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沉浸式劳动教育

沉浸式劳动教育

时间:2023-06-30 17:22:4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沉浸式劳动教育,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沉浸式劳动教育

第1篇

关键词:曦园 素质教育 研究性学习 社会实践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置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课程结构的重大变革,它有效地促进了学校教育职能的变化和学科课程之间的整合,使教育教学从片面关注学生的知识与技能的提高向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转变,是落实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为了落实新课程的精神,注重本土性,就地取材,我校结合校情,以打造劳动实践基地――“曦园”为平台,积极开展学生综合实践活动,有效地探索出了一条符合当代教育改革发展趋势的“以劳动实践基地为平台,全面实施综合活动新课程,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新路,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本文将结合活动开展的情况、取得的成绩及存在的问题谈一些肤浅的看法和体会,以供商榷。

一、立足校本,创建“曦园”,为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搭建舞台

为了更好地开展社会实践和研究性学习,2007年秋,学校将校园东部通道外一块闲置的空地占地约10亩开辟成集劳动与研究性学习于一体的学生劳动实践基地,取名为“曦园”。

曦园被划分为六十畦,高一各班把它作为社会实践的班级劳动基地,其余由高一、高二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课题之用。两年来,曦园经细致规划,合理布局,整个园地池圃错落,阡陌纵横,园畦规整,果木扶蔬,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田园风光。2009年初,又开辟了“共青园”,使广大青年教师也积极地投入到农业种植的队伍中来,以身示范,在脑力劳动之余从另一个方面起到育人的效果。

曦园的建成不仅使闲置的土地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提升了校园的整体美观,同时也填补了本校学生劳动教育、社会实践以及课题研究的无实践基地的空白,较大程度地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进素质教育提供了一个理想的平台。

二、依托“曦园”,注重过程,为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与提高提供熔炉

学校除通过课堂教学的方式对学生施加影响之外,还应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体验中寻求学习的动力,使学生学习渠道多样化,学习方式生活化、情趣化,从而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我们利用基地积极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开展劳动教育活动。

(一)积极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们学校根据园地的特点与学科的联系,由学校生物教研组为龙头,成立了课题研发小组,编写了劳动教程《曦园飘香》,通过结合遗传、生物的新陈代谢等等知识与环境的关系开展宣传教育。基于此,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利用曦园积极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由于课题切合实际,符合学生本人的兴趣爱好,又来自于学生真实生活,起到了学生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或独立思考,或合作探究,在实践与体验中,运用已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再者由于时间保证,地点固定,活动正常,制度齐全,师生共同参与,取得了丰硕的收获。两年来学生课题获省、市县奖的就有8篇,获奖人数达50人,进一步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积极开展劳动教育活动,进一步提高学生劳动素养、培养集体主义精神

按新课程的要求,学生必须全员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而“曦园”刚好为学生全员活动提供了一个大平台。学校以集体形式组织学生进行劳动实践,劳动小组由学生自愿组合,各小组结合《曦园飘香》中的种植植物材料进行自由选择种植品种,在政教处的统一管理下,通过苍南黄金柑果业有限公司、温州市田头青农业合作社等单位的帮助以及学校生物组老师具体指导,2008年曦园收获西瓜4000多斤、花菜7000多斤,还有许多丝瓜、白菜、豇豆、大豆、茄子、豌豆、冬瓜、南瓜、玉米等。这样,劳动中学生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变化,特别是每个学生在劳动中的地位和作用也发生了变化,这些变化需要他们除灵活地运用劳动技巧外,还需要做好协调配合工作。同时,这种劳动集体本身就是一个有力的教育因素,学生在集体劳动中,会更多地想到集体的劳动效果,集体的荣誉,看到集体的力量。通过这种方式,既提高了学生的劳动素养,又促进了集体主义意识的形成。

在劳动中,学生体验到了成功与欢乐。当前的学生动手能力普遍比较弱,但他们渴望成功,综合实践活动能满足他们的成就需要,能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让他们依靠自身的努力体验成功的快乐,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需求,使每一个学生学会学习,愿意学习,体验成功,收获快乐。

曦园既是学生实践、培训实用技术的基地,更是提高普及科技兴农意识的试验地。它加强了对学生劳动观念的教育和技能培训,又使学生在学习课本知识的同时,掌握了基本的生产劳动技能,培养了他们热爱劳动、吃苦耐劳的品质,深受学生和家长的喜爱。

三、审视“曦园”,反思实践,综合实践活动的探索之旅永无止境

曦园作为劳动实践基地,不仅收获了瓜果蔬菜;更重要的是,还收获了劳动知识、劳动经验以及研究性课题成果。但我们沉浸于丰收的喜悦之中时,更应清楚地看到,在基地建设领域,还存在薄弱环节,需要改进。

(一)在有效指导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综合实践活动应通过有效的方式将教师的智慧集中起来进行协同指导,把教师的有效指导与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主动探究有机结合起来,这是综合实践活动整体性的内在要求和活动成功实施的基本条件。在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由于聘请的农业专家有限,不能全程指导到每个劳动小组,学生只能在自行探索中体验、实践,获得的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因此校内指导师缺乏基本种植实践经验是我们必须改进的问题。

(二)在科教结合“服务三农”方面需要提升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着重将“三农”工作提到了新的高度。其实我们可以利用教师掌握的生物学知识,尝试将劳动实践基地面向农民,把实践基地办成“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帮着农民赚”的农技培训站和推广站,发挥服务“三农”、促进乡村经济发展的示范作用。使新品种、新技术在劳动生产中各有所传,做到“促进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三)在作物栽培方面如何兼顾经济收益问题也需要再探讨

劳动实践基地目前主要停留在学生实践活动与学校课堂教学之间的联系以及实践活动的基础研究和活动项目的设计开发和创新上,没有较好地考虑到经济收益。长期这样会造成资金的投入不足,影响基地建设。以后应该朝双赢的方向发展。

综合实践活动的总目标是: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经验;形成对自然、社会、自我的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发展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对自我的责任感;形成从自己的周围生活中主动地发现问题并独立地解决问题的态度和能力;发展实践能力,发展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创新能力;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在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中,我们面临着许多新的困惑与难题,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们将继续做好综合实践活动,为了学生的发展而努力。

参考文献:

[1]薛进立,陈吉万主编.《曦园飘香》.

第2篇

关键词:小学德育; 生活化; 探讨

中图分类号:G62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02-063-002

一、前言

传统的学校德育主要是向学生灌输道德知识,只在课堂上学,不到实践中践行。它以绝对权威命令学生听什么,做什么,忽视学生在各种现实生活中的道德理解与体验,无视学生的主体性在其道德形成和发展中所起的积极作用,其结果学生学到的只是一些没有生命气息的道德原则、道德规范的知识教育,无法对学生进行道德情感的陶冶与道德意志的磨练。因此,加强学校德育生活化,提高德育的实效性就显得非常重要。

二、生活是德育的源头

本体论告诉我们,生活价值高于道德价值。生活高于道德,这是因为生活或生命在逻辑上的在先性或独立自主性。无论是道德,还是道德教育,都是为了人更好的生存而存在,德育只有扎根于生活世界,才会有深厚的基础和强大的生命力。

陶行知先生说得好:“是生活就是教育,是好的生活就是好的教育,是坏的生活就是坏的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指出:儿童是在真实的生活中感受、体验、领悟并得到各方面发展的。重视儿童与生活世界的联系,让课程变得对儿童更有意义。因此,学校德育必须从“天上”降到人间,必须从政治化、抽象化、空洞化的说教中走出来,回归生活,贴近学生的实际。学生只有生活在鼓励中才能学会自信,生活在宽容中才学会了忍让,生活在奋斗中才能学会自强,生活在公平中才能学会正直,生活在合作中才能学会交往。

学生道德品质的成长与发展告诉我们,一个人是否有德性,不在于灌输了多少道德知识,而在于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学习、交往、社会实践出发,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自省自律,身体力行,解决思想实际问题,认识到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的道理,从而修炼成有德之人。德育不能脱离生活,生活是德育的源头。因此,要大力提倡在生活中实施德育,促进德育生活化。

三、如何实施德育生活化

1.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

传统德育把学生当作容器,谁接受的知识越多越好,其结果培养出来的学生不是书呆子,就是没有激情。人若没有激情作动力,就不可能有足够的勇气和坚韧性做别人没做过的事情。德育教育一旦触及学生的情感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情感需要,就能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找准学生对于家庭、集体、民族、国家等方面的情感与相关教育教学内容中结合点进行精心设计,凭借传统美德、传统文化及历史等方面的知识,调动学生的情感,激发学生的灵感,点燃学生的激情之火。2008年北京第29届奥运会办成科技奥运,绿色奥运,人文奥运,这是举世瞩目的。在全世界都在密切关注北京办好奥运会的时候,我们要求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收集有关材料,大胆设计“奥运形象规划”,为办好奥运献上一份厚礼。学生的参与热情高,创新情趣浓,积极主动进行社会调查,采用多种方法收集、处理信息,可谓是人人“卷入”这项有意义的创新设计活动。活动形式多种多样,有的是主题班会、少先队活动,有的是学习小组活动。展示方式有文字图片的,有版报园地的,有说唱表演的。当获悉中国夺得金牌51枚喜讯时,全校师生喜出望外,欢欣鼓舞,热烈祝贺。通过这一系列活动,学生受到了一次生动活泼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环境保护、交通安全、文明礼貌的教育,大家充满自豪感,一致认为2008年奥运会在北京成功举办,充分显示我们国家越来越强大,我们国家的国际地位越来越高。

2.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传统学校德育采用灌输式教育,这是一种封闭的强制的教育。它只求道德知识的传授,不求道德行为的养成。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把道德作为主体生活的一部分,其意义在于把道德生活的意义,把主体行为的意义置于主体生活之中。这样,主体是生活的开拓者、创造者,道德生活的选择者。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意探究、勤于动手、敢于实验,培养学生获得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只有当主体是自觉自愿的,才能为其行为负责,主动地践行。

以人为本的德育生活化,注重学生主体作用的充分发挥,这就意味着教师只是学生良好的咨询者,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我与你”的关系,是完全平等的。在道德生活化的实践活动中,建立民主、和谐、亲密的师生关系,要与学生交朋友,要对学生无限的尊重与喜爱,细心、关心、用心、诚心,做一个乐意的倾听者;要提倡多边合作学习活动,相互学习、相互切磋、相互启发、相互激励,保护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要鼓励学生提问题、提建议,生疑、质疑,如学生有什么意见或不切实际的想法,不能大声训斥道:“你绝对不能这样想,这多危险,发展下去真是不可救药!”这不是教育,这要把孩子吓呆!

在道德生活化教育活动中,教师不能任意摆布学生,因为学生也是有丰富的精神世界和独立的人格特征。德育生活化不以追求确定的道德知识为目标,而是给学生练习道德行为的机会,引导学生在生活中体验,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积极思考,不断探索,让学生学会选择,有新的感悟,并作出有意义的判断。正如陶行知先生说的:“我们道德上的发展,全靠着遇了困难问题的时候,有自己的解决的机会。所以遇了一个问题,自己能够解决它,就长一层判断的经验。问题自己解决得越多,则经验越丰富。”在道德教育中,不要回避问题和矛盾,要给予积极热情的正确引导,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自我判断,自我选择,实现自我教育。如针对问题行为,开展成因分析,追溯问题根源,提高认识;开展是非判断,提高道德选择能力;引导学生描述生活片断,进行自我评析,自我评价;让学生自主处理生活中的一些违纪事件,哪些是应该做的?哪些是不该做的?在这些活动中,教师要由道德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道德践行的指导者,支持者和合作者,并以健全的人格感染学生,以宽广的胸怀善待学生,对学生高度信任,无比宽容,充满无比的热爱之情,走上正确的人生道路。让学生毫无顾虑地参与,获得真切的体验和感悟,走上正确的人生道路,从而提高道德教育的实效性。

3.营造校园育人环境

德育生活化与学生生活的校园环境关系很大。整洁、美观、和谐的校园环境对儿童思想的启动、个性的陶冶、情感的启发、精神的升华都有重要的作用。我校在教育现代化的推动下,学校注重科学规划、精心设计,打造至尊至善净化、绿化、美化的校园环境,其楼梯长廊、草坪花坛、板报墙壁、学习园地等布置,都成为无声的诗、主体的画,从而潜移默化地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学生热爱校园,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怀,促进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

“绿”是生命的象征。我校历来重视绿色校园环境建设,种植的花草树木已经成形,一年四季常绿并花香不断。学校花圃、花坛、花带五颜六色,芬芳馥郁,清香宜人。学校大门口、主干道两侧,教学楼前后,不是郁郁葱葱的树木,就是姹紫嫣红的花朵,处处给人一种舒适的感觉,美的享受。

花园式的校园教育环境,不仅给学校带来生机活力,而且可以激励人、教育人、感化人。校园似花园,学生沉浸在这样优美的环境中,就有一种潜在的教育力量,正如苏霍姆林斯基说的:“努力使学校的墙壁也能说话。”这既是一种催人奋进的动力,也是一种自省的心理压力。我们注重校园环境的拓展延伸作用,把净化延伸到人的心灵纯洁,品德高尚;把美化延伸到人文美、心灵美、仪表美、语言美、举止美,通过正确舆论和引导,促使学生更好地养成讲文明、讲卫生、有礼貌、爱整洁、爱绿化、爱劳动、爱集体、珍惜劳动果实的良好习惯。

精神愉悦、心情舒畅的育人环境,为学生学好科学文化知识奠定了良好的心理基础。各科教师以校园的某个景点为载体,结合课堂教学内容,使教学更具生活化,形象化,学生易于理解、接受。尤其是自然课,可组织学生学习花木栽培,结合课本内容,有利于帮助学生学好植物生长的知识和环境保护对人类生存的作用,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多彩的校园环境对美术教学的写生、画画、美工制作帮助更大。

4.实现学校、社会和家庭教育的有机结合

学校生活只是学生整体生活的一部分,而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是在学生整体生活中实现的,因此德育生活化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校生活,而且要关注学生的整体社会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