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高校大学生劳动教育

高校大学生劳动教育

时间:2023-06-29 17:10:3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高校大学生劳动教育,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高校大学生劳动教育

第1篇

摘 要: 学前教育是高职院校开设的重要专业之一其为提高我国学前教育质量、呵护儿童茁壮成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然而从高职院校教学现状分析,一些高职学生表现出职业责任淡薄、劳动意识缺失的特征。结合新时期高职院校办学目标,进一步结合专业,开展高职生劳动教育课程已经成了当前的重点教学任务。本文从高职院校教学特点出发,结合学前教学专业教学实际情况,对基于职业素养的高职学生劳动教育课程进行探究。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学前教育 劳动教育课程

高职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技术型应用型人才以适应社会发展,同时社会岗位对人才的劳动素质提出较高的要求。高等职业教育在让学生掌握技能的同时,需要拥有更高的劳动素养。学前教育是高职院校开设的重要专业之一,其为提高我国学前教育质量,呵护儿童茁壮成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然而,劳动素质作为高职院校学前专业大学生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内容,其现状还有待改进。

一、一些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劳动课程教学现状

1.一些学生责任意识淡薄

由于学校、社会、家庭不同程度地忽视了劳动教育的重要意义,使得现阶段学生劳动能力下降,责任意识淡薄。当前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我国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暴露出岗位适应能力弱、岗位责任意识淡薄等问题。当代大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受到父母的溺爱,在日常生活中缺乏相应的锻炼,表现出生活自理能力弱的特点。另外,在当前高职学生生活环境中,由于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给大学生生活提供了大便利,但同时滋生了学生的懒惰思想,例如:食堂就餐基本实行餐厅花管理,学生吃完东西直接把餐盘往餐盘回收处一放就走人。加上受到偏颇教育观念的影响,高职院校在教学过程中形成了一种重视专业技能课程、轻视劳动品质培养的教学格局,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劳动素质的培养和发展。具体表现为一些学生不喜欢劳动,轻视体力劳动,把专业技能、文凭获得作为奋斗的唯一目标和最终追求,甚至厌恶和逃避劳动,缺乏对劳动人民的情感,不懂得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等等。调查结果显示,多数学生都认为劳动是很辛苦的,近48%的人不喜欢劳动或拒绝劳动,部分学生不喜欢劳动甚至厌恶劳动,看不起清洁工人或劳动的学生。刚毕业的一些高职学生找工作,在选择企业的时候不是以单位发展前途适不适合自己为标准,而是以“工作越清闲越好,工资待遇越高越好”为标准。“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不劳而获可耻”的劳动观念正面临挑战。

2.劳动教育课程教学成果不佳

劳动教育课程教学成果不佳的原因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高职院校在教学过程中普遍呈现出重视专业技能课程、轻视劳动品质培养的教学格局,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高职劳动教育课程中,学生学习态度往往消极散漫,认为劳动教育课程没有意义;甚至一些教师未对劳动教育课程加以重视,认为劳动教育课程可有可无。二是教学体系存在缺陷,教学内容单一,没有融知识性、趣味性为一体,教育方式过多靠学生在扫地、擦窗户中领悟。对于这种简单乏味的劳动教育课程,长此以往学生就会丧失热情,更谈不上从参与中获得劳动素养。据问卷调查统计,69.8%的学生认为目前开设的劳动课程内容形式都过于单一,不能起到劳动教育的作用;50.2%的学生对目前开设的劳动课程的教学方式感到不太满意;58.6%的学生希望劳动课程内容向更丰富有趣的方向发展。甚至在部分高职院校中,将劳动教育课程等同为岗位实践,安排学生进行一些基础操作,这种单调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设置使得高职劳动教育课程枯燥无味,长期发展下去难免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下降。三是劳动教育课程管理体系尚未健全。高职劳动教育课程分为理论和实践教学两个方面,其更倾向于实践教学。然而我国高职教育发展实践较短,相关的管理制度、实践体系还不够完善,校企合作项目不足,使得很多劳动实践教学课程难以开展。

二、基于职业素养的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劳动教育课程教学探究――以贵阳幼高专为例

1.强化师生对于高职劳动教育课程重要性的认识

当前高职院校劳动素质培养的相关内容较为匮乏,劳动素质在目前很多高职院校的教学过程中]有占有一席之地,被排斥在课程体系之外,关于大学生劳动价值观的教育、劳动精神的教育则是散落于各门课程教学之中,泛泛而谈,内容甚少。《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加强劳动观点和劳动技能的教育,是实现学校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和内容。各级各类学校都要把劳动教育列入教学计划,逐步做到制度化、系列化。”贵阳幼高专按照要求,把劳动素质培养纳入教学教育计划,并把其作为一门必修课进行考核。规定学生在每年必须修够一定学时的劳动课学分,劳动课程与其他课程一样成为每个大学生的必修课。

贵阳幼高专开展高职劳动教育课程首先让师生从思想上认识到劳动教育课程的重要性,做好这一点工作,从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出发。教师要拟订相应的劳动课程教学计划,以具体教学目标的形式量化劳动教育课程教学。教务处制定相应的奖励制度,对于完成教学任务较好的教师给予奖励,以激励教师切实开展好劳动教育课程相关教学工作。对于学生而言,需要培养其责任意识,教师应当结合学生的职业发展未来,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向学生阐明劳动教育课程的重要性。

2.完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认为,并不是任何劳动都能教育人,只有那些按照教育原则组织的、作为教育过程总的体系的一部分的劳动才有教育意义。贵阳幼高专完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从两个方面考虑,即劳动教育课程教学体系和管理体系。对于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而言,劳动教育课程体系规划为两个部分――共同劳动课程教育部分和专业劳动课程教育部分。贵阳幼高专共同劳动教育部分安排学生参加学校的勤工俭学、社会活动(调查、志愿者等),通过这些公共劳动教育,强化学生的劳动意识和劳动能力。在校生平均每学期要以分散或集中方式参加劳动课程学习,有专门的课程表、有专门的机构、有指导教师、有相关配套的规章制度,并以必修课学分制进行规范。专业劳动课程教育部分充分考虑到学前专业学生的学习需求,坚持以实践为主,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延伸到劳动实践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在专业劳动教育课程开始之初,教师规划好专业劳动教育课程实施方案,以现场感受(组织学生定期参观幼儿园,与幼儿亲密接触,感受其日后的工作环境)、教育模拟(教师模拟幼儿环境,学生客串幼儿角色、家长角色等,锻炼学生的知识迁移应用能力)为主,让学生了解幼儿园各年龄段教学班的全日教学活动内容及幼儿园的工作性质与过程。完善劳动教育课程评价制度,增加劳动教育课程所占学分比重,激励学生努力学习。完善课程管理体系将劳动课程纳入高职教育实践教学的范畴,不断完善校企合作项目,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劳动实践机会。同时,在劳动实践过程中,校方构建一套科学完善的管理体系,明确相关人员的管理责任,督促其履行好管理义务,保障劳动教育课程的安全性。

3.加大对劳动教育课程的投入力度

高职劳动教育是提高高职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的重要途径,为了保障相关教学工作的稳定开展,贵阳幼高专提高对劳动教育课程的重视程度,加大对劳动教育课程的教学投入。学校相继建立蒙台梭利教学、儿童阅读等多个实训中心,建立系统、全面的操作平台,模拟相关专业的岗位操作模式,组织学习在实训平台上进行劳动实践。劳动教育是关系到学生就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只有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拥有教学必需的软硬件设施),才能保障劳动教育课程教学取得显著教学成果。

综上,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劳动教育课程对于学生职业素养、职业技能的培养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劳动教育必须结合高职教育的特殊性和学生实际情况,紧密围绕学前教育专业教学目标,制订合理的教学计划,以学生为本,提高学生对劳动的重视程度,加强其劳动技能的培养,积极探索新形势下适合高职教育特点的劳动素质培养的新方式、新方法,才能提高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其全面发展,培养出真正德才兼备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第2篇

1.1对残疾大学生进行体育教育是保障残疾大学生受教育权利的客观要求

残疾人同普通公民一样,享有受教育的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中明确规定:“……国家保障残疾人受教育的权利……普通教育机构对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残疾人实施教育……”。虽然国家和地方政府通过多种渠道保障残疾人受教育的基本权利,但受社会经济发展和传统思维的影响,残疾人在教育中仍然处于弱势群体,侵害残疾人受教育权利的情况时有发生。近年来,伴随着经济和社会的进步,我国的残疾人教育事业迅猛发展,残疾人教育、就业、康复等问题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很多的残疾人进入大学接受高等教育,在德育、智育、美育、劳动教育等方面享受到了和普通大学生同等质量的教育。但由于受师资力量、课程建设体系、物质条件、教育途径等现实问题的制约,残疾大学生在高校体育教育中被边缘化,这严重侵害了参加人接受体育教育的权利,不利于残疾大学生的健康发展。

1.2对残疾大学生进行体育教育是丰富高校体育研究体系的客观要求

当前,我国高校体育研究体系以健全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包括体育教学、课外体育活动、体育竞赛、体育文化、体育管理等内容,旨在通过各种方式,完成学生基本体育知识、基本体育技术和基本体育技能的教育,并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和顽强的意志品质。伴随着残疾人教育事业的发展,残疾大学生成为高校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残疾大学生体育教育的研究,有利于丰富和完善高校体育研究体系,促进高校体育的协调全面发展。

1.3对残疾大学生进行体育教育是残疾大学生可持续发展的现实要求

残疾大学生由于生理的缺陷,被高校体育教育边缘化,失去了参加体育锻炼、增强身体健康的机会,进而在心理上产生自卑、自暴自弃等消极情绪,不仅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的身心健康,而且会在德育、智育、美育、劳动教育等方面产生较大的消极影响。加强残疾大学生的体育教育,根据伤残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体育教育,鼓励他们参加力所能及的体育锻炼,有助于增强残疾大学生的身体素质,改善他们的心理状态,显著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意志力,从而全面提升他们在高校的学习质量,进而促进残疾大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2贵州高校残疾大学生体育教育现状

2.1贵州高校残疾大学生人员分布不均衡

对凯里学院、遵义医学院、凯里学院、贵州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贵州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等院校的当代体育科技(ContemporarySportsTechnology)87走访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贵州高校残疾大学生人员分布呈现不均衡的分布态势。贵州高校残疾人大学生院校分布不均衡,普通本科院校残疾人所占比例较低,仅为0.08%左右,高职院校比例较高,可以达到0.5%左右;贵州高校残疾人大学生残疾类别分布不均衡,我国残疾人残疾分类和分级将残疾人分为分为视力残疾、听力残疾、言语残疾、肢体残疾、智力残疾、精神残疾和多重残疾八种类型,贵州高校肢体残疾所占比例达到97.3%,视力残疾占1.5%,听力残疾和言语残疾展1.2%;贵州高校残疾人大学生残疾等级分布不均衡,肢体残疾、视力残疾、听力残疾和语言残疾的残疾等级99.1%为四级,三级以上仅为0.9%,残疾大学生具备独立日常生活能力,不影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2.2贵州残疾大学生体育教育的物质基础薄弱

工业强省战略实施以来,贵州经济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效,但贵州经济基础薄弱、经济发展滞后的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的扭转,贵州高等教育的投入仍然不能满足现实需求。在问卷调查中,有残疾人专项教育经费投入的院校仅占2%;体育场馆设置有残疾人无障碍通道的院校比例为23.7%;设置有残疾人专用体育设施的院校比例仅为3.4%。

2.3贵州残疾大学生体育教育的师资力量匮乏

师资力量是开展教育的基础,经过特殊培训的专业体育教师是实施高校残疾大学生体育教育的主力军。从问卷调查来看,贵州现有体育院系均未开设康复医学、特殊教育等相关专业,特殊体育教育教师培养力量极为薄弱;在现任体育教师中,参加过专业特殊体育教育培训的教师比例仅为11.3%,参训教师中参加社会体育指导员等短期培训的体育教师比例高达93.2%,88.7%的体育教师未参加过任何形式的特殊体育教育培训;在对残疾大学生体育教育指导调查中,94.3%的院校采用学生申请免修、不参加任何形式体育教育的方式,仅有4.7%的高校对学生进行体育健康等相关知识的传授,所有高校均未开展较为系统的残疾大学生体育教育;在看待残疾大学生体育教育的态度上,43.6%的体育教师认为没有必要对残疾大学生进行体育教育,27.3%的体育教师认为可有可无,12.4%的体育教师认为非常重要,16.7%的体育教师认为无所谓。

2.4贵州残疾大学生体育教育的培养体系缺失

培养体系是高等教育目标实现的具体途径,内容涵盖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体系等一系列现实问题,是学生培养教育实施的基本依据。在问卷调查中,91.7%的高校没有明确的参加大学生体育教育培养体系,8.3%的高校有部分培养要求。在对部分高校残疾大学生的调查中,85.3%的残疾大学生有接受体育教育的需求,12.5%的残疾大学生持无所谓的态度,仅有2.2%的残疾大学生不想参加体育锻炼;对于体育锻炼情况的调查显示,89.1%的残疾大学生未参加任何形式的体育锻炼,10.5%的残疾大学生有零星的体育锻炼,0.4%的大学生能够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对于体育锻炼缺乏的原因,35.6%的残疾大学生认为残疾人体育教育缺失是首要原因,28.7%的残疾大学生认为是体育设施不健全,20.6%的残疾大学生归因为自身体育锻炼知识的匮乏,15.1%的残疾大学生认为指导力量欠缺。

3贵州高校残疾大学生体育教育的对策

3.1夯实贵州残疾大学生体育教育的物质基础

物质基础是开展残疾大学生体育教育的重要前提,高校领导要高度重视残疾大学生体育教育的重要意义,将残疾大学生体育教育纳入学校教育教学的整体规划,制定大学生体育教育的系列管理文件,成立专门部门负责残疾大学生体育教育的实施;保证残疾大学生体育教育的经费投入,通过政府支持、公益捐助、兴办产业等多种方式,积极拓宽参加大学生体育教育的经费来源,将残疾大学生体育教育经费纳入高校整体预算,确保经费的筹措和专项使用;完善残疾大学生体育教育的硬件设施,充分考虑残疾人体育教育的实际需求,对原有体育场馆设施进行改造,增加残疾人专用通道,根据实际情况增设残疾人专用体育锻炼及康复设施。

3.2加强贵州残疾大学生体育教育的师资力量

专业的师资队伍是开展残疾大学生体育教育重要的人力资源保障,贵州高校要积极创造条件,引进特殊教育专业毕业生,不断充实残疾大学生专业体育教师队伍;大力开展特殊教育培训,采用短期和长期相结合的方式,聘请专业院校、残疾人组织的专家学者,对现有体育教师开展特殊人群体育教育培训,进一步提高高校体育教师对残疾大学生体育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丰富他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使其具备残疾大学生体育教育基本的履职能力;积极开展教育实践,鼓励教师以开设选修课、体育锻炼辅导、体育康复康复指导等多种方式参加残疾大学生体育教育,在实践中进一步提高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丰富教育实践经验,促进教师在特殊群体体育教育方面的成长。

3.3构建贵州残疾大学生体育教育的培养体系

培养体系是开展残疾大学生体育教育的重要保障,是残疾大学生体育教育的蓝图,培养体系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残疾大学生体育教育的质量。高校应重视残疾大学生体育教育培养体系的构建,召集专业体育教师、特殊教育专家、残疾人大学生共同参与培养体系的构建工作,充分考虑残疾人体育教育的现实需求和实施的特殊性,使培养体系能真正体现因材施教原则,真正促进残疾人体育在高校的开展。残疾大学生体育教育的目的旨在通过体育教育,使残疾大学生掌握体育锻炼的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牢固树立终身体育的锻炼意识,全面促进残疾人大学生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健康,实现残疾大学生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残疾大学生体育教育内容的选择应以伤残情况为基本依据,严格遵循教育性、科学性、实用差异性的基本原则,精心选择和设计适合残疾大学生实际的项目,使残疾大学生在原有基础上显著提高学习和生活质量;残疾大学生体育教育的教学组织应采用分类指导的原则,将残疾大学生按伤残特点进行分组,不同组别执行不同的教学标准,教师主要采用讲解、示范、游戏等方式进行教学,学生以实践为主进行学习;残疾大学生体育教育的考核方式以弹性考察为主,重点考核其对基本的锻炼保健知识的了解、基本锻炼动作的规范等内容,避免以测验成绩为依据进行硬性考核。

3.4丰富贵州残疾大学生体育教育的教育途径

第3篇

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能够促进大学生社会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的内化[1],完善大学生自身社会角色定位,增强其责任感和使命感。通过到基地的实践,大学生可以了解自身的就业环境,熟悉就业的环节,明晰用人单位需求,弥补了大学生仅仅依靠课堂上学习理论知识导致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不足,提高了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加快了大学生社会化进程。扩大高校社会影响力。高校与地方政府、企业相互依存、共同促进、共同发展。高校应充分发挥和挖掘自身的人才、科技、文化优势,积极投身当地的经济、社会、文化发展,为地方出谋划策、贡献力量,扩大自身影响力。

国外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建设的现状

国外很多国家都十分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将社会实践作为教育载体,贯穿于各种教育活动之中,利用学校自身、社会、政府等多方资源,设立实践基地,开展实践活动。很多学校实行与企业联合的“双元式”社会实践模式[2],如哈佛商学院的学生利用假期打工或承担科研项目,直接去企业参与实际工作。法国高等商业学校则实行从二年级开始在企业里接受培训的“学徒培训”制度。泰国、日本等则十分重视劳动教育活动,泰国学校安排指导学生利用假期进行农村调查,或帮助农民建立学较,教当地少年儿童认字等劳动。而日本则结合学校特别活动进行清扫校舍、绿化校园、慰问和照顾老人及伤残人士、维护公共秩序、学习木工、电器、烹调等活动。墨西哥大学为学生设立了社会服务课,学生们走向工厂,走向农村,走向落后山区的印第安人聚居区,传播科学和文化。在实施学生军训的国家中,美、俄、共、印等国家的法制化和规范化程度是较高的,加强军事训练可以增强学生的纪律性及军事知识,增强学生的国防意识及爱国主义情感。

国内高校社会实践基地建设现状

随着高等院校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深入化、持久化,我国各高等院校普遍将基地建设提上重要日程,在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建设中取得了稳步进展。目前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建设的现状整理如下:形成了社会实践活动基地化的共识[3]。经过多年的社会实践活动;各高校普遍认识到,要加强大学生社会实践,必须具备社会实践的主阵地和主渠道,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的建设,是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经常化、制度化、有效化的基本保证。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建设正形成资源共同开发、共同分享、共同收益的局面。各高校之间的联合逐步形成,高校与社会,与政府部门,与企事业单位问的共建已形成良性循环。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的形式不断创新,有主题式基地,如各类经济教育基地;也有目标任务式基地,如“三下乡”活动基地;有专业性强的基地,如教育实习见习基地;也有复合型的基地,如与政府、社区共建的基地;有创业、创新类基地,如博士团基地;也有服务奉献类基地,如社区服务基地等。社会实践基地的建设正取得一定成效,积累了一批成熟的经验。高校和社会各级组织十分重视社会实践基地建设的测评,不断总结、积累、交流和推广成功的经验,使社会实践基地建设工作逐步迈上理论台阶。

社会实践基地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在设立基地、管理基地、协调关系上存在诸多问题。实践基地本身都肩负有生产、景点等单独职能,作为实践基地,却处于无人过问、名存实亡的地位,几乎看不到高校的宣传,也没有大学生的身影。许多高校在建设大学生实践基地时,缺乏深入调查、仔细研究,没有针对性地选择基地并设计实践活动内容,缺乏科学性与实用性。另外,尽管很多基地签订合作协议书,但是对双方的职责、义务规定不够明确,协议仅仅是面上的呼吁,这样的结果是基地建设失去了抓手。总之,基地建立不科学,考察不仔细,建立之后没有管理、管理不善、协调沟通不够,学校与基地的联系无法深入持久,久而久之就变成了建完废、废完另建的尴尬局面。

(二)各类基地使用单一、划分单一。各类基地的侧重点不一样,育人的效能不一样,这是一个基本事实。但是,也不能过分割舍基地之间的关系,就业(创业)基地完全可以含有德育基地的功能,寒暑假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也可以含有勤工助学基地的功能。同时,不同高校建立了不同的基地,很少有“共享”意识。很多高校对基地的“地盘"意识很强,一个大学建立了基地,其他大学往往不会在此建立基地。这样使用单一的基地、高校之间不能交叉使用的基地,效能是大打折扣的。

(三)各类基地建设缺少统筹规划。一个大学生实践基地的建立,进而发挥作用,不是一次挂牌、一次剪彩就能完成的。大学生实践基地的建设需要学校和基地之间长期合作,双方需要谋求双赢。然而,目前的好多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不能达到双赢的目的,究其原因是没有形成长效机制。以大学生实习基地为例,一个理想中的基地是: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优先考虑与基地的科研合作,与基地企业的联袂合作,形成高校和企业之间的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惠互利。有了这样的合作,基地就是一个稳固的基地,就是一个双方都受益的基地。

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建设工作是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得以长期有效开展的必要条件,只有实现了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基地化,才能克服教育的盲目性、实践的随意性。通过基地可建立起教学、科研、生产相结合的运行机制,使实践活动真正成为提高大学生全面素质的重要教育环节。我们相信,随着对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重要性认识的不断深化,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建设必将能够得到新发展,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必将在实践活动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作者:杨晓英尚可柴方玲单位:大连理工大学

第4篇

    论文摘要:艺术教育有益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和个性完善,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加强大学生艺术教育不仅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价值取向、涵养个人气质、提高文化素养,更有利于创建和谐校园文化、营造积极的校园氛围,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环境支撑。 

一、加强大学生艺术教育的现实意义 

艺术教育是思想教育、做人的教育,它不仅单纯属于审美范畴、更是在德育、智育、体育、劳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有着广泛的涉及、渗透和深入,是具有跨越性、综合性、多层面特点的、能在愉悦中促进人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形式。艺术教育以其特有的功能和途径深深地影响着人的发展,提高人的艺术修养,使人能够主动地、充分地实现感性与理性、情感与理智的和平共处,令其人格得到较好的发展和完善;有助于人在心灵开发和交流的氛围中培养一种协调的人际关系,使人与人之间更好地交流内心的感受。加强艺术教育有利于推进大学生全面的审美观点、审美能力的形成,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提高大学生的文化艺术素养,进而实现加大对社会各界的影响,促进国民素质的提高。 

(一)加强大学生艺术教育有利于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全面培养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和身心素质,是党的教育方针的具体体现,是我国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阐明了我国教育的任务和目的:“教育的根本任务是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素质”。十七大报告也指出,今后的教育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大学生,作为具有高学历的知识群体,在未来的社会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大的方面说,它关系到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从小的方面说,它关系到一个人是否能够健康成长,将来是否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只有人的道德品质提高了,才会形成爱国爱校、诚信友善、求实创新、严谨勤奋等优秀品质,才能够升华人的境界、提高人的素质,使人的价值实现合适于整个社会的核心价值观取向,成就有利于社会的全面发展。因此,大学教育不仅要重视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更要着重于人的全方面素质的培养,而其中艺术文化教育是较为重要的一项内容,对于实现大学生全面发展,践行国家“德才兼备、以德为先”育人用人标准具有现实意义。 

(二)加强大学生艺术教育有利于构筑大学和谐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是学校教育的内容,它包括精神文化、物质文化、管理文化。和谐校园文化的核心就是要通过精神文化、物质文化、管理文化三方面的协调发展,营造出一种和谐的活动秩序,实现校园文化处于协调、均衡、有序的发展状态,从而体现高校校园文化艺术氛围对于人及人与人之间的全面协调发展的重要作用。加强高校艺术教育,有利于促进大学生身心和谐、健康的发展,促进大学生的思想交流、品格完善和性情陶冶,是高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和有效措施之一,也是建设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文化是高校德育教育的重要构成部分,校园文化的建设对于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起着极端重要的作用。所以高校艺术教育和高校校园文化的建设二者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协调。 

二、加强大学生艺术教育的重要途径 

随着现代社会竞争加剧,社会关系日益复杂,必然要求大学生在专业知识以外具备更加全面的素质去克服困难、融入环境。加强艺术教育,营造和谐校园文化,有助于降低大学生心理压力,塑造坚强的心理素质,提高与人相处的能力,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 

(一)实现艺术课程设置的人性化,完善大学生的人格塑造 

艺术教育是实施美育的主要内容和重要途径,它能够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准,陶冶其情操,促进其智力和身心健康发展。在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和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在高校许多大学生中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与心理疾病,艺术审美可以消除人脑的高度紧张和疲劳,使大脑各部位的兴奋和抑制有序交替出现,从而有助于脑机能的平衡健康发展。艺术教育的动情自由,让学生在多元文化情境中获得宽容精神。加强艺术教育,使人在美的环境中产生对美好未来的追求,性格开朗,精神饱满,活力旺盛,情绪稳定,意志坚强;使人的气质和风度高雅大方,保持鲜明的个性,形成完美的人格。同时它能够调整情绪,使情感获得正确释放的途径,而且还能够超越感性娱乐,进入人格塑造身心和谐的层面,以求在将来面向社会时具备更完善的心理。 

(二)增强艺术活动开展的多元化,提升大学生的思维创新 

在高校中需要增强艺术教育的多元性和前瞻性,促进多元智能的开发。第一,开展专题性艺术活动。第二,开展竞赛性艺术活动。第三,开展趣味性艺术活动。有利于培养和发展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创造精神,提高审美能力和创新意识,使学生乐于接收来自外部的信息,尝试新的思想行为,立足于艺术的前沿来思考问题,始终保持个人成长的生机与活力。 

小结: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对于人才综合素质提高不断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艺术教育的重要性也愈发凸显。加强大学生的艺术教育,是大学生成长发展的需要,更是创建和谐校园文化的必要。这就要求我们应全面转变教育思想观念和认识,认清艺术教育的根本目标在于培养高素质人才,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搞清艺术教育的概念是让学生获取基本艺术知识技能、艺术思想与审美等艺术能力的过程,是人的精神文明教育,或者说是人的“修养”、“灵魂”、“做人”教育。其次,要深刻认识到艺术教育是使实现学生全面和谐发展,推动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手段。 

 

参考文献: 

第5篇

一、家庭对大学生犯罪的影响

家庭是大学生身心成长的摇篮,是社会的细胞,人从出生到青年期,多数时间是在家庭中与父母一起度过的,而这一时期正是人的社会化最关键的时期,父母在孩子的成熟历程中扮演举足轻重的角色。因此,家庭关系对大学生犯罪有着深刻的影响。大量的有关青少年犯罪研究资料表明,家庭与青少年犯罪有着最直接的关系。

1、家庭教育的失当是青少年犯罪滋生的土壤。我国的家庭教育失当现象相当严重,主要存在着的教育方法有溺爱型、粗暴型、放任型。其中大学生家庭存在的溺爱型最为普遍。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容易出现两个极端,不是漠不关心,放任自流,就是过分保护与干涉;不是专制粗暴、惩罚严厉,就是偏袒和溺爱。这种极端化教养方式很难使青少年实现正常的社会化,往往形成不良的习惯和人格,而这些不良的习惯和人格正是犯罪的内在动因。同时,家庭教育的失当还表现在教育的内容上,在高考指挥棒的压力下,家长关注的是孩子的分数,忽视孩子健康心理的发展、健全人格的培养和良好习惯的养成。

2、家庭结构的残缺也会影响大学生的成长。调查数据显示,单亲家庭(破裂家庭)出身的青少年犯罪高于正常家庭的孩子。家庭残缺使教育功能减弱,甚至失去家庭教育功能,一方面可能为了补偿而过分溺爱,另一方面又有可能造成对子女情感淡漠。在这种环境下的孩子往往孤独怪癖,一旦遇到挫折,无法找人倾诉,很容易走极端。单亲家庭中成长的孩子,因为缺乏父爱或者是母爱而在求学过程中遭受同伴的讥讽、排斥养成自尊心强、抗挫能力弱、爱面子、逃避、好强、心胸狭隘、嫉妒心强的个性。

在内心里他们渴望和正常家庭一样享受父母的关爱,外表却装作冷酷无情让人难以接近。他们的心理年龄比一般同龄伙伴要偏大,在他们求学过程中,最害怕的就是别人的嘲笑和同情。一旦被同学当作取笑的对象,或者他人不小心损害了自己的利益,他们会报复对方,触犯法律。

二、大学教育及管理对大学生犯罪的影响

1、大学教育体制存在缺陷

在当代大学教育中,学校相对重视专业教育,忽视德育教育和劳动教育;文化教育内容枯燥,形式单一,而品德教育又形式化,两者在一定程序上与实际脱节。虽然目前高校素质教育已开始启动,对教学课程的设置作了相当大的改革,但对教育和学生违法犯罪之间的密切关系仍未予以充分重视。法制教育流于形式,学生学习目的是考试及格,不要补考或重修;教师讲授限于完成教学工作量甚至带课费。究竟课堂教育效果如何,往往没有一套有针对性的科学的方法来衡量,因此学生心理和思想问题是否能够解决,可以解决多少也就成了很随意的事情。在这种教育模式下,部分大学生法制观念淡薄,人生观、价值观未能正确树立,对社会、人生产生错误的认识,最终导致道德沦丧,犯罪发生。

2、大学学生管理相当薄弱

首先,高校扩招使管理资源相对不足。随着高校近几年的飞速扩招,高校出现教育资源紧张、管理不到位、后勤服务保障能力不足等问题,并成为制约高校发展、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

其次心理健康问题管理没落到实处。高等学校心理环境相对落后、高等学校心理调查工作滞后,心理干预无力。较忽视贫困学生、家庭特殊学生的心理需要,这在客观上放任了情绪丰富化、强烈化、心境化的大学生价值观的混乱,引发认知不协调,甚至导致部分大学生自我封闭、自我否定、怀疑人生。这些都造成高等学校心理环境相对落后的现状,有不少人也正是由于在这种环境下,心理问题不能解决,心理异常程度越来越严重,一旦遇有契机,很容易导致出现犯罪行为。

再次,为了确保学校工作的顺利进行,学校专门制定并颁布了一套完善的规章制度。但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往往要受到诸多因素的干扰,最终使问题处理打大折扣。而长期有规无循,最终丧失威严,也令少数学生有恃无恐,不断做出违纪行为。管理力度不够的另一个表现是,对本为数不多的校纪处理,基于某些考虑,不能及时公布于众,使得他人从中受到警示。同时,由于教育目标追求功利,学校把一切工作都纳入量化管理,通过打分测评等方法评优,把一切管理手段和标准量化,把学生的一切行为都与分数挂钩,导致以利益相诱惑的恶性竞争。这种恶性竞争很容易导致学生心理的失衡。

三、社会因素对大学生犯罪的影响

1、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表现在:由它带来的无序性引发了人们思想上的某种混乱,使得少数大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产生偏轨和倾斜。他们趋乐避苦、追求享受,当通过正当渠道不能达到目的时,其中一部分大学生就会采取犯罪的方法来实现。同时,物质利益成为现实生活的重头戏,许多大学生错误地以物质利益为尺度去评价个人得失,这诱发了一些大学生进行抢劫、盗窃、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同时,市场经济带来的社会分配不公、消极腐败现象对大学生人生价值观也产生影响。

第6篇

高校大学生的德育教育与法制教育素来被认为是密不可分的两个重要方面。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大学生法治教育与德育教育融为一体的重要意义。本文从三个方面进行阐述:首先社会发展的趋势对德育与法制教育实行一体化提出了要求;其次高校大学生的德育教育和法制教育呈现出一体性,两者内容交叉、功能互补;最后有效实行德育与法制教育一体化的方法包括坚持以人为本、建立约束监督机制和提高德育教育与法制教育的质量等等。

关键词:

大学生;法制教育;德育教育;一体化

随着社会经济的一体化发展和文化多元化及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我国人才培养的素质要求不断提升,但是目前高校中普遍存在着部分大学生道德危机和法制意识淡薄的现象,引起了国家和社会的关注和重视。

一、社会发展趋势要求实行一体化的德育与法制教育

大学生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的关键,是未来经济发展的主力军。未来市场体系建设的规范化、科学化以及法制化依赖高等院校对大学生的法制教育与德育教育[1]。大学生整体法律素养及道德水平的提高对于整个国家和社会的发展起着积极的影响和作用。我国自古以来都非常注重对学生的德育,在长期的实践和发展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技巧,形成了整体上正面积极的社会风气。然而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国外一些文化及风气的负面影响也给新一代的大学生带来了消极的影响,造成部分大学生对社会有抵触心理,价值观不正确,过分追求功利目标,道德水平整体下滑。传统的说教式的德育教育在一些年轻人眼中过于古板守旧,需要与法制教育相结合,突出意识形态的宣传,进行新时代的德育教育。在课程内容的设置上,我们要多关注当代大学生的生活体验和情感发展,从说教的方式中发展出具有生命活力的法制和德育教育。比如在课堂上可以借助社会热点案列,首先上学生小组讨论,各抒己见,教师加以引导,这样学生更好地参与到课堂中来,在此基础上进行的德育和法制教育能够产生最佳的效果。另外也可以借鉴国外的德育和法制教育方法,关注学生健全人格的发展和完善,并结合政治因素进行教育,既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又能灌输法制意识,使学生成长为守法公民。

二、法制教育和德育教育的内容呈现出一体性

(一)大学生德育和法制教育的内容交叉学校德育是一门系统的科学,是指教育者根据社会的发展需要,有计划有目的地学生施加思想道德方面的影响的活动[2]。高校德育不仅体现在德育课堂上,它渗透在学校生活的方方面面,与其他教育如美育、体育和智育密切相关,具有相互促进的积极作用。大学生德育教育的内容除了关注学生的道德发展之外也具有一定的政治意义,主要包括爱国主义教育、劳动教育、自觉纪律教育、理想教育、集体主义教育、民主与法治观念教育、民族精神与尚武精神教育、科学世界观和人生观教育等等。大学生法制教育是实现依法治国战略目标的基础,对构建社会主义法制体系,完善社会主义法制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近年来,法制教育在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中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并在我国的经济发展、政治稳定和社会治安方面起到了良好的效果。我国大学生法制教育的主要内容有:对学生进行法律常识的教育,学习相关法规政策,教导学生自觉遵守法律,理解法的内涵及作用;对学生进行民主教育,让学生懂得民主的真正含义,学会正当行使民利,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教育学生懂得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的辨证关系,更加积极、主动和富于创造性的促进社会发展,加快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对学生进行国家根本大法宪法的教育,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能够运用宪法最为武器行使权利及保护自己,同违法行为进行坚决的斗争。由此可见,我国高校大学生的德育教育和法制教育在内容上有一定的交叉和重合,具有一体化的内容基础[3]。

(二)大学生德育和法制教育的功能互补目前我国高校教育体系中,进行德育和法制教育的课程主要是思想道德与法律修养,这种课程设置方式体现了法制教育与德育的功能互补性。首先大学生德育教育是进行法制教育的基础。人都能思考有感情,特别是大学生情感意识非常强烈,对于生活中和社会上的事物易形成主观性的认知和看法,从对大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入手,法制教育才能更容易被接受和学习。其次大学生法制教育是德育教育成果的检验和保障。虽然德育教育和法制教育都具有一定的约束效力,德育教育的约束范围也比较宽泛,但是法制教育才能体现出现实意义上的强制性,为学生践行德育提供了标准和支撑。

三、法治教育与德育教育一体化的途径方法

(一)以人为本的基础上进行法制与德育的一体化整合以人为本是我国教育发展的重要理念。在对大学生进行德育与法制教育一体化整合时一定要注意人本理念的运用[4]。这就要求我们在教育工作中要尊重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坚持公正平等自主的原则,激发大学生自我发展的主观能动性,培养未来社会主人翁意识。这样在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以及日后的社会工作中才能更清晰有效地进行规划和执行,并对一些社会中的不良现象和风气自觉抵制,从而促进社会的健康和谐有序发展。

(二)建立长期有效的约束和监督机制首先高校要制定关于大学生德育与法制教育一体实行的章程和治理细则。高校按照章程严格执行和治理,促进教育内容的科学性和全面性,确保教育程序的合理性和有效性。根据具体情况的不同,高校要制定符合本校情况的特色章程,也可以适当引进外校的治理模式,帮助高校更好地开展德育与法制教育工作。其次,高校要建立相应的激励和监督机制。现代高校的发展呈现出“去行政化转市场化”的趋势,我国可以借鉴欧美部分高校的经验,与现代企业管理机制相结合,建立德育与法制教育一体实行的约束监督机制,对相关的权利运行机构设置进行分权和制衡,防止教育决策中的个人过度自由裁量,从而保证高效德育与法制教育工作的有序实施[5]。

(三)提高德育教育与法制教育的质量效果从内容上说,高校需要在现有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和规划。大学生法制教育与德育的有机整合需要进行系统的规划,结合高校所在地区、不同类型院校以及各个年级层次特点来进行。从形式上说,大学生德育和法制教育要采用多元化的方式,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由于法制教育和德育跟实际生活联系紧密,教师可以采用渗透式的教育方式,通过点点滴滴方方面面对学生施加教育影响。从师资上说,高校要建设专业化的教师队伍。不仅要求教师所学专业与法制教育和德育教育对口,还应加强其在职期间的法制教育与德育教育培训,促进整个教师队伍的不断学习和成长[6]。综上所述,加强高校大学生的素质教育,实行法制与德育的一体化整合,是关系到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为社会培养出真正意义上法德兼备的高素质人才,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建设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骆小婷,何秋霞.大学生法制教育与德育教育一体化研究[J].科教导刊,2013(4):96-97.

[2]李杨.大学生法制教育与德育教育一体化研究[J].才智,2013(8):46.

[3]黄滢.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大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基于德育与法育融合互动的角度[J].大学教育,2014(3):4-6,21.

[4]李丽娜.德法兼济情理交融———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法制教育的思考[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8,10(8):121,145.

[5]李丽娜.德法兼济情理交融———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法制教育的思考[J].理论界,2008(z2):96-97.

第7篇

关键词:艺术教育;艺术发展观;高校;艺术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04-0228-02

艺术教育领域从狭义上讲, 是指培养专业艺术人才或艺术家们的专门工作, 如各种专业艺术院校就是如此。从广义上讲,它是美育教育的主要途径, 它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艺术人才。艺术教育的受众目标有学生、老师、业余爱好者、未来艺术家、家庭、社区以及其他行业等;艺术形式多种多样,有音乐、戏剧、电影、诗歌、美术、舞蹈等;学习形式多种多样,有艺校、培训班、多媒体网络、交流演出、艺术活动等。它的最终目的是激发艺术 “创作”灵感 , 鼓励“亲身”进行艺术创造和艺术实践来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积极为繁荣中国文艺事业贡献力量。

有关专家则认为,艺术教育是人们掌握认识本民族和人类文化艺术的过程,形成的民族凝聚力、创造性个性和智力财富潜能意识是其他教育方式所不能替代的。艺术教育作为美育教育的主要途径,在中国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具有特殊的教育功能和独特的地位。

而高校艺术教育是美育的重要内容,它通过对大学生进行艺术的培养和熏陶,使之掌握人类的艺术审美经验,受到美的感染,具备良好的审美素质,从而达到身心全面和谐地发展。它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审美能力。审美能力是指在审美活动中发现、感受、判断、评价和欣赏美的能力。面对同一审美对象,由于审美能力不同,人们获得的审美感受也不同。目前,对大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还仅仅停留在欣赏水平上是不够的,还应重视他们的审美创造能力的培养。这种审美创造并不只是指专业的艺术创造,而是有着广泛的内涵,像个人的穿着、寝室的布置、良好的人际关系等等,而审美创造活动能使大学生达到自我教育的效果。

2.有利于塑造健康的人格。艺术教育最大的特点是非功利性,高校艺术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塑造健康的人格。艺术教育通过对人类命运的关怀、对存在价值的不断探索和对于生命意义的最高阐释来引导人突破自身局限,优化自身的情感生活、文化素养、价值取向、精神生活等,从而有利于健康人格的塑造。

3.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思想品德。在大学生成才的诸多因素中,思想品德素质具有决定性意义,而艺术教育的灵魂是思想性,艺术教育还具有形象性和愉悦性,好的艺术作品往往对人起了激励作用。

4.有利于大学生创造力的发展。艺术教育为培养创造力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审美、艺术是个性鲜明、创造性品质较高的活动,艺术家的生命就在于他的独创性,而艺术欣赏也要求接受者进行个性化的再创造,前文提到的审美能力就是一种创造力。这种创造力与一般逻辑思维的创造力不同,它是偏于感性的、综合性的,往往在瞬间发生;它是一种诗化的哲思,是一种顿悟,是在生动的知觉形象中把握世界的真谛。就象郭沫若同志曾经要求科学家“既异想天开,又实事求是”,“不要把幻想让诗人独占了”,因为“有幻想才能打破传统的束缚,才能发展科学。”

2007年10月20日的《光明日报》发表了张葆冬的题目为《确立科学的艺术发展观》一文,提出并确立了艺术发展观这一概念。科学的艺术发展观要求弘扬主旋律和发展多样化。这是对中国当代艺术发展矛盾的两个方面主次分别的科学认识。辨析和判断一定社会形态的艺术的进步,主要看它同一定社会发展形式结合的程度。

马克思恩格斯高度肯定那些透露或把握了历史运动的艺术实践。总书记指出:“中国广大文艺工作者一定要正确认识和牢牢把握中国社会发展的正确方向,深刻体验人民前进的准确信号,敏锐发现时代变革的风气之先,自觉响应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坚持把个人的艺术追求融入国家发展的洪流之中,把文艺的生动创造寓于时代进步的运动之中,以充沛的激情、生动的笔触、优美的旋律、感人的形象,升起更加昂扬的理想风帆,描绘更加美好的生活蓝图,激励更加坚定的奋进信心,满腔热情地讴歌时代主旋律,努力为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功立业。”

而科学的艺术发展观应当具有以下四个层次:一是艺术在历史的积累和接受的过程中的丰富和发展。二是艺术在思想品位上的提升和发展。而艺术与思想之间的联系不但相互促进,而且是本质性的。因此,承认思想的进步,就必然承认艺术的进步。三是艺术在艺术表现能力上的不断丰富和提高。四是艺术在技术基础上的飞跃和发展,因为艺术的技术进步,必然会影响艺术整体的发展。

以科学发展观的理论为基础和重要指导思想,以的哲学思想为理论导向,结合艺术的发展规律,将是高校艺术教育可持续发展实践理论的重要保证。

从系统论的观点来看,教育是一个系统,教育中各个要素的相关性是教育得以发挥特定功能的桥梁。许多理论工作者都认识到“五育”的一致性和相互联系。各育既可独立地自成体系,又可渗透于“他育”之中起强化作用。艺术教育对于其他诸育的推动与促进作用表现在:艺术教育渗透于德育,道德教化更易于被接受;艺术教育与智育相结合,有利于发展全面思维,促进创造力的培养;艺术教育在体育中运用,可以促进个体身心全面地健康发展;艺术教育与劳动教育相结合,可以养成个体劳动的习惯,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艺术教育对其他诸育的推动与促进作用也说明了它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目前,高校艺术教育已受到人们一定程度的重视,但仍存在不少的问题,如培养目标不太明确,缺乏系统的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与实施途径,缺乏科学的管理和充足的师资等等。可以说,高校进行艺术教育仍是任重而道远。那么如何适应新形势下高校艺术教育的要求,按照科学的可持续的发展方向发展,从而能够更好地践行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保障呢?

1.转变观念,坚持整体教育观。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必须有全面的教育。艺术教育通过培养“会审美的人”在整体教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说:仅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要使学生对价值有所理解,并且产生热烈的感情,那最基本的就是他必须具有对美和善的鲜明的辨别能力。在社会发展的现阶段,对人的个性、心理、人格的要求不断提高,艺术教育作为促使个体素质提高、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作用也在不断增大。

2.规范教学管理。艺术教育要具有较高的质量和水平,规范化的教学管理、严格的教学要求是其关键的环节。艺术教学应和其他教学一样,列入教学计划,有一定的考核,并计入学分。国外高校进行艺术教育的某些做法值得借鉴和学习。如在美国,不少综合大学中的艺术院系所开设的部分课程都面向全校,各系学生可以自由选修,得到学分,而有些大学则将艺术列为必修课。

3.重视开展课外文化艺术活动。课外文化艺术活动有其多样性、丰富性、时间空间随意性的特点,它是目前高校加强艺术教育的重要途径,占据重要的位置。高校课外文化艺术活动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举办校际的具有鲜明主题的大型文艺活动,使学生受到一定的教育;二是加强对学生文艺社团的管理和指导,同时鼓励各院建立文艺社团组织,不断丰富大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

4.加强普通高校艺术教育的对外交流。中国普通高校艺术教育的对外交流也很活跃,多年来,通过各种渠道与很多国家进行了艺术教育的交流与合作,并且多次参加国际性的艺术教育活动。这一系列具有成效的艺术教育活动,对中国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艺术是最能影响人心灵性情的一项活动。艺术教育是教育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环节,对于心灵涵养、人文陶冶、塑造现代 人的灵魂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我们应该在不同层次上发展我们的艺术教育。高校教育是教育工作的重点,担负着历史的重任,而艺术教育是教育系统中的重要子系统。普通高校艺术教育的核心是艺术审美。

总之,在整个世界呈现出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态势的今天,认识到了包含艺术教育在内的各种文化活动,正在承担着构建和谐社会的使命,加强和改进学校艺术教育对提高当代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是非常必要的。我相信,通过广大艺术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普通高校的艺术教育一定会呈现出新的局面,让我们共同努力,来开辟艺术教育百花争艳的大花园!

艺术教育的发展是中国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基础性工作,因此,用科学发展观的眼光,确立科学的艺术教育可持续发展观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大工程。

参考文献:

[1]张葆冬.确立科学的艺术发展观[N].光明日报,2007-10-20.

[2]坚持科学艺术发展观 用进步文艺引领文艺多样化[EB/OL].中国经济网,[上传时间:2007-12-06 11:19:07].

[3]安然.科学发展观: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EB/OL].中广网,2007-07-20.

[4]邵晶.艺术教育与当代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J].中国高教探讨,2008,(150).

第8篇

一、大学生文明素质存在的问题

2013年8月―2014年2月,课题组遴选了宁波大学、宁波工程学院、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浙江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宁波天一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六所高校,遴选80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有效问卷调查并对100名老师、市民采访调研。通过调研,宁波市大学生文明素质存在以下问题。

1.自身文明素质意识较高,但对不文明行为的容忍度较大

根据调研发现,94%的大学生认为当前宁波市大学生文明素质整体较好,但个别人素质较低。87.8%的大学生认为传统美德应该继承和发扬。97.5%的大学生上网会注意自己的言行,从不发不文明的图片或帖子。75%的大学生在公交车上见到老弱病残时会主动让座。82.5%的大学生遇到小偷行窃的违法行为会主动去制止或报警。81.5%的大学生会自觉遵守学校规章制度。从这些数据中可以发现,宁波市大学生在基本行为和礼仪上都能保持高度的文明意识。

但是,在调研中笔者发现大学生对自己和身边的不文明行为比较宽容。例如,调查发现41.5%的大学生对身边同学旷课、迟到、早退现象都持无所谓的态度。虽然有52.9%的大学生认为考试作弊是投机取巧,不劳而获的体现,应该严惩,但仍有42.5%的大学生看到身边的同学在考试中作弊,觉得无所谓。76.5%的大学生认为在公共场所排队时别人不排我也不排。81.6%的大学生认为自己寝室卫生状况一般或比较差,但平时很少打理。这些数据反应了大学生内心对文明素质的认识普遍较高,但在行为上比较“放松”。

2.文明素质内涵偏低

文明素质不仅表现在言谈举止等方面,还反应在一个人的文化内涵、审美趣味、欣赏能力等方面。在调查中发现,宁波市大学生文明素质内涵偏低。主要表现在:一是对传统文化热情不高,对传统文化中的部分经典了解不多,大学生们对社会上明星的追逐明显胜过对学术、经典的热爱,这点从宁波各高校举办讲座中学生参与的冷热程度上可见一斑。调查发现,同时举办不同类型的讲座,84.1%的大学生会选择当前知名度较高的明星,话题人物,一些具有深厚学识的学者的专业讲座则受到冷落。二是审美情趣不够,美学意味不高。据调查,62.1%的宁波市大学生平时所读书目大都是“成功之道”,考证之类的“功利性”比较强的书籍,对于一些具有浓厚美学意味的音乐剧、宁波地方戏剧、高雅文学作品并不感兴趣。

3.其它不文明现象的表现

笔者在调查中还发现,仅有12.9%的学生从不逃课,而逃课的理由中有46.2%的大学生选择“睡觉”。一些教师反应,有少数大学生不仅不懂得正式场合的礼仪知识,而且连一般场合的接人待物的礼貌也没有,有些大学生连基本的尊重他人,尊重老师的意识都没有。

二、大学生文明素质存在问题的原因

针对“你认为当今大学生文明素质主要受哪些因素影响”这一问题(多项选择)进行调查时发现,91.2%的大学生选择“社会风气”选项,90.2%的大学生选择“家庭和教育原因”选项,65.2%的大学生选择“生活和个人习惯”。

1.时代和环境的影响

我国目前正处于市场经济转轨时期,市场经济体系还不完善,发展还不平衡, 这就决定了人们的价值观念、道德观念、伦理观念、思想意识必然要经历一场革命。宁波地处东部沿海,商品经济发达,社会不断发生巨大变革。宁波的开放程度很高也使一些西方负面思潮很容易进入大学生的眼界,影响他们的思想。一些市场经济的某些运行规律比如“价值规律”遵循等价交换原则,“竞争规律”倡导优胜劣汰,鼓励强者,有部分学生将此等价于精神生活。另外,“极端个人主义”,“以我为中心”,“金钱至上”等思想也影响了青年学子,他们在走向人格独立过程中,由于认识能力和判断能力的局限性,某种程度上导致了其行为的盲目性,导致了大学生一些不文明现象的存在。

2.学校教育的缺失

目前,我国教育的主要特征是应试教育,大学生从小学、中学到大学一直围绕“分数”这个指挥棒转。教育界曾多次强调加强德育,把德育放在首位,但教育的过程颠倒了,分数以外的教育,如心理健康教育、德育美育劳动教育、学生的创造力培养等摆到了次要位置上,只要分数好就一好百好。这必然对大学生的文明素质有影响。长期以来,社会上还存在着很深的“重理轻文”的偏见,基础教育生态环境失衡,对大学生文明素质的培养不利。部分宁波高校在专业建设上也常常忽视基础学科建设,而着力“服务地方”能创造产值的专业学科建设,这些带有一定“功利性”的做法在一定程度上也对宁波大学生文明素质的培养产生了负面影响。

3.家庭和大学生自身的缺点

宁波市大学生整体构成逐渐从80后过渡到90后。这一代大学生以独生子女居多,缺少与他人相处的机会,加上有些家长过分溺爱,无形中让他们产生“以我为中心”的思想,缺少社会公德心,不愿为公共事业牺牲个人利益。宁波高校大学生大部分来自发达的长三角地区,相比全国其他地区的学生,他们自小受教育的条件更优越,但在强调素质教育的今天,很多家长又陷入了学外语、学绘画、学拉琴的误区,过于注重技能学习而忽视道德培养。总之,这一代大学生成长过程中有文明素质培养上的“缺位”。

三、大学生文明素质教育对策

1.创新文明素质教育理念

⑴学生为本。“学生为本”源于“以人为本”,与主体性教育思想相契合。坚持“学生为本”理念,就是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要尊重学生文明素质的发展需要,为学生文明素质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早在2002年,宁波大学就提出了这一理念,2005年又提出“把成才的选择权交给学生”,深化了这一理念。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在国家示范高职院校的建设中提出了“学生的示范才是真正的示范”的学生观。这些均体现了在甬高校以“学生为本”、培养学生文明素质的新理念。

⑵德育为先。大学生的文明素质教育要坚持思想政治教育为核心。这就必须着力培养造就一支业务精湛、思想过硬的学生管理队伍,这是对学生进行有效管理的重要保证,也是尽快提升学生文明素质的重要保证。对在甬高校来说,坚持“德育为先”,也体现了大力弘扬“诚信、务实、开放、创新”的宁波精神和“思进思变思发展,创业创新创一流”的新时代精神。

⑶实践为重。由于社会对大学生的文明素质提出了复合性要求,也由于大学生自身的全面发展需要。当前大学生的文明素质应该“知行合一”。在甬大学生对文明素质的认识不能只停留在思想与道德的层面,还应该落实到职业生涯规划和社会生活中。

2.创新文明素质教育的内容

⑴对浙东文化、学术经典的挖掘。在甬高校大学生应该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引导学生学习传统经典,《论语》讲“不学礼,无以立”这说明传统礼仪教育的重要性。此外,在甬高校在培养大学生文明素质中应该注重弘扬区域文化精神。宁波拥有浓厚的浙东学术传统,要注重挖掘其中的文化内涵,这对在甬大学生培养高尚的文明素养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⑵“宁波帮”精神的教育意义。对在甬大学生而言,宁波区域特有的“宁波帮”文化无疑是一笔巨大的文明素质财富。应该深入挖掘“宁波帮”创新创业的精神,加强对在甬大学生自信自强、艰苦创业的教育;挖掘“宁波帮”爱国爱乡精神,加强对在甬大学生感恩文化的教育;挖掘“宁波帮”中“诚信”精髓,加强对在甬大学生诚信、责任意识的培养。

⑶美学教育与实践教育。要注重对在甬大学生的美学教育,通过高雅艺术进校园等模式让具有高度美学价值的艺术走进校园,培育富有美学内涵的校园文化。另外,要结合宁波本地创业实践传统,在实践中融入文明素质教育的内容,让学生知行合一,在实践中“无意识”地接受文明素质教育。要特别注意的是实践与学业的结合和促进,不能因为实践而影响学生学习的本业。

3.创新文明素质教育的平台

⑴体制机制的载体平台。对在甬大学生文明素质教育应该构建一个良好的体制机制平台,理顺责任机制,形成高校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各部门各负其责的工作格局。同时,在甬高校大学生文明素质的教育不应该忽视社会的协同参与。通过宁波市开展的群众性文明创建活动,形成有利于大学生健康成长的社会氛围。应该统筹社会各方面教育资源,形成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的合力,形成各方共同支持大学生文明素质建设的良好局面。

⑵实践教育平台。2012年初,教育部等部委联合颁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文件指出“坚持理论学习、创新思维与社会实践相统一,坚持向实践学习、向人民群众学习,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必由之路”。宁波地处东部沿海发达城市,为大学生的实践提供了广阔的平台。浙东文化学术传统中的“知行合一”观念也蕴含丰富的实践教育意义。在甬高校大学生普遍具有参与社会实践的热情,通过社会实践大学生能更好地认识社会、了解自我。在甬高校应该注重学生的职业素养教育,为大学生创造实习实训的条件,建立实践基地,在实践中融入文明素质教育。

第9篇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学生;和谐寝室;构建

大学生作为未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其成长成才和高校的培育环境密不可分,而高校寝室作为大学生日常生活、学习的重要场所,在大学生成长成才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寝室这一思想政治教育新途径,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大学生和谐寝室关系的构建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及其对当今高校和谐寝室关系的构建的指导意义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

2012年11月,党的十报告指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以为指导思想,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坚持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坚持社会主义荣辱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公正为先,以和谐为基,以民主为魂,以人本为源,以文明为柱。

2、令人堪忧的高校寝室关系现状

目前,高校寝室人际关系存在着不和谐的现象。笔者在走访某师范大学学生寝室的过程中,通过问卷调查发现,部分寝室关系比较和谐,和谐的寝室关系不仅为寝室争取到相关荣誉,如校“文明寝室”荣誉称号;而且寝室成员的个人成长也相当好,如同寝室四名同学都考上名校研究生,同寝室四名同学均在500强公司就业等。但也有部分寝室存在着不和谐的因素,笔者通过分析,他们存在共性的现状:如寝室人际关系淡漠、寝室突发性冲突、寝室成员矛盾难以调和等。在走访中,有些寝室出现矛盾,往往是“四个人建立一个群组,同在一个屋檐下互不说话,只靠网上交流”。这些现象在学生大一时比较少,到了高年级问题凸现出来。男生寝室和女生寝室人际关系不和谐现象在数量上和特点上存在差别,表现在男生寝室成员矛盾少于女生;二者处理矛盾的方式不同,女生更倾向于采取“冷暴力”解决问题,男生则会出现吵架甚至打架来解决。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高校大学生和谐寝室关系的构建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首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高校开展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我们在全社会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离不开高校的推动。大学生作为当代青年中的优秀分子,承担推动祖国未来发展繁荣的神圣使命,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更应做全社会的表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当前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契合紧密,是开展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

其次,高校和谐寝室关系的构建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谋而合。高校学生寝室关系的好坏,不仅关系到学生的健康成长和个人发展,而且是衡量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标准,更关乎校园乃至社会的和谐稳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文明、和谐”,这和高校学生寝室的建设目标完全一致。

再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高校和谐寝室关系的构建更有利于高校育人功能的充分发挥。笔者所工作的高校倡导“三全育人”新理念,即在全校范围内实现全员、全过程和全方位育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全体教职员共同的工作目标,对学生的教育和培养工作贯穿于学生在学的始终,倡导多途径、多层面育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于指导“三全育人”工作,更有利于内化学生和谐寝室关系构建的实践。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角下有效推动高校学生和谐寝室关系的实践

当前高校学生寝室存在诸多不和谐因素,这与家庭教育模式、“90后”大学生个人特质、学校的管理方式和水平、社会风气和评价体系等诸多因素密切相关。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寝室,可以从工作队伍建设、创新载体、搭建教育平台、推动校园文化建设等多方面开展工作,创新学校管理模式,营造良好校园氛围,建立“校”“家”“生”三位一体的工作模式,共同推进高校和谐寝室关系的构建工作。

1、高校学生寝室不和谐的成因

首先,“90后”大学生成长的家庭环境造就了其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特质。当前,大学生中多数为独生子女,他们是整个家庭的中心,长期的家庭成长环境造就他们以自我为中心,过分注重个人兴趣爱好和需要的满足这一特质。他们个人主义观念十分强烈,而集体意识淡薄。一方面,他们表现欲强烈,敢想敢做,积极表现自我;另一方面,他们很少顾及他人感受,许多大学生对他人缺乏必要的理解与同情,不能够站在他人的角度看问题。这就造成在寝室集体生活中,成员关系淡漠,大学生孤独感强烈。

其次,社会风气和评价体系的异化作用。当下我国处于社会转型的重要时期,社会上的不良风气也会影响看似平静的校园。大学是社会的缩影,在大学,同学之间的友谊不再那么单纯。如在涉及考研、就业这种关系切身利益的事情时,很多同学暗自努力,大家的交流也会减少。一旦涉及个人利益,寝室成员之间竞争加剧,矛盾凸显。作为“90后”的大学生,社会对他们的认可度不高,他们作为独生子女同时面临家庭的厚望和社会上激烈的竞争环境,他们压力巨大,心理脆弱。一旦出现矛盾,往往急剧激化。

再次,学校管理模式和管理手段不够完善。在很多高校,学生寝室硬件上了台阶,但其管理水平尚处于较低阶段,学生没有选择住宿地点的自,管理模式单一,缺乏有效的管理机制,管理队伍不完善,出现寝室矛盾时不能及时处理,这些都是造成寝室关系不和谐的间接原因。

2、通过“四结合”,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寝室,构建高校和谐寝室关系

第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高校学生社区工作模式创新相结合。良好的学生寝室管理机制是构建高校和谐寝室关系的重要保证,坚持创新工作模式意义重大。笔者所工作的高校近年来推行学生社区网格化,大力推进“数字化”社区工作模式。具体表吸在“数字化”迎新与新生入学教育。学校专门成立领导小组和工作组;开发网上报到系统,鼓励新生自主报到;搭建在线学习平台,引导新生自主学习;打造数字化校园,启迪数字化人生。数字化工作模式使得学生能够实现网上报到、网上选寝室床位、网上学习,方便快捷,而且学生的自主性大大增强,这一工作模式的创新有效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到学生自助服务、志愿者结对帮扶和学生网上自主学习中,为构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长效机制奠定了牢固基础。

第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高校学生社区工作队伍建设相结合。高校和谐寝室关系的构建离不开一支高水平的管理队伍。应当积极探索社区辅导员――楼栋长――楼层长――寝室长四级管理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选拔一批责任心强、综合素质高的学生组成“楼栋学生管理委员会”,加强对寝室的管理。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骨干力量,理应在学生宿舍社区化建设中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辅导员入住学生宿舍已成必然之趋势,这就为学生宿舍社区化建设提供了重要的人员配备。

但目前在学生宿舍社区化建设中,专职的社区辅导员配备尚不完善,缺乏专门从事社区工作的专业人员。笔者工作的高校做了一些有益尝试,值得其他高校借鉴。首先,学校选拔了一批素质过硬的社区辅导员,形成一支强有力的社区工作队伍。其次,打造社区工作平台。学校在基础条件较好的楼栋试点,专门开辟了学生活动室,为社区辅导员工作的良好开展提供硬件支持。第三,形成合力,推动社区建设。依托社区辅导员、宿舍管理员和党员学生干部,形成三位一体的工作格局。在人才队伍培养上,需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武装他们的头脑,他们应当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寝室的宣传者和实施者。

第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高校寝室文化建设相结合。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软实力的灵魂、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点。高校是国家思想文化的高地,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础和先导,在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青年决定国家的未来,青年的价值观影响未来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高校作为青年学生成长成才的主要场所,是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阵地。高校学生寝室应当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开展系列文化活动,使之成为高校寝室文化建设的主要载体和有力抓手。寝室文化建设可以以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展开,比如开展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于文化活动,以寝室文化活动的“体”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魂”,力求以优秀文化活动的魅力吸引人、感染人、教育人。国内某些高校通过编排话剧、社团文化活动进寝室、寝室文化建设月等活动,吸引学生、感化学生、教育学生,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产生了显著的以文“化”人的了良好效果。

第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高校和谐寝室建设的实践相结合。高校和谐寝室建设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理论指导,同时建设过程本身也是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校和谐寝室建设需要优良的管理机制,更需要内化为广大学生服务。东南大学通过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教育实践学园和耕读园,以学生寝室为依托,成立七大主题学园,通过开展绘画墙、主题展板、志愿服务、劳动教育等多种活动,形成知情意行四位一体的工作格局,达到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和自我教育相融合的良好效果。高校和谐寝室的构建可以通过有形载体和无形载体的有机结合,以服务来育人,建立长效机制,达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构建高校和谐寝室二者有机结合共同推进的目的。(作者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基金项目: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科研项目(思政专项)

参考文献:

[1]衣庆泳.对话大学生寝室人际交往问题[M].中国文献出版社.2014年1月出版.

[2]陈芝海.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研究[M].光明日报出版社.2013年4月出版.

[3]郑承军.理想信念的引领与建构:当代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年11月出版.

[4]杨晓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的基本问题研究[M].人民出版社,2011年5月出版.

[5]罗国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核心价值体系研究[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12月出版.

[6]杜杰,管祥兵.大学生良好寝室文化的教育功能及其建构[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2):61-62.

[7]林晓.大学生寝室和谐人际关系的构建[J].高校辅导员学刊,2009(2):50-53.

[8]刘军,程毅.大学生寝室矛盾化解与人际关系重建[J].教育理论研究,2009:151-152.

[9]刘春雷,李铁镔.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影响因素及应对方式的调查研究[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1):81-84.

[10]李忠军.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的重要作用[J].文化纵论,2012.9:58-61.

[11]熊晓春,韩菁.关于高校寝室文化建设的思考[J].江西教育科研,2007(6):47-48.

第10篇

关键词: 师德建设 综合素质 师生关系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大计,师德为本。高校师德师风建设就是学习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人是社会发展的主体,以人为本是教育的本质所在,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最终目标。以人为本是科学的教育观,高校坚持以人为本就是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让学生深切地感受到以人为本的关爱。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每一个学生都是不同的个体,来自不同家庭及社会环境。高校是大部分学生学校生活的最后一站,他们最终会从这里走出校园、走向社会、走向每个不同岗位,影响甚至改变我们的社会及生活。我们应该尊重每个不同的个体,仔细聆听他们的心声,发现他们的渴求,发掘他们的潜能,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最终实现自我价值。如何才能做得更好?这是需要我们反复思考的重要问题。

从一名专业教师角度出发,我所理解的师德师风就是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及其表现出来的思想和工作作风,包括对政治的关心和了解、对职业的热爱和投入、对同事的团结和合作、对学生的尊重和爱护、对学术的严谨和进取,以及对自己的要求和自律等综合状况。爱国守法、敬业爱生、教书育人、严谨治学、服务社会、为人师表是高校教师最基本的要求。

加强教师教风建设是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工作的核心。教风、学风、校风是一个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统一体。教风对学风起主导和决定性作用,教风与学风的互动融合形成良好的校风,因此,教风和学风是校风的基础,而教风是高校学风、校风建设的关键。在高校,教师是学校办学的主体和依靠,同时是从事教学和科研的主力,教师必然在校风、学风建设中起主导作用。教师良好的教风对学生形成良好学风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对学生智慧、意志和情感全面发展起到极大的导向作用。必然要求教师自身有良好的综合素质,如渊博的知识、高尚的人格、敬业的精神等。教师师德直接关系我国广大劳动者尤其高级人才的培养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高校教师应秉持教书育人的基本观点,既传授专业知识又注重学生品德培养,对学生学习严格要求,培养严谨的科研态度和扎实的工作作风,有基本的科学素养;在科研工作中不弄虚作假,在论文写作中杜绝抄袭。

我作为一名普通的高校教师一直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全面认识人、关爱人、教育人、尊重人,开发人的心智,提升人的道德水平,追求对人本身的关怀。同时注重师德建设,落实师德师风规范,认真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热爱教育事业,维护学校利益,关心集体,自觉提高思想道德修养,为人师表、爱岗敬业,积极探索并遵循教育规律,严谨治学。自觉肩负起“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努力以高尚师德、优良师风、人格魅力、学识风范教育和感染学生,做青年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工作之余不断努力学习,强化政治意识,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高专业水平和业务能力,认真履行教师职责。日常生活中尊重领导,关心学院改革发展,认真做好本职工作,为学院发展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团结同事,乐观开朗,尊重老同志,关心爱护年轻人,积极参加工会和学院组织的各项活动。

班主任和专业老师也要勤于学习,掌握一定的心理学知识,这样更有利于和学生沟通交流。班主任和学生相处时注意把握“尺度”。教育学生时做到以情感人、以理服人。既不能太过严厉而使学生望而生畏,不敢接近,又不能和学生毫无距离感,无原则地放任学生自由,教师应该站在较高水平关注学生的思想和学习动向,正常情况下不需过多干预,必要时及时提供帮助。对学生既严格要求又关心爱护,不仅关注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还关心他们的思想问题,乐意同学生谈心、交朋友,用自己正确的人生观和丰富的人生阅历影响他们的思想,传播乐观、积极向上的正能量。同时牢固树立服务于学校教学、科研活动的观念,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树立广大教师的良好形象。

我主要承担本院《食品分析》、《食品化学》的教学及实验教学工作及其他实验课教学工作,承担毕业生的毕业论文指导及管理工作,负责食品分析、理化检测实验室的日常管理工作,本科实验常用仪器的养护、维修工作。辅助其他老师的科研课题工作;培养、帮助年轻教师做好实验教学工作。完成实验中心档案资料的分类整理及领导安排的各项工作。教学工作中有强烈的服务意识,突出学生的主体性。一切为了学生,关心、爱惜、尊重、理解学生,始终保持同学生的良好关系,竭尽所能地满足学生的合理需求。热爱学生,通过言传身教和良好品德影响、启迪和感化学生。我在具体教学工作中发现由于长期以来的应试教育侧重于“填鸭式”课堂教学,教学中以提高考试成绩为目标,偏重智育而忽视德育、体育、美育及劳动教育,偏重知识的累积而忽视学生认知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尤其忽视对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影响学生潜能、特长的自由发展,进而阻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我在实验课教学中改革教学方法,让学生课前预习实验内容,分组准备实验,通过提问启发学生主动思考,在实验课课堂上让一个小组的学生当场讲解部分实验内容,其他同学通过提问、补充、总结等方法完成完整的实验课讲解,提高学生兴趣,调动广大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最大限度地引导他们发挥潜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以最大限度地实现他们的全面自由发展。对于我指导的毕业论文及“SRP”项目的同学,我经常带领他们探讨实验内容,一起做实验,出现问题后每位同学都要独立思考,提出见解,然后小组同学交换意见进行讨论,改进试验方案等。在完成实验的过程中师生进行思想交流,尽可能帮助他们排解烦恼,不知不觉中我赢得了学生的信任,团队每位同学都学会了宽容、合作、谦让,增进了同学间的情谊。

今后除了专心教学工作、教书育人外,我也不忘继续学习,提高自我,提高科研能力,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综合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金丽荣.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优化高校教师队伍[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0,28(3):109-110.

第11篇

关键词:国防教育;成功素质教育;关系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高校国防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以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为核心的国防思想和观念的教育;关于军事科学、国防科技、国防法规、国防历史等方面的知识教育;以轻武器射击、战术三防、地形学为主的军事技能教育;以《内务条令》《队列条令》《纪律条令》为主的行为养成教育。”成功素质,是指实现成功目标所必备的优秀素质,与成功目标无关或关联不大的素质,哪怕是优秀素质都不是成功素质。

通过对古今中外成功人士的研究,成功素质的外延包括五大体系,即:观念体系,包括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和敬业精神、拼搏精神、创新精神等;品格体系,主要包括人格、道德、诚信、毅力、性格、风度、气质、修养、心态等;方法体系,主要包括思维方法和操作方法等;能力体系,主要包括领导、组织、管理、观察、分析、表达、协调、沟通、应变、公关、体能等;知识体系,主要包括专业知识和非专业知识。在成功素质的五大体系中,观念体系是核心体系。由此可见,不是知识决定命运,而是素质决定命运。这是推行素质教育的充要论据。

成功素质教育的涵义:“成功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成功素质为教育目标的一种教育思想或教育模式。成功素质教育不是素质教育的新类别,从根本上讲,成功素质教育仍属于素质教育的范畴。”成功素质教育要求高校必须以学生为本,学校的一切活动、一切工作,最终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成功素质。成功素质教育鼓励学生张扬个性,认为通过高考进入大学的学生没有差生,只有学生个性的差异。考进重点大学的学生不一定能成功,一般院校的学生不一定不能成功,学生成功与否关键在于教育,准确地说,在于教育者和培养模式。

从以上两种教育方式的内容可知,高校国防教育与成功素质教育既有共性,也有个性;既有区别,又有内在关联,二者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

一、国防教育是成功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第13条指出:“学校的国防教育是全民国防教育的基础,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在这一条例的规范下,国防教育通过“军事理论课――集中军事训练――经常性国防活动”的三位一体化教育,将成功素质教育的五个方面予以展开,特别是在观念素质、品格素质和能力素质方面,更是集中进行了强化。

1.国防教育是强化大学生观念、道德品格教育的必要载体

在高等学校开展国防教育,能通过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以民族国家的利益至上而献身一切的思想境界。国防教育还对提高大学生的道德品格和行为规范起到潜移默化的渗透作用。通过军事训练的管理与教育,对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克服极端个人主义,强化纪律意识、克服散漫行为,培养友好协作观念,养成文明礼貌行为习惯,克服不良行为和生活方式,提高大学生道德品格,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2.国防教育是强化大学生体能素质的有效途径

军事技能训练具有很强的体能和运动技能的锻炼功能。集中军训期间不仅使学生掌握了基本的军事技能,而且有利于学生锻炼体魄,增强体质,促进身体的发育。能对学生身体的柔韧性、稳定性、灵活性、协调性等身体素质的提高起到很好的作用。

二、高校国防教育是实施成功素质教育的特殊手段

由于国防教育的组织性、纪律性极强,受教育者必须承受来自组织者、团队、同学乃至自身的理性约束。因而,它是一种较为特殊的成功素质教育方式,具有很强的综合“育人功能”。

1. 高校国防教育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

军事斗争的对抗性、残酷性、复杂性要求了军事思想必须要有创造性。而创造性思维正是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源泉和动力,是成功素质教育的核心。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角度出发,结合信息化战争特点,进行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训练,引导学生在学习中思考未来战争的发展趋势,充分调动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从而更加完善学生的智力结构,最终通过国防教育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2. 高校国防教育有利于加强大学生综合分析能力

从传统的《孙子兵法》到当今的“西典军校”,当大量的谋略学与《孙子兵法》相结合,并吸取当今西方以及现代社会的先进思想与实践,形成中国独有的谋略学。学习中国独有的谋略学,有利于大学生开拓认知渠道,丰富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触类旁通的综合分析能力。

3. 高校国防教育有利于大学生理论与实践、观念和能力的结合

高校国防教育既有丰富的理论知识传授,又有很强的实践操作科目,能使青年学生在理论与实践的密切结合中发展智能,提高军事技能。军事训练强调观念和能力要结合,其中要求大学生参加军事训练过程中以军事技能操作为主要内容,提高大学生实际操作能力,掌握军事动作,形成军事技能。这种把理论内化为实践的成功素质教育,提高了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是其它素质教育方式所不能替代的。

三、成功素质教育是指导高校国防教育的可靠的理论基础

经过多年的成功素质教育活动,从理论上研究到实践上的探索,成功素质教育已经形成较为完备的理论体系和切实可行的操作方式,这就为国防教育的实施提供了可靠的思想基础和价值平台。国防教育要以成功素质教育作为指导思想,把成功素质教育贯穿国防教育始终,在课程设置、学术活动等方面体现出成功素质教育的色彩。

1.成功素质教育有利于克服高校国防教育中的一些偏差

在成功素质教育这个标准的比对下,高校国防教育在某些方面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例如:军训过程中因课时较少而盲目追求近期效果,满足于走过场;教育目标上较为狭隘,只是看重是一次军事训练、国防意识的培养;教育层次上内容较浅,缺少针对性和目的性;以课程教学代替国防教育,以知识考试代替精神升华的应试教育方式等倾向。要解决上述问题,就要从高校国防教育的价值观入手,将“入学――军训”的即时教育延展到“日常成功素质教育”和“终身机制”层面,强化国防教育成果,拓宽教育内涵,提升高校国防教育层次,建立基于成功素质教育的高校国防教育体系。

2.成功素质教育对高校国防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当今世界,激烈的竞争对人的全面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而对高校国防教育也不例外。高校国防教育除了对受教育者进行军事理论教育、军事训练外,还应该着重强化品格素质教育。因为“第一流人物对于时代和历史进程的意义,在其道德品质方面,也许比单纯的才智成就方面还要大。即使是后者,它们取决于品格的程度,也远超过通常所认为的那样。”要设置一定的难度和障碍,并且加强劳动教育和训练,以此磨练意志,进而塑造其精神品格。最终成为善于面对困难,敢于迎接挑战的祖国建设者和保卫者。

3.成功素质教育有力地推动了高校国防教育的创新

创新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国防教育的活力源泉。成功素质教育给高校国防教育的创新提供了广阔的基础和全新的视角:方法体系,主要包括思维方法和操作方法等能激发人的形象思维和直觉思维,丰富人的想象力;知识体系,主要包括专业知识和非专业知识为人们提供正面和反面的经验教训,揭示科学发展的规律,可以在创新的路上少走弯路;观念体系,包括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等能够使人在错综复杂的的科学问题面前,把握事物发展的规律,为科学技术研究提供了多重思维方法;品格体系,主要包括人格、道德、诚信、毅力、性格、风度、气质、修养、心态等是人们确立人格、气质和修养的基础,为可持续创新所遇到的困难和挫折提供了继续前进的动力。

四、军事理论课程的考核测评应贯彻成功素质教育理念

军事理论课如何适应成功素质教育的要求,这不仅是军训发展和军事后备人才培养训练的制约因素,也是成功素质教育的重要问题。因此,按照成功素质教育规律深化军事理论课的考核及教学方式的改革,不仅有助于推动学生军训按成功素质教育要求进行系统改革的进程,而且更有利于提高军事后备人才选拨与培养。

1.考核必须强调对学生成功素质的发展性测评

成功素质教育比较看重人的素质的可塑性。军事理论课考核也应该着眼于对学生的基本素质的培育和质量测评,建立与教学内容一体化和成功素质相配套的,评价与反馈相结合的学生基本素质考核测评体系。这里有两点必须注意:一是学生的素质是不断变化的,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变迁,测评标准也在变化;二是只有学生个性的差异而显出不平衡,发展评价也本着效力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努力保持测评标准的动态性平衡。

2.考核必须从成功素质教育的五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全面测评

成功素质教育五个方面的内容是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这就要求考核必须着眼于对学生素质全面的测评、综合考评,是军事理论课对学生素质的层次、类别、形态等方面的全方位测评。

3.考核必须注重对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的测评

成功素质教育认为,学生素质的高低,不能仅用知识来衡量,知识只是成功素质的一个方面。对学生的测评,不仅要测专业素质,还应测评学生的非专业素质。成功素质教育要求改革传统的考试模式,从单纯注重测试知识向测试素质转变,特别注重对学生的非专业素质的测评。成功素质教育突破了传统的学生评价体系。成功素质教育认为,传统的评价体系,包括学分制在内从本质上说是应试教育(知识教育)的产物,它侧重于专业素质的测评,而忽视非专业素质测评。这就是有些学生在校专业成绩好,在社会上却无所作为;有些学生专业成绩差,在社会上却能成就大业的原因。实施成功素质教育,就必须建立与其相应的测评体系。成功素质教育首创"素质学分制",它包括专业素质学分与非专业素质学分两部分,这就建立起了学生在校学习状况和社会发展状况基本吻合的测评体系。军事理论课的知识学习不是目的,能把知识转化为能力素质才是成功素质教育的最终目的。在考核方式上,应形成考知识与考应用、考理论与考实践、考能力与考创新的模式,并注重这种模式转化的过程和结果。

总之,我们要以二者的共性为出发点,用成功素质教育的创新性全面深入开展高校国防教育;并要以二者的个性为重点,用国防教育的手段不断丰富、发展、创新成功素质教育体系。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下,冲破思维定势的窠臼,强化高校国防教育的价值观,开阔视野,与时俱进,使新时期的高校国防教育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参考文献:

第12篇

相关热搜:教育 教育理念

苏霍姆林斯基是前苏联伟大的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不仅对前苏联而且对世界诸多国家都产生过巨大的影响,其教育思想虽形成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今又观之,感慨甚多,看似“古老”的教育思想,纵观今日之中国教育,这些教育思想对改变中国教育现状存在的弊端具有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之所以有如此之说,究其根本原因,还是我国基础教育科学教育思想观念的严重缺失问题苏霍姆林斯基所倡导的德育与智力教育,恰恰是我国当前基础教育存在的重大漏洞,值得引起广大教育者和教育领导者的深思。

 

苏霍姆林斯基教育理论体系的核心内容即是强调实行对学生的个性全面发展教育,其主要教育思想是让学生实施“自我教育”的同时,要实施多方面的教育,诸如:智育、德育、劳动教育等,在其教育理论中,他尤其把道德教育视为基础教育的灵魂和核心,强调培养学生的信念和理想,健全高尚的道德品质,使学生具有崇高的道德理想其次。他的理论还特别强调智育这一重要环节,智育即“智力的教育”,其对智育的诠释是反对把填鸭式的课堂教育作为唯一的教学活动,“唯智也”苏霍姆林斯基对智育的诠释是不仅仅向学生传授书本知识,而是强调更重要的教育过程,他的这一理论比同时代西方的“形式教育论”和“实质教育论”都要站得高、看得远,也比‘传统教育论’研究得更透彻,理解得更全面。

 

他把智育具体拟定为四个方面;首先是通过传统教学使学生掌握、积累科学知识,这是智育的根本;其二是发展智力智力和能力的发展,是建立在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上的,没有牢固的基础知识会抑制智力的发展,二者协调配合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智力教育其三是培养智能。

 

即通过教学培养学生发展智力、掌握知识和进行智力劳动所不可缺少的技能、技巧与本领,也就是培养从事脑力劳动所必要的手段和途径苏霍姆林斯基教育理论要求培养的智能,既具有知识的成分,又具有智力的成分,还具有工具的性质培养智能这项任务,包含着全新的独创性的见解其四智育的核心思想是培养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这一理论的实现有两个必须的渠道,一是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另一个是科学知识与真理的掌握。

 

基于此理论,观今日之中国基础教育现状,令人堪忧。

 

首先是学校教育存在商业化的问题,个别学校教育存在道德教育的缺失,其结果是相当一部分学生存在唯利是图,寡情薄义的道德取向看似大学生人才云集,实质是缺失有用的真正人才,其后果是十多年的学校教育造成今曰就业艰难,缺少智力型,创造性的有用人才。

 

其次是国家经济建设发展的同时忽略了对教育的投人,而学生的学习卷人了高成本的漩涡,基础教育良莠不齐,滋生了教育的腐败,无形地对学生道德观念及教育形成了不良影响,乍看基础教育并没有被产业化,而实质上却出现了严重的商业化倾向。

 

再者我国教育资源分配严重失衡,城市与农村,学校与学校之间分三六九等,这些现象为教育腐败的生长提供了空间。

 

再者是基础义务教育面临的择校问题,看似平等,实则跟学生家长的权钱发生了不可逆转的关系,权钱决定了孩子能享受什么样的教育资源高校。虽不属于义务教育,但其招生意向在客观上影响和制约着基础教育的教学取向再次是应试教育成为了基础教育的主体,其道德、智力教育缺失,即使表面开设了这些课程,也只是停留在表象上,社会的各种不良现象、功利性的教育方式只会使学生正确的道德取向缺失、社会价值失落还有就是传统文化的缺失,媒体的引导从某些方面颠覆了学生的价值和道德取向,作为教育者我们应当承担起培养孩子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取向的责任,并使之走向科学发展的正途。

 

综上所述,中国教育严重的问题是:教育局部存在商业化倾向,道德教育相对淡化,应试教育体系急待整改完善这些问题的出现其关键是思想文化的缺失长此以往,中国教育将出现令人担忧的恶性循环局面!

 

回归到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理论,笔者认为我国当前教育极待拯救的问题是道德伦理的实质性教育,从孩子的教育初端开始,从小就让孩子树立科学的价值观和道德观,苏霍姆林斯基所倡导的公民道德基础,亦即从小滋养其良好的道德习惯,进而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感,从而树立坚定正确的道德信念,注重传统道德文化的学习,在德育教育中渗透美育教育,让学生认识美,在学生认识美的基础上培养美的情操、美的修养苏霍姆林斯基教育理论的核心就是道德教育,它决定了学生终身发展的方向,学性去影响学生的个性,意即以教生树立什么样的人生观取决于其育者自身的优秀去影响学生个性在青少年所受的教育,所以学生的发展与定型。

 

在教育中要形成公民必备的基本总之,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

 

道德修养和道德品质,具有正确理论在今日中国之教育现状下,的修养和品质的学生应该是热爱值得诸位教育者深思,他为教学习、热爱劳动、不自私而且考育事业。无私奉献的精神应该成虑别人的利益、富于同情心且具为我们广大教育者的崇拜图腾,有正义感。

 

其次是实施真正意义我们要呼唤摒弃利益至上的教上的智力教育,意即通过课堂教育回归学的方式使学生获得必须的基础知识,在此基础上发展智力,培毛毳教授,硕士毕业于湖养智能,进而形成科学的的世界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师从湖南观,使学生个性得到全面发展,师范大学朱咏北教授,中国音乐成为真正有能力的智者,而不是学院访问学者,从教二十余年。

 

如工厂复制般的平乏无能之人现任湖南涉外经济学院音乐学院再次要在教育过程实行劳动教育,钢琴教授,钢琴专业学科带头人,所谓劳动教育其宗旨是劳动过程湖南省钢琴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中进行创造性的活动,让学生根专家库成员,曾任湖南省钢琴专据其兴趣爱好运用其智能,锻炼业委员会郴州分会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