以及学生的知识基础与积极参与度。

[本文系黄山学院校级精品课程“会计学”(编号:2012JPKC06)、校级“卓越会计师”项目(编号:JYJW2007031)、江苏省现代教育研究院2013年度课题《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会计学专业实践课程重组和集成研究》(编号:2013-R-24804)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第5篇

一方面,这种教学方法不仅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还导致教学理论与实际生活不能有效结合,使学生对课程的实用性和有效性产生疑问,降低了对经济管理学科的认同感。另一方面,“填鸭式”、“满堂灌”的单一教学方法,不能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反而束缚学生的思维,使学生更加依赖教师,跟着老师的脚步走。这样缺乏互动与交流的教学方式,往往造成只有老师在唱独角戏的结果。在竞争如此激烈的社会环境下,如何培养社会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已成为技工院校的一大难题。而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式正是经济管理类专业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提升课程教学质量的主要途径。因此,作为技工学校经济管理类课程的教师,应当积极转变教学观念,探索新型教学模式,通过优化教学方法,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二、结合信息技术,创新经济管理教学模式

1、建立通用实验教学平台,实现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的有效结合

经济管理类课程是较为复杂的基础理论课。学生只有在理解和掌握它们的基础上,才能把理论运用在实际问题中。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经济管理理论的系统讲授,并通过一系列手段来改善教学效果。这时,信息技术就发挥了极大的作用。技工院校可以为经济管理类课程建立一些通用实验教学平台,如电子商务应用平台、ERP管理平台等。这些平台可以在教学过程中提供完整的企业管理流程实验和商务应用实验。这样不仅加强了学生对抽象理论知识的理解,又提高了学生应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实现网上答疑,推动师生交流互动

启发学生勤于思考,推动师生交流互动是促进经济管理教学的重要因素。然而传统教学模式往往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在教学过程中一味地灌输知识,使学生和教师之间零交流。因此,在创新经济管理教学模式这项系统而复杂的工程中,实现师生的交流互动显得十分重要。为了解决技工院校教师时间紧、与学生相处机会少的问题,学校可以通过建立网上师生互动交流平台,彻底打破师生交流的时空局限。这个交流平台不仅可以实现师生间的答疑交流,还可以进行资源共享。借助这一平台,学生不仅可以有效地利用教学资源,提高学习效果,还可以拉近与老师之间的距离。

3、加大模拟实验软件的投入,提高信息化教学水平

经济管理教学体系的建立,应从专业学科角度进行规划,力求把知识、技能、素质的培养融为一体。在教学过程中,实践教学是经济管理教学模式的核心内容,本着硬件要做强,软件要做优的创新思路,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学校要加强有职业特色的实验设施建设,扩大投入模拟实验软件,如电子商务模拟系列套件、市场营销模拟系统、ERP沙盘及软件教学实验系统等等,使学生能够在仿真环境中实现专业知识模拟训练,提高了教学效果。

三、基于网络背景下经济管理教学的意义

第6篇

【关键词】 知识管理;房地产企业管理;企业管理

一、对企业知识管理的认识

企业的知识管理是以企业正确的经营决策和获得企业可持续的竞争优势为目的,通过开发、组织、整合和共享知识,使企业和员工掌握与经营业务工作需求、与职业发展需求有关的知识和技能,并形成企业智力资本的积累和优势。知识管理不等同于信息管理,知识管理的基本思想是以人为本,企业的知识运用和积累是脱离不开人的,在企业经营活动过程中,各级员工在运用和学习知识、发挥头脑的知识、经验并且进行知识创新。知识管理强调如何开发和管理员工的隐性知识,员工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技术技能和特殊技能,经验和判断力,洞察力和前瞻性都是隐性知识的体现。

房地产企业是管理型企业,是依靠脑力的企业。虽然房地产企业开发每一个项目的基本过程在概念上是相同的,但是这个过程是无法标准化,无法像一般制造工厂在一个流水线上按照标准化工艺和流程数个小时之内就可以完成生产的全过程。每一个房地产项目都有其特定的市场环境、客户,规划条件,产品设计建造、营销过程。每一个项目都需要根据项目本身的特殊性来进行一系列的经营策划和管理控制过程。在这个特定管理过程中,隐性知识起到一个核心组织决策的作用,也就是说人的因素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参与者需要市场信息、专业规范、图纸和过程文件记录等显性知识为分析决策的基础。房地产企业知识管理的核心就是要建立一个能够使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产生互动的机制和平台,使隐性知识能够表达出来对管理过程产生积极影响,并转化成为企业所共享的显性知识,外化成企业的管理文件。

知识管理的机制作用就是要使企业经营决策能够最大程度利用有价值的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同时使企业智力资本得到不断的积累。对于企业员工,企业的知识库和交流平台能够帮助员工通过学习内化增加自己的知识和能力,有助于员工能力的培养,这是一个由企业显性知识和别人的隐性知识转化为自己的隐性知识的过程。

从知识管理的视角来分析企业的管理活动,这不仅仅是简单的工作推进和结果产生,是一个不断学习、不断进行知识输入和输出的过程,隐性知识是在具体的工作过程中,遇到合适的环境和机遇时,才会释放出来。隐性知识是人的潜能,它需要外部环境的诱发,否则,它会像沉寂的冰山一样被淹没在大海之下。认识隐性知识的价值会使人们从一个全新的视角评价员工的价值,营造一个宽松自由交流的、尊重员工思想和价值的企业文化氛围。

往往人们对于知识的重点在于那些通过书本或教育与培训获得的原理知识和事实知识,但是企业的经营决策过程实质上是一种知识创新,这个决策不是简单地照搬和汇编书本上的知识,而是由大量显性知识、隐性知识、社会关系知识共同构成的,它们之间大量的交叉融合,相互诱发,相互转化。一般信息管理注重知识库的建立,而知识管理则是将人、信息资源和交流平台整合在一个互通的环境中,提升各级员工的决策和行动能力。

在一些企业管理实际情况中,他们还没有知识管理的概念,就是信息管理也是很不完善,不清楚本企业已经拥有哪些知识,也不知道企业已有的知识是如何存储和使用的,没有设立企业知识库,有的只是文件档案系统。结果当一个新项目到来时,企业员工缺乏有效的知识库支持,总是凭各自掌握的、并不完备的知识来开展新的工作,而且有些新错误是老错误的重现。对于如何开发利用隐性知识更是缺乏认知。

处在变幻莫测的市场环境中,大量的信息充斥在我们周围,需要真知灼见来发现那些真正有价值、可以依据用来决策的信息。企业成员所拥有的战略眼光、经验、直觉、洞察力就成为过滤器和度量衡,知识管理是在数据管理、信息管理之后的新的、更高层次的管理境界,是对企业智力资本价值真正重视。

二、企业的知识管理层次

詹姆斯・布赖恩・奎因根据企业知识管理的水平,划分企业知识管理为四个层次:

1.Know-what(知道是什么)

在这个层次,企业知道要干什么,收集了相关的知识,但是还没有完全具备掌握该领域已有知识的能力,这仅仅是一个基本的但并不充分的基础,处在入门者的状态。类似于一个大学毕业生,他学过各种专业知识,也许知道应该干什么,但从来没有真正干过。企业知识管理体系没有建立起来,员工往往只是按指令行事(Know-what),没有解决管理系统中Know-how的问题,管理运行处在不稳定的状态,产品和服务也就不稳定。

大多数中小房地产公司还是处在Know-what层次,尤其是最近十年房地产业火爆,许多其他行业的企业也转战房地产业,招兵买马搞起房地产,他们的目光是关注房地产业的利润,都想从房地产中捞一杯羹,但没有长期打算。但是其中一部分注重知识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注重人力资本积累的企业经过3~4年、数个项目经验过程可以提升进入Know-how层次。

2.Know-how(知道如何做)

在这个层次,企业已经具备了将普遍存在的知识(专业书籍、规范、标准)转化为实际结果的能力。在这个阶段的企业具有比较完善知识库和交流平台的知识管理支持系统,比较完善的培训教育,使得员工能够掌握已知的知识和规律,较好地应用于实际工作。要使员工提升到Know-how层次,必须有广泛的支持讨论、解答指导和对话的方式和办法,这样员工才能找到Know-how的感觉。处在这个阶段的企业能够规范娴熟地运作,保证一般性的产品和服务达到一个良好的状态。有一些较大规模,有一定开发经验的房地产企业处在Know-how层次,他们也形成了一定的品牌知名度。

3.Know-why (知道为什么做)

在Know-how阶段是以利用信息为中心,是学习已有的知识,运用这些知识转化为实际工作结果,本质上是学习模仿。Know-why代表着对知识的系统理解,不仅知道怎样做,而且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知识管理系统不仅要提供一般层次上支持平台,还要对已有的知识和信息进行结构化的梳理,形成企业内部的一套具有独特经验积累的、完善的知识体系。对于传统的产品和服务,处在这阶段的企业已经达到尽善尽美的状态,并且提供高端的产品和服务。处在Know-why层次的可谓凤毛麟角,万科、龙湖等在品质优秀的企业上在这层面上做了许多努力。

4.Care-why(关注为什么)

这是一种自我激励创新,探索新机会、新游戏规则的模式,往往存在具有创造力和活力的高科技团队公司,它们志向于探索新的为什么,新的技术、新的标准和新的规则。这完全是以创新为使命,以创新求发展的知识管理模式。

三、企业知识管理系统的构建

许多房地产集团企业处在快速扩张的发展时期,在一些新项目的城市设立项目公司。在缺乏有效的集团知识管理体系的情况下,缺乏整个集团知识管理和共享体系,各项目公司往往是另起炉灶,使得各地公司的管理水平完全取决于当地招聘的人员。这是快速扩张的房地产集团公司所面临的管理难题。从防范管理风险的角度,构建知识管理系统对于集团企业尤为重要。

建立企业知识管理系统需要对企业内部知识进行高效地创建、分配、获取和分享,使得员工及时使用这些知识应对新的问题和机遇,提高整个企业工作决策的水平。知识管理系统应该具有三部分功能:(1)显性知识的确认、汇集、分享、应用。(2)隐性知识的表达、交流和总结。(3)将工作过程中产生的隐性知识转化为企业的显性知识,这些隐性知识显性化之后,将成为企业的智力资本的一部分,将更容易交换、融合、传播和管理。为了实现上述功能,知识管理系统应由以下方面组成:

1.知识库。知识库里存储显性化的正式和非正式的知识,以及关于知识库的积累、精选、管理、验证、维护和使用传播规则。对知识库内容的管理不仅是添加新内容,还应包括对陈旧内容的定期剔除。知识库中要防止充斥大量未经整理的。无规则的信息。知识库内容包含以下方面:

(1)各类专业领域的一般性理论和实践知识,这类知识以专业的书籍文献方式体现。

(2)专业规范文献,如技术标准、技术图集以及法律、法规。

(3)企业编制的各类规范性文件,根据企业自身管理要求和经验形成的管理文件。

(4)项目流程中产生的成果性文件:设计图纸及变更、策划报告、项目计划、调查报告、合同文件。

(5)项目流程中形成的记录文件:会议纪要、总结报告。

(6)市场客户、供应商、竞争者的情况和分析报告,这些大量的信息需要去收集和甄别。

(7)各种类型、各种品牌产品的标准、技术说明以及分析评价报告。

2.交流平台。以网络的软硬件为基础,为显性知识的使用和隐性知识的交流提供了工具和手段。交流平台一方面具有连接知识库,查询检索的作用,还有交互性作用,人们之间交流信息的显示、传递、记录和考核,共享员工的隐性知识,形成更好的决策意见。

3.领导和激励机制。成功的知识管理需要获得企业高层领导的倡导和支持,需要企业文化变革,知识共享不能是命令式的,需要自由宽松和激励的环境引导员工接受和适应知识管理的文化。关注学习环,使隐性知识向显性知识(企业专有经验知识)转化,从企业曾经犯过的错误和失败中汲取教训。从最高管理层到各个部门需要有专门人员来修订完善企业SOP、ISO9000管理体系文件和企业技术指导书等企业管理文件,优化企业管理流程。

上海瑞安房地产公司通过建立在MS SharePoint 上的知识管理平台,将流程编制成“知识历程图”,将流程中的活动、人员、文件产生(知识沉淀)和存储通过MS SharePoint加以管理。建立知识考核制度,对上传文档的质量进行考核。通过设立分专题的社区论坛,鼓励员工对各类问题提出观点和意见,每半年、一年对员工发表文章进行评选激励,员工还可将知识积分兑换成奖金,以此激励员工参与到知识管理过程中。

四、知识管理团队

知识管理系统需要一个团队去建立、执行和维护,这个团队要确定所需专业技能来源,确定需求和控制,激励企业各层面人员的参与,使知识管理团队结构化、组织化、战略化和技术化。知识管理团队由以下人员组成:

1.协调管理者。这是具有企业管理经验,能够超越部门边界,联系不同领域合作共事的人员,起到桥梁和沟通者的作用,他们比公司中的一般人员能够更快地学习,并能够很快地补充和理解其他领域所需要的知识。在处理事务时,不墨守陈规,既具有创造性,又不失理性。协调组织者可以是具有以上特征人员组成的一个小组。

2.企业各部门的专家(技术权威)。他们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经验,能够对知识管理系统的各方面问题做出比较深入分析和判断。对于各部门、各项目公司的重要方案和决策提出专业的审核意见。专家组的建立可以充分利用企业珍贵的专家资源,这个专家组不仅是总部的人员,也要注意吸收各项目公司的高级专业人员,共享集团专家资源,弥补各地项目公司人才不齐状况。专家团队负责解答员工问题,定期培训技术人员,汇集总结流程管理中的隐性知识并显性化,修改完善公司管理文件。

3.信息技术部门。IT技术是支持知识管理系统的基础设施。他们要对各部门用户需求有深刻理解,并且掌握相关的信息技术知识。在知识管理系统创建时,能将公司整体性的客户需求科学合理地表达,与外部咨询技术服务人员进行良好地沟通。投入使用后,维护和改进知识管理系统。

4.咨询顾问。对于第一次涉及知识管理系统的企业来说,都是一件陌生的事情。知识管理系统的架构背景是建立在整个企业的文化、价值观基础之上,需要对原有的企业文化、价值观进行重新认识、定位,重新梳理企业管理的方方面面。这必然会带来人们在观念、习惯上的冲击和改变。咨询顾问具有丰富的专业经验,指导知识管理系统的建立,咨询顾问另一方面的重要作用是作为有经验的旁观者,他的看法是专业的、公平的、客观的、没有偏见的。咨询顾问有助于推动企业知识管理系统工作展开。

五、从知识管理的角度选用人才

1.技能和专业知识。它是指实际动手操作技能,是人脑与手配合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用专业知识处理专业技术问题的能力。如外科医生,工程师、技工等。

2.认知能力。它是指对问题的洞察力、判断力和前瞻性。这方面知识在制定解决方案、规划经营战略是十分重要的。

3.经验。经验是人们从长期实践中积累和升华出来的对事物本质的认识、体验和综合判断能力。这种经验很难通过知识的传授获得,只能从实践中获得,任何一个人要具有经验都要经历一个学习曲线,经历事件和时间过程是获取经验的两个因素。面对复杂的情况,经验丰富的人能够潜意识地、快速反应地做出正确的决定。

4.品格。人的品格影响到他与别人的交流,一个性格开朗、质朴谦逊的人更容易与别人交流。品格决定了与团队成员和谐合作关系。

5.学识。它是指一个人拥有知识的广度和深度,对这些知识系统性的理解和掌握,学识广博的含义是指不仅具有本专业的知识,还具有管理、经济以及其他相关的知识。学识渊博的人对事物的分析会更透彻、更全面,会给别人带来不同角度的、具有启发性的观点。学识的积累依靠一个人的个人兴趣和长期积累,广博学识能力比专业知识能力的替代成本更高。

第7篇

[关键词]非正式模式;中小企业;知识管理

一、中小企业知识管理需求的特征

根据德尔菲公司(Delphi)一项关于知识管理发展情况的研究,超过85%的企业认为知识管理为本企业带来了战略性优势。中小企业是否应该进行知识管理呢?正如Hylton As-sociates的首席执行官Antoinette Hyhon博士所言:“与现在的普遍情况相反,以前知识管理的先行者恰恰是小型企业。历史研究表明,在小型企业发展壮大的过程中,对外国市场、风俗习惯和顾客的知识是决定胜负的关键因素。”但需要指出的是,中小企业要实行知识管理,应考虑其自有的需求特征。

(一)中小企业知识管理现状。要在中小企业有效实行知识管理,可从知识需求、组织知识和个人知识三个方面来了解其实行知识管理的基本特点。

1 中小企业的知识需求。结合笔者调查,可归纳出如下需求特点:(1)专业资料查询,例如产品功能、技术指标等查询;(2)有效辅助日常业务工作,包括客户信息、维修记录等;(3)提供成败经验案例支持,例如以前的现场安装方案、类似问题的出现及解决方案等;(4)经验/知识积累和储存,避免知识和经验的流失;(5)员工(尤其是新员工)培训,建立获取知识方法的学习平台,以利于工作的开展。包括派出人员培训后所学知识的收集整理、交流和推广。不同的知识需求需要采取相应的知识管理方法来解决。在没有实行知识管理前,上述需求的解决尽管采用了日常工作中知识获取和应用的基本方式,但没有系统化和条理化,更多是某个部门或个人的独立行为,难以满足企业发展对整体知识组织的战略需要。

2 中小企业的组织知识与个人知识。从组织知识角度看,级别低的岗位和以重复性和机械性劳动为主的岗位,显性知识的使用量较大。中小企业应注意对组织知识的两个影响因素。一是员工流动。中小企业中,老员工的离开一般会直接减少组织知识存量,而新员工的到来并不意味着企业知识或技术的增加。二是包括创新、扩散和保护等知识管理政策。它体现了企业对知识管理的重视与投入,可从知识存量、知识使用率和知识流失等方面进行了解。从个人知识角度看,第一,新员工或经验不足员工的显性知识比重较大。随着经验的积累,隐性知识在个人知识总量中的比例逐步增大。对中小企业员工而言,由于显性知识有限,以隐性知识为主的知识积累主要取决于个人的自觉行为及其成长愿望的强度。第二,个人知识与组织知识密切相关,存在着动态循环:个人知识会影响组织知识存量及其获取和存储,组织知识也会影响个人知识增长;在组织鼓励个人之间直接分享知识时,个人知识也会增加。调查发现,由于中小企业培训与学习机制欠缺,员工之间知识共享的程度主要取决于员工之间的个人关系。这就意味着,非正式信息交流在中小企业的知识管理的共享与扩散等重要流程中起着独特作用。

(二)中小企业经营管理与知识管理的内在关联。为进一步剖析中小企业知识管理的内在特征,应分析其经营管理与知识管理之间的关联。通过分析不难发现,中小企业经营管理对其实行知识管理产生着直接影响。其中,最显著的特点就是中小企业经营管理中的非正式层面的影响因素(见下表)。

上表所分析的八个方面,通过规范化和制度化的途径和手段——也就是正式层面的途径和手段——来实现和完成的并不多,更多的是通过非正式层面来实现的。尽管有些中小企业也在努力地实现向制度化管理的方向转型,但由于企业规模、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的限制,及其制度体系、运作系统和信息系统等方面的不完善,中小企业经营管理往往在“规范化”和“非规范化”之间游移,在缺乏制度严格约束的内部环境下生存和发展。在竞争压力不断加大的市场环境中,企业或员工知识和智慧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通过知识管理来形成和增强企业的竞争优势已经成为一种必然。对于中小企业来说,要抓住“非正式”这个基本的管理特征,善于利用非正式的渠道和手段来促进知识管理的发展。 转贴于

二、中小企业知识管理的“非正式”特征及实施策略

(一)中小企业知识管理的“非正式”特征。正式组织是指为有效实现共同目标而规定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系和职责范围的组织体系。非正式组织主要是指一种没有固定形态的、密度经常变化的集合体,成员间主要由于志趣相投等因素而连接在一起,主要采取口头方式——即非正式信息交流——进行直接沟通,灵活而快捷。

人们已经认识到,非正式组织有利于组织内部的信息沟通。从组织内部信息存储和传递的方式来看,信息可分为口头信息和书面信息两种。前者构成组织内正式渠道传递信息的主要来源,后者构成非正式组织信息的主要来源。口头信息存储在组织成员的大脑里,只有存储到文档中才是书面信息。可以推论,企业大量的重要信息或知识并非以文档形式存储,而是存储在人脑中,作为个人信息或知识以口头方式进行传递,员工获取知识或信息显然也在很大程度上依赖非正式交流。正式组织的等级链还表明了传递信息的途径,但沿着等级链的信息传递不可避免会发生信息扭曲和失真,所以,现代组织总是力求“信息交流的线路必须尽可能地直接或短捷”,以加快信息交流速度并减少传递误差。非正式组织的信息传递恰好不受正式组织层级及隶属关系的约束,其传递距离短速度快,有效减少传递过程的扭曲与失真。非正式组织成员之间的信任感和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坦诚交换意见,保证良好的沟通效果。然而,大多数企业沟通渠道不完善,阻碍了员工之间互相交流好的经验技能。《辽宁省知识管理与企业再造问题》调查问卷的统计分析表明:员工在工作过程中能够及时了解到他人好的经验的只有25.8%,45%的人觉得了解其他员工的好的工作经验是件困难的事。

实际上,非正式信息交流——通过人与人之间直接接触所进行的交流——一直是人们进行思想交流、知识传播的主要途径。调查证明,科研人员从非正式信息交流中获得的信息占1/3以上,普赖斯(D.J.Price)甚至认为,专家信息来源的80%是通过非正式信息交流渠道获得的。埃弗雷特·罗杰斯(E.M.Rogers)的“创新扩散理论”指出,创新可以通过人际关系这种非正式交流的渠道得到充分的扩散。这主要是由于非正式组织成员相同或类似的价值观以及相互信任的氛围。在创新扩散的过程中,更多的是来自于近距离的相互学习和追随。因此,已形成的社会结构和价值标准有助于在组织内产生非正式交流的社会氛围,为构成创新的信息来源和创新扩散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可能。创新扩散理论说明,在创新向社会推广和扩散的过程中,大众传播能够有效地提供相关的知识和信息,而在说服人们接受和使用创新方面,人际传播则显得更为直接和有效。由于中小企业往往缺乏制度的严格约束,不仅大量知识或信息已储存在个人大脑中,非正式交流也在组织内部信息交流中占据重要地位。这是中小企业需要重视非正式因素对知识的获取、传递和共享影响的重要原因。

需要注意的是,至今很多中小企业对团队建设未给予足够重视,未认识到加强非正式交流有助于培养团队意识。由于员工数量较少,企业经营者更多从员工个体的角度进行管理,没有意识到组建团队的价值。就知识管理而言,无论是知识的创造、传递或共享,都以团队为重要的运作平台。团队建设的滞后将对构建知识管理基础造成较大制约。笔者所调查的不少员工认为:如果加强相互之间的沟通与协作,充分分享信息、知识和经验,能加快业务进度,提高工作效率和业务水平。这就表明,加强沟通和交流,不仅是企业发展的需要,也是员工个人成长的愿望。

(二)基于“非正式”特征的中小企业知识管理策略。中小企业在实行知识管理时,不应“一刀切”,而应考虑把正式和非正式的途径和手段有机结合起来,从容有序地推进知识管理的实施。就知识的获取、共享、扩散和保护四个流程来看,除了知识“保护”流程因涉及企业机密(包括技术秘诀、商业秘密等知识产权)应采用规范的合同形式外,其余三个流程可以先从非正式策略人手。主要策略是:

第8篇

关键词:电力建设;高压线缆;施工管理

1 前言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城下用电量也迅速增长,新增供电线路的建设是必不可少的,但限于城市规划、环境景观、线路走廊的要求,架空输电线路的建设受到了限制,城市 110kv 、 220kv 供电线路越来越多地采用高压线缆转入地下敷设。高压线缆的敷设里程越来越长,而且增长速度越来越快,并相应地担负起主干线路的作用,因而对其供电可靠性的要求就越来越高。根据对高压线缆故障成因的分析统计,有相当比例的线缆故障原因,追根溯源是因线缆施工过程遗留问题引起,本应在建设过程中发现并解决。为了提高线缆供电可靠性,降低高压线缆故障率,做好高压线缆工程建设管理是十分必要的。本文旨在从技术层面以及管理角度出发,探讨如何做好 110kV 及以上高压线缆工程的建设管理工作,提高高压线缆线路的建设质量,从而更好地满足线缆供电的可靠性要求。

2 .高压线缆的选型、订货

工程立项、可行性研究批复后,建设单位即可招标选择监理单位,在监理工程师的协助下通过招标选择设计、施工单位。在工程建设的设计阶段,设计单位进行高压线缆的选型设计时,需综合考虑线缆的使用条件、运行环境、投资控制等各个万面,参照DL401 《 高压线缆选用导则 》 进行逃型。110kV 及以上高压线缆的品种主要有油纸绝缘充油线缆以及交联聚乙烯( XLPE )线缆等,目前, XLPE 线缆以其优异的电气性能和机械性能,相对充油线缆比较存在着施工作业和运行维护方便等各项优点,加上近年来 XLPE 线缆在材料和制造技术上的长足进步, XLPE 线缆逐渐取代充油线缆。 XLPE 线缆的金属护套主要有铅套和波纹铝套两类,需要根据线缆的安装运行条件进行选择。通常铅套线缆为满足短路热稳定要求,可增加铜丝屏蔽,但应给予充分的论证、试验。在广州市区一个 220kV 铅套高压线缆工程订货时为满足短路电流热容量指标,在铅套内侧增加了大节距绕包铜丝,但是监理工程师在施工中发现,线缆在支架支承处由于小面积承受线缆整段重量,铜丝受外护套局部变形压迫,已对主绝缘外半导电层造成压挤凹陷的损害,并向主绝缘内形成突起,从而可能造成局部电场畸变。虽然目前未能准确评估对线缆安全运行的危害性,但是应足以引起各方的关注。

线缆供货厂家也应该采用公开招标的方式确定,综合考察厂家的质量保证体系、生产能力、社会信誉、供货业绩各方面因素,在满足商务条款的前提下,优先考虑能够全面积极响应技术条件要求的厂家。与厂家签定合同时应要求厂家对施工人员、监理工程师进行技术培训,同时接受监造。在工程建设监理制度完善的今天,建设方应要求监理工程师接受厂家培训并负责对线缆进行监造,从而使监理工程师对高压线缆施工工艺、技术要求有更深人细致的了解,能够在工程施工监理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在施工图设计完成之后,建设单位要组织设计、监理、施工单位以及有经验的运行人员、线缆专家对设计图纸进行会审。设计者在会上陈述设计意图并解答各参建单位提出的疑问,与会人员对线缆设计中的不足之处提出合理化建议。图纸会审是一个变被动为主动的质量控制,是把质量控制关口前移,也是有效控制建设工程投资的组织措施,建设初期发现问题能避免或最大限度地减少投资的损失。

3.线缆的运输保管

高压线缆的运输可由厂家直接汽车货运到现场,或者委托有经验的大型物件运输公司完成,在运输途中要认真做好交接装卸、运输固定和存储保管工作,避免可北发生的装卸冲击损害。由于高压线缆通常是按现场没计长度订做的,因此,收货时必须认真清点线缆及其附件的型号、规格、数量、出厂合格证明和试验报告,检查线缆的密封防潮情况。高压线缆存放时和敷设后摆放于现场准备接头施工的过程中,都要注意做好线缆的保护工作,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受潮、外力损伤或被盗。

高压线缆的运输保管并不复杂,但又容不得有丝毫闪失,做好线缆的运输保管工作,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各参建单位的管理组织水平。监理从这一环节开始,就要协助建设单位做好安全管理工作,组建安全监督委员会,将施工安全措施落实到实处。

4.线缆的敷设

110kv 及以上高压线缆的敷设方式,设计单位需考虑线缆经过的地段环境、施工工艺要求以及工程投资等因素,经现场勘测选择采用槽盒直埋、穿管或者线缆隧道用线缆支架的托承等方案。施工单位和监理工程师在施工过程中,根据工地实际情况提出合理的意见和建议。进人工程实体施工阶段,工程的顺利推进要求建设、监理、设计、施工单位以及供货厂家协调运作,监理单位受建设单位委托对工程进行管理,在现场要起到对质量、投资、进度、安全“四控制”,合同管理、信息管理“两管理”以及组织、协调的作用,通过落实汇报审批制度、定期协调例会制度等方式建立起畅顺的沟通渠道,及时解决施工中存在的问题。高压线缆敷设路径通常较为复杂,放线施工质量直接影响到线缆的竣工质量。在放线时技术人员要对线缆输送机以及牵引机的牵引力、牵引速度进行控制,在合适的位置布置放缆转弯滑轮和线缆输送机,线缆弯曲半径不能过小,必须满足厂家以及规范的要求,注意避免转弯位、穿管管口处对线缆外表面的刮划损伤。有的高压线缆外护套表面是一层半导电石墨层,其作用是作为测量护层绝缘时的外电极,石墨层的损伤脱落将可能造成护层绝缘降低,或者形成易受到侵蚀的薄弱环节。

线缆的敷设布置采用隧道支架敷设时,应考虑线缆的热胀冷缩.根据电级路径地形的变化,设置迂回备用裕量或采用蛇形敷设,在线缆支承点考虑支架的衬垫以及甩缆的固定形式,在合适的位置米取刚性固定。同时要考虑防火阻燃的设计,在重要的线缆沟和隧道中,按消防要求进行分段,用软质耐火材料设置阻火墙或装设防火门。线缆接头两侧及终端线缆头 3 至 5 米长的区段应施加防火涂料或防火包带。

高压线缆采用直埋方式敷设时,埋设深度须满足规范要求,并埋设警示带。当遇到跨越不可穿越路障及穿出地表跨过桥梁等情况必须浅埋时,在浅埋处就要做好足够的保护措施,设计坚固的保护层,在地表竖立醒目的警示标志。特别是规划发展中的区域以及市政改造建设频繁地区,紧邻线缆地段的施工是高压线缆安全运行的最大威胁,钩机挖伤线缆及凿穿线缆护套的案例屡见不鲜。此外,在工程竣工后及时将准确的线缆沿布图提交城建规划部门,让其在周边地区施工审批阶段就对施工单位进行提醒告诫,也是间接有效的保护措施。

5.高压线缆接头及终端施工

近年以来,高压线缆的接头及终端等附件很多已采用预制化产品,技术已很成熟,应该优先选用。预制化产品对安装施工人员以及环境的依赖程度较低,接头施工质量比较容易得到保证。接头安装施工需要良好的现场施工环境,过去我们曾对国外厂家要求的恒温恒湿施工场所颇有微词,但经过实践证明,按高标准严要求建立起来的施工场所,对保证施工质量,提高劳动效率是十分有效和必要的。在室外线缆接头井的施工中,广州地铁二号线主变电站 110kV 供电线缆接头施工中采用无底集装箱形成空调封闭环境,地面彩条纤维布铺垫的方法搭建施工棚,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高压线缆终端和接头制作时,施工人员要严格遵守制作工艺规程。高压线缆的接头、终端的结构,很重要的一点是对电应力的控制,对附件中电场分布、电场畸变的控制,特别是线缆外屏蔽切断处的电场分布。因此,高压线缆终端和接头制作时,对工艺步骤、尺寸大小、缠绕包带的要求都是十分严格的,不容许有丝毫的差错。错误的缠绕包带的选择会导致附件电场分布的改变,从而造成严重的后果。通常厂家在安装的时候派出现场督导到施工现场监管指导,随着工程建设监理制度的完善,委托监理对施工单位执行线缆终端和接头制作工艺规程情况进行监督是可行和有效的。监理工程师在设备监造的同时接受了相应的培训,使其在现场有足够的技术水平和经验技能对施工人员的操作进行监:}彗和指导。工程建设的趋势要求工涅建设管理者更新管理理念,逐渐推行“小业主、大监理”的管理模式,建设方赋予监理方更大的权限,监理方负担起更大的责任。高压线缆接头施工是线缆建设最重要的环节,科学的工艺技术措施、严格的管理制度、相应的监督机制相结合,才能够有效地保证这一环节的工艺质量。

6.线缆及附件试验绝缘测试、耐压试验是检验高压线缆及其附件的生产、敷设、安装质量的重要手段,生产厂家应提供出厂前预鉴定试验报告供用户审查。在高压线缆中间接头、终端施工完毕后,先要做外护套的绝缘、耐压试验,这是检验线缆安装质量的第一道关口,也是较容易出现问题的地方,发现了绝缘薄弱环节必须及时修复,然后再进行高压线缆的每相导体绝缘测试及主绝缘的耐压试验、导体直流电阻和线缆线路参数测试等试验。在做 XLPE 交联聚乙烯线缆主绝缘的耐压试验时,因国家尚未制订高压电力线缆敷设后现场交流耐压试验的相应标准,选择何种试验方案常常引起争论。不少研究表明,采用直流耐压试验方式对线缆绝缘有不同程度的损害,直流试验后的直流残余电荷,投运后在其上叠加交流电压峰值将可能致使线缆发生击穿,即使通过了直流试验不发生击穿,也会引起绝缘的严重损伤。如果要进行交流耐压试验,由于整条电力线缆容量很大,所要求试验设备容量、电源功率非常大,在现场安装后做工频交流耐压试验十分困难。根据 110kV 交联聚乙稀( XLPE )绝缘电力线缆订货技术条件中要求, 110kV XLPE 线缆交流耐压试验可选用在导体与金属屏蔽、金属套间施加电压110kv (Ue)持续5分钟或施加电压64kV (UO)持续24小时试验。如果条件允许的话,高压线缆现场耐压试验建议采用变频谐振系统进行。变频谐振系统相对 50Hz 交流试验设备和调感调容谐振系统来说具有品质因数高、需用功率小、设备体积小、重量轻等优点。

对油纸绝缘充油线缆,竣工试验还应包括油流动试验、浸渍系数试验和油样试验等。所有这些油务试验,特别是主绝缘的耐压试验,必须委托有根应资质的试验单位进行,监理工程师审核其资质和试验方案,并旁站见证提取油样、耐压试验过程,做好清晰准确的记录。工程施工完毕后,建设单位组织有关部门进行竣工验收,听取参建单位的汇报,现场检查工程实体施工质量,对工程资料进行检查,必要时进行抽查复核。施工过程形成的文件作为现场第一手资料,各参建单位要对其真实、完整、准确性负责,工程资料的收集归档工作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第9篇

关键词:AD型接头;排水系统;立管;质量控制;监理

AD型特殊单立管排水系统是单立管排水系统的一种,此排水系统通过专用排水管材、管件实现了在一根立管中既排水又排气,不仅与常规双立管排水系统相比既节约了管材又简化了施工工艺,且又克服了普通单立管排水系统排水能力小工况差的缺点。本文结合AD型特殊单立管排水系统在济宁警韵之家居住工程应用实例,从一名监理工程师的角度简单介绍该排水系统技术原理及施工质量监理控制要点。

1 AD型特殊单立管排水系统技术原理介绍

1.1 系统组成

AD型排水系统有专用管材及管件组成。一般立管管材为加强型螺旋管,管件为AD型接头。

1.2 管材

本工程排水立管采用积水(青岛)塑料有限公司生产的PVC-U加强型螺旋管,该管道螺旋肋数12条,逆时针螺旋,螺距较一般螺旋管小。根据流体力学原理,经此种类型管道流出的水流旋转力度大、速度快,且排水效果较好。

1.3 管件

本工程排水管件采用积水(青岛)塑料有限公司生产的AD型接头,分为用于排水水平支管与排水立管连接专用的AD型细长接头和用于排水立管与排水横干管连接专用的AD型底部接头。

AD型细长接头内部有两片倒流叶片,该导流叶片作用一是使水平支管流向立管的水流形成螺旋状并沿着立管内壁螺旋肋旋转流下,从而使立管内部中空实现一管内排气,作用二是避免立管中水流及气泡倒灌入水平支管造成臭气外冒。

AD型底部接头蛋形过流断面、曲线为大曲率半径、出水口较进水口大1-2级,该接头这种特殊内部构造利于排水立管内水流更好流向排水横干管,且干管内水流为半管流,实现小流量高流速将横干管内水流排入室外排水系统。同时大曲率半径构造降低了立管水流对底部接头的冲击力,噪声低减少对首次住户的影响。

1.4 排水系统连接施工

本工程管材为塑料,管件为铸铁,两者之间采用法兰压盖方式连接。

2 AD型排水系统施工质量控制

2.1 审查施工单位企业资质

工程施工前,给排水专业监理工程师认真核对施工单位企业资质及营业执照,并了解施工单位以往业绩、管理水平、施工人员专业水平、技术设备等,严禁无施工资质单位进行施工,尽量选择有类似工程施工经验的施工单位进行施工。坚持以人的专业素质保证工程质量。

2.2 审查专业施工方案

工程施工前,要求施工单位根据AD型特殊单立管排水系统专业特点及具体实际情况编制专项施工方案,明确具体施工组织安排、进度安排、施工质量技术及安全保证措施。现场专业监理工程师认真审核施工单位编制的施工方案,确保专项施工方案切实可行,具有可操作性。

2.3 编制专项监理实施细则

现场专业监理工程师,根据施工单位上报的专项施工方案并结合相关质量验收规范编制专项监理实施细则,明确各施工环节质量控制点,做到有的放矢。

2.4 严格执行进场材料报验制度

进入现场的排水管材、管件等材料在施工单位自检合格后,收集齐全质量证明文件上报监理单位验收,现场专业监理工程师进行检查验收并见证取样送检,经验收合格后才可应用到工程中去。

2.5 督促施工单位做好技术交底工作

AD型特殊单立管排水系统安装施工前,施工单位主管技术人员应编制技术交底书,向班组长或作业人员进行交底。使全体施工的人员知道施工方法、工艺流程及施工进度计划等要求,并明确哪些是重点部位、关键部位。现场专业监理工程师认真监督,严禁施工单位不进行技术交底工作即开始施工。

2.6 样板引路制度

AD型特殊单立管排水系统全面安装施工前,要求施工单位预先选择一道立管及一户所有排水系统进行样板间施工。样板间完成后上报监理单位检查验收,样板间经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大面积施工。同时施工单位根据样板间施工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完善施工方案及技术交底工作。

2.7 施工质量监控点的控制

2.7.1 排水立管垂直度控制

为确保排水立管安装垂直度,要求每根排水立管从屋面吊线锥至首层,严禁一层或几层多次吊线,保证立管的安装垂直度,避免立管垂直度偏差大排水时造成管道侧向受力,影响使用寿命。

2.7.2 每层AD型细长接头甩口高度

由于本工程为同层排水系统,鉴于土建施工楼板标高偏差及填充层高度限制,要求施工单位逐户实测楼板标高并通过计算确定AD型细长接头安装位置,每个接头安装后对甩口处做好保护措施,防止土建填充层施工时污染法兰压盖橡胶圈。

2.7.3 立管穿楼板洞口封堵

有水房间渗漏是一种工程质量通病,而多数渗漏发生在立管穿楼板处。因此,为保证洞口封堵质量,要求施工单位严格按照《山东省住宅工程质量通病专项治理措施手册》PVC-U穿楼面(Ⅰ型)要求进行二次浇灌封堵施工,封堵过程安排监理人员旁站监督。

2.7.4 水平支管坡度控制

由于每户AD型细长接头安装高度已定,只需确定排水支管最高点后一次安装连接即可。每户支管安装后用砖及普通水泥砂浆按规范设置支墩,保证支管安装标高且不发生位移,同时本工程填充层采用发泡水泥新型工艺施工时不用振捣,避免对已安装管道造成二次破坏。

2.7.5 灌水试验及通球试验

由于本工程为同层排水系统,每户排水支管隐蔽于填充层内。因此支管安装完成后,要求施工单位从立管检查口填塞气囊封堵立管逐户进行灌水试验,试验过程中安排专门监理员人员进行旁站监督,试验合格后方可进行隐蔽施工。

排水立管及水平干管安装完成后,要求施工单位按规范做通球试验,试验过程中监理人员跟踪监督检查并形成书面验收记录。

3 结束语

AD型特殊单立管排水系统作为一种新型工艺广泛应用于现代高层住宅建筑中,其噪声小、排水工况好、节约管材简化施工工艺广泛受到社会的一致好评。作为一名给排水专业监理工程师,应积极学习先进施工工艺及质量验收规范,施工过程中要认真监督严格监理把关,确保AD型特殊单立管排水系统安装质量满足规范要求,使之更好的发挥排水功能。

参考文献

[1]刘继鹏.建设工程质量控制[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1.

[2]全国一级建造师执业资格考试用书编写委员会.建筑工程管理与实务(第三版)[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第10篇

关键词:建筑科学实验室;学科交叉;建设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50-0009-02

一、建筑科学类实验室建设的必要性

建筑科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类居住环境,涉及城乡规划学、建筑学和风景园林学三门主干以及课程,以及与之相关的土木工程学、环境科学、交通工程学、物理学、化学、信息科学和社会学等,充分体现了学科交叉与知识综合的特点,建筑科学体现了科学技术“以人为本”的宗旨。[1]现代建筑业已逐步向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化建筑、绿色建筑、低碳建筑等这些领域进行研究和探索。面对多学科的科技支持,建筑科学需要一个平台,一个能够为学科交叉研究提供共同的研究平台和科研基地,建筑科学类实验室应运而生。建筑科学类实验室将学科交叉作为自身发展最重要的目标、最鲜明的特色,在学科交叉研究中,能够极大地提速建筑科学学科创新性研究,具有很大的实践意义。

北京建筑大学“绿色建筑与节能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就是一个建筑科学类实验室,实验室以“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1]为服务方向,由北京建筑大学建筑学院牵头,与土木学院和环境能源学院进行交叉与融合,致力于绿色建筑与节能技术领域的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关键技术研发和创新型人才培养,促进当前与未来城乡建设中以可持续发展为模式的建筑事业发展。

二、建筑科学类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

建筑科学类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包括建设目标、组织结构、学术队伍、资产管理、科研管理、对外开放管理以及安全管理等。笔者结合北京建筑大学“绿色建筑与节能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绿建实验室”)的情况,在以下几个主要建设与管理方面进行分析和探索。

1.建设目标。建筑科学类实验室建设要瞄准国家和当地城市化发展的战略需求,“绿建实验室”根据《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2]的科技工作指导方针,围绕绿色建筑与节能技术领域亟须解决的关键问题,建立开放式的高水平研究平台,进行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将实验室建成北京地区以绿色建筑与节能技术领域的科学研究、技术创新、学术交流和人才培养的基地,面向国内外开放并实行产学研结合。

2.组织结构。建筑科学类实验室应实行管理委员会领导下的主任负责制。“绿建实验室”的管理决策机构是“北京建筑大学科研基地管理委员会”,负责宏观决策和监督实验室在培育、建设、运行中的重大事宜。管理委员会任命的实验室主任是实验室的直接责任人,具体负责实验室的建设与运营管理。学术委员会是实验室学术发展指导机构,由校内外优秀专家学者组成,职责是审议科研基地的建设目标、研究方向、重大学术活动、年度工作计划和总结,审批基地研究课题等。[3]工作委员会由校内优秀教师组成,是实验室内部的建设与运营管理机构,职责是提出学术方向、学科布局及发展规划,确定实验室内部的组织结构、岗位设置及主要政策措施,编制实验室年度财务预算和决算、财政专项的申报及经费、仪器设备的使用与管理,决定实验室的人力资源分配和其他相关事项。[4]

3.学术队伍。建筑科学类实验室需要建立庞大的多学科交叉的学术队伍。“绿建实验室”人员主要包括专职管理人员、进入实验室从事科学研究的本校教师、研究生、本科生以及客座人员等。教师进入实验室工作原则上由所在学院安排,当合作承担重大或重点项目时,需要按课题进行人员组合,可根据所承担的研究工作内容,由学院统一管理。研究生、本科生进入实验室工作,需由指导教师所在院系统一安排,并报实验室备案。[4]

4.资产管理。建筑科学类实验室内所有财产均属于国家资产,是保证完成各项科学研究、学术活动等任务的必备条件和物质基础。“绿建实验室”实验用房、仪器设备及经费均由实验室在上级部门的监管下进行管理。经费管理由实验室主任负责组织使用与管理,主要包括专项建设经费、课题专项基金经费。专项建设经费指实验室建设期内,主要通过市财政专项解决,用于设备购置、平台建设等科研基地的基本建设。[4]课题专项基金指由学校划拨的“科研基地研究课题专项基金”,用于实验室的开放课题、自主研究课题等支出。“绿建实验室”的所有仪器设备在学校资产与后勤管理处验收合格后,即指定保管责任人负责设备的保管及借用,负责为设备建立技术档案,其中应含有使用说明书、设备使用记录、维修记录等。仪器设备涉及借用人较多,所以每次在使用实验室仪器设备时,应在实验室办理借用手续,由实验室管理人员安排协调。[5]

5.科研管理。建筑科学类实验室为提高实验室科研成果的数量、质量和水平,需要履行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的科研管理办法,科研管理水平影响了建筑科学类实验室成果转化的水平。“绿建实验室”的成果有如下几方面:在科学技术项目研究研究过程中或为解决某一科学技术问题而取得的具有一定创造性、先进性和实用价值的应用技术成果;推广应用、转让已有科技成果并取得重大社会效益或经济效益的新成果;有一定学术意义的科学理论成果;正式出版社出版的学术专著、行业标准等。[5]绿色建筑学科尚处于起步阶段,成果以学术专著和行业标准为主,其他应用技术成果为辅。

三、对建筑科学类实验室未来的几点期许

1.各学科交叉程度仍需加强。建筑科学类实验室需要更深层次、多频率的学科交叉研究。对于建筑学来讲,需要交叉的学科有城乡规划学、建筑学和风景园林学土木工程学、环境科学、交通工程学、物理学、化学、信息科学和社会学等,目前我校绿色建筑实验室与能源学、土木工程学、材料科学等学科进行交叉学科研究,交叉的范围还有待加强,需要倾听更多交叉学科的意见。在交叉研究中,能够科学建筑设计方法,开拓设计思路,在与其他学科的碰撞中,拓宽自身知识面,对建筑科学本身有了更为系统、理性的认识,对本身为建筑学出身的科研人员受到很大程度的启迪,也使其他学科科研人员了解建筑学,能够更好地配合建筑设计。以“绿建实验室”为例,是以建筑学院为主导,土木学院和环能学院为辅助进行研究,而实际研究过程中还是拆分为几个学科分别研究,多学科共同研究频率仍需提高,因高校年轻教师教学任务繁重,投身科研的时间很少,而年轻教师正是科研的中坚力量,所以同时汇聚所有学科科研人员有很大难度,而且研究过程中需要各学科高频率的碰撞,在工作时间上需要得到院系和学校更多的支持。当各学科科研人员共同研究时,因为学科差异和认知差异,沟通也存在着一定障碍,建筑学作为这其中的核心学科,需要起到协调作用。

2.对外交流程度仍需加强。对于建筑科学类学科来说,尤其是绿色建筑方面,我国走在西方发达国家后,比西方晚了二十年,我国目前制定了较为完整的绿色建筑评估标准,但在建筑全周期的时间内,尤其是在后期运行管理上仍未形成完善的体系,还难做到建筑物“绿色全生命周期”。我国政府目前在努力引导绿色建筑产业的发展,但是学术背景、科研程度、实践数量、运营管理等方面的成果还远远不够,对于建筑科学类实验室,尤其是绿色建筑类实验室,更需要加强国际交流活动。目前我国绿色建筑设计的关键步骤是根据投资估算计算可采用的单一技术,忽视了技术系统集合和被动式设计的巨大作用,应该把交流的重点放在这两点上,学习如何能够设计出精妙的绿色总体设计方案。目前“绿建实验室”和国内几所开展绿色建筑研究的高校保持了较为良好的交流,但与国外高校或研究机构鲜有交流,这与目前实验室的学科研究水平、科研经费和规模都有关系,未来在自身发展的过程中,需要更多的对外交流,将科研水平提速发展。

3.实验室专业技术队伍建设仍需加强。建筑科学类实验室在专业技术队伍的建设中,涉及交叉学科的研究,所以更需要加强实验室专职人员的培养和进修,实验室技术人员需要较高的学业背景和工作能力,而职称、待遇和地位低,往往是一个人要做多个岗位的任务,所以很难留住人才,工作积极性会打折扣。另一方面,专职教师所在院系在教学等方面的担子重,尤其是年轻教师,很难安心在实验室内做研究。目前形成了一个现象,组织专业技术队伍参与研究难,交叉学科共同研究出成果难。

总之,建筑科学类实验室的发展仍在不断的前进和探索中,已取得了一定成果。随着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等的支持,建筑科学学科已较以往进行了科学化的研究。未来在经过更专业的技术队伍的不断的努力下,随着整体科技水平的发展,会有更先进的辅助设备供科研人员使用,计算机模拟水平也将得到极大提升,将多学科交叉研究更好融合,与国外先进科研机构交流合作,在建筑科学科研水平上向世界一流水平靠拢,进而促进我国绿色产业化的发展。建筑科学类实验室未来会创造出更具有科研水平、实践意义、实际经济价值、提升环境现状并提高建筑能源效率、创造优质人居环境的研究成果,符合建筑业未来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吴硕贤.建设建筑科学重点实验室的必要性[J].南方建筑,2011,(5):4

[2]北京市“十二五”人文、科技、绿色发展建设规划[Z].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Z].

第11篇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由中央或者地方财政全部投资或者部分投资建设的大中型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含1、2、3级堤防工程)的验收活动。

第三条水利工程建设项目验收,按验收主持单位性质不同分为法人验收和政府验收两类。

法人验收是指在项目建设过程中由项目法人组织进行的验收。法人验收是政府验收的基础。

政府验收是指由有关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组织进行的验收,包括专项验收、阶段验收和竣工验收。

第四条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具备验收条件时,应当及时组织验收。未经验收或者验收不合格的,不得交付使用或者进行后续工程施工。

第五条水利工程建设项目验收的依据是:

(一)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技术标准;

(二)有关主管部门的规定;

(三)经批准的工程立项文件、初步设计文件、调整概算文件;

(四)经批准的设计文件及相应的工程变更文件;

(五)施工图纸及主要设备技术说明书等。

法人验收还应当以施工合同为验收依据。

第六条验收主持单位应当成立验收委员会(验收工作组)进行验收,验收结论应当经三分之二以上验收委员会(验收工作组)成员同意。

验收委员会(验收工作组)成员应当在验收鉴定书上签字。验收委员会(验收工作组)成员对验收结论持有异议的,应当将保留意见在验收鉴定书上明确记载并签字。

第七条验收中发现的问题,其处理原则由验收委员会(验收工作组)协商确定。主任委员(组长)对争议问题有裁决权。但是,半数以上验收委员会(验收工作组)成员不同意裁决意见的,法人验收应当报请验收监督管理机关决定,政府验收应当报请竣工验收主持单位决定。

第八条验收委员会(验收工作组)对工程验收不予通过的,应当明确不予通过的理由并提出整改意见。有关单位应当及时组织处理有关问题,完成整改,并按照程序重新申请验收。

第九条项目法人以及其他参建单位应当提交真实、完整的验收资料,并对提交的资料负责。

第十条水利部负责全国水利工程建设项目验收的监督管理工作。

水利部所属流域管理机构(以下简称流域管理机构)按照水利部授权,负责流域内水利工程建设项目验收的监督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按照规定权限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水利工程建设项目验收的监督管理工作。

第十一条法人验收监督管理机关对项目的法人验收工作实施监督管理。

由水行政主管部门或者流域管理机构组建项目法人的,该水行政主管部门或者流域管理机构是本项目的法人验收监督管理机关;由地方人民政府组建项目法人的,该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是本项目的法人验收监督管理机关。

第二章法人验收

第十二条工程建设完成分部工程、单位工程、单项合同工程,或者中间机组启动前,应当组织法人验收。项目法人可以根据工程建设的需要增设法人验收的环节。

第十三条项目法人应当在开工报告批准后60个工作日内,制定法人验收工作计划,报法人验收监督管理机关和竣工验收主持单位备案。

第十四条施工单位在完成相应工程后,应当向项目法人提出验收申请。项目法人经检查认为建设项目具备相应的验收条件的,应当及时组织验收。

第十五条法人验收由项目法人主持。验收工作组由项目法人、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的代表组成;必要时可以邀请工程运行管理单位等参建单位以外的代表及专家参加。

项目法人可以委托监理单位主持分部工程验收,有关委托权限应当在监理合同或者委托书中明确。

第十六条分部工程验收的质量结论应当报该项目的质量监督机构核备;未经核备的,项目法人不得组织下一阶段的验收。

单位工程以及大型枢纽主要建筑物的分部工程验收的质量结论应当报该项目的质量监督机构核定;未经核定的,项目法人不得通过法人验收;核定不合格的,项目法人应当重新组织验收。质量监督机构应当自收到核定材料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完成核定。

第十七条项目法人应当自法人验收通过之日起30个工作日内,制作法人验收鉴定书,发送参加验收单位并报送法人验收监督管理机关备案。

法人验收鉴定书是政府验收的备查资料。

第十八条单位工程投入使用验收和单项合同工程完工验收通过后,项目法人应当与施工单位办理工程的有关交接手续。

工程保修期从通过单项合同工程完工验收之日算起,保修期限按合同约定执行。

第三章政府验收

第一节验收主持单位

第十九条阶段验收、竣工验收由竣工验收主持单位主持。竣工验收主持单位可以根据工作需要委托其他单位主持阶段验收。

专项验收依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二十条国家重点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竣工验收主持单位依照国家有关规定确定。

除前款规定以外,在国家确定的重要江河、湖泊建设的流域控制性工程、流域重大骨干工程建设项目,竣工验收主持单位为水利部。

除前两款规定以外的其他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竣工验收主持单位按照以下原则确定:

(一)水利部或者流域管理机构负责初步设计审批的中央项目,竣工验收主持单位为水利部或者流域管理机构;

(二)水利部负责初步设计审批的地方项目,以中央投资为主的,竣工验收主持单位为水利部或者流域管理机构,以地方投资为主的,竣工验收主持单位为省级人民政府(或者其委托的单位)或者省级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委托的单位);

(三)地方负责初步设计审批的项目,竣工验收主持单位为省级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委托的单位)。

竣工验收主持单位为水利部或者流域管理机构的,可以根据工程实际情况,会同省级人民政府或者有关部门共同主持。

竣工验收主持单位应当在工程开工报告的批准文件中明确。

第二节专项验收

第二十一条枢纽工程导(截)流、水库下闸蓄水等阶段验收前,涉及移民安置的,应当完成相应的移民安置专项验收。

工程竣工验收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环境保护、水土保持、移民安置以及工程档案等专项验收。经商有关部门同意,专项验收可以与竣工验收一并进行。

第二十二条项目法人应当自收到专项验收成果文件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将专项验收成果文件报送竣工验收主持单位备案。

专项验收成果文件是阶段验收或者竣工验收成果文件的组成部分。

第三节阶段验收

第二十三条工程建设进入枢纽工程导(截)流、水库下闸蓄水、引(调)排水工程通水、首(末)台机组启动等关键阶段,应当组织进行阶段验收。

竣工验收主持单位根据工程建设的实际需要,可以增设阶段验收的环节。

第二十四条阶段验收的验收委员会由验收主持单位、该项目的质量监督机构和安全监督机构、运行管理单位的代表以及有关专家组成;必要时,应当邀请项目所在地的地方人民政府以及有关部门参加。

工程参建单位是被验收单位,应当派代表参加阶段验收工作。

第二十五条大型水利工程在进行阶段验收前,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技术预验收。技术预验收参照本章第四节有关竣工技术预验收的规定进行。

第二十六条水库下闸蓄水验收前,项目法人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完成蓄水安全鉴定。

第二十七条验收主持单位应当自阶段验收通过之日起30个工作日内,制作阶段验收鉴定书,发送参加验收的单位并报送竣工验收主持单位备案。

阶段验收鉴定书是竣工验收的备查资料。

第四节竣工验收

第二十八条竣工验收应当在工程建设项目全部完成并满足一定运行条件后1年内进行。不能按期进行竣工验收的,经竣工验收主持单位同意,可以适当延长期限,但最长不得超过6个月。逾期仍不能进行竣工验收的,项目法人应当向竣工验收主持单位作出专题报告。

第二十九条竣工财务决算应当由竣工验收主持单位组织审查和审计。竣工财务决算审计通过15日后,方可进行竣工验收。

第三十条工程具备竣工验收条件的,项目法人应当提出竣工验收申请,经法人验收监督管理机关审查后报竣工验收主持单位。竣工验收主持单位应当自收到竣工验收申请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决定是否同意进行竣工验收。

第三十一条竣工验收原则上按照经批准的初步设计所确定的标准和内容进行。

项目有总体初步设计又有单项工程初步设计的,原则上按照总体初步设计的标准和内容进行,也可以先进行单项工程竣工验收,最后按照总体初步设计进行总体竣工验收。

项目有总体可行性研究但没有总体初步设计而有单项工程初步设计的,原则上按照单项工程初步设计的标准和内容进行竣工验收。

建设周期长或者因故无法继续实施的项目,对已完成的部分工程可以按单项工程或者分期进行竣工验收。

第三十二条竣工验收分为竣工技术预验收和竣工验收两个阶段。

第三十三条大型水利工程在竣工技术预验收前,项目法人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对工程建设情况进行竣工验收技术鉴定。中型水利工程在竣工技术预验收前,竣工验收主持单位可以根据需要决定是否进行竣工验收技术鉴定。

第三十四条竣工技术预验收由竣工验收主持单位以及有关专家组成的技术预验收专家组负责。

工程参建单位的代表应当参加技术预验收,汇报并解答有关问题。

第三十五条竣工验收的验收委员会由竣工验收主持单位、有关水行政主管部门和流域管理机构、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和部门、该项目的质量监督机构和安全监督机构、工程运行管理单位的代表以及有关专家组成。工程投资方代表可以参加竣工验收委员会。

第三十六条竣工验收主持单位可以根据竣工验收的需要,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工程质量检测机构对工程质量进行检测。

第三十七条项目法人全面负责竣工验收前的各项准备工作,设计、施工、监理等工程参建单位应当做好有关验收准备和配合工作,派代表出席竣工验收会议,负责解答验收委员会提出的问题,并作为被验收单位在竣工验收鉴定书上签字。

第三十八条竣工验收主持单位应当自竣工验收通过之日起30个工作日内,制作竣工验收鉴定书,并发送有关单位。

竣工验收鉴定书是项目法人完成工程建设任务的凭据。

第五节验收遗留问题处理与工程移交

第三十九条项目法人和其他有关单位应当按照竣工验收鉴定书的要求妥善处理竣工验收遗留问题和完成尾工。

验收遗留问题处理完毕和尾工完成并通过验收后,项目法人应当将处理情况和验收成果报送竣工验收主持单位。

第四十条工程通过竣工验收,验收遗留问题处理完毕和尾工完成并通过验收的,竣工验收主持单位向项目法人颁发工程竣工证书。

工程竣工证书格式由水利部统一制定。

第四十一条项目法人与工程运行管理单位不同的,工程通过竣工验收后,应当及时办理移交手续。

工程移交后,项目法人以及其他参建单位应当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和合同约定,承担后续的相关质量责任。项目法人已经撤消的,由撤消该项目法人的部门承接相关的责任。

第四章罚则

第四十二条违反本规定,项目法人不按时限要求组织法人验收或者不具备验收条件而组织法人验收的,由法人验收监督管理机关责令改正。

第四十三条项目法人以及其他参建单位提交验收资料不真实导致验收结论有误的,由提交不真实验收资料的单位承担责任。竣工验收主持单位收回验收鉴定书,对责任单位予以通报批评;造成严重后果的,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处罚。

第12篇

关键词:建筑 安装工程 预留预埋

一、预留预埋阶段主要技术准备

技术准备可以分为设计交底图纸会审、施工交底图纸会审和施工技术交底等三个阶段。

1 设计交底图纸会审

设计交底图纸会审主要通过自审专业图纸、各专业之间会审,发现问题及提出解决办法,以便在设计交底时由设计人员解决。具体应从以下方面进行:

(1)图纸说明是否齐全、清楚、明确;

(2)建筑、结构与设备、管线有无矛盾,设备层尺寸及管井、竖井尺寸、楼板厚度是否满足安装要求;

(3)图纸上尺寸、坐标、标高及管线交叉点是否相符;

(4)器具安装、设备安装基础、空间是否合适;

(5)设备层管线进户做法是否合理;

(6)墙、板预留洞、套管是否缺少,尺寸标高位置是否正确;

(7)各专业之间有无错、碰、漏等问题;

(8)采用了哪些新材料,其品种、规格是否满足要求;

(9)是否缺少专业图纸。

2 施工技术交底图纸会审

施工技术交底图纸会审是在设计交底的基础上,依据施工验收规范、检验评定标准、劳动定额等文件,在投标文件“施工组织设计”的基础上,根据科学性、针对性、可操作性的要求,为编制作业指导书做技术准备。具体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1)图纸翻样

在设计交底图纸会审的基础上,将已经变更或修改的内容通过适当的方式在图纸上标注;按照作业班组施工的图纸要求,以“样板”标准进行图纸翻样绘制大样图,真正把图纸弄清、吃透,使大样图实实在在地成为现场施工的依据。在图纸翻样阶段,对设计交底图纸会审未发现的有关问题,应及时和监理工程师联系。

(2)编制材料明细表

在进行图纸翻样的过程中,参照施工图预算,技术、计划人员准确计算各种材料,分层次编制材料明细表。

(3)计算人工工日

根据以下方法进行人工工日计算。

①根据定额计算定额工日,乘以经验系数,得出换算工日a;

②参照队里考核指标,根据工程量,得出经验工日b;

③根据土建进度计划,考虑施工三至四天一层的特点,计算保证工日c;

④根据经验数据,给a、b、c以权重0.2、0.3、0.5,得出:计划工日w=0.2a+0.3b+0.5c;

④根据本作业班组的技术力量组合,合理安排施工人员,并作好人员机动储备。

3 施工技术交底

施工技术交底是控制前期质量的重要保证,如何做到三级交底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是现场质量管理的关键,为避免出现技术交底仅仅作为技术管理制度的一项工作,真正发挥生产技术指导和施工技术准备的职能,克服编制工作由公司技术部门少数技术人员全权包揽,以至造成技术交底流于形式的弊端,施工技术交底的编制工作由项目部、队级分别从各自的角度编制,队级技术交底依据项目部技术交底细化编制,项目部审核队级(工长)技术交底,班组技术交底在工长技术交底的基础上样板方式为主。这里重点介绍队级技术交底的具体要求和做法。

二 预留预埋阶段的施工程序

为保证项目部的质量管理体系真正发挥作用,本工程按流水作业的方式严格施工程序,强化了预留预埋阶段的质量管理,具体做法如下:

(1)预制构件加工程序

①各施工专业队在项目部技术交底的基础上,按照图纸、规范和公司有关质量管理文件绘制现场预制构件大样图(或提供标准做法),

②项目部审核,经审核人签字同意后方可加工;如不通过,将签署修改意见返回施工队执行程序①;

③通过自检、互检、班组枪、队检、项目部检的五级检查制度对加工件进行检查,以最后检查结果为准;

④项目部检查通过,填写相关报表,报监理工程师检查验收,通过一一按贯标要求内部办理手续,不通过一一返回,分析原因、处理,执行程序③;

(2)预留预埋安装施工程序

①各施工专业队在项目部技术交底的基础上,按照图纸、规范和公司有关质量管理文件编制队级技术交底文件,绘制施工大样图;

②上报项目部审核,审核通过一一根据工程进度要求,各施工专业队下发施工任务单和派工单,进行施工;审核不通过一一将签署修改意见返回施工队执行程序①;

③通过自检、互检、班组检、队检、项目部检的五级检查制度对隐蔽工程验收,以项目部检查结果为准;

④项目部检查通过,填写相关报表,报监理工程师检查验收,通过一一监理工程师在混凝土浇筑令表格中签署“同意浇筑”意见,不通过一一返回,分析原因、处理,执行程序。

三、质量管理措施

质量目标责任的建立,是建筑施工质量管理的一个重要原则,作为贯标企业,有严格的程序和流程,但如何把总目标细化,克服质量目标责任流于形式的管理通病,真正把总目标分解到各分部分项工程,再落实到具体的施工部位、施工班组,并且具有操作性,做到检查及时、反馈有效。这是我们强化质量管理,实行过程管理必须解决的问题。根据项目部的管理思路,考虑到安装阶段的质量通病相当一部分是在预留预埋施工阶段造成的,所以在预留预埋阶段,严格实行了质量目标责任同经济责任紧密结合,用经济责任制度来保证质量目标的实施,使目标责任制度化、规范化,形成了质量目标管理与考核的机制,推进了本项目质量管理的深化,具体做法是:

1 根据质量总目标,依据验收规范或标准,经过目标分解、细化,确定预留预埋阶段质量分目标为优良;

2 依据优良等级标准编制队级技术交底书,在交底书中,按照高要求的标准编写具体的技术要求和验收标准,原则上把验收标准中的误差范围划分为正负各三档共六档,一般情况下取三至五档,实行五级检查制度,检查记录中须签明检查时间一―具体到分钟;

3 加强中间过程的巡查,发现问题及时提出,立即解决;出现通病,从技术交底着手。分析影响质量的因素;采取有效措施,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