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固定资产的盘盈

固定资产的盘盈

时间:2023-06-30 17:22:4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固定资产的盘盈,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固定资产的盘盈

第1篇

现金盘盈或者盘亏批准前:

现金盘盈:

借:库存现金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现金盘亏: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贷:库存现金

批准后:

盘盈: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贷:其他应付款(应支付给其他单位的)

营业外收入(无法查明原因的)

盘亏:

借:管理费用(无法查明原因的)

其他应收款(责任人赔偿的部分)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2、存货盘盈或者盘亏。

批准前:

①盘盈:

借:原材料等科目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②盘亏: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贷:原材料等科目

批准后:

①盘盈: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贷:管理费用

②盘亏:

借:管理费用(管理不善)

营业外支出(非常原因)

其他应收款(应收责任人、保险公司赔款)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3、固定资产盘盈或者盘亏:

批准前:

①盘盈:

借:固定资产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②盘亏:

先将盘亏的固定资产账面价值转入“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中。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累计折旧等

贷:固定资产

批准后:

①盘盈:

盘盈的固定资产作为前期差错,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核算,不用区分批准前批准后,在盘盈时做一笔分录:

借:固定资产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②盘亏:(盘亏净损失的处理)

第2篇

医院财产物资是指医院拥有或控制的、具有实物形态的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库存物资和固定资产等资产。新《医院财务制度》对医院财产物资盘盈盘亏的会计核算重新作出规范,并要求按照《医院会计制度》规定作出相关会计处理。在此,本文结合笔者学习新《医院会计制度》心得,拟对医院有关财产物资盘盈盘亏及批准处理的会计核算谈一点粗浅之见。

一、医院财产物资盘盈盘亏情况

医院财产清查时,出现医院财产物资盘盈盘亏情况如下:

(一)医院库存现金的长短款

医院库存现金是指存放在医院出纳员那里的货币资金。医院财产清查时,出现库存现金账实不符情况:一种是库存现金实有数大于账面结余数,称为现金长款;一种是库存现金实有数小于账面结余数,称为现金短款。不论现金长款,还是短款,均为出纳会计业务质量不高现象。医院发现库存现金长短款现象应及时查明原因,针对不同情况作出处理,并要求会计人员及时入账。

(二)医院库存物资的盘盈盘亏

医院材料物资是指医院为开展医疗服务及其辅助活动而储存的药品物资、卫生材料、低值易耗品和其他材料。医院的各种库存物资,应定期进行清查盘点,每年至少盘点一次。清查盘点过程中,发现库存物资实有数大于其账面余额数时,称为物资盘盈;否则,称为物资盘亏。

医院发现物资盘盈或盘亏时,首先通过“待处理财产损溢”账户调账,使其材料物资账实相符。然后,查明原因,根据管理权限报经批准后及时进行账务处理。处理时,一般情况下,盘盈财产物资的净收益,计入“其他收入”账户;盘亏财产物资的净损失,计入“其他支出”账户。

(三)医院固定资产的盘盈盘亏

在新《医院会计制度》下,固定资产是指医院持有的、使用期限在1年以上(不含1年),单位价值在规定标准以上、并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保持原有物质形态的资产。单位价值虽未达到规定标准,但耐用时间在1年以上的大批同类物资,也应作为固定资产管理。医院固定资产一般包括房屋及建筑物、专用设备、一般设备和其他固定资产。

医院发现固定资产盘盈或盘亏时,首先通过“待处理财产损溢”账户调账,使其固定资产账实相符。然后,查明及时原因,根据规定的管理权限报经批准后及时进行账务处理。处理时,一般情况下,盘盈固定资产,应当根据同类或类似固定资产市场价格确定的价值,计入“其他收入”账户;盘亏固定资产,应先扣除可以回收的保险赔偿和过失人的赔偿等,将净损失确认为当期支出,计入“其他支出”账户。

二、医院财产物资盘盈盘亏涉及的账户

(一)“库存现金”账户

1.用途:核算医院库存现金的增加、减少及结余情况。

2.性质:资产类账户。

3.结构:借方登记增加数,贷方登记减少数,余额在借方,表示库存现金实有数。

(二)“库存物资”账户

1.用途:核算医院库存物资的增加、减少及结余情况。

2.性质:资产类账户。

3.结构:借方登记增加数,贷方登记减少数,余额在借方,表示库存物资实有数。

(三)“固定资产”账户

1.用途:核算医院固定资产原值的增加、减少及结余情况。

2.性质:资产类账户。

3.结构:借方登记固定资产原值的增加数,贷方登记固定资产原值的减少数,余额在借方,表示固定资产原值实有数。

(四)“待处理财产损溢”账户

1.用途:核算医院在财产清查中查明的各种财产盘盈、盘亏和毁损的价值。

2.性质:资产类账户。

3.结构:借方登记盘亏或毁损的库存物资及固定资产的净损失数额,贷方登记盘盈库存物资及固定资产的净值,期末,经批准将盘盈的财产物资净值从借方转出,计入“其他收入”账户;经批准将盘亏的财产物资净值从贷方转出,计入“其他支出”账户。余额若在借方,表示医院尚未处理的各种财产物资的净损失;若为贷方,表示医院尚未处理的各种财产物资的净溢余。年度终了后,报经批准处理后,该账户一般无余额。

三、医院财产物资盘盈盘亏的会计处理

(一)医院现金长短款的会计处理

医院现金长短款不通过“待处理财产损溢”账户核算。按照新《医院会计制度》有关规定,出纳员每日账款核对中发现现金溢余或短缺的,应当及时进行会计处理。如果发现现金溢余,也就是长款,属于应支付给有关人员或单位的部分,计入“其他应付款”账户;属于无法查明原因的部分,计入“其他收入”账户。如果发现现金短缺的,也就是现金短款,属于应由责任人赔偿的部分,计入“其他应收款”账户,无法查明原因的部分,经批准后,计入“其他支出”账户。

借:其他应收款——出纳员 1200

其他支出——现金短款 1800

贷:库存现金3000

假如,该医院发现库存现金长款200元,无法查明原因。会计处理如下:

借:库存现金 200

贷:其他收入 200(二)库存物资盘盈盘亏的会计处理

医院的各种库存物资,应当定期进行清查盘点,每年至少盘点一次。贵重物资,应多次盘点清查。对于发现的盘盈、盘亏以及霉烂变质、毁损等物资,应当先计入“待处理财产损溢”账户,并及时查明原因,根据管理权限报经批准及时进行会计处理。

【例2】×月3日,某三级医院发现盘亏药品一批,实际成本为12000元,霉烂变质药材一批,实际成本为6000元。报有关部门,等待处理: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18000

贷:库存物资——药品 12000

——药材 6000

×月9日,某三级医院对发现盘亏的药品一批,实际成本为12000元,霉烂变质药材一批,实际成本为6000元。批准处理:盘亏药品属于科教收入取得,冲销待冲基金;霉烂变质药材一批,追究保管人责任由其赔偿1000元,保险公司答应赔偿3000元,其余计入“其他支出”账户。

借:待冲基金 12000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12000

借:其他应收款——保管员 1000

——保险公司 3000

其他支出 2000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6000

【例3】×月30日,某三级医院发现盘盈药品一批,市场价格为15000元,中药材一批,类似中药材市场价格为5000元。报有关部门,等待处理:

借:库存物资——药品 15000

——药材 5000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20000

批准处理时: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20000

贷:其他收入 20000

(三)医院固定资产盘盈盘亏的会计处理

与流动资产一样,医院固定资产也应当定期清查盘点,每年至少清查盘点一次。对于盘盈、盘亏的固定资产,应当及时查明原因,根据规定的管理权限报经批准后及时处理。盘盈的固定资产,应当按照同类或类似固定资产市场价格确定的价值入账,确认为当期收入,计入“其他收入”账户;盘亏固定资产,应先扣除可以收回的保险赔款和过失人的赔偿等,将净损失计入“其他支出”账户。

【例4】×月31日,某三级医院发现盘盈固定资产一台,同类固定资产市场价格为150000元,估计已计提折旧为5000元。报有关部门,等待处理:

借:固定资产 145000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固定资产损溢 145000

批准处理时: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固定资产损溢 145000

贷:其他收入 145000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固定资产损溢 150000

累计折旧 50000

贷:固定资产 200000

如果上述固定资产属于财政补助收入或科教补助收入购置的,待冲基金为150000元,则会计处理如下:

借:待冲基金 150000

累计折旧 50000

贷:固定资产 200000

批准处理时: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固定资产损溢 150000

贷:其他收入 150000

参考文献:

1.企业会计准则编审委员会。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M].立信会计出版社,2006.

第3篇

【关键词】固定资产;清查盘点;指引

我们在开展固定资产清查工作最主要的一个步骤,就是进行清查盘点,为保证清查盘点顺利进行,就必须对学校各部门固定资产盘点工作进行指导。梳理清查盘点中的重点、要点,指导和规范资产清查工作的具体操作程序,提高工作效率,我们编写了本工作要点,供各资产使用单位在开展资产清查工作中参考借鉴。

1 盘点工作的组织与实施

各单位需根据资产清查工作的总体要求,安排至少一名主管领导进行总的统一协调工作,依据本单位资产实际情况实行统一盘点和分组盘点,确保盘点工作的顺利进行。

1.1 盘点准备工作

1)在进行盘点工作之前,各单位资产管理员应通过资产信息系统对本单位资产系统数据进行全面检查,并对待处理的事项进行处理,保证后续清查工作的顺利开展(详见《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信息系统用户手册》)。

2)明确从账到物,从物到账的盘点方法,对需要使用计量器具盘点的存货准备相关计量器具。

3)实施实地盘点工作之前召开盘点工作布置会,使所有参与盘点工作人员了解盘点计划和工作内容。

1.2 实地盘点工作

各单位盘点工作人员在进行盘点时基于系统资产卡片,选择相应的盘点方式进行实物盘点(采用人工实物盘点和条码扫描枪盘点相结合的方式),对已盘点而未粘贴条码的补充粘贴条码或其他盘点标识,保证所有资产均被清点,且无重复盘点的情况(对批量购置的家具、设备,需打印出相同条码逐一粘贴,防止遗漏;对于无法粘贴标签的资产应将标签做好备案与设备存放一起)。另外,在实地盘点时注意观察资产的实物状态(在用、闲置、报废、毁损等),并做好记录进行注明。

1.3 盘点结果的确认

1)对实地盘点情况进行整理,考虑清查日和清查基准日的变化,勿将基准日后的资产重复盘点。

2)将盘点结果进行导入或录入资产清查系统,对盘点结果进行检查(详见《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信息系统用户手册》),初步确定盘盈、盘亏数额。

3)对盘盈、盘亏、毁损、报废的各项资产需查明原因,提供技术鉴定资料及做出文字说明。

4)在以上基础上形成盘点结果,并由单位负责人及自查管理员签字确认。

2 固定资产损溢应提供的佐证材料

2.1 盘盈的固定资产应提供的内容。

1)固定资产盘盈汇总情况(包括盘盈的数量、金额等)。

2)保管人对于盘盈情况的说明(逐项说明)。

3)盘盈固定资产的价值确定依据(发票、同类固定资产的市场价格、类似资产的购买合同、发票或竣工决算资料等相关凭据)。

4)单项或批量数额较大的固定资产的盘盈,单位难以取得价值确认依据的,经学校资产清查领导小组同意后,应委托具有专业胜任能力的资产评估机构,出具评估报告。

2.2 盘亏固定资产应提供内容

1)固定资产损失专项说明表(祥见附件)。

2)盘亏情况说明(需按照一物一说明的原则,逐项逐件做出专项说明)。

3)单位内部核批文件(附本单位会议纪要)。

4)单位内部出具的责任认定(涉及赔偿的,应说明赔偿比例)。

2.3 报废、毁损的固定资产应提供内容

1)固定资产损失专项说明表(祥见附件)。

2)报废、毁损情况说明(需按照一物一说明的原则,逐项逐件做出专项说明)。

3)单位内部核批文件(附本挝换嵋榧鸵)。

4)不可抗力原因(自然灾害、意外事故)造成固定资产毁损、报废的,应有事故处理报告、车辆报损证明、房屋拆除证明、受灾证明等鉴定报告。

5)单位内部出具的责任认定(涉及赔偿的,应说明赔偿比例)。

2.4 被盗的固定资产应提供内容

1)固定资产损失专项说明表(祥见附件)。

2)向公安机关的报案记录,公安机关立案、破案和结案的证明材料。

3)单位内部有关核批文件。

4)如涉及保险理赔的,附理赔资料。

5)单位内部出具的责任认定(涉及赔偿的,应说明赔偿比例)。

3 其他说明

3.1 定期沟通制度

各单位定期(具体按照学校资产清查领导小组要求执行)将资产清查的工作情况通过电邮或书面形式进行汇报至国有资产管理处。内容主要包括各单位目前的工作进度,清查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及需要资产清查领导小组协调的事项。

3.2 重大问题请示报告制度

各单位在清查工作中遇到的重大、紧急的、需及时与有关各方沟通及协调处理的问题,经各单位提出初步意见后,以重大问题报告的形式随时向资产清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国有资产管理处资产科)报告。

3.3 工作简报制度

资产清查领导小组办公室视清查工作需要,不定期形成工作简报,向相关单位就有关事项进行通报。

3.4 实地核查制度

资产清查领导小组办公室视清查工作需要,对问题突出的单位和部门进行实地核查。

固定资产专项损失情况表

第4篇

【关键词】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对策

一、实际工作中,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状态及问题探讨

1.固定资产各级管理者缺乏正确的固定资产管理思想作指导,造成固定资产管理中间环节缺失

(1)医院上级主管部门对医院固定资产报废的审批不及时,固定资产报废周期过长,医院主管部门变更、人员离职或换岗时没有对国有资产相关工作进行交接,甚至发生报废材料丢失的情况。医院等待报废的固定资产长期、大量四处堆积,不仅影响消防安全、院容院貌,同时也大大增加了固定资产的管理成本和管理难度。

(2)医院领导对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文件不了解、不重视,对于固定资产捐赠、调剂、报废等变动没有完全按制度文件的规定履行必要的报批手续;固定资产采购管理部门“重采购、轻管理”,认为仅仅把固定资产采购回来并发放到使用科室就可以了,账实是否相符是财务部门的事情,没有对固定资产使用过程中的变动情况进行跟踪管理;固定资产使用部门对本部门使用的固定资产的管理态度不正确,认为固定资产管理应由相关的行政部门全权负责。

2.医院固定资产管理方面的制度、文件不完整,岗位设置不合理,责任划分不清

(1)固定资产相关制度不规范

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相关的制度、文件没有上升至医院层次统一进行规范,仅由固定资产采购管理部门制定本部门的固定资产管理规章、制度,对固定资产使用部门难有约束力。各部门制定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内容陈旧、粗略、不统一,没有具体的执行办法,不同部门和人员的执行结果差异较大。

(2)固定资产管理岗位设置不合理、职责划分不清

①固定资产采购管理部门岗位设置没有考虑到不相容岗位分离的原则。不相容的岗位如:固定资产的验收管理、实物管理、明细账登记应分别由不同的人员担任,实际工作中存在一人同时负责两个岗位的情况,或者完全没有固定资产实物管理岗位。

②固定资产的实际使用部门没有设置本部门的固定资产管理员负责本部门的固定资产台账和实物的管理工作,或者指定了固定资产管理员却没有实际履行管理职责,没有按要求定期对固定资产进行盘点,对盘盈、盘亏等情况没有说明原因等。

③医院对盘盈、盘亏的固定资产没有进行跟踪调查,没有追究相关责任人员的责任,盘盈、盘亏固定资产长期挂账,造成账实不符。

3.医院固定资产审计、监督机制不到位

医院内、外部审计、监督部门对固定资产的审计、监督职责不明确,没有具体的工作方案、评价方法和评价指标,审计、监督不具备可操作性,内部控制在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二、探讨医院固定资产管理不足之处的解决对策

1.建立端正的医院固定资产管理意识

(1)固定资产上级主管部门应明确固定资产报废各个流程相关部门的具体工作时限,加快固定资产报废进度;固定资产管理人员变更、离职时必须办理交接手续;定期、不定期检查下属医院固定资产的管理情况,对固定资产调剂、盘盈、盘亏等情况及时进行审批处理;定期、不定期开展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文件及具体操作方法的培训等。

(2)医院领导层必须严肃对待医院固定资产管理,严格执行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文件的规定,对固定资产采购、领用、维修、盘点、报废、调剂等各个环节全方位进行管理,减少固定资产毁损和流失,确保账实相符,提固定资产使用效率。

(3)固定资产采购管理部门和医院固定资产的使用部门必须正确认识自己在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的责任,改变“重采购、轻管理”的观念,加强固定资产的日常管理;定期对固定资产资产进行清查;对盘盈、盘亏的固定资产进行跟踪调查并附书面情况说明,明确相关部门及责任人员的责任。

2.建立健全的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完善管理岗位设置

(1)进一步完善医院固定资产的管理制度、文件

医院固定资产的管理制度和文件,应在参照财政部门及上级主管部门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文件的基础上,由参与固定资产管理的所有部门共同协商、制定并以医院文件的形式下发,全体职工共同遵守的制度文件。其中,必须明确提出固定资产的实际使用部门对本部门固定资产的管理职责和固定资产采购管理部门对全院整体固定资产的管理职责;明确每年必须进行固定资产全面清查盘点,确保固定资产账实相符;发现固定资产盘盈、盘亏等情况必须进行跟踪调查,明确责任部门及人员,并制定具体的处罚操作方法及处罚金额,把固定资产管理业绩情况纳入医院各部门的年终绩效考核范围内,考核结果与奖金挂钩。

(2)完善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岗位设置,明确岗位职责和权限

①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岗位设置应划分为三个层次:一是财务部门设置固定资产总账会计负责登记固定资产总账和二级分类账。二是固定资产采购管理部门设置财产会计负责登记固定资产三级明细账,另设一名固定资产实物管理员负责管理全院固定资产。三是固定资产的使用部门应指定一名固定资产管理员负责对本部门使用的固定资产进行管理。

②明确岗位职责和权限。第一,总账会计应定期与财产会计进行账账核对,共同监督固定资产采购管理部门和使用部门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及使用情况,发现账实不符的情况及时上报医院及上级主管部门进行处理,避免长期挂账。第二,固定资产采购管理部门的固定资产实物管理员负责医院固定资产的整体管理,定期与财产会计进行账实核对;组织、指导固定资产使用部门对固定资产进行清查盘点,落实固定资产盘盈、盘亏责任并上报;对固定资产毁损、缺失等承担连带责任。第三,固定资产使用部门的固定资产管理员负责对本部门使用中的固定资产进行管理,建立本部门的固定资产台账,对固定资产的具体存放地点、使用人员进行详细记录;每年定期对本部门使用的固定资产进行清查盘点,对盘盈、盘亏等情况应查明原因并出具书面说明;对本部门使用的固定资产发生毁损、缺失等承担主要责任。

3.建立健全的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审计、监督机制

首先,加强固定资产外部审计、监督机制,包括财政部门、上级主管部门和会计师事务所三个层面。财政部门作为国有资产的主管部门对医院固定资产管理进行审计、监督;上级主管部门作为医院的业务主管部门对医院固定资产管理进行审计、监督;会计师事务所作为社会专业审计中介机构对医院固定资产管理进行审计、监督。三个审计、监督层面互相配合、相辅相承,在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外部审计、监督方面承担相应的责任。

其次,加强医院内部审计、监督机制。设置医院内部审计、监督部门,医院审计、监督部门直接对医院党委书记负责,要求审计、监督人员必须具备独立性和良好的专业素质;明确医院内部审计、监督部门对医院固定资产采购、使用、盘点、调剂、报废等各个环节的审计、监督职责;制定具体的审计、监督工作方案、评价方法和评价指标,评价结果作为医院部门绩效考核依据并直接与绩效工资挂钩,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监督部门在固定资产管理内部控制中的作用。

此外,医院财务部门也应对医院固定资产管理承担相应的监督职责,定期、不定期对固定资产进行抽查盘点,发现固定资产盘盈、盘亏等情况按规定程序及时上报医院领导、医院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收到批复文件后及时进行账务核销等。

4.运用现代化的网络信息技术,把固定资产管理完全融入医院日常管理中

随着现代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许多工作已从办公室转移到家中甚至公共所场进行,从台式机到手提电脑,如今只用手机就可以进行现场办公,网络信息技术已使人类的工作和生活发生巨大的改变。如:传统的医院固定资产清查工作非常的复杂、繁琐,往往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未来可运用手机网络信息系统、二维码扫描技术使固定资产清查工作变得轻松、方便。

三、结束语

综合上述观点,想要改变医院固定资产的管理现状,更好的完善医院固定资产管理,需要加强医院固定资产管理者的管理意识;建立健全的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完善管理岗位设置;建立健全的固定资产审计、监督机制;推进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网络信息系统发展以确证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往正确的方向日益完善。

参考文献:

[1]王惠玲.公立医院固定资产管理亟待加强[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4(2):14-17

[2]甘丽云.试论新时期医院资产管理问题与对策[J].中国卫生产业,2014(8):184-186

第5篇

1、待处理财产损益是资产类科目,它的借方反映预备损失,贷方反映预备收益。不属于费用类科目。

2、待处理财产损益科目用于企业在清查财产过程中查明的财产盘盈、盘亏和毁损的价值,包括盘盈存货的价值。待处理财产损益科目类似固定资产清理科目,都是过渡性科目,一般期末是没有余额的,它的余额都进入了当期损益类科目。

3、“待处理财产损溢”是会计里边的科目,属于资产类帐户,核算企业在清查财产过程中已经查明的各种财产物资的盘盈、盘亏和毁损。“待处理财产损溢”帐户经常设置两个明细科目,即“待处理固定资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待处理财产损溢在未报经批准前与资产直接相关,在报经批准后与当期损溢直接相关。

(来源:文章屋网 )

第6篇

[摘 要] 资产清查是资产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上级主管部门、财政管理部门检查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一种主要方式。通过资产清查,发现高校资产管理重视程度不够,存在资产丢失、损坏、闲置、无账资产等情况,资产账和资产管理台账不一致,贵重设备的使用效率不高等问题。高校要加强资产管理,把资产清查作为常规工作,完善资产管理制度,加强资产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提高资产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推行资产绩效考核,提高国有资产的使用效益和财政支出管理效率。

[关键词] 地方高校;资产清查;设备;盘盈;盘亏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7. 07. 021

[中图分类号] G647;F2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7)07- 0044- 03

0 前 言

地方高校经过十年的快速发展,国有资产的数量、价值快速增长,种类、用途不断增加,但是资产管理普遍重视程度不高。通过资产清查,摸清 “家底”,从资产的数量、价值、结构、使用状况等多层面准确反映资产情况,有利于资产合理配置,进行资产动态管理;有利于盘活存量资产,提高资产使用效率和效益。

1 地方高校资产清查的原则

1.1 “谁拥有,谁负责”的原则

使用权登记是本次资产清查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次清查要求资产最初入账到哪个部门(即使后来有变动,但未办过户手续的),则由哪个部门负责清查。

1.2 全面彻底的原则

按照资产清查的要求,将各种资产全部纳入清查的范围,保证清查工作全面彻底、不留死角,按照要求分门别类逐一登记填表。

1.3 实事求是、准确无误的原则

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如实反映资产的客观情况,做到准确无误,不重不漏,账物相符,真实、准确、全面反映资产管理情况和存在问题,并对上报清查结果的真实性负责。

2 地方高校设备盘亏的问题及建议

以2015年12月31日为资产清查日,以账面数据为基数,结合清查数据,进行盘亏分析。

2.1 设备盘亏主要原因

(1)由于管理原因造成的重复登记资产管理台账;

(2)实物资产报废并已处置而在资产管理系统中未进行退库操作;

(3)近期被盗,造成实物丢失;

(4)科研经费购买设备,人已离校,未办理相关手续;

(5)管理或保管不善,造成资产丢失,如:使用年限久,几易领用人,无法找到实物;多次搬迁,造成资产损坏丢失等等。

2.2 设备盘亏的突出问题

2.2.1 重复入账问题

因操作原因或资产经办人员疏忽造成的设备重复入账,需核对该设备纸质资产入账单据和采购合同,并核查财务入账单据,如果财务入账无误,资产管理系统重复入账,建议对多入账条目做退库处理,不做盘亏。

2.2.2 已报废设备未做退库处理问题

资产以前已报废,并由学校统一进行了报废资产处置,处置收入已入财务账,但当时未做资产退库处理,建议不做盘亏,国资处和财务处补做退库和下账处理。

2.2.3 学科带头人离校,团队解散遗留设备盘亏问题

学科带头人申请购置的设备,很多挂在团队中个别老师的名下。学科带头人调离学校后团队解散,设备已无法找到。建议此类损坏丢失的设备做盘亏处理,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并按照有关文件要求赔偿损失。

2.2.4 已撤销的二级单位设备盘亏问题

学校院系调整,撤销部分二级单位,原二级单位在撤销时没有把资产进行调拨处理,致使原撤销单位的部分设备无人管理。建议做盘亏处理,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并按照有关文件要求赔偿损失。

除以上情况外,其他盘亏设备建议做盘亏处理,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并按照有关文件要求赔偿损失。

2.3 盘亏设备赔偿原则

按照本单位的国有资产处置管理办法、仪器设备损坏丢失赔偿管理办法进行处理。主要原则:未达到固定资产标准的不赔偿;达到固定资产标准且未到报废年限的设备按照折余价值赔偿;达到固定资产标准且已到报废年限的设备按照净残值赔偿。根据国有资产实行“分级负责,责任到人”的管理原则,处罚通知单发给二级单位,由二级单位根据实际情况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2.4 盘亏设备的会计处理建议

设备盘亏,核算时要注销固定资产,并冲减非流动资产基金。会计分录如下。

(1)注N该设备账面价值

借:待处置资产损溢――固定资产――处置资产价值 ××

累计折旧 ××

贷:固定资产――××设备 ××

(2)报经批准予以处置

借:非流动资产基金――固定资产 ××

贷:待处置资产损溢――固定资产――处置资产价值 ××

(3)收到赔款

借:银行存款 ××

贷:待处置资产损溢――固定资产――赔偿款 ××

(4)赔偿款应上缴国库

借:待处置资产损溢――固定资产――赔偿款 ××

贷:应缴国库款 ××

(5)赔偿款上缴国库

借:应缴国库款 ××

贷:银行存款 ××

3 地方高校设备盘盈的问题及建议

3.1 设备盘盈的问题

经盘点,主要有两类盘盈设备,一是因为接受捐赠未及时入账而盘盈的设备,建议做盘盈处理;二是以前年度校办企业购入的设备留置在学校,不属于高校法人资产,不在本次资产清查范围内,建议不做盘盈处理。

3.2 盘盈设备的会计处理建议

在会计处理时,因接受捐赠而盘盈的设备按照评估价值直接增加固定资产和非流动资产基金。

借:固定资产――××设备 ××

贷:非流动资产基金――固定资产 ××

4 加强地方高校资产管理的建议

4.1 强化国有资产管理意识

有效的资产管理不仅可以促进教学、科研和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还可以促进学校的发展。高校领导对国有资产管理的重要性要有充分的认识,从顶层设计开始重视国有资产的使用和管理,督促制定和执行国有资产管理的相关规章制度;资产管理部门要经常进行政策法规学习,做好国有资产管理政策的宣讲及二级单位资产管理员的培训工作;树立节约意识和效益观念,努力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益。

4.2 制定完善的资产管理制度,建立资产管理责任制

根据资产清查发现和暴露的问题,全面总结经验,认真分析原因,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和办法,建立健全学校国有资产管理制度。

(1)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建立资产使用登记制度,建立资产定期盘点制度,从业务流程到管理范围,从权限分配到数据库管理,按照不相容岗位相分离的原则设岗,建立授权审批制度。

(2)建立资产购置的可行性论证制度和绩效评价制度。

(3)建立资产报废审批程序和报废资产的处置流程,大额资产处置必须经学校集体研究决策。

(4)建立人员换岗、离岗的资产调拨手续。

4.3 加强信息化建设,对接资产管理系统和财务核算系统

通过信息化推进资产的二级单位管理,利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建立学校固定资产管理网络系统,涵盖学校资产全部内容,与财务系统对接并实时对账,具有相关职能部门和归口管理部门的审核、查询功能等。资产从购置、调拨到处置在管理系统里实现规范操作,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劳动强度。

4.4 加强固定资产管理队伍建设

管理资产不难,把资产管好很难。高校经过快速发展之后,积累了大量的资产,但资产的配置不均衡,存在资产闲置和浪费现象,也存在资产短缺的问题。把高校资产管好是一项业务性很强的工作,需要管理者有极高的管理规划能力和责任心。高校要选拔和造就一支作风踏实、责任心强、政策水平高、业务能力强的国有资产管理队伍,定期进行专业知识、管理技能培训。

4.5 建立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的工作机制

资产管理是对实物进行的管理,预算管理是对资金使用进行的管理,资产有效使用的前提是合理配置资产,不重复、不浪费,按照需要和绩效目标进行配置。预算编制部门要了解资产的配置和使用情况,才能科学地编制采购预算。高校资产管理和预算管理要建立起联动机制,从资金分配的源头抓起,保证资产配置的有效性。

4.6 进行资产绩效评价

近些年,高校的资金比较充裕,对资产的购置也从不吝啬,由于政策性等原因,高校大量财政资金的支出用途受到了限制,购买固定资产几乎成了除人员经费以外最大的一笔支出。固定资产购置之后到底使用效益如何,很多高校都没有认真评价过。进行资产绩效评价将会反映出资产使用的真实效益和质量,有利于高校科学配置资产,推进资产的共享,提高资产使用效益和财政资金的支出效率。

5 结 语

资产清查暴露出地方高校资产管理存在的一些问题,为高校管理者敲响了警钟。针对高校资产管理存在的重视程度不够,管理制度不健全,管理精细化程度不高所引起的资产丢失、重复入账、无账资产、资产闲置等问题,高校领导要强化国有资产管理意识,制定完善的资产管理制度,加强信息化建设和固定资产管理队伍建设,建立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的工作机制,进行资a绩效评价,合理配置和有效使用国有资产,提高国有资产使用效率和效益。

主要参考文献

[1]卢玉萍.高校国有资产清查探析[J].财会通讯,2011(29):64-65.

[2]朱文华.刍论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J].财会通讯,2009(7):54-55.

[3]王凤.以资产清查为契机,强化高校固定资产管理[J].会计之友,2011(33):94-96.

[4]颜萌.基于绩效视角的高校资产清查工作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9):231-233.

[收稿日期]2017-02-28

第7篇

[关键词]会计准则;固定资产

[中图分类号] F23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0461(2009)06-0089-02

固定资产是企业重要的生产力要素之一,是企业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产生经济效益的源泉。科学管理和正确核算固定资产,对于企业提高资产使用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实现保值增值、增强综合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新企业会计准则对固定资产业务进行了重点设计,除基本准则外,分别涉及固定资产、资产减值、借款费用、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企业合并、租赁、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等8个具体准则,整体上提高了固定资产业务的会计信息质量。但由于新准则体系的显著特点是由规则向原则转变,执行过程中需要会计人员做大量的职业判断,笔者通过研究发现固定资产的部分业务处理仍需要进一步探讨。

一、关于固定资产定义

新固定资产准则第三条对固定资产作了定义。与我国长期以来的定义相比,最显著的变化是取消了单位价值的规定。这一方面是基于经济发展实际情况,不同规模的企业资产管理重点不同,价值相差很大,不宜对固定资产确认划定统一的价值标准;另一方面是为了实现国际趋同,因为国际会计准则及大部分国家对固定资产的定义都没有价值限定。但对于备品备件和维修设备,除个别高价周转件外,我国在准则指南中仍沿用以前做法,规定通常确认为存货,与国际上确定为固定资产不同。

由于我国一直将利润作为企业经营业绩最主要的考核指标之一,长期以来企业人为调整利润和政府防止人为调整利润的博弈从未间断,这也成为我国制定和修改会计准则重点考虑的因素之一。而此次颁布实行的新准则,在确定固定资产方面给予企业很大的自和灵活性,很容易被企业用来作为操控利润的又一途径。因此建议,在放开单位价值标准后,考虑通过会计准则解释的形式对实际工作加以具体规范,如按企业规模或类型对固定资产的划分进行原则性规定。

对于备品备件和维修设备、大型工具等,会计准则作为存货直接计入有关费用或进行摊销,不但与国际惯例不同,也与我国税法有关规定相悖[1],还会造成企业产品成本和企业费用不实。目前规定对业务处理没有明显的便利,政策导向也未形成有力的引导。因此建议,通过修订准则指南或通过准则解释进行更改。

二、关于后续支出有关问题

新准则规定,与固定资产有关的后续支出符合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应计入固定资产成本,否则计入当期损益。这一原则性规定在实务中有时难以划分清楚,常因人理解不同而异[2],因而容易被企业利用来操控利润。建议通过解释进一步加以具体规范。

发生更新改造等符合资本化条件的后续支出,按准则字面意思理解,应作为追加投资计入原固定资产成本,但实务中一般是将原固定资产账面净值转入在建工程,改造完成后作为新的固定资产进行核算。虽然对折旧计提没有大的影响,但披露时固定资产原价、折旧及减值准备累计额可能因此不同,但准则又不要求披露其变化原因,因而易造成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的误解。另外,被替换部分应扣除其账面价值的规定,由于多数无法取得账面价值而难以落实。建议通过准则解释,规定资本化后续支出作为对原固定资产的追加投资,改造后固定资产原价为累计总成本;如有被替换部分,扣除其处置净收益;尚未完成处置的,按评估确定的净收益进行扣除。对于固定资产价值虚高的担心似乎多余,因为还将有减值准备进行调节。

不符合资本化条件的后续支出,新准则规定计入当期损益。准则指南所附的科目说明中,除专设销售机构固定资产修理费用计入销售费用外,其余均计入管理费用。此规定业内多数人士有所异议[3]。因为传统观念认为,生产车间(部门)发生的固定资产修理费用等后续支出理应计入制造费用归结到产品成本中,否则造成产品成本不实。笔者认为,如果上述观点成立,则理论上应将该固定资产使用期间的所有后续支出归结到其所有产品成本中,而不能只计入某批次产品成本不计入其它批次,但由于后续支出的不可预测性使这种做法不可能实现,因而计入和不计入后续支出的产品成本都有所不实。基于此,且费用化的后续支出平均到每个产品后金额很小,对产品成本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因而倒不如将该后续支出计入管理费用,产品成本更接近真实。而且固定资产老化部分基本由折旧补偿,修理等费用多是管理方面原因导致,计入管理费用有其一定的理论依据。

三、关于初始计量有关问题

新准则取消了对接受捐赠和盘盈取得的固定资产初始计量的具体规定,部分会计人员感到无所适从。实际上在基本准则第九章会计计量中对会计要素的计量进行了原则性规定:对符合确认条件的会计要素应当按照规定的计量属性进行计量。按照基本准则列举计量属性的次序,接受捐赠和盘盈的固定资产应首先查找历史成本进行计量;如无法取得历史成本,则按重置成本进行计量;如无活跃市场无法取得重置成本资料,则按现值进行计量。建议通过准则解释对此进行明确。

对于具有商业实质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取得的固定资产,按非货币换准则指南,应以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加减补价再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固定资产的成本。笔者对此有所异议,因为具有商业实质,则应将换出和换入分别视为出售和购买两种交易,而这些交易中有些税费正常情况下是应计入当期损益的,不能仅因为是交换的形式,就将其计入资产成本。如果这样就虚增了资产价值[4]。建议通过准则解释,规定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中,正常交易下应当计入当期损益的税费仍应计入当期损益,不能计入换入资产成本。

四、关于折旧问题

新准则规定除已提足折旧仍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和单独计价入账的土地外,所有固定资产都应按月计提折旧。这里有两个问题:一是处于更新改造中的固定资产是否计提折旧?从理论上说应该不计提折旧。二是持有待出售固定资产是否计提折旧?我国准则规定调整预计净残值,但没有明确不提折旧,由此产生理论上的相悖(从折旧理论分析,持有待售固定资产的成本主要是通过出售而不是未来期间内的持续使用而回收,不应计提折旧)。因此建议,在未来的准则解释中明确,处于更新改造中和持有待售的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

新准则第十九条规定,企业至少应当于每年年度终了,对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和折旧方法进行复核,与原先估计有差异或重大改变的,应当进行调整。这一规定本身是必要的。但由于准则没有对这一行为进行规范,很容易被企业利用来调节利润。建议通过准则解释,要求如需调整应经中介机构评估确定,防止企业随意调整来调节利润。

五、固定资产盘盈的处理

第28号准则《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中规定,固定资产盘盈属于前期差错,并在指南所附科目说明中专门明确盘盈固定资产不能通过“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核算,应记入“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如果说固定资产盘盈从理论上分析应为会计差错尚可理解,但作为前期差错处理似有所不妥。因为我国对实物资产尤其是固定资产的盘点要求是很严格的,至少每年末要对固定资产盘点一次,如果有漏记的固定资产,一般当期就能发现,不会递延到下一年度。因此,盘盈固定资产如作为会计差错,应在当期进行更正,不应拖到下期作为前期差错更正,从而将简单问题复杂化。建议在未来的准则解释中对此规定进行更改。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五十六条.

[2].对固定资产准则的三点质疑[J].财会月刊(会计版),2008,(11):68.

[3]李海洋,叶新宇.关于我国会计准则中几个问题的探讨[J]. 财会月刊(会计版),2008,(9):7-8.

[4]易逢荣,廖洪涛.对《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入账价值确定方法差异比较》一文的异议[J]. 财会月刊(会计版),2008,(8):34.

Discussion on Fixed Assets Business Based on New Accounting Standards

Li Dongxu,Ma Sihai

(Shijiazhuang Railway Institute ,Shijiazhuang 050043,China)

第8篇

关键词:存货盘盈;存货盘亏;会计处理;问题

根据近期的《工业会计新准则》的要求,各类存货的盘点清查都应定时定点,对存货的盘查在企业内部引起足够的重视。但是有些企业未能按照相关的规章制度对存货进行定期的盘点清算,也未对存货的实存数引起足够的重视,甚至都没有及时对于账面上的数据进行及时的更新与反馈,存在账实严重不符的现象。存货及存货的盘点清算在《企业会计准则》中有详细的说明,对存货的盘盈盘亏问题也做了足够详尽的说明,本文将针对存货的盘盈盘亏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详细说明与看法、改进意见。

一、存货及存货清查

存货是指企业或商家在经营活动中拥有且准备出售的商品或原料、在生产过程中的在产品、经营生产过程中提供劳务时所好用的材料以及物料及仓储货物等。存货清查是企业对存货进行盘点的一种经济活动,通过存货的实地盘查与会计账目上的数据进行比对汇总,最后进行相应的会计处理使得账目上的结存数与实际企业持有的存货现存数相一致。

二、存货盘盈盘会的一般会计处理方法

1.存货盘盈的处理

企业在实际清查中出现盘盈的存货,应该根据企业的“存货报告单”对数据进行相应的登记并作出相应的会计处理:

借:原材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产成品等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按照相关规定报经批准后,应做的会计处理是: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贷:管理费用

需要补充的是:首先,如果存货按照计划成本进行计价,存货的盘盈部分需要进行分摊到成本差异之中,计入“待处理财产损益”,反映实际的存货损益情况;其次,存货的盘盈产生的原因是存货自然损耗或收发计量错误,所以按照准则要求,盘盈应该冲减管理费用。如果不按照相关规定对存货的盘盈进行相应的冲减,将会导致企业的利润数据失真,也会间接地导致应纳所得税额及所得税的计算错误。

2.存货盘亏的处理

(1)发生正常盘亏时的会计处理:正常盘亏主要是指存货损耗以及收发计量错误引起的存货减少的现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中未对正常盘亏做过多的特殊规定,因为正常盘亏是企业在日常经营活动中无法避免的,所以企业也没有必要转出相应的进项税额,只需在会计账务处理过程中,将正常盘亏的数据直接转入“管理费用”。

①发生正常盘亏时的会计处理: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贷:原材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库存商品等)

②正常盘亏报经批准后的会计处理:

借:管理费用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2)发生非正常盘亏时的会计处理:非正常盘亏主要指因自然的灾害或管理制度不严密导致的存货损毁现象。《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中对于非正常盘亏损失的货物进项税额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减。税法之所以会做出这种规定的原因是非正常盘亏产生的原因与企业的正常营业活动无关,国家不应该承担正常营业范围之外的额外损失。虽然这一规定在实施过程中遭遇了层层阻力,但是税务机关应在稽查过程之中严格执行税务稽查的规章制度,确保进项税额转出金额的准确性与及时性。

三、存货盘盈盘亏会计处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

1.在对存货盘盈、盘亏的处理方式上,违反了会计信息的可比性原则

企业会计准则中明确指出,企业向外部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具有相互可比性,即在不同时期,同一企业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事项,须采用一致的会计政策。我认为对存货的盘盈须根据金额与影响程度来处理。盘盈金额和影响程度小的,经过批准可以将存货转入“主营业以外的收入”;盘盈金额和影响程度大的,在不违反会计信息的可比性原则的前提下,参照固定资产盘盈将其视为前期会计中出现的错误来处理,这样既可以防止企业利用存货盘盈的处理方法虚构利润,也可以增强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2.将批准后的存货盘盈冲减计入管理费用的处理方式不妥当

在会计准则中,经批准后的不明原因的存货盘盈和现金溢余的会计处理方式存在自相矛盾的现象。他们在会计科目中所计入的账户不同。不明原因的存货盘盈计入期间费用中的管理费用账户,而不明原因的现金溢余计入“主营业以外的收入”。实际上,在净收益概念中,存货的盘盈具有偶发性跟边缘性。理当计入“主营业以外的收入”。之所以这样处理,究其原因有两个:第一,在我国的会计准则中,对“主营业以外的收入”的定义符合FASB对企业非主要营业收入中“利得”要素的核算,利得是具有偶发性跟边缘性的一种净收益。而存货盘盈也具有相同的性质。第二,在我国,管理费用是指企业在管理生产与经营时所产生的费用,而存货盘盈冲减成管理费用显然不符合我国会计对管理费用的定义。综上所述,我认为,在对存货盘盈进行会计处理是应计入“主营业以外的收入”账户。

3.不论存货盘亏的金额大小,将其净损失计入当期管理费用或者是营业外支出的处理方法不妥当

由于企业管理的不得当,造成存货存在盘亏的现象。当前,我国实行的企业会计制度中有提到,企业可以将存货、固定资产的盘亏的净损失一次计入企业当期的管理费用或者是企业的营业外支出,在计算当期利润时,可以作为一个减项来扣除,企业纳税时也可以扣除。这种会计处理方法使得企业可以通过对存货进行盘亏的处理方法来实现对当期利润的调整。我认为,在对存货的盘亏跟盘盈的会计处理上,应采取相同的方法,借贷方向相反。企业应根据实际情况,对存货盘亏的金额跟影响程度分开进行处理。在盘亏资产时,金额和影响程度小的,我们可以将盘亏的净损失视为企业当期的管理费用或者是企业的营业外支出;金额和影响程度大的我们可以将盘亏视为前期会计中出现的错误来处理,利用“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账户对企业上年度损益的发生额、期初的盈余公积与未分配利润等进行调整。

4.存货盘盈跟盘亏之间存在的抵减问题

企业的经营性质不同,在会计上,对存货的盘盈跟盘亏使用的核算方法也是多种多样,会计处理的方法也不尽相同。存货盘盈、盘亏存在的会计问题主要是如何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的问题。有些企业为了逃税、漏税,在会计核算时,故意将不同材料与不同产品之间互相抵减,将抵减后的余额作为进项税额转出来达到降低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数的目的,这种处理方法使得国家的税收收入产生流失的现象。存货盘盈、盘亏的如何相互抵减问题应该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来决定,不应该人为进行调整。

(1)盘盈与正常盘亏:盘盈和正常盘亏的有关科目是否可以相互抵扣,可以分成一下两种情况:①同一项目。指的是存货的一级科目是相同的,而二级科目不一定相同的项目。a:同一项目同一品种。指的是存货的一级科目与二级科目全部相同的项目。正因为品种与项目是相同的,所以不管是存货科目、还是费用科目或者是“待处理的财产损溢”的过度科目,都是可以在相同性质的科目中进行相互抵扣的。是按照抵消后的盘亏或是盘盈来进行账务处理的。b:同一项目不同品种。指的是存货的一级科目相同而二级科目不一样的项目。正是因为品种的不同,所以存货科目是不能相互抵扣的,但转账时的费用科目与过度科目是可以进行相互抵扣的。把实际成本进行计价的原材料作为例子,比如M材料是盘盈,N材料是正常盘亏,所以借记原材料--M(盘盈金额),贷记--N(盘亏金额),借或贷记“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经过批准进行增减“管理费用”的时候,则要借或贷记“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借或贷记“管理费用”。②不同项目。指的是存货的一级科目不一样的项目。不同项目的存货科目是不能进行抵扣的,而结转时的费用科目与过渡科目是可以进行互相抵消的,在进行具体的核算时可以参考同一项目不同品种来进行。

(2)盘盈与非正常盘亏:因为盘盈和正常的盘亏是没有涉及到增值税的增减变化的,如果在非正常盘亏或者要求过错方进行赔偿,或是要列一个营业外之处,则需要将对应的增值税进行相应的调整,所以存活的盘盈和盘亏在一般情况下最好不要进行抵扣。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我国还没有对存货的盘盈和盘亏的会计处理进行完善,所以要等国家建立健全会计的核算制度,能够很准确的反映各种动态,从而确定各企业的损溢。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会计资格评价中心.初级会计实务[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5,(01):43-45.

第9篇

一、会计核算工作在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升,对行政事业单位的保障力度也大幅度提升,使得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固定资产规模也进一步增大。目前,我国部分国有资产配置存在不公平、不合理现象,同时单位、部门之间也存在分配不均及超编、超标现象,同时国有资产管理水平与能力却较低。使得现今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会计核算存在较多问题,笔者根据工作经验将其中存在的问题总结为以下四点:

第一,由于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在构建处理国有固定资产时,多是单纯列出事业经费,对于现有固定资产与资金未能有效反映。

第二,行政事业单位虽然会进行资产清查会计核算工作,但是,部分行政事业单位未设立固定资产明细账目记录表,也未将固定资产登记在备查账簿与管理台账中。事业行政部门未科学设立固定资产明细分类账目,设有的管理台账也存在诸多不合理问题,导致会计核算工作期间出现有物无账或者有账无物现象[2]。现今,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存在重复购置小型设备等固定资产、个人长期占用国有小型固定资产现象,对于办公用房、车辆等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也未有统一的定额标准,同时也存在未按照制定的定额标准严格执行。

第三,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在进行国有资产清查会计核算工作时,对于固定资产备查账及管理台账,管理单位多是通过明细账目代替,缺乏相应完善的手续,管理责任制也未落实;部分行政事业单位有形资产查清制度落实方面存在执行力,在资产清查方面也存在走过场现象,对于其中存在的报废、损毁等问题在清查过程进行处理,上述问题的存在都是的会计核算工作流于形式。

第四,现今,会计核算工作开展过程中存在财政部分、主管部位、行政事业单位之间的固有资产信息流通不畅,存在账实不符现象,在制定资产购置预算中也缺乏合理依据,进而导致固定资产重复购置、超标购置、资产使用率过低等问题。

二、完善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会计核算工作

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会计核算工作中应严格遵照《会计法》及相关的规章制度[3],建立固定资产会计核算制度并加以完善,建立固定资产管理台账及资产明细账目,严格规范账目管理行为,是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安全得到最大保障,同时使固定资产可充分有效利用,使效益最最大限度发挥。因此,有关管理部门应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会计核算工作的整段清理工作,现提出以下几点意见与建议。

(一)完善财产定期清查制度

行政事业单位实物资产全面清查时,应由行政单位联合会计核算中心进行统一清查,掌握行政事业单位真实准确的实物资产盘存与使用信息。根据实物资产盘查信息依据财务制度以及相关的财经法规,对非正常盘亏资产的相应负责人给予相应处理。与此同时,会计核算中心也需根据财务处理程度,及时正确调整事业单位实物资产账面记录,设立实物资产卡片账目。会计核算中心也需与各行业事业单位对实物资产进行定期、不定期资产清查,从而使事业单位的实物资产可以真正做到账账相符、账实相符、账卡相符。

(二)资产盘查与财务处理

会计核算工作中不仅需要对原有的固定资产盘盈进行清算,也需在原本规定的基础上进行调整,针对市场内活跃的同类、类似固定资产进行资产盘查时,需应按照现有市场价格入账;针对需要计提折旧的项目盘查时,需要依据固定资产的新旧程度估算损耗值,从而准确反映累计折旧[4]。针对不存在活跃市场的同类及类似固定资产,入账时应按照此项固定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进行入账。采用上述方法进行资产盘查与财务处理时,是利用信息使用者关注的重要信息给予单独准确反映;而对于固定资产盘盈中在用资产,或者季节性停用的资产,需采用计提折旧进行单独反映;通过上述方法也可实现对事业单位内有形损耗与无形损耗的处理,加强对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管理及利用。

(三)加强处理无法回收项目

针对事业单位内部分无法回收的项目,为了能够对事业单位的资产与减值情况进行充分反映,也需对应收股利、??收利息等在获取债务人撤销、破产等确凿证据后,进行合理提坏账准备,并按照无法支付的应付款项金额转入资本公积进行核算。

第10篇

确定每项固定资产的实际状况,固定资产是否确实存在,账面余额是否真实,是否归村集体所有,手续是否齐全,有无抵押情况等。

1.编制固定资产分类汇总表。按照固定资产的类别分别编制固定资产汇总表,对固定资产原值、累计折旧、净值等进行复核。

2.核对固定资产的明细账和总账。将汇总表分别与明细账和总账数据进行核对。如果不符,及时处理或进行实物盘点。

3.实地盘点固定资产。在账账核对一致的基础上,应对年末固定资产进行实地盘点,以确定固定资产是否实际存在,并查明其管理和使用情况。对盘盈盘亏的固定资产,应查明原因,分清责任,报经批准进行处理,及时调账。

4.验证固定资产所有权。验证各类固定资产是否属于村集体所有。如:对外购固定资产,审核采购发票;对房屋资产,审核有关合同、产权证明等。

二、审查固定资产增加的合规性

固定资产增加的形式有:购入的固定资产、自行建造的固定资产、投资者投入的固定资产、盘盈固定资产等。

1.审查新增固定资产手续是否齐全合理。购入的固定资产应重点查明是否有相应的审批手续和正式发票。自行建造的应重点查明是否按规定进行公开招投标,是否有预决算清单,是否严格执行建造合同,建造支出是否符合规定等。以投资形式增加的固定资产应重点查明投入的固定资产是否有相应的审批手续和合同,是否经过资产评估,投入的资产型号、规格、数量是否与合同一致。

2.审查新增固定资产计价是否正确。固定资产的计价一般以原值为准,但由于增加的途径不同,其原值的计算方法也不相同,要根据不同来源,区别不同情况,验证其计价的正确性,审查其支出与有关原始凭证是否相符。

3.审查新增固定资产账务处理的正确性。由于固定资产增加的途径不同,其账务处理也不同。应在审阅固定资产账户借方发生额的基础上,对新增固定资产的记账凭证、原始凭证进行审阅。

三、审查固定资产减少的合规性

固定资产的减少主要原因是出售、报废、毁损、转出、盘亏等,审查时应根据不同原因分别进行。

1.对出售的固定资产应重点审查是否按规定程序进行审批,是否经村民主理财小组讨论通过,出售的固定资产作价是否合理,各项手续是否齐全,变价收入的账务处理是否及时正确,特别注意出售过程中是否有相关人员牟取私利的行为。

2.对报废的固定资产应重点审查是否超过报废年限,报废手续是否齐全,报废原因是否正常,残值作价是否合理,有关清理报废的账务处理是否正确等。

3.对盘亏的固定资产应重点查明盘亏原因,并审查盘亏是否按规定程序报经相关部门批准。

4.对投资转出的固定资产应重点审查转出手续是否齐全,是否签订了投资合同和资产转让协议,作价是否合理,账务处理是否正确等。

5.对毁损的固定资产应重点审查其毁损报告和毁损证据,核实毁损原因,确认毁损的合理性。同时审查毁损残值是否合理,价款是否入账。

四、审查固定资产的折旧

第11篇

很多企业常常发现一些存货会不翼而飞,发生短少的现象;存货因产品设计变更变成呆滞存货;应收款项因帐务不清而无法回收;固定资产因没有良好的保管制度,以致固定资产失修而报废或遗失。诸如此类无形损失都是企业没有完整的会计数据进行会计管理及建立完善健全的财产清查制度,落实的执行财产清查工作所导致。

企业及早建立健全的财产清查制度,可以收到三个好处:

1.可以落实企业各项资产和负债的保全工作,减少人为的舞弊;

2.可以发现企业会计信息系统运作上种种缺失,进行必要的改善工作,以确保会计信息的正确性与可信度;

3.会计电算化作业更正确。 第二节

企业落实执行年度全面清查工作的重要性

正确的执行年度企业资产与负债的全面清查的重要性有下:

1.确实掌握企业之资产、负债及业主权益,进行必要的运用与保全措施。

2.经年度资产与负债的全面清查,确实了解企业营运制度上各种缺失,可以作为企业经营去芜存菁之效,进而提升企业营运效率。

a.彻底的检查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之严密性与周严性,以防止各种人为的舞弊。尤其是采用计算机处理会计事项之企业更可借助年度全面的机会对企业电算化内部控制制度作一番整体测试,发现存在的缺失,加以改善,可以防范企业内发生计算机舞弊之可能。

b.研究企业有限的经营资源是否作有效分配应用,例如当企业拥有过多的呆滞存货,它表示企业存货管理政策的执行有失之散漫之失,应着手加以改进。

c.各项资产保全,经过全面清查工作之后,方能了解企业资产数量及实际状况,对于各种呆滞资产作有效处置,进一步对既有资产作有效利用。

d.衡量企业理财政策与技巧有效性,例如企业拥有过多的资产与负债,不仅会增加企业营运成本之外,更代表企业在经营上会承受更大更多的风险。

e.适时处理与调整不当之资产,例如过时呆滞的存货、已过期呆帐等不当情况应列出明细,指派专人负责处理之外,会计人员也应准备必要的会计处理事宜,以免虚增企业资产。

f.财产清查后,一定要进行必要的会计帐务的转帐调整工作,使会计资讯更正确更可靠。例如坏帐之摊提,各项存货盘盈盘亏的调整、各项预付款之整理。

3.为企业未来的会计信息系统的整合与运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a.拥有各项会计科目正确清查数量与计价是新的会计年度会计开帐的基础。因此,正确财产清查工作一定要求作好。

b.因为有了正确的开帐记录,使会计人员日后工作能顺利的进行,不再为核对不确实的资料而耗时。

c.新年度开始就能以改善后的会计信息系统处理会计事项的处理,增加会计数据处理效果。

4.当为今年度的年度决算工作的前置作业。

5.尚未建立会计信息系统的企业可以借助此次完整的清查资料当作开帐资料,展开会计信息系统的运作。

随着经营资源成本逐渐提高之际,企业经营者必需以策略性观点来看企业年终全面财产清查工作,它所具有的经营价值是经营者应有的基本认识。

企业进行全面财产清查工作要依据国务院的《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第二十条到第二一条规定办理。本文就是融合《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规定与实际财产清查作业实务写成。

第五节  年度全面财产清查前置作业的完成

企业进行年度全面财产清查要完成以下的前置作业:

a.清查作业全程时间确定

·清查计划完成时间

·清查人员讲习时间─说明清查要点及清查应注意事项。

·清查实施时间

·清查表完成时间

·清查覆查完成时间

本工作之进行可以时程管控图掌握盘存日程进行。

年度清查作业时程管控图如下: 1.年度清查作业计划拟定2.清查作业小组组成与工作分配3.清查资料准备4.清查人员训练5.年度清查工作执行6.覆盘工作完成及资料提出7.检讨会议之如集01/12/2012/25 12/28 12/31─02/1/302/1/5-1/802/1/12

b.执行人员之排定

·策划人及主持人排定(通常由负责人指定企业高阶人士担任)

·主办单位由企业之管理部门主办,通常由会计部门主持,安排

1.清查人

2.被盘人(通常由保管人担任)

通常一位清查人也是被清查人。如存货保管人员负责固定资产的清点工作。

3.复盘人

·清查人应被赋有所清查项目全部权责,酌情处理清查时衍生的各项事项。

c.使用书表设计与印制

依清查项目、特性与需要设计合用表格。

一般常用清查人之格式

在电算化环境下,可以用实物管理员之电算机数据库实物帐打印所有实物盘存资料,作为清查资料,可以省时省力。

3.固定资产

各项固定资产清查要点:

1.依房屋及建筑、机器设备、运输设备、办公设备、模具设备及杂项设备等固定资产别分别编制盘存表,指定人依项清查。固定资产盘存表通常由企业的财产目录编成。

2.呆滞不用之固定资产宜列出,以作必要处理。

3.很多企业对各项固定资产的计算机资料文件资料与实物不符,应借清查机会进行建文件工作,让固定资产数据库资料就是财产目录。

在建工程清查要点:

1.将已支付在建工程款项列表盘存。

2.在建工程金额不可列入暂付款而作流动资产处理,以虚增企业短期偿债能力。

3.工程应依建筑工程、设备安装工程、已完工程、待安装设备、工程用材料、预付工程价款及工程管理费分开列表,展开清查工作。

4.无形资产

无形资产清查要点:

1.场地使用权列表清查,并检查场地使用权摊提是否正确及进行未摊提场地使用权的摊提会计调整事宜。

2.工业产权及专有技术依商标权、专利权与专有技术分别列表清查,并检查工业产权及专有技术摊提是否正确及进行未摊提工业产权及专有技术摊提会计调整事宜。

3.其它无形资产依著作权、商誉列表清查,并检查其它无形资产摊提是否正确及进行未摊提其它无形资产摊提会计调整事宜。

B.负债

1.流动负债

各项短期借款清查要点:

1.检查各笔借款明细是否正确。

2.检查各笔借款手续是否经过企业主管单位正式核准。

一年内到期应偿还长期借款清查要点:

1.检查各笔明年度长期借款偿还明细计算是否正确。

2.偿还方式是否依据借款时既定方式偿债

应付票据清查要点:

1.应付票据明细是否正确。

2.应付票据之签发是否为正常营业行为所产生。

3.应付存出保证票据是或有负债,不可列入应付票据清查。

应付帐款清查要点:

1.供应厂商的应付帐款明细是否正确。

2.应付帐款之发生是否为正常营业行为所产生。

3.应付帐款是否有虚列情事产生。

应付与预提费用清查要点:

1.预提费用明细是否正确与完整,如有遗漏将虚增企业利益。

2.应缴税金是否全部而正确的列入。

3.预提费用是否有虚列情事产生及正常交易行为所产生。

4.此一工作可以延迟完成,在发生支付时才陆续加上。

其它应付款清查要点:

1.其它应付款明细是否正确

2.参酌上述要点

预收货款及暂收款清查要点:

1.预收货款明细与实际成交契约之对照,预收货款之收款情况是否正确。

预收收益清查要点:

1.各项预收收益到期变现的核对。

2. 是否有进行调整分录之进行

d.其它流动负债,如职工奖励及福利基金等清查要点:

1.依负债性质及应付状况是否正确。

2.长期负债

长期借款清查要点:

1.负债金额及偿还时间是否在一年以上,一年内应付长期借款是否转入短期负债

2.应付利息应进行调整分录。

第八节  财产清查盘盈盘亏的会计处理

财产清查后发现财产盘盈、盘亏和毁损后,接着进行下列两个步骤的会计帐务处理工作,年度财产清查就算大功告成。

第一步,将各部门发生的财产盘盈、盘亏和毁损情况,列表告知各部门主管人员,由该部门主管人员提出处理意见,经层报单位主管同意审批后,进行资产帐务处理,使帐面数字与财产实物相同。将其财产盘盈、盘亏和毁损差额,转入「待处理财产损益帐户。

第二步,查明财产盘盈、盘亏和毁损原因后,经单位主管作出处理决定后,区别不同情况,从「待处理财产损益帐户分别转入其它相关帐户。也就是盘盈的资产,冲减管理费用;盘亏或毁损的资产,扣除过失人员或保险公司赔款及残余价值后,列入管理费用。资产毁损属于非常损失的部份,扣除保险公司赔款及残余价值后,列入营业外支出。

举例说明如下:

1.在材料仓库进行材料盘点结果:

a.因仓库材料保管人员人为疏忽,导致A材料短缺少10件,每件材料单价为人民币10元,应由保管人员负责赔偿。

b.B材料清查多出5件,每件材料单价为人民币8元,多出原因,因供应厂商多送但不收款,决定减冲管理费用。

c.包装车间发现帐外包装机一部,估计现值人民币为3,000元,可使用期间3年。拟作营业外收入,列入本期损益。

会计处理步骤分别如下:

第一步,调整会计帐面数字与财产实物数字相等。

1.借:待处理财产损益  $100.00

贷:材料─A材料

$100.00

2.借:材料─B材料

$ 40.00

贷:待处理财产损益

$ 40.00

3. 借:固定资产

$ 3,000.00

贷:待处理财产损益

$ 3,000.00

第二步,冲销「待处理财产损益科目。

1.借:其它应收款─材料保管员 $100.00

贷:待处理财产损益

$100.00

2.借:待处理财产损益

$40.00

贷:管理费用

$40.00

3.借:待处理财产损益

$3,000.00

贷:营业外收入

$3,000.00

第九节

总结

企业要以策略观点来进行资产清查工作,就是年度资产清查工作是企业进行一次企业经营营运体系的诊断工作,发现企业在营运上的缺失并能对症下药进行必要的改善措施。

企业作好年度清查工作,以正确的开帐数据配合企业展开各种经营活动,再加上:

1.流畅的业务流程管理体系。

2.严谨的内部审计(稽核)制度。

第12篇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 固定资产 管理

固定资产是医院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深化和卫生经济体制的改革,固定资产占医院总资产的比重越来越大。如何加强固定资产管理,提高资产使用效率,成为医院资产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而信息化科技下的会计电算化固定资产管理为医院的固定资产良好运用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常见问题

1.账物不清。医院固定资产品种多,数量大,分布广,不易清查,或清查时只注重数量,不注重质量,对固定资产的使用状况和使用效率掌握不清,影响领导决策,造成重置和闲置。

2.利用率低。一是内部原因,固定资产使用效率低,缺乏统一协调的调配使用机制。各部门各自为政,只顾局部利益,追求“小而全”的固定资产配置模式;从自己使用方便出发,要求增加投资用以购置仪器设备,造成了固定资产重复购置,资产没有充分发挥作用,导致固定资产使用价值隐性流失。二是外部原因,各地医疗市场有限,但在市场开发的广度和深度上还不够。例如核磁共振一般市级医院都有,可每天就诊人数一般不超过四人。再如一些有着相似功能的医疗设备,提高了数字胃肠使用率,必然降低X光机使用率,提高螺旋CT使用率,必然降低一般CT使用率。而会计电算化下的固定资产管理会将这些问题通过建立固定资产卡片前的清查、登记得到有效控制。

二、加强固定资产管理,提高资产使用效率的对策

1.摸清家底,建账立册,定期清查,盘活存量。要充分发挥固定资产在医院发展中的作用,就要建立严格的资产清查制度。清查过程中不仅要做到帐实相符,账账相符,还要对资产的盈亏情况,使用情况,使用效率等做到心中有数,特别是在固定资产需要更新改造时,哪些可以继续使用,哪些需要淘汰做到心中有数。盘活现有固定资产,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率,减少重置和闲置。医院要进一步完善“三账一卡”制度,所谓“三账一卡”制度,即总账、一级分类明细账、二级分类明细账、固定资产管理卡(台账)。由固定资产会计在财务软件中做好固定资产总账和一级分类明细账,对全院固定资产按资产主管科室及资产大类实行金额控制;协助设备和材料采购主管科室建立二级分类明细账,按资产分类、名称、规格分别设置账户,记录固定资产的数量和金额,并按资产使用科室进行归类管理;督促各科室护士长或科室负责人建立固定资产台账,记录本科室领用的固定资产的名称、规格、数量等。很多地方医院都实现了医生、护士、药房、收款的连接,有条件的医院可以利用现有的计算机网络管理系统,把各责任中心的终端链接起来,实现资源共享,信息互通,这不仅使医院的管理者对全院的固定资产的分布、使用情况一目了然,而且也有利于使用部门核对和管理本科室的资产,从而为医院的管理、发展规划、决策提供有效的依据。利用信息化科技建立固定资产卡片,统一编制固定资产编码、卡片编号、规格型号、以及建造单位(在建工程时使用)技术特征、经济用途、存放地点、固定资产类别、使用状态、增加方式、增加日期、减少方式、减少日期、使用部门、附属设备及规格型号、计量单位、附属设备的数量、金额、以及固定资产的原值、与固定资产的使用时间。何时开始使用。

2.制度健全。管理的混乱,需要制度上的规范,这就需要医院管理部门进一步建立健全各项资产管理制度。具体包括:(1)固定资产采购制度。对一般资产的采购,要实行公开招标采购制度,对大型的仪器设备还要采用采购论证制度。购买前使用部门要组织人员对当地医疗市场进行调研,进行本量利测算,并写出可行性分析报告交固定资产管理领导小组。医院固定资产管理领导小组要召开会议进行认真研究,并组织有关方面的医学与工程专家开会讨论,从应用和性能等全方位来论证购买大型设备的可行性、必要性、科学性和实用性,杜绝盲目采购。(2)固定资产出入库制度。对固定资产进行分类管理,责任到人,配备专职人员实行专门化管理。保管人员建立固定资产保管帐,要严格出入库单制,财产的增减均应及时反映在出入库单中。对财产的购置、调入,在入库单上登记;对财产的调出、借用、领用,应由医院领导审批,凭出库单领取财物,保管人员根据出入库单及时在保管帐中登记,以反映固定资产的转移、增减变动情况。(3)固定资产日常维护制度。日常维护不仅延长了资产的使用寿命,某种程度上等于节约了大量的维修费用,降低了成本支出,提高了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医院可制定相应的奖惩制度,对各科的设备管理、使用和保养人员进行考核和监督。对责任心不强,工作失误,管理不善的人员按责任制惩罚。同时,设立设备管理奖励基金,用于奖励设备管理成效显著,效益突出的科室和个人,以提高科室人员对医疗设备的维护意识。(4)固定资产内部调拨制度。对闲置不用或使用效率低的固定资产予以合理的调配,并及时办理调拨和核销手续,以提高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减少重置。(5)固定资产盘盈盘亏制度。有的固定资产盘亏是由于使用部门无专人保管,使财产流失或视为废物丢弃。有的盘盈固定资产不入账,而将盘亏的固定资产入账,其结果减少了医院的收支结余。发现资产盘盈、盘亏,应及时查明原因,区分不同情况做出处理。(6)固定资产报废制度。固定资产报废和转让,需由使用部门写出书面报告,列出清单,报财务部门、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审核备案,经班子会议讨论决定后,上报主管部门及财政部门批准方可核销。(7)加强内部控制制度。医院要配备专门的审计人员,为医院资产管理起到“增值保值服务”的作用,防止舞弊,及时堵塞管理工作中出现的漏洞。审计部门不仅要对固定资产的购置、清查和清理进行监督,还要定期对本单位固定资产及其经济效益进行审计,提高固定资产的营运收益。审计固定资产是否得到充分利用,是否有账外固定资产以及固定资产有无流失现象,切实解决固定资产保管不善、账实不符、闲置浪费以及非法侵占等问题。 转贴于

三、固定资产的管理是一个系统的工作,庞大的资产仅仅依靠资产、财务部门进行管理是不

够的,需要实施全员和全过程管理,才能管好用好固定资产,发挥应有的效益

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管理机构,强化固定资产管理体制,明确各职能部门的责、权、利,建立健全完善的资产管理机构。利用现代化手段,对固定资产进行管理。固定资产名目繁多,分布广泛,固定资产的管理也必然是一项情况复杂、工作量庞大的工作。为了及时管理和掌握固定资产的流动,合理调配资源,建立科学有效的网络管理系统,一方面可以及时登记和掌握固定资产的增减变动、库存情况,避免重复购置,另一方面可以合理组织和调配闲置的资产,促进闲置资产的再利用,避免浪费。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