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资产负债的含义

资产负债的含义

时间:2023-06-30 17:22:5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资产负债的含义,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资产负债的含义

第1篇

1、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

2、负债总额:指公司承担的各项负债的总和,包括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

3、资产总额:指公司拥有的各项资产的总和,包括流动资产和长期资产。

4、资产负债率是衡量企业负债水平及风险程度的重要标志。它包含以下几层含义:①资产负债率能够揭示出企业的全部资金来源中有多少是由债权人提供。②从债权人的角度看,资产负债率越低越好。③对投资人或股东来说,负债比率较高可能带来一定的好处。(财务杠杆、利息税前扣除、以较少的资本(或股本)投入获得企业的控制权)。④从经营者的角度看,他们最关心的是在充分利用借入资金给企业带来好处的同时,尽可能降低财务风险。⑤企业的负债比率应在不发生偿债危机的情况下,尽可能择高。

(来源:文章屋网 )

第2篇

新所得税会计准则规定废除应付税款法、递延法和利润表债务法,全面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是以资产负债表为依据,从资产与负债的定义出发,强调在每一会计期间确认和计量已发生的交易和事项所引发的未来期间所得税的流入或流出对企业未来经济利益的影响。其基本原理是企业的所得税费用应当以企业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按税法规定的计税基础之间的差额计算暂时性差异,并据以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或资产。

一、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是现行所得税会计准则的理论依据

(一)利润表债务法与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差异分析 首先,两者对收益的理解不同。利润表债务法是从会计利润观的角度看问题,以收入/费用观定义收益,强调历史成本法和收入、费用配比原则。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是从经济利润观的角度出发,根据资产/负债观定义收益,强调时点的财务状况和对未来现金流量的评价及预测其价值。其次,两者会计科目设置不同。利润表债务法对由时间性差异计算出来的所得税款采用“递延税款”科目反映,其借方余额和贷方余额分别代表预付税款和应付税款,借贷双方可以直接抵销后进行反映。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则采用“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科目将其区分开,两科目余额不能相互抵销。这种做法分清了资产和负债的内涵,可以清晰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最后,两者的递延所得税核算方式不同。利润表债务法下从收入费用观出发,首先确认应交所得税和所得税费用,而递延所得税(递延税款)是应交所得税与所得税费用的差额,是倒轧出来的,递延税款不是真正的资产或负债。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从资产负债观出发,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负债是通过资产或负债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之间的差额计算出来,其遵循所得税资产和负债、递延所得税资产和负债的定义,保证了资产负债表中的所得税资产或负债的合理性,但利润表中的所得税费用也是一个倒轧数。

(二)我国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现实意义 一是遵循了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趋同的思想,适应会计国际化的需要。我国在新颁布的所得税会计准则中全面运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其体现了与国际所得税会计准则的趋同。一方面,在会计理念上改变了以前重利润表轻资产负债表的观念,比以往更强调对资产负债表的真实反映。FAS109从1987年开始运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IASl2则从1996年开始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我国新会计准则体系向着基于价值的方向演变,会计报表的基石从原来的收入费用观转向资产负债观,更强调对资产负债表的真实反映。二是提高了会计信息质量要求。随着我国股票交易市场的发展,会计研究的重心转向信息的有用性,人们的注意力也从利润表转移到资产负债表上。资产负债表资产负债观是基于资产和负债的变动计量企业收益,当资产的价值增加或负债的价值减少时,会产生收益。与收入费用观相比,资产负债观更注重交易和事项的实质,要求首先界定每笔交易和事项发生后对企业资产和负债变化的影响,确保了企业各时点上的资产和负债存量的真实准确,为确定某一期间流量概念的收入和费用提供了可靠的基础,提供的收益总额信息相关性强。此外,资产负债表观从资产与负债的定义出发,强调在每一会计期间确认和计量已发生的交易和事项所引发的未来期间所得税的流入或流出对企业未来经济利益的影响,即确认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再通过计算得到递延所得税负债和递延所得税资产,原则上,这种做法更能真实地反映资产负债表的资产和负责,提高了会计要素确认和计量的可靠性;从谨慎性角度,这种做法不高估企业资产和收益,低估企业负债和费用,更能体现会计的谨慎性要求。

二、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新增会计要素分析

(一)计税基础 为了符合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会计处理方法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的要求,所得税会计引入计税基础的概念。资产的计税基础是指企业收回资产账面价值过程中,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以自应税经济利益中抵扣的金额。负债的计税基础是指负债的账面价值减去未来期间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予抵扣的金额。

(二)暂时性差异 《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同过去所得税会计处理的相关法规制度的最大差异之处在于“暂时性差异”概念的引入,取代了利润表债务法的时间性差异,标志着我国的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由原来的利润表债务法向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转变。新旧所得税会计准则在永久性差异的界定方面与规定保持了一致。而损益表债务法时间性差异发生于某一会计期间,但在以后一期或若干期内能够转回,收益表债务法注重时间性差异,可计算当期的影响,不能直接反映对未来的影响,不能处理非时间性差异的暂时性差异。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暂时性差异是指资产或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之间的差额,侧重于从资产和负债的角度分析会计收益和应税所得之间的差异,反映的是某个时点上存在的此类差异。从暂时性差异和时间性差异的范围来看,所有的时间性差异都是暂时性差异,暂时性差异除了包括时间性差异,还包括非时间性差异的暂时性差异,其他暂时性差异是对资产或负债进行直接调整造成的,主要包括:初始确认时,一项资产或负债的税基不同于其初始账面金额;资产被重估,但计税时不作对应调整;合并产生的商誉或负商誉等。暂时性差异使企业纳税后果影响范围更广。

(三)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 企业采用的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应对全部暂时性差异确认为一项“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大大拓展了“递延税款”的含义。利润表债务法下的递延所得税余额,是可抵减和应纳税时间性差异发生转回借记贷记相比的结果,递延所得税余额并不表示应收或应付的项目,没有准确反映资产和负债。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是对暂时性差异进行跨期核算的会计方法,暂时性差异产生于资产和负债的账面金额与计税基础之差,因而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是从资产负债表出发,据以核算的递延所得税负债和递延所得税资产。因此,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反映的是负债和资产的账面价值。

三、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下所得税调整事项处理

(一)企业所得税纳税调整的原因 由于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下企业会计核算所得税遵循的原则与税务计量所得税遵循的原则不同,营业亏损所造成的可抵扣亏损引起对未来所得税的抵扣,所以现行所得税准则的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要求将可抵扣亏损确认为当期所得税利益,确认为递延所得税资产,以使资产负债表更为准确真实地反映企业实际的资产负债状况;此外企业应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在会计期间计算的暂时性差异,需要根据税法的相关规定进行纳税调整。

(二)企业所得税纳税调整主要事项 企业所得税纳税调整的主要事项如表1所示。

第3篇

【关键词】资产负债观;收入费用观;或有事项;所得税

会计的基本要素有六个: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资产负债观顾名思义就是是指以资产、负债的概念为基础和核心,定义利润及其构成要素。在资产负债观下,企业所有存量的变动就成为其增加经营活动成果的最好且惟一的证据。资产负债观以资产负债表为重心,强调全面收益,收益由净资产的期初期末余额之差产生。

资产负债观认为收益的本质是某期间净资产的增加,不考虑交易或非交易,只要引起净资产变动就确认收益(所有者的投资及对其分配利润除外)。它不主张采用历史成本,要求资产和负债采用现行价值或公允价值来计量,强调财务会计理论与实务应当着眼于资产和负债的定义、确认和计量。资产负债观为经济实质提供了最有力的概述,是准则制定过程中最合适的基础。

资产负债观与收入费用观最本质的差别就在于:资产负债观基于资产和负债的变动来计量收益,因此当资产的价值增加或负债的价值减少时,会产生收益;收入费用观则通过收入与费用的直接配比来计量企业收益,按照收入费用观,会计上通常是在产生收益后再计量资产的增加或是负债的减少。

明确了解了资产负债观的概念后就不难发现,在中国现行的会计准则中,有很多方面都体现了这一观点,下面就举例具体说明。

一、对于或有事项的会计处理

根据准则规定,对经确认的或有事项首先应在资产负债表中列示为一项资产和(或)负债,作为计价的结果。其次才在利润表中反映相关损失(对不造成损失的或有事项则不需要在利润表中反映)。例如,A企业因或有事项而需承担一项100万元的支出,同时,因该或有事项,A企业还可以从己企业获得58万元的赔偿,且这项金额基本确定能收到。按照准则的规定,A企业应首先在资产负债表中分别确认一项100万元的负债(“预计负债”)和一项58万元的资产(应收帐款),作为计价的结果,还应在利润表中确认42万元的损失(“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营业外支出”等)。这时,A企业的资产负债表中不仅反映净资产减少了42万元,而且表明企业相关资产增加了58万元、相关负债增加了100万元,资产负债表提供的信息更加丰富,而损益表中反映的42万元的损失仅仅是A企业计量资产和负债变化的一个副产品。

二、对于交易性金融资产的会计处理

根据现行会计准则规定,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所形成的利得和损失应计入当期损益或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例如,2009年8月15日,甲公司从深圳证券交易所购入乙公司股票1000000股,占乙公司有表决权股份的5%,这时乙公司股票收盘价为每股5.00元,甲公司没有在乙公司董事会中派出代表,甲公司将其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2009年12月31日(即资产负债表日)乙公司股票收盘价为每股5.30元,这时如果甲公司仍持有乙公司的股票,就应该确认本公司持有的该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为(5.30-5.00)×1000000=300000元,

会计分录为: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乙公司股票—公允价值变动 300000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乙公司股票 300000

因为资产负债观认为企业的收益是期末净资产高于期初净资产的净增长额,因而对于企业持有的金融性质的资产,在资产负债表日,因公允价值变动引起的未实现的损益(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确认为当期损益或直接进入所有者权益。

三、存货核算取消后进先出法

因为后进先出法下,先发出的进入成本的存货是企业最近购入的存货,而资产负债表中反映的是企业较早购进的存货,并非企业现实拥有的资产。资产负债观下,取消后进先出法,目的就在于更加真实的反映企业所拥有的资源。

四、对于所得所的会计处理

这是在我国现行会计准则中资产负债观的最典型的体现。原《企业会计制度》对于所得税的核算方法,既有应付税款法,又有纳税影响会计法,但不论哪种方法,都是收入费用观的具体体现。而现行的《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则统一规定:对于所得税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要求企业取得资产和负债时,应当确定其计税基础。资产和负债的计税基础与其账面价值存在差异的,应当确认所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两种方法的区别在于:应付税款法是将本期税前会计利润与纳税所得之间的差异造成的影响纳税的金额直接计入当期损益,而不递延到以后各期。在应付税款法下,当期计入损益的所得税费用等于当期应缴的所得税。在应付税款法下,企业应按照税法规定对税前会计利润进行调整,得出应纳税所得额即纳税所得,再按税法规定的税率计算出当期应缴的所得税,作为费用直接计入当期损益。即: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所得税税率。而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是从暂时性差异产生的本质出发,分析暂时性差异产生的原因及其对期末资产负债表的影响。其特点是:当税率变动或税基变动时,必须按预期税率对“递延所得税负债”和“递延所得税资产”账户余额进行调整。也就是说,首先确定资产负债表上期末递延所得税资产(负债),然后,倒挤出利润表项目当期所得税费用。

计算公式为:本期所得税费用=本期应交所得税+(期末递延所得税负债-期初递延所得税负债)-(期末递延所得税资产-期初递延所得税资产)

关于现行所得税的会计处理特点总结起来就是: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下,首先要求确认资产和负债的计税基础。所谓计税基础,是面向未来而言的,简单的说,就是按照资产、负债未来能否在税前列支的金额进行计量。账面价值和计税基础的差异,则构成企业在未来的一项权利或义务。按照资产和负债的定义,分别确定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这正是资产负债观的具体体现。

参考文献

第4篇

关键词:政府补助 列报

财政部修订《企业会计准则第30号――财务报表列报》,自2014年7月1日起已在所有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企业范围内施行,加强提高企业财务报表列报质量和会计信息透明度起到了良好规范作用。

一、政府补助规定和性质

政府补助准则第二条规定,政府补助是指企业从政府无偿取得货币性资产或非货币性资产,但不包括政府作为企业所有者投入的资本。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二十三条规定,负债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从两定义中看出是政府补助是政府无偿给付企业,无须偿还,也不具有国家资本属性,是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入企业的资源,不具有负债性质。

政府补助第七条、第八条规定与资产和收益相关需要补偿以后期间的费用或损失政府补助,应当确认为递延收益,并在相关资产使用寿命内平均分配和在确认相关费用的期间,计入当期损益。递延收益按照现行中国企业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规定属于负债类、过渡性会计科目,当期损益即企业在一定时期进行生产经营活动所取得的财务成果,表现为利润或亏损。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四十条规定利润项目应当列入利润表。

二、政府补助列报现状和影响

根据政府补助准则规定,在现行会计实务中操作处理是收到政府补助款项记入递延收益,分摊或直接记入营业外收入;列报在资产负债表非流动负债递延收益项目和利润表营业外收入项目中。

从政府补助规定和性质分析对比发现有如下影响。

(一)偿债能力的影响

对偿债能力的影响主要从资产负债率这一财务指标来分析,不同列报方式给企业财务信息质量是不一样的。表1计算可得近两年资产负债率为70.87%和73.19%。表2如果列报重新分类可假设政府补助所记递延收益在其他综合收益项目中反映,暂不考虑递延所得税负债的影响,则可得到近两年资产负债率是59.68%和56.22%,资产负债率同比分别下降11.19和16.97百分点,降幅16.89%和23.19%。该公司偿债能力明显大幅上升,符合了相关监管机构对资产负债率指标考核要求。

(二)利润表的影响

表3现行列报方式公司综合收益总额为12675.50万元;如果列报重新分类假设当期进利润表政府补助在其他综合收益项目中反映,暂不考虑递延所得税的影响,综合收益总额为65789.15万元;两种方式列报比较综合收益增加了表1中递延收益53113.65万元。该公司未来利润反映一目了然,因政府补助并非同产业公司都能享受且各地区标准也不尽相同,这样可以反映公司真实利润状况和公司市场竞争力。

以上从偿债能力的主要财务指标和利润表结构进行举例说明,政府补助在财务报表列报中不同项目反映,给公司财务报表信息和财务指标质量是完全不同的。

三、政府补助列报建议

第5篇

【关键词】 资产负债表; 风险; 计量

中图分类号:F2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937(2015)15-0086-02

中国和越南经贸合作的不断深入和发展,促使中越两国企业的财务报表尤其是资产负债表成为投资者进行投资、贸易等决策的重要依据。然而,中越两国资产负债表存在的差异,给双方报表信息的使用带来了一定的风险。因此只有明确中越两国资产负债表之间的差异并理解其运用时可能存在的风险,才能更好地使用资产负债表进行决策。

一、中国和越南资产负债表的相关理论

在财务报表列报中涉及到两种不同的理论:资产负债表观和收入费用观。资产负债表观认为,资产负债表是第一报表,应主要关注资产和负债的确认和计量,收益则被视为企业在某一期间内资源的净增加额,即收益是根据资产、负债的变动来计量。收入费用观认为应首先对收入和费用进行确认和计量,收益计算的关键是收入和费用的确认、计量和配比,然后再以此计量资产负债的变化。这两种理论其实原本是对收益计量的理论,但不同理论的选择会对资产负债表产生重要的影响。在资产负债表观下,资产负债表是财务报表的核心,利润表等则在一定程度上成为资产负债表的补充说明,而在收入费用观下,利润表是财务报表的核心,资产负债表则成为利润表的补充。由于资产负债表观是通过交易对财务状况的影响来确定损益,更能体现交易的实质,所反映的会计信息也更可靠更相关,因而国际会计准则以及大部分国家都采纳资产负债表观。我国在2006年以前比较倾向于收入费用观,2006年之后主要采纳资产负债表观,其中典型的体现就是所得税会计要求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早期的越南也主要采用收入费用观,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国际会计准则体系的引进,越南财务报告系统逐渐向资产负债表观转变,主要表现是小部分准则引入了公允价值等计量属性。

二、中国和越南资产负债表的基本情况

中国的《企业会计准则第30号――财务报表列报》规定,资产负债表采用账户式结构,体现“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平衡关系。资产和负债项目按照流动性进行列示,先列示流动资产、流动负债,后列示非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负债,应收账款、固定资产等资产项目都是以扣除备抵科目后的金额列示。在计量属性上,资产和负债的计量主要以历史成本计量为主,但同时对一些项目引入了公允价值等其他计量属性,例如交易性金融资产、交易性金融负债项目是按公允价值计量的(2014年准则修订将这两个项目名称分别变更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按规定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项目也是按公允价值计量。也就是说,资产负债表上的相关项目计量属性并不是单一的,而是多种计量属性的组合。因此所计算出的合计数实际上就是历史成本与公允价值等的合并数。

越南《第21号准则――财务报告列报》要求企业披露的财务报表包括会计平衡表、经营活动成果表和资金周转报表。其中的会计平衡表实质就是资产负债表。与我国要求对外报送的会计报表需遵循统一格式和规定不同,越南对财务报告的编制要求并没有那么严格,只是做指导性的说明,因此企业选择的空间相对大些。实务中常有企业使用报告式的资产负债表,也就是反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平衡关系。越南资产负债表项目的列示顺序与中国的大体相同,资产项目是先列示短期资产后列示长期资产,负债项目则先列示短期负债后列示长期负债。资产项目具体包括短期投资、短期应收款、存货、固定资产、不动产投资等,负债项目具体包括短期借款、应付账款、长期借款等。对于应收款、固定资产等项目是将原值及备抵项目金额分开列示的。在计量属性上,越南资产负债表的资产负债计量主要以“原价”(即历史成本)为主,2003年越南开始在少部分准则中适当引入公允价值等计量属性(例如具有商业实质且公允价值可计量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可采用公允价值计量),但是,到目前为止,大部分企业实际上执行的仍然是单一的“原价”计量模式。

三、中国和越南资产负债表的异同比较与风险分析

(一)中国和越南资产负债表的异同比较

对中国和越南的资产负债表进行比较,可以发现两者主要存在以下差异。第一,在报表结构方面,中国企业对外公告的资产负债表要求必须采用账户式结构,而越南没有强制地进行统一规定,实务中企业有的采用账户式结构,有的采用报告式结构。这主要是越南为应对经济业务复杂性和多样性而形成的一种政策安排。第二,在报表内容方面,中国企业的资产负债表包括了金融工具、递延所得税资产等项目,越南资产负债表里则没有这些项目,这可能与其经济发展程度有关。此外,中国企业的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都是以扣除备抵项目后的金额列示,而越南的资产负债表则是将备抵项目金额单独列示。第三,在报表项目计量方面,中国的资产负债表虽然以历史成本计量为主,但同时涉及多种计量属性,而且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完善,金融工具的广泛应用以及类似于余额宝等新型金融产品的不断涌现,公允价值、现值等计量属性的运用将会更多。2014年《企业会计准则第39号――公允价值计量》的颁布就是顺应社会发展需求,对公允价值计量进行规范。由于市场经济发展限制,越南资产负债表计量属性则相对比较单一,公允价值等计量属性的运用比较有限。从以上差异可以看出,中越两国的资产负债表存在差异主要是由于两国经济发展程度不同所致。当然,越南会计准则的国际化起步比中国稍晚,国际化速度比中国稍慢,这也是造成两国资产负债表存在差异的重要原因。

(二)中国和越南资产负债表的运用风险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中国和越南资产负债表的主要差异是报表内容及其计量,而这也是我们运用资产负债表进行投资等决策时可能产生风险的来源。

1.由报表内容不全面而带来的运用风险。由于越南的会计确认目前还处于核算型会计确认为主的阶段,因此对于市场上可能存在的衍生金融工具等新兴经济体产物并未在资产负债表上确认,因而报表也就无法反映与此有关的经营风险。尽管越南新兴经济体产物还不多见,但如果以资产负债表来对越南企业进行评价进而作出投资或贸易等决策,就必须关注由于报表内容不全面可能带来的运用风险。而我国的会计确认已经进入以经营管理型确认为主的阶段,衍生金融工具等已经纳入资产负债表进行核算,因此我国的资产负债表相对越南资产负债表更能全面反映企业经营风险。

2.由计量带来的运用风险。由于越南资产负债表项目目前主要还是以历史成本计量为主,在价格波动的情况下,按历史成本反映的资产负债表信息预测性较弱,难以有效地预测企业未来盈利能力及获取现金流量的能力。因此当越南价格出现较大波动时,运用资产负债表进行预测就可能会出现偏差甚至会误导投资者决策。此外,两国相同的报表项目可能会存在计量属性不一致的情况,这使得使用者在对报表项目进行比较分析时面临口径不一致的问题,降低了两国报表信息的可比性。当然,随着越南经济的发展、金融工具的广泛应用以及向国际会计准则的不断趋同,未来越南也会和中国一样,资产负债表项目将会更多地运用公允价值等其他计量属性。然而,混合计量模式的报表又会产生新的使用问题,即拥有金融资产或承担金融负债的企业,其资产负债表中资产和负债数字不再代表主体的资产和负债总额的真正含义,也就是实际的金额(按历史成本计量的资产和负债)和估计的金额(按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和负债)相混淆。根据这样的报表金额来对企业进行评价和预测,自然也会带来一定的风险。不过这一问题无论是中国、越南还是美国等发达国家都普遍存在。

中国和越南在制定本国会计准则时都采用了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策略,但是两国都没有完全采用国际会计准则,而是根据本国国情对相关报表项目进行了调整;此外,两国经济发展程度也不可能完全一致,因此,中越两国资产负债表的差异只可能是减少而不会完全消失,上述所提到的由差异而产生的运用风险也会一直存在。

四、建议

鉴于以上所提到的运用风险,本文认为,目前我国企业在运用越南企业的资产负债表进行投资和贸易等决策时,首先应明确资产负债表不可能全面反映企业所面临的经营风险,特别要关注企业是否存在金融工具交易或者其他未能在资产负债表中反映的经济业务,如果存在这些交易或业务,需将这些交易或业务与资产负债表相结合进行风险分析。其次,在越南出现物价波动较大的情况下,我国企业应结合物价指数变动等信息来对越南企业的资产负债表进行分析。在出现相同报表项目计量属性不一致时,如果有必要可以考虑转换成一致的计量属性再进行比较分析,如果成本较高或不可行则无须转换,但需要谨慎使用比较分析的结果。最后,由于公允价值是金融工具最相关的计量属性,也就是说未来对资产和负债的混合计量是不可避免的。因此,未来无论是中国还是越南都必须面对混合计量模式下资产负债表所带来的使用风险,这也是我们未来研究的方向。

【主要参考文献】

[1] 池昭梅,周知.中越企业财务报告准则比较评析[J].会计之友,2012(2):126-128.

[2] 蔡明荣,徐泓.资产负债表列报之改革探讨[J].财会月刊,2013(12):20-21.

第6篇

关键词:非对称安排免疫资产负债管理

一、引言

从20世纪50年代至今,商业银行经历了资产管理、负债管理、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Asset-liabilitymanagement)[1]重大历变过程。资产负债管理理论发展到现在形成了多种管理模型,其中不仅有效率前沿模拟、久期匹配(或称免疫)、现金流量匹配等单一目标模型,还有动态财务分析模型、随机规划与随机控制、多重限制决策模型等多重目标模型。这些模型都从资产负债合理安排的角度对资产负债管理提出了指导建议,但很少涉及现有资产负债非对称安排的风险评价;如何对资产负债结构非对称风险进行评价、确定风险损失的数量和症结所在,对商业银行调整资产负债结构、达到合理经营目标会更有现实指导意义。

二、商业银行资产负债面临非对称的风险

资产负债管理重要目标是在股东、金融管制等条件约束下,使利差最大或利差波动幅度最小,从而保持利差高水平的稳定,以便更好的实现最大化收益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银行管理者一方面根据预测利率的变化积极调整银行的资产负债结构,即运用利率敏感性、期限结构、VAR分析等理论作为依据,适当调整资产负债结构,减少或避免损失;另一方面是运用金融市场上金融期货、期权、利率调换等保值工具,弥补资产负债不合理安排的损失。银行在对资产负债调整过程中,出现结构不对称是不可避免的,由此而产生的风险成为了困扰商业银行的难题,也是商业银行致力于解决的问题。从资产与负债的结构来看,可以将不对称划分为期限不对称和规模不对称两种形式,而且这两种情况还经常相伴而生。期限不对称产生的原因主要是资产与负债的寿命或距到期日(重新订价日)的实际时间不一致,规模不对称产生的主要原因是资产与负债比例安排不合理。无论是期限不对称还是规模不对称都会使得商业银行极大的风险之中,本文从期限不对称的角度分析商业银行的风险,从而对商业银行资产负债安排给出较为合理的指导意见。

三、非对称风险分析模型建立

1.模型中主要参数的确定及模型的适用范围

(1)模型中主要参数的确定。期限:模型中期限的确定利用了“持续期”的基本概念,模型中用D来表示。依据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持续期是指一种有价证券的寿命或距到期日(重新订价日)的实际时间,是衡量利率风险的指标,即金融资产的现值对利率变化的敏感性反映。②持续期中体现了净值的观念,银行作为信用中介机构,业务中包含了一系列的现金流入和流出,构成了银行的负债和资产,银行的净值为某资产现值与负债现值之差。③持续期直接反映市场利率变化对银行资产和负债价值的影响程度,同时包括了价格风险和再投资风险。④许多专家主张在进行资产负债管理时,不应以资产负债的到期日作尺度,而应以资产而负债的期限作为标准。

数量:在期限确定之后,资产与负债的期限会出现一定差额,期限短的负债(资产)将对期限长的资产(负债)产生影响,期限短的负债到期后需要长期限的资产来保证支付,因此对期限长的资产产生收益潜在损失,由此模型中风险资产的数量主要由负债数量期限组合与单项资产期限对比关系来确定。

C(风险资产数量)=(约束条件:单项资产期限Cdi<组合负债期限)

风险系数:与数量确定一样,资产与负债的期限出现差额后,期限短的负债(资产)将对期限长的资产(负债)收益产生影响,短期内到期的负债项目需要动用长期资本项目保证支付,因此对期限长的资产产生潜在收益损失(应该收入而不能收入的损失),损失的系数为C涉及资本的组合利率,用RATE表示。

(2)模型的适用范围。在资产负债期限不一致的情况下,由于负债先于资产到期,需要用其他资产或提前变现资产的方法来弥补资金缺口需要,因此出现资产不能得到全部收益而产生的潜在损失。

2.模型的建立

通过对上述参数分析,确定如下模型公式:

其中(1)

表1模型中各参数含义如下

3.关键指标值的计算方法

资产、负债的持续期的计算

其中分别为第i项资产在总资产中的权重和持续期

其中分别为第j项资产在总负债中的权重和持续期

组合利率的计算

其中分别为第i项资产在目标总资产中权重和利率。

四、非对称风险分析模型验证

表22004年12月31日xx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数据(单位:百万元)

资产负债非流动性分析:资产项目中9、10、11、12项是基本不具有流动性的,负债项目中9、10、11项是不具有流动性的。

资产负债高度流动性分析:资产项目中1、2、3、4、5项都具有非常强的流动性,第7、8项具有中等流动性,第6项(贷款)具有较差的流动性。负债项目中2、3、4、5、6、8项具有较强的流动性,1、7具有较差的流动性。

资产负债抵补分析:

流动资产项目:1+2+3+4+5+7+8=4931(百万)

流动负债项目:2+3+4+5+6+8=3437(百万)

流动资产项目-流动与负债项目=1494(百万)(2)

从上表来看贷款占总资产的54%,长期投资占总资产的24.5%;存款占负债的82%,同业及金融机构占比8.4%。由于长期投资流动性非常差,因此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的重点应该是存贷款管理。这家商业银行存贷款的存期比例如表2所示。

由于(2)式中差额与负债中活期存款基本一致,因此在进行风险分析时不考虑活期存款对贷款资产的影响。

计算模型中的关键指标值:

(3)

(4)

按照模型中组合利率的确定原则,贷款资产项目一年、三年期持续期限均小于负债组合持续期,因此在利率确定时不考虑此两项资产,因此组合利率仅涉及五年、十年期贷款资产,结果为:

风险资产组合利率(5)

风险资产数量(6)

根据公式(1)百万元

表32004年12月31日年末存贷款及长期负债结构表(单位:百万元)

结论分析:从实证分析的结果来看,由于商业银行对资产负债期限安排不合理,可能导致商业银行巨大的潜在损失;上述模型中因期限安排不合理而造成的潜在损失约占利息收入的13.75%(如果商业银行得到全部贷款收益为4038百万元),对于利息收入占全部收入60%~80%的商业银行来说,损失近六分之一利息收入意味着巨大的损失。可能将商业银行置于亏损的边缘。工商银行2005年利息收入达到约1300亿元,利润为约330亿元;如果按照损失五分之一利息收入测度,盈利状况将大打折扣。

五、商业银行资产负债风险免疫策略

以上模型仅仅是商业银行所面临的资产负债期限结构不对称的损失分析,除此之外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还要面临利率变化而产生的资产负债净值变化的损失;因此资产负债的风险免疫策略还应该重点考虑期限限不对称潜在损失和利率变动资产负债市值的损失两个方面。

商业银行为规避上述两项风险,可以合理安排资产负债期限结构,期限结构最大限度的合理配比,尽量减少结构安排导致不对称损失和市值变动损失的可能性。同时商业银行要对资产负债业务进行创新,稳定负债资金来源和期限来源。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以将短期存款用于发放中长期贷款的“短存长贷”现象比较普遍,资产负债期限错配现象非常严重;商业银行负债业务中,具有被动负债比例高、主动负债比例较低、短期负债占比过高、中长期负债占比较低等特点;针对我国商业银行负债业务的特点,商业银行要从自身负债业务特点出发,适应市场需求,充分借鉴国外创新成果,积极地开发新型金融产品。通过吸引新的客户群体、拓展业务领域、增强竞争力的核心手段,资本业务创新、存款证券化、利率浮动型存款、个人理财产品开发工具创新,保持负债业务的相对稳定性,避免资本市场、利率市场化、外资银行经营人民币业务诸多因素对我国商业银行负债业务的不利影响。

参考文献:

[1]约翰·马歇尔[美]:金融工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8月

[2]黄宪陈春艳赵伟:资产负债管理理论和模型的新发展[J].经济学动态,2006,3:79~83

[3]娄祖勤: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与资产风险管理[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

[4]程乐砚刘胜会:新时期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论自律性资产负债管理策略及组合优化模型[J].科技与管理,2004,1:69~71

第7篇

“国家资产负债表”并非一个新的经济概念,在一些国家它已经成为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上世纪60年代,以研究金融结构和金融发展而著称的美国经济学家、耶鲁大学教授Raymond Goldsmith即开始研究国家资产负债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英国、美国、加拿大、瑞典、澳大利亚、捷克共和国等国的经济学家开始编制本国的国家资产负债表。目前部分发达国家的官方统计部门定期公布其国家资产负债表,如加拿大和英国。

为何要研究国家资产负债表

资产负债表不牢固表现为结构错配、货币错配和期限错配。

首先是结构错配。在这次百年不遇的金融危机中,居民、金融机构和政府三大部门都有着不同程度的结构错配,并且这种结构错配还在部门之间相互传染。

以美国为例,在居民部门“寅吃卯粮”式的负债消费模式下,住房按揭贷款和消费信贷不断提升,其资产负债结构严重失衡。随着房价泡沫破裂和次贷危机发生,居民开始降低消费,修复自身的资产负债结构。而金融机构为降低自身的杠杆率也开始收缩信用。二者的共同作用导致实体经济受到严重冲击,经济出现衰退。政府为应对衰退,通过一系列的经济刺激计划,扩大政府投资,提高政府部门资产负债的杠杆水平,这就使得结构错配传染到了政府部门,放大了政府债务风险。私人部门的债务危机最终演变成政府债务危机。

其次是货币错配。其典型表现就是资金来源与使用的币种不一致。国内金融机构用外币借入资金,却以本币形式投放国内,甚至还出现国内企业用外币为其国内业务融资,居民用外币进行存款等。

在此次金融危机中,以波罗的海三国为代表的中东欧所谓“里加流感”充分说明了货币错配对经济的伤害。以拉脱维亚为例,该国曾是东欧经济明星,经济增长一度长期维持在9%左右,被视为经济转轨的典型。但是由于在经济转轨中,国内的金融体系几乎全部为外资所取代,国内的金融活动几乎全部以外币形式进行,货币严重错配。而在金融危机中,外资银行为帮助其母行脱离困境,抽回资金,使这些明星国家迅速陷入困境。金融危机外部冲击导致了国内金融与经济的全面危机。

最后是期限错配。在此次金融危机中,新兴国家虽难以独善其身,但受伤程度的深浅却与其包括居民在内的外债期限错配程度相关。那些短期外债占比较高的国家极易因国际流动性不足,导致清偿力不足。当债权人得知该国缺乏足够的清偿能力时,就有可能发起抛售冲击,最终沿着“期限错配—流动性不足—融资受限—抛售冲击—危机爆发”的链条,使金融危机进一步深化为货币危机。

由上,此次金融危机导火索是次贷,使金融机构资产负债表的千里大堤,溃于“蚁穴”。而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表衰退,不仅使私人部门的资产负债表出现危机,而且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各国的资产负债表又具有高度的关联性,于是危机相互传染并相互激荡。恰如多米诺骨牌,接连倒下,全球经济出现严重衰退。为防止危机的进一步蔓延和深化,各国政府一致性地采取抢救性的财政货币扩张政策。其结果,又使政府债务负担加重,而使政府的资产负债难以为继。

因国家资产负债表的问题导致金融危机,又因金融危机使国家资产负债表难以持续。这种进退维谷、左右为难的局面凸现了建立跨代际可持续的、健康的国家资产负债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其中管理国家资产负债的能力建设至关重要。

研究中国国家资产负债表的意义

我们认为,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深入研究我国的国家资产负债表,至少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重要政策意义:

1.摸清国家的家底,提高“国家财富”管理的透明度。

有了国家资产负债表,全国人民、人大和政府就可以了解国家和各个部门的资产、负债和净资产的情况。如果有了国家净资产的公开数据,老百姓和人大就可以判断国家的“富裕程度”和可能的变化趋势。

2.将中短期经济政策的长期成本显性化。

许多政策可以带来短期利益,可以刺激经济和缓解社会压力(“花钱买稳定”),但却导致了当前难以识别的长期成本。由于目前缺乏分析工具和公开的信息渠道,这些长期成本有多大、应该由谁埋单、何时发生等关键问题均不得而知,事实上鼓励和纵容了政府的许多短期行为。在国家资产负债表的基础上,我们建立的“政府显性债务的可持续模型” 可以通过分析这些政策对今后政府中长期债务影响的预测,来反映政策的长期成本。

3.将结构性因素变化导致的长期成本显性化。

例如,人口快速老化和劳动力人口快速下降是中国今后财政债务可持续性面临的最大挑战。在国家资产负债表基础上建立的“政府显性债务的可持续模型”也可以用来预测这些因素导致的养老金缺口、对财政压力的规模及其将会发生的时点。

4.帮助规划国有企业和养老金体系的配套改革。

许多重大改革将涉及到部门间资产和负债的重新配置。比如,我们需要清晰地了解养老体系的未来支付缺口的大小和发生的时点,这样才能判断在何时需要将多大规模的国有资产划拨到社保系统。

5.帮助规划地方平台问题的解决方案、提高地方财政透明度。

地方财政在今后几年内面临的主要挑战是地方融资平台的不良债务。综合的解决方案必然要考虑各种具体措施,如从地方资产的存量中拿出一部分来变现、增加地方政府直接发债、中央转移支付等。规划这些措施的前提是编制各地方政府的资产负债表,“盘点”每个有平台的地方政府有多少资产,哪些是目前可以变现的,哪些是未来通过金融操作(如证券化)后可以变现的,哪些地方政府有支付能力因而可以发更多的地方债来为平台提供再融资,等等。

6.帮助判断人民币国际化和资本项目开放对中国对外资产负债表的影响。

通过对中国对外投资头寸表(即对外资产负债表)的分析,可以识别出中国目前对外资产负债结构的一些缺陷,如对外资产收益率过低、对外支付的收益较高,货币错配导致的风险较高等。比较已经实现货币国际化的其他国家的对外资产负债表,可以预测人民币国际化将能明显改善中国对外资产负债结构。另一个亟须判断的问题,中国资本项目开放是否会导致大规模的资本净流入或净流出。这个问题也可以在基于对外资产负债表的研究框架中得到有用的分析结果。

估算中国国家资产负债表

目前,我国各个部门——财政部、中央银行、企业、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等——分别编制各自的资产负债表。国家统计局许宪春等所著的《中国资产负债表编制方法》(2007)以《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2002)》中对资产负债核算新的修订为依据,提供了资产负债核算概述、资产负债表编制方法、资产负债表、资产负债核算指标解释。

第8篇

一、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概述

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是指按预计转回年度的所得税率计算其纳税影响数,作为递延所得税负债或递延所得税资产的一种方法。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从暂时性差异产生的本质出发,分析暂时性差异产生的原因以及对期末资产、负债的影响。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确认所有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

1、计税基础。计税基础是税务当局规定的、计税时归属于某项资产或负债的金额。具体而言,资产的计税基础,是指企业收回资产账面价值过程中,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以自应税经济利益中抵扣的金额。如果计税基础小于账面金额,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反之则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负债的计税基础,是指负债的账面价值减去未来期间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以抵扣的金额。如果该负债的部分或全部金额可在未来期间抵扣应税经济利益,这一未来期间可抵扣金额构成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如果该负债在未来期间不可抵扣应税经济利益,则该负债的税基就等于其账面金额,不产生暂时性差异。

2、暂时性差异。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对暂时性差异定义为资产或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之间的差额;未作为资产和负债确认的项目,按照税法规定可以确定其计税基础的,该计税基础与其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也属于暂时性差异。举例说明资产的暂时性差异:某一外资企业接受捐赠的固定资产价税合计共为10万元,另支付运费和保险费为1万元,会计上对其处理:将价税合计和运费等作为该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而税法上只将价税合计确认为该资产的入账价值,并将其作为提取可在税前扣除的折旧的基础,此时该项业务产生的暂时性差异为:11万元-10万元=1万元。举例说明关于负债的暂时性差异:企业有一笔到期还本付息的长期借款100万元,企业按季预提借款利息共计3万元,到期支付借款本息3万元,则该负债本季度的账面价值为103万元,而该债务的计税基础为:负债的账面价值-税法规定未来可在税前扣除的金额=103-3=100万元,那么,该项业务产生的暂时性差异为:103万元-100万元=3万元。

二、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与损益表债务法比较

(一)两者的相同点

1、理论基础相同,都是业主权益论。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和损益表债务法都认为所得税的性质是费用而非收益分配,两者都认为所得税是企业为最终获得净利润而发生的支出,符合费用的定义和性质,因此应作为一项费用看待。

2、符合权责发生制。债务法在所得税税率发生变化时,要求调整一项资产递延税款余额,调整为按变动后的税率计算的金额。因此,债务法是将时间性差异对原来所得税的影响金额在会计报表中作为将来应付的一项债务或代表未来的一项资产,能真实地反映其对实际纳税的影响,更符合权益发生制。

(二)两者的不同点

1、核算的“差异”不同。损益表债务法是基于时间性差异,而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基于暂时性差异的概念。损益表债务法将时间性差异对未来所得税的影响看作对本期所得税费用的调整,而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是从暂时性差异产生的本质出发,分析暂时性差异产生的原因以及对期末资产、负债的影响。

时间性差异强调的是差异的形成与转回,而暂时性差异强调的是差异的内容;时间性差异揭示的是某个时期差异存在的此类差异,而暂时性差异揭示的是某个时点上存在的此类差异。暂时性差异比损益表概念下的时间性差异范围更宽,有些永久性差异,从资产负债的计税基础与账面价值差异的角度分析也是暂时性差异,有的暂时性差异在产生期间并未产生时间性差异。如前面所举接受捐赠资产的例子中,损益表债务法下计提折旧时,只会形成由于计提折旧方法不同而形成的时间性差异,而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下计提折旧时,所产生的暂时性差异不仅包括了该项时间性差异,还包含了固定资产入账价值与税法认可的入账价值不同在计提折旧时所产生的永久性差异。因此,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负债产生的原因在于资产或负债的账面价值与该资产或负债的计税基础不一致,作为资产负债表项目的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负债直接由资产负债表项目比较中得出,能反映出其产生的根源。而在损益表债务法下,递延税款是由损益表项目间接得到的。

2、对收益的理解不同。损益表债务法侧重于损益表,认为损益表是一种最易理解的受托责任报表,因此用“收入费用观”定义收益,强调收益是收入和费用的配比。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侧重于资产负债表,认为资产负债表是一种最可能提供信息的决策有用报表,因此用“资产负债观”定义收益。

所谓资产负债观,是指准则制定者在制定规范某类交易或事项的会计准则时,首先会试图定义并规范由此类交易产生的有关资产和负债的计量;然后,再根据所定义的资产和负债的变化来确认收益。在资产负债观下,对交易和事项的会计处理包括确定资产和负债,以及与这些交易和事项相关的资产和负债的变动。与之相应地,收入费用观要求准则制定者在准则制定中,首先考虑与某类交易相关地收入和费用地直接确认和计量。

收入费用观下,必须首先确认收入和费用,然后再确认收益。因此,可以得到各种性质的收益明细数据,这些明细数据比一个收益总额无疑更为有用,这是收益费用观的优点。由于收入和费用都要追溯到原始的交易或事项所确定的数据。因此,历史成本计量成为确认收入和费用的较为现实的计量属性选择。而收入费用观也就几乎具有了历史成本计量的一切弊端。此外,收入费用观强调收入和费用必须配比,配比原则是收益确定的核心,而那些不符合配比原则要求但又会对企业的收入和费用产生影响的项目,将作为跨期项目暂计到资产负债中去,等到下一个会计期间再将其逐步转入收益表。例如,资产负债表中各种待摊费用、递延支出、预计收益等,这使得资产负债表成为前后两期收益表的过渡或中介,大大降低了资产负债表的有用性。

3、分析的侧重点不同。损益表债务法侧重分析会计利润与应税所得之间的时间性差额,以损益表中的收入和费用项目为着眼点,逐一确认收入和费用项目在会计与税法上的时间性差异,并将这些差异对未来的影响看做是对本期所得税费用的调整。其计算公式如下:

当期所得税费用=会计利润×适用所得税税率+税率变动对以前递延税款的调整数

然后,根据所得税费用与当期应纳税款之差额,倒推出本期发生的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负债,该方法处理所得税的顺序是从损益表项目推出资产负债表项目。

资产负债表债务法重视所得税资产或负债的确认与计量;递延所得税费用是一个剩余值,它是该会计期间递延所得税资产和负债期初余额和所要求的期末余额之差,其公式如下:

当期所得税费用=当期应纳税款+(期末递延所得税负债-期初递延所得税负债)-(期末递延所得税资产-期初递延所得税资产)。该方法处理所得税的顺序是从资产负债表项目倒推出损益表项目。

第9篇

【关键词】会计准则;财务管理;资产负债表观;货币时间价值

一、会计准则与财务管理

1.会计准则概述

(1)会计准则的含义

会计准则是会计人员从事会计工作的规则和指南,用以规范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行为,包括基本准则和具体准则。对于我国的会计准则,可以从以下几个层次来理解:首先,会计准则是国家财经政策法规的重要组组成部分;其次,会计准则是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必要保证;第三,会计准则是反映企业经营状况、财务成果、界定产权关系的技术标准。

(2)制定新会计准则的意义

在计划经济时期,企业的核心部门是生产部门,生产出来的产品国家包销,不需要同社会其他企业进行过多经济来往。然而实践证明,市场经济是社会发展的大势,市场经济必将取代计划经济。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我国的经济文化发展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资本市场也日趋成熟。随着我国加入WTO,资本市场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资金投入方式发生改变,形成多元化产权。在市场运行中,如果语言不通,评价标准不同,资金可能因此而发生错误流向。所以,我们需要制定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的会计准则,使用全球通用的高质量的商业语言,以便国内外市场和投资者了解并接受我国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有利于我们更好地参与国际竞争。总之,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颁布实施,是提高上市公司信息质量、促进资本市场发展的需要,是完善市场经济体制、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需要,也是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和社会公众利益的需要。

我国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包括三部分内容:一是基本准则,二是具体准则,三是应用指南。基本准则是总纲,是准则中的准则,它统驭着所有具体准则;具体准则主要为企业处理各种具体交易和事项提供统一标准,其制定须遵循基本准则;在基本准则和具体准则基础上制定的会计准则应用指南,对会计实务中一些要点、重点和难点进行了规范,属于操作层面的规定,这三部分共同构成了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

2.财务管理概述

(1)财务管理的含义

财务管理是在一定的整体目标下,关于资产的购置(投资),资本的融通(筹资)和经营中现金流量(营运资金),以及利润分配的管理。

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是根据财经法规制度,按照财务管理的原则,组织企业财务活动,处理财务关系的一项经济管理工作。西方财务学主要由三大领域构成,即公司财务(Corporation Finance)、投资学(Investments)和宏观财务(Macro finance)。其中,公司财务在我国常被译为“公司理财学”或“企业财务管理”。

(2)财务管理的目标及定位

财务管理目标是企业理财活动所希望实现的结果,是评价企业理财活动是否合理的基本标准,它直接反映着理财环境的变化,并根据环境的变化做适当的调整,是财务管理理论体系中的基本要素和行为导向,是财务管理实践中进行财务决策的出发点和归宿。西方财务管理目标经历了“筹资数量最大化”、“利润最大化”、“股东财富最大化”等多种提法。在我国,财务管理目标也经历了“产值最大化”、“利润最大化”、“股东财富最大化”、“企业价值最大化”的变革。在我国现阶段公司财务管理目标仍然以企业价值或股东财富最大化为主要目标, 这一目标决定了企业财务管理在日常经营活动中的定位为企业的生存、发展、获利筹集资金、利用资金,以实现企业价值或股东财富最大化。

二、新企业会计准则对公司财务管理理念的影响

1.注重资产质量,确立资产负债表观

(1)资产负债表观含义

资产负债表观认为收入和费用仅是资产和负债变化的结果:收入是资产的增加或负债的减少,费用是资产的减少或负债的增加。资产负债表观认为收益仅是资产和负债变化的结果,并要求收益的定性与定量都要服从资产负债表中对资产、负债的要求。从这个意义上说净资产相同的增加和减少就被排除在收益的定义之外。这种观点还拒绝将基于收益计算的所得税进行期内摊配的递延方法。

(2)资产负债表观的影响

新企业会计准则实现了从重当前利润到重长远发展的突破。新会计准则在财务报表结构方面,确立了资产负债表的核心地位,突出资产负债表的重要性,要求企业提升资产信息质量。企业在所有者权益增加的情况下,才能表明企业价值的增加。因此,有助于限制企业的短期行为,促进企业贯彻科学发展观,改善资产负债管理,优化资本结构,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1)会计核算一般原则的改动

原准则中规定了12项基本原则,2006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变更为8个原则,即客观性、相关性、明晰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和及时性,并将其命名为“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我们可以看到,在旧准则中很重要的配比原则被取消了,这并不是说在会计核算中收入和费用可以不再需要配比,只是这种观念弱化了,因为配比原则是收入费用观所要遵循的一项重要原则,即收入费用观将会计视为一个收入与费用的配比过程,主要目的是确定一定时期的收益。在配比原则下,资产负债表部分项目被用来汇集配比过程剩下的未来期间进行分配的费用,导致一些性质不明的待摊、预提费用进入资产负债表中。例如原财务制度的开办费,一旦发生即属于沉没成本不可收回,但是为了遵循配比原则分若干次在未来期间分摊计入损益表,而将之列进资产负债表作为中转,其本身并不符合资产的定义。同时,配比原则允许一些项目绕过损益表而直接在资产负债表的权益部分进行报告如“外币折算差额”、“债务重组收益”、“资产评估增值”等,必然导致利润表不能真实、全面地反映企业的经营业绩。

新会计准则取消配比原则,表明我国会计收益理论正在向资产负债观靠拢,在资产负债表观下,资产负债表得到净化,收益表信息得到完善,可以提供更全面有用的会计信息。

2)所得税处理方法的改变

从理论上讲,所得税的会计处理方法主要有应付税款法和纳税影响会计法两种,纳税影响会计法又包括递延法和债务法。如下图:

实施新会计准则以前,我国会计规范对所得税会计方法没有统一要求,允许企业在应付税款法、递延法和债务法之间进行选择(我国原企业会计制度中所称债务法通常属于利润表负债法),国内企业普遍采用应付税款法,极少数采用递延法或债务法。同应付税款法相比,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会计处理程序虽然比较复杂,但却更符合实际,更有利于企业的业绩考评。不同的会计理念作用于所得税会计实务,会产生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这些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不会影响按照税法规定的应交所得税的确定,但会对各期所得税费用和期末资产或负债的确认及计量带来不同影响。

新企业会计准则对所得税的会计处理要求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引入“计税基础”计量会计与税收的差异,按照资产的定义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同时按照负债的定义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以所得税资产或所得税负债的增减变动确认和计量所得税费用。

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下,所得税费用的计算公式如下:

所得税费用=当期所得税+递延所得税负债一递延所得税资产+转回的递延所得税资产一转回的递延所得税负债

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运用,再一次加强了资产负债表的核心地位,利润表成为资产负债表的附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站在未来现金流量净增加额的角度,旨在真实体现资产和负债的未来可收回金额,真实公允地反映企业资产和负债未来能为企业带来的实际现金流。企业在进行财务管理时,将更注重资产负债表的分析,改善资产负债管理,优化资本结构。决策将基于企业未来的长期、可持续地发展。

3)对存货发出计价方法的限制

在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下,对存货发出计价方法取消了“后进先法”,规定企业应当采用个别计价法、先近先出法或者加权平均法确定发出存货的实际成本。从客观性角度出发,先进先出法能真实反映存货的实物流转、更能反映存货的现实价值。资产负债表观更加重视资产的真正价值和质量,未来现金流量信息较之利润而言更为重要。

存货发出计价方法的限制,对企业财务管理也有一定影响。后进先出法的取消,使得期末存货账面价值能够反映其现实价值,企业在存货管理时也就无需进行账面价值和现实价值的转换。

然而,不能否认的是,在物价持续上涨的情况下,后进先出更符合谨慎性原则的要求;如果发生通货膨胀,物价持续上涨,企业对于存货的发出采用先进先出法,则成本会得不到补偿,导致财务不稳健,理财风险加大。受多种因素的影响,2008年以来我国物价涨速明显加快,因此,对于存货库存量较大、存货周转率较低的企业,应格外关注存货管理的风险。

2.重视现金流量信息,树立资金时间价值观

资金时间价值是指一定量的资金经历一定时间的投资和再投资所增加的价值。这一差额价值,在一般情况下表现为正差,即价值的增加额。企业资本的循环和周转是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进行的,时间是企业生产经营、资本增值的一个重要因素。对时间价值的利用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企业的经营观念和经营效益。货币资金时间价值观念历来是财务管理理论中一个重要的观念,而在我国旧的会计核算体系中很少涉及。新会计准则对资金时间价值作用给予了足够的重视,这成为会计与财务管理新的结合点。

(1)分期付款取得固定资产、无形资产

《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第八条规定“购买固定资产的价款超过正常信用条件延期支付,实际上具有融资性质的,固定资产的成本以购买价款的现值为基础确定。实际支付的价款与购买价款现值之间的差额,除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17号―借款费用》应予资本化的以外,应当在信用期间内计入当期损益。”

《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第十二条规定“外购无形资产的成本,包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以及直接归属于使该项资产达到预定用途所发生的其他支出,购买无形资产的价款超过正常信用条件延期支付价款,实质上具有融资性质的,无形资产的成本以购买价款的现值为基础确认。实际支付的价款与购买价款现值之间的差额作为未确认融资费用,除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17号―借款费用》应予资本化的以外,应当在付款期间按实际利率法确认为利息费用。”

例:A公司2009年1月1日从B公司购入N型机器作为固定资产使用,该机器己收到,不需安装。购货合同约定,N型机器的总价款为1000万元,分3年支付,2009年12月31日支付500万元,2010年12月31日支付300万元,2011年12月31日支付200万元。假定A公司3年期银行借款利率为6%,2009年1月1日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为:

NPV=500/(1+6%)+300/(1+6%)2+200/(1+6%)3=906.62万元

(2)分期收款方式下收入的确认

《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第二章第五条规定“企业应当按照购货方已收或应收的合同或协议价款确定销售商品收入金额,但已收或应收的合同或协议价款不公允的除外。合同或协议价款的收取采取递延方式,实质上具有融资性质的,应当按照应收的合同或协议价款的公允价值确定销售商品收入金额。应收的合同或协议价款与其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应当在合同或协议期间内采用实际利率法进行摊销,计入当期损益。”

例:甲公司2007年初以分期收款方式销售给甲公司一批产品,该批产品成二为800万,计提存货跌价准备100万,公允价值为1000万,销售合同金额为1170万,当期收到增值税170万,合同约定剩余款项在未来五年每年年末收取,实际利率为10%,(已知(P/A,10%,5) =3.7908),2007年末收到甲公支付的款项200万。

则:长期应收款的现值=200x(P/A,10%,5)=200x3.7908=758.16万元。

也就是说,新企业会计准则对于分期收款销售收入的确认,不再像原准则那样按照合同约定的收款日期分期确认销售收入,即不再以合同约定的“名义价格”在商品发出或交货时确认销售收入,而应当按照应收的合同或者协议价款的公允价值确定收入金额。应收的合同或协议价款的公允价值,通常应当按照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确定。新企业会计准则的这项规定,使分期收款销售商品的会计处理与资金时间价值紧密结合,更接近其经济业务的实质。

(3)预计负债的计量需要考虑资金时间价值的因素

《企业会计准则第13号―或有事项》第六条规定“企业在确定最佳估计数时,应当综合考虑与或有事项有关的风险、不确定性和货币时间价值等因素。货币时间价值影响重大的,应当通过对相关未来现金流出进行折现后确定最佳估计数”。相关现时义务的金额通常应当等于未来应支付的金额,但是,因货币时间价值的影响,资产负债表日后不久发生的现金流出,要比一段时间之后发生的同样金额的现金流出负有更大的义务。所以,如果预计负债的确认时点距离实际清偿有较长的时间跨度,货币时间价值影响重大,那么在确定预计负债的确认金额时,有必要考虑采用现值计量。例如,油气井或核电站的弃置费用等,应当按照未来应支付金额的现值确定。确定预计负债的金额不应考虑预期处置相关资产形成的利得。

现金流量信息在企业财务报表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从财务管理的观点来看,企业的价值就在于其产生现金流量的能力。财务管理与财务会计有一个很大的区别,即财务管理通常运用现金流量,而财务会计强调收入和利润。事实上,财务管理本身不能与财务会计等同,比如在考虑一个项目时,我们对项目产生的现金流量折现而不是收益折现;对企业价值进行评估时,我们对股利而不是利润折现。然而,新企业会计准则的颁布却使得财务与会计彼此有了更深入的渗透。新企业会计准则中关于资金时间价值观念的引入,要求企业财务管理要更加重视现金流量信息,处处要从提高经济效益出发去考虑生产经营活动的进行,不可盲目扩大生产经营规模,片面追求产值,要把企业发展速度与效益很好地统一起来。要提高效益和综合实力,就要敢于参加市场竞争,采取正确的经营战略,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2006[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2]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讲解2008[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

第10篇

0引言

会计披露起源于复式簿记,在其漫长的发展中曾先后经历以账簿披露为主体、以财务报表披露为主体以及以财务报告披露为主体等发展阶段。引致这一变迁的根本原因在于会计环境变化所产生的对于会计信息的新需求。

从16世纪到18世纪,就世界范围来看,会计披露实践虽然先后经历过上述几次转变,但这些都仅仅是对原有账薄披露方式边际的、局部的调整。会计披据实践真正的变革发生于19世纪。在英国产业革命的推动下,企业的组织形式得到创新,出现了大量的公司制企业。为了实现所有者对经营者有效的监督,同时也是为了解除经营者的受托经营责任,经营者定期向所有者提供会计信息已成必然。与此同时,历经3个多世纪的实践探索和理论准备,已经为会计披露模式的转变奠定了坚实的社会基础。1844年英国颁发了《公司法>,对会计披露的形式——资产负债表作出了明确的规定;随后的1856年修订的《公司法》又对资产负债表的标准格式予以规范,从此,会计披露实践全面进入以财务报表披露为主体的时期。

1以资产负债表披露为中心的阶段

在19世纪,会计披露实践是通过会计信息生产者向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资产负债表的方式来实现的,当时之所以采用这种会计披露模式,主要是基于以下原因:

1.1外部使用者对于资产安全保障的关注。对于任何一个投资者来讲,当他(她)将自己的资产交付给经营者进行经营时,首先关注的是自己所投人资产的安全性问题,保证投人资本的完整无损是经营者所承担诸项受托经营责任中的核心内容之一。在此前提下,投资者才会进一步考虑资产的收益性问题,这就决定了投资者必然倚重资产负债表所披露的信息;对于债权人来讲,资产负债表传递着非常关键的关于企业偿债能力的信息,通过比较、分析流动资产、流动负债、长期资产、长期负债等项目,债权人可以及时获取企业资本结构的有关信息,并对其相应债权的安全度作出评价;对于供应商来讲,通过比较、分析资产负债表中有关往来项目,供应商可以对企业的信用状况作出评价,进而选择不同的结算方式。

1.2政府对于资产负债表的重视。其一,政府借助资产负债表实现其征税目的,例如在德国有一段时期的税率就是依据债务额和不动产的相对比率来确定的;其二,政府借助资产负债表加强对企业的管制。

1.3利益冲突各方对于资产负债表的依赖。众所周知,合伙人与合伙人、债权人与债务人、所有者与经营者、所有者与债权人、企业兼并者与被兼并者之间经常会发生矛盾和冲突。这种矛盾和冲突集中表现为资产计价和财务责任的公平分摊方面。

1.4试算表、余额账户发展的必然逻辑。从总账披露到试算表披露,再到账户余额披露,会计披露方式呈现出这样一个趋势:由账薄披露到报表披露的渐进转变。账户余额披露仅仅向使用者提供了一组数据,它无法披露数据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其所反映的经济含义。这样,建立在余额账户基础上的依据复式簿记原理构建起来的能够反映数据之间内在关系的资产负债表代替余额账户就成为会计披露实践发展的必然结果。

2以损益表披露为中心的阶段

进入20世纪以后,世界经济中心转移至美国,会计的发展中心随之易帜美国。幼年代以后,美国的会计环境发生了以下重大变化,导致会计披露实践的重心发生位移,由资产负债表转向损益表。

2.1企业的主要筹资方式发生变化。进入80年代以后,美国企业的主要筹资方式发生重大变化,由银行贷款融资转变为通过发行股票和长期债券融资。由于长期证券的安全保障更多地取决于企业的赢利能力,投资者对于损益表的关注就成为必然结果。2.2美国政府对于股利分配政策的管制。为了防止企业将资产重新计价所获得盈余用于发放股利,美国政府在80年代作出规定,企业股利的发放限于经营盈余,严禁将资产重估计价所产生的盈余作为计算股利的依据,这一规定,促使使用者越来越多地关注企业盈利,进而将注意力由资产负债表转向损益表。

2.3长期资产在企业资产构成中所占比例的急剧增加。现代化的工业生产离不开大型机器设备的投人,如何将资本性支出调整为收益性支出,以确定已耗长期资产的费用,将会对当期及以后各期损益的形成产生重大的影响。对此经营者、所有者、政府之间存在较大的分歧,导致大家将关注的目光集聚在有关费用项目上,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就是在损益表中详细披露有关费用的形成过程及制度依据,以获得有关各方的认可与支持。超级秘书网

3三表披露并重的阶段

20世纪70年代,由于市场的开拓和竞争的加剧,以及持续的通货膨胀等原因,企业经营的不确定性越来越高。在这种背景下,原有的会计披露机制受到挑战。为了提高决策的效率和正确性,避免决策的盲目性,会计信息使用者不仅需要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而且需要进一步知道其变化的原因。1971年,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LASC)公布了国际会计准则第7号,也正式把财务状况变动表作为财务报表体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通过该表,会计信息生产者向会计信息使用者传递着以下重要的信息:其一,企业在一定期间财务状况变动及其形成原因;其二,企业在一定期间的理财方式及其效果;其三,企业未来的资金预算计划。至此,会计披露方式进入资产负债表、损益表、财务状况变动表三表并重的发展阶段。

4以财务报告披露为主体的时期

1978年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提出了既不违反GAAP,又可扩大会计信息披露的新思路,那就是把财务报表扩大为财务报告。以此为契机,会计披露逐渐进人以财务报告方式为主体的新的发展阶段。之所以会发生这种转变,主要是基于:①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于会计信息的需求发生了新的变化。随着市场经济深入发展,特别是现代股份制企业和证券市场的日趋成熟,信息使用者对会计披露提出了更高、更严的要求。②会计确认标准的限制使大量有用的信息排除在财务报表之外。凡是进入财务报表当中的会计信息,必须符合GAAP的要求并按严格的确认标准予以确认。

第11篇

[关键词]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监管体系

[中图分类号]F8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2095-3283(2013)03-0097-03

作者简介:邹长峰(1988-),河南商城人,黑龙江大学研究生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企业管理、市场营销。

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是伴随着商业银行日常经营管理过程而产生的,属商业银行日常风险。商业银行所遇到的各种风险都可能转化成流动性风险而显现出来,所以说流动性风险是商业银行所有风险的集中表现。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将面临越来越多的新挑战,我国商业银行对流动性风险管理要更加重视,不断完善防控机制。

一、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概述

商业银行通过风险管理来实现自身收益的最大化,所以风险管理对商业银行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银行自身的竞争力、盈利能力以及未来的发展水平。因此,提升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水平十分重要。

(一)流动性的含义

流动性是指商业银行在没有发生不可接受的损失情况下,获得新增资产以及支付到期负债的货币资金能力。一般来说,商业银行流动性基本包含两层含义,一是资产的流动性,在商业银行没有损失或发生的损失较小的情况下,银行资产变现的能力。二是负债的流动性,商业银行可以通过较低的成本获取资金的能力。

流动性是商业银行的生命支撑,一旦银行发生了严重的流动性危机,银行将因此倒闭。流动性既关系到银行自身的安危,同时与整个金融系统的稳定和发展相关联。

(二)流动性风险的含义

所谓的流动性风险是指商业银行没有足够的流动性储备资金来承担即期负债的支付或没有能力满足贷款的需求,使银行失去信誉,在社会上将造成负面影响,致使商业银行未来的生存和发展将会受到严重的威胁。

我国银监会在《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指引》中,给出流动性风险的定义是:商业银行虽然具有清偿能力,但是他们自身无法及时获得充足资金,或者说他们无法以合理成本及时获得充足资金来充分应对资产增长或支付到期债务的风险。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如不能及时有效的控制,将有可能损害商业银行的清偿能力。一般来说,流动性风险可以从狭义和广义两方面来理解。狭义的流动性风险是指银行没有充足的资金来弥补由于客户提现而产生的支付风险;广义的流动性风险还包括由于银行资金来源不足而无法满足客户合理的信贷需求,以及由于其他及时的现金需求而引起的银行信誉风险。

二、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的现状分析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商业银行先后采用了资产管理以及负债管理的策略,但还没有真正意义上实施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的模式。我国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模式与国外商业银行有较大的区别,它不是一种流动性管理策略,而是具有很强计划性的管理策略。到目前为止,我国商业银行还没有将流动性风险管理落实到实际工作中,这与商业银行的性质完全不相符。

(一)资产负债率一直较高

负债经营一直是我国商业银行最大的特点,但是资产负债率一直较高(见图1),就会给商业银行带来潜在的流动性风险。图1反映的是我国四家国有商业银行以及招商银行、交通银行等六家商业银行的年末资产负债率的算术平均值。

图1 我国六家商业银行年末资产负债率的算术平均值

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率在2001年年末最低为9510%, 2003年最高为9842%。资产负债率高说明商业银行要面对着较高的经营杠杆率,负债占资产的比重大。较高的杠杆率具有明显的扩大风险的作用。假设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率是98%,负债与所有者权益的比为49,资产与所有者权益的比为50,这意味着商业银行可用100元资本开展4900元的业务,在这个基础上,只要收益率为204%就可赚回100元的本金,但是如果收益率低于204%,就意味着商业银行有破产的危机。

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率与国外商业银行经营状况较好的相比,该比例仍然较高,我国商业银行需要不断调整资产负债结构,使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率处于适当的水平以降低运营风险。

(二)存贷款差额扩大,比例降低

通过图表分析我国商业银行2001—2010年的存款额、贷款额、存贷款差额以及存贷款比,表1和图2反映出我国商业银行整体存贷款差额扩大,比例降低。

从表1和图2中得知存贷款的比例呈降低趋势,2001年存贷差为331万亿元,而到2010年年末存贷款差额为2390万亿元,大约翻了72倍。商业银行的存贷款比由2001年的7820%降为667%,这是为了满足存贷款比不能高于75%的监管要求,资本市场日益繁荣也给更多的企业带来了新的筹资渠道。与国外商业银行比较,我国商业银行存贷比明显偏高,这需要进一步增加资金使用渠道,调整资产结构,以便更好地适应商业银行流动性和盈利性的需求,提高我国商业银行管理水平。

我国商业银行现在处于流动性过剩状态,没有遇到流动性不足的困扰。但流动性过剩状况也是存在流动性风险的表现,这意味着商业银行持有大量具有较高流动性的资产而没有进行很好的投资,使银行收益率较低,不利于盈利性的提高。

三、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制约因素

我国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率管理与国外银行相比存在较大差异,没有体现出流动性的要求,是计划与控制的管理模式。而导致我国缺乏流动性风险管理的原因既有银行内部自身原因,也有外部市场环境和政策法规的影响因素。在当前这种内外部因素相互影响下,我国商业银行实施流动性风险管理存在一定的难度。只有制约因素得到很好的解决,才能让流动性风险管理运用到现实中。

(一)监管体系和监管手段不完善

流动性风险管理涉及资产和负债两方面,但我国商业银行这两方面管理不完善,缺乏完备的流动性风险性管理技术和经验。中国人民银行在1994年公布了《关于商业银行实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暂行监管指标》,该指标对商业银行经营的质量提出了标准规范,界定了商业银行的业务范围。如对国债的持有数量做了规定,这项规定严重限制了商业银行资产结构的多元化发展,不利于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结构调整,同时也限制了流动性风险的监管。另外,由于商业银行的信息存在着不对称,很难对银行的不良贷款比例以及资本充足率等情况有全面的了解,对此,相关部门对银行的流动性风险难以实行有效监管。

(二)对流动性风险管理缺乏足够重视

近些年来,我国商业银行一直处在流动性过剩的大环境中。我国商业银行和银行监管机构没有充分认识到流动性风险监管的重要性。目前,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主要还处于形式管理阶段,所有风险管理都处于被动监管,而并非商业银行自觉行为。这种局面的形成主要是由于商业银行依靠国家信誉作为银行经营的担保,风险意识淡薄。

(三)受我国金融市场的运行机制束缚

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与商业银行流动性的关系主要体现在股票市场和长期国债市场。当人们关注国债市场和股票市场的热情不断升温时,这将导致商业银行的存款会有较大的下降趋势。我国的股票市场目前正处在投机性较强,波动性较大的环境下,这增大了商业银行负债结构的波动性。不成熟的金融市场也给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管理增加了难度,商业银行的资金融通受到了限制。一般来说,成熟的货币市场主要包括债券回购市场、大额存单市场、票据贴现市场、短期国库券市场,同业拆借市场等。商业银行可以运用这些市场进行预测和分析,进行合理的投资组合,使资产保持合理的流动性。而对我国商业银行实际发生作用的只有同业拆借市场和短期国债市场,考虑到规避风险,商业银行不可能大量进入同业拆借市场,而国债市场受国家政策、利率等因素影响较大,商业银行也不可能自由操纵。

在我国现阶段还不成熟的金融市场中,商业银行在流动性风险管理中可采用的各类工具及技术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较大的差距,所以很难有效合理地利用货币市场进行调节,也难以有效实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的措施。

四、加强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的对策

(一)加快金融市场改革步伐

随着金融全球化的发展,金融市场的发展水平与商业银行的资产变现能力和主要负债能力密不可分。成熟的金融市场与方便快捷的金融工具将会有助于商业银行提高自身流动性风险管理的能力,并且能够及时应对流动性风险的发生。

我国的金融市场发育还不成熟,处于初步发展阶段,所以要加快金融市场改革为商业银行进行有效的风险管理提供较好的外部环境。应有效扩大货币市场的范围和规模,建立商业票据市场和短期债券市场,进行金融工具的创新,拓宽银行融资渠道,以更好地提高资产的流动性,促进有效管理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积极合理有效地推行资产证券化,合理调整资产结构,以便降低流动性风险。

(二)提高流动性风险管理意识

流动性风险管理是我国商业银行管理的重要环节,要引起高度重视,随着国际化市场的不断发展,国家信用作用随之减弱,我国商业银行要增强流动风险管理意识,将流动性风险管理提高到银行管理的战略层面上,变消极被动流动性风险管理为主动自觉的积极管理,使流动性风险管理融入到每个管理环节中。为此,我国商业银行要强化风险意识教育,提高风险意识和忧患意识,在经营管理过程中正确处理好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三者的关系。

(三)加大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监督力度

我国商业银行要将流动性风险管理纳入到银行整体风险管理体系中,灵活运用流动性风险管理技术来评估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状况。虽然我国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监管还停留在数据化的标准上,没有对流动性风险管理做出明确的界定。但我国商业银行应参考巴塞尔银行委员会的相关做法以及借鉴国外流动性风险管理经验,制定相关流动性监管指引,提高监管效率。我国商业银行还要努力研究国际流动性风险管理的发展和实践,强化改进措施,努力提升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能力,加强监管机构的专业化建设以及监管人员自身素质的提高。保持我国商业银行的安全稳定,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服务。

[参考文献]

[1]史建平商业银行管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123-125

[2]韩上鉴刍议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J]集团经济研究,2007(25):35-37

[3]李启成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成因、衡量与控制[J]现代情报,2012(8):56-58

[4]董积生,汪莉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的经济效应分析[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6(10):67-68

[5]闻岳春,段弈冰我国中小商业银行流动性现状及对策研究[J]武汉金融,2011(2):77-78

第12篇

关键词:财务报表;分析;管理决策;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117(2012)01-0157-01

一、财务报表分析的目的

因为财务报表的使用人,是不同的人,其中包括政府人员和一些与单位利益相关的人员,他们使用财务报表的目的都不尽相同,所以使用起来都是需要报表里面的不同信息内容,不同的程序。

(一)所谓债权人指的是借款给企事业单位的并规定在一定时间内可以还款给的个人。这种借款过程,关系到时间和金额,借款前必须规定在一定的时间内还款,这种行为不应由借款公司的亏损和经营不善造成的业绩不好而改变,当然发生的天灾人祸除外。但是遇到的比如说经营状况不好,整个单位陷入了财政危机,这时债权人的自身利益受到严重的威胁。所以在债权人借款给企事业单位时,必须先对此单位的财务报表有所了解,明确企事业单位的信用度是否高,这样可以帮助债权人决定是否提前收回债权。

(二)经理人员指的是所属企业雇用的,对公司的经营状况和负债进行监督管理的人员。雇用的经理人员主要的工作就是对公司的经营发展,盈利情况以及财务情况进行全面的管理。经理人员在管理公司的同时,要对财务部门进行不断的管理,对财务的分析直接影响着公司的发展。在这其中,他们可以及时的对会计工作进行更新,对财务工作进行分析。他们可以根据财务报表中的数据,对现金业务进行改善和加以修正,发现新的价值项目,最终使得企业获得最大的经济利益和让企业的债权人满意。最终就是,经理人员分析财务报表的目的就是管理财务报表,改善财务报表。

二、财务报表分析的对象

财务报表的分析对象主要是公司或单位的基本活动内容。财务报表的内容纷繁复杂,里面的信息都是有用的,不是所有人都可以看这些信息的。财务报表的分析的目的就是从中获取财务报表人使用的信息,从每项的消息内容中分析企事业单位活动,对于企事业单位的业绩进行监督,发现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三、财务报表分析使用的资料

财务报表分析的使用的主要资料是对外的财务报表。主要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附表和附注及文字说明等。

四、财务报表分析的意义

(一)资产负债表是反映会计期末全部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情况的报表。

资产负债表是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的会计报表。它是以“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会计等式为理论依据,按照一定的分类标准和顺序,将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月末、季末、年末)的资产、负债的所有者权益等项目予以适当排列而编制的报表。

资产负债表主要是提供企业财务状况方面的信息。其主要作用表现在:(1)资产负债表可以反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增减变动及其相互间的对应关系,据以分析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结构是否合理,判断资本保值、增值的情况以及对负债的保障程度等。(2)资产负债表可以提供进行财务分析的基本资料。如根据资产负债表计算的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可以反映企业的变现能力、偿债能力等;通过资产负债表计算应收账款、存货、流动资产、固定资产、全部资产的周转次数和周转天数可以反映企业资产利用的状况;通过前后各期资产负债表的对比分析可以反映企业资产分布、资金来源、资本结构等的发展变动趋势。总之,资产负债表提供了企业财务状况方面的信息,有助于信息使用者做出合理的经济决策。

(二)利润表是反映企业在一定期间全部活动成果的报表,是两个资产负债表日之间的财务业绩。

利润表是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经营成果的会计报表。利润表按照各项收入、费用以及构成利润的各个项目分类分项列示。通过利润表可以反映企业一定期间收入的实现、费用的发生和生产经营成果,据以判断资本保值、增值情况。利润表同资产负债表提供的资料相结合,可以进行企业基本的财务分析,如计算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资产收益率等指标;可以说明企业资金周转情况及盈利能力,便于会计信息使用者判断企业发展趋势,做出正确的经济决策。

(三)现金流量表是以现金为基础编制的财务状况变动表。

现金流量表主要提供企业有关现金流量方面的信息,以便会计信息使用者了解和评价企业获取现金和现金等价物的能力,据以预测企业未来现金流量。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现金流转情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企业现金充足,可以随时购入所需的材料物资和固定资产,及时支付工资、偿还债务等,保证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正常进行。反之,则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活动,重者则危及企业的生存,因此会计信息使用者都非常关注企业现金流转情况。

现金流量表是指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现金和现金等价流入和流出的会计报表。编制现金流量了首先要理解“现金”和“现金等价物”的含义。这里的“现金”是指广义的现金,包括企业库存现金、可以随时用于支付的存款,具体包括:第一、库存现金 库存现金是指企业持有可随时用于支付的现金,与会计核算中“库存现金”账户所包含的内容一致。第二、银行存款 银行存款是指企业存在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随时可以用于支付存款,与会计核算中“银行存款”账户所包括的内容基本一致。存在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的款项中不能随时支取的定期存款则包括在现金流量表的现金范围内。第三、其他货币资金 其他货币资金是指企业存在金融企业具有特定用途的现金,如外埠存款、银行本票存款、银行汇票存款、信用证保证金存款、信用卡存款等,与会计核算中“其他货币资金”账户所包括的内容一致。