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艺术审美的理解

艺术审美的理解

时间:2023-06-30 17:22:3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艺术审美的理解,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艺术审美的理解

第1篇

【关键词】目标;途径;培养

民国文学大师梁启超曾说过:“艺术是情感教育最大的利器。”审美教育是情感的重要组成部分。审美教育是运用艺术美和社会生活美培养受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点和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美术教学是学校进行审美教育的主要途径,通过美术教学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审美能力。在初中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应着重培养他们的审美理解力和审美情趣。最后,还要充分利用美术欣赏课在学生审美能力发展中的作用,美术欣赏课可以陶冶思想情操、提高精神境界,是提高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最重要的途径。

一、初中审美教育的根本目标

什么是审美教育?审美教育一般指我们常说的“美育”。其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发现美、感受美和鉴赏美的能力。审美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情趣,陶冶学生的情操,净化学生的情感,美化学生的生活,使其对美、对生活更加热爱。审美教育在其审美发展上可以塑造个体的人格、个性的完整。所以审美教育的具体任务在于培养学生崇高的审美理想、健康的审美情趣以及完善和健全的审美心理结构,并提高其审美的能力。审美情趣和审美理想制约并指导人的一切审美活动,初中美术要通过丰富的审美实践活动,帮助学生树立崇高的审美思想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培养其审美能力。

二、培养审美能力的途径

1.美感的培养

美术学科的特点是视觉性强,以现实形式而存在。学生要培养美术的审美形式,也就是构成美术艺术作品的最基本元素,也称艺术语言,如色彩、线条等。自然界的事物,诸如高大雄伟的山峰、弯曲流转的河流、艳丽妩媚的鲜花等都是美好的,学生通过对这些形式美的感知和理解,逐渐就构成了对艺术美和自然美的整体知觉。但并不是所有的审美形式一开始就可以成为学生感知的对象,在老师没有引导、讲解或指导学生写生之前,这些审美形式只是一种潜在因素,因此,培养学生感受形式美的能力成了审美教育的首要方面。初中美术课的最初阶段,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认识线条的魅力。在中国传统的美术绘画中,线条是构成美术作品的基础元素,通过线条的变化展现出千变万化的事物,所以线条在美术中是具有神奇魅力的元素。美术教师要善于用优秀的代表作品指导学生去欣赏和分析,然后使学生通过练习和时间加深对其的理解。在美术课堂教学中,学生要通过对优秀素描作品的临摹等,来培养自身对临摹对象造型因素的感受能力。

2.审美情趣的培养

情感教育作为审美教育的重要方法,已经被许多艺术教育工作者所接受,并大力提倡艺术教育是情感教育,这个结论可能不够全面,但也合理。学生在认知过程中需要对事物有画画描述的冲动,甚至看到好的作品时能产生愉悦的状态,所以教师在课堂上要引导学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好奇心,从而激发学生绘画的热情。美术课要发掘艺术作品内在的情感因素,使其在学生心目中转化为高尚的审美情趣,从而培养学生对美的热衷。情感教育的培养可以通过作品欣赏、参观和临摹优秀作品等形式开展教学,内容选择上也应该多方位地展开。

3.审美理想的培养

审美活动形式最初是由感受美时,所反射的情感反映,但这种感觉是审美理想的限制。初中生由于自身年龄和身心发展条件,所把握的是非标准则的错误经常发生,分辨不了生活中的美好、丑恶,对该歌颂、该批判的事物混淆不清,审美判断的不同引起的情感反应必定也是不同的。健康的、优秀的艺术作品,是艺术家正确的审美观点对生活中的美好事物的集中反映,这样的作品使欣赏者赏心悦目,审美上达到愉悦,所以起到了积极健康的审美教育作用。

4.审美创造能力的培养

第2篇

以往钢琴教学的目光总是关注在演奏与表演形式上,而忽略了钢琴艺术对于学习者在审美情趣、音乐素养等内涵方面的培养。现如今,教育多样化、实践具体化、培养多元化的艺术教育需求,让钢琴艺术美教育成为了艺术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环。而在钢琴教学实践中,学习者演奏技能训练的培养与音乐艺术性的培养一直处于此消彼长的问题,那么如何让两者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有机地结合,就成为了当下钢琴艺术教学需要去实践与体会的核心问题。因此,本文中笔者通过对艺术性培养的几个因素进行阐述,以突出学习者在审美情趣、音乐素养等方面培养的重要性。

【关键词】

钢琴艺术教育;审美情趣;音乐情感;艺术美

钢琴之所以能够被誉为“乐器之王”,其旋律令人感觉美不胜收,除了其自身的艺术特性、特征与经典钢琴作品的支撑之外,演奏者对其艺术美的呈现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而钢琴艺术美的体现则需要凭借钢琴演奏者的艺术表现、艺术素质、艺术修养是否符合美的标准,是否能够通过自身对于美的理解向听众诠释,进而提升他们的审美修养。钢琴艺术发展到今天不仅对其演奏技能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在钢琴艺术教育中同样发生着不断地改进,且愈加的强调钢琴演奏者精神、文化、审美情趣等艺术修养、表现层面的教育,而这也是对于钢琴艺术本质的一种回归,即是钢琴艺术教育的核心就是艺术审美情趣的培养与教育。

一、钢琴教学中存在的一般性问题

而在钢琴艺术教学实践中,虽开始重视艺术美的培养,但其程度仍不一而足。绝大多数的钢琴艺术教学仍是注重对于演奏技能方面的培养与训练,以至于钢琴演奏者的演奏不具备足够的情感与感染力,进而无法在演奏时引起听众的共鸣。归根结底,主要是因为学生在演奏时没有理解乐曲的内涵,没有把握音乐的情感,没有衍生出音乐情趣而导致的。所以,在钢琴的教学中,不仅应该教授学生的演奏的基本功,还应该培养他们对音乐学习情趣与音乐情感,进而提升他们的音乐素养,从而激发学生音乐审美的能力。在笔者看来,钢琴艺术教育的最终目标就是通过教学培养钢琴学习者技能的同时,让其感受与学习到更多的音乐信息,进而结合自身对于音乐的认知与理解,提升自身的艺术素养。而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时常遇到这样的情况,学习者能够流畅、完整的完成整首钢琴作品的演奏,力度、速度、节奏等方面都能够很好地掌控,但弹奏出的音乐确如白开水般淡然无味,缺少生动的情感与具有张力的感染力。笔者认为,这是演奏者缺乏自身情感的融入或是没有把握住演奏作品的情感内涵。因此,作为教师,在传授钢琴学习者演奏技能的同时,必须要重视对于艺术美、艺术情趣、艺术情感的训练与培养,让学习者能够将生动的情感与演奏技能相结合,进而实现教学目标的同时,也提升学习者自身的艺术素养。

二、采取不同形式的手段引导学习者提升自身审美素养

(一)注重激发学习者的审美情趣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转变与创新教学的方式与内容,引导学习者的状态由被动变为主动,且增加丰富的教学手段,帮助学习者激发自身对于艺术美的想象力与创造力,释放自身的情感与素养。此外,教师也应该在教学中积极注重其自身对艺术美的理解,立足于教学的过程、内容、钢琴演奏的旋律以及教学实践性等方面来激发与提高学习者的情感与情趣。教师作为知识、情趣和音乐素养的传授者,其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学习者的音乐情趣,更应该在教学中倾注其自身的音乐情感与对美的理解,这样学习者才能被教师的情趣所感染。因此,在钢琴教学中,实现艺术美、教学美是教师追求的目标,也是充分调动钢琴学习者积极性的手段,这种以培养艺术美与审美情趣为核心的教学方式,更能够使学习者不断的体会美,从而去感受音乐、表现音乐和创造音乐,提高其音乐素质的同时,更能够提升其人格的修养和魅力。

(二)加强学习者对于艺术感受力的思考

激发了学习者的审美情感之后,教师需要做的就是引导学习者加强自身对于艺术感受力的培养。艺术感受力在钢琴艺术中的体现就是我们常说的乐感,虽然由于不同学习者的个性、条件等方面的因素存在差异,致使不同学习者的乐感高低不等,但其并非是一成不变的,是能够通过各方面的实践进行培养的。这就需要钢琴学习者在实践中不断去学习、感受、揣摩、转化。俗话说,“功夫在弦外”,其含义就是学习者在实践中不仅仅仅将目光定在自身的训练中,而是应当走出琴房,多去观摩别的演奏者的演奏,或是去聆听不同演奏家、作曲家的作品,通过分析、对比这些作品的背景、情感、表达方式等等,不断积累自身对于音乐的理解与认知,并将其转化成为自己的知识,提升自身的音乐素养。在理解与认知的过程中所必不可少的环节就是思考,去思考作品的创作内容、创作风格,作品本身的结构、曲式等等,在思考中学会欣赏,在欣赏中学会鉴赏,在鉴赏中感受音乐的内涵、形象、情感等等内容,去感悟、去学习、去积累。

(三)引导对学习者艺术表现力的培养

当钢琴学习者具备了审美情趣的态度,学会了去理解与感受钢琴艺术美,那么其需要做的就是将内心中对于钢琴艺术美的理解通过演奏诠释,去提升演奏时的音乐表现力。对于钢琴演奏者而言,这三者是缺一不可的,前两者是演奏者演奏的基础,音乐表现能力是演奏者诠释艺术美的手段,缺少了音乐的表现力,即使演奏者对作品的理解再深入、对技术掌控得再娴熟,其演奏的音乐一定是苍白无力的。因此,这三者可以说是始终贯穿于整体钢琴教学过程之中,教师在日常教学与训练中,应该重视钢琴学习者这三方面的培养与引导,去启发、引领钢琴学习者主动去提升自身,循循善诱,从思想、情感、情趣、艺术美等各方面激发学习者的审美表现能力。

三、结语

第3篇

关键词:文艺美学; 学科; 审美

一门学科之能否存在和发展,归根到底决定于它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而就学科自身来说,一是要有自己的研究对象,二是要有自己的研究方法,三是要有自己的研究问题。

文艺美学,当然有着自己的研究对象。文学艺术,作为一种独特的社会现象,包括美文学和鲁讯所说的广义的美术,乃是人类审美和创美活动一种集中而特殊的形态,自有其审美特性和创美规律。文艺美学的对象,就是研究文学艺术的审美特性和创美规律。文学艺术当然和其他审美活动有着共同性,但又有自己的特殊性,各个艺术部类(电影、戏剧、文学、音乐、舞蹈等等)则又有各自的个别性。文艺美学的研究重心,乃是放在文学艺术的审美特性和创美规律这一层面,兼及其他两个层面。

文学美学也有自己的研究方法。这就是从美学的观点来研究文学艺术,必须把审美体验、艺术感悟和理性分析、理论概括结合起来。从艺术现象的感性具体——知性抽象——理性具体的提升过程中,时常要唤起艺术现象的“表象”,最后作出整体把握。

文艺美学更有自己所要研究的问题。文学艺术的创造、接受的整个流动过程中,都充满了美学问题。这里,既有艺术活动和其他审美活动共有的问题,又有文学艺术自身特有的问题。尽管,按照当代美学中有些说法,似乎艺术都只有个性,至多只有“家族类似”或“近邻关联”。我说,那也总存在那“类似”、“关联”是什么的问题。而文学艺术发展到当代,更有许多新的问题出现,需要文艺美学回答。

那末,文艺美学是一门什么样的学科?

这不是传统的艺术哲学,也并非过去说的文艺理论,而是和美学、文艺学相交义的新兴学科。为了和艺术哲学、文艺理论相区别,我在北京大学研究生院招收研究生时,就新辟了文艺美学这个专业方向,和文艺理论分开。我在八十年代初撰文,说的就是《文艺美学是什么》(最早是在《大学生》杂志,后在《美学向导》刊载。)

我所以要称之为文艺美学的深层原因,乃缘起于对文学艺术的理解。

历来,对文艺和审美的相互关系至少存在三种不同的理解。

一种理解,文艺和审美毫不相干,各行其道。审美不是艺术,美和美感乃是哲学思辩的对象,因而从哲学中孵化出了美学。而文艺也不是审美,只是一种技艺。审美活动是一种精神活动,而文艺制作则是一种技艺,各不相干。所以美学和文艺学也就并行不悖,各行其道。

另一种理解,文艺和审美,两相重合、基本等同,文艺即审美,审美即文艺。凡是人类按照“美的规律”所从事的一切活动,都是审美活动,也就是艺术活动。人自身的梳妆打扮,对物的加工制作,一直到园艺栽培、环境美化,都是艺术的创造,贯穿着审美活动。因此,美学就是艺术哲学。

还有一种理解,文艺包含审美这一个维度,但文艺之美仅只限于形式。文艺的内容则要比审美广阔得多,经济、政治、道德、宗教、整个人类文化都可进入文学艺术。文艺的审美价值,只是一个侧面,艺术价值包含了政治价值、道德价值、宗教价值、经济价值。因此,文艺学所要研究的,远比美学所要研究的范围广阔得多。

我并不认为,文艺和审美毫不相干,也不认为文艺和审美完全等同。依我看来,文艺和审美乃是一种交叉关系。审美活动不一定就艺术活动。我们面向大自然可以进行自然审美,这种审美,在德国古典美学家黑格尔看来是低级审美,可是在我国古典艺术家看来,却是高级审美,乃是文人雅士才有的雅兴。但却不能因为这是高级审美而把它称之为艺术。只有当艺术家把对自然的审美体验组织起来予以符号化,创造出一种可以看得到、听得见的美来,才可以称之为艺术。对文化审美亦是如此。因此,真正的艺术创造乃是包含了审美内容的一种创美活动,是在审美基础上进行的创美,而这种创造出来的美,既为别人的审美提供了“文本”,也为后人的创美铸造了“模型”。

既然文艺和审美有联系又有区别,那末,文艺美学和美学在我心目中也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在我看来,文艺美学既非哲学美学,又非艺术哲学。文学家、艺术家在艺术创造之前,就有着人生实践,从事各种活动,在人生中体验到不少赏心乐事,获得审美的乐趣。如果到此为止,那还不能算是文学家、艺术家,而只是一般的审美接受者。这种审美也会留下痕迹,那就是影响审美接受者的心灵,审美的不断建构,形成人的审美品格,甚至可以达到高尚的审美鉴赏家的水平。但是,要成为文学家、艺术家,还必须把自己从人生中得来的审美体验予以提炼、组织,提升为审美意象,予以符号化,创造出一个美的“文本”或“模型”。这是艺术创造不同于其他审美活动的特殊之处:不是一般的审美,而是按美的规律的独特创造。而这个已被创造出来的“文本”、“模型”,一旦定型,也就成了独立于文学家、艺术家的客体,它有自己独立的结构、性质和功能,和其他人工产品(无论是物质产品还是精神产品)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文艺美学不能不对此作全面的探索。这个“文本”“模型”如何被别的主体(读者、听众、观众)所解读、接受,对别的主体发生什么样的作用,主体如何在接受过程中获得审美和创美能力,当成为文艺美学的题中应有之义。但是,获得了审美品格的主体,如何投入社会实践,按美的规律去改造世界,那就超出了文艺美学的使命,而要进入哲学美学的领域之中。

转贴于 艺术审美,只是人类审美活动中一种形态,尽管是集中凝炼的形态。人类的审美活动领域要广阔得多。人在各种各样的实践活动中获得了自由,获得审美体验,实践活动就可能转为审美活动。在人和物,人和人,人和自身的相互作用中,都可能引起审美活动的出现。浩荡的大自然,渺无人烟的天然环境,原始森林、空气、阳光和水流,都可以成为人的审美对象,产生审美体验,对真、善、美产生审美,对假、丑、恶产生审美反感,从而在心灵深处达到人和环境的平衡。哲学美学当然也要研究艺术审美,但更应研究文化审美,也回避不了自然审美。自然审美、文化审美和艺术审美,有什么联系,又有什么区别?审美活动有什么共通的普遍规律?人类的审美活动如何从实践活动(生产、交往、生活等等)中发生?审美活动的结果怎样形成审美关系,审美关系又如何制约审美活动?这些美学的基本问题,哲学美学恐怕不能不回答。至于更深一层的问题,审美活动如何按照美的规律进行,人类要不要、能不能以及如何才能按照美的规律来把握这个世界,是不是哲学美学题中应有之义?西方美学已提出了问题,但还未得到科学的解决。依我看来,在当代,人和世界如何按照美的规律达到动态平衡,这正是当代美学最关键、最重要的问题,更是美学的主题,也是人生的根本目的。

文艺美学只能探索作为艺术创造主体的文学家、艺术家如何把自然审美、文化审美提升为艺术创美:这艺术创美的产物,作为一个新创的客体,被作为审美主体的读者、听众、观众所审美,在审美主体心灵中如何留下痕迹。文艺美学无法回答人类更为宏观的美学问题,例如人的高尚的审美品格如何培养,人类怎样才能按照美的规律去改造世界、安排生活等等。

甚至,文艺美学也难以解决文学艺术的审美和创美以外的其他问题。文学艺术,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在社会中发生、发展、受到社会中其他因素的影响,也影响着社会。政治、经济、道德、哲学、文化等等都在影响着创作主体、接受主体,因而对创作、文本、接受都发生作用。文学艺术的创造,文本的传播、接受,是整个社会的生活——交换——消费中的一个部分、一个方面。它甚至也是一种商品,具有交换价值,会产生剩余价值。可以把文学艺术都放在整个社会整体中来考察,从社会学的观点研究文学艺术,这就有了文艺社会学或艺术社会学。还可以从政治学、道德学的观点去研究文学艺术的政治维度、道德维度,也可以发展为文艺政治学,文学道德学。这都不是文艺美学所能涵盖得了的。

但是,在文学艺术中,政治、经济、道德、哲学、文化的各种因素,都被作了审美的改造,被组织和吸纳进审美结构之中,转化为审美价值。艺术之美,乃是文学艺术的核心价值,甚至象托尔斯泰这样以宗教、道德价值为最高价值的伟大文学家,都一生在孜孜以求美的实现:“我是一个艺术家,我的一生都在寻找美,如果你能向我展示美,那我就跪下来乞求您赐给我这最大的幸福”。[1]政治的、经济的、道德的、哲学的、文化的各种力量都在按照各自的规律对文学艺术发生着作用,但对文学艺术来说,都只是“他律”,自律和他律形成“合律”,按照艺术规律来创造,才创造出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美的、喜的、悲的、茺诞的等等)的文学艺术产品。作为一种精神实践的特殊形式,艺术创造当然受到物质实践和其他精神实践(道德实践、文化实践等)的影响,但这些“他律”要通过艺术实践的“自律”起作用,受“他律”和“自律”相互作用的“合律”所支配,即我们常说的按艺术规律的创造。在文艺社会学中,探索了其他社会因素的“他律”如何对文学艺术发挥作用。那末,“他律”如何通过“自律”而形成“合律”,文艺美学是否亦应研究,值得加以反思。

二十年来的文艺美学,重视了对文学艺术的审美特性在研究,对艺术创造的自律作过许多探索。心理美学、形式美学、音乐美学、舞蹈美学、雕塑美学、绘画美学、书法美学等等比文艺美学更为具体的艺术部门美学的出现,说明探索美的规律正在向各门艺术的深层发展。

但是,开放改革二十年社会剧变,商品经济急速发展,社会意识发生振荡,价值观念、审美标准随之发生变化,影响着文学艺术的生产、传播和消费,文学艺术走向多元发展,就这向文艺美学提出一系列新问题。新潮艺术冲击着传统审美,一些新潮美学甚至提出:文学艺术已经毋须再具审美特性,或者把审美降为娱乐,只要激发感官刺激就行;创作自由被眨低为胡编乱造,任意宣泄;艺术没有规律,也毋需规律。文学艺术中的审美判断被消解,甚至价值观念颠倒,对真、善、美冷淡无情,却对假、丑、恶津津乐道。文艺美学必须面对当下现实,在理论上作新的探索:文学艺术究竟是否还需审美价值?文学艺术的审美价值和交换价值、实用价值和审美价值应是什么关系?艺术创作究竟还有没有艺术规律、需不需要遵循艺术规律?社会的发展,使得艺术的性质、结构、功能和规律究竟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看来,文艺美学确应更多地在文学艺术自律和他律的相互作用的张力关系中来探索艺术的特性和规律,回答当下现实的艺术实践中提出来的时代课题。因此,新时代应发展文艺美学,文艺美学要创新。

第4篇

关键词: 中学美术 审美教育 形式美

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推行,教育更加注重提高质量和效益,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健全人格、有教养、有文化的人,这就要求教师把教学与人的发展更紧密地结合起来。当然,这种发展不仅包含认知、道德的发展,而且包含审美的发展。

中学是学生完成独立思考,审美世界观形成与发展的初级阶段。中学美术是学生理解艺术的初级阶段,美术是直接接触学生精神的教育手段,其丰富的审美体验和鲜活的感情基础、生动的表现形式陶冶学生的感情世界。教师必须打破长期以来在绘画教学生以写生为基础的技能训练,用美把知识武装起来,按照美的规律进行教学,真正实现教学的审美化。美术教育也是对学生进行美育,促进其审美能力、创造能力,更好地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更能促成学生正确的价值取向。

中学美术的审美教育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形式美的培养

作为视觉造型艺术的美术,无不依赖形式而存在。形象是审美的起点,学生的审美感受都产生于形象,不仅如此,学生接受知识也往往从具体形象开始,学生接触美术,首先接触美术的审美形式,即构成美术作品的各种艺术语言因素,如线条、色彩、肌理等。面对自然界的各种美好事物,也总是首先接触山势的高大、花卉的娇艳美丽等。学生通过对这些形式美的感受,构成对自然美和艺术美的整体知觉。但这些审美形式不一定一开始就能成为每个学生的感知对象,需要经过老师的讲解、引导或指导,它们往往是一种潜在的因素。所以培养学生对形式美的感受能力,就成了审美教育的重要方面。

如在中学美术课教学中,形式美的培养最直观的就是构图。构图作为画面基本结构,它的创造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作品的艺术感染力,所以掌握一定的构图规律,对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大有帮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要让学生通过多做练习来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教师可以请学生上黑板或在纸上根据自己所提供的静物或人物进行组合联系,让学生通过已掌握的构图美学知识自觉地在画面中寻找并协调对利因素。对学生在练习过程中所出现的得失,教师要及时加以评讲,指出优点和缺点,也可以当面帮助学生修改失误之处,让学生目睹美的转换过程。美术教师要善于选择有代表性的优秀传统作品指导学生进行欣赏和分析,然后通过练习加深理解。在素描和西画中,构图是表现对象形体结构和质感的造型艺术。在课堂中则通过临摹优秀素描作品和写生来培养学生对这一造型艺术的感受和表现能力。

二、审美情趣和审美理想的培养,对青少年的思想品德具有重要作用

美术是视觉艺术,美术可以优化人的直觉、想象、灵感和悟性等形象思维素质和能力,通过美术教育可以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教师要发掘艺术作品内在的健康感情因素,并通过精心的教学设计和艺术的教学方法在课堂上引导学生体验、领悟这种美,使之转化为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他们爱美的情操。这种情感教育可以通过参观、作品欣赏、写生和临摹优秀作品等多种形式的教学,内容也应该从自然、社会和艺术等范围多方面展开。

对美的事物的感受和情感反应,是审美活动最初的表现形式,但这种感受都受审美理想的制约。中学生由于受年龄和身心发展的局限性,往往把握不了是非标准,不能分辨生活里什么是美好的,什么是丑恶的,什么是应该歌颂的,什么是应该批评的,不同的审美判断往往会引起不同的情感反应。一切优秀的健康的艺术作品,总是集中地反映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和艺术家正确的审美观点,反过来他又使欣赏者得到审美愉悦,起着积极的审美教育作用。这种潜移默化的寓教于乐的作用,是艺术审美活动的特征,也是美术教育的目的之一。

在课堂上,教师选择古今中外的优秀美术作品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从格调高雅的作品中感受美术的情趣和崇高境界;并通过与学生的谈话分析,以及简单的命题创作,都可以收到培养学生正确健康的审美观点和审美理想的效果。如达芬奇的《蒙娜丽莎》以神秘的微笑而举世闻名,许多人第一次见到这幅画时,都被他的笑容所征服,从中受到爱和美情操的感染;徐悲鸿的《奔马》描绘马的四蹄奋起,昂首奔腾象征了中国人民活跃、自强的生命力,表现了画家在黑暗中对光明的追求,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了爱国主义教育。

三、加强指导,培养审美创造能力

学生艺术的审美创造活动,以他们慢慢形成的想象力为前提,在美术课中逐渐学到的技能技巧为手段。所以美术技能技巧的训练在中学美术课中仍然占有重要的地位。在实际的美术教学中,学生运用通过教师的引导、启发,可以充分地调动和发挥想象力与创造力。平时用到的有关线条、色彩、比例、构图、透视、解剖、质感、肌理等造型手段,还有对客观事物的观察分析能力,在老师的指导下就能够变无形的想象为可视的形象,创造出具有一定审美价值的美术作品来。

第5篇

关键词:小学;美术教学;审美能力

审美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审美教育是学生全面发展教育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注重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有利于贯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如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是当前小学美术教学关注的焦点,因此,探索培养小学美术教学中审美能力的策略具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鉴于此,笔者对小学美术教学中审美能力的培养进行探讨。

一、注重课堂教学中传授“美”的知识

在小学美术教学课堂中,教师要向学生讲授、传播“美”的知识,培养学生“美”的思想和理念,逐步形成一种观念和标准。教师在讲解绘画作品时,可以用线条、色彩、大小、长短等空间感以及质感等来引导学生明白什么是美,什么才算美,让他们开始认识“美”、理解“美”。教师可以设置一些造型设计的教学环节,让学生将自己所理解的美充分的表现出来,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此外还可以带领学生一起欣赏一些作品,让学生能从更深层的角度去理解美,体会美,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

二、鉴赏名家作品,提升学生的审美境界

由于大部分美术作品都是由点、线、面、色彩以及肌理构成,画面上体现了节奏感和韵律感,这些会由于不同的人视觉而产生不同的影响,使得人们产生不同的联想。学生的审美角度会随着实际经验和想法的不同而不同。学生通过鉴赏形成审美经验,通过大量的美术作品鉴赏,使得学生理解了美与丑,在这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审美感,提升了感受美和理解美的能力,进而提升学生的审美境界。名家作品称得上完全艺术品,它不但传播着美术知识,而是审美教育的教材,作为一名美术教师,我们要引导学生通过这些美术作品,看到它们所反映的自然美、形象美、社会美和思想美,体会和理解艺术创作过程中表现出的审美情趣和追求的审美理想,通过诠释美,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使的学生形成审美能力。此外,教师要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直接把握和领悟形象整体,使学生乐于审美,促使学生在心灵上达到共鸣,真正领悟美的东西,使得学生审美鉴别和审美评价的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三、实施审美教育、掌握科学的方法是关键

美术教学实施审美教育的一般方法,应努力体现审美过程的独特规律,并使两者有机结合同步进行,就是说,在一般由对实物的观察、理解、直到表现这三个相互联系的基本阶段组成的美术教学过程中,与审美过程中的感知美、感受美、创造美这三个环节相互并溶,同时展开,以适应教学过程的一般法则,反映审美过程的自身规律,完成美术学科教学目标要求。教学的实施办法为:在第一阶段教学中,将观察与审美、感知相结合。此刻,不但让学生对事物的形、色、结构、比例等进行理智的观察,更要观察事物所呈现的美,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诱发学生的情感促进观察活动的深化发展,使他们对事物获得更为清晰、鲜明且更为完美的印象。在教学的第二阶段,将理解与审美体验相结合,这时让学生思考、分析事物形式、内容外,还需对形式与内容的美进行体察、联想以溅起情感的浪花来达到理性认识,从而使学生更加完整地知觉与把握事物并产生再现美的欲望。第三阶段,把练习与审美相结合。此刻,不但要学生画事物的形,更要鼓励他们把获得的美感融于笔端,借助所画形象来表达对美的感受,以增强画面的艺术感染力,提高作品的审美价值。这样把审美教育活动贯穿并有机溶化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不仅可以避免教学之中的审美教育活动出现枝节琐碎、杂乱的状况,有效地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以及促进这一能力的整体构建;还可以使学生更好地创造出美的作品来。这种结合观察分析而展开的审美活动,通过对作品不同审美层次的感知、体验和领悟,使学生在由美塑真、由真及美的过程中,心灵得以陶冶,情感得以升华,最后让学生带着美的余香练习表现技法,并鼓励他们运用所学技能,大胆自由地进行构思、设计、表现自己心中的图景。使他们把学到的美的知识、技能转化为表达美创造美的能力。

四、组织小学生进行作品评价活动

第6篇

摘要:声乐主要指的是表演属性,应归于社会的实践领域;而声乐教育则是声乐和教育的彼此融合,以审美价值属性作为中介和桥梁,从而产生的具重大新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声乐;声乐教育;审美创造

声乐教育作为一门新艺术类型,他不仅仅是体现了人们卓越的艺术创造,而且还体现了人们精神家园生活的审美价值诉求。它是我们审美意识赖以建立的终极意义,声乐也是人声音的社会实践运用,通俗的说话就是歌唱。在这种程度上来说,声乐教育包括学校的教育、社会的教育以及家庭的教育几个方面。它也包括了基础音乐教育中的声乐教育高等师范院校专业院系的声乐教育和专业院校声乐专业的几个不同的类别。所有这些构成了一个金字塔形的结构①。因此在探讨声乐教育的审美创造时,我们必须明确其声乐教育审美的基本价值概念界定和审美作用以及审美意义,才能充分理解声乐教育的全部审美性内容表达。

1.声乐教育审美的概念界定

声乐教育审美性特征在于声乐艺术自身滋生出的一个具有美感效应的中介,也就是具有审美的价值和审美的功能。在本质是必然是以审美性作为其精神的价值指向。进一步的说,声乐教育是以审美为物质载体来获得意义上的表达,以一种艺术美的总体表达方式来对艺术的接受者进行的美的教育。当然对于专业的声乐教育来说,还必须展开声乐历史、声乐的技法理论中把具有美学价值特征的成分相符考量,使艺术接受者(这里主要是指学生)对审美创造理念与审美价值体系的加以把握和运用,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应该明白到这点,因为声乐教育意味着使人们以审美性作为桥梁,不断的去超越现实生命具有的局限性,获得一种新的艺术活力,一种新的艺术生命的创造力,意味着声乐教育精神生命的不断升值;这也就是要使人“兼具最丰满的存在和最高的独立自由”,②真正声乐教育的审美创造正是希望努力的达到这一艺术教育的终极目的。

因此,声乐教育对人的审美创造能力的培养常常是以声乐的诗意韵律来进行审美创造表达。表现在“除了通常的对人的音乐听觉感知能力、音乐联想与想象能力、音乐情感的感受与领悟能力、音乐的理解与表达能力之外,还应包括声乐对身体、呼吸和心智的调控能力,声乐学习与表现中的超越与释放自我的能力等方面。总而言之,声乐教育的审美性创造表达是与我们的生命高度契合所形成的共同跳荡的审美效应。让我们可以实现自我突破,发现自由的价值艺术空间,懂得现实生活的真挚和可贵。声乐审美教育的力量是巨大的。

2.声乐教育的审美作用

(1)声乐教育有效的建构审美心理结构

健全的审美心理结构包含了视觉的感知力、感觉的想象力以及直觉的理解力。首先,我们应该培养其积极敏锐的视觉感知力,声乐是在一定的距离内通过声音来刺激我们的视觉,从而激发我们在时间和空间的过程中体悟情感生命的起伏状态。倾听音乐,是对音乐本身结构的内在形式感、韵律感、多声部的音乐感以及乐曲结构的整体感受过程,感受到社会的多元性:对称、协调、匀称等多样同一;感受情感的丰富性:炽烈、奔放、豪迈亦或是伤感、沉重等。其次,我们应该培养其积极感觉的想象力。音乐本身不可能为我们塑造成一个具体可感的视觉审美价值形象,他将丰富的情感特性包容在抽象的想象形式之中,他所表达的是一种想象的情感形式,一种朦胧而幽深玄远的审美境界。最后,审美的直觉理解力它是对声乐形式特殊的意味进行的直觉把握力,通过视觉、听觉的感知判断力理解其直觉的意味形式感,它是一种有意味的审美形式创造,不是对于现实世界客观真实逼真的模仿再现,而是借助于认知的思维势力进行的审美直觉理解。说到底,声音教育的就是在于提升人们对审美价值的创造。

(2)有利于声音教育实践活动的审美价值引导

声音教育的审美性价值研究无疑会对整个声乐教育实践活动具有重要的审美价值引导作用。面对日新月异的声乐艺术媒介,其声乐艺术的特性也必然会起着深刻的变化,也必然会影响声乐教育的审美价值观,所以,我们应该对声乐教育理论规律进行有理、有序、有节的归纳和总结,并使之对声乐教育实践活动起到促进作用,朝着正确的美学价值方向,有利于声乐教育的审美价值创造。

3.声乐教育的审美创造

声乐教育是培养人们谐和、自由、完整人格等价值结构属性为己任的,这是一个非常复杂而高深的价值工程,审美用内化的形式,从人自身上唤醒那些真正具有“完整的人(希勒语)”价值特性。正如鲁迅先生说:“文艺是国民精神的所发的火光,也是国民精神前途的火光。”③所以说仅从声乐教育的特征来看,其构成的审美价值因素也是复合式的表现,即:语言的音乐,因此,作为审美教育主体的学校和社会教育也就带上了特殊的审美效应,即:它是慰藉我们心灵出走的疲惫,陶冶人们的精神情操和审美理想,成为我们净化心灵的方式。

声乐艺术的审美本质以及审美结构十分清楚的告诉我们:它是音乐的形式与诗歌的形式天衣无缝结合起来的一个艺术王国,当人们沉浸在如痴如醉的抒情歌曲或令人心领神会的歌剧表演过程中,并为之感动、流泪或者欣喜若狂的时候,这种艺术形式的确有着真正的普遍的文化意义。④由此看来,我们生活的现实世界用一般的形式是无法进行直接的文化表述的,然而用声乐的审美形式则可以完成这一艰巨的具有创造性的教育使命。

可以说,声乐教育用其直接的审美形式表现了人们最纯情的生命审美价值属性,通过声乐教育,艺术精神的生命价值形式感、韵律感和节奏感得以落实,而且这种节奏的形式感和韵律感没有停留在形式层面,还向着生命的节奏敞开,借用格式塔心理学的术语说,它与我们的生命节奏具有异质同构的内在关系,是生命节奏的具体沉淀;它不仅可以使审美得到完整意义上最充实、最大空间的释放和发挥,而且也使作为区别于其他的艺术(绘画、文学、舞蹈等艺术种类)类别,比如说:绘画是画的表现,音乐是声音的表现,乐器是伴奏的表现,也正是这种最充实、最大空间的释放和发挥实现了声乐教育的自身艺术审美价值获得了文化含义的增值,让人们对于声乐教育的审美终极意义的认同。还是叔本华那一句对音乐本体的看法是那么的贴切:“一切艺术都希望达到音乐的状态”,无疑会使我们顿开茅塞。

(安顺学院艺术系;贵州;安顺;561000)

注释:

① 引自余笃刚主编《声乐教育学》,上海音乐出版社2009年版,第4页。

② 引自希勒《审美教育书简》,第13封信。

第7篇

一、审美教育是人格教育

在心理学中对人格一般是这样定义的:所谓人格,是指一个人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统合模式,这个模式包括了个体独具的、有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各种特质或特点的总体。翻开我国《大百科全书心理学卷》其中就有人格即个性的表述“人格是一个具有丰富内涵的概念,其中反映了人的多种本质特征”。[1]这“多种本质特征”,就是每个社会成员在价值观、态度、认知、情感、自我意识等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共同而普遍的心理品质和行为特征。

在文言文教学中,需要我们语文教师做的事情,或者说是我们的责任,就是要借助课本中的古诗文中一切美好因素,有目的的培养学生审美感知力、审美理解力、审美评价力及审美创造力,优化学生的心理结构,铸造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完美人格。

西方古代哲人苏格拉底曾说过:“人有了人格的尊严,必不甘堕落为禽兽,而品德也必自然提高。”[2]文言文,记载并传承了中国数千年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军事、外交等多方面历史内容,这些内容生动真实地体现了中国古人的伟大理想、精神追求和智慧勇气,其内含的文化思想的积淀,深刻厚重,博大精深,是医治当今时代人们人格问题的灵丹妙药,这一点从整个社会强调从古代经典寻找并建构我们的精神家园可以得到有力证明。

当然,我们需要与时惧进,对文言文进行挖掘,挖掘蕴藏其中美的符合现念的要素,把握其中的精髓,提炼新的观点,所谓“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成为健全高尚的现代人格的重要途径。我们教师需要指导点拨学生,提升学生古代文言文阅读能力,培养学生一定的语文审美能力、探究能力,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之中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现代人格,从而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一定基础。其实,在我们所接触的文言文中,诸如积极入世、以天下为己任、忧虑国事、关注民生等材料还是很丰富的,与现代人格并无冲突,除了时代和背景的因素之外。

二、审美教育是情感教育

美学研究认为,审美活动从来都是主体跟客体之间双向交流形成的产物,所谓审美的过程,其实就是审美主体与对象客体之间的进行的情感交流,进而产生了情感共鸣的过程。就其心理结构而言,包含了感知、想象、情感、理解等审美要素,这些要素构成了一个内在的系统。审美的这种心理结构特点,为在文言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提供了最大的可能性:如审美对象之感知性,联想之随意性、延伸性及跳跃性,情感之愉悦性、激发性,理解之深入性、完整性等。

从学生本身来说,青少年内心深处崇尚美、热爱美、追求美,完全是一种天性、自然性。我们在进行文言文教学时,把古人忧国忧民的圣洁大美、建功立业的奋发壮美、地久天长的情思真美、怡情山水的恬淡纯美、赤诚无私的博爱唯美、拍案叫绝的聪慧智美,用无限的真情、用生动形象的语言、用如同身临其境的情景调动起学生的听觉、视觉等多种感觉器官,直接感受文言文作品中蕴涵的美,激起学生情感波澜的审美特质,那么,作为审美主体的学生就能够主动感受、理解、把握审美对象的各种美质,“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进入到学习的作品之中,与作者或其中的人物同喜同悲、共乐共怒,获得美感享受,接受情感美的陶冶。

三、审美教育是艺术教育

在《理想国》中,柏拉图指出,应当寻找一些有本领的艺术家,让青年们在不知不觉中,从小就培养起对美的爱好,进而形成融美于心灵的习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孔子,把当时用来规范社会政治制度以及伦理观念的“礼”和进行艺术审美教育的“乐”二者相提并论,都放在当时学校教育科目“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之中,而且因为它们的重要放在前列,在他看来,礼可以安上治民,乐可以移风易俗,礼乐相辅相成,才可以治理好国家。

第8篇

【关键词】幼儿教育;美术活动;审美能力

美术教学活动对培养幼儿情感,提高幼儿审美能力有着积极的作用和影响,然而,传统幼儿美术活动中往往“重结果,轻过程”,忽视了幼儿感知、体验等审美能力的培养,因此,在幼儿美术活动中必须有效引领,渗透美育,让幼儿发现美、感知美、理解美、创造美。

一、欣赏美术作品,让幼儿发现美

欣赏能力的获得需要正确的引领,幼儿美术活动中必须凸显教师的引领作用,优秀美术作品对幼儿的感染是潜移默化的,长期而反复的让幼儿欣赏优秀作品,在接触和感受过程中增强感知能力,提高语言表达和想象能力,进而懂得美的含义,领悟美的真谛。例如:教师引领幼儿欣赏毕加索的作品《牛》,孩子们初次看到这幅作品的时候大多会惊讶:“这是什么?”“怎么看不出牛的样子?”孩子们心中充满疑问和不解,教师告诉幼儿,这幅画创作的过程是首先画一张牛的图,在这幅图的基础上省略元素,最后获得这样的造型。孩子们听了之后恍然大悟,原来美术欣赏不能只欣赏看得见的东西,还要欣赏那些看不见的东西,在教师的指导下,孩子们开始尝试将《狮子》《兔子》《小狗》等图画模仿毕加索的作画方法,创作抽象派作品,效果出乎教师意料。有位画家曾经说:“我需要向孩子学习。”可见,艺术家与孩子之间在一定程度上是想通的,如案例展示的一样,利用艺术家的作品带给孩子视觉上的冲击和心理上的体验,容易引发幼儿的共鸣,让幼儿理解真正的艺术之美。

二、拓展美术活动,让幼儿感知美

法国著名艺术家罗丹说:“自然总是美的。”在幼儿美术活动中,对于美的诠释不仅仅局限于课堂,要充分发挥教师智慧,拓展美术活动范围,让孩子们在多种领域,不同角度感知美,欣赏美。带孩子们去大自然中,春天或者秋天来临的时候,教师带领孩子们走出活动室,让孩子们闻一闻鲜花,画一画树林,说一说每一种树干、树枝和树叶的特点,例如美术活动《树叶变变变》开展的时候,教师带领孩子们去树林里收集树叶,并且比一比谁的树叶颜色更漂亮,形状更独特,孩子们收集过程中热情高涨,表现的生龙活虎,最后孩子们在教师的引导下将捡来的叶子制作成精美的贴画,王晓用银杏叶子制作成小人的头发,而彤彤利用枫叶剪了一个漂亮裙子,萌萌也用了枫叶,但是她给小猫咪制作了一把雨伞……孩子的想象是新奇的,自然的赐予是丰厚的。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孩子在生活中感知美,如利用生活中废旧的纸杯、塑料水瓶等制作精美的工艺品,拓展孩子美术活动空间,逐步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

三、创新美术环境,让幼儿理解美

美术活动环境在对幼儿审美能力的熏陶作用不可小觑,幼儿园是儿童的第二个家,是儿童活动的主要空间,为孩子营造具有趣味性、启发性的美术环境,让幼儿在愉悦中活动,快乐中玩耍,充分发挥美术环境的隐形美育功能,唤醒幼儿对美的理解和认同。美术环境的创设方法多样,形式不一,如可以从自然中汲取创新的源泉,以美丽的田野、神奇的海底、奇特的森林之旅等为主题布置美术活动墙,儿童身处在色彩鲜明,充满艺术氛围的美术环境中,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会受到感染与熏陶;可以从故事中探索创新的途径,开展丰富多彩的美术活动,一位教师这样设计:以“白雪公主”的故事为主题开展美术活动,首先将白雪公主的故事讲给孩子听,然后让孩子们展开想象说说最喜欢故事中的哪个人物,最后让孩子们把那个角色画出来,孩子们在熟悉故事情节的基础上画得很投入,有个小女孩儿把“白雪公主”画得十分漂亮,教师问:“你为什么喜欢白雪公主?”女孩儿回答:“她漂亮而且善良。”可见,开创多元美术活动环境,不仅理解了形式的美,还理解了心灵之美。

四、加强美术体验,让幼儿创造美

幼儿探索世界的主要方式是亲自操作,审美能力的提升也不例外,幼儿只有身处美的发掘与创作中才能不断提高对美的鉴赏能力,因此,在幼儿美术活动中要关注孩子自身体验,开创多种形式的艺术创作活动,为孩子搭建有效体验的平台。例如:在开展彩泥塑造活动中,教师要求孩子们制作一只兔子,而有一个孩子却给小兔加了长长的尾巴,其他小朋友都哄笑起来,这个孩子也羞涩的低下了头,此时,教师没有批评这个孩子,而是拿起小兔子摇身一变,变成了一只小狗,所有孩子都惊呼起来,同时孩子们心中也明白了“创作没有固定模式”,敢于尝试,大胆制作就是一种“美”。 可见,提高幼儿审美不是教条的规范,而是灵活的引领,给孩子创造的机会,让孩子在鼓励中快乐成长,在创造中培养审美。

第9篇

关键词:舞蹈;艺术;语言文字;类型

中图分类号:J70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9-9166(2011)017(C)-0392-01

前言:舞蹈要打动人心,就要创造舞蹈美;要创造舞蹈美,就得寻求、捕捉和研究舞蹈美。然而,舞蹈美是什么呢?究竟是什么东西在“鬼使神差”地操纵着舞蹈美与不美的神圣艺术大权呢?

一、联系舞蹈中人体动感性来认识舞蹈美的本质

在艺术创作上,一切艺术包括美术、戏剧、音乐、舞蹈等等,都是通过艺术形象来反映生活、表达思想感情的。但由于各种艺术的表现工具和表达方式不同,就形成了各种不同的艺术形式。当代美国舞蹈教育家玛格雷特.陶布勒尔指出,舞蹈以“人体为工具”。美国舞蹈理论家约翰•马丁也说:“舞蹈家不使用钢琴或调色板之类的客观器具。”由此可见,构成舞蹈形式美的基础和创造舞蹈形式的物质材料是人体本身。这是舞蹈与其他艺术形式最重要的区别所在。

在艺术创造上,舞蹈以人体作为艺术表现的工具,舞蹈家凭借它做出各种有节奏的动作、姿态、表情来表达作品的内容和人物的思想感情。所以说,在构成舞蹈的诸要素中,动作时居于首要地位的,没有人体动作,就没有舞蹈。因此,舞蹈人物的塑造,舞蹈情绪的表达,舞蹈意境的展现,始终贯穿在舞蹈动作中。但这些动作又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人体动作,而是从日常生活中选择、提炼、加工、改造、演化而形成的一种具有程式化、形象化的舞蹈语言。这类动作具有一定的形式和规格,而且有确定的名称,例如芭蕾舞“阿拉贝斯克”(Arabesquc)中国古典舞中的“单山膀”、“顺风旗”“燕子穿林”等。他丰富和提高了舞蹈的表现手段,式舞蹈艺术进一步规范化,同时还有助于各种舞蹈风格的形成和稳定。

二、舞蹈艺术中体现的文化审美因素

人们的艺术活动(包括舞蹈活动),无论是创作还是娱乐,其本质首先是“审美活动”。“审美”是人们对于生活美和艺术美的一种欣赏活动,美与丑的辨别活动,当然也包括审美创造活动。“特征”则是一个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最显著的特色,主要标识和征象。诚然,舞蹈艺术的审美特征就是审美主体(舞蹈创作者与欣赏着)对于审美客体(舞蹈艺术作品等)的独特的、显著的标识的规律性的认识和把握。

我觉得即使多年从事舞蹈艺术的人,我们也必须把丰富的艺术实践上升到理论性地认识,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把不都系统的自发的认识上升到较系统的认识。说:“感觉到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我们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感觉只解决现象问题,理解才解决本质问题。”文学家(包括舞蹈家)必须学习理论,必须懂得理论,这应当是人们的共识,“理论……使我们相信各种现象之间的关联性。”每位舞蹈家和舞蹈欣赏者只有了解和把握舞蹈艺术不同于其他艺术的特点、个性,把握它的内部规律,才能挥洒自如地驾驭它、运用它。

具有生动可感的艺术形象,是舞蹈艺术与其他艺术所具有的共性之一。所有的文学艺术作品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其对社会生活的反映,都具有不同表现形式的、鲜明的艺术形象。形象,按字义理解是指事物的具体形状或状态,生动具体的生活情境。创造艺术形象具有可以用个别表现一般,单纯表现丰富,有限表现无限等特点。这就使文学艺术成为人类社会的重要的建筑之一和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从舞蹈文化到舞蹈审美的融汇和贯通

舞蹈文化与舞蹈审美并不是截然割裂的两个概念。事实上,作为文化的舞蹈可能是舞蹈审美的观照物,而作为审美的舞蹈又有其文化的意味。“舞蹈审美”是舞蹈欣赏这一认识实践的主导动机;那么,我们该如何来理解“舞蹈美”呢?按照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在欣赏过程中,舞蹈美是对象的存在;主体的意识在感知到舞蹈美后,产生的是舞蹈美感。也就是说,舞蹈美与舞蹈美感的关系,即存在和意识的关系。舞蹈美是舞蹈美感产生的前提,正如舞蹈的存在是舞蹈欣赏的前提一样。需要指出的是,舞蹈美作为舞蹈欣赏的对象来说属于具体的、历史的、地域的、民族的、阶层的范畴;因此,舞蹈欣赏美感的产生,除以舞蹈美的存在为必要前提外,还需要欣赏者具有一定的舞蹈文化素养,包括历史文化的、地域文化的、民族文化的和阶层文化的素养。

四、理解自然美的最高形态

“人体”是舞蹈艺术的物质基础和主要工具。“人体动作”是舞蹈艺术的根本特征,但这里指的“人体动作”不是指人们在生活中常见的表达情绪和事物的一般性动作,而是升华为艺术形态的、美化的人体动作。当我们谈到作为舞蹈的物质基础和工具的“人体”,就必然要谈到“人体美”和“人体文化”。

“人体美”是人体作为审美对象所具有的美。“人体文化”是以人类自身为对象的社会文化实践活动,是人类观照自身的审美活动,是创造人体的审美价值的实践活动。人类社会的长期发展,逐步形成了丰富多彩、高度发达的“人体文化”,人体文化成为人类抒感、陶冶情操、锻炼体魄、发展自身的广泛的人体文化实践。

作者单位:信阳广播电视大学

参考文献:

第10篇

一、树立高尚正确的审美观

培养提高青少年的审美能力要以帮助青少年树立高尚的正确的审美观为前提,教导青少年“按照美的规律”来把握美、鉴赏美。树立高尚正确的审美观,首先要引导青少年学习和继承人类一切优秀的美学成果,尤其是中华民族的优秀美学传统。其次是创造条件让青少年参与感受美、鉴赏美的社会实践。审美观同一切审美意识一样是社会实践的产物,离开社会实践高尚正确的审美观则无以形成。

二、培养提高审美能力的途径

培养提高青少年的审美能力应着重培养提高审美感受力、审美想象力、审美理解力、审美鉴赏力。这些能力的培养起步于家庭、发展于学校,而社会影响不可忽视。家庭、学校和社会美育是培养提高青少年审美能力的基本途径。

(一)家庭美育

家庭是青少年生活的基本环境,在我国,青少年在幼儿时期,家庭几乎是他们受教育的唯一场所,幼儿对世界的认识是从家庭开始的,家庭美育无疑是青少年审美能力形成的起点。

1.父母是青少年审美能力培养的首位教师。当代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的实验研究表明:学前儿童主要是通过感觉运动图式来与外界取得平衡,并在此基础上将感觉运动图式开始内化为表象和形象图式。由于这种表象性思维特点,父母和其他长者的动作、姿态、语言等就成为孩子们模仿的主要对象,成为孩子们最初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父母的言行举止、善恶美丑对孩子的审美观的形成影响很大。

2.优雅的家庭环境能提升青少年最初的审美感受力。青少年在幼儿时期对美的感受力是萌芽最早、发展最快的时期,幼儿、儿童对颜色、形状、节奏、韵律这样一些形式美的感受是和他们的视觉、听觉的感受性同时发展和丰富的。因此在幼儿、儿童身心发展的这个重要时期,通过环境中的形式美因素对他们进行审美的陶冶是必不可少的。

(二)学校美育

学生时代是一个人的审美观、审美能力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课堂美育、课外活动美育、校园环境美育是培养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

1.发挥好音乐、美术、语文、艺术欣赏课程的主阵地功能。音乐、美术、语文、艺术欣赏等课程具有形象性特点,通过它们可以培养学生形象思维的能力,培养学生对色彩、形体、节奏、旋律等的感受和表现的能力,在这些课程的教学活动中,应当把技能技巧的训练与审美感受、审美理解、审美鉴赏等能力的提高有机结合起来,使它们相互促进,促使青少年审美能力的形成和提高。

2.将美育渗透到其他所有课程之中,学校各类课程中均包含着美育的内容,它们同样能培养提高青少年审美能力。例如地理课程中祖国的地形、地貌、山川、河流、名胜、古迹,能使学生领略大自然的美,激起青少年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而历史课程中可以使青少年阅览社会美的历史长卷,激发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感情。

3.课外活动美育是培养提高青少年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学校课外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可以培养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①通过少先队会、青年团的组织生活等形式,组织青少年评价生活中的美与丑,让他们畅所欲言,各抒己见,调动他们的审美积极性,提高他们鉴赏的能力;②根据青少年的不同爱好,成立各种课外活动综艺小组,培养和发展青少年艺术才能,让青少年在这些活动中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③利用节假日、纪念日、寒暑假组织学生郊游、旅行,引导学生观赏祖国的清山秀水、名胜古迹,领略大自然的美。

4.营造优美整洁的校园环境。优美的校园环境,对培养青少年健康的审美情趣有着积极的影响,学校可以通过校园绿化,使学生置身于芳草遍地、柳绿花红的校园之中,通过对教室、宿舍、图书馆、艺术馆等场所高雅、整洁、实用、有效的布置,使青少年置身于明窗净几、高雅大方的学习场所,无疑会愉悦他们的精神,并将校园的美印刻在记忆深处,这些将会影响他们一生对美的理解和鉴赏。

第11篇

关键词:师范院校;美术教学;审美教育

美术属于一门审美化的学科,而在审美化学科教学目标中,美育目标主要包括:审美知识技能的掌握、审美情感体验能力的培养、审美能力的培养、思想品德素质的提高。综合考虑美术教学本身具有的特点,我们将美术教学中的审美教育目标归纳为三个方面:审美技能教育、审美创造教育、审美情感教育。对于师范院校美术教学中的审美教育,一般来说,要求更高。下面,本文将针对如何提高师范院校美术教学中的审美教育教学效果来进行观点的展开和讨论。

一、审美能力:发现美、欣赏美

在美术教学中,审美能力的培养是最基本的审美教育。审美能力包括审美知识和审美实践两个方面。审美知识,就是美与美感的概念,要求学生能够明确的明白美与美感的含义,同时对于审美活动、审美主体等基本原理有一个较好的掌握。审美实践,就是学生在对审美相关的基本概念的了解后所进行的审美活动,要求学生领悟和掌握基本的审美实践技能。

在培养学生审美实践技能的具体操作中,要求教师通过美术教学使学生能够掌握从审美欣赏和审美鉴赏的能力,层层递进,使学生的审美能力一步步的得到提高。按照人们对美感的层次划分,由人们五感直接感受到的色线形音所引发的的生理是最初级的美感;紧接着是能够完美体现内容的形式结构所带来的生理;接下来则是由人们通过欣赏内容所产生的心意情趣引发的心理;最后则是体现内容格调同时具有升华意义的高级心理美感。生理主要是由人们的审美欣赏产生的,而心理则主要是由人们的审美鉴赏所产生的。审美欣赏还停留在人们的感性认识上,具有情绪型和模糊性的特点;审美鉴赏则已经上升到人们的理性认识的高度,人们在审美鉴赏的过程中,对美进行评价和分析,并达到深刻化和逻辑化理解美的目标。

二、审美情感:感受美、体悟美

在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审美技能后,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可以进入审美教育的第二阶段。帮助学生将其初步具备的审美感受水平进一步上升内化成个人的审美领悟能力。这时教学目标的重点应放在对学生的审美情感能力的培养上。审美情感相较于审美实践技能,又上升了一个高度,是审美主体对审美客体的具有个体性的积极正面的态度和体验。到了这个阶段,对于学生的要求是学生能够通过对审美产生喜悦的态度和体验。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可以采用将其具体化为艺术直观感和艺术价值感的教学方法,最终达到培养学生审美情感的教学目标。

审美有时候就是人们在看到美的事物时产生的一种情感直觉,这种情感直觉直接决定了人们所感受到的美的生动性、形象性和丰富性,为人们眼中的大千世界创造了各种瑰丽的色彩。这对于美术专业的学生而言,是培养了他们的艺术敏感性和艺术创造性。也只有在具备了审美情感后,学生才能在日常的生活中发现更多美的事物、美的精神,才更懂得将心目中的美通过手中的画笔表现出来,创作出更具艺术性和审美价值的作品

审美的价值感在赋予审美主体美的享受和愉悦的心情的同时,也为大自然赋予了人的积极色彩。人们通过对于美的表达和再现,赋予各种客体以文化意味,从而使之拥有了审美价值感,人们的审美也就达到了对美的心灵体悟阶段。

三、审美创造:创造美

欣赏美、感悟美,接下来便是创造美。美之所以无穷无尽,就在于人们对于大自然美的探索和对于美的不断创造。李泽厚这样解释美,他说美是人化了的真和实现了的善的统一。真与善的统一自古就是人们所不懈追求的目标。在经历了漫长的时光沉淀后,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对于美产生了一种具有个体性和社会性的自由感受,这种感受进一步构成了人类的意识自由,而艺术正是由这种自由感受进一步具现化所产生的。艺术与现实相比,它的美更具有永恒性、集中性、纯粹性和创造性等特点,而在艺术美的领域,人们也就能够更容易更自由的完成“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的主体实现。故而,在美术教学的审美教育中,教师要时刻保持这样的教学观念,将审美教育最终上升到人类本质意义的理解高度。

审美劳动与现实劳动相比,其获得的美感本身就是由审美主体自觉自发的进行审美活动所产生的,甚至有时是在人们无意识的行为中产生的。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审美创造是一种更为自由且高度自由的创造,这也符合了关于劳动的实现即为劳动的对象化原理。

要想将审美创造教育贯穿在我们的美术教学中。首先,要做的是将审美自由的观念和心态植入到美术教学中并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使之认同并具备审美自由的观念和心态;其次,在美术教学中适时对学生进行创造性想象和创造性审美情感进行激发,不作固定的审美标准,理解包容学生的质疑和个性化的观点,使之拥有更广阔的想象空间和创造空间,对于美术的创作和美的表现产生一定的兴趣和创作动力,即创作灵感;最后,在美术教学中还要注重学生超越意识的激发和培养,明白艺术审美是对现实生活的超越,而艺术审美创作是对现实生活的超越性创作。具体而言,即在艺术创作中对现实事物的真实性、艺术创造性和艺术感染性的超越。在艺术的创造性创作中,并不要求外在的完全一致,而是追求内在美和内在力量的完美诠释。

结束语

审美能力的培养是一个持续缓慢且漫长的过程,在美术教育中进行学生的审美教育,有较好的教学效果。进一步考虑到师范院校学生具备的特点和未来职业要求,在他们的审美教育中还要融入一定的教育观念。让他们在学习中学会审美的同时还学会向他人传授审美技巧的方法。

参考文献:

[1]陈扬.美术教学中的审美教育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2,18:138.

[2]周正旭.审美教育在师范院校美术教学中的应用与思考[J].美术教育研究,2013,04:120.

第12篇

艾德勒说过:要使“教育过程成为一种艺术的事业”。凡是没有艺术介入的地方,我们就不能正确地称之为教育。其实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系统中最具文化价值和精神意蕴的环节,对其进行积极的追问和探寻,发掘阅读对象的艺术美,引发学生的兴趣与共鸣,是我们在阅读教学中孜孜以求的境界。要达到这种境界,艺术审美就应该是阅读教学中一以贯之的原则。也是美学在语文教学中的具体应用。这里所讨论的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艺术审美就是按照美的规律,用美的信息去激发、引导阅读活动的主体——学生的审美心理和情感,培养学生养成正确的审美准则,提高审美的素质和能力。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进行艺术审美能够使学生对阅读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诱发学生自觉地探索语文的未知领域,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语文阅读的教学过程与审美活动从来就是血脉相容的。语文教材中编选的课文大都是文质兼美的典范佳作,是集中反映自然、社会、艺术、科学、语言等客观美的结晶。作为美的载体,它们基本蕴涵了人类文化传统中各个领域的美的积淀。凡是编入语文教材中的文章,其本身就是语言艺术美的构筑。纯净的语言、美妙的意象……引领着我们探求语文的内在世界。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从不同的审美角度、审美层面,引导学生深入分析和理解。从而使学生得到美的教育,同时也有助于学生对课文的把握,从表层性的体味感知过渡到深层性的领悟理解,从而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阅读活动中进行艺术审美的要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情感性

审美是一种富有情感的精神活动。美的发现必然激发学生学语文的欲望和热情,从而使阅读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感人心者,莫先乎情”,长期的阅读教学经验充分证明,凡是学生有兴趣的阅读课,学得扎实的阅读课,几乎都是因为老师在其传授过程中倾注了强烈的审美情感。在教学中,教师对文章的审美愉悦,会以各种形式表露出来——“情动于中而形于外”,产生强烈的审美感染力。主张情感教学的于漪老师曾说过,要把课上得“声情并茂”必须“体作者之情,察作者之意,文脉、情脉双理清”,要“选准动情点,以情激情,满怀激情的启发、提问、讲述、剖析……增强学生的语文感受能力。” 语文教师应以自己的文学修养、智慧与情感去趋进、贴合文章,发掘文章的美,进入情境。然后,按照“入情——动情——析情——移情”的情感传递轨迹打动学生的审美情弦,激起他们对阅读的浓厚兴味,自然的进入审美境界,进行充分的欣赏。这种情感的激发将使学生在内心深处形成一个心物交感,情景交融的意象世界,从而达到与作者在心灵上的契合与情感上的共鸣。

二、整体性

阅读教学要唤起学生的热情,教师就必须遵循艺术审美的整体性原则。在传统教学中,以割裂为美。老师如庸工画竹般“节节而为之,叶叶而累之,岂复有竹乎?”断墙残壁,让人感恻于零落与破败。“一个艺术作品必须是完整的有机体,必须是一件有生命的东西。有生命的东西第一须有头有尾有中段,第二头尾和中段各在必然的地位,第三有一股生气灌注于全体。某一部分受影响,其余各部分不能麻木不仁。”这是朱光潜先生有关艺术审美的论断。在阅读活动中,一方面可抓住精彩传神的关键语句,把学生引进它所展示的优美境界,使他们在美的艺术享受中得到熏陶,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引领学生抓住令人迷醉的意象、情景,领悟文章中高超的语言、技巧,提高运用语言表情达意的能力。在阅读中如果不坚持整体关照,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将使学生厌倦八股式的模式化,将一棵枝叶葱茏的树看作一地的枯枝败叶。只一味“摘字”“摘句”的分析,忽视美的内在联系,这是教学的悲哀,也是美之不存的悲哀。

三、情境性

1.通过语言创设审美情境。教学中的艺术审美,是教师“把自己体验过的情感传达给学生,使学生为这些感情所感染,也体验到这些感情”(托尔斯泰语)的过程。感情的传达借助的是语言,语言艺术可以调动学生的丰富想象力。美的一切就该用美的语言来表达,美读把教材的无声文字变为有声的语言,把文中静止的感情变为真情实感,把学生带进课文的情境中去,毫无障碍的接受课文内容的感染熏陶。在教学中,教师的语言要做到简略而明白,含蓄而深远,即孟子的所谓“言近而旨远”的境界。2.利用多种媒介创设审美情境,揭示审美情趣。从语文阅读教学的一般规律来看,最主要的是,教师必须按照美的规律从审美角度进行阅读设计,深入挖掘语文教材中的审美因素,创设审美的阅读环境,唤起学生的美感情绪,使学生获得深切的美感体验。我国的古典美学理论中,就有“三境”之说,即物境、情境、意境。通过情境的创设使学生达到阅读的最高境界——意境的体验。根据审美对象和审美主体的特点而创设的审美情境,对学生的审美意识的培养,审美感情的熏陶起着重要的作用。传说、故事、绘画、音乐、雕塑……这些都可以成为自觉审美的“催化剂”,引导学生深入到文章构筑的内部世界,领悟文章的艺术真谛。在阅读教学中进行艺术美的教育,必须把学生带进文章中作者创设的艺术世界中去。审美情境对学生不是强行给予的,而是从学生的审美心理自由出发而设定的,它较之单纯的说教更易于被学生理解。各种现代化教学手段及多媒体教学在课堂中的应用,无疑有助于审美情境的创设。“作者胸有境,入境始觉亲”,我们的阅读教学既引领学生进入文中之境,又将此情此景转化为我情我景。从而使教学中充满着师生间的情感交流,体现着情知的交融。

审美教育不仅能陶冶情操,提高素养,而且有助于开发智力,对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进行艺术审美,是我们从事美育的重要课题之一。它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强化审美意识,并提高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全面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