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中医学基础知识

中医学基础知识

时间:2023-06-30 17:21:0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中医学基础知识,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中医学基础知识

第1篇

1教学过程中注重中、西医学的正确比较

西医院校的学生以西医为主要专业,在接触中医学课程之前,已经较系统地学习了西医学的理论,在其头脑中形成了固有的观念,因此在接受各种信息的时候,总是将来自外界的信息与已经形成的思维方式、认知方法进行比较,从而,在学习与西医学有较大反差的中医学时,理解和接受有较大困难。通过多年教学实践,笔者发现学生产生思维碰撞的主要原因是将中医学理论与医学理论进行片面、肤浅比较的结果,因此,教学中应把中医学理论和西医学理论的比较引上正确轨道,让学生明白不同的学科体系需要用不同的方法去学习,不同的学科体系有各自不同的强项与弱项。学习了解两种医学体系的应用方法和应用价值。通过科学比较,正确认识中医学的价值和地位。

2用西医学知识加深对中医学知识的理解

西医院校学生与中医院校学生的专业知识不同,故中医学授课内容和方法上也应有所不同,在授课中既要保持中医学理论的完整性、突出中医学特色,又要多用西医知识来加深对中医知识的理解。例如,在讲授清热药时,既按中医理论讲授其功效和临床应用,又讲授清热药的现代药理研究,如抗菌、抗病毒作用,同时强调并举例说明清热药不等同于抗生素,使学生加深了理解。又如在讲授肾主骨时,同时介绍现代药理研究补肾药物可以促进骨折的愈合,且能促进骨骼的生长发育。

3介绍中医药科研成果以提高对中医学认识

教学中介绍中医药科研成果,如血瘀证的研究进展、肾虚与衰老的研究进展等。介绍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在临床应用,如中西医结合治疗肾脏病、血液病、肿瘤等,可以引导和激发学生对中医学以及中西医结合的兴趣,为今后学习中医学、研究中医学打下良好基础。

4充实现行教材以提高教学效果

近几年来,我国西医院校的中医学教学均使用《中医学》第7版教材(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但教材中针灸学基础章节,无按摩基础知识及针灸治疗常见疾病的相关内容,我们增加了按摩学基础知识和在临床和养生、保健中的具体应用,针灸治疗的常见疾病。另外,在讲解常用中药时,配了药物图片,并增加现代药理研究内容,从而加深了学生的感性认识,收到良好教学效果。

5重视临床示教

中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基础理论与临床联系密切,故讲课时应多举临床病案,以增强中医学理论的说服力,从而加深学生对中医学理论的理解。近几年来,我校中医学课程设置为72学时,其中大课60学时,示教12学时(分4次进行第1次为中医诊法示教,重点在舌诊和脉诊;第2次示教先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用中医理法方药的知识诊治疾病,然后给学生介绍临床常用中成药的剂型和使用要点;第3次示教是带领学生参观中药标本室’对照各种实物标本,结合大课所讲授的中药学知识着重介绍各类中药的临床作用特点和区别;第4次示教为针灸示教,让学生了解怎样用针灸治疗常见病。通过多次对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学生对中医学教学的满意度名列各科教学的前茅,多数学生要求增加中医学示教时间,表明学生对中医学已经有浓厚的兴趣。

6中医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①教材内容需要进一步修正与完善;②尚无统一的教学大纲;③中医学授课学时和示教学时偏少;④中医学教材深度和广度欠合理。

第2篇

中医思维与现代科学思维是两个不同的思维体系。中医学思维方式主要是形象思维和想象。现代医学注重的是探明人体的内部结构和功能,探明病灶的化学变化及其物理表象等,习惯于运用逻辑思维思考问题。传统的《中医学》教学方法偏重于基础知识、基本理论的传授,缺少临床实用性内容;教学手段偏重于课堂理论讲解与多媒体演示,学生被动听课,缺少动手实践体验与临床观察。因此,模糊、抽象的中医知识及思维方式常常使学生难以适应,加上中医理论深奥,学生感到难懂、难学、难记。若以常规的“填鸭式”、“粗线条”式教学方法,学生就无法理解中医理论和诊疗特点。虽然目前一些新教学手段的应用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中医基础知识,但教学效果并不令人十分满意。目前西医院校中普遍存在中医学的教学时间短的问题,多数院校现行使用的《中医学》教材,几乎囊括了中医学领域从基础到临床的全部内容,堪称中医学专业各科教材的缩写,而总教学学时一般只有四十学时左右,更谈不上临床见习。因此,授课教师只是单纯地为应付教学而完成任务;而学生由于对中医学的不理解,增加了学生的厌学情绪或者失去兴趣,这势必与开设中医课的初衷相悖。笔者对我校临床医学八年制中医学的教学进行了调查问卷,总结发现存在问题主要有:①内容繁多,教学课时短,临床见习少;②教学方式较为单一,多采用单一的灌输式教学;③目前仍套用七年制的培养计划,启发性不够;④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兴趣不大。另外,我国目前八年制临床医学教育还没有形成系统的体系,导致课程设置有别。再加上我国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教学起步时间较短,中医学教学尚无统一的教材和教学模式,因此,必须对目前的教学现状进行改革与探索,以提高教学质量。

2教学模式改革与探索

与传统中医院校中医教学相比,由于培养目标不同,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通过有效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值得思考,是长期在西医院校从事中医学教学的教师们需要探索的问题。目前我国尚无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中医学统编教材,尚无规范的教学模式,因此教研室对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中医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进行了改革与探索。

2.1增加中医临床新知识、新技术、新思维

目前,我校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中医学教学课时数为42学时,教师要在有限的授课时间内,将庞大的中医学理论基础知识一一介绍给学生,显然是不现实的,讲授内容与学时分配完全失调,教师总感到讲不完,学生感到内容繁多且听不懂,根本谈不上学以致用,因此必须调整教学大纲及教学内容。教研室在了解五年制教学目标和教学基本要求的前提下,确定八年制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实现教学内容的整体优化,引导学生正确理解中医学的基本理论,熟悉中医诊疗思路和辨证过程,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调整教学大纲,在《中医学》规划教材的基础上,同时增加中医治未病、养生保健、合理使用中成药、现代中医中药研究的新知识、新技术、新思维等内容,以增强学生对中医知识的了解,激发学生学习中医兴趣。

2.2培养学生学习中医学的兴趣

西医各学科的教学工作,可以通过模型、教具、实验等直观的方法进行,从而取得满意的教学效果。但中医学教学内容比较抽象难懂,因此教师在深刻领会教学大纲精髓的同时,进行严格细致的剖析,改革教学方式,用自己归纳的教学语言传授最简单、最实用、最有效的知识,适当增加病例讨论,注重课堂启发式设问、讨论等教学技巧,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横向联系。

2.2.1灵活教学方式运用现代教学手段,采取多媒体教学,通过对文本、图形、图画、音频、视频等方面的处理,或者借助现代的各种仪器、脉象仪、舌诊模具等,使课堂教学生动有趣,把中医理论中模糊不清、难以理解的内容直观化、生动化、形象化,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这样既节省教学时间,学生也易理解及记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从而使教学质量得到保证。

2.2.2增加临床带教学习安排一定的课时数,组织学生参加中医临床,见习舌诊、脉诊、针灸、推拿等中医传统诊治方式,了解并体会中医诊断与治疗过程。带领学生参观中药房、煎药室或制剂室、中药博物馆,通过讲解与见习,了解中药的种植、生产、炮制、功效、性能等内容,增强直观印象。

2.2.3启发式教学把学生划分成若干学习小组,运用校园的现代化设施,如图书馆、文献检索系统以及网络媒体等多种形式进行中医学自助教学、自学思考和相互讨论。在学习小组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对一些有争议的疑难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归纳,激发学生在学习中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获取知识,进而解决问题的能动性,调动学生自主学习意识,提高学习兴趣。

2.2.4增加病案讨论对于中医常见病症,采用病案讨论形式,体验中医诊疗疾病的过程,运用理论知识,加深理解,了解中医辨证论治特点。同时结合学生的西医背景,让学生在中西医知识体系中,体会认识疾病的角度和治疗方法是多样的,认识到中西医各有优势和不足,深化对复杂人体生命活动的分析能力,有利于中医学理论和治疗法则的理解。

2.2.5加强中医信息化教育课堂教学鉴于时间和形式相对少,传授的中医学知识相应较少,学生仅通过较少的课堂教学时间,尚不能满足其对中医学知识的全面了解,这使医学院校非中医专业学生中医信息化教育,成为传授中医学知识的重要手段和途径。信息化教育途径可通过建设网络,设立公共的中医学习交流平台,使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时间合理搭配进行学习,了解最新的中医药科研动态,传播更多的中医知识,同时开设教师网上答疑辅导专栏、师生讨论区、专题讨论、中医中药知识介绍等内容,使学生利用课余时间了解更丰富的中医学知识。

2.3编写专用教材西医院校医疗专业现行《中医学》教材仍沿用高等医学通用教材(五年制),要求掌握许多中医基本理论、中药、方剂、常见疾病的辨证论治、针灸等,很显然让西医学生根据四诊,开一贴理法方药具 备的汤剂是不现实的。根据八年制培养计划,有必要对现行《中医学》教材进行优化与修改,把现代的医学理论、思维方法渗透到中医学中去,增加中医养生保健知识,中医食疗、合理使用中成药等内容,提高课堂效率,对帮助学生了解和运用中医基本知识有重要作用,为医学生将来的临床工作奠定一定的中医理论基础。

2.4探索合适的课程考核方式及标准目前学校对学生常用的考核评价标一般皆为百分制的考试。但对于八年制的医学生,应该以灵活、学到知识为主,以考卷形式的考试不必为唯一的模式,可适当改变考核评价方式与标准。对于八年制临床医学生中医学知识的考核,不是以掌握多少中医知识为主,而是要通过考核,考察其对中医学思维方式、理论特点、文化内涵等的理解程度。因此需改变一贯的出考题以试卷为主的考试形式,运用病例分析、撰写学习心得、总结性论文等形式,调整评价考核标准,使学生在兴趣中学习中医知识。

第3篇

一、在中医学基础教学中应用讨论教学法的意义

1.激发学生学习中医学基础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在进行中医学基础课程时,传统方式是教师采取“口授+黑板+教材+课件”的教学方式,这种方式不可避免会出现照本宣科的现象。采用讨论教学法,能使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的过程中,积极展开谈论,发表见解,这样一来其主动性与积极性得到极大提高。

2.将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经验相融合

医学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中医学基础也不例外。如果采取传统的方式,学生只会记住枯燥的理论知识,没有与之配套的临床实践机会,导致理论与实践脱节。采取讨论教学法,教师通过精心准备,就可以以讨论专题的方式让学生讨论一些临床病例。学生在加深对中医学基础知识理解的同时还打下了临床运用的基础,为今后的临床实践做好准备。

3.进一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与质疑的能力

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与质疑的能力是教学的根本目的之一,尤其是在实践性很强的医学专业中更应如此。通过讨论教学法,学生可以充分参与到教学过程中,从而锻炼独立思考与质疑的能力。

4.贯彻素质教育的理念,推动教学观念的转变

讨论教学法将师生之间的互动最大化,教师用生动、热情的语言将课堂教学变得生动丰富,师生之间的思维碰撞将教育变得更有活力、更丰富。而这正是素质教育的理念要求,是贯彻素质教育,推动教学观念转变的有效途径。

二、讨论教学法的组织程序与要求

1.讨论教学法的组织程序

(1)小组划分。在原有班级的基础上,将学生划分为若干小组,作为讨论学习法的基本单位。

(2)在进行授课前,教师要与学生一起确定本课要进行讨论的主题。在此过程中,教师事先要充分备课,熟悉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只有这样才能挑选出适合的问题。学生需要课前进行预习,以便及时发现问题,进行讨论。

(3)在前两步基础上,教师用简短的时间讲授本课内容,并提出问题。随后,小组展开讨论。

(4)小组交流。这一过程要求小组内学生相互进行提问和解答,随后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回答。教师要及时根据教学目标进行补充,以便学生掌握知识。

(5)总结。学生对本课知识进行总结,教师从旁指导补充,构建完整知识脉络。

2.讨论教学法实施的注意事项

(1)专题的选择要合理,涵盖面广。教师在确定讨论专题时,应该依照教学目标的要求,确保讨论主题能够涵盖整个中医学基础。一般来说,专题的选择应该关注中医传统思维方法的横向与纵向的关联性,并且注意将中医基础知识的点和面加以统筹。

(2)选择开放性的问题,确保学生能够多方面思考。如在问题的设置上,教师可以选择“肝胆湿热证患者身目发黄过程、湿热蕴结肝胆和肝胆疏泄功能失调症状有何相同与不同之处”这样的问题。学生可以从不同知识点、不同角度进行思考、讨论,并发表意见。

(3)讨论环节的设置科学化。在讨论教学法中,讨论环节的设置应与学生的认知和理解相联系。这就要求教师在授课时把握好课堂的节奏,熟悉教材内容的环节。一般而言,讨论环节需要设置在教学的重点处、知识的关键点以及学生难以理解的地方。

综上所述,在中医学基础教学过程中,最根本的目的是培养学生中医学思维方法,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学生在今后的临床实践中运用中医理论治病救人,将中医发扬光大。为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打破传统教学方式的束缚,不断革新教学理念,充分应用先进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实践证明,讨论教学法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与意识,使其充分掌握中医学基础这门课程,为学生打下坚实的中医学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1]雷俊杰.讨论法在儿科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成才之路,2008(9).[2]潘忠勉,李力,姚德生.病案讨论式的教学法在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的运用探讨[J].高教论坛,2011(1).

[3]吕风华,何益群,上官海娟,王正晓,马四海.专题讨论法在《诊断学》教学中的作用及实施方法[J].中国成人教育,2010(3).

[4]何其军,吕自力.病例讨论在病理实验课中的教学效果评价[J].卫生职业教育,2011(6).

第4篇

[关键词]中医内科学;教学模式;LBL+PBL+TBL+CBL多种教学模式的联合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1503417);保定市科技局项目(18ZF185)

[作者简介]李元滨(通信作者)(1981—),女,河北保定人,博士,主治医师,主要从事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和教学工作。

[中图分类号]G64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20)31-0165-03[收稿日期]2020-02-15

一、中医内科学具有重要的学科地位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培养创新型人才,并明确指出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包括注重学思结合、注重知行统一、注重因材施教,以适应新时代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需要。

中医药千百年来在维护中华民族的身体健康方面一直发挥着不可磨灭的重要作用。在众多的中医学科中,中医内科学是继中医经典、中医诊断学、中药学等基础课程后的一门主干课程,其以病因为依据,以外感和内伤杂病为分类方法,涉五脏六腑、气血津液、经络肢体等多种病证,内容包括病因病机、诊断与鉴别诊断、辨证论治、临证要点、预防调护等诸多内容,与中医基础知识密切相关,是从基础到临床的桥梁课,具有非常重要的学科地位。但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学生上课积极性不高、主动性不够、逻辑性不强,对所学基础学科知识掌握不牢固,学习比较吃力,困惑较多,缺少发散性思维等问题。如何提高中医内科学的临床教学质量,改善目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不足,已成为中医内科学教学的关键,也是培养适应中医药事业发展的优秀创新型人才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结合相关教学方法及本人教学经验,本文探讨了中医内科学教学过程中的相关问题。

二、目前中医内科学的各种教学方法各有优劣

1.以授课为基础的学习法(Lecture-BasedLearning,LBL)是传统的“教学型”教学模式,以教师讲授为基础,主要体现在系统地讲解基本理论知识,强调理论学习的深度和系统性[1]。这种“填鸭式”教学模式在我国教学中长期存在,有助于学生梳理基础理论知识点,构建知识框架。LBL教学法对基础和临床扎实的学生而言,相当于对其既往学习知识的综合和温习,但对新学者来说,初始学生还能按部就班做笔记,后期的教学过程中因采用同一个模式及框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经常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学习兴趣下降等问题,甚至疲于应付,考试临时抱佛脚,基本不能体味到学习的兴趣及中医学的博大精深。

2.基于问题的学习方法(Problem-BasedLearning,PBL)是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注重提高学生解决问题和自主学习、主動思考的能力[2]。这种开放式教学模式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自学的积极性,对初始接触临床课程的医学生比较适合。但PBL教学模式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也暴露了很多问题,比如,有些学生不能适应小组讨论,对老师的启发和诱导无动于衷,消极应对,不愿或不能针对问题进行自主学习,将自己主动排除在讨论之外,因此对部分学生来说只能流于形式。其实,学生出现这样的问题和个人的经验、经历及知识结构等密切相关,知识结构决定了问题讨论的深度和广度,仅仅采用PBL模式也不完全适合中医内科学的教学。

3.团队为基础的学习方法(Team-BasedLearning,TBL)是以团队为基础的新型教学模式[3],由教师提前告知学生教学内容和要点,学生根据教学内容和要点进行充分预习和课前准备,课堂教学时间用于小组测试、个人测试和应用性练习。TBL教学模式中教师有主导地位转变为指导地位,学生组成团队,通过合作交流共同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其目的是促进学生利用小组资源进行自主学习,重点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特别是对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的培养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缺点是不利于掌控课堂时间,可能会影响课程进度。同时,对中医相关问题的认识可能有意见及见解不同的现象,对相同的问题很难形成共识,加之知识结构不同,认识的深度和广度不同,更容易出现意见分歧,可见,TBL的应用对中医内科学的教学也有不合适的地方。

4.案例教学法(Case-BasedLearning,CBL)是以案例为导向的一种较传统的教学方法,其过程是通过教师引导下的典型案例分析,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分析及解决问题能力。它在紧扣教学大纲的前提下,注重专业知识的获得,学生在实战中锻炼自身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临床课程的教学中,通过真实病例的引导,使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有更全面深入的理解,逐步形成临床诊疗思维,渗透科研思维,进而提升其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对初接触临床的学生而言,因临床经验和医学知识的不足,自学难度较大,耗费时间较长,学生会产生浮躁心理。

三、LBL+PBL+TBL+CBL多种教学模式的有机结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单用LBL教学模式,容易出现理论与临床脱离,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及接受程度有限;单用PBL教学模式,容易流于形式;单用TBL教学模式,容易形成学生之间的互相依赖;单用CBL教学法,容易使学生丧失学习乐趣。为此,我们尝试根据学生学习程度及内容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观察学生的接受程度,教学过程中取得良好效果。有研究显示[4],对初进临床的学生实施PBL教学法,更有利于学生成绩的提高,学生自评和互评的分数也较高;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对CBL教学法更接受,考核成绩、自评和互评分数均优于PBL组。同时,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还发现,学生之间的协作性较差,个别学生甚至袖手旁观,相当一部分学生选择独立完成问题。

中医内科学是综合性和实践性都非常强的学科,单独一种教学模式难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授课教师有责任灵活运用授课方式,优化知识结构,增强学生信心,同时加强自身素质建设,将多种教学模式合理应用、有效融合以培养新型人才,适应新时代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需要。

1.加强授课方式的更新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PBL、TBL、CBL教学法是学习临床课程的大学生非常喜爱的学习方式,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补充,运用这些辅教学手段能活跃课堂气氛,利于课程知识传授任务的有效完成,能够使学生对零散知识点全面把握,通过反复学习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利用小组讨论和协作探究解决问题,使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达到内化知识的目的。课堂与教师角色都发生了一定的改变,学生的学习也向主动学习转变。同时,授课教师还应将临床见习穿插在中医内科学教学期间,让学生接触真正的临床,引导学生培养临床思维,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积极性,使学生带着问题去主动学习,找寻答案,帮助学生将理论与实际结合,从而提高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及综合素质。

2.增加学生对中医学习的信心。中医学的学科特点使其不能像西医学一样拿出更多直观的资料佐证诊断、治疗效果等。临床上确实存在用西医学的标准评价、指导中医,许多学生在学习中医过程中会变得不自信,对中医的疗效持怀疑态度,个别学生甚至认为学习中医是浪费时间。这种态度直接影响学习效果,也不利于中医学的传承发展,甚至还会引起中医学的倒退。这就需要我们任课教师正确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医案开展教学,选择真实、可靠、完整且能体现中医学优势的临床病例,同时也可以邀请名老中医给学生做专题讲座,传授学习中医的方法和临证经验,向学生展示如何应用中医学整体观念、取象比类、六经辨证、脏腑辨证、审证求因、药物归经等经典理论知识指导临床,使学生充分了解疾病的全过程以及治疗后疾病的转归,尤其是对于新病种或者诊断不清的疑难杂症,以此为学生树立信心,增强学习动力。

3.加强对于课程结构的优化。中医内科学是一门以解决临床医学实际问题的应用型学科,更强调逻辑和推理思维,基础课程的讲解模式和课程结构设置不适用中医内科学,因此需要对课程结构进行优化。一是对教学内容的设置。中医内科学课程一般安排在中医经典和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等基础课程之后进行,在讲授中医内科学各章节时,可以先引领学生回顾涉及本章节既往所学的相关基础知识,继而逐步进入病证学习,易于学生接受,便于记忆掌握,同时可以防止基础知识的“废用性遗忘”。二是对问题的设置。教师要做好引导,尽可能选择开放式问题,既符合教学大纲要求,又有一定的深度、广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样也利于学生开阔思路、发散性思考、积极性提高,实现自我学习能力的提升,便于应对复杂多变的临床病例。

4.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由于PBL、TBL、CBL教学模式是开放式教学模式,不确定因素较多,相应地对任课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师资教学筛选中,应侧重授课教师师德(医德)、理论、实践、综合知识等方面。为适应新时代人才培养的需要,教师需要有高尚的师德(医德)、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中医使命感,更扎实的理论知识、更丰厚的知识储备、更丰富的临床经验及教学经验,敏锐的逻辑推理能力、开阔创新的思维及教育心理学知识。

中醫内科学涉及的知识面十分广,相关知识的学习也不是一蹴而就的,所以,教学不仅仅是课程内容的教学,更重要的是通过授课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综合学生既往的相关知识,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及自学能力,而仅仅依靠书本内容来解决临床问题是远远不够的。

医德高尚,文学功底深厚,综合知识较全面,谙熟经典理论并结合时代问题提出新理论,解决时代医疗相关问题,是历代中医名家的普遍特点。笔者认为,谙熟经典理论、兼取中医各家之长,结合自身临床实践及时代人文背景,根据自身的特点,将所学理论内化为解决时代问题的实用性理论并在实践中不断深化,是提高中医学师资水平的有效途径之一;其中,对药物、理论的深入研究和认识也是提高教学能力的重要前提[5,6]。同时,中医学师资应对现代科学有充分的了解,二者虽归属不同体系,但研究的对象均是人体,二者可有机结合,相互补充,不可偏执一端,以偏概全或用现代科学内容机械阐述中医学的相关理论,当以引导思考为主,以防误导。

第5篇

关键词:高职高专 中医药专业 医古文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2-0054-02

“医古文”一词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医古文”是指我国古代所有的医药学文选典籍;狭义的“医古文”则指医古文课程,它是研究我国古代医药文献语言文化现象的一门学科,是中医药各专业的基础课程,也是高等中医药院校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主要课程,还是对中医药从业人员进行终身教育的重要课程。目前,医古文已成为多数本科中医药院校的必修课程,但在高职高专医学院校中却鲜有立锥之地。部分高职高专院校开设了医古文课程,但课时较少,而有的院校以大学语文替代医古文,甚至有的不开设与医古文相关的课程。由于高职高专中医药专业教学学时紧张、中医药职称外语(医古文)考试科目的可选性等原因,造成了《医古文》课程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体系中的尴尬地位。为此,针对高职高专中医药专业开设《医古文》课程的必要性进行探讨,若开设《医古文》课程学生可在如下几方面获益。

1 学习名家医学思想,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与崇高的医德

《医古文》教材选的阅读文选,涵盖了上朔先秦,下迄明清的传记等体裁的古文。其内容包括古代医家学医经历、医学风格的形成及医学成就。开设医古文课程,以医古文为纽带,连接起古代医学与现代医学,让学生了解中医学灿烂的历史和辉煌的成就,同时激发其对中医学的热爱以及强烈的荣誉感,为其职业发展奠定基础。[1]古代医家不仅因高超的医术名声流传至今,其高尚的医德更为后世所推崇。医道是“至精至微之事”,孙思邀《大医精诚》中告诫医者应该做到“精”、“诚”二字。学医者不仅要“博及医源,精勤不倦怠”,医技精湛。同时还应具备廉洁正直、不贪财色等高尚品德。“人命至重,贵于千金”,“病家求医,寄以生死”,“用药如用兵”,表明医者对病人应持高度负责和谨慎认真的态度。张仲景以拯救夭枉为已任的高度社会责任感。“杏林佳话”中三国名医董奉治病救人,只讲奉献,不思图报的高贵品质。皇甫谧不慕名利,唯道是奋的高尚品格。这些鲜活生动的事例对医生的治学态度、诊疗作风、医德修养等提出了严格要求。通过对古代医家崇高医德的学习,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医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观和价值观,实现自身的人生追求与价值理念。

2 学习继承传统文化,提升医学人文素养

医古文在培养医学生人文素质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以《医古文》课程教学为载体,借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不失为一条颇具专业特色和丰富文化内涵的人文素质教育新途径。”[2]扁鹊谦虚好学,以勤劳获长桑君传真。晋代“书”皇甫谧立志于医,“带经而劳”,“耽玩典籍,忘寝与食”,得风痹病仍手不释卷,笃守著述。唐朝王冰研读《内经》,“历十三年,方臻理要”,写成《黄帝内经素间注》。明代李时珍翻山越岭,访医采药,历时二十七年,著成《本草纲目》。清代王孟英“足出户庭者十年,手不释经卷永夜”。众多医家谦虚好学、勤奋不倦、坚持不懈的治学精神至今仍值得医学生学习。

中医药学是在古代文化的沃土上滋生成长起来的,古代文化内容广泛。不了解古代传统文化知识,便不能很好地理解中医学。没有一定的古代文化知识素养,研读古代医书倍感困难。医古文包含了大量的历史文化知识,通过对医古文的学习,有利于丰富医学生传统文化知识。如对古代记时、避讳、度量衡制度、医官制度等介绍。在中医药处方中,古代的用药分量,由于历代度量衡的不断演变,以致实际分量和所用度量衡名称很不一致,同现代的相差甚远。了解古代度量衡的一些基本知识,以避免临床混淆古今计量概念。中医药专业的学生了解古代中医药事物命名的方法与规律,有利于识记辨别中药的形、色、功用、产地等相关信息。

3 培养古医籍阅读能力,提高自我学习、终身学习的能力

医古文是研究古代医著语言现象的一门学科,用文言文的形式记载。而学生在现实生活和学习中接触文言文机会较少,古书籍阅读能力较差。医古文是历代有关医学内容的文言文选读,其授课的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和提高学生阅读和理解古代医学典籍的能力和水平。[3]古汉语基础知识是学习中医药典籍的必备知识。现有医古文教材一般设有词义辨别、文意理解及句读、今译等古代汉语内容。通过对古汉语基础知识的学习,有利于消除学生古医籍阅读与理解文字文理上的障碍,掌握阅读理解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增强古代医学著作阅读理解能力。

大量的医学知识体现于医古文里,若不能很好地阅读医古文,便不能很好地汲取中医知识的精髓。医古文是学习中医学的重要工具,是中医学基础的基础。正如上海中医学院裘沛然先生所言:“将升岱岳,非径奚为,欲诣扶桑,无舟莫适……医古文正是学习中医升岱岳之径,诣扶桑之舟。”北京中医学院任应秋教授曾为首届全国医古文师资班题词指出:“文学是医学的基础。……医古文是中医学基础的基础。”[4]中医药专业的学生在以后的职业生涯中具有终身学习的需要,尤其是高职高专的学生,在校学习时间较短,获取的医学知识量相对较少。在高职高专中医药类专业开设医古文课程,通过对古代医药文选和古代汉语基础知识的学习及阅读实践训练,掌握古医籍常用词语及文意理解的基本技能,培养医学生古医籍阅读能力,为后续研读中医药经典原著和其他古医籍文献与学好中医学知识奠定良好的基础。

4 学习古代医家临床经验,提高中医临床思维方法

医案医话展示了古代医家大量临床经验和高超的人生智慧与辨证施治的技巧和能力。扁鹊的高明医术、高超治疗的水为历代医家赞誉,“随俗为变”的医疗风格,对后世医家产生了巨大影响。华佗逆向反治,利用喜、怒、优、思、悲、恐、惊, 受郡守财礼而不给医治,且留书骂之,以怒治其病,郡守吐黑血数升病愈。华佗蒜泥大醋治寄生虫,病人喝下三升,立吐一条像蛇的寄生虫。茅山道士让身患热症已极的书生每天吃一梨,数月后竟痊愈。这些病例反映了中医对疑难杂症的治疗有着特殊的思维模式。用简单的方法,除却顽疾至今仍用于中医临床。学习古代医家临床经验,有助于提高医学生中医临床思维方法,更好地借鉴用于指导临床实践。

医古文是研究古代医著语言现象的一门课程,集中国传统文、史、哲、德于一体的结晶,是先代医家留给我们的中医药学宝库中的珍贵遗产。在高职高专中医药类专业开设《医古文》课程,不仅有利于医学生掌握古医籍常用词语及文意理解的基本技能,能比较顺利地阅读中医药古籍,为后续研读古代医籍及临床实践奠定一定基础。同时在培养医学生人文素质方面也起着激励学生积极进取,提高道德修养等十分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胡影怡.医古文课程在五年制高职开设的可行性研究[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11,No.44911:16-17.

[2]姚桃娟.谈医古文教学中的现代人文意识[J].药学教育,

2004,01:43-45.

第6篇

【关键词】西医院校;中医教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10)07-0238-02

Chinese medicin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concerning teaching reform

Liang Hong Xu Lan Wu Xiufang Yang Xiaoxia

【Abstract】Since old times, as two different theoretical system, Chinese medicine and Western medicine had their own advantage respectively. In this paper, historical materialism and dialectical materialism as a guide, the development of natural law as the basis, new teaching concept as an opportunity, at the conclusion of the course of development of integrative medicine, to explore new way of medical college and teaching approach Reform: a clear purpose of Chinese education, the reform of teaching methods and models, preparing teaching materials and arrangements, to promote the reform of medical teaching.

【Key words】Western medicine college; Chinese teaching; Teaching reform

自16世纪中叶西方医学传入中国以来,就有了中医与西医的矛盾。作为两种不同的理论体系,他们各有短长,难以相互包容,共同发展。中医界不少前辈的融会贯通,改进、科学化,现代化等理论方法,均未解决这一矛盾。解放后,我党以历史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以自然科学发展规律为依据,提出了中西医结合创立新医药学派的方针,提倡中西医结合,促进了中西医学两大体系相互渗透和吸收,促进了中医学的发展,并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中西医学毕竟是两种不同的医学理论体系,其产生的历史文化背景,渊源,思辩与实践方式,哲学依据,发展模式均不相同,西医院校学生在接受了大量现代医学教育以后,再接受中医学教育,其学习态度、认同程度、思维方式等均明显影响中医学教学效果。如何适应时代与社会的变化与发展,探讨新时期中医学的教学改革已势在必行[1]。为此,我们必须做好以下几点。

1 明确中医学教学的目的

高等西医院校的中医学教学目的已争论多年,但一直未完全明确。[2]目前西医院校的中医教学任务重,教学时数少,讲解快,学生理解难,中西医结合贯通差,最终的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在短短50学时左右的时间内,要从阴阳五行,脏腑经络,辩证论治到中药方剂,一字不漏地讲解,要求学生学习掌握,确实很困难,即使勉强死记硬背下来以应付考试,之后也都全忘了,别说运用和发展,这样就毫无效果可言。因此,应该明确我们的教学要达到什么目标水平?我们教学培养的目的是什么?与高等中医药院校不同,它不是培养中医药专门人才,而是让西医院校学生在学习现代医学的同时,了解祖国医学的渊源、历史传统与成绩,熟悉祖国医学的特点,基本理论,发展状况以及目前中西医结合成就,为今后从事医学事业打下基础。因此重在了解,要求学生熟悉简单的中医基础理论和中医诊病治疗方法,了解中药的作用及组方原则和常见病的中医治疗,将学生引入中医学的门槛。并结合目前中西医结合的成就作一些启发式讲授,适当作两种理论的对照讲解,提出目前尚未解决的问题,以提起学生的兴趣。目的明确了才能据此安排教学大纲,编写实用教材,合理安排教学课时和见习实习时数,以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2 改革教学方法与模式

几十年来,西医院校的中医学教学一直沿用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的模式。从概论、阴阳五行、脏腑 辩证到治则治法、中药方剂等,引经据典,以经解经,一字不漏地全部讲授,内容多,要求多,而学时少,学生学习困难,很难消化掌握,教学效果差。为此,应根据社会发展和教学目的,结合实际情况,彻底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对其进行改革。要根据教学目的制订明确的教学改革目标,确定改革的步骤和方法,分步实施,并进行必要的试点,以期取得成功。具体改革方法:

2.1 上好第一课堂。中医学第一堂课是讲中医学绪论,也就是介绍中医学的发展历史,中医学的基本观点。以往认为绪论中要求掌握的知识少,故不太重视,只作简单介绍。实际上,上好第一堂课十分关键。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在第一堂课上能激发同学的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在以后的教学中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应安排有丰富教学经验的老师,充分准备,在第一堂课上就抓住同学们的心,将他们引入中医学的殿堂。

2.2 以系统器官为纲目,以中医脏腑学说为核心,对中医学相应的基础理论、诊断、方剂中药、辩证和治法进行一站式教学。以前中医教学中将藏象、辩证、治法、方药等分别讲授,各章节之间相互独立,基础知识与临床诊断、治疗相分离,学生难以融会贯通。实际上,中医学的藏象、辩证、治疗、方药是紧密联系的。辩证是在对脏腑生理功能,病理表现的充分认识上作出的,而治法是以辩证为基础,同时指导方药的拟定。因此以脏腑为纲,即以肝、心、脾、肺、肾五脏为中心,分别讲解其生理、病理、临床症候及辨证方法,并讲授该脏腑最常见的一两个疾病,介绍治法,方药,可使学生融会贯通,既掌握中医的基础知识,又运用于临床实践,还可以举一反三。例如讲解脾胃,从脾主运化水谷和水液、主升清、主统血,胃主受纳腐熟水谷,主通降,以降为和的生理功能能到脾胃升降失常而出现脾胃气血阴阳失调,诸如脾气虚损,脾阳虚损,水湿中阻,脾胃湿热,中焦实热,腑气不通等病变,结合临床实际着重讲解中焦实热,即阴阳腑实证的病理机制,病情演变,可能的转归和预后,以及以大承气汤为代表的通里攻下药“急下存阴”的治疗原则与方法,再在临床见习和实习时结合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表现予以讲解,使学生对该系统主要疾病的生理病理和临床表现,治疗与转归有一个较为系统全面的了解与掌握。以此类推,让学生逐步适应,自己去认识辩证方法的全过程,从而掌握中医理、法、方、药的具体运用,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2.3 中西医结合。以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和成就为主,既以中医学为基础,又以现代医学为说理工具,同时用中医整体观和方法论来阐述,使学生容易理解。[3]首先讲述中医学的历史渊源和成绩,中医基础理论,简要介绍中药方剂和常见病的辩证论治方法,在此基础上着重向学生介绍目前中西医结合基础研究的成就和进展以及还有待解决的问题,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如在全国取得了较好成绩的针刺针麻技术研究,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上海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研究所关于肾本质的研究,初步阐明了肾阴虚和肾阳虚本质上与机体皮质醇量的高低相关,为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找到了一种可靠的方法和途径;青蒿素的研究开发成功,不仅是中药开发的突破和新途径,也是我国第一个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药物,为人类作出了巨大贡献;有关中医血淤与现代医学循环和微循环障碍关系的研究;证本质的研究,舌诊的研究等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还存在许多问题,如中药的有效成分提取及其疗效与西药的关系和差别;中药复方的作用机制;尤其是国家攀登计划中的经络实质研究,至今仍无明显进展,都需要我们投身其中,为实现中医现代化作出应有的贡献。这样既有生动具体的成绩和实例,也有悬而未决的问题,可以极大地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 积极认真学习。

2.4 结合实际,以事实为依据。结合我国和我科的临床实际情况,介绍目前中西医结合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的疾病。例如介绍我科中西医结合急性胰腺炎,使急性胰腺炎的病死率降低到10%以内,比单纯西医治疗或外科手术治疗效果更佳,且目前全国急性胰泉炎的治疗大多数都用中西医结合方法;不全性肠梗阻的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效果确切;脑卒中及其后遗症的中医针灸治疗;康复科的中医理疗按摩等都有很好的疗效。安排临床见习,使学生看到确切的疗效。通过这些成就与事实的介绍,使学生有中医能治病,能解决实际问题的真实体验,有助于学生正确认识中医,认真学习中医,并可能投身于中西医结合事业。

3 教材编写于教学安排

为了达到彻底改革的目的,就有必要据此编写新的教学大纲和教材。大纲应该简洁明晰,紧紧围绕教学目的;教材应该简明扼要,条理清晰;既要有中医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和方法的讲解与介绍,又有中西医结合研究的成就和相应的新理论与观点方法,同时毫不忌讳的提出当前存在的问题以供探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4]因此,在教学时数安排上,应多讲中西医结合的成就,少讲经典中医理论;多讲临床实际能解决的问题,少讲悬而神秘的空洞理论;多结合临床实践,结合病人讲中医理论,少课堂讲授,少给学生讲“天书”;进一步加强临床见习和实习的带教工作,在实际运用中讲理论。同时应针对不同专业编写教材。例如:针对预防专业,着重介绍中医未病先防的思想和中医养生学;针对妇幼专业,重点讲授中医妇科学和儿课学。

总之,为适应时展的要求,为搞好中医学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应总结经验,借鉴他人的成就,大胆改革,锐意进取,以促进我校中医学教学的改革。

参考文献

[1] 郑兰英.21世纪高等中医教育改革的困惑及其症结[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1999;4:28

[2] 喇万英,蒋炳武.略论西医院校中医学课程的教学改革[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1997;4:21

第7篇

关键词:中医学本科;专业培养;专业核心能力;教学新体系

中医学本科专业开展距今已有半个多世纪之久,中医本科教育依然是向临床输送中医人才的主要渠道,其对稳定中医队伍、持续开展中医理论研究和临床实践起着重要的作用[1]。虽说中医专业的教育体系建立已相当成熟,但是围绕中医人才培养的教学改革(以下简称教改)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2014年2月,建立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工作会议召开,这标志着我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建设正式启动,实现了与国际医学教育培训模式的接轨。其中涉及中医学本科专业的培训模式为“5+3”,即5年在校本科专业教育后,进行3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培训内容主要包括临床实践、职业道德、专业理论知识、医疗政策法规等。新医改将对中医专业人才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提出新的要求。然而中医界一直存在“中医青年人才培养成熟太慢,青年中医改行较多,在校学生专业思想不巩固,学生信心不足”等问题。如何提高应届毕业生的专业核心能力,培养更多卓越的中医师致力于祖国医学的发展,一直是我校教改工作探索与实践的重点。笔者拟通过分析近年来成都中医药大学中医本科教学环节的现状以及所做的改革,旨在寻求更好的教与学新思路,以期为中医本科专业教育改革提供一定参考。

1中医学本科教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教学本身包括教与学两个方面,其中教为学而存在,学又要靠教来引导,二者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长期以来一直强调“教”的改革,而忽略了学习层面的改革。即便教改开展了很多年,但是效果总是达不到理想期望值。所以,以学生为主体和以学会学习为核心的教改才是新的教学改革观[2]。中医学本科专业属于国家级特色专业,发展至今已有较完整的教学体系,但是依旧存在许多不可回避的问题。中医本科生普遍存在临床基础知识不扎实,动手能力不强、科研意识薄弱、创新能力差等问题[3]。扩招人数的增加引起教学资源的不足,生师比远远达不到教育部要求;而毕业生人数的增加,就业机会的相对减少,又促成了近年来的考研热;教学形势的单一、学生疲于“题海战术”,真正的临床实践技能没有得到严格的训练和考核,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未被带动,又导致学生的专业信心、医学信仰未能得到树立;培养模式上仿造西医院校,课程分配未能突出中医特色;而中医学又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其思维和技能必须通过临床实践才能得到锻炼与提高,但临床见、实习时间有限,学校学到的中医知识在初期临床中很少有用武之地,短暂的临床实践反而被熟悉电脑操作系统、办理出入院、书写病程等医疗文书占据大量时间。所以,现有的教学体系未能与现代医学相适应发展。中医学深深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其形成和发展受到传统文化的深刻影响[4],只有具备深厚的文化底蕴才能真正理解中医[5]。但上世纪初兴起的,使传统文化日渐衰微,学生从小就接受现代文化教育,传统文化的教育只不过是几篇古文而已。所以,以上诸多因素的共同作用,导致中医本科毕业生出现了中医学术思想传承能力不足、临床思辨能力不强、中医思维功底欠缺和临床操作技能不扎实等问题。

2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改革

教学改革不单是制度上的改革,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转变也同样重要。中、西医学虽理论体系不相同,但不能对立看待,应该相互借力,不避中西医之嫌。例如:随着医学的进步,儿科学上的重要内容已由祖国医学的四大证“痧、痘、惊、疳”逐渐变化为现代儿科的四大重点防治疾病“腹泻病、小儿肺炎、贫血、佝偻病”。是故中医专业的教改应与时俱进,改革创新,中西并重,发扬优势,突出(中医)特色(改革图示见图1)。2.1创建培养传承能力的实践教学新体系2.1.1以历代名医大家为引领,培养学生中医学术思想传承能力整体观念、辨证论治这些抽象的思维模式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具体体现于中医经典著作之中[6]。经典著作是中医学术思想的重中之重。第一课堂改革中医《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和《温病学》四大“经典”课程并丰富《中医各家学说》内容,专题阐明经典著作成书背景,作者简介,学术渊源与成就,以及与中国古代哲学和文化的联系,帮助学生不断深厚传统文化底蕴,培养对中国古代文化和中医传统文化的浓厚兴趣,传承历代名医大家的学术思想。开展丰富多彩第二课堂活动,创建“岐黄学堂”学生学术社团,开展晨读四大经典、观看中医经典视频和养生保健运动等社团活动方式,增强了学生自主学习和传承中医的兴趣,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中医学素养。2.1.2以省、市级名中医为典范,培养学生中医临床经验传承能力坚持院校教育与师承教育相结合,创新师承教育新模式,开展夜间和周末跟师见习,学生利用夜间与周末到病房和门诊,跟随高年资临床医师见习;创立“名医堂”门诊,让学生在临床跟随省、市级名中医坐诊;创立“名师堂讲坛”,让学生接受名师专家的现场指导和提供面对面交流机会。通过上述方式,不仅发扬了中医传统“跟师学徒”的特有教学模式,还培养了学生对现代名中医临床经验的传承能力。2.1.3以中医古籍图书数据库为载体,创建中医学术传承信息化平台依托2010年国家教育部课题“巴蜀特色中医药古籍抢救、数据挖掘及利用模式研究与实践”和2007年四川省教育厅课题“巴蜀中医药学文献资源数据库的建设与研究”等课题支撑,逐步建立了中医典籍图书数据库和名医数据库等,以移动式图书馆的创新形式,利用网络平台面向学生开放,为学生传承中医文化和名家思想提供便利途径,帮助学生融通文、史、哲、医,构建具有深厚传统文化底蕴的自身知识结构。2.2创建培养思辨能力的实践教学新体系2.2.1以“经典”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培养学生中医临床思辨能力学校温病学、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三门临床经典课程均为四川省精品课程。学校从2006年开始“经典”思辨的全面改革创新,依托2006年四川省教学改革项目“在《金匮要略》教学中提高学生辨证思维的改革方案”等系列课题研究,明确了“经典”课程为临床提高课的定位,在教学中追本溯源,帮助学生在更好地理解和把握中医基本概念和理论的内涵实质基础下,训练临床思辨能力。中医学专业教学计划中除“经典”课程外,增设实验课程中医经典著作与临床1.5学分,探索“经典”理论与临床的“本源”关系,培养学生基于“经典”的临床辨证思维能力。图1实践教学创新体系2.2.2以“中医思维原理”为核心,建立中医思维训练实验教学新体系依托2009年四川省教育厅重点项目“中医思维训练模式的改革与实践”研究,创立了以“中医思维原理”为核心的中医思维训练实验教学新体系。通过中医思维原理互动式讲解,有助于学生将所学的中医基础各类课程的知识,有机地串联、疏理和整合,将孤立的课程知识融为一体,成为一套完整的诊疗思维程序和模式,并能自觉合理地运用这套思维模式来指导具体的临床实践活动。2.2.3以《中医学与辨证法》为平台,帮助学生进行思维碰撞与交流《中医学与辨证法》是学生自创的学校内部刊物,由学校高年资的教授、副教授统一审稿、编辑,从源头上保证了学术交流的质量与品质。其专门收载中医学及中医相关专业学生中医辩证思维方面的文章,为学生思想交流提供平台,帮助学生在思维的碰撞中不断提升辩证能力。2.3创建培养临床技能的实践教学新体系2.3.1创新实验课程体系,优化技能培训方案中医临床教育的课程设计应该使基础理论、专业理论、技能教育相辅相成,从易到难,由浅入深,理论密切结合实践【7】。首先创新了课程设置,增设“中医四诊技能训练”1.5学分和“中医内科能力训练”2学分,编写出版专著《中医基本功手册》和《中医望诊彩色图谱》。其次,坚持培养中医学生具有运用西医学知识和技能进行临床诊治的主张,在教学计划中设置“诊断学实验”1学分、“临床基本技能训练”2学分、“内科病案讨论与临床诊治思维训练”1学分和“外科常用技术实验”1学分,强调中医重思维,西医强技能的“中医融合”教学模式。2.3.2强化实验课程平台,更新实验教学理念依据我校中医学科优势,结合实验教学特点,培养熟练掌握中医诊疗技能、正确运用中医辨证论治思维、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中医临床人才为目标,建立了“中医学基础”、“中医学临床”和“针灸推拿”3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广泛引入先进医学模拟教学,建立了模拟医院,成为“四川省中医临床技能示范基地”,使临床技能实验设备的内涵和实验水平发生了根本变化。要求任课老师更新实验教学理念,积极参与到学生“开放性实验项目”中去,不仅丰富了学生的第2课堂,还提高了学生基本的诊疗技能。2.3.3开展“国医之星”系列竞赛,搭建学生技能展示平台“国医之星”系列竞赛是学校的大型学术类竞赛,旨在加强医学生理论联系临床的能力,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术和技能展示平台。其内容涉及中医经典、中医诊断、中药学、方剂学、西医诊断、学术交流、科研创新等方面,活动涵盖了中医药学术,中医药科技,西医基础知识3个板块,分为8个单项,增强了学术竞赛活动的系统性和品牌性,在竞赛中提升了学生的临床技能与思维方式。2.3.4创立暑期临床见习,促进理论与实践结合根据中医学生的不同学习层次,前3学年暑期开展见习活动,通过临床应用,巩固既学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依托2007年和2010年学校教改课题“高等中医院校临床教学基地的建设研究与实践”和“‘三点一线、两位一体’,中医特色型见习体系的研究与实践”研究,建设完善了临床见习基地,构建了中医特色型见习体系,并编制了《暑期临床见纲》。2.4创新临床考核模式的实践教学新体系医学生的临床实习阶段在整个医学高等院校的教学过程中至关重要,它直接关系到医学教育的质量、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及独立思考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8]。依托2009年四川省教改项目“‘一载体、两优化、三强化’的岗前培训模式再改革研究与实践”,并以2006年四川省教改项目“中医院校临床教学质量标准和监控体系的建设与实践”和2009年重点项目“中医本科临床技能评估体系的研究与实践”等课题研究为支撑,创建了实习技能监控体系,内容包括:严把入口关-创建了中医特色毕业实习岗前培训新体系和实习准入考试机制;严控过程关-创建了中医临床教学各环节质量标准和动态技能评估体系;严守出口关-创建了模拟中医执业医师考核的毕业技能多站考核和综合理论考试体系。此外,中医本科毕业技能多站考核和综合理论考试体系充分发挥了“以考代训”的作用,让学生熟悉并提前预演了执业医师考试,帮助明确了规范化培训阶段的学习目标;也让教师充分掌握了学生的薄弱环节,及时修正和规范教改计划。我校还坚持学生评教、校领导听课、专项评估、教学检查等监督体系,充分保障了教学质量的过程与目标管理的协调发展。

3改革的结果与结论

3.12007~2010级实习准入考试成绩分析见图2。图2显示,在我校教改过程中,中医学本科专业学生在实习前绝大部分学生的理论知识水平符合学校的实习生标准,并有逐年提高的趋势。3.22006~2009级毕业技能多站考核和综合理论考试成绩分析见图3。图3显示,2006级~2009级中医学本科专业学生在毕业考核中(第1站辨证论治30分,第2站基本技能40分,第3站病史采集、临床答辩与临床判读30分,综合理论考试100分),在辨证论治、病史采集和基本技能方面达标率较满意,在临床答辩与判读、综合理论方面较薄弱。3.32006~2010级各学年中医类别课程平均学分绩点比较见表1。表1显示,2006~2010级中医学本科专业学生各学年的中医类别课程的学习成绩大一、大二处于一般水平,大四处于中等水平,大三处于较好水平,可能与课程设置协调性有关,可做更深层次统计学研究与分析。3.42010~2013年国家执业医师考试平均分、过关率比较见表2。表2显示,2010~2013年国家执业医师考试中,我校考生在平均分、过关率方面均优于全国平均水平。说明学校教学体系的改革工作有效,教学质量处于全国中医院校领先水平。3.5结论中医学本科学生在毕业时理论知识水平基本符合国家执业医师要求,在临床实践技能及综合知识应用方面存在薄弱,后期教学改革工作应围绕提高学生临床实践技能和强化综合理论知识应用等方面进行。初步建成的教学新体系提高了我校考生的执业医师通过率,说明教学改革工作有效,应坚持并深化改革以求再提高。

4改革的不足与展望

第8篇

关键词:《内经选读》;课程优化设置;调查研究

doi:10.3969/j.issn.1672-2779.2016.08.026 文章编号:1672-2779(2016)-08-0057-03

《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学著作,是中医理论的奠基石。基于高等教育哲学认识论的观点,中医经典课程作为保存、传授中医学理论体系及其学术思想精髓的有效载体,在高等中医院校的教育中获得了合法性地位,成为中医必修课程[1]。目前我校很多专业都开设《内经选读》课程,尤其是中医学、针推、中西医结合专业都作为必修课,但各专业开设时间并不统一,从一年级到四年级都有相应的课程设置,对于低年级学生而言,基础课程尚未学完,中医知识结构局限,阅读古籍能力差等等因素导致了对经典理论学习能力差,造成了学习《内经》的难度,从而影响理解和掌握经典课程。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就是调高教学效率,如何在有限的学时内让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是经典课程改革的重要目的。因此,优化目前的课程设置,找到学生在校期间学习《内经》的最佳时间,是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对象和方法

1.1研究对象

在我校开设《内经选读》的班级选中,选择2013级针推专升本50人和2012级中西医结合专业120人,作为研究对象。这两个专业开课时间相同,使用材,授课老师一致。专升本的学生在专科阶段已经学习中医基础的全部课程(中基、中诊、中药、方剂)和一部分临床课程(内、外、妇、儿科等),并经过了一年的临床实践,由于专科时间较短,没有学习经典课程。进入本科阶段学习《内经选读》,开课时间相当于大学四年级。中西医结合的学生只学习了中基、中诊和中药,未涉及临床课程,开课时间是大学二年级。

1.2研究方法

主要通过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对比两个不同专业层次的班级学习《内经》各方面的不同和差距。主观方面是通过学生调查问卷的途径,调差了学生学习《内经》前后的自我感觉以及学习兴趣、收获等方面,客观方面主要通过期末考试成绩的对比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调查问卷

调查问卷为自拟,课程结束前一周发放调查问卷,被调查的学生当场填写,当场收回,共有20个问题,除最后三道题是多项选择,全部为单选题。问题分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调查了学生在上课之前对《内经》的了解程度,结果显示:这两个专业的学生对《内经》的了解程度大体相当,其来源都是通过《中基》课程,但是有更多的专升本学生(34%)能够通过自学了解《内经》,明显多于中西医(22%)。《内经》的学习是个长期的过程,不仅需要教师通过教学来引导,更需要学生课余时间自学,只通过短短的几十个学时无法认识内经的全貌,因此教材大多数都是以选读的形式编写。学生的自学能力是学习经典的重要方法。专升本的学生自学能力强于后者,其根源则是丰富的中医知识和一定临床实践作为铺垫,能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式,使他们更容易学习《内经》。第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学习兴趣才能有学习劲头和动力。培养和加强学生学习兴趣一直都是教学的重点内容。在开课之前专升本学生中有46%对《内经》非常感兴趣,中西医学生只有17%对《内经》非常感兴趣。兴趣的培养除了与课程有关之外,与学生的素质关系很大,《内经》的掌握不仅仅是中医理论方面,涉及的相关内容相当庞杂,学生的阅历以及课外知识对理解《内经》非常关键。在这一点上,高年级的同学明显具有优势。《素问•标本病传论》:“知标本者,万举万当,不知标本,是谓妄行”。教学中核心环节,学生之“兴趣”、“信心”是本,教师之“个人素养”、“知识积累与释放能力”是标,只有标本相得才能教学相长[2]。第三,《素问•著至教论》将学习的过程分为诵、解、别、明、彰五个步骤。《内经》文字古老,医理深奥,学习之前必须掌握一定的医古文知识。背诵也是学习《内经》第一步,原文背诵是两个专业的学生都面临的共同问题,38%的专升本学生和49%的中西医都认为记不住是学习《内经》最大的困难。大学生的记忆方法一般为理解性记忆,而不是死记硬背,在产生学习困难的原因中,专升本有46%学生认为是临床实践不足影响了对理论的理解和记忆,中西医学生有66%则认为是基础知识不够扎实,对医理不能很好的掌握。产生这样的差异显然也与他们现有的知识结构有关,专升本学生的基础知识已经全部学完,而且经过一段时间的临床实践,能够融会贯通基础知识,所以理解医理并不困难,困扰他们最大的问题就是如何把这些理论运到临床中去,这也是《内经》学习的最后一个阶段,彰显临床,也就意味着他们的《内经》学习基本完全了本科水平所要求的层次甚至更高更深入。而中西医专业学生只是想运用所学的知识解释《内经》理论。第四,关于学习《内经》后的效果,70%的专升本学生认为学习《内经》后收获很大,只有54%的中西医学生这样认为。专升本班级中76%学生感觉学习《内经》后提高了学习经典的兴趣,明显高于中西医学生50%的比率。《内经》理论博大精深,不同层次的人读《内经》有不同的收获,往往中医知识越丰富,收获就会越大,体会就越深,《内经》理论才能运用自如。高年级的学生明显比低年级的学生收获大。第五,关于课程设置时间,调查结果显示,88%的专升本学生和82%的中西医学生认为《内经》课程应当放在其他中医课程之后。40%专升本学生和44%中西医学生都认为:不仅中基、中诊、中药、方剂对理解《内经》有帮助,伤寒论、温病学、金匮要略,甚至中医临床课程也起到一定的作用。《内经》既有精湛的理论知识,也有丰富的临床实践,对中医临床有着广泛的实用性和指导作用,尤其是《温病学》、《伤寒论》、《金匮要略》,具备了一定的临床知识,对于学习经典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所以学习《内经》需要大量的中医课程作为前期基础。

2.2成绩(t检验)

采用2独立样本校正的t检验,结果:t=-8.002,P=0.000,中西医与专升本《内经》成绩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专升本成绩显著高于中西医。中西医的标准差较大,说明学生成绩较为分散,参差不齐,专升本的标准差较小,说明成绩相对集中稳定。

3结语

《内经》是中医学的奠基之作,是在长期的医疗实践过程中,被历代中医学家所公认的、对中医学术发展和临床实践都具有重大指导意义的古典医著。经典课程在培养中医高级人才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调查名老中医的成才之路发现,注重中医经典理论的研究,重视四大经典的学习,熟读经典是学好中医的关键因素[3]。《内经》是多学科交织的医学巨著,内容涉及医学、文学、天文、地理、文化、军事等领域,要想深刻的理解和掌握其中的相关理论,必须具有扎实的中医基础,还要掌握一些临床知识,否则学习难度较大。在本课题中,通过本次调查问卷和成绩分析,结果非常明显,这两个专业的学生在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学习效果等方面都有很大差距。被调查的专升本学生在各方面都要优于中西医结合学生,究其原因,正是由于专升本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中医的大部分课程,并且有一定的临床实践,使得他们对于《内经》的学习兴趣较高,自学能力较强,能够更好的理解《内经》原文的精髓,所以在固有的学时内收获比较大,教学效率高,教学效果良好,在成绩方面明显高于中西医结合专业的学生。《内经》被称为本科阶段的后期提高课,可以使学生提高理论水平、掌握中医学思维方式、增加中医传统文化渗透,加强人文修养,拓展知识面,提高临床实践水平。由于目标高,《内经》的教学相对于其他课程难度更大,对于教师有严格的要求,对于学生也要具备一定的素质。教学是个双向的过程,调高教学质量除了加强教师素质,改革教学方法,修改教材之外,学生本身对于课程的认识,积极的学习态度,理解能力也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只有良好的教学和积极的学习相互配合,才能调高教学效率,在有限的学时内让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理论,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授课对象应是具有一定中医理论知识和临床知识的高年级学生。《内经》的学习可分为“诵、解、别、明、彰”五个阶段,教学的目的是要让学生达到彰显临床的层次,而不是仅仅停留在背诵或者解释文理的阶段。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将会优化《内经选读》的课程设置,使得各专业开设时间更合理,开设学时更科学。让不同专业的学生都能体会到经典课程的魅力,发挥后期提高课的优势。

参考文献

[1]廖雅琪.中医经典课程合理性的确立[J].医学教育探索,2006,5(3):254-255.

[2]李赛美.中医经典课程教学中的“标”与“本”[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5,23(12):43-45.

第9篇

【关键词】合作性学习模式 中医学基础 教学 应用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5)04-0178-02

合作性学习是以分组的形式,以学生为主体进行的教学,在合作性学习中,其核心理念是自我指导和自我发展,充分展现个人的个性。合作性学习在20世纪60年代在美国开始发展起来,经过了几十年的更新和完善,现在已经成为一种比较重要的教学方法。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也兴起了合作学习的热潮,促进学生之间相互学习、相互沟通,实现教师与学生的平等交流,中医学基础这门课程的教学中,因为课程讲授的大多是基础的理论知识,所以进行合作性学习是非常必要的。

一 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随机抽取我校中医康复专业中的100名学生,分成两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对照组28例男性,22例女性,年龄段是16~19岁,平均(16.9±0.5)岁;观察组27例男性,23例女性,年龄段是15.5~18岁,平均(16.4±0.6)岁,对两组学生的性别、年龄进行比较,差异不明显,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但具有可比性。

2.方法

对照组实施传统学习模式,观察组则实施合作性学习模式。教师先对中医学基础知识进行详细讲解,然后学生根据分组进行练习,对照组以个人为单位进行练习,在遇到问题时询问教师,而观察组则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学习。观察组中的50名学生,每5个人为一个小组,共10组,教师详细向学生介绍合作性学习模式的特点,并与其他学习模式进行区别,重视学生之间的合作,从而帮助学生做好学习的准备。每一个小组中有一个组长,组长负责制定本小组学生的学习方案与学习计划,并以教师的指导为方向进行学习与创新。

第一,答题练习。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先提出几个有价值的问题:心主血脉与脾统血、肝藏血有什么不同;肺主气与肾主纳气有什么不同;如何理解心主神志;肺的宣发与肃降功能失常分别有哪些症状等。学生组成合作小组,组内的每个成员都要选择一道与其他组员不同的题目,组内的一个成员将自己的题目和解题思路讲解给另一个组员听,另一个组员听后将其出现的问题和修正后的答案交给讲述的学生,以这种方法在组内进行循环。组内的成员可以通过互联网等方式查找资料,在查找资料的时候尽量缩小范围,节省查找资料的时间。

第二,小组讨论。在小组讨论中的合作性学习可以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和自学能力,在小组内,可以进行学习任务的分配,让组内的每个学生都负责1~2个中医基础理论知识点的学习,学生可以自主地选择学习内容,也可以由教师来分配任务。在肺的宣发与肃降这个问题上,可以让一个学生负责找肺的宣发失常症状,另一个学生负责找肺的肃降失常症状。在选择学习内容的时候,可以让基础不是特别好的学生先选择,基础相对扎实的学生后选择,然后对教材知识点进行阅读,找出自己不明白的问题,组内其他的同学可以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若是小组成员之间存在争议,可请教教师。

3.学习结果评价标准

第一,利用问卷调查方式进行调查。问卷包括: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应变能力、合作能力、沟通能力以及知识应用能力等多方面的情况,每项分数在1~5分之间。该问卷分数越高则说明学生的自身能力越好。本次共发放100份问卷,回收100份,回收率100%。

第二,教师组织考试对两组学生的学习结果进行考核,以了解学生的掌握程度,满分为100分。

4.统计学分析

使用SAS8.2软件分析数据资料,计量资料使用( ±s)形式表示,检验使用t,计数资料检验使用x2,P

二 结果

1.两组学生学习成绩比较

两组学生在分组前,成绩差异不具有显著性。分组观察后发现,观察组学生的学习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存在较大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

表1 两组学生学习成绩比较

组别 对照组(n=50) 观察组(n=50)

中医学基础成绩(分) 84.10±3.28 92.40±4.37

2.两组学生的自身能力比较

观察组学生的自身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组,存在较大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

表2 两组学生的自身能力比较

组别 对照组(n=50) 观察组(n=50)

学习主动性 3.07±0.57 3.61±0.75

学习积极性 3.39±0.52 3.89±0.81

应变能力 3.31±0.51 3.83±0.81

合作能力 3.06±0.60 3.38±0.61

沟通能力 3.25±0.53 3.93±0.69

知识应用能力 3.08±0.57 3.32±0.89

三 讨论

在刚刚接触中医基础理论知识的时候,学生往往因为抽象的概念和知识点感到生涩难懂,阴阳、五行、脏象等概念,对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等经典知识点理解得不够深透,问题得不到解决,久之就会对所学的专业产生疲劳感。所以,在中医学基础这门课程教学开展之前就可以将班级内的学生分组进行合作性学习,让每个学生在组内都充分发挥自身的价值,增强自身的责任感和主观能动性。合作性的学习小组一般是由正式性的小组、非正式性的小组和基层的小组构成,正式性的合作小组一般指的是固定小组,如果没有特殊的原因,小组内的成员是不能变动的,这样的小组一般在教师讲课的时候发挥作用。正式性小组内的成员一般要完成两个任务:(1)在组内的讨论中学到知识;(2)让组内的其他成员在自己的论述中学到知识。教师在分组的时候,可以将基础好的学生和基础相对薄弱的学生分成一组,合作小组内成员既是学习上的帮手,同时也是竞争对手,让学生在竞争与合作中进行中医学基础这门课程的学习。非正式的小组可以是相近的学生组成的临时性小组,基层小组指的是以寝室为单位构成的学习小组。

中医学基础这门课程是学习好中医学这个专业的基础和工具,让学生可以深入地了解中医学,进行中医学思想的交流。中医学基础这门学科在教学中的主要目的在于让学生能够准确把握中医的基本理论和基础术语,对中医学的基本概念进行准确的理解,并运用理论知识解决临床中出现的实际问题,培养出能够适应社会的复合型学生。对中医学概念和理论的掌握主要依靠课堂教学、合作学习等形式来实现。

在中医学基础课堂上实现合作性的教学,主要采取的是组织合作学习的方法,并对合作学习的成效加以评价,在教学中,要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让学生的不同感官都发挥作用,让学生在学习中勤于思考、善于发现问题,运用创新思维来解决问题。在中医学基础课堂教学的合作性学习中,组内的成员可以依次进行发言,然后组内进行讨论,确保每一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教师在课堂中起到辅助的作用,让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教师在讲课过程中要抓住重点,让学生有大量的课堂时间来思考问题。在学生思考过后,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总结问题,教师要为学生整理出学习的框架。

综上所述,合作性学习是我国实现素质教育的根本,合作学习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能让学生在沟通和交流中提高学习的效率,将枯燥的理论知识转化为生动的合作课堂教学,因此,对合作性学习模式在中医学基础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探讨是很有必要的。中医学基础这门课程是中医学专业学生刚刚开始接触专业学习的基础课程,在学习理论的时候,学生经常为这些抽象而枯燥的理论摸不着头脑,在中医学基础课堂教学的合作性学习中,组内的成员可以依次进行发言,从而确保让每个学生都能对晦涩难懂的理论知识进行有效的理解。

参考文献

[1]郭明贤、李烦繁、崔艳等.合作性学习模式在“健康评估”教学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06(7)

[2]杨晓玮、岳树锦、李艳琳.合作性学习模式在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中医教育,2011(1)

第10篇

标准化病人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引入我国的一种新的教学及考核模式,可以最大程度地模拟真实的临床情景,为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1.1标准化病人的概念标准化病人(standardizedpa-tient,SP)又称模拟病

人(SimulatedPatients)或者病人指导者,是指经过系统训练后,能恒定、逼真地复制临床真实情况的人[1],他们一般是从事非医疗工作的正常人或病人,经过培训后能扮演病人,可以根据自己感受在专门设计的表格上记录并评估医生操作技能,充当评估者和教师的角色。1968年美国的Barrow首先提出了标准化病人的概念,其在1960年初培养了第1例神经科标准化病人。1991年,Stillman把这项技术引入我国,并于1993年在华西医科大学、浙江大学医学院及九江医学专科学校培养了中国第一批标准化病人。

1.2标准化病人的优势

标准化病人应用于中医内科学教学有许多优点:一是缓解临床教学资源不足的情况,解决了学生人数较多,有典型临床症状的病人不足,以及病人注重隐私和自我保护意识导致的不合作现象等现存的临床医学教学难题;二是使学生可提前培养灵活的临床应变能力和科学的临床思维方法能够对学生临床实践中的细节给出相对客观的指导和评估;三是可以使学生熟悉临床资料采集的基本内容和技巧,将理论与临床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既巩固了理论知识又可以给学生提供运用临床基本技能的机会;四是可以帮助学生克服首次与病人接触的无措感;五是更符合学生个性化教学的要求。

1.3标准化病人的缺点

一是对SP的选拔有较高的要求,拔中,

SP的年龄、职业、学历以及健康等方面都要考虑到;二是对SP的培训需要消耗较大的精力,需要大量的经费支持和严格的培训制度;三是由于SP并不是专业的医疗工作者,在实际应用中会有误导学生诊断的情况出现;四是SP不是真正的病人,不能模拟患者全部的症状和体征。

2标准化病人在中医内科教学中的应用

2.1SP的选拔与培训

SP的选拔上,国外以向社会公开招募人员做为职业SP为主要来源,但是在我国,SP的来源以医学院校高年级的学生或教师为主。这与我国中医学院校的财力不足有关,也与培训的难度较大有关。SP的培训上,要求其掌握:中医基础理论知识、病史、典型阳性症状和体征、表演技巧、细微的观察能力和准确的评估能力等。具体要求如下:要熟悉所扮演的角色,恰如其分地演出该病人应有的表情、声音与动作,不能过度夸张。要具备良好的沟通技巧,表达意思清楚明白。能接受学生的碰触和检查,并能够正确回忆出学生的表现,并做出相应的评价。能掌握中医理论的基础知识,对中医常用诊法和辨证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并掌握正确的体格检查内容。在SP的基础知识培训结束后,根据每位SP的特点,编写相应的剧本。剧本以病证结合,突出中医特色为主,应包括中西医常用诊法和中医辨证的内容。

2.2SP的应用

在中医内科学的教学当中,可利用SP模拟患者就诊的全过程。先让学生对SP进行体格检查操作和中医四诊操作,以收集临床资料。在资料完善后,每位学生要独立完成一份门诊病历的书写,要涵盖主诉、病史、体格检查、中医诊断、治则治法、选方用药等方面的内容。通过这种教学方法,以煅练学生的动手能力、病历写作能力、临床资料采集能力、辨证能力、诊断能力和遣方用药能力等,提高学生的临床技能和综合素质,使之提前适应临床一线的工作,提高就业竞争力。

3结语

第11篇

[中图分类号] G40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07)06(b)-175-03

医学研究生教育是我国现代化建设培养高素质、高层次创新型医学人才的重要内容,而医学研究生是我国高层次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医学这一关系人类健康及生命的特殊领域, 研究生教育更被赋予了许多新的内容,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分支, 如何应对挑战, 重新定位, 已引起人们的关注。因此培养具有创新思维、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等医学人才, 已成为医学院校,特别是中医院校的重要任务, 也是今后医学教育发展与改革的方向和目标。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就是:不拘泥于传统思想,在深化对客观规律认识的基础上,提出新的观点和理论。对于中医学来说,创新也是它进步的灵魂和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中医学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必须处理好继承和创新的关系。因此要振兴中医,关键在于培养具有创新思维的人才。我们认为,要培养具有创新思维的中医研究生,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 注重基础理论, 拓宽知识结构

科学发展实践证明, 创新思维不仅有赖于对课题的深入钻研, 而且也有赖于深厚的基础知识和宽广的知识面,尤其是当今时代, 各类学科的发展呈现出相互渗透的趋势[1]。据美国对1300 多名科学家追踪调查表明,有成就的科学家绝大多数是以具有多学科知识取胜的。所以,研究生所必须具备的创新能力都应该有广博的知识作为基础,而这种基础只靠专业教育是难以形成的。我们应当按照当代对人才资源素质所提出的要求,充分利用综合院校学科整体优势, 积极发挥医学类专业研究生的主观能动性, 为他们提供全方位发展的自由空间。

1.1 巩固基础理论,注重经典著作

扎实的中医理论知识,是中医药专业人才特色的体现,是中医药人才知识和技能结构的主体。如果偏离这个主体的特征,就失去了中医教育的意义。而对于临床型研究生来说,更应在具备坚实中医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加强中医临床辨证和技能的训练,把提高中医临床疗效作为发扬中医特色的一种手段加以重视,以适应中医临床的需要。因此通过合理的课程设置与有效的教学方式,提高研究生对中医基础理论和治疗方法的进一步理解、掌握与研究,并能运用传统和现代化手段对中医药古籍进行深入整理、总结、提高。

《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等历来被称为经典医籍,这些典籍所阐述和蕴涵的基本理论是中医学认识人体生理、病理,指导疾病防治的法典和规范。古往今来,凡在学术上有所建树的医学家无不对经典理论娴熟于胸中,而后方能在临床上有所成就。即使在今天,这些经历了长期、反复验证的理论原理,仍是指导临床实践、促进中医学术发展所不可替代的。尽管中医学术处于不断发展之中,但经典所富含的基础理论是相对稳定的,这也恰恰应是学生掌握中医学知识体系中比较稳定的部分。经典课程的开设对于中医专业学生素质的塑造、专业成长、乃至成才极为关键。如何提高中医专业经典课的质量,是深化教育改革中不可忽视的问题。因此要提高授课质量,为学生提供谙熟经典的条件,使他们在经典学习中夯实基础。

1.2 拓宽知识结构,掌握信息技术

在保持中医特色的前提下,注意吸收现代科技新知识,开展一些跨学科的课程,如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社会心理学等,以拓宽研究生一些新兴、交叉、边缘学科的知识领域,尤其是使之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及时了解和掌握与中医药发展密切相关的现代科学研究前沿学科知识的能力、独立工作能力,不断开拓中医研究的新领域和新方向[2]。这使学生在掌握基础理论上拓展空间,延伸思维,为培养创新思维提供一个良好的阶梯。

研究生培养的目标是使其成为具有相当研究能力的高级专业人才, 能够独立开展科研是其基本要求, 但任何科学研究活动都必须具备文献信息的支撑与保障, 这种支撑与保障贯穿科研活动的整个过程。当前医学中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层出不穷,医学科技发展突飞猛进,医学信息量激增。信息技术的发展导致医学信息的传播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研究生的特殊性在于课堂学习的时间相对减少了,而更多的时间是用于科研工作,更强调自主学习和继续学习的能力,通过有效途径尽快地获得本专业最前沿的医学知识,并在汲取新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医学研究和疾病防治的水平。而作为中医药高层次人才的博士、硕士研究生, 是中医药学术发展的一支生力军,有必要全面地掌握信息收集等技术。

1.3 英语水平的提高

随着科技的发展, 英语已经变成了世界性语言。在研究生的教育与训练中, 我们时时提醒他们英语的重要性, 并且使他们借助与国际专家、学者交流时意识到英语的重要性与用途。作为一个具有创新思维的研究生, 必须有较高的英语水平, 否则很难与世界接轨, 也很难做出高质量的研究课题。以往中医专业研究生只是把外语当作学习、工作中查阅资料的工具, 但从中医学的发展趋势看仅仅将外语做为查阅资料的工具是远远不够的。中医专业研究生不仅要很好地学习公共外语和一部分现代医学专业外语, 还必须掌握规范的中医学专业外语。中医学博大精深, 但由于历史原因专业外语人才屈指可数, 加之中医专业术语翻译不规范, 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医在世界的发展。因此我们的研究生应该加强英语学习,通过多积累、多读、多练习以提高自己的英语能力;另一方面,导师有必要在这方面加以引导,使学生在科研及临床实践过程中,提高英语水平。

2 提高人才素质,培养创新心理

医学研究生是医学科学技术发展的高层次人才,是未来学科建设的主力军和业务技术骨干,在临床医疗工作和科研工作方面都应成为国家的高级医学人才。现代医学发展已经突破了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模式为绝大多数人所认可, 在现代社会中, 心理健康应是一个合格人才所必备的素质之一。只有具备良好人格素质的人才,才能经受各种考验和困难,因此新时期研究生的人格素质问题应该引起全社会的高度关注。作为导师,除了自身树立一个好榜样外,更有责任去引导和教育学生。

2.1 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

研究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 其所处的环境决定了他们所承受的压力也高于一般人群。而医学创新使其人心理素质有着与众不同的特点[3]:①创新个性心理的包容性,这要求医学生有很强的洞察力、领悟力和消解力, 不断地吐故纳新, 开拓视野, 广泛学习新技术, 率先接受新的医学模式, 在不同的领域, 从不同的角度和层次认识事物, 把握事物, 鉴别比较, 从而为创新活动寻找多元的信息和证据, 激发创新行为的出现;②创新个性心理的质疑性,只有敢于并善于质疑, 才能同中求异, 异中求同, 有所发现、有所创新。医学需要质疑,通过对原有理论的质疑, 提出新的设想,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的创新思考, 还要把现代科学进展的发现和原有理论相结合;③创新个性心理自信性,凡是医学上的创新、质疑很可能会遇到非常的阻力, 有时不仅是讽刺和嘲笑,更重要的是新方法的应用可能得到失败的结果, 作为执行者,可能要承担更多的责任, 这种打击和压力时刻压在执行者的心头, 这同样需要创新个体有足够的勇气和自信。开拓创新是对医学生新的要求, 因此只有充分认识医学生创新的心理素质结构特点, 才能更有效地培养创新人才。

2.2 崇高道德品质的培养

当前全国上下正在积极探索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和完善,并与世界经济逐步接轨。在这个时代背景下,研究生的道德品质受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而呈现多元化,例如缺失诚信、科研越轨现象越来越严重,价值判断时更加务实和偏重物质利益等等,因此加强研究生的“道德观”教育,提高研究生的综合素质,无疑对培养创新思维的研究生具有积极而深远的影响。我们认为应该从以下方面培养:首先,“道德观”教育应配合医学伦理学课程,同加强学生的医德、医风教育联系起来;同提高在校学生的专业兴趣,强化专业思想,引导学生在校期间较为全面地提高专业素质联系起来;其次,发挥研究生导师的引导和表率作用,通过导师的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地影响研究生的心理和情绪,间接地影响研究生的思想品格;最后,搞好校园文化建设,通过组织各种学术活动以创造浓厚的学术气氛,树立良好的学风,通过举办各种文娱活动以增强研究生的集体主义意识并陶冶研究生的思想情操。

3 营造创新环境,培养科研的创新思维

3.1 创造创新思维的环境

21世纪医学技术迅猛发展, 书本的知识已越来越不能满足研究生的需求,这要求研究生具有自主探求知识的能力,要求其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和对不寻常现象的高度敏感性,而且要勇于突破传统的观念,拓展自己的专业知识,掌握跨学科的研究方法,接受知识的多样性和可错性。首先要注重营造一个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校园环境, 宽敞美丽的校园、浓厚的人文氛围及高品位的校园文化, 起到了保护和鼓励学生培养独立性、自立性、思考性、创造性的作用, 成为创新人才成长的土壤。其次学校要有意识地创造一个鼓励创新的氛围, 倡导学术自由、百家争鸣, 允许师生之间进行平等、自由的学术交流, 保护学生的好奇心、自尊心和自信心, 形成民主、开放、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 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唤醒学生的自我意识, 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 培育创新精神。

3.2 导师要具备创新的理念

医学是门古老而年轻的学科,古老就在于其几百年来所承袭的师徒传授的方式。古人尚有“传道、授业、解惑”之说,作为21 世纪的研究生导师就更应该明白现代医学教育中对学生思维方式教育的重要性,应该将教与学的方式变为“为创造未来而教,为创新而学”[4]。变单向灌输为双向互动,变简单的技能传授为综合能力的培养。导师应该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创新的机会和空间,应该正确引导学生的临床、科研方向。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思考发现新课题。广泛思考、反复实践、细心观察、系统地收集信息, 在新的客观事实的基础上发现事物间的新联系;从多学科、多途径寻找突破难点的新方法。人体是一个多因素、多层次、多种物质运动形式组成的有机体, 从多种角度开展研究可开拓许多新的研究领域。其次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科研心态和习惯。导师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起的主要作用是研究方向的指导, 这个指导贯穿研究生培养的全部过程。导师及课题组有关人员应不断向研究生灌输国际、国内的科研现状, 增强科研意识, 培养科研兴趣, 并提出与学位课题相一致的研究计划, 保证学位课题的合理性、可行性和科学性。

3.3 加强学术交流

重视国内外的学术交流, 为研究生创造更多的了解学术发展动态的机会,积极鼓励研究生参加各种学术会议、学术讲座, 使他们跟得上医学领域的步伐, 与世界接轨。通过这些活动使研究生开拓学生科研思路, 启迪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在合适的机会组织大型会议, 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讲座, 锻炼研究生组织能力, 并通过接待国外专家, 使研究生英语水平有大幅度长进, 既提高口语及专业英语水平又提高学科的国际学术交流能力。此外导师要求和鼓励学生不断地总结研究成果、撰写论文, 在适当的学术会议上和有关刊物上发表。这样, 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总结科研结果、书写论文的能力;另一方面通过参加学术会议, 开阔视野, 加强交流, 为将来参加各类学术活动打下一个较好的基础。

3.4 重视课题的设计

课题的选择应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和新颖性,能留出开展创造性工作的空间,在内容和方法上既要承前启后,又要大胆创新,养成严谨、踏实、敢于创新的学术作风, 同时合理的知识结构,是进行创造性思维的前提和基础。创造性思维能力,不仅需要较深的专业基础知识,而且要有与之相关的广博的知识面。其知识面越宽,相关知识越丰富,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就越强,其创造性能力就越大。因此研究生从选题开始就应该掌握所研究课题的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注意选择最新而又适用的新理论和新技术,以提高自己的起点和课题的新颖性,注意选题所选定的新的研究视角、研究领域和研究方法,这样才能确保研究生选题的创新性。其次,导师应加强对研究生课题选题和科研设计的指导,尽量使课题研究能得出肯定结果。同时,为了鼓励开展中医药科研,应允许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写出科研阶段小结,应承认总结阴性结果和阳性结果的论文同样具有学术价值。

综上所述,当前中医研究生培养中普遍存在着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培养力度不够的缺陷,教学方法上重视专业知识传授而忽视能力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所培养的人才大多缺乏创新意识与能力,难以适应当前的市场竞争,而中医药科研水平的高低与中医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有直接的关系。在当今科技革命时代,中医学术的发展离不开科研,而中医药科研的开展又离不开现代中医药人才的培养,因此21 世纪的中医研究生不仅仅应当具备高超的临床技能和丰富的理论,更需具备与时俱进的创新思维,只有这样才能不断的紧跟医学科技日新月异的变化,也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提高的健康需求。

[参考文献]

[1]林青,朱嘉龙,徐丽娟.临床医学专业研究生知识结构调查[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03,4:24-25.

[2]王发渭,杨明会,窦永起.中医研究生教育模式的探讨.军医进修学院学报[J],2004, 25(6):428-429.

[3]利,欧阳永忠.医学生创新心理素质结构浅析.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J].2003,1:21-22.

第12篇

中医诊断学 教学质量 见习教学

一、教学不足之处

传统的教学方法以“老师讲,学生听;老师灌,学生收”为主,单靠学生背诵单调枯燥的基础知识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学生的动手能力和临床思维也难以得到训练和培养,单靠学生的死记硬背是不能达到理想效果的。而《中医诊断学》教材中有关技能培养的内容少而抽象,直接影响学生诊断技能。学生得不到充分接触临床的机会,缺乏临床实践的锻炼巩固,随着高等中医教育的快速发展在校生人数逐年增加人均教学资源相对减少特别是临床基地不足导致学生动手实践的机会不多。因此《中医诊断学》的教学方向不仅要学生弄通弄懂基本理论,还必须提供熟练掌握诊断技能的机会。

二、临床见教方法总结

1.临床见教以学生为主体,重视学生理论基础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

以往的中医诊断教学多是以教师为中心的理论教学,重视教师的表达传授及知识的系统性,往往存在着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缺乏感性认识、前期学习理论不能指导实践,后期学习临床实践时又忽视了对课本知识的温习,不能温故而知新等弊端。学生首先要通读教材,全面系统学习,这是学生对教材内容进一步了解的基础。这有利于学生从整体角度把握全课程,对课程全部内容有一个总体的认识和了解,发现课程前后内容的有机联系,而联系是记忆的前提和重要方法之一。同时发现重点疑点,带着疑问听讲,以便个个击破掌握。在通读教材、全面系统学习的基础上才能有重点的掌握和学习,使学习的重点明确。独立思考的能力也很重要:不少学生在学习阳虚证时,发现阳虚证患者既可表现为自汗,又会出现无汗。既可出现小便清长甚或尿失禁,又可表现为尿少水肿,随即提出了如何理解这种矛盾对立症状病机的问题。对学生所提出的问题,教师不是直接给出现成答案,而是首先发动其他学生思考、讨论,或是指导读书,启发思路,促使学生自己去寻找答案,得出结论。这种方法有助于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他们分析、思考问题的能力。

2.临床见教“黑板式”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多媒体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教学活动,与黑板式教学各有千秋。黑板式教学以讲授者系统的讲解、详尽的表达、深刻的剖析见长,能较好的体现讲授者的意愿和情感。譬如,对《中医诊断学》脏腑辨证的讲解,讲授者可以从中医基础理论出发,对某一脏或腑的生理功能进行阐述,包括生理功能失调所致病理表现的原因、临床症状、变化机理等方面,由浅入深、由点及面详尽讲述脏腑生理变化的方方面面,使刚刚接触中医学不久、对中医学理论仅仅零零碎碎学习和理解的学生来说,无异于银丝串珠。但中医学理论往往来自于古典书籍,有些内容难免晦涩、枯燥、抽象,难以理解,若不注重学生对讲授内容及讲授方法的反映,而采取“满堂灌”式“单方面”行为,就更易导致学生产生厌倦甚至反感情绪。多媒体将《中医诊断学》中许多模糊不清、难以描述和理解的教学内容以直观、形象地反映出来,如充分利用幻灯片、课件等影像资料,在学生观看的基础上,可以让他们看图描述所见,这样做即可以加深记忆印象,同时又可锻炼他们观察能力及用专业术语的语言表达能力。还可有目的地采集一些临床病人就诊录象资料,给学生放映,模拟门诊现场,让学生观察病人的神、色、形、态的病理改变。使学生过目难忘,印象深刻,从而弥补了学生缺乏临床感性认识的不足,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加深了对教材内容的理解与记忆。

3.临床见教重视模拟诊室教学

《中医诊断学》的理论比较抽象,特别是诊法部份,课堂教学讲述的各种正常与异常特征,主要是靠文字描述和口头形容,如28种脉象特征,所谓“脉理精微,难以言传、胸中了了,指下难明”。只可意授不可言传,先贤之见足以告诫后学掌握脉诊之难。脉象模型手等临床器械的应用,使学生反复体会,从多途径、多角度加深同学对脉象,“位”、“数”、“形”、“势”,的认识和体会。舌诊是实践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是每个学生都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望舌训练中要求同学反复体验自己或健康人的舌象,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相互观察比较。同时要求学生根据望舌的先后顺序,全方位描述,写出望舌的结果,教师逐一点评。学生不仅是获得固定的概念、原理,得到的是内化了的知识,同时逐渐学会了如何分析、判断以及正确治疗各种疑难病案。不仅可以促使他们去思考解决问题的多种可能性,扩大自己的视野,而且有助于提高其表达、讨论技能,增强其处理复杂病的能力及自信心。

4.临床见教重视实践教学,尤重动手能力的培养

临床见习课是课堂讲授的补充和完善,是学生通过临床实践接触病人的开端。它通过在见习过程中对典型病例的直接观察、比较和分析,让学生在实践中动手动脑。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记忆和理解,巩固强化了所学的知识,强化了对学生四诊操作技能、辨证和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尽可能地运用其所学的知识去全面正确地收集病情资料,分析判断病证,以尽快适应临床实际的需要。因此,必须重视和强化基本技能的训练,增强学生感性认识,增加动手能力,与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使学习效果大大提高。首先任课老师临床技能的高低直接影响学生临床能力培养的质量。带教教师有临床经验、责任心强,做好示范,讲解要领,指导学生规范操作,以逐渐提高学生诊察疾病、认识疾病的能力。然后将学生分为五人一组,分别对病人进行临床技能操作,教师在现场旁听。然后带教老师适时进行小结,肯定优点,指出不足,并进一步对病史部分的缺陷予以归纳讲评。让学生知道在实践中认识不同疾病的临床特征及其意义,如何灵活运用各种辨证方法得出正确的临床诊断用实践检验中医理论,再运用中医理论指导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