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工匠精神与劳动教育

工匠精神与劳动教育

时间:2023-06-30 17:21:00

工匠精神与劳动教育

第1篇

[关键词]课程思政;工匠精神;高职院校

“课程思政”视域下,高职院校要充分发掘和强化各类课程的育人功能,构建有利于工匠精神培养的人才培养体系,促进工匠精神培育工作更好地落实。本文从“课程思政”与工匠精神的内涵入手,围绕“课程思政”视域下高职院校工匠精神培养路径进行研究。

一、内涵解读

(一)课程思政。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各类课程都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课程思政”理念要求高校所有课程承担起思政育人的任务,将思想政治元素融入课程教学和改革各环节,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的有机统一。(二)工匠精神。2016年至2020年连续五年政府工作报告都提到工匠精神,工匠精神被树为新时代各行业职业标杆受到社会广泛推崇和倡导。工匠精神在我国自古就有,它不仅是古代工匠对自身职业的态度,也是“技以载道”的职业情怀及“道技合一”的技艺境界。在工业化和互联网时代,许多传统手工业相继消失,现实中工匠们几乎销声匿迹,工匠精神在人们记忆中淡忘。然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工匠精神在今天仍然有重要的社会价值,重塑工匠精神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当前,国家大力弘扬的工匠精神已经不仅是手工业者所应该具备的工作态度和劳动道德,而是当代全社会所有劳动者的职业价值观。具体表现为忠于职守的敬业精神、坚定执着的专注精神、紧跟前沿的学习精神、精益求精的敬业精神、自我否定的创新精神、知行合一的实践精神等伦理特质,工匠精神的要义还在于不能仅把工作视为谋生途径,而应将其视为一种对待职业的纯粹态度,是每一个劳动者都要努力追求的职业和人生境界。

二、“课程思政”视域下高职院校工匠精神培养的意义

(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落实“立德树人”,是新时代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落实“立德树人”,必须把“立德”摆在人才培养的首位,加强大学生德育工作,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培养学生形成良好道德品格和健全人格。因此高职教育要把思想教育工作摆在首位,尤其要重视学生职业精神教育和职业价值观塑造,这与工匠精神的价值意蕴高度契合,体现了工匠精神的核心要义。工匠精神有着丰富的价值意蕴和时代内涵,高职人才培养中加强工匠精神的培育,将工匠精神培育与思政育人有机结合,让工匠精神呈现在思政课堂和“课程思政”中,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形成高尚的职业理想信念和职业品质,最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二)满足经济转型对人才的现实需求。目前我国处于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劳动力成本优势逐步消退,要想全面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适应经济新常态的要求,就必须培养建成一支强大的高素质人才队伍。高素质人才不但要具备从事某一职业需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更要具备追求卓越的职业态度,以及视品质为生命的职业价值取向,这些正是当前社会呼唤的工匠精神价值意蕴。强化高职学生以工匠精神为核心职业精神的塑造,旨在满足社会发展和经济转型对人才的需求。(三)推动学生成长成才的有力保障。从就业和个人发展的视角来看,学生在校期间职业精神的培养非常重要。大学阶段正是广大青年人格塑造和职业理想孕育的关键时期,学生可塑性强,但也有思想不成熟、稳定性差等特点,职业素养同社会需要存在差距。将工匠精神培养与学校育人工作有机融合,把工匠文化精髓作为各类课程教学的德育资源,在潜移默化中形成学生良好职业品质和较强职业核心能力,促进其未来成功就业和职业生涯发展。

三、“课程思政”视域下高职院校工匠精神的培养路径

(一)教师自身践行工匠精神。作为教育活动主体,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直接影响着工匠精神的培养效果。教师要在教学实践中弘扬工匠文化,传递工匠精神,激发学生对传统技艺、现代技术的热爱,鼓励他们甘做工匠精神的传承者,努力成为符合新时展需要的工匠。高职教师亦要把工匠精神作为自己的价值目标,对待教育事业要有一个敬畏之心,视教学质量如生命,践行工匠精神,提高教学能力和育人水平。此外,教师的“匠心”还体现在要有一颗纯粹的心,摒弃功利思想,克服心浮气躁,做严谨求实、卓越进取的“工匠型”教师。(二)课程建设融入工匠精神。1.思政课程凸显工匠精神。工匠精神作为一种精神和价值,是可以传承和教育的。高职院校要将工匠精神的培育和思政教学结合在一起,从思政课程理论教学设计到实践教学开展,都要突显并落实工匠精神的培养目标,在提升政治素养的同时培养学生工匠品格。如在思政课程中开设工匠精神养成专题,讲授中国工匠精神的起源与演变,工匠精神的当代价值,也可以借鉴国外的工匠精神典范,用工匠故事启发、感化学生,帮助学生认识工匠精神对个人成长和发展的意义。开设创新思维与实践专题,讲授工匠精神如何与数字化时代合理对接,未来工匠需要的思维方法,技术革新需要的技法和系统思维能力,培养问题意识、创新意识,加深对新时代工匠精神的认同感,为未来走向社会参与实践奠定基础。2.专业课程渗透工匠精神。“课程思政”教育理念赋予了专业课程价值引领的重任,要求所有教职工都担负起育人职责。专业教师要以社会需要和学生就业能力为导向,深挖专业课程中德育元素和工匠精神内涵,提炼教材各章节的社会、人性、产业及技术等方面的育人价值,从课程教学目标设定、教学过程设计到学习评价呈现,不同教学环节都有针对性地渗透工匠精神,让工匠精神价值内涵根植于每个人内心,加深学生对所学专业的归属感和光荣感,激发践行工匠精神的热情。3.实训实践磨砺工匠精神。工匠精神的培养不仅需要在理论教学中渗透,也要在实践环节中锤炼强化,在劳动中磨砺形成。在真实或模拟的工作场景中,学生能充分认识、理解劳动价值和工匠精神,进而内化为个人的职业态度及职业价值观,引导自我职业发展。因此,高职院校要加强实训课管理,推进建设校内外生产性实训基地,搭建情境化实训环境,开展体验式教学。教师要结合专业特点,将工匠精神内涵融入技能传授的每一个细节,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职业精神引导教育,让学生在劳动实践中磨砺意志,激发科学严谨的工匠精神,发挥课程的实践育人功能。4.双创教育锤炼工匠精神。创新精神是工匠精神的基本内涵之一,大学生是当今社会创新创业的主力,也是工匠精神中创新价值需要依托培育的主体。高职院校要优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内容,把工匠精神的内涵转化为双创教育的指导思想,将工匠精神培育与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相融合,设置创新创业课程传递工匠精神,构建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孵化工匠精神,引导学生参与创新创业大赛锤炼工匠精神,让学生在实践中坚定信念,锤炼敢于探索、勇于开拓的意志品质,实现培育工匠精神与创新创业意识的比翼齐飞。(三)校园文化弘扬工匠精神。高职院校思政教育教学和校园文化在目标、功能、方式、方法等诸多方面都存在耦合性。高职院校应当发挥文化育人的隐形作用,将工匠文化扎根于大学校园,让精神融入校园景观熏陶人,融入校园生活培养人,融入校园活动涵育人,融入校园制度规范人。如开展“我为工匠精神代言”“寻找优秀校友”等主题性校园文化活动,将鲜活的工匠故事融入学生情感世界,让学生在榜样身上发现劳动的价值和尊严,体悟职业的荣光,进而激发刻苦钻研、开拓进取的热情。(四)校企合作传递工匠精神。工匠精神的培养离不开企业的参与,高职院校应加强与传承工匠文化的优秀企业合作,统筹校企资源共同育人。引导企业先进技术进课堂,聘请产业教授、技能大师和行业专家承担专业核心课程授课任务;深入推进现代学徒制,完善运作机制和育人机制。顶岗实习中,选拔业务水平高、责任心强的企业骨干作为学生的“企业师傅”,对学生手把手传授技能,将精湛的技术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同时传递给学生,既保证了岗位能力得以衔接与传承,又促进了学生成长成才。学生在具体的工作任务中接受职业思维和技能的训练,形成崇尚劳动、务实进取的职业精神,潜移默化中培育对师道的尊重、对职业的敬畏和对质量的永不妥协,在知行合一中践行工匠精神,争做专业精业的当代工匠。

参考文献:

[1].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9(1).

[2]中共教育部党组.中共教育部党组印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的通知(教党〔2017〕62号)[Z].2017-12-4.

[3]盖庆武,贺星岳.新时代高职课程思政理论与实践[M].杭州: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2019.

[4]柳琼.民族复兴:“中国梦”视角下高职院校“工匠精神”传承与发展[M].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18.

第2篇

关键词 工匠精神 职业素养 职业精神 服务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1“工匠精神”的概念与内涵

2016年两会期间,国务院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鼓励企业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要求中国企业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自此,“工匠精神”作为2016媒体十大新词之一,红遍大江南北,并被各界广泛讨论。

工匠精神,指工匠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追求完美的精神理念,其核心是对品质的追求,目标是打造本行业的精品。“工匠精神”的内涵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1)严谨、一丝不苟。不投机取巧,确保每个部件的质量,对产品采取严格的检测标准,不达要求绝不轻易交货。(2)精益求精。注重细节,不惜花费时间精力,孜孜不倦,反复改进产品,追求最终产品的完美极致。(3)耐心、专注、坚持。不急不躁,持之以恒,从产品设计、材料选择以及生产流程等诸多方面,专心注意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坚决保持对品质的高标准、严要求,以不断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4)专业、敬业。从业人员必须在专业领域里不懈努力,不断进步,力争打造出本行业最优质的产品、其他同行无法匹敌的卓越产品。(5)敬畏、入魂,即“匠人”在工作时,将自己的“心意”和“魂魄”注入作品之中。(6)谦恭、自省,指“匠人”对做的事情不吹嘘,实事求是。

“工匠精神”概念的提出,不仅在企业界得以应用,同时也在职业教育领域被广泛推广,许多职业教育院校也将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列入日程,并着手展开一系列教学活动,以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改善学生的职业精神面貌。

2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学生职业精神培养现状

高等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的高层次职业准备教育,旨在培养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一线需要的具有较高职业素质的专门技术人才。职业素质包含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两大层面。职业技能是指学生将来就业所需的技术和能力,是学生未来在职业环境中合理、有效地运用专业知识、职业价值观、道德与态度的各种能力,包括智力技能、技术和功能技能、个人技能、人际和沟通技能、组织和企业管理技能等。职业精神则是指人们在对职业理性认识基础上的职业价值取向及其行为表现,包括职业理想、职业态度、职业操守等要素。职业技能是职业素质的表层部分,是外在的职业素质,职业精神是职业素质的深层次内涵,是内在的职业素质,职业技能反映了职业精神,职业精神决定了职业技能的熟练程度。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二者之间是相辅相成、互为依托的关系,只有将二者密切结合起来,学生同r具备上述两种职业素养,才能在职场中游刃有余,并且在行业中获得较好的成就,推动企业乃至整个行业的发展。

在以就业为导向的培养目标指引下,国内高职院校一般都较重视对学生职业技能的训练。而往往忽视对学生职业精神的培养,尤其是酒店管理专业,由于行业本身的特殊性,许多学生即便掌握了相关岗位的职业技能,从性格、能力等诸多方面非常适合这一行业,或者即便接受过一些职业素质方面课程的培训,但受实践经验及真实环境体验方面的限制,学生对于“服务”的职业道德精髓、职业价值观等理解依然不够,导致学生无法承受或者解决在未来服务过程中必需面临的一些基本问题,最终只能遗憾地放弃在该专业领域内的求职与发展。

3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工匠精神培育途径与方法

“工匠精神”属于职业精神的范畴.是从业人员的一种职业价值取向和行为表现,与其人生观和价值观紧密相连.是从业过程中对职业的态度和精神理念。作为职业精神的最高境界,“工匠精神”在各行各业的普及势在必行,虽然酒店行业属于服务行业,但在严谨、专注、敬业、追求卓越、精益求精、推陈出新、用户至上的职业价值理念上,酒店行业与制造业并无差别,因此酒店管理行业同样急需具备“工匠精神”的专业服务及管理人员,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在走向工作岗位后不仅应当掌握实操技能,还应该透露出顶极的工匠精神,才能在职业中寻找到自己的位置,并且帮助酒店行业实现一个又一个的神话。

根据“工匠精神”的内涵,酒店管理专业从业人员的“工匠精神”主要体现在对客服务方面,具体表现为:(1)在服务中追求细节,精益求精,认真观察每位宾客的喜好,能够根据每位顾客的个性化需求提供服务。(2)在个性化的基础上,绝不忽视标准化服务,对于酒店产品基本的卫生、安全要求绝不放宽标准,严格按照服务规程进行操作,绝不投机取巧。(3)持之以恒地专注于提高本部门及本岗位的服务质量,从材料选择、到加工工艺,对酒店的各类产品品质加以控制。(4)热爱本职工作,真正在工作中体现出“助人为乐”的服务精神,将自己一平方米的工作岗位作为为宾客服务的阵地,在服务中融入真情,为社会增添一份美好,并以此严格要求自身,在态度上谦恭、自省,努力钻研服务技术。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就是从课堂内外个方面入手,针对上述精神展开对于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培养工作。

3.1融教于课堂教学

课堂是教育活动的主战场,在课堂中渗透职业精神,帮助学生在脑海中接受并深深地烙下“工匠精神”的印记,是酒店管理专业教育中的主要工作内容。

3.1.1在入学专业教育中介绍基本职业要求

职业教育与学历教育最大的不同在于需要将教学与专业相结合,在学生入学初期即需要学生了解本专业的工作内容及所需具备的职业精神,以帮助学生树立职业目标,明确职业发展方向,这是酒店管理专业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基础。在中国劳动关系学院酒店管理专业的入学教育中,教师一般会以简单明了的方式向学生介绍酒店管理专业所需人员的基本要求,比如服务意识、团队合作精神、沟通协调技能等,而要做好酒店行业的根本在于学生本人必需热爱服务,并具备乐于助人的精神。在简单的介绍中让学生对职业基本要求有初步的认识,形成入门级的“工匠精神”意识。

3.1.2设置职业素质专业课程

职业素质的专业课程是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的主干课程。中国劳动关系学院酒店管理专业的职业素质与礼仪的主体内容分为职业素质与职业礼仪,其中职业素质侧于职业精神内涵的培养,职业礼仪侧重于职业精神外在表象的培育。在职业素质这一部分的内容讲授中,酒店管理专业侧重于敬业乐业精神、服务意识、整体与团队合作意识以及奉献精神的培养,这些都是酒店管理从业人员必需具备的职业精神,也是做好酒店专业“工匠精神”的核心所在,任课教师需要通过大量案例以及各种讨论的方式让学生在入学初期即对酒店管理专业的职业精神具备一个初步的认识,并在日后的专业课程中逐渐巩固。

3.1.3在专业理论课渗透职业意识,在专业实践课中体验职业态度

工匠精神的培育应当与专业教育相融合,专业课程的学习应当是酒店管理专业“工匠精神”培育主战场中的重要阵地,在中国劳动关系学院酒店管理专业的各类专业理论课中,特别是在酒店服务理念精萃、酒店前厅与客房服务、酒店餐饮服务、酒店康乐服务与管理以及酒店质量管理等课程中,所有任课教师都会在自己的授课内容中有针对性地融入有关职业精神方面的内容,并通过各种事例论证职业精神以及工匠精神在本专业中的重要性以及这种精神对于酒店相关部门工作人员工作状态和工作质量的影响,在点点滴滴中,给学生渗透工匠精神的养成。

“体知躬行”的实践教育有助于学生体验工匠精神。在中国古代和西方行会的学徒制中,学徒都是在实践中不断磨练技艺。体验并形成精雕细琢、精益求精、严谨、专注的职业精神。高职学生只有在具体的实践教育中,才能真正感受、获得这种精神。并最终将其转化为一种内在的职业素养。中国劳动关系学院酒店管理专业拥有自己的实训中心,并要求学生在实践课程中完全按照酒店的职业精神要求培养自己的职业态度,让学生在实践中体味工匠精神对自己工作状态的影响力,从而在日后的工作中提前步入超级敬业的工作态度。

3.1.4职前训练课程中强化职业理念

在学生即将入职前再次强化职业理念,是中国劳动关系学院酒店管理专业工匠精神培育的重要补充。学生在学校中的任何学习都是为日后的工作奠定职业基础。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在学生即将进行实习前会专门开设职业与就业训练课程,并在课程中进一步强化学生的职业理念与职业态度,帮助学生进一步树立“宾客即上帝”的服务意识,并鼓励要求学生在未来的工作岗位中不嗟刈非笞吭剑为宾客提供更加细致入微的服务。

3.2融教于课外活动

课堂进行的工匠精神培育,只是一幢楼房中结构体的基本搭建,要想这幢楼房结实,还必需在每块结构体中添加粘合剂。课程之外的各项活动就是工匠精神这幢精神大厦中的粘合剂。中国劳动关系学院会在课程之外举办各种第二课堂活动,强化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比如在课外以电影周的活动播放一些与酒店相关或者以酒店从业人员为主角的电影,通过电影中的部分片段,以不同于课堂正式讲授的相对轻松愉快的氛围,将酒店职业精神的精髓渗透至学生的脑海之中。学院会定期举办教学成果展,以酒会方式要求学生在服务实战中锻炼自己,培养职业意识。此外学院还会通过“请进来”的方式邀请酒店高管、专业人士以及已经在酒店行业工作并取得了一些成绩的往届毕业生来到学校讲堂举办讲座,发挥他们的榜样作用,以他们的亲身经历以及鲜活案例讲述职业精神对职业成就的影响,对在校学生起到示范和感染作用,激励学生在未来的工作岗位中以工匠精神严格要求自身。在“请进来”的同时,学校还会以“走出去”的课外活动比如让学生参加中网赛事服务活动,或者参加瑞吉、香格里拉等酒店承担的各项宴会外卖活动等,帮助学生在实践中观察、体会、养成酒店从业人员应当具备的“工匠精神”。

总而言之,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应当在酒店管理专业教育的各个环节中体现,并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渗透至学生的脑海之中,继而表现在其职业行为之中。经过科学的课程设计及一系列活动的辅助影响,相信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工匠精神的培育体系不会是海市蜃楼,而是有着扎实稳固的基础和夯实强健的主体结构的摩天大楼,会为学生的职业发展和酒店行业的不断完善提供助力。

作者简介:王文慧(1976-),女,汉族,河南鹤壁人,中国劳动关系学院高职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酒店管理。

参考文献

[1] 邓成.当代职业教育如何塑造“工匠精神”[J].当代职业教育,2014(10):91-93.

[2] 王新宇.中国制造视域下培养高职学生“工匠精神”探析[J].职业教育研究,2016(2):14-17.

[3] 王丽媛.高职教育中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研究[J].职教论坛,2016(22):66-69.

第3篇

关键词:职业院校;工匠精神;培育路径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7)03-0123-02

总理在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要“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同年,刘延东同志在全国职业教育活动周启动仪式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开幕式时也强调,要“弘扬工匠精神,打造技能强国”。由此,“工匠精神”再一次回归到了中国公众的视野。如何在学生日常教育工作中重树“工匠精神”,培育“大国工匠”,已然成为时代赋予高职院校辅导员的一个崭新课题。

一、工匠精神的时代内涵

工匠精神是工匠们对设计独具匠心、对质量精益求精、对技艺不断改进、为制作不遗余力的理想精神追求。精心设计、质量至上和不断革新,显然是工匠精神的核心要义。当然,这种精神不只在工匠身上体现,还可以凝结在所有人身上,即一切劳动者在“制作或工作中追求精益求精的态度与品质”。工匠精神被人们定义为一种工作态度和精神品质,但从国家层面来说,工匠精神是高等职业教育和社会经济转型升级发展共同作用的合力。从个体来说,工匠精神应该是指工匠在高超职业技能和良好人文修养结合下形成的一种精神理念,它既体现为工匠的气质,又体现为产品的品质。分为四个层面:一是精益求精。注重细节,追求完美和极致,不惜花费时间精力,孜孜不倦,反复改进产品,把99%提高到99.99%。二是严谨,一丝不苟,确保每个部件的质量,对产品采取严格的检测标准,不达要求绝不轻易交货。三是不断提升产品和服务,因为真正的工匠在专业领域上绝对不会停止追求进步,无论是使用的材料、设计还是生产流程,都在不断完善。四是专业,敬业,打造本行业最优质的产品,其他同行无法匹敌的卓越产品。

二、高职院校培育和弘扬工匠精神的意义

在国家全面深化改革之际,高等职业教育提出培育工匠精神,是提升内涵建设,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1.锤炼“工匠精神”是“中国制造2025”的战略需要。《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明确指出,高职教育的主要目标就是提升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提高应用技术研发能力和社会服务水平,形成与行业企业共同推进技术技能积累创新的机制,增强服务“中国制造2025”的能力。在高职院校中加强工匠精神的培育,有利于适应社会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要。为此,高职院校辅导员应积极探索实践育人方法,{整管理学生的思路,转变育人理念,在日常教育中渗透工匠精神,培育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人才,实现中国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迈进。

2.工匠精神是职业教育“立德树人”的特征和灵魂。工匠精神不仅是技术、技能,更是人的素质素养,是人的全面持续发展。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高职院校辅导员作为教育的主体之一,将工匠精神融入学生日常教育,才能给职业教育灌注丰富的思想内容,才能提升职业教育真正的人文价值,培育学生的人文情怀,提升学生的人格魅力。也只有这样,才能给职业教育带来立德树人的特征和灵魂。

3.工匠精神是职业教育文化的软实力。将工匠精神的正确理解引入职业教育,用工匠精神滋润学生心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只有这样,才能够让社会真正认识到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因此,培育和弘扬工匠精神,能够跟劳动、技能和创造紧密地结合起来。从而彰显工匠精神的育人功能和意义,提升职业教育的文化软实力和影响力。

4.工匠精神是学生可持续发展、实现自身价值的现实需要人才是企业最重要的生产要素,是重要的生产力,企业的竞争不仅是资本和技术的竞争,更是人才培养和创新驱动的竞争。高职院校理当成为培育工匠和工匠精神的主阵地,培养学生尚真的职业理想、良好的职业道德、细致的工作态度、严谨的职业规范,将工匠精神融入学生职业发展,才能实现服务企业、回报社会、个人持续发展的终极目的。

三、工匠精神培育的路径选择

在学生的养成教育中注入工匠精神,培育工匠品质,是高职院校提高人才质量的实现路径。为此,高职院校辅导员可分年级、分主题开展工匠精神的培育工程。

1.校园文化直通工匠文化。举办技能展示月,组织学生以各种形式,参与参加科技作品制作,培养学生创新创造能力,并将学生自制作品进行展示和点评,将工匠精神转化为具体的“文化行为”融入学生工作之中。打造体现技能特色的道路文化和广场文化;建立技能大师事迹展览馆;在教学楼道、公寓楼道设计了企业文化长廊、校友风采长廊,使学生时时、处处都能受到浓郁的技能文化环境的熏陶,营造崇尚工匠精神的校园文化氛围,教育学生恪守校训、厚德强技、奋发有为。

2.主题活动融合工匠精神。一是在社会服务中体验工匠艰辛。组织学生参观学院教学实训基地,邀请社区民众亲自动手体验技术工人的工作。在社会服务中,了解职业乐趣,感受工匠精神的特色与魅力。二是在实践教育中感受工匠精神。邀请职业教育研究机构、学会等进校举办论坛、讲座、展览等,展示工匠精神的历史沿革、创新成果、典型案例,教育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崇尚劳动、敬业守信、精益求精、敢于创新,掌握中高端技术技能,成长为中国制造走向优质制造、精品制造的主力军。三是在相互交流中传播经验。邀请劳模、大师、企业家、技术能手和优秀毕业生走进校园定期回校做报告,传播前沿施工技术、交流成功经验,激励在校学生尊重职业、尊重技术技能、尊重工匠。四是在工地实践中培育工匠意识。职业精神往往要通过实践才能内化为从业者的职业素质。当工匠精神与具体的职业场景相关联时,学生会更真切地体会工匠精神的实质与价值,并将其作为自己的职业信仰与追求。为此,组织学生参观公司的实训基地,让学生体验观摩工作流程、与工匠大师切磋技艺绝活,在实践中培育学生的职业意识、精品意识、创新意识。

3.专业社团丰富工匠内涵。工匠精神的拓展离不开专业技能的提升,而专业社团往往是学生专业技能的提升的平台。为此,辅导员和各专业教研室主任结对子,共同帮助学生成立了突出技能培养和工匠精神传承的社团。教研室主任担任社团的指导教师,辅导员担任专业社团的组织教师,发挥专业社团育人功能,拓展工匠精神的文化内涵。一是每年为学生专业社团争取活动经费,为社团建设提供必要的条件。二是实施分类指导,共同管理学生社团。专业社团均挂靠专业教研室和相关辅导员,辅导员教师管理协助社团的日常事务,教研室主任指导社团开展活动,进行专业训练。

4.技能大赛提升工匠技能。技能竞赛是检验学生技能水平的试金石,是工匠技艺比拼的舞台。通过校内建舞台、校外搭平台,引导学生崇尚技能、精益求精、追求卓越。一是在技能竞赛月为中学生、家长和社区居民设立观赛通道、项目体验和成果展示区域,传播职业教育和工匠精神的正能量、好声音、新形象。二是积极开展技能大赛获奖学生优秀典型宣讲团,进班级、进教室、进宿舍巡回宣讲其经验和事迹,在全院形成“榜样引领学技能、切磋交流共提升”的文化氛围。三是完善奖励制度,对于技能竞赛中获奖学生在奖学金评定、“学习刻苦”青春榜样评定中予以优先考虑。

5.社会服务培育工匠作风。工匠精神离不开社会认同,而社会认同离不开工匠的为民服务。通过组织学生“走出去”,利用本地社区、广场、公园等场所,开展紧贴群众生活的服务活动,让群众感受职业教育服务美好生活,既能高大上,又能接地气。一是组织企业文化进社区,通过展板宣传、学生讲解,让铁路工匠精神走进普通百姓的生活。二是组织学生进驻企业,配合企业完成生产任务,在社会服务中锻炼工匠作风。

6.“互联网+”提升工匠影响力。“互联网+”时代,紧扣工匠的主题,充分利用新媒体强大的信息传播功能,致力于建设官方微信、微博等平台,将工匠精神在学生中进行广泛传播,从而强化了培育学生工匠精神的效果。一是分批次、分时段在官方微信平台推送了多篇心灵鸡汤,在班级微博中推送了大国工匠等相关内容;二是搭建校园BBS师生交流互动和网络文化活动的服务平台;三是在QQ、微信、贴吧等网络载体上开展了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活动。

高职院校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需要工匠精神的引领,而作为身出教育一线的高职院校辅导员,也只有将工匠精神引入学生日常教育,积极探索培育工匠精神的新形式和新方法,才能为国家育工匠,为制造业树典范。

参考文献:

[1] 李宏伟,别应龙.工匠精神的历史传承与当代培育[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5,(12).

[2] 肖群忠,刘永春.工匠精神及其当代价值[J].湖南社会科学,2015,(11).

[3] 王丽媛.高职教育中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研究[J].职教论坛,2014,(8).

[4] 薛栋.古代工匠精神的价值意蕴[J].职教论坛,2013,(34).

[5] 张蕊.感性凶猛的“工匠精神”[J].华东科技,2013,(5).

[6] 邓成.当代职业教育如何塑造“工匠精神”[J].当代职业教育,2014,(10).

第4篇

关键词 技工教育;职业技能;大国工匠

中图分类号:G718.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5)21-0010-03

今年“五一”期间,中央电视台推出了八位“大国工匠”系列节目,感动了无数国人。八位“大国工匠”代表了我国新时期创业者的优秀品质,他们的高超技艺、精湛水平、敬业精神和灵巧双手,展示了追求职业技能的完美和极致。他们靠着勤劳和智慧,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出不平凡的业绩,雕琢出高尚的人格魅力,凝聚起中国人的精、气、神,也展示出新的历史时期中国技术工人的风采。

1 塑造“大国工匠”精神

焊接火箭“心脏”的第一人――高风林 高风林是中国火箭总厂的一名高级焊工。他经过长期的劳动实践,总结出焊接技术“稳、准、匀”的焊接要领。他运用这些技巧本领,成功解决了我国“长征三号”火箭发动机燃烧时出现的疑难问题。由于他焊接技能高超精准,曾受到丁肇中教授邀请,参加了世界16国参与的反物质探测器研制项目。高风林在工作中大胆提出该项目的研制生产方案(此方案获得美国航天局的认可),并以专家身份督导该项目的实施,成为我国航天制造的明星。

錾刻高手――孟剑锋 孟剑锋是北京工美集团一名高级技师。几十年里,他和工友们在一间老厂房里,熔炼、掐丝、整形、錾刻,练就了一手绝活儿。从錾刻细小的首饰、工艺摆件,到两弹一星和航天英雄奖章,一件件精美作品就这样在他的手上錾刻出来,“十年磨剑锋利惊天。”2014年北京APEC元首峰会上,孟剑锋为外国元首及夫人们錾刻的国礼――银制果盘,让外国元首及夫人们惊奇赞叹不已,为我国錾刻艺术争了光添了彩。

“两丝”钳工――顾秋亮 顾秋亮是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七二研究所一名高级钳工。他与锉刀打了43年交道,把我国载人潜水器组装的精准度做到“丝”级,控制在0.2丝以下,赢得潜水员以生命相托的信任,用他精准技能挑战极限,他要追求一辈子的信任。

航空“手艺人”――胡双钱 胡双钱是中国商飞大飞机制造首席钳工。这位航天“手艺人”在35年里加工了数十万架飞机,令人称道的是,他加工过的这些飞机零件没有出现过一个次品,应用飞机上百分之百合格,堪称奇迹。

LNG船上“牛人”――张冬伟 张冬伟是沪东中华制船集团LNG船上一名焊工。LNG船是运送液化天然气的大型商船,它要保持在-163 ℃低温,被称作“海上超级冷冻车”。能制造这样的船的只有中国、美国等少数几个国家,其中,殷瓦焊是世界上最难焊接的技术。LNG船上的殷瓦板像牛皮纸一样薄,一艘LNG船上手工焊缝长达13公里,一个针眼大小的漏点,都会带来致命的后果,引起整船天然气的爆炸。有人说:“LNG船就像一个会移动的原子弹。”为了避免焊接时出现漏点,张冬伟要求自己在焊接过程中不能有一丝停顿,全神贯注,达到忘我境地。经他手焊接的殷瓦焊经过专家检验论证,达到了最高等级,其质量不仅达到百分之百,无一丝漏点,而且在外观上也完美无缺。张冬伟做到了极致,他成为这项焊接技术的佼佼者。

捞纸大师――周东红 周东红是中国宣纸股份有限公司高级技师,他捞出的宣纸“叫得响,质量高”。一张宣纸,从投料到成纸要经过一百多道工序,在这些工序中最终决定成败的工序是捞纸。整个捞纸过程不过几十秒钟,但周东红每天都要上千次地重复劳动,如果没有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积累练就,就不会捞出优质的宣纸,而这一捞就决定了宣纸的好与坏、厚与薄、纹理与丝络。周东红把捞宣纸融进了情感,融进了责任,融进了文化,用他平凡朴实的劳动,创造了一张张质量优先的宣纸,成为我国宣纸业的一大品牌。

中国南车技能专家――宁允展 宁允展是南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一名高级技师,是CRH380A的首席研磨师。宁允展主要从事高铁列车转向架“定位臂”的研磨技术。“定位臂”相当于列车的“脚踝”,要求精细度极高,只能靠人工来研磨,难度极大。经过宁允展研磨的转向架,安装在673列高速动车组上,奔跑了九亿公里,相当绕地球22 500圈,没出现丝毫差错。他成为我国“定位臂”研磨技术第一人。

港珠澳大桥建设过硬钳工――管延安 管延安是我国建造港珠澳大桥的一名高级钳工,主要负责安装设备截止阀。他要用33节水泥沉管对接一条5.6公里的海底隧道,一节沉管长180米,宽38米,高11.4米,重量8吨,需下沉到四五十米深海中与另一根对接,其误差要以毫米计算。管延安凭借自己高超技术和手上感觉,就能正确判断出一毫米的间隙,无误地对接成功。从2013年港珠澳大桥的第一次海底对接到现在,他已成功对接16节海底隧道,技术含量达到零失误,他用高超的技能在工作中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2 树立“大国工匠”的培养目标

2015年5月10日,国务院总理在北京就“职业教育活动周”启动仪式做出重要批示:“要在全社会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形成崇尚一技之长、不唯学历凭能力的良好氛围。”总理还指出:“职业学校要坚持以提高质量促进就业,服务发展为导向,注重改革创新,深化产教整合,推动职业教育发展实现新跨越。”

总理的讲话为职业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中央电视台今年“五一”期间联播八位“大国工匠”模范事迹,为职业学校确立培养人才目标提供了具体内容模式。这八位“大国工匠”,其行业不同、专业不同、岗位不同,但他们有着鲜明的共同之处,那就是心中有理想,工作有目标;他们个个身怀绝技,工作在生产一线;他们爱岗敬业,做到“红”“专”结合,为中国新型技术工作做出楷模。

2014年6月,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提出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坚持立德树人,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产教整合、校企合作,培养数以亿计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这一目标凝聚在八位“大国工匠”身上,体现了一种中国职业精神。这种精神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的有机结合,它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这种精神也是人们安身立命的思想基础,奋发进取的动力源泉,是在新形势下实现“两个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的共同愿望。“大国工匠”的突出业绩证明,他们是实现这一培养目标的实践者。

技工学校的办学方向,就是培养合格人才,坚持立德树人,就是要解决学生做什么人,走什么路,为什么学,学了干什么的问题。今天可喜地看到,这八位“大国工匠”在他们的经历和实践中展现了良好的政治素质、强烈的爱国情怀和昂扬的精神风貌,展现出他们艰苦创业、克难攻关、不畏艰险、勇于担当的工作作风,展现出他们对技术技能精益求精、追求极致的挑战精神。高风林能在牛皮纸一样薄的钢板上焊接而不出一丝漏点;孟剑锋錾刻技术最精到0.07毫米,上百万次的錾刻敲击做到零失误;顾秋亮在载人潜水器上安装密封面精度只有0.01毫米,实现潜水员以生命相托的信任;胡双钱凭着他对航天事业的热爱和对民机梦想的执着追求,35年里没出现一个零件次品,诠释了他的品格和技艺……他们都做到了他们对我国工业生产的巨大贡献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

“大国工匠”的模范事迹和创业精神,要求技工学校学习探索“大国工匠”们的成长成才历程,特别要学习“大国工匠”对技术技能的极致追求,不断丰富技工教育的内容和创新形式,在学生中树立“大国工匠”精神。这八位“大国工匠”并非名牌学校毕业,也不是研究生、博士生,他们就是长期奋斗在一线的技术工人,但他们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干一行爱一行、干一行专一行,用自己的勤劳智慧为国家做出了巨大贡献,成为一个领域、一个专业的技术领军人物,实现了自我人生价值。他们的光辉业绩给技工教育带来诸多启迪。

1)技工教育大有前途。技工学校要坚决贯彻落实和总理就加快职业教育发展作出的重要指示,调整好专业设置,针对学校办学特点,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加强人才培养的基础建设。在教学实践中加强“大国工匠”的示范作用,用他们成功的成才事迹,教育引导学生做一个脚踏实地的劳动者、建设者。

2)进一步明确了技工教育的战略地位。指出:“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广大青年打开通往成功成才大门的重要途径,肩负着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职责,必须高度重视、加快发展。”依照的指示精神,技工学校必须把培养“大国工匠”目标作为办好技工教育的突破口,让培养的学生像“大国工匠”那样,通过几十年的摸爬滚打,在工作实践中练就一身硬本领、一手绝活,在奋斗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3)坚持立德树人为根本,肩负起时代重任。指出:“要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营造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环境。”这就要求技工学校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坚持立德树人,在追求技术技能的同时,培养学生爱岗敬业、追求理想信念、勇于吃苦耐劳、实事求是的精神。只有培养学生德才兼备,才能走上一条成功之路,肩负起建国兴国的重任。

3 当前技工学校要把学习宣传“大国工匠”精神落到实处

学习宣传“大国工匠”的模范事迹和精神 学习“大国工匠”精神,是一个知行合一的过程,学生的认知认同水平是学习宣传的重要前提。学校要认真组织好学生观看《大国工匠》纪录片,组织师生共同学习“大国工匠”模范事迹,广泛召开座谈会,开辟文化专栏、广播,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把学习“大国工匠”精神渗透在教学管理服务的各个环节,真正在学校树立起“大国工匠”精神。

主义示范引领,彰显榜样作用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这八位“大国工匠”就生活工作在当下这个时代,代表着新一代技术工人的优秀品质。他们的事迹平凡而直接,具有极强的说服力。他们取得的每一个成果,都是技与德的统一,真正体现了“大国工匠”的精神境界,体现着艰苦努力和不懈奋斗。他们不求名,不追利,只要国家需要就是他们的理想和目标。让“大国工匠”精神涵养每一位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为他们走上社会成功、成才做好准备。

注重基础建设,为完成“大国工匠”培养目标提供保障 完成培养“大国工匠”的目标不是一朝一夕实现的,需要一个逐步成熟的过程,需要学校资金的投入和教学实践的保证。

一是坚持以服务发展为宗旨,改革原有的人才培养模式,以促进就业为导向,加强就业指导、就业教育和就业服务,提升毕业学生就业能力,不断适应技术进步和社会生产方式变革需求,紧紧贴近社会发展脉搏,真正培养出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技能人才。

二是激发技工教育办学活力,充分发挥市场导向作用,建立起完善的校企合作培养人才模式,充分利用校企合作资源,动员社会、企业方方面面的力量积极参与到技工教育中来,扩大社会办学力量,扩展教学实习基地,确实提高人才培养的能力和水平。

三是加强学校教学改革,注重教学实践,引导学生形成崇尚一技之长,不唯学历评能力的氛围,把培养“大国工匠”的目标落实好。

第5篇

关键词:高职教育;艺术素质教育;工匠精神

高职艺术素质教育是通识教育的重要内容,通过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基本能力”,在普及艺术知识,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造潜力,实现学生的个性价值”,最终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培育“工匠精神”也是高职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从实践层面而言,就是培育学生的“专业精神、职业态度和人文素养”,以解决高职技术教育中“理性缺失”困境。[2]在高职教育教学实践中,艺术素质教育因其具有通识课程教学与校园文化艺术活动的支撑,通常比较具体;而“工匠精神”培育的形式主要是宣导教化式的,因其缺乏具体支撑,效果通常并不明显。艺术素质教育与“工匠精神”培育的互不统属、相互分离,制约了高职素质教育的效果。因此,如何理解并准确把握高职艺术素质教育与“工匠精神”培育之间的关系,进而寻找到两者并举的路径与方法,对于促进高职学生素质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艺术品味与精湛技艺紧密对接———高职工匠精神培育的特质

“工匠精神”是工匠对于职业和产品所拥有一种追求极致的态度和精益求精的理念。自“工匠精神”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弘扬“工匠精神”成为我国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实现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的重要理念。“工匠精神”所带来的现代职业教育战略调整以及社会对用人观念的变化,使得高职院校将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作为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但是“工匠精神”属内在精神层面,高职“工匠精神”培育工作需要若干具体的培育载体才能奏效,其中艺术素质教育就是一个重要的载体。高职“工匠精神”培育的特质就是艺术品味与精湛技艺紧密对接。工匠虽然是充满传统色彩的词汇,但是拥有“精湛技艺”是对工匠最基本的定位。技术与艺术都是人类实践活动的产物,两者的关系可以用“技艺相通”来概括。从词源上而言,“技艺不仅指工匠活动与技巧,而且也是他们心灵的艺术或美的艺术与技巧”,[3]所以,拥有“精湛技艺”的工匠所制造的产品往往兼备实用性与艺术性,是工匠技能与审美情趣、审美观念的物化。手工业时代工匠制造的产品,小到日常生活用具,大到房屋桥梁,无不将艺术品味与精湛技艺融入制造过程,实现了技术性与艺术性的高度结合。工业化时代工匠尽管在称谓上发生了诸多变化,其技术活动仍是追求“技”“艺”融合。现代各种具体技术形态既是科学技术发展的产物,同样也是文化综合发展成果。以工业产品为例,产品设计造型的基本原则就是注重“技术与艺术性的统一、功能与形式的统一、微观与宏观的统一”,如果缺乏审美因素,没有艺术品味,技术含量再高也难以获得认同和接受。“工匠精神”是工匠们对设计独具匠心、对质量精益求精、对技艺不断改进、为制作不竭余力的理想精神追求,可以概括为尊师重教、一丝不苟、求富立德、精益求精、知行合一等五大精神内涵。[4]培育“工匠精神”可以从多角度来理解,就技术与艺术的关系而言,培育学生将“技术做成艺术”的理念,似乎更切合高职“工匠精神”培育理念和目标。高职教育从人才培养定位上而言,是培育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技能性人才,其技术教育与技能培养是重点,因而追求精湛、卓越的技术技能,崇尚责任、担当的职业道德,是高职教育的应有之义,但是对于“工匠精神”中所蕴涵审美情趣、审美观念的培育相对缺失。要弘扬“工匠精神”,促进学生将艺术品味与精湛技艺紧密对接,只有坚持以现有的艺术素质教育为载体,在“工匠精神”培育中嵌入艺术素质教育课程体系才能实现。可见,就工匠以及“工匠精神”的定位与内涵而言,工匠劳动是一种创造劳动,而创造劳动是天然地带有美的活力,因而“工匠精神”必然包含了工匠的审美意识与审美情趣;现代职业教育要培养工匠,要将“工匠精神”对美的追求融入培养过程中,注重技术与艺术的融合。艺术品味与精湛技艺紧密对接,这是高职“工匠精神”培育特质,也是方向。从这个意义而言,传统的高职艺术素质教育需要在培养“工匠精神”的视角下重新定位。

二、文化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效融合———高职艺术素质教育的定位

高职艺术素质教育作为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部分,它“既是发展智力、培养学生创造力的重要方面,又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手段,既是学生人格成长的必要内容,又是推动校园文化、丰富学生生活的重要载体”。[5]但目前高职院校艺术素质教育课程的设置寥若晨星,艺术活动追求短期效应,成了少数特长生的专利,大部分学生被排除在艺术素质教育的大门之外。高职人才培养体系中,艺术素质教育更多地被当作专业教育和技能教育“锦上添花”式的“补充”。高职艺术素质教育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其根本原因还在于对文化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关系理解存在误区。高职的文化素质教育是除专业教育以外的人文科学教育与艺术素质教育。开展文化素质教育一方面是为了完善人的心智,另一方面是激发人的潜能。在高职教育中,文化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是相互促进、密不可分的。专业教育是文化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文化素质教育是专业教育的基础。[6]但是,高职教育是面向职业岗位的专业技能教育,技能本位的教育使得教育的功利化现象难以避免,因而在高职实际操作层面上,文化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客观上”存在着“疏离倾向”。重新定位高职艺术素质教育,就是要将培育“工匠精神”融入到艺术素质教育中,促进文化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使得学生实现精湛技术与审美情趣的浑然一体。将“工匠精神”融入艺术素质教育,高职人才培养理念要适时调整,职业能力观也要从基于“技能本位”向基于“综合本位”转变。职业能力是高职教育的目标和特点,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培养学生的专业基础能力、职业岗位能力和职业通用能力是高职教育培养目标模型。[7]“技能本位”将职业能力视同于岗位技能,忽视了学生面临不同岗位的职业迁移能力,忽视学生将来发展所必需的综合素质,培养出的是机器生产环境下的“附属”,而非能动的驾驭者和创造者;“综合本位”将职业能力作为综合能力,是“人们从事一门或若干相近职业所必备的本领,是个体在职业工作、社会和私人情境中科学的思维、对个人和社会负责任行事的热情和能力”。[8]基于“综合本位”的职业能力,注重将技术技能与职业素养有机融合,审美意识、审美情趣、艺术素养理应成为职业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适应职业能力观的转变,高职人才培养体系要进行相应调整。要围绕培育“工匠精神”,将工匠对精湛技术追求和对艺术品味的领悟,融入专业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融入艺术素质教育与艺术活动之中。艺术素质教育不再是专业教育的附属,而是与专业教育一样成为培育“工匠精神”、打造现代工匠的重要载体。因此,只有从文化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角度定位艺术素质教育,才能使学生结合自身的专业与个人的兴趣,走进艺术、理解艺术,吸收到艺术的精髓。对于大多数理工类的学生而言,艺术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结合,一方面使学生形象思维得以完善,创新能力得以提高,另一方面也使他们感受艺术中所表达的情感,体验艺术中所蕴涵的情绪,达到塑造他们完美人格的目的。[9]273这也正是现代“工匠”培养的最佳路径。

三、艺术素质与工匠精神同频共振———高职综合素质教育的路径

高职“工匠精神”培育的特质与艺术素质教育的定位,要求高职从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视角,推行高职艺术素质教育与“工匠精神”培育并举。要注重以高品位的艺术审美素养支撑“工匠精神”培育,以崇尚精湛和追求完美的价值取向优化艺术素质教育,实现艺术素质与工匠精神同频共振。探索适合高职特点的综合素质教育的路径成为艺术素质教育与“工匠精神”培育并举的前提。一是组织具有针对性的艺术社团活动。艺术素质多样性、多层次,使得艺术素质教育的方式也呈现多样化的特点。高职艺术素质与学生兴趣相结合是第一原则,因此走艺术社团之路最为可行。组织艺术社团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需要;是拓展学生艺术知识面,提高其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和谐发展重要内容”。[10]通过社团内的朋辈教育,还可以培育团队精神。艺术社团组织过程中,要注重培育“工匠精神”,将对传统工艺美和现代设计美的追求,以及对现代工程伦理和基本职业道德宣传,融入社团活动。二是创新有效的艺术素质教学模式。艺术是以情感体验影响人的审美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艺术素质教育是“一种心育、情育,它所起到的心理作用是人自觉自发感受到的,是人的最深层的情感自由活动的结果”。[9]169艺术素质教育模式是依托多元化、立体化的教学体系,让学生超越具体的艺术本体,来感受美,并将感受内化为自身的素质。高职艺术素质教育要注重学生本位,创新教育模式。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要按照高职学习时间短、课程多、实践多的特点,采取短、平、快策略设计课程,综合运用示范与引导讲座、展览等多种形式,让学生理解美的本质。三是注重与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衔接。艺术素质教育必须重视与具体生产劳动相结合,体现劳动的创造美、产品美、过程美,才具有现实意义。高职艺术素质教育只有在促进“工匠精神”培育中,才更能彰显其素质教育的价值。高职艺术素质教育要引导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与将来的职业追求,选择适当的艺术素质教育形式;要注重与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衔接,以提高艺术素质教育在提升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有效性。此外,艺术素质教育与“工匠精神”培育并举还需要一批具有技术专业技能,同时拥有较高艺术素养的教师。高职艺术素质教育,无论是教育理念还是教育机制,无论是艺术专业还是普通非艺术类专业的艺术素质教育,都要“注重培养和启发学生对艺术的感知及审美判断力,激发和唤起学生从艺术维度探求对生命及理想的思考,从而实现艺术本质所呈现的人文属性的本源价值”,因此高职艺术素质教育专业教师不仅要具备艺术专业技能,而且要适应高职教育特点,具备必要的跨专业的基本知识,才能将“工匠精神”与艺术素质教育进行完美结合,提升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

[参考文献]

[1]罗军强,方林佑.高等学校通识教育探索:基于高等职业教育的研究[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2.

[2]胡冰,李小鲁.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使命———对理性缺失下培育“工匠精神”的反思[J].高教探索,2016(5):85-89.

[3]王伯鲁.技术化时代的文化重塑[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4.

[4]李宏伟,别应龙.工匠精神的历史传承与当代培育[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5(8):54-59.

[5]林大春.谈谈当今高职教育中的艺术素质教育[C]//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教核心技术育有效人才———教学改革与教学管理论文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6]谭秀森.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M].济南:泰山出版社,2008.

[7]查吉德.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理论与实证研究[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5.

[8]赵志群.对职业能力的再认识[J].职教论坛,2008(9):1.

[9]张道森.美术教育学[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4.

[10]徐园媛,廖桂芳.理工科大学生艺术素质教育创新模式构建[M].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12.

第6篇

将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融入到平时工作中。不仅自己做到踏实工作,保持本色,继续拼搏,发挥示范带头作用,更要把这种精神传承给学生,努力学好职业技能。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全国劳动模范精神学习总结资料,提供参考,欢迎你的阅读。

全国劳动模范精神学习总结一

每一个时代都有一种先进的精神,这种精神源于我们身边每一位岗位平凡、业绩突出的劳动者,这种精神成为了推动社会前进的动力,引领着周围人一起战胜苦难、踏实苦干、不懈创新。在长期实践中,党和人民培育形成了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崇尚劳动、热爱劳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的劳动精神,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生动体现,是鼓舞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风雨无阻、勇敢前进的强大精神动力。

在这个日异月新的年代,我们更需要一步一步做好本职工作,传承工匠精神,践行骆驼之路。首先,党和国家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方针,始终高度重视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始终高度重视发挥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的重要作用。第二、在校工作中,要增强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正确处理个人和集体、当前和长远、局部和整体的利益关系,要深刻认识团结就是力量、团结才能前进的道理,发扬团结协作、互助友爱的精神。特别教育教学是承担了继往开来的工作,对待工作更要有责任心和使命感。第三要完善现代职业教育制度,创新各层次各类型职业教育模式,为劳动者成长创造良好条件。技术工人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基础。作为职校老师,更需要将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融入到平时工作中。不仅自己做到踏实工作,保持本色,继续拼搏,发挥示范带头作用,更要把这种精神传承给学生,努力学好职业技能,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当中去。

实现中国梦,创造全体人民更加美好的生活,任重而道远,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继续付出辛勤劳动和艰苦努力。让我们以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为榜样,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爱岗敬业、勤奋工作,锐意进取、勇于创造,做好本职工作!

全国劳动模范精神学习总结二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各行各业一线工作者响应党的号召,积极投身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中,也涌现一批出劳动模范,我们每个人可能全成为劳动模范但是劳动模范的精神却值得我们学习,需要落实到工作的每一天,每一项工作中。

做好本职工作,承担历史使命。习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劳动者素质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至关重要,技术工人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基础。作为一名职业学校教师自己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崇尚劳动、热爱劳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的劳动精神,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也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养成善于学习、勤于思考的习惯,带着问题去学,多问几个为什么,有学习才有进步,有问题才有进步,为学生树立榜样,这样才能更好的为善现代职业教育制度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二)

充分肯定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的卓越贡献和崇高精神,热情赞扬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中不畏艰险、顽强拼搏的全国各族人民,对紧紧依靠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开启新征程、扬帆再出发提出明确要求。作为青年党员教师,我们更要认真学习领会,抓好贯彻落实,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要大力弘扬、广泛宣传、接续传承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推动我校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走在全国前列、创造新的辉煌。

全国劳动模范精神学习总结三

老师们纷纷表示要学习“最美教师”强烈的责任感和爱心。下面结合老师的工作谈谈学习本届表彰大会的心得体会:立足本质,对学生献出一片爱心。通过学习,我深刻体会到,作为一名教师,对于任何学生就是一个“爱“字。以无限的真情去关爱,用爱去感化每一个学生的心灵。对工作必须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最美的教师坚持朴素的工作作风,一心扑在教育事业,要树立强烈的责任心和事业心,把岗位当作社会责任,把工作当作一种事业的追求,满腔热情的、全身心的投入各项工作,踏踏实实的干事,兢兢业业的工作,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

总之,我要以最美教师为榜样,加强理论学习,提高理论水平,更新观念,努力钻研业务,爱岗敬业,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勤勤恳恳,扎扎实实工作,为教育事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二)

第7篇

根据XXX劳动教育全员培训的安排,近日学习了李珂研究员《高校加强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基本思路与实践路径》和赵鑫全教授《高校劳动教育与专业教育互融式发展》两场讲座。通过培训学习,本人深刻认识到进入新时代,我们要深刻把握劳模精神的崭新价值意蕴,大力弘扬劳模精神,推动全社会形成尊重劳动、劳动光荣的良好风尚。

第一,劳模精神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相托相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我们的奋斗目标,开创我们的美好未来。必须紧紧依靠人民、始终为了人民,必须依靠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这一目标。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在这一伟大征程中,幸福不会从天而降,梦想不会自动成真。“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需要全体中华儿女众志成城、万众一心,把一切力量都凝聚起来,把一切积极因素都调动起来,以劳动托起中国梦。如果每一位劳动者都能身体力行,做劳模精神的践行者,做新时代的奋斗者,那么,中国梦照进的现实,正是每一个中国人用奋斗赢得的未来。

第二,劳模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融相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生动诠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和强大精神力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寄托着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上下求索、历经千辛万苦确立的理想和信念。也承载着每个人的美好愿景。劳模精神作为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重要内容,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文化传承、教育导向、爱国情怀、道德提升等方面高度契合。作为个体,劳动模范以“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为行为准则,是个人践行的典范;作为公民,他们以“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为社会价值取向,是价值引领的旗帜;作为人民一分子,他们以“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为奋斗目标,将“小我”融入国家发展的潮流中。是价值实现的楷模。劳模精神与工匠精神相辅相成。党的十九大报告作出了“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的总体部署。就精神载体而言,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在产生机制、评价标准、时代背景、职业基础等方面存在明显区别。但是。这两种精神的内涵也具有共同特征:都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劳动文化的精髓,具有共同的文化底蕴;都立足于职业岗位,取得了突出业绩,作出了重要贡献,具有共同的价值导向;都练就了卓越技能,用个人的劳动实践阐释了劳动的境界,具有共同的价值实现。纵观不同时期的劳动模范,有许多劳动模范也堪称大国工匠,而今日很多大国工匠也无愧于劳动模范的荣誉称号。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都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生动体现。

第三,劳模精神凝聚建功新时代的磅礴伟力。2018年“五一”国际劳动节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在给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劳模本科班学员回信中提出,希望“用你们的千劲、闯劲、钻劲鼓舞更多的人,激励广大劳动群众争做新时代的奋斗者”。劳动模范是“干出新时代”的排头兵,是践行“实千兴邦”的楷模。激励广大劳动群众争做新时代的奋斗者,就是要让实千担当在新时代蔚然成风,让改革创新在新时代焕发活力,让精益求精在新时代落地生根。只要我们持之以恒地弘扬劳模精神。充分调动起广大劳动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就一定能最大限度地聚合起人们饱满的奋斗热情,从而为建功新时代、实现中国梦凝聚起磅礴的中国力量。

总之,通过学习本人深刻认识到,劳动模范是时代的先锋、民族的楷模,他们身上承载和彰显的劳模精神一直发挥着引领作用,丰富和拓展了中国精神内涵,充分展现了我国新时代工人阶级和劳动群众的高度自信,已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

第8篇

2017年3月,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厚植工匠文化,恪尽职业操守,崇尚精益求精,培育众多‘中国工匠’”。这是国务院第二次将“工匠精神”写进政府工作报告。截至2016年底,全国有技能劳动者1.65亿人,其中高技能人才仅4791万。《技工教育“十三五”规划》显示,截至“十二五”期末,全国技工院校2545所,技师学院434所,年招生数量121万人,高级工班以上在校生比例34.2%。2016年,全国技工院校招生127.2万人,同比增长4.75%,技工院校的招生情况越来越好。目前,无论是政府、企业、学校都高度重视和推崇“工匠精神”的培育,特别是技工院校。作为技工人才的培育摇篮,“工匠精神”是技工教育的灵魂。在技工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是中国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要素,是社会、企业的迫切所需,技工院校如何教学中培育学生的“工匠精神”尤为重要。

1 “工匠精神”的定义

1.1 定义

“工匠精神”是指工匠以极致的态度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追求更完美的精神理念。在现代科技高速发展的社会背景下,“工匠精神”精益求精的精神需要传承,而对于“以一技在身走天下”的技工院校的学生,“工匠精神”的工作态度和理想新念,更是作为一种重要的职业道德素养。同时,也体现了技工院校注重增强学生实践能力,践行知行合一的教学理念。技工院校的老师更要以“工匠”之道善待每一位学生的生活、学习、技能培训、心理素质,并把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运用到教育过程中,为社会培养出新一代创新进取、品尝兼优、思想端正,拥有“工匠精神”的技工人才。

1.2 主要特点

一是精益求精。对产品追求极致的完美,注重细节,为了一点小的提升不惜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对工艺进行反复改进。二是严谨。对待产品的要求极高,态度一丝不苟,绝不投机取巧,采取严格的检测标准,切实保障质量,不达要求不交货。三是耐心、专注和坚持。致力于提升产品质量,永不停止追求更加完善和完美的脚步,无论对于材料、设计抑或生产流程,均不断进行改进。四是专业和敬业。以打造行业内最佳优质的产品为目标并不断努力,将自己的职业和工作看得无比重要。

2 东莞技工院校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重要性

2.1 满足东莞制造业大市向强市转变的需求

东莞毗邻广州、深圳、香港,改革开放以来以制造业起步,逐步发展成为全球著名的制造业城市。2016年东莞年生产总值6827.27万亿元,同比增长8.1%。据了解,东莞的常住人口为831万,其中非户籍人口高达642万。东莞市人才总量为130多万人,高层次人才7.5万人。目前,东莞有12万家制造业企业,拥有400多万劳动力,但技工人才缺口率约15%。技能人才的缺乏,劳动力供给和企业需求不匹配,是目前劳动力市场结构性矛盾最突出的问题。据智通人才市场的调查报告显示,在劳动力市场最紧缺的职位前五位中,就有两个是技工类工种。随着东莞制造业加快转型升级,产业创新发展能力不?嗵岣撸?对一线技能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要推动东莞从制造业大市向强市转变,就必须培养一大批具有“工匠精神”的技能型人才。因此,技工院校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才能为社会输入更多有技术的优秀人才。

2.2 技工院校人才培育的目标

技工院校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培育有一技之长的技能人才。《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指出,我国在高技能人才队伍发展上,下一步要把重点放在培养技师和高级技师上,打造一支专业门类齐全、技艺高超的高素质技能人才队伍。当前,企业面临着招工难、选工难、用人难的问题,而学生就业也同样面临着就业难、适应难、提升难的问题。究其原因,就是双方需求不对等。技工教育不仅仅是培育一名有专业技术的高技术人才,更重要的是要培育学生的职业素养。一名拥有爱岗敬业、精益求精的职业素养的人才,才是企业喜爱的员工,学生也能从实践中,不断得到磨练提升。因此,技工院校要把“工匠精神”融入到日常的教学当中,从入学起就加强培育学生的职业素养,增强其就业能力,同时也是促进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必要措施。

2.3 新形势下技工教育发展的方向

技工教育作为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培育企业需求的技能型人才的重要职责。近日,国务院印发了《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提出构建产业工人“技能形成体系”。技工院校是培育技能型人才的主要阵地,属于构建产业工人“技能形成体系”的重要环节之一。以企业、产业需求为导向,精准化培养专业技能型人才,着力从“工匠精神”培育为核心,有利于破解当前技工人才缺失、含金量低、年龄大、技术单一等问题。深刻认识“工匠精神”的重要性,将“工匠精神”培育作为技工教育的核心精神,注重加强对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才能加快推进显得技工职业教育的发展,提升技工职业教育的质量和水平。

3 目前东莞技工院校培育学生“工匠精神”的现状及存在困难

3.1 现状

目前,东莞市属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主管的技工院校有7间,分别是:东莞市技师学院、东莞联合高级技工院校、东莞实验技工院校、东莞市中德技工院校、东莞市翰伦技工院校等。在校学生约2.2万人,主要涉及电子商务、模具制造、汽车维修、服装设计、市场营销等40多个专业,每年输送技能人才约5000多人。东莞技工院校目前的教学特色主要是以学生职业技能该培训为主要目标,在学校对学生进行理论和实践教学。同时,与企业对接,给予学生赴生产一线开展具体实操演练的机会。毕业时,学生需考取相关专业技能证书才能毕业。师资教育条件较好的东莞市技师学院引进了德国、英国的“双元制”、“现代学徒制”的职业教学模式,是全省第一家开启中德、中英职业教育合作的技工院校。

目前,技工院校的教育主要以培育学生技能为主,对学生的德育课集中在安全生产培训,而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通常以班会课的形式开展。综合来看,技工院校对于培育学生职业精神――“工匠精神”重视程度不够高,未能充分融入在日常教学当中。

3.2 存在困难

3.2.1 传统观念误区

目前,社会对于学历、文凭已经产生根深蒂固的观念。一方面,认为只有读书不行的学生才会读技工院校,读技工院校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不让考不上高中、大学的学生辍学。另一方面,技能人才的社会经济地位还不高,未能体现价值,导致社会对职业技能教育的认可度不高、认识度不足。

3.2.2 教育理念对“工匠精神”重视度不足

技工院校作为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最初培育目标设定,就是培育掌握生产一线技术的技能型人才,更注重于让学生掌握技能,而忽视了对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忽视了将专注、精益求精、坚持的职业精神传授给学生,潜移默化感染学生。

3.2.3 “工匠精神”培育难见成果

“工匠精神”的培育是一项系统的工程,无法一蹴而就,很难立即见到效果。一方面,它不仅要在理论教育中对学生进行谆谆教导,要在实践中让学生亲身感受和体会到“工匠精神”的重要性。另一方面,技工院校的教师同样也需要具备此精神,并能作为学生榜样。同时,“工匠精神”成果的体现也需要时间沉淀和积累,无法量化,没有衡量的标准。

4 对东莞培育技工学生“工匠精神”的主要措施的建议

“工匠精神”由来已久,它体现的精益求精的精神是促进社会经济长远发展的重要基石,特别是对制造业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技工教育中,必须高度重视对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技工院校应该充分整合各方资源,从培育“工匠精神”作为教育目标之本,采用多种教育途径、多种方法培养学生具备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

4.1 加快转变传统教育观念

第一,在社会和家庭,亟需转变传统的“重学历、轻能力”的教育观念,提高对技工教育的认可度,肯定技能人才对社会发展的贡献,扭转“职业教育就低人一等”的偏见。第二,在学校,技工教师需要充分认识培养“工匠精神”对于学生教育、对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不仅自觉的提高自身的“工匠精神”的培育。同时,也需要根据不同学习阶段的学生特点,将学习目标、理想、职业精神、职业生涯规划等融入到日常教学当中,有针对性的对学生渗透和构建“工匠精神。只有将技能培育和“工匠精神”培育结合起来,才能让学生真正树立精益求精、专注的职业精神,才能在踏进社会后,为企业、为社会、为国家贡献应有的力量。

4.2 积极营造良好教育环境

技工人才培育需要政府、学校、企业三方合作,只有发挥“三重螺旋”的作用,才能全面整合资源,为技能人才培育发挥有效作用。第一,政府从顶层设计层面出发,为职业院校提供财政支持、教育体制机制创新的空间。第二,技工院校可以通过创新培育模式、拓宽招生渠道、加强校企合作、公共实训中心合作等,加大力度培育学校的技能、品牌、行业特色。同时,也可以通过校园文化建设,组织演讲、参观、比赛等多样化、灵活化的活动,提高学生对“工匠精神”的认识。第三,企业可以提供实操平台,为技工院校提供实训机会,并以此推进产品、技术研发,吸收各类人才。统筹整合各方力量,才能共同为技工教育营造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

4.3 实现技工人才培养目标的精准化定位

技工人才培育目标的精准化定位,需要确立在社会需求的出发点上,只有社会需求与技工院校培育资源相吻合,才能满足社会需求,才能发挥人才培育的作用。由于社会需求是动态调整的,因此技工院校在确立技能人才培养目标需要有前瞻性,紧跟市场最前沿的高新技术,加快技术引进和设备更新,不断完善人才培养的教学课程,帮助学生掌握3D打印、机器人制造等新科技技术,满足市场急缺的实用型人才需求,力争发挥人才培育对行业发展的引领和带动作用。

4.4 加强理论与实践结合

当前,技工院校都非常重视理论教育和实训结合,大部分技工院校都采用了“校中厂”和“厂中校”的教育模式,比如,东莞技师学校采取的“双元制”、“学徒制”。一方面,企业将部分生产任务交给学校完成,学校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完成各项任务;另一方面,企业为学校提供实训场地,并承担教学任务,帮助学校老师开展教学,以此而实现互惠互利。为进一步加强理论与实践结合,建议适当加强这部分教育模式的时间,以便于学生在一段时期内,亲身体会一名技工工人应有的“工匠精神”与职业道德,从而养成较好的专注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工匠精神”在学生身上得到传承发扬。同时,探索建立学生职业素养考评机制,通过在校、在企的实践情况,对学生技能掌握情况、职业素养情况进行考评,为学生就业提供参考。

4.5 加大政府扶持力度

第9篇

关键词:“工匠精神”;教育重塑

随着“工匠精神”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不仅成为众多媒体的关注热点,更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全社会各行各业都要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当然也包括教师队伍。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教师与教育行业的改革需要“工匠精神”;从当下现实着眼,特别是教育改革的深入,教育重塑则更需要“工匠精神”。

孟子在《滕文公章句上》曾说“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教书匠”这个略带有贬义色彩的词汇成为教师行业的一顶帽子,特别是一个“匠”字更是将教师这个行业置于社会底层行列,他们赖以生存的 “知识”“理论”无法改变“治于人”的困境,他们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被精英文化、主流文化所轻视,所以面对教育家的“顶层指示”即空谈咬文嚼字的新理念、痴迷于新教学模式的建构、轻视课堂教学知识打磨和积淀、一些层出不穷的教育新词汇等等,教育一线上的“教书匠”只得疲于应对与改变,长此以往就会形成“教书匠”和“教育家”间的隔空喊话,即一个“高高在上”,另一个“低到尘埃里”。如若这样“对峙”下去则不利于教育系统的健康循环。所以,教师行业树立“工匠精神”迫在眉睫甚至刻不容缓,这不仅时代精神的需要,也是中国教育的必然选择。《管子・权修》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其实就是一种“工匠精神”。“工匠精神”是教育重塑的最优途径与长效举措,所以要做到如下四点:

一是尊重教师的经验积累。教育经验是潜移默化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是教师在长期的教育教学一线上不断积累起来的,也是个性化的。因为带着每个教师对生命感知的温度,所以才会弥足珍贵。所以不能用新的教育理念将所有的个性化与人文化的课堂经验“撕碎”,更不能将其全都视为固化的、肤浅的,这些时间积累的成果无需被新理论所替换或删除。

唯有用“尊重经验、育人为本”的职业精神,才会让教逐步从边缘到中心。

二是推行新老“帮扶”制。教育经验的弥足珍贵与独一无二,会随着某些学科教师的离职或离世而彻底消失,“人亡艺绝”的《广陵散》悲剧不应该发生在当下的教育界。教学本身虽有各种原则和方法,但是这些原则与方法在特定情景的具体运用,却无法还原为一定的原则与方法,必须借助教师的判断力与接受力。因此,教师教育必须重视教育经验传承,“工匠精神”之所以具有价值,就在于它的传承甚至除故纳新。“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教育经验的传承是教育重塑的根基,所以依靠“传、帮、带”,落实 “帮扶”,教育才可以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三是注重能力提升与“跟进”。教育教学实践能力是在平时的教学当中积累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是教师的安身立命之本。对于教师来说就是不仅要“会教”而且更要“教会”。但是,当前对于教师的评价已经脱离了教师核心技艺。最集中的表现就是“为考而学,不是为教而学”甚至“课题研究”重过“教学”,导致教师陷入只是为名誉而沉醉,不是为教学而研究的怪圈。所以建构能力本位的教育才是康庄大道,以核心技艺为中心的评价标准才是正题。

四是强调职前教师教育。一些新入职的年轻教师对于新的教学方式接受快且运用灵活,如微课、翻转课堂等等,但是其中不乏有些人“三字一话”却不过关,这些都是教师的基本功。其实树立先进的教育理念与这些基本要求不冲突。“技可进乎道,艺可通乎神”,师范类院校应该将这个任务承接下来,把作为教师最基本的技艺传授给准教师。当前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大背景下,教育重塑具有时代价值。当然教育重塑不是“流血革命,铲除一切”,而是循序渐进、逐步深入的,重塑的动力不仅要足更要把握好着力点,决不可“邯郸学步”。因此,即使是在改革,哪怕是转型性改革的背景下,我们都不能忽视基本功的培养和轻视职前教师的培训。

诚然,教育重塑之路并非一帆风顺,也不是千难万险,只要有“工匠精神”树立在心中,教育重塑才走上康庄大道。教师熟练掌握各种具体的教学方法后,才能有更多时间与精力运用到实际的教学工作中去,进而实现教学层次的深化,正所谓“道可道,非常道”,唯有理论结合实际,并能根据教学实际进行变通,教育重塑方可见成效。

参考文献:

第10篇

一、工匠精神是一种民族精神

《世界教育信息》: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和“十三五”规划纲要均提出,要营造崇尚专业的社会氛围,大力弘扬新时期工匠精神。请问在您看来,我们应如何理解新时期的工匠精神?

赵志群:在我国历史上曾经出现过很多卓越的工匠。传统的工匠精神代表着追求细节完美、专注严谨的工作作风和态度。随着信息技术和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和普及,新一轮产业革命初见端倪。在新的产业模式和生产组织中,工作任务和工具发生了变化,但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却没有改变。如果缺乏工匠精神,那么做任何有较高要求的事情都难以成功。

德国的“工业4.0”在全球制造业掀起了新一轮技术革命,德国强大的工业体系和制造实力源于其深厚的工匠基因。反观中国,在国际市场上,中国制造仍以粗放、劳动力密集型加工为主,中国产品被贴上了低质低价的标签。不少企业追求“短、平、快”,工作态度浮躁,忽视产品的品质,工匠精神缺失,沸沸扬扬的“马桶盖”事件即佐证之一。事实上,很多时候我国产品的质量不好,并非由于生产技术水平不高,而是工匠精神缺失导致的。

工匠精神是发展制造业的基础,是提高产品品位和档次的关键。目前,中国正处于转型升级和供给侧改革的关键时期。随着“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实施,提高产品品质,化解过剩产能,这既需要在技术、工艺方面的创新突破,也需要新时代的工匠精神。

二、扎实推进职业教育改革

《世界教育信息》:工匠精神的培养主体包括职业院校和企事业单位。也就是说,工匠精神的培育还需职业教育的支撑。如何将工匠精神渗透到职业教育改革中去?

赵志群:这需要从两方面加以理解。一方面,职业教育以培养工匠为目标,但是仅靠学校的力量还远远不够。开展校企合作是培育工匠精神的重要举措。人社部和教育部分别推进的企业新型学徒制和现代学徒制试点,均是培养现代工匠精神的有益探索。学徒制的实施和落实需要法律法规来保障。在许多西方发达国家,学徒制被视为重要的国家发展战略。这些国家不但出台了相关劳动和教育法律政策,为学徒制提供法律保障;还建立了相应的管理和监督机构,从制度上规范学徒制的实施。另一方面,职业院校也要苦练内功,这既不是盲目追求规模和“高大上”,也不是奉行“拿来主义”,不能不经研究而简单盲目照搬国外的模式。2015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张德江在职业教育法执法检查报告中明确强调,职业教育要做到“学有所教,教有所能,能有所用”。我们应当面向市场和社会需要办学,完善职业教育进入和退出机制,建立符合需要的专业和课程,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办出特色,打造品牌,重在实效,而不是盲目追求大规模和高等级。我认为,这是培育工匠精神的要旨所在。培养工匠精神需要踏踏实实做好质量保障工作,将国家关于发展职业教育的各项精神和要求落到实处。

三、工匠精神的推广需要大力培植市场土壤

《世界教育信息》:有观点认为,现阶段我国缺少工匠精神,主要是因为工匠精神在我国缺乏成长的土壤。对此,您有什么看法?应如何改善现状?

赵志群:工匠精神在我国缺乏成长土壤的表现有二:一是很多企业缺乏创新动力和意愿;二是总体来说,企业给技术工人的待遇不高。

在企业创新方面,不容否认的是,国内很多企业缺少长期发展眼光,比较短视,不注重产品质量的提升和自身品牌的树立,只在乎当前利润的多寡。曾有企业主表示,自己企业曾经研发出一款新产品,深受市场欢迎。但一夜之间,40多家企业都开始生产一模一样的产品,产品利润骤降。久而久之,企业失去了创新研发新产品的动力。不注重知识产权保护、缺乏科研创新平台,这是工匠精神难以深植的重要原因。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水平的提高,很多中国人愿意花更多钱买高质量的产品,很多优秀企业也越来越重视产品质量提高和品牌塑造。市场环境不断改善,这为培养工匠精神提供了非常好的契机。

在工人待遇方面,以国际经验来看,工人待遇比较好的国家和地区的工会和行业组织的力量往往比较强大。德国的产业工会如金属工业工会代表着产业的利益,他们从产业长远发展的角度规划工人队伍的发展,通过劳资谈判为工人争取更高的待遇。我们可以借鉴国外先进经验,通过集体协商工资制度,保证技术工人的待遇水平。近日,中共中央印发《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提出要完善市场评价要素贡献并按贡献分配的机制。同时《意见》也指出,要改进人才评价考核方式,发挥政府、市场、专业组织、用人单位等多元评价主体作用,加快建立科学化、社会化、市场化的人才评价制度。中国是一个“唯学历”氛围很重的国家,打通技能人才晋升的天花板,在全社会形成“不唯学历唯能力”的氛围,这是培育和弘扬工匠精神的基础。

四、培养高质量的工匠

需要机制和精神层面双管齐下

《世界教育信息》:那么,要想培养出高质量的工匠,您认为我们需要在哪些方面努力呢?

赵志群:工匠精神起源于手工业。纵观全球,发达的手工业常常是高质量工业生产的基础,也是发展高质量职业教育的重要条件。职业教育要想培养高质量的工匠,应当至少在以下两个方面做出努力。

第一,在机制层面,建立培养工匠的现代学徒制或新型学徒制。历史上最早的制度化工匠培养方式是行会学徒制,即西W中世纪新兴城市商人和手工业者行会组织的职业教育。那时人们必须先当学徒,才能进入一个行业。行会主持学徒制,负责订立师徒契约和规定学习标准。学习期间,师傅应教会学徒掌握一种职业技术,为其提供住宿和衣食,并传授读写算、宗教等知识;学徒应服从师傅指导,努力学习和工作,恪守职业道德。

在现代工业生产中,信息化和自动化程度极大提高,传统岗位逐渐被灵活、整体化和以解决问题为导向的综合任务所替代,这对工匠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计划、决策和分析复杂问题的能力,这只能在真实的“工作情境”和“工作过程”中获得,纯学校教育模式无法独立承担起这一重任,只能采用校企合作和工学结合的方式,这就是新型学徒制(编者注:或现代学徒制,下同)的核心。

现代学徒制是将传统学徒培训与现代学校教育相结合的合作教育制度,它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基于学校的,另一种是基于企业的新型学徒制(国际上也有称之为培训生制的,Traineeship)。建立和发展现代学徒制,是我国当前职业教育领域的重要探索。现代学徒制有很多特点,如涉及相关利益群体更多,需要新型的规范化运作机制,学徒对象扩大(包括在校学生和普通高校毕业生),学徒制与正规学校教育相融合,以及第三方培训(或中介)机构的出现等。现代学徒制要想实现所期望的政策目标,须满足一些公认的质量标准,否则失败的风险会很大。在这个方面,我们首先要确定我国现代学徒制的制度性特征。从国家层面进行制度设计,确保现代学徒制能够实现以下目标:赋予学徒独特的、具有“准员工”和“学生”双重地位的法律身份;确保学徒(学生)能够获得国家承认的职业资格;与传统学徒制强调操作技能训练不同,现代学徒制的培养目标是完成“职业的典型工作任务”所需的综合职业能力,并在真实的工作情境中获得“工作过程知识”;由于现代社会劳动分工减弱,应引入“核心职业”理念和开放式的职业标准,满足劳动市场的灵活性发展要求;引进科学的职业分析方法,通过分析职业的“次级因素”(如生涯发展)确定职业标准,确保职业的稳定性,并为建立职业认同感和发展职业承诺奠定基础;确保学徒在企业停留一定学徒期限,满足企业对培训投入与产出效益平衡的功利性要求。其次,我们还要建立相应的管理体系,包括:制定国家、地方和行业协调统一的法律法规体系,建立对学校和企业合作有约束力的规章制度;建立跨越传统教育和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专门机构(如“学徒中心”)承担协调工作,建立多方参与的协调机制;在国家层面组织开发统一课程标准,保证学习成果在不同地区均得到认可,但企业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有相对的自;建立专门的学徒制指导教师(实训教师)培养和管理制度,保证企业实习质量;各利益相关者(特别是企业)、职业院校和职教研究机构可以系统参与到职教政策讨论和对话中。

第二,在精神层面,培养对高质量人才培养过程的精神追求。进入新世纪,通过一系列质量提升项目和质量评估工作,我国职业教育的质量有了明显提高。但是从整体上说,高技能人才质量仍然满足不了社会发展的需要,这里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缺乏严谨的工匠精神。在目前社会心浮气躁的大环境下,大家重视“短、平、快”项目带来的即时利益,常常忽略职业教育的品质灵魂。很多院校热衷建立万人大校,可以在短时间内造就出几种甚至数十种创新“理念”和“模式”,但其真正的内涵建设却要弱得多。例如,在远郊区建立规模宏大的校区和职教园区,是否思考过职业教育需要校企合作,而很多服务类专业恰恰需要近距离接触其服务对象?国际上成功的“社区”学院模式是否预示着一定的规律性?

又如在中、微观层面的教学领域,作为重要的教学或课程模式,项目教学已成为共识。但是很多院校没有深入学习其内涵,没有研究其能解决什么问题、有哪些局限性、有哪些关键点,而是盲目照搬,从而造成实践的混乱。例如,目前我们对“学习项目”至少有三种理解:一是具体的产品、服务或决策;二是按照“从初学者到专家”的能力发展逻辑规律所定的确定的、工作过程完整的、具备职业典型性的工作任务;三是按照汉语“项目”的原始意义,即“事物的条目”,因此会有“知识教学项目”和“技能训练项目”。这样的结果是,项目教学改革思路和措施五花八门,不同院校在进行相关研讨交流时常常用同样的词语,谈的却不是同样的事情。

事实上,项目教学是起源于16世纪欧洲建筑工程教育的职业专业化过程的教学方法,它的发展已经历了多个阶段。1596年,意大利罗马圣卢卡艺术与建筑学院组织建筑设计作业,这一无需实现的学习性设计被称为“项目”。之后,项目教学发展成为一种常规教学方法,出现了项目教学的线性模型,即先课程教学后项目实践。后来,项目教学法被推广到手工艺训练和普通教育学校,又出现了整体性项目教学模型。美国教育家克伯屈对项目教学进行过重新定义,认为是一种“用心而有目的的行为”,这标志着项目教学法的成熟。20世纪70年代,项目教学被“重新发现”,并首先在职教领域得到推广,被认为是培养关键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的有效途径。不同的理解给职教实践带来很大麻烦。很多院校根据实际进行的探索,往往轻易就被某个验收专家否定。人们只能不断引进和变换更多的新概念,以显示自己的“创新”能力。

第11篇

[关键词]工匠精神;人文精神教育;职业素质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创新创业教育;学生社团活动;全面融合

一、通过人文精神教育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

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融合与彰显是研究型高校大学文化的核心,人文精神与工匠精神的结合与彰显构成了高职院校大学文化的特质[2]。进一步而言,以理工为主的高职院校的大学文化中更加突出了科学精神与工匠精神上的特征,人文精神方面的要素就相对欠缺;而以商经为主的高职院校的大学文化中则无形之中更加彰显了人文精神与商业精神,同时,其科学精神与工匠精神就显得不够突出。但无论以何种专业为主的高职院校,人文精神都是大学文化的基础,只不过工匠精神在高职院校文化中的特质更为突出。亦即以培养技术技能为主的高职院校的文化是人文精神与工匠精神的有效融合。一方面,通过以文化人,使学生在具备坚定的理想信念、正确的价值观念、高尚的道德情操、科学的思维方式、良好的心理素质、优雅的审美情趣等做人基础及通识能力的同时,进一步掌握本专业与相邻专业的理论知识与判别水平;另一方面,通过实践操作、技能培养,使学生在职业理念上树立起“质量至上、用户至上、荣誉至上、责任至上”的意志品质,在工作态度上秉持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的价值取向,从而让学生在全面全程培养中树立起包括职业态度与精神理念、创新创造等在内的工匠精神。因此,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中应当立足于以下方面以促进人文精神与工匠精神的高度融合。首先,必须将人文精神作为高职院校文化的基础。裴斯泰洛奇说:“要把专业训练和道德培养结合在一起。”[3]表明职业教育工匠精神的培育离不开必需的人文素质这一重要依托。在我国人们对工匠精神的理解已由过去的手工艺人与生产一线动手操作的能工巧匠转向了被广泛描述为工作人员的职业价值取向和行为表现及从业者在工作过程中对职业的态度和精神理念。从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的教育工具性功能,即通过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教育方面来看,使学生拥有所需的专业理论知识和能力;教育的目的性功能,即通过教育使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人”方面来看,显然需要培养学生以德为先、德艺兼求的敬业奉献精神,切磋琢磨的精益求精精神。因此,高职院校必须把工匠精神视为职业精神的范畴,看作是从业者的职业态度、精神理念、价值取向、行为表现,以此为核心塑造高职院校的人文精神及大学文化,从而在职业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其次,高职院校文化架构中必须突出人文精神和工匠精神相融合的特征。高职院校制度建设必须以人文精神和工匠精神为指导。大学章程作为大学的根本大法决定了高职院校的章程以及以此为基础制定的一系列规章制度都应在大学治理、人才培养等方面将人文精神与工匠精神彰显其中,这是高职院校的文化之魂。最后,高职院校校训一定要高度凝练出人文精神与工匠精神的精髓。在教风建设上,一定要突出人文精神与工匠精神相融合的教师特色。高职院校教师不仅要具有教师共有的高尚师德、信念坚定、仁爱学生、精湛教法等“人师”引力,还要拥有丰富的人文素养、扎实的专业功底、科学的研究方法、过硬的实践技能、持久的创新能力等“经师”素质。在人才培养方面,教师要确立人文精神与工匠精神融为一体的教育理念,以认真负责、精益求精、不懈追求、完美至真的工匠精神对学生进行教育,而非将学生当作“工具人”来训练与培养,从而使学生不仅拥有技术技能方面的“工匠能力”,而且是具有人文精神与工匠精神相融合的全面发展的“社会人”。在学风建设上,一定要突出人文精神与工匠精神相融合的教育特色。如加强人文课程教学、举办人文精神与工匠精神专题讲座、感受和体验工匠精神的实质、开展有利于人文精神和工匠精神养成的课外活动、优秀企业文化融入课堂、大力宣传人文精神与工匠精神相结合的校园文化,等等,以引导良好学风文化的形成。

二、在职业素质教育中突出对工匠精神的培养

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中不仅要把对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作为灵魂与核心来抓,而且必须全面全程地贯彻于学生的职业素质教育之中。这既源于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是高职院校加强学生职业素质教育的需要,也源于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是提高学生现实职业能力,即所谓“实用够用的技术技能”,以及未来应对各种复杂挑战时必须具备的社会适应能力、工作迁移能力[4]、综合研判能力、求新发展能力等的需要。而非过去忽略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只是单一强调学生专业技术技能的培养。美国学者亚力克福奇指出:“在未来的几十年里,工匠精神会焕发出新的活力。”[5]作为劳动者最基本的素质,工匠精神是职业人做人与做事的相统一、人文素质与技术素质的有机融合。这决定了必须从三个维度理解工匠精神:第一,它是现代职业人的一种职业内核。其强调德与才的互为表里,既是一种职业精神,更是一种职业习惯。因此,不仅要把工匠精神作为学生职业素质教育的目标,而且要以专业技术的高标准作为人才培养的更高追求,从而培育工匠精神所需的技术技能。第二,它是现代职业人的一种职业思维。美国学者亚力克福奇指出:“真正的工匠是一种思维状态,而不是指向未来的一些兴趣或技能集合。”[6]说明只有培养出学生的工匠式思维,学生才可能具备工匠式技术技能。第三,它是现代职业人的一种职业道德。“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全体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更是工匠精神的核心内容。对于新时代的大学生而言,要想真正锻造出职业必需的工匠精神,前提便是要履行上述道德规范。而以培养学生工匠精神为目标的职业素质教育的实施,则需要采取如下途径:首先,在人才培养中一定要树立工匠精神的新理念。尽管《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要求:“职业教育要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6],但是高职院校并未走出长期以来形成的重量轻质,重传技轻育人的人才培养误区,时至今日“实用够用技术技能”的人才观仍未得到纠正。这就要求高职院校一定要在人才培养中突出对学生工匠精神的教育。其次,要充分认识工匠精神对人才培养质量的特殊作用。从人才培养的逻辑上来说,高职院校培养的毕业生必然会体现出学识、素质、专业、技能、创新等多种要素的有机统一,但现在仍存在着将学识与素质、素质与技术、专业与能力等相割裂的做法。因此,高职院校一定要将上述各要素嵌入人才培养中,使人才培养目标下的工匠精神达到职业知识、职业能力与职业情感的有机统一,人才培养规格下的工匠精神就是达到职业技术、职业能力与职业素质的有机统一。最后,要塑造工匠精神人才培养的文化氛围。工匠精神为主题的校园文化建设一定要把“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落到实处,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作为自己的言行标准。加强对新时代大国工匠、敬业典型、创新高手、能工巧匠的道德观、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工作观、担当观等精神文化的宣传,将“羡慕工匠”“尊重工匠”“成为工匠”渗入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信仰与价值追求之中,塑造“润物细无声”的工匠精神,培养必需的文化氛围。

三、在工匠精神中厚植职业道德教育

深厚的人文道德修养与娴熟的精湛技术是“工匠”的两个双重保证。工匠精神与职业道德的内在契合之处在于“精”“诚”二字。“精”指工匠要有娴熟精湛的技术,在专业技术技能中必须表现出精心、精细、精准、精责;“诚”指工匠要有高尚的品德修养,是其敬畏职业精神的集中表现[7]。这就要求在人才培养中一定要将工匠精神厚植于对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之中,以实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终极目标。首先,要科学界定工匠职业道德教育的基本标准。工匠必须具备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态度、专业行为和专业道德、专业伦理、专业信息管理、专业批判性思维等的基本素质,以突出知识、能力、素质相统一的现代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观。而工匠职业道德教育的基本标准无疑必须包括:精益求精的精神、细节极致的精心、一丝不苟的态度、专注耐心的要求、专业敬业的行为[8]等核心要素。因此,坚持职业道德与职业教育突出专业技术技能并重的教育理念,坚守教育共性立德树人的崇高目标,无疑是现代职业教育重建职业道德、工匠精神的迫切任务。其次,构建“技能教育+道德教育”课程评价体系。要把工匠精神培育贯穿于职业道德教育的全过程与全方位,必须构建“技能教育+道德教育”课程评价体系[9],对人才培养效果进行全新评估。一是以过程中的多次评价代替期末的一次性评价;二是评价主体由单一学校教师评价变为企业师傅评价+学生自我评价+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并重及第三方监督实施的多元评价主体;三是评价范围和评价标准,由传统的仅评价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等单一维度向注重职业道德教育为先导+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等多元维度转变;四是专业职业道德和人文素质教育方式,从“独白”教学方式转向“对话”教学方式[10]、从“说教”教学方式转向“体验”教学方式、从“显性”教学方式转向“隐性”教学方式[11]、从“灌输”教学方式转向“浸润”教学方式、从“定制”教学方式转向“个性”教学方式、从“粗放”教学方式转向“集约”教学方式、从“理论”教学方式转向“理实结合”教学方式、从“书本”教学方式转向“社会生活及实践”教学方式,将学生的职业责任感、事业心和奉献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最后,系统构建工匠精神与职业道德教育融合新模式。第一,建立理论和实践一体化的工匠精神教育体系。要明确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根本还在于坚持党的立德树人原则,路径在于探索新时代高职院校工匠精神教育新模式,重点是促进学生工匠精神的塑造与养成及德技之间的水乳相融。通过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贯通性,把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由单一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拓展到学生的全部课程之中,并由专业课程思政群、人文教育课程思政群、文化通识教育课程思政群等组成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课程思政体系,做到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全覆盖。通过思政实践与实践思政的贯通性,在学生的校内实训与企业实践之中对其进行实践活动思政教育,将过去单一的思政理论教学课程体系延伸到企业实践思政教学课程体系,做到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全覆盖。第二,构建思政教育和专业教育同向共行机制。要让思想政治工作真正进入学生的脑海与心田,就需通过距学生近些、近些、再近些,和学生亲些、亲些、再亲些,与学生熟些、熟些、再熟些,对学生好些、好些、再好些等方式,掌握学生成长成才的规律,并确实具备比学生高些、高些、再高些,较学生强些、强些、再强些[12]的能力,才能点亮学生的理想之灯,成为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在教学内容上,在思政课程中注入专业元素,将古代优秀工匠文化、当代大庆精神、焦裕禄精神、红船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相关职业道德案例引入专业课程,增强专业道德教育的针对性。在教学方法上,通过开展专业情境体验式教学方法使思政课程热起来、活起来;通过在专业课程的见习、实习、实训、实践环节中的课程思政实践,不断增强专业课程的德育功能,使思政实践与实践思政融为一体。第三,构建工匠精神提升贯通培养新方法。提升高职院校学生的人文素养,将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质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方位、全过程之中。提升高职院校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将培养高职院校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方法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方位、全过程之中。提升高职院校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将高职院校学生的实践训练贯穿于人才培养全方位、全过程之中。提升高职院校学生的创新能力,将高职院校学生的创新教育和训练贯穿于人才培养全方位、全过程之中。提升高职院校学生的服务社会能力,将高职院校学生的服务意识和能力培养贯穿于人才培养全方位、全过程之中。从而强化高职院校学生对专业基础知识、专业基本理论和专业基本技能的掌握以及基本人文素养的养成与内化。

四、在创新创业教育中融入工匠精神

由于工匠精神与创新创业教育具有在本质上契合、目标上一致、模式上融合[13]、价值上契合、培养上契合、过程上契合、思维上契合等关联性[14],决定了工匠精神在融入高职院校创新创业人才职业素养培养时,不仅要加强创新创业理想教育、引导正确的价值取向、重视敬业精神的培养、加强心理品质的塑造、培养自我反思的能力,而且要做到如下两点:一是以工匠精神为引领有效推进创新创业教育。要在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中突出工匠精神引领性的同时,进一步完善教师职称评定与学生能力素质评价制度等,以引导师生积极支持以工匠精神为引领的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的实施。二是要把以工匠精神为引领的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体系中,就必须对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培养标准、培养师资、择优企业、评价主体及机制等进行优化,重新制定具有工匠精神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方案。在不断激发学生创新创造能力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工匠精神。三是搭建以工匠精神为引领的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平台既包括已有的校内实训体系,也包括合作企业可以用作创新创业教育的硬件设施,更需要以各类技能竞赛、工匠比武、创新创业项目、创新创业大赛等以赛带学,以项目促实践,从而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

第12篇

关键词 地质 传承 工匠精神

中图分类号:F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z.2017.04.074

Abstract With the "artisan spirit" is for the first time in the form of a government work report proposed, has drawn great attention from all sectors of society and to develop the geological industry as the vanguard of the national economy, should continue to play the role of economic transformation trailbreaker. Take the initiative to explore the geological industry and vigorously carry forward the spirit of craftsman in setting with Wen Jiabao as the representative of the older generation of geological workers who "ingenuity", "skills of Carpenter", "morality of Carpenter", of great significance. Realize the effective transmission of geological industry artisan spirit, to cultivate from school education to practice the whole process of concentrating on young geologists artisan spirit, cultivate a group of powerful "craftsmen” for the trans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geological industry.

Key words geography; inherit; artisan spirit

2016年3月5日,“工匠精神”一词初次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出现,强调,要“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这一呼吁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与共鸣,“什么是工匠精神”、“为何再提工匠精神”引发了社会各界人士的深刻思考,有些企业开始受益于工匠精神的启发并开始探索。那么,作为国民经济的前卫者,地质行业是否也应该扛起工匠精神的大旗,在改革与发展的激流中勇立潮头呢?答案是肯定的!

1 工匠精神的内涵

“匠”追溯到远古时期,只是指木匠。随着分工逐渐细化,凡具有专业技能的人都被称为“匠”,而只有具备工艺专长的“匠”才能叫“工匠”。并逐渐出现了“九佬十八匠”,门类齐全,覆盖面广,为方便人民生活、解决劳动者就业、发展地方经济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同时,各行业为了提高本行的谋生技能,为顾客提供更好的服务以求壮大本行,工匠们都积极地钻研业务,通过勤学苦练,练就独家秘笈、独门绝活。长期发展下来,各行各业便涌现了一大批掌握独特技艺的“工匠”、“大师”,随之也形成了各行业的“工匠精神”、“大师精神”。随着时代快速发展,“工匠精神”内涵,得到了极大丰富和发展。

到如今,“工匠精神狭义上是指凝结在工匠身上、广义上是指凝结在所有人身上所具有的,制作或工作中追求精益求精的态度与品质。”其内涵主要包括:匠心,即指对自己所从事职业高度认同,有追求道技合一的人生理想,这是“工匠精神”之基;匠术,即指追求知行合一的实践精神和基于技术、技能运用所追求的合理、科学技巧的创新精神,这是“工匠精神”之本;匠德,即指对职业的专注、敬业而有为的工作态度,表现为对产品的精雕细琢或对技术的精益求精品质,是“工匠精神”之魂。

在西方文化中,“匠心”体现为对神负责的精业作风,一方面,他们认为职业没有贵贱之分,每个人从事的职业都是上帝根据个人的天赋量身定做的,是合适而且合理的,即对所从事职业有高度的认同感,另一方面,他们认为任何工作只是形式不同,而本质上都是在为上帝服务;“匠术”体现为强调非利唯艺的纯粹精神,他们将技艺与“挣钱之术”区别开来,如“医术产生健康,而挣钱之术产生报酬,其他各行各业莫不如此,――每种技艺尽其本职,使照管的对象得到利益”,即通过追求作品的完美与极致,使对象得利,而非为了制作者自身获益。“匠德”表现为对至善至美的目的追求,即为追求“善”的目的,对产品的精雕细琢与对技术的精益求精的态度和品质。

2 地质行业工匠精神的内容及体现:以《地质笔记》为例

拜读《地质笔记》,我看到了老一辈地质工作者在从事地质工作过程中所体现的“匠心”,“匠术”,“匠德”:

2.1 “匠心”

地质行业的“匠心”,就是对地质行业高度认同,立志献身于地质事业,并坚定利国利民崇高理想,矢志不渝,从不动摇。

同志在北京地质学院就读期间就立下了献身地质事业的志向,他在《地质笔记》中写道:“一生将以高山为伴,不断探索和追求,努力攀登科学高峰,做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在野外地质工作的十八年间,大部分在祁连山渡过,那里“条件异常艰苦,海拔高、冰川多,高峰林立、陡峭险峻,经常会在悬崖峭壁上攀爬以及负重行走,有时还要提防突如其来的洪水”,危险程度可想而知。但他毫不动摇,日记中借用爱因斯坦的格言写道:“人只有献身社会,才能找出那实际上是短暂而有风险的生命意义。”

也正是这份 “匠心”,奠定他能够深深地扎根于地质行业,从淘沙员到技术员,从技术员到矿产组长,再到大组长,最后一步步走向国家总理的舞台。正如他说:“这本书是我用双脚走出来的。”《地质笔记》的字里行间,更多体现的是他对自己职业的无限热爱,对艰辛工作的无怨无悔,一路走来,他积极乐观,精益求精,矢志不渝,从不动摇。

2.2 “匠术”

地质行业的“匠术”,就是知行合一的实践精神和基于技术、技能运用所追求的合理、科学技巧的创新精神。

在北京地质学院就读期间,非常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奠定了扎实的地质专业基础,同时积极加入地质工作的实践中。毕业后从事地质工作,他也时刻不忘记对自己各方面专业技能的学习和提升。其中,读书和思考是他专业成长的基石。在甘肃进行地质考察工作时,他随身携带的都是书,包括数、理、化、文、史、哲等书籍。五一劳动节是劳动者休息的日子,但对于他来说,却一如既往的忠于读书,“手上的书不够,就反复读几遍”。为了加强记忆,他还整本地抄书。在《笔记》的最后部分,收录了他的部分笔记,如阅读《地质力学》、《变质作用研究的发展动向》、《板块构造述评》等地质专业的学习笔记,以及《马克思传》、《贞观政要》等文史类书籍的学习笔记等等。总理表示,那些年所做的地质笔记加起来大概有420万字,还不算许多已经丢失了的。这些笔记也正是他追求实践精神和创新精神的见证。

2.3 “匠德”

地质行业的“匠德”,就是指对地质工作的专注、敬业有为、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

正如笔记中所记载,在祁连山野外进行考察期间,他需要经常“顺着深沟爬至山脊,直到冰雪覆盖的地方。因为深沟切割,演示路透、层理变化、岩浆侵入、构造形态十分清晰,宜于观察,沟两侧的地质状况也便于对比”,于是当时的行业内,出现了一种“遥测点”的说法,即有的勘探人员为了方便,会远远地观察和描述地质地层现象,并依据观察点周围的地质地貌特点,在地形底图上定点完事,如果走上去的话就得爬很高的山,走很长的路。但是,他在进行野外观察时,却是十分的细心,“为了定一个点,有时要跑一两个小时的山路,从不敢马虎”。在野外考察的18年工作中,他从来没有定过一个“遥测点”,他说:“我的良知不允许我那样去做。我决不能偷懒,否则我将痛苦不可释。哪怕多爬一两个小时的山,我也要到实地进行观测,认真地记下自己所看到的一切。”

由此可见,世界上没有一蹴而就的成功,也难得“终南捷径”。时代在变,但是成功的秘诀却永不会变。能够在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的,亦或是风雨之后见彩虹的,总都是那些坚守“匠心”,苦练“匠术”,保有“匠德”的人。在地质系统工作的18年,大多是在祁连山地区度过的,条件虽然艰苦,但他认为“这18年是我从青年到中年这段人生中最宝贵的时光,也是个人成长的重要阶段”。这同时也为大批优秀的处于青年的地质工作者,点亮了前进路上的明灯,指明了方向。为地质行业“工匠精神”的传承树立榜样,鼓励迷茫中的青年地质工作者继续奋力前行,争做有益于人民的人。

3 地质行业工匠精神传承的当代价值及思考

随着互联网技术在制造业、服务业等领域的广泛应用,世界工业格局即将进入重大的调整时期,西方发达国家纷纷加大了对云计算、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领域的研究力度。 “中国制造2025”的战略计划,也应运而生,力争用十年时间实现由工业大国到工业强国的成功转型。发展工业,地质先行的思路,现在仍然不过时,尤其针对紧缺矿种,提前部署地质勘查计划,意义重大。同时,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开路先锋,地质行业承担着各行业发展的基础,所谓“一马当关,万马难行”。地质行业要率先起好转型带头作用,大力发扬工匠精神,为“十三五规划”目标的达成和“中国制造2025”战略计划的顺利推进,开好头,铺好路,充分发挥好地质的先行先决作用。

3.1 地质行业的发展呼吁工匠精神的回归

近年来,地|行业在勘探方面取得了不俗的成果,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但是地质行业在发展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一些勘探队伍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质量下滑、信誉受损的现象,模块化粘贴的地质报告抹杀了矿藏的差异性,让人不忍卒读。同时不乏个别地质单位或人员,为了谋取私利,不讲职业操守,编写假报告、提交假储量,这些行为若普遍化,不仅有损地质行业的形象,而且对国家和社会的利益也具有严重破坏性。

当下地质工作正进入结构调整的新常态时期,要想实现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有一把利剑打破僵局,走出困境,而工匠精神恰好就是其中很好的选择。在新常态下的地质工作中,呼吁地质单位或人员要少一些急功近利,多一些对客观地质规律的尊重,少一些浮躁,多一些执着,少一些对利益的谋取,多一些对资源价值和自我价值的敬重,用矢志不渝、精益求精、耐心专注、敬业有为的“工匠精神”成就新的地质生态。

3.2 传承工匠精神有助于地质工作者自我价值的实现

面对地质行业低迷以及工作环境艰苦的大环境,许多青年地质工作者对自己所从事行业或所学专业发展前景,产生了质疑及迷茫的想法。《地质笔记》就是青年地质工作者精神迷茫时的一盏灯,更是面对困难和挫折时的人生教科书。以为代表的老一辈地质工作者,他们不畏严寒酷暑、不惧挑战难题,白天穿梭于山河之地、夜晚埋头于资料之间。精益求精的专注、孜孜不倦的干劲、豁达开朗的胸怀,即便是枯燥无味,即便是大费周折仍无所获,都不曾动摇坚定的信念,并在枯燥的地质工作中找到乐趣、找到价值,最终实现质的飞跃。这为当今青年地质工作者树立榜样,指明方向,并且许多青年地质工作者在读《地质笔记》有感中都表示深受地质工作期间体现出的“匠心”、“匠术”、“匠德”所鼓舞,重新找回了(下转第171页)(上接第156页)自己从事艰苦地质工作的意义与动力。正如在《笔记》中所说:“我坚信,没有翻不过去的山,也没有到不了的岭。山越高,意志越坚;岭越远,胸怀越宽。一个不畏艰难困苦的人,一定会到达光辉的顶点。”由此可知,大力发扬凝结在老一辈地质工作者身上的工匠精神,有助于青年地质工作者自我价值的实现。

3.3 对地质行业工匠精神传承的思考

地质行业工匠精神的传承,要主抓青年地质工作者工匠精神的培育。青年人是风气之先的社会力量,青年地质工作者是地质精神的传承者,他们学历高、专业精、干劲足,处于沉淀底蕴、躬身历练的关键时期,要想有效传承地质行业工匠精神,就要抓好青年地质工作者从学校教育到企业实践的全过程。

3.3.1 开展“工匠精神”宣传教育活动,营造以劳动为荣的社会氛围

树榜样,以老一辈地质工作者的“工匠精神”事迹为题材,教育激励青年地质工作者自主培育“工匠精神”;重宣传,通过新闻媒体和政府引导,大力宣传、表彰地质行业涌现的“大匠”。

3.3.2 地质类高校要发扬现代学徒制教学

要做好地质工作,在学校里对系统知识的学习固然重要,但重在实践,只有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学习和反思,积累经验,才能最终将地质工作做好。将现代学徒制与“工匠精神”的培育相结合,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第一,学习规模小型化。现代学徒制吸收社会工匠一对一带徒弟教学模式的经验,强调小班化教学,人数一般要求在5~6人。其优点是可以大大提高教师或师傅对学生个体的关注度。

第二,技能学习实践化。现代学徒制秉承着“做中学”、“做中教”的教育理念,让学生跟在教师或师傅的身边,通过言传身教,使技能学习藏于实践中,从而逐渐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响,最终达到知行合一。同时,技能学习的实践化,也为加强学生岗位认知和职业认同奠定基础。

第三,技艺传授精致化。现代学徒制继承 “师徒如父子”的传统,使教师、师傅与学生之间能够建立亲密无私的关系,从而为技艺上的切磋交流提供保障,同时也保证了教师、师傅的耐心施教,从而达到技艺传授的完整性和精确性。

3.3.3 加强地质行业制度的完善

工匠精神的形成源自于持之以恒的工匠习惯,而工匠习惯的养成是由一整套高品质高标准的工匠制度和对违规者的严厉惩罚构成的。“工匠精神”是“德”,而不是“才”,只能进行主观的评判,若以主观的德作为社会贡献评判的标准,则人治大于法治,立法不严,选择性执法,就建立不起工匠制度,也就形不成工匠习惯,更不可能有工匠精神。所以要建立完善的地质行业的工匠制度,青年地质工作者也要重点学习,用制度养成地质行业的工匠习惯,再把工匠习惯升华为工匠精神。

参考文献

[1] .地质笔记[M].北京:地质出版社,2016.3.

[2] 肖群忠,刘永春.工匠精神及其当代价值[J].湖南社会科学,2015.6:6-10.

[3] 姜汉荣.势之所趋:工匠精神的时代意义与内涵解构[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6(21):10-11.

[4] 畈轩.地质新生态更加呼唤“工匠精神[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6-05-10.

[5] 阚雷.别因工匠精神的浪漫掩盖工匠制度的缺失[J].中国工业评论,2016.6:104-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