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30 17:21:2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劳动教育的现状与思考,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檀传宝:劳动教育对于今天的中国非常重要,它的重要性大体可以从以下三个维度去考虑。
第一,从社会问题的角度考虑。你会发现如今在中国,很多社会的病态都与劳动教育开展的成效不高有密切关联。比如,一些人为富不仁,一些人一心想赚快钱,还有很多人喜欢炫富,等等……这些社会乱象背后的逻辑,其实都是不劳而获或是少劳多得。或者,我们从特定角度看,很多社会病态都可以归因于与劳动有关的价值观的偏差,需要通过在全社会确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去克服。
第二,从社会发展的角度考虑。正如你在问题中所说的,现在咱们国家的GDP已经跃居世界第二,很快将会成为第一。我们的人均GDP也已超过7,000美元,达到中等收入国家的水平。可以说整个社会包括我们的教育都处于一个转型升级的过程中。那么,当我们告别了以体力劳动为主导的旧时代之后,有一些课题会变得越来越重要。比如,随着社会越来越发达,脑力劳动的比重会不断增加,但最基本的体力劳动的成分依然存在。那么,在当今这个时代我们应该怎样去定义劳动教育所说的“劳动”呢?究竟怎样的社会安排才更有利于让人们在诙中获得尊严、拥有劳动的光荣?应当怎样让青少年乃至整个社会看到体力劳动、脑力劳动的价值与意义?直面、回应这些课题,在这个时代已经非常迫切、重要。从更积极的角度看,一个能够拥有劳动意义感的劳动者可以更愉快地生活在这个世界。让全体国民特别是少年儿童认识到劳动的意义,从而愉快地劳作在共和国的大地上,这对于新时代中国人生存质量的提升更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三,从教育本身的角度考虑。我们强调劳动教育是社会主义教育最重要的特征之一。一方面,根据马克思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理念和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社会主义教育本来就特别重视劳动教育;另一方面,一个最根本的理由,社会主义运动说到底是为劳苦大众主张权利的,是以承认劳动和劳动者的价值为非常重要的价值原则、教育原则的。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的原则,让劳动者克服劳动异化状态,摆脱剥削压迫、过有尊严的生活,这本来就是整个社会主义运动最为根本的一个诉求。从价值体系上讲,无论是十月革命后的苏联还是今天的中国,崇尚劳动价值、追求劳动创造、尊重劳动创造的主体――劳动人民,都一直是最核心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在教育体系中,这可以说是社会主义教育明显区别于资本主义教育形态的标志性特征之一。所以,如果我们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办真正的社会主义教育,按照讲的“不忘初心”,劳动教育就应该引起所有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劳动教育的内涵可以说是十分广泛的,内容也很丰富,包括了劳动技术、社会公益劳动、家务劳动等等。在您看来,当前我国中小学开展劳动教育,主要应该包含哪些方面的内容呢?
檀传宝:你提到的这些都是劳动教育的具体形态,但是形态的划分标准不一样,比如说以场域划分的话,就包括家务劳动、学校劳动活动、社会公益劳动等等。我更多的是想谈另外一个标准,我觉得无论是在学校、社会还是家庭中,劳动教育的内容可以分为两方面:一方面是外显的部分,比如说在劳动过程中学一些劳动技能、产出一定的劳动产品等等;另一方面,我认为之所以要开展劳动教育,在外显的部分里面隐含的东西才是最重要的,那就是正确的劳动价值观的培养。劳动教育固然要学劳动技术,应该有劳动产品的产出,但是对于学生发展来讲,最根本的目标不是要生产多少产品,而是确立劳动价值观。在的价值理论里,非常崇尚和强调的一些原则,比如说历史唯物主义学说所强调的劳动创造世界、劳动创造人本身、劳动创造历史;政治经济学理论中强调劳动是一切价值的基础,以及按劳分配、多劳多得、不劳动者不得食的分配原则;教育理论强调体力、脑力的结合,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原则,等等。开展这些劳动价值观的教育对于孩子的健康发展是十分重要的。就是说:劳动教育要特别注意让孩子通过参与劳动实践,体会到劳动的价值和意义,学会珍惜劳动果实,尊敬劳动人民。我认为当前我国中小学开展劳动教育最根本的出发点应该是这个。
:您认为劳动教育最根本的是进行劳动价值观的教育,那么我们应该如何通过劳动教育,让学生形成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劳动态度和劳动习惯呢?
檀传宝:真正要把劳动价值观、劳动态度和劳动习惯建立起来,当然是要靠学校来进行相关的教育。但仅仅依靠学校是不够的,我觉得还有非常关键的一点是社会风气和家长的观念要有所改变。如果社会本身风气就不好,比如我们在网上经常看到“富二代”炫耀其不劳而获的生活,居然还有很多人羡慕不已,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学校想要有效开展劳动价值观教育,肯定会遇到重重阻力。另外,很多家长在心底其实并不认为劳动观念是重要的,认为只要学习好,孩子在家里就可以什么都不干。在这种情况下,谈怎么培养孩子的劳动习惯就会很困难,因为在家庭生活中根本没有加强劳动教育的土壤。
对学校教育来讲,我觉得有两点很重要。第一,劳动教育本身要在学校的活动课程体系中占有一席之地。第二,在整个学校文化中确立崇尚劳动的价值观应该成为当前学校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如果学校文化里本身就存在大量不尊重劳动的现象,那就算是学校有劳动课,作用也会很有限,因为在日常生活里学生根本体会不到劳动的意义与价值。所以,我认为社会氛围的改变,包括学校文化环境的改变,在孩子成长的环境中形成一种崇尚劳动、热爱劳动的风气,比开设多少劳动课程更为重要。
:当前在我国中小学劳动教育被弱化、被边缘化也是不争的事实,甚至还有老师将劳动作为惩罚学生的一种手段。您认为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如何改变劳动教育被边缘化、被异化的现状呢?
檀传宝:目前可以说劳动教育的异化和边缘化非常厉害。我认为主要有三种表现:
第一,把劳动看成是一种惩罚,比如迟到了罚做一周的值日等等。劳动本身是非常美好的一件事,但是当劳动和惩罚等负面心理体验建立联系的时候,就是反劳动教育而不是劳动教育。这是劳动教育的第一种异化。
第二,把劳动教育异化为学习一种技能。设想一下学生花很长时间只是学会怎么剪纸,若这一学习经历对他的课业成绩、身心健康没有太大作用,这样的劳动教育肯定会被边缘化。通过劳动生产和实践的确应该、也有可能学到某种技能,但是劳动如果仅限于技能的学习,而有些技能高考又不需要,这样的劳动教育怎么可能不被边缘化呢?
第三,把劳动教育异化为一种娱乐,比如一些毕业班学生平时学习很辛苦,所以学校会组织他们去参观一下工厂、农村,当作生活的调剂,这就更没有意义了。现在很多学校每年都会有一些劳动安排,认为这就是带着学生开展劳动教育了。其实所谓的“劳动安排”,基本就是一学期甚至一学年用一天或半天时间带学生“活动”一下,而这就同时意味着平时学生都不会做这些“劳动”的“活动”……这样的劳动教育,效果当然会极其有限。我们可以看到,上述这三种思维或异化、或窄化了劳动教育的功能。
这就回到了刚才的问题,劳动教育在学校里边缘化,甚至有的学校根本就没有劳动教育,我觉得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大家对劳动所蕴含着的最重要的教育价值没有清醒的认识。劳动教育其实有时候只是要还原某些人生的常识。例如,如果所有人都不种庄稼,面包从哪里来呢?这是常识,但问题是现在很多人会忘记,一心想着不劳而获,不愿意通过辛勤劳动去创造价值。其实,劳动教育也可以有使人愉悦的功能。但劳动教育真正的愉悦,应该是对劳动过程、劳动果实的欣赏带来的那种精神性愉悦。在帕夫雷什中学,曾经有个非常重要的节日叫面包节。孩子们种的头一茬麦子收获以后,磨成面粉做成面包,苏霍姆林斯基会让孩子们请自己的家长来品尝。这个时候孩子们的愉快真正是劳动的喜悦――由他们亲手种植的小麦做成面包的那种芬芳,是劳动的芬芳,能够鼓励孩子以后再去进行新的劳动,而不是肤浅的认为,劳动就是我学习累了、去放松一下,那不是真正的劳动的愉悦。
:虽然一直以来学校都有开展劳动教育,比如开设劳技课、组织劳动实践活动等,但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面对这种情况,您认为中小学的劳动教育究竟应该如何开展,才能够真正达到劳动教育的目的呢?
檀传宝:学校劳动教育的效果不好,最主要的原因还是教育工作者对劳动教育的本质不清楚。教师可能模糊地知道劳动教育很有必要,然后就M织学生开展几个相关的活动,但可能还并没有真正意识到劳动教育的重要性。实际上劳动与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方方面面都有关系。以劳技课举例来说,如果认真去安排的话,可以大大促进孩子各科学习的内在动机。教师要让劳技课变成孩子日常学习生活的一个综合应用的领域,思考孩子在数学、物理、化学、历史、地理等等这些课堂上学到的东西,有哪些在劳技课可以用得上?这样就既有劳动教育,也强化了孩子课堂学习与社会实践之间的内在关联。劳技课的设计应该是这样的思路,而不是只学一个剪纸或者陶艺就叫劳技课了。因此,我是主张劳技课更多的应该是校本的,学校根据孩子每个阶段的学习情况,思考哪些知识可以应用,再去设计劳技课,才是正确的思路。
学校开展劳动教育,专门的活动和课程肯定是必要的,但是不能仅仅通过这一种渠道去实现劳动教育所有的任务。如果我们的教育工作者真正意识到劳动教育的意义,就会明白并不一定非要花很多专门的时间去完成某一个专门的活动,道德与法治、历史课、语文课、班团活动、师生交往中,都可以渗透劳动教育的理念。
除了开展专门的劳动教育课程和活动,在这里我还想强调两件事。
第一,教师的教育观念要跟上去。比如现在很多老师本身已经没有劳动光荣的观念了,甚至有些老师特别羡慕那些不劳而获、挣快钱的生活方式。在这种情况下,怎么能够指望他对孩子有正面的劳动价值观的引导呢?所以,教师一定要确立正确的价值观、教育观,这对劳动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第二,相关课程的建设要跟上去。比如说历史课,过去的历史教育特别强调劳动人民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作用,那现在我们是不是也要考虑到这一点?如果历史课就只讲帝王将相,而劳动者在历史中的意义完全被人忘记,那肯定是不对的。无论是历史或其他课程,都要注重挖掘劳动教育的素材。
这两点非常关键,因为如果教师本身没有确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念,或者劳动教育的价值观不能渗透到学科教学里,只是偶尔带学生去专门劳动一下又有什么意义呢?如果是那样,可能劳动课甚至都带有反劳动的性质了――因为大家体验到的只是劳作的辛苦,却感受不到其中的价值,孩子们就更不愿意劳动了。所以归根结底,整个教育系统要确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各科教学都应该配合,再加上专门劳动教育的课程安排,才是学校开展劳动教育的有效路径。
:您谈到教师对劳动教育的正确认识十分关键,那究竟如何才能够让广大教育工作者充分认识到劳动教育的价值和重要性,进而实践您刚才所说的劳动教育的有效路径呢?从教师专业能力提升的角度,您又有哪些建议?
檀传宝:要让教育工作者对劳动教育的价值有正确的认识,我觉得应该考虑以下几点。
第一,劳动教育要从保障社会主义教育性质这个角度去看。所有中国的教育工作者都要清楚地意识到,劳动教育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是保证社会主义教育性质的非常重要的方面。
第二,劳动教育要从孩子的健康人格成长这个角度来讲。如果孩子从小就抱有不劳而获的想法,他将来必定会非常自私,那样是不会真正幸福的。如果一个人一生都没有体会到劳动的意义,人生将是非常悲哀的。而引导孩子过有创造性的、充实的人生,能够拥有健康的精神人格,是不能离开劳动教育的,教师也一定要认识到这一点。
第三,劳动教育要从社会改造的角度去重视。正如我刚才说的,现在有那么多社会病态其实是因为人们看待劳动的观念出了问题。要保障社会的良性发展,有良知、有责任感的教育工作者,就应该责无旁贷、高度重视劳动教育。
对于教师专业能力的提升,我也有两个建议。一方面,现在很多老师,尤其年轻老师,并不清楚究竟什么是劳动价值观,这就好比数学老师不知道数学,那你怎么教?所以广大教师需要去了解什么是劳动价值观,了解劳动价值观的内容和重要意义。另一方面,当教师明白了劳动教育的价值,具体要去实施的时候,要考虑有创造性地去推进劳动教育,不能把劳动课又变成另外增加的“课业负担”,而是要思考如何把劳动教育和其他科目的学习联系起来,形成综合学习的课程形态,让劳动教育成为激发孩子学习动机、巩固学习成果的重要渠道。这种创造性不是异想天开,要与教师教育专业化水平的提升联系在一起才能够更好实现。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中小学生的劳动教育离不开学校和家庭的通力协作,但如今很多家长不重视培养孩子的劳动价值观和劳动习惯,“家里的活儿不用孩子做,只要好好学习就行”是很多家长仍然持有的观念。您认为应该如何改善这种局面?
檀传宝:首先还是要明确,劳动价值观教育是劳动教育的精神内核,这是一个大前提。具体到家长要做哪些改变?我认为有两点。
第一,不要把学习跟劳动看成是对立的。在我看来,其实学习也是一种劳动。家长完全可以通过鼓励孩子学习,来帮助孩子确立付出努力才能够有所收获这样的“劳动”观念。正如大人要通过劳动去创造世界,儿童要通过学习去获得成长,我们完全可以把劳动和学习建立内在联系,而不是将勤奋学习看成跟劳动没有关系的一个活动。在某种意义上,孩子如果认真学习,也可以视之为勤劳的一种表现,也是值得鼓励的。
第二,家长不能把劳动,尤其是体力劳动,看成是与儿童生活没有关系的。你所说的很多家长在家里不让孩子劳动,一方面是家长没有意识到劳动的教育意义,另外一方面是在这个少子化时代,孩子都是家里的宝贝,许多家长不舍得让孩子去做家务。那么这个时候家长就需要问自己,到底什么样的爱才是真正的爱?如果爱自己的孩子却不考虑教育意义的话,有可能就只是一N溺爱,反而会害了孩子。所以我觉得让孩子适度地参加有意义的家务劳动,不仅有利于身心健康,也有利于培育儿童的责任感、主人翁意识等等。他如果什么事都不做,那怎么学习做主人呢?这就需要家长在教育观念上进行变革。一旦家长的教育观念改变了,就会自觉去考虑哪些劳动方式对孩子是合适的。我觉得安排力所能及的劳动、把学习跟劳动联系起来,是一个最为可行的选择。
:还有另一种情况,有一部分家长已经能够意识到劳动对孩子的重要性,也会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但他们是采取以劳动换取奖励的方式来鼓励孩子做家务,请问您是怎么看待这种教育方式的?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对世界各国的教育理念和方法都比较关注。前不久去美国出差,我发现美国从家庭到学校和社会,都很重视培养孩子自幼热爱劳动和自立有为的优良品质,并且卓有成效,俨然形成一股具有美国特色的“早教风”。相比中国早教就是比拼孩子的智力开发的现状,我感受颇多。
美国家长认为,早教不应是智力早开发,勤劳和拥有一定的自理能力才是孩子成功的前提。所以,美国的家庭非常注重从小培养儿童热爱劳动的品德。
为了有意识地培养幼儿热爱劳动,美国家长常常想方设法让幼儿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例如让两岁孩子帮家长拿东西,在已洗净的衣服堆中找出自己的衣服,叠好并送到自己的衣柜里。五六岁的孩子则在家长的指导下,在家中做些擦拭桌椅等较轻的家务劳动,或者为距离不远的邻居家送报纸。我旅居美国的朋友家只有一个儿子,才6岁,他也和其他美国家长一样,让6岁多的孩子一早出去为附近的一些家庭送报纸,回家后又帮助父母把家中的垃圾分类装好,送到马路边的垃圾收集点,并要求他每天在父母下班后,清洁家中车子上够得着的污渍。小家伙从小养成了良好习惯,每天爸妈一下班,他就赶紧拿个大抹布去擦车,完了还顺便帮爸妈把车里的坐垫和物品摆放好。看到他满头大汗地踮着脚尖去擦拭刚能够着的污渍,或者背着沉重的报袋一颠一颠地跑着送报的背影,我着实有些心疼。但小家伙从不让我帮助他,反而对自己干了分内的事很高兴。
在美国,虽然每个家庭都有汽车,但再小的学龄儿童,家长也从不开车接送。在美国,马路一侧常常能看到一些遮挡风雨的小房子,这是校车的车站。孩子每天上学,都是自己背着书包,从家中走到车站(相当于我国公交车一站的距离),放学后也是下了校车自己回家,根本不会像中国,每到上学放学时间,由于家长接送的车太多,导致交通堵塞。
美国社会也非常关注儿童的劳动教育,经常组织一些培养和发展幼儿动手能力的集体活动。美国儿童教育专家,曾对居住在波士顿市区的456名少年,自上世纪中叶开始了长期的跟踪调查,详细记录其成长过程,现在这些孩子不少已有了孙辈。这个历时数十年的研究证实:无论这些孩子当年智力高低、家庭贫富与否,那些自幼就接受爱劳动教育的“勤劳人”比那些自幼娇生惯养的“懒骨头”,事业成功的概率最少要高出3倍。
美国的学校也很重视培养儿童的自立能力。朋友的小孩在读幼儿园大班时,一次一位新老师讲课时讲错了一个地方,他马上举手起立,指出老师的不对。当时老师正沉醉在自己的思维里,不加思考地批评他没有好好听课。可是,到了晚上,这位老师就给我这位朋友打来了电话,首先诚恳地道歉,表示自己学识浅,讲课时出了错,接着表扬孩子独立思考、敢于质疑的品质,并让孩子亲耳在电话中听他道歉。孩子大班刚毕业准备上小学时,校方通知朋友夫妇去面试。我觉得很新奇,也一起去了。只见许多家长都在学校的休息室里安静地等待。原来校方要通过对家长的面试,全面了解学生家长和家庭的情况,结合家长的素质等重要因素决定是否录取学生上一年级。该校是住宿制,学校规定学生每星期日必须在晚上8时前返校,并在登记册上签名。每栋宿舍楼都设置专职工作人员,负责学生的安全和管理。而我朋友也很放心地把孩子交给学校。
看到这些,我不由想起了中国的那句老话:“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旧时,中国经济落后,吃不饱穿不暖的孩子比比皆是,因此也培养了很多立大志、成大事的人。可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富裕家庭越来越多,“富二代”“富三代”越来越多,没志气、啃爹啃爷、一事难成的孩子也越来越多。这说明了什么?中国家长教育观念落后!美国人不比中国那些“富爸爸”穷,却知道从小培养孩子早当家的能力。咱们中国的现代家长,难道不该好好反思一下吗?
一、关于劳动与技术课程的界定
劳动与技术课程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个人探究或与他人的合作学习来完成一个教学目标,将设计、制作、使用与维护等过程应用于劳动与技术的实践探究活动中,以培养学生的劳动技术意识、劳动技术知识与操作技能,具有非常鲜明的实践性、综合性和探究性。劳动与技术课程的教学资源包括校内教学资源与校外教学资源两项,校内教学资源包括师资力量、课程安排、基础教学设备、课程教材等,校外教学资源包括家庭劳动、社区劳动与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等。这些丰富的资源为劳动与教育课程的全方面开展创造了立体化的教学环境,使得学生的课堂学习与社会实践真正的结合在一起。
二、劳动与技术教学在新课改环境下存在的问题
1.劳动与技术课程教学的过程中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分离
许多小学教师在劳动与技术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并没有注重实践操作,依然遵循旧的教学方式实行满堂灌,将理论教学放在主要地位,课堂还是围绕着教师转。例如,在教学中,许多老师对学生进行理论教育,而缺乏对学生的实践教育,使得学生的劳动技能与技术技能实践操作能力差,一些学生甚至对劳动操作工具构造都不了解。
2.理论知识教育与社会生产实际脱节
劳动与技术教学的最终归宿是要将理论知识应用于社会实际生产。在现有的教学中,教师专注于对学生进行理论教育,没有做到理论联系实际。照本宣科式的教育方式必然导致学生与社会生产实际脱节。
3.以考试为主的考核方式限制学生的发展
我国的应试教育方式使得学校和教师关注学生的分数,缺乏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在劳动与技术课程的学习中,学生通过题海战术来进行理论巩固,没有考虑过理论的合理性,只是在机械地复制和记忆,且过分注重理论考试成绩还背离了劳动与技术教学要求重视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初衷。
三、针对劳动与技术教学在新课程改革环境下存在问题的解决策略
1.学校和教师都要解放思想
对于小学学校来说,学校要转变以往的管理方式,不能以分数作为衡量学生素质的标准,合理安排课程。对于教师来说,要改变满堂灌的教学模式,淡化自身权威感,尊重学生。学校和教师都要解放思想,抛弃旧的不合理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
2.将理论教学与实际操作相结合
劳动与技术课程的关键就在于关注实践操作。劳动与技术是一门关注实际操作的学科,空有理论而没有实际操作技能只能是空泛的知识汲取。教师要对课堂的学习目标进行分化处理,要求学生制定操作步骤,并在操作步骤的指导下进行实践。
3.理论教育要与社会实际生产挂钩
关键词:农村乡镇小学;教学途径;教学方法
《品德与社会(生活)》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德育以及全面发展的方面有着积极作用。新课改后,对于该课程的重视程度明显上升,但是农村乡镇小学中却还是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为了转变农村乡镇小学这一教学现状,我们深入探讨了《品德与社会(生活)》课程教学的实现途径和方法,开展丰富的教学活动和组织形式,以此来培养学生的优良品德,确保小学生身心健康,快乐成长。
1、提高对《品德与社会(生活)》课程的重视度
要想大力加强《品德与社会(生活)》课程的相关教学工作,使该课程能够进入小学生的内心世界,引导他们的思想价值观念,农村乡镇小学需要提高对该课程的重视程度,提高学校德育教学的质量和水平。在具体教学活动中,老师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与学生成为学习中的朋友,积极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与小学生平等自由的交流和沟通。当学生们生活学习中遇到了难处,老师要及时帮助小学生解决相关的问题和困难,并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当面对一些困难时,我们不应该只是一味的逃避,要勇敢面对,鼓励学生自己解决问题。此外,教师还需要引导小学生多多观察日常生活中的细节问题,亲身体验实际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小学生有着善良正确的道德观,但在生活中可能没有得到广泛的认同,使得小学生内心产生极大地困惑和矛盾。因此,在《品德与社会(生活)》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只是一味的跟小学生讲道理、说结论,而是要让学生亲身去体验,在具体实践中树立自己正确的是非、道德观和价值观等。只有对《品德与社会(生活)》课程予以充分重视,才能充分发挥该课程强大的内生动力,从而更好的推动品德教育和素质教育水平的提升。
2、与农村乡镇小学的实际相结合 突出德育教学特色
2.1、加强爱农村、爱劳动教育
我们要在《品德与社会(生活)》的课堂教学活动中,将爱农村、爱劳动的理念融入到课本知识中。举例来说,在学习《我的劳动感受》这篇文章时,我们采用类比的方式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引导,并让学生针对参与劳动的感受畅所欲言,在此基础上再对学生进行知识教育,培养学生尊重劳动、热爱农村的品德。
2.2、加强农业科技教育
科学技术对于农业生产和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因此,我们要充分结合《品德与生活》的课本知识,提高农业科技知识的普及度。比如在上《春天的种植》这一课时,要在备课时准备好多媒体课件,主要内容是关于农事生产的相关知识,在宏观上对学生进行农技知识的教育,并组织学生围绕“种子发芽”进行课堂大讨论,结合相关事例对学生们的讨论进行归纳和总结,积极引导学生重新认识科技对农业生产和发展的重要作用,从小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
2.3、晓之以理与导之以行相配合进行德育教学
《品德与社会(生活)》这门课程的教学,不仅要向学生讲述各种道理,还要积极引导学生行动起来。比如在学习《同情和帮助残疾人》这一课时,可以在课堂中设置一些小节目,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表演,让学生在参与过程中体验对待残疾人应该以什么样的态度,将优良的品德落实到位。这样一来,不仅活跃了课堂氛围,还在一定程度上潜移默化的培养了学生帮人助人的良好品质。
3、明理激情导行模式 开展德育教学
农村乡镇小学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在《品德与社会(生活)》的教学实践中,主要采取较为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效果不言而喻。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探索出了一种明理激情导行模式的教学途径,该模式主要以传统讲解模式为基础不断演化出来,在《品德与社会(生活)》课程教学中较为适用。明理激情导行模式主要以教师作为主导,并通过直观展示、课堂讲解、阅读课本以及行为评价、情感激发等方式进行。学生通过全方位、多角度的方式对知识进行学习、理解和掌握,最后由老师进行总结和评价。在利用这种教学模式时,需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能动性。比如在学习《我送老师一支花》这一课时,老师可以结合自身的真实体验,表达自己对教师自己的情感等,再让学生表达自己心中的老师,从而实现学生与老师情感上达到的共鸣,引导学生通过具体实践行为爱戴和尊敬老师,从而有效提升教学质量和效果。
4、结语
农村乡镇小学在《品德与社会(生活)》课程教学中虽然存在着一些不足,需要通过各种手段和途径不断进行改进和弥补,使得农村乡镇小学的德育建设能够达到相应的标准和要求,提高德育教学的质量和水平,为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快乐成长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韩冬梅.探究―互动式课堂教学模式在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教学中的应用[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1(05).
关键词:自立人格;个人自立;人际自立;人格培养
自立人格,指个体在自己解决所遇到的基本生存与发展问题中形成的一种优秀人格特征,包括个人与人际两个方面的独立性、主动性、责任性、灵活性和开放性等特质。它是我国优秀文化传统中具有现代生命力的一个人格构念,也是中国人健全人格的重要内容之一。《关于加强青少年道德建设的几点建议》、《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等文件中明确提出学生自立人格的培养,自立也成为不少校训、班训的内容。而学者们对这一问题的论述尚缺乏系统性和理论一致性。因此,有必要梳理和整合已有研究,探讨全面系统的自立人格培养体系。
一、学生自立人格培养研究的现状
学生自立培养研究的现状可以概括为:(1)对学生自立培养的研究日益受到学者们的关注,表明学生自立人格培养的问题日益受到学者们的重视。(2)初步探讨多,持续性的深入研究较少,大都为经验之谈,而比较缺乏有深度的理论或实证研究,且绝大多数学者对自立教育的研究尚缺乏持续性和系统性。(3)定性论述多,定量研究少。定量研究大多是问卷调查等,极少有教育实验研究。(4)多数研究仅涉及自立人格中的一个或几个维度,其中论述得最多的是个人独立培养,最少的是人际主动培养,表明目前的研究有所偏向,缺乏系统性和全面性。总之,目前对学生自立人格培养的研究内容丰富,但不够系统、全面和深入,未来对学生自立人格培养的研究将日臻成熟。
二、学生自立人格培养的内容和方法
(一)个人自立的培养
个人独立的培养重点是学生的生活自理、社会适应和自主学习。生活自理方面主要在于家务劳动和公益劳动;同时给予必要的生存技能训练和自我保护训练。学校利用新课程改革中自主的学习方式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组织各类课外活动让学生体验生活,学会生存和适应生活;班级利用教学与活动中的各项任务教会学生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在个人主动方面,培养关键是帮助学生建立行为的自觉性和主体性。学生的主动发展有赖于宽松民主的氛围以及对个性的充分尊重,同时还要注意学生竞争意识的培养。生涯设计、吃苦锻炼和挫折教育,都是可以考虑的培养途径。个人责任的培养重点是学生的自我责任意识和自律能力。自我责任意识来源于学生充分的自我决定权与选择权,这需要以高尚道德修养为基础。而自我反省和自我控制,又需要严格的规章制度和多层次的学生监督管理体系。同时,学生行为控制和管理的技能如情绪管理、时间管理等也有助于自律能力的提高。行为契约,结合榜样与反面教材、奖励与批评也是可借鉴的方法。个人灵活培养主要在于学生灵活、变通的思维方式和灵活应对环境的能力。灵活多变的社会环境,是其广泛的培养素材;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和考评方式,是其培养的有利途径;应激管理,头脑风暴,是其培养的可鉴之方。个人开放的培养重点是学生的广泛兴趣、审美情趣和开阔视野。激发学生的广泛兴趣需要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和与社会的广泛交流与互动,学生郊游、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都是与社会广泛接触的机会;而审美情趣的操练更需要活动与教学相结合的方式来实现。
(二)人际自立的培养
人际交往能力和管理能力是人际独立培养的重点。学校和班级是其培养的重要平台。人际交往方面,可以以沟通技巧训练为基础,小组活动和游戏为途径;人际管理能力方面,可以利用学生参与的班级与学校管理,例如采取班干部轮流上岗制度。人际主动的培养关键是增强学生的交往与合作。首先正确积极地引导学生的交往需要,使他们与同伴建立真挚的友谊。班级管理能够为其提供方便的途径,而教学和集体活动也能够促进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贫困生的人际交往问题尤其值得重视。在人际责任方面,注重培养集体责任意识和助人为乐的利他行为。组织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和关注社会热点,培养社会责任感。此外,班级比赛和活动,干部的参与和培养,都可以促进学生增强集体责任意识。人际灵活的培养重点是学生灵活交往的能力和灵活管理的能力。可以通过组织社会活动增加他们与各种社会关系接触的机会,学会与不同的人打交道,灵活处理各种人际问题。此外,班级管理和学生社团等也是提高学生灵活管理能力的重要方式。人际开放的培养重点是学生宽容他人的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家长和老师的宽容以及榜样作用尤为重要,它能够让学生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
三、学生自立人格培养研究展望
首先,进行教育实验研究,检验现有方法的实效性。在自立人格培养方法中,自主教育、挫折教育、宽容教育、榜样教育、劳动教育等模式都有待检验;其次,加强人际自立培养方法的研究,以改善人际自立培养方法相对单薄的局面,适应对学生自立人格培养的全面要求;最后,结合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方法来探索学生自立人格的培养。学生自立人格培养应根据不同的年龄阶段的自立人格发展,有针对性地探讨各年龄段自立人格的具体培养方法。例如,学前期主要在于培养个人独立方面的生活自理能力,并初步体验到人际责任;而到小学低年级培养的重心则要转移到个人独立方面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和个人主动方面的行为自觉性建立,并能够参与简单的社会交往活动。
参考文献:
[1] 夏凌翔,黄希庭.青少年学生自立人格自陈量表的建构[J].心理学报,2008,(5):593-603.
[2] 康健.自立与生存——新世纪生存教育书系(中学版)[M].福州:福建少年儿童出版社,2001.
应试教育不利于全民素质的提高,只有发展素质教育,才是全民族的希望,也是教育改革发展的目标。然而高考仍是以分数论高低,中小学教育就难免会走入应试教育的怪圈。很多中小学把教学资源都倾注于那些应试课程,而对非考试课却往往十分冷漠,这与我们开展的素质教育是背道而驰的。在今天,为什么还会出现这种情况呢?笔者作为教育考试中心管理者,认为有以下三方面存在问题。
首先,是上级教育主管部门评价教育质量高低的唯一标准仍然是分数。他们不能把素质教育的原则要求转化成现实的措施,没有找到把素质教育的目标转换成为可操作的手段和可检测的目标,没有评价素质教育的标准和方法。因而不能对素质教育的工作和结果优劣作出客观评价,对学生素质的许多重要方面,如思想品德、劳动技能、身体心理素质等无法评价,而不得不放弃评价。
其次,校长的短视行为直接影响学校的素质教育。学校为了追求升学率,导致那些非考试课程时常坐冷板凳。那些非考试课程,在课时安排上,一般安排在课外。课时也比规定的要少,或者干脆让给考试课程;在教师安排上,安排一些退居“二线”的教师,在待遇上,没有进修的机会,在经济上、政治上都处在“二线”,使一些对口教师想方设法去教“考试课”。学校的不重视,教师自己也感觉抬不起头,低人一等,对工作也不甚负责。这样直接影响到学生,学生满不在乎,对老师、对功课都漠然视之,于是上课看其它书的、睡觉的、各种违纪现象都出现了。败坏了班风,出现了厌学风,流生时有出现,也直接影响了那些考试课程。
再次,家长的不重视,也是使非考试课程受冷遇的一个因素。家长普遍重视的是孩子的智力发展,关心的是孩子的考试成绩,而忽视了对孩子的思想品德、审美情趣与劳动观念的培养。一些地方出现的“学校减负家庭补,课内减负课外补”的现象与家长直接相关。
那么,又如何改变这种现状呢?笔者作为考试中心管理者有以下四方面解决对策。
首先,新一轮的高考改革在浙江、上海试点,语文、数学、英语三科必考,其余由学生自主选择科目参加考试,门数不超过三科,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技术等七门中选择三门的七选三的模式。高考招生改革强调把更多的选择权交给学生和学校,旨在实现教育改革从选课到选考的进一步推进,学生做好当“全能王”的准备,在各门科目的学习上平均用力,争取不落下一门,促进学生健康发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高考改革也因而促进素质教育。同时这次高考招生制度综合改革,着力彰显选择性教育理念,通过学生、学校的双向选择,促进招生公平进一步走向内容公平。
其次,高考是中学教育的指挥棒,有必要发挥它的指挥作用。高考改革就要杜绝以智育评价代替德育、美育、体育与劳动教育的评价。要有利于注重培养劳动、职业与社会生活技能,防止以学科成绩代替劳动职业、社会生活综合技能评价,以便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对学校进行公正的评估,把国家的素质教育思想落到实处。加强督学的力度,建立自上而下的素质教育评估检查体系,逐级考核省、市各级党委和政府及其主要领导干部抓素质教育的情况。建立和健全目标管理责任制,层层明确目标和责任,要把教育工作的实绩,特别是素质教育的实绩,列为各级党政干部政绩考核和上级对下级考绩以及选拔干部的重要内容。这样,非考试课程的公正待遇就指日可待了。学校治理好了,有成绩了,社会上有声望了,家长的思想工作就自然好做了,因为学校和家长的心愿是一致的,都是为了孩子幸福的明天。
再次,校长也不能急功近利,要有发展的眼光。要把国家的素质教育目标与本校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把本校的优势、传统、校园文化的特点以及师资特色结合起来,提出具有本校特点的教育思想;要能够凝聚起有共同理想、有献身精神、有创新精神的教师集体,而不是把他们人为地分为三六九等。最终也事与愿违地影响了自己所追求的“升学率”。
第四,“素质教育”提出后,由于它注重对受教育者综合素质的培养,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与“应试教育”都是相对立的。的确,“高分”和“素质”并不矛盾,反而是相互促进的。“素质”能够更好地应对考试,它能从更长远的角度提高考试成绩;而“高分”意味着学生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它同样也能促进一个综合素质的提高。素质教育重视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和心理健康、终身学习等综合方面。推进素质教育有几个特点:完善和规范自主招生。未来的自主招生考试主要是选拔具有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的优秀学生,这表明学生的创新能力和个性发展会越来越受到重视,这样基础教育的培养方式也将随之发生转变;科学设计命题内容,增强基础性、综合性,着重考查学生独立思考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试题命题的变化来看,将越来越重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这才是学习能力的真正体现;规范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建立规范的学生综合素质档案,客观记录学生成长过程中的突出表现,注重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主要包括学生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兴趣特长、社会实践等内容。这个内容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不过成为高考的一个参考,势必会受到重视,因此,需要有良好的监督和评价机制。
总之,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选拔,围绕学生素质教育健康发展目标,从2017年开始,全国高考改革试点浙江、上海定为高考考语数外三门,外语一年两考(社会化),学生在另七门会考中选考三门选二次考试中最好的一次计成绩。
啃老族的任性、娇气、骄傲自大、孤僻、冷漠等特征和家庭教育息息相关。自从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以及计划生育实施独生子女政策以来,孩子成为几代人的希望,于是无论是从生活上还是学习上父母都对孩子关爱倍加。本着“再苦不能苦孩子”的原则,父母会倾其所有照顾孩子,于是孩子在“捧着”、“抱着”、“举着”、“背着”、“顶着”的“五着”下成为家里的“小皇帝”、“小公主”,但是,父母在把他们养的白白胖胖、健健壮壮的同时,却忽视了他们心灵的健康成长。孩子想要什么,父母马上帮他们得到;学习遇到了困难,父母马上帮其找家教,报培训班,而不是让他们自己试着解决;和同学关系出现了矛盾,父母马上找其家长,不是让孩子自己去协调。这样孩子逐渐缺少了独立性。结果就出现了小学生不会剥鸡蛋,中学生不会削苹果,大学生不会洗衣服的现象,进而出现了抱怨父母没能耐、不能给自己找到一份满意工作的现象。
长期以来,中国人受“学而优则仕”的观念的影响,重智力轻能力,以分数论英雄,有学历崇拜的心理,孩子的学习成绩成为家长之间谈论的主题,相互攀比,无形之中这种思想会影响到孩子,于是在孩子大学毕业找工作时,孩子会与其同龄人相比,相对较差的工作他们不会去做,觉得丢面子。再就是家长教育孩子时常会说:“你要好好学习,不然就只能拉大粪扫大街了。”从这些话中我们可以看到父母本身都有职业歧视的观念,这种言传身教,孩子长大后自然也会有这种思想,尽管我们经常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于是一些孩子大学毕业后情愿待在家里什么都不干也不去工作。为人父母者思考的应是如何去爱、去关心。笔者认为家长应从以下角度做出改变。
1.变家长中心为孩子中心。在啃老族的家庭中,家长为孩子安排好一切,无论是生活起居还是专业学习,看上去是以孩子为中心,实则以家长为中心,虽然是围着孩子团团转,但是为孩子包办一切,替孩子代劳恰恰体现了家长的能力,而孩子什么都不会做。人从出生时弱不禁风的小生物到慢慢进入社会,需要一些心理功能的发展,而这些功能对孩子长大后在社会上的适应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所以应该让孩子亲自去经历、去成长,这就必须要变以父母为中心的抚养为以孩子为中心的抚养。
2.注重孩子健康人格的塑造。在生活中加强挫折教育,遇到困难首先让孩子自己思考,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从而培养其自立、自强、自信和责任感的品质;与同学闹矛盾时,首先让孩子自己解决而不是父母领着自己的孩子找对方家长评理,让孩子从点滴小事中学到与人沟通、人际交往的技巧。这样,孩子在日后走入社会时不会因为一两次工作受挫而气馁,不会怨天尤人,不会因为人际关系处理不好而频繁换工作。
3.转变观念,提高自身素质。“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工作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只要适合孩子的兴趣,都要支持孩子去做,所以父母要转变职业歧视和学历歧视的观念,注意自己的言传身教,提高自身素质。
二、对学校教育的启示
大学毕业生中的啃老族也希望去工作,但他们要么是嫌苦嫌累,要么是觉得枯燥乏味而不去工作,而招聘单位也需要人才,但因这些大学毕业生缺乏相应能力而无法被聘,之所以出现这个局面,和我国长期以来的“片面追求升学率”不无关系。我国基础教育中存在这样一种奇怪现象:高考升学从娃娃抓起,无论中学还是小学,以考试为中心,“考什么,教什么,学什么,背什么”,那些与考试无关的内容全部被删除,于是学校被异化成了训练考试熟练工的“工厂”,学生只会考试,缺乏实践操作能力。教育者早已意识到这种应试教育的弊端,并提出素质教育的概念,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这一理论虽好,但实施起来却非常难,如有的地方规定,教师布置的家庭作业不得超过多长时间,每学期考试不得超过多少次,期末考试成绩不得排名等,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结果在应试教育这类车辆被叫停的过程中,有些车已刹车,但由于惯性还在行驶,有些车本已停下,但看到其他车辆还在加速行驶,或由于乘客有意见而又重新踩上油门,所以就出现了“轰轰烈烈搞素质教育,扎扎实实搞应试教育”的现象,所以,学生接受完基础教育也就成了考试熟练工。
啃老族的存在和我国高等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也不无关系,高校扩招使得我国的教育由精英教育转向大众化教育,大学生毕业前本应学得一技之长,但由于我国大学基本上都是严进宽出的模式,学生持有“六十分万岁,少一分有罪,多一分有愧”的观念;教材内容陈旧,学生所学与社会所需存在较大差距;实验教学和社会实践弱化,大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操作能力较差;缺乏劳动教育,很多大学生毕业后希望到省会、沿海城市做白领、公务员,而不愿在中小城市工作;学校只强调“大楼”“大气”,而忽略了“大师”的引进;教学方法多是填鸭式的满堂灌等。
正如有些研究者所提出的,应从教育和考试两个方面做出改变[2],如教育方面,首先应改革高中教育,丰富高中生的课程,实施学分制,修满学分即可参加高考,提供必修课和选修课,在学生习得基础性知识的同时又可掌握实用性知识,而后者可以为学生的生活和工作提供帮助。进行“狼”的教育,培养个性张扬、敢于挑战、不断超越的人而不是温文尔雅、逆来顺受、安于现状的人。其次是高等教育的改革,进一步明确界定普通高等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的不同职能和学校体制,加快职业教育的发展,提高办学能力和质量,并形成自己的特色。另外高校的课程设置也应作出改革,加强劳动教育,删除过时的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方法、考试内容与方式,实施学分制,修满学分即可毕业,切实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切实开展心理健康工作,调整毕业生心态,高校应积极采取措施为在校生和毕业生参加技能培训方面提供方便。与此同时,考试方面也要做出改革,高考时,职业院校和普通高等院校应分开进行,无论是试题内容还是考试时间都应不同,职业院校的试题应倾向于检测学生的职业倾向,弱化选拔功能。
三、对社区教育的启示
啃老族离开学校回到家,要让他们重新走向社会肯定离不开社区的帮助,社区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但是目前我国的社区教育并不是很理想,许多地区开展的社区教育活动多为松散型结构,主要以老年教育、青少年教育、幼儿教育和群众性文化娱乐活动为主流,没有系统的社区教育规划和项目安排,尤其是农村开展较差,许多地方的农村还谈不上社区教育[3]。为了不让啃老族继续赖在家里,需要健全社区教育的功能。
1.社区教育应加设职业培训的功能。建立“啃老族”动态档案,对“啃老族”免费进行技能培训,促进其就业观念和技能的改变,从而进行再就业。与此同时,这就需要政府加大对社区教育的投资。
在国外,针对价值澄清理论进行的研究内容多数都包括价值观教育、学校德育教育、价值澄清策略的改进以及价值澄清向品德教育过渡等方面的分析与论述,除此之外的应用研究都比较少。而项目教学法是由欧洲劳动教育思想演变而来,将学习的整个过程划分为具体的部分而进行相应项目教学方案的设计。项目教学法可以根据行动回路而进行教学思路的设计,将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传授给学生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们的职业能力。而在国内,这方面的研究偏重项目教学法在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尤其是旅游管理课程教学。只是项目教学法存在一定局限性,强调实践经验与动手能力,没有注重对学生们正确价值观的塑造。而价值澄清理论与项目教学法相结合可以为教师提供价值观与技能双重培养的教学方式,值得推广与运用。
1.旅游专业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在一次调查问卷中,对旅游专业课程教学现状进行了分析。在旅游专业课程的教学方法方面,超过百分之七十的学生觉得大多数教师都会采取多媒体辅助教学与案例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个别教师还会通过情景模拟这种方式来加深学生们的理解,充分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而有一半学生不知道项目教学法,近百分之二十的学生则希望教师可以采用项目教学法来提高旅游专业课程的教学效果。在教学内容方面,超过百分之五十的学生觉得课程内容比较实用,而且课堂教学组织比较好。而在旅游专业课程的教学效果方面,超过百分之六十八的学生表示将大多数知识遗忘了,记得的知识非常少。因此,我们可以知道,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们都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但是却没有从学生们自身特点出发去组织教学,无法让学生感觉到课程的价值。
2.价值澄清理论与项目教学法在旅游专业课程教学中的运用分析
2.1 二者结合的适用性分析
两种理论运用于课堂教学中,存在一定的相似点。两者都是以一个问题的提出来引发学生们思考而做出行动,也都强调以学生作为主体,教师在课堂中起到辅助与引导的作用。同时,两者强调学生们积极主动性的发挥,注重比较愉悦和轻松的学习氛围,帮助学生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学生们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们的综合素质。另外,两者都对教学程序和原则、注意事项等方面给予足够的重视,并且强调旅游专业课程的性质,也关注着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针对学生们自身的特点来进行比较实用的教学。旅游业作为最有发展空间的服务行业之一,对从事这一行业的职工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即掌握职业技能技巧,要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与职业道德。而旅游专业可以为旅游行业提供具有敬业、团结、勇于探索等精神、正确的荣辱观与价值观、良好的思想品德等等方面素质的储备人才。
2.2 二者的实施步骤分析
在这里,价值澄清理论与项目教学法的实施对象为旅游专业课程中的《饭店管理》和《旅行社经营管理》。两种方法论运用于这两门旅游专业课程的过程中,先对这两个方法论对这两门课程的应用程序、方法以及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了解,再根据价值澄清理论进行项目书的设计,从而组织旅游专业课堂教学。然后再落实项目教学的五个步骤,具体步骤如下所述。
2.2.1 任务选择阶段
在选择项目的时候,应该有目的性地去行动,从而确保学生们可以对应该学习的课程内容进行掌握。另外,教师应该创设学生们目前正在学习的内容和现实生活比较接近的情境,激发学生们的好奇心和热情,引导他们创新性地思考,去探索问题。
2.2.2 任务启动阶段
在这个阶段,应该让学生们成立小组,对a项目的学习工作与学习活动进行定义。
2.2.3 具体计划阶段
在这个阶段,主要是对项目的工作目标、项目任务、项目的工作方案等方面进行拟定、编制以及修订,从而形成比较规范有效的项目计划书,以指导课堂教学的有效进行。
2.2.4 项目实施阶段
学生们在先前成立了小组,而各个小组应该按照预先制定完毕的项目计划以及项目任务进行课堂学习活动。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发挥其监督与指导的作用。当各个小组在讨论的时候,教师也应该参与进去,从而在学生们遇到疑问的时候进行解答。在这个阶段,教师们应该注意把握课堂教学的基本步骤,及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且通过提问和检查等方式来对项目实施阶段的进度进行控制。
2.2.5 项目总结阶段
【关键词】 校企合作;中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33-00-01
引言:近年来,随着中等职业教育的蓬勃发展,加强中职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已成为职业教育发展的重点。根据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以开展校企合作的模式着实加强培养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双师型”教师的理论与实践技术相结合的能力,促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通过校企合作建设的“双师型”教师在理论基础知识和教学水平以及专业能力与工作经验都能够得到很大提升;同时中职学校在校企合作中,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学校充分发挥人才集中优势,选派理论功底扎实,并具有一定科研能力的教师深入企业,参与企业的产品研发,技术攻关,提升教师的能力,使他们反哺学校教育教学[1]。
1、中职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现状
“双师型”教师一般是指职业学校的教师在具备教师资格证的同时,也具备相关专业的职业技能等级证,既是教师又是工程师(或技师)。“双师型”教师的数量和水平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等职业学校随着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和社会需求的不断增加,要提高教学质量、办出自己的特色,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该校的师资队伍,“双师型”教师的比例可以说是一所职业学校师资力量的重要指标。
在对中职“双师型”教师资格认证标准的评定中,教师的来源、学历等基本情况是考查的基本因素,据教育部及各地方教育厅文件,在对“双师型”教师的评定中对学历、技能证书等都有相关的硬性要求。中职学校教师来源比较单一,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少[2]。目前大多中职学校现有的“双师型”教师既能熟练动手进行实操指导又能上讲台的教师不多,大部分教师是高校毕业后直接进入学校授课的,有些教师即没有受过职业技能的专门训练,就算受过专门训练的教师时间较短,实践技能操作不熟练,也没有实际的工程实践经历,在这方面存在很大缺陷。
2、国外职业学校及职业教师探微
国外职业技术教育从业人员,除了具有普通职业教师所应有的专业理论知识外,还具有一定的实践能力(技能),以及必要的职业和劳动教育学知识。各国职业教育对质量的要求不同,对教师的素质提出的标准也不同,但有几个方面基本上是相同的。
对教师的品德、技能要求高。职业教师不仅要具有良好的行为品质和职业道德、模范的职业修养和高尚的育人风格,还必须具备很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对教师知识技能更新意识和管理能力的要求标准高。对教师学历和资历要求较高德国、日本、美国、新加坡等国对职业学校教师的学历要求相对较高,同时必须具备3―5年的工作经验。此外,灵活的转变机制,严格的互认政策,社会福利、工资待遇以及社会地位方面的激励机制等,也是这些国家职业学校教师管理所具有的特点。
3、中等职业教育“双师型”团队建设建议
3.1政治层面――统筹规划社会资源,组建成“双师型”团队
拓宽“双师型”团队的来源渠道,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并吸收社会各行各业的优秀人才到中等职业学校任职或兼职,充实教师队伍。政府牵头,与行业企业、科研机构特别是校企合作单位建立“校企合作”的师资共享与培养模式,签订“双师型”团队合作协议书。明确校企双方的工作职责、义务与权力,确定教师选聘渠道。同时,建立“双师型”团队人才资源库。引进大批经验丰富的技术能手、专家进入“双师型”团队人才资源库。并根据不同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特点,对需要聘请的教师数量、年龄、学历、职称、聘任程序、聘任年限、薪金待遇等进行规划,并制定聘请制度。
3.2学校层面――制定“双师型”团队的培养计划
中等职业学校必须立足于学校的专业设置特点、教师队伍特点,制定符合自身实际的“双师型”教师团队的教学培养计划。一方面,中等职业学校需要根据本校专任教师队伍建设的特点,制定聘请兼职教师的规划与制度。中职学校对需要聘请的兼职教师数量、年龄、学历、职称、聘任程序、聘任年限、薪金待遇等进行规划,并制定聘请制度。中等职业学校需要积极从行业企业引进优秀人才到中等职业学校任教,放宽对技术性人才学历、职称等的要求,侧重于教师实践能力和专业对口性,尤其是对优势专业要加强这方面人才的引进。另一方面,中等职业学校还需要建立教师培训的制度,为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创造更多学习的机会。这些培训应该根据教师的差异,有针对地进行不同方面的培训[3]。同时,中等职业学校还需要加大宣传力度,改善培训条件,使培训的形式、内容更加多样化,以此引导教师对校本培训的理性认识和积极参与。
3.3企业层面――制定、组织、实施“双师型”团队的实践培养计划
企业应该根据自身人力资源特点和自身的实际需求组织实施“双师型”教师团队。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生产的实际情况与中等职业学校签订校企合作“双师型”团队构建协议。企业与中等职业学校分清权利与责任,制定“双师型”团队培养计划,对中等职业学校的专兼职教师和学生进行相关的实践能力培训,把新的生产理念传授给教师,并给缺乏实践能力的教师提供技术支援。因而企业需要不断地根据企业发展情况制定“双师型”团队培养计划,同时还需要组织和实施“双师型”教师的实践培养。
3.4教师层面――提高终身学习意识,制定职业生涯发展规划
随着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而中职教师也应该不断提高意识,树立终身教育的意识。随着社会的发展,知识的更新越来越快,知识的更新周期越来越短,教师要真正认识到终身学习不仅是知识经济时代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是教师不断提升生命质量的一种途径,同时也是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的要求。
中等职业教育教师要在职业理想的基础上制定自己的职业规划,这是他们有目的、有计划地实现向优秀教师发展的指导方案。教师应该提高自身发展意识,可以通过参加在职培训,获得更加先进的教育理念,提升自己的教育理论和实践水平。
参考文献
[1]陈雪莲,林素潮.对中等职业学校人力资源管理的几点思考[J].中国职业教育,2004
儿童的内心是纯洁的、是天真的、是好奇的、是求知的、是灵性的,儿童内心世界是美好的.当今的中国乃至世界,一批学者和教育者们分别从心理学、教育学等领域提出向儿童学习的口号理念.既然提出向儿童学习的口号,那就要从向儿童学习的口号中吸收精神营养,而儿童身上的精神营养必然从儿童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中体现出来,儿童素质的提高与家庭、社会和学前教育机构的培养及环境是分不开的,特别是学前教育专业人员应自觉地将自己的理论视野拓宽、综合素质提高、教育理念打开.
2 高职学前教育专业手工课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的发展现状分析
2.1 目前国内学前教育的人才培养的现状和学前教育人才的需求
由于当前全省乃至全国学前教育人才紧缺,社会对具有高素质的学前教育教师需求旺盛,国家正大力发展教育行业,尤其是学前教育行业,国家在未来几年里对学前教育资金投入方面的比例会越来越大,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学前教育专业将是就业的热门专业之一,优势明显.据统计,目前每67 名幼儿才拥有一名幼儿教师,离国家规定的全日制幼儿园1:61:7 的师生比例相差甚远,学前教育方面人才短缺现象非常严重,而城乡、区域学校之间的学前教育发展差距更明显;素质教育实施不平衡,教育质量和教育观念有待提高.
2.2 高职学前教育专业手工课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的优势与作用
高职学前教育专业手工制作选取要一定具有中华民族传统特色的手工艺与现代手工艺制作合成的手工制作课程.从收集素材到工艺流程制作,德育的烙印始终渗透在发扬民族特色、传承中华文化、振兴祖国传统艺术为前提之中.高职学前教育专业手工制作课程有较广的实用性和创新性.体现在当前高职学前教育专业手工课程与传统的幼儿师范教育专业的美术课程差别,传统的幼儿师范教育专业的美术注重美术的基础教育,课程在设置时往往是以素描,色彩为主,到工作单位后,所学的知识结构与儿童自身能力接受和兴趣有很大的距离,而现在教育对儿童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特别注重,这也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审美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 高职学前教育教学手工课中渗透的德育教学探讨
学前儿童是培养道德行为习惯的最佳时期,良好的道德品质的形成是学前儿童自身全面发展的基础.高职学前教育是培养高素质的、全面发展的学前儿童的良师益友幼儿教师.要使学前儿童自身得到全面发展,社会、家庭要有必不可少的良好的教育环境之外,学前教育的老师们的自身素质的提高是重中之重.手工课是高职学前教育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手工课又是幼儿园课程设置中占有相当一部分的课程分量,是儿童喜爱的课程之一,笔者认为高职学前教育手工课教学中渗透德育内容教学在提高和完善人的品德形成方面具有独特作用.高职学前教育教学手工课中渗透德育内容主要包括:
3.1 爱国主义、为人民服务宗旨及遵纪守法教育
高职学前教育教学手工课中的德育渗透是全方位的,如爱国主义教育,为人民服务宗旨教育,遵纪守法教育等,它贯穿于整个教育教学过程的始终.因此在手工课教学中认真挖掘德育因素,是培养学生们积极向上、踏实勤劳的生活态度.通过手工技能教学,学生们潜移默化的获得传统艺术的熏陶,同时激发了学生们的爱国热情,以昂扬的精神与热情继承革命传统,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而展现美好情感.
3.2 正确的择业观念和敬业精神教育
德育教育要体现时代感,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的要求应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热爱祖国、忠诚祖国、为祖国奉献,遵纪守法,做一个具有社会公德和文明行为习惯的公民,有诚信、创新精神的高素质高职学前教育劳动者.确立形成符合社会和个人实际的择业观、就业观、创业观,提高自我适应社会的能力的有用之人.
3.3 团队精神和职业良知教育
团结就是力量,敬业是职业道德的基础.如今改革开放,人们思想行为也得到解放,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也发生了改变.在高职学前教育教学手工课中小组制作、分组制作是手工课的常见形式之一,如以故事、历史文化为背景的题材内容,以泥塑、纸雕藤编类材料为主的手工作品,体现了个人力量在集体空间充分得到展示,集体智慧使个人的力量得到提升.教育,不仅仅是一种谋生的职业,更是一项实现自我价值的终身事业.
3.4 感恩教育
在高职学前教育教学手工课渗透德育中,感恩教育在当代尤为重视,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们思想受经济市场的冲击而变得有些浮躁,而德育基础教育的基点感恩教育成为德育教育不可缺少的内容之一.感恩图报是我国人民自古以来的传统美德,古语: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何况知遇之恩、养育之恩、救命之恩等这些传承千年的道德文化,熏陶和感染人类数千年.感恩是人成长过程中最起码的良知、处世哲学及社会道德的基本准则,是做人的基本修养.
4 高职学前教育专业手工课中的德育渗透的解决方法与具体途径
高职学前教育手工课教学是一个传授知识与基本技能、制作方法与创新理念的课程,高职学前教育专业手工课中的德育渗透是离不开科学的教学方法和途径.
4.1 高职学前教育手工课教学从主题内容上渗透德育教学
有意义的课程内容教学是课堂教学的基本元素,是手工课堂德育教育的主要教学目标.在剪纸、折纸、纸塑、树叶拼贴画、布贴、泥塑等课程内容中蕴涵着丰富的德育教育资源,每一个手工艺术作品都蕴涵着一个做人的道理,学前教育学生在制作手工作品时不仅从主题内容是学习系统的理论知识,还能够对主题内容衍生的事物产生美好的情感而达到陶冶美丽的情操,让学生在掌握基本技能的同时树立正确的、科学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
4.2 高职学前教育手工课教学从制作作品成型中渗透德育教育
学前教育手工课是知识与技术、劳动与德育相结合的教育,劳动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中优秀传统教育,是素质教育中极其重要的方面之一,学生通过手工课制作在劳动与技术结合的同时体验成功的快乐,树立学习自信心,并实现自我转化.
4.3 高职学前教育手工课教学利用手工材料的特点和多学科知识结合渗透德育教育
学前教育专业手工课中的德育渗透与其他学科教学过程的德育渗透是密不可分的.高职学前教育手工课自身的特点及手工课中形形的材料、特别是对废旧材料的利用等对手工材料的特点认识、造型艺术的审美、环保思想意识等理念拓展与延伸,对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多学科的有机结合是手工课的教学目的之所在.
5 高职学前教育专业手工课中的德育渗透实践中几点思考
反思教学效果,努力提高教学水平.学前教育专业手工课教学以它潜移默化的方式、直观的艺术造型,其德育感染力发挥着独特的职业道德功能.学前教育专业手工课教师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对学生适时的德育渗透教育是一项不容推辞的重要职责.
5.1 反思教学效果,开展德育实践,在全市遴选几家大型幼儿园研究成果应用场所
笔者就本课题研究以池州市内的市直机关幼儿园、贵池区幼儿园作为高职学前教育专业手工课中的德育渗透的实践活动场所,在高职学前教育专业手工课中的德育渗透的推进中收到良好效果.
15 级高职学前教育专业(1)班学生在池州市市直机关幼儿园见习期间,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带领大(1)班小朋友在寻找、收集手工材料的这一活动中,教育引导小朋友们成为生活的有心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利用手工教学活动以变废为宝、废物利用的教学素材,用彩纸、剪贴、涂画背景等塑造一幅迎春的浮雕图,通过这些活动不仅提高了小朋友们的审美能力,而且还增强小朋友们的环境保护、减少环境污染的意识.
15 级高职学前教育专业(2)班学生在贵池区幼儿园见习期间,学生们带领中(2)班小朋友们用蛋壳做了不倒翁,用河边的石头做了京剧脸谱,用小型纸盒等做了机器人等,通过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引领和示范,来开发幼儿发展时期再创造能力. 使被扔掉的废旧物品仍然具有新的生命,让幼儿幼小的心灵感觉到社会、学校、家庭生活中的美无处不在,使幼儿小朋友从小热爱生活.
一、“生活即教育”的启示
陶行知在1927年《生活即教育》一文中解释:“生活即教育,就是要用教育的力量,来达民之情,逐民之欲,把天理与人欲打成一片”。并指出:“中国从前的旧文化,是上了脚镣、手铐的……以天理压迫人欲”。他说:“我们主张生活即教育,要是儿童的生活才是儿童的教育,要从成人的残酷里把儿童解放出来。”1934年陶行知在《生活教育》一文中确切的定义是“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过什么生活便受什么教育,过好的生活,便受好的教育,过坏的生活,便受坏的教育,过有目的的生活,便是受有目的的教育”。他强调“要想受什么教育,便须过什么生活”,并把其普及教育的最终目的定为“解放全人类”。
目前推行的素质教育与生活教育的主旨有许多相同之处,审视素质教育的实践,我们会发现有些地方还有待改进:
一是教育和生活相脱节的现象还相当严重。陶行知十分强调教育与生活要保持一致。他说:“过的是少爷生活,虽天天读劳动的书籍,不算是受着劳动的教育;过的是迷信的生活,虽天天听科学的讲演,不算是受着科学的教育;过的是随地吐痰的生活,虽天天写卫生的笔记,不算是受到卫生的教育;过的是开倒车的生活,虽天天谈革命的行动,不算是受着革命的教育。”目前从小学到大学,对学生的劳动观念教育不够,许多学生的劳动意识淡薄、劳动习惯差、自理能力差,我们的爱国教育乃至做人教育也都存在着内容和形式两张皮的现象。我们天天谈爱国,可听到国歌许多学生竟然无动于衷!我们从小教育孩子要诚实友爱互助,可“逢人只说三分话”颇有市场,见恶不止,甚至不敢仗义直言的现象普遍存在,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的心态依然不少。诸如此类的现象,除了社会痼疾以外,不能不说是我们的教育出现了问题。陶行知把教育与生活等同起来,把生活绝对化、概念化是其理论的缺陷。可教育要从生活的一点一滴做起,教师要以身作则,“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却是我们应该特别注意的。
二是素质教育形式化在有些地方和学校相当普遍。开几节体音美课,搞几次艺术节、科技节、生活节便算是素教硕果。购置的电教仪器和图书设备成了上级检查的标本;把德育局限于几节课、几次报告和“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管理形式上;重智育轻德育和劳动教育、课业负担重、恶补、满堂灌屡见不鲜。如果不能真正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整体入手,不能从教学、管理、环境服务等环节全面落实,那么素质教育就会流于形式。
三是终身教育、开放式教育、个性教育、创新教育等有待加强。1930年陶行知在《再答操振球之问》中指出“生活即教育是叫教育从书本的到人生的、从狭隘的到广阔的、从字面的到手脑相长的、从耳目的到身心全顾的”、“生活即教育承认一切非正式的东西都在教育的范围之内。若拿教育做生活,八股的教育必然造成八股的生活”。这些话启示我们,教育要贯穿人的一生、人的生活的每一方面,这是终身教育的内涵。教育要树立开放式的大教育观,走出学校教育的围墙、书本教育的围墙,以及重智轻能、重智轻德教育的围墙。要把生活教育、科学教育、人文教育和创新教育加强起来。21世纪是全新的知识经济社会、信息革命社会和教育社会,因此学生过电脑的生活,便受电脑的教育;过有个性的生活,便受有个性的教育;过知识创新的生活,便受创新教育。教育要从单一的学校系统向成人教育系统和其他非正规教育系统扩展,教育要从象牙塔教育向市场经济、教学科研效益一体化过渡。
二、“社会即学校”的启示
如果说“生活即教育”是对现代教育本体论的回归,让我们认识到教育是回归人的自由自觉的生命活动,回归人的身心潜能素质,由此超越学校化教育的狭隘,为走向学习化社会,实现学习、劳动、闲暇一体化的贯穿一生的生活教育提供了新的教育视野,那么“社会即学校”的命题,为构建现代教育主体论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理论和方法。“社会即学校”这个命题,从本质上提出了社会(形式化的人)与学校(形式化的教育)的关系,其革命性和创新性在于,对面向少数人的学校中心论予以批判和否定,认为社会的全体成员才是教育的全体。“在社会的伟大学校里,人人可以做我们的先生,人人可以在做我们的同学,人人可以在做我们的学生”,可以说是陶行知对20世纪初西方教育现代化进程中初见端倪的普及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乃至21世纪的学习化社会的科学诠释。他曾天才地主张“出世才算破蒙,进棺才算毕业”,以扩大教育的时限。他在上世纪30年代末提出的“为了整个寿命的教育”,和现代的终身教育思想不谋而合。
当以电脑为主体的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带来多媒体教学、网络学校、虚拟大学等全球化学习的热浪时,当建构主义理论、交互式学习、实时教学的思想逐步打破学校、社会、家庭的围墙,陶行知所提倡的“无形的社会大学”便有了真正的生存土壤。它启示我们:
1.要把传统学校中那堵学校与社会隔绝的“高墙”冲破,把学校的一切伸张到大自然里去,要有不断学习的精神和互相学习的热情。他指出:“无形的社会大学,是只有社会而没有大学之名,它是以青天为顶,大地为底,28宿为围墙,人类都是同学,依‘会的教人,不会的跟人学’之原则说来,人类都是先生,而且都是学生。新世纪之创造是我们的主要功课”,“使自己和同伴近邻养成好学的习惯,活到老,学到老,进步到老”。
2.学校教育要树立“教育服务教育者,教育服务社会”的理念,既不能将教育与社会割裂,又不能等同于社会。一方面教育要有效地利用社会的各种有利因素,另一方面要适应社会的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团队精神、创新意识等素质。学校教育要满足社会成员学习的需求,从服务的角度看待学校的一切工作,要建立一套“教育质量体系”,以持续地提高教育质量,真正实现“社会教育化”、“教育社会化”的目标。
3.要转变传统的办学主体,运用社会力量来办校。陶行知说:“不运用社会的力量,便是无能的教育;不了解社会的需求,便是盲目的教育。倘使我们认定社会就是一个伟大无比的学校,就会自然而然的去运用社会的力量,以济社会的需求。”他说:“民主的教育是民治、民享的教育”,“政府应该还教育于人民”,“应当将校门打开”,“校长应当有社会即学校的观点”,这些思想对于我国提出的多元化办学模式很有借鉴意义。
4.实现“社会即学校”的方法是“知行结合”和“六大解放”。陶行知指出:“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根据做的方法。事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是学生。”这段话阐明了教育教学的规律,也指明了教育教学改革的目标、途径与方法。他还提出行知结合的思想:“行动是老子,知识是儿子,创造是孙子。”他主张“为行动即读书,在行动上读书”,反对以文字书本为中心的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的做法,倡导行动产生思想、行动创造价值的观念。
【关 键 词】家庭教育;傈僳族;现状分析;对策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5)03-0074-04
家庭教育不是家庭的唯一职能,却是家庭的重要职责。家庭教育是指“在家庭生活中发生的,以亲子关系为中心,以培养社会需要的人为目标的教育活动,是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中,家庭(主要指父母)对个体(一般指儿童青少年)产生的影响作用。”①同时,在血缘关系中父母与子女之间双向沟通的互动教育也是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笔者正是以上述关于家庭教育论述为基础,结合武定县傈僳族家庭教育的实际,采用调查问卷和实地访谈的形式,总结了傈僳族家庭教育的现状和存在问题,进一步加深傈僳族家庭教育在民族文化中的重要性和艰巨性认识,并就其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
一、武定县傈僳族家庭教育的现状分析
傈僳族是云南省武定县第二大少数民族,人口约13400万,占全县人口的4.2%。武定县傈僳族主要居住在东坡乡、环州乡、己衣乡、白路乡等4个乡镇。②为了能够较全面地了解武定傈僳族家庭教育的状况,笔者分别选取了己衣乡、东坡乡、白路乡为调查研究对象,力图从傈僳族家庭教育中存在的积极因素和不足之处对调查情况作分析总结,基本情况如下:
(一)傈僳族家庭教育中的积极因素
傈僳族作为一个长期生活在祖国西南边陲的少数民族,在家庭教育中,他有着自己特殊的教育方式,并在民族教育文化中发挥着一定的积极作用。
1. 家庭教育内容的民族性。从大的方面来说,民族性是对国家文化认同的基础。在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中,傈僳族形成了包括民族习俗、节庆仪式、传统节日等特色的民族文化。如傈僳族节日众多,规模较大的有阔时节、火把节等节日。阔时节是傈僳族语音译,“岁首”新年之意,是傈僳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在节日期间,一般都要酿制水酒,杀鸡宰猪,舂粑粑,准备各种丰富的食品,还要采摘与全家男人人数相同的松树枝插在门口,寓寄祛除疾病,幸福吉祥。同时,武定傈僳族大多居住于金沙江两岸的高山上,以农业为主,因而傈僳族家庭从小注重对孩子进行劳动技能方面的教育。傈僳族父母在孩子小时候就注意带着孩子做一些简单的家庭劳动,如生火煮饭、清点牛羊数目、喂养家畜等等,逐渐培养傈僳族孩子的劳动技能和独立生活的能力。除此之外,武定傈僳族家庭教育中,不仅重视子女对本民族的风俗习惯和劳动技能的教授,还注意培养伦理道德等方面的教育熏陶。如武定傈僳族家长首先希望自己的孩子要学会做人,因而武定傈僳族家庭十分重视对孩子进行道德品质的教育。傈僳族家庭从小对孩子进行尊老爱幼,互帮互助,诚实守信等方面的教育。他们认为一个人只有具备高尚的道德品质,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才能够在社会立足。
2. 家庭教育方式的通俗性。教育方式是实现教育内容的一种策略和方法。对于青少年来说,除了学校的课堂教育外,他们更多的时间接受的是家庭成员,包括父母、亲戚朋友等长辈与他们之间的互动式的家庭教育。然而,家庭成员的道德观念、价值观念、精神境界都有一定的差异性,因此,在家庭教育中,家庭成员会随着各自所接触的对象的性格特点而在潜移默化、耳濡目染地影响着身边的每一个人。如在思想道德方面,武定傈僳族家庭十分重视长辈、父母的言行对孩子的影响,他们在言行举止上经常会用“看得见,容易模仿的”方式坚持身体力行,从言传身教中帮助孩子成长成材,并在家庭中为孩子树立标杆和榜样。在武定傈僳族的生活方式中,家庭教育方式的通俗性,也是一大特色。如吃完晚饭后大家都喜欢围坐在火塘边,长辈们常常以此机会来讲述一些民间故事或真实的事情,通过用深入浅出的方式,让孩子从故事中明辨是非,学会如何做人做事。
3. 家庭教育主体的多元化。从一般意义上讲,长辈与子女之间的互动都是家庭教育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笔者这里的主体主要是指父母对子女的教育。因为通过笔者走访调查发现,傈僳族长期以来都实行一夫一妻制的婚姻家庭,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家庭稳定,离婚率低,单亲家庭少。因此,傈僳族良好的家庭环境使孩子从小能够得到父母的关爱,父母成为家庭教育的主体。武定傈僳族家庭几代人居住在一起,爷爷奶奶也成为家庭教育的主体,同时武定傈僳族地区还存在族长制,傈僳族族长的威望也对本族家庭教育起到震慑作用,因而使得傈僳族孩子得以在家庭教育中获得相对不同于其他家庭的教育。
(二)傈僳族家庭教育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希望,家庭教育是青少年成长成才的摇篮。改革开放以来,傈僳族的经济文化发展相比过去有了明显的提高,特别是在教育资源方面也取得了很大的改善,家庭教育也获得了明显的进步。但是在家庭教育经费投入、教育的途径与教育内容等方面,相比于社会教育的整体发展,其进步性还是很有限的。
1. 家庭教育经费投入低。认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对于一个家庭来说,家庭经济的好坏不是教育成功的必然保证,却是教育的基础。家庭对孩子教育上投入的多少往往也反映着对孩子教育的重视程度。为此,笔者对武定县傈僳族家庭教育投入也作了调查。根据调查结果来看图1,义务教育实施以来,国家承担了孩子们受教育的大部分费用,而购置孩子的学习用具、课外书籍等费用则仍由家庭承担。但调查结果显示,武定县大部分农村傈僳族家庭都较少购置课外书籍,父母对孩子教育费用的投入占家庭收入比例较低,平均每年给每个孩子投入的教育费用仅115元。可见,课外知识量的摄取和教育经费的投入多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孩子知识面的拓展。
图1 武定县傈僳族家庭父母对子女教育投入的统计(%)
2. 家庭教育方法简单粗暴。按照一般的意义上来说,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方式可分为四种类型:溺爱型:这类家长对子女百般娇宠,宠得多,约束得少,甚至对孩子的错误和缺点也加以庇护。③民主型:家长与孩子同志式相处,互相尊重、理解。④权威型:这类家长按照自己的阅历和意志严厉管教子女,他们相信棍棒下面出孝子,对子女出现的错误轻则批评,重则打骂,孩子凡事都要服从家长的管教。③放任型:这类家长一味注重以宽松放任的态度对待子女,对孩子不闻不问,任由其自由发展。④
一般认为,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提高家庭教育主要是溺爱型为主,更多的是对子女的疼爱和迁就。但调查显示,当前武定县傈僳族家庭教育中较少迁就溺爱孩子,略有权威倾向,其中溺爱型的占18.3%,权威型的占41.2%,但以民主型的方式相处的依旧很少,仅占20.7%。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下,一方面,傈僳族家庭教育不可避免地受到社会发展的影响,从而在教育子女的态度上表现出一定的分化;另一方面,又不可避免地与傈僳族自身的风俗习惯息息相关。
3. 教育内容的不平衡性。教育内容是在家庭中长辈向子女教授的文化知识和劳动技能、灌输的思想观点和培养的行为习惯的总和。家庭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进一步了解傈僳族家庭教育内容的实际情况,笔者对傈僳族家庭教育主要涉及的劳动技能、文化知识、思想品德等方面进行了访谈和调查。调查结果如图2所示:有32.5%的人认为把教育内容的重点放在了“良好的品行、健康的个人品质”;还有29.8%和29.1%的人选择了教育内容应该是“日常的家务劳动或简单的劳动教育”和“传统道德规范与风俗习惯”方面。可见,大多数家长认为他们可以主动实施有效的教育内容:对孩子的教育、日常劳动的培养,身体和精神健康及文化知识更有价值。武定县傈僳族家庭重视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其次是注意日常的家务劳动,以及传统的伦理道德教育,但对现代教育科学文化知识的重视相对缺乏。
图2 武定县傈僳族家长对孩子教育内容的统计(%)
二、武定县傈僳族家庭教育的现状、原因分析及对策
通过对现状的描述,我们在一定程度上了解了傈僳族家庭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为了使我们的调查更加有效,有必要进一步挖掘现象背后的深层次原因。
(一)家庭教育经济环境相对较差
经济环境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该地区的发展现状。武定傈僳族主要居住在金沙江两岸的峡谷中,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自己特殊的历史地位和较为稳定的经济文化生活。以经济作物为例,玉米、荞麦、高粱还有少量的水稻成为武定县傈僳族地区主要种植物,但长期封闭半封闭的状态使得武定傈僳族地区生产社会化水平相对较低。虽然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傈僳族地区人民的自我发展意识,但是旧经济模式对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束缚和半封闭状态的地域限制所产生的瓶颈效应依旧存在。特别是在经济发展较快的今天,其副作用日益突出,致使改革开放以来,少数民族地区既面临着经济大发展的机遇又面临着一场严峻挑战。从整个国民经济来看,少数民族地区与沿海内地经济差距有不断拉大的趋势。受整个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尤其是武定傈僳族自身所处的地理、社会环境使得武定傈僳族地区经济发展依旧落后,投入教育的费用依旧不容乐观。可见,傈僳族家庭教育经费投入低的原因主要有两个:第一个方面是经济基础差,家庭贫困,第二个方面是家庭经费预算没有向教育倾斜。
(二)父母文化水平有待提高
父母是家庭教育的主导,父母文化素质的高低对孩子起到不容小觑的作用。调查结果显示(见表1),武定县傈僳族家庭父母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尤其是母亲。这与当今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需求很不适应。从父母的职业类型来看,家长多在家务农,其他职业类型相对偏低。父母受教育程度的高低对家庭教育有着重要的影响,父母文化水平低对家庭教育是十分不利的。
表1 武定傈僳族家庭父母文化程度和职业类型
孩子一生获得怎样的成长、发展与父母所受教育程度及素质的高低是密不可分的。调查显示,今天的傈僳族中小学家长,有90%出生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受时代、环境的影响,且又在祖国最偏远并且贫困的傈僳族地区,使得他们所获得的教育是十分有限的。笔者在走访调查中发现只有35%左右的傈僳族家长具备最基本的教育知识,而大部分家长在教育子女的方式上采用的往往是沿袭前辈对自己的教育方式。且传统的傈僳族家庭教育传授封建迷信思想,不利于青少年形成科学的思想观念。一方面,傈僳族家长在家庭教育中会不自觉地灌输一些封建思想,例如“男主外,女主内”;“女孩子读书就是帮夫家读”等等。另一方面,傈僳族家庭教育的教育者本身的知识面很窄,他们传授的一些知识是不科学的而且是毫无道理的,例如,“孕妇不能吃小兔肉”;“小孩不能吃鸡脚,吃了鸡脚以后写字不好”。再加上傈僳族人口中绝大多数生活在农村,弱势文化代代相传,绝大部分教育主体(父母)的综合素质与现代家庭教育理念有差距,传统的教育观念在家长的头脑中根深蒂固,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绝对权威,命令主义、家长主义等陈旧落后的思想严重束缚家长教育思想的科学性。调查显示,傈僳族家庭教育中对孩子从小智育方面的教育相对缺乏,更多的父母关注的是子女的劳动,而对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播,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引领等内容,父母认为是学校的事,殊不知对孩子早期的智力开发非常重要。
受教育程度的高低往往反映着一个人文化知识水平的高低。对家庭教育重视与否不仅仅受到父母受教育程度的影响,也受到生活经验、社会阅历的影响,但总的来说,父母受教育程度对家庭教育起着关键的影响。据一项调查显示,初中文化水平的母亲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上大学(包括大专),而对研究生不做高要求。而高中文化程度的母亲则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在大学毕业后能够继续深造。由此可见,父母的受教育程度,尤其是母亲的受教育程度对家庭教育有着重大的影响。
(三)长辈的教育观念有待更新
教育观念对教育事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先进的教育观念对教育对社会的发展起推动作用,而落后的不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教育观念则起到相反的作用。影响教育观念的因素很多,但主要是受到个人的知识水平、文化素养、生活经验等方面的影响。傈僳族人民由于长期处于封闭半封闭的生活环境中,获取外界信息较少,使得在长期的发展中步伐缓慢,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都相对落后。
家庭教育质量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息息相关,但不可否认家长的教育观念在家庭教育这个小环境中仍然对家庭教育起着重要作用。教育目的的实现受家长教育观念的影响,绝大多数家长在家庭教育目的的出发点上都是好的,但教育观念的差异使得良好的教育目的不一定能如愿以偿地实现。同时,家长教育观念的正确与否不仅关系到家庭教育的效果,而且也对家庭教育方式产生影响。一般说来,不正确的教育观念往往相伴随的也是不正确的教育方法。例如放任型家庭教育只注意发展孩子的个性,而忽视了一些错误言行的及时纠正,从而导致孩子不能明辨是非,养成不正确的行为习惯。
三、针对武定县傈僳族家庭教育问题所提出的对策
分析问题是为了查找原因和提出对策。通过现状描述和原因查找,我们对傈僳族家庭教育的基本情况有了适当的了解,为此,我们需要优化家庭教育的经济环境和更新父母的文化素质来进一步提高傈僳族家庭教育的实效性。
(一)优化家庭教育环境
武定傈僳族多居住在高寒山区,经济落后,生活贫困。实施义务教育以来,依靠国家优惠政策,多数家庭基本能保证孩子入学,接受九年义务教育。但课外书籍、学习用品依然是很难得到满足。教育的可行性在很大程度上依然由家庭经济基础决定。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把增加家庭经济收入放在第一位。例如可通过生产、种植、养殖等来增加收入,还可通过扶贫计划等方式促进傈僳族地区经济的发展,从而增加教育投入在家庭收入中的比例,让武定县傈僳族的孩子也能有好的条件学习。
家庭是孩子接受教育的摇篮,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应该是长期的、终身的。⑤调查显示,武定傈僳族家庭文化环境较为贫乏,父母文化水平偏低。(下转9页)(上接76页)要丰富家庭文化环境,关键在于提高家长的文化素质。我们要积极、充分的利用农村现有教育资源,开展各种活动。如,添置家庭文化传播媒介,家长外出接触社会,开办扫盲培训班等。
(二)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
思想决定观念。在傈僳族的家庭教育中,首先需要树立正面教育与适当管束相结合的观念。孩子处于成长阶段,尚未完全明辨是非,因而言行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些错误。这就要求家长能够从孩子的身心特征出发,管束不能太过苛刻。不能过狠过严,而应该以正面教育和疏导为主。同时,孩子懂事以后,希望得到家长的赞美和表扬。适当的赞美和正面的评价能有效地激发儿童的正能量,进而形成良好的习惯,增强自信心,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使孩子获得成功的情绪体验,以获取更大成功,这对于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是十分必要的。
另一方面,树立面向未来的教育观念。未来的社会是一个开放、竞争的社会,家长应该破除传统的封闭式教育观念,树立面向未来的教育观念。家长应摒弃“教育只是学校责任的误区,有意识地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经常与子女谈心,进行情感沟通,了解他们的学习生活情况,及时指出他们的不良习惯,有意识地通过父母的言行举止、行为习惯、处世态度等家庭教育方法影响子女,从而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为未来融入社会做好准备。
(三)注重家庭教育与傈僳族文化渗透
武定县傈僳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少数民族。家庭教育要继承并发扬本民族优良传统。一方面武定傈僳族的祖辈们通过日常生活及言行举止,已经将民族文化与家庭教育有效结合,但仍然显得单调和枯燥,缺乏科学性。在傈僳族的家庭教育中,可以探索将本民族的风俗习惯和文化特色结合起来,如武定县傈僳族中知识文化水平高的人能够带头将家庭教育和民族文化的传承结合起来,使教育更加规范化、系统化、科学化,让傈僳族文化永远发扬优秀的一面,在社会中显示其独特的风格。另一方面,受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大潮的影响,一些家长的教育脱离本民族的实际,甚至一些家长认为只要孩子学习好,干不干家务劳动都可以。应该清楚地看到,优秀的民族文化是一笔宝贵的财富,要有意识地对后代进行传承。
家庭是人类生活最基本的场所,是我们学习与这世界上的人们相处永不闭户的学校。教育好下一代,是社会的需要,也是家庭幸福的需要。进行傈僳族家庭教育研究,目的在于总结傈僳族家庭教育的优势,指出存在问题,提出改进措施,为提高傈僳族家庭教育提供有效的参考。
注释:
①邓佐君.家庭教育学[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7.
②网址:http://.
③温晓菱.家长的教育观念与家庭教育[J].心理与健康,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