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产业链优化的策略分析

产业链优化的策略分析

时间:2023-06-30 17:22:3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产业链优化的策略分析,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产业链优化的策略分析

第1篇

关键词 电信 产业价值 创新 产业链整合

一、引言

电信产业内部的不同企业承担不同的价值创造职能,产业上下游多个企业共同向最终消费者提供服务(产品)时形成分工合作关系或网络。信息通信产业是庞大复杂的产业生态系统。电信产业价值创新通常表现为由众多不同创新活动组成的庞大链条,在这个链条中,单个电信企业不可能独立完成所有的创新。因此,只要是产业链上的企业能够直接或间接控制链上其他企业的决策,使之产生期望的协作行为,就视为产生了某种程度的整合,合并是产业链整合中最极端的形式。综观当前的研究,产业链整合还是一个较新的研究课题,目前缺乏从产业层次视角对电信产业链进行深入整体认识,更谈不上从理论视角探讨我国电信产业链整体竞争力提升的策略。因此,寻找电信产业链整合的有效模式,并探寻其成功实施的条件,既具有理论意义,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上述原因,本文试图运用产业链整合理论对我国电信产业价值创新进行分析,进而提出一个电信产业价值创新的基本分析框架。

二、基于电信产业链整合的价值创新:内涵及其发展趋势

当前,随着数据增值业务快速发展和3G时代的日益临近,电信产业价值创新系统演变呈现出如下趋势:一是在电信产业模块价值创新系统内部,各环节对价值创造的贡献被重新界定,价值和利润在系统中发生转移,向对价值创造起关键作用的环节聚集,表现为网络运营环节的价值将不断下降,内容和应用方案将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因而电信运营商业务外包成了必然选择。二是由于3G技术的开放性和不确定性,必然要求以顾客和应用方式为中心对电信产业进行模块化分解,因此对电信产业相关标准的竞争将越来越成为产业价值竞争的重要方式。

三、产业链整合视角下的电信产业价值创新策略

1、产品层次的价值创新包括电信产品模块化创新和服务模块化创新

电信产品模块化创新的内容包括:产品设计标准制定、产品和服务设计开发、营销、品牌等诸多方面。其目的是运用模块化思路进行产品结构优化,实现对质量、成本、可靠性、可服务性、响应速度的提升。电信产品模块化分解与创新保证了各个模块可以在时间和空间上进行独立、并行的创新,节约了创新时间,同时各个模块之间还可以进行集成,满足电信客户个性化和多样化需求实现产业价值增值。服务模块化创新的主要目标是,实现电信产品提供过程中相关服务的标准化、人性化和规范化,并为产品创新提供业务、技术和政策保障。

2、电信产业层次的价值创新――构建价值创新网络

价值模块的外包策略。外包策略的实施是在电信产品或业务模块化分解的基础上确立的。电信企业外包有两种基本类型:业务外包和管理外包。以电信运营商为例,电信企业开展业务外包主要是指对前后台业务进行外包;也有一些企业对内部独立性较强的管理职能进行外包,被称为管理外包。国外电信企业业务外包开展时间早、涉及面广,国内电信企业业务外包刚刚起步。业务外包主要是将前后台业务进行外包,如营销渠道、网络代维业务、增值业务等外包;管理业务外包相对较少,主要有财务管理中应收账款业务外包,人事管理中招聘员工管理外包等。

四、结论

本文首先界定了基于电信产业链整合的价值创新内涵,指出其实质是指通过对电信产品进行模块化设计、制造和交易的基础上,对电信产业的各项业务进行高度专业化分工和合作,实现产业内的系统整合,使整个电信产业链获得较大的价值增值,提升整个产业价值创造能力和竞争力。其次,分析了电信产业价值创新系统演变趋势。最后,分析了电信产业模块化价值创新策略,构造了电信产业价值创新的分析框架,指出按照由低到高的层次,电信产业价值创新可分为三个层面,即产品层次创新,企业层次创新和产业层次创新。

参考文献:

[1]芮明杰,刘明宇.网络状产业链的知识整合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6,(1):49-55.

[2]刘慧波,黄祖辉.产业链协同整合实证研究[J].技术经济,2007,26(9):24-27.

[3]卜庆军,古赞歌,孙春晓.基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产业链整合模式研究[J].企业经济,2006,(2):59-61.

第2篇

【关键词】文化产业链 创新发展 政策设计

文化产业链的发育程度与健全状况是文化产业发展层次与水平的重要标志。当前伴随着文化强国建设的全面推进,文化产业链建设面临着更高的要求与更大的压力。文化产业链的疏通、壮大与重构已经成为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命题。

一 当前文化产业链的建设现状

1.文化产业链的建设与区域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密切相关,呈现出鲜明的地区差异性

我国长三角、珠三角及其环渤海地区经济发展基础好,文化产业整体发展水平处于全国前列,文化产业链发育程度相对较好、产业链各环节相对健全、各组成部分发展水平相对较高,产业整体协作好。产业链发展状况与水平能够较好地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及产业自身发展波动等。与此同时,我国中西部一些地区由于受到整体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的限制,文化产业整体发展水平相对较低,文化产业链不健全、产业协作意识与能力相对不强、产业各环节经营实力不强,对产业链支撑作用有待于进一步彰显。中西部与沿海发达地区之间文化产业发展要素的流动、整合和优化通道有待于进一步拓展,跨区域文化产业发展协同机制有待于进一步探索。

2.对文化产业链建设的重视程度进一步增强,文化产业链对文化产业发展的驱动作用进一步凸显

文化产业链的发展水平与文化产业的整体发展质量与竞争水平密切相关,是文化产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当前,党委政府相关职能部门、文化企业经营主体对文化产业链建设的重视程度进一步提升,文化产业链建设与发展的氛围及要素供给体系进一步健全,文化产业链对文化产业发展的驱动作用进一步彰显。

3.文化产业链建设与发展水平仍有待提升,金字塔型的结构急需改善

虽然当前文化产业链发展的软硬件基础进一步夯实,文化产业链建设速度进一步提升,但由于历史发展基础相对薄弱及当前体制机制束缚等原因,同国外文化企业产业链建设与发展水平相比,与当前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诉求相对,仍存在明显的差距。产业形态先进、产业创新性强、产业链健全、产业链各环节发育程度好,以及协作机制好的高水平高层次文化产业链建设成功案例尚不多见;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国大型文化企业集团数量依然不足,大部分文化企业产业链建设仍处于发展水平差、层次低、竞争力不足的发展状况中,金字塔型结构明显。如何由金字塔型结构转向柱状结构,或者通过梯度提升的橄榄型结构再转向柱状结构或倒金字塔结构,是当前及今后一个历史时期内文化产业发展面临的重要课题。

4.文化产业发展的相对配套政策需要进一步健全

文化产业链凸显的是一个产业协作概念,在文化产业链建设中,产业链上下游不同的产业门类、产业环节需要进一步整合。这其中涉及不同隶属关系、不同地域、不同行业的文化产业门类或环节等,如何进一步克服合作壁垒,疏通合作管道,需要在文化产业发展相关政策的制定与实施上给予更大的支持,尤其是跨门类、跨区域、跨行业兼并或重组政策,民资或外资进入文化产业发展领域相关政策需要进一步理清。

二 文化产业链疏通、壮大与重构:政策命题的提出

文化链发展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无论是发展水平、发展层次的问题,还是发展门类、发展形态的问题,最根本的是动力机制问题。归结到一点就是文化产业链的疏通、壮大与重构问题。

1.文化产业链的疏通是文化产业链建设的首要命题

当前文化产业链的栓塞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一是文化产业门类协作不畅,产业链上下游原始创意、设计研究与产品制作、品牌营建,以及产品营销之间没有形成良好的协作机制;二是文化资源流动不畅,资金、人才、土地等人财物资源跨地区、跨门类、跨行业布局的格局尚未形成,资源的优化与整合工作需要进一步加强;三是不同所有制文化企业合作存在较为明显的壁垒,体制不兼容、利益博弈等问题比较明显。

文化产业链栓塞的主要成因有以下几种。一是长期以来我国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在新的市场经济条件下没有得到有效的清理与创新;二是不同利益主体在面对利益格局调整和利益再分配过程中对自身利益的过分注重迟滞了改革的进度;三是对于新时期文化产业发展规律和国际文化产业竞合潮流缺乏清晰的审视与判断,决策的科学性、主动性、创造性仍有待加强,文化决策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文化产业链的疏通是在文化发展创新观念的引导下,通过机制建设彻底打通文化产业链上中下游资源的流通渠道,并且以通畅的物流渠道的构建为物质基础,实现产业发展要素、发展资源的优化集聚,发挥产业裂变与整合效应。

2.文化产业链的壮大,其本质上有两层含义

一是在横向上,是指文化产业链上中下游各发展门类如何进一步做大做强,提升竞争力;二是在纵向上,如何探索形成产业的协作机制,发挥上中下游产业间的粘合效应、裂变与整合效应,形成成倍放大的产业递增效应,从而实现文化产业链的发展壮大。而这些目标的达成有赖于新文化产业培育机制、创新型文化产业发展模式等的建立,不断丰富文化产业门类、创新文化产业形态,尤其是把握新技术革命催动下新兴文化产业门类快速发展的契机,把握文化产业发展的制高点,努力做到以增量带存量,实现文化整体发展规模、发展层次与发展水平的提升。

第3篇

(一)产业链的概念

产业链是由处于同一产业或不同产业之间的企业,通过技术、经济或社会法律关系链接,能够提高生产效率,并具有价值增值功能的生产服务协作体系。

产业链是产业层次及产业关联程度的表达,反映了不同产业层次间的关联性,关联性越强则链条越紧密,资源配置效率越高。同时,产业链越长,资源加工深度越深,附加值就越高。产业链通过围绕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在政府政策的引导下,通过资本和技术的相互作用,实现产品的价值增值,并在一定程度上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二)产业链的功能

一是吸引投资、聚集企业的功能。产业链是建立在产业内部分工和供需关系基础上的产业生态图谱,可分垂直的供需链和横向的协作链。一个完备的产业链能够产生巨大的吸附作用,可以源源不断地吸引企业加入到这个良好的生态环境中寻求最大的商业利益。当前,产业链的发展程度已经超过优惠的税收政策、土地供应政策、廉价的劳动力与自然资源供给,成为投资环境最重要的影响因素。

二是发挥比较优势、打造竞争力的功能。产业链对一个地区的产业与经济发展至关重要,己成为一个地区核心竞争力的集中体现。产业链为加快“龙头”企业发展速度提供“助推器”,也为打造优势产业园区奠定基础。同时,产业链的优化不仅使上下游的产业得以配套、产业链的各环节得以科学分工,也使企业能较大幅度地降低生产成本和经营风险,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

三是增强抗风险能力、稳定经济的功能。产业链能集聚大量的企业,它们之间在技术上既替代又配套,在市场上既竞争又结盟,互相创造需求又共同向着更高水平迈进。产业链能增强产业和区域经济的抗风险能力,有利于提高整体竞争实力。更为重要的是,形成上下游关联、产品互补、资源互补、功能互补的产业链条,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从产业发展的内在逻辑上分析,这种互补式链条可以切实发挥稳定区域经济发展的功能。

二、霍林郭勒市构建产业链的实践

霍林郭勒市位于通辽市、锡林郭勒盟和兴安盟一市两盟的交界处,面积585平方公里,境内煤炭资源丰富,精查霍林河煤田优质褐煤储量119.2亿吨,平均发热量为3100大卡,具有埋藏浅、易开采、低磷、低硫、易挥发的特点,不宜长途运输。“十一五”时期,该市被国家和列为东北地区能源接续基地和煤化工产业基地,确立了在内蒙古东部地区乃至东北地区能源产业的先发优势、企业优势和配套优势,也为打造循环产业链条奠定了坚实基础。

经过几年的实践,霍林郭勒市探索出一条适合自身实际的“煤电冶”一体化的循环产业发展模式,在改变传统产业发展方式、优化区域产业布局、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等方面取得了明显实效。“煤电冶”一体化循环产业发展模式就是将煤炭生产、发电和冶金产业构建为一个经济主体,形成上下游产业链和产业集群,实现能源与资源优势的有效组合,达到循环发展和综合利用,是资源配置最佳、节能环保、经济效益最优的一种发展模式,也是改造提升高载能产业、转变发展方式的有效途径。以铝为例,经测算,销售一吨原煤,产值在200-300元,用煤发电,价值增至500元以上,用电炼铝,1吨普铝约1.7万元,普铝向下延伸做成大扁锭、铝轮毂、铝型材等,附加值不断增加。用普铝再做成精铝,接着再向下延伸做成电子箔、化成箔等,每吨约增值5万元左右。这说明产业链条越长,资源利用就越充分,附加值越高、综合效益越好。实践证明,霍林郭勒市“煤电冶”产业链集群化、规模化、循环化发展模式已显现出强大的综合优势。

一是有利于控制市场波动挤压,增强抵御市场风险能力。“煤电冶”一体化使煤炭、电力、加工业之间形成一个企业主体,上下游之间从外部交易、市场博弈变为企业相互合作,从而规避了上游能源、原材料价格波动带来的市场挤压。能源在电解铝等高载能行业的生产成本中占有较大比重,能源价格变动对产品成本十分敏感。煤炭价格市场化后,煤价随市场变化波动,推动电价刚性统一上涨,高载能行业受上游能源、原材料和产品市场价格变化两头挤压,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减弱。在金融危机中,单一的高载能企业亏损较大,难以为继。而“煤电冶”等一体化企业仍然赢利,持续发展,体现了循环产业链强大的竞争优势。

二是有利于将矿产资源与能源优化组合。实施“煤电冶”一体化产业发展模式,充分发挥了霍林郭勒市矿产资源和能源优势,实现了能源与矿产资源的高效组合。目前,该市的“煤―电―电解铝及深加工”等产业链和产业群,不仅实现了资源综合循环高效利用、固体废弃物几近零排放,综合成本进一步优化,也显现出了产业升级、延伸、集聚、创新的良好趋势。

三是有利于优化产业布局,提高宏观效益。霍林郭勒市走“煤电冶”一体化的循环产业发展模式,将煤炭等矿产资源就地加工转化为产品,实现了低成本和减量化,即由长距离大规模外销煤炭资源转变为输出高附加值的工业产品,大大缓解了煤炭、电力的外送压力,在更大范围内优化了能源布局和产业结构,形成了更加合理的区域产业分工体系,企业效益和宏观效益极为显著。

四是有利于产业多元、产业延伸,促进关联产业发展。“煤电冶”一体化带来的低成本竞争优势,激发了企业拓展产业广度和深度的积极性。目前,霍林郭勒市煤电铝及铝后加工产业链条产品涵盖了铝锭、铝粉、大扁锭、铝轮毂、铝型材、精铝、电子箔、化成箔等十余个门类,煤电硅产业链条正在向“工业硅―多晶硅―单晶硅―电路级硅片和太阳能级硅片―太阳能电池和组件”产业路线靠拢。随着工业加工深度的不断加大,该市正在成为终端工业品的输出地,同时也相应带动了服务业的发展壮大,特别是物流业和旅游业快速发展,进一步优化了经济结构。目前,第三产业增加值已经占到该市GDP的35%,

依托综合效益明显的循环产业链不断发展壮大,霍林郭勒市提出了在“十二五”时期着力打造“两大基地、三大中心”,争创“三大城市品牌”。两大基地,即以煤炭、电力和煤化工为主的东北地区乃至国家重要能源重化工基地;以电解铝和铝后加工及硅和光伏产业为主的资源精深加工产业基地。三大中心,即以资源勘探设计、矿山经营管理、金融物流、褐煤研发为核心业务,辐射蒙东、服务周边的资源开发营运中心;以批发零售、休闲娱乐、住宿餐饮等服务业为主体的区域商贸中心;以蒙元文化、草原风光为鲜明特色的旅游文化中心。三大城市品牌,即:创建国家级卫生城、全国文明城市、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市。可以说,按照“减量化、再利用和再循环”的原则,打造优势特色产业链条,走通走好循经济发展路子,对于引领和支撑县域经济科学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关于产业链构建的建议

(一)加强人才培养,创造良好的人力资源保障

产业链构建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经济、技术、法律等多方面的知识和信息,因此,在构建过程及构建完成后的治理过程中都需要有优秀的人才作为保障。他们一方面要能够管理企业的日常生产经营活动,另一方面还要具有综合能力和素质,能够对产业链的发展和运行具有一定的战略眼光和推动作用。所以,制定人才发展和培养战略,对于产业链长期的发展和效率提高具有战略意义。

(二)推进产学研结合与技术创新,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企业作为产品创新和社会性创新的主体,承担着重要的创新任务,但是仅仅通过企业来进行创新还远远不够,需要建立产学研互动的技术创新体系,为产业链的构建奠定知识和技术基础。在产业链整合过程中,应该积极鼓励产学研相结合,形成技术创新的常态机制,建立技术创新体系,加快技术创新的进展,实现多赢。要充分调动和利用科研院所的创新积极性,将原始创新转化为产业创新,实现经济效益。大力推进企校联合、企所联合,培养和壮大创新主体,增强企业的创新能力,加快研究成果的转化,实现科研机构的经济效益。

(三)坚持合理集中原则,促进区域产业链协调发展

产业链的打造必定要以某一个地理空间为基础,而产业链环节的适当集中有利于产业链的建设和发展,采用相对集中策略,借助产业链的优势,通过区域制度环境的优化,能够有效缓解打造产业链过程中的风险。同时,能够有效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实现经济社会的进步。因此,在打造产业链的过程中,应该进行合理的集中,通过当地的产业配套和整合,促进产业链的协调、健康发展。

(四)突出政策引导与支持,不断优化产业发展环境

第4篇

关键词:产业整合策略;产业发展指引;产业优化升级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ity,the increasing shortage of land resources, the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be seated space theme。In this paper the old industrial zone Tangxia Chung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as an example, the park of industrial integration strategy, industrial development and industrial optimization guide presents its development path。

Key Word:Industrial integration strategy guide;industrial development;industrial upgrading

中图分类号:G32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深圳经过30年的快速发展,产业结构面临转型升级,从全市层面来讲,深圳要实现经济从“深圳加工”向“深圳制造”和“深圳创造”转变;而宝安区作为全市工业经济发展的主要生产基地,面临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效益,提高单位土地的产出率等问题。位于宝安区的松岗塘下涌工业区,可开发建设土地资源相对短缺,产业结构不协调,规划建设滞后,严重制约了塘下涌工业区的持续发展。

本次工业区整合规划,旨抓住松岗作为宝安区产业升级、城市更新试点街道 “先行先试”的机会,积极探索资源紧束条件下,将现状以社区经济为主导、分散杂乱的落后工业区整合为现代化生态型产业园区。

一、园区概况

1.1 区位概况

松岗塘下涌工业园(以下简称园区)位于松岗街道北部,西侧与东莞的长安相望,南侧为茅洲河主河道,东侧和北侧紧邻基本生态控制线,周边整体景观环境良好;位于港、深、莞走廊上,属于深圳西北门户地区;园区北至东莞,南达深圳机场,交通十分便利,具有良好交通区位优势。

1.2 建设概况

园区内除北侧有一定的未利用地外,现状基本为建成区,可利用地较少。

1.3 产业概况

园区内产业类型较多,但是产业不成规模,小型企业所占比重较大,大型企业较少。

1.4 存在主要问题

园区内可利用地少,产业门类多,产业结构不协调,交通条件、公共配套设施滞后。

二、SWOT分析

2.1优势分析(Strength)

园区内的大型知名企业如确信爱法金属(深圳)有限公司(2002)、岩田螺丝深圳有限公司(2004)等陆续入驻,此外还有禾昌电子、三诺电子公司等为园区内规模较大的企业,2007年企业生产总值达亿元以上。

2.2 劣势分析(Weakness)

2.2.1土地资源相对短缺,后备建设用地不足

园区总面积284.05ha。其中,城市建设用地263.12ha,占92.63%;未利用地16.30ha,占5.74%,可供开发建设的用地不多,招商引资空间受到限制。

2.2.2产业结构不协调,企业规模小

企业不上规模、第三产业档次低。园区内企业多为劳动密集型,高新技术产业所占比重小,知名品牌、大型企业少,与发达地区相比差距很大,产业结构不协调。

2.2.3园区基础设施滞后,交通状况有待改善

城市化速度加快,早期规划显得落后,基础设施建设赶不上经济增长速度;园区员工和外界联系主要靠公交车,而园区公交站数量小于实际需求,交通状态有待提升。

2.3 发展机遇(Opportunity)

2.3.1 CEPA平台与“泛珠三角” 计划

深圳作为重要的区域经济中心,在泛珠三角整合中起核心作用,而松岗(园区占地比例很大)作为深圳的西北门户也具有重要的地位。同时提出的“9+2” 区域合作将为松岗提供更好的发展机遇。

2.3.2经济全球化、市场化、信息化和网络化

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加快,市场化进一步发展,松岗将跟随深圳参与到国际分工体系中。信息化和网络化的发展有利于提高企业竞争力,创造区域竞争优势,为产业发展带来了机遇。

2.3.3第三产业发展空间较大

经济的快速发展,居民生活水平提高,使得第三产业发展滞后,第三产业具有很大发展潜力。

2.4 面临挑战(Threat)

2.4.1与周边的竞争

与松岗接壤的长安镇,以打造机械五金模具产业集群,具有一定的先天优势;园区周边区域如沙井是深圳西部工业组团的中心,而松岗为次中心;石岩是深圳水源保护区,环境优良,对高新技术产业有一定的吸引力。

2.4.2与周边地区的合作

松岗与周边地区具有产业合作的广阔前景和资源优化配置的巨大空间。东莞是一座新兴加工制造型城市,惠州坚持“工业立市”方针,而深圳是高新技术产品集散地。因此,从产业协作关系来看,松岗是连接周边区域的重要枢纽和物流中心。

三、工业区整合策略

3.1 现状保留

保留园区内现状产业规模较大、产业类型符合园区产业选择指引,对园区未来的发展有较大引力作用的工业园区。

3.2 产业转移

现状企业规模较小、产业类型不符合未来园区的产业发展指引,对环境污染较大,产值较低、入不敷出的企业进行产业转移,以为引进先进企业腾挪空间。

3.3 产业升级

对园区内产业类型符合园区产业发展指引,但是现有设备、空间环境、企业技术等因素而造成企业发展滞后,完善相关配套设施,对其进行产业升级。

四、产业发展指引

4.1 产业发展趋势

4.1.1全球产业链转移与产业链区域化

交通与信息技术的发展,全球产业开始有单个向多个产业链转移,随着全球产业链转移趋势,很多园区受土地资源等条件约束,仅靠一个片区难以支撑全产业链空间需求,于是产业链形成区域化。

4.1.2产业分工的专业化与产业规模的集聚化

进入信息时代,产业链开始划分为更多的产业环节,并采用模块外包的方式交由其他生产企业。这带来产业链的不断延长与产业分工的更加专业。

4.1.3循环经济的推广与生产工艺的环保化(3R思想)

循环经济是一种发展经济,指导思想为3R思想,原料使用reduce,完成使用产品recycle和废气物reuse。对于企业,要不断的采用环保工艺才能被地区接受,对于地区,要根据生态环境保护要求设置合理的生态环境门槛来选择生产企业。

4.2 园区产业选择指引

4.2.1 选择原则

(1) 生态保护优先

园区各类产业的选择及布局不得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在园区设置产业准入门槛,不符合环保要求的坚决不准进入,或限期退出,不得使用生态环境污染后经济补偿等方式继续使其发展。对于各类进入后的产业实施环保实时监控。

(2)产业多元化

为保证城市发展活力,应引导产业类型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在大力发展主导产业的同时,应引导园区向其下游产业发展,打造产业集群和延伸产业链。

(3)循环经济及产业链发展

园区的区域位置相当的优越,毗邻园区的东莞长安,燕罗工业区,公明内衣-钟表产业基地以及沙井北工业园,大西洋工业园产业定位与园区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循环经济。根据园区的产业类型、生产工艺,发展循环经济产业链建议如图1:

图1:园区经济循环链示意

(4) 自主品牌开发

园区内自主品牌的开发有一定的基础,如宝安松岗良维电子厂、确信爱法(深圳)有限公司等在国外注册自主品牌,建有专门研发中心或研发部门,发展潜力大。应充分利用企业带动优势,以点带面带动园区产业发展。

4.2.2小结

结合世界产业发展趋势和相关规划对园区的产业定位,园区产业发展选择,既做强做优金属制品传统优势产业,还要根据产业关联度和产业链的内在联系做大做强精加工、高新技术等新兴产业,倡导发展终端和高端产品,促进园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其主导产业为:金属制品业、专用设备制造业、电子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等。

4.3 园区产业发展指引

4.3.1 金属制品业

加大整合力度,扶优汰劣,以高产量企业为核心,同时处理好金属制品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关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4.3.2 专用设备制造业

落实园区内专用设备制造的公共配套设施,为企业引进高知识人才提供硬件基础,同时企业与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合作,使之成为一个有机的、可循环园区。

4.3.3 电子设备制造业

抬高园区电子产业准入门槛,对周边附属的小企业进行集中审查与梳理,优胜劣汰,使整个电子设备制造业内部形成专业分工、协作和高效的产业组织结构。

4.3.4 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

加强园区公共空间的塑造与产业链条的合理伸展,制定可持续发展战略,引导企业进行科学地、环保地、高效地生产,为整个园区的再循环经济的实行做铺垫。

4.4 产业优化升级

4.4.1产业优化策略

(1) 持续稳步跟进园区内现状规模型企业,并为其协调解决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瓶颈问题;

(2) 重点保护扶持符合深圳市产业导向和园区产业定位的创新型企业;

(3) 政府引导、市场化原则逐步淘汰不符合园区产业定位、污染能耗大企业;

4.4.2实施措施

首先,园区管理公司牵头制定产业准入门槛及淘汰标准,将其量化。

第5篇

财务管理是封闭系统还是开放系统?这一问题引发了财务管理向内看还是向外看的争论。向内看,企业是集设计、供应、生产和销售等业务活动的内循环系统;向外看,不同产权主体的企业在上中下游产业链中,组成合作与竞争并存的外开放系统。在企业管理过程中,基于财务的改革样本很多,从上至下、从下至上、由表及里的变革层出不穷。但自然界的一个反差现象反复揭示着迥异的变革命运,鸡蛋从外向内打破格局只是食品,鸡蛋从内到外的变革重组才是新生命,企业层面的财务管理的深化改革也是如此。在现实层面,财务管理很容易陷入低水平运转和泛边界改革,深层原因在于没有从根本上破解业务粘性难题。具体而言,财务管理中基础业务、管理业务、提升业务没有进行科学区分,业务粘连影响了连锁的管理粘连。不进行理念解构,财务管理就会陷入无序循环。破局必须抓住关键问题,财务管理的目标是实现企业价值链的价值增值。价值链管理是集成的思想和方法,合作共赢是基本理念,通过集合不同企业的资源提升企业整体价值链。财务管理范畴需要拓展至企业外部价值链,更多关注企业价值链优化的关键环节,为企业创造最大化的价值增值服务。并购、决策和筹资是企业财务管理的现实难题,并购是企业做大做强的有效路径,决策是并购实施与否的决定,筹资是并购决策的基本保障,解决好这些问题,企业价值优化的瓶颈就能找到突破口。本文对此进行探讨。

二、财务管理业务粘性现状分析

财务管理的业务粘性是个区间弹性值,取决于基础业务、管理业务及提升业务三者之间交集域,三者是层级递进关系、交融关系,以及衍生消长关系。纵观国内企业财务管理业务粘性现状,普遍存在基础业务薄、管理业务虚、提升业务散的问题。

(一)基础业务仅核算行为束

企业的生产过程是人与资源通过行为进行结合,资源在流动过程中产生价值,形成产品或劳务满足客户的需求。基于这种动态视角,企业本质上是面向客户需求的具有层次结构的行为束链条。大量企业调研样本表明,现行会计核算方法多以企业整体为会计主体,核算资源消耗、价值产出、成本费用和营业收入,并按既定的逻辑规则构建内部勾稽关系。不仅会计核算内容的局限,关键在于企业大多数财务人员未能从最基础的核算业务中解脱出来,依旧扮演着传统数豆者和数据录入者的浅层角色。

(二)管理业务脱节于业务链

财务与业务的有机融合是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但现实情况不容乐观,财务管理与生产经营脱节的现象尤为突出,以预算管理最为典型。企业诸多实践表明,零基预算抑或全面预算管理,具体落实到操作环节存在缺失。许多企业预算管理只是虚有其表,并没有发挥预期的实质效果。财务部门对生产经营数据掌握不准或使用不当、生产部门未能全面深入参与、预算驱动力度不够及督导过程不严格等因素,导致预算管理具有必然的局限性和较差的实用性。

(三)提升业务未聚焦价值链

会计利润是评价企业经营绩效的重要指标,但也存在会计利润与现金流量相矛盾的现象。企业的生命力是价值链的韧性和在行业生态链中所处的位置。财务管理的高阶目标是创造价值和管理价值,但财务管理并未专注于品牌、销售、物流、制造、供应、研发、技术等企业内部价值链要素,行业价值链、产业价值链、区域价值链、全球价值链等外展价值链的分析则更少。

三、企业价值优化路径

基于国内企业财务管理业务普遍存在基础业务薄、管理业务虚、提升业务散的问题,本文拟从优化价值创造过程、优化决策信息支持、优化资金筹措渠道等方面,探讨企业价值优化路径。

(一)优化价值创造过程

企业价值创造有特有的渠道和途径,以价值管理目标和经营决策为手段,整合驱动因素和管理技术实现企业价值增值,内部自我优化和外部互联互通都是可行的举措。借助外脑是价值创造的快车道,通过资本运作实施并购重组、兼并联合,运用金融工具撬动企业纵向一体化或横向一体化的协同效应。企业价值链是对价值创造过程的描述,企业价值链优化主要有内部?r值链优化、纵向价值链优化、横向价值链优化。在充分竞争环境下的商业生态链中,基本没有绝对封闭孤立、完全自成一体的价值链。实践表明,价值链集群中有差异、交叉,也有衔接。企业价值链、供应商价值链、销售商价值链三者之间构成天然的纵向内环境联系。处于中游的企业其成本效益受上游供应商和下游销售商等经济活动的影响。价值链的双向联系不仅有助于提升企业竞争力,对经济一体化的共赢也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研究发现,诸多世界著名企业的发展史在一定程度上是一部并购史,不管是纵向价值链并购还是横向价值链并购,都是助推企业做大做强的重要途径。企业通过并购、重组和资产置换等手段整合产业链各环节,调整分配上中下游利益关系,吸纳各自的竞争优势,获得品牌、技术、管理、渠道等资源,合理匹配供应、生产、销售等价值要素,优化整体价值链,增强产业链的大规模和全协同效应,提高生产效率和资产利用率,实现企业价值增值。

内部价值链是企业内部,为客户创造价值的一系列活动。内部价值链优化旨在解决企业是谁的问题,是进行纵向价值链优化和横向价值链优化的基本前提。古人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内部价值链优化侧重自我诊断,主要是通过企业内部成本分析和与竞争对手的差异成本分析,客观区分增值作业和非增值作业,准确识别企业所在价值链中的关键环节,找准企业在产业链中的定位,采取有效的措施和手段,促进实现成本降低和作业增值,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在互联网+的大背景下,企业的边界开始泛化和虚化,全球范围的微创模式正冲击传统企业管理,企业内外环境有天然的转换和关联,但企业内部环境中计划、领导、组织和控制不会间歇缺失,内部价值链也需要区分为结构性作业、过程性作业、经营性作业,对价值链作业成本进行动态跟踪,从产业链的维度进行财务分析和价值判断,合理布局有限资源并增加企业价值。价值链只有先从内部进行优化与整合,通过帕内托优化配置资源,降低各环节的业务成本,才能逐步形成具有相对竞争力的资源链、财务链和产业链。内部价值链优化不是闭门造车,要以产业链为导向,随外部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综合考虑从供应商到销售商的产业结构,内部价值链分析在一定程度上,应虚拟纵向价值链分析和横向价值链分析的要点。

纵向价值链是指企业从原料采购到产品销售等经济活动中,价值变化的全部环节。纵向价值链并购是解决企业走多远的问题,分为上游并购和下游并购。识别价值链是实施并购的先决条件,划分企业所在行业的纵向价值链,剖析价值链上的各节点企业,并对企业纵向价值链进行确定。划分成本和资产是并购的重要环节,测算上中下游企业分摊的成本和资产,估算各环节的中间产品转移价格,计算各环节的资产回报率和价值增长率。成本分析是并购决策的关键,建立涵盖非财务信息的数学模型,求解最优并购方案,重新构建后优化价值链。并购的作用在于能组建战略联盟,削减共享成本,集聚企业竞争优势,全面提升核心竞争力。上游并购是通过并购、控股或参股部分供应商,向价值链的上游拓展经营范围,从而保障原材料的稳定供应。上游并购是为了分享上游供应商的优势资源,有利于解决现有供应商数量偏少、利润虚高、价格不稳等突出问题,也有利于满足企业迅速扩张而增加的原料需求。下游并购是通过并购、控股或参股部分销售商,向价值链的下游拓展经营范围,延伸渠道终端实现自产自销。下游并购是为了获取下游销售商的分销渠道,有利于解决企业销售成本过高、现有销售渠道不可靠等现实问题,但企业应具备掌控销售渠道所需的人才和资金。基于纵向价值链的并购贯通供、产、销环节,实现自供、自产、自销,能降低中间产品交易次数,有效减少相关交易费用,也能发挥规模效应,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竞争实力。

横向价值链是对提供相同产品的不同生产者之间价值活动的直接反映,每个企业都有专属的纵向价值链,大体拥有相对自由的商业内生态圈,活动在同一商业外生态圈、处于同一水平层次的不同企业之间所形成的平行价值链就是横向价值链。横向价值链中存在市场竞争。横向价值链并购是解决企业做多大的问题,在供应、生产、销售等环节分布着数量不一的从事相同业务的不同企业,在同一价值链环节的企业同业竞争指数最高,差异竞争优势各有不同,盈利能力也高低不等。基于横向价值链的并购可整合跨企业资源,集合采购层面、产品层面、销售层面、服务层面等价值环节中的企业群,互通有无迅速扩大企业产能,取长补短提高市场份额,实现管理和营运双协同效应,提高行业集中度,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企业从小到大,从大到强,可以靠内生力量自行发展壮大,也可充分借助外力。无论选取何种发展方式,都要对各环节价值活动进行辨识,把准企业关键价值活动,找出影响企业生存发展的关键要素。横向价值链并购的初始工作,是划分本企业和竞争对手的作业活动,分析行业价值链环节,构建科学合理的财务指标,评估企业在横向价值链中的地位,综合考虑竞争程度和盈利能力,制定适用的同业整合策略,提升企业的战略地位和竞争实力。

(二)优化决策信息支持

通过精准的财务分析、绩效评价、对标管理等方法,诊断分析企业全流程的经济活动,测试评估企业的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和发展能力,协助投资者和经营者了解企业过去、评价企业现状、预测企业未来,为作出正确决策提供准确的信息支撑。市场经济中企业竞争无处不在,但不外乎产品设计、供应、生产、销售和售后服务等价值活动。基于价值链的财务分析,不会割裂价值活动的内在关联。分析不是终极目的,分析是为了决策,最终是要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这其实是企业战略目标的日常执行。简要地讲,财务分析是不同主体从企业战略目标和整体利益出发,依据财务报告和其他数据资料,运用一系列专业方法,对企业的财务信息进行整体性的分析,提出相应的解决思路和实施方案。在实践中,通常会对财务管理、资产运营和战略决策等方面进行专门分析,诊断评估企业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以及企业所处的经济环境,找出企业的竞争优势与改进方向,提出相应的管理建议和实施措施,为企业改善生产经营管理、优化资产配置与运营控制、完善经营决策参考、保持经济效益持续稳定发展提供信息支持。

基于价值链的财务分析不同于相对封闭的纯企业内部分析,上下联通、内外兼顾是价值链财务分析的基本精髓。财务分析要与企业战略高度关联,逐级分解企业内部价值链活动环节,分层解析各环节的资金流、资源流和信息流,诊断企业价值管理的问题与症结,明确竞争优势的渠道与来源,从企业战略目标和资源配置等方面研究解决途径,提升企业竞争力,提升客户满意度。财务分析要与内、外部环境高度关联,随着社会经济多元化的迅猛发展,在全球一体化趋势下企业面临着更为复杂的经济活动,外扩的张力考验企业的市场成熟度,横向资源与纵向资源需要进一步整合。内部价值链分析不仅关注财务信息,也要重视商业模式、技术途径、人力资源等非财务信息,而且非财务信息决策影响权重正在加大;外部价值链分析既要分析上下游生产经营管理能力,还要考虑客户满意度,这在用户体验至上的新经济形态下显得尤为重要。

财务分析的基本面分为发展、运营和盈利三个层级。发展能力分析,是指剖析企业的研发、制度、管理等内部环境,研究企业所处经济、市场、产业等外部环境,分析企业的发展能力和发展前景。运营能力分析,是指诊断资源配置状况、测试运营决策水平,分析风险与收益的均衡性、评估财务管理和生产经营管理能力。盈利能力分析,是指揭示收入、成本、利润之间的动态关系,解析企业利润结??和来源,分析影响企业盈利能力的动因,跟踪利润结构的变动趋势,预测未来盈利能力的可持续状况。精准的财务分析是财务决策的前提和基础,基于价值链的财务决策会特别关注价值增值,将上、下游企业与核心企业整合成企业联盟,组成动态的、虚拟的网络,注重相同业务流程价值信息的分析。通过行业背景分析、竞争能力估计、上游供应商价格分析以及下游销售商的销售分析,运用大数据客观评估企业内部价值链,针对企业不增值的环节,可通过业务外包或分拆售卖等方式进行剥离;企业需强化的增值环节,可通过并购重组等方式整合产业链,实质上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可采取差异化的决策策略打造组合竞争力。初创期,企业可能只是拥有较为有限的资源,为了把好钢用在刀刃上,可以与上游供应商结成战略联盟,集中资源共同营造竞争优势产业链。成长期,企业应更多地专注品牌和技术等无形资产,从内部价值链上集聚内生动力,培育专属核心竞争力。成熟期企业可以进行多元化经营,降低经营风险并激发潜在增长点。

(三)优化资金筹措渠道

筹资主要解决企业资金来源问题,是对企业营运资金的一系列统筹和规划。从理论上讲,成本低、来源稳、易获得的资金才算经济有效的筹措渠道。在筹资过程中,应深度分析内部价值链各环节对整体的依存度,基于最佳资本结构确定融资战略。筹资按所得资金权益不同,可分为所有者权益资金和债务资金。筹集所有者权益资金主要有吸纳投资、发行股票、留存收益等三种方式。一是吸纳投资筹资,吸纳直接投资是非股份制企业筹措资金的基本渠道,不以股票为媒介,出资方式灵活多样, 现金、实物、工业产权、土地使用权等均可,具有筹集速度快、筹资费用低、财务风险小、手续较便捷等特点,能及时弥补资金缺口,迅速形成现实生产力。但资金成本较高,资金筹措额度有限。二是发行股票筹资,发行股票是上市股份公司筹资的主要渠道。采取普通股筹资,可适当减少负债,提高财务杠杆能力,但资金成本会增加,也存在一定投资风险;采取优先股筹资,主要筹措长期资金,短期还本压力不突出,需支付固定股利,这需要企业具备相对稳定的盈利能力,一旦无法兑现股利,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财务危机。三是留存收益筹资,主要利用未分配利润进行筹资,将留存收益转化为投资,是原股东对企业追加投资,既可降低筹资费用,简化筹资手续,又可降低资金成本,规避财务风险,但受期间限制,需与股利政策平衡。

筹集债务资金主要有机构借款、发行债券、商业信用、融资租赁等方式。一是机构借款,企业向金融机构借款,可以是借款期在一年内的短期借款,也可以是借款期在一年以上的长期借款,主要事项要与金融机构协商。现实表明,企业的资信等级会影响借款规模和期限,利息增加会带来潜在的财务风险。二是发行债券,企业与投资人约定在一定期限内还本付息,债券关注债权和兑付条件,可优化资本结构。但资金成本较高,限制条件较多,筹资额度相对有限。三是商业信用,是交易双方采取信用的形式实施购销,具体表现为以预收账款、应付账款和应付票据等方式进行短期筹资。商业信用灵活便捷,广泛运用但受产品规模影响,具有期限和额度的局限性。四是融资租赁,该方式是企业筹资的新渠道,长期租赁旨在融通资金,能快速解决资产购买能力不足的问题,也可规避技术贬值带来的无形损耗,但融?Y租赁成本费用较高。

从内部价值链分析,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的基本目标,是各环节增值和整体价值最大化。通过资金营运与价值活动的集成,适当切割从采购到生产到销售流程中的不增值活动,促进企业各项活动从零散迈向集中,产生集群协同效应。从外部价值链分析,更多关注产业链的整体融资和资源配置,通过整合协调产业链,优化资本结构,促进上下游企业股权资本和债务资本总体成本降低,实现产业链整体增值。不同企业其经营规模和运营能力不尽相同,资金需求量不同,承受风险的能力也会高低不等,不同的筹资方式在资金额度、资金成本、筹资风险、使用期限、偿债压力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筹资风险的大小与资金来源和资本结构有着密切的关联。资本结构重在调节债务与风险的平衡点,为财务杠杆选定精准的发力支点,合理选取单一或复合方式进行组合筹资。上游供应商主要通过订单预付、信用证等方式进行卖方融资,提前从销售中获得尽可能多的资金,满足其后续生产经营活动。下游销售商主要以未来货权为质押物,进行商品或应收账款融资,加快资金回笼,适当延长信用期,有效降低融资成本。收益大于成本是企业扩大再生产的必要条件,收入大于支出是企业维持可持续经营的基本条件,企业要保持合理的偿债能力和资金盈利能力,只有如此才能提高资金营运的增值能力。

第6篇

关键词:组织;RPMMP;产业链

一、引言

飞机制造业是国家重要国防装备,为国民经济开发高新技术,提供快捷运输手段的主要战略性产业。新舟700飞机是在国家战略和国防工业的发展基础上产生的先期工程项目,地方政府为了顺利实施军民融合产业化,应从国家战略高度,打造相应高新飞机制造业有关政策、技术标准、生产、市场等产业组织框架。

产业组织的研究对象是同一产业链上各个企业间的关系,尤其是针对市场或关联企业之间的竞争、垄断、规模经济关系[1]。基于SCP,结合航空市场RPSCP结构,本文认为,分析中国战略高新飞机制造业组织问题,应采用如下框架(简称RPMMP框架),见表1。

战略高新飞机制造业产业组织涵盖研制、产权投入结构、生产制造、市场与售后、政策与规制等层面,因此战略高新飞机制造业就不只是考虑一级、二级零部件制造、总装机环节,尤其是要考虑产业组织中的研发与市场拓展问题。

二、战略高新飞机制造产业组织架构

(一)战略高新飞机制造业的产业链问题

战略高新飞机制造业产业链是指从最初的自然资源到研制生产制造成为最终产品,再到航空运输公司手中,中间所涉及的所有链条过程。

此链条可重新整合为原材料加工、研制与零部件制造、整机集成装配、市场与售后服务等环节。以新舟700飞机为例,原材料供应涉及到供应商的管理,不同档次材料的选择;研制涉及整个制造业中最尖端核心的技术,发动机、涡桨、涡扇都是有很大的技术壁垒与障碍;集成装配是整个新舟700产业链中价值增加最多和技术含量最高的环节;售后与诊断对提高飞机安全性和运行效率具有重要的作用,成熟的航空市场比的就是售后。战略高新飞机制造业产业链结构见图1。

(二)战略高新飞机制造业产业组织中的研发

我国战略高新飞机研发需突破多项关键技术,先期产品新舟700项目研发过程可能会有一些代表性的突破值得借鉴。

1.新舟700飞机的研发模式。新舟700项目的研发集成过程,组建有工程师、项目经理的领导团队,也是创新环节中的核心队伍,从市场需求进行概念设计与招标,并吸收客户参与设计,拿出初步的草图、说明书、技术分析等,制作标书,参与投标。招标后,进入详细设计阶段,参与人员有本单位的生产部门,还有研究所、企业博士后和产学研联合供应商,设计出详细的产品构架、功能模块、工艺路径以及制定研制计划等。

2.采取政府主导与市场机制相结合的研发组织与融资模式。研发目前主要有两种模式,政府主导的培根模式,多用于公共产品;市场主导的斯密模式,多用于竞争型产品,中国开展高新飞机制造业战略,既有服务于国防和国家竞争力的需要,又有跻身于其他国家高端市场航空运输的要求,同时参照欧美空客和波音的成熟化模式,采用政府主导和市场化运作结合的研发与融资优势。关于研制费用的融资问题,需要市场化机制融资,地方政府可以发行国债,政府只负责研发的必要启动资金;在保证核心控制权的前提下,研制机构自行上市融资,并吸引央企和民企购入股份。

3.选择技术难点分包策略,对研制过程组建现代管理团队。战略高新飞机的制造蕴含了诸多技术难点,单凭一己之力是无法克服所有的困难,如何整理多方资源,实现技术尖端沟通分包合作是很重要的,技术难点在各个阶段的特征不同,核心技术采用自主创新,辅助技术用国际合作,一般技术可以采用全球采购或外包。掌握很好的技术、工艺、生产线固然重要,但激励绩效式的管理却是一种内在理念,并对研制起到巨大的助推作用,可以借鉴航天科技的“总指挥和总工程师两套系统”,组建现代管理团队,提升战略高新飞机研制过程管理能力,还要引入如招标制、监理制、审计制等制度。

(三)战略高新飞机制造业组织中的产权结构

随着新制度经济学的兴起,产业组织理论越来越多地开始考察产权对于产业组织及其绩效的影响。两种不同性质的所有权带来企业的目标差异,进而会导致公有企业与私有企业的市场行为差异。新舟700飞机项目的融资更是紧随市场,和其他高新技术项目一样,它的融资方式和投资主体是多元化的,股权融资对于高新技术新舟700飞机项目来说,是一条长期资金来源渠道,也是新舟700飞机融合产业项目快速进入到成长期和成熟期的重要融资渠道。

(四)战略高新飞机产业组织中的生产制造

借鉴已有的实践与以往合作的经验,战略飞机制造业的生产活动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采用市场化机制组织生产制造活动。战略高新飞机的研制工作存在很多风险与代价,其他国企和民企可能顾虑较多,涉足的积极性也不是很大,但在制造环节引入市场化后会有利可图,民企还是愿意参与制造行业竞争的。战略高新飞机生产制造过程应建设好科学技术支撑体系和生产制造保证体系,新舟700项目公司从技术支撑设计开始,到对原材料的采购、核心工艺的开发,应具备高标准的技术支撑体系,从生产线设计、到部件设计、外包模块控制、形成一套质量过硬的设计制造体系。

2.新成立的生产组织主体新舟700项目管理公司方式。陕西涡桨飞机新舟700项目管理公司主要从事涡桨支线飞机及相关产品的设计、研制、生产、改装、试飞、销售、维修、服务、技术开发和技术咨询业务,及与之相关的租赁和金融服务业务;经营本公司或所属单位进出口业务;承接零部件的加工生产业务;从事业务范围内的投融资、外贸流通经营、国际合作、对外工程承包和对外技术、劳务合作等业务。该公司着重在这些方面做设计:(1)融资构建(2)生产(3)运营(4)回报与开发(5)增持或退出。客观地看,新舟700项目管理公司有利于我国支线涡桨飞机生产制造能力的市场优选和全国整合。

3.运用不同的生产组织策略。产业化初期,采用整零集团化非独立组织策略,总装机与一级甚至二级、三级可以实现纵向一体化,也就是图2中的虚框部分。产业化成熟阶段,采用整零分离外包策略,部件供应企业拥有独立产权,与总装企业是合作竞争关系,在图2中就是去掉虚框部分,A1、A12、总整机都是拥有独立产权,总装机企业只负责总装、动力、研制等核心设计,A1、A12的关键被采购部分由于涉及到知识产权与技术机密,要放在国内,而一般部分零部件可以国际采购。

(五)战略高新飞机制造业产业组织中的市场

1.支线飞机新舟700商业运营模式特征。根据新舟系列飞机商业运营模式的思路,结合商业运营模式机理与国外经验,明确新舟系列产业链定位,对新舟60飞机,新舟600飞机模块整合,优化新舟600和700量产的产业链,对新舟600和700的盈利模式做一个设计,如新舟600在几年后要达到总量300架,新舟700单机利润为2852万元,通过出租飞机或支线航班盈利分配,销售127架飞机后可达到盈亏平衡点等。

2.面对挑战建立战略高新飞机的市场与售后应对机制。新舟700飞机是“新舟”飞机家族的新生代产品,同样也是中国战略高新飞机自主制造的起步产品,以参与全球同类飞机高端市场竞争为目标。战略高新飞机销售市场的建立,主要提出以下思路:政府对战略高新飞机研发与制造予以补贴,使航空运输公司的购进成本降低;也可以不同机不同票价,吸引旅客;另外采用航线激励,使购买该飞机的航空运输公司获得热门航线和周转枢纽配置的优厚待遇。战略高新飞机的市场售后,正如新舟700飞机的市场售后一样,要善于运用ERP管理系统,确保提供售前、售中、售后全程的支持与服务;要引入CRM软件,建立专门的客户关系维护系统,对销售人员的日常活动进行有效的管理。

(六)政府对战略高新飞机产业组织的政策与规制

高新飞机制造产业是在国家战略和国防工业技术基础上产生的,政府要从国家战略高度制定相应政策,包括先期产品新舟700飞机融合技术、统一标准等。中国在进行飞机制造业融合的过程中,需要借鉴国外成功的经验,效仿成熟的融合做法,保障高新飞机产业化发展战略的实施,重视提高产业链绩效,针对研发、产权、制造、市场与售后进行优化设计,对各个环节都要做好政策规制,例如在产业链的前端研发环节,要给予专款投资支持,减免研发机构税收,当然也可以鼓励有实力的高校和民营技术机构参与研发;在制造环节,给参与的大型国企多渠道税收优惠,对一般企业给予融资支持,并提高其利润产出率,在市场与售后环节,对购买战略高新飞机的航空运输公司给予热门航线资源支持,枢纽机场运营补贴,为有关售后企业提供税收优惠。

(三)结束语

根据本文的战略高新飞机制造业结合先期新舟700项目为例的RPMMP组织范式,本文得出飞机制造业中的产业链是个关键问题,产业链的上中下游涵盖有原材料供应、研制与零部件制造、整机集成与装配、市场与售后;在飞机制造业的研发环节,采取政府主导与市场机制相结合的研发组织与融资模式,选择技术难点分包策略,对研制过程组建现代管理团队;在飞机制造业的产权结构上,采取产权主体多元化,降低国有产权比率;在飞机制造业的生产制造环节,采用市场化机制组织生产活动,成立诸如新舟700项目管理公司为新的组织主体方式,运用不同的生产组织策略;在飞机制造业的市场环节,研究新舟700项目的商业运用模式特征,分析战略高新飞机市场预期拓展面临的挑战,建立战略高新飞机的市场拓展与售后应对机制;在飞机制造业的政策与规制环节,参照美国和欧盟的行为,要对研发、产权、制造、市场与售后各个过程做细化政策扶持与规制引导。

参考文献:

1.魏玮,姚博.价值链差距与中间品产品内分工的溢出效应[J].财经论丛,2013(1).

2.姚博,魏玮.参与生产分割对中国工业价值链及收入的影响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12(10).

3.姚博,魏玮.生产国际分割及其对价值链地位的提升效应[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2(10).

4.姚博,魏玮.异质型外包的生产率效应[J].产业经济研究,2013(1).

5.姚博,魏玮.全球网络生产、外商投资深化与出口篮子成熟度[J].当代财经,2013(3).

6.姚博,魏玮.基于产品内垂直分工的出口复杂度解释因素分析[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12(4).

第7篇

关键字:产业链;村镇联动;建设规划

中图分类号:F062文献标识码:A

目前国内外研究中单独探讨村镇产业经济建设规划、建筑规划设计、基础设施、公共设施等占多数,针对性地研究村镇一体化建设规划也较多,而关注村镇产业和空间之间的关联互动建设规划的研究较少。本文试图从村镇产业和空间关联互动建设规划的角度去解决以下问题:为什么自然村、城缘村和集镇能够形成区域产业链?为什么通过村镇区域产业链的形成能够带动村镇空间的联动建设规划?又如何使村镇产业链的发展带动村镇空间的联动建设规划?这些问题的解答为不同区位和不同产业类型村镇联动发展的宏观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一、村镇现状分析

(一)产业现状

通过长期的欠发达村镇规划的实践,可将不同的村镇产业划分为第一产业的农业、林业、畜牧业、和渔业,第二产业的工业,如陶瓷工艺厂,第三产业生态旅游服务业等。本文所研究的是在欠发达村镇占主要地位的第一产业农、林、牧、渔业为主的产业空间联动建设规划,如木槿花、葡萄等花卉苗木和生猪养殖、渔业、紫薯、草莓、西瓜等特色产业。但是产业在村镇的布局凌乱,层次模糊,缺乏相应的产业结构规划,从而导致产业价值不能达到最大化,也意味着村镇各项设施和空间规划失去了经济支撑。

(二)建设现状

集镇和村庄的产业、居住、公共空间,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等都处于彼此独立,不能与周边的城缘村以及偏远的自然村形成一体化的村镇区域和村镇带。主要表现在以下:首先, 村镇产业空间布局不合理,集镇农副产品交易基地相对集中,但是村庄传统的小农户分散经营为主,不能适应现代的产业发展。其次,村镇建筑布局较为密集、混乱,商住建筑、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没有合理的布局。建筑风格整体不协调,历史建筑缺乏保护,亟待修缮。建筑质量参差不齐,人畜混杂,村庄环境较为脏乱,特色消失。最后,集镇与城缘村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没有依据村镇主次关系有层次有序列地规划,导致村镇设施重复建设以及土地资源分散而浪费。

二、村镇联动建设规划的可行性建议

基于村镇空间规划和各项设施的缺乏相应的经济开支的现状,可以在村镇规划中纳入产业链规划,可以借助村庄地域自然资源下的特色产业凸显村镇建设规划的地域特色性。基于村镇产业和空间规划彼此独立、没有整体的规划层次和次序的现状,可以对不同区位的自然村,城缘村,集镇进行合理有序的空间联动性建设,因此村镇建设可采取“基于产业链下的村镇空间联动建设规划策略”。

下面我们就来分析村镇具备“基于产业链下的村镇空间联动建设规划”的基础和条件:

(一)产业链的形成

亚当・斯密(A.Smith)明确提出了“地域分工”学说,20世纪20~30年代,俄林(B. Ohlin)用相互依赖的价格理论取代劳动价值论,进一步提出“域际分工”学说。这两种学说都以商品生产为前提,其核心是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发挥经济优势,故具有相应的科学性。村镇地域差异是地域分工的物质基础,生产专业化是地域分工的具体表现,地域分工后形成的生产专业化是产业链形成的基础和前提。下面我们就来从产业链的两大属性来分析产业结构和产业价值在村镇空间形成的基础和条件。

1.具备产业结构形成的基础

产业链的产业结构指存在地域差异的村镇地域分工后形成的具有上下游关联关系的产业上游、中游和下游结构,不同类型的产业链组成了以集镇为中心的网状村镇产业网,因此产业结构是产业源点、连接点和中心点形成的网状结构。村镇形成完整的产业链结构已经具备以下基础和条件:

首先,自然村处于产业的源点,为中游和上游环节提供原料和初级产品。在土地方面,拥有较充足的产业基地,将荒废的农田和荒地集约利用转荒地为宝地,是产生经济效益的生产、加工基地,将土地集约规模经营能够降低村镇单位成本。在灌溉方面,自然村的水塘长期储蓄的雨水、河水以及修建的水沟提供充足的水源灌溉,发挥当地土地资源和灌溉等资源,大批量地进行产业的生产和加工,保证自然村种植业、畜牧业、渔业、林业与农业协调并行。

其次,城缘村处于产业链的连接点,连接下游和上游的纽带,将中间产品制作为最终产品送入市场。在地理交通方面,连接集镇和自然村的纽带,可以充当产业技术交流和示范的重要角色,如果城缘村靠近通往境外的道路的地理优势使其又充当产品运输的中转站。在土地方面,由于拥有比集镇更多的土地资源,不仅可以高效利用为产业技术示范基地,更是村镇空间建设规划的示范点。

最后,集镇处于产业链的中心点,上游和中游产品送至下游的交易,任何产品只有通过最终消费才能实现价值,否则所有中间产品的生产就不能实现,集镇正是实现产业价值的交易中心点,下游环节也向上游环节和中游环节输送原料和服务,优越的地理优势使境内和境外的产业运输和交易方便快捷。

2.具备产业价值形成的基础

村镇产业价值属性指在各产业环节存在价值之间的的相互交换,交换的方式为以道路交通为载体对产品、原料和服务的交换,地域差异的村镇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是地域分工的价值基础,也是将地域资源转化为产业最终价值的基础,在自然资源方面,如村镇拥有木槿花、葡萄、西瓜等花卉苗木种植和生猪、太空乌鸡养殖等特色的自然资源。在劳动力资源方面,大量的村民在外务工,留守的是儿童、老人和妇女,这已是很多欠发达村镇的普遍现象,属于村镇本身的产业在一定程度上吸引了在外务工村民回乡就业。

(二)产业链的规划带动村镇空间的建设规划

1.产业价值的实现为村镇联动建设规划提供经济基础。

村镇客观存在的地域差异是地域分工的物质基础,地域差异主要体现在自然资源的地质、地貌、水纹、气候、动植物差异上,地域资源是地域分工和专业化的物质基础,有了地域分工和专业化才能实现村镇产业合作和产业环节之间价值的交换,最终生成产业经济价值,反之生成的经济价值又为各产业环节提供联动建设规划的经济基础,村民的经济收入提高是村庄环境改善,产业链升级,村镇空间优化的经济条件。

2.产业结构的上下游关联互动关系为村镇联动建设规划提供联动动力。

村镇产业链的实质就是不同产业环节之间的关联,而这种产业关联的实质则是各产业环节之间的供给与需求的关系。自然村对城缘村加工和示范原料的供给,自然村和城缘村对集镇交易的产品供给等,村镇之间的供给和需求关系表现在产品、原料和服务的流通,这种连续循环的供求关系为村镇空间联动建设规划提供可持续性的联动力。

三、基于产业链下的村镇空间联动建设规划策略

基于村镇产业价值基础如自然资源的地质、地貌、水纹、气候、动植物等条件下,形成地域分工,地域分工后形成特定农产品的生产专业化体系,即产业结构,使每个农产品通过交换都将原料、初级产品、中间产品制作成为最终产品进入市场,因此村镇的产业价值基础影响产业结构的空间规划。村镇产业空间可划分为自然村的生产、加工基地,城缘村的示范、加工和运输基地和集镇的交易基地的建设规划。

对于如何联动建设村镇产业空间的问题,在规划中需要沿道路结构布置产业区域,通过道路在村镇的网状布局连接各个产业环节的产业区域,对农民、产品和服务的流通,促进各产业空间分工合作、互补互动、协调运行,才能形成完整的产业空间结构,因此产业空间的规划要基于产业链的引导下沿道路进行联动性规划。

而影响道路的规划是村镇的地域资源的布局,村镇各产业环节的之间价值交换是以道路交通为载体对产品、原料和服务的交换,最终达到价值的实现,因此道路规划应根据地域资源在村镇的布局来规划,规划的原则是使村镇的资源高效转化为最终经济价值,而道路的规划方式又影响产业价值的实现程度。

综上所述,将产业链纳入到村镇的联动建设规划中,消除村镇相互独立的建设现状,这才是村镇的一体化、城缘村融入集镇,村镇自身的发展的关键,最终以更为可持续的实质性关联互动来实现村镇一体化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姜秋全,刘昆轶,陈浩.空间规划与产业发展的互动研究与实践―――以株洲产业新城为例[J].城市规划学刊,2012,7.

[2]冯敏,寇建波,邢增余.城乡一体化建设的策略研究―――以淄博市村镇体系规划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2.

[3]王克忠.城镇化路径[M].同济大学出版社,2012.

陈志华.乡土瑰宝――村落[M].上海:三联出版社,2008.

第8篇

Key words: military industry;military-civilian integration;integration of industry and finance

0  引言

军工产业军民融合发展可以从产权市场和资本市场两个层面对照分析。在产权市场上通过产业链管理,体现产品价值形态,在资本市场上通过价值链管理,体现资本价值形态。这两个层面并行推进、相互促进、紧密联动,确定了军工产业军民融合发展的主要路径。从产权市场来看,当前军工企业着力深化股份制改造,优化企业股权结构;完善产业布局,积极开展项目孵化培育和并购收购业务,进行产业链优化整合;改进企业治理结构,采用公私合作(PPP)、有限合伙等以股权为纽带的军地合作模式,提升整体治理效能。从资本市场来看,军地之间设立多层多元的军民融合产业投资体系,形成完整的投资链条,参与军工产业项目孵化、培育、成长和退出的管理;军地投资运营机构广泛开展股权投资,引导各类资本实施军工产业参股、并购、重组业务,提升投资整体效能;通过股权转让、整体上市等方式促进军工资产证券化,使军工产业股权在军地之间双向流动。可见,军工产业资本市场的投资链管理与产权市场的产业链管理是内在一致、缺一不可的,应当以产融结合方式推进军工产业军民融合发展。

本文中军工产业产融结合是指,以军地产业协同创新发展为目标,依托现代产权市场和现代资本市场,构建完善军工产业孵化、培育、成长、退出的产业链以完善产业布局,健全投融资从募集、投资、管理到退出的投资链以提升投资效率,以产业链的集聚发展拓展资金来源、丰富投资方式,以多元化多层次的投融资管理带动军工企业治理结构优化,共同促进军工产业军民融合深度发展。

1  军工产业产融结合的现实分析

实施产融结合,是现代资本市场和现代企业制度对军工产业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必然要求。

1.1 现代资本市场发展引导军工产业发展模式转换

当前,以股权投资为核心直接融资成为资本市场的主要渠道,世界主要发达国家企业直接融资占比通常达7成以上。在军工产业领域,传统的内部融资、财政投资、商业贷款等间接投资的持续性、有效性在下降,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传统信贷模式没有与军工领域军民融合发展的产业布局、项目培育、股权运作、企业成长等企业发展主线紧密结合。完善国家主导、市场运作的军民融合发展格局,就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重点要提高军工产业直接融资比重,通过挂牌上市、股权转让、参股控股等方式在现代资本市场融资,在提高融资效率的同时有效引导产业发展。当前,市场化的资本来源和配置渠道更加多元多样,资产证券化、股权基金、风险投资、并购重组等直接融资方式的重要性、有效性十分突出。比如天使投资机构及风险投资基金促进了中小微企业的孵化成长;产业股权投资基金关注投资入股、项目并购、产权合作等活动,推动军工产业链整合和产业布局重组;混改基金可以支持国有军工企业资产注入上市公司实现整体上市。这几种投融资模式都与产业发展深度交织、共同实施,通过资本投资的融合引领,有力促进军民市场双向开放、技术双向转化、军地协同创新。

1.2 军工领域现代企业制度带动投融资机制调整

国有军工企业是国家《关于推动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意见》等文件确定的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重点领域。军工集团产业重组整合、军工资产证券化与军工混合所有制改革,成为军工企业特别是国有军工企业建立以产权管理为纽带的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内容,统一于军工产业军民融合深度发展过程中。军工企业通过把资产注入上市公司实现整体上市,提升资产证券化程度,实现了多种性质资本交叉持股;军工企业广泛进行产业并购和专业化重组,积极引入战略投资者、进行股份制改造,促进了企业治理结构的升级转变,进而带动成立一大批产业投资基金;民口军工企业通过收购军工资产,进而实现民进军、业务转型和市值提升,其中各类VC/PE投资管理公司成为军工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作为落实产业政策、促进产业发展的先导,军工企业特别是国有军工企业推进军工企业股份制改造、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将有力带动投融资制度和现代资本治理结构的发展。

1.3 军工产业军民融合深度发展要求产融有效结合

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中,着眼破解军工产业长期存在的障碍难题,需要产权市场和资本市场紧密协同,以产融结合有效促进军民融合。截止2016年底,我国军工集团资产证券化率为42%左右,显著低于世界主要国家军工产业70%~80%的证券化水平。在军工企业内部,总装资产与科研院所的经营性资产基本分散在各大集团内部,尚未实现证券化。下一步,通过资产置换、资产注入、参股控股,把符合股份制改造原则的未上市军工资产注入到上市公司,实现整体上市,成为军工企业股份制改造的重要方面。这既涉及到行业准入、产业布局、市场开拓等产业问题,也涉及到控股比例、运营管理、投资权益等投融资问题,是典型的产融结合领域。此外,在商业航天、通用航空等军工“蓝海”领域,国有军工企业、民口企业和社会资本之间在产业积累、市场开拓和资本运营之间的互补性明显。围绕建成小核心、大协作、专业化、开放型的装备科研生产体系,迫切需要军地在产权合作与资本合作方面更进一步。

2  军工产业产融结合模式的基本框架

以产融结合促进军工产业军民融合发展,需要紧密依托现代资本市场与现代产权市场,以股权运作管理为纽带,通过基金投资、金融信贷等活动完善以投融资为核心的投资链,通过参股、并购等方式完善以产业发展为目标的产业链,在投资链和产业链管理之间全程建立紧密联系,使二者衔接配套,协力促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

2.1 健全多元主体参与协同的投资链

以现代资本市场为依托,军工产业投融资需要建立多元化、多层次、开放协作的投融资格局。

在资金募集阶段,创新投融资募集方式,建立形成国有军工企业产业资本、非国有军工企业产业资本、政策性投资资金、金融资本和投资管理机构共同参与的资本供应基本格局,完善财政资金引导、产业资本为主、商业融资支持、社会广泛参与的投资供应链,促进各类资本为军工产业发展提供持续动力。

在项目投资阶段,资金包括投资引导资金、产业投资资金、创新创业资金等类型。根据军工产业项目情况,需要积极发展以股权合作为主的直接投资模式;针对投资主体多元的特点,需要适应性地发展多层次的母子基金投资体系;针对投资项目不同阶段特点,需要区分比较优势分类开展投资。例如成长型企业在技术研发和创新上资金需求较大且周期长,但缺乏符合民参军项目高风险高投入特点的信贷产品。这时更看重长期发展、具有产业整合优势的私募股权投资就大有可为。

在投资管理阶段,多元投融资主体需要与专业的投资管理机构根据比较优势形成紧密的合作模式。国有军工集团投资管理机构与产业链结合紧密,有利于以总装业务为核心,整合发展上下游产业链,适于长期投资;各级政府国有资产投资运营平台不以盈利为主要目的,融资成本较低且有很好的示范效应,主要专注于产业初期项目的扶持;各类社会资本和专业投资管理机构的专业化程度高,根据产业发展阶段形成项目孵化基金、股权投资基金、重组并购基金、混改基金等,具有很强的激励性。

在投资退出阶段,军工企业根据投资方式不同,可以在参加产业资产重组后,以有限合伙人的身份转让股权获利后退出;可以参股、控股、并購产业链企业,推进股份制改造,对股权进行灵活流转;在现代资本市场中,还可以利用主体公司作为技术转化与产品孵化平台,待孵化、培育的项目形成良性持续发展能力后整体注入上市公司或者符合条件的独立进行IPO注资,在创业板、新三板等多层次资本市场登陆。

2.2 完善项目周期全程管理的产业链

基于军工产业培育发展的全周期,完善军工产业链需要把握以下几个基本阶段。

在孵化期,支持一大批鼓励创新创业的天使投资方,参与培育大批具有前瞻性和发展潜力的初期项目、创新团队和初创企业,特别是瞄准高新技术前沿领域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厚实的军工装备科研生产的产业基础,弥补产业链条缺失的环节。

在培育期,以私募股权投资机构为代表的风险投资人,通过股权投资基金对中小企业进行股权投资,对优质早期研发项目和衍生孵化高科技企业进行选拔,培养具有一定规模、急需发展原动力的初期项目,培育军民融合产业骨干力量,完善和夯实产业链条薄弱环节。

在成长期,谈判引入战略投资者,在军地之间实现产权相互流动、资本相互进入,对关键的业务进行规划重组。国有军工企业要积极探索引进非公产业资本,促进已经实现规模化、产业化的成熟企业完善产业链条,不断强化竞争实力。

在退出阶段,在军工企业内构建分工协作的业务板块,推进企业非核心资产重组以及核心军品资产逐步上市。对于国有军工集团,以军工科研院所为突破口,通过资产剥离、重组、收购、转让等方式,探索把经营性资产进行内部整合,通过注入集团上市公司或独立上市等方式,以分板块上市的方式推进股份制改造,实现军工产业和社会资本融合发展。

2.3 做好产业链和价值链的衔接配套

以投资链引导产业链的整合,使军地产业布局相互交融。军工产业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催生了多层次的投资体系,在管理上普遍设立母子结构基金,不仅可以吸引军工集团、政府投资平台、社会投资机构的投资,同时各类基金之间也可以相互投资持股。多元多层的投融资体系,带动了产权结构多元化和治理模式现代化。各军工集团、地方参军骨干企业普遍设立投资运营公司等专业的资本运作平台,可以对接产业整合平台、项目孵化中心、资本运营组织、战略并购机构的功能,灵活设立参股并购合作机制,形成军地企业相互持股、协同发展的格局。

以产业链带动投资链的完善,确保军地资本双向进入。军工企业以自身产业价值链核心环节为重点,在上下游产业链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进行产业整合。不仅国有军工企业可以收购、参股其他企业以整合产业链资源,而且鼓励民口企业通过股权市场,参股、并购、控股有资质的军品科研生产企业包括国有军工企业,从而快速融入军民融合产业体系。根据产业需要,各类主体共同设立股权投资基金,通过投资入股、联合投资、并购重组、股权转让等的方式,对发展潜力大、成长性强的企业项目进行股权投资,军地之间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实现股权融合、战略合作、资源整合,促进军地资本双向流动。

发挥产权管理的纽带作用,使投资链与产业链协同配套。各大军工集团重点通过公司的专业投资运营平台,使企业自有资本借助产业基金共同开展私募股权投资,联合社会产业资本、金融资本共同培育成长性、创新性产业项目,以及高科技概念公司等进行股权投资,提升企业资本运作效率。对应的在产业链管理层面,各军工企业借助资本市场发现、培育和收购前沿高科技领域的关键技术、重点项目和创新企业,军工集团母公司可以作为控股股东,扶持和引导项目成长。待项目成熟后,根据需要注入集团上市公司,构建起母子公司两级上市系,或通过转让股权退出,完善集团产业布局,提高长远竞争力。

3  完善军工产业产融结合模式的政策建议

3.1 确保军地资本与业务双向融合

军工领域产业链、投资链在军地之间双向开放、双向进入是产融结合的基本要求。当前国有军工集团核心资产的业务重组和产业并购,一般在军工系统内部具有较强关联的子公司之间实施,而民口企业的投资收购对象一般只是具有军工资质的民口企业,属于武器装备供应链的零部件、原材料等外围业务,收购标的的规模一般不大。根据混改对独资、控股、参股的要求,要大力促进军地资本和业务双向进入,一方面吸引社会资本投资入股,改善军工企业特别是国有军工企业资本机构,另一方面积极探索把国有军工资产注入其他国有企业和民口企业,改进治理结构,提升资产证券化水平。不仅国有军工集团可以并购、控股产业链上的其他企业,非国有军工企业特别是民口企业也可以在政策范围内,通过资本运作进行参股、并购,实现对核心资产和关键技术的整合。

3.2 实施差异化的产融结合策略

实施产融结合业务,需要根据整体产业布局和企业发展规划采取差异化投资管理策略。对于军工企业主体业务要适时推进资产整合,根据政策要求引入社会资本参股,在拓展企业资金来源的同时优化项目治理方式;对有技术和产业前景的未上市业务,逐步从困难企业中剥离出来,注入到新产业当中进行培育孵化,推动整体上市;对于其它企业有同质业务且不属于独资或绝对控股范畴的,可以在清理整合后劃出,以参股形式并入其他企业主业板块;对于军工科研院所改制后形成的经营性资产进行剥离,纳入集团其他业务板块进行整合,形成层次分明、具有竞争优势的业务板块;对于产创平台孵化、培育的项目,待形成良性持续发展能力后,可整体注入上市公司,或者符合条件的独立进行IPO;对于效益不突出、低效无效过剩产能,要主动通过债转股、股权转让等方式坚决退出。

第9篇

【关键词】移动电子商务;模式;发展趋势

引言

据相关报道表明:2013年我国忘了购物用户人数超过3亿人,使用率高达48.9%,与2012年比较,增长趋势显著。同时,网络团购用户人数超过了1亿人,团购使用率高达22.8%,与2012年比较,增长趋势显著[1]。对于移动电子商务,存在诸多优势及特点,例如:随时性及开放性等,这些特点使得我国移动电子商务发展空间非常广阔。鉴于此,本课题对“移动电子商务发展趋势”进行分析与探究具有尤为深远的重要意义。

1.移动电子商务发展模式分析

移动电子商务是一种系统性的电子商务应用,主要是通过多种移动终端叠加来实现。同时,移动电子商务也是一种创新的消费模式。在移动电子商务中,占主导地位的归为三大类,分别为电信运营商、传统渠道商、软件及设备提供商[2]。这三大类模式对移动电子商务未来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电信运营商的作用是给移动电子商务提供网络支撑,所主导的商业模式是通道与平台叠加。电信运营商的优势是存在规模巨大的潜在用户,并且信息来源极具广泛性,同时也是信息传递的核心部分,缺点是专业运营团队及相关运营经验匮乏。其次,传统电子商务的商业模式是品牌与运营叠加,能够起到维护品牌形象的作用。同时也存在一些明显的缺陷,例如很难满足移动电子商务当中客户的多样化需求。最后在软件及设备提供商方面,所主导的商业模式是软件、设备与服务叠加。显然,软件及设备提供商,为移动电子商务提供了充足的软件及设备,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满足客户多方面的需求;但是匮乏品牌效应是软件及设备提供商最明显的劣势。因此,对于软件提供商所主导的移动电子商务平台,如果想要更具发展空间,尚且需要做好多方面的工作。

2.移动电子商务发展过程遇到的瓶颈及策略分析

对于移动电子商务,在发展过程中通常会遇到一些较为普遍的瓶颈,因此采取有效的策略便显得极为重要。具体瓶颈及具体策略如下:

2.1 行业标准及市场机制方面

目前,我国移动电子商务尚且处于初级阶段,虽然有较快的发展趋势,但是在管理方面,无论是行业标准还是市场机制,均不具规范性与统一性[3]。在没有相应法律法规作为支撑的前提下,便使我国移动电子商务处于一个恶性发展环境,这显然阻碍了移动电子商务的发展,并且很难让商家及消费者从传统电子商务转变为移动电子商务。鉴于这方面的瓶颈,为移动电子商务创造一个优化的环境便显得极为重要。同时,国家相关政府应该制定有效法律法规,并规范行业标准及市场机制,以此使商家及消费者的切身利益受到有效保障。

2.2 移动电子商务特点方面

对于移动电子商务,其特点极具明显性,例如:随时性、开放性以及灵活性等。但是,很多参与者对移动电子商务在认识上存在误差,主要表现为普遍存在参与者还利用传统的模式对信息进行获取,对于移动电子商务的优势没有给予充分利用。因此,针对这方面的问题,对移动电子商务的概念及特点进行推广便显得极为重要,使参与者能够认识到移动电子商务诸多优势,便掌握诸多使用方法,从而在获取信息上能够得心应手。

2.3 合作平台方面

目前,传统电子商务在市场中占据了主导地位,这对移动电子商务的发展构成了很大程度上的威胁。因此,对于移动电子商务,与传统电子商务进行合作便显得极为重要。两者可以借助自身的优势,在合作中达到相辅相成、共同发展的目的。例如:移动电子商务可以利用优化的网络技术及先进的软件设备,将其提供给传统电子商务;传统电子商务可以向移动电子商务提供丰富的运营经验等。这样,通过合作平台的构建,双方便更具发展空间从而达成“双赢”的局面。

3.移动电子商务发展趋势探究

要想使移动电子商务更具发展空间,对其发展趋势进行分析便有着实质性的作用。具体发展趋势表现如下:

3.1 商务领域重心转向企业应用

在今后的商务活动中,企业会向客户移动使用、用户个性化信息需求的体现等方面转变。以无线的客户关系为途径,在维护、销售管理等的基础上,进一步获取可观的经济效益。对于中小企业而言,若想要实现转变为移动互联网,只需要通过企业应用,从而构建移动互联网应用便可。其中,企业应用具备消费群体规模庞大且稳定等优势,与个人用户比较,优势极具明显性[4]。由此可见,商务领域重心转向企业应用是移动电子商务发展的必然趋势。

3.2 进一步提升移动安全性能

由于无线通信忘了安全性较低,因此安全性因素也是移动电子商务的考虑范畴。同时,对于多数客户而言,安全性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完善相关技术、改进相关技术便显得极为重要。另外,还需要国家政府相关法律法规作为约束。由此可见,移动安全性能的提高也是移动电子商务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必然趋势。

3.3 创造优良品牌及提供优化服务

在移动电子商务发展初步阶段,有诸多技术起到了推动作用,例如:手机终端与网络硬件等。显然,移动电子商务的日益成熟离不开技术的发展及支持。同时技术也对产业发展起到了驱动作用,但是优良的品牌及优化的服务更能促进产业的发展。由此可见,对于移动电子商务而言,创造优良品牌及提供优化服务,从微观角度是促进产业发展;从宏观角度是引动电子商务自身发展的必然趋势。

3.4 全面整合移动电子商务产业链

在未来发展过程中,移动电子商务产业链将进一步深入。比如:在手机支付方面。电信运营商与第三方机构的合作将更具深入,并且合作的方式也将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基于整体层面分析,目前已经存在的移动电子商务产业链的形式及格局将会被取代,对于电子商务产业链形态,将呈现网状产业链形态[5]。此种产业链形态的主体是多产业链,并且在多层次协作的作用下共同实现。因此,全面整合移动电子商务产业链是未来移动电子商务发展的必然趋势。另外,在未来发展过程中,移动电子商务主导模式也发展改变,主要转变为互相交叉、重新组合的的模式。如前所述,我们知道移动电子商务主导模式当中的电信运营商、传统渠道商以及软件设备提供商均有各自的优势与缺陷。因此,采取相互交叉、重新组合便是一种有效的方法,这样可以使移动电子商务主导模式更具优化、更具科学性,进而为我国移动电子商务的良性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4.结语

通过本课题的探究,认识到目前移动电子商务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瓶颈,因此给予有针对性的改善策略便显得极为重要。这样,移动电子商务才能更具发展空间。无疑,在移动互联网技术高速发展的背景下,移动电子商务的发展趋势是乐观、明朗的,相信从企业应用、移动安全性能、产业链整合、品牌及服务优化等方面进行完善,我国的移动电子商务将能够大大提升整体竞争力,进一步为社会经济效益的稳健增长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陈宇.中国移动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及趋势研究[J].电子商务,2011,10:6-7.

[2]李敏.移动电子商务发展趋势探讨[J].科技风,2014,05:204.

[3]周娇.移动电子商务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J].互联网天地,2013,05:10-12.

[4]戚飞.中国移动电子商务的现状、问题和对策[J].中国集体经济,2011,10:100-101.

第10篇

[关键词]:沈阳经济区 产业协调 发展对策

1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增强产业互补性

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包括两个方面,即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和产业结构的合理化。产业结构高度化是产业结构从低水平向高水平的发展;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则是产业之间协调能力的加强及关联水平的提高。沈阳经济区要实现原有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就必须从高度化与合理化两个方面下手,改进现有产业结构的不合理成分,促进其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各地区重点发展比较优势产业,突出地区优势,进而增强产业间的互补性。实施产业错位发展,互惠互利,通过专业化分工和协作,优势互补,才能形成有效的竞争合作关系,形成整体优势。

1.1加快调整第一产业结构步伐,促进第一产业优化升级

沈阳经济区第一产业除阜新和铁岭外,比重都保持在5%左右,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要促使整个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农业内部产业结构升级至关重要。调整传统的种植业结构,在保证粮食作物产量的前提下,加大经济作物的种植;以科教兴农为载体,提高农民素质,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实现农业机械化生产;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加大对乡镇企业的资金、政策扶持,着重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加大农业示范区建设,形成完整的农业生产、加工、储藏、运销体系。

1.2调整第二产业内部结构,壮大工业支柱产业和优势产业

转变原有产业发展运营的思维模式,改变过去强调重工业发展的思路,实现产业内部重轻工业的协调发展;重视支柱产业的发展,加快经济区内装备制造业、汽车及零部件、电子信息三大支柱产业的壮大;大力支持化工产业、民用航空产业、医疗机械与制药产业、食品饮料产业、冶金和有色金属、纺织服装产业、家用电器产业、林产品加工业8大优势产业的发展。经济区内8城市尽管在总体上看产业结构相似,但各有其自己的优势产业,因此各政府要在不损害总体利益的前提下,发掘其比较优势产业,加大其产业的发展,增强优势产业的竞争力。

1.3大力发展新型服务产业,做优第三产业

完善金融体系,做大做强电子银行业务和地方商业银行,规范保险市场,增强上市公司融资能力,推进金融业的发展;完善网略基础设施体系,构建电子商务综合服务平台,加快发展信息业;加快现代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加速批发市场转型,提升商贸服务业;整合旅游资源,开拓旅游市场,整合旅游业;发展多门类的现代化会展业等。

2协调发展上下游产业,提升产业关联度

上中下游产业的协调发展有利于加强经济区内产业的关联强度,为了更好提升产业的给关联强度,加强产业的集聚程度,必须协调好各层次产业的发展。首先,转变粗放的资源开采,简单原材料粗放加工为主的上游产业的发展方式,走优质高效的集约化发展方式。开发利用新能源,减少无节制的乱勘、乱采现象,加大对原材料等上游产业的管理、规划,确保其有序合理发展。第二,加强下游产业调整,加大对下游产业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下游产业的承接能力,提高整个上下游产业的产业关联度。第三,实行产业一体化策略,在8个城市间整合资源,优势融合,深化专业化分工,优化资源配置,加强产业间的合作,实现规模经济,提升产业集聚程度。把相同产业比较集中的区域整合提升形成产业集群,强化企业间的竞争合作,形成一定规模,提升市场竞争力和影响力。如中医药方面,以本溪为中心,以抚顺、辽阳、铁岭、鞍山为支撑点,构建中草药的生产与种植的产业集群。

3扩展产业链的宽度和深度

3.1扩宽产业链宽度

扩展产业链的宽度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进行。一是,在强化原有产业链的基础上,扩展新的产业链。沈阳经济区各城市间发展水平不同,各地区发展的优势产业也个不相同,同时受计划经济体制的限制等原因,经济区的产业链基本上以重工业为主,如石油、装备制造业、汽车、钢铁等,因此在保持这些产业链的前提下,大力发展轻工业产业链及农业、现代服务业等产业链。以沈阳市为中心,融合阜新、铁岭的农业优势,大力发展农产品的种植、深加工、销售等形成系统化的农产品生产基地。二是,在原有的产业链的基础上,发展新的衍生产品。

3.2延长产业链长度

融合各城市产业链,延长现有产业链的长度,实现现有产业链最后产品的再加工。在各城市功能定位的基础上,强化城市群间行业、产业的融合。如依托现有的八个城市各自的汽车生产,形成完整的汽车产业链。本溪的大型汽车的生产,鞍山、铁岭的汽车改装,加之沈阳的汽车和零部件的销售及售后服务,就可以形成完整的研发、采购、生产、销售、服务一条龙的产业链。

4打破行政限制,健全市场体系,促进生产要素流通

政府间的行政与体制壁垒、市场体系的不健全及生产要素流通的不畅是阻碍经济区产业协调发展的重要原因。因此改变现有的政府保护,完善市场体系,促进要素流通则对产业的协调发展极为有利。要从总体上加大经济区的改革力度,促进市场发育,建立统一、规范、有效的市场体系,促进经济区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取消地方保护主义。政府要从总体大局出发,在制定相关产业的政策法规时,不应片面强调自身经济的“功利性”增长;改善现有的财税体制及现有的政绩考核方式;在产业整合方面打破现有的行政分割,和生产总值的统计方式;出台相关政策,消除恶性竞争。建立市场机制,完善市场体系。加强市场的有效管理;完善统一的价格体系和管理制度,建立市场形成的价格机制;引入规范竞争机制,完善技术市场和信息市场的管理,明确知识产权制度,实现技术和信息的商品化;加强劳动力市场的规范化;规范资本市场,建立以银行融资为主的金融市场。建立统一的市场体系,促进生产要素的流通。

5强化中心城市沈阳的影响力

沈阳是东北最大的几个城市之一,地理位置优越,作为整个经济区的主力城市,其自身的发展在整个地区经济发展中起着无可取代的作用。

然而从其对其他7城市的经济带动辐射作用来看,沈阳的辐射能力还相对较弱,因此必须提升其整体实力,为整个经济区产业的协调发展提供动力。

第一,实施人才战略,为整个经济区提供充足的高素质人才。现阶段,经济的竞争实际上是人才的竞争,谁拥有人才,谁在就能在竞争中占有有利地位。沈阳应该充分利用其市内科研院校多,人口流动量大等有利条件,合理利用人才资源,优化人才队伍结构,培养大批拥有高素质、高技能的工人队伍,为整个经济区产业的发展提供充足的后备军。

第二,加强其集散功能,建设大型的对外市场集散地。经济区内除沈阳外7城的经济实力不强,整个经济区产品的集散基本上要借助沈阳的市场,大型市场集聚地的建立迫在眉睫。将沈阳现有的小型的商品集散地进行整合,加强集散地的管理。沈阳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要进一步的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积极参与国内外的竞争,构建互动共享的对外开放平台。

第三,推进金融业发展,为经济区提供资本支持。增加商业性银行在沈阳的分支机构,提高金融资产质量,发展大型证还司,建立门类齐全、结构合理的金融服务体系。大力发展金融市场,建设规范、安全的资金融通网络。做强地方性商业银行,壮大银行融资能力。为经济区产业协调发展提供强大的资金支持。

第四,加快发展信息产业。加快建设综合化、智能化的信息网建设。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构建统一的信息平台,建立网络管理协调运作机制。对国内外信息进行处理分析,确保其在整个经济区的无碍传输。

第五,加强现代物流产业的发展。大多数生产要素,产品的流通离不开物流业的发展。要加大对物流产业基础设施的投资扶持;科学制定物流园区的发展规划;整合小型物流企业,鼓励其加强联盟合作;加强物流技术的自主研发,加快物流设备的配置更新,为整个经济区提供有效地物流运输。

第11篇

关键词 品牌输出 品牌国际化 万达酒店及度假村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1145(2017)06-000-02

目前关于品牌国际化的研究多集中于阐述我国企业品牌国际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据此提出相应对策。万达文华酒店在伊斯坦布尔的成功签约,万达也成为中国第一个向海外输出奢华酒店管理品牌的企业。万达酒店品牌向海外输出证明了在品牌国际化的过程中可以侧重于跨越式的发展,也契合打造我国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民族品牌的战略要求。通过分析万达酒店品牌输出的过程有助于分析高端酒店品牌国际化发展的策略。

一、品牌国际化及品牌输出

(一)品牌

菲利普・科特勒认为品牌是“一个名字、名词、符号或设计,或是上述的总和,品牌存在的目的是让本企业的产品或者服务区别于其它竞争者的产品或者是服务”。美国大卫・阿诺认为:“品牌是一种类似于成见的偏见”,能够打造成功的品牌依靠的是长期性、持续性的建立产品定位及产品个性。

(二)品牌国际化

学者Jeryl和Fernando认为品牌国际化是指企业不同国家和地区进行品牌运作时面临的营销方面的难题和挑战,这其中涉及的要素包括品牌的名称、品牌的视听感受、品牌个性表现 。日本学者大石芳裕认为品牌国际化是企业品牌打入国际主流市场并被接受的过程,这个定义考虑了地理范围的因素。根据前面学者的研究成果,综合看来,我们认为品牌国际化是品牌由本国市场向国际市场扩张经营的过程,并且得到国际市场消费者的认可。

(三)品牌国际化输出策略

李学亮等通过对耐克公司和可口可乐公司案例分析,阐明了品牌输出是一把双刃剑和品牌输出的策略。学者蔡赛男认为品牌输出成为外商对华投资的新的形势。又有其他学者将品牌输出和不同的行业具体实际相结合阐明了不同的理论。我们认为品牌输出具有地理上的特征:从本土市场到国外市场;主要形式有:塑造品牌、运营品牌、输出管理经验等;主要目的:提高品牌价值、规避经营风险、提高企业市场价值。

二、万达酒店及度假村品牌输出策略分析

本文选取万达酒店及度假村为研究对象。2003年,万达集团策略是与国际酒店管理集团合作运营酒店,开始涉及酒店业务,万达在与这些集团合作的过程中积累了很多的经验,为后来万达的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12年,万达酒店及度假村管理集团成立,到目前为止,万达在中国有超过100家高端万达酒店,包括不同定位的产品:分别是定位奢华酒店品牌的万达瑞华、超豪华酒店品牌的万达文华、豪华酒店品牌的万达嘉华和精选酒店品牌的万达锦华。下一步,万达酒店品牌将向海外输出奢华酒店品牌。

从2012年至2015年的时间内,万达在全国共打造了84家酒店,创造了奇迹。相比较来说,五大酒店品牌大都成立于上世纪20-60年代,经过了多年的发展才打造出享誉全球的品牌,万达酒店可以说非常年轻并且发展迅速了。

万达酒店品牌输出采取的策略是:

1.建造酒店附带售卖公寓。不同于其他的并购或者仅仅建造高端酒店,万达采取建造高端酒店附带售卖公寓的形式,这样的商业模式有助于在全球酒店业数据下滑的大背景下,提高盈利能力和投资回报水平。除此以外,伴随着中国出国旅游经济的不断升温,万达此举也正契合了目标顾客群体的心理需求。

2.全产业链管理经验的输出。表面上看来,万达输出的是万达酒店和度假村的品牌,但是核心的是将万达多年积累的酒店管理经验输送到新的市场中。这种全产业链经验的输出成为万达酒店一大核心竞争力和很难被竞争对手模仿超越的优势。

3.万达酒店的整体风格上具有浓郁的东方风格,东方风情的酒店有别于许多的高端的西式酒店。这对于亚洲的顾客来说在选择酒店的时候除了西式高端酒店有更多的一种选择,有助于万达酒店在国际市场上获得一部分稳定的顾客的偏好和忠诚度。

4.从万达的案例来看,品牌输出的核心是输出企业的文化和管理制度,这潜移默化地蕴含在整个品牌国际化的过程中。万达的狼性文化和军事化的管理制度在品牌输出的过程中提升了企业整体的执行力。

三、高端酒店品牌输出策略的构想

1.始终保持创新精神,创新商业模式。通过创新商业模式,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整合资源来满足顾客的潜在的需求。从为顾客创造价值的角度出发,将价值传递给顾客,设计出商业模式的框架结构,把框架内的各个部分有机地联系起来,相互支持和作用。寻找企业的创新增长点,适应现有及未来一段时间内的发展环境的需要,优化产品、运营和业务模式。

2.注重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特别是全产业链经营的软实力。企业通过全产业链经营的模式可以有效降低成本,与供应商建立良好的关系,降低企业经营风险。这种全产业链经营的经验成为企业的软实力,难以被量化和学习,正如丰田JIT的经验在其他的汽车企业中都没有办法的完全的成功推行,从而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优势。

3.突出特色,吸引客户。产品差异化,作为一种竞争战略,可以使消费者对于本产品产生偏好。在趋于同质化的市场上实行产品差异化的战略,突出独特的特点,可以为潜在竞争者建立起一定的壁垒,降低经营的风险。

4.企业文化和管理制度可以作为品牌成功输出海外的重要保证。在品牌输出过程中,明确和传递企业愿景和文化,侧重于从人情和感性的角度上增加员工的执行力;通过严格的具有前瞻性的制度进行管理和考核,侧重于从规则和理性的角度增加员工的执行力,二者相互补充,相互协调。最K的结果是有利于增加了企业的凝聚力,增强了员工的忠诚度,提升了项目整体的推进的速度。

四、结语

万达高端酒店品牌的输出不仅在海外市场培育了民族品牌,同时也带给我们关于高端酒店品牌国际化输出策略的启示。万达以其创新的输出的商业模式带给我们新的思考:全产业链的完全输出提升企业的竞争优势、从产品和从商业模式上让企业变得不同、企业的文化和管理制度在企业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Gary Armstrong and Philip Kotler. Principles of Marketing[M].2015.

[2]DavidArnold.TheHandbookOfBrandManagement[M].HarperCollins Publishers,1993.

[3] Jeryl Whitelock and Fernando Fastoso. Understanding International Branding: Defining the Domain and Reviewing the Literature[J].InternationalMarketingReview,2007,24(3):252-270.

[4] (日)大石芳裕.全球品牌管理[M].东京:东京白桃书房,2004.

第12篇

关键词 移动互联网 产业发展态势 应对策略 重点举措

1 引言

近年来,移动互联网成为当今世界发展最快、市场潜力最大、前景最诱人的业务。它的增长速度和带来的经济效益是任何专家未曾预料到的。2012年我国移动智能终端出货量超过2012年之前历史上出货量总和,总出货量2.58亿部,增速达到167%,2012年已成为中国移动互联网的第一个普及年。移动互联网带来的真正融合导致本来各行业单独发展的态势被终结,而在纷繁的战略布局举措的背后,仍有较多焦点问题需要整个产业链来关注和解答。面对移动互联网领域复杂的竞合关系,中国移动如何借力实现全业务转型的愿景应引起高度关注。

2 移动互联网产业发展态势分析

移动互联网将移动通信和互联网这两个发展最快、创新最活跃的领域连接在一起,并凭借全球数十亿的用户规模,正在开辟信息通信业发展的新时代。

2.1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现状

(1)移动互联网已取代互联网成为行业新的领导力量

①上网入口从PC转向移动终端

移动互联网的人均上网时长超过 PC 互联网后延续快速增长态势,截至 2013 年 3 月, 两者的差距已经扩大到了 29%。

②业务创新关注点从互联网转向移动互联网

互联网巨头全线进入移动互联网应用 ,移动应用成为开发者重点关注方向。

(2)手机呈现非语音化趋势明显

手机用途显著变化,用户花费大量的时间用于于语音、短信之外的非传统通讯业务,如浏览、游戏、社交等。

(3)社会化网络正在影响几乎所有业务

综合性社交网络进一步发展,发展渗透传统业务(音乐、图片、视频、电子商务、游戏等);而传统互联网业务(游戏、视频、照片、电子商务等)则又增加社会化媒体特征,形成垂直社交网络。

(4)移动互联网覆盖面有质的变化,大众化时代来临

2012年以前覆盖面主要称为核心用户,包括IT男性/ 时尚女性/ 商业精英等,普遍较为熟悉互联网,而2012年及以后主要转向覆盖大众用户。

(5)产业链重心发生偏移,运营商有被旁路的危险

以终端为主要媒介的应用程序商店模式逐渐成为业务的主导模式,直接颠覆了原来移动运营商的I-Mode模式、移动梦网等模式,运营商被部分旁路。

2.2 移动互联网应用特征和用户需求

移动互联网是一种基于用户身份认证、环境感知、终端智能、无线泛在的互联网应用业务集成,最终目标是以用户需求为中心,将互联网的各种应用业务通过一定的变换在各种用户终端上进行定制化和个性化的展现。它具有典型的特征:接入移动性、时间碎片性、生活相关性、终端多样性、社交化。

相比于传统电信市场下的用户需求,移动互联网用户需求趋势的特征可简要归纳为:多样化、整合化、碎片化和合理化。

2.3 发展趋势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趋势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终端与平台。低端的智能手机普及,已极大地刺激用户从功能手机向智能手机过渡;目前主要厂商的手机操作系统有近十种之多,除了苹果IOS是封闭的外,几乎其他所有的操作系统都是开放的,开放能力+开放平台已成为必然选择。针对网络平台,随着3G网络的进一步优化和TD-LTE等4G技术和标准的完善,移动通信的带宽正在显著增加中,已在进入基于www的真正移动互联网时代。

其次是业务。互联网业务的发展重心、用户消费方式和业务组织模式发生了重要变化,形成了以终端和互联网为中心、基于接口开发和开发者广泛参与的新的互联网业务模式。

再次移动互联网与云计算融趋势合明显。智能手机和业务平台即将步入“云”时代 ,如下图所示:

最后,随着HTML5技术与云计算技术的不断发展成熟,高效率跨平台的移动Web运行环境未来很可能将取代操作系统成为移动互联网竞争新的制高点,业务模式也将继移动梦网、应用商店之后发生新一轮重大变革。

3 中国移动应对策略浅析

3.1 中国移动在移动互联网领域的发展现状

中国移动在全国布局了九大基地,其中中国移动互联网业务注册用户达到4亿,并形成MM和飞信+两大开放平台,整体的运营用户超了6亿,现在包括18项左右自有业务,整体的活跃用户数超过2亿。

从三大运营商的对比看,中国移动用户规模占优,如2012年1季度,移动互联网用户以中国移动为主,占86.09%,其次是中国联通占7.97%、中国电信占5.94%,但是中国移动在整个移动互联网中的用户占比持续下降,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凭借3G的运营优势和终端优势发展了大量的高端用户群体。

总体而言,三大运营商内容同质化竞争比较明显,总体上相比其他互联网公司优势不明显,在内容差异化和运营灵活性方面不足,商业模式创新能力也不足,在用户体验满足上也一直是软肋。

3.2 总体策略

中国移动已将移动互联网定位为主要战略之一,实施“智能管道+开放平台+特色业务+友好界面”策略,构建移动互联网主导地位,拓展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业务新应用。建议采取如下总体策略:平台型服务是重点,参与内容和应用,并充分发挥自有优势,培育新型能力,创新机制与文化,发挥中国移动的三大优势:智能管道、用户信息、特色业务,进行三大能力的培育:产品设计能力、平台技术创新与整合能力、互联网营销能力。

3.3 重点举措

(1)充分发挥中国移动互联网基地的功效

国内目前唯有中国移动专门成立了移动互联网基地,负责移动互联网网络、业务乃至商业模式的开发,因此需要充分发挥基地平台的功效,从产品、渠道和服务等方面提高用户满意度和活跃度。建议采取如下策略:充分利用好合作伙伴的力量,从技术、流程和利益等方面更好的服务好合作伙伴,加强与行业合作开放性共建,另一方面也需改善对基地模式的管控手段;加强业务的互通融合,通过基地平台深入整合中国移动分散在各地的优势资源,比如飞信、邮箱、微博之间的融合,以及MM平台与音乐、游戏、视频、书籍等数字内容的融合等;坚持平台化运营为主的策略 ,基地以MM与139社区两大平台为依托,为用户提供各类融合型的移动互联网业务;实施精品化战略,基地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定制服务功能,通过不断的迭代使得服务精准度和品质进一步提高。

(2)加强业务平台基础能力开放、汇聚,加强产业链合作,实现双赢

电信能力是中国移动相对于互联网服务商的差异化优势所在。开放电信能力,扩大电信业务的使用场景,增加产业链对中国移动的依赖。基于电信通讯能力,以更开放、更灵活的,自行开发配置的方式向用户提供通信服务的设想,让用户、开发者,中国移动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共赢,就是能力开放平台的宗旨。建议构建“资源承载层,能力开放层,业务应用层”的三层业务网络架构,实现业务快速开通、用户灵活支撑:通过“能力聚合开放层”,逐步实现资源的适配、聚合和对外开放;通过“统一的开放服务接口”,实现面向移动互联网的简单开放,降低业务开发和开放门槛;建设业务网络统一认证平台,实现“一点认证、全网服务”,提升用户体验。

(3)构建适合移动互联网业务发展特征的一体化运营支撑系统

中国移动核心能力在于网络、信息业务、渠道、客户、终端的一体化运营能力,在基础网络在移动互联网产业链中的控制力减弱时,中国移动所具有的营销、认证、支付能力对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有重要作用。中国移动应从业务、技术、运营三大方面着手,统一规划、统一运维、统一流程优化 ,加快整合技术支撑资源,积极推动虚拟化技术应用,逐步构建灵活、易用、扩展、透明的一体化运营支撑系统。近期建议重点聚焦如下工作:实现深度内容计费,实现与业务使用量相关的Qos控制;改造智能策略中心,与相关分析系统,实现联动;进行策略授权中心与智能策略中心的协同等。

(4)深化四网协同发展,重构领先优势的无线网络

目前有线宽带接入已经进入FTTx时代,互联网用户已经普遍体验视频聊天、在线视频观看、甚至3D交互游戏等业务,在3G网络推出相应业务之后,移动无线数据业务与有线接入的网速差距有所减小,但由于移动以及无线传输的网络特点,要保证用户随时随地都能使用较高速的3G数据业务应用仍然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中国移动数据业务呈爆炸式增长,势必需要匹配相应的网络资源,提升网络质量是关键的议题。中国移动需深化四网协同发展,充分发挥协同效应,积极推动TD-LTE商用进程,提升网络速度和质量,打造具有覆盖广、覆盖深、质量高、速率高的世界一流无线网,实现网络效益最大化。其中GSM重点保持新建区域的网络覆盖优势,TD-SCDMA重点完善热点区域深度连续覆盖,TD-LTE与TD-S同步建设,WLAN在热点区域和蜂窝网形成融合覆盖,实现对蜂窝网数据业务的有效分流。

(5)以MM和飞信+业务为两大关键业务,持续推进

MM是中国移动应用商场,对其有三个定位、三个一站式:面向消费者的一站式的消费平台,面向产业链的一站式的支撑,同时面向开发者的一站式的服务。MM的云服务框架是后面的一个发展重点:为产业链上下游的环节,尤其是缺乏资源的一些中小企业提供端到端的服务支撑,包括从应用开发,中国移动提供各种能力,包括位置计费,包括WLAN这些能力提供给开发者。应尽量保证开发者合理的收益,联合开发者共同打击盗版,以及伤害消费者利益的事情。

“飞信+”含的内容很多,包括飞信、飞信空间、飞聊、139邮箱、微博,以及彩云等,是一个非常有潜力的流量平台。建议重点联合各方的力量,把优质应用提供给消费者,跟产业链展开充分的合作,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

4 结束语

面对移动互联网领域复杂的竞合关系,中国移动要获得竞争优势, 必须以开放的心态, 以竞合的战略思维, 与产业链之间密切合作, 创新商业模式, 分析用户行为, 挖掘客户需求, 构建自己的移动互联网核心产品体系。保证业务内容聚合和创新,拓展移动互联网市场, 吸引更多用户, 才能在移动互联网博弈中取胜。

只有抓住移动互联网的本质特征,不断创新,实现价值链共赢,才能使移动互联网的业务和应用日趋成熟和完善。

参 考 文 献

[1] 沈晶韵,“移动互联网关键技术及典型业务产品研究”,《电信科学》,2010年第10期

[2]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移动互联网白皮书(2013年)”,2013年

[3] 玉莹,“电信运营商移动互联网运营策略浅析”,《广西大学学报》,第32卷增刊,2010年

[4] 李开复,“变迁与机遇—2012年的中国移动互联网”,艾瑞年会,2012年

[5] 白琳,“2012移动互联网时代”,艾瑞年会,201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