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企业的经营和管理

企业的经营和管理

时间:2023-06-28 17:44:0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企业的经营和管理,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企业的经营和管理

第1篇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我国的企业取得了较为显著的发展和进步,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但是由于经济体制的改革以及市场竞争压力的不断增大,企业所面临的经营风险和困难也越来越多。为了有效改善企业的发展状况,我们应当在企业中积极实施多元化的经营和管理策略,从而更好地增强企业自身的整体优势,进而能够有效应对企业外部环境的变化,从而促进企业的健康长远发展。

关键词:

多元化;企业;经营;管理;思考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2)24003502

随着我国现代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我国企业所面临的经营风险和压力变得越来越大,企业要想在当今社会中更好地适应周围的环境从而获得更好的发展就必须要选择一个多元化的发展战略。只有这样,企业才能更好地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变化,才能不断提高企业自身的市场竞争力,进而促进企业获得更快的发展。

1企业中多元化经营的相关概念

企业的多元化经营是由美国的著名经济学家提出来的,多元化经营也常被称作多角化经营或多样化经营。就当前时期来说,多样化经营涉及我国社会中的各行各业,因此它的相关经营范围是相当广泛的。多元化经营要求企业的管理者要能够尽力满足广大消费者不断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求,同时这也是当今企业多元化经营的主要核心。企业要想实现上述目的就要充分利用企业的经营能力来化解企业所面临的各种经营风险,充分利用企业的技术优势和资金优势来完善企业的多元化经营战略。在企业中实施多元化经营策略可以使企业很好地适应当今社会中的各种压力环境并能够促使企业积极提出合理化的解决措施。实施多元化经营策略能够帮助企业更好地适应当前的市场竞争环境。

2当前时期在企业中实施多元化经营和管理的主要动机和条件

2.1减少企业的经营损失,积极规避企业的经营风险

当前时期很多企业采取多元化的经营策略其主要目的是为了能更好地减少企业的损失,并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规避企业所面临的各种风险。因为对于一个企业来说,企业的产品都存在着一个生命周期,尤其是随着当今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向前发展,企业所面临的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因而企业中相关产品所具有的生命周期也变得越来越短。当企业中的产品处于生命周期中的衰退期时,相应的市场需求就会变得越来越低,甚至会成为负数。因此对于企业来说应当在产品进入衰退期之前就要积极进行新产品的研发,从而以新产品替代旧产品。为了能够使企业所面临的经营风险变得更加分散,并能够顺利将企业的经营风险进行转移,企业应当要积极采取多元化的经营策略,从而使企业在一个产品的销售遭到挫折时可以通过其他的途径来积极开拓市场,这样就可以弥补企业经营的缺陷和不足,进而不断增强企业抵抗风险的能力。另一方面,当今的市场需求呈现出不确定性及多样性的特点,这也使得企业选择多元化的经营策略。企业通过多个市场可以有效分散企业的经营风险,这样可以实现企业的稳定、安全经营。

2.2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从而使企业获得更多的经济利润,不断提高企业中资金的使用效率

在当今社会中,任何一个企业或行业都存在着一个对应的生命周期,当一个企业处于衰退期的时候为了能够获得更好的发展,企业常常会转向一个新的有希望的发展领域。多元化经营发展战略常常能够使企业找到经济增长点。一个企业经过长期的发展常常能够积累较好的有关经营和管理的知识,企业的形象和信誉以及企业的商标都是企业中的无形资产。企业若能够充分发挥这些优势必将能够为企业的发展带来更多的经济利润和成长机会。

3当前时期我国企业在多元化经营和管理中所面临的现状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向前发展,我国在经济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成果,但是企业也因此面临着更为严峻的经营风险和挑战。在这种环境下,很多企业选择了多元化的经营和管理策略,但是能够正确运用多元化发展战略并为企业带来丰厚利润的企业却少之又少,因此我国大多数的企业还没有成功转型为现代化的多元化企业。导致这种状况的原因就是很多企业只是在发展的过程中盲目进行模仿。有一些企业在转型的过程中没有充分考虑到自身的实际情况。另一方面,当前我国的市场经济没有较高的发育程度,一些企业也没有深入学习和挖掘多元化企业的发展轨迹和管理经验,只是过分关注企业的规模扩张却忽略了提高企业的管理素质。

4当前时期我国企业在多元化经营和管理中所面临的主要风险

当前时期我国的很多企业选择了采用多元化的经营和管理策略,这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企业的快速成长,但是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同样也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风险。这些风险表现在很多方面。第一,企业在采用多元化经营和管理策略的同时开发了很多种类的产品,这些产品能够为企业的发展带来更广阔的市场和发展空间,但与此同时也会产生巨大的资金需求。但是从总体上来讲,我国资本市场上的资金供应还是有一定限制的。因此,企业要想从资本市场中获得巨大的资金数额还是相当困难的。企业中现有的资金难以满足企业的发展需求,这对于企业的长期发展来说是相当不利的。

一个企业要想在一个相对陌生的领域站稳脚跟就必须要积极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加强对企业品牌的宣传,对于企业来说相应的广告费和宣传费也是一笔不菲的开支。当企业面对一个新的市场时,开拓市场以及开拓产品都需要巨额的资金。有一些企业在实施多元化战略时,常常会选择短期战略忽视了长期战略,企业会在市场竞争中一味地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对软件的投入。这样就使企业生产的产品难以获得良好的竞争优势。这样的企业实施多元化经营战略会使企业的日常经营和管理变得越来越艰难。就目前来说,在我国实施多元化经营和管理的企业多是一些跨国经营的企业或者是跨行业进行经营的企业,相对陌生的经营环境常常会导致企业难以形成有效的经营和管理体系。这样也无形中加大了企业的经营难度,最终使企业的经济效益受到严重影响。

5如何有效强化企业的多元化经营和管理

5.1根据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协调企业的多元化发展

企业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当采用多元化的经营和管理策略时,一定要平衡好一元化经营与多元化经营之间的关系,企业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和相关特点对一些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并且还要做到因人而异,避免多元化经营的盲目化与无限制性。企业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一定要紧紧抓住市场和利润。另一方面,企业还要注重企业自身与外界之间的关联和融合,从而能够有效配置企业中的各种资源,并且使企业内的各个产业之间也能够相互协调、共同发展。企业要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多元化经营和管理模式,不断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和知识水平,进而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5.2注重抓好核心企业

当企业实行多元化的经营和管理模式时应当要具备属于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企业也应当要在企业中积极进行培植,这样才能够有助于积极发展和维护企业的竞争优势。一个企业要想在当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确立自己的竞争优势就要拥有自己的核心产品,并能够围绕这个产品积极采取多元化的经营策略。

5.3不盲目扩大企业的规模和市场,采取多元化战略

当企业实行多元化的经营和管理策略时应当保持一个适宜的度,同样企业的规模也应当要保持一个合理的度。如果企业的发展超出了适度的规模就会使企业内部的相关交易成本提高,与此同时企业规模的扩大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多了企业的管理层次,其中企业个别部门的利、权、责也难以有效实现,同样企业中也缺乏良好的激励机制。因此,当一个企业的规模扩大时应当要严格遵照相应的市场价值规律。如果一个企业在实施多元化的经营和管理策略中没有顾及到资源、技术、市场以及资金等多方面因素,就会严重限制到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和企业的布局。企业一味地贪大扩张也不利于实现其规模效应,严重情况下甚至会对企业带来灾难性的影响。

6结语

随着当前时期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以及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我国的很多企业都采取了多元化的经营和管理策略,但是却很难收到理想的效果。对于企业来说应当要积极遵循多元化经营和管理的原理和机制,在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的基础上认真进行研究和探讨,从而促进企业在新时期取得更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楠,孔令艳.浅析多元化经营战略下的民营企业管理[J].中国商贸,2012,(12).

[2]宋立秋,王菁华.浅析多元化经营战略下的民营企业管理[J].中国商贸,2011,(30).

第2篇

关键词:房地产开发;经营;管理;策略分析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due to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hina's economy, the real estate industry have mushroomed, arises spontaneously. Domestic real estate industry is developing rapidly, and the produced great economic benefits in the meanwhile, the competition is becoming increasingly enormous pressure. Therefore, the real estate development enterprise for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management and management is to ensure that its shares of market, in an increasingly competitive real estate industry to an invincible position in the inevitable requirement. This paper starting from this background, 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s the development and management of real estate management process problems, and in the light of the problems of the practical and effective solution to, aiming at China's real estate enterprise to provide necessary theoretical guidance.

Keywords: real estate development; Business; Management; Strategy analysis

中图分类号:F293.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房地产开发企业经营管理的主要部门

1.工程部门

工程部门主要代表开发商对其所建设的工程项目进行日常管理,其主要内容包括:工程材料的采购与库存;确定施工企业并协调相关事宜;对施工质量和施工制度进行有效监督;对相关合同进行有效管理;在施工过程中给出适当的合理化建议等。

2.财务部门

财务部门主要负责企业的资金管理,定期并提供能够显示本企业财务收支状况和经营状况的资金支配报表,主要包括三部分内容:其一,建立保证工程项目顺利实施的融资计划;其二,负责施工单位的各个款项的发放;其三,处理企业自身在经营过程中产生的营业费用等。

3.销售部门

销售部门主要负责把企业产品――楼房推向市场,其主要工作内容包括销售方式的选择、销售方案的策划、销售价格的制定和销售渠道的建立和探索等。

4.人事部门

企业人事部门的职责是:对企业项目开发的相关人员的工作进行科学分配、对企业员工的相关资料进行有效管理,对员工进行绩效考核,建立行之有效的激励体系等。

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各个部门分工十分明确,其经营管理的过程就是各个部门相互协作的过程,因此,房地产企业必须加强各个职能部门的管理,同时还要不断强化各个部门的协作意识,确保其经济效益的顺利实现。

二、当前房地产开发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房地产开发企业在经营中管理过程中存在着许多问题,这些问题出现既有观念的原因,同时也有体制方面的因素,具体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观念上的危机

观念危机是导致房地产开发企业经营管理出现问题的根源所在,这种根源性问题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

第一、被动的市场意识。这种市场意识认为,用计划经济的体制和行政的手段能够完全替代市场经济自主调节的手段,究其根源,还在于一些政府和行政主管部门的行政干预,这些部门认为:现有的市场体制并不完善,许多开发公司在面对市场竞争时,已经做了充足的准备,但却无用武之地,只好被动的等待市场竞争的到来,进而导致了开发企业市场机会把握不准、竞争条件不均等、信心不足,怨天尤人,严重影响了房地产开发企业的经营和管理。

第二、盲目的市场意识。这种意识认为:房地产开发企业唯有靠引进外资才能带动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发展,而不是从企业自身的经营和管理模式入手,以至于使企业不能准确的进行市场定位,进而影响房地产开发企业的经济效益。

第三、狭隘的市场经济意识。这种经济意识认为:市场经济的初期,可利用各项制度的不完善进行房地产开发投机,这种意识只注重企业的短期效益,不注重企业的长远利益,专心于市场漏洞,无心于企业内部经营管理,最终导致了企业经营管理的失败。

2.资源配置不合理

一些规模较小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其人、财、物配置不甚合理,资源浪费现象严重,以有限的资金进行多头投资,经营规模小,其社会、环境以及经济效益根本无法同步实现。这些问题也是房地产开发企业在经营和管理过程中必须考虑的问题,因为,资源配置不合理往往会导致这些企业难以应对由于市场扩张而产生的危机,进而面临倒闭的危险。

3.部门协调能力差

部门协调是房地产开发企业经营和管理成败的关键,同时也是其能否顺利实现其价值的关键。然而就当前我国房地产企业的发展来看,也多企业不能够彻底解决企业内部各个职能部门之间的关系,其管理缺乏系统性和有序性,各个部门之间缺乏协作意识和协调能力,这样不仅使得企业各个部门的办事效率大大降低同时也大大削弱了房地产开发企业的综合实力。

三、房地产开发企业经营管理的有效途径

针对房地产开发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入手作为其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

1.更新经营管理理念

房地产开发企业在其经营管理过程中要不断更新和完善自身的管理理念,革新原有观念,时刻以市场为中心,时刻关心相关政策法规,便被动为主动,变狭隘为开阔;变盲目为有目的性,使自身的经营管理理念与市场相一致,与时代相契合。

2.合理配置企业资源

设置专门的企业资源管理机构,既包括人力资源的管理,同时也包括成产及投资资源的管理,完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和监督机制,充分发挥企业人力部门在员工考核、激励以及机制设置的作用,确保房地产开发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的有序进行。

3.强化部门协调

加强企业内部各个部门人员之间的交流,引入同级别换岗学习机制,强化员工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强化团队意识的注入和培养,定时对换岗人员进行考核,根除企业内部个人英雄注意的不良之风,企业各个部门要加强与其他部门的互助协作能力,以达到房地产开发企业产、销系统化的经营和管理目的,确保房地产开发企业自身经济和社会效益的顺利实现。

参考文献:

[1]: 兰峰等:房地产开发与经营[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第3篇

文章编号:1004-4914(2016)03-270-02

一、企业经营创新的背景

经过30多年的快速发展,我国已有百余家企业进入世界500强,但是这依然没有改变制造大国而非制造强国的局面。更应该引起重视的是,这百余家世界500强的绝对主体是国有企业,大部分是依靠行政兼并和资源垄断等方式形成的强大,而不是凭借企业自身的技术和管理实力壮大起来。

伴随着经济增速下调,我国经济运行仍面临着不少困难和挑战,经济下行压力仍然较大,结构调整阵痛显现,企业不可以按照以往所谓成功模式继续快速扩张,企业将面临许多新问题,新矛盾,如何做强、做优、做大、转型升级已成为现代企业发展的客观趋势。

体制创新、技术创新、产品创新、文化创新等等无疑是企业转型升级重要课题,而经营创新更是企业转型升级的题中之义。企业需要坚持变中求新、变中求进、变中突破,走出一条质量更高、效益更好、结构更优、优势充分释放的发展新路,推动我国经济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优化、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进。真正实现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型升级。

二、经营与管理的关系

(一)经营和管理的区别

经营是根据企业的资源状况和所处的市场竞争环境对企业长期发展进行战略性规划和部署、制定企业的愿景目标和方针的战略层次活动。经营解决的是企业发展方向和发展战略问题,具有全局性和长远性。管理的定义众说纷纭、说法不一,目前国内大部分企业的管理倾向于亨利?法约尔1916年出版的《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中提出的观点:管理是普遍的一种单独活动,有自己的一套知识体系,由各种职能构成,管理者通过完成各种职能来实现目标的一个过程。

1.经营和管理的主客体不同。经营的主体是企业家。企业家是在市场经济环境中不断经营创新的专家,拥有“做正确的事”能力,能带领全体职工超常发展使企业成为行业第一。经营的客体是客户,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搞好经营,必须到市场中去,细分市场,千方百计调查研究和设法满足不同客户需求。

管理的主体是各级管理者,关键在于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做到卓有成效。相对应地被管理者就是管理的客体。对被管理者而言,我们所重视的是效率,即“把事情做对”的能力。企业管理的关键必须以人为本,使职工提高技能,适应工作岗位需求,多快好省地为企业创造出客户满意的产品与服务。

2.经营和管理的功能不同。经营解决企业的方向、市场、战略等问题,企业在市场上干什么、如何干、如何发展、对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至关重要。战略性的经营决策涉及企业的宏观和全局,如果出错会给企业带领灾难性的损失。经营属于“开源”,是挣钱,其目的是寻找企业资产不断获得最大增值机会,并加以实现。

管理解决企业内部职工的秩序、纪律、工作胜任能力、积极创造性和提高资产利用效率等问题。向管理要效益,实现途径是提高质量、降低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加速资金周转、节约物耗等,成本、质量、效率是管理永恒的话题。管理属于“节流”,是省钱,是企业内部和局部问题,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基和保障。

3.经营和管理的实现途径不同。经营实现途径具有高超的艺术性,经营是企业家对市场的直觉、理解、悟性、预测判断和把握,没有固定模式,没有学习软件。经营必须随着市场的变化而变化,市场不同、行业不同、企业不同,企业家经营的路子也不尽相同,而且无法照搬。

管理实现途径具有较强稳定性和规律性,企业的管理制度、机制、文化必须相对稳定。无休止的制度变化对管理者是成本,对被管理者是情绪抵触。管理比较讲究规矩和范式。企业管理有模式,有软件,且不保密,可以到其他企业学习和照搬,其科学性和规律性相对较强。

(二)经营和管理相互作用的关系

经营战略决定管理方式。经营战略表达企业家为实现目标对现状和未来的判断而做出的取舍,具有纲领性、方向性和策略性。正确的经营理念是企业对市场规律的准确把握,加之合适的管理支撑,企业才能基业长青。在企业确定正确的经营战略之后,与之相匹配的管理战略才能充分发挥效果。

管理水平影响经营效果。无论构建多么完美的经营战略,如果不辅以合适的管理进行实施,终将昙花一现。经常有企业抱怨:“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想法成为别人的成果。管理水平越高,经营效果越容易实现,同时经营效果的实现又进一步促进管理水平的提高。

在正常的市场经济运行,特别是在经济下行、结构调整的时候,企业家不可以按照以往所谓成功模式继续快速扩张。如何持续进行经营创新,“做正确的事”,把握正确的发展方向,是企业生存之道。

三、企业经营创新的推进

经营创新是以盈利为目的,以市场为对象,在商品生产与交换、资产运作和资本运营等活动中,全面、系统、创造性地按照市场需求,不断创造并满足市场需求的动态过程。当前,国内企业最薄弱的环境是经营,最差的能力是创新,最需要转变的是观念,最应当提高的是经营创新决策能力。

经营创新,对于销售,就是组织加强市场网络建设,织网捕鱼、布控渠道,提高市场占有率;对于企业家,就是通过品牌战略、资本运作和人才聚集等策略实施企业的经营模式创新。

(一)营造经营创新氛围

企业经营创新实践活动的生生不息离不开创新文化氛围的推波助澜。

创新原动力包括兴趣、危机和责任等三方面。兴趣从心理学角度讲是指人的个性、特长和兴趣的实现会带来自我满足,像大发明家爱迪生,创新就是他的兴趣,一生乐此不疲,发明数以千计;危机是对组织和个人的考验,墨守成规、萧规曹随,都不能化解危机,求得新生,只有改弦更张才能重见新阳;责任是一种职业道德,是担当道义者出于对社会、民族的强烈责任感而挖掘并奉献自己的聪明才智,不断推陈出新。

要催生创新成果,应当催生创新文化氛围。首先是物质层面:企业的建筑物包括办公大楼、生产厂房和雕塑标志等都要格调新颖、健康活泼、蕴含正能量、传播正能量、激发正能量;其次是把创新放在首位。要制定专门的制度鼓励创新,允许试错,宽容失败,打消创新者的后顾之忧,激发职工保持创新兴趣,保护职工创新行为,规避和补偿无法预料的创新风险;最后是精神层面:企业职工能够形成共同的创新价值观念、创新思维方式,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最高层次,是文化建设得失成败的关键。在优秀的创新文化氛围中,企业激励导向要以有创新兴趣为标杆,要以有居安思危的危机意识者为榜样,要以有铁肩道义的重任意识者为楷模。

(二)培育经营创新理念

只有撕开观念的扣子,才能迈开发展的步子。任何事物发展的首要问题都是观念问题,都必须打破旧观念、树立新观念,经营创新也不例外,经营创新的对立面是传统经营。传统经营的弊病:重管理、轻经营。其实,亏损企业的管理滑坡只是现象和结果,而不是原因和本质,根本是经营出了问题。

树立经营创新观念就是一要认准和跟紧“领导”。市场是企业的领导,这叫市场导向。二要把握着力方向。经营是企业的龙头,龙头引领方向。三要夯实基础。管理是企业的基础,没有管理就没有纪律、没有规范,结果就是一盘散沙。管理要为经营服务,不能搞形式主义的管理,阻碍经营。四要用好工具。技术和管理都是企业的工具,常说的技术/管理导向或技术/管理先导其实恰恰是一种经营上的误导,若离开正确的经营决策,开发的产品/管理工具只能是样品;但是,如果在正确的经营决策下,利用好的技术工具,就可以不断地开发出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精的好产品,以刺激、拉动和创造需求;同时还可以利用所掌握、控制和垄断的核心技术,推迟新产品的上市供应,以提高企业原有工艺设备的利用效率。

(三)加快产业升级和转型

很多企业其实管理做得并不差,差的是在经营上没有太多的变化和创新,反而在管理上不断地寻求变化。这样就导致了我们很多企业管理水平远大于经营水平,而当管理水平高于经营水平的时候,很有可能出现亏损的结局。

微笑曲线(图1)形象地告诉我们:当前制造环节产生的利润低,全球制造业供过于求,但是研发与营销的附加值高,因此企业经营创新未来应朝着微笑曲线的两端发展,也就是在左边加强研发创造的智慧财产权,在右边加强客户导向的营销与服务,增加渠道和服务的附加值。加快企业产业升级和转型,在产业链分工的“微笑曲线”中占据有利位置。

产品升级,从原来低档往中档,中档往高档的办法,引导消费,创造市场需求;产品下移,追求的不是提高附加值,而是细分市场、创造不同的市场,让营销固定成本往下降,创造规模经济的概念;生产技术升级,通过研发和自主创新,增加企业生产技术的科技含量;创新商业模式,网络集成,缩短销售渠道,建立直接供销关系,终端为王,渠道缩得越短,附加值就越高;塑造品牌价值,给拥有者带来溢价、产生增值的无形资产,提升价值创造能力。

四、结论

第4篇

投资移民临时居留类别申请(非担保类)

具体要求:申请人具有成功的商业投资管理记录;申请人至少有3年的经营经验;所经营的生意或所管理的投资项目的总资产不少于150万澳元;申请人对此生意的所有权不少于10%;申请人拥有25万澳元的商业资产和个人资产;实质性的将净资产投入澳洲政府许可的指定项目至少4年;打算将不少于150万澳元的资金投资到澳洲指定项目的申请人名下;申请人没有不合法的商业活动记录及历史;申请人年龄在45岁以下并且有英语基础,IELTS每门 5 分以上 。

投资移民永久居留类别申请(非担保类)

具体要求:申请人持有投资移民临时居留签证;申请人已保持在澳洲指定地区连续投资4年;申请人在过去的4年中至少有2年在澳洲居住。

投资移民临时居留类别申请(担保类)

具体要求:将投资的生意被澳大利亚州政府及领地政府担保及申请人打算在那里居住至少2年;申请人具有成功的商业投资管理记录;申请人至少有3年的经营经验;所经营的生意或所管理的投资项目的总资产不少于75万澳元;申请人对此生意的所有权不少于10%;申请人拥有12.5万澳元的商业资产和个人资产;实质性的将净资产投入澳洲政府许可的指定项目至少4年;打算将不少于75万澳元的资金投资到澳洲指定项目的申请人名下;申请人没有不合法的商业活动记录及历史;申请人年龄在55岁以下无需英语能力。

投资移民永久居留类别申请(担保类)

具体要求:投资的生意被澳大利亚州政府及领地政府担保;申请人持有投资移民临时居留签证;申请人已保持在澳洲指定地区连续投资4年;申请人在过去的4年中至少有2年在澳洲居住。

澳洲企业家移民

企业家移民临时居留类别申请(担保类)

项目特点:周期短,6-8个月可获签证;一人通过,全家移民。

具体要求:将创立的生意被澳大利亚州政府及领地政府担保;申请人有一个相当成功的生意并至少在4年中的两年内有30万澳元的年营业额;申请人对此生意的所有权不少于10%;此生意创造出的净资产和个人资产不少于25万澳元并且申请人在拿到163签证后两年内将25万澳元投入澳大利亚;申请人持续性的参与生意的经营和管理;申请人许诺在澳洲将继续拥有对生意的所有权和参与生意的经营和管理;申请人没有不合法的商业活动记录及历史;申请人年龄在55岁以下,无需英语能力。

企业家移民临时居留类别申请(非担保类)

具体要求:申请人有一个相当成功的生意并拥有20万澳元生意资产和50万澳元的年营业额;申请人对此生意的所有权不少于10%;此生意创造出的净资产和个人资产不少于50万澳元,并且申请人在拿到160签证后2年内将50万澳元投入澳大利亚;申请人持续性的参与生意的经营和管理;申请人许诺在澳洲将继续拥有对生意的所有权和参与生意的经营和管理;申请人没有不合法的商业活动记录及历史;申请人年龄在45岁以下并且有英语基础,IELTS每门 5 分以上。

企业家移民永久居留类别申请(非担保类)

具体要求:申请人持有企业家移民临时居留签证;在过去的2年中在澳洲拥有并策划及管理1个或多个运作良好的生意;在12个月内此生意为申请人带来实质性的净资产和个人资产不少于25万澳元,对此生意的净资产拥有不少于10万澳元和具有30万澳元的年营业额;雇佣2个以上非申请人亲属的澳洲人或当地永久居民;申请人没有不合法的商业活动记录及历史;申请人在过去的2年中至少有1年在澳洲居住。

企业家移民永久居留类别申请(担保类)

具体要求:申请人持有企业家移民临时居留签证;在过去的2年中在澳洲拥有并策划及管理1个或多个运作良好的生意;雇佣1个以上非申请人亲属的澳洲人或当地永久居民;在12个月内此生意为申请人带来实质性的净资产和个人资产不少于25万澳元;申请人没有不合法的商业活动记录及历史;申请人在过去的2年中至少有1年在澳洲。

资深企业管理人员移民

资深企业管理人员移民 ( 临时居留 )

具体要求:申请人所在企业2年内年营业额不低于5000万澳元;此职位创造出的净资产和个人资产不少于50万澳元,并且申请人在拿到161签证后2年内将50万澳元投入澳大利亚;申请人没有不合法的商业活动记录及历史;申请人年龄在45岁以下并且有英语基础,IELTS每门 5 分以上。

州/领地政府担保资深企业管理人员移民 ( 临时居留 )

具体要求:申请人所在企业2年内年营业额不低于1000万澳元;此职位创造出的净资产和个人资产不少于25万澳元,并且申请人在拿到164签证后2年内将25万澳元投入澳大利亚;申请人没有不合法的商业活动记录及历史;申请人年龄在55岁以下无需英语能力。

注: 资深企业管理人员移民和州/领地政府担保资深企业管理人员移民无相应的永久申请类,申请人可申请雇主提名( 856)类永久居留签证。

杰出商业人士移民

第5篇

关键词:林业经营;管理制度;林纸一体化

目前我国成功的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实现了林纸一体化。林纸一体化主要是从多元化的投资主体中体现的,通过将产权清晰的投资主体有机结合起来,在法制的基础上来完成交易的行为。该模式在发达国家已经取得了理想的效果,但在我国由于林业经营和管理制度存在一些不足,导致跟宏观经济氛围不协调。所以要想走林纸一体化的经营道路,就必须要守善林业经营和管理制度,做到纸业和林业在生产和经营过程中真正的结合起来,实现林纸一体化的过程,达到“共赢”的状态。

1 管理制度和林业经营过程受林、纸产业政策的约束和要求

在“林纸结合”中,必须要注重“林”的建设,通过对管理制度和林业经营的创新和改进,建立单一的、专门的纸浆林,为造纸企业更好的提供一条龙服务,满足木浆原料的需求。

速生丰产林营造最大的问题是土地分散在农民手里,土地承包法有明确规定农民是自愿进行土地流转,不能强行收农民的土地。

据了解,目前广西有三种操作模式值得借鉴:第一种是“现租后补,利润分红”。农民与浆厂的利益挂钩,浆厂对农民的林地先租用,待浆厂投产以后,把农民土地作为股份入股,按入股分红,这样操作,每亩地农民收入可能超过一两百块钱,农民可以长期受益。广西高峰集团就担当起中介的角色,高峰集团是由广西8家国有林场组建而成。这就是企业+公司+农户的模式,政府可以规范和监督企业行为。第二种是“先支后结,林木分成”。先支就是先给农民支付一定的生活费,10-15元每亩,待木材收益的时候按三七开,到时再进行结算。第三种是“订单林业”。先投资后回报,投资者按每亩林地所需成本,先付给农民费用,可以鼓励农民利用零星土地多种树。

云景林纸所在地思茅地区景谷县森林覆盖率为74%,没有多少荒山荒地可用,1998年云南省政府决定划100万亩林地交由云景林纸经营,开中国林纸一体化之先河,催生了国家林纸一体化产业政策。每年砍10万亩,种10万亩。2002年国家将云景林纸木浆生产线完善和原料林基地建设工程列为国债扶持的林纸一体化建设项目,2004年5月云景林纸木浆生产线完善工程验收,并开始赢利,标志着思茅林区林产工业体系形成,思茅森林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确立。

我国《森林法》中没有分局商品林和公益林的性质差异来确定林权的类型以及林权制度,所以同一中管理制度来管理不同类型产业,导致了森林资源的保护和利用产生了长期的矛盾。因此,林地的产权、林木交易权、和林木所有权的不完善导致市场配置森林资源得不到发挥。

所以实行林纸一体化需要跟政府和林业企业在管理制度和管理经营方面不断创新,实现家庭联营、委托经营和几桶合作经营的模式,创建新的林业经营实体,促进资金、资源、人才和技术等要素的流动,提高森林资源的经营水平和规模的效益。

2 加速推进云南林浆纸一体化进程

2.1 坚定加快云南林纸产业发展的决心和信心 云南是全国森林资源的大省,要抓住全国进行林纸一体化建设布局调整的机遇,坚定不移地推进云南林纸一体化产业发展。

2.2 认真搞好森林资源二类调查 目前思茅、文山、曲靖等林浆纸主要基地建设的州市没有较为准确的资源数据。建议安排专项资金, 进行二类资源清查(核查),并在资源调查清楚的基础上,建立森林资源动 态监测体系。

2.3 认真做好林浆纸一体化发展规划 有关州市要在《云南省林纸一体化发展纲要》和《云南省林业产业发展规划》的框架下,结合当地国民经济发展计划、县域经济发展和新型工业化发展纲要,尽快明确农业用地、畜牧用地和林业用地,尤其是要落实现有宜林荒山用地等地类,加快低产林改造和抚育问伐的力度,为林浆纸基地建设提供集中连片的造林地块。

2.4 加快推进森林资源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

2.5 正确处理人工林与天然林的问题 现思茅市人工林仅占10%,天然林占90%,仅靠抚育间伐材无法满足规模化林纸发展需求,需在现有法规的允许范围内妥善建立和加大商品林中低产林改造的工作。

2.6 加快推进金光集团林纸产业进程

2.7 积极解决公司原料的供应问题 在工业原料林经营模式上要采取多元化建设模式,发展租赁土地造林、合作造林、订单林业等模式。切实解决和缓和当前林纸企业生产原料严重不足的问题。

2.8 加大林业科技改革工作。 应结合云南林纸发展的现状,加大林业科研和推广的投入;切实引导林业先进实用技术的推广和速生树种品系的筛选和提升。

3 结束语

林纸一体化是我国未来林业和纸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实行林纸结合,做到“以林为本,以林养纸,以纸促林,林纸相结合”,做好纸浆基地的建设工作,合理的安排造纸企业的生产和纸浆基地的结合,共同实现林纸结合的经营模式。

第6篇

二、我的职责(责任):

1、按公司的经营目标和计划的完成负责,对服务部各个部门进行管理;

2、制定和完善部门内部工作计划、管理制度、业务流程、财物预算等相关规定,确保部门工作高效、规范,对直接分管各部门的业绩和管理结果负责;

3、重大质量问题和服务纠纷的处理负责;

4、定期向总经理报告生产、经营和管理工作,并听取意见,接受监督;

5、定期向厂家报告经营和管理工作,对相关检查成绩负责;

6、若因管理失职造成的损失,应付经济责任和行政责任;

三、我的管理范围,服务站各级员工。

四、我的工作内容:

1、全面管理服务部的各项工作;

2、严格贯彻厂家核心流程,做好服务部安全生产和设备管理工作;

3、努力提高维修质量,提高索赔通过率,保证一次性修复率和备件供应率;

4、与厂家售后服务部相关部门及时沟通,传达奥迪区域会议精神,为相关检查相关成绩负责;

5、直接领导服务部各部门的经理开展各项工作,使服务站各部门协调发展,以达到预期目标;

6、及时掌握和监督备件供应情况,制定备件采购的原则,减少库存资金占用、提高资金周转率和备件的利用率;

7、加强生产管理、成本控制,降低消耗、杜绝浪费;

8、负责制定员工培训计划抓好人才队伍建设,制定相关岗位的薪酬考核标准,根据服务站的工作需要行使对各部门的人员调动、生产安排;

9、按月、季度统计相关的经营数据,负责向总经理和厂家报告生产、经营管理方面的工作情况,对公司经营活动提供合理化建议;

10、搞好文明生产提高企业的整体形象和员工的整体素质,维护远航品牌形象和公司的企业形象;

11、制定本部门的标准流程、作业工艺和员工行为规范并且致力于实施与落实;

12、为服务部的业务开发和服务营销提取合理化建议,为提高企业的维修收入和忠诚用户数量努力;

第7篇

(一)会计的传统职能。

会计在经济管理活动中所具有的功能统称为会计职能。《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中明确阐明,会计职能分为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会计的核算职能包括对经济信息的搜集、管理、处理、储存和输送不同的会计信息;会计的监督职能是通过采用对经济活动的调节、指导、控制等措施实现对经济活动的考核与评价。会计的核算与监督职能是会计的传统职能,二者也是紧密相连的。

(二)会计的职能转变。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企业管理要求的提高,会计在经济活动中的职能作用也在逐步完善和转变,其主要的转变形式体现为由传统的核算型会计向管理型会计的转变。会计的核算职能亦称为会计的反映职能,即对企业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连续、系统、综合的记录、计算及分析。以确保客观反映经济活动的过程和结果,从而为经济管理提供信息。这种核算只能对企业经济进行事后总结和信息汇总,分析企业经济活动的运行情况。而由原来的核算型会计转变的管理型会计则更适合现代企业经济的发展,会计的管理职能着重服务于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其内容十分广泛,主要包括规划、决策、控制、评价等工作。管理型会计是在算账和报账的同时执行本企业内部的生产经营和管理任务,用会计工作方式分析之后为管理者提供信息,进而进行规划决策,确保企业稳健发展。

(三)会计职能转变的原因。

(1)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随着现代社会的网络信息化,电脑上各种办公软件和工作程序的更新换代,使会计的工作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和挑战。电算化会计的出现,使会计工作变得更加方便快捷,会计的工作重心也也发生了偏移,这就使得会计的职能不得不发生一些改变。(2)价值观念变革的主观需求。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企业的发展也加快了脚步。而会计是一个企业的工作重心,其职能的发挥也显得日益重要。企业为实现本身的利益最大化、减少生产和经营中出现不必要的损失、提高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往往对会计的事前策划、事中指导能力要求也逐渐变高。(3)企业会计自身的变革需求。当下我国的会计工作一直处于发展和完善的局面,很多工作内容和手段尚未完善。而随着社会科技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会计工作也需要与时俱进,跟上时代潮流的步伐。

二、会计管理职能的优势

相对于传统的会计核算职能,会计的管理职能优势作用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首先,适应对外开放的需要。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经济已实现全球化。自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后,对外开放程度已日趋繁荣。而在会计工作方面,传统的核算型会计已逐渐落伍。我国须跟上时代的步伐,适应对外开放的需求,着眼于全局,实现会计职能的转型,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其次,会计管理职能能够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的发展能促进市场经济的进步,而也受市场经济发展的干预是与时俱进的,如果不更新和接纳先进的知识和管理经验就会落后。而管理型会计既适应企业内部的预测和决策分析特点,也适应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另一方面,会计管理职能能够适应现代企业制度。现代企业制度的制定以市场需求为核心,拥有良好的生产经营和先进的管理方式都离不开对市场的观察和分析。而管理型会计适应现代企业的发展需要。最后,会计管理职能还具备解决企业亏损能力。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当企业的经营状况和管理制度不良时,常常会导致企业的经济出现亏损情况。而会计的管理职能能通过预测和决策,有效防治企业在经营管理上的不足。使企业的经营和管理状态保持最佳状态,实现最大化利润。

三、当前会计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会计理论体系不健全。

自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来,会计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基本都引自西方国家,如今还未形成一个适合我国国情的会计管理理论体系。而关于会计理论研究的工作也还不足,缺乏专业的研究队伍,存在技术落后、信息滞后等弱点。

(二)会计核算手段落后。

目前,我国大多数大型企业虽已使用了会计的电算化技术,但是更多的中小型企业仍存在使用手工记账的会计工作方式,或者电算化技术利用率低等情况。这不仅影响了会计的工作效率,还阻碍了会计工作在技术方面的发展。且传统的核算型会计仅仅执行对企业经济活动后进行记账的工作,缺乏事前决策、事中控制的环节,亦缺乏一定的主动性。

(三)财会人员的素质水平不高。

我国多数企业对财会人员和会计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导致出现会计工作者的业务水平不高、专业知识薄弱、思想观念陈旧等现象。

四、实现会计职能转变的策略

(一)重视会计管理职能的发挥。

会计的管理作用在现代企业的生产经营中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企业领导要实现对企业的正确决策,离不开科学合理的财会信息作参考。因此会计部门对企业经营管理来说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企业领导更应大力支持本企业会计事业的发展,强大会计队伍。只有当企业管理者对会计的管理职能高度重视,才能充分发挥会计管理职能在企业发展的中的作用。

(二)会计工作的重心转移。

当前会计工作的重心应转移到企业管理中来。着眼于为企业的经营和管理服务,利用会计知识找出企业各部门存在的弊端,提出改进方案以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核算和监督虽然是会计的主要工作内容,但是在社会经济发展和企业制度变革的背景下,会计的职能应做出适当的改善和扩展。

(三)现代管理方法的应用。

传统会计难以做到使用现代管理方法为企业的各种考核和分析提供科学依据,要实现会计管理职能的转变,应加强现代管理方法的应用。会计通过对本、量、利的分析能够反映企业在成本、业务量和利润之间的关系,使企业的利本比最大化。在会计工作中加入现代管理的方法,可以使会计在企业的发展方向提供参考依据,为企业的科学发展做出贡献。

(四)加强会计电算化的实用性。

我国很多企业还存在会计电算化应用率较低,软件的使用与企业发展需求的相符性不足等情况。纵使一些企业的财会人员已实现会计的电算化,但还缺乏在管理型方面的信息技术应用。管理型会计软件的使用能促进会计由核算型向管理型转变,提高会计电算化的实用性。

五、结束语

第8篇

1、企业文化是什么:企业文化是在一定的条件下,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中所创造的具有该企业特色的精神财富和物质形态,包括企业愿景、文化观念、价值观念、企业精神、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历史传统、企业制度、文化环境、企业产品等。其中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

2、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推动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它包含着非常丰富的内容,其核心是企业的精神和价值观。这里的价值观不是泛指企业管理中的各种文化现象,而是企业或企业中的员工在从事经营活动中所秉持的价值观念。

(来源:文章屋网 )

第9篇

关键词:经营学;创业;经营能力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4428(2017)05-12 -03

一、民办商科学生创业现状分析

(一)高等教育大众化

历史的年轮已经跨入了公元2017年,我国高等教育的规模已经是世界之最,2005年毛入学率达到21%,属于高等教育大众化教育的阶段。与此相对应的是促进了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和对人才培养的多样化。我国从1999年高校扩大招生规模以来,经过了18年的摸索和积累,当我们回头看时,发现在我国高等教育取得了可喜进步的同时,在毕业生就业方面,部分应用型本科院校(特指我国本三批次招生的民办高校,以下同等概念不再重复解释)的毕业生依然稍显不足。近几年来,与公办本科毕业生相比较,就业率落后将近20个百分点,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思考和重视。

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毕业生就业成为当下最关注的社会问题。面对如此严峻的就业形势,我国提出了“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发展战略。特别是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大学生应选择多条出路,为自己创造就业机会,实现创业梦想。

(二)民办本科应用化

是什么导致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学生就业陷入困境?是什么破坏了应用型本科高校的人才培养机制?是哪些因素使得社会给应用型本科学生贴上了“压缩饼干”的标签?经过认真分析、比较,我们看到各个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出来的毕业生水平参差不齐,能力飘忽不定,究其根源,与时俱进的思想理念不够成熟、适应市场经济环境变化的跟进措施不够、缺少复合型多元化的教师队伍、不合理的课程设置、落后的教材建设、低效的教学方法和设备等,可以说是造成上述状况的主导因素。在这种情况下,办学缺乏特色,毕业生缺少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就业率自然要落后于研究型的本科院校。

新设的应用型本科院校是一种新型的本科教育模式,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的人才应当是具有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的应用型、操作型人才,是高级蓝领中的金领。新型的教育模式需要我们改变原有的教育模式和教育方法,改变不成熟的理念、适应市场经济环境下的瞬息万变、培养符合知识经济时代的新型师资、设置合理的课程体系、建设因材施教的专用教材、提高符合信息时代的教学方法和改善相应的教学设备。

(三)双创背景时代化

2010 年我国教育部了《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为了顺应全球知识经济时代的改革浪潮,我国越来越强调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重要性。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不仅仅是高校自身发展的客观需求,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高校教育提出的迫切要求。只有大学生拥有了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才能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具有竞争力,才能使学校的就业率得到实质性的提高。

创业教育是当前创新、创业时代的必然要求,具有长远意义。大学生是否具有正确的创业意识和创业精神,是否拥有丰富的相关创业知识,是其能否紧跟时代的脚步、以创业带动就业,实现美好创业梦想的决定性因素。

创业是时代赋予大学生的新课题。激发大学生正确的创业意识,鼓励和扶持大学生自主创业,不但是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体现,更是创造新的就业机会和岗位、缓解就业压力,保障社会经济稳定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改革的形势下,特别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如何在专业上、教学上办出各自的特色,使培养的应用型人才能适应市场经济环境下的剧烈竞争,是民办高等院校面临的最大挑战。

二、民办商科创业者经营能力培养分析

(一)经营学的概念

出海钓鱼,重要的是要有钓鱼的经验,同时还要有钓鱼的工具。在市场经济的大海中,经营者要想“钓到鱼”,固然需要一定的经验,但同时也必须具备一定的有效工具,“经营学”就是其中必备的主要工具之一。

传统教学中,往往把“经营”和“管理”理解为一回事。世界公认的现代管理理论的真正创始人,法国的管理大师亨利?法约尔认为“经营和管理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管理只是经营的一部分”。根据《汉语大词典》对经营和管理的解释,经营:策划,营造;规划,营治;周旋,往来;艺术构思;经办,管理。管理:料理,治理;过问,理会;管束。由此可见,经营和管理有一定的联系,但也有很大的区别。人们生活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中,每个人都有与企业经营活动接触的各种各样的体验,都想知道“什么是经营”。对企业而言,不管大企业还是小企业,不管是成功企业,还是困难的企业,都不可避免地必须考虑“如何经营”。

(二)经营学在日本的应用

日本在经历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经济迅速增长,这其中的奥妙让当时的很多西方国家百思不得其解,通过多种途径去研究日本济发展的成功之道。答案不仅仅是因为日本当时出台的成功的经济政策,同时还因为有成功的企业经营案例,其中经营学的教材普及为此作出了一定的贡献。日本的高等学校商学部和经营学部,由原来的商业教育发展到经营学教育,这对日本经济的高速成长也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经营”“管理”在日语中是汉字写的。日语“经营”的意思是经营、管理和运营。经营学在日语词典中翻译成“经营学;企业管理学”,这与中文的解释是一样的,也就是说经营和管理是一回事。根据日本经营学词典对经营管理的理解,认为经营管理有各种各样的用语解释。第一种解释:“经营”是指从事经济活动的组织,生产财务和服务;“管理”有从事经济的组织的企业的管理,两者的含义解释是不同的,有区别的。第二种解释是来源于法国的著名的管理思想家亨利・法约尔(20世纪初)的阐述,事业的经营所必要的5项职能是技术、营业、会计、财务、安全和第6项职能管理,“经营”涵盖了这6项职能。“管理”的目的是达成事业的效率,必须遵循14条原则。所以“经营”和“管理”的概念不一样,后者是前者的一部分。在日本,公司里“部课长”的层次称为管理者,而“社长”和“最高领导层”称为经营者。经营决定企业政策和战略,要求达到最高的水平。管理是管理阶层作出管理和监督层面的业务决定。经营和管理都和决策有关,这一点和英文“management”是共同的,只是层次不一样。

由此可见,“经营”和“管理”两者密切相关,经营的领域非常宽泛,其中也包含了管理,但不等于两者相同。

对于“经营学”来说,日本对其研究深透,出版了大量的关于经营学的教材、期刊等书籍,相当成熟。在日本,青少年从15岁开始(相当于我国的初中生)就要了解经营学的相关知识,学习通俗的经营学简易读本。说明在日本这个国家,他们从小就开始对孩子灌输经营理念,加强他们的创业意识和学习经营之道的相关知识。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会就是一个经营经济的社会,我国商科的学生毕业后,仍然缺乏经营的头脑和相关的知识链接,所以一进社会往往不能适应,更不知道如何创业,因此,没有以创业带动就业,就业率只是一些空图虚表的数字。

(三)经营者与管理者的区别

在我国,经营学的知识散落在报刊、杂志、书籍中,没有形成系统的、连贯的知识体系,只有西方管理学。西方管理学的内容基本上转述的都是美国的一些管理思想和方法。我希望通过经营学的视角,帮助应用型本科院校了解在知识经济时代的大学生,做一个优秀的经营者,在创新创业中要增加勇气和信心,获得智慧和力量;其次,在当前市场经济环境下,民办高校培养商科创新创业人才所面临的挑战。

与其说大学生创业很重要,不如说懂得如何经营更重要!创业虽不难,但守业却不易,创业期间的关键因素就是经营得好与坏,经营者就是创业者。市场经济就是一个经营经济的社会,追求的是效益和效率。有经营,就会需要经营者。然而企业中的管理者与经营者在概念上确有质的不同,两者的区别如表1,经比较分析最大的区别在于,管理者是把事情做对,经营者是把事情做好。

(四)经营者的作用

在企业的各种经济活动中,优秀经营者是最具能动性的关键因素,经营者对企业发展所起的作用越来越直接,而且越来越重要。企业只有拥有了与其相融洽的制度设计,并高效合理地运营,企业才会有好的经营成果,从而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然而,从广义上讲,企业制度设计及运营都包含于企业经营之中。可见,企业经营是企业获得高效益的关键因素。企业的兴衰成败与企业经营者的经营管理息息相关。

企业经营成果的差异性很大程度上来自于企业经营者的差异性。在同样资源条件及市场环境下,不同的经营者经营同一企业会有不同的经营成果。企业经营人员更换了经营思想,会立竿见影,使企业得到新生或是陷入危机和混乱。企业经营者对企业,特别是中小型企业的生存、规模扩大或永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三、经营者需要具备的的基本素养与经营能力

(一)基本素养

1.品格素养

品格是指品质、道德。经营者作为员工的标杆和榜样,必须具有崇高的品德,譬如谦虚谨慎、正直诚实、公平公正、严于律己等。反之,那些徇私枉法、贪污行贿、投机取巧、独断专行的人,则不具备经营者的基本素养。

2.知识素养

在现在的知识经济时代,没有知识,就等于没有能力。现代经营者必须学富五车,才能适应复杂的动态的市场经济环境,所以掌握以下四个方面的知识理论是成为优秀经营者的基本条件:

(1)文化基础知识:语言、数学、物流、化学、哲学、政治、历史、地理、计算机等,这些是科学知识体系的基础知识。

(2)经济管理知识:经济管理是综合应用型学科,它融合多种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学科知识,有其自身的规律、原理和方法,经营者只有掌握现代经济管理和企业管理的理论和方法,使自己成为有效的经营管理者。

(3)专业知识:经营者在各个不同的专业领域从事着各自不同的行业产业,正所谓“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经营者必须熟悉本行业、本产业、本专业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业务操作技能,才能使自己成为有效的经营管理者。

(4)市场经济理论知识:除了掌握市场经济本身的理论,还要掌握与财务经济等相关的理论知识,比如税收、证券、价格、信息等经济杠杆和要素的知识。

(二)经营者的经营能力

1.市场应变能力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的经营环境是变幻莫测的,不是一成不变的,在这其中有很多不定因素。要想参与市场激烈的竞争,把握市场份额,抓住市场机遇,这就要求经营者在充分考虑市场风险的同时适应环境、随机应变、沉着冷静、审时度势。

2.战略执行能力

经营者制定了符合企业实际发展的战略目标之后,最直接的效益反馈就是企业员工认真执行并贯彻落实。否则,任何远大的战略目标都是纸上谈兵、水中捞月。作为经营者要在员工中以身作则,躬亲示范,组织带领大家主动执行企业战略规划,实现预期目标。经营者的战略执行能力决定了企I的战略目标能否实现,也是企业领导能力的重要体现。

3.科学决策能力

在当今激烈的市场经济竞争环境下,经营者需要掌握科学的决策能力,在市场中抓住机遇和规律,把握瞬息万变的经济环境动态、国家相关法律政策、行业发展与变化等情况,帮助企业调整发展方向、制定战略目标,以此整合企业资源,顺应当今的市场经济环境。

4.经营创新能力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因此经营者的创新能力是一个企业永葆活力的源泉。学习型的企业就是一个创新型企业,包括技术的创新、制度的创新、品牌的创新、管理理念的创新等都是创新的永恒主题。只有剔除循规蹈矩、一尘不变、不思进取,才能使企业蓬勃发展、兴兴向荣、长盛不衰。

四、结论与建议

(一)提高素质,注重经营

上海交通大学对毕业生就业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用人单位招聘人才的素质要求主要包括:专业基础知识、思想道德修养、应变能力、创新能力、责任意识、团队合作精神、问题解决能力、学习能力、主动性和敬业精神。这些素质,学校一般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来培养。其实经营学中都贯穿了这些素质的具体的内涵。

(二)不断学习,凝练积累

彼得・圣吉是学习型组织理论的奠基人。作为佛瑞斯特的学生,他一直致力于研究以系统动力学为基础的更理想的组织。他出版的《第五项修炼》提供了一套使传统企业转变成学习型企业的方法,使企业通过学习提升整体运作“群体智力”和持续的创新能力,成为不断创造未来的组织,从而避免了企业“夭折”和“短寿”。

学型组织提升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过去讲的企业竞争力是指人才的竞争,学习型组织理论讲的企业竞争力是指企业的学习力。在市场经济竞争激烈的环境下,越来越多的经营者意识到,企业想要在一个充满频繁的合并、快速的技术进步、大量的社会变革和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中成功地运行,就必须增强自身学习的能力。只有通过学习,形成学习共享与互动的组织氛围,激发员工的学习动力与潜能,提升人生价值;只有通过学习,分析传统组织的缺陷,转变传统的领导行为和方式,对企业的经营进行变革和创新,才能进一步铸造和提升自己的能力,使组织日新月异,不断创造未来。

(三)勇于实践,积极创业

知识来源于实践。经营者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历练和创新,将所学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在实践中发现阻碍事物发展的枷锁,找到影响事物前进的原因,从而赋予企业更加科学有效的生命力。没有实践,知识就如纸上谈兵;没有实践,能力也无从谈起。经营者丰富自身的实践经验,形成经营质量与经营能力之间互动关系的良性循环。

(四)经营业绩,实现目标

没有业绩作支撑,企业不可能在残酷的市场经济环境下得以持续健康地发展。绩效制度的建立,能引导、约束和激励经营者,使之追求更高的战略目标。良好的经营业绩是企业经营者综合能力展现的结果,要想成为优秀的企业经营者,应该具备多方面的能力和知识,只要把握好学习、实践和创造业绩三个环节,能力就会不断提升,业绩就会节节攀升。

参考文献:

[1] 周三多.管理学原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48.

[2] 杨鑫.经营学概论[M].北京: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10.

[3] (日本)占部都美.经营学词典[M].东京:中央经济社,1992.

[4] (日本)铃木英寿.经营学说[M].东京:同文馆,1976.

[5]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537-538.

[6] 张成林.第五项修炼[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9,10.

第10篇

合伙人(甲方):XXX,身份证号:XXXXXXXXXXXXXXXXX。

合伙人(乙方):XXX,身份证号:XXXXXXXXXXXXXXXXX。

经甲乙双方友好协商、达成以下合伙协议:

第一条 合伙项目名称及主要经营地。

(一)合伙项目名称:由甲乙双方共同商定,向工商部门申请。

(二)经营地:南京市南湖路香缇丽舍6栋架空层。

第二条 合伙经营项目和范围。

美容(具体以工商部门核准的经营范围为准)

第三条 合伙期限。

自20xx年5月9日起,至20xx年 月 日止,共 年。如果需要延长期限的,在期满前6个月办理相关手续。

第四条 出资金额、 方式、期限。

(一)甲方出资人民币50000元(包括甲方已出资经营门面房半年租金16000元),大写伍万元,占总投资额的50%;乙方出资人民币50000元,大写伍万元,占总投资额的50%。

(二)双方以现金方式出资,于20xx年 月 日以前交齐。

(三)本合伙出资共计人民币100000元,大写拾万元。合伙期间各合伙人的出资为共有财产,不得随意请求分割。合伙终止后,各合伙人的出资仍为个人所有,届时予以返还。

第五条 盈余分配与债务承担。 合伙各方共同经营、共同劳动,共担风险,共负盈亏。

(一)甲方为美容院日常经营和管理者,每月工资暂定2400元(后期具体工资随经营和管理的变化而定)。

(二)乙方负责美容院财务工作,且配合甲方工作。现因乙方仍有正常工作,在退休前不享有工资待遇;在退休后,共同参与日常经营和管理,可以享有同甲方相同的工资待遇。

(三)盈余分配:每月核算盈余,利润按出资比例分配。

(四)债务承担:合伙债务先以合伙财产偿还,合伙财产不足清偿时,以出资比例为依据,按比例承担。

第六条 入伙、退伙、出资的转让。

(一)入伙。

他人可以入伙,但须经甲乙双方同意,并办理出资手续和定力补充协议,补充协议与本协议有同等效力。

(二)退伙。

1、需正当理由方可退伙。

2、退伙需提前30天通知对方,并经对方同意。

3、未经双方同意而自行退伙给对方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三) 出资的转让。

允许合伙人转让其在合伙中的全部或部分财产份额。在同等条件下,合伙人有优先受让权。如向合伙人以外的第三人转让,第三人应按入伙对待,否则以退伙对待转让人。合伙人以外的第三人受让合伙企业财产份额的,经修改合伙协议即成为合伙企业的合伙人。

第七条 合伙负责人及合伙事务执行。

合伙协议约定或全体合伙人决定,甲方为合伙负责人,其权限为:

1、对外开展业务,订立合同。

2、对合伙事业进行日常管理。

3、出售合伙的产品(服务、货物等)、购进常用货物。

4、支付合伙债务。

第八条 合伙人的权利和义务。

(一)合伙人的权利:

1、合伙事务的经营权、决定权和监督权,合伙的经营活动由合伙人共同决定,无论出资多少,每个人都有表决权。

2、合伙人享有合伙利益的分配权;合伙利益按投资占比分配。

3、合伙人分配合伙利益应以出资额比例或者按合同的约定进行,合伙经营积累的财产归合伙人共有。

4、合伙人有退伙的权利。

(二)合伙人的义务:

1、按照合伙协议的约定维护合伙财产的统一。

2、分担合伙的经营损失的债务。

3、为合伙债务承担连带责任。

第九条 禁止行为。

(一)未经全体合伙人同意,禁止任何合伙人私自以合伙名义进行业务活动;如其业务获得利益归合伙,造成的损失按实际损失进行赔偿。

(二)禁止合伙人参与经营与本合伙竞争的业务。

(三)除合伙协议另有约定或者经全体合伙人同意外,合伙人不得同本合伙进行交易。

(四)合伙人不得从事损害本合伙企业利益的活动。

(五)合伙人不得泄露合伙项目的商业信息和商业秘密,造成损失的应承担相应的赔偿,后果严重则追究其法律责任。

第十条 合伙营业的继续。

在退伙的情况下,其余合伙人有权继续以原企业名称继续经营原企业业务,也可以选择、吸收新的合伙人入伙经营。

第十一条 合伙的终止和清算。

(一) 合伙因下列情形解散:

1、合伙期限届满。

2、全体合伙人同意终止合伙关系。

3、合伙事务完成或不能完成。

4、被依法撤销。

5、出现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合伙企业解散的其他原因。

(二)合伙的清算:

1、合伙解散后应当进行清算,并通知债权人。

2、清算人由全体合伙人担任,自合伙企业解散后15日内指定合伙人或委托第三人,担任清算人。15日内未确定清算人的,合伙人或者其他利害关系人可以申请人民法院指定清算人。

3、合伙财产在支付清算费用后,按下列顺序清偿:合伙所欠招用的职工工资和劳动保险费用;合伙所欠税款;合伙的债务;返还合伙人的出资。

4、清偿后如有剩余,则按本协议第五条第一款的办法进行分配。

5、清算时合伙有亏损,合伙财产不足清偿的部分,依本协议第五条第二款的办法办理。各合伙人应承担无限连带清偿责任,合伙人由于承担连带责任,所清偿数额超过其应当承担的数额时,有权向其他合伙人追偿。

第十二条 违约责任。

(一)合伙人未按期缴纳或未缴足出资的,应当赔偿由此给其他合伙人造成的损失;如果逾期仍未缴足出资,按退伙处理。

(二)合伙人未经其他合伙人一致同意而转让其财产份额的,如果他合伙人不愿接纳受让人为新的合伙人,可按退伙处理,转让人应赔偿其他合伙人因此而造成的损失。

(三)合伙人私自以其在合伙企业中的财产份额出质的,其行为无效,或者作为退伙处理;由此给其他合伙人造成损失的,承担赔偿责任。

(四)合伙人严重违反本协议、或因重大过失或违反《合伙企业法》而导致合伙企业解散的,应当对其他合伙人承担赔偿责任。

(五)合伙人违反第九条规定,应按合伙实际损失赔偿,劝阻不听者可由其他全体合伙人决定除名退伙。

第十三条 合同争议解决方式。

凡因本协议或与本协议有关的一切争议,合伙人之间共同协商,如协商不成,提

交法院裁决。

第十四条 其他。

(一) 经协商一致,合伙人可以修改本协议或对未尽事宜进行补充;补充、修改内容与本协议相冲突的,以补充、修改后的内容为准。

(二)入伙合同是本协议的组成部分。

(三)本合同一式两份,合伙人各执一份。

(四)因应酬产生的相关费用计入成本。

(五)本合同经全体合伙人签名、盖章后生效。

第11篇

关键词:盐湖钾肥;内部经营;考核体系

中图分类号:F2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2)12-0123-01

企业内部经营考核体系作为企业管理体系中的一个子系统,其重要性和必要性已经为越来越多的企业所接受。建立科学的经营考核体系,是企业创建目标责任、建立激励机制的核心内容。

青海盐湖工业股份有限公司钾肥分公司地处举世闻名的察尔汗盐湖,是亚洲最大的钾肥生产企业,公司主营氯化钾的开发、生产和销售,同时兼营光卤石、低钠光卤石及其它矿产品的开发、加工等。为了使公司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断发展,从1999年开始实施以考核为中心的内部经营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方法的应用给公司的生产、经营提供了可靠的保证,使企业走上了良性发展的轨道。

1 盐湖钾肥企业内部经营考核体系的内容

实行以考核为中心的内部经营管理的基本指导思想是: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以效益为中心,以内部经营承包的管理方式,从任务、质量、成本、节能降耗、安全、设备、基础管理及6S现场管理等细节入手,合理配置企业资源,调整分配关系,实现矿源、产品、员工的和谐与发展。采用和推行现代管理手段和方法,建立既符合我公司实际又便于操作的一种管理模式。其主要内容:一是公司各二级单位在公司授权范围内,依照公司有关规定开展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二是以董事会确定的各项生产经营管理目标和公司年度《综合计划》为依据,通过分析、核算,确定各单位各项责任指标,并层层分解落实到车间、工段、班组和个人;三是指标确定后,全部纳入授权经营目标责任书中进行严格考核。内部授权经营管理有效地将各单位、工段、班组及个人的责、权、利真正统一起来。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使公司的管理工作发生了两个根本性的转变:一是把公司的责任指标由过去的行政性指标变为完全的经济指标进行管理;二是将各二级单位的行政性管理者逐步转变为经营者。

2 盐湖钾肥推行企业内部经营考核体系具体做法

(1)合理界定二级单位的权利和义务。

盐湖钾肥属资源开发型企业,构成公司最终产品的主要原材料基本上由本企业生产。这样企业内部按照专业分工就形成了相互提品、相互提供服务的各二级单位,并明确各二级单位的权力与义务,①组织日常生产、经营和管理的权利;②劳动用工权;③人事管理权;④考核工资奖金分配权。

(2)健全目标责任体系。

在制定年度目标时,依据公司中长期规划、设计要求、历史最好水平和近三年的实际情况,综合考虑,能量化的指标量化到人,不能量化的指标,细化到人,并层层落实到车间、班组和个人。主要特点:①具有针对性;②可操作性强;③全面性:公司上至管理者,下至员工每人头上都有指标。公司不管大事、小事,只要有工作内容的地方,就有考核指标;④强制性:指标确定签字认定后,一年之内不再改变;⑤严格考核,坚持原则,一切指标处在考核之中,一切指标处在监控之中,一切考核指标处在被考核之中,相互考核,一切考核者处在被考核之中。只有严考核、硬兑现,才能引起管理者和各级员工高度重视,才能实现公司预期的目的。

(3)建立激励机制。

一是公司对经营者的激励考核,经营者头上有自己的考核指标,主要有产量、质量、成本、廉政、安全、设备、基础管理等指标,对经营者业绩采取年考核的办法;二是公司对员工的考核,主要是公司根据每月各二级单位实现经营产品与考核工资总额挂钩,再与其经营责任指标完成情况共同考核兑现的经营形式,这个考核工资的总额由该单位经营者再根据自己单位考核细则进行核算考核分配。经营者不准在本单位领取任何形式的考核工资性收入,杜绝了过去经营者给自己发考核工资的现象。在分配形式上,根据各单位的不同情况,采取部分计件考核工资制(核出一部分考核工资作为工资基数,剩余的按计件考核工资制分配),无法量化采取计件考核工资制的单位,采取岗位责任制工效挂钩以及同岗同酬的分配形式。

3 实施内部经营考核效果

内部经营考核的实施,给企业带来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具体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公司产量、质量不断提升。

公司推行内部经营考核前,公司主要生产装置20万吨冷结晶生产线一直未能达产达标,在内部经营考核推行当年即完成任务。现公司氯化钾的生产能力已达到50万吨。考核前,公司产品平均品位一直在85%徘徊,考核后,产品品位连续超越90%、95%大关。产品产量质量迈上了新的台阶,基本上适应了市场需求。

(2)公司整体素质提高,外部形象不断上升。

①盐湖钾肥自上市以来,企业连续八年进入上市公司潜力股50强,盐湖钾肥进入上市公司综合业绩前30名,被权威机构评价为可持续发展实力强、经济增长前景看好的企业,成为中国最大的钾肥生产基地。

第12篇

一、文化市场要求的人才定位

文化产品如报纸图书、音像碟片等,文化服务如广播电视、艺术演出、“三馆”的文、博、图等,而文化休闲就更为明确了,即旅游景区、室内娱乐、健身活动。事实上,这三个大方面构成了我们文化产业和文化市场的主体。因此,在认知文化市场管理人才的专业定位时,主要应该围绕着这三种文化市场相关的专业进行人才培养。文化市场的现实性,决定了我们要立足于培养适应文化市场形态的应用型人才、服务型人才、管理性人才,从而结合们文化产业的发展前景,规划我们的人才战略,达到文化市场经营与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

二、文化市场要求的人才体系

当前,文化经营管理人才的短缺,比较明显的是这样几个方面:一是懂经营、晓管理的复合型人才极度缺乏、人才结构和专业程度,难以以适应工作的需要。特别是在经营管理和市场营销方面,这里亟需的是文化知识渊博,项目策划应手、文化经纪洽谈、资本操作运筹等方面的专业人才,因此说,我们的文化管理人才还不能适应持续快速发展的文化产业形势。二是文化是有国界的,有民族性的,因此,在“地球村”到来的今天,应该培养懂得外国文化、懂得多民族文化,同时又能在文化市场上进行运作的多面型文化人才。三是现有的文化经营管理者,要进一步拥有开拓能力,在创新精神的指引下,强化自身的创新能力,否则难以适应日益发展的文化市场。四是面对人才的专业素养,面对文化产业运作及经营管理的人才需求,更好地适应文化市场发展的时代需要,建构多专业的人才培养体系,充分储备文化人才的管理与应用能力,是我们人才体系的关键环节。

三、文化市场要求的人才实践

关于文化市场经营与管理的人才培养,首先要看到文化生产的特殊性,文化市场的特殊性。任何一样文化产品或服务项目,都是有动作规律、运作过程的,对于文化行为、文化产品的管理,方方面面都有文化管理者的操作方式与实施规则。因此,要使人们的文化管理人才能够在文化市场中发挥积极的主导作用,促动文化市场健康地发展,必须加强文化产业和文化市场的调查研究。到社会上去,到市场上去,到文化企业中去,到文化服务的第一线去,与文化企业建立联系,打造片我的实习基地,共同培养有用的、符合该专业实际的人才,这才是当务之急。由于文化产业和文化市场的特殊性,对于某些文化产品和服务项目的经营管理,文化管理者应该采取项目跟踪的方式,一边管理,一边学习。一个文化市场的管理者真正走过文化企业,真正参与过演出公司的舞台剧目,才能真正懂得这个项目,熟悉这个项目,也就懂得了文化市场管理的特殊性,运作的特殊性,这不是从书本理论上可以获得的。

四、文化市场要求的人才方向

文化市场需在的管理和经营人才,必须有清晰的明确的方向。如果我们文化市场上的经营者、管理者专业性不强、针对性不强,方向不明确,就会导致文化经营与管理者的盲目,无所适从,工作起来抓不到头绪,就不算适应文化市场岗位的需要。所以,文化市场上的人才观念,一定方向明确,要在文化主管部门的领导下,确立人才需求,制定经营和管理的钻研方向、学习内容,既要保证文化管理工作者具备职业的实施能力,又要深度地掌握具体文化项目的经营与管理方式,这样才能培养出真正的文化管理工作者,才能使其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文化经营与管理工作者,要强化自己的文化意识、产业意识,同时也要摒除过去的文化管理工作者,重文化感觉、轻文化产业的心理。这就要文化管理工作者增强文化意识、时代意识以及实践意识,从多个角度,培养合格的文化经营和管理工作者。

作者:杜鹃 单位:吉林省公主岭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大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