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高职学校劳动教育

高职学校劳动教育

时间:2023-06-30 17:21:07

高职学校劳动教育

第1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现实问题;对策

劳动教育具有立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是新时代党对教育的新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也是加快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的关键一步。职业教育作为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的教育类型,在开展劳动教育方面具有独特优势。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存在劳动课程流于形式、劳动教育体系有待完善等现实问题。如何更好发挥劳动的育人价值是当前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的重点。

一、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存在的现实问题

职业院校以促进就业和适应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以德技并修、工学结合为育人机制,以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在实践教学、专业实习、生产见习中处处体现劳动因子。但当前高职院校劳动教育仍存在一些有待完善的问题,需进一步解决。1.劳动课程流于形式。近年来,虽然高职院校很重视劳动教育,但因课程认知片面化、课程内容刻板化、教学方式单调化、考核方式随意性等原因,劳动教育课程边缘化和形式化严重,劳动教育内涵有待提升。一是课程认知片面化。部分高职院校领导和教师对劳动教育的内涵和目标认知不清,使劳动教育沦为“没有劳动的教育”和“没有教育的劳动”;部分教师将学校开展的勤工俭学、专业实习、志愿服务等社会实践活动等同于劳动教育课程,或以象征性的体力劳动代替系统性的劳动教育;有的教师认为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专业技术技能,因而在劳动课程教学中重技术技能教学、轻思想观念引导。二是课程设置简单化。由于劳动教育课程在目标、内容、评价以及投入等方面的统筹不够,缺乏整体性的课程设计和开发,导致课程设置简单化。部分高职院校将劳动教育课程等同于专业实践课程进行设置。三是课程开展形式化。高职院校开展劳动教育要落到实处,“不能停留在一般号召,更不能在课上‘听’劳动、在课外‘看’劳动、在网上‘玩’劳动”,使学生的身体完全置于劳动之外,要严格禁止弄虚作假和走过场的形式主义。部分学校以课堂教学的形式开展劳动教育课程,用语言讲授的方式向学生展示劳动价值、劳动场景、劳动流程,希望学生在课堂中学习劳动技能;部分学校热衷于邀请劳动模范进校园宣讲。这些教育方式虽然能够加深学生的感性认知,但缺少以体力劳动为主的实践活动,使学生很难接受到实践锻炼。2.劳动教育体系有待完善。由于制度构建的过程性和复杂性,部分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制度缺乏规范,劳动教育体系有待完善。一是劳动教育结构性失调。部分高职院校为提高自学考试升学率,存在“重智育轻德育、劳育”的现象,劳动价值观培养被忽视、劳动教育被边缘化;部分高职院校受功利化思想和就业率考核等因素影响,片面注重劳动产生的外在价值,鼓励学生将劳动作为获取经济利益的技术技能手段,忽视劳动的内在价值;部分高职院校开设了劳动教育课程,但因资金、精力、资源等投入不够,导致劳动教育开展动力不足。二是劳动教育管理机制不完善。劳动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高校教学、管理、科研、服务的方方面面,需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尤其需要教师的全员参与和全情投入,需要各级教学单位参与落实,需要强有力的教学、管理、考核、激励制度予以保障”。三是劳动教育保障机制不健全。劳动教育的有效开展,需要科学的内容设计、完善的课程体系、优质的实践平台、充足的师资保障、规范的评价体系。部分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内容模糊,局限于社会实践;劳动教育资金投入有限,校内劳动实践场地和设备难以满足教学需求,校外劳动实践平台较单一;劳动教育师资队伍缺乏,劳动教育指导教师一般由辅导员和班主任兼任;劳动教育评价以实践活动报告为主,忽视过程性评价和指导;劳动教育宣传力度不够,没有在校园形成浓厚的劳动氛围和劳动文化。

二、高职院校加强劳动教育的对策

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存在的现实问题导致劳动的育人价值发挥不足。因此,高职院校需进一步提高劳动教育在学校教育体系中的占比,探索劳动教育的实施路径。1.强化劳动价值观的教育。首先,强化劳动教育价值认同。高职院校应明确劳动教育的地位和性质,抓牢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根本目标,将劳动教育与德智体美教育作为整体统筹考虑。学校领导和教师应精心设计劳动课程和劳动活动,引导学生充分认识劳动对于国家繁荣、社会进步和个人成才成长的价值,增强学生对劳动教育的认同感和参与感。其次,培育正确的劳动态度和劳动精神。高职院校应重视培养学生崇尚劳动的情感,帮助学生在劳动中体会道德感、幸福感和自豪感,激发劳动热情和劳动意志,形成爱岗敬业的劳动态度。“新时代劳模精神,包括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指出,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生动体现,是鼓舞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风雨无阻、勇敢前进的强大精神动力。要引导学生尊重在平凡岗位做出不平凡成绩的劳动模范,树立崇高的劳动理想。再次,增强劳动自觉、培养良好的劳动习惯。学校要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既引导学生在劳动实践中强化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和创新劳动的意识、磨练意志,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又帮助学生学习满足生存发展所需要的新的劳动技能、实现全面发展。2.优化劳动教育课程设置。高职院校要以科学的顶层设计优化劳动教育课程建设,认真研究和处理好劳动教育课程与其他专业课程、劳动教育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之间的关系,构建多元化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首先,丰富劳动教育课程内容。一是开设劳动教育必修课程,加强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和关于劳动和劳动精神重要讲话的学习,在劳动教育中融入家国情怀教育、传统美德教育、工匠精神教育。二是重视劳动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挖掘专业教育课程中的劳动因素,使劳动教育与德智体美教育相互渗透。三是加强劳动技术技能培养,建立校内劳动教育基地和劳动技能培养基地,并推进校企协同合作,使学生广泛参与劳动实践和职业体验。其次,创新劳动教育课程形式。一是结合勤工俭学开展日常生活劳动教育,在校内广泛设立勤工助学岗位,如清扫卫生、设备管理等。二是结合专业见习开展生产劳动教育,与一批企事业单位和社会机构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拓宽学生劳动实践场所。三是结合志愿活动开展服务型劳动教育,从实际情况出发,鼓励并组织学生参加敬老活动、公益活动、志愿活动等。四是结合求职就业开展创新性劳动教育,强化“双创”活动的体制机制建设。此外,高职院校可以将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融入劳动教育,构建网络空间、虚拟教育情景,创新劳动教育新形式。再次,完善劳动教育师资力量。一是根据劳动教育的需要,将教师培养、人才引进与校外聘请相结合,建立专兼职结合、教育观念先进、理论水平深厚、实践经验丰富的劳动教育团队。二是鼓励和引导专业教师开展“课程劳动教育”,发挥双师型教师作用。三是把劳动教育纳入教师培训内容,开展全员培训,强化每位教师的劳动意识,提升其劳动教育的自觉性。四是对承担劳动课程的教师开展专题培训,提高劳动教育的专业化水平。此外,还可以结合学校专业特色,聘请校外劳动模范和行业专家担任劳动教育实践课程指导教师,带领学生感受劳动精神、学习劳动技术技能。3.构建协同育人长效机制。首先,培育校园劳动文化。将劳动教育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相结合,形成具有职业院校特色的校园劳动文化。一是加强劳动教育宣传。通过悬挂标语、发行校报、校园广播等创新劳动话语传播方式,讲好劳动故事。二是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劳动教育活动。利用植树节、劳动节、科技大赛等关键时间点和事件,开展专题讲座、主题党课、劳动实践等劳动教育活动,如杰出校友、劳模精神、工匠精神进校园活动等。其次,构建劳动教育保障机制。一是建立学校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全校大力支持的工作机制,推动劳动教育有序开展。二是完善劳动教育物质基础,为劳动教育提供良好的实践设备、实践场地、实训基地等实践条件。三是建立健全劳动素养评价制度,将劳动素养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明确劳动教育占比,制订评价标准,将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全面客观记录学生的课内外劳动情况,并将此结果作为衡量学生综合发展的重要指标。再次,形成三方协同的育人格局。家庭、学校、社会协同配合是推进劳动教育的重要途径。家庭是学生劳动教育的基础,家长要抓好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中的劳动实践机会,鼓励学生参与劳动、热爱劳动、掌握基本劳动技能。学校要发挥劳动教育的主导作用,统筹安排劳动教育时间,合理安排课内外劳动项目,规划好劳动教育内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社会要发挥好支持作用,为劳动教育提供保障。政府要引导企事业单位承担社会责任,与高职院校结盟,建立校外实践基地。

各类群团组织和社会组织要动员相关力量、搭建活动平台,支持学生开展社会志愿、公益活动、社区治理等服务性活动。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直接影响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精神、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高职院校加强劳动教育,将职业教育与劳动教育深度融合,深化学生对于劳动本质内涵和价值意义的认知,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和良好的劳动品质,使其掌握现代化的劳动技能,进而培养一线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2020年3月20日)[N].人民日报,2020-03-27(1).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4]陈宝生.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大力加强新时代劳动教育[N].人民日报,2020-03-30(12).

[5]乐晓蓉,胡蕾.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的价值考量与整体推进[J].思想理论教育,2020,(5).

第2篇

摘 要 职业教育“2+1”模式下培训劳动者劳动技能中体育教育应结合职业教育的本专业的职业属性,体育教学活动项目与社会实践活动内容的适宜的、科学的结合,以适应现代工业社会生产力极大发展的要求,培养出更高素质的实用型技术人才。现代大工业化生产劳动中,劳动力体能的强弱业已变得对劳动技能的施展至关重要。中职体育课教学内容必须要体现出全面性、均衡性及可选择性,必须是以全面发展学生身体为基础,以职业属性需求为目标、兼顾学生个人兴趣来设计教学内容,限定选项教学所占的课时总量的比例。目前看来各部分教材所占比例以达标项目占比例30%、个人兴趣项目占比例40%、专门性体力、体能储备项目占比例30%为宜。

关键词 职业教育 职业属性 相关技能

本研究从人文的角度、实用主义的立场上来思考中职学校体育课教学的现状,反思形成现状中所出现的一些不良现象的原因,力争为今后的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体育课教学的发展摸出一条即适合学生毕业后所从事职业劳动时所应具备的体能与体力,又能满足中职学生们多变的兴趣要求并能促进他们健康、全面地发展身体的需求。锻炼这种体育能力所需运动能力的体育行为的培养方案和养成习惯的教学模式。目的是为了使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同时也为学生在社会中生存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以此为题研究在“2+1”模式下中职学校体育课改革的方向及实施方案。

广州地区各中职学校体育课开设的现状并不理想,有部分学校、部分专业课程设置上出现体育课课时量减少的现象。使的正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的身体发育所必需的运动量得不到基本的保障,希望政府相关的职能部分能够引起足够的重视,在管理上完善体育教育的监督机制。要用制度保证青年中职学生们体育课的课时量。能够用强健的机体来促进中职学生们身心成长的健康发展。以保障建设祖国的青年从业人员的身心健康,能更高效地为社会奉献他们的聪明才智和执业技能。本文是想在广州市土地房产管理职业学校业已开办专业中的几种专业具体工种执业专门性劳动所需执业体力、适宜于执业专门劳动的体能储备进行科学、有益的探讨。

职业教育的实质本就是培训劳动力的劳动技能。职业体育教学须以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需要。把身心健康、强身健体、体格塑造、终身体育的理念传授给学生,必须注重体育教学活动项目与社会实践活动内容的适宜的、科学的结合,以适应现代工业社会生产力极大发展的要求,培养出更高素质的实用型技术人才。现代大工业化生产劳动中,劳动力体能的强弱业已变得对劳动技能的施展至关重要。职业教育中的体育教育自然演化成劳动力技能培训及养成的必备学科,是促进劳动力从事终身体育活动的最直接的教育养成活动。是提高民族素质的强有力的保障、是每一个中国人实现中国梦的劳动技能基础。

“2+1”模式下是我国教育部倡导的中职学校职教改革的新方向,在该模式下的中职学校体育教学改革方向应该结合专业劳动的社会实践需求针对性地对体育教学进行教育改革。用加强中职学生的参与专业劳动相适宜的体育活动,在促进专业技能发展时培养中职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意识、使他们养成参与体育活动的习惯,努力增强中职学生的体能为中心,以培养中职学生的自我锻炼能力和从事本职工作时所必须具备的身体素质,体力特征、体能领储备为重点,为学生的专业劳动与职业发展为基准,以确立中等职业学校体育课程的改革思路。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在各级学校的深入开展,中职学校改革进行的如火如荼。在2010 年度召开的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工作会议上明确了改革创新的方向,教育部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就是职业教育教学领域改革创新的成果。体育课作为中职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中职学生身心健康、体质与技能教育相结合有重要意义。然而中职学校的体育教师虽然按照新《纲要》推行素质教育及选项教学,但改革却没能反映出中职教育的中等职业技术劳动特点及中职学生的特点,没有充分体现出职业教育所必须坚持的以职业属性为导向的专门化体育课程, 改革成效并不明显。本文认为只有以中职学校特点及中职学生的学情为改革的立足点,中职学校体育教学改革才会有新的突破。

专业教育与素质训练、行为规范、就业训练的关联技能教育必顺整合,使专业教学能有效结合企业(用人单位)岗位的实际需要,紧密结合职业资格证书的培训考证的教学;教学过程充分结合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学习特点;并使学生素质训练与企业的社会评价密切相连。是职业教育改革的唯一可行的出路。

中职体育课教学内容必须要体现出全面性、均衡性及可选择性,必须是以全面发展学生身体为基础,以职业属性需求为目标、兼顾学生个人兴趣来设计教学内容。各部分教材所占比例以达标项目占比例30%、个人兴趣项目占比例40%、专门性体力、体能储备项目占比例30%为宜。

在课时安排上必须要注意在充分完成专业教育学时的前提下,必须保证在中职的学习学生每周至少二节体育课。在校阶段必须要安排学生们两学年的体育课以保障学生们有健康的身体、充沛的体力来完成职业劳动。专业培养需求不能以牺牲学生体质下降为代价,学生体质健康与否是生产力培养的基础和前提。没有好的体质决不会有先进的生产力。所以中职体育的教学改革必须为提高生产力这一中心任务服务。

结合各校特点结合各个专业的职业属性合理规划校内体育课教学大纲,合理地修订体育课程教材的选修内容和必修内容的比例。加大关系着职业专门性劳动所需体能项目的教学,加强专门性劳动所需体能的储备。在测验评价体系中加大相关项目的测试概率。大力开展课外体育活动,用更多样、多种形式的学生社团来引导他们。让他们充分能够享受到体育活动带给他们的欢乐。积极拓展校企合作的形式、丰富合作内容,灵活合作机制。尽快组织编订结合职业属性特点的职业院校体育教材。

中职体育教学须以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需要。把身心健康、强身健体、体格塑造、终身体育的理念传授给学生,必须注重体育教学活动项目与社会实践活动内容的适宜的、科学的结合,以适应现代工业社会生产力极大发展的要求,培养出更高素质的实用型技术人才。现代大工业化生产劳动中,劳动力体能的强弱业已变得对劳动技能的施展至关重要。职业教育中的体育教育自然演化成劳动力技能培训及养成的必备学科,是促进劳动力从事终身体育活动的最直接的教育养成活动。是提高民族素质的强有力的保障、是每一个中国人实现中国梦的劳动技能基础。

“2+1”模式下是我国教育部倡导的中职学校职教改革的新方向,在该模式下的中职学校体育教学改革方向应该结合专业劳动的社会实践需求针对性地对体育教学进行教育改革。用加强中职学生的参与专业劳动相适宜的体育活动,在促进专业技能发展时培养中职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意识、使他们养成参与体育活动的习惯,努力增强中职学生的体能为中心,以培养中职学生的自我锻炼能力和从事本职工作时所必须具备的身体素质,体力特征、体能领储备为重点,为学生的专业劳动与职业发展为基准,以确立中等职业学校体育课程的改革思路。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在各级学校的深入开展,中职学校改革进行的如火如荼。在2010 年度召开的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工作会议上明确了改革创新的方向,教育部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就是职业教育教学领域改革创新的成果。体育课作为中职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中职学生身心健康、体质与技能教育相结合有重要意义。然而中职学校的体育教师虽然按照新《纲要》推行素质教育及选项教学,但改革却没能反映出中职教育的中等职业技术劳动特点及中职学生的特点,没有充分体现出职业教育所必须坚持的以职业属性为导向的专门化体育课程,改革成效并不明显。在劳动过程中,力量因素愈益从属于空间和时间因素。在机械化生产的条件下,时间因素已经最后地使力量因素从属自己。于是巨大的力量运动就进一步分割为较小的分量运动,直至出现手指头的小运动。然而还有许多由肌肉来完成的大运动和小运动同时存在。向自动化生产过渡要求最大限度的精确性和反应速度(即提高时空成分的作用)。大肌肉的活动是不可能实现这种精确性的。只有最细微的手指运动才能保证必要的精确性。在操纵遥控装置时,大量小运动的出现也是与此联系着的。在这些运动中,力量因素并不消失和简单化,而是发展和完善起来。可能这些小运动较之粗俗的力量运动,更要求一定数量的肌肉用力[1]。”关于不同的劳动过程要求从业人员具有相应的身体能力和技能。国外学者称之为职业素质或职业属性,包括从业人员的心理素质和运动素质两个方面[2]。本人认为只有以中职学校特点及中职学生的学情为改革的立足点,中职学校体育教学改革才会 有新的突破。

专业教育与素质训练、行为规范、就业训练的关联技能教育必顺整合,使专业教学能有效结合企业(用人单位)岗位的实际需要,紧密结合职业资格证书的培训考证的教学;教学过程充分结合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学习特点;并使学生素质训练与企业的社会评价密切相连。是职业教育改革的唯一可行的出路。

中职体育课教学内容必须要体现出全面性、均衡性及可选择性,必须是以全面发展学生身体为基础,以职业属性需求为目标、兼顾学生个人兴趣来设计教学内容,必须限定选项模块所占课总量的比例。目前从实践中总结,各部分教材所占比例以达标项目占比例30%、个人兴趣项目占比例40%、专门性体力、体能储备项目占比例30%为宜。

在课时安排上必须要注意在充分完成专业教育学时的前提下,必须保证在中职的学习学生每周至少二节体育课。在校阶段必须要安排学生们两学年的体育课以保障学生们有健康的身体、充沛的体力来完成职业劳动。专业培养需求不能以牺牲学生体质下降为代价,学生体质健康与否是生产力培养的基础和前提。没有好的体质决不会有先进的生产力。所以中职体育的教学改革必须为提高生产力这一中心任务服务。

结合各校特点结合各个专业的职业属性合理规划校内体育课教学大纲,合理地修订体育课程教材的选修内容和必修内容的比例。加大关系着职业专门性劳动所需体能项目的教学,加强专门性劳动所需体能的储备。在测验评价体系中加大相关项目的测试概率。大力开展课外体育活动,用更多样、多种形式的学生社团来引导他们。让他们充分能够享受到体育活动带给他们的欢乐。积极拓展校企合作的形式、丰富合作内容,灵活合作机制。尽快组织编订结合职业属性特点的职业院校体育教材。

参考文献:

第3篇

摘要:西部大开发为职业教育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但西部地区的职业教育状况不容乐观,为此必须更新人才培育观念,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更好地服务西部经济社会。

关键词:西部大开发职业教育

西部大开发为西部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契机,为职业教育带来了难得的机遇。西部大开发首先是人力资源的开发,需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教育部2000年6月公布的全国960所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西部10个省、市、科技区仅有172所,占17.9%。这样的教育和劳动者素质,导致了科技成果向生产力的低转化率和经济发展的低速度。

随着基础教育的发展,西部地区劳动者的科学文化水平和素质也会连动提高,最缺乏和迫切需要的是他们良好的劳动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职业教育是我国现行各类教育中培养技术和技能应用型人才、提高广大劳动者劳动素质与职业教育道德素质的主要渠道,是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桥梁。积极寻求、拓宽职业教育为西部大开发服务的领域,培养大开发所需要的各类技术、技能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才能为促进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找到了动力。西部大开发是对经济、社会发展与改革开放的全面推进,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供了广阔天地西部大开发对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的需求,数量是巨大的,领域是广阔的,时间是长远的,因而也就给职业教育的发展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空间。

2000年1月,国务院西部大开发领导小组在北京召开了西部地区开发会议,确定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集中抓好的工作中包括科技和教育发展的工作。会后西部地区各省、市、区结合自己的实际,相继制定了开发规划。这些规划虽然各地自有特色和侧重,但共同之处都有需要开辟和拓展人才市场与劳动力市场,刺激和拉动职业教育特别是西部职业教育的大发展。人事部已经启动了“西部人才开发计划”;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提出,要推动建立西部劳务协作区,培育和发展西部劳动力市场,充分开发利用西部地区丰富的农村劳动力资源,鼓励地方搞“回乡创业工程”;国家社会发展计划委员会组织对西部地区的职业学校进行调查,确定投资去向,每县1所,每所40-50万元。这表明职业教育的发展环境正在改善,前景非常乐观。

西部地区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供了较为充足的生源西部地区高中以上教育入学率远远低于东部地区,绝大多数初、高中毕业生在劳动预备制度及其就业准入控制的规范下,必然选择职业教育,这是未来社会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现实。中央规划,2010年全国升入高校的学生人数达到同龄人口的15%左右。西部地区不可能在这个比例上再高出多少。以甘肃为例,从1996―1999年连续四年初、高中毕业生进入高一级学校接受普通教育的人数,分别为30.28%和22.48%、28.72%和22.26%、29.48%和21.94%、30%和26.8%;到2010年,全省实现“普九”,高校入学率不超过同龄人口的12%,这显然普及不了普通高中。甘肃如此,西部其他省、市,区普通高中教育和高等教育的现状及“明天”与甘肃大同小异,85%―88%的初、高中毕业生不得不面向职业教育。根据国务院转发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人事部、国家计委、国家工商局等六部门《关于积极推进劳动预备制度,加快提高劳动者素质的意见》,全国城乡要普遍推行劳动预备制度,并严格实行就业准入控制,对所有新生劳动力进行一至三年的职业培训和职业教育,未经必要的职业教育或职业培训的,一律不得就业。所以,西部普通教育的培养能力和国家的劳动就业制度,为大开发中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供了较为充足的生源。创造了追求规模、效益的条件。

完善职业教育体系,培养各层次应用型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促进西部大开发一要把握特性,积极举办各级职业教育,培养技术型人才。要努力创造条件,新办高职院校,积极发展高等职业教育。要充分利用现有普通高校、成人高校和部分办学水平较高的中等职业学校的力量,不断扩大高职招生,形成以高职院校为主体,普通高校、成人高校为辅助,中等职业学校高职班为补充的高等职业教育基本框架。要认真吸取中等职业教育长时间不能摆脱传统教育办学模式、导致办学吸引力不强的教训;跳出普通高校“通才”教育和中等职业学校技能教育的框框,把握高等职业教育定向性、面向地方性、办学的开放性、培养目标的技术性等特点,用全新的观念设置专业,确定培养规格、目标和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建设师资队伍,办出高职特色,为西部大开发培养文化基础高、技术含量高、综合素质高、创新意识和能力强的技术人才。

要加强宏观调控,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培养技能型人才。中等职业教育主要承担着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技能人才的任务,对当地经济、社会全面进步有着直接的推动作用,是我国职业教育的主体和发展的重点。西部大开发所需要的技能型人才也主要依靠中等职业教育培养。西部地区在人才和劳动力资源开发上要重新认识中等职业教育的准确定位,加大力度调控中等教育的宏观发展,科学把握普通高中教育与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合理比例,遏制职业教育滑坡,切实实行初三和高二分流,引导不准备升学的初、高中毕业生到职业学校,接受一定形式的中等职业教育。应加快改善中等职业教育的办学条件;改革和改造专业,提高专业档次和质量;突出中等职业教育的办学特色,增强对西部大开发和当地大发展的适应能力;走瞄准一项资源、举办一个专业、培养一批人才、开发一种产业、造福一方群众的办学路子,努力扩大规模,提高效益,培养劳动素质高、职业道德高尚、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强的技能型人才。

服务是职业学校的性质所在,树立“服务”意识是市场化经营的思想前提。强化服务意识,首先要把学生视为服务对象,着眼于学生的发展,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这也是职业教育“以人为本”教育观的体现。学校把学生作为服务对象,就应当努力适应学生的需求和愿望。学校的人才培养就要从西部企业的实际需要出发,有效满足企业和市场需求,为企业提供高质量、适销对路的人才,这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学校要根据行业或产业岗位群对人才规格、能力、素质等方面的要求,设定专业培养方向、能力素质标准、教育内容、教育模式、教学手段,提供优质的教育、培训服务,最大程度地满足企业对人力资源的需求。 教育为经济服务,就是要充分发挥教育的经济功能,为经济发展提供足够的人力资源和智力支持,将教育融入经济之中,作为经济运行中的一个重要链节投入市场。西部地区的职业教育坚持为经济发展服务,不但要为当地经济服务,而且要为跨区域、跨国界的劳动力流动提供有效的培训服务。

第4篇

一、甘肃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及特点

甘肃省地处西北内陆,总面积45.44万平方千米。截止2011年底,全省常住人口为2564.19万人,其中,城镇人口952.60万人,占全省常住人口的37.15%,乡村人口1611.59万人,占全省常住人口的62.85%。农村劳动力达到1192.69万人,占农村人口的74%。在农业现代化水平提高的过程中,农村富余劳动力数量逐年增加,且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的趋势强劲,主要呈现出5个方面的特点:

(一)全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规模越来越大。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步伐的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规模在逐年增大。2011年,全省农村劳动力转移人数达到520万人,是2007年的2倍多。

(二)全省农村劳动力转移以青壮年为主。2007年以来,全省农村转移劳动力中, 16~46周岁的占90%以上,其中16~25周岁占34.1%,26~35周岁的占26.8%,36~45周岁的占27.72%,46周岁以上的占11.38%。表明甘肃省农村转移劳动力集中在青壮年劳动力,而且16~25周岁年龄段青年劳动力占的比例最大。

(三)全省转移农村劳动力学历趋高但技能缺乏。2011年末,全省农村从业人员中,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从业人员达到171.28万人,比上年增加7.14万人,增长了4.34%;初中文化程度从业人员为407.65万人,比上年增加7.65万人,增长了1.91%;小学文化程度从业人员基本与上年持平;文盲、半文盲从业人员比上年减少10.07万人,下降了8.57%。但由于缺乏技能,绝大多数从业人员只能在建筑、商贸仓储、运输、餐饮服务等劳动密集型行业就业,呈现体力型、低技能、低收入、就业不稳定等特点。

(四)全省农村劳动力转移趋于外向型。从转移流向看,每年到中东部发达地区就业人员,占转移总人数的32.65%;到新疆、内蒙等西部地区的建筑工、摘棉工,占转移总人数的61.78%;到省内城镇就业创业人数仅占5.57%。其特点是外向型就业人数多,低技能就业人数多,在当地就业创业人数少,这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很不利。

(五)全省农民增加收入的主渠道为劳务输出。甘肃省人均耕地达2.65亩,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70%以上耕地亩产仅为477.5斤,比全国平均水平低211.3斤。由于土地资源禀赋差、产出率低,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将目光投向农业生产以外,劳务产业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支柱,成为农民增加收入的主要来源。2011年,全省输转城乡富余劳动力528万人,创劳务收入527亿元,是全省全年生产总值5020亿元的10.5%。劳务人员人均收入9981元,是全省农民人均收入3909.4元的2.55倍。

二、甘肃省职业教育发展现状分析

(一)高中阶段教育结构状况。全省现有高中阶段教育学校992所,其中普通高中、完全中学722所,中等职业学校270所。2011年,全省普通高中招生22.15万人,比上年增长0.87%,中等职业教育招生11.91万人,较上年下降13.32%,普通高中与中等职业教育招生比例约6.5∶3.5。

(二)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现状。“十一五”期间,甘肃省中等职业教育紧紧围绕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区域产业升级,加快推进改革创新,调整优化布局结构,大力改善办学条件,积极营造发展氛围,全省中等职业教育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与“十五”末相比,学校总数虽从297所下降到270所,但占地面积增加2.46倍,校舍面积增加2.19倍,固定资产总值增加2.44倍,专任教师增加3336名,双师型教师增加30%;在校生数达到34万人,同比增加15万人,增长78%。全省职业教育初步形成了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的格局,为“十二五”时期跨越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

(三)职业教育对甘肃经济社会的贡献。劳务经济是甘肃国民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职业教育已经成为劳动者增加就业机会,提升就业水平的新途径,成为全省经济发展,改善民生的重要引擎,成为全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新农村建设、教育扶贫的重要支撑力量。据调查,没有接受过职业教育的农民工,月工资在1500元~2000元;参加过职业技能培训、考取相关工种证书的,月工资在3000元以上;接受过2~3年职业教育,拥有毕业证和等级证的技能型人才,月工资可达到5000~7000元。

(四)职业教育发展目标。“十二五”期间,甘肃省围绕建设人力资源强省和西部教育强省战略,着眼于服务经济转型跨越,着眼于提高劳动者的就业创业能力,着眼于人民群众对优质职业教育的需求,通过实施一批国家级、省级职业教育重大项目,大幅提升中等职业教育基础培养能力,努力增强职业教育的市场针对性和社会吸引力,建成具有甘肃特色,质量、规模、结构、效益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三、农村劳动力大规模转移给甘肃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职业教育是农村富余劳动力有序转移的桥梁和纽带。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可以帮助农村劳动力掌握适应非农产业就业的知识和技能,增强转移就业的方向性、针对性、稳定性。实现劳动力转移与职业教育发展和谐共振,是甘肃职业教育面临的良好机遇和重大挑战。

(一)呈现的发展机遇

1. 劳动力大规模转移,为职业教育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国家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使得新时期劳动力转移由“数”求转向“数质相兼、以质为重”,更加强调规范有序配置下从业人员的适应能力和综合素质。这就要求我国在关注培养创新性科技研发人才的教育创新体系建设的同时,更要强调和注重培养大量的技能型和高端技能型人才,构建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是培养补充技能应用型人才,解决“技工荒”问题的主要途径;加快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是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提升、改变技能型人才结构的重要举措;探索培养本科层次的职业教育应用性人才,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增强综合国力的战略选择。多层次、全方位提高农村转移劳动力的就业创业能力,让他们实现体面高薪就业是职业教育体系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因此,全省职业教育特别是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空间大,发展任务重。

2. 劳动力大规模转移,为职业教育提供了充分的培养需求。甘肃省作为以农业为主的省份决定了中等职业教育必须要面向农村富余劳动力和“两后生”。2011年,全省农村有23.67万初中毕业生未能升入普通高中,7.73万高中毕业生未能升入普通高校,未能升学的“两后生”达到31.4万人。同时,有600多万富余劳动力需就业前的技能培训。如何吸纳更多的“两后生”接受职业教育,最大限度地对转移劳动力进行技能培训,对甘肃职业教育提出了大量需求。

3. 劳动力大规模转移,对职业教育专业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甘肃省每年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500万人以上,其中16~25岁的人数占到34%以上,提高这部分劳动力的专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让他们掌握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现代新能源产业所需要的新技术和新工艺,对实施甘肃“工业强省”战略具有助推作用。从就业层次来看,农村转移劳动力多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企业,从事现代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人员不到总转移人数的20%,而进入技术密集型的机械制造业、新能源产业、现代物流、金融保险、商务服务、工程设计、信息咨询、科技服务业的更是屈指可数。技术密集型就业岗位的增加,迫切要求职业教育加快专业结构调整,不断增强专业建设适应就业市场的能力。

4. 劳动力大规模转移,对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实现小康目标意义重大。实施西部大开发,是国家发展战略的要求,也是推进甘肃全面实现小康目标的战略部署。人力资源是富民兴陇的第一资源,劳动力输转培训,既是将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人力资源的根本措施,又是推动国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促进稳定的重要举措。促进职业教育发展和劳动力输转,将加快甘肃全面实现小康步伐,实现与全国同步进入小康社会的目标。

(二)带来的重大挑战:

1. 就业资格准入制度执行不严,对职业教育产生了一定冲击。一方面,无技能、无资格证书提前就业与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没有形成收入上的鲜明对比,挫伤了“两后生”接受职业教育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劳动力无技能大规模提前转移,缩小了职业学校的生源,给招生带来了一定困难。

2. 高中阶段教育结构不合理,影响了职业学校的发展空间。近年来,甘肃省各县区在城镇化推进过程中,扩建、新建了一批普通高中,但原有农村完全中学撤并、剥离不到位,导致普通高中招生规模进一步扩大,职业学校招生环境不佳,生源不足。2011年,全省中职招生15.01万人,低于2010年18万人,未能完成国家下达的20万人招生任务,职普比为3.5∶6.5。

3. 职业教育培养能力不强,削弱了职业教育的吸引力。近年来,国家虽然加大了对中西部职业教育的投入,但由于职业教育起步晚、发展慢、欠账多,职业学校普遍存在培养基础能力不强的问题。国家对甘肃职业教育投入中,学生资助资金比例最大,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和实训基地建设投入比例极小,职业学校校舍严重不足,实训条件跟不上教学需要,学生到职业学校“进不来,学不好,留不住”的现象依然严重。

4. 专业结构缺乏有效规划和科学布局,专业设置重复的现象比较严重。从专业设置情况看,全省270所中等职业学校中,除卫生类职业学校外,其他职业学校普遍存在专业建设雷同的现象,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专业内涵发展和人才培养的合理分布,这种“千校一面”现象无法形成职业教育的整体规模效益,亟待进行统筹管理,科学指导。

5. 大规模外向型就业的不稳定性,严重影响了学生接受职业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一直以来,甘肃等西部欠发达地区,当地就业市场十分疲软,职业学校毕业生大量涌向珠三角、长三角地区就业,由于外向型就业的不稳定性,迫使一部分学生返乡,对职业教育带来了一定负面影响。

6.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不健全,中、高等职业教育不能有效衔接。长期以来,甘肃省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升入高等学校的人数极少,大多数接受中等职业教育的学生不能升造,致使中职学历教育成为终结性教育,这不符合经济社会发展规律、人的成长规律和人才培养规律,影响了职业学校学生的上进心和求知欲,减少了“两后生”接受中等职业教育的需求。

四、健康快速发展欠发达地区职业教育的应对措施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劳动者素质,合理培养和分类培养技能应用型人才,让劳动者学有专长,掌握技能,仍然是欠发达地区职业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

(一)做好“六个结合”:

甘肃作为经济欠发达省份发展职业教育,重点要做好“六个结合”。

一是将职业教育健康快速发展与促进甘肃与全国同步进入小康社会结合起来,为甘肃转型跨越,富民兴陇做出应有的贡献;

二是将职业教育健康快速发展与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升级换代结合起来,实现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和谐共振;

三是将职业教育健康快速发展与“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结合起来,通过联片扶贫,整村推进,实现职业教育在贫困地区的全覆盖,让老百姓凭技能脱贫致富,凭技能得到实惠;

四是将职业教育健康快速发展与增强新生代劳动者转移就业后劲结合起来,以职业教育为载体,通过“送出、提升、转回”,让每一个新生代劳动者“就业有技能,创业有本领”,实现劳动力的合理有序转移;

五是将职业教育健康快速发展与高中阶段教育结构战略调整结合起来,在现有基础上,通过控量发展普通高中教育,增量发展中等职业教育,逐步普及高中阶段教育;

六是将职业教育健康快速发展与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结合起来,整合和优化资源配置,突出体制机制创新,探索建立以集团化办学和“农村社区学习中心”为主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二)抓好“四件大事”:

促进甘肃省职业教育健康快速发展,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做好职业教育健康快速发展的顶层设计。近年来,为了加快职业教育发展,甘肃先后出台了《甘肃省委省政府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和《甘肃省职业教育发展条例》,为“十一五”期间全省职业教育提供了政策依据和政策支持。2010年,制订出台了《甘肃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纲要(2010—2020)》。2011年,制订出台了《甘肃省“十二五”中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划》。为了实施好《纲要》《规划》,省上应该从省委省政府层面,结合《国务院进一步支持甘肃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和甘肃转型跨越需求,出台支持职业教育健康快速发展的新政策,对全省职业教育从战略高度和可持续发展角度提出整体要求与科学布局。一要实施人才强省战略,高度重视技能人才的培养和储备,为实现甘肃“三个翻番”、“六个提升”、“两个接近”、“一个缩小”的跨越目标提供人才保障。二要营造技能人才培养和成长的良好社会氛围,引导劳动力技能型就业创业,改变甘肃经济社会主要依靠资源、资本和一般劳动力等生产要素投入的投资驱动型发展模式。三要根据甘肃“中心带动、两翼齐飞、组团发展、整体推进”战略,紧紧围绕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和市场化同步推进,结合兰州新城、各地工业园区、产业园区建设,注重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模和专业布局的调控,合理引导技能型人才在一、二、三产业的布局,引导劳动力当地稳定就业。四要重视新增劳动力的技能教育,提高劳动力的技能附加值,将人力负担转变成人力资本和人力资源。

2. 强化职业教育健康快速发展的统筹管理。一要加强对职业教育的组织领导,进一步完善各级政府职业教育联席会议制度,尽快完善政府的公共服务功能,形成支持职业教育健康快速发展的强大合力。按照“分类指导,分区推进,分步实施”的原则,建立省市联动,以县为主推动职业教育发展的机制体制,体现发展职业教育的政府责任。二要全面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严格实行就业资格准入制度,通过持证上岗,让有技能者优先体面就业,体现技能人才的尊严。三要加大力度整合行业、部门、社会等各类职业教育资源,形成“政府统筹,部门协作,行业参与,学校培训”的办学机制。四要建立省级政府宏观调控高等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结构的机制,按照“两个大体相当”的要求,实现普通高校和职业高校、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规模大体相当,普通高校与普通高中、职业高校与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升学方向基本对接,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五要通过市场调节、政策倾斜和资金支持,帮助劳动者自主创业,为社会创造财富。

3. 加大职业教育健康快速发展的投入力度。一要集中财力,加大中央和省级财政投入,按照新出台的《中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支持建设以县级职教中心为主的中等职业学校。二要取消甘肃职业教育建设项目资金配套,加大中央财政转移支付,保证建设质量和建设进度,力争两三年内彻底改善甘肃职业学校的校舍条件和实训条件,确保设施够用,设备超前。三要通过培养、引进、培训,加快职教师资专业能力建设,建设一支结构合理、师德高尚、技艺精湛、一专多能的教师队伍。四要通过税收调节政策,支持职业学校建立校企合作的机制,增强自身的造血功能和可持续发展。五要采取倾斜政策,对甘肃等经济欠发达地区,特别是扶贫集中联片地区优先全面实行免费的职业教育,通过资助和免费,吸引更多的“两后生”接受职业教育。

4. 提升职业教育健康快速发展的质量效益。一要改革教学模式,对接企业和用人单位的职业需求、岗位能力需要,构建以项目教学、场景教学、数字仿真教学、案例教学为主要内容的形式多样的现代职业教育教学模式。二要优化专业设置,立足国家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战略,按照建设现代制造业、信息技术、节能环保、新能源、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新一代产业和现代物流、金融保险、商务服务、工程设计、信息咨询、科技服务等现代产业体系对人力资源的新要求,转变观念,严格按照《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管理办法》,统一规划区域内职业学校专业设置,避免各校专业重复设置而带来的弊端。三要创新机制体制,加快集团化办学步伐,实现职业教育资源优势互补,共建共享,做大做强。四要拓展培养形式,探索长中短结合的办学路子,结合甘肃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区域性和季节性特点,抓住转移劳动力返乡的有利时机,利用“农村社区学习中心”,提高劳动力综合素质、就业适应能力和岗位转换能力,为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进行积极探索和有益尝试,让所有劳动者人人崇尚技能,时时学习技能,以知识改变命运,技能成就幸福。五要向下延伸,立足当地农业稳步发展、经济结构调整和地方产业更新换代,主动适应甘肃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大力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培养一大批掌握现代设施农业、现代畜牧业技术的新型农民和适应地方产业需求的技能人才,提高人才培养与地方经济发展的契合度,为“三农”服务。

第5篇

关键词: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高等职业教育;劳动力市场;良性互动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03-0044-02

加快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与社会经济同步发展的重要举措,鲁昕部长解读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五个基本特征和必须进行的三个重点领域改革,值得高等职业教育工作者深思。高等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提升自身办学水平,为国家经济建设服务,就必须研究劳动力市场的需求,特别是目前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升级的过程就是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的过程,因而在实质上是劳动力结构高级化的过程,尤其是一线劳动力对先进技术的适应能力日益成为产业和企业升级的人力资源瓶颈,人才结构与产业结构发展不平衡的矛盾突出。高等职业教育面向劳动力市场需求进行人才培养,既能为国家经济建设起到推动作用,又适销对路,促进毕业生就业。

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和现状

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起步于改革开放初期,1991年,中国颁布《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1994年,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国务院颁布了《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1996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1998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后两部法令确立了高等职业院校的法律地位。

进入21世纪,高等职业教育作为一种新的高等教育类型的地位得以确立,在扩大高等职业教育规模的同时,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开展了一些系列高等职业教育改革。2000年1月,教育部了《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意见》明确了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内涵及培养模式的特征,指出“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实践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并在教学计划中占有较大比重;学校与社会用人部门结合、师生与实际劳动者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是人才培养的基本途径”。这份文件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文件,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指导性文件。

此后,教育部在全国高等职业院校中开展了专业教学改革试点工作,于2004年提出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导向,即高等职业教育要走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这个要求的提出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国务院提出了重点建设100所“示范”高等职业院校,2010年7月,教育部、财政部决定继续推进“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遴选了100所骨干高职建设院校,分三批开展建设。这项工作的开展,促使高等职业教育深化教育改革、走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道路,例如采取“订单式”培养计划、与企业联合办学等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增强高等职业教育的社会服务能力,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得到了社会的认可。但是随着科技发展,产业结构升级,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滞后于经济发展的需求,表现为高职毕业生就业难、就业质量低下,而用人单位岗位需求又无处可寻。今年国家提出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这是高等职业教育提升现有办学水平的大好时机,高等职业教育应面向市场需求办学,通过与劳动力市场深度对接,使学校培养的人才与社会需求协调一致。

二、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发展和现状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逐步建立了劳动力市场,是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的必经之路。从发展上看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1978―1983年,以计划体制外放开为主要特征,即只限于各类集体和个体经济的企业和部门的需求。第二阶段:1983―1992年,以体制内劳动用工制度改革、体制内人员向体制外流动为主要特征,1984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启动,企业承包责任制、劳动合同制及工资制度改革等,使体制内的劳动力开始向体制外流动。第三阶段:1993―1997年,以中央明确确立劳动力市场、劳动力资源配置双轨制为主要特征,1993年11月国务院通过的《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政府首次用劳动力市场的提法,此时劳动力资源配置的市场机制与计划机制同时并存。第四阶段:1998年以后,是我国劳动力市场建设全面展开阶段,各地1998年开始成立“再就业服务中心”,解决体制内人员向体制外的流动问题,2002年底各地的“再就业服务中心”全部撤销,“下岗”与“失业”并轨,为劳动力市场建设奠定了基础。政府加强了对职业中介机构的管理,规范了劳动力市场的秩序。各省市(区、县)基本建立了公共职业介绍机构,逐渐形成了以公益性职业介绍机构为主、民办职业介绍机构为补充的劳动力市场服务网络,现阶段已初具规模。目前我国主要劳动力市场由以下几类就业机构构成:各级人事部门举办的人才交流中心;各类民办的人才交流中心;各级劳动社会保障部门举办的职业介绍所;各类民办的职业介绍所;政府有关部门举办的各类劳动力供需交流会;社区劳动服务部门;专门的职业介绍网站。中国劳动力市场还处在起步阶段,目前网络十分发达,就业中介组织和网站大量存在,但没有建立覆盖全国的信息系统,没有对供求信息进行系统整合,虽然自2011年开始,中国人力资源市场信息监测中心对外公布《全国部分城市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市场供求状况分析》,为政府调控劳动力需求、指导就业和培训、引导劳动力合理流动提供了重要依据,但从为国家教育培训战略的制定提供信息支持的角度讲,信息的全面性、实用性、权威性和前瞻性远远不能满足要求。

三、高等职业教育与劳动力市场深度对接探讨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都在进行“产学融合,校企合作”,但学校与企业的合作基本处于自发状态,没有进行全面系统的规划和设计,很难做到人才结构在宏观上与经济结构相适应,这就需要建设完善的劳动力市场信息系统,高等职业教育与劳动力市场深度对接、良性互动,是人才结构与产业结构平衡的前提。

1.政府着力建设有效的劳动力市场信息传递机制。政府制定有关政策,加快建立完善的劳动力市场信息管理系统。着力建设公信力强的劳动力市场公共信息服务平台,进行信息收集、处理、储存、传输和反馈;为国家或地方劳动力资源教育培训战略的制定提供重要参考;为劳动力市场上的各方提供必要的信息服务和指导,增加信息的透明度,保证信息如实、充分传递。

2.高职教育与劳动力市场建立正向互动关系。高职教育进行人才培养,其毕业生通过劳动力市场找到就业岗位,是劳动力市场的供给方,生产经营者向劳动力市场发出用人要求,是劳动力市场的需求方,在产业结构升级的今天,需求方更加迫切招进适于产业发展的劳动者,他们会提出人员数量、结构、技能、素质等的要求,劳动力市场作为联系企业和人才培养单位的中介,在嫁接供需双方进行招聘等活动的同时把这一需求信号反馈给人才培养的高职教育,高职教育根据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及趋势调整专业设置、人才培养规模和人才培养方向,为劳动力市场培养合格劳动者;也就是说高职教育通过对劳动力市场的调研、分析和预测,经过三年的培养,与劳动力市场在人员的数量、结构、技能、素质需求相吻合,使学校的人才培养规模、水平、目标与产业岗位需求协调一致,当高职院校培养的毕业生符合了劳动力市场这一需求时,两者达到匹配,形成正向互动,并在互动中保持长期、有序、平衡,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欢迎,达到教育―就业间的促进关系。

3.高职教育专业设置采用“跟动”模式。职业教育的使命是支持国家完成工业化、信息化和现代化的技术技能积累。技术的发展和经济结构的变动都会对社会职业岗位体系产生重大影响。为此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应采用“跟动”劳动力市场需求的模式。“跟动”模式的特点,一是以劳动力市场需求为导向,就是根据劳动力市场需求设置专业,通过专业设置使高职教育不断满足服务客体的特定需求,这就要求高等职业教育研究市场,把握劳动力市场需求的特征,由劳动力市场导向替换学校资源导向,从而使专业设置的过程成为调整高职院校与劳动力市场需求之间互动关系的过程。围绕劳动力市场需求并迅速顺应需求,就保证了专业设置的正确方向和高职教育的社会效益。二是以行业为依托,专业设置必须把学生的职业技能和就业能力放在首位,从职业分析入手,根据职业岗位群所需要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兼顾人才可持续发展需要,为学校寻找相应的行业依托,以产学融合、校企合作的方式,实现高职教育与经济发展的结合。三是灵活性与稳定性相结合的原则,专业设置以劳动市场需求为导向注重灵活性,但教育自身的特点又要求它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一个专业的设置与实施,需要大量的软硬件条件支撑,只有相对稳定的长线专业才能保证投入的有效,保证教育效益的实现,因此在新专业开发中,要极为重视劳动力市场需求调研,在稳定中求适应,用专业基础的稳定去支持专业方向的灵活,用专业方向的灵活来保证专业基础的稳定。

总之,在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改革中,高等职业教育应瞄准社会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的走向,面对市场需求办学。这就需要高职教育与劳动力市场深度对接,全面掌握劳动力市场供需状况,进行分析、研究和预测,以前瞻求发展。

参考文献:

第6篇

二、推进管理体制和办学体制改革,促进职业教育与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紧密结合

三、深化教育教学改革,适应社会和企业需求

四、采取切实措施,加快农村和西部地区职业教育发展

五、严格实施就业准入制度,加强职业教育与劳动就业的联系

六、多渠道筹集资金,增加职业教育经费投入

七、加强领导,推动职业教育持续健康发展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职业教育事业有了很大发展,各级各类职业学校教育和职业培训取得显著成绩,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大量高素质劳动者和实用人才。但是,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也面临一些问题,一些地方对发展职业教育的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投入不足,基础薄弱,办学条件较差;管理体制、办学体制、教育教学质量不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就业准入制度没有得到有效执行,影响了受教育者的积极性;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大力推进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特作如下决定:

一、深刻认识职业教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地位,明确“十五”期间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目标

1.职业教育为初、高中毕业生和城乡新增劳动者、下岗失业人员、在职人员、农村劳动者及其他社会成员提供多种形式、多种层次的职业学校教育和职业培训,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推进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促进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提高国际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是调整经济结构、提高劳动者素质、加快人力资源开发的必然要求,是拓宽就业渠道、促进劳动就业和再就业的重要举措。在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的新形势下,要狠抓职业教育,抓出成效。

2.大力推进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要以邓小平理论和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体制创新、制度创新和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为经济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服务,为促进就业和再就业服务,为农业、农村和农民服务,为推进西部大开发服务,力争在“十五”期间初步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市场需求和劳动就业紧密结合,结构合理、灵活开放、特色鲜明、自主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要以中等职业教育为重点,保持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的比例大体相当,扩大高等职业教育的规模。职业学校和职业培训机构要进一步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劳动力市场需求,增强自主发展能力,改善办学条件,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益。“十五”期间,职业教育要为社会输送2200多万名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800多万名高等职业学校毕业生。

要广泛开展各级各类职业培训,“十五”期间每年培训城镇职工5000万人次,培训农村劳动力1.5亿人次;积极实施国家再就业培训计划,每年为300多万名下岗失业人员提供再就业培训。

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分区规划,分类指导,把农村和西部地区作为工作重点。“十五”期末,中等职业学校面向农村的年招生规模要达到350万人,面向西部地区的年招生规模要达到120万人,为农村和西部地区培养留得住、用得上的实用人才。大中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要在继续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的同时,积极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有条件的市(地)可以举办综合性、社区性的职业技术学院。

二、推进管理体制和办学体制改革,促进职业教育与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紧密结合

3.推进职业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并逐步完善在国务院领导下,分级管理、地方为主、政府统筹、社会参与的职业教育管理体制。

在国务院领导下,建立职业教育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研究解决职业教育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负责职业教育工作的统筹规划、综合协调、宏观管理,劳动保障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负责职业教育的有关工作。

发展职业教育的主要责任在地方。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加强对本行政区域内职业教育工作的领导和统筹协调,结合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实际,制定促进职业教育发展的政策和措施,研究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会同劳动保障等有关部门管理本行政区域内各有关职业学校的教育业务工作。要依法严格审批程序,规范职业学校和培训机构的办学行为。

4.强化市(地)级人民政府在统筹职业教育发展方面的责任。市(地)级人民政府要统筹规划,促进本行政区域内职业教育与其他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建立多渠道筹措职业教育经费的机制,组织动员社会力量举办职业教育;要整合和充分利用现有各种职业教育资源,打破部门界限和学校类型界限,积极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提高办学效益,优化职业学校布局结构,防止职业教育资源流失。省(自治区、直辖市)所属中等和高等职业学校可以由省级有关部门与职业学校所在市(地)联合共建、共管,增强其为区域经济服务的功能。

5.深化职业教育办学体制改革,形成政府主导、依靠企业、充分发挥行业作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多元办学格局。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在发展职业教育中发挥主导作用,重点办好起骨干和示范作用的职业学校和职业培训机构,组织、指导并支持企业、行业和社会力量举办职业学校和职业培训机构。要规范中等和高等职业学校的名称,并体现职业特点。实施高中阶段学历教育的各类职业学校统一规范为“����职业技术学校”,高等专科学校和成人高等学校要逐步统一规范为“����职业技术学院”。

要充分依靠企业举办职业教育。企业要根据实际需要举办职业学校和职业培训机构,强化自主培训功能,加强对职工特别是一线职工、转岗职工的教育和培训,形成职工在岗和轮岗培训的制度,实行培训、考核、使用、待遇相统一的政策。企业要和职业学校加强合作,实行多种形式联合办学,开展“订单”培训,并积极为职业学校提供兼职教师、实习场所和设备,也可在职业学校建立研究开发机构和实验中心。有条件的大型企业可以单独举办或与高等学校联合举办职业技术学院。中小企业应依托职业学校和职业培训机构进行职工培训和后备职工培养。企业举办的职业学校和职业培训机构应积极面向社会开展职业教育和培训。

行业主管部门要对行业职业教育进行协调和业务指导,继续办好职业学校和培训机构。行业组织受政府主管部门委托,开展行业人力资源预测、制定行业职业教育和培训规划、指导行业职业教育、职工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参与相关专业的课程教材建设和教师培训等工作,也可以举办职业学校或职业培训机构。

鼓励和支持民办职业教育的发展。非营利性的民办职业学校,享受举办社会公益事业的有关优惠政策。地方人民政府和其他单位,可以采取出租闲置的国有、集体资产等措施,对民办职业学校予以扶持。民办职业学校教师、学生享有与公办职业学校教师、学生同等义务与权利。对举办民办职业教育有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彰奖励。鼓励公办学校引入民办机制。

积极引进国(境)外优质职业教育资源。鼓励国(境)外组织和个人依照我国法律和办学资格要求,同我国境内职业教育机构和其他社会组织,合作举办高水平的职业学校或职业培训机构。努力拓展职业学校毕业生国(境)外就业市场。

6.扩大职业学校的办学自,增强其自主办学和自主发展的能力。要依法保障职业学校在专业设置、招生规模确定、学籍管理、教师聘用及经费使用等方面享有充分的自。有条件的职业学校可以跨区域招生,可以与本地、异地职业学校联合办学。职业学校要建立由企业、行业等社会各界人士参加的咨询委员会或理事会,为学校重大问题提供咨询或参与决策。

三、深化教育教学改革,适应社会和企业需求

7.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要加强“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职业道德教育,加强文化基础教育、职业能力教育和身心健康教育,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专业技能、钻研精神、务实精神、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培养一大批生产、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劳动者和实用人才。

8.职业学校和职业培训机构要适应经济结构调整、技术进步和劳动力市场变化,及时调整专业设置,积极发展面向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专业,增强专业适应性,努力办出特色。要大力加强技术工人尤其是高级技术工人和技师的培养和培训。积极推进课程和教材改革,开发和编写反映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课程和教材。加强职业学校与企业、行业等用人单位的联系,建立职业学校与劳动力市场密切联系的机制。

9.加强实践教学,提高受教育者的职业能力。职业学校要把教学活动与生产实践、社会服务、技术推广及技术开发紧密结合起来,把职业能力培养与职业道德培养紧密结合起来,保证实践教学时间,严格要求,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专业技能、敬业精神和严谨求实作风。改善教学条件,加强校内外实验实习基地建设。职业学校要加强与相关企事业单位的共建和合作,利用其设施、设备等条件开展实践教学。职业学校相对集中的地区应建设一批可共享的实验和训练基地。加强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积极发展现代远程职业教育,开发职业教育资源库和多媒体教育软件,为职业学校和学生提供优质教育资源。

10.加强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要积极开展以骨干教师为重点的全员培训,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实践能力和教学水平,培养一批高水平的骨干教师和专业带头人。鼓励职业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相关专业学位、提高学历层次。要有计划地安排教师到企事业单位进行专业实践和考察,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广泛吸引和鼓励企事业单位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有特殊技能的人员到职业学校担任专、兼职教师,提高具有相关专业技术职务资格教师的比例。深化职业学校人事制度改革,在职业学校推行教师全员聘任制和管理人员公开选拔、竞争上岗和职务聘任制度,建立健全激励和约束机制。职业学校教师职务资格评审要突出职业教育特点,改进评审办法。重视职业学校校长培训工作,逐步实行校长持证上岗的制度。加强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建设,逐步完善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培训网络。

11.坚持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并重,实行灵活的办学模式和学习制度。职业学校要实行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相结合、全日制与部分时间制相结合、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相结合,努力办成面向社会的、开放的、多功能的教育和培训中心。要根据不同专业、不同教育培训项目和学习者的实际需要,实行灵活的学制和学习方式,推行学分制等弹性学习制度,为学生半工半读、工学交替、分阶段完成学业等创造条件。

12.加强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成人教育的衔接与沟通,建立人才成长“立交桥”。扩大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进入高等学校尤其是进入高等职业学校继续学习的比例,适当增加高等职业教育专科毕业生接受本科教育的比例。适度发展初中后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在高中阶段开展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沟通的综合课程教育试验,建立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相衔接的课程体系;高等职业学校可单独组织对口招生考试,优先招收中等职业学校优秀毕业生;注重专业知识、职业技能的考核,对取得相应中级职业资格证书的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可以免除技能考核。

四、采取切实措施,加快农村和西部地区职业教育发展

13.农村和西部地区职业教育是今后一段时期职业教育发展的重点。要根据现代农业发展和经济结构调整的需要,继续推进农科教结合和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的“三教统筹”。农村职业学校要加强与企业、农业科研和科技推广单位的合作,发挥专业优势,实行学校、公司、农户相结合,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推行“绿色证书”教育,培养一大批科技示范户和致富带头人。国家采取措施,扶持农村地区、西部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和贫困地区职业教育的发展,办好一批骨干职业学校。建立县、乡、村三级实用型、开放型的农民文化科技教育培训体系,把职业学校和成人学校办成人力资源开发、技术培训与推广、劳动力转移培训和扶贫开发服务的基地。

14.加强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大中城市和农村的学校对口支援工作。东部地区和大中城市要为西部地区和农村的职业学校培养培训骨干教师,帮助改善办学条件。推动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大中城市与农村开展合作办学,鼓励东部地区和大中城市职业学校的校长和教师到西部地区和农村职业学校任职和办学。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大中城市要面向西部地区和农村招生,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应适当减免学费。现代远程教育和培训以及自学考试等要积极向广大农村和西部地区延伸。

五、严格实施就业准入制度,加强职业教育与劳动就业的联系

15.大力推行劳动预备制度,严格执行就业准入制度。用人单位招收、录用职工,属于国家规定实行就业准入控制的职业(工种),必须从取得相应学历证书或职业培训合格证书并获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的人员中录用;属于一般职业(工种),必须从取得相应的职业学校学历证书、职业培训合格证书的人员中优先录用。从事个体工商经营的,也必须接受职业教育和培训。劳动保障、人事等部门要加大对就业准入制度执行情况的监察力度,加强监督管理,对违反规定,随意招收未经职业教育或培训人员就业的要责其纠正并给予处罚。

16.完善学历证书、培训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职业学校毕业生申请与所学专业相关的中级以下(含中级)职业技能鉴定时,只进行操作技能考核。部分教学质量高、社会声誉好的中等职业学校和高等职业学校开设的主体专业,经劳动保障和教育行政部门认定,其毕业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可视同职业技能鉴定合格,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经人事、教育行政和相关行业主管部门认定的职业学校相关专业的毕业生,不受工作年限的限制,可直接申请参加专业技术从业资格考试,并免试部分科目。各地劳动保障、人事或相关部门要统筹规划,注意发挥和利用职业学校的优势,优先在具备条件的职业学校设立职业技能鉴定站(所)或职业资格考试机构。

17.加强职业指导和就业服务,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职业学校要加强职业指导工作,引导学生转变就业观念,开展创业教育,鼓励毕业生到中小企业、小城镇、农村就业或自主创业。地方人民政府要利用社会就业服务体系或建立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机构,为职业学校毕业生在本地或异地就业提供信息、咨询服务和便利条件。工商、税务部门要研究制定优惠政策,适当减免有关税费,支持职业学校毕业生自主创业或从事个体经营,金融机构要为符合贷款条件的提供贷款。对外经济贸易部门、劳动保障部门、教育行政部门要创造条件,积极协助符合条件的职业学校毕业生到国(境)外就业。

六、多渠道筹集资金,增加职业教育经费投入

18.各级人民政府要加大对职业教育的经费投入。省级人民政府要制定本地区职业学校生均经费标准,并依法督促各类职业学校举办者足额拨付职业教育经费。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国务院有关部门用于举办职业学校和职业培训机构的财政性经费应当逐步增长,确保公办职业学校教师工资按时足额发放,并监督民办职业教育机构按时足额发放教师工资。城市教育费附加安排用于职业教育的比例不低于15%,已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地区不低于20%,主要用于职业学校实验实习设备的更新和办学条件的改善。各级人民政府在安排使用农村科技开发经费、技术推广经费和扶贫资金时,要安排一部分农村劳动力培训经费;安排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时,要安排一部分农村职业学校和成人学校的建设经费。

中央财政增加职业教育专项经费,重点用于补助农村和中西部地区加强职业教育师资培训、课程教材开发和多媒体教育资源建设以及骨干和示范职业学校建设。地方人民政府也要增加职业教育专项经费。

19.各类企业要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的规定实施职业教育和职工培训,承担相应的费用。一般企业按照职工工资总额的1.5%足额提取教育培训经费,从业人员技术素质要求高、培训任务重、经济效益较好的企业可按2.5%提取,列入成本开支。要保证经费专项用于职工特别是一线职工的教育和培训,严禁挪作他用。企业技术改造和项目引进,都应按规定比例安排资金用于职工技术培训。对不按规定实施职工职业教育和培训,经责令改正而拒不改正的企业,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可以收取其应当承担的职业教育经费,用于本地区的职业教育。

20.利用金融、税收以及社会捐助等手段支持职业教育的发展。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应支持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其他社会组织及公民个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设立职业教育奖学金,奖励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资助经济困难的学生。金融机构要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接受职业教育提供助学贷款,优先为符合贷款条件的农村职业学校毕业生开展生产经营提供小额贷款。认真执行国家对教育的税收优惠政策,支持职业学校办好实习基地、发展校办产业和开展社会服务。鼓励社会各界及公民个人对职业教育提供资助和捐赠,企业和个人通过政府部门或社会中介机构对职业教育的资助和捐赠,可在应纳税所得额中全额扣除。

21.加强职业教育经费管理。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劳动保障部门要会同价格主管部门合理确定职业学校和职业培训机构的学费标准,并向社会公布。职业学校按规定收取的学费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地方各级财政部门要确保全额返还职业学校,不得冲抵财政拨款,任何部门不得截留或挪作他用。严禁向职业学校乱收费。要严格执行财务管理和审计制度,提高职业教育经费的使用效益。

七、加强领导,推动职业教育持续健康发展

22.各级人民政府要加强对职业教育工作的领导,把职业教育工作纳入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列入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帮助职业学校和职业培训机构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调动和保护社会各个方面兴办职业教育的积极性,充分发挥行业、企业、社会中介组织和人民团体在发展职业教育中的作用。加强职业教育理论研究和政策研究,健全科学研究和教学研究机构,为职业教育宏观决策和职业学校改革与发展服务。

第7篇

二、推进管理体制和办学体制改革,促进职业教育与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紧密结合

三、深化教育教学改革,适应社会和企业需求

四、采取切实措施,加快农村和西部地区职业教育发展

五、严格实施就业准入制度,加强职业教育与劳动就业的联系

六、多渠道筹集资金,增加职业教育经费投入

七、加强领导,推动职业教育持续健康发展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职业教育事业有了很大发展,各级各类职业学校教育和职业培训取得显著成绩,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大量高素质劳动者和实用人才。但是,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也面临一些问题,一些地方对发展职业教育的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投入不足,基础薄弱,办学条件较差;管理体制、办学体制、教育教学质量不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就业准入制度没有得到有效执行,影响了受教育者的积极性;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大力推进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特作如下决定:

一、深刻认识职业教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地位,明确“十五”期间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目标

1.职业教育为初、高中毕业生和城乡新增劳动者、下岗失业人员、在职人员、农村劳动者及其他社会成员提供多种形式、多种层次的职业学校教育和职业培训,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推进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促进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提高国际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是调整经济结构、提高劳动者素质、加快人力资源开发的必然要求,是拓宽就业渠道、促进劳动就业和再就业的重要举措。在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的新形势下,要狠抓职业教育,抓出成效。

2.大力推进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要以邓小平理论和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体制创新、制度创新和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为经济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服务,为促进就业和再就业服务,为农业、农村和农民服务,为推进西部大开发服务,力争在“十五”期间初步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市场需求和劳动就业紧密结合,结构合理、灵活开放、特色鲜明、自主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要以中等职业教育为重点,保持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的比例大体相当,扩大高等职业教育的规模。职业学校和职业培训机构要进一步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劳动力市场需求,增强自主发展能力,改善办学条件,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益。“十五”期间,职业教育要为社会输送2200多万名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800多万名高等职业学校毕业生。

要广泛开展各级各类职业培训,“十五”期间每年培训城镇职工5000万人次,培训农村劳动力1.5亿人次;积极实施国家再就业培训计划,每年为300多万名下岗失业人员提供再就业培训。

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分区规划,分类指导,把农村和西部地区作为工作重点。“十五”期末,中等职业学校面向农村的年招生规模要达到350万人,面向西部地区的年招生规模要达到120万人,为农村和西部地区培养留得住、用得上的实用人才。大中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要在继续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的同时,积极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有条件的市(地)可以举办综合性、社区性的职业技术学院。

二、推进管理体制和办学体制改革,促进职业教育与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紧密结合

3.推进职业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并逐步完善在国务院领导下,分级管理、地方为主、政府统筹、社会参与的职业教育管理体制。

在国务院领导下,建立职业教育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研究解决职业教育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负责职业教育工作的统筹规划、综合协调、宏观管理,劳动保障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负责职业教育的有关工作。

发展职业教育的主要责任在地方。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加强对本行政区域内职业教育工作的领导和统筹协调,结合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实际,制定促进职业教育发展的政策和措施,研究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会同劳动保障等有关部门管理本行政区域内各有关职业学校的教育业务工作。要依法严格审批程序,规范职业学校和培训机构的办学行为。

4.强化市(地)级人民政府在统筹职业教育发展方面的责任。市(地)级人民政府要统筹规划,促进本行政区域内职业教育与其他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建立多渠道筹措职业教育经费的机制,组织动员社会力量举办职业教育;要整合和充分利用现有各种职业教育资源,打破部门界限和学校类型界限,积极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提高办学效益,优化职业学校布局结构,防止职业教育资源流失。省(自治区、直辖市)所属中等和高等职业学校可以由省级有关部门与职业学校所在市(地)联合共建、共管,增强其为区域经济服务的功能。

5.深化职业教育办学体制改革,形成政府主导、依靠企业、充分发挥行业作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多元办学格局。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在发展职业教育中发挥主导作用,重点办好起骨干和示范作用的职业学校和职业培训机构,组织、指导并支持企业、行业和社会力量举办职业学校和职业培训机构。要规范中等和高等职业学校的名称,并体现职业特点。实施高中阶段学历教育的各类职业学校统一规范为“����职业技术学校”,高等专科学校和成人高等学校要逐步统一规范为“����职业技术学院”。

要充分依靠企业举办职业教育。企业要根据实际需要举办职业学校和职业培训机构,强化自主培训功能,加强对职工特别是一线职工、转岗职工的教育和培训,形成职工在岗和轮岗培训的制度,实行培训、考核、使用、待遇相统一的政策。企业要和职业学校加强合作,实行多种形式联合办学,开展“订单”培训,并积极为职业学校提供兼职教师、实习场所和设备,也可在职业学校建立研究开发机构和实验中心。有条件的大型企业可以单独举办或与高等学校联合举办职业技术学院。中小企业应依托职业学校和职业培训机构进行职工培训和后备职工培养。企业举办的职业学校和职业培训机构应积极面向社会开展职业教育和培训。

行业主管部门要对行业职业教育进行协调和业务指导,继续办好职业学校和培训机构。行业组织受政府主管部门委托,开展行业人力资源预测、制定行业职业教育和培训规划、指导行业职业教育、职工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参与相关专业的课程教材建设和教师培训等工作,也可以举办职业学校或职业培训机构。

鼓励和支持民办职业教育的发展。非营利性的民办职业学校,享受举办社会公益事业的有关优惠政策。地方人民政府和其他单位,可以采取出租闲置的国有、集体资产等措施,对民办职业学校予以扶持。民办职业学校教师、学生享有与公办职业学校教师、学生同等义务与权利。对举办民办职业教育有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彰奖励。鼓励公办学校引入民办机制。

积极引进国(境)外优质职业教育资源。鼓励国(境)外组织和个人依照我国法律和办学资格要求,同我国境内职业教育机构和其他社会组织,合作举办高水平的职业学校或职业培训机构。努力拓展职业学校毕业生国(境)外就业市场。

6.扩大职业学校的办学自,增强其自主办学和自主发展的能力。要依法保障职业学校在专业设置、招生规模确定、学籍管理、教师聘用及经费使用等方面享有充分的自。有条件的职业学校可以跨区域招生,可以与本地、异地职业学校联合办学。职业学校要建立由企业、行业等社会各界人士参加的咨询委员会或理事会,为学校重大问题提供咨询或参与决策。

三、深化教育教学改革,适应社会和企业需求

7.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要加强“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职业道德教育,加强文化基础教育、职业能力教育和身心健康教育,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专业技能、钻研精神、务实精神、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培养一大批生产、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劳动者和实用人才。

8.职业学校和职业培训机构要适应经济结构调整、技术进步和劳动力市场变化,及时调整专业设置,积极发展面向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专业,增强专业适应性,努力办出特色。要大力加强技术工人尤其是高级技术工人和技师的培养和培训。积极推进课程和教材改革,开发和编写反映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课程和教材。加强职业学校与企业、行业等用人单位的联系,建立职业学校与劳动力市场密切联系的机制。

9.加强实践教学,提高受教育者的职业能力。职业学校要把教学活动与生产实践、社会服务、技术推广及技术开发紧密结合起来,把职业能力培养与职业道德培养紧密结合起来,保证实践教学时间,严格要求,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专业技能、敬业精神和严谨求实作风。改善教学条件,加强校内外实验实习基地建设。职业学校要加强与相关企事业单位的共建和合作,利用其设施、设备等条件开展实践教学。职业学校相对集中的地区应建设一批可共享的实验和训练基地。加强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积极发展现代远程职业教育,开发职业教育资源库和多媒体教育软件,为职业学校和学生提供优质教育资源。

10.加强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要积极开展以骨干教师为重点的全员培训,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实践能力和教学水平,培养一批高水平的骨干教师和专业带头人。鼓励职业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相关专业学位、提高学历层次。要有计划地安排教师到企事业单位进行专业实践和考察,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广泛吸引和鼓励企事业单位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有特殊技能的人员到职业学校担任专、兼职教师,提高具有相关专业技术职务资格教师的比例。深化职业学校人事制度改革,在职业学校推行教师全员聘任制和管理人员公开选拔、竞争上岗和职务聘任制度,建立健全激励和约束机制。职业学校教师职务资格评审要突出职业教育特点,改进评审办法。重视职业学校校长培训工作,逐步实行校长持证上岗的制度。加强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建设,逐步完善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培训网络。

11.坚持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并重,实行灵活的办学模式和学习制度。职业学校要实行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相结合、全日制与部分时间制相结合、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相结合,努力办成面向社会的、开放的、多功能的教育和培训中心。要根据不同专业、不同教育培训项目和学习者的实际需要,实行灵活的学制和学习方式,推行学分制等弹性学习制度,为学生半工半读、工学交替、分阶段完成学业等创造条件。

12.加强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成人教育的衔接与沟通,建立人才成长“立交桥”。扩大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进入高等学校尤其是进入高等职业学校继续学习的比例,适当增加高等职业教育专科毕业生接受本科教育的比例。适度发展初中后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在高中阶段开展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沟通的综合课程教育试验,建立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相衔接的课程体系;高等职业学校可单独组织对口招生考试,优先招收中等职业学校优秀毕业生;注重专业知识、职业技能的考核,对取得相应中级职业资格证书的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可以免除技能考核。

四、采取切实措施,加快农村和西部地区职业教育发展

13.农村和西部地区职业教育是今后一段时期职业教育发展的重点。要根据现代农业发展和经济结构调整的需要,继续推进农科教结合和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的“三教统筹”。农村职业学校要加强与企业、农业科研和科技推广单位的合作,发挥专业优势,实行学校、公司、农户相结合,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推行“绿色证书”教育,培养一大批科技示范户和致富带头人。国家采取措施,扶持农村地区、西部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和贫困地区职业教育的发展,办好一批骨干职业学校。建立县、乡、村三级实用型、开放型的农民文化科技教育培训体系,把职业学校和成人学校办成人力资源开发、技术培训与推广、劳动力转移培训和扶贫开发服务的基地。

14.加强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大中城市和农村的学校对口支援工作。东部地区和大中城市要为西部地区和农村的职业学校培养培训骨干教师,帮助改善办学条件。推动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大中城市与农村开展合作办学,鼓励东部地区和大中城市职业学校的校长和教师到西部地区和农村职业学校任职和办学。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大中城市要面向西部地区和农村招生,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应适当减免学费。现代远程教育和培训以及自学考试等要积极向广大农村和西部地区延伸。

五、严格实施就业准入制度,加强职业教育与劳动就业的联系

15.大力推行劳动预备制度,严格执行就业准入制度。用人单位招收、录用职工,属于国家规定实行就业准入控制的职业(工种),必须从取得相应学历证书或职业培训合格证书并获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的人员中录用;属于一般职业(工种),必须从取得相应的职业学校学历证书、职业培训合格证书的人员中优先录用。从事个体工商经营的,也必须接受职业教育和培训。劳动保障、人事等部门要加大对就业准入制度执行情况的监察力度,加强监督管理,对违反规定,随意招收未经职业教育或培训人员就业的要责其纠正并给予处罚。

16.完善学历证书、培训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职业学校毕业生申请与所学专业相关的中级以下(含中级)职业技能鉴定时,只进行操作技能考核。部分教学质量高、社会声誉好的中等职业学校和高等职业学校开设的主体专业,经劳动保障和教育行政部门认定,其毕业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可视同职业技能鉴定合格,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经人事、教育行政和相关行业主管部门认定的职业学校相关专业的毕业生,不受工作年限的限制,可直接申请参加专业技术从业资格考试,并免试部分科目。各地劳动保障、人事或相关部门要统筹规划,注意发挥和利用职业学校的优势,优先在具备条件的职业学校设立职业技能鉴定站(所)或职业资格考试机构。

17.加强职业指导和就业服务,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职业学校要加强职业指导工作,引导学生转变就业观念,开展创业教育,鼓励毕业生到中小企业、小城镇、农村就业或自主创业。地方人民政府要利用社会就业服务体系或建立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机构,为职业学校毕业生在本地或异地就业提供信息、咨询服务和便利条件。工商、税务部门要研究制定优惠政策,适当减免有关税费,支持职业学校毕业生自主创业或从事个体经营,金融机构要为符合贷款条件的提供贷款。对外经济贸易部门、劳动保障部门、教育行政部门要创造条件,积极协助符合条件的职业学校毕业生到国(境)外就业。

六、多渠道筹集资金,增加职业教育经费投入

18.各级人民政府要加大对职业教育的经费投入。省级人民政府要制定本地区职业学校生均经费标准,并依法督促各类职业学校举办者足额拨付职业教育经费。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国务院有关部门用于举办职业学校和职业培训机构的财政性经费应当逐步增长,确保公办职业学校教师工资按时足额发放,并监督民办职业教育机构按时足额发放教师工资。城市教育费附加安排用于职业教育的比例不低于15%,已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地区不低于20%,主要用于职业学校实验实习设备的更新和办学条件的改善。各级人民政府在安排使用农村科技开发经费、技术推广经费和扶贫资金时,要安排一部分农村劳动力培训经费;安排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时,要安排一部分农村职业学校和成人学校的建设经费。

中央财政增加职业教育专项经费,重点用于补助农村和中西部地区加强职业教育师资培训、课程教材开发和多媒体教育资源建设以及骨干和示范职业学校建设。地方人民政府也要增加职业教育专项经费。

19.各类企业要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的规定实施职业教育和职工培训,承担相应的费用。一般企业按照职工工资总额的1.5%足额提取教育培训经费,从业人员技术素质要求高、培训任务重、经济效益较好的企业可按2.5%提取,列入成本开支。要保证经费专项用于职工特别是一线职工的教育和培训,严禁挪作他用。企业技术改造和项目引进,都应按规定比例安排资金用于职工技术培训。对不按规定实施职工职业教育和培训,经责令改正而拒不改正的企业,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可以收取其应当承担的职业教育经费,用于本地区的职业教育。

20.利用金融、税收以及社会捐助等手段支持职业教育的发展。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应支持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其他社会组织及公民个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设立职业教育奖学金,奖励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资助经济困难的学生。金融机构要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接受职业教育提供助学贷款,优先为符合贷款条件的农村职业学校毕业生开展生产经营提供小额贷款。认真执行国家对教育的税收优惠政策,支持职业学校办好实习基地、发展校办产业和开展社会服务。鼓励社会各界及公民个人对职业教育提供资助和捐赠,企业和个人通过政府部门或社会中介机构对职业教育的资助和捐赠,可在应纳税所得额中全额扣除。

21.加强职业教育经费管理。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劳动保障部门要会同价格主管部门合理确定职业学校和职业培训机构的学费标准,并向社会公布。职业学校按规定收取的学费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地方各级财政部门要确保全额返还职业学校,不得冲抵财政拨款,任何部门不得截留或挪作他用。严禁向职业学校乱收费。要严格执行财务管理和审计制度,提高职业教育经费的使用效益。

七、加强领导,推动职业教育持续健康发展

22.各级人民政府要加强对职业教育工作的领导,把职业教育工作纳入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列入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帮助职业学校和职业培训机构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调动和保护社会各个方面兴办职业教育的积极性,充分发挥行业、企业、社会中介组织和人民团体在发展职业教育中的作用。加强职业教育理论研究和政策研究,健全科学研究和教学研究机构,为职业教育宏观决策和职业学校改革与发展服务。

第8篇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养模式探索

一、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现状分析

我国现在正处于城市化加速发展阶段,在这一进程中,大批农民将要转移到城市中。由此所引发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工作必然会成为事关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战略问题;成为改革社会结构,提高农民收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任务。在此过程中,如何将农村劳动力顺利转移出来,提高培养和就业质量是前提和保证。如今,新生代的农民更加意识到要想在快速发展的城市中拥有较好、较稳定的工作,没有知识没有技能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因此,他们迫切地希望能够有专门的学习机会,来帮助他们提升自己,实现愿望。目前,他们通过学习获得知识和技能的方式大体分为两种:一种是参加由教育部门管理的常规的职业教育;另一种是参加由扶贫部门或是劳动部门组织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

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主要方式有:

1、农业产业化技能培训:针对农村劳动力,由承担任务县(区)相关部门在认定的教学点,紧紧围绕主要产业、特色产业等开展培训时间为5天的委托式培训。这种培训方式对发展特色产业,农民就地转产十分有利。

2、普通农民工培训:针对农户年满16-45周岁,身体健康,自愿转移就业的富余劳动力,由承担任务县(区)相关部门在认定的教学点开展培训时间为七天的委托式培训。这种培训占整个劳动力转移培训的比例最大,约80%,对年龄较大、急需出外打工的农村劳动力处理面对社会的一些日常问题有很大帮助。但因培训时间短,受训人员基本没有学到业务知识,即使转移出去了,也很难找到稳定的工作,更不要说高薪工作了。

3、农民初级技工培训:针对农户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年满16-35周岁,身体健康,自愿转移就业的富余劳动力,重点是农户家庭初中和高中毕业的新增劳动力。由承担任务县(区)相关部门在认定的教学点、认定的技工工种范围内开展委托式转移培训,培训时间不低于480课时。这种培训方式效果较好,能使农村劳动力获得一项专业技能,可以找到基本稳定的工作,对转移就业有很大帮助。但因受资金、师资、场地的限制,培训规模有限,且无法纳入长效机制。

总体上看,现存的几种培训方式都存在时间较短;培训机构师资力量相对较弱、实训设备相对简单、落后;受培训者获得的技能不高,理论知识水平有限,造成在以后工作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很吃力,在用人单位许多岗位不能胜任,易被淘汰,失业率较高等缺点。但其在对受培训者职业技能的培养种类选择上和创业能力的引导上,与市场需求有较好的适应性,这是当前转移培训最显著的优点。

相对而言,参加职业教育由于得到了较长时间的规范化学习,学生获得了必要的专业理论知识,具有综合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以及解决现场突发性问题的应变能力和一定的操作技能。但目前职业教育的培养功能与迅速发展的经济状况及社会需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办学体制、人才培养模式与运行机制还不能满足当前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全部需要,而且还有大多数农村贫困劳动力由于费用问题也未能进入职业教育领域,这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职业教育和转移培训作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必经环节,在提高劳动者素质和就业能力,推进劳动力结构调整,解决就业问题方面意义重大 。因此,发展职业教育与转移培训,是一项积极而稳定的就业支持政策。但同时也应看到还存在一些不足:普通培训过于市场化,职业教育过分强调理论,脱离实际;两种方式的管理部门各不相同,造成多头管理,优势不能互补;资金分散,有限的资源得不到有效使用,培养质量不高,满足不了用人单位需求,更不利于农村劳动力的长效发展。这些问题的出现是由于现有的体制造成的,因此当前急需将教育部门、扶贫部门和劳动部门联合起来,达到资源与管理整合,形成优势互补,共同探索一条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新模式。

二、充分利用职业教育优势,探索新时期劳动力转移培训新模式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指出:“职业教育要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服务,要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要为提高劳动者素质特别是职业能力服务。”《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强调:“把加强职业教育作为服务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支持各级各类学校积极参与新型农民、进城务工人员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职业教育是面向全民的教育,是涉及大众的教育,农村剩余劳动力应该成为职业教育的主要对象之一。因此中等职业学校(以下简称“中职学校”)应坚持以提高质量为重点、以服务为宗旨、以市场为导向的办学方针,紧密结合社会发展,充分利用中职学校职业教育优势,积极主动与教育部门、扶贫部门和劳动部门沟通、联系,通过理顺多头管理,整合培训与职业教育资源,探索出新时期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培训+学历教育”培养模式。即:针对25岁以下、身体健康的农村应往届高中毕业生,由承担任务省、市、县(区)相关部门在认定的中职学校、认定的专业范围内开展委托式转移培训,学制为一年,经课程成绩考试和实习考核合格后,获得全国通用的中级职业技能证书或专项职业资格证书及特种行业上岗证;并颁发教育部门验印的中专毕业证书,最后由学校统一推荐就业。

三、中职学校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学历教育” 培养新模式的实施要点

生源输出地的政府是招生工作的主体。在招生工作中要深刻领会国家政策、准确传达文件精神,并借助互联网等现代媒体宣传国家惠民政策,充分利用中职学校品牌和影响力,在学校与企业确定好订单后再进行招生。

中职学校承担对学生的培养和就业推荐的责任。在学生管理上要聘请经验丰富的班主任充分掌握他们的基本情况,要清楚多数这类生源有过打工的经历,但由于技能水平低,职业竞争力不强,工作稳定性低,因此他们愿意主动到学校接受学习,充实自己,毕业后有决心再到职场上去拼搏。对他们学校要有针对性的引导并调动他们的学习热情,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并在课余时间尽可能组织比普通中职生更丰富的各种形式的专题讲座与活动,提高他们的职业能力。

鉴于培养对象选择的是高中生,文化基础较好,年龄稍大明事理的特点,在教学上据任课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反馈,他们学习自觉性、积极性更高,目的性更强、学习更加刻苦。因此更应配备既有丰富教学经验又有广泛实践经历的教师担任教学工作,他们除了能够组织活泼的课堂教学外,又能在实验室和实训场地对学生进行具体指导,充分保证各学科的教学质量。在教学过程中,对他们实施的理论与实践教学内容的教学要求和目标应比普通中职在校生更高。除了传统教学方法外,还应采用目前比较好的各种教学方法如角色扮演法、案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任务驱动法、兴趣小组教学法、校企协作教学法和模拟教学法等来实施教学。教师应针对不同的教材和他们的实际情况,在从事教学活动的过程中采取自己得心应手的方式方法,创造出自己的授课路子和风格。其目的就是通过不同的教学方法,使他们能更快更好的掌握知识与技能,培养出合格的技能型、应用型人才。

转移就业是转移培训工作的最终目标,是整个工作中的核心环节。为增强新模式班级学生的就业竞争实力,学校除了在平时对他们进行专业技能培训和非专业能力培养,使他们具备较高综合素质外,在每次转移就业前还应开展专项的岗前安全教育,提高他们自我安全防范意识,减少工作中的安全事故。学校应严格注重新模式班级学生就业质量,确保不低于95%的就业率,不低于80%的专业对口率,并为学生争取充分体现其价值的起薪。

跟踪服务是确保转移就业成功的重要步骤,设立专门机构,对整个转移培训工作分阶段实施指导和监控,收集新模式班级学生就业中的相关信息,并建立就业单位回访制度,收集就业单位对这些学生专业技能、工作态度和职业素养的意见和建议,以便提高下一轮教育培训质量。

四、中职学校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学历教育”新模式的实施效果

我校(贵州省建设学校)于2007年就开展了针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学历教育”新模式试点工作。通过几年几届的办班运作以及毕业学生转移就业情况的反馈,我们越来越认识到这种新的办学模式确实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等多方面效果。

农村劳动力通过“培训+学历教育”新模式学习后,由于采用了普通转移培训紧密与市场需求相结合的特点,使受培训者职业技能的培养种类选择与社会有较强的适应性;再加上中职学校所具备的优势,使其可以获得相对完整、相对系统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技能,并且中职学校除了在专业能力上培养培训以外,还利用大量的课余时间对其非专业能力(如与人沟通能力、与人合作能力、自我学习能力以及职业素养等等多方面)进行培养,综合职业素质明显提高,从而大大增强其竞争能力。另外,每个中职学校都拥有较强的就业平台,使他们也有了更多、更好的就业选择机会,从而获得相对满意的工作岗位,就业稳定率较高。

对中职学校来说,加大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积极推动转移培训模式改进,一是政府赋予的责任;二是拓宽自身发展空间;三是可以弥补一个时期以来的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脱节"的缺陷,更好的融入到"终身教育"和"学习化社会"中,从而推动职业学校自身和谐、健康的发展。

但是,通过这几年的探索,我们感到也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怎样更好地将教育、扶贫和劳动等各部门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资金整合,从而使更多的农户受益等等问题,还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第9篇

论文摘要:新时代对劳动者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素质教育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中职校应顺应时代的需要,采用多种方法对中职生进行素质教育,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社会劳动者。

中职生是我国未来各行各业的生力军,中职学校应该培养具有综合职业能力、直接在生产服务技术第一线工作的中等应用型专门人才和劳动者,他们的整体素质关系着我国各行各业的发展。因此,中职学校要加强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品德修养,使其成为合格的劳动者。

一、素质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修养

我认为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修养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

(一)加强对中职生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

在我国的目前情况下,初中毕业生的选择还是“一重点(高中),二普通(高中),无可奈何上中职”。中职生是考不上高中的初中毕业生,他们在人生的第一次分流阶段被无情地刷下来,人生挫折和社会不良环境的影响,容易影响他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加上年龄特点,他们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具有较强的可逆性,这就为素质教育提供了一种可能性。因此,在中职生刚人学时,必须教育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让他们明确社会需要中职生成为什么样的人,应该有什么样的道德素质,应该遵守什么样的伦理道德,教育他们要孝敬父母、感恩社会、同情弱者、诚实守信,要有真才实学,不损人利己,这样才能立足于社会。

(二)通过日常行为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

中职生不仅是成绩不理想,而且部分学生在初中时期养成许多不良的行为习惯,不良习惯对中职生的学习、生活、交友和健康等都会产生难以预料的后果,其消极影响是不能低估的。教师要帮助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到什么是不良习惯。因为如果学生不能认识到自己身上的某些习惯是不良习惯,当然就说不上矫正这种习惯。首先要加强学生的养成教育,可以从最简单的打招呼开始。许多学生新人学时,不会主动和同学打招呼,即使是和任课教师也是擦肩而过。因此各科教师要将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作为自己的重要任务,有计划、有目的地科学引导,强化训练,例如主动和学生打招呼、向学生问好等。通过自己的行动影响教育学生,循序渐进,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

(三)在各科教学和业余活动中渗透德育教育。

大多数中职生是中考失利后选择中职学校的,他们知道自己升高中无望,就读大学几乎是不可能,都明白自己来学校的目的是为了学习一技之长。因此,在中职校,专业教师最受学生欢迎和信赖,作为学生管理部门,应该以此人手,让各专业教师结合学科的特点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这是中职学校最有效的教育途径。各专业教师在进行专业理论教学和技能训练的同时,要有意识地结合教材内容,联系现实,结合学生的思想状况,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特别是有关创业、职业道德、人生观方面的教育,使学生在学好专业的同时,也受到德育的熏陶。

(四)通过环境建设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

人们常说环境能育人,校园环境和校风对学生品德修养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学校在日常生活中,就应加强对学生进行文明卫生、劳动光荣的教育。我校的校园环境卫生都是由勤工俭学的学生来完成,全校共设了55个勤工俭学的岗位,每个班级基本都有学生参加。在日常生活中,这些学生的辛劳同学们都看在眼里,加上班主任的引导教育,绝大多数都能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慢慢养成不乱丢乱扔的习惯。同时学校实行班级劳动周制度,凡是三年制的学生,在第一学年每个班级都有一个星期是劳动周,主要负责校园环境卫生的整洁及其它的劳动,并把学生的劳动表观与评优评先挂钩,使学生在劳动周中感受到劳动的辛苦,加深对勤工俭学的理解,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同时要加强生活环境和职业氛围的熏陶,如在教室、实训楼等教学区走廊张贴与就业有关的企业的简介、成功毕业生的简历、专业小知识、专业发展历史,形成浓厚的职业氛围;在校园小路、学生宿舍、食堂悬挂一些温馨提示的标语横幅。如“加一个请字,说一句谢谢,问一声你好,道一句对不起,真的没关系”“今天你礼遇了吗?你微笑了吗?”等使学生在无形中受到感染和熏陶。 二、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和沟通能力

由于中职学校培养目标的特定性,中职生毕业后绝大多数就要步入社会,独立谋生。他们的年龄大多数是16-18岁,还是属于人生中的断奶期,毕业时也就是18岁左右,他们的心理、生理还不是很成熟,经过短暂的二到三年专业技能的学习,从一个“自然人”变成“社会人”,从学生变成职业人,这个转型过程过于仓促。为此,中职校要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沟通能力、适应能力和合作精神。而完善的性格与个性魅力是与人沟通的前提,学校要加强对学生完善人格的教育,要提前经过各种形式的教育灌输,对学生进行自信、自立教育,让学生克服自卑,建立自信,走上自立,逐步减少对家庭、学校的依赖,顺利地完成由学生到劳动者的转变,学会适应新环境、新角色,为今后步人社会奠定基础。

三、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

中职学校应该改变以前灌输式教育方式。实践证明,“填鸭”式的灌输教育不利于学生的探索创新,教师应该鼓励引导学生在专业学习中探索新方法,敢于向未来领域挑战,在实践中发现新问题,提出新情况,同时还要特别注意培养学生创业意识。近几年来,随着高职高专及大学的扩招,每年毕业生人数不断增加,就业难已成为我国急需解决的大难题,培养学生具有自主创业意识,是中职学校一项不可忽视的任务和责任。各学校可根据本专业的实际情况,鼓励学生树立创业的意识,通过让学生开展社会调查、网上查阅等,大胆制定创业计划,设计职业生涯。专业教师及创业指导教师对有意自主创业的学生要进行个别指导,给学生分析利弊,为学生成功创业提出建设性的建议和意见。

四、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品格

第10篇

关键词: 高职院校教育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 培训策略

农村劳动力资源是我国人力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村劳动力已经由原来的以“体力型”输出为主转变为以“技能型”输出为主。农村劳动力资源的开发、利用关系到“三农”问题的解决,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健康稳步发展。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则是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发的关键环节。农业部、教育部等六部委颁发的《2003—2010全国农民工培训规划》指出:2006年至2010年,对拟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的5000万名农村劳动力开展引导性培训,并对其中的3000万人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同时,对已进入非农产业的2亿多名农民工开展岗位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实施“阳光工程”后,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已逐步形成由政府统筹,行业组织,重点依托各类教育培训机构和用人单位开展培训的工作格局。高职院校作为职业教育的龙头,不仅要从履行社会服务职能的角度出发,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还应根据市场需求确定培训的种类,充分发挥自身的资源优势,精选课程内容,提高培训质量。本文旨在探究高职院校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实践与思考,切实发挥职业教育和高职学院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一、高职院校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可行性分析

(一)高职院校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教育培训的优势。

高职院校与其他农村劳动力培训机构相比较,拥有先进的设备、良好的实习实训场地,以及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与扎实理论知识的“双师型”师资队伍,而这些对于取得良好的培训效果是必不可少的。高职院校参与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一次性地解决了教师、场地、教材等问题。[1]很多高职院校都设有职业技能鉴定站,职业技能鉴定站本身拥有各种丰富的考证资源,他们依托各二级院系具备完善的资格认证培训体系,可方便参加培训的农村劳动力考取相关工种的职业资格证书,即取得上岗证。对于农村劳动力而言,好师资条件能够保证农民工参加培训取得良好的效果。我国许多高职院校有相当一部分是由过去国家级或省级重点职业中专升格而来的,其办学历史悠久,社会声誉高,办学经验丰富,师资力量雄厚,拥有良好的就业渠道,可以凭借其市场化的招生体系在所在地广泛组织转移就业的农民工打通转移就业的出口,高职院校多年来把培养适应岗位需要的技能型人才作为自己的办学目标和宗旨。具有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的师资队伍、实训条件、职业技术教育经验,有利于农民工在较短时间内真正掌握一技之长,形成农民工转移培训的独特优势,是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最好的载体。

(二)参与农村劳动力转移教育培训是高职教育自身发展的要求。

对于高职院校自身而言,开展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具有深远意义。高职院校充分利用自身资源,参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拓宽办学空间,提高办学效率。高职院校的办学投入非常大,可以利用自身的师资、设备、场地等有利条件和资源,向社会开设一些长期或者短期、高层次或基础层次的培训,为高职院校提供一定的生源和经济来源,这样既盘活了内部资源,又充分利用了外部资源,还进一步改善了学历教育的师资、办学条件,学校在社会上的声誉也得到了进一步提高。提高社会服务功能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方面,它既是高职教育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的责任,又是高职院校自身发展的迫切需要。高职院校的农村社会化服务功能的发挥,既是党和国家对高职院校的要求,又是高职院校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同时对提高职院校自身发展水平,扩大其影响力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所以基于高职院校的农村劳动力教育培训模式,既为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这一世纪性重要任务作出了贡献,又宣传了高职院校自身的品牌,促进了高等职业教育自身的发展。

二、高职院校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高校参与农村的劳动力转移培训虽然在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帮助下,有了一定的发展,但仍然存在种种问题。

(一)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宣传力度不够。

虽然通过电视、宣传资料、标语等形式取得了一些宣传效果,但宣传面和宣传力度还远远不够。很多农民对培训政策理解并不透彻,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中的一些优惠政策持怀疑态度,对培训操作办法更是知之甚少。很多地方往往只侧重于短时间的引导性培训,因此培训效果不明显。

(二)参加培训的农民文化素质普遍素质较低。

在培训过程中,农民普遍反应学习吃力,高职院校的老师习惯于平时的授课模式,但是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对象与学生相比,生源质量相差甚远,教师的授课方式他们未必能在短时间内消化掉,因此培训质量不高,转移成功率相对较低。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培训的效果,尤其是技能培训。文化素质低下的农民,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能力可想而知,接受新知识的难度也会增大。

(三)政府的扶持力度不够。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是一项社会公益性事业。尽管当前各级政府都拿出了一部分资金给予农民工培训以补助,但远远不能满足培训支出的需要。就当前的收入水平而言,大多数农民工都难以承受较高的培训费用。农民工掌握一门专业技能不仅需要3~5个月或更长的时间,还要一定的经费保障。由于经费短缺,一些地方只能开展一些零散的、短期的引导性培训,农民工学不到一技之长。

(四)作为高职院校承担相应培训课程的教师,本身承担了很大的压力。

高职院校中承担相应课程的教师面对这样的教学对象,自身也感觉到前所未有的压力,相比较在校学生,给这些接受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学员上课会比较困难,导致一些教师擅自缩短培训时间,培训工作随意性大,培训程序、方式不规范,不注重培训质量,只是任务式地完成培训课程,农民培训收效甚微。

(五)职业培训机构和就业指导服务部门的联系不够紧密。

受训人员的就业通道还没有形成与就业的有效衔接,还没实现“一条龙”培训服务,缺少劳动力供需信息的交流,还没形成包括就业信息、咨询、职业介绍、安全保障等在内的社会化就业服务机制,从而不能使通过职业技能培训考核合格的人员实现就业。

三、高职院校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策略

近几年,在经济持续较快发展的过程中,我国制造业和大中型建设工程规模扩大,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使得工业、建筑和社会服务等行业容纳劳动力的能力增强,对农村劳动力呈现出较强的吸纳能力。

(一)将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与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培训相结合。

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数据(见下表)[2],2012年全国农民工总量达到26261万人,比上年增加983万人,增长3.9%。其中农民工从事制造业的比重最大,占35.7%,其次是建筑业占18.4%,服务业占12.2%,批发零售业占9.8%,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占6.6%,住宿餐饮业占5.2%。

表 农民工从事的主要行业分布(单位:%)

农民工从业以制造业、建筑业和服务业为主,与之相适应,培训工种可包含维修电工、数控车工、施工员、资料员、安全员、材料员、预算员、汽车修理、家政服务、保安员、餐厅服务员等现在比较热门的行业。高职院校可利用自己的职业技能鉴定站选择一些较容易掌握并且符合市场需求的职业工种进行相关考证培训,[3]如维修电工、数控车工、餐厅服务员、家政服务、保安员等。对于农村劳动劳动力的转移培训主要针对岗前技能培训,培养面向中小企业和进城务工的技能型人员,高职院校针对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培训和其对在校生进行的系统的职业教育不同,在教学环节的安排上应从农村劳动力的实际出发,制订符合农村劳动力培训特点的教学计划;选编简明扼要、通俗易懂的教材;按模块确定教学内容;配备熟悉企业情况的双师型教师;选择能突出实效性的培训方式;确定以技能考核为主的评价方式。培训期限根据实际需要和技能岗位要求,一般为短期培训,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采取灵活多样的培训模式。

(二)可采用订单式培训模式

可根据当地人力资源市场的相关用人需求,在政府帮助下,与相关企业签订定向培养合同,也可利用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资源,提供相应的适合的岗位,实现农村劳动力有序和合理的流动。同时,农民培训后即可上岗,将具有接受培训的积极性,能真心实意地学习掌握职业所需的技能,企业也能提高用工水平。构建“企业下单、学校接单、政府买单、农民工受益”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模式。

(三)可采用远程教育模式。

可利用互联网、电视、电台等网络教育技术和手段进行知识、技能培训。高职院校联合社区建立网络教育培训中心,把教学培训点分散到各个社区,可以由社区组织农村劳动力在各自的网络教育培训点进行远程教育培训,方便农民不出门就接受培训。此外高职院校还可以和地方媒体合作,制作相关有需求的职业技能和知识类节目,选择简明易懂的培训材料,从而达到培训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张翠英,罗伟,熊芊.发挥高职院校优势积极推进农民工培训工程[J].职业教育研究,2006(7):21-22.

第11篇

关键词:职业教育;新农村;农民

作者简介:郑富年(1962-),男,江西浮梁人,景德镇高等专科学校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高职教育。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西省高校人文社科项目“江西农村劳动力资源状况对新农村建设的影响”(编号:JY0739)成果之一。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2)17-0013-03

江西是个农业大省,仍然以农业为主,目前农村人口和农村在校学生仍占70%以上。这是我省的基本省情,也是教育必须要重点考虑的现实问题。农民素质的全面提升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所在。要使农民利用先进的农业科技成果,进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促进产业化生产和规模化经营,增强农村经济发展后劲,实现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就必须使农民掌握实用的现代农业知识和技术,提高素质。从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来看,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是农村经济,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是农民的总体素质。要提升农民素质,农村职业教育是关键。因此,改革和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是提升农民自身素质,促进农民自身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需要。

一、江西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现状

江西农村虽然人力资源丰沛,但素质较低,结构失调。2005年江西省1%人口抽样调查,江西省农业人口为3178.25万人万人,占总人口的70.4%,将劳动年龄内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口进行整半劳动力计算,全省农村实有劳动力1600.34万人,农村劳动力资源丰富。农村就业人口文盲半文盲人口较多,文化程度普遍偏低。2007年全省农村劳动力中文盲半文盲占7.32%,小学程度占35.46%,初中程度占43.58%,高中程度占10.80%,中专程度占2.06%,大专以上程度占0.78%。小学文化程度以下的农村劳动力近一半,受教育年限平均仅为7.47年,未达到初中毕业水平。

在江西农村劳动力中接受过短期职业技术培训的占21%,接受过初级职业技术培训的占4.4%,接受过中等职业技术培训的占1.13%,没有接受过职业技术培训的高达73.4%。由于农民大多没有经过农业职业技能培训,从事简单劳动的农村劳动力队伍庞大,素质普遍不高,导致农村劳动力结构性失业问题日益严重。同时,大批懂技术、有文化、会经营的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纷纷进城务工或经商,留守的青壮年劳动力越来越少,且多为年老体弱,这影响了农村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难以适应现代农业产业结构升级和新农村建设对农村劳动力的需求。

江西近几年农村职业教育虽然有所发展,但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速度慢、规模小。教育主管部门对农村普通高中和农村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统筹不够,重普教、轻职教的倾向有所抬头。一些地方把职业教育仅仅理解为职业学校教育,在农村普通初中、高中没有开设相应的农村职业教育课程,忽视了大批不能升入高中阶段的农村初中毕业生。每年有大批的农村中学毕业生因升不了高一级学校而回乡务农,这些中学毕业生因为缺乏生产技能,面临“升学无望、就业无门、致富无术”的尴尬局面,而恰恰这些占初中毕业生大多数的农村青年,更加迫切需要接受不同程度的职业教育。对农村职业学校的招生工作放任自流,导致了一些地方农村职业教育有逐年下降和态势逆转的趋势,众多农村职业学校新生报到率低,部分农村职业高中招生只有几十人报考,农村职业学校面临严重的生源危机。

二、江西农村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社会对农村职业教育认识不足,地方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对农村职业教育重视不够,没有把农村职业教育摆到应有的位置上来。当前,在社会上还普遍存在对农村职业教育的一些错误认识,如把农村职业教育当是不能升学的教育,把农村职业教育看成是终结教育等等。地方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对农村职业教育重视不够,各级财政对农村职业教育投入不足,没有把农村职业教育摆上应有的位置。再加上目前基础教育实行初中分流,将一些升学无望、成绩不理想的学生转入职业教育课程,加剧了人们对职业教育的轻视。同时,农村职业教育在培养目标、途径、方法和推荐择业上也存在一些问题。一些农村职业教育学校在培养目标上,定位于培养一般劳动者,教育内容缺乏技术含量;在培养途径和方法上,仅限于文化基础知识的课堂教学,缺少实践操作和基本技能训练;在推荐择业上,仅满足于找到活干。从而形成了农村职业学校与当地经济和市场需求相脱节,只看眼前利益,缺少科学合理的长远发展规划,失去职业教育应有的特色和优势,这极不利于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

(二)农村职业教育师资队伍数量不足,结构不合理。教师队伍是当前农村职业教育发展中的一个薄弱环节,农村职业学校教师缺编严重。农村职业学校由于专业和实习的需要,应当编配比普通学校更多的教师,而实际上教师编制比普通学校少。2008年,教育部统计农村职业学校教职工和学生的比例为1:20.3,低于2001年国务院办公厅规定的高中教职工编制标准(城市、县镇、农村高中教职工和学生比分别为1:12.5、1:13、1:13.5)。江西省职业高中师生比甚至高达1:27.92,农村职业学校教师严重不足。同时,农村职业教育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文化基础课教师数量偏多,占教师的49.357%;专任教师中高级职称只占教师的13.51%,中、初级职称占到86.49%,职称结构总体偏低。学历合格率为74.81%。农村职业学校专业课教师中“双师型”教师严重缺乏,教师大多直接从师范类学校毕业,缺乏实践教学经验,导致人才培养质量难以保证。同时,由于农村职业学校管理体制过死,经费紧张,很难聘请到急需的专业教师。

(三)多数农村职业学校教学设施简陋,教育投入不足,教学无法达到教育标准的要求。有关研究表明,职业教育培养成本是同级普通教育的2至6倍,主要用于实训基地建设和学生技能训练。但是,县(市)级财政对于高中阶段教育投入仅限于人头费的保证,学杂费成为办学经费的主要来源,偏低的学费收入直接导致了职业学校办学经费的紧张,造成职校办学能力不强,实验实习实训的设施设备及工位严重不足。由于多年来地方财政对农村职业教育投入不足,对农村职业重视不够,导致贫困地区的县级职教中心,教学设施设备陈旧老化,基础设施的建设水平远远跟不上学校发展的需要,实训基地建设欠帐较多,形成恶性循环,办学条件无法满足学校设备更新和实践教学(实习实训基地)的需要,这一问题已经严重制约了县级职教中心的发展。投入不足造成农村职业学校办学困难,成为制约学校进一步发展的非常重要的因素。

(四)培养模式和专业设置不当,发展后劲不足。表现为:

1.急功近利,盲目设置专业。有些学校急功近利,不顾自身的主客观条件,盲目设置一些所谓的“热门”专业,只顾招进学生,不顾学生今后就业和发展,这种谋求学校眼前利益的做法,最终适得其反,阻碍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2.专业设置缺泛前瞻性,陈旧老化。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如果不能及时根据市场需要与时俱进的调整专业,势必造成专业的老化和学生择业的困难,造成教育资源的巨大浪费,对学生及其家长产生副作用,这既不利于学生的成长,更不利于学校的长远发展。

3.优势和特色专业体现不出来,学校缺泛竞争力。许多农村职业学校专业设置对劳动力市场缺乏敏感性,不能进行前瞻性地专业调整,造成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的滞后,导致专业设置不健全,专业结构不合理,没有形成骨干专业和优势特色专业。同时,教学方法陈旧单一,就业市场人才需求与职业学校人才培养脱节,专业技能缺少实际训练。

4.涉农专业萎缩,传统培养模式无法支持农村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根据河北省承德市的一项调研数字显示,农村职业教育由创办初期在校生大部以农林专业为主,发展到目前涉农专业不到专业总数的10%,涉农专业在校生占的比例不足8%。涉农专业萎缩,培养模式陈旧,涉农专业技能实训不足,这种传统培养模式已无法支持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更无法适应农民终身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对农村职业教育的需求,因而,客观上造成了当前涉农专业萎缩,农村职教困难。

(五)农村职教规模偏小、基础差。县(市、区)职业学校普遍起步晚、基础差,全省职高在校生达千人以上的学校不多,还没有一所上规模的公办职业学校,2009年全省各级各类职业学校每万人口在校生数仅有148人。民办职业教育虽已成为新的增长点,但数量少、规模有限。

(六)农村职校毕业生质量不高,创业技能不强。农村职校毕业生面临很大的就业压力,多数用人单位普通认为农村职校学生质量不高,实践操作能力不强,达不到工作岗位要求。再加上学生毕业后工作不稳定、收入不高,老百姓很难看好农村职业教育。

(七)农村职校招生存在恶性竞争,加剧了农村职校办学成本,阻碍了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农村职业学校在生源上的无序甚至恶性竞争,使农村职业学校招生成本加大,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校和整个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

(八)农村职教存在多头管理、资源难以整合的弊端。农村职业教育缺乏统一、协调、合作的机制,在农村职业技能培训、农业实用技术推广培训以及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等工作中,存在着管理上各自为政,多部门职能交叉,职责不清的问题。分散的农村职业教育资源得不到有效整合,“三教”统筹难,配套的项目资金、培训资金也存在重复使用、分散使用等弊端,农村职教效益不高。

三、发展我省农村职业教育的措施

(一)将发展农村职业教育作为促进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重点。县域经济,无论发展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还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都需要农民素质的普遍提高,依靠缺乏基本生产技能的低素质劳动者来实现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是不可能的。因此,要促进县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科学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将县域经济发展与职业教育发展统筹规划、统筹考虑,将发展农村职业教育作为促进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重点来加以考虑。

(二)进一步加大农村职业教育办学体制改革的力度,改变农村职业教育培养模式。各级政府要打破部门和学校类型界限,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的战略,把外地有发展前途的农村职业学校引进来,积极推动本地的农村职业学校走出去发展。大力扶持本地有发展前途的民办农村职业学校,开展“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跨区联办”、“城乡联动”,进行培养模式改革。目前,我省农村职业教育还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多元化办学格局,各校教育教学质量、办学水平参差不齐,办学条件差异很大,很难形成教育资源的最优化组合,加之存在布局、结构以及管理体制等诸多问题,这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甚至制约农村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要充分利用“外面”的人才、资金、技术与设备优势,促进办学整体效益的提高,实现多元化、多层次、多形式办学,促进农村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

(三)建立统一、协调、高效的农村职业教育管理机制,强化“三教”统筹。目前,农村职业教育由于部门利益驱动,造成条块分割,工作缺位,职责不清。农村职业教育存在资源分散、效率低下,以及政府多个部门管理的体制弊端。各级政府要以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为契机,强化“三教”统筹,建立统一、协调、高效的农村职业教育管理机制,使“农科教”更好地结合起来,实现教育、农业、科技资源有效整合。

(四)加快实施免费和贫困生资助政策,加大对农村职业教育投入。资金短缺是直接导致农村职业教育规模小、办学质量差等问题,成为制约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瓶颈。要想改变这一状况,就必须综合运用财政、金融、税收等经济杠杆,加大对农村职业教育的资金投入力度,支持农村职教发展。农村职业教育要采取免费入学、贫困生救助的方式,建立科学的补贴资助机制。可参照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通过全免费教育吸引更多的学生和学生家长关注农村职业教育。要进一步加大农村职业教育经费筹措力度,各县(市)区政府要安排农村职业教育专项经费,用于支持农村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包括县级农村职教中心的建设。要广开渠道,多方筹集资金,鼓励金融机构开展农村职业教育信贷服务,鼓励社会各种资金投入农村职业教育。要制定相应教育法规,使农村职业教育经费投入有具体的量化指标。

(五)对公办、民办农村职业学校要一视同仁,给予公平的发展政策,尤其要优先扶持民办农村职业学校的发展。近些年来,由于一些人对民办农村职业学校的不够重视,导致民办农村职业学校在审批、招生、学籍、科研、教师管理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享受不到公办农村职业学校同等待遇。民办农村职业学校是提高办学效率和办学质量的本质需要,是合理配置农村职业教育资源和提高农村职业教育运行效率的内在需要,已成为我省农村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要解决好民办农村职业学校发展中的土地问题,积极帮助他们整合土地资源,进行土地置换,优先扶持民办农村职业学校的发展。

(六)扶持农村职业教育中涉农专业发展,对农村职业教育中涉农专业给予一定的保护。政府和金融机构要帮助涉农专业毕业生解决缺资金、缺技术、缺经营管理等问题,并对农村职业教育中涉农专业给予相应的技术和资金扶持,扶持农村职业教育中涉农专业发展。将农村职业教育中涉农专业纳入培训合格证书制度,培训合格证书发放与资金支持有机结合,并对获得就业准入资格的涉农从业人员,在创业和项目上,给予资金扶持和融资便利,鼓励涉农专业从业人员从事涉农产业。

(七)做好县级农村职教中心的科学规划,加强农村职教中心建设。要发挥县级农村职教中心在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技术培训与推广、扶贫开发、劳动力转移培训和农村职业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各级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要尽快做好县级农村职教中心的科学规划,使县级农村职教中心科学化、规范化发展。要根据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我省“十二五”教育规划,对“十一五”期间已建成的县级农村职教中心,继续加强指导,改善办学条件,帮助解决发展中的困难,支持他们发展。

参考文献:

[1]郑富年.发展我市农村职业教育,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J].景德镇高专学报,2011(02).

第12篇

根据市人大常委会年度工作安排,6月21日至7月2日,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陈冬芝带领部分常委会组成人员,对我市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以下简称《职教法》)的情况进行了调查,先后听取了市教育局、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劳动就业管理局和市直教育资源调查组的汇报,考察了*职业技术学院、市计算机学校等7所高、中职院校,市劳动就业培训中心和3所民办职业教育培训机构,以及*集团拨叉公司职工教育培训情况。7月13日至15日,调查组部分成员陪同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鲍隆清等一行又调查了郧西、郧县贯彻《职教法》,开展农村职业教育培训的情况。总体上看,我市贯彻执行《职教法》做了大量工作,职教事业发展较快,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了大批实用人才。但是,在改革与发展的新形势下,也还存在对职业教育认识不足,统筹不力,资源配置不优,职教政策落实不够的问题。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贯彻《职教法》的主要工作与成效

1、广泛宣传《职教法》,提高对职业教育的认识。自96年颁布施行《职教法》以来,市政府和教育、劳动等职能部门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学习宣传活动。如:将《职教法》列入“三五”、“四五”普法内容,组织干部职工学习培训;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开设专栏,广泛宣传《职教法》;结合每年“12.4”法制宣传日,在公共场所开展《职教法》宣传咨询活动;教育、劳动等部门分别举办《职教法》法律知识讲座,培训职教工作人员。各职业学校利用广播、板报、标语、演讲会、图片展、印发资料等形式,广泛宣传《职教法》。针对中专学校一度生源不足的状况,市政府还决定从2001年起,每年4月为“职业教育宣传月”,由市教育局组织各学校深入全市城乡,宣传职业教育法规、政策和招生工作,逐步扭转了职校招生被动的局面。

2、制定政策措施,促进职教事业发展。一是积极推行劳动预备制度和就业准入制度,加强就业前和再就业培训工作。全市已开设培训专业50多项,有3万多城乡青年参加了劳动预备培训。二是实行学历证书、培训证书、职业资格证书相结合,对中专学校毕业生,在发给学历证书的同时,经劳动、教育部门认定合格者,颁发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三是从20*年起,市政府从城市教育费附加中按比例列出专款,用于职业学校改善办学条件。四是初步调整了中职学校布局。各县市自*年以来,优化整合职教资源,到去年底都实现了创建省“512工程”(用5年时间,各县市办好1所规模在*人以上的职业学校)合格学校的目标,其中5个县市职校成为省重点职高。经市政府同意,市商业技工学校于*年12月迁入*城区,更名为*电子科技学校。经过几年努力,该校已从一所文科类技校发展为理工类省重点中专。今年以来,市政府在实施*电大、教院与柳林中学,市体校与市二中资源配置的同时,组织专班,对城区职教和中小学教育资源进行了调查,准备进行力度更大的调整。到20*年底,全市共有职业中专21所,比*年减少9所;在校学生17397人,比*年增长16%,技工学校6所,比*年减少2所;在校学生5788人,比*年增长1.3倍。

3、加强规范管理,提高职业教育质量。近几年来,市教育局和各职业学校认真贯彻《职教法》和《湖北省中等职业学校教学管理规范》,不断加大教育教学改革力度,改善学校办学条件,加强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逐步提高了中职学校办学档次。今年4月,市计算机学校、财贸信息技术学校、工业科技学校、郧阳科技学校被教育部认定为新调整的首批国家级重点中专;市电子科技学校、应用科技学校等7所学校为省级重点中专;市工业科技学校的4个专业为省级重点专业。各中职学校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就业为目标,与企业联合,实行“订单式”教育,多数学校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0%以上。在市教育局的统一组织下,市直各中职学校连续4年开展“中职招生千里行”活动,面向广大初中毕业生,宣传中职学校招生政策、专业设置、报考条件、收费标准、就业安置等情况,提高了社会对中职学校的认可度。20*年,全市中专招生1*48人,比*年增长1.16倍;技校招生5788人,比*年增长1.31倍。

4、开展职业培训,开发人力资源。郧西、郧县在贯彻《职教法》中,围绕转移农村劳动力,发展非农产业和“打工经济”,加强农村职业技术教育,促进了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县域经济的发展。如郧西县统一编写了建筑、电子电工、餐饮服务、家政服务四类教材。今年以来,全县培训农民2.3万人,培训初二后分流学生8900人。市*拨叉公司重视职工教育培训,机构、场地、教材、师资、经费落实,营造了浓厚的学习氛围。仅上半年,该公司申报不同技术职称资格考试或技能鉴定考试的168人,占职工总数的15.2%。全市劳动系统组建就业训练中心11所,再就业培训中心9所。去年以来,依托各地劳动力市场和乡镇劳动管理所,培训农民15万人次,培训下岗、失业人员5.99万人次。近年来,以举办短期培训为主的民办培训机构发展较快,经过批准的全市已有38家,已累计培训2万人,实现就业率86%。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对职业教育重视不够。20*年,国务院、省政府先后召开了全国、全省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分别下发了《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对此,我市只开了一个电视电话会,由市政府分管领导传达上级会议精神。今年6月,国务院又在南京召开了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而我市至今职教工作会议尚未召开,市政府《关于加快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也未出台。国家要求中职与普通高中教育比例大体相当,而我市今年安排中职招8000人,普通高中招2*人,二者比为1:2.75,与上级要求相差甚远。市职业技术学院是“省市共建,以市为主”的市属高校,因办学条件较差,去年被上级教育部门“黄牌”警告。对此,市政府重视不够,没有及时帮助解决有关问题,使该校的前景令人堪忧。

2、促进职教事业发展的规定、政策不尽落实。调查中普遍反映,市直12所职业中专虽然绝大多数是财政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但拨款标准核定的时间早、基数低,没有体现“按照学生人数平均经费标准足额拨付”和“财政性经费应当逐步增长”的要求,多数学校教师工资未能按时足额发放,去年国家增资调标部分没有兑现,符合条件的职业学校教师山区津贴、信息资料费不能落实。多年来,职业学校建设发展主要靠自筹资金,仅市直12所学校就负债4194.55万元,校均349.54万元。市内校企联合办学不够,多数职业学校兼职教师匮乏,实习场地和设备不足。农村职业教育培训发展滞后,许多地方培训网络不健全,经费无保障,基地不落实。这些,都影响和制约了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

3、中职教育资源整合力度不大,进展缓慢。市直12所中职学校除1所在丹江口市外,其余的都在夏家店至顾家岗一带。这些学校分属7个主管部门,经费分别对应市财政局5个科室,开设48个专业(含重复),校均固定资产原值(不含土地)2585万元、占地面积79.9亩,在校学生1116人。随着改革深入和市场经济发展,市直中职学校资源分散、规模过小、重复建设、无序竞争等弊端逐渐显现出来。这种状况虽然引起了市政府的重视,安排过多次调查,但资源整合工作总体进展缓慢。

4、民办职业教育机构条件较差,政府扶持引导不够。我市民办职业教育起步较晚,多数培训机构都是租用房屋,教学、食宿十分拥挤,办学条件比较简陋,学生没有活动场地。市政府和有关职能部门对民办职业教育扶持引导、规范管理、提供服务不够。

三、几点建议

1、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强对职业教育工作的领导。职业教育是国家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是实施科教兴市战略,提高劳动者素质,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促进城乡就业,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实现农村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市政府和各相关职能部门,要进一步深化对职业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大力宣传贯彻《职教法》和国务院、省政府的《决定》,切实加强对职业教育工作的领导。要把职业教育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列入市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建立职业教育联席会议制度,及时统筹协调、研究解决职业教育发展中的重大问题,要理顺职业教育管理体制,明确教育、劳动等部门的职责,逐步建立完善在市政府领导下,分级管理、地方为主、政府统筹、社会参与的职业教育管理体制。要抓紧制定、出台我市加快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规范性文件,积极筹备召开全市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大力营造促进职业教育发展的社会氛围。

2、进一步落实各项政策措施,改善职业教育发展环境。要根据《职教法》和国务院、省政府《决定》的规定,加大职业教育投入,足额拨付职业教育经费,保证财政性经费逐步增长,确保公办职业学校教师工资按时足额发放。要认真落实城市教育费附加的15-20%用于职业教育、农村成人教育经费定额年人均0.3元、企业职工教育培训经费按工资总额1.5-2.5%提取、职业学校用于教学和师生生活的征地免征水电增容、人防工程、商业网点、城市维护配套费等政策,并加强督促检查。要鼓励支持各行业组织、企业、个人等社会力量办学,积极发展民办职业教育,落实其与公办职业学校享受同等政策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