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生态旅游的本质

生态旅游的本质

时间:2023-06-29 17:14:4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生态旅游的本质,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生态旅游的本质

第1篇

关键词:生态旅游 生态旅游规划 可持续发展

正 文:

生态旅游在我国已经是大家关注的焦点,而在我国生态旅游有太多的“挂羊头买狗肉现象,很多名不副实的生态旅游出现在我们面前。渐渐的形成了我国生态旅游发展的误区。

1,在发展原则上,将生态旅游等同于可持续旅游发展原则本身。

目前一些研究者把生态旅游当作是指导旅游业发展的一种原则、模式、规划方法、管理方法,将其看成是适合所有旅游形式、所有地区、所有旅游相关建设和管理的一种普遍原则,于是便有了各种冠之以“乡村生态旅游”、“城市生态旅游”的项目和规划。实际上,生态旅游是实现可持续旅游发展原则的一种典型形式,但不是惟一形式,更不是可持续旅游发展原则本身。所有的旅游活动,尤其是占主流的大众旅游,都应该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将对环境和社会文化的负面影响降低到最小。而将生态旅游混同于可持续旅游发展原则,将导致对生态旅游的泛化理解,造成认识和管理上的混乱。

2,在道德价值上,认为只有生态旅游才是好的,而其他旅游形式就是不好的。

这种错误理解实际上是基于第一种观点而产生的,认为只有生态旅游是好的,是可持续的,而其他旅游形式,特别是大众旅游是不可持续的。由于生态旅游这种道德上的天然优越性,使得许多地方和企业对它趋之若鹜,想尽一切办法拼命贴上这个标签。实际上,尽管生态旅游是在人们对传统旅游进行反思的基础上产生的,但是反思的结果不是用生态旅游替代、消除大众旅游,而是要起到借鉴、示范的作用。生态旅游与其他旅游形式之间的最终区别不是好与坏、可持续与不可持续的差别,而是产品类型和形式的不同。

3,在具体开发上,用发展大众旅游的观念和方法来发展生态旅游。

实践中,很多人认为搞生态旅游就要大搞设施建设、铺大摊子、上大项目,这种沿用发展大众旅游的方法来发展生态旅游的做法曲解了生态旅游的本质和特点。实际上,真正的生态旅游者愿意承受一定程度的艰辛,所以生态旅游不需要大规模的设施建设,不需要一应俱全的娱乐设施,甚至不一定需要斥巨资建造高级公路。同时,他们对环境保护措施、环境教育手段、环境监测技术等方面又极为重视。因此,需要在设施建设、管理方式等方面创新。

4,从成本收益看,夸大生态旅游的收益而忽视生态旅游的成本。

任何发展都是需要成本的,认为生态旅游只有积极作用而没有负面影响的想法是不现实的。无论旅游者多么具有环境意识和文化敏感性,无论企业多么具有环境伦理和社会责任感,生态旅游都不可避免地会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重要的是如何保证最终的整体正效应最大,如何在扩大收益的同时将成本降低到最小。生态旅游的发展需要一个全新的成本收益观,需要将生态、社会文化等因素也考虑到成本之中,需要将社区的付出和所得也纳入成本收益分析体系。要根据多个方面、多个主体的成本收益最大化原则来考虑和衡量生态旅游的发展。在现实中,生态旅游经常被当成营销手段、策略、技巧乃至市场标签。一些地方政府和旅游企业,把生态旅游看成是一种时尚、潮流而趋之若鹜,更多地注重了生态旅游的“牌子”,而并没有认真地在管理制度上下工夫。这种重形式、轻本质,重标签、轻规范的做法,对生态旅游发展的危害极大。

下面的一组数字可谓是触目惊心,据“中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提供的调查资料显示,中国已有22%的自然保护区由于开展生态旅游而造成保护对象的破坏,11%的自然保护区出现了旅游资源退化。有44%的保护区存在垃圾公害,12%出现水污染,11%有噪声污染,3%有空气污染缺乏必要的环境教育设施在全国建立的932个各类保护区中,仅有38个建立了自然博物馆或展厅,59个设置了知识讲解标牌。而且这些设施许多已经陈旧不堪,野外的知识性标牌数量稀少。同时,设施所提供的知识内容也残缺不全,形式单调,无法满足游人的需要。其次,缺乏专业人员。不仅生态旅游区的许多导游没有经过专业训练,不能把地质地貌的形成、动植物的分布及保护区生态系统的意义等自然知识讲解给游客,而是牵强附会,胡编乱造,达不到让游客认识自然、增强环保意识的目的,就连生态旅游区的经营管理人员有时候自己也不是十分清楚生态旅游的本质内涵。

以此我国的生态旅游正走向一个恶性的发展循环中,所谓的生态旅游正严重的破坏着原有的自然环境。这样才能解决这样的现状,我国的生态旅游的前景又如何呢?

尽管中国目前的生态旅游有“挂羊头卖狗肉”现象,也的确有旅游商和旅游者的素质欠佳的障碍,但就生态旅游而论,不存在发展与不发展的问题,而是如何发展和管理的问题。这是因为比起其它的资源利用方式,生态旅游应当是我国生态型旅游地的最佳发展策略。而且,要让迷路的中国特色的生态旅游走回正道,出路并不难找:用生态旅游的两个特性来要求两方面参与者,旅游者和旅游商。

对于旅游商而言,保护性体现在遵循自然生态规律和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旅游产品开发设计,在资源环境容量范围内的适度开发,在科学的开发规划基础上谋求持续的投资效益。可以这样的说法来转化这三句“公文”:生态旅游是精英旅游,是品牌旅游,是文化旅游,如果都用甩地摊货的架势来开发,保证只会“货三天甩光、钱三天用光”。要是以引领西方贵族化旅游潮流的架势来开发,一个景区就可以成为开发商的传家宝。另外,旅游是一个利用资源的产业,不过,除了自然资源,伴生的文化资源也是产生旅游需求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单纯的利用自然资源,除了容易造成资源破坏或者不好保护外,也难以刺激旅客多层次多角度长时间高强度消费,难以提高整个旅游产业的产出。所以,为了保护,也为了产业的效益,挖掘文化资源是搞好生态旅游的重要方向。像云南的迪庆,本来资源优势并不明显,就是巧妙利用了香格里拉的概念,将资源重新包装,在没有多少人为改造的情况下办成了环境友好型生态旅游。

第2篇

关键词:福建;茶文化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

“文化旅游”、“茶文化旅游”、“生态旅游”早已为人们所熟知。而“茶文化生态旅游”目前国内尚无统一概念。这不只是概念上的差异,而是一个关乎文化旅游可否持续发展的问题。其实早在20世纪50年代,美国人斯图尔德就提出了“文化生态学”的命题。国内学术界也普遍认为,生态旅游资源不仅包括自然旅游资源,同时也应包括人文生态旅游资源。代表观点就是黄凯南在《文化生态旅游――一种基于生态文化观的旅游方式探索》一文中所讲的:“文化生态旅游是指旅游者通过体验与自然、社会环境协调一致的文化生态资源,以追求‘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我’三者均衡的文化知识和审美价值,并且强调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对旅游环境承担责任和义务的一种基于生态文化观的旅游形式,是文化旅游和生态旅游的新发展。”开展文化生态旅游,使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互动、持续、和谐发展,体现了人类向生态文明的新跨越。近年来,福建茶产地尤其是名茶产地的茶文化旅游蓬勃发展,但也存在着过渡商业开发而忽视原生态开发的倾向。本文仅从生态文明观的角度,对福建茶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模式、开发策略、可持续发展等问题做以初步探讨。

一、福建茶文化旅游资源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文明观

福建茶文化在中国乃至全世界茶叶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历史地位和文化价值。茶叶在福建省有上千年的历史,不仅茶类的创制数福建最多――是乌龙茶、青茶、红茶、白茶的发源地,武夷岩茶、大红袍、铁观音、白毫银针、工夫红茶扬名中外,而且品茶的技艺数福建最奇,是茶文化的发祥地。现代福建茶人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扬光大,种茶、售茶、品茶、赛茶等几乎占据了茶乡人的生活内容。种茶讲科学,品茶有文化,构成了独特的福建区域人文特征。作为以茶为中心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产物,福建茶文化旅游资源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文明观念。

(一)茶是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产物

茶树作为多年生常绿植物,品种繁多,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如武夷山的大红袍、生态茶园等;其多样化的形态也是大自然土壤、水、光、热、地形等诸要素的综合产物,并成为“茶韵”的根本所在。如武夷岩茶的“岩韵”、铁观音的“音韵”等。武夷岩茶与武夷山堪称一体。武夷山是山水石的一体化,“三三秀水清如玉”、“六六奇峰翠插天”,“石者,天地之骨也”,“水者,天地之血也”,“好山,好水,出好茶”,从而形成了岩骨花香、“清、香、甘、活”的“岩韵”。作为一种深根植物,茶树的种植有利于福建丘陵山区的水土保持和气候调节,具有较高的生态价值。

(二)茶文化以“和”为中心,体现了“天人合一”的生态文明观

福建茶文化融合了儒家的“中”“和”之道、佛家的“中道妙理”,尤其是“茶禅一味”、道家的“天人合一”等优秀思想内涵,形成了今天以“和”为中心的茶道精神,体现了人与自然、生态的和谐发展。如武夷山是儒、释、道三教同山之处,茶与三教有不解之缘,茶中蕴和,茶中寓静,茶的“和”“静”禀性正是三教追求的境界,三教思想之精华也丰富了武夷山茶文化的内涵。人与自然的和谐也反映在祭茶、喊茶等茶俗中。“千载儒释道,万古山水茶”,不仅是对自然、人文资源的赞美,更是茶道灵魂和“天人合一”思想的集中体现。

(三)茶文化生态旅游体现出多元文化的良性互动与发展

文化具有区域性或民族性的多元化特点,而茶文化为各地区、各民族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搭起了联系的纽带,从而使多元化文化呈现出共存、共融的良性循环的文化生态。同时,茶作为福建人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生活资料,在婚丧嫁娶、满月、祝寿、祭祀、会友等活动中,有助于创造一种和谐的人文生态环境。如安溪茶艺就是传达了“纯、雅、礼、和”的精神追求,武夷茶艺则是把“品茗、观景、赏艺”融为一体。可见,从茶文化旅游资源的角度讲,茶文化旅游本质上就是一种文化生态旅游。

二、社区参与是福建茶文化生态旅游开发的首选模式

茶文化旅游是以茶产地自然山水景观和人文景观、茶的历史发展、茶区人文环境、茶业科技、茶类和茶具、饮茶习惯、以及茶道、茶艺、茶书画诗词歌舞,茶制品等为主要内容。茶文化生态旅游则是旅游者体验、感受和品味与茶相关的生态环境和古朴的民情民风并获得教益的过程。茶文化旅游本质上是一种文化生态旅游,就决定了其开发不宜侧重商业化,尤其不宜搞脱离其生存土壤和文化背景的异地移植,建民俗村、开风味茶楼、搞星级服务,而应保持原生态风貌。在开发模式上,生态旅游模式与传统旅游模式在指导理论、目标体系、运作方式、解译系统、生态教育受益对象及发展前景等方面有很大不同。因此,茶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拟首选“以社区参与为主,环境教育为辅”的旅游模式。

(一)文化的形成和传承特点决定了茶文化生态旅游的开发首选社区参与模式

这是茶文化能否保持原有纯朴风貌的基础,也是茶文化旅游的魅力所在。社区的参与能更好地展现茶文化生长的土壤,展现与茶文化有关的自然和文化的原生态风貌,让旅游者身临其间感受纯朴、自然与真实,从而更好地理解茶文化的实质和内涵,这也是茶文化旅游的宗旨。在文化旅游开发过程存在的诸多矛盾中,最主要的是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既要积极发展茶文化旅游,又不能坐视外来文化冲击社区文化而失去原有文化的特色。开展参与式茶文化生态旅游,倡导生态旅游观,可以更好地引导当地居民认清发展方向,促进地方文化的传承和保护。

(二)旅游是一种体验,文化更是一种体验

感官对旅游的真实体验源于对象的真实反映。有无社区参与,营造出的文化旅游体验迥然不同。而这种不同的体验,正是异地旅游的动机所在。

(三)有利于营造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和谐环境

社区居民的广泛参与并从中获得经济效益,能够增强他们对本地文化的认同与自豪感,从而更自觉、有效地保护当地自然和人文生态旅游资源;同时,旅游开发收入的一部分用于改善社区基础设施等,也有利于消除旅游业发展过程中的诸多矛盾,营造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和谐环境。

(四)福建茶文化生态旅游具有明显的知识性和教育性

福建茶文化生态旅游内容丰富,内涵深刻,具有明显的知识性和教育性,因而能够起到较好的环境教育作用。比如能够增强旅游活动参与者的生态意识,正确处理开发与保护、继承和发展的关系;弘扬客来敬茶的纯朴好客民风和“和敬真诚”的待人风尚,创造和谐的人际关系,并将这种好客文化通过旅游者得到发扬光大。中国传统的儒佛道3家的伦理道德在茶文化中以其独特的表现形式和自身固有的文化功能、教育功能与审美功能,寓教于游,有助于提升旅游者的精神修养。

三、福建茶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旅游资源的生态化开发与保护

福建茶文化旅游的发展,必须坚持以可持续发展观为指导。所谓可持续发展观,按照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CED)的解释为:“既满足当代人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的发展”。文化生态旅游就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旅游,其要义就是文化旅游产品的生态化开发和文化旅游资源的生态化保护。近年来,福建茶文化旅游蓬勃发展,且取得了一定成绩。如安溪作为乌龙“茶都”,先后举办多届茶文化旅游节和铁观音乌龙茶节,并推出茶叶大观园、茶叶公园、铁观音探源、茶园生态探幽等项目;武夷山亦举办过国际茶文化节、国际无我茶会等。但与生态旅游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尚有一定距离。因此,拟采取如下对策,以确保福建茶文化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一)统一认识,加强领导

要用可持续发展观和生态旅游观统一各职能部门领导尤其是决策者的思想认识,把发展生态旅游作为一项战略措施来实施;同时要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确保落实。

(二)科学规划,积极实施

发展茶文化生态旅游,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是要制定标准化的、可操作的科学旅游规划。要组织相关专家论证发展方向和发展目标,开展茶文化旅游资源调查、评价和市场分析,制定全省范围的生态茶园和茶文化生态旅游区建设规划,并在政策上实施倾斜,多渠道、多方式的解决资金来源等问题。

(三)加强人员培训

要加强对规划区内相关人员的培训,使之精通茶知识,了解茶习俗,掌握茶礼仪,领会茶精神,并在行为上有所体现,以此来营造一个和谐、有吸引力的旅游和投资环境。

(四)加大宣传促销力度

要大力宣传茶文化,文商结合,以文促商,以茶道精神塑造茶文化生态旅游品牌。充分发挥茶文化旅游在茶叶营销和茶业发展方面的促进作用。

(五)以原生态开发为主,商业开发为辅,从物质与非物质、有形与无形两个层面加大开发力度

要搜集、整理、恢复和保护传统茶文化表演如斗茶、祭茶、茶宴、茶戏、茶歌舞等,促进茶文化的传承和保护;硬件设施要与自然、人文环境相协调,如闽南的石亭绿茶应再现当年茶与亭与人的侨乡风景,让游客充分领略当地茶文化的魅力。

(六)开发以茶为主的组合型旅游产品

应把茶文化生态旅游开发作为旅游产品开发的一部分,进行综合开发,如开发茶农旅馆,开发绿色茶食品等;同时,开展形式多样的茶文化生态旅游活动,如品茶评茶,观看茶艺表演,学习茶艺,参观茶园生态风光,领略采茶制茶劳动生态,感受茶乡风土人情生态,旅客亲身体验采茶制茶过程,欣赏茶联吟咏茶诗,购买茶产品及相关产品和纪念品,开展住茶农旅馆、品茶、吃茶宴、睡茶枕、洗茶浴、制茶盆景等系列活动。

(七)加强闽台茶文化生态旅游区域协作

闽台等地区拥有丰富的茶文化旅游资源,闽台旅游存在着广泛的合作机缘。以合作求发展,以互动求双赢,有助于提升闽台茶文化旅游的竞争力。

(八)健全茶文化生态旅游健康持续发展的社会机制

要整顿茶叶市场和旅游市场,规范市场行为,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增强品牌意识,使游客与当地居民及相关从业人员真正能从旅游活动中体验到茶乡特有的茶道精神和自然、人文生态氛围,并从中获益,实现生态、经济和社会的综合效益。

参考文献:

1、田里,李常林.生态旅游学[M].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

2、陆文荣.开展茶文化生态旅游活动,为建设生态经济强市服务[J].茶叶,2002(1).

第3篇

如今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步伐越来越快,旅游业也处于发展的高峰期。在这一阶段,旅游已经不再是专属有钱人的活动而成为一种普遍的大众活动。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壮大,生态旅游成为新的趋势,不断被人们提起,与此同时,低碳旅游的理念也在逐步的兴起,本文主要论述了低碳旅游与生态旅游的关系,阐述了两者本质上有着一致性,指出低碳旅游是旅游产业生态化的必由之路。

进入新世纪以来,旅游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成为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各国重视和扶持的发展目标,随着经济的发展,加上丰富的旅游资源,我国的旅游产业也发展迅速,成为很多地方的重要经济支柱。旅游产业本质上属于低污染的产业,但是由于过度的开发加上不合理的旅游观念的引导,在一些地方旅游业产生的污染十分严重,与可持续发展的观念背道而驰,生态旅游与低碳旅游的理念正是在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背景下提出的,希望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来引导旅游业的健康发展。

一、生态旅游与低碳旅游的含义

低碳旅游是在低碳经济这一大背景下提出来的,面对全球的温室气体排放不断增长的严峻形势,英国政府首先在政府白皮书中提出了低碳经济的概念,其根本思想就在于有最小的资源消耗量和环境污染量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低碳旅游将低碳经济的理念运用到旅游业开发中,低碳旅游是指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方式,保护旅游地的自然和文化环境,主要包括:保护植物、野生动物和其他资源,尊重当地的文化和生活方式以及为当地的人文社区和自然环境做出积极贡献的旅游方式。

生态旅游是在产业生态化的概念上提出来的,所谓产业的生态化是指传统的产业活动模式应该转化为一种更综合的模式,即产业生态系统在这种系统中,能源和物质的消耗是优化的,产生的废物是最少的。正式提出生态旅游这一完整概念的是谢贝洛斯,生态旅游就是前往相对没有扰或污染的自然区域专门为了学习,赞美,欣赏这些地方的景色和野生动植物与存在的文化表现(现在和过去)的旅游。从这一概念我们可以看出,生态旅游是负责任的旅游,旅游者不是要单纯的去旅游地游玩赏乐,还要尊重与保护当地的旅游资源,维护当地的生态环境。

二、低碳旅游是生态旅游的战略选择

虽然叫法不同,但是必须看到生态旅游与低碳旅游在本质上是殊途同归的,都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具有目标一致性,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旅游成为很多人的休闲选择,随着旅游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旅游业在经济中的地位也日益突出,耗费的能源也日益增多,此外,不合理的旅游活动还污染了旅游地的环境,在旅游业发展中实行生态旅游和低碳旅游的理念显得十分必要,首先由于旅游业有着广大的市场,而且人员各个年龄、阶层、地区都有,推行环保的旅游观念有利于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普及,另一方面,由于旅游业牵涉的行业众多,从运输业到酒店等服务业,如果能够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去指导,从而帮助和督促相关的各行业更多的用可持续发展的眼光去经营产业,可以实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目标。

生态旅游希望建立起游客与旅游地的资源环境以及居民和谐友好共处的关系,而低碳旅游则为旅游产业生态化提供了一个重要途径,首先低碳旅游符合世界节能减排的大趋势,随着温室效应越来越严重,世界各国都开始重视减少碳的排放,低碳成为全世界各行业的目标和共识,旅游产业也不应例外,低碳旅游一方面通过倡导新技术等手段,要求旅游服务的生产者和提供者在发展旅游产业时,要优先考虑资源环境的因素,尽可能地使用新能源新技术,在保证原有的服务质量的基础上,实现碳排放量的降低,例如耗能大户的宾馆,一方面要注意引导纠正旅客不合理的消费习惯,倡导绿色消费,如拒绝提供一次性的餐具,不可降解的塑料袋等物品,帮助人们养成良好的习惯,另一方面要使用环保的能源,如使用太阳能的热水器,使用节能灯等,尽可能减少污染气体的排放,还可以提供碳排放量更少的交通工具让乘客选择。对于游客而言,低碳旅游不仅仅要求旅游者在选择旅游地时选择更加天然和无污染的目的地,更要求游客主动地参与到保护环境中去,要求旅客在旅游的全过程中考虑到低碳排放,保护环境,从而鼓励人们在出行时尽量的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在选择旅游产品时,拒绝污染环境,碳排放量的旅游服务和项目,从而尽自己的一份力量保护环境。此外,由于旅游产业的生态化牵涉的目标较广,因此在具体的实施中由于缺少具体的目标,操控性差,而低碳旅游则提供了更加明确地目标,量化性和可操作性更强,因此在推行旅游产业的生态化战略中,低碳旅游是极其重要的途径和选择。

如今,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各行业都把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列为发展的目标,旅游产业也不应该例外,发展生态旅游是旅游业的长久目标,而低碳旅游则为其提供了新的途径,低碳旅游为人们提供了可量化的目标,能成为旅游产业生态化的突破口。在此也希望有更多的相关专业学习、研究人员以及行业内的从业人员积极地投身到这项课题的研究中来,为我国旅游产业的现代化发展提供更多的理论支持与指导。

(作者单位:宜宾职业技术学院经济贸易系)

第4篇

协同学和生态旅游系统分析

1协同学分析

协同学的研究对象为一种远离平衡状态的开放系统,该系统能自发地产生一些的有序结构或者功能行为的一个规律。协同学的最为本质的核心和真正含义是:各种序变量之间相互合作彼此竞争,这决定了系统能从无序状态到有序状态的演化。协同学以信息论、控制论、突变论为研究基础,并吸取平衡相变中的一些序变量等概念与原理,从而形成了一整套研究模型与问题的处理方法。它所研究的开放系统既包括从无序状态到有序状态的变化规律,也包括从有序状态到无序状态的变化规律,真正做到了把无序状态和有序状态相互统一。研究的开放系统是由众多的子系统组成,其这些子系统之间并非彼此独立,而是相互联系。如果子系统之间的关联性非常弱化以致不能束缚各子系统独立运动,这时子系统无规则独立运动占主导地位,因而系统会呈现一种无序状态;随着控制参量力度不断增加,各子系统之间关联性会渐渐增强,当这种控制参量到了一定的“阈值”,各子系统之间那种无规则的独立运动就会显得弱小或零,这时关联性起主导作用,进而在系统中有了协同运动,宏观上的系统结构或类型也随之出现。目前,协同理论与耗散结构论、突变论一起被称为新三论[1]。

2生态旅游系统解析

“生态旅游”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末,由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特别顾问豪谢贝洛斯拉斯喀瑞在1987年提出,随后生态旅游成为全球旅游发展一种全新模式,它是指遵循可持续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原则、兼顾社会经济发展及游客实际需求和满意等。其目的是让生态旅游者保护自然环境,担负生态责任,在生态容量承受范围内进行旅游,最大限度地减少对自然环境和社会文化造成负面影响。生态旅游系统是指生态旅游中各个要素按一定旅游规律进行组合而形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即由那些与生态旅游紧密联系的要素按照一定的运行机制而构成的动态有机整体,它自然与人工一个的复合性系统,主要特性是地域性、脆弱性及生态性[16]。生态旅游系统和协同学一个共同的特点即是两者的生存发展都离不开环境的支撑,其中,生态旅游系统开发的内部环境包括资源子系统、设施子系统、管理子系统和设施子系统等四部分构成,外部环境包括自然生态环境、人文社会环境、客源市场环境和政策技术环境等。其中资源子系统作为生态旅游核心吸引物,它是生态旅游系统存在的关键要素等;设施子系统包括与生态旅游相关的基础设施、服务接待设施等,它们是生态旅游开发建设的主要内容,并为开展生态旅游提供服务支持;管理子系统包括旅游行政主管部门和旅游企事业单位的管理,它是生态旅游系统中最活跃的部分,承担着生态旅游发展的多项任务;支持子系统包括生态旅游区的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社会环境,它对生态旅游系统的正常运转起到保障作用。

3协同视阈下生态旅游系统的非线性特征

非线性彼此之间的作用是生态旅游系统演化的动力。在生态旅游系统中,生态旅游者和生态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是主要的问题,如何让生态旅游者和生态自然环境和谐、协调,首要分析哪些因素能影响两者间的和谐关系。协同学中非线性间的互为作用对生态旅游者和生态自然环境给予分析,确定两者之间的影响因素,分析哪些因素对其起正作用,哪些起负作用。在生态旅游系统中,如果生态旅游系统表现内容不断增加,表现形式不断创新,并且被广大生态旅游者欣赏和接受,那么该系统就会处于正作用之下,其主要表现为:(1)各种途径有效保护好现有的生态遗产,并拓展保护对象的内容,使之更加完整;(2)对生态旅游进行人力资源、资金和技术等的投入,提高生态旅游产品的创新性,使得生态更加富有内涵;(3)提升生态旅游产品的知名度,并提高普通老百姓的参与度。但对于生态旅游系统发展而言,也存在一些负作用因素,其具体表现为:(1)对现有生态旅游产品开发的思维定势;(2)由于外界各种环境因素的变化,某个或整体生态旅游产品被冷落,直至被淘汰;(3)对生态旅游缺乏系统而合理地开发和管理,导致整个系统所起的作用下降,运行状态变得脆弱。协同学中,将因非线性协同作用而形成的因素称为序变量,将其相互作用引起的效用称为协同与竞争。协同学中的序变量是表示系统有序或者混乱的一种度量,它一旦形成便会对其他子系统支配作用,主导系统整体演化的过程。在生态旅游系统中,存在多个序变量,它们之间互为依赖又彼此竞争,每个序变量各自决定着生态旅游协同中某一宏观结构和对应的微观状态。生态旅游系统由其序变量之间协同与竞争决定了它由无序状态向稳定化的有序结构迈进。因此在控制性的序变量之下,要尽可能消除生态旅游系统中的负作用因素。

协同视阈下生态旅游系统的非线性机制

宇宙中万事万物在本质上来说都是非线性、互相作用的,相互作用是非线性机制一个主要方面。因此我们要准确而深刻地认识生态旅游,需把生态旅游系统在其他系统作用下的一些规律和生态旅游系统对其他系统的影响联合加以考虑。这种双向作用会使其中的一个通过对方以作用于自身,由此形成正反馈或负反馈路径,产生放大或抑制作用,呈现出一种非线性现象。

1生态旅游系统开发的非线性机制条件

在协同学作用下,生态旅游地存在一个包括自然、社会经济和文化在内的复合系统,该系统具有生态保护与旅游的双重功能,并有开放而复杂的特性,因而生态旅游系统会向着更加有序、更加复杂的方向演进。同时,这种复合系统具有与生态旅游系统相关的内部禀性,同时也有与生态旅游系统开发相关的外部驱动,两者进行交叉耦合,使得系统远离平衡,因此生态旅游系统开发处于非线性发展状态。(1)生态旅游系统非线性环境形成的外部因素。生态旅游地复合系统中,物质性和非物质性内容之间或它们与周围环境之间不断地进行物质、能量方面的交流和交换,在这种相互交流交换中,那些与生态旅游系统开发相关的外部驱动因素被引入,生态旅游系统开发的非线性环境渐渐得以形成。外部驱动有直接驱动和间接驱动这两种因素。直接驱动是指生态旅游在开发初期,接待一些稀少的生态旅游者并觉得大有可为,因而开发逐渐兴起,使整个社会处在生态旅游系统开发的不稳定非线性状态。间接驱动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全国性的经济建设处于非线性不稳定状态,这为生态旅游系统开发创造有利条件并形成巨大推动作用;二是对生态旅游发展前景过分的乐观而形成的开发热潮,使得各地发展生态旅游系统的非线性不平衡状态加剧;三是政府鼓励发展生态旅游政策措施的出台为生态旅游系统开发带来有利条件,使生态旅游向非线性方向发展。(2)生态旅游系统非线性环境形成的内部因素。外部因素是形成生态旅游系统非线性环境的一个重要环节,但必须有内部因素的配合才会使得非线性环境的形成顺畅。内部因素是指那些和生态旅游系统开发相关的资源和属性,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资源,生态旅游系统开发的物质基础就是资源,它是生态旅游系统开发非线性机制一个最直接的原因;二是市场,它对生态旅游系统非线性环境影响的强度和力度都非常巨大;三是区位条件,它的优劣不仅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生态旅游系统开发的可能性和可行性,而且对生态旅游系统开发非线性环境形成与发展也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四是人才、资金和技术,他们对生态旅游系统开发非线性环境的形成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五是生态旅游容量,它对生态旅游系统发展的约束作用很强,一个生态旅游目的地若容量小,将限制生态旅游业发展的规模,对生态旅游系统开发将有不利的影响。这些内部因素对生态旅游系统开发环境形成的影响是比较非常复杂的,有了它们系统才能被约束到某个非线性的不稳定状态,为实现更高一级的非平衡相变创造条件。

2生态旅游系统演进中非线性机制

生态旅游系统发展的过程是一个客源开拓不断深化、生态旅游产业逐渐高级化的过程,具体来说,有如下两个方面。(1)生态旅游系统演化规律。生态旅游系统具有整体性,它的结构、功能是一个动态的演化过程。生态旅游系统既是长期演化的结果,也是该系统继续能够演化的一个基础。要了解生态旅游系统演化规律,首先需研究生态旅游产品生命周期。根据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生态旅游产品演化存在这样一个演变过程:即由成长到衰退,其中主要包括了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4个不同阶段,具体如图1。在每个阶段中,生态旅游产品分别呈现出不同的发展状态。生态旅游产品生命周期对生态旅游的发展和战略的制定有着重要的意义。1997年,国内学者许春晓在分析旅游产品的演进轨迹和终极结构基础上,提出了旅游产品生命准周期的最终结果是“停滞”或“夭折”。生态旅游系统的演化过程是生态风景区资源不断开发、生态旅游产品进一步丰富、优化的一个过程。那么在生态旅游系统开发的产品中,“衰退”、“停滞”和“夭折”三种不同类型产品分别是指哪些,它们如何排序,这些问题会导致生态旅游系统的演化曲线变得较为复杂。(2)生态旅游系统演进中的非线性机制。在生态旅游系统演化过程中,以其核心要素为基础,在外部条件和自身的作用下,会形成新的子系统,这一子系统又作为核心要素不断演化,从而形成具有新功能的核心要素。其中任何一个因素微小的变动,都会对生态旅游系统的演进产生极大的影响。生态旅游系统演化进程由于受到外部某些因素影响,它们与自身一些内部因素相结合,使其进入远离平衡的非线性状态。生态旅游系统演进中除了其开发中所受的必需外部压力外,还承受其他一些额外的外部压力。在不同时间点,生态旅游景区产品会进入成熟期,但由于新的生态旅游产品没有推出,所以生态旅游景区的旅游者数量增速减缓,甚至停滞,这给生态旅游景区带来很大压力。就内部因素而言,生态旅游景区容量等因素影响着景区开发。另外,生态旅游已有产品与待开发产品之间关系也是景区开发的影响因素。当生态旅游系统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相耦合时,生态旅游系统演进的非线性环境因此而形成。在此情况下,一旦产生非平衡相变,生态旅游系统开发就会朝更有序高级化方向演进、发展。

3生态旅游系统开发非线性协同

随着非线性环境的出现,一种耦合现象产生了,那即是协同,它是指组织系统之间众多因素在非线性环境下受到某类激励信息的推动,出现为某个共同目标而相互协调、相互配合采取行动的状态、过程或机制。协同的产生需要两个条件:一是非线性环境的出现,另一个是激励信息的引导。多数情况下非线性协同是普遍存在的,激励信息的产生常则是作为协同机制是否成立的一个重要前提条件。在系统非线性不稳定状态下,一旦生态旅游开发的某些有利扰动出现,便会通过非线性机制加以放大和增强,最终转化为巨涨落进而推动生态旅游开发进一步发展。(1)生态旅游开发激励信息的获取与传播。通过对生态旅游开发的资源和环境容量等条件的分析,并对其损益和可行性分析,即可得到生态旅游的激励信息。所有生态旅游激励信息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需对生态旅游开发地区各方面的优势和劣势作全面而科学的探索和研究,这样才能确保信息准确完整,为生态旅游开发非线性协同创造条件并奠定基础。非线性协同形成一个主要条件便是系统的各个元素需互为联系,相互配合。一旦生态旅游开发激励的传播方式如传播系统及民间口碑等类型等彼此配合,非线性协同局面由此产生。(2)生态旅游开发非线性协同机制中政府的作用。生态旅游开发非线性协同机制的建立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故因要发挥政府的主导和协调作用,政府作用发挥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生态旅游开发非线性协同机制的成功与否。具体来说,政府主要工作有下面几个作用:第一,信息是政府决策的基础,要强化政府在收集激励信息方面的主导作用,坚持系统性、及时性、可靠性等原则,以确保收集激励信息的完整、权威;第二,面对生态旅游开发过程中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冲突,政府必须利用其公权力资源,指挥和协调生态旅游有序开发,使各利益主体和谐、稳定,这为生态旅游开发非线性协同创造了有利条件;第三,在生态旅游开发上,政府需要不断地优化开发环境,并通过各种政策和手段增进生态旅游开发信心,支持和引导生态旅游朝预设的目标开发,最终使生态旅游开发非线性协同进一步发展与壮大。

结语

第5篇

农业生态旅游多存在乡村或特定的景观周围,不稳定的市场化境和不确定的气候条件,对于靠天吃饭的劳动人民往往是很大的打击,容易造成农业减产和收益降低。农业生态旅游可以说为农业耕作者提供了商机,通过旅游来提高农作物带来的收益,降低了恶劣自然灾害带来的风险,能为农民增收的另一种方式。偏远地区的自然风光,未受到城市工业的污染,只要稍加改造就可以投入使用,开发的成本较低,投入较低,但是收益潜力巨大。农业生态旅游类型与形式众多,包括观光型,品尝型,休闲型和综合型。通过动眼,即参观生态自然景观,带来真实的视觉感受;动口,如亲口品尝生态农业产品,体验农业饮食特色;动手,如通过亲身接触感受乡村生活的乐趣。这样通过不同方式的感官体验,达到全身心的放松,压力的释放,融入到生态旅游的境遇中,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二、当前我国农业生态旅游存在的主要问题

针对我国国情,在我国农业生态旅游中发展存在着很多问题。我国的农业生态旅游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之后得到迅速的发展,但仍存在管理不当,一些旅游区只关注眼前利益,对于旅游存在开发过度的现象,超过了生态环境的负荷,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不利于可持续发展。

(一)思想认识上存在误区

我国农业生态旅游的经营者对于生态旅游的概念还存在一定的误区,没有深刻理解其内涵,他们错误的以为城市化才是生态旅游的目标,于是投入大量的资金改善农村的基础设施,将传统的乡村居住房改为装修考究的洋房,把乡村小路改为柏油马路,增加了诸多城市中的娱乐设施,殊不知这样的做法与农业生态旅游完全背道而驰,不仅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环境污染,还使得游客失去了选择农业生态旅游的真正意义与价值,装修得如同城市般的农村,和城市又有什么区别呢?完全失去了乡村的乐趣,也改变了生态旅游的本质。

(二)地方特色不够明显

生态旅游的一大特色就是能够让游客体会到与平时生活不同的生活乐趣,在不同的地域能够感受到独特的文化,但现阶段我国的农业生态旅游只是停留在建立观光区,采摘园,森林公园等设施,或是让游客亲自动手劳作,体验农家生活,这样的组织形式过于单一,并没有自己独特的地域特色,失去了农业生态旅游的独立性。由于内容形式大多相同,使游客在乡村停留的时间较短,消费水平不高,使游客的期待落差太大,不仅不利于农户将其作为收入的来源,也不利于旅游景点的宣传。

(三)相关法律法规落后

在新闻中我们经常能够看到游客与业主发生纠纷,轻则发生口角,重则导致流血的悲剧,由此可见我国的农业生态旅游发展的不够成熟。生态旅游在迅速发展的同时,我国的相关法律制度并没有跟上发展的脚步,存在一些相关法规没有出台,或是监管不力,执法不严。农家乐的食品中没有相关的质量检验和卫生监督,工商部门没有对定价进行严格的监管,政府的相关部门对于农业生态旅游的不重视,放任其自由发展,这些问题都极大的限制了我国农业生态旅游的发展,使得在农业生态旅游项目中存在着无约束性,盲目性,导致项目重复的低水平建设,也不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

(四)非专业的管理人员制约

在农业生态旅游迅速发展的时代,相关领域的专业人才极度匮乏。在农业生态旅游的管理方面,大多以“农家乐”形式存在,即一个家庭就是一个小的管理团队,在活动的趣味性和组织性上,不够丰富,使得游客在游玩期间只能单一的进行聊天、打牌等活动,不能给游客留下深刻的印象。以家庭为主体的生态旅游形式在用人方面有着很大的限制,用人制度不够完善,造成内部管理杂乱无章。同时,部分乡村景点的管理人员属于村子内部成员,并无专业的生态旅游人才,使管理者的专业型高低不等,对于旅游景点的设计和规划理念不够成熟,只注重眼前利益,并不考虑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问题。此外,目前许多乡村中都缺少专业性的管理人才,这就使得整个旅游管理团队的发展方向不明确,由此导致了农业旅游的投资回报率低,不仅不能满足游客日益多样化的旅游需要和消费需求,还使得农业生态旅游不能得到健康全面地发展。

(五)不重视可持续发展

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工业、建筑等用地不断增加,导致农业生产用地不断减少,在少之又少的耕地中,有的农户进行不合理的开垦以及不顾后果的过度开发,植被减少,导致水土流失严重。种植农作物期间过度使用化肥、农药等化学制品,对于土地的掠夺经营,导致土壤结构受到很严重的破坏。不文明的旅游现象,如游客乱扔垃圾和农户错误的生活习惯,随意堆放生活垃圾,导致环境污染,影响农作物生长,大大降低了农业生态旅游的质量。

三、我国农业生态旅游的发展对策

我国的农业生态旅游虽然存在着认识不足。法律法规不健全,管理人员专业性不强等问题,但是我国的农业生态旅游也存在着自己的优势。农业生态旅游的一大特点就是它展示了各个地域的特色和文化,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生产的历史源远流长,乡土文化资源丰富,是开展农业生态旅游的基础。我国气候多样,各地的自然风光个性鲜明,不管是一望无际的草原,还是温婉柔美的江南水乡,或是白雪皑皑的北国风光,都能给予全国各地人民以美的享受。上述得天独厚的优点,明确指出了我国农业生态旅游的发展还有很大的潜力,我们应对存在的问题积极进行解决,下面将主要的发展对策整理如下:

(一)进行合理的生态规划

在我国的农业生态旅游发展过程中,应培养专项的旅游方面人才,培养其管理才能,使其明确农业生态旅游的本质,对景区的产业布局、发展目标进行合理详细的规划,能够充分发挥景区的独特性,并将民间工艺、民俗文化等融入到活动中,使旅游过程具有知识性、参与性、感染性和欣赏性。并着手进行对于当地旅游产品的开发,使产品具有生态型,实用性和保存性。管理人员应与政府积极合作,及时反映生态旅游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政府应配合并指导农业生态旅游的发展,积极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对其进行规范和保护,使得在经营者和政府的共同努力下,营造农业生态旅游发展的和谐的环境。

(二)因地制宜,突出地方农业特色

农业生态旅游是一种具有趣味性和参与性的旅游方式,游客是为了体会与城市不同的生活节奏才会选择的形式,经营者应该充分利用所在地区的气候条件、风俗习惯、文化信仰,来打造有自己地域特色的旅游景观,创设自己的旅游品牌。具体来讲,应当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进行。首先,要深入地调查所要开发的旅游地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对当地的生态特点、资源环境特点和人文历史等情况进行把握,进而制定出合适的农业生态旅游开发方案。其次,要引进先进的技术和理念,并结合当地的农业特色,打造一批优秀的旅游项目,规划好旅游路线,创新农业旅游产品,为游客带来新鲜的旅游体验和留下深刻的旅游感受和印象。最后,要加大研发力度和资金投入,要突出地方农业特色,加快农业生态旅游建设和开发,离不开技术的支持和财力、物力、人力等因素做后盾,因此,要加大对于特色农业旅游产品的研发力度,加大资金投入,不断创新服务,努力打造科学化地农业生态旅游产业体系。

(三)转变开发模式,促进可持续发展

农业生态旅游的开发应该遵循一定的原则,在保护生态环境和农业资源的基础上,尽可能的满足游客的需求,获取经济利益。良好的乡村生活环境和农业发展是农业生态旅游的发展前提,考虑自然和社会的多重因素,重点开发对于环境造成的污染小的项目,使旅游活动不仅不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还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在规划过程中要以保护自然为核心,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种植绿色产品,杜绝对土地掠夺式开发,改变不合理的耕种方式,保护所在地的土壤结构,促进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四、结语

第6篇

关键词:生态旅游规划;理论;方法

生态旅游近年来逐渐受到关注,对于旅游业的发展带来了更多的生机。但是由于一些地区的生态旅游缺少相关的规划导致生态旅游发展存在一定的问题,影响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旅游在当前我国的发展中还处于初期的阶段,国家应该积极做出相应的规划,保障生态旅游的健康发展。生态旅游的规划需要充分考虑当地的生态建设和旅游也得发展,生态旅游规划的理论与方法还需要进一步完善。生态旅游不仅仅对于生态环境的建设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同时对于当地的经济发展和旅游业的发展有着关键的作用。做好生态旅游的规划对于生态旅游建设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应该进一步加强生态旅游规划的理论与方法探讨。

一、当前生态旅游规划概述

生态旅游作为一种新的旅游方式对于当前的生态环境建设和旅游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生态旅游逐渐受到认可近年来逐渐受到关注,我国的旅游管理部门也逐渐对生态旅游进行详细地规划,但是由于缺少相应的理论与方法指导,导致生态旅游的发展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生态旅游作为一个新的旅游概念逐渐受到关注,但是我国的生态旅游规划刚刚起步,缺少一定的经验,生态旅游的规划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一)生态旅游规划的原则

生态旅游的规划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才能更好地保障生态旅游的发展,生态旅游的最终目的仍然是保护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并不能牺牲环境发展旅游业获取经济利益。当前生态旅游的规划人员应该认识到生态旅游的本质,更好地保障生态旅游建设。在当前的生态旅游规划中需要遵循以下原则:一是,可持续发展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是当前生态旅游的最主要的原则,在生态旅游的规划中需要首先遵循这一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将环境保护与旅游相结合,生态旅游的规划需要针对这一原则进行合理有效地规划,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二是适度开发原则。生态旅游的提出是针对当前由于人们不合理的开发造成的环境破坏而提出的旅游发展方式。因此在制定生态旅游规划的时候需要考虑适度开发的原则,保护生态环境和资源的有效利用。生态旅游规划中需要考虑环境承载能力,充分考虑游客数量对于生态环境的破坏程度,尽量将游客数量控制在环境承载范围内。三是保护生态的原真性原则。生态旅游要求保持生态环境的原真性,对于旅游环境进行保护,避免破坏生态环境的现象出现。对于旅游景点的生态文明或者是原有的文化传统进行有效地保护,保持资源的原生态。

(二)生态旅游规划的特点

生态旅游的规划对于生态旅游的建设有着十分关键的作用,生态旅游与当前的旅游业相比主要有几个鲜明的特点:一是协调性。生态旅游将社会经济和环境相协调,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生态旅游将生态环境的承受能力与社会的发展需要相结合,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建设的双赢。二是自然性。生态旅游的规划充分考虑当地生态环境的自然特征,根据当地的生态自然环境做出旅游规划,充分体现当地的自然特色,保持当地的原始传统。三是生态性。生态旅游注重的是生态环境的建设,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发展旅游业。保护当地的生态性是当前生态旅游规划中需要充分考虑的,很多生态旅游的开发区生态环境比较脆弱,因此更应该好好保护生态旅游的开发区。

二、生态旅游规划理论与方法

生态旅游的发展对于我国的旅游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同时生态旅游对旅游业的发展提出了一种新的发展方向。生态旅游的规划需要一定的理论作为支撑,当前生态旅游的理论与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系统规划法

系统规划法主要是在生态旅游规划的过程中对当前的市场信息和资源进行收集分析,做出合理的判断,制定出相应的旅游发展策略和规划。当前生态旅游的规划需要充分考虑旅游对于生态环境的影响,游客数量对于生态环境的影响。生态旅游在发展旅游的同时需要确保生态环境的保护,因此系统分析法充分考虑各种因素对于生态环境的影响。将系统理论引进旅游规划中,系统分析影响生态旅游发展的综合因素,进而做出合理的决策和判断。

(二)综合分析法

综合分析法主要是分为内部和外部综合分析,内部综合分析主要是指对旅游系统内部和外部的各种因素进行分析,包括市场需要,供给和制度建设。外部综合主要是将旅游发展规划到一个国家或者是地区的旅游发展中进行分析。无论是从微观或者是宏观的角度进行分析都需要综合考虑生态环境的重要性,需要对生态旅游做出综合性的判断和规划。生态旅游作为一个整体的系统,在进行生态旅游规划时需要充分考虑整个系统的发展,综合考虑生态旅游的发展对于环境和社会生态发展的影响。综合考虑各种影响生态旅游发展的因素之后做出合理的规划,保障生态旅游的健康发展。

(三)门槛分析法

门槛分析法主要是指生态系统的极限承载能力,如果经济的发展超过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将不能恢复原有生态平衡,导致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这一方法最初应用于城市规划中,近年来应用于生态旅游规划。生态旅游的发展不能够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因此在生态旅游规划中充分考虑当地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尽量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严格控制旅游的游客数量对于生态环境的破坏。

除了以上的方法之外,一些应用于生态环境发展的方法也应该运用到生态旅游的规划中,提高生态旅游规划的水平,尽量减少旅游对于生态环境的影响。生态足迹理论对于分析生态旅游规划中的约束机制有着很好的帮助作用,可以为生态旅游的规划提供一定的帮助。旅游环境容量的测算方法和环境承载能力的测算方法对于生态旅游规划中如何了解游客承载量或者是生态环境的承载量有着十分重要的帮助。

结语:

近年来旅游业在我国的发展中取得了比较好的成绩,但是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对于一些地区的生态环境也造成了十分不好的影响。当前生态旅游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生态旅游要求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建设,因此在进行生态旅游规划的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当地生态环境的发展。生态旅游规划的理论与方法在今后的规划中应该得到落实,确保生态旅游的发展实现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效结合。

参考文献:

第7篇

旅游业被认为是“无烟工业”、“朝阳产业”而受到世界各国政府的重视,现在传统旅游业己进入空前繁荣的阶段。伴随着旅游业的失控发展――数量型增加和外延型扩大,导致旅游业赖以生存的旅游资源遭到破坏和消失,旅游的价值降低,旅游活动的范围和程度超过了自然环境的承载力,旅游地的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必将导致景观消亡和旅游地的毁灭,严重阻碍了旅游业的持续发展。

旅游业面临着一个严峻抉择:是立即采取行动,保证旅游业的可持续未来,还是坐等观望,任环境和经济的衰退毁灭其赖以生存的资源?实际上,我们别无选择!我们不能坐等到所有清新的环境消失殆尽,遗产与文化衰败下去,所有的海洋都被污染;我们不能坐等观望海平面上涨或臭氧枯竭危害人类健康。

作为可持续型旅游发展模式的生态旅游,可协调旅游开发获取最大经济利益与保护生态环境的矛盾,使旅游环境和资源得以永久持续利用。生态旅游就是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旅游业,包括生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体体现在开展生态旅游的社区居民生活水平和质量的提高、生态旅游者高质量的体验以及自然和文化环境质量的维护上。它是一种对自然环境负责的旅游形式。

一、生态旅游兴起及其原因分析

生态旅游目前己经成为当今世界旅游业发展的热点。国际旅游界普遍认为生态旅游的思想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其雏形是“生态性旅游(ecologicaltourism)”,是1965年赫特泽(Hetzer)在反思当时文化、教育和旅游的基础上提出的旅游发展思路。它是从欠发达的国家开始的,因为欠发达国家拥有开展生态旅游丰富而又独特的资源,更具有生态旅游的魅力。对这些国家来说,旅游业己成为重要的支柱产业。生态旅游在第三世界国家兴起有3个原因:

1.可比传统旅游获得更大的利益;

2.在吸引生态旅游者方面有明显的相对优势;

3.第三世界国家强调自然保护,而生态旅游在理论上是一种对生态负责的旅游。

二、生态旅游业的基本特征

生态旅游除了是一种提供自然游憩体验的环境责任型旅游之外,也负有繁荣地方经济、提升当地居民生活品质,同时尊重与维护当地部落传统文化之完整性。在与传统大众旅游进行详细比较之后,很多来自世界各地的学者和组织,包括加拿大R.W.Butler、美国的Wight、卢云亭、郭来喜以及世界旅游组织等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生态旅游的特征进行了阐述。总体而言,生态旅游有如下基本特征。

(一)生态旅游产品的高品位性

与大众旅游不同,生态旅游产品具有很高的科学信息。生态旅游产品的开发和设计,遵循自然法则和生态,遵循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并充分认识旅游资源的经济价值和需求。设计独特的、高品位的生态旅游产品,建造其景观模型的空间异质性,这些都是高品质的生态旅游的性质,同时也是发展生态旅游的目的。

(二)生态旅游的自然载体性

生态旅游构成了空间上的异质性区域,是自然生态过程与旅游规划管理、旅游者、和经营者及当地居民的人文活动互动的一个过程。因此除了纯自然环境或者相对来说不受干扰的自然区域(如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等)之外,生态旅游的资源基础还包括一些生态旅游地的人文景观。生态旅游主要依托这两类生态旅游点,表明这种旅游本质上把旅游者与自然环境有机融为一体,其中自然环境始终是游客的出发点和载体。

(三)开发利用的可持续性

发展生态旅游需以生态旅游地为载体,其物质基础为生态环境和生态旅游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和旅游资源是旅游业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旅游者、经营者、管理者以及当地居民需树立旅游环境容量观,保护有限的旅游资源不受破坏,保证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四)生态旅游的环保性

生态旅游需要以符合条件的自然地域为基础,生态旅游活动的开展也应以保护生态免受破坏为前提。对于生态旅游开发的规划者而言,环保性体现在遵循自然规律,维持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对于开发商而言,环保性体现在充分认识到旅游资源的价值,以科学的规划为基础来谋求持续的投资效益。对于管理者而言,保护性体现在杜绝短期的经济行为,谋求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对于旅游者,保护性体现在保护旅游资源及环境的一种自觉行为,珍视人类的物质及精神价值。

(五)规模性和简单性

生态旅游活动的开展不可能像大众旅游那样,以大规模的团体活动方式进行。游客过于集中活动难免会造成环境的局部压力增大,甚至超过自然环境的承载力极限,造成对生态的破坏以至于影响到也是动植物的生长和繁衍。因此生态旅游活动应以游客融入自然环境的方式分散进行。

另外,生态旅游追求的并不是外在条件的奢华,其追求的是返璞归真、与自然亲近。因此旅游者对旅游接待服务的要求通常很简单。这并不表明,生态旅游者不需要高档次的服务需求,只是,这类高端服务需设在自然景区之外或对生态环境影响不大的指定区域。

三、生态旅游的未来发展趋势

1.当地社区与生态旅游的联系更为紧密。生态旅游发展不仅要保护当地脆弱的生态环境,同时还要为当地居民谋福利。两者的关系将变得越来越密不可分。

2.保护生态系统的手段趋于多元化,包括了对于生态环境的多元化保护,还包括传播社区生态文化的手段趋于多元化。在进行生态旅游的摸索过程中,各国已经摸索出了适合自己国情的生态环境保护方式。为了促进对生态系统的保护,各国应多多交流经验,为全球生态旅游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3.国民对于生态旅游的看法变得越来越理性。关于持续发展生态旅游的理论研究将成为旅游业的研究重点。旅游者对旅游地的环境质量和管理要求越来越高,生态旅游地的发展与国家资源保护相统一,其旅游活动受资源保护要求所限制。

四、生态旅游未来发展策略分析

目前,我国开放的生态旅游区呈现出多样化的格局,其主要包括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等。主要形式包括游览、探险、观赏、垂钓、乡村旅游活动、科考、狩猎等。目前,在我国有一些地区不乏盲目追求经济效益,导致生态遭受破坏的例子,我们应从中吸取教训

我国生态旅游还处在起步阶段,缺乏完善的法律和管理手段。相对来说国外生态旅游发展经验趋于成熟,我们参照他们的成功经验。

基于国外发展生态旅游的经验,综合我国国情,现总结出我国生态旅游未来发展的几条策略。

(一)有效处理生态旅游开发与资源环境保护的关系

为了确保对生态环境的冲击达到最小,我国应严格控制生态旅游规模。我们应根据一个地区的人口、经济状况、生物多样性及生态系统的敏感性合理确定当地能否开展生态旅游及其旅游规模。在这一点上,我们可以借鉴国外的做法,“高门槛”进入,严格控制游客数量。对于具有非常珍稀保护动物以及具有重要意义的保护区,应严格禁止一切旅游活动,由政府建立保护基金维持其运行费用。

(二)发挥政府在生态旅游发展中的作用

从国外发展生态旅游的经验来看,不可忽视在发展生态旅游的进程中,政府出台的政策、法规等所发挥的作用。“可持续的旅游认证计划”就是我们可以借鉴的先例,哥斯达黎加授权该国旅游理事会出台该计划,其主要目标就是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这个概念,使它们在旅游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得以提升。结果证明这样做效果是非常显著的。例如:澳大利亚为贯彻“国家生态发展战略”,耗资1000多万澳元;早在1994年,为满足游客对生态旅游日益增长的需求,美国就出台了“生态旅游发展规划”。纵观我国旅游业一些不良现象:旅游管理失控,旅游秩序不良,景区内游人容量超过环境承载力,导致自然资源和环境受损,干扰破坏生物的生存繁衍,威胁生态安全。为解决这些问题,政府应与生态旅游地开展密切合作,为生态旅游的发展提供各种援助和支持。

(三)当地社区应积极参与到生态旅游中去

在我国,生态旅游的发展给很多偏远地区带来了发展和致富的机会。旅游业的发展带动了当地许多新的产业出现,改变了当地传统落后的经济模式,使它们的经济繁荣地发展。

生态旅游的开发不仅给这些山区带来了直接的经济效益,促进了相关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许多新的岗位,,改善了社区的基础设施和投资环境,而且还给当地带来了科学知识,信息技术,开拓了社区居民的视野。因此,当地社区应积极参与到生态旅游中去,使得自己的家乡经济越来越繁荣。

(四)对生态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和对生态旅游者的引导

第8篇

一、生态旅游管理现状

(一)管理决策不权威

目前,我国仅存一部1994年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难以解决旅游管理中现存问题,可谓管理决策毫无权威性。与此同时,自然保护区业务主管部门和实施行政部门管理模式不统一,这种分部门管理的模式不利于管理决策的一致性,导致各地盲目追求经济效益或政绩,而对当地旅游资源进行过度开发。

(二)未科学规划

当前,各旅游区更重视开发销售旅游产品的工作,而不重视环保问题,这种重效益轻环保的现象,严重影响着我国生态旅游健康持续、科学的发展。再加上对旅游资源开发时规划不科学,结果造成开发不当或过度开发的问题,不利于规范生态旅游的管理工作。

(三)生态保护措施差

由于旅游产品期间较为严重的破坏环境,加之相关部门对环境破坏监测缺乏足够的有效性,譬如,旅游活动易干扰珍惜野生动植物,或污染大气、土壤和水源等。从根本上来说,旅游活动对旅游区生态环境均会产生相应的负面影响,据相关调查资料,我国实施监测调查的自然保护区虽达到70%左右,但受限于技术因素,还无法更深入地分析研究各项指标。与此同时,我国未实施监测调查的自然保护区约30%,只能对旅游活动造成的影响进行感性分析,缺乏一定的科学性。

二、制约生态旅游发展的因素

虽然我国生态旅游的内容种类呈多元化发展趋势,然而开发期间受人为不合理因素影响,使得生态旅游可持续长期发展受到制约。首先,部分地区开发生态旅游资源过于盲目粗放,欠缺更深层次和缜密的调查论证,对开发规划的设计不够科学合理,没有全面考虑旅游环境与资源的接待能力和承受能力,仅受到利益驱使而盲目粗放地开发旅游资源,严重削弱了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其次,由于理念的不准确,部分开发单位错误的认为景区精品化建设,即扩大其规模,建设旅店餐馆等服务场所,结果不断改造宁静小路、古朴茅屋,造成景观严重的城市化、商业化和人文化现象,从而失去其原本的文化底蕴和历史内涵,对人们毫无吸引力。再次,鉴于我国对旅游业管理和规划的力度不足,加上民众缺乏强烈的环保意识,在旅游景区随处可见乱扔垃圾残渣的现象,甚至时常存在破坏历史文物等重要资源的问题,使得景区维护成本不断增加。最后,还有生态旅游庸俗化、招牌化,以及低效化、理想化的惠民功能,均会制约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

三、生态旅游管理路径选择

(一)科学规划,有序开发

首先,规划地方旅游事业发展方向时,可聘请相关专家全方位调查研究当地环境质量、地质特征及生物资源,合理评估环境资源的承载开发力,避免盲目规划,并评估可能造成的资源环境损耗与污染,制定相应解决方案。注意开发过程中,要同步进行资源和人文的开发论证及设计,有机融合地方经济发展规划与旅游事业开发,比如将安排当地居民就业规模,及其就业待遇估计清楚罗列在开发方案中,这部分内容在招商引资开发旅游项目上也应强调。其次,建设开发旅游区时,严格遵循按步骤分层次的原则,坚持绿色开发,并做到因势就地的取材造景,开发过程中应采用体现景观自然风格美感和原生态的色泽、材料等,尽可能开发对生态影响最小值的项目,坚决避免开发需要破坏生态环境才能实现的旅游项目。此外,建设时要有机融合人为因素与自然景观,以避免其单一性、同质性,增添更多吸引力与文化气质。当然,对环境容量问题还应进行客观研究,避免旅游景区接客规模高于环境承载力。

(二)严格执法,加强管理

生态旅游必须严格遵循法律法规,强化建设立法与执法,不断健全各类实施细则,比如,明文规定可开发与禁止开发的部分,或详细规定景区开发规模、开发时间和待客量;增收环境保护税,用于受损环境的修复。此外,依法处罚破坏性、盲目性建设行为,严重者依法追究相应责任,严格处理惩戒旅游过程中污染破坏环境资源的行为,以生态旅游促进我国国民生态教育。另外,还应加强科学合理的经营管理,综合利用多学科知识,提高景区生态系统的自调节能力。比如,通过生物间同化、富集等相互作用,设置水上浮旋物或芦苇等生物屏障,以此拓展生物空间,最大化降低环境污染;通过物理、地理的技术知识,消除各类自然地质灾害,制定有效应急方案等。

(三)提升服务,加强宣传

生态旅游更适宜高品质追求人士,是当前的一种新兴旅游项目,急需专业完善的旅游服务机构来运转,故而有必要进一步增强旅游服务行业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和专业水平,尽可能提供给客户高品质的旅游咨询服务。为此,应加强生态旅游相关的普及教育,鼓励旅游领域从业人员积极参与学习,使之深入了解传统大众旅游与生态旅游的本质差异,才能正确地向客户讲解。与此同时,国家方面要完善生态旅游资格认证体系,严格审批考查的程序标准,予以公示符合条件的生态旅游区,避免造成生态旅游市场滥竽充数、参差不齐的现象。

而生态旅游可持续发现与国民环保观念和生态意识的形成巩固息息相关,所以必须加强相关教育宣传。这就需要,既加强旅游工作者生态道德的教育,提升其环保意识,以此起到规范游客行为的导向作用;也要强化培养旅游者的生态意识。一方面,借助各类媒介及学校教育,普及宣传环保知识,使人们更加热爱自然,进而参与到自然保护中,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和道德素质,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另一方面,则充分发挥生态旅游原本的教育示警作用,使旅游者在游玩中亲近、感受并享受大自然的风光,从而爱护、保护大自然,进一步提升环保的生态意识。

第9篇

[关键词]生态旅游;理论基础;研究展望

[中图分类号]F06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0461(2010)05-0073-03

综观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不难发现,经济发展活动在不同的理论指导下,会形成不同的发展目标、发展战略和发展对策,自然也会得到不同的发展结果。发展生态旅游在国际上被普遍认为是一种保护自然资源和生物多样性,促进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方式,因此受到各国的高度重视,被广泛地加以推广。[1]世界旅游组织(WTO)早在1997年12月就估计,生态旅游占整个旅游业的市场份额已经达到20%。[2]。我国的生态旅游起步晚、增长快,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盲目开发、无序经营现象还非常普遍。高速膨胀的生态旅游市场、不断退化的旅游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现实要求以及复杂而多样化的影响因素等,都迫切需要我们尽快创新对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理论研究,并逐步形成一套完整的符合中国国情的生态旅游发展的理论体系。

一、生态旅游理论研究中的主要问题

总体来看,我国的生态旅游起步较晚,生态旅游的理论研究相对滞后,目前尚未形成一个大家普遍认可的理论框架,学科概念不清,研究方法、研究手段滞后。理论研究中的主要问题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生态旅游的理论研究增长较快,但总体研究水平不高。我国的生态旅游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后期,自1999年成为国内学者研究的热门课题。从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中所反应的情况来看,自1998年至2008年,以“篇名”含“生态旅游”在全部期刊中进行“精确”查找,共查询到3,248篇文献。11年间增长了12倍多,而同期“篇名”含“旅游”的文献数涨幅仅8倍,可见国内学者对生态旅游研究的重视程度。(如表1所示)虽然我国的生态旅游学术研究开始有了一定规模,但总体上研究水平不高,尚处于起步阶段。特别是对生态旅游的基本理论问题的研究尚显凌乱,缺乏比较系统性和统一严格的学术规范。有研究表明,国内学者提出的生态旅游概念有近100种,但至今没有令大多数人信服的统一的定义。[3] 我国对生态旅游概念的诸多不同提法,反映了不同学者从不同学科角度对生态旅游的理解。这一方面能够说明生态旅游内涵的丰富性和复杂性,同时也反应了理论界在生态旅游概念认识上的模糊性。

表1.1998年~2008年我国生态旅游研究文献总量表

第二,生态旅游的理论基础尚比较零散,整体性质的多学科交叉研究不足。生态旅游研究具有很强的学科边缘性和交叉性特征。虽然不少人文、自然等学科,如生态学、地理学、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文化学等都开始涉猎生态旅游领域的研究,但这些研究大都从本学科的相关理论出发,主要是针对生态旅游的某个社会实践问题进行探讨,其系统性不够,更没有形成一个大家普遍认可的理论体系。也有不少理论研究成果落后于实际需要,常常缺乏可操作性。生态旅游学的研究一方面迫切需要更多的相关学科的新理论和新方法的引进;另一方面也十分需要对这些研究理论和研究方法进行整合,构建独特的、适合中国国情的生态旅游理论体系。

第三,生态旅游的理论研究仍以定性描述为主,缺乏必要的定量分析,实验、实证研究较少,与生态旅游产业发展的实际要求差距很大。以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的“生态旅游”文献研究为例[4],在所统计的1994年~2003年间的737篇文献中,定性描述用的最多,占76%;使用数理统计方法的文献数量次之,占18%;用数学方法构造模型的文献较少,占5%;运用“3S”技术采集数据、分析处理数据的文章数量最少,仅占1%。生态旅游的研究要以生态学等学科为重要基础,同时也具有很强的操作性,生态旅游研究的实验及实证分析也非常重要。国际上对生态旅游的研究已从概念探讨走向案例研究阶段,因为理论来源于实践,只有从大量的实践中去总结、探索,才能丰富其理论。虽然我国的生态旅游案例研究也有了一定规模,增长较快,但这些研究缺乏时空上的连续性与整体性。现有的生态旅游研究往往只局限于单一时间或短时间的抽样分析,缺乏长时间的历史跟踪调查。研究空间地域比较分散,缺乏多区域的比较和检验,整体性把握不够,因此很难对生态旅游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发展趋势给出可信性结论。

二、 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础

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理论在生态旅游领域的延伸和应用。与其它产业不同,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旅游更强调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没有科学的理论指导,生态旅游的实践就将是盲目的、无序的。同时,生态旅游是一项综合性的社会实践活动,生态旅游学是一门集生态学、旅游学、地理学、社会学、管理学、环境科学、经济学、文化学等各种知识于一体的综合性学科。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近些年来,一些学者将地理学、环境科学、生态学、系统科学、经济学等学科理论在生态旅游开发中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际应用,为确保生态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发挥的重要的指导作用。本文就近些年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相关学科理论及其主要应用领域进行归纳总结(如表2所示),这些学科理论涉及生态、地理、经济、管理、文化等多个学科范畴,需要按照系统性、整体性要求对其进行必要的理论综合,以形成用于指导生态旅游实践,并具有本学科独立特点的理论基础。

表2.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理论框架

三、生态旅游理论研究趋势

借鉴国际上对生态旅游问题研究的经验,同时考虑到国内的实际情况,笔者认为我国在生态旅游研究上需要进一步加强的方面是:

1.生态旅游研究的理论创新

我国已有的生态旅游研究大多是借鉴相关学科理论和研究方法,或根据国际上生态旅游研究的经验对国内具体生态旅游区所作的相关分析,总体上采取的是“拿来主义”策略。这种理论研究及其实践做法在生态旅游发展初期是必要的,但在生态旅游发展一定阶段后,就迫切需要对所研究的内容进行必要的规范和有效的整合。根据对现阶段我国生态旅游研究的情况分析,生态旅游研究的理论创新需要着重解决以下三个问题:一是要严格界定生态旅游的学科对象和范畴,明确生态旅游的基本概念和任务,防止对生态旅游理论的模糊化及泛化;二是要坚持对生态旅游的多视角,多学科交叉研究,加强对生态旅游环境的整体性保护与多功用价值实现的理论分析,在此基础上,逐步构建具有整体性质和独特学科特征的生态旅游理论体系;三是要继续借鉴国外生态旅游发达国家的相关研究成果,并针对我国生态旅游产业的发展实际,通过消化吸收,实现生态旅游理论研究的“本土化”,并不断提升我国生态旅游学科的研究水平。

2.推进对生态旅游评估标准及认证制度的研究

到目前,人们对生态旅游还存在许多片面的和模糊的认识。由于缺乏权威的生态旅游概念和有效的政府宏观规制,近些年社会上“伪生态旅游”招摇过市,大行其道。不少地区的生态旅游并不“生态”,从规划、开发、经营到管理,很大一部分沿用大众旅游的模式。因此,从理论上弄清生态旅游的评估标准,并通过认证制度对真正的生态旅游加以保护,使之与大众旅游相区别就显得非常必要。生态旅游的发展需要一定的条件,除了必要的自然资源和社会文化特色以外,更重要的是对各相关主体和要素的要求。[5] 生态旅游绝不是简单意义的以享受自然为目的的自然旅游,更不是传统意义的规模化的大众旅游。生态旅游具有同这些旅游形式截然不同的特定的尺度和产业发展模式,在目标市场选择、产品开发、社区参与、景区管理、环境保护和投资赢利方式上都应该有着不同的特点。

国际上,生态旅游标准的发展呈现多样化的特征。认证项目在数量上急剧增加,相关认证体系和生态标签多达上百个。[6] 认证所涵盖的范围从相对简单的旅游住宿的认证拓展到旅游行业的所有领域。这些标准的形成和推广对促进生态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国在生态旅游的认证制度研究上才刚刚起步,有关生态旅游认证的组织、标准的形成、规范管理、与国际标准的协调、区域差异的处理等问题尚待深入研究。

3.提升生态旅游的实证研究水准

实证性研究方法是通过对研究对象大量的观察、实验和调查,获取客观材料,从个别到一般,归纳出事物的本质属性和发展规律的一种研究方法。坚持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的“双轮驱动”是搞好生态旅游研究的基本方向。在我国当前生态旅游的实证研究中,大多是对国内外生态旅游环境保护与开发实例的一般性介绍和经验总结,其研究水准亟待提高。借鉴国外研究经验,我国在生态旅游实证研究上需要加强的领域是:对有突出价值的典型的生态旅游区进行有针对性的,长期的实证分析;与国内外同类别生态旅游项目进行比较分析研究,通过各因素的细微比较,找出真正的差距;以生态旅游环境的整体保护与综合利用为目标的区域范畴的生态旅游综合实证研究等等。

4.积极改进生态旅游的研究手段与研究方法

生态旅游研究成为当前热门研究领域之一,但尚未形成自己独特的研究方法体系,缺乏深入研究的技术支撑。[7] 目前,将传统的生态学科研究方法与现代科学技术手段相结合,进行生态旅游区调查,对发掘的信息资料进行多学科的综合研究,积极开展各国生态旅游及相关领域的交流与比较研究,已成为生态旅游研究的大趋势。我国的生态旅游研究要改变单纯的文献分析、定性描述及简单化的实例分析的研究方法,注意应用计算机技术、3S技术(特别是RS和GIS)等现代技术手段,并积极借鉴国际上在生态环境保护及资源利用上的新成果,同时注意将景观分析法、模式与模型分析、数理统计分析、理化分析方法、生态实验方法等定量研究方法应用到有关研究领域,以提升生态旅游的研究水平。

[参考文献]

[1]邵琪伟.保护生态环境发展生态旅游――在全国生态旅游现场会

上的讲话[N].中国旅游报,2006-09-01(01).

[2]钟林生,赵士洞,向宝惠.生态旅游规划原理与方法[M].北京:化学工

业出版社,2003.

[3]吴楚材,吴章文,郑群明,胡卫华.生态旅游概念的研究[J].旅游学

刊,2007,22(1):67-71.

[4]全 华.生态旅游区建设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5]宋 瑞. 关于建立我国生态旅游认证制度的思考[J].桂林旅游高等

专科学校学报,2004(1):56-61.

[6]杨彦锋,徐红罡.对我国生态旅游标准的理论探讨[J].旅游学刊,

第10篇

【关键词】生态旅游,环境法,保护对策

一、生态旅游的特点

生态旅游是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一种全新的旅游方式,其内核离不开可持续发展的精神。可持续发展是在面临环境危机的情况下,寻找调解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方法,目前,发达国家及有原始自然资源分布国家的生态旅游业尤为得到最先发展,如美国、加拿大、非洲肯尼亚、中南美洲等地。近年来,我国生态旅游显示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年增长率达20%~25%,我国的生态旅游业只要依托于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等发展起来的。1982年第一个国家级森林公园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建立,将旅游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有机结合起来,此后森林公园以及森林生态旅游突飞猛进的发展,虽然这时候的森林旅游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生态旅游,但是为生态旅游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至1999年初全国已建立起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森林公园近900处,如四川省的九寨沟、黄龙、峨眉山、乐山大佛等,云南省香格里拉、西双版纳、澜沧江流域,广东肇庆,新疆喀斯特、福建武夷山、鼓浪屿等地。

二、生态旅游中存在的环境问题

我国虽然有良好的资源条件和市场环境,但是在生态旅游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根据我国120个省级以上自然保护区的调查表明,已有24%的自然景区由于开展生态旅游而造成保护对象的破坏。贯穿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生态旅游”在实践中并没有很好的达到预期的效果,反而成了破坏生态环境的元凶。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有多方面的,概括起来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

1.生态旅游观念淡薄

游客以及开发商对生态旅游的理解仅停留在朴素的旅游观,游客在参与以自然或人文基础的旅游活动就是生态旅游,只涉及了对自然景观的欣赏,但是不少游客在景区乱丢垃圾、折损花木等不文明行,尤其在旅游旺季超出景区的环境承载能力(景观破坏、生态系统退化)对该区的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造成破坏。开发商用生态旅游招揽游客,误导消费者,使生态旅游活动的意义庸俗化。

2.规划开发不合理

一个生态旅游项目的关键在于合理的开发规划,而现在生态旅游区放入规划存在较大问题,片面追求经济效益,盲目开发等致使自然资源遭到破坏。规划不合理所造成的破坏性具有潜在的特征,如壶关红豆山峡景区人工景点的建造、旅游配套设施的建设以及与景区不协调的游览设施的建设都形成了对生态景观的威胁。

3.缺乏公众参与

目前在许多地方在发展生态旅游时,公众有效参与程度低,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的潜力并没有发挥,有的管理部门还将景区当地居民从中迁走,忽视了民俗文化的旅游开发价值。

面对我国尚未成熟的生态旅游产业,正处于搜索发展的阶段,针对存在的问题,我们应当寻找合适的解决方法。

三、生态旅游的环境法保护对策

生态旅游是生态文明的重要载体,是可持续发展理念在旅游产业中的具体体现。社会发展离不开生态文明,积极倡导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谐相处,生态旅游本质上强调人鱼自然和谐发展。由生态旅游产业印发的问题或者说生态旅游产业没有达到预期目标的原因在于环境资源的重要性和稀缺性。任何社会问题的解决的最后方式都是求助于法律,有法律对各种利益进行有机分配,调节矛盾,使整个社会协调统一发展。现有的环境法原则和资源,如果在生态旅游中得到贯彻和落实,对于问题的解决可以起到很好的作用。

1.法律手段规范自然资源有偿使用。就生态旅游者而言,要树立绿色消费的观念,包括“适度消费、公正消费、责任消费”。在此指导下,生态旅游不仅是在旅游区开发的生态体验和享受生态利益,更是各级参与尽到保护生态环境和旅游资源责任的一种负责任的旅游。但是对开发者必须随其征收环境税和环境费是十分必要的,因为生态旅游是可持续发展的旅游,但无论出于何种目的,都是以环境资源位媒介的,应当支付相当的费用。而环境税是国家为了保护环境与资源凭借其权利对一切开发、利用资源环境的单位和个人,按照其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或污染、破坏环境资源的程度征收的一个税种,用已补偿或恢复开发利用过程中的资源破坏;环境费是根据环境的有偿使用原则,由国家这一所有者授权的代表机构向开发、利用、环境资源的单位或个人一招其开发、利用量以及供求关系收取相当于全部或部分价值的货币补偿。

2.完善环境规划制度。生态旅游规划的目标要实现自然保护区的旅游资源及其环境的到有效利用和保护,同时使保护区的社会经济的到发展,因此规划前必须对自然保护区的旅游资源进行详查、分析与评价,根据生态旅游市场的需求特点,提出规划的总体思想、基本原则及机体目标。科学的环境规划应包括对自然资源保护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和污染防治规划等。

3.加大公众参与程度。公众参与是科学决策的保障,也是培养公众民主意识的有效途径。决策群体必须既有旅游管理部门和资源环境部门的决策者和管理者,又有跨学科的学者尤其是从事资源环境工作的学者和公众以及法人化的社会中介研究机构的共同参与,更有听取当地居民对旅游开发的意见。这样可以保证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

参考文献:

[1]国家旅游局,环境保护部.全国生态旅游发展纲要(2008-2015)[M].2008.

第11篇

一、生态农业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1.生态农业之“生态”难体现。从目前的情况而言,我国生态农业旅游空有“生态”之名,其实与“生态”理念的内涵相差甚远,以至于形成了“生态”一词名不副实的尴尬局面。一部分农产品种植者或经营者以经济效益作为唯一目标,不惜丧失道德,使用过量的化学制品和农药,造成了当前多数的农产品药物残留超标。因此,食品安全问题屡见不鲜,如毒韭菜、毒豇豆、毒豆芽等,农产品安全问题所造成的负面影响十分严重。

2.经营项目单一,缺乏创新理念。现阶段,很多农村地区通过生态农业旅游来发家致富,在经营方面缺乏一定的创新性,对经营方式、理念、项目等纷纷效仿,出现了经营项目单一的问题,进一步造成了区域重复度提高、深层次开发欠缺等多种情况的发生。以农业生态旅游中的采摘和观光等项目为例,多数农户的农作物种植种类高度雷同,无法满足旅游者的多样化需求。

3.经营项目分散,缺乏专业性能。农业项目和旅游项目并没有做到充分地结合发展,如农作物的种植、生产等项目和旅游业当中的种植体验项目、生态农业项目等相互分离,还有很多旅游目的地建立生态旅游度假村,大力提高服务水平,与农业项目联系不大。正如上文所说,经营项目单一,缺乏创新性,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旅游项目的进行,缺乏足够的专业性能。与此同时,旅游者难以真正享受到生态农业旅游所带来的物质与精神实质,农村经营者也无法获取更高的实际效益。

4.管理制度疏漏,缺乏有效规范。在生态农业旅游发展过程中,涉及多方面的管理问题,如对旅游者和经营者的约束与规范,多数农村地区在这两方面的管理制度存在极大的疏漏,直接造成旅游者与经营者之间的矛盾问题。此外,管理制度上的漏洞,使得生态农业旅游各类监督和管理力度不足,如基础设施管理、安全监督等,很难保证旅游区域内旅游者的安全。

5.配套设施简陋,缺乏高效服务。我国农村普遍经济实力不高,有很多偏远地区的农村仍然面临严峻的基础生活问题,农村村民还处于较为贫困的状态。为了摆脱这一困境,生态农业旅游是不二选择,但是由于受到经济条件的限制,其配套设施建设落后,村民素质不高,缺乏高效服务。如在旅游区域内经常可以看到道路等基础设施破烂不堪,致使旅游交通不便;相关娱乐、休闲、餐饮等配套设施简陋;农村村民未受到系统地专业性的培训,旅游服务质量低下。生态意识薄弱,缺乏保护理念。

二、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并行可持续发展对策

1.突显生态,重点建设。在现在的生态农业旅游发展规划中,必须要注意以下问题,第一,合理经营农业项目与旅游项目,使之尽显生态示范,并且进一步扩大生态示范的建立范围,提高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功能的多样化。可以通过农业生态园的观光业务,打破原有沉闷的项目建设,突出兼具多种功能的“生态农业旅游”特征以及“绿色产出”优势;第二,针对“生态”这一理念,建设相关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并行发展项目,并进行重点建设,努力培植“精品”,增强特色优质产品的开发能力。如建立旅游区生态和农业用具化石展馆,不仅可以充分体现“生态”理念,还可以让经营者与旅游者共同感受到生态环境变迁的影响,从而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和经济社会效益。

2.保持特色,勇于创新。生态农业旅游之所以能够在高速现代化、工业化的社会背景下得以发展,就是因为其具有与其它旅游形式所不同的特点,即拥有自然风情、本土特色以及乡村人情。为了更好地促进生态农业旅游的发展,将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充分结合,必须要保持自身特色,并在此基础上勇于创新。首先,在经营方面。生态农业旅游应尽可能努力创新,一改传统农业旅游中观光、体验、采摘等单一的经营项目,进而推出更新更能符合旅游者需求的旅游项目和旅游产品。如在各项旅游项目开发的同时融入文化和艺术气息,提高旅游精神高度,不断寻找适合自身发展的经营模式;在技术方面。加强改革创新,建立生态农业旅游胜地,将效益旅游和生态保护相结合,建立了各类技术栽培,引领健康时尚生活,促进旅游区的特色化发展。

3.科学规划,统一布局。生态农业旅游的发展势必要以自然和经济规律为根本要素,以全局规划为重要目标,以资源充分利用为关键方式,才能科学规划、明确定位、统一布局。首先,科学规划设计生态农业旅游园,充分挖掘现代生态园中的丰富内涵和资源,健全旅游路线设计方案、明确旅游区分工、增加产品结构等;其次,准确进行整体定位与科学思考,加强对生态农业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和投资规划力度,建立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齐头并进、相辅相成的和谐局面,提高旅游吸引力;最后,合理规划旅游区域内的农业生产和布局,将生态农业作为农业旅游的基础,体现出良好的生态文化内涵。

4.完善管理经营制度,提高服务质量。应当从管理制度和服务培训两个方面来进一步改进与完善。首先,在管理制度方面。建立健全规范的行为制度,规范和科学的经营管理模式,将旅游区域内所涉及的各项旅游与农业项目运行管理落到实处,并且对经营工作者和旅游者的不良行为给予一定的约束;其次,在服务培训方面。利用专业性的业务培训,提高工作人员文化与职业素养,进而提高服务质量。

第12篇

【摘 要】生态旅游是旅游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选修课。本文把生态旅游的课程性质、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与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对生态旅游课程教学进行探讨,在教学中加入了生态伦理以及环境问题的相关知识内容,并通过实践教学使学生掌握生态旅游学的基本原理和学习方法。

【关键词】生态旅游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25-0025-02

20世纪七八十年代,生态旅游是在对传统自然旅游进行“生态反思”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是一门旅游学和生态学相互结合渗透的交叉学科,主旨是为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寻找一条新路径。其目的是:在促进自然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同时,保护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改善当地居民的生活。生态旅游在中国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主要表现在:中国共建有森林公园530多个,接待中外游客达上亿人次,由此而产生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十分显著。除能产生社会和经济两大效益之外,中国生态旅游在高速发展的过程中,还需要具有一定生态环保意识的旅游管理方面的高素质专业人才,才能保证环境效益的获得,这对于中国生态旅游的健康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

生态旅游是旅游管理专业的专业选修课,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基本来自于文科,其生态学基础不好,大部分学生缺乏生态学知识,环保基础知识也相对薄弱,而要发展生态旅游和实现生态旅游的可持续性,培养生态旅游从业人员的环保意识则显得尤为重要。因此,给旅游专业的学生上好生态旅游这门课对实现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如何在有限的课程教学时间内,通过多样的、有效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互动,让学生掌握生态旅游的活动规律、深入学习国内外生态旅游发展的趋势及培养学生的生态环保意识,这是在该门课程教学中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因此,本文针对生态旅游课程的特点、本科教学实践现状、存在的问题及教学改革原则进行分析,提出课程教学方法,以期为生态旅游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创新探出一条切实可行的路径。

一 课程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

随着生态旅游发展的十年历程,“生态旅游”已成为时尚旅游中的一个代名词。同时,国内有一部分专家学者对生态旅游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并且形成著作出版,用作旅游管理专业生态旅游课程的教材。本课程选用的教材为张建萍主编的《生态旅游》,本书是在作者本人专著《生态旅游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上,吸取近年来国内外生态旅游研究的最新成果进行补充和完善。其教学目标为:掌握本课程的基

本概念、理论和内容,并处理好三者之间的关系;能综合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分析生态旅游发展中面临的实际问题并进行判断和思考;培养和加强学生的生态环境伦理和生态规划、开发、管理的理念。

依据选用的教材,结合一些参考书和相关研究文献,笔者将整个教学内容划分成五大板块进行讲授,分别为:生态旅游概述――主要包括生态旅游产生的背景、生态旅游的基础理论及生态旅游系统;由生态旅游系统结构引出的生态旅游的主体――生态旅游者;生态旅游的客体――生态旅游资源;生态旅游的媒体――生态旅游业及生态旅游的载体――生态旅游环境四个方面的讲授内容。

通过对以上知识的学习,使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能了解生态旅游产生的历史背景、能对生态旅游的理论基础及发展理念基本掌握;更为重要的是能理解和运用生态旅游系统中各要素的要求及管理思想;了解国内外生态旅游发展状况及存在的问题,并探讨近年国内外生态旅游的热点问题。同时能促使学生做一个文明的旅游者和注重生态保护的旅游开发者和管理者。

二 教学改革原则在生态旅游学中的运用

1.现实导向性原则

生态旅游是尚未成熟,但正在发展中的边缘交叉学科。它的发展与当今旅游的现状有着密切的联系。其目的在于拓宽学生视野,同时强化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及掌握生态旅游的最新发展动态。因此,在教学中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引入相关事实和案例,进行动态的丰富教学。

2.启发趣味性原则

生态旅游教学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促使学生思考与应用。尚未成熟、处于发展中的学科更有利于学生的思考与讨论。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通过适时地运用情景教学、案例教学和讨论式教学,有助于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启发性,从而达到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的目的。

三 生态旅游教学内容的改革与创新

笔者选择的教材虽说比杨桂华等著的《生态旅游》增加了生态环境伦理、生态体验等内容,但在授课的过程中发现在章节的衔接上出现了一些问题。因此,本人在授课时将整个内容划分成了四个部分来进行讲授:(1)生态旅游的基础知识;(2)生态旅游的主体;(3)生态旅游的客体;(4)生态旅游的载体和媒体。同时,还增加了生态环境承载力测量方面的内容,以便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在进行生态旅游规划、开发和管理时能真正做到可持续发展。

四 采用多种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果

借助多媒体这一教学载体,将情景教学、案例教学、讨论式教学、现场教学适时地运用到生态旅游教学中,并融入现实导向性原则,从而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启发性。

1.情景教学

情景教学是通过情景模拟角色的扮演,现场模拟的方式进行教学的过程。在教师讲授之前,给出情景模拟的主题及要求,让学生分组准备。在课堂上模拟活动的场景,概述活动的要求及过程,然后学生参与其中的现场模拟过程,亲身体验活动的整个过程。例如,在教学“生态旅游市场营销”时,学生分组模拟营销的过程,并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自己发现在营销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同时能提出一定的解决方法。最后,由教师总结生态旅游市场营销的基本过程及注意事项。因此,情景教学有助于学生在某一问题的认识上,能从现象看到本质,且对相关知识掌握得也更加牢固。

2.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是生态旅游课程教学的重要方法,案例教学可增强教学的趣味性,增强知识的阐释性,增添课堂教学生气的同时还能帮助学生拓展思维和加强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运用。但是案例的选择十分重要。笔者在选择案例时,选择学生较为熟悉的、经典的案例,一些案例来自于课题研究及调研工作中的收集,这样的案例更接近实际,自己对整个过程也较为熟悉。如生态环境承载力中的超载和疏载两种形式,分别列举了黄果树和红枫湖两个例子。在让学生分析案例之前,教师应该给予一定的分析思路,以提高学生自主讨论和分析的效率。最后教师在进行总结分析时,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同时有利于更深入地理解、掌握和运用教学内容。

3.讨论式教学

在生态旅游课题教学中,授课教师可通过讨论的教学形式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这样有助于在加深学生对知识点掌握程度的同时,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能得到培养和提高。这个方法的运用,笔者依据教学内容的安排,一般采用给予1~2个开放性小论文题目的方式,以5~6人为讨论组在课余时间进行分组讨论,最后由每一个讨论组选出一名代表在课堂上发言,再进行全班集中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学生和教师都可能获得许多正确的或错误的观点。由此,教师在做最后总结时,要帮助学生分析、归纳、总结出要点。

4.现场教学

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将成为生态旅游的践行者。作为生态旅游的组织者、开发者和管理者,他们与生态环境的接触频率最多,现场教学有助于学生进行理论联系实际。因此,可带领学生到景区进行调研,有助于学生了解该景区旅游从业人员以及游客的生态环境伦理意识,为后续的生态旅游规划、开发和管理知识的学习奠定基础,并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除此之外,让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得到进一步的深化。

五 结束语

总之,生态旅游课程教学研究和改革要以设计合理的教学内容、选择科学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作为重点。要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除适合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外,还需要广泛吸取国内外先进的教学经验。同时,对于与旅游环境接触较为频繁的一支重要队伍,生态旅游课程还肩负着培养这支重要队伍的生态环境意识和伦理意识的社会责任,让旅游从业人员、旅游者认识到生态环境承载力和保护环境与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一致性,为生态化管理、生态化服务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张建萍.生态旅游[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8: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