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企业信息采集的途径和方法

企业信息采集的途径和方法

时间:2023-06-29 17:14:2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企业信息采集的途径和方法,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企业信息采集的途径和方法

第1篇

随着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不断深入。我国征信市场也从无到有,逐渐壮大。并对经济发展和市场秩序规范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总体来说,由于法律制度缺乏、体系功能不完善、行业标准和监管体系不健全等因素,我国征信市场发展尚处于起步初级阶段。因此,如何充分发挥人民银行征信系统的功能。推动地方征信市场发展,是当前央行征信体系建设面临的重大问题。

一、基层央行征信系统建设与发展现状

当前人民银行征信系统包括企业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系统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系统。企业征信系统建设始于1996年贷款证制度的建立,1999年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投入运行,贷款证由文本登记方式转为电子化管理,2006年7月底完成了由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向企业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系统的切换;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始建于2005年初,到2007年6月末基本实现了所有中资、外资商业银行和有条件的农村信用社全国联网,标志着涵盖全国所有金融机构个人征信系统初步建成,该系统在防范个人信贷业务风险和增强居民信用意识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怀化市辖内430家银行业金融机构网点已全部接人人行征信系统,两个数据库已分别为6142户企业和96万自然人建立了信用档案。通过进一步完善信息共享平台。征信系统为辖内金融机构了解有关客户的基本情况、还债记录、负债状况、担保情况等信息提供了较为方便的查询服务,节省了银行业金融机构进行贷前调查的时间和成本。

二、基层央行征信系统面临的功能障碍及其原因

(一)由于缺乏先进的数据处理技术,从银行信贷咨询系统导人的信用信息未得到充分利用。自1999年建立以来,银行信贷咨询系统积累了大量的借款人信用信息,这些信息构成人民银行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数据库的主要信息来源。但由于数据处理技术落后,缺乏有效的信用评估、风险评估模型,这些信用信息的利用效率较低。从反应借款人资信状况来看。目前人民银行企业和个人征信系统只能进行简单的借款人信用记录查询,提供的信用报告并不能全面反映借款人的资信状况。更谈上以此作为决定借款人信用等级的主要依据;从防范银行业金融风险来看,人民银行尚未建立相关的分析模型,也缺乏相关的专业技术人才,征信体系金融监管功能处于空白状态。

(二)由于缺乏有效信息采集手段,从税务系统导人的未贷款企业信息。其真实性受到质疑。近年来,为扩大人民银行中小企业信用信息数据库的覆盖面,人民银行各分支机构从地方税务部门导入了大量未贷款企业的非银行信息。这些信息对于银行业金融机构了解中小企业经营现状,拓展新市场、新客户起到了一定的参考信用。但是真正进入信贷审批程序时。这些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往往受到银行信贷审批部门的质疑,金融机构对建立在这些信息基础上的外部评级的公信力也存在较大疑虑。据某国有商业银行信贷部经理反应,目前中小企业的财务管理很不规范,企业、税务、银行三套账的情形十分普遍。因此,银行在对中小企业特别是新客户的审核过程中,经常发现从人民银行中小企业信息数据库取得财务数据,与企业提供的财务报表存在较大差距。这使得银行拓展中小企业新客户时,往往不以这类信息数据为依据,而是以能否提供抵押担保为决定依据。

(三)由于缺乏使用信用信息的外部氛围,征信市场需求主体十分匮乏。目前各商业银行放贷时,只重抵押担保,不重信用风险评估,而且信用评估也只认可本行内部信用评级。这导致信用信息的需求主体十分匮乏,信用信息的应用范围也十分狭窄。以怀化市为例,由于各商业银行只使用内部信用评级,对征信行业中的评分模型开发、信用管理咨询等专业服务的需求很少,银行与企业、企业与企业之间开展业务都很少寻求专门的征信机构作信用状况评估,杜会信用意识不强,直接导致了征信市场的需求不足。据调查,目前怀化市征信市场结构单一,除了九家从事信用担保的征信机构外,从事信用评级、信用咨询等专业征信服务的机构还未出现。

三、拓展基层央行征信系统功能的主要途径

(一)加强系统应用技术开发,提高央行征信系统信用信息的应用价值。信用报告是征信系统最重要和最直接的产品,从目前的应用情况看,它服务的主要对象是金融机构的信贷审批人员和社会公众;从发展趋势看,将来要为整个社会各个层面提供信息支持。因此,征信系统程序的开发人员要多方面了解包括金融机构、企业、人民银行各级分支行提出的合理意见,从系统的使用者的角度出发,通过改善、增加和调整系统的功能设置,提高企业征信系统使用便利性和实用性,切实央行信用报告的应用范围和附加价值。此外,央行征信系统要树立服务金融监管的功能目标,逐步建立起利用征信系统信用信息服务于金融监管的方法和模型体系,使征信系统数据信息收集有的放矢。使银行、企业使用信用信息的积极性得到切实提高。

(二)探索采集非银行信息的有效途径,提高央行征信系统非银行信息的权威性。一是尽快出台关于非银行信息征集和使用的法律法规,明确人民银行行使非银行信息采集职能的法律地位,明确企业、个人、机关团体等向人民银行征信管理部门如实提供非银行信息的法律义务,使人民银行在法律的框架内稳步推进信用体系建设。二是人民银行发挥主导作用,加强与政府有关职能部门及企事业单位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等部门之间的协调,整合金融机构、政府部门、社会中介机构等方面的信贷信息资源,形成统一的信贷信用信息数据库,实现征信资源共享。三是进一步加大非银行信息采集宣传力度,提高社会公众对征集非银行信息的认同与配合意识。积极推动信息系统的电子化水平、数据集中程度、网络环境等建设,积极探索直接向企业和个人采集信息的途径。

(三)充分发挥政府在培育信用体系方面的重要作用,全面提高银行、企业和社会公众使用信用信息的意识。征信市场的培育是一个相当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使用信用信息的意识不断提高是征信市场自发形成和发展的关键。从某种意义上说,建立完善的征信制度和发达的公共信用信息征集系统固然重要,但是一个发达的征信市场的形成,最终仍离不开信用信息市场需求主体的培育。市场经济发达的国家经验表明,在征信市场形成的初期,借助政府的力量弘扬信用文化、推动信用信息的使用、培育征信市场需求主体,对促进征信机构的建立和规模扩张以及征信市场的快速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第2篇

一、知识管理的思想内涵

1.知识管理的概念

最早提出知识管理(KnowledgeManagement)概念的是“世界知识管理之父”斯威比(Karl-ErikSveiby)博士。最早知识管理的概念主要是应用于企业,目前尚无统一的定义。经常引用的知识管理的定义来自资深知识管理专家、经济学博士YogeshMalhotra,他认为:“知识管理是企业面对日益加剧的非连续性的环境变化时,针对组织的适应性、组织的生存和竞争力等重要方面的一种迎合性措施。本质上,它嵌涵了组织的发展过程,并寻求将信息技术所提供的对数据和信息的处理能力,以及人的发明创造能力这两方面进行有机的结合。”

2.企业知识管理的思想内涵

企业知识管理是对知识管理的狭义理解,即从企业内部来看,包含了对企业组织、信息和人三方面进行管理的内容。

(1)企业组织的管理。把知识管理引入到新的组织管理模式,扩大了知识的共享范围,使得组织成为人们获得知识的重要来源,一个学习和知识创新的系统。比如在企业不同管理层中设置承担宏观控制职能的知识主管(CKO),承担中层指导职能的知识管理项目经理(KMPM),以及承担微观操作职能的知识工程师(KE),他们构成了组织知识管理的驱动者和建筑师,这些便是企业重视知识管理的战略在组织结构中的体现。

(2)信息的管理。信息管理是知识管理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信息管理的理论体系是知识管理的思想来源。它是实现有效的知识管理的基础,是知识管理的重要工具,离开信息管理则不能实现有效的知识管理。

(3)人的管理。知识管理更关注的是对人的管理,因为在信息获取的整个流程中人才是真正居于核心地位的。知识管理认为对人的管理既可以提供广泛的知识来源,又可以建立良好的组织方式用以促进知识的传播和有效运用,这适应了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

总的来说企业进行知识管理就是对企业的知识资源进行有效管理的过程。其目标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实现知识共享,其二是实现知识创新。

二、企业信息竞争力

企业的信息竞争,就是企业为获得和维持竞争优势而采取的有关企业自身、竞争对手、竞争环境,以及由此引出的竞争策略的情报所必需的信息而产生的竞争。企业的信息竞争力简言之就是企业在信息竞争的活动中具备的能力,是企业的一种基本竞争能力。其特征表现为创新性、智能化、数据化和高效化。

(1)创新性主要表现为企业的“知识”创新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已经不仅仅是一个认识范畴,而且是一个广泛的实践范畴、社会范畴和经济范畴,知识与人类社会的环境、社会主体和客体全面同步同向地前进。“知识”创新包括了产品创新、价值和行为表现变革等,知识创新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动力和基础。

(2)企业智能化水平是衡量一个企业信息竞争能力的标准之一,是属于知识管理水平层面的标准,主要用来分析、评测企业能在多大程度上共享信息和分享思想。具备信息竞争能力的企业能够不断地提高企业的智能化水平。

(3)数据化和高效化从企业管理的角度讲,就是对信息的处理。由各个管理层相互联系,形成等级链,矩阵链;链条上的每一个节点都起着对信息的收集、筛选、加工和处理过程中的若干个功能。一个具备信息竞争能力的企业能缩短等级链的长度和矩阵链的规模,简化人为的协调,即可提高效率,从而提高企业的综合管理水平。

从信息竞争力的三个特征来看,企业信息竞争的内涵已经大大拓展,它不仅仅停留在对信息本身的管理,只与技术相关;更是一个知识层面的竞争,是基于知识管理的一种竞争。

三、用知识管理的思想推动企业信息竞争力的建议

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引起了经济理论与实践的变化,知识管理理论更是为信息竞争力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以知识管理为核心的企业管理和发展战略,已成为理论界和企业管理界的共识,成为提高企业竞争力的一个重点。我国企业知识管理水平的提高,离不开企业知识管理状况的改善,需要加强信息化建设,主要途径是:

1.有效编码企业知识

所谓知识编码化就是对知识进行输入、分类、标准化等一系列的加工和处理,使其便于共享和交流,并能够通过信息手段进行传递。可见,知识编码化是企业实现知识管理的重要基础,是企业提升信息竞争力的的基础性工作。

(1)显性知识的编码。对显性知识(包括专利、商标、商务计划、市场研究以及客户名单等)可以采用编码化的策略。可以从书面资料的电子化工作入手,将企业内外部的相关资料通过文字输入或扫描方式形成电子文件,建立一定的目录系统进行电子管理,这样就可以在组织内重复使用,这将为今后企业建设数据库、内部网络打下良好基础。采用这种策略,要着重激励员工,将知识记录下来。在欧美公司,强调搜集、分配、重复利用和测量已有的被编码的知识,实践者们运用信息技术捕捉和分配这些显性知识。

(2)隐性知识的编码。隐性知识体现于企业价值文化之中,存在于员工的头脑里面,不易把握,但由于它在企业知识中的比重较大,价值含量也高,企业还必须做好这方面的工作。

企业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由企业知识管理人员组织各方面专家、专业技术人员、技术工人等相关人员,根据企业业务流程、市场竞争、长远发展和形成、保持竞争力的需要,采取知识地图、专家系统和知识工程等各种有效方法和手段进行系统地识别和挖掘。然后对所识别和挖掘出的隐性知识从重要性、获取难易程度、可共享性、独有性等方面进行科学分类和系统测度;并对其进行有效整合,使零散、无序化的员工隐性知识有序化、组织化,最终实现编码化,逐渐培育和形成企业的核心知识。

2.建立高效的信息管理系统

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为知识传播和共享开创了一条简单快捷的通道,传统的以静态的数据或信息为特征的一次、二次文献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企业用户的需求,企业要想提高信息竞争能力,必须构建高效的信息管理系统。高效的信息管理系统必须充分考虑企业条件与用户的信息需求,并进行系统地综合和分析,必需支持网络信息技术。这样的系统应包括:信息采集子系统、信息处理子系统、信息存储子系统和信息查询子系统。

(1)信息采集子系统就是企业按照一定的规律和方式对企业所需得信息资源进行搜集,并且将搜索到的信息资源交送到信息处理子系统中进行整理、标引建立相应的索引数据库,最后存入到信息存储子系统中。一般包括对信息的选择、下载、过滤、整理和评价这些基本模块。

(2)信息处理子系统主要利用强有力的数据库管理系统来组织所采集标引的信息资源,形成索引数据库。这里可以说是企业掌握最新内外部环境的基础数据,也是用户了解企业最新动态的基础。

(3)信息存储子系统就是组织信息的一种表现形式,是对信源组织的调整和重组。

(4)信息查询子系统是帮助企业员工、管理人员和用户查询信息资源。

3.建立企业知识库,实现知识共享

加快内部信息和知识的传递,实现企业内部的知识共享,这是实施知识管理的一个基本条件和方法。尽管目前很多企业已经拥有了自己的客户数据库、产品数据库和员工数据库等,但是拥有企业自身知识库的却不多见。

知识可以理解为组织起来的信息,知识库就是将信息网织成各种关系的模式。当数据串连起来形成信息,再依次经过组合和重组并变成有意义的知识簇时,知识库的构建便开始了。

企业可以借鉴微软知识库建立的模式。首先知识库的内容要广泛,要尽可能包含企业有关的信息和知识,可把敏捷供应链的成员各自现有的知识识别、分类,进行加工和提炼,形成系统的、不断发展的知识资产。该系统应确定供应链中常用的和专业方面的知识,并且介绍掌握这些知识的成员,以及专家的情况,用数据库和网页作为载体,该知识网络应该为成员间的交流提供诸如电子件、声音邮件、在线论坛、音频会议与视频会议等基本的交流工具,并且可以把一些重要的交流结果及时存入知识库中。

其次,企业知识库除了支持静态查询,还应支持动态的问题解决,可以提供一个搜索引擎,企业内部可以使用关键字、全文等多种技术搜索信息。这样的知识库更像一个传真支持热线,给人很不一样的感觉。

总之,企业知识库的建立,不仅可以积累、保持信息,让信息和知识有序化,还有利于加快知识和信息的流动,使知识库真正成为信息的源泉,实现组织内部的协作与沟通和对客户知识的有效管理。

4.培养知识员工

企业信息竞争能力不仅是一个静态的“实体”资源,也是一个动态的能力实现“过程”。基于知识管理的企业信息竞争力的形成应该是一个知识生产以及利用的过程,它不仅仅与技术相关,还需要与“知识员工、过程”有机集成,需要充分与知识员工相联系。在这一过程中知识成为核心资源,员工是知识的载体,同时也是知识创新的主体。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知识员工与信息相互作用存在着一种内在的动态联系。知识员工的管理也正是知识管理中对人的管理的体现。

按照德鲁克的观点,知识员工是指掌握和运用符号和概念,通过一定的技能对知识和信息进行加工的人。知识是由人脑中的信息进行编码而生成。在知识转化为能力之前,必须先将其中包含的符号或数字翻译成可以理解和接受的形式,这就是对知识的解码。知识员工就是从事这一复杂的创造性思维工作的人。因此,企业之间的竞争、知识的创造、利用与增值、资源的合理配置等都将依赖知识的载体——知识员工来实现。在知识转换为竞争力的过程中,知识资源通过知识员工这一转换平台转换为竞争力。

第3篇

[摘要] 本文分析了信息时代企业对经管类大学毕业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要求,提出应该从构建提高计算机应用能力的课程体系、强化计算机应用课程的实验与实践环节和实施计算机技术与专业课教学融为一体的教学方式等三个方面进行整体优化、综合改革。

[关键词] 企业信息化 经管类学生 计算机应用能力

现代社会已步入信息时代,信息技术迅速渗透到社会经济的各个领域,信息已成为继土地、资金、劳动等生产要素之后的又一重要经济资源。对企业而言,信息的运用能力将直接影响到企业的整体运营,企业之间的差异实际上是由信息和知识的差异所造成的。在这种形势下,企业的信息化水平将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竞争力,企业要想继续生存并得以发展,信息化建设势在必行,信息化建设将成为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最终选择。同时,高校培养的经济管理人才要适应企业信息化的工作环境,仅靠传统的计算机基础教育是远远不能解决问题的,应该在计算机应用课程体系设置、实验与实践环节、教学方式三个方面进行整体优化、综合改革,提高经管类学生的计算机综合应用能力,使他们能够适应信息时代的社会发展需要。

一、科学理解企业信息化

信息是指“有价值的消息”。信息化是指“信息的收集、传输与共享的过程”。收集,就是整理和筛选信息,评价信息的价值;传输,就是为了扩大信息的使用和普及的范围;共享,就是提高信息使用价值,消除信息壁垒、数字鸿沟。企业信息化则是指“企业在作业、管理、经营各个环节、各个层次利用计算机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通过科学的方法利用、配置和优化企业内外部资源,不断提高作业、经营、管理和决策能力,从而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利润水平”。

企业信息化涉及到对企业管理理念的创新,管理流程的优化,管理团队的重组和管理手段的革新。首先,通过有效地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在生产工艺设计、产品设计中开展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的应用,在互联网上及时了解和掌握创新的技术信息。第二,按照市场发展的要求,要对企业现有的管理流程重新整合,从作为管理核心的财务、资金管理,向技术、物资、人力资源的管理,并延伸到企业技术创新、工艺设计、产品设计、生产制造过程的管理,进而还要扩展到客户关系管理、供应链的管理乃至发展电子商务。即由企业内部向外部扩散的全方位管理。实现这样的管理目标,就必须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发挥计算机的信息采集、储存功能和网络的传递与共享功能。第三,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企业任何一方面都离不开信息化。“产权清晰”,只有在计算机网络系统管理下的资产账目准确无误,产权清晰才可能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责权明确”,只有通过计算机网络系统管理,建立起明确的岗位责任和精准的监管手段体系,才可能实现责权明确。“政企分开”,只有借助互联网获取更全面、系统、及时的信息,才能彻底改变企业以往传统计划经济资源分配方式,而注重市场信息的分析和研究,提供准确及时的决策信息。“管理科学”,其核心就是应用科学的方法实施管理,计算机网络技术是当今最先进的科学方法,是最有效的管理工具。因此,建立在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上的管理,才更科学、更有效。

然而,信息化需要管理人员和业务人员掌握一定的计算机知识,才能实现信息的采集、传输与共享。因为最原始的财务信息、生产信息、销售信息、采购信息等都来自于生产经营管理的一线,惟有原始信息采集的准确,才能确保汇总信息的真实可靠,才能提供科学决策的依据。如果企业领导和员工不具备一定程度的计算机应用和动手能力,会严重影响企业信息化的发展。

二、企业信息化对经管类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基本要求

为了客观把握信息时代企业对经管类大学毕业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的要求,通过课题组深入当地企业调研、企业的招聘信息及毕业班学生(实习和工作试用期)的反馈信息,笔者认为经管类学生要提高就业竞争力,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提高其计算机应用能力。

1.计算机基本操作能力。学生要掌握在信息化社会里能更好地工作、学习和生活必备的计算机基本知识与基本操作技能。例如,能熟悉使用系统中的文件管理方法,能够了解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结构,掌握系统的主要配置方法,了解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对计算机的主要系统部件进行基本的维护。当硬件出现了简单故障学生也可以自我排除。

2.计算机信息处理能力:学生需要整理和加工所保存的信息,掌握关于数据(包括文字资料)的排序、查找、增添、删除、更新之类的操作,这需要用数据库软件来帮助解决,另外为了进行分析、预测、计划和规划等工作,学生还需要学会一些基本的数据库管理和程序设计知识。

3.计算机网络应用能力。学生要了解网络应用,利用计算机网络进行信息查询和实现网上通讯,将自己掌握的信息和自己的成果向其他人展示。要学会在通过网络进行信息的搜索、下载、收发Email和一些简单的网络环境设置等。在使用计算机网络中学生应该能够自主排除简单故障,比如网络联接问题,这就要求他们能够具备一定基本的网络设置的基本知识。要实现信息和传播,学生还需要适当的掌握一些多媒体制作网页制作和的技术。

4.计算机综合应用能力。学生将掌握的各种计算机基本技能熟练地应用到自己专业领域中去。

三、培养经管类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新思路

1.构建提高计算机应用能力的课程体系

高等院校大多认识到了计算机应用能力培养对学生适应信息时代的至关重要性,所以各个学校、各个专业都在不同程度上开展了旨在培养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教学与实践。但是通过对高校计算机应用课程体系的分析和教学实践中问题的思考,笔者发现现阶段计算机应用教育已经跟不上时展的要求了,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不管是研究型高校,还是教学型高校,计算机基础课基本上是在等级考试的指导下实行“基本统一”的模式。其教学过程往往受制于培养学生的应试能力,计算机基础教育主要集中在第一层次的计算机文化基础和第二层次的计算机技术基础,而忽视了第三层次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教育。

为了提高学生的计算机综合应用能力,笔者所在学校商学院对计算机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进行了整体优化。在第一层次开设了《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在第二层次结合商学院的专业特点,开设了《数据库技术》作为高级语言程序设计课程;在第三层次开设了《管理信息系统》、《管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电子商务》作为全院必修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各专业还开设了响应的专业应用课程,例如《电算化会计》、《财务软件操作》、《网络营销》、《ERP企业管理系统》、《旅游企业信息管理》等课程,本层次的课程均由所在专业的教师承担。这一系列化的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与国家教委的计算机基础教育的“三个基本层次”一致,或者说把国家教委“台阶式”的“三个基本层次”融合在经济管理类专业“渐升式”的计算机系列课程中。

2.强化计算机应用课程的实验环节

计算机课程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只靠听课和看书是不够的,必须大力加强实验环节,提高实验环节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引导学生通过实际的操作综合利用计算机工具来为其服务,学生在应用中掌握计算机的功能和使用方法,熟悉数据库系统的功能,并能够进行简单的系统管理和开发。这里说的实验不是简单的课后上机,实验是提出目标使学生综合利用系统提供的不同功能完成自己的目标和任务。整个过程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实践过程。

为了改变以往学生对于所学计算机知识不能够融会贯通、综合应用能力欠缺的状况。学校在加大实验环节的同时,更加注重实验方法的改进与创新。以《管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为例,笔者在课程设计选题、课程设计组织、课程设计成果评价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取得较好的效果。

在课程设计选题上,为了激发学生对计算机应用能力的需求欲望,根据不同专业的学生选择不同的课程设计内容。例如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可以选择职工信息管理系统,工商管理专业可以选择客户管理系统,旅游管理专业可以选择客房管理系统等等。为了综合体现学生所学过的程序设计及数据库应用基础知识,明确要求系统功能要求,如数据输入、账表处理、信息输出,良好界面及具有容错功能,还要求学生提交包含系统业务流程分析、数据流程分析、系统总体结构设计、数据库设计、代码设计、模块说明等内容的系统分析与设计报告书。

在课程设计组织上,根据过去的教训及学生的建议,适当分组实现所选设计任务。分组的过程中体现了学生之间的合理分工,合理安排项目进程。合理安排任务分工,是实现团队合作的一个好方法,在此过程中不单增强了学生的相互学习,更增强了项目组织,项目过程管理的意识,让学生在分工合作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体验成败得失。

在课程设计成果评价上,让学生有展示的机会,这使学生有一个小小的奋斗目标,让学生的聪明才智充分展示出来,此方法使学生在学习的同时能够得到成功的满足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开发欲望。同样也激发了他们应用计算机技术来实现日常管理、日常数据存储和处理的兴趣,带动学生主动应用他们所学的计算机技能。

3.实施计算机技术与专业课教学融为一体的教学方式

计算机应用能力的提高可以在各个专业课中延续,学生能够掌握计算机的相关基本技能和知识,并且提高计算机应用能力还有赖于相关信息系统在各个不同专业更深层的使用。

学校商学院主要专业有金融学、会计学、工商管理、工业工程、国际经济与贸易、旅游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物流管理等专业。近几年学院投入资金建立了基础、金融模拟、管理工程仿真、会计操作、国际贸易仿真模拟操作、人力资源评价、旅游管理模拟等7个实验室,配置了电子商务、外贸、人力资源测评、ERP、财务、银行、证券、旅游管理、物流仿真模拟等专业系统软件。专业课程的老师们在授课中能够充分利用计算机应用系统资源,学生接触到这些系统无疑是提高他们的计算机能力和专业能力的最好途径和方式。

同时,学校商学院的许多专业课程都充分利用学生已学的计算机知识和技能,让学生将所学计算机技术用于实际,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增强了信息意识,强化了应用计算机技术的实际能力。如“网络营销”课程中向学生介绍各种常用的中文搜索引擎、搜索引擎的语法规则和搜索的技巧,引导学生在网上收集市场信息资料。介绍如何应用网页设计技术建立以营销为目的企业网站,如何进行图象和动画处理。统计学课程中将统计调查、整理、分析和市场预测的方法教给学生,指导学生利用已学过的Excel软件来进行处理,培养学生学会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方法。

四、结束语

针对信息社会对经管类大学生的要求,面向专业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必须得到加强,必须不断深化计算机课程体系、实验与实践环节和课程教学的改革,才能使我们的学生具备较高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更好的受到社会的认可。

参考文献:

[1]曾佑新:企业信息化管理[M].科学出版社,2007(第1版)

第4篇

现代农业是继传统农业之后的一个农业发展新阶段,其方向是集约化,目标是产业化。农业产业化经营,不仅是现代农业的根本标志,也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必经之路。农业产业化将提高农业市场化程度,深化农业专业化分工,增加农民收入,调整农业结构,是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现实选择。围绕农业产业链的信息服务,将对农业产业链的人、财、物、技术等进行高效整合,为产业链条上的用户提供高效的价值链、信息链、物流链、资金链等方面信息服务,协助基层政府实现决策、计划、组织、指挥、控制等信息化综合服务职能,从而促进农业产业链的联动和优化。

二、农业产业化与农业信息化的关系

1、农业产业化

2、农业信息化

3、农业产业化与农业信息化的关系

三、农业信息化的作用

对于现代农业,科技是不可缺少的重要要素,通过应用信息技术,将促进农业产业链的形成和高效运转。产业链中各产业互相依赖、互相作用而形成“关联效应”,产业链的环节越多,整体关联效应越大,农业产业链也是如此。产业链信息化管理的实现,将促进链条的延伸和拓宽,对国民经济中众多领域的发展具有巨大作用和效能 产业链中某些环节的加强可以带动与其密切相关的产业发展。从国家经济整体的角度来看,产业链的延伸和拓宽不仅提升了产品价值,同时也增加了就业门路,特别是非涉农领域的就业机会,对解决当今金融危机影响下的就业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农业信息化对农业产前、产中、产后三个环节起到的作用具体表现在:

产前:网上采集信息,网下发展“订单”。信息是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战略性资源,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生命线”。农民没有信息,不知道种什么、种多少、前景如何:企业信息不灵,就会判断失当,盲目决策,投入得不到应有回报,甚至亏本。当前农产品供给已经由短缺到供求基本平衡。部分农产品甚至出现结构性、区域性过剩,面向市场发展产业化经营,农业生产者和经营者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信息引导。面向农业产业链的信息服务平台可以把全国、全省甚至全世界的农业信息汇集在一起,通过上网,用户可以采集到各种农副产品的供需信息以及农业生产新技术、新品种,通过筛选、分析、甄别,为农户提供包括种子种苗、种养技术、市场价格、供求情况等各方面的实用信息,指导农户进行种养结构调整。网上还可以联系到龙头企业和农产品经销商的农业生产订单.通过发展“订单农业”,进一步降低分散生产的千万家农户抵御市场的风险。

产中:各级涉农服务部门把通过平台采集到的农业生产实用技术、病虫害防治、市场行情、农产品精深加工及综合利用、保鲜、储运、包装技术指导等分类进行编辑,通过网络、电子邮箱或印发宣传资料,及时送进千家万户的农民手中,为农户生产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指导和服务。

产后:制约农业产业化进一步发展的因素仍是市场。面向农业产业链的信息服务,将有助于实现农产品交易的信息化和网络化;网络营销的实现,确保了农产品销路畅通,供销协调,交易成本降低。通过把各种农副产品的供求信息在平台上进行,主动向市外、省外甚至国外的农业龙头企业、农产品经销商发送电子邮件.直接“上门”推销各种农副产品,把分散生产的农副产品集中销售,形成规模效益,使农户获取更多利益。同时,农业龙头企业通过平台,可以及时获取各类供需信息,宣传产品品牌,通过电子邮件沟通信息,可以大幅度节省交易成本,扩大贸易机会,使企业抓住市场机遇,拓宽销路,获取更好的经济效益。

四、面向农业产业化的信息服务平台

在农业产业化日趋成熟的背景下,本着对产业链上的产前、产中、产后三个环节起到各自作用和综合联动的协同作用的信息服务为宗旨,紧密围绕(省、市、县)农业局各个科室的业务职能,以当前成熟的计算机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系统安全技术、GIS技术和数据交换等技术为手段,在完善区域数据中心的基础上,建设农业产业链信息服务平台,重点建设农业产业链信息服务网站集群,以农业产业链信息服务网站集群为基础平台,有效的集成特色农业产业链应用系统,实现农业局信息资源的整合与交互,进一步实现对全地区农业管理、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生产过程、智能化、精准化管理与服务,全面提高农业系统农业信息化服务和管理水平,使区域快速发展成为全国现代农业发展样板。

3.1农业产业链信息服务网站集群

农业产业链信息服务网站集群建设为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发展服务,紧密结合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方针,以现有信息化设施为基石,基于数据资源管理和共享机制,结合当前成熟的计算机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系统安全技术、GIS技术和数据交换技构建覆盖农业产业链信息服务网站集群,实现一乡一站、一村一页。网站集群建设将主要围绕区域农村信息资源的整合、加工、处理和等环节,同时充分考虑如何提升村镇信息的接收、和服务能力的建设,从而形成一个区域农村信息服务网站,最大限度的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和集群服务,促进农村信息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的解决,打造区域农村信息化建设的新模式。

3.2农业产业链信息服务系统

3.2.1农业地理信息系统

充分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在数据采集与编辑、数据管理、空间查询与空间分析和数据输出上的优势,为区域农业环境评价、农作物适宜性评价、测土配方施肥、农情监测、农业灾害与应急、温室智能控制、农村新能源管理以及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提供应用和展示平台,实现农业发展状况可视化展示,便于区域农业综合业务的地理分布、发展规模的直观获得,为制定区域农业发展规划提供数据支撑,为农业在时间、空间、产品和品质方面的统一调控提供技术支撑。

3.2.2土壤质量评价系统

全面搜集整理相关部门长期积累的有关土壤重金属、土壤肥力普查和动态监测数据,建立区域特色农业生产过程中重点关注的土壤重金属和肥力指标体系,以国家、行业或地方土壤质量评价标准为依据,建设土壤质量评价系统,系统主要实现土壤采样点管理、评价标准管理、土壤质量分析评价、基于GIS的土壤质量查询和统计等,规范其数据采集与管理方法、土壤质量评价分析过程,搭建土壤质量监测数据由采集、管理到分析与决策的一站式操作,同时为不同级别的用户提供个性化的操作引导,实现土壤质量数据采集管理有规范,分析决策有依据,农产品质量安全源头有保障。

3.2.3作物适宜性评价系统

在农业生产从传统的粗放模式向集约模式转变的大背景下,合理开发、利用农业用地已成为提高农作物产量与发展区域经济的途径之一。为了更好地反映区域土壤对不同作物自然适宜程度、限制强度,建立作物适宜性评价子系统,对农作物适应性进行区划,划分出最适宜区、适宜区、次适宜区和不适宜区。通过适宜性评价挖掘区域农业发展潜力,促进农作物合理布局,推动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

3.2.4测土配方施肥系统

紧密结合测土配方施肥工作,以服务农民为出发点,构建基于GIS的测土配方施肥系统。该系统围绕测土配方施肥与养分监测信息的采集,建立基于PDA的信息采集模块,实现对采样地块基本情况、农户施肥情况调查、植物测试结果、土壤测试结果、田间实验结果、养分监测等信息的实时采集与管理;建立数据分析模块,对各类采集数据的统计与分析,为政府宏观掌握本区域土壤肥力变化、施肥情况与农田环境污染提供理论基础;依据平衡施肥原理,建立施肥决策模块,根据各地块土壤肥力情况和作为养分特征,提供科学合理的施肥建议,同时还可为肥料企业各类复混肥、系列专用肥的生产提供科学依据;建立信息推送模块,以短信的形式向农民推送施肥建议、施肥知识等信息,加大对农民的信息服务,力图提高区域整个地区农民的施肥水平,有效减少农田环境污染,显著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有力促进农民增产增收,推动区域高效农业、生态农业、低碳农业的快速发展。

3.2.5农业生产与智能决策系统

根据区域农业主导产业生产管理过程中对科技知识的需求,按照无公害、有机和绿色农业的技术标准规范,汇集蔬菜、加工番茄、红花、油葵、油菜、甜菜、打瓜、玉米、小麦、亚麻等生产管理各个环节的农业知识,分别从品种选择、生产管理、病虫害防治、标准化生产等方便,构建相应的知识模型,采用合宜的知识表示技术和推理策略,利用成熟的专家系统开发工具,开发加工番茄、红花、油葵、油菜、甜菜、打瓜、玉米、小麦、亚麻等生产管理专家决策支持系统,为生产管理者提供决策、咨询服务,进行科学指导种植、养殖管理。

3.2.6设施农业智能控制系统

针对设施蔬菜基地,根据其设施农业的不同类型,分为日光温室和玻璃智能温室,按照实际生产过程中对设施内环境信息的需求进行合理的设备选型和设计设施农业智能控制系统,归纳起来主要包括温室环境信息采集设备与控制设备,运用传感器网络或者温室娃娃采集温度、湿度、光照、二氧化碳、土壤墒情等环境指标,与作物生长所需环境要素的范围值对比,利用自动化控制技术通过控制设备实现其阀门、湿帘、风机、遮阳网的开关,从而达到温室环境的智能控制。

3.2.7农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系统

基于农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与信息服务现状,围绕农资登记备案和农资执法、农产品质量检测和安全溯源及对外信息服务的信息化管理需求,构建农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服务平台,立足农资执法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业务流程,实现对市域内流通的农资产品的登记备案和农资案件的移动执法,建立健全农业投入品准入机制,把好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第一道关,实现对农产品质量检测数据的采集分析、安全档案的管理和信息溯源管理,建立并完善基于信息服务网站、触摸屏和短信平台的综合信息服务通道,提升政府质量安全监管与信息服务能力,督促农产品生产经营流通企业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提升农资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保障农资农产品消费安全。

3.2.8病虫害测报预警系统

紧密结合区域所辖种植的主要农作物品种及其所发生的主要病害,围绕病虫害测报业务,以区域省、市、县级植保站为中心,构建以基层乡镇数据上报,市(县)级植保站进行数据统计、分析、上报,并且为上级业务部门及行政管理部门提供病虫害防治等决策支持的应用系统,系统功能包括数据采集、数据查询、数据分析、预警分析、应急响应、汇总上报等。

3.2.9农情监测系统

农情信息关乎农业生产、农产品供求、补贴政策、农资价格以及防灾减灾等重要信息,涉及千万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农业部门工作的考核评价和资金分配的科学性,是农业部门管理工作的核心。为进一步加强区域“数字农情”建设,提高农情调度的及时性、准确性、系统性和安全性,实现农情信息采集规范化、传输网络化、管理自动化,本研究紧密结合区域农情信息采集工作,围绕农情、灾情等信息的采集、传输、整理、分析和建立农情监测系统,通过信息采集功能模块,实现农作物、早稻晚稻情况、农作物生产情况、蔬菜及特种作物等农情信息的实时采集与上报,提高上报数据的统一性和规范性;通过数据分析模块对区域各地区农情信息进行统计、分析及预测,为政府部门宏观决策、指挥调度提供有力支持,也为科学指导生产、组织抗灾救灾、实现“稳粮、保供、增收”目标提供支撑,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3.2.10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系统

针对当前农民专业合作社缺乏信息化系统支撑的现状及其未来发展的需要而研究开发的应用服务系统,系统面向各类农民合作组织,提供会员管理、财务管理、培训管理、交流管理、市场信息服务等功能,帮助合作组织快速获取市场信息,提高应对市场变化的能力,增强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市场上的竞争力。系统具有完善的会员管理功能,支持会员分级管理、多类型管理、个性化服务支持等功能;实现对合作社账目信息,分红信息以及会费信息进行在线管理;实现会员生产资料需求信息及农产品供应信息统一管理;提供丰富的多媒体视频培训资料及最新实用技术;实现会员之间、会员与管理者之间在线交流;界面美观、操作简单,便于维护。

3.2.11电子商务系统

立足农产品流通产业化发展要求,从农产品交易的实际需求出发,构建电子商务系统,包括市场行情分析子系统、农产品电子交易服务子系统和客户关系管理子系统,以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农业,从信息服务与交易业务两个角度组织业务流、资金流、信息流三个流通流程,逐步实现网上电子交易,解决农产品交易信息不对称问题和流通成本高等问题,有效提高农产品交易的信息化水平,完善区域农产品产销市场信息服务体系,促进农产品生产、销售信息与国内外市场的及时有效对接,拓宽农产品流通渠道,提升经济效益。

3.2.12农业培训系统

面对区域同层次的农业从业者对农业培训的需求,研发适合区域农业生产需要的多媒体农业培训系统,该系统支持多种媒体服务器,支持MPEG、AVI、ASF、WMV等多种多媒体文件格式,支持多重视频资源分类管理方法,具有交互性能好、资源共享性好的特点,实现服务器运行状态动态监视、内容分发系统管理、分布式的负载均衡、多媒体资源管理等功能,系统部署上线播放。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现远程教育和技术推广,普及农业科技,以科学正确的方法指导用户生产工作。多媒体学习培训系统还可以让农民随时根据自己的情况安排自主学习,能合理安排培训的时间,极大地方便农民自我学习,有效提高培训的效率和农民学习质量。

第5篇

论文摘要:知识管理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分析中小企业知识管理的现状,针对中小企业在实施知识管理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一、知识管理的概念及意义

1、知识管理的概念

伴随着信息革命出现的一种崭新的经济形态—知识经济。它是以知识为基础,以知识及其产品的生产、流通、消费为主导的新型经济。知识经济与其他经济形态相比的最大不同之处,在于直接依赖于知识的生产、传播和利用。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必须不断地对发展战略、经营模式、管理手段进行改革和创新。顺应知识经济的要求,全球掀起一场全新的管理革命,知识管理应运而生。知识管理是指通过对企业知识资源的开发和有效利用以提高企业创新能力从而提高企业创造价值的能力的管理活动。知识管理的终极目的是在企业内促进知识共享,鼓励知识创新,实现知识增值,从而提高企业竞争力。

2、知识管理对企业的重要意义

在工业经济时代,生产是以庞大的规模和集中的管理来更好地控制市场和原料供应,以此来获得较高的效率。在由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转变的过程中,企业创新是企业在市场上获得竞争优势和提高竞争力水平的基本途径,而知识资源成为提高企业生产率和僧长财富的不可替代的企业创新的主要源泉。知识经济时代,企业处在信息化、知识化的竞争环境中,其兴衰成败已不再单纯取决于企业拥有的物质资本,还在于知识和有效信息的积累和运用。

知识资源不同于传统企业管理中的实物资产和金融资产,它具有复制性、非排他消费性并且在使用中不会引起边际报酬递减等特征。这些特征以及知识资源对经济增长所起的巨大作用将给现代企业管理提出新的课题。企业所面的资源环境、技术环境和市场环境都将因为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伍发生巨大的变化。因此,知识管理作为知识经济社会对企业核心资源的重要管理形式,对企业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中小企业实施知识管理存在的问题

1、企业基础管理水平低下,缺乏知识管理的理念

企业基础管理水平低下一直是困扰中小企业的一个难题。许多中小企业管理体制不健全,缺乏一套规范系统的管理制度,大多数企业是被动反应型的。由于中小企业管理水平低、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因而在接受新概念和新信息方面显得比较迟钝,缺乏获取新知识的动力,有相当一部分企业管理人员对知识管理的理念表现得非常陌生。这些因素严重制约了知识管理在中小企业的实践和运用。

2、企业信息化程度低,影响知识管理的有效开展

因为知识的存储和交流都需要信息技术提供保证,因而,知识管理的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信息化建设的程度。目前,我国中小企业信息采集手段普遍落后,对运用现代化信息手段重视不够,导致一些企业对市场反应迟钝,灵敏度不高,丧失发展良机。随着信息行业的高速发展,电子商务日益活跃,信息的流动频率大大加快,国际市场已经进入了一个以数字化、网络化、国际化为标志的数字时代。而我国目前大多数中小企业的信息化严重滞后,这严重制约了企业的知识管理的实施。

3、企业文化建设滞后,不利于知识在企业内的共享

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已引起越来越多的企业关注,但中小企业由于种种客观条件的限制,往往缺乏良好的企业文化,因此,在很多中小企业的企业文化氛围当中,个人出于职业安全及个人地位等方面的考虑.不愿将个人所掌握的知识与同事分享和交流,企业也没有明确提倡和强调要加强共享和交流,再加上制度建设滞后,往往导致个人知识不能转化为企业的知识。企业文化十分不利于知识在企业内的共享。很多企业甚至出现企业资源部门化,部门资源个人化,个人资源独享化,给企业的经营安全带来的很大隐患。

三、中小企业进行有效知识管理的策略分析

1、创建新型企业制度

企业制度是开展知识管理的重要保障。新型企业制度,要使经营管理者和员工的利益与命运紧紧与企业结为一体,鼓励企业知识的获取、共享、运用及存储,促进企业知识管理。同时,通过建立相关的制度鼓励员工将自己的隐性知识贡献出来,使涉及工作流程和方法的知识公开化,如通过网上办公、建立信息平台等,使企业员工能够在内部网络上获取、共享和交流新知识。总之,企业应根据本企业实际情况,大力开展有利于知识管理的制度创新。:

2、推动企业信息化向更高层次发展

知识管理是信息革命带来的管理模式的变革,建立完善的信息科技系统是企业知识管理的基础工作。企业要充分利用因特网,因特网给企业带来大量信息,创造无限商机,企业可以利用因特网进行海量电子商务。同时,注重建立企业信息部。要有专门的部门进行信息管理,加速企业的信息转化和共享。推动企业信息化向纵深发展,并拓展其功能,将是中小企业信息化的主要任务。由于目前中小企业的信息化水平仍处于很初级的阶段,政府和行业协会等有关部门要建立局域网,以促进企业间的知识共享。

3、建立利于知识交流与共享的企业丈化

创建学习型企业要解决的基本问题是知识管理流程中的第一个环节,即知识的生成和获取管理。知识生成和获取的方式是学习,企业应当通过营造一种鼓励学习的企业文化氛围,统一广大员工的学习目标,鼓励员工通过自我学习丰富个人的业务知识,进而增加组织的知识资本,促进知识在组织内顺畅的传播、共享、创新和应用。这种环境氛围的营造包括硬环境和软环境的营造两方面。硬环境的营造包括建立起知识型企业的知识结构.完善企业的知识网络,建立起鼓励员工参与知识交流与共享机制和鼓励员工创新的各项企业制度。软环境的营造主要是要创找出一种鼓励学习鼓励知识交流与共享、崇尚创新的企业文化氛围。

第6篇

[关键词] 征信 信用信息 商业秘密

市场经济就是信用经济,信用是维护和保障市场交易正常进行的基础,也是促进交易、提高效率的重要因素。但是信用已成为我国目前最稀缺的资源,失信现象普遍存在,严重影响我国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对信用进行法律保护已成为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迫切需求。信用能够在经济和法律领域最终得以贯彻,其首要保障就是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企业信用征信法律制度。其中,对企业信用信息进行征集、制作并且最终在信息平台予以公布,是信用征信法律制度的核心。但是,在征信过程中,对企业信用信息进行采集、分析和公布必然会和企业的商业秘密产生冲突。如何在建立高效的企业征信法律制度过程中,同时又能完善保护企业的商业秘密,是企业征信立法中必须解决的问题。

一、企业信用征信和商业秘密含义

1.企业信用征信含义

企业信用征信,是指企业信用征信机构通过对企业信用的相关信息进行采集、加工,提供有关企业信用状况的调查、评估或者评级报告等征信产品的活动。其中,企业信用征信机构是指依法设立的、专门从事企业信用征信的营利性法人机构。

随着市场交易支付方式的多元化,尤其是信用交易量的扩大,由于发生经济关系的市场主体之间的信息经常处于不对称的情况,很容易出现信用风险。为避免信用风险,达到市场经济主体最大化利益追求的目的,企业资信调查机构,即企业信用征信机构应运而生,为企业、金融机构和政府部门提供专业化信息咨询和服务,使得企业征信业蓬勃发展起来。

企业征信服务无论对于国家宏观信用管理体系的建设,还是对于企业微观信用管理来说,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没有完善的企业征信服务,企业间的信用交易行为就无法顺利进行,也不可能建立一个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其作用主要体现为:一是能够增强企业间信用信息的透明度,降低交易成本;二是有利于建立企业信用的记录、监督和约束机制;三是有助于为企业的交易和信用管理决策提供信息和评估支持;四是为金融机构与企业间的合作提供资信信息方面的支持;五是为整个国家社会信用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奠定基础。

国外商品经济发展程度比较高的国家其企业征信法律制度是比较成熟的,美国作为世界信用交易额最高的国家,也是信用征信最发达的国家,它建立了一套完整的与信用管理相关的法律体系。因此,凡是国家信用管理体系运转良好和市场信用交易健康增长的国家称为“征信国家”。然而令人遗憾的是我国目前在信用方面的法律法规还基本上处于空白状态,市场主体在提供或需求信用信息时无法可依,权利无从保障,导致我国信用缺失严重,经济损失惨重,尤其对于企业征信数据加工和公开是企业征信立法最为薄弱的环节。我国尚无信用信息公开法律制度,致使企业征信结构面临信息瓶颈制约,严重影响了征信业的发展。

同时,在向透明的商业文化转轨过程中,我们又面临着这样一个问题必须解决:企业信用征集调查是否会侵犯企业的商业秘密?公开企业信用信息,和企业商业秘密需要隐秘保护,二者是矛盾的,因此我们必须在了解商业秘密的真正内涵的前提下,在法律上界定企业信用信息的范围,使得二者在企业信用征信体系建设中形成一个平衡和谐的局面。

2.企业商业秘密简析

根据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10条之规定,商业秘密是指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制定的《关于禁止侵犯商业秘密行为的若干规定》第25条第5款将其细化为“设计、程序、产品配方、制作工艺、制作方法、管理诀窍、客户名单、货源情报、产销策略、招投标中的标底及标书内容等信息。”由于征信行为本身就是对企业信息进行收集并公开的活动,很可能会涉及企业的经营信息,如贸易记录等,当这些经营信息符合商业秘密的条件时,企业要维持自己的商业秘密,那么维权和信息公开相互矛盾,冲突不断。

征信机构可以收集公开企业信息的范围应如何界定,首先决定于商业秘密的范围界定。但是,我国现行立法对于商业秘密的定义不明确,使得企业征信举步为艰。商业秘密该如何进行保护?

首先,要求商业秘密具有实用性纯属画蛇添足。事实上,实用性只是应用技术与基础理论的根本区别,而不是概念的必要构成。因为,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本身就是商业秘密具有实用性的具体表现。因此,将实用性与给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纳入一个概念之内,不符合界定法律概念的基本准则。并且,在确定何谓商业秘密时不仅要考查其能够带来经济利益性,还有考察其实用性,在司法操作中很难用具体的标准去衡量,这会带来范围界定的混乱,使得企业征信无从下手。

其次,要求商业秘密须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是商业秘密的充分条件还是必要条件需要进一步探讨。当一项企业信息已经满足了其他的构成要件下,还要考查它是否被权利人采取了保密措施来最终确定其是否属于商业秘密,会产生这样一个问题。当权利人对自己的技术信息或经营信息有保密意思,而由于各种合理的原因还未来得及或没有采取保密措施时,这项信息能否算作商业秘密。笔者认为,权利人对自己的技术信息或经营信息有保密意思而且该项技术信息或经营信息已经符合了商业秘密的其他构成要件,那么,该项技术信息或经营信息应该在一定范围被视为商业秘密是无可非议的。因此,当保密意思和保密措施相分离时,采取保密措施这一要件应该是判定商业秘密的充分条件而非充分必要之条件。

那么,商业秘密的法律概念应该如何科学界定,从而合法合理解决企业信用信息开放和商业秘密保护之矛盾,是征信立法当务之急需要解决的问题。笔者认为,德国法律在界定商业秘密所采取的理念值得借鉴。根据德国联邦法院和学者对商业秘密的概括,其概念是指所有人有保密意思;具有正当利益的所有与营业有关的并且尚未公开并采取的资信。因此,从法律上应认为商业秘密是指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并且权利人具有保密意思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只有明确界定了商业秘密的含义,才能解决公开于秘密的矛盾,促进征信公司信用数据的收集利用法律化、程序化和市场化。

商业秘密不仅能够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有时甚至构成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对商业秘密给予保护,已经成为各国的普遍做法。同时,信用日益成为企业的重要无形资产,一个企业信用的良好与否,往往可以给企业带来巨额利益或覆灭性的打击。对企业信用信息进行公开和交换,可以增加市场交易的透明度,减少信息不对称的负面影响,迎合了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但是,对企业的商业秘密也必须进行良好的保护,以满足企业私权神圣不可侵犯的法律精神。因此,如何平衡企业商业秘密保护和企业信用信息调查之间的关系,是企业征信法律制度构建必须解决的问题。

同时,在选择平衡角度时候,笔者认为应该界定征信机构所能够收集的信息范围和公开界限是关键。

二、企业征信范围的界定

企业征信和企业商业秘密冲突解决第一要素,笔者认为是首先通过征信立法对征信范围和信用信息开放范围做出规定,让社会对二者各自的领域有明确认识,对其矛盾的解决做到有法可依,有据可查。

1.企业征信范围标准

企业信用征信通常会由征信机构通过合法手段获取企业的信用信息,经过一定的技术处理,将之形成征信数据,最后通过一定平台予以公布,即征信数据开放。这里所谓信用信息,是指法人或其他组织在信用交易活动中形成的履行义务的记录及相关数据。其信息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及税务部门、商业银行、法院、公安等政府部门、官方公报及数据库、报纸、杂志等新闻出版物及商业互联网站以及其他信息提供机构。

笔者认为应该通过相关立法对信用信息所覆盖的内容进行界定,从而使得信用信息和企业商业秘密各自的界限泾渭分明。对于企业征信信息内容,笔者认为在立法中应以以下几个方面作为标准衡量:品德(企业的愿意履行其付款承诺的可能性)、能力(企业的支付能力、偿还能力或服务费的能力)、资本(企业财务状况)、抵押(企业用其资产对其承诺的付款进行的担保)、情况(能够对企业的偿付能力产生影响的社会经济发展的一般趋势。

以上标准可以根据企业信息性质不同,具体量化为以下方面。

(1)企业基本情况:名称、住所、法定代表人、类型、经营范围、注册资本等; 企业报请政府审批、核准、登记、认证、年检的结果。

(2)企业涉诉记录信息:对企业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刑事、行政诉讼判决或裁定和商事仲裁裁决记录。

(3)企业行政记录信息:对企业发生法律效力的责令停产停业、吊销许可证或执照、较大数额罚款、没收等重大行政处罚的记录;(信用中心披露被征信企业因偷税漏税、走私骗汇、逃废银行债务、经济诈骗等违法活动而受到刑事、行政处罚的信息应当包括被处罚企业的名称、法定代表人、主要责任人、违法事项、处罚日期和具体处罚)特殊披露;企业的经营财务状况;企业用工情况;企业的纳税和社会保险费缴纳情况;企业报请政府机关审批、核准、登记、认证时提交的有关资料;企业法定代表人及董事、高级管理人员的工作经历、学习经历等基本情况。

2.征信数据开放标准

征信数据是调查数据及其数理统计结果,征信数据是制作征信产品的原材料,是开展信用管理服务的基础性条件。全面开展征信服务,征信行业的从业机构必须能够合法地取得各种真实的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行业及社会数据,并在法律规范下对经过处理的信息进行公开和公正的报告。

建立界定数据开放范围的法律或法规,对必须保密和保护的数据加以明确,对于必须开放的数据从法律上强制公开,同时对征信数据的采集、加工、传播过程和经营方式做全面规范,以促进和保证信用管理行业的规范发展。

世界上各征信国家都有相关法律明确规范征信数据的开放和使用,即由法律规定哪些数据可以被征信公司合法和公开地取得,哪些数据需要保密而不能被征用。在界定数据开放范围的同时,西方征信国家的法律也强制性地要求掌握征信数据的机构和企业必须向社会开放其数据源。

鉴于西方的经验,我国征信立法首要任务应该是出台关于“界定数据开放范围”的法律或法规。一是要由法律界定可以开放的有关征信数据,即:由法律规定何种征信数据可以公开地取得,反之确定必须保密的或自愿公开的数据;二由法律规定是否有必要限制征信产品的传播范围。例如,欧盟规定,欧洲的消费者个人信用调查报告只可以在欧盟国家范围内使用;三是保证数据的真实性。凡有义务公开征信数据的企业、个人都应保证其提供数据的真实性,并按规定保持原始数据的动态连续性。四是立法要强制性规定掌握征信数据的机构和企业必须向社会开放有关征信数据。立法明确界定有义务公开征信数据的政府部门和企业,界定应公开的征信数据之范围,并以立法形式向社会公布,依法对垄断征信数据或拒绝公开征信数据的行为进行惩戒;五是规范征信机构的行为。征信从业人员和机构必须依法收集、整理和使用征信数据,对恶意篡改征信数据和提供虚假信用报告者,以我国《合同法》之相关规定给予法律制裁。

与此同时,当征信机构在进行征信数据开放时,应遵循以下要求:

首先,信用中心披露企业信用信息应当将每个企业的信用记录单独披露,不得将不同企业的同类信息集中披露。信用中心披露企业信用信息时,应当平等披露,对所有企业信息的公开披露应当按照统一的标准披露。

其次,政府机关工作人员未经批准不得将本机关掌握或通过信用中心获得的企业信用信息公开披露或者提供给其他单位或者个人。

最后,对企业信息披露必须有法定时间的限制。比如,企业被注销、吊销营业执照的记录为5年等。

三、企业征信与商业秘密保护的平衡

不少发达国家的信用管理法律并不涉及企业的商业秘密保护问题,其根本原因在于“一方面是由于其他相关法律对于企业商业秘密的保护已颇为完善;另一方面,发达国家的政府和社会都认为企业是一个小社会,如果一个企业的商业秘密被竞争对手、消费者或媒体所泄漏,只能说明企业自身管理不善”。但我国目前商业秘密的法律保护并不完善,企业征信尚未为社会所广泛接受,有些企业甚至对征信调查怀有抗拒心理,依照现有的法律对商业秘密进行保护不能尽善尽美,同时又无法兼顾调整信息公开的范围和程序。因此,在征信法规中对商业秘密保护问题另行做出规定实属必要。

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第10条,经营者以盗窃、利诱、胁迫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获取权利人的商业秘密;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以前项手段获取的权利人的商业秘密;违反约定或者违反权利人有关保守商业秘密的要求,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其所掌握的商业秘密,均构成侵犯商业秘密行为。从我国的上述规定来看,构成侵犯商业秘密行为的关键在于行为人对商业秘密的获取是否通过正当手段;对商业秘密的披露、使用是否违反其所负义务。

首先,由于企业有较完善的组织机构、规章制度,其自我保护能力优于自然人。如果在收集企业信息的过程中,企业征信机构是合法合乎程序进行的,未采取任何不正当手段,却获取了企业的“商业秘密”,只能说明企业对自己的信息保护不足,使之可以通过公共渠道被获取。因为成为商业秘密的条件之一是权利人对该秘密采取了保密措施。如果相关信息未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则该信息并不能成为商业秘密。因此,只要企业征信机构是以合法方式采集企业信息的,则被征信企业便不能主张企业征信机构侵犯了其商业秘密。

其次,平衡、协调商业秘密保护和企业征信活动,除了要求企业征信机构在收集企业信息过程中必须采用合法方式之外,还必须强调征信企业“内控制度”的完善。征信企业对于经授权取得的被征信企业的商业秘密必须采取严格的保密措施,同时承担保密义务,非经权利人书面同意,不得擅自在征信产品中使用或向社会公众公开。如《上海市企业信用征信管理试行办法》第8条规定:“征信机构应当通过合法途径采集企业信用信息,不得以骗取、窃取、胁迫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采集企业信用信息”;第12条规定:“征信机构对涉及商业秘密的企业信用信息负有保密义务,不得向任何单位或者个人提供,但法律、法规另有规定或者被征信企业同意提供的除外”。这两条规定分别从企业征信机构获取信息的方式和获取商业秘密后的保密义务做了规范。

因此,在征信法律法规中对企业征信机构的行为做出规范,可以一定程度上达到保护商业秘密的目的。当然更关键的是要和《反不正当竞争法》及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的《关于禁止侵犯商业秘密行为的若干规定》相结合。企业征信机构主要采集企业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形成的信用交易记录,正常情况下并不涉及企业的商业秘密,因此企业信用信息开放与企业商业秘密保护之间应该可以找到平衡点。平衡两者的关键在于规范征信机构采集、使用企业信息的方式。

笔者认为,在企业征信法律制度构建中,要想平衡征信与商业秘密的冲突,必须从以下方面考虑。

首先,出台信用数据使用和管理法律法规,对从信用数据开放到企业商业秘密保护等各方面做出明确的法律规定。其中立法要解决的几个关键问题是:(1)明确信用专业机构可以采集和使用的信用信息范围。(2)界定与政府信用信息相关的国家秘密、与企业信用信息相关的商业秘密,并明确对国家秘密、商业秘密特殊信用信息的保护措施。(3)明确政府部门及其相关机构信用信息公开的内容、范围和具体方式。(4)对信用专业机构采集和使用信用信息的权利与义务做出明确规定。

其次,我们在征信立法中确立信息公开制度的同时,对商业秘密的保护也应做出规定:(1)在立法总则中专门强调征信活动当事人依法保护商业秘密,维护国家经济安全。(2)对信用信息的采集和使用从前提条件、使用人使用范围等方面加以限制。(3) 征信手段必须合法、正当,要在国家法律、法规许可的范围内以合法的手段开展征信活动,不能采取盗窃、诈骗、夺取等非法手段。(4)信息采集限于对客观事实的描述和记载,并确保信息来源渠道的真实性与合法性。(5)对于征信过程中侵害商业秘密造成的损害,有关责任人要承担民事责任。

社会无信不稳,企业无信不利,只有完善企业征信法律体系和企业商业秘密保护法律制度,才能减少市场经济交易风险,开创崭新的市场经济时代。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建立我国社会信用体系的政策研究》课题组:我国企业征信业发展的现状、问题与政策建议.中国工商管理研究,2001年第6期第20页

[2]李希慧刘斯凡:侵犯商业秘密罪的立法缺陷及其弥补.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第22页

第7篇

关键词:ERP环境 审计技术 数据采集

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发展,现代企业急需一种全新的管理理念,以适应社会的发展,ERP在此时应运而生。其可以规划并整合企业的所有资源,并通过对信息技术的运用,以财务为中心,在企业内起到精细化管理和规范化运作的新型管理系统。ERP系统将信息技术和优秀的管理思想结合起来,已经被现代企业所接受,并成为主流运行模式。ERP在被企业广泛运用的同时,必然会对原有的企业管理模式产生巨大冲击,同时也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挑战,本文将针对ERP环境下的相关审计技术存在问题和具体优化措施进行分析讨论。

一、 ERP环境对审计提出的严峻挑战

(一)审计线索复杂化

对审计技术来讲,审计线索是最重要的一点。审计工作就是一个不断收集审计线索并能够综合运用审计证据的过程。在ERP环境下,交易轨迹的缺乏造成审计线索的复杂化。首先,传统审计所使用的账簿和原始凭证都已经取消了,ERP环境下的审计技术采集数据的途径是通过系统,在没有特殊需要的情况下,根本不会打印一些原始数据。所使用的记账凭证都是根据同一个数据源随时生成的会计的所有工作,包括计量和记录都是通过计算机程序执行指令的,直接责任人已经不再被需要。开发商因为迎合客户的需求,大多都没有考虑到审计需要,这会造成会计信息的固定化,不能进行修改。

(二)审计内容重心偏移

在ERP系统中,所有的会计事项都是通过计算机程序自动处理的,一旦系统出错或者遭受外界非法篡改,系统还是会按照既定的但已经出错的程序进行会计事项,那么此时的后果已经很严重了。而且,企业各部门所提供的信息都是出自同一数据库的,各个子系统会共享数据库的所有数据,在信息录入过程中,只要其中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就会产生严重的连锁反应。在ERP环境下,审计应该重视的是对输入器的控制和数据库的审查,而不再是账簿和报表资料。

(三)审计风险的产生

ERP的最大特点就是其具备集中性。数据一旦被高度集中起来进行储存,就会增加计算机风险。如果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计算机手段侵入中央数据库,就会不受任何限制任意浏览所有的会计记录,并可以随意对交易数据进行操作。ERP环境下,控制手段取消了权责分离方法,在自动化工作过程中,原本的不相容的职责,现在可以用一个程序模块来执行。试想,原始数据出错后,该错误就会不断蔓延至业务流程的其他环节中去,直至无法控制。

二、 ERP环境下的审计技术方法创新

(一)改进传统的审计技术方法

ERP系统的使用,会使财务人员产生依赖心理,造成知识面狭窄和沟通能力缺陷等问题。因此审计人员要能够进行多方沟通,包括被审计单位的系统主管和软件开发商,在沟通中可以更加完善理解ERP系统的管理理念;对于数据导出功能,可以导出所有分析性复核数据资料,方便进行统计分析,对于其中所存在的异常变化,要特别注意进行审计。

在ERP环境下,系统会自动处理企业日常业务,不需要审计人员手工生成账簿和报表,但是对于一些自动转账的公式点和年度数据结转一致性还是要进行认真检查,这就出现了检点的转移。而且要想控制审计风险的出现,企业一定要建立完善的风险控制机制,要对其管理机制的健全度进行检查,对于系统进行信息处理和控制的能力,审计人员要进行重点审计,在保证系统安全性的基础上,确保其信息处理合法和完善。

(二)采用并行审计,进行事中审计

企业处理交易信息时,并行审计证据的采集,以审计交易处理的合法性,这就是并行审计技术。并行审计技术的运用,一定不能影响被审计单位的正常信息系统,审计人员可根据各方面的具体情况自主决定审计证据的报告时间。在进行并行审计时,最好能够使用集成测试技术或嵌入式审计模块技术,下面以集成测试技术为例,分析其运作过程。集成测试技术主要是对系统程序的内部逻辑进行测试或者控制,在应用程序正常运行的过程中开始使用。首先要确定虚拟实体的建立,让其按照既定的模式进行业务处理,然后放入模拟数据,和真实的业务数据一起开始审计系统处理,测试数据处理结果出来后,可对比于预期结果,这样就能够确定审计程序的处理能力和控制能力是否具备较高的可靠性。

(三)采用在线审计,实施远程连续审计

在当今的网络环境下,审计工作的网络化和智能化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首先要能够获取在线审计的管理权限,然后挖掘并分析ERP系统的信息采集情况和数据库信息,以探寻业务之间所存在的经济规律,而且为了清晰化交易流程,还可以进行在线穿行测试,通过嵌入审计程序可以实行动态监控以了解敏感环节。这样能够做到快速而准确地发现问题,及时修补漏洞,以完善其安全性。在实施远程在线审计时,要特别注意对系统安全的保护,不管是联网数据的采集。传输还是数据储存,都要在关键技术领域内设立防御,并保障体系安全。保证企业每一位需要搜索检索系统数据的人员都能够搜集到完整、安全、准确的信息资料。

参考文献:

[1]陈丹萍.信息环境下现代审计技术探索[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5

第8篇

关键词:电子商务;企业信息化建设;企业流程重组

中图分类号:F724.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5230(2001)03-0035-03

一、电子商务将逐渐取代传统商务活动模式而成为21世纪经济活动的核心

20世纪90年代以来,计算机网络技术得到了飞速发展,网络化和全球化成为不可抗拒的世界潮流。计算机网络技术一直在寻找除文字处理和信息传递领域外的更大、更直接的利润空间,商务领域自然成为其首选的对象,而迅速膨胀的计算机网络用户也使得具有远见的商家颇感兴趣。从单纯的网上信息、传递信息到在网上建立商务信息中心,从借助于传统贸易手段的不成熟的电子商务交易到能够在网上完成供、产、销全部业务流程的电子商务虚拟市场,从封闭的银行电子金融系统到开放式的网络电子银行,电子商务如火如荼。电子商务是一个发展潜力巨大的市场,具有诱人的发展前景。1997年底,全球因特网上网用户已达1亿户,年增长率为60%,全球电子商务交易额为70亿美元,预计到2000年为2000亿美元以上。IBM公司认为,电子商务是指采用数字化电子方式进行商务数据交换和开展商务业务活动。它是在因特网的广泛联系与传统信息技术系统的丰富资源相互结合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一种相互关联的动态商务活动,在因特网上展开。电子商务系统是指商务活动的各方,包括商店、消费者、银行或金融机构、信息公司和政府部门等,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全面实现在线交易电子化的过程。电子商务系统的关键在于完全实现在线支付功能,所以,为了顺利完成整个交易过程,需要建立电子商务服务系统、通用的电子交易支付方法和机制,还要确实保证参加各方和所有合作伙伴都能够安全可靠地进行全部商业活动。电子商务利用一种前所未有的网络方式将顾客、销售商、供货商和雇员联系在一起,将有价值的信息迅速传递给需要的人们。由于电子商务是在因特网等网络上进行的,因此,网络是电子商务最基本的构架。电子商务强调要使系统的硬件和软件、参加交易的买方和卖方、银行或金融机构、厂商、企业和所有合作伙伴,都要在Intranet、Extranet、Internet中密切结合起来,共同从事在收稿日期:2000-11-22作者简介:徐伟(1963—),男,湖北武汉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信息学院副教授。网络计算机环境下的商业电子化应用。Intranet是整个交易的基础,在此基础上才能顺利扩展到Extranet,最后,扩展到Internet,完成真正意义上的电子商务。

1991年美国政府宣布因特网向社会公众开放,允许在网上开发商业应用系统。1993年万维网在因特网上出现,这是一种具有处理数据图文声像超文本对象能力的网络技术,使因特网具备了支持多媒体应用的功能。1995年因特网上的商业业务信息量首次超过了科教业务信息量,这既是因特网此后产生爆炸性发展的标志,也是电子商务从此大规模起步发展的标志。在发达国家,电子商务的发展非常迅速,通过Internet进行交易已成为潮流。基于电子商务而推出的商品交易系统方案、金融电子化方案和信息安全方案等,已形成了多种新的产业,给信息技术带来许多新的机会,并逐渐成为国际信息技术市场竞争的焦点。目前,信息技术革命和信息化建设正在使资本经济转变为信息经济,并将迅速改变传统的经贸交易方式和整个经济的面貌,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电子商务就是借助网络化、数字化技术而开展的一种全新的经济活动。它通过全球互联的网络,加快信息的传递和交流,极大地降低了经济与社会活动的成本,提高了社会运作效率和企业经济效益。电子商务一经出现,就显现出巨大的生命力,不仅在全球呈现竞相发展的态势,而且对世界经济格局和贸易体制的变化产生了深刻影响,有力地促进了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电子商务将逐渐取代传统的商业模式而成为21世纪经济活动的核心,对此,全球已形成共识,各国政府都把其作为经济发展战略目标而分别制定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引导和规范。中国的电子商务发展水平仍处于初级阶段,但发展势头却不亚于发达国家,而如何保证其健康、有序发展则成为国家和各级政府所面临的严峻问题。二、企业信息化是实施电子商务的基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信息产业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通信基础设施和电子产品制造业有了长足进步,计算机网络规模迅速扩大,信息服务业务成倍增长,为发展网络经济、开展电子商务打下了良好基础。但从总体上看,我国的电子商务还处于起步阶段,还存在认识不足、基础工作薄弱、法制和标准规范建设相对滞后等问题。要切实加强政府的宏观规划与指导,同时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学习和借鉴世界各国的先进技术和经验,以促进我国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要促进电子商务的应用和普及,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建设信息基础设施的问题。要想真正实现网上交易,要求网络有非常快的响应速度和带宽,这必须在硬件、软件上提供对高速网络的支持。而我国由于经济实力和技术、管理等方面的原因,网络的基础设施建设还不够先进,已建成的网络离电子商务的要求还有距离。另一方面,上网用户少,网络利用率低,致使网络资源大量闲置浪费,投资回报率低,也严重阻碍了网络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如何加大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提高投资效益,改变网络通信方面的落后面貌,是促进电子商务应用普及的重要问题。宏观上,就整个社会来说,是要建设一个能够支撑电子商务的市场环境;微观上,具体到每个企业,就是要实现企业自身的信息化,才有能力进入电子商务的市场环境。

企业信息化是实施电子商务的基础。在信息经济环境中,企业围绕着信息组织生产。企业首先要有获得信息的技术手段,在信息技术的支撑下,企业可以清楚地知道现实的市场需求,在什么地方,需要什么产品,需要多少。企业信息化不是在现行的业务流程中增设一套并行的信息流程,而是要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适应市场竞争的外部环境,对企业业务流程进行重组和优化,并用现代信息技术支撑运作。电子商务的实质并不只是通过网络购买东西,而是利用Internet技术,彻底改变传统的商业运作模式。电子商务将会帮助企业极大地降低成本,节约开支,提高运作效率,更好地服务于客户。对企业来说,电子商务是一种业务转型。变换企业业务运作模式,是企业在电子世界中获得成功的关键。真正的电子商务使企业得以从事在物理环境中所不能从事的业务。例如,使Internet成为一种重要的业务传送载体;生成新的业务,产生新的收入;使企业进行相互连锁交易;自适应导航,使用户通过网上搜索交换信息;使用智能;运用注册业务或媒介组织买方和卖方;使业务交往个性化,具有动态特征,受用户欢迎,更具效益。电子商务对企业的影响还在于,随着企业运用信息技术的发展,企业内部的运行管理机制必然发生变化。电子商务对企业的作用不仅仅会改变交易手段和贸易方式,而且,由于这些变化,尤其是供应链的缩短、市场重心的转移,以及各方面管理成本的大幅度降低,必然导致企业流程的变化,因此,电子商务成为企业流程重组的一种根本的推动力。

三、企业流程重组(BusinessProcessReengineering,简称BPR)

企业流程(过程)是指为完成企业目标或任务而进行的一系列逻辑相关的业务活动。在手工管理方式下,企业已经形成了一个比较成型的流程和管理方法。信息技术的应用有可能改变原有的信息采集、描述、组织、存储、检索、分析和使用方式,甚至使信息的质量、获取途径和传递手段等都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人们发现,在传统的劳动分工原则下,企业流程被分割为一段段分裂的环节,每一环节关心的焦点仅仅是单个任务和工作,而不是整个系统的全局最优;在企业信息化建设中仅仅用计算机系统去模拟原手工管理系统,并不能从根本上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重要的是重组企业流程,按现代化信息处理的特点,对现有的企业流程进行重新设计,这是提高企业运行效率的重要途径。所谓企业流程重组,是指对企业经营流程进行根本性的再思考和彻底的重新设计,以求在成本、质量、服务和速度等绩效标准上取得重大改善。BPR关心的是事物“应该是什么样子”,而不计较“现在是什么样子”。因此,首先提出的问题不是“如何把现在的事情做得更好”,而是“为什么要做我们所做的事情”、“为什么要用现在的方法做事情”。这些根本性的问题,促使人们对管理企业的方法所基于的习惯和假设进行观察和思考。重新设计意味着追根溯源,从根本上重新设计经营过程,而不是表面的改变或修修补补。其做法是完全摈弃所有的陈规陋习,抛弃旧的结构与过程,创造新的工作方法。流程是实施企业BPR的重心。现行企业组织是建立在亚当·斯密的分工理论基础上的,完整的系列活动被组织机构所分割和掩盖。人们往往熟悉部门、科室和班组,但不熟悉过程。组织机构分工明确,界限清楚,可以明明白白地画在组织机构图上。而流程却不是这样,流程往往不是显而易见的。BPR的对象是流程而不是组织,但它的实施将导致组织机构的变化。实际上,只要对流程实行重组,那么完成工作所真正需要的组织结构形式将变得越来越清楚。企业内部原有的组织设置、部门分工将会改变。企业流程重组的本质就在于根据新技术条件信息处理的特点,以事物发生的自然过程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企业流程重组不仅是市场竞争的需要,而且也是信息技术及其应用发展的结果。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发展,不仅改善了人的工作环境,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扩大了人们思考问题的范围和控制问题的能力。它使业务流程各个环节联系更紧密,过去被分解得支离破碎的流程融为一个整体。信息网络使各个部门交织在一起,淡化了职能部门之间的界线。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实践证明,只有重组经营流程,淡化部门之间的界线,才能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提出企业流程重组概念之前,人们从实现自动化的角度应用信息技术。从EDPS,MIS到DSS,无非是利用信息技术为现存的管理构架服务。然而提出战略信息系统概念以后,尤其是企业流程重组概念的提出和实施,则要转变到重塑管理构架了。信息技术真正的能力不在于它使传统的工作方法更有效率,而在于它使企业打破了传统的工作规则,并创造新的工作方式,这正是企业流程重组的核心内容。企业流程重组不等于自动化,它关注的是如何利用信息技术实现全新的目标,是如何用新的信息技术“做好当前和过去没做过的工作”。为此,需要研究新的开发方法,创造性地应用信息技术。要充分认识信息作为战略性竞争资源的潜能,创造性地对现有业务流程进行分析,找出现有业务流程中存在的问题及产生问题的原因,分析每一项活动的必要性,并根据企业的战略目标,采用关键成功因素法等,去发现正确的业务流程,如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有些工作可以合并,组织管理层次可以减少,有些工作可以取消等。

第9篇

企业科技档案是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资料,是企业生产生产活动中真实可靠的历史凭证,具有法律效力,且对业务工作的查考、总结经验、决策研究起着相当重要的参考价值,维护好企业科技档案的完整和安全,对企业的生产和发展至关重要。

传统科技档案管理一般而言在于管理档案实体,侧重于对纸质文件和库房的要求。库房需要足够的面积,再配备相应的档案库房设备如空调、灭火器等;档案管理员需要对每份纸质文件(文本、底图、蓝图)或胶片光盘等载体进行分类编号、标识盖章、打包装袋,档案排架、倒架、重复利用时的抽配、借阅及归还等一系列的工作,传统的科技档案管理工作造成了拖延了业务的运作速度,降低了利用的效率。

中国瑞林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创新开发了NIMS一体化智能管理信息系统,科技档案信息建设工作也随之稳步展开。基于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数字化信息读取方便、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的特点,信息建设工作为员工获取知识和信息提供了更好的条件,更大限度的发挥出科技档案的信息价值与知识价值。信息化建设工作依托于一个完善的图档系统,该系统应能满足对科技档案数据信息的采集存储、格式转化、权限控制、检索浏览、借阅管理及统计报表集一体的功能需求,将档案人员从繁杂的工作中释放出来,档案管理的重心转向数据精细化管理,提高了工作效率,加快了档案从归档到利用的速率,最大限度的利用好档案资源,实现档案业务的办公自动化。

现阶段企业科技档案信息化建设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

1)传统档案的数字化,即将传统的纸质档案及胶片光盘通过扫描、转换格式等方式,存储为数字化档案复制件,并上传至图档系统。对于传统档案的数字化,扫描工作的完成是大前提,工作的完成度包含数量与质量。由于公司历史悠久,硕果累累,需要进行扫描的纸质文件数以百万计,而在繁重的扫描任务下一定要保证扫描文件的质量。扫描时需要对生成的图像进行仔细的质检验收,图像是否清晰,命名图号是否正确,成套扫描件有无张数缺漏等;同时对于相关条目进行细致的核对,相关的条目元数据值权限一一对应,在保证最终上传至图档系统的电子文件完整准确,杜绝少传、漏传、传错等失误发生的同时,也保证相关专业人员能够顺利在线浏览与借阅。电子文件作为纸质文件的有效补充形式,必须与纸质文件保持一致性,当纸质档案修改时,电子文件也必须及时更新,同步归档。

2)通过信息系统线上设计的文字、图表等电子文件经归档形成数字化电子档案。在线策划设计是一项创新的事务,给科技档案管理带来新的改变。由于在线策划人员非档案人员,需要补充科技档案分类基础知识,才能做出组织出符合规范的项目结构,保证后期档案的分类整理工作质量。且科技档案形式种类各式各样,需做好不同类型电子文件间数据接口之间的通用性与兼容性,保证系统的适用性和实用性。在信息化条件下的企业科技档案管理工作需要更加标准化与规范化,实行科学的管理,采用统一的档案信息采集标准,统一的规范化数据类型,才能建立好一个快捷有效、合理有序的档案信息数据库。信息智能化平台建设是一项长期而充满挑战的任务.

3)公共知识库的平台分享购买或工作中收集而来的技术标准、行业规范、设计图集等。此数据库应保证信息的准确性,不能在企业内传播共享错误信息,及时更新和修改过时信息。为方便使用,提供了在线浏览和下载途径,提供不同的搜索方法与资源分类,提供访问日志和更新日志。且在日常生产过程中不断收集有利用价值的标准规范,保证企业知识的有效累积、传播及共享。

科技档案信息化建设是现代企业管理提升的必经之路,但并不意味着完全放弃传统的纸质档案形态。电子档案尽管有很多优点,但也存在着一些有争议的地方。由于电子档案的信息和载体可以分离,鉴定其原始性难度很大,容易被不留痕迹的篡改,使得档案的可信度降低,由于技术和设备更新日新月异,电子文件的兼容性和识别性存在不确定因素,容易因系统更新或软、硬件损坏造成数据丢失,签名签章的存在被截取的隐患等等。计算机网络安全也是值得关注的地方,为杜绝黑客攻击及不良信息入侵等隐患,应加大对信息系统的开发,加密存储电子档案,严格限制使用者的权限,加强网络认证技术,建立好一套专业的保障体系来确保运行安全及信息安全,维护好个人隐私及知识产权。此外,纸质档案维护成本相对电子档案维护成本较低,电子档案维护需借助计算机软硬件设备,定期的维护及优化费用比较复杂,也对管理电子档案人员的知识技能与业务素养相对要求较高。在法律凭证效力和安全保密性上,传统纸质档案原件有着电子文件无法比拟的优势,依然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纸质档案和电子档案并存(“双套制”)是现阶段最普遍最合理的档案管理方法,二者有着各自的适用范围,相互依赖,相互补充,档案管理人员应更好的利用二者的优势发挥效用,努力实现档案利用的主动化、多元化、优质化,实现档案业务跨越式发展。

科技档案信息化极大的提升了档案管理的水平,也同时对档案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档案管理员应对档案信息的收集、整理、利用过程非常清晰,又掌握一定的信息管理技术及网络安全知识,对信息系统结构层次略有涉及,有新型档案信息资源分析的能力,能为信息系统的开发与优化提出专业的意见和建议,为构建满足企业信息化建设特殊需要的科技档案信息化系统而努力做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随着档案信息化进程的不断深入的探索和发展,重管理轻利用的档案管理方式已成为?^去式。管理是手段,利用才是目的,因此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的开展应该本着方便利用的中心,科学规划管理方法,积极推进信息共享,提高科技档案的采集面和利用率。档案工作的本质是服务,服务的宗旨是以人为本。档案人员更应立足本职工作,强化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积极主动,热情周到,细致入微,任劳任怨,用智慧和行动提升档案信息化服务质量,尽最大努力让每一位使用者高兴而来,满意而归。

第10篇

关键词:信息化引导;检察院;自侦案件;侦查

在信息化革命、知识经济的新形势下,职务犯罪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面对新形势、新挑战,检察院自侦案件侦查工作如何融入这一波信息化浪潮中,是我们值得探讨的课题。

一、信息引导侦查的紧迫性

(一)是适应信息化时展的迫切需要

信息是侦查工作的源头、是侦查的手段、是指挥决策的依据,侦查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不断地处理与犯罪有关信息的过程,可以说侦查活动离不开信息。尤其当进入信息化时代,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发生了深刻的革命,作为具有一定社会地位、高智商的职务犯罪嫌疑人,在信息化时代对相关信息有天然的敏感性,反侦查活动的广度和深度超越了检察机关信息和控制能力的覆盖范围,可谓“魔高一丈”。而职务犯罪侦查工作所具备的时代性、高智能性、激烈对抗性等特征,则要求我们侦查人员在信息化浪潮面前必须保持更高的敏感性,主动利用信息技术革命的成果,才能“道高一尺”,掌握侦查工作的主动权。我们不得不清醒的认识到,基层院由于观念、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的限制,信息化建设还跟不上信息化时代的步伐,对信息的掌握与运用滞后于侦查工作的需求。因此构建信息引导侦查机制,在基层院显得尤其迫切。

(二)是应对职务犯罪严峻形势的迫切需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国社会的价值取向也在发生激烈变化,价值取向的异变导致职务犯罪呈现出严峻的形势:犯罪类型趋向多样化,犯罪手段更加隐蔽化;窝案、串案增多,高级干部贪贿犯罪凸现,职务犯罪人员外逃、资金外流严重等。职务犯罪活动日趋智能化、隐蔽化、复杂化,导致线索发现难、查证难。侦查与反侦查是以信息为基础的智力对抗,上述困难就是犯罪分子想方设法掩盖、毁灭犯罪信息的结果,暴漏出双方信息不对称,在基层院这种不对称尤为突出。信息占有量与利用程度决定着侦查工作的成败,基层院的侦查工作要想掌握主动权,就必须尽可能的挖掘犯罪信息,收集信息,用信息引导侦查,方能突出重围。

(三)是规范严格执法的迫切需要

在传统“粗放型”侦查模式的影响下,职务犯罪案件侦查中存在这“重打击轻保护”、重实体轻程序”的错误观念,基层院由于侦查手段、侦查技术的限制,这种观念存在的市场更大;随着人权意识的不断高涨,特别是新刑诉法的即将修改,规范执法、严格执法的要求越来越高,自侦案件侦查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传统的“由人到案、由证到案”等侦查模式,侦查人员随意性大,更容易导致办案程序失范,因此,侦查工作若要规范起来,就必须向“由信息到人或案”的侦查模式转变,即要注意收集、分析、研究、利用各种侦查信息,通过信息引导侦查,准确把握侦查方向、侦点和侦查要求,从而以信息制胜。

二、基层院构建信息引导侦查机制面临的问题

信息引导侦查机制,和传统侦查机制相比,信息无疑起着主导作用,体现出侦查的主动性、针对性、有效性。侦查启动的切入点是信息,而不是举报或者报案通过信息研判,围绕人、事、物进行多方位侦查,发现侦查线索,查明犯罪事实;侦查思维主要运用的是归纳思维方法,从众多的信息中综合分析出犯罪嫌疑人,然后以人找案,即有面到点,再由点到面。基于以上特点,我们不难看出,当前基层院在构建信息引导侦查机制面临的瓶颈主要有:

1.观念不到位。传统侦查模式影响根深蒂固,侦查人员对侦查过程中信息的作用认识不足。

2.侦查部门硬件设备和软件技术方面配备不足,难以适应信息化时代对职务犯罪侦查工作的需要。

3.侦查过程中不注意信息的采集与运用,信息的共享率和利用度低。

4.和相关部门、单位协调不够,获取信息渠道不畅,导致信息闭塞。

5.专业化人才缺少,特别是具备计算机、网络、信息情报学等综合知识的人才更是匮乏。

三、基层院构建信息引导侦查机制的初步设想

构建信息引导侦查机制,我们必须首先要树立信息制胜的观念,强化信息在侦查工作中得基础性、战术性和战略性地位。当前,基层院应以信息平台建设为优先,以需求为导向,以应用为核心,稳步推进,构建符合辖区特点的信息数据库,服务办案全程,以信息化推进自侦侦查工作的科学化。

(一)构建信息网络平台

信息网络平台是信息引导侦查机制运行的前提和物质基础。所谓信息网络平台是指从侦查工作的需要出发而建设的以职务犯罪信息系统为核心,同时兼容各种大小不等、功能各异的子系统和数据库的网路化工作环境。在全国性信息网络平台尚未构建的情况下,基层院只能构建局域网络甚至封闭性信息平台,同时预留标准接口。基层院信息网络平台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信息规模还比较小,没必要开发自己的应用软件,最重要的是要做好信息的采集、科学整理、分类,以备查询、检索。

(二)设立专门的组织机构

通过各种途径收集来的职务犯罪信息,一般都是零散的、原始的、表面的甚至有错误的、过时的、无关的信息,因此必须有一个专门的机构,负责对信息采集、分析、评估、应用进行统筹协调。基层检察院基于编制、机构设置等方面的限制,以盘活存量机构资源为原则,应充分发挥现有机构和人员的作用,可以在检察院内部设置信息中心,任命专人负责统筹信息的采集、分类、整理、分析、储存、研判等工作。信息中心成员也包括所有侦查人员,每人可以负责某一专项信息的采集工作,所有侦查人员将采集来的信息汇集到信息中心,由中心对这些信息进行初步处理。

(三)建立分类科学、便于检索的信息库

网络平台是物质基础,仅有平台还不够,还必须有丰富的可资利用的信息入库才能构成信息引导侦查机制的坚实基础,可以说平台是形式,信息是内容。根据信息的性质可分为基础信息库和专项信息库,其中人员单位信息(如公安人员信息、社会保险信息、医疗保险信息、婚姻登记信息等)、单位信息(如组织机构代码、工商登记信息、银行网点信息)、资产信息(如银行监管信息、房产管理信息、车辆管理信息、保险公司投保信息等)、通讯及行踪信息(如移动信息、互联网 IP 信息、住宿登记信息等)这些基础性数据库,由于其他部门已经进行过采集、录入,可以由上级检察院进行统一协调,实现与公安、工商、税务、金融、房地产、电信、民航、出入境、人保等部门的数据对接。目前对接到基层院的信息库只有组织代码机构数据库,可以在基层院通过授权直接查询,其他基础性信息库还不能实现联网,作为基层院,可以和相关部委签订协议,建立绿色快速查询通道,或者定期拷贝资料的方式实现信息共享。

基层院根据管辖权限与辖区内职务犯罪侦查需要,从实战出发,可以建立自己的专项信息库,这些信息应该是常用的、急需的、有针对性的信息,可以重点建立如下信息库:1)线索信息库;2)人员单位类,如高危职业国家工作人员信息库、高危行贿人信息库、重点单位信息库、财务人员信息库、国有企业信息库;3)事件类,如辖区内招投标活动信息库、拆迁工程信息库、重大工程项目信息库、社会热点信息库、重大资金使用信息库等;4)侦查工具类,如侦查经验库、侦查法规库、侦查谋略库、案例库等。对于办案中常用的、急需的信息,要优先采集、重点采集。

第11篇

一、电子商务将逐渐取代传统商务活动模式而成为21世纪经济活动的核心

20世纪90年代以来,计算机网络技术得到了飞速发展,网络化和全球化成为不可抗拒的世界潮流。计算机网络技术一直在寻找除文字处理和信息传递领域外的更大、更直接的利润空间,商务领域自然成为其首选的对象,而迅速膨胀的计算机网络用户也使得具有远见的商家颇感兴趣。从单纯的网上信息、传递信息到在网上建立商务信息中心,从借助于传统贸易手段的不成熟的电子商务交易到能够在网上完成供、产、销全部业务流程的电子商务虚拟市场,从封闭的银行电子金融系统到开放式的网络电子银行,电子商务如火如荼。电子商务是一个发展潜力巨大的市场,具有诱人的发展前景。1997年底,全球因特网上网用户已达1亿户,年增长率为60%,全球电子商务交易额为70亿美元,预计到2000年为2000亿美元以上。IBM公司认为,电子商务是指采用数字化电子方式进行商务数据交换和开展商务业务活动。它是在因特网的广泛联系与传统信息技术系统的丰富资源相互结合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一种相互关联的动态商务活动,在因特网上展开。电子商务系统是指商务活动的各方,包括商店、消费者、银行或金融机构、信息公司和政府部门等,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全面实现在线交易电子化的过程。电子商务系统的关键在于完全实现在线支付功能,所以,为了顺利完成整个?灰坠?需要建立电子商务服务系统、通用的电子交易支付方法和机制,还要确实保证参加各方和所有合作伙伴都能够安全可靠地进行全部商业活动。电子商务利用一种前所未有的网络方式将顾客、销售商、供货商和雇员联系在一起,将有价值的信息迅速传递给需要的人们。由于电子商务是在因特网等网络上进行的,因此,网络是电子商务最基本的构架。电子商务强调要使系统的硬件和软件、参加交易的买方和卖方、银行或金融机构、厂商、企业和所有合作伙伴,都要在Intranet、Extranet、Internet中密切结合起来,共同从事在收稿日期:2000-11-22作者简介:徐伟(1963—),男,湖北武汉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信息学院副教授。网络计算机环境下的商业电子化应用。Intranet是整个交易的基础,在此基础上才能顺利扩展到Extranet,最后,扩展到Internet,完成真正意义上的电子商务。

1991年美国政府宣布因特网向社会公众开放,允许在网上开发商业应用系统。1993年万维网*在因特网上出现,这是一种具有处理数据图文声像超文本对象能力的网络技术,使因特网具备了支持多媒体应用的功能。1995年因特网上的商业业务信息量首次超过了科教业务信息量,这既是因特网此后产生爆炸性发展的标志,也是电子商务从此大规模起步发展的标志。在发达国家,电子商务的发展非常迅速,通过Internet进行交易已成为潮流。基于电子商务而推出的商品交易系统方案、金融电子化方案和信息安全方案等,已形成了多种新的产业,给信息技术带来许多新的机会,并逐渐成为国际信息技术市场竞争的焦点。目前,信息技术革命和信息化建设正在使资本经济转变为信息经济,并将迅速改变传统的经贸交易方式和整个经济的面貌,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电子商务就是借助网络化、数字化技术而开展的一种全新的经济活动。它通过全球互联的网络,加快信息的传递和交流,极大地降低了经济与社会活动的成本,提高了社会运作效率和企业经济效益。电子商务一经出现,就显现出巨大的生命力,不仅在全球呈现竞相发展的态势,而且对世界经济格局和贸易体制的变化产生了深刻影响,有力地促进了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电子商务将逐渐取代传统的商业模式而成为21世纪经济活动的核心,对此,全球已形成共识,各国政府都把其作为经济发展战略目标而分别制定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引导和规范。中国的电子商务发展水平仍处于初级阶段,但发展势头却不亚于发达国家,而如何保证其健康、有序发展则成为国家和各级政府所面临的严峻问题。

二、企业信息化是实施电子商务的基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信息产业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通信基础设施和电子产品制造业有了长足进步,计算机网络规模迅速扩大,信息服务业务成倍增长,为发展网络经济、开展电子商务打下了良好基础。但从总体上看,我国的电子商务还处于起步阶段,还存在认识不足、基础工作薄弱、法制和标准规范建设相对滞后等问题。要切实加强政府的宏观规划与指导,同时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学习和借鉴世界各国的先进技术和经验,以促进我国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要促进电子商务的应用和普及,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建设信息基础设施的问题。要想真正实现网上交易,要求网络有非常快的响应速度和带宽,这必须在硬件、软件上提供对高速网络的支持。而我国由于经济实力和技术、管理等方面的原因,网络的基础设施建设还不够先进,已建成的网络离电子商务的要求还有距离。另一方面,上网用户少,网络利用率低,致使网络资源大量闲置浪费,投资回报率低,也严重阻碍了网络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如何加大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提高投资效益,改变网络通信方面的落后面貌,是促进电子商务应用普及的重要问题。宏观上,就整个社会来说,是要建设一个能够支撑电子商务的市场环境;微观上,具体到每个企业,就是要实现企业自身的信息化,才有能力进入电子商务的市场环境。

企业信息化是实施电子商务的基础。在信息经济环境中,企业围绕着信息组织生产。企业首先要有获得信息的技术手段,在信息技术的支撑下,企业可以清楚地知道现实的市场需求,在什么地方,需要什么产品,需要多少。企业信息化不是在现行的业务流程中增设一套并行的信息流程,而是要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适应市场竞争的外部环境,对企业业务流程进行重组和优化,并用现代信息技术支撑运作。电子商务的实质并不只是通过网络购买东西,而是利用Internet技术,彻底改变传统的商业运作模式。电子商务将会帮助企业极大地降低成本,节约开支,提高运作效率,更好地服务于客户。对企业来说,电子商务是一种业务转型。变换企业业务运作模式,是企业在电子世界中获得成功的关键。真正的电子商务使企业得以从事在物理环境中所不能从事的业务。例如,使Internet成为一种重要的业务传送载体;生成新的业务,产生新的收入;使企业进行相互连锁交易;自适应导航,使用户通过网上搜索交换信息;使用智能;运用注册业务或媒介组织买方和卖方;使业务交往个性化,具有动态特征,受用户欢迎,更具效益。电子商务对企业的影响还在于,随着企业运用信息技术的发展,企业内部的运行管理机制必然发生变化。电子商务对企业的作用不仅仅会改变交易手段和?骋追绞?而且,由于这些变化,尤其是供应链的缩短、市场重心的转移,以及各方面管理成本的大幅度降低,必然导致企业流程的变化,因此,电子商务成为企业流程重组的一种根本的推动力。

三、企业流程重组(BusinessProcessReengineering,简称BPR)

企业流程(过程)是指为完成企业目标或任务而进行的一系列逻辑相关的业务活动。在手工管理方式下,企业已经形成了一个比较成型的流程和管理方法。信息技术的应用有可能改变原有的信息采集、描述、组织、存储、检索、分析和使用方式,甚至使信息的质量、获取途径和传递手段等都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人们发现,在传统的劳动分工原则下,企业流程被分割为一段段分裂的环节,每一环节关心的焦点仅仅是单个任务和工作,而不是整个系统的全局最优;在企业信息化建设中仅仅用计算机系统去模拟原手工管理系统,并不能从根本上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重要的是重组企业流程,按现代化信息处理的特点,对现有的企业流程进行重新设计,这是提高企业运行效率的重要途径。所谓企业流程重组,是指对企业经营流程进行根本性的再思考和彻底的重新设计,以求在成本、质量、服务和速度等绩效标准上取得重大改善。BPR关心的是事物“应该是什么样子”,而不计较“现在是什么样子”。因此,首先提出的问题不是“如何把现在的事情做得更好”,而是“为什么要做我们所做的事情”、“为什么要用现在的方法做事情”。这些根本性的问题,促使人们对管理企业的方法所基于的习惯和假设进行观察和思考。重新设计意味着追根溯源,从根本上重新设计经营过程,而不是表面的改变或修修补补。其做法是完全摈弃所有的陈规陋习,抛弃旧的结构与过程,创造新的工作方法。流程是实施企业BPR的重心。现行企业组织是建立在亚当·斯密的分工理论基础上的,完整的系列活动被组织机构所分割和掩盖。人们往往熟悉部门、科室和班组,但不熟悉过程。组织机构分工明确,界限清楚,可以明明白白地画在组织机构图上。而流程却不是这样,流程往往不是显而易见的。BPR的对象是流程而不是组织,但它的实施将导致组织机构的变化。实际上,只要对流程实行重组,那么完成工作所真正需要的组织结构形式将变得越来越清楚。企业内部原有的组织设置、部门分工将会改变。

企业流程重组的本质就在于根据新技术条件信息处理的特点,以事物发生的自然过程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企业流程重组不仅是市场竞争的需要,而且也是信息技术及其应用发展的结果。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发展,不仅改善了人的工作环境,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扩大了人们思考问题的范围和控制问题的能力。它使业务流程各个环节联系更紧密,过去被分解得支离破碎的流程融为一个整体。信息网络使各个部门交织在一起,淡化了职能部门之间的界线。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实践证明,只有重组经营流程,淡化部门之间的界线,才能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提出企业流程重组概念之前,人们从实现自动化的角度应用信息技术。从EDPS,MIS到DSS,无非是利用信息技术为现存的管理构架服务。然而提出战略信息系统概念以后,尤其是企业流程重组概念的提出和实施,则要转变到重塑管理构架了。信息技术真正的能力不在于它使传统的工作方法更有效率,而在于它使企业打破了传统的工作规则,并创造新的工作方式,这正是企业流程重组的核心内容。企业流程重组不等于自动化,它关注的是如何利用信息技术实现全新的目标,是如何用新的信息技术“做好当前和过去没做过的工作”。为此,需要研究新的开发方法,创造性地应用信息技术。要充分认识信息作为战略性竞争资源的潜能,创造性地对现有业务流程进行分析,找出现有业务流程中存在的问题及产生问题的原因,分析每一项活动的必要性,并根据企业的战略目标,采用关键成功因素法等,去发现正确的业务流程,如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有些工作可以合并,组织管理层次可以减少,有些工作可以取消等。

信息技术是企业流程重组的推动力。正是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使企业能够打破陈旧的制度,创建全新的过程模式,使远大的目标得以实现。企业流程与企业的运行方式、组织的协调合作、人的组织管理、新技术的应用与融合等紧密相关,因而,企业流程的重组不仅仅涉及到技术,也涉及人文因素,包括观念的重组、流程的重组和组织的重组,以新型企业文化代替老的企业文化,以新的企业流程代替原有的企业流程,以扁平化的企业组织代替金字塔型的企业组织。其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是企业流程重组的核心,信息技术既是企业流程重组的出发点,也是企业流程重组的最终目标的体现者。

第12篇

[关键词]钢铁企业 铁矿石物流 优化方法

一、引言

随着中国钢铁行业的飞速发展,钢铁企业对铁矿石的需求量迅速攀升,对国外铁矿石资源的依赖程度也日益提高。自2001年以来,我国进口铁矿石正以每年20%以上的幅度在增长。对铁矿石的巨大需求导致了铁矿石的价格水涨船高,从而给中国的钢铁企业带来了巨大的成本压力。国际三大矿业巨头――巴西淡水河谷公司、澳大利亚必和必拓公司和力拓公司掌握着世界铁矿石交易量的近80%,铁矿石价格的主导权还掌握在这三大巨头手中。在这种形势下,我国钢铁企业想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发展,除加大力度掌握更多国外矿山资源,加强自身实力以增加铁矿石定价的主导权外,更应注重从内部结构下手,降低成本,赢得优势。

西方发达国家的研究显示,各种商品的物流费用百分比最低占10%,而最高可达32%。对生产大宗物品的钢铁企业而言,原料、产品的运输成本占总成本比重更高,因此钢铁企业竞争的优势中很特殊的一个方面是降低运输成本。在目前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商品生产总体过剩的大环境下,物流管理水平将成为影响企业产品成本和市场竞争力重要的直接因素。满足区域市场需求,减少运费支出是钢铁企业在激烈市场竞争中取胜的重要法宝。因此,对进口铁矿石物流进行优化,进一步降低进口矿物流成本,挖掘企业第三利润源泉,对于我国钢铁企业降低成本,提高国际竞争力是一个相当有效的途径。

二、我国进口铁矿石物流现状

目前,我国的进口矿物流还很不完善,物流运输还是钢铁工业发展的限制环节,在进口铁矿石采购成本中,江海运输、仓储中转等环节物流成本已超过了50%。大量进口铁矿因卸矿能力不足,压港严重,到港铁矿卸港后,由于铁路运力不足,有的港口不得不靠汽车长途转运,增加了运输成本。使我国钢铁企业在得到低成本原料的基础上,处于竞争的不利地位。

国内港口和铁路运输仍然紧张。专业化的大型铁矿石码头严重不足,长江区域内的港口装卸能力的增长主要靠南通港的10万t级码头建设和沙钢工业港口的建设,增长能力有限。而北仑、青岛、日照、天津以及大连港口虽在扩大产能,但其外部铁路运输已经超负荷,成为铁矿进口的瓶颈。2004年一季度以来,由于铁路动力不足,加上重点确保电煤、粮食、石油、化肥等物资运输,导致铁矿石等原材料压船、压港增多,钢铁行业受到极大的影响,铁路装车满足率只有50%左右。

另外,我国铁矿石专业运输船型偏小。目前承运中国进口铁矿石的最大船型在16万t左右,有的还用7万t的巴拿马船型承运,这对于从巴西和西澳进口的铁矿石航线来说,绝对不是经济型船型。随着铁矿石装卸港口大型专业化泊位改造的完成,发展与之配套的铁矿石运输的大型专业化船型势在必行。

三、物流信息化

在企业的经营生产活动中贯穿物流和信息流两个运动过程。物流是企业的基本流,它的运动进程产生各种运动信息,而企业管理者针对这些信息做出决策,以决策信息再控制物流运动,规划调节物流数量、方向、速度、目标,使之按一定目的和规划运动。企业信息化工程应充分考虑物流系统的特点,满足物流系统的基本要求,为物流系统搭建一个技术平台。借助企业计算机信息网,实现物流信息电子化。

物流信息化带来的好处就是将人力成本降低到难以想象程度的同时提高工作效率。物流信息化是现代物流发展的关键,是物流系统的灵魂,更是主要的发展趋势。企业物流信息化的任务就是要根据企业当前物流过程和可预见的发展,对信息采集、处理、存储和流通的要求,选购和构筑由信息设备、通信网络、数据库和支持软件等组成的环境,充分利用企业物流系统内部、外部的物流数据资源,促进物流信息的数字化、网络化、市场化,改进现存的物流管理,选取、分析和发现新的机会,做出更好的物流决策。

在物流信息化的研究方面,日本的钢铁企业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如神户炼铁厂开发了原料运输船运行计划系统,该系统采用最优化方法,考虑与船只相关的条件,编制原料运输船运行计划,确定每只船运输货物种类、数量及各船在港口内装卸顺序,从而提高原料运输船的工作效率,降低运输费用,更有效地利用原料场地。

四、运输方式与运输路线的优化

运输是物流系统中最为重要的构成要素,运费成本在物流成本中所占的比重也最大,一般综合分析计算社会物流费用,运输费用在其中占接近50%的比例,有些产品运费高于产品的生产费,所以节约的潜力是非常巨大的。选择最优的运输方式与运输路线,减少运输数量,缩短运输距离,避免交叉迂回运输等浪费,对于减少物流成本有着关键性的作用。

相对来说铁矿石的价值本身不是很高,客观上造成了运费在铁矿石成本中所占的比重更大,运输环节在整个物流系统中的重要性益发明显。再加上进口铁矿石的量非常巨大,比一般原材料要大很多,而且涉及到海运、铁路、公路、内河航运等多种运输方式,这些特殊性导致在进口铁矿石物流中,对其运输方式和运输路线进行优化变得尤为重要。

在运输方式和运输路线的选择上,首先,要尽可能的减少铁矿石的周转次数。因为每周转一次,将增加装卸费用和相关的仓储管理费用,同时也会增加铁矿石的损耗。目前新建钢铁企业选择海边城市就有这方面的考虑。对于老的钢铁企业,可采取江海联运的方式,将原燃料运到离企业最近的堆场后再转运到厂内。其次,选择合适的装卸和减载地点,最高限度的利用现有运输能力,将铁矿石迅速及时地送达企业,避免压港、压仓现象,也是需要仔细研究的关键问题之一。

在资源配置形成一定板块的条件下,尽可能在现有的运输环境下,有效把握和配置好运力和运量,以实现物流运作畅通,才能达到经济效果最佳的目的。

五、结语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发展,市场经济的逐步成熟,全球经济调整及产业不断升级,这都必然引起现代钢铁企业物流技术地位和作用发生深刻变化,用现代物流技术和管理理念带动钢铁企业工艺技术、总体布局的技术进步。物流技术必然成为现代钢铁企业蓬勃发展的重要载体。现代钢铁企业管理者清醒地看到物流技术可提升管理水平,作为挖掘“第三利润源泉”的有效途径。如何充分、合理、有效地利用国内国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建立长期、稳定、可靠的铁矿石资源供应基地,以及最优的运输、装卸、配送体系,最大限度地确保我国钢铁工业持续发展对铁矿石的需求,是值得我国钢铁企业投入人力、物力去研究的一个更大课题。

参考文献:

[1]苏雄义.企业物流总论――新竞争力源泉[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韩乐.钢铁企业发展第三方物流的思考[J].黑龙江对外经贸,2004.

[3]彭前元.几种降低物资采购成本的方法[J].管理工程师,199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