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商业银行发展机遇

商业银行发展机遇

时间:2023-06-29 17:09:5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商业银行发展机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商业银行发展机遇

第1篇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 商业银行 机遇及挑战

党的十对城镇化发展做出了重要部署,“新型城镇化”已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十明确指出,城镇化建设未来将成为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载体,更是撬动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城镇化建设正在成为中国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引擎。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给我国商业银行业务拓展带来了巨大的市场机遇,银行业也为城镇化建设提供了重要的金融支撑,与此同时城镇化的迅猛发展也不可避免地给银行业带来了相应的金融风险。因此,把握机遇、提供支持、防范风险,成为商业银行在城镇化建设中开展业务的重中之重。

一、新型城镇化建设下商业银行的发展机遇

首先,商业银行应该找准城镇化进程中每个区域的产业结构特点和比较优势。城镇化过程中必然涉及产业链选择与设计、经济的转型问题。产业链的设计、构建和资源整合,与各个地区不同的产业优势、资源优势、区位优势和人力优势密切相关,这样该地区城镇化进程中的各项产业在未来的市场中才能够具备竞争能力,并增加当地的就业,使失地农民可以得到很好的就业机会,同时通过产业的发展,带动农民创业。商业银行的金融产品设计应与当地的产业优势密切结合,而且要注重整个产业链的构造和整合,而不是着眼于单一产业和单一环节推进信贷政策。培育产业链既为当地农业产业转型提供了巨大支持,同时也为商业银行带来更多连锁性的商业机会,而且还有助于商业银行降低系统性的信贷风险。

其次商业银行要深入了解城镇化给区域经济和社会带来的影响。城镇化的推进以及农村人口的城市转移,带动了二、三产业的发展,由此产生了多方面的资金需求。一方面需要得到金融支持的主体,已从传统农民扩大到农村中小企业、种养殖大户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现代农业主体;另一方面需要金融支持的项目日益增多,如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事业、公共服务、商业住宅等项目。这些主体和项目对金融服务需求的差别也很大,需要商业银行进行深入分析,提供有针对性的、可行的金融服务。县域城镇化建设过程中,伴随着大量农村劳动力从传统农业向二、三产业转移,需要信用创业贷款的支持,农民贷款缺少合适抵押物,需要农村金融机构探索扩大抵押物范围和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推进工业化的发展需要切实加大对农村中小企业和区域骨干支柱产业的扶持力度,需要为农民在住房、教育、卫生、耐用品消费等方面提供消费信贷;推进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需要可靠而有力的资金保障和金融机构提供中长期贷款,发展债券市场等。

最后商业银行要想抓住城镇化建设发展的机遇还要加大金融产品创新力度以求适应城镇化发展的需求,引导城镇因地制宜地发展具有区域优势的新兴产业和特色经济,切实深入的参加到城镇化建设当中去。商业银行要根据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各类群体、项目资金需求特点以及生产、创业、消费等各种资金用途,探索开发适合城镇化建设多样化融资需求的金融产品,以满足城镇化建设中企业和居民对资金方面的需求,同时也可将发展较为成熟的金融产品移植到城镇化建设中,鼓励金融服务创新。商业银行要积极支持具有地区资源优势和发展前景的行业以及处于产业结构快速调整、升级中的企业,更好更快地推动城镇化建设,以实现银企双赢。

二、新型城镇化建设下商业银行面临的挑战

首先,新型城镇化对金融服务提出更高需求。和以往相比,新型城镇化更追求的是质量和效率,对金融服务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新型城镇化中产业发展的金融需求也发生着新变化。战略性新兴产业、国内产业梯度转移以及技术创新等领域的金融需求明显增加,这就要求商业银行创造更多、更好的适合新型工业化发展的新产品、新服务。城镇化建设过程中村镇居民的收入将大大提升,随之而来的是消费的升级,这将刺激村镇居民产生更多的金融需求。商业银行除了要不断拓展消费金融供给渠道外,还要不断开发多样化的消费金融产品,支持居民多样化消费融资需求,增加城镇ATM、银行卡受理设备数量,不断拓展银行卡使用范围,推广网上银行支付、手机银行支付等支付创新业务。

其次,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压力加大。新城镇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风险也会阻碍商业银行作用的发挥。一是政策风险。新型城镇建设所处法律环境尚不完善,还存在着运作主体缺乏独立性、少数地方政府在规划等方面有较大的随意性等问题。二是市场风险。存在城镇在建设中盲目追求规模、见效快等短期效益,忽视产业培育、持续发展等问题,造成城镇经济辐射能力不强或者建设规模不合理等产业空心化的现象。三是经营风险。新型城镇建设涉及民生等相关的各类投资以及相关产业培育,投资金额大,缺乏足够的建设经验及运营经验,对风险认识不足,可能出现新型城镇化建设难以为继的问题。第四是资金支持风险。资金是新型城镇建设面临的最大难题。其主要资金来源包括政府财政投入、企业自有资金、银行贷款、项目收入滚动投入等,涉及主体较多,任一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出现资金支持风险。

三、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商业银行的对策

首先,加强新型城镇化过程中的新领域新风险的管控。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商业银行拓展新兴业务、创新型金融产品的同时风险也在加大。在新型产品的创设和应用中往往是信用风险、合规风险、操作风险同时并存,因而商业银行应坚持在发展中管控好各类风险。

其次,加快转型创新力度,做大资产管理和私人银行业务。随着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消费群体的壮大,客户日益多元的金融资产配置需求也将日益突显。商业银行应注重居民多元资产配置需求,推出特色金融服务。应注重以资产管理业务、私人银行业务为重要抓手,加大新型产品创设力度,从而在业务创新的过程中推动实现自身的转型。

第2篇

关键词:上海自贸区 金融改革 商业银行

面对全球化经济格局的转变与国内效率普遍不高的金融环境,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获批成立,上海自贸区建设的核心在于金融改革,《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公布后,金融改革势在必行,也引发金融界的巨大反响,金融机构都希望抢占先机,获取改革红利。目前已有多家银行(如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等)涌入上海自贸区。上海自贸区金融改革给我国商业银行带来巨大的机遇与挑战,商业银行必须对其有一个清晰的认识,采取合理有效的应对策略,否则就会战而不胜,影响全行的经营目标的实现。

一、上海自贸区金融改革

(一)金融改革要点

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对于金融领域的改革是其中的一大亮点。金融领域的开放创新是世界各国自贸区建设的一般规律,是自贸区建设不可或缺的内容。国家颁布的《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明确提出深化金融领域的开放创新这一建设任务。从全球各国已建立的自由贸易区普遍的建设规则来看,可以总结出“三大自由”,即货物进出口自由、投资自由和金融自由。金融自由相对于金融管制,我国商业银行对金融管制有深刻地理解,并能很好地运作经营,但对金融自由不太熟悉。金融自由包含着十分丰富的内容:宽松、自由的开放政策,外汇不受管制,可自由进行兑换,并且只要是合法收入,都可自由进出入,存贷款的利率根据国际市场的供需变化而变化。总结起来就是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外汇账户开放,二是宽松的外汇管制,三是利率市场化。

《方案》提出:“在风险可控前提下,可在试验区内对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金融市场利率市场化、人民币跨境使用等方面创造条件进行先行先试。”上海自贸区建设有着明确的金融改革内容。四大改革要点,一是开放资本项目,二是跨境使用人民币,三是利率市场化,四是改革外汇管理体制。具体来说,在上海自贸区内实现市场化定价,建立与自贸区相适应的外汇管理体制,鼓励和支持金融机构充分利用境内外资源和市场,改革外债管理方式,全面实现贸易投资、跨境融资的自由化、便利化。

(二)给商业银行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上海自贸区的金融改革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又一重大举措,必将打破各种制度对于金融的制约,激发金融机构创新的活力和热情,有利于金融机构的自由发展,对于我国商业银行来说是一次难得的机遇,但同时它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一旦不能适应金融的改革开放,势必会被淘汰。那么上海自贸区金融改革给我国商业银行带来了怎样的发展机遇,又将面临什么挑战呢?

1.从金融改革的政策来看,主要集中在宏观金融政策方面,但我们仍能够清楚预见金融改革对商业银行所带来发展机遇。

(1)扩大市场,提供更多资源。我国商业银行现有的资本实力和经营业绩已经备受世人瞩目,在全球占有一定的影响力,国内的市场资源已经无法满足其发展需求,商业银行正在努力寻求对外扩张。但是海外扩张受到诸多壁垒限制,这一过程并不顺利。上海自贸区建设实行“境内关外”政策,这样开放的政策则为商业银行创造了对外扩张的绝佳机会,能够让商业银行充分有效利用境内外两大市场、两种资源。

(2)拓宽业务经营范围。传统的商业银行业务经营范围往往局限于存、贷、汇,虽然近些年来也有拓展一些中间业务,但国际业务并没有普遍开展。上海自贸区金融改革鼓励和支持区内银行发展跨境融资业务,推进跨境投资金融服务,这样一来,商业银行便能大大地扩展其业务经营范围。

(3)促进商业银行业务创新。我国商业银行目前的业务经营模式基本同质,极大地限制了业务创新。主要原因在于利率和汇率都受到严格管制,创新业务的审批制度审慎而又严格,商业银行的业务领域和范围又受到金融管理部门的严格限制,创新难以进行。而上海自贸区建设注重创新金融制度,鼓励和支持金融市场产品和业务创新,这样有利于推动商业银行创新业务的发展。

(4)降低运营成本。我国商业银行在上海自贸区内发展成为全能型银行是有很大机会的,全能型银行可以同时开展多种业务,如存贷款业务、跨境投资并购、离岸金融业务等。这样的经营方式能有效降低运营成本,有利于业务规模的扩张。

2.机遇与挑战并存。上海自贸区金融改革给我国商业银行带来的不仅仅是良好机遇,同时也是严峻的挑战。具体来说,有以下几大挑战:

(1)缺乏经营和管理经验。上海自贸区可以说是一个全新的市场领域,我国商业银行一旦进入自贸区发展,就面临着重重难关。虽然我国一些商业银行有办理一些相关业务,但业务经营规模很小,占银行整体业务比重也比较小,这样的经验根本不足以去应对一个全新的国际金融市场。

(2)难以适应金融自由。我国商业银行长期处于金融管制下的运作经营模式,而上海自贸区实行金融自由,将一步步实现利率市场化,商业银行对于资产定价、存款定价等都十分陌生。在这样一个利率市场化的大环境下,资金价格受到直接触动,影响银行经营,从总体上来看,目前商业银行还不能很好地进行资产定价和风险控制。

(3)利率市场化使得商业银行脱离央行保护。习惯于金融管制和利率补贴的中国商业银行,长久以来由于官方定价所带来的存贷款利差,总能保障银行获取稳定且较大的收益,进入自贸区逐步实现利率市场化,也就意味着银行将不再受中央银行的保护,银行的盈利也将受到很大的影响。

(4)同行竞争激烈。自贸区进行金融改革,其所能带来的改革红利,吸引着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进入上海自贸区发展,将来自贸区内还会形成银行机构的集聚现象,无疑也会使得同业之间展开激烈竞争,这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二、商业银行的应对策略

(一)提高风险控制的能力

上海自贸区是一个全新的国际金融市场,其中蕴含着巨大的商机,但同时也具有很大的风险。商业银行要实现自身的经营目标,必须具备强大的风险管理能力,控制风险也是监管部门需要考虑的问题,只有符合条件的商业银行才有资格和机会在自贸区进行发展。因此,商业银行应当建立良好的风险控制体制,提高自身的风险控制能力,这样才能更好地开展自身的业务。

(二)提高应对市场变化的能力

上海自贸区建设有着一种全新的游戏规则,金融自由,利率市场化,这些都要求商业银行能够快速反应、积极应对。银行必须在各方面都做好充分的准备,包括机构布局、战略思想、业务流程等方面都要充分考虑,建立一套完整的市场反应机制,提高应对市场变化的能力,快速适应自贸区的游戏规则,尽快尽好地展开银行各项业务。

(三)坚持开拓创新

商业银行如果要在上海自贸区顺利地开展业务,必须打破原有的业务模式的限制,有所创新,开创出新的业务领域和业务种类,制定合理的业务流程和考核评价体系,以更好的适应在自贸区的业务发展。业务创新带动产品创新,只有创新,才能保证银行获得持续发展能力,在自贸区内站稳脚跟。而监管部门对于金融创新非常谨慎,根据我国惯有的监管模式,监管部门一开始并不会官方文件和相关法律法规,会首先允许单个产品试行,成功推出一个,再允许推出下一项。逐步推出多个产品后,就会得到监管部门的认可,就会逐步实现由点到面的改革突破。按照这种模式,商业银行应当建立一个产品创新储备库,以及时申报,抢占先机。

(四)转变发展方式

长久以来,中国银行业的发展主要依靠信贷业务,而在自贸区内,由于金融创新、市场监管更为苛刻以及利率市场化改革加快,这种高资本消耗的发展方式已不能适应在自贸区内的发展。如果要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抢占先机,商业银行就必须转变其发展方式,走资本节约型发展道路。

(五)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商业银行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在自贸区这样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必须重视企业文化的建设,建立一套完整的企业文化体系,明确规范和清晰阐述企业核心价值理念、服务观念、企业愿景等。同时员工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在企业发展中充分体现员工的自身价值,切实增强企业员工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三、结束语

上海自贸区金融改革给商业银行带来了巨大的机遇与挑战,商业银行只有采取切实可行的应对策略迎接这场挑战,才能实现自身最终的发展目标,更好地立足于金融界。J

参考文献:

1.戴小平.上海自贸区金融创新给商业银行带来的机遇与挑战[J].上海金融学院学报,2013,(5).

2.徐刚.上海自贸区金融改革的机遇与挑战[J].消费导刊,2013,(11).

3.姚慧.有关上海自贸区金融改革的突破研究[J].新财经(理论版),2014,(1).

第3篇

关键词:商业银行;区域规划;发展策略;江苏

中图分类号:F830.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09-0088-03

2013年,是中国实施区域发展战略的关键时期,也是商业银行持续发展、提升市场竞争能力的至关重要的一年。近二三年,国家先后批准了10多个区域规划或指导性意见,这既为银行业服务于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寻找新的业务增长点提供重要战略机遇,也对银行业的金融服务提出了更新更高的需求。如何立足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坚持以客户为中心,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各家商业银行都亟需解决的重大课题。

一、政策要点

(一)历程回顾

中国的区域发展,早先集中在发展沿海尤其是东部沿海区域经济,辐射带动中西部区域经济发展。北上广深地区带动了中国经济的振兴和腾飞,而中西部的区域经济发展就稍显落后。2008年以来,中国区域发展规划开始显现密集出台的趋势。仅2009年一年,国家批准了11个区域发展规划,数量几乎是过去四年的总和;2010年,13个区域发展规划相继上升为国家战略,布局上不再过分集中于沿海地区。根据已经批复的区域经济发展规划,包括长三角、珠三角、北部湾、环渤海、海峡西岸、东北三省、中部、西部和黄三角,中国新的区域经济版图逐渐成型。近年来,中国的区域规划向纵深推进,国家级县域规划出台在即。通过近阶段国务院层面上进行的区域试点,包括温州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丽水农村金融改革试点以及最近上报的嘉善县科学发展示范点可以看到,区域试点正在向纵深推进,区域规划越来越具针对性。

江苏是经济大省,1992年起全省GDP连续二十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其中,苏中、苏北大部分经济指标增幅快于全省平均水平,对全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41.2%;苏北发展的内生动力持续增强,主要经济指标增幅继续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江苏省政府还出台了促进苏北地区又好又快跨越发展的10条政策意见,继续推进产业、财政、科技、人才四项转移和共建开发园区,落实“一市一策”,坚持不懈地推动三大区域协调发展。

(二)政策规划

近年来,国家的针对江苏地区的规划主要涉及长三角地区、沿海地区、沿江城市群和连云港东中西区域合作示范区。2009年,国务院通过《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2010年,国务院批准《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纲要》;2011年,国务院批复《国家东中西区域合作示范区建设总体方案》。

江苏省政府在积极落实国家区域规划的基础上,2011年通过《关于加快淮安苏北重要中心城市建设的意见》;2012年批复筹建1个产业开发区(如皋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设立2个经济开发区(大丰港、连云港徐圩经济开发区)和14个旅游度假区(徐州吕梁山、姜堰溱湖、沛县微山湖千岛湿地、阜宁金沙湖、如东小洋口、句容茅山湖、仪征枣林湾、宿迁骆马湖、连云港温泉、南京汤山温泉、镇江世业洲、盱眙天泉湖、武进太湖湾、无锡阳山);并批复同意5个开发区为省级经济开发区(苏通科技产业园、新加坡·南京生态科技岛园、扬州广陵经济开发区、徐州泉山经济开发区、南通吕四海洋经济开发区)。

二、金融机遇

受多种因素影响,中国银行业的增速正在放缓,只有抢抓市场机遇,坚持以客户为中心,才能在这种增速减缓的大环境下实现可持续发展。上述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为银行业服务于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寻找新的业务增长点提供了重要战略机遇。

(一)基建领域

基础设施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和必备条件,沿海地区具有建成为区域性和国际海港的优势,江苏的多项发展规划中都明确对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重点交通工程建设做出安排。《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提出,要重点加强沿海港口群、水利、交通和能源电网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2012年,江苏获国家发改委批准的两个规划全部为城市轨道交通规划(《江苏省沿江城市群城际轨道交通网规划》和《常州市城市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根据《江苏省城镇体系规划(2012—2030)》,到2030年,全省建成20条区域过江通道、21条城市内部过江通道、“两横两纵”4条高速铁路、“三横三纵”6条城际铁路以及增加11条高速公路。目前,江苏省拥有各类国家级及省级开发区139个,作为创新实施的主要阵地,以各类经济开发区、高新产业基地及物流园区为主体的新型经济集聚点将不断涌现,同时这也对交通运输对经济转型升级发展的服务保障作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些基础设施建设规划项目,尤其是重点交通工程规划项目中蕴含着巨量的金融需求,为银行业带来了潜在的发展机遇。

(二)产业领域

近年来,江苏省在国家区域规划的基础上实施了重点产业调整规划,商业银行应在深入研究区域规划带来的市场机遇的基础上,统筹制定发展策略,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一是现代服务业。发展现代服务业是中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重点,江苏亦把发展以旅游业为重点的现代服务业摆上了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近年来,江苏实现了现代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同时也鼓励和引导各类资本投向服务业。《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提出要推进生产业发展;2012年,省政府印发《江苏省现代服务业“十百千”行动计划(2012—2015)》加快推进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作为2013年经济工作六大主要任务之一的城镇化与服务业发展密切相关,企业生产和居民生活的相互联系,会形成大量的服务需求。

其中,江苏旅游业快速发展,2006—2011年,连续六年蝉联全国榜首。江苏计划在“十二五”期间把旅游业培育成全省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重点旅游项目的资金投入十分巨大。以常州为例,该市在“十一五”期间的旅游业投资约200亿元,2012年,江苏省政府批复设立14个旅游度假区,由发展旅游业带来的资金需求将非常旺盛。

二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新兴产业是加快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标志;江苏战略性新兴产业蓬勃发展,在全国具备一定优势。《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提出,要积极发展以风电和核电为主体的新能源产业。2011年,江苏设立专项引导资金,重点推动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带动全省新兴产业销售收入超过2.6万亿元。2012年5月,省政府编制《江苏省“十二五”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方案》,确定了各个产业发展的总体要求、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推进措施。8月,国务院批复《无锡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发展规划纲要》,并明确要综合运用贷款贴息、保费补贴、风险补偿等手段,促进金融机构加大支持物联网企业发展的力度。10月,国务院批复《江苏省海洋功能区划(2011—2020年)》,根据区划,到2020年,全省建设用围填海规模控制在26 450公顷以内,海水养殖功能区面积不少于30万公顷,意味着海洋资源开发的竞争加剧,有助于海洋工程装备行业的发展。

三是现代农业。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十二五”时期的一项重大任务;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既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要求。《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提出,要发展现代农业,稳定粮食生产,做强特色优势农业,提高现代渔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快建设农产品加工产业基地。2012年初,国务院印发《全国现代农业发展规划(2011—2015年)》指导全国“十二五”现代农业建设和发展。江苏在“十二五”期间将大力发展高效农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预计到2015年高效设施农业面积将达到1 100万亩,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将达到1.6∶1。发展现代农业的过程中,在高效设施农业建设、农产品加工流通、休闲观光农业发展、农业现代装备制造、高标准农田建设和农田水利建设等众多领域形成了多样而庞大的农村金融需求,为银行业务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三)民生领域

江苏省非常重视保障与改善民生,在该领域的投入不断加大,2012年1—8月,省级财政支出86.4%投向民生领域。截至2012年12月,江苏省累计投入村庄环境整治资金超过176亿元,其中省级财政拨付奖补资金12.4亿元、整合相关涉农资金30.4亿元,市县实际筹措超过134亿元。尽管如此,江苏省经济发展和民生工程建设还不协调,民生建设的步伐慢于经济发展步伐,江苏省政府仍在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境、三农方面的金融资源供给、保障性住房的按需供给和缩小贫富差距等民生问题而努力。除了上述领域的资金需求,江苏城乡一体化的大力推动亦在邮电通讯、医疗卫生、教育文化、生态保护等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方面提出了更多的金融新需求。

三、发展策略

面对国家区域规划带来的种种潜在发展机遇,商业银行应该着眼长远,利用自身优势加快业务转型,寻找新的业务增长点,以不断提升经营服务水平、确保银行业务的可持续发展。

(一)紧跟政策导向,明确发展重点

江苏地区市场化程度高,企业依法合规经营和政府依法行政意识强,同业竞争异常激烈。只有提高市场反应能力,统筹规划推进方案,明确工作重点,加强整体推进,才能确保商业银行公司业务有质量的发展。商业银行应建立快速反应通道,全面收集市场信息、密切关注同业动态,深入调研国家政策规划带来的发展机遇以及政策的落实情况和对产业、项目的支撑力度,探究政策规划对商业银行业务发展的影响,在统筹规划推进方案的基础上明确工作重点,实施整体推进。

(二)抢抓战略机遇,明确投放重点

商业银行应继续将金融服务和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作为信贷结构调整的重要方面,在对本地市场规划与政策导向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预判重点行业发展前景,确保公司业务有力度的投放;将信贷资源向由加大投资带来的基础设施建设、由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带来的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农业、由江苏城乡一体化大力推动带来的民生领域倾斜。

(三)定制差别服务,确保效益增长

客户多元化的金融需求十分迫切,仅依靠传统业务,无论是市场表现、市场竞争,还是经营效益都缺乏竞争力。据国外银行统计,其产品成功率约为50%。只有通过细分核心企业及其上下游客户的金融服务需求,加强产品维护与创新,为客户定制差别化的金融服务,才能提升产品的市场契合度,确保公司业务有效益的增长。同时,建立产品后评价机制,在新产品推向市场后定期对产品的接受度、收益率、可替代性等指标进行跟踪和评价,对产品进行调整、推广、拓展和创新。

(四)注重科学发展,确保稳健经营

近年来,各商业银行一直通过不断优化风险管理体制机制,完善风险政策体系等多种途径为全面提升风险管理能力而努力。商业银行应继续践行科学发展观,通过整体的组织推进和制度安排,强化信贷风险控制的针对性,实现贷款经营的规范化,提升风险精细化管理能力,确保公司业务的可持续发展。

外部经营环境的深刻变化正在改变着银行的发展和竞争模式,社会结构的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引领了金融服务结构调整的方向。经过过去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社会结构和社会发展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已成为当前中国社会发展的主要特点和趋势。面对更透明的市场和更多样的需求,商业银行顺应当前中国社会发展的趋势,紧密结合国家区域规划及地区实际,优化金融资源配置,加快转型发展步伐、扩大客户群体、拓展服务与生存空间,突出强化在基础设施建设、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农业和民生领域的金融服务。这既是银行业的社会责任,也是商业银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逆势而上,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 陈宝权.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的路径选择[J].金融纵横,2012,(6):23-26.

[2] 梁洪波,刘远亮.中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与宏观经济不确定性关系实证研究[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2,(3):81-84.

[3] 倪志凌.“十二五”时期商业银行业务创新与技术创新的融合[J].上海金融,2011,(9):48-53.

第4篇

【关键词】 供给侧改革 商业银行 改革

商业银行是我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水平呈现出明显的随经济波动而变化的特征。在我国整体经济经历升级转型的时候,商业银行也要主动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抓住机遇,改进发展理念、产品类型等,积极培育发展新动力。

一、商业银行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难点

(一)资金配置难处理

供给侧改革对于金融杠杆的改革思路是“去金融杠杆,降低金融风险”,从而维持金融行业走入健康发展的良性循环。这也意味着商业银行需要对已有的资金配置模式和结构做出调整,将资金从一些低效的、落后的行业中撤出,并且仔细分析风险从而降低金融损失。此外,在“去库存、去产能”下,还有一些传统领域的行业企业问题将更加突出,如房地产、钢铁、煤炭等行业,风险开始暴露,经营愈加困难。银行不再把新增资金投向这些行业,已有的在过剩产能、低效行业的配置资金也将撤出,这一部分资金该如何处置,是银行需要解决的难点之一。

(二)呆账坏账难处理

由于供给侧改革在于去除过剩产能,培养创新驱动力,过剩产能行业正在逐步收缩,一些僵尸企业也被处置。银行以往投放在这些行业的贷款,可能面临着无法收回的风险。这就意味着,在供给侧改革的步伐下,过剩产能的处理可能导致银行信用风险的显性化,并大规模爆发,不良贷款将会显著上升。

(三)金融资产向实体难回归

在以往,银行有相当一部分闲置资金被投放于股票、债券等金融市场,应收投资业务金额显著增加,资金空转率高。随着经济增长速度的逐渐回落,银行业为了规避风险往往减少对企业贷款的投放,普遍加大了对票据、理财等业务的展业力度,导致期限错配风险加大。

二、商业银行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的发展机遇

(一)供给侧改革是商业银行提升自身经营的良好契机

从整体来看,供给侧改革旨在为我国经济的发展提供新动力,有效提升供给的质量和效率,这本身就给商业银行提升自身经营创造了良好契机。首先,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互联网+”的飞速前进及各种科技创新体系正在深刻地改变我国企业的经营模式,这也逼迫金融机构改革管理方式和经营理念,完善金融体系。其次,借供给侧改革契机,我国商业银行可以改变从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延续的以股票、债券、房地产等为重点的经营策略,转而将更多资源助力与实体经济,有效配置金融资源,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最后,供给侧改革将会迫使银行转变贷款资金投放行业,从过剩产能行业转向高科技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有助于银行改善信贷投放,优化信贷资产结构。

(二)优化创新供给为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实践提供了机会

从供给端来看,优化创新和改进供给可能给商业银行带来以下机会。

一是促进新型金融产品的发展。供给侧改革的一大重点任务就是要提高供给质量,以创新为动力,促进产业发展。因此,对金融创新的不断追求将会为商业银行提供更多的金融产品,这不仅深化了我国金融体制改革,也为客户带来了更多的金融选择。

二是扩大银行融资方向的选择面。在新的监管思路下,次级债这个曾经是银行主要附属资本的债务类别被判定为不合格的二级资本。供给侧改革的“去杠杆”催生了各类新型资本工具,包括二级资本债、资产证券化等,给商业银行带来更多的融资选择,避免融资对资本市场造成冲击。

(三)供给侧改革为商业银行需求端发展带来了机遇

从需求端来看,供给侧改革也给商业银行的发展带来了机遇。

一是居民的消费习惯发生了变化,产生新的消费需求。我国经济发展走入新常态,目前人均GDP已接近8000美元。从国际经验来看,当一国人均GDP达到8000美元时,居民的消费结构将转为发展型。未来,我国居民对金融产品,如信用卡、个人消费贷款、理财等金融产品的需求将会发生变化,给银行带来发展契机。

二是开拓投资新方向。目前,在我国一些国家创新示范区里已经在开展银行金融机构支持科技创新创业企业的投贷联动试点。在政府的帮助和支持下,这些开通投贷联动服务的银行可以对高科技、新兴产业企业进行股权投资,不仅解决了这些企业的融资难问题,更是给商业银行调整了业务模式、开拓投资新方向的机会,以尽快适应经济新形势,提高盈利水平。

三、商业银行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对策

(一)调整信贷方向

商业银行要围绕国家政策,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逐步收回在“僵尸企业”、产能过剩企业的贷款并不再对这些行业发放新增贷款,转而将信贷资源投向新兴产业、高科技行业、小微企业、创业企业等效率高、经营好的行业或企业。要大力发展普惠金融,加大农村金融供给,根据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调整信贷资源的配置方向和结构,从而加快资金流动,推动经济结构转型。

(二)调整资本工具

商业银行应该调整资本工具,利用优先股、二级资本债等融资工具,增强流动性,降低风险。这些新型融资工具在一般均带有债券属性,当风险爆发或者特殊事件触发时则会显示出股票属性。这样便既满足了监管要求,又满足了商业银行自身的融资需求。商业银行要加快金融创新,开发新的资本工具,更好地满足供给侧改革下新的供给与需求。

(三)调整金融服务

商业银行应积极拥抱“互联网+”,了解客户对金融需求的变化,从而为客户提供互联网式的、跨界式的金融咨询服务,满足他们对财富管理、资产配置、投融资的新型需求。要善于利用大数据等高科技手段,挖掘客户的需求,提供个性化的金融产品,提高供给质量。

第5篇

首先,信用风险加速暴露对商业银行产生冲击。经济扩张期,企业经营状况良好,贷款违约率通常较低,银行倾向降低信贷准入门槛,许多企业高负债经营。但是,在新常态下,受经济增长速度下滑的影响,经济扩张期的信贷风险立刻暴露。银监会年报显示,2011年三季度开始,我国商业银行开始打破2005年以来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贷款率“双降”的局面,并持续上升。今后一段时间,“两高一剩”行业、房地产行业以及影子银行等领域的潜在风险可能会继续发酵,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质量将承受较大压力,守住风险底线、有效控制商业银行信贷风险成为商业银行面临的一大挑战。

其次,金融市场化改革对商业银行传统经营模式产生冲击。一方面,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推进对商业银行以存贷利差为主要盈利途径的经营模式提出挑战。根据传统盈利模式,我国商业银行主要依靠存贷利差获取营业收入,但是,随着利率市场化的加剧,商业银行间存贷竞争日趋激烈,同时将面临利差空间缩小、储蓄分流、融资成本上升等风险。历史经验表明,无论是发达国家(比如美、日等),还是发展中国家(巴西、智利等),在利率市场化过程中商业银行都经受了较大冲击,有的甚至遭受到倒闭风险。另一方面,金融市场化过程往往对商业银行形成“脱媒”压力。企业融资渠道的多元化对商业银行信贷依赖度降低,商业银行盈利空间受到制约,促使其不得不加快步伐寻求新型盈利模式。近年来,我国金融市场蓬勃发展,金融工具不断创新,涌现出的新型金融工具使银行存款不再是客户唯一的选择,各类银行理财产品、信托投资公司信托计划等亦备受欢迎,对银行储蓄存款一定程度上构成威胁。例如,2013年余额宝的问世就对我国商业银行存款形成了强大冲击。

再次,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传统经营模式形成颠覆性挑战。从支付结算方式上看,商业银行支付结算方式传统上为社会结算,互联网金融出现后,第三方支付变得越来越重要,使客户交易信息和消费信息被隔离开来;从负债业务方面看,互联网金融吸收大规模资金,?σ?行储蓄存款形成冲击;从资产业务方面看,互联网金融的借贷平台主要从事个人消费贷款业务、小微贷款,贷款客户主要是传统商业银行不能覆盖的客户。但这仅是业务层面,对传统商业银行而言,更大的挑战在于传统金融思维和商业模式的转换。

最后,政策和资本监管环境对商业银行传统经营模式产生制约。新常态下,国家采用“宏观政策要稳、微观政策要活、社会政策要托底”的思想,更加强调政策的针对性、实用性和及时性。资本监管方面,2010年《巴塞尔协议Ⅲ》出台后,我国监管部门开始将杠杆率、流动性覆盖率、动态资本等新资本监管工具纳入监管体系,这意味着商业银行规模扩张的资本成本更高。随着存款保险制度的落地,商业银行面临的监管环境将越来越严峻。改变传统经营模式,走资本集约式发展模式成为商业银行转型的重点。

二、经济新常态下商业银行面临的主要机遇

(一)经济新常态带来新的增长极。经济新常态给商业银行传统经营模式带来新挑战的同时,也给商业银行转型发展带来了新机遇。为适应经济新常态,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国家在发展传统四大板块的同时又提出“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三大战略。三大战略的实施将促进我国东、中、西部区域之间广阔的合纵连横,以点带线、由线到面,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极、增长带和城市群,也将使商业银行形成新的增长极和增长带。同时,经济新常态也将伴随新兴产业的兴起,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加大对新兴产业的扶持力度,可进一步拓展商业银行盈利空间。

(二)个人财富快速增长及互联网金融崛起带来新机遇。随着个人财富的快速增长、消费观念和价值理念转变、社会阶层结构变化、人口老龄化加速等,居民金融需求显著变化,对财富保值增值、理财规划等高层次、专业化的需求增加。互联网金融的崛起改变了社会生产、生活、沟通方式,无线网络和设备的普及将“信息化生活”变为现实,客户对便捷性、自助型服务的要求不断提高。商业银行如果能够开发一条新型产品营销渠道、建设一支专业营销团队、提高服务能力和效率,通过满足客户对银行服务需求由单一到复合,由标准向定制化的重大改变,充分抓住资产管理和零售业务中的机遇,就可以降低利率市场化的冲击。此外,随着年金制度的逐步完善,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加速,也将带来养老金融业务发展的新需求。

(三)监管政策不断完善带来新机遇。一是《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影子银行监管有关问题的通知》强化影子银行监管,有利于提高银行系统稳定性。二是取消贷款余额与存款余额比例不得超过75%的规定,将存贷比由法定监管指标转为流动性监测指标,缓解了利率市场化进程中商业银行面临的负债成本上升压力,消除了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真正病根,有利于商业银行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为商业银行业务创新释放新空间。三是互联网+金融监管政策的出台,有利于为商业银行提供更公平规范的竞争环境。

三、经济新常态下推动商业银行经营转型的思考

(一)紧抓经济结构调整新机遇。新常态下,经济结构调整力度不断加大,新的增长动力不断增强。在国家“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等战略的实施过程中,交通运输、能源矿产资源、网络建设等重大工程将陆续推出,必将蕴藏有巨大的金融需求。为对接“一带一路”方案的提出,陕西省将打造以宝鸡、咸阳、渭南、商洛四市为中心的关中―天水经济区,为商业银行提供了强大的经济基础、市场动力和新机遇。商业银行可以此为契机,充分捕捉公司金融发展机遇,加大支持实体经济力度,将更多的信贷资源投放到市场前景广、经济效益好、技术含量高的新兴产业中去。

(二)大力发展零售业务和中间业务。为应对金融市场化改革和资本监管趋严的冲击,商业银行在开发新型融资渠道的同时,需要转变过去高度依赖批发性信贷业务的经营观念,走低资本占用型经营模式,加快零售银行建设,大力发展零售业务和中间业务。目前,零售业务在我国具有较好的发展空间,是一项“长青树”业务。据统计,当前。我国四大商业银行零售业务收入占比约为20%-30%,而国外商业银行零售业务收入占比达40%以上,部分大型国际性商业银行零售业务收入占比高达70%。另外,零售业务具有逆周期性,可削弱经济周期对商业银行的冲击,“利润稳定器”特征明显,是保障商业银行经营利润和持续发展的一把利器。中间业务则具有产品差异性大、价格敏感度低、风险敞口小、增长潜力大等特点,可有效缓解商业银行因规模扩张和资本短缺带来的瓶颈约束。

(三)调整客户结构。利率市场化的推进使大型企业对单一银行信贷依赖性逐渐降低,而其撤资行为却对银行储蓄存款产生较大动荡,商业银行在业务往来中议价能力逐渐下降。为此,商业银行需要加快调整客户结构步伐,转变传统的“大户”战略,紧抓中高端零售客户,大力发展优质中小企业客户。近年来,随着个人财富的积累,居民金融需求日趋多元化,理财投资意识日益成熟,专业、优质、高效的金融服务成为商业银行吸引优质客户、零售客户的重要手段。通过丰富存款、理财、私人银行产品线,为客户提供财富管理、融资顾问、资金托管等综合服务,从而获得更加稳定的存款来源,提高商业银行风险抵御能力。另外,加快提升服务能力,做好渠道管理、专业人才管理,建立“客户至上”的经营理念,通过综合化服务、精细化服务、差别化服务和品牌化服务,赢取良好口碑,获取竞争优势。大力发展中小企业客户,根据市场变化不断调整、完善信贷管理体系,提高贷款定价能力,降低信用风险,扩大利润来源。

第6篇

关键词:国有商业银行;竞争;转变发展方式;核心竞争力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了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的要求,既是对国家宏观经济发展提出的新要求,也是加快国有商业银行事业发展的迫切需要。国有商业银行必须抓住机遇,正确分析市场形势、明确发展目标,准确把握经营定位,进而加快转变发展方式,走出一条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差异化、特色化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国有商业银行的必须选择

(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国有商业银行应对各类金融机构之间业务竞争的需要

1.国内同行业的竞争。在当前金融体制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国内各家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投资银行等业务兴起,由于各类银行经营模式日趋同化且产品差异小,由于其"政策性"的背景,对国有商业银行产生威胁。

2.外资银行的竞争。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进一步实施,由于外资银行的大量进入,并呈现加速扩张和大举深入的趋势。外资、股份制商业银行经营灵活,业务操作不受非市场因素干扰,而国有商业银行在贷款规模、投向结构及期限等方面,都会受行政干预,无疑将进一步影响其竞争力。

(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国有商业银行保持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1.从发展方式上看:目前各国有商业银行存在成本大、消耗大、技术含量不高等粗放问题。一是过度依赖贷款增长;二是过度依赖于存贷利差的盈利模式;三是过度依赖对大企业、大项目;四是业务雷同情况下的同业恶性竞争等简单粗放的发展方式等,都是不可持续的。

2.从经济增长的质量与效益看:存在着收入质量和结构不够合理,虽然收入数量在迅猛提高,但收入纯量较低。

3.从目前所处的发展阶段看:与外资银行相比,我们还处在发展阶段。一是国际影响力不大、国内核心竞争力未形成;二是特色优势不明显、特色技术及高科技含量技术引进运用不高

(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国有商业银行创新体制机制、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需要

1.运营体制方面,存在市场化不足问题

2.人力资源方面,存在用人机制方面不活,导致人才流失问题

3.业务拓展方面,存在竞争力相对低下问题

4.管理经营理念及服务功能方面滞后等问题

二、转变发展方式为国有商业银行带来的机遇

(一)政策机遇好

一是整个国民经济转变发展方式为商业银行转变经营方式提供了宏观大环境和现实可行性。二是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促使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不断地优化和升级,使得客户对商业银行金融服务的需求更加多元化、个性化、综合化,这将有利于拓展新业务,打造业务多元化的增长格局。

(二)发展机遇好

整个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国有商业银行在多种竞争压力特别是外资银行的推动下,一方面能借鉴国际上先进市场营销理念,充实调整内部运营经营战略;另一方面加速了机制体制创新及观念理念的更新。这为商业银行发展方式转变奠定了良好基础。

三、转变经济发展提升国有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

(一)坚持、完善和发展好持续发展的理念,紧紧扭住加快发展这个第一要务

坚持在发展中转变,在转变中发展,发展转变“两不误、两促进”,一是坚持抓基础、增后劲、管长远、保增长,坚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的好做法。正确把握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走向,结合自身优势,实现由“规模速度型”向“质量效益型”、“以产品为中心”向“以客户为中心”、“信贷型银行经营”向“综合型银行经营”的转变,从根本上提高核心竞争力。二是持续好统筹兼顾、协调发展,正确处理好人与业务的协调发展。在强化集约式、内涵式、以效益和质量为核心的新业务建设发展模式的同时,注重人的全面发展。三是持续坚持“科技兴行”和“人才强行”战略,大力推进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创新,把人才的培养、引进、梯队的建设,科技领军人物及创新型技术团队的打造,作为银行建设与发展的关键;把增强金融技术创新能力做为国有商业银行科学发展的战略基点和中心环节,向创新要效益、向创新要市场、向创新要出路、向创新要活力。

(二)调整运营结构,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一是依据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调整业务结构,大力发展绿色信贷,积极推进新业务、新技术、新项目的开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从而优化收入结构,实现由‘绿’到‘金’的转变。二是优化和调整资产结构,挖掘潜力充分发挥现有的基础设施、设备和人员作用,提高其利用率,达到资源的共用共享与共赢。三是调整客户结构,发展特色服务。四是创新产权制度,转变政府职能,优化外部环境。建立以现代企业制度为核心的公司治理机制,成功做大“瓶颈”,真正建立“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担风险、自我约束”机制。

(三)加强成本管理

第7篇

【关键词】银行业;市场结构分析;机遇与挑战;建议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银行业在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间接融资在我国的金融结构中占据长期的主导地位,而银行业作为中介一直发挥着社会融资主渠道的作用:是实现中国制造的源泉,是盘活实体经济的血液,是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一个引擎。

商业银行的性质可以从三个层次来理解:首先商业银行是企业,以盈利为目的。其次商业银行是特殊企业,商业银行经营的对象是特殊的商品—货币资金。最后商业银行是运用特殊的经营手段—信用来筹集分配资金的,并且它对社会经济产生的影响要远远大于一般的工商企业。

以上是对银行业的简单介绍,下面笔者将对市场经济的经络——银行业的市场结构进行分析。

一、银行业市场结构分析

市场结构,是指市场中相互竞争者的数量和规模、产品的差别化程度,以及进入市场和退出市场的难易程度。

1.集中度分析

市场集中度是反映某一种产业市场卖者或买者的规模的结构,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买方集中和卖方集中。一般情况下,所谓的集中是指后者,因为研究中买方相对分散,且有关买方的资料难以统计和测量。一般而言,集中度越高,市场支配力越大,竞争程度越低,越容易形成规模垄断。

我国商业银行业的市场集中度是指商业银行中N家最大企业的市场份额之和。市场份额又称市场占有率,对银行业来讲是指某些银行营业指标占所有银行营业指标的比率,直观反映该银行在市场中所处的地位。有数据显示,截止到2011年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市场份额总和达到了七成以上,而12家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市场份额之和仅有二成多,可见目前中国银行业市场仍处在寡头垄断市场,银行业的市场集中度仍然很高,竞争程度没有达到完全市场化。虽然这种寡头垄断格局不是源于市场的自发竞争而形成的,而是国家行政干预的结果,但是通过研究数据可知,这些年来中国银行业通过不断的调整改革,国有大型商行市场占有程度逐渐下降,中小股份制银行的市场份额在不断提高,初步形成了大小银行之间相互竞争的良好局面。

2.产品差异化分析

产品差异,又称产品差别或产品分化,是指企业在所提供的产品上,造成足以引起买者偏好的特殊性,使买者将它与其他企业提供的同类产品相区别,以达到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的目的。

形成产品差异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产品的物理特性。如款式、质量、包装、性能、效果等差异;二是买方的主观印象。如各企业通过商标、厂牌给买方营造的主观感受;三是销售地区和销售服务的区别;四是广告。

银行业属于金融服务业,提供的产品是各种金融服务,包括各类存款、贷款、中间业务等,所以银行的产品差异并不体现在产品本身的质量、外观上,而在于服务水平和质量的提升上。对于我国的银行业而言,存贷利差是其较为单一的收入来源,所以收入过多的依赖贷款等资产的收益,而国家对利率较严格的管制导致价格差异小,创新产品少。虽然各个银行的产品和服务有一定的差别,比如银行长期以来所形成的信誉问题,银行原有客户的主观偏好,营业网点的分布密度与分布范围等。不过银行的主要作用-信用中介及资金融通并没有改变,所以总体的来说,我国银行业产品差别化是较小的。

3.市场进出障碍分析

进入障碍又称进入壁垒或门槛,它是指产业内已有厂商对准备进入或正在进入该产业的新厂商相比所拥有的优势。由于市场容量和生产资源的有限性,新厂商一旦进入,就会与该产业内的原有厂商展开争夺市场和资源的竞争。所以,进入障碍是影响市场垄断和竞争关系的一个重要因素。进入障碍越大,垄断程度越强。

进入障碍主要有经济性和政策。我国银行业的进入障碍首先是政策,长期以来,中国对银行业一直实施严格的政府管制,对现有银行以及新进入银行在市场参与、参与程度、地域范围等方面都实行严格的审批制度。其次,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商业银行尤其是四大行网点遍及全国各地,积累了丰富的业务经验和客户信息,具有排他性。新进入的银行,为了抢占市场份额,需要付出较多的成本,这些都构成了我国银行业新进入者的经济性进入障碍。另外,我国对银行业的退出管制也很严格,因为银行业的破产与其他工业性厂商不同,银行的破产对社会生产生活各个方面产生较大的影响,国家会用行政手段极力避免其破产。

总之,目前我国银行业的市场结构呈现出高集中度,低差别化,高进退障碍的寡头垄断市场结构特点。这种垄断型的市场结构带来一定的问题如:金融资源配置的不合理导致效率低下;技术创新和金融产品创新缺乏动力;金融风险加大;盈利空间逐渐收窄;在与外资银行的竞争中逐渐处于劣势等。

二、未来的机遇与挑战

面对错综复杂的经济金融形势和日趋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国商业银行既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诸多的挑战,需要重新审视和继续探索未来发展道路上的种种问题。

展望未来,中国银行业面临很多发展机遇。快速成长的中国经济和稳健的市场化改革,为中国银行业持续快速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中国居民财富的持续积累,为中国银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持久的动力。中国经济结构转型,为中国银行业自身的战略转型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国际金融格局的重整,为中国银行业的发展拓展了新的领域和空间。

但在后金融危机时代,我们仍然面临着异常复杂的外部经营环境。全球经济一体化及经济金融环境的不确定性,也使商业银行面临的风险显现出复杂性、突发性、扩散性和快速传播性等新特征。在市场竞争方面,随着金融市场发育程度和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大型银行面临的竞争格局、空间范围和竞争对手已经并正在继续发生深刻的变化。在金融监管方面,主要国家都对自身的金融监管体系进行了大幅度的改革和调整,并致力于推动全球层面的监管改革,商业银行必须面对更加严格的宏观和微观监管要求。这些都是中国银行业未来发展面临的挑战。

三、银行业未来发展建议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今天中国经济转型发展的紧迫感已经到来,需刻不容缓的推动金融创新的发展,以改变目前金融资源被银行这一单一形式的间接金融平台所垄断的低效率格局。放松管制、完善制度和重视人才“改革红利”,创新产品与技术,发挥市场优胜劣汰的原则,引入公平竞争和进入退出的有效机制,只有这样才会让人才、资金、客户等要素充分流动起来,从而打破今天由银行业一家垄断中国大部分宝贵资源的低效率状态和实体经济“钱荒”与虚拟经济“钱多”的并存的格局。

参考文献

[1]武成果.我国银行业SCP范式分析与改革建议[J].科技创业周刊,2006(6).

[2]孙立坚.市场活力的重建关键取决于金融体系的运作效率[J].

[3]庞兰舰.基于SCP范式的我国商业银行业产业组织研究[D].兰州:兰州商学院产业经济学,2011.

[4]汤茂峰.中国银行业市场结构、效率与绩效关系研究[D].南京:南京大学国民经济学,2013.

第8篇

关键词: 商业银行金融租赁风险管理战略联盟

中图分类号: F832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6-1770(2009)02-041-03

一、金融租赁及其特征

金融租赁,又称融资租赁,是指出租人根据承租人对供货人和租赁标的物的选择,由出租人向供货人购买租赁标的物,然后租给承租人使用。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将金融租赁定义为“出租人在实质上将属于资产所有权的一切风险和报酬转移给承租人的一种租赁”。

金融租赁具有以下四个特征:一是租赁标的物由承租人决定,出租人出资购买并租赁给承租人使用;二是承租人负责检查验收制造商所提供的设备,出租人对该设备的质量与技术条件不向承租人做出担保;三是出租人保留设备的所有权,承租人在租赁期间享有使用权,并负责租赁期间设备的维修和保养;四是租期结束后,承租人可以留购设备。

金融租赁是集融资与融物、贸易与技术于一体的新型金融产业,从1952年美国成立第一家金融租赁公司至今,金融租赁已成为发达国家企业更新设备的主要融资手段之一。由于金融租赁业务是基于真实资产买卖和使用发生的投融资服务,在经济发展时期可以发挥融资功能,在经济萧条时期又可以发挥促销功能。因而,在历次金融风暴中金融租赁业都保持了稳定发展。而在此次金融危机中,美国金融租赁业仍保持了持续、稳健增长更是对其强大生命力的又一见证。

二、我国商业银行发展金融租赁业务的SWOT分析

资料显示,日本的租赁渗透率为8%,德国的租赁渗透率为18%,OECD国家的租赁渗透率在15%-30%之间,而美国的租赁渗透率则达到30%左右且年增长率保持在10%以上,在世界范围内已成为仅次于银行信贷的第二大融资方式。而我国的租赁渗透率截止到2008年6月份仅为4%。我国租赁业务规模与GDP之比约为0.19%,全球排名仅列第48位。金融租赁的作用和意义在我国尚未得到充分重视。

金融租赁是国际先进商业银行重要的中间业务和利润来源,被誉为“朝阳产业”。国际上许多知名的商业银行,如花旗、汇丰、美国银行、德意志银行等均在金融租赁业占有一席之地。随着银监会《金融租赁公司管理办法》的出台,市场普遍认为,中国商业银行金融租赁业将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截至2008年底,国内已有工行、建行、民生、招商、交通、国开行等六家银行成立了金融租赁公司(详见下表)。兴业、光大等银行亦有计划成立金融租赁公司。我国商业银行发展金融租赁业务不仅有利于提高其综合竞争力,还将提高国内租赁机构的整体实力,并从根本上改变国内租赁市场的格局。

(一)我国商业银行发展金融租赁业务的优势分析

资金成本优势。商业银行设立的金融租赁公司除了注册资本较一般租赁公司雄厚外,通常还能以较低的成本取得所需资金。相比而言,其他租赁公司在这方面遇到的困难会比较多。

客户资源与营销网络优势。通过与分支机构的资源共享,商业银行金融租赁业务能够比较容易地找到客户资源,并锁定目标客户,有着明显的客户信息和营销网络优势。

风险管理优势。金融租赁业务的特殊性和复杂性较强,因而,成熟、先进的风险管理技术成为了金融租赁公司实现稳健经营的前提。银行系租赁公司可以借助商业银行现有的风险识别、分析和计量能力,帮助自身进行风险控制,较其他租赁公司而言,具有明显的风险管理优势。

租后成本管理优势。银行系租赁公司的租后管理可以委托出资银行的分支行进行,从而有效节约人、财、物等的成本。而其他租赁公司由于受地域等因素的影响,在客户经营情况的及时跟踪和租后服务的质量保证上具有一定劣势。

(二)我国商业银行发展金融租赁业务的劣势分析

融资渠道狭窄。受监管政策限制,银行系金融租赁公司目前不能从出资银行获得贷款,资金来源基本上只能依靠资本金;而根据《同业拆借管理办法》“金融租赁公司在申请进入同业拆借市场前最近两个年度必须连续盈利”的规定,银行系新成立的租赁公司暂时并没有同业拆借资格。狭窄的融资渠道使得国内商业银行在一些大型租赁项目面前没有任何资金优势可言。

人才储备不足。金融租赁的业务领域相当复杂,对于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十分紧迫。目前我国商业银行金融租赁业务领域的专业技术和人才储备都相当不足,不利于从整个产业链的角度做好业务拓展与风险控制。

专业管理经验缺乏。与大型厂商租赁如卡特比勒等相比,国内银行系租赁公司对租赁标的物的专业熟悉程度和维修处理能力较弱,对租赁标的物的处理经验较为缺乏。

(三)我国商业银行发展金融租赁业务的机遇分析

巨大的市场潜力为金融租赁业发展带来了良好机遇。据预测,如果税法和监管法规能适应金融租赁业发展需要,我国2012年的金融租赁业务规模将超过1万亿元,巨大的市场潜在需求将为国内商业银行发展金融租赁业务带来大好机遇。

当前的金融危机为我国金融租赁业提供了发展机遇。一是金融危机情况下,银行惜贷和企业融资难度加大,扩大了企业与金融租赁公司合作的机遇;二是我国政府推出的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为我国金融租赁业带来了历史性的发展机遇,有利于银行系金融租赁企业充分发挥自身的资金传导渠道和投资平台的功能,广泛参与各种基础设施和民生工程建设;三是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国内出口贸易呈现持续萎缩态势,而国际金融租赁业务有利于促进我国出口贸易的发展。

(四)我国商业银行开展金融租赁业务的挑战分析

金融租赁有关法律法规尚不完善。如囿于作为债权法的性质所限,合同法无法解决涉及金融租赁物权、行业组织、监督管理等问题,物权法中善意取得制度可能使租赁公司面临丧失租赁物权的风险、对专属物的规定限制了特定行业采用金融租赁方式融资等。再如,银行系金融租赁公司所受到的监管远比商务部管辖的外资租赁公司严格,在同样的市场环境下可能导致不公平竞争。另外,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了一些规范性文件,如税收政策、外汇管理政策等,也影响到了我国银行系金融租赁业务的发展壮大。

外资金融租赁公司的威胁。外资金融租赁公司在华布局较早,在市场上占得了先机。如卡特比勒、通用电气、西门子等厂商租赁公司依托母公司自有品牌产品,已经在国内形成了比较成熟的客户群。而外资租赁公司丰富的操作经验、相对较轻的税负都为其市场竞争增添了砝码。

三、商业银行发展金融租赁业务的策略

结合当前国内金融租赁的市场现状,借鉴国际租赁业的发展经验,笔者认为,为更好地促进国内商业银行金融租赁业务的发展,当前我们需要在国家政策法规、行业自律与企业管理上做出进一步的努力。

(一)完善国家有关政策法规

1、逐步放宽融资渠道

根据《金融租赁公司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商业银行设立的金融租赁公司资本净额不得低于风险加权资产的8%,对全部关联方的融资余额不得超过金融租赁公司资本净额的50%,同业拆入资金余额不得超过金融租赁公司资本净额的100%。这意味着银行系租赁公司能够得到来自股东的资金支持十分有限。而目前中国的租赁公司95%以上的资金来源于银行。可见,商业银行金融租赁业务必须要走直接融资的道路,如增资扩股,引进战略投资者等,充分利用各个渠道的资金。

2、加紧出台和完善金融租赁相关法律法规

在国际上,法律、会计、税收和监管并称为金融租赁业发展的四大支柱。虽然我国合同法、物权法、会计准则就金融租赁当事人的权利与义务,金融租赁物权的原则、金融租赁交易中租赁物的确认与计量等进行了明确规定,但仍有许多问题需要完善。要进一步借鉴国际经验,完善金融租赁的法律法规环境,尽快审议颁布《金融租赁法》,厘清税收关系,明确各种税收优惠政策在金融租赁交易形式中的适用。这是规范金融租赁交易主体行为、培育良好的市场交易环境、实施行业有效监管的前提与基础。

(二)进一步加强行业管理

1、统一行业归口管理主体

目前市场上共有两类金融租赁公司,一类由商务部批准筹建和管理,另一类由银监会批准筹建和管理。这种多头管理局面难免会在竞争、监管等问题上产生分歧,造成不公平竞争,对国内整个租赁行业的发展不利。因而,从政策上理顺监管关系,统一行业归口管理主体,为金融租赁业的规范运作、营造公平的监管环境刻不容缓。

2、成立行业协会,加强行业自律管理

行业协会具有广大企业利益的代表者和政府参谋助手的双重身份,运转科学、规范的行业协会有利于维护正常的市场交易秩序,创造平等的竞争条件。为加强国内金融租赁行业的自律、协调,促进国内金融租赁行业的自我管理,可以适时成立全国金融租赁行业协会。

(三)强化商业银行金融租赁业务管理

1、引进和培养复合型人才

金融租赁既是资本密集型产业,更是知识密集型产业,复合型人才是金融租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所在。现代金融租赁的交易结构、法律关系相当复杂,需要既懂经济、金融、法律、贸易、管理、税收、会计等知识,又懂得租赁标的物等专业知识的复合型高素质人才。因而,国内银行系租赁企业要想取得市场竞争优势,首先必须要引进和培养一支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队伍。

2、坚持走差异化发展道路

目前国内的银行系金融租赁公司都将目标市场锁定在航空、电力等大型设备行业。这种定位趋同的局面将使各银行租赁企业很难在一些专业领域(如飞机租赁)赢得具有实质意义的市场份额和利润回报,而且容易导致行业的恶性竞争。由于金融租赁公司提供的产品同质性较强,加上我国监管部门对金融产品创新的严格限制,现阶段国内金融租赁公司谋求差异化发展道路的难度较大。但从长远来看,各银行系租赁公司一定要在发展中逐步细分市场,通过对目标客户的深入分析,准确进行市场定位;同时,要结合产品创新,不断探索自己擅长的业务领域,熟练把握所涉及领域的资产管理方法,通过精细的专业化,谋求差异化发展道路。如专注于中小企业设备租赁,不仅风险控制要求较低,而且对解决目前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市场潜力不可小觑。

3、强化防火墙与风险管理机制建设

首先,要完善银行系金融租赁公司的公司治理。租赁公司与出资银行要实行两级公司治理,办公场所、信息系统、人事、财务等都要实行严格隔离。同时还要严格监督和约束银行系金融租赁公司与出资银行之间的关联交易。其次,风险管理水平高低是衡量金融租赁公司是否具有持续经营能力的关键。银行系租赁公司要根据业务特性,对金融租赁业务面临的技术、产业、政策等风险实施科学识别、分析、预警和管理。

4、充分发挥行业战略联盟的作用

飞机、船舶等造价较高的大型设备租赁业务对租赁公司的资金要求较高,仅靠一家租赁公司有时很难满足一些大型项目的融资需求。建立银行系金融租赁行业战略联盟并充分发挥联盟的作用,不仅可以通过资金协同解决大型项目的融资需求,而且可以通过管理协同在项目投标、评审、租后管理等方面体现出优势。此外,战略联盟还可以作为联合主体向银行申请贷款,共同参与同业资金拆借以及银行间债券市场融资,扩大资金来源。

参考文献:

1.石仁坪、王珏,今年交易额或超1400亿元 中国金融租赁业快速发展,第一财经日报,A6版,2008.11.21

2.石仁坪,被“妖魔化”的创新?第一财经日报,A6版.2008.11.13.

3.张泰欣,刘明康:壮大航空租赁业有利于内外贸易平衡, 中国证券报,第2版,2007.9.14,

4.张宇哲,银行系租赁:掌声背后的落寞,财经,2008(6),总第32期,P35-36

5.周天珏,银行系金融租赁公司发展障碍剖析,华北金融,2008(6),P53-55

第9篇

内容摘要:近年来,随着资本市场发展和我国金融改革的深化,金融脱媒的态势日益明显。论文探讨了金融脱媒的含义及成因,并分析了其对我国商业银行带来的机遇和挑战,针对金融脱媒的趋势,提出了商业银行应大力发展中间业务摆脱对利息收入的依赖,大力发展新兴业务摆脱对传统业务的依赖,大力发展中小企业客户摆脱大客户的依赖三项应对措施。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金融脱媒的发展趋势

(一)金融脱媒的概念

金融脱媒(Financial disintermediation)也叫“金融非中介化”,是指资金的融通、支付等活动更多地直接通过证券市场进行,从而降低商业银行为主体的传统中介在金融体系中的重要作用。随着经济金融化、金融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商业银行主要金融中介的重要地位在相对降低,储蓄资产在社会金融资产中所占比重持续下降及由此引发的社会融资方式由间接融资为主向直、间接融资并重转换的过程。

金融脱媒一般是指在进行交易时跳过所有中间人而直接在供需双方间进行。因为存款人可以从投资基金和证券寻求更高回报的机会,而公司借款人可通过向机构投资者出售债券获得低成本的资金,削弱了银行的金融终结作用。

(二)金融脱媒的成因

从金融发展史看,大规模金融脱媒现象发端于欧美20世纪六七十年代,其发生的主要原因是诱致性变迁(市场环境改变)和强制性变迁(政策、制度改变)两种力量共同推动作用的结果。

这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进入20世纪70年代后,主要西方国家都发生了严重通货膨胀,市场利率大幅度飚升,而银行业由于忍受有关当局严格的利率管制,银行存款的实际收益率呈现负值,导致证券市场分流银行存款,进而分流银行信贷资产。另一方面,随着市场形势的发展,政策逐渐松动,金融混业经营缓缓启动。20世纪80年代后期,由于金融自由化大大促进了金融市场的发展,资本市场的作用得到提升,西方国家商业银行在金融体系中的作用出现明显下降的脱媒现象。

商业银行在金融资产份额中的下降,导致其传统的借短贷长的稳定的利息收入模式受到挑战,不可避免地使得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大大降低。面对经营环境的变化,商业银行如果不及时采取应对策略,就可能引发银行业的全面性的经营危机。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美国商业银行由于金融自由化和金融脱媒的影响,经营业绩出现大面积恶化,利润大幅度下降,全行业亏损严重,破产银行和问题银行的数量急剧增加。

“金融脱媒”现象的产生是金融市场发展的必然过程。银行一直是我国投融资体系中的主体,但近些年来,银行在投融资体系中的地位有所下降,出现一些“脱媒”迹象。

从我国经济的长期发展的情况来看,我国的经济政策一直时松时紧,短期扩张与短期紧缩交替而行,使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呈现显著的周期性,而这一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由于历史原因造成的政企不分。中国的经济成份中包含国有与非国有两部分,同样是整个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所受的待遇却大不相同。政府往往倾向于国有经济部门。虽然自经济体制改革以后,国有经济部门无论在生产效率还是在产出增长方面,都远远低于非国有经济部门,政府依然感到有“义务”使其在就业水平等方面与非国有经济部门同步发展。随着国有经济部门对整个社会产出所作的实际贡献越来越小,继续履行这种“义务”势必需要稳定的资金来源,且这种需求还在不断扩大。由于财税收入有限,政府便通过增加货币供应量与信贷资金计划分配的方法,以行政手段控制国有银行的贷款方向,使信贷资金以低廉的价格流向国有经济部门。

相对而言,国有银行在有限的自主权范围内,当然更愿以金融中介的身份将信贷资金发放给高收回率和利润率的非国有经济部门。然而政府计划投向国有经济部门的那部分资金却因此而没有了着落,由此产生的不断扩大的非国有经济部门与国有经济部门对资金需求的缺口只能通过增长货币来填补,最终引发了居高不下的通货膨胀。

恶性通货膨胀的威胁使政府意识到自己履行对国有经济部门的“义务”已经力不从心,由于软预算控制所造成的国有企业与国有银行的效率低下,最终可能导致恶性通货膨胀和整个国有银行系统的崩溃。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控制通货膨胀,其中包括将部分国有企业私有化或者用裁员的方式来减轻政府的负担、减少货币供应量、将国有银行商业化等等。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减少对国有经济部门融资并没有相应增加对非国有经济部门的融资,相反地,这部分融资也随之锐减,政府为控制通货膨胀所采取的紧缩政策正是导致金融中介“脱媒”的直接原因。这种局面的产生,究其原因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国有银行对于贷款决策的顾虑加大。国有银行商业化以后,自担风险与自负盈亏的机制使其对风险变得敏感起来,在贷款发放方面显得更加小心谨慎。而非国有经济部门中的大多数企业是中小型企业,其风险自然要比大公司大,因此其得到的贷款也就自然而然不如以前。

第二,信息与人力资源缺乏。一直以来,国有银行对非国有经济部门的贷款经验还非常有限,加上政府的软预算控制,使得银行对信息的收集与加工能力相对较弱。由于缺乏充足有效的信息来源和人力资源,国有银行在信贷项目的评估上显得无所适从,使得非国有经济部门更难得到国有银行的融资。

第三,对金融机构发展的严格限制。大量非正式的金融机构的出现,曾一度缓解了国有银行对非国有经济部门融资不力的局面,一系列创新的却不合法的筹资计划也曾被经常运用。然而作为经济紧缩政策的一部分,政府开始关闭这些金融机构或者限制其经营活动的范围,使得非国有经济部门丧失了可观的融资来源。

金融脱媒趋势对商业银行的影响:机遇与挑战并存

(一)金融脱媒的发展将给商业银行带来严峻挑战

1.金融脱媒给商业银行传统业务的总量和结构造成负面影响。从资产业务的总量看,金融脱媒将导致商业银行的贷款增长速度降低,银行贷款占非金融部门融资总量的比重下降;从资产业务的结构看,更多的大型优质企业倾向于通过股权、债券、资产证券化等低成本的直接融资方式来募集资金,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发展使有潜力的小企业可以通过创业板获得资金支持,从而对商业银行的优质客户造成双重冲击。

2.金融脱媒对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对象将发生一定的变化,市场风险日益突出,且信用风险与市场风险交织在一起,加大了管理的难度。

3.脱媒背景下优质大企业客户贷款将被资本市场迅速分流。随着股票市场以及企业债券市场的发展,优质大型企业得以通过证券市场融资,银行贷款开始逐渐被直接融资所替换,大中型企业对银行贷款的依赖度逐渐减少。

4.创业板将进一步分流优质中小企业贷款。创业板对企业上市的条件比主板市场上市的条件更宽松,适合治理规范、经营前景良好的中小企业,特别是中小型科技企业。这些优质中小型企业是目前商业银行争夺的重点客户,随着融资渠道的拓宽,商业银行优质中小企业贷款将面临分流。

(二)“金融脱媒”的发展将给商业银行带来重大发展机遇

1.同业存款、企业机构大额存款业务面临发展机遇。资本市场在分流银行储蓄存款的同时,相当一部分存款将以证券公司客户交易结算资金、自有营运资金存款、登记公司自有资金、清算备付金、验资资金存款等金融机构同业存款以及企业存款的形式回流至商业银行。其中金融机构同业存款的增长与资本市场发展具有较明显的相关性,资本市场发展越快,同业存款的增长也越迅速,规模就越可观。

2.融资融券、证券质押贷款等支持金融市场和金融交易的新型融资业务将获得发展契机。随着证券市场的发展以及券商融资融券业务的推出,券商将可以以证券质押的形式为客户提供资金,银行可以借此开展针对券商融资融券业务的新型资产业务。同时,随着直接融资的发展、证券品种的日益增加以及证券市值的不断扩大,银行的证券抵押贷款业务将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此外,投资者在交易中有对流动性和资金方面的需求,银行将会更有机会延伸其传统信贷业务的优势,为企业收购兼并、企业和券商承销业务、基金公司融资、机构的新股申购业务等提供过桥贷款等其他融资服务。

3.支付结算业务将获得较大发展机会。以证券市场的清算服务为例,商业银行可大力发展的领域包括,一级清算服务—即法人证券公司与沪深证券交易所中央登记公司之间的证券资金汇划;二级清算业务—即法人证券公司与下属证券营业部之间的证券资金汇划;三级清算业务—即个人投资者在证券营业部资金账户与商业银行存款账户之间的证券资金汇划。

4.企业理财、现金管理、资产管理等咨询类中间业务前景广阔。证券品种的增加,有利于商业银行进行多样化的资产组合,降低代客理财的投资风险,增加银行理财产品的市场吸引力。随着金融投资品种的增加,企业资产选择的机会增加,投资的专业性将增加,企业将更多地求助于专业机构为其进行现金、资产管理,为银行发展相关业务提供机会。

5.脱媒有利于商业银行更加有效地管理风险。证券市场的发展为商业银行管理风险提供了更为丰富、有效的工具。通过贷款转让、贷款互换等工具,商业银行可以更有效地管理信用风险。通过互换、期权、期货等工具,商业银行可以更有效地管理市场风险。通过发行债券、证券化等工具,商业银行可以更有效地管理流动性风险。

6.商业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合作大有可为。首先,商业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功能特征存在着差异从而产生了合作的可能。其次,在综合经营仍然处在“积极稳妥”推进阶段、补充外源资本渠道不够畅通的情况下,密切与非银行金融机构业务层面上的合作对于中小银行来说,是一个较为经济、快速、可行的选择。

金融脱媒趋势下商业银行的发展对策

(一)大力提高中间业务收入,摆脱对存贷利差收入的严重依赖

银监会2010年年报统计显示,2010年中国银行业收入结构中,净利息收入占比高达66%,投资收益占比达21%,手续及佣金收入达12%,其他占比1%。 净利息收入占比接近七成,这说明中国银行业的转型依然任重道远,因此大力发展中间业务是商业银行应对金融脱媒、提升市场竞争力和盈利能力、实现业务转型的重要战略举措。

按涵盖的业务范围不同,中间业务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中间业务是指能为银行带来非利息收入但不影响银行表内业务质量的业务,如结算、、咨询等业务,这类业务不涉及信用风险。广义的中间业务还包括能为银行带来非利息收入但会影响银行表内业务质量的业务,如保证、承诺、承兑等表外业务和保理等表内业务,这类业务存在一定的信用风险。

与国外商业银行相比,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开发明显不足,美国银行业2006年中间业务收入比重平均达到50%左右,一些大银行如花旗银行竟高达80%以上。由此可见,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盈利能力不强。为了减轻脱媒对银行的冲击,银行必须加快发展中间业务,在完善结算业务的同时,积极发展信用等级评估、担保、贷款承诺、与衍生产品有关等新型的中间业务,加大和扩展中间业务收入。

(二)大力发展以投资银行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业务,摆脱对传统业务的严重依赖

近年来,监管部门相继推出信贷资产证券化、银行间债券市场金融债券发行管理办法、短期融资券管理办法等资本市场改革措施。金融脱媒趋势下的资本市场为大型优质企业的融资提供了更加多样化的渠道和更低的融资成本。这种外部市场环境的变化,一方面使得对大型企业的传统信贷业务的收益进一步下降,另一方面使大型优质企业对商业银行的金融需求也发生了变化,从原来以结算、贷款等银行信贷为主的需求逐渐向融资安排、企业财务顾问、投资咨询等投资银行业务需求转变。开展投资银行业务成为商业银行在新形势下满足大型优质客户需求、抢抓市场机遇的必然选择。

商业银行应根据自身具有的优劣势选择适当的投资银行业务,其标准一是要充分利用商业银行在资金、客户源、网点、销售渠道等方面的优势;二是要与商业银行当前开展的业务形成较强的互补性、互融性。商业银行应以以下业务作为当前拓展投行业务的重点:企业短期融资券承销、银团贷款、企业金融财务顾问、资产证券化业务。

(三)大力发展中小企业、零售业务等来扩大客户群体,摆脱对大客户的过度依赖

随着脱媒导致金融市场的迅速发展,大客户直接融资渠道不断扩大、议价能力不断加强,对银行贡献度也随之下降,商业银行通过依托大客户维持高速增长的局面难以再现。而中小企业市场资源丰富、发展潜力巨大,对银行的贡献度随着银行风险控制能力的增强正在逐步上升,是商业银行应对金融脱媒、调整结构、增加竞争力、实现稳定发展的战略选择。发展中小企业金融业务已经不仅仅是响应国家政策的号召,而且是商业银行适应金融市场变化、寻求自身发展的内在需求。

商业银行发展中小企业业务应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建立符合小企业信贷业务特点的业务流程。小企业资金需求具有“短、小、频、急”的特点,因此商业银行信贷业务流程一方面要满足小企业信贷需求的特点,另一方面要做到风险可控。在这方面,国内有些银行已经探索出了一些成功的模式。例如,中国建设银行针对小企业信贷业务,引入工厂化的作业模式,建立小企业“信贷工厂”,并设立了客户筛选、营销管理、评价授信、信贷审批、信贷执行、早期预警等专业岗位。通过实行工厂化的流水线作业,在确保提高效率的同时,建立了前一环节始终对后一环节负责,后一环节始终对前一环节把关的监督约束机制,实现了对风险的全流程控制;通过实行“评价、授信、支用”三位一体操作模式,简化了小企业具体办理业务的手续,实现了在同一时间内对风险的全方位掌控。

2.建立适合小企业金融业务特点的激励与约束机制。由于大中小型客户在展业成本和收益之间存在较大差异,为激励员工向中小企业客户发展,建立专项考核激励制度势在必行。从历年不良贷款数据来看,中小企业不良贷款率高于大企业贷款和企业贷款平均水平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因此,建立专项问责免责制度,要研究制定符合小企业经营特点的尽职免责办法和实施细则,充分调动相关人员积极性,免除小企业客户经理的后顾之忧。同时,应针对小企业业务制定专门的激励考核机制和办法。

第10篇

对于传统商业银行而言,向小微企业提供融资支持固然可以获得较高的利息收入,但高昂的贷前调查和贷后管理成本以及明显的规模不经济降低了吸引力。因此,即便有国家针对性地出台了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的扶持政策,明确要求传统商业银行增加对小微企业贷款份额,绝大部分小微企业仍然因信用等级达不到银行要求或者无法适应商业银行冗长的审批流程,最终与商业银行的信贷支持失之交臂。这其中,除了极少数具有高成长性的企业可以获得创业投资、风险投资、天使投资等直接融资,大部分盈利不错但成长性一般的小微企业,因无法及时得到资金扩大生产规模而错失发展良机,不仅影响了企业自身的发展,也降低了整个社会的潜在经济增长速度,造成了不必要的社会福利损失。

网络借贷的出现,为真正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打开了一扇窗口。依托贷款平台丰富的线上资金来源和平台线下的贷前审查以及信用风险控制手段,网络贷款平台一方面为投资者提供了远高于传统商业银行的资金收益率,另一方面,也较为有效地满足了小微企业发展面临的嗷嗷待哺的资金需求。

网络借贷本质及其特征

本质

网络借贷是借贷双方利用互联网技术,消除信贷市场中广泛存在的信息不对称,促成信贷交易达成,因此网络借贷本质上仍然是信贷交易。与传统的通过商业银行开展信贷业务不同的是,网络信贷是借贷双方直接达成信贷交易,借贷平台仅作为信息中介参与交易过程,不承担借款人潜在的信用风险,因此网络借贷属于直接融资范畴。互联网将世界各地的计算机终端、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和服务器相互连接,形成全球性网络整体,使信贷交易双方能低成本、实时地获取全球各地与金融交易决策相关的信息。随着互联网应用范围日趋广泛,固定互联和移动互联等接入端数量越多,互联技术越发达,信息传递速度越快,网络信贷平台促进信贷交易达成的作用越强。

如图1所示,传统信贷市场中由于信贷交易双方信息不对称,信息搜寻成本高昂,资金供求双方无法及时有效获取交易信息,必须借助于银行等中介才能达成交易。这种模式增加了交易成本,同时由于供求双方难以直接沟通,市场传递过程中的信息失真也导致金融市场无法有效满足真实需求,特别是这种传统的信贷交易模式中,信贷交易双方相互分离,商业银行一方面需要向存款人支付利息成本,同时还需要承担借款人潜在的信用风险,由于风险无法有效转嫁,商业银行通常采取信贷配给对借款人进行筛选。按照古典理论,信贷市场出清时资金供求双方都能以合适的价格达成交易,但现实中由于信贷配给广泛存在,市场扭曲十分常见。

互联网大规模普及应用,解决了信息不对称导致的信贷市场扭曲行为。如图2所示,随着网络信贷平台大规模崛起,传统商业银行通过揽储、承担风险并发放贷款以完成资金交易的作用在下降。因为借贷交易双方利用互联网技术能低成本地实时了解交易对手的供求信息,消除了信贷市场普遍存在的信息不对称,有利于交易双方直接发现交易对手,在有效降低搜寻、识别以及完成信贷交易等诸项成本的同时,也直接提升了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

特征

网络借贷的快速发展,一方面得益于我国网络普及程度不断提升,借贷双方可以便捷的获得互联网金融服务;另一方面,我国信贷配给行为普遍存在,导致网络借贷存在规模庞大的真实需求。现阶段我国网络借贷对传统借贷市场具有四大创新特征。

平台创新。网络借贷是在传统信贷业务基础上进行的平台创新,资金供求双方依托互联网技术构建的借贷平台实现信贷交易。网络借贷以互联网络中虚拟的服务平台为基础向客户提供服务,不仅降低了平台的建设成本和维护成本,同时依托互联网技术,可以克服时间和空间对交易双方的限制,降低了传统商业银行营业网点设置不足给金融消费者带来的不便,同时也直接降低了商业银行传统的营业网点带来的巨大营运成本。

渠道创新。网络借贷依托互联网向资金供求双方提供信息,借贷双方通过网络借贷平台可以搜寻潜在交易对手,交易双方可以利用网络渠道快速达成交易,因而为借贷双方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资金交易渠道,提高了融资的便利性。

范围创新。传统商业银行出于规模经济考虑对借款人融资提出了较高的进入门槛,并要求借款人通过担保、抵押、质押等方式转移借款人潜在的信用风险,因此将大量潜在的借款人排除在服务范围之外。网络借贷以较低的边际成本,依托互联网技术获知借款人潜在的信用风险,减少了对借款人担保品的要求,为无法获得正规信贷金融服务的企业和个人创造了获得金融服务的机会,极大地扩大了借款人的范围。

效率创新。传统的商业银行从接受借款人的信贷申请到完成贷款资金发放需要较长的时间周期,一些机构的贷款审批周期可达60天以上。过长的信贷审核周期,不仅降低了企业经营效率,而且当借款人急需资金扩大生产规模或完成新增订单等短期扩大生产规模行为时,过长的审批周期通常意味着借款人将错失发展机遇。网络借贷依托互联网技术,可以极大提升服务效率,实现效率创新。这种创新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以简洁的服务流程,降低了资金供求双方的时间成本和资金成本,提升了服务效率;另一方面为无法获得传统信贷服务的金融消费者提供了资金融通服务行为,提升了全社会的金融资源配置效率。

网络信贷促进小微企业发展

融资门槛和融资成本高、资金可得性低一直是小微企业发展壮大过程中面临的主要挑战。长期以来央行以及金融监管部门一直在努力促进商业银行信贷资金向小微企业倾斜,如2013年央行和银监会为了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金融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明确要求商业银行小企业信贷要达到“两个不低于”的要求,即商业银行对小微企业贷款增速不低于同期各项贷款平均增速、贷款增量不低于上年同期水平。同时,央行还设立了“支小再贷款”,支持小型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和村镇银行等四类金融机构发放小微企业贷款。然而,由于小微企业数量庞大、单笔贷款规模过低,加上信息不透明、可覆盖信用风险的资产有限,因此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一直无法有效解决。网络信贷出现以来,就以其低成本、快速、风险分散和期限匹配的优势,成为我国小微企业成长壮大的重要资金来源,网络信贷也因此成为解决我国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重要渠道之一。

网络信贷增加了小微企业的信贷可得性。传统商业银行通过营业网点吸收存款,并将资金逐层归集到总行,然后在总行统一的信用风险管理制度下进行信贷资金安排。这种信贷管理模式不仅降低了资金周转速度,同时由于借款人与其风险管理部门之间信息不对称,风控管理人员难以准确界定借款人的信贷风险,最终只能通过抵押品、担保品等方式覆盖信用风险。此外,传统商业银行的吸收存款和发放贷款是两个完全相互隔离的业务流程,银行吸收存款发放贷款,虽然实现了资金从存款人向借款人的转移,但是借款人的信用风险却由商业银行自行承担,造成整个商业银行体系风险过度集中。如此一方面导致商业银行监管部门对银行进行严格的监管;另一方面,商业银行自身为了防范信用风险,也被迫对低等级的借款人实施信贷配给。

与商业银行信贷管理模式不同,网络信贷平台通过互联网募集资金,再通过互联网平台分发资金,提升了信贷资金的运用效率。网络信贷平台在资金募集和分发过程中协助投资者对借款人的信用状况和潜在的信用风险进行甄别,平台本身不承担借款人的信用风险,而是由投资者在发放信贷时通过风险溢价自主识别借款人的信用风险。这种直接融资运作模式解决了传统商业银行面临的信用风险过度集中带来的经营风险。同时,平台通过虚拟网络撮合投融资双方,解决了双方面临的信息不对称和时空的局限性,促进资金向小微企业主转移,极大的增强了小微企业的信贷可得性。

网络信贷降低小微企业的融资成本。由于信用风险集中,传统商业银行在开展信贷业务时需要满足资本充足率、法定准备金率、不良资产拨备等监管指标约束,此外商业银行为了甄别借款人,还需要采取严密的信贷审批流程,这些措施最终导致传统商业银行或者放弃对小微企业提供信贷,或者通过第三方(如小贷公司、融资性担保公司等)向小微企业提供信贷。由于小微企业巨大的信贷服务需求无法从正规的商业银行得到满足,通过非正规金融渠道获得融资成为小微企业的常态,并由此导致我国民间高利贷、典当、小贷公司等草根金融快速生长。如一些小贷公司在向小微企业提供融资时,除了收取利息,还以账户管理费、签字费、财务顾问费等多种形式向借款人收取额外的成本费用,使小微企业总体融资成本远高于传统的商业银行信贷利率。

如表1所示,2014年12月31日宁波市的小额贷款公司贷款综合利率指数显示,全部贷款余额平均年化利率为18.54%,其中上一个工作日当天新增的贷款平均年化利率为20.12%。由于缺少进一步说明,我们无法了解这一利率水平中是否包含非利息费用成本。

网络信贷融资的利率成本差异较大,国内统计数据表明,目前网络信贷资金成本最高的约为24%,最低的约为8%。由于借贷双方直接交易,这种差距一方面反映了投资者对不同融资者风险溢价不同,同时也反映了网络信贷风险定价的市场化程度。为了更好的了解网络信贷利率水平和分布状况,2014年12月,通过抽样分析方法,随机对国内主要网络信贷平台54416位线上网络信贷融资样本进行的调查统计分析显示,94.5%的网络信贷年化利率处于10%~14%的区间内,仅有1.5%的借款人融资成本超过14%。比较网络信贷和小额贷款行业发达的宁波地区利率水平可以发现,网络信贷能明显降低小微企业的融资成本,加速小微企业资本积累、促进小微企业快速发展壮大。

网络信贷高效率的资金流动增强小微企业把握机遇能力。灵活经营是小微企业发展最大的竞争优势,它要求小微企业占有充分的市场信息、良好的决策机制以及高效的执行体系。前两者是小微企业主通过长期摸索或积累而获得的内部化优势,是小微企业成长壮大的核心竞争力,但是这种核心竞争力要转换为现实的生产力,推动企业成长壮大还需要高效的执行效率,这种高效的执行效率的关键是当机遇来临时能快速获得资金组织生产经营活动。

资金不足是小微企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瓶颈,特别是当企业面临季节性或者偶然性订单时,没有及时可靠的资金来源就意味着企业无法按时履行合同,因此面对突如其来的季节性订单,高效及时的资金来源对于小微企业至关重要。传统融资渠道由于信贷审批周期长,各种风险覆盖手续复杂(如质押担保品、担保机构的确定等),从信贷申请到得到融资支持的整个流程可能需要数十天到几个月,这对于小微企业捕捉季节性订单和偶然性订单带来的发展机遇十分不利。

第11篇

关键词:利率市场化;商业银行;影响;应对策略

美国经济学家罗纳德・麦金农(R.J.Mekinnon)和爱德华・肖(E.S.Show)认为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金融市场不完全、资本市场严重扭曲和政府对金融市场的过度干预,将导致“金融压抑”,从而影响经济的良性发展;管制利率将降低资金的有效配置,导致金融机构和企业行为的扭曲,国家经济的稳定性受到威胁。鉴于此,20世纪80年代以来,许多国家开始利率市场化改革。我国从1996年放开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利率至今,利率市场化改革在不断的摸索创新中循序渐进。对商业银行而言,实现人民币利率市场化不仅会给其业务经营带来重大影响,同时也会带来各种发展机遇。2012年年初,央行行长周小川《关于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若干思考》一文中,让市场感受到了利率市场化“攻坚战”渐行渐近的脚步。2012年6月8日,央行在此前已二次扩大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区间的基础上,再次扩大贷款利率浮动区间,即将金融机构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1.1倍;将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下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0.8倍,银行将迎来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白刃战。为有效应对利率市场化给商业银行带来的挑战,商业银行应提早制定应对措施,才能决胜千里。

一、我国利率市场化的改革进程

利率体现的是金融商品的价格,本质上通常反映的是货币资金的供求关系,在1992年,我国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后,利率作为调节资金流向配置的重要手段,应该在市场配置资源的过程中发挥基础性的调节作用。为优化货币资金的资源配置,反映金融机构的定价权和客户的选择权,我国从1996年开始了利率市场化改革,2003年2月,央行提出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三先三后”路线,即“先外币,后本币;先贷款,后存款;先长期,后大额;先短期,后小额”的总体思路,基本上遵循了小步迈进,谨小慎微的渐进式路径。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大致经历了以下阶段:第一,银行间市场利率,国债和政策性金融债发行利率市场化。第二,贴现利率的市场化。第三,针对外币贷款利率的市场化改革。第四,上限放开、下限浮动的市场化试点。第五,稳步推进发展阶段。温州的金融改革试点,2012年6月8日的央行降息调整存贷上下限的浮动区间,都是国家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的信号。

现阶段,由于我国尚未实现完全的利率市场化,导致资金的有效配置能力降低,不能按需分配,银行更倾向于向有地方政府政策性支持的国有大中型企业提供资金,获得政策红利的保障,而对于经营风险相对较高,资金需求较大的中小企业紧闭大门,且大中型企业普遍以基准利率获得银行信贷资金,而中小企业获得的信贷资金价格普遍上浮30%以上,这有违市场公平原则,导致现阶段中小企业出现“资金饥渴”的现象,利率市场化的呼声愈加强烈。

二、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利率市场化能提高资金的供需平衡和需求的利率弹性,总体上消除利率的部门、行业和政策歧视,理顺被扭曲的资金配置关系,从根本上改变当前中国依靠利差获取利润的经营模式,完善中国的金融体系,但在利率市场化不断推进的同时,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传统经营模式的冲击将进一步加大。

(一)传统业务受到冲击,存贷利差缩小。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的经营能力和对风险的定价能力受到严峻的挑战。根据央行的分析报告,各银行利息收入占比基本都在80%以上。利率市场化后,一方面竞争激烈的存款市场会使存款利率上升,加大商业银行运行的资金成本;另一方面贷款市场上的激烈竞争,使得贷款利率的总体上升幅度有限,为争夺优质大客户,商业银行还会下调对优质客户的贷款利率。两重因素的叠加,会使商业银利差缩小。

(二)竞争加剧,中小银行生存状况面临严峻挑战。利率市场化以后,银行将迎来全新的优胜劣汰的竞争环境,银行将根据目标客户的资产价值,经营风险,与自身的金融产品特点,资金成本,风险控制能力等方面自主进行定价,而中小银行由于在技术网络、机构网点、产品创新等方面处于劣势,如果不能及时调整经营管理水平,将面临被市场淘汰的风险。

(三)资本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加大。随着商业银行的资本成本上升,为了追求高收益,银行倾向于把贷款投放给愿意支付高利率的借款人。而在高风险高收益的经济原则驱动下,贷款者将更偏好风险较高的投资领域,排挤了正常领域的投资,引发逆向选择的风险,同时也加大了还款风险的增加,银行的贷款质量将下降,不良贷款比重将上升。

三、商业银行应对策略

(一)创新金融产品与服务,拓展中间业务。在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过程中,商业银行应该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实现经营结构和收益结构的多元化,在发达经济体国家,中间业务收入占比普遍在40%以上,有些甚至高达70%,而我国中间银行业务不到15%,这将成为银行业利润的重大增长点。

第12篇

尊敬的印市长、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上午好!今天,镇委、镇政府邀请市领导、全市部分银行行长及我镇部分重点企业负责人相聚在此,主要目的是为了搭建一个银企沟通和联系的平台,建立一种长期稳定的银企合作机制,共同促进我镇社会经济和金融事业的共同发展。在历届党委的不断努力下,近年我镇经济总量由五年前700多万增至现在2800多万,翻了4倍,2012年,全镇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05亿元,实现了社会生产总产值29.15亿元、财政收入2800万元的奋斗目标,今年截止十月份,我镇税收完成全年任务的73%,居全市第四位。这些成绩的取得与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是分不开的,与各金融业的鼎力支持是分不开的,与企业老总对镇党委的充分信任是分不开的,借此机会,我代表镇委、镇政府,对在座各位长期以来关心支持经济发展表示衷心的感谢!

金融市场就是资本市场,而资本是现代企业的发展命脉。今天,我们希望能以此次恳谈会为契机,进一步稳固现有银企协作成果,深化银企合作方式,促进我镇经济跨越发展。下面我从三个方面来讲我对银企合作的认识:

一、实行银企对接合作,是适应宏观发展形势变化的需要。这种形势变化是多方面的,当前我国货币政策不断调整,从去年10月中央扩大内需的10项措施出台后,央行已五次降息,三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增加资金的流动性,取消对商业银行按季调控信贷规模的硬约束,合理扩大信贷投放规模。随后,几大国有商业银行和国家开发银行、农业发展银行以及部分全国性的股份制银行都较大幅度地增加了信贷投放规模,推出了一批新的金融服务产品。各金融部门只有积极适应这种新形势变化,才能抓出机遇,与企业共同发展。

二、深化银企对接合作,是实现经济跨越发展的需要。2012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52亿元,增幅18%;招商引资3.6亿元,外贸出口突破31万美元,增幅55%。全年农业总产值突破7.1亿元,递增24%;农业增加值达到4.28亿元,递增9%。这些成绩的取得,与银企合作、金融机构的支持密不可分。踏着发展的步伐,我镇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是:全镇社会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10%,达到32亿元,工业增加值增长14%以上,外贸出口50万美元,引进外资100万美元,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增长20%以上,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增至10000元,财政收入突破3000万元大关。而要实现上述目标,最重要的一环就是深化银行和企业之间的合作。

三、推进银企对接合作,是提升银行自身综合实力的需要。银行业因贷款而立,也因贷款而兴,今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沪蓉高速公路将在增设出口、全市新农村示范带建设选定、318国道段将升级改造为省一级公路、袁排公路沿线经济发展带的辐射引领空间巨大,这一系列的机遇和政策的叠加,将为提供强大的发展势能,也会使区域的发展价值得到快速提升。面对如此发展机遇,银行业只有强化金融植根于地方经济的意识,亲企、亲商、亲项目,在支持地方经济发展中谋其位、求发展。与企业交朋友,互通信息,互相信任,才能共同发展。

未来我镇将积极为企业和银行服务,既要当好银行与企业间的红娘,又要成为服务员。一是要认真实行职责。尊敬金融机构自立权,营业上不干涉,发展上多协调,政策上多支撑,具体落实市委市政府出台的各项金融鼓励政策。二是要增强信誉监管。优化投资环境,营建优越的社会信誉气氛。既要积极主动帮助企业争取信贷资金,同时也要对企业还款情况进行跟踪,支撑金融机构按期收贷收息。三是要坚持长效机制。将银企对接服务准则化、常态化,架起银企协作的桥梁,在银企之间建立起一种互信、互利、合作的优越协作关系,促进银企两边坦诚沟通,精诚协作,互惠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