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中医基础理论防治原则

中医基础理论防治原则

时间:2023-06-29 17:10:4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中医基础理论防治原则,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中医基础理论防治原则

第1篇

摘要:中医药学的理论和实践可以拓展到现代生物学的许多方面,现代生物学可以阐释中医的许多理论和实践。具有宏观系统性、整体性、定性性和辩证性等的中医药理论和医疗实践如能和现代生物学的定量和微观结合体来,将会是中医药学和现代生命科学的优势更好的发挥。

关键词:中医药学;生物学

为适应中医药现代化和国际化发展趋势,现代中医人才应具有较深厚的中国优秀文化底蕴和扎实的中医药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同时应具有现代生物医学基础,横向学科基础,传统文化基础,行为和社会科学基础,才能追踪、占领中医药学发展的前沿,更好的服务于人类社会。如何实现现代生命科学理论和实践与中医药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却存在着认识上、操作上和理论建构上的巨大困难,且一直是阻碍中医发展和融入世界现代医学的障碍。下面根据医学生物学与中医基础理论和实践的相关联系和分析,以期对中医现代化和改进中医院校生物学教学有所启发。

1.生物学与中医基础理论和实践的关联

1.1现代医学模式和中医医学模式

早在几千年前,《内经》对人体疾病的的认识就不仅局限于人体本身,而是全面考察与整个生存环境的密切关系。认为疾病的发生是外在环境和内部机能的综合效应。生存条件的生物、气候、环境、时间、物候、地域、饮食五味、社会等因素的变动,人的内在环境的情志、体质、阴阳、气血等的异常,两方面的综合变动才造成疾病的产生。因而对疾病的治疗过程,《内经》所关注的不只是具体的疾病所在,而是病症所导致的整体变化,所以诊治的目的是去治疗整体五脏阴阳气血的变化(治本)。待到阴阳能够达到平衡协调的境界,病因也就被驱除,这就是疾病被治愈的状态(标本兼治)。并形成了和现代医学模式相近的“生物一心理一社会,环境一生态医学模式。”因此,中医理论和实践和现代医学在对疾病的发生发展和防治的基本观点是统一的。

1.2阴阳理论理论在生物学中的体现

阴阳学说贯穿于中医学的各个领域,疾病的产生和治疗都可以用阴阳的平衡和互根来解释。阴阳学说可以拓展到生物学的许多方面,如把同化作用产生的物质归于阴,把异化作用产生的能量归于阳,细胞、组织的增长属阳,变性萎缩属阴,cAMP属阳,cGMP属阴等等。以cAMP和 cGMP为例,在细胞中cGMP的含量使cAMP的十分之一,但cGMP/cAMP的比值是稳定的,处于一种动态平衡之中。研究发现细胞趋于分裂还是趋于分化取决于cGMP/cAMP的比值。在白天细胞内细胞内cGMP/cAMP的比值升高,细胞分化,分裂受抑制,机体应即耗能,机体处于阳盛状态。而在晚上细胞内cGMP/cAMP的比值下降,机体修整,DNA合成、分化受抑制,机体处于阴盛状态。这是中医的阴阳平衡学说的很好体现。并且cGMP 和cAMP是一对拮抗物质,在不同的组织器官中,作用也不同甚至相反,如cAMP在平滑肌细胞中使细胞松弛;在心肌细胞中使收缩力增强。cAMP和cGMP量的调节作用是多途径、多层次的和相互变化的。这是中医的阴阳互根和相互的转化的表现。

1.3中医学理论和实践与生物微生态学

现代生物学研究表明微生态平衡,以及在病原微生物的刺激下免疫系统正常的应答反应能力及其所表达的功能是构成“正气”的重要因素。其具体表现为:菌群密集度均衡、菌群多样性明显、优势菌以有益菌为主。中医瘟病学的“疠气”就是现代生物学所揭示的病毒、细菌和真菌等。中医脾胃病的微生态学研究表明正常人群与患者胃肠菌群的生物生态学特性有显著差异等。

1. 4中医学药性理论生物生态学

中医很早就注意到中药材产地与中药性味有关,并应用到医疗实践中。现代生物生态学研究也表明中药性味与生物生态因子有很大关系,并且由于现代中药栽培和气候、土壤等的变化,使中药药效产生了极大变化,原有中药理论中的中药性、味、归经已经不符合现代中药的性能,这些问题必将会导致重修本草,以明确现代中药的性能,指导临床。

1.5中医疾病防治与生物生态

中医学历来重视 “治未病”的预防思想。包括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两个方面的内容,并认为疾病的发生,一是因人体的正气不足或功能紊乱;二是因邪气侵入人体。因此,中医的治病原则是因时、因地、因人制宜的原则。即根据一年四季的气候变化,对人体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均产生一定的影响,根据不同季节气候的特点,来考虑治疗用药的原则,即“因时制宜”;根据不同地区的地理特点,来考虑治疗用药的原则,即“因地制宜”;根据病人年龄、性别、体质、生活习惯等不同特点,来考虑治疗用药的原则,称谓“因人制宜”等。这些无不体现中医防治疾病的生物生态观。

2. 中医药汲取现代生物基础和改进中医院校生物学教学将会是中医和现代生命科学地的优势更好的发挥

由以上五点可以看出中医药学的理论和实践可以拓展到现代生物学的许多方面,现代生物学可以阐释中医的许多理论和实践。如果具有宏观系统性、整体性、定型性和辩证性等的中医药理论和医疗实践的能和现代生物学的定量和微观结合体来,将会是中医和现代生命科学地的优势更好的发挥。如果在中医院校生物基础教材或相关基础学科里加入中医药学和生物学的相关联系和分析并不断改进,或者教师能够在生物学的教学中有机的融入中医的理论和实践,不仅使学生能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中医,了解和认识中医的科学性,也会对如何实现现代生命科学理论和实践与中医药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在认识上、操作上和理论建构上的困恢和消除中医药融入世界现代医学的障碍有一定的启发和借鉴。对发展中医特色和优势,促进中意现代化进程和培养中医现代化接班人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潘远根.《内经》创立的生态医学模式[J].湖南中医学院学报,2005第25卷第4期:22-23

第2篇

Abstract: Chinese medicine is the study of human physiology, pathology, and disease diagnosis and control of such a discipline, has its own unique theoretical system. This paper from the scientific principles of Chinese medicine, to materialism, system theory, basic theory of the main line of material explores how to achieve modernization of the Chinese medicine.

关键词: 哲学原理;中医现代化;探讨

Key words: philosophy;moderniz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investigate

中图分类号:R2-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16-0247-01

0引言

随着社会的进步,网络时代的兴起,人类思想观念的更新,现代人类受诸多因素的干扰,出现了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自身的健康似乎是为药是治,甚至有些业界人士走偏了路子,背弃了中医的理论,而跟着感觉走去了,实际上是违背了中医的内涵,违背了中医的特点―整体观念与辩证论治,也就是违背了科学。

1中医科学原理

中医作为一门学科,它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等的一门学科,有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其理论体系受古代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阴阳五行学说的深刻影响。阴阳五行是物质的,是中医的基础,它把人体的脏腑、经络、气、血、精、津液、五官、九窍、四肢百骸的生理病理机能,用阴阳属性来概括,用五行来归类,并利用阴阳矛盾的相互制约和五行的生克制化的规律,采用自然界的药物来纠正人体阴阳这一对矛盾的偏盛或偏衰。

1.1 阴阳学说阴阳对立观念思想的起源,是来自男女不同性别这一人类原始思想的产物。阴阳思想的产生和流传在传说中比较早远。阴阳的本体含义不仅是物质的,而且也是功能的,是天地万物刚柔动静运动变化现象性质功能属性的象征。所以,在古代哲学思想观念中,阴阳是引起事物发生变革,不见其事而见其功的无形机能和物质势力。阴阳的无形有功的阴阳势能效应和宇宙中存在的暗能量、引力场、磁力场的势能效应一样,虽然不具有实物性,但却具有被人感知的势能效应。阴阳的对立统一,是维持事物在矛盾中不断平衡发展,产生积极成果的根本保证。在这广泛原则的基础上,中医学建立了以阴阳学说为指导思想的中医学理论。

1.2 五行学说五行学说是以木、火、土、金、水的势能性质分类规定,对天地万物进行总体归纳的一种系统的归纳方法。它把世界万物一系列特有的归纳概念,通过系统的逻辑论证,将世界上千差万别,形殊类异的事物,按五行特有的功能属性,分门别类梳出条理,分类标示出木、火、土、金、水的功能属性及五行物质势力相生相克的特殊本质和相互间的生克制化联系,指导人们用联系的和发展的观点,深入认识自然界各类物质势能和人体生理机能在维持整体动态平衡的关系中,各个系统环节生克制化发生和发展的基本趋势,解决矛盾时,针对矛盾的主要性质“对症下药”,用钥锁关系找到正确处理矛盾的方法。中医学理论的科学原理,是把阴阳气血津液,阴阳表里虚实寒热,风寒署湿燥火,寒热温凉,升降沉浮辩证的高度统一。

2中医现代化

中医现代化研究,就是以中医整体观将相互关联的、现代生物医学对物质的单一的、静态的认识,用世界公认的“系统论”的动态观、层次观,使之整体综合化,再加以整体“八纲”认别,就成了中医核心理论总率下的中医现代化了。

2.1 中医现代化研究指导方向离不开中医的“整体观念”我们用诸如哲学、逻辑学、唯物论、信息学等科学的观点研究现代化的中医,将“中医现代化”方向路线选择为整体观。中医的整体观念就是统一性和完整性,它指人体本身的统一性、完整性及其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首先,人体自身是一个闭合的完整的体系;其次,人生活在自然界中,人体和自然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遵循中医的整体观,是中医现代化研究在人体生理和病理方面体现人体的一致性的体现。中医的的整体观体现在中医的现代研究方面具体方略是“四诊八纲”,“四诊八纲”是我国中医最早的核心理论基础,现代医学的一切检查、监测方法和器械都是望、闻、问、切四诊的延伸。而人体疾病的病证概括又离不开“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纲。中医现代化革新,也无不遵循中医或者祖国医学古代的朴素的唯物论。我们知道哲学中的唯物论认为世界是物质的,所以历代许多医家绞尽脑汁探索人是什么物质组成的,但由于当时自然科学条件的限制,显微镜都没有的情况下,根本不可能走物质基础发展中医药之路。从唯物论、系统论、物质基础理论来研究,这些理论研究认为:人的任何系统、器官、分子、细胞、基因、都是整体的一部分,整体和单一物质基础是不可分离的相互依存关系,有了物质单一基础,没有整体,它是极不完善的,就像现代生物医学,对许多多发病、综合症、复合病症、器质性病变不能治疗。整体观不但具备了系统论的动态性、层次性,整体性三性,还具有“系统论”没有的“四诊八纲”;只有增加了这四个字,中医才能顺利的走向现代化。反之,如果整体不知是什么物质组成的,整体就是完全模糊集合、模糊逻辑,我们必须知道整体是由那些物质组成,相互缺一不可。从逻辑学、唯物论,整体全息观、天人合一观,系统论说,整体与物质基础是相辅相成。

第3篇

行性恶化难治的临床综合证候群。血液净化疗法和肾移植是治疗该病的重要手段,

但限于条件尚不能普及,因此非透析疗法更具有实际意义。我国学者经过30余年的

不懈努力,采用中西医结合非透析疗法在CRF的治疗和基础研究上取得了令人瞩目

的成就。中西医结合非透析疗法的核心是缓解症状、保护残余肾功能、延缓病程发

展、推迟必须透析和肾移植时间等,大大地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生活质量。本文试就

其研究现状作一概述,并略陈管见。

1 临床研究

1.1病因防治 引起CRF的原因较多,必须认真查找原发病,进行有针对性的病

因治疗,防止肾功能的进一步恶化。在原发性肾脏病中,慢性肾炎占居首位,其次

为慢性肾盂肾炎、肾动脉硬化等,在继发性肾脏病中,糖尿病肾病、狼疮肾病较为

常见。中医药在防治原发性肾脏病中确能行之有效地控制其演化成CRF,而在继发

性肾脏病中中西医结合防治也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1.2控制可逆因素 CRF的病程是渐进性发展的,但在某一阶段受到某因素的影

响,可出现肾功能的急剧恶化。因而及时祛除这些可逆性因素,已被公认为是防止

肾功能急剧恶化的重要措施。促使肾功能急剧恶化的因素主要有(1):①累及肾脏

的疾病复发或加重;②水、电解质紊乱;③各种感染;④高血压、心力衰竭;⑤应

激状态;⑥其它各种不利因素。这些可逆性因素采用西医常规措施,常能取得满意

的疗效。中医认为其可逆性因素主要有(2):①外感风热或风寒;②痰热;③水湿

;④湿浊;⑤湿热;⑥瘀血;⑦风动;⑧风燥。中医针对这些邪实证,除常用的辨

证口服汤剂外,还采用如专方、专药、内服、外洗、灌肠、静脉给药等措施(3),

不仅疗效较好,而且还有标本同治之妙。

1.3 饮食加必需氨基酸(EAA)疗法 近年研究表明,低蛋白饮食可减少肾小球

的血液灌流量,使“健存肾单位”的滤过率减低,延缓肾小球的硬化过程,从而保

护了残存的肾功能。为了防止低蛋白饮食带来的负氮平衡及不利因素,目前多主张

采用(1):①低蛋白饮食+EAA疗法;②低蛋白饮食+α-酮酸疗法。饮食疗法历来

被中医所重视,但由于CRF的特殊性,虽有虚证诸象,但其“气化不足”,易生浊

毒。因此,其“虚则补之”而不能呆补、腻补、纯补,必须补而有节,特别是应以

肾的气化功能和邪的兼挟情况为参考,辨证进补(4),这样更能符合CRF之病情。

1.4 辨病与辨证治疗 治疗原发病和纠正可逆因素是治疗CRF的关键。CRF非

透析治疗的基本原理包括(1):①减少尿毒症毒素和代谢废物的蓄积,利用肾外途

径增加尿毒症毒物的排出;②避免或消除CRF急剧恶化的危险因素;③治疗CRF原发

病,控制CRF渐进性发展的各种原因;④针对各系统症状和并发症予以治疗。中医

辨证治疗,主要是针对脾肾气虚、脾肾阳虚、肝肾阴虚、气阴两虚和阴阳两虚五个

证型辨证选方(2),但由于CRF往往有以脾肾亏虚为本、湿毒内蕴为标的特点,其组

方多以虚实并理、补泻合用、攻补兼施为特点(5);而中医内科肾病专业委员会,

也主张依据脾肾阳气虚、脾肾气阴虚、湿热中阻并浊邪犯肾、脾阳虚弱并浊邪内蕴

、脾肾虚弱并水瘀互结证型特点,扶正祛邪、标本兼治。由于CRF是一个病情不断

变化的过程,不可能用某一型某一方治疗贯彻始终来处理如此复杂多变的疾病。病

症结合,标本兼顾,方能灵活地解决正邪、标本、病证之间变动着的矛盾。病证结

合的治疗方法,不仅能有效地缓解临床症状,更有确切延缓CRF进展的作用。

1.5 胃肠及结肠透析 胃肠透析是利用人体自身生物膜—胃肠粘膜清除代谢

废物的原理,但因传统的方法进液量较多而腹泻剧烈,病人无法坚持。随之研究的

化学吸附剂,如阳离子交换树脂、氧化淀粉及活性炭等虽有一定的疗效,但仍有其

局限性。针对传统的胃肠透析治疗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良,首先是中西医结合方法

解决了进液量过多和腹泻频率的问题。如成药尿毒清及含大黄的复方汤剂等透析药

,其药性缓和,并可控制其入液量和排泄次数,大大提高了临床疗效。结肠透析疗

法又是中西医结合疗法的一大改进,它是在胃肠透析的基础理论前提下,利用中药

复方大黄制剂进行结肠透析,又进一步推动了胃肠透析疗法在临床的广泛运用,大

大地弥补了中西医各自的不足,使胃肠透析疗法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中西医结合胃

肠及结肠透析疗法,不仅融汇了现代医学的理论,更发挥了中医中药全身性调节与

治疗作用,对于延缓CRF的进展具有重要意义。

2 药物研究

寻求与研制防止CRF进展与恶化的有效药物,是中西医结合研究的热点之一。

临床研究表明大黄为治疗CRF的有效药物之一,并经多种动物实验证实其有延缓、

阻止CRF病情进展的作用。大黄治疗CRF的机理主要为(6):①对血BUN(尿素氮)的影

响;②对系膜细胞的影响;③对肾代谢的影响;④对血脂的影响;⑤对血液流变的

影响;⑥对免疫功能的影响;⑦对过氧化脂质及其它方面的作用。除大黄对多种C

RF动物模型具有显著疗效外,在动物实验研究中还论证了黄芪、参类、附片、当归

、川芎、地黄、冬虫夏草等药物防治CRF的机理(7),这些药物均是在中医辨证施治

的方中筛选出来的,将这些有效的药物组方应用到临床中则更进一步提高了临床疗

效。

3 方法研究

由于中西医对CRF认识上的差异,既谈中西医结合,就应该是有机地结合。如

南方医院潘氏提出:降尿毒、维护肾功能、延缓CRF的自身进展速度以中药为主,

以西医的饮食疗法、利尿降压、维持水电酸碱平衡、祛除可逆因素等手段为辅的方

法即为中西医结合。这种观点在目前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苏州医学院的卢氏则提出

:CRF的中西医微调优化疗法,即建立在功能肾单位理论、超滤过理论、矫枉失衡

理论、小球小管反馈理论以及中医阴阳平衡理论、少火生气、壮火食气理论和CRF

病理生理特征基础上,着重优化观点,取中西医药二者之长而避其短,紧密与病人

(具体)病情结合起来。这样才能真正将中西医有机地结合。方法研究的目的还在于

开创中西医结合治疗新途径。如笔者曾撰文探讨尿毒症皮肤透析疗法的思路与方法

,这种机理便是现代医学的自身代偿、皮肤排泄和中医汗法理论融为一体的方法。

南京中医药大学则发展成为肾衰水浴方,利用中药与水浴的双重作用,加速出汗排

毒,利用皮肤半透膜的生物特性,达代偿性治疗的目的,经治后有效率达88.4%,

临床疗效显著。这种中西医结合新思路、新方法的探索,更丰富了临床治疗理论。

4 问题与展望

4.1 如何结合 中医药的长处在于能促进氮质由肠道排泄,从而有效地阻止

废物蓄积,而西医药擅长于在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处理肾功能不全的增恶因子

及各种并发症方面发挥作用。目前的中西医结合思路与方法主要有上述特点,并适

用于CRF的早、中期治疗。正是这种方法有效地促进了中西医结合防治CRF的研究进

展。但我们也不难看到,这种结合尚处于最简单的阶段,因中西医是两种不同的医

学体系,其结合不仅仅是临床的相加,更应有相适应的中西医结合理论来指导临床

实践,目前这种理论体系尚未形成,特别是如何有机地中西医结合、病症结合,仍

需进一步探索与研究。

4.2 诊疗标准 西医将CRF按照肾小球滤过功能储备的程度分为三个阶段,即

代偿期(肾功能储备减退期)、失代偿期(氮质血症期)及衰竭期(尿毒症终末期);而

中医则按照血肌酐水平分为Ⅰ~Ⅴ级,并依据改善的层次判断临床疗效。但目前尚

缺乏CRF的中西医结合诊疗标准,这种诊疗标准既能体现病情的不同阶段而采取不

同的治疗,又能适合中医辨证论治的需要。虽然全国及国际性的中西医结合肾脏病

学术会议已召开了几届,但尚未引起有关专家学者的重视,故希望有关专业委员会

能引起重视并推行CRF中西医结合诊疗标准,以推动国内中西医结合防治CRF的研究

进展。

4.3 基础研究 探讨CRF进行性恶化的机制,寻找有效方药早期预防、延缓或

阻止CRF病情的进展,是中西医结合研究的重要课题。近些年来针对肾小球硬化的

研究主要在转化生长因子—β、血管紧张素Ⅱ及饮食蛋白上下功夫,药物如大黄、

冬虫夏草等的研究结果表明,其对CRF的多种病理机制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作用。

但尚未开发出一种新型的适合于临床的药物或剂型,这种基础研究与临床脱节的现

象仍是目前的困扰。这种困扰的关键是开发的新方法或药物,既要符合中医理论,

又要符合西医观点,同时又要有较高疗效,而只有中西医结合理论方能解决上述难

点。故此,在基础理论研究方面,如何有机地融汇中西医药双重理论,并达殊途同

归之效,仍是中西医结合研究的难点。

4.4 宏微观研究 中医认识CRF的思路主要在宏观上,即从天人相关的整体观

察认识CRF的发生发展过程;西医则从微观的细胞、分子等水平认识CRF的病情与发

展,中西医结合工作则是宏微观研究的交汇点。如何把握住中西医二者的协调研究

与创新,仍是值得进一步研究的课题。

4.5 结语 CRF非透析疗法的原则,一是阻止废物的蓄积以缓解尿毒症症状,

二是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避免肾功能不全的增恶因子、合并症以防其发展。中

西医结合治疗不仅符合上述原则,充分发挥二者互补的优势,并使诊疗水平不断提

高,使CRF的中西医结合研究有了不少的突破。但我们也不难看出,CRF的中西医结

合研究尚有许多空白,仍需广大专家学者不断研究与探索,以形成CRF的中西医结

合防治理论体系。

参考文献

1 阎祝三.慢性肾功能衰竭的非透析治疗.中国实用内科杂志,1998;18(6):332

2 刘宏伟.慢性肾衰中医辨证分型和疗效判定标准在全国肾衰研讨会通过.中医药

信息,1991;8(2):27

3 俞祖全.慢性肾功能不全诊治近况.中医药信息,1997;14(2):5

4 傅文录.慢性肾衰的饮食宜忌及临床重要性.新中医,1997;29(5):5

5 傅文录.慢性肾功能衰竭中医药治疗近况.国医论坛,1991;6(5):41

6 傅文录.大黄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及实验研究.浙江中医杂志,1991;29

(9):418

第4篇

关键词:中医内科;肾病学;内涵;外延

中图分类号:R256.5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5-0515(2013)7-176-01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时代的发展,我国的医学水平也逐渐完善。在中医内科的研究领域当中中医内科肾病学是作为中医内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存在的,而在中医理论研究的基础和辩证整体关系来说也是基础理论和观念。因此笔者希望通过一定的临床经验,加之古今中医和西医对肾病的研究理论的基础上,对“肾”的概念进行了系统地阐释。最后并结合现代医学的方法与理论实践,对中医内科肾病学蕴藏的内涵与外延进行了探析。希望对中医内科肾病学的研究发展有些成效。

1、传统医学中对“肾”的认识

在传统中医学当中,将肾当做是人的先天之本,主要是用来生长发育和给水新陈代谢的身体机能。作为维系人的身体内脏和生理的肾,传统医学中将肾作为水火之脏,主要是用来调节身体环境的平衡。但是在传统医学中与西方医学对肾脏的认识问题方面存在偏差,比如在西方医学中将代谢、内分泌等脱离于肾的范围。因此对于肾研究的领域和理论体系中西方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在我国的古代,由于技术条件和环境的限制,导致了部分医学解剖观念上对医学观念的定义分化存在偏差。肾在中国医学中将其作为五脏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在大肾脏的基础之上,将其开窍于耳,纳气和藏精。肾与人的生殖和发育息息相关,诸如早产、不孕不育等病症以及神经官能症等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在研究中医内科肾病学的时候要能够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辩证的认识到现代医学与传统医学肾脏认识的异同。

2、中医内科肾病学内涵

对于中医内科肾病学内涵,笔者认为不应该只局限于传统的中医学理论,而是应该建立在科学的医学理论的基础上对中医内科肾病学内涵进行探究。因此对于现代中医内科肾病学内涵应该包括两方面的研究,即传统的中医理论和现代内科中的肾脏病学理论。只有这二者有效地结合起来,才能形成具有中西结合特色的“中医肾脏病学”。在中医内科肾病学中对内涵的把握要是以西医中的解剖学为主要研究对象,并结合中医当中的经络理论和脏腑等理论学说为基础。从而在运用的过程当中采取中医的医治辩证的原则来进行干预治疗,最终达到缓解病患疾病的目标。在传统的中医肾脏病学当中是以肾脏疾病为研究对象的,对肾脏的解剖和生理功能已经诊断的方法、护理等进行诊治和判断。笔者认为,对于当下的中医内科肾病学的内容要基于中医内涵的需要,并在现代化的医学研究中,广泛地借鉴现代医学的最新成果和理论来促进中医学的发展。现代中医肾脏病学研究的内涵也是逐渐深入和发展,在中医肾病学的基础上会衍生出诸如对传统中医肾病学的基础理论和伦理、护理学等次级学科,这将极大地丰富中医内科肾病学的内涵。因此对于中医内科肾病学内涵包括肾和肾病的内容,涵括了代谢、生殖、泌尿和内分泌等多个方面,如传统中医当中的五迟五软、耳鸣耳聋等,西医当中的急性肾小球肾炎、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药物性肾损害、慢性前列腺炎等病症。

3、中医内科肾病学外延

在中医内科肾病学的外延来说具有极其广阔的发展空间,现代临床医学的实验表明,在现代医学当中的肾,除了可以调节和维持人体内水的平衡知网,还可以刺激人的造血和血压调节的功能。在系统生物学和基础医学理论等的支持下,中医内科肾病学的外延也随之拓展和更新。肾的功能也与人的生长、消化、呼吸甚至大脑不能的功能都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随着临床医学的逐渐发展,中医内科肾病学将会在不同病症的机理和特点的基础上分化出多个分支,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的拓展:

第一,在遗传性疾病方面,我国中医当中对于肾脏来说是来源于父母的生殖之精,因此在肾精当中可能存在某种遗传因子和遗传物质。这与现代医学当中的分子和基因病有着一些类似之处。现代医学当中的基因和分子并使由于基因发生变异造成的,在遗传性因素的基础上,出了诸如癫痫、哮喘、糖尿病等与DNA或者遗传基因相关的疾病。这些都是可能在家族性遗传病的基础上产生的。因此在此方面,肾病学研究的外延可以为疾病基因研究的组成作出了深入地研究,加深了人们的认识。因此对于中医中的先天之木观点,也可以在中医内科防治疾病当中借助疾病因子学来进行研究和探索其机理,开辟出一条新路径。

第二,在老年疾病和中后期疾病方面,由于老年人已经处于肾精自衰的阶段,肾易亏而难以积累。这也因此造成了老年人肾病和中后期疾病增多的趋势,如老年性痴呆、老年性白内障、老年性耳聋等病症,要想解决这些疾病,它的根本就在于采取补肾护精法,这也是中医内科肾病学研究的重点课题之一。此外在某些中后期疾病上面,中西辩证认识的方法,对高血压和癌症末期等引起的肾脏疾病都是属于中医当中的后期疾病阶段,这些都可以采取补肾护精法来改善患者的症状,缓解病患的痛苦。

4、结论

对于我国现代的中医内科肾病学的内涵与外延,是涵括了很大的医学领域。因此在以后的发展和研究中医肾病当中,要注意采取先进的科学研究方法,在中医医理和理论的基础上,提高中医肾病的意志水平。在肾病作用机理不断研究和深化的基础上,以系统的医学方法,加快肾病学的研究水平,从而提高诊治患者的水平,造福与人类,并为以后的研究发展开拓新的道路。

参考文献:

[1]金志甲. 中医学科建设的问题与对策[J] . 中医教育,1995 ,14 (3) :15.

[2]陈晶, 罗仁. 浅谈中医肾病学的内涵与外延[J]. 江办中医药.2008,40(10):97.

第5篇

摘要中医食疗2型糖尿病注重整体观念,药食同源、辨证施膳,运用“四气”“五味”、食物归经,在辨证分型理论指导下,辨体质施食,遵循比例科学、食量有度、性味平衡原则,限制总热量,考虑低糖、低脂肪、食物多样化,是集营养与治疗于一体的具有中医特色的传统疗法之一,常用玉竹、南瓜、玉米须、麦冬和山药等。中医食疗与现代医学综合治疗是糖尿病治疗的一个重要方向。存在问题:不同地区环境及饮食方式、文化程度、对糖尿病认知程度、家庭经济情况等差异导致坚持治疗依从性参差不齐;医护人员中医基础理论及相关营养专科知识掌握程度均影响中医饮食治疗的效果;基于中医辨证分型指导下的中医食疗研究深度和力度不够,导致中医食疗的证据不够充足,阻碍发展和推广。

关键词2型糖尿病;消渴;中医食疗;药食同源;辨证施膳;玉竹;南瓜;玉米须;麦冬;山药

糖尿病(diabetesmellitus,DM)[1]是人体内新陈代谢异常的反映症状,主要是慢性高血糖,既有遗传的原因,也有环境原因;患者往往会吃很多、喝很多,但是身体却十分瘦弱、无力,排尿方面会有尿浊和甜的临床症状,简称“三多一少”[2]。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已从古代的膏粱贵人之疾转为全民性疾病,95%以上为2型糖尿病[3],患病率逐年上升。截至2008年我国超过20岁人中有超过9.7%的患有糖尿病,我国可能已成为世界上糖尿病患者数最多的国家[4]。目前糖尿病的治疗以长期口服药物或注射胰岛素,都对糖尿病患者身体和精神上的折磨,不是一种完美的治疗手段[5]。越来越多的中医学家认为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运用中医食疗调理是糖尿病治疗及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的关键。

1中医食疗

1.1基本理论

糖尿病最重要的起因就是没有合理的饮食,如果改善饮食习惯就可在一定程度上让胰岛细胞减压,有利于整个疾病的康复[6]。在糖尿病治疗方法的“五驾马车”中,饮食疗法是这套马车的驾辕之马,也是糖尿病的一项基本的治疗方法[7]。中医通过饮食来治疗糖尿病最早可追溯到唐朝名医孙思邈,指出少饮酒、少、少咸,还特别说明如能从这三点来注意,即使不吃药身体也会有好转;但如果没有节制,即使有神丹妙药也无济于事[8]。直到现在,这几点都能够为糖尿病患者饮食提供一些参考。追溯“食疗”一词的起源,当为《千金要方•食治篇》云:“知其所犯,以食治之,食疗不愈,然后命药”[9]。狭义食疗等同于食治,是指单用食物以治疗疾病。广义上的食疗,则同时包含了食养、食治、药膳的涵义[10]。中医认为常食肥甘厚味,损伤脾胃,影响脾胃运化功能,致使积热内蕴,化燥伤津,消谷耗液,引发消渴。中医讲究“药食同源”[11],认为食物与药物一样,也有四气五味、升降沉浮、归经之说,食物自身的烹调方式也会影响食物的属性;了解食物的属性是食疗的前提条件,只有这样才能针对患者的体质属性、病情变化补其不足,泻其有余。中医食疗在辨证分型理论指导下,注重整体观念、辨证施食和辨体质施食,遵循比例科学、食量有度、性味平衡[12]的原则,限制总热量,考虑低糖、低脂肪、食物的多样化,是集营养与治疗于一体的具有中医特色的传统疗法之一。

1.2食疗经验方

调查表明,通过中医饮食质量能够一定程度改善身体内部的环境,将各个器官功能予以平衡,进而使得患者可以拥有更强的身体素质,有效控制血糖和预防糖尿病并发症[13-14],提高生存质量[15]。张彦妹[16]对94例2型糖尿病患者中48例进行中医膳食干预,12周后结果显示中医膳食干预可有效控制血糖水平,提高生存质量,与蔡华娟等[17]结论一致。中医饮食疗法精髓为“药食同源”,依据陈亚民、张海波、洪晶安、唐黎标等[18-21]食疗经验方,应在中医辨证分型理论的指导下为患者提供多种药膳建议,供患者选择[22]。如阴虚热盛可适当采用梨汁、菠菜银耳等糖水;气阴两虚则需要多食各种药粥和参汤;阴阳两虚可尝试核桃、枸杞、兔肉和鹿头汤;瘀血阻滞可食用玉米须虾皮豆腐汤、山楂膏(山楂、桃仁等)、杞果饮(枸杞子、葛根、、山楂等)。杨雪莲等[23]进行相关的比较研究,结果显示:糖尿病患者在一方面服用胰岛素,一方面采用中医的饮食治疗的情况下,能够一定程度上降低患者的那些不良症状。周建平[24]通过调查发现,经常服用黄芪玉米须鸭煲以及苦瓜淮山鲜炒这两种食物,能有效干预糖尿病。糖尿病治疗的食物包括玉竹、南瓜、玉米须、麦冬和山药等。南瓜:性甘,温。归脾、胃经[25]。南瓜中的果胶、环丙基氨基酸CTY,多糖及微量元素Zn、Cr,有防治糖尿病的作用[26]。南瓜适量,蒸熟服食;或取鲜南瓜500g,清水炖熟(不加油盐),早晚空腹服食,1剂/d,连续服用数月[27]。山药:味甘,性平。归脾、肺、肾经[28]28-29。研究表明[29]山药多糖和山药皂苷可增加胰岛素敏感性,改善受损胰岛细胞,显著降低四氧嘧啶糖尿病小鼠的血糖,从而起到预防和治疗2型糖尿病的效果。传统食疗的形式多以粥、汤为主,药膳馒头成为糖尿病食疗的一种新形式[30]。福州中医院针对这一特点,利用各种滋阴清热的药物和面粉以适当的比例混合,做成对糖尿病患者有益的馒头,结果表明十分有效[31]。麦冬:其味甘、性微寒。归肺,胃,心经[28]155-156。研究表明,麦冬具有滋润肺部、肠部和清透的功效。一些试验研究也表明[32],患有糖尿病的小鼠在食用麦冬之后,治疗效果是逐渐变好的。麦冬多糖可有效降低空腹血糖、甘油三酯,改善胰岛素抵抗[33]。毛讯等[34]通过对糖尿病小鼠的研究也发现,麦冬多糖具有降低血糖、保护免疫器官、增强免疫功能的作用。玉竹:其味甘,性微寒。归肺、胃经[28]84。玉竹[35]在相关记录中可算是中医在治疗糖尿病时的关键一味药。《神农本草经》就将玉竹作为上品药材[36],《本草备要》[37]和《本草正义》[38]都详细介绍玉竹在治疗糖尿病方面的功效。玉竹中的有效成分玉竹多糖具有降血糖,抗氧化应激的作用[39]。玉米须:甘、淡,平。归膀胱、肝、胆经[40]。《浙江民间草药》中记载:“玉蜀黍须一两,煎服”[41]。玉米须有利尿的功效,有助于降血压、血糖[42]。猪胰玉米须汤用于渴饮、消谷善饥为主要表现的糖尿病。玉米须虾皮豆腐汤适于作糖尿患者预防动脉硬化的膳食[43]。

2问题与展望

食疗是中华民族的宝贵文化遗产,依据“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者补之,实者泻之”[44],注重辨证思维的调配饮食,能够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减轻西药的副作用,既经济实惠,又能养生,增强疗效。基于中医辨证理论指导下的中医食疗与现代医学综合治疗是糖尿病治疗的一个重要方向。不过糖尿病的食疗现在也还有一些不足之处,包括:①不同地区环境及饮食方式有差异,辨证分型不尽相同;②患者文化程度高低不一,对糖尿病的认知程度不同,患者家庭经济情况等导致其坚持治疗的依从性参差不齐;③临床医护人员中医基础理论及相关营养专科知识掌握程度均影响中医饮食治疗的效果[45];④目前基于中医辨证的思路,缺乏相关的具体理论和临床研究。饮食治疗多样化,但是缺乏对这些方法的详细和深入研究,食疗方案不完善[46];⑤对糖尿病基于中医辨证分型指导下的中医食疗研究的深度和力度不够。所有这些都导致糖尿病中医食疗的证据不够充足,从而阻碍发展和推广。

作者:张琰 刘静 夏梦婷 王红霞 单位:河南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 河南省中医院

第6篇

【关键词】中医学;教育,中医;教学方法

对于西医院校学生而言,中、西医学思维方法、理论体系的巨大反差,使已经系统学习了西医基础理论知识的学生很难再理解中医学基础理论和掌握中医学基本诊治方法。如在诊断学的学习过程中,西医诊断是把具体器官的实质变化以“病”的形式作出说明,而中医诊断则是以“证”这种整体系统的功能失调作为诊断结果,学生依然顺从西医诊断学的思路去理解中医学的病证,总希望教师对其有一个更直观化的定义,如机体组织发生了病变、检测指标发生了什么变化等,而表现出对中医临床诊治理论的无法理解,甚至难以置信。这极大地影响了学生对中医学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造成对中医学在医学界发挥的重要作用认识不足,也是影响中医学学科发展的重要因素,是中医教育工作者应该面对和重视的问题[12]。面对西医院校中医学教学存在的根本性问题,我们尝试运用“中医学实践教学探究式建构学习”的教学方法,辅助学生构建中医学诊治理论体系思维,提高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实践运用能力,并对此教学方法的实施进行了一系列教学效果比较与评价,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择同一学年、同一学期、相同专业、同一课程、同时开课、相同学时、相同教学大纲与教学内容的2个班级: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2009级五年制104人班、2009级八年制59人班。2009级五年制104人班﹙试验班﹚采用“中医学实践教学探究式建构学习”教学方法,2009级八年制59人班﹙对照班﹚采用传统实践教学法。

1.2中医知识基线水平

2个班为平行班级﹙都是2009级学生,都未系统接触中医学知识,都是在入学第3年第1学期学习中医学C课程﹚,在授课前对2个班级学生中医药诊治方法知识的了解情况进行问卷调查,以了解2个班级的中医知识基线水平。试验班104人,发放问卷104份,回收104份,回收率100%,其中非常精通2人,有所了解24人,一般36人,不了解42人;对照班59人,发放问卷59份,回收59份,回收率100%,其中非常精通1人,有所了解15人,一般21人,不了解22人。2个班级中医知识基线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3授课内容与学时

2个班均为64学时的中医学C课程,教学内容均包括:绪论、阴阳五行学说、中医学的生理观、中医学的病理观、中医学诊断疾病的方法、中医学防治原则、中药基本知识、方剂基本知识、经络学、刺灸学、腧穴学及针灸治疗学内容。课堂教学58学时,见习6学时。2个班授课教师均为本专业专职教师,包括教授、副教授及讲师。课堂教学:教授、副教授承担60%学时,讲师承担40%学时。见习教学:全部由讲师承担。2个班级授课内容与学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4教学方法

1.4.1试验班

采用“中医学实践教学探究式建构学习”教学方法。

1.4.1.1课堂教学

中医诊治方法实践知识的探究性建构学习﹙6学时﹚。基于病案的课堂以团队导向学习﹙TBL﹚[3]实践理论知识。根据课程教学的进度,安排基于病案的课堂TBL实践讨论学习6次:中医学的生理观2次、中医学的病理观1次、中医学诊断疾病的方法1次、证治方药的综合运用1次、针灸经络基本知识1次,共占用整体课堂教学6次,每次1学时。在大课中随机分组,3~4人为一个讨论小组,以分析临床案例问题的方式﹙每小组的案例不同﹚,综合运用已学习的理论知识,小组进行围绕上述6个主题的讨论,探究、分析、判断每个病案的相关中医学生理、病理、诊断、治疗等,每小组以小组讨论分析报告形式体现小组讨论得出的共同结果。

1.4.1.2见习教学

在实践中探究建构中医诊治方法的实践能力﹙6学时﹚。在见习课中,各见组﹙15位学生左右﹚由带习教师再分为7~8人的2个小组,基于已学习过的中医诊治方法及带习教师做的床旁示范,带习教师分配各小组﹙7~8人﹚1例选好的临床真实病例,由各小组成员自行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运用中医学诊治方法,采集临床资料,进行基于临床实例问题的小组讨论、分析、判断,最后形成小组真实病例的见习报告。

1.4.2对照班

以传统课堂教学为基础,进行常规的中医诊治方法见习实践学习,以带习教师示教、学生观摩为主﹙6学时﹚。

1.5观察方法

通过对2个班级病案分析能力及对本课程学习效果问卷调查情况进行比较评价教学效果。病案分析能力包括:①中医四诊信息收集的准确度;②病因病机分析切合中医理论、逻辑的清晰程度;③八纲、气血津液及脏腑辨证分析的准确度;④治法分析的准确度;⑤处方用药分析的准确度。对本课程学习效果问卷调查包括:①能提高中医学学习兴趣;②能掌握中医学基本诊治方法;③能更好的辅助理解中医学基本理论知识。

1.6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

2结果

2.12个班级病案分析能力比较

2.1.12个班级中医四诊信息收集准确度比较试验班中医四诊信息收集准确度中基本正确、部分正确及不正确人数与对照班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确人数与对照班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班中医四诊信息收集准确度优于对照班。

2.1.22个班级病因病机分析切合中医理论、逻辑清晰程度比较试验班病因病机分析切合中医理论、逻辑清晰程度中很好、较好及差人数与对照班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一般人数与对照班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班病因病机分析切合中医理论、逻辑清晰程度优于对照班。

2.1.32个班级八纲、气血津液及脏腑辨证分析准确度比较试验班八纲、气血津液及脏腑辨证分析准确度中正确、基本正确、部分正确及不正确人数与对照班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班八纲、气血津液及脏腑辨证分析准确度优于对照班。

2.1.42个班级治法分析准确度比较试验班治法分析准确度中正确、基本正确、部分正确及不正确人数与对照班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班治法分析准确度优于对照班。

2.1.52个班级处方用药分析准确度比较试验班处方用药分析准确度中正确、基本正确及不正确人数与对照班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部分正确与对照班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班处方用药分析准确度优于对照班。

2.22个班级对本课程学习效果问卷调查情况比较

2.2.12个班级问卷调查回收情况比较试验班104人,发放问卷104份,回收102份,回收率98.08%;对照班59人,发放问卷59份,回收56份,回收率94.92%。2个班级问卷调查回收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2.22个班级对本课程学习效果比较试验班在能提高中医学学习兴趣、能掌握中医学基本诊治方法、能更好的理解中医学基本理论知识中非常同意、比较同意、较不同意及完全不同意人数与对照班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一般人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班对本课程的学习效果优于对照班。

3讨论

建构主义教学模式是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视学生为认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只对学生的意义建构起帮助和促进作用[4]。建构主义的教学方法多种多样,其共性则是在教学环节中都包含有情境创设和协作学习,并在此基础上由学习者自身最终实现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5]。探究式学习是指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生活中选择和确立主题,在教学中创设类似于学术研究的情境,学生通过独立自主地发现问题、操作、调查、收集与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情感与态度,特别是发展探索精神与创新能力,倡导学生的主动参与[6]。我们的“中医学实践教学探究式建构学习”教学方法是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综合了当今教育界较为广泛推崇的基于问题的学习﹙PBL﹚和TBL教学方法。本研究结果显示,2个班级课前、课后调查问卷及病案分析能力比较,实施“中医学实践教学探究式建构学习”教学方法的试验班学生,能够正确构建中医学基础理论知识和中医学诊治的实践方法,提高了学生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的能力,并更好的从实践中辅助理解中医学理论知识。使每名同学、每个小组都能在探究的过程中,体验互相学习不同于传统授课方法的知识探究和建构过程,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能力,提高了中医学教学质量,实现了“一言堂”导致学生“死记硬背”的教学方法向“引导学生参与”并“以学生为主体”的集启迪、理解、实践、运用、创新为一体的教学方法转变。其良好的教学效果得到了广大同学高度认可,大大提高了学生进一步学习中医学的兴趣、积极性。同时通过以临床病案为基础的探究建构学习能充分认识中医学学科在理论和临床方面的优势,为继承、创新和发展中医学及中西医结合事业奠定重要的基础,对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能力及与他人协作学习能力的提高起到了推动作用[7]。本研究的教学改革方法可在其他综合院校或西医院校的中医学教学中试运行和推广,以期为中医的教育事业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王华楠.运用建构主义教学法突破西医院校中医学教学瓶颈[J].河北中医,2010,32﹙5﹚:792793.

[2]晁梁.浅析传统文化在中医现展瓶颈中的作用及问题[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9﹙1﹚:2627.

[3]郑霞霞,胡兆华,方仙桃,等.TBL教学中学生角色转变的调查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11,29﹙21﹚:125126.

[4]温彭年,贾国英.建构主义理论与教学改革—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综述[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22﹙5﹚:1722.

[5]何克抗.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教学设计[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5﹚:7481.

[6]任长松.探究式学习中的科学观教育:18条内涵[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25﹙5﹚:3842.

第7篇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由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主管,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哈尔滨二四二医院主办的全国性国家级学术期刊,1990年创刊,规格为国际通用的大16开本,月刊。国内刊号cn23-1379/r,国际刊号issn 1005-9334,邮发代号14-8,每月10号出版,每期12元,全年定价144元。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先后被选为:

    ①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②中国科学技术核心期刊;

    ③黑龙江省优秀期刊;

    ④全国性临床综合医学及特种医学优秀期刊;

    ⑤曾被选送参加在德国莱比西举办的国际书展,并获金奖等。

    被以下国内知名数据库收录:

    ①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

    ②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

    ③万方数据库等。 

重要通知

本刊从2011年1月始更名为《航空航天医学杂志》,原名《航空航天医药》请登陆新闻出版总署网站查询。 

办刊方针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坚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党的卫生工作方针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实行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紧紧围绕航空航天医药卫生工作的特点,突出航空航天工业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与有关的医学科研,组织交流航空航天医药卫生基础理论研究和疾病防治工作中的经验,及科研成果,其主要任务是对航空航天医药的有关范畴,测重于航空航天工业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和一般临床医学、进行航空航天工业卫生、预防保健、疾病防治等的科研成果报道与学术信息交流 

期刊简介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1990年创刊,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批准、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哈尔滨二四二医院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全国性学术期刊,全国各地邮局订阅,邮发代号:14-8,(自2009年7月起已经改为月刊)。广告经营许可证号:2301004070005。 

主要栏目

专题讲座、论著、基础研究、临床研究、研究生园地、卫生事业管理、医学综述、护理园地、经验论坛、调查报告、中医中药与中西医结合、个案报道、医药新动态。重要栏目说明: 

专题讲座:每期将邀请相关学科的专家、学者针对性的对某一项医学研究的科学分析与总结。 

论著:以报道医学领域的重大科研成果、国家重点课题的医学进展、医疗新技术和诊疗经验为主要内容。 

基础研究:报道获国家级、省市级医药卫生获奖成果。 

研究生园地:专门刊发学校研究生或在职研究生所撰写的学科论文。 

卫生事业管理:主要刊登科学化医院管理的论述性文章。 

医学综述:主要刊登作者对跟某医学领域一些重点学科的最新研究动态与进展。 

临床研究:主要由临床医生应用临床工作中的诊断、治疗方法,通过分析一定数量的病例进行科学分析总结,介绍诊疗经验。 

第8篇

国务院扶持中医药发展

5月7日,国务院出台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表明了国家对中医药发展态度明确定位清晰。《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是中医药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又一次明确了中医药是我国重点扶持和发展的领域,并且强调了中西医并重的原则,明确了中药同西药具有同样重要的地位。

《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主要内容包括以下10个方面:

1 充分认识挟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2 发展中医药事业的基本原则是坚持中西医并重重的原则;

3 发展中医医疗和预防保健服务;

4 推进中医药继承与创新;

5 加强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

6 提升中药产业发展水平;

7 加快民族医药发展;

8 繁荣发展中医药文化;

9 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

10 完善中医药事业发展保障措施。

业内人士认为,《意见》充分体现了国家对中医药的重视,对中药企业的发展有利,此政策性文件的公布对中药类上市公司构成利好。周五,相关医药公司股票纷纷以上涨热烈响应利好政策的出台。

解读扶持政策

下发《意见》是医改的组成部分

国务院日前下发《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耍坚持中西医并重的方针,充分发挥中医药作用。业内人士认为,此次公布的是医改配套细则之一,扶持中医药发展是医改重要内容,中医药地位将得到大幅提高,我国-医药卫生将走中西药并重道路,意见将直接拉动中医药需求,推动行业整合,我国将逐步产生有综合竞争力的大型中药企业。

由国务院直接下发《意见》,表明国家对大力发展中医药态度坚决,从政策和舆论上为中医药的发展保驾护航。

强调了目前中医药发展存在的问题

《意见》指出:随着经济垒球化、科技进步和现代医学的快速发展,我国中医药发展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中医药特色优势逐渐淡化,服务领域趋于萎缩;老中医药专家很多学术思想和经验得不到传承,一些特色诊疗技术、方法濒临失传,中医药理论和技术方法创新不足;中医中药发展不协调,野生中药资源破坏严重冲医药发展基础条件差,人才匮乏。

我们在分析中药行业处境时多次提出:中医实践的萎缩是传统中药企业处境困难的根源。国务院的《意见》清晰地指出了制约中医药发展的根本性问题,我们认为给解决问题打下了理论基础。

确立中医药的合理地位

“中西并重”原则,确立中医、中药在国家基本医疗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和合理地位,通过强调“中医”在医疗体系中的地位,从而保证了中药需求增长。涉及中药产业的三个方面:基本药物中鼓励中药使用、中药材种植、中药研发。

中药获得巨大的发展机遇

我们认为对于基本药物中强调中药使用是对中药企业的利好,尤其是目前基本药物目录迟迟未出,该政策的出台对于中药品种入选有利。基本药物将使中药获得巨大的发展机遇。中药研发和中药种植相对目前看,并没具体的政策和量化的数据,因此只能是政策层面的强调。

部分措施是实质利好

《意见》提出要加强中医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要在区域卫生规划中合理规划和配置中医医疗机构。积极发展中医预防保健服务,将中医药服务纳入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在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积极运用中医药方法和技术;加大对中医药事业投入、医疗保障政策和基本药物政策要鼓励中医药服务的提供和使用。这些措施对中医药的发展影响是直接的。

另外,《意见》提出要改革中医药院校教育,中医高等教育坚持以中医药专业为主体,完善中医药师承和继续教育制度;鼓励有资质的中医专业技术特别是名老中医开办中医诊所;允许符合条件的药品零售企业举办中医坐堂医诊所;完善中药注册管理,充分体现中药特点;落实政府对公立中医医院投入倾斜政策等。这些原则和政策方向强调创新,给中医药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希望能有更进一步措施

国务院《意见》对中药行业构成长期利好,但中短期不易见到成效。我们认为制约中药行业发展的除了投入、地位等问题以外,中医实践萎缩是根源。中医实践萎缩的根源又在于:中医理论作为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同现代科学理论存在系统性差别,但我们长期以来是以现代科学标准衡量中医的,这对传统中医来说显然不合适。因此,我们期待对中医药的全新评价标准。看好保健,化妆品和现代中药

根据我们的分析,传统中药企业的处境改变还需要一段时间,目前中药企业走中药保健品和化妆品路线已成趋势,建议关注江中药业;另外,按照现代科学标准改造传统中药的前景也十分可观,建议关注先行者天士力。

三类企业受益

从《意见》的表述看,我们认为这些措施如果推行,将主要利好三类企业:

(1)中药饮片企业:加强中医医疗机构的建设,包括鼓励零售药店举办中医坐诊的政策,最直接刺激的是中药饮片的需求。我们继续看好中药饮片行业的龙头企业康美药业,公司已经通过异地收购,实现跨地域扩张,进入北京医院市场,同时也通过和一致药房合作介入零售药店的“店中店”饮片业务;加上中医药管理局逐步开始推广小包装饮片,我们看好公司长期发展。

(2)中药品牌普药:按照我们对政策的解读,基层医疗机构(尤其是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和社区医疗机构)将为中医药市场发展提供较大的发展空间。因此,我们看好中药品牌普药未来在基层医疗机构的销售和使用,尤其是前期已经开始建设基层医疗机构网络的企业,将逐步享受到这一市场增量。代表公司包括同仁堂、天士力、中新药业、三九医药、千金药业、云南白药、东阿阿胶、康恩贝、九芝堂、金陵药业等。

(3)中药创新药;《意见》中明确指出,要“支持中医药科技创新,开展中医药基础理论、诊疗技术、疗效评价等系统研究,推动中药新药和中医诊疗仪器、设备的研制开发,加强重大疾病的联合攻关和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的中医药防治研究”。我们预计国家未来将通过税收、财政补贴等多种形式,推动中药创新药的研发和销售。代表公司是康缘药业。

相关个股点评

第9篇

1临床中药师应具备的素质

目前,各大中专院校中药专业毕业生基本能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但临床实践能力与临床中药师的职责和要求往往有一定的差距,不能适应临床需要,为此培养一批现代化临床中药师成为当务之急。

(1)临床中药师应具备系统扎实的中药学、中药鉴定学、中药药理学等中药学相关知识,能够独立从事中药学相关工作,关注国际国内各种药物的应用情况,关注中药质量标准和全国中药市场的动态。

(2)应有一定的教学能力。定期向临床医师宣讲,讲解医院常用中药的性味归经、功能主治、配伍应用、用量用法及使用禁忌,常见的中药不良反应,中西药联用所要注意的问题。全面提高临床医师对中药的使用能力,避免应用中药的随意性、盲目性,减少因中药使用不当而引起的中药不良反应。

(3)具有较强的临床药学服务技能,可参与医师会诊和临床用药。要学习中医基础理论、方剂学、中医诊断学等基础中医知识,依据患者的体质、年龄、性别和生活习惯等个体情况和具体病情确定治疗方案,合理选用药物,明确给药剂量,充分发挥治疗作用,减少不良反应,以利于患者早日康复。

2开展临床中药学研究

在中医药发展过程中一直存在“重理轻技”,“重医轻药”的状况。多年来,全国上下均十分重视“振兴中医”工作,但对中药却停留在利用上,对临床中药学有所忽视。殊不知“医药不分家”,中医防治疾患离不开中药,中药若不能发挥预期的疗效,必定影响中医发展。因此,坚持医药结合、系统学习中药并实践创新,开展临床中药学研究,对培养医药兼备的临床中药学人才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县级医院,受设备、人员、技术限制,可能无法直接进行相关研究,获得原始资料,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2.1保证药品质量确保调剂配方准确“保证药品质量”是临床中药学工作开展的重中之重,为此,在采购保管中药过程中应严格遵守有关规定,采购保管人员应能够鉴定中药的真伪优劣,掌握炮制品的质量标准,依法采购、管理、使用中药。其次,临床中药师应重视中药的调配工作,熟悉处方制度,加强处方审核,最好能把中医辨证论治理论和理法方药相结合运用到对处方的调配中,尤其注意医生处方中药物的剂量、配伍禁忌、用药方法、特殊药品的使用等方面是否合理,杜绝差错,保证安全、有效、合理地使用中药。

2.2收集现代中药研究资料编写药讯开展用药咨询收集、整理现代中药药理研究、炮制配伍研究、新药研究等资料,掌握中药研究成果,办好院内药讯,定期向医、护、患者介绍新药功能及老药新用途,及时解答他们所提出的问题。同时将临床用药观察的结果反馈出来,有助于选择中药的不同炮制品、代用品、剂型等,指导临床合理用药,为临床中药学研究提供依据。

2.3收集整理中药不良反应监测资料为保障临床合理用药及淘汰老药与不合格药品提供依据对中药不良反应按其累及器官及临床表现分类。中药不良反应可涉及多个脏器系统,涉及最多的是皮肤黏膜损害、药物热。其中过敏反应发生率最高,而过敏性休克是过敏反应中对机体损害最大的,一般在用药后3~4分钟内出现,严重者出现呼吸停止,抢救无效死亡。近年来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事件时有发生。如鱼腥草注射液引起过敏性休克[2],双黄连注射液致热原样反应[3-4]、皮肤过敏反应、腹泻和静脉炎[4],穿琥宁注射液引起血小板减少、过敏反应、药物热等[5],静滴葛根素注射液致迟发高热反应[6]。因此,医务人员、药剂人员必须及时收集整理中药不良反应监测资料,建立报告制度及其实施办法,分析不良反应原因,提出应对措施。积极配合中医师辨证论治,选择安全、有效、合理、经济的药物。配合临床新药研究,为保障临床合理用药及淘汰老药与不合格药品提供依据。

3临床中药学开展模式初步探讨

临床中药学应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根据中医学发展的基本规律和学科特点,体现阴阳五行、整体辨证、动态平衡的合理内涵,注重脏腑经络的生理病理、病症方药对应和以临床疗效为检验标准的有机结合。笔者结合本医院的实际情况,对县级医院开展临床中药学的模式提供一些想法。设立临床中药学研究室,下设方剂实验室、中药质控室、药理研究实验室和疗效观察室,覆盖临床中药学相关的方剂、中药质量、中药药理毒理和新药开发、中药疗效、不良反应检测各个方面。各部门应履行职责,加强交流,保持信息畅通,及时更新、最新研究进展,以配合临床选药、配伍、用药,助患者早日康复。

第10篇

【关键词】中药药理;动物模型;病症

中药的药理研究从20年代初,陈克恢开始麻黄研究[1]以来,研究方法逐步完善,研究领域日益扩大,研究水平不断提高,形成了自己的学科体系,这就是中药药理学。其中一个重要标志,就是中药药理动物模型的研究和应用。中药药理动物模型是中药药理学独具一格的研究方法,它使中药药理学从中药和药理学脱胎而出,形成了独特的学科体系。因此,有必要对中药药理动物模型进行整理、探索为进一步指导中药药理学发展、丰富实验动物学的内容起作用。故本文较系统地论述了中药药理动物模型的概念、分类、现状和作用,探讨了中药药理动物模型的发展趋势。

1 中药药理动物模型的概念

中药药理动物模型是指根据中医药基本理论,为进行中药药理研究而对人类疾病原型的某些特征进行模拟复制,创造出的具有人类病证表现的动物实验对象及相关材料, 包括人类疾病动物模型、人类证候动物模型、人类病证动物模型三部分的内容,它既是实验动物学的范畴,又是中药药理实验方法学的核心。

2 中药药理动物模型的分类及现状

中药药理动物模型的研究历经几十年的发展,已研制出百余种证型,其造模方法大致可归纳为以下三类:

2.1 依据中西医结合病因学说塑造动物模型:又称为中药药理病证动物模型[2]、病因病理结合型模型[3]

这类模型的造模方法是既运用了中医的发病学说, 又考虑了西医的致病原理, 将现代医学的人类疾病动物模型与中医证候动物模型嫁接,建立病证结合动物模型。如高脂性疾病血瘀证动物模型、失血性贫血血虚证动物模型、感染性休克厥脱证动物模型等,把现代医学的辨病论治与中医学的辨证论治结合起来,中西汇通[4]。这方面的工作急待开展,以深化中药药理模型的研究,纠正证候动物模型难于深化、不好应用的不足。

2.2 采用西医病因病理复制动物模型

又称为中药药理疾病动物模型[2]、病理型模型[3],其可分为自发性的和诱发性的。自发性疾病动物模型是指实验动物未经任何有意识的人工处理,在自然情况下,发生染色体畸变、基因突变,并通过定向培育而保留下来的疾病模型,如无胸腺裸鼠、重症肌无力小鼠、青光眼兔、高血压大鼠、肥胖症小鼠等;诱发性疾病动物模型是研究者通过使用物理、化学、生物等因素作用于动物,造成动物组织、器官或全身一定的损害,出现某些人类疾病的功能、代谢或形态结构方面的改变。如发热动物模型、四氧嘧啶糖尿病(消渴)动物模型、肥胖症动物模型等,此类模型目前应用最为广泛。

2.3 模拟中医传统病因建立动物模型

又称为中药药理证候动物模型[2]、病因型模型[3],自20世纪60 年代邝安堃建立第一个“阳虚”动物模型[5]以来,已用200 多种方法,复制建立了肾虚证、脾虚证、肺虚证、心虚证、血瘀证、血虚证、肝郁证、寒证、热证、痹证、里实证、厥脱证、温阻证、温病等证候动物模型。中药药理证候动物模型是指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在动物身上复制的中医药证候,是中药药理动物模型独具一格的有别于人类疾病动物模型的方法。而中药药理证候动物模型的研究还远远不能满足中药药理学发展的需要,急待增加研究投入,提高研究水平。

3 中药药理动物模型的作用

3.1 中药药理动物模型是中药药理学的基石

中药药理学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药对机体的作用和作用机理以及体内过程,从而阐明其防治疾病原理的学科。它包括中药药性药理、中药实验药理、中药临床药理3部分的内容,而中药药理动物模型在中药药性药理、中药实验药理、中药临床药理的研究中均发挥着重要作用。

3.2 中药药理动物模型是实验动物学发展的新领域

中医以系统——综合医学模式为特征,坚持功能主义的原则和视角来研究人体。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对中药药理动物模型生物学性的认识,将弥补现代以形态结构为原则进行研究的不足,建立新的指导标准体系,丰富实验动物生理学,实验动物医学和比较医学的内容。而中药药理动物模型的研制与增加,又将丰富实验动物病理学和动物实验技术的内容,对实验动物疾病的病理过程和实验操作,技术进行重新认识,故中药药理动物模型的建立与深入研究,将成为实验动物学发展的新领域。

3.3 中药药理动物模型是中医药现代化的突破口

中医药的学术发展相当缓慢,其原因就是缺乏实验研究体系,缺乏与现代自然科学的沟通与融合,忽视基础理论的研究,未建立起自己的科研规范,指标体系和方法论,致使其理论研究对实践缺乏推动作用,与世界医学缺乏共同语言,而中药药理动物模型就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应用现代科学方法以实验动物器官、组织、细胞为研究对象,建立的具有人类病证表现的实验模型,弥补了中医药研究的不足,成为中医药理论与现代科学的中介部分。故中医药药理动物模型的研究与发展必将促进中医药的现代化。

3.4 中药药理动物模型是中药新药有效性评价的工具

中药新药有效性评价,可用正常动物观察药物对生理状态下各种生理、生化、形态等方面的影响,以判断新药的疗效。但生理状态与病理状态有本质的区别,对药物的反应常有质的不同。有些药物对正常动物无药效作用,而对中药药理动物模型则有治疗作用,如清热药对发热动物有降温作用,而对正常动物体温则无影响,因此仅用正常动物不能全面准确地评价新药有效性,必须选用中药药理动物模型,观察新药,对病理状态的影响,才能更准确地评价其有效性。故中药药理动物模型是中药新药有效性评价的工具。

4 中药药理动物模型研究的发展趋势

中药药理动物模型研究近年来其应用范围日趋广泛,今后将在中医药基础研究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除新药药理研究之外,纯基础研究能更完美地体现动物模型的优势和特点,反映中医药理论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因此,可望成为其主要发展方向,要实现这一点,必须在以下两方面取得进展:

4.1 重建开放的中医药理论体系以融贯新知

中医药理论体系有明显的超稳定性,使中医药基础理论研究的许多成果在融入这一体系时遇到障碍。动物模型研究的许多发现,已从多个方面,如病、证概念,证、病关系,不同证候鉴别,同一证候内进一步分型,证候重新分类,治疗反证的意义,中医方剂、中药的功用主治规律性等方面提出现有中医药理论体系难以容纳的内容[8]。因此,很有必要以实证性方法重建开放的中医药理论体系。

4.2 相对独立于临床以充分完善自我

基础研究有其自身内在的发展规律,必须相对地独立于临床进行发展才能真正完善中医药基础科学,并更好地促进临床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克恢. Schmidt T. Pharmacol Expt Therap[J]. 1924,24(5):B339.

[2]彭成.试论中药药理动物模型[J].中药药理与临床,1999,15(5):47-49.

[3]傅益群,吕健.动物模型与中医证候关系释义[J].中医药学刊,2004,22(9): 1665-1666.

[4]曾茂贵,郑沁鈊.中药药理研究中证候动物模型的选择和(下转第267页)(上接第228页)应用[J].福建中医药, 2007,38(3):60-62.

[5]邝安堃,吴裕欣,丁霆,等.某些助阳药对于大剂量皮质激素所致耗竭现象的影响[J].中华内科杂志,1963,11(2):113.

第11篇

第一条为了继承和发展中医药学,保障和促进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保护人体健康,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中医医疗、预防、保健、康复服务和中医药教育、科研、对外交流以及中医药事业管理活动的单位或者个人,应当遵守本条例。

中药的研制、生产、经营、使用和监督管理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执行。

第三条国家保护、扶持、发展中医药事业,实行中西医并重的方针,鼓励中西医相互学习、相互补充、共同提高,推动中医、西医两种医学体系的有机结合,全面发展我国中医药事业。

第四条发展中医药事业应当遵循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的原则,保持和发扬中医药特色和优势,积极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促进中医药理论和实践的发展,推进中医药现代化。

第五条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中医药事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使中医药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在制定区域卫生规划时,应当根据本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和居民医疗需求,统筹安排中医医疗机构的设置和布局,完善城乡中医服务网络。

第六条国务院中医药管理部门负责全国中医药管理工作。国务院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与中医药有关的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负责中医药管理的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中医药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与中医药有关的工作。

第七条对在继承和发展中医药事业中做出显著贡献和在边远地区从事中医药工作做出突出成绩的单位和个人,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给予奖励。

第二章中医医疗机构与从业人员

第八条开办中医医疗机构,应当符合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制定的中医医疗机构设置标准和当地区域卫生规划,并按照《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的规定办理审批手续,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后,方可从事中医医疗活动。

第九条中医医疗机构从事医疗服务活动,应当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和优势,遵循中医药自身发展规律,运用传统理论和方法,结合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发挥中医药在防治疾病、保健、康复中的作用,为群众提供价格合理、质量优良的中医药服务。

第十条依法设立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乡镇卫生院等城乡基层卫生服务机构,应当能够提供中医医疗服务。

第十一条中医从业人员,应当依照有关卫生管理的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的规定通过资格考试,并经注册取得执业证书后,方可从事中医服务活动。

以师承方式学习中医学的人员以及确有专长的人员,应当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通过执业医师或者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核考试,并经注册取得医师执业证书后,方可从事中医医疗活动。

第十二条中医从业人员应当遵守相应的中医诊断治疗原则、医疗技术标准和技术操作规范。

全科医师和乡村医生应当具备中医药基本知识以及运用中医诊疗知识、技术,处理常见病和多发病的基本技能。

第十三条中医医疗广告,医疗机构应当按照规定向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负责中医药管理的部门申请并报送有关材料。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负责中医药管理的部门应当自收到有关材料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进行审查,并作出是否核发中医医疗广告批准文号的决定。对符合规定要求的,发给中医医疗广告批准文号。未取得中医医疗广告批准文号的,不得中医医疗广告。

的中医医疗广告,其内容应当与审查批准的内容一致。

第三章中医药教育与科研

第十四条国家采取措施发展中医药教育事业。

各类中医药教育机构应当加强中医药基础理论教学,重视中医药基础理论与中医药临床实践相结合,推进素质教育。

第十五条设立各类中医药教育机构,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设置标准,并建立符合国家规定标准的临床教学基地。

中医药教育机构的设置标准,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制定;中医药教育机构临床教学基地标准,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制定。

第十六条国家鼓励开展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和技术专长继承工作,培养高层次的中医临床人才和中药技术人才。

第十七条承担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和技术专长继承工作的指导老师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技术专长和良好的职业品德;

(二)从事中医药专业工作30年以上并担任高级专业技术职务10年以上。

第十八条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和技术专长继承工作的继承人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和良好的职业品德;

(二)受聘于医疗卫生机构或者医学教育、科研机构从事中医药工作,并担任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

第十九条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和技术专长继承工作的指导老师以及继承人的管理办法,由国务院中医药管理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

第二十条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负责中医药管理的部门应当依据国家有关规定,完善本地区中医药人员继续教育制度,制定中医药人员培训规划。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负责中医药管理的部门应当按照中医药人员培训规划的要求,对城乡基层卫生服务人员进行中医药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训。

医疗机构应当为中医药技术人员接受继续教育创造条件。

第二十一条国家发展中医药科学技术,将其纳入科学技术发展规划,加强重点中医药科研机构建设。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充分利用中医药资源,重视中医药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采取措施开发、推广、应用中医药技术成果,促进中医药科学技术发展。

第二十二条中医药科学研究应当注重运用传统方法和现代方法开展中医药基础理论研究和临床研究,运用中医药理论和现代科学技术开展对常见病、多发病和疑难病的防治研究。

中医药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医疗机构应当加强中医药科研的协作攻关和中医药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培养中医药学科带头人和中青年技术骨干。

第二十三条捐献对中医药科学技术发展有重大意义的中医诊疗方法和中医药文献、秘方、验方的,参照《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的规定给予奖励。

第二十四条国家支持中医药的对外交流与合作,推进中医药的国际传播。

重大中医药科研成果的推广、转让、对外交流,中外合作研究中医药技术,应当经省级以上人民政府负责中医药管理的部门批准,防止重大中医药资源流失。

属于国家科学技术秘密的中医药科研成果,确需转让、对外交流的,应当符合有关保守国家秘密的法律、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的规定。

第四章保障措施

第二十五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根据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需要以及本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逐步增加对中医药事业的投入,扶持中医药事业的发展。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将中医药事业经费挪作他用。

国家鼓励境内外组织和个人通过捐资、投资等方式扶持中医药事业发展。

第二十六条非营利性中医医疗机构,依照国家有关规定享受财政补贴、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

第二十七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确定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应当包括符合条件的中医医疗机构。

获得定点资格的中医医疗机构,应当按照规定向参保人员提供基本医疗服务。

第二十八条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加强对中医药文献的收集、整理、研究和保护工作。

有关单位和中医医疗机构应当加强重要中医药文献资料的管理、保护和利用。

第二十九条国家保护野生中药材资源,扶持濒危动植物中药材人工代用品的研究和开发利用。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加强中药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鼓励建立中药材种植、培育基地,促进短缺中药材的开发、生产。

第三十条与中医药有关的评审或者鉴定活动,应当体现中医药特色,遵循中医药自身的发展规律。

中医药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评审,中医医疗、教育、科研机构的评审、评估,中医药科研课题的立项和成果鉴定,应当成立专门的中医药评审、鉴定组织或者由中医药专家参加评审、鉴定。

第五章法律责任

第三十一条负责中医药管理的部门的工作人员在中医药管理工作中违反本条例的规定,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收受他人财物或者获取其他利益,,,或者发现违法行为不予查处,造成严重后果,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够刑事处罚的,依法给予降级或者撤职的行政处分。

第三十二条中医医疗机构违反本条例的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负责中医药管理的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责令停业整顿,直至由原审批机关吊销其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取消其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资格,并对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纪律处分:

(一)不符合中医医疗机构设置标准的;

(二)获得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资格,未按照规定向参保人员提供基本医疗服务的。

第三十三条未经批准擅自开办中医医疗机构或者未按照规定通过执业医师或者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取得执业许可,从事中医医疗活动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和《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给予处罚。

第三十四条中医药教育机构违反本条例的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负责中医药管理的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由原审批机关予以撤销:

(一)不符合规定的设置标准的;

(二)没有建立符合规定标准的临床教学基地的。

第三十五条违反本条例规定,造成重大中医药资源流失和国家科学技术秘密泄露,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够刑事处罚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负责中医药管理的部门责令改正,对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纪律处分。

第三十六条违反本条例规定,损毁或者破坏中医药文献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负责中医药管理的部门责令改正,对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纪律处分;损毁或者破坏属于国家保护文物的中医药文献,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七条篡改经批准的中医医疗广告内容的,由原审批部门撤销广告批准文号,1年内不受理该中医医疗机构的广告审批申请。

负责中医药管理的部门撤销中医医疗广告批准文号后,应当自作出行政处理决定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通知广告监督管理机关。广告监督管理机关应当自收到负责中医药管理的部门通知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的有关规定查处。

第六章附则

第三十八条本条例所称中医医疗机构,是指依法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中医、中西医结合的医院、门诊部和诊所。

第12篇

【关键词】 肺(中医) 肺主气 宣发肃降 呼吸道感染

肺气,是从中医藏象角度体现了肺的基本功能。宣和降大致概括了肺气活动的基本形式,宣即宣通透发,降即平顺下降,宣和降反映了肺气参与整体生命活动过程的对立统一、动态平衡的特点,并由此协调全身组织器官的气化活动。探讨肺气失于宣发和肃降在急性呼吸道感染过程中的各种因素、各个环节的病理变化及其与临床辨证论治的关系,是肺气宣降的病理生理研究的基本思路[1,2]。近年来,有关肺气宣降的病理生理研究及其对防治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意义的相关研究已取得一定的成果,现阐述如下。

1 肺气宣降的病理生理研究的历程及拟解

决的相关问题肺气宣降的病理生理研究始于对卫气的病理生理研究[3,4]。卫气的病理生理研究通过系统整理以《内经》、《伤寒论》为代表的卫气学说,制作卫气失调的病理模型及检测体温、代谢、免疫等方面的参数,阐明卫气是在中枢神经调控下对代谢、体温调节进而影响应激和免疫等各种生理功能的整合,以构成人体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是整体观在卫外功能上的应答[5,6]。之后,继续以卫气理论研究为平台,将气候、环境因素引入外感病发病机理的研究中,构建了气象因素、大气污染与外感病因理论相关性的系列研究,从理论、临床流行病学调查及分子生物学实验等方面,发现外感疾病与卫气失调的密切相关性[2,7-11]。

自2003年初"非典"流行之后,肺气宣降的病理生理研究从专业特长与社会责任出发,结合多年来项目负责人治疗急性呼吸系统疾病的经验[12,13],将研究重点转向"肺气"的应用基础研究,即从肺气"宣发"和"肃降"的概念及其生理病理内涵入手,探讨《内经》藏象学说有关肺气活动在急性呼吸道感染病理损害过程中的作用及防治机理,并进一步发掘中医基础理论与历代治疗经验对防治急性呼吸道感染严重并发症、降低其死亡率与后遗症的临床意义[14]。

肺气宣降的病理生理研究围绕《内经》、《伤寒论》、《温病学》对外感热病中有关肺气病理变化的重要理论问题,对应中医的治疗经验,进行动物造模,展开实验论证,着重解决:①肺主皮毛理论的生理基础是什么?在外感热病中如何表达?②外感热病初期,肺失宣发对卫气透发的影响及其病理表现;③足太阳经主导卫气运行在外感热病过程中的病理生理意义;④宣肺发表法对外感热病的治疗效应;⑤肺失肃降与上呼吸道感染导致严重并发症的相关性理论探讨;⑥"肺为水之上源"的实验论证及其提示;⑦"肺与大肠相表里"的实验论证及其提示;⑧祛痰逐水法对肺失肃降的治疗效应和机理探讨。

2 肺气宣降的病理生理研究取得的成果

针对以上问题,肺气宣降的病理生理研究开展了31项实验,包括对模型的症状学、组织学、免疫学和药效学观察,并通过水通道蛋白、端粒酶活性测定及玻璃微电极细胞外记录中枢温度敏感神经元的活动等,探查肺气失于宣肃时病理改变的特征,并以《伤寒论》所论述的结胸证证治为参考,结合临床实践的体会,筛选出有代表性的麻黄汤、银翘散、玉屏风散;病邪深陷之后试用十枣汤、大陷胸汤、三物白散等方,观察这些方药对病理模型的效应。经过反复实验,获得以下理论成果:

2.1 "肺主皮毛"的实质 "肺主皮毛"体现在肺气宣发的功能。肺气宣发不独反映在呼吸换气的作用,还包括与此相关而使卫气得以透发于体表及皮下组织的功能。卫气的实质是指在整体观指导下,包括人体代谢、体温调节、应激和免疫功能等多种功能的组合,形成人体适应外环境的基本能力。在致病动因下,确认"外感表证-卫气失调-上呼吸道炎"的相关性,卫气失调是这个过程的中间环节。所以,肺主皮毛的实质是指肺与皮毛在生理上的相关性及在病理过程的相互作用。肺气宣发,使卫气透达体表而发挥卫外屏障,适应外环境的功能[3,8,9,15-17]。 转贴于 2.2 "太阳主外"的内涵 "太阳主外"理论演绎了伤寒六经太阳病阶段的病理基础及其复杂变化。由于太阳经主导卫气的运行,在外感病中,形成以寒温变化为临床辨证的主要特征。实验表明:足太阳膀胱经的循行路线与解剖生理中的皮质-皮质下中枢的体温调节路径具有相似性,所以《伤寒论》有关太阳病的阶段与温病卫分证在病理本质上是互通的,二者皆缘于人体对自身寒热变化的感受异常[3,4,12,14]。

2.3 宣肺发表方药的取效机制 宣肺发表方药治疗的有效性,主要体现在解除人体外感六应激状态中的免疫抑制与体温调节障碍,使外感病在轻浅阶段康复,由此减少或减轻继发感染,是防止出现严重并发症的有效途径[8,12,13]。

2.4 肺失肃降与水通道蛋白2及P物质的关系 肺失肃降病理状态下,出现小便减少的病理生理基础之一是血浆中的抗利尿激素(ADH)浓度和尿液中的水通道蛋白2(AQP-2)含量显著上升;出现肠道传导减慢的病理生理基础之一是肠组织中P物质(SP)含量降低和血管活性肠肽(VIP)含量升高。该实验为"肺为水之上源"、"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提供了依据,并提示临床采用行气利水和通导大便法,可以提高肺失肃降疾病的疗效[1,18]。

2.5 肺失肃降与魄门排便异常的关系 魄门排便异常的实验是在严重干扰大鼠排便功能的条件下进行。结果发现实验组大鼠心、肝、脾、肺、肾各组织均有轻至中度病理改变,脏器匀浆细菌检出率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其中以实验组的肠系膜细菌检出率最高。采用PUC19质粒转化感受态细菌JM109示踪观察,发现实验组大鼠各脏器及肠系膜分离出的耐氨苄青霉素菌与示踪菌具有相同的质粒DNA图谱。提示魄门开合启闭的排便功能,除了直接影响消化、代谢、解毒和气机升降之外,间接反映了肠道内菌群的生态环境。由此初步证明严重的排便障碍,会导致肠道细菌移位,引发肠外器官感染,而肺失肃降或肺移热于大肠能导致肠传导异常和排便障碍,反映了肺与大肠在病变时相互影响以及治疗上降肺气、泻大肠的意义[1,19,20]。

2.6 肺失肃降用于防治肺部疾患 肺失肃降主要表现为气道闭郁,影响肺气的功能,出现喘、咳、痰等症状。外感六导致肺失肃降的病机多因表邪未解,化热入里,痰热结胸,或津液、血液渗出,阻塞气管、肺泡、肺间质,或致胸腔积液。本研究以《伤寒论》中"结胸证"的提示为出发点,观察十枣汤、大陷胸汤、三物白散改善间质性肺炎动物模型的效应。结果发现,祛痰泻下法可改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症状,减轻肺炎的郁血、渗出和玻璃样变[13,16,18,20]。

参考文献

[1]张小虎,区永欣.再论肺失肃降[J].中医药学报,2003,31(4):64.

[2]王洪琦,马晶,李建国,等.大气污染与卫气虚损相关性的流行病学研究[J].中医药学刊,2003,21(1):65.

[3]区永欣,王洪琦.卫气生理病理的研究[J].中医杂志,1994,35(8):490.

[4]区永欣,王洪琦.卫气生理病理的研究[J].医学研究通讯,1998,27(12):15.

[5]区永欣,邝杰钊,王洪琦,等.卫气理论的实验研究[J].广州中医学院学报,1992,9(3):135.

[6]王洪琦,马晶,李建国,等.卫气虚弱与机体免疫机制相关性研究[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3,1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