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现代商业银行的发展趋势

现代商业银行的发展趋势

时间:2023-06-29 17:09:3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现代商业银行的发展趋势,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现代商业银行的发展趋势

第1篇

【关键词】 中国商业银行 会计和审计 现状 未来

下文主要讲述了中国商业银行会计和审计工作的特点以及中国商业银行会计和审计的未来发展趋势。

1. 中国商业银行会计和审计的特点

1.1中国商业银行审计工作受国家保护和制约,具有强制性的特点

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比较迅速,传统的经济审计工作已经不能满足发展越来越快的市场经济。因此,经济审计工作必须要进行快速和强有力的改革措施,才能跟得上时代的脚步,而为了减少经济审计工作的大量成本费用,加快经济审计工作的改革速度,政府在其中发挥关键性的作用,通过政府对经济审计工作的介入,可以保障经济审计工作的有效实施,还能保障中国商业银行的经济审计工作有效的监督、管理和控制。

1.2中国商业银行会计和审计工作的标准是由国家政府制定的

中国的商业经济是国家社会发展和人民进步的保障,因此商业银行的会计和审计工作的标准都是由政府来制定的。由于国家政府对会计和审计工作的介入,商业银行的会计和审计工作就具备了国家性质,因此会计和审计的工作就受国家的制约和保护,这样可以保障会计和审计工作的完整性和可实践性,便于为中国银行的经济活动提供有效的服务。

1.3中国不同的商业银行会计和审计工作存在很大的差异

虽然中国的商业银行会计和审计工作的标准是国家和政府制定的,但是不同的商业银行会计和审计工作的差别却很大,针对不同商业银行的制度不同,会计和审计工作在商业银行的地位和表现形式就会有所不同,而且由于银行经营活动的范围不同,会计和审计工作的内容就会千差万别,因此不同商业银行的会计和审计工作存在差异,是现今商业银行会计和审计工作的特点。

2. 中国商业银行会计工作的发展趋势

2.1中国商业银行的会计工作的标准与国际化的会计工作标准接轨

中国商业银行因其会计的涉及范围不同,所执行的会计工作标准也有所不同,但是这种会计工作标准的不一致,对社会主义国家建设市场经济和维持市场竞争的公平性、公正性十分不利,通过实行国际化的会计工作标准,可以改善这种不一致的局面,利用国际化的会计标准对我国的商业银行的会计进行统一,可以有效避免我国商业银行的会计标准不统一问题,减少对商业银行经营活动竞争力的困扰,推动市场经济良性发展。因此,中国商业银行的会计标准与国际化的会计标准接轨是中国商业银行会计发展的趋势。

2.2中国商业银行的会计工作的管理上的统一

一般情况下,中国商业银行较多地关注经营活动的壮大和发展,往往忽略会计工作,导致中国商业银行会计工作管理不能实现统一,有的商业银行的管理模式比较先进,已经引进了信息化管理手段,但是有的商业银行的管理方法就相对比较落后,还采用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的办法对商业银行的会计进行管理,传统的管理方式存在很严重的滞后性,有很多人为的因素对会计工作造成不公平的影响,因此中国商业银行的会计工作管理的统一是未来商业银行会计工作的发展趋势。

2.3中国商业银行的会计核算手段趋于现代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中国商业银行的会计核算手段不断发展与完善。由于计算机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极大提高会计核算的信息化水平,同时计算机数据库也在商业银行会计核算中占据重要地位,各种网络技术广泛地应用于商业银行的经营活动中,如网络银行、支付宝、手机银行、ATM自助银行等,网络通讯技术在商业银行会计核算中的体现,都预示着中国商业银行的会计核算手段趋于现代化。

3. 中国商业银行审计工作的发展趋势

3.1中国商业银行审计工作渐渐呈现集中稽核的趋势

中国商业银行审计工作往往是针对商业银行经营活动的事后的审计,这种审计存在很大的漏洞,难以将审计的结果付诸于实践,审计工作流于形式,中国商业银行的审计工作应该转移重心,对经营活动进行事前审计和事中审计,便于发现问题并及时采取补救的措施,做出适当的奖惩,将经营活动的风险扼杀在萌芽阶段;在商业银行实行垂直集中稽核的前提下,对总行的法人负责,实现审计工作与相关人员分离,中国商业银行审计工作渐渐呈现集中稽核的趋势,是中国商业银行审计工作发展的必然。

3.2中国商业银行审计工作渐渐与国际化的审计标准靠拢

对于中国商业银行的审计工作来说,虽然由政府制定相关标准,但是不同商业银行的审计工作出现的差异,影响了商业银行经营活动的审计工作的质量,中国已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商业银行的经营活动已经向国际化靠拢,因此商业银行的会计的审计工作渐渐与国际化的审计标准接轨,已成为中国商业银行审计工作的发展趋势。

3.3中国商业银行审计工作渐渐呈现专业化和社会化趋势

中国商业银行的审计工作是对商业银行经济活动的监管和控制,是商业银行开展一切经济活动的必经之路。以当前发展来看,审计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主要由于审计工作没有实现专业化,缺乏严格、统一的执行标准,经济审计的工作也得不到社会各界的支持和有效的改善,造成经济审计工作的观念和模式的滞后。但是随着经济活动的透明化,中国商业银行的审计工作就会受到越来越广泛的重视和理解,商业银行的审计工作就会呈现专业化、社会化的发展趋势,为经济审计工作的开展提供便利条件。

结束语:

中国商业银行会计和审计工作与国家化的标准接轨,已成为当前商业银行发展的必然趋势,实现会计和审计工作的社会化、现代化和专业化是商业银行的发展目标,中国商业银行的经营活动要想得到较快较稳定的发展,必须要重视商业银行的会计和审计工作。

参考文献:

[1] 夏博辉.深圳发展银行会计部.中国商业银行会计和审计的现状与未来.2010.05.06.

[2] 李峰,赵健伟.遏制会计信息失真加强金融风险防范[J] . 经济师, 2008.04.05, (1) : 167- 169.

[3] 劳埃德 B·托马斯. 货币、银行与金融市场[M].马晓萍译.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9.04.28.

第2篇

关键词:合业经营分业经营金融监管风险防范

金融业作为现代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持,其业务经营方式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经历了一系列的变化过程.在目前世界经济逐步趋于一体化,金融趋于全球化的浪潮之下,金融业合业经营的趋势也日益明朗。本文拟从美国金融业的发展历程出发,对全球金融业合业经营的趋势略作分析。

一,美国金融业的发展历史。

作为现代经济金融的强国,美国金融业的发展趋势对全球各国的金融发展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其中不乏值得借鉴的发展模式,当然也有许多发人深省的经验教训,为此,讨论金融业的发展趋势,我们有必要首先了解美国金融业的发展历程。

首先,在20世纪30年代以前,美国的金融机构基本上都是混合经营,没有严格的业务范围的划分,金融机构的种类也比较少,服务品种也不丰富。作为金融机构的主要代表-银行几乎承揽了社会上需要的全部金融服务品种。银行从传统的吸收存款,发放贷款业务中解脱出来,开发了中间业务,但是这些业务还远没有形成规模效益,尚处于起步阶段。

随后,30年代一场由金融危机引发的世界性经济危机之后,美国的银行体制几乎崩溃。为了挽救危机中的银行体系,美国于1933年颁布了《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因为他们将危机的诞生主要归因于银行发展的多项综合业务加剧了银行体系的风险,从而为整个金融业与经济发展埋下了隐患。鉴于此而颁布的银行法便主要着眼于银行业与其他金融业分业经营以降低风险。其内容主要有以下三个部分:第一,该法案规定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是吸收存款,投资银行的主要业务是承销和发行证券,二者必须实行严格的分业经营。严厉禁止交叉业务和跨业经营。其二,该法案对银行支付活期存款利率进行了限制。最初规定对活期存款不支付利息,即零利率,后来提高了利率上限,允许支付少量利息。这主要是为了降低银行的支付危机。其三,该法案规定政府对银行存款给予保险,并据此成立了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以及实行最后贷款人制度,这一切都是为了保障储户利益,同时提高银行的信用水平。

在《格拉斯-斯蒂格尔法》的严格限制下,美国金融业在分业状态下迅速发展着。这时候,以前从属于银行的一些金融机构开始独立发展并逐步成熟起来,并有了自己独立的业务经营范围与经营管理模式。在此过程中,金融业逐步形成了银行,证券,保险,信托四大支柱。但是进入60年代以后,逐步出现各种金融机构的金融业务范围的交叉,严格的业务划分被逐步打破,,经济学家及政府都开始考虑关于《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是否真的有利于金融业的安全发展问题。经过长久的争议与探讨,1999年12月,美国终于废除了《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并新颁布了《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从而为金融业的合业经营扫除了法律上的障碍。

二、业经营的产生原因及利弊分析。

前已述及,金融业自诞生以来,其业务范围及机构设置并没有自动的划分开来。最初几年主要都是由银行为了满足社会发展对多样化金融产品的需求而在其本身业务(存款与放款业务)之外新开发的金融服务产品。但是在30年代全球经济危机以后,美国率先立法,限制银行(商业银行)与投资银行(证券公司)的业务融合,要求分业经营,随后,许多别的国家纷纷效仿,这主要是基于以下考虑:

首先,分业经营能够使各金融机构更加专注于自己所擅长的优势业务,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避免盲目开发新产品,新服务,这样可以降低金融机构(当时主要是银行)的风险并使其收益更加稳定和有保障。其次,分业经营也更有利于政府的监管。实施严格的业务划分,各金融机构的业务都相对单一化,简单化,这样就更有利于政府根据不同金融机构的特点,实施有效的监督和管理并使其经营风险得到有效控制。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分业经营的立法规定却并未达到其预想的效果,这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状况以及这一立法规定本身的局限性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关系。

首先,分业经营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严格的业务划分使投资者失去了方便,快捷而又综合化的服务机会,投资者不得不与多家不同的金融机构往来以满足其多种金融需要。同时,它也削弱了银行业的实力,因为业务范围的严格限制使许多银行丧失了许多盈利机会,所以现实中,许多大银行都力图混合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业务,可以说,这也是满足社会需求的结果。并且分业经营降低了金融机构间的竞争性,将过去整个金融业的竞争分散到了几个不同的领域,例如投资银行不必再担心来自于许多大的商业银行的竞争,从而削弱了许多金融机构的竞争意识和创新意识,而投资者也无法享受激烈的市场竞争给他们带来的好处。

另外,尤为重要的是,在二战以后,世界经济贸易迅速发展,这对金融服务业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经济的全球化必然要求金融的全球化,而金融业务的分业经营状态无疑不能满足全球化的金融发展趋势的要求。于是各个国际性的大银行纷纷朝着业务的综合化方向发展。他们通过金融创新,开发,设计一系列的金融衍生产品,绕开法律的壁垒,达到综合经营的目的。60年代末期出现的新型金融工具,如定期存单,NOW账户,现金管理账户等一系列金融衍生工具都是这一环境中的产物。

分业经营规定的最初动因在于降低银行的经营风险,然而在事实上,面对世界一体化的经济发展趋势,它反而加剧了银行业的风险,使其生存能力受到限制。正因为此,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商业银行逐渐突破了与其他金融机构之间分工的界限,走上了业务经营全能化的道路。七八十年代以来,西方商业银行不断推出新业务品种,从专业化逐步走向多样化,全能化,从分业走向合业,这是与西方经济金融发展密切相关的。引起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银行负债业务比例的变化为其业务拓展提供了可能性。近二十年以来,西方商业银行活期存款的比重逐步下降,定期储蓄存款的比重相应上升,这一结构性的变化为商业银行开拓中长期信贷业务和投资业务提供了较为稳定的长期资金来源。第二,银行盈利能力的下降促使各个商业银行寻求更多的盈利渠道。自70年代以来,西方金融业竞争激烈,银行盈利水平普遍下降,这迫使银行业开拓新的业务和品种。他们一直想方设法绕过法规的限制,向证券保险等领域扩张,突破传统的业务束缚,开发更多的中间业务和表外业务。对于这些积极创新的银行而言,许多法律条文形同虚设,因为通过创新业务的开展,他们可以轻而易举的逃避政府的监管和法规的限制。与此同时,金融管理当局顺应经济发展的要求,也取消了一些过时的法规,适时的为商业银行开拓新业务提供了方便和支持。第三,金融理论的深入发展。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论随着各个历史时期经济金融环境的变化而不断的发展,从最初的资产管理理论到负债管理理论及至70年代末期出现的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他们都是为了有效推动金融业的安全稳定发展而产生的。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突破了传统的只重视资产或者只重视负债的理论的偏颇之处,使商业银行真正的从其资产负债业务双方着手,同时拓展资产负债业务,使其相匹配,达到收益最大化,风险最小化。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的发展适应当前金融形势,为西方商业银行业务不断走向全能化综合化提供了理论基础,从而极大的促进了他们综合业务的开展。

由此可见,美国社会经济的发展,金融理论的发展乃至政府监管水平的发展都为金融业的合业经营做好了准备。分业经营终究只能是金融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过渡阶段。

三、合业经营的发展趋势。

1999年12月,美国颁布《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正式废除了已实施六十余年的关于金融业分业经营的法规。这一法案的颁布无疑将会对美国乃至世界的金融业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合业经营势不可挡。在此过程中,金融业的兼并与重组将会加剧,银行的综合经营能力将进一步提高,其国际竞争力也会日益加强。然而另一方面,我们也应当看到,在此过程中也存在着种种不确定因素,隐含着许多风险。

首先,合业经营将加剧兼并行为,使各金融机构过分重视规模的扩大和业务的综合化,而忽视了稳健经营这一根本原则。从一定意义上说,金融机构兼并的机会成本就是其稳健程度,稳健经营要求管理人员经常不断敏锐的监督本机构运作情况,而不是分散注意力去过分关注合并以扩大规模和范围,这可能造成在管理文化,预期,策略及日常业务经营等方面潜在的混乱。由于合并各方在企业文化,员工素质,经营理念等各方面都可能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合并后能使各方的优势结合并发挥其规模效益还取决于整合是否成功,而不同企业之间的整合成本往往是巨大的。

其次,合业经营也会对金融机构的监管提出更高的要求,这需要政府,社会以及金融机构自身都更清醒的认识到风险所在并加以防范。而对于某些项目,即使那些较大的金融机构对其所面临的新的风险也缺乏有效的管理办法。其中最为典型的是对从事金融衍生工具所带来的风险的监管和防范。

综上所述,金融业的合业经营趋势是不容置疑的,但不能急于求成,只有在社会经济金融形势都为此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时,才能够适当放宽对业务范围的限制。目前我国所采取的金融业分业经营分业监管正是基于这一考虑。而一旦我国的金融体系发展更为健全,金融机构的抗风险能力进一步加强,内部监管与外部监管的水平进一步提高,我国便可朝着业务监管综合化方向迈进一步。

参考文献:

《主要国家河地区金融业务和监管体系的发展和演变》《金融参考》2000年第4期

第3篇

    关键词 中间业务 必要性 发展与创新 保障条件

    中间业务以其风险小、收益高的优点受到各国银行的青睐,尤其是在发达国家,已成为发达国家商业银行收入和利润的主要来源。但在我国由于重视程度不够,中间业务发展迟缓,层次落后。如今随着我国加入WTO,金融市场逐步开放,我国商业银行面临外资银行的强势竞争,如何提高国际竞争力,大力发展中间业务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因此,有必要探讨一下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1 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

    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是一种广泛的金融服务,指不占用银行资金,银行以中间人的身份给客户提供各类金融服务并收取手续费的业务。严格地说,他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传统的中间业务,银行仅以中介人的身份代客户办理各种委托事项,并以此收取手续费,其主要包括结算业务、租赁业务、信托业务、业务、信用卡业务、代保管业务及咨询业务等。传统的中间业务具有迅速便利和低风险的特点,可以增加银行的业务收入并以此提高银行的竞争能力,有利于使银行摆脱既定的资产负债规模的束缚,促进其技术与服务手段的进步。另一类是新兴的中间业务,在资产负债表上没有反映,但却能为银行带来收益的同时也使银行风险增加的业务,一般称之为“表外业务”,主要包括贸易融通类业务,信用担保类业务和金融衍生工具交易业务。在此,只要有效地控制各业务交易风险,就能使银行获得表外业务发展的领域。

    2 发展中间业务的必要性

    大力发展中间业务是世界银行业的总体趋势。对于处在体制转轨,结构调整与加入WTO的中国商业银行来说,要想在国际市场竞争中获得新的发展,对中间业务的重视、发展与创新就更不容忽视。

    2.1 大力发展中间业务有利于商业银行摆脱经营困境,提高盈利能力

    目前,我国已建立起了一个以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为主体,以10余家新兴股份制商业银行和近100家城市商业银行为两翼的现代商业银行体系,业内竞争日趋激烈,且20世纪90年初建立的证券市场分流了部分银行资金来源和贷款融资需求,银行负债成本居高不下,资产质量下降,银行授信风险普遍增加,银行经营面临较大困难。因此,商业银行必须在注重传统资产负债表内业务的同时,尽快发展中间业务,以求在努力减少经营风险的同时,寻找银行利润新的增长点,从而减低经营风险,提高赢利能力。

    2.2 大力发展中间业务有利于加快与国际接轨的步伐,应对WTO的冲击

    随着我国加入WTO,实力雄厚的外资银行届时将与中资银行处于同一个起跑线上开展竞争。短期内中资银行传统存贷业务不会受到太大冲击,所以竞争的重点自然就落在了风险小收益高的中间业务上。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缓慢、种类少、服务面窄、市场占有量小、收益比重低,与发达国家商业银行存在较大差距。因此,随着金融业开放步伐的加快,大力发展中间业务迫在眉睫。

    2.3 大力发展中间业务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推进改革顺利进行

    首先,我国国有企业正处于改革的攻坚阶段,这是一项高度专业化的变革,涉及重组战略的设计、目标客户的搜寻、融资安排、资产评估等专业知识和技术。其次,中小企业和私营企业的发展壮大增加了对诸如投资理财、信息咨询、财务顾问等方面的需求。居民收入增多与居民缺乏投资和操作技术及信息不对称的矛盾日益显现。最后,我国的进出口贸易发展迅猛。所以,这些都需要商业银行相关的中间业务,充分发展这些中间业务有利于满足中小企业和居民的投资需求,推进国企改革,促进国际贸易的进一步发展。

    3 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与创新

    我国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起步较晚、发展缓慢、品种单一、范围狭窄,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较大的差距,有必要借鉴西方国家的金融理论和实践经验,加快自身的发展进程。下面就几种典型的中间业务进行分析,并指出我国商业银行可能的发展与创新空间。

    3.1 转账结算

    我国已对传统的邮电传递凭证的转账结算进行了改革,在人民银行与各商业银行之间利用卫星和其他通讯网络建立了电子联行对帐系统,实行同城清算系统的电子化建设,但仍受银行电子化技术的制约。因此,今后我国银行的发展方向仍是完成现代化支付系统的建设,改进并提高电子联行应用系统的功能。并通过城市网络、区域网络与人民银行、商业银行的会计处理系统相连接,加速资金周转,同时继续推动同城自动化清算系统的建设,实现账务处理自动化。另外,发展网络银行成为我国银行未来的发展方向,使客户足不出户便可进行存取款、转账等服务。

    3.2 银行卡业务

    虽然我国银行卡业务发展迅速,但目前信用卡与国际规范还有较大差距。我国应该在尽快建设全国范围的统一协调的银行卡网络的同时,大胆探索,实现创新。①功能创新。大力开发银行卡的消费信贷、一卡多户、长话(市话)服务、网上购物、贷款融资等功能,实现银行卡功能的多元化,使银行卡业务渗透到普通居民的日常生活;②技术创新。商业银行应在联合的基础上,在统一的技术标准下,积极试点IC借记卡及IC银行卡;③机制创新。国际上如万事达卡组织、VISA卡组织等大型的银行卡集团的发展都证明公司化、产业化是银行卡业务发展的必由之路。因此,可以考虑在联合的基础上逐步把银行卡业务分离出来,走集约化经营的道路,独立核算,自负盈亏,银行成为其或会员。

    3.3 业务

    我国各商业银行目前大部分业务仍集中在发行国债、政策性银行业务,这些业务技术含量低、发展潜力小,而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每年要花费大量的精力争夺指标,因此,必然导致银行中间业务拓展的重心发生偏离,而忽视了居民个人对业务的大量潜在需求。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城乡居民收入的不断增长和个人财富的积累,商业银行应及时突破业务,大力发展私人银行业务。商业银行从事私人银行业务,不但能增加手续费收入,而且有利于改善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并通过建立不同类型的客户网,进一步巩固和密切客户的关系,带动居民存款的增长。

    3.4 投资银行的业务

    我国投资银行业务可以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做企业的财务顾问,帮助企业进行并购,实行产权的流动和重组,以市场的手段对整个国有经济实行战略性改组。另外,商业银行应有前瞻性眼光,积极开展房地产等资产证券化,并在金融工程方面进行必要的实践。随着金融服务业的逐渐开放,全球经济、金融一体化带来汇率的变动,比如促使企业和银行对期权、互换及其衍生产品的需求。因此,对金融工程时代到来的挑战,商业银行应做好准备。

    3.5 信托和融资租赁业务

    之所以把信托和融资租赁放在一起讨论,是因为在我国目前实行分业经营的原则下,商业银行不允许涉足信托和融资租赁业务。然而随着金融业的逐渐放开,分业管理体制将大大制约我国银行业务的发展空间,使资金不能发挥充分的效率,削弱银行的竞争力,因而混业经营是我国银行业发展的趋势。商业银行应立足未来发展趋势,主动提前熟悉信托和融资租赁业务,学习国外经验,寻找业务突破口,为将来的发展打好基础。

    3.6 金融衍生业务

    金融衍生品市场有规避风险和套期保值的功能,在国外已是最具活力的市场,我国利用外债规模不断增加,企业参与国际竞争日益面临各种价格风险,产生对避险工具的需求,使金融衍生品市场的产生和发展成为必然趋势。因此,商业银行不能无视金融衍生业务的广大领域,要把眼光放在国际市场上,未雨绸缪,掌握金融衍生市场业务的基础、技巧、风险的防范等。

    4 建立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的保障条件

    主客观条件的缺乏造成了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滞缓的现象,因此,我国应加大力度进行改革,创造条件保障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顺利快速发展。第一,加快金融体制的改革,使其跟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健全市场体制,完善市场主体和市场体系,把从政府为主导的金融创新模式转变为以非政府主体为主导的金融创新模式;完善法律法规,提供风险保障体系,从而为推进中间业务的发展创造各种必需的条件。第二,转变经营理念,从战略的高度认识发展中间业务对商业银行整体经营的重要作用和现实意义,切实增强商业银行从业人员拓展中间业务的紧迫感和使命感。第三,指定与国际接轨的管理制度和操作规范,这是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得以长足发展的前提条件。第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金融电子化步伐,完善硬件设施,吸引集理论与实践于一身的多层次、多类型、具有敬业精神的人才。第五,金融监管当局逐步放宽法律限制,商业银行逐步积累经验,提高自身抗风险的能力,渐进地实现向混业经营模式的转变。

    大力发展中间业务是世界银行业的总体趋势。但我国目前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现状与发达国家商业银行还有很大差距,应积极借鉴西方国家商业银行成功的经验,积极改革,创造有利于中间业务发展的主客观条件,制定出符合我国国情的发展战略,有计划、有步骤的实现我国商业银行向现代化经营模式转变。

    参考文献

    1 程斯民,田兴国.中国金融直面WTO[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1

    2 贝政新,谭寅生,万解秋.现代商业银行中间业务运作与创新[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

    3 耿同劲.我国商业银行发展中间业务的约束[J].生产力研究,2006(7)

第4篇

【关键词】商业银行 金融服务 集中化

一、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趋势

在金融服务集中化的今天,各行各业的发展都十分迅猛,对于经济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由于我国处于发展最为旺盛、速度最为快的时期,所以我们的很多企业都需要通过银行提供的一些具体的综合的金融服务来满足个人乃至是企业的需求,帮助企业快速发展,管理企业的各项资金,例如:包括 IPO、发行信用债券、发行抵质押债券和信托理财产品、引入 PE 投资人、发行担保债券以及含权可转换债券等。然而一个企业往往不仅仅存在于一个地区,一个国家,对于很多大型的企业来说,他的相关子产业遍布在各个区域,往往企业的负责人都希望通过一家银行的金融服务,统一对于企业的所有区域进行相应的管理,这就需要银行在金融服务集中化发展的同时,向企业提供跨区域发展的服务,这样可以有效地提高客户的整体数量,帮助客户减轻负担。

但如果想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金融机构具有十分强的组织能力、调配能力,对于各个领域的资源以及人力进行的合理的组合安排,既要做到向客户提供优良的服务,又要保证客户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对于客户想要的各个方面都要做到优良调配,不能出现任何差错。最具有挑战性的就是要求金融机构对于客户的各种渠道都要一一打通,并且确保没有问题,例如:产品、信息、市场和服务等等。调动一切自己可以调动的资源,这里所调动的资源不仅仅局限于内部资源,还有外部一些十分必要的资源,也需要金融机构去调动,例如政府或者其他的相关的机构等等。然后金融机构要通过组合各个产品、服务、市场和渠道,以此来满足客户的金融需求。在这一背景下,金融服务集成化发展已经逐渐成为银行业创新发展的趋势性的选择。

随着信息、资金、交通等各方面区域的不断突破,企业也在不断地向着跨区域经营的模式迈进步伐,我国的金融机构更应该紧随脚步,提供让企业放心,帮助企业跨区域经营的金融服务,这样的发展趋势是必然的结果。然而面对着企业的不断发展,一下子向企业提供多个地区的综合型服务对于金融机构来说的确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所以在改革的同时,我国的金融机构也应该讲究一定的策略,将较为重要的、客户比较倾向的金融服务进行先改革,先帮助企业实现跨区域管理,在这样的基础上,在慢慢改进,慢慢实现所有金融服务可以跨区域管理的结果,满足企业客户的金融需求,加快金融产业的发展。

二、对于商业银行目前金融服务集中化发展的研究

在商业银行的金融服务集成化发展历程中,跨区域运营以及帮助客户跨区域管理已经成为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发展趋势之一。但早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有些国家为了防范和托比一些金融风险,曾经对金融机构跨区域经营管理进行了阶段的限制。后来相关的学者也对这一现象产开了激烈的讨论和深刻的研究,对于跨区域经营管理进行了相关的论证。这样经过大量的事实和研究结果证明,银行业以及相关的金融机构跨区域经营管理的模式无论是对于银行业本身,还是针对于企业客户来讲,都是可以达到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可控风险等一些是实质性好处的,这样也同时有利于银行间的优化资源配置,展开自由的竞争,这样对于国家的整体发展也同时起着促进的作用。与此同时,随着银行客户的跨区域运营的发展趋势以及商业银行金融服务集成化发展的趋势,这些限制和管制措施逐步得以取消。

通过跨区域经营,银行可以通过不断地扩大规模,获得最合适自己的经营模式,再通过经营模式的优势,完成相关产品以及业务的多元化发展,从而实现相关风险的可控性,以及银行抗风险能力的上升,从而增加银行的稳定性。

通过纵向对于时间序列的研究,跨区域发展经营更加有利于银行资产规模的提升,同时对于区域发展也起着繁荣发展的作用。这一重要的判断主要是基于银行的跨区域集成化金融服务的形成对于银行业产品和服务的创新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从而也十分有利于我国商业银行金融业的金融服务集中化的发展趋势。这样银行也可以通过跨区域分支机构的设立和产品的相关服务的多元化发展,在帮助金融机构承担风险的同时,也降低了银行业的业务风险水平。我们同时也希望在各个行业呈现的竞争态势都应该是和平的、平等的,不应该出现各个机构争相耍手段,忽略职业道德的行为,通过跨区域运营的模式,银行间的竞争就可以实现自由化发展,实现良性发展,竞争对手间将通过不断推出差异化的产品和服务等手段来巩固其竞争地位,从而使客户获得更好、更便利的产品和服务。因此,通过跨区域运营,银行在获得更好的自身发展的同时,对区域经济具有较为明显的带动作用。

通过跨区域的经营管理模式,同时也可以大大地提高银行的资产使用率和经营效率,有效降低中介费等经营成本,还有可以明显地降低贷款过程中的损失,从而提升银行的经营绩效和相应额成长空间;跨区域运营也可以促进银行金融业的资源的流通个优化配置,从而增加银行的竞争优势,同时,存款集中度的下降也有利于银行业的健康发展。与此同时,多项研究结果表明,银行的多地区经营有利于稳定民心,增加地方经济的稳固增长,对于国家的整体发展起着非常有利的促进作用,并且这样的促进作用并不是短期的,而是具有相当长的时效性和相当稳定的作用,对于现在已经存在的一些研究成果中,对于跨区域的运营模式的作用和效果的研究还是很多的,但是对于区域的定位和相关的选择机制确是少的可怜,所以对于很多银行企业来说,这样的研究往往没有最根本的指导作用,银行产业的机构往往不知道从何处下手去进行改革管理,不知道采取什么样的方式去进行改革,这样企业往往很迷惑。所以对于企业来说首先应该对自己进行定位,然后进行有的放矢的跨地区运营管理,快速帮助自身发展,为客户提供优质的金融服务。

三、商业银行金融服务集中化发展的相关因素

在商业银行金融服务集中化的发展过程中,往往都是以某一个城市或地区为起点,然后再分层次、分步骤的进行扩散,逐步扩展到多个城市、多个地区之中,在这一部中,对于城市的定位和选择都是十分重要的工作,银行产业的相关负责人对于目标城市系统而科学地进行评估才是保证金融服务集中化发展的必要保证,在进行评估的过程中,对于评估指标的要求也是十分客观的 ,我们要求评估指标既要保证跨区域运营模式的稳定性和重点的体现,还要概括到各个方面,考虑周到,不应该对金融服务行业有所影响,保证金融产业的稳固发展,还要保证各个指标之间不能出现重复交叉的现象,阻碍金融银行业跨区域运营模式的形成与发展。在评估指标的选取过程中,我们既要考虑到宏观与围观的因素,也应该结合实际,考虑到银行内部以及银行外部的活动,从实际出发,做到每一个评估指标都能够从根本上影响银行业的发展,根据一些较为权威的研究结果,本文选取了经济因素、 金融市场因素、地方政府财力因素 、政策因素 、社会因素、市场竞争因素以及银行自身因素等七个方面的因素进行评估指标的选取与分析:

(一)经济因素

对于商业银行来说,经济因素是必不可少的,无论是什么样的经营模式,什么样的经济效益,都是由于区域的经济状况直接影响的,银行产业本来就是一个金融机构,拉动经济的产业,所以对于银行业的发展,经济因素是最为重要、最不可缺失的,在区域评估时,经济因素也应该首先被考虑进来,并且予以重视。

(二)金融市场因素

金融市场的发展好坏与发展速度会直接影响我们金融银行产业的发展,同时对于商业银行的跨区域经营模式的形成也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想要我国的商业银行金融服务集成化稳固发展,我们首先就要保证金融市场的稳固发展与快速健康的形成,这样才能保证我国银行业的发展,所以金融市场因素也是在区域评估时,必不可少的考虑因素。

(三)地方政府财力因素

无论什么行业的发展都离不开地方政府的支持,所谓的支持与鼓励也就是指地方政府的财力状况如何,如果一个地方政府都不能保证自己地区的经济稳固发展,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那么相应区域的银行产业又怎么会发达,这简直就是痴人说梦,所以银行业的快速发展也在不同程度的反映着相应地区的经济条件与地方政府的财力状况,所以在进行区域评估时,地方政府的财力是必须要考虑进来的,而且还要作出详细系统的总结性文档,以供相关部门的研究。

(四)政策因素

什么样的企业想要飞速发展,都不能脱离组织、违反政策,银行产业也同样如此,我们进行的任何银行业的发展规划方案都应该是符合国家政策,促进国家经济稳固发展的,这样的方案才能被保证顺利地进行、有效的实施。

(五)社会因素

中国这样的社会背景下,无论什么样的举措都应要做到合乎国情,我们首先要考虑到自身国家的社会背景,对于跨区域管理的相关规定中,不应该出现不符合我国社会发展的,应该符合中国的基本国情,响应社会的号召,这样才能赢得更多地客户,创造更高的效益。

(六)市场竞争因素

对于区域管理,必要的工作就是了解当地的市场竞争状况,不管是市场竞争过于激烈还是市场竞争过于温和都不利于银行产业的迅猛发展,对于银行产业进行业务的创新和拓展都有着阻碍性的作用,所以我们提倡健康的形成市场竞争环境,良性发展。

(七)银行的自身因素

在选取区域时,外界的因素固然重要,但是实际因素更有价值,我们一定要考虑银行的自身因素,无论是制定战略目标还是战略方法上,都应该根据自身的条件,从实际出发,制定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法,帮助银行快速发展,稳固提升。银行的资产,业务类型以及客户人群等等都是必要的考虑因素,这样制定出来的方案才是真正适合自己银行本身的。

综上所述,商业银行金融服务集中化的发展趋势就是实施跨区域经营管理模式,向客户提供综合的金融服务,帮助客户实现多地区的资金有效管理,在实施跨区域管理的前提就是结合所有相关因素,制定一个系统科学的方案,确保计划顺利的进行。

参考文献

[1]闫晓莉,徐建中.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评估模型比较研究[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2).

[2]杨一锋.改进贝叶斯算法的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评估模型[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03).

[3]欧永生.商业银行零售网点转型的思路探讨[J].贵州农村金融, 2009(07).

[4]刘长喜,张晖.商业银行信用评估模型发展评述[J].生产力研究, 2005(02).

第5篇

关键词:商业银行 理财产品 发展趋势

一、国内理财业务市场现状

自2004年监管部门颁布《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管理暂行办法》以来,国内商业银行理财业务迅速发展,成为商业银行一项重要的新兴业务。2011年上半年银行理财产品发行数量达到10239款,与2010年同期相比增加101.95%;发行规模达8.51万亿元,超过了去年全年的7.05万亿元,呈现出爆发式增长。

根据“十二五”规划,到2015年,我国居民收入预期年均增长7%以上,人均GDP有望达到4万元左右,中等收入群体占比将持续扩大,理财业务潜在受众将更加丰富。同时,在实际利率水平偏低的情况下,居民的投资理财意愿也在不断加强,根据人民银行公布的季度储户问卷调查报告显示,自2010年4季度以来,城镇居民中“偏好投资”的人群比例已逐步超过了“偏好储蓄”的人群比例,理财正在居民资产配置中不断提升占比。在各方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业务未来的发展空间非常广阔,未来的理财市场仍将是一个高速发展的市场。

二、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发展趋势分析

(一)市场监管日益加强,保证业务健康持续发展

2011年上半年以来,中国银监会陆续了“规范银信理财合作”、“理财产品销售管理办法”等与银行理财业务相关的规范性文件,未来监管部门对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监管力度仍将不断加强。主要原因在于:一是理财业务风险控制机制相对复杂,理财资金的投向不断多元化,客户面临的投资风险往往比传统的信贷业务风险更大。二是对商业银行包含理财业务在内的表外业务进行监管是今后国际金融监管的重要发展趋势。新巴塞尔协议第二支柱补充建议要求商业银行将所有表外实体所承担的风险纳入资本评估的范围,国内监管部门已经出台相关文件,要求商业银行将之前的银信理财合作业务中所有表外资产在两年内全部转入表内,并按150%的拨备覆盖率计提拨备。这些监管措施的实施从源头上保证了理财市场能够平稳有序健康的发展。

(二)从产品推介到财富管理,回归理财业务本质

理财业务的本质是商业银行金融业务的延伸,是为客户提供财富管理的服务,它应该根据客户的需求及财务状况来为客户制定长远的财富管理策略并协助实施。从国际成熟经验来看,财富管理往往是覆盖一个人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而目前国内银行理财业务主要还是局限在产品开发和推介环节,组织网点渠道进行产品介绍、宣传及销售工作,顾问服务发展相对缓慢。在未来的发展中,商业银行面对同业竞争的关键在于提升服务的内涵。各家商业银行应强化自身全面金融服务的优势,全方位地提升服务水平,以分析客户需求为导向进行理财产品设计,抓住服务重点,凸显财富管理的服务内涵。

(三)以客户为中心,塑造理财服务品牌

理财产品和商品一样,通过打造品牌可以有效区分同类产品,在投资者中形成一定的品牌偏好。但目前各商业银行对理财品牌建设普遍缺乏较为系统的定位和整体策划,理财品牌和企业文化缺乏较为深度的结合,各个理财品牌之间的关联性也不强,缺乏内在逻辑联系,不利于理财品牌整体形象的塑造。商业银行理财品牌建设主要是平铺展开,在一级品牌之下缺乏子品牌开发,大多没有形成树状品牌梯次,在一级理财品牌既定的情况下,理财品牌缺乏纵深变化,品牌形象显得较为单一。

未来各商业银行品牌建设可着力于企业价值和品牌价值相互带动,塑造商业银行的整体品牌形象,同时需更加突出以客户为中心的战略。品牌的选择以至名称的确定都应该考虑投资者的偏好,形成品牌体系,根据理财产品特色进行其他子品牌系列开发,并为产品创新预留充分的品牌扩充空间。

(四)培养专业团队,提供个性化服务

专业化人才是银行理财业务发展的前提。未来商业银行理财市场竞争的加剧,为客户理财提供了更多选择。一家银行想在金融理财领域始终保持领先地位,归根到底还是要靠优秀的专业团队。通过打造专业的理财产品设计、运营队伍,依靠理财经理的专业优势,主动为客户提供优质的个性化服务,正成为商业银行吸引理财客户的重要手段。未来国内商业银行也将会不断吸纳和培养产品研发、销售团队,为扩大理财市场份额提供专业化支撑。

(五)研发差异化产品,避免无序竞争

理财业务发展初期,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主要发展都集中在发行数量及发行规模的扩张方面,产品同质化现象明显。随着竞争的加剧,产品差异化的发展步伐将越来越快。一是产品期限设计日趋灵活,长短期限搭配产品、无固定期限产品被不断研发并推向市场。二是产品结构设计更趋于精细化,累进收益型产品、收益率分级产品、结构化投资产品日益增多。三是投向多元化,尽管信贷类资产从长期看来仍然会是理财投资的领域,但随着银信合作相关文件的规范,其占比必将逐渐减少,更多的理财资金将参与到资本市场的资金运作之中。四是中长期理财产品将逐渐浮出水面。目前市场上理财产品多为中短期产品,未来随着养老、教育两大产业的重要性日益提升,基金模式运作的中长期理财产品将逐渐增多,充分满足居民养老、教育的资金需求。

(六)细分服务渠道,培养理财客户

目前商业银行理财在服务渠道的划分上不甚明朗,多数还是依靠产品起点金额来简单加以区分。随着市场竞争的深化,商业银行可将理财市场的客户分为三个主要类型,一是普通客户,随着电子渠道客户覆盖面的不断增长,更多的普通客户可以通过便捷的方式参与到理财产品市场之中。二是中端客户,商业银行可通过财富管理中心等专门的渠道为此类较高资产净值的客户提供专业理财服务。三是高端客户,商业银行可通过私人银行渠道为其提供“一对一”个性化理财产品定制服务。

(七)整合各类金融机构理财产品,组建综合理财业务平台

1、证券公司的理财业务

证券公司的资产管理业务包括:定向资产管理业务、集合资产管理业务和专项资产管理业务。定向资产管理业务主要面向单一客户;集合资产管理业务则是面向多个客户,分为限定性集合计划和非限定性集合计划;专项资产管理业务专指证券公司为客户办理特定目的的专项资产管理业务。

2、信托公司的理财业务

自从2002年上海爱建信托的上海外环隧道项目集合资金信托作为全国第一只集合资金信托计划开始发售以来,信托理财业务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信托公司可以开展资金信托和财产信托业务,目前较为活跃的是集合资金信托业务。信托计划只能对特定客户销售,信托计划的资金实行保管制,非现金类信托财产可约定第三方保管。

3、基金公司的理财业务

基金管理公司的资产管理业务包括公募基金管理和特定资产管理业务,其中,专户理财业务又分为一对一和一对多专户理财。目前,所有基金管理公司均可以从事公募基金管理业务,部分符合条件的基金管理公司同时还可以开展专户理财业务。

4、保险公司的理财业务

在投资范围上,保险公司理财产品可以投资于债券、基金、股票等金融工具,投资范围较为广泛。

银行理财与这四类理财产品同质化趋势明显。从已经发行的理财产品看,几乎都是这几类投资产品的组合,虽然不同理财机构的侧重不同,但还是有很强的相似性,而且期限安排上有趋同性。近年来,随着竞争的日趋激烈,各类理财机构在开拓理财产品时会过多地倚重营销手段,忽视了对业务本身的多样化、专业化追求以及理财业务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的根本。

综上四方面,未来的理财业务市场上,各类金融机构应该回归客户需求的本质,各类产品可以在期限、投向、收益分配方式等各方面形成良好的结合关系。从具体操作层面来说,商业银行可充分利用自身的网络渠道及业务规模优势,牵头组建综合理财业务平台,引入各类金融机构,在不同的时期、为不同的客户,根据其不同的投资偏好及需求,匹配不同的产品,将综合理财业务平台不断做大做强。

参考文献:

①魏涛. 中国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研究[J].北京:改革与开放,2010(2)

②刘安霞,陈昭旭等.我国商业银行金融产品创新现状及对策研究[J].科学决策,2010(2)

③吴燕雁. 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现状和发展趋势浅析[J].北京:现代商业,2010(5)

④黄剑平,胡敏.论商业银行理财产品未来发展趋势[J].现代商贸工业,2010(19)

第6篇

[关键词]混业经营;地方商业银行

doi:10.3969/j.issn.1673-0194.2013.02.014

[中图分类号]F832.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194(2013)02-0030-02

混业经营亦称合业经营、综合经营,是相对于分业经营而言的,指在金融监管当局的许可下,金融机构同时经营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业务甚至参股非金融企业。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金融一体化和自由化浪潮的不断高涨,混业经营已成为国际金融业发展的主导趋向,这对我国商业银行的业务经营和生存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通过分析金融业混业经营趋势及动因,以探讨混业经营趋势下我国地方商业银行的生存和发展的空间。

1 商业银行混业经营是必然的选择

1.1 金融自由化的发展趋势是推动金融业向混业经营转变的内在动因

20世纪50年代后,金融创新工具和创新组织形式得到极大发展,使得许多原有的分业监管措施部分失去意义,不利于金融市场的高效发展,因此,金融自由化迫使法律对这一发展趋势给予确认,以适应市场环境的变化和要求。同时,金融创新也为突破传统的商业银行业务和证券业务提供了可能,商业银行在负债和资产配置方面越来越多地依靠资本市场工具,中间业务和表外业务收入在利润中的比重不断增加,而投资银行、证券公司为扩大资金来源和寻找新的客户群落也不断地向商业银行渗透。

1.2 有助于实现规模经济

混业经营条件下的商业银行从事多种经营,广泛地向客户推销多种金融产品,可充分有效地利用其经营资源,在多个行业、多种金融工具中进行广泛的资产负债组合,选用最富生命力的金融工具和从事最有利的金融业务,并在各种业务之间进行固定成本分摊,这既降低了单位金融产品的成本,也降低了商业银行的筹资成本。

1.3 分散风险,使银行和整个金融业趋于稳定

全能化的业务经营使银行内部形成了一种损益互补机制,即银行业某一领域金融业务的亏损可由其他金融业务的盈利来弥补。这种内部补偿作用不仅使银行利润收入稳定,而且使银行业的风险得以分散和减小。当金融环境发生变化时,银行业具有很强的应变能力,能根据自身经营发展战略和市场环境变化的需要,随时调整经营方针和业务拓展重点;此外,全能化经营不仅使资产风险分化,而且资产更富有流动性,更容易实现金融机构的整体稳定性。

2 我国商业银行现阶段的发展瓶颈

2.1 股权结构不够合理,内部治理机制存在明显缺陷

我国商业银行的股权主要集中在包括地方政府在内的少数法人大股东之手,地方政府对商业银行拥有绝对控制权,股权结构的不合理必然会导致公司内部治理结构的缺陷。由于地方政府在商业银行中处于控股地位,在决定董事长和行长人选方面有很大的影响力,有些甚至是地方政府直接委派,在人员选派的原则上,较多考虑相应的行政级别,对专业知识和经营才能不够重视,无法保证最优秀的专业管理人员进入管理层,导致商业银行管理水平普遍低下。董事会(或理事会)、监事会等权力部门形同虚设,无法对银行人形成有效的监督。

2.2 技术支持尚未足够,更多更新的业务没有得到更高的技术支持

现代银行经营管理理念中,信息技术的应用尤为重要。我国商业银行缺乏的正是对银行业务提供支持的业务信息系统,其中包括各种子系统与技术平台。包括:①营销子系统。随着金融市场信息化建设的发展,市场营销作为银行经营管理的一种全新理念和方法,受到了银行业的推崇并得到了积极运用。营销虽然不能独立地列为一项银行业务,但作为一种经营管理活动,它对各项银行业务的促进作用却是不容忽视的。②风险控制子系统。由于银行的每一项经营活动和营运过程的每个环节都充满着风险,风险控制成为关系银行生死存亡的大问题。因此需要建立健全风险控制子系统。③评审子系统。利用信息技术对信贷评审是确保银行信贷资金安全的重要环节,为了有效抑制信贷审批过程中的行政干预,全面提高信贷决策的专业和技术水平,遏制信贷管理的短期行为,需要利用信息技术建设好评审子系统,以提升对经济政策、市场发展趋向的把握能力。

2.3 目标市场不明晰,导致发展的不平衡

目标市场是在明确自身竞争优势的前提下,通过推出差异化产品或差异化服务来实现的。如香港四大银行中,汇丰银行定位于分行最多、全港最大的银行;恒生银行定位于充满人情味、服务内容和服务态度最佳的银行;渣打银行定位于历史最久、安全可靠的英资银行。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定位还处于初始阶段,比较模糊,缺少特色,忽视了在服务地方经济、服务居民中所发挥的独特作用,淡化了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地方特点,使其经营品种、发展模式只在简单地复制全国性股份制银行的标准和模式,缺乏应有的差异性和弹性。

3 对策办法

笔者认为我国地方性商业银行应从以下方面入手以求得生存和发展。

3.1 改善股权结构,建立健全内部治理机制

我国地方性商业银行内部治理结构的弊端主要源于它们的产权安排,由于地方财政一股独大,行政干预是不可避免的,这种人事制度无法与现代股份制商业银行运营模式相匹配。因此,改善股权结构,健全内部治理机制是我国商业银行改革的重点。通过充分引进民间资本和适度引进外资改善股份结构,增强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实力,提高资本充足率,降低经营风险。同时要按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建立科学、高效的决策系统和执行系统,明确股东大会和董事会的职权,发挥监事会等机构的监督和控制作用,保证经营决策准确无误地贯彻到业务经营的各部门及各个环节,有效控制信贷风险。

3.2 实行差异化发展战略

差异化发展战略的实质是使银行在对客户和市场细分的基础上,满足整个市场中的个性化要求,获得竞争优势。①通过市场细分,区分金融市场中需求的差别性,然后为客户量身打造金融产品,把资源集中到相对盈利的部分。②市场定位上突出依托地方经济,以服务中小企业、推进零售业务发展为基础,努力发挥自身核心竞争优势。③实施以需求为导向的产品定价策略,考虑产品服务的成本和市场竞争因素,根据市场需求弹性强度来确定价格。

3.3 尽快形成品牌经营

拥有著名的金融品牌,对于金融机构占有金融资源、拓展市场份额、维护持续稳定发展等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对于地方性商业银行来说,品牌问题是制约其拓展市场尤其是开展中小企业金融业务的一个瓶颈,也是阻碍当前各城市商业银行发展个人业务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有必要结合信息技术,通过银行品牌推广,促进业务在特定市场区域的渗透和发展;通过自主创新、提高服务质量等方式,推广和宣传具有核心价值的银行产品,促进企业形象的清晰表达和不断强化。

3.4 加快金融创新,提高经营管理水平

我国商业银行可以尝试不同形式的同业合作,如业务合作、股权参与等,拓展业务范围和经营空间,增加市场竞争力。同时,还应不断提高经营管理水平,这是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的坚强后盾,也是谋求生存的更为积极的方式。在具体的操作上:①加快个人银行业务开发。构建包括个人资产业务、负债业务、中间业务在内的全能化银行为标志的个人银行业务体系,在保持业务规模快速发展的同时,开拓新的利润增长点。②加快对公银行业务开发,利用高效的市场营销机制,全面提高公司银行业务的市场份额,改善资产质量,提高中间业务和表外业务的盈利能力。③加快技术开发与创新步伐,围绕信息技术建设的整体性、市场需求响应的快速性、信息建设的有效性、网络银行发展的整合性、科技管理模式的合理性,建立经营数据集中、管理信息系统完备的科技应用和管理体系。

主要参考文献

[1]唐斌,陈志伟.股份制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探索与实践[J].新金融,2005(8).

[2]张腾.浅谈我国城市商业银行的市场定位及战略选择[J].金融发展研究,2008(5).

[3]陈峰.城市商业银行资本监管困境及成因分析[J].国际金融研究,2005(10).

[4]崔妮.混业经营:我国商业银行的必然选择[J].新西部,2007(14).

[5]段葵.金融机构混业经营的现状与趋势[N].证券时报,2005-06-02.

第7篇

关键词:商业银行;市场营销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市场营销已受到国内商业银行的普遍重视。但由于营销活动在我国金融界尚属一个新领域,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处于探索阶段,这就要求我们认真总结经验,并借鉴工商企业和国外商业银行的做法,以期尽快形成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商业银行市场营销体系,促进商业银行的健康发展。

一、银行业市场营销的提出

长期以来,银行业作为经营货币的特殊企业,具有很强的垄断性,在市场交易中处于主导地位,缺乏实施营销策略的内在动力。20世纪60年代后期,随着金融自由化的蔓延,企业的直接融资逐渐盛行,使银行的金融中介地位大为动摇,商业银行之间的竞争也日益激烈,欧美的商业银行开始尝试用市场营销原理指导经营管理,在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经营绩效。但是,当时市场营销在银行业务中的应用还是浅层次的,主要以广告促销为主。到了20世纪70年代,西方银行业以金融工具创新为契机,对延续一个多世纪的银行常规管理方式提出质疑,从而,市场营销在银行业的应用成为广泛话题。到20世纪80年代,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银行业已把工商业市场营销的精髓应用于银行管理,市场营销便成为能有效协调内部各部门和反馈外部市场信息的分析、规范、控制系统。

商业银行市场营销在我国出现是在上世纪90年代。我国银行业正经历一场从未有过的根本性变革:国有银行向商业银行转换,非国有商业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逐步发展壮大,外资银行开始逐步进入。我国金融市场竞争日趋激烈,银行服务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为了适应这种变革,市场营销作为银行经营管理的一种全新理论和方法,在我国银行业受到了推崇和积极的运用。

二、我国商业银行市场营销的现状及存在的误区

(一)当前的现状

我国商业银行业经过近年来的演变与发展,初步形成与市场相适应的业务拓展,同时也反映出与营销管理不相适应的问题。表现在:国有商业银行还未真正引进营销管理,没有真正建起市场营销理念;我国商业银行在应用市场营销上还只是浅层次的,没有形成完整的商业银行市场营销体制;以服务质量为核心的服务营销没有得到有效的开展;商业银行的金融工具创新尚未大力开拓。

近年来的金融创新主要表现在存款、储蓄的诸多新品种上,一大批适合于中国实情的金融创新尚未引进、开发投放市场。可以说,我国商业银行在营销管理理念和水平上处于幼稚期,业务发展不全面、不系统、远没有体现出长远发展战略。

(二)存在的误区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市场还存在许多误区,主要有:强调金融产品营销,忽视服务营销;热衷于不断创新金融产品,忽视了引导客户进行消费;重视市场竞争,忽视自身准确的目标市场定位;侧重存款营销,忽视贷款及其他业务的组合营销;片面追求“拉关系”,忽视真正意义的关系市场营销;偏执于银行的“外包装”,忽视真正意义的形象建设等。

三、商业银行实施市场营销的建议与对策

(一)加强商业银行市场营销观念的教育

我国商业银行市场营销刚刚起步,虽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营销知识的普及和营销人才的培养工作仍显薄弱,亟待加强。一些人至今对营销与市场、营销与推销的区别等最基本的概念缺乏导致工作的被动。因此,商业银行必须加强对员工特别是营销人员在营销业务知识方面的培训教育工作。

(二)推行全面市场营销管理策略

推行全面市场管理策略,就是要求商业银行改变把营销应用在浅层次表面的做法。改变简单地、随潮流地、被动地运用广告等浅层次的促销活动的特点,建立、健全完整的系统的营销管理体系。市场营销计划、实施、控制应成为银行经营活动中自觉的主动的经营行为。具体地说,就是不能把市场营销看作是单个的广告、促销、创新或定位、而必须把它们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为充分了解市场并掌握客户要求,银行要对营销环境进行认真的分析、预测,为使银行的营销目标符合其全面战略,银行要编制出合理的营销计划,包括短期计划与中长期计划。有了营销战略与计划后,商业银行要灵活运用产品、价格、促销与分销组合策略来实施计划。同时由于市场的不确定性及营销工作人员的能力限制,在营销过程中为保证营销目标的实现,必须对营销工作实施全面的控制。营销管理应协调银行各部门关系,激励各部门员工的营销积极性,共同以顾客需求和满意为营业宗旨,达到为顾客提供最佳服务和为组织创造理想利润的经营目标。(三)实施服务营销和关系营销

首先,商业银行实施服务营销,在观念上应当树立服务质量的有效延伸的思想。银行作为金融服务业更应重视搞好优质服务。商业银行要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只有优质的服务才能更好地满足顾客的需要,也才能得到顾客的长期支持和合作。其次,银行应最大限度地满足客户的需求。不断制定新的服务项目、服务目标,追求周到、迅速、准确、安全、便利、热情的服务,同客户建立良好的关系。

实施关系市场营销,也是商业银行“以顾客为导向”开展营销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关系市场营销是指企业与其顾客、分销商、经销商、供应商等相关组织或个人建立、保持并加强关系。通过互利交换及共同履行诺言,使有关各方实现各自的目的。保持并发展与客户的长期关系是关系市场营销的核心内容。

要做好关系营销,商业

银行应做好以下几点:首先,应积极维持和发展忠诚客户。市场竞争的实质是争夺客户,客户忠诚于银行上营销追求的理想境界。其次,应发展与竞争者的合作关系,避免无益竞争,达到双赢双胜目的。再次,应协调银行同政府机构间的关系,努力争取政府的理解和支持,为银行营销活动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四)以金融创新为核心,提高商业银行的竞争力

根据我国商业银行目前的发展状况,应主要从两个方面推进金融产品创新:第一,大力推进产品创新。今后一个时期,产品创新要突出中间业务和个人消费信贷业务。继续以信用卡、储蓄卡为媒介,发展电子货币、网上支付、工资、代收公用事业费等中间业务;发展理财和商人银行业务;进一步发展证券市场、保险市场、基金托管、中小银行支付结算等业务;大力发展信用证、国际结算、外汇买卖及衍生产品;大力发展以住房信贷、汽车信贷、教育消费信贷、大额消费品信贷及旅游信贷等个人消费信贷业务。第二,积极创新服务方式。结合国情,创新客户服务模式,提高客户服务水平,稳定客户关系;创新服务内容,积极满足客户的需求。

(五)树立整合营销观念,塑造、宣传商业银行品牌形象

整合营销是一种从用于营销的每一元中获取最佳效果的沟通战略。该观念认为,从各种媒介传递同样的信息可以达到最佳沟通效果。银行应经由广义的媒介如大众传媒、员工媒介(员工服务态度、质量、工作效率等),有形设施(环境、外包装等)传达银行信息,宣传银行的良好形象。

商业银行实施名牌战略,也是重要的营销战略。国际银行发展趋势表明:商业银行向“零售业”发展的趋势意味着金融消费市场竞争更加激烈,金融消费需求将更加复杂多变,金融消费者也将越来越重视“金融名牌”的消费。为迎接这一发展趋势,我国商业银行应未雨绸缪,尽早开拓“名牌之路”。具体说,商业银行可以通过CI导入,从银行理念、行为、视觉三个方面入手,进行全面整合,塑造银行的名牌形象。

第8篇

[关键词]商业银行;中间业务;营销创新

一、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营销的发展现状

(一)与国外商业银行相比,虽然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但是还是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经济高速发展对金融产品需求的拉动,我国商业银行开始重视中间业务的发展,特别是近几年为迎接入世后外资银行的竞争,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取得了快速发展。中间业务收入达到一定规模。但国外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收入一般占到总收入的40%~50%,而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一般在10%以内,平均为7%~8%,比例最高的中国银行也只有17%。

(二)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创新能力低,产品雷同,造成盈利能力差,“没卖点”

目前四家国有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品种中,大多数停留于以银行支付中介为基础和以信用中介职能为基础的中间业务,这些传统结算业务、服务性的收付款业务品种收入约占中间业务收入的90%左右。比如中国建设银行的中间业务收入主要来源于银行卡、结算类、类、外汇买卖及结售汇、咨询类和房改金融业务等,这6项业务收入占中间业务收入的86%。尽管我国商业银行业中间业务品种已达到260多种,但60%集中在代收代付、结售汇、结算等劳务型业务上,都是技术含量低的低附加值产品,银行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但利润率很低。相比之下,那些具有较高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的产品却很少。

(三)我国商业银行缺乏较为明确的发展战略和完整的组织管理体系.在发展中间业务方面存在发展战略和规划不明确,缺乏全局性由于我国金融业实行严格的分业经营模式,造成各商业银行对中间业务的经营原则、经营范围难以把握,完全由各行根据自己的理解实施,缺乏规范性和长期性,分业经营模式也在某种程度上抑制了商业银行对中间业务的发展。

(四)我国商业银行虽然注重科技投入,不短提高中间业务品种的科技含量,但是却相反专业人才,科技支撑力度不够

(五)我国商业银行缺乏高素质复合型的从业人员,并且错误理解“关系营销学“

二、我国商业银行营销中间业务创新的主要内容

随着新的产品和服务的增多,营销已经成为只有战略者才能生存的阵地。西方商业银行已经能较为熟练的运用这半个多世纪的不懈探索和尝试研究出的营销管理创新的成果,并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商业银行市场营销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根据西方的商业银行的营销手段及发展特点,配合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现状来讨论中间业务创新的主要内容。

(一)建立商业银行战略性营销管理过程模型及营销目标

首先进行营销策划,银行应该决定如何对实现营销计划的目标过程中的进展衡量以及谁对者这一衡量工作负责,换句话说,计划本身应对这一问题作出回答:“如何才能知道自己已经达到了目的”,无论是何种原因,对产生问题的原因进行评估并且对营销组合进行调整或是微调都十分重要。

(二)进行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市场细分和市场定位

各商业银行应根据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充分利用银行已有的营业网点,在空间上,从城市包围农村,要按照先从外部技术等环境较好的大城市开始,再逐步向中、小城市,甚至农村推进。在时间上,先立足发展,如咨询、理财、基金托管等风险较低的中间业务;待人员素质提高,再发展风险较大、收益丰厚的业务品种,并逐步向衍生金融工具交易方面拓展。

(三)制定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战略战术

商业银行营销战略,是指商业银行将其所处环境中面临的各种机遇和挑战与商业自身的资源和条件结合起来,以期实现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目标。

三、我国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营销创新的发展趋势

(一)从单一网点服务向立体化网络服务转变

银行营销的服务渠道的发展走过了从单

一、片面到整体、全局,再到多元、一体化发展的轨迹,而未来的发展方向随着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进步,以及金融业运营成本降低的要求,不受营业时间、营业地点的限制,能提供24小时银行服务的自助银行、网上银行、电话银行、手机银行等日益受到客户青睐,传统的分支网点数量比重逐年下降。据统计,招商银行60%以上的业务已经实现了非柜台化操作,随着电子银行的发展,这一比例还将不断上升。

(二)从同质化服务向品牌化、个性化服务转变

当今世界经济正在步入知识经济时代,作为金融业竞争发展新趋势的金融品牌竞争,正越来越受到各家金融机构的重视,成为现代金融企业竞争的着力点和核心所在。

(三)切实提高认识、转变经营理念、提高服务水平

正确认识传统业务与中间业务的关系,以传统业务优势带动中间业务的发展,反过来通过中间业务的发展壮大来支撑和促进传统业务的巩固与发展,使两者相互依存,形成一个协调发展的良性循环机制。

(四)把握网络背景下中间业务新的发展变化趋势

银行业务的网络化促使银行的组织和制度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也使银行中间业务由类传统业务向创新类业务的转变,商业银行在发展创新类中间业务时已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如商业银行在办理中间业务时,银行或者暂时占用客户的委托资金,或者垫付一定的资金并承担相应的风险,或者银行为客户提供银行信用,这时银行收取的手续费就不仅仅是劳务补偿,同时也包含着利息补偿、风险补偿或银行信用补偿。新晨

(五)注重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中间业务人才的培训和引进。

各商业银行要重视中间业务人才的开发和利用,通过各种途径,采取理论培训和实务培训相结合的方法,加强对中间业务设计人员和操作人员的培养,尤其是要加强对从事中间业务开发等高级人才的培养和引进,逐步建立起一支具备复合性知识,具备多种适应工作能力,具有综合素质的人才队伍。

参考文献:

[1]孙连军.商业银行发展中间业务的思考.辽宁经济,2007.3

第9篇

一、适应开放条件下的金融法律法规体系健全

加入WTO后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金融法律法规的修改和完善。金融监管当局必将全面修改和整理现有的金融法规和文件,废止一些不适用的条款,形成与国际立法接轨,又符合我国金融业发展实际情况的金融法律法规体系。同时,还会充分利用金融自由化所带来的各种有利条件和发展机遇,利用WTO中关于"幼稚产业保护条款",对我国金融业进行适当保护;对于其中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通过有效的法律手段进行监管和防范,使其降低到最小程度。在完善我国金融主体法律的同时,参照国际惯例制定《外资银行法》、《合资银行法》、《外资财务公司法》、《信托法》、《外资金融机构违法经营处罚条例》等相应法律、法规,对外资金融机构的市场准入、资产实力、资本金标准、业务范围、内控制度、信息披露、违法处理等等方面作出详尽的规定。届时,适应开放条件下的金融法律法规体系进一步完善,将为我国金融的改革开放以及健康、稳定运行奠定良好的法律基础。

二、1至2家中资银行的资产和利润可望进入世界前10名

目前,我国已形成以中国人民银行调控和监管的、以国有商业银行为主体的、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相分离、各类金融机构相互补充、功能互补的金融体系,金融实力在改革开放过程中不断壮大。椐统计,到1999年底,我国银行总资产已超过16万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约1万亿元人民币,其中政策性银行总资产为15393亿元人民币,国有商业银行总资产为110466亿元人民币,股份制商业银行资产总额为14477亿元人民币,城市商业银行资产总额为5547亿元人民币;城乡信用社资产总额为14329亿元人民币。另外,非银行金融机构,如信托公司、财务公司等金融机构的资产规模均有大幅度增长。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和发展的逐步深化,我国的金融体系将进一步健全,许多深化金融改革的政策措施将陆续出台:如开拓农村金融市场,允许一些经营业绩好并形成一定规模的城市、农村信用发展成为股份制小型商业银行;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完成信托投资公司规范整顿,发展财务公司,以及一些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非国有金融机构的壮大;完善金融市场,有计划地让部分经营业绩好的股份制银行上市,通过股票市场为银行业注入资金和活力。届时,我国的金融实力将进一步增强,必将在世界金融市场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又根据世界《银行家》杂志公布的1998年全球25家大银行排名(按一级资本排名),我国工商银行名列第6名,中国银行名列第18名。如果按照目前的发展速度,不远的将来,中国1至2家大银行的资产和利润进入世界前10名、3-5家进入前25名将是可能的,也是能够实现的。

三、几家大的金融机构经营管理达到国际现代金融机构水准

近几年,我国银行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发生了深刻变化。国有商业银行商业化改革继续深化,省分行与省会城市分行合并已基本完成,正在撤并一些业务量较小、长期亏损的分支机构,统一法人管理和内控制度建设进一步加强,建立了由总行垂直领导和相对独立的内部稽核、监察体制,完善了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制度、贷款审贷分离和贷款抵押担保制度、信贷资产质量管理责任制。成立了四家资产管理公司,分别剥离四家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国有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状况大有好转。同时,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注重提高资产质量,加强风险管理,在改革中稳步发展。目前,借加入WTO之机,我国金融体制改革正在向纵深推进,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改革,正在有计划有步骤地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现代商业银行运行机制,完善国有商业银行法人治理结构,成立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监事会,健全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科学决策机制、监督制约机制和内部激励机制。在风险控制、干部任免、劳资管理、业务开发、补充资本金等方面,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与国际惯例接轨的经营管理机制,提高风险管理和内控水平。借鉴国际经验,重新设计我国信托公司的功能和业务范围。根据国际上通行的信托惯例和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需要,按照"受人之托、代人理财"原则,把信托投资公司办成真正从事受托理财,以手续费、佣金为收入的金融机构,主要从事资金信托,动产、不动产及其他财产信托,投资基金,企业资产重组、购并及项目融资、公司理财等中介业务,国债承销和用自有资本投资等各项业务。从我国实际出发,进一步规范和完善财务公司,提高企业集团资金使用效益,并借此机会涉足金融业,促使企业集团向高层次的发展。届时,中国的金融机构经营管理体制转换完成,经营管理和各项规章制度以及各项业务规程运作符合国际惯例,除了众多的中小金融机构外,必将有几家大的金融机构不仅经营国内金融业务,还将经营国际金融业务,在境外设立分支机构,经营境外金融业务,直接参与国际竞争,在国际金融市场上拥有重要地位。

四、金融业务从分业经营到综合经营转换完成

金融业从分业经营转向综合经营是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在金融市场开放的条件下,国际金融市场上的竞争,既是各金融机构之间的竞争,也是各国金融体制之间的竞争。一国的金融体制若不能适应经济金融全球化的发展,将导致本国经济金融地位的下降,甚至发生金融危机。因为经济金融全球化客观上要求各国金融体制趋同,综合经营已成为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中国加入WTO,融入世界经济必须适应这一趋势。我国金融业综合经营既有内在的需要,也有客观可能性。由于金融自由化的发展,金融商品又不断推陈出新,金融机构所需资金越来越大,单一的商业银行或证券公司,已无法独自承担日新月异的新金融商品的承销,也无法满足企业一揽子全方位的金融服务和居民多样化的金融理财服务。因此,无论承认与否,中国金融业从分业经营走向综合经营是金融体制改革的必然趋势。目前,已经出现了中国银行与光大银行的联手合作,中国银行向美国华旗银行签署融资协议,以及新近成立的中国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业务经营范围的确定,都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综合经营的趋势,事实上也从另一个侧面证明了中国金融业已实际上开始了从分业经营到综合经营转变。可以预计,在3-5年的时间内,中国金融业将走完从分业经营到综合经营的历程,与外资银行的竞争力将大为提高。

五、金融监管体系进一步健全

第10篇

【关键词】商业银行 互联网技术 人力资源配置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深入发展,金融服务从实体网点服务扩展到以互联网为中介金融服务,并产生了互联网金融这种新的金融服务形式,颠覆了传统商业银行服务模式,也给其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就人力资源配置而言,互联网技术给传统商业银行的人力资源配置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商业银行只有积极应对挑战,创新人力资源配置机制,才能在互联网时代中持续健康发展。

一、互联网技术发展对传统商业银行人力资源配置的挑战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不断削弱人工网点的基础作用,减少传统柜员数量需求。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深入发展,带来了电子支付和移动网络支付市场的高速发展,使传统商业银行业务突破了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人们也已经习惯通过互联网来开展金融活动,人工网点的基础作用不断削弱。因此,商业银行对传统柜员的需求持续下降。同时,由于科技的发展,很多银行网点采用自助设备来取代人工劳动,这也进一步减少了对于传统柜员的需求。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给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带来挑战,人力资源投入将呈下降趋势。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对传统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影响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是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抢占了传统商业银行业务的市场份额,导致传统银行业务的竞争压力加大,营业收入持续下滑。首先,互联网金融分流了商业银行的储蓄存款,使商业银行在储蓄存款方面的业务受到影响,并且这还会导致商业银行资金成本的提高,进一步削弱商业银行的竞争能力。其次,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已经改变了商业银行的贷款模式和人们的贷款习惯,对商业银行的核心信用功能造成损害。可以看出,在互联网技术的影响下,传统商业银行的储蓄存款业务和贷款业务都受到了极大的影响,而这两个业务也是商业银行最基本,也是最核心的业务。二是传统商业银行的运营成本过高,导致盈利能力不强。与互联网金融相比,传统商业银行要承担营业场所、网点运营等费用,总成本较高,不利于商业银行在市场竞争中获取竞争优势,也给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带来了影响。而人力资源成本是商业银行成本的重要部分,通常占总成本的一半以上,甚至高达60%。因此,人力资源成本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的盈利水平,这就要求商业银行控制和降低人力资源成本,这必然会造成对人力资源投入的下降。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银行业竞争更加激烈,商业银行人力资源使用效率达不到市场发展要求。互联网技术的深入发展导致了大量互联网金融机构的诞生,同时,一些小的银行和金融机构也积极的运用互联网技术,将线下业务和线上业务结合起来,大量的互联网金融机构如雨后春笋般纷纷涌现。这打破了银行业原有的市场结构和市场平衡,互联网金融机构不断抢占市场份额,而传统商业银行的市场份额占比不断下降。在这种背景下,商业银行必须不断提高人力资源使用效率,进行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才能在白热化竞争的市场中获取竞争优势。然而,现阶段商业银行的人力资源使用效率还比较低,人均净利润和人均产出比都出现下降趋势,人力资源使用效率不能满足市场发展的要求。

二、互联网时代商业银行人力资源配置对策

(1)优化商业银行实体网点布局,实现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优化商业银行实体网点布局,减少不必要的人力资源耗费是我国商业银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首先,要对商业银行重合交叉服务网点进行整合,提高单个网点的服务范围,改变传统商业银行网点小而乱的状况。其次,要优化低效商业银行实体网点。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加大对电子设备的运用,用自助设备来取代部分人工操作,甚至是将商业银行的实体网点改造成自助式银行的形式,减少人力资源成本,实现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

(2)科学规划用工总量,强化人均成本效益理念。主要分为两点:一是要以盈利能力为导向规划用工总量。对于能快速适应互联网技术发展,并在市场竞争中能达到较高的盈利水平的商业银行或网点,可以适当的增加其用工人数,并将引进的人才配置到新兴市场中去,实现商业银行的“开源”,促进非利息收入的增长,进一步促进其盈利水平的提高。而对于发展缓慢,不适应互联网技术发展要求的商业银行或网点,要严格控制人员规模,将人力资源管理的重心放在对现有人员职业能力的培养和挖掘上,实现现有人员的优化配置。二是不仅要关注商业银行的总体效益,更要重视人均效益。在用工规模一定的情况下,商业银行的盈利水平的高低取决于每名员工所创造的价值。因此,商业银行要强化人均成本效益理念,在绩效考评中加大人均效益指标所占的比重,并将其与人均成本结合起来,以实现人员向效益较好的方面倾斜,实现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

(3)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提升互联网技术对人力资源配置的支撑作用。首先,要积极运用互联网技术,特别是大数据技术对员工进行职业能力、职业倾向方面的分析,提高人员与岗位的匹配度,实现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其次,要积极借鉴成功的互联网金融机构在数据挖掘和应用方面的实践经验,推进商业银行自身的数据收集、整合和应用,便于商业银行管理者了解其网点、人员总量和经营情况等方面的实际情况,为管理者实现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提供有效的科技支撑。

三、总结

总之,互联网技术的深入发展打破了银行业原有的市场结构,给商业银行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挑战,也给商业银行人力资源配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商业银行要对传统发展模式进行调整和变革,提高人力资源的使用效率,并充分应用互联网技术来促进自身的发展,最终实现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

参考文献:

[1]万建华.金融e时代 [M].中信出版社,2013.

[2] 程瑛.试论互联网金融与商业银行人力资源管理的挑战与对策[J].商场现代化,2015,(12).

第11篇

一、中小银行发展面临金融业混业经营发展和利率市场化趋势挑战

(一)金融业经营制度在国际上的发展历程及我国现状

国际银行业混业经营起源于19世纪,当时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包括美国、英国和日本等国都实行了混业经营。但在20世纪30年生的一场波及全球的经济和金融危机后,结束了银行业的此种经营的模式。当时经济学界认为:发生危机的根源是全能银行和混业经营模式。为了稳定经济金融秩序,美国国会于1933年通过了《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开始确立银行分业经营的管理制度。此后,英国、日本等国也纷纷效仿,均实行了严格的分业经营制度。从此以后的50年间,国际银行业分业经营、分业管理的模式占主导地位,全能银行制度只有为数不多的欧洲国家继续实行。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和自由化进程的加快,各国开始放松了对金融业的管制,混业经营的全能银行制度又成为国际金融业的发展趋向。最早恢复的是英国,它在80年代中期就对金融体制进行改革,全面实行了混业经营制度。到90年代以后,美国银行业掀起一轮并购浪潮,使得商业银行、投资银行、证券经纪和保险公司之间的界限日趋模糊,美国金融监管当局也随之放松对金融的管制,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美国国会分别通过了《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和《金融服务现代化法〈实施细则〉》,废除了实施半个世纪之久的《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从法律上确立了混业经营模式。日本也于1998年4月实施了金融改革,开始启动银行混业经营模式。在利率市场化方面,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各国和地区经济金融不断发展及特定历史事件的影响,利率管制的弊端不断显现,各国经济金融运行先后遭遇困境。如美国的“金融脱媒”和“滞胀”,日本的“滞胀”与升值压力,韩国的高通胀和企业危机,中国台湾的高通胀和升值压力,拉美三国的经济危机等。放松利率管制、建立有效的利率传导机制和资金市场化定价机制于是成为各国的必然选择,也是其应对经济结构转型、转变金融资源动员方式的重大举措。

我国金融业的分业经营始于1994年的金融整顿时代,以前曾实行过近10年的混业经营模式。但随着国际大环境和世界贸易组织后时代的发展变化,也由于我国金融市场的逐步完善,我国目前在政策层面逐步打破了银行、证券、保险、基金之间的分业壁垒。1998年8月19日,中国人民银行颁布了《基金管理公司进入银行同业拆借市场管理规定》和《证券公司进入银行同业拆借市场管理规定》,允许证券商和基金管理公司进入银行间同业市场;1999年10月,中国证监会和中国保监会同意保险资金通过基金投资间接进入股票市场;2000年2月,中国人民银行与中国证监会联合了《证券公司股票质押贷款管理办法》,允许证券公司以自营的股票和证券投资基金作为抵押,向商业银行借款;2001年10月8日开始实行的《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试点办法》中规定,商业银行可以接受基金管理人委托,办理开放式基金单位的认购、申购和赎回业务,可以受理开放式基金单位的注册登记业务;2004年修改的《保险法》允许保险资金直接进入股票市场;2005年10月27日通过的新《证券法》放松了对国企资金和银行资金进入股票市场的限制。2010年8月5日中国保监会正式颁布《保险资金运用管理暂行办法》,明确了保险资金可运用于:银行存款;买卖债券、股票、证券投资基金份额等方面。2013年5月,又出台了《股票质押式回购交易及登记结算业务办法(试行)》等。这些政策的出台,使得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得以相互融通,使得银行、证券、保险三类资金可以直接流动、渗透和补充,这在某种程度上也意味着我国分业经营的金融框架将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银行、证券、保险之间的合作与业务交叉有了明显进展,为下一步规范的混业经营奠定了基础。同时,在当前,我国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时机已日趋成熟。我国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初步考虑是:确立中央银行公开市场操作目标利率,通过逐步扩大贷款利率下浮幅度和存款利率上浮幅度,寻找中国的均衡利率水平,逐步实现政策利率由存贷款基准利率向中央银行公开市场操作利率转化;通过中央银行目标利率调节市场利率,引导存贷款利率,调节货币信贷总量,理顺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

(二)金融银行业混业经营的动因及实行利率市场化的意义

1金融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是推动金融业向混业经营转变的内在动因

20世纪50年代以后,金融创新工具和创新组织形式得到极大发展,使得许多原有的分业监管措施部分失去意义,不利于金融市场的高效发展,因此,金融自由化迫使法律对这一发展趋势给予确认,以适应市场环境的变化和要求。同时,金融创新也为突破传统的商业银行业务和证券业务提供了可能,商业银行在负债和资产配置方面越来越多地依靠资本市场工具、中间业务和表外业务拉动。另外,全能银行制和混业经营可以使多种金融业务相互促进,相互支持,做到优势互补。

2市场、客户对金融商(产)品的综合性需求

客户需要存贷款、结算等金融商品,也需要买保险、基金、债券和股票投资及申领使用信用卡,还希望获得“一站式”的金融服务,而分业经营模式使商业银行业务范围受到限制,不利于满足客户的多层次需求及业务拓展。此外,通过几十年的发展,非银行金融业务得到巨大发展,他们向银行业的渗透使银行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银行业不得不采取兼并收购等手段,扩大自身规模,以提高竞争力。商业银行与投资银行之间的相互控股和兼并收购,也促使了混业经营局面的形成。

3混业经营可实现规模经济的快速增长

混业经营条件下的商业银行从事多种经营,可广泛地向客户推销多种金融产品,可充分有效地利用其经营资源,在多个行业、多种金融工具中进行广泛的资产负债组合,选用最富生命力的金融工具和从事最有利的金融业务,并在各种业务之间进行固定成本分摊。这既降低了单位金融产品的成本,也降低了商业银行的筹资成本。同时,商业银行在与客户业务往来中积累了大量信息,这些信息可由金融机构整体内的任何部门共享,从而降低经营成本。实行混业经营,大的金融机构都可以兼营商业银行与证券及保险公司业务,这样便加强了银行业的竞争,促进优胜劣汰,提高效益和社会总效用的提升。

4混业经营能分散风险,使银行和整个金融体系趋于稳定

全能化的业务经营使银行内部形成了一种损益互补机制,即银行业某一领域金融业务的亏损可由其他金融业务的盈利来弥补。这种内部补偿作用不仅使银行利润收入稳定,而且使银行业的风险得以分散和减小。当金融环境发生变化时,银行业具有很强的应变能力,能根据自身经营发展战略和市场环境变化的需要,随时调整经营方针和业务拓展重点。此外,全能化经营不仅使资产风险分化,而且资产更富有流动性,更容易实现金融机构的整体稳定性并切实降低银行自身的风险。但是,值得指出的是:混业经营容易形成对金融市场的垄断,产生不公平竞争,特别对中小银行影响极大。

5实行利率市场化意义深远

第一,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实施利率市场化,分段放开存、贷款利率由市场确定,可通过此利率机制来稳定银行体系的存款,从而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的相对稳定。第二,实施利率市场化还有利于增加金融宏观调控的灵活性、适时性和有效性。从2013年7月20日起我国已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这些对缓解当前的经济金融形势,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平衡行业间利润结构均有所帮助。

二、我国中小商业银行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我国中小商业银行多集中形成于两个阶段。一是以成立于20世纪50年代为代表的各地农村信用合作社;二是以成立于20世纪90年代为代表的各地城市信用合作社。我国目前的中小商业银行则主要是以各地(市)的地方性商业银行为主。而其演变过程又是以其上述的原城市信用合作社和农村信用合作社重组整合而成。据统计:截至2012年末,我国包括城商行、农商行、农合行、村镇银行在内的中小银行合计法人机构有1 400多家,但其资产规模占比仅为15%。同时,这些中小商业银行都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一)股权结构不够合理,内部治理机制存在明显缺陷

由于我国中小商业银行产生发展的固有基础,其股权主要集中在包括地方政府在内的少数法人大股东之手,地方政府对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等中小银行拥有绝对控制权,股权结构的不合理必然会导致公司内部治理结构的缺陷。由于地方政府在城市商业银行中处于控股地位,在决定董事长和行长人选方面有很大的影响力,基本上是由地方政府直接委派,在人员选派的原则上,较多考虑相应的行政级别,对专业知识和经营才能重视不够,无法保证最优秀的专业管理人员进入管理层。

(二)金融业竞争日趋激烈,固有经营体制难以适应市场的发展和客户的需求,行业管理水平普遍低下

尽管我国各中小商业银行普遍采用股份制的组织形式,并且按照公司法规定建立了法人治理结构,但在实际运作中,由于占控股地位的国有资本和集体资本的所有人缺位,委托关系不明确,因此,中小商业银行实际被控制在少数政府资本人手中,董事会(或理事会)、监事会等权力部门形同虚设,无法对银行人形成有效的监督,银行激励机制的设计并没有完全体现商业化原则,仍带有很强的行政性激励色彩。

(三)资本充足率低,资产质量较差

据统计,目前,我国中小商业银行平均资本充足率不足2%,很大一部分中小银行还处于零资本状况,与资本充足率8%的监管要求相比有较大差距,扩充资本金是我国中小商业银行急需解决的问题。同时,由于我国中小商业银行是在合并城市(农村)信用社基础上组建而成的,从成立起就承接了大量信用社时期在不规范经营时期所形成的不良资产,尽管不良资产比例正逐年降低,但数量仍然偏高。此外,由于旧的管理模式的延续,内部分工、职责划分大都属于粗放式管理,缺乏具有硬约束的监控机制,导致中小商业银行信用风险高,资产质量差,管理水平低,难以适应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

(四)市场定位不明晰,缺乏相应的政策扶持

我国中小商业银行的目标定位应是“民众银行”、“中小企业的银行”,即主要面向城乡居民和中小企业提供零售和小额金融服务。目前我国中小银行市场定位不明晰,盲目地与国有商业银行及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争地盘争客户求扩张,贷款对象普遍偏重于大企业,对中小企业和居民的贷款比例很低,并且银行业务单一,经营范围狭窄,缺乏经营特色。同时,作为金融体系中相对弱势的群体,国家也缺乏相应的政策支持。这些均不利于中小商业银行的发展。

三、我国中小商业银行在当前经济金融趋势下,在求生存、求发展中应注重的几个问题

在混业经营和利率市场化趋势下,银行业激烈的竞争对中小商业银行生存发展带来诸多不利影响;而中小银行本身的痼疾则为其未来的发展蒙上阴影。其内忧外患对中小银行来说是严峻的挑战。笔者认为:中小商业银行应从以下方面入手来赢得生存和发展的空间。

(一)明确经营方向,选择正确的市场定位

在新的市场形势下的银行业务将不断全能化,同时会产生一批超大规模的银行,它们无论在资金实力、网点设置、竞争能力上都有着中小银行无法比拟的优势,但小银行仍有其存在的必要和发展的空间。按“小银行优势”理论,小银行与大银行相比,小银行由于其服务对象的地域性和社区性特点,可以通过与中小企业保持长期密切关系而获得各种非公开关联信息,在向信息不透明的中小企业发放关系型贷款方面具有比较优势。我国中小企业众多,而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和全国性股份制银行由于资金实力强,往往担负着服务大型央企、国企和关系国计民生的大项目的金融业务,而为中小企业提供信贷业务服务的力度不大。故中小企业客户市场存在较大的发展空间。另外,随着居民收入的提高和消费方式的改变,城乡居民对住房贷款、汽车贷款及其他消费贷款的需求也将不断上升。中小商业银行由于业务区域集中,对本地情况比较熟悉,能够为中小企业和城乡居民提供量身定做的金融服务,在对中小企业和城市居民服务方面具有一定优势,如果中小商业银行能够获得并巩固这个市场,就能为其生存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中小商业银行应调整市场定位,把业务范围锁定在本土,客户对象定位为中小企业金融及城乡居民的社区、零售金融服务方面上,并不断提高自身服务水平,积极创新服务产品,根据市场需要及自身状况开发新的市场资源和新的投融资渠道,以满足客户的不同需要,提高市场竞争力,降低信用风险。切实“安分守小”,抑制盲目扩张冲动,做好做深做透本地业务,适当控制增长速度,寻求差异化发展,这样才能在竞争中防范风险,求得生存空间。

(二)改善股权结构,建立健全公司治理机制

我国中小商业银行内部治理结构的弊端主要源于它们的产权安排,由于地方财政一股独大,行政干预是不可避免的,使得城市商业银行无法真正做到以盈利为最终目标;高管人员的职位和任免均由行政权力决定,这种人事制度无法与现代股份制商业银行运营模式相匹配,也不利于引进、培养高质量的银行管理人才。因此,改善股权结构,健全内部治理机制是我国中小商业银行改革的重点。

第一,我们可考虑鼓励有一定规模的企业、民间资本或适度的外资战略合作者入股中小商业银行,这些资本的进入一是会为获取利益而认真行使自己的股权,二是有利于引进先进的管理。而其中政府持股比例的下降也有助于改善产权结构,建立真正的现代企业制度;通过充分引进民间资本和引进可控的外资也可增强我国中小商业银行资本实力,提高资本充足率,规范市场运作,降低经营风险。

第二,可采取“股权渗透”方式进行行际之间的相互持股,这意味着对单体银行的经营决策引入智力支持并起到“抱团取暖”的作用,发挥合作金融服务优势,与大行抗衡。同时,可防止体系外银行,特别是外资银行实施控股并取得话语权。由于我国金融市场运行尚未完善,境外的一些经营模式和理念在国内极易导致风险,外资控股中小商业银行显然不是管理层愿意看到的事情。

第三,中小银行必须加快战略转型。当前,战略转型是中小银行实现永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中小商业银行坚持服务基层、服务小微、服务社区居民的市场定位,做到立足本地,防止求“大”;立足简单,防止求“全”;立足稳健,防止求“快”。坚持服务实体经济的创新导向,利用创新推动发展转型。也可借鉴美国金融业曾实行的连锁银行制模式,发展巩固本土金融业务,做强社区银行,同时利用网络技术,发展电商业务模式,探索无机构扩张之路。

第四,要按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建立科学、高效的决策系统和执行系统,明确股东大会和董事会的职权,发挥监事会等机构的监督和控制作用,保证经营决策准确无误地贯彻到业务经营的各部门及各个环节,有效控制信贷风险,不断提高信贷资产的质量,降低不良资产占比,以确保银行经营目标的实现。

(三)创新金融工具,提高经营管理水平

中小商业银行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就是市场差异化,而要在差异化市场上寻求竞争优势,关键就在于根据市场的变化,不断创新,以新的产品、新的服务满足客户的需求变化,要发现新的市场空间,形成自己的特色,方能与国内外大银行相抗衡。我们的中小商业银行也可以探索创新不同形式的同业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如业务合作、结算、外汇、股权参与等,以此拓展业务范围和经营空间,还要利用好贷款利率放开机制,吸引优质中小企业客户,不断增加市场竞争能力。

(四)积极探索资本市场,向市场要规模、要空间

我们的中小商业银行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探索创新不同形式的发展路径,如在条件和政策允许的情况下设立基金管理公司;借鉴发展较好的地方商业银行经验,积极探索资本市场,走上市扩容之路等,积极拓展规模和经营空间,切实增强市场竞争能力。

总之,发展中小商业银行一定要符合市场经济规律。中小商业银行只要明确方向、正确定位、优化股权、健全治理、坚持创新,走差异化服务之路;坚持“有所为和有所不为”,秉承诚信敬业,合规高效,融合创新的经营理念;坚持“以客户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的经营思想,积极拓展业务,为本地百姓与中小企业提供全面优质的金融服务,必将迎来广阔的生存和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杨再平:《中小银行九大生存法则》,中国金融网。

[2]叶望春:《中小银行的市场定位战略》,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

第12篇

【关键词】商业银行 战略管理 有效性措施

引言

近年来,随着国内商业银行的改革不断深入,商业银行的管理者越来越重视银行的战略管理。有效的战略管理能够融合银行的特点,提高银行本身的竞争力,面对着国际化趋势的加强,它已经从各个方面衍化成为了商业银行发展的一种策略,无论是应对经济危机还是房地产泡沫,都有着不可忽视的意义。特别是国内银行改革才刚刚开始,银行战略管理的实践还只是处于起步阶段,这些都对商业银行的长期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要加强商业银行的战略管理,提升自身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国内商业银行才有可能在经营中制胜。

一、战略管理概述

战略管理是商业银行以战略目标为依据,结合自身的发展和特点进行战略实施和评价,以便领导部门能够有效的决策而使银行实现原有目标的一项科学。战略管理是综合性的,是结合市场销售、生产、财务预算、研究与开发等一系列学科为基础组成的一门总体性管理方法。它对市场营销、财务会计和计算机系统等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其有效的管理,严格按照相关方案,最终实现商业银行的总体目标。

战略管理对商业银行的发展有着不可或缺的意义,其重要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商业银行的战略目标是银行根据自己的目标,结合未来的整体性因素如国家政策、市场环境等,对银行内部和外部各种变化进行趋势性分析和预测,从而实现银行对各种可能的事件做出更加主动的反应,使银行适应能力更强。

(2) 战略管理目标的制定以银行内部现有的机制和允许条件为基础,结合市场和产品的正确定位,从而实现自身战略目标的具体化,更有利于其内部的有效实施。

(3) 战略管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与银行内部人员的关系十分密切,其合理的实施计划能够为银行带来更科学的运行机制,更能促进银行内部管理者和员工劳动积极性的提高。

(4) 战略管理对于提高自身认识,增强对竞争者战略的了解,最大化的减少财务危机发生的可能性,降低财务风险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商业银行的战略管理是一种基于银行未来发展的规划文件之上的具体行动,它不仅仅是表面上的对未来的目标的一种预测,也是对经营风险的一种有效管理和控制。调查结果显示:采用战略管理的企业比那些不采用战略管理的企业的成功率更高,其中采用战略管理的企业,70%的企业依靠自身战略管理计划提高了自身的盈利能力。

二、目前国内商业银行战略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战略管理体系还处于初级阶段

虽然许多商业银行都已经认识到战略管理的重要性,但是他们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原有的管理体制,这使得商业银行的战略管理还处于初级阶段,并没有形成整体性的正轨体系。加之目前国内的商业银行并没有出现太多的亏损,使得一些依靠经验进行管理的商业银行并没有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和其在管理方面的局限性,所以使得商业银行的战略管理无法从根本上形成有效的整体体系,不利于银行的发展。例如,一些银行并没有根据其自身的特点出台相应的具体规章制度,而只是简简单单的全面接受其他商业银行的管理办法,从而使其在日常运行过程中出现许多问题,诸如员工积极性不高,管理者等,不利于商业银行的自身发展。

(二) 战略管理的理念比较陈旧

近年来,商业银行迅速崛起,快速成长,其主要的原因在于领导者的个人能力所造成的推动力。待其进入稳定发展之后,商业银行的领导者往往墨守成规,沉迷于个人业绩,不思进取,从而出现了商业银行为管理者个人意志所左右。例如,一些商业银行只顾及银行的盈利,不注重整体性的战略管理,稍有经济亏损就扣减员工和管理者的工资和奖金等,有的甚至频繁更换领导,这些都不利于商业银行的科学发展。

一些商业银行虽然建立其战略管理,但是其战略管理的理念比较陈旧,难以与国际化趋势顺利接轨,从而使得一些银行在改组过程中出现了许多问题,不利于商业银行的发展。例如有些商业银行会由于改组前后战略管理文化的差异而造成员工不适应,工作的积极性不高。有的甚至会出现管理者有一套体制,具体实施者却是另外一套体制,从而造成整体管理上的不协调。

三、加强商业银行战略管理的有效性措施

(一)采用科学的战略管理办法

目前,国际上已有许多战略管理方法,其中很多都得到实践检验,例如战略制定中有外部因素评价法、竞争态势法、内部因素评价法;在战略选择中有TOWS矩阵、SPACE矩阵、BCG矩阵、IE矩阵和大战略矩阵;在战略决策中有QSPM矩阵。各种矩阵和方法适用的条件和环境不尽相同,所以商业银行应该科学的选用不同的方法和矩阵,有效的对其自身未来发展趋势进行预测。

运用比较广泛的定性预测有德尔菲预测、头脑风暴法;定量预测有计量经济学、趋势外推法。面对着具体的发展环境,银行管理者应该有效的进行总结,结合市场发展空间,考虑当前的国家政策等,实事求是的对银行的发展进行科学预测,然后制定合理的战略管理办法。例如,商业银行应该时刻关注国内外的货币流向,结合国家颁布的相关政策,

(二)建立战略管理的内部活动方法并制度化

商业银行的战略管理要根据自身规模,划分不同的类别,针对不同的情况制定合适的决策制度,有效并严格的执行相关战略管理计划。对于具体的战略管理方法,要制定相应的适应方法,杜绝严格的个人主义和经验主义,必要时可以根据相关人员的专业知识进行合理的安排和分配。对于不合适的或者已经过时的战略管理办法,管理者要召开股东会议,通过股东决策自身提供的方案,从而有效的避免战略管理不适应商业银行发展的情况发生。例如,对于总体的战略目标,商业银行应该将其与具体的战略办法相结合,充分考虑整个银行经营过程中的不足,努力修正,从而使其能够充分促进银行内部的发展。

(三)坚持“防范风险”的战略管理目标不变

商业银行传统的管理是以其经营效益为目标,尽量避免对外部经营环境的误判,通过有效的、科学的、客观的评价和审视自身资源,从而对银行的战略管理做出正确的判断。现代的战略管理是以银行内部和外部环境变化为基础,制定战略,实施战略并对其结果进行评价和反馈来调整整个战略动向,坚持“防范风险”的战略管理战略规划不变。不仅如此,在日常的战略规划中,要时刻以风险防范为主,通过有效的控制相关具体操作,最终实现总体的战略管理目标。为了达到这个战略管理目标,商业银行应该做出六个转变:

(1) 不仅仅在观念上而且在理念上,由单纯的关心风险向关心风险和收益相结合,通过两者的相互参照和对比,进而确定整个战略管理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同时,银行应该由传统的控制和规范风险为主向经营和管理风险转变,提升自己平衡风险的能力,真正运用风险,提升自身价值,在确定风险偏好和风险容忍度的基础上,促进业务的健康发展,保证银行持续、科学的发展。

(2) 在风险管理机制上,银行应该加强总行、分行、支行间的业务往来,由控制风险为主向流程整合后的各级机构之间的相互协作转变,彻底改变原有的各个部门独立的风险控制办法,使风险控制更加准确。

(3) 注重控制新增不良和清收转化不良的记录,向既要注重新增不良和存量不良转化又要控制不良的转移转变,注重不良资产的迁移,能够有效的控制其发生的可能性,提升经营业绩,最终实现银行整体水平的提高。

(4) 风险控制模式上由传统的分散式管理模式向统一集中的管理转变,提高银行整体的风险管理能力,特别是银行各个分支之间一定要加强风险的有效互动,通过各个部门的风险评估手段,最终实现银行整体风险控制实力的提高。

(5) 在识别手段上,从简单的财务分析为主向财务因素分析和非财务因素分析详相结合的分析办法转变,特别加强对市场非财务因素的分析和统计,有效的预测,合理的评估并及时有效的反馈,最终实现整个银行的科学发展。

(6) 风险管理对象上,从单一客户、集团客户向组合式客户管理层转变,加强各个客户层之间的有效联系,客观的分析各个客户层之间的风险影响因素,最终能有效的确定银行的风险体系,从而有效控制银行风险。

四、结语

面对着国际化进程趋势的加剧,商业银行应该调整自己的战略管理,与时展趋势相结合,有效的控制银行发展过程中的风险问题。对于传统战略管理中的控制理念,我们应该本着修正的原则,进行合理的、科学的评估,坚持风险控制为主体的理念不变,严格执行相关控制手段,结合市场的发展动向,果断加强其内部管理体系,从整体上实现银行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孔艳杰.论区域商业银行的战略管理[J].理论纵横.2003(5).

[2].葛兆强.论商业银行的战略管理[J].金融教学与研究.2002(5).

[3].赵锡功,刘晓刚,贾明.论商业银行战略管理[J].经营管理.2007(4).

[4].张海洋,张宁.商业英航战略管理实施策略分析[J].经济论坛.2007(16).

[5].邹兴军.我国商业银行发展战略管理模式探讨[J].金融管理.2006(5).

[6].潘新民.现代商业银行管理中需要关注的几个问题[J].行长论坛.20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