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30 17:21:3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生态资源价值转化,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食物链;价值链;加环;食物网;循环农业
1食物链加环与价值链高效利用
1.1食物链与价值链的关系
生态系统的食物链是各组分通过吃与被吃的关系彼此联系,有机物中贮存的能量在生态系统中逐层传递。农产品价值链是农业产品生产消费过程中,由于不同农作物商品价值不同、消费者对农产品有不同层次需求,导致其在利用价值上存在不同而建立的链锁关系。价值链促使食物链向更为科学合理的方向调整,使其更符合农业生态系统的经济收益规律,而食物链是引导和建立价值链的根基。食物链与价值链合理配置充分实现农业经济效益和农业生态系统的耦合。
1.2食物链的加环
农业生态学原理表明,农业生态系统食物链结构对系统年净生产量有显著影响。自然生态系统中,能量沿食物链流动时,由于生物之间存在的食物关系,能量从低营养级向高营养级累积,可认为食物链越简单,净生产量相对较高;而农业生态系统具有高度受人控制和影响的特殊性,能量沿食物链进行能量流动的过程中,由于能量载体形式本身的使用价值是用来满足人类需要的。人类对生物种类、产量的调控和产品期望不同,人类需求具有层次性,能量并不是始终向需求层次高的方向累积。为了实现农业生态系统物质能量高效利用的改造,通过食物链“加环”的方式,增加一些食物链环节,增加系统的产品和经济效益。
1.2.1一级产品“加环”
一级产品或剩余有机废弃物有尚不能供给人类直接使用的部分,可作为次级产品的资源。适当延长食物链、加入新的食物链环节,使农业生态系统中加环生物加以利用,经过生物转化利用后,尽可能转化为价值更高、人类可直接食用的产品,从而将农业生态系统生产力大幅提高。如将秸秆糖渣等通过加工配合成混合饲料用于养殖,能够将低价值糖渣转为高价值的肉、蛋、奶等畜禽产品。然后利用畜禽排泄粪便用于养鱼,通过这一环完成由畜禽粪便到鲜鱼的转化。池塘淤泥和鱼类排泄的粪便用来增加农田肥力,可使作物增产,完成从低产量向高产量的转化,整个生产过程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1.2.2残渣食物链利用
残渣食物链是指低等动物和微生物分解农业生产的副产物和农业有机废弃物的过程,是农业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的最终利用过程。具有残渣食物链的生态系统有较强的自身调控和适应性能力,能保持较高的稳定性和物质能量的良性循环。这种方式可以提高农副产品的利用率,也能提高能量的利用率和转化率。以平菇等食用真菌生产为主的食物链加环利用方式迅速发展,如,经济效益较高的稻草—平茹—蚯蚓—黄鳝残渣食物链模式,平菇可利用稻草中丰富的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对粗蛋白及木质素的利用率也达50%;菇渣养蚯蚓对菇渣中的物质和能量利用率很高,但转化率较低;蚯蚓饲养黄鳝8d后增重38.5%,物质和能量的转化率均在15%以上。
1.2.3引入捕食性动物
农业生态系统食物链结构简单,引入捕食性昆虫或动物能够抑制以一级产品为食的害虫发生,提高农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减少一级农作物损失。明代《渭崖文集》有关于食物链加环的记载,在稻谷种植的农业生产链条中加入鸭,鸭能够捕食破坏稻谷的害虫,这个食物链加环是适宜的,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
2食物网优化与循环农业
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结构越复杂,生物食物来源丰富,物质能量流动的渠道越多,形成复杂的食物网,生产力也就越高。因而因地制宜设置农业生产结构和设计农业布局显得尤为重要,注意群落间的合理搭配,在农业生产中应建立多级循环转化的综合结构和多层多种的生产体系,延长农业生态产业链,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促进物质、能量的网状多级综合利用,对实现物质、能流利用的最大化,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也达到了对环境危害的最小化目的。
2.1北方“四位一体”循环农业模式
“四位一体”庭院循环农业模式是我国北方生态农业发展中形成的最为成功的典型生态模式。这种模式以农业土地资源为根基,充分利用太阳能,以沼气为纽带,利用生物转换技术,种植、养殖业相配合;农户庭院中,把猪圈和沼气池建在生产蔬菜的日光温室中,沼气池、畜禽圈舍、日光温室等相互连接,形成“四位一体”综合生态农业体系。这种生态模式中能量流动转向人类需求的方向,物质良性循环,资源高效利用,是一种综合效益明显的循环农业模式。技术特点为:圈舍的温度略有提高,为禽畜提供高效的生产条件,可使饲养量增加,畜禽粪便为沼气池提供了充足的产气原料;沼气池因太阳热能增温增加产气量,解决了北方冬季的产气量少的技术难题。
2.2南方稻田养鱼立体生态结构
稻—萍—鱼共生的生态农业结构是多层多种的立体结构的成功案例。在南方种植水稻地区广泛应用,水稻田结合养萍、养鱼技术。鱼类取食浮游生物和水稻害虫,减少病虫害,增加水体溶解氧含量;鱼类的粪便和排泄物作为水稻的肥料,有利于水稻生长。萍既可作为生产沼气的原料,又可直接作为鱼的饲料。畜禽利用和生产沼气后的畜禽粪便又可返回稻田,促进水稻增产。水稻增产、稻草增加又可为畜禽提供更多的饲料,为稻田提供更多的有机粪肥。稻田养鱼立体生态结构广泛分布在四川、湖南、江苏、广东等地区。
3结语
1.1资源资产
自然资源资产(下简称资源资产)的概念和内涵目前尚未统一,李金昌强调资产是在价值量和所有权基础上的自然资源存量[1];钱阔、陈绍志侧重于资源资产的获益性[2];谷树忠偏重于资源所有属性和价值性能[3]。
要准确地界定资源资产,需要在深入分析资源和资产概念内涵的同时,必须对资源演变为资源资产历史的过程进行剖析。作者认为,资源资产是具有明确的所有权、且在一定的技术经济条件下能够给所有者带来效益的稀缺自然资源。资源资产并不是自然资源的别称,自然资源转化为资源资产必须同时满足以下三个条件[4]:(1)稀缺,即相对于人类的需求而言,自然资源供给不足,这是资源转化为资源资产的重要前提;(2)产生效益,效益是资源转化为资源资产的经济要素,他既包括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也包括资源所产生的生态效益;(3)具有明确的所有者,只有具有明确的所有权的资源,资源才有可能转化为资源资产,没有主体的资源,难以转化为资源资产。目前,资源资产研究出现了笼统模糊的倾向,有人主张一切自然资源都是资产,这在理论上不可能的,在实践上也不具有可操作性。
因此,资源资产不是全部的自然资源,只是自然资源的一部分。注意的是,有些自然资源从整体上可以划分为资源资产,但从局部或者时间上来看,它是为非资源资产。如水资源,根据其时空分布的不同,在缺水地区可以是资源资产,但不能将洪水包括在内,因为洪水它不仅不能给人类带来效益,相反往往伴随着巨大损失,正确处理自然资源和资源资产的关系是十分必要的。
1.2资源资产折补
资源资产在投入生产领域或者消费领域,常常伴随着数量的减少及其质量的下降,当然,对于不同的资源资产而言,质量和数量的变化存在着区别。不可更新资源资产,更大程度上表现为数量的减少,对于可更新资源的资产,如果开发利用在其可更新的承载能力范围之内,通常表现为质量的下降。
资源资产的减少直接消耗,会产生两个直接的后果:其一是影响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其二影响子孙后代的资源资产占有量。
为了维护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为了让子孙后代有一个宽松的资源生存环境,我们不能再按照过去那种通过掠夺性开发资源资产维持经济的虚假繁荣和社会发展模式,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在资源资产数量和质量发生变化的情况下,通过资源资产功能的恢复或者功能的替代来实现原有资源资产的功能。实现这种方式的有效途径就是资源资产的折补[5]。
所谓的资源资产折补是指为了维持资源资产功能恒定而进行的价值、技术等方式的补偿。“功能恒定”是指资源资产的价值及其服务保持不变。资源资产的价值及其服务是时间和其他与资源资产开发利用有一系列有关因素的函数,在资源资产开发利用过程中,总是伴随着资源资产数量和质量的变化,资源资产的价值及其服务处于动态之中。假设在时刻a资源资产的价值及其服务功能为A,时刻b资源资产的价值及其服务为B,在b-a时段内,资源资产价值及其服务减少了A-B,资源资产的折补就是通过价值、技术等方式使时刻b资源资产的价值及其服务恢复到A,折补的数量至少为A-B。
2资源资产折补必要性
对资源资产进行折补是非常必要的,主要表现在:
2.1资源资产折补是社会可持续发展需要
资源资产折补,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资源(资产)环境系统、社会经济系统和是生态系统相互作用构成了社会经济复合的生态系统。要使此系统健康地发展,相互作用的通道必须通畅,并且是良好互动的。如果资源资产在数量和质量的变化影响经济发展,必须对资源(资产)环境进行维护,通过资源资产折补可以实现资源资产数量及质量上的“恒定”,才能实现作用的通道畅通无阻。从社会发展来看,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建立在四个生产基础上,即物质产品的生产、精神产品的生产、人的在生产和为上述生产提供物质基础的资源环境再生产。物质生产解决社会发展主体人的物质需求,该过程消耗大量的资源环境资产,同时将废弃物排入到环境。资源环境再生产是指为了人的生存需要对人产生的环境问题进行修补,维护生态平衡,避免生态环境破坏恶化的过程。如果每个生产环节出现问题,社会的发展出现障碍,必须对出现问题的生产环节进行调整。资源资产折补是资源环境再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避免资源环境环节出现问题的经济手段,是社会可持续发展需要。
2.2资源资产折补是维护代际公平需要
代际公平是可持续发展多维组成中的一维,他追求的是不仅同代之间公平,而且代际之间也要公平。资源资产属于人类的共同资产,它不仅属于我们这一代,也属于我们的子孙后代!我们是下一代资源资产的代管者,当然我们也拥有部分资源资产利用的权利。但我们必须强调的是,资源资产的利用不能损害子孙后代的利益,如果资源资产的消耗超过了你应有的权限,你必须进行补偿,这样才不能吃我们子孙的“饭”。资产折补就是对资源资产开发利用所造成的损失的一种补偿,是维护资源资产数量和质量“恒定”的有利手段,也是维护代际公平的需要。
2.3资源资产折补是保证资源安全的需要
没有危险、不受威胁或者不出事故,这是《现代汉语词典》给安全的通俗解释。资源安全是指资源为人类发展提供稳定的物质支撑或服务,同时不导致生态环境恶化的状态。由于资源是多样的,由此演化出多元的资源安全问题,如水资源安全、矿产资源安全、森林资源安全、土地资源安全等等。资源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维护资源安全关系到民族的兴旺、祖国繁盛,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我国的资源安全状况并不乐观。据研究,在2010、2020年,除了少数矿产资源能够满足经济建设需求之外,绝大多数矿产资源不能支撑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矿产资源资产安全受到极大的威胁!为了将资源安全置于安全的阈值范围内,资源资产折补是重要环节,他至少通过折补战略,能使现有的资源资产“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给资源安全加上一个安全“阀”,是十分有意义的。
3资源资产折补与固定资产折旧比较
之所以将对资源资产的价值及其服务功能补偿称为折补而不称为折旧,是因为资源资产与固定资产不同,不能套用固定资产折旧的方式处理资源资产,为了对他们二者加以区别,我们将资源资产的补偿称为折补,当然,资源资产折补与固定资产折旧也存在相似之处。为了正确理解资源资产折补与固定资产折旧,我们对两者进行比较,见表1。
表1固定资产折旧与资源资产折补比较
比较项目
固定资产折旧
资源资产折补
影响范围
对当代经济发展影响
对税收的影响
对利润产生影响
对当代的影响
对后代的影响
对社会经济影响
对生态环境影响
补偿途径方法
通过价值补偿,资产得以重置
价值补偿
技术补偿
功能恢复补偿
理论基础
微观经济学
可持续发展理论
方法成熟度
成熟,会计
不成熟,正在探讨
4资源资产折补理论与方法
4.1资源资产折补理论
根据价值工程理论,资源资产具有价值,其价值大小可用如下公式表示:
V=Fw/Cw(1)
式中,V为资源资产价值;Fw为资源功能值;Cw为实现此功能所应花费的费用。
当资源资产被开发利用,资源资产的价值发生变化,其变化程度可以表示为:
Vw=V1w-Vow
=F1w/C1w-F0w/C0w(2)
式中,Vw为资源资产价值变化值;V0w为资源资产未利用的原始价值;V1w为资源资产被使用后的价值;F0w为资源资产的原始功能;F1w为资源资产被使用后的功能;C1w为实现初始功能所应花费的费用,C0w为实现使用后功能所应花费的费用。
为了实现资源资产的可持续利用,资源资产折补价值至少应该是Vw。
公式(2)太笼统,缺乏可操作性,为了增加其可操作性,必须进行改造。
首先,适当地对资源资产的价值进行适当的分割。将资源资产的价值分为两个部分组成,一部分是比较实的物质性的商品价值,即有形的资源资产价值,另一部分是比较需的舒适性的服务价值,即无形的生态价值。这样,资源资产的综合折补数额就是有形的资源资产价值和无形的生态价值两部分折补之和,由此得到如下方程式:
V折=V1+V2(3)
V折为资源资产折补值,V1为有形的资源资产价值折补值,V2是无形的生态价值折补值。
对于有形的资源资产价值折补V1,在限定条件下,可以参照固定资产折旧的方式来进行。其具体计算公式为:
(4)
V0为资源资产“商品价值”原值,it为资金的折现率(也可采用年利率),n为年该项资产的折旧年限。R为年提取折旧额,R=R1=R2=…=Rn=V0×r折=V0/n,P为调节系数,它与资源资产的种类有关。
对于无形的资源资产生态价值折补,我们应该确立其价值的大小。资源资产的生态价值可以表示为以下四个变量来表示。
V生=f(t,s,q,c)(5)
t代表时间,s代表空间,q代表资源资产的质量,c代表资源资产的数量。则资源资产开发利用后生态价值的变化可以表示为:
(6)
(7)
资源资产的生态价值计算方法可以参考文献[1]。
如果考虑生态价值的时间价值,则资源资产生态价值折补值为:
(8)
资源资产折补额为:
V折=V1+V2
=+
=(9)
4.2可更新资源资产折补
可更新资源资产,由于存在一定的承载力,当资源资产的开发利用限制在资源资产的可承受范围之内,由于资源资产本身的更新,对其质量和数量没有影响,在此条件下,在公式(9)中,P1、P2均为零,也就是说,此时不需要对资源资产进行折补。
如果我们仔细地观察一下现实经济社会,可更新资源资产的开发利用超过了其承载能力,表现在数量不断减少,即资源资产的开发利用量超过了资源资产的更新能力,在质量上也不断下降,资源资产的生态功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甚至生态系统的恶化或者破坏,在此情况下,资源资产必须进行折补。其折补的公式依然与(9)类似,只不过是P1、P2不同,现在我们着重探讨一下P1、P2的确定方法。
假使可更新资源资产开采后t时间资源资产存量为St,资源资产开采量为Da,资源资产的更新率为Ra,则每代人拥有的资源资产数量为[6]:
开发利用后,资源资产被消耗的量为:
我们需要折补的部分就是因资源资产被利用而减少的部分,从数量上来看,就是S。
由于存在如下公式:
S·P=P1V0(15)
则存在:
P1=S·P/V0=S/S(16)
在公式(14)到(16)中,S代表资源资产开发减少量,P代表资源资产的价格,S为未开发利用时的资源资产的数量。
关于P2,由于生态价值发生了变化,此时P2=1,因此,可更新的资源资产超过承载力的折补模型为:
V折=V1+V2
=(17)
4.3不可更新资源资产折补
不可更新资源资产最大的特点是它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地质年代,一旦开发利用,就会减少。所以,学术界有这样一种观点:在消耗尽某种不可再生资源资产之前,应该找到可再生资源资产来替代这种不可再生资源资产的使用,以使其能够长期地存在下去,甚至有人提出,至少应使某种非再生资源资产存在50年。
回顾经济发展历史,我们会发现,人们对不可再生资源关注由来已久,特别是长期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人类对于不可再生资源开发处于掠夺性开发阶段,有识之士早就担心其耗尽,并且在大众中产生了积极的影响,20世纪初,保护不可再生资源成为美国自然保护运动的主要内容。美国数理经济学家霍特林的论著《可枯竭资源经济学》对不可再生资源的经济理论进行了分析,给出了霍特林规则。
对于不可再生资源资产的折补,其理论模型是在公式(19)基础上,经过P1、P2确认基得到的,在此模型中,P1=P2=1。因此,不可再生资源资产的折补理论模型为:
V折=V1+V2
=(18)
在这里值得说明的是,在公式(18)中,V生的计算比可再生资源资产计算简单,其生态价值主要表现在开发过程中对环境所造成的影响[7]。
参考文献
[1]李金昌,姜文来,靳乐山等编著,生态价值论,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1999
[2]钱阔,陈绍志主编,自然资源资产化管理,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96
[3]谷树忠,资源资产,见:孙鸿烈主编,中国资源科学百科全书,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0年
[4]姜文来,关于自然资源资产化几个问题,资源科学,2001(1)
长白山地区的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生态效应亦是全球变化的一种区域响应,通过对该区土地利用变化及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研究,可以科学地把握土地利用变化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的过程和规律。文中集成遥感与GIS技术,以长白山地区为研究区,揭示该区土地利用变化的时空演化特征,评估土地利用变化引起的区域生态服务价值变化,为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1研究区概况本文所指的长白山地区位于吉林省东部,行政区划上隶属长白山管委会、通化地区、延边地区、白山地区,下辖9市、3区、9县。位于125°45′—131°26′E,40°52′—44°30′N,总面积75377km2。温带大陆性季风型气候,冬季盛行西北风,夏季盛行东南风。年平均气温-7~3℃,7月气温为18.1~23℃,1月气温为-23~-16.6℃。年降水量700~1400mm,85%的降雨集中在6—8月,无霜期65~120d。该区是中国东北地区典型的温带森林生态系统。
数据来源及研究方法
1土地利用动态数据获取研究所用的数据为2000年和2010年LandsatTM/ETM+晴空影像,空间分辨率为30m。同时收集该区1∶10万地形图、地质地貌图和土壤类型图等。遥感影像的预处理包括:对单通道多光谱数据进行波段合成;以地形图为基准,对2010年各分幅影像进行几何精校正;以校正后的影像为基准,对2000年各分幅影像进行几何精校正;对同期的影像作直方图匹配和拼接处理;按研究区界限对影像裁剪。根据国家通用的土地利用分类系统,结合研究区的实际情况,将土地利用类型划分为旱田、水田、林地、水域、建筑用地和湿地。在GIS的支持下,采用基于知识的人机交互式解译方法,提取各土地利用类型信息(表1)
2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价方法虽然Costanza等[3]的研究使ESV估算原理和方法从科学上得以明确,但研究中某些数据仍存在偏差,如对耕地的评估偏低,而对湿地评估又偏高。谢高地等[12]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中国陆地生态系统单位面积生态服务价值量,并应用在青藏高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估算中。在现有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价体系中,由于各研究存在区域差异,尚难对各价值当量形成共识。一般均将水田和旱田视为一类进行价值评价,但由于耕作方式、作物类型等诸多差异,它们的服务功能尚存差异,如水田的土壤与局地小气候均与湿地相似[13]。因此,本文以谢高地的中国陆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表为基础,并作如下修订来计算该区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水田的气体调节、气候调节、水源涵养、土壤形成与保护等单位价值取旱田和湿地相应服务价值的平均值;水田多处于水域旱田过渡地带,兼具农田、湿地、水体3种生态系统特点,其生物多样性保护功能优于旱田,取旱田、湿地、水体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的平均值为水田的该项服务价值[14];研究区稻田的单位产量与所有耕地单位产量之比约为1.5∶1,故以旱田食物生产价值的1.5倍作为水田的该项服务价值[15];水田的废物处理、原材料及娱乐休闲等价值与旱田差异不显著,可用旱田的相应服务价值代替。据此得到修订后的该区单位面积服务价值量(表2)。
3敏感性分析方法敏感性指数(CoefficientofSensitivity,CS)用以确定ESV随时间变化对VC变化的依赖程度[16]。CS的含义是指VC变动1%引起ESV的变化情况,如果CS>1,说明ESV对VC是富有弹性的;如果CS<1,则说明ESV对VC是缺乏弹性的。比值越大,表明VC的准确性越关键。本文通过分别调整50%的VC来计算CS,从而来说明ESV对VC的敏感程度。
结果与分析
1土地利用幅度变化分析通过对长白山地区土地利用幅度变化的分析,可了解该区土地利用变化的态势(表1):耕地总量有所减少,10a间净减1261.60hm2,占期内土地利用变化总量的55.81%,其中旱田面积呈增加趋势,增加了6688.00hm2;水田面积呈减少趋势,减少了7949.60hm2,水田面积变化较剧烈,变幅达-4.75%,从土地利用变化的数量特征可以看出,这一时期人类活动是影响耕地面积变化的主要因素。林地呈减少趋势,10a减少了4981.69hm2,变化量占期内土地利用变化总量的19.00%,说明该区森林资源已遭到破坏,应加强森林经营,使其可持续发展。水域面积呈减少趋势,减少面积为115.21hm2。建筑用地急剧增加,增加面积6424.22hm2,变化幅度达4.27%,年变化率为0.43%,主要是由于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导致城乡居民用地与公交建设用地的增加所致。湿地面积呈减少趋势,面积减少65.72hm2,变化幅度达-0.35%,说明应切实保护该区现有珍稀湿地资源。
2土地利用转移分析借助GIS的SpatialAnalysis工具,可获得近10a长白山地区各土地利用类型面积转移情况(表3)。首先,从各土地利用类型的转移方向来看,旱田主要转出为建筑用地和水田,转出面积分别为5575.48,1774.21hm2,转化率分别为1.12%,0.36%;水田主要转化为旱田和建筑用地,转移面积分别为9236.45hm2和16.56hm2,转化率分别为5.52%,0.37%,耕地面积的转出主要是建筑用地占用耕地及改变耕作方式所致;林地主要转化为旱田和水域,转移面积为4409.12hm2和365.24hm2,转化率分别为0.07%和0.01%,主要是由于山区毁林开荒所致;水域主要转化为旱田和水田,转移面积分别为4071,127.28hm2,转化率分别为0.49%和0.16%。从各土地利用类型转移来源来看,旱田主要是由部分水田、林地、水域转化而来,10a间面积转化率分别为1.82%,0.87%,0.08%;水田主要由旱田、水域、湿地转化而来,转化率分别为1.11%,0.08%,0.04%,说明该区湿地农田化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建筑用地主要是由旱田、水田、林地转化而来,转化率分别为55%,0.39%,0.13%。分析表明,人类活动是影响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的主要因素,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增加了人们对粮食和住房的需求,促使耕地和建筑用地面积急剧增加。#p#分页标题#e#
3生态系统服务价值(ESV)变化研究区ESV总体呈减少趋势(表4),由2000年的1507.37亿元减少到2010年的1505.57亿元,10a减少了1.79亿元,减少幅度为-0.12%。占面积变化绝对值30.31%的水田,ESV减少0.97亿元,占ESV变化绝对值的37.16%;占变化面积总绝对值19.00%的林地,ESV损失了0.96亿元,占ESV变化绝对值的36.78%;而占面积变化绝对值25.50%的旱田,ESV减少了0.41亿元,占ESV变化绝对值的15.71%。因此,从各土地利用类型在两个时期对总ESV的贡献来看,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是较大的,它是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减少的根本原因,而水田和林地面积的减少是该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降低的直接原因。同时,旱田面积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对总价值作了补偿。4生态系统单项服务功能价值(ESVf)变化生态系统各单项服务功能价值(ESVf)呈减少趋势(表5):水源涵养减少剧烈,达0.55亿元,变化率为20.00%,主要是由于占价值系数较大的水田和林地面积减少所致;气体调节减少的变率最大,为20.95%,主要由林地和湿地面积减少所致;而气候调节、土壤形成与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减少显著,变率分别为15.24%,137%,14.29%。5敏感性分析根据CS计算公式,本研究把VC分别上下调整50%,计算出了研究区2000年和2010年的CS。结果表明,ESV对VC的敏感性指数都小于1,最高值为0.55~0.58,即说明当水域的VC增加1%时,ESV增加0.55%~0.58%。表明研究区内ESV对VC是缺乏弹性的,研究结果可信。
本文作者:李峻 唐华 张丽 单位:黑龙江省森林保护研究所 黑龙江省林业科学院
1森林防火的功能价值
森林防火资源功能,是指森林防火所具有的保护和改变生态环境的能力,它表现为森林防火资源所能提供的环境功能的物理量,例如降低的蔓延速度、保持含水量、减少流动火源能力、整体机动性等。森林防火的功能是区域环境的客观属性,是一种使用价值,它不依人类社会是否对其实际利用而客观存在。例如某一森林防火环境的河流量表示该林地所具有的提供阻隔的能力,这种能力是一种客观存在,不取决于人类社会是否对其进行活动。同样,该森林防火环境所具有的环境功能,也只表示他所具有的各种保护环境的能力,而与人类社会是否对其进行生态利用无关。虽然,同一森林防火资源可以具有各种不同的功能,也就是具有各种不同的使用价值。但其使用价值的载体都是森林防火资源本身。由于功能是资源的客观属性,而资源是在林业生产过程中创造的,因此,对森林防火资源功能的价值计量应该在防火价值论的基础之上,计算防护一定面积、一定质量的森林防火资源所消耗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也就是社会平均营林成本。一定面积的森林防火资源即使提供了多种不同的使用价值,由于其价值载体是同一的,因而其价值量也只能计算一次,否则就是重复计算。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森林防火资源的功能价值和上述按防火价值论核算的森林防火资源价值是相同的概念。
2森林防火的效益价值
森林防火的效益,是指森林资源功能被人类社会实际利用后所产生的经济和社会效果。其价值产生于森林利用部门,其价值计量属于效用价值论的范畴,也就是上文所述的按边际效用价值论核算的森林防火资源价值。效用不同于使用价值,它属于主观的范畴。只有当使用价值被人类实际利用,并使其获得一定程度的欲望满足时才产生了效用。一定数量的物品,其效用程度越高,消费者的支付意愿越强,其价值量越大,反之则越小。森林防火的效益价值,包括以木材为主的物质产品效益价值和环境效益价值。木材等物质产品的效益价值,表现为其各自的按边际效用所决定的市场价格。环境效益价值,表现为森林资源的环境功能被社会实际利用所产生的经济及社会效益。例如森林资源作为农田防护林,其降低风速、调节温度与湿度等防护功能被农业部门实际利用所增加的农作物产量;森林资源的净化空气、释放氧气、森林景观等游憩功能所创造的森林公园的门票收入等。一定面积的森林资源是否具有效益,具有多少效益,不仅取决于它所具有的森林资源功能的大小,更取决于社会对它的利用方式和利用强度。例如一块森林资源可能具有森林游憩的功能,但如果没有开展森林旅游,其功能没有被社会实际利用,则它不会产生森林游憩的环境效益。同样道理,一片防护林或水源涵养林虽然其蓄积量也具有生产木材的能力,但为了生态利用的目的,除了少量的间伐材以外,基本不产生木材效益。有些森林防火效益价值,具有市场价格的表现形式。例如木材等有形的林产品和收门票的森林公园。这类林产品在使用上可以做到排他,因而可以进入市场交易。但是,大多数森林环境资源由于在使用上难以做到排他,因而很难进入市场,其效益价值也就不具有市场价格的表现形式。在这一类环境资源中,有些效益价值可以附加在其他产品的价值中间接计量。
3功能价值和效益价值的关系
目前常见的森林环境效益价值计量中,常以功能计量替代效益价值计量,或者将二者混合使用。常见的计量思路是,首先计算森林资源所能产生的各种环境功能的物理量,然后再计算假定它们都能被人类充分利用所能产生的经济效益。这种计量模式,无疑夸大了森林环境效益的价值量。因为没有被人类实际利用的森林环境功能,是不能产生效益价值的。其次,功能价值能否转化为效益价值,还取决于产品的供求关系,森林资源功能能否转化为益,还要看社会对森林资源功能的需求程度。如果某项功能社会需求量很大,其功能就会全部转化为效益;若社会需求不足,或根本没有这种需求,则该功能转化为效益的价值量很小,甚至根本没有效益。例如,森林具有减少水土流失,减少河道及水库泥沙淤积的环境功能。但在平原林区,周围没有河道及水库,森林资源的这种功能就不可能转化为效益。再例如,在水资源丰富的地区,森林的集水功能超过了社会对水的需求,该功能也就不可能全部转化为效益。
4结语
对效益价值的理解,可以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有些学者提出,从效益的角度,可以将森林资源总价值区分为利用价值和非利用价值。利用价值是指可以产生直接或间接效益的价值,这就是前面讨论的森林资源的物质产品和环境效益价值,也可以称为狭义的森林资源效益价值。非利用价值包括选择价值、存在价值和遗产价值。他们是指某些森林资源功能虽然没有为现代人所实际利用,但其保存的目的是为了人类自身的将来,或为了子孙后代,因而它也应有效益价值,这就是广义价值的概念。这种价值理念的提出,丰富了我们对森林资源效益价值的理解。
关键词:生态经济;研究范式;循环经济
中图分类号:F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544(2012)06-0104-05
作者简介:周纪昌(1969-),男,河南鹿邑人,经济学博士,中原工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
一、引言
社会经济是一个复杂的、多维系统,我们可以根据研究的角度和目的的不同来界定该系统的性质和范围,从而得出对经济过程和系统特性的不同看法。这里借用目前最为流行的“范式”概念,来表示这种差异性的存在。“范式”和“范式变化”这两个术语来源于托马斯·库恩的名著《科学革命的结构》。在这本书中,库恩就不同思维模式的建立和改变是如何影响到科学的发展进程进行了探讨。这种思维模式是格式塔的一种,他称之为范式。库恩认为范式的变化是科学思维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范式的变化意味着对以前大家共同认可或心照不宣的规则、观念、假定前提以及世界观的改变;范式的变化表现出跳跃性的、革命性的变化,可能彻底改变科学共同体对问题认识的态度、视角;范式同时也是确立学科和保证学科凝聚性和连续性的基础;放弃一种范式而支持另一种范式,将改变一门学科内所有科学家的整个知识基础,这就是库恩之所以称这样的变化为科学革命的理由。
尽管目前经济学界流派纷呈,研究方法众多,但是从大的研究范式看,大致可以划分为两种:一种是以新古典为代表的主流经济学研究范式,一种是以生态经济学为代表的研究范式。因为从本质上来说,生态经济与新古典经济学代表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经济系统观和经济过程观。在主流经济学模型中,经济系统被看作是一个以交换价值循环为基本运行模式的孤立系统,其以货币为表现形式交换价值,在厂商和家户两大经济主体之间顺畅地循环流动。生态经济作为一个新的经济思想和研究范式,是随着环境问题日益成为影响和限制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时发展起来的,与传统经济的一个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其把人类经济系统看作是地球生态系统的一个子系统,而自然生态系统是经济系统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环境系统,两者之间存在着持续地物质能量和信息流动。虽然生态经济的思想理论,对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提出以及一些具有重大经济影响的环境政策的出台,特别是对于目前日益受到国内外关注的循环经济理论和实践,都有很大的影响和指导作用,但是,以新古典研究范式为代表的主流经济学在经济思想和经济决策中仍然占据着绝对统治地位,生态经济还没能引起大多数经济学界人士的充分注意,而对这一范式下的循环经济思想更觉得难以理解。对于生态经济研究范式的渊源予以考查、分析生态经济范式的特征、挖掘生态经济范式的核心,同时对于生态经济研究范式的理论成果进行总结、梳理和反思,对于当前的生态经济研究和循环经济研究具有非常紧迫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二、生态经济研究范式的渊源和特征
对于生态经济及其经济循环思想的渊源,一般可以归结到美国经济学家肯尼斯·思鲍尔丁1969年发表的《即将到来的宇宙飞船地球经济学》一文。在这篇文章中,鲍尔丁认为,地球实际上是一个生产能力(提供低熵的物质和能量)和污染净化能力(接纳和转化高熵废物的能力)都是有限的系统,就象一艘孤立的宇宙飞船,是一个物质上封闭的系统,地球系统的长期维持在于通过消耗外界的太阳能使物质在其中能够不断的循环利用;人类经济系统作为自然生态大系统的一个子系统,两者之间的关系不应是从“自然资源一产品一环境废物”线性物质流动关系,而应该是一种循环的关系。鲍尔丁所说的循环关系不仅包括生态经济系统物质上的循环流动关系,而且更重要的是生态经济大系统及其各个组成部分在功能上的稳定有序、协调衔接。即经济系统的运行必须同整个生态系统的运行规律和功能相契合。这种从系统整体的角度来看待经济与环境的关系,极大地影响了人们对于经济研究的思路与方法,特别是对我们理解经济系统与环境系统的关系问题更是意义深远。鲍尔丁的宇宙飞船经济学理论预见直接推动了生态经济学这一新的经济研究范式的产生和发展。虽然生态经济研究范式正式出现是在20世纪60年代,但是我们可以在经济学发展早期的重农学派和古典经济学那里,找到一些对后来生态经济的产生和发展有一定影响的经济思想和研究方法。
首先,生态经济学把自然生态系统作为经济系统赖以存在的基本环境。这种观点显然与早期经济学从物质财富的生产出发,注重自然在经济中的基础地位的研究方法和经济思想是一致的。同新古典经济学从交换的角度来分析经济和价格决定的问题不同,重农学派和古典经济学是从生产的角度来分析经济和价格问题,商品的价值不是由抽象的交换价值(价格)决定的,而是土地所代表的自然资源、劳动和作为生产手段的资本物品(在一定意义上是以前的生产过程中节约下来的东西)共同作用的结果。法国重农学派的创始人和重要代表魁奈坚持认为土地是财富的唯一源泉。而在亚当·斯密眼中,劳动不仅是价值尺度而且是价值的源泉,更有意义的是,他把土地上的自然力也看作是一种劳动,这就自然导出土地同样是价值源泉的结论。美国著名生态经济学家戴利对于重农学派有这样一段评价:“有趣的是。经济学的第一个学派重农学派,强调人类对自然的依赖。对他们而言,仅有农业这个‘自然’的活动就能够产生净产值。事实上,重农主义这个词意味着自然法则。重农主义基本观点中的一些东西,对今天的经济学是极其重要的,尽管他们特定的理论已经过时”。
其次,对生态经济影响更为明显的是,重农学派和古典经济学特别重视影响和限制财富生产的其他自然生物物理因素,他们把自然物理因素对经济活动的限制与经济长期增长前景的“定态”(stationary state)概念紧密地结合起来。在古典经济学中“定态”一词指的是经济中人口与资本存量都停止增长的状态。马尔萨斯和李嘉图都把良好土地的供应的限制以及所带来的农业上的报酬递减来表达他们经济活动受到环境限制的思想。虽然约翰-穆勒认为生产技术的进步能够中止或暂时抑制因自然要素有限而对终极生产力的限制,但是他并没有抛弃“定态”的概念,认为财富的增长并不是无限的,经济迟早会进入一种静止的状态。技术进步可以推迟这种状态过早的到来,但最终阻止不了其一步步的逼近。在一定程度上,生态经济的兴起是在经济增长日益受到生态环境因素的限制的现实下,对古典经济理论中的“定态”思想的继承和发扬。因为整个生态经济的理论就是围绕着,在地球这样一个具有有限承载能力的增长空间中:如何考虑经济活动的目的和途径而展开的。戴利的稳态经济(Steady-economy)是最具代表性的生态经济思想。在戴利看来,稳态经济是一种有发展而无增长的经济。在物质层面上,经济是整个地球生态系统的一个开放的子系统,而地球生态系统是有限的,非增长的,在物质上是封闭的。随着经济子系统的增长,它将从整个生态系统的母体中吸收越来越多的部分,并且终将达到100%的极限。这种靠消耗自然资源(尤其是不可再生资源)支撑的经济增长是不可能永远继续下去的。增长的边际成本总有一天会超过其边际社会收益,会使增长变得得不偿失。
再次,大多数古典经济学家认为只有有形的产品才算作是社会的财富,在他们对经济过程的描述和分析,产品价值的生产和消费过程与通过劳动、自然力和资本等生产要素对物质的转化过程,和对以物质为载体的产品功能或效用的使用过程分不开的。萨伊最早提出效用是物品(财富)价值的基础,他认为“所谓的生产,不是创造物质,而是创造效用。生产数量不是以产品的长短、大小或轻重估计,而是以产品所提供的效用估计。”虽然如此,萨伊并没有就此脱离经济活动的物质过程来抽象地谈论价值问题,而是在分析中更加强调两者的结合。他把生产过程看作是以创造效用为目的的物质形态转化过程,并提出了物质本身是不能创造和消灭的观点。对于财富的消费,他是这样认为的:“正如生产意味着效用的创造,而不意味着物质的创造,所以消费意味着效用的消灭,而不意味物质或物品的消灭。”因此,萨伊被认为第一个把物质不灭定律引入经济分析中的经济学家,实际上,生态经济学中的重要的基础理论之一“物质平衡理论”表达的就是萨伊这个思想。生态经济承继了早期经济学的这种从价值流动和物质转化两方面来看待和研究经济过程的方法和视角,对于这种经济研究方法的特点,萨伊在他的名著《政治经济学概论》绪论部分这样阐述。这个方法的优点在于它只承认经过仔细观察的事实,以及根据这些事实所做的精确推论的研究方法,这样就可以有效地排斥在文学上和科学上往往阻碍人们获得真理的偏见和先入之见。他认为“事物怎样存在或怎样发生,构成所谓事物的本质,而对于事物的本质的观察,则构成一切真理的唯一根据。”萨伊的这种方法论原则进一步强化了对早期思想家和亚当·斯密以来所兴起的实验唯物主义传统。
最后,在经济要素的分类方面,生态经济学中与古典经济学一样基本上遵循了上述萨伊所提出的观察和理解事物的方法原则,在古典经济学和生态经济学中,原材料、能量相对于对生产过程中的其他要素投入(劳动、资本)来说具有明显的互补性。例如,对于资本的划分上,斯密是最早认为,根据这些资财在取得收入过程中的存在和变化流动的具体形态,可以把资本分为流动资本和固定资本两种。这一概念和名词一直被其后来的经济学家所沿用。值得注意的是。关于资本与劳动的关系,马歇尔是明确的劳资合作论者。他的结论是:一般资本和一般劳动,在创造国民收入上是相互合作的,并按照它们各自的(边际)效率从国民收入中抽取报酬。他们相互依存是极其密切的。生态经济学与古典经济学类似,采用的是一种把生产作为经济分析起点的“生物物理的分析方式”(biophysical approach)。人类的生产活动的实质是,人类利用组织、技术等手段,从自然生态系统中取得自然资源,把其转化为人类所需要的物质形式,并向环境排放废物的过程。其一,从生态经济大系统的整体角度来看,人类经济活动同自然生态系统中的其他活动一样,都是物质、能量和信息的流动和转化过程,生产活动则在这个过程中发挥着“转换器”的作用——把物质从一种形态变成另一种形态,从一种用途转化为另一种用途;其二。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和自然界最基本、最重要的活动——没有生产也就没有消费,也就没有物质流动关系,更谈不上自然生态系统与人类经济系统之间的联系。从物质角度看,生产的基本要素是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生产过程则是对这三种要素进行转化、传输或应用的生物物理过程,因此,生产过程中的要素投入更多的是互补性而不是替代性的关系。互补性和替代性问题,目前已经成为以生态经济为代表的强可持续发展流派(这一流派强调互补性)和以主流经济学为代表的弱可持续发展流派(这一流派强调替代性)在对待可持续发展问题上争论的焦点。
三、生态经济范式的核心:循环经济的理论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经济快速发展所带来的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人们开始对经济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进行思考。这一时期,有关环境问题最有名的著作当属雷切尔·卡森的《寂静的春天》一书。在这部书中作者利用大量事实证明了由工业污染对生态系统所带来的灾难性后果,唤起了人们对环境问题的关注。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促使包括经济学在内的许多学科开始把环境问题纳入到各自的研究领域。在经济学领域,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是生态经济学发展的奠基时期,一些对后来该学科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的思想和研究方法基本都出现在这一时期。他们不仅继承了和恢复了古典经济学从生产角度和物质转化过程中研究经济的传统同时在研究的视野、方法以及所关注的问题上都具有重大突破。其中对于生态经济学的建立和发展具有开创性和奠基性作用的经济理论和分析方法有:鲍尔丁的地球宇宙飞船经济学思想:尼古拉斯·乔治斯库一罗根的经济过程中的熵定律理论;埃尔斯和科尼斯的物质平衡原理和产业代谢理论;戴利的稳态经济思想。这些理论中一般都涉及到以下三个相互关联的基本问题:第一,地球的资源供应能力;第二,地球消纳废物的能力;第三,经济增长的规模限制问题。生态经济学正是在寻求发现和寻求解决这三个基本问题的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而作为生态经济核心理论的循环经济思想理论也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得到充实和完善,而成为目前具有影响力的经济发展思想和实践。我们以生态经济中如何看待和解决经济循环或循环经济问题为主线,对以往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总结和反思。
1.熵定律与经济过程
熵是一个物理学上的概念,是对不可利用的能量的一种度量。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一些乐观主义者认为,既然物质是不灭的,能量是守恒的,那么人类总会有无尽的资源可以利用。但是他们忽略了热力学第二定律(也称熵定律)所提供的科学事实:在能量遵循热力学第一定律,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做功的过程中,所有的转化率均低于100%,耗散掉的部分就是“熵”。按照熵定律,无论是价值循环和物质循环都需要来自外界持续不断的能量来源的支持,否则是不可能持久地运行下去的。尼古拉斯·乔治斯库一罗根是第一个系统地阐明经济过程如何受到熵定律限制的经济学家。他认为经济过程是一个以低熵状态的物质一能量输入,以高熵状态物质一能量输出的过程,即经济过程仅仅是把有价值的自然资源(低熵)转化为毫无价值的废物(高熵)的过程;目前的工业繁荣是以快速地消耗有限的低熵物质为代价的。因此,他得出结论:人类经济奋斗的中心是比经济学中的李嘉图的土地更稀缺的环境中的低熵。经济过程中所有的物质转化和循环利用活动最终要受到可用能量的和熵定律的限制,免费的重复利用是没有的,因此,从可耗竭的矿物能源向太阳能转变是人类长期存在和发展的必然选择。
2.经济过程中的物质平衡原理
物质平衡原理(materials balance approach)是罗伯特·埃尔斯等人提出的物质流分析方法。这一方法的基本假设前提是:在一个封闭的、没有物质净积累的经济系统中,排入自然环境中的残余物质质量必然大致等于作为投入物进入系统中的所有原材料和能源的质量。根据这一假定前提。他们从物质形态上,构建出一组物质平衡方程。在这一组方程中进入生产和消费领域的各种资源和服务的投入数量和最终的产出和消耗数量构成了一个等量关系。利用物质平衡方法,埃尔斯等人对经济过程中物质形态的投入、积累和产出,以及三者与环境的相互关系进行了系统地分析,认为从长期来看,经济过程只不过对物质的形态进行了转化,并不能增加或减少物质的量,而对于流出经济系统的废物所进行的处理。只能是这些物质从一种形态转化为另一种形态,或者说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因此,经济活动中的废弃物的排放和处理是生产和消费过程中正常的,不可避免的一部分。从长期而言,进入和流出系统的物质是平衡的。对于如何从根本上减少废物的产生和污染问题,他们提出一方面从源头上减少原料的投入,另一方面提高经济过程物质的利用效率,特别是提高经济系统中物质循环使用率,并由此提出了对进入经济系统的物料实行从“资源开采——生产加工——消费——最终废弃”的整个经济的物质流动过程,实行“从摇篮到坟墓”的综合管理的思想。这一思想很快被美国在20世纪70年代制定的1976年颁布的《资源保护和恢复法案》(ResourcesConservation and Recovery Act,RCRA)所采纳。
3.产业代谢理论
产业代谢理论(industrial metabolism)是罗伯特,埃尔斯1988年在物质平衡原理的基础上提出的关于经济系统与环境系统之间物质、能量流动的理论。产业代谢概念所要表达的是,在一个基本稳定的状态下,通过劳动使原料和能量转化为最终产品和废物这样一系列的物质过程。在这里产业的概念涵盖了从农业、采矿业、制造业、畜牧业到建筑业、交通运输业、服务业、商业、消费和废物处置等所有行业。在产业代谢模型中,经济系统被看作是一个嵌入生态大系统的开放子系统,在稳定状态下,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一样是一个远离热力学平衡耗散系统,并且也有着类似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能量的代谢过程,但是由于能量的限制(主要是熵定律)和无法避免的耗散消耗,产业系统不可能达到象生态系统那样的近乎完全的物质循环,即产业循环是开放的。也就是说,产业系统总体上没有对它的营养物质进行再生循环,它是以开采来自地球的高质量的物质(化石燃料、矿石)为开端,最后把这些物质以退化的形式返回到自然界的过程。
在埃尔斯的产业代谢的模型中存在两种废物循环形式:第一种是经济系统与自然界组成的自然循环过程。这种形式的循环发生在农业、林业和畜牧业等部门,它们的原料直接来自于自然,最后的排放物主要是可降解的生物有机物。第二种形式的循环被称为“工业循环”。这个循环把生产和消费产生的废物,通过采取一定的技术、加工和管理手段,作为“二次资源”再度返回到生产和消费过程。由于工业循环过程是人为的,不仅需要大量的额外的物质和能量投入,同时也会产生对环境有害的排泄物。埃尔斯的产业代谢理论不仅从经济上和物理规律两方面分析了经济系统中影响和限制物质循环的原因所在,最重要的是提出了经济系统与环境系统之间,以及经济系统内部产业之间存在的物质和能量流动网络,这为产业生态学提出的通过构建不同产业流程之间的物质和能量梯次利用网络,来减少废物排放和提高资源利用率提供理论基础和灵感。
4.产业生态学
产业生态学的产生受到了自鲍尔丁以来生态经济理论成果和研究方法的直接影响,同时也标志着生态经济从理论走向实践。1989年9月,R.Frosch和NicolasGallopoulos在《可持续工业发展战略》一文中正式提出的产业生态学的概念。他们提出:“在传统的工业体系中,每一道制造工序都独立于其他工序,通过消耗原料生产出即将被销售的产品和相应的废料:我们完全可以运用一种更为一体化的生产方式来代替这种过于简单化的传统生产方式,那就是产业生态系统。在这样的产业生态系统里,能源和材料的消费被最优化了。一个过程的排放物可以作为另一个过程的原材料”。显然,R.Frosch和Nicolas Gallopoulos产业生态学理论,与埃尔斯的产业代谢理论(industrialmetabolisml具有很多的相近之处。只不过是前者强调了通过产业系统之间的物质和能量代谢关系的建立。而后者是从整个生态经济大系统的物质和能量的流动关系出发,指出了这种代谢关系的现实存在及其对于经济系统的意义。
把产业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相比较是产业生态学研究视角的主要特点。产业生态理论的主要探索者之一Braden R.Allenby(1995)认为,在上亿年的进化过程中,自然界中的物质和能量的流动与转化过程大致经历了从线性流动、不完全循环和完全循环三个阶段的进化历程,才成为今天比较完善和稳定的自然生态系统,总体上来说,产业系统还处在从线性流动阶段。尽管产业生态系统的概念与生态系统不能做完全类比,但是前者可以通过学习和借鉴后者的优点而获益。例如,生态学的关键种理论、食物链及食物网理论、生态位理论及生态系统多样性理论等在生态工业、设计规划生态工业园及生态工业网络设计和管理中,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应用。因此,对于产业生态系统的理解,我们一方面明确地承认,产业系统是自然生态系统演化的产物,产业乃至整个经济系统的发展不仅要符合经济规律而且还要遵循自然规律;另一方面也要看到,产业系统在性质上和对物质、能量的利用和流动方式上具有本质的不同。
5.可持续发展与循环经济模型
以研究和寻找可持续发展实现途径为主要目的。根据鲍尔丁的地球宇宙飞船经济学理论和循环经济思想,戴维·皮尔斯(David W.Pearce)和凯里·特纳(R.Kerry Turner)在1990年提出了一个比较完整和系统性的循环经济理论(the circular economy),并建立了第一个循环经济框架模型(见图1)。
(在这个模型里各种通过环境经济系统的物质流用实线标示,这些物质流所产生的效用(U)用虚线标示。自然环境提供自然资源的存量(R)、环境的净化能力(A)和舒适三大经济功能。废物(W)是由生产(P)和消费(C)产生。如果考虑物质循环,这个环境经济系统就是封闭的。在模型中自然资源的存量(R)被分成了可耗竭资源(ER)和可再生(RR)资源两大类别。这两类资源都可以以一定的比率(h)进行开采,而只有可再生资源可以(以y的比率)再生。由于相对于废物流量(W)的自然的净化能力(A)不仅影响到自然资源的生产而且还直接影响到最终的效用,所以同样被视为一种经济资源。废物(W)的循环利用(r)可以对资源的存量(R)产生正的影响。)
皮尔斯和特纳认为。鲍尔丁把地球比作同宇宙飞船一样的封闭的系统,表明了经济与环境是一种循环(circular)的关系——所有事物都是其它事物的投入,那种简单地认为经济的最终目的就是创造效用并对经济进行相应地组织的看法,实质上忽略了这样的事实——无论如何,最终来说封闭的系统设定了获取效用所能采取措施的限度或边界。他们把自然界所提供的资源供给、废物净化和审美功能三项作为生命支持功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认为我们面临的挑战在于,不论是自由市场、计划经济还是混合经济模式,都不能保证自然的生命支持功能将能够持久下去,因为现代经济学缺乏一个生存理论(existence theorem)来处理经济的规模和结构与支撑该经济的一系列环境与经济相互关系之间的问题,没有对经济系统是否与其密切联系的自然环境相和谐进行必要的关注,因此,经济可持续的关键在于创造出经济和环境的和谐共存的条件。在他们建立的循环经济模型里(见图1),人类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合二为一共同组成一个生态经济大系统。在这个模型里,经济系统与环境系统不再是两个相对独立的系统,两个系统之间不仅在物质、能量上存在着密切的投入一产出关系,而且在功能上也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俨然是一个统一的功能整体。因此,这是一个典型的生态经济循环模型,与主流经济学经济循环模型相比,两者是完全不同的经济视角和思维范式。
首先,从经济的目的看,自然环境作为生态经济大系统的一个必要的组成部分,它提供三方面的经济功能——资源提供功能、废物净化功能和直接效用提供(审美、休闲娱乐等舒适性资源)——这些功能对于最终经济目的的实现、持续提高和改善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其次,从经济活动的物质基础看,之所以把这个自然系统同人类经济系统一起组成的生态经济大系统称为循环经济系统,是因为按照物质平衡原理(即热力学第一定律),这个大系统在物质上必然是封闭的、循环的系统而不是一个开放的、线性系统,即从“环境——资源——生产——消费——环境”的封闭过程。第三,皮尔斯的循环经济系统是一个以保持和提高生态经济大系统的功能(生态功能和经济功能)为导向的物质循环系统,在这个系统中系统功能的保持是与系统内物质(包括能量)流动的状况紧密地联系起来。尽管从全球尺度来看物质在系统内的循环是由必然性的物理规律所决定的。但是从系统的功能的实现来说。这种循环可以有不同的状态或结果——良性循环(hA)则会破坏这个功能,从而造成经济系统的不可持续性。因此,在这个循环经济系统中人的调控作用就是通过协调经济与环境之间的物质流动关系,在促进和保证生态经济大经济内物质良性循环的基础上,实现大系统在功能上的良性循环。它蕴涵了两个最基本的经济活动原则:一方面,要承认生态系统对经济活动的限制,使经济活动对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的开发利用保持在生态系统的再生能力和承载力之内,使经济活动建立在生态可持续的基础之上;另一方面,在不破坏生态系统整体功能和稳定性的前提下,对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进行合理开发和高效利用。以提高经济活动的质量和效益。第四,由于环境的三大经济功能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作用关系,例如自然的净化能力(A)的破坏不仅影响到自然资源的再生产而且还直接影响到环境的质量,循环经济要求我们从方法上,对环境和经济问题应从整体的角度出发进行把握和协调,而不能过于偏重某一方面的功能。
四、小结
对于生态经济范式的渊源、特征、核心和理论成果的梳理和分析可以看出,生态经济和循环经济本质是一致的,这就澄清了当前生态经济研究与循环经济研究分野的现实,同时通过分析发现,生态经济范式与古典经济及其后来的继承者的思想一脉相承,这也为我们如何把握生态经济、循环经济与传统经济学的关系提供了一个有益的思路和路径选择,生态经济研究不能脱离传统经济学,更不能脱离市场经济理论而发展,这是非常危险的,同时也是没有出路的。经济过程即是物质转化的过程,又是以效用为基础的价值增值和转移的过程,这两方面都离不开环境的支持一环境既是经济过程的物质最终来源和归宿,又是基本经济功能的提供者。从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目的看,生态经济范式研究对经济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关系所持有的整体视野,特别是从生态经济大系统物质循环流动的角度来看待经济与环境之间关系,对我们把握环境问题的本质无疑具有重要意义。循环经济作为生态经济研究范式下的一种全新的经济系统观和经济发展模式,它对经济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关系所持有的整体视野,特别是从生态经济大系统物质循环流动的角度来看待经济与环境之间关系,把经济活动纳入到整个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能量流转的大循环当中,从生态经济大系统整体高度来看待和规划人类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对我们把握经济与环境问题的实质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美]肯尼思·E博尔丁,即将到来的宇宙飞船地球经济学[A],赫尔曼·E.戴利,肯尼思·N.汤森编,珍惜地球:经济学、生态学、伦理学[M],马杰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2][英]托马斯·罗伯特·马尔萨斯,人口论[M],郭大力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
[3][法]萨伊,经济学概论:财富的生产、分配和消费[M],陈福生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4][美]尼古拉斯·乔治斯库-罗根,熵定律和经济问题[A],赫尔曼·E.戴利,肯尼思·N.汤森编·珍惜地球:经济学、生态学、伦理学[M],马杰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Abstract: Based on the emergy analysis method, the contribution of water resources to the eco-economic system and its subsystems was put forward according to different ways of contribution of water resources to industrial and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living system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system. Taking Xi'an City as an example, the contribution and contribution rate of water resources to eco-economic system in Xi'an from 2010 to 2014 were calculated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variation of water resources contribution to industrial and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living system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n the eco-economic system of water resources in Xi'an. And it puts forward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for the rational allocation and efficient utilization of water resources in Xi'an.
关键词: 水资源;生态经济系统;能值;贡献
Key words: water resources;eco-economic system;emergy;contribution
中图分类号:F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7)03-0010-05
0 引言
水作为一种特殊的生态资源,不仅是人类社会经济的基础,还创造与维持了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生态环境条件。水资源生态经济系统主要是指在一定范围内,以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为主体,由水资源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相互交织、相互融合的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有机整体[1]。水资源生态经济系统是生态经济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水资源与经济生产系统、社会活动系统与生态环境系统是有机联系的整体系统,各系统之间进行不间断的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信息传递等[2]。学术界现有关于水资源与生态经济系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定性研究,有关水资源对生态经济系统贡献量及其利用效率方面的定量研究相对较少,而且大多都只是单纯研究水资源对经济生产或生活系统的贡献,涉及到整个生态经济系统的相关研究相对较少。
本文通过了解水资源在生态经济系统中的作用,尝试运用能值理论与分析方法,定量研究一定区域内水资源对生态经济系统的贡献。“贡献”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为一般无偿的进奉或赠与、有助于某事的行为或作有利于社会或国家的事。水资源对生态经济系统的贡献指的是水资源的化学能、重力势能与其他形式的能量相互作用和转化,维持和促进工农业生产系统、生活系统和生态系统的有效运转[3]。水资源对生态经济系统的贡献最终是体现在各种高能质产品中[4],比如农业生产系统中农业用水的化学能,与化肥、农药、种子等人工辅助机能相互作用,最终由自身的化学能转化为有机态的化学能,并最终体现为可供人类生存的农产品;在工业生产系统水力发电中,先将水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发电机的机械能,最终转化为电能等。
1 水资源对生态经济系统贡献的能值度量指标
能值分析克服了经济分析中货币不能衡量自然界对人类经济社会发展贡献的缺陷,重点研究系统的自然属性和经济特征及两者的相互关系。将生态经济系统中的生产要素、经济指标、能量要素及科技要素等不可比要素换算为同一要素“能值”进行计算和比较[5]。在以此方法计算所得的水资源贡献率能客观、真实反映生产过程的全部要素,有利于评估水资源的真实效益和贡献。
1.1 水资源贡献量 水资源自发或借助水利工程进入生态经济系统中,不同类别的能量不断转移和转化过程维持了生态经济系统的正常运转,水资源对生态经济系统是有利的,但是否无偿需视情况而定[6]。经过水利工程的水资源需要经济反馈投入成本,即需要扣除经济反馈投入成本。将生态经济系统的各种投入、产出能量转化为同一标准的能值,即可以此度量水资源对生态经济系统贡献。
水资源贡献量(Water Resources Contribution Quantity,WCQ)即由水资源利用所带来的那部分生态经济系统产出能值扣除生态经济系统对水资源进行开发所反馈投入的能值,即水资源产出的净能值。它是衡量水资源对生态经济系统贡献作用大小的绝对指标,一定单位时间内,由于水资源利用所产出的能值越大,生态经济系统中开发利用的水资源投入的能值越小,则水资源对生态经济系统贡献量越大[7]。
1.2 水资源贡献率 水资源贡献率(The Contribution Rate of Water Resources,WCR)概念的提出,是因为考虑到水资源必须同其他自然资源、资金及劳务等的共同投入,才能生产出各类工农业产品和带给人们精神享受,以此产生价值,但是这部分价值是各种资源、物质及科技、劳务、信息等的共同作用的结果,为了衡量水资源贡献的价值,利用“水资源贡献率”表征生态经济系统中水资源的贡献份额[7]。
3.1.2 西安市水资源对其他子系统贡献的能值计算及结果分析
水资源对其他子系统贡献能值的计算方法与工业生产系统相似,可由能值分析表得到能值投入产出汇总表,最终根据第3节中提出的计算方法分别核算出西安市水资源对农业生产、生活系统及生态环境的贡献量及贡献率。见表8~10。
表8结果分析:2010~2014年,西安市农业生产系统中地下水贡献量比重较大,远远超过地表水贡献量,整体具有轻微上升趋势,这与农业用水量中地下水所占的比重较大密切相关。2010~2014年西安市水资源贡献量与农业用水量变化趋势一致。
2010~2014年西安市水资源对农业生产贡献率约为5.06%~6.48%,年平均水资源贡献率为5.75%,2010~2012年水资源贡献率轻微下降,2013~2014年水资源贡献率轻微上升,整体变化趋势与农业生产过程中节水技术及科技技术不断投入密切相关。
表9结果分析:2010~2014年,西安市生活系统中地下水贡献量与地表水贡献量相近,整体具有轻微上升趋势,这与生活用水量中地下水用水量与地表水用水量相近密切相关。2010~2014年西安市水资源贡献量与农业用水量变化趋势一致。
2010~2014年西安市水资源对生活系统贡献率约为0.43%~0.51%,年平均水资源贡献率为0.476%,2010~2012年水资源贡献率轻微上升,2013~2014年水资源贡献率轻微下降,整体上变化趋势与生活过程中居民节水意识的加强及节水工程不断投入密切相关。
表10结果分析:2010~2014年,西安市生态―社会复合系统中地表水贡献量比地下水贡献量所占比重稍大,整体具有上升趋势,这与生态用水量中地表水所占的比重比地下水稍大密切相关。2010~2014年西安市水资源贡献量与生态用水量变化趋势一致。
2010~2014年西安市水资源对生态环境贡献率约为2.47%~5.74%,年平均水资源贡献率为4.102%,2010~2013年上升趋势明显,2013~2014年具有明显下降趋势,整体变化趋势与西安市推进八水润长安工程建设,改造提升5大引水源、7块湿地、10条河系、28个湖池,引汉济渭调节蓄水等重大水利工程的持续建设投入有关[12]。
3.2 西安市水资源对生态经济系统贡献计算结果汇总及分析
根据计算结果表11及图1,可以看出2010~2014年西安市水资源对生态经济系统贡献量基本呈现上升趋势,说明西安市水资源对工农业生产、生活系统及生态环境的贡献作用越来越大,这与西安市工农业生产发展、生活及生态环境对水资源的利用量不断增加密切相关。2010~2014年水资源对农业生产的贡献量明显高于工业生产、生活系统及生态环境贡献量,且水资源对工业生产与生活系统贡献量高于生态环境贡献量,这与2010年~2014年西安市农业用水量高于工业用水量、生活用水量及生态用水量和产业结构的变化、用水结构的变化有关。
根据计算结果表11及图2,可以看出2010~2014年西安市水资源对农业生产与生态环境的贡献率明显高于工业生产与生活系统,说明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对水资源的贡献程度高于工业生产和生活系统,应优先供应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用水。西安市水资源对生态经济系统年平均贡献率为10.622%,2010~2011年水资源贡献率呈现下降趋势,2012~2014年水资源贡献率呈现上升趋势,这与西安市用水效率的不断提高、节水意识的增强、节水技术及水资源以外的其他因素如人力、科技及信息等的投入有关。
4 对策与建议
水资源短缺和水环境污染已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重要因素。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和水资源生态系统保护是我国大多数城市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13]。通过水资源生态经济系统贡献能值分析应用研究,本文对西安市水资源的合理配置与高效利用提出如下对策建议:
4.1 健全水资源保护的法规,加强水资源生态系统建设 2010~2014年西安市水资源对生态经济系统贡献量呈现上升趋势,说明西安市水资源对工农业生产、生活及生态环境的贡献作用越来越大。但是西安市年均水资源总量为24.73亿立方米,其中年均地表水资源总量为20.81亿立方米,年均地下水资源总量为12.17亿立方米。按照2014年常住人口数计算,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303.33立方米,远远低于国际公认的绝对缺水线(人均水资源量500立方米),属严重缺水地区之一,且西安市水资源水源地污染严重。因此应健全水资源保护的法规,强化地表及地下水资源保护工程建设,强化水资源生态系统建设。
4.2 优先供应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用水 通过上述计算结果分析可知,2010~2014年西安市水资源对农业生产与生态环境的贡献率明显高于工业生产和生活系统,说明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对水资源的贡献程度高于工业生产和生活系统。在西安市水资源优化配置中,应优先供应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用水,保证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的良性运转。
4.3 强化节水意识,提高工业用水及生活用水重复利用率 2010~2014年西安市水资源对工业生产及生活系统的贡献量明显高于生态环境,2010~2014年西安市水资源对工业生产及生活系统的贡献率却明显低于生态环境,由此说明工业耗水量及生活耗水量大且重复利用率较小。因此应提高居民节水意识,加强工业节水技术的研究,推广节水器具的使用及节水工程的建设,提高工业用水及生活用水重复利用率。
4.4 推广水资源利用率高于投入产出率高的行业与产业 依据水资源对生态经济系统贡献能值研究原理,可以计算出水资源利用率高于水资源生态经济系统投入产出率高的行业与产业,优先考虑此类行业或产业的水资源供应,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参考文献:
[1]樊胜岳,王曲元,包海花.生态经济学原理及应用[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1-6.
[2]王玲,何青.基于能值理论的生态系统价值研究综述[J].生态经济,2015(04):133-138.
[3]席力蒙,刘存歧,王军霞,等.能值分析在水生态系统中的应用[J].水生态学杂志,2012(03):144-149.
[4]蔡旭东.广东省水资源对经济发展的产业贡献研究[J].水利天地,2015(01):14-16.
[5]吕翠美,吴泽宁.区域水资源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评价的能值分析方法[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10(07):1293-1298.
[6]陈丹,陈菁,关松,等.基于能值理论的区域水资源复合系统生态经济评价[J].水利学报,2008(12):1384-1389.
[7]蒋桂芹.水资源对区域经济生产贡献的能值分析研究[D]. 郑州大学,2010.
[8]李友辉,段曹斌,孔琼菊.基于能值理论的水资源投入产出分析[J].人民黄河,2013(12):57-60.
[9]吕翠美,凌敏华.水资源生活贡献率及价值的能值分析[J]. 节水灌溉,2010(04):40-43.
[10]郭瑞丽,吴泽宁,于洪涛,等.城市居民生活用水水价的能值计算方法及应用[J].生态经济,2011(01):33-36.
[11]李炳意,师学义.基于生态足迹的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分析――以山西省晋城市为例[J].水土保持研究,2016(04):255-262.
文化资源必须开发,只有开发才能转化为文化生产力。文化资源只有进一步与产业结合,附加在商品中,形成文化产业。根据文化产业的分类,可以将茶文化遗产资源商业转化后的产业开发进一步分为13种文化产业子类型。这些类型都已在业界实践,每种范式不仅独立发展为文化产业,也呈现出复合型发展态势。比如茶舞台表演与茶生态旅游、茶馆休闲业等结合,促进地方经济发展。茶馆休闲业在自身商业定位的基础上,也积极涉及书报出版、舞台表演、茶会活动等产业类型。
2茶文化资源业态范式的现实应用
茶文化资源价值转化的学理基础,是认定茶文化资源是一种文化资本。澳大利亚经济学家戴维•思罗斯比认为,文化资本是继物质、人力、自然资本之后的第4种资本。本文分别选取中国具有代表性的一个产茶省、一个产茶区、一个茶企等3种不同类型产业开发主体,来研究茶文化资源转化的业态范式。
2.1福建模式:区域经济的比较优势
在一个省市内公共文化资源相似性较高,茶文化资源也是如此,产业开发具有社会集体性,易文化同质。参照大卫•李嘉图比较优势理论,同区域间可以根据比较优势来差异化开发,形成错位竞争,从而促进整体发展。以福建为例,在中国茶文化资源库中福建无疑是最为丰富的省份。茶文化遗址和历史文化资源比比皆是。且福建茶叶生产与当地人们生产生活密切关联,茶文化以诗词、美术、歌舞、小说等形式融于民风民俗之中。福建境内安溪铁观音、福鼎白茶、武夷岩茶3种茶类所属县域围绕彼此产业,挖掘自身文化资源、自然资源、商业资源,并将之扩展成茶文化产业。安溪作为茶叶交易中心所在地,铁观音市场高度竞争发展出独特的茶电商产业。武夷山依托岩茶母树资源和武夷山自然风光,围绕大红袍传说开发旅游演艺产业。福鼎依托太姥山资源和白茶特性,重点开发庄园产业和休闲度假经济。漳州则依托台商企业天福的品牌优势和茶博物馆资源,发展教育产业。厦门则依托成熟的休闲经济和浓郁的商业氛围,成为现代茶空间的集中地。整个福建省根据各自资源优势已发展出演艺、庄园、教育、空间、电商等五大茶文化产业,彼此联动形成福建模式。
2.2武夷模式:集聚效应的点轴开发
区域茶文化资源内涵非常多,需要确定何种内涵为首要增长极,从而吸纳其他文化生产要素,形成一个极化区域。在产业经济学中,波兰经济学家萨伦巴和马利士曾提出点轴开发模式,即在区域经济中确定一个增长极,通过具有“增长极”地区带动相邻地区共同繁荣。依照佩鲁观点,增长极以不同强度出现于一些增长点或轴上,然后通过不同渠道向外扩散。笔者仍以福建茶产业为例,用主题分类法,对武夷山地区的茶文化资源进行基础梳理,深度探讨该地区的茶文化产业。既然武夷山有如此丰富的茶文化资源,那么该以何种资源为首要增长极,以何种文化产业形式作为呈现载体?综合考虑文化资源稀缺性和久远性价值来看,地理遗迹成为首要核心内涵。围绕母树资源,结合武夷山地区丹霞地貌的自然资源,开发茶资源旅游,形成一个旅游极化区域。再结合武夷岩茶制作工艺,并融合茶礼茶俗开发出综合性舞台演出《印象大红袍》。《印象大红袍》作为呈现载体以“一叶带三业”,促进当地文化产业、旅游业和茶产业整合发展。2012年武夷山茶旅游收入为150亿元人民币,“印象大红袍”成为重要的文化产业知名品牌,福建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作为文化与旅游融合的新兴业态,武夷山模式为全国茶文化资源产业开发提供了新思路,促进由茶叶到旅游到文化创意的产业链整合发展。
2.3大益模式:产业延伸的增值模式
茶文化资源中包含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从茶叶加工到中华茶礼,这些文化资源也反向促进了基础农业的发展。笔者继续以一个企业品牌为例,深入研究茶文化资源在整个产业链中所起到的延伸增值作用。作为中国茶标杆企业,大益具有独特文化形象。其普洱茶制作技艺于2008年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当时唯一一个直接以生产企业品牌命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从1940年至今,直以“非遗大益”为大益品牌注入人文精神和文化魅力,围绕“非遗”,扩展了产业产品线,开发出一系列文化产品。其中,北京大益皇茶会所于2007年9月试运营,融合了茶文化交流、茶道茶艺培训、茶餐茶宴等多种文化元素。大益茶道院开展茶道教育,目前已在海内外开办各类职业茶道班、茶业经营班百余期,培训学员12000余名;帮助40余所高校开设了大学茶道公共选修课,并在全国数十所高校成功举办茶道系列巡回公益讲座。同时,成立艺术团,独创“大益八式”茶道进行舞台演艺。2009年成立云南弘益茶文化传播中心,为云南省振兴茶产业重点建设项目,促进茶产业与旅游产业合作。另外,作为大型茶文化品牌推广活动的大益嘉年华,自2011年起已举办两届。这些以“会所、表演、旅游、活动、推广”为主的文化多元化呈现形式,将大益作为普洱茶加工工艺的“非遗”文化在其有形物质产品之外,延伸了文化产品。同时也反哺了云南茶山基地,增加基础农业效益,形成完整的茶文化产业链。
3对茶文化资源产业转化的建议
文化资源产业开发,使茶文化不简单表现为一种日常习俗,而是发展出各种与茶有关的经济实践、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文化传播,构建起茶文化产业。但作为一种新型产业,茶文化资源开发转化还缺乏有效机制。为此,本文提出如下建议。
3.1用文化绘图系统构建地方茶文化资源体系并进行价值评估
目前,茶文化资源体系在各地发展中还处在初级阶段。各地出版的一些地方茶书主要围绕历史传说,缺少从文化资源角度挖掘的文化档案。区域茶文化资源体系需要统一构建,可利用文化绘图(Culturemapping)工具记录各种文化元素形成文化资源档案。文化绘图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致力于创建文化对话的工具,主要是将其独有的文化特性用地图形式表述出来。并按茶文化资源类型的划分方法进行分类整理,同时应对地方茶文化资源进一步进行价值评估和等级分类,根据重要性程度合理开发。在文化资源价值评估上,有一定数理方法和理论基础。国外学者Mazzanti对文化资源价值构建框架性研究;AndyS则用CM方法分使用价值和非使用价值来进行文化资源评估。国内学者黄雪英按照品相、价值、效用、预期、传承等方面构建指标体系;苏卉则提出多层次灰色综合评价方法,进行开发潜力评估。对于地方茶文化资源体系,可参照上述数理方法定量评估。在指标体系上建议按照品相要素、价值要素、效用要素、传承能力等设立指标体系,确定权重分值,构建评估模型。
3.2将茶文化旅游作为文化资源转化的重要载体
茶文化旅游是资源价值转化并规模化为产业的一个重要部分,它将茶园生态环境、茶产品、茶民俗、茶遗迹等融为一体进行开发。目前,国内外茶文化旅游按照功能主要分为4种类型:寻源求知、文化体验、庄园度假和生态观光。寻源求知是围绕有形资源,开展对古茶树、古茶园等原产地探寻活动。文化体验是通过对无形资源挖掘开发体验型产品,诸如民俗、节庆、表演等。庄园度假是当前新兴范式,福鼎地区品品香、绿雪芽,依托生态茶园打造茶庄经济;云南柏联借鉴法国波尔多地区红葡萄酒庄园理念模式,建成普洱主题茶庄。生态观光则以茶乡风貌为核心开展休闲旅游,如贵州茶海之心、杭州梅家坞、台湾木栅等。
3.3依据茶的泛文化性开发衍生产业实现跨界发展
传统茶业要转型升级,需要从农产品到文化饮品,再到创意产品。通过茶的泛文化性,创造新型创意产品。不仅停留在传统茶叶和茶具等领域,而且跨界进入多元产业领域,比如会展、教育、影视及服装业。以节庆为例,目前茶业领域节庆以原产地开采节为主。形式较传统,多为领导发言、茶艺表演、炒制大赛。节庆本身缺少文化底蕴,而且短期效应无法对产业经济进行持续有效推进。在中国的传统节庆中,也鲜有茶主题节或文化日。茶的节庆活动还未发展为独立的文化产业类型,尚有创意开发空间。而将创意与茶文化资源结合开拓出全新产业类型的还有茶空间。这股空间美学之风,从台湾食养山房、台北书院引入大陆,目前在内地普遍盛行。从茶馆到茶艺馆再到茶空间,不仅是社会空间向个体空间的社会学转化,同时彻底改变传统茶馆单纯茶水销售的服务经济模式,带动了茶会经济、茶美学设计、茶文化教育培训等多项相关产业,实现跨界融合。另外,也有必要关注到另一茶文化产业的兴起,即茶与服装的跨界。目前,茶服产业已成为一种有别于旗袍、汉服等类型的独立概念。通过百度搜索“茶服”,可以找到约1620万个相关结果;从淘宝网搜索“茶服”,显示有5.44万件宝贝,6873家相关卖家,茶服已成为茶文化产业中一个重要产业子类。这些多产业开拓,是建立在茶文化资源多样性基础上的。
4小结
关键词:天津滨海新区;绿色GDP;能值分析
一、 引言
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一方面起到创造社会财富的“正面效应”,另一方面,它还有着以各种形式阻碍生产力发展的“负面效应”。现行的国民经济核算制度仅仅反映了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正面效应”,没有对其“负面效应”加以考量,不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绿色GDP正是全面考虑了这一因素,在GDP中扣除了资源消耗和环境损失,代表了国民经济增长的净正效应。绿色GDP核算的核心难题是资源环境价值的评估,当前,学术界计算绿色GDP的方法主要有净租金法、Serafy法、现值法等,这些方法都是基于经济学视角,只能计算具有市场价值的环境资源,如林木、石油等,而对具有非市场价值的环境资源,如阳光、风等,由于它们提供的服务尚无可计量的货币价值,并未纳入核算指标。能值分析法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这一难题。
由美国生态学家奥德姆 ( H. T. Odum)提出能值分析理论,通过尽可能全面整合区域内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系统,定量分析自然与人类活动的真实价值,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度量区域“社会—生态—经济”复合系统的物质、能量、信息及货币流动对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贡献难题。天津滨海新区是新世纪服务和带动我国区域经济快速发展新的增长极,是新世纪我国改革开放的试验地,正在加快建设生态宜居示范区,本文应用能值分析理论,对滨海新区的绿色GDP进行了核算,为滨海新区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二、 天津滨海新区概况
天津滨海新区地处华北平原北部,天津市中心区东部,渤海湾顶端,天津港坐落其间。东临渤海,西与天津东丽区接壤,北与天津宁河县、河北省丰南县为邻,南与河北省黄骅市为邻,距北京市140公里。地理坐标为北纬38°40′至39°00′,东经117°20′至118°00′。总面积2 270平方公里,海岸线153公里,海域面积3 00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48万人。滨海新区气候属大陆型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2.6 ℃。年平均降水量604.3毫米。季风盛行,年平均风速4米/秒,风能平均密度155~170瓦/平方米。年日照时数2 898.8小时,太阳能平均辐射量为5 389 兆焦耳 /平方米。
自2006年纳入国家发展战略后,天津滨海新区快速发展,已成为服务和带动我国区域经济快速发展新的增长极。2010年,滨海新区完成生产总值5 030.11亿元,第一产业增加值8.17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3 432.81亿元,其中工业增加值3215.39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1 589.12亿元。固定资产投资3 352.71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43.58亿元,实际利用外资额71.31亿美元,利用内资额352.20亿元,外贸进出口总值586.71亿美元,其中出口232.60亿美元。工业总产值10 121.10亿元,支柱产业及重点企业发展态势良好,电子信息、石油开采、石油加工、海洋化工、现代冶金、机械制造、医药、食品加工支柱产业完成工业总产值8 725.5亿元,占新区规模以上工业比重为85.3%。滨海新区已初步形成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先导、高新技术产业为引领、优势支柱产业为支撑的现代工业体系,拥有4个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产业结构呈现出“高端化、高质化、高新化”发展趋势。
三、 基于能值分析法的绿色GDP核算方法
根据能值分析的基本理论和滨海新区的实际情况,列出滨海新区各主要能量输入和输出项目,并计算各类资源能流量。然后以能值理论为基础,根据各类资源相应的能值转化率,将各种度量单位,包括焦耳、克、美元等等统一转换为能值单位太阳能焦耳(sej)。根据实际情况,以天津滨海新区2010年生态经济系统中能值投入和产出数据为基础,选取可更新环境资源能值、不可更新环境资源能值、反馈输入能值、输出能值、排放能值五方面的统计数据,计算编制完成2010 年天津滨海新区生态经济系统的能值分析表(见表1)。各种生产要素及产品的能量计算方法主要参考奥德姆、蓝盛芳等人的研究成果,能值计算方法以太阳能值转换率为基准。
绿色GDP是扣除资源消耗和环境损失后,区域生态经济系统中人类劳动、外界输入系统的货币流以及恒定性自然资源创造的财富。运用能值分析法进行区域绿色GDP核算,就是将区域内资源消耗和环境损失的能值通过能值货币比率转化为相应货币价值,然后在传统GDP中扣除这一价值后的区域GDP。具体核算方法如下:
绿色GDP=GDP-资源消耗的能值货币价值-环境损失的能值货币价值。
四、 结果与分析
1. 生态经济系统投入的总能值。从表1中可以看出,天津滨海新区生态经济系统能值由可更新资源能值、不可更新资源能值、反馈输入能值、输出能值和排放能值五个部分组成。系统总能值为5.74×1 023太阳能焦耳,其中可更新资源能值为5.53×1 020太阳能焦耳,占总量的0.096%;不可更新资源能值为2.76×1 023太阳能焦耳,占总量的48.08%;反馈输入能值为1.02×1 023太阳能焦耳,占总量的17.77%;输出能值为1.41×1 023太阳能焦耳,占总量的24.56%;排放能值为5.49×1 022太阳能焦耳,占总量的9.56%。可更新环境资源能值包含太阳能、风能、雨水势能、雨水化学能和地球循环能,其中雨水化学能能值最高,为1.04×1 020太阳能焦耳。不可更新资源包括原煤、原油、天然气和电力消耗量,其中电力消耗能值最高,为1.99×1 023太阳能焦耳。2010年,天津滨海新区GDP值为7.96×1 010 美元,由此计算得出2010 年滨海新区生态经济系统能值货币比率为7.21×1 012太阳能焦耳/美元。
2. 资源消耗。滨海新区生态经济系统中的可更新资源主要包括太阳能、风能、雨水化学能、雨水势能、地球旋转能和农业生产等,这些资源的消耗生态经济系统可自然回复,从表1中可以看出,2010年滨海新区的经济生产中消耗的可更新自然资源能值为5.53×1 020 太阳能焦耳,其能值货币价值为7.67×107美元。
滨海新区生态经济系统中的不可更新资源主要包括经济社会生产过程中所投入的原煤、原油、天然气、电力等,这些资源的能值分别为3.30×1 022、2.60×1 022、1.82×1 022、1.99×1 023太阳能焦耳,由此计算出其能值货币价值分别为4.58×109、3.61×109、2.52×109、2.76×1 010美元。滨海新区 2010 年的不可更新自然资源所消耗的能值货币价值总和为3.83×1 010美元。
3. 环境损失。从表1中可以看出,滨海新区2010年主要污染排放物包括废气、废水、废渣三部分,分别为2 400亿立方米、1.12亿吨、712万吨,转换为太阳能值分别为3.53×1 020、4.82×1 020、5.41×1 022太阳能焦耳,能值货币价值分别为4.90×107、6.69×107、7.50×109美元,总消耗能值货币价值为7.61×109美元。可以看出,当年滨海新区环境污染中废渣污染带来的环境损耗最大,其次是废水。滨海新区主导产业中的石油石化、汽车及装备制造、电子信息、航空航天等都是大的废渣排放源,给环境带来的污染很大。
4. 绿色GDP计算。根据基于能值分析的绿色GDP核算方法,在表2中列出了2010年滨海新区绿色GDP相关的各项数据。在当年滨海新区经济生态系统中,可更新自然资源消耗的能值货币价值为7.67×107美元,占GDP 的 0. 096%,不可更新资源消耗的能值货币价值3.83×1 010美元,占 GDP 的48.12%;环境污染损失的能值货币价值7.61×109美元,占 GDP 的9.56%。
当年滨海新区生态经济系统中不可更新资源的消耗,短期内系统不能自我恢复,消耗就意味着系统中相应资源的减少。因此,国民经济生产活动应对不可更新自然资源消耗进行补偿,绿色GDP代表了国民经济增长的净正效应,反映国民经济生产对资源损耗的补偿正是题中之意。
当年滨海新区国民经济生产中产生了一定量的排放废弃物,这些排放废弃物对环境产生了污染,而对污染进行修复需要额外的资金、人力和物力,这就说明排放废弃物的能值应是国民经济生产的成本想,核算绿色GDP应从传统 GDP 中剔除排放废弃物的能值货币价值。
在2010年滨海新区传统GDP中扣除不可更新自然资源和不可更新能源消耗能值货币价值3.83×1 010美元,环境损失能值货币价值7.61×109美元后,即为滨海新区绿色 GDP 值。当年滨海新区的传统GDP 为7.96×1 010美元,剔除资源消耗和环境损失后,所得绿色 GDP 值为3.36×1 010美元。可进一步计算得出:2010 年滨海新区 GDP 中约有48.12% 是以消耗自然资源为代价的,约有9.56% 是以对环境损耗为代价的。滨海新区 2010年 GDP 大于绿色 GDP,绿色 GDP占GDP总量的42.21%。
5. 讨论。自纳入国家发展战略以来,天津滨海新区传统 GDP 增长迅速,但绿色 GDP 增长相对较缓,经济增长中还有较大部分是以生态环境消耗为代价的。这是由于滨海新区还处于工业化初期,第二产业增加值在生产总值中占主导地位,工化工业等高耗能产业还是国民经济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外,在对外贸易中滨海新区主要以能值输出为主,居民生活水平相对较高,对区内外资源利用的不断增强,同时,内部资源开发相对不足,对外资源依赖度高,经济风险日渐增大。
总体而言,滨海新区绿色GDP比例较低,经济增长还主要资源消耗。针对这一现状,滨海新区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优化资源配置,调整产业结构,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一是以低碳化、智能化为抓手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以新技术带动经济库开素增长。二是以高新、高质、高能为理念加快推进低碳循环产业,加强资源综合利用,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完善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形成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的节约型增长方式。三是以提高服务业比重为重点优化产业就诶构,结合第二产业优势强的特点,发展现代物流、金融、电子商务、技术咨询、信息服务等与优势第二产业密切相关的生产业,提升服务业对第一、第二产业的渗透力和辐射力。
五、 小结
用能值货币价值估算自然资源的价值,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这些产品的真实价值,但用能值方法计算环境伤害补偿价值的合理性还值得商榷。因为,在用能值方法估算环境伤害补偿价值的过程中,只计算了排放污染物存在的能值货币价值,这并不是治理污染物所需的真实费用,计算过程中污染物的能值越高其能值货币价值也就越大,这与现实情况有一盯差距。本文中2010年滨海新区环境损耗的补偿费占 GDP9.56%,比采用《环境工程手册》提供的治理各种污染物费用标准高出许多,这也是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在绿色 GDP 核算中,应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计算方法。
GDP 核算是以牺牲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为代价的,只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增长的数量,并不能真实反映经济增长的真实质量。如何在考虑自然资源和环境资源损耗成本的基础上综合衡量国家或地区经济增长真实状况的核算方法,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虽然绿色 GDP 核算体系和核算方法还存在诸多不足,但绿色 GDP 核算能够提高决策者和大众的生态环保意识,在一定程度上遏制 “资源高投入、能源高消耗、环境高消费”的发展方式。从这个意义上讲,绿色 GDP 核算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一个好的切入点。
参考文献:
1. Ulgiati S, Odum H T, Bastianoni S. Emergy use, environmental loading and sustai- nability: an ernergy analysis of Italy. Eco- logi-cal Modeling,1994,(73):215-268.
2. Odum H T. Emergy evaluation of salmon pen culture. 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of Fishery Economics,2001.
3. 陆宏芳,蓝盛芳,俞新华,等.城市复合生态系统能值整合分析研究方法论.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5,18(4):34-37.
4. 陆宏芳,蓝盛芳,彭少麟.系统可持续发展的能值评价指标的新拓展.环境科学,2003,24(3):150-154.
5. 康文星,王东,邹金伶等.基于能值法核算的怀化市绿色GDP.生态学报,2010,30(8):2151-2158.
6. 天津市滨海新区统计局.2011天津滨海新区统计年鉴.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基金项目: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资助项目“滨海新区中小企业节能减排投融资模式创新与风险控制研究”(项目号:TJGL11-079),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资助项目“天津市文化产业投融资服务模式创新与实践研究”(项目号:TJGL10-954)。
论文摘要:伴随着经济增长和工业化,人类付出了巨大的生态代价,以往较为丰富的生态资本变得日益稀缺,阻碍着经济的发展速度。因此,各国纷纷提出可持续发展战略,希望由此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模式。进行生态资本价值核算,构建绿色国民经济核算指标体系,其目的就是使人们正确地看待经济增长成本,注意经济增长质量,实现社会经济持续发展。
现有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只注意到了对社会经济的正面效应,没有反映负面效应所造成的影响,从而使得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陷入到一个环境恶化、资源缺乏、生态失衡和不可持续发展的困境之中。因此,改革现有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对资源环境进行核算,走“绿色发展”道路,是实现我国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唯一选择。
经济活动离不开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和生态资本三者共同作用。“绿色发展”就是以“绿色GDP”为发展目标,从现行的GDP中扣除资源环境成本和对资源环境的保护服务费用,在保障生态资本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更多地以人力资本代替资源资本和环境资本,提高物质和能源的使用效率,使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为低能耗、低污染。
1生态资本内涵
1.1生态资本定义
生态资本是相对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实物资本与金融资本)而言的,表现为生态系统所有的资源生态潜力、环境自净能力、生态环境质量和生态系统对人类的整体有用性等生态质量因素的总和,是具有生态价值的资本。生态资本按空间构成关系可分为三类:(1)地质资本,包括矿物资源和化石资源;(2)地理资本,包括土壤资源、水力资源、气候资源和生物资源;(3)星际资本,包括光能和风能。而应纳入生态资本价值核算体系的只包括地质资本和地理资本这两种数量有限的资源。
1.2生态资本的特征
生态资本作为参与经济活动的要素之一,同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一样,生态资本的特征也具有二重性:一是具有生态资本的本质属性,具有自然生态功能,遵循自然生态规律,表现为生态资本的使用价值;二是具有资本的共同属性,即以保值增值为目的,遵循市场供求与竞争规律,表现为生态资本的价值。
但是,生态资本不同于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生态资本具备其它资本所不具有的特征:(1)整体增值性。资本的目标是价值最大化或盈利最大化,由于生态资本受到生态系统整体性的制约,保持生态系统内各因子的平衡协调,是实现生态系统整体价值最大化或盈利最大化的前提;(2)长期受益性。通过合理利用生态资本,其使用价值与价值将不会永久丧失。并且,可再生资源还能依靠其自生的累积性,使生态资本自动增值,带来长期的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3)双重竞争性。生态系统各因子是在相互制约与相互促进中得到发展的,遵循共生、相生相克等自然生态竞争规律;同时,生态资本又与物质资本、人力资本等存在着市场竞争,遵循市场竞争规律;(4)开放性与融合性。生态资本既具有生态环境系统的开放性与多样性,又具有一般资本的融合性与扩张性,生态资本经营可以采用产权主体多元化、利益共同体等方式;(5)极值性。生态资本能够承载人类生存与经济发展对生态系统经济功能的需求,但是,生态资本对人类的需求并不是无限满足的,其承载力具有一定的极值,超过极值进行开发和利用,将会导致资源环境的退化;(6)不动性与逃逸性。生态资本既具有资源环境的空间固定性,又具有一般资本规避风险的逃逸性。低回报率的生态资本会转移地域或变换形态,流动到回报率较高的领域,引起生态资本的资本功能性逃逸;(7)替代性与转化性。在一定条件下,生态资本与物质资本、人力资本之间能够相互替代或相互转化;(8)空间分布的不均匀性和严格的区域性。不同区域的生态系统的组合和匹配都不一样,而“因地制宜”是合理使用生态资本的一项基本原则。
2生态资本价值理论
生态系统依照其是否凝结人的劳动可分为人工生态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我国目前的经济价值核算体系不对自然生态系统进行价值核算,导致生态资本价值被低估和人类对资源环境需求的过度膨胀,从而造成生态系统的严重失衡。自然生态系统是否具有价值在理论上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劳动价值理论、效用价值理论、要素价值理论和供求价值理论等主要价值理论都对此有着不同的认识。
2.1劳动价值理论
劳动价值理论是以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为基础,广泛地应用于价值的确认和计量中。劳动价值理论认为劳动是衡量物品是否具有价值的唯一标准。如果生态资本具有价值,该价值就是物化在资源和环境中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人们的抽象劳动与生态系统相结合,生态系统就具有价值;相反,当某一生态系统中的资源和环境没有投入抽象劳动时,该生态系统也就不具有价值。而生态资本的价值是由生产这种生态资本的社会平均劳动时间所决定的。
在实际中,不管人们是否承认没有投入人类劳动的自然生态系统是否具有价值,该生态系统都是客观存在的,发挥着具体的生态服务功能。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研究的深化,没有投入劳动的生态系统或部分投入劳动的生态系统同样具有价值的观点已逐渐被人们所接受。但是,劳动价值理论在生态资本价值计量方面存在着困难。
2.2效用价值理论
效用价值论认为价值就是人们对物品效用的感觉和评价,效用是价值的源泉。自然生态系统能满足人类生存发展需求,具有价值。但是,效用价值理论具有较强的主观随意性,它仅能为生态系统的存在价值、选择价值的确定和计量提供可行的方案。
2.3要素价值理论
要素价值理论认为自然生态系统等非劳动要素与劳动要素一样共同创造价值并参与到价值分配中,所以自然生态系统同样也具有价值。但是要素价值理论模糊了劳动创造价值这一科学定义。
2.4供求价值理论
供求价值理论认为有需求的东西就具有价格,供求决定价值,供求关系是价值规律的内涵。该理论认为自然生态系统是社会经济发展中稀缺的资源,通过市场可使得其价值能够充分得以体现,在价值确认和计量上具有可行性。
总的来说,自然生态系统也具有价值,并且与人工生态系统一起组成生态资本,参与到价值创造的经济活动中去。
3生态资本价值核算方法
现在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国际组织将资源和环境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建立了一套资源环境与经济一体化核算体系(SEEA)。该体系能准确地表现资源和环境在整个国民经济活动中所起的作用,并以最简明的经济指标反映可持续发展的本质。SEEA核算法通过把资源和环境账户作为SNA(国民经济核算账户体系)的卫星账户,然后与核心账户(货币型账户)对接形成一体化核算。由于资源和环境是物质型账户,需要先将环境账户和资源账户转换为货币型账户。目前生态资本价值的核算方法有以下六种。
3.1补偿价值法
补偿价值法根据劳动价值理论,认为凝结抽象劳动后的资源环境具有价值,从补偿角度看生态资本价值(w)包括三部分:
W=C+V+m
式中,C、V、m分别为补偿、保护与建设某项资源环境所投入的物化劳动价值、活劳动价值和活动动创造的剩余价值。该法以实际投入的补偿支出计量资源环境的两大价值,应用了历史成本属性,可靠性较高但相关性不足。同时,没有收入劳动的资源环境与少量投入劳动的资源环境同样也具有价值的观点已经逐渐被人们所接受,对这部分资源与环境不进行计量的话,资源环境总价值易被低估,造成资源环境的滥用。因此,补偿价值法主要适用于资源环境补偿增值的计量。
3.2总经济价值法
总经济价值法根据效用价值理论,将资源环境价值(TEV)按效用不同分为两大类:使用价值(uv)和非使用价值(NUV,又称存在价值);又将UV细分为直接使用价值(DUV)、间接使用价值(IUV)与选择价值(OV)。其计量关系为:
TEV=UV+NUV=(DUV+IUV+OV)+NUV
式中,DUV是指资源环境直接满足人们生产和消费需要的价值,表现为物质功能,可直接根据市场价值法计量;IUV不直接进入生产和消费过程,但可为生产和消费创造必要条件,表现为环境容量和舒适,可采用生产函数法、损失规避法、预防支出法等计量;OV是人们愿意保护现有资源环境以备未来使用的支付意愿,相当于消费者为一项未使用的资源环境所愿意支付的保险金,表现为资源环境的自行维持功能;NUV为人类对资源环境的永久享用价值与资源环境潜在功能价值的合理评估。目前DUV与IUV可应用于历史成本、现行市价等属性进行直接或间接计量,比较可靠;OV与NUV均仅能采用价值评估法进行计量,计量的主观性强,可靠性低。因此,企业在进行资源环境价值核算时,只要同时符合可定义性、可靠性与相关性要求,企业就应将其拥有的或控制的资源环境确认为自然资产,并同时确认相应的生态资本。
3.3租金或预期收益资本化法
租金或预期收益资本化法根据地租理论和财务管理理论,将预期的资源环境在未来一定年限内产生的两大价值(即预期的租金或收益)按社会贴现率折现后的现值作为资源环境价值。其计量公式为:
V=V1+V2
V1=qRo/r
V2=A(1+K)/(nQ)
式中,V为资源环境价值;V1、V2分别为资源环境的商品价值与服务价值;Ro为基本地租或基本租金;r为地租率或平均利息率;q为资源等级系数;A为投入总额;Q为受益资源总量;n为受益年限;K为资金利润率。该法应用了未来现金流量现值属性,可较为准确地反映资源环境的未来经济利益。租金或预期收益资本法主要适用于融资租人、借人资源环境的价值计量。3.4边际机会成本法(MOC)
边际机会成本法基于效用价值理论,该理论认为任何经济活动的成本代价不仅包括对生产各个要素的消耗,而且也包括由于外部不经济行为对生态系统所造成的代价。因此,理论上任何资源环境产品的价格P等于其边际机会成本(MOC),MOC又等于资源环境产品的边际生产成本(MPC)、边际资源耗竭成本(MUC)与边际环境成本(MEC)之和。即:
P=MOC=MPC+MUC+MEC
生态资本价值(V)=MUC+MEC=P-MPC.
式中,MPC常用生态价格定价法或影子价格法计算,较为准确、简便;P为资源环境产品的现行市价。该法主要适用于生产性资源环境价值的核算。
3.5总和价值法
该理论认为生态资本价值核算方法应该从马克思价值理论的全部论述中去寻找结果。这部分学者认为,生态资本价值不单单是指直接投入其中的人的劳动价值,还包括生物有机体的所有权和使用权的价格,以及生态系统服务地租。也就是说,生态资本的价值等于人类直接投入的劳动、生物有机体的使用价值与所有权价值和生态系统服务级差地租之和。投人生态系统的人的劳动包括投入人工生态系统的劳动和维护自然生态系统的劳动,是抽象的一般社会必要劳动;生态有机体的使用价格实际上是生态系统服务所有权与使用权转移的货币表现,它是经济所有权存在,生态系统被所有者控制,生态系统因所有权规律而产生一种现象,即当社会需要交换资源环境时,生态系统由于有用性而获得价格;生态系统服务级差地租是生态系统服务的差别为基础的地租。
3.6替代价值法
替代价值法根据效用价值论,将不能直接进行价值计量的资源环境,按其各项主要功能分别选用合理的计量方法进行功能替代,计算各项功能的价值,将总价值视为资源环境价值。替代价值法主要有较为可靠的市场价值法、旅行费用法,以及主观性较强、可靠性较低的调查评价法、支付意愿法等。它主要适用于计量资源环境的服务价值,应用时应优先选用较为可靠的替代方法。新晨
4生态资本价值核算与可持续发展
经济理论认为,能够带来收益的东西称为资本。生态系统,无论是天然的生态系统还是已投入了人类抽象劳动的人工生态系统都可以为人类带来巨大的社会财富。按照资本能带来收益和财富的概念以及生态系统为人类带来巨大收益和财富的事实,生态系统无疑是资本。但是,长期以来我国都没有对这种资本进行行之有效的管理,经济发展也为之付出了巨大的资源和环境代价,经济发展带来的好处并不明显。所以,加强生态资本管理,制止生态系统耗减和质量下降的趋势。通过技术进步、资源利用和环境改善,限制不合理的经济增长计划,适度地开发和利用资源环境,加强生态系统的管理已成为当务之急。但是,其中最为重要的是进行生态资本的价值核算,准确评估经济活动造成的资源浪费和环境退化数量,事前分析不同经济政策对资源和环境造成的影响,以便决策,从而构建一套能够提供可持续经济增长趋势和经济预警信号的绿色国民经济核算指标体系,实现可持续发展。
4.1进行经济体制改革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生态系统对社会经济的贡献有公共品或准公共品的属性,长期以来,资源环境的产权很难界定清楚或产权得不到保障。众多微观个体构成的群体共同拥有、享用资源环境,对于占用或利用资源环境的利益相关者来说,这些生态系统产品具有稀缺性,对于构成这些群体的个体来说,由于权益分别、交换的代价远远大于它们获得收益,人们更乐于作为免费搭车者,而不愿为享受生态系统付出代价。因此使用者感受不到生态系统的稀缺性,价格机制不能刺激使用者保护生态系统。市场机制的引入,由于使用者已经逐渐意识到生态系统潜在或实际的短缺,价格得到显著的提高,从而强烈刺激使用者投入资金保证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通过经济体制的改革,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可为经济绿色发展奠定基础。
4.2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长期以来生态系统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尖锐的矛盾。但是,20世纪末兴起的知识经济为经济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途径,经济的发展的主要源泉不再是劳动力、资本或原材料,世界经济的增长也从增加投入型变为知识和技术进步型。我国已经确定了可持续发展战略,将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建立一套绿色资源环保型社会经济发展体系,走持续发展道路。
4.3生态系统与经济发展共同决策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条件
伴随着经济增长和工业化,人类付出了巨大的生态代价,以往较为丰富的生态资本变得日益稀缺,严重阻碍了经济的发展。因此,各国纷纷提出可持续发展战略,希望由此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模式。现在,各国在进行政府决策时,更多的是将生态系统与经济发展作为一个整体考虑,进行资源环境核算,使人们正确地看待经济增长成本,注重经济增长质量。
4.4健全相关法制建设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保障
一、可持续发展经济的会计核算分析方法
绿色经济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要求人们在进行经济分析、社会决策及政策实施过程中始终将生态环境作为社会经济增长的内生变量来看待。与传统的生态环境外因论相对,生态环境内生化指人们在进行经济研究过程中将生态环境作为一种具有市场价格的经济资源纳入到经济核算体系中。1992年6月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21世纪议程》提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要将经济、社会资源与环境作为一个大系统来考虑。在这一思想指导下,《中国21世纪议程》明确指出,21世纪我国要建立资源节约型经济体系,将自然资源管理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建立自然资源和经济综合核算体系,运用市场机制和政府宏观调控相结合的手续,促进资源合理配置;在环保方面《议程》强调中国21世纪环境战略的核心是环境的外部化转向环境内部化。
严格的讲生态环境是很难定价的,它往往通过政府政策与市场调节得以实现,也就是说制订绝对的生态环境价格在现阶段是不存在的,但是相对市场价格(或准市场价格)可以从理论上得到,有关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定价的方法很多,现介绍几种常用的计量方法。
1、不可再生资源计量法。它是人们对已探明的不可再生资源的一种定价方法,其依据是估计价格等于不可再生资源的出售价格与各项开发成本之差。该方法有两种计算方式:一种是现值法。即根据资源开发距现在的时间序列一定的贴现率进行贴现,各年的现值总和即为该不可再生资源的价值。估价模型为:
V=∑(St-Ct-Rt)(1+r)t
其中,V――资源存量价值;
St――资源在t期销售额;
Ct――t期开发成本;
Rt――t期投资资本的“正常回报”;
R――贴现率。
另一种是净价法,该法认为资源价值有恒定性,计算是无需贴现。模型为:
Vt=St-Ct-RtQt ∑Qt
其中,Vt――t期资源存量价值;
Qt――t期资源开采量;
∑Qt――资源预计开采总量。这两种方法只能估算那些在当前技术条件下具有经济开发价值的资源,即价值为正(St-Ct-Rt>0)的资源。
2、再生产补偿费用法。根据资源的价值量等于对经济活动消耗自然资源的再生成本,对资源存在量及资源消耗成本进行估价,估价模型分别为:
Vt=(CtQt )∑Qt和 V’t=(CtQt )Qt
其中,Vt――资源存量价值;
V’t――资源耗减成本;
Qt――t期再生产资源数量(耗费成本Ct所补充的资源数量);
Ct――活动中所消耗的活劳动和物化劳动成本;
∑Qt――资源总存量;
Qt――t期资源消耗量。
该方法的使用前提是,只要付出一定的费用就可以补充新的资源。如果该假设永远成立(从资源的长、短期开发来讲对时行得通得),则新补充得资源成本就是资源再生产活动所消耗得活动和物化劳动价值,此时该估价方法是最适合的一种。
3、生产率下降法是进行生态环境估价最常用的一种方法,该方法将生态环境作为传统生产要素的一种,认为环境质量下降的直接表现是在相同初始投入的条件下产出量的下降。以减少的产出量的市场价值作为环境资产质量恶化成本。估价模型为:
D=Q(P1+P22 )
式中,D――环境资产恶化成本;
Q――环境恶化引致的经济产品产出减少值;
P1――产出量变化前单位产品价值;
P2――产出量变化后单位产品价值。
该方法估价公式简单,式中所需的价格资料也容易得到。然而在确时,有两方面问题:一是决定环境减产的因素很多,如土地种子、施肥量及降水量等,在众多因素中找出受污染减产量难度较大;二是产量减少具有滞后性,模型中的环境恶化成本产品产出减少量均为本期数值,实际上产品减少量并不是由当期经济活动造成的。
4、数学模型。数学模型法通过建立农业产量、土地承载能力、人们生活质量等的变相市场价格与相关解释变量(包括环境因子)之间的函数关系,估算出环境恶化成本。估价模型为:
Q=f(X1,X2,…,Xn,Xn+1,…,Xn+m)
其中,Q――单位面积农业产量(土地承载力或人们生活质量等因变量);
X1,X2,…,Xn――各种污染浓度;
Xn+1,…,Xn+m――污染因素以外的其他因素。将其转化为线形函数可设计如下:
Q=a0 +a1X1+ a2X2+…+ anXn
+an+1Xn+1+…an+mXn+m
其中,ai(I=1,2,…,n+m)为待定参数,可通过回归分析等方式得到。当其他因素不变时,第i种污染物浓度上升Xi个单位时,则Q的变化量为:
Qi=aiXi
用Qi乘以总受害面积(或其他因子),再乘以单位市场价格,就可以估算出生态环境的恶化成本。该方法在应用中的最大限制之一是,对模型参数的估计需要收集多种变量的大量统计资源。此项工作目前比较欠缺。
二、可持续发展经济的资本成本构成分析
一般认为,社会总资本由物质资本、知识资本及生态资本三部分构成。
(一)生态与知识资本取代物质资本,是社会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进步的结果
资本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具有一定的实践效应。在工业化初期,社会消费结构以生存和基础发展需的物质产品设计,国民经济以物质生产产业为基础,知识主要是附着于某种物质载体(如转化为技术设备或生产工艺设计、产品设计等有形资产形态)进入生产过程,进而提高物质资本生产率,促进经济增长;由于这一时期人类征服自然的能力较低,生态环境自我恢复能力较强,生态资本一直以被忽视价值的自然资源、自然环境等有形或无形的形态进入生产过程,因而,在此阶段物质资本为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而进入工业化后期的知识经济时代后,物质消费比重下降,知识产品、精神和服务消费比重不断上升,绿色消费日益成为潮流,产业结构随之发生变化,由原来的以物质生产产业为主向知识产业、生态产业为主转变。为适应消费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变化的需要,从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过渡时期,知识资本投资、生态资本投资占社会总投资的比重将越来越大,并最终取代物质资本投资布居于主导地位。
(二)生态与知识资本取代物质资本是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必然结果
人类社会的发展史,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一部人类与自然的辩证发展史。原始社会条件下,生产力水平较低,生态环境以其丰富的资源和巨大的包容性养育着人类及地球的万物,环境作为人类生存的基础,史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人类与其生存的环境达到一种低水平的融合。到了工业经济时代,生产力得到空前提高,在物质产定论思想支配下,征服自然追求片面的物质资本积累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潮流,知识也成为人类用于大规模征服自然的工具,通过一定的物质资本载体体现于社会再生产过程中,此时的生态资本被看作自然禀赋,根本不存在资本价值问题。正是在这种认识下,大自然长期积累的丰富的生态资源合良好的环境质量,被我们在短短的数个世纪种严重消耗和破坏,尤其是近一个世纪以来,这一过程更为加剧,最终造成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生活环境质量降低等后果,严重制约了社会经济发展,并进一步威胁到人类的生存。
长白山自然资源十分丰富。如何在自然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同时又能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是一个十分重要而又涉及面较广的问题。现就如何把该科学的基本原理应用到协调两者之间关系的研究中去谈一下粗浅的看法。
1 生态系统与自然资源
如何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品优势,进而把产品优势转化为商品优势,最后取得经济优势,这是一个基本点。过去在长白山林区的自然资源利用过程中,由于左的思想影响,掠夺式的开发利用自然资源,造成资源不断破坏,生态平衡失调,教训是十分深刻的。
在任何区域性的开发活动中,不仅要对资源进行利用和改造,更重要的是要对资源进行保护、管理和合理配置,用生态经济学的术语来说,各种自然资源实际上是生态系统的基本成分,任何一个人工生态系统都是按照一定的经济目的,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以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构成的一个不可分隔的具有能量转化和物质循环代谢功能的综合体。各种自然资源在自然环境中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依存的。
2 发挥长白山林区自然优势必须运用生态经济学原理
为了达到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目的,应用生态经济学原理是非常重要的。生态经济学原理是结合人类经济目的研究生态经济而找出的规律,即生态系统中的能量、物资和价值流变化的规律。如果正确地运用生态经济学原理分析自然资源的利用,就会更有效地去指导生产活动,这方面有以下几点:
2.1 生产活动必须要改造和适应生态环境
改造自然资源,实际上就是对生态系统的干扰和控制,使生态系统的非生物环境与生物群落更为协调,以提高整个系统的功能。随着人们利用自然资源的不断扩大,必须要对各种生态系统的成分加以改造。自然界许多资源在长期的相互作用当中成为相互依存、相互适应的整体,这一重要的生态学规律在人们利用自然资源、创造各种人工生态系统中,只能加以遵循和利用,对生产中的不利因素假如不能改造,就要设法适应。改造和适应是一条生态经济学原则,其重点在于改造,从而才能不断提高系统生产力,许多适应某些资源的措施,也是对另一种资源的改造,应以辩证观点看待这一问题,改造生态环境的措施必须考虑生态和经济效益的统一。
2.2 必须同时利用和保护生态系统的组成
利用自然资源是为了进行各种经济活动,而保护资源则是为了永续利用,使各种生态系统功能不断加强。从生态学角度看,资源利用与保护相结合是关于生态系统的存在与发展问题;从经济学角度看,则是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相结合的问题。
那么如何在实际生产活动中应用这一生态经济学原理?利用资源只是利用它的潜在生产能力,在利用过程中就必须考虑保护这种生产能力,使之在利用后不仅不会降低而且还会提高;其次,利用资源必须要考虑其更新能力,此外必须全面、综合地考虑资源的利用和保护。许多资源都是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在利用自然资源的过程中,对某种资源不注意保护,很可能导致其它资源受到破坏。
2.3 各种生态系统的食物链的每个环节,都储存着能量和物质
即具有满足人类需要的使用价值,每增加食物链一个环节,就会增加一种使用价值,即食物链越长越能增加对人类有用的物质财富。因此,在利用自然资源中,应尽可能低增加各种生态系统的食物链环节。
当然,人们不能随心所欲地增加食物链环节,必须根据不同的生态条件,创造各具特色的、复杂的生态系统。
3 在资源利用中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长白山林区如何发挥优势,避开劣势,使产品商品化,达到整个社会发展目的,是开发长白山林区的最终战略目标。但这涉及到非常复杂的合理利用资源问题,还涉及到产品分配、消费和交换的循环以及生态系统中复杂的能量与物质的输入输出问题,这些都是生态经济学的内容,当然首先必须着重解决如下几个问题。
3.1 资源利用如何合理组合
所谓资源利用的合理组合,就是在深入分析当地各种自然资源条件的前提下,首先决定经营何种产品为主要内容的生态系统,然后研究各种资源利用之前是否需要改造和如何改造,各种资源利用数量的组合比例、投入的方式和时间等问题。
3.2 重点产业和社会经济发展
在发展商品生产的过程中,资源开发必须要有不同的产品优势,这当然是自然条件、社会经济和技术水平差异的产物,因此,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是基础。
3.3 必须研究经济发展与资源更新的关系
自然资源一个重要特征是它的更新性,如果在其利用中能使各种资源间相互协调,并进行进化性的运动,则资源生产力不仅不会降低,反而会逐步提高。资源的另一性质是它的有限性,人类只有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依靠技术发展和管理的进步,才能取得生产的提高。资源的有限性是经济发展的重要限制因素,长白山林区林木资源有限,要取得经济的快速发展就必须在综合利用、多种经营上下功夫,同时还要进行资源更新(多造一些工艺成熟林)。
内容摘要:本文从价值链和乡村旅游发展的结合入手,以四川省都江堰市虹口乡景区乡村旅游的发展为例,在论证乡村旅游价值增值的基础之上,提出对乡村旅游价值链的创新性构想,以期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有所借鉴。
关键词:乡村旅游 价值链 增值 虹口
“价值链”指的是企业通过一系列基本活动和辅助活动,构成的一个创造价值的动态过程。分析价值链的目的在于实现竞争优势,而竞争优势来源于价值链上各价值活动间的联系。“价值链”理论揭示了企业与企业的竞争,不只是某个环节的竞争,而是整个价值链的竞争,旅游产业综合性强的特点决定了价值链在旅游经济活动中是多向度存在的。
乡村旅游是指利用农村设施与空间、农业生产场地、特色农业产品、农业经营活动、农村生态环境、农村人文风俗等资源,经过规划设计,发挥农业和农村的休闲旅游功能,形成旅游消费的一种新兴旅游业态。
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
乡村旅游的低成本、地方性的特点决定了其在短期内发展迅速,但多为零星布点,不成规模。区域内乡村旅游点的粗放式增加使得特色丧失,同质化竞争导致农户收益必然下降。针对此,本文以四川省都江堰市虹口乡为例,通过引入价值链的理论来深入探讨乡村旅游的价值增值脉络,试图挖掘各个环节的价值增值点来实现乡村旅游的更进一步发展。
乡村旅游的价值链分析
乡村旅游的产业价值链主要是指区域地农户利用自身的农业产业资源,在经过包装以后,转化为旅游产品,使价值增值或者是价值转换的过程。都江堰市虹口乡以自身丰富的农业产业资源为中心,重点打造以乡村农家乐为基础,乡村酒店、乡村连锁客栈等新兴旅游产品的乡村旅游业态,打造区域旅游的新的经济增长点。乡村旅游产品的价值增值过程主要集中在农业旅游资源的包装、乡村旅游的市场推广、乡村旅游的服务三个方面。在基本的价值增值之外,各乡村旅游发展区还依赖当地的各种环境以及从业人员的素质等因素,形成了乡村旅游在竞争上的优劣势,即乡村旅游价值链的辅助增值因素。
(一)乡村旅游的基本价值链分析
乡村旅游的基本价值链指的是各地发展乡村旅游的一般价值增值过程,具有普遍性的特点。在基本价值链体系当中,旅游资源转化成旅游产品,得到了增值。在基本价值链发生过程当中,与地方性、民族性结合好的区域,其价值增值幅度较大,结合虹口乡乡村旅游发展实际,这里的乡村旅游的基本价值链笔者重点从三个层面来进行分析(见图1)。在图1的乡村旅游基本价值链当中,其增值部分有三处:
第一,农业旅游资源的包装。农乡风俗、农村生态等在成为旅游资源以前,充其量是作为相对吸引物而存在的,并不能称为真正意义上的旅游资源。虹口乡得天独厚的纯自然农业生态对于周边区域的人来讲,是一个令人向往的地方,在当地农民自觉地、自发地进行吸引物的包装后才成为吸引游客的旅游资源。在吸引物转化为旅游资源的过程中,人为的因素参与进来,形成乡村旅游的第一层价值渗透。
第二,市场的推广与宣传。在农业旅游资源的包装基础之上形成了农业旅游产品,旅游产品的销售并形成价值是需要市场推广与宣传的。虹口乡村旅游的发展通过“虹口乡村旅游节”和“四川国际文化旅游节”等推广营销形式为区域客源地游客所认识,促进了乡村旅游产品价值的实现。此为乡村旅游价值链的第二层渗透。
第三,乡村旅游的服务。旅游业同其他服务业一样,生产与消费同时进行,游客在消费乡村旅游产品的同时也感受了乡村旅游的服务,作为服务业的乡村旅游产业的价值增值过程离不开服务链条。虹口在生产销售乡村旅游产品的同时也注意打造有特色的乡村旅游服务,实现乡村旅游产品的无形增值。此为乡村旅游价值链的第三层渗透。
(二)乡村旅游的辅助价值链
乡村旅游的辅助价值链(见图2)指的是乡村旅游产品的具有竞争力的价值增值部分,是乡村旅游基本价值链的附加值。笔者主要围绕乡村旅游的基本价值链,分析对基本价值链的三个层面有重要影响的要素。
第一,区域乡村旅游发展的大环境分析。旅游产业其涵盖范围之广、关联带动性之强是其他产业所不能比拟的,其发展环境除去一般产业所面临的一般环境外,其他产业的发展情境也在一定程度上会成为旅游产业发展的独特环境。虹口乡村旅游区依托于四川都江堰旅游产业的发展以及成都建设现代田园城市和城乡统筹的机遇,使得虹口乡村旅游发展的环境优于其他区域。虹口乡独具特色的乡村旅游资源又使得乡村旅游的崛起成为必然,优越的地理交通位置又使得虹口乡的农户经济意识超前,社会性发展较好,这些都使得虹口乡村旅游资源的竞争力较强。
第二,市场营销与推广的附属价值增值。市场营销与推广在乡村旅游价值增值过程当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乡村旅游价值链组成要素的价值实现需要市场营销;乡村旅游价值链组成要素的整体价值实现需要市场营销;乡村旅游产品的价值实现也需要市场营销与推广,因此,作为不独立产生价值的要素组成部分,其在乡村旅游的附属价值当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这方面“中国四川国际文化旅游节”的举办成功地将虹口乡村旅游推入市场,成都、都江堰客源市场对虹口乡村旅游的认知也极大地推动了区域乡村旅游的发展,周边丰富的旅游线路、旅游产品的推出又使虹口乡村旅游成功融入了区域旅游产业。
第三,乡村旅游基本价值链末端(乡村旅游服务)的附属价值增值。作为乡村旅游价值实现的载体,乡村旅游服务的基本价值贡献显而易见,但除此之外,乡村旅游服务又可以成为乡村旅游的一个隐性价值增值点。在充分挖掘其他乡村旅游链价值点的基础上,乡村旅游服务的特色、创新、可持续成为乡村旅游取胜的方式之一。因此,本文认为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的素质和服务意识是乡村旅游价值链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乡村旅游产品的一部分,其服务质量的高低也是乡村旅游价值链增值的关键。
乡村旅游的基本价值链是乡村旅游发展的经济增长主轴线,辅助价值链的提出有助于增强区域乡村旅游的竞争力,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展成为区域乡村旅游的主要经济增长点。
乡村旅游价值链各要素的整合创新
(一)城乡结合、统筹发展环境下的乡村旅游资源开发
乡村旅游的客源一定程度上依赖于其周围的城市群,城乡统筹发展的大环境改变了城乡结合带农村的传统产业思维,乡村旅游资源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乡村特色,丰富的乡村旅游资源又成为农户寻求新型产业的基础。地方政府的支持与农户的自发行为,形成乡村吸引物转化为旅游资源的直接动力。例如虹口乡村旅游区域的成功打造与成都现代田园城市打造、都江堰国际休闲旅游城市的建立密不可分。
乡村旅游资源开发的价值增值还突出表现在乡村旅游产品的市场营销层面。对资源相对比较集中、市场影响力大、发展基础较好的项目,要优先规划、优先发展,形成以点带面、循序渐进的良好局面。整合相关旅游资源,把发展乡村旅游与发展生态旅游、民族文化旅游等密切结合,形成综合型、复合型的旅游产品,增强乡村旅游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另外要依据各地方经济状况、发展水平、交通状况等来确定乡村旅游目标客源市场区域和开拓市场的先后顺序。要改变由空间距离一种因素决定目标市场的做法。在目标市场选择过程中,要从营销主体资源、目标、竞争优势和市场规模等方面对细分市场进行评估,所选择的目标市场必须与乡村旅游市场营销主体的经营目标、产品形象、所拥有的经营资源等相符合。
(二)乡村旅游产品的独创性、地方性和参与性
目前阶段,乡村旅游产品开发力度不够,缺乏个性地重复性开发容易使游客产生审美疲劳,区域乡村旅游发展的可持续性不够,难以对游客产生真正的吸引力。在此条件下,应当因地制宜,结合地方特色,开发独具特性的乡村旅游产品。虹口乡结合地方特色打造的虹口AAAA级漂流景区吸引了较多游客,是虹口乡村旅游产品的一个有力补充,与虹口猕猴桃种植、三文鱼养殖等形成了较之其他区域颇具特色的乡村旅游产品谱。
实现乡村旅游参与性的途径之一是发展社区参与性旅游。基于乡村旅游资源和农户的特点,结合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乡村旅游与社区相结合,是一个好的实现乡村旅游独创性以及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途径之一。社区参与型旅游是指乡村社区,包括村民个人和集体,能够参与旅游开发决策全过程,能够合理分配到乡村旅游收入,以乡村社区社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旅游形式。社区参与型乡村旅游保证社区成员可以获得旅游发展带给本地区的利益和福祉,当地政府部门通过旅游业税收渠道而进行的旅游收入分配应该优先用于发展社区成员参与旅游业的能力(付宇光,2009)。
(三)多渠道、多方位的乡村旅游营销模式
乡村旅游的主要客源地在其临近城市群,一个成熟的乡村旅游发展区应该在此基础上进行客源地的拓展,最大程度地吸引游客,实现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的最大化。为此,就需要建立一个全方位的有效的营销体系,实现客源地的最大程度地覆盖。乡村旅游区域的营销在融于主体旅游产业营销网络的同时,应该有更加细分化的营销模式。
(四)乡村旅游服务的多角度提升
在旅游产品特色化打造的基础之上,乡村旅游的服务也应该突出地方性,有所创新,成为乡村旅游产品价值的有力延伸。提升乡村旅游服务可以从人员主体,服务方式和售后服务等方面多角度提升,满足客源地游客多样化的需求和乡村旅游游客的体验型需求。
乡村旅游产业集群发展问题探索
本文主要讨论的是旅游产业集群当中与旅游价值链要素相吻合的那一区间。乡村旅游价值链的直接和间接要素都是乡村旅游产业集群的一部分,对乡村旅游产业集群的研究可以有效发挥乡村旅游价值链各要素的价值。虹口乡的乡村旅游产业集群涵盖了虹口乡区域的所有旅游价值单体、旅游企业和旅游要素单位。虹口漂流、三文鱼养殖基地、猕猴桃种植园、虹口乡村农家乐等是虹口旅游产业集群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乡村旅游价值链的潜在关键组成。创新旅游产业集群的空间优化组合可以更进一步挖掘乡村旅游链各要素的潜在价值,提升乡村旅游产业,产生经济和社会效益。 乡村旅游产品的价值增值过程是全方位的,基本的价值流通过程已被最大程度的挖掘与提炼,因此,乡村旅游的发展依赖于有创新性的价值链增值点的挖掘,依赖于辅价值增值要素的最大化提炼,使辅价值增值点转化为基本的乡村旅游价值增值要素,突出乡村旅游的地方性,与旅游资源地方性的内涵相契合,地方性与创新性的结合有助于实现乡村旅游价值链的最大增值,从而实现地方经济产业的转型,实现真正的城乡互动发展。
参考文献:
1.余小军,张霞,甘永萍.基于红色旅游价值链的理论分析[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