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工程管理的问题

工程管理的问题

时间:2023-06-29 17:09:3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工程管理的问题,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工程管理的问题

第1篇

关键词:水利工程管理;工程建设问题;改善建议

中图分类号:TV21 文献标识码:A

1 当前水利项目建设时期面对的不利现象

1.1 品质标准不高,运作时间非常久,配套装置欠缺,装置老化等等的一些问题的存在干扰到项目的顺畅开展。在上个世纪的中期的时候,国家进行了大规模的建设活动,此时为水利项目的发展奠定了根基,不过因为面对着设计规定不高,标准较差,品质不好等等的一些不利现象,经由长久的运作之后,使得水利项目无法有效的运作,资源被废置。装置无法运行,河道不畅通,泄洪的水平变差,很多建筑体无法有效的维修。

1.2 没有充足的资金,不积极的开展管控活动,坐等的思想存在于水利机构之中,干扰到其正常的发展。国家只是在装置层次中对其扶持。不过许多的水利机构不了解此类规章,不管是建设水库亦或是别的项目等都靠着国家的扶持。

最近几年,很多区域的经济发展不是很好。那些原本要靠着国家来支付费用开展防洪等活动的项目转给了单位来开展,此时就导致了其费用紧张,无法有效的进行活动。

1.3 体制混乱,管控活动交叉

在过去的时候,因为行政以及业务的主体不是一起存在的。此时就出现了政企不分等现象。相应的出现了对水资源的统一管理权、水政渔政的执法权和管理权、防洪安全的执法权和管理权等工作的错位或缺位,在管理和工作中时常会出现正确利益或者推诿扯皮现象。在水利工程管理机构和编制、灌区输供水时空分布、灌区水价核定、水费计收体制、水利工程管理或养护、供水收益分配等方面也会出现诸多矛盾。由于管理体制的不顺,造成行政主体和业务主体之间的责权利不清,有利益时大家争着管,有问题时都不愿意管。国家水利产业政策滞后,没有在政策上即时调整、引导水利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规范。体制不健全不理顺就难以进行正常的管理,更何谈健康有序的发展呢!

2 应对措施

2.1 切实的提升认知能力,掌控机会,落实好组织力度。水利建设时当前国家非常关注的内容。在今后的非常久的时间中,国家会积极地开展起整治活动,并且进行防渗改造工作,这样就能够切实的体现出项目的具体意义。所以,水利机构要摒弃过去的旧有思想,要掌握住机会。

所有的领导都要认真的开展管控活动,提升改革的步调,确保水管机构脱离目前不利境地,走向积极地发展方向之中,进而保证水利项目的运作有效。为了确保改革活动能够顺畅的开展,相关的机构最好是明确自身的权责,积极地开展革新工作。

2.2 不断的完善体系,明确权责,设置优秀的运作体系。所有的管控机构要不断的完善活动,要将工作落实到个体之中。设置优秀的管控体系。确保政企是真正分离的。地方管理的水利工程管理单位的行政管理权属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水行政主管部门,业务管理权属地方水利管理部门或跨行政区域的共同的上一级水利管理部门。水管单位应按照各自的职能,划分辖区内的水政执法、渔政执法、水库防洪及管理工作的责与权。水行政主管单位只能依照法律法规所赋予的权利依法行政,而不能对水管单位内部的生产经营过多干涉。

设置市场化的维护体系以及有着独立性质的养护单位,积极推行水利工程内部管养分离。积极的落实管养分离体系,它能够减少费用,提升养护的能力,提升活动的功效。同时还能够保证组织稳固,进而明确所有机构的权责内容,认真的处理过去的时候面对的一些不利现象。

2.3 不断的简化机构,吸收优秀的工作者。设置优秀的运行管控体系,而且开展人事体系的革新活动。行政机构要对其开展积极地管控活动,要切实的精简人数。同时还应该吸收一些有着优秀的管控能力的工作者,确保其能够带动水利活动朝着更加积极有效的方向发展迈进。而且要设置优秀的分配体系,调节结构体系,切实的提升管控的能力。同时建立健全水管单位的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住房公积金等制度,让职工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保证项目的管控以及运作稳定,保证工作者能够实现其自身的才能,切实的激发出活动的热情,提上管控的能力,确保体系的运作稳定。在水管机构中设置优秀的激励体系,切实的激发出工作者的热情,确保管控的职责,活动绩效等和工作者的切实利益保持一致。

2.4 合理运作,设置优秀的法规支撑组织。水利的基础性和公益性决定了其属于财政重点支持的范畴,需要纳入公共财政预算框架。政府要给水利工程部门提供政策倾斜和法律支持,建立较为完善的政策、法律支撑体系,建立规范的资金投入、使用、管理与监督机制。建立以公共财政为主的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的灵活投融资体系,政府要加大投资力度,各级财政部门要及时将代收水费和基础建设、经营管理资金划拨到位,把不应由水利部门承担的份额,由受益的地方政府承担。

水利部门要大胆探索,勇于创新,树立水是商品的观念,建立市场经济背景下水利工程独特的经营模式。改革投资体制,将产权、经营权、管理权适度分离,实现水利资产行业管理、专业经营,逐步建立产权清晰、投入多元化、经营企业化、服务社会化的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体制,以股份合作、租赁承包、出售拍卖、联营等多种形式,搞活经营权,落实管理权,加快基础设施的建设速度。

建立合理的水价形成机制和有效的水费计收方式。水价的审批是由国家各级价格管理部门严格控制的,由于各种原因,水利部门的实际收费价格只有成本价的40%,而导致了水利部门的管理经营举步维艰的现象。针对这种情况,建议水价审批部门要结合水价成本和经济发展情况适当的调整水价,使水价的形成机制、调价机制和管理机制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同时,水利部门要采取灵活的收费方式,确保资金按时到位。如:供需直接见面,实行合同制供水,收费到基层;组建农民用水者协会,让农民用水者自主参与灌溉管理,提高他们的节水意识,提高灌区水费征缴率,减轻农民水费负担。

加强财务的监管工作,管理单位必须有财务自,实行独立核算,同时水利行政主管部门定期对财务管理进行审计,对违反财经纪律的水管单位负责人给予处罚。所有的水管机构要结合水利的有关法规体系等,去诶是的开展好相关的宣传活动,设置优秀的法律氛围,进而指引群众树立节水思想。要设置优秀的执法体系,确保执法活动开展顺畅,落实执法的力度,保证水利活动朝着更加积极的有序的层次进步。

第2篇

关键词:建筑工程;工程管理;问题;措施

1、建筑工程管理的意义

合理有效的建筑工程管理可以降低企业的投资成本,实现资源合理利用,从而加速建筑行业的发展。目前,我国建筑行业的工程建设流程主要有以下几步:(1)针对建筑企业的公开招标;(2)相关单位进行投标报价;(3)招投标双方签订合同;(4)建设单位对工程进行考察建设。此流程的顺利开展需要工程管理工作的全程支撑。比如,在招投标环节运用工程管理,不仅能够规范整个操作流程,同时可以降低投入成本,增大中标率,从而增加企业的经济收益。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工程管理工作的开展,能够对材料的质量进行严格把控,同时对施工环节的管理可以提高工程质量安全,降低事故发生率。

2、建筑工程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管理体制欠缺

无论是建筑行业还是建设单位都存在部分法律法规欠缺的情况,这就使得在开展建筑工程管理工作时,使得工作执行者处于尴尬境地,对于项目建设中出现的不合理现象找不到依据来惩治,从而造成监督管理工作无法顺利开展的现象,因此影响到整个工程质量。除此之外,不健全的监督体制,不仅没有对施工材料进行合理管控,同时对于施工技术也没能起到很好的指导审核作用,导致施工过程中出现违规操作而不为人知的现象,造成施工现场混乱,对人们的安全而言更是潜在的威胁。部分建设单位对建立的监管制度流于形式,在实际工程开展中因为出现的一些问题而对监管工作置之不理,从而导致企业管理水平无法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

2.2、对各种施工材料和设备质量的管理不到位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目前的建筑规模仍然呈现出越来越大的趋势,这样一来就使得在建设中用到的材料和设备数量随着增多,材料设备是建筑工程建设的基础,其质量与整个工程的质量紧密相连。因此,必须从基础上做好质量把关工作,这就需要对建筑设备和施工材料进行严格把关。但是,目前这一环节的工作仍然存在很多漏洞,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施工材料进场后,现场工作人员并没有对其进行验收,导致材料存在因长途运输造成的损坏、变质等现象没能及时制止,使得这些材料用于工程建设,从而使得工程质量受到严重威胁。(2)没有对工程设备进行及时检修与养护,导致在施工过程中出现设备隐患影响工程工期甚至是危害建筑物质量。

2.3、人为因素

人是这个工程建设的主宰者与承担者,因此,人为因素是影响建筑物的主要因素之一。人为因素贯穿于整个建筑工程始终,因此,为保障建筑工程质量不受人为因素影响,就必须在工程施工各个阶段做到高水平操作与严格监管。但是在实际建设过程中,受各种内外部因素影响,难免会出现人为操作失误和管理欠缺的现象,从而影响到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

3、建筑工程管理的对策

3.1、完善建筑工程管理机制,提高管理水平

政府机关应该加强建筑工程相关法律法规的建设,使其顺应市场经济的发展需求,做到与时俱进,同时确保其合乎建筑工程管理的要求;对建筑企业而言,施工单位应该依据国家制定的法律法规,再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制定出适合建筑工程自身需求和发展的管理制度,对工程建设中出现的违法违规现象加以合理制止,使得工程管理人员有法可依,为建筑工程的建设营造出一个和谐安全的环境,使得工程建设法制化、合理化。

3.2、严格落实对各种施工材料和设备质量的管理工作

首先,施工人员必须对入场材料进行检查,并依照施工要求进行核对,查看其形态、规格、数量是否符合工程需求,如果发现异常,应及时与厂家取得联系,更换施工材料。其次,应做好材料的存放、保管工作。根据材料性质不同,选择相应的环境对其进行存放,避免材料因受潮而出现变质的现象。最后,需要对机械设备进行及时保养与维修,在工程施工前与施工后,都需要对设备进行检查与养护,从而增加设备的使用寿命,避免因设备质量问题对工程质量和施工工期产生影响。

3.3、加强一线技术队伍建设

一线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是整个工程质量的直接保障,因此,在工程建设中,需要对一线工程技术人员进行综合素质的考核,建议一线技术人员任用公司原有的技术水平达标且有经验的技术人员,外来务工人员则辅助作业。这种任用模式可以实现建设单位对施工作业层的改编,也就是把建筑单位的钢筋工、架子工、模板工、砼振捣工等所有技术人员以自有职工任职的形式成为企业正式工,使施工企业完成从“管”到“干”的转变。同时,将劳务派遣单位或者劳务外包单位仅仅作为企业人员的补充机构,提供如搬建筑材料、运水泥等辅助型人员。这样一来,劳动者可以长时间从事该工作,做到术业有专攻,同时也有利于企业质量与企业信誉的提升,从而促进“一带一路”战略实施。

总而言之,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系统性较强、综合性较高,建筑企业应该加强对该项工作的管控。就现在而言,我国建筑工程管理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制约其发展,因此,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应该结合实际,对出现的问题从技术角度分析,结合相关制度规范,以安全施工为原则开展工程作业,从而提升我国建筑工程管理质量。

作者:张清锋 单位:青岛嘉合东方山水嘉苑置业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蒋巧明.房屋建筑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策略[J].建材与装饰,2017,(25):137-138.

[2]韦金萩.建筑工程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探微[J].建材与装饰,2017,(25):151-152.

第3篇

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离不开道路交通的建设,近年来我国道路建设水平、技术都取得了较大的成功,但是其中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文章通过对道路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的建议与措施。

关键词:

道路工程;工程管理;解决措施

1道路工程管理的现状

在道路工程管理中存在诸多因素,造成了工程档案、人员管理以及施工等问题的管理不当,导致道路建设中受到了一定阻碍,影响了整个工程的质量与进度。

1.1道路工程中管理人员的素质问题

在整个工程的管理人员中,包含了技术管理人员、行政管理人员以及交通部门的管理人员等,并且各个部门的管理人员一起进行工程管理。这就涉及到工作人员对道路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不甚了解、找不到合适的应当方法的情况,这就会引发技术方面的失误以及管理上失去控制,会对整个道路工程的整体质量以及施工进度造成较大影响,并且会带来经济方面的损失。在道路建设工程中涉及的部分、人员较多,施工过程比较复杂,各个部门必要坚守好自己的职责、完成自己的工程任务,才能够确保道路工程能够顺利进行。但是在实际情况下,有一部分人员对工作的重心并不在意,施工现场的人员、建筑材料等问题,都由于没有实际人员进行监督与管理、对工程的各个环节进行把关造成的。道路工程管理中这些情况的发生,就给施工现场的人员留下了粗制滥造的机会,给道路工程的整体质量埋下了伏笔,这也是近年来我国道路工程事故频发的原因。

1.2道路工程管理中的资金成本管理问题

通常道路工程中发生成本管理问题,主要是由于工程管理人员对施工材料的管理不得当,管理中没有具体的规章制度与要求,造成了浪费和损失。在施工中发生建筑材料的浪费与不合理利用是常见问题,主要原因就是施工管理人员对于材料的使用与分配不明确、不合理,在材料的领取与发放时,没有做好登记与统计导致施工人员随意领取,导致建筑材料的不必要浪费,情况严重时还会因为材料供应不足影响工程的进度并且增加了工程的成本。对施工人员管理也缺乏力度,引起施工人员的生产积极性的滞后以及施工质量缺乏等问题。由于施工人员的安排不科学,一个岗位安排多人进行生产的情况经常发生,这不仅浪费了生产力,还影响了生产效率,并且增加了工程的成本。岗位编排的人员繁复,也会导致人员的散漫、没有组织性。对施工现场的安全控制力度也不够,没有严格要求施工人员严格遵守安全制度进行施工,施工安全没有可靠的保证,不仅会因为事故增加工程的成本,还会给施工的整体质量以及进度带来影响。

1.3道路工程施工单位的问题

道路工程的施工单位需要具备符合国家要求的标准资料,比如标书、工程的建设图纸以及合同等,才可以确定实行施工,国家要求的标准中缺少任何一个方面都会对后期的施工产生影响。但是从目前的状况来看,大多数施工单位多方面条件不太具备,与预期的要求相差甚远,比如工程承包单位的施工技术不达标,施工人员中缺乏可靠、技术性人才,在工程开展之后,施工管理混乱导致工程的进行受到影响,与预计工期有很大出入,并且直接导致了道路工程的整体建设质量。

1.4道路工程施工后期的养护问题

道路建设不仅在施工过程中要求非常严格,在后期的道路养护环节也非常关键。但是目前我国的道路养护管理机制比较落后,并且道路养护的技术缺乏科学技术作指导,导致道路养护问题一直比较严重的存在着。随着近年来我国道路建设快速的发展,传统的道路养护管理体制已经跟不上时代的要求了,并且这种体制本身存在诸多的问题。比如道路养护一直都是以国家拨款的形式发放道路养护资金,但是申请道路养护资金是一个手续复杂、过程繁复、办事效率低下的过程,严重影响了道路养护的频率与要求。跟道路工程的建设相比,养护工作并不受到各级部门的重视,因此在道路养护的工作实施中困难重重,资金、技术等多方面都缺乏支持。道路养护的手段与技术也是较明显的问题,目前很多公路的养护还是运用传统的人工维修方式,不仅对道路养护的效率低下、保持时间短,养护的质量方面也得不到保证。高科技养护技术运用不了,资金不到位等因素都制约着道路养护管理的进行与发展。

2道路工程管理中存在问题的解决措施

在道路工程管理的现状中,我们发现了诸多问题的存在,结合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针对这些问题加以解决,使公路建设可以为我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便利的条件。

2.1道路工程中的管理人员的职业素质有待提高

对于道路工程管理中管理人员的职业素质提高是亟待解决的,这需要工程承包单位针对管理人员的实际情况制定一套健全的、科学的培训制度,培训管理人员素质的同时,实现管理技术的提高。并且对与工程管理中各个部门、级别的管理人员的整体要求要有计划和安排,不仅对老员工要进行培养,对新员工也要进行培训,只要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提高了,道路工程管理的问题就容易处理。在道路工程管理中,对于管理人员以及施工人员都要建立明确的、严格的奖罚制度,并且要求人人遵守,这样才能促进所有人员的工作状态的主动性、自主性,从而保证道路施工的顺利进行。道路工程的管理人员要对自身有一定的要求,管理方面的知识、要求以及施工中设计的知识与问题,都需要管理人员有所了解和掌握。在工程施工进行中,管理人员要结合自己所掌握的知识、技能发现在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弊端与问题,并且通过理论知识的掌握,运用新的方法、技术进行解决与处理。

2.2对道路工程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问题加大管理

保证工程施工安全是一个工程开展的基础,也是道路工程建设中的根本要求,这不仅关系到施工人员的安全问题,还涉及到施工人员的自身利益。道路施工管理人员要在施工过程中建立完善的施工安全规章制度,并且要求每一个施工人员以及进入施工场地的人员要严格遵守,对施工人员在生产过程的安全要引起高度重视。

2.3对于道路工程管理中的成本管理

工程的成本直接影响着工程的利润率,因此道路工程管理要明确岗位需要的人员,以及人员上岗后的施工安排,减少人员上的浪费,保障工程的效率与质量得到提高。建立有效的建筑材料的使用制度、申请制度,并设置相关的奖罚制度,带动施工人员的积极性与工作效率,从而减少建筑材料的浪费。规范施工现场的材料管理与制度,每一个施工人员都可以向施工管理人员领取相应的物资,并且建筑材料管理人员要对每一次领取建筑材料的数量、次数以及用途进行记录,根据施工过程中的实际需要发放或领取材料。在道路工程施工现场的明显处悬挂安全施工的标语与规章制度,并且要求所有的施工人员都要严格遵守,并且为施工人员提供好安全保护措施,防止施工中发生事故。

2.4道路工程养护问题的解决措施

目前道路养护问题的主要因素是养护手法缺乏科学技术做指导,导致道路养护的效率低、周期短,因此相关部门组织好道路养护管理队伍,对道路养护定期的实施。并且对于养护人员的专业素质也要加强培养和提高,这样才能使养护队伍的专业水平提高一个层次,有效的进行道路养护工作。

3结束语

科学性、繁复性以及系统性都是道路工程管理工作的主要特点,要实现道路工程管理作用的最大化,促进道路建设的快速、良好的进行,就要建立科学的管理体制以及完善的管理模式。

参考文献

[1]黄温洁.浅析建筑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针对性解决措施[J].江西建材,2017(06):259.

[2]郭德新.道路工程施工技术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措施[J].黑龙江科学,2016(14):26-27.

第4篇

1.1政策法规保障不到位

一是从我国绿色建筑工程管理的政策法规建设来看,现行的《节约能源法》、《建筑法》等政策法规,虽有一些建筑节能等内容,但是具有强制力的内容条款不多,存在着笼统模糊的问题,过于原则,缺乏明确的法律责任和可操作性。只有设计方面的标准,而没有施工监理、材料等方面具体的规范要求,难以适应现代绿色建筑发展的需要。对绿色建筑施工的没有具体规定,对于违反绿色建筑施工没有缺乏必要的惩罚措施,绿色建筑施工管理比较粗放。很多都是打着绿色建筑的幌子,其实则是高耗能工程。二是管理缺乏奖惩制度。现行的法律法规缺乏奖励性和处罚性机制,特别是在奖罚措施等方面缺乏法律法规,在绿色建筑节能效益方面缺乏具有可操作性的法律法规。特别是要在专项基金、补贴等方面,还需要进行完善。

1.2评估体系不完善

专业的评估体系是影响绿色建筑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我国虽然出台了一些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如《绿色生态住宅小区建设要点与技术导则》《绿色奥运建筑评估体系》等,但是,却存在较大的局限性和片面性,技术评价仅适用于住宅建筑、奥运建筑、公共建筑等单体,缺乏适用于复杂性的建筑。现存的评估体系都比较单一,各自为阵,缺乏系统性、全面性,单个体系直接的衔接与融洽效果不理想。单个体系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和一定的矛盾,没有一套涵盖面广、适应性强的绿色建筑评估体系,严重影响了我国绿色建筑行业的发展。

1.3管理水平未达标

一是传统型管理人才多,绿色建筑管理专业人才少。大多都是从事传统建筑工程的管理人员,他们习惯了传统建筑工程粗放式的管理。缺乏绿色建筑工程专业管理人才,绿色建筑工程专业管理知识匮乏,其专业管理技术难以符合绿色建筑工程管理的需要,这样就严重影响了绿色建筑工程的管理效果。二是绿色建筑专业施工人才少。由于施工人员缺乏绿色建筑方面的专业知识与技术,绿色建筑的理念不强,对绿色建筑施工的规范不熟悉,导致绿色建筑管理的具体任务目标无法很好地分解和落实到施工人员身上。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违反绿色建筑工程操作的现象时有发生。

二、对策与建议

针对绿色建筑工程管理存在的一些关键性问题,笔者认为,必须要加强政府的宏观管理,健全法律法规,完善评价体系,强化绿色建筑工程人才队伍建设,才能够适应新形势下绿色建筑行业发展的需要。

2.1加强宏观管理,健全法律法规

(1)加强政府的宏观管理。由政府对绿色建筑进行长远、整体的规划布局,实行绿色建筑规划战略一盘棋,充分发挥政府各个职能部门的协调作用,切实做好绿色建筑的规划、认定、审批、监管和验收,根据现状不断完善服务体系,搭建交流平台,充分发挥绿色建筑中介机构作用,助推绿色建筑行业的健康、快速发展。监管等加强完善与绿色建筑相关的法律法规,结合我国现有能源的实际现状,制定出绿色建筑的整体规划和发展战略;然后需要完善绿色建筑的服务体系搭建与国外的交流平台、发展科技中介组织,以推进绿色建筑事业的蓬勃发展。(2)健全法律法规。法律法规是绿色建筑工程管理到位的标准和底线,因此必须对相关法律法规进行修订,从设计、建设、开发、实施等方面充实完善绿色建筑立法的内容,确保绿色建筑工程管理有法可依,不断完善绿色建筑管理法律法规体系。

2.2完善评价体系,助推健康发展

(1)实行严格的准入制度。根据绿色建筑评价标准,通过对企业资质进行评估,对于不符合资质要求的企业,坚决要拒之行业之外,切实把好绿色建筑企业准入门槛。对于没有达到绿色建筑工程要求的建筑行业,不予审批,并坚决取缔,以防一些高能耗的项目打着绿色建筑的幌子,欺骗人们,危害社会。(2)强化过程控制,实行全程评价管理。从绿色建筑的设计、施工到验收,都必须制定详细完善的规定,并管理到位。不断完善相关制度,形成完整的绿色建筑管理评估体系。同时,绿色建筑工程监理、质量管理等部门,应该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严格按照绿色建筑评价体系注重过程管理,在工程的建设、设计、招标、投标、施工、监理等阶段,要认真执行建筑节能的强制性标准,并审查节能工艺和材料的使用效果,形成统一的监管体系,以确保绿色建筑工程管理到位。

2.3强化队伍建设,提高管理水平

(1)拓宽人才引入渠道。根据绿色建筑管理的需要,通过高校录用、社会招聘等多种渠道,招纳各种所需的专业人才,管理型与技术型一体化的复合型人才,以此提高绿色建筑工程管理队伍、施工队伍的专业水平,从根本上为绿色建筑工程的开展提供强有力的人力资源支撑。(2)强化专业培训机制。加强对绿色建筑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监理人员和施工人员的专业培训,完善培训激励制度,将培训情况与员工的绩效待遇联系起来,实行岗位技术等级工资、绩效工资制度,严格执行持证上岗,不断增强员工的绿色环保意识、节能意识,从内心调动全体员工参与培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促使绿色建筑工程建设水平和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

三、结束语

第5篇

关键词: 城市园林;工程管理

Abstract: Landscape engineering includs waterscape, garden road, rockery,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land types creation, green plant and such multiple items. No matter any item, it should focus on the landscape effect from design to construction,for building a good landscape. Therefore, in practical work, only mastering the project construction process, and possessing the technologies of construction site guidance, can create pleasant landscape works under the premise of ensuring the engieering quality.

Key words: city garden; engineering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TU98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一、 城市园林工程管理的重要内容

1.园林施工中的土建工程管理。园林施工中的土建工程是园林建设工程的一个重要环节,由于园林绿化工程的景观小品、园林建筑(如亭、廊、园路、铺装等)需使用钢筋、水泥、木料、砂、石子等建筑材料。在土建工程施工过程中,会采用含花架、休闲步道、功能性建筑等设施。如:①面层铺装勾缝材料必须采用与粘贴材料相同的材料,严格控制细砂水泥浆配比,达到勾缝密实而表象柔畅;铺装收口在施工图上显示并不会很难看,然而做成作品后却会显得不美观,那么可以采用在施工放样时,按实际效果布局后再稍作调整,解决铺装收口的美观问题。②曲径园路施工时,要注意园路的弧形的自然流畅,。保证模板支撑牢固无折弯,浇灌后的混凝土路缘就不会出现凹凸不平。鹅卵石铺装,在湿的基层上刷洗素水泥浆结合层,一边刷一边抹找平层,找平层用干硬性水泥浆抹,用铁抹子搓平,然后把鹅卵石铺嵌在上面,用木抹子压实、压平,撒上干水泥,再用喷雾器进行喷水洗刷,保持接缝平直、宽窄均匀、颜色一致,最后采用保护膜盖上充分浇水保养。

2.园林绿化工程的质量管理。质量管理是园林绿化工程的关键,工程质量是园林绿化施工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的关键。绿化工程部分的质量具体体现在绿化栽植前后的每一道工序上。如:①重视土壤的处理工作,土壤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植物今后的生长,要对其进行理化性质化验分析。例如从酸碱度、孔隙度等方面进行分析测试,再采取施基肥、培客土等措施,尤其是土壤的翻挖深度、客土质量及施入量、地形的平整度都要符合相关要求。②定点放线的处理,要求位置准确、标记明显,种植穴标明中心点位置,种植槽标明边线。但特殊情况又需灵活处理,需要作适当调整。③种植穴、槽的挖掘,种植穴、槽视苗木根系、土球直径、土壤情况挖掘,尤其是土质较差的种植穴一定要挖深些,以创造有利于植物生长的小环境。④把好苗木质量关,对苗木的品种、株形、冠幅、高度等严格把关,选择符合设计要求、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优良苗木。⑤苗木栽植,栽植前应对苗木根系、树冠进行修剪;带土球的乔木栽植时,种植穴底都要踏平;而裸根的乔木,种植穴底部要将土填成锥形;填土时要分层压实,不留空隙,注意观赏面的朝向。⑥固定支撑,胸径较大的乔木都应设支柱固定,固定物应整齐养观。

二、目前城市园林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对绿化工程质量管理的认知度不够。城市绿化工程的质量管理从属于工程管理的范畴,需要一套科学的管理方法作为工程实施过程中的管理基础,通过程序化、技术化的管理模式,来增强工程质量管理水平,提高工程施工的质量。而我国大部分的从事园林绿化行业的公司,并没有完善的工程质量管理体系,缺少对施工过程质量控制,使得工程的施工在人为的主观意识下进行,严重影响了工程施工的质量。

2.绿化工程管理体系不完善。制约绿化工程质量管理的另外一个重要因素是园林绿化施工企业的管理机制的不完善。 园林绿化施工企业的管理机制包括: 完善的施工管理制度、 施工质量的考核与验收管理以及专业人员的管理等。如果施工企业缺少完善、科学的管理制度,就很可能导致园林绿化施工出现盲目性、随意性施工的现象,甚至会违反质量管理的客观规律,造成工程质量大幅度下降。

三、 加强城市园林工程管理的重要措施

1.推行园林绿化工程项目监理制。实行园林绿化工程项目监理制是园林绿化工程管理的有效措施。园林绿化工程监理是一种高智能的技术服务,遵循科学准则,采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监理工作。园林绿化监理工程师应做到守法、诚信、公正、科学,既维护建设单位的利益,又不损害施工单位的合法利益,从而保证工程的顺利竣工。园林绿化监理人员从工程施工到工程竣工验收能够做到全过程跟踪,及时发现问题并协调解决问题,从而保证园林绿化工程作品的景观效果。 推行园林绿化工程项目监理制是园林绿化工程质量管理与控制的保障。随着园林绿化工程建设的不断完善,园林绿化工程监理制已全面进入园林绿化工程施工行业。园林绿化监理人员从工程施工到工程竣工验收能够做到全过程跟踪,发现不合格材料、工序、产品做到及时整改, 保证园林绿化工程每个环节不出问题, 从而保证园林绿化工程施工质量。

2.工程施工组织管理。园林工程工序复杂,各工序的相关性较高,例如,水景、植物栽种、排水施工等,在施工过程中需要相互的配合与协调。因此,在施工组织阶段,要充分考虑景观设计中涉及的各个工序的先后安插,并制定合理的施工计划,从而保障园林施工的如期进行。首先,园林施工进行前,要做好施工现场的勘察工作,对土质或土壤成分做出详细的评价,主要为植被栽种提供可参考性数据。其次,对施工材料、施工机械和施工人员安排等环节也要列出详细的说明和计划,对整个工程的成本造价进行大致的评估,尽可能在保障工程质量的前提下,选择最优的低成本方案,提升施工企业的利润空间。

园林工程开工后,要严格按照施工组织设计安排来进行,并在施工现场细化责任分工,设立专门的质量监督部门,随时对工程质量进行监督,发现与景观设计不符或质量问题时及时予以纠正,做到质量管理与现场管理同步进行。对于施工现场的设备要经过严格的审查, 保证机械设备具备安全使用的合格条件,同时也要检验技术人员的从业资格,降低施工现场技术性事故的发生几率。此外,按照施工材料的供给、机械设备的分配以及人员进入施工现场的时间安排等,合理制定工序的先后顺序,并制定出尽可能细致的工期流程图,在施工阶段作为工程监督的依据,保证园林施工按部就班的进行。值得一提的是,园林施工与其他建筑施工不同,不能忽视养护组的施工作用,在工序设计过程中要合理安插养护组进入现场,对已建成的栽种植被等进行同期养护,提高成活率。

3.施工工序的质量管理。综合性园林绿化工程项目都是由若干个分项、 分部工程组成,要确保整个工程项目的质量达到整体优化的目的,就必须全面控制施工过程,使每一个分项、分部工程都符合质量标准,每一个分项、分部工程又都是通过一道道工序来完成。由此可见,工程质量是在工序中创造的,要确保工程质量就必须重点控制工序质量,对每一道工序质量都必须严格检查,当上一道工序质量不符合要求时,决不允许进入下一道工序施工,只要每一道工序质量都符合要求,整个工程质量就能得到保证。由此可见,必须对每一道工序都进行严格检查,自检与抽检缺一不可,只要当上一道工序符合验收标准时,才可以进入下一道工序施工,只有将每一道施工工序质量控制好,整个工程项目才能够顺利完成。

施工工序的质量管理要从前期的熟悉工程资料做起,推行设计和质量现场交底制度, 通过图纸会审、现场调整,使一线的作业人员理解设计意图,了解工序的技术、工艺和验收要求。设计图纸对现场进行核对,编制施工计划书,认真做好场地平整、定点放线、给排水工程等前期工作。在拿到工程的有关资料后,首先熟悉工程的设计思想、施工流程和质量要求,图纸上不能反映出来的细节,可以向设计人员了解。比如公园里草皮的铺设,哪一块范围适用哪一种草皮,斜坡和平地铺设的分量等,提前把工程设计的对象和工艺流程了解清楚,对后面的管理工作大有裨益。熟悉施工资料最好能与施工现场勘查结合起来进行,因为在了解施工环境、施工条件、材料来源等情况下,实地进行考察,才能让图纸与实况、设计与现状统一起来,在第一时间掌握施工方案,也能对施工方案进行查漏补缺。在设计绿化种植的工程中,还要注意苗木的合理选取和种植时的要求。比如种植穴大小要合乎苗木根系的大小规格,而土壤肥力交叉的种植点则要挖取较深的种植穴等,这都是在施工前要留心、施工中要注意的问题。

要严格控制园林绿化材料的质量。园林绿化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施工工艺和施工方法是构成工程质量的基础,投入材料的质量,如土方质量、苗木质量规格、各种管线、铺装材料、 亮化设施、控制设备等不符合要求,工程质量也就不可能符合工程质量的标准和要求。因此, 严格控制投入材料的质量是确保工程质量的前提。

4.施工进度的质量管理。为保证园林施工进度管理,必须建立起完善的施工实施进度控制组织系统和控制体系。在施工全过程中,项目管理者要经常检查园林建设施工进度计划的实施情况,通过对照比较和分析,及时发现实施中的偏差。采取有效措施调整园林工程建设施工进度计划,排除干扰,保证工期目标顺利实现。目前,多数的园林绿化工程施工期限为一个月,但园林绿化工程合同规定从工程施工到工程移交需几年,即绿化养护期规定为苗木好几个生长季节,目的就是确保绿化苗木成活率。因此,园林绿化工程后期养护管理是苗木成活的关键,如果园林绿化工程施工优良,但后期绿化养护管理工作不到位,将严重影响园林绿化工程景观效果。如:浇水不及时,导致树木枯死;树木支架不牢,导致栽植树木歪斜;除草不及时,导致绿地杂草丛生等。

第6篇

【关键词】中小型水库;水利工程管理;问题;对策

1引言

新昌县是以山丘地形为主,分布着许多中小型水利工程,其数量占全区水库工程90%以上,且基本上是在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修建的。几十年来,这些中小型水库工程为我县的农业生产和发展,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然而,建设时因受各方面的条件限制,工程设计标准较低,有些甚至没有进行设计,而且大部分以群众运动方式修建,加上经过40多年的运行使用,工程设施普遍存在老化和损坏,严重影响工程的安全运行和经济效益的发挥,威胁着水库下游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的安全,给社会造成不利的因素,也给工程管理方面带来不少问题。

2目前存在的问题

2.1工程设施方面

中小型水库工程的主要任务是为农田灌溉用水服务。中小型水库主要水工建筑物有挡水坝、溢洪道、放水涵(闸)管和灌溉渠道等,现就其存在的问题分别作一简述。

2.1.1中小型水库挡水坝,一般是均质粘土坝,标准较低,一些中小型水库没有进行设计就进行施工,工程设施建筑物没有达到相应的级别标准。

2.1.2中小型水库的溢洪道,一般为开敞式宽顶堰溢洪道,在原山坡开挖而成的临时溢洪道。经长期的运行使用,有些两侧没有导墙、底板没衬砌的溢洪道,大部分均被破坏;而有导墙和底板的也被冲刷损坏。另外,溢洪道宽度不够宽,设计泄洪流量小,溢洪道堰顶高程与坝顶高程的高差偏小,遇到特大暴雨时,水库最高水位几乎接近坝顶。

2.1.3放水涵(闸)管分为斜涵管(或放水闸)和平涵管。涵管一般为方形浆砌体结构,经过40多年的运行使用,大部分中小型水库涵管都漏水严重,渗漏水不断带走或冲刷孔洞周围的坝体土质,造成坝体有空洞,最后易形成坝体塌方。由于两侧浆砌石的砂浆老化损坏,放水斜涵管的两侧漏水很大,在平涵管上游段因砂浆脱落,砌体产生孔洞,库水渗漏从孔洞流到放水平涵管内,经长期的渗漏和冲刷,形成了一个直径为0.10m的孔洞,库水面出现水旋涡,库水直接从孔洞流入平涵管内,造成坝体塌方,严重影响大坝的安全。

2.1.4中小型水库灌溉渠道大部分是沿地形开挖而成,多为自流灌溉农田。渠道普遍没有进行防渗处理,渠道渗漏水量大,加上农田灌溉用水多采取漫灌、串灌、渠道间歇供水,边坡塌方沉陷较多,使渠道淤塞严重,渠道水有效利用系数低。

2.2工程管理方面

中小型水库工程是在计划经济时期建设的,当时均成立了相应的管理单位,负责水库工程的运行管理。中小型水库都有事业编制的机构和运行管理的干部职工进行管理,水库是无偿为农村集体的农业生产提供灌溉用水服务,不收取水费,或者收得很少,水库的运行管理费用由地方政府负责解决。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村体制与经济体系发生了根本变化,水利工程管理单位职能也发生了变化。用水对象由原来的农村集体单位变成了个体农户,水库运行管理维护费用要靠收水费来维持。要向习惯于无偿供水的农户收取水费和派工维护工程变得非常困难,这使得一部分水库的运行管理机构和人员要撤并,水库变成无人管理或兼管状态,一些水库设施遭受人为破坏严重,难以发挥水库工程应有的工程效益。

2.3水利工程的对外交通和通讯方面

中小型水库多建于山区,远离交通干线,建库时的进库道路多是不上等级、路面狭窄、坑洼不平、弯多坡陡的临时道路。目前绝大部分的中小型水库缺通讯设施。如果水库出现险情,交通和通讯又不畅,容易贻误抢险时间,将产生严重后果。

3解决问题的对策

近几年来,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非常重视水利工作,加大了水利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同时,也加强对病险水库工程的除险加固。作为水利工程的管理单位,要利用这难得的机遇,主动争取县、乡人民政府和上级有关部门支持,多方筹集资金,对病险水库进行处理。同时,要促使全社会关注水利工作,加快自身管理单位的经营管理制度改革,发展多种经济,增强经济实力,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逐步解决水利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

3.1中小型水库的除险加固

3.1.1对坝高、坝顶宽不达标的中小型水库

对坝高不够,坝顶宽偏小的中小型水库,要根据水库工程级别,重新进行水文计算,复核设计洪水,确定坝顶高程和坝顶宽。对于坝坡要按规范规定和坝坡稳定计算,确定坝的坡度及护坡结构。

3.1.2关于溢洪道欠宽的问题

溢洪道欠宽的,要按校核洪水的最大泄洪流量,确定溢洪道宽度和最大过水深度,以此来确定溢洪道宽度;溢洪道未衬砌的,要进行衬砌,保证溢洪道安全泄洪,以保大坝的安全。放水斜涵(闸)管和平涵管漏水的,根据各水库工程的特点,采用相应的处理方案,进行防漏防渗加固,漏水严重的要重建。

3.1.3土坝的防渗加固

土坝要进行坝体抗滑稳定分析复核,注意检查不均匀沉陷和裂缝出现;对于坝基渗漏大、坝体填土质量差的水库,要进行坝基防渗灌浆和坝体固结灌浆处理。

3.1.4灌溉渠道防渗处理

主、支灌溉渠道一般应进行渠道防渗,以减少水量损失、提高渠道水利用系数、缩短放水时间及节约水量来确保灌区用水。目前灌溉渠道防渗可以通过政府、水管单位投资和灌区受益农户投工投劳来完成。

3.2加强中小型水库的工程管理

3.2.1乡镇的水库工程管理单位,是水利部门最基层的水管单位。从近几年来看,效果是好的,责任明确,有一定的经济效益。

3.2.2加大各项宣传力度

各级政府和水管单位,要加大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的力度,宣传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同时,水也是商品,要有价使用,要增强全社会节水意识,保护水资源。根据国家有关政策规定,按用水量对用水户征收相应的水费,共同管好水,用好水

3.3水管单位要发展多种经济

3.3.1开展多种经营服务

根据中小型水库工程的条件和特点,因地制宜,要发展适合市场经济产业,水库不能单一依赖农业灌溉用水收费来维持,要利用自身的优势,一般有条件的可建设乡(镇)供水项目,解决乡(镇)居民生活和工业用水,也可利用水库或渠道的水头落差进行引水发电,建设相应规模的小水电站,与当地电网并网供电。

3.3.2发展种植、养殖业

适合发展种植、养殖业的中小型水库,要发展种植经济果树、速生丰产树林、经济竹林等。同时,利用水库进行养鱼、养鸭、养鹅,水库区周边可养鸡、养猪。以种植业促进养殖业的发展,反过来养殖业又促进种植业的发展。至于发展经济所需资金,可以通过争取国家投资、单位自筹、银行贷款和个人集资等多方面筹集。通过发展经济,增强水管单位的经济实力和市场竞争力,进一步改善工作环境,提高水管人员的待遇,稳定水管人员的队伍,做好水库工程管理工作。

3.4完善水库对外的道路和通讯

水库对外交通道路和通讯设备,是抢险工作的根本保证。它能使抢险物资和人员送达水库,险情、灾情能及时向上级汇报,避免出现重大的灾害事故。

水管单位要会同交通部门把水库与公路干线连接的道路,列入当地的交通公路网进行修通;也要会同电信、防汛部门把通讯设备配套好,保证电讯畅通。

第7篇

关键词:房地产开发;项目管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F235.91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为了适应现代社会居住条件的需求,作为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地产工程开发管理对企业的经济效益、工程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房地产开发项目管理含义

房地产开发项目管理的最终目的是高效率地实现项目目标,其是以项目经理负责制作为基础,运用系统工程的观点、理论和方法,在开发项目建设的全过程,按其内在运行规律,建立有效的计划、组织、协调、监督和控制的管理系统。房地产项目管理融合了项目管理实践经验,系统的项目管理理论又为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提供了理论工具,使得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日益系统化、科学化。

房地产开发项目管理是一套复杂的管理体系,它以房地产企业、监理公司为主管,各参建单位参与,通过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四个方面的管理,保证房地产开发项目有效进行,最终实现项目目标。

二、房地产开发企业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

1、项目管理概念的狭隘与局限

导致项目运作成本过高、房地产交易纠纷不断的原因,是由于项目管理概念的狭隘与局限。对于项目工程现场管理以外的工作,如项目的前期策划、销售工作、客服、融资与资金运用等等。资金运作成本偏高,直接影响了项目最终收益是融资手段的单一及资金运作计划水平低下导致的。另外销售工作与客服管理水平低下导致房地产交易过程中,纠纷不断。

2、图纸设计管理方面存在问题

大多数房地产开发企业都不重视图纸设计的管理工作,对于开发商来说,他们只是对方案、功能进行确定,然后统一交由设计院进行处理,因此,在图纸设计管理上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甚至有些设计人员根本没有成本概念,图纸上出现很多错误。而开发商对于图纸设计阶段所包含的成本、质量控制不够重视,而只注重在施工现场如何节约成本,如何进行质量控制等,甚至有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在功能和要求还不是很明朗的情况下,为了能早日拿到图纸,擅自要求设计院对图纸进行设计,这样必然会导致设计出来的图纸存在一些不足。当工程在施工的过程中,开发商才发现其中的不足而要求对图纸进行修改,不仅会影响到施工的进度,提高成本,还会影响到工程的工期。除以上所说的问题之外,设计院在对图纸进行设计时,是否有考虑到投资成本方面的问题还很难说,而房地产开发行业对这方面更是缺少管理和监督,目前没有有效的办法来进行控制。

3、合同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目前仍有相当一些房地产开发企业法制观念薄弱,合同意识不强,更谈不上合同管理。国内企业签订的合同,几乎都有“未尽事宜,双方友好协商解决”的条款,但如果合同签订不完善,一旦协商不好,往往造成相互扯皮。目前合同管理主要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3.1不少项目鉴定的合同十分简单,不符合标准合同要求,更不符合国际上通行的合同文本要求,合同签订不严谨,存在漏洞,给对方提供了索赔依据。

3.2签约双方都不认真执行合同,随意修改合同,或违背合同规定打折扣。没有严格按合同进行工期、投资控制管理,合同履行率低。如果一方没有严格执行合同,通常会发生工程索赔、工期加长、投资加大等情况,给企业加大成本。

3.3合同产生纠纷时,大多数采用行政手段解决,不采取法治形式解决。

三、加强房地产开发企业项目管理的措施

1、重视项目规划设计

规划设计是房地产开发建设的源头,作为房地产开发建设应该十分重视这一重要环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房地产开发企业要保持自己所开发的产品适应市场需要,具有一定的竞争能力,就必须具有超前意识。

所谓超前意识, 就是要从高起点起步, 充分考虑人们对房屋产品和居住环境要求的不断变化, 要从房屋的使用功能、项目的合理布局、建设造型、建设材料的选用、室外环境的布置、开发项目的安全舒适程度等多方面考虑。因为, 一个房地产开发项目的建设, 需要几年的时间, 但其使用周期却长达几十年, 甚至上百年。科学的发展、技术进步、经济增长、生活水平的提高, 使购房人对居住和工作环境及质量的要求不可能停留在原有的水平上。作为房地产, 亦称不动产, 这种凝聚巨大精神及物质财富的巨额配套设施;水电气等供应能量;安全防范设施设备;绿化布置方案;消防设施设备的配置;垃圾处理方式等诸多细节均要考虑周全。总之, 规划设计阶段, 开发建设企业应该请诸多方面的专家,当然也应该包括物业管理方面的专家, 从有利于投资、综合开发、合理布局、安全使用和国家有关规划设计规范的要求等多方面,科学的规划设计出适合市场需求的合格项目。

2、不断规范建设项目合同管理

建设项目合同是指项目开发主体与勘察、设计、施工、材料供应等单位, 为完成一定的建设工程任务而签订的一种经济合同,其内容包括对施工合同、分包合同、买卖合同、租赁合同和借款合同等的订立、履行、变更、终止和解决争议。在房地产开发过程中,每个楼盘的施工进度、质量和成本决定了资金回收的速度、企业产品的自有生命周期和企业的获利空间。项目在开发过程中的施工进度、质量和成本控制归根到底都是通过各种合同的履行来实现的。加强对施工前签订的施工合同进行管理,并处理工程量增减、合同纠纷、索赔等事宜。

3、加强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

明确质量目标房地产开发项目的质量目标确定与项目投资人的开发项目战略和产品策划定位有关, 同时与项目的进度控制、成本控制处于一个相同优先级。因此,项目开发的质量目标必须适合项目本身的特点。目标过低,会对项目带来伤害, 失去市场竞争力;过高会造成投入成本加大,综合开发绩效降低。那么, 如何准确地确定质量目标?首先,要进行质量投入的收益和费用分析, 要树立开发项目全寿命周期成本观念。适当增加项目的一致成本,减少非一致成本;适当增加预防成本, 大力降低事故成本。

4、加强项目成本管理

施工阶段成本控制的关键,一是合理控制工程洽商,二是严格审查承包商的索赔要求,三是做好材料的加工定货。由开发企业引起的变更主要是进度计划变更、设计变更、工程项目变更和施工条件变更。控制变更的关键在于开发商,应建立有关工程签证的管理制度,明确工程、预算等有关部门、有关人员的职权和分工,确保签证的质量,杜绝虚假不实的签证的发生。为了确保工程签证的准确,首先要强调办理工程签证的及时性;其次,对签证的描述要求准确,要求隐蔽签证要以图纸为依据,并且标明被隐蔽部位、项目和工艺、质量的完成情况,若被隐蔽部位的工程量不能在图纸上确定,还要标明几何尺寸及附上简图。对施工图以外的签证,必须写明事由、时间、地点、原始数据或几何尺寸及照片资料等,不允许笼统地签注工程造价和工程量。在签证发生后应根据合同规定及时处理,审核应严格执行国家定额与有关规定,不得随意变通。同时要加强预见性,和尽量减少签证发生。

结束语

综上所述,房地产开发企业项目管理是一项极为复杂,却十分严重的工作。因此,只有做到各环节紧密衔接、互相配合、协调发展,才能完成项目,并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统一。

参考文献

[1]阳波.中国房地产项目阶段划分探讨[J].重庆建筑大学学报.2007.03.

第8篇

【关键词】 建筑工程;管理问题;措施

目前,我国建筑工程管理分为业主委托建筑企业施工的总承包模式、业主聘请管理承包商模式和业主自主管理三种模式。加强工程管理不仅能够加强工程的施工质量,还可以降低工程成本,提升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本文主要阐述我国建筑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提升工程管理水平的建议和对策。

1 当前我国建筑工程管理现状

1.1 缺乏工程管理意识

我国正处于经济高速发展时期,全国各地大量兴建各种基础设施,建筑行业的发展推动国民经济发展,这就产生了建筑工程管理。从建筑行业发展历程来看,工程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我国建筑工程管理发展时间还比较短,很多施工企业的工程管理意识淡薄,认为没有必要花费额外的资金来开展工程管理,以至于很多工程项目缺乏有效的管理,工程质量也就很难得到保障。

1.2 没有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

虽然我国建筑行业发展很快,但是建筑工程管理并没有得到相应的发展,由于缺乏工程管理人员的培训机构,使得我国严重缺乏专业的工程项目管理人员,虽然一些高校陆续开展工程管理学科,但是也存在与实际功臣管理脱节的问题,根本不能够解决我国工程管理人才匮乏的问题,也就很难建立完善的工程管理体系。

1.3 缺乏完善的工程管理法律法规

自2002年起,虽然我国相继出台一些工程管理的法律法规,对我国一些重点工程做出管控,但是同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建筑工程管理的法律法规还不完善,地方主管部门存在执法不严的问题,最终导致我国工程安全事故和质量问题不断发生。

1.4 工程管理水平发展缓慢

当前我国大部分建筑单位过于重视自身利益,基本上都设置有设计部门、管理部门等,但是这些机构的人员由于我国建筑行业从业人员的整体水平不高,使得我国建筑工程不仅存在设计问题,施工过程中的监督和管理不到位,并没有起到工程管理应有的作用。正是由于我国工程管理水平不高,使得我国很多大型工程项目都是国外管理公司负责,这值得我们深思。

2 我国建筑工程管理的问题分析

2.1 工程进度管理较差

工程进度管理主要根据工程进度表,对工程项目进行综合性的日常管理,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同时降低工程成本支出,将工程施工控制在预期范围以内。实际上,工程施工中,会出现很多影响工程进度的因素,例如工程材料供应、施工环境变化等。如果工程管理人员对这些影响工程进度的因素采取必要的措施,肯定会影响到工程的进度。工程进度与工程质量和成本支出有必然联系,加快工程进度会增加成本支出,可能降低工程质量;工程进展缓慢,会给企业造成工程延期损失,工程进度管理就是平衡这三者之间的关系。

2.2 工程安全管理不到位

建筑工程中有很多高空作业,施工环节存在很大的危险性,经常出现安全事故。国外研究资料表明:建筑行业发生事故的死亡人数仅次于矿上,安全事故不仅给施工企业和业主带来额外的损失,还会带来不良的社会影响。分析安全施工的发生原因,我们可以看出,超过90%的安全事故都是人为因素引起的,而这些人为因素中很多受教育程度不高的施工人员造成的。出现这样的问题主要是因为我国工程安全管理意识淡薄,与没有建立安全管理制度有关。

2.3 工程质量管理存在问题

分析当前我国工程管理现状,工程施工中的质量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工程管理体系有待完善,当前使用的工程管理体系基本上都是对之前的管理体系进行修改和补充,并没有真正起到工程监督的作用;而是施工企业准入制度存在问题,我国建筑企业的市场准入机制管理不严格,很多建筑企业的资质存在问题,这样的工程质量也就可想而知。

3 提升我国工程质量管理的措施及对策

要想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管理,首先需要在工程立项之前建立一支高效和科学的管理队伍,如果工程管理队伍存在问题,管理人员频繁变动,工程质量也就很难得到保障。因此必须建立一支高效的管理的团队,其中包含工程项目主要管理人员。

3.1 解决工程进度管理问题的对策

对于工程进度管理,施工企业可以建立项目经理责任制,将工程进度管理责任到个人,制定现代考核制度,对工程进度管理人员进行监督和管理,要在企业内部树立工程进度管理意识。工程进度管理的重心是对工程的进度开展管理,这会直接影响到工程的工期,必须要在工程立项之前编制科学的进度计划表,保证工程材料和资金按照既定的进度来安排,这样的工程进度管理也就处于管控状态下。

3.2 解决工程安全管理问题的对策

建筑工程施工中首先要建立安全检查制度,开展日常安全检查工作,这是解决工程安全问题的根本。工程开展过程中,除了对工程日常检查之外,还需要进行定期全面检查,彻底消除安全隐患。对于安全检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必须及时解决,并将整改问题责任到个人,发现的安全问题还需要复检和监督。工程安全检查只是工程安全管理的一部分,还需要在施工现场加强工程安全教育宣传活动,科学规范施工才是确保工程质量的关键。

3.3 强化工程质量管理

工程质量管理具有管理因素多变和管理方法严格的特点,工程质量管理也是工程管理的一部分。在施工前,需要明确工程质量标准和工程施工方案,严格审查设计图纸和施工图纸,尽量减少设计变更给工程带来额外的损失;对于工程材料也要做好管控措施,这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基础。工程材料进场之后,必须做好分类保管以及保护措施,避免材料受到破坏或者污染,最终增加工程成本。工程管理过程也是一个不断总结的过程,总结出工程施工的薄弱环节并予以重点管理。总之,工程施工阶段是工程质量管理的主要部分,必须予以重视。

3.4 大力开展技术创新

由于建筑行业竞争日益激烈,使得不少建筑企业不断通过技术创新和管理革新来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这需要企业必须将技术创新作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要大力引进国内外先进的施工技术和设备,将技术优势转变为竞争优势。同时企业也要加强管理模式的创新,确保工程顺利进行。

3.5 建立工程管理的反馈和预测机制

工程管理需要工程管理人员将工程施工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或者建议及时反馈到建筑企业的管理层,以便技术采取妥善的应对和处理措施,这就需要在工程管理部门建立反馈和预测机制,有助于工程全体人员将发现的问题反馈到管理层,对工程进展情况开展合理预测,以便采取应对和处理措施,保证建筑工程顺利开展。

结语

由于建筑行业竞争的不断加剧,这就需要建筑企业的工程管理更加高效和专业,这直接影响到工程的质量。建筑企业必须加强工程管理意识,不断完善和改进当前的管理模式,引进国内外先进的管理技术和手段,最终确保工程的质量。

参考文献

[1] 白雪琴,李晓薇.浅谈建筑施工对环境的影响及防治措施[J].黑龙江环境通报,2009(2)

第9篇

关键词:维修工程;管理;问题;措施

1引言

目前,我国高校已经结束高速扩建时期,大部分高校已经完成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一个个崭新的校区投入使用数十年之久,逐渐进入维修改造时期。然而维修工程数量的激增,且涉及的影响因数之广,给维修工程的管理造成了很大的困难,如何做好日常维修工程的管理已经成为各大高校后勤部门丞待解决的问题。同时,维修管理工作的好坏,直接反映了后勤管理部门工作的成效和师生对后勤保障工作的满意度,更直接影响着教学科研的质量[1]。然而,目前大部分维修工程由于不需要报批报建和经过招投标环节,缺乏政府的监督管理,由各个高校根据自己修订的维修工程管理相关制度自行组织实施,在程序等各个管理环节上还存在着许多问题。

2维修工程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1维修工程管理制度不完善

维修工程管理制度是各个高校实施维修工程的操作指南,然而目前,高校维修工程管理制度还不够完善,各部门职责不够明确,实施缺乏可操作性,流程设计太繁琐复杂,有些高校甚至还未修订符合自己实际情况的维修工程管理制度。例如工程现场管理人员和造价人员职责分工不明确,有些维修工程管理制度规定工程量的计算由施工现场管理人员负责,这样就会导致施工现场管理人员由于不熟悉定额计算规则而出现工程量计算不准确的现象;维修工程合同签订时已经经过各相关部门、领导审核,而根据合同拨付的工程进度款还需要经过多个部门审核,领导签发,审批环节设计过于冗长且重复无意义,致使工程进度款从申请到拨付历时过长,未能及时拨付,引发甲乙双方矛盾。

2.2维修工程管理人员水平不高,责任意识淡薄

维修工程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和施工现场管理人员和造价人员等的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有直接关系。施工现场管理人员负责对维修工程的施工方案、质量、进度进行把控,造价人员主要编制和审核预结算以及对施工过程中设计的价款变动进行控制。但是,受到维修工程相关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和责任意识等主观和客观等因素的影响,维修工程管理过程中经常出现以下现象:工程预算书中有些主要材料没有注明参考品牌,增加工程质量风险以及价款结算纠纷;有些工程项目施工现场管理人员缺位或未履行工作职责,材料进场时,工程材料没有对照预算书中材料的参考品牌、规格、质量进行材料进场验收;部分工程的现场管理人员不熟悉工程施工情况。

2.3资料管理不到位

维修工程结算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资料欠缺或未及时收集整理事后才进行补充的情况。例如隐蔽工程缺少照片、隐蔽工程验收记录等证明材料,造成结算扯皮现象时有发生;有些增加项目和改变原有设计的项目没有及时办理工程联系单和设计变更等资料;施工过程中产生的签证等资料未进行确认,缺少现场管理人员和造价人员的签名和单位公章;工程竣工图与实际工程项目施工尺寸、规格等不吻合,未能真实反映项目实际施工情况。

2.4维修工程准入门槛低,施工质量参差不齐

维修工程存在着突发性和紧急性,很多时候留给高校寻找可靠、合适的施工单位的时间并不充分。再加上很多维修工程工程量小造价低,不需要像基建工程项目一样进行招投标等程序,施工单位的准入门槛低,资质要求低,甚至存在着许多个人挂靠有资质的施工企业承揽维修工程项目的违法违规行为。而且随着后勤社会化的不断发展,进入高校的施工单位日益增加,各个施工单位的施工组织管理能力、工人技术水平等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因此维修工程的质量参差不齐,有些维修工程甚至没过保修期就出现反复维修的情况,给后勤部门的维修工程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2.5维修工程缺乏计划性

高校维修工程流程一般为使用单位或管理部门发现问题向后勤维修工程管理部门申请报修,后勤管理部门作出施工方案后派人维修。因此,日常维修工作常常缺乏计划性,为问题发生后的事后的补救措施,这时处理往往已经给学校造成了比较大的影响和经济上的损失。

3维修工程管理应对措施

3.1完善维修工程管理制度

维修工程管理制度的制订和完善是维修工程走上规范化道路必须要迈出的第一步。有了维修工程管理制度才能让维修工程的实施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还未制订维修工程相关管理制度的高校应抓紧制订既符合校情又与国家的法律法规相融合的维修工程管理制度。已经制定并实施了维修工程管理制度的高校,应在实施过程中根据出现的问题加以修订和完善,使维修工程管理制度更具备指导性和可操作性。

3.2提高维修工程管理人员水平

有了完善的管理制度,就必须要有高素质和高水平的管理人才来组织实施,这样才能保证维修工作能够按制度要求来完成[2]。提高维修工程管理人员水平,既要“请进来”,又要“走出去”。首先,高校可以“请进来”一些长期在施工一线具备丰富的实践和管理经验的专家作为顾问,建立专家顾问制度,对于一些大型的维修改造项目必要时可引进项目管理公司,请他们指导维修工作的同时,使后勤维修工程管理人员学习他们的先进理念和做法,提高后勤管理部门的专业素质和管理水平,为以后组建高水准的维修工程管理队伍打下良好的基础。其次,高校应积极鼓励后勤维修工程管理人员“走出去”,定期组织后勤维修工程管理人到其他高校学习先进经验,参加各机构组织的专业培训,及时更新专业知识、管理理念和先进技术,尤其是立项管理、现场管理和造价管理等信息化技术。

3.3组建维修工程施工单位服务库

受编制和人员数量等因素的影响,绝大多数的高校没有自己的专业维修工程施工队伍。且维修工程工程量小,造价达不到招投标规定的数额,因此大多数不能通过招投标程序选择合适的施工单位。因此,如何选择信誉高、质量好、服务佳的施工单位,一直是困扰后勤管理部门的一个难题。后勤管理部门可以综合近几年进校服务的施工单位的表现,择优选择一些施工单位建立年度维修工程施工单位服务库,年终,对服务态度、施工质量、技术水平、返修率等方面进行打分和评比,得分合格且排名靠前的施工单位可以自动进入下一年维修工程施工单位服务库,不合格或排名靠后的取消下一年入库资格。通过引入竞争机制,提高施工准入资格,确保维修工程质量。

3.4规范资料档案管理,做好数据分析工作

维修工程施工过程中,应做好档案管理工作和数据分析工作。施工现场管理人员和资料管理人员注意及时签发工程联系单、设计变更、签证、隐蔽工程验收记录等资料,避免出现事后才补资料的情况,同时尽可能多的留下施工过程的照片等影像资料,尤其是隐蔽工程等不可复查工程的施工证据,以避免甲乙双方因缺少相关证明又记忆模糊给结算产生纠纷埋下隐患。资料管理人员要结合高校的实际情况对维修工作的有关数据逐一收集、整理和归档,确保各项维修工作能够及时、迅速、优质完成[3]。同时,对已完工的维修工程做好全面的数据分析工作,吸取教训和积累经验,从而更好地服务于维修工程管理工作当中去。

3.5加强维修工作的计划性

后勤管理部门可以为校内设施建立档案,把每次维修保养时间、维修部位、维修人员记录档案中,同时协同物业管理人员定期对易出现问题的部位和环节进行排查,对校内设施运行状况进行实时监控[4]。根据校内设施的使用情况和建立的档案资料,就能制订中长期维修改造计划,做到把维修关口前移,一旦发问题的征兆,能够及时处理,防止损失的发生和进一步地扩大。高校维修工程管理是高校后勤服务体系的重要一环,是高校教学及科研等其他工作的基础保障[5]。组建一支高水平的高校维修工程管理队伍才能更好地服务于高校的教学科研等一线工作,促进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高校稳步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赵志高.高校后勤维修工程管理探析[J].四川建筑,2017(3):227~228.

[2]吴恒.提升维修工程管理水平及施工质量的对策研究[J].居舍,2018(32):135.

[3]葛恒键.高职院校零星维修工程管理对策及思考[J].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7(4):65~67.

[4]傅金辉.高校后勤维修工程管理问题探析[J].投资理财,2014(8):31~38.

第10篇

【关键词】农村饮用水;饮用水安全;安全工程;管理措施。

一、引言

联合国报告显示,在发展中国家70%以上的疾病与饮用水的不安全有关。我国农村饮用水的安全质量整体水平不高,农村饮用水安全现状不容乐观。如一些地区仍然存在着供水量不足、取水不方便、水质问题导致地方病等多种问题,已对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造成严重影响。水是生命之源,人类的生存离不开安全的饮用水,因此,加强饮用水工程管理就是一件重要而十分有意义的工作。

二、我国农村饮用水安全现状

1 水量不足

随着我国农村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农村的需水量越来越大。而农民大多从浅水井、河道、山泉等水源取水,农村的供水设施普遍落后。在某些地区,已经出现季节性缺水或者干旱的情况。同时降水量不足导致河流断流、地下水水位的下降因素也加剧了农村饮用水的缺乏状况。

2 饮用水污染严重

农村饮用水主要受生活污水、农药化肥、畜牧养殖粪便和工业废水等污染。水质污染情况日益加重,很多地区已出现饮用水源被过度污染而不能饮用。农村的小型集中供水工程和分散供水系统,也由于缺乏检测人员、消毒设备和水质监测设备,不能提供安全达标的饮用水。

三、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

1缺少专业管理人才

随着国家对农村安全饮水工程的投入,农村建设了一大批安全饮水工程,但相应缺少专业的管理技术人才。如有的管理人员没有接受过相关的上岗培训,不具备专业的管理技能,不能承担日常检查、管理和正常维护任务,出现一些简单的问题都无法自行解决,必须向厂家求助,这对于饮水安全工程管理是极度不利的。

2相关法律体制不健全

我国城市的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法律经较健全,农村的水污染防治和环境保护是一个薄弱环节。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法律意识淡薄,现实条件下在农村推行节水措施比较困难。

3工程管理资金不足

农村供水单位以“服务农民”为基本原则制定水价,价格低廉,利润微博,仅够支付基础维修费用、电费、工作人员基本工资等。当饮水工程需要大修资金时,难以筹集支付,容易出现资金链断裂,导致设备无法及时进行维修更新,影响饮用水安全工程长期发挥效益。

4水质监测力度不够

目前农村饮水水源的科学基础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很少开展一些有针对性的科研工作。水源的科研项目主要是针对水体磷素、氮素等富营养素的含量控制,对于农村的水源没有进行过系统的调查。由于农村地区的水源分布较为分散,且规模较小,监测水质的工作难度大,农村饮用水的水质监测力度有待加强

四、加强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管理的措施

1选择适宜的管理模式

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管理问题开始受到各方面的重视,实践中探索出各具特点的管理模式,如水利部门直管模式、城乡供水一体化管理模式、“能人”融资管理模式以及村集体管理模式等。

所谓村集体管理模式,是由村集体管理饮水安全工程,由村民代表或村委会按照当地的具体情况来制定管理方式。依照“谁投资、谁管理、谁受益”的基本原则,由投资方经营管理,水利部门监管水质和制定收费标准,管理方式比较适合目前农村实际情况。

2完善饮用水安全检测体系

摸清农村地区尚未达到饮水卫生标准情况。一般包括人口情况、饮用水水质状况和地区分布等,进一步加强对农村饮用水源的环境管理。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重点实施与建设方案,推进农村饮水工程建设。对一些人口较为密集的村镇,严格水源的检测,集中力量开展管网末梢水和出厂水的水质监测。

3加强法律法规的监管力度

健全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是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管理的依据。水务主管部门依法制定规章制度,监管各级地方部门贯彻执行。按照“谁管理、谁负责”的原则,落实管理主体,保证农村饮用水安全。

4统筹城乡供水

在农村供水过程中,有条件的需尽早实现城乡统筹供水,强化农村饮用水工程项目管理,确保工程项目能够充分发挥效益。应加大农村饮用水建设的财政投资力度,加大力度解决农村饮用水安全问题。应采用分质供水、集中供水和分散供水相结合,集中整治农村卫生环境,重点解决高氟高砷水和污染水以及一些严重缺水地力的饮用水安全问题。

5调动农民参与的积极性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与农民切身利益密不可分,设立举报奖励制度,积极引导农民参与到建设管理工作中来,群众参与将对项目建设过程和后期管理起到很好的监督作用。

6严格控制污染源

改变粗放型的农村经济增长方式,加强农村水污染防治,保护好农村饮用水水源的安全。严格控制污染源与全面治理,坚持走生态农业的发展道路。实行农资、农技一体化,优化耕作制度,科学施肥,鼓励使用作物专用肥和高浓度复合肥,严格控制氨氮的残留量。大力度推广生态养殖,实现资源的重复循环高效利用,有效防治污染源。

五、结语

水是生命之源,水的质量决定着生命的质量。加强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的管理,提供优质的水源,工程管理责任明确、产权清晰,是保障农村居民的饮水安全的关键。选择适宜的管理模、完善水质检测体系、加强依法监管、严格控制污染源、引导农民积极参与等是解决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管理的问题基本措施。

参考文献

[1]赵万陵.农村安全饮水工程管理的探讨[J].科技致富向导,2014.(03).

[2]赵兴权,崔海龙.浅谈农村饮水安全措施与饮水工程管理[J].商品质量:学术观察,2011.(08).

第11篇

关键词:小型农田水利;管理问题;对策和措施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随着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水利事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命脉和基础产业地位更加突出。特别是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数量多、分布广,作为农村水利工程的基础,已经成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抗御水旱灾害、发展粮食生产、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所谓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就是指为解决耕地灌溉以及农村人畜饮水而修建的水利工程,它主要包括田间灌排工程、小型灌区、灌区抗旱水源工程、小型水库、蓄水池、塘坝、水井、水窖、引水工程以及中小型泵站等。但是,由于我国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多数使用时间长久,建设标准普遍偏低,配套不全,养护投入不足,工程严重老化失修等原因,制约着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因此,有必要对小型农田水利进行管理,以提高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发展,从而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

1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的问题

1.1 工程配套不完善,老化失修严重,灌溉用水率低

水利设施老化失修,带病运行是一个普遍现象,主要表现为工程蓄水能力大幅下降,渠道灌溉能力大幅萎缩,泵站排涝能力日益衰减,工程设施的平均完好率相对较低,同时缺水与浪费现象并存,造成农田灌溉水平均利用系数只有0.46,远低于发达国家0.7~0.8的水平。另一方面是工程节水设施建设滞后,多数耕地还是大水漫灌。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工程状况落后严重影响农业生产、农民的切身利益、水资源节约和国家粮食安全。

1.2 管理权责不明,农民参与程度低,运营不合理

对已经建设好的农田水利工程管理粗放,缺乏必要的维修改造,没有设立专职负责监督检查水利工程的管理养护和安全运行的部门;许多人认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是国家投资兴建的项目,管护不是农民的事,农民只管用,导致农民在使用农田水利工程时存在很大的随意性,自觉管护工程的意识差。例如个别农民为了自己用水方便,任意在渠道上凿洞开口,移动闸门、机泵等。一些地方小型以下水库没有设管理机构,由乡镇、村组专管员负责管理,渠道仅由村民自主季节性管理。一些地方部分小水库、塘坝、自流、提水及小灌区,机电井和内河道及圩口的防洪工程处于无人管理状态,这样会造成管理机构的职员对水利事业关心淡薄,从而影响水利机构正常效益和职能的发挥,形成了对农村水利设施只建不管、重建轻管的现象。

1.3 管理投入少,缺乏运行资金,工程运行难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运行管理需要一定的资金,而管理组织的资金来源主要有水费收入和用水户集资。对水费收入而言,多年来,由于水费价格低,大多不能按照成本收费,在低成本下还很难做到足额水费的收取;对用户集资而言,集资多少、如何集资,用水户意见很难统一,特别是对经济欠发达地区,集资更加困难。“两工”(农村义务工和劳动积累工)取消后,运用“一事一议”办法,建设村级水利工程,成为各级政府和水利部门面临的新课题。在经济基础薄弱、农民不富裕的村庄,“一事一议”运作起来难度很大。虽然群众盼望解决农业灌溉问题,但一提到集资,就很难操作。农田水利具有巨大的公益性,而公益性的支出不应单独由农民来承担。因此,一些地方引入了农民用水户协会组织,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进行管护,但农民用水户协会面临管理松散、运作不规范,管理水平低,水费收缴困难,没有稳定经费来源的窘境。资金的缺乏制约了工程的运行,必然会降低农村水利机构人员工作积极性,从而影响农村水利管理机构的良好运营。

1.4 产权不清晰,管护主体缺位,管理机制不健全

长期以来,由于历史及机制、体制的原因,有些农田水利工程产权归属不清,致使管护主体不落实,管护责任不到位。实行统分结合的以后,乡镇、村集体统的功能逐步下降,大多数由集体管理的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的管理就流于形式,存在产权不清、责任不明、有人建设、无人管理的现象,产权不明晰制约了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发展。近年来国家财政资金修建的水利灌溉工程设施,建成后移交给乡镇管理,土地是集体的,使用权是承包了的,产权和责任主体很难明确。有些小型水利设施由几家农户管理,有些由村民小组管理,有些是村集体管理,在经营管理方式上也没有统一的管理和维护规则。

1.5 管理水平低,缺乏维护意识,重建轻管

在进行农田水利工程管理时,基层水利人员技术力量单薄,业务水平偏低,没有或很少有时间进行深造,水利专业人才青黄不接,服务能力弱,缺乏深层次的实践经验,难于承担有一定深度的工作。基层水利管理者思想上就存在重工程建设、轻工程管理的倾向,认为管理难度大。有些地区,虽然农民参与了小型水利工程的管理,但由于管理体制的不健全,管理制度不落实,农民的参与程度不是很高。加之各地长期存在重建轻管、重大轻小、重骨干轻配套的意识,造成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国家管不到,集体管不好,农民管不了”。

2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的对策和措施

2.1 转变观念,全民参与

树立“建设是管理的开始,管理是建设的延续,管理是永恒的主题”的思想观念。各级政府和水管部门要在政策支持、法律保护和资金补助方面给予支持和保障。通过印发用水户协会建设宣传手册、宣传明白纸、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新闻媒体等形式,广泛宣传节水改造的好处和用水户协会建设的重要意义,举办项目培训班,市、县、乡、村层层对农户培训,统一各级的思想认识,激发群众参与热情,为项目建设营造“人人拥护,积极响应”的良好氛围。或通过“竞争立项,招标建设,以奖代补”的四川南充模式,将竞争机制引入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让群众全过程参与,谁的积极性高就先支持谁,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2 明确管理产权主体,依法管水

在转变观念的同时,对农田水利工程的管理还应从明确产权人手,通过产权划分和水权分配来确定工程管理主体,在产权明晰的基础上,将使用权面向市场租赁,比如河南的股份合作制的“小农水”工程,产权按股本或合同约定界定,每个人都平等持股,合法经营,实体劳动者与产权所有者相结合,采取股本和劳动共同分红的办法。这种管理体制明确所有者的权、责、利,使产权分明,这样既可以充分调动人民群众对小农水建设的积极性,同时又有较强的内在经营活力。乡镇投资的水利工程归乡镇所有,由乡镇抗旱服务站管理,对农民群众实行有偿服务;村集体投资的水利工程归村集体所有,由受益农户管理使用,如村委会组织农民投资建成的工程,产权归农民所有它不按乡、村行政区化组建,用水户投入人力、物力、财力建设水利基础设施,既是建设者、所有者,又是受益者,这种方式形成了利益共同体;而以农户自用为主的小微型工程实行自己建设、享有、管理、使用的体制,实行“自建、自有、自用、自管”,其产权归个人所有。这类工程属于农民的私有财产,受法律保护。四川资阳实践了“四方合作”模式即农民用水户协会或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协会、担保公司、金融机构、工程承包经营者四方的合作,充分调动各方的积极性。广西灵山县自始至终凸显受益群众在民办公助项目建设和管护中的主体地位,县水利局和有关部门充分发挥桥梁纽带和领头作用,在项目编报时,广泛征求群体意见,摸清群众诉求,项目实施后,也让群众有一本明白账,项目建成后,将工程产权和使用权移交给农民用水户协会,由协会按照民主决策、民主监督、规范管理的方式运行管护,充分体现协会在工程管护中的主体作用,充分体现群众在管护中的主人地位。

2.3 培养人才,管养分离

改变“由上自下”的管理模式,设立“农民本位”的水利建设的参与式管理模式,让农民参与到水利设施的管理中,通过民主程序决

定自己需要的公共服务,调动农民在水利设施管理中的积极性。在明确其责权利关系在对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科学定岗和核定管理人员编制基础上,将水利工程维修养护业务和养护人员从投资运行主体中剥离出来,独立或联合组建专业化的养护企业,抓好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乡镇水利站是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最直接的管理者,同时也是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的重要一环。如广西通过举办乡镇水利站长培训班,学员们通过培训将提高基层乡镇水利站的组织协调能力、专业技术能力和管理服务能力,破解基层水利发展难题,提高乡镇水利站服务能力和水平。

2.4 加强节水灌溉技术管理

随着水资源日趋紧缺,节水灌溉已成为实现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国际上公认节水灌溉50%的潜力在管理,管理措施滞后,势必影响节水灌溉效益。近年来,广西在发展特色农业中探索并创新了一批管理模式如:以兴安莱茵公司模式、广西温氏模式为代表的“公司+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以来宾市永兴农机作业专业合作社、田阳县那满镇内江村香蕉协会等模式为代表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带动模式;公司+农户+价格联动或是订单农业+价格联动的糖业模式;以崇左市江州区高良公司模式和隆安县金穗模式为代表的土地流转、规模经营带动模式,由农户将土地 承包给企业、农村专业合作组织或经营大户,在不改变原有土地使用权的基础上实现土地集中。高效节水灌溉项目通过结合特色农业的管理模式,积极引导、扶持农民群众以及社会力量,通过承包、租赁、股份合作制、成立用水户协会等多种形式参与高效节水灌溉项目建设,实行用水户管理与专业养护结合的管理体制。

3 结语

综上所述,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作为农村水利工程的基础,已经成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但是由于我国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成时间久、管理措施不当等原因,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反倒成为了制约农业及农村经济发展的因素。因此,必须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顺利实施,离不开业主、设计、监理和施工方共同的努力。正视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特点和困难,积极探寻解决问题的办法、积累建设经验,为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贡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第12篇

关键词:市政工程;施工管理;存在问题;解决措施

中图分类号:TU99文献标识码: A

一、市政工程施工管理内容及特征

1、市政工程施工管理内容

市政工程的施工管理内容主要有:下达施工任务,签订承包合同;做好工程施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包括技术准备工作、材料及设施、场地等准备工作;协调、管理施工过程中的各项任务、事项,做好施工质量及施工安全、施工进度的监督与管理工作,以及施工现场的管理工作,控制施工环境;做好竣工期的施工管理工作,包括竣工验收及移交工作、竣工报告等事项。

2、市政工程施工管理特征

2.1市政工程施工标准及施工要求高。市政工程事关群众生活和城市形象,质量标准高,多数工程要求“争市优,创国优”。同时,工期紧,冬季施工费用投入较大。

2.2市政工程施工复杂程度高。市政工程造价高,参与人数多,利益相关者多,对环境的依赖和影响较大,相对时间长。

2.3市政工程施工过程不确定性因素多。市政工程项目复杂,受外部环境影响大,如天气、原材料价格、周边社会关系等容易影响项目进程,项目内部各利益相关者,如业主、监理、总包商、分包商、材料供应商,加之项目自身建设中的问题,其不确定性因素众多。

二、市政工程项目管理中面临的问题

1、市场管理混乱

市政工程多由当地的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其委托单位负责,由于涉及的单位和部门较多,有些单位倚仗自身具有的权力,无视工程项目的基本程序,不执行招投标制度、合同管理制度、工程监理制度以及项目法人制度,甚至出现了工程开工多日还未签订正式的监理合同、施工合同的情况。有的工程在没有办理规划许可证、施工许可证及工程质量监督手续的情况下就进行施工,被查到后才匆匆补办。另外,有些政务工程为了追求“政绩”,将施工工期以及设计周期一再压缩,不仅容易造成工程项目设计上存在的缺陷,也为日后的投入运行埋下巨大的安全隐患。

2、质量意识薄弱

由于市政工程与其他一般建筑工程的巨大不同,导致更看重工程的工期,而忽视更重要的质量问题,经常在施工中出现抢干和蛮干的现象。各负责单位质量意识薄弱,一再放松强制性标准,使得大量质量不过关的工程投入使用。尤其在道路工程及排水工程中,对质量的要求过低,抱着坏了很容易就能修的思想,人为的降低了工程质量。另外,还存在市政工程施工技术资料和工程不同步,资料残缺甚至伪造资料等问题。

3、对施工单位质量管理不健全

对施工单位进行质量管理是市政工程项目管理中最重要也是最复杂的一环。但其管理过程中存在较多薄弱环节,有些建筑企业实行内部项目承包制,项目部只给公司交管理费。这种类似转包挂靠的行为大大影响了企业对项目部的质量管理制度,容易出现质量要求过低的现象。还有些施工单位由于不具备相应的施工资格,便挂靠施工;有的施工单位无视设计图样,擅自更改原设计方案;还有些施工单位以包代管,质保体制存在巨大缺陷。使越来越多的质量低劣工程投入使用,给人民财产安全带来巨大隐患。

4、监理机制不健全,监理效果不佳

我国目前在建设监理市场方面还存在较多的缺陷,监督管理机制不完善,再加上每个人对监理工作理解的不同,导致很多执政人员由于各种原因无法上岗任职。而在职监理人员又存在无证上岗的现象,很多人本身就不具备监理资格。另外,对监理的培训工作过于形式化,对监理的能力提高和意识改变没有太大帮助,使得监理效果完全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对监理工作执行和整个监理队伍的建设造成了较坏的影响。

三、市政工程管理问题的解决措施

1、创建一支有着较高素养,严禁精细的管控组织

由于建设项目具有一次性的特征,所以使得它有着非常强大的针对意义。身为项目经理,在最初的打造班组的时候就应该有此类意识,此班组要合乎项目的多类规定。

2、明确管控的重要内容

2.1工程质量管理方面

应参照我国工程建设施工合同示范文本(CF-910201)和FIDIC土木工程施工通用合同条件及有关规范、标准的规定,制定完善的市政工程建设质量管理制度及质量控制程序、措施。对建设单位现场管理按监理模式进行分工、授权,使日常质量管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尤其是要分清同承包方的责任界限,既要认真负责,又不能越俎代疱,做到严格管理、责任明确。

2.2工程进度管理方面

应依照工程建设施工合同示范文本和FIDIC条款中有关工程进度、工期的规定,采用网络计划技术等先进的方法对工程进度进行管理、控制。同时要结合市政工程特点制定明确的进度管理工作制度及决策机制,明确职责,做好组织协调工作,提前预见多专业、多单位交叉施工的矛盾,及早采取措施,避免因业主协调原因延误工期,并公平、合理地处理承包方施工进度偏差。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前提下,综合平衡,适时调整工期与投资控制计划,保证工程总目标的实现。

2.3工程投资管理方面

应参照工程建没施工合同示范文本和FIDIC条款有关规定,结合市政工程建设特点,制定严格的工程经济签证、工程量确认等投资管理制度及控制措施。准确区分业主与承包方应当承担费用的界限,及时、公平、合理地确认合同变更价款,并保留齐全、完整的原始记录、证据,便于纠纷的处理及上级有关部门的审核。同时应确定合理的决策程序,在工程进度投资目标冲突时,科学合理地调整计划,实现工程目标。

2.4合同管理及工程建设管理体制的改进

将建设监理理论引入市政工程管理就要求必须参照工程建设施工合同示范文本和FIDIC条款的内容、格式签订工程施工合同,按建设监理理论规范合同管理制度及程序。在当前过渡时期,虽然市政工程建设管理机构中业主与现场工程管理者的成份还没有完全分开,没有从体制上根本消除影响工程管理者公平、公正进行监理的因素,但是可以先采取将建设项目符理人员划分为行使业主职能和行使监理职能两部分的方式来改进管理体制。

3、打造一个以项目监理为关键点的管控体系

打造一个优秀的项目管控体系,要强化三个方面的管控以及相关层次的功效,也就是说国家的监督以及建设监理和单位的自检活动。要在设置监理体系的前提之下,不断的形成三个方面的管控体系,同时还应该明确三方面的关联,也就是说建设组织以及监理组织和承包组织间的关联。而且将其定位为如下的内容。第一,建设方和承包方的关联,是结合项目的建设发包合约等打造承发包的关系;第二,建设方以及监理组织间的关联,它是一种委托和被委托的关联,经由监理活动等来明确具体的权责关系。第三,监理方和承包方之间本身并不存在合约上的联系,其也不存在经济上的联系,只是一种监理和被监理的联系。

4、强化民主管控是项目管控的关键措施

要形成一套自我制约的体系,开展民主管控是实现这种制约体系的关键措施。具体我们的做法可归纳为几点:(1)建立健全民主监督体系。成立项目管理委员会。重要决定和重大决策、项目经理要在民主管理委员会上阐明自己的看法和态度,征求大家意见。(2)经营方面的重要问题的处理要及时向上级领导请示汇报,谋求领导同志的支持与监督。(3)让项目部全体员工有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心,做到人人重视质量。(4)做到安全人人有责,抓住标化不放松,切实搞好安全生产,预防事故发生。

结束语

虽然我国市政工程项目管理方面还存在着市场管理混乱,管理人员质量意识薄弱,施工单位质量管理及监理机制不健全等问题,但相信随着领导班子自身素质和工作水平的提高,项目管理体系的完善以及对工程项目的重要环节管理的加强,市政工程项目的管理工作一定会越做越好。一套全新的、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市政工程项目管理模式也定会在不久的将来形成。

参考文献

[1]张伟琛.浅谈市政道路工程监理质量控制的几个方面[J].商情,20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