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企业竞争情报系统

企业竞争情报系统

时间:2022-06-05 00:56:2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企业竞争情报系统,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企业竞争情报系统

第1篇

企业竞争情报系统是包括人、信息、系统的有机结合的综合体,此系统是以人的智能为主导,以计算机与网络技术为支撑,以所获取的信息为决策基础的一个综合系统。其中人参与企业竞争情报业务流程始终;信息涉及对于企业内外各种信息资源的整合与持续监测;系统则是一个技术支撑平台,作为工具支撑企业竞争情报应用。

下面从这三个方面出发,分析和探讨一种以资源整合为核心的企业竞争情报系统架构。

企业竞争情报业务流程分析

从企业竞争情报的周期来看,主要包括以下流程:情报的规划、搜集、处理、分析和分发。

情报规划

情报规划的主要目标是界定情报需要、确定情报方向。企业要提供竞争情报服务,就必须要对情报需求、情报搜集范围和内容、情报信息组织等有一个明确的规划。

具体来说,情报规划阶段需要明确如下问题:

情报需求评估

信息流评估:包括情报的内容、数量、质量、渠道等的需求评估;

高层访谈:包括对于企业高层决策者的关键决策、关键信息需求的评估和调研等。

界定情报需要

需要收集分析哪些方面的情报;

为什么目的使用;

哪些部门/人员真正需要;

情报的时间要求;

情报的范围要求;

获取情报的成本。

确定情报方向

列关键性情报收集课题表;

制定收集分析计划;

制定得不到某些信息时的应急方案。

情报搜集

情报搜集是指通过公开渠道搜集原始信息的过程。

情报搜集的渠道

情报搜集的渠道或途径一般情况下主要包括:报刊和专业杂志、行业协会出版物、产业研究报告、互联网信息、专业数据库、客户、行业主管部门、企业内部业务与管理系统、企业内部业务办公文档等信息。

情报搜集的手段

情报搜集的手段主要包括网络自动信息采集、手工信息采集两种。

随着Internet技术的普及,目前越来越多的信息或业务开始在网上运转,如各种政府机构、行业主管部门、各种企业、各种报刊杂志、出版物等,都已经或准备在互联网上,通过Internet网站提供各种信息,以方便用户获取或了解信息。

而从以上列出的情报采集渠道和途径,可以说至少有70%的信息已经可以在网上获得。作为竞争情报搜集的方式,传统的手工手段将会被进一步弱化,而基于内部网络和Internet,通过自动的信息采集工具进行各种信息的定期跟踪、监测及采集,将是今后企业竞争情报搜集的主要手段。

情报搜集的工具

对于基于网络的自动信息采集手段,需要针对不同信息来源,提供不同的情报搜集工具作为技术支撑。

具体来说,常用的情报搜索工具包括以下几种:

互联网信息源采集工具:对互联网上的网页信息进行采集、下载、加载入库和采集监控;

文档信息源采集工具:对本地业务办公过程中,或者收集的经过数字化加工的本地电子文档信息进行采集、内容提取、加载入库和采集监控;

关系数据库信息源采集工具:对于本地业务、管理信息系统,如企业内部生产、经营、技术、研发、管理等信息系统的关系数据库信息进行采集和监控;

资源数字化加工工具:对于收集的纸介质情报信息进行扫描、拍照、图像处理、识别、PDF电子文档生成等资源数字化加工;

Lotus办公文档采集工具:对于以Lotus Notes为基础的办公自动化系统办公业务信息进行采集和监控;

邮件信息采集工具:对于企业邮件服务器的邮件信息进行采集和监控。

情报处理

情报处理过程主要是对搜集到的原始信息进行初步处理以便于进一步分析或将处理结果直接提供给情报使用者。

人工情报处理

对于人工参与的情报处理工作来说,主要包括:

资源数字化加工:将收集的纸介质情报信息,如产品、会议资料,样本文字等进行扫描、拍照、图像处理、识别、并合成PDF电子文档;

情报信息编辑标引与质量控制:对通过采集工具自动采集的情报信息,进行信息编进、标引、筛选、审核、签发等情报信息加工处理;

自动化情报处理

情报自动分类、标引、聚类:对于大量的情报信息资源,提供按照一定的规则,对于情报信息进行自动分类、标引和自动聚类的能力。

情报自动关键词、摘要生成:对于情报信息文档,提供对文章内容的分词统计分析或者语义分析,自动生成文章的关键词和摘要信息。

情报分析

情报分析是对原始信息进行综合、评价、分析,使信息转化为深层次情报的过程。无论是通过手工或自动采集手段,这一阶段的工作均须由专门的行业资深人员经过对原始信息的深度分析才能完成。

情报分析的工作主要包括:

制作情报简报、情报专题等情报产品:根据用户的热点需求,定期制作和生成情报简报、专题,热点情报等情报产品,提供高质量的深度信息服务;

进行情报分析,撰写关键情报课题报告:在大量情报素材基础上,利用SWORT分析、关键成功要素分析、价值链分析等情报分析方法,进行深度分析,撰写关键情报课题分析报告,为领导提供决策支持服务。

情报分发

情报分发是将情报产品以适宜的形式传递给最终情报用户(情报产品消费者)的阶段,是通过搜集、处理、分析而得到的情报发挥其价值的阶段。情报分发主要包括情报、情报服务、用户权限认证、情报统计分析与评价反馈等方面。

情报

情报是指将搜集、处理、分析之后的情报信息或情报产品,通过企业内部网,以网站形式,向企业的各个部门或不同层次的人员提供信息服务,从而为企业各层次用户获取和共享情报信息提供服务入口。

情报分为两种方式,一是以主题树组织的各种情报信息的聚合形式,构建简单,但不便于定制和调整;另一种则是类似于传统企业信息门户的按照频道、栏目组织的情报形式,构建复杂,但灵活度相对较大。

情报服务

情报分发的最终目的是为用户提供有效的情报信息服务,如全文检索与统一资源搜索服务、客户行为统计与个性化信息服务、专题热点信息服务、企业社区服务等。

用户权限认证

情报分发阶段,需要解决两方面的问题,即如何最大限度的让员工分享信息和如何对某些信息保密。

用户权限认证就是为了解决信息保密而必须在情报分发时考虑的环节。以严格的用户权限认证为基础,可以保证不同层次人员均能获得相应授权信息,同时也能保证机密信息只能为企业的最终决策者获得而不致造成泄密。

统计分析与情报评价反馈

在情报分发阶段,还需考虑情报信息的生产和访问统计分析,从而对用户所需的信息或最希望了解的信息进行必要的统计和分析,以作为竞争情报搜集范围或内容选择的决策依据。

同时,还需要提供畅通的情报评价和反馈手段,以收集用户反馈需求,对情报搜集内容、情报处理深度和广度等进行必要的调整和修正。

资源整合在企业竞争

情报中的应用

企业竞争情报信息资源分析

企业竞争情报是对企业整体环境的全面监测,除包括对外部的竞争环境、竞争对手、产品、技术等信息监测外,还包括对企业内部的生产、经营、市场、销售、技术、研发等信息的监测。只有通过内外部信息的全面监测,并进行对比分析和研究,才能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找出差距并发挥自身优势,不断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企业需要监测的外部情报信息主要包括:

企业所在行业、产业发展政策;

企业所在行业所颁布的法律、法规;

企业所在行业主管部门的管理办法;

企业所在行业协会的规定及行业标准;

各地或行业、产品市场现状及发展前景;

行业科技动态、技术进展、研发方向跟踪信息;

市场同业或竞争对手市场、营销、价格、产品、生产、经营、管理等多方面的情报资料;

相关行业、产业的市场动态、技术发展等信息;

银行、金融、贷款、利率等相关政策跟踪信息等。

企业需要监测的内部情报信息主要包括:

企业市场、营销、宣传等信息;

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相关信息;

企业技术研究、产品研发、产品创新等相关信息;

企业财务、成本、价格、盈利等相关信息等。

企业竞争情报信息资源整合技术

通过对企业竞争情报信息资源内容、类型及信息搜集方式的分析,可以看出,企业竞争情报系统的建设,需要大量的各种基础情报信息资源作为信息支撑。

企业竞争情报系统信息资源种类复杂、类型各异,各种信息资源使用格式、界面、权限认证机制等均不相同,有效利用这些情报信息资源,则必须用到资源整合技术。

目前信息资源整合技术主要有几种:元数据整合技术、中间件整合技术、网络虚拟资源整合技术等。各种资源整合技术比较如左页表所示。

资源整合在企业竞争情报系统建设中的应用

在企业竞争情报系统建设时,主要采用两种资源整合技术,如元数据整合、虚拟网络资源整合,即可实现各种常见的情报信息资源的整合和共享服务。

可以采用元数据整合技术的情报信息资源包括:互联网下载的网页和数据库信息资源、本地文档信息资源、本地业务与管理系统关系数据库信息资源、本地办公系统或邮件系统信息资源、本地人工数字化编辑标引提交的信息资源等。

对于这些信息资源,可以将其统一导入、存储和同步到系统的情报数据库中,作为情报素材进行加工处理、情报分析,或直接作为第一手情报信息提供情报、搜索和服务。

对于某些通过互联网信息资源采集工具无法下载和进行采集的信息资源,或企业一些采购了镜像系统、网络账号的科技信息资源,如期刊、论文、专利、标准、政策法规等,则可采用网络虚拟资源整合技术进行情报信息资源的整合集成。

这种整合方式无需进行数据的导入、同步,也不管数据是存储在本地或是其他任何位置,只要网络联通,用户可以像访问本地信息资源一样访问整合的网络信息资源。

以资源整合为核心设计

通过资源整合技术,可以将企业的各种类型信息资源进行整合集成,构建基础情报信息资源库,并进而构建企业知识库,在信息资源整合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深度加工和情报分析,从而为企业竞争决策提供支持和服务。

下面提出一种支持企业竞争情报业务全流程,可以实现企业各种类型情报信息资源整合集成,提供企业竞争情报信息和服务的企业竞争情报系统架构。

这种系统架构下,整个企业竞争情报系统共包括以下几个子系统:

情报规划自系统:完成情报信息分类体系规划与情报信息源规划,实现情报分类体系的建设和包括互联网、文档、关系数据库等信息源的采集配置与管理;

情报采集整合子系统:完成各种异构情报信息资源的监控、采集、转换、加载和整合;

情报加工处理子系统:完成各种情报资源的编辑、审核、签发、质量控制、情报推荐等;

情报传输交换子系统:完成各种情报资源的推送分发和上传加载,实现多系统的情报传输交换和分布式协作;

情报管理子系统:完成各种情报资源库管理、情报专题管理、热点情报管理、推荐情报管理等功能;

情报分析子系统:完成自动分类、自动关键词摘要生成、情报简报、关键情报课题等情报分析功能;

情报服务子系统:完成公共情报服务、个性化情报服务、专题热点情报服务、焦点推荐信息服务、情报评价反馈、情报订阅推送等职能;

任务调度驱动:完成采编发流程驱动、情报服务站点生成、客户行为统计、情报生产统计、情报订阅邮件推送、简报生成与简报推送等功能;

第2篇

关键词:竞争情报;企业竞争情报系统;热点;趋势

1 .竞争情报系统概述

企业竞争在当前日趋激烈,作为企业竞争制胜先导和基础的竞争情报,正愈来愈受到企业和学术理论界的重视,不少的企业正在或将要建立自己的竞争情报系统。

目前我国最流行的竞争情报系统的定义可以归纳为两种。第一种定义认为竞争情报系统就是计算机系统。王沙骋等指出,企业竞争情报系统是指将反映企业自身、竞争对手和企业外部环境的时间状态和变化的数据、信息及情报进行收集、存储、处理及分析,并以适当的方式给企业有关战略管理人员的计算机应用系统,是基于计算机和网络环境的、由先进的信息技术支持的企业竞争情报辅助分析计算机系统。我国讨论竞争情报涉及计算机网络的专家多数持这种看法,国外也有很多人持这种看法。

第二种定义把竞争情报系统视为人机系统。这种观点是我国竞争情报的先驱包昌火先生提出来的:竞争情报系统是以人的智能为主导、信息网络为手段、增强企业竞争力为目标的人机结合的竞争战略决策支持和咨询系统。按包昌火先生的定义,竞争情报系统核心就是人和计算机。

澳门理工学院社会经济研究所曾忠禄先生分析综合了以上三大类定义的优缺点,他认为,目前竞争情报系统的定义是存在缺陷的,它们都只包括了竞争情报体系的部分内容,缺乏全面性外,它们还有另外一个缺陷,即忽略了竞争情报系统各构成因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和互相依赖关系。缺乏将各部分联系起来的“关系”,它们就不能成为“系统”。他认为,竞争情报系统是为用户的需要创造情报产品的体系,它由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功能、结构(资源)和方法(流程)组成,各构成部分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并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而动态发展。这里的用户可以是企业,也可以是政府机构,或自己组织内部的某一部门或上级单位;情报产品既可以是文字的,也可以是图像的、口头的或其他方式的;创造过程既包括信息收集、分析,也包括撰写情报报告等。

2. 十年来我国竞争情报系统研究相关热点及部分成果

随着市场竞争的深入发展和日趋激烈,企业竞争情报系统的理论与实践必将愈来愈受到企业界和学术理论界的高度重视。本文选取了最近十年来刊登在《情报科学》、《情报杂志》、《情报学报》、《图书情报工作》等几本情报学主要核心期刊上关于竞争情报系统的论文,对其进行归纳总结,找出了我国竞争情报系统研究的主要几个热点问题。主要热点包括一下几个方面:

2.1 竞争情报与数据挖掘

简单地讲,数据挖掘是一种利用各种分析工具建构数据分析模型,从而在大型的数据库(或数据仓库)中提取人们感兴趣的知识的过程。这些知识是隐含的、事先未知的、潜在有用的信息,提取的知识一般可以表达为概念、规则、规律、模式等形式。

当前竞争情报系统的情报源越来越多,包括企业内部数据库、数据仓库、外部网络、外部数据库等等。竞争情报系统需要向用户提供面向主题的数据挖掘及深层的数据分析,要实现这些功能,就要将竞争情报系统建立在数据挖掘技术基础上。而数据挖掘对数据要求比较高,因此要在原有竞争情报系统基础上加强对数据的处理,以满足数据挖掘的要求。目前国内在此方面的研究多集中在web数据挖掘在竞争情报系统中的应用,将数据挖掘技术应用到竞争情报系统的构建。并提出了不同的基于Web挖掘技术的企业竞争情报系统结构模型。

蒲群莹在2005年第1期的情报杂志上提出的竞争情报系统模型是建立在大量竞争情报数据基础上的竞争情报系统,包含四个子系统,即竞争情报收集子系统、数据转换子系统、分析子系统、服务子系统(如图1所示)。

图1 基于数据挖掘的竞争情报系统模型

1. 收集子系统。竞争情报收集子系统主要包括各企业信息源以及各种信息收集工具,主要负责收集来自企业内部和外部的信息。

2. 数据转换子系统。数据转换子系统主要功能是为数据挖掘提供符合要求的数据,为下一步数据挖掘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3. 分析子系统。经过转换的数据,送入竞争情报分析子系统中,该子系统主要包括数据分析以及模式发现工具,数据挖掘是其核心技术。

4. 服务子系统。竞争情报服务子系统是为整个竞争情报系统提供一个信息交流和共享的平台,它包括对内和对外两部分。

  目前看来,数据挖掘是竞争情报系统处理海量数据唯一可行的技术,迄今为止这项技术并没有发展成熟,将它应用到企业竞争情报系统中还需要经过很长时间的探索,但是探讨将两者相结合的应用模式是非常必要的。

2.2 竞争情报系统与人际网络

竞争情报系统的横向描述为组织网络、信息网络、人际网络三大网络(如图2所示)。美国著名的公关专家李文斯顿给人际网络的定义:建立人际网络是一个互相交换资讯、意见、想法与相互介绍朋友、熟人、资源共享,也互相感激的关系。

图2 竞争情报系统横向描述结构图

在竞争情报系统中建立人际网络的必要性主要表现在:通过人际交流,可以充分获取信息,挖掘正式交流中所不能体现的情感信息,还可以实现隐含知识的转移和传递。人际网络是重要的非公开情报源,是企业获取竞争情报非常重要的途径和工具,而对于它在竞争情报系统中的重要性,竞争情报人员最近才认识到。事实上,人际网络的重要性体现在竞争情报工作的全过程,贯穿于情报收集、分析和服务这个情报循环(Intelligence Cycle)中,尤其突出地反映在情报收集阶段。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企业的竞争将越来越激烈,但是这些企业越来越意识到必须采取竞合策略才能更好地生存和发展,因此人际网络与竞争情报成为我国竞争情报系统研究的热点之一。

2.3 集成竞争情报系统—面向企业信息集成(EII)的CIS

面向EII的集成化CIS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为部门之间、企业与集成环境内其它供应链节点之间、供应链集成环境之间提供有效的竞争情报服务与集成化的决策支持。同时,根据战略目标和竞争环境的变化对企业资源重新组合集成,突破部门、组织、地域、时间和硬件设备的束缚, 实现以企业战略目标和用户需求为中心的集成与协同,形成敏捷的市场反应能力。与传统CIS相比,面向企业信息集成的CIS具有高度的集成性、敏捷性、实时性、持续性、网络化、虚拟化以及智能化。

面对企业信息集成的发展,搭建集成CIS平台,提供广泛深入的信息服务和决策支持已经成为一种新的发展方向。同时,这种集成化的CIS由于融合了先进的网络信息技术和管理理念,使其为企业部门之间、企业与外部供应链节点之间以及不同供应链集成体系之间的协作提供了集成化、平台化和系统化的信息环境,同时还可以根据企业战略规划和竞争环境的变迁对内外资源进行全面有效的整合处理和集成配置,使CIS配合企业信息集成发展的需求,进行动态决策调整、分布式信息服务和集成化的决策支持的实现成为可能。、

2.4 基于Internet与Intranet的企业竞争情报系统研究

在网络环境下,企业竞争情报系统(ECIS)以内联网(Intranet)为平台,通过互联网(Internet)与外部相连,应用信息技术和现代组织创新理论,建立起以竞争环境、竞争对手和竞争策略信息的获取和分析为主要内容的具有快速反应能力的工作体系。根据网络环境下企业竞争情报的需求特点,ECIS的基本功能应当包括竞争环境监测、市场变化预警、技术动向跟踪、竞争对手分析、竞争策略制订和企业信息安全等六个方面。

根据对国内外企业竞争情报系统运行与服务模式的分析,在网络环境下比较典型的服务模式主要有:竞争信息扫描、战略早期预警、竞争知识库建设、竞争对手分析和竞争策略模拟五种模式。

3. 企业竞争情报系统的发展趋势

从企业战略管理的角度来看,把CIS建设成企业的“中央情报局”,使之成为企业领导集团经营战略和竞争决策的思想库和参谋部,这将是企业CIS的主要目标和未来发展方向。

3.1 网络化方向

从企业竞争情报系统的具体运作角度来说,CIS的网络化趋势体现在系统运行的信息搜集和信息服务两个阶段中:信息搜集的网络化方面,企业可以定制适合自己的自动搜索软件,定期检索与本企业、本行业相关的网上情报源。这样既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信息搜集的完备性,又大大减少了信息搜集人员的工作量,使其可以专注于其他信息源的搜集处理,如加强对非公开信息的搜集工作力度。在信息服务的网络化方面,企业决策层应该可以不受时间、地域限制地接受所需的情报服务。未来更理想的服务模式是CIS根据用户的不同,提供特定的推送服务,为不同的决策人员提供不同的定制服务界面;而企业内的其他员工也可根据自己的需要,定制适合自己需要的Intranet服务。

3.2 智能化方向

随着信息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各种新方法、新工具会应用到竞争情报系统中,比如智能化的自动搜集软件就是竞争情报系统智能化的一种表现。另外,系统的智能化分析功能、学习功能和检索功能的加入也都是未来竞争情报系统的重要发展方向。

3.3 决策化方向

竞争情报系统的工作重心将从单纯的、分散的日常性情报工作转向目的性很强的竞争对手跟踪、重大课题深入分析、竞争策略研究等方面,并日益成为企业决策的重要依据。

3.4 集成化方向

企业将在实物资源、财务资源和人力资源三类系统之间实现恰当的集成,这样将会使其能够在组织的协同作用方面以及在与竞争能力相关的产品、服务、市场反应、管理决策等方面都获得显著改善。

4. 结语

第3篇

耗散结构理论是比利时物理学家普利高津(I.Pringogine)在1969年首次提出来的,主要是研究一个系统从混乱无序状态向稳定有序状态演化的机理、条件和规律[1]。讨论耗散结构的概念,要从系统的熵变开始。熵是普利高津引进的一种系统状态函数,一种系统无序程度的量度。任何一个系统的熵变ds都由两部分组成,即:ds=des+dis其中,des是系统与外界交换物质和能量而引起的熵变流;dis是系统内部自发产生的熵。一个系统的ds熵变总是大于或等于零,开放系统也不例外,因此,对于不同的宏观系统des就会有不同的变化。

第一,当系统处于封闭状态,即孤立状态,未与外界发生任何交流,那么,des=0,因此,整个系统的ds﹥0(平衡时ds=0),即这种系统熵总是增加的,无序度越来越大。

第二,当系统处于开放状态,即与外界有交流,那么:

(1)当des﹥0时,物质和能量的输入大增,加速了系统趋向平衡状态的运动。

(2)当des劾0时,这种状态与平衡态只有一点点微小的差别,这样系统即使开始存在时有一些有序结构,但最终抵抗不了系统内部自发产生的熵的强制,从而最终趋于平衡,而不可能出现新的结构和组织。

(3)当des垲0时,系统不断地从外部环境中获取物质和能量,这些物质和能量带来了负熵流,进而这些负熵流又会自发的形成新的组织和结构,这种远离平衡态的系统就称为耗散结构。因此,普利高津的耗散结构需要不断地与外界交换物质和能量,只有这样,系统才能维持这种有序状态,并朝着稳定有序的方向发展,不因外界的打扰而消失。这种在远离平衡的非线性区形成的新的有序结构,并且能以能量的耗散来维持其自身的稳定性,就是耗散结构[1]。

2企业竞争情报系统应用耗散结构应具备的条件

耗散结构原理应用于企业竞争情报系统应具备4个条件。

2.1企业竞争情报系统必须为开放系统在企业竞争情报系统中,开放性是情报信息系统的固有属性。企业竞争情报系统是维系企业生命的重要桥梁,是提升企业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因此,必须对其加以重视。企业竞争情报系统作为企业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的服务系统,与外界不断保持着物质和能量交换的联系,以便能保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相对健全和稳定。企业竞争情报系统是必须根据用户的特定需求,利用各种方法和技术,不断从外界搜集各种信息和文件资源,并对其进行整理、加工、分析、研究,最终整理出能为用户提供多层次、全方位的信息服务。在这整个过程中,竞争情报工作者作为竞争情报系统的操控者和管理者,必须不断地为自己充电,不能只满足于自己当前所拥有的知识和能力,而是要不断地向国内外著名企业学习,努力借鉴别人的经验,从而推动本企业的发展。企业还必须根据自身的内外部环境对设备资源进行及时更新,以适用于各种方法与技术,从而能及时获取各种信息资源。对于那些具有前瞻性的期刊和各种文件资源等也必须多加关注,以便发现有利于本企业的信息和内容。企业竞争情报系统只有处于这样的开放状态,才能不断地与外界发生交流,实现信息资源的交换;才能不断满足顾客的需求,从而不断提高企业的效益,推动企业和社会的发展。

2.2企业竞争情报系统应当远离平衡态普利高津认为,在耗散结构中,不仅系统在非平衡态时、在接衡线性区时,即使有负熵流的流入,也不能形成新的有序结构,而仍然是逐步趋于平衡,趋于无序。系统只有在远离平衡状态时,才会出现新的规律性,才能形成新的有序结构。企业竞争情报系统处于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环境中,其系统本身也在不断地发展和变化。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讲,它具有远离平衡态的特点。在企业竞争情报系统中,竞争情报工作者所掌握的理论知识的不充分和能力技术的不娴熟,以及一些其他能力的欠缺;系统内设备资源的落后,文献资源的不全面,来源稀少;各个相应技术与方法的不成熟,某些软件的欠缺;文献资源的搜集、整理、分析、加工水平达不到企业的要求等问题,都是企业竞争情报系统不平衡的表现。正是这些不平衡问题的存在才造成了企业竞争情报系统的不健全与不稳定。因此,企业竞争情报系统必须时刻注意改变这种不平衡状态,克服各种不平衡问题,努力向更好、更有序的状态演化、发展。

2.3企业竞争情报系统内部要素之间存在着非线性的相互作用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存在非线性的相互作用,是形成耗散结构必须具备的另一个重要条件。这种相互作用使系统内各个要素之间产生相干效应和协调动作,从而使系统从无序转为有序[1]。在企业竞争情报系统中,竞争情报工作者、设备资源、文献资源、各项技术与方法等通过负熵流,产生的相干效应和协调动作,使系统总功能大于各子系统功能的简单之和。这种通过各个子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使竞争情报系统功能总和产生从量的增长到质的变化,从而使该系统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的过程就是非线性动力学过程[2]。

2.4企业竞争情报系统从无序向有序演化应通过随机的涨落来实现系统的结构和功能通常会受到随机性的扰动,我们称之为涨落。在接衡状态的线性非平衡区,涨落的发生只会使系统状态发生暂时的偏离,而这种状态会不断衰减直至消失,最后会回到稳定状态。在远离平衡的非线性区,系统会处于一种动态的平衡之中,这时,系统一个随机的微小的扰动会通过相干作用得到放大,成为一个整体的、宏观的大的涨落(巨涨落),从而使系统进入不稳定状态,进而又转化到一个新的有序的状态[3]。在企业竞争情报系统中,其涨落主要是指系统与外界发生相互作用时,外界向系统输入而所发生的波动。企业竞争情报系统与外界频繁地进行物质与能量的交换,如竞争情报工作者接触到了新的知识,掌握了新的技巧和方法,获得了新的文件信息资源,拥有了新的机械设备等。在这个过程中,竞争情报系统必然会受到外界各种扰动的影响,而这些形成了竞争情报系统所要面临的涨落。这些涨落是随机发生的,当竞争情报系统接衡态时,它对系统的稳定性不会产生太大的影响。但在远离平衡态的情况下,涨落的程度很大,甚至会破坏和影响系统原有的结构和功能,从而把竞争情报系统推向新的有序的结构中去,也就是竞争情报系统达到了一种更高层次的可利用状态,从而更有利于为顾客服务。

3应用耗散结构原理构建更加有序的企业竞争情报系统

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如果根据耗散结构原理对企业的竞争情报系统加以控制,则可以使竞争情报系统向着更加有序的状态发展。结合耗散结构原理形成的必要条件以及当前企业竞争情报系统的发展状态,需做到以下几点:

3.1通过增强系统的开放性吸入更多的负熵流

开放系统是形成耗散结构的首要条件,只有增强系统的开放性,才能更多地与外界发生交流,进行物质与能量的交换,吸入更多的负熵流,进而提高系统的有效性。企业竞争情报系统由于跨越的界面广泛,与其发生联系的外部环境十分复杂,这就增强了它的开放性,使它更加频繁地与外界发生联系,从而使系统朝着更加有序的方向发展。目前,从企业的发展状态来看,各企业的竞争情报系统的开放性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如:企业领导者的竞争情报意识薄弱,不能及时发现本行业的最新动态;竞争情报信息系统投入的人力、财力及物力力度不够;缺乏领导组织能力,不能有效地领导企业进行竞争情报活动;有些情报工作者守株待兔,实行关门主义,导致所能获得的文件信息资源缺乏,对信息资源的分析能力和技巧匮乏;不主动了解客户需求,而是希望顾客主动上门等等。企业若不能克服这些现象,吸入的负熵流越来越少,系统内的熵增会越来越大,则会导致系统紊乱,处于一种无序的混乱状态。因此,根据耗散结构原理的开放性条件,企业必须采取积极有效措施,为竞争情报系统输入优秀的人才,现代化的设备资源和最新最适合的技术和方法,使系统由无序变为有序,从而提高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3.2通过加强系统协同效应提高系统整体质量

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存在着的非线性的相互作用使系统内各个要素之间产生相干效应和协调动作,从而使系统从无序状态转为有序状态。系统中的复杂的非线性关系,使各要素之间产生相关性联系,系统的整体功能不是各要素功能的简单线性迭加,而是各要素协同作用的结果。协同作用导致系统有序,不协同引起系统熵增。因此,企业竞争情报系统应加强系统的协同效用机制,使企业竞争情报工作者、设备、文件资源和各项技术方法有效地结合起来;把企业内部各个部门、人员的小目标与企业的整体目标结合起来,充分发挥整体作用;及时了解顾客的最新需要和潜在需求,从而根据他们的具体情况,挖掘出有价值的情报信息资源,及时调整策略和方法,以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协同好竞争者,提高反不正当竞争意识,通过正当渠道和方法了解对方的状态和最新出台的竞争方法,以便及时作出应对,占领市场。

第4篇

〔关键词〕竞争情报系统;竞争情报;文献计量分析;CNKI;WoS

DOI:10.3969/j.issn.1008-0821.2013.05.022

〔中图分类号〕G2502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0821(2013)05-0092-06

商场如战场,情报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谁能提前获得情报,谁就能在竞争中占据主动权,从而赢得最终的胜利。因而,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逐步关注竞争情报。伴随着被企业的关注,越来越多的学者也开始对这个话题进行了研究。

竞争情报的获得,需要与现代信息技术进行紧密结合,建立竞争情报系统,通过对竞争情报系统的实施,从而有效的获得竞争情报。对竞争情报系统的研究,国内外有相关学者进行了研究。

国外学者Dishman等使用调查问卷的方法探索竞争情报作为市场策略制定的案例,发现目前一些公司的竞争情报部门虽然擅长收集信息,但处理和分析信息方面仍相对薄弱[1],这是竞争情报系统研究的成长过程。Anica-Popa等学者基于网络挖掘技术提出实施一套决策支持系统从而加强组织获取竞争情报的实力[2],该文中提到的决策支持系统可以说是竞争情报系统的雏形,这些学者更多的关注竞争情报在企业中的应用。Yap等学者通过收集123个来自不同行业的公司的竞争情报和公司业绩方面的数据并进行分析,结果发现竞争情报系统在早期已经被应用到许多马来西亚的公司,目前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水平[3],可见竞争情报系统在一些国家已经到了相对成熟的地步。

国内邱均平教授等曾指出我国企业竞争情报系统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企业竞争情报系统效益评价的必要性,并给出评价的指标体系[4]。吴晓伟教授等通过收集相关数据,从实证角度研究竞争情报系统与决策者、企业竞争优势等之间的关系,揭示出我国当时企业竞争情报系统的发展水平[5]。彭靖里研究员等通过对我国1998-2008年间280多家企业竞争情报系统的建设和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后,发现我国在竞争情报系统的建设和使用上仍处于初级阶段[6]。我国著名竞争情报研究学者包昌火教授曾对竞争情报系统的主要特征、基本结构、典型模式、理论研究、实践探索和未来发展从国际视野角度进行了论述[7]。

查看文献,我们发现国内外有关竞争情报研究的综述已经有了很多,而竞争情报系统相关的综述,尤其是从文献计量角度研究以竞争情报系统为主题的文献综述相对较少。故本文针对竞争情报系统相关的国际与国内的文献进行计量比较。

本文通过对2004-2012年国际和国内有关竞争情报系统文献的计量分析,可以帮助研究竞争情报系统相关领域的学者从数量上宏观了解该领域国际和国内的情况,进而更好的从事该领域的研究。

1数据来源和方法

检索国外和国内的文献分别使用Web of Science(简称WoS)数据库和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其中WoS数据库中选择SCI、SSCI和A&HCI 3个期刊引文数据库,CNKI中选择期刊全文数据库。本文重在对国内外竞争情报系统的研究进行概括分析,因而检索策略相对简单。

在WoS数据库中,以“competitive intelligence system”为主题词进行检索。经过初步检索和考虑到中英文的对比,年代选择从2004年的1月1日,到检索的时间2012年12月6日,共得到175篇文献。这其中当然也有中国的文献,为了看整个国际的文献的情况,故并没有去掉区域为中国的文献。

在CNKI中,使用如下检索策略:主题为竞争情报系统,期刊选定为核心期刊,年代选择为2004-2012年(检索时间也为2012年12月6日)。

之所以选择从2004年开始,是因为两个数据库中2004年以前的此类文献相对较少。2012年的文献虽然不完整,但在Web of Science中从2012初到检索时间时,文献数量已将相对较多。为了对比相对平等。故两者选定的年代相同。

22关键词分析

关键词是论文标识的重要指标,能够反映论文主题内容,在进行文献科学计量分析中,关键词分析是很重要的一项。通过对关键词的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到该领域的主要研究,甚至可以预测该领域的发展方向,如Choi等学者通过使用管理信息系统领域十年出版物的关键词网络对知识进化进行了预测[8]。

对国际文献进行处理,我们得到共现关键词后,选择频次较高的共现关键词对,转化为关键词共现矩阵,并将其可视化,得到关键词共现图,如下所示:图2国际文献关键词共现图

该图是国际文献关键词共现频次在5(含)以上的图,共有52对共现关键词。从图2我们可以看出,共现关键词被分成5个部分,除了其中有两个部分,由于“神经网络”和“模糊逻辑”两个关键词的关联,其它部分之间基本没有关联。这5个部分大致可以分为研究竞争情报、知识管理等理论的,研究企业决策支持、实现企业优化等与实体企业相关的,研究竞争情报中神经网络、混合模型等与算法和模型相关的,研究与人工智能相关包含相关推理机制并涉及到一些具体行业的和研究市场竞争策略等。

图中线条的粗细与共现次数成正相关,也就是有关研究竞争情报理论与研究市场竞争策略这两部分研究的整体还比较多。其中尤其如市场情报和竞争策略两个关键词联系比较紧密,仅这两个关键词分成一部分。而关键词最多的研究与实体企业相关的部分,关键词之间的共现次数较少,说明研究这部分之间的研究还相对较少。

222国内论文关键词分析

统计国内有关文献的关键词我们发现频次最高的两个关键词分别是“竞争情报”和“竞争情报系统”。其中前者频次为198次,后者频次为111次,也就是说有关“竞争情报系统”研究最多的关键词是竞争情报领域。频次在前10的关键词还有“企业”(35次)、“知识管理”(32次)、“企业竞争情报系统”(13次)、“数据挖掘”(12次)、“竞争优势”(11次)。作为一个竞争情报系统,较之传统的信息系统,需要对信息进行加工,数据挖掘就是其加工中很重要的步骤,把信息有效的转换为情报和知识是其最大的特点,因而与知识管理、数据挖掘等联系较为紧密。从高频关键词,我们发现国内的研究对信息转化为情报关注较多,然而由于频次最高的关键词为“竞争情报”,而且排名第三和第四的关键词即为“企业”和“知识管理”,这些关键词大多在理论层面探讨较多。因而我们可以说,国内对竞争情报系统的领域对理论研究较多。

3总结

通过从文献年代分布、关键词分析、作者分析和期刊分布等方面,对比国际和国内有关研究竞争情报系统领域的论文,本文发现以下几点:

(1)国际与国内竞争情报领域的文献随年代的分布差异较大,国际论文随年代整体平稳上升,国内出现双峰状。说明国内对竞争情报领域的研究可能更易受社会影响。

第5篇

关键词:企业;竞争情报;思考

中图分类号:F270;G3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738(2012)06-0277-01

一、企业竞争情报

企业竞争情报是关于企业竞争环境、企业竞争对手和企业竞争策略的信息研究。包含企业竞争信息和企业竞争谋略两大部分。其核心是关于企业竞争对手信息的收集和分析。主要涉及环境监测、市场预警、技术跟踪、对手分析、策略制定、商业秘密保护等领域,是企业竞争中的关键。

二、我国企业竞争情报的现状

1.我国企业竞争情报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企业在竞争情报这块发展较晚,还不成熟,实际中出现了很多的问题,主要有一些几个方面:

(1)在思想认识上,很多企业对情报安全没有充分的认识,对行业竞争情报的研究也不够重视。甚至对于很多企业来说,企业竞争情报这个概念还很陌生。更没设立专门的情报信息部门,平时决策大多由根据个人主观经验。(2)企业专业性的情报人员缺乏,缺乏现代化的渠道与手段来获取情报。对于大多数的企业来说,获得情报的渠道还主要依赖于最原始的人与人交谈获得。而更专业化也更现代化的情报获取方式,如找专门性的调查公司进行市场调查、互联网调查及咨询情报信息机构等方式,依然没有成为企业获得竞争情报的主流方式。(3)缺乏专项的竞争情报经费。由于大多数企业的情报意识不强,导致对企业竞争情报的重视度不够,更谈不上设立专门的情报机构和安排这方面的专业人员,加上缺乏这方面的经费,长期以往,就制约了企业竞争情报工作的进展。(4)企业对信息管理能力较低。信息的管理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情报的收集;二是情报的处理与筛选;三是对情报的利用。普遍而言,我国企业在情报收集方面缺乏专业的部门,在情报处理方面缺少专业性的人才,而对于搜集来的情报又缺少足够的重视。因此,我国企业在信息管理能力方面需要进一步提高。(5)企业竞争情报管理流程落后。竞争情报的主要管理流程包括信息的收集、信息的汇总、信息的研究、信息的应用、信息的反馈五个环节。这五个环节可谓说是企业竞争情报体系的核心,更是相互联系相互辅助的。而我国企业普遍存在的现象是往往不具有完整的五个流程,或者对五个环节的重视程度不均,重此薄彼,影响了竞争情报所应发挥的作用。

2.我国企业对竞争情报的需求特点。

我国企业对竞争情报的需要,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我国企业竞争情报需求首先是需要专业性的情报人才。(2)我国企业竞争情报需求是建立在实际项目及实际市场的基础上。(3)我国企业竞争情报需求还表现在需要对竞争情报的专业化分析上。(4)我国企业所需求的竞争情报,大多数是通过公共途径获得的。(5)我国企业多获得的竞争情报,由于企业自身缺乏情报机构,其情报多数是依靠外部机构获得。

三、我国企业所需要的情报内容

我国企业所需要的竞争情报内容主要有一些几个方面:

1.竞争环境情报。这部分情报的主要内容是与企业生存环境发展所息息相关的情报,这部分情报主要包括企业所处的政治环境、国家及当地政府政策、居民经济情况、基础设施及人力资源情况的外部环境。这些因素对一个企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2.和产品开发有关的情报。一个企业的产品的好坏,决定企业利益的多少。因此所有和产品有关以及能够影响企业产品质量及销售的情报,都是企业所需要的。包括产品开发有关情报、生产工艺有关情报、新技术、新材料及新成果有关的情报等。

3.市场及竞争对手有关的情报。市场是检验企业产品的唯一标准,是企业生存的基本。而市场并不是一成不变的,相反,随着科技的进步,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跟不上市场变化的企业最终将被淘汰。而竞争对手的情报,主要是产品研发、市场价格、营销策略等。“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了解本行业或本地区竞争对手有关的情报,才能相互参照,及时对自身企业进行调整,避免进入误区。

四、对企业竞争情报开展的几点建议

1.建立企业竞争情报系统并做好其规划工作。竞争情报系统是收集、分析和处理并最终提供情报的系统。竞争情报系统的建立,可以帮助企业确定信息需求,设立关于竞争对手、企业产品及市场环境的信息库,能够定期快捷的提供情报信息。在对其进行规划时,为更好的适应企业的需求,需要在企业信息需求部门做好信息需求调研工作,以保证各部门能够得到所需要的不同信息,从而为各部门决策提供依据。

2.加强对竞争情报重要性的认识,建立良好的竞争情报运行机制。竞争情报的重要性已很明显,而鉴于企业内部员工其对认识还不够彻底,因此在这方面的宣传工作仍要进一步加强。为促使情报部门的正规化,还应建立情报运行机制。可以设立专门负责竞争情报的部门,这个部门全面负责企业的情报信息管理。企业还要为情报部门提供人员和经费保障,设立制度化规范化的工作流程,力求竞争情报部门长久高效的辅助企业正确决策。

3.加强培养专业情报人员。鉴于情报工作的特殊性,也对情报工作人员自身的素质提出了较高要求。专业的情报人员不仅要具备很高的专业知识水平,还应拥有熟练的业务技能,具备对信息收集、汇总、分析评价和最终提供结论的能力。因此企业可以通过与高校或专家相结合,对情报人才,进行短期培训或再次的正规教育,以培养合格的情报人员。

4.加强企业竞争情报中的法律意识,注重反情报工作。在情报收集过程中,必须牢记不能产生不正当竞争行为,任何非法的搜集其他企业商业情报的行为都必将受到社会的谴责并担负相应的法律责任。这就要求竞争情报人员在获取信息时牢记法律意识,不可铤而走险。而对于自身的情报安全,要注重反情报工作,保护本企业的商业核心及核心技术,防止内部资料向外流失。

5.建立完善的情报激励制度。实际中发现,有关一些竞争对手的情报,通常情况下本企业员工或多或少都有一定的了解。比如本企业的科研人员,很可能会从其他渠道了解到竞争企业的产品研况,新技术使用情况等。因此,如果企业的情报激励制度完善,对于主动上报给企业有用情报的工作人员给予奖励,将会有利于情报的收集工作的进展。

五、我国企业竞争情报系统的发展趋势

1.企业联合其他机构共同研发。一个企业如果想单独的构建竞争情报系统,无论是资金上或者是人才技术上,均会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未来的发展趋势是可以与高校、咨询公司等联合起来,共同出资出人开发系统,优势互补共同建立更完善的竞争情报系统的同时,还能做到对系统的利用对大化

2.与现代化信息技术相结合。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将会使得企业竞争信息系统的功能更加完善,也会改善其性能,提高其管理效率。总之结合现代化信息技术的企业竞争信息系统将会大有所为。

参考文献:

[1]吕著红.民营中小企业竞争情报需求的特点[J].现代情报,2004年11月,第11期,192—193

[2]周静怡,周琪.浅析企业竞争与企业竞争情报[J].现代情报,2003年1月,第1期,148—149

第6篇

关键词:竞争情报 竞争对手 竞争情报系统 专利战略

一、企业竞争情报与专利战略

何谓“竞争情报(Competitive Intelligence,CI)”?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UNIDO)在一份文件中对竞争情报是这样描述的: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外部环境的任何变化,包括技术、经济、政治等因素,都可能对企业的利益及其生产产生重大影响,如果能通过搜集了解早期的预警信号,发现并预知这些可能的变化,就可以利用所剩余的时问,提前采取相应的措施,避开威胁,寻求新的发展机遇。这一系列智能活动称为竞争情报研究。因此,企业竞争情报就是从需求、搜集、存贮、检索到流通和利用这一完整的系列程序中对信息最大限度的使用和最充分的发挥,最后体现为利润的显著提高。因此,可以认为,竞争情报是对整体竞争环境和竞争对手的一个全面监测过程,一般指搜集、处理、分析和利用反映竞争环境和竞争对手的各要素和事件的状态、变化及其相互联系的数据或信息的过程。

企业专利可以分为很多种,常见的划分总结一下,大概包括十大专利战略:基本专利战略、专利与技术标准相结合战略、专利网战略、购进专利战略、交叉许可战略、专利共享战略、激励战略、信誉战略、专利与商标结合战略等等。对于企业专利战略,可以概要的解释为企业围绕专利开展的战略规划、制定与实施等活动。而这些活动,肯定与企业竞争情报活动息息相关,为企业专利战略服务的竞争情报关键内容是竞争对手的跟踪与监测。整个过程包括识别技术竞争环境、识别/确定竞争对手、确定竞争对手关键技术、分析竞争对手专利战略、评估竞争对手技术实力、估计竞争对手反应、选择攻击或回避等等。这一系列的竞争情报活动纳入系统运行,就形成了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本文拟探讨在专利竞争情报基础上建立企业专利战略保障体系——专利竞争情报系统的构建方式与功能。

二、专利竞争情报系统的构成

1.专利竞争情报系统的核心部分

1.2情报收集子系统。该子系统包含信息手工录入模块、信息自动抓取模块和信息集成接口模块。信息手工录入模块由情报工作人员将来自各种信息渠道的信息通过录入界面手工录入收集子系统;信息自动抓取模块是ECI收集软件的一个综合运用平台,用户可根据自己关注的焦点,通过自动抓取模块,快速获取所需信息;信息集成接口模块主要负责企业已有信息的整合和已有信息系统的信息集成。

1.3情报分析子系统。该子系统包含信息过滤模块、信息整序模块、信息加工模块和情报挖掘模块。信息过滤模块是信息加工的一个基础工作,主要是将录入系统的信息进行筛选;信息整序模块主要负责将无序的信息按照ECI需求,按制定的分类规则进行分类;信息加工模块主要负责将不同类型信息按照一定的格式进行转换,然后对已经分类好的信息进行标引;情报挖掘模块是信息增值的一个重要模块,其功能主要是用来负责对信息的内容挖掘以及情报的内容分析。

1.4情报服务子系统。该子系统包含用户定制模块和情报服务模块。用户定制模块是由用户根据自己的竞争情报需求向系统提出服务的入口;情报服务模块包括一个最终展现给用户的信息平台和一个满足不同用户不同需求的各种情报发送模块这两大部分。

2.专利竞争情报系统的整体架构

情报保障系统的原始数据来源为二大部分,即来自企业内部的事务处理数据信息和来自企业外部竞争环境和竞争对手的数据信息。企业内部数据信息指企业日常各个业务部门进行事务处理而积累的数据信息,如研发部门、财务部门、营销部门、生产部门等等的事务处理信息,它们一般以企业的MIS/MRPII/ERP系统的数据库系统为中心,进行事务数据的登记、查询、打印等操作。企业外部竞争环境和竞争对手数据信息与内部事务处理数据信息不同,它是非事务操作型数据信息,其数据采集部门主要依据企业情报部门及对外的相关部门完成,因特网正成为主要信息源。同时,为了防止竞争对手获取自己的相关情报,系统中必须包括反竞争情报的功能设置。将专利竞争情报系统与企业决策层、内外部的情报源、企业内部网、互联网以及企业内部的各种信息系统相联系,可以规划出专利竞争情报系统的整体构架。

三、专利竞争情报系统的功能

专利竞争情报系统主要是针对专利战略的制定与实施过程进行相应的信息支持。其模式根据不同企业的不同要求在规模、设置、领导等方面也各不相同。从企业提升竞争能力的角度来看,专利竞争情报系统的基本功能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预警功能

企业专利竞争情报系统的建立可对企业的竞争环境进行全面的监测,对市场险和竞争劣势发出风险警报并提供应对策略,能使企业降低产生成本、提高和增加的企业利润。目前,各个行业的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市场影响因素变的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对竞争环境的全面了解和准确把握,成为自主创新型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

2.智囊功能

企业专利竞争情报系统建立起了一个包括竞争对手的产品和服务、优势和劣势、市场焦点、销售渠道等在内的竞争情报数据库,通过定标比超、核心竞争力、财务和价值链等分析方法进行分析,为企业的决策提供参谋和智囊。

3.协调功能

企业专利竞争情报系统是提高企业竞争能力的向导。企业竞争能力包括产品、质量、价格、服务、管理、技术、生产工艺、信息能力、职工素质等多种因素,企业专利竞争情报系统可以对上述诸多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判断,消除影响和制约企业竞争能力的因素,为研发人员提供先进的知识,为决策者提供全面的资料。

4.学习功能

知识作为企业的一种无形资产,在企业竞争中,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知识管理研究的核心内容是:如何使知识,尤其是隐性知识,在组织中流动、交流、共享,以达到学习、创新,为企业获得、保持持续竞争优势提供保障。

四、结语

作为竞争情报与专利战略的直接作用机制,专利竞争情报系统承担了专利竞争情报收集、整理、分析、传递、利用、反馈的整个过程。专利竞争情报系统是一个管理系统,也是一个信息系统,它在人机结合、对外开放的基础上为战略系统进行服务,为企业专利战略的规划、制定与实施提供了良好的信息决策环境。

参考文献

[1] 李金波,王根. 我国专利指标研究述评[J].情报杂志,2011( 8) : 37- 41.

[2]张晓云. 网络环境下的专利信息检索[J].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3(1):34-36.

[3]李信颖.专利地图分析─电子商务软件专利个案分析.台湾中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2

[4]王根等. 面向地方战略的专利情报分析探究[J]. 东莞理工学院学报,2012(2):88-91.

第7篇

关键词 ]中国

竞争情报 现状

竞争情报教育

竞争情报理论研究

竞争情报服务商

分类号 G350

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经济危机肆虐全球。虽然与其他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经济在这股寒流中受到的冲击相对较小,但仍然有许多企业被迫减薪裁员,甚至破产倒闭,劳动市场一片萧条,大量人员找不到工作。2009年,国际经济形势依然严峻,国内外环境更加复杂、多变,中国经济正在努力寻找尽快走出低谷、迎接复苏的道路。竞争情报则为国家和企业的经济复苏指明了方向,它是提高企业竞争优势的核心武器。迄今,中国引入竞争情报概念20余年。这20年来,人们对“竞争情报”从陌生到误解,再到接受,中国的竞争情报业走过了一段坎坷的道路。目前中国竞争情报发展状况究竟如何?笔者在对国内竞争情报相关资料收集分析的基础上,对目前中国竞争情报发展状况进行介绍,希望能够对我国竞争情报的发展有所帮助。

1 我国竞争情报发展概况

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科技情报界敏锐地注意到竞争情报在国际上的发展动向,积极邀请国外专家学者来华进行学术交流,介绍国外竞争情报发展的情况,开展了比较频繁的竞争情报研究活动。1994年,成立了国家层面的学会――中国科技情报学会情报研究暨竞争情报专业委员会(1995年更名为中国科技情报学会竞争情报分会),这表明我国竞争情报研究从过去零散的个体研究阶段进入有组织的群体研究阶段,标志着我国竞争情报研究开始走上了相对正规的道路。

20世纪80年代至今,经过前辈们的大量开拓性工作,我国竞争情报取得一定进展。目前,竞争情报各类论文有3400多篇,专著70多种,Coogle上相关网页约3390000个;国内众多高校本科教育中开设了竞争情报相关课程,北京大学、武汉大学、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山大学等设置了竞争情报方向研究生教育点,同时商业培训迅速崛起,如万方数据竞争情报研究中心、中国竞争情报咨询与培训中心等;诞生了信息分析师、竞争情报分析师、咨询顾问等社会职业岗位,并设置从业资格认考试;出现了大大小小3500多家从事竞争情报相关研究的公司,涌现出北京拓尔思(TRS)、Autonomy、清华同方等一批具有较强实力的竞争情报系统开发与服务商;竞争情报的理论研究成果正逐步走出研究机构和大学讲堂,被社会与企业所接受,应用于生产实践中,转换为现实生产力。

据有关机构研究预测,2009年,国内竞争情报行业的市场规模将达到1.5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度的1.2亿增长25%,在经济危机影响尚未结束的情况下,在全国信息咨询市场有所萎缩的背景下,竞争情报研究市场却有如此高的增长率,可见其发展之“火爆”。

2 竞争情报理论研究进展及其成果

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国竞争情报理论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笔者下面将从学术交流活动、课题研究、学者专家及其理论观点、专著出版情况、情况等方面来介绍我国竞争情报理论研究的进展及成果。

・在竞争情报概念引入时期,我国便积极开展学术交流活动,1994年后,竞争情报学术交流活动更为频繁和有组织性。截至2009年9月,中国科技情报学会竞争情报分会相继召开了14次全国性的竞争情报学术研讨会,并陆续与日本、美国、加拿大、法国、澳大利亚及新加坡等国建立了竞争情报(或工商情报、产业竞争分析等)的学术交流及合作研究关系,先后邀请了日本工商情报协会中川十朗教授、美国匹兹堡大学教授普赖斯科特博士、加拿大竞争情报学院J.Calof教授等一批世界知名竞争情报专家来华访谈。同时,国内有关单位和专家还应邀走出去,到美国、法国、澳大利亚等国进行专业访问和学术交流;并多次组团出席美国竞争情报从业者协会国际年会。

・我国竞争情报理论研究更是得到了国家自然基金和哲学社会科学基金的支持。中国科技大学、中国兵器工业情报研究所、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和北京大学等单位先后主持开展了“竞争情报对企业竞争决策支持机制”(1994年)、“企业竞争情报系统的模式和运行机制研究”(1997年)、“网络环境下竞争情报理论与方法研究”(2000年)、“人际情报网络建设理论及其应用研究”(2006年)等一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资助的研究;2003年由上海科技情报研究所主持开展的“国家竞争情报研究”课题,被列入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计划;2004年由科技部科技促进发展研究中心和武汉大学主待的“新时期国家竞争情报战略研究”、“基于WEB的竞争情报自动采集系统模型研究”项目,分别被列入科技部软科学研究计划和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计划。

・随着竞争情报的发展,我国涌现出了一批竞争情报专家、学者和权威人士,为竞争情报理论研究做出贡献。国内著名的竞争情报专家学者有杨沛霆、缪其浩、包昌火、谢新洲、沈固朝、邱均平和邹祖烨等。其中,缪其浩是引进、发展竞争情报理论的前辈,提出了将国家、地方政府、企业和民间组织的情报资源进行有效的优化配置,建设“国家竞争情报体系”,共同努力提高国家竞争力的新思路;包昌火是中国兵器工业情报研究所研究员,是我国情报研究方法论的主要倡导者,提出了竞争情报网络理论;邱均平为武汉大学教授,提出将企业竞争情报系统与知识管理系统有机结合起来的思想;邹祖烨主持过北京市竞争情报示范工程工作,是政府官员中推动竞争情报业发展的第一人。此外,企业界、咨询界、IT界内出现一批竞争情报权威人士,如安邦集团研究总部的策略分析师陈功、上海贝尔阿尔卡特公司首席信息官朱战备、上海戈络宝营销管理咨询有限公司首席培训顾问黄泰山。

・根据“读秀”的搜索结果和竞争情报分会统计的出版物,截至2009年1月,共出版了71种竞争情报专著。值得一提的是,华夏出版社的《竞争情报丛书》(一共8册,目前出版了7册)从竞争对手、竞争环境、竞争系统等多个方面详细介绍了竞争情报,对我国竞争情报研究具有重要影响。从时间分布上看,最早的出版于1995年,最新的出版于2009年1月,其中2001年后出版了64种,占90%以上;2001-2008年间,每年至少出版7种。从内容上来看,这些专著既有理论、方法研究,也有实践应用、案例分析研究;既有涉及国家的,也有涉及企业的;既有论述战略层面的,也有论述技术操作层面的。此外,有300多种著作的章节内

容涉及竞争情报,这些著作涵盖工程、医学、安全科学等多个领域,例如《房地产市场调研推广与定价策略》、《安全管理总监》、《水利水电工程招投标流程管理》和《工程项目承包营销》,它们当中有的甚至整章论述竞争情报,可见很多行业都意识到竞争情报的重要性。

・以CNKI为统计源、竞争情报为主题词,截至2009年9月1日,我国竞争情报相关的期刊论文3 203篇,硕博士学术论文147篇,会议论文54篇。论文数量的时间分布情况见表1。从表1可以看出,2000年后论文数量激增,尤其在2003年后,每年论文数量维持在300篇以上,2008年更是高达近500篇。论文主题集中在企业竞争情报、竞争情报理论研究和竞争情报系统上,所占比例达到70%以上。有研究表明,1987-1998年以竞争情报理论研究为重点,随着时间的推移,研究重点转向了企业竞争情报、竞争情报系统、竞争情报工作、竞争情报技术与方法,并出现行业竞争情报的研究。如表1所示:

从以上研究成果可以看出,我国近5年的竞争情报研究非常频繁,为20多年来最为活跃的时期,同时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我国竞争情报进入了实践应用研究阶段,竞争情报受到各行各业的重视,研究领域不断扩展,研究内容日趋深入和细化。

3 竞争情报教育

时下国内竞争情报人才的培养,一是通过高等教育机构的全日制学习;二是通过对在职人员的继续教育与商业培训。

中国目前有关竞争情报的院校教育基本上是以硕士为主,本科、博士为辅。在本科教学方面,中国科技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和北京大学最早开展了这方面的教学工作。就笔者了解,目前,中山大学资讯管理系设置了本科课程《竞争情报研究》,武汉大学信息管理系的《信息分析与预测》课程讲授竞争情报。1996年后,许多大学都开始招收竞争情报研究方向的硕士生,2000年开始招收竞争情报研究方向的博士生。根据中国教育研究生报名查询系统的统计,在2007-2009年招收竞争情报研究方向的机构中,有23所高等教育机构硕士点设有竞争情报研究方向,5所高等教育机构博士点开设竞争情报研究方向(见表2、表3)。表2中北京大学“知识管理与竞争情报”方向只在2007年招生,2008、2009年未招生。

我国企业对竞争情报人才的需求,促进了继续教育和商业培训的发展。除了专业培训机构与竞争情报服务商(如万方数据竞争情报研究中心、中国竞争情报咨询与培训中心、中华培训网和3See网等)进行竞争情报专业知识的培训外,高等院校、研究机构和竞争情报协会举办的竞争情报培训越来越多。清华大学国家CIMS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与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联合推出企业竞争情报研究生课程班,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也推出了在职人员竞争情报研究生培训班。竞争情报分会举办了10余次竞争情报培训班,2006年起,开始独立举办竞争情报操作实务培训。上海科学技术情报学会举办过多期竞争情报培训班,并多次派人到一些大型企业集团作内部培训。

4 竞争情报服务商

与20世纪90年代初市场研究公司的井喷行情一样,2000年起,市场上众多专业的竞争情报公司如雨后春笋般成立,越来越多的市场研究公司也开始尝试转型,拿出一部分人力物力来分食这个巨大的蛋糕。在一些外资企业的标杆示范下,许多国内大型企业集团开始将竞争情报部门“外包”,依赖专业的竞争情报服务商帮它们完成情报资料的收集、整理、分析工作,作为年度规划、业绩评估、营销策略甚至月度考核的依据。

据不完全统计,在全国,从事竞争情报相关研究的公司和机构有3500多家。其中比较正规、知名的服务商,主要分为三种类型:①咨询服务提供商,从事竞争情报研究和服务,一般的服务流程为咨询公司根据客户的需求,进行竞争对手和竞争环境等的调查研究,最终给出调查分析报告,例如,博锐奕典信息技术(北京)有限责任公司、博纳国际咨询(集团)有限公司、深圳市兴信行咨询有限公司下属的中国企业情报中心、北京华经纵横咨询有限公司、赛立信集团等;②竞争情报系统软件提供商,如TRS、Autonomy、清华同方、群拓软件公司、万方数据等;③商业信息提供商,提供宏观竞争环境的数据和报告,如3See网、湖南竞争情报网、赛迪数据在线、中国行业研究网、中国产业研究网数据库等。

这个分类并不绝对,很多竞争情报服务商提供多项业务,有的咨询服务提供商同时又是商业信息提供商、竞争情报系统软件提供商,例如,北京华经纵横咨询有限公司推出了中国行业竞争情报网,赛立信集团推出的竞争情报网,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既提供企业竞争情报软件也提供咨询服务和商业数据等。也就是说,我国综合性的竞争情报服务商正在逐步形成,也许,不久的将来,我国便会出现一批提供咨询服务、培训服务、数据内容服务、系统软件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竞争情报服务商。

5 竞争情报的实践应用活动

竞争情报研究的最终目标是在企业中得到应用。我国竞争情报研究从一开始就注重解决其应用问题,多次组织开展“竞争情报示范工程”和“竞争情报普及工程”。同时,国内许多企业逐渐认识到竞争情报的重要性,纷纷建立了竞争情报系统。

1993年,上海科技情报所率先开展了“上海轿车工业竞争环境监视系统研究”,受到工商界的高度重视。此后,我国各地相继开展了竞争情报相关工程,例如:1995年,北京市科委开展了以企业竞争力评价和竞争情报系统建立为重点的竞争情报示范工程咨询服务;2000年,由云南省科技情报研究所与大学合作,开展了云南锡业股份公司等企业的“竞争情报示范工程”研究项目;2004年,深圳市为有效地推动城市竞争情报服务的发展,组织开展了“企业竞争情报普及工程”;2006年,湖南省启动了“竞争情报普及工程’,帮助企业提升竞争情报特别是科技情报的搜集、分析及综合应用能力。

近年来,随着竞争情报研究的不断深入,国内的上海宝钢集团、青岛海尔集团、重庆长安、长虹集团、广东电信研究院、云天化集团、广西玉柴集团等一批有远见的企业,结合自身情况,纷纷成立竞争情报机构和引进竞争情报系统,通过各种手段收集、分析竞争环境和竞争对手等方面的情报,积极开展竞争情报研究活动,为企业的迅速成长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此外,还存在很多没有设置竞争情报机构但实际上开展了竞争情报工作的企业,这些企业不一定将此类工作冠以竞争情报的名称,但工作内容是相似的,搜集信息以保障企业在竞争中保有优势。

第8篇

企业创新的整个过程都与情报工作密切关联,对情报具有很强的依赖性,企业创新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前期的情报工作掌握的准确与否。

什么叫企业竞争情报?竞争情报是指一个企业或地区为了取得市场竞争优势,对竞争环境、竞争对手进行合法的情报研究,结合本企业或地区进行分析对比,由此得出提高竞争力的策略和方法的过程。

西部企业是西部开发的主体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西部大开发的主要推动力量将由市场机制来调节,即国家通过宏观调控,发展基础设施,制定投资诱导政策,培育资本市场等方式,吸引各种社会尤其是东部和外商来西部投资,推动西部地区的工业化进程和经济发展,这种投资最终要落实到企业。从这层意义上来说,企业是西部开发的主要推动力量。任何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都是由其具有优势的产业推动所决定的。而地区优势产业的形成取决于地区比较优势和企业竞争优势的大小。宏观层次的比较优势仅仅是地区优势产业发展的必要前提,而微观层次的企业竞争优势决定地区优势产业发展的充分条件。因此,西部开发的成功与否,取决于是否改变传统的发展战略思想,从过去注重地区转变为强调培育企业竞争优势。

利用竞争情报为西部企业服务

在市场的环境下,资本是相对永恒,人才是流动的,技术更是可以学习和赶超的,唯有竞争情报是必须通过企业自身来运作的,所以企业应该积极开展企业的竞争情报活动,以此来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和创新能力。

企业竞争情报工作的内容:

1.调研本企业:建立竞争力指标体系及调查有关数据、确定决定竞争力的关键主导产品、筛选主要竞争对手。

2.调研竞争对手:利用各种合法途径检索、收集各种资料或出版物、数据库,参加展览(销)会、会、交流会等,及时了解并全面掌握竞争对手的动态信息。

3.调研竞争环境:国内外市场、技术发展水平、国家、地区、行业政策和相关法律法规,了解企业发展的机遇和受到的威胁。

4.量化对比分析:本企业与竞争对手在各项指标上的定性对比和定量对比,涉及数据的统计、归纳、甄别、处理、综合分析等。

5.制定竞争策略:在对比分析基础上制定本企业的发展战略、产品与价格定位、营销策略、管理改进方案、结构调整建议等。

6.建立组织体系:在企业内部建立相应的竞争情报体系,成为企业战略管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主要领导牵头,这些是企业竞争情报的主要内容。充分利用企业竞争情报工作,为西部企业的科技创新服务,增强企业的造血功能。

企业竞争情报的主要作用:

企业决策的支持作用。企业的决策者在制定重大决策时,往往需要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就是情报信息的收集、分析并做出实施方案的过程。决策者通过对竞争情报的收集、分析、处理,减少或排除对客观环境认识上的不定度、未知度、疑义度、混杂度,进而对客观环境获得正确认识,把握时机,看清形势,做出正确的决策判断。

预警作用。竞争情报最重要的功能之一,是在对竞争环境、竞争对手和自身调研的基础上,分析并识别未来的机遇与威胁,分析和识别自身的优势与劣势,给自己更多的时间和空间从而获得竞争优势。

学习作用。在经济发展中,国内外都有一批能够支撑和带动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的大企业,特别是有自主知识产权、产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的公司和企业集团,竞争情报可以帮助企业学习、比较、借鉴更科学的经营思想,选择更先进的管理办法。

竞争环境的监视作用。现代市场日益走向多元化与全球化,市场影响因素变得越来越复杂。企业要想在如此复杂与动荡的环境中立稳脚跟,就必须全面准确地了解与本企业、本行业有关的信息。

企业开展竞争情报的策略和方法:

1.树立企业竞争情报意识。建立竞争情报运行机制。企业经营者和决策者应加深对竞争情报的重要性的认识,树立企业竞争情报意识。目前,我国大多数企业已经认识到企业竞争情报对提升企业竞争力、创新能力的重要作用。但要尽快建立高度正规化、制度化的竞争情报工作流程和情报网络,将情报活动直接应与战略决策相结合。

2.建立企业竞争情报系统。和国外相比,我国竞争情报工作落后发达国家10~20年,竞争情报的推广和发展比较缓慢,未能对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健全和市场经济的发展起到应有的作用。建立竞争情报系统是开展竞争情报研究工作的关键环节。

3.建立反竞争情报机制。随着竞争的加剧,开展竞争情报活动的企业迅速增多,企业自身的活动逐渐成为对手竞争情报活动的焦点。如何在获取竞争对手情报的同时,又保护企业的核心信息,便成为企业在竞争中获胜的关键,反竞争情报便应运而生。因此,反竞争情报是针对竞争情报而言的,是在对手的竞争情报活动中保护本企业的核心信息,它可以抵御竞争对手针对本企业的合法的竞争情报活动,从而赢得竞争。

企业竞争情报需求类型:

自主创新的主体是企业,企业通过深入挖掘市场需求情报,为技术创新把握方向,使创新不脱离市场;企业结合得到的情报,对技术创新进行可行性论证并制定实施计划;有了技术情报作保障,企业可以进行技术改进和产品研发;企业必须注意搜集科技成果转化情报,包括最新科技成果报告及其转化条件、方法和经验等,将自己的科技成果尽早转化为生产力,通过科技进步实现企业发展。由此可见,情报工作贯穿企业创新的整个过程(产品研发及产业化),在企业自主创新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企业自主创新因目的、要求、环境的不同,其信息(情报)需求也有较大的差异,根据对企业技术创新信息需求的问卷调查显示,企业在技术创新过程中需要的情报信息经过统计其需求由高至低依次为科技信息、专利信息、市场信息、行业信息、技术经济指标、标准信息、生产成本信息、政策法规、企业信息、展会信息、统计信息等。我们对陕西省90%的企业过去3年内进行调查,在新产品和新工艺的开发过程中,其中37%为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37%为原始创新,21%为集成创新,其他为3%;创新水平国内领先为45%,国际先进28%,国内先进23%。

第9篇

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数据的生产成本降低,有些甚至是零成本,这样的情况导致了全球数据总量的急剧膨胀。2011年,“大数据(Big Date)”的概念被正式提出,它的特点可以用三个单词概述,即velocity、volume和variety。在这样大数据的时代背景下,基于数据进行分析决策的企业竞争情报工作将面临全新的挑战和机遇。从大数据的角度来看,庞大而全面的数据可以提高竞争情报的准确性、真实性以及实时性。与此同时,海量的数据在无形中增加了企业人力、物力、财力的负担。在这样一个特定的时代背景下,企业有必要了解目前企业竞争情报的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然后运用一切有可能的方法解决面临的问题或者挑战。

二、相关理论研究现状

竞争情报出现于上世纪80年代,美国竞争情报专业人员协会的成立标志着竞争情报的起源。在我们国内,国人首次讨论竞争情报是1980年,初期国人的研究主要是翻译国外相关论文专著。一直到1994年,中国科技情报学会情报研究暨竞争情报专业委员会成立才标志这我国的竞争情报才进入了系统研究阶段。查阅了众多相关文献之后,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国内企业竞争情报的理论研究进行了概述。

1、 竞争情报的定义。从狭义上看,竞争情报与企业竞争情报相同。从广义上看,?其浩等研究者从竞争情报的服务对象域范围区分,可将其分为国家竞争情报、产业竞争情报和企业竞争情报。而就目前关于竞争情报的研究中,普遍采用竞争情报等同于企业竞争情报的概念。国内知名竞争情报专家包昌火定义的竞争情报是关于竞争策略竞争环境和竞争对手的信息和研究。他指出竞争情报既是一种过程,又是一种产品。过程是指对竞争信息的收集和分析;产品是指由过程形成的情报或者策略。

2、 竞争情报技术方法以及运行方式。近年来,国内有众多学者对企业竞争情报的技术方法和运行机制进行研究。田栓成以可视化技术和文本挖掘为辅助,结合竞争情报的特点,提出了一个可视化的竞争情报提取系统。杨宛西学者通过构建SWOT矩阵,简单的介绍了如何构建以客户为主、竞争对手为辅的竞争情报运行机制。郑荣从联盟构建与运行过程的角度,提出了竞争情报联盟运行的动力机制、控制协调机制、情报共享机制和支持保障机制,通过这四个机制的共同作用,维持竞争情报联盟正常有序运行。

3、 新时代背景下竞争情报的研究。2011年“大数据”提出以来,其3V的特征使传统的企业竞争情报工作遭遇人才、资金等多方面的挑战。国内有部分前沿学者结合大数据时代背景,分析了企业竞争情报工作的机遇与挑战。其中黄晓斌分析了企业竞争情报受大数据的影响程度,提出在大数据时代竞争情报应更加重视数据的集成、注重对数据的清洗与过滤、加强数据分析的可视化等。

三、企业竞争情报应用研究现状

从上个世纪过渡到本世纪,我国企业竞争情报开始进入了应用期。越来越多企业认识到竞争情报对企业的重要性,企业内部纷纷成立了相关竞争情报机构。通过不同的方式收集并分析竞争对手的情报信息无疑为企业的成长提供了有力的情报信息保障。从一开始,我国竞争情报研究对于解决企业竞争情报应用的问题就比较重视,多次不同程度的组织和开展“竞争情报普及工程”和“竞争情报示范工程”。1993年,上海科技情报所开展的上海轿车工业竞争环境监视系统研究,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此后,全国各地大面积的开展了竞争情报相关工程。

近年来,随着国内竞争情报研究的不断深入,青岛海尔集团、上海宝钢集团、重庆长安、长虹集团、广西玉柴集团等一批有远见的企业,结合自身企业的实际情况,在企业内部成立了竞争情报机构或者从外部引进竞争情报系统,并通过各种手段收集、分析竞争对手和竞争环境等方面的情报,日常积极开展竞争情报研究活动,为企业的迅速成长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四、企业竞争情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经济全球化加剧,企业的竞争日益加剧,越来越多的企业高层管理者已经意识到竞争情报对于企业决策的重要性。但就我国目前的现状,企业竞争情报并未到达成熟阶段,还处于前期发展摸索阶段,在各个方面都存在不同程度的不足。

1、 仍有不少企业缺乏竞争情报意识。于国外企业把竞争情报看作企业生存发展的关键不同,当前国内大多数中小型企业的高层决策者对竞争情报的认识还比较浅显,不够深入。企业高层对竞争情报工作认识不到位,必然会影响企业对该工作在人力、物力上的投入,导致企业的竞争情报工作处于较低的运作水平,这不同程度的制约了企业竞争情报工作的开展。

2、 企业缺乏高素质竞争情报专业人员。一名优秀的竞争情报工作人员要掌握竞争情报专业知识,既要了解企业运营、市场竞争等相关知识,同时也要具备一定的计算机应用技能,还要具备较强的适应能力和突出的学习吸收能力。而这种专业复合型人才,企业的储备量有限。企业通常的情报人员是由一般从事情报工作的人员转化过来,缺乏专业知识,很难为企业的竞争情报分析做出有用的决策。

3、 企业竞争情报工作技术手段不能满足现代需要。我国企业大多数都采用手工人力的方式开展竞争情报工作,手段和渠道都比较单一。现处于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企业面临的数据类型庞大、多样。传统的竞争情报分析搜索工具已经远远不能解决现代企业所面临的数据难题,企业竞争情报技术工具和手段亟需改革。

4、 企业缺乏法律道德意识。国内一些企业对于竞争情报的概念和认识还不够到位,有些可能错误的认为可以采取一切手段开展竞争情报,并未意识到需要在一个合法合理的大前提下开展工作。这导致了企业在具体开展竞争情报工作中导致道德丧失、缺乏法律规范等现象,这也使得竞争情报工作失去了原本的公平公正原则。

第10篇

[关键词]技术竞争情报技术竞争情报演化技术竞争情报定义

[分类号]G350

1 引 言

技术竞争情报工作内涵伴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而迅速演进。18世纪第一次工业革命后,为了满足生产需要而进行的技术革新和技术转移,产生了现代意义上的技术竞争情报。经过两次工业革命启迪后的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带来了科学技术文献和信息的繁荣,进而诞生专门负责科技文献生产、转移、存储和传播的情报学(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第二次世界大战(以下简称“二战”)以后,世界各国纷纷开展了国家导向和企业自主实施的科技情报工作,其中以前苏联与日本的科技情报工作及其取得的成就最为典型。前苏联依靠强有力的科技情报体系,成功地在美国之前发射了第一人造卫星;日本则依靠严密的情报收集和整理工作实现了经济腾飞。

我国科技情报工作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形成了分布于国家部委、省市和地方政府机构、研究机构完整的科技情报体系。然而,受过去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国内企业长期以来并未完全地参与自由的市场竞争,技术没有成为企业的生存要素。在20世纪后期的市场经济改革中,长期依赖于计划经济体系的科技信息服务迅速崩塌,这就造成了我国科技情报服务整体缺位,技术竞争情报服务在中国企业和技术管理中缺乏了生存的土壤。

2 技术竞争情报的起源与演变

自二战结束后,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极大地推动了经济与社会的进步。伴随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科学技术竞争已经成为世界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科技竞争合作的态势十分明显。为了加强竞争实力,加大竞争筹码,世界各国都相继加强了科学技术的宏观规划及管理,组织实施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提升核心竞争力。为了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各类企业特别是大型跨国企业,纷纷加大了R&D投入,研发新产品、改进新流程和生产工艺。纵观各国科技竞争的管理和实践,都存在一个显著特点,即科技竞争的范围已经扩展到了科学研究的规划、计划,科研管理全过程。现代技术竞争情报工作也已经从技术分析、科技信息服务、技术环境分析,演进到技术竞争战略、技术创新过程管理、量化分析服务阶段。现代技术竞争情报的发展可以划分为:萌芽、发展、转型和数字化网络化阶段。

2.1 萌芽阶段

现代意义上的技术竞争情报工作源于军事和战争需求。1939年,英国政府选定物理学家R.V.Jones作为情报人员,专门分析德国的“新式武器――导航炸弹”,开创了现代科技情报工作(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telligence)的先河。经过观察和分析,Jones发现德国建立了一套炸弹导航系统――Knickebein,并采取了对应技术措施,与德国开展了一系列的技术竞争,有效地防范了德国飞弹威胁。因此,Jones被誉为科技情报之父。二战中,典型的技术竞争情报工作还有雷达技术、潜艇技术、声纳技术,最有划时代意义的是原子能技术,美国的核技术情报工作直接导致了美国原子弹的成功制造。在二战前的科技情报工作还只是局限在科技文献信息服务领域,包括编制科技论文文摘、组织科技期刊、编制专题书目等。二战期间,敌对双方组织开展了技术竞争情报工作,建立了技术竞争情报体系,主体是开展军事技术的情报工作,分析研究武器性能和特点,监测新式武器研制。

2.2 发展阶段

二战结束后,由于两大意识形态阵营的对抗,国际关系进入了冷战时期。冷战时期,在冷战思维和强大竞争冲动的催促下,科学技术得到了迅猛发展,产生了一批批高技术群,如原子能技术、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等。这些高技术群的发展,引发了三次科学革命,促使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在产业和社会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在这一时期,科技文献信息服务工作得到了快速发展,形成了科技信息服务产业。世界各国都建立了体制化的科技信息机构,如前苏联科技信息研究所、日本科技信息研究所、加拿大科技信息研究所、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等,形成了制度化的科技信息服务体系。本阶段的科技信息服务发展,遵循了图书馆学、情报学的发展思路,将科技信息服务与科技文献紧密关联。由于科技信息服务的普遍发展,削弱了行业内对科技情报研究的关注。情报研究只是比较多地满足于以科技文献信息服务为基础的分析和服务,使得情报研究没有很好地与机构发展战略、机构的实际运行很好地结合。为了应对日益复杂的国内外经济竞争态势,大型企业特别是跨国企业和科技型企业,都建立独立或“嵌入式”企业竞争情报系统,协助企业决策。这种竞争情报系统通常包括商业竞争情报系统和技术竞争情报系统,分别处理产品生产与销售的市场竞争情报,新产品新技术开发与研究的技术竞争情报(科学技术情报)。因此,在20世纪80年代前存在着两类技术竞争情报服务系统,即基于科技文献的科技情报服务系统和以市场竞争为最终目标的企业技术竞争情报系统。

2.3 转型阶段

由于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微型计算机的广泛应用,引起了第三次产业革命,即信息技术革命。本阶段的最重要标志是企业全面实行了信息化,建立了内部的信息系统,实现企业生产、销售、管理的信息化。在企业信息系统中,众多国内外企业都建立了竞争情报系统,整合了市场信息、生产计划、产品开发、竞争对手、财务管理信息、政策环境信息等,直接服务企业决策。众多大型跨国企业建立了企业竞争情报系统,组织开展服务企业发展战略的竞争情报服务。

在这些竞争情报系统中,一般是将技术竞争情报系统作为一个子系统建设,或者作为企业信息化系统的一个模块。在企业竞争情报需求中,包括了政治的、经济的、社会的、技术的、法律的、环境的等方面信息,用于形成战略、战术和操作层面的多重决策。作为竞争情报工作,需要重点关注发展机会,认识存在的威胁,评估发展现状,预测发展态势。因此,竞争情报可以包括三个部分:市场竞争情报(market intel-ligence)、技术竞争情报(technology intelligence)和竞争对手情报。

20世纪80年代初期,在美国中央情报局前国家科学技术情报官Jan P.Herring的领导下,摩托罗拉成为首个拥有正式技术情报服务部门的企业,包括10位专职工作人员和公司5个运营分部的部分职能。此时,技术竞争情报系统开始在企业决策管理中独立发挥作用。在日本、德国也开始了企

业技术竞争情报系统的建立。据德国1991年的一项调查,被调查的80家德国企业中有45家设立了正式的科技情报部门。德国汉高公司实现了计算机化的早期预警情报,可以根据掌握的各种早期预警信号,启动特定的反击行动。所有的日本跨国公司都设立了专职的科技情报部门,利用公开的出版物、数据库监视技术动向、识别重要的未来领域,另外,还通过向海外派驻情报收集人员、与大学、研究机构等建立密切联系来获得最新的技术情报。

2.4 数字化发展阶段

20世纪90年代后,互联网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信息资源大量涌现,形成了一个虚拟的世界。在这个虚拟世界中,所有现实世界中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社会规则都同时存在。数字化时代,催生了知识经济,造就了新的经济形态,形成了新的竞争格局和竞争模式。在新的经济时代,技术创新已经成为保持和发展核心竞争能力的关键。因此,技术竞争情报已经成为企业实施科学决策的必要条件。

在这一关键时期,技术竞争情报工作呈现出以下特点:①技术竞争情报渗透到技术创新和技术管理的全过程。在全球竞争环境下,跨国企业崇尚战略管理,将技术作为企业发展的核心要素之一,在制订企业竞争计划的全过程中充分发挥技术竞争情报的作用。②形成了众多技术竞争情报分析工具,开发了量化的分析方法。由于文献计量学、科学计量学、网络计量学的研究深入,揭示了科技文献、专利文献、科学术语变化和技术发展间的关系,通过文献计量揭示了科学研究团体、科学研究活动之间的继承关系。通过这些关系的研究,开发了专利分析工具,引文分析工具,技术发展趋势预测工具,情景分析工具,技术路线图分析工具,可视化分析工具等等。③将技术竞争情报作为知识管理的手段之一。在发展知识经济的要求下,知识管理成为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手段。技术竞争情报工作通过规范管理企业的技术和知识资产,形成企业核心技术竞争力;同时,通过收集和整理竞争对手的技术信息,掌握竞争对手的状况。④技术竞争情报已经从企业竞争服务扩展到行业、产业群,甚至国家科技竞争方面。国际竞争已经进入白热化程度,国家间、企业间的技术竞争已经深入到技术研发的各个阶段,如在技术规划阶段的技术发展战略调研,在研发计划阶段的科学发展背景调研,在技术研发实施阶段的科技文献服务,在产品试验阶段的产品技术性能调研等。⑤网络化的技术竞争情报服务已经实现技术突破,形成了咨询服务产业。

3 技术竞争情报的内涵

竞争情报(cI:competitive intelligence)通常定义为:关于竞争环境、竞争对手和竞争策略的信息和研究。它既是一种过程,又是一种产品。过程,是指对竞争情报的搜集与分析;产品,是指由此形成的情报或策略。竞争情报包括商业竞争情报(CBI)和技术竞争情报(CTI)两个部分。其核心内容是对竞争对手和竞争环境信息的搜集与分析,主要涉及环境监视、市场预警、技术跟踪、对手分析、策略研究、竞争情报系统建设和商业秘密保护等多个方面。

笔者认为,现代意义上的技术竞争情报已经超出了企业竞争情报的服务范围,不再仅仅只是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而是快速延伸到了宏观科技管理、公共管理、产业政策研究等领域,直接参与了宏观决策服务,为行业竞争和产业发展的战略研究提供竞争性咨询服务。这些快速的变化主要体现在:①从技术竞争情报的研究内涵上看,其研究内容也已经不只是局限于技术研发的内容。在发达国家的国家技术创新系统中,企业已经是技术创新的主体,企业所从事的研发活动也不再只是限于产品技术的开发,也置身于科学研究和科学发明创造。也就是说,在技术竞争压迫下,一些有远见的企业开始从事原创性的科学技术研究,将竞争的着眼点前置,占领竞争的先机。技术竞争情报的服务内涵已经包括了与技术研发有关的科学研究。②从技术竞争情报的服务形式上看,技术情报服务已经与决策密不可分,已经参与了决策的各个阶段。竞争决策的制订过程包括了资料收集、分析、策略制订、战略实施和反馈等阶段。在这些不同阶段,技术竞争情报通过有效的技术方法和工具提供服务。③从技术竞争情报的应用上看,技术竞争情报不再是单纯的决策信息咨询和服务,更不仅仅只是满足于认识技术威胁和识别技术机会,已经演变为一种管理手段与管理工具。从国外技术竞争情报的服务实践中可以清晰地看到,技术竞争情报已经渗透到技术创新管理的各个过程中,形成了获取核心知识、共享知识、利用知识和应用创新的技术竞争情报循环。

3.1 技术竞争情报的几个常用术语

国际上经常使用的代表技术竞争情报涵义的几个术语,包括技术竞争情报(competitive technical intelligence)、科学竞争情报(scientific competitive intelligence)、技术情报(technol-ogy intelligence)、科学技术情报(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inteUigence)、科学技术信息(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forma-tion)等。“科学技术信息”是指正式公开出版的科技文献,与之相对应“科学技术情报”是指从科技信息综合提炼的结果,包含情报研究的智慧结晶。科学竞争情报指有关企业研究和开发活动的技术情报,包括了对竞争对手研究开发活动和产品设计与生产的技术竞争以及与企业发展有关的科学研究活动的监测,是技术竞争情报的一部分。技术情报是与市场竞争情报(market inteUigence)、商业竞争情报(competi-tive business intelligence)相对应的概念,是服务企业技术研发活动的情报工作,更多强调研究开发在一个组织机构中的作用与功能。因此,从工作内容和服务对象上看,各个术语都有很大的相关性,可以统一用技术竞争情报(CTI),它既包括了服务企业研发活动和技术策略的技术情报服务,又包含了服务宏观科技政策与战略研究的科技情报服务,还涵盖了科技文献和科技信息服务;既包括了技术发展,还包括了与技术相关的科学研究;技术竞争情报服务是广泛渗透到科技创新和管理全过程的。

3.2 技术竞争情报的定义

关于技术竞争情报的定义,国内外学者都提出了不同的见解。美国的技术竞争情报专家W.B.Ashton和R.A.Klavans(1997年)认为:“技术竞争情报是关于外部科技威胁、机会或发展的,可能影响企业竞争地位的商业敏感信息”。M.M.Coburn(1999年)在竞争情报定义的基础上,将技术竞争情报定义为:“CTI是将竞争对手数据转换成关于竞争对手的地位、努力程度和趋势的相关与可利用的战略技术知识的分析性过程”。并认为,数据可以是关于过去、现在或未来的,但分析的焦点却是未来。P.Savioz(2004年)认为:“技术情报活动是通过搜集、分析和分发等手段,及

时地提供与组织所处环境中的技术事实和趋势相关的信息,以支持技术与管理相关的决策活动”。李艳等人(2006年)认为:“技术竞争情报是指能给组织的竞争地位带来重大影响的外部科学或技术威胁、机会或发展的信息,以及这些信息的获取、监控、分析、前瞻和预警过程,是竞争情报理论和方法在科技领域中的应用”。技术竞争情报的定义,包含以下方面的涵义:①应该是关注机构或组织外部环境中,科学技术发展带来的机会和威胁,特别是竞争对手的技术发展态势;②技术竞争情报是一项分析性的工作,能够提供对未来科技趋势的预测;③技术竞争情报包括了一个完整的信息分析过程,以及由分析所形成的产品;④技术竞争情报是可能影响竞争者地位的敏感信息,它服务于竞争战略。⑤技术竞争情报必须具有时效性。可以将技术竞争情报定义为:组织或机构为了获取技术竞争优势,对有关外部技术机会、威胁和发展的信息进行收集和分析,由此形成有关技术本身、技术竞争环境、竞争对手、竞争策略和战略的分析产品,并组织实施技术创新管理的过程。

3.3 技术竞争情报的研究内容

国外对于技术竞争情报的研究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展开,取得了丰硕成果。在企业技术竞争情报和技术竞争情报系统基本理论研究方面,W.B.Ashton(1997年)、T.F.Krol(1997年)和Cobum(1999年)等人分别研究了企业技术竞争情报的定义、目的、实施过程、在企业中的作用以及技术竞争情报的基本活动等内容。C.I.V.Kerr(2006年)等人构建了一个支持技术情报系统的建立和运作的由框架层、系统层和过程层三个等级构成技术情报概念模型。P.Savioz(2004年)、D.W.McDanald(1997年)等人研究了技术竞争情报系统的结构、功能模块、设计步骤和实现过程,以及中小企业建立技术竞争情报系统的经验性原则等内容。因此,技术竞争情报的基本理论包括了内涵、技术竞争情报活动、技术竞争情报模型、实施过程等。

方法和工具也是技术竞争情报的重要研究内容。Licht―enthaler(2005年)从定量或定性/时间这两个维度对技术竞争情报方法进行了分类,并通过对欧洲和北美的制药、远程通讯设备与汽车/机械行业中25个领先企业的研究,识别了在跨国公司中选择技术情报方法的可能影响因素,并揭示了各种方法的应用频率。李艳(2006年)将技术竞争情报的研究方法分为信息计量类方法、技术图表类方法和创造性思维方法三类,信息计量类方法、技术图表类方法和创造性思维方法。

第11篇

〔关键词〕供应链系统;情报泄密;机理;信息安全;反竞争情报

〔Abstract〕The paper,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counterintelligence technical support system,constructed the supply chain information security system model from such five parts as the information security decision center,the information security counterintelligence center,the network counterintelligence system supported by the honeynet technology,the human intelligence network system and the integrated supply chain information system;combed the security hidden danger of information security system in supply chain;and explored the path of the supply chain system information leakage to find that the ineffective supervision of information security governance process caused the leakage of supply chain system information,information security policy management lags behind the information security needs of the supply chain system,the feature of the double edged sword of the honeynet technology threatened the security of the network countercompetitive intelligence system,the human intelligence network with high maintenance cost and the regulatory difficulties had become the supply chain system security short board,and the security vulnerabilities of integrated information system in supply chain was the basis of competitive intelligence.

〔Key words〕supply chain system;information leakage;mechanism;information security;counterintelligence

S着网络和信息技术的发展,闭环的企业内部信息管理模式逐步为开放的供应链集成化信息管理模式所取代。当供应链成员通过开放的互联网来实现远程交互访问、进行信息共享时,这种开放的网络系统给需要高度保密的敏感情报如企业内部的生产、销售订单、合作企业的生产进度、企业间的资金转帐、招投标信息等,带来了很多安全隐患,从而威胁到整个供应链系统的信息安全。Sindhuja P N和Anand SKunnathur建议从管理控制的角度看,有必要对全球供应链中的各类组织的信息安全纪律进行全覆盖[1];Ramesh Kolluru和Paul HMeredith发现供应链合作伙伴之间的不同类型的数据共享需求需要不同层次的安全性[2];Peter Finch指出当公司暴露于组织间网络时,开展风险评估以及需要考虑业务连续性规划的重要性[3];Zachary Williams等人通过定性研究,发现存在4个主要的供应链安全的驱动因素,即政府、顾客、竞争者和社会[4];蒋鲁宁认为信息安全供应链的安全涉及4个方面,即信息安全供给基础、信息安全产品(包括信息安全服务)过程,信息安全能力形成过程以及对这些过程的安全确认[5];刘丹则认为供应链信息系统的安全涉及从粗到细的4个层面:系统级安全、程序资源访问控制安全、功能性安全和数据域安全[6];齐源选择了信息共享内容风险、委托-风险、管理风险、成本增加风险以及技术风险等5大预警指标,构建了基于第三方及GAHP的供应链信息共享风险预警系统[7];董绍辉等认为,供应链信息泄露的途径包括供应链上游企业、下游企业、独立第三方以及供应链管理系统等4个方面[8];宋伟等提出通过接入中间件,在内、外系统之间进行必要的安全隔离,从而提高整个供应链协同系统的鲁棒性和抗攻击能力[9];李剑锋等提出了由信息安全治理、信息安全管理、基础安全服务和架构、第三方信息安全服务与认证机构和供应链信息安全技术标准体系5个部分构成的供应链信息安全体系框架[10]。上述研究表明,虽然国内外学者对于供应链系统的信息安全问题高度关注,从供应链信息安全的内容、影响因素、风险评估、泄密途径、体系框架到防范措施等方面都作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但是在供应链信息安全系统的泄密源排查、泄密原因分析、泄密路径梳理等问题上缺乏深入的研究。本文拟从供应链反竞争情报技术系统视角构建供应链信息安全系统模型,站在竞争对手的立场上审视供应链信息安全系统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而研究供应链系统情报为何泄密、如何泄密、怎样泄密的内在机理,促使供应链系统各参与方高度重视情报泄密的防控问题,避免或减少敏感信息情报的泄密。

1反竞争情报技术系统视角的供应链信息安全系统模型的构建供应链信息安全系统的构建应重点研究敌意侵害方的竞争情报系统,梳理出供应链系统可能存在的信息安全隐患,从反竞争情报技术系统视角来构建供应链信息安全系统模型。一般而言,敌意侵害方的一个完善的竞争情报系统由竞争情报中心以及组织网络、人际网络和信息网络组成[11]的“一中心三W络”的组织构架。竞争情报中心是整个竞争情报工作的中枢,它是为企业竞争情报决策提供信息资源支持;组织网络是企业竞争情报工作的平台,它保障了竞争情报系统的协调一致;人际网络是企业竞争情报重要的隐性情报源,它是收集、分析情报乃至影响对手决策的一个有效路径;信息网络涉及企业的内网与外网平台,通过管理信息系统整合与完善企业的竞争情报功能[12]。因此,供应链信息安全系统的构建应充分考虑敌意侵害方的“一中心三网络”的竞争情报系统组织构架,科学设计自身的信息安全系统。研究认为,供应链信息安全系统应由5部分组成,即信息安全决策中心、信息安全反竞争情报中心、供应链集成化信息系统、蜜网技术支持的网络反竞争情报系统、人际情报网络系统,如图1所示。

11信息安全决策中心

信息安全决策中心是供应链信息安全系统的中枢,统筹协调涉及供应链系统信息安全治理的重大问题;研究制定供应链系统信息安全发展战略、总体规划和重大信息安全政策的协调;推动供应链系统信息安全的制度化建设,不断增强供应链系统信息安全治理能力。

信息安全决策中心接收来自信息安全反竞争情报中心的经过处理的各类信息情报,作为信息安全决策的基础和依据。同时,信息安全决策中心制定的信息安全战略、总体规划和重大信息安全政策等经由信息安全反竞争情报中心具体化为信息安全战术决策,作为信息安全反竞争情报中心各子系统行动的指南。

12信息安全反竞争情报中心

反竞争情报中心是企业反竞争情报技术支持系统的中枢,由反竞争情报收集子系统、反竞争情报分析子系统和反竞争情报服务子系统等3部分组成,负责供应链信息安全系统的安全管理工作,如图2所示。

反竞争情报中心对来自蜜网技术支持的网络反竞争情报系统和人际情报网络的各类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分析,进而实施相应的信息安全策略管理:对可能引起安全事件的关键信息及其来源开展危害性评估并发出危机预警;对已造成实质性危害的信息安全事件作出应急响应,堵塞信息安全漏洞,努力减轻信息安全事件对供应链系统造成的损失;对信息安全方面的例外问题,及时上报信息安全决策中心,由高层决策者们进行非程序化决策。

13蜜网技术支持的网络反竞争情报系统

近年来,作为一种新型防御技术出现的蜜网(Honeynet)在检测、捕获和控制网络攻击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蜜网由数据流重定向器与蜜网环境两部分组成的,该网络置于防火墙系统之后,所有进出网络的数据都会通过这里,并可以捕获控制这些数据[13],如图3所示。蜜网(Honeynet)包含一个或多个蜜罐(Honey Pot),这种蜜罐(Honey Pot)是专门用来吸引敌意入侵者进行攻击的陷阱。当入侵者试图针对供应链节点企业开展竞争情报活动时,往往直奔企业需要高度保密的敏感情报如企业内部的生产、销售订单、合作企业的生产进度、企业间的资金转帐、招投标信息等,而蜜网(Honeynet)中的网络应用程序恰恰以这些敏感情报来命名,这样入侵者就会立刻现行。反竞争情报中心就可以根据这些被捕获的资料来分析判断入侵者所使用的工具、方法及动机,进而建议信息安全决策中心采取反制措施。

14人际情报网络系统

人际情报网络系统是应情报活动的需要而构建的一种人际网络,是情报从业者获取、分析和传播非公开信息和隐性知识的重要平台[14]。供应链信息安全系统的人际情报网络分为节点企业外部人际情报网络和节点企业内部人际情报网络,如图4所示。

节点企业外部人际情报网络主要包括供应商、分销商、包括中介机构、行业协会、物流服务企业、消费者组织、新闻记者等在内的第三方机构、竞争对手、最终消费者等,节点企业内部人际情报网络主要由企业内部各层级的管理人员和各部门的员工组成。

15供应链集成化信息系统

供应链集成化信息系统是各节点企业内部供应链与外部合作伙伴(如供应商、分销商、中介机构以及行业协会、消费者组织、新闻记者等第三方机构)集成起来的一个供应网链,是整个供应链信息安全系统的基础信息平台。供应链各节点通过高速数据专用线连接到Internet骨干网中,通过路由器与自己的Intranet相连,再由Intranet内主机或服务器为其内部各部门提供存取服务,如图5所示。

供应链集成化信息系统是升级版的企业间信息系统,为企业内部的信息系统提供与外部供应链各节点的很好的接口,它实现了供应链合作伙伴间的信息交互与信息共享,消除了企业间传统的信息隔离状态。除信息集成外,供应链集成化信息系统还可以通过竞争情报的检测,筛选出数据流中的竞争情报信息流,将正常业务流与竞争情报信息流分开,从而实现了供应链信息系统的功能集成。

2供应链信息安全系统的安全隐患梳理

21信息安全决策中心安全隐患梳理

作为整个供应链信息安全系统的中枢,信息安全决策中心一旦发生泄密事件,必将对供应链系统信息安全治理工作带来重大安全隐患。信息安全决策中心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大体涉及高管泄密以及信息安全治理过程中的情报泄密两个方面。信息安全决策中心的高管泄密专指参与供应链系统信息安全治理工作的高管恶意或非恶意地泄露涉及供应链系统信息安全治理问题的决策信息。恶意泄密往往发生在对公司不满或有预谋离职的高管身上,非恶意泄露往往因为缺乏责任心、安全防范意识淡薄、公司对高管的放任等原因造成的。

信息安全治理过程中的情报泄密可能发生在信息安全决策中心制定信息安全战略、总体规划和重大信息安全政策等的酝酿、起草、征询意见、方案评估、方案试行前的各个阶段。因为时间跨度长、涉及面广、牵涉人员多等原因,信息安全治理过程中的情报泄密问题更加难以控制。

22信息安全反竞争情报中心安全隐患梳理

信息安全反竞争情报中心的安全隐患主要源于反竞争情报收集子系统、反竞争情报分析子系统和反竞争情报服务子系统之间业务上的协调不够以及各自功能的发挥不够充分。具体表现为:其一,信息安全反竞争情报中心各子系统的协调不够,导致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存储以及上报不够及时;其二,反竞争情报收集子系统忽视了可能引起安全事件的P键信息;第三,反竞争情报分析子系统对可能引起安全事件的关键信息及其来源的危害性认识不足;第四,反竞争情报服务子系统未能及时就信息安全方面的例外问题上报信息安全决策中心。

23蜜网技术支持的网络反竞争情报系统安全隐患梳理蜜网技术的应用使得网络反竞争情报系统在收集敌意侵害方的攻击信息、保护供应链信息系统情报、发现内网中可能存在的安全漏洞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但同时蜜网技术是一把双刃剑,也会给网络反竞争情报系统带来安全隐患:其一,使网络反竞争情报系统遭受更多的攻击,交互的程度越高,模拟得越像,供应链系统陷入危险的概率就越大;其二,模拟服务的软件存在问题,也会产生新的漏洞;其三,敌意侵害方若取得Root权限,便可以自由存取目标机上的数据,然后利用已有资源继续攻击其它机器;第四,虚拟蜜网的引入使得架设蜜网的代价大幅降低,便于部署和管理,但同时也带来更大的风险,敌意侵害方有可能识别出虚拟操作系统软件的指纹,也可能攻破虚拟操作系统软件从而获得整个蜜网的控制权。

24人际情报网络系统安全隐患梳理

随着供应链共享信息平台的建设以及信息交互、信息共享水平的不断提升,人际情报网络系统的安全隐患问题愈加突出:首先,供应链共享信息平台为供应链节点企业外部人际情报网络和节点企业内部人际情报网络提供了功能强大的信息沟通平台,网络虚拟空间中的复杂人际关系增添了信息情报泄露的可能;其次,敌意竞争情报方可以利用共享信息平台中的人际情报网络,绕开供应链系统的防火墙,进入专用网络内部,更便于其竞争情报工作的开展;再者,传统的人际情报网络泄密仍然在发挥其独特的作用,敌意竞争情报方可以利用接待或访问节点企业、欺骗、引诱和拉拢节点企业关键岗位人员及关联人员、通过关联第三方等渠道,获取供应链系统的敏感信息情报。

25供应链集成化信息系统安全隐患梳理

供应链集成化信息系统在实现供应链合作伙伴间的信息交互与信息共享的同时,也为敌意侵害方的竞争情报工作提供了机会。供应链集成化信息系统安全隐患可能存在以下3个环节中:其一,敌意侵害方成功地避开了供应链集成化信息系统的竞争情报检测;其二,数据流重定向器未能筛选出数据流中的竞争情报信息流,将竞争情报信息流误认为正常业务流;其三,Intranet内主机或服务器为竞争情报方提供信息存取服务,就会造成供应链系统关键信息情报的泄密。

3供应链系统情报泄密的路径分析

31信息安全治理过程监管不力造成供应链系统情报泄密信息安全决策中心安全隐患之一在于信息安全治理过程中的情报泄密。由于情报泄密可能发生在信息安全决策中心制定信息安全战略、总体规划和重大信息安全政策等的酝酿、起草、征询意见、方案评估、方案试行前的各个阶段,因此,信息安全治理工作需要统筹规划,点面结合,齐抓共管。既要制定好信息安全治理工作的总体预案,又要有分阶段的详细应对计划。对参与信息安全治理工作的部门和人员(包括高管在内)实行全流程、全员备案制,从制度上堵塞安全漏洞。

32信息安全策略管理工作滞后于供应链系统信息安全的需要信息安全反竞争情报中心的安全隐患主要源于信息安全策略管理工作不能满足供应链系统信息安全的需要。具体表现为:信息安全反竞争情报中心组织协调工作不够,各子系统不能形成合力,导致信息安全管理工作滞后;对可能引起安全事件的关键信息及其来源的危害性认识不足,未能及时发出危机预警信号;对已造成实质性危害的信息安全事件未能作出及时响应或应对措施不得力,未能及时堵塞信息安全漏洞,造成信息安全事件对供应链系统损失的扩大;对信息安全方面的例外问题,未能及时上报信息安全决策中心,延缓了高层决策者们非程序化决策工作的开展,以致高层决策者们不能及时调动整个供应链资源来消除信息安全危害。

第12篇

论文内容摘要: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的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决定了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竞争情报和知识管理都是提高企业的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所以研究竞争情报、知识管理、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就尤为重要了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市场经济逐步成为主流经济,市场竞争成为重要的时代特征,企业为了提高对外界的反应能力和适应能力,及时洞察国内外宏观趋势和发展动态,规避政策和竞争风险,监视竞争对手,制定正确的对策,最终赢得市场和得到市场份额,开始逐渐重视经济信息、市场动态、对手情报的收集和利用。随着信息量的剧增使得企业难于在信息的海洋中及时找到准确的信息,所有这些因素都加速了竞争情报的快速发展。

进入21世纪,由于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以知识创新为主要特征的新型知识经济正成为社会和企业发展的主导方向。一方面知识经济倡导创新、合作、学习、共享和重视知识资本的企业文化:另一方面,知识的迅猛增加,也增加了人们找到自己真正需要知识和学习知识的难度,这些客观变化都无疑要求加强对组织知识和个人知识进行有效地管理,使人们快速找到正确的知识,并快速学习、共享需要的知识,以提高组织和个人的竞争力,知识管理就是在这样的大环境中产生和发展。

知识、信息的快速更新,企业内、外部环境的日益复杂,使得整合提高企业竞争力成为一个日益迫切的问题,所以如何正确认识和协调竞争情报和知识管理和谐运作与发展就成为制定正确的竞争策略,协助企业保持和发展竞争力的关键。

一、竞争情报

(一)关于竞争情报

美国匹兹堡大学JosephM.Katz商学院的John·E·Prescott教授认为,“竞争情报”既是指一个操作过程,也是指一种产品。我们可以理解:竞争情报是以提升企业市场竞争能力和战略决策为目的,系统地和科学地收集和分析有关竞争者活动和总体经营趋势以实现企业自身目标的过程,是企业参与竞争的一种工具。

(二)竞争情报作用

将数据、信息、知识转化为有利于企业战略决策的情报是竞争情报成果的核心。其主要作用与效果体现于:

1.为企业的战略决策与行动提供及时有效的情报支援

例如:为企业制定未来的战略计划提供情报支持;在新产品开发和推出阶段评估对手的反应行为及其反制计划和措施,等等。

2.机会和威胁的早期预警

包括预测竞争者的早期行为、技术动向和政府行为。例如:预测和规避可能的技术突破对企业现有和未来竞争优势的影响;预测和规避政治、经济、社会、法律环境变化对企业竞争优势的影响,等等。

3.参与者的评价与追踪

包括竞争者、客户、供应商、管理者和潜在的合作者。例如:提供参与者的评估,以鉴别各类潜在的竞争者、合作者及客户群,等等。

4.支持企业战略规划和执行

由此可见,竞争情报有着重要的战略价值。

二、知识管理

(二)关于知识管理

知识是由信息而来的,它通过对信息的提取、识别、分析和归纳转换而来。知识管理是在信息管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为了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和提高组织机构管理能力而提出的新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其目的就是使组织机构通过知识共享、获取和利用来提升自身的竞争力。

=-)知识管理的作用

企业的成功主要依赖于企业在关键的经营过程中使用的知识的质量。在创造竞争优势、保证企业可持续的发展中,成功使用企业的知识资产至关重要。在各个行业中,知识管理的任务多种多样,但其基本的职能作用却是保持不变的,主要包括:为联机和非联机的知识建立知识地图,向用户提供知识利用方面的指导和培训,并提供相应的知识检索工具,监视企业外部知识源。

二、旁争情报与知识管理系

(三)竞争情报与知识管理的相同点

1.产生的背景相似

竞争情报和知识管理都是在自由竞争的市场格局中逐渐形成和发展的,都是在物资经济向知识经济转型的背景下产生的。

2.研究对象都是知识和信息

竞争情报活动主要包括:信息的收集、内容重组、信息深度加工、以及对发展趋势的预测和分析。知识管理活动主要包括:信息的获取、处理,知识的挖掘、重组、转移、创新、共享和显化。由此不难看出竞争情报和知识管理的研究内容和范围是高度交叉,彼此融合的。

3.都与信息技术和信息管理相关联

信息技术和信息管理是竞争情报和知识管理的重要基础,缺乏信息技术和信息管理的支持,竞争情报和知识管理是不能生存、发展的。

4.都是“以人为本”的管理方式

竞争情报是一种特殊的高度浓缩人类智慧的产品,人的经验与高度综合的判断力起着关键的作用。竞争情报要求鼓励每位员工积极主动为企业收集情报,共享情报、利用情报。知识管理考虑的是如何转化人的观念使其愿意提供知识和共享知识,以及如何方便人们交流、学习知识并最终产生新知识。成功的知识管理需要企业建立以知识为导向的企业文化,企业员工能认识到知识的价值和学习的重要性,并重视个人经验、专业技术和创新,从而为知识的交流、学习和发展创造良好的客观环境。

5.最终目标相同——保持和提高企业竞争力

竞争情报本身具有极强的目的性和针对性,即提高活动主体的竞争能力、保持竞争优势。

知识管理,从表面上看似乎与企业的竞争力无关,这是知识管理的缓效性造成的错觉。事实上,企业实施知识管理战略是直接为企业竞争力服务的。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之间的竞争更多地表现为企业知识能力的竞争,而企业知识能力的提升又有赖于知识的有效管理。归根结底,知识管理旨在提升企业的竞争能力。

6.实施策略的相似

竞争情报和知识管理都属于信息活动的范畴,因而在工作方法上存在一些共性。表现在:

(1)对显性信息的收集方式相同。对于诸如专利、技术、会议资料、管理文档之类的显性信息,可以采取相同的收集方式。

(2)部分信息交流方式相同。竞争情报和知识管理都注重加强信息在活动主体内部的流通,如竞争情报机构和知识管理机构都会采用BBS公告牌的方式加强内部的信息交流机制。

(3)对人的协调机制相似。两者都涉及到人力资源开发的问题,因而在对人的协调机制上也存在相似性。比如,竞争情报所采用的头脑风暴法、德尔斐法等,有些类似于知识管理为实现知识共享而开展的研讨会、讲习班等。

f二)竞争情报和知识管理的不同点

1.研究范围不同

竞争情报是关于竞争环境、竞争对手、竞争态势和竞争策略的一个信息的转化过程,信息既是这一活动的原料,又是最终产品,信息是竞争情报的灵魂和实质。

竞争情报研究范围可以概括为

3个方面:

(1)竞争主体情报,主要包括竞争主体能力的评估,诸如技术设备和人员素质、管理水平、市场范围、营销方法等。(2)竞争环境情报,诸如政治环境、地理环境、人文社会环境等。

(3)竞争对手情报,包括竞争对手的现行战略、竞争对手的SWOT分析、竞争对手的未来目标等。知识管理的对象是知识,它的活动是围绕着知识的有效识别、获取、开发、分解、转移、使用、存储和共享而展开的,信息和信息技术只是知识创新的工具和原料,其核心仍然是知识。知识管理主要关注知识获取、转化、传递、共享和创新等问题。

2.研究内容和方法不同

竞争情报以企业内、外部的知识为主,其目的是有效的组织知识,使其发挥作用。在竞争情报活动中,虽然强调人员的主观作用,但是人的经验知识是作为一种方法而不是对象来对待的。

知识管理则是对企业内部知识的组织、管理,强调挖掘存在于人脑中的隐性知识。从而建立知识与信息的共享网络,形成知识的管理体制。

3.外延差异

竞争情报工作只是信息工作的一个方面,其目标、任务和对手都比较明确,主要是为科研、生产和决策者提供他们所需的信息支持和对策建议。而知识管理包括知识创新体系的建立、知识基础设施的建设、知识创新和共享的激励机制及保护制度的确立等。

4.时效性不同

竞争情报具有很强的时效性。它能对外部环境变化、条件变化等做出快速反应,并为决策提供有效的报告、建议、对策等,一般不具备可重用性。

知识管理则没有很强的时效于企业的长远战略、计划,通过长时间的运作能促进企业整体能力的提升,是可以为企业全体人员长期共享的。

由上可见,竞争情报和知识管理并不是简单的包含和融合的问题,两种理念互相交叉、互相支持、互相促进和互相融合。当概念上升到理论层次的时候,其边界已很难界定。虽然竞争情报和知识管理在侧重点、操作步骤和实现方法上存在着很大差异,但是他们在产生基础、内容甚至研究对象上,又都存在着很大的关联。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来说,无论竞争情报还是知识管理都是企业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因此,如何正确认识竞争情报和知识管理的关系,寻找两者之间的良性互动和激励绩效,将是企业能否迅速提升竞争力的关键所在。

四、正确理解竞争情报和知识管理的关系

f一)竞争情报和知识管理的互补性关系

企业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优势、处于主导地位,收集竞争对手的一切信息。这些信息经过情报人员的加工、整理、分析,最终转变为企业可综合利用的情报。这一过程由企业的竞争情报系统发挥主导作用。其后,由于情报的分散性和无序性,使之利用和吸收率大大降低。因此,需要用知识管理的方法建立企业机制,改善企业信息系统的吸收和消化,提高吸收利用率及深度,并将分析后的情报内化到员工的认知结构及企业的工作流程中,以改善企业员工的知识状态,形成企业的专有知识和专有技能,增强企业的竞争优势在这一过程中知识管理则明显占据主导地位。

由此可见,竞争情报和知识管理在企业的运行过程中本身就是融合的。它们没有明显的分界,既相互融合又相互涵盖,只是各自的侧重点不同,但缺一不可。合理地利用二者的关联性,可以使之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发展,由此形成并不断完善的系统才能拥有治理资源上的优势,并展开一系列的创新活动,形成新的竞争力、生产力和竞争策略,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二)竞争情报和知识管理的协调促进竞争力的发展

知识就是力量。知识的积累和在企业内的释放和共享,都将会增强企业竞争力,即提升企业的综合实力。知识管理就是通过对企业内部知识的挖掘和管理,从企业各个层面渗透知识,建立专有认知结构和特定工作流程,从本质上提高企业的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所以,知识管理是一种可以从企业内部和整体上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手段,它属于企业核心能力的范畴,在这一点上它与竞争情报是截然不同的。由于知识管理是从企业内部和整体上来提升企业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所以由此产生的效果不是一时的而是长久的。企业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的高低是企业赢得市场竞争主导权和优势地位的决定性因素,所以提高企业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需要精确的规划和长期有效的实施。这就需要企业的各种资源及竞争情报系统与知识管理充分衔接、合作。然而也只有在强大的企业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的支持下,企业竞争情报系统才能更好地、更完善地执行其搜集、整理、分析情报的职能,才能更准确地抓住环境变化,才能完成对竞争对手、竞争环境、竞争态势和竞争策略等等的研究,也才能将更准确的情报递交给企业高层管理者,以辅助决策的制定与执行。

(三)竞争情报和知识管理营造“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

竞争情报和知识管理都是以人为中心的管理。人是知识的载体和来源。“人”在竞争情报系统中最重要的作用,实际上是通过“以人为本”,充分调动和发挥出全体员工关注企业生存状况的积极性,在此基础上营造一种“全员重视竞争情报”的企业文化。即发动企业中所有的人都做“情报员”,鼓励每个员工为公司收集情报,并利用情报。例如,摩托罗拉公司的每一个人,不管他处于何种职位,都被鼓励为公司提供情报。

知识管理考虑的则是如何转化人的观念使其愿意提供知识和共享知识,以及如何方便人们交流、学习知识并最终产生新知识。企业的竞争情报系统不断将外部信息源提供的信息转化为情报在企业内部加以消化,以此为基础,企业的知识管理构建了一个以人为主导,以技术为手段,以信息、情报、知识和智慧的联合应用为主体,能够集体共享和交流的学习网络,来提高企业的应变能力、创新能力和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