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大学生个人生活总结

大学生个人生活总结

时间:2022-05-27 23:50:5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大学生个人生活总结,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大学生个人生活总结

第1篇

关键词:辅导员 危机事件 角色定位

一、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个体危机事件中的作用

高校大学生个体危机事件是指大学生个体危机事件是指高校学生在其日常学习、生活及课外活动中突然发生的,有可能对大学生自身造成人身伤亡、对学校正常教学、管理与生活秩序造成影响、对校内安定造成一定冲击、对学校形象和声誉带来负面影响的事件。

近年来,大学生各种危机事件对他们的学习、生活和个人发展产生了较大的冲击和影响,也越来越多地受到国家教育行政部门的关注与重视。危机个案看起来是偶然发生的,但是偶然的背后有必然的规律。了解危机个案的发生规律,提高高校的心理危机应对能力,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非常重要。因此,在大学生危机事件的预防管理中,辅导员的作用不容小视。但同时我们也不能过分夸大辅导员的作用,在危机事件的处理中,辅导员也有一些错误的角色定位。

二、大学生个体危机事件的成因以及表现形式

1.基于大学生青春期的性格、心理特征,以及校园环境、社会机制的各种因素,笔者认为大学生危机事件的成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处于青春期的大学生,性格与心理状态都尚未定型。大学生正是站在人生成长的十字路口,其中深刻感受到经济、学习、就业、情感等压力,这些压力给部分大学生带来思想困惑和情感压迫,而其中他们自身对待这些人、事、物的态度与结果更是决定他们未来人生。这种很容易摇摆不定的性格与心理状态是很容易受到外来因素的刺激的,如果不及时有效地引导,使其化解不良情绪和心理压力,就会发生大学生个体危机事件。

(2)在当今一些高校,对于学生德育工作不够重视。教育质量好对于高校而言绝对不止是教学质量好这么简单,更多的应该是重视学生的德育与人格培养,让他们在有限且宝贵的时间里得到最充分的锻炼。

2.大学生个体危机事件的表现形式

(1)危害自身安全。大学是半个社会,是学生走上社会的最后的过渡场所,大学生面对学业、生存、就业、恋爱、社交等问题时突然感到压力增多增大,有些同学的心理承受能力不足或找不到合适的解决方式时,容易引发危害自身安全的事件,如自杀、自残。尤其是每年四五月份是确定大学生职业走向的时期,又是彻底与学习生涯绝别时刻,稍遇挫折大学生就会焦躁不安,易发生危害自身安全事件。

(2)危及他人安全。大学生年轻气盛,易冲动,“讲义气”,常是为了生活琐事而大打出手。同时,大学校园管理松散,也是造成校园犯罪案件频发的原因之一。据统计,大学生打架事件占到学生违纪事件的50%。值得重视的是,大学生打架具有群体性、偶发性和多发性,特别是打群架,卷入人数多,易发展为恶性事件。

三、辅导员在大学生个体危机事件的角色定位

1.“事件发现者”的角色

辅导员不能再把自己局限于事后“救火”的“消防员”角色,而是要转变管理观念,变“事后救火式管理”为“事前主动式管理”。因此,辅导员对大学生危机事件的预测就至关重要。

辅导员对大学生个体危机事件的预测要要注意几点。包括:一是了解学生,掌握信息。二是了解政策,评估影响。三是加强教育、增进沟通

2.“事件处理过程参与者”角色 各高校目前形成的危机快速反应机制中,大同小异,从学生、辅导员到院系、部门、学校,只有辅导员是危机处理过程中的全过程参与者。危机事件往往涉及人身伤害甚至生命,因此在处理过程中,辅导员必须具有高度责任心。除了责任心,辅导员在处理危机事件中还要有细心和耐心。危机事件的发生、干预和处理过程中,涉及的范围比较广,处理的事情比较棘手,因此要求辅导员有足够的细心和耐心。

3.“善后抚慰教育者”角色

危机事件通常会给当事人和周围人群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重回正常状态也需要一段恢复期。大学生危机事件后,辅导员不能简单的给出处理结果后就撒手不管。这期间辅导员一方面要多关心涉及到的学生,帮助他们恢复常态。并动员其他同学一起帮助当事人抚平创伤,重新恢复到正常的学习生活中。另一方面,辅导员也要分析总结,强化危机意识。同时,辅导员及时做好警示教育避免再出现类似事件。

4.在危机事件中几种错误的角色定位

(1)不要担当“庇护者”

辅导员是学生接触最多的群体,容易在工作过程中与学生建立深厚的感情。往往因此容易处理事件拿捏不好分寸,犯过度保护的错误。

(2)不要代替“专业人员”

危机干预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它有别于一般的思想政治工作。辅导员在日常学生管理工作中,主要充当思想政治教育者的角色。至于其他方面的知识(主要是心理、法律等,为的是把握青少年身心发展的规律,更好的开展工作。而不是要代替专业的心理教师、警察、律师等专职人员的工作。

(3)不要把自己作为"局外者"的角色

部分辅导员面对大学生个体危机事件处理完之后,会产生事件发生是不可预期的,与自身无关的心理。进而淡化事件结果,不做后续工作,不进行总结等。

高校危机事件不可避免,关键是我们要足够重视,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建立一支高效的基层应急管理队伍。加强高校应对危机事件的能力,构建一个稳定和谐的校园,保证师生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保障学校正常的教学科研秩序。

参考文献:

[1]蒋盛云,任学丽,陈捷,等.关于“在大学生中开展应对突发公共危机事件的思想心理教育”的调查与思考[J].中国青年研究,2005(3).

第2篇

大四大学生个人总结800字【1】

眼看着大学的生活已经快接近了尾声,这短短的四年却是很值得思考的。总结过去可以拨开时间的迷雾,清晰的回首走过的路,从而为将来的旅程准备一些经验和教训。

学习是迥然不同于以往的一种新形式,它赋予了学习者更大的自主性和更广阔的思维空间,同时也对学习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种半开放式的教学模式下,要求学习者必须有明确的学习目的,有更强的选择辨别能力和更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对此这个方面,我应该感谢大学的学习生涯,在这期间历经的挫折与成功,使我真正知道了怎样进行自我学习,怎样有目的的学习,随之而来的是自学能力和效率的提高。而学习之外活动的参与也是对所学知识的巩固和加强。扩宽了我的知识面,而且在不断的探索知识的过程中,也促进自己学习更多更新的东西。进一步丰富自己烦人理论知识。

在山西大学商务学院的这几年的过程中,让我领略了山大商务别致的景色和别具一格的大学校园的建设格局,尤其是后湖的四季美景,让人心旷神怡最重要的是院长的独特办学理念,成功将商院打造成综合实力在全国三本中排在前几名的学府。商院不仅是致力于教学质量的研究中,更重要的是重在提高学子们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想象能力,为他们将来在社会上生存能力的提高铺下稳固的基石

在大学期间,参加了学生会的心育部,在期间锻炼了自己的活动策划能力,真实的感受到学生的力量和自主实践的重要性。同时在之后也积极响应班级活动,参与到这个大家庭中。同时在学业上也尽力认真研究,大学的上课风格不同于中学时代,老师们不会手把手的教学,所以一切都是靠自己去努力适应不同老师的讲课风格,或幽默、或严谨、或生动、或枯燥。总而言之,调整好自己的学习计划,自主学习。目前为止不断的进行选修课程的学习,培养不同的学习层面,扩宽视野。终极目标是司法考试,为最终目的一搏。

在一个人的成长中,需要的不仅是知识的积累,更重要的是正确的思想和价值观、人生观的形成。比起大学,人生的正确方向才是一辈子指引人前进的启明灯。所以即使有一天毕业了,出了这个学校,还是要纠正自己的品行和思维,让光明的种子一路随来

大四大学生个人总结800字【2】

珍贵的四年大学本科生活已接近尾声,即将毕业的我回顾过往的足迹,点点滴滴依然清晰分明。

在大学期间,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不仅充实了我的知识,更重要的是为我今后步入社会奠定了重要的基础。严谨的学风和端正的学习态度塑造了我朴实、稳重、创新的性格特点。我热爱自己所学的专业,我努力培养自己的学习兴趣,积累一定的专业知识,希望能将自己的才华奉献于祖国未来的土壤中。同时,我也热爱自己的班级,我与班级中的同学能和睦相处,且关系融洽。班中事务亦是主动参与,且乐此不疲。因为我相信,乐于助人乃快乐之本。

学习成绩不是非常好,但我却在学习的过程中收获了很多。首先是我端正了学习态度。在我考进大学时,脑子里想的是好好放松从重压下解放出来的自己,然而很快我就明白了,大学仍需努力认真的学习。看到周围的同学们拼命的学习,我也打消了初衷,开始大学的学习旅程。日积月累,自学能力得到了提高。再有就是懂得了运用学习方法同时注重独立思考。在学习时,以独立思考作为自己的座右铭,时刻不忘警戒。随着学习的进步,我不止是学到了公共基础学科知识和很多专业知识,我的心智也有了一个质的飞跃,能较快速的掌握一种新的知识,我认为这对于将来很重要。

社会实践能力有了很大提高。大学四年中,我参加了不少的校内活动和做过一些社会实践。参加校内的活动可以认识到更多的同学,也就增加了与其他同学交流和向其学习的机会,锻炼了自己的交际能力,学到别人的长处,认清自己的短处。

大学校园就是一个大家庭。在这个大家庭中,我们扮演着被培养对象的角色。老师是我们的长辈,所以我对他们尊敬有加。同学们就像兄弟姐妹,我们一起学习,一起娱乐,互帮互助,和睦的相处。集体生活使我懂得了要主动去体谅别人和关心别人,也使我变得更加坚强和独立。遇到事情要冷静地思考,不要急躁。不轻易的承诺,承诺了就要努力去兑现。生活需要自己来勾画,不一样的方式就有不一样的人生。

作为一名年大学应届毕业生,我认为社会是人生的一个大课堂,同时也是我们展现自我、实现自我的人生舞台。我满怀希望,我认真努力,我敢于拼搏。同时我也发现自己还有许多要去学习和研究。我相信我会尽自己所能,使自己成为全面发展适应21世纪发展要求的复合型人才。将自己所学的知识完全运用到工作中去。

大四大学生个人总结800字【3】

这是我在大学生涯中的最后一份总结。想起第一次进入XXXX大学大门之时,很害羞,很忐忑,伴着这份心情,我开始了我的大学生活,一种与之前不同的生活方式,直到今天成为一名大四的学生。

第一次住集体宿舍,第一次在食堂吃饭,第一次有如此轻松地课表,第一次去图书馆自习,这里一切的一切都让我感到新鲜同时也很茫然。我一面听着学长学姐们的经验,一面摸索着,直到现在为止我已经完全适应了大学的生活。英语专业在所有人眼中是一个的很轻松的专业,的确是,不用学习数理化等深奥的学科,每天所上的课程就是听说读写,这使我感到高兴也很侥幸。英语是一个软性学科,它不像数理化一次没有听讲就跟不上,英语则不同,一天不学也看不出来你落后了多少。

然而日积月累后,我才发现英语也是一个很严肃的学科,要用严谨的态度来对待它。没有一个学科玩玩就能学会,都是需要流汗流泪的。同时对于一个性格内向的人来说,口语是个大难题,每次的演讲,口语课,配音,朗诵都让我头疼不已,既然选择了这个专业,就避免不了交流,既然躲避不了,就去享受它吧!如今我很感激英语,它让我能够有机会多多练习口语,锻炼我的胆量,让我有勇气与他人进行交流,慢慢的,我感到了自己的进步,感到很欣喜。

大学与中学的学习方式有很大的不同。大学的学部分依靠自己,老师只是一个辅助作用,在这里,我学会了自律,学会了没有人在后面追着仍能心肝情愿的学习。我即将参加明年的研究生考试,我会努力学习,考上自己梦想的学校。我已经是一个成人了,必须对自己的未来负责,为自己的未来打算,身上有了责任感,不仅要对别人负责,更要对自己负责。

在大学生活中,与同学的交往日益增多,人们都说大学是一个小社会,人际交往也充满了学问。在这里必须学会依靠自己,同时也要学会帮助别人,别人快乐,自己才能快乐。

第3篇

关键词:诚信缺失 成因 分析 对策 思考

当代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是我国社会独生子女时代成长起来的85后的新一代。他们身上具有独特的个性特征和行为方式,他们自我意识强烈,崇尚个性,强调自我,注重享受。这种崇尚自我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当代部分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欠缺,导致了当代大学生不同程度的诚信缺失。

一、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具体表现

2010年全国两会“关于提请关注大学生诚信教育问题的建议”不仅严肃地指出了当今大学生诚信缺失与教育及人才培养模式的利害关系,而且深入地预见了大学生诚信缺失将会造成的社会道德天平失衡和更深层次的社会危机。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调整和完善的当今社会,伴随着社会不良风气和个人本位主义思想的影响,当代大学生传统的价值观受到强烈冲击,部分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呈现出了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的精神迷茫,大学生群体诚信缺失现象日益严重。

1.考试中的舞弊行为。作弊行为是大学生诚信缺失的最简单最直接的表现。虽然各高校考试管理办法越来越严密,对作弊学生的处分也越来越严厉,但作弊之风改观较小,而且作弊者的心态越来越坦然,作弊工具日益现代化,作弊方法也呈现多样化,波及范围之广,影响之深着实令人震惊。近年来,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作弊事件多有发生,买卖试题也时有出现……由此,考试的公平性不仅受到极大质疑,而且严重地影响了大学生的社会信誉。

2.帮困助学中的诚信危机。为帮助贫困学生顺利完成大学学业,国家、学校通过各种途径,采取奖、助、贷等多种手段。但近年来发生的谎报家庭信息,欺瞒家庭经济状况,弄虚作假甚至人为的谎称家庭发生重大变故等诸如此类的事件在具体的奖助评定过程中也有出现,当然也发生过中国石油大学23名毕业生没有按期偿还助学贷款,被中国建设银行北京昌平支行告上法庭的事件。这些帮困助学中的诚信危机也无时无刻不在反映着当代大学生诚信道德的缺失和大学生个人的信誉危机。

3.大学生求职信用缺失。近年来,随着社会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大力需求,我院毕业生的就业形势良好,各大用人单位纷纷与我院确立了就业合作关系。2.5+0.5学制的人才培养模式,极大地保障了学院“理实一体、双境育人”的教学模式,全面地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独创精神,使学院毕业生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依然“一枝独秀”,然而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签订双向选择就业协议后,却无视用人单位的利益,挑三拣四、纷纷跳槽,故意违约现象多有发生。毕业生的这种“唯我独尊”的个人心理和挑三拣四的享乐心理,归根结底都是大学生个人诚信缺失的表现。

4.恶意拖欠学费问题。在国家保障教育公平,绝不让一个贫困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的今天,各高校均设有绿色通道,因此一些家庭经济并不困难的大学生便乘虚而入、伪装困难,试图享受国家的帮扶政策,将他们本应缴纳的学费用于吃喝玩乐、购买高档消费品甚至谈恋爱等支出,以各种理由恶意拖欠应缴纳的各类费用,在美好的大学时代涂上了不光彩的一笔,失去了立身处世的根本准则。

5.个人生活的信用危机。在生活中有些学生出于惰性、自私、虚荣等原因,以种种理由欺骗父母、老师和同学。如编造理由迟到、请假、逃课;在发生矛盾、犯了错误时,编织谎话、隐瞒事实;在同学交往中不诚实,骗人骗钱等。这种个人生活的信用危机正逐步侵蚀大学生的心灵,损害大学生的个人形象,影响大学生的社会声誉。

二、大学生诚信缺失的成因分析

大学生在学习、考试、求职和日常生活中出现的诚信缺失现象,影响因素很多,既有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独生子女时代家庭片面教育的潜移默化,也有学校教育的失衡等因素的影响,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1.社会转型期道德约束体系的滞后。在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加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历史进程中,社会的道德约束体系却出现了严重的滞后,传统道德观缺失,新型信用体系并未完全建立,拜金主义、实用主义接踵而来,金钱面前、利益面前,趋之若鹜者大有人在,为了个人私利不惜损害他人和社会利益。这种道德约束体系的滞后在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重要阶段的大学生的思想和观念,在大学生中产生了见利忘义,自私狭隘的诚信道德层面的偏差,所以也就有了大学生考试作弊、求职造假、违约多发等诚信缺失现象。

2.社会上不良风气的影响。现代经济社会出现的坑蒙拐骗偷的丑恶现象,严重影响着社会的公平和正义,不正当竞争的存在,权力与金钱的罪恶交易等在网络时代和信息化的今天,也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侵袭和腐蚀着神圣的校园净土,大学校园里也随着社会上制假贩假的不良风气刮起了弄虚作假之风,急功近利的虚假行为时有发生,“说谎”、“作假”、“欺骗”、“隐瞒”等字眼污染着校园的纯净,给大学生的诚信道德造成了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

3.家庭教育所致的大学生自身责任感的缺失。伴随大学生个人成长的家庭教育是大学生情感和人格形成的重要向导,对大学生一生的性格养成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们却会竭尽全力地给予子女们更多的物质保障,恰恰忽视了子女们精神方面的需求和传统道德的教育,久而久之,家庭教育的片面性便根深蒂固地影响了正在成长中的独生子女们,这势必会造成他们的传统道德缺失,包括诚信意识的淡漠和诚信行为的缺失,因此这也是造成当代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另一重要原因。

三、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对策思考

大学生诚信教育,是指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通过一定的教育方式,根据诚信的内涵和要求,对大学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其树立起诚信意识,养成诚信行为习惯的活动过程。大学生诚信的缺失,已对我们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内容和要求,作为思政工作者,我们该如何加强对大学生的诚信教育呢?

1.“双全”动员,“两课”教育。“双全”指的是全方位和全员,即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开展需要集中高校的全员力量,开展全方位的教育,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不仅仅是学生工作者的重要任务,高校的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承担着“传道、授业、解惑”的责任,以高尚的品格、诚信的行为、渊博的学识影响教育学生。“两课”无疑是对大学生进行诚信教育的课堂主渠道,因此要创新理论授课方式,增强理论授课的现实意义和实践作用,增加诚信类专题性的讨论环节和有针对性的实践环节,这些都是现实的具体的诚信教育途径。

2.建立大学生评估登记制度。开展大学生诚信教育,还要从制度和机制入手,具体抓好大学生诚信制度规范和大学生诚信档案建立这两项重要工作,在诚信档案中不仅对学生本人的基本情况、学生在校期间的经济活动等专向记录,而且要把这些记录延伸至大学生今后的工作单位,架起学校与社会诚信教育的桥梁,从制度方面强化对大学生诚实守信的教育,以他律达到自律,形成诚实守信的良好社会风尚。

3.加大诚信宣传教育力度,打造诚信校园。为了加强大学生对诚信的认识,可以在大学生中举办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在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大学生诚信意识的过程中,还可以根据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学生能主动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如诚信签字活动,举办征文、演讲、知识竞赛活动等。通过宣传诚信和开展活动,不仅将学生的诚信意识和诚信行为有机结合,而且也实现了思想道德教育知情意行的统一,起到诚信教育的作用,养成良好的诚信习惯。

4.营造诚信的社会和家庭氛围。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新时期,各级教育主管部门需要加大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宣传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加强对全社会成员的传统文化教育和公民道德教育,强化民众的理想信念,在全社会营造弘扬正气、促进和谐、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良好人文社会氛围。作为85后新一代大学生的家长,既要言传又要身教,不仅要了解当代大学生子女的特点,还要有的放矢地对其进行诚信教育,只有营造人人诚信的社会氛围,社会的假丑恶现象才能得到有效遏制,蔓延到大学生中的诚信缺失现象才有可能有一定程度的好转。

大学生诚信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诚信教育的构成部分。当今大学生在考试、学习和生活上的诚信缺失,不仅反映了社会道德约束机制的滞后和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而且也反映了教育机制的弊端和家庭教育的片面性。而有效的开展大学生诚信教育,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是整合学校、社会和家庭教育资源的重要任务,是实现文化传承和道德延续的有效途径,是关乎祖国,关乎未来的伟大德育工程。因此,诚信教育在全社会的协同努力下,通过采取措施、总结经验、形成合力,必将会推动大学生诚信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和大学生个人诚信品质的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第4篇

[摘要]本科毕业生登记表自我鉴定为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毕业生登记表是各类学历教育毕业生用来填写所取得的学籍和毕业档案的登记表格,里面包含着毕业生个人的基本信息、简历和在学校的奖励、处分和评语等。自我鉴定是个人在一个时期、一个年度、一个阶段对自己的学习和工作生活等表现的一个自我总结。下面是关于本科毕业生登记表自我鉴定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借鉴。

忙碌的大学生活就在悄然中过去了,但她已成为我人生美好记忆的一大部分。这些日子有成功的喜悦,有失败的彷徨。但却把我培养成了一个现代大学生,使我在各方面的综合素质都得到了提高,为以后的人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开辟了而一条属于我自己的道路。 大学四年,通过心理学的学习我对自己主观的心理世界有了一个客观的认识,认清了自己性格中的优点和缺陷,明了了自己的潜力所在,为提升自我,超越自我指明了方向,心理学教会我在不丧失自我的前提下,从他人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和看待问题。心理学教给我如何适应纷繁社会,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迅速成长的技能与技巧,让我能够抱着一份平淡与坦诚去面对现实中的人与事。

在专业技能上,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我认真学习各种专业知识,发挥自己的特长;挖掘自身的潜力,结合每年的暑期社会实践机会,从而逐步提高了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以及一定的协调组织和管理能力。

学习当然是重要的,一个人能力的培养也不容忽视。在社会实践上,我利用课余时间经常阅览各类的书籍,并参加了软件测试工程师的培训并取得高级工程师证书,成绩优秀。学习固然是学生的职业,这份职业同样需要有智慧、毅力和恒心。在当今这个快速发展的信息时代,我们只有不断汲取新知识,才不会落伍,才可能战胜自己。

四年的大学生活是我人生中想抹也抹不掉的回忆,我迈步向前的时候不会忘记回首凝望曾经的岁月。谢谢我的大学铸造了成长的我。

你也可以在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本科毕业生登记表自我鉴定范文。

第5篇

【关键词】形象教育;主题班会;90后;高职院校

伴随着高校扩招,高职院校的学生人数增加,如何对刚入学的高职一年级新生进行集体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成为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的首要问题,其中以班级为单位召开有针对性的主题班会是较为行之有效的方法。主题班会指以班级为单位,由主持人引导,就某一主题,全员参与、形式活泼地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的一种教育活动。

一、主题的选择与确定

开展一次成功有益的主题班会,班会的主题选择显得尤为重要。本次班会的主题定为“形象教育”,在我国经济社会大发展的时代背景下,高等教育向普及型大众化转变。当今社会生活节奏加快,各种信息夹杂传播迅速,广大高校学生也深受多远文化价值的冲击,对于学生的个人发展产生了较为深刻的负面影响。公众所期待的当代大学生形象与现实中所体现的存在了一定差异。因此在高职一年级新生中开展形象教育,有助于大学生的形象的塑造,对其今后的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

此次班会围绕着“形象教育”这一主题,从学生的自身实际出发,以“我是90后大学生”为题,希望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参与意识,让学生能从自己的日常事身边事入手,分析提升自身形象。

目前,在校的大学生以90后学生为主,这些学生的最大特点是喜欢追求的是新潮,追求特立独行,标新立异。从社会大背景来看,90后生长于我国经济政治发展相对平稳的阶段;多为家中的独生子女,除父母外,亲情观念相对淡薄,在这样的生长环境里,有一小部分人比前几代人来说,更显得有些孤僻。此外90后相对年轻,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较强,在审美观和价值观方面也与此前的大学生有很大不同。正是因为90后学生有着这样特殊的成长背景,当前高职院校传统的管理模式和方法已经不能适应现阶段的学生特点。作为学生管理者也应该适应这种社会的变革采取更加灵活、学生更易接受的方法去面对各种变化。

二、主题班会的活动目标

1.情感目标——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情趣,树立良好的当代大学生形象。

当今社会,作为大学生,他们不仅仅是生活在象牙塔中的天之骄子,来自社会各个方面的各种影响同样冲击着这一批90后大学生。如何帮助他们在大学阶段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树立积极健康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已成为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者面临的首要问题。

2.能力目标——鼓励学生学习自我完善,健全健康人格。

90后大学生有着强烈的自我意识,对于自己的很多行为有着自己的独到的见解,可是由于毕竟年龄较轻、经历有限,他们在很多方面仍然需要学校、教师和家长的帮助和指导。作为在校期间与学生接触最多的基层学生管理者——辅导员,所能提供给学生的不能仅仅是单纯的说教,更多应是多方面多角度的分析,与学生在共同探讨中,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完成育人的目的。

3.终极目标——实现教育的根本目标

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荀子曾指出:“人无礼则不立,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

18—23岁的青年学生正是个体生命史上特有的“灵魂发育”阶段,此时对他们进行良好的思想教育以避免其在今后的成长道路上“精神缺失”。所以教育的最高目标是使学生理解人生的目的和意义,找到正确的生活方式,塑造高尚的情操,培养完善的人格,使学生富有自我实现、自我创造、自我发展的能力。

三、主题班会的活动流程

1.前期准备过程

在确定班会主题之后,经过(1)全班范围内征集意见;(2)班委会讨论班会的具体形式;(3)布置任务,分组准备、排练;(4)确定班会召开时间、地点等几方面为班会的顺利召开做好各项准备。

2.活动具体

(1)引入”形象“案例,进行”形象“宣传,导出班会主题:“我是90后大学生”

案例:山西90后大学生自创卡通形象宣传环保

以自己为原型,创作“牙刷系列”卡通人物,起名“牙刷妹”;在巴掌大的卡片上绘制环保小贴士……90后应届毕业生喻安纳,用彩笔绘制着自己别样的大学时光。她想用这种方式,纪念自己的青春,传播公益爱心。

在太原师范学院的4年大学时光里,安纳创作的“牙刷系列”人物已达上百张,分别记录了食堂吃饭、阅览室上网、外出逛街、寝室刷牙等多幅生活场景。安纳不仅用画笔记录着自己的大学时光,还将自己的环保理念融入巴掌大小的纸片上。“少乘车1公里,就减少0.22千克的碳排放量。”卡片上的“牙刷妹”身穿妈妈织的玫红毛衫,手提编织购物篮,在马路上骄傲地走着。同样在“牙刷妹”哼着小曲浇花的卡片上,也有“省1度电,就减少0.194千克的碳排放量”的温馨提示。在安纳小小的创作本上,“少吹电风扇,少开电灯泡”等环保小场景生动有趣。

通过此案例使得学生对于当代90后大学生的形象有了全新的认识,进而自然引出本次班会的主题内容——我是90后大学生。

(2)话剧小品表演——家有90后

班级同学通过自导自演的方式,有幽默的手段还原了90后大学生的家庭生活。小品的素材均来源学生自己的日常生活,通过演员的形象化演出,使台下的学生在捧腹大笑的同时,对于如何树立良好的大学生形象有了自己的独到见解。

(3)诗歌朗诵——那些年我们一起吟诵过的诗

学生选取了5首各个时代具有代表性的诗歌,《偶然》(徐志摩)、《雨巷》(戴望舒)、《乡愁》(余光中)、《祖国,或以梦为马》(海子)、《致橡树》(舒婷),这些诗歌从不同角度反映了伴随着时展,不同时代青年人的人生理想和价值取向。在学生声情并茂的朗诵中,提升学生对于优秀文化的理解能力,帮助他们更好找准自我人生努力的方向。

(4)我们的风采——幻灯展示

在此环节中,学生将入校以来本班同学积极参与各项活动的照片集结成幻灯片,照片中展示的均是本班同学在参与学院“阳光体育”、“敬老爱老献爱心”、“文明传递员”、“宿舍才艺大赛”等活动和在各项竞赛中获奖情况的图片资料。通过照片的展示,使学生能为自己所取得的优异成绩而感到自豪,也更加坚定了他们树立科学健康的社会形象的决心。

(5)辅导员总结

在观摩完所有内容之后,由辅导员对此次班会做出相应总结。在总结中辅导员要肯定学生现已取得的各项成绩,对于他们身上所体现的90后大学生所特有的优秀品质予以表扬。同时也要对一年级新生提出相应的完善要求和措施,从而使学生能够明确今后努力的方向,为安全平稳的度过大学时光提供精神保障。

参考文献:

[1] 王传中,朱伟. 辅导员工作指南 [M] . 武汉: 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9.

[2] 杨兵. 魅力班会是怎样炼成的 [M] . 北京: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10.

[3] 王莉媛. 关于“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 J ] .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 2009, ( 1 ) .

[4] 陈莹, 贵永霞. 论个人价值观与心理健康 [ J ] . 法制与社会, 2009, (19 ).

第6篇

一年来,在学院、各级领导、同事的关心指导下,展开学生日常管理工作。现将20XX年个人工作总结汇报如下:

一、思想政治素质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理论是实践的指南。使我充分认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意义,切实将育人工作放在首位,严于律己,甘于奉献;积极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坚持以人为本,深入细致了解学生学习和生活情况,能够努力拓展多种教育形式,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的针对性、时效性和吸引力,全面实施,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1、 我认为自己首先应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政治目标和政治立场,不断增强政治把握力和政治鉴别能力。

2、 能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主动学习和掌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和方法,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

3、 其次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真正做到为人师表。

二、努力工作,提高教学能力

工作中时刻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发展为工作目标,设计和开展教育教学工作,。担任旅酒系国酒xx班的班主任,我能认真做好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及服务育人工作,用心管理好学生和学生班级建设工作,做好教学工作计划,努力让每一位学生在这个班级体中快乐的度过每一天。

学生和我都处在一个非常自然的状态下,学习国际酒店管理这个专业,更重要的是对酒店的热爱和学生个人未来的就业趋向。因此

也要要求规范自己的师德行为,时时处处身正为范,热爱学生。特别是关注和帮助那些在思想、行为或其它方面有特殊困难的学生,时刻关心他们的成长需要,一个温馨的笑容、一声热情的问候、一句诚恳的提醒都表达了我时刻关心每一个正在成长道路上享受阳光的孩子的心愿。

在班级里,要根据学生思想实际需要,适时恰当灵活的教导学生使用相关文明用语,用表扬、鼓励的方式方法来促进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当然,还要尊重学生 、信任学生、鼓励学生、启发学生、爱护学生、导引学生使用文明用语。不得丢开思想鼓励而去批评、训诉学生,以免伤害学生自尊和损害教学。

三、下学期个人工作计划

1、自觉严格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不做违规违纪的行为。努力践行“xx-xx”。认真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不迟到,不无故缺勤。督促学生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完善学生个人自律系。

第7篇

【关键词】大学生;B级人生;幸福感

当代大学生是新时期的年轻一代,他们朝气蓬勃、充满着冒险精神,对于未来之路的选择也是前所未有的宽阔与自由,同时他们肩负着未来的希望,国家和民族的期冀。因此,对大学生群体的身心状况和精神态度包括生活态度和幸福感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为此我们制定一份调查,通过本次调查我们希望能够对大学生的生活态度以及幸福感有一个直观明确的了解,同时针对大学生幸福感现状提出一种新的人生态度即“B级人生”。“B级人生”最早来源于日本经济专家森永卓郎曾提出的对人生划分:“A级人生”是“有钱没闲”;“B级人生”是“钱少一点,但是有闲”,可算是“有钱有闲”;至于“C级人生”是经济困窘,可能是“有闲没钱”(如失业者),也可能是“没钱没闲”(如底层劳动者)。我们希望通过对于“B级人生”的再思考,使大学生认识到他们应该拥有一种“B级人生”――从追求学习的高度转化为大学生追求生活学习的广度,在大学时代里做自己想做的事,享受生活的充实感和高效率。

一、研究过程

(一)调查对象

本次研究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根据不同专业、不同性别两个方面从华中师范大学全日制本科生中抽取调查对象200例,在不同院系、不同专业进行发放问卷,回收有效问卷196份,有效回收率为98%,其中调查对象女生143例,占72.59%,男生54例,占27.41%。

(二)调查方法

本次研究采用发放调查问卷和结构访谈的方式,并采用专业的问卷处理网站进行数据的处理。另外在全校不同院系的同学中间随机进行结构访谈,访谈对象以个人角度出发从“如何使自己的大学生生活过得充实?通过哪些措施能更好地帮助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两个方面来陈述,从而得出比较翔实的口述材料。

二、结果与分析

(一)大学生幸福感状况

1. 总体自我价值感强,但仍存在自我缺失情况。如图一所示,64.8%的大学生认为自己在大学生活中有点价值,28.06%的学生认为大学生活很有价值。可见,大多数学生的自我价值感较强,并可以从自我的价值成就中感到成功与快乐。但是,仍有6.63%的学生认为几乎没有价值。这反映出部分大学生存在自我缺失的情况。

图一 认为自己在大学生活中是否有价值

2. 对就业前景乐观,但缺失规划。如图二所示,44.9%的学生认为他们能够找到满意的工作,5.61%的学生认为他们前途似锦,这呈现出大学生对就业前景乐观,并能将自己的学习与工作很好地接轨。另外,30.1%的学生表示应该可以养活自己,更有19.39%的学生感到有点迷茫。大学生在“金榜题名”与憧憬中过渡到压力增加的时间段内,当他们缺乏对毕业的规划与想法时,必然导致其迷茫与缺乏应有的信心,这反映出大学生生涯规划的缺失。

图二 对自己毕业前途的看法

3. 憧憬美好家庭生活,总体幸福感强。如图三所示,59.69%的受访者表示,在幸福中,家庭和睦最为重要,表现出当代大学生对美好家庭生活的憧憬与向往。另外,如图四所示,79.59%的大学生表示在大学生活中比较幸福,显现出大学生总体心理状况较为良好。同时,不可忽视的是,有9.69%的大学生坦言比较不幸福,这必须受到广泛的关注,亟需心理的指导与引领。

图三 对幸福的理解

图四 在大学的总体幸福感

(二)大学生人生投资与回报的关系

1.大学生学习时间投入与学业成绩关系。如表一所示,学习时间与学业成绩大体呈现正比关系但差距相对较小,两因素之间的关联程度较不明显,与以往所强调的“书香有路勤为径”等强调勤奋作用的传统教育方式有着差异。

表一 学习时间投入与相应的学业成绩

每周学习时间(除上课外)

1-2小时 3-4小时 5-6小时 6小时以上

学业成绩

前20% 22.92% 26.98% 34.29% 40%

20%-40% 35.42% 38.1% 28.57% 32%

40%-60% 29.17% 22.22% 17.14% 22%

60%以后 12.5% 12.7% 20% 6%

2. 学习时间投入与能力提升的关系。如表二所示,无论在学习上投入的多少,对于能力的提升受访者几乎都集中在有一定能力的提升这一选项上。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学生对于学习能让我们能力有所提升是持肯定态度的,但是对于真正有多大收获大家仍旧持相对模棱两可的态度。

表二 学习时间投入与能力提升的程度

提升能力的程度)

提升了全方面的能力 提升了一定的能力 基本没有提升 完全没有提升

学习时间

1-2小时 16.67% 79.17% 2.08% 2.08%

3-4小时 6.35% 90.48% 3.17% 0%

4-6小时 0% 97.14% 2.86% 0%

6小时以上 10% 90% 0% 0%

3. 学习投入与因学习成绩获得精神、经济上的收入的关系。如表三所示,无论学习上投入的多少相应的都会获得一些收获,但还是都相对集中在偶尔有。这反映出在学习上的投入,相对收获的总没有想象中那么理想,回报率相对还是比较低的。

表三 学习时间投入与获得精神、经济上的收获频率

获得精神、经济上的收获频率

经常有 通常有 偶尔有 从没有

学习时间

1-2小时 8.33% 14.58% 68.75% 8.33%

3-4小时 9.52% 39.68% 38.1% 12.7%

4-6小时 8.57% 28.57% 54.29% 8.57%

6小时以上 16% 24% 52% 8%

三、总结与思考

(一)“B级人生”,高幸福感的选择

通过对以上关系进行比较分析,大学生在学习、社会活动的过程中不管是对时间、精力还是金钱的高强度投资,并不一定收到一种高回报,也就是说,不能将有限的资源充分利用起来,不能获得一种高收效。因此,即使大学生的整体幸福感较高,但仍然存在对于自己的未来前景缺乏长期规划,同时存在自我价值感缺失等现象。基于此,我们在这里引入日本经济学家森永卓郎的“B级人生”概念,使“B级人生”的理念与大学生生活现状相结合,对于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予以启发。森永卓郎认为,“B级人生”是最有满足感的生活。对于此,我们在批判接受的前提下,提出大学生的“B级人生”,即一种不断追求,不满足现状,追求学习的高度,拓宽人生广度,不断完善自我,从而达到人生高投资高回报和高效率,同时间接实现高幸福感的人生态度。

(二)实现“B级人生”,实现高幸福感的对策研究

亚里士多德认为,“幸福亦需要外界的善为助。因为,没有外在条件,便不可能或难于作出高尚的事。”我们经由访谈发现,从外部条件来看,大学生实现“B级人生”需要以下几方面的协调:

1. 家庭理解。众所周知,以亲情为纽带的家庭往往对学生的行为产生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影响。当父母为了孩子成龙成风而苛刻要求学生、严厉教育时,学生便难以从学习的包袱中解脱,难以去做他们所真正想做的事情。“B级人生”尤为强调的是生活的广度,相较于以往的强调的学习为主的生活方式而言,“B级人生”更难以为家长所认同。

2. 学校支持。学校应该对大学生进行“幸福教育”。现大学教育普遍旨在强调未来,导致大学生活总是沉浸在“过级”和“考证”中,把学生培养成一个个接受社会挑战的能手、精英,却忽视学生个体心理发展。学校应该帮助大学生建构幸福的生活氛围以及精神家园,不仅从幸福知识入手,包括幸福感、幸福的能力,学校在肩负创造知识、培养人才、服务社会的职责同时,还能够为大学生带来终身幸福的幸福感和幸福能力。

3. 社会引领。大学生作为即将融入社会的集体,社会对其有着极大的影响。社会潜在的对学业的极大的重视,相应的对其他隐性能力的忽视造成了大学生潜在的压抑,不敢追求真实的自我。另外,社会需要的热点更多的仍是在学业领域,大学生“今天过级,明天考证,后天还将TFO、GRE来试一试”的情况非常普遍。大学生整天忙忙碌碌准备考试学习,然而,对于真正的成长却很少涉及。在社会无形中给予的所谓前进方向上,大学生不免地感受到成长的压力,因此难以实现他们的“B级人生”。社会真正需要的不是只会考证,不是只有一纸凭证的人才,而是综合素质能力强,具有明确具体的奋斗方向,积极向上、不断进取,创造能力强的高素质人才。这与我们所倡导的“B级人生”的目标不谋而合。因此,大学生实现“B级人生”的过程实际上是培养自己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的过程。对此,社会理应重视学生的人生意义及各方面的需求,给予大学生享受生活的机会,同时注重提供各方面的社会活动以学生参与,实现学生精神世界的丰富和生活的多样化。

(三)当然,正如伦理学家石里克指出,人“任何时候都要为幸福做好准备”,作为独立的个体,大学生自身也应该从以下几方面追求“B级人生”

1. 充分的自我认识。俄国哲学家别尔嘉耶夫有言:“我热爱的不是生命,而是当生命越出自己的界限时所产生的神魂颠倒。我不把生活理解为教育,而是理解为自由而斗争。”他认为当人认识自己时,就创造了个性。大学生首先必须充分认识自我,准确地认清自己,明确自己的人生定位,充分认识到自己的学习使命及人生目标。另外还需理解自我价值的追求,了解自己独立的个性,从而才能从各方面制定规划实现自己的“B级人生”。如果没有对自己人生目标的追求与憧憬,就很难体验到幸福的滋味。

2. 高效的学习生活方法。当前大学学习似乎进入一种死循环:从随意听课到考前背重点到考试到不挂科万岁。大学生进入大学似乎不是为了学习专业知识,反而是得过且过。有人评论说“中国大学生实际上是盛名之下,其实难副”。不少大学生大学四年之后却发现自己连高三学生都比不上。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因为当代大学生很少掌握着高效学习与生活的方法。高投资与低回报的学习模式也让大学生难以从繁重的学业中抽身去完成他们想要追求的生活。“B级人生”倡导人生投资回报的高报酬率,实际上也是高效学习的方式。斯科特・扬提出高效学习的方法在于大量的阅读,获取知识;深入思考,理解这些知识;运用横向思维、纵向对比等将这些知识连接起来;通过练习发现自己掌握这些知识的盲点,发现理解的误区,最后就是要“活学活用”。 当今中国教育仍是讲究勤奋,高效学习仍旧是小众,但是掌握高效学习的方法,“学习的时间更少,学到的知识更多”,这才是当今时代大学生所应具有的能力。花费更少的时间去学习更多的知识,在保证学业成绩的同时可以追求大学生自身感兴趣的社会实践活动与兴趣爱好活动,这才是“B级人生”所倡导的内涵所在。

参考文献

[1] 冯娟娟.当代大学生幸福感缺失现象探析[J].菏泽学院学报,2007,29(4):127-129.

[2] 李焰,赵君.大学生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5,26(1):168-174.

[3] 周辅成.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

[4] 赵汀阳.论可能生活[M].北京:三联书店,1994.

[5] 尼古拉・别尔嘉耶夫.自我认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6] 斯科特・扬.如何高效学习[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3.

第8篇

一、重视大学生的个性培养

(一)大学生创新教育离不开个性培养。

在教育教学中,个性属于心理学所研究的课题,是指一个人在社会生活中所形成的比较独特的心理倾向和心理特征,它具有相对稳定的特征。个性培养是指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通过各种手段来唤醒和激发学生自身所具有的特性,因为每个人的个性会存在差异性,因此个性培养要做到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其具体的培养内容包括个体的能动性、创造性和自主性。个性培养对于树立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是个性培养有利于大学生创造性品质的养成。二是个性培养有利于引导大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三是个性培养可以构建大学生创造性的知识体系。

(二)大学生个性培养的具体实施措施。

在当前的高校教育中,大学生的个性培养教育还处于起步阶段,还没有形成系统的教育教学模式,缺乏基本的教学实践经验。虽然在一些社团活动、大学生实践活动中,个性培养教育有所涉及,但缺乏基本的指导思想和统一的管理模式,因此,个性培养教学显得较为松散,并没有起到真正的效果和价值。另外,教学激励措施发展滞后、教学评价不够科学、教学手段相对匮乏也抑制了大学生个性的培养。针对当前大学生个性培养教育的现状,可以提出具体的实施措施:一是转变思想观念,树立大学生个性培养的具体目标。高等教育院校在教学之初就应该引导学生树立自己的人生规划,让每一个学生结合自己的具体情况制定自身的人生目标,在目标明确的基础上,让学生一步步做好每一件事,以追求卓越的精神去对待所有的工作和学习,使学生逐步树立思想上的成就感和荣誉感。二是构建积极的校园文化,为大学生的个性培养营造良好的环境。个性培养除了在具体教学实践中得到锻炼以外,营造浓厚的氛围也是重要的培养手段。高校要把大学生个性培养的目标提高到重要的高度来对待,可以形成校园标语或者校训,来形成统一的教育思想,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三是建立良好的管理队伍,做好大学生个性培养的具体工作。大学生个性培养工作并不仅仅是教师的任务和工作,还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作用,建立学生辅导员、学生团委等学生管理教育机制,通过学生组织的引导教育,促使大学生个性培养得到有效推进和提升。

二、重视大学生的兴趣开发

在大学教育中,影响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其中激发学生的兴趣是最关键的因素,兴趣开发对于大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只要学生产生了积极的兴趣,才能引发学生创新的欲望,激起学生探究知识的热情,从而使学生能够主动学习,积极投入到创新教育中。具体的兴趣开发措施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从高校角度来看,要重视课程设置。

各大高校要根据实际情况,增添能够确定学生未来职业发展的教学内容。尤其在制度构建上,要建立选修课、学科转换等方面的学习培养框架,实现学科知识之间的融合贯通,从而为大学生的兴趣开发奠定基础。

(二)重视教师对于学生教学的积极引导。

作为高校教师要想开发学生的兴趣,首先实现教学内容上的优化性,注重知识与实践的紧密联系,大学生往往都会在实践学习中建立求知欲望,提高学习积极性,如果高校教师能够在教学中把知识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就会引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诱导出学生的创新意识。其次,教师可以拓展教学的相关知识。将大学内容与当前的科技前沿联系起来,实现知识的先进性教育,也从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三)提高教师自身的教学水平。

高校教师要积极转变教学理念,建立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学生兴趣开发的良好环境,使学生能够在和谐的教学氛围下,培养创新精神。同时教师还要注重教学方法的改进,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三、建立科学的创新教育评价机制

第9篇

关键词:大专生;个人素养;重要性;现状;培养策略

1.大专生个人素养的重要性

1.1个人素养

所谓个人素养,即是指人在日常的实践和训练中所学到的各种技巧和能力。从广义上来说,个人素养与个人修养大同小异,包括人的知识水平、实践能力、外在形象和道德品质等,是一个人在言行举止、行为习惯、情感认识和意志信念等方面的素质和涵养。个人素养已经发展成为当今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尤其是在高校教育中,学生个人素养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1.2重要意义

个人素养对大专生的大专生涯乃至今后的就业和生活都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它可以影响大他们的一生,甚至可以说大专生个人素养的高低直接决定着他们人生的好坏。因此,当代高校、尤其是大专生自己必须提高对个人素养培养问题的重视力度,填补个人素养的缺失,让大专生逐渐养成良好的个人素养。个人素养对大专生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良好的个人素养有助于大专生的全面发展。个人素养既可以帮助大专生开发个人智力,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还可以让大专生在个人素养的培养过程中渐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发展成为一个具有聪明才智、各方面能力突出、品德高尚的优秀人才;第二,个人素养直接影响着大专生的就业问题。就业问题是社会需求的一种表现,因此可以说提高大专生的个人素养是社会需求的必然要求。大专生要想在社会中成功就业,除了要不断加强自身的专业技能以外,更重要的是必须不断提高自己的个人素养,只有具备良好的个人素养,才能得到他人的尊重、重视和信奈,才能在就业过程中得到更好的发展。

2.当代大专生的个人素养

就当代大专生的表现来看,大专生的个人素养普遍较低,呈现出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和缺失。这些问题和缺失主要表现在:①自我认识不准确。当代大专生多数都自恃过高,不把任何人任何事放在眼里,不能正视自己的缺点和不足;②社会责任感不够。多数大专生都过于的功利,往往只看重个人利益而不愿意为社会做出更多的贡献;③思想道德素质较低。在学校对教师和同学不礼貌,在工作中对领导和同事不友善,不能很好的发挥团结协作精神,不利于民族向心力和凝聚力的发挥;④实践能力不足。个人能力只表现在嘴皮子上,没有得到很好的实践,不能又好又快的适应社会的变化和发展;⑤言行举止不够规范。由于大专生的自大心理,道德意识不强,言谈和行为都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和约束,养成了狂妄自大的心理等。除了上诉的一些不足外,个人素养的缺失在不同大专生身上还有不同的表现,高校应该对大专生的个人素养进行进一步的强化,大专生自己也应该看到个人素养对自身发展的重要性,努力的提高自身的个人素养。

3.大专生个人素养的有效培养策略

3.1提高教师的个人素养,发挥教师的表率作用

教师在对学生的个人素养进行培养的时候,首先应该以身作则,全面加强教师自身的个人素养,充分利用教师个人的独特魅力,来为大专生做好表率和领头作用。所谓“名师出高徒”,用教师的良好个人素养来感染学生,利用教师的一言一行来为学生做榜样,是培养大专生良好个人素养的最直接的一种渠道。高校应该致力于创建一支具有较高专业水平和个人素养的师资力量而努力,在人才引进、使用、再教育等一系列流程中,不断的对教师个人素养提出新规定、新要求,促使教师不断的补充和完善自身的个人素养,让自己成为能够满足高校教学条件的优秀教师,以便在以后的学生个人素养培养中发挥教师的表率作用。

3.2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为大专生个人素养的培养创造环境条件

环境因素对大专生个人素养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它可以在不知不觉中对大专生个人素养的有效培养起到积极作用,高校应该对自身的校园文化环境进行适时的改变和创新,为大专生创造一个良好的个人素养培养氛围。例如,可以在校内容易学生注意的地方制作一些小标语,像是“难行能行,难舍能舍。难为能为,才能升华自我的人格”、“ 静坐常思已过,闲谈莫论人非”等;也可以通过以“个人素养”为题的演讲比赛等活动来发人深省;此外,还应善于利用校内学生的各种光荣事迹来对大专生进行教育,让他们在他人的故事中看到个人素养的魅力和重要性,这样的实例教育会起到更加明显的作用,促使大专生更加自觉的锻炼和提高自己的个人素养。

3.3增强大专生的社会实践

“实践时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高校自身应该组建更多的校园实践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让大专生有更多参与实践锻炼的机会,使他们的个人素养在各种类型的实践活动中得到有效的培养和提高。培养大专生个人素养不能只停留在言传声教上,而应该延伸到各种实践中去,如各种志愿劳动、公益活动等,让大专生在参加这些社会活动的过程中充分领会到个人素养给自己和他人带来的快乐和幸福;再如各种形式的生活体验和工作体验,让大专生领悟到个人素养对自己未来生活和发展的重要性。通过大量的社会实践活动,推动大专生更加积极主动的提高自身的个人素养,让自己逐渐发展成为社会所需的优秀人才。

4.总结

总而言之,个人素养是一个人必不可少的一种品行,只有具备良好个人素养的人才能在社会中更好的生存和发展下去。个人素养对大专生今后的生活和工作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是大专生没好未来的一个重要决定因素,高校和学生自己都必须更加重视个人素养的培养和锻炼。以个人素养的重要性为动力,对代大专生的个人素养进行各种形式的调查和研究,及时发现当代大专生个人素养中存在的缺陷,并及时的通过提高教师个人素养、创新校园文化环境、推行社会实践等方式,从不同方面来对大专生的个人素养进行进一步的培养和提高,大力推动大专生的自我提高和全面发展,为社会提供更多的高素质人才,满足社会经济不断变化发展的迫切需求。(作者单位:四川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龚光军. 当代大学生人文素养的缺失与重构[J]. 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02)

第10篇

关键词:以生为本;辅、导结合;以情相系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6-0047-02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以及社会发展步伐的逐渐加快,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倾向不可避免地被赋予了时代色彩和一些新鲜元素。当代大学生是实现国家富强和民族复兴的希望,能否将当代大学生培养成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已经成为摆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前不断攻克的重大难题。辅导员作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如何有效地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政治观、道德观、人生观,帮助他们形成高尚的思想品质、良好的道德修养等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对此,本文将从以下三个方面逐一论述。

一、以生为本,密切关注当代大学生思想上的新动态

熟悉并掌握学生的基本情况是高校辅导员教师进行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项基本内容和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调查显示,当代大学生普遍存在以下几方面特征。

首先,当代大学生在突出自我、展现自我的同时,却在一定程度上对自我缺乏清醒的认识和理性的指导。当代学生的成长多半受到广告、传媒、网络等新媒介的影响,网络文化的“虚拟性、开放性、互动性、共享性”等特征促发了个体生命存在价值和生命尊严的提升和强调,然而这种“虚拟”的被提升和被强调却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个体进行自我认知的体验和感悟被大打折扣。在与学生的接触中,我们明显体会到有些学生对事物的认知还很肤浅,他们虽然具有强烈的主观意识和认同感,却很难找到充分的理由支撑其想法。

其次,当代大学生在响应时代号召,追求时代精神的同时,却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很难将时代的责任和光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当代大学生历来具备感知时代特色、表现时代文化、阐释时代新意、传递时代生命的潜质。他们身上无不彰显着青春与活力,向往着新奇和自由,但是他们却很难自觉“时代的责任”、“时代的光荣”与其自我成长的内在联系;很难体会到“中国梦”与大学生个人梦想之间的关联所在。当代大学生对时代的把握更多是对青春自我的张扬和挥洒,他们对时代之于自身发展的责任、要求、使命等缺乏思想上的重视和行为上的自觉。

最后,当代大学生在愈发感到优胜劣汰、现实残酷的同时,仍然存在“眼高手低”的现象,且很难脚踏实地。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推进以及就业压力的不断升级,不少大学生一方面深感现实生活及就业的不易,另一方面却过高地估计自己的能力和期望。事实表明,有多数毕业大学生常以一种世俗化、功利化、短期化的倾向来考量自己的就业和生活目标,甚至有一些大学生对自己的前途抱有侥幸甚至逃避心理。他们很难从日常生活中的一点一滴出发进行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

二、“辅”、“导”结合,主动探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思路

高校辅导员要在工作思路和教育方法上主动探索。而要想实现这一努力,最基本的一步就是把握“辅(辅助)”、重视“导(引导、导向)”,做到两者结合。前者重在把握学生的现实情况,后者旨在学生的长远发展。如果没有“以生为本”的前提,缺乏尊重学生想法的基本态度和理解,那么对学生的任何引导都是难以奏效的。如果说“辅”是在“以生为本”的基础上对学生平时学习和生活的扶持和帮助,那么“导”就是对学生未来发展和人生道路的开导和鼓励。学生工作不仅需要辅导员教师认真负责的完成学生日常事务管理,更需要主动去探究如何采取有效的方式方法做好学生的日常管理与教育工作。这里提到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思路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辅导员教师应该以服务、辅助、负责的态度启发、引导、教育学生,以浓厚的兴趣和饱满的热情研究学生难题。这主要体现在辅导员在应对学生困惑、质疑,甚或发难时应选择以什么样的情感方式开始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可能正是因为辅导员教师一念之间的情绪波动或先入为主的主观臆断就会导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出现严重问题。而这种难能可贵的态度、兴趣和热情正为高校辅导员工作取得进一步的探究和思考提供了可能。

其次,高校辅导员应该以敏锐的洞察力反思学生的管理路径,注重留心观察并善于吸取总结学生工作案例中的经验和教训。“学生工作无小事”,尽管在表面看来,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事情可能很幼稚,或不值一提,然而可能正是在这些所谓的“小事”当中却隐藏着潜在的学生困扰及诸多问题。小事也好,大事也罢,我们都应该以灵活敏锐、谨慎细致的洞察力将学生事务做小、做细、做精、做好,做到举一反三、防微杜渐。

最后,高校辅导员应该以集体的力量攻坚克难,以团队的智慧创造奇迹。辅导员工作虽然在具体层面有不同程度的个体性、差异性和特殊性,然而却在职业基本要求、能力特征、职业知识等方面有着统一的规定和标准。这就决定了辅导员可以以具体工作事务为基础进行职业理论层面的交流、研究和协作,共同探讨包括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内的相关办法、规定、要求和制度。实质上,如何在实际工作中落实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思路和新方法,还需要每一位辅导员教师共同努力,逐步推进。

三、以情相系,努力营造与学生交流、协作的新环境

青年观历来强调要充分尊重青年的主体地位,要充分尊重青年、理解青年、相信青年、依靠青年,充分照顾青年特点、发挥青年优势。“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际遇和机缘,都要在自己所处的时代条件下谋划人生、创造历史”。试问,如何才能让广大的青年学生充分认识到自身的主体地位呢?在笔者看来,这主要取决于高校辅导员教师是否与学生做到了以情相系,是否能与学生打成一片,是否为学生提供了足以展示自我、分享快乐、沟通协作的机遇和平台。以情相系,努力营造与学生交流、协作的新环境――这不仅是大学校园及文化建设的必需和要求,而且只有在符合学生个性及时代特征的环境中,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良好思路和规划才能落到实处。

“所谓学校环境,是指学校的教职工、教育内容、校园文化、校风、学风等诸多因素构成的境况”。高校作为当代青年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场所,必须通过多种方式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取得有效进展,并在此基础上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这不仅需要辅导员教师自身具备科学引导学生,有效教育学生,耐心服务学生等基本能力,而且需要教师掌握可供操作的工作方式和具体的工作方法。

首先,加强交流,疏通渠道,建立互信机制,搭建舒适、和谐的师生互动平台。教师与学生进行有效地交流和沟通。这不仅是高校辅导员的基本职能之一,而且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开展一切教育文化活动的基础和前提。作为大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知心朋友,我们应注重以情相系、以爱相护、以心相交,通过调查问卷、倾听、约谈、熏陶等方式赢得学生的信任,走进学生的内心,为学生排忧解难,替学生出谋划策。

其次,拓宽路径,多方覆盖,改进宣传方式,营造健康、文明的校园文化氛围。如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宣传形式和教育方法纷繁多样,然而能否根据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使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宣传和实际工作做得出新、出奇、出彩并使学生普遍得到教育和影响,则是摆在当下高校辅导员面前不可小觑的考验。尽管当前承载和传递校园文化及思想政治教育相关信息的媒介很多,然而在热点引导、典型宣传、知识趣味、动态反馈等方面还存在明显的不足。很多宣传载体还不能从多方面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关注。这就需要我们必须创新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播方式,运用网络技术开展日常工作,注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创新和内容更新等。

最后,突出主体,丰富形式,加强组织引导,开展贴切学生、贴切实际、特色鲜明的校园活动。当代大学生的主体特征在客观上要求我们高校辅导员必须根据学生的行为特征和主观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校园文化活动,然而在尊重个体的同时我们还需加强有效地组织、监督和引导。让学生在娱乐身心、活泼充实、乐观进步的同时树立起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让学生在个性张扬、特色鲜明、轻松愉快的文化氛围中增强文明和谐校园的吸引力和渗透力;让学生在切身的经历和点滴之间感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正能量。

“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然而,时展的新形势、新特点、新需求却无时不使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作为奋战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最前线的辅导员教师,我们坚信只有在工作中秉承“以生为本”的理念,才能了解学生最新的思想动向,有效地指引学生实现自我,成就梦想;只有不断地结合并发挥“辅”和“导”应有的内涵和作用,不断创新学生工作的新思路,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成长、成才;我们同样坚信,只有始终以情相系,不断地为学生营造新鲜活泼、文明和谐、积极向上的“第二生存空间”,必能培养出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让我们心载欢喜,满怀信心,努力做好并成为学生成长、成才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参考文献:

[1]何纯芳.挑战与对策:网络时代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长沙电力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8).

第11篇

摘要:对大学生干部处理学业和协会工作之间一些理解及处理方法进行讨论,得出应该如何辅导学生,让学生正确认识及处理学业与协会工作之间的轻重。

Abstract: It will discuss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chool work and association, then got how to help the students and know the relationship.

刚刚毕业的我当上了辅导员,从一名被辅导的学生转身成为了一名辅导学生的辅导员。我觉得我自己新鲜当学生的经历,可以说对学生这个群体比较有一定的了解。大一的时候,学生刚刚从高中毕业过来,高考刚刚过去,那些高中保持的读书的习惯还保存着。上了大学还会有着良好的学习习惯。到了大二,或者更高的年级,在师兄师姐的影响下,把自己的重点移到了学习以外的一些事情。比如说学生会,协会等一些学生组织的管理工作。我并不是反对学生去接触这类型的东西。的确这些经历会对学生以后的处理事情有很大的帮助。等毕业工作以后,接触过这一类工作的学生相对于没有接触过的学生更加有气场,更加有应变和管理能力。

一个优秀的学生组织 常常可以

(一)、推动大学生社会化

大学生参加各种社团活动,可以推进大学生尽快适应社会生活,为将来大学生毕业的社会化做准备。同时促进大学生的社会阅历和社会经验的增长增加社会知识。

(二)、树立大学生正确的价值取向

大学生社团精神包括竞争精神、创新精神、科学精神、主体精神、团队精神、奉献精神、民主精神、服务精神、开拓精神。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树立大学生的正确价值取向。

(三)、促进大学生个性发展

大学生社团是由拥有共同的兴趣爱好、共同的追求的大学生自愿自发组成的团体,在这里大家可以自主观察、自主操作、自主讨论、自主总结,给了每一个社员充分的空间和自由,让其拥有展现自己个性的机会。因此大学生社团对于促进大学生个性发展就显得非常重要。

(四)、促进大学生学习社会角色

大学生社团组织岗位多,如社团中设置会长、副会长、部长、干事等社团角色。社团组织结构中的每种职位和每个角色都有一套行为模式,都有一套对应的权利与义务的规定。社团为大学生提供了学习和扮演不同社会角色的机会,大学生在扮演这些角色的过程中,实际上就是按照相应的权利和义务去规范自己的行为,使学生获得步入社会前的模拟和锻炼。适应社会角色。

现在的社会对毕业生的要求普遍高。在面试的时候,企业单位的招聘者对于当过班干部的和有管理学生会,协会经历的学生会特别垂青。因为招聘者会认为,他们没有相对于没有接触过的学生能够更快地适应社会的节奏,能更快地适应工作,投入工作。然而这一理论也慢慢地潜移默化着在读学生的意识,慢慢的形成学生热衷于参加学生组织的现象,造成学生组织臃肿,而且学生组织锻炼学生的效果也不明显。

这种情况慢慢地发展成为老师跟学生组织形成对立。有很多学生都会以学生组织有工作要做为理由请假不去上课。学生不去上课,课堂内容肯定会有一定会有所遗漏,对自己的成绩有着很大的影响。然而等老师批改成绩出来了,有学生组织工作的学生又会去要求老师能不能帮他们补习,让他的成绩高点,好评上什么优秀干部的。老师就会认为这个学生平时学习的时候不认真。评价再好也不会很高。对学生本身的学习态度也好,对老师的管理工作也好,这种恶性态度不断的恶性循环,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我现在在实训基地的工作有一项就是语言控制,控制学生在实训基地实训期间内只允许使用英文交谈。期间发生了这样一件事情:

有一个学生就在宿舍的楼道里面大声的说着中文。被我发现以后该学生还很有理由的对我说,她在处理协会文化节的一些问题,而且自己英文基础差,必须使用中文交谈才能处理工作事情。作为一名学生,最本职的责任就是认真学好该学的知识,另一个本职责任就是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这种完全忽视学校定下的规定,还以处理学生组织工作为强大理由违背学校的制度的态度,从根本来说,是该学生错误的认为学生组织的工作高于一切。实训基地有一句标识语:Attitude is everything.态度是做好任何一件事情的基础。首先,态度摆错位置了,那么所做的事情很可以会偏离自己预期想要达到的目的。

对于绝大部分的学生来说,参加学生组织的最大目的,都是想在学生组织中锻炼自己,不断的自我提升,提高自我处理突况等等的能力,从而转换成自我价值的积累。无疑,在大学期间,参加学生组织工作有一定的收益。但收益有分层次。最浅显的层次就是挂个名,好让以后简历能够多增些色彩;更深一层次,是要让自己反思。每一项活动,自己收益了些什么,获得了些什么,拾取了些什么经验,而这些获取的东西,又让自己失去了什么。有得便有失。作为一个学生,更为一名学生干部,要更加的懂得取舍。而不是一味的强调自己的组织工作的成绩。因为,你是一名学生干部的同时,更是一名学生,若连一名学生最基本的学习也无法兼顾得当,只能说明一点,就是能力还处于低层次的阶段。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认识,一个人的需求行为可以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与爱的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类。现代大学生在父母的保护甚至可以说是呵护下,日常生活经费和人生安全问题已经完全消失在他们的字典里面。然而归属与爱的需求,他们会向自己的男(女)朋友出发。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就只有在学校的各种团体或者是班级里面实现了。

作为一名辅导员应该正确引导学生平衡处理学业与协会工作之间的问题。在不影响学习的情况下。尽量的参与学生组织的活动。在参加学生组织活动的时候,必须要能尽可能的学到东西,锻炼自己的各方面的能力。不能只拥有科学文化知识,却没有半点人际交流能力及团队管理能力。然而在参加学生组织的时候也有一些知识需要清楚地。自己的到底是为了学习管理能力,还是为了自己的课余兴趣而参加的呢?参加的组织是否能给到你自己的想要效果呢?但是这一切的前提都是在科学文化知识过关之后的事情。这个世界上就只有一个比尔盖茨。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像他们那样,没有学好,在自己的意向,喜好去做,就去的成功的。至少在中国还没有这样的一个人存在过。

小结:大学不再是高中,学生的学习重点不再是只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但是学生的本质没有发生任何变化。不能因为其他的一些事情而影响基本的学习。在兼顾学习任务的情况下才,才建议参加学生组织。

参考文献:

第12篇

关键词:思想政治; 生命观; 素质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6)03-149-002

一、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的内涵及其现状

生命观教育指的是通过教育让学生感悟到生命的唯一性、时限性,从而思考个体生命的价值,并且努力去实现该价值。生命是最宝贵的东西,我们的一切生产活动都是基于生命之上的,生命构成了活力盎然的世界,创造出人类独有的文明。生命观教育是我们人类所独有的一项活动,其中,“教育”的前提是“生命”,所有的教育活动都应遵循生命的规律;而教育的目的是维持生命的健康的延续,由此可以看出,二者相辅相成,关系紧密。生命观教育不仅指生命的存活性,还包括生命存活的意义、价值,生命观教育的目的是帮助大学生建立起积极、正确的生命态度,做到认知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

就目前高校生命观教育的现状来看,大部分高校都能够意识到生命观教育的重要性,但是由于起步时间较短、经验不足等原因,在实际的教育工作中,如何更好的跟上时代脚步开展生命观教育,成为一个令人困惑的问题。如今,我国经济发展迅速,社会处于快速转型期,导致大学生出现盲目、不适应的问题,加上独生子女和单亲家庭以及学业压力的问题,使近几年来,大学生中自杀、他杀等事件逐渐增多,很多事情令人痛心疾首,如马家爵事件、复旦投毒事件等,大学生对待生命的态度令人唏嘘。归根结底,这是大学生对自身以及他人生命的极端漠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及时进行干预,加强对大学生生命观的教育和研究。

二、生命观教育的重要作用

(一)生命观教育实现思想教育的时效性

思想教育的时效性指的是与时俱进的思想状态,既包括理论,又包括实践内容。与之相同,生命观教育也需要保持时效性。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一直习惯于重灌输、轻启发的教学模式,难以唤起学生的情感投入。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门与时俱进的教育学科,理论与实践同等重要,对生命观教育来说,亦是同样的道理。一方面,要以传统文化为基础,汲取其中的养分,以古人对生命的洞察、热爱甚至无奈来正面教育学生;另一方面,要跟上时代的步伐,积极面对新型的事件,以大家关注的社会热点自杀他杀事件来促发学生对生命的思考。因此,生命观教育是思想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大学生成长之路上急需学习的内容。生命观教育触及到大学生的内心,通过情感的关怀帮助大学生建立起尊重生命、爱护生命的态度,进而建立起实现自己生命价值的追求。

(二)生命观教育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

思想政治教育包含理论的教育传播工作,而理论坚持“个人全面自由发展”,即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随着时代的进步,民主、平等思想观念深入人心,我国也建立起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中蕴含对“民主、自由、平等、公正”等价值观念的追求。时代的进步,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从最初的温饱需求逐渐上升到精神需求、文化需求、政治需求等,人们的主体意识得到加强,对生命的理解也更加深化。大学生作为即将走向社会的社会人,对这种人本理念是十分追求和向往的,生命价值的深度关怀则正好迎合了这一点。

(三)生命观教育实现大学生个人内心的成长

生命观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帮助高校学生建立起对生命的正确认知态度,尊重生命、爱护生命,这里既包括自己的生命,也包括他人的生命。通过正确对待生命,从而构建起自己的人生信念,实现自己的生命价值,对自己的整个人生而言,也是实现幸福的基础。大学生个人内心的成长需要正确的观念来引导,尊重生命、敬畏生命、感恩生命是一个成熟稳定心态的体现,这就是所说的强大的内心世界。大学生的内心世界还不完善,通过生命观教育,能够补充其匮乏的东西,充实内心,可以让其变得更为多彩。如果大学生能够对自己的生命负责,就可以完善自己的内心世界,并转化成力量,去积极的面对生命中的挑战。

三、提高生命观教育效果的重要举措

(一)转变教育理念

表面上来看,思想政治教育中,教师与学生的角色是固定不变的,但实际上,二者正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客体。在目前的社会状态下,教育工作者应敢于打破常规,实现新型社会的人本教育。教育工作者应充分尊重学生个体的主体地位,使他们从被尊重中感受到自身的尊严甚至生命的价值,从而更好地珍惜自己的情感地位和生命健康。

(二)建立研究机制

目前,我国针对中小学生的生命观教育研究投入较大,在人力、物力等方面都给予了极大的支持,但是在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研究环节,支持力度明显不足,甚至可以说是少之又少。大学生生命观教育开展的场所主要是在大学课堂上,所以,高校也应该承担起高校学生生命观教育的研究工作,构建高校学生生命观教育的研究机制势在必行。以生命观教育的重要程度而言,在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应该独立出一个课题对生命观教育进行单独研究。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引进西方国家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方法,结合实践经验,根据我国高校学生的特点,努力找出最佳的生命观教育方法。该机制应长期有效存在,根据时代的变化,及时调整教育方式,为大学生生命观教育提供坚实的后台保障。笔者在长期的实践研究中,总结出了有关思想和生命观综合教育的一套教育理念,那就是“三健康”“四和谐”,前者指身体健康、思想健康、心理健康,后者指自己内心和谐、与他人和谐、与社会和谐、与自然和谐。

(三)营造文化氛围

学生进入大学,除了要获取专业知识以外,也要在这四年里感悟自己的生命。所以,校园文化非常重要,这种软实力更能促进大学生对生命意义的追求。大学校园的文化氛围能在潜移默化中感染并改变着学生的思想,营造积极向上、追求幸福的文化氛围,能够帮助大学生健康发展,使受到吸引从而积极参与到大学活动中去,感悟生命的美好,迸发生命的活力。文化氛围的营造,需要包含以下几方面:人文景观要按照科学方法进行布局;提高文化品位。校园文化的高度,决定了大学生的接受度,越是美好的文化,越能够发掘出大学生内心的宝贵品质,激发起他们对生命的珍惜与追求。高校要努力营造出良好的学风、校风、教风,通过这种正能量感化大学生,洗礼大学生的思想。校园文化要与大学生的年龄特点相符合,大学生充满活力,文化氛围就应该与这种活力相结合,既匹配了学生的性格特点,又传达了生命观教育的理念。总之,高校要积极营造健康的生命文化氛围,通过外部环境来感染大学生的思想,从而达到生命观教育的目的。

(四)开展实践活动

生命在于运动,那么生命观教育也应该在活动中进行。高校的社团组织要活跃起来,组织丰富的校园活动,让大学生积极参与进来,感悟生命的活力与乐趣。大学是一座美丽的象牙塔,之所以人人向往,是因为这里为学生提供了各种各样的舞台展示自己,展示自己的青春,也是展示自己的生命。像学生通过篮球比赛认识到生命的活力,通过模特大赛认识到生命的美丽,通过辩论活动认识到生命的勇气等等。大学生通过参加不同的校园活动,一方面展示了自己的才能,获得一种成就感;另一方面,锻炼了自己,包括与他人的合作能力,开阔了视野,收获了更多的朋友。这些东西都能让大学生感受到生命的美好,特别是对即将毕业的高校学生而言,适当参加一些学校组织的活动,可以大大缓解毕业焦虑症,以积极阳光的心态去面对社会。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大学生的愉悦指数会明显上升,而良好的情绪又会带动学生去做更多有意义的事情,如此形成良性循环,从而实现了生命的价值。

(五)与政治教育、道德教育相互促进

生命观并不是独立存在的,现实中,高校出现的一些悲剧,往往是思想道德出现了问题,比如马加爵因口角而杀死四个同学的行为,我们不能简单的冠以“心理变态”,他对法律的无知和漠视也是他杀人的重要原因;又如高校弑师行为,则是人伦道德观出现了严重问题所致。所以,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加强学生的人生价值观、法制道德观教育,树立正确“三观”和高尚的道德情操以及法治意识,才能对己、对人做到尊重生命、敬畏生命、热爱生命。

参考文献:

[1]王玉珏.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的价值思考[J]教育与职业,2009,(33)

[2]李芳,刘彤.大学生生命观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探析[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