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社会保险管理办法

社会保险管理办法

时间:2023-06-29 17:10:1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社会保险管理办法,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社会保险管理办法

第1篇

一、铁路企业社保管理现状

1.设立了健全的社会保险体系,但是管理不完善。大部分铁路企业都为自已的员工缴纳五险一金,设立有社保处或社保中心等管理部门,部分险种还有自己的经办中心,配备有专兼职管理人员。效益好的企业还设有企业补充医疗保险和企业年金,为本企业全体在册人员参保。但是有些企业只有最基本的管理制度,没有实施细则和考核措施,导致部分单位存在不及时缴纳社保基金的情况。也有漏交和少交现象。有些基层单位多险种合并由一人管理,或者兼职兼岗来管理,这些人员往往岗位不固定,又缺乏必要的社会保险管理专业知识,工作任务繁多,管理不细致,基础工作不扎实。从而导致企业社会保险管理水平不高、社会保险作用发挥不明显。

2.社会保险档案管理基础薄弱。社会保险档案在社会保险各项工作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参保职工今后享受社会保险待遇时的有效依据,直接关系到参保职工的切身利益。可是对社会保险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提高的过程。前期的管理中考虑不周,没有建立统一的社会保险档案管理制度,对档案管理的内容、格式、标准、年限及交接均没有明确规定,只是通过实践摸索,不断总结积累,边做边改,造成档案材料管理良莠不齐,流于形式,基本由管理者的专业素养和职业道德决定。这给职工查询和了解自己社会保险缴费、变更、待遇支付信息带来极大的不便,引起部分职工思想上有情绪,影响铁路的安全生产,完全不适应铁路社会保险事业日益发展的需要。

3.社保政策宣传渠道少。社保政策均通过企业内部文件形式公布,文件的传阅范围很小。又由于铁路企业点多线长,班制繁多,居住分散,工作流动性大,所以不具备集中学习文件的条件,有些重要的文件,会采取记名传达的方式,但是铁路企业上班时间有严格的工作规范,下班时间要求你回家休息,班组多利用班前会议传达文件,时间有限,匆匆而过,职工多半记不住,没印象,好政策用不上。

二、加强铁路社保管理的几项措施

1.重视社会保险管理工作,建立健全管理体制。积极争取各级领导对社会保险管理工作的重视与支持,加大对社会保险管理工作的投入,本着对职工负责、对企业负责、对社会负责的态度,建立健全管理体制和工作规范。设立独立的社会保险管理机构和经办中心,配备专职工作人员,制定完整的社会保险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规范,要求各单位严格遵守社会保险法律义务,按规定及时足额为职工缴纳各种社会保险基金。管好用好职工的“养老钱”、“救命钱”,使他们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失有所保,伤有所疗,保证劳动者在年老、失业、工伤、患病时的基本生活没有太大的影响,同时也降低企业自身的风险。

2.加强社保系统队伍建设,提高业务经办能力。社保工作具有很强的政策性和专业性,事关每个职工的切身利益。如职工买房,子女就学等均需社保证明,养老、医疗、工伤、生育直接享受待遇。应配备一支全面掌握社保管理知识,具有良好的专业工作经验,精通信息化管理手段,实施人性化服务管理的高素质专业人员。每年定期加强业务知识培训和学习,逐步更新知识,对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进行研究和探讨,及时发现并解决好问题,做到爱心献职工、热心讲政策,关心在细处,服务有诚心。

3.重视社会保险档案管理工作。根据铁路社会保险工作的特点和管理机制,制定适合铁路职工社会保险档案管理特点的业务规范和管理办法。特别是社会保险档案的归档范围、保管期限的划分和整理要详细规定,严格统一。由于社会保险档案的价值特征是以凭证价值,维护个人权益为主,其保管期限宜划分为永久、长期和短期。积极探索社会保险档案管理信息化,实现电子档案管理。于每年年底将本年度参保单位、参保个人、缴费、支付、变更、清算等业务数据文件,刻录到光盘上,形成本年度电子档案,进行归档。职工调转及主管社会保险档案管理工作的人员变更时,应借鉴职工人事档案管理办法,进行职工个人社会保险档案的登记转递工作,单位社会保险档案的移交工作。彻底改变社会保险档案资料遗失,管理无序状态。

4.高度重视社会保险法规的宣传工作。采取多种职工喜闻乐见的形式,如宣传画、宣传栏、标语、横幅、扑克牌、社保知识小册子、知识讲座等,将社会保险的重点内容转化成职工易于接受,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宣传。让职工明白自己可能享有的权利和申报方式,引导职工熟知自己的社会保险权益,提高职工的参与度、认同度。也可通过年轻人喜欢的各种媒介,局域网,每年向员工公布本单位全年各项社会保险费的缴纳情况,举报、投诉电话,接受工会组织和员工的监督,员工可以查询到自己的社保缴费、个人帐户、待遇享受等情况,发现与实际情况不符的,可及时举报、投诉,企业社保管理部门或经办中心要及时复核处理并告知处理结果。增强企业社会保险管理工作的透明度和公正性。

作者:张红梅单位:陕西省西延铁路有限责任公司

第2篇

关键词:企业;社会保险;难题;对策

一、企业在社会保险管理系统中的责任

根据当前我国相关的法律法规的规定,对与本企业签订正式劳动合同关系的员工,企业应该按社会保险法律规定为其办理并缴纳社会保险。这就赋予了企业在社会保险管理系统中的一定的法律责任:

(一)按规定办理社会保险相关手续。《社会保险法》中明确规定:“用人单位应当自成立之日起三十日内,带着工商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书及单位印章等相关证件,到当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请办理社会保险登记。如未按规定办理社会保险登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有权按核定金额要求其缴纳社会保险费。”可见,根据我国法律规定,企业在取得营业执照后,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到当地社会保险管理机构办理社会保险登记手续,建立社会保险关系。这是企业在社会保险管理系统中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

(二)按时及时申报和缴纳社会保险费用。企业应根据在职职工人数、缴费基数变化情况,在规定期限内为本企业职工申报社会保险缴费申报表、代扣代缴明细表、社会保险费变动申报表等相关资料,并为企业职工及时缴纳相关社会保险费用,如果企业没有依法履行缴纳社会保险费用的职责,社保机构应向该企业发出《社会保险费催缴通知书》,同时应向企业加收滞纳金或给予其他处罚。

二、当前我国企业社会保险管理中的难题

(一)企业领导对社会保险问题不够重视。从某种意义上来讲,社会保险是连接企业与职工的桥梁,社会保险的运作和开展当然也离不开企业与职工的相互理解、协调和配合。然而,在实际的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一些企业领导对社会保险问题不够重视,对于社会保险的执行工作没有给予有效的支持,或者为了节省企业开支,对于社会保险问题不愿重视,故意推脱责任,不愿给职工缴纳社会保险。在实际的企业经营中,还有部分企业领导不与职工签订正式的劳动合同,或者利用部分职工的社保意识不强的特点闭口不提应缴纳社会保险的问题。如此,企业职工难以享受到社会保险成果,职工的合法利益无法得到有效保障,最终损害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二)企业中缺乏社会保险管理专业人才。当前,我国社会保险工作越来越专业化,企业社会保险管理人员不仅是企业社会保险工作的执行者,更是企业员工的服务者。因此,现代企业社会保险管理人员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能够解答企业员工所提出的问题,而且应具备良好的服务意识。随着我国社会保险工作的逐渐完善和发展,我国企业社会保险工作也向着更加专业化和细致化方向发展,而对于社会保险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也是越来越高。当前,企业社会保险管理岗位所需人员既要求具备较高的专业知识水平,同时要求能够懂得一定的计算机知识,以适应日益信息化的现代工作方式。

(三)企业社会保险管理手段比较落后。随着社会保险业务的不断拓展,企业内部社会保险管理工作也呈现出日益复杂的态势,尤其是大中型企业中,对外要按照社会保险机构的要求完成各项申报任务,对内也要完成信息采集、信息核定等数据处理工作,而不同险种需要的信息不同,这就需要有针对性的制定完善的工作制度和工作流程,进行数据采集、整理、分析、汇总以及分类等,传统的人工采集信息的方式显然是难以完成的,必须争取强有力的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持。而现阶段,我国多数企业并没有建立起与本单位实际情况相符的社会保险信息管理系统,社会保险日常管理业务的自动化与程序化管理还只是停留在理想层面,社会保险管理水平总体较低,管理手段相对比较落后,工作效率低下。

三、加强我国社会保险管理的对策分析

企业社会保险管理工作能够帮助职工抵御和降低风险,直接关系到企业的长远发展和社会稳定。做好企业社会保险管理工作,在当前经济发展的高速时期显得尤为重要。加强我国社会保险管理工作,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加大社会保险的宣传力度,增强企业领导的社保意识。对于企业而言,社会保险工作不仅是企业职工的福利,更重要的是可以通过社会保险加强企业与员工之间的交流和融合,增强员工对企业的理解力与凝聚力,进而促进企业和谐稳定发展。因此,企业领导不应将其看作是企业负担,而更应看到社保工作对企业向心力的凝聚,应大力支持社保工作。

(二)加强相关专业人才的培训,提高企业社保人员的素质。企业社会保险管理工作中,社保人员的素质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加强企业社会保险管理,提高企业社会保险管理工作质量,就要高度重视加强相关专业人才的培训,提高企业社会保险人员的综合素质。一方面,要加强对企业社保管理人员的专业培训。可以通过组织专业人员参加社会保险业务培训,举办各类业务培训班,讲解社会保险的计算、基金管理办法、“五险一金”网络平台的应用等,从多方面提高企业社保人员的业务素质。另一方面,要强化企业的服务意识。社会保险管理工作本身就是一项服务型工作,它要求工作人员要具备良好的服务意识,主动帮助职工了解社会保险的相关知识,帮助职工解答社会保险管理的相关知识。因此,我们要强化社保人员的服务意识,学会换位思考问题,并通过文明规章制度制定文明规范和文明用语,确保社保人员耐心、细心、诚心的为企业职工服务。

(三)完善企业社保管理制度建设,确保企业社保落到实处。完善的企业社保管理制度建设对于确保社保管理工作落到实处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完善企业社保管理制度建设,首先要明确社会保险管理机构,确保社会保险公开、公平、公正,要理顺企业社会保险各项工作程序,积极拓宽工作渠道,做好社会保险管理基础工作,提高办事效率;其次要完善企业社会保险的内容。要加强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管理和调剂力度,不仅要注重在职员工的社会保险管理,更要解决部分职工负担过重以及退休职工的养老待遇等问题。

四、结束语

综上,我国企业社会保险管理水平的提升是社会保险的进步,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就企业而言,社会保险的开展是广大职工基本利益的切实保障,是凝聚和团结职工、促进企业健康有序发展的良好契机。为此,我们要进一步加强企业社保宣传力度,加强社保人员培训,完善企业社保管理制度建设,多方面提高企业社保管理水平,切实保障企业社保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马春丽.企业社会保险管理难题与对策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5(05)

[2]谷淑香.企业社会保险管理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03)

[3]江长华.当前社会保险稽核现状、难点及对策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5(18)

[4]刘云燕.加强企业社会保险管理工作的对策[J],企业研究,2014(12)

第3篇

随着我国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社会保障基金的规模日益扩大,如何加强投资管理使其保值增值,是现阶段必须解决的一大课题。笔者在实际工作中体会到现阶段社保基金运营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

1.统筹层次不同,基金管理主体分散,影响了基金的存量规模,削弱了基金运营的规模效益。目前地方保险基金的统筹层次也不尽相同,中央和省属企业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实行了省级统筹,医疗、生育、工伤保险实行地市级统筹或县级统筹,统筹的层次还处在较低的水平。一些企业还建立了补充医疗保险和补充养老保险,企业是补充保险基金的管理主体。这样的管理体制,使基金节余分散,管理难度增大。

2.基金管理制度的约束。在保险基金的管理上,前一时期,确实存在大量基金被挤占和挪用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国家严格限制了基金的投资渠道,只允许投资国债和银行定期存款。在资本市场发育的初期,防范风险的能力较小,对社保基金的投资范围作出限制是必要的,但是不应当成为一个长期的政策选择。就目前讲,只有国家级社会保险基金有投资管理的办法,详细规定了投资的渠道和管理方法,地方结余保险基金的投资渠道还没有打开。

3.基金运营不规范。社会保险基金运营主体的非专业性以及过多的行政干预导致基金运营的低效率、高风险并存。从目前社会保险基金的管理机构设置来看,社会保险的事务性管理和基金的运营都是由政府组建的事业性机构即社会保险管理局中心来管理,其管理模式是政府行政命令式的管理,而非市场指导下的商业化运作,这使基金在运营过程中存在很大弊病。

二、目前应采取的具体措施

1.国家应尽快制定保险基金的投资管理办法,依法管理和规范基金投资。尽管有中央管理的社会保险基金投资管理办法,但还不是全部保险基金的投资管理办法,对其他保险基金的投资管理还是空白。社保基金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需要以立法的形式加以保证。因此,应尽快对社会保险基金投资立法,依法管理基金的投资,财务风险的防范都应制度化、法制化,使社会保险基金在运行过程中真正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防止出现管理混乱的现象,给国家经济和社会的稳定造成不利影响。

2.建立社会保险基金的投资管理机构和监管机构。国家、省、市应建立起保险基金的投资管理机构和监督管理机构,明确各自的工作职责,按照基金投资管理办法进行投资和监督管理。投资管理部门和监管部门应相互制约,有各自的职责,互不隶属。投资管理部门内部要严格遵守国家投资法规和政策进行投资管理,监管部门还应具有较强的独立性,按照法律规定的投资办法进行独立的监督和检查,确保基金按照规定去运转。同时,应建立分权制衡的运作机制,基金的运用决策系统、执行系统、考核监控系统,由此形成相互协调,相互制约的分权制衡机制。

3.社保基金的投资应明确规定为委托理财。目前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专业理财人员还不多,也没有资本市场投资经验,直接投资风险比较大,考虑到社保基金的收益目标和风险,通

本文出自新晨

过委托和关系,签订合同,实现进入资本市场是比较好的选择。

4.在基金投资过程中,应处理好投资组合问题。目前,全国社会保险基金的投资限制是,银行存款和国债的比例不得低于50%,企业债券、金融债券不得高于10%,证券基金、股票投资比例不得高于40%.当前我国金融市场还不发达,保险基金还存在较大的隐性债务,对于股票和证券基金的投资应保持较低比例。

5.在基金的运作过程中,可以考虑以下几种投资形式:投资开放式基金;发行定期保险基金的国债;委托银行抵押贷款;公司或企业债券。

6.加强对社会保险基金的监督检查。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险基金财务、会计、统计、审计制度的同时,强化社会保险基金的监督机制,并使之相互协调,尽快建立计算机网络化管理系统,改变管理人员多而效率低且不安全的局面。

第4篇

关键词:养老保险管理内部控制;问题;建议

中图分类号:F8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11-0-01

科学的养老保险内部控制管理,能有效从源头上防范社会保险基金流失,保障基金安全运行,从而不断提高广大社保从业人员法律意识、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提升社会保险业务经办机构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为推动社会保障事业健康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此,如何加强养老保险管理内部控制建设,是摆在各级社保部门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养老保险管理内部控制现状

从事养老保险费筹集、支付及管理等业务,为参保对象提供公共服务是养老保险经办机构的重要职能。近年来,襄汾县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截止2012年10月底,全县参加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人数达到39.83万人次,覆盖面达81%,征缴社会保险基金1.87亿元。该县社保经办机构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内部管理制度,逐步建立了内部控制体系,确保了各项工作正常运行。但是,养老保险管理内部控制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仍然存在一些薄弱环节。

二、存在的问题

1.业务运行不规范

在养老保险办理过程中,时有经办工作不能按规定程序操作的状况,一些关键岗位和工作环节不设审核、复核,权利缺乏制约。如:为方便个人缴费,一般对缴费单位采取在规定时限内“随到随核”的方式进行申报核定,由业务经办人审查后确定缴费数额,没有设置第二业务经办人复核这一环节。

2.档案管理不完善

养老保险资料记载着参保单位和个人的基本信息,资料管理是否规范直接影响参保单位和个人切身利益。实际工作中,经办机构工作人员在办理养老保险业务时,一些基本信息资料缺少相关人员签名,没有经办人和复核人签章,资料留存不全。同时,存在整理不及时,分类混乱现象,不便于检索、查阅。

3.基金监管不健全

养老保险基金纳入单独的财政专户,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对基金安全起到了监督作用。但实际操作中,经办机构与财政部门对账制度难落实,导致经办机构无法在第一时间掌握财政专户内基金信息。财务会计内部控制方面也存在问题,如:会计核算不规范,随意处理账目;财务预留印章保管、使用不严格等。

三、成因分析

1.意识淡溥,重视不够

养老保险经办机构对内部控制工作重视程序不够,风险防范意识不强,认识上有偏差。有的经办机构把内部控制理解为制定规章制度,建立控制机制;有的没有真正绷紧安全防范这根弦,存在重外部监管轻自身内部控制现象等。

2.模式繁锁,管理滞后

养老保险经办业务通常划分为社会保险登记、社会保险费征缴、个人账户管理、养老保险待遇审核及支付等环节。养老保险经办业务管理采用“业务专管员”这一模式,一项业务完全由一个职能部门管理,部门权利过分集中,制约性差。

3.执行不力,缺乏制约

一部分经办机构对内部控制制度执行不重视,落实不力。已有的内部控制制度仅是应付相关部门的检查,遇问题多强调灵活性,有章不循的现象时有发生。同时,内部监督部门没有明确的独立性工作职能,使内部控制流于形式。

四、对策建议

1.加强组织结构管理

完善内部控制组织结构,是加强经办机构内部管理的前提。良好的内部控制组织结构必须具有清晰的层次顺利、有效的协调与合作体系。养老保险经办机构应按照机构内职能部门情况、养老保险业务流程、内控管理的要求,设计经办机构内部控制组织体系,合理划分内部控制的管理层次,建立起包含决策层、管理层、业务执行层、监督反馈层的组织结构,在这一组织结构模式下,为各内部控制层次划分责任权限,明确业务职能,管理关系和监督控制关系。

2.加强信息资料管理

养老保险档案管理是加强经办机构内部管理的基础。要建立健全较为完备的信息网络系统管理办法,使信息系统网络覆盖所有业务经办流程。进行信息安全控制,实施有效的用户管理和密码管理,确保系统数据安全。定期对数据库及重要资料进行安全备份,并异地存放,确保数据安全。同时,建立适度开放的社会保险信息系统,通过各种渠道信息,满足公众对社会保险政策、个人数据的查询和咨询等要求。逐步实现网上参保登记、网上申报等服务。

3.加强基金财务管理

建立健全社保基金财务管理内部控制是加强经办机构内部管理的关键。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工作要有内部控制制度作保证,制度应涵盖基金财务管理工作需加强控制的所有岗位,所有涉及财务管理的人员都要遵守。要坚持按照职务分享原则、资金财务分离原则、审批与业务经办分享原则,明确制定财务人员岗位责任。涉及社保基金管理的重大事项应集体决策,要严格按照职责权限分级审核,完善授权批准手续,杜绝越权审批行为。

综上所述,笔者从组织结构管理、信息资料管理、基金财务管理三方面论述了如何加强养老保险管理内部控制建设。我们相信,只要社保经办部门提高认识,经办人员共同努力,养老保险管理内部控制一定能够实现规范管理,高效运营,从而推动社会保障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真正实现百姓老有所养、老有所乐。

参考文献:

[1]邓大松.社会保险[M].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5.

[2]孙建勇.社会保障基金监管制度国际比较[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3]丁开杰.社会保障体制改革[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第5篇

一、优化流程,做好基础业务管理工作

(一)学习并理顺养老、医疗、生育等保险政策,及时通知,做好在职工中的宣传及政策解读工作。为最大程度方便一线职工了解和办理社保业务,将社保政策与办理流程制作成电子版业务指南,如《职工医保就医与报销办理指南》《社保卡服务指南》《职工生育保险待遇办理指南》《工伤申报流程》等资料下发到各二级单位,获得职工一致好评。

(二)积极配合公司ERP信息系统架设,提高了工作效率,统一了工作平台,确保快速准确的完成工作业务。自2019年初开始,在上级领导的指导下多次与信息计量部、山信软件公司交流,为ERP信息系统架构提出合理需求,配合提供系统开发的思路,完成子模块建设、基础数据的采集、系统分步测试等一系列工作。

(三)结合实际,做好特殊工种界定工作,为职工退休、退养条件管理奠定基础。根据公司现有工种岗位的工作环境、劳动强度等情况,对照国家特殊岗位工种名录,参照济钢、莱钢现行政策,制定公司特殊工种名录初稿,报日照市社保局审核,现已全面完成《##单位特殊工种名录》制定工作。

(四)做好稳岗补贴申报,充分利用政策维护公司利益。依据日照市关于《关于申报失业保险稳岗补贴的通知》等文件规定精神,根据公司2018年度缴纳失业保险实际情况,结合公司采取有效措施不裁员、不减员、稳定就业岗位为山东省化解钢铁过剩产能、淘汰落后产能和节能减排做出的积极的贡献,按照山东省关于稳岗补贴有关规定,积极申请补贴。经日照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审核批准我公司稳岗补贴,并严格按照相关要求,专项使用此类补贴,确保稳定就业岗位。

(五)落实服务职工的宗旨,完成社保基数转换及补充医疗保险管理办法制定。根据统计的2018年度职工平均工资,及日照市2018年度企业职工平均工资标准,按照日照市人社局、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的要求,及时完成社会保险及住房公积金缴存基数的转换工作。同时在2019年完成制定《企业补充医疗保险管理办法》,办法的实施降低了职工医疗负担,提高了职工医疗保障水平。

二、“互联网+”办公,不断创新服务模式

(一)优质服务“不见面”,改革创新“码上办”。根据市人社局加大社会保障卡系统建设力度等有关规定及政策,结合当前疫情防控形势,充分落实社保业务“网上办、掌上办、自助办”。2019年初以来,在社保卡的办理、领取、使用等方面实现“互联网+”模式,职工信息全部通过网络上传,原申领社会保障卡的“申请、领取、激活”模式改为在合作银行现场办理,现场激活,职工只需一次“跑腿”即可办好。同时,面向广发职工宣传“日照人社”手机APP、“日照人社”微信公众号、自助服务一体机等渠道查询、办理社会保险、社会保障卡业务,极大程度上方便了办理相关业务的职工。

(二)爱岗敬业、热情服务。始终以“热情、周到、和气、文明”为服务宗旨,保障员工合法权益。近两年,公司新进员工人数众多,且进厂报到集中,保险的转移、立户及缴费工作任务重,涉及济南、莱芜、日照、淄博等多个地市的社保转移工作,要求需在一定时限内办理社保转移工作,为保证员工社保的正常缴费,频繁多次的与多地市的社保部门联系,不等不靠,主动完成各项社保转移等工作。2019年全年共完成318名职工社保立户,为新进人员办理职工社保卡,转移1200多名职工的参保信息及医保账户资金,有力的保障了员工权益。

(三)广泛利用宣传载体,做好工伤预防工作。根据山东省、日照市开展工伤预防工作的要求,完成制定##单位《工伤预防实施方案》,落实各项工伤保险政策和安全生产措施,从源头上减少工伤事故的发生,从根本上保障职工的生命安全和健康权益,积极稳妥推进工伤预防工作。同时2019年在公司微信公众号推送工伤预防知识,开展政策咨询互动活动7场;利用电子屏、班车车载电子屏等方式,滚动播放工伤预防宣传标语,播放工伤预防宣传片、公益广告、专题片等。通过活动的开展,在全公司范围内营造了全员支持、广泛参与的工伤预防氛围。

三、立足自身求发展,巾帼岗位建功

(一)在上级领导的指导下积极参与“文明窗口”建设,以窗口建设为契机,大大提升了服务管理水平。从初始的微笑服务、便捷服务,发展到现在的规范服务程序,提高队伍素质,实施优质服务,使“文明窗口”创建工作常抓常新,留下了不断在创新中发展的坚实足迹。

第6篇

[关键词]内部控制;工伤保险;基金规模

1概要

所谓内部控制是指各级社会保险机构对系统内部职能部门及其工作人员从事社会保险管理服务工作及业务行为进行规范、监控和评价的方法、程序、措施的总称。(摘自2007年劳动与社会保障部《关于印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内部控制暂行办法>的通知》)内部控制由组织机构控制、业务运行控制、基金财务控制、信息系统控制等组成。内部控制建设应遵循以下原则:

(1)合法性。内部控制的各项内容规范、统一,符合国家有关社会保险政策、法规的要求。

(2)完整性。各项业务管理行为都有相应的制度规定和监督制约。所有部门、岗位和人员,所有业务项目和操作环节都在内部控制的范围内。

(3)制衡性。从组织机构的设置上确保各部门和岗位权责分明、相互制约,通过有效的相互制衡措施消除内部控制中的盲点。

(4)有效性。在岗位、部门和单位三级内控管理模式的基础上,形成科学合理的内部控制决策机制、执行机制和监督机制。建立合理的内控程序,保障内控管理的有效执行。

(5)适应性。各项具体工作制度和流程都应与管理服务实际相结合,根据需要及时进行调整、修改和完善,适应社会保险管理服务的变化。

2存在问题

在实际操作中,工伤保险内部控制管理容易存在以下问题:

(1)有的地区工伤保险经办机构普遍存在人手不足、一人兼数职的现象,无法建立有效的制衡监督机制。如网银支付程序设计应由出纳初审、会计复审,财务负责人复核无误后才能提交支付,但有的节省为两道程序,甚至由出纳一人完成支付整个程序,客观上给内部控制的有效实施留下了隐患。(2)有的地区基础管理薄弱、制度规定落实不到位、内控制度不健全,成为工伤保险基金安全的又一大隐患。如有的部门未对逾期缴费的参保单位加收滞纳金,或随意减免滞纳金。有的部门擅自扩大基金开支范围,在基金中列支银行手续费等直接费用。更有甚者将基金垫支或调剂,严重违反工伤保险政策。

(3)有的地区信息系统管理滞后,工伤数据资料缺乏监管,计算机系统操作、管理权限设置及执行比较混乱,没有形成相互制约的机制,对数据资料的录入、变更没有有效的监控措施,非常容易发生问题。

(4)从业务流程来看,有的地区工作程序不完善,关键岗位和工作环节不设审核、复批或批准,权力缺乏约束。而且,普遍缺乏风险评估机制,没有定期进行基金运行及风险预警分析,以及基金安全评估工作。

(5)财务会计控制方面,有的地区单位财务预留印章全部由一人保管,或虽分人保管但使用不严格;会计岗位人员无从业资格证;会计核算不规范,有的随意处理账目,不附任何文字依据或说明;有的账目不做余额调节表,差异不进行审核分析;有的对账及余额调节表编制全部由出纳自己办理,缺乏审核监督。有的地区没有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实现基金保值增值,大量结余基金处于活期存储状态,没有执行优惠利率政策。

3解决方法

(1)建立健全相互约束、相互监督的监管体系。根据业务经办需求设置内部机构,确定工作岗位和人员,按照逐级负责原则,明确各岗位工作职责,构建有效的相互制约机制、相互监督的组织管理体系。建立互相通报制度和实行定期轮岗制度,在同一职位任职5年以上或在同一处室连续工作满10年的人员,均纳入轮岗范围。

(2)建立健全权责清晰、程序规范的工作流程。明确各部门业务经办环节的工作范围和责任。各单位、各岗位的管理和操作人员在其职权范围内开展工作,涉及的业务经办工作,须经授权,不得超越所受权限。各项业务经办环节既独立操作,又相互衔接、相互制约,需有经办初审、复审环节,确保工作流程规范、有序。

(3)建立健全科学民主、公开透明的决策机制,实行例会制度和政务公开;建立健全绩效考核、奖惩并举的考评体系,对严重违反工伤保险业务经办流程和内控管理办法的,实行一票否决,取消评先评优资格;建立健全客观公正、权威有效的第三方专家评审机制,建立专家库,并根据需要动态调整。

(4)各业务经办单位都要承担相应的监督职责,切实建立分工协作、各负其责的监督格局。要建立健全自查自纠、互查互纠的制约监督机制,按照职责对业务流程、风险控制措施的落实情况定期进行自查。监管部门也要定期对内部控制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依照规定程序及时处理。并对内部控制运行情况进行定期汇总,形成报告。

(5)建立工伤保险风险防控过错责任追究制度。承担工伤保险业务经办责任的人员,在工作中出现违规、违纪问题的,纪检监察部门按照有关规定给予问责。对在工伤保险业务经办运行中产生重大影响,或造成重大损失的,要依规给予行政处分。情节严重,触犯法律的,依法追究其相应的法律责任。对危及工伤保险基金安全或造成基金损失的,要及时提出处置建议,涉嫌违法犯罪的,向有关司法机关移送。

内部控制制度作为一种防御性措施,它所强调的是一种必须做的义务和责任,需要一定的制度执行力,各业务部门都应加强内控管理,发现问题及时修改完善,以适应社会保险管理服务的变化。

参考文献:

[1]刘瑞慧.我国养老保险基金监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国市场,2012(13):61-62.

[2]王卫华.关于完善社保基金监督体系的思考———内部监督是完善基金监督体系的基础[J].职业,2009(29):133-134.

[3]蔡燕.浅谈社保基金的监督与管理[J].经营管理者,2009(13):169-170.

[4]姚春辉.完善社保基金监督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基于武汉市社会保障基金监管体制的实证分析[J].四川经济管理学院学报,2009(2):33-36.

[5]刘宇.税务公务员管理体制改革探讨[J].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4):25-26.

[6]田钰燕.我国残疾人社保基金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市场,2011(22):118-120.

第7篇

一、基本情况

我局负责社会保险基金征缴和支付的单位共有×个,即市就业服务中心、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中心、机关事业单位社会保险中心和职工医疗保险管理中心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中心。

目前,全市企业养老保险参保×人,工伤保险参保×人,生育保险参保×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机关事业单位参加养老保险×人,参加失业保险×人,参加生育保险×人,参加工伤保险×人。医疗保险参保×人(其中,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参保率为×%)。

今年上半年,共征缴社会保险费×万元(其中,征缴企业养老保险费×万元、工伤保险费×万元、生育保险费×万元、失业保险费×万元,征缴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费×万元、工伤保险费×万元、生育保险费×万元、失业保险费×万元,征缴医疗保险费×万元),支付各项社会保险金×万元(其中,支付企业养老保险金×万元、工伤保险金×万元、生育保险金×万元、失业保险金×万元,支付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金×万元、失业保险金×万元、生育保险金×万元、工伤保险金×万元,支付医疗保险金×万元)。

2011年,有×人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含低保、五保×人),参合率为农村常住人口的×.×%。筹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万元,已有×人次住院就医,支付住院医疗费补助×万元,人均补助×元。

二、自查工作

(一)提高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

社会保险基金是社会保险的生命线,基金安全关乎广大参保人员的切身利益,影响社会和谐稳定,也事关党和政府的执行力和公信力。我局高度重视社会保险基金自查整改工作,接到《通知》后,立即召开专题会议进行安排部署。会上,主要领导向经办机构主要负责人和财务科长会议传达了《通知》精神,并将任务逐一分解,明确责任,落实任务。同时,成立社会保险基金自查整改工作领导小组,局长任组长,各副局长任副组长,各经办机构负责人和相关科室科长为成员。根据《通知》要求,各经办机构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定了自查计划和整改方案,重点围绕社会保险基金的征缴、管理和支付等方面,认真开展自查和整改工作。

(二)健全规章制度,严格规范管理

一是建立财务、会计制度。为规范和加强社会保险基金的管理使用,各经办机构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并通过ISO×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进一步健全了财务管理制度,实行收支两条线,对征收的各项社会保险费均单独核算,分开管理,专款专用,没有社会保险基金之间相互串用问题。在银行建立社会保险资金财政专户,各经办机构征缴的社会保险基金全部存入财政专户,做到专款专用,没有挪用问题。设立财务管理机构,配备具有专业技术水平的管理人员,建立健全统计台账,加强财务管理,做到日清月结。严格执行社会保险基金会计制度,规范会计核算,做到社会保险基金会计报表编报及时、数字真实、内容完整、说明清楚、手续齐备。努力做好社保基金的计划、控制、核算、分析和考核工作,如实反映基金收支状况。

二是建立内部监督制度。各经办机构建立内部控制制度,防止出现纰漏。机关事业单位社会保险中心建立层层报批制度。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管理中心在基金征缴和支付方面建立了部门间相互监督机制,征缴科与基金科每天核对应收款项与开出的票据,保证了票款账相符,并建立了领取、收回签章负责制。市就业服务中心失业保险科制定了计算机收缴管理制度、基金上缴制度、审核认定发放制度,银行进账单全部实行计算机网络化管理。

三是建立基金及时上解制度。各经办机构社保基金收入及时上解到财政专户,定期与财政专户对账,保证了账账相符。

四是建立投诉举报制度。为维护参保人员的切身利益,建立投诉举报制度,各经办机构公开投诉举报电话号码,设举报箱,随时接受监督。对举报的问题进行调查,业经查实,实行责任追究制度,严肃处理。

五是建立定期自查制度。各经办机构定期对社保基金运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易出现问题的岗位实行随时检查和定期轮岗制度,严肃基金纪律。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认真加以整改。同时,分析查找在机制、制度、管理中存在的薄弱环节,采取有效措施,规范管理,严格监督。

(三)强化基金征缴,严把支出关口

为做好基金征缴,严把支出关口,我们不断加大基础工作,设立了征缴、审核、支付、监察、审计、财务、微机管理等科室,安排业务能力强、具有专业知识的人员。同时,通过业务学习、岗位培训和业务竞赛,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提高经办能力,逐步实现社会保险经办管理的专业化。

×.严把收入关,确保基金征缴应收尽收。一是加强政策宣传,做好扩面工作。通过送法到企、政策宣传周、就业洽谈会、举办培训班、在新闻媒体开设专栏、发宣传单、张贴标语等形式,广泛宣传社会保险的目的、意义及政策规定,使更多的人了解政策,从而提高劳动者和企业法人的参保意识,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实现应保尽保的目标,增强基金保障能力。二是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将指标任务层层分解落实到每个工作人员,与工资、评优挂钩,做到人人有指标,充分调动全员收缴的积极性。三是大力清欠,实现颗粒归仓。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中心成立清欠小组,组成专门科室,抽调专门人员,深入欠费企业和企业主管部门进行稽查,对少缴、漏缴的单位,敦促及时补缴。失业保险科定期对缴费单位进行稽查,核对企业参保人数,核实缴费基数。机关事业单位加大清欠征缴力度,通过政策宣传、电话催缴等行政和法律手段进行催缴。医保中心建立基金欠缴备查账,每月月末由征缴科提供当月基金欠费明细,根据明细,及时催收,保证了基金足额征缴。各经办机构对欠费×个月单位由主任调度,欠费×个月由主管局长调度,欠费×个月的报局长亲自调度,有效地敦促了企业及时缴费,产生了较好的效果。

×.严把支出关,确保基金合理使用。一是建立网络系统基础数据和信息台账,采取电脑操作业务,业务流程按**市基金监督规定执行,实现社会保险经办管理的信息化。各经办机构建立信息网络系统,严格工作程序,规范业务流程。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中心严格追款冲账业务手续,凡是重复缴费的,需提供缴费收据原件,由窗口审核打印,注明原因,助理审核签字,主管领导审批方可返款。机关事业单位社会保险中心常年坚持报批制度,凡涉及新增参保人员的保险费征缴、合同制人员的保险费补缴、新增退休人员的养老金支出、死亡离退休人员的丧葬费、抚恤金支出、个人账户的转移支出等方面,全部经由初审、复审后上报局里,审批后执行等等。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管理中心在网络系统建立数据库的基础上,又建立一套系统人工账台,记载参保、征缴、支付等各项内容,随时更新,以备查验。二是与社区劳动保障平台、公安户籍管理等部门共同把关,每年做好两次离退休人员生存信息认定,杜绝养老金冒领,从源头上防止基金流失。三是做好待遇核准,认真做好失业职工的接收和档案审验认定,做好工龄认定和失业保险待遇标准核定工作。四是加强医疗服务监督,重点是对定点医院和定点零售药店的管理,落实好各项规章制度,定期检查和考核,杜绝不合理支出。五是严格失业救济金发放程序,对失业保险申领登记的失业职工实行逐级审批制度,对申请住院的失业职工实行定期走访制度。经自查,各项社会基金均严格执行国家和省、**市社会保险基金支付政策,没有擅自扩大使用范围,没有贪污、截留、挤占、挪用社会保险基金情况发生,也没有采取欺诈手段套取、骗取社会保险基金现象。

(四)健全监督体系,实行全方位监督

基金监督体系是社会保障体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随着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社会保险基金规模不断扩大,对于保证基金的安全性、提高收益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保证监督的有效性,我们主动接受行政监督、专门监督、社会监督,充分发挥社会监督、媒体监督的作用。

一是严格规范社保基金的管理与运行,绝不出现套取或挪用现象。实行“钱账分离、管用分开”的管理办法,做到经办机构管账不管钱、银行管钱不管账,确保基金封闭运行。二是严格遵守财经纪律,加强监督和检查,确保基金的安全。每月×日前将上月报表报局养老保险科,接受监督检查。三是市审计局、财政局加强日常监管,并将基金的使用情况列入年度审计计划,务必要把老百姓的“保命钱”管好、用好。四是监察局对社保基金使用实行通报制度,市人大和市政协也加强对社保基金的监督检查力度,确保社保基金安全运行,健康发展。

二、存在问题

尽管我们在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使用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一些工作环节仍有不足之处。如原事业单位转为企业前欠缴的社会保险费仍有未补缴;社会保险费有当期欠缴现象发生;机关事业单位社会保险中心计算机系统软硬件建设不能适应当前复杂的业务需要等。

三、下步打算

加强社保基金的监督管理,确保基金安全,是社会保障体系正常运行的前提条件。我们认为,领导重视是做好社会保障基金安全工作的关键,规范业务操作、落实目标责任制是做好社会保障基金自查与整改工作的基础,实行社保基金信息化监管是做好监督工作的保障,积极开展各项检查是做好社保基金行政监督工作的重要手段。根据自查情况,下步重点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落实协议,催缴欠费

具体情况问事保。

(二)加大征缴力度,确保应收尽收

各经办机构都成立稽查科,并派专人深入企业,定期、不定期对缴费情况进行检查,检查各参保单位是否有漏缴漏报现象发生,做到应收尽收。对当期欠费或拒不缴费单位,劳动保障局采取行政、法律、舆论措施,强制催缴,减少社会保险费当期欠费现象的发生。

(三)安装财务软件,提高经办能力

第8篇

坚持政府主导,稳步实施;坚持基本政策统一,提高公平性;坚持基金预算管理,提高使用效率;坚持基金分级负责,增强共济和保障能力;坚持以人为本,提高管理服务水平。

二、工作目标

(一)统一基本政策。全市统一医疗保险和生育保险征缴管理办法、缴费基数、缴费费率;统一医疗保险视同缴费年限、实际缴费年限以及最低缴费年限的计算办法;统一居民医疗保险财政补助标准;统一医疗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办法。

(二)统一待遇标准。全市统一执行药品、诊疗和服务设施标准“三个目录”。统一基金起付标准、支付比例和最高支付限额。统一门诊慢性病、特殊疾病病种等待遇范围和标准。统一生育保险待遇项目和标准。

(三)统一经办管理。全市统一执行医疗保险和生育保险参保登记、缴费申报、基金征缴、待遇支付、档案和财务管理等工作程序和服务规范,做好经办管理工作。

(四)统一定点管理。全市执行统一的定点医疗机构和定点零售药店的资格准入条件、申报流程、变更程序、考核标准和违规处罚等办法;统一定点医疗服务协议文本、服务协议管理标准、医疗费用结算模式;统一定点机构分级管理评价和考核办法。对市域范围内的异地就医定点医疗机构资格,实行县级初审、市级确认、全市互认。

(五)统一信息系统。结合“金保工程”建设,全市医疗和生育保险管理信息系统使用统一的金保工程“五险合一”信息系统,数据统一集中到市级数据中心,实现本市区域范围内医疗保险异地就医的直接结算。

三、基金管理

(一)实行医疗保险和生育保险基金市级预算。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财政部门根据社会保险基金财务制度规定,统一编制全市医疗保险基金和生育保险基金收支预决算,明确市区和四县(以下简称“预算单位”)的责任,统一组织实施。

(二)建立市级风险金。建立医疗保险和生育保险市级风险金,每年按各预算单位上一年度医疗保险和生育保险基金征缴收入额的一定比例分别提取医疗保险和生育保险市级风险金,暂纳入各地财政专户管理,由市统一调度用于适当弥补各预算单位医疗保险和生育保险基金缺口。具体管理办法由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会同市财政部门另行制定。

四、组织领导

实施医疗保险和生育保险市级统筹是我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一项重点工作任务,各县区、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做好各项医疗保险和生育保险的经办工作,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第9篇

【题目】企业退休员工社保管理模式优化探析

【绪论】退休企业职工社会保障管理方式探究绪论

【第一章】企业退休人员社保管理社会化概述

【第二章】退休人员社保管理社会化的现状

【第三章】退休人员管理社会化中存在的问题

【第四章】退休人员社保社会化管理不足的原因

【第五章】完善企业退休社保管理社会化的措施

【结论/参考文献】企业退休人员社保管控方案研究结论与参考文献

结 论

综上所述,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企业退休人员社保管理社会化的问题不仅牵涉到每一个企业退休人员,还牵涉到各个家庭,以及整个社会,因此做好企业退休人员社保管理社会化工作尤为重要。苏州作为我国的历史文化名城,在退休人员管理社会化工作中更要不断探索和进取,在现有工作的基础上要加强基础机构建设,通过各街道社区的资源整合,实现优势互补,进一步优化基层业务平台建设,规范业务流程和服务标准,完善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体系,持续保障医疗卫生的投入,大力推进全国信息网络的建设,坚持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鼓励和吸引更多的专业人才参与到企业退休人员管理社会化的工作中来,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推进苏州市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服务工作的全面提高和均衡发展,从而实现企业退休人员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

参考文献:

[1]张劲松.政府关系[M].广东人民出版社.2008

[2]张劲松.生态型区域(苏南)建设中的政府责任[M].广东人民出版社.2011

[3]张劲松.生活中的生态文明[M].江苏人民出版社.2014

[4]郑功成.中国社会保障改革与发展战略[M].人民出版社.2011

[5]杨燕绥主编.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能力建设研究[M].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0

[6] 孟昭喜 . 社会保险管理服务蓝皮书 : 中国社会保险管理服务发展报告(19782013)[M].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5

[7]朱青着.中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理论与实践[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0

[8]阎坤.中国养老保险制度研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9]李洁明、许晓茵.养老保险改革与资本市场发展[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10](法)迪贝克?普列多着、蒋元译.社会保障法[M].法律出版社.2001

[11]张劲松.生态治理的政治考量[J].政治学研究》2010

[12]张劲松.论我国公共行政的思想危机及其治理[J].中国行政管理.2004

[13]张劲松.论我国乡镇市民社会的兴起与治理[J].文史哲.2004 年

[14]张劲松.论我国政府应对风险社会的全球治理策略[J].社会科学战线.2007

[15]张劲松.后现论与我国官僚制变革[J].学习与探索.2007

[16]郑功成.中国离福利时代还有多远[J].解放日报.2007

[17]景天魁.中国社会保障的理念基础[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3

[18]杨伟民.社会保障的理念基础及运行规则[J].社会学研究.1996

[19]关信平.论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社会价值基础[J].南开大学法政学院学术论丛.2001

[20]唐霁松.开创社保经办工作新局面[J].中国社会保障.2013

[21]桑晓璐.我国医疗我国医疗保险异地就医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建议[J].经营管理者.2011

[22]周伟文.居家式社区养老方式与老年群体的社会化管理[J].河北学刊.2001

[23]贺志武.老龄化背景下美国社区居家养老模式分析[J].陕西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

[24] 高灵芝 . 关于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的社会学思考 [J]. 东岳论丛.2004

[25]黄红.浅论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的相关思考[J].经营管理者.2015

[26] 陈维祥 . 企业退休人员管理服务社会化选择的思考与研究 [J]. 管理观察.2012

[27]严峻.对推进企业退休人员管理服务社会化若干问题的思考[J].中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2002

[28]叶美珍.企业退休人员档案管理的几点思考[J].海峡科学. 2006

[29] 陈新 . 社会化管理企业退休人员人事档案工作的实践和思考 [J]. 经济师.2013

[30]王亘亘.人社档案实行信息化管理的实践与思考[J].商.2015

[31]陈淑娇.关于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的问题和对策探析[J].人力资源管理.2016

[32]杨晓菁.苏州:百姓考评社会化管理服务[J].中国社会保障.2010

[33]李松敏.新形势下企业退休人员思想工作的实践探索[J].科技风.2008

[34]万难蓉.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存在的难点及对策[J].工会论坛.2007

[35]李桂汝.浅谈如何实现退休人员由企业化管理向社会化管理的转化[J].科学之友.2010

[36]邓大松、刘昌平.论政府的养老基金监管职责[J].中国行政管理.2003

[37]余昌森.关于养老保险制度的调整和完善问题[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0

[38]李爽.我国养老保险改革面临的选择[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0

[39]罗红鸽.中国养老保险现状与对策研究[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2006

[40]张军.社会养老保险现状及建议[J].吉林金融研究.2011

[41]王玉军.浅谈做好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推动养老服务社会化[J].人力资源管理.2016

[42]张雪涛.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的理论探讨[J].科技资讯.2007

[43]郭永霞.针对社区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的思考[J].人力资源管理.2016

[44]周晓真.养老保障社会化转型的瓶颈及对策思考[C].苏州市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中心.2013

[45]叶敏仪.对我国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调整机制的思考[C].苏州市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中心.2013

[46]周文蓉.完善正常调整机制 构建多层次、梯度式养老保障体系[C].苏州市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中心.2013

[47]谭国明.苏州城市无业老人社会保障的实践和思考[C].苏州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学会.2009

[48]胡晓义.以信息化保障事业发展 引领管理创新[R].在全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2012

[49]关于实施企业退休人员网上资格认证的通知[Z].苏社基[2008]3 号

[50]关于开展我市异地居住企业退休人员属地化管理服务工作的通知[Z].苏劳社险管[2009]4 号

[51]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加快推进社会保障卡应用的意见[Z].人社部发[2014]52 号

[52]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加强和改进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领域公共服务的意见[Z].人社部发[2016]44 号

[53]关于认真做好免收基本养老金异地取现手续费规定落实工作的通知[Z].人社险中心函[2014]21 号

[54]熊必俊.国外社会养老保险的模式及其理论依据、效益比较[Z].国研网.2000

[55]施伟陈.中国养老保险改革路径养老保险全民化研究[D].江苏省:南京大学,2012

[56]沈诗文.我国城市养老保险现状比较研究[D].吉林大学.2012

[57]《国务院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国发〔1997 〕26 号)

[58]《关于积极推进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的意见》.2003

第10篇

随着国家信息化的高速进展,复杂信息系统逐渐占据了市场的主流,由于信息系统的复杂化,传统的软件需求分析不能很好地对复杂信息系统进行管理,需求工程的概念应运而生。需求工程是随着计算机的发展而发展的,随着软件系统规模的扩大,需求工程与定义在整个软件开发与维护过程中越来越重要,直接关系到软件的成功与否。本文主要介绍了软件需求的概念、内容,需求工程的概念、需求开发、需求管理以及需求工程各阶段的具体实现,而且还以医疗保险管理信息系统项目为例,详细说明了网站开发项目的需求实现过程。

关键词:

信息系统;需求工程;需求管理

用户定义的“需求”对开发人员来说是一个较高层次的产品概念,而开发人员所说的“需求”对用户来说又像是详细设计。对于软件需求,可以从以下几个观点来看:从用户角度出发的观点指明从系统外部能够发现系统具有的满足于用户的特点、功能及属性等。从开发人员角度出发的观点指明必须实现何种目的的规格说明。他描述了系统的行为、特性或属性,是在开发过程中对系统的约束。

综合用户和开发人员双方的观点

1、用户解决问题或达到目标所需的条件或能力。2、系统或系统部件要满足合同、标准、规范或其他正式规定文档所需具有的条件或能力。3、一种反映上述所描述的条件或能力的文档说明。它强调了不但需求中包含目标而且还要包含实现用户目标所需要满足的条件或能力,同时必须以规范文档的形式表述。需求工程的概念:需求工程包括创建和维护系统需求文档所必需的一切活动的过程,包括需求开发和需求管理两大工作。一个小的项目要做到需求过程的完全规范化,随着开发工作的进行和用户需求的不断变更,其工作量已经相当惊人。实例——医疗保险管理信息系统需求管理的实现。基本的医疗保险制度是社会保险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百姓的切实利益,而且涉及面广、金额大、业务量大、政策性强,因此,在实施管理系统时必须要可靠、高效、稳妥,最好一步到位实现信息化管理。

一、业务需求

通过与客户的反复沟通,以与客户开座谈会、与用户进行访谈,与客户的领导进行沟通,得到本医疗保险管理信息系统所涉及到的基本业务有:1、参保人员社会保险基金的征缴;2、参保人员医疗费用的审核、结算;3、参保人员的自然状况,健康状况的动态记录、修改及管理;4、参保人员30年有关医疗保险信息的保存与管理;5、参保人员医疗保险卡制作、发行与管理;6、经常大规模的信息查询与统计;7、特别情况的管理及处理。

二、功能需求

面对如此复杂的系统,技术人员通过与客户的领导和相关人员反复沟通,首先确定了一些技术要点和优先要实现的目标。也就是确定了本医疗保险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需求:1、通过医保信息系统的建设,使客户医保工作从基金收缴、支付到账务往来管理、统计分析基本实现计算机化;2、将各经办机构的工作人员集中在控制中心,开展业务工作,行使管理职能;3、建立参保人口的医疗保险个人信息数据库,并将涵盖其它险种所需的基本信息;4、在医疗机构与医保中心之间通过数据接口实现计算机费用结算工作;5、在银行与医保中心之间通过数据接口实现计算机自动转账;6、通过与定点医疗机构、定点药店等相关部门建立网络连接,实现门诊处方的计算机系统事前审核(PCS),改善医疗保险监控手段,为合理控制医疗费用增长,减少医疗资源浪费提供支持,进而保障医疗保险基金高效运行;7、通过业务数据,对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的收入和支出进行动态监控和分析预测,对政策执行情况进行评估,达到决策科学化,进而保障医疗保险基金长期运行;8、并通过本次医保信息系统的建设,为客户社会保险信息系统(养老、医疗、工伤、生育、失业五险合一)的建设作好准备。

三、涉及部门

为了适应社会保障体系信息系统一体化建设的需要,以及医保业务的变化,还有医疗保险险种的扩充(如企业补充医疗保险、公务员医疗补助、大额医疗费用互助保险、商业医疗保险等),在数据结构的设计中采用了冗余化和分段处理的思想,使得系统数据不仅满足医疗保险,同时满足社会保险各险种的需要。分段处理的设计,可以使不同的险种业务构件处理对应区段的医保业务。为了保证这些要求的实现,主要涉及到了一下部门:劳动行政主管部门、医保中心、定点医疗机构(定点医院和定点药店)、参保单位、参保职工、财政部门、经办银行等单位。1、劳动行政主管部门:制定医疗保险登记管理、基金征缴管理、基金监督检查等政策细则;会同卫生部门、财政部门等有关部门制定医疗保险药品目录、诊疗目录、医疗服务设施标准及相应的管理办法;对医疗保险基金实行全面的监督管理等。2、医保中心:负责医疗保险登记管理、变更登记管理、注销登记管理;负责医疗保险基金的缴费申报核定工作;负责管理统筹基金收支;负责完成参保职工的特殊医疗费用的报销;负责定期与定点医疗机构进行费用结算;负责监督检查医保政策在各定点医疗机构的执行情况。3、定点医院:向参保患者提供医疗服务;按医保政策与参保患者进行结算;向社会保险事业管理局提供详细的医疗数据;按政策与社会保险事业管理局结算医疗费用。4、参保单位:管理本单位参保职工的基本资料;向社会保险事业管理局办理参保登记、变更登记;按时进行医疗保险费的缴费申报;代扣代缴本单位职工个人应缴纳的医疗保险费;按时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定期代表单位职工到医保中心办理报销业务。5、参保职工:按月缴纳个人应缴纳的医疗保险费;持医疗保险IC卡到各定点医疗机构就医或购药。6、银行:负责医保个人账户和统筹基金账户的建立;给医疗机构、药店拨付资金;受社会保险事业管理局委托,强制收缴缴费单位的医疗保险费等。

四、结论

在软件项目的开发过程中,需求变更贯穿了软件项目的整个生命周期,从软件的项目立项,研发,维护,用户的经验在增加,对使用软件的感受有变化,以及整个行业的新动态,都为软件带来不断完善功能、优化性能、提高用户友好性的要求。在软件项目管理过程中,项目经理经常面对用户的需求变更。如果不能有效处理这些需求变更,项目计划会一再调整,软件交付日期一再拖延,项目研发人员的士气将越来越低落,将直接导致项目成本增加、质量下降及项目交付日期推后。这决定了项目组必须拥有需求管理策略。在开发实践中,首先应该不断地探索需求,分析需求,实现需求,响应需求的变更。在需求开发的整个过程中,应该从本质开始,边捕获、边分析、边实现,通过不断的迭代交付来响应需求变化,以需求基线来保证开发的节奏,通过对变更的管理来更好地响应变化。总而言之,需求管理是整个开发生命周期中的重中之重。在将来的发展中,需求管理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崔立元,罗燕京,李刚.基于企事业模型的软件需求工程方法[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2(7).

[2]别春丽.对开发与管理软件需求的探讨[J].中国金融电脑,2001(10).

[3]苗炬.基于RUP的软件需求分析[J].计算机与网络,2003(3).

第11篇

2015年以来,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管理中心,在局领导的大力支持下,紧紧围绕“强化服务,惠及民生”为宗旨,严格按照上级部门的要求,强化宣传,规范管理,认真做好了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各项工作,确保了全县社会养老保险事业的稳步推进。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2015年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管理中心全体人员尽职尽责,扎实苦干,实现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缴费人数269161人,待遇领取人员83969人,参保居民达353130人,截止12月份全年共计发放养老金8515.16万元,社会化发放率达到100%。8月份完成了2015年度的参保缴费工作,共征收养老保险金__13.94万元,圆满完成了今年的征缴工作。同时为1980名代课教师按月发放补助资金共计367.4万元。

(一)强化宣传,力促参保。为保证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政策宣传到位,不留宣传死角,印发城乡居民政策问答宣传页2万余份,在下乡生存状况认定时,将宣传页发放到村民手中,认真细致的为村民讲解政策及参加养老保险的好处,对走访不到的村庄由乡政府的包村干部负责发放讲解。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营造了浓厚的氛围,使这项惠民政策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为做好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日常管理和服务工作,推动我县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持续健康发展,经向县政府请示出台了《__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村级协办员管理办法》,首次为其发放村级协办员补贴20多万元。

(二)规范管理,确保发放。

1、严格规范待遇审批流程。建立和完善参保登记、待遇审批、待遇支付等环节管理制度,规范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审核流程。按照村(居委会)收集待遇人员证件资料,乡镇(社区)社会保障所按规定核定,县城居保中心每月审核认定的工作程序,对符合待遇领取条件的人员进行认真审查,确保到龄符合条件人员及时审批享受到养老金待遇。2015年新审批领取待遇人员6316人,并及时在邮政储蓄银行开办了工资折,确保参保人能及时享受到应有的待遇,得到了广大老百姓的一致好评。

2、强化认证,严防流失。为确保养老保险基金真正落实到位,我中心从今年4月份开始,组织各乡镇(街道办)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生存状况认证自查工作,各乡镇(街道办)认证完成后,我中心根据上报情况抽调4人组成了一个检查组,用近两个月的时间对全县十八个乡镇的48个村进行督导检查,对问题比较严重的乡镇(街道办)要求他们重新核查上报,截止到目前共查出死亡人数1959人,对认证已死亡人员1959人及时停发养老金,有效防止了基金流失。

3、严格实行领取待遇人员注销月报制度。,要求各乡镇(街道办)每月必须上报《领取待遇人员注销月报表》,保证基金不受损失。2015年各类人员情况注销人数为3156人。

4、严复领取人员情况。经过对省、市数据库的比对,对筛查出的疑似重复领取待遇人员进行了认真核实比对,一经查实立即停止发放其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并和其取得联系,追回领取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2015年共追回96名重复领取待遇人员重复领取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金,共计24.54 万元。

1、咬定工作目标,继续加大扩面、征缴力度,努力完成上级下达的任务。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在制度全覆盖的基础上,实现人员全覆盖,提高扩面、保费收缴是着重点。城乡居保参保覆盖人群广、保费征缴任务大,下一步我们在巩固上一年工作成果的基础上继续加大工作力度,细化各项措施落实,努力提高参保率,全力做好征缴扩面工作,为完成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征缴任务打下坚实基础。

2、全面推进经办管理信息化,加快社保卡应用。信息化是社会保险管理和经办服务的基础性保障,按照金保工程要求,为了确保业务信息系统的有效访问和信息网络安全交换,我们在使用专线联网延伸到乡镇的基础上,争取明年将网络专线延伸到各行政村,并使用社会保障卡实现代扣、代缴和,确保为城乡居民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和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

第12篇

亮点之一 工伤扩面开门红

制定一法一条例配套规章

2011年,是《社会保险法》正式施行之年,又是新修订的《工伤保险条例》实施的第一年,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及时修订颁布了《工伤认定办法》《非法用工单位伤亡人员一次性赔偿办法》,制定了《部分行业企业工伤保险费缴纳办法》和《社会保险基金先行支付办法》等重要配套规章,为一法一条例的平稳实施奠定了良好的制度和政策基础。

参保扩面增幅迅速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副部长胡晓义介绍了2011年参保扩面工作取得的显著成效。他说:“2011年,我们抓住一法一条例强化参保的有利契机,充分协调建筑、煤炭等部门,大力推进建筑、煤炭等高风险企业参保的专项工作,使全国工伤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亿7 689万人,比2010年底增加1528万人,明显高于前两年每年新增参保1200万人左右的水平,比‘十一五’开年的2005年增加参保人数9 211万,农民工参保占新增参保人数的65%以上。2011年一年即完成了‘十二五’五年扩面任务的31%。”

亮点之二 解决老工伤

财政投入56亿元

2011年,是解决国有企业老工伤问题的关键一年,也是老工伤问题取得重大突破的一年,按照国务院第140次常务会议要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协调中央财政部门,专门安排了56亿作为专项补助资金,用于支持各地做好这项工作。

全国解决312万人

会上,胡晓义副部长充分肯定了各地2011年解决老工伤问题所取得的成绩。胡晓义说:截至2011年底,全国共有312万国有企业老工伤人员纳入了工伤保险统筹管理,圆满完成了国务院交办的这项重要工作,基本解决了长期影响社会稳定的这一突出的历史遗留问题,成为2011年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一大亮点。

全国各地在解决老工伤问题上集思广益,抓住将国有企业老工伤人员等纳入工伤保险统筹管理这一重要的历史机遇,按照尊重历史、实事求是、多方筹集、落实资金、完善手续、平稳衔接、分期分批、全面解决的原则,采取积极的政策措施,攻坚克难,积极推进了国有企业老工伤人员等纳入工伤保险统筹管理工作。

资金筹集多种渠道

资金的筹集是确保实现老工伤人员纳入统筹管理工作目标任务的重中之重。以山西省为例,全省在中央财政给予专项补助的基础上,按照政府、基金、企业“三家抬”的原则积极筹集落实老工伤人员纳入统筹管理所需资金。一是积极落实省、市财政补助。与省财政厅、国资委相关处室积极沟通协调,认真测算,落实省级财政补助资金,对困难大、任务重的统筹地区给予了倾斜。二是积极发挥工伤保险基金调剂功能。从基金累计结余中按5个年度对老工伤人员纳入统筹管理费用进行调剂,每年调剂使用基金。三是合理确定企业趸缴额。对老工伤人员多、纳入统筹管理所需资金大的企业,由企业一次性趸缴部分费用或分年度缴纳。省煤炭工业厅对省单独管理的省属国有重点煤矿企业,在按规定正常缴费的同时,采取分年度按不超过企业职工工资总额的1%筹集老工伤纳入费用。

工伤认定细致周到

工伤确认和劳动能力鉴定是老工伤人员享受相关工伤保险待遇的前提,但由于老工伤人员形成时间跨度大,成因复杂,在工伤确认和劳动能力鉴定方面存在较大难度。江西省在制定工作方案中,明确规定人员范围,将老工伤人员界定为四类:第一类,国有企业(包括中央企业、中央下放企业以及实施关闭破产改制的中央和中央下放企业)和集体企业、原国有集体改制企业在2010年12月31日前由各级劳动保障部门认定并鉴定为有伤残等级,且未终止劳动关系,又未纳入工伤保险经办机构统筹管理的伤残人员;第二类,上述企业中由企业或主管部门确认为工伤,但未进行伤残等级鉴定的伤残人员;第三类上述企业中已按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政策规定享受养老保险待遇的退休工伤人员;第四类,上述企业中工亡职工(含职业病死亡人员)供养亲属。在审核确认上,只要企业能提供相关原始资料(包括企业或主管部门发放的伤残证、企业安全部门的事故报告、工会慰问受伤人员名单、职业病诊断证明)的,都作为基本依据。

亮点之三 工伤认定主推服务牌

2011年,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工伤保险司在全国工伤认定和劳动能力鉴定等窗口单位组织开展了为民服务、创先争优活动。在2012年会议上,32家工伤认定和劳动能力鉴定机构被评为“为民服务传先争优表现突出成效显著单位”。

把工伤职工生命健康权放在首位

在工伤认定案件受理过程中,很多工伤职工在未得到赔偿前,最大的困难是巨额的医疗费用。有些职工因为无钱医治,放弃治疗或错过了治疗的最佳时间,留下终生遗憾。吉林省长春市社保局工伤保险处用亲情服务,与工伤医疗定点机构多次协调沟通,通过签订协议等方式,对伤情特别严重的工伤职工,在不缴纳医疗费用的情况下进行先期治疗,最大限度地维护了工伤职工的生命和健康权。

开启绿色通道

对于特殊情况下的工伤认定,安徽省淮南市社保局工伤保险科建立了“劳动者个人申报工伤和轻微伤认定绿色通道“,采取立案前介入、促进劳资双方达成协议、涉及职工利益的特事特办、用人单位申请轻微伤工伤认定即报即办等方法,两年来处理工伤认定疑难案件30多起,轻微伤案件200多件,维护了职工合法权益。

亮点之四 公务员参保试点展开

公务员参保是近年来工伤保险工作的新发展。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对此设定了总体发展方向和基本思路,即将公务员纳入工伤保险制度覆盖范围,为其提供全面、规范、公平和社会化的制度保障。

胡晓义介绍了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近年来与有关部门协调的情况,争取尽早从制度上全面解决这一问题。上海、海南等地已将公务员整体纳入工伤保险的动态,北京、天津、云南等地也以政府令的形式,将公务员和参公管理的事业单位全部纳入工伤保险范围。胡晓义建议其他地区根据本地实际,积极创造条件,推进公务员参保,并妥善处理与现行公务员抚恤制度的过渡衔接问题。

2012年重点落实“四个二”

在会上,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工伤保险司司长刘梅对2012年全年工作进行了归纳,即突出“两个重点”,巩固“两项成果”,抓好“两个试点”,提高“两个水平”。

突出“两个重点”,是指贯彻落实一法一条例,大力推进工伤保险参保扩面工作。工伤保险司将在年内制定和修订完成《劳动能力鉴定管理办法》等4个规章文件和《劳动能力鉴定标准》等4个国标及行业标准。

巩固“两项成果”,是指巩固解决老工伤问题和工伤保险市级统筹的成果。刘梅强调, 2011年我们将老工伤人员全部纳入工伤保险统筹管理,实现了工伤保险制度对各类新老工伤人员的全覆盖,今年要确保待遇落实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