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中医防治疾病的基本原则

中医防治疾病的基本原则

时间:2023-06-30 17:22:0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中医防治疾病的基本原则,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中医防治疾病的基本原则

第1篇

【关键词】小儿哮喘;缓解期;中医治疗

哮喘主要发生于婴幼儿时期,患儿在临床上通常出现哮鸣气促、呼气延长等症状,同时具有反复发作的特点,根治的难度系数较大。患儿即使在缓解期间依然出现气道高反应性的症状,慢性炎症并没有全部消失,而这正是导致疾病反复发作的原因,所以在哮喘缓解期间应当注重预防疾病的反复性。相比于西医,中医治疗经过长时间的积累,对哮喘缓解期的预防和治疗具有明显的优势。现报告如下。

1小儿哮喘缓解期间的中医辨证治疗

1.1从痰的角度分析治疗方法

我国中医在治疗小儿哮喘方面具有悠久的历史,文献上早就表明小儿哮喘病发的根本原因是伏痰,这是该病的病因病机。专家认为伏痰症状与气道慢性炎症有一定的相似之处,气道有痰时,将会阻塞气道,使得气管变得狭窄,气道不畅,肺气不足,这种症状即气道高反应性,此时如果有外邪侵入人体,痰症加重,气道严重堵塞,两者相互作用时将会使哮喘发作。学者认为哮喘缓解期间,通常都是因肺卫不固,且风痰内盛引起,因此治疗时应当以注重补肺固表以及消风化痰。相关研究[1]也表明了小儿的肺脏比较娇嫩,风痰内蕴的情况下,有风邪入侵将引发疾病,所以临床治疗需祛风化痰,采用三拗汤合止嗽散治疗小儿哮喘,与采用西医治疗相比,治疗组患者取得了更好的治疗效果,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比对照组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从瘀的角度分析治疗方法

许多学者认为伏痰并不是单独出现,通常情况下与气滞、血瘀存在一定的因果关系。中医学者认为宿痰是哮喘发病的原因,而瘀血则是导致疾病恶化的重要因素,痰瘀相互作用将使疾病反复发作。因此临床研究认为在哮喘缓解期的治疗中,需要同时考虑痰瘀的治疗,应当坚持化痰祛瘀的基本原则,研究中[2]采用丹龙定喘丸对研究组患者进行治疗后,外周血嗜酸粒细胞(EOS)、免疫球蛋白E(IgE)都得到了显著的下降,而对照组采用西药进行治疗后以上指标并无明显的变化,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3从脏腑的角度分析治疗方法

一般来说小儿的肺脏比较娇嫩,脾先天不足,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水液的正常代谢,导致三脏功能发生失调,痰浊产生后,久而久之成为哮喘发作的病因病机,因此在对哮喘缓解期的患儿进行治疗时,应当从肺脾肾三方面入手,以此彻底根除伏痰[3]。

1.3.1从肺的角度分析治疗方法

肺脏在发生病变的情况下就会诱发哮喘。从中医的角度来说,肺关乎着人体的呼吸功能,人体在肺气虚时,则表现为自汗盗汗,此时再外邪入侵等因素的影响下,将会导致哮喘。这些论证在《内经》中早已明确,当今一些中医学者也认为哮喘主要是因为邪气乘肺、肺气上逆而导致,患儿不仅是在疾病发作时存在肺不足的情况,而且在疾病缓解期也存在肺不足的情况,肺气虚损的症状非常明显[4]。临床研究表明哮喘患儿通常出现肺不足的情况,在病情的缓解期间通常出现多汗易感、面色白光白等临床症状,这些都是肺气亏虚的表现,因此在对缓解期的哮喘患儿进行治疗时,应当注重肺脏调治。研究中[5]通过采用玉屏风颗粒对治疗组患儿进行治疗后,患儿多汗、面色白光白等临床症状基本消失,而通过采用酮替芬对对照组患儿实施治疗后,对照组患儿多汗、面色白光白等临床症状并没有明显的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知中医治疗的效果比较好。这就表明在治疗中遵循补益肺气的原则,确实可以有效提升机体的免疫功能,有效改善患儿的临床疾病症状,进一步缓解哮喘的病情发作。

1.3.2从脾的角度分析治疗方法

脾具有运化水谷的功能,调养好脾脏之后能够使三焦气机通畅,使五脏六腑能够发挥各自的功能。小儿脾脏功能本就存在一定的不足,在哮喘长期不愈的情况下,肺病延伸伤及脾,使得脾虚更严重,从而导致气不化津,机体出现更多的痰浊。因此在对哮喘患儿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应当注重脾胃的调节。在《内科摘要》一书中,明确指出哮喘患者在久发中虚的情况,需注重补中气,充分表明了健脾的重要性[6]。临床研究中认为脾虚是哮喘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治疗的过程中应当注重健脾治疗,研究中[7]通过对采用自拟方健脾补肺活血汤对治疗组缓解期的患儿进行治疗后,总有效率显示为9.750%,通过采用酮替酚对对照组缓解期的患儿进行治疗后,总有效率显示为77.50%,这就表明了健脾的重要性。

1.3.3从肾的角度分析治疗方法

缓解期的哮喘患儿通常表现出明显的肾气虚症状,我国中医史上就发现哮喘疾病与先天察赋禀赋有很大的关系,疾病主要发生在肾气不足的儿童,可以看出肾与哮喘存在着重要关系。中医学者认为哮喘患儿的本脏主要是在肾,而肾阳不足是疾病发生的原因,贯穿于哮喘疾病的整个过程中,因此在对缓解期的患儿进行治疗时,需要注重肾的调节。临床研究表明先天禀赋不足,肾阳亏虚将会使气道产生大量的痰,长久积留在人体后,就会导致哮喘疾病。研究中[8]采用升阳益肾汤对哮喘缓解期的患儿进行治疗后,患儿临床症状得到了很大的改善,进一步改善了肺功能,同时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儿的呼吸道症状,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2小结

当前临床对哮喘缓解期患儿进行治疗时,主要遵循补肺健脾、祛痰祛风的基本原则,总体上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但是依然存在一定的问题,首先大部分的研究报道主要是经验总结,还没有制定出客观的指标,整体上缺乏统一的评价体系,其次针对哮喘缓解期的实验研究相对比较少,缺乏科学依据,所以,临床研究中应当制定出统一的评价标准,在此基础上选择大样本进行试验,以此提高准确性。同时还要加大该疾病动物模型的实验探索,深入研究哮喘缓解期的中医防治,从而找出更有效的治疗方案。

参考文献

[1]石玲玲.中医辨质论治痰湿质儿童哮喘的临床观察.河南中医学院,2014,4(30):100-103.

[2]付慧,孙轶秋.小儿哮喘缓解期的中医治疗.中国中医急症,2013,8(5):79-82.

[3]张海艳,余惠平.小儿哮喘缓解期的中医防治进展.中医儿科杂志,2012,4(3):132-136.

[4]张丽萍,陈光明.从病因病机论小儿哮喘缓解期的治疗方法.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2(13):254-259.

[5]马莉婷,李新民.小儿哮喘缓解期的中医论治.河南中医,2014,4(2):150-154.

[6]王爱华,南丽娟,赵霞中.医药治疗小儿哮喘缓解期的研究进展.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5,9(4):146-150.

[7]孙亚锋,邢燕如,何增洪.儿童哮喘缓解期中医治疗研究进展.浙江中医杂志,2013,2(10):64-67.

第2篇

【关键词】 中医护理;辨证施护;哮证

哮证是一种发作性的痰鸣气喘疾患。发作时喉中哮鸣有声,呼吸气促困难,甚则喘息不能平卧。哮证发作期的基本病理变化为“伏痰”遇感饮触,痰随气升,气因痰阻,相互搏结,壅塞气道,肺气宣降失常,引动停积之痰,而致痰鸣如吼,气息喘促[1,2]。

中医治病强调人体是有机的整体和人与自然界的统一性,“辨证论治”是中医精神实质,“辨证施护”则是中医对疾病的一种特殊的研究和护理方法。辨证,就是将四诊(望、闻、问、切)所收集的资料、症状和体征,通过分析辨清病因、病位、病性及邪正关系,概括判断为何病、何证。施护,则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护理方法。辨证是决定护理的前提和依据,施护是护理疾病的手段和方法。通过施护的效果可以检验辨证的正确与否。

辨证和施护在护理疾病的过程中是相互联系和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又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具体体现。辨证施护它注重人、病、证三者之间的关系,是中医护理的精华,是指导中医临床护理的基本原则。

1 哮证发作期的分型及施护

哮证发作期可分为寒哮、热哮和虚哮。

1. 1 寒哮

临床主症为:呼吸急促,喉中哮鸣有声,胸膈满闷如塞,咳不甚,痰少咯吐不爽,面色晦滞,口不渴;或渴喜热饮,天冷或受寒易发,形寒肢冷,舌苔白滑,脉弦紧或浮紧。

施护:要保持病房温度湿度适宜、空气清新、光照充足,防治患者着凉。疾病发作有规律的患者,在发作前2h服药,以控制病情。服药时要注意汤药的温度,一定要温服。患者可服用葱、姜、胡椒等温热宣通的调味品,切记服用油腻、生冷的食物。患者剧烈发作时可针刺大椎、膻中、列缺、尺泽穴,每天3-4次。并拔火罐,以缓解症状。

1.2 热哮

主症:气喘息涌,喉中痰鸣如吼,胸高胁胀,呛咳阵作,咳痰色黄或白,粘浊稠厚,排吐不利,烦闷不安,汗出,面赤,口苦,口渴喜饮,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或滑数。

施护:病房要凉爽,防治闷热。经常开窗通风,以保持空气新鲜,但要避免直接吹风。患者的饮食原则是清淡、易消化,患者可以多喝梨汁,以清热润肺化痰。患者要戒烟戒酒,忌食辛辣油腻的食物。痰稠难咯的患者多喝水,可服用蛇胆川贝散。要防止患者痰栓窒息。患者出现咯痰不利,神志恍惚,烦躁,嗜睡等症状即为痰热闭阻,心窍被蒙之兆,要立即吸痰,吸氧。要注意患者口腔卫生,饭后漱口。

2 哮证缓解期的分型及施护

哮证缓解期可分为肺气虚、脾虚和肾虚

2.1 肺亏虚

主症:症见咳嗽气促,畏风怕冷,自汗频频;每于天气变化感冒时诱发喘息,喘息发作前打喷嚏,流清涕或鼻塞。舌淡苔白,脉濡弱。

施护:要根据气候的变化增减衣物,避免患者着凉,尤其要做好肺俞穴的保暖,防治感冒。患者戒烟戒酒,适宜进补一些党参、黄芪、燕窝等补肺气的食物。哮病反复发作,患者容易产生忧郁、失望的不良情绪,因此要注意做好患者的情绪调护。

2. 2 脾虚

主症:症见频咳痰多,痰白清稀,纳呆腹胀,面部虚浮,双脚浮肿,疲倦无力,便溏,喘息多因饮食不节诱发。舌淡、苔白,脉虚弱。

施护:患者饮食要清淡,同时注意营养,要少食多餐,注意消化。可进补一些参芪、淮山半夏等。患者要起居有规律、注意劳逸结合,可适当锻炼,做一些呼吸操。按摩三阴交、关元、气海等穴[3],每次100下,每日2次。口服化痰止咳药,保持呼吸道畅通。

2. 3 肾虚

主症:病见气短动则喘甚,腰膝酸软,头晕耳鸣;或恶寒肢冷,神疲汗出,小便频多,不举。舌淡、苔白,脉沉细(肾阳虚);或潮热盗汗,舌红少苔,脉细数(肾阴虚)。

施护:患者平时要注意起居有节,注意防寒保暖,预防外邪侵袭。进补一些木耳、芡实等补肾纳气的食物。睡前用热水泡脚,按摩涌泉穴。服药时注意要空腹温服。

3 讨论

哮的病因以痰为主,痰因肺脾肾功能失常,津液凝聚而成。痰伏藏于肺,复加外邪侵袭、饮食不当、情志失调、劳累过度等多种诱因而引起发作。哮病极为顽固,经常反复发作,迁延难愈。若大发作时持续不已,喘急鼻煽,胸高气促,张口抬肩,汗出肢冷,面色青紫,烦躁不安者,属危证之候,需及时抢救。

哮证患者的调护要注意气候变化,避免受寒,防止外邪诱发。 慎戒异气异味,避灰尘、花粉等刺激,积极戒烟。 饮食宜清淡,节厚味,忌生冷、辛辣、肥甘之品。 平时可常服扶正固本中药,积极锻炼身体,增强机体抗病能力。

参考文献

[1] 周仲瑛.中医内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96.

第3篇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11.354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11-0213-01

从古至今,骨伤始终是一种常见的疾病。毕竟,生活中难免存在磕磕碰碰导致受伤。在西医上,骨伤常分入骨科,骨科主要是研究骨骼肌肉的解剖、病理和生理,主要是采用手术、药物和物理方法来保持和发展骨骼肌系统的正常形态和功能。而这与中医的骨伤学并不一致,中医骨伤科学是要研究防治筋骨、脏腑、皮肉、气血、经络等各种损伤性疾患的学科,又称“伤科”或“正骨科”。中医治疗骨伤在我国有着几千年的悠久历史,具有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它是中国医学宝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一门宝贵的文化遗产和科学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经济的快速腾飞,城市生活越来越繁荣,骨折类疾病的发生率也是日趋严重,骨伤的治疗也是越来越急迫。中医护理是伴随着中医学的发展,以中医理论为基础,不断完善技术操作和理论体系的规范,形成的中医特色浓郁的护理学科,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今天,现代医学现代护理学日新月异的发展中,它充满活力,不可替代,并已逐渐被西方医学所理解重视并采纳研究,中医护理也逐渐应用于临床,得到了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1 中医骨科的核心思想

整体观是中医护理的指导思想。中医学认为人体是以脏腑为中心,以经络为联系的有机整体,功能完整、互相作用,结构不可分割。人与自然、社会不可分割,紧密相连,人体的生理顺应地势和天理而发生的相应的变化,人的疾病与气候、社会环境和地理环境的改变都有密切关系。中医护理主要是依据整体观从患者的生活环境、社会环境和地理环境进行诊断分析,并进行相关的护理研究,从而进行综合测评,并通过辩症施护、辨病施护和辩症施护,从而对患者提供系统的护理。

辨证施护是中医护理中的基本原则。“辩证”是指采用中医学的基本治疗理论,通过对所采集的病史体征症状加以分析推断和研究,从而确定疾病的证候属性和特点,辩证是决定施护的前提和依据。“施护”则是在辩证的基础上确定相应的施护原则和方法,是减轻或解决患者痛苦的手段和方法,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辩证施护是中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具体表征,而三因制宜的施护原则是中医护理个性的体现。三因制宜是指因人制宜、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因时制宜是指四季气候变化导致人体生理受到影响,从而导致人体异样,异常;气候是引发疾病的重要原因之一,中医护理主要依据不同的气候特点而施以不同的护理和处理措施。因人制宜指每个患者的生理特点、生活环境、生活习惯、性别、年龄以及文化修养都有很大的区别,所以要依据这些采取相应的措施。例如,在用药上,大人的用量是大于小孩的,对于阴虚之体,则应该给予通风向阳,并给予清补养津滋阴的药物和补品,帮助患者康复。因地制宜是指不同的生活习惯与地理环境均可影响到人体的病理、生理变化,护理上应该给予关注,并施与相关的处理措施。如西北地高气寒,病多为风寒,避风寒、慎用寒凉之剂为护理重点,东南地区气候潮湿,病多温热、湿热,护理上以清凉与化湿、慎用温热助湿之剂为重点,北方气候干燥,多给予生津、温热剂,南方暑热夹湿,可食祛湿、利尿清淡之品等等。

2 中医临床护理在骨科中的地位至关重要

中医临床的护理技术简单方便、便于管理、适用范围广、疗效快、易接受、经济适用等特点,能够很好的创造经济收益和社会效益。中医临床的护理技术包括按摩术、艾条艾柱、刮疹术、推拿法、屈曲伸舒法、拔堆术、熏洗、、耳穴压豆、贴药术、太极拳等方法。中医治疗骨伤有着丰富的内容、完善的理论体系、整套独特的诊疗技术和丰富的经验道理。中医在治疗骨伤上有着深刻的认知。现在主要是根据医生的手法已经X闲篇的检测结果来了解骨伤的具体情况,从而采用不同的处理措施,譬如旋转回旋、端挤提按、夹挤分骨、摇摆触碰、对扣捏合、按摩推拿等手法复位,以此取得良较好的疗效。放置分骨垫,小夹板固定,捆扎也是中医治疗骨折的重要手段。小夹板固定时,骨折部的上下关节都能活动,骨折远侧端关节面以下的肢体重力能被活动的关节所吸收,骨折部所受的移位倾向力就大大减少。而一般整复成功后,常用分骨垫来维持骨折的对位。采用小夹板固定,使用棉花作为分骨片,其具有骨折愈合快、治疗时间短、功能恢复好、病人痛苦小、医疗费用低等优点,同时考虑到了疗效与经济两方面的优点。活血化瘀,用具有消散作用、或能攻逐体内瘀血的药物治疗瘀血病证的方法。中医认为患者骨折后,由于骨断筋伤,脉络受损,恶血留内,气血凝滞,阻塞经络,常出现不同程度疼痛,脉络受伤筋骨折断,骨髓和周围软组织损伤,血管破裂出血,离经之血外泛肌肤,损伤后瘀血凝滞,络道阻塞不通而出现疼痛肿胀。因此,在骨折的治疗中,应当采用活血化瘀药进行治疗。

3 讨论中医护理的不足之处

中医护理骨伤的不足之处也是显而易见的,目前各种弊端也是不断暴露,所以我们应该去尝试去探索,去争取中西医结合,去解决和完善在治疗骨伤的方法。救命之法本不应该存在对错、不应该存在区别,不应该存在隔阂,只要是救命之发,就是可以接受和学习。

第4篇

【关键词】 儿科;合理用药;用药原则

在医疗行业, 药物的合理使用是人们普遍关注的热点, 儿童正处于身体发育的关键时期, 身体各器官的生理功能还没有达到成人水平, 用药后可能会有一些与成年人差距很明显的不良反应, 即便是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 也存在差距。合理用药, 针对患者个体化用药, 才可在保证患儿用药安全的大前提下, 产生显著的治疗效果, 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本文就儿科不合理用药的现状进行探析, 并希望更多的医疗从业者能够严格按照合理用药的原则对患儿施治, 守护人类健康。

1 儿童不合理用药的现状

据有关研究统计[1], 在我国各地区的医院中, 儿科不合理用药的情况相当严重, 不合理用药占总用药人数的比例在12%~33%之间;我国大约有2000万左右的听力残疾者, 其中70%左右为链霉素、卡那霉素中毒所致, 即不合理用药引起。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警示, 7岁以下儿童因不合理使用抗生素造成耳聋的数量达30万, 占聋哑儿童总数的30%~40%, 因此, 规范儿科用药问题就显得特别紧迫。

2 儿童不合理用药原因探析

2. 1 儿科用药存在一定特殊性

2. 1. 1 儿童药物剂型相对缺乏导致儿童用药的成人化 临床上, 成人剂型药品用于儿童, 不容易确定剂量, 使得治疗效果低下, 特别是一些治疗作用有限易出现副作用的药物。在一些儿童疾病的治疗上, 由于缺乏对应的药物剂型, 临床擅自改变给药方式、超说明书用药的情况时有发生。目前市场上流通的一些儿童药物, 规格不统一, 没有严格的标准界定, 甚至有一些产品没有明确的说明, 导致医生药物使用不规范, 如肠溶片的人为分割。作为化学药品, 肠溶片采用胃肠分融工艺, 药品被切割之后, 原先的包衣被人为破坏, 原有的酶成分在胃酸环境下活性不够, 药物成分入胃时就已经变得不完整, 很难发挥应有的缓释作用, 这种状态下超剂量释放极易出现意外, 同时对于一些药品根据使用量人为拆零, 会造成药物使用污染, 在药量不确定的情况下亦难以保证药效。

2. 1. 2 临床研究资料不完善 儿科的临床诊治在我国历史悠久, 但我国儿科临床用药基础研究依然相对薄弱, 特别是在药理研究方面问题相对突出, 在一些新药的试验阶段不能有效的包含儿童作为实验对象, 导致药物在面市后缺乏严谨的儿童用药疗效机制分析。某医疗机构曾对一些儿童医院正在使用的药品说明书进行统计, 结果显示完备的标注有儿童用量以及用法的药品不足50%, 标注有儿童使用注意事项的药品不足三成[2]。这种现象在国外也普遍存在, 1995年在美国上市的一批专利药(20个)用于儿童的药品中只有四种新药有使用说明[3]。这种不规范现象导致临床用药混乱, 很多医师凭经验用药, 在药物的使用方法上不严格按照既定方法, 如有些药物只能采取肌内注射却用于静脉给药。剂量、给药时间以及使用方法上的不恰当, 不利于药物疗效的发挥, 甚至导致一些并发症出现。因此儿童用药不是无章可循的, 需根据实际年龄、身体健康状况等确定使用剂量、给药间隔等。

2. 2 是否为专科儿科医师 疾病的诊断、治疗主要依靠医师的专业知识, 辅助依赖于先进仪器检测、药物的科学使用。医生的专业知识是否丰富、用药经验及本人职业道德水准都会影响到具体的治疗决策, 关系到能否合理用药, 特别是儿科疾病, 因患儿无法表明自己的症状、感受, 更需要医师掌握心理学、内科、外科等更全面的知识。

2. 2. 1 医师个人素质影响用药 随着科学研究的不断进步, 有些疾病的治疗可使用一些更新、效果更好的药物, 所以临床经验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医师不合理用药主要体现在:对药品本身缺乏应有了解, 不清楚制剂基本组成及含量, 为增加疗效盲目用药;新特药不断出现, 医师对药物缺乏足够的了解, 临床使用较少, 没有足够的经验可借鉴, 在对药品了解不深的情况下使用造成用药不当;有的患儿有时候有多种不适, 在不能兼顾效果的情况下, 使用一种药物可能会对其他疾病有不良影响, 药物之间会发生相互作用[4]。临床实践中, 医师对疾病诊断和治疗都会形成一套心得和经验, 这些用药习惯是个人素质的综合反映, 医师获得的知识多来自书籍以及同行交流, 知识经实践后才会成为经验。对医师来说最合理的给药方法、给药剂量等, 都应在医疗实践中探究、总结。有一些医生开具的处方, 字迹潦草, 药品名称与剂量易出现错误的标识;极个别的情况下为追求特殊疗效, 盲目使用一些所谓的特效抗生素, 贵重药品, 试图达到更好疗效, 导致耐药出现, 给患儿造成很大的健康危害, 使结果适得其反。

2. 2. 2 患儿个体差异影响用药 患儿的个体差异导致医师在药品的选择, 剂量的掌控, 甚至用药的时间上必须做到个体化。小儿不能准确描述自己的病情, 医师在进行检查时常不配合, 在实际诊疗过程中医师不能较全面地了解患儿的基本状况, 会影响诊断结果准确性, 不利于正确用药;同一种疾病, 在小儿身上的表现有时候迥于成人, 甚至不同的身体素质, 具体表现也不同, 如果用固化的统一标准进行判断则难免造成用药不准确[5]。

2. 3 患儿家长不合理的要求导致用药不合理 患儿家长因素引起的不合理用药原因较多, 主要体现在很多家长爱子心切, 缺乏对药品的认识, 不了解药品在使用后会对身体产生负面作用, 仅为了让自己的孩子尽快康复而追求使用好药、贵药甚至所谓的特效药, 干扰医生治疗;另一方面, 群众对医疗知识的有限了解和当今社会存在的负面情绪, 使得一些产生较高费用的药品医生不敢用, 不利于接下来医疗行为的开展, 部分患儿家长过激的情绪还会导致医患纠纷的发生。这些都影响了医生对药物的选择。

2. 4 沟通不到位, 用药依从性低 医师对一些比较特殊的药品, 不能及时全面的向家长解释具体的作用以及合理的使用方法, 导致使用方法出现偏差, 患儿未按照医生的医嘱服药, 甚至服错药, 造成不合理用药[6]。

3 儿科如何根据用药原则, 科学合理用药

正确合理用药是进行诊断、治疗的前提和保障。只有安全、有效、合理的用药才能保证患者尽早康复, 减少医疗资源浪费、缓解紧张的医患关系, 塑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医师应不断提高业务水平, 制定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案, 并结合实际情况, 以患儿为中心, 以实际行动得到患儿家长的信任, 积极开展合理用药宣教, 使患儿家长积极配合医务人员, 提高用药的依从性, 保证用药安全。

3. 1 遵从专业用药原则 广大医务人员应不断提高专业素质, 及时总结有效的治疗经验, 对患儿病情进行正确全面的诊断, 为合理用药提供可靠的依据。

3. 2 医务工作者的职业道德建设 医院要开展医德医风建设, 要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 加强合理用药的监管, 要加强宣传、培训、考核, 不断提升医师合理用药水平。

3. 3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 医院应积极开展多学科会诊, 多专业相互交流以帮助医生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 要定期召开临床经验交流会, 探讨儿科用药的基本规律, 研究合理用药的基本原则、方案;要组织相关人员积极开展新知识、新业务的学术研究, 保证医疗水平跟上社会发展进步的步伐。要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 做到个体化给药。

3. 4 统筹兼顾的原则 在诊疗过程中, 要耐心做好患儿家长的工作, 运用专业知识, 尽量用简单易懂的语言向家长讲解药物的作用及其不良反应等知识, 缓解其对疾病的恐慌情绪, 使之能正确的认识疾病、自觉配合医生用药。

3. 5 充分发挥药师的作用 在用药过程中要充分发挥药师的监督审核作用。药师应具备专业的儿科用药知识, 积极配合临床医生进行用药治疗, 要进行严格的处方审核, 及时发现医师的处方错误, 减少用药失误造成的不合理用药;要合理分辨复方制剂的组成以避免重复用药造成的不合理用药;全面的掌握药物之间的配伍禁忌, 特别是不同疾病药物之间是否有相互作用, 确保合理用药。要加强合理用药宣传, 将药品正确的使用方法告知患儿家长, 如有需要可以进行恰当的示范, 避免家长不合理的使用。

4 小结

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 与成人相比儿童在不合理用药之后更加容易产生不良后果。因此, 医师必须熟悉各种药物的基本性能, 遵循相关的用药原则, 避免不合理用药现象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陈艳, 阳世贤, 廖国平.儿科合理用药原则及不合理用药.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3(11):102-103.

[2] 马融, 杨常泉.儿童用药的现状及合理用药思考.中华中医药学会儿科分会.第二十九次全国中医儿科学术大会暨“小儿感染性疾病的中医药防治”培训班论文汇编.中华中医药学会儿科分会, 2012(4):82-84.

[3] 邓婷婷.浅析儿科合理用药的因素.求医问药(下半月), 2013, 8(5):39-42.

[4] 杨惟惠, 李芙蓉, 赵映兰.儿科合理用药原则及不合理用药浅析.激光杂志, 2012(4):26-29.

[5] 吴树君.儿科不合理用药处方分析.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09, 3(6):46-48.

第5篇

【摘要】 膏方具有滋补强身,抗衰延年,治病纠偏的功效,主要用于防病治病和养生保健。探讨膏方的临床应用,认为膏方能够很好地在临床上贯穿“治未病”的思想,充分发挥“治未病”的优势。

【关键词】 膏方; 治未病

Abstract:The medicinal cream has the effect on health tonic, anti-aging, corrective medical treatment, and is mainly used in the prevention of disease and health care. By discussing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medical cream, it is practical to carry out the method of "treating disease before its onset” and its advantage.

Key words:Medical cream; Treating disease before its onset

“治未病”的理论作为祖国传统医学防治疾病的基本原则,主要包括未病先防,已病防变,瘥后防复三方面的内容。膏方作为祖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被运用于养生保健和疾病预防、康复整个过程。通过整体观念,辨别人的体质,同时兼顾旧疾,制定适合个体化的膏方,以调节阴阳平衡,从而达到滋补强身,抗衰延年,防病祛病的目的,正是祖国传统医学“治未病”思想在临床上重要体现。

1 未病的认识

“未病”一词在祖国传统医学中最早见于《黄帝内经》。其中《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指出: “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 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 乱已成而后治之, 譬如渴而穿井, 斗而铸锥,不亦晚乎! ”这是古代医家对“未病”的最早认识。后世医家通过不断地探索总结,把未病主要概括为:健康未病、潜病未病、欲病未病和传变未病4种状态。这极大丰富了未病理论[1]。

现代医学提出的亚健康指非病非健康状态,这是一类次等健康状态(亚即次等之意),是界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状态。主要包括躯体亚健康和心理亚健康。亚健康是一种临界状态。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虽然没有明确的疾病,但却出现精神活力和适应能力的下降。如果这种状态不能得到及时纠正,容易引起心身疾病[2]。

现代医学的“亚健康”不等同于中医学中的“未病””,二者在内容上有重合但也存在着层次上的不同。“亚健康”状态与“未病”中的“潜病未病态”和“欲病未病态”的内涵更为接近。应该说 “亚健康”是“未病”组成部分之一。由此看来, “未病”的内涵更加丰富,范围更广[2]。

2 传统膏方在“治未病”中的作用

膏者泽也,在《正韵》《博雅》上解释为“润泽”。膏作为传统制剂之一,主要包括有膏方,硬膏和软膏等,早在长沙马王堆西汉古墓出土的《五十二病方》中就记载有膏剂三十余方。其中膏方又称膏滋,是经浓缩后加入糖或蜂蜜等熬炼成稠厚的一种内服剂型。其主要是由汤剂浓缩演变发展而来,故有相当漫长的发展历史。膏方使用的初期阶段,滋补药多采用膏剂,以达滋补强身,抗衰延年之功[3]。近代名医秦伯未就指出“膏方非单纯补剂,乃包含救偏却病之义”。深刻指出了膏方不仅可以滋补强壮以祛除虚损劳伤,还包含治病纠偏之义。这在很大程度上完善了膏方的临床作用,从而使膏方在治未病中发挥了更大的作用。

2.1 未病先防针对健康未病态及潜病未病态进行调理。

2.1.1 健康未病态机体处于健康状态,可以四时调摄为宗旨,根据自然界和人体阴阳消长、五脏盛衰的不同时间特点,用药以轻淡薄味来制作个体化的膏滋,使机体适应自然四时节令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之律,以达抗衰延年养生之效。正如《素问·四气·可辨调神大论》所说:“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矣。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

2.1.2 潜病未病态机体内疾病隐匿存在,尚无明显临床表现。可从机体整体出发,通过辨证论治,虚者补之,损者益之。用药以轻淡薄味为主,少佐以厚味,来制以膏滋扶助正气,使机体脏腑功能活动旺盛正常,各司其职。正如《素问》谓之“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2.2 已病防变已病应包括欲病未病态和传变未病态。

2.2.1 欲病未病态是潜病欲病态的发展,先兆症状和体征越来越多,但仍无依据明确诊断,处于发病的临界状态。此时机体处于正气相对较弱,邪气有机可乘,但正气仍充盛。用药以轻淡薄味为主,稍佐以厚味,来制以膏滋,利用其中药物偏胜来纠正,,对身体可能存在的亚健康状态作些微调,以求“阴平阳秘, 精神乃治”。

2.2.2 传变未病态是脏腑已出现明显病变,根据疾病传变规律及脏腑之间的相生相克关系,病邪可能传入其他脏腑发生而病变。此时机体已处于临床发病状态,正气已受损,邪气已侵入脏腑。可根据五脏五行相生相克规律,配以于五脏相对应药物来制以膏滋,以达扶正祛邪之功,同时又可根据疾病传变规律,选择与病邪即将传变至经络的相对应药物,取其厚味制以膏滋,以强其经,防止传变。总之,在已有邪气侵入这一阶段,膏滋发挥祖国传统医学以人为本的优势,重视扶助人的正气,佐以纠偏祛邪。

2.3 瘥后防复平素体质不佳,或久病,大病初愈,身体羸弱。此时机体正气虚弱,旧疾易复,当遣质重味厚之辈制以膏方之久服,调理阴阳,补气养血。根据《素问·四气调神论》中“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原则,针对机体阳气四时各有不同特点,结合某些疾病的规律,产生了“冬病夏治”和“夏病冬治”的特色疗法。“冬病夏治”针对冬天阳气不足,寒从内生的时令特点,一些旧疾如哮证、喘证、痹证等易复发,这时就需要在夏季阳气充盛时,予以质重味厚之辈制以膏方,使机体阴阳平衡,气血调和,脏腑功能健旺, 以治疗疾病,减轻病情发作;“夏病冬治”是针对冬季阳气在内,阴气在外,一些湿热型的脾胃病相应减少,可予以益气温阳健脾的药物制以膏方,以厚脾胃,以达治疗目的。瘥后防复这一阶段使用的膏方是综合处方,防治结合,寓治于防,在缓解期服用,有效缓、稳定、持久的特点,达到扶正固本,增强抗病能力的目的。不仅能减少急性发作,还可使疾病向痊愈方向发展。

3 展望

在当今社会,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健康要求越来越高,祖国传统医学中“治未病”的思想越显突出。膏方作为祖国医学传统制剂之一,根据患者不同体质特点和不同症状、体征,通过辨证论治而组方,用于临床兼顾面广,口感好,不伤脾胃,适宜久服, 简单方便,是临床的一种个性化的防治疾病的手段,能很好地体现“治未病”的思想。因此,膏方的深入研究与开发对构建“治未病”特色预防保健治疗服务体系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吴弥漫.治未病—贯彻“以人为本”理念的中医防治疾病的思想[J].新中医,2007,39(5):1.

第6篇

1.90)mmol/L]、LDL[(4.14±1.38)、(4.05±1.67)mmol/L]、HDL[(1.01±0.77)、(0.96±0.47)mmol/L]、CRP[(5.32±1.65)、(5.41±1.54)mg/L]、FIB[(4.89±1.11)、(4.14±0.77)g/L]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TC[(5.11±0.93)、(5.59±1.16)mmol/L]、TG[(1.72±1.51)、(2.38±

1.33)mmol/L]、LDL[(2.86±0.73)、(3.38±1.21)mmol/L]、HDL[(1.43±0.35)、(1.13±0.23)mmol/L]、CRP[(3.01±1.76)、(3.70±0.49)mg/L]、FIB[(2.52±0.61)、(3.13±0.68)g/L]水平均优于治疗前(P

【关键词】 香砂六君子汤;四物汤;从脾论治;动脉粥样硬化

DOI:10.14163/ki.11-5547/r.2016.33.018

Clinical research of differential treatment from the spleen for atherosclerosis ZHAO Hong-lei, FU Zhi-min, WANG Li-li. Department of Cardiology, Shenzhen City Sun Yat-sen Angiocardiopathy Hospital, Shenzhen 518112,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curative effect by Xiangsha Liujunzi decoction combined with Siwu decoction in modified treatment of atherosclerosis. Methods A total of 80 patients with carotid plaque or lower extremity arterial plaque or stenosi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reatment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with 40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basic therapy, and the treatment group received additional Xiangsha Liujunzi decoction combined with Siwu decoction in modified treatment to basic therapy. Comparison was made on total cholesterol (TC), triglyceride (TG), low density lipoprotein (LDL), 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HDL), C-reactive protein (CRP) and fibrinogen (FIB) level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of TC [(6.19±1.42) and (6.24±1.65) mmol/L], TG [(2.89±1.11) and ( 3.12±1.90) mmol/L], LDL [(4.14±1.38) and (4.05±1.67) mmol/L], HDL [(1.01±0.77) and (0.96±0.47) mmol/L], CRP [(5.32±1.65) and (5.41±1.54) mg/L] and FIB [(4.89±1.11) and (4.14±0.77) g/L] levels before treatment between the treatment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P>0.05). After treatment, both the treatment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had better TC [(5.11±0.93) and (5.59±1.16) mmol/L], TG [(1.72±1.51) and (2.38±1.33) mmol/L], LDL [(2.86±0.73) and (3.38±1.21) mmol/L], HDL [(1.43±0.35) and (1.13±0.23) mmol/L], CRP [(3.01±1.76) and (3.70±0.49) mg/L] and FIB [(2.52±0.61) and (3.13±0.68) g/L] than those before treatment (P

【Key words】 Xiangsha Liujunzi decoction; Siwu decoction; Differential treatment from the spleen; Atherosclerosis

中医防治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 AS)有比较确切的疗效[1-3], 目前中医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单味药和成方的研究也主要从活血化瘀、祛痰降脂、扶正补虚法(健脾益气、补益肝肾)等治法入手[4]。本实验根据中医整体观念及辨证应用原则, 拟用香砂六君子汤合四物汤加减方, 以健脾益气为基本原则, 利用炎性因子等指标观察其对动脉粥样硬化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纳入观察的80例患者均为2013年2月~ 2015年12月碜远莞市人民医院的颈动脉或下肢动脉斑块或狭窄患者, 采用配对分组原则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各40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见表1。

1. 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进行生活方式干预和患者教育等基础治疗, 包括:加强动脉粥样硬化知识宣传教育, 心理调整, 控制饮食, 适量运动, 合并高血压、高脂血症者、冠心病患者均由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制定规范化诊疗方案。治疗组在基础治疗同时加服香砂六君子汤合四物汤加减方:党参15 g, 白术10 g, 茯苓20 g, 半夏10 g, 陈皮10 g, 木香6 g, 砂仁6 g, 当归10 g, 生地10 g, 赤芍10 g, 牛膝10 g, 天花粉10 g, 山楂15 g, 甘草6 g, 1剂/d, 水煎服, 分早晚2次服用, 以2周为1个疗程, 连续治疗3个疗程。

1. 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TC、TG、LDL、HDL、CRP、FIB水平。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0.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TC[(6.19±1.42)、(6.24±1.65)mmol/L]、

TG[(2.89±1.11)、(3.12±1.90)mmol/L]、LDL[(4.14±1.38)、(4.05±1.67)mmol/L]、HDL[(1.01±0.77)、(0.96±0.47)mmol/L]、

CRP[(5.32±1.65)、(5.41±1.54)mg/L]、FIB[(4.89±1.11)、(4.14±0.77 )g/L]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TC[(5.11±0.93)、(5.59±1.16)mmol/L]、TG[(1.72±1.51)、(2.38±1.33)mmol/L]、LDL[(2.86±0.73)、(3.38±1.21)mmol/L]、HDL[(1.43±0.35)、(1.13±0.23)mmol/L]、

CRP[(3.01±1.76)、(3.70±0.49)mg/L]、FIB[(2.52±0.61)、(3.13±0.68)g/L]水平均优于治疗前(P

3 讨论

动脉粥样硬化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 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病理基础,因此常易并发一些严重的病症,如脑血管意外(脑卒中)、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等, 也是临床心脑血管疾病发生和引起死亡的主要原因, 炎性因子如CRP等一定程度上反映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5-10], 所以采用临床生化指标来观察中药治疗方案具有一定的客观性。

在历史文献中[1,11-15], 祖国医学对动脉粥样硬化并无对应的病名, 但症状可散见于“痰浊、湿阻、肥人、中风、眩晕、胸痹、消瘅”等病的记载中。这些严重的并发症,中医从临床上分析其发病机理大都责之于气血阴阳失调、痰气瘀阻的症候。根据《内经》中对脾胃功能的认识, “食入于胃, 游溢精气, 上输于脾, 脾气散精, 上归于肺, 通调水道, 下输膀胱, 水津四布, 五经并行。”脾气主升, 胃气主降, 升清降浊, 共同完成对饮微的吸收, 化生气血, 故为后天之本, 以培补先天, 若先天禀赋不足或年老体虚, 再加之嗜食肥甘厚味, 久之则损伤脾胃。若脾胃受损, 使脾不健运, 输化失常, 则水谷精微变为浊脂, 进入血液不得清化而变为血中之痰浊, 因而出现眩晕、肢体麻木, 甚则半身不遂;留滞于脏腑,则阻滞脏腑气机, 导致气机升降失常, 脏腑功能失调, 痰浊一旦形成, 既可阻碍脾胃的运化功能, 使脾虚更甚, 加重脂浊生成, 又能直接浸血脉, 造成各类并发症, 共同构成动脉粥样硬化的致病因素[6, 16]。陈咸川等[4]将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益气活血化痰通络方中药(黄芪、当归、地龙、桑椹、丹参、茶树根、泽泻等组成),对照组单用氟伐他丁,疗程均为16周。观察益气活血化痰通络类中药治疗颈动脉硬化的疗效。结果显示治疗组在临床症状改善,降低动脉硬化指数,降低血纤维蛋白元及缩小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斑块面积方面均优于对照组。

由此可见, 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与脾胃运化功能的异常息息相关, 属本虚标实之证, 而脾是影响痰瘀形成的关键, 脾虚是本, 是动脉粥样硬化的根本病机;痰瘀是标, 是其基本病理产物, 也成为产生变证的致病原因。在中医辨证分型中除考虑到动脉粥样硬化本证外, 结合患者与相关疾病的密切关系, 联系中医相关病证, 形成一个整体辨证辨病体系, 无疑有助于临床实践, 值得研究。本实验临床观察中也可以看出, 中医治疗组在改善血脂代谢及减轻炎症反应方面优于对照组, 两组治疗后TC、TG、LDL、HDL、CRP、FIB水平均优于治疗前(P

综上所述, 通过从脾论治, 调理脾胃功能可有效改善相关疾病的检查指标, 减轻临床症状。但目前从脾论治动脉硬化方面的临床研究不多, 本研究方案的目的是为临床治疗提供一种新思路, 为祖国传统医学提供必要循证医学依据。

参考文献

[1] 陆再英, 钟南山. 内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0:91-97.

[2] 王洋,孔德昭,刘光辉.归脾汤辅助治疗冠心病随机对照试验的系统评价及Meta分析.辽宁中医杂志, 2016, 43(6):1137-1141.

[3] 韩一益, 袁艳红. 从脾论治代谢综合征.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5,29(5):90-92.

[4] 陈咸川, 谢吟灵, 吴晨,等.益气活血化痰通络方治疗颈动脉硬化30例. 陕西中医, 2003, 27(2):187-190.

[5] Bhatt DL. Anti-inflammatory agents and antioxidants as a possible "third great wave"in cardiovascular secondary prevention. Am J Cardiol, 2008,101(10A):4D-13D.

[6] 李凯晴,刘亚梅,付雪聪.调理脾胃辨治五脏杂病简.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6,30(6):54-55.

[7] 李建军. C反应蛋白与动脉粥样硬化// 全国血脂分析及其临床应用学术研讨会暨全国脂蛋白学术会议. 2004:355-357.

[8] 王拥军. 应加强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和临床研究. 中华神经科杂志, 2001, 34(5):257-258.

[9] 谢良麒, 王宪. C反应蛋白与动脉粥样硬化. 生理科学进展, 2004(2):113-118.

[10] 杨鹏远, 芮耀诚, 焦亚斌. 动脉粥样硬化大鼠实验模型的建立.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2003, 24(7):802-804.

[11] 赵丽, 张翥. C反应蛋白与动脉粥样硬化.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04, 32(8):355-357.

[12] 胡大一, 向小平. 动脉粥样硬化早期检测的临床应用――大动脉僵硬度(弹性)和功能检查.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2007, 5(2):81-82.

[13] 高山, 黄家星, 黄一宁,等. 动脉粥样硬化性大X中动脉狭窄梗死的发病机制. 中华神经科杂志, 2003, 36(2):155-157.

[14] 范乐明. 动脉粥样硬化炎症机制的再认识.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2005, 13(3):249-253.

[15] 王芳, 王梅, 王海燕. 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肾动脉狭窄患病率的调查. 中华肾脏病杂志, 2005, 21(3):139-142.

第7篇

现代疗养学主要研究疗养因子对人体健康的作用,防治结合,侧重于“防”。西方的治疗医学模式处理的主要是健康与疾病关系问题,偏重于“治”;而中医学讲究的“天人相应”、“顺乎自然”的观点,无时不体现在现代疗养工作的各个环节,二者关系密切。疗养最早应追源至人类利用自然治疗因素的医疗活动开始,按其实践活动和认识的程度和水平,可分为感性疗养学时期、经验疗养学时期、科学疗养学时期、近代疗养学时期和现代疗养学时期等5个时期。

1中医学为感性和经验时期疗养学的产生和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从远古的人类医疗保健活动至公元前6世纪为感性疗养学时期。该期的疗养实践主要表现为自发的个体健身医疗活动:如晒太阳健身,利用热矿泉浸洗治病,用烧热的石块和砂土局部热疗,以消除病痛。这些都可看作原始古老的疗养方法,通过人体对其接触的直观感觉与效果,以此决定何时采用何种方法健身或治病。以上与中医学主要靠经验获得的事实完全一致。

从公元前4-5世纪至16世纪为经验疗养学时期,主要表现为有文字记载的疗养实践活动。我国远在四千年之前,就有利用自然理化因子祛病强身的记述。古书《淮南子·修务训》中有“神农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避就”的记载。早在公元前4-5世纪成书的《黄帝内经》就说上占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废百岁乃去。”这是长期疗养实践活动的经验总结。约写于500年前的《水经注》一书,也提出用温泉水沐浴、煮饭的健身方法。汉代名医华佗、唐代的孙思邈、金元时代的刘完素、明代的李时珍等医药大家,对矿泉、海水、气候、医疗、体育等健身治病的作用都有较多的论述。在“三因制宜”的辨证论治思想指导下,利用天然中草药防治疾病,针灸、气功、按摩推拿、太极拳、内养功、五禽戏、食疗药膳、以情胜情的心理疗法等多种自然疗法也应运而生。中医学对提高人们的抗病能力和自愈能力,作出了巨大贡献,至今仍对现代预防保健工作仍产生着积极的影响,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2中医学对科学时期和近代疗养学发展的贡献少有突破

从17世纪至19世纪进入科学疗养时期以来,伴随物理学、化学及实验生理学和微生物科学的兴起,对光、电等人工疗养因子研究进人,甚至对水疗、泥疗的分析也深入到某特定元素的水平。到近代疗养学时期(20世纪上、中叶),苏联医学家把“神经一体液作用机理假说”引入疗养学,对疗养因子对人体作用机理的研究成果也构成了现代疗养学的专科理论基础。与此同时,西方国家已经出现主要以康复疗养为主要工作内容的疗养院,促进了疗养学完整体系的建立。

而此期,正值我国国力日渐衰弱且遭受外来侵略不断,我国中医学的对疗养学的贡献完全被西方医学的光芒所掩盖,疗养学也未在我国成为一门专业。

3中医学仍能为现代疗养学的发展提供指导,两者结合可促进共同发展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和人类居住环境的日益恶化,对人类健康产生巨大威胁的不仅仅是身体疾病,心理疾病和亚健康巳经成为当前影响人类健康状况的重要因素,进而导致身体疾病,因而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中医传统医学的主要原则恰恰包含适应自然规律、重视精神调养、有节、注重形体锻炼、谨和五味、防止病邪侵害等叱“不治已病治未病”也隐含了“三级预防”概念的美好愿望。

当前,中医学的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但并不能掩盖其基本原则和思维方式对现代疗养学的指导作用。于此相对应,我国从事疗养学应用与科研工作的主要阵地——疗养院的发展较医院也有巨大差距,多数西医医师“不屑于”从事疗养事业,也许这也正给了中医学和疗养学进一步结合的契机,要促进其共同发展,扩大传统医学的应用范围和效果,推进疗养学的理论创新,完善疗养学的理论体系。

作者:钟伟  青岛第一疗养院,266071

第8篇

[关键词] 急性胃损伤;危重症;温下法

[中图分类号] R57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4)08(b)-0087-03

Study on acute gastrointestinal injury in critical illness and warm and purgation method

FANG Xiaolei WANG Sumei LI Jinxia

Emergency Department, Dongfang Hospital Affiliated to Bei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Beijing 100078, China

[Abstract] Gastrointestinal function plays a crucial role in critical illness. Gastrointestinal tract is the trigger and engine of 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 and also is the central organ in sepsis and multiple organs dysfunction. Thus gastrointestinal function receives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and research. According to gastrointestinal function failure of the concept of acute gastrointestinal injury is given by ESICM, as the basement for further research. This paper has studied the TCM literatures of gastrointestinal function failure of severe patients. And it was found that the performance of deficient syndrome and intermingled deficiency and excess syndrome is more prominent. Zang-fu differentiation often locates in spleen, stomach and intestines. Pathological factors are mainly cold, Qi and deficiency. According to clinical experience for many years, Chinese medicine helps patients improving the gastrointestinal function by using warming purgation fu-unblocking therapy and resuscitation to solidify collapse therapy. So it is the advantage and possible breakthrough in the research of gastrointestinal function for severe patients, if we seek Chinese medicine therapy or western-medicine combining Chinese medicine therapy and study its mechanism deeply.

[Key words] Acute gastrointestinal injury; Critical illness; Warm and purgation method

在对危重病的不断深入研究中,学者们逐渐认识到胃肠功能在疾病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尤其是在重症医学中起着的至关重要的作用。肠道作为人体内最大的内毒素库和储菌库,一旦肠道黏膜的完整性和屏障保护功能被破坏,其内的细菌或内毒素向肠道外组织移位可导致促炎介质的过度释放或引起肠道局部以及不可控制的全身炎性反应。所以,胃肠道是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触发器和始动器,是脓毒症和多脏器功能障碍的中心器官。临床上判断危重症患者病情加重或预后不良的一个重要指标,是其出现与胃肠功能障碍相关的临床表现[1]。因此,有效防治胃肠功能障碍或衰竭,是防止危重病发生发展、降低其病死率的关键,是有效防治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门户”[2]。

1 急性胃肠损伤定义及分级

但是,由于缺乏正式的定义、分级以及相关监测指标,目前对于胃肠道功能障碍的治疗并非根据临床客观证据,多是根据各自的临床经验制订的;虽然胃肠道功能障碍是MODS的组成部分,但并没有被纳入诸如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等评估体系,成为MODS研究的薄弱环节。基于此,欧洲危重病学会腹部疾病工作组(ESICM Working Group on Abdominal Problems)对重症患者的胃肠道功能进行定义和分级[3],认为“胃肠道功能障碍”是描述发生在ICU之外的大部分患者,表现为胃肠道症状(腹泻、呕吐等)和符合胃肠道疾病的诊断(胃肠炎等),而对于重症患者,应采用“急性胃肠损伤”的概念。急性胃肠损伤(acute gastrointestinal injury,AGI)是指危重患者由于急性疾病引起的胃肠道功能障碍。根据严重程度,AGI可分为4级。Ⅰ级:有发生胃肠功能不全或衰竭的风险,是指有明确病因的、暂时性的胃肠道功能部分受损。Ⅱ级:胃肠功能不全,是指胃肠道不具备完整的消化、吸收功能,无法满足机体对水和营养物质的需求。Ⅲ级:胃肠功能衰竭,指给予患者干预措施后,胃肠功能仍不能恢复,一般状况没有改善。Ⅳ级:胃肠功能衰竭伴有远隔器官功能障碍,是指AGI发展成为直接危及生命的因素,并伴有多脏器功能不全和休克。治疗策略上,以早期肠内营养、促胃动力治疗、空肠喂养等为主,对于严重患者保守治疗无效,需要急诊剖腹手术或其他急救处理(如结肠镜减压),缺少行之有效的治疗手段。欧洲危重病医学会针对危重症患者明确提出了“急性胃肠损伤”的定义和处理指南,对于规范临床诊治和今后的科研工作都具有重要意义。

2 中医学对急性胃肠损伤阐释

2.1 中医脾胃学说与胃肠功能

中医学的脾胃学说与现代医学中的胃肠功能较为接近,这为两者的结合提供了基础。中医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后天各个腑器组织功能的完整均依赖于脾胃正常的运化、吸收和输布功能。脾胃的受纳运化功能又统称为“胃气”。“平人之常气享于胃,胃者平人之常气也。人无胃气曰逆,逆者死”,“胃者,五脏六腑之海也,水谷皆入于胃,五脏六腑皆察气于胃”。同样,药物的起效也依赖着脾胃的运化作用,“胃气一败,百药难施”,脾胃在运化水谷精微的同时也运化着“药物”,这是救治的前提。“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治疗上以“保胃气”为基本原则,有助于恢复胃肠动力、营养支持及药效的发挥,是基于患者整体情况的考量,是疾病好转的前提,危重病症的治疗与救急关键在于如何保胃气[4]。胃与大肠均属于“六腑”范畴,六腑以“实”为生理,“满”为病理;其病理特征重点是“不通则痛”,主要症状表现为腹痛、腹胀、痞满、便闭、呕吐、便不通等。强调六腑必须畅通无阻,保持通降,才能发挥正常的生理功能。因此,六腑通降失常、积滞内停,常导致多种疾病产生。所以说,六腑以“不通”为病,以“通泻”为治。这是六腑“以通为顺”、“通为用”的理论根源。近年来通腑法临床应用相当广泛,五脏六腑的病变均可用通腑法治疗,主张以“通”为主要大法,从而达到“通则不痛”、“痛随利减”的目的,以恢复六腑“动而不静”、“实而不能满”的正常生理功能。

2.2 急性胃肠损伤治疗以顾护正气为本

根据临床表现危重症患者多属于中医的“脱证”范畴,出现急性胃肠损伤症状多表现为阳气受损,证候要素以气虚、血瘀、阳虚为多,目前中医药方面研究显示,中药通过不同途径对胃肠功能障碍起到作用,多采用通里攻下、健脾益气和活血化瘀法,均对胃肠功能障碍的防治取得不同程度的效果[5]。但是也存在很大不足,包括片面理解“六腑以通为用”,研究显示[6]危重病胃肠功能障碍患者中医证型分布以虚证和虚实夹杂证占有更大比例,但目前治疗上常以寒下、攻下为主要治法,多局限在使用大黄、承气汤类方进行通腑泻实治疗[7],忽视危重症患者尤其是疾病后期全身阳气受损的状况。再者,不少危重症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即使出现急性胃肠损伤,表现为腹胀、腹痛、大便不通等症状,其病性病证更多属于本虚标实证,而非单纯的腑实证,若一概使用通腑泻热法进行干预,反而可能伤及正气,加重病情。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故认为正气内虚是危重症发病的根本原因,若过用寒下、攻下等峻猛之法,反而攻伐太过,伤及阳气,不利于疾病转归。

3 危重症胃肠功能障碍当用温下法

中医通里攻下法包括寒下、温下、润下、逐水等几个方面。危重患者全身阳气受损,出现胃肠功能障碍以虚证和虚实夹杂证为主,使用温下法理属当然。温下法的代表方剂有三:一是温脾汤;二是大黄附子汤;三是三物备急丸。大黄附子汤以附子大辛大热,温阳祛寒,大黄藉附子之大热,其寒性去而走泻之性得存,荡涤胃肠,攻下寒积;细辛辛散温通,可宣通阳气,散肌表之毒邪;又“有形之血不能速生,无形之气所当急固”,治疗上应兼顾益气回阳救阴,急顾其本,结合笔者的临床经验,加用山萸肉、红参等以救逆固脱,对危重症患者改善胃肠功能效果较好,适合本病的治疗。大黄附子汤出自《金匮要略》,由大黄、附子、细辛三味药物组成;具有温里散寒、通便止痛的功效,主治寒积实证、腹痛便秘、胁下偏痛、手足不温、脉弦紧等症,是温下之剂的代表方。方中重用附子辛温大寒,入心、脾、肾经,温里散寒,有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的功效,同时附子有强心、升压、抗休克、抗血栓形成、抗缺氧、抗心肌缺血、抗缓慢性心律失常等多种药理作用[8],是中医急重症抢救中的常用药物。大黄性味苦寒,入脾胃、大肠经,功能泻下通便,荡涤里实积滞,与附子相配,寒温同用,以奏温下之功。细辛性味辛温,主入肺、肾二经,兼入肝、脾诸经,《神农本草经》卷2言其“利九窍”,《名医别录》卷1谓其“温中下气……安五脏”,用之辛温宣通,散寒止痛,助附子以温散脏腑之积冷。方中大黄,虽性味属苦寒,但得附子、细辛之辛热,则苦寒之性被制,而泻下之功犹存。三药合用,具有寒温同用,相反相成之配伍特点,而成温通积滞之剂。红参是由人参经蒸制加工而成,性偏温,大补元气,能回阳气于垂绝;山萸肉性微温,味酸、涩,归肝、肾经,具有补益肝肾、涩精固脱的作用[9],张锡钝认为“人参之性补而兼升,以治上脱,转有气高不返之虞”,故其就脱喜用山萸肉,“盖萸肉之性,不独补肝也,凡人身之阴阳气血将散者,皆能敛之,故就脱之药,当以萸肉为第一”[10]。临床中萸肉与红参配伍[11],萸肉大补肾中之元气,收敛耗散之宗气;红参大补心阳,生心血,二药合用,固脱之效卓著。现代研究[12]表明附子水煎剂具有兴奋离体肠管的作用,附子能显著缩短阳虚便秘型小鼠的排便潜伏期,增加排便颗粒数,可以明显促进胃肠蠕动,提高胃肠推进率[13]。细辛挥发油对兔的离体子宫、肠管,低浓度使张力先增加后下降,振幅增加;高浓度则呈抑制[14]。故细辛在本方中用量不宜过大。大黄附子汤本身在临床上较为常用,常见于胆道结石、胆囊炎、胆道蛔虫病、肠梗阻、急性阑尾炎等急腹症的治疗,均取得了良好的疗效[15]。早期研究即表明大黄附子汤可以增强机体抗缺氧、抗应激能力,减少动物整体耗氧量,增加心肌细胞耐缺氧能力,提高脑组织对缺血的耐受力,降低脑组织耗氧量[15];增强肠运动能力,使寒积便秘型小鼠排便时间明显缩短,排便量明显增多,量效成正相关[16]。

通过对现有文献及研究的回顾发现,关于急性胃肠损伤的中医药防治方面,临床研究明显多于理论研究,并且缺少关于急性胃肠损伤的病因病机的研究及探索。而现有的临床研究,多以通腑攻下、泻下热结为主要治则,忽视了危重症患者疾病后期阳气衰败的病理因素。ESICM已制订了针对重症患者胃肠功能衰竭,即急性胃肠损伤的定义、分级、治疗原则等,应作为今后此方面研究的基础。同时,我们应重视经数千年发展的中医学文献,对其中存在的关于急性胃肠损伤的理论阐述与经验总结,进行充分的归纳整理;并可以此为基础,在ESICM制订的统一标准指导下,进行更大样本的临床观察。因此,寻求中医药治疗方法或者联合中医药治疗手段,并深入研究其作用机制,是危重症患者胃肠功能研究的优势和可能的突破口。

[参考文献]

[1] Mpntejo JC. Enteral nutrition-ralated gastrotestinal complications in critically ill patients A multicenter study [J]. Crit Care Med,1999,27(8):1447-1453.

[2] 陈德昌.危重病人胃肠功能衰竭的预防和治疗[J].中国急救医学,1994,14(3):49251.

[3] Reintam BA,Malbrain ML,Starkopf J,et al. Gastrointestinal function in intensive care patients:terminology,definitions and management. Recommendations of the ESICM Working Group on Abdominal Problems [J]. Intensive Care Med,2012,38(3):384-394.

[4] 金华,张蕾蕾,金钊.从危重症胃肠保护看中医保胃气的意义[J]医学与哲学:临床决策论坛版,2009,(12):37-38,41.

[5] 姚卫海,李云虎,孟宪文.中医药防治危重症胃肠功能障碍的研究进展[J]北京中医药杂志,2010,29(2):148-150.

[6] 范铁兵,杨志旭.危重病胃肠功能障碍的中医辨证要素及证型分布规律研究[J].中国中医急症,2012,21(7):1064-1065.

[7] 钱静华.危重病胃肠功能障碍中医证型探讨[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06,13(5):313-314.

[8] 王晓芬,朱英.附子化学成分分析方法及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J].海峡药学,2010,22(11):37-40.

[9] 楚晋,李林.山萸肉化学成分及其药理活性的研究[J].中国自然医学杂志,1999,1(1):46-48

[10] 张文风,苏鑫,赵书锋,等.张锡纯应用山萸肉经验[J].陕西中医,2009,30(12):1654.

[11] 仝小林,李爱国,阿英,等.大剂量山萸肉配伍红参抢救元气欲脱证1例[J].中西医结合实用临床急救,1996,3(10):474.

[12] 周远鹏,曾云,刘力飞,等.附子研究Ⅵ-附子中乌头碱及其有关化合物的药理作用[J].中药药理与临床,1992, 8(5):145.

[13] 张宏,彭成,余成浩.附子煎煮时间、给药剂量与温阳功效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07,32(20):2118-2123.

[14] 费可,胡瑕瑜,邹璐.细辛临床应用与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24(6):87-90.

[15] 刘桂芳,,仝小林.大黄附子汤的临床应用和药理研究进展[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0,28(9):1848-1851.

第9篇

【关键词】通心络胶囊胸痹心痛复方丹参片

心血管病是中老年人易患的常见病,每年死于心血管病的人占总死亡人数的1/3。研究发现,心血管病的发病年龄明显提前,如何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减少发病率和死亡率是医学界乃至全社会关注的问题。根据中医学的络病理论与心血管病发病机制的密切联系,我们用通心络胶囊治疗64例胸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取得了较理想的临床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本组64例为我院住院和门诊病人,其中男38例,女24例;年龄41~73岁,中位年龄57岁。随机分治疗组32例,对照组32例。治疗组病程2个月~18年,平均6.1±1.3年;心绞痛分型:劳累性心绞痛25例,自发性心绞痛5例,心肌梗死后心绞痛2例。心绞痛程度分级:轻度12例,中度19例,重度1例。中医辨证分型:心血瘀阻21例,气阴两虚11例。对照组病程1个月~21年,平均7.4±1.5年;心绞痛分型:劳累性心绞痛26例,自发性心绞痛5例,心肌梗死后心绞痛1例。心绞痛程度分级:轻度11例,中度20例,重度1例。中医辨证分型:心血瘀阻20例,气阴两虚12例。两组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

1.2诊断标准冠心病心绞痛诊断标准参照WHO制定的“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及诊断标准”[1]。胸痹心痛诊断标准参照1993年卫生部制定的<中药新药治疗胸痹(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临床选择符合上述中西医诊断标准的冠心病心绞痛,并除外有严重的急慢性传染病,循环、呼吸、神经、血液、泌尿等系统疾病的患者。

1.3方法治疗组给予口服通心络胶囊(石家庄以岭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每次4粒,每日3次。对照组给予口服复方丹参片,每次3片,每日3次。两组疗程均为4周。临床观察前约85%以上患者间断服用硝酸甘油、消心痛、速效救心丸等速效止痛药物。疗程开始后,按规定停用上述药物,心绞痛严重发作时,可临时给予硝酸甘油片舌下含服。

1.4疗效评定标准胸痹症状(心绞痛)疗效判断标准[3]。有效:症状消失或基本消失或由较重度减到轻度即症状减轻进步二度;显效:疼痛发作次数、程度及持续时间有明显减轻,或症状减轻进步一度;无效:症状与治疗前基本相同或疼痛发作次数、程度及持续时间有所加重。心电图疗效评定标准:有效:心电图恢复到“大致正常”即正常范围或达正常心电图;显效:ST段的降低在治疗后T波变浅(在25%以上者)或T波由平坦为直立、房室或室内传导阻滞改善者;无效:心电图与治疗前基本相同;ST段较治疗前降低0.05mv以上,在主要导联测量T波加深(达25%以上)或直立T波变平坦,平坦T波变倒置,以及出现异位心律、房室传导阻滞或室内传导阻滞。

中医证候(症状)疗效评定标准:有效:治疗后临床症状全部消失;显效:治疗后症状计分较治疗前减少1/3-2/3;无效:治疗后症状计分较治疗前减少不足1/3甚或加重者。

1.5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包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用χ2检验。

2结果

2.1心绞痛疗效比较经χ2检验,治疗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68.8%和50%(χ2=5.537,P<0.05),总有效率分别为90.6%和75.0%(χ2=5.642,P<0.05),差异具有显著性。

2.2心电图疗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查心电图均有ST-T改变,治疗后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经χ2检验,治疗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59.4%和43.8%(χ2=5.681,P<0.05),总有效率分别为84.4%和71.9%(χ2=5.937,P<0.0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

2.3主要症状疗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均有胸闷、胸痛、气短、乏力、心悸自汗等症状。治疗后各症状均有良好的改善。经χ2检验,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均P<0.05)。

2.4不良反应两组均未发现不良反应。

3讨论

冠心病、心绞痛属祖国医学的胸痹心痛范畴。祖国医学认为,其基本病机为气虚血瘀,证属本虚标实,气虚为本,血瘀为标,治宜标本兼治。临床以益气活血、通络止痛作为冠心病心绞痛治疗的基本原则。通心络胶囊是运用中医络病指导心脑血管病治疗的唯一代表药物。中医络病学说是中医学术体系的独特组成部分,它起源于我国经典医著《黄帝内经》,清代名医叶天士提出了“久病入络”,“久痛入络”的著名论断。超级秘书网

通心络胶囊集中运用人参、水蛭、土鳖虫、全蝎、蜈蚣、蝉蜕、冰片等益气药与通络药组成的中药复方制剂,将活血化瘀的虫类药和搜风解痉虫类药联合应用。方中人参为君,补益心气治其本,心气充沛、帅血而行,使血有动力而不滞,心之络脉自易疏畅。水蛭、全蝎为臣药,水蛭活血通络,堪称人络活血之佳品,全蝎解痉通络,是搜风通络止痉之佳药[4]。地鳖虫逐瘀通络,合水蛭并搜剔络中之瘀,蜈蚣搜风解痉,蝉蜕止风止痉,三者均为佐药。冰片芳香通窍,引诸药人络通窍,用为使药。诸药合用,一以补气治其本,一以通络治其标,补中有通、通中有补,通补并用,标本兼治[5]。因此,通心络胶囊不仅可以治疗络脉瘀阻,降脂抗凝,而且可以治疗络脉绌急,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双重作用可以有效地治疗心血管疾病[6]。正切中胸痹心痛的基本病机,故疗效良好。临床观察,通心络胶囊治疗胸痹(冠心病,心绞痛)兼气阴两虚或心血瘀阻证患者与复方丹参片对照在心绞痛疗效、心电图疗效及主要症状等方面显效率、总有效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通过对血、尿常规,肝、肾功能的检查,未发现异常变化及不良反应。故该药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较为理想的中药复方制剂。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治疗胸痹(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第1辑,1993:41.

[2]全国冠心痛辩证论治研究座谈会.冠心痛(心绞痛、心肌梗塞)中医辩证试行标准.中医杂志,1980,21(8):46.

[3]陈可冀,廖加桢,肖镇祥主编.心脑血管疾病研究.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318.

[4]冉国献,荣金玉.通心络胶囊治疗胸痹120例[J].河南中医,2005,25(12):42-43.

第10篇

【关键词】痛风;饮食;护理

痛风(gout)是一组嘌呤代谢紊乱所致的疾病,其临床特点为高尿酸血症(hyperuricemia)及由此而引起的痛风性急性关节炎反复发作、痛风石沉积、痛风石性慢性关节炎和关节畸形,常累及肾脏引起慢性间质性肾炎和尿酸肾结石形成[1]。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种“富贵病”接踵而来,一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的痛风病,就是其中的一种,也是疑难病之一。从性别上看94%为男性,女性仅占6%左右[2]。痛风不但与体内的代谢障碍有很大的关系,与每个人的饮食习惯等也有着密切的联系,饮食也对痛风病的发展起着更深的影响。在此,就痛风病患者的饮食问题给予阐述,并与同行共同探讨。 根据嘌呤含量,将食物分为低嘌呤食物(每100 g食物嘌呤

1 痛风患者参考的食谱[4]

1.1 可吃的低嘌呤类食物:米、麦、面类制品、奶类、肉类与蛋类、蔬菜、水果、饮料等。

1.2 宜限量的中等嘌呤食物

1.2.1 豆类及其制品、肉类(鸡肉、野鸡火鸡、斑鸡、石鸡、鸭肉、鹅肉、鸽肉、鹌鹑、猪肉、猪皮、牛肉、羊肉、狗肉、鹿肉、兔肉) 、鱼类、蔬菜类(菠菜、笋、海带、金针、银耳、蘑菇、菜花、龙须菜)。

1.2.2 油脂类及其他 花生、腰果、芝麻、栗子、莲子杏仁。

1.3 禁忌的高嘌呤食物

1.3.1 豆类及蔬菜类 黄豆、扁豆、紫菜、香菇。

1.3.2 肉类 肝、肠、心、肚与胃、肾、肺、脑、胰、肉脯、浓肉汁、肉馅等。

1.3.3 水产类 鱼类、贝壳类、虾类、海参。

1.4 限制嘌呤饮食 尿酸为嘌呤代谢的最终产物,大量吸收嘌呤可使细胞外液尿酸水平迅速升高,常常是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的诱因。避免高嘌呤食物,并根据病情调整膳食中的嘌呤含量。不宜长期采用严格限制嘌呤的膳食食谱,因为在限制嘌呤时,也限制了蛋白质,长时期将对全身营养带来不良的影响。正常嘌呤摄取量每天为600~1 000mg。在急性期,每天严格限制嘌呤在150mg以下,选用基本不含嘌呤或含嘌呤很少的第一类食物。以牛奶及其制品、蛋类、蔬菜、水果、细粮为主。

2 饮食控制

基本原则:不喝酒,不吃动物内脏(例如肝、肾、脑、心、肠等)和肉类的汤,少吃海产品。并且喝充足的水分,其他食品均可适当食用。但如果因某种食物过量摄入,确实曾引起过痛风发作,那么也应加以限制。

2.1 总热能 休息者热量每日按每千克体重25~30kcal供应,体力劳动者则为30~40 kcal。

2.2 嘌呤摄入量 每日不宜超过100~150mg。

2.3 糖类 糖类的摄入应加以控制。痛风患者每日按每千克体重4~5g为宜。约占总热量的50%~55%。

2.4 蛋白质 蛋白质每日摄入量按每千克体重0.8~1.0g为宜。

2.5 脂肪 脂肪每日摄入量按每千克体重0.6~1.0g为宜。

2.6 盐 对合并高血压病、心脏病、肾损害者应限制盐的摄入,每日不超过6 g为宜,一般控制在2~5g。

2.7 蔬菜、水果 蔬菜类除香菇、豆类(如扁豆)、柴菜和菠菜不宜大量食用外,皆可食用。

2.8 饮料及调味品 中医强调避免刺激性的饮料。碱性饮料,如可乐、雪碧、汽水、苏打水等可以碱化尿液,有助于尿酸排泄。

2.9 水 应多饮水。鼓励患者多饮水,并且要主动饮水,尽可能做到每小时饮水1杯,保证每日饮水量在2 000~3 000 mL可起到增加尿量(最好每天保持1 500 mL左右的排尿量),促进尿酸排泄及避免尿路结石形成的作用。

2.10 豆类制品 可以适量吃一点。

3 护理措施

制订健康教育处方,主要内容包括急性发作的诱因及临床表现,并将食物按嘌呤含量高低进行分类[5]。每100 g食物含嘌呤

4 饮食护理需注意的问题

痛风患者常伴有高脂血症、血糖偏高或高血压等病。这些疾病本身就需要饮食的控制,而且无节制的饮食可使血尿酸浓度迅速达到随时引发疾病发作的状态,因此痛风患者要严格控制嘌呤的摄入量。急性期食用严格限制嘌呤含量的食物,缓解期可有节制的食用中等嘌呤量的食物,控制在100 mg左右,这样有利于缩短病程,减轻患者的痛苦。肥胖患者热量的减少要按循序渐进的方法,不可操之过急,否则热能减少过多过猛,易造成体内酮体骤增,影响尿酸的排出,而促使痛风的急性发作。对于缺乏医疗、饮食营养知识的患者需要宣教,说明饮食与疾病的关系,指导患者进食正确的膳食。

5 讨论

痛风是由于嘌呤代谢紊乱,导致血清尿酸增高而引起的一种疾病,尿酸为嘌呤代谢的最终产物,主要由细胞代谢分解的核酸和其他嘌呤类化合物以及食物中的嘌呤经酶分解而来。尿酸在细胞外液的浓度,取决于尿酸生成速度和经肾排出之间的平衡关系。痛风患者体内嘌呤核酸代谢紊乱是以内因为主,但外源性大量摄入高嘌呤食物及不合理生活习惯也是发病不可忽视的因素。痛风复发率高,并发症多,生活中不注意极易复发,痛风患者必须懂得饮食与痛风发作的关系,古有“药食同源”之说。住院期间除我们为其制定合理的饮食外,出院后一定要对痛风患者做好饮食指导,让患者懂得自己调养,防止病情复发,从而提高生命质量。

参考文献

[1] 杨虎天,倪立青,胡大伟.痛风的防治与自我保健[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22.

[2] 吴国远,李恕,吴宗跃,等.浅谈老年人痛风的特点[J].中华中西医杂志,2004,21(5):2005-2006.

[3] 秦秀玲.痛风患者的饮食研究进展[J].医学动物防制,2007,23(9):661-662.

[4] 景君俐,王芳霞,温如玉.低嘌呤膳食在痛风治疗中的价值[J].陕西医学杂志,2003,32(9):839.

第11篇

【关键词】风湿病;中医药法;中医风湿病学;创新发展

中国首部《中医药法》已于2017年7月1日正式施行。《中医药法》以保护、扶持、发展中医药为宗旨[1]。其最大的亮点在于将中医药几十年探索、发展有益的经验、政策用法律形式固定下来,将人民群众对于中医药的期盼和要求用法律形式体现出来,对中医药行业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作为风湿病的从业者,本文浅谈在新形势下如何把握机遇、迎接挑战,进而促进中医风湿病学的发展。

1规范风湿病的诊疗行为

风湿病是常见的慢性炎症性疾病,经规范治疗多能恢复正常生活。但未经规范治疗危害大,轻者会出现关节痛,影响日常生活;严重者会导致畸形或者残疾,甚至威胁到生命健康[2]。中医药治疗风湿病历史悠久,积累了丰富的防治经验,并有明显的疗效,受到了广大患者的欢迎[3]。然而不少“江湖游医”抓住患者心理,以祖传秘方、偏方进行虚假广告宣传,并私制疗效不确切、毒副作用不清楚的药物,患者受诱骗前往就医,致使病情延`,造成患者健康和财产的双重损失,同时也让中医蒙受不白之冤。《中医药法》第53~59条加大了对中医药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针对非法执业、违规广告等行为制定了明确的法律责任。当然对于确有专长的民间医生,《中医药法》第15条规定经人民政府中医药主管部门组织实践技能和效果考核合格后,可取得中医医师资格。因此,一方面应当以《中医药法》为准绳打击各种风湿治疗的虚假广告,维护广大风湿患者医疗安全;另一方面要发挥中医药优势,提高中医药服务能力。通过监督与能力提升,方可实现中医风湿病的规范诊疗。

2创新风湿病的防治理论

《中医药法》第3条提出:“发展中医药事业应当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坚持继承和创新相结合,保持和发挥中医药特色和优势,运用现代科学技术,促进中医药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历代中医对风湿病的诊疗是百家争鸣,各有长短,应汲取历代中医防治风湿病的精髓,参考风湿病的新进展,依据临床研究成果,对中医风湿病的理论与实践进行创新和发展。

2.1痹邪理论中医学称风湿病为“痹病”,历代医家认为其基本病因是正气亏虚,风寒湿邪乘袭发而为病。痹病由风寒湿三气杂合而诱发,还需与五体相合,与五脏之形气相合才会形成痹[4]。其中尤其强调“合”的重要性,不与之相合则不为痹。合于皮肉脉筋骨则分别为皮痹、肉痹、脉痹、筋痹、骨痹(五体痹),合于五脏则为心痹、肺痹、肝痹、脾痹、肾痹(五脏痹)。上述是中医对风湿病病因病机的传统论述,有学者提出“痹邪”致病理论[5-6],认为脏腑亏虚,营卫之气不和(负责防御机能),遭风寒湿等外邪入侵,两者“相合”,形成新的病理产物――“痹邪”,此痹邪又成为致病关键因素;由于它是由正气与外邪“相合”而产生,与防御因子在“形”上有着很大的相似性,不易被机体的防御因子识别,加之赋予外邪特性,无孔不入,或痹于脏腑而致五脏痹,或痹于五体而成五体痹。

从免疫学角度看,风湿病多由自身抗体介导的各种免疫复合物,沉积在组织及器官诱导免疫炎症而致病。痹邪类似于自身抗体,外感风寒湿后,引动伏留体内的痹邪,致使津停为湿,湿聚为痰,血滞为瘀,邪郁化热,形成内生痰、湿、瘀、热等病理产物混杂(类似抗原抗体复合物),侵犯脏腑而致病。发于皮肤类似硬皮病,发于肌肉类似多发性肌炎,发于肌腱类似强直性脊柱炎的跟腱炎,发于血脉类似血管炎,发于骨类似骨关节炎。风湿病属于系统性疾病,可累及内脏,如肺间质病变、肺动脉高压、肝功能损害、蛋白尿、胰腺炎等,与中医的五脏痹类似。可以说“痹邪”架起了中西医沟通的桥梁,是中医风湿病病机理论的创新,这一理论也获得很多学者的支持[7-8]。

2.2痹邪论治

2.2.1扶正祛邪风湿病多以外感风寒湿邪为始动病因,形成的痹邪可伏留体内,每遇外邪反复发作。临床上不少控制稳定的风湿病常因感染而复发,长期的免疫抑制剂治疗又可使免疫功能下降,容易感染,导致风湿病的控制难度加大。外邪侵袭是首因,故及时解表祛邪是治疗的首要任务,《伤寒杂病论》记载了系列方药,如麻黄加术汤、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桂枝芍药知母汤等[9]。对于深伏于内的痹邪,除祛风除痹从表而解外,尚需扶阳气,充腠理,缓缓蒸发,通畅营卫,致风湿尽去。四神煎是代表方剂,该方重用黄芪补气发汗,使深伏于内的痹邪随汗而解,丰富了汗法应用[10]。此外,玉屏风散、黄芪桂枝五物汤、补中益气汤等均为益气扶正之品。气虚伤阳者致阳气虚弱,扶阳医家郑钦安认为阳气不足,百病重生,代表方剂如乌头汤、麻黄附子细辛汤等。吴生元[11]善用川乌、草乌治疗风湿病,独树一帜。

2.2.2调理脏腑调理脏腑可祛除痹邪,一方面是因为痹邪可侵扰五脏,如狼疮性肾炎,风湿扰肾是其重要病机,从风湿扰肾角度论治可为肾病的辨治提供新思路[12]。另一方面通过恢复脏腑功能,提高正气抗邪能力,以改善人体免疫功能的紊乱状态,减少风湿病的复发。此外脏腑功能的恢复促进了气、血、津液的运行与代谢,有益于痹邪等病理产物的消除。例如,临床上抓住口干、眼干是干燥综合征的主要症状,认为肝胃郁热是该病的重要病机,采用清胃泻肝、撤热存津法治疗,不仅有不错的临床疗效,而且部分患者的抗核抗体、抗SSA抗体、抗SSB抗体等能转阴[13]。王承德[14]提出“痹必夹湿”,认为痹始于湿,病机于湿,变生于湿,治难在湿,强调治疗风湿病应首重脾胃,以健脾化湿为治疗大法。焦树德[15]认为肾督阳虚是强直性脊柱炎的基本病机,根据临床症状提出了以补肾祛寒治�短牢�基础的补肾强督治法。金实[16]认为津液输布失常是干燥综合征的关键问题,提出从宣肺布津论治干燥综合征。上述均是通过审证求因、谨查病机、明辨脏腑而祛除痹邪的。3发挥中医的临床优势

3.1以循证医学彰显中医临床优势《中医药法》第41条提出:“加强对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和重大疑难疾病、重大传染病的中医药防治,以及其他对中医药理论和实践发展有重大促进作用的科学研究。”临床疗效是中医生存和发扬光大的源动力、生命力和推动力[17]。中医风湿要走向世界,首先要依靠有疗效优势的临床研究,不能自我陶醉。然而历代医家对中医的疗效更多地基于个体诊治经验,无统一标准,严重影响了中医临床疗效的评价和技术推广。目前,中医风湿的前瞻性、多中心、大规模的临床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因此迫切需要加强中医风湿病的循证医学研究。也有学者认为中医是辨证论治(个性化治疗)不适合循证研究(标准化治疗),两者之间的矛盾不可调和。鉴于风湿病以慢性病为主,多具有基本病机,围绕基本病机(共同规律)是可以开展临床疗效评估的,只有将多中心的随机对照、队列研究等引入中医风湿病的临床研究中,才可能获得疗效的确切证据,才能让医生心里有底,提高诊疗的自信心,尤其是年轻医生。

3.2借鉴精准医学理念发挥中医临床优势精准医学是以实现精准的风险预测和精准的疾病分类、诊断及治疗,制订具有个性化的疾病预防和治疗方案为目的。加强中医药的精准医学研究,是推动中医药创新发展的重要动力[18]。为此需要借鉴精准医学的思维开展风湿病的中医临床研究,以弘扬中医药自身的特色和优势。如痛风急性期以湿热证为主,为了证实我科痛风合剂的疗效,我们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对照临床研究,结果发现其有效率为94.36%,显控率为66.19%。从显控率看,仍有30%的患者未达到理想的效果,传统中医更多地将疗效不佳的原因归咎于医生的辨证问题上,这是片面的。现代化学药临床疗效有异质性,中药也应当存在类似的差异,这是被中医临床忽视的关键问题。为此我们选取痛风急性期患者以痛风合剂进行治疗,开展了自身前后对照的疗效观察,以显控率为标准分为2组,对疗效影响因子进行逐步回归分析,筛选疗效的影响因素,结果发现痛风并发症、治疗前使用非甾体抗炎药、饮酒频率、发作频率和红细胞沉降率是影响疗效的主要因素(文章待发)。提示临床上对伴有上述影响因素的患者,建议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可提高临床疗效;或者说筛选出痛风合剂的适宜患者,减少治疗的盲目性,逐步实现痛风的中医分层治疗,这即为我们基于精准医学理念开展的新探索。

4创新抗风湿中药的研究思路

医院制剂是根据医生和患者需要配制的制剂,具有较强的针对性[19]。近10年来,院内中药制剂大幅萎缩,严重制约了中医临床疗效的提高。所幸《中医药法》第31~32条为院内制剂指明了方向,如国家支持应用传统工艺配制中药制剂,仅应用传统工艺配制的中药制剂品种,向所在地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备案后即可配制等。风湿病属于慢性病,需要长期服药,研发中药新药周期太长,院内制剂的价值就不言而喻了。

开发抗风湿院内中药制剂要选准方向,首先,川乌、草乌是治疗风湿痹病的重要药物,其药性大辛大热,可以驱下焦之阴,而复上焦之阳,临床散寒止痛疗效显著[20]。然而它们都具有一定的毒性,这种毒性受产地、炮制、药物配伍等影响,正是担心其毒性,临床医生使用很少,即便选用剂量也很小(3~9g),可能达不到治疗目的,以致这一有效的抗风湿方法遭到埋没。乌头汤是治疗风湿寒痹的经典方剂,如能深入研究乌头汤药效成分、毒性成分、含量检测、药效剂量、中毒剂量、药动学、药代学及质量控制等,则有可能为临床提供安全有效的制剂。其次,虫类中药(如蜈蚣、全蝎、蚂蚁等)具有钻透剔邪、搜风通络、消肿定痛的特性,因此凡属顽痹,必借虫蚁之类搜剔窜透,方能使浊去凝开,经络畅通,邪蠲正复[21]。这类药物相对乌头类安全性高,可以开展虫药小复方与改善病情抗风湿药(DMARDs)比较研究,有可能挖掘出与DMARDs疗效相当的药物。最后,祛风湿中药有上百种,每味中药又含有几十至上百种成分,因此,挖掘抗风湿中药的小分子单体成分或有效部位意义重大。目前,中药有效成分化合物库已经建成,相关研究技术逐步成熟[22-23]。风湿疾病靶蛋白的研究在不断深入,因此完全可以采用化学信息学技术,如分子对接进行中药有效成分的筛选,然后可在细胞模型上进行高通量的验证,进而在动物模型上开展临床前研究[24]。若人们能成功研发出新药,必将对风湿病的治疗产生深远的影响。

5风湿病中西医结合的创新探索

《中医药法》第38条指出:“加强中西医结合研究,促进中医药理论和技术方法的继承和创新。”中西医结合基本原则是优势互补、取长补短,在此基础上争取理论上的结合[25]。DMARDs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主要药物,然而起效慢是其不足;在治疗早期,如何迅速改善患者关节肿痛是RA治疗中的疑难问题,常用非甾体抗炎药或小剂量糖皮质激素,由于胃肠或心血管不良事件而受到限制[26]。另外还有少数患者虽经足量、足疗程治疗,甚至炎症指标已经恢复正常,依然存在关节肿胀。临床上我们常用加味四神煎进行治疗,该方重用黄芪为君,补气发汗,鼓动卫气,驱邪外出,辅以远志、石斛、牛膝、金银花,气足汗出,使深伏于内的邪气随汗而解。我们评价了加味四神煎治疗RA急性活动期的临床疗效,在常规DMARDs基础上,配合加味四神煎治疗,疗程1个月,结果发现加味四神煎能明显改善RA的临床症状,这就为加味四神煎联合DMARDs治疗RA活动期提供了临床依据(文章待发)。

以系统损害为主的风湿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中、重度患者常需要激素治疗,糖皮质激素为肾上腺皮质所分泌,从激素的作用及副作用分析推断其具有“纯阳”之性。生理剂量下有“少火生气”作用,在超生理量长期使用的情况下,此“纯阳”之药易“阳盛耗阴”,出�F食欲亢进、面赤身热、心烦少寐、盗汗、舌红、脉细数等阴虚火旺之象(激素副作用)[27]。伴随着激素的减量,由于助阳作用力减弱,易出现肾阳亏虚之证,表现为形寒怕冷、面浮?白、肢冷便溏等症状。现代研究表明,长期大剂量使用激素可引起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抑制,导致肾上腺萎缩,而在激素减量至维持期不能恢复正常水平可能是疾病易复发的重要原因[28]。因此,辨证论治应抓住肾虚这一关键问题,着重调整肾之阴阳平衡,以“壮水之主,以制阳光”之法干预激素副作用;“益火之源,以消阴翳”之法促进肾上腺皮质功能的恢复,以提高撤减的成功率,称为补肾序贯疗法[29]。大量的基础研究表明,滋阴泻火药可减轻大剂量激素引起肾上腺皮质抑制;在激素撤减过程中,温肾药可促进肾上腺皮质恢复[30-32]。我们在临床上采用补肾序贯疗法为激素的安全应用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这就是将HPA轴与肾虚在临床应用上的理论融合。

第12篇

关键词:综合饮食;糖尿病患者;饮食疗法

中图分类号:R587.1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5-0515(2013)7-165-02

自 2011 年1月至 2013年1月以来,对 62 例糖尿病患者实施以饮食控制为主,结合中医疗法综合饮食护理措施,起到了较好的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62 例糖尿病患者中,男 40例,女22例,年龄 33~67岁,病程 1~6 年。按诊断分类:非胰岛素依赖型 52 例,胰岛素依赖型 10 例。按中医分型:肺热津伤型 25 例,胃火炽盛型 18 例,肾阴亏虚型 16 例,阴阳两虚 3 例。实验室检查:餐后血糖 13.5~45.6mmol/L,尿糖++++。

1.2 方法

1.2.1 食疗基本要求

首先使寥者了解食疗的意义,护理人员要耐心做好说服解释工作,使患者自觉接受,密切配合,按照饮食控制的原则,结合不同的中医证型的食疗需要,制定出具体的综合食疗方案。

1.2.2 营养素的基本原则

理想体重(kg):[身高(cm)-100]×0.9。计算每妇女,营养不良及合并消耗性症状的患者,热量酌情增加 20.92J/(kg・d),肥胖者酌减20.92J/(kg・d),使患者体重保持在理想的±5%左右。

1.2.3 碳水化合物的选择

根据近年来提倡在不超过规定总热量的前提下,不过份限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因为碳水化合物饮食不增加周围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增加糖耐量,以及降低胆固醇和甘油三脂;有利于降低心血管病的发生率。因此要提倡患者多食含多糖高的食物,如糙米、麦面、玉米面。每日总量 250~350g,总热量的 60%~70%,注意少米、精粉制品,以免引起维生素 B 缺乏。限制白糖、麦芽糖的摄入,少食含葡萄糖、果糖高的食物。但在出现低血糖反应需采取应急处理例外。

1.2.4 蛋白质的选择

成人 0.8~1.2g/(kg・d)计算,占总热量的 15%~20%,如合并感染、消耗性疾病,消瘦及哺乳期等、应增加蛋白质摄入。本组 62 例中除有 3 例体质消瘦患者外,尚无上述其它合并症。我们将这 3 例患者的蛋白质摄入量增加到 1.2~1.5g/(kg・d),并根据患者饮食习惯,和其它因素进行适当安排。做到定量不定食品。

1.2.5 脂肪的选择

成人按 0.6~1.0g/(kg・d)计算,占总量热量的 20%~25%,控制脂肪总摄入量,并注意少食含饱和脂肪酸高,导致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的动物油,适当增加摄入含多不饱和脂肪酸高的花生油、豆油,具有降血脂作用。

1.2.6 其它营养素的选择

患者多食含水溶性维生素以粗纤维含量高的蔬菜。注意补充水分、电解质及微量元素、高磷饮食应防止血管病的发生,保持钙、磷比例平衡。特别是合并肾衰的病人,比例要适当调整 13l。

1.2.7 按饮食原则分配

糖尿病的饮食治疗原则是低碳水化合物,高蛋白:慢性肾衰的饮食则以高碳水化合物,低蛋白为基本原则。结合患者饮食习惯,将每日所需的饮食按三餐制可分为早、午、晚各 1/3 或早 1/5,中、晚各 2/5;按四餐分配制可分为 1/7、2/7、2/7、2/7。对无特殊需要的患者都采取定时、定餐、定量、定营养要素不定食品的“四定一不定”方法来进行基本饮食疗法管理”。

1.2.8 运用中医食疗

中医对消渴的食疗原则是:饮食清淡,忌食肥甘厚味及辛辣之晶,多食具有清热养阴生津或温阳益肾作用的食物。具体方法则要根据绿豆汤饮用。对以尿频量多状如膏脂,口干多饮,舌红,脉沉细数为主证甲肾阴亏虚型患者;多给予具有滋阴固肾作用的山药、乌龟、草鱼炖汤饮用。

2.结果

经中西医结合内科的饮食治疗和护理,62 例患者其中55例饮食得到有效控制,一般在35d后受到良好效果,占 88%。

3.讨 论

大部分患者糖尿病知识缺乏,初期患者大多满不在乎,晚期患者悲观消极,要做好糖尿病患者饮食护理,首先必须做好糖尿病患者的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由责任护士讲解糖尿病的病因病理以及饮食治疗、运动治疗、药物治疗、低血糖防治及病情监测等方面的知识,使患者对自己的病情、治疗、转归有正确认识,了解通过现代治疗糖尿病的5项综合措施:糖尿病教育、饮食控制、运动疗法、药物疗法、自我病情监测,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杜绝偷食多食行为的发生,做到有效的饮食控制。

糖尿病患者在饮食中存在几大误区:许多患者用严格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增加脂肪和蛋白质的摄取以求达到控制血糖的目的,这是错误和无益的。适当提高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可以提高周围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如对主食控制过严,使患者处于半饥饿状态,可使糖耐量减低,体内供能势必依靠脂肪和蛋白质的分解,而导致酮症,病情反而难以控制。低蛋白饮食可明显延缓糖尿病和非糖尿病肾病的发展,减少了肾病和死亡的危险。当患者伴有高能量消耗时,一般每日蛋白质摄入量也不超1.5 g/kg。有的患者认为应多食用花生,而花生含脂肪及蛋白质较高,每15 g花生米产热334.7 kJ,是热量很高的食物,多用会使血糖增高,应限制花生、瓜子、核桃等硬壳类含脂肪高的食品进食量,并计算在脂肪用量及总热量内。有的患者认为患糖尿病后只能食用粗粮,不能吃肉蛋奶等营养丰富的食品,用多食植物油来增加营养,这是错误的。糖尿病患者应限制脂肪用量在总热量的30%,肥胖者应予低脂饮食(40 g/d)。少食胆固醇含量高的食物如肝、脑、肾等动物内脏及鱼子、虾卵、蛋黄等,胆固醇的摄入量应低于每日300 mg。有的患者认为糖尿病就是喝水多、小便多,就控制饮水,这是十分危险的。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较高,从尿中排出时带走部分水分,引起体内水分相对缺失,刺激神经中枢引起口渴感,促使患者大量饮水,这是一种自我保护现象。如果体内缺水,可造成血糖过高,而不易排出体外,导致血浆渗透压升高,引起细胞脱水,甚至高渗性昏迷而危及生命,所以糖尿病患者不应限制饮水。

禁烟酒:烟碱可刺激肾上腺素的分泌,使血糖升高;烟碱可使心率、血压升高,冠状动脉血流逐渐减少,对神经起抑制和麻痹作用,每日尼古丁的摄入量与胰岛素抵抗成正相关,戒烟8周后,胰岛素敏感性可提高11%;饮酒会使某些降糖降压降脂药作用降低,酒精产热量几乎是碳水化合物的2倍,每克达29.3 kJ,酒精可以延缓肝内葡萄糖释放入血,引起严重而持久的低血糖。

糖尿病患者病情控制较差者要注意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C的补充。粗粮、干豆及绿叶蔬菜中含B族维生素较多,新鲜蔬菜水果中维生素C含量丰富。病情控制较好者,可适量进食一些新鲜水果,水果的热量计算在总热量内,从少量开始,最好在两餐之间和睡前1~2 h进食。新鲜蔬菜水果中还富含纤维素,纤维素在人小肠不被消化,不能作为能源,但能促进唾液和胃液的分泌,带来饱腹感,达到减食减重的目的。可溶性纤维在肠道内形成凝胶,推迟糖及脂肪的吸收,既有利于降低血糖血脂,还可预防便秘,防止胆酸再吸收,预防胆结石等。无机盐在糖尿病的治疗中起重要的作用,糖尿病可使骨质疏松,乳类是钙质的最好来源。钙是葡萄糖耐量因子的组成成分,与胰岛素结合可增加胰岛素受体,促进葡萄糖进入细胞。糖尿病患者普遍缺铬,补三价铬能降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等,还可改善糖尿病患者的低血糖反应,故适当补铬,有利于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改善糖、脂代谢。锌可协助葡萄糖在细胞膜上的转运,每个胰岛素分子中有2个锌原子,锌与胰岛细胞的活性有关,动物性食物是锌的主要来源。

经过临床观察,经饮食调节后,多饮、多尿、多食、乏力、消瘦等症状逐渐消失,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A1c显著降低。

4.结语

总之,糖尿病的饮食治疗是糖尿病的基本疗法,饮食治疗可明显降低血糖峰值,减轻胰岛细胞的负担,使胰岛组织获得恢复的机会,是控制糖尿病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糖尿病患者应根据病情,因人而异,分别给予必要的饮食指导,控制饮食量(每日总热量摄入),制订长期合理的饮食结构搭配,既保证患者的生活质量,又能让饮食得到恰当地控制。

参考文献:

[1] 齐丽丽. 糖尿病患者饮食治疗及护理[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0(23)

[2] 尹美娥,吴桂莲. 老年糖尿病患者住院期间的饮食护理[J]. 西南军医. 20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