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银行发展历程

银行发展历程

时间:2023-06-29 17:14:1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银行发展历程,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银行发展历程

第1篇

[关键词] 流动性 流动性风险 发展

一、引言

商业银行的流动性是指商业银行满足存款人提取现金、支付到期债务和借款人正常贷款需求的能力。流动性是银行的生命线,一旦一家银行发生严重的流动性危机,就可能导致银行破产倒闭。流动性不仅直接决定着单个银行的安危存亡,对金融系统乃至整个国家甚至全球的经济稳定都至关重要。

在1997年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中,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等国家都发生了流动性危机,迫使大批银行倒闭清算,以致引发了一场波及全球诸多国家和地区的金融危机。由此可见,流动性风险对商业银行的生存发展乃至整个社会的金融经济稳定威胁极大,必须加以重视,加强银行的流动性风险管理。

二、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的演变与发展

流动性在商业银行经营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所以流动性管理被商业银行视为资产负债管理和金融风险管理中的重点。早期的流动性风险管理主要侧重于资产的流动性管理,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流动性管理又逐渐过渡到负债的流动性管理、平衡流动性管理等几个阶段。

1.资产流动性管理阶段

(1)商业贷款理论

商业贷款理论是最早的流动性管理理论。该理论认为,商业银行在分配资金时应着重考虑保持高度的流动性。由于银行资金的来源多为短期资金,所以银行的业务应集中于短期的、自偿性的贷款。商业贷款理论提出了满足银行流动性与进行资金配置时应考虑资金来源的性质与结构,但缺陷也显而易见:一是银行资金配置过多的集中在盈利性较低的短期贷款上,降低了银行的盈利能力;二是没有考虑短期贷款的偿还能力也是相对的,一旦遇到严重的经济衰退,即使是短期贷款也可能无法收回。1930年代大萧条时期,大量银行就是由于存户挤提和贷款无法收回而倒闭。

(2)资产转换理论

1930年代大萧条后,随着金融市场不断发展,资产转换理论开始流行。这种理论强调银行需要在资产负债表中保持一定的具有流动性的非现金资产为流动性需求做准备。当银行的流动性需求超过银行所持现金时,可将这部分资产迅速变现以保证其偿付能力。资产转换理论突破了商业贷款理论对银行资金运用的限制,在保持流动性的同时增加了盈利性。但也有其缺陷:一是持有过多的流动性资产不利于银行盈利能力的发挥;二是变现流动资产的能力受到外部经济环境的影响,最终也可能影响到流动性预期目标的实现。

(3)预期收入理论

二战后,西方各国经济复苏发展,产生了以固定资产投资为主的长期性资金需求,在此背景下,出现了预期收入理论。该理论认为借款人偿还贷款的能力取决于其预期收入,而非贷款期限的长短,银行据此开发了中长期分期还本付息贷款。预期收入理论深化了对贷款清偿的认识,促进了银行业务多样化,但也增加了银行潜在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尤其在整个市场环境恶化的情况下,会大大增加银行的风险。

综上,资产的流动性管理所经历的各个发展阶段是和当时所处的经济金融环境相关联的。资产流动性管理战略是一种较保守的战略,规模较小的银行通常实施的是这种管理方式。

2.负债流动性管理阶段

20世纪60年代后,随着非银行金融机构大量出现,给商业银行传统稳定的资金来源带来很大的冲击。在这一巨大的筹资压力背景下,商业银行开始改变以往的以资产管理为主的流动性资金配置策略,而转向以负债管理为主的策略。负债流动性管理策略强调银行在市场上购买流动性,其核心是商业银行由被动负债转变为主动负债,积极从事金融工具的创新开发,开拓资金来源,通过借入资金来满足流动性需求,减少流动性资产的储备量,将资金更多的运用于盈利性较高的资产,从而提高其盈利水平。

负债流动性管理策略提高了银行筹集资金的主动性和灵活性,增加了银行的收益,但同时也给银行带来了较大的潜在风险:一是负债流动性管理所依托的是货币市场,而货币市场对利率等宏观经济变量十分敏感,一旦市场出现振荡波动,银行可能无法在市场上筹借到资金;二是货币市场对筹资者的财务和经营状况的变化也极为敏感,当银行陷入财务危机并因此对资金的需求最为迫切时,市场却可能不再愿向困境中的银行提供流动性了,银行的流动性压力就可能演化成流动性危机。

3.平衡流动性管理

从上述资产流动性管理策略和负债流动性管理策略的分析中可看出,前者储备流动性具有较高的成本,而后者依赖借入的流动性又具有较大的风险,因此,1980年代出现了一种折中的平衡流动性管理策略。平衡流动性管理策略吸收了前两种管理策略的精华,又克服了其缺陷,从资产负债平衡的角度去协调银行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之间的矛盾,使银行经营管理更科学。平衡流动性管理是一种相机抉择的资金管理方式,要求商业银行根据经济形势发展变化的情况,通过对银行资产结构和负债结构的协调管理,达到银行经营目标的要求。其基本思路是将未来的流动性需求划分为预期的流动性需求和突发的流动性需求两部分。对预期的流动性需求,一部分以资产方式储备,一部分可通过与往来银行或其他资金供给者事先达成的信用安排来解决;对突发性的流动性需求,则由短期借款来满足。期限远一些的流动性需求须加以规划,在需要时,可通过将部分资产变现来满足流动性,也可通过主动负债,如创新存款工具等方法来满足。

随着社会经济与金融制度、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以及银行业务的开拓、金融工具的创新,银行流动性管理的方式还在不断改进和完善,力求找到更加适合自身发展的、在确保安全性和流动性基础上增加盈利能力的、更加符合现代经营理念的管理方式。流动性管理已经成为实现金融经济平稳运行,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关键。

参考文献:

第2篇

小额贷款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的市场定位是以服务“三农”为主的,其自试点开办小额信贷业务以来,为我国广大农村地区提供了有效的金融服务,但是随着其小额贷款业务的不断深入开展,出现了各种各项的问题,影响到了邮政储蓄银行农村小额贷款业务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在对邮政储蓄银行小额贷款的发展历程及主要特征概括的基础上,对邮政储蓄银行农村小额贷款可持续发展的主要优势以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一、农村小额贷款的发展历程及主要特征

1.小额贷款的发展历程

小额贷款主要是指为中低收入阶层所提供的额度较小的持续信贷产品与服务,从严格意义上来讲,小额贷款的服务对象应该是在贫困线以下的人口,但是当前普遍存在的现象是小额贷款的服务对象囊括了贫困人口、非贫困人口以及部分小型企业。所以,小额贷款的发展历程可以总结为三个主要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以强调为贫穷人口提供贷款资金并以偿还能力为中心目标的贷款服务;第二个阶段可以简单的概括为项目覆盖成本阶段;第三个阶段是以寻求商业渠道资金,并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目的阶段。

2.小额贷款的主要特征

(1)贷款对象不同

农村小额贷款的对象主要是中低收入水平以下的贫困户,其缺少相应的生产经营资金并同时具备改变现状的能力,而该种类型的贷款对象一般情况下不在商业贷款的考虑范畴之内。

(2)贷款用途明显

小额贷款的主要用途具有较强的明确性和目的性,其主要是为了满足借款人生产经营活动中的资金需求,一般情况下不会用于其他非生产性目的。

(3)期限短、额度小

农村小额贷款的贷款期限具有较为明显的生产周期性特征,其贷款时间一般在3到12个月以内,且其贷款额度基本上与贷款用户的生产经营状况相匹配,通常情况下贷款额度在10万元以下的贷款被称之为小额贷款,其存在的风险较小,但是存在着一定的管理成本。

(4)贷款形式灵活

小额贷款的贷款用户一般情况下很少能够满足一般性商业银行的贷款要求,其更多情况采用的是联保小组的方式实现对借款人的还款约束,贷款形式相对较为灵活。

(5)利率水平市场化

小额贷款本身具有较强的风险性和不确定性,但是其之所以能够实现长期的可持续发展,其重要的一个原因是贷款利率要高于市场平均水平。

二、邮政储蓄银行农村小额贷款可持续发展的优势分析

从2007年以来,邮政储蓄银行试点开展农村小额信贷业务已经有了近7年的时间,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重要的资金支持,同时也在邮政储蓄银行的转型过程中发挥出了重要的作用。从其小额贷款业务开展以来,其小额贷款可持续业务的可持续发展突出处理以下优势特征:

1.技术优势

邮政储蓄银行的农村小额贷款业务实际上属于中德政府间技术援助内容的一部分,国内邮政储蓄银行农村小额贷款业务在中德技术专家项目团队的指导下,形成了适应中国基本国情的农村小额贷款发展模式和主要流程,具有着较为坚实和稳固的理论技术基础。

2.资金优势

邮政储蓄银行开展农村小额贷款业务的资金优势主要表现在其邮储银行的代办网点遍布全国各地,其放贷规模有着强大的网络优势以及资金吸储能力作为保障,与此同时在对当前农村各网点的充分利用前提下,其资金来源具有相当大的上升空间。

3.战略优势

邮政储蓄银行产业下的农村小额贷款将发展小额贷款最为主要发展战略目标,其对小额贷款业务的重视程度要大大高于一般性的商业银行,并且各项资源实现包括人财物力都实现了向小额贷款业务的倾斜,使其发展农村小额贷款的战略目标有了充分的基础保障。

三、影响邮政储蓄银行农村小额贷款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

从邮政储蓄银行农村小额贷款业务开展以来,其取得了业务成绩不可否认,但是从当前的业务发展状况来看,其整体开始呈现下滑趋势,面临着较为严重的小额贷款业务可持续发展问题,其主要影响因素来源于以下两个方面:

1.内部影响因素

影响邮政储蓄银行农村小额贷款业务可持续发展的内部因素主要有经营机制、贷款业务创新能力、产品市场适应能力以及业务人员风险防范能力等。

首先在对于营销方式的选择上,邮政储蓄银行与一般性商业银行不同,其主要采用全员营销的模式,这种单一的营销方式不利于邮政储蓄银行小额贷款业务的规范化发展,违背了市场信贷规律且缺乏相应的市场竞争力。

其次,邮政储蓄银行的小额贷款业务产品是由总行进行统一设定的,其在长时间的市场适应过程中几乎没有进行创新和调整,在2012年小额贷款业务步入发展瓶颈后虽然采取了一定的方式对产品要素进行的相应的调整,但是其创新能力较低且业务市场适应能力较差,不利于其进一步的深入推广。

第三,其本身属于风险较高的行业,邮政储蓄银行小额贷款业务作为资本市场的新进者,从事小额贷款业务的员工基本上为原属邮政储蓄银行的老员工,其学历水平以及现代金融知识基础相对较为薄弱,在简单的实践培训和考核流程下其市场风险把控能力远远不能达到应有的标准要求。

2.外部影响因素

邮政储蓄银行农村小额贷款业务可持续发展的外部影响因素主要有政府政策导向、社会信用环境以及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等。

首先,由于我国当前对于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视程度日益提升,政府针对农村小额贷款的政策也在发生着相应的变动,农村金融市场主体正在逐步完善。农村小额贷款在逐步的发展过程中已经不再是纯粹性的扶贫金融工具,其盈利性和商业性日益明显,各个小额信贷机构的成立和发展抢占了其一定的市场份额。

其次,我国社会信用环境建设企业较晚,个人征信系统以及企业征信系统发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其信用风险相对较大。另一方面,受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市场化程度的影响,使得农村小额贷款的成本越来越高,给其可持续发展带来了较为严重的影响。

参考文献:

第3篇

关键词:手机银行;支付业务;产业链;金融结算

中图分类号:F830.4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4392(2010)07-0023-03

一、国内外手机银行发展历程与主要模式

(一)国外手机银行发展历程与主要模式

欧美国家的手机银行起步较早。1998年5月,捷克的Expandia Bank与Radiomobile联合推出了世界上首款手机银行系统。1999年1月,美国花旗银行与法国Gemplus公司、美国M1公司合作推出了手机银行。据艾瑞咨询的相关数据显示,美国2007年手机银行用户已达110万人,预计2012年将达到4090万人:在亚洲,日本和韩国的手机银行发展迅速,已成为主流支付方式之一。2009年,日本已有近一半国民开通了手机支付业务。韩国三大移动运营商(sK、KTF、LG)都提供具有信用卡和基于Felica标准的预付费智能卡手机,至2005年,韩国所有零售银行均已开通了手机银行业务。此外,手机银行在发展中国家也得到了广泛应用。2004年,手机银行在菲律宾和南非开始流行。2007年,全球最大的移动运营商沃达丰旗下的Safadcom公司在肯尼亚推出了M-PESA手机银行系统,受到一致推崇,并被坦桑尼亚、乌干达等多个国家复制。

按产业链各方的参与程度,可以将国外手机银行的发展模式分为移动运营商主导、银行主导以及第三方主导等三种类型。其中移动运营商主导模式较为常见,银行与第三方主导的成功案例相对较少。

1.移动运营商主导型。该模式下,移动运营商在手机银行产业链中居主导地位,用户不与银行直接联系,而是将资金存入在运营商开立的专门账户或利用现有手机话费账户进行日常交易,账户信息由运营商持有。银行、设备制造商、商户等为手机银行各环节提供基本服务。以肯尼亚M-PESA为例,该国银行网点覆盖率极低,大部分居民都没有自己的银行账户,导致居民汇款、转账成本极高。自Safaricom公司推出M-PESA后,用户只需购买一张该公司的SIM卡,并进行身份登记便可开通M-PESA服务。M-PESA可以通过短信指令完成汇款、转账等基本银行业务。收款人持接到的转账短信到M-PESA的任意点取现,解决了外出务工人员的经常性汇款难题。同时,肯尼亚M-PESA的成功在一定程度上也得益于Safaricom的高市场占有率及监管部门的宽容。

2.银行主导型。该模式下,银行与客户发生直接的资金账户关系,银行居于产业链的主导地位,移动运营商负责通信渠道的提供与维护,地位较被动。用户交易手续费归银行所有,运营商主要收取数据流量费用。如菲律宾的Smart Money品牌,银行与客户建立直接的合同式业务关系,将部分业务如账户开立、市场营销、业务记录等外包给合作的移动运营商Smart公司。银行需对运营商业务开展情况进行持续监督,对业务安全性负责,并定期向央行汇报。

3.第三方主导型。第三方既可以是银行与运营商成立的独立运行的合资公司,也可以是独立于二者之外的市场主体。通过第三方支付平台的主导,银行与运营商之间可以达成某种程度上的利益平衡,用户在不同运营商、不同银行之间的业务往来更加便利,互通性更好。但也因此需要第三方支付平台自身具有较强的资质、运作能力与市场号召力。典型案例如德国的Pay Box公司推出的手机银行系统,该系统可以完成互联网到Pay Box、Pay Box到Pay Box、手机到Pay Box等多种形式的业务操作。用户在交易时向商户提供手机号码或Pay Box别名和PIN码而非银行账户、密码,交易确认后,Pay Box将资金从消费者银行账户划付给商户。

(二)国内手机银行的发展历程与模式

2000年2月,中国银行与中国移动签署了联合开发手机银行服务协议,并于同年5月17日正式在全国26个地区进行试点推广。中国工商银行也于同日开通了手机银行系统。随后,招商银行、中国广大银行、广东发展银行等纷纷跟进。当时各行系统多基于STK方式,用户需将SIM卡换成专门的STK卡,较高的换卡成本和对系统安全性的担忧使得手机银行此次推出未得到市场广泛认可。2005年,交行推出国内首款基于WAP技术的手机银行。2006年3月,银监会颁布《电子银行业务管理办法》和《电子银行安全评估指引》,将商业银行推出的手机银行业务纳入监管体系。2009年,随着3G牌照的发放,手机银行迎来新的发展机遇。2009年8月,中国工商银行推出国内首个3G版手机银行。手机支付方面,2009年以来,银联、各大运营商、第三方平台等动作频繁,纷纷扩大试点范围。2010年6月,央行颁布《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从市场准入、监督管理等方面对非金融机构的支付服务进行了规范,将极大促进国内手机银行业的健康发展。

截至目前,国内手机银行业尚未出现具有绝对优势的行业领导者,呈现多种发展模式共存的局面。在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手机银行及远程支付方面,银行系统暂时居于主导地位。第三方支付平台总体规模较小,且面临缺乏金融结算资质等政策制约,自身前景尚不明朗,短时间内难以发挥重大作用。但移动运营商与银行业的融合趋势使得局面趋于复杂化。年初,中国移动入股浦东发展银行被业界认为旨在为其大规模推广手机支付尤其是远程支付规避政策阻碍。近距离支付方面的情况则更为复杂。一方面,银联为代表的银行系统与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三大移动运营商正在激烈争夺行业主导权。双方积极联合设备提供商、下游商户等开展业务试点,并试图应用一些排他性技术手段。另一方面,双方亦在探索可行的合作模式,如中国移动与中国银联于2003年合资成立了联动优势科技有限公司,致力于共同开拓国内手机支付市场。因此,短期内国内手机银行市场的主导模式尚难定论。

二、我国手机银行发展面临的制约因素

(一)产业链尚不清晰

区别于传统金融服务方式,手机银行的产业链更为庞杂,涉及银行、电信、第三方支付平台、设备提供商、下游商户、水电煤气事业部门等诸多利益主体,且任何一方都不足以独立完成产业链的构建。目前,国内已经初步形成银行、电信、第三方支付平台三大阵营的交叉竞争局面。虽然目前各方主推的手机银行业务各有侧重,但多利益主体对行业主导权的争夺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资源浪费和重复建设,且多种技术标准和渠道并行增加了消费者的选择难度,容易使消费者行为更加趋于谨慎,从而制约行业整体推进速度。

(二)系统安全性令人担忧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手机感染病毒的危险加大,而手机本身的硬件环境有限。制约了对病毒的及时屏蔽与查杀。此外,作为一种直接关系到用户资金安全的金融创新产品,用户本能地会对系统安全性存在质

疑。据3G门户的《2009中国手机银行业务用户调研报告》显示,用户在使用手机银行业务时最看重的就是交易的安全性,占比高达51%。

(三)系统兼容性差

目前,国内各主要商业银行均推出了自主品牌的手机银行,但各行独立开发带有一定程度的排他性,而很多消费者往往在两家或两家以上的银行都开有资金账户,系统兼容性差影响了用户的操作体验,增加了资金调度成本。

(四)农村地区推广乏力

相对于印度、肯尼亚等发展中国家,我国对广大农村地区手机银行业务的推广相对乏力。截至目前,除广东珠海农村信用社、江苏姜堰农村合作银行等进行小范围尝试外,我国手机银行的试点推广活动多集中在东部发达城市地区。我国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匮乏、农民资金多小额分散,导致推广成本相对较高,收益性差,国内大型银行或移动运营商缺少开拓农村市场的内在动机,而中小型涉农金融机构往往资金和技术实力都十分有限,难以与运营商达成协议推出自主品牌。

三、国外经验借鉴与对策建议

(一)明确行业发展模式

鉴于我国现阶段跨行业监管水平有限,金融系统内部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格局尚未改变。若电信系统或第三方平台深度介入金融活动将进一步增加行业监管和货币政策的实施、评估难度,从而增加系统性金融风险。而银行系统具有成熟的资金管理和网上银行推广经验,且在为客户提供多样化理财服务方面具有比较优势。因此,现阶段建议实行以银行为主导的手机银行模式。

(二)进一步完善产业链构建

建议将银行系统作为手机银行产业链的基础部门,用户及下游商户需与银行建立直接的账户关系,移动运营商及第三方支付平台则致力于支付渠道的拓展与维护。在基于移动互联网平台的手机银行业务中,鼓励银行系统在查询、支付等基本功能外,开发提供理财、小额贷款等多样化的金融服务功能,维持银行目前的主导地位。在手机支付方面,确保大额资金通过银行账户直接支付,小额资金可通过向智能芯片卡或第三方支付平台账户充值的方式进行日常支付,同时需合理制定“手机钱包”、智能芯片卡及第三方支付平台移动支付的每日交易上限及账户余额留存上限。

(三)提高宣传针对性,保证系统安全

当前各行推出的手机银行在身份验证、密码保护等方面应用了多种保障手段,用户对手机银行安全性的担心很大程度上是由于陌生,通过积极的宣传、讲解、免费体验活动可以部分消除用户对安全性的顾虑。另一方面,随着手机银行的日益普及,手机诈骗、病毒程序干扰等非法活动也将更加泛滥。对用户资金安全构成威胁。相关各方应密切关注信息技术前沿及用户在应用中的问题反馈,及时进行系统升级或方案调整,必要时应对用户进行风险提示,规范操作程序。

(四)加强支付及信用环境建设

首先,不断加强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支付环境,完善手机银行系统兼容性。可借鉴央行“超级网银”系统建设经验,在未来适时建立手机银行互联系统,减少手机银行跨行转账成本,为用户提供操作便利。其次,应进一步加强个人信用制度建设,提高个体信用评价指标的广度和深度。逐步扩大数据采集范围和应用领域,增加市场参与个体的违约成本,净化市场环境。

(五)加强在农村地区的推广力度

为提高各方开拓农村市场的积极性,国家层面可对各利益主体进行适当引导或经济补偿。鼓励各方开展深入调研,结合农村地区金融服务需求,打造具有针对性的手机银行品牌:选取有一定民营经济基础的地区进行试点,及时总结、梳理业务推广中存在的问题和用户建议;选取资质较好的电信缴费网点、连锁超市等作为银行的商,办理现金存取业务。为保障交易安全,初期应对用户在点办理现金存取业务进行严格的额度控制,并进行登记备案。为保证机构经营合规性,银行需对其进行业务培训并进行日常监督鼓励运营商加强与涉农金融机构合作,切实提高农村地区金融服务水平和覆盖率。

第4篇

【关键词】贸易融资;商业银行;利率

随着经济国际化程度的提高及中国成为WTO的成员国的发展,我国对外贸易发展迅速。从事国际贸易的企业比过去更加关注商业银行或其他机构提供的服务能否更加便利其整个交易过程、扩大信息来源、减少相关风险、降低交易成本,企业对贸易结算和贸易融资服务的要求已经从最初的交易支付和现金流量控制的需求,发展到对资金利用率及财务管理增值功能的需求。如何拓展表外业务及培育新的收入增长点等问题,成为商业银行面临的严峻问题。

一、贸易融资发展文献综述

首先是贸易融资的境外发展历程:境外主要致力于国际贸易方式、银行贸易融资服务和风险方面的研究,在20世纪70年代,境外的专家学者便己开始关注贸易融资研究。1974年,GerhardWschneide较早地论述了贸易融资问题,从国际收支平衡和管理角度出发,阐述了贸易融资的重要性;认为进出口贸易双方都会从自身利益角度出发,力争采取有利的结算方式和融资方式以规避风险;通过对贸易融资流程展开深入的研究,他还提出国际贸易融资的一般技巧和方法,并认为在即时的交易中,融资体制需因承担外汇风险的当事人不同而异。J.R.

Hicks&J.Niehans(1983)的交易成本创新理论、S.Davies&R.Sylla(1992)的金融创新理论等,以这些理论为主的金融创新理论成为国际贸易融资创新的理论源泉。DavidBlake(1996)则在汇票融资方面颇具独到见解,他通过研究汇票结算方式下融资的特点,充分阐述了汇票结算方式下所进行之贸易融资的优越性。Gerhardw.sehaeide、Hansen先后从银行角度出发,并从资本约束、制度约束、自偿性贸易融资链等方面提出了商业银行贸易融资业务 创新的方法和策略等。2007年,Riehard Baroviek联系资金、技术、以及更多中间商等因素对贸易融资供应链进行的研究。2008年,K.N.Huang针对银行在贸易信贷融资项目急剧恶化的情况下寻求最佳解决方案进行的方法研究。其次是贸易融资的国内发展历程:国内对国际贸易融资问题的研究时间尚短,从1994年第一届贸易融资研讨会的召开后,贸易融资才真正引起国内专家学者的高度重视。国内对国际贸易融资的研究主要围绕在 国际贸易融资发展现状、贸易融资方式、银行贸易融资风险防范、贸易融资产品创新等几个方面,其研究的深度和广度逐渐有所提高,并对现实的操作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贸易融资方式的应用研究。关于这方面的研究主要出现在国内国际贸易融资兴起初期,国内银行和企业对国际贸易融资方式还较为陌生,国内部分专家学者开始对推广国际贸易融资、引进和借鉴国外较成熟的贸易融资体系和方法等方面展开分析和研究。二是贸易融资产品的创新研究。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国际贸易及其结算方式的发展变化以及国内金融市场的激烈竞争,迫使国内商业银行不断进行国际贸易融资产品创新。如姜学军(2003)网强调创新对银行、进出口企业及整个国民经济的意义,分析了国际贸易融资业务与银行其它业务的区别,创新业务与传统。

二、对中资商业银行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发展建议

首先,企业在找第三方担保时,会顾虑对方将来会要求自己提供担保,进而产生其难以控制的风险;其次,部分申请国际贸易融资的企业为贸易公司,缺乏银行认可的固定资产,如厂房、土地等,生产型出口企业的机器设备虽能用于抵押,但抵押率低,而且费用高、手续烦琐、时效性差,不符合国际贸易融资方便快捷的特点;最后,企业对国际贸易融资产晶不熟悉,对各种金融工具不能合理运用。

国际结算业务发展到今天,早已不再是单纯的资金收付,在结算的同时提供贸易融资已成为国际银行界的普遍做法,我们的银行对此要加以重视,在了解市场需求的基础上,结合客户对 外贸易的期限、支付方式等不断推出新的产品,并借鉴国际银行界的做法,将传统的贸易融资方式与新的融资方式融合起来,这样,既能树立银行的品牌,又可占得市场先机。

参 考 文 献

第5篇

[摘 要]离岸金融市场是全球金融一体化和自由化的产物,是国际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在回顾我国离岸金融市场发展的历程上,指出目前我国离岸金融市场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完善我国离岸金融市场建设的建议。

[关键词]离岸金融市场;存在问题;市场构建

离岸金融市场是全球金融一体化和金融自由化的产物,它突破了传统金融市场的国民属性,可谓真正意义上的国际金融。早在1989年,我国就开始试办离岸金融业务。虽然在随后的20年中,离岸金融市场的建设一直在进行,但是还未发展到一定规模。与世界上成熟的离岸金融中心相比,我国离岸金融市场的建设还有很大差距。针对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我们应积极寻找解决方案,加以改进,以促进我国离岸金融市场快速发展。

1 我国离岸金融市场的发展历程回顾

1.1 离岸金融业务的初创阶段(1989—1994年)

这一阶段,主要只有招商银行一家银行经营离岸金融业务,并且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1989—1991年招商银行的离岸总资产从3073万美元迅速上升到21012万美元,离岸存款、贷款、业务利润等指标都上升较快,离岸金融业务的发展获得了良好的开端。1994年该行的离岸存款达到32283万美元,比1991年上升312.52%,离岸贷款达到43766万美元,比1991年上升222.56%,离岸业务利润达到1346万美元,比1991年上升395.88%。离岸业务占全行业务的比重在10%~15%。这一阶段,离岸业务各种管理规章制度逐步健全起来,业务发展良好。

1.2 离岸金融业务的迅猛增长阶段(1995—1998年)

1994年以后,网

第6篇

首先介绍了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相关理论基础,对其概念、原理、参与者和运作流程进行了简要阐述。其次深入探讨了美国的次贷危机,主要阐述了次贷危机产生的相关机制、发展历程和内在原因。然后讨论我国在次贷危机背景下继续开展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意义,分析了我国当前开展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潜在风险,并利用credit poirtfolio view经济计量模型对我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信用风险进行实证研究。最后通过借鉴次贷危机的经验和教训,针对我国实际情况,提出了我国今后开展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并规避危机的相关建议和策略。

一. 绪论

1研究背景与意义

2国内外研究现状

3基本框架与思路

二. 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概述

1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理论基础

2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运作机制

三. 美国次贷危机的历程与成因

1美国次贷危机产生的相关机制

2美国次贷危机的发展历程

3美国次贷危机发生的内在原因

四.我国开展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意义及风险

1我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发展状况

2我国开展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意义

3我国开展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风险研究

五.国开展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策略

1加强商业银行个人住房抵押贷款风险管理

2建立健全相关法律制度

3建立健全信用评级体系

4建立完善的证券定价机制

5扩大投资者范围

第7篇

关键词:银行保险;经营模式;资本融合

在三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中,银行保险的快速扩张逐渐引起了金融服务领域的广泛关注。银行保险正在成为全球性的经济现象。在银行保险的发源地欧洲,银行保险的保费收入在部分国家的寿险总保费收入中的比例已经达到20%- 35%;在法国、葡萄牙和西班牙,这一比例甚至超过60%。在亚洲的一些国家和地区,近年来银行保险的发展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例如,香港已经成为亚洲银行保险发展得最为成功的地区之一,银行保险的保费收入占总保费收入的比重接近25%;新加坡银行保险在寿险新契约加权保费收入中的占比在过去几年一直稳定在20%左右;而在马来西亚,,2004年银行保险在寿险新契约保费收入的占比已经超过了传统的人渠道。不仅如此,20世纪90年代后期,银行保险甚至在南美洲、澳洲、南非等地也得到了迅猛发展。

相比银行保险在世界各国和地区的蓬勃之势,中国银行保险经过了十多年的探索,在迅速成长的过程中暴露出了许多问题,这些问题已经引发了人们的诸多思考,也使得中国银行保险的发展走到了一个关键时期。

一、中国银行保险的发展状况

中国银行保险的发展开始于1996年左右。当时,国内的泰康人寿、新华人寿等一些人寿保险公司开始尝试涉足银行保险。表现为,银行以兼业形式销售寿险业务,主要在商业银行和寿险公司的基层网点之间开展合作,寿险公司没有针对银行销售渠道开发专门的保险产品,银行保险的总体规模也一直很小。

2000年以后,银行保险在产品的开发创新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2000年8月,平安人寿保险公司推出了专门的银行保险产品——“千禧红”。随后,其它寿险公司相继推出了各自的银行产品,如中国人寿的“路路顺”、“家家福”、“事事达”、“鸿泰两全”、“鸿星少儿”、“鸿信消费信贷”;太平洋的万能寿险、“红利来”;新华人寿的“红双喜”;泰康人寿的“千里马”、“世纪之星”、“福寿两全保险”等。自此,银行保险对中国寿险业务的影响与日俱增。2001年,中国人身险保费收入达1423.96亿元,其中银行寿险保费收入为44.57亿元,占人身险保费收入的3.13%; 2002年,中国人身险保费收入达2 274.83亿元,其中银行寿险保费收入为388.4亿元,占人身险保费收入的 17.07%;2003年,中国人身险保费收入为3011亿元,其中银行寿险保费收入达764.9亿元,占人身险保费收入的 25.4%,同比增长96.9%。其间,银行的保险业务甚至超过团体保险,成为中国人身保险产品的三大销售渠道之一。除了业务规模的迅速增长外,各家保险公司和银行在银行保险的组织架构方面也都进行了建设和完善,以配合业务的发展。表现为,几乎所有的中资寿险公司和少数外资寿险公司都成立了专门的银行部门,一些公司还实行银行保险事业部制,加强银行业务的独立运营和核算;此外,部分商业银行也设立了一级或二级的保险业务部门。

然而,进人2004年,一些人寿保险公司开始进行业务结构调整,主动收缩银行保险业务,导致银行保险的发展速度放缓。2005年第一季度,银行保险的保费收入甚至出现负增长,同比下降19.5%。整个2005年,银行保险机构由 2004年的76437家下降为65 853家,银行实现的保费收入为803.25亿元,约占人身险保费收入的21.7%。2006年开始,银行保险又出现了大幅增长。

二、中国银行保险发展存在的问题

不难看出,中国银行保险虽然总体上发展较快,但业务起伏较大,目前寿险公司与银行之间的良好合作互动机制尚未建立起来。

(一)产品结构单一,影响持续增长潜力

目前,各寿险公司的银行产品同质化现象较为严重,结构单一,在市场上常见的多是保险责任、保单费率基本相同,保险金额、分红方式等略有不同的五年期、十年期趸缴型分红产品。这些产品与银行储蓄产品较为相似,在业务发展初期,易于为银行客户接受,但从长远来看,此类业务不仅会逐渐给银行施加争夺储蓄存款、分流客户的压力,还可能对寿险公司维持稳定的现金流带来不利影响,并且可能透支潜在的优质保险资源,不利于长期持续发展。

值得庆幸的是,国内保险公司逐渐开始意识到这一问题,在推出万能保险的同时,期缴业务的比重也大幅提高。然而,与银行业务具有一定关联性和互补性、能充分激发银行分销潜力的银行保险产品,如捆绑销售的住宅火灾保险与银行抵押贷款等,仍属空白。

(二)手续费恶性竞争,导致经营成本增高

目前,银行与寿险公司的合作缺乏长期利益共享机制,更多的是在手续费上进行博弈。一方面,各银行网点为了获得更多的收入,主要以手续费的高低作为选择合作公司的标准,而且有的银行网点在手续费的支付上要求寿险公司采用不规范的操作方式。另一方面,由于银行网点资源有限,寿险公司不惜成本,竞相提高手续费率,甚至出现贴补费用进行恶性竞争,导致有的保险公司保费收入增加了不少,但利润却反而下降了。在一定程度上,银行的手续费要价过高已经使理论上寿险公司通过银行网点降低保险产品分销成本的结论落空。例如,2002年,国内寿险公司营业费用、手续费、佣金分别同比增长了67.45%、212.99%和28.92%。

2002年10月修改的《保险法》取消“1 1”限制的规定,在一定程度上也加剧了这种恶性竞争。在实践中,有的银行网点同时与多家寿险公司签订协议,销售多家寿险公司产品,但具体以手续费高低为标准决定推销力度,从而加剧了寿险公司之间的手续费竞争。竞争的日趋激烈和手续费率的不断攀升,不仅扰乱了市场秩序,而且导致寿险公司的经营成本明显上升,制约了银行业务的发展。

(三)激励机制不畅,引发诚信问题

第8篇

关键词:合业经营分业经营金融监管风险防范

金融业作为现代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持,其业务经营方式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经历了一系列的变化过程.在目前世界经济逐步趋于一体化,金融趋于全球化的浪潮之下,金融业合业经营的趋势也日益明朗。本文拟从美国金融业的发展历程出发,对全球金融业合业经营的趋势略作分析。

一,美国金融业的发展历史。

作为现代经济金融的强国,美国金融业的发展趋势对全球各国的金融发展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其中不乏值得借鉴的发展模式,当然也有许多发人深省的经验教训,为此,讨论金融业的发展趋势,我们有必要首先了解美国金融业的发展历程。

首先,在20世纪30年代以前,美国的金融机构基本上都是混合经营,没有严格的业务范围的划分,金融机构的种类也比较少,服务品种也不丰富。作为金融机构的主要代表-银行几乎承揽了社会上需要的全部金融服务品种。银行从传统的吸收存款,发放贷款业务中解脱出来,开发了中间业务,但是这些业务还远没有形成规模效益,尚处于起步阶段。

随后,30年代一场由金融危机引发的世界性经济危机之后,美国的银行体制几乎崩溃。为了挽救危机中的银行体系,美国于1933年颁布了《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因为他们将危机的诞生主要归因于银行发展的多项综合业务加剧了银行体系的风险,从而为整个金融业与经济发展埋下了隐患。鉴于此而颁布的银行法便主要着眼于银行业与其他金融业分业经营以降低风险。其内容主要有以下三个部分:第一,该法案规定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是吸收存款,投资银行的主要业务是承销和发行证券,二者必须实行严格的分业经营。严厉禁止交叉业务和跨业经营。其二,该法案对银行支付活期存款利率进行了限制。最初规定对活期存款不支付利息,即零利率,后来提高了利率上限,允许支付少量利息。这主要是为了降低银行的支付危机。其三,该法案规定政府对银行存款给予保险,并据此成立了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以及实行最后贷款人制度,这一切都是为了保障储户利益,同时提高银行的信用水平。

在《格拉斯-斯蒂格尔法》的严格限制下,美国金融业在分业状态下迅速发展着。这时候,以前从属于银行的一些金融机构开始独立发展并逐步成熟起来,并有了自己独立的业务经营范围与经营管理模式。在此过程中,金融业逐步形成了银行,证券,保险,信托四大支柱。但是进入60年代以后,逐步出现各种金融机构的金融业务范围的交叉,严格的业务划分被逐步打破,,经济学家及政府都开始考虑关于《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是否真的有利于金融业的安全发展问题。经过长久的争议与探讨,1999年12月,美国终于废除了《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并新颁布了《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从而为金融业的合业经营扫除了法律上的障碍。

二、业经营的产生原因及利弊分析。

前已述及,金融业自诞生以来,其业务范围及机构设置并没有自动的划分开来。最初几年主要都是由银行为了满足社会发展对多样化金融产品的需求而在其本身业务(存款与放款业务)之外新开发的金融服务产品。但是在30年代全球经济危机以后,美国率先立法,限制银行(商业银行)与投资银行(证券公司)的业务融合,要求分业经营,随后,许多别的国家纷纷效仿,这主要是基于以下考虑:

首先,分业经营能够使各金融机构更加专注于自己所擅长的优势业务,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避免盲目开发新产品,新服务,这样可以降低金融机构(当时主要是银行)的风险并使其收益更加稳定和有保障。其次,分业经营也更有利于政府的监管。实施严格的业务划分,各金融机构的业务都相对单一化,简单化,这样就更有利于政府根据不同金融机构的特点,实施有效的监督和管理并使其经营风险得到有效控制。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分业经营的立法规定却并未达到其预想的效果,这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状况以及这一立法规定本身的局限性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关系。

首先,分业经营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严格的业务划分使投资者失去了方便,快捷而又综合化的服务机会,投资者不得不与多家不同的金融机构往来以满足其多种金融需要。同时,它也削弱了银行业的实力,因为业务范围的严格限制使许多银行丧失了许多盈利机会,所以现实中,许多大银行都力图混合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业务,可以说,这也是满足社会需求的结果。并且分业经营降低了金融机构间的竞争性,将过去整个金融业的竞争分散到了几个不同的领域,例如投资银行不必再担心来自于许多大的商业银行的竞争,从而削弱了许多金融机构的竞争意识和创新意识,而投资者也无法享受激烈的市场竞争给他们带来的好处。

另外,尤为重要的是,在二战以后,世界经济贸易迅速发展,这对金融服务业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经济的全球化必然要求金融的全球化,而金融业务的分业经营状态无疑不能满足全球化的金融发展趋势的要求。于是各个国际性的大银行纷纷朝着业务的综合化方向发展。他们通过金融创新,开发,设计一系列的金融衍生产品,绕开法律的壁垒,达到综合经营的目的。60年代末期出现的新型金融工具,如定期存单,NOW账户,现金管理账户等一系列金融衍生工具都是这一环境中的产物。

分业经营规定的最初动因在于降低银行的经营风险,然而在事实上,面对世界一体化的经济发展趋势,它反而加剧了银行业的风险,使其生存能力受到限制。正因为此,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商业银行逐渐突破了与其他金融机构之间分工的界限,走上了业务经营全能化的道路。七八十年代以来,西方商业银行不断推出新业务品种,从专业化逐步走向多样化,全能化,从分业走向合业,这是与西方经济金融发展密切相关的。引起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银行负债业务比例的变化为其业务拓展提供了可能性。近二十年以来,西方商业银行活期存款的比重逐步下降,定期储蓄存款的比重相应上升,这一结构性的变化为商业银行开拓中长期信贷业务和投资业务提供了较为稳定的长期资金来源。第二,银行盈利能力的下降促使各个商业银行寻求更多的盈利渠道。自70年代以来,西方金融业竞争激烈,银行盈利水平普遍下降,这迫使银行业开拓新的业务和品种。他们一直想方设法绕过法规的限制,向证券保险等领域扩张,突破传统的业务束缚,开发更多的中间业务和表外业务。对于这些积极创新的银行而言,许多法律条文形同虚设,因为通过创新业务的开展,他们可以轻而易举的逃避政府的监管和法规的限制。与此同时,金融管理当局顺应经济发展的要求,也取消了一些过时的法规,适时的为商业银行开拓新业务提供了方便和支持。第三,金融理论的深入发展。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论随着各个历史时期经济金融环境的变化而不断的发展,从最初的资产管理理论到负债管理理论及至70年代末期出现的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他们都是为了有效推动金融业的安全稳定发展而产生的。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突破了传统的只重视资产或者只重视负债的理论的偏颇之处,使商业银行真正的从其资产负债业务双方着手,同时拓展资产负债业务,使其相匹配,达到收益最大化,风险最小化。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的发展适应当前金融形势,为西方商业银行业务不断走向全能化综合化提供了理论基础,从而极大的促进了他们综合业务的开展。

由此可见,美国社会经济的发展,金融理论的发展乃至政府监管水平的发展都为金融业的合业经营做好了准备。分业经营终究只能是金融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过渡阶段。

三、合业经营的发展趋势。

1999年12月,美国颁布《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正式废除了已实施六十余年的关于金融业分业经营的法规。这一法案的颁布无疑将会对美国乃至世界的金融业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合业经营势不可挡。在此过程中,金融业的兼并与重组将会加剧,银行的综合经营能力将进一步提高,其国际竞争力也会日益加强。然而另一方面,我们也应当看到,在此过程中也存在着种种不确定因素,隐含着许多风险。

首先,合业经营将加剧兼并行为,使各金融机构过分重视规模的扩大和业务的综合化,而忽视了稳健经营这一根本原则。从一定意义上说,金融机构兼并的机会成本就是其稳健程度,稳健经营要求管理人员经常不断敏锐的监督本机构运作情况,而不是分散注意力去过分关注合并以扩大规模和范围,这可能造成在管理文化,预期,策略及日常业务经营等方面潜在的混乱。由于合并各方在企业文化,员工素质,经营理念等各方面都可能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合并后能使各方的优势结合并发挥其规模效益还取决于整合是否成功,而不同企业之间的整合成本往往是巨大的。

其次,合业经营也会对金融机构的监管提出更高的要求,这需要政府,社会以及金融机构自身都更清醒的认识到风险所在并加以防范。而对于某些项目,即使那些较大的金融机构对其所面临的新的风险也缺乏有效的管理办法。其中最为典型的是对从事金融衍生工具所带来的风险的监管和防范。

综上所述,金融业的合业经营趋势是不容置疑的,但不能急于求成,只有在社会经济金融形势都为此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时,才能够适当放宽对业务范围的限制。目前我国所采取的金融业分业经营分业监管正是基于这一考虑。而一旦我国的金融体系发展更为健全,金融机构的抗风险能力进一步加强,内部监管与外部监管的水平进一步提高,我国便可朝着业务监管综合化方向迈进一步。

参考文献:

《主要国家河地区金融业务和监管体系的发展和演变》《金融参考》2000年第4期

第9篇

尊敬的广大客户:

银行自93年成立以来,一直得到您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值此中秋和国庆两大节日即将来临之际,为了感谢您这十余年来对xx银行的支持与厚爱,银行全体员工谨向您表示衷心的感谢和美好的祝福!

在xx银行过去十余年的发展历程中,您,我们尊敬的客户,给予了我们无比的力量,在您的大力关心与支持下,以及xx全体员工的勤奋努力下,我们凭借优质的服务,良好的信誉,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辉煌成绩。

饮水思源,我们深知,银行所取得的每一点进步和成功,都离不开您的关注、信任、支持和参与。您的理解和信任是我们进步的强大动力,您的关心和支持是我们成长的不竭源泉。您的每一次参与、每一个建议,都让我们激动不已,促使我们不断奋进。有了您,我们前进的征途才有源源不绝的信心和力量;有了您,我们的事业才能长盛不衰地兴旺和发展。

为答谢多年来您对我们的支持、信任和帮助,借此岁末年初之际,我们将开展优质服务活动,用真情来回报您,届时您到我行来办理业务,将会让您得到一份惊喜!

在今后的岁月里,希望能够继续得到您的关心和大力支持,欢迎到我行办理储蓄存款、教育储蓄、通知存款、外汇存款、个人汇款、银行卡、网上银行、电话银行、购买国债代收电话费及各种代收业务。客户满意是我们永恒的追求,我们将继续为您提供最真诚的服务。

再一次感谢您的帮助和支持,恭祝您身体健康!阖家幸福!事业兴旺!万事如意!

第10篇

【关键词】银行保险;保险业务

1.欧洲银行保险的发展历程

银行保险是保险公司和银行采用的一种相互渗透和融合的战略,是将银行和保险等多种金融服务联系在一起,通过客户资源的整合与销售渠道的共享,提供与保险有关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以一体化的经营形式来满足客户多元化金融服务需求的一种战略选择。银行保险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的欧洲,此时欧洲的政策法律环境与金融经济环境为银行保险创造了有利的发展条件。

欧洲银行保险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19世纪-20世纪80年代初):销售阶段

该阶段银行和保险公司签订短期销售协议,协议期限短,合作模式局限于销售层次。这种合作方式自由度大、不稳定。

第二阶段(20世纪80年代):战略联盟阶段

银行与保险公司以各自的利益需要为基础,签订长期协议,制定相关战略,形成更为紧密的战略合作关系。银行保险双方共同进行产品开发和售后服务,销售渠道管理的一体化程度更高,增强了合作的稳定性。

第三阶段(20世纪80年代末-今):股权渗透阶段

这一阶段银行保险蓬勃发展,银行与保险公司经过交叉持股、相互收购、兼并及合并,或者通过保险公司设立银行、银行设立保险公司等新建方式,来实现银行和保险公司更高程度一体化的经营。

2.我国银行保险的发展及现状

2.1 我国银行保险的发展历程

第一阶段(1995年-2000年):探索阶段

从1995年开始,部分新成立的保险公司为扩大业务、占领市场,纷纷与银行签订协议,开始尝试涉足银行保险。到2000年,国内所有保险公司基本都与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建立了销售保险合作关系。但这一时期的银行保险以代收保险费为主,产品形式单一,合作模式简单。

第二阶段(2000年-2003年):高速成长阶段

随着国内保险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保险公司迫切需要开拓一条除个人营销和团体保险之外新的销售渠道,因此出现了银行与保险合作的模式,即此后出现了“银保合作”的热潮。打开了保险市场的发展渠道,合作范围逐步扩大,产品逐步增多,业务量呈跳跃式增长。

第三阶段(2004年-今):瓶颈与深层次合作阶段

从2004年至今,在银行保险业务快速发展的同时,市场竞争的不规范,产品结构不合理,合作模式受局限等问题逐渐显露出来。与此同时,在国务院颁布《关于保险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以后,银行与保险的合作已不单纯停留在业务往来方面,而是渗透至股权结构,呈现出混业融合的趋势。

2.2 我国银行保险的现状

银行保险在我国起步较晚,但发展十分迅猛,在我国保险市场的地位日益重要,成为推动保险规模增长的有力支柱。

据中国保监会的资料,2000年全国银行保险保费仅为7亿元,随后,银行保险业务在保险市场取得了突破性的发展,到2002年末,我国银行保险保费收入跃至468亿元,占全国总保费收入的15.33%。2003年银行保险保费收入为764.91亿元,为当年保险保费总收入增速做出了29.22%的贡献,占保险保费总收入的19.71%。即便是2006年我国资本市场进入牛市,在资金大量转移的情况下,银行保险业务仍然实现保费收入1175.5亿元,占保险保费总收入的20.84%。直至2008年,银行保险保费收入所占保险保费总收入的比例达到顶峰,而后的2009年至2010年出现逐年递减现象,究其主要原因是在2008年下半年以来,保险行业逐步调整业务结构,发展期缴型、保障型品。期缴产品销量增加后,导致保费收入的减少。

在银行保险产品引入我国的初期,各金融机构在银行柜台销售的银行保险产品主要是长期寿险以及投资连结分红类保险两种。近年来,银行保险不断设计出符合市需求并具有相当竞争力的新产品,保险产品日益丰富和成熟,万能险、健康险、养老险等保险品种渐次登上银行柜台,银行保险已经由单一传统的储蓄分红型产品发展成为集保障型、投资理财型和储蓄分红型等多险种互为补充的保险生力军。银行保险在保险品种和营销方式上不断丰富和推动着我国保险市场的完善和发展。

3.我国银行保险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银行保险业务的发展经过几年的起伏,已经进入快速发展时期。但跟国际同业相比,我国银行保险所占的份额仍有较大的差距,特别是银行与保险公司合作的层次、产品研发创新、保险产品与金融产品的联合营销以及银行自身的激励机制方面都存在一些需要完善和改进的问题。

3.1 我国银行保险尚处于不稳定合作阶段

目前,我国银行保险合作还停留在协议合作为主、战略联盟为辅的层面上。具体说来,当前我国的银行保险关系较为松散,融合程度相当有限,合作范围和内容仅限于外部,大部分银行和保险公司将保险销售仅仅放在的位置,且大多数保险公司和银行签订的都是一年期的协议,没有具体详细的长期合作规划,这种随意性很强的短期协议根本无法保证未来稳定的保费收入来源,银行保险合作流于形式而无实质。

3.2 我国银行保险业务市场份额较低

在银行保险业最为发达的欧洲国家,通过银行渠道完成的人寿保险保费收入占人寿保险保费总收入的比例已经达到60%,而我国银行保险完成的寿险手续费收入只占人寿保险保费总收入的30%多,虽然我国的银行保险业务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但业务发展中存在剧烈波动和起伏,而且业务发展拥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3.3 银行发展保险业务的激励机制不够完善

银行受资本充足率的约束,要想实现业务的发展与利润的增长,充分利用银行网络优势和信用平台调整收入结构、大力发展中间业务是必然的选择,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要大力发展银行保险业务。然而在实践上,受传统业务考核方式的影响,完全适合保险业务的激励机制还没有建立起来;在财务核算方式上,适合保险业务的分配体制也没有建立起来。因此,对银行保险业务的考核激励远没有到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银行保险业务的发展。

3.4 银行保险产品的开发和营销能力低

3.4.1 产品结构较为单一,同质化现象严重

国内保险公司大多选择现有的保险产品委托银行销售,而较少专门针对银行客户的特点设计开发真正的银行保险产品,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银行销售保险产品的实际效果。

在居民比较关注的财产险方面,银行保险产品主要集中在房贷和车贷责任险上。虽然各家保险公司都在努力改善这一状况,也相继推出了一些改进型的产品,但银行保险产品种类偏少、同质和单一的状况尚未从根本上改变,与当前银行保险市场和客户在养老、医疗、意外责任和理财等方面的需求还存在较大差距。

3.4.2 销售中误导现象较为突出

银行保险产品主要通过柜台进行销售,而银行职员大多都缺乏系统的保险知识, 保险营销和保险服务的意识也比较弱,不能满足业务发展的需要。银行柜台人员在销售保险产品的过程中常常在误导客户,并且作为联系银行和客户纽带的保险公司的银行专管员,有时为了提高业绩从而提高个人收入,也不惜采取缺乏道德的不良手段,使得保险公司声誉受损,进而影响整个银行的声誉,严重时甚至会动摇银行保险发展的基础。

3.5 银行保险手续费恶性竞争,退保金同比大幅上升

在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远比保险公司成熟,掌握大量网点资源的银行在保险销售渠道上占有绝对优势。目前,银行保险的竞争已进入白热化,由银行来主导银行保险市场环境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同质化的银行保险产品使得各家保险公司只能通过手续费来竞争稀缺的银行网点资源,保险公司给银行的手续费率的高低成了争夺银行网点的关键。

退保金同比大幅上升的主要原因:一是其它金融产品的竞争,国家对市场利率的调整,带来基金理财产品日益丰富和收益的变化。二是营销上的片面宣传,造成了客户对银行保险产品的不信任。三是分红险收益率低。近年来,该类险种一直处于低分红的状态,达不到预期,影响了分红类保险产品的销售。

3.6 银行保险业务的法律法规体系还有待完善

目前,我国还没有完全建立起能够促进银行保险公司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分散风险、节约成本、互利多赢的金融混业经营制度,促进银行保险业务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法律法规体系还没有完善。造成了银行与保险公司的合作不够规范,致使防范和控制金融风险,维护银行保险业市场稳定健康发展还有差距。

4.发展我国银行保险的对策

实行能够充分发挥银行和保险公司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分散风险、节约成本、互利多赢的金融混业经营制度,是目前国际上金融保险业的普遍做法,也是当今世界金融业发展的趋势。

4.1 建立长期战略联盟,产品业务相互交融

银行保险双方的关系不应局限在一纸协议上,而应建立在长远、战略的高度上来选择合作伙伴。使双方地位平等互利,从而维护银行保险销售渠道。通过资本的相互渗透,使银行保险的业务之间互相交叉,产品相互融合,最终达到银行保险综合经营的目的。从长远来看,这种合作互利互惠,避免了许多利益冲突,也是最佳的合作模式。

4.2 提高营销意识,增强营销能力

保险公司既要充分认识到银行保险的优势,更要改变过去陈旧的行业代办观念,要用全新的市场经营理念,积极启动银行保险业务,银行经营者要看到国际商业银行的演进趋势,实施中间业务与传统业务并重的经营战略,把开发以保险为重要内容的中间业务视为影响银行发展的大事。同时,银行与保险公司要加强对自身员工的教育,考虑共同制定人才发展战略,为银行保险合作向更高层次发展奠定人才基础。银行保险双方要努力提高服务质量,解决保险理赔难等客户关心的热点问题,使我国的银行保险健康稳健的发展。

4.3 建立完善激励机制,加强营销力度

银行保险的市场拓展空间十分广阔,双方的决策者应对银行保险业务给予足够的重视,更新经营理念,完善银行保险业务的激励机制,用现代银行的经营理念指导银行保险业务的经营,紧密结合银行保险业务的特点,建立一整套有别于银行传统业务考核方式的银行保险分配激励措施,充分调动银行保险营销人员拓展业务的积极性。同时,银保双方应立足于通过银行保险双方多层次、多形式的交流与沟通,共同建立多层次的营销网络,并以客户的需求为导向,制定以客户为中心的客户服务策略,形成一套体现竞争优势的营销模式。同时加强客户关系管理,积累长期客户群,对客户进行细分,研究不同目标客户群体的真正需求;对重点客户进行渗透式营销,对其他潜在客户要尝试并开展客户经理营销、网络营销、“捆绑式”营销以及信函账单、电话服务和信用卡服务等新型销售方式。

4.4 大产品创新力度,开发多样化的银行保险产品

开发适销的银行保险产品,这是银行保险业务得以发展的关键。新型合作模式下,在新产品的开发上,银行必须介入保险产品的开发,通过客户细分,确定相应的目标市场,根据不同需求层次的客户设计相应的保险产品,将客户的特殊需求纳入保险产品的设计中,使银行保险产品集保障性、储蓄性、投资性为一体,以易于理解,便于宣传,操作方便为特点,即适于柜台销售,又要与银行的传统业务相联系,增加对银行客户的吸引力,调动银行进行销售的积极性。通过产品创新,使之融入银行的产品和服务渠道,发挥整体联动优势。

4.5 提高银行保险的信息技术水平

获取服务的便捷性是客户进行金融消费时的基本要求,因而能够及时快速地为客户提供综合性业务是银行保险业得以发展的基本条件。与国外同行相比,我国银行和保险业的信息水平偏低,电子化建设相对滞后。因此,银行和保险公司首先要加快信息技术和电子化建设的步伐, 加强保险公司内部自动核保系统、投保信息管理系统、结算系统与银行的联网,开发适合银行保险需要的实时出单系统。其次要采取银行与保险公司发行联名卡等方式共同开发技术支持系统,发展电话银行与网上银行。同时还应通力合同建立共同客户数据库,通过对共同数据库信息的分析,随时了解共同客户的经营状况、与双方业务的合作情况以及综合贡献度,有效实施客户关系管理。

4.6 进一步完善银行保险业务的法律法规体系建设

我国目前已经逐步放宽银行和保险实施金融控股和对交叉经营的限制。但在具体实践中仍要继续完善促进银行保险业快速健康持续发展的政策法规制度体系,以适应保险业与银行业在更广领域和更深层次的合作,进一步满足客户对多元化和综合性金融保险服务的需求,尤其是进一步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银行保险业法律法规体系,以保障银行业在快速发展条件下的合规、合法经营。

同时,建立健全监管体制,保证银行保险业务在严格的监管体制下,合规发展、有序竞争,化解经营风险:银行监管部门和保险监管部门应当相互配合,各司其责,建立金融风险防范联动机制,对业务运行状况全面检测;加强预定费率的监管,限制银行保险产品手续费的支付比例,防止恶性竞争;保护客户利益,规范市场,坚决纠正销售中的误导行为;防止监管套利,监管部门对银行和保险公司规定了不同的资本充足率要求。

参考文献:

[1]方言.混业经营步伐明显提速-银行保险交叉持股有法可循[N].中国保险报.

[2]鲁明易,汤华.银行保险的跨国比较与分析[J].国际金融研究,2006(1):49-52.

[3]孙蓉等.中国保险业风险管理战略研究[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6.

第11篇

我国的经济一直呈现出增长的态势。居民收入的显著增长以及金融资产的持有比例大幅度攀升,同时,居民开始倾向于将一部分储蓄转化为投资,这种理财意识给银行理财业务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外部条件。商业银行开始扩展自己的业务范围,个人理财业务便由此成了各家商业银行都十分关注的金融服务。

理财业务不仅是商业银行吸收存款的方法之一,也是商业银行为客户提供多样化服务的重要项目之一。各种理财产品日益推出,客户的认同度、关注度也随之增加。这使得理财产品的创新设计地位也日益提高。

本文主要以商业银行理财产品为研究对象,从其在中国的发展历程、现状分析及发展策略出发,具体分析理财产品的各方面发展。从而对理财业务的发展提供较好的理论依据。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和时代意义。

二、理财产品在中国的发展历程

回顾理财产品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到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政策管制等方面的因素,理财产品的发展有一条很明显的路线。以人民币理财产品为例,分析其发展的模式变化。

1.初始的产品模式

人民币理财产品的推广,在一定程度上是商业银行为了扩大存款规模,从而扩大信贷规模,以此提升自身收益的产物。在这一时期,人民币理财产品的投资方向主要是银行间票据、货币市场基金、国债、央行票据等固定收益的产品。在风险管理上,由于主要追求的是固定收益的产品,风险较小。可以这样说,在这一时期推出的理财产品涉及银行比较熟悉的、具有传统优势的领域,风险小,收益也不高,但是能为一些保守型的客户所接受,当然,客户群并不是很多。市场范围不是很大。

2.发展期的产品模式

从2006年以来,由于债券市场的收益走低,而相对股市的回暖及其后的高涨,各商业银行都进行新一轮的理财产品的探索。一方面,通过信托进入股市和产业投资。银行与信托公司合作,将资金委托给信托公司管理,由信托公司负责投资,在产品形式上主要有对基础建设项目投资以及由债券、股票、信托融资等组合而成的集合理财产品。另一方面,推行人民币结构性衍生产品,该产品是结合远期、期货、期权、互换等金融衍生工具的理财产品。而QDII的推出,又使得双币理财产品开始迅速发展。总体来说,在这段时期,商业银行大量推出了与股票、利率、汇率等有关的理财产品。

3.下滑期的产品模式

2008年开始,随着美国次贷危机的深入影响。全球经济态势十分不理想。尽管我国经济并朱受到很大的冲击,但是或多或少造成了负面效应。许多理财产品呈现了零收益甚至负收益的状态。这使得商业银行不得不缩减理财产品推出的数量,以此降低收益性风险。在这一时期,人们更倾向与投资一些保本类的理财产品,并且预期收益要超过定期存款收益或者刚好相当。但是,商业银行并未因客户倾向保本型理财产品而加快设计保本型理财产品,而是静态观察,等到整个经济环境有所改善再展开新一轮的理财业务竞争。

从大方面来讲,理财产品的发展是总体遵循经济发展态势的。可以说,商业理财产品的规模在不断地扩大,但是仍然处于初级阶段,风险管理和控制能力还有待于改善,并且需要提升产品价值,创造核心竞争力。

三、理财产品现状分析

1.个人理财产品现状

银行理财产品在短短的几年中,就发展成了年销售规模以近万亿的大市场。这是商业银行多年来不断探索发展理财业务的结果。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仍然呈现不断发展的态势。并有如下几个特点:

(1)产品数量和规模不断扩大,但其增速有所放缓。原因在于:一是前期的增长基数比较小,在巨大的市场潜力的作用下,规模和数最便可以大幅度提高。二是全球股市进入调整回落状态,有关资本市场的理财产品受到了严重的冲击,近而使得理财业务的发展不能保持高速态势。

(2)产品不断推陈出新,投资范围不断扩张,产品结构也越来越复杂。从结构上。在现阶段主要有两种类型的理财产品:结构型理财产品和综合型理财产品。目前在市场是推出的主要是用一些具有固定收益的企业债券、央行票据、政府债券配套一些期货、期权等衍生金融工具。而综合型理财产品的特点在于需要借助第三方机构作为通道。

(3)风险随着理财产品结构的复杂以及宏观经济的不稳定性日渐增大。前几年,由于国内和国际大环境的正向推动,商业银行的理财产品收益情况还是很理想的。但从2008年下半年到2009年,多家商业银行的理财产品出现了零收益甚至负收益的情况。投资者对于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性质和风险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同时,这也给商业银行在风险管理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目前个人理财产品存在的问题

(1)个人理财业务的盈利能力未被充分重视。理财业务是一项风险小,收益大的优质业务,在国际上被各大金融集叫视为重点业务,但是在我国以个人理财业务为代表的中间业务的收益占总收益的比重偏低。

(2)由于商业银行的自主创新能力匿乏,个人理财产品的种类和所涉及的范围不够广泛,无法给客户提供多样化的投资选择。国内外宏观经济的波动,使得商业银行开发新理财产品的积极性有所减退,同时由于各家商业银行同类型的理财产品过多,导致投资者不能根据现实需要清晰地选择产品和服务。

(3)商业银行的个人理财业务缺乏正常的风险补偿、风险转移和风险分散机制。专业的风险评估技术和手段在个人理财业务上没有被很好地利用。随着市场的不断开放、产品的多元化,风险也随之加大。对于各类风险缺乏配套机制的支持。

(4)信息透明度不高。商业银行在发行个人理财产品的过程中仍然没有及时、充分地披露相关信息,使得产品的基础资产、结构、期限等信息不明确。

(5)商业银行理财绩效的评估和管理体制欠完善,使得商业银行服务理念和服务模式相对滞后,也制约着商业银行合理、全面地开展个人理财产品的营销。

四、个人理财产品发展策略

1.加大创新力度。尽量避免有重复的产品。在近几年里,理财产品越来越多,尽管名称不一样,但是实质是一样的。理财业务是一种创新化要求很高的金融工具,所以各大商业银行应该在内部创新机制上加强储备,以适应不断发展的金融市场。

2.高度重视风险与收益的平衡发展,科学设计理财产品。在设计理财产品过程中,要充分认识其风险,并给予一定的风险补偿和风险转移。对于不同类型的投资者,银行需要严格按照其风险偏好程度科学地鉴定其投资方向和方法,力求风险与收益可以在相当的程度上匹配。

3.加强信息披露机制。信息披露是一个任何金融行业都不能忽视的问题,信息的公开程度直接影响到该行业的规范化和市场化程度。商业银行在推广及运作理财产品时,应及时披露各类相关信息及运作情况。

4.制定清晰的发展模式。首先制定理财产品的类型及投资方向;其次是理财产品的适合人群;再次由银行产品营销人员对不同投资者推出不同的理财产品。

第12篇

德国银行体系的构成:德国的银行按照从事的业务种类,分为全能银行和专业银行。由于德国实行混业经营政策,故全能银行除可以从事典型的银行业务,如存款、贷款、电子银行业务等外,还可以经营有价证券、客户理财以及保险等业务。

二、德国金融体系的变迁

1、19世纪中叶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德国综合银行制度的酝酿。14世纪至15世纪,欧洲很多国家开始大力发展贸易,经济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不断向外扩张,相对其他国家,德国的经济一蹶不振。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德国金融业的发展非常缓慢。进入19世纪后,还出现了主要经营区域性业务的地方银行。就金融行业来看,德国第一个外汇交易所在法兰克福成立,而银行业与产业资本逐渐融合在一起,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银行逐渐支配了证券市场,实现了银行交易所化。

2、二战后德国金融体系加以重建,得到回复与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德国的经济遭受了巨大的冲击,经济水平大大下滑,通货膨胀率上升,失业率剧增,整个金融体系百废待兴,各个行业遭受了巨大的影响与冲击。金融制度演进大幅度倒退,马克狂贬、信用体系接近崩溃。1957年7月26日“联邦银行法”生效。银行和企业都获得了独立的经济地位和强大的经济实力。双方的经济关系进一步密切。成为经济运行的主要力量,金融制度演进步人“自主”阶段,同时政府进一步完善其经济政策体系。这些事实都标志着德国金融体系已经成熟。

3、现代的德国金融制度时至今日,德国金融制度仍然是一种以全能银行体系为主导的制度。在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德国中小银行纷纷合并,大银行日益国际化以增强自身实力。德国金融制度最大的特点就是长期以来一直坚持混业经营制度。

三、德国金融体系的优势

1、混业制度一直是德国一直坚持的金融制度。从德国经验看,混业经营和统一监管具有其明显优势,可以减少摩擦成本,降低信息采集成本,改善信息质量,获得规模效益,也可以减少多重监管制度对金融创新的阻碍,提高监管效率和金融竞争力。]

2、德国金融业有较强的监管力量。在德国,联邦银行、联邦金融监管局、联邦审计院以及其它机构各自作为金融监管体系的组成部分,其职责和定位都有相关的法律授权和明确的规定,有分工有合作,这既避免了职责交叉,减少了部门重叠带来的资源浪费,又防止了因职责划分不清晰所带来的部门间相互扯皮,提高了效率。同时,德国金融业又有较强的外部监管力量,有来自于政府部门的监管,也有来自社会的监督。

3、德国中央银行制度比较健全。

4、德国的商业银行是全能型银行。即其商业银行可以经营综合性的银行业务,即商业银行可以同时经营存贷款、证券、保险等金融业务,充分享受到不同金融业务间的多样化效应的好处。

四、德国金融制度演进对我国金融改革的启示

20世纪中期,德国经济得到了飞快的发展,金融体制与行业不断完善健全,银行与企业的金融联系不断密切,各个行业的经济状况了不断改善,政府对整个经济金融体制的监管不断加强,通过分析研究德国金融体系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从中汲取以下有益的借鉴:

1、完善金融体系的有关法律与政策法规。总结分析德国金融体系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发现,在整个德国金融体系的发展过程中,政府对经济行情以及金融市场的监管是非常重要的。加强政府对金融行业的监管,一方面可以正确发挥政府的监管作用;另一方面,可以监督金融市场的运作情况,防止不法事件的发生。在我国的金融体制改革过程中,也要注意各项政策措施的连贯性和严谨性,根据不断变化的实际形势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为金融乃至整个经济的做出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