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29 17:10:4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德育思想,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河东(今山西省运城市永济县)人。生于唐代宗大历八年,卒于宪宗元和十四年。因其祖籍河东,人称柳河东;曾贬官柳州,故又称柳柳州。他是我国唐代杰出的文学家和著名的思想家。
柳宗元的作品除蕴涵丰富的政治思想、哲学思想、宗教思想、法学思想外,也包含了一些心理学思想和教育心理思想,这其中就有他的德育思想。
一、德育的目的
柳宗元重视德育,认为德育的目的就是为了培养行道的君子。
柳宗元否定天命而重人事,认为封建王朝施行德政才能得到民众拥护而巩固其统治。他在《贞符》中说:
受命不于天,于其人;休符不于祥,于其仁。德绍者嗣,道怠者夺。未有丧仁而久者也,未有恃祥而寿者也。
柳宗元对于君子,表明了自己的一系列看法。首先,君子应该“无忘生人之患”(《答周君巢饵药久寿书》),“心乎生民而已”(《伊尹五就桀赞》)。其次,君子作了官吏,也应该认识到“为吏者,人役也”(《送范明府序》),而不能颠倒主仆,奴役人民。再次,君子是人格高尚的人,内外兼修,“内可以守,外可以行其道”(《与杨诲之第二书》)。最后,君子为国家所用,就出而施行治道,“励材能,兴功力,致大康于民,垂不灭之声”(答贡士元公瑾论仕进书)。不能得到使用,就居家修养以完善自身,“贤者不得志于今,必取贵于后”(《寄许京兆孟容书》),“能著书,断往古,明圣法,以致无穷之名”(《与顾十郎书》)。
二、德育的过程
1.五常为规――道德认识
五常是五项常行的道德规范,沿着五常而行就是圣人的中正之道。柳宗元在《时令论》中说:“圣人之为教,立中道以示于后,曰仁、曰义、曰礼、曰智、曰信,谓之五常,言可常行者也。”五常之中,基本的是仁义两项。他在《四维论》中说:“圣人之所以立天下曰仁义。仁主恩,义主断。恩者亲之,断者宜之,而理道毕矣。蹈之斯为道,得之斯为德,履之斯为礼,诚之斯为信,皆由其所之而异名。”可见,柳宗元的道德认识就是以五常为规。
2.诫惧忧道――道德情感
柳宗元作《诫惧箴》,说“祸至后惧,是诚不知,君子之惧,惧乎未始。”意思是说祸患临头才害怕,这是不明智的;君子在祸患发生前,就知道提高警惕。一些人干丑事、坏事,往往有前惧早畏与后惧晚畏之分。善于前惧早畏的人,一般当自己的恶念萌发之时,或当自己的恶行实施,或畏于人知,或畏于法纪,立马排除恶念,中止恶行,这样,可使自身及时跃出泥潭,避免无力自拔,避免付出高昂的代价。
柳宗元作《忧箴》,说“所忧在道,不在乎祸”。这表明了他抛开个人的得失,一心只为“行道”的思想。《忧箴》中还以“有闻不行,有过不徙;宜言不言,不宜而烦;宜退而勇,不宜而恐;中之诚恳,过犹不及。忧之大方,惟是焉急”,说出了值得忧愁的几件事。
3.植志笃道――道德意志
立志对行道非常重要,是能否成为君子的关键。柳宗元说:“君子学以植其志,信以笃其道”(《送薛判官量移序》)。柳宗元自己是立志信道的人,实际上,他少年时就树立起宏伟的志愿,他在《答贡士元公瑾论仕进书》中写道“始仆之志学也,甚自尊大,颇慕古之大有为者”,又在《送娄图南秀才游淮南将入道序》中说“夫形躯之寓于土,非吾能私之,幸而好求尧舜孔子之志,唯恐不得,幸而遇行尧舜孔子之道,唯恐不慊。”
4.行本诚先――道德行为
柳宗元非常重视道德行为。他认为作家从事写作的首要条件,是必须有好的行为和品德。“文以行为本,在先诚其中”(《报袁君陈秀才避师名书》)。这里不单指个人道德行为,同时是指坚持一定的政治理想和伦理道德的各种行为活动。
三、德育的原则与方法
1.方中圆外,经权结合
柳宗元在《与杨诲之书》中说“吾故欲方其中,圆其外,今为足下作〈说车〉,可详观之。”然后在《说车赠杨诲之》》中把个人立身处世比喻为一辆“任重而行于世”的车,且说“中不方,则不能载;外不圆,则窒拒而滞。方之所谓者箱也,圆之所谓者轮也。”要求做人既要有原则,又要灵活。换一种说法,就是要做到经权结合。
经也者,常也;权也者,达经也。皆仁智之事也,离之,滋惑矣。经非权则泥,权非经则悖……知经而不知权,不知经者也。知权而不知经,不知权者也。偏知而谓之知,不智者也。偏守而谓之仁,不仁者也。知经者,不以异物害吾道,知权者,不以常人怫吾虑,合之于一而不疑者,信于道而已者也。(《断刑论下》)
这段话的意思是:经,是常规,权,是实现经的手段。都是为了达到仁和智。把经和权割裂开来,那就十分糊涂了。没有权的经是拘泥的,没有经的权是背理的……懂经而不懂权,并不是真懂经。懂权而不懂经,也不是真懂权。
在这里,经就是原则性,权就是灵活性。道德实践要遵守一定的原则,否则就谈不上道德,但实践中遇到具体情况时也要求一定的灵活性。只有经权结合,才是真正的知经又知权,才符合大中之道。
2.韬义服和,刚柔兼济
柳宗元在《佩韦赋》中说“执中而俟命兮,固仁寿之善谋……故曰:纯柔纯刚兮,必削必薄。纯刚纯强兮,必丧必亡。韬义于中,服和于躬,和以义宣,刚以柔通。守而不迁兮,变而无穷,交得其宜兮,乃获其终。”主张纯柔弱或纯刚强都是片面的,不会长久,应该刚柔兼济,避免偏向。这实际上是一种中和思想,符合儒家一贯的“中庸”论。
3.学焉至道,周乎志艺
柳宗元认为,有道的君子并非天生而就,而是后天学习而成。他说:圣人之道,学焉而必至(《送从弟谋归江陵序》)。他学习非常勤奋,即使在疾病缠身的时候也不忘读书,有言为证“仆近求得经史诸子数百卷,常候战悸稍定时即伏读,颇见圣人用心贤士君子立志之分”(《与李翰林建书》)。又要求君子在艺能方面具备相当的条件。他在《送元秀才下第东归序》中说:“周乎志者,穷踬不能变其操,周乎艺者,屈抑不能贬其名。其或处心定气,居斯二者,虽有穷屈之患,则君子不患矣。”
4.要有乎内,而饰乎外
柳宗元主张作人要内有德才,外有文才;作文要内有思想性,外有艺术性。他在《送豆卢膺秀才南游序》中说“君子病无乎内而饰乎外,有乎内而不饰乎外者……”
有了德才,还需要去表现。只有磨练掌握了真才实学,又把它很好地发挥了出来,这样“有乎内”,还“饰乎外”,形成内容和形式的统一,就可以达到圣贤所看重的理想境地。
柳宗元对德育的诸方面都有所论述,可见他的德育思想也是比较丰富的。
参考文献:
[1]黄立志.论中国自然主义教育思想.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4):13.
[2]杨荣春.柳宗元的教育思想.华南师范学报,1981,(4).
[3]王元湖.柳宗元的教育思想.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1983.
而我国以往的思想品德课恰恰是相反的,它是从全人类、国家、社会、集体、家庭到个人这样的顺序对学生进行德育的,更多的是从高处着手,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很少甚至没有对学生进行家庭或是对个人的德育教育。事实证明,这样的德育效果并非是令人满意的,它存在种种的问题。那么如何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上更好地进行德育教育呢?
一、注重情感体验活动
现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存在一定的误区,教师以勾划、讲解为主,而忽视了学生的情感体验活动。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运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极易使学生感觉思想政治课枯燥乏味,久而久之就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谈不上德育教育的渗透功能了。作为思想政治课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乐学的情感,使学生愉快地投入到思想政治课学习中来,自觉地接受德育教育。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一般采取的方法是为学生创设一个相关问题的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产生情感体验,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教学方法。在这样的教学情境中,学生不知不觉地心灵得到净化,德育得以内化。
二、坚持正面教育为主的原则
所谓正面教育,就是指应通过教师树立榜样,对学生进行积极诱导,使学生提高认识,辨别是非,掌握正确的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从而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在学校,在课堂,教师就是学生的学习对象,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探索与求知的最佳时期,他们的好奇心重,但同样好学心也重,且模仿力特强,所以教师的为人师表就显得更为重要。要知道,我们的一言一行,可能会影响学生的一生一世,所以,我们要树立自身的正派形象,由内到外地去影响学生。
思想性是品德课的灵魂,品德方向明确,思想内容健康,具有正面教育效果,是上好思想品德课的基本保证。初一学生思想未定型,具有反复性和动摇性,也具有较强的模仿性和向师性。所以如果对初一学生如果能不失时机地施以正面的良好教育,会获得极佳的教育效果,对他们整个中学阶段以至一生都将产生很大影响。
记得曾经有一次我在黑板上写字,也许是天冷的关系,手抖,字写的有点草,于是我又重新擦掉,然后一笔一画地认真写了一遍。尽管下面的学生说没事,都能看得懂,但我说:“这是不行的,我想与大家一起达成一个约定,以后我写每个字都一笔一划,你们大家写字也都一笔一划好不好?”在以后几次的测验中,班里的所有学生都开始认真地一笔一划地去写字,就连平时写“天书”的那几个男同学,字迹也有了很大改观!后来,一位曾经因为字迹问题经常被我批评的女学生考上了一中,在去年教师节给我的来信中说:“老师,谢谢您的批评,从来没有哪个老师像您那样,初中了还抓我们去练字。但如果没有您当初的严厉,也就没有我的今天。老师您知道吗?语文作文我写得很一般,可是却得了高分,语文老师说与我的字迹很有关系,在这,我想深深地谢谢您!”从这些事例中,我真正体会到了作为一名教师,自己的一言一行对学生的影响有多大。
所以,总结自己的教学经验,本人在教学实践中体会到,施行正面教育最好应从四个方面入手:1.强化教师职业意识。2.提供正面典型材料。3.理解学生,尊重学生。4.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培养学生个性。
三、要把灌输与自主自律结合起来,力求知、情、信、意、行统一
现代中学生勤于思考而不善于思考,是世界观、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我们要理直气壮地向青年学生进行的灌输,正面的东西不灌输,反面的东西就会侵蚀。“愚蠢来自无知”,要实现思想政治课的德育功能,首先要解决好“知”与“不知”的矛盾,使实现德育功能有扎实的思想认识基础。实现了“知”,还要解决“信”与“不信”的问题,要把“信”与“不信”的环节作为关键环节来抓,在“信”基础上引导学生落实在“行”上,实现“知、情、信、意、行相统一,在学习知识过程中,摆事实、讲道理,有分析、有说服力、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鼓励学生自主、自信、自尊、自律。我们教师要把正确思想的灌输与引导和培养学生自律的能力相结合,使正确的观点、理论、伦理、信念占支配地位,全面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
四、激励赏识,唤醒学生对道德的欲求
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自我意识不断觉醒,要求教师尊重自己的言行、人格的愿望越来越强烈,并表现出这样的特点:学生往往把自尊感放在其他情感之上,处于优势地位。当自尊感与其它情感发生冲突时,其他各种情感,都可以让位;当自尊感受到损害时,常表现出极大的愤怒、恼羞等消极情绪,并易爆发,甚至做出不理智的事情。
针对上述特点,思想品德教师实施德育渗透时,要十分重视学生被尊重的需要,教学评价中要运用激励和赏识手段,唤醒学生对道德的欲求,并着力在以下两个方面采取有效措施。
关键词:孔子德育思想;高校德育;启示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13-016-02
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高校是对大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主阵地,但近年来大学生的道德素质严重下滑,出现了一些问题,如社会责任感缺乏,缺少远大的理想和学习动力,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价值观盛行等。高校德育工作成效不大,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必须积极吸收中国传统德育理论的精华,提高高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孔子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十分重视道德教育的作用,在自由讲学的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教育思想和经验,形成了系统的德育理论,是我国教育史上的宝贵遗产,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当前的高校德育工作中积极利用其中的合理因素对提高大学生的道德素质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德育的地位和作用
孔子的教育思想十分重视道德教育,强调以德治国,以德育人,认为政治要靠道德来实施,教育是为了教导道德,主张把德育放在教育的首要地位,号召弟子首先要做一个品德符合道德标准的社会成员,其次才是学习以提高文化知识水平【1】。主张德育要通过智育来进行,智育要用来促进德育,孔子认为“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论语?学而》),即首先要求做一个品行符合道德标准的社会成员,其次才是学习文化知识,道德教育贯穿于文化知识学科中,通过文化知识的传播灌输道德观念,文化知识学科的任务就是为道德教育服务。
德育为先是孔子教育思想的一大特点,但目前我国高校普遍存在重智育、轻德育的思想,认为学校的主要任务是传授知识、培养人才,德育可有可无。从学校领导到教师再到学生,都简单地把德育作为一门课程来学,观念上重视不够,德育政治化、知识化、简单化现象严重。部分高校教师只重视知识的传授,忽略大学生品德上的教育,忽略对学生“做人”的教育,忽视了对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德育理念不科学,对德育重视程度不够,必然导致高校德育活动科学化、系统化程度不高,影响大学生的道德水平。针对这种情况,高校要认识到德育工作的重要性,树立科学合理的德育观,做到德育与智育并重。不应以学生对道德知识的掌握为唯一目的,要针对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社会发展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的要求设置具有学校特色的德育目标,提高学生面对道德冲突做出正确判断的能力。高校不仅要向学生传递基本的道德理论知识,而且要以提高学生的道德能力为己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德育的内容
孔子道德教育的内容集中表现在“仁、礼、孝、悌、忠、信”几个方面,以“仁”和“礼”为核心,他主张以“仁”为最高道德准则,以“礼”为道德规范,凡符合“礼”的道德行为,都要以“仁”的精神为指导。孔子进行道德教育主要通过礼、乐、射、御、书、数这些科目进行,使用的教材包括《诗》、《书》、《礼》、《易》、《乐》、《春秋》等。“子以四教:文、行、忠、信”,文指文化知识,行、忠、信属道德范畴,孔子从德育的目的和地位出发,把道德教育和教学融为一体,在教学过程中形成了以德育为核心,辅之以智育、美育等相结合的德育内容。教学内容丰富多彩,将道德教育融入文化知识教育和体育技能教育之中,能够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
大学生道德教育应包括思想政治教育、道德品质教育、法制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四个方面的内容。但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都以思想政治教育和法制教育为重点,向大学生传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论体系,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意识、集体主义精神和遵纪守法的观念。道德品质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还处于辅助地位,有些高校甚至只追求经济效益,忽视学生的道德品质和心理健康的良好发展。此外,高校德育课程设置也比较单一,基本上只有原理、思想政治、形势与政策课,将课程知识加以运用的实践课较少,德育内容与现实脱节,新颖性不足,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的兴趣。孔子德育思想中丰富多彩的德育内容给目前高校德育内容的选择提供了积极借鉴,高校德育要把抽象的理论知识和社会现实联系起来,特别是以当前社会和本校发生的和大学生思想道德紧密相关的实际问题为出发点,贴近社会生活和学生日常生活,把枯燥无味的空洞理论说教和生动活泼的具体案例结合起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把道德教育融入多种学科的教学中,在向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通过多种形式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
三、德育的原则和方法
在德育的原则和方法上,孔子认识到道德品质的形成具有长期性和艰巨性,对人的品德培养应该及早进行,立志是一个人成长、发展以及实现志向的重要起点。他提倡立志克己,“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教育学生要坚持志向,不要因为外来种种因素的干扰而动摇。处理对人对己的关系时要严格要求自己,“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论语?卫灵公》),君子遇事要反躬自问,随时检查自己的言行是否符合社会公认的准则和规范。同时主张力行自省,“力行近乎仁”,认为努力按照道德规范实践的人接近于仁德,主张“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孔子认为身教重于言传,十分重视教育者的道德表率作用,“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只有教师自己端正言行,主动遵守道德行为规范,学生就没有不遵守的了。此外孔子还有很多关于德育原则精辟的论述,如启发诱导、教学相长、因材施教、温故知新、学思结合等。
孔子在长期的教学活动中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系统方法,能够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教学内容合理选择。但目前高校德育方法单一,只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把学生看作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对象,机械告诉学生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应该怎么做、不应该怎么做,要求学生死记硬背基本原理、概念,丝毫不考虑学生的内心世界。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人格修养会对大学生产生深刻的影响,只有自己的所做所为符合道德要求,才有可能使学生相信自己传授的道德知识和道德行为,促进学生的道德发展。因此,德育工作者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要严格要求自己,在思想和行为上符合道德标准,做到育人必先律己,起到道德表率作用。
四、德育的形式
孔子的道德教育灵活多样,在教学形式上富于创造性,形成了集中讲学、相互讨论、游览讲学、个别指导等形式,构成了其道德教育活动中的又一特色。《论语?先进》中记载的“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一节就是孔子让学生就一件事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通过讨论的形式让学生相互交流学习、提高道德判断能力的典型例子。
孔子带领弟子们通过相互讨论、游览讲学的形式进行道德教育,能够更好的把道德知识运用于实践中,在对比交流中相互学习、扬长避短,提高解决实际道德问题的能力。我国高校德育以课堂教学为主要途径向学生传递社会主义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以理论灌输的形式对学生进行意识形态的渗透。理论课和思想道德修养课是对大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主阵地、主渠道。传统的以课堂教学为主的高校德育主要以培养大学生的道德认知为目的,忽视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特别是道德行为对大学生道德发展水平的影响。为了使大学生做到知行统一,把道德认知转化为具体的道德行为,高校要改变单一的课堂教学方式,采用案例教学法、情景陶冶法、小组讨论法、活动教学法等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把通过课堂教学获得的理论知识和具体的实践活动结合起来,促进道德认知向道德实践的转化,实现道德“知、情、意、行”的有机统一。
孔子德育理论博大精深,特点鲜明,有着丰富的思想内涵,对后世理想人格的培养以及个体自我修养的完善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现代德育理论和孔子德育思想是一脉相承的,是对其批判性的继承和发展。孔子在德育的地位和作用、德育的内容、原则和方法以及形式等方面提出了很多独到性的见解,对当前高校德育工作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对其中的精华部分合理吸收和利用可以有效提高高校德育工作的时效性,全面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参考文献
[1] 饶玲,孔子德育思想探析[J] 江西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1999(5):58.
[2] 王娟,论高校道德教育改进方策——兼对社会转型期大学德育问题透视[J]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7(5):75.
一、教学管理中渗透德育思想的意义
首先,在促进师生全面发展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德育思想渗透在教学管理中可以有利提高师生思想政治素质,而且是教学自带的一种方式。德育思想渗透在教学管理中的教育目标、内容、方法、手段、思维方式、载体、机制、环境等要素中,这是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不同角度的强大功能。其次,在提升教学管理水平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思想政治教育一直伴随着教学管理工作,思想政治教育是教学管理的一种重要手段,更在提升学校教学管理水平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师生是一种集精神需要、物质需要等多种需要于一体的群体,简单粗暴的管束在很多时候不能起到很好的作用,甚至会起反作用。只有在思想上认识清楚了,才有工作学习的动力、激情与方向,学校的教学管理自然就有了很好的基础。德育思想渗透在学校的教学管理中会很好地指导师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工作态度等。第三,在教学与德育形成合力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德育思想的贯彻实施主要是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德育思想的渗透更多的要靠课堂教学中教师有感而发的,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要比枯燥的说教更有效果。
二、教学管理中渗透德育思想的措施
1.加强学校的德育队伍建设
一是,加强学校教学管理人员的专业化建设。从学校目前的工作需要来说,教学管理人员必须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要有服务、奉献、敬业的意识,高度的责任感和良好的服务态度;必须具有一定的教学管理基底,做好学校的教学管理工作。除此之外,教学管理人员还要有良好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人事部门在制定招聘教学管理人员的要求时,要考虑学校发展和社会形势的需求,优先挑选具有教学管理专业背景的优秀人才,这样才能实现学校教学管理人员的专业化建设。二是提高教学管理人员的德育水平。学校要定期开展专门培训,积极进行继续教育,以不断提高在职教学管理人员的德育素质,提高在职德育教师的德育水平,从而提高学校德育队伍的整体素质,积极促成教学管理中德育思想的渗透。
2.完善德育体系在学校教学管理中的建设
一是树立育人新意识:管理育人。学校教学管理部门是学校职能部门之一,管理育人和传统的教育育人、服务育人并重。学校要组织不定期的集体学习,提高教学管理人员负有育人的责任意识。学校在制定某项制度措施时,要以教学秩序的稳定,学生的成长,教学质量的提高为出发点。二是德育目标在教学管理中要有明确性。建设科学的德育目标。并有效管理目标,是实现德育思想在教学管理中渗透的基础保障。首先,要有效调整学校的德育目标。在原有的理论基础上,把德育新要求和时代相结合,使德育具有时代特色。指导思想不但包括、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华民族优秀道德传统,还包括具有时代特色的德育新内容,比如国民基本素质、社会公德等。其次,构建德育目标要遵循:统一性、系统性、前瞻性、科学性和时限性五个基本原则。最后,对目标管理进行有效实施。学校要分解德育目标,并分配执行。三是完善教学管理制度。教学管理制度围绕德育方面的人、财、物、信息四个方面进行的。首先,对教学管理制度遵循的原则进行优化。学校建立和实施任何制度,都要遵循学生的学习成长规律,符合教育的需要和学校的实际情况。也就是说,学校教学管理制度既要合理,又要合法即符合国家的相关规定。其次,要改进推行教学管理制度的方法:一般采用调研法、试行法和修订、增删法。
3.构建美好文明的校园环境
我们首先要让学校全体成员对德育有个新的认识,即德和才同等重要才能建设良好的校园德育环境。育人和育才是学校教学中不可或缺、相辅相成的两个部分,它们是统一的整体。有德的智育是育才,有智的德育是育人,两者相互影响,同为学校的教学目标。学校的管理层,需要树立重视德育工作的新观念,并给予德育工作更多的资源和关注。作为教师,要积极投身于学校的德育教育工作中,将德育教育渗透于所教学科中,渗透在课堂教学上,并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为学生树立好的道德榜样。作为学生,要积极参与到德育中来,自觉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参加实践活动,树立正确的道德观,达到学校对自己德育素质的要求。首先,注重校园文化建设。学校校园文化是学校德育教育的重要载体,并对在校师生起着多层面的影响和制约作用。德育教育还可以通过学校文化来实现。德育受学校文化的指导和约束。学校文化引导师生向社会所期望的方向发展,引导他们树立科学的道德观。学校通过校园文化,向师生传递道德信息,并潜移默化地影响师生的思想,逐渐让他们形成统一的认知。学校文化还在有形和无形中对全校师生起着规范和约束的作用,要求他们遵守德育要求,行为要符合道德规范。学校的其他相关部门,也要和教学管理部门一起行动起来,加强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这对德育思想在教学管理中的渗透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其次,促进校风改善。一个学校的校风由学校的教风、学风和考风组成,抓好教风、学风和考风这“三风”建设能提高学校教育质量,显示学校办学实力。现在学生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给考风、学风和教风的建设带来了很大挑战。学风好了,考风正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了,这在一定程度上会促使教风的转变。教风、学风和考风彼此影响,教风起着决定性的导向作用。只有改变“三风”建设,才能创建良好的校园环境,才能有助于德育思想在教学管理中的渗透。
4.在课程教学中渗透德育思想
从发生学角度看,宋明理学德育思想产生于以人的依赖关系为特征的自然经济与宗法等级社会中。它契合于封建社会的生产方式与思想统治的需要,显示出符合人的道德主体性不断高扬这一合乎历史、合乎逻辑进程的思想趋向,因而具有历史合理性。但历史合理性绝不等于现实合理性。由于“传统和现代化是生生不断的‘连续体’”,关键问题是对在封建社会后期历史产生过重大影响的宋明理学德育思想如何进行批判性的改造。这主要有三种立场:一是从文化本体论出发,把它看成是现代人精神发展的绝对的历史根据和逻辑起点;二是从政治批判出发,把对它的文化批判上升为政治批判;三是从价值认识论出发,把它作为未完成的意义系统看待,把它的思想精华融于现实当中,吸取其合理的精神因素从而形成现代人的思想飞跃。毫无疑问,只有第三种立场是科学的。本文拟从这种价值认识论出发,从人格发展系统、人与社会关系系统、人与自然关系系统三个角度对理学德育思想作一正反两方面的概括、粗略的评价。
首先,从人格发展系统看。现代型人格是健全型人格,人作为行为主体是政治主体、经济主体、权利主体、道德主体的统合,是理性与非理性、精神(心理)与生理的平衡拓展,是适应市场经济与民主政治发展的开放型人格,而理学德育要塑造的人格至少在以下四个方面同现代人格发展趋向相背离。第一,德性人格对权利人格的僭越。这种僭越是理学把道德与人的关系进行颠倒、并进一步把道德抽象化、绝对化的必然结果。理学不是从“道德为人存在”的唯物史观立场而是从“人为道德存在”的唯心史观立场展开其人格理论,剥掉了人的丰富的对象性关系,使人仅仅作为道德的附属物,现实的道德关系被抽象化、绝对化,三纲五常变成万世不移之理:“三纲之要,五常之本”是“人伦天理之至,无所逃于天地之间。”②以先验的德性人格规定人,强调人对封建道德规范的无条件遵从,这就导致其对权利人格的僭越,从人格内涵中排除人的社会参与的权利。宋明时期农业社会的文化结构,造成了权利意识的虚幻性和财产关系的不确定性。到明代中后期,由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初步萌芽和市民意识的觉醒,理学内部一度出现了重视权利人格的思潮,如王艮的“重身”、“珍生”等思想,但总体上局限在自我保存范围,缺少参与社会的开拓精神。第二,价值理性对工具理性的僭越。主体的价值理性侧重于对其自身及其环境存在的价值意义认知,而工具理性则侧重于对对象世界的客观事实认知。前者偏向价值论,后者偏向认识论。就理学德育思想本身而言,它属于心性修养之学,与近代西方德育思想尤其是康德、黑格尔等人以明确的主客分离的认识论为理论前提的德育思想不同,它以主客不分的“天人合一”为理论前提,“基本上不把主客关系和认识论放在视野之内”,这样,所谓认识就只能是道德认识,只能是对先天存在的道德之“理”的反思与体认,“知识愈广,而人欲愈滋”,对客观事物的理性认知倒妨害了对天理的体认,科学技术被贬为奇技巧也是必然的了。第三,心理发展对生理发展的僭越。同理学先验唯心的理气观相对应,其德育思想注重的是人的心性修养、人的道德品格形成,即人的精神(心理)发展,而忽略甚至轻视人的生理发展。我们知道,理学德育最根本的任务是“存天理灭人欲”,“天理”“即“天地之性”或“道心”,而“人欲”则为气质的“攻取之性”,是基于人的属物质的生理而产生的。由于人的心理品质(精神)先天完满,它只需要生理(物质)为载体使其现实化。
因此,本质上不是一个开放性的发展过程,而是封闭性的恢复过程。这样,人的心理两者之间并不是动态发展的辩证统一过程,而是封闭性的恢复过程。人的发展被简单地理解为纯心理发展,被认为是在克服人的感性生理欲求的过程中完成的。如此一来,理学德育思想就如同中世纪基督教教育一样轻视甚至贬低个体生理发展的必要性。即使持有唯物主义“气”一元论的张载也持有这种看法:“医书虽圣人存此,亦不须大段学,不会亦不害事,会得不过惠及骨肉间,延得倾刻之生,决无长生之理,若穷理尽性则自会得。”重视心理发展无可厚非,但心理发展只有在生理健康的前提下才有可能正常进行,忽视生理的发展是理学德育思想的重大失足之处。在明清之际颜李学派的军体教育思想就是对前者的批判与改正。第四,道德实践对社会实践的僭越。实践是人存在的根本方式,只有在实践中,人才有可能显示自己的本质,人才能成其为人。从这个意义上讲,实践是人的本质。在理学德育思想中,人并不是孤立静止的,他是在日常生活中践履封建道德规范的社会的人,是道德实践的主体,王阳明甚至提出了道德实践本体的思想,让人在道德实践中显露自身的本质,这是理学德育思想的深刻之处。但它根本上属于“内圣”之学。在这里,个体的道德实践有了独立自主的价值和意义,它专门追求经世致用的社会实践便是不必要且不应该的,这从朱熹对陈亮的“义利双修王霸并用”的批判中表现得很清楚。这样,理学德育思想以个体道德实践排斥经世致用的社会实践,只能阻碍个体积极参与各种社会活动来改造社会、改造自然,而在片面的实践中人的本质力量只能有片面的发挥,人只能是片面的人。
以上是就理学德育思想中人格发展论的消极意义而言的。而其积极意义,大致有以下两个方面。第一,表现人的道德主体性,肯定了人的生存价值和意义。理学德育思想继承先秦儒家“为仁由己”的主体能动精神,通过抽象的哲学思辩,使道德品格成为个体先天主导心理构成,个体自身成为道德认识和道德实践的主体。如果说在程朱理学中,天理的权威化使得人的道德行为带有被迫为善的性质从而主体性还不太明显的话,那么在陆王心学中人的道德主体性便高扬起来,主体道德行为不仅是克己,更为重要的是成己,是主体先天道德本性的自然流露,这无疑在更深的层面上体现了对自我的关注,自我的“良知”成为准则。“他人文字议论,但漫做公案事实,我却自出精神与他披判,不要与他牵判,我却会斡旋运用得他,方始是自己胸襟,”“只致良知,虽千经万典,异端曲学,如执权衡,天下轻重莫逃焉。”这种自做主宰的精神显示了他们不同凡响的主体性倾向。此外,在理学德育思想中人的存在具有恒定和普遍的价值,它不是在对每个人的经验真实(行为)的归纳总结中判定其存在的价值与意义的,而是从先验唯心的角度演绎出“人本善”即每个人先天地具有存在价值的命题。在这个关切人类安身立命的终极关怀的唯心主义命题中包含着深刻的真理。我们知道人作为道德存在是在人类已攀上自身本质的高度后表现出来的,虽然理学德育思想把人抽象化为道德人而失于片面化,但道德作为人的本质存在的一个方面甚至是其主要方面,则是毫无疑问的。理学德育思想用片面化、极端化的形式揭示出人人为道德性存在这一绝对真理。第二,注重培养知、情、意、行完善的品德心理结构。理学德育思想继承了先秦儒家注重完善的品德心理结构的传统。理学家大都认为个体的品德心理结构包含知、情、意、行四个方面。但由于他们的本体论、认识论、知行观以及时代背景存在一定差别,因此知、情、意、行在德育中的次序和地位有所不同,大致要分为三类:其一是以朱熹为代表的“知先行后”德育模式。先进行道德知识的传授,最终、最重要的是道德实践,要在整体上保持知行并进,而情、意贯穿其中,但由于情有善与不善,必须加以约束和控制。其二为陆九渊强调先立大志与“知先行后”的德育模式。
由于他坚持性情合一,“性、情、心、才、都只是一般事物”,情既为道德情感,也是道德理性,是性的自然流露,故为善,它贯穿于整个德育过程中。其三为王阳明“知行合一”的德育模式。真知必行,不行不可谓知。王阳明也是性情合一论者,但他把二者看成体用关系,性必有情,情也有过与不及,所以重视性对情的自我调停。至于道德意志,王阳明同其他理学家有很大的不同:他认为主体的道德意志具有“无规定”的特征,是自发的,也是自由的,是“不器”,即不“执一”、不“意必”,也就是不执于形而下的一事一物,使主体意志超越于一切现实目的性,随感而应,率性而为,以至无为无不为,“随心所欲而不逾矩”,因此,王阳明的意志便是无意志,是超意志。总的来说,理学德育思想注重培养知、情、意、行统一的道德心理结构,基本上符合现代教育心理学,对我们当代德育有一定借鉴价值。其次,从人与社会的关系系统看。理学德育思想的最终目的不在于个体,而在于社会;不在于个体心性修养,而在于处理人与社会的关系。而当时社会主要包括:人类整体;封建等级制度;家族;作为人类整体一部分的集体等几方面。
因此,所涉及的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就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有其合理之处,也有不合理之处。就其不合理之处看,第一,由于理学德育思想本身的价值倾向、思维途径等是建立在种族血缘基础上的,目的是为了维护大一统的封建等级制度,它的基本原理便是把血缘关系伦理化,把伦理关系政治化、层层递进,形成了伦理道德政治化的基本格局。因此,它与现代民主政治与人权平等观念格格不入,个体对国家、对社会的关系,化约为以忠君为核心的各种道德关系的集结,个体对于封建等级制度只能依从而不能改变或破坏。这些表现在理学德育思想的人格建立与人格生长理论上,便是讲求德性与政治的贯通,“内圣”与“外王”的统一,也就是《大学》所概括出的“三纲”、“八目”的“大学之道”。
其局限性在于:以伦理至上代替国家至上;以人格平等代替政治平等;以“匹夫有责”代替政治参与。第二,弱化民族刚健性格。理学德育思想中,心理(精神)发展对生理发展的僭越。由“内圣”到“外王”的思维倾向以及道德对于政治、经济等领域的不正常介入等,产生了弱化民族刚健性格的负面影响。通过理学德育所培养出来的人,表现为是精神片面发展而不是身心协调发展;以道德主体为主而不是道德主体、经济主体、政治主体的统一;注重道德观念而不是道德观念与科技观念、策略方法观念的统一。这从陈亮、叶适等人对理学言辞激烈的批判中可窥一斑:理学德育所培养的人,“皆风痹不知痛痒之人。”“见闻几废,狭而不充,为德之脖。但从积极方面而言,理学德育思想注重整体利益,注重社会和谐统一,并把仁道原则与整体观念结合起来,渗透到个体的一切活动当中。张载在著名的《西铭》中写道:“乾称父、坤称母;兹藐焉,乃混然中处。故天地之塞,吾其体;天地之帅,吾其性。民吾同胞,物吾与也。……尊高年,所以长其长,慈孤弱,所以幼吾幼。圣其合德,贤其秀也”在王阳明那里,仁道思想与整体观念进一步被发挥:“夫圣人之心,以天地万物为一体,其视天下之人,无外内远近,凡有血气皆其昆弟赤子之亲,莫不欲安全而教养之,以遂其万物一体之念。”这种群体观念虽然建立在宗法血缘等级制度上,以剥夺个体独立性和发展条件为代价,与理学德育思想目的论、先验演绎的思维方式有直接的关系,但它毕竟是“人类自我实现的一个必经的历史阶段。”至少在形式上坚持以人类群体利益为重的价值倾向。最后,从人与自然的关系系统看。人与自然,大致有认识与实践两种对象性关系。而理学德育思想所含的人与自然的关系,严格来讲既不属于认识论体系,又不属于实践论体系。因为自然是以对人的价值与意义为其存在根据,以某种特殊的方式进入人的视野的。它和人构成伦理审美关系。就其消极方面而言:其一,虽然程朱等人认为“一草一木皆有理”,含有一定的科学认识论思想,但从整体上看,自然界主要不是作为人的认识对象而出现,因此,对于工具理性(技、器层面的理性)未免有所忽视,使真的求索与器的整治越来越处于从属的地位,限制了自然科学本身的进步,使自然科学的发展始终未能得到正面的价值支持。其二,理学德育思想在扬弃人类中心论的同时,对于人对自然界的主体实践作用未免有所忽视。尽管张载亦曾说过:“天与人,有交胜之理”,但这种“交胜”主要是德情涵养上志与气的相互作用,并不是广义的实践过程,将人与自然的关系限制在精神境界的层面,多少弱化了其历史的深度。如果说,朱熹等人由于其理气观的影响还曾明确承认事物为自然存在的话,王阳明则避开这一问题而直接从心的寂感来判定事物的存在,重视事物的意义存在而非事实存在,直接取消了自然事物作为人的认识对象和实践改造对象的可能性和必要性。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很明显的理论缺失。就其积极方面而言,其一,从生态伦理学角度看,理学德育思想倡导人对自然的顺应关系,主张人和自然之间保持平衡、融洽、和谐一致。这一思想的深刻性和合理性在于认识到人和自然的伦理关系说到底是人与人的伦理关系。。当人攀上自身的本质高度而成为理性的认知主体和实践主体时,人与自然的关系直接关系着人与人的关系,关系着人类活动的自由度,关系到人类的历史命运。直到今天,当人与自然的关系恶化而直接威胁到人类自身的命运时,理学德育思想所倡导的这种缺少“对于世界的紧张感”的缺限倒给了人类拯救自身命运的一线生机。其二,理学德育思想继承了先秦儒家价值优先的思维趋向,并将善的追求提升并泛化为一种普遍的理性化要求,从而价值理性的主导地位由此得到最后的确立。
善的追求构成理性设计与主体行为的出发点,与此相应,人应当从价值理性而非工具理性角度考察人与自然的关系,这种观点虽有其片面之处,但有一点可以确定,它确可抑制因工具理性的片面膨胀而出现的技术专制等现象,从而能有效地减少科学技术带来的负面影响,这些方面许多学者已有较多论及。理学德育思想由于其深刻的思维力度、丰富的实践品格、高尚的仁德境界以及它对现实德育具有很强针对性的指导作用使我们必须对其加以批判地继承。我们知道,对理学德育思想的批判与改造并不仅仅在思想领域内就能完成,它最终将由整个社会的长期实践来完成。从近代到现代中国社会中出现的对传统道德(尤以理学德育为重)的批判历程文化批判、革命批判、新文化批判和批判虽然显示出层层递进、不断深化的趋势①8,但批判与改造的任务远没有完成,还需要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而不断拓展。可以说,对理学德育思想的批判与改造既是促进现代社会进一步完善化、有序化的价值先导,也将是其自始至终的价值选择,两者互动统一。我们必须把对理学德育思想的批判与改造同社会现实紧密联系起来,从现实中而不仅仅是在思想中找到它的生长点,我想这种价值认识论的立场是比较合理的,也是唯一有效的。它本身的复杂性和社会现实的复杂转变决定了这项工作的艰巨性,但无论如何,这项工作必须完成,因为它关系到中华民族价值观与精神的重建,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运。
思想品德课是一门帮助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心理和道德素质,养成遵纪守法和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增强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的思想情感,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奠定基础的课程;是一门注重以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和民族精神培养学生,不断丰富学生的思想情感,引导学生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培养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协作精神,促进学生人格健康发展的课程。思想品德课的这些课程性质决定着它肩负着道德教育的使命,是中学德育工程的主要途径。而在现实的教育实践中,部分青少年学生由于受社会,学校,家庭及自身等各方面不良因素的影响,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情感和道德的缺失,如:不尊重老师,考试作弊,理想信念模糊,是非,美丑,善恶不分,缺少对集体,社会的责任感,不能与同学团结协作,缺少艰苦奋斗的精神等等。这些现象的存在使得加强对学生品德教育显得尤为迫切。每一个思想品德课教师都应该在教学实践中努力彰显本学科的德育功能,体现本学科的德育价值,充分发挥本学科对于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等方面的重要的导向作用。
一、挖掘学科知识与德育教育的契合点
思想品德课是一门以德育为主,兼有智育性质的学科。因此,其学科价值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塑造人的灵魂。因此,思想品德课教学既要强调系统,完整和理论性的知识目标,更要实现对学生人格,情感,道德的培养目标。在教学实践中,作为思想品德课教师应充分挖掘学科知识中所蕴涵的德育因素,将对学生的品德教育渗透于知识的教学之中。如:“敬人者人恒敬之”,“受人玫瑰,手留余香”,“让人三尺又何妨”等内容蕴含着待人尊重、宽容和友善等传统美德。“众人划浆开大船”,“民族情,民族魂”,“融入民族文化”等内容则蕴含着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的思想和民族精神。“有肩就得挑担子”,“放飞理想,立志成才”等内容则蕴含着理想信念及社会责任感等道德元素。因此,在教学中,要充分挖掘这些学科内容中的道德元素,并作为契机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道德教育,做到“寓德于教”,才能使对学生的道德教育收到良好的效果。
二、创设丰富的德育教学情景
教学实践充分证明,教师机械地对学生灌输道德规范,道德信念等,容易引起学生对教育的厌烦和抵触情绪。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创设丰富的德育教学情景,“寓德于趣”,德育情景可以是歌曲,文学故事,影视作品,名言,格言,警句等等。这些情景要富于哲理,蕴涵智慧,发人深省,给人启迪,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德育效果。例如在讲解“在责任中长大”内容时,我先是展示了一组勇于承担责任的先进人物及其感人事迹的文字素材及相关视频,如勇挑家庭重担的洪战辉,勇敢抗击“非典”的白衣战士们,这些模范人物的事迹较好地引领了学生的道德情感。后我又组织学生开展了以“14岁的我”为主题的演讲活动,进一步强化了学生的理想、信念和责任意识。教学实践证明,在课堂教学中,丰富的德育情景能够让学生入境,入情,收到较好的德育效果。
三、开展多样化的德育实践活动
将道德知识,道德规范等内化为学生的道德情感,道德觉悟,并外化为学生自觉自愿的道德行为,离不开丰富的德育实践,学生只有在自主参与,亲身经历的道德实践活动中去观察,去感知,去体验,才能真正做到“知行合一”。例如,为增强学生的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和奉献精神等,可以组织学生利用节假日进入公园,社区等场所开展环保宣传,公益劳动等社会实践活动,为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可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烈士陵园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观看爱国主义的影视作品等,为培养学生的集体主结协作的精神,可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拔河等游戏竞赛活动。实践证明,只有开展多样化的德育实践活动,才能使对学生的德育教育落到实处。
四、提升教师自身的师德形象
著名的思想家卢梭曾说过:在敢于担当培养一个人的任务以前,自己就必须造就成一个人,自己就必须是一个值得推崇的模范。因此,教师不仅要是学生知识的模范,更应是学生道德的楷模。尤其是思想品德课教师更应不断加强自身的师德修养,不断提升自身的师德形象。俗话说:“身教胜于言教”,对学生的道德教育不应是“假大空”的说教,而应是教师发自内心的与学生进行思想与情感的交流,以自身的良好品德去感染和引导学生。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对学生不关心,不宽容的态度,对学生不尊重,不平等的言行,对学校,对国家和社会不负责任的思想等等都会使教师对学生的道德教育显得苍白无力,没有说服力。因此,作为思想品德课教师,应尊重学生人格,保护学生的自尊心,激励学生树立自信,同时,教师也应强化自己对国家,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并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只有为人师表,才能对青少年施于正确影响,才能担负起培养有理想,讲道德,知羞耻的一代新人的职责。
总之,对学生的道德教育是一项重要的系统工程,需要广大教师努力去探索和实践。尤其是思想品德课教师,更应担负起这一重要职责,努力发挥思想品德课作为德育教育主渠道、“主战场”的作用。
关键词:儒家;德育思想;道德教育;现代价值
近几年来社会上掀起了一股国学热,这种现象所折射出来的是中国文化界对传统文化的重视,这是一个好的开始。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一块瑰宝,一朵奇葩,在中国文化的历史舞台上始终散发着灿烂的光芒。
儒家文化的焦点主要聚集在其道德教育上,在儒家的整个教育思想体系中,道德教育占有着极为特殊的地位。“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体现了儒家对道德教育的重视。儒家的德育思想十分丰富、系统,尤其是孔子在这方面的诸多贡献,对此进行深入的挖掘有助于我们的统治者古为今用,为更好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参考价值。
第一,儒家德育思想认为“人皆可以为尧舜”,提出了立志有恒,并把追求修养目标的超越性和现实性结合起来,使其具有现实的可能性。孔子不断地激励他的弟子要立志、言志,在他的激励下许多弟子都早早树立了自己的志向,比如冉求有志于使民富足。这对于今天的我们依然意义重大,它向我们强调了做人要注重树立自己的人格理想,德育教育的中心就是教会人们怎样做人,这就要求我们要树立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
现今,大学生中有一部分人受后现代思潮的影响,产生了一种放逐理想、鄙视崇高的思潮,这是现代德育教育应重视的问题。高尚的理想可以激发一个人的上进心和创造力,可以启迪一个人做应该做的事情,不去做一些无意义的事。坚定的信念是一个人的精神支柱,是奋斗的动力,是前进的坐标。没有信念就没有精神,一个人的信念决定一个人怎样活着,有什么样的信念,就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信念混乱必然带来认识上的糊涂,以致迷失方向,步入歧途。所以,在德育教育中儒家的超越性教育有重要的意义。理想信念教育不是空话大话,它解决的是人生的终极意义问题。在有限的人生中,怎样获得一种超越有限而达到无限的境界,这确实事关重大。
第二,儒家思想教导我们要“爱人”,正所谓“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儒家德育思想中“仁”的核心,儒家所提倡的“仁”的思想是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学问,也是做人的最高准则。人都是社会中的人,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所以人一定是生活在社会中,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因此,当我们在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时特别需要这种“爱人”的精神。
一个人自爱就会有自尊心、羞耻心、责任心和自信心。这样就会懂规则,有教养,才能被社会接纳。当我们在和他人相处时,要懂得照顾别人的感受,推己及人,互相体谅和理解,这样才能很好的与人相处;当我们在处理与社会的关系时要有一颗宽恕之心。随着市场经济在我国的迅速发展,各行各业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但是在竞争基础上合作,在合作基础上竞争,是现代社会的显著特征。在竞争与合作中我们更需要有一颗宽恕之心,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正如一位企业家感言:“小赢靠智,大赢靠德。”如果一个人的个人修养很高,那他自己一定会感到身心和谐,如果他有一颗宽恕之心,那么他和他人相处便会使整个群体和谐,如果人人都有这种“爱人”的精神,那么我们国家正在进行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便不再是一个难题,而是一个轻而易举就能建立起来的社会。
第三,儒家德育思想要求我们要不断地克己内省,“吾日三省吾身”,“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等这些儒家言论正是对此要求的最好诠释。儒家要求人们要在自我修养上下功夫,经常对自己的言行进行自我省察和自我批评,严格要求自己,克欲制情,不断地修正自己的缺点错误,从而达到“安仁”、“执礼”的目的。这个在现代社会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价值,人们只有对日常行为不断的反省才能够不断地发现自己存在的不足然后予以改进,最后才能不断地进步,走向更高的境界。
近期新闻媒体一直报道的好几起幼儿园凶杀案,我们可以从案件本身发现一共同的原因,即所有的作案者都不同程度的存在着病态心理,他们对整个社会充满仇视,对生活近乎绝望。或许他们在社会确实遭到了极不公正的待遇,又或者他们在生活中遇到了不可逾越的困难,但是他们都没有认真的审视自己,审视自己的内心。或许一些问题真的是社会所导致的,但我们要明白社会有其发展的客观规律,而我们所能做的就是诉诸于自己的内心,在自我修养上下功夫,经常反省自己的所作所为,不断地改正错误,最终求得内心的一种平衡,获得感情上的慰藉。无论什么事情都有其解决的办法,所以我们一定不要采取极端的做法,那样就害人又害己。
第四,儒家认为单纯依靠刑罚和行政手段来治理社会往往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要使国家得到治理,社会得以安定,根本途径是通过道德教育。因此孔子提倡“德治”,主张以德治国。孔子还认为要对百姓民众“道之以德,齐之以礼”。他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道之以德,齐之以礼”即实行“德治”,这样既能使百姓“有耻”,具有道德自律和道德自觉,又能使百姓“且格”,心甘情愿,心悦诚服地遵礼守法,诚心从善,也就是通过提高人民的道德水平自觉地约束自己的行为,以达到国泰民安的政治目的。由此我们可以看到道德教育对于维护稳定、有序的社会生活有着特殊的、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这也是解决当今社会问题的一个很好的方法。
我们国家现在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很多一直掩盖的社会矛盾在这个时候都显露出来,于是社会上出现了很多的,给正常安定的社会秩序带来了巨大的隐患。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政府除了采用刑罚这个强有力的手段之外,还需要借助于道德教育,或许道德教育在消除这些的源头上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道德教育有助于培养人民的道德自觉,提高其道德水平,让人们学会自觉地约束自己不符合道德的行为,这样就可以有效地减少的发生频率,从而实现很好的维持社会的稳定与和谐。目前我国正在大力进行道德建设,要想使道德建设卓有成效,就必须从儒家德育思想中汲取其精华,加以吸收改造并指导道德建设的实践,这样才会取得很好的效果。
儒家伦理道德思想是历史的产物,但同时也是经历了历史呈现给中华民族的思想成果。它作为中国文化之“根”的主体,已经根植于民族的思想意识和行为规范当中。因此,如何处理时展与这个“根”的关系,成为不同时代道德建设的一个共同课题。在今天道德教育的实践中,合理地汲取其资源,保证和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与它的“承接性”,无疑是不可忽视的。所以,在加强思想道德建设要遵循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同时,还应发现和汲取其道德教育思想的合理成分,从他们的教育方法中得到应有的启示。
儒家德育思想的内涵十分的丰富,它这种以家庭为基础,以社会“礼”为准则的道德环境氛围,对人们的道德养成起到了无形的教育和引导作用,使人们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了儒家的道德信念。而且儒家德育思想中有很多的内容在今天看来仍不会过时,有些反而在今天焕发出新的生命活力,这些都对我国目前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有着不容忽视的借鉴意义。
《弟子规》内容以三字一句,两句一韵编纂而成,分七个部分加以演述,具体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礼仪和规范,特别讲求家庭教育和生活教育。一个人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思维方式,而一个人的思维能力的成熟也并不是先天所决定,重在后天文化氛围中形成。我们唯有日日内省,见人善而思齐,便能德日进,而过日少了。
书读百遍,其意自见。对《弟子规》的感悟每个人的理解不同,自然做法也不一。依我而言,体会最深的还是“孝”“信”“仁”。
1.百善孝为先
孔子认为孝悌是“为人之本”,孔子弟子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为能养。至于犬马,皆为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孔子指出,孝敬父母不止是以物质来回报父母,让父母在金钱上享受孤独。而是更应该在精神上孝敬、爱戴父母。 而《弟子规》以浅显具体的说理展开首先要行为上敬重父母,不得傲慢无礼。“子不言父之过”,无论父母对错都应该静听顺承。“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很多人误解为父母之命无论对错,都应该一味的听从。听任父母的呼唤与责骂,失去自己判断能力和是非立场。而笔者认为《弟子规》不是要求我们对父母一味顺从,不分对错,而是做子女的要通过应、行、听、承的方式表达对父母的恭敬之心。要再态度上尊重长辈,而不是没礼貌的抗争与顶撞。“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谏不入、悦复谏;”对父母的过错在尊重的前提下,要和颜悦色的劝谏,父母就算不能接受也不应粗暴对待,更应真诚侧达,直至对方接受。 “孟宗哭竹”的感人孝行“泪滴朔风寒,萧萧竹数竿。须臾冬笋出,天意报平安。”如果在生活中,我们都能尽力做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从尽人伦之本分做起,做一个好儿女,好榜样,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尽自己一份微薄之力去做些事情,就算事小,也能善始善终,快活到老!《弟子规》不仅是要求在行为上以人之本体孝敬父母,更是要求在爱惜自己身体的同时,形成良好的人格修养。做一个身体健康,道德高尚的人,是孝悌上升为一种人格准则。“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只有当孝亲恭敬之心上升为一种道德情操的层面,才能在生活上对父母无微不至的关心,在心理上对父母的语言和行为听之、见之而谅之,同时对父母的孝悌之心责无处不在。
2.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人无信而不立 立身诚为本,处世信为基。古往今来,诚信是一个不变的话题,是和谐社会的道德基石。诚信更是重诚信,是做人的基本素质。中国人历来强调信义,《论语》中有“与朋友之交,言而有信”的说法;宋代大理学家程颐也说:“人无忠信,不可立于世。”;唐代大诗人李白在《长干行》中有“长存抱柱信,岂上望夫台。”诗句。“抱逐信”讲的是一个叫尾生的男子与心仪的女子约在桥下相会,到了约会的时间女子还没来。这时下起倾盆大雨,河水不断上涨,尾生为了不是去信义抱住桥柱一直等待,直至被河水淹死。这个美丽动人的传说表达了人们对诚信的赞美。
“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信义是处世的基本原则。一个人如果没有信用,就很难在社会上立足,可见信用对于做人的重要性,所以我们在生活上无论是干什么事情,都不能忘了信用。一个人如能做到信,便也能一诺千金。“一诺千金”这四个字是出自《史记季布列传》中“得黄金百两,不如得季布一诺。”在秦朝末年,有个叫季布的人,言而有信,从不失言,后来受到汉文帝重用,季布时时以“信”字为先,深得别人信任,而成为当时一代名士。在多元文化并存,信息爆炸的今天,我们被良莠不齐的文化和信息包围着,很多人数去了基本的甄别能力,无法确立多远文化下主体性和道德人格。很多普通人、作家、明星、企业家把狡猾、欺诈、虚伪作为适应社会的准则,作为个人利益发展的信条,失去了诚实守信、相互信任、信守承诺的做人准则。岂不知在商业社会的今天“童叟无欺、买卖公开、货真价实”之中的诚信已成为铁一般的纪律,同样在人与人交往中只有讲究信誉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和信赖。人无信不立,古人诚不欺我也。
“话说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弟子规》不仅提出人以信为本,更要言以信为先,做人不要夸夸其谈,华而不实,但说出的话就要信守承诺,人格之美胜于服饰饮食之华丽奢侈,胜于巧言令色的能言善辩。见贤思齐,见不善而内自省。与他人谈话时该出口就出口,立身处世要谨言慎行,说话内容实事求是。
3. 仁者爱人
“仁者爱人”出自《论语》,是孔子教育颜渊的话,指人与人之间要相互敬爱,是道德范畴很广的理念。仁爱为怀,仁爱世人,怀仁爱之心可以长寿,《论语》中“怀者寿”便是这个道理。“ 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能亲仁、无限好;德日进、过日少;”简言之当你的同事粗暴无礼时,忍耐、宽恕就是仁爱;当流言四起破坏名誉时,谣言止于智者就是仁爱;当别人懊恼痛苦时,关心体贴宽严安慰就是仁爱;当灾祸临头时与人同心协力,共同承担就是仁爱。我们同是生存与这天地间,同类之间当以仁爱宽容为处世之道,提倡平等、亲爱、善以待人,努力将我们的狭爱转化为泛爱。有泛爱的人才会有较高的声望,古人就教我们“亲贤臣而远小人”,亲近有仁德之人,我们的德行也会进步。“同是人,类不齐;流俗众,仁者希;”仁爱当由己至亲、由亲至友、由友及众、由社会至国家。爱己、爱亲、爱人、爱社会、爱国家。仁爱和宽容是一种品质,是一种德行,更是我们作为人的职责所在。
一、网络思想德育
在了解网络思想德育之前,先来了解一下传统德育,德育可以分为两种不同的理解,一种是狭义的德育,是指思想道德教育;一种是广义的德育,其中包含道德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及心理健康教育。网络思想德育是指在网络上开展的一系列思想德育活动,其中包括德育信息、网络文化、网络德育课、在线讨论等在网络上开展的思想德育教育,这些活动围绕现代网络思想德育工作开展,是思想德育的延伸,也是德育现代化发展新的趋势。
二、网络技术的发展,为思想德育工作的
开展提供了全新的载体信息网络时代,网络作为现代文明的结晶,高科技的产物,网络可以为人们提供各种类型的信息服务。传统社会的思想德育教育是灌输的教育,在其中教师占有主导地位,青少年思想德育知识的获得是由教师传授的,网络思想德育是一种开放的德育,我们可以利用网络的开放性,在网络上开展思想德育工作,青少年是绝对自由的,这里没有权威,没有等级,教育者与被教育是一种平等、互动的关系,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学习先进的思想德育理念,充实思想德育内容,使青少年根据需要选择健康的精神慰藉,我们应该利用网络优势推进思想德育工作的现代化,加强青少年之间的交流和沟通,扩大思想德育工作的时间与空间。
三、网络技术的发展,为思想德育工作提
供机遇和条件,并提出挑战和冲击网络就像一把双刃剑,虽对传统的思想德育工作创造了新的机遇,但也提出了挑战,网络为思想教育工作开辟了新的空间,网络时代人们可以不受物理时空的限制,可以自由交流,可随时掌握新资料、新知识,网络德育构建了开放型的德育方式,教师可以培养青少年的判断、选择能力,促进思想德育的全面发展。网络为思想德育工作提供了新的环境,但网络信息内容复杂,既有科学、健康、有益的,也有伪科学、不健康、有害的、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青少年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庞杂的信息会造成青少年思想的迷惘,从而教师的主导地位也就受到了冲击,一些规范的说教也就显得苍白无力,对青少年道德品质的形成、教育产生强大的冲击。
四、如何利用网络加强对青少年进行思想德育教育
从学校方面来说,要求我们建立既能发挥德育教育功能,又能过滤有害信息传播的思想德育系统,学校可以与其他学校建立互联的网络与网点,形成思想德育网络群,相互之间交流先进的工作方法与心得,达到资源共享。对于网络的内容,在可能的条件下,监控、过滤、消除可能侵入学校网络的消极信息,为青少年提供全面完整的信息服务,对青少年学生的网络学习,要制定网络使用管理制度,发现学生进入不健康的网站,教师就应该及时引导教育,有问题及时矫正,给学生一个正确的导向,学校还可以开展网络法制教育、网络爱国主义教育,加强网络行为规范教育,使学生批判地对待网络信息,提高学生对网络的识别能力,培养青少年高尚的情操,提高青少年的思想政治,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从家庭方面来说,家家都有电脑,在家上网也已经很普及,网络的两面性让家长惶恐不安,因此,家庭要与学校相互配合,让学生的上网行为要在教师及家长的指引下进行,在校由教师来监督,在家由家长来陪同,在网络上开展有意义的网上活动,给学生以正确的引导,杜绝青少年到营业性网吧上网,使青少年喜爱网络。
总之,网络环境下,思想德育工作是机遇和挑战并存,德育面对网络的挑战,要给青少年正确的引导,教会青少年正确的选择,成为网络的主人,为德育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让思想德育工作健康发展,促进青少年道德和智力的全面发展。
作者:赵欣 单位:河北省石家庄市鹿泉区大河镇第一中学
关键词古代礼仪;教育;思想政治;德育;目标
1引言
中国古代礼仪教育一直以来都是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虽然现在逐渐演变成思想政治课的德育工作,但是本质上相差不多,随着现代教育事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人类社会更加注重道德教化和对行为的约束,所以,从古至今都延续着中国古代礼仪教育理念和具体内容,目前的思想政治课德育目标的建立也是基于古代礼仪的理论基础之上形成的,这就要求教育者需要根据古代礼仪文化进行对受教者的德育工作。古代礼仪注重“礼”的培养和教化,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都需要按照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进行活动,只有在懂规矩的社会环境中才能够有秩序地生产和发展,这也是经济发展的要求和前提条件。从目前人们的道德观念和行为方式来看,仍然存在不足和缺陷,这说明对于人们的德育工作并不到位,即使每个人心中都拥有了道德底线,但这并不是基本的伦理伦常和行为准则,通过对古代礼仪内容的宣传和教育,能够使人们重新全面地认识礼仪文化和树立行为的标尺,进而促进德育目标的实现,这也是目前教育事业最重要的工作。
2中国古代礼仪教育与思想政治课德育目标的内在联系
2.1内容统一性
中国古代礼仪教育中的“礼”是人类社会、天地、自然的基本法则,是现代社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规范,同时也是国家各项制度的基础,为人们规定了合理的行为准则,这也是与思想政治课德育目标一致的体现,因此,中国古代礼仪教育与思想政治课德育目标具有在内容方面的统一性联系。所谓统一性,是指二者表达的思想和价值取向一致,并且能够相互融合和促进,共同传达同一个目标或者同一个理念,古代礼仪教育通过一定的社会规范约束了人们的行为,对社会进行控制,形成稳定的社会秩序和道德规范,使人与人和人与社会之间的各种层面的关系以及义务和权利等都能够拥有统一的准则和规范,这也是思想政治课德育目标的内容,同样提倡受教的学生能够学习和掌握这一系列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从而指导人们的思想和实践的内容以及方向,所以,中国古代礼仪教育与思想政治课德育目标是统一的,并且共同塑造在人类社会中统一的伦理道德规范,使社会能够更加秩序化和可控化。
2.2相辅相成和相互促进的内在联系中国古代礼仪教育为思想政治课德育目标制定了标准的体系,同时奠定了理论基础,使德育目标的树立有一定的根据和基础,证明思想政治课德育内容具有科学的内涵,并不是
凭空想象出来的空谈理论,而是根据古代礼仪进行归纳和总结出来的德育资源,促进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德育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同时思想政治课的德育教学目标能够进一步展现我国礼仪文化的内涵和魅力,促进中国古代礼仪之邦的美誉能够广泛地宣传和感染更多的人们,使古代礼仪能够不断地传承和发扬,将我国的文化发扬广大。因此,中国古代礼仪教育与思想政治课德育目标之间是相辅相成和相互促进的,相互之间融合了道德规范的不同理解和不同目标,形成统一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这不仅仅代表了古代文化的长久传承,也体现了道德规范一直以来都是人们应该学习和掌握的基本内容。
3中国古代礼仪教育对实现思想政治课德育目标的意义
3.1中国古代礼仪教育对实现思想政治课德育目标提供了借鉴
中国古代礼仪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尤其是在人们的社会交往过程特别重视礼仪文化,学习礼仪不仅仅是提高自身的素养,同时也是对礼仪文化的发扬和保护,古代礼仪的内涵也逐渐成为了现代思想政治课德育目标实现的可借鉴的重点内容。思想政治课德育目标的树立学习了古代礼仪的基本价值取向,将大部分礼仪文化也作为德育的主要内容,不仅仅使学生更深刻地了解古代文化的巨大作用和可取之处,同时也将古代的文化传承下去,成为现代教学的理论基础,通过对古代礼仪文化的剖析和研究,使学生能够结合现实和个人来理解礼仪建立的好处和必要性。现代社会要求每个人都需要知礼仪懂廉耻,这也是学生通过德育逐渐养成的规律和习惯,所以,现代的德育目标是基于古代礼仪教育之上的,通过古代文化的借鉴,实现古为今用的效果,对学生的思想品德和素质教育都会产生良好的影响和效果。
3.2中国古代礼仪教育为实现思想政治课德育目标提供了保障
中国古代礼仪教育能够长期稳定地传承和发扬,并且在教育事业中一直以来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和地位,这说明古代礼仪文化具有科学性和可利用性,能够切实地使人们学习到良好的文化,提高整体的素质水平和道德修养,正是由于古代礼仪教育的重要价值,也为现代的思想政治课德育目标的树立提供了保证,通过礼仪文化对人们思想和行为的不断感染和修正,同时产生了较好的效果,使现代思想政治课德育工作也能够顺利地实施,并且在此基础上添加时代因素和现实需求因素,更加符合人们的素质教育目标。如果没有古代礼仪文化的存在,那么思想政治课德育资源的形成就会失去支持和保证,不仅仅不能够使人们产生信任和依赖,同时从内容本身就缺少科学的依据和参照,这对于教育来说毫无可信度可言,所以,中国古代礼仪教育的显著效果和传承性为现代思想政治课德育目标的建立提供了坚实的保障,推进目标的快速实现和广泛地应用。
4运用中国古代礼仪教育实现思想政治课德育目标的践行策略
4.1宣传和弘扬中国古代礼仪文化,促进德育目标的实施
中国古代礼仪已经扎根于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中,长期以来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感染,在无形中已经受到了影响和引导,这就是文化的巨大魅力和作用,但是,人们对于古代礼仪的全面了解和学习并没有达到一定的高度,都停留在比较肤浅的层次上,所以,现代社会为了进一步将我国的古代文化发扬光大,需要大力地宣传古代礼仪文化的内涵和作用,使人们能够充分地理解文化,并且受到全面的启发和督促,这样对于思想政治课德育目标的实现就变得更加容易和快捷。因此,宣传古代礼仪文化是为了使更多的人们理解和认可思想道德规范对现代生活的重要性,也能够激发人们对文化的学习兴趣和支持,从而更加促进德育目标的实现,只有人们能够积极主动地响应德育工作,这样所建立的德育目标就会比较容易实现。
4.2提高教师对古代礼仪文化的理解能力和与现实结合的能力
古代礼仪文化虽然长期以来都在不断地传承和发扬,但是对于礼仪的具体内容和标准界定并不是每个人都熟记于心的,对于教师也是如此,还拥有较大的上升空间,礼仪文化的复杂和繁多也为教师提出了更多的要求,不仅仅是掌握各种礼仪的概念和分类,同时需要重点研究礼仪存在的价值以及如何联系实际进行教学,所以,老师的知识储备和教学能力都需要不断地提高和培养,知识是无穷的,礼仪文化的学习也是无止境的,教师作为传道授业的主要工作者,其个人的能力也决定了学生的普遍学习水平,学校应该加强对教师的专业和实际能力的培训和提升,这样才能够更快地实现德育目标,使更多的学生感受到教育的功能和作用,将我国的礼仪文化和道德不断地发扬和传承。因此,教师的培养工作也是现阶段最重要的工作内容,可以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对教师的能力进行定期地测评,形成奖罚分明的政策体系,对教师也能够形成一种激励和促进,同时学校应该提供更多的学习和培训机会,增强教师的思想政治方面的知识水平,从而能够更好地将礼仪知识传授给学生,促进我国礼仪文化的广泛应用,也能够提高人们的道德品质和综合素质。
4.3创建情境教学,形成礼仪文化的实际应用教学
中国古代礼仪教育可以模拟相关的礼仪内容进行现场演练教学,可以是行为表演,也可以是语言表达的演练,这些都是对固定的礼仪文化的动态表现,能够充分发挥礼仪文化的实际应用效果,使学生体会到道德规范和高素质的重要性,这样也能够进一步促进思想政治课德育目标的实现。现代的教学模式不断更新和变化,增加了情境教学的内容,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教学内容的探索性,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同样进行古代礼仪文化的真实模拟,尤其注重学生的言行举止的表现,教师根据实际的效果进行评价,并且纠正演练过程中学生出现的错误和给出合理的建议,这样学生才能够真正地体会礼仪文化的深刻内涵以及实际的应用,将理论切实地与实际相联系,从而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率,促进德育目标能够快速地实现,为现代学生创建了道德规范标准和行为约束,使人们能够逐渐按照规矩和伦理道德进行活动。
5结论
中国古代礼仪文化是最主要的文化内容之一,它能够代表一个国家的道德水平和整体的人民素质高度,是其他国家对其评价的标准,中国一直被称为礼仪之邦,这说明从古代就开始注重礼仪的学习和使用,这也是我国能够屹立于国际舞台的重要原因,只有懂得礼仪道德和规矩的国家才值得尊重和信赖。现阶段对学生的教育主要集中于德育方面,通过充分发挥礼仪文化的巨大作用,也能够进一步实现德育目标,所以,本文对于中国古代礼仪教育在思想政治课德育目标建立和实施过程中所起的作用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和现实意义,也是现代社会长期坚持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的主要内容,为我国教育事业提供了前进的动力和新的发展方向。因此,本文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和价值,也为未来的更多学者的研究创造了有利的方向和条件,从而促进我国教育事业能够逐渐走向成熟和稳定。
参考文献
[1]曲祖江.高中思想政治课德育功能的迷失及其对策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07.
[2]张丽.高中政治课中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对策探究[D].重庆:重庆师范大学,2016.
[3]张晓丽.新时期思想政治课勤俭节约传统美德教育的创新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4.
[4]黄成菊.从思想政治课的变迁看中学德育发展的方向[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02.
关键字:杜威;德育思想;启示
约翰・杜威(1859―1952),美国著名的教育家、哲学家、心理学家和社会学家,被称为“实用主义神圣家族的家长”,美国实用主义哲学最有影响的代表,杜威一生对道德教育也十分重视,研究杜威的德育思想,对我国的道德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 杜威德育思想的内涵和目的
杜威在《伦理讲演纪略》中说到:“道德就是学,就是生长。”人刚生下来的时候,不会说话不会行走,所以只能不断的学习,学的即是前人的经验和教训。而生长既是肉体的成长,也是精神观念和知识能力的生长。
关于“道德教育”的涵义,杜威认为:“一切能发展有效地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的教育,都是道德的教育。这种教育塑造一种性格,不但能从事社会所必需的特定的行为,且对生长所必需的继续不断的重新适应感到兴趣。”在杜威看来,道德教育的作用在于它的社会价值。
杜威德育的个体目的是培养“良好公民”,社会目的是民主社会的持续发展。
二、 杜威以“知识、情感、能力”为核心的德育内容
杜威曾明确分析了三者的内在统一关系:“道德有三个部分:知识、情感、能力。先有了知识,了解事物因果厉害即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然后可付诸行动。不过单有知识,而没有感情的激励鼓舞,还是不行的,所以要有引起他的欲望,使他爱做,对于社会有一种同情心。但是,单有知识、情感还是不够的,还必须有实行的能力,对于知道了要做和爱做的事情,用实际能力去对付他。”
杜威在论及道德三要素时,他首先肯定了知识的重要性。认为道德是个体在具体情境中做好自己应该做的事情,而有助于做好这件事情的实用的知识都是这个过程的必然要素。其次,他丰富了知识的内涵。杜威的知识观建立了知识与道德的统一关系,在这种关系中,知识不仅限于人际交往的知识,而且包括在自然科学、职业等方面的知识。此外,他着重地强调了知识的社会属性。知识是在社会性的经验中获得的,并且用于社会性的活动之中。
在杜威的道德思想中,情感主要指兴趣与责任。他主张不应该将兴趣狭隘地理解为对个人功力的追逐,他认为,所谓兴趣,表明的是自我与世界在一个向前发展的情境中彼此交织在一起的状态。而且,兴趣是个体行动不可缺少的,一个人必须对他所做的事情感兴趣,他才会去做,并且尽力做好。由此推论至学校教育。学校对“有用好人”的培养,不是要培养学生遵守固定道德规范的自觉性需要的坚强意志,而是要培养学生对承担社会责任的主动兴趣。
再论及“能力”,杜威认为只有个人为社会服务的才能才能称之为能力,首先肯定了其社会性。其次,个体的能力不是抽象的能力,而是与个人的目的、价值观紧密相关的。概言之,他辩证地将道德的三要素统一于“实用性”与“社会性”之中。
三、 杜威德育思想对我国德育变革的启示
(一)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以人为本是和谐社会理念的核心思想和指导原则,学校德育工作必须抓住以人为本这个核心,不仅要使学生们掌握科学文化知识,更要对他们进行思想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这正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传统的学校德育思想忽视了学生的兴趣,完全以一种灌输的形式去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这种方式导致了学生思想呆板、僵化,束缚了学生的创造性的发挥,十分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学校德育应强调尊重、理解和关心学生,构筑和谐人际关系,这正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
(二)立足课程,开展活动,将教学与实践相结合
传统德育课主要是向学生传授系统的思想道德理论知识,让学生学习理解有关的道德理论,基本上是通过教材和老师的讲授进行学习。这样开展德育对学生的影响还是在思想认识上和知识层面上,教师处于主导地位,而学生思想政治品德的形成和发展,需要内化与外化两个重要环节多次转化。一方面通过学校德育课把社会有关思想政治品德的要求传递给学生,另一方面通过各种活动使学生将其外化为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客观行为,经过两者的反复转化从而实现知行的统一,紧靠教师的课堂讲授和教材是远远不够的,因此,课外时间锻炼是必不可少的,它不但可把课内理论学习更好地化为学生的行为,而且有利于学生主体的发挥。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中体验社会生活,也是学生社会化的一个重要途径,通过实践活动,学生能更加容易了解社会、融入社会,开阔视野,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创建“道德即生长”的德育理念
我国的学校在德育过程中,通常把道德规范视为德育的核心,将学生是否遵守道德规范作为评价一个学生品德是否高尚的标准。针对这一问题,杜威德育思想为我们提供了积极启示。杜威将“经验”“生长”的概念引入到教育领域,在经验基础上判断道德,道德就是个体在具体情境中分析、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其实就是个体的生长过程。道德发展的过程,就是个体经验改善的过程。并且,他极力反对以某种高尚原则作为标准来严格要求与衡量个体的道德,而且主张将对个体道德的判断置于其经验发展的过程中。所以道德教育是使受教育者朝着一定的社会方向成长并不断完善的过程。学校德育的主要任务在于从学校的实际需要出发,以学生的“生长”为重心,促进受教育者的持续改善与发展。因此,我们应该在德育过程中构建“道德即生长”的积极德育理念,来指导我国德育实践。
参考文献:
[1]刘轶华.论杜威的德育思想及对当前道德建设的启示[J].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12)
[2]石玉.杜威的道德教育观对我国学校道德教育的启示[J].教学研究,2006(3)
一、思想政治课堂中案例教学存在的问题
1.案例陈旧,落后于学生德育认知需要
“90后”的现代中学生,成长于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期,所接受的信息量大而新。在思想政治课堂上如果再沿用以往的案例,学生不仅产生不了共鸣,而且会被认为落伍、跟不上时展。比如在经济生活中,讲到理智的消费者必须坚持的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消费原则,如果教师继续运用以往“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来设计教学,学生不仅不会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更会认为这是矫揉造作,起到反作用。
2.案例简单堆砌,造成学生德育认知疲劳
尤其是在一些重要的课程中,教师会选择很多的案例来说明一个观点。比如文化生活第六课《我们的中华文化》,中华文化具有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的特点。可以用到的案例很多,比如中国诸子百家思想、唐诗宋词、建筑、绘画、音乐、科学技术等等。而这些案例中有很多已经是学生熟知于心的,如果不加挑选,简单重复,不仅起不到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的作用,原本想要的德育效果也得不到实现。
3.案例分析不透彻,德育教育流于形式
案例的选择很重要,恰当的分析更重要。如果不加分析,或只是简单分析,触及不到学生内心的深处,学生接受的信息就停留在了案例本身,德育教育的力量难以内化为学生自身的深刻体会,更不会外化为自觉的行动。
二、用好案例,从他律走向自律
1.案例的选择
(1)富有时代气息,符合学生德育认知需求
与其他学科比较起来,高中思想政治课更需要具备时代性。所以案例的选择一定要符合当代甚至是当年社会发展需要,符合当代学生认知需要。比如,在生活与哲学第四课《认识运动把握规律》一课中,笔者在2012年3月份开设市级公开课的时候,运用了影片《2012》导入新课。这个导入能引起学生的关注,激发学生的讨论热情。同时,结合2010年、2011年发生的各种自然灾害,让学生讨论这些灾害的形成原因,有天灾也有人祸,就会非常顺利地得出我们要善待自然、尊重规律的道理。这样做符合学生认知需求,激起学生共鸣,化被动服从为主动律己,实现道德教育从他律走向自律。
(2)精简案例,避免认知疲劳
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可以用的案例很多,但是用的过程中要大胆取舍。比如前文讲到的在展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的时候,我们可以选择学生以往关注度不高的案例,详细讲解,激发学生学习探究的欲望。把学生熟知的案例留给学生自己讲解、自己体会。这样更能让学生从内心深处体会中华民族文化的辉煌,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
(3)选择正面案例,弘扬积极向上的精神
市场经济越发展,文化市场越繁荣,越容易产生背离社会主义发展需求的各种低俗、腐朽的东西。思想政治课要更多地选取正面的案例,向学生宣传积极向上的精神,让学生更多地接受正面的德育教育。
2.案例的运用
(1)案例分析精雕细琢,德育教育水到渠成
案例的选择固然重要,但没有好的分析和引导,案例不仅会和知识目标脱节,更会远离德育目标的达成。教师要对案例精雕细琢,使案例与知识目标、德育目标之间的关系自然生成。如《认识运动把握规律》一课中,可以通过视频展示近几年发生的自然灾害,给予学生视觉上的震撼。然后让学生分析原因。人类在发展经济、追求效益的过程中违背自然规律,导致近几年来自然灾害越来越频繁。从而自然生成学生的道德认识――我们要善待自然、珍惜生命。
(2)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使学生积极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