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中医基础理论背诵重点

中医基础理论背诵重点

时间:2023-06-30 17:21:5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中医基础理论背诵重点,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中医基础理论背诵重点

第1篇

关键词: 烹饪高等教育 《中医饮食保健学》 教学思考

《中医饮食保健学》是在中医学的理论指导下,从“医食同源”、“药食同源”的思想观念出发,研究饮食与保持、增进人体健康及防治疾病关系的理论和方法,并用这种理论和方法指导人们饮食保健活动的一门应用性学科[1]。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扬州大学旅游烹饪学院路新国教授就提出中医饮食保健理论是中国烹饪理论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它作为具有中国特色的饮食营养保健学科,反映了中国烹饪最根本的特点,在中国烹饪高等教育中占有特殊的地位,应该在烹饪高等教育教学计划中将《中医饮食保健学》作为专业基础课和必修课[2]。现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和与同行的探讨,就这门课程作出以下思考。

1.在观念上要充分重视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现代饮食理念追求健康、安全、绿色的趋势越来越凸显。所以,高等教育要求培养出来的烹饪本科生必须具备一定的营养知识,即培养出来的学生应该是懂得营养科学的烹饪师或者是懂得烹饪工艺的营养师[3]。据了解,朝鲜、韩国、日本等国家派到扬州大学旅游烹饪学院进修烹饪的学员都要求学习《中医饮食保健学》这门课程。那么,中国烹饪专业的本科生更要首先掌握我国传统的中医饮食保健理论,因为中医饮食保健理论反映了中国烹饪最根本的特点――养生保健,自古以来“医食同源”、“药食同用”的思想观念使得中国烹饪学和中医饮食保健学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相互结合、密不可分。近年来,社会餐饮行业和外事旅游事业的发展,促进了中国烹饪的社会需要急剧上升,从而形成了一股“烹饪热”[4]。据统计,全国十六所高等教育院校开办了烹饪本科专业,然而开设《中医饮食保健学》课程的不足70%,将其作为专业必修课的更不足40%(一些院校将《中医饮食保健学》设为专业选修课),从这些数据可见对其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中国烹饪高等教育与烹饪中等教育相区别的不只是培养烹饪的管理才能,更在于体现高等教育的学术性,培养出具有研究烹饪营养、使烹饪科学化的才能。离开了营养,烹饪仅仅是一门技术,这与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不相符。所以,要将烹饪教育提高到高等教育本科水平,必须在观念上重视营养学,特别是《中医饮食保健学》,将烹饪高等教育与只注重技能的烹饪中等教育区别开来。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从观念上重视这门课程。

2.在课程安排上要科学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5]。因此,科学的课程设置有利于学生学习。

曾有人认为:“中医饮食保健学研究的内容非常广泛,不能逐一详细讲解,要有侧重地进行教学,一部分内容应做简单了解,如中医基础理论部分,如果我们花大量课时讲解,同学们了解了阴阳五行学说、藏象学说、经络学说等,但在实际烹饪工作中的作用不大,所以在教学中应尽量压缩中医基础理论部分的内容,有重点有目的地讲解即可。”[6]这若是针对只注重技能的烹饪中等教育来说还是可以理解的,若是针对兼顾“学术性”和“职业性”的烹饪高等教育来说,则不敢苟同。因为中医饮食保健学是在中医学理论的指导下,从“医食同源”、“药食同源”的思想观念出发,研究饮食与保持和增进人体健康及防治疾病关系的理论和方法,并用这一理论和方法指导人们饮食保健活动的一门应用性学科[1]。它是中医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其理论体系建立在中医学和中医药学理论的基础之上。目前,中医饮食保健学已经成为一门独立的分支学科,所以其教科书中不包含阴阳五行、脏腑经络、八纲辨证、病因病机等中医基础理论。恰巧这些中医基础理论是学习《中医饮食保健学》这门课程的基础,也是烹饪本科高级人才在今后工作中灵活自如、辩证应用中医饮食保健理论的关键。据调查,全国十六所高等教育院校烹饪本科专业开设《中医饮食保健学》课程的不足70%,而在此课程之前开设《中医基础理论》课程的少之又少。正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学生只有在懂得中医药的基本原理之后才能避免机械地、枯燥地背诵记忆中医饮食保健学的知识。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指出:“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教学生学。”[7]所以,在《中医饮食保健学》课程教学中要注重原理性知识的讲解,即使暂时开设不了《中医基础理论》课程,也要在正式学习《中医饮食保健学》之前为学生安排一些中医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这样的课程安排正好符合心理学中知识的正迁移理论,对《中医饮食保健学》的学习有促进作用。

3.食物的讲解应适当引入当地特殊食材

在“中篇、食物与保健”部分,先讲解完第四章食物与保健总论里的食物的性味归经与保健的关系,然后进入第五章至第十五章各类食物的学习,在每一类食物的讲解中应适当引入当地特殊食材,通过对当地特殊食材性味归经的了解,引导学生推断该食物的食疗保健功能。如韩山师范学院位于潮汕地区,在讲到第十一章清热类食物时可以引入“栀子”,根据其味苦、性寒,归心、肺、三焦经,可推断出栀子具有治胸中热气、泻三焦火、去热毒风等功效,由此引出潮汕地区饮食风俗――端午节前后,以桅子为原料制成桅,食之以清热解毒。如此教学,一方面能提高学生学习本课程的积极性,另一方面让学生逐渐体会到烹饪与食疗养生结合的切入点,提高学生运用中医饮食保健理论发扬中国烹饪养生保健特点的能力,体现烹饪高等教育水平。

4.讲课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理论是实践的基础,但单纯的理论教学是枯燥乏味的,理论结合实践的教学才是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学习中医饮食保健理论是为了提高烹饪专业学生通过烹饪促进人们饮食健康,脱离烹饪实践,单纯的理论学习是没有意义的。所以,教学中要理论联系实际。比如,夏季食疗养生中清凉解暑类荷叶、绿豆,就可以指导学生制作相应的药膳,在炎炎夏日亲身体验清凉解暑类药膳的作用,并交流经验体会,在实践中学习,在快乐中掌握知识。

参考文献:

[1]路新国.中医饮食保健学[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8:2.

[2]路新国.中医饮食保健学在中国烹饪高等教育中的地位[J].中国烹饪研究,1997,14(3):6-8.

[3]蔡丽娅.以就业为导向的烹饪高等教育人才的培养[J].扬州大学烹饪学报,2011,(4):45-48.

[4]季鸿.建国60年来我国饮食文化的历史回顾和反思(上)[J].扬州大学烹饪学报,2010(1):5-11.

[5]辞海.教育、心理分册[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0:1.

第2篇

【关键词】方剂学;学习方式;分析

方剂学是研究治病处方用药的课程,它上联中医基础理论课下联临床各科。方剂学学的怎么样,直接影响以后临床各门课程的学习。由于方剂的理论抽象,配伍变化复杂,内容多且规律难寻,对初学者来说是个考验,但只要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学习的难题就会迎刃而解。

1.诵记为先

1.1趣味性记忆方歌

方歌是方剂学的一大特色,一般四句的方歌,包含着该方剂的功效、药物组成以及临床应用,可谓包罗万象。以诗歌体裁,编写成歌诀,或幽默诙谐、或工整对仗、或寓意风趣、或与有特殊含意语句谐音短语,读起来琅琅上口,容易背诵。可先诵后背,如如三仁汤:“三仁爬竹竿,(厚)朴通滑下(夏)来”等。这样既激发学生了学习兴趣,又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1.2先理解后记忆

方剂学习中,要熟记方剂的组成、功用及主治证候,但死记硬背效果并不理想,或记错亦或背串。一个方剂的组成是经过临床的“参四诊,思辨证,定立法,确方药”而最终形成的,即“方从法出,法随证立”。要先理解方剂的功用主治、配伍特点,治疗病症的病因病机,进而掌握方、法、证、药之间的关系,而后熟读、背诵。在理解、掌握了方剂之间的异同后,再背诵方歌就不易混淆了。

2.注重理、法、方、药的密切联系

方剂是在辨证审因决定治法之后,选择合适的药物,酌定用量,按照组成原则,配伍而成。辨证立法是选药配伍的基础,所以学习方剂时要首先理解方剂与治法的关系,才能准确而缜密地遣药组方。选用方剂时先要四诊合参,审证求因,确定病证,选择治法,而后在治法的指导下选择相应有效的方剂。如清代大椿在《医学源流论・方药离合论》中所说:“方之与药,似合而实离也。得天地之气,成一物之性,各有功能,可以变易气血,以除疾病,此药之力也。然草木之性,与人殊体,入人肠胃,何以能如之所欲,以致其效。圣人为之制方,以调剂之,或用以专攻,或用以兼治,或以相辅者,或以相反者,或以相用者,或以相制者。故方之既成,能使药各全其性,亦能使药各失其性。操纵之法,有大权焉,此方之妙也。”

首先要在充分理解理、法、方、药的基础上,学习方剂的组成、功用,切不可孤立地学习,离开了理和法的指导,片面追求方的作用,也就偏离了辨证论治方向。再者,学习方剂组方配伍和化裁运用规律,虽方与药密不可分,但不能专门研究每味药的性味功能,而要研究其配伍。学习方剂学的重点就是从整体出发,以理法为指导,去探求方剂的立法、配伍、选药。唯此,才能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3.分类归纳

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地对知识进行分类归纳,提高学习效率。方剂学中的方繁多,在学习中分类归纳,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如按治法分类,方剂学的教材是按治法分的章节,而章节中的知识又是相互联系按治法分类整理的。如用汗法治疗的方剂,在方剂的分类中属于解表剂;解表剂又根据治疗病症的不同分为辛温解表、辛凉解表和扶正解表剂,代表方分别为麻黄汤、银翘散、败毒散。同是辛温解表剂,因证的虚实不同,则选用方剂不同。如治风寒表实证选麻黄汤,风寒表虚证选桂枝汤。如是分类归纳,以法统方,则多而不乱,详而有纲,便于学习和应用。

4.类方多连

方剂学中的类方主要有两种,一是指组成药味相近或同一方剂的加减变方;一是指主治相同病证的方剂。例如桂枝汤类方例,桂枝加桂汤,是桂枝汤加桂枝为五两。桂枝量加大后,温性偏大,以温阳降逆为功,且改变原桂枝汤的服法,则变解肌发表,调和营卫,而为温通心阳,平降冲逆之方。主治太阳病误用温针或因发汗过多而发奔豚,气从少腹上冲心胸,起卧不安,发作有时者;桂枝加芍药汤,即桂枝汤加芍药为六两。加重芍药,则增强其缓急止痛之力,同时减弱桂枝的解肌发表作用,而成调和气血,缓急止痛之功。主治太阳病误下,邪陷太阴,腹满时痛者;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是桂枝汤原方加厚朴、杏仁。是在桂枝汤解肌和营卫的基础上,增加降气止咳喘之功,用治桂枝汤证兼有气逆而咳喘者。如此“得一端而多连之”,既扩展方剂,又可通过加减变化后的方义配伍分析,说明其与主方功用、主治之不同,以有利于掌握方剂及鉴别应用。通过“多连”,将相应的加减方剂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同时加以比较鉴别,以利于区别使用。类似的类方还有麻黄汤类、承气汤类、四君子汤类、四物汤类、地黄丸类、二陈汤类等等。

另一类类方,是主治病证相同的方剂。如同是治疗外感风寒表证的麻黄汤、桂枝汤;同是治疗水肿的禹功散、疏凿饮子、五苓散、五皮饮、真武汤、实脾散等,对于这一类类方的学习,其着眼点在于辨证施治中的“同病异治”。在学习过程中要注意区别异同,同中求异,异中求同,深刻理解此类方剂的区别与联系。

5.牢记特殊用量、用法

方剂的精妙之处还在于药量的应用,药量在方剂中至关重要。药量的大小决定着药力的大小,决定着药物作用的强弱;相同的药物组成,但方中药量应用不同,则方剂的主治和疗效亦不同,直接影响方剂的作用与性质。如“麻杏石甘汤”中麻黄4两、石膏半斤,虽麻黄辛温,但石膏大寒,且倍用于麻黄,如此配伍,整个方剂仍为辛凉宣泄之剂。但若不注意用量比例,则方剂的作用和性质就会改变,就与主证“身热口渴,汗出而喘”不符[1]。学习过程中要弄清药物的用量,更要牢牢掌握方剂中一些药物的特殊用量。

煎法与服法,对方剂的疗效也有直接影响。因此在学习的过程中还须掌握特殊方剂的煎服法。如炙甘汤中重用炙甘草、生地,且水酒各半煎服等。同时服药时间亦有讲究,桑螵蛸散治遗尿宜夜卧服;“真人养脏汤”治下痢在饭前服等[2]。

6.灵活应用

每一古方、成方都是针对某一特定证候而制定的,虽然病人的症状可能相同或相近,但在临床运用成方时,要考虑到患者的体质、年龄以及季节等多方面因素,灵活应用,“师其法而不泥其法,师其方而不泥其方”。分析方剂时,要分析方剂的组方原则,厘清理、法、方、药,同时根据病人的情况随证加减,如小青龙汤治疗外感风寒表实兼有内饮证,如果病人以外感风寒为主,方中就以麻黄、桂枝为君药,干姜、细辛为臣药,四药相伍,解表散寒,兼温肺化饮;如以水饮内停证为主,兼有风寒表实证时,则君以干姜、细辛,臣以麻黄、桂枝,温肺化饮,兼解表散寒等等[3]。 [科]

【参考文献】

[1]袁宝权.方剂学学习方法小议[J].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3(3):11.

第3篇

关键词肿瘤;中医;教学素养

随着生活环境的恶化、生活习惯的改变,恶性肿瘤发病率越来越高。手术、放化疗、靶向治疗等针对恶性肿瘤的西医治疗方法并不能完全治愈患者,尤其是针对晚期患者,中医药治疗尤显重要。中医肿瘤学是在中医基础理论指导下,全面研究肿瘤病证的病因病机、辨证论治、理法方药及预后的学科[1],正以其独特的辨治思维成为发展迅速的一门新兴学科。笔者在多年临床教学过程中总结了提高中医肿瘤学教学质量及临床教师教学素养的经验。

1熟读中医经典,汲取古代医家治疗肿瘤经验

中医经典论著是中医先贤们在大量临床实践活动基础上总结而来,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指导价值。中医古籍中对一些恶性肿瘤的临床表现、病因病机、治疗、预后等均有记载,至今对中医肿瘤学教学有较大的参考和指导价值[2]。如“癌”字首见于宋朝东轩居士著作的《卫济宝书》,该书将“癌”作为痈疽五发之一。《素问·玉机真脏论》中的“大骨枯槁,大肉陷下,胸中气满,喘息不便……,十月之内死”,《外科大成·论痔漏》中的“锁肛痔,内外如竹节锁紧……,便粪细而带扁,时流臭水,此无治法”,病情类似于肺癌、直肠癌晚期表现,指出其预后极差。《证治准绳》中的“大抵治是病必分初中末三法”,意即分三期施治:初治“客者除之、散之、行之,虚者补之”,中治“必以补泻迭相为用”,末治“若块消及半,便从末治,即停攻击之剂,因补益其气,兼导达经脉,使荣卫流通,则块自消已”,高度概括了恶性肿瘤的治法。中医经典论著中对恶性肿瘤的记载内容十分丰富,涵盖病因、病机演变、诊断、治疗及预后等。应从中医经典古籍中发掘临床诊治知识,用以指导中医肿瘤学的临床工作,丰富临床诊治方法。但在中医肿瘤学的临床教学过程中,个别临床带教老师不重视背诵中医经典著作,很难做到对学生详细传授经典古籍中的中医肿瘤知识,这在中医肿瘤学的教学过程中是一个很大的缺陷。所以,临床带教老师必须熟读中医经典,做到融会贯通,切实将经典结合临床,这样才能在教学生时做到心中有数;同时必须要求学生熟读《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医宗金鉴》、《景岳全书》、《濒湖脉学》、《本草纲目》、《医林改错》、《傅青主女科》等古代医书,并对以上书籍及其他古籍中涉及肿瘤的部分精研细读,真正把握古代医家对肿瘤的辩证分析思路、遣方用药经验,切实打牢治疗恶性肿瘤的中医基础。

因中医古籍较多,临床带教老师除了自己勤学苦读以外,还应要求并帮助学生制订切实可行的读书计划,详细做好学习笔记;定期组织学生开展医学论坛或沙龙,交流学习经验;要求学生及时向带教老师或研究生导师汇报学习心得。

2重视临床实践,学习现代医家治疗肿瘤精髓

中医肿瘤学临床应用性很强,具有高度的经验性和临床技巧性[3]。学习中医肿瘤学必须勤于临床并多加思考,无论是在门诊还是病房,必须进行大量临床实践,从中总结诊治方法、发现演变规律,才能真正领悟古代医家的治疗经验,切实掌握中医肿瘤学的基础理论及临床最新进展,进而提高临床疗效。中医肿瘤学的教育也必须秉承中医学临床实践性强的特点,将临床实践始终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

现代很多医家总结了目前中医治疗恶性肿瘤的经验,如适用于围手术期、放化疗治疗期间患者的中医防护治疗,适用于有合并症、老年PS评分为2、不能耐受多药化疗而选择单药化疗患者的中医加载治疗以及中医巩固治疗、中医维持治疗等理论对中医治疗肿瘤的临床工作有很大的参考作用。中华中医药学会在总结古典医籍、结合现代医家经验的基础上已经出版了《肿瘤中医诊疗指南》,对中医诊治鼻咽癌、肺癌、乳腺癌、胃癌、大肠癌等常见恶性肿瘤均做出了明确的指导意见。中国总医院中医科的临床医师总结的应用人参养荣汤提高恶性肿瘤患者免疫功能、改善临床症状等也有较强的临床应用价值[4]。临床带教老师必须经常查阅资料,紧跟中医肿瘤学的发展前沿,掌握中医诊治恶性肿瘤的最新进展。在带教学生进行中医肿瘤学的临床实践过程中,一定要将最新的医学名专家经验、诊疗指南等知识讲解给学生,并要求学生在临证中进一步总结掌握,增强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同时应要求学生积极参加老专家查房、疑难病例讨论、多学科协作病例讨论等,增加临床实践机会,开拓临床视野,这样才能丰富自己治疗肿瘤的经验和思路。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无论是中医古籍经典中治疗恶性肿瘤的记录,还是现代医家治疗恶性肿瘤的经验,内容均十分丰富,而且近代医家在诊治恶性肿瘤的过程中,由于着眼点及考虑角度的不同,诊治经验也不同。这就要求临床带教老师首先应抓住各种恶性肿瘤的诊治规律、理清肿瘤各个阶段的演变思路,自己了然于胸才能教会学生。而且,虽然学生已经书读百遍,但是在临床上还是会出现医学理论与临床实践脱节的问题,尤其是刚参加临床的学生仍可能出现抓不住诊断头绪、理不清治疗思路的情况;有的学生可以熟练背诵上千首方歌,但也会出现临床上却开不出一个方子的尴尬情况。所以在传授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过程中,带教老师要结合实际病例由点到面,循序渐进地讲解中医治疗肿瘤的经验;待学生确实掌握了一定的诊治经验后再允许其放开思路,深入学习,同时还应要求学生在掌握老师经验的同时经常温习经典,做到经典知识与临床实践相互补充、相互启发,拓宽中医诊治恶性肿瘤的临床思路。

3密切结合西医,做到中西医融会贯通

西医诊疗恶性肿瘤方法及药物层出不穷,手术、放疗、化疗、内分泌治疗及靶向治疗等均对恶性肿瘤有一定的遏制作用,其作为主流医学也深深影响着中医的辨证及施治。手术会伤及患者气血,尤其是胃癌、大肠癌等行腹部手术可能会导致患者脾胃不和;全身化疗也会导致气血两虚、脾胃不和等;而肺部肿瘤的放疗早期会导致患者血热、远期会导致患者血瘀等,均明显影响中医师针对肿瘤患者的辨证施治。中医在治疗西医西药的副作用方面具有相当明显的优势,如应用芪蓉润肠口服液治疗阿片类药物所致便秘,可以明显缓解恶性肿瘤患者为减轻疼痛而服用阿片类药物导致的便秘,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5];林洪生教授认为肺癌患者手术后应以益气、活血辨证调补,能够加快患者体质的恢复,提高免疫功能;化疗期间应益气养血、健脾和胃并滋补肝肾,能够减少化疗的骨髓抑制及消化道反应,提高化疗的完成率和疗效;而放疗期间用养阴生津、活血解毒、凉补气血的方法,能降低返料毒性,提高放疗的完成率和疗效[6]。在带教学生学习中医肿瘤学的过程中,一定要让学生完全熟悉现代医学治疗方法及药物的特性,尤其要了解其副作用,比如要明确掌握化疗药物的分类及各种化疗药物导致骨髓抑制及消化道反应的时间及强度,从而才能对患者的整体情况了如指掌,做到辨证施治时掌握好方寸。现代治疗恶性肿瘤经验丰富的中医师对西医的治疗及副作用了解详细,应努力向他们学习,比如肺癌患者在行放疗后容易导致放射性肺损伤,解放军总医院杨明会教授团队应用凉血活血法能很好地预防放射性肺损伤,帮助患者完成全部放疗,提高了放疗的完成率;针对靶向治疗药物导致皮肤损伤的中医药治疗经验也逐渐丰富[7-8]。

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掌握西医疗法的特性及药物毒副作用,能够有预见性地应用中药防治其副作用,帮助患者完成化疗、放疗或靶向治疗等,是中医肿瘤学教学的一个重点。

4做好科研工作,解决临床实践问题

第4篇

中图分类号:C4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717(2007)09-1797-02

随着中医药院校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教育层次的不断完善,现行教育模式、思路、方法和手段等,已经呈现出明显的滞后趋势。本文结合本校实际情况,拟从伤寒教学目标的探讨人手,重点讨论不同层次伤寒学教材建设的构想,初浅之处,尚请指正。

1 本校伤寒教学现状分析

本校伤寒教研室虽隶属于第一临床医学院,但实际承担全校所有的伤寒教学任务,年均课堂教学时数大约1000~1200学时。教学对象以专业划分,包括中医学、中西医结合、针灸推拿、骨伤、文献、医学计算机、非医攻博等专业;以学历层次划分,涉及博士生、硕士生、七年制本科、五年制本科、四年制本科、二年制专升本等,而以中医学、中西医结合本科为重点。课堂教学安排视教学对象不同,而分为108、90、91、72、63、54学时层次。

其中,研究生层次基本没有单设伤寒课程(非医攻博班除外),而是以中医临床基础学专题讲座形式替代。伤寒专业研究生的伤寒教学基本依赖于导师指导,缺乏相对规范的教学目标和计划。至于非伤寒专业研究生,基本只限于通过前述方式对伤寒常识进行复习或了解。

本科层次历来是伤寒教学的重点,这既是原有单一教学层次的历史延续,也基本符合目前中医药人才培养的普通需求。但不可否认的事实是,随着教育层次与专业设置的不断细化与完善,单纯以本科教育层次为基础、通过调整教学大纲要求、增减学时以求达到各层次伤寒教学的目标,其不足之处是显而易见的。

其一,教学目标模糊。专科、本科、研究生,二年制、三年制、五年制、七年制,中医、中西医结合、针灸推拿等专业,各专业各层次教学大纲界限不清晰,缺乏针对性,教学目的模糊不清,通言掌握六经辨证,共用一本专业教材,致使教师讲授无的放矢,学生学习盲然无措。

其二,教材建设滞后。由于各层次各专业的教学目标不明确,教材建设只能以五年制本科中医专业为核心,其编写休例、选材内容等,均以此为主要依据。如此单一的专业教材,根本无法体现专业特色和层次差别。

其三,课程设置盲目。伤寒课程的重要性无须置言,但其学习阶段的安排,必须结合各专业、各层次的特点而科学规划。亦正因为教学目标的模糊,且未经专业教学人员的充分论证,致使各班种学段设置不合理,专业知识衔接困难。

2 各专业各层次伤寒教学目标设想

须先申明,笔者无意否定现行的伤寒教学目标、教学大纲和教材,在此仅根据教学实践过程中所遇之实际问题,结合多年来学习伤寒的体会,谈谈个人看法,实有抛砖引玉之诚,而无标新立异之想。是耶非耶,读者鉴之。

众所周知,中医药院校教育模式决定了经典课程教学时数,难以与传统师徒授受模式相提并论,而且随着课程设置的增多,其教学时间日渐减少甚至难以保障。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进行有效的教学,早已成为经典课程必须解决的问题,伤寒教学自不例外。

笔者认为,院校伤寒教学不宜完全沿袭传统师徒相授模式及目标,而应在继承的基础上予以变革。具体而言,传统模式的伤寒教学目标基本可以概括为背诵、理解、运用3个层次,而院校模式则宜将之变革为:奠基、巩固、深化。二者的根本区别点在于,前者以原著原文为出发点,后者以六经辨证理论体系为奠基石。

奠基:在内经、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等课程基础上,掌握外感热病发生发展规律及六经辨证诊治理论体系,进而深入理解临床辨证论治的普遍原则、思路与方法。

在这一教学层次上,伤寒学经典原著原文的学习不应纳入教学计划,其核心是应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将伤寒学术理论体系去芜存菁地予以介绍,使学习者能在较短时间内掌握外感热病的发生发展规律,以及与之相应的辨证论治方法。

巩固:在奠基层次基础上,进行伤寒经典原著学习,强化已经获取的知识,领悟经典理论的韵味,并结合临床案例,进一步巩固六经辨证临床运用思维。这一教学层次的特色,在于充分领悟《伤寒论》原著的精神实质,明确伤寒学术理论渊源,品味经典,强化所学,进而有所领悟,以利提高中医经典理论素养和临床运用能力。深化:在前期基础上,细化专业方向,调整学习重点,对某一领域进行深入研究,以提高伤寒临床或科研水平。

这一教学层次的目标,呈现多极化趋向。因专业、学制、学历层次的不一,其目标自不相同。其特点体现于细化教学目标,深化认知领域,培养各具特色的伤寒学术专业人才。

3 多层次多方向伤寒教材建设构想

笔者认为,上述3个教学层次目标,基本能涵盖各类层次不同专业伤寒教学的实际需要。在教学实践中,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不同学制、不同专业的具体教学目标,如中医、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本科,应当部分或全部达到第二层次目标;而文献、针灸、推拿等专业或专科层次,则应达到第一层次目标;第三层次目标,则属于伤寒专业研究生层次的要求,而视其具体方向之不同,而各有侧重。

而欲实现前述教学目标,就必须变革目前教材体例,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编写系列教材,供教学灵活选择,组合应用。为此,笔者根据多年教学体会,试作如下构想。

3.1 六经辨证讲义容量25万字。白话表述外感热病发生发展规律与六经辨证论治理论体系,取材范围包括《伤寒论》原著及后世发展的重要理论与学术内容。教材目的:利于初学者在短时间内掌握伤寒学术基本理论并能用以指导临床实践。教学时数以50个学时为宜,课堂讲授宜系统全面,纲目有序,帮助初习者迅速建立理论框架。

3.2 《伤寒论》助读容量30万字。突出经典理论特色,逐条阐释原著内容,取材范围可限于太阳上篇至阴阳易瘥后劳复病篇之398条。教材目的:利于学习者在初步掌握伤寒学术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和领悟原著的精神实质,提高古籍研读能力和中医理论素养。课堂教学时数可限于30-40学时,以串讲、点评等方式,重点讲授原著学习方法,培养自学能力。

3.3 六经辨证运用指南容量30万字。以六经辨证体系为纲,以方证为目,以案例形式,突出六经辨证及伤寒方运用规律。取材范围涵盖古今伤寒医案,以具有启迪临床思维意义的案例为重点。方证不应求全,宜于分清主次,以点带面。教材目的:帮助学习者建立正确的中医临证思维模式,拓展伤寒学术理论的临床运用思路。教学时数可视专业与学制不同而灵活设置,课堂讲授方式以重点案例点评为宜。

3.4 伤寒学研究思路与方法容量20万字。对传统及现代应用于伤寒学术研究的基本方法与思路予以总结介绍,包括实验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方法、临床研究方法等。教材目的:利于学习者熟悉相关研究思路与方法,培养独立科研设计的能力,此及以下教材教学对象为伤寒专业研究生,教学方式宜学生自学、导师辅导相结合。

3.5 伤寒学研究进展 容量20万字。选材范围宜以近10年研究成果为限,突出研究意义,疏理研究思路,评价研究得失,昭示发展方向。教材目的:利于学习者熟悉学科研究现状与发展动态,正确选择学科前沿研究的突破口。

第5篇

中图分类号:R2-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04(2013)04-0099-03

现行的中医高等院校教育已有半个世纪的历程,为中医药事业培养了大批医、教、研人才。而面对目前中医人才队伍日趋萎缩和西化的现状,院校教育的承办者与承担者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师承教育重新被审视,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中医院校。如何使中医院校教育与师承教育恰当、有效地融合,促进中医教育事业的发展,是值得每个中医教育者认真思考的问题。

1 师承教育的发展与利弊

中医学从《内经》成书确立理论体系,传承至今已历2000余年,在两晋南北朝之前,中国没有专门的医学教育机构,中医之所以薪火相传,长盛不衰,师徒相传的师承教育模式功不可没,如李杲师从张元素、张从正师承刘完素、朱震亨受业于刘完素的再传弟子罗知悌。中医的基本理论和临床经验主要由老师口传心授,在弟子跟随老师接诊抄方时潜移默化地传授。

1.1 师承教育的优点

1.1.1 注重中医经典,秉承传统文化 名老中医带徒,一般会要求学生熟读、背诵《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神农本草经》等中医经典著作,并牢记《汤头歌诀》、《药性赋》等方剂与中药,为日后临床从医打下坚实的中医理论基础。同时,师承教育要求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有充分的理解。正如《医说》所言“凡为医者,须略通古今”,综观历史上的医学大家,如孙思邈、朱丹溪、张锡纯等,都在精通医术的同时,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1.1.2 跟师临床实践,培养辨证思维 传统的师承教育在临床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辨证思维能力,倡导早临床、多临床,在跟师参加临床实践的过程中,学习老师独特的临床经验、治疗方法、学术思想,使中医各家的思想得以传承。在师承教育过程中,学生有更多的时间接触病患,在实践中培养中医的辨证思维且及时得以实践验证。

1.1.3 立足言传身教,传承高尚医德 与院校教育课堂上所授《大医精诚》的空泛相比,师承模式更利于进行医德教育。一位德才兼备的名医大家更加注重对学生医德的培养,将医德教育融入到临床的方方面面,所谓“其身正,不令而行”,学生耳濡目染于老师的高尚医德,不仅促进对医学知识的求索,更是对精神的激励。

1.1.4 良师因材施教,增进师生情谊 师承教育给予师生更多彼此了解的机会,使老师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特长,因材施教,有助于学生成才。同时,师承教育使老师不仅可以传道、授业、解惑,更能成为学生的人生路标,指引学生前进的方向。师承关系的确立,增进了师生间情感交流,使良师成为益友。

1.2 师承教育的不足

尽管师承教育模式在传统中医学的发展传承、中医人才培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在医学高速发展的今天,其不足也逐渐凸显:第一,师承教育往往受到学术保护思想的影响,使学生只能听一家之言,不能博采众长,导致知识局限;第二,师承教育没有规范的标准,所授课程、教学方式皆取决于老师个人喜好,导致培养出的人才水平不一;第三,师承教育往往力量薄弱、缺少资金,无法在教育规模及学术创新上有所扩大和突破;第四,师承教育简化、忽视西医教学,不能满足现在的临床需求,且单纯的师承教育与当今的医师资格考核制度脱节。

2 院校教育的发展与利弊

在中医的发展历程中,院校教育可追溯至南北朝时期,刘宋元嘉二十年(公元443年),太医令秦承祖奏置医学以广教授,这便是中国古代设置医学教育机构的开端。此后,太医署的教学功能不断加强,至唐代,太医署发展成为制度健全、分科和分工明确的医学教育机构,是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最完备的医学校,其组成分医学和药学,医学部分有医、针、按摩、咒禁4科,以医科为最大,培养的绝大部分是临床医生,各州府也设医学,有医药博士任教[1]。至宋、元、明、清均有建制。尽管这种太医院的教育模式只为宫廷输送中医人才,但还是为中医学的传承作出了贡献。20世纪50年代以后,随着北京中医药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等一批高等中医院校的建立,中医的院校培养模式逐渐规范化、制度化,成为现今中医药人才培养的主要方式。

2.1 院校教育的优势

2.1.1 师资力量雄厚,教学理念先进 由国家投资建设的高等中医院校,有着师承教育无法企及的生源承载力、资金实力和杰出的教师团队,可以为学生提供广阔的知识平台、优良的科研环境和临床实践条件。随着院校管理的日益完善,各高等中医院校在教学理念、方式和方法上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探索和创新,应用了大量的新技术手段,如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模型教学,使课程更加生动、形象,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应用医学统计学、流行病学等现代医学研究手段对中医学进行研究,促进了中医学的发展。

2.1.2 课程设置规范,对接临床需求 高等中医院校的中医课程教材及大纲由国家教育部、卫生部经认真调查研究后,统一制定编写,课程设置更加合理化、科学化、规范化,从中医基础理论到中医内科学,中医学教育逐渐成为一个完善的体系。另外,各大院校加设西医课程及其他应用学科,满足了现今的临床需求。

2.1.3 专业多样齐全,学历层次多样 高等中医院校除了以中医学作为主流学科外,更设立中西医结合、针灸推拿学、中药学等学科。中医院校学历层次多样,包括专科、本科、七年制、硕士、博士等,尽可能广泛地面向社会,满足不同层次人群的需求。

2.1.4 汲取百家之长,发挥自主学习能力 与师承教育不同,学校通过建立图书馆、购买论文数据库、举办大型讲座等方式,大大扩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学生所学不局限于一家之言,能汲取百家之长。学生有效利用课余时间,针对自己感兴趣的学术方向,进行深入学习,发挥了自主学习的能力。

2.2 院校教育的不足

尽管中医院校有其独特的优势,并在中医人才的培养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但量产化的培养模式不可避免地存在不足:第一,在中医院校的课程设置中,有些课程对于中医临床、科研用处不大而需学生必修,占用了学生宝贵的学习时间;第二,院校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学习的目的从面向临床变成应付考试,学生对于医学知识机械化记忆,学习成效差;第三,学生的临床实践是在学校完成理论教学后而进行的,不能做到将所学知识尽快应用于临床,使理论与实践脱节;第四,中医院校教育在强化了西医学习的同时,弱化了中医经典及传统文化的学习,学生中医基础薄弱,西医学习也不成系统,进入临床后往往陷入“中不中,西不西”的尴尬境地;第五,由于教育规模较大,因材施教难以实现,毕业生千人一面,中医名家独特的医学思想难以继承,有些门派已几近失传[2]。

3 关于师承教育与院校教育融合的思考

随着现代社会对中医认识的深入,中医学在世界范围里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认可和传播,对高等中医人才培养提出了更新更高要求。优化高等中医人才培养模式在中医高等教育活动中至关重要。师承教育在推进院校教育结构调整、完善教育体制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因此,师承教育和院校教育融合是优化教育模式的一个积极而有效的探索。高等中医院校也在此方面做了一定的研究和尝试,如1999年广西中医学院开办的传统班、2004年长春中医学院开办的研究生师承班,以及2006年山东中医药大学重点培养的七年制传统型中医班等[3],这些传统班、师承班的课程设置主要以传统文化教育为主,重视对于中医经典的学习。2001年,广东省中医院在全国中医医疗系统首先恢复师带徒的学习方式,挑选中青年骨干拜全国名老中医及该院名老中医为师,向老师们学习临证经验。随着师承教育的再度兴起,如何将师承教育和院校教育有机融合,是中医教育者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

3.1 完善课程体系

“读经典,跟名师,做临床”是师承教育总的指导原则。中医药经典著作是中医药学的精髓,学习中医首先读经典。在本科第一学年认真学习《内经》、《伤寒沦》、《金匮要略》、《药性赋》、《汤头歌诀》、《神农本草经》等中医经典古籍,熟读、背诵,之后结合临床课程及临床实践反复研习,深度理解,灵活运用。

调查发现,中医药院校大学生人文素质得分并没有随年级的增加而增长[4]。因此,有必要加强医学社会学、医学伦理学、中医哲学、中医传统文化学等医文交融渗透学科和课程的建设。为中医学生开放中医古典文化课程,将《周易》、《尚书》、《论语》、《道德经》和《庄子》等儒家和道家的经典著作作为中医学的基础课程,加强中医传统文化修养。

要成为一名“铁杆中医”,首先应该是一名合格的医生。现今社会现代医学占据医疗行业的主要地位,西医的快速发展对于中医不仅是挑战,更有着借鉴意义,所以,无论是进行临床实践还是科学研究,对现代医学的学习都是十分必要的。在学好中医的同时要兼顾现代医学,如此才能更为全面而深刻地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治疗等规律,有助于中医的传承和发展。因此,现代中医不仅需要有深厚的中医典籍功底和富有内涵的中国传统文化,同时需要具备完善的现代医学知识体系,跟得上现代医学的进展,才能适应社会的需求,与当代的医疗环境合拍。为了不干扰中医学生的中医思维的建立,在课程设置中前两年应首先安排中医典籍、传统文化,夯实中医基本功之后,在本科第3年开始设置现代医学课程。

3.2 尽早接触临床

对历代名医成长经历进行分析,早临床、多临床,先揣摩、后操作,是成为名医的秘诀[2]。但是,随着我国医药卫生领域法制建设的完善,特别是《执业医师法》实施后,临床教学实践涉法问题给临床教学带来极大的法律风险,使医学教育发展停滞。《执业医师法》对实习医师的地位无明确定位,实习医师从事医疗活动受限,临床实践教学处于尴尬境地,优化教学内容、明晰具体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的位置,不断成为备受医学界和医学教育界关注并亟待解决的问题,但目前尚无良策。

早临床,可以安排学生每天或每周定时到院校的附属医院门诊、病房、药房进行见习活动,将课堂所学知识尽快应用于临床,加深记忆,同步提高学生的动手与思维能力。

越来越多的院校在本科阶段实行了导师制,在本科阶段完成基础课程学习后,学生可以根据兴趣,制定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和计划,据此选择合适的导师,每周半天或1天时间,在导师指导下进行临床实践。有的院校在入学时就给学生分配了导师,每位导师指导5~6名学生,在督导学生学习中医经典的同时,指导学生见习,早期进入临床,理论与实际结合,促进理论知识的再实践。笔者建议,在完成中医基础知识学习后,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重新选择指导老师,师徒双方大多自愿结合,学生有明确的学习志向,师傅根据意愿喜好自主选择徒弟。老师愿教,学生愿学,双方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发挥。老师言传身教,因材施教;学生学习目的明确,刻苦钻研。这种教学相长的良性互动氛围,使学生成长周期缩短,成才的可能性大。或实行导师组指导制,一名学生有机会多跟几位老师,博取众长,促进学术发展。

3.3 学制灵活可调

如上所述,中医学生不仅要加强中医经典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奠定“铁杆中医”的基本素质,还不能放松现代医学的系统学习,那么,五年制的本科学习时间远远不够。对此,可以给学生选择的机会,4年基础课程结束后,根据个人意愿,选择五年制毕业,或者进入七年制、八年乃至九年的第二阶段学习。第7~9年的任务主要是“跟名师,做临床”。那么,五年制毕业的学生,在工作一段时间之后,如果致力于中医临业,可以通过考取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或师带徒的方式,继续完成第二阶段的师承教育。将师承教育深入到继续教育领域,使广大愿学者受益。

3.4 面向社会聘请名师

目前,我国高等中医院校的硕士及博士研究生导师资格还是按照导师的学历、学位、论文、课题及科研经费来进行评定,造成许多有着丰富临床经验的名老中医由于学历因素、科研因素被拒之门外。针对这一问题,在师承教育中,应摒除学历本位、论文本位的思想,面向全社会聘请导师。学生可以走出校门,跟随其他兄弟医院的名师或民间名医学习。既有利于消除院校老师同系繁殖的弊端,也可以使名老中医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得以传承,使民间名医的技艺后继有人,发扬光大。

总之,21世纪,中医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时也面临严峻的挑战,亟待师承教育与院校教育真正融合,优化教育模式,培养一批具有现代视野,能运用中医理论、技能解决临床问题的卓越中医人才。

参考文献:

[1] 盛亦如.中国中医教育史研究60年[J].中华医史杂志,1996,26(3):170-178.

[2] 温茂兴.中医师承教育与院校教育之比较[J].江苏中医药,2005,26(10):60-62.

[3] 曹丽娟.近年高等中医院校师承教育试点班研究[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8,29(4):59-61.

第6篇

【关键词】传统太极拳;继承和发展;传承队伍 据中国武术史学家唐豪等考证:太极拳发源于河南温县陈家沟,是明末清初陈氏第九世陈王廷(1600——1680年)在祖传拳械的基础上,博采诸家拳术之精华,以太极阴阳学说为理论依据,并结合中医经络学说和导引吐纳术而创编的一套拳术■。太极拳运动自明末清初陈王廷创拳以来,三百年间演化发展出杨式、吴式、武式、孙式等几大流派,1956后,国家体育部门又组织专家在传统套路的基础上,创编出8式、16式、24式、32式、42式、48式、88式太极拳及32式、42式太极剑等普及套路和竞赛套路。为了与1956年之后新出现的太极拳练习形式进行区别,我们通常把在此之前在民间普遍流传的陈、杨、吴、武、孙等几大流派的太极拳称之为传统太极拳。

太极拳中的普及套路和竞赛套路是在传统太极拳的基础上,为了向大众普及以及为了在比赛中便于规范评比而创编的,近年来,随着全民健身运动的蓬勃开展和竞技武术的长足发展,普及套路和竞赛套路发展迅速,与之相比,传统太极拳的发展却明显缓慢。传统太极拳比竞赛套路和普及套路具有更深刻文化内涵和高深的技击技术,重视传统太极拳的发展才是太极拳发展的根本。本文通过对传统太极拳的文化内涵和传承现状进行分析,得出传统太极拳的继承和发展需要高素质的传承者,并提出塑造高素质传承队伍的途径和方法。

1传统太极拳的文化内涵

传统太极拳植根于民族传统文化,所以传统太极拳的继承和发展永远也离不开传统文化。传统太极拳是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滋养和哺育下逐渐成长起来的,它不仅有精湛的技艺,而且还蕴涵着中国古典哲学、养生学、中医学及兵法学的精华,可以说,太极拳绝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肢体的运动,它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有些人称之为“太极文化”。

既然传统太极拳植根于传统文化,那么在传统太极拳的继承和发展中,我们就不能脱离开太极拳的文化内涵,仅仅把眼光停留在技术的表层现象上,而是应该在抓好传统太极拳动作技术推广的同时,深入挖掘太极拳的文化内涵,扎扎实实做好理论探讨和科学研究工作,要把太极拳的文化内涵诸如有关传统太极拳的哲学基础、美学思想、生理机制、人体生物力学等做出科学的阐释,使太极拳形成一整套的科学理论。正如马克思所说的“一个民族要想达到科学的巅顶,必须有理论思维”,太极拳也是一门涉及众多学科领域的科学,要想让我们这块民族文化的瑰宝发出璀璨的光芒,就需要我们传统太极拳的传承者不能只囿于技术的小圈子,而应该放眼全人类的文化成果,用现代科学原理和知识去探究、补充和完善太极拳理论。我们应该把传统文化中的古典哲学、美学、中医学等理论同现代科学中的运动生理学、运动心理学、运动生物力学、运动训练学等学科以及比较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等与之相关的深层文化形态相结合,构建科学完善的太极拳理论研究体系,用以指导太极拳的发展。正如前国际武术联合会主席徐才所倡导的,应该把武术“从武术活动向武术意识上升”,从“小武术”向“大武术”发展。

2当今太极拳传承现状

传统太极拳基本上还在延续师傅带徒弟的老传统,体育院校的太极拳基本上只注重竞赛套路及普及套路的教学,而对传统太极拳的拳理及技术深入研究不够。竞赛套路和普及套路是为了规范太极拳的演练,为了在太极拳的比赛中规范评比而创编的,但它们还是要以传统太极拳为根基的,传统太极拳才是普及套路及竞赛套路的根。在专门的体育院校,只注重竞赛套路和普及套路,实际上是一种本末倒置的现象,传统太极拳的传承与体育院校的太极拳教学分离的现象,对太极拳的传承与发展非常不利。

3太极拳的发展需要传承者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

在传统太极拳的继承和发展中,作为传承者的人的因素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传承者的知识结构和技术水平直接决定着传统太极拳的继承状况和发展趋势。然而,当今,传统太极拳传承者的现状却令人堪忧,正如形意拳名家布秉全先生在《传统与现代》一文中所写的那样:“我们以历史的眼光看,当今在武坛上最活跃的中青年力量,所缺乏的东西,或是最薄弱的环节,就是没有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没有过硬的传统实践功夫。”脱离开传统文化的沃土,再丢弃了实战技击这个宝贵的灵魂,照此发展下去,太极拳这块中华民族的瑰宝终将被异化,甚至被湮灭在历史的长河中。这是我们所不愿看到的。

重视和提高传承者的综合素质对继承和发展传统太极拳来说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传承者素质的提高可以减少当前传统太极拳挖掘整理过程中的一些缺憾,有利于更广泛更深入地传播和推广太极拳。

翻开太极拳的发展历史,我们可以看到,历代对太极拳的发展和传播作出过杰出贡献的名家高手,莫不是技艺高超且学识广博者。《太极拳论》的作者王宗岳不仅精于拳法、剑法、枪法,而且是一位熟读经书的儒生,他所著的《太极拳论》说理透彻且文采飞扬,因而广为流传,被后世奉为太极拳理论的经典之作■。陈氏太极拳的创始人陈王廷,《陈氏家谱》中记载他是“明末武庠生,清初文庠生”,具备多方面的知识才使得他能够“依据祖传之拳术,博采众家之精华,结合太极阴阳之理,参考中医经络学说以及导引、吐纳之术”创造出寓健身与技击于一体的太极拳。陈氏十六世陈鑫,自幼随父习武,深谙太极武功之精奥,后遵父命从文,获岁贡生,文武兼备有成,晚年,他感到陈氏拳术历代均以口传为主,文字著作较少,为阐发祖传太极拳学说,遂发奋著书立说,以自身实践为基础,并结合中国古典哲学及中医经络学理论,以易理解释拳理,历经十二载著成太极拳史上最具影响力的著作《陈氏太极图说》四卷,被奉为陈氏太极拳理论的奠基人,对陈氏太极拳的发展传承起到深远的影响。武式太极拳的创始人武禹襄也是既精拳法,又能精研拳理,著有《太极拳解》、《太极拳论》、《十三势行功要解》、《四字秘诀》等经典文章。历代名家文武兼备、理法俱精、勇于创新的例子不胜枚举。

清代初期著名的学者、教育家颜元曾说过“文武缺一岂道乎”,这句话很有道理,文化知识水平低的人习武,只能从师傅的口传身授下学得一些功夫,而难以有能力领会拳理中高深的内涵,最多只能将前辈的武功依葫芦画瓢原封不动地继承下来,很难超越前人而有所发展。只有具备较深厚的文化底蕴,知识广博的习武者,才能在习武的过程中精研拳理,用拳理来指导自己的实践,并且他们能够将太极拳与自己所掌握的其他学科的知识相结合,进行融会贯通,并将它们运用到太极拳中,或以其指导太极拳的理论研究,这样才能使太极拳在我们这些后辈传承者手中超越前人,有所创新和发展。因此,塑造一支高素质太极拳传承队伍是当务之急。

4塑造一支传统太极拳高素质传承队伍的途径

4.1提高现有传统太极拳传承者的科学文化素质

传统太极拳的传承者大部分在民间,这部分人技术相当全面,并且在实战方面具备相当高的水平,在太极拳的技击作用渐渐被遗忘,甚至被认为不过是“长拳慢练”,被日益“操”化的今天,这部分人应该成为对传统太极拳进行挖掘整理的重点保护对象,太极拳之所以是“拳”,而不是“操”或是其它的健身术,就在于它不仅能健身,而且它还具有强大的技击功能,如果“太极拳”要继续以一个“拳”种的名分流传下去,而不至于流于一般的健身术,就应该健身与技击并重,健身为本,技击为魂,不应该一味强调健身而丢掉它的技击功能。因此,对太极拳民间高手应予以足够的重视,并充分发挥其作用。

但传统太极拳传承者不能只满足于仅仅能够掌握传统太极拳的技术技法,应该做到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既要掌握拳理,还要了解与之相关的知识,要对自己所掌握的技术有更深层次的认识。从当前传统太极拳的传承者来看,有相当一部分人太极拳的技战术已具有相当高的水平,但在向学生讲解时却词不达意,无法从理论上解释清楚。太极拳是取法于道家养生思想,并结合中医经络学说和导引吐纳术所创编的拳术,在历代的口传身授过程中基本上还是以古拳论中的字句来阐发的,但在向大众尤其在向国外的太极拳爱好者传播的时候,就需要教练者能够以通俗易懂的语言,用现代生理学及医学的原理来解释太极拳的理论,这就需要太极拳的传承者不能仅仅会背诵几句古拳论,更重要的是要把练拳过程中涉及到的中国古典哲学、中国传统医学的相关知识同现代科学理论结合起来,要学会用大众易于理解和接受的现代生理学和医学的观点来解释古典拳论。传统太极拳的教练者一部分是业余进行教拳,还有一部分是以教拳为生,建议有关部门要对太极拳教练定期进行培训和考核,以促使他们注重加强自身素质的培养。

4.2定期对高校武术专业教师进行传统太极拳培训

高校武术专业的教师在太极拳的普及和推广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他们不仅要“授人以鱼”,更要“授人以渔”。据调查,有大学学历的体育人口中50%以上的人群体育生活方式的选择基本上都是取决于他们在大学期间所掌握的体育健身方法,而高校武术专业教师对技术的掌握水平和教学水平则直接影响着授课对象对本项目的兴趣,所以,提高高校武术专业教师对传统太极拳的掌握水平,可以收到“纲举目张”的效果,可以间接影响和提高更多武术爱好者的练习兴趣和技术水平,更好地发挥高校体育教师在太极拳的传承和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因此,建议有关部门,要定期对高校武术专业教师进行传统太极拳培训,并利用多渠道为高校武术教师提供互相交流,切磋技艺的机会,以提高其综合素质。

4.3在武术专业研究生的教学中应重视传统太极拳的位置

武术专业的研究生是未来武术科学学科建设的中坚力量,这部分人在身体素质和专业知识方面占有双重的优势。他们一般都是从小习武,在身体的力量、速度、耐力、柔韧及灵敏性等素质方面都具有较高的水平,由于长期从事武术运动,在对动作的记忆及理解上都比一般的练习者要到位,并且通过体育专业的基础理论的学习,已经系统地掌握了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运动心理学、运动训练学、运动生物力学等学科的理论知识,他们能自觉地用相关的知识指导自己的实践,这样在练习中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他们还掌握了进行科学研究所需要的方法,在练习的过程中能及时地发现问题,并运用自己的知识储备寻求答案,并且,通过在体育学院其它学科的学习,能够把太极拳与其它的知识或技能联系起来,进行融会贯通,取长补短,对其它学科或技术的掌握也可以为太极拳的发展提供借鉴。武术专业的研究生所要从事的就是武术的教(下转第25页)(上接第7页)学和科研活动,他们对太极拳理解和掌握的程度对太极拳的发展和推广具有深远的影响,所以,应重视传统太极拳在武术专业研究生教学中的位置。

4.4加大传统太极拳在高级知识分子中的宣传力度

大学生是未来社会的高级知识分子,他们具备深厚的文化底蕴,更能比较深刻地理解素有“哲拳”之称的太极拳所包含的文化内涵,并且,这部分人自身已具备较高的文化修养,他们不仅在对传统太极拳的理解领会和接受能力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还能够把他们所掌握的其它学科的知识运用到传统太极拳中来,不断地为传统太极拳注入新的活力,从而加快太极拳发展的步伐。因此,应努力在高校里推广和普及传统太极拳,太极拳运动经过先辈们的不断创新、提炼与发展,逐渐形成了一种融哲理、医理、拳理于一体的传统武术拳种,太极拳博大精深的理论和技术体系,充分显示了中华民族在体育文化领域中独特的创造力和卓越的成就,只有在当代大学生中得到推广,才能使太极拳所包含的民族文化得到发扬光大。正如徐才同志指出的:“发展、推广武术仅仅有一个单纯的习练拳法,健身防身的小武术观是不够的,还必须有一个大武术观,从武术内层和深层认识武术的哲理、伦理、拳理和医理。”推广太极拳同样必须有“大武术观”思想。因此,应该努力吸收一大批有学识的人来习练传统太极拳。

参考文献

〔1〕唐豪,顾留馨.太极拳研究〔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4,9.

〔2〕 陈正雷.陈氏太极拳术〔M〕.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3.

〔3〕陈鑫.陈氏太极拳图说〔M〕.上海:上海书店,

1986,1.

〔4〕 (清)王宗岳等.太极拳谱〔M〕.第2版.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5,7.

〔5〕 李绍成.太极拳运动发展之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