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29 17:10:1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施工单位管理体系,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因素。 由于建筑工程建设各参与主体的权责不明、管理混乱、监督管理工作不到位,导致我国建筑领域的安全管理水平整体较低,严重影响了建筑业的健康发展。 本文就建筑工程中各方主体安全监督管理体系的构建进行了系统分析。
【关键词】建筑工程 各方主体 安全监督管理
与国际上先进的建筑工程安全管理模式相比较,我国的建筑安全监管还存在着较多的问题。 当前,我国建筑领域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还停留在传统的突击性安全检查上,严重缺乏对工程施工的日常监督,相关监督管理体制不健全。 建筑业普遍存在着通过处罚来进行管理的现象,安全监管的手段与方式都不能够与日益增大的建筑规模相适应,深入的建筑安全监管工作难以开展。
1. 建筑工程建设项目的内部管理体系
工程建设项目是一个系统, 系统内部错综复杂,各要素之间的关系与作用对工程项目建设的顺利进行有着直接影响。 建筑工程项目的建设过程中,涉及到的参与主体较多,项目内部的进度计划、成本控制、资源分配、技术支持等各方面的管理结果都直接影响到工程项目的安全管理目标。 所以,要想保证建筑工程项目建设的内部管理效果,就必须要从项目内部各要素出发, 建立健全项目内部的安全管理相关制度,进而保证工程现场的安全施工
。同时, 相关工作人员还需要从安全生产与规程,以及安全生产技术等方面建立其良好的施工现场的安全状态。建立并完善建筑工程建设项目的内部管理体系, 不仅可以有效处理工程项目内部各组织与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协调,明确各参与主体的安全管理责任,而且通过建立安全管理体系,能够促进整个工程项目的安全管理水平的提高。
2. 参建各方主体的安全监督管理体系
(1)企业自身的安全监督管理体系
在建筑工程项目建设的各参与主体中,建设业主对项目的安全生产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建设方是工程项目的投资主体,必须要高度明确自身的安全生产责任,提高自身的内部监管意识。首先,建设方选择的施工企业要具备一定的资质, 并且实力雄厚,要选择管理水平较高的监理单位对工程施工现场进行监督与管理;其次,建设方要按照合同条款按时将相关费用支付给施工单位;与此同时,建设方对施工企业安全管理机构的建立有监督责任与义务;此外,施工单位要配备高水平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并实际到岗,购买的劳动工具与设备要符合国家的相关施工要求。
工程项目的建设方要监督施工方建立起领导带班制度、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技术保证体系,以及安全生产责任体系, 进而提高企业的自主生产能力,建立并逐步完善自我约束机制。与此同时,施工单位要做好企业内部的安全教育与培训工作,将安全宣传落实到位,为施工人员上工伤保险等,不断加强施工环境的改善,提高企业自身安全监督体系的科学性与有效性。
(2)企业外部的安全监督管理体系
施工企业不仅要建立起自身的安全监督管理体系, 而且要加强企业安全监督管理体系的建立,充分发挥企业外部的监督作用。要想保证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确保其安全生产,就必须要加强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监督工作。 首先,建设单位可以通过委托授权有资质的监理单位来对施工单位的施工行为进行监督与管理,并将了解到的真实施工情况反馈给建设单位;其次,建设单位要根据委托监理合同严格监督与管理施工单位、设计单位,以及材料供应商等,以确保其严格履行合同规定的责任与义务;第三,工程项目的设计单位要按照图纸要求严格监督施工情况, 保证施工单位按照图纸施工,同时也可以根据现场的施工情况对施工图纸做相应的变更;第三,勘察单位要将勘察结果提供给设计单位,以供图纸设计之用,施工单位则要将施工中出现的地质情况反馈到勘察单位,勘察单位与设计企业要对材料与设备的供应商进行全面监管,进而保证工程施工现场的安全状态; 各单位通过合作,不仅能够保证施工各环节的安全进行,而且能够加强彼此之间的相互监督,从而建立起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安全监督管理体系。
3. 行政部门、行业组织、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四方协调体系
如今,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安全管理体系下,工程项目建设活动的各参与主体中,起到关键作用的是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两个单位为了谋取各自的最大利益,不可避免地产生了诸多矛盾。 就施工单位而言,施工企业的最终追求目标是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 就建设单位而言,建设单位的最终追求目标是用最快的速度、最低的成本、最优的质量,完成建筑实体各功能的充分发挥。建筑工程施工参与各方往往会盲目追求经济利益,而忽视安全管理,导致不安全的生产行为出现,影响到工程整体质量。 因此,建筑工程各参与方利益关系的协调工作单独依靠建筑企业之间的项目监督是很难完成的。
为了有效避免建筑工程项目建设的安全事故,确保工程安全施工,以及建筑业的长远发展,政府需要参与到工程建设中,建立起行政部门、行业组织、建设单位,以及施工单位的四方协调体系,尽力实现各方利益的均衡,以建筑安全的相关法律法规对工程施工方与建设方的安全生产行为进行监督管理。 因此,在建设方与施工方建立起自我安全监管体系的基础上,加入政府建设的安全行政部门与行业组织,形成了新的四方协调体系,不仅确保了工程建设参与各方的利益,而且提高了建筑项目的整体质量。
4. 中介机构与保险机构的安全监督管理体系
(1)中介机构安全监督管理体系
当前,我国建筑领域的中介机构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即安全培训机构、研究机构、评价机构、咨询机构,以及生产监督鉴定机构。 建筑领域中介机构提供的各项服务为政府安全监管部门、企业监督管理、以及安全生产决策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但是,中介机构除了能够提供各种服务之外,还能够起到良好的沟通作用,其能够针对不同的建设主体采取不同的沟通方法, 进而保证行政部门、建设单位,以及施工单位之间更加顺畅的沟通与联系。与此同时, 中介机构的安全生产职能也在不断加强。 随着我国建筑领域中介机构的不断发展,其监督管理的职能也逐渐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尤其是对建筑施工企业的监督行为、纠纷调解行为,以及市场规范行为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当前,建筑市场不断扩大,政府干涉的方法很难将工程监督管理工作落实到位, 在政府职能转变的过程中,中介机构要逐渐承担起部分监管职能。
(2)保险机构安全监督管理体系
近年来,施工企业为建筑施工人员购买职业伤害保险的行为已经非常普遍,尤其是一些国家已经作为国家法律制度来实施。对于工程建设项目的施工单位来说,通过落实保险制度,不仅能够将风险有效转移,确保施工人员在遭遇安全事故之后能够得到补偿,而且逐渐发展成为了一种预防安全事故的经济手段。 同时,在建筑施工企业中落实保险制度,还促进了第三方对施工单位的监督与约束体系的建立。保险机构安全监督管理体系的制约作用的发挥,促进了工程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从自身高度重视安全管理工作。
总 结
综上所述,建筑领域多元化投资主体与建设主体的出现, 促进了建筑业朝着新的发展趋势迈进。政府的行政主管部门安全监管职责发生了转变,行业组织的安全监管行为逐渐深入,各工程建设参与方, 以及中介机构与保险机构安全监管形势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我国建筑行业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的改革,进一步完善了建筑工程中各方主体的安全监督管理体系。
Abstract: The HSE management system is general management system in international petroleum industry in recent years, it is a major issue which the petroleum chemical industry enterprises faced to protect construction units and personnels of health and safety in project construction. In view of the health and safety environment target in project construction, the HSE system construction and operation effect of construction contractor as the subject of project construction is the key, as well as the key and difficulty of management of the owner.
关键词:项目;HSE管理;施工
Key words: project;HSE management;construction
中图分类号:C93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17-0070-02
0引言
HSE管理体系是近几年出现的国际石油天然气工业通行的管理体系。它集各国同行管理经验之大成,体现当今石油天然气企业在大城市环境下的规范运作,突出了预防为主、领导承诺、全员参与、持续改进的科学管理思想,是石油化工行业实现现代管理,走向国际大市场的准行证。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是石油化工行业多年管理工作经验积累的成果,它体现了完整的一体化管理思想。
随着近年来职业健康、环境和安全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如何在项目建设中保障参战单位及人员的健康与安全,是石油化工企业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也是作为国有企业必须承担的社会责任。
实现在项目建设期的健康安全环境目标,作为项目建设主体的施工承包商的HSE体系建设和运行效果是关键,也是作为业主方的我们管理的重点和难点。从独山子千万吨炼油百万吨乙烯工程近四年的HSE管理效果来看,对承包商管理实行与企业统一的HSE管理体系是非常有必要的。
笔者有幸参与独山子千万吨炼油百万吨乙烯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的管理工作,本文就结合这几年的现场管理,从项目的招投标阶段、施工准备阶段、施工阶段对如何在工程管理过程中推行HSE管理体系,使各承包商(施工单位)HSE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的一点看法。
1招投标阶段
招投标阶段是HSE管理体系能否在之后项目建设中有效实施与运行的决定性阶段。因此,如何选择一个合格的承包商(施工单位)非常之重要。笔者认为,应该从一下几方面选择和约束承包商(施工单位):
1.1 实施承包商(施工单位)市场准入和项目招投标HSE评估,将承包商(施工单位)HSE资质、能力、表现及业绩作为企业市场准入和招投标的首要条件。
1.2 将我方对本工程管理的所有程序文件(如HSE管理C版文件)提供给所有的投标单位,要求他们熟悉我方在项目建设中HSE管理的程序及要求,并能在投标报价中充分考虑实现这些管理要求所需要投入的费用。
1.3 评标时将投标方项目经理及HSE经理的HSE管理能力及业绩作为评分的重要依据,并且要求其作出施工中不更换项目经理及HSE经理的承诺。
1.4 签订施工合同时要同时签订HSE合同,且在合同中明确体现承包商(施工单位)HSE管理承诺以及相应的奖惩措施。另外,合同中的HSE费用应单列,且有具体的使用和考核办法。
在现场管理过程中,我们会发现,对于一些危险性较大的作业,作为施工单位也有相当的认识,他们也希望自己的工人作业环境的安全,然而由于合同约定费用过低,甚至没有安全措施费用,他们往往是抱着侥幸的心理去作业,在现场这种情况的安全风险经常发生。因此,我认为,在严格约束承包商(施工单位)的同时,作为业主方也得在HSE费用方面给予足够的考虑,毕竟施工企业追求的首先是利润而不是奉献!
2施工准备阶段
施工准备阶段是HSE管理体系建立和实施运行的基础和前提。项目实施前要分析项目可能存在的安全因素的辨识、评价以及对策,依照风险管理的程序采取控制和降低风险的措施,同时提高项目实施单位、施工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规范其安全行为,确保施工作业安全。施工准备阶段应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2.1 做好进场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工作以及督促施工单位配备必需的安全防护用品。在我们千万吨炼油及百万吨乙烯的实施阶段,这一方面做的非常到位,所有进入现场的人员都必须参加有我们业主方安全机构组织的培训,考试合格后才能办证入场。这一条让我们“安全第一”的理念深入每一个现场作业人员的内心,使我们的HSE管理制度在施工现场能够有效执行,从源头降低了安全风险。
2.2 督促、帮助施工单位建立健全安全管理体系,重点加大对其HSE经理、HSE主管、现场安全员业务水平的考察,对不合格人员坚决撤换。在我们现场安全管理中,最直接的感受就是,施工单位一个好的、负责任的安全管理人员,比我们发10份通知单或编10份程序文件更管用、更省心!
2.3 做好对将要开工的项目可能存在的安全因素的辨识、评价以及对策。这些主要表现在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及HSE风险计划控制书(CASE)的编制和审批上,这也是HSE风险管理最好的手段。但是现在实际中也往往会出现有施工方案无作业安全措施方案或者安全方案与实际安全措施不符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应该从两方面促进施工安全方案的有效性和针对性:一方面,我们要求施工方案这安全措施方案的编制者必须是项目的HSE经理而不是技术负责人,施工单位必须对所提交审核的方案负责,同时要求监理重点对方案的针对性、安全措施方面的符合性认真审核。另一方面,我们业主方应本着预防为主的思想加大对方案管理力度,适当调整管理方式。对安全风险较大,安全条件落实较困难的方案组织相关方安全专家进行诊断,而不是等问题出来了开现场会。
3施工阶段
施工阶段是施工单位建立的HSE体系的实施和运行阶段,对于我们业主来说主要工作是检查其安全风险分析、控制手段是否有效,现场安全措施是否落实,员工作业是否处于安全状态等。主要以日常检查、每周联合检查、专项检查等方式,依据国家、行业、地方政府的HSE法律、法规、规范、标准及我方下发的HSE管理C版文件,对施工单位HSE管理体系运行情况、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JHA要求的HSE措施执行情况、HSE管理人员履职情况等进行检查。
3.1 日常检查:主要是现场巡查,包括各作业点的作业票证是否齐全、有效,各班组技术交底、安全交底是否有效实施,现场安全监护是否到位等。通过这样的方式,一方面可以纠正整改现场的违章作业,另一方面也是对施工单位及作业人员的一种督促,使其在任何时候都能紧绷安全的弦。所以,业主方现场安全监督是促进施工单位安全体系有效运行的最好途径。基于这点,我们提出的四级(施工方、总包、监理、业主)体系到位是实现施工安全的重要保障措施。
3.2 每周联合检查:这是我们这几年工作的一个固定形式,就是监理组织其管辖的各家施工单位对所有工地进行拉网式检查,对存在的问题限期整改,对做的好的方面现场推广,让施工单位在相互比较,相互竞争中提高HSE管理水平。
3.3 专项HSE检查:业主、监理根据不同施工阶段、不同季节特点,组织各类专项HSE检查,帮助施工单位积极消除隐患,保障施工顺利进行。例如在安装高峰期组织临时用电专项检查和起重作业专项检查,在冬季组织防冻防滑专项检查等,利用各方的高度关注促使施工单位加大在某一时期某一方面危险性较大的工作的重视和投入,确保HSE管理目标的实现。
总之,在项目施工管理中推行HSE管理体系是目前我们业主方现场管理工作的一个重点,也是我们实现承包商HSE管理标准统一的一个持续改进,共同进步的过程。
参考文献:
关键词:工民建工程;工程建设;工程管理问题;解决对策
中图分类号: TU71 文献标识码: A
国民经济地快速发展,带动了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其中,工民建工程以其能够有效满足人们生产和生活的特点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逐渐发展成为建筑行业工程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内容。工民建工程在其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这些问题不仅仅是影响了工民建工程的发展之路,还影响了工民建工程的质量。为了更好地促进工民建工程建设和发展,就有必要对工民建工程中所出现的问题进行切实研究。从研究中找出影响工民建工程的问题,并结合实际提出相应的对策解决好这些问题。
工民建工程管理概述
工民建工程指的是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工民建工程作为建筑工程中最重要的一环,其工程管理就是工民建工程最重要的环节。只有加强工民建工程地管理,才能够有效提高工民建工程建设效率。同样,只有提高了工程建设效率,才能够提高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工民建工程管理就是指接受施工任务的施工单位完成整个工民建工程任务的过程中对施工对象和现场的管理,其中包括为了保证工程建设质量而对施工人员有序组织及管理。工民建工程管理目的就在于实现施工单位经济效益最大化,而实现的办法就是根据施工要求,结合施工单位自身条件,对工民建工程进行具体分析制定出合理的建设计划,优化施工单位的人力、物力,采用合适的施工方法并配合施工计划进行施工。
工民建工程管理现状及问题
(一)工民建工程管理体系不完善
由于我国建筑企业地发展是近几年才开始的,所以在管理体系上面亟待进一步完善。一套并不完善的工民建工程管理体系阻碍了工民建工程管理的进一步发展,缺乏有效的管理就导致了工民建工程建设效率不高,施工资金和人力都得不到优化配置,相应增加了施工成本,拖慢了施工进度。同时,在施工质量上面也得不到应有的保障。建筑行业内对建筑的质量有着很严格的要求,但是由于缺乏完善的管理体系,很多建筑工程,特别是工民建工程的建筑质量只是勉强达标。在施工安全和工程安全管理方面缺乏经验,管理要求不够严格,施工的经费不足,造成施工管理工作无法正常开展。建筑行业中,在工程建设上通常会出现工程转包施工,在转包的同时,原施工单位刻意的不断压缩工程建设成本,使得分包单位没有足够的成本来完成施工任务。结果就是很多分包单位罔顾后果地偷工减料来确保工程任务的完成。偷工减料的工民建工程质量可想而知,更加上一些施工单位不具备相应的资质,却也参与建设,其建筑工程质量令人担忧。
(二)施工单位工作人员业务素质不高
工民建工程建设中,工程建设的主体建设人员业务素质低,造成了工程建设效率的低下。同时,施工质量也得不到应有的保障,施工安全也会因为施工人员业务素质不高而产生种种安全隐患。而相反,工程建设人员业务素质较高,安全建设就能得到有效控制。同时其工程建设也能在确保效率的同时达到相关建筑质量标准。工程建设人员业务素质高,有利于施工技术的普及和应用,减少工程建设返工的现象。为了高效率保质量地完成建设任务,工民建工程在工程管理方面必须不断帮助施工单位人员提高业务素质。
(三)工民建工程施工单位不具备应有的安全意识
工民建工程建设过程中,最应该引起施工单位注意的是工程建设的安全问题。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建筑行业也在不断发展之中。建筑行业快速发展所带来的负面问题就是工程的安全问题频发,给施工人员带来了极大的威胁。虽然很多施工单位根据国家倡导的要求在建筑工地上大字书写“安全第一”的宣传标语,但还是有很多施工单位只是将其作为面子工程。漠视工程建筑安全的施工单位,其施工人员也在工程安全问题上持无所谓态度,在工程建设中不注意保护自己。整个施工单位都不具备应有的安全意识,给工民建工程管理带来了很大的阻碍作用。
工民建工程管理缺乏科学的资料管理
很多工民建工程施工单位在工程管理上,相对只注重工程建设过程的管理,忽视了工程建设后地总结工作和资料整理管理工作。由于种种原因,我国工民建工程管理人员多是素质不高的人员。缺乏高学历的管理专业教育,因此不知道或者不重视建设完成之后的资料管理工作。应该明白的是,工程建设完毕之后的文件资料整理和存档管理对于日后工程建设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在日后的工程建设方案计划中,可以根据上次工程建设的相关资料对本次工程建设方案计划进行合理调整。只有不断通过资料地总结和整理,才能够不断提高工程建设效率,提高施工单位的经济效益。
工民建工程管理问题的解决对策
(一)加快工民建工程管理体系的建立。在工民建工程管理方面,一定要提高认识,改变观念,才能有效地促进工民建工程管理体系的完善。同时,还要注意加强对管理人员进行相关的管理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工程管理体系建设和完善方面,可以借鉴国内外的优秀管理体系,并结合自身的特点来建设工民建工程管理体系。总之,只有建立一套完整的工民建工程管理体系,才能有效地提高工民建工程建设效率,提高施工单位的经济效益。
(二)不仅仅是管理人员要提高业务素质,还应该有针对性的对工民建工程施工人员进行培训。有了高素质的管理人才,没有相对应高素质的施工人员也不能够很好的提高工程建设效率。同时,也不利于工民建工程管理体系地建立。在工程建设方面,施工人员不能仅仅依靠多年工作的经验,还需要有过强过硬的理论知识才能切实提高工程建设效率。施工单位只有拥有一支高素质的施工队伍才能更好的提高其经济效益。同样,高素质的施工人员在工程安全方面也有较高地应对方式,在工程质量方面也有过硬的保证。
(三)工民建工程管理必须切实做到安全第一。提高安全意识,安全第一,不能只是单纯的说说而已。工民建工程管理上面必须贯彻执行安全第一的管理手段,将安全第一作为管理理念。为了使工民建工程管理真正做到安全第一,首先,思想上安全意识地树立是必须的。因此,无论是对管理人员,还是对施工人员地培训都必须将安全第一渗透到培训中去。从思想上消除一切安全隐患。其次,工民建工程在施工成本上要涉及到安全装置的支出。为安全第一的理念提供物质保障也是必须的。最后,最重要的就是讲安全第一制度化,在工民建工程管理体系中,对安全第一作制度化规定。最简单的如,进入工程施工现场必须佩戴安全帽等。同时,在制度上,还要明确施工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应该承担的责任,管理监督施工过程以确保工程安全施工。
结束语
在工民建工程建设过程中,要加强管理,采用合理的工程管理措施,以推动工民建工程能够更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汪书雄,黄弘基.工民建工程施工管理现状及应对措施[J].河南科技,2010(22).
[2]陈加庆,邓朝晖.谈如何加强工民建工程施工管理[J].新西部(下半月),2010(02).
[3]王磊,于杰.浅析建筑施工质量管理的决定因素及措施[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18).
1公路工程精细化管理的内容
在公路工程精细化管理中,最为重要的是对工程施工质量的管理。公路工程项目质量管理是工程项目精细化管理最重要的一部分,主要指为了实现项目的质量目标而进行的一系列管理活动。质量管理的目标是保证工程项目达到设计目标和用户要求。为了实现满足客户需求和设计的目标,在工程项目管理中必须对施工过程进行全面的质量管理,对工程施工的所有环节进行质量管理,及时纠正偏离质量管理要求和技术标准的施工行为,使生产施工活动不偏离轨道,从而达到质量管理的目的,是工程施工的产品满足质量目标,使施工的各个环节始终处于科学可控的状态[2]。
2公路工程实施精细化管理的路径
2.1通过精细化管理提高施工质量在公路工程施工中,要提升施工质量,必须在施工的各个环节实施标准的ISO质量管理体系,通过质量管理体系将企业质量目标落实到施工管理人员个人。同时在公路施工的各个环节中,应当建立质量保障体系,落实各个环节中相关部门和个人的责任和义务,使精细化管理落实下去,提高施工企业精细化管理水平。公路工程项目施工管理首先应当建立质量管理体系,通过质量管理体系指导工程质量管理。建立符合项目实际的质量目标和质量方针,指导项目实施过程中的质量管理。公路工程项目的质量管理是动态的过程,质量管理的方法、手段、目标也要根据项目实际和用户的实际需求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和质量管理方法才能日臻完善[3]。2.2加强公路工程施工安全精细化管理工程项目管理的第一要务是安全管理,实施精细化管理的最终目的之一即是实现安全管理。安全无小事,对于公路工程现场管理来说,安全保证是一切生产活动的前提。公路工程施工单位应当建立科学的安全责任制度,明确各施工部门施工人员的责任,保证横向和纵向上无漏洞岗位,保证施工的高效运行;建立施工人员高效安全生产管理网络,针对不同的施工人员建立不同的业务素质档案;实行群众监督制,保证施工单位上下结合,有奖有罚;完善施工单位安全管理的规则制定,建立规范、科学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奖惩制度。其次,应当根据建筑项目的施工特点,建立主要危险源控制机制[3]。针对施工中发现的违章违规作业情况,加强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项目经理是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提高安全生产意识,提高对机械设备管理人员的投入,确保机械设备安装和拆卸施工按施工方案进行,保证机械作业有操作规程,机械验收有相关制度。2.3构建完善的公路施工管理体系建立完善的施工组织管理体系,根据施工需要准备充足的人工和材料以及合适的生产机械,完善相应的施工技术准备。施工管理体系要求提高公路施工材料和施工设备的管理水平,这是公路施工过程中实现质量目标的管理保障[4]。完善的施工组织管理体系既包括施工管理机制也包括质量控制机制。在现代公路施工前,建设单位应当组织施工企业、单位建立完善的公路施工质量控制体系,分析工程的特点、难点,有针对性地对公路施工质量进行控制。施工企业应当通过施工质量体系建立层层负责、权责明确的质量控制制度。通过科学的组织构架和专职的质量监控人员对施工过程进行严密控制,使公路的施工始终处于完善的管理体系之内,保证公路施工的各个环节达到技术标准的要求。
3结语
总之,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公路工程施工管理必须通过实施精细化管理才能实现工程质量、工程进度和工程安全的管理目标,才能体现公路施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才能使施工企业立于不败之地。
作者:柯智 单位:陕西明泰工程建设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The quality control revolves in the quality forming process each link's work technology and the activity develops, is guarantees the entity quality through the control work quality. This is because forms the project quality the characteristic is: The influence qualitative factors are many, the quality undulatory property is big, changeability strong, covert, thus causes the project quality inspection monitor the limitation. Therefore depends on the control inspection to guarantee that only the project quality is not enough.
关键词:工程质量控制
key words: The project quality controls
工程建设监理的中心任务是控制工程建设项目目标,即投资目标、进度目标和质量目标(简称“三控”)。“三控”中质量控制是所有控制的核心。其控制方法和手段,与其他控制目标相比有其不同的特点。
工程质量控制的基本方法是以人为核心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技术管理体系以及相应的管理制度,创造良好的工序活动环境条件,提高过程的工作质量。同时以监督检查为手段,严格控制工序质量标准,把住验收关,以保证工序作业质量,从而保证整体工程质量。
一、质量控制的程序和主要内容
(一)质量控制的主要程序
监理现场监督检查一般依据监理实施细则、设计图纸及国家规范、规程要求,由专业监理工程师制定现场监督检查计划,在施工单位完成自检程序后,指导现场监理员实施,重要工程部位专业监理工程师也应参与检查,现场监理员在检查完成后应及时将检查结果书面汇报专业监理工程师,重大质量问题或质量事故应由专业监理工程师向总监理工程师或总监代表汇报后与有关单位协商解决。
(二)质量控制的主要内容
1、开工前检查,主要检查开工前施工准备工作的质量能否保证正常施工及工程质量。
2、工序施工中的跟踪监督、检查与控制,主要检查在工序施工过程中,人员、施工设备、材料、施工工艺以及施工环境条件等是否满足要求,若发现问题及时加以控制改正。
3、隐蔽工程验收、工序交接检查、技术复核程序:
隐蔽工程验收是指某些将被后续工序施工所隐蔽或覆盖的分部、分项工程,必须在被隐蔽或覆盖前经过监理人员检查、验收,确认其质量合格后,才允许加以覆盖如地基工程、钢筋砼工程、砌体工程等。
工序交接检查是指前道工序完工后,经监理人员检查认可其质量合格并签字确认后,方可移交下道工序。例如,砌体工程完工后,必须进行砌体与抹灰工序之间的交接检查,检查合格并确认砌体分项质量等级后,方可进行抹灰施工。
技术复核是指该工程尚未施工前所进行的符合性预先检查,这种预检的目标和对象主要是针对在该工程施工之前已进行一些与之有密切关系的工作及正确性进行复核,如轴线、标高、预留孔洞等的位置和尺寸都要进行技术性复核,未经复核或复核不合格均不得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二、质量控制的具体方法和手段
(一)开好第一次工地例会,作好监理交底工作
在监理交底会上,监理要运用自己的知识和工程管理经验,阐述工程质量及质量控制概念,阐述监理对质量控制的指导思想,表明公正监理严格监理的立场和态度,提出监理对施工单位人员资格,质量管理体系,技术管理体系和质量保证体系的具体要求。其目的是要让施工单位管理人员,特别是主要负责人提高认识,增强质量意识,促使其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技术管理体系和质量保证体系,按照高起点、高标准要求做好质量管理工作,这是保证工程质量的重要前提。
监理交底是监理工作的技术底,也是工程开工前的一次思想动员。监理应在业主的有力支持(业主支持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下做好这一工作,为监理工作开好头打下思想基础。
(二)督促和协助施工单位完善工序质量控制体系
监理要密切注意施工单位自检系统的运行情况,防止走过场,定期检查施工单位质量管理体系运作的实际效果,对不称职的管理人员要求施工单位予以撤换。
(三)监督施工单位做好技术管理工作
1、认真审核施工单位提交的工程技术文件资料,如施工组织设计等。
2、对于施工中的关键工序或薄弱环节要督促施工单位设立质量控制点,指定专人负责现场指导和跟踪检查。
(四)严格按照设计文件、规范标准、作好现场质量控制工作
1、通过现场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施工中存在的质量问题,纠正不规范的施工操作方法。对重要部位或关键工序环节要进行旁站监督确保良好的工序活动状态。
2、对于施工中的薄弱环节或质量不稳定的各方面部位要进行跟踪监督检查,并建立跟踪档案,保持可追溯性。
3、密切注意施工单位对影响工程质量的各方面因素所做的安排以及施工中是否发生不利于保证工程质量的变化,作到及时防范,将影响工程质量的不利因素始终纳入到控制管理范围。
(五)用规定的质量控制程序和指令性文件,规范和约束施工行为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体系设计;运行机制
质量是建筑工程的核心内容,更是建筑工程存在的生命,其质量的好坏与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日常的生活,都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但是,在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因为管理体系的不完善,所造成的安全事故是非常多的。因此,在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一定要构建相对完善的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体系,并且对其运行机制进行一定程度上的明确,将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体系深化到各个施工环节中,进而降低建筑工程安全事故的发生,保证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同时,也保证建筑工程的经济效益,促进了我国建筑行业发展的进程。
1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体系的设计
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体系是保证各项施工环节顺利展开的基础,避免施工环节和施工技术产生不必的误差。因此,在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一定要加强质量管理体系的设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
(一)责任制
在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体系设计的过程中,施工责任一直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在传统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体系设计的过程中,认为施工质量问题主要是施工单位所造成的,施工单位应当负责全面的责任,是该项工程的主要责任人,一旦出现任何的施工问题,都将主要的责任归属到施工单位,这样的做法是非常不对的。其实,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体系设计是一个相对较为广泛的范畴,建筑工程施工仅仅是其中的一个方面,还包括有:建设单位的组织管理质量、勘察设计单位的勘察质量和设计质量、工程监理单位的监理质量等方面。因此,在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体系设计的过程中,应当对各个单位所负责的施工项目,以及应当负责的责任,进行一定程度上的明确,并且在施工合同中进行详细和清晰的标注,不能出现责任制含糊不清的现象发生。另外,在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体系设计的过程中,可以设置主要的责任人,因为施工单位是整个施工项目的调度中心,对工程的使用资金,和工程的各项施工环节,进行全面的控制和调度,所以设置相应的责任人对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体系设计工作的进一步完善,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二)质量评定等级制度
质量等级评定制度是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体系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主要是保证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避免出现不必要的误差。因此,在质量评定升级制度设计的过程中,应当对现有的等级进行一定程度上的了解,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选择适用的质量评定等级。同时,从某种角度来说,建筑工程属于一种特殊的产品,它的生产工期相对较长,所需要的工程生产资金相对较大,在质量评定等级制度设计的过程中,应当对施工质量的影响因素进行综合性的考虑,并且对施工整修和工程施工损失等方面,进行明确的标注,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体系的完善性。另外,在质量评定等级制定的过程中,可以利用经济调节的方式,对工程成本的使用情况,以及各项工程展开的环节,进行一定程度上的调节,这样不仅仅完善了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体系,对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以及良好的经济效益,都给予了一定程度上的保证。
2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机制
(一)建筑工程施工质量规划
建筑工程质量规划是施工质量提升的基础,其中主要包括有;建筑工程质量方针、质量目标、质量计划等方面,并且与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水平有着直接的联系。因此,在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过程中,主要是通过项目质量总体规划和细节规划等分方面,对建筑工程施工进行总体的控制和调度。但是,在运行的过程中,应当对所含有的内容,进行综合性的考虑,例如:质量总体目标、建筑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建筑工程承包责任书、建筑工程质量责任书、建筑工程关键工序和特殊工艺等方面,这样可以保证建筑工程质量规划具有一定的针对性,提升了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水平。
(二)建筑工程施工中的管理
在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过程中,施工过程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那么,在运行的过程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在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过程中,可以加强施工技术交底工作,设置相应的负责人员,在质量评定等级制度的基础之上,做好相应的施工技术交底工作,例如:建筑工程施工标准流程、标准操作规范、施工注意事项等方面,并且针对相关的数据和参数,进行详细的记录、整理、编制等工作,形成书面报告,为后续工程的开展,提供了相对便利的条件。(2)针对相对较为特殊的施工技术,应当在施工方案中进行详细、明确的标注,设置相应的质量控制节点,避免产生不要的管理问题。同时,可以从人、设备、施工材料等方面,对建筑工程施工过程进行一定的控制,以此提升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水平,保证了减建筑工程良好的经济效益。
3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对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体系的设计和运行机制等方面,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和阐述。在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不断完善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体系,加强对该方面的设计,并且有效的提升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机制,以此保证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保证各项施工环节可以顺利的展开,这对我国建筑工程行业的发展,也提供了进一步的支持。
参考文献
[1]魏晓飞.浅议我国建设工程质量管理的体系设计与运行机制[J].陕西经贸学院学报,2014,05:65-68.
[2]郭汉丁,刘应宗.发达国家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特征研究[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4:52-56.
[3]刘勇,王建平,崔彩云.工程项目集成化管理模式运行机制设计与研究[J].工程管理学报,2014,03:113-118.
[4]关有年.佛山一环工程建设管理体系与运行机制研究[J].建材与装饰(下旬刊),2015,07:343-346.
建筑施工四大体系分别是:
1、施工单位安全管理体系;
2、施工单位质量管理体系;
3、文明施工保证体系;
4、施工质量保证体系。
建筑施工是指工程建设实施阶段的生产活动,是各类建筑物的建造过程,是把设计图纸上的各种线条,在指定的地点,变成实物的过程。包括基础工程施工、主体结构施工、屋面工程施工、装饰工程施工等。施工作业的场所称为“建筑施工现场”。
(来源:文章屋网 )
关键词:资金预算 资金管理 建筑施工
在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建立健全完整的资金预算管理体系是现代化建筑界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能够更好的实现企业预期发展目标,并且对提高企业资源利用率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资金预算管理体系关系不但关系企业管理状况,而且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经济效益,甚至关系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建筑施工企业资金分散,来源广泛,使得其对资金的管理容易产生很多不确定因素,很难保证对资金管理的万无一失,这就更需要建立完善的资金管理、资金预算体系,为企业的资金流动提供可靠的制度保障。
一、建筑施工企业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
第一,由于建筑单位工作性质的因素,工作地点有着很大的不确定性,要跟随工程项目而不断的改变,这就给企业的资金流动带来巨大的不稳定性,不能保证资金利用率,而且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部分工程款不能按时的收回,给企业的资金周转也带来了巨大的不利影响。
第二,由于我国当前市场经济发展仍然存在缺陷,导致工程招标过程出现诸多漏洞,很多工程并没有达到招标前的预期价格,不能保证建筑施工单位资金来源的可靠性和稳定性。部分工程发包方不能按照合同和施工进度支付工程款,很多建筑承包方不得不自己先行出资解决建筑材料资金问题,长期如此循环,必定会给企业的资金运转带来诸多不便之处。
第三、建筑施工企业内部管理机制不完善,导致企业财务管理存在很多不合理之处。建筑施工单位资金不到位的现象是我过现阶段普遍存在的问题,建筑方为了能够保证施工的正常进展,常常自行解决资金短缺问题,最主要的解决方法就是企业间的互相借贷,甚至于用借新债来还旧债来保证施工的正常进展和企业的可持续性发展。企业间互相贷款程序不规整,具体细节也没有统一的规定,缺乏强有力的监督管控手段,这种混乱状态下对公司的资金风险管理带来了困难。
二、建筑施工企业资金预算管理体系的构建
资金预算管理是资金管理的核心内容,构建资金预算管理体系对企业资金运作和周转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一)资金预算功能作用
任何单位和企业都要有完善的资金预算体系,对于建筑施工企业来说,建立资金预算体系能够保证企业的稳步发展,能够有效的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能力。资金预算体系在企业生产和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一是规划设计,资金预算的初衷就是有效控制和监管企业的资金流动,通过控制资金的流入与支出,合理规划企业在本年度的资金使用和利用率,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坚实的资金保障;二是计划作用,为了确保施工项目能够按时保质保量完成,企业要根据实际的工作计划制定资金流动预算报表,保证企业资金能够按照实际工作进度有计划地合理运用,对企业资金的收支状况做到完全的掌控和了解;三是管控作用,资金预算体系的最终作用就是通过合理的管理和控制方法实现企业资金的合理有效利用。高效资金管理方式主要体现在对资金来源和支出的动态掌控,并能够根据工程进展程度及时发放资金,保证高效的资金利用率。
(二)资金预算管理的原则
制定完善的资金预算管理体系还要遵循一定的原则,这些原则主要表现在:第一,以企业业务为基础。任何计划都要有针对性和可行性,企业资金预算管理体系要立足于企业已有的任务量制定资金预算指标。在制定预算指标时,不仅要考虑到企业现有的工程合同和工程材料费,而且还要对工程施工方案和施工措施有较全面的了解,只有基于上述考虑,才能保证资金预算取得实质性的效果,确保预算和实际工作相结合;第二,确保资金预算的完整性和全面性。建筑施工单位工作人员较多,工作任务繁多,资金使用量大,人员、资金和工作任务是相互结合并互相影响的统一体,任何一方出现差错都会给企业施工带来比例的影响。所以,制定资金预算体系要有全面性和综合性思维,把所有预算单位可能接触的自己收支途径归入统一的集体的预算体系中,实现重点突出,统筹安排的大局观。
三、资金预算管理的组织构建
为确保资金预算管理体系能够有效的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建立一个完整的管理组织是很有必要的,真正地把资金预算管理体系纳入到组织机构的统一管理中。首先要筹建资金管理委员会,由建筑施工单位总经理和财务经理组成,负责制定工作资金使用和流通的章程,审查并批准企业资金预算方案,监督检查实际的资金使用情况;其次要有专门的资金预算执行机构,主要负责具体资金使用情况的管理,最大限度的实现项目和资金的合理配置,并根据实际工作过程中出现的不足之处提出改进措施和方案;最后还要设立专门的项目经理部,对外以企业名义签订工程合同,负责工程款的回笼,维护企业的权利和义务,而且还要根据具体工程项目合理分配资金,根据预算发放和支付资金。
参考文献:
[1]郭海华.浅析建筑工程项目的资金预算[J].现代经济网,2009-11
论文关键词:高等级公路;质量;控制
1 公路施工质量控制内容
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是一个从选购原材料开始直到工程竣工验收合格为止的全过程。由于公路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也是一项动态生产活动,因此,在全程各级组织控制过程中应对影响工程项目质量的各种主要因素进行全面控制。这里指的各种主要质量因素包括:人员、材料、机械、工艺和环境五个方面。公路工程施工质量的形成时间按时间阶段划分为五个主要组成部分,即:开工前准备、分项工程验收、分部工程验收、单项工程验收和工程项目竣工验收五个组成部。把上述五个质量因素在五个组成部分的时间过程上展开,则可将公路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任务分成三大部分,具体工作内容如下。
1.1 事前控制
审查施工承包单位的技术资质和参加承包项目的人员资质及施工质量控制管理系统机构;对工程项目所需的原材料、半成品混合料、预制构件等进行质量检查与控制;审查施工单位提交的施工方案和施工组织设计,并从工程项目整体角度对其实行协调控制,保证工程质量具有可靠的技术措施;审核施工单位提交的有关施工控制参数及施工配合比,并进行复校试验;检查施工现场的测量标高,结构物的定位放线及控制水准点;组织设计技术交底和施工图纸会审;对工程质量有重大影响的施工机构和施工设备应审核施工单位提供的技术性能参数;审查工地检测试验室的仪器设备、人员配备及试验工作环境;开工报告审核。
1.2 事中控制
协助施工单位完善工序质量控制,把影响工序质量的因素都纳入控制状态;严格工序间交接检查,对主要工序应按有关质量验收规定需经过监理人员检查验收,否则不予进入下道工序;重要工程部位或施工环节,监理工程师应亲自组织抽查。对于重要工程材料可自己组织检测或直接参与检测;对完成的分项工程且经自检合格后,监理工程师可参照《公路工程质量评定标准》和有关验收办法进行检查验收;审核设计变更方案和变更施工图纸;可定期或不定期组织现场质量会议,及时分析并通报工程质量、施工进度及有关工程动态;按工程项目合同条款中有关规定行使工程质量监理控制权、工程数量认可签证权、工程投资计量支付权,使整个工程项目始终在监理工程师的控制状态。
1.3 事后控制
组织有关人员按照承包合同文件中规定的有关质量验收评定标准和办法,对所完成的单位工程或单项工程进行检查验收;审核施工单位提交的质量检验评定报告及其它有关技术资料文件,审核施工单位提交的竣工图表;组织整理工程项目有关质量技术资料文件,并编目、汇总、装订、建档。
2 高等级公路施工质量控制与管理
2.1 构建科学的施工管理体系,促进高等级公路施工质量控制与管理的实施
为了更好的实施高等级公路施工质量控制与管理工作,公路施工企业必须构建科学的施工管理体系,以科学的管理体系为基础,明确施工过程各部门、人员的质量职责与权限,确保施工质量控制与管理的工作的开展。在构建科学的施工管理体系前,施工企业要针对自身管理架构以及工程施工设计方案进行综合分析,明确工程施工目标以及质量控制目标,结合自身管理体系中的质量管理结构进行综合的整合优化,提高施工质量管理体系的科学性,为促进高等级公路施工质量控制与管理奠定基础。根据施工质量管理架构、工程设计方案完善质量管理体系的规章制度。是高等级公路施工质量控制与管理工作的开展规范化、制度化,并以此明确人员责任,减少公路施工过程质量管理工作的推诿等情况发生,提高公路施工质量。
2.2 根据工程特点科学设置质量控制点
科学的设置质量控制点是有效保障高等级公路施工质量的关键,因此,现代公路施工企业在工程施工前要根据企业以往经验以及施工设计方案针对影响质量的各个因素科学设置质量控制点,以此为基础开展高等级公路的施工质量控制与管理工作,保障工程施工质量。在进行质量控制点体系建立过程中,施工企业要积极运用现代数据库技术将以往工程质量控制点进行归类整理并存人数据控制,为企业后期工程质量控制点的设置提供资料,为企业科学设置质量控制点奠定基础。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质量;施工现场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建筑工程项目朝着大型化、复杂化、技能化等方向发展,运用到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造型越来越多,这也要求施工单位努力提高施工技术管理水平。施工单位要想在建筑市场获得一席之地,必须提高施工技术和施工装备水平,运用新技术,添置新技术装备,制定技术进步奖励制度,增加施工技术管理经费。根据企业长远发展战略,通过合理的施工技术管理保证建筑工程项目质量,提高工作效率,节约工程造价,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 建筑项目施工技术管理存在的问题
1.1 项目负责人知识储备不足
在建筑项目施工中,施工技术管理涉及到多个工种与专业技术,管理难度大,这也就要求项目负责人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丰富自身知识储备,合理解决技术管理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和冲突。但是,许多单位的项目负责人知识储备不足,往往只精通一种专业技能,无法调整各个施工部门之间的矛盾,甚至激发施工矛盾,在后来才发现前期施工存在的问题,给建筑工程埋下质量隐患和安全隐患。项目负责人必须不断提升素质,精通多种专业技术,协调解决施工中出现的各种矛盾和冲突。
1.2 技术人员技能水平不高
许多施工单位的技术人员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实践经验却很少,容易出现纸上谈兵的情况,看问题容易从局部、眼前着手,忽略整体,无法从整体角度安排相关工作。比如说:在一个建筑项目中,负责土建的技术人员看不懂施工图纸,负责室内装修的人员不了解建筑图等。技术人员的技能水平不高,无法从全局角度思考问题。
1.3 忽略使用安全
建筑项目施工中,施工单位有时候会忽略使用安全问题,打个比方来说:在装修工程上使用玻璃幕墙等建筑材料,给建筑的外形增色,但是却容易加大建筑结构的连接压力,进而产生安全问题。另外,也有施工单位使用一些不合格的建筑材料,如室内装饰使用大量的化纤织物材料,容易引发火灾。
2 如何优化施工技术管理的措施
施工技术管理关系到建筑项目质量高低,关系到建筑工程能否如期完成,关系到施工中各方矛盾的协调。施工单位应认识到施工技术管理的内涵和重要性,并积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采取合适措施优化施工技术管理,促进企业在建筑市场上占领一席之地。
2.1 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和实施
施工组织设计是指导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全过程的技术经济文件,从材料、机械、资金、时间、空间等角度合理规划施工组织,解决施工中可能出现的技术难点,在有限的时间、空间和资源内有条不紊开展施工活动。因此,编制出合理的施工组织设计是提高施工技术管理水平的基础。
首先,熟悉本建筑工程项目的所有技术资料,如:施工图纸、地质勘查报告、施工合同。了解业主对本工程的质量、进度要求,熟悉业主规定要采用的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
其次,编制重点突出、统筹规划的施工方案,根据本工程所有技术资料,找出施工重点和关键控制点,编制出一份科学的施工组织设计,经过详细分析探讨之后编制出合理的施工组织设计,对施工中的每一个细节都进行详细分析讨论,确定多个实施方案,并进行经济技术分析,选择施工方便、成本低的方案。一份优化的施工组织设计应取得质量好、施工周期短、造价低、消耗少的效果。
2.2 优化质量管理体系
质量是建筑工程项目的生命和灵魂,也是施工技术管理的重点。每个施工单位必定有一套施工质量管理体系,但是该质量管理体系却不一定是完美的,而企业要做的事就是根据现实情况优化质量管理体系。
第一,从质量、施工安全、施工环境管理角度分析现有质量管理体系的每一条每一点,并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制定针对性措施,跟踪发展,逐步完善质量管理体系。
第二,建筑项目小组对施工方案进行深化设计分析,从技术和经济角度分析施工方案,既体现出本企业施工特点,也解决施工
能出现的各种技术问题、环境问题、管理问题。
第三,配备合适数量的技术人员,设计相互牵制、相互独立的岗位制,明确各个岗位上工作人员的职责,根据施工阶段合理分配施工人员数量和职责。
第四,开展技术培训和管理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加强施工人员的安全培训,提高全体员工的安全生产意识。
第五,引进高素质复合型技术管理人才,创新施工技术管理方法,保证施工技术管理的先进性和稳定性。
第六,根据建筑工程需要,严把材料质量关。材料质量直接关系到建筑工程管理质量,进场前必须根据相关行业标准和规范进行复检或抽样检查,确保材料质量符合要求后才准许进场。进场后的材料要做好保管工作,防止材料使用前出现性能、品质受损问题。
2.3 文明施工的现场管理
现今的建筑项目施工现场已经不是以前的“脏、乱、差”了,现场环境有了很大改善,但是,施工现场却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施工单位应从文明施工角度着手,加强施工现场管理。优化施工作业管理和质量管理,提高施工现场所有员工的思想觉悟,使所有人都能在各自岗位上各司其职,有效减少施工矛盾和纠纷现象的出现。加强施工安全管理,保障施工人员的职业安全与健康。制定岗位责任制,配合绩效考核制度和奖惩机制,提高施工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施工效率,促进施工的顺利进行。
2.4 严格按照施工技术标准施工
施工前明确本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特点,并建立完善的施工技术标准,严格按照标准施工。施工前开展技能培训,确保所有施工人员技能水平达标。严惩违反施工技术标准的施工单位和个人。
2.5 优化施工的整体管理
按照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完善施工技术管理责任制,确保各个岗位配备合适数量的技术管理人员,预防责任不明确或无责任现象的出现,辅之以激励约束机制,使所有技术管理人员都能充分发挥自身的积极性、创新性、能动性,做好本职工作,积极与他人交流,逐步提高企业的施工技术管理水平。做好技术交底和技术档案管理工作,施工前必须进行详细的图纸会审。分级进行技术交底和质量交底工作,重视关键技术、关键工序和特殊工序的技术交底和质量交底。
结束语
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技术管理贯穿施工的全过程,在施工中有极重要作用。施工单位要认识到当前施工技术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重视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的引进,重视施工技术问题,在实际工作中采取合适的措施不断优化施工技术管理体系,提高施工技术管理水平,提高建筑工程施工质量,节约成本和时间,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促进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竞争优势。
参考文献:
[1]王石,陈丽艳.建筑工程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及施工技术管理的探讨[j].中国住宅设施,2010(12):46——50.
[2]薛瑾.论建筑工程施工中的施工技术管理[j].建材与装饰,2012(21):157——158.
1质量管理体系根据国务院《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建设工程质量管理实行项目法人负责、监理单位控制、施工单位保证和政府监督相结合的全面质量管理体系
1.1业主单位的质量管理体系项目业主单位负责对工程质量进行全面管理,承担项目法人的质量责任。(1)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等规定,在设计、施工、监理有关合同中,充分明确工程建设的质量目标和各方应承担的质量责任。(2)健全各种质量管理制度,开展全员的质量教育和工程质量巡回检查工作,及时发现工程建设中有关单位在工程质量上存在的问题,按照与各方合同的有关规定,采取必要的措施进行处理。(3)项目业主单位要成立质量管理的专职职能部门,对于规模较大的项目还应相应设立现场机构,全权代表项目法人监督、检查、处理施工现场的质量问题。(4)成立技术委员会或咨询专家组,通过现场考察、专题会议、人员培训、咨询报告等方式,对设计、施工、监理中的重大技术问题、质量问题、合同问题提出咨询意见,确保高水平的工程建设质量。(5)完善质量检查制度,重点进行各种原材料、构配件、混凝土各项指标的抽检试验工作。
1.2设计单位的质量管理体系承担工程设计任务的设计单位应在自身的资质等级范围内开展工作,为了保证所承担设计任务的顺利完成,各设计单位按照内部质量体系的运行要求,对设计过程的各个环节进行全方位的控制和管理。按照ISO9001标准的要求,设计单位对设计策划、设计输入、设计输出、设计评审、设计验证、设计确认、设计更改、设代工作等设计过程所涉及的责任人、操作程序、更改方式、质量记录要求等均以内部文件的形式作出详细的规定。对于设计中的重大技术问题,则通过院技术委员会的评审或通过业主聘请专家咨询的方式予以解决。对设计项目质量体系的运行情况及设计产品质量,各设计单位均要有质量管理的专职部门负责监督、考核、抽查。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能够确保设计产品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的要求。设计成果交付后,设计单位通过设计交底、现场设代、工程回访等方式为工程建设服务,及时了解工程最新进展及存在的问题,与业主、监理、承包商技术人员沟通,解决工程中存在的问题,做到有问题及时解决,为工程按期完工及工程质量提供技术保证。
1.3监理单位的质量管理体系监理单位依照法律、法规及有关技术标准、设计文件和建设工程承包合同,代表建设单位对工程施工质量实施监理,并对施工质量承担监理责任。各监理单位除协助并检查承包人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外,还应针对所承担的监理任务编制监理规划,经过单位内部审核、批准及业主确认后作为指导监理工作的技术组织文件。监理规划明确了监理工作目标、监理的组织机构、质量管理及控制要求等。在此基础上,各监理单位还应建立自己的质量监控体系。通过建立健全有效的质量监控体系,对工程建设各个环节的质量进行监控,包括基础技术条件控制、工艺控制和材料控制3个方面。基础技术条件控制是按合同要求审查施工图纸和承包商的人员、设备;工艺控制是按技术规范要求检查督促按工程质量标准操作;材料控制是采用审核、批准程序严格控制用于工程的材料和设备的质量。通过质量的验收与评定、质量信息反馈、例会及专题会议等程序,及时发现和处理质量问题,从而确保工程质量符合要求。
1.4施工单位的质量管理体系按照我国《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的规定,施工单位对建设工程的施工质量负责。承包人按照施工合同的要求建立包括质量管理、质量控制、质量保证等在内的质量管理保证体系。包括:建立专职的质量管理机构,明确岗位职责;建立和完善质量管理制度和工作程序;建立现场试验机构。为保证质量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和制度化,承包商应制定详细的质量管理工作制度,包括:设计图纸、技术文件的审查、交底制度;施工组织设计、作业指导书的编制制度;原材料、构配件和工程设备的进场和日常检验制度;施工质量的“三检”制度;单元工程质量检验和等级评定制度;施工资料保管及工程档案管理制度;质量缺陷和质量事故的报告处理制度;施工设备的保养、维修制度等。承包商质量保证体系的运行要求是:严格按照规定程序施工;遵守技术标准,严格按图施工;坚持材料和工程设备的检验制度;严格半成品的试验检验;严格实行工程质量的三检(初检、复检、终检)制度;加强资料和档案管理。
1.5政府监督部门的质量监督体系
(1)对业主的质量管理体系及运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保证了业主在组织项目实施过程中严格按照国家基本建设程序的要求,做到规范化、科学化。(2)对承包商和监理单位的资质、质量管理体系及特殊执业人员的资格进行检查和监督,确保参与工程建设的单位及个人的基本条件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3)每年定期不定期地对施工单位工程质量和监理单位的工作质量进行监督检查和指导,参与对工程建设过程中关键点的控制。(4)对关键隐蔽工程、重要分部工程、单位工程验收及质量评定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和审核,不断地推动和规范工程建设的质量管理工作。
2工程质量控制措施
(1)严格招标管理,择优选择施工单位。工程招标采购要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招标法规进行。必须满足具有相应施工资质的要求,优先选择通过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的施工企业。
(2)严格施工程序,强化施工管理。为了确保工程质量,在健全组织机构的基础上要建立工程质量责任制、现场监理跟班制、质量情况报告制、质量例会制和质量奖罚制。承包商按照合同规定结合工程项目实际情况做好原材料进场检验工作、工艺控制、工作质量控制、工序质量“三检”、工序质量记录等工作,工序质量自检合格后报工程师检查、确认。未经确认,不得进入下道工序施工。项目监理严格审查承包商施工组织设计,严格单位(分部)工程开工申请制度,现场监理人员跟班监督承包商严格按设计文件、规程、规范和经工程师批准的图纸、方法、工艺与措施组织施工;严格原材料、工序产品抽检工作;对施工过程中的实际资源配备、工作情况、质量问题、环境条件和安全措施等进行核查,填写值班记录,经承包商现场代表签字认可。监理人员对记录的完整性和真实性负责。对于业主供货的国内外大型设备,业主最好能够派出驻厂监造人员,对生产用材质、制作工艺和过程、相关试验进行检查和监督,最后进行出厂验收。设备进场后,开箱验货,再进行一次现场组装试验,全部通过检验后,运至现场进行安装。
(3)严格技术标准,加强质量检验。根据合同规定,承包商在正式作业前,必须对计划投入使用的施工材料、施工方法、施工设备、施工技术参数进行施工试验,以便实地考察施工计划的可行性和合理性,优选工艺参数,确保工程质量达到合同技术规范和有关标准的要求。专业监理工程师对承包商试验室的各项检测活动进行监督。承包商试验成果需经专业监理工程师签字认可。除此之外,监理工程师还要根据原材料使用、施工实际情况独立进行抽样、系统的试验和检测,其结果作为能否批准承包商施工计划和工程质量评定的最终依据。
(4)加强安全监测,提供质量信息。工程安全监测仪器的监测点,重点布设在地质条件差、结构尺寸规模较大及受力复杂的典型部位。通过观测,可积累大量的观测数据,并进行数据汇总分析,验证各建筑物在运行期间工作是否正常,结构形态是否稳定,是否有显著威胁工程安全的异常迹象,为工程安全运行提供质量信息。
(5)采用先进技术,提高工程质量。工程建设在设计、施工中创造性地引进、推广和使用国内、国外的新技术,可以提高工程质量,加快工程进度,降低工程成本。
(6)严格工程验收,加强缺陷处理。依据合同和有关规程、规范的规定,针对工程特点,应该编制具体项目的验收管理办法,健全工程各阶段验收的领导机构,明确验收工作内容、程序和要求,使工程验收工作做到了有章可依,责任明确,资料齐备。对于施工中的质量缺陷,项目监理部及时向承包商发出修补指令,承包商提出修补方案,工程师批准;工程师也可提出建议修补方案,事后双方书面确认;对于重大质量缺陷,业主组织设计单位、咨询专家共同研究提出处理方案,报工程师批准,由原承包商或重新委托承包商实施,质量缺陷修补完成后,由验收委员会或项目监理部组织验收。超级秘书网
(7)落实质量责任制,加强质量责任追究。工程建设期间,要明确质量管理体系及主要职责、管理依据、管理措施、质量责任等,对施工过程中发生的质量事故,监理单位应立即上报业主,分类进行处理,并对产生质量事故的原因及责任人进行调查、追究。发生质量事故后,坚持“三不放过”的原则,即事故原因没有查清不放过,事故主要责任者和职工没有受写作论文到教育不放过,补救和防范措施不落实不放过。
关键词:市政工程;三级管理;问题;解决;对策
1前沿
市政工程中施工管理作为工程建设中的重要环节,它的主要作用是确保工程建设的各项环节依据相关程序和标准来圆满完成。在市政工程建设过程中,质量管理工作需要组织和协调各参建单位共同负责,是市政工程管理中非常关键的部分。伴随不断推进的城市化建设,就市政工程中施工管理而言,因其具有管理周期贯穿整个建设过程、管理范围覆盖全部建设内容、管理关联单位包含所有参建单位等特点,加强质量管理对于市政工程的项目管理而言极其重要。科学合理的管理模式是做好市政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工作的重要保障。通过长期的实践发现,三级管理体系的应用对于强化市政工程管理质量具有显著作用。
2市政工程管理现存问题及解决对策分析
业主在建设项目期间,会对各施工建筑环节进行严格的管控,业主因此也会或者应当承担一定的风险(这种风险有时会非常的大)。比如,如果缺乏丰富的管理经验,则很可能会出现问题和弊端。传统管理模式一般在建设规模较小的工程中较为适用,更适合在技术成熟、难度相对较小的一些市政工程项目建设中应用。如果业主的管理经验不足,那么其引进市政工程项目管理服务模式以后,从原来的二级管理模式转变成现在的三级管理模式,业主工作量就会明显的减少,有利于推动项目有序开展。对于三级组织管理体系而言,指挥部视为一级体系,项目管理、跟踪审计以及勘察规划和监理等单位视为二级管理体系的主体,承包、建材以及机械设备供货等负责单位构成三级管理体系。无论哪一个层级的管理体系,都有其对策,主要对策如下。
2.1市政工程一级管理体系
市政工程项目建设及其管理办公室,属于一级控制体系,由上级业务主管部门对其进行领导,并且在项目建设实践中履行一定的决策、协调和指挥任务。同时,一级管理体系掌控着整个市政工程项目施工建设质量、安全以及资金和监管等一系列具体工作,在建设方式、计划以及标准和质量安全目标上,给予重大事项决策权。勘察、设计以及施工招标过程中,对建设期间产生的重大问题及时妥善的处理,并且对市政工程款的支付及其签证等严格的审批。
2.2市政工程二级管理体系
对于市政二级管理体系而言,其主要构成有项目管理、跟踪审计、勘察设计以及招投标和监理单位等。在市场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一定程度上管理单位可取代甲方做出决策。二级管理体系通常包含两级,其上级是管理单位,相关单位接受市政工程项目管理单位做出的指令,并且保证管理体系正确可靠、谨慎上传下达。二级管理体系是整个管理体系的中间层,在此过程中二级管理体系应当严格按照管理指挥部的决策,并且利用咨询、计划、策划、控制、协调以及检查和市政项目管理职能的落实;同时,还要结合实际情况,对事前以及整个施工过程采取精细化管理模式,大大提高了决策划策水平;实践中,坚持及时沟通、解决问题以及程序办事和强化合作的方针原则,建立互利共赢的局面,群市政工程项目建设的经济性、廉洁性,优质地完成工程建设。主要包括以下工作内容:第一,设计准备过程中,帮助业所要所需的资料以及外部条件资料,保证及时、优质的完成勘察和设计成果。第二,帮助业主报审设计文件以及手续。实践中可以看到,商品住房市政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相关手续非常的繁杂,涉及到诸多部门,需建立完善的手续申办方案,在市政工程项目建设实践中能够按照预设流程办事,以免因手续繁琐而处于被动。第三,在进行施工之前,帮助业主对监理、总承包单位确定,并且办理项目建设许可证,使项目建设“三通一平”机制能够有效的落实到位。第四,项目合同框架策划。在此过程中,需对具体材料、机械设备采购方案进行全面规划,帮助业主开展建材、机械设备等相关设施的采购招标,并在此基础上拟定合同文本;及时跟踪合同变更之处,处理好相关索赔事宜。第五,施工过程中确定工程项目管理方案。对施工单位指定的组织设计方案以及技术方案等进行严格的审批,促进改造和提升项目工艺、技术;深入现场,对各道工序施工质量和进度监督检查,并且做好施工单位质量以及安全执行情况的检查工作;制定针对性解决方案,妥善处理市政工程施工现场存在的各种质量、安全问题;按规范和标准要求,评验工程质量,定期检查和评比安全施工情况;同时,还要参与市政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的安全事故及其成因调查,做好统计并上报。第六,竣工阶段,加强与业主的协作,帮助其做好竣工验收工作,根据档案管理规范,对竣工资料进行有效整理,对施工单位提交的竣工资料进行严格检查,保证其完整、规范,并将项目竣工档案资料及时交业主以及档案管理机构和部门;对市政工程项目建设资金的实际应用情况,做出客观、全面的统计和分析,对资金支付做到心中有数,为成本分析提供参考,并进一步展开审核竣工决算。第七,市政项目运行过程中,将立项决策、勘察设计、施工建设以及运行管理和市政工程建设的经济性,进行评价,并提交业主。
2.3市政三级管理体系
对于三级管理体系而言,其主要是由总承包及分包单位、设备及材料供货单位构成。其中,总承包单位的主要职责是确保合同规定的工程施工质量以及安全标准;建立完善和健全的项目质量管理机制,严格落实各级质量责任制;构建科学合理的安全生产、施工管理机制,全面贯彻和落实各级安全责任制,构建高效的安全生产以及检查制度,并且确保投入的资金能够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同时,还要严格按照国标、省市标准和规范,对市政工程项目施工建设质量进行严格验收。市政工程项目施工建设规程以及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方面的规定、文件、技术交底等,应当严格落实到位。根据工程设计图纸与施工技术标准施工,不能擅自对工程设计进行修改或偷工减料;遵循政府主管部门对施工场地交通、施工噪音和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等的管理。
3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当前社会转型以及城市化建设逐渐深化的时代背景下,市政工程项目数量随之激增,再加上市政工程公用性特点,从而对市政工程建设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不断强化工程施工的质量管理。相对于一般的工程建设,市政工程建设的影响层面更为广泛,施工管理工作更为复杂,涉及到各个方面。三级管理体系的建立将所有有关单位都纳入其中,共同对施工质量负责,有利于提高市政工程建设的质量,符合质量要求。本文的研究中,对三级管理体系的应用策略提出一些建议,相信可以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一些帮助,促进我国市政工程建设管理水平提升。
参考文献
[1]解菲菲.关于加强市政工程管理及措施的探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23):1493.
[2]张海波.浅谈加强市政工程管理的有效措施[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30):255.
[3]黄志芳.环保型施工在市政工程管理中的应用探讨[J].河南科技,2013(18):143.
[4]韩学锋.关于加强市政工程管理及措施的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16):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