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工程管理的基本知识

工程管理的基本知识

时间:2023-06-29 17:09:53

工程管理的基本知识

第1篇

【关键词】成本―质量控制 工业设计 知识管理

工业设计的方案能够直接影响设计方案的成本以及最终质量,需要严格把关,从而更好地控制成本,提升工业设计的质量。经过国内外大量的研究表明,设计阶段是最有可能实现产品成本控制的,所以在工业设计的过程中,需要对成本控制进行研究,引入先进的知识和管理体系,实现最优化设计。本篇文章主要结合当前工业设计的实际内容,对基于成本―质量控制的工业设计知识管理进行分析和研究,希望能够对工业设计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和借鉴意义。

1 工业设计知识管理的内涵及应用方式

1.1 工业设计知识管理的内涵

当前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知识已经逐渐成为了工业设计这一项知识密集型产业的重要战略资源。灵活地借助知识,利用知识,才能够实现最优化工业设计,提升工业设计的品质,保证工业设计的质量[1]。工业设计知识的管理主要分为两个方面的内容。一为知识信息化,即为对知识的收集、整理以及借助知识开展一系列的工业指导和管理工作,强调对知识的管理。二为知识价值化,即为借助原有的知识开展新的内容,挖掘新的知识和价值,强调对知识的应用和创新活动。

1.2 工业设计知识管理的应用方式

工业设计知识管理的应用主要是通过检索手段和通过系统软件等方式获取。检索手段是基于实例的推理(CBR, Case Based Reasoning)。结合案例特点,对信息进行检索和收集,提供相应的信息资源[2]。系统软件信息的获取主要是针对可规划的知识,基于知识的工程(KBE,Knowledge-Based Engineering)是这种模式的主要代表[3]。

2 基于成本―质量控制的工业设计知识管理机理

基于成本―质量控制的工业设计知识管理机理主要表现在工业设计对知识管理的需求、知识在工业设计流程中的转化这两个方面。

2.1 工业设计对知识管理的需求

工业设计活动实质上也是一种知识的创新活动,在产品设计和研发的过程当中,需要结合适当用户的需求,借助已有的知识以及其他知识的检索和获取,进行全面的整合和设计,以此满足客户对工业设计的需求[4]。

2.2 知识在工业设计流程中的转化

工业设计是一项具有高度综合叉的知识内容,涉及到多个领域和知识角度。工业设计的方案能够直接影响设计方案的成本以及最终质量,需要严格把关,从而更好地控制成本,提升工业设计的质量。经过国内外大量的研究表明,设计阶段是最有可能实现产品成本控制的,所以在工业设计的过程当中,需要结合功能分析、市场分析以及用户分析等多重分析,将知识融入到工业设计的每一个环节当中,通过结构化查询以及高级查询等方式,不断提升工业设计的质量,控制工业设计的成本[5]。

3 基于成本―质量控制的工业设计知识管理系统及其应用

基于成本―质量控制的工业设计知识管理系统对于工业设计成本的控制和质量的提升具有重要的影响,建立基于成本―质量控制的工业设计知识管理系统尤为重要。

3.1 工业设计知识管理系统的内容与技术

工业设计知识管理系统主要是由协作技术(Collaboration)、知识传播(Knowledge Transfer)、分布式学习技术(e-Learning)、专家定位(Expertise Location)、商业智能(Business Intelligence)及数据仓库技术构成。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为工业设计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在工业设计的过程当中,需要快速、充分地整合知识资源,才能够实现信息的互补,建立完整的知识资源体系,建立网际网络系统(Internet and intranet),以便于工业设计中,更好地借助知识控制成本,提升工业设计的质量。创新是工业设计的核心力量之一,也是知识管理的主要目标,需要加强对知识管理的重视程度,建立一定的企业知识资产,营造良好的知识学习氛围。

3.2 工业设计数字图像资源的应用

各类工业设计创新活动均离不开工业设计师对知识的掌握能力和灵活应用能力,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够展现出工业设计师的知识掌握能力。所以说,知识是工业设计的基础与灵魂所在,也是当前工业设计竞争中的核心力量。

以图像为载体的知识是一种主要的工业设计显性知识,当前工业设计知识管理的技术研究主要表现于数字图像数据库知识的发现技术研究。图像分类技术主要有检索技术、分类技术等等,工业设计的过程当中,可以以图片为知识载体的信息。图片信息更加直观,能够提供更为丰富的设计资源,为工业设计师提供更多的案例。这种方式有利于激发工业设计师更多的设计灵感。近些年来,基于内容的图像检索(Content-Based Image Retrieval,CBIR)逐渐受到广泛的推广和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实验效果,是当前工业设计中知识管理的重要表现之一,对于成本―质量的控制具有积极的影响。

结语

基于成本―质量控制的工业设计知识管理是当前时展的重要要求,也是工业设计理念创新的主要表现。在工业设计的过程当中,借助知识管理模式,实现知识的收集、整理以及工业设计的创新,借助知识开展一系列的工业指导和管理工作,挖掘新的知识和价值,强调对知识的应用和创新活动,更加强调知识管理的价值。

知识是工业设计的基础与灵魂所在,也是当前工业设计竞争中的核心力量,知识管理模式在工业设计成本―质量控制中的应用,可以通过建立基于成本―质量控制的工业设计知识管理系统等方式,建立完整的知识资源体系,从而实现工业设计的创新与发展,不断提升工业设计的质量,控制工业设计的成本。

参考文献

[1]林晓华.面向设计―制造―服役全周期的产品质量控制与优化技术及其在大型空分装备中的应用研究[D].浙江大学,2012,(12):1-56.

[2]殷国富,胡晓兵,成尔京,汪永超等.面向信息时代的机械产品现代设计理论与方法研究进展[J].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2011,13(09):145-147.

[3]王文龙.基于功能分解与构造整合的产品形态创新设计方法应用研究――产品创新设计服务平台应用研究之二[J].北京服装学院,2014,16(12):105-108.

第2篇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工商管理活动,是一个在遵循效益、规则、权责、人本、系统等理念基础上,通过协调组织内部利益关系和组织外部利益关系,以实现具体经济目标和社会目标的自觉过程。一般来说,在工商管理活动中,效益是管理目标,规则是管理依据,权责是管理手段。工商管理活动中,如果缺乏规则意识和依据,权责就无法落实,人本思想就会落空,管理系统也将出现紊乱,最终还会导致预期的经济和社会效益难以完全实现。从这一意义上来说,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要实现工商管理活动的科学化,必须首先实现工商管理活动的规则化。应该注意的是,在规范工商管理活动的各种规则之中,最为重要的一种显性的和刚性的规则是法律,因此,实现工商管理活动规则化过程中的基本要求就是实现工商管理活动的法治化。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对于各类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的经济法律知识的教育,使之能运用经济法律知识分析和解决工商管理活动中的实际问题,是实现工商管理活动法治化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个十分重要环节。正因为如此,目前,国内外高等学校在工商管理类专业的教育中,都趋向于将与工商管理活动有关的法律课程确定为工商管理类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专业基础课程。只是由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法律传统存在着一定的差别,不同国家和地区高校工商管理类专业课程体系中的法律课程的名称存在一定差异,例如,在英、美等国高校一般称该课程为“商法”,我国香港地区高校则称该课程为“香港商业法”。但是,总的来说,不同国家和地区高校开设的该门课程的课程性质和基本内容大致相同,不存在根本性差别。

 

我国高校工商管理类专业大多设置了经济法这门课程,但是各高校对于该课程的课程性质和基本内容的认识却不尽相同。有的高校认为,该门课程虽然在工商管理类专业开设,但是该门课程的性质是法学类专业的专业课程,所以应当将法学类专业同名课程的基本内容进行移植,才能作为该门课程的基本内容。此外,各高校对于经济法这门课程在工商管理类专业的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地位认识也存在着较大差异。有的高校将该课程视为工商管理类专业的专业课程体系中选修的专业课程,有的高校则将该课程作为工商管理类专业的专业课程体系中必修的专业课程。

 

2000年,教育部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工商管理类专业课程结构及主要教学内容改革研宄”课题组,对经济法这门课程的性质,以及在工商管理类专业的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地位进行了深入研宄,确认经济法这门课程是高等学校工商管理类专业必修的核心课程(专业基础课)。目前,虽然对于经济法这门课程在工商管理类专业的专业课程体系中的性质和地位的认识已经确定,但是,我国工商管理教育界对于该门课程的课程建设的理论和实践研宄还是较为薄弱的。其表现:一是对于该门课程的基本内容的研宄还欠深入,二是对于该门课程特有的教学方法的研宄也很不足。这种情况,不仅严重影响了各高校工商管理专业该课程的教学质量,也制约了我国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因此目前较为迫切的任务是,在对该课程基本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深入研宄的基础上,要深化课程基本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促进我国高校工商管理类专业教育培养“高素质、宽基础、懂经济、知法律、会管理、善创造、能应变”的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目标的实现。

 

二、工商管理类专业经济法课程基本内容的改革

 

工商管理类专业经济法课程与法学类专业经济法学课程,虽然在课程名称上仅有一字之差,但是这两门课程的课程性质和设置目的是完全不同的。前者在课程性质上属于工商管理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其设置的目的是使工商管理类各专业的学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能够掌握与工商管理活动密切相关的有关法律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培养其分析和解决工商管理活动中具体问题的能力。后者在课程性质上属于法学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其设置的目的是使法学专业的学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能够较为系统地掌握经济法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培养其分析和解决司法实践中各种具体问题的能力。由于经济法课程与经济法学课程的课程性质和设置目的不同,因此这两门课程的教学要求和基本内容也是不相同的,不能简单地将经济法学课程的教学要求和基本内容移植于经济法课程之中。当前,有必要以经济法课程自身的课程性质和设置目的为根据,以从事工商管理类专业工作的实际需要为原则,在充分考虑法律科学与管理科学、经济科学的关系的基础上,对经济法课程的教学要求和基本内容进行改革,从根本上改变目前该课程的教学与工商管理类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相偏离的状况。

 

工商管理类专业课程经济法基本内容包括部门法意义上的经济法,但远远超出经济法这一部门法的范围。其基本内容涵盖经济法、民法、商法、行政法、劳动与社会保障法等多个法律部门以及国际民商法等学科领域与工商管理活动密切相关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具体来说,工商管理类专业经济法课程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导论,介绍法理学基本知识、民法基本知识、经济法基本知识。第二,市场主体部分,介绍公司法、合伙企业法、个人独资企业法、外商投资企业法、企业破产法等具体法律制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第三,市场行为规制部分,介绍合同法、票据法、证券法、反垄断法、反不正当竞争法、产品质量法、消费者权益保障法、知识产权法、会计法、审计法等具体法律制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第四,宏观调控部分,介绍财政法、税法、金融法、国有资产管理法、价格法等具体法律制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第五,劳动与社会保障部分,介绍劳动法、社会保障法等具体法律制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三、工商管理类专业经济法课程教材和教学方法的改革

 

当前,我国各高校使用的工商管理类专业经济法课程教材普遍存在的问题:一是该门课程教材的名称不统一。有的称为“经济法学”,有的称为“经济法学概论”,没有体现该课程的课程性质和设置目的,也与法学类专业经济法学教材的名称难以区别。二是该课程教材的内容与工商管理类专业其他核心课程的内容缺乏清晰的逻辑联系,仅仅是对与工商管理活动有关的各种法律制度的简单罗列,并且教材中各种具体法律制度的介绍“各自为政”,“深浅不一”。三是该课程教材的内容所体现出来的是一种“并不完全法学的思维逻辑”,而且也未符合工商管理类学科所特有的思维逻辑,教材内容的表述没有考虑工商管理类专业学生的认知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工商管理类学生学习该课程的难度。四是该课程的教材内容的介绍一般都是简单地从概念到概念、从原理到原理的逻辑上的归纳和演绎,缺乏相关法律条文的导入和实际案例的解析。

 

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重新编写该门课程的教材。首先,应当将工商管理类专业的经济法课程的教材定名为“经济法律概论”,以体现该课程的课程性质,使之鲜明地区别于法学类专业的“经济法学”教材。其次,要构建一个较为完整的与工商管理活动相关的法律知识的体系,以使之与工商管理活动相关的各种具体法律知识融为一体,相互支撑,相互衔接。第三,教材的表述应当“深入浅出”,体现工商管理类学科所特有的思维逻辑,符合工商管理类专业学生的认知特征,使工商管理类学生能够较快地掌握教材的基本内容。第四,该课程的教材还应当将法律条文、法理、实例联接成一个契合体,让学生在了解相关法律条文的基础上,理解相关的理论和知识,并且通过实际案例的分析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该门课程的教学方法也必须在原有的课程教学方法的基础上进行创新。长期以来,在高等学校工商管理类专业经济法的教学活动中,教师习惯运用的是“一言堂”式的传统讲授教学法。近年来,各高校的经济法课程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对传统讲授教学法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扬弃,开始实施案例教学法。但是,目前教师在实施案例教学法的过程中,只是简单地将案例置于讲授的内容中,作为辅助讲授内容之用,并非以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为目的,没有达到案例教学应有的效果。因此,要充分吸纳传统讲授教学法、自学指导教学法、讨论教学法等教学方法的合理内核,对传统讨论教学法进行改造和创新,使之成为工商管理类专业经济法课程所特有的教学方法。

第3篇

关键词:胜任素质模型 课程体系 改革 工商管理本科专业

近年来,随着社会对工商管理人才需求的旺盛,工商管理专业已成为各高校设置率最高的专业之一。目前全国共有522所本科院校设立了工商管理类专业,以二级学科开设工商管理专业的院校也达到了300多所,这还不包括各类民办院校。

专业的大发展导致了该专业的培养对象及规模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同时社会对高校毕业生的知识、能力及素质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但是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却未能及时跟进,这使得本专业学生的知识能力及素质与社会需求存在脱节,直接导致了高校的“就业难”现象。与此同时,很多企业却难以招聘到合意的人才,加之各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趋同,进一步加剧了“就业难”与“招聘难”的矛盾。因此如何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立足自身特色,解决目前工商管理人才培养中的人才缺乏核心竞争力,易受跨专业求职者威胁、所学方向与企业职能化职位的不相匹配、重理论轻实践等问题,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寻求破解“两难”困境的方法,是一个重大而迫切的问题。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重要部分,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工商管理专业通过引入胜任素质模型对本科课程方案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改革方案。

一、胜任素质模型在教育改革中的应用

胜任素质模型(competency model)是指为完成某项工作、达成某一绩效目标所要求的知识、技能、能力和特质等一系列素质要素的组合,包括不同的动机表现、个性与品质要求、自我形象与社会角色特征以及知识与技能水平,是近年来心理学、教育学、组织行为学与人力资源管理领域探讨的热点问题。胜任素质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古罗马时代,当时人们就曾通过构建胜任剖面图来说明一名优秀的罗马战士的属性。1973年,哈佛大学教授戴维·麦克里兰(David·McClelland)关于“胜任素质运动”的研究成果,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践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和一种更有利的工具。

以胜任素质为基础的教育(competency based education,CBE)是加拿大教育家提出的一种职业技术教育模式,目前已成为国际上较为流行的教育模式。基于胜任素质进行工商管理专业课程设计研究,为企业在招聘工商管理类学生时提供科学标准的素质测评模型,同时为学校基于行业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提供参考,也帮助学生进一步明确素质能力提升的目标。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 20 世纪 80 年代提出, 21 世纪教育的中心特征是发展素质教育,在教育目标中要体现对“人格”的培养,素质教育与传统教育的目标层次正好相反。如传统教育目标层次结构为:知识、实用技术、态度和技能;而素质教育目标层次为:态度和技能、实用技术、知识。其中人格,即非智力因素成为素质教育追求的目标,这一理念正是素质模型在教育领域的具体应用。

国内一些高校和学者已经对素质模型在教育改革中的应用问题进行了有益探索,如郑州大学西亚斯学院的学者就已经构建了基于会计专业的素质模型并进行了相应的课程体系改革(柳东梅,2010)。东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在对其现有课程体系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基于胜任素质模型的工商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建议(贾建锋、马钦海等,2011)。

二、工商管理本科专业胜任素质模型的构建

建立素质模型是一项系统性、专业性的工作。该模型经过30多年的发展,其构建方法有很多,最常见的主要有五种:行为事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演绎法、评价中心法、专家小组法和外部标杆法。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工商管理专业在资料收集以及与MBA学员、校外重要校友交流的基础上,通过企业人员访谈,采用行为事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专家小组法,总结归纳出用人单位通用的一些素质要求。

以往的很多研究中已经对工商管理本科专业学生所需具备的素质进行归纳和整理,但是这些素质的概括往往没有结合用人单位所在的行业背景。本研究在参考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基于会计专业的素质模型并进行了相应的课程体系改革,柳东梅,2010),结合了学院及学校的建筑及房地产业背景以及本专业的学科积淀对该专业学生的素质要求,也结合了房地产行业的用人要求和特点,通过对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工商管理本科毕业生的在校表现与职业发展状态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对该素质模型进行了检验与修正,最终建立如图1所示素质模型。

素质层级 内容

知识 通用知识——数理知识、人文社科知识

专业知识——包括专业基础知识、专业应用知识、

关联知识——学科相关知识

能力 以英语及计算机应用为主的基本技能

行业基本技能

专业技术与管理能力

经济评价与决策能力

法规与合同管理能力

初步创新与研究能力

人格 自信

无所畏惧

责任感

合作精神

执着追求——对所从事的工作始终保持较大的兴趣

图1 工商管理本科专业素质模型

三、胜任素质模型在课程体系改革中的应用

1.知识素质培养方面

在知识素质培养中,应注重良好的知识结构的建立,为此要特别强调基础知识和关联知识在整个知识体系中的基础和桥梁作用。

从工商企业管理实践来看,其在知识和能力上的需求具有两大显著特征:一是综合性,二是应用性。在课程体系改革中,该专业坚持管理学科培养要求与行业需求相结合;坚持知识、能力与素质教育相结合;坚持现实管理实践与人才培养的前瞻性结合;提出了课程设置“宽专交”的原则,即基础知识面宽、专业知识面专、知识的交叉渗透性强。根据上述指导思想,提出了“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职业迁移课程及训练”的循序渐进、逐步深入、迈向职业阶梯的课程体系:

项目投资决策方向模块包含建设项目评估、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投资风险管理、项目后评价等课程;房地产营销策划方向模块包含房地产项目策划、房地产市场调查、房地产预测、房地产估计、消费者行为等课程;运营管理方向模块包含质量管理、招投标管理、采购与供应链管理、成本控制、生产计划及管理等课程;人力资源管理方向模块包含薪酬管理、人员素质测评、员工激励与绩效考核、员工培训方案设计、劳动争议处理实务等课程。职业迁移模块课程的教学以系列讲座、课程学习和专题研讨的形式进行。在整个课程设计中,每学期都设置了专业外语课程、双语教学课或美方教授的访问授课,坚持四年英语学习不间断,计算机学习不间断。

2.技能素质培养方面

技能素质属于更高层次的素质,决不能被知识素质简单代替。课程体系设置,只是从人才的知识需求出发而进行的课程配置,而人才培养的最终目标是形成具备知识和知识应用技能,并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人才,这一从知识到人才的转化过程,需要全方位科学化的教学模式来保障。

我校工商管理专业在加强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实践教学的思想指导下,不断研究教学规律,逐渐形成了“4个教学阶段+6个课程平台+9个能力训练模块”的特色教学模式。所谓“4阶段”是指课程学习经历“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职业迁移课程及训练”的四个循序渐进、逐步深入、迈向职业阶梯的课程类型;“6平台”是指课程体系赖以建立的6大平台课程:包括基本素质与技能、行业技术、经济、管理、法规及职业素质等6大平台;“9能力”是指课程体系中所涵盖的专业基本技能、经济评价能力等9种技能训练。如图3所示。

3.人格培养方面

在麦克利兰的冰山素质模型中,冰山水面以下的部分,即角色、自我形象、品质与动机等属于人格的范畴。具有健全的人格对大学生应付调整、自我发展方面十分重要。在课程建设上,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管理学院着重加强针对人格方面的培养,提高了人文社科内容在课程体系中的比重。

同时在授课方式上也进行了较大改革。按照知识掌握及实践与创新能力的培养规律,设置了四个在知识应用综合度以及应用深度、难度要求上层层递进的实践教学环节:实验、课程设计、实习、毕业设计。其中实习环节又包括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三个细化环节,来培养学生的基础与认知能力、基本应用技能、综合应用能力和初步创新与研究能力。除此之外,实践教学环节旨在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决断力、责任感以及合作精神等人格方面的素质。为了达到预期的培养效果,学院还设置了内容丰富、极具特色的第二课堂,作为第一课堂实践教学的有效补充。如图4所示。

4.课程改革效果

我校工商管理专业的毕业生以其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全面发展的综合素质,多年来一直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先后有多名毕业生被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中国银行、中国工商银行、浦发银行、万科集团等世界和全国著名企事业单位录取。

四、结语

通过对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工商管理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与企业需求、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的调查研究,认为将胜任素质模型的思想引入到课程设置当中是解决“就业难”与“招聘难”的有效方式。该课程改革前期效果显示,我校2009级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在全国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整体签约状况良好,多名毕业生被中海地产等知名企业录取。需要说明的是,本文虽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工商管理专业为例进行研究,并不排除其研究结论适用于其他专业,但其适用的有效性需进行进一步探讨。总之,在研究或采取某种课程体系时,必须坚持从本校特色出发,结合自身办学特色以及社会需求对课程体系进行创新。工商管理本科专业的改革之路任重道远,新的课程体系需要丰富的教学方式辅助配合才能发挥更佳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王坤.工商管理专业特色问题探讨[J].管理观察,2008(13)

[2]张文彬.胜任素质模型在校园招聘中的构建与应用——以建筑施工企业为例[J].案例与技术,2005

[3]贾建锋,马钦海,关志民等.基于胜任特征模型的本科专业课程设计研究:以工商管理专业为例[J].管理学报,2011,8(10)

[4]MCCLELLAND DC.Testing for Competence Rather Than for Intelligence[J].American Psychologist,1973,28(1):1-14.

第4篇

关键词:BIM技术;工程管理类专业;全生命周期;信息化

一、引言

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InformationModeling,BIM)技术通过数字化手段,在计算机中建立一个虚拟建筑,该虚拟建筑会提供一个单一、完整、包含逻辑关系的建筑信息库。BIM是以从设计、施工到运营协调、以项目信息为基础而构建的集成流程,它具有可视化、协调性、模拟性、优化性和可出图性五大特点。BIM技术对建筑领域来说,是继CAD以后第二次技术性“革命”,是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的产物。我国住建部继“十二五”期间提出加快BIM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后,2016年住建部《2016-2020年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纲要》再一次明确提出“十三五”期间建筑业信息化是建筑业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2017年2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7]19号文),加快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在规划、勘察、设计、施工和运营维护全过程的集成应用,实现工程建筑项目全生命周期数据共享和信息化管理。在住建部相关政策引导下,全国十几个省市地区已经在推进BIM技术在本地区的发展和应用,相继出台了相关BIM技术应用指导意见,全面贯彻落实住建部发布的BIM技术相关指导政策。建筑行业BIM技术应用即将飞速发展。

二、工程管理类BIM技术人才培养的必要性

BIM最早源于欧美国家,是信息化社会的产物,为满足信息化建设的发展需求,世界各国政府都在致力于BIM相关政策、标准的制定与BIM技术的应用和推广。目前我国建筑领域从政府到业主方都在积极推动和应用BIM技术,随着BIM技术的成功落地必然从点到面逐步替换现有的工程项目管理工作模式。高等教育作为培养工程管理专业人才的摇篮,必须承担起建筑行业BIM发展所需人才的培养重担,跟上BIM在行业发展的步伐。工程管理类专业教育必须面对教育模式的转型问题,即通过工程管理类专业BIM教育改革,根据行业BIM工程管理人才培养需求从传统的基于二维图表教学、单纯的软件技能教育(包括CAD、工程造价软件、工程项目管理软件)等向以建筑信息系统或者建筑工程大行业大数据大平台为核心的工程管理技术和管理教育模式转变。结合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使BIM技术在基建行业深度融合,与国际接轨,需要我国高等教育及时调整,从课堂教学到实践环节重视工程管理类专业BIM技术人才的培养。

三、工程管理类专业BIM技术人才培养现状分析

被誉为建筑业变革革命性力量的BIM,已得到全球范围建筑业界的广泛认可。但大多院校现有的工程管理、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主要是根据原有的专业目录设置的。随着信息技术在土木施工、管理中的日益广泛应用,我国工程管理专业国际化人才的培养现状显现出不足,与社会发展、企业需求等很不适应。本文基于BIM在工程全生命周期的应用,以培养实践能力和BIM技术应用能力的人才为目标,运用系统工程的思想,探讨工程管理类专业理论课程与实践教学的改革。国内外高校通过课程、教学方法和培养模式等的改革,探讨工程管理类专业BIM人才培养与行业发展需求的有效对接。国内BIM在工程管理类专业教育改革的研究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基本分为两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关注专业建设,比如BIM介入高等院校工程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研究;第二个层面是关注课程建设,主要有两种途径:一是单独开设BIM课程,二是将BIM融入一门或两门课程中,这两种途径的课程建设重点向学生介绍BIM基本概念和BIM软件的操作使用,而忽视了BIM在项目整个生命周期中产生的作用。目前BIM人才的培养存在如下问题:(1)BIM对教学资源(软、硬件)要求较高,BIM教学短期内难以在高校中大量推广,还需深度的校企合作。(2)BIM师资力量短缺,BIM的知识体系是跨专业的,需要多个教师协作完成,受各教师的BIM应用水平的限制,专业知识体系的衔接和配合难度较大。(3)各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特色不同,且BIM知识体系在专业知识内的覆盖范围和学习要求也有很大的差异,配套的BIM教学资料和教学案例资源较少,需要编制适合自己专业特色的培养目标的BIM教材体系。(4)在现有课程体系中融入BIM技术,增加了学生学习的难度。(5)现有专业的培养方案经过多年的修改完善,各类课程的教学模式已基本固定,很难压缩课时,提供部分课时给BIM的课程内容。(6)BIM不是某一特定的软件,而是一系列软件技术的统称。按照现有的教学基本规律,如何把复杂的BIM知识体系进行分解,融合到工程管理类专业各年级的课程体系中,形成有机的知识体系是比较困难的。

四、工程管理类BIM技术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1.BIM技术与工程管理类专业相关课程的联系。文章将工程管理、工程造价等相关专业统称为工程管理类专业。BIM技术不是某一个特定的软件,它包含了基于BIM的建筑设计、结构设计、绿色建筑(节能、日照)分析、设备设计、三维算量与清单计价、项目管理与招投标工具、工程虚拟施工、AR/VR仿真等各项技术。目前,工程管理、工程造价专业课包含工程技术、经济、管理和法律法规等四大知识体系课程。由于目前国内尚未有与BIM相关的法律法规,所以可以与BIM相关的课程涉及工程技术、经济和管理类的课程。工程技术类课程包括工程制图与CAD、建筑构造与识图、工程力学与结构、建筑设备工程、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等;经济类课程包含工程经济学、工程计量与清单计价、建筑项目评估课程等;管理类课程包括工程项目管理、工程造价管理等课程。综上分析,BIM技术与工程管理类专业课程存在着一定的对应关系:可以借助BIM的三维建模技术辅助工程制图与CAD、建筑构造与识图、建筑设备工程等课程的教学,相比原有的基于二维的平面图纸教学更直观,能够提高一定的教学效果;将BIM的4D(3D+进度)、虚拟施工、碰撞检查技术融入土木工程施工技术、施工组织等课程中,能够协助学生认知工程项目的完整建筑过程,理解不同专业的施工顺序、施工方法、施工方案制定等问题;工程项目管理、工程造价管理等课程可以基于BIM4D、5D技术进行进度、成本的动态分析,能够更直观准确的编制成本进度计划;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可以直接应用基于Revit的三维算量进行授课。

2.工程管理类专业课程与BIM技术融合模式分析。(1)以BIM3D技术辅助部分理论课程教学,培养学生BIM技术的认知能力。BIM技术人才的培养是需要循序渐进的,需要通过构建系统、全面的BIM教育方法,加强BIM教育已经成为大学课程改革的核心。首先应让学生认知BIM技术,在大一大二阶段的理论基础课教育中植入BIM技术,借助于三维模型平台,在工程管理学科专业的基础核心课程(如工程制图与CAD、房屋建筑学、建筑设备等)讲授中渗透部分BIM技术,即可以解决传统基于二维平面教学所带来的直观性弱、学生不易理解空间结构的问题,又可以让学生认知BIM技术,体会BIM技术的三维可视化的优势,引导学生掌握BIM技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在原有的课程设计基础上,新增部分BIM三维模型设计建模任务,培养学生BIM软件的应用和基本建模能力。(2)构建BIM教学平台,实现工程管理类专业知识的系统化。随着BIM技术在建筑设计、招投标、施工、运营等全生命周期深入的应用,BIM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价值体现的越来越明显,未来的BIM工程师必须有能力实现项目全生命周期的信息化管理,应用BIM技术进行上下游各个企业间的沟通和交流。因此,BIM人才的培养绝对不是一两门软件的学习,而现有的工程管理类专业,技术、经济和管理类课程各任课教师互为独立,“各自为政”,课程内部联系不紧密、不系统,无法实现各课程知识间的相互贯通、递进,学生学习BIM知识不系统,或只重视软件的学习,毕业后很难适应行业对工程管理BIM人才的需求。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就是利用BIM的数据集成平台,以BIM应用实践案例为依托,进行课程体系的构建,相关知识单元和知识点通过案例工程进行融合,突出BIM全生命周期的应用价值。从而实现BIM人才培养模式从简单的建模能力到初中级的应用,系统性的学习后,再经过企业的实践锻炼,逐步发展到能够进行业务集成的高级BIM管理人才。(3)基于BIM技术构建“虚实结合”的实践教学模式。工程管理类专业具有明显的综合性、逻辑性、技术性和实践性特点。工程管理类专业4大知识体系间联系较少,这就造成了学生对知识的整体把握和融会贯通能力差,很多高校也认识到这一点,大多通过实践教学环节(如实验、实习、设计等)来提高知识点的融合,以保证人才培养的质量。但受校外工程现场实习存在重大安全隐患,一般建筑企业不愿意接受大规模实习,且各个工程的规模、进度、管理模式不一,而校内实践教学条件又有限等因素的影响,造成学生无法完成完整工程的实习,实践教学环节效果不理想。BIM技术的到来,给高校的建筑类专业生产实习开拓了一条新的思路,“理实一体化,虚实结合”的实践教学模式,很多高校在校内现有的实训基地建筑物内融入地基、主体、屋面、装饰、施工管理等尽可能多的节点知识构成建筑的实体模型,再借助于BIM的虚拟施工、漫游检查等信息化技术手段,打造“虚实结合”的综合实训基地,学生即可以通过实体模型掌握节点知识,又可以通过BIM虚拟施工技术还原施工现场,从而解决了工程管理类专业实践能力不足的难题。

五、基于BIM的工程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措施

工程管理类专业BIM课程模式有多种,如单一开设BIM课程模式,多课程融入模式和毕业设计模式。

1.BIM课程教学目标的确定。通过对BIM人才培养模式的分析,结合工程管理类专业的现状,可通过单独开设BIM课程、与现有课程知识点相结合、综合毕业设计等形式,达到以下教学目标:(1)通过融入BIM技术的相关理论课程的学习和聘请行业有经验的BIM专业人员讲座,使学生了解建筑业BIM的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理解掌握BIM技术的必要性。(2)了解BIM在项目管理中的全过程全生命周期的应用流程,掌握基本建模方法,重要软件的使用方法;实现仿真施工、模拟工程管理活动,以及进行空间冲突管理、进度管理、成本管理等。(3)通过BIM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综合训练,提高BIM综合知识应用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协作的能力、实践能力。课程教学目标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一致的,各高校工程管理类专业的人才培养特色和目标是不同的,各院系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形成自己的BIM课程教学目标。

2.工程管理类专业课程内容重组和结构优化。一般工程管理类专业课程体系一般分为通识、专业和实践课程,本文重点对专业和实践课程应用BIM技术做相关研究。专业课程分三类:(1)专业群基础核心课程。专业群基础核心课程提供建筑类专业群的基础学科知识。包括工程制图与CAD、建筑构造与识图等,结合BIM技术可以将工程制图与CAD课程中加入Revit建模知识讲解,或者单独开设BIM基础建模课程;在房屋建筑学中引入BIM三维模型辅助教学。(2)专业基础核心课程。专业基础核心课程提供比专业群基础核心课程所涉及内容更广、更宽的专业基础课程,包括技术、经济、法律法规等内容。如工程结构、土木工程施工、建筑设备工程、法规与合同管理、工程计量与计价等课程。结合BIM多阶段数据集成的特点,对于工程结构、土木工程施工、建筑设备工程的教学可采用三维模型透视、虚拟施工来讲解;工程计量与计价采用基于Revit的三维算量与工程计价。(3)专业教育核心课程。专业教育核心课程是培养专业的核心技能,提供相关专业的学科知识。结合BIM的4D(3D+成本)技术融入工程造价管理课程,进行基于BIM的施工成本管理;将工程项目管理基于BIM5D(3D+成本+进度)技术进行项目施工阶段的劳务、材料、设备的需求计划,材料采购计划,工程量提取,进度款结算等5D管理。理论课程融入BIM学习的根本目的在于解决实践应用问题,结合BIM技术将现有的课程实践教学与BIM相结合。通过实践课程建立的BIM模型为基础,在专业课程体系中进行“纵向”整合,将多门相关、相似的课程有机联系在一起,强化教学工作中课程体系的完整度与一体化程度。例如:工程制图与CAD、建筑构造与识图、工程结构、建筑设备、工程计量与计价、工程造价管理、工程项目管理学等多门课程在同一个工程项目的信息化模型下展开实践教学工作,将覆盖项目全寿命周期的信息数据汇聚在一个模型中,在不同的课程中多角度利用,教师即可以实施多元化的教学手段、简化教学工作、提高教学效果的同时,也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利于BIM人才培养机制的建立。从而达到学生对专业课程甚至基础课程学习的应用性。

第5篇

一、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酒店管理专业课程体系

课程开发是规划育人方案的教育活动。工作过程是“在企业里为完成一件工作任务并获得工作成果而进行的一个完整的工作程序”。职业活动的工作过程是多种多样的,职业教育不可能把所有的工作过程搬到学校。工作过程导向课程开发的参照系是工作过程,但并非所有的、原生态的工作过程,而是从职业群中归纳整合出的典型的职业工作过程。一条可选择的工作过程导向课程开发路线是对实际的工作任务进行分析,得到整合的工作任务归纳,转换成学习性的工作任务归纳,设计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组织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资源建设。姜大源研究员把工作过程归纳为在控制与反思基础上的咨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六步工作程序,准确地描述了工作过程的轨迹,科学地演绎了德国劳耐尔教授等还认为的工作过程“是一个综合的、时刻处于运动状态但结构相对固定的系统”的内涵。工作过程导向课程以工作过程“六步骤”为导向,为职业教育的实施提供了一个基本模板。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的设计应该真正以学生为中心,以典型工作任务的实施为教学主线,以过程性知识为主、陈述性知识为辅,即以实际应用的经验和策略的习得为主,以适度够用的概念和原理的理解为辅。必须按照工作过程来序化知识,将陈述性知识与过程性知识整合,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整合,让学生在完成工作任务过程中形成直接经验,从而掌握融合于么教,特别强调在“做中学”,即学生的知识和能力都是在完成特定工作任务的过程中获得。基于工作过程的酒店管理课程设置过程如下图所示:

二、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整合酒店管理专业课程体系

以就业为目标,确定以高档酒店、茶艺馆为职业岗位进行分析,分析其所需的理论知识传统的酒店管理专业强调理论课程体系的完整性、系统性,学生将很多时间花在学习管理理论的历史沿革、管理方法的原理等。这很容易造成学生走上工作第一线后只知道“为什么”,却不知道“怎么办”,所以在理论课程设置时要突出“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须、够用为度,以掌握概念、强化应用为重点”。例如,将“管理学原理”这门课与“饭店管理”等相关课程进行整合。让学生更紧密地将管理原理和岗位管理的实际相结合,使生硬的理论条目更加生动、鲜活。酒店管理专业要求学生必须具有一定的部门管理能力和饭店服务技能,包括与人的沟通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等。1、知识:饭店前厅部的机构设置、运营控制,前厅部销售及销售管理,前厅部的服务及服务质量管理;客房的设计,客房设备和客用物品的配备及管理,客房部清洁设备和清洁剂的配置与管理,客房的清洁保养,客房部对客服务,客房部的安全管理,客房部的人力资源管理;餐饮部组织机构设置和餐饮经营环节,菜单设计,餐饮服务及服务质量管理,餐饮设施设备的使用与保养,原料管理,宴会部运行与管理,餐饮营销;餐饮部人力资源管理;2、技能:饭店的总体和部门(餐厅、客房、前厅、营销、财务、人力资源等部门)管理能力,市场开拓能力,服务意识及服务操作技能(前厅、客房、餐厅等)。3、态度: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个人品质、人际关系能力和团队精神等情商因素。

三、从岗位需求出发构建强化学生实践能力的实践教学体系

(一)实践教学体系的要素分析

实践教学体系应该反映酒店管理专业重应用的培养目标,体现酒店行业对应用性人才的需求特点。酒店行业是一个服务性行业,不论是饭店还是其他企业,时时刻刻面对来自世界各国或各地的客人,具有外向性特点,对人才有基本的行业素质要求;酒店经营包含了住、食、购、娱等各个方面,要求人才必须具备与行业发展相适应的知识和能力,这就决定了酒店管理专业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和实践性。因此,旅游教育必须建立与行业特点相适应的实践教学体系。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由行业基本素质、行业基本技能和综合运用能力三部分组成。行业基本素质——酒店业是服务性行业,对客服务过程中,从业人员必须具备一些基本的行业素质,服务意识、沟通能力、外语应用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一定的写作能力——全程进行培养。行业基本技能——职业教育的基本技能训练,是学会生存的基础。包括饭店服务技能(包括前厅、餐饮、客户三大块)、茶艺服务技能、礼仪训练等——随课程教学进行训练。综合运用能力——主要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独立工作的基本素质,培养学生富有创造力地吸收和运用新知识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公关能力、管理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校内综合活动和校外实习相结合进行。

(二)实践教学体系的教学模式

熟练的操作技能或现场解决技术问题的能力是职业教育课程内容的重心所在。根据酒店管理专业的特点,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应从三方面着手:首先,时间上采用集中时间与分散时间相结合。充足的学时是实践教学的必需保证,根据理论教学进度安排相应的实践教学。集中时间主要指每学期集中操练型实习(2-4周)和毕业前生产实践型实习(24-32周)所用的时间。分散时间指每学期课间认识型实习、假期社会接触型实习等所用的时间。总体学时比例上理论课余实践课要达到1:1。其次,空间上采用校内与校外相结合。校内模拟实训中心主要安排认识型实习以及模拟环境下的技能演练型实习。校外实习基地主要安排见习和生产实践型实习。第三,方式上采用体验与操作相结合。体验方式是让学生通过直观教学、实地参观、短期参与行业活动等方式对所学专业有基本的了解与认识。操作方式则是让学生到企业与员工同工作、同生活一段时间,真正参与行业工作,真实感受行业氛围。4、细化岗位分工,探索酒店管理专业整体的“宽基础、多方向”集群式模块课程体系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学制一般为三年,集群式课程设置分为两个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阶段。第一阶段(前三个学期)即“宽基础”阶段所学内容整合为从事酒店行业所必备的知识和技能。第二阶段(后三个学期)即“多方向”阶段所学内容针对酒店行业某一特定领域或岗位群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并以技能为主。学生在第一阶段的学习结束后,能根据自己的特长和兴趣对第二阶段的模块加以选择,也使学生毕业后在就业市场中有较高的应变能力,还为今后的转岗或继续教育奠定了基础。如,在学习了酒店管理、公关礼仪、茶艺、等通用课程后,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特点和兴趣选择酒店管理、茶艺服务、茶艺馆经营等不同的方向,只要修够规定的学分便准予毕业。

综上所述,从工作过程导向展开专业课程设置的探讨是高等职业技术学院进行课程改革的一条必由之路。它突破了传统的基于理论知识储备的课程体系,按职业能力分析——专业课程设置——课程教学设置等步骤开发出来的课程,其内涵不是理论导向而代之以行动导向。课程内容渗透工作内容,学生由获取知识转向能力培养,是体现高职教育特色的优选方案。

本文作者:何瑛吴建华工作单位:甘肃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旅游学院

第6篇

关键词:土木工程;工程管理;辅修专业

最近几年国民经济飞速发展,伴随着国家基本建设整体投入的加大,我国土木工程领域的发展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时对土木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社会和企业对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的要求不再是培养单一的技术型人才,而是熟悉工程项目管理工作、适应企业结构调整要求、能够打造精品工程的复合型专业人才。土木工程专业复合型人才,就是既具备土木工程专业技术知识,又拥有经济、法律、管理知识,会设计、懂施工、善管理的能够实施土木工程建设全过程管理的合格人才。面对目前的新形势,普通高等院校土木工程本科专业开设工程管理辅修专业,提出了“土木工程+工程管理”复合型专业人才培养的一种新模式,以满足社会和企业对土木工程专业人才的实际需求。

一、单一土木工程专业从业能力的限制

1.土木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能力结构

2011年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颁布了由高等学校土木工程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制定的《高等学校土木工程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以下简称《规范》),再次申明了土木工程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土木工程学科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经过工程师基本训练,能胜任房屋建筑、道路、桥梁、隧道、铁道等各类工程的技术与管理工作,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宽广的专业知识,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能面向未来的高级专门人才。

毕业生能够在有关土木工程的勘察、设计、施工、管理、研究、教育、投资和开发、金融与保险等部门从事技术或管理工作。

《规范》要求土木工程本科专业的学生除了应该具有一定的知识结构和人文、科学与工程的综合素质外,还应具有一定的能力结构,即应用工程科学的能力和具有较强的解决土木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目前我国普通高等院校土木工程专业的毕业生,显然还不能完全具备上述能力。

2.学校培养和社会需求之间的差距

普通高等院校土木工程本科专业的毕业生,最近几年除一部分学生考取硕士研究生选择继续深造之外,其余的毕业生80%左右选择到建设施工单位就业,学生毕业后将直接从事施工企业的技术、管理与经营工作。通过对历届毕业生的走访调查,发现毕业生一般都能够胜任土木工程技术层面的现场施工技术工作,却很难在短时间内适应企业的管理决策层面的工作,这种情况已不能满足自己“先技术、后管理、再创业”的职业生涯规划要求。

对用人单位的调查显示,企业目前对掌握多种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复合型人才表现出很高的渴求度。现在企业在招聘大学生时非常看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学生一旦进入企业,可能刚开始做的是工程设计或施工现场的技术工作,但是如果毕业生技术工作过硬同时又懂经营管理,经过一定时间的实践锻炼,企业必将把他培养成中层管理人才。这样的学生潜力更大,发展空间也更广,也更能适应企业的发展和需求。

在工程建设的具体实施过程中,技术、经济和管理各方面专业知识联系紧密、相辅相成。作为一名合格的专业工程师,即使专门负责某项技术工作,在实施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要考虑节省成本、控制进度、满足合同要求等相关因素。目前我国普通高等院校土木工程本科专业教育普遍面临培养模式单一、专业面过窄、课时压缩、缺乏个性等问题,培养的土木工程专业毕业生知识结构比较单一,能够成为某一个技术领域的专家型人才,却很难适应现代化工程管理的需求。

二、选修工程管理辅修专业的优势

土木工程专业的毕业生在基层工作一定时间,夯实工作基础,就有可能进入企业管理层,或者成为项目经理。此时需要从宏观层面管理整个工程,除考虑技术因素外还需要考虑项目的资金链和组织管理。选修过工程管理辅修专业的学生和只学习单一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相比,优势在于可以同时掌握组成建设工程项目的两个核心要素——经济和技术,可以从经济和技术两方面来考虑工程的可行性,更加能够保证项目在特定经济条件下的顺利实施。具体而言,选修工程管理辅修专业的同学和只学习单一土木工程专业的同学相比,具有如下优势。

1.知识结构体系更完善

土木工程与工程管理两个专业同属一个大的知识领域,土木工程专业学生掌握相关工程管理专业知识对完善自身的知识体系和提高专业技能水平有很大帮助。参与辅修的学生除了能够掌握土木工程专业所必需的基础理论知识之外,还能够掌握比较系统的管理学、工程经济学、工程建设监理、工程项目管理、工程合同管理、土建工程造价、房地产开发、房地产估价、房地产经济学、建筑企业管理学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参与辅修的学生不仅具有较强的分析、研究与解决土木工程专业一般工程问题的能力,还具有熟练的土建工程造价及工程量计算、工程经济分析、工程项目管理能力,具有综合运用所学土木工程技术知识、相关管理理论和方法、相关经济理论、相关法律法规等方面知识从事工程管理的基木能力。

2.未来从业范围更广阔

在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人才市场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趋势越来越明显。这就要求毕业生不能仅仅掌握单一的专业技能,还需要学习和掌握与自身专业相关的其他专业知识和技能。拥有良好的知识结构体系和广博的专业知识面,就业竞争力明显增强,未来的从业范围也更加广阔。选修过工程管理辅修专业知识的毕业生,具备了土木工程技术、管理学和经济学的基本知识,掌握了现代管理科学的理论、方法和手段,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他们基础扎实、知识面宽、适应性强、综合素质高、富有求实和创新精神,属于能在国内外工程建设领域从事项目决策和全过程管理的复合型高级管理人才。他们不仅能够在有关土木工程的勘察、设计、施工、研究、教育等部门从事技术或管理工作,而且能够在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企业、工程监理单位、房地产企业、投资与金融领域、政府部门等从事工程项目管理、工程造价确定与控制、房地产开发与管理、资产评估等工程管理工作。

3.自身发展前景更美好

目前社会对土木工程专业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岗位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岗位职务提拔的机会自然会优先考虑技能完善的人才。选修过工程管理辅修专业知识的毕业生,除具备土木工程专业的一般知识结构,还具备工程项目管理、房地产经营与管理、投资与造价管理及物业管理等方面的知识结构。他们具有进行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一般土木工程设计、工程项目全过程的投资、进度、质量控制及合同管理、信息管理和组织协调的能力,具有分析和解决房地产经济理论问题及房地产项目的开发与评估、房地产市场营销、房地产投资与融资、房地产估价、物业管理和房地产行政管理的能力,具有项目评估、工程造价管理的能力,初步具有编制招标、投标文件和投标书评定的能力,具有编制和审核工程项目估算、概算、预算和决算的能力,具有物业的资产管理和运行管理的能力。在土木工程建设领域,既懂技术又懂管理的人才符合社会需求,在各个方面占有很大优势,未来的职业发展前景更加美好。

4.获取执业资格更容易

目前我国在工程领域普遍实行注册工程师制度,从业人员需要通过国家统一组织的相关执业资格考试,成绩合格,获得由相关部门颁发的执业资格证书,并经在行业主管部门注册成为注册工程师,才具备在本行业的从业资格。目前和土木工程专业相关的注册工程师主要有注册结构师、注册建造师、注册监理工程师、注册造价师、注册房地产估价师、注册资产评估师、注册咨询工程师等。在土木工程工作实际中需要考取的相关注册证书,很多都涉及工程管理知识。比如国家一级注册建造师考试的四门课程中,“项目管理”、“工程经济学”和“建设法规”都是工程管理专业的课程内容。提前学习过相关理论知识,具有一定的专业基础,更容易通过考试获取执业资格。

三、开设工程管理辅修专业的建议

1.学生自主选择是否辅修

土木工程专业每年的学生数量都很多,一方面考虑到全部辅修工程管理专业在师资、实习场地、实验设备等方面对学校的负担太重,另一方面也考虑到不同的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不同,未来的就业方向不同,所以建议不要硬性要求全部学生都选修工程管理辅修专业,而应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和职业生涯规划的不同,自主选择是否参加辅修。

2.统一安排主辅修专业课程

将选修工程管理辅修专业的学生重新独立安排班制,通过规范化的管理正确引导学生完成各项学习任务。采用主修专业和辅修专业并列学习的方式,辅修专业和主修专业课程统一设置和安排。辅修专业课程的开课时间将合理考虑学生主修专业的课程安排,利用富余时间完成相关课程的教学任务,避免学生上课时间发生冲突。

3.多方向设置毕业设计内容

毕业设计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最好手段,也是对高校培养目标和教育质量的最好检验,毕业设计的重点一定要放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上。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的最终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将四年所学专业知识进行复习、综合、运用和提高,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选修工程管理辅修专业的毕业生,毕业设计的内容不再局限于土木工程的建筑设计和结构设计,还可以完成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建筑工程概预算的编制、项目管理规划与施工组织设计、工程管理信息系统应用与开发、房地产价格评估等工程管理方向的设计内容,也可以撰写工程管理专业毕业论文。

参考文献:

[1] 高等学校土木工程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高等学校土木工程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2] 杨子江,李峻峰,朱锦章.土木工程本科教育——培养结构工程师职业素质与执业能力的重要阶段[J].高等建筑教育,2011,20(7):130-132.

第7篇

工程管理专业在我国前高校拥有的数量很少,十年期间该专业停办从恢复工程管理专业(1980年代初)到现在也就是二十多年时间,相对于土木工程等专业,其存在及发展时间很短。在培养方案的制定与优化、师资队伍的建设、课程与教材的建设等方面仍存在不少问题,尤其是工程技术类课程的问题一直相当突出一程技术类课程的问题具体体现在学生往往因其工程技术知识太弱而导致毕业后工作适应差,进人角色和上手慢,基本动手能力差,工作能力难以充分发挥.专业竞争力受到严重削弱,无法体现出工程管理专业的应有作用和基本优势。比如学生看图困难很大,看不懂施工图纸;编制工程估价时不会计算工程量;施一〔组织设计不会做,甚至在学校时就没有做过;基本建筑构造不清楚等等。这样的问题不仅在专业恢复时存在,而且在现在也仍然存在,且相当突出,需要得到及时、合理的解决。 一、工程管理专业培养目标 1.全国高校工程管理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制定的培养目标 应是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土木工程技术及与工程管理相关的管理、经济和法律等基本知识,获得工程师基本训练,具有一定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高级工程管理人才。 我国学者吴永祥,对我国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提出修改建议,主要体现在:具备土木工程技术及与工程建设管理相关的管理、经济和法律等基本知识,接受过工程管理领域工程师基本训练,具有一定的工程管理能力和创新意识的高级管理人才。吴永祥教授把学生的知识体系进一步拓宽.不仅局限于工程管理,而是拓展为工程建设管理和工程管理领域。这是基于工程管理专业学生将来工作和就业面宽的考虑,避免人为地局限了专业适应性,是很重要的。 2.工程管理专业培养目标对技术类课程的要求分析 教学指导委员会制定的对工程管理专业学生的基本知识要求里面,排在第一项的就是“具备土木工程技术知识”。把学生应具有的知识体系划分为两大部分,第一大部分即“具备土木工程技术基本知识”;第二大部分即“具备与工程管理相关的管理、经济和法律等基本知识”。应注意这里的“具备”应理解为“掌握”,而不是泛泛的学习、了解,也不是一般性的“掌握”,而是要求比较扎实、系统地掌握土木工程技术知识。具备土木工程技术基本知识也是工程管理专业与工商管理专业的根本差别所在。具体来讲就是,工程管理专业必须依托于土木工程技术基础而存在,而工商管理专业不必依托于某一专门的技术而存在。 3.技术平台课程的内容技术平台课程的内容包括: 工程制图、工程测量、土木工程概论、工程力学(应包含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工程结构、房屋建筑学、城市规划、建筑材料、建筑设备和施工技术等。这些课程涉及到土木工程技术知识的基础内容,比如工程制图、工程测量、土木工程概论、工程力学、房屋建筑学、城市规划、建筑材料、建筑设备等,还有助于形成学生工程管理实践能力的课程,比如工程结构、施工技术等。 二、技术类课程存在的突出问题 1.培养目标及方案不成熟,专业定位不明确 由于市场需求的驱动导致其发展速度过快,现在全国有工程管理专业的高校已经超过三百家,且其中相当一部分学校是原本没有土木类工程专业的,因此无法借助于原有的土木类专业的力量来支持土木工程技术类课程的教学。 其突出问题有:培养方案不成熟,专业定位不明确,培养目标不清晰。对学生的合理知识结构构建的基础工作不够。如教材问题,当前不少是搬来、拿来的,而不是应工程管理专业的特定需要而“量身定做”的。还有直接将建筑学类专业使用的技术类专业课程的教材作为工程管理专业的技术类专业课程使用。 2.教学方面的问题 工程管理专业技术类课程涉及到力学、建筑学、测量学、土力学地基与基础、城市规划、建筑力学、施工技术等等。客观上需要各校不同的系或者学院的老师教授这些课程。问题在于他们对工程管理专业学生应该重点学习、掌握的这些技术类课程的目的、要求、深度、广度等均不一定清楚,甚至是比较不清楚。造成在实际操作中,或者是简单地对学生放宽、降低要求;或者删减部分内容,导致内容不完整,破坏了其系统性。甚至出现了敷衍塞责的现象,学生们有很大意见。 3.工程管理专业学生学习上遇到的特殊困难 学生对“工程管理”专业缺乏必要的理解和认识。而学校、老师缺乏对他们的指导,甚至一些老师在认识上也不尽全面和准确。 工程管理专业要求的知识结构基本上可概括为四个支柱,即技术、经济、管理、法律,技术是排在头一位。技术类课程与经济、管理、法律类课程的内容性质、知识特征、学习方法等均截然不同,技术类课程学习难度较大,对学生的总体学习也造成了一定困难。 4.学生对技术类课程认识比较混乱 由于针对学生的专业教育不够,对学生的专业生涯设计引导不足,导致学生对工程管理专业所要求的基本知识结构体系不了解,特别是对于技术类课程在工程管理专业竞争中的重要意义认识严重不足,在学习中迷失了方向,缺乏基本的动力。或者陷人实用性,即比较认真地学习自认为对将来有用的东西,而对于自认为将来用处不大甚至无用的东西则不肯下功夫学习。学生们往往简单地认为,工程管理专业是学习管理的,而不是学习技术的,以致认为管理课程有用,而技术类课程无用。也有个别学生怕下苦功,觉得管理类课程似乎好学,没有烦琐的计算、抽象的推导,考试也容易通过。对于培养方案有着不正确的态度。 #p#分页标题#e# 5.教师认识的不一致甚至模糊不清 不容忽视的是,一些讲授技术类课程的教师以及一些讲授管理类课程的教师对于技术类课程对本专业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对学生强调不足、引导不够。这种错误的认识在教师的教学工作过程中会无意识地传递出错误的信号,可能潜移默化地给学生造成消极的影响。 三、问题的解决 1.改进和完善培养方案,明确专业定位 从培养方案的改进入手,满足体现工程管理专业的最本质的、通识性的要求,以此区别于其他专业。工程管理专业培养方案的改进与完善,必须认真遵循和充分体现我国高等教育工程管理专业指导委员会制定的对于技术类课程知识的具体要求,必要时可以对高指委的要求,结合特定市场需求,进行细化和完善。进一步明确专业定位,找准自己的专业生存空间和发展方向。在此大框架的约束下,结合各自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并不断完善培养方案,保证技术类课程的重要地位得到充分体现。 2.进一步明确技术类课程的教学目的和要求 由于技术类课程的教学目的和要求不够明确和清晰,直接影响了在教学过程中技术类课程的教学目的的落实。为达到教学目的,要具体落实以下几个环节:课程门数、课程课时数、符合要求且切实可行的教学大纲、相应的习题集、实践环节,对技术类课程的教学和学生学习、掌握情况的检查和考核、教学情况的反馈。 3.提高教师的认识 教师是教学质量的第一责任人,承担着直接、具体的教学、授课任务。教师的言谈举止、一言一行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教师首先要对技术类课程的重要意义有全面正确的认识。因此要求教师首先要认真学习,将技术类课程对本专业的重要性要认识透彻、深人。 4.培养学生对工程管理专业的感情 鉴于学生缺乏对工程管理专业的感情,对工程管理专业认识不足、不全面,要加强正面引导学生,利用一切机会,包括带领学生走出课堂,深人建筑施工企业和施工现场,通过接触大量生动的施工现场的实际,由学生进行思考和分析,以加强学生对技尤类知识内容的掌握和对各类施工问题的处理能力。另外请一现场一线优秀的施工技术和组织管理人员、杰出的校友、企业公司领导等专家学者为学生做讲座,以其亲身经历、经验总结和心得体公,对本专业学生应具备的知识结构、技术类课程掌握的重要意义进行详细介绍,以不断加深学生对二程管理专业的认识。 5.改进教材建设、教学方案、方法 要不断加强教材建设,要编出为工程管理专业学生量身定做的工程管理专业技术类教材。在编写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准确把握工程管理专业对技术类课程的实际要求。 不断改进教学方案,加强教学过程的监控,及时反馈学生和教师对教材、教学方案、教学内容的体会、意见和建议。认真分析,不断完善。 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吸收先进的教学理念,比如适当摒弃烦琐的公式、复杂的推导、纷繁的计算;比如采用层层深人、步步递进的“剥笋式”的学习方法,使学生能够由浅人深地、逐步较扎实地掌握技术类课程的各项内容,从而引导他们走上学业的成功之路。

第8篇

截止到2008年4月,国内高等学校中已经有600多所设置了工程管理专业。工程管理专业以培养技术型、职业型、应用研究型人才为主,强调学生在掌握工程技术、管理、经济、法律等四个方面的专业基础知识的同时,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训练。《工程管理本科规范(讨论稿)》中,对工程管理本科专业教育内容和知识体系做了要求,包括专业实践训练知识体系。但是如何实施专业实践教学和训练各个学校不尽相同,取得的效果也不一样,因此,如何在工程管理专业学生的培养过程中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是专业培养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二、工程管理专业的性质与加强实践教学的必要性

工程管理本科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由土木工程技术知识及与工程管理相关的管理、经济和法律等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组成的系统的、开放性的知识结构,全面获得工程师基本训练,同时具备较强的专业综合素质与能力,具备健康的个性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能够在国内外土木工程及其它工程领域从事全过程工程管理并初步具备相关行业与领域工程管理类专业人员国家执业资格基础知识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因此,首先,从培养目标来看,工程管理本科专业首先是系统性和理论性都很强的专业,要求学生掌握扎实的土木工程技术知识、管理、经济和法律法规等方面的知识。其次,工程管理又是一个具有很强实践性的专业,应特别注重工程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完善;再次,学生应具有发现、分析、研究、解决工程管理实际问题的综合专业实践能力、基本的创新能力和专业研究能力。近年来,工程管理专业得到迅猛发展,但是与企业需求和社会发展还是有相当的差距,比如:人才知识结构和人才类型不适应企业实际需求,课程设置和教学环境不合理,缺少实践教学环节或者实践教学内容偏少;毕业生到现场工作和专业技术人员相比,实施工程项目能力较低;而与管理人员相比,专业管理水平又不够高,不能达到用人单位的要求。同时,学生在学校接受专业教育前,对工程实践过程没有较多感性认识,对工程中需要解决的管理问题缺乏基本和全局性的概念。因此,工程管理作为实践性要求很强的专业,更需要通过实践教学环节,验证和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从系统性和学科体系出发组织专业教学,以解决理论知识和工程实际需求脱节的问题。工程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主要由课程设计、认识实习、生产与项目管理实习、毕业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构成。实习环节有利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还可以进一步巩固课堂教学效果,促进课堂教学;并且可以培养学生工作实践背景和职业意识。

三、工程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的现状和存在问题

2007年由我校和四川大学、西南科技大学牵头成立了四川省高校工程管理专业建设与发展研讨会,根据每年各参会高校介绍情况,并对国内有代表性的高校和四川省内各高校进行调研,结果发现,实践教学环节是各高校最为关心的议题之一。根据调研情况,发现在工程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1.缺乏长期稳定的实习基地,难以支撑实践教学环节

实习基地是对实践教学的重要载体之一,但是由于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对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的约束,施工企业接收学生实习的社会责任较重,风险较高;施工企业项目经理或现场管理人员出于安全考虑,经常不安排学生具体工作,甚至不让学生去施工现场,只安排学生在办公室看图纸或者整理资料。因此,学生实习效果很差,实习内容也不全面。

一方面,由于很多学校多学科协调发展,因此对工程管理专业实验室建设的资金投入不够,实验室的建设内容单一,不能满足专业四大类平台课程专业知识的教学要求,更不能满足开设研究性实验课程要求。另一方面,实验室建设的指导思想仅仅停留在为教学服务,除此之外,还应该围绕科研工作和对外科技服务进行,围绕提升工程管理专业的办学水平和人才建设来展开。

3.实习教学方法和内容过于单一

工程管理专业的生产实践教学环节应当巩固和深化工程技术、经济、管理和法律方面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加强学生专业基本技能训练,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不同实习环节有不同的目的,应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内容。从认识实习到课程设计,再到生产实习和毕业设计,各个环节的内容和要求都不一样,需要学生深入到项目现场,需要培养学生的动脑和动手能力,而不能只停留在参观、讲解,否则学生的参与意识不强,实习效果不佳。

4.毕业设计或论文与实际结合不强

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环节是对学生四年来掌握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检查,除了要求学生按进度认真完成设计内容或者论文内容以外,对设计题目和论文题目的选择最好能以实际项目为主。而多数学校毕业设计环节的论文题目或设计题目凭空想象居多,毕业设计的效果不佳。

四、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措施

在专业指导委员会的本科规范的指引下,结合近几年我校工程管理专业在实践教学方面的做法,对工程管理专业应如何实施实践教学环节做一些总结和介绍。

1.以高等学校工程管理本科专业规范为指导,构建和完善工程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本科规范指出:工程管理本科专业实践教学的体系包括教学实习(包括课程实习、生产与工程管理实习、毕业实习)、课程设计、课程实验、毕业设计或者毕业论文、专题讲座与专题研讨、社会实践等环节。课程实验由各高等学校结合自身实际情况针对工程管理本科专业核心课程、选修课程进行开设,应以设计性、综合性实验为主。另外,某些综合教育内容,如学术与科技活动、自选活动(如大学生创新基金资助项目研究、学术性社团组织活动等),有条件的高等学校也可作为相应的实践教学形式逐步纳入工程管理本科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2.建立长效稳定的实习基地,使其成为实践教学的载体之一

实习基地是工程管理专业学生理论联系实际重要场所,也是培养学生动力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载体。实习基地建设应该作为专业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常抓不懈。聘请实习基地单位的专家任校外导师,可以在学生进行实习时候对学生进行讲解和辅导,也可以在学生毕业设计或者毕业论文时候进行指导。另外,实习基地是本专业认识实习和生产实习以及毕业实习的场所,通过实习,可以增强学生对工程管理的感性认识,并可能通过实习中发生的问题再强化理论知识,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3.推进工程管理模拟实验室建设,使学生对工程管理的相关专业

课程有感性认识,从而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由于教育观念上的认识误区,仅仅把工程管理专业等同于一般的管理专业,在教学方法上局限于以课堂讲授为主的专业课教学模式。因此,要改变这种现状,必须建立工程管理专业模拟实验室,强化人才创新精神和综合能力的培养。实验室是专业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学科创新研究的基础平台。工程管理模拟实验室是专业实验室建设的重要内容,它的建设必须满足设备配套、专人管理、制度完善、维护及时。在模拟实验室中,可以模拟的方式开展教学与实践,同时结合工程项目管理软件,完成对相关课程知识的传授,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和对工程项目实际管理过程的认识水平。实验室可以分为教学型实验室和研究型实验室,教学型实验室由专人管理,除了教学以外,还可以给学生发放门禁卡,面向学生全天候开放;研究型实验室主要是以教师为主导,结合教师的科研课题引导学生参与,使学生通过参与课题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另一方面,模拟实验室的建立要基于计算机多媒体、网络及虚拟仪器等关键技术基础上的开放式创新实验模式,为案例教学的大力运用提供强有力的基础。通过工程项目管理案例教学,可以强化学生对工程项目管理复杂性、风险性等特点的认识,还可以使学生在模拟情景中体验管理实践,通过学生个人及集体的分析与决策培养独立综合的项目管理工作能力,为今后实际工作打下坚实的理论及实务基础。

4.聘请校外导师指导学生学习

邀请校外导师给学生做专题讲座、专题报告或工程综合案例讲座。校外导师一般是工程界、实业界的专家,每学期结合某门课程的知识单元来安排讲座内容,内容最好来自校外导师的实际工作,时间安排在课程学习到14周左右比较合适。通过讲座,可以让学生尽早接触实际工作,加强学生对专业问题及发展状况的了解,同时也是扩大教师知识面的一个机会。

5.教学方式多样化、灵活化

第9篇

[关键词]知识内涵知识管理模式动态演进

[分类号]G350

1 引 言

虽然已有作者试图对知识管理的理论模式进行研究,例如:Haslinda,A.&Sarinah,A将知识管理模式分为8种;Kenneth A,Grant&Candace T,Grant将知识管理模式分为3种;储节旺从国内和国外两个维度对知识管理的流派进行了梳理;陆长平以知识管理的广度和深度为视角研究了知识管理的模式问题,但上述研究仅限于横向静态的视角,尚未深入揭示知识内涵的渐进性深化与知识管理模式动态演进之间的联系,本文的研究尝试弥补这一不足。

2 知识内涵的深化

人们对知识的认识经历了一个从知识是信息、客体、资源、能力到知识是资本的不断渐进性深化的过程,如图1所示:

知识渊源于数据化的信息,因此,早期的知识观将知识看作信息。该观点认为,知识是人类通过信息对自然界、人类社会运动规律的认识和概括,是人的大脑通过思维重新集成整合的系统化信息,是信息中最有价值的部分。知识的信息观揭示了知识的信息本质,是对知识认识观的一次本质概括。知识客体观认为,知识是以客体的形式存在的,是主体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指向的知识对象,是知识信息观的深化。客体化知识划分为固化知识和活化知识,前者包括那些印刷在书籍上的、刻录在光盘上的、凝固在建筑上的、定格在机器上的知识等;后者指活动于人之大脑或其辅助或延伸――自控系统或电脑内存之中的知识。知识的资源、能力观是知识客体观的战略性转换,前者是将知识客体视作资源的结果,后者是将知识客体内化为主体的潜在、动态、无形的主观能动条件的结果。知识资源、能力观是随着战略管理的资源、能力观的理论而兴起的。战略管理的资源观认为,唯有知识资源才是组织竞争优势的源泉;而能力观认为,唯有知识这种能力才是组织竞争优势的源泉。知识资本观将公司的知识视作能为企业带来“租金”的资本,是知识资源、能力观的进一步拓展。该观点认为知识管理主要是管理公司的知识资本,而知识资本是指公司为生产目的而创造、收购、整合和系统化的一系列科学和技术性知识,是公司中的累积性知识,这种累积性知识通过信息流动不断地得以丰富,在生产过程中得以应用。知识内涵的深化路径表明,人们对知识的认识经历了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

3 知识管理模式的演进

知识观的差异决定了知识管理模式的不同。随着人们对知识内涵认识的深化,学术界对知识管理所应采取模式的研究也在不断地前行。知识观经历了一个从知识是信息、客体、资源、能力到知识是资本的不断渐进性深化的过程,与此相应的是,知识管理也主要经历了从信息管理模式、知识工程模式、学习管理模式、创造管理模式、流程管理模式、战略管理模式到资本管理模式的动态演进过程。

3.1 基于知识信息观的知识管理模式

知识管理的首次使用是基于知识是信息的观点,这可能要追溯到管理信息系统的文献。1983年,Marchant将知识管理描述为一个选择性的战略信息管理术语,认为知识管理是信息管理演化中的最后一个阶段。基于知识的信息管理观关注信息的采集、存贮、分类、组织、控制、加工、处理、传输、检索等全过程。由此可见,知识管理最早是作为信息管理而出现的。基于知识信息观的知识管理模式包括知识的信息管理模式和知识工程模式。

3.1.1 知识管理的信息管理模式

该模式认为,知识管理主要是对信息的管理,它与信息技术的发展密切地联系在一起。Ponelis和Fair Wessels就断言知识管理是信息管理的一个新纬度。知识管理学者Y,Ma―thotra认为知识管理的本质是信息技术处理数据与信息的能力以及人们创造新的能力有机结合的组织过程。国内学者乌家培认为知识管理是信息管理的延伸,是信息管理发展的新阶段,是将信息转变为知识,并利用知识提高特定组织的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陈锐也将知识管理置于信息管理的范畴之内。

知识管理的信息管理模式的重点是探索合适的软件包以推进知识管理。软件销售商总是尽可能重新包装他们现存的产品并将其作为知识管理系统以增强企业在技术方面的信心。信息系统作为公司未来关键的思想被管理界所接受,这种信念很少被怀疑。上述观念隐含着计算机取向的思想,其核心问题是知识管理存在于储存和分享知识之中,并且认为知识能够而且应该运用计算机系统表达和分享。可见,这种知识仍然是信息层面的知识。

3.1.2 知识管理的知识工程模式

知识工程学(Knowledge Engineering)是知识管理的信息管理模式中信息技术运用的进一步发展。与知识管理的信息管理模式一样,它仍然强调信息技术的运用。知识工程发源于20世纪70年代的专家系统和人工智能的基础之上。那时,从理论上讲,人们相信建造一种解决问题的机器是可行的,这种机器能通过读取信息并使用其巨大的计算能力解决任何问题。然而,当试图建造这种机器时,人们发现计算能力并不是最主要的,知识的获取是最主要的。这种人们试图建造的机器被称作“专家系统”,其设计的目的就是要模仿专家,如医生、地质学家和化学家在实践过程中所进行的认识和推理。

然而,专家系统对知识的获取成了其自身的问题。知识工程师们发现获取足够的高质量的知识以建造机器和可用的系统是一个长期的、代价高昂的活动。事实上,获取知识成了建构专家系统的瓶颈。这使得知识获取成了知识工程中的主要研究领域,这个领域研究的目标就是为了开发一种方法和工具以实现“将专家知识高效输入计算机中”这个艰巨的任务。近年来,知识工程师们在真实的知识管理计划中改造、测试和验证知识工程方法,如:知识工程中对不同种类知识、不同种类的专家、陈述知识的不同方法等的认知,这些方法大大地促进了知识管理的发展。

3.2 基于知识客体观的知识管理模式

随着人们对知识认识的深化,在知识信息观的知识管理模式的基础上,知识客体观的知识管理模式得以出现。知识客体观将知识看做某种客体或事物,其独立于人的行动,可以被储存、检索和运用。

基于知识客体观的知识管理模式关注的是组织知识的获取、知识在组织内的运作或知识对于组织发展的意义。与基于知识信息观的知识管理模式不同的是,前者主要强调知识管理中信息技术的运用,而后者主要是强调知识管理中人的因素。基于知识客体观的知识管理模式可细分为知识学习理论、知识转化创造理论、知识流程理论等。

3.2.1 知识学习管理模式 知识管理的组织学习模

式认为,“学习”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基本行为,藉由不断的学习,人类才能顺应变化的环境。而组织是由个人组成的,只有透过个人的学习组织才能学习,个人将其学习成果经由语言或行动将所觉察到的现象或想法向自己或别人解释,并逐渐发展成组织共识并且内化至个人的行为模式上,此即为组织学习。

关于组织学习的观点很多,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有:Huber提出组织学习可分为四个部分:知识取得、信息扩散、信息解释及组织记忆。Gravin则认为组织学习是组织创造、获取与传输知识的过程等。组织学习模式强调客体性知识的外部获取,是知识信息管理模式的深化。

3.2.2 知识创造管理模式Nonaka&Takeuchi认为,知识管理就是要不断地将知识由隐性向显性转化而创造出来。组织可以通过“社会化、外部化、结合化与内部化”之知识螺旋来进行知识创造。Von Krogh认为快速创造新知识并且将新知识扩散到组织的各个角落,已经成为组织内知识管理的最重要的议题。新知识的创造包含5个阶段:①组织成员间彼此分享各自的经验与知识;②根据组织成员分享的知识,有效地创造新产品或新服务的概念;③为公司的愿景、目标、策略以及市场调查来验证此概念是否符合市场需求;④为利用已经确认的概念来发展产品或服务的雏形;⑤为组织将所创造的新知识、新概念与新雏形扩散于整个组织内。知识创造管理模式强调主体内部的主体性知识与外部的客体性知识,即内外因素的交互作用,深化了知识的学习管理模式。

3.2.3 知识流程管理模式知识管理的流程管理模式认为知识管理主要是管理组织内一系列相互联系的知识活动。Davenport&Prusak宣称知识管理是获取、分配和有效利用知识的流程。Alavi&Leidner认为知识管理流程包括知识创造、储存、检索、转移和应用活动。Alavi描述了KPMC咨询公司的知识管理流程。该流程认为知识管理就是为企业员工创造、推动、共享隐性知识及其他知识资产,以更好地服务于顾客的过程,它由六个连续的过程构成,即:知识获取、知识检索、知识过滤、知识链接、知识分发和知识应用,见图2。

国内学者王广宇在综合相关知识流程管理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从业务流程的角度划分,知识管理可分为9项紧密联系的活动,并称其为“K9知识链”。知识流程管理模式突破了知识管理模式的单一性(学习或创造),使知识管理的活动得以系统性深化。

3.3 基于知识资源、能力观的知识战略管理模式

基于知识资源、能力观的战略管理模式将知识视作资源或能力,极大地突破了将知识视作一般具体客观事物的狭隘视域,将知识的认识深化到了一个新的境界,从而又一次推动了知识管理模式的发展。企业知识的战略管理是指在知识经济条件下,以企业内外部的知识和能力作为最重要的资源进行管理的一系列战略、策略和管理方法的集成,其目的是提高组织的知识创新能力,最终实现企业的持续性竞争优势。企业知识战略管理主要包括知识管理的资源观和知识管理的能力观。

3.3.1 基于知识资源观的企业知识管理模式 当人们将客体知识视作组织的战略资源时,知识客体观便被知识资源观所取代。知识管理的资源观认为,能为企业带来持续性竞争优势的资源是企业众多资源中的知识资源,因为只有知识资源才符合能为企业带来持续性竞争优势资源所具有“价值性、稀缺性、不可完全模仿性和不可等效替代性”4个特征,才能为企业带来持续性的竞争优势。

企业知识管理的资源观进一步认为,企业是知识的集合体,企业的异质性源于企业所拥有知识的差异性,且这些差异对企业的竞争优势具有持续性的影响。企业竞争优势的差异度源于知识复制和转移的困难程度。知识的交流、转移、流动和吸收通常依赖于群体主体间的互动,这种互动需要运用独特的语言和编码。Berger&Luckman等认为,个体知识之所以能在群体之中转移,是由于学习了一套担当沟通语言的共同的价值观,这种价值观对如何组织、收集和评估知识提供了规范化的约束。作为一个社会共同体而存在的复杂性组织,企业要进一步获取自己的竞争优势,就必须构建一套和谐统一的组织文化系统,通过在企业内使用这种共同的表达方式以进行高效的沟通,从而使知识的交流、转移、流动和吸收的成本更加低廉。知识管理的资源管理模式将知识客体视作组织的战略性知识资源,将知识客体在组织中的作用进一步突显出来。

3.3.2 基于知识能力观的企业知识管理模式 将知识客体内化为主体的潜在、动态、无形的主观能动性的条件时,知识能力观得以产生。知识能力观认为,知识是影响人们行动的潜在因素,知识管理就是构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就是利用集体的智慧,通过知识的获取、转移、应用和创造,提高组织的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从而为企业创造价值和提升竞争优势。

知识能力观源于Prahalad&Hamel的核心能力思想。Prahalad&Hamel认为,企业核心能力是组织中的累积性学识,特别是关于如何协调不同的生产技能和有机结合多种技术流派的学识。而且是企业技术和技能的有机结合,是企业的整体能力,是渗透在组织中的能力,是通过长期积累起来、其他企业难以模仿的能力。知识能力观的知识管理模式将知识客体内化为主体的内在素质,使组织绩效的渊源由组织主体的外部转向了组织主体的内部,强化了组织的竞争优势对主体条件的依赖性。

3.4 基于知识资本观的知识资本管理模式

知识资本管理模式建立在知识资本观的基础之上。该观点将公司的知识视作能为企业带来“租金”的资本,是知识资源、能力观的进一步拓展。该模式认为知识管理主要是管理公司的知识资本。知识资本可以定义为公司为生产目的而创造、收购、整合和系统化的一系列科学和技术性知识。知识资本是公司中的累积性知识,这种累积性知识通过知识流动不断地得以丰富,在生产过程中得以应用。因此,知识资产是一个动态性概念,是由公司积累,并通过不同的途径不断地丰富和整合,最终得以运用和商业化。知识资本的运用或商业化目标――价值创造――是其主要特性。

企业的知识资本主要包括企业的智力资本和企业的社会资本,因而企业的知识资本管理模式主要包括公司的智力资本管理模式和社会资本管理模式。

3.4.1 智力资本管理模式

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OECD描述了作为公司中两类无形资产的经济价值的智力资本,即组织资本和人力资本。组织资本指企业所拥有的诸如软件系统、销售网络和供应链;人力资本包括组织中的人力资源和组织外资源,即顾客和供应商。

Petrash认为,智力资本由人力资本、组织资本和顾客资本构成,如图3所示:

人力资本指组织中每个人已经拥有和生产的知识;组织资本指涵盖在组织结构、组织运作和组织文化中的知识;客户资本是指消费者与供应商关系的知识。该智力资本模型描述了为组织创造财务价值的三种智

力资本之间的关系。其中虚线表示对三种资产的管理,三种资产重叠部分愈大,则组织创造价值的空间就愈大;知识总是在组织、个人和客户资本之间转换和流动,从而为组织创造价值。智力资本将知识资源细化组织资本和人力资本,而人力资本主要是指组织的主体性因素,因此,知识管理的智力资本管理模式是知识资源观与能力观的有机整合,因而再一次推动了知识管理模式的深化。

3.4.2 社会资本管理模式社会资本是指嵌入社会网络中的知识资源,可从三个维度对其划分,即结构维度、认知维度和关系维度。结构维度由相关交换的组织的社会网络连接组成。认知维度提供了通过两利,主要机制,即使用同样的语言和词汇,以神话、故事、比喻的形式叙述的背景和建议来进行知识的分享。关系维度的社会资本是最重要的社会资本,因为它提供了接近组织进行知识交换以及激励组织进行交换的基础。交换本身是信任(trust)、规范(noYin)、责任(obligation)、期待(expectation)和认同(identity)的表现。信任是合适行为的基础。在相互信任的关系中,人们更愿意进行知识的社会交换,而且,随着实践的推移,信任能够产生提高从事知识社会交换意愿的合作规范;责任是对从事未来行为的承诺或义务,它与规范有明显的区别,因为承诺是在社会特有的个人关系中形成的。认同是指个人将他们自己看作与其他个人和群体是一致的认识。

知识管理的社会资本管理模式将智力资本置于组织的社会网络之中并加以丰富,发展和深化了智力资本的管理。

当然,随着人们对知识内涵认识的深化,与此相关的知识管理模式还会相继出现。基于知识内涵的深化的知识管理模式的动态演进过程如图4所示:

4 知识管理模式的动态演进评析

知识管理的信息管理模式和知识工程模式比较强调知识的信息性及其管理中对信息技术的依赖,为早期的知识管理思想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基于知识客体观的知识管理模式摆脱了知识管理中对信息技术的完全依赖,该模式强调了知识管理中知识来源的途径(学习或创造)以及在知识管理中人的主体性的发挥,而基于知识流程观的知识管理模式将知识管理视作一个多个“节点”前后相继的流程性过程,在一定程度上触及到了知识管理的真谛。知识战略管理模式将知识视作资源或是能力,在知识管理发展过程中具有里程碑的意义。知识的资本管理学派将组织和社会中的基本要素皆视作知识,使知识管理的思想得到了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

虽然上述知识管理的各个模式都在不同层面上推动了知识管理思想的进步,但是,这些知识管理的思想也都存在着各自的局限性。

第10篇

关键词:工程结构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综合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06-000-02

工程结构是工程管理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本课程以先修的工程力学、工程图学、建筑材料等课程为基础,涵盖混凝土结构、砌体结构的基本概念及其设计方法以及基本构件的设计原理、结构设计和结构的破坏特征等内容[1]。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具备在实际工程中运用所学知识进行选材、结构布置等工作的技能,有利于提高学生根据工程实际进行理论分析、设计计算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2]。

本课程内容繁多,难度较大,对于力学等基础知识相对薄弱的工程管理类专业学生而言,往往难以系统掌握钢筋混凝土结构基础理论知识以及结构的计算方法、构造要求等。因此,必须结合课程的教学实践以及工程管理类专业的培养目标,进行合理的教学改革,使学生建立起完整的工程结构知识体系,提高学生的工程分析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为学习后续专业课程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课程教学现状

1.课程覆盖面广、内容繁多

作为专业基础课,工程结构课程涵盖混凝土结构、砌体结构的基本概念及其设计方法以及基本构件的设计原理、结构设计和结构的破坏特征等。本课程的内容从材料的力学性能、结构设计的基本计算原则、混凝土基本构件的构造,到梁板结构、多层框架、钢结构、砌体结构以及结构抗震构造等[3],内容繁多, 且各部分内容自成一体,系统性不足。

2.重视程度不够

工程结构课程的教学一般由土木工程专业背景的教师承担。因此,教师自身对于工程管理或工程造价的相关专业知识了解有限,无法很好地结合专业特点,往往直接按照土木工程专业的要求进行授课,或者在土木工程专业教学内容的基础上盲目地进行精简,教学要求一般也会随之放松。

目前,工程管理类专业的学生的就业去向主要是从事施工现场的管理和工程造价等工作。因此, 很多学生认为自己只需看懂施工图,能够按图施工、计算工程量,而不需要掌握复杂的结构构件的设计原理和计算方法,对工程结构课程的内容重视程度不如对其它专业课程。这极大地影响了教学效果和学习效果。

3.学生的力学、材料等知识薄弱

工程结构课程要求学生在数学、建筑材料、材料力学、结构力学等知识积累的基础上,解决土木工程中的实际问题。教学内容中力学概念和公式较多,往往还需要进行一些复杂的计算,而我校工程管理和工程造价专业为文、理科兼招专业,许多同学尤其是文科生,其数学、力学、材料等方面的知识相对薄弱,甚至对相关知识的学习存在强烈的畏惧心理,从而造成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都存在困难。

4.理论与实际存在脱节

工程结构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其基本理论大多直接来源于对工程实践经验的总结,是基础理论与工程实践的有机结合。如果在教学过程中只是局限于教材内容进行讲授,将导致学生缺乏对实际工程的感性认识,学习起来比较枯燥,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出现困难;更重要的是,学生不能将所学的内容与专业课程和工程实际进行有机联系, 难以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知识灵活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

二、教学内容改革探索

1.结合专业特点进行教学内容的有机整合

在工程管理类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体系中,工程结构课程主要是为培养应用型工程管理人才服务的。目前,本课程教学内容基本是传统的混凝土结构、砌体结构、结构抗震等课程的简单整合,是在土木类专业以培养结构设计类人才的培养目标的基础上确定的,不完全适用于工程管理类专业。因此,我们亟需结合工程管理类专业自身的特点和培养目标,优化、整合课程教学内容,合理确定教学重点。

鉴于此,工程结构课程的教学内容应有所侧重,尤其是重要基本概念、原理的学习,要注意理论知识的应用性和实践性。针对满足专业能力需求的课程内容开展重点教学,包括各种结构的基本概念、结构材料的力学性能以及钢筋混凝土楼盖、砌体结构房屋、单层厂房的构造等。而对于工程中使用较少的构件,比如钢筋混凝土受扭构件,则不作重点讲解。

2.结合学生的实际应用需求确定教学内容

通过深入调查研究工程管理类专业学生毕业后从事的工作,笔者认为该专业学生通过工程结构课程的学习应获取的专业能力主要不是结构设计能力,而是在建筑工程施工与管理工作中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结构问题的能力。

在引导学生建立完善的工程结构知识体系的基础上,应该有针对性,有侧重点地对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广泛应用的知识点进行深入讲解。从专业需求的角度出发,工程结构的教学要在以下内容方面加以关注,投入更多精力:第一,使学生熟练掌握建筑结构的基本知识,以满足其在工作中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需求。这些基本知识包括但不限于结构基本概念、基本结构构件的受力特征、破坏特征、以及进行简单的结构计算等。第二,使学生具备熟练识读结构施工图的能力,如混凝土结构平法施工图等。识图能力是建筑工程领域技术人员的一大核心能力,对工程管理类学生而言,不论是从事现场施工管理,还是相关的工程造价等工作都需要能看懂施工图。因此,在工程结构课程中,必须将结构施工图的识读列为教学重点之一。

三、教学方法改革探索

1.运用启发式、讨论式教学方式

工程结构课程传统的教学往往采用封闭的灌输式教学模式,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为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加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可以在课堂上针对特定教学内容展开启发式教学和讨论式教学,例如,讲授梁的斜截面破坏形态时,可以提出如何通过梁的合理结构设计来保证其为适筋梁且防止斜截面剪压破坏的问题。启发式、讨论式教学的核心是问题引导,教师在课堂上以问题为基础,组织学生讨论,师生共同互动,启发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接受新的知识,而且保持深刻的印象,从而达到改善教学效果之目的。

2.加强课本知识与工程实践的结合

工程结构是一门应用型的课程,实践性较强,其中部分材料的力学性能和结构的计算方法都是通过试验或工程实践的经验积累而得到的,涉及的计算公式有些也是在试验或工程实践的基础上通过统计分析推导而来的半经验公式。如果局限于教材知识,只注重理论和公式的讲授,而忽视结合工程实例对结构的具体构造进行详细讲解,学生往往会一知半解,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在教学过程中将课本理论知识与工程实例有机结合起来,能更好地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可以有针对性地安排学生去工地实地参观,加强学生对工程结构的直观认识,使学生更加明确理论知识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提高学习兴趣。

3.传统教学模式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传统的板书教学方式越来越不被重视,有些教师甚至完全使用多媒体教学而不采用板书。在工程结构课程的教学中,某些问题尤其是理论推导过程采用传统教学方式有助于学生的理解和记忆,一闪而过的多媒体课件则难以达到此效果。

在重视传统教学模式的同时,也不能有所偏废。将教学内容制作成多媒体课件,可以节约大量板书时间,提高教学效率;另外,借助课件中的工程图片、试验动画等素材,例如,少筋梁、适筋梁、超筋梁破坏时的状态照片,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的试验视频等,使教学更加形象生动,更能将结构概念和构造表述清楚,加深缺乏工程思维和经验的学生的理解与感受。在保留传统教学方式的同时,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有助于实现高质高效的课程教学。

四、结语

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分析了工程结构课程的特征和教学现状,指出了目前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根据工程管理类专业的培养目标和专业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围绕提高学生综合能力这一宗旨,提出了教学内容优化和改革的思路、方法。围绕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目标,对工程结构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进行了深入探讨,并提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建议。

参考文献:

[1]方亮,杨敬林.工程管理专业工程结构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2013,22(4):85-88.

第11篇

一、专业知识需求

由调研可知企业对IE毕业生的专业知识需求具有集中性的特点,第一,南京工业大学毕业生从事的岗位集中,主要集中在生产计划、物流管理、质量管理和供应链管理四个方向;第二,企业对一些特定岗位人才的需求集中,如对物流管理岗位有需求的企业占据了92%。图2则直观体现了现代企业对工业工程人才专业知识的需求具有前瞻性与延伸性的特点,其中“法律”“二外”“国际贸易”“国际金融“”机械工程”占据领先位置。因此工业工程专业应培养的是具有多种知识技能的复合式人才。

二、工业工程课程体系的优化路径

目前南京工业大学工业工程专业的课程知识结构设置为通识教育、学科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四大类。对比专业培养计划与调研后企业的人才需求发现:第一,专业课学时只占总学时的15%;第二,实践环节比例不到10%;第三,知识面不够宽泛。这些都使得IE毕业生难以适应当今社会对于工业工程人才的需求。

(一)优化课程体系设计1.专业方向的优化。根据企业对工业工程人才的期望,以及国内工业工程专业发展的要求,将专业方向增至四个,分别是:A1.工业工程物流与供应链方向。A2.工业工程生产与运作管理方向。目标:致力于工业或服务领域的系统分析、设计、优化和管理创新工作,最终成为行业优秀的工业工程师或物流工程师。B1.工业工程(主)+某工程专业。目标:掌握工业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知识和系统管理的分析方法和技术,并对某工程专业(化工、生工、土木、电子通信、安全)感兴趣,致力于该行业的系统设计和管理创新工作,成为行业优秀的工程师或管理者。B2.工业工程+某工程专业(主)。目标:系统地学习并掌握某一工程专业(化工、生工、土木、电子通信、安全)的基础知识,并对管理领域感兴趣,能够基本掌握工业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知识和系统管理的分析方法和技术,并熟悉经济学科的基本理论与方法。未来可从事某一行业的管理工作,成为该行业优秀的管理者。2.专业课程的优化。优化后的专业课程模块划分成六个知识领域,包括自然科学类、工程基础类、经济类、管理类、信息技术类以及专业综合实践。其优势在于可以使学生清楚地了解自身所学的知识领域,并在必修课程的基础上自由搭配相关领域的课程,方便学生对相关领域知识的拓展学习,既体现了课程安排所学知识的连续性和拓展性,又使得学生在课程的选择上具有较强的主动性。B1方向和B2方向的专业课程则依据主专业的不同选取六大知识领域,合理安排主专业课程与六大知识领域必修与选修课程的衔接。3.实践环节的优化。IE是一个面向企业和组织,集工程、管理、经济等学科为一体的复合型专业。实践能力与动手能力既是重要环节,也是薄弱环节,并且在学校这个单一环境中进行是相当困难的。因此要解决这一难题,必须注重与市场接轨,加大实践环节的比重,并采取“实验”“软件实训”“课程设计”“模拟竞赛”“企业实习”“社会实践”等多种手段结合的形式加强学生的竞争力。调整后的实践环节课时安排达到40%,所占总学时的比例超过原先一倍多。

(二)优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1.第四学期认识实习,实行“企业参观—岗位讲堂—专业方向选择”三步走。认识实习本身就是为大学生更好地了解专业而设定的,安排企业管理人员进行岗位授课,通过学生与企业技术管理人员面对面的交流,使让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合理选择专业方向。2.改进教学过程:从原有的“理论—设计”优化为“基础理论教学—设计—深入理论教学—设计修改—案例解析教学—设计定稿”六个步骤,使得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进行设计、思考和改进。3.鼓励并组织学生参与区域性、全国性的比赛,如全国管理决策模拟大赛、IE亮剑、物流技能大赛等;其次,导师也可邀请该门课程表现优异的学生参与到硕士研究课题中。4.增强毕业实习的管理,延长实习时间,加强实习经验的交流。对于毕业生而言,毕业实习的经历还是次要的,关键在于对工作和岗位的理解。基于企业对工业工程人才的需求调研,从而阐明了南京工业大学工业工程专业培养方案的欠缺之处,并从课程体系中的专业方向、专业课程、实践环节三方面进行优化;并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从而为培养出既熟悉工程技术又擅长经营管理,灵活掌握工业工程专业知识,具有较强实际工程能力的复合应用型人才做好了准备。

作者:蔡虹吴林谦倪卫红单位:南京工业大学

第12篇

关键词:工程管理;理论知识;实践教学;多媒体技术;应用型人才

理论知识是工程管理专业中重要的教授内容,但是单一的传授理论知识,是很难实现理想的教学效果与质量的,需要结合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尤其是建筑工程施工组织与管理教学更要注重案例教学方法,在此方法上能够提升学生的治理理解能力、运用能力,是培养新时期应用型人才的绝佳教学手段。

一、建筑工程施工组织与管理教学

建筑工程施工组织与管理在高职高专中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都非常强的学科,该专业教学中主要针对建筑工程的复杂性进行系统研究,并对建设统筹安排、系统管理等方面进行客观规律分析,通过熟练掌握建筑系统建设观点、理论知识以及施工方案,斫行施工项目全程化的组织、控制与协调等管理工作,并采用科学的决策方案进行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制定,这是新时期建筑工程发展过程中对相关的应用型人才能力培养的基本教学课程。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学方法过于死板,教师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教学,教师讲述,教师问,教师答是整个课程的基本形式,节复一节,教师成为课程中的中心与主体,这种方式的教学,使得课堂教学气氛平淡,乏味,并且学生的课上表现也不会积极,灌输式的教学会削减学生的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以及知识探究等多方面能力培养效率,学生在课堂中没有合作意识、实践意向,理论性知识储存在大脑中,但是不知从何运用,达不到学有所用的效果。

而现阶段高职高专院校教学中,注重的是学生行为能力、思维能力、探索能力、处理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等多方面的培养,在良好的理论知识基础上不断提倡实践性的教育意义,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对建筑工程施工组织与管理的理解更加透彻,有感性理解与运用,能够自主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行动中,并能够根据理论知识对实际问题进行处理,学习主动性非常强,教师的教学意识转变,教学方法不断创新,从死板的灌输教学到案例说明教学之间有很大的跨度与影响,通过建筑工程施工组织与管理课程案例教学,学生能够对相关的知识更好的理解与领悟。案例教学对于建筑工程施工组织与管理教学质量的提升有很重要的作用意义,是值得推广的科学教学手段。

二、课程讲授内容及案例选择

课程讲授内容:土方工程开挖过程中的辅工程-井点降水方案的设计。教学案例的选择:河南省某市城东新区道路工程,拟修路宽32m,道路为双侧双排工程。基坑开挖长1500m。北部基坑开挖宽度为13m,开挖深度6.5m~7.8m;南部基坑开挖宽度为10m,开挖深度6.5m~7.8m。水位埋深1.4m。工程要求将水位下降至8.3m,再进行基坑底部灌注桩施工。

三、教学案例方案设计

1、降水方案选择

根据建设部《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规定,基坑开挖深度超过5m的属深基坑工程,深基坑工程的土方开挖、支护、降水工程施工需要单独编制专项施工方案。承建单位根据工程地质勘测报告、工程施工图纸和招投标文件的要求,初步确定采用双排管井降水方案,并根据管井降水施工的要求做好一切降水准备工作。

2、管井降水基本理论

管井降水是指开挖基坑时,根据水文地质条件,在基坑周边开凿不同管径、不同深度的降水管井,通过降水管井降低地下水位的一种降水方法。管井降水速度快,能够迅速地将基坑中地下水位降至基坑底部,有效地阻止周边地下水进入基坑,改善基坑边坡土体力学性质,提高边坡稳定性,具有可调性和人为控制性。一般情况下,以下情况采用管井降水方案较为适宜:(1)深度大于4m的各种桥涵和给排水管道的顶管工程;(2)楼房基础、地下室、防空洞、桥涵基础和城市道路排水工程;(3)周边具有定水头补给的(如河流、湖、鱼池、稻田等)基坑降水;(4)地层为粉土、淤泥质粉土、粉砂、细砂和粉质黏土。

3、井点降水方案评审

对于承建单位所做的初步降水设计方案,需要进行审核与评价。这种初步设计方案不仅涉及方案本身的科学性,还涉及经济是否合理与施工是否可行等问题。例如:《河南省建筑边坡与深基坑工设计方案评审办法》规定,专项施工方案的可行性需要组织专家论证,该论证与评审工作应由建设单位委托,并与评审机构签订委托书。评审机构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工程概况、工程周边环境状况、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场地地形与地貌特征、监测要点、设计图纸等项目工程资料,对专项施工方案进行评审与认定,为工程项目施工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持。

三、教学案例效果分析

井点降水方案设计是土方开挖分项工程的一种辅工程措施。其涉及内容较多,如工程地质勘测、井点降水理论、建筑设备系统选择与安装、建筑CACD、工程制图与识图、国家与地区相关的技术规范和管理规定、课堂教学方法的选择与应用等等。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按照传统的理论教学方式,采用课堂讲授法,因受教学时间的限制,将会导致讲授内容不全、知识系统性与综合性不够等结果的发生。但是,如果教师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采用案例教学法,就能够让学生在井点降水理论及其与生产结合的学习过程中获得系统的、综合性的理论知识,形象直观地认识到解决井点降水施工项目问题的程序和方法,达到在认知和能力形成过程中抽象与具体融合的目的,而不仅仅是老师与学生间的交流与互动。

四、理论教学实践化实施的条件

当前,理论教学多采用班级授课形式,课时少,教学内容多。在有限的时间内,理论教学要实现师生互动、理论知识与生产接轨、学生认知与实际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创新能力形成并举等教学目标,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采取案例教学或项目教学,让理论教学实践化,是实现这一教学目标的重要方法。但是,多年来高校教学实践也表明,无论从教学理念还是从教学实践上看,理论教学实践化的实现尚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从教学实践角度,提出理论教学实践化有效实施的几个关键条件。

(1)与课程相关的大量教学案例的收集与整理。案例来自于实践,又高于实践。实践提供了原始素材,但为了使传授的内容更加突出、更加形象、更加鲜明,就需要对其进行提炼和加工。(2)根据专业课程特点,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加强精品课程建设。(3)强化产学研相结合,积极推进教师专业理论素质及其实践能力的协同发展。这与高职高专院校提出的“加强双师型队伍建设”含义是相一致的。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