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28 17:44:0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电子银行发展前景,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移动支付 面临的问题 发展前景
一、移动支付的定义及相关业务
移动支付是指使用手机、PDA、笔记本电脑以及其他移动通信终端和设备,无线银行转账,支付,购物和其他商业交易。当前电子商务通过互联网和有线网络购物,顾客必须支付现金或在指定的机器上付款,使用诸多不便。随着移动通信技术和支付技术的迅速发展,金融支付系统中有线将向无线,移动电子支付过渡。广泛的业务需要,使手机支付成为一个具有巨大潜力的庞大的产业。
二、移动电子商务的优势和劣势
优点:
1.用户大规模
去年年底,中国的手机用户已接近10亿,从用户的角度来看,移动电话用户基本上包含消费市场的高端用户以及在传统的互联网中缺乏支付能力的年轻用户。因此,我们可以看到移动支付的规模和用户的消费能力,都优于传统的电子商务模式。
2.拥有更好的身份验证基础
移动电子商务的优势是手机号码有一个独特的,可以确定一个用户的准确身份。
3.移动电子商务更适合现阶段流行的商业应用
移动通信用具有灵活,方便的特点,在个人消费领域,提供流行的商业应用,因此BTOC可能成为移动电子商务发展的主要模式。移动电子商务市场的未来将被主要集中在以下领域:自动支付系统,包括自动售货机,停车场计时器,自动售票机,半自动支付系统,包括商店的现金寄存柜机,出租车计价器,每天收费系统,包括水,电,气和收集,以及其他费用等;与此同时,也可以运用于互联网接入支付系统,包括登录商家的WAP网站购物。
相关的局限性:
1.面临的风险和问题
(1)信用体系的风险
无论是网上银行,手机银行,都涉及到信用体系,中国目前的个人信用体系尚未建立了信用体系的风险是客观存在的。
(2)技术的安全风险
电子商务交易必须有性别的保密性、完整性、鉴别性、不可伪造性和不可抵赖性。
无线网络技术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我们应该尽快研发有效抵御手机病毒防护软件,同时也要考虑无线数据传输的安全性,交易中途中断,以及无线终端很容易丢失和被盗等诸多问题。
(3)产业链成熟
移动支付服务从设备制造商,银行,信用卡组织,移动运营商,或移动支付平台运营商,商业机构,SIM卡供应商,手机制造商,用户和组成等方??面的都已形成了成熟的产业链。
(4)用户的使用习惯以及安全性
绝大多数人已经习惯使用的货币或信用卡,但对于手机支付还是比较陌生的。此外,重要的是,人们对移动支付业务的安全性的有着很多的疑虑。事实上,移动支付的安全性是可以得到保证的,但人们仍然不相信。
(5)隐私问题
移动支付涉及到个人信息的管理,以及如何保护客户隐私。
2.金融监管和标准
移动支付是一个新的支付体系,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机构和组织能够提供接受国际多标准的移动支付技术。同时这里面也存在着行业自律,产品价格,增值服务的多方面问题。此外,在有关法律,法规的出台的同时加强以市场为导向的银行和电子支付公司之间的商业运作合作,将促进产生多一个双赢和谐局面。
三、移动支付相关技术和安全性
1.远程支付
(1)SMS技术
SMS是使用最广泛的移动通信服务。目前,作为移动支付手段的文本消息,可以实现,如“手机钱包”,充值,缴费,购买彩票,电影票和手机银行等功能。目前在我国也拥有更多的更成熟移动支付技术。
2.WAP技术及其他
移动通信协议,如WAP,CDMA 1X和未来的3G等。WAP2.0的模式有利于实现电子商务的终端到端到端安全需要,可以提供TLS隧道。3G,能够处理图像,语音,视频流等多种媒体形式,提供各种信息服务。
(1)使用JAVA / BREW
这两种技术的无线数据业务的发展,支持在手机上的其他软件。与无线Java相比较,BREW是更底层的技术。 BREW能够调动更多的潜在的应用,其应用的效果会更好地支持移动终端,应用开发人员可以更容易地开发每个终端。无线Java是开放的,而BREW是高通公司所垄断的。这恰恰是限制一定程度上的BREW开发进度。
四.中国的移动支付市场现状及其发展前景
从全球来看,3G商用进程,从日本和韩国向欧洲推进,同时移动支付业务的发展步伐不断加快,成为移动运营商新的业务增长点。对于中国移动支付服务:大多的移动用户和银行卡的用户提供了一个有吸引力的用户群数量,信用卡使用习惯的不足留给移动支付巨大的市场空间和不容置疑的发展前景。
截至2005年5月,中国手机用户达到450万张银行卡,共发出超过900万,到2009年预计将达到600万移动电话用户。这样一个巨大的手机消费群体和银行卡持有人的数量,将为移动支付服务提供一个良好的用户基础和发展空间。
通信运营商在语音服务市场趋于饱和的情况之下,移动通信和金融业务的结合,无疑将成为移动增值服务发展的一个重要突破点。对于银行,移动支付——可以有效地降低运营成本。在链中的各方利益的驱使下,银行将积极推动移动支付。移动支付应用业务的不断扩大,将加速移动支付的发展步伐。随着科技的进步,移动支付业务发展的制约因素正在逐步减少。产业链正在走向成熟,有关法律,法规日趋完善。服务提供商提供的服务更加贴近客户的需求。
总之,移动支付是电子支付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技术,产业链和法律,法规的稳步提高,手机支付将成为电子支付的主流。
参考文献:
一是经济总量不大。2014年我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74户,主营业务收入210亿元,在全市排名第7位,对于财政总收入在全市列第一方阵的县来说工业经济的总量偏小,对县域经济的发展贡献不大。
二是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经济结构单一,资源型、粗放型产业仍占主导地位,对铁、煤、钨、水泥的依赖性过大,新型产业虽已形成,但未能起到主导作用。
三是企业融资困难。融资难一直是困扰企业、制约企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的主要因素。虽然我县中小企业担保贷款中心每年发放了几千万元,加上“财园信贷通”政策,为园区企业增加了贷款额,但由于商业银行受贷款审批权的授权控制(2014年我县商业银行存贷比为37%,全市倒数第2),再加上我县企业规模小、个别企业诚信度不高等原因造成企业融资困难。
四是平台建设有待完善。园区的基础功能配套还不完善,各种生产性、生活性设施缺失较多,尚无医院、小学、电子商务、金融、物流等平台。
五是企业人才匮乏。我县园区企业大多为劳动密集型企业,企业经营者和职工文化程度普遍偏低,真正懂技术、懂管理、懂财务的人员不多,高级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更是寥寥无几,导致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较弱,科研力量不强。
为加快全县工业经济的发展,提出几点建议。
一、抓产业做大总量。为强力推进产业集聚,做大工业总量:一是要持之以恒地培育壮大液压机电、绿色食品、电子信息三大产业,突出三大主导产业的带动作用,推进产业集群化、特色化发展。按照机电产业重补链,电子产业重升级的思路,填平补齐产业链,加快壮大产业规模,促进产业上下配套,抱团发展,着力打造百亿产业群。二是突出招商重点,开展专业招商、产业招商、补链招商和中介招商,特别要充分发挥好唯冠油压、海能电子、开元食品以及新引进的中广核等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不断延伸产业链,壮大产业集群。三是在企业帮扶方面出新招,进一步优化和完善优惠政策,营造安商亲商良好氛围,对发展前景好、潜力大的园区企业,在资金、用地、用工等方面给予“一企一策”扶持。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环保政策、以及有市场、有技术、有效益、有发展前景和信用记录良好的的企业,但暂时出现经营和财务困难的予以大力支持,逐年逐步的提升企业的贷款规模和比重。
二、促转型提质升级。为可持续发展,我们要痛下决心走企业转型升级之路。一要制定实施企业技术进步与转型升级规划,设立专项扶持基金,培育壮大基础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二要强化引导服务。针对企业主不知向哪转、怎么转的问题,行业主管部门应通过加强引导,组织相关企业和人员到升级改造和产业转型升级成功的企业参观学习,汲取他们的经念和教训,并协助企业结合本身的实际,确定产业转型升级的方向,使企业准确定位,少走弯路,树立企业转型升级的信心。三要加快组织实施。对铁、煤、钨等矿产品、木竹等林产品引导企业由卖原料转为粗加工再向深加工转型;对来料加工的电子企业向进料加工转型;对高耗能企业向低耗能企业转型;对粗放型经营企业向深加工企业转型,不断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引导企业向规模化、技术化、品牌化发展。
三、强平善功能。园区平台建设是服务园区企业发展的重要载体。近几年来,县财政每年投入上亿元用于园区基础实施建设,园区设施日臻完善,但园区服务平台的建设仍滞后于园区企业的发展,如员工就医、子女上学、娱乐消费,特别是金融和物流方面与园区企业的发展存在不小的差距。为此要始终贯彻“把园区当城区建”的理念,统筹、细化、优化园区功能布局,加大园区文化体育、教育
关键词:银行保险 银行业 保险业
银行保险又称银保融通,主要是指银行通过各种方式向客户提供保险产品从而进入保险领域的一体化经营方式,也就是通常所说的银保合作。
我国发展银行保险的现实意义
银行业与保险业相互合作、相互渗透、相互融合,作为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产物,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在这一潮流的影响下,当前我国出现的银保合作热,符合国际经济一体化的趋势,是我国银行业和保险业在应对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挑战所作出的理性选择,也是为下一步迎接激烈竞争所作出的必要准备。大力发展我国的银行保险,对于我国的银行业、保险业起着双重促进作用。
银行保险可以有力促进保险业的发展
有利于节约保险的经营成本,提高保险市场的运行效率 由于银行发展较早,比较完善,具有丰富的营业网点和广泛的销售渠道。银行保险正是利用银行庞大的分支机构网络销售保险产品,使得银行保险的经营者可以凭其信息优势接触数量巨大的潜在客户,而不需要在社会上随机寻找潜在客户和准客户,主动联系进行保险展业,在扩大经营规模的同时降低保险产品的营销成本,实现规模经济,扩大了潜在客户群,提高保单的销售效率。
促使我国保险经营模式的变革 一是保险经营理念的变革。银保合作可加深保险公司与客户的关系,降低客户的信息收集成本和交易成本,为客户提供更多的服务选择,满足其多元化和个性化需求。二是保险经营手段的变革。保险业利用银行网点作为销售渠道,可以高效率地覆盖市场与客户,解决保险公司分支机构不足的问题;并可借助客户对银行的信赖,有效缩短保险产品与广大客户之间的距离。
促进我国保险核心资源的深度和广度开发 银行保险的推广,可以增加保险市场的主体,有力地加快中国保险业、特别是寿险业的扩张速度,提高保险市场的竞争力度,培养健康、竞争、有效的保险市场。银行与保险开展深层次合作,对提高我国保险业整体规模和服务水平,增加服务的技术含量,增强国际竞争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银行业也会在银行保险业务中获得巨大的利益
使巨大的销售网络获得根国利用利润 银行的收益是多方面的 首先,银行通过现有的销售渠道、技术等资源的合理利用,实现了成本节约。节约的成本包括交易成本、销售渠道成本、客户信息收集成本等。银行和保险公司可以协商降低保费的形式,把节约的费用向顾客转移从而提高产品的吸引力。银行保险最为发达的法国,在寿险市场采取银行保险形式的公司在成本上明显要比传统的保险公司占据优势,银行保险机构基本上可以把佣金和成本占总保费收入的比例控制在10%以内,而传统的保险公司的这一比例普遍高于10%,有的甚至达到22%。其次,银行可以通过销售保险产品得到手续费,参与其销售的保险产品部分的资产管理将获得资金的投资收益;多项收益将产生“收入的协同效应”,即银行保险可以通过产品开发、销售、网络关系等资源的共享达到规模经济的效果,为银行带来了可观的收益。
稳定银行的资金来源 金融市场近年来逐渐显现银行的资金逐渐分流到保险公司,银行为了避免这一状况的恶化,采用了两种方式保险业务的经营:一是与保险公司签定分销协议并参与资金的管理,二是成立自己的保险公司保证资金保留在集团内。这样既避免了资金分流,还使得银行自身的资金来源更加稳定,更多的短期投资转化成中长期投资。
我国银行保险的现状及问题
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及国民经济结构性调整的逐步深化,银行与保险公司的合作仍然面临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有:
观念转变滞后于市场。目前银行已充分认识到拓展银行保险业务是今后稳定客户源的一条重要渠道。但是在基层网点,大多数员工对这项业务认识不足,认为是增加额外负担、不务正业。同时推销保险业务简单依靠信贷手段、柜台销售,全员没有真正开展起来,没有采取行之有效的办法。保险公司则习惯于沿用行业代办的模式,对银行保险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上热下冷。甚至一些基层公司有畏难情绪,认为花很多时间和精力启动这块市场,还不如建一个保险站业务来得快,没有从营销机制创新角度来重视银行保险,更没有像引进个人营销机制一样开拓银行保险市场。
银行与保险公司合作的广度和深度仍显不足。商业银行与保险公司都是金融企业,其在产品、管理、风险防范、营销对象等多方面有着共通之处,具备广泛、深入合作的条件,但目前我国银行与保险公司的合作仍处于初期,合作内容以保险、保费结算、资金存款为主,而在产品互补、客户共享、电子网络等方面仍未开展有效合作,合作内容的单一和简单化影响了双方资源的共享度和资源整体效益的提高。为此,银行与保险公司应进一步扩大合作的广度和深度,并通过合作,努力实现降低经营成本、化解经营风险、增强自身竞争力的目标,为迎接全球化金融竞争的挑战奠定基础。
产品单一,同质化程度高,且产品存在较高的风险。各家保险公司在银行柜台上推出的产品大同小异,绝大部分为简易型人身保险产品,保障功能设计不足,无法满足客户的差异化需求。产品单一带来的直接后果便是容易偏向价格恶性竞争。目前占银行保险市场份额最大的产品为趸缴的分红保险,2002年占银行保险业务保费收入的43.6%。分红型产品占比过高,而我国资本市场又不是很稳定,资金运用渠道相对狭窄,势必造成过高的资本运用和分红压力。当然,银行保险主推分红保险与我国民众保险意识不强有关系,因为相对于保险而言,人们更容易接受传统的储蓄方式,但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保险公司在产品开发过程中由于受技术力量、精算水平的制约,加之对银保合作的渠道与机理认识不清,不能结合双方优势开展产品、服务创新,以致出现产品缺乏吸引力和价格缺乏竞争力的问题。
电子化管理水平低,专业人员相对缺乏。由于保险产品的特殊性,需要具备保险专业知识的人向投保人详细解释,而我国目前这种专业人员的数量远远不能满足客户的需要。银行与保险公司之间电子化管理水平参差不齐,机型和软件的规格不统一,双方网点无法实现全面联网;保险公司系统内尚没有开发和建立银行保险售后服务网络系统,始终存在保单流传速度慢、承保质量低、管理有漏洞等问题,影响了客户到银行购买保险的积极性。
发展我国银行保险业务的对策
商业银行与保险公司的业务合作,使银行保险业务成为金融业一个具有巨大赢利潜力的领域。能否很好解决好目前存在的问题,将极大地影响我国银行与保险业合作的未来前景。现阶段我国保险业发展银行保险的对策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转变银保合作的经营理念。对银行来讲,保险是金融一体化的前奏,是银行自身发展的需要,不是夕阳式的短期行为,更不能单纯地停留在增加银行储蓄存款的低层次认识水平上。这个观念要灌输到银行的每一个员工的思想里,使其工作由被动转为主动。对保险公司来讲,则要树立全新的市场经营理念,除在产品、管理、服务、培训等方面下功夫外,还可以适当地增加前期投入,为银行提供有效的宣传等配套服务。
进行服务和保险产品的创新,使之融入银行的产品和服务渠道,发挥整体联动优势。银保合作的核心是寻找共同的客户市场,并提供多元化服务,保证客户的长期满意度,留住老客户,吸引新客户。为此,保险公司应与银行组成市场拓展专家小组,充分开发与利用客户资源,对市场进行细分、确定相应的目标市场,针对不同需求层次的准客户和潜在客户设计相应的保险产品和营销策略。一是开发适销的银行保险产品。这是银行保险业务得以发展的关键。二是服务创新,提升服务内涵价值。目前可尝试开展诸如信函账单、电话服务和信用卡销售等新型销售方式。
完善利益分配机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任何企业都是以获得最大利润为目标,作为银行也不例外。银行保险能否取得最大利益成为银行保险工作能否突破的关键。业务发展初期,利润少,银行的积极性不大。保险公司应和银行共同商定销售人员的激励考核办法,采取奖励基金与销售业绩、产品组合、业务增长量以及目标实现率相挂钩的方法,调动银行销售人员的积极性。银行在利益分配上要克服短期行为,要有前瞻性、连续性,将手续费或佣金足额分配给经办人员,以充分调动员工开展这项业务的积极性,激活银行保险市场。
加强从业人员的业务培训和市场营销力度。保险业务专业性强,险种的开发、产品的销售、售后的服务是一个系统工程,因此从业人员的专业知识培训已成当务之急。保险公司和银行应该积极引入欧洲的银行保险业务经验,并结合国内银行的特点,加强对专门负责保险业务人员的培训,使之有能力应付各种技术性和专业性问题,使客户在银行买保险也能享受专业化服务。
加快技术开发,推广“银保通”。实现银行保险业务处理的电子化,解决保单流转缓慢、承保质量低、管理有漏洞等问题。银保双方要舍得增加必要的投入,添置和更新计算机设备,建立银行与保险公司之间的网络系统。尤其是保险公司要加强内部自动核保系统、投保信息管理系统、结算系统与银行的合作,开发出适合银行保险需要的业务处理系统,在承保、核保、理赔和其他售后服务等方面全面实现计算机网络管理,建立统一的操作平台,为客户提供方便、完善的售前售后服务。同时,双方应建立共同客户数据库,通过对数据库信息的分析,随时了解共同客户的经营状况、合作情况,有效实施客户关系管理。
银保保险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不仅能促进保险公司进行销售渠道和产品创新,也能丰富银行的经营结构和服务层次。展望中国经济发展的前景,混业经营将成为我国金融业适应国际市场竞争的必然选择,因此我国必须大力发展银行保险。
参考资料:
1.施建祥,发展我国银行保险业[J],保险研究,2002年4月
2.袁宜,银行保险及其在中国的发展[J],浙江金融,2002年10月
3.刘晓宇,银保融通与我国“银行保险业”的发展前景[J],上海保险,2002年4月
4.沈琳,我国银行保险发展的现状分析[J],华东经济管理,2003年2月
关键词:手机支付小额支付业务消费习惯
1.手机支付的产生
随着通讯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手机已经成为我国最普遍的通讯工具。在此基础上,伴随着互联网、移动通信和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相互融合,手机支付应运而生。
所谓手机支付,即移动支付,就是允许移动用户使用其手机,对所消费的商品或服务进行账务支付的一种服务方式。它是基于卡类支付、网络支付后的另一种新型支付方式。
2.手机支付发展历程
早在2001年,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就开始尝试开展手机支付业务,到现在为止,我国手机支付共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通过手机短信接入方式支付,这是我国最早的手机支付方式。例如,当我们在网上购买一款软件时,可采用这种方式,输入手机号码后确认付款后,手机会收到一个短信密码验证,输入该密码,若验证无误,即可购得软件,完成交易。这种方式只适合小额支付。
第二阶段:通过手机登陆WAP网站购物,并用手机进行支付。这种方式由于受到当时2G通信网络速度较慢的影响,发展缓慢。
第三阶段:即远程支付和近端交易。远程支付一般是通过手机里面的交易平台,完成远程交易的转账或付款;近程交易的典型则是刷卡手机。
3.手机支付现状
从2011年到现在为止,手机支付在其发展过程中产生出了如下三种支付方式:
(1)通过电信运营商手机话费(短信、语音系统等)进行支付,在这种方式中,移动运营商为用户提供了信用,这样就使得移动运营商有超范围经营金融业务之嫌。此方式适用于购买小额商品,如下载图片、铃声等。
(2)用户开通电话银行账户或信用卡账户,在进行支付时,从其电话银行账户或信用卡账户中扣除相应金额,在该方式中,手机只是一个将用户的银行账号或信用卡号与其手机号联接起来的渠道。
(3)银联快捷支付方式,以手机中的金融智能卡为支付账户载体,用户无需更换手机号码,只要通过移动通信运营商或发卡银行,将定制的金融智能卡植入手机,便能借助无线通信网络实现各种远程支付功能。同时还能利用非接触通信技术(NFC)在支持非接触支付业务的银联卡受理商户进行现场“刷机”支付。
从2004年下半年开始,手机支付进入快速扩张的阶段。2005年,手机支付用户数达到1560万人,产业规模达到3.4亿元;2007年,由于产业链的成熟、用户消费习惯的形成和基础设施的完备,移动支付业务将进入产业规模快速增长的拐点。
虽然手机支付在我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是,由于存在支付安全隐患,消费者的传统消费习惯难以改变以及法律限制等诸多问题,手机支付业务在我国的发展现状还没有达到预期水平。
4.手机支付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及相应对策
目前,手机支付的发展仍需要面临以下几个问题:
(1)消费者传统消费习惯难以改变的问题:中国人在交易中喜欢使用现金的消费习惯,是推广手机支付业务的最大障碍之一;
(2)技术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SIM卡与STK卡的融合问题,STK卡容量大,操作简单,可以对有关交易信息进行加密运算,安全性较高,但是SIM卡与STK卡的兼容互通问题,仍待进一步解决;二是通过技术手段保障信息传输的及时性;
(3)安全问题:消费者在使用手机无线信号传输银行账户密码信息时,信号有可能被窃听、截获,造成银行账户信息被篡改,用户私人信息安全受到威胁,资金无法安全使用;
(4)法律问题:手机支付的安全问题在我国暂时缺乏法律保障,同时由于存在大量的短信欺诈问题,导致用户对手机支付安全性问题十分担忧。
对于手机支付发展所面临的问题,相应的解决对策如下:
(1)大力宣传手机支付业务,同时提高手机支付的安全性,改变人们的消费观念;
(2)在技术上不断更新和完善,尤其是注重STK卡的应用,解决好SIM卡与STK卡的兼容互通问题。同时,技术的进步也是解决安全问题的重要措施;
(3)建立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将手机支付业务纳入金融法律法规监管范围,促进手机支付市场的健康发展。
(4)为进一步推进手机支付产业的迅速发展,相关服务提供商必须在手机支付业务的资金安全、产业链构建和商业模式等方面进行改进。
5.手机支付发展前景
就如今手机支付在国际上的发展来看,欧洲地区的手机支付业务很普遍,主要用于支付停车费、洗车费和公交车费等小额支付业务。日本和韩国的手机支付业务也发展较快。但由于对安全问题的担忧和缺乏吸引力较强的支付应用,用户目前对手机支付业务的使用率还处于较低水平。
上述问题也存在于我国,虽然手机支付业务发展前景良好,但是由于我国消费者的消费习惯,手机支付的安全风险,以及相关的政策不明确、法律法规不健全等问题,手机支付业务一直发展缓慢。
但是,由于我国手机用户规模发展迅速,同时手机支付具有的高效快捷、成本低的优点,如果能够很好地解决安全问题,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手机支付业务将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作者:联动优势
每月的信用卡账单日一到,各家银行便忙得不可开交:核算、统计报表、打印、封装、邮寄……每个步骤都得占用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寻求一种更为快捷有效的账单告知方式,是衡量银行客户服务水平是否提高的标准之一。
现在,重庆地区的部分银行将做到这一点:从传统的靠单一邮寄纸质账单服务转变为通过手机终端进行客户通知。实现这一突破的技术背景便是重庆移动目前与各家银行合作开展的“银信通”业务。这几家银行分别是:工行、建行、农行、光大银行与重庆商业银行,这也是重庆地区首批与移动合作开展“银信通”业务的金融机构。
据该业务的支撑平台北京联动优势科技有限公司介绍,“银信通”是中国移动为银行业量身打造的行业解决方案,基于移动终端、利用中国移动的行业应用网关(短信、彩信等功能)、移动服务器等网络资源和服务能力,使银行及银行的个人客户、企业客户随时随身、经济快捷地享受金融信息服务。在使用安全性方面,中国移动为银行业提供了安全可靠、一点接入全网服务的高品质电信级通信平台,通过移动服务器与银行现有的办公自动化、电子银行、信用卡等应用系统进行耦合。
“银信通”业务从发展至今,已不再是单一具有“提醒”功能的专业解决方案,如今这一业务已延伸为“敲门”式的营销工具:除了账务信息的功能外,“银信通”业务针对银行客户提供了包括储蓄、信贷、信用卡、金融等信息的通知、查询以及动态密码等业务,甚至可实现银行营业厅的电子排队提醒。此外,“银信通”业务还为银行内部管理和经营设备管理提供了多种行之有效的创新型解决方案,这些方案既提高了银行的工作效率,也让用户真切地感受到银行的客户关怀理念,从而有利于银行业构建新型管理系统和客户服务体系,增加产品功能并拓宽服务领域,进一步提高核心竞争力。
不少银行客户对此业务提出了展望,租住在渝北区的王先生兴奋地说:我的住所经常随工作地点的变更而变动,每次都要电话通知银行进行地址更改,有了“银信通”业务,以后我只要用手机就能第一时间收到自己的账户情况。
如今,“银信通”业务对自身的发展前景提出了新的疑问:电子机票全面取代纸质机票已是大势所趋,将来,账务信息的电子化、移动化是否也将全面普及?
链接关于银信通业务
“银信通”是中国移动为银行业量身打造的行业解决方案,基于移动终端、利用中国移动的行业应用网关(短信、彩信等功能)、移动服务器(B-MAS)等网络资源和服务能力,让银行及银行的个人客户、企业客户随时随身、经济快捷地享受金融信息服务。银行通过建立统一的、能够与现有办公自动化、帐户系统等良好对接的信息发送平台,采取提醒/沟通/通知/催告等手段,逐步构建新型管理系统和客户服务体系。有助银行进一步提高核心竞争力,增加产品功能并拓宽服务领域,给客户提供更多优质服务。
为了规范担保行为,我国相继颁布并逐渐完善了相关的法律法规,通过担保法及其司法解释、公司法、证券法等对担保的主体、资格、范围及条件进行了严格的界定和约束。如规定企业对外担保余额不得超过上年经审计净资产的50%;企业法人的分支机构、职能部门不得为保证人等。但是,我们在审计中发现,在贷款担保过程中,仍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违规担保问题,其表现形式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超能力提供担保。如审计中发现,甲公司贷款8920万元,其中7940万元由乙公司提供担保,而乙公司的资产负债表显示该公司净资产为5963万元,乙公司的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贷前查询登记表显示其对外担保总计已达17200万元,已经不具备担保资格,并且乙公司曾经从该支行贷款500万元,到期后一直未归还,已形成呆滞贷款。
2.自贷自保。通过对电子数据的检索,审计发现,商业银行系统有个别贷款存在自己贷款自己担保问题,其中有的已形成呆滞贷款或呆账贷款。
3.相互提供担保。在审计中,通过对电子数据的检索,发现商业银行系统有的贷款,存在相互担保问题,其中有一部分已形成呆滞贷款。
目前,一些金融机构在贷款发放过程中,常常将关注的重点放在借款企业的发展前景、本息的偿还能力,而放松对担保方主体资格及合规性和担保能力的审查,为违规贷款的发生敞开了大门。我们建议,有关监管部门及银行本身应建立一种有效控制、分散和分解风险的贷款担保体系,逐步化解由担保风险带来的金融风险,提高信贷资产质量。
中国审计报
新时期的经济形式
起源于美国的次贷风波将世界卷入经济危机,各国初期采取紧缩政策应对;在经济被加息浪潮束缚后,西方国家出现“退出政策”的声音;随着国际主流评级机构对西班牙、希腊等欧洲国家评级的下调,经济危机开始新一轮攻势。国内经济形式同样复杂,由于房地产业对经济波动的影响,“扩大内需、刺激消费”成了“十二五”期间国内经济发展重点之一。央行的货币政策也在不断调整,去年6月打响了自2008年加息周期以来降息的第一枪,刺激消费、转变结构成为目前多数国家的共识。
新形势下信用卡营销方法论
宏观经济政策释放了刺激消费的重要信号,为银行产品创新提供了新思路。
(一)客户基础建设
1.丰富产品线。银行现代化运营理论提出精细化管理的观点,面向社会的产品应既有广泛性又有独特性。信用卡营销采用“三条横向主线交叉多线纵向辅线”方法。三条主线指客户分级,按个人资产规模和对银行贡献度划为尊贵级、高端级和潜力级。尊贵级是社会各界精英,代表社会财富、权力和名誉拥有者。该类客户的信用卡须拥有最丰富的权益和最具档次的用卡环境,该卡既可以提供全方位的生活服务,又能够提供全方位的事业保障。高端级是白领阶层和私营企业主等社会中高层次群体,他们有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喜欢接受和尝试新事物,同时注重社会形象。针对该类客户须提供有品位的用卡环境和新颖便利的权益功能。在信息化、网络化的现代社会,效率最被看重,提供高效、优质的服务成为吸引该层级客户的制胜法宝。潜力级是刚入社会的年轻群体,虽没有社会地位、没有原始积累,但有知识、有热情、有理想,是未来社会的精英,也是尊贵级和高端级客户的储备军,虽然需求较低,但不能被忽视。再看纵向辅线产品,同样基于“为客户提供差异化服务”理念,更加细化信用卡产品线。为私家车主开发针对爱车权益的汽车信用卡,提供洗车、加油、保养、车险、道路救援等特殊服务;为喜欢网购的客户开发电子商务信用卡,提供方便、安全的支付方式,还可以开发银行自己的电子商务平台;针对喜欢旅游的客户开发旅行信用卡,双币种服务能使客户足迹遍布全球,并自动成为旅行网会员,实现积分兑换机票、酒店住宿费和景点门票,还可以赠送意外险;针对大型百货公司制定专属会员信用卡,实现消费双积分,会员优惠折上折,积分兑换礼品;针对大型企业设计企业形象信用卡,让每位员工有归属感,也是对企业形象的良好宣传手段。
2.拓展营销渠道。信用卡依靠单一渠道的传统营销模式会越走越窄,银行迎来“公私部门联动、全行上下统筹”的新时期。银行公司条线拥有丰富的集团客户资源,缺乏信用卡营销经验,也缺乏上门营销的人力;个人条线拥有大量柜员和丰富营销经验,缺少对企业客户营销的商机。银行可以利用部门间互补实现信用卡营销渠道的拓展,就是“零售业务批发做”。
(二)信用卡的衍生服务金融产品的生命力随着金融环境的变化而进化,信用卡也不例外,传统的透支功能无法其旺盛的生命力,必须衍生出新的金融服务模式。
1.信用卡分期付款。不同于传统的个人消费贷款,信用卡分期免担保、免抵押、零利息,没有繁琐的申请和审核流程,不受行业限制,灵活的覆盖个人消费各个领域,从小额一般分期,到满足购车、装修、车位等大额资金需求的专项分期,信用卡都能为客户提供完美的解决方案。
2.IC信用卡。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用卡介质发生了改变,同时也带来了支付方式的革新,传统的磁条卡即将被芯片卡取代。下一代的信用卡被称为IC信用卡,即集成芯片卡。它将客户个人信息写入芯片中,相比传统磁条卡,它存储的信息更丰富,同时又更安全。
总结
工商银行新闻发言人在北京宣布,截至今年11月末该行在线支付交易额累计突破50亿元大关,其中B2C交易额达到21.67亿元,交易笔数达到920.3万笔,B2B交易额达到28.89亿元,交易笔数达1.2万笔,已经成为国内最大的电子商务在线支付服务提供商。
业内人士指出,商业银行成为电子商务在线支付服务的主渠道,表明长期制约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网上支付瓶颈已经被成功突破。回顾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可谓一波三折。90年代末由于当时缺少网上支付这一电子商务必不可少的金融服务支持,加上当时上网人数少、物流配送购体系弱、客户购买习惯尚未转变等几大瓶颈难以突破,导致中国电子商务难以为继。随后而来的全球范围网络泡沫的破灭,更是将尚未成熟的中国电子商务打入了低谷,电子商务网站纷纷倒闭或被兼并。2000年,虽然中国电子商务进入了寒冬腊月,但工商银行以敏锐地捕捉到了电子银行和电子商务的重大发展潜力和机遇,果断决定大力发展电子银行和B2B/B2C在线支付业务,加大对我国电子商务的支持力度,并迅速推出了独具特色的个人网上银行业务和B2C在线支付业务,不仅如此,还在国内率先开通了国际领先的B2B在线支付业务。
应该说,工商银行在当时做出大举进军网上支付领域的决策,除了看好中国电子商务的良好发展前景外,更重要的还是基于对销售渠道和客户资源的战略考量。因为随着中国银行业全面开放的时限迫近,中国金融市场上的竞争将更加激烈。打造核心竞争力、在同业中占据一席之地对每一个市场参与者都提出了严峻挑战。竞争是综合实力的较量,并且需要必要的手段。实践表明,外资银行很可能会通过“特殊”渠道抢占“高端”客户。因为中资银行在过去已经发展了很多物理网点,在这方面,外资银行竞争不过中资银行,但他们就会发展虚拟银行,这是外资银行的优势。基于上述分析,中资银行欲与外资银行在同一市场环境下竞争,必须考虑大力发展电子银行业务,构造“机构+鼠标”的销售模式,凭借渠道整合集结竞争优势。
在这种思路指导下,工商银行在推出网上银行、电话银行、手机银行等全套的电子银行业务的同时,借助自己已有的实体网点优势,对之进行重新整合,以实体银行的信誉、信用和基本功能为平台,延伸虚拟网点,两者相辅相成,从而达到“1+1>2”的效果。
在业务上,工商银行为B2C客户专门提供了网上自助注册的便捷渠道,最大限度地拓展了电子商务的客户基础;为消除客户对网上支付安全性的顾虑,工商银行与微软公司合作,率先推出了基于硬件加密的个人客户证书(USBKey),为个人客户提供了企业级的安全保障。在完善网上支付平台的同时,工商银行还积极创新、努力探索新的支付渠道,2004年10月份推出了新一代的手机银行,开辟了手机移动支付的新渠道,此举进一步拓展了电子商务的发展空间,为电子商务的网下交易支付提供了支持。目前,除了网上支付外,工商银行“金融@家”个人网银还可为客户提供账户管理、转账汇款、缴费、网上汇市、网上证券、网上保险等12大类,60余项功能。根据最新统计,2004年工商银行已拥有超过1000万的个人网上银行客户和11万余户企业网上银行客户,600余户B2C特约商户以及近百户B2B特约商户,成为我国电子商务最大的在线支付服务提供商。
工商银行新闻发言人最后表示,随着我国网民的增多,信用系统、物流配送体系等的逐渐完善,我国电子商务必将迎来一个高速发展的新阶段。今后,工商银行将进一步加深与国内知名电子商务企业的战略合作,并积极扶持中小电子商务企业,为电子商务企业提供先进的B2B/B2C/C2C在线支付平台和网上金融服务。
新闻链接:
1、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2004年中国互联网络热点调查报告》和 iResearch估测,电子商务已经成为2004年中国互联网最热门话题之一,有超过4000万的网民在过去一年内有过网络购物的经历,相对于2001年1065万网络购物客户增长了近300%;有超过63%的客户表示今后将会尝试网络购物。历经煎熬的电子商务企业,无论是业务发展速度还是获得风险投资,在2004年也都迎来了新一轮的高速增长。
2、工商银行在发展自身业务的同时,还坚持与电子商务网站开展深入的合作。如2004年7-9月该行联合腾讯、联众、云网、淘宝、盛大等50家国内知名网站开展“开户送礼、交易有奖”大型促销活动后,各网站电子商务交易额迅速攀升。其中,腾讯QQ网站在活动开始的当天(7月13日)开通了该行B2C网上支付,7月交易额仅为4万元,而8、9两月交易额分别猛增至39.4和66.2万元;联众在活动开始之前六月份交易额仅为7.6万元,而在活动的三个月时间使用该行B2C业务的交易金额达到了117.6万元;云网在活动期间使用该行在线支付的交易笔数则达到67.5万笔,交易额达1,998万元,均为去年同期的2倍多;淘宝网活动开始后7、8、9三月每月交易笔数和交易额月增幅都在一倍以上,整个三季度通过该行B2C进行的网上交易笔数达到近10万笔,交易金额达1397万元。
如今,通过工商银行在线支付的电子商务交易额已占云网交易量的40%以上,联众在线支付总量的60%,淘宝网C2C支付总量的70%,工商银行在线支付已经成为各电子商务网站第一大支付平台。
关键词:我国网络银行 PEST模型 发展战略
1995年美国安全第一网络银行(SFNB)的成立成为全球第一家网络银行,1997年我国招商银行正式建立了自己的网站,并于1998年通过“一网通”完成了国内第一笔网上银行支付,标志着我国网络银行业务的开始。网络银行分为两种:纯网络银行、传统银行推出的网银业务,目前我国的网络银行主要指传统银行的网络银行业务。本文将结合PEST模型对我国网银进行宏观环境分析,从而研究其发展战略。
一、我国网络银行的PEST模型分析
1.政治法律环境(Political)分析
2004年我国颁布了《电子签名法》,对网上银行的安全性管理具有里程碑的意义;2005年为规范电子支付业务,防范支付风险,保证资金安全,维护银行及其客户在电子支付活动中的合法权益,中国人民银行制定了《电子支付指引(第一号)》;同年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通过了《电子银行业务管理办法》。这些法律法规的制定与颁布为进一步规范和管理我国的网上银行市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是我国政府针对网络银行制订的一系列政策还存在着不足,相关的立法工作比较滞后,缺乏与之配套的法律法规。
2.经济环境(Economic)分析
近年来,我国经济增长稳定、迅速,连续数年GDP增长速度保持在9%以上。虽然受到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和冲击,但目前我国的经济形势已经开始走向复苏,成为我国银行业的利好消息。经济的迅猛发展给我国银行业带来的是我国经济主体对银行业务的旺盛需求。网络银行有3A银行之称,即客户可以任何时间(Anytime)、任何地点(Anywhere)、任何方式(Anyhow)开展银行业务,不必到实体银行去排队办理,而且能够做到即时到帐,交易时间的减少为企业、个人节约了时间成本。因此,越来越多的客户选择网上交易,相对个人客户来讲,企业客户的交易频繁、数额巨大,大大促进了我国网络银行的发展。
3.社会文化环境(Social)分析
从互联网用户数量看,2009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已达到3.38亿,较2008年底增长13.4%,半年增长了4000万;而2011年年底,我国互联网网民数量更达到5.13亿人,目前依然保持着快速增长的势头。从网络银行交易金额看,我国2012年第一季度网上银行市场交易额达到218.58万亿元,环比增长4.1%,同比增长37.3%。可见我国网民数量巨大,网上交易也十分频繁,但是我国网民关注的领域主要集中在获取新闻资讯、沟通交流和娱乐,使用网络银行办理银行业务的人群很少,目前我国网络银行的个人客户主要集中在年轻人、高收入人群和高学历人群中。
4.技术环境(Technological)分析
网络银行依托迅猛发展的计算机和网络与通信技术,利用渗透到全球每个角落的因特网,突破了银行统计业务操作模式,摒弃了银行由店堂前台接柜开始的传统服务流程,把银行的业务直接在因特网上推出。电子商务(EC)是指通过使用互联网等电子工具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的商务贸易活动,网络银行本质上就是电子商务在我国银行业的应用,因此电子商务技术对我国网络银行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自2005年以来,市场交易额稳定增长,2007年我国电子商务市场规模突破17000亿元。但仍存在传统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升级缓慢、各种先进电子支付手段和软硬件依赖进口等技术层面的问题。
二、基于PEST模型的我国网络银行发展战略研究
1.加强网络银行的法律法规建设
我国目前关于网络银行的金融法规基本处于空白阶段,而网络银行的快速发展对相关的法律法规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只有加强我国网络银行的法律法规建设,通过制定更加全面、完整、科学的法律法规体系确保网上交易过程的合法性、网银用户的合法权益,才能使我国网络银行市场更加有序、健康的发展。目前央行正在研究制订《电子支付指引(第二号)》和《互联网支付业务管理办法》等配套制度,希望我国网络银行的法律法规体系更加完善。
2.采取市场开发战略,挖掘潜在客户
我国拥有世界上其他国家无可比拟的网民人数,这些用户都将成为我国网络银行的未来赢利点。但是我国网络银行的个人客户群主要是年轻人、高学历及高收入人群,还有更多的网民没有使用网络银行业务,目前我国网上银行业务量在整个银行业务交易金额中的比例仅为5%-7%,显然我国网上银行业务的发展前景极为广阔。为此,可以采取市场开发战略,即通过一定的方式开发这些没有使用网银业务的新顾客群,从而提高网银盈利水平的战略。
3.提高网络安全技术,保护用户合法权益
目前我国网上交易主要存在信息安全和财产安全问题,信息安全问题表现为信息泄露、信息丢失和篡改等,信息安全问题直接导致网络银行用户的资金被盗、资金交易过程出错等财产安全问题,而这些问题的出现主要缘于网络安全技术的不完善。因此,为保护我国网络银行用户的合法权益,银行应尽快建立计算机网络的安全体系,改善硬件设施条件,提高软件技术水平。
参考文献:
5550亿,这个数据放在任何一个行业,都会让从业者们兴奋不已。这是去年我国第三方支付的交易总额。
空前的战略高度
近期,有关手机支付的重磅消息接踵而至。中国移动刚刚宣布斥巨资入股浦发银行,直指手机支付业务;中国银联也声称已在6省市展开手机支付业务的大规模试点,气势并不亚于中国移动,大有一较高下的意味。
手机支付是一个多方角逐的新市场,国内手机支付的运营模式包括4种,以移动运营商为运营主体、以银行为主体、以第三方服务商为主体,以及金融机构与移动运营商合作的模式。
手机支付业务包括了远程电子商务和现场手机钱包两种。目前信用卡还款、转账充值、水电煤缴费、网上购物、预订酒店和机票等远程支付功能的使用已开始。在使用现场手机钱包功能时,消费者只需在装有专用POS机的商家刷手机即可买单。
两大巨头的高调姿态,是否意味着手机支付的春天即将来临?
据悉,移动、电信和联通三大运营商2009年全年营收中的95%尚来自线下网点传统交费渠道,而西方国家成熟的网上和无线营业厅业务模式下,超过90%的业务量是通过电子渠道实现的。据业内人士分析,这种电子渠道业务模式是电信交费手段的必然趋势。
电信运营商通过铺设实体营业网点进行市场扩张的手段,在互联网时代越发显得不划算。这时,各家电信运营商的“网上营业厅”开始展现在人们眼前。运营商将业务服务模式搬到网上,使每一台能上网的电脑都能为其营业网点,运营成本骤减,这是一笔精明的账。
但网上营业厅不是电信运营商的独角戏,无论是联通的全国网上营业厅,还是移动、电信按地区设的分公司网上营业厅,都离不开支付宝、易宝支付等国内第三方支付企业的积极助阵。
2009年,中国银行联合中国联通和易宝支付展开合作,中国银行用户可在中国联通网上营业厅使用中行网银为手机、固话、小灵通、宽带进行特惠充值交费活动。
这场中国银行、中国联通和易宝支付“三角恋”无疑将形成一个多赢的局面,同时也将会给日后运营商、银行和第三方支付企业跨行业合作提供借鉴意义的案例。易观国际分析师陈寿送认为,此次活动的主导方中国银行,凭借电信企业用户资源和第三方支付的资源整合能力,较为成功地对中行网上银行业务进行了推广。虽然此次合作尚不足以给合作三方带来巨大经济收益,但是在这场“三角恋”中,中国银行、中国联通和易宝支付这三个分别代表不同行业的厂商在企业发展需求上,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共鸣。
由此可见,市场对手机支付业务未来的前景寄予了非同一般的希望。
面临运营模式抉择
中国移动入主浦发银行进军移动金融市场,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然而业内专家也指出,“中国移动开展手机支付其实是一种代收费行为,而这有超范围经营之嫌,因此目前其业务范围非常有限。”
其实,中国移动与中国银联布局手机支付业务由来已久,双方早在2003年就曾合作,以推动第一代手机支付,但由于流程繁杂,用户体验不佳导致进展缓慢。后来,双方为谋求业务模式的主导地位而各自为战。去年11月,中国移动正式宣布采用RFID技术的SIM卡,通过手机终端刷卡消费,形成了今天采用2.4G赫兹技术的SIM卡方案,目前主要针对小额支付。而银联则采取的是13.56M赫兹的SD卡模式,主要针对大额支付。
不过,银联推广难度大于移动。因为银联自身资本金只有10几亿,而仅一张SD卡需要用户承担188元,还有250万存量POS终端的改造升级,如此规模的投资超出了银联的资金能力。
有关专家认为,以银行与移动运营商合作,由第三方支付服务提供商协助支持的模式是最佳选择。手机支付服务提供商可以是银联或者受监管的独立运营公司,它可以建立一个独立的支付平台,使其独立于移动运营商和银行机构,这样就可以使移动运营商、金融机构和支付平台运营商之间分工明确。除此之外,它还可以简化系统结构,提高运营效率,实现跨行之间的支付交易。
在当前情况下,以快钱、支付宝、财付通等为代表的独立第三方支付企业进入手机支付领域显然具有独特意义。依托开放式的平台,独立的第三方移动支付服务提供商具有整合各方面资源并协调各方面关系的能力,能为用户提供丰富而且专业的移动支付服务,进而通过足够多的应用来支撑支付行业的发展,成为推进金融服务多样化、个人化、前置化的重要动力。
发展之路不平坦
整个手机支付利益链条上的厂商都倾巢而出。事实上,手机支付离我们并不那么近。
决定消费者使用习惯的因素包括手机支付的安全性、私密性、便捷性、易用性以及消费者自身的习惯。
在国家政策和运营商的大力推动,我国手机支付业已初显了发展前景,但从目前全球状况来看,手机支付的发展和普及仍有不少问题与挑战需要解决。
目前阻碍手机支付发展的核心问题的是安全问题。由于是无线传输,因此手机支付的信号在传输中被窃取的危险系数就高,系统的安全和隐私性难以得到有效保障。如何切实保障手机支付的安全,并让广大消费者接受手机支付是安全的这一理念,是摆在产业链各个厂商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
成本费用将成制约手机支付式物联网普及的瓶颈。实现物物相联,首先必须在所有物品中嵌入电子标签,并需安装众多读取和识别设备以及庞大的信息处理系统,这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在成本尚未降至能普及的前提下,手机物联网发展将受到制约。
手机物联网的产业链复杂庞大,其产业化必然需要芯片商、传感设备商、系统解决方案厂商、移动运营商等上下游厂商的通力配合,然而在各方利益机制及商业模式尚未统一、各为其政的背景下,物联网产业发展将不会一帆风顺。
手机支付的发展必然涉及通信技术标准,但目前三大运营商的网络结构、技术标准、通信协议各行其道,不尽相同,其间存在难于兼容、难于自由无缝接入的问题,因此各类层次通信协议标准如何统一需要一个漫长的解决过程。
法律保障的缺位是制约手机支付发展的另一问题。目前我国现行手机支付的政策还不完善,手机消费类增值服务费的征收没有法律保障,市场管理较混乱,使得消费者难以得到对手机消费维护应有的权利。国家相关部门加紧建立相应手机支付安全法律、法规已刻不容缓。
【关键词】 高速公路;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
中图分类号:U412.36+6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
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了交通运输业的繁荣发展,随着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的迅速增长,高速公路在路网中的重要性日益突出,传统的人工收费模式已经越来越无法满通运输业的发展,随着交通量的急剧增大,高速公路收费模式必须进行完善和改革,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应运而生。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可以有效解决因停车收费而引起的交通拥挤、浪费时间的问题,提高道路运行安全和效率,实现安全快速的道路交通环境。因此,在我国发展高速公路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具有重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发展前景很可观。
一、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的概述
1.2系统定义
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是一种车辆不停车地通过收费站点而实现收取过路费、用于道路、大桥和隧道的电子自动收费系统,是为智能交通系统的重要内容,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利用专用短程微波通讯技术,通过收费车道或路侧单与车载单的信息交换.自动识别车辆.采用电子支付方式,自动完成车辆通行费扣除的全自动收费方式,国际上正努力开发并推广的收费方式。
1.2系统构成及工作原理
高速公路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是由前台系统和后台系统。前台系统是利用自动车辆识别技术完成车辆信息的采集,将采集到的相关信息通过通过网络发送到应用服务器进行处理;后台信息的主要功能前台传送的数据信息在应用服务器上完成
用户在高速公路上的业务费用的计算、对用户账号进行扣费操作等。
当车辆进入通信范围时,首先会压到触发线圈,从而启动读写天线,与车载单元进行数据和信息的交换,判断车辆的电子标签是否有效,有效则继续交易,中心管理系统会得到车辆的识别信息,根据不同的情况来控制管理系统的不同操作,利用计算机联网技术与银行进行后台结算处理,完成不停车收费操作,若车辆的电子标签无效,就报警并保持车道关闭,直到车辆离开检测线圈。
二、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的关键技术
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公路收费系统,它综合运用了电子通信技术、计算机传感技术、交通工程和系统工程等先进的技术,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的关键技术如下:
2.1自动车辆识别系统
自动车辆识别技术是电子不停车收费的核心技术,当车辆通过设定的特殊点时,不需要人为采取行动就能准确快速的获得车辆的识别信息,从而进行不停车收费工作。自动车辆识别技术除了运用在高速公路的自动售覅系统中,在公路运输方面也得到了广泛的运用。目前运用较广的几种主要的车辆识别技术如下:
2.1.1光学和红外AVI系统
该系统是通过装在车辆外面的一个代码标志的标签来实现车辆的识别。这个标签里包含了车辆的身份信息,用一系列宽度和颜色变化来表示,类似于条形码,当车辆经过读取单元时标签上的线条数量及颜色被反射到读取单元上,被自动分析识别,从而获得车辆的省份代码信息。
2.1.2 射频和微波AVI系统
射频、微波技术是利用微波通讯技术来传送数据代码,微波系统可以在使用高频时检测出比电感环式检测高很多的速率传送的数据,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增加系统的处理的数据量。
2.1.3 图像处理AVI 系统
图像处理AVI 系统的组成部分有摄像机、图像卡及计算机处理系统,摄像机摄取图像,转换后输给计算机系统进行图像的预处理和识别,一般是识别车牌号、车型等车辆信息。
2.1.4声表面波
车表面波是近年来识别系统研制的技术基础,一个表面波系统由车辆标签,一个带主动式特点的射频读取单元和一个信号处理单元组成,信号处理单元用于翻译标签代码并组成向计算机传输的信息。
2.2自动车型分类系统
高速公路是分车型收费的,不同的车型对应着不同的收费标准,自动车型分类系统就是为此而设计的,常用的车辆分型技术是根据车辆本身的几何参数来设计的,主要有激光扫描分型技术、光幕检测技术和摄像识别技术。
2.2.1激光扫描分型技术
此技术的装置安装在收费车道上方,当车辆进入检测区时,激光扫描器就开始扫描车辆的外形,一般扫描速度是每秒600-700次,利用激光束自动测量车辆的三维尺寸,即车辆的长、宽、高,车辆的体积是判断车型的主要参数。一般在单、多车道自由流电子收费系统。
2.2.2光幕检测技术
光幕检测技术是利用垂直的水平光束检测进入监测区的车辆的外形。当车辆进入检测区时,会通过发射架向车道对面的接收架发射的平行光束从而产生车辆的二维轮廓图形,此技术所采用的光束有超声波、激光和红外线。
2.3摄像识别技术
摄像识别技术,顾名思义,就是利用摄像机的摄像功能来直接获取通行车辆的视频图像,在使用图像处理技术提取车辆的物理参数,从而判断车辆的车型。
三、高速公路不停车自动收费管理模拟系统的实现
3.1模拟系统的构成
该模拟系统的主要构成部分有车载终端、控制中心和银行三部分。
3.1.1车载终端
车载终端主要的工作是系统的定位数据采集,是数据采集终端,由GPS、定位模块、通信网络模块和数据存储模块组成。
3.1.2控制中心
控制中心由管理平台和数据库服务器组成,主要是需要完成系统各个功能的决策工作。数据库接受来自车载终端和银行的信息,并进行处理,然后将处理后的信息输给终端设备。控制中心是系统的数据处理中心,是整个系统的核心。
3.1.3银行业务中心
银行业务中心主要负责接受控制中心发送的关于车主的账户信息,进行划费,然后将结果返回给中心。
3.2模拟系统的主要业务功能
3.2.1信息采集和网络通信功能
信息的采集主要是采集车载终端的相关信息,然后传送到控制中心,控制中心在处理判断处理信息后,把位置信息存储在数据库后,对车辆的收费进行判断决策,最后,控制中心将查询指令和通知等信息返回给车载终端。
3.2.2车辆计费和收费功能
控制中心对车辆位置与路网信息进行比较,然后判断车辆是否该收费,并通过数据库内的费率表得出收费数额然后控制中心将车辆应收费额和车主的账号信息发至银行。银行进行收费处理,收费成功后,将收费结果指令发给控制中心,控制中心再将相关通知返回给车载终端。
3.3系统和车辆的管理功能
3.3.1车辆管理功能
控制中心可以查询、统计注册车辆的资料信息,也可以注册、删除和更新车载终端信息。对车辆进行有效的管理。
3.3.2数据库管理功能
数据库管理功能可以对系统所需的各类数据进行管理和维护,确保数据的安全运行,还可以优化数据库的管理。
四、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的应用前景
电子收费系统代表当今最先进的收费技术,也是未来发展的方向,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与现行的大多数公路收费系统相比,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具有下优势:
4.1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的运用可以有效地解决因停车收费而引起的交通拥挤、浪费时间的问题,提高收费车道的车辆通过能力, 提高公路利用率。
4.2实施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可以提高交通的安全度,避免在停车收费时发生的各项安全事故,简化通过流程,减少事故隐患。
4.3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通过减少人力投入、节省人员工资和管理成本、减少收费工作中的错漏现象来节省运营成本。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建设成本,节约土地资源。
4.4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比传统的人工收费系统桁架节能环保,它减少了车辆的停车次数,缩短排队时间,从而减少了车辆的油耗与排放,也避免了传统收费现场因交通堵塞引起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消耗问题,也促进了我国智能交通的发展。
五、结语
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的发展将会在极大程度上促进我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推动我国交通智能化的建设,交通运输业作为国民经济的“血管”。必将在国民经济的发展上发挥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关键词 网络会计;会计信息;网络技术
网络会计是依托在互联网环境下对各种交易和事项进行确认、计量和披露的会计活动。同时它也是建立在网络环境基础上的会计信息系统,是电子商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帮助企业实现财务与业务的协同远程报表、报帐、查帐、审计等远程处理,事中动态会计核算与在线财务管理,支持电子单据与电子货币,改变财务信息的获取与利用方式,使企业会计核算工作走上无纸化的阶段。网络环境为会计信息系统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持,使之在环境和实务处理上都与传统会计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在网络经济环境下,会计系统以计算机、网络技术等新型的信息处理工具置换了传统的纸张、笔墨和算盘。而这种置换不仅仅是简单的工具改变,也不再是手工会计的简单模拟,更重要的是它对传统会计理念、理论与实务操作方法所带来的前所未有的强烈的冲击与反思。本文将就网络会计的应用分析及发展前景作初步的探讨。
一、网络会计的应用分析
在传统会计下,对商品交易的会计处理是通过大量的纸制单据、凭证,通过手工方式开具单据后再输入电脑完成的。在网络会计下,商品交易方式“无纸化”,电子票据、电子凭证和电子账簿将取代手工二进制的单据、凭证,而且账务处理可以自动完成。此外,商品交割和资金给付将统一起来,在完成交易的同时,利用电子数据交换和交易各方,包括银行、税务、运输等进行各种电子票据和电子单证的交换,完成款项的支付,从而大大简化财务人员的工作量,避免大量坏账的产生。
在网络会计下,会计流程发生变化,大量的数据直接从企业内部或外部其他系统获取,企业信息将实现“数据共享”的信息集中管理。会计信息的传递方式将由附层型变为水平型,新的矩阵型网络组织结构将逐步取代传统的金字塔型的组织结构。企业采购、销售等部门可以将各类信息存储于数据库中,授权的信息使用者可随时获取所需信息。财会部门也可通过网络把会计信息向企业的内部和外部网页上,并把有关信息传到银行、税务、证券交易所等机构,利用网络发送取代传统的纸质或软盘等报送方式,财务信息的时效性和实用性将大大提高。网络会计下,可以实现财务信息的即时报告和定期报告,信息使用者可以随时在网上查阅有关信息,并获取财务分析的资料,提高决策的正确性。同时,在这一过程中,企业财务信息也将接受来自于外部使用者的监督。
在实现操作中,各基层单位运用一定的技术方法。把原始信息通过计算机互联网传递到计算机中心(总公司、总部、某地的记账公司)的主计算机上。主计算机收到原始信息后,对需要核对的数据凭证等发送到互联网上,向有关部门(如税务、银行、工商、开出发票部门、债权债务人等)核对,核对不相符的退还原单位并令其查明原因予以纠正。对一些数据如商品价格、资产价格等可以通过互联网有关部门查询,以确定存货价值、财产物资价值等。对不需要核对的和已核对相符的原始数据,计算中心的主计算机编制记账凭证,并根据记账凭证词汇总总账和明细账及分户总账和分户明细账,将分户账数据上网发送。计算中心的主计算机根据各种账簿编制各类会计报告并上网发送。各基层单位、各财务会计信息使用者通过互联网获取各自所需会计信息。
它还帮助企业实现与业务的协同远程报表。报账、查账、审计等远程处理,事中动态会计核算与在线财务管理,支持电子单据与电子货币,改变财务信息的获取与利用方式。
二、网络会计的发展前景
(一)网络会计将朝着集成化、多元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
①网络会计系统将会使企业的整个生产经营活动的每个信息采集点都纳入到企业的信息网之中,大量的数据通过网络从企业各个管理子系统(如生产管理系统、成本管理系统等)直接采集,并通过公共接口与有关外部系统(如银行、经销商等)相联结,绝大部分的业务信息能够实时转化,直接生成会计信息,从而使会计数据处理呈集成化之势;②经济社会一体化、数字化、网络化将会促使网络会计朝着搜集与提供信息多元化、处理信息空间多元化的方向发展:③网络会计系统可以理解为一个由人、电子计算机系统、网络系统、数据及程序等有机结合的应用系统,它不仅具有核算功能,而且更具控制功能,因此,它离不开人的相互作用,尤其是预测与辅助决策的功能必须在管理人员的参与下才能完成。所以,网络会计系统不能是一个简单的模拟手工方式的“仿真型”或“傻瓜型”系统,而必须朝着具有人机交互功能的“智能型”系统方向发展。
(二)网络会计将更好地满足企业、加强财务管理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