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30 17:22:3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劳动教育的界定,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卫生职业教育
G715.1;R-4
2010年7月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 要以“双师型”教师为重点,加强职业院校教师队伍建设,加大职业院校教师培养培训力度,依托相关高等学校和大中型企业,共建 “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完善教师定期到企业实践制度, 要完成一大批“双师型”教师培训聘任聘用一大批有实践经验和技能的专兼职教师。职业技术教育是面向基层、面向生产一线职业岗位,它以培养实用型、技术技能型专业人才为目标的高等教育[1]。高职教育培养的人才不仅要能理解那些高深的理论,还要会将其转化为作用于工作现场的实际操作,高职教师必须具备“双师型”素质-既懂理论又善实践[2]。我国卫生职业教育教育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尚处于尝试和探索阶段,可以借鉴参照国外职业教育先进国家在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方面积累的成功经验。
一、国外职业教育先进国家“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经验
(一)“双师型”职业教育教师资格的界定。德国、丹麦、澳大利亚等都要求职业教育的教师有不少于 5年的专业实践的历;德国和日本对学历要求至少相关专业的硕士。只有美国要求较低―只需要 1年职业工作资历
(二)职业教育先进国家的“双师型”教师的培训方式。日本的职业能力开发大学,是培养职业技术教育师资的专业机构;英国采用 “三段融合”的培养模式,即入职前培养、入职时辅导和入职后提高。德国、丹麦根据教师实际情况补充专业技能训练、职业教育学和劳动教育学知识。
(三) 国外职业教育先进国家 “双师型 ”教师的管理模式。我国还没有形成成熟稳定的职业教育师资管理模式。日本、美国、加拿大的职业教育兼职教师人数多于专职教师;美国、日本对职业教师采取短期聘用制,每年根据教学测评决定是否聘任。
(四)国外职业教育先进国家 “双师型”教师的待遇。国外“双师型”职业教育教师在收入、地位、福利上都高于其他类型教师,带来的结果是职业教师是优先的工作选择。
由此可见,国外职业教育先进国家 “双师型”教师建设的特点为:多年的专业实践、劳动教育学理论、任期管理制度加倾斜的激励机制做保障。
二、国外经验对我国卫生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启示
(一)明确界定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任职资格。我国卫生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的来源复杂,有医学院校应届毕业生、卫生系统技术人员。但是具备“教师资格证书”和“卫生技术资格证书”是最基本要求。关键问题是卫生职业教师要求的特殊医学理论知识和医技能力结构决定了他们高素质和高标准,决定了其准入机制中必须突出熟练技能型的职业特性。由于各种原因,教师们长期持续专业经历的缺乏制约了教学水平和实现目标[3]。
(二)提供持久培训体系,及时更新知识结构。我国目前主要提供在职教师的培训。补偿教育的优点是用时短,起效快,,沿用的是教师常规培训模式,也适合目前国内职业教育情况。但是没有用人单位参与的培训就脱离了社会应用的需求。目前国内多采取单位顶岗、假期进修的方式,并且在职称晋升条件明确设定,促进执行。
(三)采用聘任制,专兼结合“双师型”教师队伍。兼职教师能够迅速反应社会变化、市场要求保障及时和有效的职业教育,以及迅速发挥社会效益[4]。我国卫生职业教育师资多数来自于普通高校,而要想从医疗单位引进具有实践教学能力的人才现实情况是存在很大的难度,所以兼职教师还是少部分。
(四)建立奖励机制,提高福利待遇。合适的奖励政策能够激发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和稳定性。而教师问题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关键问题。有效的奖励职业教育教师,从而充分调动他们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也成为高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中的重要工作。
卫生职业教育为卫生行业培养技术人才,卫生职业教育的发展需要加快卫生职业教育“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速度。卫生职教“双师型”教师在任职条件、聘用制度、待遇福利、职称晋升方面均需进行相应的改善,才能留住职教人才,促进职教发展。
参考文献:
[1]梁成艾.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专业化发展论[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2014:147.
[2]朱敏.关于职业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考[J].职业,2013(11)61-62.
[3]肖毅.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评估问题及对策研究―基于人才培养工作评估的视角 [J].职业教育研究,2015(2):38-41.
【关键词】体育教师;责任意识
前言:课程意识影响着教师对整个教育活动体系的认识与理解,也影响着教师对整个课程系统的认识、理解与处理方式。具有课程意识的体育教师往往以整合的理念和策略对待体育教育活动体系中的各个子系统和教育要素,不会仅仅把课程视为教学内容。如美国课程理论家平纳和格鲁梅特就认为,课程是学生的“生活经验”,是个体“履历经验”的重组,是学生生活世界独有的东西。他主张不要从设计、教材、学程等角度来谈论课程,而要从学生过去经验和未来精神解放的角度来讨论课程。
一、体育课程的概念及内涵
(一)体育课程是一门学科
我国学者吴志超等人认为:“体育课程是以发展学生体能,增进学生身心健康为主的一种特殊的教学课程,它与德育课程、智育课程、美育课程、劳动教育课程相配合,共同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是整个学校教育的一个方面的课程。”周登高等人认为:“体育课程是指与实现学校教育目标,配合德智美全面发展,并以发展学生体能,增进学生身心健康为主的特殊课程。”他在评论说,“这一界定比较强调学习体育运动的知识与技能,但对学生的活动与体验关注不够。
(二)体育课程是活动
我国一些学者认为,体育课程主要是相关体育教育活动的组合,如于小霞认为:“体育课程是纳入学校教育计划的体育方面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毛振明教授等人认为:“体育课程是在学校指导下,为了使学生能在身体、运动认知、运动技能、情感和社会方面和谐发展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他在评论时说:“这一界定主要是强调了有计划、有组织的体育活动,而对学生的体验与经验关注不够。”
(三)体育课程是诸课程的整合
根据他对上面体育课程含义总结和评说,他认为:“体育课程是整个学校教育课程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体育课程’了一般的科学文化知识课程比较具有鲜明的运动认知性、生活教育、情意性等课程特点,它是综合性课程。”表明了体育课程内涵的复杂性、区域性或情境性、辩证性和尊重不可一言喻性等后现代的课程特点。
二、课程意识概念及内涵
课程意识本质上是一种主体价值张扬的意识,是师生创造力彰显的意识。”“从一定意义上来说,课程意识主要是指向教师教学观念的,是教师从事教学活动设计与实施的内在力量,直接影响教师的教学思路和行为方式,从而决定着教学的价值取向。因此,强化课程意识,把教学作为师生互动的过程、课程创生的过程,成为教育理论和教学实践共同关注的课题。”课程意识关注教学的价值问题,即关注人本身,关注教学究竟是为了什么的问题。人们的教育行为总是受一定教育思想或观念支配,不同的教育行为,反映出不同的教育思想或观念。不同的课程意识和课程观念都会反映在每一个教师的具体教学行为之中。它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决定着学校和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质量和水平。同时,教师对课程系统的理解与把握乃至创造的程度,反映了教师的课程意识状况和课程建设能力水平。
三、体育课程实施的忠实取向观对体育课程意识影响
衡量课程实施成功与否的基本标准是课程实施过程实现预定课程计划的程度。实现程度高,则成功,否则就是失败。因此,量化研究成了主要方法,甚至是惟一方法。开发各类具有一定信效度的科学评价方法。因为,他们相信越是开发和利用在技术上高度复杂的方法,就越能准确测量课程实施的程度。课程变革的计划的制定者与计划的实施者之间是单向线性过程,强调课程变革的决策者和计划制定者对课程实施者的控制。教师对课程知识的创造和选择没有真正的发言权。
四、学科观念对体育教师课程资源开发影响
以前对课程的理解就是学科,而且是文本形式的,这种对课程的理解就导致了严格规范教学内容的准则,规范的是教师的教,而忽视了实际要学生学到什么。并且,按照学科组织内容,各学科之间具有明显的界线。在教学上,按照学科分门别类地进行教学。这些,忽视学科之间的联系,导致体育教师与其他学科的教师之间,与班主任之间,以及与学生家长之间的联系较少,有的甚至不联系现象。忽视学生的发展和培养需要以整体的教育思想,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的相互协作,而是各自为政的浪费资源现象。
五、结语
体育教师要加强学习先进的课程理念,提高思想认识,把课程改革看作是一个自我发展的过程。通过学习,认识到课程不仅仅是文本、计划,还有教师和学生在课程中创造的一个个鲜活的事件,而这正是体现教师和学生主体性解放和创造能力的展示,这才是课程的灵魂。认识到课程的价值负载和体育健康课程的有机整体性、生成性,以便更好提高自己的教学技艺。
参考文献:
[1]季浏主编,体育(与健康)课程与教学论[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8.2-4
关键词:非智力因素、教育
中图分类号:G44 G449.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992(2010)03-162-01
一、非智力因素概念的提出
3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亚历山大不同意斯皮尔曼的“二因素论”和瑟斯顿的“多因素论”,并通过一系列的测试和实验,发现在大量的智力测验中有很多相关变量被忽视,这些相关变量即被试对作业的兴趣、克服困难的坚持性及企图成功的愿望等,对测验成绩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美国心理学家特尔曼对1500名智力超常儿童在长达30年的追踪后提出结论说:智力与成就有一定关系,但不是完全的正相关,一些智力超常的儿童也有一些人没有超出一般人的成就。美国另一位心理学家孟推从800名男性中,选出成果最多和最少的各160名进行了比较,发现二组最明显的差别就是意志品质方面的差别。成就是多的一组坚持、信心、百折不挠等意志品质方面明显大于另一组。德国耶鲁大学心理学家彼得・塞拉维创立了情商理论,将非智力因素的研究引向深入,其内容包括五个方向①认识自身的情绪;②妥善管理自己的情绪;③自我激励;④认识他人情绪;⑤人际关系的管理。
我国的非智力因素概念是如何提出来的呢?我国学者沈德立在60年代对非智力因素在儿童成长过程中的作用进行试验性研究。[1]燕国材教授于1983年初在国内公开提出了非智力因素的概念,并把它引入教育领域。十多年来,由于在全国广大教育理论与实践工作者的共同努力,并逐渐形成一种理论,即智力因素(I)与非智力因素(N)结合论。[2]这对我国的教育改革和素质教育的实施产生了重大的指导意义。
二、非智力因素的涵义
我国学术界对非智力因素概念的涵义,提出了种种不同的看法。其主要的代表观点有:非智力因素是智力结构中的动力结构(吴福元,1983);非智力因素即人格因素(赵中天,1983);广义的非智力因素是指智力因素以外的一切心理因素,狭义的非智力因素是指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燕国材,1984);非智力因素就是不直接参与但却制约整个智力或认识活动的心理因素(丛立新,1985);非智力因素是个性结构中除智力以外的心理因素(庞霭梅,1988);非智力因素是指智力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与决定智力活动效率的智力因素相互影响的心理因素构成的整体(申继亮,1990);非智力因素是指除了智力与能力之外的又同智力活动效益发生交互作用的一切心理因素(林崇德,1992);非智力因素即性格(河毓英,1994)。[3]自1989年以来,沈德立等学者就中小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发展与教育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他认为在学习活动中,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共同制约着人的科学文化素质,其中非智力因素起决定性作用,非智力因素必须通过适当的学习策略才能充分、有效地调动起智力资源,从而保证顺利地完成智力活动或学习任务。学习策略是个体通过自我意识自觉形成的,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有机结合的产物。他们认为,无论是德育、劳动教育、计算机操作教育,还是其它特殊才能教育,都应以培养和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为前提,并应以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为教育目标之一。[4]
三、非智力因素与高效率学习的实证研究
傅安球等研究发现,针对学生的年级特点和非智力因素现状,采取适当的措施,提高他们的非智力因素发展水平,能够促进他们的学习。一项研究以初中生和高中生为被试[5]。结果如下:对于不同年级的中学生来说,激发他们学习的动力可以采取不同的措施;在其他教学条件相同的情况下,适当地、适时地满足学生的期待对初中生学习效率的提高有较明显的作用,而对高中学生则作用不明显;对中学生进行自我强化的训练,有助于高中生学习效率的提高,而对初中生学习效率的作用则不明显。还有一项研究直接探讨了改变学生的厌学心理对提高学习效率的作用[6]。研究发现:心理咨询能够有效且明显地改善厌学心理,但要完全消除厌学心理则还需要辅以其他手段;随着学生厌学心理的改善,其学习效率也相应有了明显的提高。另一项研究探讨了在数学学习中非智力因素与智力的不同作用[7]。研究者以216名中小学生为被试,结果发现:小学生的数学学业成就,不仅受其智力发展水平的影响,而且还受数学兴趣发展水平的影响;小学生学习兴趣结构中的个人兴趣、情趣兴趣、意义性、投入性,对其数学学业成就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并且在小学生的数学学习专业成就中,智力因素的影响显著大于学习兴趣因素的影响;中学生的数学学业成就,基本上不受智力发展水平的显著影响,但要受数学学习态度发展水平以及数学学习态度结构中的数学乐趣、数学学习动机和对数学的恐惧等非智力因素的显著影响。[8]
近年来关于非智力因素的研究着重于非智力因素的研究结合具体学科学习及各种培养非智力因素的措施的研究越来越多,研究越来越细化。在知识迅猛发展、日益更新的今天,时代的需要赋予了非智力因素教育的重要任务:对学生自我调控和优化非智力因素能力的培养,即在非智力因素教育中重视学生主体的自我反思和调控作用,对学生作策略性的指导。非智力因素在教育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③
参考文献:
[1]鲁峰,王家云.论非智力因素及其界定[J];淮北煤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04期;41-43
[2]燕国材.关于IN结合论的十对命题[J];心理科学.2001年第24卷第5期519-523
[3]闫宝星.非智力因素与学校教育[J];天中学刊;1998年S1期;97-98
[4]应湘.读《非智力因素的理论与实践》[J];教育导刊;1998年10期;52
[5]傅安球等.关于动力系统中自我强化和学生期待对学习效率影响的实验研究.心理科学,2002,(4):383-387
[6]傅安球等.中学生厌学心理及其干预与学习效率的相关研究.心理科学,2002,(1):22-28
一、班主任工作与授课之间关系的界定
1.什么是班主任工作
教育部《 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的意见 》指出:“中小学班主任是中小学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班集体建设的指导者、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引领者,是中小学思想道德教育的骨干,是沟通家长和社区的桥梁,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力量。”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认为,班主任工作是学校教育中的一个工作岗位,这个岗位的承担者是班主任,工作对象是班集体和学生,工作内容主要是思想道德教育。
2.什么是授课
全国七届人大一次会议《 政府工作报告 》中指出:“我国教育事业的根本任务是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劳动者和各类专门人才。各级各类学校要努力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各方面得到发展,并适当加强劳动教育。”也就是说,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这“五育”是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在中小学教育中,授课主要指以学科教师为主体,以智育培养为核心,包括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和德育渗透在内的各种教学活动。
3.班主任工作和授课之间的关系
在中小学教育中,班主任工作和授课之间存在着两种关系。第一种关系是并列关系,学校建立专职班主任制度,班主任专门从事班级管理和学生教育工作,学科教师专门从事教学工作,班主任和学科教师合作,共同完成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工作。这时的班主任工作和授课之间是一种独立并行关系,由班主任和学科教师两个不同的主体来完成。第二种关系是一体关系,班主任从学科教师中选任,班主任教师承担着班级管理和学科教学双重责任,即班主任工作和授课工作由一个主体来承担。当然,班主任工作和授课之间还有一种关系存在,那就是一体关系的班主任和其所带班级的其他学科教师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与第一种关系类似,可以不单独考虑。我们这里讨论的是第二种关系,也就是班主任工作和授课一体的关系。
二、班主任工作与授课之间关系的冲突
由于班主任工作和授课由同一主体承担,两项工作之间必然存在时间、空间、内容、方式、角色、价值等方面的冲突。这些冲突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时间和精力的冲突
与不承担班主任工作的学科教师相比,班主任教师既要承担班级管理和学生教育工作,又要承担学科教学任务,这种双重任务和角色让班主任这个主体顾此失彼,手忙脚乱。在班主任工作责任无限扩大的今天,班主任工作的时间是每天24小时,学生放学后、放假后,甚至在家庭里发生的事情,也都要班主任负责或协助解决。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一些中学里,学科教师是不用坐班的,班主任是要坐班的,这种情况下,班主任工作和授课之间的冲突更加明显。
2.内容和方法的冲突
班主任工作的主要内容是思想道德教育,但并不仅限于此,有学者用“班主任工作无边界”来表达班主任工作内容无限扩大的现状。授课的内容则比较集中,主要是自然和社会科学的知识、方法、能力等方面,检验授课效果的主要标准是考试成绩,而且授课比较专门化,主要是语、数、外等学科中的一科,有专门的课时作为保障。作为班主任工作和授课双肩挑的班主任教师,内容和方法上存在很大冲突。
3.观念和价值的冲突
班主任工作的主要任务是育人,授课的主要任务是传承科学知识;班主任工作的内容主要是人学,授课的主要内容是科学;班主任工作的主要目标是教人做人,授课的主要任务是教人做事。教书和育人、科学和人学、做事和做人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观念和价值上的冲突,这种冲突在当下中国非常严重。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教书和育人冲突严重,德育为首不能落实,德育成为服务教学的工具;科学和人学冲突严重,科学主义泛滥,人本主义贫乏,考试成为学校、家长、学生的主要价值追求;做事和做人冲突严重,拜金主义泛滥,浮躁心态严重,功利主义盛行,但班主任工作更多要服务于学业成绩的提高。
三、班主任工作与授课之间关系的协同
辩证法认为,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班主任工作和授课之间存在矛盾的一面,也存在协同的一面,他们之间可以实现相得益彰。
1.班主任工作可以支持授课工作
班主任工作主要是教育和管理工作,教育和引导学生,管理和建设集体。由于班主任工作的独特性质,班主任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往往比较融洽,在融洽的师生关系下,班主任老师的授课工作效率会得到提高;班主任教师有管理的权利和权威,有对学生表扬、批评等话语权,有对学生干部的任免权,有对学生的评价考核权……这些权利的运用和影响,对促进班主任所授科目的受重视程度和成绩的提升有很大帮助。尤其是经常做班主任工作的教师,他们的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知识和运用能力远远高于普通的学科教师,这些更加上位的知识和能力对提升教学能力和效率有非常积极的促进作用。
2.授课工作可以支持班主任工作
班主任首先是一名学科教师,承担着某一门学科,甚至两门及以上学科的教学任务。学生在校的主要任务是学业发展,课堂和学业是他们学校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师生关系最主要的内容是教学关系。因此,教学水平的优劣、教学质量的高低、教学艺术的把握、民主师生关系的形成等,对于提高学科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学生喜欢你所教的学科,喜欢你的授课方式和内容,他会对你产生积极的情感反应,这种感受还会迁移到你的班主任工作中。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授课工作可以支持班主任工作,这是中小学教育实践中的一个真理性客观存在。
3.班主任工作和授课相得益彰
班主任工作和授课之间是对立统一的关系,既存在相互的对立和矛盾,又存在相互的统一和协同,我们应该追求班主任工作和授课的相得益彰。实践证明,如果没有班主任的经历,年轻教师很难成为合格的教师,即使成了合格教师也很难成为优秀的教师;相反,一个不合格的授课教师很难成为合格的班主任,一个不优秀的授课教师很难成为优秀的班主任。魏书生、李镇西、任小艾等中国基础教育领域的优秀班主任都是班主任和授课相得益彰的表率。
四、班主任工作与授课之间相得益彰的策略
班主任工作与授课之间是矛盾与协同的对立统一关系。我们应当努力减轻两者之间的矛盾关系,促进两者之间的协同关系。
1.减轻班主任负担
班主任工作无边界是班主任工作负担过重的主要原因,而班主任负担过重又是班主任工作和授课工作之间冲突和矛盾的源泉。因此,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减轻班主任负担:通过推进全员德育,让全体教职员工共同承担德育教育任务;通过推进主体德育,让学生成为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主体;通过推进导师制等措施,让学科教师分担部分德育工作任务。班主任负担减轻了,才能形成班主任工作和授课之间相得益彰的关系。
2.促进班主任专业化
教育部《 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的意见 》指出:“做班主任和授课一样都是中小学的主业,班主任队伍建设与任课教师队伍建设同等重要。”班主任工作既然是中小学的主业,就应该走专业化之路。教育行政部门、教育培训部门和学校都要加强班主任培训工作,为班主任专业化成长提供阶梯和动力,通过班主任专业化水平的提升,实现班主任工作和授课之间的相得益彰。
3.提高班主任教师待遇
的不安定因素。学校与学生之间产生了日益凸显的冲突,表明二者之间的关系已在悄悄地发生变化,这种变化也引
起了社会、教育界、法学界的广泛关注。准确把握好学校与学生的法律关系,对于解决学校与学生的法律纠纷有着
重要意义。
关键词:中小学校学生法律关系
一、对学校与学生关系的不同理解
(一)监护关系说。
王利明认为"某个行为能力人或限制民事能力人
在学校、幼儿园或精神病院学习、生活、治疗时致人损害,
对此种情况一般不宜认定其父母、配偶等具有过错,因
为父母、配偶等将未成年子女和精神病人送进幼儿园、
学校或精神病院,实际上已将监护职责转移给上述单位,
这些单位在特定的时间和区域内负有监护职责。[1] 该
说认为,父母是其未成年子女的法定监护人,二者之间
存在着监护关系。但在教育教学活动期间,中小学生实
际处于学校的管理控制之下,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的监
护责任已转移给学校,学校应承担监护责任。
(二)契约关系说。
学校、学生及其家长都是平等的民事主体,学校
在接收未成年人入学之日起就在与未成年学生及其监护
人分别确立了默示契约关系,按照这一安全责任契约,
学校负有保障学生人身和财产安全的义务,"学生缴费、
报到、注册是契约的成立生效要件"。
(三)教育、管理关系说。
该观点认为,学校的教育和培养职能决定了二者
之间的关系是教育管理关系。在教育教学活动期间,学
校对学生负有进行教育、管理和保护的权力和义务,保
障其安全健康成长的职责。
二、学校与学生应是教育法律关系
(一)监护说不符合我国民法的有关规定。
《民法通则》第 16 条没有将学校列入未成年人的
监护人范围;我国的监护制度是以监护人和被监护人间
的血缘、身份关系为基础的,根据《民法通则》第 16
条的规定,只有在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姐、不
能做监护人,其他亲戚朋友也不愿做监护人的情况下,
才由未成年人的父、母所在单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
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担任监护人。监
护关系是一种法律关系,是相对稳定,不能随意改变的。
由此可知,认为学校和学生之间是监护关系是对监护制
度的曲解,势必严重干扰和影响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
序,监护职责的承担前提是具有特定的身份,法律上要
有明确规定,而学校与学生之间是不存在这种身份关系。
(二)契约关系说不符合我国实际国情。
将学校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完全归为潜在的服务合同
关系没有法律依据。中小学包括幼儿园与未成年学生绝大
多数处于国家义务教育的范围之内,双方当事人不存在意
思表示的自由,也不存在经济利益上的等价,因此,中小
学校和未成年学生之间不是平等主体之间的合同关系。
(三)教育、管理关系说没有触及二者之间的法
律关系本质。
教育、管理关系说从《教育法》等法律规定出发,
一定程度上比较直观地概括了学校对学生所享有的权力
和承担的义务。但是,教育、管理关系说没有触及到学
校与学生法律关系的本质,没有明确指出这种关系是属
于行政关系还是民事法律关系,或者兼而有之。同时,
把法律法规中规定的学校对学生的教育、管理以及保护
义务上升为学校与学生之间的法律关系,在逻辑方面缺
乏科学性与严密性。 (四)教育和法律关系说概括了学校与学生之间
的法律关系。
根据我国《教育法》等规定,笔者认为,学校与
学生的法律关系是受教育法调整形成的,具有一定的特
殊性,与其他领域的行政法律关系不同,是一种复合型
的教育法律关系。学校与学生之间的法律关系,应界定
为教育法律关系。教育和法律关系能够涵盖我国现行法
律法规所规定的学校对于学生的教育、管理和保护的义
务,相比教育、管理关系说,教育和法律关系说更具抽
象性和概括性。
按照《未成年保护法》第 13、14 条规定:"学校
应当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对未成年学生进行德育、
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以及社会生活指导和青春
期教育。""学校应当尊重未成年学生的受教育权,不
得随意开除未成年学生。"学校是经法律授权的教育行
政主体,按照法律授权可以以自己的名义行驶特定行政
管理权力并承担义务。学校在对学生的教育过程中,在
一定程度上表现权力,即对学生进行教育教学的权利。《教
育法》是规范中小学校与在校学生之间法律关系的基础,
根据《教育法》第 29 条规定,"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应
当履行维护受教育者、教师及其他职工的合法权益。"
学校具有代表国家实施教育的职能,对学生享有独立的、
支配性的管理权,这种权力为法律所授予并为教育职能
所必需,具有行政权性质,如对教学的安排、学籍的管理、
学生的奖励处分,而学生接受学校教育、管理既是其权
利也是其义务。
学校与学生之间的法律关系既存在特殊的行政性
法律关系又具有民事法律关系。学校作为事业机构,不
具有行政资格,只是根据法律法规的授权,享有一定的
教育行政管理权力,取得行政主体的资格。学校因录取、
学籍管理、奖励与处分等形成的关系,除具有公益性和
公务性外,还具有单方意志性、权利和义务的法定性等
特征,具备行政法律关系的一般特征。此外,《教育法》
第 42 条第 4 项和第 81 条也确认了学校与其学生间的民
事关系,即当学校侵犯学生的人身、财产权益和其他
合法权益时,学校应当承担民事赔偿责任。这实际上已
从法律角度确认了学校与学生之间的民事法律关系。学
校与学生之间存在的教育与被教育、管理与被管理、保
护与被保护的关系,法律要求学校对学生的人身安全承
担一定的安全保障义务和一般注意义务,学校如因违反
该义务导致学生收到伤害,就要依法承担民事侵权法律
责任。学生伤害事故可以归属于民事侵权的类型之一。
《教育法》作为调整学校与学生关系的根本性法律,第
28、29 条规定了教育者即学校的权利和义务,第 42、
43 条规定了受教育者即学生的权利和义务。通览《教
育法》法条,没有赋予学生作为消费者而享有的权力,
也没有规定学校作为经营者而具备的义务。
三、学校与学生法律关系的启示
由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学校与学生之间存在较为
复杂的法律关系,由此给学校在处理与学生的法律关系
时带来了启示:( 一 )树立依法治校的法律理念,强化
事故防范意识,切实落实学校各项安全保护措施。聘请
法律顾问对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从法律角度进行监督和
指正,教育广大教职工增强法律意识。(二)加强对学
生进行安全常识教育和生命宝贵意识教育,举办多种形
式的自救自护训练。深入开展青少年法制教育,通过录
像观摩、模拟情景训练等多种形式,提高中小学生学法
守法的自觉性。 ( 三 ) 引导学生参加人身保险,积极推
行学生意外伤害事故责任保险制度,投保校方责任保险,
运用个人意外伤害保险和学校责任保险,共同解决学生
伤害事故。
参 考 文 献
[1] 王利明 . 民法、侵权行为法 [M]. 北京:中国
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3
[2] 邹敏 . 未成年学生校园伤害事故中的学校民事
责任 .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10,(06)
[3] 杨立新 . 关于侵权行为一般化和类型化的问题
. 中国民商法律网 ,2006-10-18
[关键词] 高校 户外运动 体育课程 大学生
户外运动一词源于欧美,其运动形式已有近100年的历史。上个世纪90年代初传入我国,同时其相关产业也蓬勃发展起来。户外运动以其新奇、刺激、多样等特点深受广大青少年追捧。近年来,在大学生群体中,户外运动也已经悄然成了时髦的体育休闲活动。可以看出,户外运动在我国,尤其在在青少年当中有着极大的魅力和发展潜力,从而使户外运动融入我国高校体育课程成为了可能,而这种崭新的体育教学方式和手段,也必将给高校体育课程注入新鲜的血液。
一、户外运动的概述
户外运动是区别于传统体育运动项目的一种时尚体育休闲运动。就户外而言其不仅仅是简单的走出家门的简单户外活动,户外运动中的户外应是对应城市环境而言,所以户外运动运动是在大自然,原生态环境下进行的体育休闲健身活动。户外运动是一个相对较为宽泛的概念,所以就决定了户外运动的外延十分广泛。据粗略统计户外运动所涉及的小项近200余种。但根据参与人群的数量和参与户外运动者的喜好来看,一般我们将户外运动分为类,分别是:徒步运动、山地运动、山地自行车运动、滑雪运动、汽摩运动、水上运动、洞穴运动、帆船运动(近海)。
随着社会的发展,户外运动又出现了一些新的运动项目,而这些新的运动元素充实了户外运动自身的体系,有利的促进了户外运动的发展。
二、户外运动在国内外高校的开展的情况
1.国外高校户外运动发展状况。俄罗斯体育大学本科主要课程中将《旅游体育及教法》(户外运动相关课程)列为考查科目;英国伯明翰体育与运动科学学院运动与娱乐研究专业包括《野外娱乐》课程;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克兰特分院在培养师资的专业理论课程中设置了《户外活动教育》;日本鹿屋体育大学《户外运动》为专业公共课程。
在国外中学体育教学课程中也开设了旅游体育的相关内容。如在英国体育教学内容具体类别和项目中包括《野外活动》――郊游、划艇、登山、越野定向、攀岩和帆船等;美国纽约州中学教学内容开设《户外运动》课程。
2.国内高校户外运动的发展状况。2002年7月18日至23日,清华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东北林业大学三所高校的60名大学生在东北林业大学帽儿山实验林场进行了为期五天的野外生存生活训练,他们经历了负重登山、冒雨行进、野外宿营、穿越沼泽、沿河漂流等种种考验,从此拉开了“十五”国家级课题《拓展高校体育课程,促进学生身心发展――在高校开展野外生活生存训练的实验研究》的序幕,清华大学、中国地质大学、东北林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东北师范大学、浙江林业大学作为首批实验学校。于此同时,我国部分高校也开设了与户外运动相关的专业。从此,户外运动正式出现在了高校内,很多大学的大学生都自发成立了户外运动社团或俱乐部。户外运动以新奇,刺激,具有多样性和挑战性的特点深受广大高校学生追捧。
三、户外运动在高校开展的可行性
1.户外运动对提高大学生身体素质的意义。户外运动的形式较其他传统体育运动相比更能吸引大学生的眼球,深受广大高校学生的喜爱。同时户外运动的健身性极强,能够全方位的提高和改善参与者的身体素质。户外运动能够对人体的呼吸系统、神经系统、呼吸系统、肌肉系统、内分泌系统和体温调节都显著的功效,并且其提高和改善水平优于一些传统体育运动项目。
2.户外运动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户外运动一般为群体性项目,在野外环境下,群体常常要面对相对较为恶劣的自然环境。在这样的情况下能够充分的让每个个体体会到“大家为人人,人人为大家”团队意识。同时在野外环境下,生活资料相对缺乏,参与者必须解决生活的相关问题,这就培养了团队及个人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抗挫折能力。从某种程度上说,户外运动对参与者综合素质的培养是全面彻底的。
3.户外运动对大学生的多方位教育功效。户外运动中所有的教育形式都是利用综合手段来体现的。在自然条件下,虽然没有规定教育任务,但是这种自然的教育过程在旅游体育中随处可见背负行囊行进、翻越障碍――体能教育;大自然的美丽――审美教育;宿营与做饭、完成宿营中的不同工作――劳动教育;行军中队员之间互相帮助、纪律与责任――道德品质教育;认识自己国家的自然财富、历史文化古迹――爱国主义教育。
4.户外运动的开展是高校体育课程的有机补充。近年来,高校持续扩招所引起的问题已经凸显出来,对于高校体育课程教学也是如此。由于连年大幅度扩招,高校体育教学资源紧张已经是不争的实施。这其中以体育场和体育器材的短缺尤为突出。而户外运动不仅能够解决上述所出现的教学问题,而且户外运动的引入也必将给高校体育课程带来一种新的模式和思路。将原有的相对封闭的传统体育教学引入到大自然中,突破了传统的体育课程教学模式,有原来的单向教学转变成在大自然中的双向互动,最大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能动性。
5.户外运动的引入有利于其在高校的良性发展。我国高校学生参与户外运动基本处于自发或半自发状态,大学生缺乏起码的安全意识,没有科学的引导和帮助。近年来,大学生参见相关户外运动伤亡的事故频发,极大的阻碍了户外运动在高校的开展。户外运动相关课程在高校的开设可以使大学生系统的学习户外知识和户外技能,增强大学生户外运动的安全意识和技术技能,从而使户外运动在高校中健康的发展。
四、高校开展户外运动的对策和建议
户外运动从已经有了近百年的发展历程,已经形成比较成熟的学科体系。但是,国情不同我们应经过试验、应用、总结,最终形成符合中国高校体育课程发展的户外运动学科体系。
1.以终身体育为理念,建立健康第一、求知创新的教学思想。
2.将户外运动作为选修课在体育、地质、林业、医学、公安、军事等院校等一些与户外活动相关的学校中开设。作为试点院校来验证课程形式、知识结构、组织方式等,形成规范、科学、合理教学计划和课程体系。
3.鼓励建立高校户外运动社团。以户外运动为共同爱好,发动学生资助建立户外运动社团,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参与户外运动的热情,有利于户外运动在高校的迅速普及。同时,对户外运动社团加强监管杜绝危险事件发生
4.经常开展户外运动相关的交流、游戏、竞赛活动,扩大旅游体育的影响面,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兴趣
5.重视宣传,包括户外生存知识、户外运动的健身意义及精神、户外运动社团的组织与管理、户外医学常识、环境保护知识等。
6.应多与户外运动以及户外运动产业发达的国家进行交流合作,不断用最新的理念、技术和组织方式来引导我们刚刚起步的高校户外运动的发展。
参考文献:
[1]Ю.Н.Федотов, И.Е.Востоков.Спортивно-оздоровительный туризм.―М.:Советский спорт,2002.C7.
[2]В.Н.Сергеев. Туризм и здоровье. ―М.:ВЦСПС Профиздат,1987. С8.
关键词:工作世界;硬技能;软技能;教师;培养
作者简介:王琴,女,信阳人,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博士后,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副教授,教育学博士,研究方向为教育原理、职业教育政策。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3)01-0056-05
21世纪,伴随着大量引人瞩目的高科技的涌现,人们生活和工作的方方面面从根本上发生了改变。尤其是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行业技术的升级,人们未来的工作世界发生了很大改观,从劳动密集型到知识密集型,从专人任务到团队的沟通与合作,从本地就业到全球人力资源竞争,从大型企业分工明确到小型公司多类任务,从工作稳定到频繁更换岗位,从“一张文凭用一生”到“终身学习”,等等。这些变化对未来从业人员的知识、技能和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他们不仅要具备扎实的硬技能,而且要具有不断学习、与人友好相处、负责、独立、勤劳等良好的软技能,成为能够应对社会变革需求的知识型、发展型技能人才。
为此,职业教育体系必须变得更加灵活,职业教育教师必须了解迅速变化的工作世界的需求,包括技能需求以及劳动力市场的发展方向,并有能力与工作世界进行交流合作,培养学生掌握劳动力市场需求的技能。职教教师必须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如何促进学生学习上,而不只是为了某一职业类别而进行培训。必须教导学生适应不断变化的工作条件,而不是把他们限定在具体的工作和技能岗位上。正如世界银行报告所指出的,“21世纪的劳动市场是个更加多变的市场,职业转换频率加快,我们不仅要为受教育者第一任职岗位提供充分的职业准备,还要为受教育者未来的晋升、转岗、再就业、再培训做出一定准备,创造比较便利的条件。” [1]
一、快速变化的工作世界对未来从业人员的技能提出新要求
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日新月异的科技变化,使得企业的需求与时俱进,要求管理人员具有前瞻性发展眼光,业务人员具有不断创新的能力。即使是传统观念中较为保守的会计职业,也有越来越多的企业要求他们具有资本运作的商业意识,能够不断进行业务的创新。总之,企业不仅要求员工具备必要的硬技能,而且要求他们具有一定的软技能。
(一)硬技能和软技能的涵义
所谓硬技能,指人们在某专业或某领域从事工作或进行研究而应当具备的必要能力,主要集中在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两方面。通常具有可见的,可计量的,可客观比较三大特征。在专业知识方面,通常学历、专业资格认证是个人专业知识的一个表征和反映,诸如有些客户在选择财务总监时,要求对方具有中级或者以上会计师职称、研究生学位。除了专业知识以外,企业还看重专业技能,即动手能力和实践经验。比如,财务专业通常要求熟练操作相关财务软件;数理统计专业一般要求熟练操作 SAS或者SPSS数据分析软件;电子工程、计算机、软件、土木建筑等理工类专业要求具备实践动手能力,等等。硬技能在个人职业生涯发展中往往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是个人终身发展的基础。
软技能是相对于专业操作技能而言的非技术技能,是个人内在的和人际间的,促进技术技能和知识应用的工作技能,具有无形的、感性的、不确定性等特征。软技能注重职业意识和职业精神,也可称为个人的综合素质。诸如一个人的沟通能力、表达能力、人际关系、团队合作能力,还有一些可开发的潜质和能力。
(二)硬技能加速发展并不断更新
21世纪,大量引人注目的科技正在涌现,社会变革速度进一步加快,人们生活和工作的世界将从根本上发生改变,特别是社会生产对从业人员的硬技能将提出新的要求,不少职业岗位技能的内涵和外延经常处于分化与复合、提升与发展等等变化之中。
与传统技术条件下的生产相比,在先进制造业生产条件下,单纯的操作技能被机械化、自动化所替代,员工从体力上的操作劳动向脑力上的信息处理转化,从具体的机床操作转变为对生产过程的监控。以模具生产为例,20世纪90年代以前,模具制造采取的是传统的、钳工师傅为主导的技艺型手工生产方式,许多工序是手工操作,钳工的活儿比重高。现在,随着合资和独资企业的介入,国内铸造模具设计和制造技术水平逐步提高,高新技术在模具的设计和制造中得到广泛应用,这就要求从业人员掌握CAD/CAM一体化技术,快速制造优质模具。
企业对员工的技能要求从强化单一技能到多项技能的兼顾。随着企业生产力层次的不断提升,生产中技术含量不断增大,某一单项技能很难满足企业要求。如上海宝钢,技术工人工作岗位的内涵发生了质的变化,培养区域工和多能工成为宝钢优化岗位配置的重要措施,从原来单一岗位向“大工种”乃至向“区域工”,一岗多能、综合技能交叉化方向发展[2]。
在服务行业,对从业人员技能的要求也在提高,如目前国内各大医院对护士的学历要求至少大专以上,一些三甲医院则要求本科学历,除了要求他们有毕业证书和执业证书外,对实习经历、英语水平也很看重。
伴随生产的现代化,企业对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也提出了新的要求。现代社会,用户给货物的交付期限越来越短,价格越来越低。为保证按期交货,有效地管理和控制成本已成为生产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主要因素。因而,采用先进的管理信息系统,实现集成化管理,对于企业,特别是规模较大的企业,已是一项亟待解决的任务。如一汽铸造模具厂基本上实现了计算机网络管理,从生产计划、工艺制定,到质检、库存、统计、核算等,普遍使了计算机管理系统,厂内各部门可通过计算机网络共享信息。
可见,现代科技的日新月异,未来企业的一切都将通过智能软件运行,日常工作越来越自动化。企业生产对普通一线操作工人的需求减少,部分机器操作员将转型为机器维护员。他们需要具备更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并善于思考以便操作机器。正如一位经理所说,“以前我们从没期望员工懂得工厂如何运行,只要操作就可以了。现在如果他们不懂工厂运行的理论背景知识,又如何能期望他们理解新计算机系统里各种变量的含义,还有这些变量如何关联?”
(三)软技能成为决定职场发展空间的重要因素
硬技能是进入职场的入场券,但硬技能必须与人们在特定地方特定时间有效性使用这些技能的能力一起考虑。也就是说拥有软硬技能的雇员才最有价值。
在现代社会,企业外部经营环境变化加快,客户需求更加多样化,企业须有对新问题的解决处理能力,从而抓住发展机遇和规避各种经营风险。员工如果缺乏良好的软技能,仅依靠自身的知识和技能等硬技能来因循守旧的工作,势必无法创造一流业绩。Stanford研究所和Carnegie Melon基金会所做的一项研究表明: 长期工作的成功, 75%依赖于人际间的技能或软技能, 只有25%依赖于技术技能。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海克曼认为,技能的形成是一个动态过程,有若干相互影响和制约的重要因素构成,技能本身催生新的技能,软技能是赢得成功的重要决定因素。
现代社会的一个显著变化是团队化工作方式的发展。随着知识经济的来临,各种知识、技术的不断更新,竞争的日趋激烈,社会需求的越来越多样化,使人们面临的情况和环境极其复杂。很多情况下,单靠个人能力已经很难完成各种错综复杂的工作任务。任何一项工作都需要不同部门人才的高度合作,发挥团队成员的优势和差别,彼此取长补短,才能使企业获得新的组织优势。
在未来快节奏的工作环境中,人们惜时如金,容不得半点误解,交流沟通成为最重要的工作方式。畅通而有效的组织沟通,不仅有利于信息在组织内部的充分流动和共享,有利于提高组织工作效率,有利于增强民主管理,而且对促进企业绩效目标的实现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目前,企业招聘员工,非常注重良好沟通能力的具备,包括技术职位的招聘也是如此。
社会产业结构、产品结构、生产结构的快速变化,从而造成社会就业的不稳定,为了适应不断变更的职业岗位的要求,人们必须善于学习,掌握认知的手段和方法,既学会“学习的方法”,又具备自我更新知识结构、补充学术养料和拓展知识视野的强大能力。可以说,未来社会一个人能否自立,事业能否有成就,主要决定于他是否有强烈的求知欲和不断发展自己、完善自己的动力。
总而言之,沟通、合作、不断学习、自主创新以及自我管理技能、组织领导等软技能的高低,决定了人们在职场的成败。软技能高的人,当工作岗位发生变化或环境变动时,不会因为原有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老化而束手无策,而能在变化的职业和环境中寻求新的起点,从而获得新的知识和技能。
二、职教师资队伍的素质尚不能适应变化着的工作世界的要求
尽管工作世界的技能要求正发生着重大的改变,然而,大量事实表明,职校教师对目前行业企业的技术和生产组织情况不甚明了,对行业企业需要什么素质的从业人员缺乏了解,对未来工作世界的变化趋势更是知之甚少,职校教师的素质还不能满足未来技能人才培养的要求。
(一)专业教师技能不强,不能有效培养学生未来工作需要的硬技能
由于招生规模持续扩大,职业学校专业教师数量不足,实习指导课教师严重缺乏,这直接影响了学生硬技能的培养。统计显示,2011年我国中职教育生师比为25.8:1,相比前几年有所下降,但对照教育部《中等职业教育设置标准》规定的20:1仍有较大差距,尤其是专任教师数量的增长仍跟不上发展需要。[3]
从专业教师的实践技能来看,很难有效培养学生未来工作世界需要的技能。在我国,职业技术师范院校是专门培养中职教师的机构,每年培养的师资大约l万人,占到教师增量的20%,其他主要是普通高校毕业生,占到了80%。[4]这两类毕业生都是从校门到校门,往往缺乏专业实践经验。
为改变这一状况,职业学校纷纷采取措施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但统计资料显示,尽管中职双师型教师比例逐年提高,但仍处于较低水平。2011年,全国中职学校双师型教师比例为23.7%,远低于30%的标准要求。实际上,即使一些教师拿到了相应的资格证书,属于所谓的“双师型”,但跟行业企业的实际要求仍有较大差距。从职业学校的实习指导教师来看,其实践能力和经验不足,不少学校的生产实习教师只能负责组织和协调工作,而实践操作完全交给实习单位。
近年来,我国推出了职教教师定期到企业进行实践锻炼的举措,提出“建立职业教育教师到企业实践制度,专业教师每两年必须有两个月到企业或生产服务一线实践”,以增强教师对生产技术和生产组织情况的了解。但在具体落实过程中,由于职业学校专业课教师数量不足,时间难以安排,以及下企业期间教师的收入待遇等等问题让这一政策在实施中遭遇一定困境。
对在职教师进行各种形式的培训是帮助职教教师了解工作世界的一个重要举措。然而,由于职教教师数量不足,其职业活动的重点始终是校内日常教学活动,包括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难以脱身参加考察和专题学习。一些教师即使参加了相关培训,但有关企业生产技能方面的培训相对较少。统计显示,2011年中职学校专任教师的培训主要以校级培训为主,占比为60.8%;培训时间较短,一个月以内的短期培训占比最高,达80%。[5]职校教师普遍反映“专业教师课时重,很难再安排下企业锻炼或培训”;“师资水平参差不齐,新知识新技能培训充电不及时,受训面不广”;“专业课教师培训机会少,培训时间太短,培训内容较偏重理论的培训,无法学到更多的知识技能”等。可见,职教教师参加高层次培训学习的机会并不多。
再者,从职业学校专业骨干教师培训内容来看,主要是有关现代教育理论与方法、专业知识与教学能力方面的内容,企业组织和技术发展变化情况并不占主导地位,职教师资的培训未能有效提升教师专业技能。
(二)兼职教师来源多样,难以发挥应有作用
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不足,聘请兼职教师不失为优化教师结构,弥补在职专业教师不熟悉工作世界的一项良策。近年来,国务院有关文件指出,“制定和完善兼职教师聘用政策,支持职业院校面向社会聘用工程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担任专业课教师或实习指导教师”。为此,各地、各职业学校纷纷聘请兼职教师开展教学并进行资助。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兼职教师的聘任依然存在诸多问题。就上海地区调研情况来看,2011年兼职教师中来自企业的仅占31.9%,很大比例的兼职教师是中职学校退休教师、高校教师和毕业生。50岁以上的兼职教师占兼职教师的一半以上。[6]事实表明,企业骨干人员能够长期在学校兼职的并不多。
出现这一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学校想聘用的兼职教师在企业也属业务骨干,他们在完成本职工作之外未必能有固定的空余时间到职业学校任教;同时,其上级主管领导也会顾忌其商业或技术秘密等原因限制或不允许技术人员到职业学校任教。另外,兼职教师的薪酬不高也可能成为制约他们到学校去兼职的积极性。
一些学校即使从企业聘请到了专业技术人员或能工巧匠,能否有效培养学生企业需要的素质还是个未知数,教师要“知其然”,还要知其“知其所以然”,更要“教其所以然”。企业专业技术人员虽然具备了本专业较高的技术水准,但由于没有接受过正规的教学技能培训,缺少教育教学理论的指导,对教学规范不太熟悉,缺少与学生的交流,对学生的知识结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心理特征等了解不够,在能力上、时间上、精力上难以满足教育教学要求,从而影响教学的质量和效果。而学校往往由于考虑成本和有些专业教师比较难聘等原因,对其缺乏严格的考核。
事实上,聘请兼职教师,开展实践性教学的目的不仅是训练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更主要的目的是通过专业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训练,巩固所学习的专业理论知识,培养和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为学生在未来的工作世界自我更新知识奠定基础。很显然,目前兼职教师的聘任还未能达到这一目的。
(三)忽视学生软技能的提升,普通文化课教师逐渐边缘化
由于对未来工作世界的要求缺乏了解,职业学校在教育教学中片面强调与企业岗位对接的职业特定技能的培养,忽视学生沟通、合作、责任、学习进取等软技能的培养。各学校在制定人才培养计划时,其目标偏向于培养某专业的员工或技术人员。在进行课程设置时,工具性、应用性强的课程受到重视,基础课给专业课“让路”,一些通识课程被专业课程给挤掉,专业课需要的就教,不需要的就不教,大多能够提高学生“软技能“的课程被设置为选修课。调研显示,企业普遍认为职业院校毕业生在敬业诚信、认真负责、团结合作和学习进取等方面尚未达到企业用人要求。相对于专业知识、职业技能等“硬性指标”,企业更加关注工作态度、职业道德、个人素质等“软性指标”。然而,对职业院校的调研却显示,学校领导和教师普遍认为,学校当前最主要和最紧迫的问题,是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然后才是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精神教育、思想品德和诚信教育。这样,造成职业学校培养的学生综合素质不高,在从学校到工作的过渡中不能适应工作岗位要求,缺乏发展的后劲和动力。
与基础课不受重视相对应的是,文化课教师在职业教育中的地位逐渐被边缘化,其专业发展受到某种程度的忽视。特别是在职称评审中,中职学校文化课教师与普通高中教师放在一起,相对处于不利地位,这样,职业学校难以吸引高水平的文化课教师,通识课程的教学质量堪忧。有必要尽快采取有效措施提升职业学校文化基础课教师素质,强化学生软技能的教育和培养。
三、改进职教教师招聘培养机制的对策建议
职教教师不熟悉工作世界的要求和发展变化态势,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从职业教育的大环境来看,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尚未建立。作为以学校教育为主要形式的我国职业教育,教师缺乏与行业企业人员进行广泛沟通交流的机会和渠道。从职业教育内部来看,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尚不完善,新入职教师主要以高等院校应届毕业生为主,缺乏专业实践经验和必须的专业技能,对专业相对应的行业企业的实际生产、经营、管理活动缺乏了解。因而,有必要改进职教教师的招聘培养机制,加强学校与行业企业的沟通与合作,让每一位职教教师都能有机会了解变化着的工作世界的需求。
(一)改革职教教师的任职资格制度,增加专业实践经历的要求
研究表明,良好的职前培养能为教师的专业素质的提高奠定坚实的基础。鉴于职业教育的特殊性,国外对职业教育教师的专业实践经历都有严格的要求。德国职业学校理论教师获得职业教育教师资格的一个重要条件就是,要在与所学专业相同行业的企业至少实习一年,以了解现代企业的组织管理机构、生产经营方式和相应的实际操作技能;实训教师和实践课教师,不仅要接受严格的专业技能训练,掌握实训设备的操作规程,还要掌握职业教育学和劳动教育学知识。日本规定持有教师资格证书者先去企业工作,然后再转到教师岗位。美国有的州明文规定,具有大学本科学历、取得学士学位并有相关领域1~2年实际工作经验的优秀者,才给予颁发职业教育教师资格证。丹麦要求职业教育教师最少要有两年的相关工作经验,教授职业科目的教师要接受过相关的学徒培训,并且接受过职业相关的继续教育,有至少五年的工作经验。这样,教师具有大量的工作经验,可以确保学校教育与企业内部在岗培训的最优化互动。
借鉴发达国家经验,有必要提升我国职教教师的入职要求,取得职教教师资格者除了具备相应的学历要求,参加教师资格考试合格外,还必须有一年相关专业的实际工作经验并具有一定等级的职业技能证书,才能成为职业学校的教师。
(二)完善职业学校与行业协会的合作机制,健全兼职教师管理制度
我国的行业协会成员多由已退休或正在岗的行政领导、专家学者、技术骨干、蓝领精英等组成,他们或管理经验丰富、或理论颇有建树、或技术纯熟精湛、或研发能力和创新意识强,在某一方面或某一领域有很独特、很广博深邃的造诣,而且他们对本行业的技术和入力资源状况非常熟悉。[7]职业学校应积极加强与这些行业协会的联系,在有关行业协会和企业的支持下,拟定兼职教师选聘标准,选聘具有中级以上技术职称,专业结构与学校设置的专业相适应;实践能力强、职业素养高,教学能力相对较好的专业技术人员担任学校兼职教师。
健全兼职教师管理制度。学校需要与聘任的兼职教师签订明确完善的协议,明确双方的权力、义务和工作职责,对知识产权、技术保密要求等敏感问题做出严格的界定和要求。建立兼职教师电子档案和教学考核制度,保障兼职教师的教育教学质量和聘任管理的有效性。邀请兼职教师参与学校有关评教评学、经验交流、教案展示等教研活动,提高其教学能力,把专业知识的教学和操作技能的传授与学生软技能的培养结合起来。
(三)进一步完善职业学校文化课教师专业技术资格评价制度,制定有别于普通教育教师的专业技术资格评价标准和办法,体现职业学校教师工作岗位的特点和要求
职称评定事关每个教师的切身利益,符合职教特色的教师专业技术资格评审条件可以为教师创造更多的机会和平台,提升教师的自我效能感,更加热爱职业教育,从而提升教学实效。首先,应把职业学校的文化课教师的职称评审工作单列,与普通高中文化课教师的职称评审相区别。现行的职业学校文化课教材经过多次修订,内容和模式与普通教育的文化课教材已有很大区别。职业教育文化课既要培养学生基本的文化知识和素养,又要为专业课的学习搭建知识平台,服务于专业课的教学需要。
其次,研究制定适合职业教育特点的文化课教师职称评审条件和标准。在评审中,更加注重教师教育教学实绩,而非公开刊物上发表的论文数量;重点关注文化课教师结合学生专业特点开展课程教学改革的情况;关注教师探索有效的教学方式,提升学生沟通、合作、不断学习及组织领导等软技能的意识和能力。
(四)密切校企沟通合作,完善专业教师定期到企业进行调研、研发、实践锻炼的保障措施,并加强过程监控
首先,构建校企沟通合作平台,每年举办一次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对话周”,在市级、区级、校级等层面开展企业代表与学校专业教师的对话和互动。主要就现代行业企业的发展态势及其对职业教育的影响、企业发展对技能型人才的素质要求、企业视野中的职业学校教学改革等进行广泛而深入的交流。
其次,为教师提供真实的工作现场来更新其职业技能,并制定教师下企业锻炼的相关配套措施。(1)把教师下企业锻炼与教师职称评定挂钩。专业教师申报副高或中级(包括中级初定)职称的,必须有累计半年下企业锻炼的经历,并把下企业锻炼经历作为“双师”素质认定的重要条件之一 。(2)待遇保障。教师下企业锻炼期间,学校给予郊区、交通、午餐等补贴并视考核结果发放一定的津贴。(3)严格管理。为确保教师下企业锻炼效果,对教师下企业前、下企业锻炼期间、下企业后等采取一定的措施加强过程监控。
第三,在学生到企业实习期间,安排专职教师与企业带教人员一起研究制定学生实习计划、指导学生实习、评估学生实习结果,参与实习指导和管理,从而保持与“工作世界”的良好互动,跟上行业企业技术发展的步伐。
(五)开展覆盖主要专业大类和主要文化课程的多渠道、多形式的培训,重点培养教师了解变革着的工作世界需要的技能
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一个长期的、终身学习的过程。发达国家普遍重视职教教师的培训工作,尤其重视培训内容的安排。在德国,各州的法律或条例中都明确规定教师必须接受在职培训,同时州教育文化部有责任确保提供适当的培训项目。培训的目的是保持和拓展教师的专业技能,帮助教师满足教学的现实需求,完成学校的教学任务。大部分职校教师的在职培训都是与专业有关的,为了实施技术知识和熟悉技术发展,而教育学方面的问题往往是最不受重视的。德国开展的职教教师教育的研究表明,对职业教育教师的教育需要采取新的形式,这种形式的组织要以一种新的教学体系为基础,承认技术、教育、培训和工作之间的相互关系[8]。这种职业的专门化课程,其目标是在工作过程领域和不同职业领域的背景下,在社会技术发展中培养教师的技能与专门知识。
针对我国职教教师培训的弊端,有必要进一步创新职教师资培训的形式和内容,使培训专业基本覆盖职业教育的大类专业,力争让所有的专业教师都有参加培训的机会。除了进行教学方法与学习方法的培训,更重要的是让他们了解现代行业企业先进技术、生产工艺与流程、以及现代企业的管理制度和用人要求以及未来的变化发展趋势等。
参考文献:
[1]卡尔·达尔曼.发展终身学习,提高中国竞争力[R].世界银行2007.
[2]杨黎明. 关于职业教育的教学内容[J].职教论坛,2012(12):1.
[3]教育部发展规划司.2011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简明统计分析[Z].内部资料:70.
[4]闫志刚等.透视中职师资“困境”[J].教育与职业,2011(34):37.
[5]教育部发展规划司.2011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简明统计分析[Z].内部资料:72.
[6]胡秀锦等,上海市中职学校特聘兼职教师资助机制研究[R].上海中等职业教育2012[C].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