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银行工作发展前景

银行工作发展前景

时间:2023-06-29 17:10:3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银行工作发展前景,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银行工作发展前景

第1篇

**(一)关于**银行创新发展问题

**1、关于经营风险的内控机制问题。因为银行业务本身就是一个大风险的行业。诸如资金流动性风险、信用风险、利率风险、外汇风险、管理风险、道德风险等。在这些风险中有些仅靠**银行是很难预防和控制的,有些则是通过内部严格控制可以预防、减少、甚至根本杜绝的。为了防止风险,必须学习借鉴外国银行的先进经验,建立起一套严格的内控机制,靠制度去约束行员行为。

**2、关于人事制度改革问题。过去是银行员工由国家统一招收调配,现在由银行自己招聘。因此,首先应明确**银行是自主经营的经济实体、员工利益寓于银行效益之中,银行效益要靠职工去创造。其次,要明确银行的内部分配应是“多劳多得、按绩取酬”,在激励机制上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实行荣誉鼓励和物质鼓励相结合,注重智力资本的报酬,鼓励员工去钻研新知识、新技术、新业务。

**3、关于业务拓展空间问题。应在原来业务的基础上为企事业单位工资,代收代缴费用,如:水、电、电话、有线电视、房租等,代售机票、车票、公交月票,代卖养老保险金、开办养老储蓄等,提供保管箱业务,外汇,提供信用证及担保等业务,银行应图谋通过国际化走出一条混合经营的路子。

**4、关于改革服务手段,银行服务电子化问题。信用卡、atm机、自助银行、电话银行、**移动电话银行、网上银行,这些先进技术和经营方式的应用,没有中央政策限制,但需要投入,需要人才,谁重视,谁就可以占有更多的市场份额,因此,应寻找跨越式的捷径,少走弯路,抢到领先的行列。

**5、入世意味着政府管理部门首先“入世”,政府首先入世意味着政府管理体制的改革要到位,越位的要还位,不到位的要到位,这就意味着政府管理职能实现转变,政府与银行也要重新建立新型的关系。把过去行政命令式的强求银行贷款,这些“看的见的手”缩回,还权与银行,留下充足的空间给金融企业,让银行按照国际惯例,市场运行规律,寻求最大的效益,让“看不见的手”发挥作用。政府只有在创造良好的环境上下功夫,做文章,这样才能达到银行既增效增规模又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双赢目标。

**(二)关于服务地方经济建设问题

**金融作为政府调控经济手段,是经济运行中的血液,在促进地方经济健康发展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金融中心地位也日益突出,得到政府部门、企业的广泛认识,金融创新发展,必然推进地方经济发展,金融业务拓展,必然提高经营效益双赢,因此,做为山区的金融业

,应从以下×××个方面积极做好服务地方经济工作

**1、拓展金融筹资功能。周宁作为一个山区县份,资金的融资渠道相对比较狭窄,对银行信贷资金依赖性大,所以金融要以入世为契机,加快融资体制改革,在发展间接融资的同时,扩大企业直接融资的比重,扩大信贷来源,大力吸纳社会闲散资金,运用多种形式的融资工具,加大融资总量,保证多种信贷资金的需要。

**2、櫪支持农业产业化进程,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櫩

****“靠山吃山”念好山经是山区县发展经济的特点,金融部门应积极支持发展县域特色农业,加大资金的投入力度,建好茶叶、花菇、魔芋、毛竹、药材、花卉、马铃薯、反季节蔬菜、水果等九大基地,壮大基地规模,并按照贸工农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的模式,扶持特色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形成几个有规模、有带动力、有发展前景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而金融企业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同时,建立自己广泛的客户群,使

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3、积极支持资源工业和私营企业的发展。xx县有丰富的电力资源,可开发装机容量×××万千瓦,**各种矿产资源品位高,贮量丰富,具有很好的开发前景和市场。金融部门应积极抢占这些优势,对这些项目的开发及时提供信贷支持。同时,还应继续支持企业摆脱困境,对重组后的企业,有效益的要在信贷方面予以支持,对新上的,要分析其发展前景,扶上马送一程。对xx在外的几千家个私企业和在工业小区的个私企业有效益、有发展前景、技术含量高的应在信贷上予以大力支持,简化手续,降底担保的门槛。在对企业进行信贷支持的同时,要充分利用现有政策,及时做好核销呆帐准备金的审查上报工作。

**4、积极支持基础设施建设。长期以来,由于投入不足,周宁的基础设施落后于经济的发展,特别是交通条件的滞后,成为制约当地经济发展的“瓶劲”。因此,金融部门应加大对交通、电信、城建、水电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的信贷投入,逐步完善周宁的各项基础设施,树立起周宁对外开放的良好形象,推进周宁高山一流县城建设进程。

第2篇

虽然近期房地产业面临系列压力,但在人才市场上,与房地产相关的专业,包括建筑、设计、策划、销售等人才需求仍然较旺。

随着国家和各地对基础设施投资力度的加大,建筑类和房地产专业毕业生就业前景依然乐观。

尤其是近两年来,路桥建设等相关专业开始升温,这使路桥规划人员变得畅销起来。用人单位表示,这主要与制造业升级换代及目前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有关。制造业升级换代急需补充新鲜血液,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则急需专业人才。

2、医学类专业特殊领域潜力无限

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将会有更多的私立医院,这使医学类专业的学生更为抢手。而且,由于人们工作、生活的压力不断增大,患病率也在增加,现有的医疗系统不能完全满足社会的需要,这就形成了医疗行业的卖方市场。所以,医学类专业人才将会越来越吃香。据有关部门分析,将来从事老人医学的人才将走俏,保健医师、家庭护士也将成为热门人才。另外,专门为个人服务的护理人员的需求量也将增大。

3、艺术类专业需求层次不断提升

传统的美术、音乐、表演等专业已经渐渐显露出就业面狭窄等问题。

传统艺术正与计算机技术、工业、建筑、管理等学科不断交叉,衍生出许多新的专业,这些专业也相应地成了近年来的热门。目前,广告设计、工业设计、建筑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公关策划、动漫制作、游戏策划、游戏设计等专业人才紧缺。

艺术专业正朝多学科综合的方向发展,实用艺术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不懂物理和建筑,就无法搞建筑、装潢设计;不懂计算机就做不出数字化影音作品。文化课严重缺失的“跛脚”毕业生就业压力必然不小。

4、财务金融专业顺应潮流

金融、金融学均为现代经济产物。古代主要是农耕、农业经济,主要是易货和简单的货币流通,根本不存在金融和金融学。如在中国,一些金融理论观点散见在论述“财货”问题的各种典籍中。它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最早形成于西方,叫“货币银行学”。近代中国的金融学,是从西方介绍来的,有从古典经济学直到现代经济学的各派货币银行学说。

就现在来说,金融专业在中国的就业主要在以下几个领域:基金公司、证券公司、银行。

5、电子商务专业发展前景好

电子商务通常是指是在全球各地广泛的商业贸易活动中,在因特网开放的网络环境下,基于浏览器/服务器应用方式,买卖双方不谋面地进行各种商贸活动,实现消费者的网上购物、商户之间的网上交易和在线电子支付以及各种商务活动、交易活动、金融活动和相关的综合服务活动的一种新型的商业运营模式。

电子商务专业学生毕业后可从事银行的后台运作(网络运作)、企事业单位网站的网页设计、网站建设和维护、或网络编辑、网站内容的维护和网络营销(含国际贸易)、企业商品和服务的营销策划等专业工作,或从事客户关系管理、电子商务项目管理、电子商务活动的策划与运作、电子商务系统开发与维护工作以及在各级学校从事电子商务教学等工作。

6、民航管理专业薪资待遇好

学民航管理专业薪资较高。近年来,我国民航业迅速发展,中国民航总局局长在全国民航工作会议上提出:到2020年,中国将再新增2600多架飞机,民航总局将投入超过5000亿的资金用于机场建设。

而民航业却存在着巨大的人才缺口,许多民营航空公司为此展开人才大战,高薪挖角。国内主流航空公司优秀空乘人员平均年薪在几十万元人民币,国外航空公司空乘人员的薪资水平更高。就民航管理专业学生就业情形来看,薪资普遍较高并受到用人单位的广泛好评。

7、电子信息类

电子信息类是一项新兴的高科技产业,被称为朝阳产业。根据信息产业部分析,十五期间是我国电子信息类发展的关键时期,预计电子信息类仍将以高于经济增速两倍左右的速度快速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it行业发展迅猛,电子信息类也成为了热门专业,未来的发展重点是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等产业;新兴通信业务如数据通信、多媒体、互联网、电话信息服务、手机短信等业务也将迅速扩展;值得关注的还有文化科技产业,如网络游戏等。此外,电子商务和互动媒体、数据库开发和软件工程方面的需求量也非常大。随着计算机和互联网日益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多个层面,发展前景相当大。

8、法律类

随着全民的法律意识逐渐在增强,企业的法律意识也在增强,合同化的概念深入人心,对法律专业人才的需求将会大大提高,法律类因此成为前景最好专业之一。在依法治国方略的背景下,从长远来看,法律类作为朝阳学科,其毕业生的就业大有发展前景。

由于政府部门对法学类毕业生的需求依然旺盛。法律类毕业生的就业前景非常广阔,做警官、检察官、法官、行政机关公务员;到大公司主管法律事务、做律师;到高校做法学教师;到研究所做法学研究者都是不错的选择。

9、物流类

物流是一个跨部门,跨行业的复合型产业,同时又是劳动和技术密集型相结合的产业,发展前景广阔。伴随着物流产业规模的快速扩张,物流服务观念的更新、技术的进步、客户需求的多样性,必然引发物流人才整体和多样性需求的持续增加。

随着我国在公路货运、仓储、海上搬运运输、船舶等方面进一步开放市场,我国的相关行业和企业与国外物流企业将开展全面合作。但是我国的物流教育仍十分滞后,造成了现代物流人才严重匮乏,使物流类人才已被列为我国12类紧缺人才之一。所以,物流类将成为未来发展前景最好的十大专业一。

10、外语类

第3篇

关键词:商业银行 人力资源培训 创新途径

自从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经济的全球化导致银行竞争机制更加激烈,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环境下保证经济效益的提高以及服务质量的完善,对于商业银行人力资源的培训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各商业银行应该根据市场的需要创新人力资源培养途径,把人才质量作为推动银行发展的重要途径。

一、 商业银行人力资源培养现状

人力资源作为商业银行发展的核心,对于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就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人力资源的培养现状来看,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

(一)缺乏健全的培训机制

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商业银行虽然明确银行的发展离不开人力资源的培养,但是在实际的培训过程中相关的培训机制并没有完善到位。首先,开展培训课程缺乏一定的计划性和系统性,更多的是对于员工工作技能的培训,对员工企业文化以及职业素质培训涉及较少。其次,商业银行目前采取的培训方式大多流于形式,没有将培训和员工的岗位进行结合,影响了员工培训过程中岗位价值的体现。另外,商业银行对员工开展培训缺少相应的反馈机制,多数企业重视的是培训过程,而忽视了培训结果的反馈,这样很多员工没有将培训内容落实到实际工作中。

(二)企业领导缺乏对培训工作的重视导致培训理念落后

加强人力资源的培训是促进企业发展的重要措施,但是部分商业银行看待事物比较表面化,认为对员工培训是一种短期内没有回报的投资,这种观念影响了企业培训工作的正常落实。即便是开展培训的企业更多地也是注重工作技能培训,并未举行提高员工职业素质能力的培训讲座,这种理念制约了员工对于企业文化的理解,在实际工作中缺乏良好的工作习惯。

(三)忽视了对员工职业生涯发展的关注度

目前商业银行对员工开展培训对员工的职业生涯发展关注度不够,尤其是处在关键岗位的工作人员,缺乏必要的职业生涯发展重视,导致很多员工对工作发展前景不明确,工作中缺少热情与积极性、进步缓慢,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银行的发展。

二、 加强商业银行人力资源培训的创新途径

加强商业银行人力资源培训创新途径是促进企业更好更快发展的措施,为了使人力资源更加满足社会的需要,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将培训模式与员工的岗位进行链接

培训是为了促进人力资源的进步,发挥人力资源自身最大潜力为银行获取经济效益。因此,开展培训模式应该结合实际,适应员工岗位的需求,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培训的重要性。在确定培训内容时,首先应该明确参加培训课程人员的岗位职责,了解处在当前岗位最需要的培训内容,根据这些内容选择培训材料才能使培训更具有针对性。同时,重视对员工职业生涯发展的指导,让员工有明确的工作发展前景,尤其是针对那些处在关键岗位的工作人员,他们对于商业银行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要通过培训提高他们的工作热情以及积极性,引导他们在工作中不断前进,为企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二)健全商业银行的培训激励制度

有相关研究证明,“一个人的能力获得肯定及鼓励后,他所创造的价值和财富会比平时高将近一倍”,可见激励对于一个人的成功具有很大作用。因此,作为商业银行的人事管理人员,应该重视对于员工的培训,并且在培训过程中加强对员工的激励措施,肯定他们在工作中取得的成绩。完善商业银行的培训激励机制,第一,要将培训作为一个内部的激励措施来执行,让员工明确通过培训不仅可以提升专业技能和专业知识,更能够在培训中获得晋升的机会,这样员工就能积极参与到培训课程中,通过自主学习得到领导的重视。第二,银行要把培训和员工的岗位考核、薪酬水平、职称评定以及干部选拔等挂钩,将员工能否顺利通过培训作为一项重要的考核标准,将培训作为业务管理的延伸,全面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增强培训效果。

(三)保障培训资金完善培训内容

银行对人力资源进行培训是一项长期的投资,银行应该根据企业发展的需要,加大对于员工的培训投资,建立专门的培训基地、为了提高培训效果配备现代教学技术。培训资金的落实需要科学的管理,商业银行必须完善对资金的管理制度,确保每一笔资金都用在对员工的培训工作方面。同时,银行还应该根据工作的需要不断完善培训内容,不仅要求员工具备较高的文化层次、扎实的理论基础,而且要求员工掌握与银行业相关的贸易、工业、财税等专业知识和管理知识,了解当前国际或国内的最新管理技术,全面提高人力资源的质量。

三、结束语

人力资源作为商业银行发展的核心,应该顺应时展的需要,不断通过培训完善自身的综合素质。同时商业银行领导为了企业的长期发展,要不断创新对人力资源的培训途径。

参考文献:

[1]段会杰.国有商业银行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当代经理人. 2010(21)

第4篇

内容摘要:消费金融公司的消费信贷与同级别的金融产品相比,在贷款额度、利率、还款时间、申请手续等方面既有优势也有劣势。文章认为同级产品的竞争、信贷风险的存在以及较狭窄的覆盖面,使得消费金融公司的发展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但总体上来看,由于我国经济预期良好、社会保障制度日趋完善、人们的消费观念转变、投资意识增强以及其自身的优势,使得消费金融公司在我国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关键词:消费金融公司 信贷消费 金融产品

消费金融公司是指经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立的,不吸收公众存款,以小额、分散为原则,为中国境内居民个人提供以消费为目的的贷款的非银行金融机构。首批获批的消费金融公司发起人分别为中国银行、北京银行和成都银行,这3家公司将分别在上海、北京和成都三地率先试点。2010年2月北银消费金融公司在北京成立,2010年6月中银消费金融公司在上海成立。消费金融公司主要为居民个人提供以消费为目的的贷款,但不包括房贷和车贷。消费金融公司作为我国的新生事物,其发展对于提供专业化消费信贷服务,扩大内需,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从而实现经济结构从投资主导型向消费主导型的有效转变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有利于丰富我国的金融机构类型,促进金融产品创新。本文主体由三部分构成,消费金融公司的信贷与其它同级信贷的比较分析,消费金融公司发展的制约因素和有利因素,在结束语部分得出结论,消费金融公司在我国的发展前景非常广阔。

消费金融公司信贷与其它同级信贷的比较分析

(一)与信用卡的比较

贷款额度。信用卡的信用额度差别很大,而消费金融公司向个人发放消费贷款的金额不得超过借款人月收入的5倍。还款时间和利率。信用卡还款时间各银行稍有差异。对非现金交易,从银行记帐日起至到期还款日之间的日期为免息还款期。在此期间,只要全额还清当期对帐单上的本期应还金额,便不用支付任何利息,但预借现金则不享受免息优惠。消费金融公司的还款时间要长一些,但不是免息的,其规定的贷款利率按借款人的风险定价,但不得超过同期银行贷款利率的4倍。

信贷过程。信用卡消费属于透支消费,就是客户先用自己拥有的额度进行消费,在规定的还款时间内再把钱还给银行,刷卡消费简便易行,而且消费什么不受限制;而消费金融公司的贷款原理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客户在进行消费时发现资金不够,到金融公司申请贷款,金融公司在核实贷款者信用记录后,将这笔贷款直接划给客户需要支付的商家,当客户在这个金融公司有过良好的贷款记录后再次贷款时,金融公司可以直接把资金贷给客户,由客户按照自己的需求将钱用于消费。

(二)与银行无担保产品比较

一些银行推出了“无担保、无抵押”的小额贷款,主要分为个人信用贷款和企业无抵押贷款,以供有需要的个人或者企业主自由选择。例如,渣打银行推出的“现贷派”贷款产品,这款产品对客户身份的要求是每月税前收入3000元,同时客户在央行信用记录良好,即可获得最高30万元的贷款,最长使用期限为4年。虽然其贷款额度较高,但是此类银行无担保产品一般对客户的收入有硬性规定,而且利率较高,年利率一般在7%-9%之间,还要收取一定的帐户管理费,且申请贷款手续复杂,等待时间较长。

消费金融公司的贷款对客户的收入没有硬性规定,客户只要信用记录良好,就可在短时间内获得贷款,手续简便。向消费金融公司申请贷款,仅需要提供贷款人身份证明和填写相关材料,即可现场办理,最短可在1小时之内完成所有审批手续。

(三)与典当行小额贷款比较

典当行贷款是以实物为抵押,以实物所有权转移的形式取得临时贷款的一种融资方式,它是金融机构贷款的延伸和补充。尽管其费率要高于银行同期贷款利率,但对于急需筹资的人来说,这不失为一种干脆利落的融资方式。典当行与消费金融公司都是小额贷款,但是典当行必须有担保或抵押,典当物品的范围包括金银珠宝、古玩字画、有价证券、家用电器、汽车、服装等私人财物。典当行一般按照抵押商品现时市场零售价的50%-80%估价,到期不能办理赎回的可以办理续当手续。典当行的最佳贷款期限是3个月,3个月的月息是9.6%左右;超过3个月,典当行会收取更多的费用。消费金融公司无担保、无抵押,消费信贷还款期更长,一般为1年,有的会更长一些。

(四)与小额贷款公司比较

小额贷款公司是由自然人、企业法人与其他社会组织投资设立,不吸收公众存款,经营小额贷款业务的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小额贷款公司的注册资本全部为实收货币资本,由出资人或发起人一次足额缴纳,它不进行任何形式的内外部集资和吸收公众存款。有限责任公司的注册资本不得低于500万元,股份有限公司的注册资本不得低于1000万元。单一自然人、企业法人、其他社会组织及其关联方持有的股份,不得超过小额贷款公司注册资本总额的10%。

消费金融公司最低注册资本要求为3亿元人民币或等值的可自由兑换货币,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10%。小额贷款公司贷款范围更广泛,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企业,贷款对象重点放在从事种植业(如蔬菜大棚)、养殖业、林果业、农副产品加工业(如玉米和果脯深加工)、农村流通业(如物流、运输业等)的生产者和经营者身上。消费金融公司所面对的人群主要是城市工作的中低收入居民,不面向农村居民和企业。

影响消费金融公司发展的因素

(一)消费金融公司发展的制约因素

同级信贷产品的竞争。与消费金融公司相比,其它信贷产品的优势在于信用卡简便,而且又有免息期、银行无担保产品贷款额度高、典当行小额贷款有3个月的最佳贷款期限、小额贷款公司贷款对象范围较广。消费金融公司面临如此众多的竞争对手,要想在小额信贷方面占领一定的市场份额,必须提高效率,不断创新,以增强其竞争力。

信贷存在风险。消费金融公司的经营无担保、无抵押,主要面向中低端客户群体。从当前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还没有形成完善的个人用户信用体系,尤其是中低端客户群体的信用很多情况下难以保证。消费金融公司降低贷款申请门槛是“双刃剑”,在方便了客户的同时,也将积累信贷违约风险。因此,从金融风险控制的角度讲,消费金融公司存在信贷风险,在实际运营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不良贷款。与此同时,消费金融公司还可以从事同业拆借业务,自身风险控制不当,也可能会把风险传递给其它金融机构。

覆盖面狭窄。消费金融公司所面对的客户群主要是城市工作的中低收入居民,广大农村居民不能从消费金融公司贷款,其客户群体的有限性限制了消费金融公司业务的拓展。随着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以及农民收入的增加,未来的消费金融公司融资的大门必将向农村敞开。

(二)消费金融公司发展的有利因素

经济发展预期良好。近几年,在扩大内需一揽子政策措施特别是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作用下,我国经济经受住了国际金融危机的严峻考验,率先实现了经济形势总体回升向好,经济增速逐渐加快,市场信心明显增强,今后我国经济必将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在经济发展良好预期的大背景下,人们的收入将逐渐提高、消费者信心指数大增、消费欲望增强、还贷能力提高,这些因素都将有利于消费金融公司在我国的发展,为消费金融公司的发展前景奠定了经济基础。

社会保障制度的日趋完善。消费金融公司的信贷消费是一种提前消费,用将来的钱圆现在的梦,除了要有经济发展良好预期的大背景以及个人收入稳定增加的预期外,还要有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不让人有后顾之忧。目前,在“以人为本”的理念指引下,党和政府更加重视民生,下大力气解决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直接相关的问题。作为社会的“稳定器”和“安全网”的社会保障覆盖网络不断扩大,社会保障制度更趋健全,“多层次、广覆盖、保基本、可持续”的社保体系基本成型并不断趋于完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底,全国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人数超过4亿人,再加上新农合8.3亿人,我国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覆盖面超过12亿人。我国已提前一年从制度上实现了对城镇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险全面覆盖。此外,全国城镇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23498万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12715万人,参加工伤保险人数14861万人,参加生育保险人数10860万人。2009年上述五项社会保险基金总收入15975.2亿元,同比增长16.6%;五项社会保险基金总支出12393.6亿元,同比增长24.9%。逐渐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为消费金融公司的发展前景奠定了制度保障。

人们消费观念的转变。消费观念是人们对待其可支配收入的指导思想和态度以及对商品价值追求的取向,是消费者主体在进行或准备进行消费活动时对消费对象、消费行为方式、消费过程、消费趋势的总体认识评价与价值判断。消费观念的形成和变革是与一定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及社会、文化的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改革开放前,我国还是一个以既无外债又无内债为自豪的国度,那时的“无债一身轻”,并没有让我们民富国强起来,反而一度面临经济崩溃的边缘;改革开放后,我国先是引进外资外债,继而年年发放大量的国债,国民经济建设因此得以迅速发展。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也使个人逐渐摒弃了自给自足、万事不求人等传统消费观念,代之以注重消费效益、注重从消费中获得更多的满足等新型消费观念。因此,信贷消费的观念在国家建设的示范作用下已经深入人们心中,信贷消费改变了固有的消费观念,建立了与时俱进的消费新观念。人们消费观念的转变为消费金融公司的发展前景奠定了理念基础。

人们的投资意识增强。随着我国经济市场化的发展以及资本市场规范化程度的提高,人们的投资意识越来越强,越来越多的资金投向股票、基金、债券或者是自己创业。当投资收益大于信贷消费利息时,便有人选择信贷消费,用自己手里的钱投资获取投资收益,这种理性的资金配置为消费金融公司的发展前景奠定了市场基础。

消费金融公司具有自身优势。与同级的信贷产品相比,消费金融公司具有自身的优势。相比信用卡,消费金融公司信贷还款期限更长;相比银行无担保产品,消费金融公司信贷更易申请,操作更简便;相比典当行小额贷款,消费金融公司信贷无担保、无抵押、还款期更长;相比小额贷款公司,消费金融公司注册资本要求高,股东实力更强,表明其抗风险能力更强。消费金融公司由于自身优势的存在,有利于满足消费者个性化、差异化的消费金融服务需求。

结论

消费金融公司作为我国金融产品的一种创新形式,有助于推动消费和拉动内需,符合我国的宏观经济政策目标。消费金融公司的成立,拓宽了个人融资渠道,方便了广大消费者,尤其是满足了年轻人、年轻家庭和中低收入群体的消费融资需求,对变革消费理念、培养社会信用观念、改善百姓生活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同时,促进了我国消费金融业进一步规范经营、快速发展,为整个金融行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国外的消费金融市场已达到成熟阶段,同时也期待更进一步的增长。虽然我国的消费金融公司成立不久,但国外的情况表明消费金融公司的市场很广阔。从我国的情况来看,有统计显示青年人对于婚庆、教育、旅游等消费金融重点业务有着旺盛的消费意愿。中国银行一份针对上海五大商圈35岁以下消费人群的调查也显示,至少有30%以上的受访者愿意接受信贷消费。据麦肯锡全球研究院2009年底的研究报告估计,到2025年中国将成为仅次于日本和美国的全球第三大消费市场,个人消费额将达到27万亿元,金融服务业尤其是消费金融发展的前景是无限的。因此,我国的消费金融公司的发展虽然受到一些因素的制约,但只要做好完善风险管理、提高运营效率、进行产品创新、搞好分销渠道和吸引目标客户,消费金融公司在我国的发展前景是非常广阔的。

参考文献:

第5篇

一、引言

个人理财业务是银行发展中的主要业务之一,它能够提高银行收入水平、推进银行业的发展。近年来,我国个人理财业务在商业银行筹集资金总额中的占比逐年上升,规模不断扩大,业务量也在不断提升。随着这个发展趋势,当前对个人理财产品的需求只靠传统的商业银行已得不到满足,因此,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如何在市场竞争中保持优势地位成为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中应解决的重要内容。

二、个人理财业务的概念

个人理财业务是指银行为个人客户提供的专业化服务。依照管理运作方式又分为理财顾问服务和综合理财服务。通俗的说,理财顾问服务就是指商业银行运用专业知识帮助客户管理资产,提供专业数据分析,并给客户相应的投资建议、以及介绍个人理财产品。而综合理财服务是银行得到客户的准许,依照双方事先商定的合同,对客户进行财产管理以及投资,此中的投资收益按照方式同享,投资风险依照商定方式共担。

三、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优势

(一)商业银行发展个人理财业务潜力巨大

我国银行业个人理财业务相当于他国来说开展得较晚,市场发展的空间较大。主要表现为:第一,商业银行是金融体系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在投资者和居民心中也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这两点使得商业银行能够更放心的开展个人理财业务。根据公众意见调查中心2012年上半年的例行调查显示, 96.1%受访者对银行在吸收居民个人存款方面所做的工作给予了较高的评价;94.3%的受访者是出于“对银行的信任”而决定将钱存入银行的;91.7%的受访者将钱存入银行是因为银行提供的“高品质的服务”。从大多数受访者的回答中可以明显看出,人们对储蓄在商业银行中的存款是放心的,由此可以得出,只要银行能够做好推广和宣传活动,个人理财业务的推广及产品的销售将不成问题。第二,商业银行能更好地结合自身的优势,在发展个人理财业务时联合其他的经营方如保险、期货、基金、证券等进行联合发展,这不仅有利于提高个人理财业务服务的质量和水准,也有利于其占据市场的优势地位。

(二)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风险相对较低

相对于一般的金融机构而言,商业银行在开展个人理财业务的过程中能够更好地满足高端客户的投资理财需求,能更好地吸引客户进行投资。其原因在于,国民经济不断发展,大部分居民的生活水平得到很大的提高。在生活水平有保障的前提下,大部分投资者会倾向于低风险稳定收益的投资理财产品。一般情况下,银行理财产品也有等级之分,不同行业、不同收入情况、不同风险偏好选择不同等级的理财产品。其中:第一级为PRI级极低风险等级,第二级为PR2级较低风险等级,第三级为PR3级适中风险等级,第五为PR5级高风险等级。除了最后一级的风险较高,其他等级的风险级别均较低,且第五级风险也略低于金融机构的风险。另外,银行具有较为丰富的资金储备,对于风险的抵抗和应对能力较强,能够减少投资者的投资风险,有助于保障投资者的投资理财收益。因此,对于大量投资者而言,愿意将自己的资金投放在银行个人理财业务中,而投资者数量的增加,也成为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优势之一。

四、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专业人才较为贫乏

各行各业要想得到更快的发展都需要高素质的专业人才,个人理财业务也不例外。有了高素质的专业人才才能够更好地推广和宣传本银行的个人理财业务,获得更多投资者的认可。但是通过对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从业者专业素质情况分析可以看出,不少从业人员对于本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具体范围了解不够清晰,对金融机构的个人理财业务范围也缺乏深刻地了解。在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相关的证券,投资,保险、基金,期权,期货等内容以及政策、法律法规方面了解也不够全面,这就导致业务员在为客户提供咨询服务时,难以得到客户的满意,最终导致业务难以推广。

(二)专业化服务能力还有待提高

新时期,坚持从客户角度出发是银行在个人理财业务方面得到发展的一项重要条件,要根据客户的需求进行理财产品的创新和设计。但从目前来看,个人理财业务在专业化服务能力却有待提高,个人理财业务能否获得客户的认可和青睐是由个人理财产品服务质量决定的[5]。这就要求银行能够对客户信息进行全面地搜集,包括客户的预期投资消费行为、经营和收入状况、个人偏好等,然后通过专业人才和专业操作对此进行专业的分析,最后帮助客户进行专业的个性化理财规划。近年来,各商?I银行虽然也在锲而不舍地设计新的理财产品,但所设计的产品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问题,其中最为严重的就是同质化现象。银行在设计新的理财产品时,只是在其他产品的基础上进行修改,没有形成富有客户个性化的理财产品,设计出来的产品当然也不能够吸引顾客,所以在综合性和专业性上均还存在较多的不足。

(三)理财产品单一

随着金融业的不断发展,个人理财业务规模也不断扩大,各银行均开展了属于自己的个人理财业务,银行之间的市场竞争压力过大。而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单一,产品大多用来给客户提供基本信息服务、办理贷款,客户收款及付账等,关于投资类的理财产品不够全面,各商业银行的个人理财业务也都主要以模仿为主,没有依照本身的特征,结合整理市场情况,设计出具有商业银行特色的产品及服务。

五、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的对策

(一)培养专业理财人员

从上文对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可以看到,当前我国商业银行专业理财人员数量不多,绝大多数理财人员只是单纯的介绍以及销售产品,缺乏专业的金融知识。银行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提高理财人员自身专业素质:第一,银行建立资格考核,增加银行理财业务的从业难度,丰富从业人员自身专业知识,利于我国理财业的发展。第二,安排理财人员之间相互探讨金融知识,增强专业能力。第三,开展个人理财业务培训课程,鼓励员工去国外学习交流,也可以自己组建一支专业化程度高的理财队伍。第四,加强国内外合作,引进其他国家的经验以健全我国银行业个人理财人员行业标准、职业道德。

(二)创新理财产品和服务

当前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种类单一,市场以及客户的需求得不到满足,而产品缺乏自身特色成为导致这一情形的重要原因。银行的当务之急是发展新的理财产品。首先,?y行在设计产品时不要只是复制加修改,要学会根据自身的特点,结合市场情况,设计出有本行特色的产品及服务。其次,商业银行可以和其他金融机构之间进行合作,虽然是不同行业,但双方互相提供建议与帮助,能够减少市场的竞争压力。客户不同,银行所提供的服务也应有不同之处。每位客户的行业,风险偏好,收入状况及消费情况都不尽相同,所以银行需要结合不同客户设计出具有不同特点的理财计划,推荐适合客户自身的理财产品。

六、我国银行业个人理财业务发展前景分析

根据本文的分析能够看出,我国商业银行在个人理财业务发展过程既有优势又有不足,未来银行业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前景如何成为了各银行特别关注的问题。事实上,以发展的眼光来看,我国银行业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前景总体上应该是乐观的,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一)不足分析

从银行发展个人理财业务的不足来看,银行业个人理财业务发展过程中的劣势主要为人才劣势、市场劣势以及业务综合性劣势,但是随着时间的不断发展以及银行业思想的转变,这些劣势和困难最终可以被克服。就目前我国专业学习的情况来看,财经专业已经成为了高校教育的热门专业,银行只需要对这些人才进行必要的专业培训,就可以弥补其中的人才专业性缺漏。而人才的配置对于创新产品理念和业务理念有着直接的关系,有助于提升银行的市场竞争实力,从而推动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更好发展。

(二)优势分析

银行业个人理财业务发展过程中,优势是客观存在的,如人们对银行的信赖以及银行的抗风险能力较强。未来随着金融行业的不断发展,银行的风险优势将会更加明显,人们对银行的信赖程度也会不断增加。因此,未来银行在个人理财业务发展中的优势地位会更加稳固。

(三)前景预测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未来个人理财业务市场将会进一步扩大,这对于减小银行的竞争压力、提升银行的个人理财业务量有着重要的积极作用,因此必然会有利于银行业的长远发展;最后,经济全球化现象也可以给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一个发展契机,银行可以通过与国际接轨的方式开展个人理财业务,实现自我更好地发展。

第6篇

关键词:商业银行;风险控制;温州

最近几年来,广发行温州支行的各项业务指标,特别是利润指标,以近乎每年翻番的惊人速度增长,而不良贷款率则以千分数计算,几乎消除了人所共忧的银行风险。具体来看,除了寻找有效担保等常规措施外,广发行温州支行在风险防范与控制方面采取了以下重在预防的几项措施。

一、强化风险防范意识

市场经济变幻莫测,各种市场风险防不胜防。商场上永远都有无限的商机,也总是存在着失败和陷阱,信誉再好的企业也有可能在一夜之间就倒闭摘要:广东发展银行温州支行稳健经营,为消除银行风险,主要采取了重在预防的一些措施。如强化风险防范意识,集中精力从内部消除各种风险隐患;构筑风险“防火墙”,形成一种整体防范的风险抗御体系;选择发展前景看好的“双优客户”和实行个人无限责任担保制度等。

关键词:商业银行;风险控制;温州。这都会加剧银行的经营风险,稍一不留神,就会导致巨大的亏损。“赚的是丁点的利差,亏的是巨大的血本”,这是商业银行高风险性的真实写照。银行风险无处不在,但也正因为风险的存在,才给予了市场弄潮者以获利的无限商机。对风险的克服会换得巨额收益的回报。

要确保银行经营的安全性,必须从点点滴滴、从一丝一屡做起,集中精力从内部消除各种风险隐患。为此,广发行温州支行一直坚持“一念之差,终生后悔”的行训,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的要求,全面实行贷款的五级分类制度,坚持风险防范的审慎原则,规范经营管理行为。

为了做到这一点,在对员工进行具体考核时,采取“双百分考核”。其中,目标指标一百分的覆盖面很广,可以反映各阶段业务发展的重点。质量指标一百分则偏向于平时不作计量的“软件”部分,重点放在呆帐、坏帐方面。“双百分考核”的考核内容比较全面,任何一方面的不足都可能会降低考核成绩,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业务的规范运作和稳定发展,并使员工树立“质、量并重”意识,可以规避各种短期行为和忽视风险控制的做法。

全行还坚持普及“两个数学公式”的教育。第一个数学公式是:100-1=0。在一次成功的金融经营过程中,以100代表最终的成功,但是如果出现了微不足道的细节闪失,用1来代表,就有可能抹煞所有的功绩,而出现血本无回的恶果。“1”的阴影在金融业务中无处不在,而且往往隐藏在不太起眼的细节之中。另一个数学公式是:99℃+1℃=100℃。99℃不是开水,但只有加上了最后关键的1℃,热水才能变成可供引用的开水。在具体的银行业务中,必须注重1的细节,才能最终由量变达到质变;只有把握住了最后的这个“1”,凡事才臻于完美。否则,如果存在一些纰漏,不能善始善终,那些没有最终完成的工作,可能存在大量风险隐患。

二、选择“双优客户”

商业银行在进行贷款项目评价时往往遵循“6C”标准:(1)品德(Character),指借款人的作风、观念、责任心及还款记录,如果品德高尚,一般不会故意拖欠贷款。(2)能力(Capacity),指还款人归还贷款的能力,如果具有还款能力,为了进行长期经营,一般也不会拖欠贷款。(3)资本(Capital),指借款企业的自有资本,当自有资本所占比重较高时,具有较高的偿还能力。(4)担保(Collateral),指借款企业有没有贷款的抵押品和其他担保。(5)经营环境(Condition),指借款企业所处的行业前景、宏观经济状况等,如果企业的行业背景较好,就会具有较多的利润空间,经营风险可以降到较低水平。(6)连续性(Continuity),指借款人经营前景的长短。应该说,上述标准是比较严格的,在具体实践中,要灵活运用加以取舍。

目前,温州中小企业近20万家,资金来源大部分靠民间借款。那些来自银行的借款很多是互相担保,经常出现因互保而引起的企业连环破产案例。如原温州的“明星企业”黎星眼镜厂的突然破产,就是受到其所担保企业的破产而拖累的。黎星眼镜厂破产后,老板携款外出,给其债权人、放贷银行和担保企业造成了很大损失。所以,银行在放贷过程中不能完全依赖担保,选择优质的诚信客户非常重要。

早在2000年,广发行温州支行就提出“双优客户”的概念。广发行温州支行明确规定,除了贷款企业应具备一定的生产经营规模、经济实力较强、财务状况良好、产品知名度高等特征外,还必须是“双优”企业,即优势行业中的优质企业。所谓优势行业,指企业所在行业的发展趋势良好,市场前景广阔。所谓优质企业,是指企业自身的成长性很好,发展势头不错。广发行温州支行在确定“双优”企业的时候,并不特别看重企业的规模,可能规模不一定很大,但其发展前景一定要看好。

温州中小民营企业的财务报表普遍不够真实,除了逃税避税等方面的考虑外,经营管理普遍的不很规范。在这种情况下,确定“双优客户”必须进行综合调研,不能仅凭其财务报表和外在表现。要真正的了解一个企业,必须通过各种非正式的渠道,通过上下游关系企业和同行业其他企业等的有关信息,来了解其资金需求状况和信用状况,会更加准确无误。

三、构筑风险“防火墙”

第一道防火墙是双人调查制度。广发行温州支行采取团队工作模式,在具体的业务过程中,一般是一个团队共同应对一个客户。在对客户进行考核时,采取客户经理的双人调查制度,一个主办,一个协办,都可以单独发表评价意见,但明确规定第一责任人,确立相应的处罚办法。负责对客户进行初步调查的信贷员或客户经理,要拿到第一手调查资料,一般要查看企业的财务报表,并实地考察企业的技术设备、厂房和工人等,核实报表内容,看帐实是否相符。还要根据当时的技术状况,对报表的真实性进行推断和定量分析。

第二道防火墙是统一管理信贷业务。本外币、表内和表外等所有授信业务全部由信贷管理部门一个口子对外,统一管理。信贷管理部门集中了大量富有经验的审查员,能够较好的遵循有关的规定和政策要求,客观的评估新客户的贷款风险。信管部门在审核了贷款评估报告后,独立出具审核意见,确定贷款的风险程度。一般把贷款风险分为一系列的等级,并加上类似担保系数等内容的权数。

第三道防火墙是贷审会主任轮流坐庄。广发行温州支行对于贷款实行贷审会制度,值班行长同时也是贷审会主任,轮流坐庄,全权主持贷审会工作。非值班行长则根据业务情况参与企业或项目的调查,也同时对前期贷款项目运作情况进行监测。这样,既起到了相互牵制的作用,防止因个人倾向而影响判断,也起到了经常从多视角把握贷款风险的作用,保证了贷款项目的公开、公正和公平。

第四道防火墙是贷款“首笔谈话制”。贷审会通过对新客户的贷款决议后,行长可以行使“一票否决权”,但行长没有审批权,无权对贷审会已否决的贷款申请“起死回生”。为令“一票否决权”不流于主观,相应实行“首笔谈话制”。在每家客户的首笔业务发生之前,行长都要与企业负责人直接谈话,通过了解企业负责人的个人情况和企业经营状况、技术状况和融资状况等,根据企业的经营特点进行金融业务创新。

第五道防火墙是形式审查。即使贷款审批通过了,在出款前仍然存在很多风险隐患,诸如抵押手续不全、合同填写不规范、抵押保险单据不符合规定等。一旦将来发生信用纠纷或信用危机,要诉诸法律的话,可能会造成银行败诉。为此,成立了放款中心,负责审核所有贷款文件在法律上的有效性,核对贷审会项目审批书的放款条件,检查贷款用途,起到了放款前最后一道关卡的作用。

第六道防火墙是贷后检查制度和专项稽核制度。客户经理要对所负责贷款企业的经营情况进行实时监控、跟踪。每月还要进行贷后检查和专项稽核,信贷业务部门至少每半年对每一个贷款企业和每一笔贷款进行详细彻底的清分,促使信贷人员及时掌握企业的有关信息,对贷款进行跟踪,掌握贷款的去向,监督客户根据贷款合同规定的用途使用,及时发现贷款的有关风险信号。一旦发生逾期贷款和不良贷款,要进行分析,划清责任,酌情采取适当措施。首先看是宏观方面的原因还是人为处置不当造成的。如果是人为原因,则要分清责任,调查失误所在,看放贷过程中有无欺诈行为。

四、实行个人无限责任担保制度

浙江民营经济发达,企业大多具有市场活力,产品适销对路,市场后劲较足。但很多企业的财务制度相对不够健全、产权不够明晰,仅从财务数据中银行是很难对其做出准确评价的。像这些企业,放弃,可能会失去一次机遇;支持,则可能会因为某些隐藏的问题而加大银行风险。

不少中小企业的注册资金少、账目不真实、企业主容易通过各种途径将企业利润或资金装进个人腰包,最终出现“公司负债高而企业主富裕”的现象。为了防止个人转移资产和金蝉脱壳,使银行贷款的回收落空,必须加强贷款的担保力度。如果企业老板个人不能负责,就不能贸然放贷。温州的个体私营企业老板往往都是家财万贯,由于地价、房价高昂、经营途径多,很多老板的家庭净资产都在千万以上,如果以其家庭财产作为贷款的担保,则按期还贷就有了保证。

因此,广发行温州支行对于很多中小民营企业的贷款实行了“个人无限责任担保”制度,即企业主要负责人除了要对其所持股份承担有限责任外,还需由其家庭财产对该笔贷款承担无限连带责任。这一制度有效地控制了企业主的脱逃风险,那些有能力、有信用的企业主们往往不怕接受这种“无限责任”的约束。与广发行温州支行有着信贷联系的庄吉集团、高邦集团和银星集团等知名企业的股东均在“无限责任”的条款栏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银企双方的联系日渐密切,各取所需,各自获得了极大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应斌.西方金融营销思想的演变及新发展.武汉:中南财经大学学报,2002,(1).

2.刘锦红,洪长礼.我国商业银行服务营销的探索与分析.江西社会科学,2004,(8).

第7篇

关键词:商业银行;风险控制;温州

最近几年来,广发行温州支行的各项业务指标,特别是利润指标,以近乎每年翻番的惊人速度增长,而不良贷款率则以千分数计算,几乎消除了人所共忧的银行风险。具体来看,除了寻找有效担保等常规措施外,广发行温州支行在风险防范与控制方面采取了以下重在预防的几项措施。

一、强化风险防范意识

市场经济变幻莫测,各种市场风险防不胜防。商场上永远都有无限的商机,也总是存在着失败和陷阱,信誉再好的企业也有可能在一夜之间就倒闭摘要:广东发展银行温州支行稳健经营,为消除银行风险,主要采取了重在预防的一些措施。如强化风险防范意识,集中精力从内部消除各种风险隐患;构筑风险“防火墙”,形成一种整体防范的风险抗御体系;选择发展前景看好的“双优客户”和实行个人无限责任担保制度等。

关键词:商业银行;风险控制;温州。这都会加剧银行的经营风险,稍一不留神,就会导致巨大的亏损。“赚的是丁点的利差,亏的是巨大的血本”,这是商业银行高风险性的真实写照。银行风险无处不在,但也正因为风险的存在,才给予了市场弄潮者以获利的无限商机。对风险的克服会换得巨额收益的回报。

要确保银行经营的安全性,必须从点点滴滴、从一丝一屡做起,集中精力从内部消除各种风险隐患。为此,广发行温州支行一直坚持“一念之差,终生后悔”的行训,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的要求,全面实行贷款的五级分类制度,坚持风险防范的审慎原则,规范经营管理行为。

为了做到这一点,在对员工进行具体考核时,采取“双百分考核”。其中,目标指标一百分的覆盖面很广,可以反映各阶段业务发展的重点。质量指标一百分则偏向于平时不作计量的“软件”部分,重点放在呆帐、坏帐方面。“双百分考核”的考核内容比较全面,任何一方面的不足都可能会降低考核成绩,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业务的规范运作和稳定发展,并使员工树立“质、量并重”意识,可以规避各种短期行为和忽视风险控制的做法。

全行还坚持普及“两个数学公式”的教育。第一个数学公式是:100-1=0。在一次成功的金融经营过程中,以100代表最终的成功,但是如果出现了微不足道的细节闪失,用1来代表,就有可能抹煞所有的功绩,而出现血本无回的恶果。“1”的阴影在金融业务中无处不在,而且往往隐藏在不太起眼的细节之中。另一个数学公式是:99℃+1℃=100℃。99℃不是开水,但只有加上了最后关键的1℃,热水才能变成可供引用的开水。在具体的银行业务中,必须注重1的细节,才能最终由量变达到质变;只有把握住了最后的这个“1”,凡事才臻于完美。否则,如果存在一些纰漏,不能善始善终,那些没有最终完成的工作,可能存在大量风险隐患。

二、选择“双优客户”

商业银行在进行贷款项目评价时往往遵循“6C”标准:(1)品德(Character),指借款人的作风、观念、责任心及还款记录,如果品德高尚,一般不会故意拖欠贷款。(2)能力(Capacity),指还款人归还贷款的能力,如果具有还款能力,为了进行长期经营,一般也不会拖欠贷款。(3)资本(Capital),指借款企业的自有资本,当自有资本所占比重较高时,具有较高的偿还能力。(4)担保(Collateral),指借款企业有没有贷款的抵押品和其他担保。(5)经营环境(Condition),指借款企业所处的行业前景、宏观经济状况等,如果企业的行业背景较好,就会具有较多的利润空间,经营风险可以降到较低水平。(6)连续性(Continuity),指借款人经营前景的长短。应该说,上述标准是比较严格的,在具体实践中,要灵活运用加以取舍。

目前,温州中小企业近20万家,资金来源大部分靠民间借款。那些来自银行的借款很多是互相担保,经常出现因互保而引起的企业连环破产案例。如原温州的“明星企业”黎星眼镜厂的突然破产,就是受到其所担保企业的破产而拖累的。黎星眼镜厂破产后,老板携款外出,给其债权人、放贷银行和担保企业造成了很大损失。所以,银行在放贷过程中不能完全依赖担保,选择优质的诚信客户非常重要。

早在2000年,广发行温州支行就提出“双优客户”的概念。广发行温州支行明确规定,除了贷款企业应具备一定的生产经营规模、经济实力较强、财务状况良好、产品知名度高等特征外,还必须是“双优”企业,即优势行业中的优质企业。所谓优势行业,指企业所在行业的发展趋势良好,市场前景广阔。所谓优质企业,是指企业自身的成长性很好,发展势头不错。广发行温州支行在确定“双优”企业的时候,并不特别看重企业的规模,可能规模不一定很大,但其发展前景一定要看好。

温州中小民营企业的财务报表普遍不够真实,除了逃税避税等方面的考虑外,经营管理普遍的不很规范。在这种情况下,确定“双优客户”必须进行综合调研,不能仅凭其财务报表和外在表现。要真正的了解一个企业,必须通过各种非正式的渠道,通过上下游关系企业和同行业其他企业等的有关信息,来了解其资金需求状况和信用状况,会更加准确无误。

三、构筑风险“防火墙”

第一道防火墙是双人调查制度。广发行温州支行采取团队工作模式,在具体的业务过程中,一般是一个团队共同应对一个客户。在对客户进行考核时,采取客户经理的双人调查制度,一个主办,一个协办,都可以单独发表评价意见,但明确规定第一责任人,确立相应的处罚办法。负责对客户进行初步调查的信贷员或客户经理,要拿到第一手调查资料,一般要查看企业的财务报表,并实地考察企业的技术设备、厂房和工人等,核实报表内容,看帐实是否相符。还要根据当时的技术状况,对报表的真实性进行推断和定量分析。

第二道防火墙是统一管理信贷业务。本外币、表内和表外等所有授信业务全部由信贷管理部门一个口子对外,统一管理。信贷管理部门集中了大量富有经验的审查员,能够较好的遵循有关的规定和政策要求,客观的评估新客户的贷款风险。信管部门在审核了贷款评估报告后,独立出具审核意见,确定贷款的风险程度。一般把贷款风险分为一系列的等级,并加上类似担保系数等内容的权数。

第三道防火墙是贷审会主任轮流坐庄。广发行温州支行对于贷款实行贷审会制度,值班行长同时也是贷审会主任,轮流坐庄,全权主持贷审会工作。非值班行长则根据业务情况参与企业或项目的调查,也同时对前期贷款项目运作情况进行监测。这样,既起到了相互牵制的作用,防止因个人倾向而影响判断,也起到了经常从多视角把握贷款风险的作用,保证了贷款项目的公开、公正和公平。

第四道防火墙是贷款“首笔谈话制”。贷审会通过对新客户的贷款决议后,行长可以行使“一票否决权”,但行长没有审批权,无权对贷审会已否决的贷款申请“起死回生”。为令“一票否决权”不流于主观,相应实行“首笔谈话制”。在每家客户的首笔业务发生之前,行长都要与企业负责人直接谈话,通过了解企业负责人的个人情况和企业经营状况、技术状况和融资状况等,根据企业的经营特点进行金融业务创新。

第五道防火墙是形式审查。即使贷款审批通过了,在出款前仍然存在很多风险隐患,诸如抵押手续不全、合同填写不规范、抵押保险单据不符合规定等。一旦将来发生信用纠纷或信用危机,要诉诸法律的话,可能会造成银行败诉。为此,成立了放款中心,负责审核所有贷款文件在法律上的有效性,核对贷审会项目审批书的放款条件,检查贷款用途,起到了放款前最后一道关卡的作用。

第六道防火墙是贷后检查制度和专项稽核制度。客户经理要对所负责贷款企业的经营情况进行实时监控、跟踪。每月还要进行贷后检查和专项稽核,信贷业务部门至少每半年对每一个贷款企业和每一笔贷款进行详细彻底的清分,促使信贷人员及时掌握企业的有关信息,对贷款进行跟踪,掌握贷款的去向,监督客户根据贷款合同规定的用途使用,及时发现贷款的有关风险信号。一旦发生逾期贷款和不良贷款,要进行分析,划清责任,酌情采取适当措施。首先看是宏观方面的原因还是人为处置不当造成的。如果是人为原因,则要分清责任,调查失误所在,看放贷过程中有无欺诈行为。

四、实行个人无限责任担保制度

浙江民营经济发达,企业大多具有市场活力,产品适销对路,市场后劲较足。但很多企业的财务制度相对不够健全、产权不够明晰,仅从财务数据中银行是很难对其做出准确评价的。像这些企业,放弃,可能会失去一次机遇;支持,则可能会因为某些隐藏的问题而加大银行风险。

第8篇

一、投资者关系管理的含义

有关投资者关系管理含义的界定和解释较多,全美投资者关系协会(NIRI,2001)对投资者关系的定义是:“投资者关系管理是指运用财经传播和营销的规则,通过管理向财经界和其他各界传播的信息内容和渠道,实现其相对价值最大化的一项重要管理工作”;加拿大投资者关系管理协会(CIRI)认为“投资者关系管理是指公司综合运用金融、市场营销和沟通的方法,向已有和潜在的投资者介绍公司的经营和发展前景,以便其在获得充分信息的情况下做出投资决策”;而根据我国证监会的《上市公司投资者关系工作指引》,“投资者关系管理是指公司通过信息披露与交流,加强与投资者及潜在投资者之间的沟通,增进投资者对公司的了解和认同,提升公司治理水平,以实现公司整体利益最大化和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的重要工作。”

综合已有的定义,投资者关系管理(IRM,Investor Relations Management)可以理解为上市公司的重要战略沟通工具,是强制性信息披露的补充机制,在保护投资者基本权益的基础上,运用营销手段,不断地向投资者介绍公司的财务状况、发展前景等,通过信息的有效沟通,实现股东价值最大化的行为。

对于上市银行来说,开展投资者关系管理有利于获得投资者对银行的支持与信任,持续增强投资者对银行的信心,为银行再融资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上市银行良好的投资者关系管理对于促进与投资者之间的信任,降低危机事件的影响是尤为重要的。

另外,自2011年起,各上市银行都陆续结束了股权禁售期,这意味着股东可以自由出售所持有的股票。如果解禁的股票大量被抛售,将对上市银行的股价大幅波动,会影响上市银行的资本市场形象。如果上市银行能始终保持与股东的良好沟通与协商,将会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出现股票大量集中抛售的情况,从而维持股价的稳定,并树立良好的资本市场形象。

二、商业银行开展境外投资者关系管理的挑战

(一)商业银行引入境外投资者的积极作用

1.改善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结构

公司治理结构的建立与完善要求商业银行具备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能力。引进海外战略投资者,尤其是拥有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丰富的管理经验以及经营业绩良好的国际一流金融集团,可以使商业银行尽快实现公司治理结构的改善。从目前国内上市商业银行引入境外投资者前后的变化来看,境外战略投资者在改进中资银行的公司治理结构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2.提升商业银行的品牌知名度

引入国际知名的战略投资者,还能提升国内银行业在国际上的市场形象,增强国内商业银行在海外上市与融资的能力,进而提升国有商业银行本身的价值。同时,引进境外投资者还有利于银行资本的扩充和发展,帮助商业银行走出资本约束的困境。

3.改进商业银行的产品和技术

我国商业银行创新的动力不足,商业银行开发新产品的能力有限。引入境外投资者,能够学习国外银行先进的技术,从国外丰富的金融产品中得到启发,从而提升银行产品与技术创新的能力。

4.人才的引进与培养

境外投资者在投资国内商业银行时,一般都会派出在经营意识和管理能力等方面都很优秀的高级管理人员参与银行的经营与管理,这有助于加强国内商业银行的人才队伍,学习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以及进行高级管理人才的培养,实现国际先进管理经验和经营理念的转移和转让。

(二)商业银行进行境外投资者关系管理的挑战

1.境外投资者的投机性问题

银监会的报告指出“有部分海外投资者进入国内商业银行缺乏长远战略目标,短期趋利性较强,有的因竞争利益冲突渐行渐远。”不仅引入战略投资者的预想效果没有达到,反而滋生了投机者的“寻租”现象。“战略投资者”逐渐蜕变为“战略投机者”。如何使境外投资者保持战略合作目标,是商业银行境外投资者关系管理的重要目标。

2.双方磨合期问题

境外投资者进入银行之后,从思想观念到整个经营环境都会有很多不适应,存在两种不同文化之间的冲突,从资本的结合到理念文化的融合需要一个很长的磨合期。这就需要处理好与境外投资者的关系,在实现理念文化融合的基础上,结成中外战略合作伙伴。

3.语言沟通方面的问题

语言沟通方面的问题使得境外投资者与国内商业银行的沟通成为难题,很难实现流畅交流。并且由于在许多情况下,一些资料不可能达到实时翻译,降低了境外投资者的知情度和与国内商业银行沟通的效率。

4.信息传递方面的问题

银行经营等方面的信息是影响境外战略投资者投资与否和制定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境外投资者对银行信息传递方面有很高的要求。但是由于国内银行在信息传递渠道、途径、方式等方面还不健全,尤其是国际间的信息交流技术还不完善,银行信息公开程度较低,并且投资者关系管理还处于起步阶段,导致信息传递和信息交流不畅通,影响了投资者对银行状况的评估。这些都将直接影响银行进行投资者关系管理的效果。另外,还需要注意,不同国家的投资者所关注的银行信息也不完全相同,“如美国投资者在关注财务数据外,多数注重战略、管理结构等长期效益;英国投资者更注重公司历史和员工激励等内容;日本投资者关注公司的理念和文化;香港投资者则注重技术操作,关注公司近期动向,对股价敏感。对这些差异给予适度关注,有助于上市公司根据自身股东结构特点妥善制定自愿性信息披露工作策略。”

三、商业银行开展境外投资者关系管理的现状与问题

第9篇

【摘要】在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过程中,证券公司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从多年来我国证券交易的现状来看,证券公司的盈利模式普遍比较落后,公司盈利过于被动,主要取决于市场行情。因此,证券公司需要根据目前的发展困境,结合国外的先进盈利模式,对原有的盈利模式进行积极的转型与创新,提高自身在证券市场的竞争能力,进而推动我国证券市场的大力进步与发展。

【关键词】证券公司;盈利模式;创新;转型

证券公司是证券市场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产物,并已经成为证券市场中不可缺失的一环。证券公司的盈利与否和股票市场的行情有着正比关系,过于依赖于市场行情,导致公司的盈利收到一定影响。及时的对盈利模式进行转型与创新,将会推动我国的经济发展与金融改革。

一、我国目前盈利模式转型的方法

(一)重构经纪业务版图

在证券市场日新月异的发展过程中,业务版图面临着重构的可能性。根据证监会的新规定,符合条件的证券公司可以在全国开设分支机构,证券公司根据自身的发展重点与未来战略规划自己决定分支机构的数量与开设地点。政策的变更是重构经纪业务版图的一大原因,体系完整、实力雄厚的证券公司可以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有着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二)投行业务的新产业链

投行业务的不断增加,使得产业链也在不断的完善。近年来,我国券商的投行业务体系主要是以客户为中心,向客户提供股票投资、金融管理、债权融资等方面的服务,由此形成一个不断完善的产业链。目前,我国的许多行业都有着进行产业整合的意向,众多企业合并重组,银行在这样的形式下对进行兼并的企业进行信贷的支持,吸引资本。

(三)资管业务的增加

新的资管政策中,产品由过去的审批制度改为备案制度,对原有的产品投资范围与产品结构等进行了重新的划分与规范,使得针对券商设计的各种理财产品不断的增加,新的基金发行规模也随之增加。

(四)政策扶持创新业务

融资融券业务自运行以来,是证券公司重要的业务之一。融资融券的一个特点是证券公司凭借该业务获得的收入与股市的行情没有太大的联系,券商获取的收益相对稳定,不受市场的过多的影响。创新融资融券业务,业务数量增加,利润逐步增长,融资融券未来的发展前景明朗。

股权质押业务是对融资融券业务的一次延伸,大型券商对该业务的需求更高,获取到的利润更多更稳定,是资本中介型业务中一个前景乐观的新业务。

资产证券新规定的。2013年证监会的针对证券公司资产证券化业务的新的管理规定,对证券公司在未来开展资产证券化业务的具体事项做出了具体的规定,点明方向引导证券公司的资产证券化工作迈向正规,使得证券化的资产范围进一步扩大,认可了很多的财产权利,也允许证券公司在资产证券化工作提供更好的双边服务。

新三板业务是资本市场得以发展的一大关键点,新三板公司数量在未来可能会实现很大程度的增长。国内目前的试点地区在不断的增加,配套的相关设施也在逐渐完善。

(五)发挥资本市场的中介作用

证券公司在金融业界有着重要的中介功能,资本市场的诸多交易必须依托证券公司来完成,证券公司在经营管理的过程中,与商业银行、信托公司、基金公司等金融机构有着密切的联系。就当前的情况来看,由于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使得我国证券公司在经营过程中无法充分发挥其中介作用,这就导致证券公司在一些目融资、企业并购中不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所以,证券公司必须不断加强资金能力,通过这种方式,不断弱化法律以及公司自身等不利因素对其产生的不利影响。就当前的情况来看,证券公司必须要将其工作的重点放在高流动市场的业务拓展中,并且要结合新型金融产品的开发,这样可以不断增强其资金能力,不断提升其在金融市场中的作用,进而推动其盈利模式的转型与创新。

二、价值链转型策略的具体分析

(一)改变内部价值链

证券公司过去的营销活动主要依靠通道的价值来吸引更多的投资者,通过赚取投资者的佣金来获取利益,证券公司在开展营销工作的时候依靠客户开户并进行实际的交易从而实现真正的价值。近年来通过交易获得的佣金在不断的减少,证券公司需要改变以往的服务方式,向增值服务与产品营销方式转变,这样可以改变企业的收入来源,获取更多的收入。

证券公司不可能永远凭借硬件设施保持在业界内的领先水平,更多情况下,一家证券公司的竞争能力高低取决于其的软实力,这也决定了一家证券公司的服务水平。证券公司需要有强大的内部团队,包括产品创新团队,市场营销团队等,可以提供有参考价值的研究报告,对市场条件做出详细的分析,并设计出有自身特色,使用价值高的产品。

证券公司要重视提高客户服务水平,不断的吸引客户,稳定用户基群,帮助公司设计新产品,分散成本,增加产品种类,提高市场竞争力,使公司的产品更为合理,适应市场需要,有效降低风险。

(二)建立外部价值链

在完成内部价值链的构建之后,还要对外部价值链进行建立。银行与证券公司的合作成为在当前经济发展过程中一件可以实现共赢的事情。与银行等金融机构进行跨平台的合作,改变过去银行与信托公司进行合作的情况,证券公司接受来自银行的资金委托,为银行制定资产管理计划,与过去信托机构的信托政策衔接,提高银行的资金管理能力,从而使银行可以更好的为其的投资用户提供服务工作。证券公司由此获得稳定的合作伙伴,完善了外部价值链。资产证券化经过几年的试点,已经成为一项常规的证券业务。业务的形态不再局限于过去的几类,而更多涉及到不动产等方面的形态。

三、结语

证券公司在证券市场的发展过程中有着重要的地位,推动我国的证券市场向更为完善与国际化的方向迈进,我们应该及时的认识到目前在证券市场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国外的先进经验,对我国证券公司盈利模式进行转型与创新。这对我国的市场经济发展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第10篇

【关键词】银行信贷;经济;资源;结构调整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是经营货币和信用的特殊行业。信贷资金的运行,对促进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以及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起着重要的作用。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市场优胜劣汰机制将增加企业经营的变数,加大银行信贷结构调整和风险控制的难度,本文拟就调整银行信贷结构,谈点粗浅看法。

一、强化优质贷款营销,实施开拓式调整

随着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的不断更新,倘没有开拓意识,必然要落后,如果固守原有的观念、视野和思路,按照传统的办法经营商业银行,信贷结构的调整必然会滞后于经济发展的大趋势,金融服务于经济、促进经济的功能作用也就难以发挥出来。从某种意义上讲,观念就是效益,思路就是出路。在信贷营销活动中应打破常规思维,改变思维方式,以一种全新的理念,从市场中寻找空当,从信息中捕捉商机,用全新的眼光和视角去拓展业务空间。

(一)瞄准市场,强化营销定位

根据国家产业政策的要求,结合区域经济布局状况,对优质客户和潜力客户贷款需求情况进行摸底和排查,细分客户市场,积极培育相互依托、互惠互利的稳定的绩优客户群。要做好市场调研和分析,明确市场营销目标和竞争对象,要对市场和客户动态情况进行分析研究,把握不同类别客户的需求和同业竞争态势,适时调整信贷政策,增强市场开拓的针对性,有的放矢,做好信贷营销。

1.要把贷款投放的重点放在对国民经济有重大牵引力的领域,加大对道路、交通、通讯、能源以及基础设施项目贷款的投放力度,扩大中长期贷款比例。对基础设施等固定资产项目必须增强内部运行机制和对外界的感知能力,深入细致地了解、分析当地经济情况,预测经济发展变化趋势,建立灵敏有效的信息网络。要与企业主管部门、综合部门及政府决策部门建立专人联系制度,通过各种方法、各种渠道了解当地固定资产建设和基础设施项目的情况,选择一些好的项目作为贷款的投资对象。要积极介入项目的前期工作,尤其要介入那些国家重点工程、环保建设的前期工作。对已经承诺的项目,要加快评估、审查和审批速度,加快发放进度。对一时难以完成评估的项目,客户又急需资金的,在上级银行允许的前提下,可以先注入流动资金贷款。对一些大项目的竞争,在服务内容超越本行的权限、能力、范围时,要树立统一法人的观念,上下联动,密切配合。只有这样,才能把握住对这些投资热点贷款的良机。

2.要巩固和扩大对优良客户群的贷款投入,着力实施抓"大"抓"好"战略。把与区域经济、工业化、城市化密切相关的基础产业、强势行业和优质客户作为"深耕细作"的主要市场和第一营销序列,整合创新信贷产品,扩充和延伸信贷产品功能,着力竞争他行优质客户,进一步加大信贷结构调整力度,加快资产规模有效扩张,增加优良客户贷款的比例。

3.要把加快技术改造和产业升级作为支持重点。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加快企业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步伐,着力支持一批效益高、前景好、风险小的技术改造项目。同时,选择并支持一批有发展潜力、市场看好、初步形成产业规模的高科技行业作为发展争取对象,确保业务发展的可持续性。

4.要进一步开拓中小企业和个体经营企业的贷款市场,提高个体私营贷款比例。要进一步转变观念,纠正传统信贷政策导向的偏颇,彻底改变重国营大中型企业,轻其他经济成份小企业的做法。改革现有一些制约和阻碍这一市场开拓的管理制度,把拓展中小企业和个私企业贷款作为一项重大举措加以落实,并对中小企业实行分类管理,采取大小并重、抓好放差的原则,加大对优质客户贷款力度。同时要增加服务品种,以满足中小企业的资金需求,逐步拓宽新的服务领域和客户群。

5.要加大对消费性贷款投入,提高消费性贷款占比。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房地产业、汽车消费、旅游业进一步升温,小城镇建设进一步加快,相关产业将不断出现,这为银行开拓贷款市场提供了空间。必须抓住机遇,把拓展住房金融业务作为调整信贷结构的一个战略性步骤积极加以推进,增加业务品种,扩大个人住房贷款业务范围,在重点发展按揭贷款的同时,进一步拓展小额住房抵押贷款,有选择地发放房地产开发贷款,逐步开办住房混合贷款。加快开拓汽车、旅游等消费热点的信贷业务。

(二)树立现代营销理念,强化服务创新

要改进对优质客户的服务,提升服务档次,提高服务效率。对重点优质客户要坚持定期走访制度,了解和掌握客户需求,听取客户对银行服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及时改进工作,满足客户要求。要逐步推广客户经理制,努力为客户提供差别化、个性化、高附加值的全方位金融服务。

1.贷款资源重点向AA级以上客户和省、市优质客户倾斜,对重点客户和优质项目的资金需求优先保证。

2.推行优质客户承诺授信贷款业务,对授信额度内的贷款优先安排信贷规模,优先确保资金到位,简化贷款报批手续,建立审批"绿色通道",做到从优、从简、从快、从宽,提高工作效率。

3.为优质客户开通网上银行和电话银行业务,构建现金管理服务平台,提高资金结算和融资效率。四是对优质客户申请的贷款在利率、期限和方式上给予优惠,执行基准利率或下调利率优惠,提高客户的忠诚度和满意度,实现双赢。

二、完善市场退出机制,实施淘汰式调整

从低效信贷市场退出是调整信贷结构的关键。无论是适应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和国有企业战略性重组的新形势,着眼于当前信贷存量的现实,还是着眼于资产质量和经营效益在发展中不断提升,抓紧研究从信贷市场退出的问题,正确实施从低效信贷市场退出都是当前信贷工作十分紧迫的重大课题。

要有效地从低效信贷市场退出,首先,必须建立反应及时,灵敏准确的风险预警机制,动态地、科学地分析和预测企业贷款风险,增强预见性和前瞻性。其次,要加强政策引导。建议总行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市场发展前景、行业发展状况以及行业风险特征,对一些主要行业进行分析,提出行业信贷掌握意见,制定近期和长远的退出原则、退出目标、退出措施和退出对象,引导基层行理清思路,明确重点。基层行也要根据风险的大小确定全部退出、部分退出和预备退出的客户名单。要建立对退出客户的"会诊"制度,信贷、资产风险管理和法律事务等部门要密切配合,对拟退出的各类客户进行集体"会诊",分析退出的有利时机和条件,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退出方案,落实责任人。

在从信贷市场退出的具体实施中,必须充分考虑负面效应,积极稳妥地推进。否则,如果退得过急和过于集中,不仅会在社会上产生震动和带来负面影响,而且将导致银行信贷质量和效益的急剧下滑。因此,从信贷市场退出必须讲究策略和方法,科学计划,妥善安排,分期分批,稳步推进,因企施策,分类治理,实施信贷市场退出的"软着陆"。

1.让出市场份额。对于一些占有份额过大,但发展前景不乐观的企业,即使能够正常还本付息,也要适当让出贷款份额。特别是对其中一些一时效益回升困难的行业,在其融资环境相对宽松,资金状况有所好转的情况下,要不失时机地退出,决不坐失退出良机。

2.压缩信贷总量。对产品结构不合理、工艺落后、市场前景不佳的夕阳行业要进行信贷总量控制,逐步退出。对质量低劣、浪费资源、污染严重、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要通过信贷杠杆逼出市场。

3.循序渐进地实施从信贷市场退出。对大部分BBB级企业来说。如果退出刚性过高,一律立即予以清户收贷,既有可能导致企业逃贷逃息,又有可能使部分生产经营前景看好的企业因此而停产或倒闭,不仅达不到贷款退出的目的,而且还致使银行当期经营效益大幅滑坡。因此,对这部分企业信贷退出,要有收有放,多收少放,逐步实施,逐步到位。

4.实施贷款移位退出信贷市场。企业重组改制是退出信贷市场的契机,对出现贷款风险的企业,可以通过促进其改制和实施兼并、联合等,将贷款移位到优势企业,进而从劣质企业中退出。五是彻底退出信贷市场。对扭亏无望、风险无法转化的企业,对政府信用缺失的"破产"政府(特别是乡镇政府)的项目贷款,要坚决依法收贷。

三、强化信贷管理,实施内涵式调整

加强信贷管理,努力完善信贷风险控制机制,从源头狠抓贷款质量。通过完善企业信用评定,加强授信管理;强化贷款管理,定期对企业进行跟踪检查,做好信贷审批流程工作,推进信贷管理电子化建设和健全信贷业务档案管理等措施,从内部筑起一堵"防火墙",切实防范和控制贷款风险。

1.要加大信贷监测检查力度,严密监控新增贷款质量。首先是利用信贷综合管理系统对贷款质量目标控制情况和当年新发放贷款质量逐户逐笔进行实时非现场监控。对违规越权行为,发现一笔查处一笔。对新增贷款不良率超过风险预警线的给予警告,要求限期清收压缩。同时要加大现场检查稽核力度,稽核、资产风险管理等部门应密切配合共同对新增贷款质量进行专项检查,严肃查处违规经营、擅权渎职、弄虚作假以及因工作不负责任、管理松懈、把关不严导致新增贷款形成不良贷款的责任人,并形成制度,以便进一步落实责任,堵塞漏洞,防范风险,做到警钟长鸣。

2.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贷后管理,严格控制存量贷款转化成不良贷款。首先是要扩充、完善信贷综合管理系统中的风险预警和提示功能,通过计算机对客户经营状况进行全方位的监测和动态分析,根据设定的指标自动识别风险,及时发出预警信号,提示应采取的措施,督促信贷员做好贷后管理。其次是要认真做好日常监测分析和贷后管理,随时掌握客户生产经营变化情况和发展态势,有针对性地及时采取防范措施,避免因客户经营状况恶化给信贷资产质量造成的不利影响,有效地防范和规避风险。

3.要以人为本加强培训,不断提高信贷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技能。一家银行的信贷资产质量高不高、效益好不好,与其信贷队伍的素质高低息息相关,因此首先要配备好信贷队伍,将敬业精神强,思想业务素质过硬的人员调整充实到信贷岗位。建议对现行各项管理制度、办法进行整理、编辑,制订出适用于当前业务工作需要的《信贷管理手册》,与《信贷操作手册》配套使用,方便查询和操作。同时,建立业务知识培训考核制度,以督促各级信贷人员自觉加强业务知识学习,掌握各项管理制度和操作要求,提高工作水平。

4.要建立信贷人员考核评价制度。根据日常考核分数和年度目标任务完成情况以及群众评议情况对信贷人员做出全面评价,与信贷人员的晋级、提升及收入挂钩,充分调动各级信贷人员规范操作、开拓市场、清收不良贷款的积极性。要制订全行信贷管理责任制度,明确各级行、各部门以及各个岗位的工作职责和应承担的责任,进一步规范管理行为,提高信贷管理水平,真正建立起职责明确,考核严格,奖惩严明的责任制度。

第11篇

一、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原因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原因主要是中小企业自身问题、银行金融机构以及社会三方面。

1.中小企业自身的问题

大多数的中小企业前期发展规模小,资金少,技术人员缺乏,还有在管理上存在漏洞,这样就造成银行金融机构在贷款的问题上比较慎重甚至不愿意提供贷款服务。中小企业在融资贷款和市场开拓上存在劣势,企业的运营状况和经济效益在财务的统计上存在混乱的问题,在中小企业向银行金融机构贷款的时候,需要提供资产担保凭证,处于发展阶段中小企业的资产抵押能力不足,这些原因造成中小企业向银行金融机构办理贷款困难的问题。中小企业故意占有银行借贷的资金造成中小企业的信用危机,比如中小企业以假合同、预约支付前期定金和对借贷资金拖延偿还时间等方式占用银行的借贷资金拖欠不还,更严重的把借贷资金私吞。这些中小企业故意造成的信用风险使得金融机构对企业的借贷资金的额度加以限制。中小企业存在潜在的信用风险,中小企业的潜在信用危机有外部原因和内部原因,外部原因是企业在经营贸易的纠纷和对贷款不能及时按照银行的规定偿还等。内部原因是企业内部的管理制度不健全,财务工作和销售工作的沟通存在问题等。中小企业的信用危机造成了银行金融机构对企业的信誉度评估低,因此不会轻易的借款给企业。

2.银行金融机构方面

我国的国有银行体制改革,基层的银行对企业的借贷审批的权力已经交给上层银行金融机构,在地方的商业银行的网点也减少,而且企业在对银行金融机构的借贷审批程序相对严格,步骤比较繁琐,需要层层按规定审查,耗费人力和物力。企业在需要贷款的时候,银行贷款办不下来,这样造成地方基层银行金融机构不能及时的给需要贷款的中小型企业提供借贷服务。一些中小企业开发的高新项目和产品在市场上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但是银行工作人员专业业务素质以及对市场的评估能力有限,对这些中小企业的发展前景认识不足,中小企业只能得到民间资本和风险投资的认可,得不到银行金融机构的借贷服务。中小企业的经营规模小,和大企业相比经济效益少,银行在对中小企业进行放贷之前会考虑自身经营成本和监管的费用问题,所以一般的银行金融机构不愿意借贷给中小企业。

3.政府社会方面

人们对于理财的意识受传统观念的制约,在中小企业向社会进行融资的时候,人们担心风险大,不愿意投资,中小企业由于资金规模小达不到上市公司的要求不能发行股票进行融资,通过债券进行融资难度大不容易实现,中小企业想融资一般只能通过国有银行的渠道进行借贷融资。社会缺少分担借贷风险的担保行业和机构,社会担保机构和体制不健全,在中小企业借贷的担保方面主要是向银行提供固定资产的抵押,对于中小企业的企业资质、项目发展、企业信誉等方面很少作为担保条件来考虑,在社会上的第三方担保机构缺少法律的监管,有些非法担保行业比如高利贷机构,容易造成企业欠债越来越多最后导致企业倒闭。我国在企业评级系统领域没有完成的体系结构,需要出台相关的法律办法来建议一套完成的企业评级体系,需要政府的监管。

二、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对策

1.中小企业自身解决途径

在中小企业内部要建立健全一套完整企业管理制度。中小企业要树立良好的诚实信用的社会形象,保证企业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提高企业资产的质量,保证质押资产担保有效性,必须要有一套完整的企业内部的管理规章制度并按规定的内容履行企业的管理义务。企业要提高风险意识,建立企业一系列预警机制防范意外的信用风险,企业在经营上要严格遵守法律条款,按照法律规章制度办事,在银行金融机构的借贷业务上不钻空子,在经营意识上要保持诚信,减少信用危机。

2.银行金融机构方面

建立独立的审查制度,客户经理要了解基层银行信贷经理掌握的企业的信息,对数额小的借贷资金建立独立审查制度,操作要简化,对中小企业贷款发放的审批权限要交给基层银行金融机构,保证贷款按时发放到中小企业。提高银行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对中小企业的高新项目要有认识和了解,针对中小企业高新项目贷款的风险建立一个风险损失率的计算公式,用盈利补上亏损,推动基层商业银行的可持续发展。银行金融机构要建立中小企业借贷的专门负责机构和管理制度,改变以往的按行政区划分总行和分行的关系,在对中小企业评定信用方面可以找社会上的中介机构进行,这样可以简化银行金融机构的服务程序,节省人力和物力,银行和中小型企业之间要建立一种紧密的联系。

3.社会各领域共同推进

增加中小型企业的融资渠道,建立健全中小型企业的融资制度,对民间的融资方式要规范化,通过政府的监管,提供社会融资渠道的利用率和合法性,避免企业债务风险的发生,建立健全完成的担保制度,扩大中小型企业动产担保范围,企业的存货和账款应收可以作为担保条件,为具有发展潜力的中小型企业提供部分担保和全额担保等方式,保险公司可以作为担保机构,为中小型企业设立保险系统的担保险种。借鉴国外的经验,为中小型企业设立评级体制系统,建立全国范围的信用数据库,用法律保证信用数据库的合法性,实现信用信息资源的共享,对中小型企业的信用度评定采用科学合理的方式,加强政府监管的力度,对银行和企业的合作要大力的推动,政府对中小型企业发展要大力扶持。

第12篇

关键词:区域性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创新建议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723(2013)03-0086-02

一、我国区域性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现状

区域性商业银行是我国中小股份制商业银行的一部分,主要是指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以及一些小型股份制商业银行。他们主要服务于所在地的企业和普通居民,以存贷款为主营业务。与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和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相比,区域性商业银行的资产规模和组织规模一般都比较小。在资产与负债业务的利润越来越薄的情况下,区域性商业银行应该抓住机遇努力加快发展中间业务尤其是具有创新性的中间

业务。

二、我国区域性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创新存在的几个问题

银行本身对中间业务的重要性及发展前景认识不够,在观念上就缺乏深刻的理解。我国区域性商业银行尤其像一些农村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在其成立之初就有着深厚的地方政府背景以及和一些地方企业也有着密切的联系。这些银行主要靠吸收储蓄以及向本地企业发放贷款来维持自己的生存和发展,存贷利差就成为了他们主要的收入来源。长久以来,区域性商业银行都不太重视中间业务的开展,甚至有些银行把中间业务当成是其开展存贷业务的附属手段。

中间业务的开展基本上是在模仿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并没有在客观地认识自身情况的条件下开发一些具有自身特色的中间业务。区域性商业银行与国有商业银行相比无论是在业务规模、资产规模、风险防范能力还是在市场定位上都有着巨大的差异。区域性商业银行没有国有大型商业银行的自身条件,单纯的模仿和跟随不仅在和国有银行的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而且连自身的一些先天优势也会白白浪费。

缺乏一批具有综合能力和高水平的专业人才。国有大型商业银行依靠其优越的待遇吸引了一大批优秀人才,依靠这些人才的专业知识和创新能力使国有商业银行在创新上要比区域性商业银行具有巨大的优势。反观区域性商业银行,银行工作人员总体综合素质偏低、学历普遍不高,至于创新能力几乎是

空白。

技术服务手段比较落后,缺乏相应的电子化设备。中间业务是一项集科学技术、电子智能和服务质量于一体的现代化金融服务业务,它的发展离不开配套的“软硬件”。虽然我国区域性商业银行近年来在建设电子化方面步伐较快,但这还远远跟不上发展的需要,特别是在计算机联网、软件的开发与应用及服务功能这几方面。

品牌认知度偏低。我国区域性商业银行的品牌认知度低,其中大多数银行的中间业务缺乏品牌产品。各家银行中间业务的产品基本上处于复制仿制阶段,产品趋同化。尽管各家银行的品牌不同,但它们并没有根据客户进行有效分层,针对不同层次客户的不同需要进行个性化设计,从而导致客户对理财产品的品牌缺乏认识和了解。

三、我国区域性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创新的建议

各个商业银行应该尽快转变传统观念,不能再把中间业务只看做是资产和负债业务的附加业务。应该积极将中间业务作为银行新的利润增长点并能合理规划中间业务未来的发展战略,而只有持续不断地创新才能维持这个新的利润增长点。

随着经济和金融的不断发展,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应以满足客户的日益增多及多样化的需求为目标。区域性商业银行应该充分利用自身的地缘优势、人脉优势及信息优势等一些先天优势。在这些优势的基础上对中间业务的具体情况进行深入分析。吸收并利用这些优势之后在原先的中间业务基础上做出一些具有独特优势的创新,使这些经过创新的中间业务能够反映区域性商业银行特色和差异性,并且能够有效避免其他商业银行进行复制和仿制。与此同时,商业银行也要根据自身的现实条件和市场定位,在中间业务领域开展一些能够符合当地客户实际需求的新业务,并能通过这些新的中间业务与企业客户和居民客户产生一些良好的互动。通过与客户的互动能获得客户的第一手需求信息,商业银行如果能合理地利用这些信息,那么在下一阶段的中间业务创新上会有更加理想的效果。

区域性商业银行应该有自己一套独特的中间业务创新模式以及战略方法:

第一,按照商业银行明确的定位方向,应该把客户重点放在本地的优质企业和优质普通居民客户上。(1)银行自身要明确哪些本地企业是优质企业,如在企业的盈利能力、发展前景、市场份额、财务状况等方面要比其他一些企业要好。(2)随着居民收入水平高,中高端客户群体也已初步形成,这其中包括一些民营企业家、金融机构的中高层管理者、会计师、律师等。

第二,银行在中间业务的创新上也要以如何满足本地优质企业和优质客户的需求为服务宗旨。(1)根据所处的地区,企业的类型也不尽相同,需求也不相同。商业银行在开展中间业务时应该开发一些符合本地具体情况的业务。比如,在浙江沿海地区虽然企业一般规模都比较小,但他们很大一部分的业务是做出口尤其是义乌、宁波和温州。这些地方的区域性商业银行做中间业务时应偏向于做国际业务方面,如可以做一些国际结算,外汇业务,信用证业务等能够为企业出口贸易提供便利的中间业务。在开展这些中间业务时,银行不能完全复制和仿制国有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而是在其基础上进行改进和创新使之符合本地企业客户的实际需求,为他们在出口贸易的提供便利。(2)地区的经济差异同时也有居民收入水平的巨大差异。商业银行在面向普通居民是不是仅仅能提供存贷款业务而是要根据客户的实际需求积极开展具有自身特色的中间业务。由于东西部地区人均收入水平的巨大差异,地处东西部的区域性商业银行就应该在各自的收入水平上积极创新具有特色能够符合实际情况的中间业务。

第三,在中间业务创新模式上也应紧密结合本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发展前景。中间业务创新模式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是通过学习和考察大型国有商业银行以及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在这些中间业务之中挑选一些符合区域性商业银行特征的业务进行改进和创兴。这些经过创新和改进过的中间业务能较好的适应本地区的客户需求,有利于商业银行在本地区开展其他业务及长远发展。第二种就是区域性商业银行仔细考察和分析本地区的经济状况、客户需求和制约银行开展中间业务的瓶颈,再针对这些因素自行开展具有独特功能的中间业务。第一种模式较为节省成本但效果如何有待考察,而后一种则需要很大过的成本但其效果要好于前者。如果说前一种模式是“引进来”,那么后一种模式就可以称之为“自立根生”。这两种模式各有利弊,区域性商业银行应该在权衡各方面的因素后做出最有利的选择。

第四,区域性商业银行应做好人力资源的储备和管理工作。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金融人才是商业银行发展中间业务的关键。中间业务品种的广泛性,要求从业人员具备复合性、多种适应工作的能力。所以要大力引进和培训具备金融、法律、财会、税收以及企业管理等专业知识的人才:(1)要立足于现实,采取多渠道、多形式的办法对现有员工进行业务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素质,以适应业务的急需。(2)要在内部公开选拔,挑选精通业务、善于钻研且具有开拓意识的人安排到中间业务岗位上来,并通过国内培训和国外培训相结合、理论研修和实务培训相结合等方式,对他们进行中间业务、外语、计算机、等较高层次的知识培训。(3)要积极过好人才招聘工作。区域性商业银行相比国有商业银行更加年轻,氛围更加活跃,更能容许不同观点和思想的碰撞。区域性商业银行应向全社会公开招聘年轻的高素质专业人才尤其是高校毕业生。不仅要把人才引进来还要给予这些人才的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平台,银行也要同时做好相应的工作以留住这些专业人才长期稳定地为银行做出贡献。

第五,区域性商业银行开展新的中间业务时应该做好相应的市场营销工作和品牌推广,提高中间业务的认知度。区域性商业银行在推出新的中间业务时往往需要很多时间向企业和普通居民详细解释该业务的功能、特征以及其他一些相关因素。此时,银行便需要做好中间业务的市场营销和品牌推广工作。商业银行可以把新的中间业务根据不同的客户群体,树立不同的商业品牌进行推广。让客户先熟悉这种业务之后产生兴趣,再与客户办理相关业务。客户办理了中间业务之后,商业银行通过调差客户满意程度及意见和建议及时调整中间业务来满足更多的客户。

第六,中间业务创新工作离不开技术手段的支持,很多区域性商业银行的硬件条件还不能跟得上业务的发展。商业银行应该加快电子化和信息化建设,加强与其他地区商业银行的信息交流和业务交流并建立起信息网络平台,以便于各个地区的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合作和扩展市场空间。区域性商业银行的营业网点一般都在本地区,网点辐射范围有限,地理上的局限性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中间业务的开展和创新。通过运用高科技手段与其他地区的区域性商业银行合作建立起一个跨地区跨行的信息化网络平台如“云端”数据库平台,这就可以使银行摆脱地理条件上的限制,可以把中间业务拓展做到商业银行自身不能触及的地区和业务领域。

四、小结

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是一项风险小、效益高的新型业务,对于商业银行在日后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区域性商业银行而言,要把中间业务的创新与本地区的实际环境结合起来,把业务创新的目的与客户的需求结合起来。所以说要想使得商业银行中间业务不断发展创新必须在制度上不断深化改革,在管理上不断优化创新,在技术上强化支撑,在人才上加大储备,同时为了避免其他同业竞争对手复制和模仿自己的中间业务产品,商业银行也要根据市场环境的变化而不断的进行中间业务创新,始终保持自己中间业务的特色和创新优势,这样才能促使中间业务不断发展壮大。

参考文献

[1] 赵淑芳.浅析中小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2,(7):46-47.

[2] 张亚龙.试述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J].时代金融,2013,(3):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